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专业培养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20:54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1

关键词:人才培养;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首先必须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根据人才培养目标才能制定具体的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计划。“首先,人才培养目标规定本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其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所培养人才的毕业服务方向;再次,人才培养目标应当明确所培养人才的类型,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理论型人才还是复合型人才。”一所高校,一个专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是它能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根据1998年教育部关于《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我国法学专业的任务是“培养系统掌握法学知识,熟悉我国法律和党的相关政策,能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特别是在立法机关、行政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仲裁机构和法律服务机构从事法律专业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一人才培养目标出台在十年之前,从我国现阶段的社会发展水平以及我国政府提出的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来看,法学教育承担起既要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后备人才,又要为全社会各层面培养不同层次的法律人才的重任。本科毕业之后进入各级国家机关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的为数并不多,法学学科自身的特性和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决定了法学本科及其以下学历教育的培养目标。而要达到高素质的法律人才的标准,如前所述,非法学的学历教育能独自完成。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结合统一司法考试关口前移的现实情况,我们将南京审计学院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法治国家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系统掌握法学知识和具有应用能力的人才。学生应系统掌握国家现行法律法规知识,以通过国家统一司法考试为目标,掌握相关专业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熟悉处理专业实务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学生应具有坚实的法学理论基础,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富有创新精神。毕业后能较熟练地应用有关法律知识和法律规定办理各类法律事务,解决各类法律纠纷,并具有从事法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素质。”总体而言,南京审计学院法学专业以培养合格的法律人为目的。一个法律人基本构成有三个要素:一是要系统掌握法学专业知识;二是要具备良好的法律职业素养;三是要有扎实的法律基本技能。在校期间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更加重要的是能力的培养和创新精神的培育,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南京审计学院法学本科教育确立多样化理念,从市场需求的多样化出发,根据学校的类型、层次、办学传统与条件等实际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满足社会不同需求主体的不同需要,努力避免“千人一面,千校一面”问题再现。

二、法学专业所在学科和国内外相同及近似专业的发展现状

建国60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法学学科和法学教育的发展日新月异。“从1977年开始恢复招生时的223人,截至2006年底,设立法学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已达603所,在校的法律专业本科生接近30万人。有法学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达333所,有法学博士学位授予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29个,有13个法学教育机构设有法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法学专任教师总数为5万多人,2007年毕业本科生7.39万人,招收研究生1.88万人,在校生4.90万人,毕业生1.45万人。法学类博士点增加到39个,共招收博士生1300人,在校生4278人,毕业生860人。在学科建设方面,2007年教育部批准法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3个,法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1个。在人才培养方面,实施了一系列质量工程建设,围绕专业、课程、实验实践教学、师资队伍、教学评估以及对口西部高校六个关键环节进行建设,为法学教育全方位改革和发展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西方社会的法律教育历史悠久,正规的、学院式的法律教育和训练早在古罗马时代就有文字记述了。使法学教育成为真正大学教育的努力首先反应在开创于11世纪晚期和12世纪欧洲最早的以意大利波伦亚大学的法学教育为代表的大学中。近现代以来西方各国的法学教育取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尤其是以美国的法学教育发展为典型。进入20世纪以来,美国的法学院由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美国大学法律教育提倡建立多元化的教学氛围,注重将国际学生与本土学生的融合,在同一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相互学习各自国家的法律文化背景,而这种在“国际性”环境下不同的法律思想和价值的磨合,有助于学生在比较学习中形成自己对真正法律价值的追求。

三、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了使培养方案的制订符合党的教育方针和人才培养目标,正确处理好通才教育与专业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关系,该校根据以下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制定和修改法学专业培养方案:一是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二是改变课程以学科为中心的知识分割、简单拼凑的状况,从人才培养的全局观点出发,处理好各教学环节之间的关系,进行整体优化;三是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学生;四是坚持先基础后理论,循序渐进;五是课程体系设计应具有前瞻性,体现终身教育的理念。另外,要坚持在教学计划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加强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集中表现为反映客观事物的正确、全面、深刻程度和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速度和质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范围和职业变动性加大,因而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教育已不能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取而代之的应是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育,教育不仅只是单纯地传授知识和信息的途径,还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应注意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考虑如何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环节和措施。法学专业学生的专业技能主要包括法律思维与推理能力、理解和解释法律的能力、分析和运用证据的能力、撰写法律文书的能力。这些技能对于学生毕业后走向社会,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法学教育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轻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以致培养出来的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抱怨。这就要求我们在制定《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重视学生专业技能培养方面的课程开设;在理论课的教学中,重视司法实践,达到理论与实践统一;保证充足专业实践时间。只有这样,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才不至于流于形式。同时,随着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司法体制改革的加快,社会对法律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而司法系统所需的法律专业人才却极其有限。因此法科毕业生不应只局限于去司法部门工作,必须随着形势的发展向更广阔的领域扩展。其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不能仅仅局限于懂得一些基本的法律知识和国内的基本法律,而应该成为既精通法律,又懂经济、管理、外语和计算机等多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南京审计学院财经类院校有着经济和管理类学科的资源优势,其所开办的法学专业在坚持大法学的基础上,应以培养经济法律人才为自己的专业特色,以迅速适应市场经济对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的需要。

四、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及预期效果

综上可知,2009级法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创新并取得如下预期效果:

(一)坚持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

法学教育应当是以素质教育和职业教育相结合,法学教育应当宽口径、厚基础,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法律推理能力和职业道德素养。双向选择的就业方式,使学生的就业面更为广阔,几乎涵盖了各级各类对该专业人才有需求的机关、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因此,以就业为导向,切实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无疑成为提高学生在就业市场上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法学院坚持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有助于培养复合型、应用性专门人才。

(二)注重密切和司法考试的关系

统一司法考试是我国法律职业的准入条件和标准,是衡量法律职业人才的重要尺度。它对我国各类法律人才的教育培养将起着较重要的导向性作用,对我国高校法学教育也将产生深层次的影响。2008年起国家决定法科学生在大四期间可以报名参加司法考试,该制度的实行不仅在司法改革领域,而且在法学教育领域都打开了突破口。南京审计学院创造性地针对三年级学生复习司法考试和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开设若干门专题研究类课程,既是关注就业对法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影响,也是适当考虑统一司法考试的变化适时调整培养计划和培养目标,合理、科学的配置课程,提高学生对司法考试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三)合理进行课程设置,适当压缩学分

该校认真梳理了每门课程的具体内容,根据课程内容合理进行设置。对于法律专业课,不要盲目地增加或削减,而要根据课程内容本身具体设置,对于主干课程,不仅不能削弱,还予以加强。对于那些实质性内容不多,相关性又较强的课程,则应进行适当合并,扩大课程名称的外延,充实课程内容,减少课程门数。坚持因校制宜,设置合理而稳定的法律专业课。各校的教师结构不同,学术传统不同,具体的培养目标也别,因此课程的具体设置和安排,要求整齐划一、统一行动,既是不实际,也是不科学的。只能根据各校的具体情况和办学特色设置合理、稳定的法律专业课。另外,开出门类众多的高质量的选修课,以体现强基础,重素质的特点,尽可能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特长,使教学计划更好满足社会对法学专业本科人才的需要、学生的个人志趣和因材施教的要求。

(四)重点修改实践教学方案

法学属于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实践教学是法学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和有机组成部分,它既可以检阅、修正和巩固已有的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又有利于使学生得到法律操作与思维能力的真实训练,有利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能力和团队精神,因而也是法律专门人才培养的最有效的手段。法学教育致力于培养服务于民主法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法律专门人才,就是要培养具有比较完整的法学专业知识和理论体系、法律专业思维、法律职业伦理和法律应用能力的专门人才。显然,法学专业实践教学为法学专门人才培养所必需。在经济法律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中,该校单独制订了实践教学方案,对实践教学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以及每一种具体实践教学的目的要求、主要步骤、考核等都做了明确的规定,使其具有更强的操作性和执行性。近年来,南京审计学院在法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加大了实践教学的力度,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使学生的法律专业应用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具体来说,将原专业模拟实习的内容和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案例研究类课程结合,增设实验类课程,使学生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一定程度避免了原专业模拟实习流于形式的弊端。同时增设了法学辩论和法律诊所的新实践教学形式,进一步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就业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霞.试论我国法学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再定位[J].甘肃政法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吴爱辉,程卡.法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6(10).

3、张庆昌.社会变迁背景下的中国法学教育[D].西南政法大学,2008.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2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模式;培养目标;课程设置

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确定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构建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过程。在新一轮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为标志的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中,专业建设与改革的着力点是要围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而这一切理念、思路与成效最终都要落实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上。作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核心要素,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培养模式、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实践条件等,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具体实施中都不是孤立的,它们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能否理清这些关系将直接影响课程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的思路与进程,制约着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科学性,并最终决定着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通过三年来对建设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实践经验的总结,我们认为,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编制设计中,高职院校对上述核心要素关系的处理关键要做到“四个契合”。

人才培养模式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高等职业教育的专业培养目标是对受教育者在发展方向及素质规格方面提出的要求专业培养目标是职业教育培养目标体系中最为基础的下属目标,直接指导专业教学计划,具有预定发展结果的目标导向和激励调控功能以及为教育评价提供依据的价值尺度功能。www.133229.Com因此,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教育教学的预期结果,指完成一定的专业教育教学活动后,学生在认知、技能和态度三方面应达到的状态。专业培养目标在素质规格方面具体表现为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统称为职业行动能力或职业综合能力。培养规格是指学生在接受了三年的专业学习与培训后,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能够胜任的某种职业领域的综合性工作任务。方法能力指有效、准确、快速地学会新知识、新技能、新经验,并能够把学到的和使用过的知识、技能、经验灵活地、创造性地应用到新的情境和行动领域之中。具体表现为:能够在没有人指导的情况下,独立学会相关知识与经验;能够认识任务结构,独立地把已获得的知识运用到特定的没有预先给定解决方法的任务中,评价问题解决方法和解决过程。社会能力指在专业要求的情境下合作、沟通与互动,最终解决问题与冲突,以及对自身和他人具有负责意识和行动能力。具体表现为:在工作领域中理解社会交往和利益冲突,能够理智地、认真负责地与他人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解决方案。专业能力一是指直接与职业有关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实践中形成的如对材料、装置、工具、机器等的操作技能);二是指知识的迁移;三是指知识的应用。在培养目标所涵盖的上述三种能力中,方法能力是基础和核心,没有方法能力,无法习得社会能力和专业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路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职院校在一定教育理念指导下,各专业围绕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思考与设计而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专业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包括专业办学理念、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体系、人才培养途径、培养模式运行保障等要素。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有以下几个含义:第一,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要以一定的教育理念作指导。教育主体对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的定位,对人才培养模式所包含要素及其结构的确定,对整个培养过程的设计都体现了教育主体的教育理念。第二,人才培养模式体现的是整个学程系统性的人才培养活动,包括“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和“谁来培养人”的全过程,因而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既包含着目的性要素,也包含着技术性要素。第三,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是人才培养的核心,培养目标与规格定位是决定不同类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特征。第四,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是专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体系,课程教学计划的实施、监控与评价。第五,人才培养模式不是自然形成和随意变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为了达成培养目标,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人为设计的,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最终形成比较稳定的结构样式和运行方式。一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一旦形成,要保持其相对稳定性,不可随意更改。

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的关系非常密切培养目标是专业设置的出发点和归属,是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确定课程设置的前提。准确的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给人才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反过来说,选择最佳的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保证。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变了,培养模式也将随之发生变化;如果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不能适应培养目标的变化,就会制约人才培养质量,无法实现人才培养规格。

人才培养方案与人才培养模式相契

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是指高等职业院校为实现高等职业教育一定的培养目标,并围绕目标组织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教育教学活动的结构样式。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要具体化为人才培养方案,才能在人才培养的实践中得到运行和实施。人才培养方案(亦称教学计划)是根据专业培养目标而制定的有关课程设置、教学环节、生产劳动、军事训练、课外活动等内容及其顺序、时数安排的教育教学指导性文件。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文本形式,其编写要围绕人才培养的三个核心问题——“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谁来培养”,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逻辑起点、目标与规格、内容与方法、条件与保障等进行描述和设计,并遵循以下几点要求:

要素与格式的规范性与完整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指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纲领性和实施性文件,要素齐全和格式规范是培养方案编写的基本要求。人才培养方案的主体部分包括专业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学制与招生对象、课程设置、教学组织与管理、教学实施、考核与评价等要素;支撑部分包括专业调研材料、人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设计、教学制度与条件建设、专业核心课程标准等要素。

培养目标定位的准确性与区域性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依据是专业调研结果,通过调研确定相关职业岗位群对从业人员的综合职业能力要求。准确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模式构建提供了可靠性依据。同样的专业在不同区域的高职院校中培养目标有所区别,体现出区域性特点。例如,同样是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分别设在东北和闽南,培养目标就有所区别,因为工程施工的气候环境与质量标准要求都有所区别。

人才培养方案的创新性与个性化高职院校属于区域性高等学校,为区域经济社会产业发展和技术进步提供人才和技术服务是区域性高校办学的出路。不同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不同,对人才的规格、层次提出不同的要求。这些不同要求在区域性高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中要有所体现,这就是创新,就是个性,最终反映在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人才培养实践中。

另外,人才培养模式的运行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都有赖于专业教学团队、实训实习环境、校企合作机制等相关条件和制度作保障,因此,还需要理清课程设置、师资团队建设、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与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的关系问题。

课程设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课程指课程计划中规定的所有教学科目及其进程的总和,即为实现专业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全部教学科目及其在课程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进程安排及其达成标准的体系的总称。课程设置指对一个专业的全部教学科目、教学内容及其进程所进行的体系组合和科学安排。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人才培养方案是对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进行系统化思考与设计之后,编制而成的专业教学活动的具体安排;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只有依附于课程设置,它才变得“有骨有肉”。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要靠系统化的课程与有计划的教学活动来实现。课程作为学校的产品是为实现培养目标服务的,课程设置取决于专业培养目标,因此,课程设置要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每一门课的课程目标都要体现对专业培养目标的支撑作用。在当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创新的形势下,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厘清三个问题:

专业培养目标是高职院校课程设置的根本依据如今大家都在讲,高职的课程改革要打破学科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那么,为什么要打破普通本科教育的课程体系呢?根本原因就在于本科与高职的培养目标不同。高等职业教育是培养学生从事某种职业的高级专业化教育,以传授各类专业技术及相关理论为主要内容,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的高级技术人员、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操作人员,而不是培养某一学科领域的学者和学科专家。要实现高职的人才培养目标,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

课程设置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相契合高技能人才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现场以“转化”和“推广”设计方案、科研成果为职责,示范、组织、带动一线工人执行设计方案,把各种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培养具有方法能力、专业能力和社会能力的高技能人才,即胜任某一职业领域典型工作任务的高技能人才,必须实施与这一培养目标相契合的、工作过程系统化的、工学结合一体化的课程,即把学生的学习内容设计为工作任务,把学习过程设计为职业行动过程,让学生通过工作实践、工作任务的完成实现学习,这种课程也叫做学习领域课程。通过一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完成某个职业(或专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通过全部学习领域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从事一个职业的资格。

如何构建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的课程学习领域课程作为一种课程模式,是以某职业的一个典型工作任务为基础的专业教学单元,它是从具体的“工作领域”转化而来,常表现为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其基本特点是保证工作过程的完整性。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来源于具体的职业行动领域,是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学习任务。这种课程体系的构建,需要采用专门的课程开发方法与技术。目前,可以采用世界上先进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技术——工作过程导向的“典型工作任务分析法”(bag)和“实践专家访谈会”(exwowo),通过整体化的职业资格研究,按照“从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的逻辑规律,重新构建学习领域模式的专业核心课程体系。

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建设与课程设置相契合

课程的实施,首先依赖于师资队伍,师资队伍是课程实施的人力资源保障;课程的实施,还依赖于一定的教学条件,教学条件是课程实施的物质保障。因此,课程设置与实施的需要是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条件建设的根本依据。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区别于本科院校学科建设的性质和特征,决定了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设计师资队伍、教学条件时更强调专兼结合的教学团队建设和校内外实训实习教学场所建设,并与课程设置相适应。

首先,高职教育的学习领域课程不同于学科课程,它是职业工作领域的具体化,是跨学科的与企业生产活动和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综合性教学项目。这种教学项目的实施,一方面,像过去那样,只靠单科教师是无法实现的,必须依靠教师团队的力量共同承担;另一方面,教师仅仅具有学科与专业理论知识也是远远不够的,更要具有专业操作技能和企业工作经验,才能指导和带领学生完成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综合性教学项目,所以,要求师资队伍要专兼结合、教师要提升“双师”素质。

其次,高等职业院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一般由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专业拓展课等三个不同的课程类型构成,不同门类的课程体现不同的课程模式,像过去那种“粉笔加黑板”的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学科实验室等已经无法满足这些门类课程实施的需要,必须建设多元化的教学实践场所。这种多元化或表现为实践场所的功能上,或体现为实践场所的性质上,或落实在不同建设主体和建设地点上,而关键是与课程的设置与实施相契合。

再次,对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条件建设、课程设置要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专业建设涵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践条件建设等要素,在抓住专业建设根本问题和主要矛盾的同时,三方面的改革实践也应该遵循三者内在的逻辑关系进行整体性的思考和系统化的设计。但事实上,三个方面的建设从时间进程上往往表现为齐头并进、不分先后。在师资队伍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新的理念没有形成的阶段就开始了课程与教学改革,在没有搞清楚课程应该如何设置之前,就已经着手大规模地开展实训基地的规划与建设,致使课程与教学改革和实训条件建设都存在相当的盲目性。

总之,从新形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与改革的重点和方向看,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者一定要立足于传统观念的更新和建设理念的转变,在编制和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在宏观思考、中观设计和微观实施上有一个全方位的把握:专业培养目标定位是什么;为了实现培养目标应该构建什么样的培养模式,设置什么课程;为了模式的运行和课程实施需要组建什么样的师资队伍和教学团队,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实训条件,等等。只有理清了这些问题与关系,才能避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盲目性、片面性和孤立性;在此前提下所编写的人才培养方案才能真正成为指导专业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专业建设与改革才能取得预期成效。

参考文献:

[1]刘春生,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2]彭元.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3

关键词:示范性软件工程;人才培养方案;制订的前提

一、引言

自从教育部、国家计委发文(教高[2001]6号)《关于批准有关高等学校试办示范性软件学院的通知》批准设立35所部级示范性软件学院以来,软件工程专业经历了从无到有、发展壮大的历程。从我国高等教育体制的层次来看,大体可将软件工程本科专业分为国家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和其他本科学校的软件工程专业两类,其中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大多分布在985工程院校中,这类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基本上都清晰地定位为高端软件人才,其课程体系虽然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差别很大,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来说理论教学仍然在其课程体系中占有很高的比重,这与其学生的素质好、教师的水平高、教学投入大是密不可分的。与这些985工程院校相比,大多数普通本科院校在开设软件工程专业时面临着学生的层次多、教师总体上综合能力弱和教学投入不足等更多的约束,如何在这些约束中更好地培养学生、满足社会需求就成为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重要的问题。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是保证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教学质量的纲领性文件,是人才培养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总体实施方案,是组织教学过程、安排教学任务的主要依据,在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人才培养定位的具体体现。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找准定位,体现因材施教,展示特色,满足社会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掘学校自身培养人才的潜能。

二、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制订的几个前提

社会对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人才需求,不同学校的学生层次差别很大,不同专业的内涵不同,尤其是学科基础相近的专业之间更需要体现不同专业的内涵。因此,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弄清软件工程的内涵。软件工程脱胎于计算机软件技术,随着软件应用日益广泛、软件规模日益扩大,人们开发、使用、维护软件不得不采用工程的方法,以求经济有效地解决软件问题。借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数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诸多学科,今天的软件工程己由最初的一个学科方向发展成为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基础的一个新兴交叉学科。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工程性是软件工程有别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最大差别,而二者采用的计算机理论和技术是相同的。因此,在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一定要有体现工程性的课程和训练内容。

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要因材施教。我国现行的高考制度决定了不同层次的高等学校生源水平差距很大,简单地用现行的本科、高职、技校来划分学生的培养层次对本科生的培养是不合适的,如在辽宁一本和二本的分数线差距就达到100分左右,即使是在一本学校中985院校和其他学校的分数差距也少则几十分,多则上百分之多。因此,所有各学校在制订本校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层次和接受水平。要制订软件工程专业的培养方案,必须了解社会需求。软件工程专业人才采用工程化的方法分析、设计、开发和维护软件系统,在这些具体的领域内也存在低、中、高端人才的划分,因此各学校在培养人才时必须有针对性,要有市场细分的意识。

三、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方法

(一)培养目标的确定方法

教学管理者在制订专业培养目标时应该在考虑学生的层次、所在专业的优势研究方向、学校的教学投入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体现本专业的内涵。

我国各地教育水平的不均衡造成了各高校同一专业入学学生的成绩存在重大差距,这种差距直接导致了学生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此,在制订培养方案时要根据学生学习能力的高低来安排理论课程的比重,不同高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来安排,以便做到因材施教。极端的情况的下甚至可以考虑针对不同水平的学生制订不同的培养方案。

所在专业的优势研究方向对学生培养目标的确定也是一个现实的约束,我们应该量体裁衣,根据自身的优势和特长确定学生的培养目标,扬长避短才能给学生提供更好的、更优质的教学指导和训练。

专业的发展和建设与学校的支持是分不开的,软件工程专业是否为学校重点发展的专业关系到学校的软硬件投入,因此我们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应该对学校的投入有一个基本的判断,不能制订太脱离实际的培养目标,以免造成后续试验环境难以搭建问题的出现。

目前,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培养的学生本科毕业后绝大多数都要走上工作岗位,要求具备软件开发、测试等技术能力,这就要求在制订培养方案时对技术能力培养给予高度重视,以便学生顺利就业。当然,更为全面、细致的市场人才需求调研对专业目标的制订具有契合实际的指导作用。

软件工程专业是以工程性为其专业特征的,因此必须注重工程素质的训练才能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软件工程师。

此外,在确定培养目标时必须综合考虑以上几个方面内容,例如虽然学生整体素质不高,但培养方案也要为其中少部分高素质的学生提供足够的学习知识和训练;工程师素质的训练要与技术的学习相结合;学生就业和其长远发展相结合等。

(二)按培养目标确定学习知识点,整合课程内容

软件工程专业虽然是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理论体系为背景,但在本科阶段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却不同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既要能整体上把握计算机学科的理论体系,又要学习软件工程方面的理论和技术,所以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第一步就是确定需要掌握的知识点,包括计算机学科的知识点和软件工程学科的知识点两部分。

目前,在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中存在的最主要的问题之一是不按知识点确定讲授内容,而是把计算机专业的课程直接照搬到软件工程专业开设,如计算机专业开设的操作系统、编译原理等课程,这种方法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软件工程专业需要讲授的课程过多,学生的学习压力过大,而应该学习的软件工程方面的知识如需求工程、软件工程过程等又没有时间讲授。

(三)面向工程的培养方法

工程不是科学,甚至也不是“应用科学”。科学是分析性的,是努力去了解自然;而工程是综合的,是努力去创造,但受自然、成本、安全关注、环境影响、人类工程学、可靠性、生产能力、可维护性等方面的制约。因此,工程要求在制约中进行设计。国际著名的工程教育理念CDio培养大纲将工程毕业生的能力分为工程基础知识、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四个层面,要求以综合的培养方式使学生在这四个层面达到预定的目标。个人能力、人际团队能力和工程系统能力三个层面是对所有工程学科通用的,在制订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时可以参考美国工程教育认证组织aBet于1996年制订的eC2000等认证标准来实施。而软件工程专业基础知识部分一定要体现工程的设计性,要安排尽可能多的设计性学习内容,将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和综合能力训练、扎实的课程学习和广泛的探索兴趣结合起来,安排循序渐进的课程设计、综合设计、实际项目来培养学生。

(四)体现自身培养特色

特色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在人才培养方案中也应该体现特色。特色的确定可根据自身的积累,也可根据市场需求和可行性来确定。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软件学院是全国煤炭类院校中唯一一家软件学院,多年来为煤炭企业开发了很多软件,熟悉煤炭行业特点,了解煤炭企业运行机制,所以其打造的第一个特色就是面向煤炭行业软件开发的能力和优势。辽宁抓住世界信息产业地域转移的机会,提出打造软件外包强省的目标,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目标,决定培养面向对日外包领域的软件人才。语言是对日软件外包中最重要的一项基本技能,所以开设了128学时的日语课程,为学生从事对日外包开发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证明,面向煤炭行业和面向对日外包的培养模式对学生的就业和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也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

(五)课程设置要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培养质量的关键是要尊重教育规律,学习最主要的动力来自兴趣,所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要提高学生的兴趣。在培养方案中可以通过合理的课程设置来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热情。在入学之初可采用兴趣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可以考虑开发一个软件系统,教师将各个模块编程实现,然后在课堂上讲授软件系统的功能,在实验中指导通过设计基本的参数将各个模块组装成实际可用的系统,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学习产生兴趣。在后续的某一方向课程中做课程内的实验,以使学生产生成就感,激发他们进一步学习的热情。大三下学期和大四阶段可通过就业压力和工作之后达到的美好前景督促和引导学生努力学习,最终向社会输送合格的软件工程专业人才。

四、结束语

非部级示范性软件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具有自身的特点,在制订培养方案时一定要理解软件工程专业自身的内涵,认清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区别,从而根据社会需求和学生素质来确定培养人才的目标、需要学习的知识点、培养方法和特色,进而采用必要的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尽可能地提高培养质量。在此基础上,还要认识到软件工程专业是一个快速发展,知识更新速度非常快的专业领域,所以,还要有动态更新培养方案的机制,以便适应社会需求和技术潮流。

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4

[关键词]就业口径;人才培养方案;课程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高素质人才的需求量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高等学校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场所,承担着向社会提供高素质人才的责任,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理所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群体,但情况并不乐观,高校毕业生出现了就业难的问题。一方面社会上有人才需求,但却招不到人才,另一方面高校毕业生无法就业,这种现象的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但根本的原因还在于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没有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就是高校并没有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高素质的人才。

高等学校的各专业的培养方案都要以社会需求为根本进行制定,才能适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就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以下简称计科专业)而言,随着信息社会的建立,对计算机人才需求不断加大,但计科专业的毕业生却出现了就业困难的问题,这是一个相互之间矛盾的问题,化解这样的矛盾的根本途径,就要根本改变目前落后的人才培养模式,要以拓宽大学生生就业口径为目标全面的修订计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哈尔滨华德学院作为以应用本科教育为主的普通高校,在2012年就组织了以人才需求为中心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哈尔滨华德学院的计科专业就是通过深入调查研究,以社会对人才能力需求为切入点,以拓宽就业口径为目标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执行效果分析,达到了预期目标,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显著的提高。

本文就以哈尔滨华德学院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过程为例,从以下两方面简要阐述如何才能从专业培养中提高学生专业素质,拓宽大学生就业口径,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破解就业难题。

一、以雇主需求为出发点,构建合理的专业课程体系,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以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企业用人标准和方法发生根本的改变,企业人才需求已经趋于理性,已经从人力密集型向素质密集型转变,也就是企业更重视员工的综合专业素质,更需要能够为企业发展提供帮助的人才,而不需要只能够完成简单工作的人才。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工厂”,理所应当应该培养出能够适合企业需要的人才,这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基于这一点,在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过程中,不再只是课程的增加与减少,而是认真对行业对人才能力需求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之后,对课程体系进行合理的调整和配置,让学生从专业课程的学习中获取更专业的知识。我们深刻的认识到,企业是雇主,雇主需求是第一位的,以雇主需求为出发点,进行专业课程的调整,增加以训练综合运用知识为目标的综合实训项目的专业课程,减少与学生专业素质培养关系不大,与实际工作不够紧密的专业课程,合理优化专业课程体系,建立适合专业需要的课程体系,通过这样课程体系的训练,这样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进而拓宽学生的就业口径。

二、改进专业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采用分层次教学手段,培养多层次人才

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条件的改变,高等学校学生的性格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独立,思维越来越发散,传统的人才培养方法,已经不适合现代学生的特点,需要改革。虽然调整制定了新的计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了课程体系,设置了适合当前社会需要,符合计算机技术发展趋势的课程。但这些并不能说明完全可以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才,并不表明我们计科专业的毕业生就是合格的。原因在于还没有根本的解决教和学的问题,实际上要让学生学好,必须首先教好,只有教好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那么如何才能教好现代的学生呢,答案就是改变教学方法,采用分层教学手段,根据学生的专业兴趣情况和职业取向,开展教学工作,创新教学模式。对于专业兴趣高,技术能力强的学生,引导其从事专业研究,加强专业训练,对于专业能力一般的学生,可以引导其学习适合自身特点的知识,充分发挥每名学生的能力和潜质,以便培养出高素质的多层次的专业人才。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5

关键词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控制的理论依据

随着社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优秀的高职毕业生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存在因果关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缺失,即使后续工作非常努力,也很难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和开发是继承和创新相结合的活动,也是不断适应社会需要的改进过程。《iSo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标准是世界质量管理实践的科学总结和理论升华,其中7.3条款明确了设计和开发的过程和要求,为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和系统的模式。

二、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主要过程和控制要求

按照标准的要求,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包括以下七方面。

1、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策划

高职学校教学单位每年应对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现进行策划,保证方案制定过程按照既定方针实施并全面监控。《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之类的文件可以视为一种策划文件,文件应规定以下方面的内容:主要工作步骤;每个步骤应采取哪些适宜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制定部门和人员的责任、权限;不同小组或成员之间如何沟通,衔接,确保方案内容的充分性、适宜性。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伴随着方案的逐步形成,可能会发现对某些环节考虑不周,需要更改,应及时进行文件的更新。

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入

高职学校首先应明确本专业教育活动(包含教学)应达到的主要目标有哪些。确定目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方面:

第一,国家法律、教育法规和政策对高职教育的基本方针和总体要求;

第二,通过调查分析,社会、企业对本专业人才培养有哪些具体要求和建议;

第三,家长、学生对高职学校专业的教育服务有哪些期望;

第四,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本地行业发展水平,从业人员结构,对专业人才的容纳能力;

第五,高职学校根据办学特色提出的其他要求,以及高职学校的公开承诺;

第六以前制定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可利用的信息和资料。

高职教学单位应逐项进行评价以上要求和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面性、适宜性、可操作性。

3、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评审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制定的基本要求》所策划的安排,应对方案制定过程中的阶段性结果进行评审,以便发挥集体智慧。评审由有关小组、部门和本专业教师的代表,行业具有权威水平的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初步结果做出正式的、全面的评价,评价结果应形成文件(评审报告)。通过评审,有利于及早发现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纠正措施和完善设计建议,避免出现大的反复,以确保任务按时完成。评审会议的组织者应根据专家在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和提出的改进意见,逐项跟踪落实,作好记录。

4、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验证就是通过采取不同方式对设计输出的证据进行的认定活动,可以对最终的人才培养方案开展验证活动,也可以对某些阶段的设计和开发输出开展验证活动,评价和确定设计过程的结果是否符合设计输入规定的要求。

验证的方法可采取与类似的经证实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比较;也可以通过“专业方向”试验进行,对方案进行修改。人才培养方案制定部门应保存验证的资料、记录。

5、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

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确认一般采取取行业专家组共同评价的方式进行。通过确认,可使高职人才培养方案更客观、合理。评价确认的结果应再反馈到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开发过程中的有关阶段人员,并根据确认的结果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进行必要的改进。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结果应形成纪录,包括经确认发现不能完全满足规定要求的问题,以及采取的改进措施和结果。

6、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人才培养方案的更改可能由于法律、法规、政策的变化,也可能是行业出现新形势所引发,还可能是因为人才培养方案有错误或高职学校教学过程有变化等引发。人才培养方案更改也应按标准7.3条款的要求实施控制,通常应该安排适当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所有设计的更改在正式实施前均应严格控制,须得到规定的批准人批准才可以实施更改。应保持与设计和开发的更改相关的纪录,包括评审及评审后所采取措施的纪录。

7、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的输出

输出是指某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该方案应能对照输入逐项进行对比、验证。

人才培养方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第一,明确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这些目标应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设计和开发输入的各项要求。

第二,要培养符合上述要求的高职人才,采用什么教学模式;需要哪些教学资源:包括师资、课程设置,教材选择,实训场地和器材、设施;对教学过程的有哪些要求,包括:教学文件、资料,教学环节安排,教学基本规范,教学检查,教学效果等等。为后勤和服务部门采购和服务工作提供采购清单、标准和服务要求,为教师组织教学提供依据。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6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被认为是国际贸易的福音,也是对上海建设全球物流中心的关键支撑。

随着国家相关优惠政策的落实,贸易自由化将扩大货物自由流动的空间,促使越来越多的各国货物到自贸区进行集散周转,自贸区内企业的数量和种类将大幅增加,自贸区的货物自由贸易、金融自由流通,以及进出口服务贸易会更加活跃。而自由贸易活跃度提高,必将利好国际航运、国际货代、港口、保税物流等多个直接相关产业,开启一场物流“盛宴”。与此同时,上海自贸区对物流的影响也不会仅仅停留在自贸区内的物流企业,它将带动整个上海乃至华东地区的物流业的成长和发展。物流行业信息在不断地给我校(东华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发展带来利好消息的同时,对学校的人才培养体系、课程体系等也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我校物流管理本科专业目前在全国排名第7位,属于5星级专业,并且我校物流管理专业直接依托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还有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点和物流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具备上述学科融合、专业领先的优势,更应大胆创新,提出具有创新性、可操作和可复制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思路,为培养高端物流人才进行有益的探索。

物流管理以物流系统为研究对象,研究物流系统的规划设计与资源优化配置、物流运作过程的计划与控制及经营管理。它具有学科范围广、实践应用性强、系统性强的特点,要求在物流管理专业教育中不仅仅关注学生的物流管理能力的培养,还应注重学生的物流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但是,目前在工程实践技能的培养方面还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

(1)当前加强物流工程实践技能培养的手段之一是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大量的教学案

例、现场图片及视频录像等,但学生或是看了热闹,无法真正深人领会,或是由于教学材料设计得不合理,使得学生对物流工作有“低端、脏、乱、差”等印象,因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正确择业。

(2)我校作为一所教学与研究并重的重点院校,在教学中还要强调专业的科学研究活动。如果仅是呈现实例、案例和操作性技能知识,片面地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而没有仔细设计呈现的方式和过程,没有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从实例中发现问题的能力,这就与研究型大学的要求不相符,也无法很好地实现研究型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的教学目标。

因此,本文针对当前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形势,探索科学的教学模式,设计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使我校物流管理专业既保证有扎实的实践性,又能超越定位于一线物流作业的做法,将专业的实践性与专业的科学研究相联系,创新性地设计一些教学资源,引人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满足与实现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要求。

高端物流管理人才是当前物流行业人才需求的一个重要部分。国内外已经有一批教育研究者对这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些理念与方案。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义,体现在理论与实践兼具,具有全局观、整体观、创新能力这几个方面⑴。从实际来看,美国一项物流从业人员的教育程度和专业结构的调查结果显示,高端的物流管理人员具有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方面的专业知识。他们对物流管理概念,包括从简单的仓储、运输到综合物流、全球供应链管理等方面有全面、深人的认识m。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密歇根州立大学等知名大学均提供以工程、管理科学和供应链管理策略为主的本科课程,其课程内容不但注重应用性和实用性,而且兼具理论和研究特性。

在培养方式上,针对各种教学对象,国内外也有一些有益的探索。在本科教育中,李庆明提出了“宽口径、重基础”的培养目标。在研究生教育中,孙卫等对美国的案例教学、计算机模拟、课程讲座等实践教学手段予以肯定[4]。刘峰涛等以东华大学全日制物流工程硕士培养为例,采用项目管理理论中K作分解结构(wBS)方法,提出物流工程硕士培养管理思路[5]。刘丹提出了“产学研”教学理念与校企互动机制,从课程实验教学、综合性实验教学两方面完善教学计划&。王晓锋构建了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和创新物流人才培养模式,以物流实验室为平台,将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分为社会实践、物流案例教学、课程实践、物流模拟实验、认知实习和专业实习、物流设计大赛、毕业论文等,并进行系统化研究与实施,使之成为一种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的全程实践教学模式[7]。针对案例教学,张剑芳提出适应多元化的物流教育需要,注重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方法w。刘彬斌将过程管理理念引入课程改革过程中,提出物流学教学与评价质量控制方法:95。

总体来说,无论是对高端物流管理人才的定位,还是人才培养的方式设计,都已经有了--些成功的探索。但是针对我校的实际,仍需要设计一整套详细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方案。本文在以下两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1)提出基于创新性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为探索创新性、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供新的理论参考。

(2)提出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课程群的平台建设四个方面。这些建设方案不仅应具有创新性,而且应具有可操作性,为高校物流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和改革提供新的可借鉴的方法。

二、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

1.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核心课程群建设框架

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研究。该体系中,课程群体系的建立是实施课程群建设的基础,如何建立适应创新性物流t: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体系和基于能力体系的课程群

2.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三阶段培养体系

通过广泛调研,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对以下两类人才有着广泛的需求:

(1)适应国际航运中心地位的国际物流服务人才,包括海运或航运管理、港口管理、报关报检、国际贸易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适应国际化都市经济与生活发展要求的城市物流设计规划和服务人才,包括物流园区、第三方物流、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应急物流、逆向物流、港口物流、国际采购、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城市配送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针对以上两类物流专业人才均需具备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的专业技能与素质要求。笔者认为,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不仅是传授知识,重点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学习,如何发挥主动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和能力。因此,提出了物流管理专业能力培养的三阶段培养体系,将教学定位由知识传授转变为能力培养。

第一阶段:基础能力的培养。包括英语听说读写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管理素养的培养。这类能力在大一、大二的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的培养中落实。

第二阶段:专业技能的培养。通过物流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教学、案例教学与企业业务模拟、第三方物流模拟、国际物流模拟等一体化的专业系统综合性实验教学,强化学生理解物流业务,熟悉物流运作,逐步掌握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业务分析与运作优化方法,提高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能力、供应链建模能力。这类能力的培养在大三的教学中落实。

第三阶段:从业能力的培养。通过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供应链实践等专业综合性课程,以及社会实习、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物流设计大赛等实践形式,让学生从实验认知到企业实践直至综合应用中提升物流系统规划能力、供应链设计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三阶段培养体系下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

以三阶段能力体系为框架,归纳分析各能力框架下的知识点,并进行知识点梳理与整合,确定物流管理专业的理论知识体系和实践知识体系。研究物流管理理论的传授与物流实践能力培养的融合体系,最终确立以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为基础,展开物流管理基础、第三方物流、供应链、电子商务物流四个专业核心课程群的建设,进一步理顺课程教学内容,保证群内课程知识点的连贯性与群间课程的协同性。课程群划分方案见图2。

三、基于核心课程群的建设方案

1.基于课程群的物流案例群贯通式建设

(1)建设群内的贯通式案例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教学需要大量的案例作支撑,但管理科学与工程大类基础能力培养课程:大学外语类、高等数学类、计算机类、管理学、会计学、应用统计学、运筹学、微观经济学等是传统的案例教学只是停留在理论知识的简单应用层面,学生只能了解某个理论知识的应用,而不明白为什么应用,以及在什么业务环境下应用,造成了案例教学与物流实践的脱节。因此,以课程群的形式将多门相关课程绑定,建设群内各门课程的贯通式案例,让案例能够贯穿在课程理论教学中,并在多门课程中进行综合应用,真正实现全方位、多层次地将案例融人到物流专业教学中。

(2)通过企业实践、物流设计大赛等建设案例库。真正好的案例一定来源于企业实践,通过学生的企业实践收集企业案例素材、全国物流设计大赛等方式,师生真正参与的企业案例才更具有典型性,更能深人进行研究和进行企业实践应用。因此,应通过各种方式组织教师和学生进行案例的编写,以完善案例库。

2.基于课程群的物流实践一体化建设方案

基于课程群,在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中实施物流实践一体化方案,包括“一个目标、三个阶段”。即围绕培养创新性、工程实践应用型高端物流人才的培养目标,分为三阶段实施的物流实践教学。包括第一阶段物流体验性实践环节,结合物流综合管理课程群理论教学开展实验,培养学生的基础能力;第二阶段物流专业系统实践环节和第三阶段的物流综合应用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从业能力。二-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按照认知一实践一综合成用逐层递进,形成一种全程不间断的物流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系统架构如图3所示。

3.基于课程群的教学平台网络化建设

为保证课程群建设的效果,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将相关信息上网,才能实现及时有效的沟通,并将最新成果及时展示和分享?因此,不同于一般的课程建设,我们根据四个课程群组织开发了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网站,实现课程群的教学资源共享,为师生交流搭建了良好的互动平台U

四、结语

本文提出了基于创新性t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建设新方案,以及基于创新性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群建设思路,包括基于创新性物流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物流管理专业核心课程群理论体系建设、物流案例群的贯通式建设、物流实践环节的一体化建设、物流管理专业课程群的平台建设。本文的研究为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多方位要求下的高端物流人才培养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可切实提高学生的创新性实践能力,缩短学校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距离,实现“供”与“需”的无缝对接,这对提高物流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经济发展新形势下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具有重要的意义。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7

摘要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相关的基本理念、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等方面进行探讨与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注重顶层设计,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等,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修订及其学科研究、专业和课程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关键词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专业课程培养方案

一、前言

1963年经国务院批准,教育部第一次了统一制定的《高等学校通用专业目录》,在此目录中,教育部规范下的高等教育体育类本科共计8个专业,武术专业为基本之一。

自1977年我国正式恢复高考至1997年20年间,教育部不断调整专业、重新编制专业目录,武术专业一直受到高度重视而被完整保留下来。1993年7月,国家教育委员会(现为教育部)重新颁布了《全国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将武术(代码040306)列为适当控制点专业与其它7个专业共同构成教育学门类体育学科类专业(代码0403)。

1998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提升体育学为一级学科,下设五个专业即体育教育(代码040201)、运动训练(代码040202)、社会体育(代码040203)、运动人体科学(代码040204)、民族传统体育(代码040205),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位列其中。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是由原武术专业拓展而来的,它主要包括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方向。此后,全国一些体育院校相继将武术系改名为民族传统体育系,当然也有部分体育院校以武术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中的代表地位及其在世界的影响力,仍没用武术系这一名称,但其相关的教学内容已拓展为民族传统体育范畴。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设立以后,相关体育院校就围绕武术、中国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三个专业领域逐步设置和构建新的课程体系,一批新开发的理论课程相继进入课堂并出版发行了配套教材,如《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概论》、《中国传统体育养生学》等,为了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探索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科学合理的专业培养方案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规范,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托上海体育学院在2006年、2008年相继召集设有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全国高等院校,针对专业培养目标与规格、专业课程设置等进行研讨,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逐步走向规范。

为进一步促进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和发展,教育部在广泛听取专家和办学单位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经过广泛和深入的研讨和论证,在新一轮的本科专业调整中,将“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调整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因此,对我国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进行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

本研究在此基础上,调取了首都体育学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就专业培养方案的设计理念、培养方案与专业、学科、课程的关系、培养目标、课程设置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与探讨。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首都体院等8所体育院校现行的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展开研究。

三、结果与分析

(一)注重顶层设计

首先,明确大学的功能定位。被誉为美国当代高等教育改革“设计师”的克拉克・克尔(ClarkKerr)曾把战后新兴的高等教育机构称为“多元化巨型大学”,他认为其主要有三大功能,即传授知识和技能、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这三大功能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作为专业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对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和改革,因为专业培养方案是专业建设的顶层设计。而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二)理清课程、专业和服务社会的关系

由表1可以看出,在加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建设过程中,要紧紧围绕课程、专业、服务社会同材料、产品、占有市场的之间对应类比关系来进行培养方案设计和修订工作。要有服务社会的良好结果(社会效益)和使大学生(受益者)就业,就必须培养出具有竞争力的专业人才,要完成上述目标,就要科学选择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也就是找准了本专业突出特色。加强核心专业课程教学实践环节,使所学知识和技能在服务社会中实现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转化,形成综合专业素质,加强学生的职业观念,提升学生的素养,扩大服务社会和国际交流水平与交往深度和广度以及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宣传与推广力度,努力造就和培养复合应用型的人才。

(三)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专业受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支配,它是以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区别而划分的,专业人才之所以成为专业人才,就是因其掌握某一学科或学科群的比较精通的知识,并且提高了与之相关的能力和素质。专业与学科有密切的关系,任何一个专业都有其主干学科作为自己的支撑。在实践中,人们为强调专业的主干学科的重要性,并将其与其它专业相区分,常常习惯以主干学科对专业命名,如物理专业、生理专业等。于是在实践中,人们有时将“专业”混同于“学科”,将这两者错误地视为可以互换的概念。

学科是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学科是按照研究对象划分的,是关于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的科学研究领域[1]。在英文中,“学科”(discipline)的定义:“一个专门研究领域”和“科目知识或教学的分支(abranchofknowledgeorteaching)”[2]。《辞海》中指出“学科”是“学术的分类,指一定科学领域或一门科学的分支。如自然科学部门中的物理学、生物学、社会科学部门中的史学、教育学等[3]。”学科作为一个专门的科学研究领域,具有一定的标准。学科是以探索的对象或研究领域划分的,而一个学科研究领域的确定,首先要有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其次有自己的研究领域的专门术语、概念的理论体系,有自己的研究方法。学科反映的是人类在一定研究领域里对某一客观事物或某一客观事物的某一方面认识的深化,它在实践中的基本形式主要表现为探索研究开发[4]。由于学科的目的在于探索新知识,强调研究分化、深入等。学科的发展和构建对其相关的专业和课程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先导作用。

展现其学科实质的课程则是把适用于专业人才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中所必需的学科知识传授给学生的一个教育实体,主要包括同其学科相关的教育内容和方法手段等方面。从内容来看,则隶属于学科范畴;从课程的构建过程和属性来看,它隶属于教育范畴。由于在实践中,课程是按其内容来划分的,从一定意义上来说,课程是提取其学科研究成果并科学有机组合起来的比较稳定的知识。因此,其课程与学科的不同主要在于,学科的首要任务是不断扩大人类对未知领域的认知,而课程的首要任务却是传递人类已掌握的知识,在其传递知识过程中进行人才培养。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学科、专业和课程是本质属性不同的三个领域。虽然学科与其专业之间有着密切联系,但本质属性却是有严格区别的,区别是:专业是根据大学功能和社会市场规律即社会对其专业人才的需求而设计的有关知识、能力、素质的一种综合结构,是针对人才培养的;而学科则是具有一个特定的研究领域[5];而专业的人才就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来说,都不可避免地附带有多学科、跨学科的特性。这三者概念的逻辑关系是,社会对不同规格专业人才的需求决定着学校的专业培养方案和专业人才的规格,专业培养方案不仅以一种社会需求的特定形式,促进学科的发展,同时还决定着对学科知识的取舍和组合,形成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根据该专业特有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对学科内容具体加以取舍和组合,使之成为可传递的知识单位,这就形成了课程。课程不仅是专业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得以完成的实践途径,而且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得到反馈信息,同时对学科的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四)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指针,它在培养方案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所抽调的8所体育院校中有6所体育院校的培养目标为应用型人才,占75%;在培养目标中明确提出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的,8所体育院校中只有2所,只占25%;8所体育院校没有将创新能力作为其培养目标之一,但都能够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培养目标。

从上述的分析可以看出,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五)课程设置

调研结果显示,各院校的课程结构的名称各不相同,但基本上都能够按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安排公共必修课、专业课和选修课。

通过通识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专业教育课程特别是核心专业课程以拓宽和强化学生学科专业基础;通过专业教育拓展课程特别是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促进学生专业和个性发展。

各院校都突出强调实践环节部分,而且形式多样,如专业实习、毕业论文(设计)、军事训练和第二课堂与社会实践等并能体现其培养方案的职业指向、专业特色和优势。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普通高等学校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本科专业规范中规定必修和选修课程总学时数为2700-2970学时。从表3可以看出:超过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低于总学时数范围的院校有3所,所占比例为37.5%,在总学时数范围内的院校有4所,所占比例为50%。必修课所占总学时比例超过70%的有3所。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低于1300学时的院校有5所,所占比例为62.5%。核心专业课程中理论与技术的百分比差距比较大的有1所,所占比例为12.5%。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安排选修课时,兼顾方向模块课,要恰当选择与将从事职业相关联的课程。以实验、实习、观摩等形式,使理论与实践结合,提高学生将知识和理论专化为运用它们的能力,从而提高综合专业素养。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专业培养方案又同培养目标与规格、学科、课程特别是专业核心课程、实践环节以及市场等要素密不可分,是实现大学三大功能的最有力支撑。

2.培养方案受以上规律综合支配,它是专业、学科和课程建设和发展的最新结晶。因此,在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相关概念及其关系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设计和修订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培养方案。

3.在以市场为导向来制定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的同时,还要强调所从事的核心工作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训练、指导、管理等文化传承工作,要在传承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

4.在实践环节要服务社会,在服务社会过程中地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服务社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

5.总学时应安排在2700学时左右比较适宜,保证必修课学时比例在55%比较合适;核心专业课程学时不能低于1300学时,适当增加核心专业技术课程学时比例,保证其在75%比较合适。

(二)建议

1.注重顶层设计重要性,明确专业、学科、课程与培养方案之间的关系。

2.明确我国体育院校(本科)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核心专业课程还是今后培养方案修订工作的重点。

3.尚需进一步具体确定和构建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学科研究对象、特征、方法、内容、目的和目标。

参考文献:

[1]吴建祖,张兴华,陆俊杰.服务科学、管理与工程(SSme)学科体系构建[J].中国科技论坛.2009(01).

[2]webster’sninthnewCollegiateDictionary[m].36.

[3]辞海编辑委员会.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1126.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8

关键词: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与实践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设施的科学、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工程设施也指工程技术活动。1993年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与其他专业合并为拓宽为建筑工程专业;自1999年以来按照国家专业目录的调整,原建筑工程、城镇建设、交通土建、地下建筑工程、矿山建设等专业合并为土木工程专业。从此上述专业开始按照“大土木”招生,受教育部委托,建设部成立“全国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对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进行指导。专业指导委员会认为所制定的培养目标、毕业生基本规格和培养方案是对专业培养标准的最低要求,体现一般性的指导意见,其核心要求办学院校切实按照宽口径专业规格进行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

2002年11月,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指导委员会编制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本科教育培养目标和培养方案及课程教学大纲》,明确了土木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业务范围、毕业生基本规格。2011年9月7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高等学校土建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颁布实施了:《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专业规范主要规定土木工程本科学生应该学习的基本理论以及掌握的基本技能,是本科专业教学内容应该达到的基本要求。专业规范把实践教学放在了比以往更重要的位置。专业规范列出的所有实践环节几乎都是必修内容,有些环节是为了满足专业教学需要而设置的,有的则是按照专业方向不同而区别安排的。专业规范试图表达的内涵是,学校在实践教学中要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专业规范强调,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要努力尝试,“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研究型学习方式,把合适的知识单元和实践单元有机结合起来逐渐构建适合各校实际的创新训练模式,并把其纳入培养方案【1】。

2011年以来,贵州省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研究》顺利立项,土木工程工程专业以此为支撑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与实践探索。在理论教学实践能力、实验教学实践能力、实习教学实践能力、课程设计实践能力、素质拓展实践能力方面进行了探索,新制定的《2013土木工程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3年7月顺利通过校内专家答辩,并在2013年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共计220人中实施。

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2.1指导思想

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把握国内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发展的规律与趋势,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贵州省教育厅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要求(黔教高发【2012】380号)和《贵州师范大学关于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树立现代教育思想与观念,结合建设行业需求和学校实际,按照普通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培养的基本要求,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与方法,加强基础、拓宽知识面、强化实践能力、注重创新精神培养,充分体现学校的办学特色,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2.2制定原则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时遵循:“系统设计、强化实践、提高能力”的思路;能力为导向与交叉融合的原则;按照学业、就业、创业“三业”贯通,以“出口”引导“入口”的要求。方案制定时贯彻本科教学改革思想,理论课程要求在掌握相关知识的前提下,突出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创新意识;实践性课程结合行业和职业标准,制定相应的具体能力目标,并落实考核形式。1学分以上实验课,原则上要求开设为独立实验课程,控制验证性实验比例,增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的比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为学院相近专业大类招生奠定基础,要为学生攻读双学位或第二学位提供条件,要为学生自主选择发展方向搭建平台,引导学生自主选择恰当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多种学习方式,实施与多种方式相适应的考核评价方式;构建通识课程、专业课程与综合实践课程相互支撑、相互协调的课程体系。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强化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的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人才培养方案的主要内容

土木工程专业本科学制为4年,可在3~6年内完成学业,达到学校授予学士学位实施办法规定的毕业生,授予工学学士学位。毕业所需总学分为:175学分;其中,通识课程43学分;专业课程102学分;综合实践课程30学分。

3.1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掌握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具备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经过工程师基本训练,能胜任房屋建筑、道路、桥梁、隧道等各类工程的技术与管理工作,具有扎实的基础理论、宽广的专业知识,较强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毕业生能够在有关土木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管理、教育、投资和开发、金融和保险部门从事技术或管理工作。

3.2培养规格

(1)知识结构

具有基本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熟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了解文学、艺术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经济、项目管理基本理论;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较扎实的自然科学知识,了解数学,现代物理,信息科学,工程科学,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了解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应用前景;掌握力学的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掌握工程材料的基本性能和选用原则,掌握工程测绘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工程制图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工程结构及构件的受力性能分析和设计计算原理,掌握土木工程施工的一般技术和过程以及组织和管理、技术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掌握结构选型、构造设计的基本知识,掌握工程结构的设计方法、CaD和其他软件应用技术;掌握土木工程现代施工技术、工程检测和试验基本方法,了解本专业的有关法规、规范与规程;了解给水与排水、供热通风与空调、建筑电气等相关知识,了解土木工程机械、交通、环境的一般知识;了解本专业的发展动态和相邻学科的一般知识。

(2)能力结构

具有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查询资料、获取信息、拓展知识领域、继续学习的能力;具有运用语言、图表和计算机技术等进行工程表达和交流的基本能力;掌握至少一门计算机高级编程语言并能运用其解决一般工程问题;具有计算机、常规工程测试仪器的运用能力;具有综合运用知识进行工程设计、施工和管理的能力;经过一定环节的训练后,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或技术研究、运用开发等创新能力。

3.3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时以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出发点,在注重土木工程本科阶段基础教学的同时,提高实践环节比例,建立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课程内容、知识学习方式、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加强实践教学及能力培养方式等关键环节。实施“全过程、递进式”的实践教学体系,建立稳定的大型企业实习基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基本技能、表达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使本科教育与工程实际更好的结合,提高学生竞争能力,缩短学生就业适应期,获得用人单位认可。专业课程分为四个模块: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核心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四个模块层次递进,逐步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相关专业基础课程模块是工科专业需要修读的课程,培养学生掌握工科专业需要具备的基础知识,包含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以及大学物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主要培养学生掌握土木工程专业的基础能力,主要课程有土木工程概论、画法几何、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材料、autoCaD、工程地质、工程测量、电工学;专业核心模块讲授土木工程专业的核心知识,主要包括三大力学、土力学、钢筋混凝土设计原理、钢结构设计原理、工程计量与计价、土木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工程监理;专业方向课程分方向具体培养学生从事建筑工程或交通土建工程生产的能力。课程设置针对不同方向按照实际工程需要开设。如建筑工程专业开设房屋建筑学、高层建筑、pKpm应用等课程,道路与桥梁工程开设地基处理、隧道工程、桥梁工程、道路勘查与设计等课程。

土木工程专业(建筑工程方向)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表1

土木工程专业(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课程结构及学分分布表2

4.实践教学体系

经过改革的2013人才培养方案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涵盖: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综合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三部分。通识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大学计算机实训、军事理论与训练、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业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土木工程材料实验、autoCaD实操训练、电工学实验、材料力学实验、土力学实验、造价软件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pKpm工程软件应用、钢筋混凝土结构试验;综合课程实践教学模块主要包含:认识实习、工程计量与造价管理课程设计、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建筑工程方向)、基础工程课程设计、钢结构课程设计、地基处理课程设计(道路与桥梁工程方向)、工程地质实习、测量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

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社会实践体系、课程实验教学体系、实习教学体系、课程设计教学体系、毕业设计教学体系。实践与理论教学体系既相互独立又互相支撑,循序渐进的培养了学生的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2】。实践教学环节可归纳为实验、实习、设计3个层次。实验由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三部分组成;实习由专业基础实习和专业实习两部分组成;设计是土木工程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培养学生工程能力的关键阶段。设计环节由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两部分构成,课程设计是学生进行工程设计的入门训练,对于学生掌握工程设计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运用专业知识于局部和整体起到有效作用【2】。

实践教学是土木工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强化学生工程素养,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2013人才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比例中加大了实验、实习、设计环节的实践教学权重,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真正实现知识、结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9

1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1]。简单地说,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和手段。高职教育为职业教育,偏重于培养面向生产服务一线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达到此目的,高职院校不断探索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教育模式,虽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加快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创新能力,真正满足企业对物流管理人才的需求方面还需要进一步努力。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1行业针对性不强,人才培养定位不清晰

物流作为一个综合性、交叉性学科,涵盖知识面广,涉及行业众多,不仅包括仓储、运输等基础性专业知识,还包括第三方物流、采购、国际物流等专业知识,更要考虑行业特性。因此,高职院校需要针对不同的行业物流,进行岗位细分,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却很少进行行业细分,这就导致物流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虽然学习了很多物流知识,但针对性不强,难以满足企业需求。

1.2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过程中调研不充分,培养方案缺乏科学有效论证

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是培养高质量物流专业人才的基础,因此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过程中,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然后进行充分有效的调研,并邀请行业专家、学者对培养方案进行论证。现阶段高职院校物流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时,虽然也进行调研,但由于行业专家只了解企业用人需求,而高校学者则更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要把企业对人才的需求转换为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虽然学校会组织专家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但很多是走过场,难以真正发挥其作用,这就导致了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并不能真正反映企业需求。

1.3课程设置不合理

由于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在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方面,不能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不能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置相应课程,而是照搬其他高校物流管理专业既定课程,课程偏重于理论及概念的解释及分析,缺乏对企业物流管理实际案例的教学,致使人才培养定位缺乏针对性,市场竞争性不强。

1.4教材与实际脱节,内容重复严重

教材是专业课程体系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所用的教材,在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与教学内容体系上存在严重不足,教材内容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地区、物流行业发展实际,且各门课程之间内容重复度高。比如国际货运的内容,不仅会在现代物流管理概论中出现,同样也会在运输管理实务、国际物流等课程中出现,严重影响了教师授课情绪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5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单一,实践教学薄弱

物流属于操作、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要求学生具有很强的动手实践能力,然而目前各大高职院校主要是采用课堂授课,实践教学十分薄弱。原因在于物流专业起步晚,办学时间短,且物流实验设备投资大,所以各高职院校要么是缺乏实验室建设投入,要么是片面追求实验设备的自动化程度,学生无法介入,无法达到实践教学的目标。

1.6师资队伍建设严重滞后

主要表现在:一是物流专业师资力量严重短缺,通常一个专业只有3~5个专业教师;二是物流师资结构不合理,主要体现在年龄结构不合理、学历结构不合,物流教师普遍偏年轻,物流专业教师拥有博士学位者偏少;三是拥有实际从业经历的物流教师比例偏低,大部分物流教师是从学校到学校,授课时照本宣科,难以保证教学质量。

2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模式的改革方案与措施

2.1结合区域经济发展与学校自身办学资源,进行行业细分,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突出办学特色

物流是综合性生产型服务业,它几乎涵盖所有的经济领域,所以高职院校不可能全面开展各个行业各个环节的研究与教学,学生也不可能通过在校三年的学习全面掌握物流领域的所有知识。虽然所有的物流活动都包括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活动,但又有着各自不同的行业特性,因此,针对行业确定物流人才培养定位,是解决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针对性不强的关键。此前,虽然各高职院校都在探索校企间的订单培养,但由于单个物流企业对人才需求量有限而无法持续进行。如果高职院校能够针对行业进行人才培养,就可以由行业内2~3家或更多家物流企业将人才需求规模化,联合起来进行订单培养,一方面可以解决人才培养针对性不强的问题,另一方面解决单个企业订单培养人数少而受限的问题。中国冷链百强企业中河南占三家:漯河双汇、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许昌众荣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河南工学院物流专业与其中的河南鲜易供应链有限公司已有多年的校企合作经验,河南工学院开设有制冷专业,因此在河南工学院针对河南冷链行业培养物流专业人才,可以实现跨学科的物流综合人才培养,定位明确,针对性强。

2.2优化物流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制定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明确物流人才培养定位,从物流行业需求出发,分析职业岗位群的能力标准,强化实践性职业能力的培养。因此,制定高职院校物流人才培养方案,首先要针对区域内所选定行业的物流企业进行充分调研,并邀请该企业的物流专家参与到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中,从培养目标、资源配置、方案制定、实施方面进行全面对接,真正实现校企双方共同培养。只有企业真正参与人才培养,才能充分利用企业资源,依托企业实现专业认知、专业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是为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因此,要求所培养的学生必须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具有爱岗敬业、吃苦耐苦、团结协作的精神,而且要有过硬的专业技能,掌握物流管理专业人才所需的仓储、配送、信息管理、客服等主要岗位技能,还要重视系统思考能力与可迁移能力的培养,以便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3建立基于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

工作过程是在企业里为完成一件工作任务并获得工作成果而进行的一个完整的工作程序[2]。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即是基于工作过程的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开发流程如下:一是进行物流职业岗位群分析。通过对德邦物流、河南鲜易供应链等物流企业进行深入调研,同时针对物流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显示,物流专业学生就业的岗位群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物流营运类:仓储管理、配送管理、采购管理、运输调度、信息处理等。第二类是物流营销类:客服、物流市场开发人员。上述两类人员经过2~5年基层工作经验积累,可成为主管或经理级别的初中级管理人员。二是进行职业岗位能力分析。通过分析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可以归纳出高职物流管理人才培养的能力,见附表所示。三是根据职业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及对应的能力要求,对所应掌握的知识技能进行分析,构造对应的物流专业课程。

2.4以职业活动为中心,构建课程学习领域,以项目为载体,加强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关键能力的培养

通过物流行业细分,校企共同培养,由校企专家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完整的职业活动为中心设计课程,将课程体系由学科体系转向工作体系,即变“知识本位”为“能力本位”。在课程体系开发中,从专业服务的岗位(群)工作任务调研入手,并依据典型工作任务的能力要求,分析、归纳、总结形成不同的学习领域,再经过科学的分析,实现行动领域到学习领域的转化,构建专业课程体系,从而将职业工作任务要求转换成课程内容。在具体教学上,教学内容及时根据行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变化调整更新。教材则由学校不同专业的教师组成开发团队,并在企业人员的支持下共同完成,教材内容以职业岗位的具体任务和工作情景为主,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步骤和一定的提示、参考以及具体操作环节的注意事项等。教学方法上重视岗位技能训练,加强实践教学。

2.5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针对物流师资严重短缺问题,可以采取引进人才和引进智力相结合的办法,广开渠道,公开招聘,引进优秀的人才,优化师资队伍“学缘”结构。同时邀请校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对于校内新进的年轻教师,实施“双师”工程,让他们去物流企业参加参与生产实践,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

3结论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所以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首先要进行行业细分,明确人才培养定位,通过校企合作,建立以职业活动为中心的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培养满足企业需要的物流人才。

作者:田丽单位:河南工学院

参考文献:

法学专业培养方案篇10

(一)给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基本原则

在高职教育当中,进行专业人才培养,构建培养方案总体需要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首先,培养方案必须贯彻国家教育方针,遵循高职教育的相关政策法规。其次,需要开展社会调查,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增强本专业能力,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最后,在培养方案当中还需要贯彻“工学结合”的指导思想,重视专业实践环节,争取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具备开放性和职业性,根据实际情况定制培养方案,对待具备不同情况的同一专业学生,也需要制定不同的培养方案,尽力使培养方案与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要求相互契合[1]。

对于给排水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要以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重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关注注册工程师的基本训练效果,关注创新精神和工程素质,使学生在毕业时,掌握给排水工程相关的工程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管理和研究开发的能力,并具备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二)?o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情况来看,部分高职院校中过度关注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往往会采取一系列措施诸如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改革等多种形式,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却忽视了学生的素质问题。近年来,部分工程人员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大幅下降,贪腐案件频发,社会的不良影响对专业人才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带来了更高的要求,这些都要求高职院校开展职业道德和责任观教育体系,进行有针对性的职业道德教育,不但要进行思想教育,还要通过更加多元的教育方式,将道德感和责任感根植于学生的意识当中,学生既需要具备知识能力,也需要具备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将做人与做事相互结合,做人通过做事体现,做事通过做人保证。[2]这是作为专业人才,从事专业岗位,设计建造出“良心工程”的核心所在。

二、构建高职给排水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构建步骤和课程设置

想要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首先需要进行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和职业能力分析,提供科学依据,在培养方案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作为主线,通过构建课程体系结构模式和实践技术路线,形成教学计划,最后完成方案构建。

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通常基于典型工作任务进行设计,即通过人才需求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给排水专业的职业行动领域,通过学习分析确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技能和相关职业能力、道德素养等,课程设置需要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延展、实践四类课程。

(二)教学方式和考试模式

给排水工程专业课程涵盖面广,教学内容多,容量大,在专业人才培养的过程中,需要采用更生动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重视因材施教,变教师主导的“教中学”为学生主导的“做中学”,鼓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意识,进行技术实践,把给排水实践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还可以通过分享国内外典型给排水工程设计图纸,让学生了解专业领域的新进展。对于给排水工程学生的最终考评模式,可以引进企业专家,将毕业答辩或验收考试与实习相结合,结合岗位和工作实例开展答辩,完成对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考核评价。

(三)oRe教育理念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