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9:49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1

关键词:金融系统;债券投资;利率风险

一、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基本情况

自2013年“钱荒”事件以来,中国央行持续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尤其2015年面对股市暴跌,央行连续出台降准、降息政策,债券市场收益率得到较大幅度下降,造就了2014—2016年的债券牛市。伴随债券牛市行情,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取得了巨大发展。2014—2018年,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债券托管余额年均复合增速达到41%,尤其是在2015—2016年,伴随利率快速下行和同业业务的迅猛发展,众多农商行进入债券市场,债券托管量的年增速均在50%以上。截至2019年12月末,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债券托管余额合计达5.96万亿元,占中债登及上清所合计债券托管量的6.82%。

二、中小银行债券利率风险计量存在的问题

(一)利率敏感性缺口分析

资产、负债的重新定价是利率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在其他因素不变的基础上,银行由于表外业务利率、资产、负债、期限不同,或者因货币政策因素以及标准化资产二级市场波动原因导致资产、负债利率发生变动,导致的净利息收入和经济价值随市场利率波动而减少的风险。利率敏感性缺口测算利率风险最为原始的方法。当一段时间内到期资产大于到期负债,资产超过负债的部分,即为资产敏感性缺口,此时到期资产释放出来的资金有了重新配置资产的需求,而市场利率决定了配置资产所能带来的未来收入,此时的利率上升或是下降都将对资产收益造成影响。同样,如果一段时间到期负债大于资产,则形成了负债敏感型缺口,要重新从市场融入资金以保障资产的稳定,市场利率的变化将造成负债端成本的变化,引起净利润的变化。如果一段时间资产和负债到期规模相当,为利率敏感性中性,资产配置收益与负债成本相当,对净资产影响不大。

(二)管理机制不严格

在流动性适当宽松的情况下,银行间市场资金价格处于较低水平,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为了增加收益会选择增加杠杆倍数来配置债券资产,债券利率大概率会逐步下行并维持较低水平,如“钱荒”之后的2015年、2016年我国执行宽松的货币政策,造就了自2014—2016年底的债券牛市;2018年、2019年,在稳健宽松的货币政策下,债券收益率同样大幅下行,债市仍然是金融机构资产配置的“宠儿”,给予债券持有者带来较大收益;而在银行间市场流动性紧张的情况下,金融机构未来维护自身流动性,被迫压降杠杆,抛售资产,债券利率随即会出现明显上升。2013年和2014年“钱荒”事件,以及2016年末和2017年金融强监管、去杠杆阶段,债券收益率均在短期出现了较大幅度上升,对于债券投资者而言,持仓面临较大损失。因此我国的债券持有结构注定了银行间拆借市场Shibor对于债券利率的影响最为显著。并且从实证结果可以看出Shibor对国债利率的风险影响是正向的和理论分析是一直的。黄金和债券一样是避险资产,黄金价格主要受供需关系、国际局势、美元指数等因素影响,黄金价格和债券价格更多的受国际局势突变、美元指数变动影响,作为避险资产,二者在收到不稳定因素影响时,变化趋势趋于相同。股市和债券市场通常会显现出“跷跷板”效应,市场资金就像流动的水一样,而股市和债市作为吸收投资资金的两个“蓄水池”,水是流动的,投资者的钱也是一样,一般而言,投资者为了追求投资收益会将资金配置成各项资产,在股市不好的时候,投资者会将钱从股市抽出并流入债市或者商品市场,当预计债市不好的时候会将钱抽出来流入股市或者商品市场,因此,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通常会表现出“跷跷板”效应。

三、目前中小银行债券投资业务市场风险控制的主要方法

(一)确立债券投资风险偏好及策略

在每年年初中小银行根据年度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结合监管要求和资本目标,确定年度风险偏好,风险偏好的不同采取的投资策略也不同,承担的风险也不同。风险偏好高的银行,债券投资上主要以交易为目的,通过对债券利率趋势的预判,大规模进行债券买卖交易,以赚取债券交易差价,快速收取价差收益,此种策略对交易者的预判能力要求较高,方向看对的情况下收益颇丰,一旦方向看反,损失也会较大,属于风险性较高的交易策略。考虑到安全性,盈利能力和流动性的统一性,中小型银行的风险偏好总体上是稳健的。风险偏好低的银行,在债券投资方面一般把债券投资作为固定收益资产看待,一般情况下不以交易为目的,在债券利率较高的情况下买入债券,然后放在持有至到期账户,赚取持有期利息收入,不在二级市场交易,不关心购入后的债券利率变化情况。此种策略风险性最低,但是在考虑机会成本的情况下,在债券利率较低情况下配置债券,会出现较大浮亏情况。投资业务策略和战略规划是在历年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和监管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一定期限内应保持稳定,但出现国际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出现调整、经济目标转变、货币政策转向、监管出现重大变革、本行经营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战略规划也必须随着调整,避免造成偏离风险偏好的状况出现。此外,为了更好地防范利率市场风险,有效减少机会成本损失,降低资金时间成本损失,更加合理地进行期限错配、调整久期结构,中小银行必须规范交易账户与银行账户的划分,将以交易目的投资的资产放在交易账户中,一般将短期交易目的资产放在交易性金融资产科目中,中长期波段交易的资产放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科目中,以获取利息收入为目的的债券资产放入持有至到期资产科目中,债券投资策略可体现在债券账户的分配上。

(二)建立中小银行债券投资监督机制

相对于资产规模小,业务发展处于初步阶段的中小银行而言,国有大行以及全国股份制银行持有几千亿规模的债券资产,股份制行有着完善的分析计量系统,拥有庞大的技术团队支持,所以中小银行可以学习、借鉴、开发或是直接引入相关债券利率风险计量预警系统,并在系统中引入各类利率风险计量模型,021/09期能够每日对债券持仓的利率风险情况进行计量分析,并可实现对利率风险情况的预警,以此达到更好的防范债券利率风险的目的。为了更好地落实风险偏好,实现年度发展目标,本行将风险偏好指标详细分解成各项主要风险的限额管理指标,以便相关业务条线和风险归口管理部门能够及时防控风险。各项指标的限额值均是根据风险偏好的预警值测算得出,当相关指标限额被突破时,可能出现偏离风险偏好的情形。银行业务发展和战略规划是在历年发展的基础上,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监管环境的基础上制定的,在一定期限内应保持稳定,但出现国际金融形势发展变化、国家重大经济决策出现调整、经济目标转变、货币政策转向、监管出现重大变革、本行经营出现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战略规划也必须随着调整,因此会造成偏离风险偏好的状况出现。

参考文献

[1]曾华,祝开元.我国国债市场化改革与市场基准利率[J].东北大学,2016(6):426-429.

[2]戴志敏.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及作用[J].现代商业,2018(28):20-21.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2

在银行间债市中,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利于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并降低宏观经济对银行体系的依赖,但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管理和风险控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和要求。

为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银监会于2009年3月下发了《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通知》,要求商业银行科学制订投资指引,明确相关职责权限,对债券实行风险分类管理,重点关注高风险债券,并对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及流动性管理等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但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债券业务风险管理仍不成熟,相关制度尚未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内部和外部均存在许多需要关注的新动向和亟需解决的老问题。

信用债券市场的发展情况

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取得了高速发展,发行次数和托管量增速均超过同期利率产品。截至2012年11月末,共发行1022支,较上年同期增加5.69%,发行量总计1.88万亿元。其中,截至2012年11月末,企业债共发行414支,发行量总计0.57万亿元;短期融资券共发行2支,发行量总计0.04万亿元;中期票据共发行510支,发行量总计0.79万亿元(数据来源:中国债券信息网-中债数据-统计报表)。

截至2012年11月末,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券托管量达到6.24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9.1%,其中,企业债托管量达到2.22万亿元,同比增长17.3%;中期票据托管量达到2.45万亿元,同比增长26.2%。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作为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商业银行债券业务规模也在近几年取得高速增长。截至2012年11月底,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托管量为2.32万亿元;全国性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托管量约占全部商业银行信用债券托管量的73.4%,城市商业银行约占18.0%,农村商业银行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约占6.9%,外资银行约占1.6%。目前,部分大型商业银行债券资产规模已达到其自身总资产规模的20%~30%。

银行内部债券交易风险管理的问题

加强债券业务资负管理。中国债券市场从1981年恢复发行国债开始至今,经历了曲折的探索阶段和快速的发展阶段。早期,商业银行债券业务主要以利率产品(国债、央票、政策性金融债等)为主,且针对单一利率风险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也较为被动。应提倡对债券头寸实行积极的资产负债管理策略(aLm),即预判式aLm模式。期限不匹配是商业银行经营中的常态,预判式资产负债管理就是在科学预测债券价格的基础上,通过债券价格场景、业务策略、投资策略、对冲策略等的组合模拟分析,在总体市场风险容忍度的控制范围内,有效利用期限错配来获取收益。

债券交易在银行内部的从属地位。目前,信用债券的交易和投资是商业银行资金业务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交易业务所占份额较小,主要为满足做市要求。相对而言,投资业务的占比及重要性更高。但相对于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债券投资业务长期以来处于从属或附属地位,独立性较差,往往受制于银行的资金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多数情况下被动地利用银行剩余资金进行投资,而并未将其上升到资产负债管理的高度加以管理,债券投资规模的“被动核定”与“随意调整”严重制约了投资时机的把握和投资收益的优化。同时,商业银行信用债券交易、投资业务与承销和公司信贷业务之间也缺乏有效的防火墙制度,如商业银行公司信贷业务部门为维护和拓展客户关系,往往迫使债券业务部门非经独立自主决策而承销,或投资于某些发行主体所发行的信用债券。

缺乏健全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目前,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往往还沿袭着利率产品的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尚不完善,部分银行在管理政策上有所欠缺,甚至存在真空地带。其中,部分银行尚未针对债券业务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独立的决策流程和授权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债券投资政策、债券投资管理办法、年度投资指引、债券投资经营授权管理办法、债券投资分类管理办法等风险管理政策,缺少对资金规模、资金成本、久期、债券的会计分类比例、财务预算、可投资产品的范围、期限、风险限额、集中度及资本等有关指标的规定和管理。

目前阶段,提高债券做市商的风险控制水平应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将投资类债券和交易类债券分别设立账户,分别核算;第二,市场中介机构向银行间市场成员提供获取交易数据的便利,以方便市场成员对自有债券市场风险的实时评估;第三,建立相对独立的风险控制机构和风险管理人员,对风险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报告。

结构失衡的债券市场存在“结构性违约风险”。商业银行债券业务与信贷业务同样具有信用风险,贷款和债券只是发行人债务的两种表现形式,但由于早期债券都由银行担保,而自短融开始的无担保债券,在国内的市场环境下也未出现过实质意义上的违约事件,所以债券违约的风险往往被大范围的忽略。这种对于风险淡薄、麻痹乃至回避的认识,可能在风险事件一旦发生时,放大“违约相关”(DefaultCorrelation)和“违约传染”(DefaultContagion)的风险,而造成较严重的后果。尽管面临风险,但现实中的债券交易操作却几乎毫无例外的无视这种风险。例如,根据会计要求,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资产,在“资产负债表日”有客观证据表明发生减值时,才能对其计提减值准备。由于近几年我国银行间市场信用债券未出现过违约情况,商业银行普遍未对信用债券计提减值准备。相对于贷款业务,同一信用主体的不同债务形式未得到同等处理。再如,2010年以来,银监会为防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信贷风险,对涉及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梳理和清查,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通过发行信用债券(包括地方城投债等)的融资却未在计量之中。目前,城投债券发行管理很不规范,标准十分宽松,相对于信贷渠道融资更为简便。2011年和2012年,城投债券的发行量都是有增无减。

做市商制度也有待完善。目前,我国做市商制度未完全发挥出活跃市场、提高价格发现的作用,因为它目前仍存在很多问题。其一,做市商的权利和义务不太平等:做市商在不享受政策优惠的情况下承担真实连续的报价义务,不可避免影响它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二,盈利驱动不足:如果有较强的盈利驱动,做市商报价价差将越来越窄,成交增多,盈利增多,反过来促使做市商提供更多报价,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其三,做市商评价指标没有真实反映报价水平:在当前的评级指标体系下,只要针对考核指标有针对性的报价,就可能成为优秀做市商,导致优秀的做市商可能并不优秀,虽然报价很窄,但成交很少。

银行债券业务的人才投入不足。银行内部对债券业务后续管理不够重视,扭曲的激励机制和权责利错配更导致债券业务后续管理缺乏人力资源,难以进行。例如,信用风险管理部门仅重视贷后管理;公司业务部门有动机开拓发展债券业务,而无意愿对其进行后续管理;债券业务部门即使希望对发行人进行后续跟踪,但缺乏人员配备和市场信息,难以将后续管理落到实处。债券产品,以及最近又重新启动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涉及到担保和信用增级的有效性分析,而银行根本没有相关人员负责此类信息的有效性评估,只能采取默认的态度。

债券风险管控的会计制度需要改进。盯市(mark-to-market)的会计制度往往不能适应债券市场的风险控制特征,而且大多数银行的估值本身就不够及时。目前,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重点关注利息收入,而缺乏对债券估值的重视,部分银行未建立债券投资估值管理办法以及相应的投资估值波动触发机制,估值频率也相对较低。况且,银行间债券市场,是以会计制度和企业财务报表为基础的,盯市制度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操纵估值结果、虚增企业利润、复杂模型难以计量等一系列弊端盯市原则对于交易账户的业绩评估是必须实施的,但对于投资型机构,特别是对实施免疫策略的机构,采取盯市原则是否科学合理就颇值得商榷了。因此,建议尽快实施会计两分类制度,尽可能避免因债券估值波动大幅影响投资机构财务报表的情况。

商业银行债券风险管理的外部问题

债券市场的割裂

监管流通环节上的割裂。长期以来,信用债券市场在发行和流通环节上的监督管理涉及多个政府部门(如表1所示),信用债券发行的准入、发行方式(审批制和注册制)和信息披露等方面的要求缺乏一致性,同一发行人在发行不同债券时评级结果和利率水平不同的情况时有发生。

这种多头监管人为地导致市场的割裂,各债券发行市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业务竞争关系,各市场管理部门有推动其所管理的市场在业务上取得发展和扩张的动机,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债券购买行为的行政化。2010年下半年,证监会、发改委都表示要出台加快债券发行审批效率的举措,降低信用债券发行门槛;而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为交易商协会)在将中期票据期限从3~5年期和7年期延长到10年期之后,于2010年底推出了超级短期融资,即超短期融资券(Super&Short-termCommercialpaper,SCp),指具有法人资格、信用评级较高的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期限在7天到270天(九个月)的短期融资券。2011年推出了银行间债券市场私募债券。超级短期融资券和私募债券的发行条件都突破了《证券法》中“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40%”的规定,且发行人信息披露要求较为宽松。

债券市场流通的割裂。长期以来,债券与债券市场的缺陷使债券投资价值降低,迫使债券投资以指令性计划硬性摊派。作为商业银行投资对象的债券,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特征就是具有充分的流动性,而这恰恰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所缺乏的。政策性金融债券只有一级发行市场,而无二级流通市场;国债虽有二级市场,但国家出于防止金融秩序混乱的考虑,又以明文限制国有商业银行进入该市场。如此一来,债券投资价值在银行投资者眼中大打折扣,发行过程中明里暗里的硬性摊派就成为不可避,致使债券投资这种纯粹的经济行为扭曲为行政任务。这种外部投资行为的行政化,借助国有商业银行内部行政化管理的惯性,导致了目前银行内部层层分解指标,层层划拨资金的债券投资管理方式。

资金归划使用方式的割裂。在债券投资这项具体的经营活动中,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在管理思想上片面强调“资金统一计划”,在管理手段上简单沿袭“指标分解落实”,以致债券投资的决策权力、出资责任、效益承担在上下级行之间相互割裂,相互分离。一方面,下达债券投资计划的上级行,由于不负有实际出资责任,在分配任务指标时不可避免地带有主观盲目性,在当前国有商业银行超负荷运营与资金相对宽松同时并存,地区性不平衡十分严重的资金营运形势下,往往自觉不自觉地遵循计划经济时期平均主义原则简单地硬性分配,而不是依据分支机构动态的资产负债情况全面地权衡,以致部分资金运营已经严重超负荷的行为完成债券投资任务,不得不通过拆借资金或者超占汇差的形式,以高于债券本身利率的资金成本弥补此项资金硬缺口。另一方面,以指令性计划下达债券投资任务。也使实际出资行处于被动消极地位,不仅失去了根据自身资产负债情况,自主确定资金投向的主动权,而且丧失了自觉压缩信贷规模,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的积极性,从而违背了总行通过增加债券投资,改善资产结构,降低经营风险的初衷。

债券管理统计口径的割裂。按照国际清算银行的统计口径,中国债券市场目前的规模已居全球第五位,但国内债券市场统计标准仍未统一,全口径的权威统计数据依然难有出处。特别是随着上市商业银行进入交易所市场、部分创新产品集中托管在上海清算所等业务的推进,规范并统一债券市场的数据统计口径,建立权威的全口径统计数据平台势在必行。

债券评级缺乏科学性和统一性

尽管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在基础设施建设、债券品种、债券发行、交易主体、交易规模等方面取得了较大发展,但债券信用评级体系的建设明显滞后,严重影响商业银行对于债券风险的判断。我国债券信用评级的法律法规不健全,政策出自多门,有关管理规定比较零散,缺乏必要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清晰化的政策指引。这种情况不仅不利于规范管理,也难以避免不协调、不一致情况的发生,而且还会导致相同评级的债券出现较大利率差。

目前我国债券评级技术不很成熟。资信评级在我国属于一个比较新的行业,债券信用评级专业人才队伍还很不成熟。从业人员的专业知识、综合分析能力、道德素质参差不齐,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债券评级的技术水平。

以市场创新盘活流动性

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匮乏主要由于三点原因。一是银行间债券市场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割裂、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割裂及市场深度不足(表现为单只债券发行量过小、发行频率和交易频率低)等问题导致市场流动性不足。二是目前信用债券市场参与者范围和集中程度影响了市场的流动性。从美国等成熟债券市场来看,债券主要投资者包括银行、基金、个人、保险公司等,各类投资者债券持有比例比较平衡。但在中国,商业银行占据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绝对主体地位,自然人、法人等普通投资者仍然无法直接参与其中进行投资和交易。三是目前的做市商制度以交易户报价为主,市场流动性缺乏、报价券种数量有限、风险对冲工具缺乏及资金规模受限等特点导致做市商缺乏足够的报价意愿。而做市商报价能力不足又反过来对市场流动性造成更为不利的影响,进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尽管由交易量和换手率等数据显示,实际上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一直在保持良性发展,但与发达债券市场相比,流动性仍旧显得不足,存在很大的改善空间。我国债券市场仍处于初级阶段,产品种类和层次远远不够。就基础产品而言,目前发行规模和交易量较大的券种依然是几类较为成熟的券种,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高收益债等,品种规模很小。至于建立在产品之上的衍生品,就更显得缺乏,信用风险缓释工具受制于监管要求尚未发展起来,信用互换等产品虽已有过试点,但市场认可度和参与积极性不高。交易品种不丰富,使得无风险套利难于操作,也就无法平滑债券市场中出现的价格扭曲,同时限制了市场的流动性发展。另外,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市场格局,也造成了投资者行为一致性现象,这限制了市场流动性的提升。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3

【关键词】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政策

债券投资风险是指预期收益变动的可能性,债券投资风险是普遍存在的,债券投资管理的实质就是对风险的管理。但目前商业银行债券业务风险管理仍不成熟,建立高效的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风险处理系统是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核心,管理风险已经成为债券投资业务的基础。

一、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识别

债券的主要风险形式有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市场为银行间债券市场,因此面临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种: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购买力风险和操作风险,其中市场风险中的利率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

(一)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指因利率、价格、汇率等的变动而导致价值未预料到的潜在损失的风险。外资通过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债券的规模较小,汇率变动引起的风险难以充分体现,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市场风险包括利率风险、价格波动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利率的变动导致债券价格与收益率发生变动的风险。大多数债券的票面利率是固定不变的,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债券价格下跌,使债券持有者遭受损失。因此,投资者购买的债券离到期日越长,则利率变动的可能性越大,其利率风险也相对越大。

债券市场价格波动,既给债券投资业务带来了机遇,也为投资带来一定风险。我国债券市场的产品定价偏离合理价值造成波动,具有较高的不确定性。目前市场状况下,债券的宽幅波动更多源于很多机构对于后市的预期的趋同性,债券价格出现较大波动,风险进一步集聚。以交易为目的的的债券短期买卖中,价格波动引起的风险更为突出。

(二)流动性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投资者在短期内无法以合理的价格变现的风险,对于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流动性风险而言,主要为产品流动性风险,即由于市场交易不活跃而使得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公允的市场价值进行交易而导致损失。

衡量银行间债券市场流动性,一方面要看资产变现的能力,即在价格不产生较大波动的前提下,能否大量出售各种期限的资产;另一方面,融资效率也反映了流动性风险大小,即能否快速融入或融出各种期限的资金。债券资产变现缓慢,存在一定的流动性风险。

(三)购买力风险

购买力是指单位货币可以购买的商品和劳务的数量,在通货膨胀的情况下,货币的购买力是持续下降的。债券是一种金钱资产,因为债券发行机构承诺在到期时付给债券持有人的是金钱,而非其他有形资产。债券发行者在协议中承诺付给债券持有人的利息或本金的偿还都是固定金额,回报金额不会因通货膨胀而有所增加,但是通货膨胀的发生,债券持有人从投资债券中所收到的金钱的实际购买力越来越低,甚至有可能低于投资金额的购买力。通货膨胀剥夺了债券持有者的收益,使得投资者面临购买力下降的风险。

(四)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被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纳入资本监管的范畴,操作风险成为风险管理的重要方面。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中操作风险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技术层面和组织层面。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操作风险是主要是由于内部操作过程错误、内部监控系统失灵等因素导致的损失。常见的有管理决策者判断失误,交易人员的不规范操作及投资分析所采用的方法错误等造成损失。总而言之,操作风险来源于技术和组织两个层面,监管漏洞以及技术失误,以至于没有在适当的时间采取相应措施,导致发生损失。

二、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评估

近年来,债券资产成为我国商业银行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目前我国的债券市场仍为国家信用主导,商业银行投资的债券也几乎是信用风险为零的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占绝对优势,这类资产令银行规避了信用风险,但却必须承受由市场化利率波动带来的巨大的利率风险,出于对利率风险习惯性的忽视和巨大的信用风险监管压力,不少银行加大债券投资而严格限制信贷投向,因而出现利率风险替代信用风险的倾向。接下来以工商银行为例分析我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中存在的风险。

(一)工商银行债券投资现状

2011年国际国内宏观经济和金融环境复杂多变,工商银行投资净额39,159.02元,比上年末增加1,836.34亿元,增长4.9%。表1为工商银行2011年末投资结构:

表1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项目2011年2010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债务工具3,911,63399.93,727,08699.9

非重组类债券3,402,79586.93,322,91589

重组类债券397,99610.2402,32110.8

其他债券工具110,8422.81,8500.1

权益工具4,2690.15,1820.1

合计3,915,9021003,732,268100

由表1可以看出非重组类债券34,027.95亿元,比上年末增加798.80亿元,增长2.4%。非重组类债券占投资的绝大部分,其中非重组类债券又可以按发行主体和剩余期限两种标准划分,其结构分别为表2、表3所示:

表2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项目2011年2010年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政府债券858,19425.2728,39921.9

中央银行债券682,67620.11,184,71735.7

政策性银行债券1,318,58238.6977,90329.4

其他债券543,34316431,89613

合计3,402,7951003,322,915100

表3人民币百万元,百分比除外

剩余期限2011年2010

金额占比(%)金额占比(%)

无期限3910.068840.2

3个月内96,4202.8351,40510.6

3至12个月498,24014.6719,33921.6

1至5年1,868,78155.01,453,33743.8

5年以上938,96327.6791,95023.8

合计3,402,7951003,322,915100

表2显示从发行主体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增加1,297.95亿元,增长17.8%,中央银行债券减少5,020.41亿元,下降42.4%,政策性银行债券增加3,406.79亿元,增长34.8%,其他债券增加1,114.47亿元,增长25.8%。结构的变化是由于报告期内央票到期,工行相应调高对政策性银行债券、政府债券以及优质信用债券的投资力度。

表3表明从剩余期限结构上看,1年以内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减少4,825.77亿元,下降44.8%,占比下降15.0个百分点,1至5年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增加4,154.44亿元,增长28.6%,占比上升11.2个百分点,5年以上期限档次的非重组类债券增加1,470.13亿元,增长18.6%,占比上升3.8个百分点。由于债券收益率曲线发生变化,工行调整投资策略,加大对中长期债券投资力度。

2011年末工商银行持有的最大10只金融债券净额为1374.50亿元,占投资总额的3.5%,10只最大债券中只有2只为中期债券,其余8只为长期债券。

(二)商业银行债券投资风险分析

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由80%以上都是国债和中央银行债券、政策性银行债券,面临的信用风险比较小;其持有的最大的十只债券综合占总比为3.5%,因此面临的集中风险比较小。从剩余期限来看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状况为:

第一,我国商业银行目前持有大量低利率国债和中长期债券,且多数是在利率下降期间购入的,隐藏着巨大的利率风险:低利率国债在收益率曲线水平上移时将发生巨额亏损,在当前利率上升的趋势下,持有大量低票面利率国债令银行可能蒙受巨大的机会成本损失,在国债收益率超低时购入的国债则令银行蒙受巨大的国债贬值风险。中长期债券资产在收益率曲线变陡时蒙受巨额损失,收益率曲线变陡意味着中长期利率大幅上升,银行债券资产价值因而大幅下降。由于我国债市供求结构不平衡,流动性弱,长债短炒现象严重,债券收益率曲线扁平。随着债市的不断健全,收益率曲线回归理性是必然,却会给持有大量中长期债券的银行带来巨大损失。

第二,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中存在着严重的流动性风险。一方面银行持有的债券期限为1-5年的债券占55%,5年期以上的债券占比也高达27.6%,持有大量的中长期债券会减弱银行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债券资产与银行存款的期限结构不匹配,活期存款占存款总量的比重不断增加,而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资金来源重活期存款占有较大比重,再加上占债券市场中主体地位的国债和金融债都以中长期债券为主,商业银行存款久期短于债券组合久期,资金来源与运用的期限结构错配,促使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组合面临较高的流动性风险。

另外,商业银行债券业务的风险管理往往还沿袭着利率产品的管理方式,风险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尚不完善,部分银行在管理政策上有所欠缺,甚至存在真空地带。部分银行尚未针对债券业务建立起完善的管理制度、独立的决策流程和授权机制、以及与之配套的债券投资政策、债券投资管理办法、债券投资分类管理办法等风险管理政策,缺少对资金规模、资金成本、久期、可投资产品的范围、期限、风险限额、集中度及资本等有关指标的规定和管理。

三、商业银行投资风险管理政策

在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风险识别、评估与分析之后,银行要综合考虑债券投资面临的风险的性质与银行风险承受能力和风险管理要求等,选择合适的风险管理策略,在制定风险处理策略主要考虑以下四个方面的因素:可规避性、可转移性、可缓解性和可接受性。对债券投资进行风险管理就是制订并实施风险处理计划,具体的处理方法有风险规避、风险保留和风险转移。

风险规避是银行考虑到债券投资风险所导致的损失很大时,主动放弃或终止投资方案以避免风险所导致的损失,这是一种彻底的风险处置技术。在进行债券投资中,风险规避的具体操作有:在进债券投资品种选择时剔除风险大的产品,或者交易操作中严格限制以避免风险暴露的发生。一般地风险较大无法承受或风险与收益不匹配时应避免投资该产品,比如企业债券;中长期利率处于上升通道中,应避免增加长期债券资产的配置;风险较为复杂或需要十分专业的知识和技术,超出了银行现有的风险管理能力时应采取规避策略。

风险保留,对于那些无法回避又不能转移的风险,银行只能接受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吸收和抵御。通常银行在债券投资过程中面临的风险极其复杂,很难向第三方转移,或者银行为了获得可能带来的收益而必须承担一定风险时采取风险保留政策,最常见的是高现金流短的期融资券需要承受一定的信用风险,或者在从事债券短期交易时面临着价格波动风险。

风险转移是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时面临着无法回避或不易回避的风险,但自身管理这类风险的能力又非常有限,或者可以管理这类风险比同业其他银行相比无优势时,可以采用担保或保险或金融创新的方式让更多的主体来分担风险,从而减少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风险转移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商业银行债券投资决策应以宏观经济走势预测为前提,制定合理的投资计划,以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为指导,有效地监控投资风险,及时恰当地调整投资策略,以收益尽可能大、风险尽可能小为原则,实现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B].天津大学出版社,2001(02).

[2]卢遵华.我国债券市场价格波动的均衡与因果分析[J].债券市场研究,2005(01).

[3]邹宏元.文博.商业银行国债风险管理[J].财经科学,2007(03).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4

近年来,在发展债券市场、建立多层次市场体系的政策指引下,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快速增长,银行间债券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债券市场的全球第二大债券现货市场。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势必会对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分析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影响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提出商业银行应对的策略建议。

关键词:

商业银行;债券市场;间接融资;资产证券化

一、我国债券市场发展现状

我国债券市场经过近20年的改革取得了快速发展,特别是2005年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成立,在我国率先实行注册制,大大简化了发行流程,提高了发行效率,同时先后推出了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非金融企业资产支持票据、永续票据等多种产品,截止2015年12月末,交易商协会注册发行的“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存量已经达到8.85万亿①,占整体债券市场存量的19.73%②。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在我国金融业的市场化程度上,金融体系完善以及金融市场发展的深度和广度上,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二、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

(一)对商业银行业务的主要影响———贷款分流与资产证券化商业银行的业务主要包括资产业务、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三部分。1.资产业务,是指商业银行运用资金的业务,商业银行盈利能力如何,主要取决于资金运用的结果。债券市场融资对商业银行贷款分流的作用明显,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1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2.83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券净融资1.37万亿元③,占社会融资规模的10.6%,创历史新高。相比之下,折算成人民币的新增本外币贷款虽然绝对规模增加,但其占社会融资规模的比例却从2002年的95.5%降至2013年的54.8%,11年骤降40.7个百分点④。由于债券市场的发展,更多的企业选择通过债券、短期融资券等方式筹集资金,对银行贷款的依赖性大大降低。此外,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大大促进商业银行债券市场的投资力度。由于债券投资具有收益稳定、风险低等特点,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比重逐年稳步增长。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经营,商业银行可投资产品非常有限,而商业银行又要考虑风险权重指标,风险较低的国债、金融债券、央行票据无疑成为其优化资源配置、降低资产风险权重的重要工具。2.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负债业务是主要资金来源,也是商业银行的经营基础。首先,债券市场的发展将会分流一部分本应存入银行的公众存款,将减少商业银行的存款规模。虽然这些公众存款进入了证券公司或信托公司,还会以同业存款的形式回流到商业银行,但存款总量增长仍会受到一定影响⑤。此外,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影响还体现在管理负债的能力方面。商业银行一直以来比较关注自身资产管理能力,而负债管理能力比较薄弱。未来商业银行应将被动负债管理转变为主动负债管理,改变其当前负债管理能力偏弱的现状。3.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债券市场的发展对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业务模式和盈利收入两个方面。随着金融管制的逐步放开,商业银行将更多的参与到企业债券市场中,投资银行业务比重将逐步增加。商业银行参与债券业务主要涉及承销、分销、理财产品、资产管理业务等,这类业务不占用银行资本金成本,大大降低了银行的经营成本,无疑带动了商业银行开发中间业务的积极性。此外,银行投资理财产品也将随债券业务的发展得到推进,最终也会带动中间业务的发展。概言之,商业银行的资产证券化过程将逐步发展为融资产品组合业务模式,以此取代过去的单一信贷产品模式。传统中间业务的减少,必然带来存贷利差的缩小。债券市场日益丰富的产品和不断扩大的规模,为商业银行带来新的利润增长点。过去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主要来源于理财、支付结算等低端中间业务收入,未来在债券市场中所获得的承销手续费、费和投资收益将丰富中间业务收入来源,改善商业银行以利差为主的中间业务收入结构。

(二)对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的影响商业银行可以通过资本市场完善自身的法人治理结构,扩大资本来源,同时,资本市场的发展也带动了商业银行的全面发展,提升了赢利空间,所以说商业银行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是互补的,影响也是双向的。长期以来,由于国有企业经营绩效差,而融资方式主要通过银行贷款,导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持续偏高。现在,随着金融脱媒的深化,企业不仅可以通过发行股票、债券等增加股本的比例,以降低融资成本和负债比率,并可以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来补充短期流动资金,有效地分散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改善了商业银行经营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在金融脱媒的趋势下,商业银行也需要改善其自身公司治理机制。大部分商业银行在转制过程中,通过股份重组、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开上市的股份制改革,初步建立了现代银行制度,公司治理已初见成效。但与规范化的股份公司特别是国际先进银行相比,还未建立起真正的公司治理机制。尤其是以次级债、金融债为代表的债权人,主要依靠市场的公开透明来保护其利益,商业银行必须完善其治理机制以保证此类债权人的利益不受损害。

(三)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影响1.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的影响。目前我国的企业融资方式仍以银行贷款为主,但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一些大型的优质企业势必会更多的选择发行债券进行融资,而商业银行为了降低因这部分客户流失而对收益产生的影响,则将会更多的关注信用水平相对大企业偏低的中小型企业,这必将会使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上升。而伴随着直接融资方式比例的快速上升,这种金融脱媒现象打破了商业银行以传统业务为主的经营模式,不但盈利能力受到严重挑战,也将影响到自身的市场价值。在此背景下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市场风险的重要性并加以管理。此外,商业银行普遍缺乏风险管理方面的专业人才,能否在债券市场发展、利率市场化的大潮中控制好市场风险对其带来的影响,将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2.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影响。未来我国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将会因企业债券的发展和信用体系的逐渐完善而降低,但从微观角度来看,由于市场风险很有可能转换成信用风险,这就加大了信用风险的管理难度。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方面:首先,随着债券承销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业务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商业银行应避免因忽视对发行人的授信管理而出现的信用风险敞口。对于为企业提供承销业务时是否将其纳入企业客户统一授信额度或纳入债券投资授信管理范畴,应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所应关注的重点。其次,商业银行是否具有在尽职调查、企业财务状况、所属行业状况等方面的必要的风险性分析,也考验着商业银行的承销能力。再次,企业经营状况出现下滑,导致其信用水平降低,则必然导致其债券价格的下降,而投资人受其影响资产价值面临缩水。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债券的投资人比较分散,提供债务重组方案时协调成本将会上升,使得信用风险不可避免。企业的信用等级下降,则必然影响到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信用风险随之加剧。最后,商业银行也应警惕以C类账户为代表的违规交易所衍生的交易风险。由于银行间市场管理较为严格,进入门槛较高,而通过结算金融机构下开设C类户则可能逃避实质性审核,并依托C类户与特定利益关联方进行违规交易,实现非法所得。以C类户为载体的违规交易,隐蔽性较高,商业银行应在充分了解其特点的前提下,做好自身的内控管理,并适时建议推动监管当局对于该类风险的监督改善。3.对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影响。流动性风险是指当客户要求取款、贷款及有临时现金需求的时候,商业银行没有足够的现金来满足客户而引发的风险。在以往直接融资比重低的时候,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相较于其他风险问题不明显。而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冲击了商业银行原有的存贷款结构,流动性风险的管理理应得到重视。相应地,债券市场不发达的时候,客户贷款需求强烈,商业银行的负债相对较稳定;而随着贷款的减少,储蓄存款越来越短期化,贷款则越来越长期化,这就形成了银行资产与负债结构期限不匹配的问题,流动性风险大大提高。

三、我国商业银行应对债券市场发展的策略

(一)调整资产负债结构1.主动负债管理。负债业务是商业银行经营的基础和核心,其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以往商业银行对其资产负债的管理方式较为单一,在规模和期限上都缺乏有效管理。虽然近年来在利率市场化及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宏观背景下,进行了很多有益的探索,开发多种产品以吸收存款,但仍无法阻挡由于存款增速明显放缓而带来的负债规模萎缩的局面。主动负债管理由此而提出。主动负债是指商业银行为平衡资产与负债期限结构、利率结构,在结合外部环境与自身情况的基础上,主动对资金来源进行管理的一种模式。加强主动负债管理,可以使资产负债均衡发展,以实现利润和风险控制的目标。长期以来,主动负债对象只限于与中央银行和同业间,业务也仅限于期限较短的拆借和回购协议,银行经营模式普遍以存款和贷款为主。但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应该转变观念,重新审视自身负债管理的模式,从主动负债管理模式全盘考虑,做好负债构成的稳定和负债来源的分散工作。在总行层面做好资产负债匹配的顶层设计工作,确定负债的总量、结构、价格等要素,并及时在全行范围内信息共享。同时主动从金融市场借入资金,控制好负债成本,通过发行金融债券、次级债、大额可转让存单、回购协议等债务工具或在海内外发行金融债券等多种方式筹集资金,以此提高债券资产所占比重。2.积极参与企业债券投资。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成为做市商、设立债券基金三个渠道参与企业债券投资。首先,商业银行可以作为企业债券的承销商积极参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发行工作,还可以作为投资者进行债务融资工具投资,不但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回报,还是其完善资产组合、增强资产流动性的重要手段。其次,商业银行承担做市商的角色,在资金和人力方面都有较大优势,不但可以提高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流动性,还对维护企业债券市场的稳定发挥重要作用。此外,商业银行还可以采取股权多元化方式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以此激活我国资本市场的活力。

(二)改善经营管理机制1.积极应对利率市场化。利率市场化是指企业、金融机构等市场主体在资金融通活动中,自主决定资金的价格。利率市场化的实施,既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自,同时也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和经营风险,对金融机构的风控水平、定价能力乃至经营管理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此,商业银行应制定并实行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管理体制,更好的适应利率市场化的经营环境。2.优化投资组合。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即受资本市场发展的影响也可利用其增强自身实力。金融脱媒虽然分流了商业银行一部分信贷业务,但也为商业银行的融资业务带来了新的契机。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数量占其持有债券总额的比例较低,但是,随着企业债券发行量的上升,商业银行可以利用投资企业债券,弥补高质量贷款流失的损失,减少贷款替代的负效应,增强自身资产的流动性,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3.大力发展中间业务。国际上先进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一般占比在40%到50%左右,而我国大部分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占比还有较大差距。为此,商业银行亟需加快业务转型步伐。商业银行应在大力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推出多样化的中间业务,利用金融工具开发资产组合来满足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的需求,从传统的单一盈利模式转变为多渠道盈利模式。债券承销业务作为国际先进银行最主要的中间业务收入来源之一,可以为商业银行带来承销手续费、费等收入和收益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商业银行的存款量,帮助商业银行保持与原有客户的业务关系并带动其他中间业务的发展。商业银行应对原有贷款客户进行梳理与分析,加强债券营销力度,挖掘营销契机。此外,要依托创新理念,积极在理财产品、资产证券化、互联网金融、第三方支付等方面进行业务创新,强化以利润为导向的经营理念,提高核心竞争力,真正实现银行业务增长方式的转变。

(三)构建全面风险监测管理框架商业银行作为经营风险的特殊金融企业,除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等风险因素,相较于其他机构受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影响更为突出。债券投资业务与市场利率变动息息相关,利率风险不可避免。商业银行要加强债券资产利率风险的管理,首先要通过培训提高相关人员的利率风险意识和管理水平,将总行或者决策层的相关指令对商业银行管理层进行强化。其次应设立并强化专职的产品定价部门,尽快完善金融产品尤其是债券定价机制⑥;最后要加强对债券资产利率风险的量化的研究工作。此外,还应考虑规避信用风险与市场风险的关联性风险。当发行企业财务指标出现恶化时,在正常披露的情况下,会直接影响该企业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形成市场风险;而市场风险的扩散可能会影响市场总体走向,也会影响企业信用等级,增加企业债券的后续发行难度,进一步恶化企业的财务状况。为规避该关联性风险,商业银行在投资决策时既要密切关注考虑企业经营状况,也要密切关注金融市场波动,以及宏观经济走势、宏观调控政策等各项因素。

(四)积极推进银行制度创新和产品创新1.作为创新主体积极推动债券市场产品创新。我国金融体系是以银行为主导的金融体系,商业银行是金融产品创新的主体,尤其在发行债券、投资债券和承销债券等各方面都起主导作用,极大的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以日本为例,银行作为企业债的主要承销机构,企业债的承销数量和承销金额占比均在80%以上⑦。商业银行可以借助资本市场平台进行业务创新,例如对企业资产重组、债务重组、兼并收购等提供咨询顾问服务,还可以为券商和上市公司提供过桥贷款、质押贷款等资金融通业务。2.积极推进投资银行业务。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全面实施,商业银行在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已经动摇,甚至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商业银行开展投资银行业务可以有效提升自身竞争力、扩展生存空间、增强客户忠诚度。商业银行应根据投行业务特点,制定出与普通商业银行业务相区别的风险管理制度,转变传统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理念,通过新型的金融工具和方法对业务和经营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在组织架构方面,整合分散在各个业务条线的投资银行业务,设立投资银行业务专营部门,挖掘优质项目,获取超额收益的同时,保持自身的竞争力。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5

在众多的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会计准则差异中。国际会计准则第32号和39号-工具无疑是最引入关注的。尽管该准则在国际准则此次修订之前已经生效,但该准则十分复杂,很难。而对于中国会计准则来说,这是全新的准则,并代表了对于金融工具会计的重大改变。所有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包括金融衍生工具,都需要在资产负债表上确认,而其中广泛采用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基础。为交易而持有以及其他指定的金融工具。其公允价值的变动都计入利润表。在实务中,很可能会产生极大的应用。银行、其他金融机构,以及其他持有各类金融工具(包括金融衍生工具,例如远期合同、期货合同、互换合同、期权等)的将会受到很大的。而盈利亦可能波动频繁。

限于篇幅本文仅以“商业债券投资核算”作为对象,进行二者的差异。债券投资是商业银行一项重要资产,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债券投资的核算,对于商业银行规范管理、防范风险、增强信息透明度具有重要意义。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债券市场的稳步发展,商业银行债券投资迅速增长。但债券投资核算明显滞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关规定有着显著的差异。因此,充分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合理成分,改革和完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核算,不仅是推动商业银行会计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重要步骤,也是提升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水平,增强信息透明度,加强风险管理,促进债券投资业务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本文试图通过对《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债券投资规定的对比分析,提出中国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的改革取向。

一、债券投资在商业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平衡收益与风险的重要工具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既要吸收存款,又要通过发放贷款、同业拆放或购买债券等形式,将所吸收的资金有效地加以运用,以赚取合理的利差。同时,商业银行以安全性、流动性和效益性为经营原则,强调风险与收益的平衡。并通过有效的资产组合,去化解风险,提高收益。贷款无疑是银行资金运用最重要的手段,但是贷款的发放不仅要有客户需求,而且要充分考虑到贷款的风险。长期以来我国银行贷款质量不高。呆坏帐多的现状,说明贷款风险很大。而债券投资相对于贷款而言,虽然名义收益率相对较低,但其风险较小,收益稳定。相对于存放和拆放资金而言,收益又较为可观。而且,根据经营管理的需要,通过期限匹配,可以保持债券投资较好的流动性,以满足流动性管理的需要。因此,债券投资的特点决定了银行在没有即时和可靠的贷款投放渠道的情况下,为了保证资金的使用效率。必然会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债券市场,通过购买债券,取得相对稳定的收益。

(二)具有良好的市场和发展空间

这些年来,随着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和央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的需要,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发行了大量的政府债券和央行票据,这些债券和票据具有流动性好、收益稳定、风险低等特点,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提供了良好的市场。

同时,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也促进了商业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的快速发展。如政策性商业银行成立后,为解决自身资金不足的问题。发行了大量债券,商业银行成为这些债券的购买主体;1998年,为支持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财政部向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定向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以补充资本金;1999年,四大资产管理公司为接受国有商业银行剥离的不良贷款,定向发行了约14000亿元资产管理公司债券;2004年,在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股份制改革中,央行发行了专项票据,用以购买两家银行的可疑类贷款;商业银行为提高资本充足率,发行了长期次级债,商业银行也是这些债券的购买主体。

(三)国内商业银行的第二大资产

随着债券投资的不断增长,已成为国内商业银行仅次于贷款的第二大金融资产,也是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从四大国有商业银行2002年-2004年年报中可以看出,债券投资占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资产总额的20%以上。具体数字见表1:

表1

单位:人民币亿元

2002年

债券投资总资产占比工行9,338 47,768 19.55%农行4,20229,76614.12%中行6,92728,54124.27%建行6,76530,832 21.94%合计27,232 136,906 19.89%

续表1

单位:人民币亿元

2003年

债券投资总资产占比工行10,918 52,791 20.68%农行5,76334,94016.49%中行6,99931,40222.29%建行7,74435,543 21.79%合计31,424154,67620.32%

续表1

单位:人民币亿元

2004年

债券投资总资产占比工行12,354 56,705 21.8%农行7,73140,13819.3%中行9,77639,79924.6%建行10,91239,04827.9%合计40,773175,69023.2%

注:数字来源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2002年一2004年年报,中国农业银行的数字中包含了股权投资。

从表1数据可以看出:

1.无论相对额还是绝对额,债券投资都在商业银行中占据重要地位。如2004年,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余额为4.08万亿元,占资产总额的23.2%。

2.总体来看,债券投资在资产总额中的占比逐年提高,2002年~2004年分别为19.89%、20.32%和23.2%。

3.债券投资的增长速度要快于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2003年和2004年债券投资增长速度分别为15%和29.7%,分别比资产总额的增长速度高出2%和13.5%。

近年来,商业银行对债券投资的交易和管理日渐重视,如四大国有商业银行都设置了专门的资金部门,并在境内外设立资金交易中心。专门从事以债券投资为主体的资金交易。同时也越来越关注投资收益水平的提高和风险的有效控制,要求对债券投资核算中存在的分类不、计量不规范、信息不透明、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接轨等问题尽快加以解决。

二、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的比较分析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债券投资在商业银行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但国内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核算,却明显滞后于债券投资的发展。不能很好地满足债券投资的管理要求。

债券投资的核算是中国会计准则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之间最显著的差异之一。对于我国商业银行而言,关于债券投资的核算主要执行《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和2001年11月27日颁布的《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下合称《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中的有关规定,二者在债券投资核算方面的规定基本相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规定主要包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2号-金融工具:披露和列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以下合称“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有关规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核算规定的主要差异如下:

(一)债券投资的分类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按期限将包括债券投资在内的各种投资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

短期债券投资是指能够随时变现并且持有时间不准备超过1年(含1年)的债券;长期债券投资是指持有时间准备超过一年的债券。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

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债券投资作为整个金融资产的一部分,按持有意图被划分为以下四类:

(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afinancialassetatfairvaluethroughprofitorloss)。是指为了从价格的短期波动中获利而购置的金融资产,以及企业在初始确认时就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2)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Hold—to—maturityinvestments)。是指具有固定的或可确定金额和固定期限,且企业明确打算并能够持有至到期日的金融资产。不包括:①在初始确认时就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②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③贷款和应收款项。

(3)贷款和应收款项(LoansandReceivables)。是指有固定或可确定的回收金额。且不在活跃市场上交投的非衍生金融资产。不包括:①打算立即或于近期出售,以及在初始确认时就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②初始确认时被指定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

(4)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available—for—saleFinancialassets)。是指不归属以上三类的金融资产。

3.二者的差异比较

从《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比较分析来看,二者在债券投资分类上存在显著差异。国内按照资产负债表的流动性列示习惯,将债券投资分为两类,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则按照持有意图和债券的自身特点。将债券划分为四类(以下简称“债券四分类”)。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来看,更加强调债券的持有意图,以便向报告使用者披露各类债券的风险和收益。

同时,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还对债券的分类进行一定的限制,以避免管理层改变分类操纵利润。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如果企业将尚未到期的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在本会计年度或过去两个完整会计年度内出售,或转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金额比例较大(通常指超过该类债券出售和重分类前本金总额的5%),则需对整个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组合进行重新分类。

债券四分类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债券投资有关规定的核心概念,其关于债券投资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规定都是围绕债券四分类为基础进行的,这种分类的差别,也就导致了《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债券投资核算规定上的根本区别。

(二)债券投资的确认

确认是指将符合财务报表要素定义和确认标准的项目纳入资产负债表或收益表的过程。

它涉及以文字和金额表述一个项目并将金额包括在资产负债表或损益表的总额中。

在确认环节,《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取得”和“处置”作为债券投资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债券投资确认的规定较为详细,强调的是对合同权利的控制或丧失。通常是以交易日或结算日作为确认的时间。这种确认标准。较为符合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风险和报酬的转移”这一概念。但总体来看,二者在债券投资确认方面并无本质的差异,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确认的规定较为详细,更多的是针对衍生金融工具而言。

(三)债券投资的初始计量

计量是指为了在资产负债表和收益表内确认和列示财务报表的要素而确定金额的过程。

计量通常包括两个方面的,即计量单位和计量属性。计量单位是指对计量对象就某一属性进行计量时,具体使用的标准量度。计量单位通常包括名义货币单位和不变购买力货币单位。从来看,名义货币作为计量单位的地位仍很难动摇,因此。会计计量的主要问题是计量属性的选择问题。计量属性通常包括成本、现行成本、可变现价值、现值等。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债券投资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量。其中:(1)以现金购入的,按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包括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作为初始投资成本。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构成初始投资成本。长期债券投资如果所支付的税金、手续费等相关费用金额较小,可以直接计入当期投资收益,不计入初始投资成本;(2)投资者投入的,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作为初始投资成本。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债券投资应以其成本进行初始计量。成本是指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交易费用应在初始计量时计入债券投资的成本。公允价值一般参照交易价格或其他市场价格确定。如果这些市场价格不能可靠地确定,则公允价值应按所有未来现金流量总额的当时市场利率来折现确定。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不构成初始投资成本。

3.二者的差异比较

从初始计量来看。国内采用历史成本进行计量,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采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二者在计量属性上存在根本的差别。具体差别在于:

(1)成本的外延不同。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交易费用必须作为债券的投资成本,而根据《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长期债券投资的交易费用可以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不作为成本。

(2)成本的内涵不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成本实际上是历史成本,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的成本则是指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并对公允价值的确定进行明确规定。

在以市场原则进行交易的情况下,二者并无差别。如银行直接从债券市场上购买的国债,其买入价(市场价)即公允价值,即成本等于公允价值。但在非市场交易的情况下,二者则存在显著差异。如商业银行因政策性原因购入的债券,如果其票面利率低于同期可比债券的市场利率,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该笔债券需按其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确定初始投资成本(折现率为同期可比债券的市场利率),因此,该笔债券在入帐时就会产生折价(金额为债券面值与折现值之间的差额),而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仍以取得成本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由此导致两套准则下当期利润和所有者权益的不同。

(四)债券投资的后续计量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的利息,应当于实际收到时,冲减投资的帐面余额,但已记入“应收利息”科目的利息除外。长期债券投资应当按照票面价值与票面利率按期、确认利息收入。长期债券投资的初始投资成本减去已到付息期但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未到期债券利息和计入初始投资成本的相关税费,与债券面值之间的差额,作为债券溢价或折价;债券的溢价或折价在债券存续期间内于确认相关债券利息收入时摊销。摊销可以采用直线法,也可以采用实际利率法。

关于减值准备,《制度》规定,短期债券投资期末应按成本与市价孰低计量。长期债券投资应当在期末时按照其帐面价值与可收回金额孰低计量,对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差额,应当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

可收回金额,是指资产的销售净价与预期从该资产的持续使用和使用寿命结束时的处置中形成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两者之中的较高者。其中,销售净价是指资产的销售价格减去所发生的资产处置费用后的余额。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的后续计量规定,与债券四分类紧密相关,不同债券的后续计量不完全相同。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反映在当期净损益中;(2)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公允价值的变动直接计入资本公积中。当该债券收回和对外转出时,应将原直接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即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转出,并计入当期损益;(3)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和应收款项按照摊余成本进行后续计量。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采用实际利率法。

关于减值准备,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规定,如果有客观证据显示金融资产出现了减值,且减值数额可以可靠地估计,则应确认减值损失。(1)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和应收款项的减值损失,在损益表中直接加以确认;(2)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发生减值损失时。应将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相应转出,并在损益表中加以确认。

3.二者的差异比较

(1)关于摊余成本的确定。《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摊余成本(即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可以选择实际利率法或直线法确定。而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只能采用实际利率法。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这一做法与其按公允价值计量(在无法取得公允价值时,以未来现金流量按市场利率折现确定)的思路是完全吻合的。

(2)关于期末计价。《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长短期投资期末计价分别采用成本与市价孰低法和计提长期投资减值准备,而按照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不同债券分类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这种差别主要体现在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和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上。

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应作为短期债券投资核算,因此,按照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对该投资只能确认损失,不能确认收益。而按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则即可能产生损失(市价低于成本情况下),也可能产生收益(市价高于成本情况下)。

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按《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可能作为短期债券投资核算,也可能作为长期债券投资核算。如果是作为短期债券投资核算,其在两种制度下的差别同上;如果是作为长期债券投资核算,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下,按成本计价,对债券溢价或折价进行摊销。而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下,是按公允价值进行后续计量,即会随着市价或市场利率的变化而改变。

(五)不同债券分类之间的转换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规定,金融企业改变投资目的,将短期债券投资划转为长期债券投资,应按短期债券投资的成本与市价孰低结转,并按此确定的价值:作为长期债券投资新的投资成本。拟处置的长期债券投资不调整至短期债券投资,待处置时按处置长期债券投资进行会计处理。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

债券被指定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或贷款和应收款项后,不能再转为其他类别的债券投资;其他类别的债券投资也不能再转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投资,或贷款和应收款项。

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在符合规定条件时可以转换。其转换条件及相关会计处理原则如下:

(1)因持有意图和能力等因素发生变化,使某债券仍作为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不恰当的,应将其转为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并以该债券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结转,该债券的摊余成本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直至该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终止确认时再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2)因部分出售或转换的金额比例较大,使某债券的剩余部分仍作为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不恰当的,应将该债券剩余部分转为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并以该债券剩余部分在转换日的公允价值结转,该债券剩余部分的摊余成本与其公允价值之间的差额,应计入资本公积,直至该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终止确认时再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因持有意图和能力等因素发生变化,或公允价值不再能够可靠地计量,或持有期限超过了两个完整的会计年度,使某债券仍作为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不恰当的,应将该债券转为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并以该债券在转换日的帐面价值结转,成为所转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入帐价值。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相关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应在该债券的剩余持有期内采用实际利率法摊销,计入损益;该债券于转换日的摊余成本与到期时价值之间的差额。应在该债券的剩余持有期间采用实际利率法进行摊销,计入损益。如该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在转换后发生减值,则原计入资本公积中的相关公允价值变动累计额的余额应转出计入当期损益。

3.二者的差异比较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仅允许长期债券投资转为短期债券投资,并按成本与市价孰低原则确定结转后的债券投资成本。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仅允许持有至到期日的债券投资、可供出售的债券投资相互转换,并按公允价值作为结转后的债券投资成本,且明确了结转前后债券价值差额的处理方法。由于债券的分类方法完全不同。因此,决定了二者在债券转换方面的规定存在本质差异。

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来看,其强调的是债券投资分类的连续性,因此,对债券的转换作了明确的限制和规定,其意图在于限制管理层对债券分类的随意改变,以扭曲债券初始持有意图。同时,在转换后的债券投资价值确认方面,《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更多的是从谨慎原则的角度出发,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强调的是按公允价值进行计量,以与各类债券投资的初始计量方法保持一致。也体现了国际财务报告准则逻辑的严密性和内在思想的统一性。

(六)债券投资的披露

1.《金融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对债券投资披露的规定较少,仅要求商业银行披露金融工具的风险头寸,如信贷风险、货币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企业会计准则-投资》对债券投资披露的规定较为详细一些,如应披露投资损益、当年提取的投资损失准备、投资的计价方法等。

2.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规定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债券投资的披露相当广泛,主要包括:(1)各类债券投资的分类;(2)风险管理政策;(3)风险头寸,如信贷风险、货币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等;(4)各类债券的期末计量基础及价值变动的处理方法;(5)对期末采用公允价值计量的债券,应说明其公允价值确定的方法;(6)对须计提减值准备的债券,应说明表明其发生减值的依据。

3.二者的差异比较

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披露的有关规定来看,强调对债券投资的完整披露,以向报告使用者提供债券投资分类、风险管理政策、风险暴露及主要会计处理方法等全方位的信息。

(七)造成差异的主要原因

从以上可以看出,《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与债券投资核算上存在显著差异,造成这些差异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方面:

1.会计环境是制约债券投资核算改革的重要原因。从会计环境角度来看,一方面是要减少管理层通过会计政策操纵利润的空间。

实行债券四分类,既要考虑到分类的合理性和连续性,又要避免管理层随意改变分类操纵利润,二者之间有一个权衡的过程;另一方面,采用债券四分类,需要可靠的公允价值作基础,在债券市场尚未成熟的情况下,公允价值的取得可能成为障碍,而采用估算技术又会成为管理层粉饰报表的手段。从国内上市企业的表现来看,会计质量不高的现象一直较为突出,因此,防止管理层操纵利润、粉饰报表是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考虑的重要因素。

2.国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债券投资核算的相对滞后。1993年以来,国内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研究制定取得了长足进步。通过依托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结合中国国情,中国会计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但相对于企业会计,金融企业会计改革的步伐相对滞后,而对金融企业会计方面的规定,长期以来侧重于贷款,而忽略了债券投资。当然。这种现状与中国会计改革的整体规划密不可分。但客观上也导致了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改革的相对滞后。

3.债券投资核算的改革必然会带来对准则体系的冲击。如在计量属性上采用公允价值、改变资产负债表按流动性分类的做法等,这些改变都构成对现有准则制定的理论基础的冲击,需要一个逐步完善和成熟的过程,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债券投资核算的改革步伐。

三、完善国内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的若干建议

从以上差异分析,不难看出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的规定比《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更为符合商业银行的实际情况。财务报表的目标,是提供在决策中有助于一系列使用者的关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变动的信息。能否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关、可靠的信息,决定了会计职能的发挥程度。如对国内商业银行而言,在贷款方面,需要披露应计贷款与非应计贷款、贷款的产品、行业、五级分类、抵押状况等多维度信息。而对于债券投资,仅披露长、短期等少量信息,有悖于债券投资是商业银行第二大金融资产的客观实际情况,不利于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相对充分的会计信息。

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的规定来看,其主要优点如下:(1)更好地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债券投资交易的对象虽然都是债券,但其背后所反映的管理意图却截然不同。如交易类的债券主要是在保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获取合理的价差,而持有到期日的投资主要是为了获取相对较高的收益。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一系列规定的核心就是债券四分类,而债券四分类恰恰是按照债券的持有意图进行分类的,因此,较为完整地体现了管理意图和风险管理方法。很好地体现了经济业务的实质。此外,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对不同种类的债券转换进行了限制,既有助于减少管理层操纵利润的空间,又很好地体现了管理层投资策略的变化。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仅以长短期划分债券投资。无法完整地反映这种经济业务的实质。(2)更好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以公允价值为主要计量属性,并根据公允价值的变化,调整债券投资的价筐和损益,有助于更好地体现市场变化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更好地披露经营业绩。这种计量方法,能够及时地反映债券投资风险,对于防范金融风险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以历史成本作为主要计量属性,无法及时、动态地反映市场情况的变化。不能充分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3)向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更加完整、充分的信息。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在债券四分类和相应的确认、计量的基础上,完整地披露了各类债券的信息,有助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经济决策,更加符合财务报表的目标要求。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于债券投资的核算规定。是以债券市场的成熟为重要前提的。而国内债券市场的日渐成熟以及商业银行在海外成熟市场上债券投资的增加,为改革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提供了可靠动因和奠定了良好基础,可以说。改革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的外部环境基本成熟。

完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核算,需要从准则及制度制定和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两个方面着手,即在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的制定上,要加快实现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接轨;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上,要抓紧做好按债券四分类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准备工作。

(一)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合理成分,完善商业银行债券投资的核算规定

从准则和制度制定的角度来看,关键是要抓紧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中的合理成分,提升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核算的国际化水平。

借鉴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关键是要引入其债券四分类的概念以及相应的确认、计量和披露的一系列规定,以提高商业银行信息披露的透明度,强化商业银行风险防范能力。有关具体规定,在前述中已做论述,在此不再重复。

需要说明的是,在引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有关规定时。需要对持有至到期日的投资进行明确限制,包括提前出售或重分类等情形,以避免管理层随意改变分类,调节利润。同时,考虑到中国实际情况,在过渡期安排上,对于商业银行以前年度因政策性原因购入的债券,可以不进行追溯调整,以减轻商业银行执行新制度所带来的财务压力。

(二)改进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列示方式

在引入债券四分类概念的基础上,需要相应改革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列示方式。目前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与一般工商企业相同,采取长、短期分别列示的方法。而债券投资的四分类并不区分长、短期,因此,必将导致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列示习惯的全面改变。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应按客户存款、客户贷款及垫款、债券投资等资产负债的性质进行列示,不应按流动性的顺序进行排列。

实际上,由于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资金的企业。按流动性方式列示资产负债表,不仅不符合商业银行的自身特点,也与国际惯例不符。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30号一银行和类似金融机构财务报表中的披露》中明确提出, “流动性项目和非流动性项目不分开列报,因为银行大多数的资产和负债都能够在近期内变现或结算”。对于商业银行流动性,可以通过在报表附注中披露资产负债的偿还期加以解决,对报告使用者来说,并不影响信息的完整性。

(三)提前做好按债券四分类进行核算和管理的准备工作

会计最终是反映经济业务的实质,如果经济业务没有根本性的变化,会计改革就缺乏内在的意义。债券投资的核算亦然。采用债券四分类,首先一点商业银行必须切实按照债券四分类要求,对债券帐户进行细分和管理;其次才是从核算上对债券进行如实反映和披露。

按照债券四分类进行核算和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建立债券帐户细分的原则。即根据债券四分类的定义,结合债券的持有意图和自身特点,明确每一类债券的划分标准;(2)对债券投资组合进行细分。即根据债券帐户细分原则。确定每一个债券帐户的归属;(3)建立四类帐户的管理原则。即针对不同债券的性质。确定相应的投资策略、授权管理、交易管理、风险监控手段等,其中在风险监控方面,市值重估应及时进行,并分别确定每类帐户相应的风险控制指标及其限额;(4)建立机系统,实现对交易和核算的自动处理和监控,包括通过系统对摊余成本的自动计算和公允值与成本的自动匹配,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及时、完整。

目前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主要包括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等。因此,从债券细分角度来看,各类债券帐户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细分:1.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主要是银行以短期交易为目的债券,包括:(1)流动性高、买卖价差小、易于交易的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和央行票据;(2)交易员自营帐户中根据市场判断建仓的债券;(3)满足日常柜台做市报价需要的柜台报价券种等。

2.持有至到期的债券。主要银行以持有到期为目的并具备相应融资能力的债券。包括:(1)以前年度行政摊派的部分低收益、流动性差的柜台交易国债(少量为满足日常柜台交易需要的国债则需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债券或可供出售的债券);(2)由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等政策性银行发行的流动性较差的金融债券;(3)商业银行发行的收益较高、资信较好的次级债券或普通金融债;(4)通过承担流动性风险和信用风险以提高收益的企业债(主要是外币企业债);(5)流动性好、有市场报价的可赎回、可回售债券等。

3.贷款和应收款项。主要是缺乏市场报价的债券,包括:(1)市场报价不活跃的政策性金融债;(2)流动性差、市场报价不活跃的可赎回、可回售债券;(3)非流通的特别国债和凭证式国债;(4)缺乏市场报价的超长期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及其他金融债等。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6

[关键词]企业债券;公司债券;商业银行;利率风险

2005年以来,短期融资券以及资产支持证券等多种直接融资工具对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影响开始显现。值得关注的是,多年来发展缓慢的企业债券市场也出现了加速发展迹象,而无论从国际经验还是从国内趋势看,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对商业银行带来机遇和挑战。因此,准确把握境内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脉络和动态,深入研究其对商业银行可能带来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历史分析

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是在政府监管部门严格管理下逐渐规范化发展的直接融资市场。在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中,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发行额度和利率的管制、企业整体信用状况不佳和金融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成为制约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主要因素。

(一)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的概念界定

按照1993年颁布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券均属于企业债券。在此基础上,如果发行人还满足《公司法》中发行公司债券的条件,即发行人是依法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国有独资公司和两个以上的国有企业或者其他两个以上的国有投资主体设立的有限责任公司,其发行的企业债券属于公司债券。

因此,从概念界定上看,尽管企业债券和公司债券两者均属于企业法人发行的债务契约,债务人承诺在未来的特定时期,偿还本金并按照事先规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从严格意义上讲,企业债券与公司债券是不相同的,企业债券所包括的范围更广,不仅包括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还包括非公司法人发行的债券。鉴于企业债券这一概念更符合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实际情况,因此本报告将围绕企业债券展开分析和讨论。另外,从理论上讲,商业银行发行的金融债券也属于企业债券的范畴,但由于金融债券有其自身特殊性,因此未列入本文研究范围之内。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简要回顾

企业债券(包括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可以概括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84-1994年,即企业债券市场的创始及整顿期。1987年《企业债券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暂行条例》)颁布,企业债券发行迅速增长,并于1990-1992年出现了一轮发债高潮,1992年当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额为684亿元,大大超过原计划发行规模(王铁锋,2005)。但此阶段,企业债券发行缺乏有效约束,发债企业良莠不齐,部分地方政府也利用企业债券变相集资,“乱集资”现象较为普遍。

第二个阶段为1995~2003年,在1993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颁布后,企业债券市场运行逐渐规范化,但由于监管部门采取限额管理和审批制的管理办法,市场发展速度缓慢。根据《条例》规定,这一期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企业法人”,但实际上发行主体绝大多数为能源、交通、通信、重要原材料以及城市基础设施等国家重点项目,如三:峡工程(超过110亿元)、铁道建设(超过180亿元)等,普通企业发债较少。同时,随着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和市场的逐步规范,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主体逐渐由以个人投资者为主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企业债券亦被允许在沪、深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企业债券流动性有所提高。

第三个阶段为2004年至今。2004年,中国人民银行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券交易流通审核规则》,为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市场正式流通提供了依据。人民银行并据此批准了7只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改变了企业债券只在交易所市场上市、交易方式单一的状况。2005年,随着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开闸”,企业债券市场亮点频出。《企业债券管理条例》经过6年的修订,亦有望在2007年出台,企业债券市场的“黄金期”即将到来。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内在矛盾

从融资次序理论看,企业债券具有银行贷款所不可比拟的优势。首先,企业债券作为一种标准化的有价证券,可以在证券交易所场内以及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其流动性远远高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一般只有通过证券化才能在市场上公开出售)。其次,由于企业债券市场是一个债权人、债务人和中介商共同“议价”而形成的具有共同约束力的市场,需要定期披露各方面相关信息供市场决策参考,因此在信息对称方面也优于商业银行。其三,企业债券具有信用工具和市场投资工具的双重属性,其利率决定因素包括实体经济供需情况以及金融市场动向等,因此利率水平更能反映资金市场的真实价格。从国际上看,许多发达经济体债券市场融资额一般是股票市场融资额的几十倍,而在企业外源性融资中,企业债券融资额亦超过股票融资额数倍。

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规模远远小于银行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规模,其制度建设也较为落后,在融资体系和企业融资结构中始终处于从属地位(见表1)。总体上看,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现实与理论及发达国家经验不相符合,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企业总体信用水平不佳以及监管部门对企业过多的行政干预。因此,有效解决这些矛盾是促进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关键所在。

1.行政化利率管制与企业债券发行期限中长期化。为规避“高息揽存”现象,1993年颁布的《条例》规定,企业债券发行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的140%。为吸引投资者,企业发债均倾向于将利率定至规定内的上限,这容易导致风险不同的企业债券定价趋同的现象出现,导致风险收益严重不对称(袁东,2004)。

2001年以前发行的企业债券其期限以1—3年以内的中短期为主,2001年以后,部分企业开始发行期限超过7年的固定利率债券,企业债券发行期限出现了中长期化的趋势。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以来,宏观经济增长稳定性不断增强,物价上涨压力较小,金融体系利率水平保持低位,企业有意识地发行中长期债券以规避未来的升息风险。

但是,由于定期储蓄存款最长期限为5年,从而并没有期限与长期企业债券相对应的银行储蓄存款品种。因此,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事实上已经规避了《条例》的利率管制,这愈加凸显出《条例》中关于利率管制的滞后性和不适宜性。尤为重要的是,这种对企业债券的行政性利率管制,再加上对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下限的严格控制, 使得价格信号失灵,5年期以内的企业债券利率定价基准较为混乱(赵新杰,2006)。

2.银行担保与风险转嫁。《条例》并未对企业债券发行做出强制担保的规定,但人民银行1998年4月8日的《企业债券发行与转让管理办法》则规定,企业发债应提供担保,但经人民银行批准免予担保的除外。2001年以前,大部分企业债券都是由企业集团或者建设基金进行担保,2001年以后,商业银行逐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担保者。2002-2005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72只,规模为1659亿元,其中,银行担保的企业债券60只,规模为1211亿元,占比分别为83.3%和73%(安义宽,2006)。

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商业银行对企业债券发行提供担保起到了降低企业债券兑付风险,提升投资者信心的作用,但这无形中也将企业信用风险转嫁给银行,商业银行承担了与担保费并不对称的信用风险,风险与收益不相匹配。银行担保也使得发行人和投资者风险意识淡薄,市场对企业债券系统性风险的估计和准备不足。

更为严重的是,银行担保使得企业债券市场成为以银行信用为主体的失衡市场,企业债券的商业信用属性并未得到充分体现,这也不利于市场均衡发展。

3.发行主体的单一性与功能偏差。我国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始终较为单一,企业债券创始时期,发行额度分配时按照“济贫”原则,把额度分给质量较差的国有企业,后来则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权集中于少数国有大型企业。国有大型企业发行企业债券的主要目的是弥补固定资产投资和市政建设项目的资金不足。从这个角度看,相当多的企业债券在某种意义上属于市政债券的范畴,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在这种背景下,企业债券仅仅能够履行其融资功能,很少发挥其改善企业融资结构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功能。

4.多头监管与效率低下。2000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管理工作由国家发改委(原为计委)负责,发改委制定债券发行计划,并逐级分配企业债券的发行额度,中国人民银行在企业争取到额度之后,对企业债券的发行利率进行审批,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企业短期融资券的监管,中国证监会则负责企业债券的承销审批以及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审批。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尽管发展遇到制度及市场等重重约束,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的广度和深度仍不断拓展,机构投资者队伍也逐渐壮大。预计2007-2008年,企业债券市场的监管政策将有重大突破,企业债券市场的制度、产品和机制创新将不断深化。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现状及特点:2005年至今

1984年,我国首次发行企业债券,从1998年到2005年,国内市场累计发行企业债券1997亿元。2005年末,企业债券市场余额占债券市场总余额的2.75%。截至2006年11月末,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市场存量为2800亿元,占中央国债登记结算公司托管债券总量的3%。在市场总量不断增加的同时,企业债券市场运行机制、市场参与者也呈现新特点。

1.资金用途多样化,期限长期化,品种创新加快。传统意义上的企业债券,其资金主要用途为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但目前,企业债券的募集资金投向已经不仅限于上述项目,还包括补充流动资金和偿还贷款等其他目的。

期限结构方面,截至2006年12月13日,在沪深证券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中,约有164只发行期限在5年以上,136只发行期限在10年以上,仅有3只发行期限为3年。

品种创新方面,2005年以来,企业债券市场陆续推出了浮动利率债、含选择权债、保底浮动债、期限20年至30年超长期债等新型债券品种。但总体看,由于衍生工具目前在我国尚不成熟,我国金融市场运行也较为平稳,因此产品创新缺乏必要的空间和内在需求。

2.发行数量有所增加,发行者范围有所扩大。2005年以来,我国企业债券发行有所加快。全年发行企业债券37只,发行量为654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94.74%和100.47%。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32只,发行量为508亿元。截至2006年12月18日,2006年企业债券累计发行48只,发行量为945亿元。

此外,企业债券发行者的范围也有所扩大。2005年发行的企业债券全部为中央企业债,2006年上半年,企业债券的发行主体扩大到地方企业,地方企业成为2006年企业债券发行的一大亮点。2006年上半年,地方企业债共发行21只,发行量达到261亿元,超过同期中央企业债的发行总量,达到上半年企业债券发行总量的51.38%。

从行业角度看,2005年以来,企业债的发行主体仍主要集中于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通信、市政建设等大型国有企业或者大型项目上。

3.投资者结构转向以机构投资者为主。长期以来,我国企业债券投资主体定位于主要在交易所交易的个人和中小投资者。然而,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等“金边”债券具有更高的风险,因此企业债券投资更适合于有较强分析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的机构投资者。

近年来,机构投资者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份额逐渐增加。2005年12月,人民银行了《中国人民银行公告》(2005年第30号),简化了企业债券交易流通的审核程序,从事前审批改为备案制;允许所有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投资企业债券,扩大债券投资主体范围。这项规定的主要创新点就是商业银行被允许投资企业债券,企业债券的投资主体进一步扩大。

目前,企业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群体包括个人、企业、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保险公司、基金、非银行金融机构及信用社等,范围广泛,但商业银行、保险公司、非银行金融机构、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日渐成为企业债券的主要投资者。

2006年1-11月份,商业银行、保险机构、信用社、基金四类机构投资者认购总额占到了2006年以来企业债券发行总额的87.2%(见图1)。

4.交易渠道从交易所逐渐拓展到银行间。目前企业债券的交易渠道有两条。一条是通过上海和深圳的交易所进行集中撮合式“零售”交易,一条是通过银行间市场进行“批发”交易。2004年12月,人民银行允许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流通,丰富了企业债券的交易方式。截至2006年2月末,共有33只企业债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流通,规模总计为697.2亿元。由于企业债券更适宜于以报价驱动为主要交易方式的场外市场交易,因此企业债券进入银行间市场交易的速度将继续加快。截至2006年11月末,企业债券托管总量为2768.99亿元,其中在交易所市场流通总量仅为407.75亿元。

5.企业债券需求旺盛,投资者“惜售”导致流动性相对较低。由于企业债券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利率较高,且由于发行主体大多数为信誉优良的国有大型企业,因此信用风险也较低,众多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十分旺盛。其中,出于资产负债“匹配”策略的考虑,保险公司等长期型机构投资者对长期债券分外“青睐”。截至2006年11月末,保险公司共持有企业债券1397.9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50.48%;商业银行共持有企业债券364.81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13.17%(2005年末商业银行仅持有企业债券82.98亿元);基金持有企业债券223.42亿元,占企业债券市场存量的8.07%(见图2)。 

在长期企业债券供给数量偏少的前提下,机构投资者普遍存在“惜售”心理,多数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采取持有到期的策略,企业债券的供求严重失衡。因此,尽管企业债券本身属于流动性较高的资产,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债券市场流动性相对较低。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前景

企业债券市场担负着促进储蓄转化为投资、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并降低金融市场风险的重要职能,2007-2010年,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将迎来广阔的发展空间。

1.可能的政策变动预测。在2007年,已经沿用十多年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可能重新修订。企业债券市场在信息披露、利率定价、发行主体资格审定等方面的制度建设将更趋完善。

预计企业债券监管政策将有以下主要变动:首先,继续加强企业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工作,严格要求企业债券发行人定期披露企业债券的主要条款、发行人历史财务数据、财务结果分析、发行人所在行业情况、发行人业务情况、律师事务所出具的法律意见、税务问题等一系列信息。

其次,企业债券发行许可将由目前的审批制逐渐过渡到核准制或者注册备案制,并逐步实现规范化和法制化。这项政策如果得以实施,企业债券发行的效率将大大提高。

第三,取消企业债券发行的额度和利率控制。政府部门将逐渐降低、直至取消对企业债券发行总规模的限制,逐步取消对企业债券利率“不得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率140%”的控制。

第四,登记托管体系将实现统一化。柜台交易市场、银行间市场及交易所市场的连通机制将逐步建立,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的联系将越来越紧密。

2.未来的发展前景。在美国等以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占融资总额比重大约在25%左右。以银行等间接融资为主导的融资体系中,企业债券依然占有重要地位。例如,欧洲1998-2005年间的债券发行总量中,一般企业发债比重稳定在15%左右(赵兴耀,2006)。

预计未来3-5年内我国企业债券发行的年增长速度将在10%-30%之间,大中型民营企业将成为企业债券市场的重要发行者。

除政策因素外,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将有以下因素作为支撑。首先,股票市场“全流通”的顺利实施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其次,企业债券的投资者将继续以机构投资者为主。在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债券的需求正在逐步增加。第三,《证券法》中公司债券的主要发行条件为:股份有限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3000万元,有限责任公司的净资产不低于人民币6000万元;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40%。随着我国经济的稳健成长,满足上述条件的公司(企业)将越来越多。

三、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与风险分析

企业债券市场发展为商业银行带来广阔的机遇,与此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定风险。商业银行应抓住机遇,规避但不“逃避”风险。

(一)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机遇分析

发展企业债券业务,商业银行可以增加盈利来源,有效提升市场价值:通过投资与交易企业债券获得利息收入与交易价差收入;通过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获得中间业务收入;通过在资产组合中合理配比信贷资产、债券资产以及其他资产,实现风险分散化。

1.优化资产组合,提升资产流动性。截至2006年11月末,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数额仅占其持有债券余额的0.55%(商业银行持有债券余额为65781亿元)。商业银行持有企业债券情况见表2。

随着未来企业债券的大量发行,加大企业债券投资力度可以减少贷款替代的负面效应,实现资产组合多元化,并有效提高银行资产的收益率和流动性。

首先,随着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部分商业银行贷款将逐渐被包括企业债券在内的直接融资工具所替代,投资企业债券可以减缓这种“替代效应:’的冲击,弥补优质贷款流失的部分损失,实现商业银行经营转型的平稳过渡。

其次,增加企业债券投资比重可以增强商业银行资产的流动性,便于商业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信贷资产的综合收益率虽然高于债券资产,但是信贷资产只有经过证券化后方可具备较好的流动性,其流动性显然弱于企业债券。

第三,如果《条例》修订后,监管部门对企业债券利率的行政管制大幅度放宽,企业债券利率有可能出现整体上升的走势,再加上企业债券本身相对于国债和金融债具有更高的收益率,因此提升企业债券在证券投资组合中的占比有助于提高债券资产的总体收益率。

2.深入发展承销业务,增加中间业务收入。《条例》中第23条规定,“非证券经营机构和个人不得经营企业债券的承销和转让业务”,这条规定使得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不能参与企业债券的承销业务。

然而在经济发达国家,大多数企业债券主要通过场外交易市场进行交易。例如,在美国,只有很少一部分评级较高的投资级企业债券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绝大多数企业债券都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因此,未来我国企业债券将可能主要通过场外的银行间市场进行发售和交易。目前,商业银行已经成为企业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随着《条例》的修订,商业银行将可能进入企业债券的承销市场。

深入发展企业债券承销业务不仅能够增加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还能够据此维持与传统客户的业务联系,吸收相应的企业存款并增加债券投资收入。从短期融资券市场发展的经验可以看出,谁拿到了短期融资券的主承销商资格,谁就能够拿到相对更多的短期融资券,并且有可能夺走其他银行的传统优质客户。因此,企业债券承销业务是一项综合回报率很高的战略性业务,需要商业银行密切关注。

3.降低银行业整体风险,提高银行体系稳定性。从理论上讲,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可以避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避免金融风险在银行体系内大量集聚,增强银行体系稳定性。这种企业债务融资过度依赖银行的风险在1997年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就已得到体现。危机后,东南亚各国对企业债券市场建设非常重视。

事实上,我国企业债券到期违约率远远低于银行贷款损失率。根据有关材料,90年代是企业债券违约高发时期,1995年底全国逾期未付的企业债券(含短期融资券)占期末余额的比例为11%,到1996年6月这一指标又下降到10%。 相比而言,同期商业银行贷款不良比率为29.2%。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未兑付的企业债券中绝大部分是企业短期融资券,期限为3、6、9个月,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债券,真正的企业债券违约率更低。2000年以后,由于企业债券发行采取了严格的审批制,迄今为止,企业债券发行尚未出现违约情况。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2004年以来出现的商业银行贷款中长期化趋势使得商业银行在中长期面临着很大的市场风险。未来宏观经济如果出现下行走势,商业银行中长期贷款必然遭受一定程度的损失。而企业债券的发展,特别是中长期企业债券的快速增长,则为分散商业银行所承担的风险提供了有效途径。

4.提高商业银行利率定价水平。从企业的角度看,企业债券直接将实体经济与资本市场紧密相连在一起,其主要用途是弥补企业中长期经营支出。因此其利率定价将不仅仅参考金融市场利率,还将参考实体经济的中长期走势、实体经济中资金的供求水平,发行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利率定价比银行贷款包含了更多的信息。

这种价格信号功能能够给商业银行贷款定价提供更好的比较基准,可以使商业银行的贷款融资成本接近风险调整后的真正成本,使风险高的项目不能借到相对低的利率,提高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水平。

(二)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商业银行的风险分析

从商业银行角度看,投资企业债券与向企业发放贷款的性质基本类似,均属于债务融资,因此,投资企业债券将同样面临信用风险。此外,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市场工具,也面临着由于价格波动而引发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往往相互作用和影响,从而“放大”风险。

1.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不容忽视。尽管从宏观角度看,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降低了金融市场的整体风险,但从微观角度看,信用风险仍然是企业债券风险中最为主要的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需要关注的核心风险。

信用风险主要包括违约风险和信用等级降低风险。企业一旦出现较为严重的财务问题,并出现违约,则会出现以下几种可能的结果。一是企业债券发行人资不抵债,企业直接进入破产清算程序。二是企业虽然不至于破产,但是信用水平降级,信用利差随着企业信用等级的下降而上升,导致企业债券价格下降,持有企业债券的机构的资产账面价值将缩水。三是由于债券的投资者广为分散,很难形成一个能代表整体债权人的债务重组方案,协调成本偏高,因此企业在出现违约风险时,更容易导致企业直接进入破产程序进行清算,信用风险难以避免。

截至目前,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上市的企业债券发行者均属于现金流状况较好的国有大型优质企业,信用风险较低。但是随着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特别是如果民营企业进入企业债券市场,企业债券市场的信用风险将会增加。

2.企业债券投资需警惕市场风险。企业债券的市场风险主要指企业债券的价格波动风险和利率风险。具体体现在:首先,利率、汇率等资产价格变动、宏观经济波动对企业债券价格将形成影响,从而影响商业银行持有债券的账面资产价值和流动性。其次,企业债券价格波动进而导致直接融资利率水平的变动,从而间接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定价。

现阶段,由于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容量相对较小,品种单一,交易缺乏连续性,无法形成完整有效的收益率曲线。因此,商业银行在进行企业债券投资时将面临两个问题,一是难以精确测算企业债券收益率受商业银行贷款利率影响的程度,二是难以准确判断企业债券利率波动与国债和金融债收益率调整的相关性。

需要指出的是,短期内,由于企业债券的供给需求失衡情况仍较为严重,因此,长期企业债券收益率被人为降低在一个非均衡的水平。例如,目前发行的20年期固息企业债券利率均低于商业银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这种局面并未反映出长期投资所内含的利率风险。如果利率进入连续上升的周期,商业银行持有的企业债券将遭受账面损失。

3.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的关联性风险。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是相互关联的。企业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信用风险,或者财务指标恶化,出现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可能性,则首先直接影响到该企业债券的市场价格和到期收益率,形成市场风险。市场风险的扩散对企业债券的后续发行形成声誉风险,企业信用等级下降导致债券后续发行的难度增大。

为规避信用因素与市场因素交叉导致的关联性风险,商业银行在投资决策时应考虑以下主要因素:宏观经济走势、债券价格、债券发行者的财务状况、信用评级水平、债券的发行期限、债券收益率曲线情况及债券发行相关条款等。

4.防范企业债券市场发展对银行贷款的“替代效应”。如果企业债券市场在未来3—5年内形成一个较大的规模,则企业债券利率势必对商业银行贷款定价形成重要影响。如果贷款定价相对于企业债券利率偏高,企业选择债券融资的冲动更强,企业债券对商业银行信贷的“替代效应”将增强。商业银行应对这一发展趋势进行预判并做好充分准备。

四、商业银行应对企业债券市场发展的策略

加快企业债券市场发展,扭转“股强债弱”的局面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趋势,企业债券在金融市场中的战略地位将逐渐加强。面对迅速变革的市场环境,商业银行应重新审视“脱媒”对商业银行的潜在影响,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同时不断提升企业债券资产占比。

(一)认清优劣势,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定位

在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中外资银行全面竞争的大背景下,企业债券业务不应仅定位于金融市场业务的一项“子业务”。企业债券对于商业银行的价值不仅在于通过投资和交易获利,其对于完善资产组合、增强资产流动性,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商业银行应从发展战略角度为企业债券业务进行市场定位,将企业债券业务作为“入世”后银行业全面竞争的重点之一。

为此,商业银行应认清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优势和劣势。长期以来,商业银行与企业通过信贷业务、中间业务等建立了密切的银企合作关系,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信用状况有较深入的了解,因此在企业债券投资的信用风险控制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商业银行发展企业债券业务的劣势主要在承销业务领域,尽管商业银行具备承销短期融资券的经验,但是在中长期企业债券承销方面的经验和人才储备不足。此外,短期内监管部门是否允许商业银行承销企业债券,仍旧是一个亟待关注的问题。为弥补这种劣势,商业银行应加大对企业债券投资和承销人才的培养力度,培育适应企业债券业务发展需求的营销队伍,并密切关注监管部门的政策动向。

(二)构建企业债券业务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

控制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强项,经过多年来的运作实践,商业银行对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和控制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涉足企业债券市场后,商业银行需要面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交叉性风险,由于这种复杂的风险环境是商业银行在以往的经营实践中很少遇到的,因此对商业银行的全面风险管理形成了挑战。

面对这种情况,商业银行须制定包括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在内的全面风险管理框架,具体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加强信用风险管理部门和市场风险管理部门的沟通与协作;二是通过var等定量手段为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设立可容忍区间。一旦超出这一区间,风险管理部门须迅速调整相关参数和变量,将总风险控制在可控范围之内;三是注意防控企业债券的相关衍生产品的风险。互换、掉期等衍生产品在规避市场风险的同时,其本身也存在一定的信用风险;四是仔细计算企业债券投资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的影响,按照有关规定为企业债券投资计提必要的拨备。

(三)加强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

企业债券本身所具有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为企业债券产品创新提供了原动力。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包括利用基础方法进行的产品设计,如还本和付息方面的创新;也包括利用衍生方式进行的产品设计。20世纪80年代以来,利用衍生工具方法进行企业债券产品创新已经成为国际主流,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后,结构性债券设计开始兴起,企业债券的衍生产品越来越复杂(范飞龙,2005)。

目前,我国企业债券产品创新主要包括浮动利率、内含选择权的企业债券产品,产品设计相对简单。随着人民币汇率波动区间的增大,利率市场化的不断推进,企业债券的产品创新将越来越活跃。远期、期权、期货、掉期、利率上限、利率下限等衍生工具将更多地与基础性的企业债券相融合,形成企业债券的创新品种。

企业债券产品创新的新趋势为商业银行提供了更多的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管理手段,同时也为商业银行债券投资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因此,商业银行应调动其市场研究力量,加大对企业债券创新产品的研究力度。

[参考文献]

安义宽,2006.中国公司债券——功能分析与市场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范飞龙,2005.企业债券品种设计与创新分析[j]。证券市场导报,(6):57—64.

袁 东,2004.中国债券流通市场运行实证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王铁锋,2005.中国债券市场投资分析及组合管理[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7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非公开定向发行;私募债;信息披露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428(2011)07-0073-05

一、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历史背景和现实要求

在过去六年的发展历程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充分发挥了保障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实施、优化资源配置、推动金融体制深化改革、加大金融支持经济发展力度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

第一,公司信用类债券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跛足”现象明显改观。截至2010年末,我国公司信用债券市场排名已跃居世界第4位、亚洲第2位,债券余额已达4.3万亿元。在直接融资中,债券融资的比重从2005年开始超过股票融资,2010年债券融资占直接融资的比重已达76.9%,成为我国直接融资的主渠道之一。

第二,债券市场交易量和流动性明显提高。2010年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量突破150万亿元,比2004年增长12倍多,债券换手率大幅提高,公司信用类债券流动性在亚洲国家位于前列。

第三,债券市场主体不断丰富,机构投资者类型更加多元。债券市场发行主体从政府、大型国企、金融机构拓展到民营企业、中外合资企业、外资企业。投资主体已涵盖银行、证券、基金、保险、信用社、企业等各类机构。

第四,债券市场运行机制不断健全。取消发行额度限制,放松利率行政管制,市场化定价程度逐步提高;市场约束与激励机制逐渐发挥作用,信息披露制度对相关利益主体的约束力持续强化。

第五,债券市场功能不断深化,为实施货币政策提供了重要平台,改善了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公司信用债券的推出,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改善了融资结构。债券市场成为金融机构投融资管理和流动性管理的平台。在促进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六,我国已初步形成面向机构投资者、场外大宗交易的银行间市场为主体的债券市场架构。基础设施建设日趋完备,银行间债券市场已建立起规范的电子交易平台以及相应的托管、清算、结算制度。

第七,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品种不断创新。从最初的短期融资券单一品种发展到目前的短期融资券、超短期融资券、浮息中票、含权中票、外币中票、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信用风险缓释工具、资产证券化等系列产品共存,产品种类相对过去有了明显丰富。

在现有产品体系下,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机构集中在银行、保险、基金三类机构,其债券托管量占比高达85%,由于上述机构投资取向趋同,存在较为明显的风险厌恶特征,因而,债券市场的创新产品开发难度不断增大:市场现有产品体系对进一步推动投资机构多元化显得力不从心。银行间债券市场急需解决投资人缺乏有效分层的问题。此外,银行间债券市场公开发行的产品主要是信用评级相对较高、收益率相对较低的基础产品,产品品种单一,市场投资主体无法有效配置投资组合。潜在市场供给和市场需求迫切呼唤制度创新与机制完善。

从国内看,伴随我国非金融企业债券公开发行市场的不断成熟与完善,国内部分企业已与银行间市场合格债券投资者建立起良好的投融资关系。在债券发行中。一些非金融企业已可从自身需求出发,对确定承销团成员、分销对象提出建议,这也为建立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微观基础。

在此背景下,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于2011年4月29日正式《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的推出不仅仅是债券品种的创新,更是发行方式的创新。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启动将助推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迈向新的发展平台。通过搭建一个可以连续推出创新产品的非公开定向发行平台,多产品、灵活化、高便利度的中国场外市场将成为下一阶段我国资本市场发展壮大的重要力量。

二、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的主要特点与运行制度安排

根据交易商协会的界定,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ppn,也称私募债)是指具有法人资格的非金融企业,向银行间市场特定机构投资人(也称定向投资人)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并在特定机构投资人范围内流通转让的行为,核心要义就是定向发行、有限转让和内部披露。

非公开定向发行启动后一周内,就有中国五矿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相继注册发行定向工具。其中,中国五矿集团公司已发行3年期30亿元中期票据,中国国电集团公司已发行3年期50亿元中期票据,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已发行5年期50亿元中期票据。上述3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为5.06%,5年期中期票据发行利率为5.36%。定向投资人包括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证券公司等多类型机构,共计76家。主承销商分别由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和中国银行四家商业银行担任。

在对《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进行研究后不难发现,非公开定向发行与银行间债券市场先前的业务品种相比,虽有诸多相同点,但在筹资灵活性、信息披露制度上也有很多独特之处。

非公开定向发行与公开发行都坚持市场化导向的最高原则,《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明确指出,定向投资人要了解定向工具的投资风险,具备定向工具的风险承担能力。应自行判断和承担投资风险。此外,非公开定向发行并未放松“坚持机构投资者”的市场主体限定范围,在《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中专门明确“定向工具不向社会公众发行”。在非公开定向发行的起步阶段,坚持机构投资者取向是市场健康发展、审慎管理各类风险的需要,也符合我国个人投资者对金融产品和风险管理的认知和掌握水平。机构投资者由于具有市场信息优势和专业人力资源,相较个人投资者具有良好的价格发现能力和谈判水平,更适宜参与风险较高的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

在操作流程上,私募债的注册、托管、结算规则与公开发行市场基本相同。根据《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交易商协会接受发行注册后,有效期为2年,这一点与其他银行间债券市场品种保持一致。私募债可随时分期发行,期限无任何要求,可比照超短期融资券短至1天,也可类似中期票据长至三、五年。发行人可根据市场情况和资金使用需求,灵活安排资金到账时间。在资金用途方面,《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明确,只要符合法律法规

及政策要求,募集资金可用于满足各种资金需求。

对于承销商的作用和职责,《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明确提出,“企业发行定向工具应由符合条件的承销机构承销”,“定向投资人由发行人和承销商在定向工具发行前遴选确定”,并且“企业应在定向工具发行完成后的次一工作日,通过主承销商向交易商协会书面报告发行情况”,由此可见,虽然非公开定向发行将市场创新的原动力交由投资人和发行人,但仍然坚持承销商的第三方参与,这既便于监管机构通过承销商准确掌握市场信息,同时也可由承销商发挥有效的遴选机制,此外,也可以中间业务收入方式部分抵补银行类承销商的信贷利差损失。

与向不特定投资人公开募集资金的发行方式相比,非公开定向发行具有灵活性强、发行相对便利、信息披露要求相对简化、适合投资者个性化需求、有限度流通等特点。二者的差异主要包括以下六点:

第一,非公开定向发行筹资更为便利且具有效率优势。发行人只需注册而不必等待监管机构审核批准,避免耗时且内容庞杂的审批文件准备,实现“先发行,后审批”,有利于发行人快速筹集资金。

第二,非公开定向发行成本及费用更具优势。对于中小企业而言,非公开定向发行的利率可能低于银行贷款利率,节省利息成本。这对资金需求规模不大且费用承担能力有限的中小企业十分重要。对于大中型企业,非公开定向发行可避开复杂的材料制作费用和广告宣传费,非强制性评级要求也意味着评级费用的节省。

第三,非公开定向发行融资条款更为灵活、个性。根据《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协议双方经过谈判可自行确定利率、期限、再融资、回购等条款,条款设计更具灵活性,能够满足投资者和融资者的个性化要求,也更适合债券产品创新需要,不用像间接融资那样被迫接受银行单方面确定的制式法律文本约束。此外,定向工具信用评级和跟踪评级的具体安排由发行人与定向投资人协商确定,并在《定向发行协议》中明确约定即可。

第四,在透明度制度方面,非公开定向发行不像公开发行那样进行强制性信息披露和外部评级,由投资者自行完成尽职调查,协议约定限制性条款。发行人与投资人在《非公开定向发行协议》中就信息披露的具体内容和披露方式进行约定,无需像公开发行市场一样针对不特定投资人《债券募集说明书》。

第五,由于私募债具有发债主体资质较低、非公开发行两大特点,出于对低流动性和高信用风险的补偿,它的定价将会适当高于公募债券利率,介于贷款利率和公募债券利率之间。由于目前国内银行存贷款业务仍实行“存款管上限,贷款管下限”的利率监管政策,而私募债定价已实现利率市场化,投融资双方的协议利率完全有可能低于同期限贷款利率。

第六,发行私募债可突破现有直接融资规模限制。现行《证券法》规定,“累计公司债券余额不超过最近一期末净资产额40%”,这对公开发行市场主体的融资规模具有严格限定,也成为很多企业债务融资的一大障碍。私募债推出后,只要投资人数量在200人以下,就可不受净资产额40%的比例限制。企业融资空间由此大幅放开。

三、推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对完善债券市场的重要意义

(一)推出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有利于提高金融市场直接融资比重,也有利于丰富宏观调控政策工具

《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的,是顺应银行间市场成员强烈需求、促进市场创新发展的有益探索,对持续推进金融市场创新,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稳步推进金融市场投资人结构优化,建立健全金融体系风险分散、分担机制,维护金融宏观审慎稳定具有积极作用。《非公开定向发行规则》的推出是贯彻落实《十二五规划纲要》“大力发展金融市场,继续鼓励金融创新,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政策要求、推动债券市场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发展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保持债务资本市场持续创新、高效发展的势头,为显著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奠定了必要基础,同时也是符合“积极发展债券市场,完善发行管理体制,推进债券品种创新和多样化”要求的重要举措。

此外,从服务于宏观调控的角度看,发展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是兼顾“防通胀、稳增长、促民生”多重调控目标的政策组合的一个部分。在当前既要防通胀,又要稳增长、促民生的特定宏观环境下,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总量是兼顾多重宏观调控目标的必要政策措施。适当控制与广义货币m。弹性较高的信贷增长,扩大货币乘数较小的债务融资工具的规模是符合当前宏观调控要求的。建立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可以在既有公募债券市场之外增添一种缓冲宏观调控压力的市场化手段,有利于增强宏观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在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二)推出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有利于丰富投资者结构,释放民间投资资源

科学合理的投资者结构是分散信用风险、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的重要前提。当前我国债券市场存在较为明显的投资者结构单一、风险偏好趋同现象,不利于风险分散和债券市场流动性提升。因此,取消对投资者参与市场的制度障碍,扩大投资范围和经营自,有利于提高投资意愿,进一步培育多层次投资者队伍。风险偏好型投资者进入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后,将有助于化解目前中小企业因规模较小、风险较大,被风险厌恶型投资者拒之门外的困境,也为附认股权票据及结构化产品等多类创新融资品种的推出提供了新的交易平台。此外,分层有序的投资人结构还可提高市场运行效率,激活交投热情。

对民间资本来讲,由于我国尚未实现资本项下完全可兑换,国内投资渠道匮乏,大量民间投资集中于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在相关领域积聚了大量风险。非公开定向债券市场推出后,由于其发行主体更为多元,风险收益结构更为丰富,因而将有助于民间投资进行合理化资产配置,也可为基础设施、社会建设、三农发展等薄弱领域拓宽新的资金来源。此外,由于定向债券市场的债券只可在定向投资人间进行转让,客观上要求所有投资人风险共担,这也有效增强了民间投资的集体抗风险能力。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进而也可联动促进公募及私募债券型基金的发展,基金投资者能够间接分享债券市场的发展收益。

(三)推出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有利于丰富发行人结构,便利中小企业融资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规模的逐步扩大,公开发行方式的制约逐步显现。一是对企业信用资质要求较高,很多规模较小且主体信用评级较低的企业难以通过公开发行方式进行债务融资;二是信息披露要求较高,仍然有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融资主体,由于信息披露等原因无法分享债券市场快速发展的成果。通过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发行人与投资人进行谈判并签订发行协议。合理协商解决信息披露问题,有利于促使更多企业通过债券市场进行融资。

此外,在银行间市场推出非公开定向发行方式j对便利中小企业融资,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也可提供有力支持。成长型、科技型中小企业

可通过私募债券市场小批量、多轮次筹集所需资金。

同样地,借鉴发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的成功经验,在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中,也可由一定数量的企业以统一注册、统一冠名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发行“捆绑式”集合融资债券,实现中小企业融资由贷款向债券、由一地向全国、由分散个体向集群捆绑、由资产抵押向信用增进的转变。这种联盟形式的集群融资,既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又可以有效降低发债人融资成本。

(四)推出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有利于促进债务融资工具创新发展

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中的债务融资工具可根据发行人情况“量身定做”,真正实现债券产品个性化创设,对推进债券品种多样化有直接促进作用。只要《定向发行协议》签署双方依据市场规则自主自愿,就可在债券融资工具的广义范畴内对利率、期限、再融资、回购等条款进行灵活而个性化的设计。债股联合类工具、结构化融资工具等创新产品均可先由定向发行方式渐进推动,既可将风险控制在较小范围内,避免引起市场波动,也便于投资者对各类产品灵活配置,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及盈利水平。

四、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发展中应逐步加强市场风险防控机制建设

在将非公开定向方式引入银行间市场、赋予参与主体更多创新空间的同时,市场内在风险类别和特征也会发生一些变化。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的组成部分,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同样应该遵循“’自律组织明确规则、监管机构搭建平台、投融主体自愿参与、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审慎监管完善机制”的发展理念。

1、近年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国家部委接连出台行业、区域经济指导意见和发展规划。《十二五规划纲要》也明确提出我国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升级产业结构。宏、微观经济结构调整特征明显。以房地产业为代表的部分行业受到宏观调控的巨大影响。为保护投资者经济利益,要积极引导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中的投资人关注宏观经济政策变动风险,将资金用于国家重点支持的绿色产业、文化产业、节能减排、保障性住房建设和农产品流通体系建设,避免对“两高一剩”等调控敏感型行业进行投资,尤其是要谨防存在土地闲置及其他违法违规行为的个别房地产开发企业变相利用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套取资金,进行炒房和投机性购房。

2、债券公开发行市场通过实施发行审核和信息披露制度确保市场参与主体充分获取交易信息,因而无需控制交易流通范围。但在非公开定向发行市场,由于缩小了信息披露范围,简化了发行注册条件,必须通过限制交易流通范围保障非公开定向工具始终在定向投资人范围内流通,以此保护投资者利益。要谨防个别机构投资者利用其银行间市场交易资质在融资工具发行或转让环节变相扩大实际投资人范围,创设以个人投资者为最终风险承担主体的金融产品。

3、从本质上讲。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属于场外交易。银行间市场要汲取美国在金融危机爆发前忽视场外交易监管的教训,通过实名记账、集中登记托管等方式归集所有交易信息,采取有效措施提升交易数据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真实性,以便动态掌握市场总体规模、结构变化和风险特征。在交易、清算及结算日常管理中,要依托专门的信息系统和专业人才,加强交易对手身份识别以及对可疑交易、异常交易的监测力度,提升分析水平,增强对违规交易的快速反应与处理能力。伴随银行间市场参与主体的国际化。也要加强对跨境洗钱风险的研究和监测力度,防范债券市场境内外参与主体违法行为的发生。

4、作为独立的市场主体,承销商同样存在其自身利益。由于将募集资金归集至发行人银行存款账户可提升银行负债业务规模,因而,商业银行作为承销人往往有动力推动发行人超额发行债券。而且,企业发行直接债务融资工具能否按期偿付与主承销商不构成直接联系,承销商进行尽职调查以评估企业资质的激励低于发放贷款。尽管私募债发行过程中保留了银行作为承销商的部分责任,但这无法激励其加强审核与分析。况且,银行存在承销商排名压力,竞争企业资源和额度是符合其原始动力的,质量控制必然有所影响。承销商为获得承销资格与中介佣金主动与发债企业合谋是符合利益逻辑的。因而,在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中,要加强对承销商,尤其是银行类承销商的监管和约束,防止其与发行人合谋损害市场利益。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8

同一天,中国证监会内部也传出消息,除了这几家已经递交申请的证券公司,将很难会有其他证券公司递交申请,原因是希望发行债券的证券公司们,未来可能得不到商业银行的担保。

“有证券公司向我们反映,说中国银监会可能会出一个文禁止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中国证监会机构部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告诉记者。记者询问中国银监会政策法规司,得到的答复则是:“银监会确实对于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持谨慎态度,但是不是要发出明确的限制目前还没有考虑。”

银监会:谨慎担保

证券公司获准发债,源于中国证监会8月底颁布的《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按照该办法,证券公司发行债券,必须向中国证监会提交担保协议及相关文件。具体的规定是,如果债券发行为公开发行,则担保金额应不少于债券本息的总额,如果为定向发行,则担保金额应不少于债券本息总额的50%;担保人应当具有代为清偿债务的能力,承担的是连带清偿责任。只有一种情况下――即定向发行债券,拟认购人书面承诺认购全部债券且不在转让市场进行转让――经拟认购人书面同意,发行人可免于提供担保。

《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未对担保人的资格作出明确规定,但是中国证监会发行部主任姚刚曾在对全体券商召开的培训会议上表示:“中国证监会优先批准由商业银行提供担保的证券公司发行债券。”

“我们是按照证监会的精神前往商业银行寻求担保,商业银行也表现得很积极,现在好像银行方面得到了指示,因此我们的担保合约被无限期地搁置了,”一位中型证券公司的总裁告诉记者,“我们正在找其他机构做担保,但不知道证监会那里能不能过。”

目前拟发行债券的证券公司中,据了解,中国工商银行北京分行已经为中国银河证券发行债券提供了担保,目前相关的担保协议已经上报中国银监会。银河证券总裁办一位人士告诉记者,银河证券将采用定向发行的方式发行大约30亿元的债券。中国工商银行近来在债券担保市场上很活跃,曾经为中国民生银行发行数十亿元可转换债券提供担保。

在商业银行内部,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担保是新兴业务,但这与商业银行长期以来为企业客户提供的“保证”业务有诸多类似。“保证”业务是商业银行根据申请人的请求,以出具保函的形式向申请人的债权人(保函受益人)承诺,当申请人不履行其债务时,由商业银行按照约定履行债务或承担责任的信贷业务。一般来说,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保证业务有很多条件,包括企业要向商业银行提供符合要求的反担保,并按照季度支付相关的费用,一般为担保金额的千分之二左右。

据了解,对于为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目前各家商业银行都没有现成的规定,审核的办法与“保证”业务类似,具体业务也由做“保证”业务的部门负责。“对于商业银行来说,这种业务的风险并不很大,这与为企业提供贷款、提供授信不是一样吗?”一位商业银行的人士这样说,“我们会要求被担保方提供一定数量的反担保,这个数量是经过严格测算的,把可能有风险的部分全部要求反担保。”

但是中国银监会的有关人士则表示,商业银行为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存在很大的风险,“担保费只收那么一点点,反担保金额也不会很大,最终证券公司一旦发生危机,风险就全部转嫁到银行身上了,这实际是让商业银行承担证券行业的风险。”

保监会:不允许投资

就在为证券公司发行债券提供担保的商业银行可能存在政策限制的同时,各家保险公司也被中国保监会以非正式方式通知不允许购买证券公司发行的债券。

2003年6月6日,中国保监会公布了新的《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管理暂行办法》,按照新的《办法》,各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范围,由只允许投资三峡、铁路、电力、移动通信等中央企业债券,扩大到自主选择购买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发行,且经监管部门认可的信用评级在aa级以上的企业债券;保险公司投资企业债券的比例由目前不得超过总资产的10%,提高到20%。

8月底,中国证监会《证券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很多证券公司在积极准备发行债券材料的同时,也积极与各家保险公司联络,希望能够及早敲定买家。

“至少有三家证券公司找上门来,希望我们买他们的债券,我们为此向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咨询,得到的答复是‘不要买’。”平安保险投资管理中心一位人士告诉记者。

“保险公司投资债券需要保监会批准,因此我们在看到这个新品种以后,就打电话给保监会,结论是不要投资。”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投资管理中心的一位人士对记者所说亦印证了平安保险人士的说法。据称,保监会对于保险公司投资证券公司债券的限制将不会以文件形式出现,“但是大家要掌握这个精神。”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9

关键词 债券市场 金融 产业组织

银行贷款、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是全球金融市场融资的三条主要渠道。通过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在金融体系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全球债券市场的蓬勃发展为促进全球经济增长和资源的有效配置立下了汗马功劳。世界各国纷纷采取各种举措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发展。现阶段,中国各主体融资以银行间接融资为主,直接融资比例较小,股票市场发展不规范,债券市场发展迅速,但是,相对规模仍然较小。推动债务直接融资、厘清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是金融体制改革和维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关键任务之一。

一、债券市场模式的imp分析范式

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不外乎有以下几种,一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场外市场为辅;二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主。选择何种发展路径其实是一个产业组织选择的问题,即如何选择一种合适的债券市场运作模式来促进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高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产业组织理论体系是20世纪30年代以后美国以哈佛大学为中心逐渐形成的。哈佛大学的梅森和贝恩等人创立了稳定的分析体系,即SCp分析框架。S(marketStructure)指市场结构,即这个产业采取何种市场模式来组织生产;C(enterpriseConduct)指企业行为,该产业中主体企业是采取何种战略行为来谋取利润最大化;p(performance)指绩效,即在该市场模式和企业行为的共同作用下,该产业发展的绩效如何。哈佛学派认为,产业组织发展的路径应该是市场模式决定企业行为,企业行为决定产业绩效。政府应该善意和正确地确立一个最佳的市场模式,让所有企业在该模式下选择自己的行为,以期达到产业和市场的发展绩效目标。20世纪50年代,在对哈佛学派的批判中,芝加哥学派(领军人物为斯蒂格勒和巴罗)崛起了。芝加哥学派通过大量的实证研究证明,高集中度产业中的高利润率与其说是资源配置非效率的指标,倒不如说是生产效率的结果。产业组织结构并非外生给定的,是市场自由选择的结果,由市场参与主体市场行为内生决定。产业组织发展路径应该为C-S-p,企业行为决定市场结构,然后二者一起决定了产业绩效,芝加哥学派强调市场的力量,反对政府对市场模式进行过多的限制和干预。

沿袭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我们应用到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问题中。债券市场中,债券市场参与交易的主体是投资者,即对应于产业组织中的企业行为,投资者对交易行为的自由选择结果决定了市场的结构(即债券市场是以场内为主还是场外为主),不断完善的市场结构和投资者的行为一起决定了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这就是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在债券路径选择问题中的imp分析范式,投资者结构(investorStructure,i)-市场模式(marketmode,m)-运行绩效(performance,p)。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引发了市场模式的改变,市场模式的改变吸引了更多的投资者进入,并且改进了市场运行的绩效。

(一)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特征(i)

投资者是资本市场的灵魂,是产品创新和交易的核心问题,一个产品只有得到投资者的认可才能成功发行并且交易。资本市场的投资者结构是指在市场中,产品投资者的类型结构,即是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还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

在电子技术革新和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全球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机构发生重大变化,机构投资者作为一个群体在资本市场占有的份额急剧上升。首先,oeCD国家人口老龄化产生了对退休产品的需求,例如共同基金、股指年金等;其次,信息技术的发展大大提升了金融服务业的水平,凭借便捷的信息交流可以高效率、低成本地提供中介和风险管理服务,催生了复杂的投资产品,机构投资者的发展顺应了市场对复杂产品的要求;第三,脱媒现象减少了对银行存款的需求,传统的储蓄手段向利益驱动的机构化工具转化,机构投资的规模不断上升;第四,专业化的优势,机构投资者在债券、股票和其他复杂产品投资上拥有专业化的优势,并且把优势转化为收益的改善,吸引更多的个人投资机构化,机构投资者的规模不断壮大。表1为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机构投资者债券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中可以发现,从1970年到1998年不到30年的时间内,机构投资者的资产占GDp的比例急剧上升,平均上升了85%。投资机构化不仅是以资本市场为主导国家(盎格鲁―撒克逊国家)的发展趋势,也是以银行为主导国家(欧洲和日本)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机构投资者的兴起,债券市场的投资机构化现象更为突出。来自美国市场2002年的数据显示,公司债市场投资者92%都是机构投资者,市政债市场投资者70%都属于机构投资者;2002年韩国的公司债市场数据显示,98%的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金融机构占88%;2000年7月马来西亚的企业债券投资者结构显示,98.5%的债券投资者都是机构投资者,其中商业银行占25%,退休基金占73%。中国的债券市场也不例外。2007年12月末,中国债券市场余额(不含央票等)为82611.11亿元,其中机构投资者债券余额为79320亿元,占比达96%;个人投资者持有的债券余额不足4%。全球债券市场逐渐演变为完全由机构投资者占主导的市场。

(二)市场模式(m)

纵观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债券市场模式可分为两种,一是以场外市场为主体,第二是以场内交易所市场为主体。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主要区别是在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上的差异。

1、交易方式

债券交易方式可分为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指令驱动型和报价驱动型是场内和场外市场交易制度的核

心内容,两种交易方式的差异也是区分场内市场和场外市场的主要标志。

场内市场是以指令驱动为主,各交易成员之间是一次博弈。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中,指令驱动型的交易方式不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指令驱动型导致场内交易的匿名性和一次性,导致投资者之间的博弈过程是一次性博弈,无法形成长期合作,做市商和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场外交易。

场外市场是报价驱动型的,交易者之间交易时存在重复博弈,有利于机构投资者获取良好的价格。虽然在一次交易中,投资者或者经纪商只选择一家做市商进行谈判,并以达成的价格成交,做市商的竞争可能是不充分的,但是客户与做市商重复博弈过程中,如果做市商报价不够优惠,那么可能失去客户将来的全部订单。当投资人的价格改善会随着投资人与做市商的关系价值(以交易量来体现)的不断上升而增加,投资人与做市商关系的价值则随着指令提交频率的增加而增加。大额的机构投资者为了获得较大的价格改善,会选择以稳定的指令流向做市商提供大宗交易指令。机构投资者容易在报价指令型的场外市场上获得价格改善。因此,从交易方式的选择上,机构投资人倾向于选择场外市场,在场外市场中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成交量。

2、清算方式

清算方式可以分为中央清算和双边清算。

在债券交易中,信用风险的防范一般通过授信来完成的。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投资者数量众多,相互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程度高,且个人投资者难以通过信用风险评估来采取双边授信对风险进行管理。因此,从客观上需要专门的清算机构来负责清算,规避交易的信用风险。以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往往采取中央清算制。

在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中,对集中清算以降低信用风险的依赖程度大大降低。机构投资者之间通常以大宗交易为主,采取双边清算成为可能,并且成本可以明显降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市场一股倾向采取双边授信和双边清算的方式,以降低中间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3、信息披露机制

对于信息披露的需求主要取决于入息搜集成本和信息解读收益。机构投资者由于专业化的优势,信息的搜集成本更低,信息解读收益更高。机构投资者倾向于在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低的市场中交易,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满足机构投资者交易的大宗性要求,避免交易信息过度披露引起的交易损失;另一方面,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信息搜集上和信息分析上的比较优势。场内交易信息披露比较透明,适宜个人投资者为主的市场。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信息披露要求不那么严格的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信息的相对隐蔽有利于机构投资者形成最优的价格和成交量,提高市场的交易效率。

从交易方式、清算方式和信息披露三方面考虑,机构投资者倾向于选择在场外市场进行交易,场外交易市场有利于机构交易者更好找到大宗交易的匹配交易方,形成真实的市场价格和交易量,降低机构交易者的交易成本,提高市场交易效率。

(三)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imp)

根据芝加哥学派的产业组织理论,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选择遵循imp范式,债券市场模式是由经济和金融发展程度内生决定的,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和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决定债券市场的运行模式。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内交易为主,而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选择以场外市场交易为主。投资者结构的变迁主导了债券市场运行模式的变迁。

二、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启示

为了从国际债券市场发展经验中得到启示,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欧洲和美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来进行分析。伴随着欧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发达国家资本市场中债券投资者资产规模比例急剧上升,各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都经历了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到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转变,而与此同时发生的是各国的债券市场也经历了从场内市场向场外市场转移的一个过程,这是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共同路径。

(一)欧洲债券市场

欧洲的债券市场发展源于地理大发现和殖民主义的扩张阶段,为了筹集冒险资金和战争资金,英国、荷兰和西班牙等先起国家和公司发行了带有国债及企业债性质的债券,这些债券最初是被富有的个人投资者持有,债券的交易主要发生在个人投资者之间,以场外市场为主。然而,在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中,交易者个人之间存在信用风险,场外市场无法消除个人投资者之间的结算的信用风险,因此债券市场发展非常缓慢;随着交易所设立专门的清算机构,极大降低了信用风险,满足了中小投资人的需求,从19世纪中到20世纪40年代,场内债券交易迅速发展,并成为债券的主要交易场所,场内交易市场清算方式的创新促进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和交易效率;但是,随着战后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和债券存量的急剧扩大,大量的债券集聚在机构投资者手中,债券的大宗性和低收益性逐渐显现,机构投资者开始在场外以询价的方式进行交易,债券交易逐渐又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截至20世纪90年代,发达国家市场的场外交易量占整个交易量95%以上。

欧洲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经历了从场外交易到场内交易、再到场外交易的过程充分地反映了最优的债券市场模式并不是由政府强制外生给定的,而是由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变化主导,投资者对交易方式和结算方式等的内在需求决定了债券市场的交易方式,投资者结构的变迁决定了债券交易的市场模式。现阶段,欧洲各国以场外交易为主、场内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满足了机构投资者的需求,又满足了个人投资者小额、标准化和防范对于信用风险的需要,极大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美国债券市场

1790年,为了偿还独立战争的债务,联邦政府发行了8000万美元债券;1792年,纽约交易所诞生,债券一直是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品种。到1920年,经济的快速增长,股票的吸引力一直增长,场内的债券交易活跃度开始降低,并且交易空间被股票侵占。进入20世纪60年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询价、交易、清算和信息传播更为快捷和低廉,场外市场交易成本大为降低。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机构投资者的壮大,使得债券交易逐步从场内交易转移到场外交易,截至2004年,场内交易量还不到总交易量的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我们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债券类型――市政债券市场模式的变迁进行分析。1926年和1927年以前,美国的市政债券交易还是很活跃,但从1928年8月开始,美国市政债券交易量急剧萎缩,从1930年5月开始,交易所市场的债券彻底失去了流动性,市政债券主要在场外市场交易。市政债券市场模式发展从场内向场外转变的根本原因在于投资者结构发生了改变,在20世纪20年代,美国股票市场出现了历史上少有的10年大牛市,个人投资者都被股票市场

巨大的盈利空间吸引,对传统上的投资如市政债券不再感兴趣,个人投资者的急剧减少改变了当时的市政债券的投资者结构,机构投资者在市政债券市场中显得更加重要,成为了市政债市场的主要交易方,机构投资者发现转移到场外交易变得有利可图,并且可以很方便找到交易对手,因此市政债券的交易场所逐渐从场内转移到场外。而当股票市场由于大萧条崩溃时,个人投资者想重新投资市政债券时,由于流动性的外部效应导致重新进入场内交易已很难获得流动性,而个人投资者在场外交易面临高的交易成本而不得不退出交易或者通过机构投资者进行交易,市政债券市场的机构投资者结构得到强化,美国的市政债券市场完成了从场内交易向场外交易的市场模式的转变。

三、国内债券市场发展的轨迹

中国债券市场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步发展起来的,经历了场外柜台市场为主、以交易所市场为主和以银行间场外市场为主三个发展阶段。

(一)以柜台为主(1988-1991年)

1988年初,中国首先在7个城市进行国债流通转让的试点,通过高业银行柜台办理国债买卖业务,同年6月,政府又批准了54个大中城市进行国库券流通转让试点,标志中国债券市场的正式形成。这个时期,债券也就是国债的市场还处于幼年阶段,属于柜台市场,主要通过商业银行和证券经营机构的柜台进行交易。此时的债券投资者结构是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体,因此这种市场模式符合个人投资者的交易需求,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债券市场的发展。

(二)以场内市场为主(1992-2000年)

1990年12月,上海证交所成立,国债逐步进入了交易所交易。由于二级托管制度的原因,各地出现了大量的国债买空、卖空、挪券和假回购等违规行为。1994年开始,国家开始对各地分散的证券交易所进行清理整顿,将国债集中到上海和深圳两个正券交易所来进行,场内市场发展迅速。1997年上半年,股票市场过热,大量银行资金通过各种渠道违规进入股市。1997年,根据国务院的部署,开始规范银行资金,要求商业银行退出交易所市场,将托管在交易所的债券全部转到中央结算公司,并通过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提供的交易系统进行交易。1997年6月16日,同业拆借中心开始办理银行间债券回购和现券交易,标志着全国银行间市场的正式运行。此时,中国的债券市场同时存在场内交易所市场和场外银行间市场,并且以交易所市场为主。

(三)以银行间市场为主(2001-今)

在银行间市场刚成立的1997年,商业银行持有的债券资产占总资产的比重为5%,债券市场的主要参与者还是以个人和小机构投资者为主。但从2000年开始,中国债券市场的投资者结构发生巨大变化。人民银行作为主管机构,始终坚持面向机构投资者的市场定位,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的数量,丰富投资者类型,先后将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和基金管理公司等主要金融机构引入银行间债券市场。2002年,人民银行将市场准入从核准制改为备案制,企业等非金融机构大量涌入银行间债券市场。机构投资者逐渐成为了债券市场的主体,表2是中国债券市场2002年至2007年各种债券产品的投资者结构。

从表中可以发现,中国的债券市场投资者结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一样,债券市场的主要投资者为机构投资者,并且机构投资者随着债券市场的发展比例越来越高,从2002年末的87%上升到2007年末的96%,上升了近9个百分点;第二,机构投资者中,银行占据了垄断地位,银行持有的债券占据了债券投资的半壁江山,虽然这几年间比例有所下降,但是截至2007年底,银行投资占债券余额的比例依然接近59%;第三,保险机构成为机构投资中越来越重要的力量,不仅绝对投资额迅速增加,相对投资比重也由2002年的3.15%上升到2007年的9.44%,上升了6个百分点。多元化的机构投资者结构正在形成。

从2001年开始,银行间市场的交易量首次大幅超过交易所市场,成为了主要的交易市场,以机构为主体的投资者结构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债券市场模式。

四、中国债券市场的运行绩效

无论是国际债券市场还是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均表明,以场外市场为主,交易所市场为辅的市场模式既符合全球债券市场发展的趋势,也契合中国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需求。2001年,中国确立了以银行间市场为主的模式,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债券市场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绩。

(一)债券市场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

首先是债券存量规模实现了快速增长,2001年的债券余额为5848.53亿元,到2007年债券市场余额达79756.08亿元,6年增长了13倍有余,年复合增长率达54.59%,债券市场为非金融机构主体包含企业和国家提供了稳定的资金来源。

其次,债券市场的流动性不断提高。人民银行为了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做出了巨大努力,不断放宽市场准入条件,增加银行间债券市场投资者数量,在鼓励机构进入的同时,积极引入双边报价机制,鼓励大的机构投资者做市,提高债市流动性。

第三,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平台。国债市场为国家财政政策提供了融资来源,央票的巨额滚动发行使得债券市场逐步成为央行进行货币政策操作的主要平台,中国人民银行通过现券买卖、回购交易和发行央票等操作,债券市场已经成为央行实施公开市场操作控制基础货币的主要场所。

第四,债券市场创新不断,债券品种日益丰富。2001年,中国的债券市场债券品种仅有政府债券、政策性金融债券、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和中央企业债券四个种类。在中国人民银行的大力支持下,银行间市场逐渐成为了债券品种创新的主要场所。截至2007年,银行间市场先后创新了中央银行票据、商为银行和证券公司债券、信贷资产证券化产品、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等多种产品,债券品种日益丰富。

(二)债券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出现结构性差异

企业债务融资市场是一国债券市场重要的组成部分,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效率差异显著。中国的企业债务融资市场由以下三个市场组成,一是公司债市场,证监会实施准入监管,并且只能在交易所市场发行和交易,二是企业债市场,发改委实施准入监管,可在交易所和银行间市场同时发行和交易;三是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实施注册制,接受中国银行间市场协会的指导,在银行间市场发行和交易。由于监管权利的分散导致了企业债券市场的人为限制和割裂。银行作为主要机构投资者无法进入公司债市场,公司债市场的发行和交易受到很大的限制,市场运行效率相对低下。2005年,银行间债券市场创新了短期融资券,依托银行间市场,定位于机构投资者,该品种自一推出就受到了发行人和投资者

的广泛欢迎,不仅市场规模迅速壮大,市场的流动性高于一般的企业债甚至高于普通金融债,与政策性金融债相当。交易所企业债务融资市场和银行间企业债务融资市场运行效率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债券市场容量差异显著。我国的企业债市场自创新之初就发生了定位错误,通过行政手段规定公司债和企业债在交易所上市,主要针对中小投资人,把中国债券市场的主要机构投资人商业银行排除在外。这种市场模式选择的主观性导致企业债市场发展缺乏投资者基础。企业债市场规模发展缓慢,从1998年到2004年的8年间,企业债融资规模一直徘徊在一个100-300亿元左右的规模。自从短期融资券市场2005年4月创立以来,短融市场规模发展迅速,当年共发行84只短融,融资额为1453亿元,接近于企业债一年融资规模的4倍;2006年全年共发行241只短融,融资额为2913亿元;2007年共发行273只短融,融资额为3356亿元;截至2008年9月28日,银行间市场共发行208只,融资规模实现了2954亿元。中期票据从2008年4月22日始发,截至2008年6月26日暂停,共发行20只中期票据,融资规模735亿元,短短2个,月时间就超过了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2年的融资规模。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市场的快速发展和企业债、公司债融资规模徘徊不前形成鲜明对比。

第二,融资效率差异显著。融资效率一方面体现在审批时间和进度上,企业债发行需要发展改革委审批、公司债需要证监会审批,在2008年监管环境没有改变之前,企业债和公司债的审批时间最快需要半年,正常需要一年半的时间,严重影响企业的融资效率。中期票据改革了审批制,采取了注册制,企业只需在交易商协会注册即可发行,一般在1到3个月内就可以完成发行工作,融资效率大为提高。融资效率的提高不仅体现在审批时间上,还体现在市场主体的准入上,在2008年之前,原则上只有aaa级的企业才能发行债券融资,很多资质好但评级不够的企业无法进入债市融资,银行间市场的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并没有资质限制,原则上只要企业有资金需求并且产品能够成功销售出去就可以发行,银行间市场为更广泛的市场主体打开了债券融资之门,提高了债券市场的融资效率。

第三,融资成本也存在显著差异。债券效率的另一个重要指标是企业的融资成本,由于企业债和公司债主要定位于交易所市场,针对中小投资者,市场容量不足,发行人在通过企业债和公司债市场进行融资的成本普遍高于中期票据和短期融资券市场。图1是2008年9月28日交易所aaa级企业债、银行间aaa级企业债和银行间aaa级中短期票据收益率曲线。

3年期aaa中期票据的收益率为4.42%,比银行间市场企业债收益率低33个点,比交易所债券市场aaa级企业债收益率低50个点。两个市场融资成本差异在50个点左右,银行间中短期票据市场有效降低了企业的融资成本。

五、我国债券市场发展路径

欧洲和美国的债券市场几百年的发展历史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轨迹均表明,以机构投资者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应该坚持场外交易市场为主、场内交易市场为辅的债券市场运行模式。自从2001年中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主体地位确立以来,债券市场的总体运行绩效不断提高和企业债务融资细分市场运行绩效的显著差异进一步证明了以场外交易为主体的债券市场发展路径的正确与高效。

当前,监管当局正在研究如何推进公司债市场,虽然中国电信、中国网通等企业近千亿公司债发行额度已经审批完毕,但是由于对交易所市场容量的担心迟迟不得发行。公司债发行的跨市场博弈问题讨论正酣,是坚持公司债的交易所发行,把商业银行引入交易所市场,还是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这是目前争论的焦点。从全球债券市场的发展路径和中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历史经验来看,债券选择何种市场模式是市场投资者结构内生决定的,而不是由行政力量主观确定的,坚持公司债的跨市场发行,让市场投资者自由选择交易方式不仅是全球各个国家债券市场的通行做法,也是提高中国债券市场融资效率的必由之路。

银行债券投资业务篇10

关键词: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

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4392(2011)06-0063-03

一、银行间债券市场及债务融资工具分析

在国家发展债券市场的政策推动下,近年来,银行间债券市场迅猛发展,债券发行规模不断扩大,融资品种不断创新,有效拓宽了企业融资渠道。目前,非金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债务融资工具主要包括: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企业债、中小企业集合债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与申请银行贷款相比,非金融企业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筹集资金具有以下优点:

(一)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优化企业融资结构

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有效降低发债发行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度,平衡企业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比例,优化企业债务融资结构。

(二)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银行间债券市场成员众多、资金量大、交易频繁,企业凭借自身信用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可以以资本市场的利率水平融资。对于信用等级良好企业而言,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充分发挥企业信用价值,提高企业议价能力,有效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三)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满足企业多元化资金需求

银行间债券市场债务融资工具发行机制灵活,可一次注册、分期发行,在金额、期限和发行时间的选择上具备相当程度的灵活性,可以满足企业多元化的资金需求。

(四)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提升企业市场地位

由于直接融资市场对企业信息公开和企业信用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利用直接融资市场筹集资金是企业规范发展和企业融资实力的重要表现。通过发行债务融资工具可提升发债企业的市场形象,强化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地位。

(五)债务融资工具的发行手续相对简便

由于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务融资工具多以企业信用为支持,因此除集合债券外,一般无需抵押和担保,企业只需将相关发行材料提交交易商协会,一经获准注册,即可发行。

二、天津市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现状

随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天津市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的步伐逐步加快,融资规模明显增加。2006年至2010年年末,天津市共有19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54只,累计融资额达707.2亿元。近年来,天津市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呈现以下特点:

(一)发行债券品种以企业债和短期融资券为主,中期票据发行迅猛

截至2010年末,全市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的54只债券中,16只为企业债,涉及发债企业9家,发行规模286.7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31只为短期融资券,涉及企业11家,发行规模238.5亿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补充发债企业的正常流动资金需要;200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试点推出了中期票据。截至2010年,全市已发行中期票据7只,涉及企业4家,发行规模177亿元,中期票据发行势头迅猛。

(二)发债活跃企业主要是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

截至2010年末,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发债规模最大的四家企业依次是: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202亿元、天津泰达投资控股有限公司145亿元、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75亿元、天津保税区投资有限公司60亿元,四家企业的债券发行规模合计482亿元,占全市债券发行额的68%。

(三)债项信用等级整体较高,发债主体信用等级呈多元分布

近年来,全市发债企业的主体信用等级均在a级以上,其中aaa级的9只,占16.7%,aa级的(含微调)30只,占55.6%,a级(含微调)15只,占27.8%,主体信用等级呈多元分布;已发行的54只债券中,有39只债券的信用等级为同类债券的最高级,债项信用等级整体较高。

(四)发债成本低于银行贷款成本

目前,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债成本主要包括票面利率、承销费(约占融资额的0.4%)、评级费(不低于25万元)、律师费及担保等增信活动产生的费用。以2009年天津市发行的6只短期融资券为例,票面利率为2%-3.45%,加总承销费等发行费用后,其发行成本仍低于5.31%的同期银行贷款利率,利差基本维持在3%左右。对于信用等级高的发债企业和债券,其发行成本优势更加明显。

三、需要关注的问题

(一)与发债活跃地区相比,全市发债企业数量偏少

以2009年为例,银行间债券市场交易商协会数据显示,2009年,全国共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除贵州省、宁夏回族自治区、自治区)的313家企业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和中小企业集合票据。其中,发行规模最大的北京、上海、广东、山东四个地区,发债企业数量均在20家企业,而当年天津市仅有5家企业通过发行短期融资券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

(二)发债企业以投融资平台或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为主

截至2010年末,全市19家发债企业中,有12家是政府投融资平台企业或基础设施建设类企业,12家企业的债券融资额合计590.2亿元,占全市债券融资额的83.4%,募集资金均投向了全市公路、城市轨道、交通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他实体企业很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

(三)发债企业集中于大型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尚未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

2009以来,人民银行推出了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支持民营中小企业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截至2010年末,全国非金融中小企业已通过发行集合票据融资46.6亿元,而全市尚未有民营中小企业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

(四)企业对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直接融资缺乏足够认识和了解

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对全市多数企业而言还是新生事物,很多企业对债券发行的条件、程序以及发行债券为企业带来的好处了解不够;有些企业由于不愿披露自身信息而不愿选择发债;还有部分企业顾及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而不愿去尝试自身不熟悉的融资渠道。

四、进一步推动天津市企业利用债券市场融资的对策建议

目前,在加强对通货膨胀预期管理的背景下,商业银行面临央行提高存款准备金和银监会贷款限额管理、增加拨备、补充资本金等多重政策压力,商业银行放贷整体趋紧。在此背景下,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不仅可以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而且有利于促进企业规范经营,为企业今后在资本市场直接融资奠定基础。为鼓励全市更多的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顺利进入银行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建议:

(一)组织成立全市债券融资指导机构,指导债券发行工作

债券融资指导机构的主要职责包括:宣传、组织、指导全市企业的债券发行工作,为拟发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服务;与债券审批部门进行沟通,及时了解掌握债券融资最新动态,并向企业进行;协助债券承销机构筛选优质企业参与发债;组织中介服务机构和担保机构为企业发行债券提供服务等。

(二)对全市企业进行初步摸底调查的基础上,建立天津市发债企业备选库

可考虑将全市贷款余额较大的企业、外部信用等级在BBB级以上的企业、具有发债意愿或经相关部门推荐的企业先行纳入备选库。债券指导部门可结合全市经济发展的整体规划,对备选库中的企业开展分类辅导,帮助企业做好债券融资的准备工作。

(三)开展宣传培训,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

由实践经验丰富的承销商、债券发行中介机构对全市大中型企业或拟发债企业的负责人及财务人员进行债券融资知识培训,推介债券融资品种,讲解债券融资流程,使有融资意愿、具备发债条件的企业充分认识到债券融资对于优化企业负债结构、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融资成本的好处,提高企业发债的积极性。

(四)推广中小企业集合债,推动民营中小企业集合发债

一是建立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的组织体系和推进机制,由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统一组织协调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工作;二是由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组织筛选优质中小企业集合发债,重点筛选出财务基础优良、经营稳健、发展前景良好和募集资金用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中小企业,为集合发债提供优质企业资源;同时引进优秀承销机构和专业中介机构为参与集合债券发行的中小企业进行发债前的指导工作;三是完善担保机制,解决中小企业债券融资增信难题,提高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成功率。提供担保的第三方机构可以是地区性也可以是全国性的信用担保机构,可考虑统筹利用全市的担保资源,组织财政出资的多家大型担保机构组成统一担保人,或者对全市目前发展比较好的担保机构进行注资,以提高其担保实力,为地区中小企业集合债券的发行提供担保;也可引入全国性的担保机构为全市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提供担保,只要能够获得市场投资者的认可、达到信用增级目的即可。

(五)出台发债企业扶持措施,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发债

对企业债券融资给予股票融资类似的优惠措施,通过政策引导企业积极参与债券发行;为降低中小企业集合发债成本,支持中小企业集合发债,可考虑对集合发债企业给予贴息政策支持,或通过补贴担保费用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集合发债的成本。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企业积极利用银行间债券市场筹集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