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必备10篇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必备10篇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必备10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58:44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1篇

去年,遵照环保部门下达的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结合公司实际,以文件的形式下达了公司所属各部门年度环境保护工作目标任务。根据要求,在进一步明确环境保护工作由所属各部门、总经理负责制的基础上,又充实了各级兼职环保员,具体负责各辖区内的环保各项工作。

(二)加强宣传、培训工作,强化环境保护的意识

组织人员参加了有关部门组织的环保专题会议;并在公司内部做了大力宣传。在全公司营造了保护环境、全民参与的浓烈氛围,让环保走进了我们的生活、生产,让大家更深入全面地了解环保部门的职责、环境质量的状况、环境保护工作的任重道远。同时我们以“4•22”、“6•5”世界环境日、科普宣传周为契机,广泛开展了环保宣传工作,悬挂横幅,制作了环保宣传站牌,张贴环保宣传标语等。公司花费了20多万元对厂区内90%以上空场地都进行了绿化,并每年花8万元请绿化公司专人养护。我们以让员工走进公司大门给人以花园式工厂的感觉为目标,今后还要在厂区内进一步规划绿化。

(三)坚持环保工作,做好外请监督内抓管理

(四)积极开展污染物的治理和利用工作

为全面降低我公司污染物的数量及公司的成本。根据公司环保部门部署,对铅废料进行熔炼回收利用,对铅泥、铅渣等废物在危险废料库中分类存放(定期卖给有资质的处理公司处理)。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使年循环水使用率继续保持在85%以上。有效物质保留利用,无害气体达标排放,固体物料反复使用或者作为其他行业原材料,不仅治理还进行了综合利用,变废为宝,为企业创造了效益,减少了损失。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2篇

一、基本情况

我于20年11月从调任到环保局任局长。20年换届继任环保局局长。

县环境保护局成立于_年底,内设局办公室、综合管理科、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监理所)。环境监测站、环境监察大队为下属事业单位。全局现有干部职工44人,其中:在岗人员36人、离岗人员1人、退休人员7人,党员22人、团员4人,在岗人员本科生5人、大专生20人、中专(高中)生8人、初中生3人,平均年龄35岁。

县环境保护局是县人民政府对环境保护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行政职能部门,其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实施国家环境保护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制定行政规章,监督法律、法规、规章的实施。

(二)制订全县环境保护规划和计划,参与制订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年度计划、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规划。

(三)监督实施环境保护国家标准及环境保护行业标准。

(四)负责大气、水体、土壤等环境保护工作,负责监督管理全县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有毒化学品及噪声、振动、电磁波辐射等污染的防治工作,对环境污染纠纷事故和生态破坏事件进行调查处理。

(五)负责监督管理辖区内自然保护及生态建设工作。

六)组织实施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排污收费、环境影响评价、“三同时”等环境管理制度。

(八)组织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工作。

环境保护局局长职责:

(一)贯彻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_保持一致;

(二)执行局党组、局长办公会议和环保局领导班子作出的各项决定;

(三)熟悉国家、市环境保护的政策法规,坚持依法行政,正确履行职责;

(四)主持县环境保护局的全面工作,负责组织、督促全局人员履行各自的工作职责,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环保工作任务;

(五)主持召开局长办公会议、局务会议,负责局重大问题的调研和决策;

六)正确处理、协调与其它单位的关系,提高工作效率;

(七)负责领导班子的党风廉政建设,分管局机关、党支部工作;

(八)负责向县委、县人大、县政府汇报工作,完成上级组织交办的其他临时工作。

二、主要政绩

环境保护涉及面广,可以说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间还管空气。我在任职期间,正是我国加入wto,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的关键时期。环境保护也随着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过去的一些管理机制已经不能适应其发展的需要了。因此,在工作中,我始终坚持了以_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认真贯彻执行党的_精神,在前进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坚持以改善环境质量为目标,以保护饮用水源水质、防止水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强化环境管理为重点,为提高环境质量,推进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作出了艰苦的努力。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3篇

摘要:内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内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上市公司需要以财务部发布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企业内控信息所具有的完整*、合法*、有效*以及合理*进行准确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给信息使用者的整个过程。内部控制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组织构架,该信息无论是对企业的规范发展还是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内容信息披露工作做出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规范、内部控制审计不严格、具体规范不详细、缺少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质*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相关制度做出完善,同时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以保*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策略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要体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而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是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类规章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也更加的复杂。为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自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反思、摸索和解决。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要加强自身规范,共同建立和遵守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构建良好保障。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从我国上市公司开展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此相关的规范于2011年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运行。到当前为止,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条文已经逐渐完善,涉及方面日益广泛,水平也日渐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了解这些问题,能够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必要依据。从上市公司所开展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现状来看,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能够严格遵守监管部门所指定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完全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监事会要对上市公司进行审查,评定其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并需要将实际情况发表具体的意见,然而相关内容未在年报中予以披露;多数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并未对上市公司中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进行披露,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难以实现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信息披露情况审查时,是否出具审计意见依实际需要而定,相关规定欠缺强制*。由此可见,在当前上市公司所开展的信息披露工作中,需要上市公司进行配合,也需要监管部门强化监管,通过详细了解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健康发展,体现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

(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从2011年1月1日至今,在六年的发展时间中,有关于上市公司进行内部信息披露的制度、法规不断被优化改良,相关法规的适用范围已涵盖我国所有的上市公司。深入解读《*上市公司2016年内部控制的白皮书》可知,2015年全年,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670家,总体披露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2638家,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32家,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为32家,在这些企业中,财务报告有效单非财务报告无效的企业为11家,占所有企业的,而财务报告无效而非财务报告有效的企业则达到了14家,占所有企业的。在所有企业中,还有7家企业的内控数据被认定为整体无效,占所有企业的。

(二)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规范

2015年,按照规定披露了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是2248家,披露占比为。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150家,占比;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98家,占比,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详细情况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数量为78家,占比;2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占比;18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否定意见,占比。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详细的条文规范

2007年,**监会修订发布了《公开发行*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其中年报方面的准则——《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因其实际情况而需要特殊要求的,允许*券交易所有权对其进行认定和许可,允许上市公司对特殊情况的具体内容在保*真实*和完整*的基础上予以修正,只是*券交易所要对该项具体情况给出确切的要求,这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借此选择对某些重大事项不予披露。(四)所披露的信息难以保*可信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可靠*和关联*,才能被认定为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言才具有使用价值。相较于信息的关联*,决策者们普遍更关注信息的可靠*。然而,**监会在2017年修订发布的《公开发行*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涉及年报方面的《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只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内容、格式上的统一要求,并未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的财务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三、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范

财政部、*监会、事务所等部门需要对企业信息铺路工作流程、标准等准则与要求进行明确。同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应及时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监管意见,强化其披露力度。相关部门则需要根据资本市场发展需求,对相关准则和意见做出补充与修正,严厉惩处违规*作的企业。除此之外,企业在开展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工作涉及到的各类要素做出全面考虑,保*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按照规定规范具体内容和报告格式,并由注册会计师对该信息发表意见,使得所披露的信息具有真实*与有效*。

(二)强化外部监管

*应制定详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指导注册会计师顺利解决其审计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出现的实际问题。详细具体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尽行审计时获取合理的保*。监管部门要实时监督、科学管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事项,保*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更好的为投资者的决策服务,捍卫投资者的合法利益。**监会的新任务之一就是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相关行为,同时有必要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硬*规定,并强制其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作的上市公司,严格予以惩处,强化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秩序,确保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相关权益。

(三)明确相关工作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呈现出健康运行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有效*日益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顺应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觉意识,是满足用户对信息使用需求的要求。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该从政策方面对主动披露自身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提供鼓励与支持,并对在此方*有良好表现的企业进行特殊保护,并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手段实施。上市公司在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享有自*和决策权,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完整*和可靠*的提高,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债务成本的降低。然而,相关部门所具有的监管能力毕竟有限,并且采用强制手段尚难以保*取得良好效果,更何况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信息披露。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持有不情愿、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尤其是对于不利于公司顺利发展的信息,这些企业更是不愿进行披露。面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有必要构建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行为,并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制度条文,从而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促使它们主动配合信息披露工作,避免向资本市场提供虚假信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最了解的莫过于管理当局,他们最有资格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作出评价。上市公司的公司董事和执行经理,有义务将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给报告使用者,并对报告的真实*和有效*负责。管理者当局应该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内容和格式均合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从而为这类信息的使用者特别是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依据。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上市公司却欠缺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投资者眼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需要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信息,为此,上市公司需要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优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保*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其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商论,2015(29).

[2]王建康.基于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

[3]王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职能部门相关工作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3(10).

[4]李仁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深交所诚信档案和自律监管工作报告[j].*管理信息化,2013(11).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4篇

摘要:内控信息披露是上市公司内控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在开展这项工作的过程中,上市公司需要以财务部发布的相关标准为依据,对企业内控信息所具有的完整性、合法性、有效性以及合理性进行准确评价,并出具内部控制评价报告给信息使用者的整个过程。内部控制信息主要反映的是上市公司的内部组织构架,该信息无论是对企业的规范发展还是对于资本市场的稳定都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通过对我国上市公司在内容信息披露工作做出分析,不难看出,我国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规范、内部控制审计不严格、具体规范不详细、缺少注册会计师对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实质性意见、注册会计师审计缺乏独立性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相关制度做出完善,同时监管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以保证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5篇

上市公司年终专刊(之三)

□本报记者 李东平

时间的车辙留下又一段痕迹,20上市公司留下怎样的历史印记呢?

我们选择了“高管失踪、证监会叫停新股发行或增发、上市公司高管曲线mBo、集团公司整体上市、上市公司并购分与和、国有资本大撤退、民营企业上市提速”作为年上市公司最有代表性的现象。

2003年上市公司所置身的证券市场并不平静,新一界证监会开始新政元年、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对外开放、同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相悖的证券市场边缘化倾向、全流通和国有股减持压力继续存在、随着市场逐步完善如券商经营融资等深层次问题逐渐暴露,但透过市场大背景,市场变化趋势依稀可辨。

伴随国有资本大撤退,证券市场主体悄然演变,民营企业上市提速开始改变国有企业主导上市公司天下的格局,而从山东、四川、上海、深圳、重庆、湖南开始,以国有资本退出为契机,国有控股的上市公司正加重重组力度,一批民营企业或借壳进入资本市场,或乘机整合相关产业链。与此相应的是,外资企业也开始大举进入a股市场,成为上市公司新的主导力量之一。自从生产要素之一的“人”的价值被承认,一批上市公司曲线mBo获得地方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可,一批过去国有资本经营者变身为自然人股东。

失踪和叫停的背后是证券市场监管体系的完善、监管力度加大的结果,经历十多年的发展,证券市场发展开始走上完全的市场化轨道,政府在市场中影响日趋淡化,与此相应,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证券民事诉讼法规出台就是明显的标志。

tCL等公司整体的上市,以乐凯胶片、深发展、宝钢股份等公司同境外公司战略合作,是2003年上市公司比较有影响的两大现象,整体上市的象征意义是对过去包装上市的告别;而一些具有实力的公司开始在国际并购和发展中掌握主动,寻找真正有战略意义的合作伙伴。

尽管六大现象背后都伴随着证券市场利益割据的大调整和大冲突,但正处于变局之中的市场化方向清晰可见。

现象之一

整体上市

□本报记者 李为学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句古话在今年的股市上再次被验证。下半年,已经先后有3家上市公司采取了对公司原有资产剥离后重新上市的方式。几年前为上市而分拆的部分资产又将重新回到集团中来,进而实现集团经营性资产整体上市。

最早的案例是tCL集团整体吸收合并上市公司tCL通讯(000542)。正当大家讨论tCL吸收合并案是不是仅仅为个案时,11月18日,武钢股份(600005)在增发公告中表示,公司拟增发不超过20亿股,其中向大股东武钢集团定向增发不超过12亿股,向社会公众发行不超过8亿股。此次募集资金总额不超过90亿元,将全部用于收购武钢集团拥有的钢铁主业资产。

武钢股份本次增发方案,将定向增发国有法人股、增发流通股相结合,进而实现了集团主业资产整体上市,这种金融创新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无疑这样的反向收购将使上市公司质量得到巨大提高,对于此类的金融创新,已引起投资者的深切关注。

相比之下,尽管*St小鸭(000951)在整体上市的方式上同tCL和武钢股份有所不同,但它的思路同谋求集团主业资产整体上市的武钢以及经过换股合并后整体上市的tCL并无二致,都力求把减少关联交易作为启动整体上市的基本出发点。*St小鸭2003年11月27日董事会审议通过重组后向中国重型汽车集团定向增发国有法人股,拟采用定向增发方式收购中国重汽所属的车桥厂、锻造厂、离合器厂、设备动力厂的经营性资产,作为解决中国重汽重型汽车业务整体上市的措施。

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已经先后有3家上市公司采取了对原有资产剥离后重新上市的方式。那么,上市公司整体上市的大潮是否会愈演愈烈?对此,证监会有关负责人表示,上市公司和集团整体上市的局面不可能大面积出现。因为,选择类似方式上市,对集团或大股东的资产质量要求很高,证监会在这方面也会严格审批。

另据业内人士分析,目前沪深两市1300多家母子控股型的上市公司当中,控股方具有良好资产且盈利情况强于子公司的为数不多。

现象之二

牵手与分手

中国入关以后,中国经济更加融入到了全球经济中。作为中国经济的代表,今年上市公司积极参与到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与全球知名企业展开全方位合作成为主流,当然也有上市公司由于各种原由而中断合作。

今年2月12日,京东方(000725)以亿美元的价格,成功收购了韩国现代显示技术株式会社的tFt-LCD业务,资产交割已于1月22日全部完成。这是迄今为止我国金额最大的一宗高科技海外收购。8月6日在香港,京东方(000725)以元港币/股价格收购FpL持有的占冠捷科技已发行普通股总数约的待售股份,共亿股,收购总价格为亿港币。至此,公司完成了其发展tFt-LCD产业的整体战略布署。

宝钢股份(600019)董事会7月21日通过决议批准了1800毫米冷轧工程合资项目。7月22日,公司与日本新日铁在上海签署合资意向书,双方共同投资在上海设立一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该企业注册资本人民币30亿元,公司出资人民币1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0%;外方出资人民币15亿元,占注册资本的50%。合资公司以生产和销售高等级汽车用钢板,满足中国汽车工业发展需要为主要目的。

乐凯股片(600135)10月23日宣布,公司控股股东中国乐凯胶片集团公司与伊士曼柯达公司于近日就股权转让等相关事宜签署了合作协议书。乐凯集团转让所持有的乐凯胶片4446万股(占13%)和2394万股(占7%)股权给柯达投资和柯达中国。

深发展(000001)和新桥投资集团的合作由于多种原因而被终止,成为为数不多的分手典型案例之一。

经济全球化要求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根据我国入关的承诺,我国现在仍然存在的行业壁垒将随时间的推移不断放低。可喜的是,相当数量的上市公司已意识到这一点,开始与国际上同业竞争对手接触、谈判,寻求合作。不难预计国际间的牵手会越来越多。(李为学)

现象之三

国资大撤退

□本报记者 李为学

今年以来,尤其是_成立后的下半年,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国有股权以协议转让、司法拍卖、要约收购等形式撤出。

2003年6月,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的审批权开始划归到_名下,_随即颁布《企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暂行条例》,从法律层面确立了分级行使产权的新国资管理体制。在此背景下,新一轮国资处置高潮迅速扑面而来。

6月,江苏省政府批准南钢集团以其持有的南钢股份国家股对南钢联合公司进行出资,财政部以财企《财政部关于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股权性质界定的批复》批准了南钢集团以其持有的南钢股份国家股出资后,原南钢集团公司所持南钢股份之股份由南钢联合公司持有,股份性质变更为社会法人股。

8月,维科精华(600152)第三大股东宁波纺织(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将持有公司的1410万股国

家股和390万股社会法人股转让给日本国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11月,黑化股份(600179)公告称,公司国有法人股1130万股受济南中级人民法院委托拍卖,上海金轮橡胶轮胎有限公司低价竞买成功。过户完成后,股份性质由国有法人股变更为社会法人股。

国有股的转让也出现高溢价情况。例如:山东五洲2月间以元/股、高出元每股净资产1倍以上的价格受让*St明珠(600873)2710万股国家股;茉织华(600555)以元/股的价格协议受让*St民丰(600781)第一大股东上海第十印染厂持有的公司国有法人股5242万股(截止三季度末每股净资产元);2003年三季度每股净资产值元的重庆啤酒(600132),其控股股东重庆啤酒集团以元/股的价格转让给苏格兰纽卡斯尔啤酒公司5000万股国有股,创造下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向外资转让溢价最高的纪录。

国有股需减持逐渐成为市场各方包括上市公司自身的共同认识。据悉,山东、江苏、安徽乃至江浙等部分省市提出要在一定时间内将上市公司国有股权降低到某一比例,某些地区更列出了要减持国有股的公司名单。10月,市场上曾传闻湖南省计划将全部上市公司的国有股权在深圳进行招商。

12月16日,_办公厅转发了_《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对国有企业改制全过程进行了规范,对改制涉及的批准制度、转让价格管理、管理层收购等10个主要环节和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政策要求。

现象之四

频频叫停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6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论文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的产生

1、社会需求

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其一,企业经营者掌握的企业信息远多于投资者,两者之间即出现了信息不对称问题,不利于市场经济健康运行,最终可能导致资本市场的混乱和无序。其二,投资机构和中小投资者也因渠道、时间、成本的差异对信息量的获取程度差别较大,由此产生的信息不对称易影响市场的交易成本和收益。最重要的则是因为内部控制信息属于企业的非财务信息,不易于被量化,投资者除了依赖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可能很难通过其他渠道获得信息。因此,为了尽量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给市场带来的波动和不利影响,就应当要求上市公司自愿披露内控信息尤其是内控缺陷信息。

2、自我实现

内部控制缺陷是指企业的内部控制存在漏洞或者薄弱环节。现有研究通常将其归为两类:设计缺陷和控制缺陷。研究将设计缺陷定义为缺少为实现企业目标所不可或缺的控制或是虽有控制却不能防止或者发现并纠正认定层次重大错报,即使内部控制正常有效的运行也无法达到企业目标。运行缺陷即现有的内部控制设计是良好的,但由于运行偏离,或是运行过程中不能有效执行,如不恰当合理的授权,缺乏胜任能力和专业素养,最终内部控制执行的结果是使得企业无法达到目标。企业应当了解内部控制,从内部控制评价过程中发现问题,如控制在所审计期间的相关时点是如何运行的?是否得到一贯执行?是由谁执行或是以何种方式执行?不断的完善企业的内部控制,获取审计证据证明以设计并正在运行得与某项认定相关的内部控制运行是有效的,进而实现自我提升、持续不断的健康发展。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披露研究综述

随着一系列的财务舞弊丑闻的曝光,揭示了由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而引起企业倒闭、被收购或衰退的严重后果,这就注释了内部控制缺陷是企业不可小觑的内控信息之一。下文将从信息披露的动因和市场反应两方面对我国现有研究成果的内容进行阐述。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研究综述

研究至今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形式并没有完全统一,主要依据在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中“存在的问题”、“改进与对策”、“进一步完善的措施”等部分,从起陆续研究综述如下:田高良等研究表明,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企业一般特征是更加复杂的经营规模、存在更高的会计风险、相对更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企业如果变更审计师或者经历财务报告重述时更可能披露内部控制缺陷。此外,研究发现所聘请的审计师质量与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可能性呈显著的负相关性。陈红明、史亚南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实证研究得出结论,股权结构、企业的资本结构和偿债能力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呈明显的相关性。钱红光、吕文指出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程度与第一大股东国有股性质负相关,与审计机构权威性正相关,与职工监事人数呈现不显著相关性。陈宏明研究结论,公司的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和经营能力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陈杰实证研究证明,高级管理层人员的变动及兼职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显著相关;公司的规模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显著负相关;是否聘请知名且具有资深资质的会计事务所、审计费用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正相关;公司的经营风险、业绩水平、公司成长性与内部控制缺陷没有显著关系。谢旭等研究,存在内部控制缺陷的.公司表现出会计稳健性较弱的特征,在其进行相关的措施对其的内部控制存在缺陷的部分进行有效整改后,继而会计稳健性较之前会有所提高,这就表明会计稳健性也是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之一。杨胜娣研究表明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可能会对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形成影响。除这些因素之外,有效地企业内部的监督,外部市场的监督,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认定及改进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综述

纵看国内外相关的研究文献,得到有限量的针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研究的文献。较早关注“SoX法案”下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研究发现公司披露内部控制缺陷的信息会致使其股票跌价;而Beneish和Billings经研究却得到截然不同的结论: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与公司股价并不是显著相关,即并没有引起股价的大幅波动。池国华等运用实验的方法探究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的披露是否及如何影响个人投资者的风险认知,并得出结论:内部控制缺陷的严重程度可以对个人投资者对风险的认知产生显著影响;如果企业不披露任何缺陷或者披露的是重要缺陷,个人投资者并没有差异化的风险认知反应。卓晓琳通过事件研究法对比发现,企业与对照企业的累积超额收益率在内部控制缺陷披露前后仅在公告日后较短事件期内存在明显差异,但是由此引起的负面效应的持续时间并没有很长。刘中华研究发现,不区分行业类别的话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与其所遭受的信贷约束呈显著正相关;若区分行业类别后,内部控制缺陷对垄断行业企业的信贷约束并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非垄断行业的信贷约束。国内学者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进行研究,依据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结论:将披露类型进行对比,发现强制性披露更具有研究价值,更深层次的研究得知内部控制强制性披露和自愿性披露交互影响的市场反应比单独的强制性披露或自愿性披露引起的市场反应更加显著;依据信息披露详略程度来看,详细披露有可能提高投资者的信任度,进而也可能会引起股价上涨。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市场反应并不全是负面的,我们要正确对待、客观评价内部控制。

三、结束语

现在的研究关注点已从增强公司内控信息披露的动力及格式和标准的统一转为研究基于各个视角不同行业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及如何规范披露格式来提高信息的可获得性。这也意味着国内更多的学者关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研究,也会得到更广泛及更有效的研究成果,不仅有助于推动我国加快完善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制度和体系的步伐,也有利于进一步提高了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质量及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信息质量。目前研究局限存在于:研究数据,上市企业对外披露的信息量有限;研究方法单一,难于解决研究对象选取变量之间的内生性、时序性。针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尚未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和改进建议。进一步对内部控制缺陷信息披露的探讨和研究有待拓展其广度和深度。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7篇

截至20xx年4月30日,沪深两市20xx年已上市的2,827家公司(其中a股2,808家)均按时披露了20xx年年度财务报告。

为掌握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财务信息披露规范的情况,证监会会计部抽查审阅了563家上市公司20xx年年度报告和内部控制报告,在此基础上形成了《20xx年上市公司年报会计监管报告》。

总体而言,上市公司能够较好地理解并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控规范和相关信息披露规则,但仍有部分公司存在会计确认与计量不正确、财务及内控信息披露不规范的问题。

年报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内部控制和财务信息披露规范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部分公司对外投资性质的认定与分类不正确,对信托计划、资产管理计划等结构化主体投资、委托受托经营、处于清算中的子公司等是否纳入合并报表范围的判断不合理;少数公司对企业合并及股权处置的会计处理不符合准则规定。

关于收入确认的会计政策披露不规范问题也较为突出。

部分公司对收入确认会计政策的披露较为原则,未结合公司生产经营特点进行描述,对借壳上市等导致公司主营业务发生根本变化的,收入确认政策披露未作相应调整。

三是对修订后职工薪酬准则执行不到位,部分公司对辞退福利和离职后福利的分类不正确,相关信息披露不符合规范要求。

四是金融负债的确认不充分,针对认购有限期限劣后级信托计划、附回购条款的增资或签发卖出期权等新型金融工具或交易,部分公司未就清偿或回购义务确认金融负债。

一些对应收账款进行保理的公司,未充分考虑仍保留的风险,仅凭与金融机构签订的形式上无追索权的保理协议就提前终止确认应收账款。

五是部分公司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的确认不正确,本期会计利润与所得税费用的调整过程信息披露不充分、不到位。

六是部分公司对资产减值的计提不充分,也有部分亏损公司大幅提高减值计提标准,存在“洗大澡”的嫌疑。

七是部分公司对股份支付准则的理解和执行不到位,对负有回购义务的限制性股票,未在授予日就回购义务确认负债;对于非控股股东授予职工公司股份的股份支付,少数公司认为非控股股东不属于企业集团范畴,未将其作为集团内股份支付处理。

八是部分公司披露的内控评价报告的.内容与格式未严格遵守相关编报要求,内控缺陷的认定标准、评价结论表述不适当,内控缺陷及其整改情况披露不充分。

部分公司内控审计意见类型不恰当,强调事项段使用不规范。

针对年报审阅中发现的上市公司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以及财务信息披露规则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发布年报会计监管报告,向市场传递关于执行会计准则、内部控制规范和财务信息披露规则等方面的监管标准,引导上市公司切实提高财务信息披露质量。

二是对于年报审阅中发现的问题线索,与交易所、有关证监局等一线监管部门配合进一步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认定上市公司存在违反会计准则和内控规范要求的,按照有关监管安排进行处理。

三是针对会计准则具体规范不明确、实务中存在争议的问题,加强调研,推动财政部制定准则指引;针对会计准则执行中的理解和操作问题,逐步制定发布有关监管口径,同时以案例指导的形式,提升上市公司理解和运用准则的能力。

四是基于市场的信息需求和资本市场改革要求,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信息披露规范体系,重点加强上市公司会计政策、会计估计披露,改进财务信息的更正披露要求,完善非经常性损益的认定与列报。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8篇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上市公司要体现出良好的投资价值,就必须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和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而上市公司内控信息是投资者做出科学决策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制度的完善,与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相关的各类规章准则也做出了相应的改革,在此背景下,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也更加的复杂。为了推动我国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上市公司需要对自身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上存在的问题做出了解,并进行深入的反思、摸索和解决。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作用,上市公司管理当局要加强自身规范,共同建立和遵守完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从而为我国上市公司与资本市场的发展构建良好保障。

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现状

从我国上市公司开展内控信息披露的发展历程来看,与此相关的规范于1月1日起开始实施运行。到当前为止,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法律条文已经逐渐完善,涉及方面日益广泛,水平也日渐提升,但是与此同时,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也体现出了一些问题,了解这些问题,能够为相关工作的优化提供必要依据。从上市公司所开展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现状来看,部分上市公司并没有能够严格遵守监管部门所指定的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一些上市公司甚至完全不按照相关标准和规章制度开展信息披露工作,监事会要对上市公司进行审查,评定其建立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否合规,并需要将实际情况发表具体的意见,然而相关内容未在年报中予以披露;多数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只停留在了形式上,并未对上市公司中具有参考价值的信息进行披露,从而导致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难以实现应有的作用;上市公司在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对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建设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注册会计师针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进行信息披露情况审查时,是否出具审计意见依实际需要而定,相关规定欠缺强制性。由此可见,在当前上市公司所开展的信息披露工作中,需要上市公司进行配合,也需要监管部门强化监管,通过详细了解相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索相关问题的解决路径,推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工作的健康发展,体现出这项工作所具有的作用和价值。

二、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问题

(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评价报告和审计报告

从201月1日至今,在六年的发展时间中,有关于上市公司进行内部信息披露的制度、法规不断被优化改良,相关法规的适用范围已涵盖我国所有的上市公司。深入解读《中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白皮书》可知,全年,进行内部控制评价报告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670家,总体披露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2638家,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有32家,占比。内部控制体系被认定为非整体有效的上市公司为32家,在这些企业中,财务报告有效单非财务报告无效的企业为11家,占所有企业的,而财务报告无效而非财务报告有效的企业则达到了14家,占所有企业的。在所有企业中,还有7家企业的'内控数据被认定为整体无效,占所有企业的。

(二)部分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评价报告不规范

20,按照规定披露了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内部控制审计报告的上市公司的数量是2248家,披露占比为。其中,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标准无保留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2150家,占比;会计师事务所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给出的审计意见为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数量为98家,占比,出具非标意见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的详细情况为:带强调事项段的无保留意见数量为78家,占比;2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保留意见,占比;18家上市公司由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带强调事项段的否定意见,占比。

(三)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缺少详细的条文规范

,中国证监会修订发布了《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其中年报方面的准则——《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要求,上市公司因其实际情况而需要特殊要求的,允许证券交易所有权对其进行认定和许可,允许上市公司对特殊情况的具体内容在保证真实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予以修正,只是证券交易所要对该项具体情况给出确切的要求,这导致部分上市公司借此选择对某些重大事项不予披露。(四)所披露的信息难以保证可信度上市公司披露的内部控制信息必须同时具备可靠性和关联性,才能被认定为有用的会计信息,对于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而言才具有使用价值。相较于信息的关联性,决策者们普遍更关注信息的可靠性。然而,中国证监会在修订发布的《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中,涉及年报方面的《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准则》只是对注册会计师审计需要的财务报告进行了内容、格式上的统一要求,并未对上市公司进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时的财务报告做出统一要求。

三、相关问题的改进策略

(一)完善企业信息披露的有关规范

财政部、证监会、事务所等部门需要对企业信息铺路工作流程、标准等准则与要求进行明确。同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应及时就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提出监管意见,强化其披露力度。相关部门则需要根据资本市场发展需求,对相关准则和意见做出补充与修正,严厉惩处违规操作的企业。除此之外,企业在开展信息披露的过程中,需要对相关工作涉及到的各类要素做出全面考虑,保证所披露信息的可靠性。按照规定规范具体内容和报告格式,并由注册会计师对该信息发表意见,使得所披露的信息具有真实性与有效性。

(二)强化外部监管

政府应制定详细的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指导注册会计师顺利解决其审计的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出现的实际问题。详细具体的审计标准的制定,可以帮助注册会计师在对上市公司尽行审计时获取合理的保证。监管部门要实时监督、科学管理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事项,保证其提供的信息真实可靠,更好的为投资者的决策服务,捍卫投资者的合法利益。中国证监会的新任务之一就是加强监督和管理企业相关行为,同时有必要对相关工作的开展制定硬性规定,并强制其接受会计师事务所的审核。一旦发现违反规定操作的上市公司,严格予以惩处,强化监督管理力度,规范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秩序,确保资本市场投资者的相关权益。

(三)明确相关工作具体要求

当前,我国的资本市场呈现出健康运行的态势,随着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资本市场的有效性日益提高。上市公司管理当局顺应外部发展环境,进一步强化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自觉意识,是满足用户对信息使用需求的要求。同时,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应该从政策方面对主动披露自身内部控制信息的企业提供鼓励与支持,并对在此方面具有良好表现的企业进行特殊保护,并通过补贴和奖励的手段实施。上市公司在自愿披露内部控制信息时享有自主权和决策权,有利于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上市公司信息完整性和可靠性的提高,也有利于上市公司资本成本、债务成本的降低。然而,相关部门所具有的监管能力毕竟有限,并且采用强制手段尚难以保证取得良好效果,更何况是建立在自愿基础上的信息披露。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企业在信息披露方面持有不情愿、不配合的态度甚至弄虚作假的行为,尤其是对于不利于公司顺利发展的信息,这些企业更是不愿进行披露。面对这种情况,管理部门有必要构建起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监管行为,并构建起科学完善的制度条文,从而对企业行为进行引导,促使它们主动配合信息披露工作,避免向资本市场提供虚假信息。对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最了解的莫过于管理当局,他们最有资格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情况作出评价。上市公司的公司董事和执行经理,有义务将内部控制的信息披露给报告使用者,并对报告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负责。管理者当局应该按照统一要求,提供内容和格式均合规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报告,从而为这类信息的使用者特别是为资本市场的投资者提供信息依据。不可否认的是,当前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面对这些问题,上市公司却欠缺严格规范的规章制度进行管理,然而投资者眼中真正具有投资价值的上市公司,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前景,而且需要具备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以及相关信息,为此,上市公司需要在内部控制体系的构建以及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方面做出更多的努力和优化,从而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保证企业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曹其英.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9).

[2]王建康.基于投资者需求为导向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工作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5(18).

[3]王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职能部门相关工作的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10).

[4]李仁茜.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问题研究——基于深交所诚信档案和自律监管工作报告[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1).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9篇

【摘要】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社会各界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上市公司仅仅进行强制*信息的披露已经不能满足投资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作为与强制*信息披露相对应的一种信息披露方式,自愿*披露能够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本文具体阐述了自愿*披露存在的基础,并对自愿*披露的成本效益进行具体分析,阐明了可能导致的信息偏差。在此基础上,本文分析了我国目前自愿*披露的现状,并参考了美国的相关规定,对我国自愿*披露提出相应建议。本文建议对于我国自愿*披露应引导与管制并举,完善

上市信息披露工作总结第10篇

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分析

【摘要】文章通过对近几年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结合深市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考评结果分析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质量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改进建议。在研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的同时,应注重对信息披露的格式、内容规范和内部控制评价标准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信息披露质量

随着“安然”和“世通”等一系列会计丑闻事件的爆发,美国颁布了极其严厉的塞班斯法案(Sarbanes-oxleyact,简称SoX法案),该法案要求加强外部审计师的独立性和有效性。该法案颁布后,美国上市公司不断提高内部控制水平,信息披露逐渐由自愿性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

近几年,我国也先后出现了许多内部控制失败的案例,随着郑百文、银广夏、中航油、蓝田股份等事件的发生,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程度也越发深入。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内部控制体系与西方国家相比还不够成熟,因此,借鉴国外成熟的理论,努力完善我国内部控制体系,对推动我国内部控制的快速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一、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定义及发展历程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经理阶层和其他员工实施的,为营运的效率效果、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相关法令的遵循性等目标的达成而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CoSo,)。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指管理当局按照一定的标准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做出评价,并以内部控制报告的形式将评价的结果传递给外部信息使用者。有效的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于促进内部控制的健全完善,提高公司透明度,维护投资者利益具有积极的意义。第一,改善经营状况。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是管理层完成受托经济责任的一种表现,使管理者更加清楚企业自身的管理漏洞,管理者可根据信息披露情况检验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性,评估企业风险,完善企业内部控制目标,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率,从而降低经营风险。第二,减少信息不对称。内控信息披露可使外部投资者得到除财务报表以外的信息,股东通过内控信息可以了解企业经营者的经营活动和公司的经营状况,使公司真正的股东不会因为信息的不对等而遭受欺骗和经济损失。对于外部投资者而言,内部控制信息的`公开提高了市场透明度,真实、完整的信息有助于其做出正确的决策,使资金能够流入机制健全,发展情况良好的企业,从而能够实现资金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率。第三,提高企业价值。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向投资者传递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可以使其他股东和潜在投资者更加了解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如果风险较大,投资者应谨慎做出决策,如果风险较小,则会吸引更多的投资者,同时也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降低融资资本。第四,提高财务报告质量。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对提高财务信息质量有一定的作用。有效的内部控制能够为财务报告可靠性提供合理保证。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在一定程度上能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可靠性。在内部控制报告中对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做出评估,能使管理者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准确性。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也能降低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

2、企业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发展进程。近几年,我国也非常重视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针对上市公司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10月19,中国证监会(_批转)发布了《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6月5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该指引第三十二条规定,公司董事会应在年度报告披露的同时,披露内部控制自我评估报告,并披露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的核实评价意见。同年9月28日,深圳证券交易所也发布了《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指引》。6月28日,财政部等五部委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该规范被称为中国的“萨班斯法案”。4月26日,财政部、证监会、_、银监会、_联合发布了《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该配套指引包括18项《企业内部控制应用指引》、《企业内部控制评价指引》和《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该指引的发布标志着我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基本建成。

二、文献回顾

近几年,我国学者对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研究主要有两个方向,内部控制影响因素分析和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与改进建议。

1、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影响因素方面的研究。方红星利用20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828家非金融业a股公司的年度报告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只有的样本披露较详细,绝大多数样本对内部控制信息的披露比较简略,研究结果表明,公司总资产规模大、在海外上市、控制人为国有的并且规模排名靠前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较强。蔡吉甫()以1251家a股上市公司的截面数据为样本,对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问题进行了研究,发现共有96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占总体的,其中亏损的公司约有披露了内部控制信息,财务报告存有质量问题的公司约有披露了信息,结果说明我国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受到公司盈利能力、财务报告质量和公司财务状况的显著影响,公司盈利能力好、财务报告质量高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信息披露动机较强;而财务状况异常的上市公司披露动机较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