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节能减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1:00:08

行业节能减排篇1

1.1能源浪费严重

我国的电力工业耗能巨大,电力工业大多采用燃烧煤炭的方式进行发电,这样的比重占到了五分之四以上,消耗了我国近半的煤炭资源。但是这些工业部门并没有完全利用资源,而是造成了相当大的浪费。2009年,该产业平均供电煤耗为320克/千瓦时,厂电率为4%。但是早在十年前,日本就已经达到了这一水平,法国更是超越了这一水平,达到了供电煤耗331克/千瓦时,厂用电率为5.42%(包括脱硫过程消耗的电能)的高水平。不难看出,我国电力工业在此方面还处于起步阶段,能源浪费程度较高,有待改善。

1.2技术落后,设备陈旧

节能减排工作与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如若没有先进的技术与设备,我国根本无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只能一直处于落后阶段,目前我国已经与世界水平拉开了接近二十年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国内企业很难获得节能减排方面的融资,以致没有足够的经费进行研究,只能依靠从国外进行技术引进和设备进口。尽管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在这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对许多新的技术、设备和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但是仍然与发达国家有着巨大的差距,主要体现在投入有限、创新元素相对较少、对市场的适应能力较弱等等。

1.3数据杂乱

在我国,节能减排工作是以全社会参与的方式进行的,综合了行政、法制以及市场的多种手段。在参与主体当中,政府起到主要的领导作用,通过颁发行政命令统领方向,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常常出现数据文件多、杂、重复、不协调等问题,致使工作进程缓慢。与之相比,市场的调解与促进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我国在此方面的力度显然不够。

1.4体系不完善

第一,电力企业需要进改革和完善相关的考核机制和评估体系;第二,强化节能减排系统能力,解决一部分电厂没有完整历史记录,物料分配不均衡,脱硫系统的台账不够明确等相关内容;三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提高专业化程度的培训。

2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评价指标数据

优化保证严谨地对于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有效测评,本文深入多角度进行分析,提供多元化的分析思路,创建更加完整的电力节能减排评价模型,此模型主要的功能是分析电力行业与政府部门以及企业的节能减排情况,进行评价的思路如下:

2.1选择评价指标

总结电力领域中节能减排评价的基本目标,重建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得出详细、具有方向性评价指标要具体表现出电力领域进行节能减排的效果,尽量符合节能减排所提出的相关需求。

2.2将指标数据进行无量钢化

首先,在定量评价指标的无量钢化处理过程中,即是对数据进行求解隶属函数的过程,要根据指标本身的性质来确定相关的函数。其次,定性评价指标的量化处理。对于只能进行定性评价的指标,采用评价等级(差、较差、一般、较好、好)隶属度的方法来确定。

2.3对节能减排系统中政府层面及企业层面进行分析

深入对电力与涉及到的政府部门以及企业之间的联系进行深入分析,总结各种指标反映出来的评价结果。政府方面,要颁布完整并且极富有执行性的发展规划与保障体系,加大宣传力度,刺激各个监管部门进行严格的监督工作与考核制度。企业方面,一级评价指标是指准入性评价指标,将绩效性评价指标与工作指标相结合在一起,另外一级评价指标值指专家得出的具体结论与分析办法。两级指标共同组成对企业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系统指标数据优化措施

3.1完善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政策机制

节能降低消耗与减少排放在节能行业中都占有重大的分量,两者双管齐下可实现最佳的节能效果。节能工作是一项需要长久的恒心才能实现,完善整个企业的减排规划,让减排工作可以进行科学性的实施。将工作用科学理论进行严格的规划与实践,整个减排工作就会更加有序性。基于电力节能减排工作中的阻碍问题与标准化建设的实际情况进行逐一的解决。

3.2积极改善产业环境

煤矿行业主要向发电厂实现煤炭供应,这个原因是由于我国的发电技术基本都是通过火力发电实现的。煤炭的储备量相比其他资源较为丰富,但是由于其不可再生的性质,以及目前大规模的开采,使得可利用资源逐渐减少,并且受到运输、资源开发、环境等相关因素的限制。清洁能源相比较而言具有很大的优势,凭借可再生能源、开发机会多、对环境影响较小等优点在目前比较受欢迎。因此,促进清洁能源的迅速崛起,协调企业内部电源结构,让可再生能源消耗保持稳定。

3.3加大电力企业的政策执行力度

行业节能减排篇2

认真贯彻国务院、交通运输部和省、市、县关于对节能减排工作的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交通运输工作全局,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节约燃油、节约土地和环境保护为重点,以规划、政策、督查、服务为着力点,以管理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保障,扎实做好交通运输行业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工作,努力构建较为完善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交通运输发展模式。

二、节能减排目标

(一)排放不达标的老旧车辆逐步报废

(二)新进入道路运输市场的车辆必须在交通运输部公布的《燃料消耗达标车型表》或《过渡期车型表》内的车型从源头杜绝高能耗车辆进入我县运输市场。

(三)在我县交通运输行业初步建立起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节能减排管理长效机制,形成管理顺畅、机制严密、考核到位的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新局面。

(四)完成县政府制定分配的考核量化目标任务。

三、工作任务

1、优化完善节能型交通基础设施。要在交通发展中抓好资源节约工作,建立较为完善的农村公路网络,全面推进不同层次路网间的衔接配套,最大程度地发挥路网的整体效益,要科学规划建设综合运输体系,通过优化配置不同运输方式和公路运输站场布局,使各种运输方式的优势得到充分合理的运用,要充分加强对我县渡口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提高渡口的渡运效率。

2、积极推广应用交通节能项目。在农村公路路面硬化建设上力争使用节能建材。

3、建立交通能源消耗统计及分析和能源消耗统计报表制度。全面掌握和监测行业用能状况和水平。局属各单位和相关交通企业均要建立相应的能源消耗统计体系,按照相关规定和要求,做好统计数据的填报整理和汇总上报工作。

4、加强节能减排的宣传、培训。充分利用报刊和交通网站等,广泛宣传我国资源环保形势和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宣传国家节能减排的方针政策宣传交通节能“四新”技术等积极参加各类节能减排培训,加强对本行业内从业人员的教育与培训。

5、建设节约型机关。局机关和局属各单位要积极行动,示范发挥节能减排的表率作用,倡导健康文明、崇尚节约、合理消费的机关文化。在采购中优先选用节能环保型设备,从节约用电、用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和推进公务用车节能等方面提出要求,将节约型机关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

四、工作措施

一是建立组织机构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领导。县局成立由局长任组长姚景红副局长任副组长局运政股、局办公室、局公路股、局农官办、运管所、公路站、路政队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交通运输系统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局运政股。领导小组负责对全县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行指导、协调和监督,统筹解决在交通节能减排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局属各单位要尽快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节能减排工作的组织领导,做到节能减排管理责任到人,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二是营造良好的节能减排舆论氛围。加大交通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宣传力度定期开展节能减排政策宣传,充分利用电视、报刊等多种形式,对节能减排工作进行全方位立体宣传不断增强交通运输行业的节能减排意识。

三是加大运力结构调整力度。把好营运车辆准入关。严禁高耗能车辆进入运输市场,严格执行老旧交通运输工具报废、更新制度。对高耗能、排放超标的老旧车辆和经综合性能检测,车辆的技术状况达不到二级以及已到报废年限或行驶里程的车辆逐步清理出运输市场。

四是强化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的监管力度。加强对营运车辆二级维护的监管,对于随意减少二级维护项目或者只收费不维护的定点维护企业和提供虚假车辆性能检测报告单的检测点,一经检查发现将按相关规定对该企业进行处罚。

五是进一步加大公路施工节能减排管理力度。结合公路工程招投标,落实节能减排措施。对进入施工场地的重点耗能机械设备制定监督管理措施将合理控制施工机械设备的能耗与改进施工工艺工程质量结合起来达到节能减排目的。

行业节能减排篇3

一、充分认识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省中小企业暨民营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财政增收的重要来源和城乡就业的主要渠道。但也应该看到,我省中小企业在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体现在总体素质不高、增长方式粗放、结构不合理等方面,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工艺和装备落后,资源利用率低、环境污染重。如,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的建材行业,落后工艺的80%集中在中小企业;化工、纺织、造纸以及服务业等行业中小企业也存在用水浪费及超标排放等现象。

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是深入贯彻十七大精神,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吉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战略方针和紧迫任务。做好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有利于改进工艺装备、提高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品质量、有利于引导中小企业尽早走上科学发展之路;有利于增强中小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全省中小企业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要从战略高度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积极转变企业发展方式,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走投入小、产出多、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二、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

(一)指导思想。

按照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以提高能源利用率为核心,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根本,坚持节能减排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加快技术进步相结合,围绕重点领域、重点企业,综合运用经济、技术、法律和行政手段,推动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努力实现全省中小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为完成“十一五”全省节能减排目标奠定基础。

(二)工作目标。

中小企业能源消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要达到国家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的要求。使中小企业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达到预期目标。

(三)主要工作任务。

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思想认识。要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刻领会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增强全系统干部职工和广大中小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努力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部门联合行动、全社会共同推进”的工作格局,营造有利于节能减排的良好舆论氛围。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采取多种形式,广泛组织宣传发动。要充分利用信息网和主流媒体,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基本知识和先进经验,广泛开展节能环保科普宣传活动,开展针对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相关培训,切实把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观念渗透到广大中小企业及职工心中。

2、淘汰落后产能,控制“两高”行业的发展。严格按照《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和相关法律法规淘汰中小企业中的落后技术、工艺和装备,重点是能耗高、污染大的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电力等行业。密切关注落后产能转移趋向,防止以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形式新增落后生产能力。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搞好规划,按照相关要求,有步骤、分批次实施淘汰“两高”、“五小”企业及落后产能企业。

3、加快节能减排技术开发和推广,促进循环经济发展。针对中小企业的特点,加快开发节能减排共性、关键和前沿技术,培育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采取多种方式加快高效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和新设备的推广应用。落实全省循环经济“十一五”规划,深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工作。鼓励重点行业中小企业使用“零排放”技术、废弃物综合利用技术等循环经济发展的减量化技术、再利用技术和再循环技术,推动企业实现内资源闭环流动。

4、搭建要素服务平台,健全节能减排服务体系。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强化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咨询诊断功能,积极鼓励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为中小企业开展服务;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开展政策性担保业务,为创新成长型企业、清洁生产企业、节能降耗改造项目、整体实施节电企业搞好融资扶持;着力破解人力资源约束矛盾,加强企业节能减排专业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育,提升企业整体素质。要及时总结和推广企业节能减排的好做法、好经验,推进工作开展。

5、强化工业中小企业管理,促进节能减排增效。工业中小企业是我省能源消耗的重点领域,加强工业中小企业节能管理势在必行。中小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引导企业加强管理,夯实节能减排基础;引导企业完善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引导和督促企业依法获得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所必须的产品质量资格和许可。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建立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三、加强中小企业节能减排的组织领导和工作指导

(一)要高度重视。节能减排是一项系统工程,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日程,抓紧抓好。各级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建立节能减排工作责任制,领导挂帅,指定处(科),落实专人负责。要明确任务,落实责任,保证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认真落实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和《吉林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中小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

(二)要强化保证措施。各市(州)、县(市、区)中小企业主管部门要协助相关部门,按照“淘汰一批、升级一批、发展一批”的目标,研究制订利于节能减排工作的财税、信贷、担保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并探索建立落后产能退出机制。

行业节能减排篇4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应用

正文:

长期以来,电力行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发挥了基础作用,满足当前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但是在进行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为了满足当前节约型社会建设的要求,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能源转化的效率,降低电能实际运行的损失,优化整体电网配置,保证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

1.电力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电力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不可缺乏的组成部分,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发展。在当前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前提下,电力生产速度不断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电能消耗巨大,增加了实际生产成本,影响到电力行业的长远发展。下面就针对电力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展开论述。就目前而言,我国电力行业积极朝着节能降耗方向发展,但是在实际改革过程中,受到传统管理体制的影响,导致改革效果不明显,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电力资源配置不科学,无法全方位满足社会经济的需要,不能真正提升电能的运行效率。在电力实际发展过程中,没有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无法保证节能减排措施真正落实到位,影响到电力行业发展的经济效益。就目前而言,我国针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技术投入力度不够,与国外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由于我国不重视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科研投入,导致缺乏自主创新的能力,在具体落实节能环保目标过程中,缺乏关键核心技术,很多设备严重依赖于进口,从而直接增加了节能减排的投资,很难达到预期目标。

2.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发展分析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迅速发展,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严格落实节能减排标准,从而为当前节能减排的发展提供借鉴和帮助。第一,电能节能减排发展。为了实现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重点做好节能减排,在电能实际生产过程中,不断利用清洁能源,降低能源消耗,避免出现更大的污染。第二,侧电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在供电企业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提升用电效率高,提升电网精细化管理水平,最大限度的降低电网建设力度,不断降低电力成本。根据以往的发展经验,我国不断完善当前电网建设,在进行新发电厂和电网建设过程中,不断分析总结经验,科学合理的规划电网,不断应用超高压输电技术,最大限度的降低电能输送的能耗。

3.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措施

在电力行业发展过程中,需要结合电力行业发展情况,建立完善的电力行业发展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制定可持续发展战略,从而推动电力行业的良性发展。因此,下面就针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措施展开论述。第一,供电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发展情况,成立专门的节能减排管理小组,明确节能减排工作标准,优化实际工作流程,做好电力终端使用的调查,并且及时有效的做好用电汇报工作,从而为企业制定更加完善节能减排措施提供借鉴和帮助。第二,采用信息化管理手段。在进行实际管理过程中,电力企业可以结合实际情况,对用户用电情况,引进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动态的跟踪,然后做好用电状态监测,分析电力设备出现故障的原因,然后进行及时有效诊断,从而为提升电力管理水平打下良好的基础。同时,需要电力实际运行情况,不断引进科学化检测手段,积累丰富的检测经验,选择科学合理的维修方式,满足当前节能减排的标准。第三,建设智能电网。在进行传统电网改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加强智能化电网建设,从而电网实际运行的效率,最大限度降低电能损失,实现节能减排的目标。首先,利用智能电网,可以实现并网发电,实现跨区域之间互联,优化电能组合模式,不断扩大传统电能开发模式,并且可以及时有效发展电网运行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保障实际管理的灵活性,不断降低电网建设投资成本。其次,利用智能电网,可以从根本上提升电能利用效率,不断降低电能运输各个环节的损耗,从而提升电能经济效益。最后,在智能电网实际运行过程中,能够为用户提供优质的服务,提升双方通信水平,可以利用智能表,对用户用电进行动态的监测,保证把出现故障信息及时有效的反馈给电力企业。另外,随着智能电网的不断应用,用户可以非常明确了解用费信息,自觉落实节能减排行动,从而为电力行业节能减排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为了提升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有效性,在实际落实节能减排理念过程中,需要电力部门做好内部管理改革,优化内部管理效率,不断加强智能电网的建设速度,从而满足当前节约型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积极投入节能减排技术开发的力度,不断开发新的节能设备,从而满足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马淑芹,于宏兵,蒋彬,张霞,闫春红,展思辉.电力行业节能减排途径探讨[J].环境工程,2008,(S1):196-199+251.

[2]王天正,王佩璋.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探讨[J].山西电力,2008,(04):68-70.

[3]王志轩.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及对策[J].华电技术,2008,(05):1-6.

行业节能减排篇5

关键词: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对策;发电结构

中图分类号:F407.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0前言

在我国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着一些能源与环保方面的问题,阻碍着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发电结构不合理。二,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效果差。三,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够。在我国电力行业进行节能减排工作时,主要存在着上述几方面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解决。下面就对具体的问题和解决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

1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现状问题分析

1.1发电结构不合理

从电力行业的发电结构方面来看,结构非常的不合理,采用煤炭发电的比重过高,导致了严重的能源的消耗和对环境的污染。而采用风能,核能等可再生能够的比重过小[1]。另外,从电网方面来看,电网的网架结构比较薄弱,尤其是超高压输电线路的比重过低。很多变电站的站点布局也不是特别的合理,电压等级不足,高损耗变压器仍然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很多电网的电压质量不高,供电能力有限,线路损耗过大。由此可见,发电结构极其的不合理,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

1.2污染物治理设施的稳定运行效果较差

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另外一大阻碍就是污染物的排放量问题。从我国电力行业的长期发展来看,采用煤炭进行发电的方式在短期之内还是不会改变的。在烟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以及重金属等污染物的排放量严重的超标,其中对电力行业影响最大的就是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问题,进而给我国的资源和环境带来了很大的压力,这不仅会影响到电力行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和对环境的严重破坏,也会对我国经济的发展造成很大的影响。

1.3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足

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主要通过行政命令,法制法规和市场激励的方式进行。其中最为主要的方式就是通过政府部门颁发相关的行政命令进而推动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进行。例如,涉及到对发电厂二氧化硫控制的行政法规。对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方面的法制法规在国家和部委层面上的就颁布了100多个。这对于仅国家和部委层面就已颁布有90多个。虽然,通过行政手段为主的管理方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能够起到较为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采用市场手段进行调节的效果会更好,但是就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严重不足。

2解决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存在问题的有效措施分析

2.1大力推进电力结构的调整

针对于我国电力行业发电结构不合理的情况,应该不断的加强对于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力度,充分的利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进一步推进我国电力结构的调整。其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应该解决在水力发电过程中遇到的困难,进一步加快水电开发的步伐。由于水能是可再生能源,水电开发不仅能够节约不可再生能源,还可以起到不污染环境的效果。其次,积极的研发新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进一步扩大水力发电的效应,促进我国电力行业的优化和升级。我们还应该积极发展洁净煤燃烧技术,进而高效,充分的利用煤炭资源,尽量减少能源的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再次,在电网建设方面,应该不断的加快省级和区域的输电往架建设。不断的提高电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省电网间以及区域电网间的在电力电量的相互支援。进而最大的发挥电网在电力电量互济和水火互补方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另外,还应不断加强城市和农村电网的建设,进一步实现电源和电网,输电和配电同步协调的发展。在确保电站和电网能够基本供电的前提下,进一步支持分布式能源系统的发展,充分发挥低投资、低输电损失、高供电可靠性和采用可再生资源等特点,从而确保重要用户电力供应,不断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2.2加强老机组技术改造的力度

在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针对于污染物设施运行的稳定效果差,需要通过对非淘汰机组主体设备以及重要耗能辅机系统进行改造,通过利用和改进监控和优化运行,状态检修技术等手段,不断的提高电厂生产自动化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推广污染物处理技术,通过粉尘监测,进一步完善吹灰和在线经济分析系统,并且应该做到能够及时的进行调整。另外,还应该积极的采用变频调速等先进的电机调整技术,不断的降低厂用电率。应该加强对烟气脱硫等设施的管理和建设[2]。针对于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硫的排放量在全国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最大。因此,要想真正的将二氧化硫的排放量控制在最低,就应该采用先进的脱硫设备进行脱硫处理,不断的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量。除了电力企业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之外,从整个电力行业的角度上看,还应该进一步完善烟气脱硫技术的相关规范,不断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等方面的行业标准。要不断的研究脱硫的可靠度指标,进而为对脱硫设备的科学监管提供数据依据。我们还应该继续加强烟气脱硫后的评估工作,总结经验教训,进而促进行业的优胜劣汰。我们还应该积极的推进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推动采用市场化的方式不断提高脱硫设备的可靠运行。

2.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节能减排能力的保障

针对于采用市场手段促进节能减排的力度不足的问题,我们应该将节能减排的指标不仅通过行政法律的手段加以确定,还应该积极的推进市场化机制的进一步发展。要充分发挥以市场为基础的节能减排的新机制,综合运用各种价格、信贷、财税等经济手段不断的推进节能减排。加快电力市场的建设,形成在政府宏观管理指导下,通过市场机制有效进行公平竞争,开放有序和行业自律等的电力市场体系[3]。并且应该继续推动电力价格改革的步伐,进而使电价形成机制中充分的体现环境和资源的因素,有效的采用价格杠杆的调节手段促进资源的节约。另外,还应积极推进烟气脱硫等特许经营和排污权交易,吸引更多的企业参加到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促进电力工业不断加快结构调整,提高能源利用的效率。

3结束语

本文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势与对策进行了分析和探讨。通过对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研究,从而使我们了解到,要想促进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发展,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不仅需要政府行政法规的监管,还需要电力企业不断的进行优化升级,采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促进技术革新,研发处理多种污染物的设备,对污染物进行净化,尽最大努力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而且还需要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促进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相信,通过多方面的努力,一定能够进一步的推进我国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不断的促进电力行业的优化和升级,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徐凤刚.电力行业节能减排形式与对策.环境保护,2007(9):38-40.

[2]舒型武.简析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途径.冶金能源,2008,27(3):6-9.

行业节能减排篇6

关键词:电力企业;节能减排;浅谈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11-0-01

2011年,我国全社会用电量平稳较快增长;发电装机容量继续增加,结构调整加快,装备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节能减排取得新进展。2011年,一批国家重点电源、电网建设项目按期投产,对电力工业的合理布局、优化配置和转型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抓好电力行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对于全国的节能减排具有决定性作用。

笔者所在的新县电业局在大力节能减排工作中,以高度的责任感,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电力调控力度,为新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不竭的“绿色”动力。

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

一、树立科学发展的观念,加强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构建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

深入领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节能工作的讲话以及上级有关部门关于开展节能工作宣传的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节能减排宣传工作,组织供电企业各部门,开展“科学用电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空调提高1摄氏度”等一系列宣传活动。通过发宣传材料、现场用电咨询,赠送科学用电手册等措施,向有关部门广泛宣传节约能源的重要性。结合当前科学发展的大趋势,使节能减排的观念深入人心。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电价制度,实行差别电价,通过价格机制,运用市场经济的规律,促进降能减耗,建立节约能源长效机制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现行的经济现状,市场经济条件下,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主导的,作为供电企业,我们可以配合国家的相关政策的施行,为抑制高耗能行业盲目发展和低水平扩展,对高耗能行业实行差别电价政策。我县通过严格执行差别电价,县城部分列入淘汰类、限制类企业已完成了设备技术改造,有的企业正在加大对设备的技术改造力度,提升产品升级,部分企业已停产、转产或关停,初步显现了产业政策与价格杠杆有机结合的效果,能耗状况得到较大改观,对节能降耗、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缓解电力供需矛盾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显示出科学的电价制度对节能减排工作的巨大推动力。

三、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大水电等清洁能源在供电组成中的比例,积极发挥供电企业调节供电构成的优势,开辟绿色电网

电能是二次能源,是“昂贵”的能源,哥本哈根会议释放出的信息是,气候变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低碳经济和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共识,节能减排工作以逐渐显现其重要性和紧迫性,因此改革能源结构,推进清洁能源在能源组成中的比例越来越成为趋势,水电在现实情况下就显现出其巨大的现实性和优越性。新县位于中国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地理分界线上,属亚热带向暖温带过渡区,雨量充沛,水资源丰富。全县能并网发电的水电站10座,新县电业局精心调度,按照节能、环保的原则,充分发挥水电的调节作用,优先满足水电厂满发、多发。2010年,新县电业局水电上网电量达520万千瓦时,按火电平均煤耗324克/千瓦时计算,相当于节约标煤约0.16万吨。我局在实践加大清洁能源构成的道路上已经踏出了坚实的步伐,绿色电网的光明前景已经出现端倪。

四、建立健全设备管理机制,积极开展节能测试和评价工作,逐步更新节能型设备

节能降耗的直接做法就是制定相关产品能效标准,通过损耗的降低,使得电力需求相应降低,从而使发电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得以避免。国外研究表明,工业三班制,负载率75%条件下:“64”系列比S11平均多耗电:每千伏安每年115kwh;“73”系列比S11平均多耗电:每千伏安每年97kwh;“64”、“73”系列比S11平均多耗电:每千伏安每年106kwh。假设每个大型企业用高损耗变压器5万kVa,若用S11变压器替换后:每年节电530万kwh;每年节约电费265万元;投资回报期2-3年。更新节能设备的效用可见一斑。我局在原有很多变电站主变为高能耗变,技改工作中我局将更换节能型变压器作为重要工作,现在大部分为有载调压或可有载调压控制的变压器,例如我局新建的35KV沙窝无人站主变就为S11型有载调压主变。通过供电可靠率、线损率、无功补偿等数据的采集计算与分析,我们看到节能降耗效果较明显。

五、加强需求侧管理(DSm),提高负荷率,为节能减排注“强心剂”

关于DSm潜力宏观研究表明,到2020年中国节电潜力可达2000亿kwh;年负荷曲线中最大负荷95%以上部分(高峰负荷,5000万kw)可以通过负荷管理手段削减或转移。如果再考虑一些促进DSm实施的其他激励政策和措施,到2020年发电侧可以减少装机1亿kw以上。电力公司(作为供应侧)采取行政和财政激励手段鼓励需求侧用户采用各种有效的节能技术和措施改变其需求方式,在保持能源服务水平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源消费量和负荷水平,从而减少新建电厂投资和一次能源消费量,取得明显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六、健全管理,严格执行各项运行标准和规范,规范供电企业日常工作,提高办公效率

当下我局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创一流工作,通过与专家组专家的探讨,我们的日常工作中要自觉按照创一流工作的标准要就自己,必然能够提高我们办公与工作的效率,从而提高整个供电企业的工作效率,同样也是为节能减排工作做贡献。

节能减排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经之路,是全球气候问题的解决良方,作为电力企业,我们应该继续执行“节能与开发并重、节能优先”的方针,从观念、制度、管理、创新四个方面全面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大科技改造投入,努力超越,追求卓越,发展绿色电力之路,勇于承担时代赋予的使命,争当节能减排工作的先行军!

参考文献:

[1]曾鸣.电力需求侧管理(DSm)经济效益评价新准测探讨:对最小成本计划(LCp)评价准则[J].中国能源,1994(07):17-24.

行业节能减排篇7

(1)我国经济仍将快速增长,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将比2010年增加120%以上,对电力的需求也将翻一番左右,全社会用电量将达到8万亿千瓦时的水平,对电力行业保障能力提出更高要求。(2)可再生等非化石能源受资源限制,以及可再生能源发电本身随机性、间歇性、不可调峰性等特征的影响,电力行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仍将保持以煤为主的电源结构。(3)电力行业通过技术改进促进节能减排虽仍有一定空间,但潜力有限。2010年我国供电煤耗达到333克/千瓦时,已经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线损率改进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随着技术改进空间的不断缩小,电力行业通过技术改进节能减排潜力下降,困难日益增加。(4)目前全社会节约用电意思还比较淡薄,存在一定浪费现象。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不到美国的40%,但是用电量却已经和美国大体持平,电力产出效率低下。

2电力工业的发展

电力行业在高速发展的同时,所处的发展环境比较复杂严峻,面临的困难挑战更加艰巨。一方面是一些深层次的体制机制矛盾尚未有效解决。首先,电力投资市场机制没有有效建立,电源布局、结构、建设时序不协调,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发展与调峰电源建设不配套,电网与电源发展不协调的问题较为突出;其次,科学电价机制尚未建立,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价格关系没有理顺。另一方面是电力节能减排任务仍很艰巨,新排放标准正式实施后大幅收紧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和烟尘的排放限值,火电企业加装或者改造环保设实施的运行成本大大增加,且改造工期紧张,相关经济政策制订和落实不到位,对电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产生影响。还有就是电力需求受经济下行影响较大。与此同时,电力行业节能减排的技术难度也日益增大。一是风电的快速发展,约需2倍风电容量的燃煤机组进行调节,大容量、高参数机组参与调峰,不能充分发挥其低能耗技术优势的局面。二是我国的水能、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资源规模大,分布集中,大多处于边远地区,一方面需要走集中开发、规模外送和大范围消纳的发展道路,对电网的资源优化配置能源能力和智能化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

3如何兼顾电力发展与节能减排

当前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情况下,电力的供需矛盾得以缓解,行业迎来了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优化调整的新契机。节能减排则是一把重要的标尺,通过节能减排来衡量电力改革发展的措施与成效既是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也是电力企业提升效率的必然选择。在国家战略的层面上看,要遵循电力企业的技术经济发展规律,不断完善体制建设,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一是:要推动建立多远有序的市场竞争格局,鼓励市场主体通过自我创新、自我优化提升效益;二是:要加强电力统筹规划,提升规划的覆盖面、权威性和科学性,各类电源建设和电网布局要严格规划,有序组织实施;要推动科学监管,完善电力监管组织体系,加强电网公平接入、电网投资行为、成本及投资运行效率监管,减少市场调节的盲目性。电力系统的节能减排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整体优化,才能推动产业链条各环节形成合力。首先持续优化电力结构,推动火电企业改造升级,推动清洁高效环保机组,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电力,从而降低对化石能源的消耗;其次推动电力科学调度,完善跨区跨省电力交易机制,促进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保证可再生能源发电足额、优先上网,供应跟过清洁、高效的电力。为适应电网调峰、调频、调压和用户可中断负荷等辅助服务的新要求,要完善辅助服务考核的新机制和补偿机制;最重要的还是电力产业的科技创新,打造智能电网,推动应用新兴技术,从而提高效率、降低损耗。

4正确处理节能与减排的关系,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双赢

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电力企业只注重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忽视了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随着史上最严的环保法公布,电力企业不得不开始加强对污染物排放的监管力度,加大对环保设施的资金投入和运行,这直接影响到电力企业的发电成本。部分电厂污染治理技术线路选择过于单一,工艺设计粗放。对于这种落后产能的企业必然在日后的竞争中被逐步淘汰。如何更好的发展电力企业做到更大更强,这就必须制定严格的节能减排方案,正确处理好排污达标和发电成本控制的关系,加大新型高效的环保设施投入力度,严格规范污染治理设施管理,优化污染治理措施设计和运行,继而使电力企业在产业转型升级的背景下,实现节能减排与经济利益的双赢。在市场经济体制的环境下,电力企业的发展必须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更好的服务社会,这样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在残酷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5电力节能减排的意义

现代化工业的发展使经济对电力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电力行业在节能减排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结构的调整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意义重大。中国电力的发展之路以及有关国家的实践经验强有力地证明,创新是实现电力绿色发展的必由之路。电力企业也要适应可再生能源、分布式电源发展以及需求侧响应参与市场的需要,进一步创新管理方式,优化电力调度,逐步增强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智能化,有效利用能效措施,不断提高电力生产和供应的效率。社会公众也要不断创新用能观念,增强节能意识,培养绿色用电行为,积极促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6结语

行业节能减排篇8

1案例分析

1.1企业现状某水泥有限公司现有Φ3.8×7.5磨机配合辊压机系统一套,产品为32.5级复合硅酸盐水泥和42.5级普通硅酸盐水泥。产品广泛用于高速公路、桥梁、高层建筑等项目。为更好了解企业现状,选取3天典型工作日对企业现状进行实测,分析企业物料平衡、能源平衡。

1.1.1企业物料平衡分析3天实测结果,得出物料平衡图,如图1所示。输入物料7747.08t,输出物料7722.91t,物料平衡偏差0.31%,小于允许偏差(5%),表明结果可信。

1.1.2企业能源平衡该企业主要消耗能源为电、柴油和煤。柴油主要为旋窑车间点火升温和车辆使用。煤主要用于旋窑熟料生产和制成车间混合材烘干。电主要用于水泥粉磨、原料粉磨,产品运输与包装等。对水泥用电系统进行3天实测,结果如图2所示。从图2可知,主要能耗在水泥磨机,水泥磨机的耗电量约占总电量的69%。该企业2011年-2013年能源消耗情况见图3。2012年在熟料生产中增加使用了催化剂,降低了煤消耗。

1.1.3企业产排污现状水泥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主要是废气,也有废水、噪声等污染物,具体见表1。

1.2企业清洁生产方案发动员工提出合理化建议,通过权重法分析、筛选方案,经可行性分析,该企业清洁生产审核可行性方案共21项,其中可行无/低费方案19项,可行中/高费方案3项。无/低费方案共投入0.46万元,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6.556万元/年。中/高费方案带来经济效益如表2所示。

1.3清洁生产指标分析

1.3.1节约电能本次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节约用电效果明显。所有无/低费方案按节约年度用电量的0.3%计,节电量6.5万kw.h/a;年产70万吨旋窑水泥粉磨技改项目节电量240万kw•h/a。按0.6元/kw.h计,则节约电费为:246.5×10000×0.6=147.9万元/a。

1.3.2节约原煤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节煤方案:“窑尾电收尘-电场改造”、“熟料生产中增加使用催化剂”。改造后,每吨熟料综合煤耗降低4.2%,年耗煤量约4.1万吨,节约煤量:4.1×4.2%=1722吨,节约费用:1722×800=137.76万元/a。

1.3.3节约用水通过“循环水系统改造”、“高温风机散热器改造”、“跑冒滴漏管理”等无/低费方案可以减少3.5%的水耗,节约地下水约0.1万t/a,则节约水费:1000×2.5=2500元。

1.3.4节约原材料本轮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节约原材料效果显著,具体方案见表3。

1.4清洁生产水平分析本轮清洁生产方案实施后,该企业各项指标均有提高,根据《清洁生产标准水泥行业》(HJ467-2009)对照,一级指标21项,占50%;二级指标14项,占33%;三级指标7项,17%,结果表明,广西某水泥有限公司所有清洁生产指标均达三级及三级以上标准。经该企业统计,无/低费方案的共投入为0.46万元,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为6.556万元/年;已实施的中/高费总投入为3753万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为2121.08万元/年;共投入资金3753.46万元,带来的经济效益2121.54万元/年。这些方案的实施带来资源、能源、环境效益表现为节电345万kwh/年,节约燃煤684.5吨/年,节约地下水0.1万吨/年,在提高生产效率、能源利用率、减少污染排放等方面取得显著效果,尤其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双赢”。

2企业节能分析

本次清洁生产审核该企业着眼于减污、节能改造,提升管理水平,从完善工艺/设备保养制度,优化开/停机操作方案,提高员工操作水平等无低费方案入手,使方案得到有效实施,减少生产过程物料流失及废料产生。由此可见,水泥行业节能减排既有现实意义,也有长远的战略意义,是中国企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由之路,也是企业的必然选择,而积极开展清洁生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措施之一。

3结语

行业节能减排篇9

全球变暖是当今人类社会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对地球生态的影响,如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极端气候现象的增加,自然灾害的频发等已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安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减缓气候变暖,维护人类共同生存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社会各个层面共同努力的方向。在这种背景下,人们对低碳经济这一概念逐渐形成共识所谓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其实质是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降低能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建立新的能源结构,目标是减缓气候变化和促进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技术体系和低碳产业结构。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电力行业作为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占整个排放量的38.76%,更应该积极加入到减排的主力军中,积极研究并实施减排的主要措施。倡导绿色环保能源,打造能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求的电力行业是当前或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实行低碳电力的必要性

我国电力行业是一个典型依赖煤炭生存的行业,每年开发的煤炭有近一半用于发电,这也意味着通过燃烧煤炭排放的二氧化碳,有一半来自于电力行业。而全国70%的能源来自于煤炭,如果按照现有的火电比例推算,全国至少四分之一的二氧化碳排放来自于电力行业。根据以上分析表明电力行业是Co2减排的主战场,其减排潜力巨大,优化空间明显因此,在电力行业实行低碳电力,将有效的减少Co2的排放量,实现国民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发展。

低碳电力也有利于实现我国电力行业可持续发展,低碳电力以降低Co2排放作为约束目标,这将改变我国当前对煤炭依存度太高的电源结构,实现能源结构的多元化;其次,发展低碳电力有利于促进发电技术更新,提高能效,降低污染;再次,发展低碳电力有利于提高电能生产,促进节能,减缓能源消耗在发展低碳经济的时代背景下,电力工程实现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二、低碳电力发展现状

目前,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低碳战略已成为全球经济转型和社会发展的共识。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在电力行业大力开展低碳经济的工作。

美国在2006年就提出了“先进能源计划”,具体包括把联邦政府在替代能源和清洁能源方面的研究投资增加22%,制取生物乙醇、建设新的核电厂、增加使用风力和太阳能发电以及开发用于家居、办公和汽车的替代能源等等。美国还积极研究二氧化碳捕获与封存技术,用以封存二氧化碳的地质结构包括贫化油田、枯竭气田、地下盐水层、深煤层和海洋等。目前美国已有实验室对碳捕获和封存技术进行了较为成熟的研究。在智能电网方面,美国主要关注电力网络基础架构的升级更新,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系统智能对人工的替代。

欧洲一些国家也积极地开展低碳电力的研究。欧盟国家利用其在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积极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和温室气体减排的国际合作;力图通过技术转让为欧盟企业进入发展中国家能源环保市场创造条件。意大利的一些学者对电力系统中实施的各种低碳技术进行效益分析,评估了各种可再生能源的经济指标;爱尔兰的学者进行了碳约束对于电源扩展的影响及相应的最佳电源结构问题;从发电侧寻找最佳的电源结构。

三、电力行业实行低碳的具体措施

1、积极发展新型能源

随着能源价格的日益走高,中国经济受到能源价格的冲击将越来越多,能源价格和经济的不稳定将直接影响电力生产。因此,发展新能源是发展低碳经济的一个重要方面,如何促进绿色能源快速灵活接入电网是低碳电力发展的重要方向。

21世纪上半叶,我国能源发展已进入到减小化石能源份额,增大可再生能源份额,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中国的电力发展必须站在整体能源的高度,考虑能源在不同种类之间的替代性能源价格的联动性以及能源约束的相关性。根据我国电力工业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和一次能源的特点,从发电侧着手,以调整电力结构作为Co2减排最有效的措施。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研究各种先进的清洁发电技术、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技术iGCCC和nGCC等高效率发电技术,如生物质能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水力发电、地热发电、潮汐能发电、燃料电池发电和核能发电。大力发展此类能源,是实现我国电力低碳化发展,降低电力Co2排放量的重要途径。

2、发展特高压和智能电网

我国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不均衡分布,客观上造成了以西电东送为主的电力远距离传输的局面,电网在其中发挥着关键的能源运转作用。有效的能源运输也是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低碳经济发展要求改变传统能源运输发展模式。我国正在研究和实施的特高压输电方式,理论上将使现有的输电损耗下降75%以上,呈现出显著的低碳效益潜力。特高压作为我国坚强智能电网的关键组成部分,指的是交流1000kV、直流正负800kV及以上的电压,其在传输容量传输损耗以及传输的距离都较500kV线路有绝对优势。

智能电网也是大规模节能和发展清洁电力所需要的。智能电网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当前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难题,通过便捷地接入多种发电方式和储能设施、供需侧信息互动、进一步提高可再生能源发电设施的利用率等实现可再生能源的柔性接入和大规模、远距离输送,为大规模开发可再生能源提供保障。同时,智能电网能实现分布式能源与主网的交互供电无缝整合,将输送损耗降至最低,从而最大限度的提高用电效率。智能电网的建设将会大大促进分布式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的发展,实现明显的低碳效益。

3、转变电力运营模式

对发电企业而言,在低碳经济模式下,Co2价格、财税政策、约束机制或交易机制将与电力价格产生联动。因此,发电除了考虑电价波动、需求关系波动等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国家宏观调控关于碳税或各种配额机制的制度出台等宏观因素。分析各种新型低碳电源、低碳技术在生产中的运行特性等,均是发电企业面临的关键性问题。电力行业需超前研究低碳电力的发展对于其运营与投资策略等方面的影响,从电网配套与接入、辅助服务提供等方面考虑电网的建设与扩展;需研究电网企业在低碳经济模式下面临的各种新风险,包括电网运行安全风险、购电成本上涨风险、低碳调度方式下的公平性风险等,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建立相应的风险综合评价方法和指标体系;需研究引入各种低碳技术对于电力系统调度原则的影响,分析各种低碳技术对于降低电网运行损耗、提高电能传输效率的作用,从而实现电网环节的低碳化发展。

行业节能减排篇10

前言

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日益富裕,但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众多社会矛盾的高发期,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如何走向低碳生产,如何向高新技术企业迈进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一个难题。这就给企业节能减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效促进节能减排,对落实科学发展,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计划行为理论(tpB)

计划行为理论(tpB),是由美国学者ajzen和Fishbein共同提出的理性行为理论(theoryofReasonedaction,tRa)的继承者,该理论认为预期的行为结果及结果评估决定行为态度,行为态度决定行为意向。该理论引入了行为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等变量,能让态度与行为直接的联系更明显,对实际行为解释的力度更强。

行为态度指主体对某种行为喜欢或不喜欢的程度评估,是该理论最核心的概念。一般地,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态度受主体对节能减排预期结果的影响,行为主体社会责任感越强、节能减排意愿越强烈,对节能减排预期效果越好,则态度越积极。经营目标、经济风险、消费需求、竞争水平等因素会影响行为态度。

主观规范是指个体在决策是否执行某项决策时感知到的社会压力,它反映的是外界对主体行为决策的影响。就企业节能减排的主观规范而言,它受企业对外界对其是否执行企业节能减排行为赞成与否的影响。政府压力、媒体压力、市场压力、内部阻力等因素会对主体主观规范产生影响。

知觉行为控制即是主体感知达到特定目标的难易程度,是主体对目标完成过程的预期感知,由企业对促进或者阻碍行为因素及其影响强度感知的信念决定。政策优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人才储备、自有资金、制度安排、管理水平、协作交流等因素会影响决策者知觉行为控制。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的观点,行为主体在做出节能减排行为决策时,其内心的相关信念只有部分能够突显,并影响其对于节能减排的行为信念、规范信念和态度信念,并最终影响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意愿和行为。

本文选取了淮安市内工业园区38家具不同行业的工业企业进行问卷和访谈调研,搜集原始资料与数据,为深入研究各相关因素对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提供支持。

二、用计划行为理论分析企业节能减排的动力

1.行为态度方面

即行为主体认为是否对企业有利,如果对节能减排的预期较高,那么该决策越容易实施。通过调研发现,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贡献大约为10%―15%的企业占52.5%,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大约为5%―10%的企业占52.5%,其余则认为节能减排对企业利润增长的贡献低于5%;判断其对手会主动开展节能减排的占94.5%;周围居民认为企业应该加大节能减排的占95%;有23%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可以直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可见,对于节能减排的预期,绝大多数的企业都有较高的期望,认为节能减排可以企业提供利润率,树立环保型企业形象,提高社会公众的认同感。

2.主观规范方面

在企业节能减排中,会有各种压力,包括制度压力、舆论压力、市场压力等。在38家调研的企业当中,38.3%的企业认为,其节能减排的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管制。目前,我国政府高调倡导发展低碳经济,提出“节能优先、立足国内、绿色低碳、创新驱动”四大战略,要将“节能优先”放在第一位,企业必须节能减排才能生存和发展,因此也承担着各方面的压力。

3.知觉行为控制方面

在企业节能减排中,政府??惠,金融支持、节能技术、专业人才、制度安排、管理水平等方面影响知觉行为。在38家调研的企业当中,认为节能技术及产品对企业节能减排效果良好的占92%;98.3%的有专业技术人员负责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方面投入超过200万元的企业占96.5%。建立节能减排工作制度的企业占94.5%,如能量计量制度,节能减排考核制度等。95%的企业认为节能减排应当建立企业投入为主、政府适当支持、投资方式多样的多元投入机制。

另外,在调查中14%的企业不清楚如何申请清洁生产项目补贴,对节能减排政策不了解,这意味着政策优惠、部门监管与企业管理层信息不对称,存在沟通障碍。18.5%的企业认为实行节能减排的主要困难在于企业资金紧张,节能减排投入较大,没有金融政策优惠,企业很难开展。这些阻碍因素不利于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三、企业节能减排效率优化

1.政府方面

政府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在市场失灵的领域发挥作用,对企业节能减排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引导规范企业行为。一方面建立节能减排的制度、标准体系和问责机制,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最低标准,对违反规定的企业施加惩罚措施,比如罚款、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等,环保部门加强环境监管力度,对高污染企业采取零容忍。对污染物排放量达标的企业或者技术革新的企业多渠道安排专项资金,提供低息、贴息或无息贷款支持,对节能减排产品实行税收优惠,对企业购买环保设备进行补贴。另一方面,大力倡导发展低碳经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加快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

2.企业方面

在新的形势下,要努力实现经营目标,就要提高自身的技术,重视节能减排,承担社会责任,同时积极了解政府相关激励政策及配套资金,以减少企业成本。其次,加强企业自身管理,结合企业经营目标,将节能减排的理念贯穿到整个管理体系中,树立企业履行社会责任节能环保的形象,动员管理者和所有员工提高节能减排意识,增加研发支出为改进技术提供支持,通过合理配置资源来降低成本。最后培养技术骨干负责节能减排,科学型人才是节能减排的主体,对节能减排技术及创新能力有直接影响,可以提高企业节能减排技术的创新效率,缩短节能减排的周期,使企业步入节能减排良性循环。企业可以对科技型人才提高较好的生活条件精神激励,注重对节能减排人才的培训,建立良好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企业节能减排及创新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