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知识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46:05

档案知识管理篇1

档案登记和编码就是对已筛选的档案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档案信息的存在方式多种多样,这给档案的管理和利用带来了不便。因而,这一环节中,将档案信息转成可检索利用的档案知识时,需要制定统一的档案信息分类标准和著录标准,而不是简单地依据档案的载体形态来进行登记和编码。其中,编码应该根据档案内容的属性,提取其相关的内容单元作为关键词,以便不同档案信息之间的链接,实现档案知识信息的共享。档案存储就是档案知识信息保存在档案知识库中,随着档案管理的电子化、网络化,如今完成档案存储环节的工具主要是各种档案管理系统。同时,为防止档案知识信息的意外受损,在这环节还要做好档案的备份工作。档案利用就是对档案知识信息的使用和服务用户的过程。档案工作“三个体系”的提出,扭转了过分注重档案保存而忽视档案利用的倾向。档案利用的实际效果是对档案知识管理其他环节的绩效评估,在一定程度上,档案利用是档案鉴别、档案登记和编码、档案存贮的参照点。同时,档案利用也是档案知识管理的根本目的。

二、档案知识管理进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

1.档案知识表征问题。档案知识管理的实现依赖于档案信息的编码和存储,即档案知识信息的表征,有的也称之为档案知识信息的知识表示。所谓的档案知识表征就是档案信息在系统或组织内的建构和再认的方式。档案知识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档案知识信息的有效利用,因而,档案知识信息在档案管理信息系统内的表征形式应符合用户的认知习惯,应与用户的记忆形式相对应。研究表明:知识大部分以分布的形式存储在大脑的神经元之中,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结,当存在知识需要时,这些联结就会相互激活,共同形成所需要的知识内容。因此,在对档案信息进行编码时,应将档案信息分解为不同的知识单元,并将这些知识单元登记入档案管理系统,形成共同的知识网络。当前,云计算影响深远,它可以实现数据的分布式表征,档案的知识信息可以在不同的网络节点存储,在用户利用档案信息时,系统可以进行并行分布加工,提高档案信息的输出效率和精确性。同时,云计算也实现了档案知识信息的云备份,即使某一节点的数据受损,也不影响档案知识管理系统的正常运转。

2.知识共享问题。通过对档案知识信息进行分布式表征,依据一定的标准将离散的档案数据集合在一起,为档案知识共享奠定了基础。然而,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档案部门构建知识库。知识库的构建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它是一个系统的工程。不同的档案,构建知识库的方式也就不同。如,诚信档案就需要全国银行系统共同建设;而人事档案则是由各级人事部门和人才市场共同建设;档案馆的特色档案知识库建设却由该档案馆独自建设。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不同档案的知识库的兼容和链接至关重要。

3.资源集成问题。由于在档案知识管理过程中遵循了分布式知识表征的方法和途径,因而实现了不同档案信息的可链接性,为档案知识信息的共享奠定了基础。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广大民众对于档案信息的需要也呈多样性的趋势。然而,传统的档案管理依据档案的载体形态及档案信息的属性进行分别管理,造成了不同档案之间存在着人为的鸿沟和壁垒,不仅不利于档案的管理,更不利于用户的使用。档案的知识管理消除了这样的障碍,对档案知识信息内容进行分布式表征,可以将不同载体、不同内容、不同功能的档案信息整合在一起,实现了档案资源的集成管理。当然,档案资源集成管理的实现离不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撑。当前,档案资源管理系统也五花八门,不同类型的系统之间兼容性较差,容易造成“信息孤岛”现象,也不利于档案知识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因此,实施档案知识管理,不仅要实现档案信息内容的集成,而且要管理系统的软硬件的表征的一致性,这样知识管理才能落到实处。

三、档案知识管理对档案服务的启示和影响

1.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档案管理理念。知识管理本质上就是通过对知识对象的加工,从而实现知识的创造和增值。档案部门通过实施知识管理,可以促进档案数据的加工和利用,从而加快我国档案事业“三个体系”建设的步伐。档案知识管理扭转了传统档案管理以藏为本的管理理念,树立了“以用户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如今“,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理念已经深入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档案知识管理的各个流程也应体现“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其一,档案知识管理的流程应与人类获取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过程是一致的,应充分考虑人们的知识建构的特点;其二,要能够理解档案信息用户的知识获取习性。用户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希望能够经历较少的步骤,较容易地获取所需信息。因而,档案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应根据用户的需要来引导整个界面的设计,应使用嵌入式技术和分布式数据可技术,实现用户检索档案信息和获取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其三,应重视用户的参与和互动过程。档案知识管理不仅仅是提供可检索、可获取的档案知识库,还应提供用户和档案部门、用户之间交流互动的平台,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档案用户,还可及时反馈档案管理过程的不足,实现档案知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其四,注重用户的情感体验。愉悦、积极的情绪可以促进用户的身心健康,也可提高档案服务的效能。不论虚拟的,还是现实的档案服务,档案工作者都应注重服务的细节,一言一行、字里行间都显露着你的态度,对于用户也产生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影响着他们的态度和情感。值得注意的是,在遇到问题时,档案工作者应本着“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不能简单地将造成问题的原因归咎于用户,要有同理心,能够设身处地地替用户着想,能够理解用户所处的情境。

档案知识管理篇2

一、档案实体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前,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是对档案实体进行管理,即对档案原件实行集中、有序、质量和安全管理,档案管理理论也是围绕实体管理进行建构的,这一时期可称为档案实体管理阶段。

(一)管理工作内容:受物本管理理念支配

实体管理阶段,文件内容和载体合二为一,内容被固定在载体上,因此,物本管理理念支配着档案工作的方方面面,日常档案管理工作以对“静态”档案实体管理为主。历代王朝都设有专门档案存放场所和管理机构,对档案管理以保管为主,辅以简单整理。新中国成立后,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迅速恢复与发展,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期,档案工作内容仍以对档案实体的收集(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利用等“六个环节”为主,虽然有学者提出应将档案内容信息开发作为档案管理工作一个方面,但当时档案管理部门认为,档案信息开发离不开档案实体支撑,实体管理是信息开发实现的手段,因此,整个档案管理工作的基础和重点仍是档案实体管理。当时,档案信息加工与信息产品开发水平十分有限,主要是服务于史学研究和政治工作需要,且历史年代档案信息开发投入较多,现代档案信息开发不够。

(二)管理技术:以手工管理为主

实体管理阶段主要以手工方式完成档案整理、检索、利用等各项工作,采用较为简单的物理、化学技术进行档案保管和保护。后期,虽然管理领域已经开始采用计算机技术等信息技术辅助管理工作,但功能尚原始、简单,对管理的辅助作用较为单一。

(三)理论研究:以档案实体为主要研究对象

实体管理阶段理论研究对象主要侧重于档案实体,围绕实体的整理、保管而展开研究。在封建王朝时期,经验的承袭是改进档案管理的主要方法。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史学家研究历史和编写史书的需要,形成了对档案史料进行初步分类、整理的简单的理论和方法。我国对档案和档案管理的专门研究开始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初期对档案管理的理论研究是较为粗浅、直观和经验性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我国出现了一批档案学著作,标志着中国档案学初步形成,此期研究内容“大都局限于机关档案的管理方法,较少涉及更广泛的档案门类和档案管理的深层理论问题”。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档案学已经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档案管理理论得到了极大发展,与实际档案管理工作内容相适应,此期档案管理理论研究领域较之前有较大拓展,但也仅限于档案实体管理,主要包括对档案实体的分类、排架和保管等研究。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史料价值和凭证价值

档案自从出现之时起就与历史紧密联系,被认为是历史的真实记录,能够客观反映历史活动的本来面貌。可以说在20世纪以前,我国对档案价值的认识主要表现为史料价值,古代档案保管机构主要是史志部门,并由史官负责管理工作,突出说明了对档案史料价值的认可。随着社会实践发展及科学文化水平提升,人们对档案重要性的认识也在不断提高。在档案利用实践中,人们可以利用档案解决工作、生活上遇到的问题。因此,档案的凭证价值逐渐得以显现,档案学者开始把档案作为一个独立的对象来管理和研究。新中国成立后,档案、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越来越多地受到政府和社会的关注,设立了各级档案管理机构,建立健全了各项档案管理管理规章制度,这些都显示了社会档案价值取向的变化。

二、档案信息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20世纪80年代以来,信息论、系统论和控制论传人中国,计算机技术、网络与通信技术、数据库及多媒体技术等在档案管理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给档案和档案管理的发展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档案信息管理阶段以档案信息与载体的剥离为前提,突破了实态档案的物理局限,物的概念弱化,直接对档案信息进行相对独立的管理、加工和利用。

(一)管理工作内容:注重档案信息资源开发

信息管理阶段,社会对档案和档案工作的需要不仅局限于保管档案实体,人们的档案利用需求也不仅仅是对一次档案信息的需要,更多是对深层次档案信息内容的查询。20世纪80年代,档案工作内容发展为“八个环节”,即在原来“六个环节”的基础上加上了检索和编研两个环节。20世纪末,档案整理工作提出“简化整理、深化检索、优化利用”。2000年12月6日,国家档案局颁布《归档文件整理规则》,文书档案归档实行“卷改件”。种种举措使传统的档案实体管理工作在整个档案管理工作中所占比例日益缩小,而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工作日益得到更多重视,所占比例日益增大。编研工作向纵深发展,档案主动服务于社会的趋势日益凸现。

(二)管理技术:逐步引入信息技术

在档案管理技术上,传统手工管理逐渐向计算机管理转变,信息技术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得到全方位、多层次应用,通过网络档案管理系统,电子文件可以实时在线归档;通过纸质档案数字化,实现档案信息的缩微保存和自动检索;通过应用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使得档案信息利用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检索途径极大扩展,检索效率得到极大提高,为实现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和档案信息服务社会化提供了保障。国家制定了相应的档案政策,着力加强信息技术引入和应用。2002年11月,国家档案局印发《全国档案信息化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中国档案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三)理论研究:研究对象以档案信息内容和实体并重

信息管理阶段,档案信息内容和档案实体都是理论研究重要对象。一方面,档案理论研究关注在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如何对档案实体进行更好地管理。另一方面,积极研究传统档案实体管理机制对档案信息交流与共享的限制因素,重视研究档案的信息属性,档案信息的运动过程,及如何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档案工作的组织与管理、提高档案工作效率,实现档案信息价值等,档案信息化成为新的档案学思想方法。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的信息价值

信息社会,档案作为记录人类社会活动真实面貌的产物,其信息属性已为大家所共识,更由于档案记录历史的原始性、真实性和载体的孤本性,令它成为其他各种信息产生的源泉。信息社会,人们关心档案的价值不仅在于从档案中还原历史,更多的档案利用需求是希望从档案中发现各类信息,为社会经济、文化、生活等多方面服务。在档案管理领域,不论是基础理论研究,还是技术研究,都强调档案的信息属性和信息价值。

三、档案知识管理阶段及其特点

进入21世纪,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

济时代,知识管理应运而生。档案资源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知识资源,从而推动档案管理逐步进入知识管理阶段。

(一)管理工作内容:管理单位逐步向档案知识元转变

在知识管理阶段,档案管理的重点将不再放在档案实体和档案信息的初步开发,档案管理的单位逐步向档案知识元转变,通过对档案知识进行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构建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目标的灵活的档案知识服务体系,最终达到增强档案机构的生存能力和面对未来的竞争能力的目标。在档案知识管理阶段,传统档案工作内容将发生重大变化。如在档案收集工作中,强调“新来源观”,注重对在文件形成之前进行提前控制,并对文件实施全过程管理。在档案鉴定工作中,将实施宏观鉴定,即“不再采用时间、来源、职能、内容或用户之类的具体标准,而是改用更加宏观且相对抽象的‘文件形成机关的社会职能’标准。”在档案利用服务工作中,档案人员将从档案保管员变为知识提供者,档案利用服务工作的重点从档案实体、信息转移到知识上,从建立数据库转移到建立知识库。

(二)管理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

档案知识管理离不开多种技术的支持与保障,不仅仅局限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还包括编辑出版、发行等知识传播技术。其中信息技术是档案知识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从档案知识管理流程来看,可以用到的信息技术主要有:在档案知识采集阶段可以应用intranet、数据仓库、知识库、数据挖掘等技术,在档案知识共享阶段可以采用工作流、文档管理等技术,在档案利用阶段可以采用门户、知识地图、专家定位、搜索引擎等技术。可以说,信息技术是档案知识管理的主要贡献者与促进器,档案知识管理必将大量采用先进的信息技术。

(三)理论研究:基于知识管理重新建构

知识经济对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全新的命题,在知识管理理论下,档案学研究在知识管理的总体思维框架下构建新的理论研究平台,导致理论研究思考的范围和主题皆与传统档案学研究有所变化。在档案知识管理阶段,学术研究更强调对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的挖掘、整合,对档案知识权益的分配与保护,档案人员参与组织创新和为组织提供知识服务等主题。目前,我国档案学者围绕知识经济、知识管理对档案工作的冲击与影响;档案管理如何在知识管理中重新定位;档案部门如何参与知识创新,创建知识服务体系;(数字)档案馆如何实现知识管理和有效地知识组织;企业档案在参与企业知识创新中的价值与作用等方面已进行了初步的探讨,这些研究虽不够丰富和成熟,但都认识到在档案工作中实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

(四)价值取向:强调档案的知识价值

档案学界对档案知识属性的探讨早已有之,学者们深刻认识到“档案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智慧的结晶,它记载了人们社会实践活动中大量有知识价值的事实、数据、成果和理论。”但此时只能说是表达了一种观点,而未能以此去构建学科的理论体系,传统档案学的学科建设即是建立在知识载体的保管和提供利用上。当人类社会发展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档案的知识属性和知识价值受到了学界甚至是整个社会的重视,有学者提出“全面正确地认识档案知识属性,是科学有效地管理档案这一巨大的社会知识财富和充分发挥它应用作用的必要前提。”英国知识管理大师安妮・布鲁金在他的著作《企业记忆――知识管理战略》中指出,档案资源在知识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知识管理为档案管理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空间。可以预见,如何充分发挥档案的知识价值这一命题,对未来档案学的研究方向将产生重要影响。

档案知识管理篇3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应用;分析与阐述

档案管理在企事业单位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企业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应该保存各项信息,周围有那个才能方便及时的查阅以及相关提取等,这样能够在真正意义上促进企事业单位的良好发展。对于档案管理来说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我们提供了信息管理模式,而且还能促进档案管理自身效率的提高。另外,针对知识管理以及档案管理内涵进行深入研究,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档案管理效率。本文将针对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应用进行针对性的分析。

一、知识管理内涵概述

伴随着知识不断发展当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价值性的资源为主体的管理方式,在知识社会体系发展过程中,对于知识本身来说具有价值性的特点,对企业良好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在当前形势下拥有较多的知识对于企业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在知识经济时代,当前社会是一个竞争时代的社会,要想在激烈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就应拥有较多知识,知识自身也应得到及时的更新。因此,企业发展中知识成为了关键性因素,知识管理应该以知识为核心,通过整合知识这种资源和利用,才能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优势,真正促进企业良好发展。总而言之,知识管理来说在很大程度上是伴随着社会发展演化来的,在新的形势下,应该将知识管理进行有效利用,这样才能促进企业竞争力的不断提高。

二、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

对于档案来说主要是人们在实践中以及过程中沉淀具有价值意义的一种信息符号,在整体上主要是将知识信息得到传播的一种主要形式,同时也是显示知识的一种代表,具有权威性。但是在实际管理中还是较为落后,大多数是使用立卷式保存,这样传统管理方式已经不能顺应社会发展要求,最终逐渐会被淘汰。

三、档案管理中面临的现状

(一)档案管理中的电子化

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在新的形势下,档案管理真正实质上与电子化存在较大的相同之处。将原存中的纸质档案转化成信息化储存,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实现档案信息中的真正共享,还能保证信息自身存在的真实性,对于档案阅读以及提取也是较为方便的。这样能够使档案管理在管理内容对社会大众提供服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积极构造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不仅能提高档案管理真正效率,还能使档案管理发挥自身科学化的特点,同时还能为人们所采用,真正实现档案管理为社会服务这种目的。

(二)档案工作管理中面临着一些实际问题在档案实际管理中一些工作人员实际素质较低

在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的今天,对档案实现电子化存储以及管理具有一定的要求,但是在实际管理中一些实际档案管理人员中会存在年龄较大的人群,这类人群自身没有经过较为全面的培训,同时对电子档案系统也是比较陌生的,最终不能对档案进行存储和管理。其次在具体管理中存在着档案工作设备较差这种现象的发生,档案工作设备没有更新,最终导致实际中的设备呈现出老旧的状态,同时工作效率较差,这样的形式最终会导致工作容易出现故障。最后对档案工作者来说存在着错误的认知观念,缺乏相应意识,进而导致实际工作较为粗糙,这样的方式是不能实现对档案保护的。

四、在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具体应用

(一)在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能够更加的细化

在传统档案管理中将档案卷宗进行管理,实际中的管理对象主要是以卷宗内容为主体。将知识管理运用在实际档案管理中,可以进行筛选信息,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档案中知识元的管理,真正实现档案管理的细化。在整体上消除了传统档案管理中档案人员遇到的一些难题,同时也解决了实际中档案资料查询以及利用较为困难的状况,进而提高了实际档案管理的效率。

(二)提高实际中的档案知识服务

在整体上通过将知识管理运用在档案管理中,能够实现将知识管理以及信息技术相结合,最终实现将档案知识存储以及阅读结合开来,这样能够使得档案知识服务智能化,能够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真正使档案效率不断提高。

(三)提高实际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在实际档案管理中将知识管理注入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方式对档案管理来说不仅是知识管理中较为详细的内容,而且还能将传统中档案存储为重点专向为档案知识为主体的档案管理。这样档案管理思维方式下,能够实现档案管理中的实际意义,在整体上通过将档案知识进行整合,进而促进档案管理自身价值的提升,提高实际档案管理发挥的意义。

(四)积极推进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的不断提高

在当前信息时代不断发展状况下,只有将档案管理人员基本素质提高上去,才能积极利用档案知识,能够在整体上实现知识管理意义。在实际档案管理中工作人员应该进行积极培训,这样的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管理人员自身专业水平,还能有效的将知识管理灵活运用在档案管理知识体系中。另外,档案管理人员在服务意识这一环节应该进行培训,这样能够在工作中积极转变观念,进而为社会服务。最后积极鼓励档案管理人员在工作中多学习他人身上的长处,进而弥补自身存在的不足,这样才能获得自身成长以及良好发展。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知识管理是一种新型的资源管理理念,在实际档案管理过程中应该把握知识管理中的内涵以及意义等,这样才能掌握知识管理发挥的重要作用,在真正意义上使知识管理应用在档案管理中,同时也促使档案管理现存问题得到彻底的解决,将档案管理变为档案知识管理,进而使得档案管理工作内容发挥出真正的意义,不仅能够为工作人员所利用,而且还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为大众所服务。

参考文献

[1]陈松桦.知识管理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0,26:312.

[2]臧慧敏.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J].才智,2014,24:336.

档案知识管理篇4

1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概述

1.1知识管理的含义

知识管理是对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实现知识的积累、整合、评价、传输以及运用和创新等活动的总称[1]。它是发挥知识价值、提高知识的有效利用并且最终达到加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知识管理多以网络化、智能化的运作方式,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核心,提供具有实用性和专业性的高效管理服务。

1.2知识管理与档案管理的联系

1.2.1管理对象重叠档案管理所针对的管理对象是各种文件、档案等书面形式或电子形式的材料,知识管理所针对的管理对象则是广义上的知识、信息等,文件和档案等各种形式的材料都属于知识的范畴当中,是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上存在某些范围上的重叠。基于在管理对象上的重叠致使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具有相当密切的相互联系。1.2.2管理目的相同档案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所管理的对象即各类文件和档案能够更方便地被社会各界所使用,通过档案管理的相关工作和活动,为服务对象提供便利的档案查阅和使用服务。知识管理的最终目的是让知识的价值得到具体实现,提高服务对象的核心能力,从而实现知识服务的目标和作用。所以,知识管理和档案管理的管理目的都是为服务对象提供知识或者档案方面的服务,满足服务对象对知识和档案的使用需要,二者所不同的仅是服务范围[2]。1.2.3管理流程相似当今我国的档案管理已经不再受传统档案管理八环节的程序限制,还融合了全程监理,前段管控以及文件档案一体化等多种管理方式和理念。而只是管理过程包括知识的积累、整合、评价、传输以及运用和创新等一系列流程活动,同档案管理程序在很大程度上存在相似现象。都有对管理对象进行收集、甄别、整理、利用的程序和环节。1.2.4管理手段相近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所采取的管理方式和手段也具有相当程度的相近性。知识管理的管理手段多是使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实现对其管理对象予以智能化、网络化管理。而目前我国的档案管理也已经改变了以往以手工管理为主的状况和局面,在很多管理活动当中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融合了现代化信息技术,初步实现了档案管理与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对接,档案管理的方式和手段如今更趋向于数字化、网络化管理[3]。

1.3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含义

基于知识管理背景的当今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对融合知识管理观念、方法,运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档案信息等资源管理为核心,逐渐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更具实用性、便利性和效率性的个性化服务的新型管理模式的探索。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虽然仍将文件以及档案等材料作为管理的主要对象,但是其服务方式却从被动转向为主动,从实体材料管理转向为对信息加工处理。企业档案管理在知识管理的背景下从某种意义上已经转化为以企业档案和相关信息资源为管理对象的知识管理模式。

2知识管理背景下完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结合知识管理与现代化企业档案管理优势和特点的新型管理模式。是知识管理与企业档案管理的完美结合,可有效修正传统企业档案管理理论创新能力不足的弊端,还可以为知识管理实践活动提供基础和途径[4]。

2.1改善当前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弊端

我国当今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过程存在许多弊端。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导致企业档案管理工作趋向边缘化,特别在某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当中,档案管理工作面临着缩减人员投入降低运维开支,档案管理水平不断下降的境地。与此同时,信息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大量电子类型文件集中出现,传统的档案管理模式无法满足当今的管理需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应当符合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于证明、责任、信息等方面的要求,合理使用现代化的先进管理技术和管理理念,科学进行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为企业的未来技术研发、增加生产、开拓市场、强化管理、扩大企业规模等需求和活动提供理论支持和档案服务。我国当今多数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已经从手工管理为主时期,经历计算机为辅时期,到现在的网络智能管理时期。档案管理工作已经开始使用智能化和网络化等先进手段,但是仍然难以应对当前大量的电子文档处理工作,无力满足服务对象的个性化管理需求。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更新和提高受到限制,因此需要及时调整工作方式和服务理念,为企业档案管理水平的提高提供相应的技术基础[5]。

2.2改善当前知识管理工作当中的不足

我国多数企业的知识管理情况并不理想,存在观望情况居多,而付出实践较少的现象。另外,某些将知识管理付诸实际的企业也存在执行力度不足,贯彻程度不够的现象,甚至一定范围内出现停滞现象。企业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很多方面都有着共通之处,彼此在某些领域存在相似甚至相同的现象,因此二者具有良好的合作空间和合作基础。档案管理是一种早已在各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的工作内容和形式,具有一定的认可度和使用基础,是知识管理的良好引入契机。知识管理可以依托档案管理形式实现自身理论和实践之间的结合,并以实践情况为参考进行自身理论的完善和修改。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也即将知识管理理念与档案管理实践进行相互融合,并实现双方共同进步的最终目标。

2.3实现知识管理和企业档案管理的共同发展

传统的企业档案管理更注重对于相关记录文档的保存和管理,而轻视了对于相关记录文档资料的利用。使企业档案管理偏离了价值的创造和开发目标,在相当范围内局限了自身价值的体现和发挥[6]。知识管理则是将文档资料等全部形式的知识进行管理和利用,通过一系列整合处理过程,建立相对完整和独立的知识资源框架和系统。结合知识管理的企业档案管理具有更为开阔的活动空间,也对文档资料的开发和利用具有更为积极主动的推进作用。因此,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扩展企业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提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作用和价值,提高档案管理部门与工作人员在企业当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与此相对的,档案管理明确地关注企业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有效地进行记录和保存,预防相关信息的消失,其对文档资料的整理和控制活动对于知识的积累和整合十分有利,也为知识管理提供了资源基础和实施途径,其对文件流通方面的效率优势也可有效促进知识的传递、交流和整理,对于知识的了解和认识也具有很大益处,档案管理对于重要文件和材料的原始保管和维护,在企业维护自身知识产权以及生产合作权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7]。因此,企业的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二者相互贯通并相互促进,找到双方的准确结合契机,就可有效发挥两者的自身优势,发挥更大的作用,推动企业的良好发展。

3知识管理背景下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建立措施

3.1更新现有企业档案管理的传统观念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企业档案管理与传统模式的企业档案管理的差别在于是否融合了知识管理理念和方式。因此转变对于企业内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固有认知和观念是建立新型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档案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关键,需要企业档案管理人员首先改变自己的管理观念,立足于企业发展,实现档案管理的高效转化。改变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只重保存轻视利用的现象,转变档案管理工作关注点,将信息管理作为档案管理工作的重心,保证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得以实施[8]。

3.2使用信息化手段完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

知识管理是基于现今社会信息技术发展的产物,知识管理的实施途径主要依靠先进的计算机科技、现代通讯科技以及网络传播科技等技术手段。知识管理主要针对各类型独立的文件或档案进行集中化处理,使之实现有序化、高效化管理,在其实现自身价值的全部过程当中都不能脱离现代化信息技术或设备。因此,需要一套完整的软硬件配套设施,来保证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实施,使之实现为服务对象提供高效服务的最终目标。

3.3建立以知识管理为依据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体系

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是一种对于传统档案管理模式的更新和改造,通过档案管理的原有结构和工作资源,实现对于企业档案管理效果的提升,使档案管理的价值得以更好地实现的有效途径和手段。这种以知识管理为基础的企业档案管理模式区别于以往的档案管理模式,在管理对象方面有了更为广泛的空间,在管理模式上也从过去的实体文档保管转化为信息的管理。科学完善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和体系可确保档案管理全部流程的平稳过度和连接,实现企业档案管理的服务价值[9]。

4结语

档案知识管理篇5

1.高校档案馆知识管理的内涵和特点

高校档案馆是信息管理的组织机构,所从事的是与知识相关的业务。因此知识管理背景下的高校档案馆管理是以知识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为指导思想,有效组织、整合、记录、挖掘、创新档案馆内、外知识资源,将知识与技术密切结合,实现知识的重组、再造、共享,最终实施开放型、针对型、多样型、知识密集型服务的过程。由此看来,高校档案馆知识管理囊括了档案信息知识资源、人力资源、档案馆设施、计算机信息技术资源。其特点概括如下:档案馆知识管理以档案信息管理为基础,是档案信息管理的继续和延伸;档案馆知识管理是使知识增值、创造新知识并逐渐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管理;档案馆知识管理通过人的行为能力使信息资源与技术结合达到最佳状态;档案馆知识管理以用户满意为根本宗旨,以实现知识配送、知识共享为最终目标。

2.高校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现实意义

传统的档案管理侧重于档案实体的管理,实体档案数量大、种类多、载体多样、内容分散,多以孤本形式存于档案库房,不利于档案的有效利用。高校档案馆开展知识管理能把信息与信息、信息与人联系起来,从而进一步把握知识之间的内在关系,形成完整的档案信息知识系统。

(1)知识管理有利于促进高校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知识管理是以知识为核心的管理,包括显性知识管理和隐性知识管理。档案馆显性知识管理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现有实体资源进行结构化和有序化的处理,建立起内容丰富全面、调用便利快捷的信息知识库的过程,强调人与文档、人与工作之间的关系。档案馆隐性知识管理是以“人”的知识和智慧为工具,通过个体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充分表现员工的聪明才智,实现知识共享,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知识管理为档案馆内、外互相学习,实现知识共享创造了新途径,有利于建立学习型的档案组织,能够使档案馆隐性知识最大程度地显化,不断创新知识和传播知识,从而实现档案管理创新、服务创新,有效提升档案馆的生存发展、服务能力,推动高校档案馆的可持续发展。

(2)知识管理有利于提升高校档案馆的组织应变能力

传统的高校档案馆管理是以馆藏档案实体为中心的管理,服务是坐等用户、被动的、手工式的服务,这使得档案馆缺乏现代社会的竞争力,无法适应现代用户多样化信息需求。知识管理背景下的用户需求由信息单元向知识单元转变,这要求档案馆必须改变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服务模式,将用户需求同信息资源结合起来,加强档案馆的整体应变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的管理。首先,知识管理能提升高校档案馆的管理功能。高校档案馆知识管理将管理中的“人与人”“、人与物”结合起来,加强组织内部人与人、人与信息之间关系,使组织内部协调更加有效,信息交流更加及时,对外界的反应更加灵敏。其次,知识管理促使高校档案馆服务主动化。高校是人才济济的殿堂,这对档案馆管理和服务提出更深层次的要求,要求高校档案馆在深入研究用户需求,分析用户需求倾向基础上,深化服务内容,优化服务项目,变被动为主动服务,使偶尔用户变为经常用户,潜在用户变为现实用户,真正实现“以用户为中心”的知识服务。再次,知识管理保障了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知识传播手段的日趋成熟,高校档案馆努力营造知识共享环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中的数据挖掘技术、信息检索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输技术等,实施信息知识转移,扩大了知识共享范围,深化了知识共享的深度。

(3)知识管理有利于提升高校档案馆的核心竞争力

高校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既是知识创新管理又是知识服务管理。档案管理的单位向档案知识元转变,通过对档案知识进行组织、存储、共享和创新,构建以满足用户知识需求为目标的灵活的档案知识服务体系。高校档案馆通过馆员为学校的教学、科研提供优质的知识服务,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效提升档案馆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形成高校档案馆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二、高校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的策略

1.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馆管理机制

知识管理理论为现代档案管理和服务构建了全新的理论平台。构建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馆管理机制是高校档案馆开展知识管理保障。首先,建立有效的学习机制,构建知识型档案馆。基于知识管理的档案馆学习机制,将促使档案馆成为一个终身学习、全员学习、全过程学习、团队学习为特征的学习型组织,馆员之间,馆员和用户之间互相学习和交流,使学习成为日常的、自觉的事情。其次,构建有效、健全的沟通机制,促进知识交流。良好的工作氛围和人际关系,有利于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协调关系的形成。档案馆要结合本馆实际情况,丰富沟通方式,营造良好的沟通氛围。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传统交流形式的作用,如档案馆开展定期培训、座谈、档案知识竞赛、档案橱窗等,实施定制式的沟通交流;另一方面通过现代信息技术保证馆员自由沟通,如通过网络视频、网络论坛、QQ聊天、微博、微信等形式促进馆员之间的沟通。再次,建立有效的信息服务反馈机制。用户和档案馆之间是相互依赖、利益共存的共同体,档案馆及时捕捉用户需求心理倾向,分析档案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采纳用户意见,调整档案管理方向,有助于及时解决问题,弥补工作中的失误。

2.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知识管理,创设有效的知识管理内容

知识管理背景下的档案信息资源须有序化、数字化、知识化,因此档案馆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创建有效的知识管理内容是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的关键。首先,重视馆藏档案信息知识管理,促进显性知识系统化、结构化。对数量庞大、种类繁多、内容分散的馆藏档案信息有针对性地加工、提炼,使无序的信息变得有序,使固化的信息变得活化,形成特有的档案馆精品信息,促进信息知识的形成。为更好地为学校师生服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档案馆重视档案信息资源的知识管理,精心提炼馆藏信息,构建了学校历年机构设置、干部任免、历年毕业生基本信息、历年毕业生学位论文信息等精品信息,为档案馆实施知识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其次,加快档案数字化建设的步伐,构建知识化的数字档案产品。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是实施知识服务,档案数字化产品是知识服务的实施对象,因此高校档案馆应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快馆藏档案的数字化进程,形成具有知识价值的数字化档案产品。再次,挖掘特色档案信息资源,构建个性化、定制化的知识产品。特色档案信息资源体现鲜明的馆藏特色和学科、专业特色,将特色档案编撰成为系统性、知识性强的专题,形成适合用户需求的、量身定做的知识产品。

3.重视人力资源管理,培养知识型馆员

档案知识管理篇6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之所以说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相通性,主要表现在二者在管理的对象、目的、流程和技术等方面体现出来。

(一)管理对象的相通性

各类文件是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知识是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知识的来源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自身的各种活动收集进而整理而得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是通过购买、赠送等各种方式获得的文件、书籍等。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各类文件、书籍是属于知识的范畴。由此可见,文件属于知识,而文件又是档案管理的主要对象,因此,文件也就成为了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共同管理对象。所以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对象上具有相通性。

(二)管理目的的相通性

档案管理的目的是方便社会的利用,满足用户的需求。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让知识实现价值,更好的为企业的发展服务,并把知识传递给其他人。从这一点上来看,档案管理的目的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让人或者社会更好的利用,从而达到一定的目的。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目的具有相通性。

(三)管理流程的相通性

档案管理的流程一般主要为接收与征集、整理、鉴定、保管、统计和利用等,知识管理的流程是对文件予以收集存储、加工整理、鉴定评价、实现价值等。通过对比二者的管理流程,发现二者极具相似性,都是从文件的接收开始,到文件的利用实现价值结束,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管理流程想具有相通性。

(四)管理技术的相通性

在信息化环境下,档案管理工作依赖于信息技术的应用,对档案进行有效收集、整理等。而知识管理也是如此,知识管理离不开现代技术条件的支撑,比如网络技术、电子邮件、搜索引擎等,这些都是完成知识管理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由此可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都需要在信息化的条件下才能完成技术管理工作。因此,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在管理技术上具有一定的相通性。

二、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之所以说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体现在管理层面、管理范围、管理特点等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管理层面的差异性

档案管理仅是专业类型的活动,或者管理技术的相关办法。而知识管理并非仅仅如此,还包括价值观层面和管理理念层面上的内容,甚至还包括更高层次的管理体系或者管理的方法论等问题。因此,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层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二)管理范围的差异性

档案管理的范围主要是文件、档案等,而知识管理涉及到的范围就较为广泛,知识管理不仅要管理到文件、档案,还要管理到图书情报、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基本要求等各方面。因此,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范围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三)管理特点的差异性

档案管理是对文件和档案的管理,更侧重于对文件、档案的规范性、程序化等方面的管理。而知识管理则鼓励运用知识进行较为宽松境遇的管理,二者的侧重点与管理的特点因此也就不同。由此可见,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在管理特点上有一定的差异性。

三、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相辅相成

之所以说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是相辅相成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提升档案管理

知识管理对档案管理有着一定的促进和提升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知识管理可以有效拓宽档案管理的管理范围和管理领域。传统的档案管理强调的是文件和档案的管理,忽略了文件、档案对图书情报等的重大作用,因而限制了档案管理的工作范围。知识管理要求把所有的知识纳入到自己的管辖范围内,并将知识进行有效整合,因此,在知识管理的带动下,档案管理可以有效的参与到图书情报管理或者知识管理中去,因而扩大了自身的管理范围。

二是知识管理可以提升档案管理的重要价值。传统的档案管理就是通过复印、传真等各种形式的方式对档案进行利用,而知识管理则要求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人性化的运用。因此,在知识管理的带动下,档案管理可以向着更为人性化的方向发展,更好的去完成自身的工作使命,提升档案管理的重要使用价值。

(二)档案管理可以促进知识管理的科学化发展

档案管理可以促进知识管理的科学化发展,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表现出来。

一是档案管理的沉淀可以丰富知识管理的内容。目前,传统的档案管理中的很多文件都存放时间较为长久,但是这些并不是古董,科学合理的利用反而会成为巨大价值是知识。因此,正是因为有了档案管理,才有了更为合理的保管这些资料,也更可能为知识管理丰富内容。

二是档案管理有助于知识管理的传播和运用。在档案管理的作用下,很多知识得以保留下来。一般来说,知识的传播主要通过书面和语言的方式进行。而档案管理恰恰具备这两个方面的优势。所以也就能为知识管理的进一步传播和运用做好了前提准备工作。

档案知识管理篇7

【关键词】档案管理知识管理

一、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

档案管理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主要是指对建立的档案进行保管;狭义主要是指对已经入库的档案进行日常养护工作。而在我们日常的档案管理中,除了妥善放置档案和对档案进行维护外,还有就是对于档案内容信息进行管理。对于档案内容的管理,其实是一种对于档案内部具有使用价值的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起源于商业管理,是谁具体提出知识管理这个概念重说纷纭,知识管理主要是管理团队通过科学合理的管理方式,对于知识资源进行重组和分配,保证其得到有效利用。我国对于知识管理的主流解释是,将组织的智力和记录型信息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我们将知识管理定义为利用对于知识的有效管理和利用,提升企业的效益。

二、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

(一)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相异点

从档案管理的定义上可以看出,档案管理仅仅是对于档案的管理,遵循严谨的制度,采取先进的管理技术,保证档案的真实性和价值。在管理中,管理人员没有自主地参与,完全遵从现有制度进行管理,一切符合档案管理的程序。

知识管理不仅仅是对于档案的管理,还包括对于档案中的内容进行学习,然后通过管理人员的智慧,将从档案中得到信息进行重组,找到具有价值的信息并加以利用,来创造出更大财富或找到提高生产力的方式方法。对于知识管理来说,更加强调管理人员的参与性,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的参与部分非常多。

(二)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的相同点

档案管理和知识管理都是进行档案或知识管理,并且通过良好的管理实现档案或知识其本身的价值。但从二者的具体管理方式上分析,主要有以下几个相同点:

(1)管理对象。不论是档案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其管理的对象都具有知识的属性。档案管理的对象主要是由文字、图标记录的信息型知识,可以读取或运用并找到最终利用价值;知识管理的对象是记录型知识的显性价值和隐形价值,通过管理人员的分析利用找到最终的利用价值。

(2)管理目的。我国《档案法》中对于档案的管理目的进行了明确规定,对档案工作实行统一管理,保证档案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从而提供详实信息便于查阅。保证档案提供信息的真实性,是满足社会或个人对于档案信息的要求,也是档案管理的目的。知识管理的目的则是通过群体的智慧找出信息的显性价值和隐形价值,充分发挥出知识的自身价值来服务于社会。因此,不论是档案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其最终的目的都是服务社会。

(3)管理流程。对于档案管理的流程,基本分为以下六个步骤:①资料接收,②整理,③鉴定,④保管,⑤统计,⑥利用。而知识管理的流程主要分为以下七个步骤:①知识产生,②收集,③存储,④加工,⑤整理,⑥评价,⑦利用。不论是档案管理还是知识管理,其流程都是线性而有序的。因此,二者的管理流程十分相似。

(4)管理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对于管理人员来说是一项福音。通过计算机强大的存储能力和快速地查找能力,不论是档案管理还是知识管理,都是以计算机为主要的管理技术进行管理。从而保证提供给客户详细、准确的信息。因此,二者的管理技术基本相同。

参考文献:

[1]徐拥军.档案管理与知识管理的关系研究[J].山西档案,2008,1:17-19

[2]许桂清.知识管理与档案科技创新[J].档案学研究,2007,3:25-27

档案知识管理篇8

【关键词】医院管理;知识管理;档案管理

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知识管理也随之产生,它是通过日积月累的时间来增加相关的经验,有利于企业在做出不偏离中心的决策,它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在市场发展的同时更能有利融入进去适应其自身发展需要,对个人以及企业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档案管理在医院管理中是一个复杂的项目,因为其包括大量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信息管理等,在这种管理当中离不开内部之间的交流,尤其是知识和经验的交流。将知识管理应用到档案管理过程中,可以对信息进行快速的搜索,并且将信息进行合理的归纳整理,使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得以提高。

一、医院档案管理的现状

就现在来讲,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存在,很多医院在档案管理时还没有摆脱传统的模式,但是在传统的模式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包括在获取信息方面速度很慢,在员工交流方面障碍多,内部交流之间不够团结等,这些问题都会引起医院工作效率下降,而且在个人的信息方面不够完善,例如在病症的治疗方面,某些患者想要通过查询医护人员,想要知道主治医生有哪些,这时这些医院里边将会出现大量问题,如有些医院还不知道医生当值与不当值的名单,让患者等待时间长的问题。由于其内部缺乏交流,医生的进步很小,因此医院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不利于医院快速的进步发展。

二、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意义

(一)有利于更好呈现医院档案管理中的知识。

医院的档案包括很多的方面,其产生于医院各种各样的实践中,包括医院学术之间的交流,医院的病历,科研成果,每天的经营活动等,是医院内部之间的一项真实的日常记录。在医院的档案中主要有隐性的知识与显性的知识这两种知识。其中隐性知识主要是指档案所处的社会与时代背景以及一些还没有被完全挖掘出来的一些信息等;显性知识主要是指一些实在可见的东西,如视频、声频、书籍、杂志等。然而知识管理可以使医院档案管理里边的一些隐性知识进行显性的转化,使显性的知识得到更好的挖掘,从而更好地将其利用,这样对于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也有利于医院的综合服务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二)有利于完善健全医院档案管理流程。

大多数的医院因为受到传统的医院管理理念的影响,而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错误的理解,认为档案只是患者用来登记的相关凭证,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严重忽略了档案本身所具有的记录重要科研成果的作用。其作为医院综合能力提升的重要资源,如果缺乏科学与规范性的管理,医院很难在原有基础上获得进步发展。档案的知识管理主要是对档案内的隐性知识进行挖掘,对各种信息应用数字化的信息管理技术进行整理,最终增加档案管理的科学性,增加其完善程度,从而提高对档案的有效利用率。

三、医院档案管理中优化知识管理应用的措施

(一)转变思想意识。

为了使现代化的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发挥更好的作用,第一应将传统的档案管理意识进行转变。在现今的医院发展中,有些现代化的知识管理概念也会不自觉渗透到管理模式中,使医院得到了进步与发展,使患者对医院的服务感到更加满意。在进行知识的档案管理时应该坚持以服务为中心,应该将知识的真正价值发挥出来。为此管理人员也应该具备更高的思想意识,尤其是创新意识,能够在以实际发展情况为依据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知识进行合理创新,对于原来的管理模式中存在的弊端进行消除,不断形成新的知识管理方式,将医院中知识管理模式效率进行有效的提高,从而为医院中的每个人提供更好的、更全的服务,对医院自身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提供契机。

(二)创新档案管理模式。

医院的档案管理工作在实施时缺乏力度,档案管理工作做得不到位,其原因主要受传统的思想意识影响。造成这种现象不断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管理模式上存在严重的制约性,人们没有正确认识档案的管理工作。并且作为一个医院的附属管理部门,它与医学专业等联系不是很密切,所以,一直以来很少受到医院领导的重视,这在一定的程度上使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有所降低。医院没有足够重视对档案管理部门中的人才管理工作,从而使该部门缺乏必要的人才培养方案,使管理人员由于缺乏流动、竞争、激励机制而缺乏必要的创新性。因此在医院的知识管理机制中,应该改变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概念,在对医院的总体发展规划上结合现代知识经济背景制定应有的规章制度,并对知识管理中的各种机制进行完善。具体如对员工采取激励的机制,对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各项知识的创新能力进行不断的提高,从而提高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有利推动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完善医院档案管理体制。

梳理医院的优势,对医院的档案管理模式要进行不断的改变。医院的相关部门要建立健全知识管理人员制度,加大对人员的管理力度,营造出浓厚的知识氛围,对有名的专家、医师建立专门的管理档案。为了使该项工作有效开展,医院应当利用现代的信息化技术,建立完整的数字管理信息化系统,并对其进行简单的模块设置,主要包括一些规范、主题知识、知识产权、期刊书籍等,将医院的资源优势进行充分的发挥。在医院中专家和名师是主要的人力资源,医院应当对其提出的观点、技巧、经验等进行详细的整理,做好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之间的转化工作,从而促进其他医护人员的不断发展与不断提高。对各种各样的知识进行模块化的整理,能显著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为使用者增加方便快捷的途径,有利于医院当中各部门的资源共享实现。

四、结语

总而言之,知识管理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只有在对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进行深入的分析后,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对档案的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完善,对其体制进行不断的改革,对医院的档案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才能在医院的档案管理中,充分发挥知识管理的重要性,不断促进医院综合管理水平的提高,最终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赢。

【参考文献】

[1]彭淑珍.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现代医院,2013,8

[2]李新友,吕庆锋.以知识管理为导向构建医院档案管理体系[J].全国商情•理论研究,2014,43

[3]高毅远.基于知识管理的医院档案管理体系研究[J].办公室业务,2015,5

[4]王兵.医院档案管理中知识管理的应用探讨[J].东方企业文化,2015,15

[5]艾绍艳.知识管理在医院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办公室业务,2012,5

档案知识管理篇9

按照现在的管理模式,对于没有完结的文件以及动态的知识是不重视的,对于档案的使用范围以及实效性是有限制的,对于信息只是简单的整理信息的利用率是低下的,这些对档案的管理方式都有悖于现代开放性的知识经济环境,无法适应时代潮流,最终只能成为一个冗余的部门。

2.知识管理导向档案管理的优势

2.1利用率高

首先,知识管理下的档案管理人员素质提高。知识管理以原有的档案信息管理平台作为跳板,强化了员工的数据分析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了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网络及数据通讯技术水平,把档案管理人员从一个“看门者”变成了“信息中介”,懂得在最适当的时机与上级沟通,在需要分工合作的时候与其他部门通力完成,最终实现知识共享。其次,档案资源结构多样化。档案不再局限于纸质稿。随着软盘档案、多媒体档案、声像档案等档案的形式多样化后,单位的各个部门可从这个开放性的电子资源直接搜索关键字,即可获得档案资源,而且电子档案可重复利用,加快了档案重保存向重利用的发展脚步,大大提高了档案的利用率。

2.2易激发潜在知识

一个档案库就像一个知识库,知识库强调的是开放性、交互性,但是除了教导档案管理人员手中的显性资料,还有在其他工作人员中巨大的隐性资料,表现为工作经验教训等,正像库珀说过员工的重要性就体现在工作人员之间用一些秘密的知识合作,共享知识,孕育出新的知识。知识管理下的档案管理可以通过实名制贡献资料获得内部工作者的认同赞扬来激发员工为单位奉献潜在知识,也可通过外在奖励,如红包、奖金、员工股份等获得潜在知识,只有让知识库变成一个有活力的河流,才能促进发展、不断进步。

3.知识管理导向档案管理注意点

3.1提高安全性、技术性

电子当然虽然快捷方便,循环使用能力强,但信息储存实体和信息使用流程也存在危险性。档案人员应做好库房安全措施,密切注意档案安全和保密性。很多档案的建立是为了业务的处理,业务档案有客户需求、满意度和与之相关的内部机密。对于档案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职责与纪律,做到工作有力,程序严谨、运转灵活。同时,也应当加强档案行政部门业务指导、后续监督等,重视对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定期训练其科技知识学习、逻辑思维能力、强大的学科背景,不仅能提取档案中有效信息,还能聚变爆发新知识,产生新思维。

3.2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在知识经济时代,最重要的无疑是智力财产。首先,领导人要看到隐性知识的重要性,没有隐性知识的利用,生产活动就没有创新。其次,如何保护知识产权和档案管理创新是相互影响的,单位可制定行政措施、惩戒手段来激发员工知识创新,风险隐性资源实现知识共享。而资源共享也正是知识管理的最终目标。

4.知识管理导向档案管理意义

档案管理对于任何单位来说都是重要的,是单位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激发员工积极性,提高员工工作质量的源泉。知识管理是档案信息管理的高级阶段,它不是简单地继承传统史料档案管理法,而是以人为本,对其进行科学分析、系统提取重要信息,增加新的信息储存,提高档案利用价值,为单位发展走向提供参考。它是一种智能化管理,能够实现档案的现代化,满足时展需要。

5.结束语

档案知识管理篇10

企业档案设计内容非常多,主要包含了财务、技术以及员工人事等信息,这些资料因为涉及部分不同往往也是由各部门分别进行保管,有的资料甚至还经由员工自行保存。这就造成了企业档案管理没有系统的管理模式,处在一个零散的状态,不能够真正落实信息资源的整合,即使有的企业在这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还特地成立了信息中心,但是档案管理工作仍然还是非常的表面化,无法为企业提供系统的、综合性较强的信息服务。这势必会出现非常的问题,例如:新员工进入企业后在熟悉企业的过程中,只能够通过老员工对企业文化和工作技能等进行描述,无法形成供其自主学习的信息资料;企业内的部门只是以及员工所形成的知识、技能等资源无法进行共享,不能够形成流通的智慧来源;各部门的操作模式出现差异,不能够形成固定的操作模式,同类型的事务处理过程也大不相同,在处理相似问题时,各个员工均是凭着自己的经验来进行操作,使得工作效率受到严重的阻碍,甚至还出现了各部门不团结相互推卸责任的情况。总而言之,知识经济时代对企业档案管理有了新的要求,使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企业唯有审时度势,结合新时期新要求全面改革档案管理,使其与企业制度更加匹配,将档案信息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使企业的竞争力再上台阶。笔者认为,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引入知识管理,能够加快企业档案管理模式的构建,促进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二、构建企业档案管理的新模式

将企业知识管理融入到档案管理,就意味着企业档案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知识经济时代也推动档案管理朝着新方向前进,笔者认为可以概括为“市场取向、信息先导、协同运转以及知识共享”四方面。市场取向主要将档案管理所能够获得的利益更加直接地反映出来,因为,它可以有效提高企业利润;信息先导则能够将档案知识管理的职能性更加真实地反应出来,它可以说是企业建设的重头戏;协同运转则主要是有效调节企业档案管理以及知识管理,使其达到一致性;知识共享则主要展现了档案管理的目的性。

(一)市场取向

伴随企业不断对制度进行改革发展,市场经济的突飞猛进,企业提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运作模式,企业也将企业发展壮大作为活动重心,将提高核心竞争力作为活动的关键。档案管理必须从传统思维中走出来,丢开因循守旧的思维模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其作用,使其成为企业知识资源的脊梁支柱,不断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提供充足的智力和法律保障[2]。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应当结合自己的知识基础,不断挖掘档案中所隐含的信息,为企业解决法律纠纷以及产品开发等活动提供经验、启示信息,使档案管理工作逐渐渗透到企业经营活动中去,为企业创造价值、提升利润。唯有坚持将企业档案管理向市场化走向发展,才能够使档案管理工作成为企业的信息支撑,避免出现边缘化的情况,获得企业的重视。

(二)信息先导

不管是纸质档案,亦或者是电子档案,都能够将所储备的信息来发挥其价值。档案信息开发,主要是指档案部门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在保障档案机密安全的条件下,不断对档案信息进行挖掘,并将其提供给需要者使用的过程。信息先导能够将档案知识管理的职能性更加真实地反应出来,同时在企业档案管理中发挥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将客户的需求作为信息开发的重心,通过“挖掘信息”使档案能够发挥其最大价值。与此同时,档案管理人员在面对无经验和指导的情况下,应当发挥主观能动性,结合文字、图像等档案资料尽可能地将其转化为动态的、可利用的资源,并积极投入到信息的开发中。

(三)协同运转

企业内的各部门可以说是企业知识系统的中的各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相互连接交互存在,通过物质、能量以及信息的交互,使各个子系统中的协同效应能够充分发挥出来,使知识系统得到有效的整合,发挥其最大效用。档案管理工作要实现信息开发以及传递工作,必须周全考虑到各子系统之间的协同运转,唯有如此才能够使企业信息得到有效的整合,使知识管理的作用被最大化。协同主要包含了目标、技术以及资源的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