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安全法条例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58:33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1

关键词:Gatt;安全例外;裁决权;裁判标准

一、引言

“国家安全就是国际法的阿喀琉斯之踵。国际法创制之处,国家安全就会导致某种漏洞,并且多是以明确的国家安全例外的形式出现。任何国家有权在遭遇严重危机时通过其他情况下不可得的手段自我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法律制度的基础特征。”Schloemann和ohlhoff的这段文字精准地表述了安全例外在国际法中的独特地位,即可能导致国际法律体系的崩溃,却又不可或缺。

Gatt第二十一条的安全例外正处在这个位置。其独特的条文构造使得对它的解释模棱两可,自Gatt时期起有限的争端均未能通过有约束力的报告,因此安全例外至今从裁决权到裁判标准一直处于不明确的状态。但,从最后一起安全例外的争端至今20年来,各成员国对援引安全例外始终保持克制,安全例外的存在并未损害多边贸易体系,并完成了从Gatt到wto的成功转型。

二、不确定性的内涵

Gatt二十一条独特的条文表述是不确定性的根源。二十一条采取了一种主客观表述相结合的构成方式,具体条文如下。本协定不得解释为:(a)要求任何缔约国提供其根据国家基本安全利益认为不能公布的资料。(b)阻止任何缔约国为保护国家基本安全利益对有关下列事项采取其认为必需采取的任何行动:(i)裂变材料或提供裂变材料的原料;(ii)武器、弹药和军火的贸易或直接和间接供军事机构用的其他物品或原料的贸易;(iii)战时或国际关系中的其他紧急情况。(c)阻止任何缔约国根据联合国为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而采取行动。

(一)裁决权的不确定性

由于二十一条采取了与二十条完全不同的“其认为必需”的主观表述,该条最大的争议就在于wto专家组是否有权就安全例外作出裁决。裁决权的支持者与反对者都能为各自的观点找到合理的依据,而在有限的案例中专家组并未能作出实质性认定,导致这个问题至今悬而未决。

1.反对裁决权的依据

第一,从二十一条的文本解读看,该条的表述与Gatt中的其他例外作了有意的区分,此种区分使得专家组无权审查安全例外的情形。Gatt中的其他例外对于“必需”采取的是客观化的标准,此种标准使得专家组可以通过审查具体条约用语来判断被诉方的行为是否“必需”。尽管二十一条也存在相应的客观标准,但是“其认为必需”的表述使得援引该条的成员国可以自行判断是否满足相应标准,从而拒绝专家组的审查。

第二,从实践中成员国的主张来看,发达国家总体上支持安全例外的自裁。第一例争端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诉美国案中,美国即主张安全例外作为实质上不受限制的免责条款,其援引只需要不破坏Gatt体系。1982年欧共体在与阿根廷的争端中主张其贸易制裁是“基于,而关贸总协定的二十一条是对前者的反应”,美国代表同时宣称“关贸总协定将何为每个缔约方认为保护各自安全利益所必需的决定权交给它们自己”。

第三,从其他国际组织的解释来看,国际法院在审理尼加拉瓜诉美国案中分析过二十一条。该案中,尼加拉瓜就违反1956年《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项下的义务美国,该条约允许签署方采取“保护它们的安全利益所必需”的行为。国际法院注意到,1956年条约采取了一种客观的审查标准,而与Gatt隐含的主观标准不同,据此认定美国援引该条作为抗辩时不能排除国际法院的审查。尽管国际法院的判决结果对wto不具备约束力,但分析时运用的国际法原理却是有参考作用的。

2.支持裁决权的依据

支持专家组裁决权的观点则主张在承认成员国对主观标准自裁权的基础上,保留专家组对客观标准的审查权。这种观点认为,即便成员国可以自行决定何为他们的“基本安全利益”,对于二十一条中的具体标准如“裂变材料“、“战争”等仍应由专家组基于“善意履行”规则进行审查,将自裁性质引入到客观标准将会破坏二十一条内在的约束性意图。

此外,wto仲裁机构曾在其他领域认定类似表述不能排除裁决权。欧盟的一项香蕉进口措施违反了Gatt的规定,在欧盟未能撤销相应措施的情况下,厄瓜多尔采取了中止减让的报复措施,但是减让位于tRips而不是Gatt。厄瓜多尔认为《关于争端解决机制的谅解》第22.3条中的“缔约方认为”的表述使得成员国有权自行决定中止哪个协议项下的减让为可行而拒绝仲裁机构的审查。仲裁机构驳回了厄瓜多尔的观点,认为“缔约方认为”的表述确实就中止其他协议下减让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给给成员国留有余地,但是此种余地仍应受到仲裁机构审查。

(二)裁判标准的不确定性

由于没有一例涉及二十一条的争议完全通过争端解决机制得到解决,专家组几乎未能对具体的条约用语作出实质性解释。从Gatt/wto的实践来看,专家组对二十一条有限的分析集中于援引安全例外的程序性要求,而很少触及实体要求。专家组确定的程序性标准包括成员国除21(a)的情形外对全体缔约方的通知义务、受影响的缔约方在关贸总协定下的权利等。可以看出这些程序性标准相对易于达到,因此对于争端解决的作用远不如实体标准。

即便专家组的分析触及实体标准,也是解释特定情形是否符合该标准,而未能抽象概括地分析条约用语。例如,针对成员国就“矿石用于一般熔炼而最终用于军事目的”的情形是否属于21(b)(ii)中“供军事机构使用的原材料”的疑问,专家组答复称“如果一个成员国出口商品满易目的是供应军事设施的标准,无论直接或间接,属于条文规定的情形”。此项答复仅解决了“供军事机构使用”的一种情形,而未能对该项条约用语的涵盖范围作出抽象解释,因此除了答复中的规定外,其他情形是否满足条约用语的要求仍然是不确定的。

三、不确定性的个案影响

1.对安全利益过宽泛的解读

从二十一条的表述来看,安全例外并非保护一切安全利益,而是要求安全利益必须符合二十一条下的具体情形。从成员国的实践来看,由于主张自裁且缺乏相应情形的认定标准,最容出现的滥用形式就是对安全利益过宽泛的解读,从而使安全例外本不打算保护的利益被纳入其中。1949年捷克斯洛伐克诉美国案中,捷克斯洛伐克的代表就认为美国对于21(b)(ii)中“战争材料”的理解过于宽泛以至于没有人知道它究竟包括什么,美国代表则回应称三千种不同的商品中只有两百种属于出口管制范围,是高度选择性的。

2.非出于安全利益考虑而援引

不确定带来的另一种可能是成员国援引安全例外条款以实现安全外的其他利益,其中尤以经济利益为代表。公认的出于经济目的主张安全例外的例子是瑞典鞋案,1975年11月瑞典政府就特定鞋实施配额制度并宣称该项制度的实施符合二十一条的精神,因为“国内生产的下滑已经构成对瑞典规划紧急情况下经济防御的威胁,而后者是瑞典安全政策的一部分。此项政策要求在重要行业确保最低生产能力。”许多缔约方对这些措施在安全例外下的合理性表示怀疑,而瑞典最终于1977年7月中止了这些措施。

四、不确定性对wto的影响

理论上讲,Gatt二十一条的不确定性带来的上述影响可能使成员国轻易逃避本应承担的义务,而对多边贸易体系达成的权利义务平衡构成威胁。但从实践来看,安全例外极少被提起,并未因易于被滥用构成对wto体系的致命威胁。因而,笔者认为,安全例外的不确定性产生的消极影响在wto的体制下受到了约束,且实质上对wto的稳定性有积极作用。

(一)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受到限制

1.国家声誉的考虑

滥用二十一条可能会减损国际经济交往中的国家声誉,使得一国在未来与其他国家打交道时处于不太有利的地位。怀疑论者对国家声誉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产生疑问,认为其代价过于模糊,利益集团很难把握,对声誉受损的担忧很难直接约束政治官员。warren和alan教授反驳认为,在Gatt/wto体系下,谈判几乎一直在进行,而谈判者正是代表了可能受安全例外影响的利益集团。声誉约束的一个困难在于确保贸易团体内信息的有效流动。此种困难在wto的框架下得到了两方面的解决。第一,1982年全体缔约方通过的Gatt《关于关贸总协定第二十一条的决定》要求“除21(a)下的例外,应在可能的最大限度内将依据二十一条采取的贸易措施通知全体缔约方”。第二,即便是否有权审查的争议仍未平息,wto争端解决机构听取申诉方的指控本身就有重要意义。作为争端解决的中枢机构,通过传递争端解决进展的有关信息,提高了被诉方滥用二十一条的声誉成本。

2.非违约之诉的存在

二十一条安全例外并非终局性的,即便被诉方成功援引安全例外证明其行为不违反wto规则,它在wto规则下的责任未必全部免除,而仍可能依据Gatt第二十三条的非违约之诉承担责任。在欧盟石棉案中,上诉机构就解释说“二十三条的意旨是,关税减让可以合理期待的竞争机会的改善,不仅可能被关贸总协定禁止的行为,还可能被符合协定的行为阻碍”,即二十三条在于保护特定利益的不致丧失或减损,而不考虑行为是否符合wto规则。

(二)不确定性的积极影响

Gatt安全例外就其本质来说,是通过经济手段实现安全利益。国家基于其理性,在主张适用二十一条时一定会考虑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保护本国的安全利益,如果存在合理可得的替代措施,国家往往不倾向于在二十一条的框架下解决争议。外交解决正是这样一种替代措施,与争端解决机构裁决相比它不用担心可能的损失,争端解决方式更为灵活。基于这两种考虑,成员国更愿意通过外交谈判的方式解决安全利益纠纷,客观上避免由wto承担解决政治问题的风险。

1.损失的担忧

有学者将Gatt到wto的转变称为Gatt的宪法化。成员国以提升国际贸易秩序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为目标,同意将他们的贸易关系向法定主义发展,同时接受了一定程度的和司法权损失。但损失究竟达到了何种程度却是不明确的,如果说作为协定的Gatt还允许国家对安全利益自裁,那么一个不断宪法化的wto究竟还能在多大程度给予国家豁免则是有疑问的。

2.灵活的解决方式

当前,wto裁决后提供的救济措施主要包括不符措施的撤销、自愿的补偿以及授权报复。可以看出,wto裁决后的解决方式相对固定化,对大多数贸易问题可能是适用的,但是对于政治问题未必能反应出争议双方最真实的诉求。

相比之下,外交谈判的解决方式是经协商一致达成的,更能灵活反应争议双方的诉求。《赫尔姆斯-伯顿法案》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1996年美国通过了该法案,其中第三章规定美国国民有权向美国法庭与其被古巴政府没收的财产有牵连的外国公司,第四章规定美国政府有权拒绝向与被没收的美国财产有牵连的外国人发放签证。欧盟认为这是美国法的域外适用并向wto提讼,美国则主张该法案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威胁将援引二十一条并表示不承认专家组对该问题的管辖权。最终双方通过谈判达成谅解,由美国总统放弃实施第三章并请求国会授权放弃第四章的实施,欧盟则同意不在wto美国并努力减少未来在古巴的投资。通过外交解决,欧盟成功消除了该法案的大部分负面影响,美国则继续实施该法案并维持其对古巴的孤立态度。

五、进一步思考:更加明确的安全例外是否必要

wto建立后,不断有学者呼吁将Gatt二十一条纳入wto的审查范围,甚至讨论了具体的审查原则。这一提议的实质是希望通过明确安全例外的裁决权与裁判原则,解决安全例外不明确的现状,为国际贸易提供稳定、可预测的标准。但这种缺乏灵活性的做法反而可能损害多边贸易体制。

如果说Gatt安全例外的不明确可能是立法疏漏,那么Gatt后的许多自由贸易协定仍采取的类似的安全例外表述,则只能说是有意为之,是协定起草者充分意识到一个不明确的安全例外对于贸易体系的重要性。以naFta为例,第2102条同样采取了“其认为必需”的主观表述,使得该条的可裁性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是该协定还有其他与安全例外的条款,第十一章规定了若干不属于仲裁范围的事项,其中一项就是国家援引安全例外作为对私人投资者的抗辩。争端解决机制明确将私人与国家间的安全例外争端排除在外,似乎可以理解为将另一种形式即国家与国家间的安全例外争端纳入其中,但是naFta的规定明确表示这个理解仍然是存疑的。naFta规定该项对私人行为的排除应“不损害争端解决机制对其他援引安全例外情形的适用性与不适用性”,明确了对私人投资者的此项不适用不应推演出其他情形的适用或不适用,从而使国家间争端援引安全例外的讨论得以继续。立法者的这一系列安排反应出,在他们看来,一个不明确的安全例外可能更适合于国际贸易体系。

六、结论

笔者认为,一个不确定的安全例外对于多边贸易体系的稳定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尽管这种模棱两可无法排除被滥用的可能,但,此种可能在wto的体制下受到国家声誉的考虑及非违约之诉的限制,并且安全例外的不确定性促使成员国更愿意在争端解决机制外通过外交途径达成更加灵活的解决方式,客观上避免了由wto承担解决政治问题的风险。从Gatt后的其他自由贸易协定来看,不确定的安全例外的价值受到了许多协定起草者的肯定,因此安全例外的不确定性并非是立法漏洞,而是条约起草者为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稳定性达成的精巧平衡。应当认为,一个更加明确的安全例外并不能适应国家安全所需要的灵活性,从有利于国际贸易稳定发展看,安全例外的现状有着更为重要的价值。

参考文献:

[1]HannesL.Schloemann&Stefanoh-lhoff,‘Constitutionalization’andDisputeSettlementinthewto:nationalSecurityasanissueofCompetence,93am.J.int’l.L.424(1999).

[2]michaelJ.Hahn,VitalinterestsandtheLawofGatt:ananalysisofGatt’sSecurityexception,12mich.J.int’lL.5581990~1991.

[3]peterLindsay,theambiguityofGattarticleXXi:SubtleSuccessofRampantFailure52DukeL.J.1277(2003).

[4]europeanCommunities―Regimefortheimportation,SaleandDistributionofBananas―RecoursetoarbitrationbytheeuropeanCommunitiesUnderarticle22.6oftheDSU:Decisionbythearbitrators,wt/DS27/aRB/eCU(mar.24,2000).

[5]Gattanalyticalindex:GuidetoGattLawandpractice600(Updated6thed.1995).

[6]Sweden-importRestrictionsonCertainFootwear,para.5(17nov.1975),GattDocL/4250.

[7]alano.Sykes&warrenF.Schwartz,theeconomicStructureofRenegotiationandDisputeResolutionintheworldtradeorganization,31J.LeGaLStUD.179(2002),at199.

[8]appellateBodyReport,europeanCommunities-measuresaffectingasbestosandasbetos-Containingproducts,para.185,wt/DS135/aB/R(12mar.2001).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2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促进计算机的应用和发展,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的计算机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构成的,按照一定的应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第三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四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重点维护国家事务、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等重要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适用本条例。

未联网的微型计算机的安全保护办法,另行制定。

第六条公安部主管全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国家安全部、国家保密局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国务院规定的职责范围内做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的有关工作。

第七条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利用计算机信息系统从事危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公民合法利益的活动,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二章安全保护制度

第八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应用,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

第九条计算机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等级保护。安全等级的划分标准和安全等级保护的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十条计算机机房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有关规定。在计算机机房附近施工,不得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

第十一条进行国际联网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由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报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备案。

第十二条运输、携带、邮寄计算机信息媒体进出境的,应当如实向海关申报。

第十三条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使用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负责本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工作。

第十四条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有关使用单位应当在24小时内向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报告。

第十五条对计算机病毒和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其他有害数据的防治研究工作,由公安部归口管理。

第十六条国家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销售实行许可证制度。具体办法由公安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三章安全监督

第十七条公安机关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保护工作行使下列监督职权:

(一)监督、检查、指导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

(二)查处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违法犯罪案件;

(三)履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的其他监督职责。

第十八条公安机关发现影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隐患时,应当及时通知使用单位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第十九条公安部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就涉及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特定事项专项通令。

第四章法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停机整顿:

(一)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制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

(二)违反计算机信息系统国际联网备案制度的;

(三)不按照规定时间报告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发生的案件的;

(四)接到公安机关要求改进安全状况的通知后,在限期内拒不改进的;

(五)有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其他行为的。

第二十一条计算机机房不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其他有关规定的,或者在计算机机房附近施工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由公安机关会同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第二十二条运输、携带、邮寄计算机信息媒体进出境,不如实向海关申报的,由海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法》和本条例以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处理。

第二十三条故意输入计算机病毒以及其他有害数据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或者未经许可出售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对个人处以5000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15000元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除予以没收外,可以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

第二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的规定,构成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五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违反本条例的规定,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二十六条当事人对公安机关依照本条例所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

第二十七条执行本条例的国家公务员利用职权,索取、收受贿赂或者有其他违法、失职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给予行政处分。

第五章附则

第二十八条本条例下列用语的含义:

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是指用于保护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的专用硬件和软件产品。

第二十九条军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工作,按照军队的有关法规执行。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3

第二条国家对矿山企业、建筑施工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以下统称企业)实行安全生产许可制度。

企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不得从事生产活动。

第三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非煤矿矿山企业和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中央管理的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煤矿安全监察机构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家煤矿安全监察机构的指导和监督。

第四条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中央管理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前款规定以外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并接受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的指导和监督。

第五条国务院国防科技工业主管部门负责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和管理。

第六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安全生产条件:

(一)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制定完备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二)安全投入符合安全生产要求;

(三)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四)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经考核合格;

(五)特种作业人员经有关业务主管部门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

(六)从业人员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

(七)依法参加工伤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保险费;

(八)厂房、作业场所和安全设施、设备、工艺符合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程的要求;

(九)有职业危害防治措施,并为从业人员配备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十)依法进行安全评价;

(十一)有重大危险源检测、评估、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

(十二)有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应急救援组织或者应急救援人员,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

(十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七条企业进行生产前,应当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领取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提供本条例第六条规定的相关文件、资料。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自收到申请之日起45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不予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书面通知企业并说明理由。

煤矿企业应当以矿(井)为单位,在申请领取煤炭生产许可证前,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八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统一的式样。

第九条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有效期为3年。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企业应当于期满前3个月向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办理延期手续。

企业在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内,严格遵守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末发生死亡事故的,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届满时,经原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同意,不再审查,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延期3年。

第十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许可证档案管理制度,并定期向社会公布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

第十一条煤矿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每年向同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通报其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和管理情况。

第十二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建筑施工企业、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煤矿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情况进行监督。

第十三条企业不得转让、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四条企业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后,不得降低安全生产条件,并应当加强日常安全生产管理,接受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的监督检查。

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应当加强对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的监督检查,发现其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应当暂扣或者吊销安全生产许可证。

第十五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不得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不得谋取其他利益。

第十六条监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履行本条例规定的职责实施监察。

第十七条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有权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或者监察机关等有关部门举报。

第十八条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给予降级或者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向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的;

(二)发现企业未依法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从事生产活动,不依法处理的;

(三)发现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企业不再具备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不依法处理的;

(四)接到对违反本条例规定行为的举报后,不及时处理的;

(五)在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中,索取或者接受企业的财物,或者谋取其他利益的。

第十九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擅自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没收违法所得,并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造成重大事故或者其他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违反本条例规定,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未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责令停止生产,限期补办延期手续,没收违法所得,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仍不办理延期手续,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一条违反本条例规定,转让安全生产许可证的,没收违法所得,处10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吊销其安全生产许可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接受转让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冒用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使用伪造的安全生产许可证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第二十二条本条例施行前已经进行生产的企业,应当自本条例施行之日起1年内,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安全生产许可证颁发管理机关申请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逾期不办理安全生产许可证,或者经审查不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安全生产条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继续进行生产的,依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处罚。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4

关键词: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分析;建筑安全生产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建筑行业事故,也在不断的发生,提高建筑行业生产安全的手段有很多种,比如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等。而其中法律手段无疑是最好的一种制约手段,它可以将所有的建筑行业生产条例进行一个严格的规定,强制性的制约建筑行业的发展,使建筑行业的安全得到保障。对建筑行业的安全生产进行一系列的规定,有利于提高建筑行业的安全水平,使建筑行业安全生产形势有所好转[1]。

1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存在的意义

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是指国家施行的一系列法律条例,对建筑行业的生产进行相关规定,保证其安全性能以及具体施行过程中的行为规范。它对建筑的安全施工起到了一定的督促作用和保障作用,对相关事务的责任人也起到了追究责任的目的。而准则中涉及的各个单位,包括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管单位、安拆单位、租赁单位等等,都是执法渠道的相关责任人,都会直接影响到施工过程以及生产过程。它是政府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违规行为处罚力度的强力武器,也是政府直接监管相关行业安全生产的一种法律途径。它倡导整个社会重视生产安全,提供了一个有关建筑安全生产的法律范围。为社会各界新闻媒体、各项机构、各种院校等创造了一个浓郁的法律氛围,使他们能够得以有正确的参照,对相关技术人员专业人才等的培养也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而且该项法律体系还有效地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国家财产安全以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提供了保障。1956年颁布了《三大规程》,使得施工安全技术工作有章可循,它是我国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发展的一个里程碑,为今后法规体系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而该项法规体系经过了岁月的磨练,从萌芽到发展到萎靡到崛起期,发展至今日,借助了各国先进法规条例以及我国的当下行业模式,已经确定了有经验的、专业性较高的、十分严谨的法律条例。目前我国的建筑行业法规条例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完善,进入了较为成熟的状态。

2我国建筑安全法规体系的主要缺陷以及改进措施

我国的建筑安全法规条例体系在形式上确实是由国家相关的行政部门进行的法规设定,但是在各个位阶尤其是法律这一位阶并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影响了整个法律的条例效应以及权威性。就拿我国最重要的母法之一的《安全生产法》来看,其调整的范围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安全生产它是一项比较适合全社会行业的法规,那么对于安全生产综合监督这一块而言,则更适合一般的工矿、商贸企业,对于建筑行当并没有单独实行的细致详尽的法规条例,因此在具体的实施中就会造成很多的缺漏,使得法规并没有发挥它的效益。再以《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为例,施工企业相关项目负责人,对于事故的处罚,从2万~20万不等,跨度幅度非常大,造成执法人员的裁量权也很大,在事故发生之后,没有以书面形式规定处罚时应该遵守哪些原则,往往容易被各种因素所影响,造成处罚的罚款量不一,罚款的力度不同,造成了事故责任人的现象。偏重对城市建筑安全生产的规定,而对城镇乡村的建筑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制定则选择忽视的态度。偏重对建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的管理,而对拆除工程的管理并不是十分的看重。目前我国农民生活的水平已经逐渐提高,导致了城镇房屋建设规模也逐渐加大,并有调查显示,每年的农村房屋持续在8亿m2左右,其中农房占6亿多平方米,因此其建筑工程量极大。在立法过程中,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出台的法律政策,比如台湾建筑安全法规体系的特色就在于其政规章制度制定得非常的详尽谨慎,技术性非常的强,如《营造安全卫生设施标准》法规条例中虽然标题将标准作为一个重要词条,但是其与真正的技术标准不同,它设定了具体的法规条例规定了相关作业场所、安全器材储备等等,出台了一系列的调整改动政策,包括施工、工具的结构体、开挖、沉箱、打桩作业等等一系列的相关环节的规定,其技术特点非常鲜明,而对美国、英国、日本以及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相关法律规定,也有诸多的借鉴之处,我们可以多多翻阅其中的典籍以及法律条例来进行参考,制定出适合我国的具有其优点的相关建筑安全法规条例系统。整个法规体系由于内容缺失导致严谨性不足实施度不高可行性不强。想要完善建筑安全法规体系,首先要明确法规体系的指导思想,应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立法原则,将实践性、科学性作为法规确定的第一要素,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将各设计部门、各施工部门、生产部门等的基层人员的第一想法进行实时的记录,以提供法律制定的依据。对相关法规执行部门进行一个强制性的措施,加强实施力度。完善安全生产责任追究机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强制性的法规制度追究其责任,构建全过程全主体的责任体系。对有关整个行业的各项责任人都进行相关细则规定[2]。

3结束语

我国的建筑安全生产法规体系具有规范性、强制性的特点,它关系到建筑工程以及整个产品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安全责任关系,通过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有详细的规定,保障了有关人群的权利以及相关义务。该法规体系既具有通常意义上行政规章制度等的法律意义,也被附有了法律效力和技术规范标准。它的保护对象是建筑活动从业人员的生命健康以及国家的财产安全,它调整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等方面,具有政策性,又有强烈的技术性以及科学含量。该体系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建筑一线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建筑施工的质量,还有建筑主体的结构构造、安全性能等。它为建筑活动的各方责任主体安全行为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法律的规范,使相关人等在从事建筑建造行业时获得相应的科学准确的行事准则。

作者:陆璐单位:九江市彭泽县建设局

参考文献: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5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管理法律法规

1引言

现有的化学品,尤其是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存储、销售、运输、使用以及作为废物处置的整个生命周期过程中,因为误用、滥用、化学事故或处置不当,会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加大对于危险化学品的管理力度,完善有关危险化学品的法律法规,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2《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介绍

1987年2月17日我国国务院了《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后经2002年和2011年两次修订。现行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91号)于2011年2月16日国务院第144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进一步加强了危险化学品在生产、储存、使用、经营、运输等各个环节的安全管理,修改完善了化学品登记制度,对危险化学品使用企业建立许可制度,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还明确提出“危险化学品目录”的概念,将其做为危险化学品的判断标准。《危险化学品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会同国务院工业和信息化、公安、环境保护、卫生、质量监督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民用航空、农业主管部门,根据化学品危险特性的鉴别和分类标准确定、公布,并适时调整。3相关配套文件介绍

为全面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我国相关政府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配套文件,以支撑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3.1《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

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于2004年5月17日出台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令第10号)。后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又组织对其进行了修订,“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令第41号”,自2011年12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10号”同时废止。

新修订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明确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的准入门槛,从申请条件、颁证程序、延期和变更手续、法律责任等各个环节规范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的颁发管理,并且明确了各级安全监管部门、企业和安全评价机构等相关各方的责任。3.2《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

2012年7月1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公布《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3号),以加强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规范危险化学品登记工作,为危险化学品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提供技术、信息支持。该办法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02年10月8日公布的《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令第35号)同时废止。全国危险化学品登记的监督管理工作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整体负责。

此次修订的主要体现在五方面:

(1)将危险化学品登记的主体调整为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进口企业。危险化学品储存单位、使用单位不再进行登记。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6

作为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的负责人,李双会曾参加了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政策法规司组织的中介服务机构关于《安全生产法》修订座谈会,对《安全生产法》(修订稿第五稿)提出了修订意见与建议。2012年2月24日,李双会以国家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的名义向国务院法制办呈报了“对《安全生产法修正案(送审稿)》的修订意见建议”。

为了对我国安全生产检测检验行业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建立具有公信力的安全生产检测检验体系等问题有一个更加详细的了解,本刊记者近期采访了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安全生产检测技术中心主任李双会。

新法覆盖范围应更广泛

采访一开始,李双会就开门见山地表达了他的期望,国家应该像重视特种设备一样,高度重视除特种设备之外的那些不比特种设备危险性低的其他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的安全管理。

李双会举例说,2012年8月27日至31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首次审议了《特种设备安全法》草案等。在此之前,《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于2003年6月1日起施行。2009年1月24日,《国务院关于修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的决定》对《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进行了修订,并于2009年5月1日起施行。由此可见,国家对特种设备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非常高。

需要说明的是,《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三条规定,矿山井下使用的特种设备不适用本条例。另外,目前的特种设备目录也没有包括防爆设备(气体、粉尘,电气、非电气)。李双会认为,除了国家质检总局监督管理的特种设备之外,煤矿、非煤矿山、石油化工等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监督管理的行业也还有许多涉及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这些设备设施一点也不比特种设备的危险性低,有的可能更危险,如:气体防爆设备、粉尘防爆设备、危险品常压储罐、矿用提升设备、矿用斜井人车、矿用架空乘人装置、通风设备、监测监控系统、救生舱等。但现行的《安全生产法》第三十条、《安全生产法(修正案)》(征求意见稿)(简称《修正案》)第三十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以及危险物品的容器、运输工具,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专业生产单位生产,并经取得专业资质的检测、检验机构检测、检验合格,取得安全使用证或者安全标志,方可投入使用。检测、检验机构对检测、检验结果负责。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显然,许多涉及生命安全和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没有被涵盖在内。

这次修法中,涉及检测检验机构的共有5个条款,与现法相比,除了对出具虚假证明加大了罚款额度之外,基本上没有变化。

不管是对机构,还是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修正案》都比现行的《安全生产法》加大了罚款的额度。对于加大处罚,李双会认为是合适的。但对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是否应该明确刑法中的哪些规定适用于这种犯罪,即:刑法关于中介组织人员提供虚假证明文件罪、中介组织人员出具证明文件重大失实罪或者其他罪的规定。

李双会认为,在这次修法中,除了对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的“红线”,即出具虚假证明提出了更严厉的处罚要求外,仍沿用原法规定对检测检验机构提出原则要求(《安全生产法》第十二条、第六十二条,《修正案》第十二条、第六十六条)。李双会认为,更具体的规定,应该在下一步的条例等制订的过程中予以明确。

尽管如此,李双会还是对《修正案》的修订持有自己的观点。他认为,《修正案》第三十一条中所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是否可以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修正案》第三十条所规定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安全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定期检测”,是否可以修改为“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和特种设备进行经常性维护、保养,并委托相关专业检测检验机构依据相关规定和检测检验周期定期检测检验”。《修正案》第三十一条所规定的“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负责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的部门制定”,是否可以修改为“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设备设施的目录由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制定,涉及生命安全、危险性较大的特种设备的目录由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制定”。《修正案》第六十六条所规定的“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是否可以修改为“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依法取得相关专业资质,并对其作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如果以上4个条款能够得到修改,新《安全生产法》的覆盖范围就会大一些,更多的安全设备设施就会被涵盖其中了。

此外,李双会还建议,应将《修正案》规定的“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为其安全生产工作提供技术服务”中的“生产经营单位的”去掉。因为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除了接受生产经营单位的委托外,也大量接受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监察部门、安全标志认证机构等的委托,从事安全生产检测检验工作。

建立健全检测检验法律法规体系

2011年11月,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办公厅了关于2011年度安全生产检测检验机构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称,检查中发现有近35%的检测检验机构出具的检测检验报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7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以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适用本条例。

矿山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执行本条例。“

“第五条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监察机构对危险场所、接触有毒有害因素的生产场所实行《劳动安全许可证》和《劳动卫生许可证》制度。对违反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或不符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生产经营单位,由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监察机构发给《劳动安全卫生整改指令书》,限期整改。”

“第二十八条生产、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储存危险物品的仓库不得与职工宿舍混合在同一建筑物内;此类工厂、车间、仓库与周围居民区及其他建筑物之间,必须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对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要限期搬迁。

易燃、易爆区域动火,必须执行动火审批制度。“

与修改后的第二条相适应,条例各条的“企业事业单位”改为“生产经营单位”。条例其他内容如与国家新公布的法律、法规规定不一致,按国家现行规定执行。

附:《广东省劳动安全卫生条例》第二条、第五条和第二十八条原文: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行政区域内全民所有制企业、乡镇以上(包括乡办、镇办)集体所有制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事业单位(以上统称企业事业单位)。

本省行政区域内矿山企业和交通运输企业的劳动安全卫生管理,除国家另有规定外执行本条例。“

“第五条劳动保护和劳动卫生监察机构对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企业事业单位发给《劳动安全卫生合格证》,对不符合劳动安全卫生要求的发给《劳动安全卫生整改指令书》。”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8

县委、县政府同意召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平安法》经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今天的一法一条例”培训会议。将于今年7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工伤平安条例》已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以下简称“一法一条例”这“一法一条例”公布和实施,充分体现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效果由人民共享”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和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求,维护了公民参与社会平安和享受社会平安待遇的合法权益,使公民共享发展效果,更好地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召开这次培训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抓紧落实,把“一法一条例”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为法律的顺利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下面,讲三点意见。

一、深化加强对《社会平安法》和《工伤平安条例》实施的认识

也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事业继往开来、改革发展的重要之年。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把坚持保证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动身点和落脚点;今年的两会”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及最多的就是就业、社会保证等民生问题。国家修订了工伤平安条例》出台了社会平安法》加强了对人力资源和社会保证工作的管理,今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工作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挑战多。因此,必需积极适应新法律、新政策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主动学习、准确掌握“一法一条例”使社会平安体系建设进入法制化的轨道。

国的社会平安包括基本养老安全、基本医疗安全、工伤安全、失业平安和生育保险5项。二是明确了国各项社会平安制度的覆盖范围。社会平安法》将我国境内所有用人单位和个人都纳入了社会平安制度的覆盖范围。三是规定了国社会平安制度的主要筹资渠道。职工基本养老安全、基本医疗平安和失业平安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个人共同缴纳;工伤平安费和生育平安费用由用人单位缴纳,社会平安法》其主要特点包括:一是确立了国社会平安体系的基本框架。社会平安法》规定。职工个人不缴费。四是强化了社会平安各主体的法律责任。用人单位不料理社保登记或者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平安费的不只将被罚款,还将面临强行划拨、扣押、查封、拍卖其财物的法律风险。有关单位及个人骗取社保基金的将会面临罚款、解除服务协议以及吊销执业资格的法律责任;社会平安经办机构、征收机构及其工作人员未依法履责的也将会被问责。

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同命同价”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按上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修订后的工伤平安条例》具有三个明显特点:一是扩大了参保覆盖面。首次明确将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用人单位职工纳入强制参与工伤平安范畴。二是提高了工伤平安待遇。特别是工亡人员待遇。仅此一项就由原条例规定的10多万元增加到近40万元。三是增加了强制先行支付内容。用人单位未参保或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平安基金中先行支付。从工伤平安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平安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归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平安经办机构可以依照《社会平安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

二、抓紧做好《社会平安法》和《工伤平安条例》贯彻实施工作

一项长期的任务,一法一条例”贯彻实施。当务之急是要把实施前的各项准备工作,作为一件关系全局的大事,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充分利用从现在起到7月1日法律生效实施的这段时间,抓紧抓好以下工作。

无论是从事社会平安工作的同志,一是全面掌握“一法一条例”主要内容。人力资源社会保证系统全体工作人员。还是从事劳动保证、就业、人事人才工作的同志,都应当主动学习、正确掌握“一法一条例”全面准确地掌握其立法宗旨、基本原则和制度内容。各级各类用人单位也应该要充分了解“一法一条例”基本内容,更好地规范化、合法化用人。

认真做好“一法一条例”普法宣传工作。要抓住重点内容进行宣传,二是广泛开展“一法一条例”普法宣传。要把宣传“一法一条例”作为当前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内容。广泛宣传“一法一条例”公布实施的重大意义、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证体系的目标、各项社会平安制度的基本内容、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社会平安权利义务以及对现行社会平安制度的发展完善等。要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既发挥电视等媒体的主渠道作用,又发挥门户网站、信息刊物的主阵地作用,既运用宣传栏、小手册、张贴画、标语横幅这些激进形式,也运用网络、短信这样的新兴平台,形式不拘一格。要根据不同对象进行针对性的宣传,把法律制度内容以通俗易懂的表述、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到各类用人单位,普及到乡村、社区、家庭和群众中去。通过宣传,引导群众了解自身的社会平安权益,引导用人单位遵守社会平安法律义务,增强全社会学法、懂法、用法的自觉性,为“一法一条例”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也面向系统外,三是精心组织“一法一条例”学习培训。学习培训既针对系统内。采取分级负责,统筹计划布置。系统内,班子成员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研究,带头参与培训;要抓好骨干培训,培养一支宣讲“一法一条例”骨干队伍;全体工作人员要积极参与培训,全部接受培训。要依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有计划、灵活多样地组织对各用人单位相关人员的培训,还要会同有关部门抓好对企业负责人、工会干部、人力资源管理人员等培训。力争在6月底前,把全县各个层级、各类用人单位全部培训到培训中要特别注意使用规范教材、准确讲授政策、统一表达口径,不能一个险种讲一套、一个人讲一套。培训可考虑邀请有关人员来集中授课,更应把重点放在积极自学和主动钻研上,可采取专题研讨、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全县掀起关注、学习、宣传“一法一条例”热潮。

三、全面推进社会平安各项工作,以实施《社会平安法》和《工伤平安条例》为契机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9

2007年4月24日新华社受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这是我国政治生活趋向民主化的重要标志。《条例》首次对我国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和主体、方式和程序、监督和保障等内容作出了全面、系统的规定,《条例》的颁布为政务公开提供了法律依据,也为公众的知情权提供了法律保障,这既是政府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也是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有公开就有保密,这两者始终是相伴而生的,任何国家的政府信息都有可以公开的和需要保密的内容。保密和公开之间,始终是一个需要划定界限的难题,也是实践中争议的焦点问题。这次的《条例》也不例外,一方面,《条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以下简称《保密法》)有冲突之处,另一方面,《条例》本身涉及政府信息保密内容的规定也存在难以界定的问题,这些问题将导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存在实践上的难题。

一、《条例》与《保密法》存在着不协调

(一)《条例》与《保密法》的立法精神不同

《保密法》是上世纪制定的,其立法的指导思想是突出保密的重要性,以应对改革开放初期普遍出现的保密松懈思维,内容及体例上都是以如何确定密级、如何采取保密措施以及如何追究泄密责任为主的,基本没有考虑信息公开的问题,现在看来与《条例》强调公开的立法精神相冲突。《条例》起草专家在接受媒体访谈时,强调《条例》与《保密法》最大的不同是原则上的不同,《条例》“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从立法本意上看,《条例》的制定是“为了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提高政府工作的透明度,促进依法行政,充分发挥政府信息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经济社会活动的服务作用”。从条文表述上来看,《条例》第六条就明确提出行政机关应当及时、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从第九条开始到第十三条结束,更是以列举的方式详细规定了各级政府应当公开的信息范围,累计有23种之多。而对于保密问题,仅在第四、第八和第十四条提及。由此确实可以看出“公开是原则,保密是例外”的立法精神。

(二)《保密法》相关内容的不完善造成《条例》落实面临程序障碍

要落实《条例》的公开原则,保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获取政府信息,就必须先明确“保密是例外”问题,即必须首先确定需要保密的政府信息的范围和保密的程序,“例外”之余的部分自然就是公开的范围。《条例》第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对拟公开的政府信息应当进行保密审查,第十四条也规定行政机关审查信息保密问题的依据是《保密法》。因此,要落实《条例》,依照《保密法》中相关的一些规定成了一道必经的程序。但是作为《条例》依据的《保密法》却因自身存在着诸多问题,难以实现指导落实《条例》的目的。

1.《保密法》中保密范围的不确定问题

《保密法》第八条罗列了6种相对具体的秘密事项,但同时也以“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这样的措辞规定了第7种不确定的秘密事项,这种弹性的规定大大增加了行政机关实际设密工作中的不确定性,为实践中各地行政机关扩大秘密事项范围提供了法律依据。

2.《保密法》设密权没有限制的问题

设密权是一种行政权,产生的是排除公众知情权的法律后果。在民主政治和社会中,公众的知情权是保障民主权利的一项重要力量,是制约政府行政权力的最根本途径,对知情权的任何限制和排除,都是民主政治中的大事,所以设密权的行使主体和行使程序不仅要由高位阶的法律来规范,而且要由高级别的主体来行使,由充分民主和公平的程序来保障。而根据《保密法》第十条的规定,我国目前的设密权属于“各级国家机关、单位”,只有当“对是否属于国家秘密和属于何种密级不明确”的时候,才由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各机关、单位”的提法几乎没有任何限制,任何一个级别的行政单位都可以行使设密权。设密权的行使随意性很大,缺乏监控和审核程序,也没有留给公众任何参与和表示异议的机会,这对《条例》公开原则的实施是一个极大的障碍。

二、《条例》存在的实践难题

(一)《条例》的“底线”操作困难

《条例》在明确了诸多应当公开的政府信息的同时,在第十四条规定了公开时应当遵循的一条“底线”,即“不得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同时规定了公开这类信息时应当“经权利人同意”,除非政府有正当理由认为必须公开。但是实践中就如何明确政府信息中的“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等问题很难有精确把握,公开还是保密?其中分寸拿捏得准确与否都会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愿望与力度产生重大影响。

1.国家秘密问题

国家秘密是指关系国家的安全和利益,依照法定程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只限一定范围的人员知悉的事项。《保密法》第八条列举的几项秘密事项是高度概括性的,因此第十条规定“国家秘密及其密级的具体范围,由国家保密工作部门分别会同外交、公安、国家安全和其他中央有关机关规定”。笔者简单检索了一下,会同国家保密局制订保密规定的部门有民政部、能源部、人事部、公安部、教育部、国土资源部、科学技术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规定的内容比较具体,基本上都与国家安全和利益相关,因此,依照《保密法》和《条例》的规定,界定国家秘密并将其列为限制公开的范围应该是相对容易的。但由于《保密法》第八条第七项为“其他经国家保密工作部门确定应当保守的国家秘密事项”留有余地,实践中各地方行政部门可以利用该规定比较随意地扩大国家秘密的范围,影响信息的公开化。

2.商业秘密问题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设计资料、程序、产品配方、制作工艺、制作方法、管理诀窍、客户名单、货源情报、产销策略等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在市场经济充分竞争的情况下,商业秘密的泄露往往给权利人造成巨大损失,政府部门在公开可能涉及此类秘密的时候采取不自作主张、而是征求权利人意见的做法无疑是明智的,在理论上也是可行的。问题是,在政府获知的涉及商事主体的信息中,究竟哪些属于商业秘密呢?以工商档案为例,其中记载的企业信息内容通常是企业名称、注册资金、出资主体、经营范围、营业场所等企业存在的必需信息,这些信息是不是商业秘密?从表面上看,这些信息如果不经过查询,一般难以被他人知晓,似乎符合商业秘密之不为公众知悉的特征;这些信息也是权利人实现经济利益的基础,似乎也符合商业秘密之利益性特征。所以尽管有很多人反对,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还是把此类信息作为秘密对待,1996年12月16日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印发了《企业登记档案资料查询办法》,其中第六条规定:“各组织、个人均可向各地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机读档案资料查询。”第七条第一款规定:“各级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审判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纪检监察机关,持有关公函,并出示查询人员有效证件,可以向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书式档案资料查询。律师事务所诉讼活动,查询人员出示法院立案证明和律师证件,可以进行书式档案资料查询。”根据该规定,即便是党政机关查询企业档案,也必须要有一定的事由,否则不会要求出具公函,而其他的各组织和个人以及律师事务所,要想查询书式档案,就必须先打官司,除作为证据向法庭提交外,工商档案不能被派作其他用场。这一规定事实上将工商档案信息作为了商业秘密来对待。随着政治经济环境的变化和认识的发展,现在已经很少有人认为此类信息应当保密和限制公开了。各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在近几年来已经基本放开了此类档案的查询,当然收费是比较高的。转贴于

但是还有一类工商档案信息仍没有合理公开,那就是企业的抵押信息,仍有相当多的工商管理部门将企业的抵押档案另册归档,并执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1996年的规定,拒绝向外界透露,造成企业资产信息的不透明,影响了企业的融资、运转和交易的进行。

3.个人隐私问题

个人隐私是指个人不愿意公开或不愿意让他人知悉的个人秘密,是公民个人的私人信息,对维护公民的人格权有着重要意义。我国目前虽然没有关于隐私权保护的法律规定,但通过名誉权、荣誉权等权利保护间接地达到了保护隐私权的目的。但是个人的生活内容以及涉及的社会关系是多样的,究竟哪些属于隐私的范围,哪些则不

属于,很多时候与整个社会所处的发展阶段以及大众的一般而普遍的看法相关,很难划出一个清晰的界限来。例如最近有媒体报道,安徽省合肥市物价局在调整污水处理费标准听证会前后都拒绝媒体采访、拒绝透露消费者代表联系方式。就在物价部门千方百计地为代表“保密”时,消费者代表之一的李海洋却对物价局的行为颇有微词:“当初既然愿意报名当代表,我的这些个人信息就不算是隐私了。”①

类似听证等制度中,政府拒绝公开相关信息的做法是比较普遍的,涉及个人隐私是一个重要的理由。在缺少评判标准和评判者的情况下,可以预见,个人隐私将成为政府拒绝信息公开的主要借口之一。

(二)《条例》的“例外”难以操作

《条例》第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不得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这是《条例》确定的公开原则的一个例外,任何一个现代国家都有国家安全、国家主权、公共秩序的问题,不公开的例外就是指这一部分。问题是这一“例外”缺乏可操作的依据,有可能在实践中会被不当扩大化,不单是普通民众有这样的担心,就是信息公开立法的专家也表示这样的担忧是可能的。

对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的含义,是容易取得共识的,但对于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问题,究竟该如何理解?

1.经济安全问题

所谓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最为根本的经济利益不受伤害。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在整体上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一定的自主性、防卫力和竞争力,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等。

经济全球化对许多国家产生了巨大影响,尤其是对经济实力较弱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增多,国人对国内的经济安全问题日渐关注,相关政府部门对于企业信息、地方产业政策等的也日渐慎重,但部分政府部门过多地注意了“安全”的问题,凡事都与经济安全问题挂钩,动辄对企业信息的提供利用加以限制,反倒违背了经济的发展趋势。

2.社会稳定问题

在我国,维持社会稳定的问题历来是受到充分重视的,尤其是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由于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引发出诸多社会问题,社会矛盾激化,社会稳定问题更被放到了一个突出的地位。在这种政治和社会环境下,社会稳定问题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误读,把稳定理解为不能有纠纷,对产生纠纷的原因以及表达不同意见的方式不做区分和研究,以不作为的方式逃避解决纠纷,以此换得一个貌似稳定的局面。笔者常到一些地方政府的房产、土地、工商等管理部门了解档案信息提供利用情况,发现原先正常提供利用的业务都或多或少地以各种理由停止了,如以前可以查询提供的房产转让、抵押信息、土地出让、开发信息等,由于权利人对公开信息不满,登记机关大多停止了提供利用业务,理由就是社会稳定受到了严重威胁。可以预见,社会稳定将成为政府部门拒绝公开相关信息的另一个重要理由。

(三)《条例》中知情权保障程序问题

确定政府信息公开制度,保障的是公民的知情权。《条例》颁布之前的《保密法》对于公众知情权是没有考虑的,如果公众认为某一项信息不属于保密范围而应当公开时,除了得到行政机关的认可和同意外,别无其他解决途径,近几年媒体披露的发生在北京、上海等地公民个人查询个人房产档案遭拒,起诉法院也因无法可依而被驳回的事例就是证明,在社会上曾引起强烈反响。此次《条例》的一个亮点就是规定了知情权的法律救济途径,《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其知情权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形成“民告官”的行政案件,这是我国知情权利保障方面的一个巨大进步。

但是也应当注意到,这样的行政案件是有着特殊性的,即诉讼所针对的内容已事先被认定属于秘密,一旦诉讼将在事实上被公开,我国现行的行政诉讼制度尚难解决这一问题。在《条例》起草的过程中,已有行政机关提出:拒绝公开理由是公民需要的政府信息属“国家机密”,依法“国家机密”自然不能公开,可一旦原被告到了法庭上,这项政府部门称之为“国家机密”的信息等于就向原告公开了。即使依法规定不公开审理,原告还是知道了这项机密。况且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判决必须公开,到那时“国家机密”还是被公开了。这正是信息在公开和保密问题上的一个程序难题,一方面要保证正当的秘密不被泄露,一方面要保护公众知情权的实现,这在我国行政裁判的现行规定中无法找到可以平衡的制度设计,目前可以参照的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一条,该司法解释第(五)项规定“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定的”应当中止诉讼,这一解释排除了法院司法权对政府行政法规、部门规章等抽象行政行为的审查权力。可以想见,当需要确定讼争的政府信息是否应当公开时,法院只有援引这一规定而送请行政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定,这将是一个滑稽的情况:由于设密权属于被告,被告就是有权机关,案件将依照被告的解释或者确认作出判决。这样的诉讼模式必将是不公正的。

国家安全法条例篇10

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我国仍属新生事物,如何推进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如何解决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定位问题,以及如何提高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地位和充分发挥注册安全工程师的作用,还需要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本文仅就完善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探讨。

一、在《安全生产法》中应明确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

目前,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在我国刚刚起步,起草实施单独的有关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法律如《注册安全工程师法》时机尚不成熟。但《安全生产法》颁布实施已近3年,因此在修正或修订《安全生产法》时,应明确提出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是切实可行的。

尽管《安全生产法》对生产经营单位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由于《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在《安全生产法》颁布两个月之后才得以颁布实施,因此在《安全生产法》中没有明确实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条款。

2002年9月,国家人事部、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第三条规定:“国家对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和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的专业技术人员实行执业资格制度,纳入全国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制度统一规划。”

《暂行规定》第五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等岗位及为安全生产提供技术服务的中介机构,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

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实施,不但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关键技术岗位准入制度开始实施,也标志着我国安全生产领域人才社会化评价工作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也是贯彻《安全生产法》的一个重要举措,是加强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建设、加强企业安全管理队伍建设,满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需求的一个重要措施。

在下一步修正或修订《安全生产法》时可考虑补充下列内容:在第十九条中补充:“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安全工程技术工作等岗位,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或者委托具有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安全生产管理服务。”

在第二十条中补充:“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或“生产经营单位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具备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的,可免于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的考核。”

将《安全生产法》第六十二条修订为:“承担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条件,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注册安全工程师,并对其做出的安全评价、认证、检测、检验的结果负责。”

二、起草、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条例》

1.会计、律师、注册建筑师等资格人员的法律依据早在1985年1月21日,第6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9次会议通过并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此后,根据1993年12月29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5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决定》对《会计法》进行了修正。1999年10月31日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2次会议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又进行了修订,并自2000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是1996年5月15日第8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后颁布实施的。此后,根据2001年12月29日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5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决定》进行了修正。

我国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的建立首先是从立法做起的。1995年9月,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确立了注册建筑师的法律地位,并对注册建筑师的教育、报考、考试、合格及执业等作了明确规定。也就是说,注册建筑师执业资格制度自建立之始,就已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1996年7月,建设部又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建筑师条例实施细则》,具体明确了注册建筑师考试资格条件、考试办法及注册建筑师执业及管理办法等。

2.现有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相关政策文件及规章2002年9月,国家人事部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联合印发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暂行规定》,并同时印发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认定办法》。这两个文件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开始启动。

2003年8月,国家人事部和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又出台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实施办法》,确定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执业资格具体的考试科目和考试办法。

2004年5月,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又以局12号令的形式公布了《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办法》,主要规定了注册安全工程师的注册管理和执业行为要求等。

此外,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于今年4月又先后下发了《关于做好注册安全工程师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15号)和《关于做好注册安全工程师注册管理工作有关事项的通知》(安监总厅字[2005]18号),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继续教育工作和注册管理工作又作了补充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