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购合同变更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20:31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1

[关键词]采购合同;管理;弊端;改进

[中图分类号]F2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1-0054-02

我国实行依法治国,一切行为准则都是依法律为依据,法律规范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国市场经济的法制进程中,合同显然引起了大家更多的重视。它能很好地规范劳务双方的行为,如果双方出现纠纷,依照合同内容就能够很好化解。由于工程项目的特殊性,在工程合同中尤其是采购合同管理上还存有很多的问题,这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要通过多种方式加以改进,使合同能够为社会主义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采购合同管理的意义

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法治经济,就是建有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规章制度,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必须在法律的规范下进行。随着依法治国的深入推进,我国现在越来越重视法律在经济领域的重要作用。合同法的实施就是一个重要体现,通过合同法确立了合同的法律地位,既保障经济主体双方的权利又规范双方的义务。在工程领域由于涉及的项目多,需用的材料种类复杂,采购原材料时极易产生纠纷,因此采购合同就体现出重要的价值。管理是一个企业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企业都非常注重自己的内部管理,而合同管理是其内部管理的重要方面。工程项目中的采购合同对企业今后的经济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采购合同管理可以说是企业正常发展和经济运行的一个基本元素,管理好采购合同,可以使企业避免经济纠纷,提高经济效益,是创造稳定发展环境的重要保证。

2采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虽然现在人们的法制观念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某些领域还存在很多问题。在工程项目中,由于其特殊性,如工期紧,周期短,施工条件的限制,采购人员的紧缺,仓库的储备条件不足等,常常造成相应的工程项目采购合同也有很多的问题存在。

2.1对合同及其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在工程项目中,很多人认为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做好工程项目,把握好质量关。工程项目的质量当然重要,因为它关系到千万人的生命安全问题,关系到千万家庭的幸福甚至影响到国家大局的稳定,不容忽视,但我们也应该看到,除了工程质量外,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处理好、解决好,一旦产生问题也会间接影响工程的质量,比如,采购合同的质量也同样是一个安全问题,它关系到工程项目的设备、材料的安全,装置的安全,最终关系到项目的安全。所以说,采购合同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在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很多人非常重视对施工材料的管理,因为那是直接的看得到的经济利益,而大多数人都对采购合同不够重视,因为很多人认为那就是简单的几张纸而已。因此,供货方与采购方之间很少签订正式的文本合同,更多的只是口头的约定,等到工程结束进行结算时,双方往往会出现很多的矛盾,材料的数额、材料质量的达标程度,材料供应的提前或者延后的惩罚措施等,都会出现分歧,从而产生纠纷,这就会给双方造成很多的麻烦,供货与采购的双方经常为这些本不应该产生的麻烦耗费大量的精力,严重影响了后面的工程进度。也有一些工程项目虽然草签了一些采购的合同,但疏于对合同的管理,经常到最后合同等同于虚设。

2.2采购合同内容不健全,合同文本存在缺陷

有些工程企业虽然也签订了一些合同,但合同的内容远远不能满足现实工作的需要。合同文本的不健全表现在多方面,比如,施工材料供货时间不明确,材料的堆放不做要求,对于违约方的惩罚措施太笼统,对于供货商的责任规定得较多,而对采购方的责任却常常忽略,造成合同双方的不平等。这些问题一旦出现在工程中就会使很多人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2.3采购合同变更程序不规范

由于自然条件的影响或者采购方的临时起意,一般工程在采购材料中经常出现材料内容的变化,增加或者减少一些施工材料,或者变更一些施工材料的型号标准等,很多时候采购与供货两方都是采用口头协商的方式解决,虽然口头约定原则上有效,但没把这些变更的内容及时补充或者干脆就未补充到合同中,这就容易为以后的事情处理留下隐患,实践证明,由于未把变更的内容形成合同的做法,常常成为争议的焦点。从最初采购签订的采购合同,到最后的解除合同,由于期间的内容变化太大,而合同中并没有及时补充更新,这样,最初签订的合同几乎成了摆设。

2.4采购合同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较低

由于中国经历的是国有采购,即国有单位采购居多,而工程合同管理也像采购合同管理一样在其从原来的较低水平向现代先进水平的过渡中,难免出现合同管理人员参差不齐、良莠混杂的局面,故引进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是弥补这种差异的不二选择。由于工程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大都集中在施工的一线,都是施工方面的人才,在合同管理方面很少有专业人员来负责。很多人以为合同管理就是简单地看管好合同就行,这大大误解了合同管理的含义。合同管理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它要求合同管理人员不仅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要有关于合同的法律法规知识,也要了解税务、工商、财会、政府政策等方方面面的知识,同时还要有书写、计算以及现代化技术设备的运用能力等,但这些在工程项目合同管理中很多从业人员都是不具备的。

3采购合同管理的改进建议

3.1签订合同的双方提高合同法律意识

合同管理人员在管理采购合同的过程中,要熟悉合同文件、明确防控重点,加强风险控制,同时还应密切关注合同进展、详细记录合同执行情况。合同管理流程包括合同订立前的准备、合同模板评审、合同文本编制、合同文本审核、合同审批、合同签订、合同履行、合同变更等。合同管理人员应该清楚合同管理流程,有效管理合同。在采购合同中,采购方与承供货方必须要有合同的意识。合同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法律,它既保障对方的权益,同时也在保护着自身的利益。若能签订正规的采购合同,可以避免很多的纠纷,可以为自己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麻烦,使自己更有精力去生产经营。合同是一件严肃的事情,一旦签订,双方都要严格按照工程的合同办事,而不可把合同当儿戏,要有用合同保障自己权利的意识。一旦出现纠纷,也要按照合同办事,切不可置既定合同于不顾,任由自己想法解决纠纷。

3.2规范合同文本及其内容

合同模板是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一种方式,应当规范合同模板,避免一人一个合同模板,同时又要根据合同模板,实施具体的条款拟定以更贴近实际的需要。较高的标准文本使用率与较低的合同纠纷数量是相对应的,进一步完善标准文本库、深化标准文本应用水平、提高标准文本使用率,对于降低合同纠纷数量十分必要。合同的签订不是说只要签了就行,而应该严格按照合同的文本内容进行详细的签订。签订时一定要采用正规的合同文本,把双方考虑到的内容都写到合同中。一些虽然出现概率很小,但一旦出现就影响很大的事项也要写到里面去,同时在签订合同时一定要表意明确,不产生歧义,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避免产生合同纠纷。

3.3使用科学技术,规范变更程序

合同的管理是一件非常复杂的事情,一般的工程项目合同都比较多,既有企业之间的合同,也有企业内部与员工的合同,这样在管理合同时就容易出现混乱,可以使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技术进行合同的保存、分类等,这就大大提高了合同管理的效率,同时也能提高合同管理的准确性。在工程项目中,由于设计方案变更,引起的材质、规格型号、技术要求、数量、质量等变更,均应签订变更合同。对于合同的变更,哪怕很小的问题,都应在变更合同中详细加以描述。不要图省事而只是口头约定一下,千万不要为以后留祸患。

3.4引进专业管理人员,提升整体素质

只有专业的采购队伍,才能打造专业的采购市场。由于目前采购的现状和种种原因导致的采购合同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差异,除了应在制度规定上对其加以规范外,还可以引进专业的合同管理人员,有了专业的管理人才,采购合同的管理才能与现今的采购市场发展步伐保持一致。采购合同的管理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再加上采购合同管理是一项技术性非常强的工作,这就要求企业一定舍得花钱,引进专门的人才进行合同管理。有了专业的管理人员后,还要全面提高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职业道德的培训,只有有了较高的职业道德,才能真正从心里做好合同管理的事情。其次,要加强管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对现有人员进行技术和知识的培训,使其更好更快地规范合同管理。

4结论

总之,采购合同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必须正视并解决目前的问题,改正现有的合同管理中的缺点,通过提高合同的法律意识,规范合同文本,规范合同变更程序,引进专业合同管理人员,提高管理人员整体素质等途径,加强对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从而充分发挥合同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幼琴建设采购合同管理探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1(6)

[2]王福元目前建设采购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

[3]陈慧超建设采购合同管理风险防范与控制[J].施工技术,2010(1)

[4]吴芸浅谈如何加强采购合同管理[J].科技与企业,2013(1)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2

关键词:采购管理问题对策

中国的工业企业中,物资的采购成本更是高达企业销售成本的70%。可以说,采购是企业成本管理中“最具价值”的部分。因此,采购职能在企业中的地位也相应升高,成为企业追求管理变革的一个热点,使人们更加深入的追寻采购管理中潜在的增值机会。尽管良好的采购管理运作对企业有如此显著的贡献;国际国内知名企业也竞相实施采购管理的变革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然而在我国,大多数企业目前的采购管理水平仍存在许多的问题。

一、采购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

1.采购理念落后

采购模式对物资供应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要求极为严格,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生产排程计划和销售。然而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并没有充分认识到采购管理的重要性,对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先进采购管理理念认识医乏,无法对公司的采购管理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也无意识采取有效措施以促进采购管理方法的改进和水平的提升。整个公司自上而下重技术、销售,轻采购。技术、销售人员经常有学习交流的机会,骨干成员均配备笔记本电脑,这与对采购处几乎不闻不问、采购处信息化程度几乎为零等现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种现状的根源是企业的经营者管理理念陈旧落后所致。

2.管理体制陈旧

公司现行的组织结构是传统的垂直型官僚体制结构,部门与部门间对职能、任务进行协调和配合时存在着僵化、缓慢并缺乏柔性的现象。采购处在公司中与各部门之间的关系极为密切,例如采购物资的数量取决于销售部门的订单和企业生产计划的安排;采购物资的品种和规格等又源自于技术部门的要求;同时采购物资的到货与使用又与质管部门和生产部门密不可分;此外货款的支付需由财务处配合等。由于管理体制的陈旧,使得采购过程中由于部门间协调配合不畅而产生的问题比比皆是。

3.采购流程冗余且多为串行作业

串行作业耗时耗力,审批环节多,例如从采购明细表的编制到采购订单的下达再到正式合同的签订之间,存在大量冗余不增值的环节。首先采购处要根据供应处出具的清单编制采购明细表,明细表经审核确认后方可制定采购计划,而采购计划又需要采购处处长审核,再交由主管副总审核,最后由董事长审核,最终返回采购处才能与供应商之间签订正式的合同。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公司现有信息化建设的限制,所有清单均由纸张作为媒介由人力传递,清单必须在多个部门间流转,有时甚至要花费三到四个工作日方可完成。

二、采购管理改进对策

1.改变经营者观念

由于很多公司长期忽视采购管理的增盈作用,所以即使幅度很小的节约和控制,就会带来明显的效果,潜力巨大。公司的领导决策层应充分了解采购管理对企业的战略意义和转变采购管理理念的重要性。只有公司经营层观念上的转变,才能产生动力从根本上推进变革的发生,从而提高采购管理的效率和效益,这也是公司在采购管理改进中的首要问题。

2.实行集中采购

管理体制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制约着采购处工作的顺利展开。在公司的实际日常采购活动中,技术处、采购处同时拥有采购权,可以自行采购所需物资,这样做一方面将需求化大为小、化多为少,难以引起供应商对公司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干扰了采购管理组织的健全和稳定、破坏了采购工作的流程、无法明确责任分工和完善的考核、监督机制,使采购管理的规章制度形同虚设、采购工作的随意性大。为改变现有的体制,公司应采取集中采购,将公司的全部采购业务集中在一个职能部门中,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即可以避免部门之间因利益而产生的纷争,加强采购工作的监督和管理,又可以加大采购批量在与供应商的业务交往中掌握更多的话语权。同时公司各部门之间,应打破传统的面向职能的分工,以工作流为中心,加强沟通协作和信息共享,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体制问题。

3.加强采购策略的应用

目前很多公司的采购活动只是简单遵循了采购的基本定义,就是将所需的物料,以合适的价格,合适的数量,通过合适的渠道在合适的时间里送到合适的地点。面对市场环境多变、原材料价格波动、和如何更好的建立与供应商的关系等客观因素下,都要求公司采取策略性的方式来进行采购活动。目前世界500强企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企业运用策略采购,通过实际应用可以证明,在一般情况下策略性的采购可以为企业降低采购成本10%15%。

有些公司由于产品非标性和专业性的限制,通常是多品种、小批量进行采购,现有的采购方式很容易受到原材料价格波动的影响;同时,按订单需求频繁的进行采购也会因无法形成经济采购批量而增加采购的成本。因此,在日常的工作中,公司应注重采购策略的运用,通过增加采购批量,来加大与供应商谈判的力度,从而达到降低采购成本的目的。首先,采购处应注重与销售处的沟通,掌握市场需求;同时保持与生产处的有效沟通,随时掌握公司的生产排程计划,通过反馈的信息确定一段时间内的总体的采购需求量,然后对采购订单进行整合,增加采购批量并和供应商签订年度的采购协议,这样供应商可以有效安排生产,增加供货的及时性,公司也可以形成经济采购批量,降低采购成本。其次,公司的采购处应随时关注市场价格波动大的原材料,并根据对市场需求的预测,结合价格走势,有前瞻性的与供应商签订长期的采购合同,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原材料价格波动对公司采购成本的影响。

结语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采购管理的内容也在不断地增减变化中,公司的企业决策层的采购管理理念也应随竞争环境发展而变化。由于采购管理研究的涉及面非常广泛,内涵也十分丰富,而作者的理论学术水平有限,还有待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参考文献:

[l]王兵,徐小斌等.基于供应链的采购管理[J].商业研究,2002(5).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3

1.“监”合同履行合法合规性

“监”即从旁查看之意。基本建设工程所使用的建材产品成百上千种,其质量标准各异,且建材产品的质量标准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建设形势的变化而处于不断更新之中。例如建设工程必用的建材产品:陶瓷芯密封水嘴,其质量强制性新国标《GB18145—2014》自2014年12月1日就开始实施了,那么,对于此时间节点后工程建设中采购到货的水嘴质量,就应该严格执行国家的最新强制性标准《GB18145—2014》,并需要妥善处理好产品质量新旧标准过渡期可能遇到的相关问题。因此,要强化监督2014年12月1日后工程用陶瓷芯密封水嘴采供合同的实际履行,运用技术手段、科学方法,及时核证其合同履行的合规合法性,以及到货产品质量贯彻执行强制性新标准的及时性与正确性,切实防止不符合新国标的建材产品进入新建工程项目之中。因此,要及时准确掌握各类建材产品新标准颁布实施的相关信息与执行要求,严格监督新老标准执行的时间节点与过渡期的产品供应到货与验收,谨防合理合情,但不合法规与规章的错乱情形出现。与此同时,按照《南京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第22条的规定:招标人(采购人)应及时将合同履约情况上传到市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系统,以利于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合同履约情况的市场综合分析与有效专业监管。采购人应当根据采购项目的具体情况,自行组织项目验收或者委托采购机构验收。采购人委托采购机构进行履约验收的,应当对验收结果进行书面确认。由此可见,依据我国《合同法》等现行法律法规,“监”其合同的依法正确履行是合同签订后的首要工作。

2.“督”合同履行变更程序规范性

“督”意为监督指挥。工程建设中因各种原因的变更,导致合同履约内容的部分变更较为常见,但是如果采供计划导致合同内容的变更比较“随意”而“任性”,且又缺乏科学依据与规范程序就变成不正常了。例如,工程建设中经常使用的装饰地砖采供问题,开始采购招标时并没有明确较为准确而规范的技术要求,仅仅是简单说明为“抛光磁质砖”,采购招标中标的标注是600*600*(8—10)普通渗花或者抛光磁质砖,合同签订后发现现在市场普遍呈现的已是更新换代后质量更加优质的600*600*(8—10)聚晶微粉超洁亮磁质砖,考虑工程建设需要与建筑建材发展的同步,就决定变更为采供聚晶微粉超洁亮磁质砖了,并依照相关人员了解的市场行情进行价格签证确认并调整合同价款。显然,这样的工程变更过于“随意”或者说“任性”,缺乏应有的变更依据与规范程序,如果能够经过建材专家专业论证,证实工程项目采供合同所履约的工程货物确实与建筑使用功能不匹配,或者已不适合工程项目建设最新设计标准要求,且建材市场确实难觅招标原品质产品踪迹,只要履行相关项目采供变更必要的程序并公开进行市场询价比对,再按照现行行业标准规范与部门采供管理规定要求变更操作即可,让尊重变更程序、敬畏规范要求成为合同履约管理工作的新常态。

3.“查”履行合同构成内容完整性

“查”即翻检着看,逐条查验合同约定内容条件和要求。一份完整的工程货物采购合同,其构成内容通常包括:标的物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单价合价、交货期、包装方式、运输方式、交货方式、质量验收标准、质检验收方法、异议处理方式、违约责任追究、货物质保期限、维保特别约定、合同有效期限、货款支付程序、签订日期、供需双方名称等等。如果查看近年部分高校采购人的工程货物采购合同,就不难发现一般不会出现合同履行异议处理方式、明确的违约责任追究等条款内容。显而易见,工程货物招标采购合同构成内容缺乏完整性。相关异议或者违约等问题对于合同双方来说,似乎在其所签合同履行中是不可能出现的,臆想即便没有诸如违约责任追究的具体条款约定,也不会影响合同的有效性与实际履行。当然,这只能是合同双方的良好预期而已,事实上合同履行过程里出现事与愿违的情形并不鲜见。所以建设工程项目现场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工程货物供需因合同纠纷不能按期履行,严重影响了需方工程建设进展,再三协商并催促之下才姗姗来迟,而需方最终针对相关方违约之事实却无从追究,只能不了了之。仔细分析合同履行的相关环节便知:合同内容组成的缺欠,或多或少会给合同履约管理带来缺憾,甚至导致其违约追责无门。

4.“核”实合同分项全面性

这里的“核”意为仔细地对照、考察、核对。高校工程货物采购部分合同签订得十分简扼,例如对产品质量验收标准要求仅仅明确:“国家标准”四个字,而并无具体标准代号与详细要求。再如,对合同可能出现的异议仅仅用“友好协商”或“依法追究”几个字原则性高度概括。对于“变频多联机空调系统”这样具有若干分项内容工程项目的采购合同,有的采购人签订合同时,往往其分项部分只是简单地写出诸如:室内机、室外机、控制系统、通风管道等几个字的合同分项名,对于系统其它如冷媒管、风口等组成部分与相关系统辅材配件,又仅注明涵盖与采购空调系统相配套的必须配有的设备配件辅材等。有的合同分项内会简明列出统称名,如空调设备系统安装专用冷媒管以及保温材料,却未能提出分项的具体要求如规格与型号,也没有注明品牌与材质要求,全依靠合同供应商职业道德和良心供应施工用材。可想而知,合同供应商追求利益最大化目标下,其结果令人担忧。在细节决定成败的今天,作为合同细节的合同各组成分项,其全面性对于合同完整而正确地合法依规履行,并充分保证采购人的合法权益,起着重要的不可缺失的前提与基础作用。因此,可以借鉴财政部财库[2016]205号文之(三)严格规范开展履约验收与之(七)完善验收方式的要求,针对不同的工程货物在其合同中需要确定不同的验收方式与程序。综上所述,建议采购人或者采购机构成立合同履约验收小组,必要时邀请相关专家参与合同验收,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供应商履约情况进行验收。验收时,应当按照采购合同的约定对每一项技术、服务、安全标准的履约情况进行确认。有的工程货物通过随机抽样复检即可,而有的则需在质检的基础上结合中标样品款式、结构组成、成品工艺等因素来查验核实合同的符合性。

5.“管”合同要求执行准确性

不难得知,“管”字的解释为管理、过问之意,现实工作里人们对“管”字解读更偏向于是管理工作过程中的“过问”之实,也就是“管”中“检”手段加“管”时“验”方法,所谓“检”者查也、翻检着看合同约定与实际履行情况,“验”者察看查考也、察考合同执行之预期效果。现在有的高校基本建设职能部门,基于分部分项工程质量及工期保证与工作配合需要的考虑,对于建设工程铝合金门窗项目采供的一般做法,是在工程建设项目土建招标时,以暂定价方式进入土建项目招标工作量清单,其招标文件中明确如果达到采购招标规模标准的就由甲方牵头组织采购招标并签约负责采供管理。在建筑工程铝合金门窗招标采购合同履约过程中,人们比较关注铝合金门窗型材型号与色彩和玻璃型号规格的选择,也容易关注门锁和执手、撑档等一眼可见常用配件的外观质量实况,很少有人在门窗安装就位后,再仔细查看其配套专用滑轮是否是招标文件或采购合同中载明的配件品牌?是否采用的了符合合同要求的一对(套)单轮(最大承重45公斤)或一对(套)双轮(最大承重90公斤)?事实上,一般采购人并不能务实逐项检验执行合同要求的准确性,完全依靠总包方或者产品供应商凭其善心自觉尽责,其结果却因相关商家在其追求目标利润最大化情形下,对各组成构件均采取了经济目标管理与质量限控措施,仅仅做到满付货物人工验收前后短暂时间内正常使用的质量要求,但因门窗中的重要配件(门窗滑轮)只重视了其表观质量与使用时效(验收过程的短时间),工程项目竣工交付后不久便出现使用异常不便、甚至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形,只能在维保期报修情形下不断更换。需要说明的是,工程所用铝合金门窗的送检(主检门窗三性:抗风压、气密性、水密性)一般是门窗供应商单独制作后送专业检测机构的,所以其结果一般都是合格的。而由于门窗滑轮属于工程铝合金门窗货物的必需配件之一,又非现行相关规范所规定的单独强检项目内容,所以现场工程监理在项目验收时也只是收集系统产品质量保证书相关资料,并查看相关分项产品的合格报告而已,并不再进行其配件质量的复检确认,通常凭项目验收时其实用时效外加整窗(门)送检报告定论。某单位铝合金门窗合同履行过程中,发现供应商自行更换了合同规定所供铝合金门窗的品牌滑轮配件后,就对现场窗滑轮进行了随机抽样并按JG/t129—2007标准要求进行产品质量的检测鉴定,其结论令人十分遗憾并惊讶。现场复检抽样时发现,不仅有非合同或变更约定品牌的配件以及非合同约定技术指标等级的合同品牌配件,甚至还发现部分假冒伪劣配件产品混迹其中。实际抽检结果显示:送检配件相关质量指标不合格,如窗用滑轮在其实际承载质量(如40公斤)情况下的反复启闭试验标准《JG/t129—2007》4.3.3条规定:窗滑轮能够达到25000次后轮体正常滚动,而抽检窗滑轮样品实测结果仅仅2000次后轮体就无法滚动了,实测指标值与国家规定质量标准指标值间差异巨大。显然,该合同履行过程中供方履行合同义务存在偷梁换柱、以次充好等违约问题,合同需方执行合同要求验收时既存在无有效举措、也有把控不准确问题。

6.“理”合同原则执行符合性

“理”即整理,使其整齐的意思。众所周知,采购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合同主体各方,依据合同要求,逐条逐款逐项,全面充分履约,完成应尽义务、获得依法享有权利、承担相应法律责任。而这里合同的主体一般是指享有合同权利,并承担合同义务的合同当事人。其合同原则条款执行的符合性,通常会被合同主体各方所重视,但仍需进一步在合同履行中查验强化。例如,某工程货物采购合同,载明的是不付任何合同预付款,货到验收合格后付80%的合同货款,并留存5%合同价款作为采购项目维保金,需在合同标明的质量保证期限结束后才能一次性无息支付。此条款执行原则常常被实际操作所融合变异。如:80%合同货款支付被分解成货到现场验收前支付其40%,到货验收合格后再支付其40%;甚至有时会变成发货前支付30%的合同货款,货到验收合格后再支付50%的合同货款,留存在合同需方账面5%合同价款的采购项目维保金现款,被供方游说更换为5%额度的供方银行开具的有效期等同于质保期的有条件银行保函。那么,等额同期限的有条件银行保函与留存在合同需方账面的维保金现款,虽其功能作用相似,但在必要时使用的方便性、可操作性完全相同或相等吗?这样操作符合原合同原则要求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因此,在实际工程货物采购供应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对合同执行情况必须加以重视,并力求防范突破合同原则的现象,建议不定期邀请用户以及参与其合同评审的相关人员进行合同实际履约查验复验。

结语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4

招标采购的物资,应按照招标文件中约定的时间(一般为30天)完成合同签订,不得无故拖延。招标采购的物资,合同应以中标通知书、投标文件、专用合同条款、通用合同条款、招标技术规范书、已标价合同货物清单、招投标澄清文件和往来函件等招投标资料作为签订依据。非招标采购物资合同应以确定采购结果的相关信息作为签订的依据。招标采购的物资,签订书面合同的标的、价款、质量、履行期限等主要条款应与招标文件和中标人的投标文件的内容一致,不得再行签订背离合同的实质性内容的其他协议。

二、合同管理模式

电网企业合同管理历经了3个阶段的变化。2004年以前,各网省公司负责各自业务范围内的物资采购,没有统一的物资合同管理;2005~2008年,电网企业实施两级集中规模招标采购模式,合同管理采取哪级项目单位出资,相应物资部门进行签约,履约结算;2009年至今,电网企业实施全面的物资集约化体系建设,按照物资集约化整体设计方案变革组织架构、创新管理模式、优化业务流程,全面提升物资集约化程度,实行“统签、统付”管理。即:省公司出资采购的物资合同全部由省公司进行签订、结算。随着物力集约化不断深入,目前,电网企业合同管理体系是以批次采购合同管理为主、协议库存及超市化采购框架合同为辅,全面覆盖公司基建项目、技改项目、农网项目、电能表及日常办公运维物资的全口径合同管理模式。电网企业对物资采购合同文本实行统一管理,目前应用98套物资采购合同文本,用以规范公司合同承办人员的合同签订、履行行为,防范法律、商业风险,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合同签约全面应用eRp系统和电子商务平台,系统固化文本格式和签订流程,招标结果自动回传,合同文本自动生成。招标采购的物资,合同签订可采用简化签约文本,签订时只打印并签署合同协议书和附件,通用合同条款和专用合同条款以招标文件规定并经投标文件及澄清文件确认的合同商务和技术条款为准。

三、合同管理流程

系统流转:合同管理人员根据电子商务平台的中标结果,以需求单位或者工程项目为单位根据合同模板起草物资合同,供应商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在线对合同草稿进行确认,电子商务平台将合同结构化信息(即合同协议书、供货范围及分项报价分析表等)传递给eRp系统,生成采购订单。同时,合同在经法系统中流转,完成审批程序。纸制合同签订:供应商携中标通知书等相关资料至供应商服务大厅签订商务合同。合同承办人应仔细核对供应商提供的相应资料是否齐备。供应商授权代表应对合同正本逐页小签或加盖合同骑缝章。合同履约流程。建立物资供应台账管理机制:在合同台账的基础上,对计划、招标、履约、配送、结算等环节进行补充,形成从计划到结算的“物资供应一本帐”管理。建立两级物资调配机制:在省公司层面建立物资调配中心、在地(市)公司设立物资调配室。按照管理范畴,省公司调配中心负责全部基建项目、农网工程及业务范围内部分检修类的物资需求和统一安排物资供应,对外统一安排供应商资源;地市公司负责其业务范围内的物资调配管理,分析和监控本地(市)物资供应关键节点执行情况,积极协调项目现场和供应商履约,主动落实物资到货情况。建立月计划、周协调、日调度工作机制:物资调配中心(室)每月编制物资供应计划,统筹安排供应商生产和现场到货计划;每周召开履约协调会,协调计划执行中的问题;每日调度供应商发货和现场接收,跟踪掌控物资到货情况。建立监控预警机制。按照物资供应过程中的不同阶段和环节,统筹安排合理需求计划、招标计划、供应计划和结算计划的时间,根据各时间节点,监督物资供应执行,提前预警、跟踪督办、主动履约、保障供应。在eRp平台开发监控预警功能,设置四级预警参数,监控物资供应链全过程,主动发出预警信息,并通过督办单跟踪解决预警信息。合同结算管理主要分为保函管理、发票管理、付款申请管理三个内容,合同款项主要主要根据履约的过程分为预付款、到货款、质保款、投运款四阶段款项。预付款申请由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登记履约保函信息,生成预付款申请;到货款申请由供应商在电子商务平台登记发票信息生成到货款申请;完成投运管理与质保管理后可分别生成投运款与质保款申请。

四、下一步合同管理重点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5

【关键词】物资;采购;三集中;三分离

一、企业采购面临的新形势

随着集团公司的不断做大做强,年采购金额相应在不断增加,如何将有散的采购资源,采购人力集中起来,共同应对市场,充分利用大市场的优势,降低采购成本,取得优惠待遇,同时获得一批宝贵的供应商资源,是时下集团公司的课题。从我们供应分公司发展上看,我们刚刚起步,可以说我们正处于“脱胎换骨,百业待兴”的阶段,这个阶段我们从体制设计、机构设置、人事安排到观念更新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这是一个“阵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会面临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因此,如何从物资供应这个“入口”的角度圆满保障股份公司各项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我们供应分公司不能回避的现实问题。

首先,鉴于目前形势,股份公司乃至集团的各级领导对我们刚刚成立的“物资供应分公司”的期待和要求,将跟改制前对一个机关部室的要求大不相同,期望值将会更高,也将更加迫切。如何将原来传统体制下无法解决的问题,通过公司改制,通过充分发挥“分公司”集中化、专业化和规范化优势而最终得到圆满解决,是2012年我们“供应分公司”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其次,改制后原来各矿厂将由过去的生产中心逐步转化为安全、质量和成本控制中心,这势必将对我们“物资供应分公司”的保障及时性、可靠性、规范性、经济性等方方面面提出更高,更细的要求。如何在不增加服务对象成本的前提下,为其提供规范化的高效服务,是2012年我们“供应分公司”所要解决的第二个问题。

二、三集中和三分离的实施

我们为了充分发挥员工的潜能,做到人尽其才,建立了公开、公正、公平的用人激励机制自主创新实行了“集中采购、集中储备、集中配送”的三集中供应物流管理体制;实际运行中,又把定价权、采购权和监督权,分别赋予不同的主体,三权之间既独立行使权力,又相互监督制约三权分离。

通过集中采购中,如何科学合理地集中采购,如何设置集中采购机构的内设机构,如何实现集中采购三权分离,如何使集中采购更加阳光,是几个较多的话题,也是各强企研讨方向,但不论采取哪种模式,都应有助于促进集采机构人力资源的最优配置,都应有利于集采机构“质量更优、价格更低、效率更高、服务更好”四项工作要求的实现。

集采机构是否需要设置内设机构,如果设置又应采取什么方式,不搞一刀切,,在实际操作中要坚持科学合理、高效运转原则,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设置内设机构,所设机构要保证工作分工而不分家,最终使产品定价、物资采购、质量验收、审核监督等职能职责明确而不含糊、相互制约而不扯皮。

从采购操作的流程和环节分析,集中采购机构的业务主要包括定价部门---计划科、采购部门---采购科、合同审核---管理科、验收几大部分,计划科负责计划的审核、编制、定价,招标比价相关文件资料的申请,提交管理审核;管理科处于第二梯次,负责产品的市场调研并接收计划科委托、采购信息、拟定并出售采购文件、组织招标比价等采购活动、向采购人递交采购结果等;合同审核的主要职能是依据招标采购文件及中标或成交供应商的投标文件审核采购双方所签政府合同的合法合理性、真实性,对审核合格的合同进行验证,不合格的退回重签;采购科处于第三梯次,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项工作,根据管理科相关资料签定合同,办理采购事宜;最后产品到货后,由验收科对物资进行检验,对大额的集中采购项目,集采机构应商请有关技术专家进行验收,验收结束出具验收报告,作为供应商申请付款的必备要件之一,同时应作为采购资料立案归档。

其实,无论采取什么模式设置内设机构,也不论采取什么方法搞好具体运作,采购活动的决策和执行程序应当明确,采购操作、合同审核、履约验收这三个岗位必须要相互分离,经办采购的人员不能负责采购合同的审核和验收,负责采购合同审核、验收的人员不能经办采购。“三权分离”有利于规范操作和相互监督,相互制衡,可以有效避免种种弊端;此外,还要定期进行轮流换岗,一方面可防止管理上出现“真空”,另一方面可促进一个机构的全体人员都能掌握采购操作的全流程业务,真正实现一岗多能,需要注意的是岗位之间的分离也是有限度的,这三个岗位的工作不能完全割裂相互之间的联系,不同岗位的同志要熟悉和知晓其它岗位的工作,必要时要相互配合和协助。集采机构要定期对员工的业绩进行考核,绩效挂钩,奖优罚劣。

实行“集中管理、三权分离”后,我们的内部管理和制衡环节增多,职能划分和采购权限均有所变化,这势必会将造成业务流程中相互之间协调沟通的环节、部门增多,随之而来的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和矛盾逐渐增多。在此形势下,必须首先解决的问题是转变观念。如何平稳、快速的完成积极转变这一过程,使我们各级领导干部以及员工凝心聚力,紧跟形式变化,舍弃传统惯性思维方式的束缚,将我们公司建设成为一个“高起点定位,规范化管理,全方位发展”的优秀企业,是我们不断努力方向。

我公司通过集中采购模式,在矿井物资供应上,撤销了二级仓库,以扎实的进取精神,立足集团公司内部物资市场,构建现代物流贸易体系,狠抓服务质量,大力实施信息管理,不断改进经营方式,拓展外部市场,使企业物流贸易基本实现了专业化、科学化、系统化。同时,积极探索企业物流改革的新模式,不断完善“三集中”供应物流体系,立足实际,创新经营,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三、实施三集中和三分离的效果

通过集中采购,我公司把大量分散的重复的工作集中起来,通过向供应商寻价,大大降低交易费用,节约了采购成本,提高了采购过程透明度,健全了规章制度,明确了分工,规范了采购行为,有效防止腐败的发生;提高了企业诚信度,维护了市场秩序,集中采购的严肃性远大于分散采购,过程得到大家的认可,执行中均能信守承诺,企业之间诚信度得到加强;集中采购没有固定的模式,目前,各集团公司均在积极探索,谋求更高目标。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6

关键词:财政性投资项目;材料采购风险;内部控制措施

文章所述财政性投资项目材料采购仅指“经政府职能部门批准立项,由各类财政性基本建设资金投资或部分投资项目的材料采购;文章涉及到工程项目的政府采购仅对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采购依法制定的集中采购目录以内的或者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货物、工程和服务行为。

通过对政府采购业务方面的学习,结合工作中具体实践发现单位工程项目(仅指财政性投资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材料采购主要存在以下几种风险:

1.超预算、超计划采购风险。目前财政性投资项目在项目立项后,项目单位会由专业人才并委托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或编制工程项目初步预算,并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由相关职能部门审核批复后,再编制工程预算。随着招投标制度的逐步建立与完善,建设工程的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了工程建设项目应实行工程量清单招标。但在编制工程量清单时,由于对工程项目深入不够,清单编制时存在漏算,少算的情况;或对工程项目特征、内容了解不透,导致采购数量、技术要求、交货期、质量等与采购预期目标发生较大偏离。

2.供应商选择不当,采购方式不合理,招投标定价机制不科学。

具体表现在对达到政府采购目录限额标准规定的材料未实行公开招标而采用邀请招标的采购方式;对发生了不可预见的紧急情况需要继续从原供应商处添购的材料购置资金超过原合同采购金额10%以上的部分,为节约采购时间,减化采购流程而采用单一来源的采购方式。

3.采购执行过程中由于前期市场调研及论证准备不足导致采购过程把关不严。目前财政性投资项目中存在部分工程项目在开工前可行性论证不足,为追赶工程进度,仓促开工,即工程项目实行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即典型的“三边工程”,或部分工程项目为减化前期审批立项流程,采取少报投资额,争取到项目立项开工后,根据既定事实,逐步增加项目投资,增加材料采购数量,这时为避免延误工期,往往会减化材料采购流程,如果对材料采购质量把关不严,则容易出现以次充好,或偷工减料的风险。

4.内控风险。主要指请购、采购、验收、付款、审核、结算、监督等环节等没有设立相应的权限,典型的几种不相容岗位中采购与审批、请购与审批、采购与验收、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工程验收与工程结算等不相容岗位未适当分离;相关部门之间人员的回避制度不明。

如何应对财政性投资项目材料采购风险,科学、合理规避和降低采购风险,实现采购预期目标,促进工程项目的顺利完成,我认为应做好以下五个方面基础工作:

1.明确采购范围,对符合条件的供应商建立相应的信息库,时刻保持供应商信息资料库的更新。除需要采购的货物、工程或服务在中国境内无法获取或者无法以合理的商业条件获取外,所有材料采购应当在国内采购,采购信息应在政府指定的相关媒体上予以公布,公司在实施采购前应对市场风险进行充分的调查,风险评估,对材料采购的市场风险进行合理估计并根据采购材料的属性及价格浮动等因素作出合理的采购预期。在编制采购文件时要与监理公司、设计院、使用单位等有关单位共同商定相关条款;由技术主管部门对采购文件认真审核,对于特殊复杂的材料,可以组织必要技术交流会、产品推介会、专家论证会等活动。

2.选择好采购方式,做到事半功倍。采购方式的选择应该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的要求,根据采购金额及采购材料的性质,选准采购方式,达到采购限额的应优先考虑公开招标采购方式。对于工期比较紧张、价格难以确定及稀缺性材料政府采购方式的选择更应该遵循实事求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原则,编制的采购文件存在需要进一步明确而又暂时无法明确等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竞争性谈判的方式进行采购,这种采购方式比较灵活,在谈判的过程中可以进一步明确并完善我们的具体要求。采用竞争性谈判的采购方式可以弥补招标方式的缺陷和不足,可以解决因材料品目的繁杂性、技术的复杂性、设计的不充分性、价格的多样性、时间的不确定性等原因造成的紧急采购需求,满足采购人不同的采购要求,提高采购工作效率,规避采购风险,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3.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强化内部监控职能。建立有效的政府采购内部控制制度和流程,一方面请购计划、采购、验收、付款等环节应有交易授权及审核权限的限制;另一方面请购计划与审批、询价与确定供应商、采购与验收、采购付款审批与付款执行应适当分离,以确保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采购人员及相关人员与供应商有利害关系的,必须回避,制约和监督完善政府采购。邀请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督采购过程,提高整体工程项目的满意度。在整个采购过程中,邀请设计、施工、监理、使用、纪检监察、供应商、财政、发改委等有关单位和部门共同参与和监督,得到各方面的合理化建议,从而使采购工作少留遗憾,使工作人员不犯错误,完善工程的使用功能,提高工程项目的总体质量,最大限度的提高各参与单位和部门的满意度。

4.严格控制合同变更。材料合同履约中的变更控制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变更控制涉及项目建设管理部门、监理公司、设计部门和供应商各方的利益。工程类项目材料采购合同执行中,若遇到必须调整的项目,项目现场管理部门必须及时上报,由施工单位提出变更方案,现场监理单位审核签证,并由工程现场项目经理及监察审计进行现场审核计量后,交由公司主管领导审核批准后、变更金额超出原合同金额20%的需交由相应的职能部门进行预算变更审计并出具审核意见后,变更预算金额在原合同采购金额10%以内的,可以与与原供应商签订合同(补充合同),若预算变理金额超出原合同采购金额10%及以上的,则需重新进行招投标,确定供应商及签订新的采购合同。

5.充分发挥监察审计部门的职能。对材料采购做到事前跟踪提出合理意见,事中进行监督,事后审计,全程参与材料的采购过程,并对采购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向主管领导进行及时批露,涉及到重大风险问题,公司应及时召集相关领导及采购方,供应商,专业技术人员,相关专家,现场代表,监理单位,施工方主要负责人等进行专题计论分析风险应对策略,对由于材料采购原因造成工程项目损失或工程成本超支的,应责成相应方承担损失和责任。

做好财政性投资项目材料采购风险应对工作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重要意义:

1.有利于控制工程项目预算,减少工程项目超概现象,保证工程项目的经济,有序开展。

1.1目前工程项目的结算依据的原则是通过采取依据工程概算编制预算,预算控制结算的原则。如果能够有效的控制财政性投资项目材料采购,提高政府采购的经济性,用最少的钱实现政府项目的采购,达到节约财政性资金,提高政府采购资金的使用效率的目的,从而能最大限度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保证工程类项目材料政府采购的经济。

1.2有利于促进工程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项目管理就是以项目为对象,由项目组织对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和协调,以实现项目目标的过程。工程类项目材料的采购管理与风险管理的有机结合,有效的确定项目管理与实施的关键,最终使工程项目管理的总目标高效、可靠、最佳的实现。

2.有利于合理规避项目采购风险,营造安全的工程类项目管理环境。

通过对不相容岗位的相互分离,有利于合理规避材料采购中存在的围标、串标等不公正现象的发生,安全的项目管理环境对于工程项目的最终成功是必要和充分的。强化工程类项目材料政府采购风险管理,在进行采购管理的同时,树立风险意识,强化风险管理,可以规避风险或将风险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从而消除项目管理的后顾之忧,营造工程项目公开、公平、公正的“三公”环境。

3.有利于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完善。

材料采购工作是整个工程项目建设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整个建设管理工作中非常敏感的一项内容,工程项目采购质量的好坏及采购过程控制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到整过工程项目的质量。各环节工作管理的好与坏,都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采购管理工作的全过程。这就需要不断的深化和完善采购工程类项目中材料采购风险管理工作,才能不断提高整个工程项目的建设管理水平,推进政府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长政发[2009]42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2]长政发[2009]44号长沙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长沙市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办法》的通知.

[3]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7

关键词:供应链;采购管理;变化;策略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企业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获得良好的发展空间,企业不断引进新的管理理念,以便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供应链管理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旨在形成集体竞争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采购管理是企业供应链管理的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企业生产运营成本支出的主要部分,其在企业营运过程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企业可以通过采购管理,降低企业成本支出,从而扩大企业产品的盈利空间,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增强整个供应链的盈利水平。

1供应链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的变化分析

1.1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变化

在原来的企业采购过程中只是与供应商形成简单的买卖关系,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这种改变使企业与供应商产生了共同利益,其关系也更加的可靠。企业在采购的过程中改变了以往不断压低供应商价格的采购方式,而是在市场中寻找更多的供应商,实现分散管理方法。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通过分享数据库信息,在保证企业正常生产的条件下,减少企业库存,降低企业采购所占用的成本,提高企业资金的利用率。

1.2企业采购驱动发生了变化

企业以往的采购活动主要是依据企业的库存数量进行的,其主要目的是防止仓库缺货。但是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活动主要是以生产订单需要为主。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的生产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形成了订单生产模式。企业根据生产订单合理确定订单需求,并且以此作为采购的驱动力,正式开展采购工作,从而有效减少库存,减低采购部门的成本支出。供应链下的企业采购工作与客户需求相联系,提高了采购工作的科学性,减低采购成本支出,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

1.3采购管理重点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采购管理过程中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即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不足,没有对供应商形成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同时对客户需求以及市场变化无法快速做出回应。供应链管理理念下的采购工作以“适时需要”为准则,改变了过去“为库存而采购”工作模式,有效提高了企业采购工作应对市场变化和客户需求的能力。同时,这种采购模式也加强了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最终形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既提升了生产企业的竞争力也有利于实现供应商的利益要求,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在供应链下,利用信息共享的优势,及时将企业需求反馈给供应商,提高采购产品质量,也可以在新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引入供应商管理理念,从而有效保证新产品的开发进程以及质量。

1.4采购流程发生变化

在企业以往的采购过程中为了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企业的利润,企业采购流程涉及许多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这种采购流程也存在一些明显的不足:一是采购流程过于烦琐,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采购管理工作的效率;二是采购流程涉及不同的职能部门,但是许多企业内部部门的联系性不强,信息流通能力较差,会影响采购管理的畅通性,提高采购管理成本。但是供应链下的采购管理流程充分应用信息技术,简化了采购审批流程,提高了采购效率,同时对于降低企业采购成本也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供应链下,企业与供应商形成了战略合作关系,供应链中的下游企业或是客户与供应商的联系加强,有助于提升供应产品质量、保证供货效率,对于最终产品质量、生产加工质量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1.5库存管理发生变化

受传统采购方式的影响,企业与供应商的关系只是独立的买卖双方,并没有形成紧密的联系,为了保证企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企业与供应商都会保证一定的库存来应对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过大的库存会给企业的运营带来负面影响,降低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而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与市场终端、企业生产、供应商都紧密联系起来,实现适时存储,在保证企业正产生产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库存成本,提高企业资金利用率,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2基于供应链的企业采购管理策略

2.1供应链条件下扩展采购职能

首先,科学合理地设置采购结构。企业需根据自身的发展和行业特点的需要,打破传统观念中“大而全”的采购局面,设置科学合理的采购组织结构。企业可以利用互联网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供应商,完成采购活动,实施采购低成本策略,从而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其次,确立基本的采购准则。采购准则的设立是企业规范采购行为的基础。企业需要日常采购中吸取经验,逐步将采购过程中的权责落实到位,做到每一项采购工作都责任到人,采购流程中的每一项工作都有人检查与监督。再次,提高采购人员的素质。优秀的采购人员,在良好的教育背景作支撑的前提下,还需要具备分析、沟通、协调、决策层等方面的基本技能。企业要建立跨职能的采购团队,一批高素质的采购人员是采购组织中必不可少的。因而企业需重视对采购人员入职前的选择和入职后的持续培训。最后,采取先进的采购模式和管理理念。先进的采购管理模式能否在企业实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是否具备先进的管理理念。没有思想的突破和企业的创新精神,先进的采购模式很难在企业实施。企业可利用电子载体,实现与供应商、客户之间信息的传递,保证采购活动顺利执行。通过电子信息的应用,抛开过去传统的采购流程,增加有价值的电子化沟通,通过电子化采购流程的应用,优化供应链重要环节,实现成本的降低及效率的大幅提高。

2.2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

上文中已经提高,在供应链管理体系中,企业与供应商之间的联系更加的紧密,已经成为战略合作伙伴,双方存在共同利益,对保证企业生产,降低供应链风险具有重要作用。并且企业与供应商形成良好的合作关系,也有利于保证采购产品的质量,从而对产品价格、生产效率以及其他服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为了充分发挥供应链的优势,还需要进一步细分企业的供应商。在对企业的供应商进行分类时,可以依据供应物资的价值以及重要性方面进行合理的分类,以便更好地对供应商进行管理。企业为了降低采购工作的风险,企业必须对供应商的综合实力以及信用方面进行全面的了解,对于不符合条件的供应商直接排除;其次,还要进一步评价供应商的技术技能、生产水平以及管理能力,并且将最终评判结果作为企业供应商选择的重要依据。

2.3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

供应链管理涉及的内容不仅仅包含单个的生产企业,还涉及供货公司、运输体系以及市场终端的管理,供应链上拥有多个环节,为了保证各个环节的无缝衔接,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做到信息共享,及时了解企业的状况。因此构建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是保证企业供应链高速运转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得以实现的基本条件。采购管理信息系统以生产企业为核心,将企业数据与链条上游的供应商共享,并且在物流中心以及库存点建立专门的数据库,将供应商的供应能力及时地通过信息系统表现出来。同时,完善的采购信息管理系统还能及时体现市场终端的生产需求,将生产企业、供应商以及市场有机联合起来。

3结语

综上所述,采购是企业生产运营的重要环节,也是企业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采购管理工作一直是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目前,企业为了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形成合作竞争优势,实行供应链管理。在供应链管理理念下,企业采购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并且为了更好地应对这种变化,本文提出了具体的采购管理策略,旨在提高企业物资管理水平、降低企业采购成本,实现供应链下企业利益的最优化。

作者:欧阳丰瑞单位: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8

近年来,我国的电力行业发展速度逐渐加快,电力物资在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在逐年增加。为了高效促进电力改革,实现电力企业自身管理水平的提升,必须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实施科学管理。本文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分析以及合同管理作用和管理流程都进行了深入研究。

关键词: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

电力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关键资源保障就是电力物资的及时供应,在电力行业的生产和经营以及管理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电力物资。在保障和实现市场经济顺利运营的同时为了实现电力企业经营模式改革,加强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科学有效管理至关重要。电力企业通过实施一系列改革措施,实现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合理化发展,能够更好的迎接外界的风险挑战。

一、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定义和分类

(一)电力物资采购风险定义电力物资作为一种有形物资采购,其采购方式多样,有贷款采购、直接购买、租赁和交货等等。物资采购的主要包括了购买技改或者电力生产,其中还包括电力资源设备和工具原料等。与此同时,包括需求以及项目计划、合同以及招标和仓库管理,再到后期的物资验收和运输和物资配送等环节都属于电力物资购买的职能范围。电力物资采购的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存在偏差的状况下就容易出现电力物资采购的风险。电力物资采购风险会同时存在于采购合同管理和和实际采购操作整体过程之中,所以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中从合同制定到合同确立再到实际的电力物资的运输管理各个环节都要做到严谨认真,工作人员要对管理工作足够重视。

(二)电力物资采购合同风险分类本文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进行综合归纳总结,得出了采购合同常见的几种风险分类。首先是品质风险,电力物资采购企业衡量每一次的物资采购是否成功的主要依据就是能否准时收到采购的物资和企业接收到的电力物资品质和数量是否符合同标准,所以说电力物资的品质风险也是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主要存在风险之一,一旦出现电力企业采购的电力物资不符合质量标准将会对电力企业的生产和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严重的可能造成企业经营危机,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第二种常见的采购风险就是服务风险,在电力物资采购过程的各个环节中,服务质量的低下也会严重引起一系列风险,其中的风险内容主要包括电力物资供应商在供货和协调环节上的服务质量不佳引起的风险。第三种风险就是交期风险,确保物资交期准确性可以对物资采购方带来很大的便捷和优势,可以实现产品准确交期,从而提升产品的品质,也可以减少缺货现象,降低运送损害性,从而实现电力物资运送成本的有效缩减。第四种是弹性风险,电力企业通常都会在电力物资使用前进行相关的产品检测,从而保证生产运营的顺利进行,电力企业向供应商订货的多少主要依据就是产品的检测结果是否符合企业的使用标准。产品供应弹性问题也是供应商方面容易引发矛盾的关键所在。同时也存在产品采购完成之后面临的临时性价格调整和部分的产品修正由此容易引发的弹性风险。第五种风险就是存货风险,电力企业也存在存货过程中系统临时出现问题和偶发性排成的问题,一旦出现支援调度问题和预测失真问题都可能严重危害电力资源供应链受阻,从而引发相关的资源存货风险。

二、规避合同风险的应对措施

电力企业应该加强采购合同管理工作,同时优化物流协同合作[1]。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环节就是保障供应物资的连续性,避免可能出现的物资供应链断裂,这也是电力企业实现企业自身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电力企业内部采购管理工作的主要工作内容和工作重点就是对电力资源采购合同的管理工作,采购合同是通过协议的形式利用法律保护连接电力企业和电力资源供应商,实现供需对接,从而建立起双方统一的采购管理体系。科学合理的电力资源供应体系无论是对电力企业还是电力资源供应商都有重要意义,对电力企业可以帮助减少企业成本,对供应商可以实现资源运作效率的提高。目前我国的物资采购环境较为复杂多变,对于电力企业提出了新的要求,首先就是要清楚采购管理系统的整体运作状况,在了解的基础上及时发现和调整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强化对各个环节的完善和管理。更加清楚的认识和了解采购过程中的风险诱因,防范物资的采购风险同时优化采购管理制度,加强对供应商的筛选。在通常情况下,物资采购市场方面主要是大型电力企业所占份额较多,所以制定的物资采购合同内容也会相应增加。此时就需要对合同管理的侧重点有所明确,关于物资材料供应时间上是否及时和物资供应环节的服务质量加大关注。对于供应系统的稳固和科学以及物资供应时效性供应商要格外注意。最后,电力企业资源供应的有效保障就是要组建起高效合理的企业采购管理团队。电力企业应该在供应程序上加强有效调整和积极建设,对于采购合同风险加大控制力度,同时做好供应资源的品质监管。

在电力企业与物资供应商的合作中经常会存在供应与需求的不确定因素影响,所以在物资的采购和管理中,应该主要注意物资采购方和供应方对于部分条件的弹性设计。保障在可能出现的外界因素的干扰和影响下,可以及时有效的实现影响的解除,从而实现良好供需关系在电力资源采购和电力资源供应商之间建立。大中型电力企业应该通过科学有效的管理手段保障供应链的管理顺利实施。同时尽量减少电力企业的资源库存,降低运营生产成本,实现利益最大化,避免发生物资需求波动较大和突发性状况时,因为弹性不足导致运营模式不能有效符合现实情况,不利于矛盾的解决。所以电力企业应该及时做到自身各方面应变能力的提高,同时关注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效益,所以保持物资采购的弹性管理至关重要。电力企业和资源供应商之间的合作和联系越紧密就越有利于采购管理的有效运作。电力企业与资源供应商之间应该实现相互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信息沟通,提高采购合同的规范性与合理性,这些都是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的关键。只有在规范的合同体系的约束管理下,才能实现采购管理双方的风险共担和利益合理分配,从而促进和谐健康的合作和发展进步[2]。

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出现的问题

(一)采购合同的管理和控制存在漏洞电力资源合同管理的有效性主要由采购合同管理和控制体系来保障和实现,但是目前的很多大中型电力企业都没有根据实际要求来建立合同管理和控制部门,由此就会存在合同的管理与合同承办的混乱现象,不同部门对合同管理的各个环节分工不明确,没有清晰的界限,电力企业应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对合同进行分级式管理,在审查的基础上实现各项规章制度的有效落实,建立起配套的合同管理评价体系,做到彻底控制和管理采购合同。

(二)对合同管理和控制的意识薄弱目前很多企业存在偏重关注物资的采购合同文本却忽视对合同有效管理[3]。电力企业没有在采购运营过程中运用有效措施管理合同,没有结合实际的企业发展状况来进行合同跟踪,缺少合同管理风险意识。电力物资管理工作人员必须强化法律意识,加强对合同的管理,电力企业也应该及时制定针对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制度,约束合同工作人员的行为。

(三)信息传达不明确电力企业物资管理的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在物资签订过程中没有从电力市场的实际情况出发,没有及时捕捉市场信息,没有结合合理的招标方式进行完善,对价格波动的及时反映不敏感,对于运输和包装管理方面缺乏有效控制。很多物资采购合同制定过程中容易出现内容不规范,条款不严谨,引发合同双方在供货价格和供货时间上存在矛盾,致使资源购买方和供应方出现问题。

(四)没有实现封闭式合同管理合同双方在合同签订和管理中不能完全按照规范流程,合同履行也没有按照相关的法律程序,从而致使矛盾频发。电力企业应该正视合同纠纷问题,重视潜在矛盾,避免纠纷升级,影响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五)没有明确的风险责任条款电力物资采购合同条款制定中,条款概念模糊,合同过于形式化,没有发挥合同应有的约束力度,从而造成执行力的不足。物资无论是在生产还是在验收环节都没能实现有效的连接,影响合同的履行力,很多企业存在没有收到物资就直接汇款的状况,从而导致经济损失的加大。

四、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分析

(一)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签约流程分析上市企业在下发中标通知的同时进行技术协约的签订,刚投入使用的机械类材料需要按照部门管理和物质供应等相关部门进行技术设计,电力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应该在货物运输之前签订物资采购合同,公司的管理人员及时整理合同资料,并相应提出合同相关意见,公司的物流管理部门同时将物资采购相关合同进行归档整理。

(二)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管理流程分析电力公司的资源管理人员应该及时根据设计的变更调整合同,同时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来对采购过程进行分析和补充说明,同时确保物资合同的供应方和购买方权利得到真正的保障,不能使随意对采购内容进行调整,电力公司物流人员要在保障物资规格和价格稳定的基础上变更合同审核,合同签订数量的增减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制定,电力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需要适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对合同进行审核。电力公司专门部门的领导应该将审核通过的有效合同及时移交物资管理审核部门,电力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会将合同整理后进行合同分类和合同归档管理。

(三)电力物资采购合同在履行时的管理流程分析电力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需要按照相关规定来制定合理的采购合同以及物资的催缴政策,对于采购的大型电力机械应该做到准确及时了解供应商的整体生产环节和生产计划和流程。应该定期专人追踪供应商的生产进度情况,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问题。供应商应该按照合同的交货日期制定合理的生产技术,节约时间成本,重要物资及时追踪管理,电力公司的物流管理人员应该做到及时有效的信息反馈,同时应该完善物资的配送管理制度,做到及时交货,工作人员也应该及时与物资供应商联系,随时了解施工进程,及时与供应商协调配送时间,从而确保及时交货。

五、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作用

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首先是签约,第二是数据的变更,第三是履行约定的内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主要制定原则就是要维护合同双方的利益,同时具有法律约束效力。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有效管理作用明显。

(一)明确采购任务内容电力企业物资采购的主要内容可以通过采购合同来明显体现,配合管理合同可以实现对电力物资采购任务的有效管理。电力企业的具体物资采购任务的确定主要依据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制定。可以通过采购合同的具体管理内容明确采购的物资型号、物资技术含量、物资采购成本、具体数量和物资的交货验货方式。

(二)约束签约双方的行为准则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实现对签约双方行为准则的约束。通过对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的有效管理可以更加明确合同双方的经济和法律关系,使合同双方对自身任务和责任有更加明确的认识,确保了一旦出现合同签约双方违约状况,一概按照合同规定内容来承担责任。

(三)解决采购中的矛盾电力物资采购的很多部门采购计划并不能固定,随时可能发生变化,主要影响因素就是原材料的价格波动引起的,在对合同理解方面合同签订双方都会因为自身法律知识的限制而产生理解偏差,物资短缺等因素也会导致供应商供货拖延。以上诸多问题都是引起电力企业和电力物资供应商之间出现供需矛盾的主要因素,只有严格按照合同的相关问题条款来解决问题才能实现问题的及时有效解决。物资采购过程中只有保证各个环节的合理运作才能实现物资采购的预期目标,在物资采购过程中经常会存在多种隐含风险,所以企业双方应该共同努力加强物资的合同管理工作,用此种方法来规避风险,使运营成本降低经济效益提高。

六、结语

近年来,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施工企业迫切需要加强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实现企业资金的利用最大化,保障实际运转过程的合理有序,这样才能实现施工企业的更好更快发展。电力物资采购管理合同的有效管理是建立在合同的有效执行上。只有不断完善管理监控流程才能确保管理落实到位。

参考文献:

[1]董付梅.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2,33:118-119.

[2]马骄.电力物资采购合同管理流程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8:54+59.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9

第一部分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及新出现的采购模式

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商品经济条件下,采购是工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对采购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它不仅影响到企业正常的各项经营活动,而且对提高企业竞争能力,降低经营风险以及对企业的各项经济指标的实现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企业采购模式(系统)的科学性和先进性是决定企业生存的关键因素。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为扩大市场占有,保持商品价格优势,企业对采购的要求越来越高,重点表现在:

一、随着敏捷制造等先进生产方式的应用,要求采购活动更好地适应企业的经营方式,满足经营活动不断调整的需要,加速采购速度,因此,采购的及时性越来越重要。

二、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企业在调整引进中不断拓展经营范围,因此,采购准确性的要求日益提高。

三、在价格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对降低成本和提高销售利润率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采购成本问题也就越来越引起重视。

四、为了提高企业整体竞争力,要求在整个采购管理中,各个环节相互适应,防止彼此脱节,实现资源整合。

五、市场的开放使地域概念彻底破除,因此及时准确的信息成为采购的重要源泉。

纵上所述,我认为,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重点应该是:改变传统采购方式;树立采购管理观念;进一步创新采购模式。

在现代企业管理模式下,采购管理的思想、方式和技术要求都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目前,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专业公司采用了以下一些采购模式:

一、统合采购模式

在传统销售模式下,采购、库存、配送、销售等相互分离,各自独立,缺乏有效的配合,难以形成总体最佳的效果。现代企业认识到上述问题,强调采购的预见性和计划性,推行零库存管理,实施集中采购、区域提货等方法,同时将采购与企划、财务、库存、销售等活动紧密连接起来,使得品质、价格、成本、时间、地点等都具有优势。

二、国际采购模式

在经济全球化推动下,企业国际化经营发展迅猛,采购的国际化方兴未艾。仅以中国市场为例,外商投资商业企业销售额所占我国社会消费零售总额越来越大,相反在中国采购销往本土的商品销售额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售额。一些大型集团不仅在世界各地直接投资办企业,开展国际销售,而且建立全球最佳采购和供应体系,实行国际采购。比如,世界零售业的巨头把供应枢纽——全球采购中心迁到中国内地。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在世界各地都有自己的采购中心。这样就为企业利用有限的资源、降低采购成本和企业的本土化进程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三、信息采购模式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采购管理的电子化、信息化和网络化趋势十分显著。传统的人力作业的采购方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运营的需要,它不仅效率低、用工多、成本高、差错多,而且缺乏优势,不能解决多品种、小批量、地区分散、集中调配和适时、适量采购的要求。

四、定制采购模式

现代商业解决了传统商业厂家生产什么,自己就采购什么、销售什么,实现了市场有什么需求就销售什么的转变,采取定单生产、定量生产,极大地提高了商业企业市场的被动状况,减少了对厂家供货的依赖。目前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建立起以销售为导向的定制采购模式,即根据顾客的需求向供应商提出采购清单,发展大规模商业定制(贴牌生产)。定制采购的商品以商业品牌为主,这些商品从企划、设计等环节就有零售商参与,以零售商的品牌销售。比如,华联、联华、农工商等目前都有定制采购商品。

五、共同采购模式

共同采购模式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型采购方式,是指几家零售商联合向批发商或厂家采购相同的商品。近年来,共同采购开始渗透到其它领域,比如,在家庭装潢材料采购上,顾客为了压低材料价格、确保材料质量,他们联合起来向供应商集中采购,这种模式受到不少家庭的青睐。共同采购比单一采购有很多优点,由于增加了采购量,增强了讨价还价的能力,降低了采购成本,提高了商品竞争能力;由于实行有计划的发货和配送,设施等资源得到有效利用,既减少了库存也降低了物流成本;由于采购量大,供应商愿意为顾客独立开发产品等。

以上几种新的采购模式,说明采购管理与企业战略的结合日益紧密,采购管理的战略化方向日益明朗。

现代采购模式有六大优势:一是可以扩大供应商比价范围,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二是实现采购过程的公开化,有利于进一步公开采购过程,实现适时监控,使采购更透明、更规范。三是实现采购业务操作程序化。四是促进采购管理定量化、科学化。五是实现生产企业为库存而采购到为订单而采购。六是实现采购管理向外部资源管理转变。

20世纪90年代以后,人们更加认识到采购活动对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贡献,企业战略与采购管理的结合日益紧密了。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各专业公司必须根据其专业特点的不同,采用适合自己实际情况的采购操作系统。

第二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医药)采购系统的

现状及难点

公司所属专业公司是从原来的传统商业模式转变而来,它的前身是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而设立的一些零售网点。随着改革开放以来,商业的改革步伐日益加快,商业企业也经历着一系列的重大变革。原来经营的都是些经营范围较为广泛的零售门店和个别规模较小的三级批发部,因此,采购这门学问或行为不象销售一样受到广泛的注意和研究。在采购的环节中,我们只重视“勤进快销”的原则,甚至在商品短缺时期,商品也是有计划地分配给零售企业的。

市场经济时代的到来,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采购在企业中的地位日益显示出来,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放到企业的经营战略高度来重视。

近几年来公司针对自身的状况,加快了改革的进程,紧紧围绕如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公司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通过集约经营实现降本增效,通过连锁经营彰显经营特色。公司在改革过程中,努力打造销售型企业,从改变思想观念、改造组织架构、再造业务流程、创新营销体系着手,促进传统批发零售业态向销售型企业转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一个传统企业要解决历史遗留的诸多问题,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在改革的进程中,我们企业的前进步伐要比其他企业来得沉重,因此,所花的力气也就更大。

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看到,在传统的采购模式下,企业已经暴露出了以下种种采购问题。

一、采购过程过多依赖手工作业。采购行为无法形成统一的管理程序,消耗了很多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同时由于反应速度慢,很难及时掌握瞬息变化的产品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市场行情,采购供应双方都不能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互相封锁,是典型的非信息对称博弈过程,采购成了一种盲目行为。

二、同供应商的关系没有客观地衡量标准。面对多变的市场,企业尽管很注重发展战略伙伴联盟,但有些采购人员仍与供应商之间摩擦不断,供需关系是临时的或短期的合作关系,而且竞争多于合作,企业缺乏发展新的合格供应商的渠道,即使找到新的合格供应商,实现供应商转换的成本也比较高。

三、采购方式单一。传统采购难以实现根据不同的商品采用不同的采购方式,因此,企业难以利用适当的采购策略来获得更多的价格折扣,降低采购商品的价格。

四、采购流程与开销不合理。采购流程层层审批,过于繁琐,采购信息不共享,经常存在独立采购和未经批准的采购现象,采购过程不透明,人为因素难以排除,从而导致采购效率低下。

五、企业的采购数据难以汇总分析。由于采购缺乏系统的管理和控制,因此难以进行前瞻性采购,而且不利于预测和控制采购中突发问题,不利于安全库存的控制。另外,采购部门的管理人员需要处理大量的事务工作,无法在战略高度上担任起所负责项目的损益分析、评估和决策,从而难以优化采购模型,使采购管理工作上一个台阶。

在传统管理方式下,企业通过部门分工实现各部门的合理性和效率性,因此,传统的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保持着明显的界限,相互独立。但从企业完整的经营活动看,各部门都是业务流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一不可,采购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分离导致业务流程的断裂,容易发生部门之间的冲突,这是传统采购管理模式不合理的基本表现。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看到,目前公司所属专业公司(五金公司、医药公司)所存在的问题:

两个专业公司共性难点: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问题以及采购控制问题;采购人员的素质问题。

各自难点: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第三部分公司所属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突破点及解决对策

从传统的采购模式和我们专业公司采购系统的难点分析中我们发现:要完善公司两大专业公司采购系统,首先要从其存在的难点上寻找突破口。

一、建立和完善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系统以及采购的控制流程

1、供应商分类管理

将企业现有的信息、供应商信息和入库单有关信息进行组合,并记录供应商的信用等级、质量等级、交货周期、历史交易价格,使企业能够比较简单有效地进行采购过程的监管。将供应商分为a、B、C三个管理等级,实行不同方式的管理。此外,还可随时查询供应商在某时段内的供货情况,包括商品质量、实际交易价格、日期以及平均价格等信息,通过图表及数据列表做出比较,使查询更直观明朗、操作简单。

2、商品分类管理

将采购的商品实行aBC分类管理方法,按商品的采购量、销售额以及库存等要素分为a类商品(重要)、B类商品(次要)、C类商品(一般)三个等级,然后针对不同等级分别进行管理控制。

3、采购控制

采购环节往往是企业经营管理中较为薄弱的一环,因此要建立采购控制流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实物与信息同步入库。包括:入库作业处理、库存控制、采购管理系统、应付帐款系统及信息流程等。

(2)财务、审计双管齐下。包括:建立控制共建点、实行职务分离等。

(3)法律法规约束。包括:权法、合同法、保密法以及公司相关规章制度等。

(4)杜绝采购回扣。包括:在采购前、采购过程中和采购完成后都要有监督,做到行政监察、财务审计、制度考核三管齐下。

二、切实提高采购人员的综合素质

对于采购人员的选用,过去一直比较重视的是“防止作弊,杜绝收授回扣”的观念,因此“忠厚老实”是非常重要的条件。但是随着采购的重要性逐渐被认知,采购的复杂性也随之日益凸现。它不再是拿钱买东面那么简单的事情,而变成了一门专业,采购工作不再是那些只具备忠厚老实品质的人就能够胜任的。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与工作复杂性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通过专业化的工作和能力培训达到甚至超过与企业和市场要求相适应的水平。因此,采购人员的选用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作为现代企业来讲,采购人员必须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素质:

1、思想素养方面

采购工作没有固定规则可循,加上采购行为稽查困难,使得采购工作成为“良心工作”。因此,觉悟高、品行端正是一个采购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只有较好的思想品德,处处为企业大局着想,不贪图个人私利,才是做好采购工作的前提。因此采购人员应做到以下几点:

(1)志士不饮贪泉之水。采购人员所处理的“订购单”就是金钱,而采购人员本身就是财富的代表,拥有采购权的业务人员经常会被各种各样的缺乏优势的供应商所包围。只有拥有正直人格的人才能给企业带来财富,才是企业宝贵的人力资源。

(2)敬业精神。敬业精神是指把采购工作当作一种事业来做。大家都知道拥有敬业精神是做好本职工作的基本要求,有才华的人具备了这种精神才能作出成绩。采购人员敬业精神的好坏会直接影响企业供应情况。良好的敬业精神可以保证企业供应的稳定,从而保证企业各方面工作顺利运行。

(3)承受困难的毅力。采购工作是一项重要、艰巨的工作,要与企业内、外方方面面的人打交道,经常会受到企业内外的“责难”,采购人员具有应付复杂情况和处理各种纠纷的能力,在工作中被误解时,能在心理上承受得住各种各样的“压力”。

(4)虚心、诚心、耐心。采购人员和供应商打交道的过程中往往占据主动地位,拥有局面的控制权。但是采购人员对供应商的态度一定要保持公平互惠,尤其对一些目前还不能建立供求关系的供应商显得尤为重要。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伙伴关系过程充满了艰辛,这要求采购人员要有足够的耐心,有良好的涵养。只有虚心和耐心地同供应商谈判,诚心诚意地与供应商交往,才会换来对方的合作,达到我们的目的。

2、知识技能方面

知识和能力既是相辅相成又是相互独立的。知识是能力的强大后盾,能力是知识的反映。作为采购人员,只有专业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参加实践的能力才是为企业带来财富的根源。

(1)采购人员应具备的知识

采购人员除了具备扎实的业务知识外,还应多了解和熟悉政策、法律知识;市场知识;社会心理知识;自然科学知识;文化基础知识等。

(2)采购人员应具备的技能

知识不等于能力,国外心理学家研究表明,要办好一件事,知识起的作用只有1/4,而能力起的作用占3/4,可见能力更为重要。要干好采购工作,采购人员同样应具备相应的能力,我们把采购人员具备的能力归纳为以下几点:

a市场分析能力。分析市场状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消费者购买心理,分析供货商的销售心理,从而在采购工作中做到心中有数,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b团结协作能力。采购过程是一个与人协作的过程,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企业内部各部门打交道,如与财务部门打交道解决采购资金、报销等问题;与仓储部门打交道,了解库存现状及变化等。另一方面采购人员要与供应商打交道,如询价、谈判等,采购人员应处理好与供应商和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为以后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c语言表达能力。采购人员是用语言文字与供应商沟通的,因此,必须做到正确、清晰地表达所欲采购的各种条件,如规格、数量、价格、交货期限、付款方式等。如果口齿不清,只会浪费时间,导致交易失败。因此采购人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d成本分析和价值分析能力。采购人员必须具有成本分析能力,会精打细算。买品质太好的商品,物虽美,但价更高,加大成本,若盲目追求“价廉”,则必须支付品质低劣的代价或伤害其与供应商的关系。因此,在采购商品时要针对企业的市场定位,目标市场等诸多因素来综合分析考虑。对于供应商的报价,要结合其提供商品的品质、功能、服务等因素综合分析,以便采购到适宜的商品。

e前景预测能力。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在不断变化,采购人员应根据各种产销资料及供应商的态度等方面来预测将来市场上该种商品供给情况,如商品的价格、数量等。

(3)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

树立正确的采购观念,引导采购人员按客观规律办事,提高采购工作的质量。现代采购人员应具备的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

a战略观念。即从企业大局出发,把握企业发展战略目标,使采购工作符合企业整体发展要求。

b经济观念。即在采购过程中讲究经济核算,提高购进环节的经济效益。货比三家,择优而购,精打细算,节省开支。

c市场观念。把握市场发展规律,调整市场变化趋势,善于抓住每一个市场机会。

d竞争观念。竞争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必然现象,在采购过程中同样充满了竞争,既有采购人员与供应商的竞争,又有与同行之间的竞争。竞争会给采购工作带来应力,因此要善于竞争,把竞争的压力转化为采购工作的动力。

e服务观念。采购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服务过程。一方面为供应商服务,在采购过程中着眼于长远利益,为供应商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如提供信息、协助推销、介绍新客户等;另一方面,对企业内部来说,采购要为企业经营服务。

f创新观念。创新观念即出奇制胜,一方面在采购过程中要有新招数,如开发新货源或选择更好的供应商,以提高采购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要在企业经营项目上独辟蹊径,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廉、人廉我转”,从而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企业要提高采购人员的知识技能,就要对现有的采购人员进行培训,特别是专业公司的专业知识培训。通过学习采购基础知识,采购模式及优化途径、采购物流及表现形式和一系列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技巧,使他们在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经验,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企业通过分析可确定“谁需要接受培训”“需要哪种培训”,使存在差距的采购人员通过培训得以提高。

三、医药公司——采购流程的完善(再造)

从医药公司的情况来看,传统的管理方式和观念已根深蒂固,要想立即改变也非易事。这主要是因为:

1、企业采购管理人员思想上抵触流程改变,企业为了强化稳定意识,不敢轻易改变现有的采购管理模式。

2、采购活动客观上比较复杂,也不是完全取决于企业本身,改进采购管理模式的制约因素很多。

3、采购活动对企业流通成本、进货渠道、商品价格等有很大影响,因此改进采购模式有可能暂时要注入大量资金。

纵上所述,医药公司要发展,要走在竞争的前列,就要勇于创新,勇于改变传统的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商业企业纷至沓来,带来了一些先进的管理模式。特别是引进了采购管理的理念,从采购组织、采购流程、采购考核等方面给了我们专业公司很多启迪。

下面就如何完善医药公司采购流程探讨一些设想。

1、建立强有力的组织机构

要使采购工作高效而顺利地开展,保证商品供应不间断,企业经营业务正常运转,必须建立强有力的采购机构。采购机构的设立应遵循以下原则:

(1)精简的原则。这个“精”指人员精干;“简”是机构简化。尤其突出是解决好人员素质问题。

(2)责、权、利相结合的原则。“责”指责任,起约束的作用;“权”指权利,是履行职责的保证;“利”指利益,起激励作用。这需要对采购机制进行再造,确保采购组织工作的有效性。

(3)高效的原则。必须有高效运转的组织机构,确定合理的管理幅度与层次。使其对市场信息动态掌握,落实简约化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2、完善商品采购流程途径

商品采购一般包括确定采购商品种类、选择合适的供应商、洽谈交易条件、商品的导入以及追踪等一系列管理过程。

(1)商品采购步骤,如下图所示:

顺序

采购步骤

系统设置要求

1

选择商品(供应商分类管理)

选择的标准:商品的特色;效能;品牌;商品计划的能力;经营状况与财务内容;商标与宣传能力;商品的生产能力;进货对象;商品的组织和运输能力;情报的收集和分析能力;在流通业中的交易关系等

2

选择供应商(商品分类管理)

选择供应商有以下准则:可靠性;品牌、价格与质量;订单处理事件;独占权;提供服务;信息;道德;保证;长期关系;记录;销售增长;毛利;创新;地方广告;投资;风险等

3

评估供应商(建立供应商档案)

对供应商的报价进行审查,货比三家;注意调查商品的可比性;对供应商的各种证明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估等

4

洽谈交易条件

主要有:质量;包装;价格;订购量;折扣;返利;付款方式;付款天数;交货期;送货条件;售后服务保证;退换货;促销活动;广告赞助;进货奖励;其他赞助费用等

5

签订购货合同

合同内容包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商品的价格、包装、订单数量、售后服务保证、送货和退货、支付方式等

6

订货

商品的种类和数量;商品销售的库存准备等

7

商品的接收和处理

运送至仓库,或直接送到批发部(零售店);商品进库信息登录;标记商品的价格和存货信息;处理退货和损坏商品等

(2)供应商分类、商品分类管理。前面已讲,这里不在赘述。

(3)建立采购比价系统。通过采购比价系统可随时查看采购商品与多家供应商的对照表,通过比较价格、质量等级、信用等级、交货周期以及价格、合格率等参数,最终确认所选择的供应商是否合理。

3、健全采购绩效评估体系

采购人员所采购的商品无法为市场所接受,或不能符合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是采购的商品组合、促销方式等不当,都会影响公司的整体利润。以下为常见的几种采购绩效评估指标:

(1)销售指标。销售指标应包含销售数量与销售金额,以显示其专业公司经营管理能力。

(2)存货指标。考核存货指标能有效看出采购人员之绩效,主要指标包括:存货周转率,商品滞销之次数、天数与金额,商品缺货之次数、天数与金额数量等。

(3)毛利指标。进销差比例衡量采购人员为公司所创造的利润。毛利指标主要有两种,一是售价减进货成本,另一种则是实际售价减掉任何的销货折扣或销售退回。

(4)利润指标。利润指标主要是指毛利减任何因采购、销售及管理等所发生的一切费用,此一指标能看出采购的最终结果,为全公司最重要之绩效指标。

四、五金公司——采购信息化管理的应用

1、引进现代化的管理设备

公司近几年来相继对电脑管理系统进行了相应的投资,建立了一套能实现多种管理形式的电脑管理系统。在运用电脑系统进行管理时,我们发现,先进的管理设备和五金公司原来遗留下来的操作习惯发生了一些冲突,如不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企业将不能适应现代企业发展的要求,甚至影响到五金公司的对外拓展进程。

五金公司要改变原来的操作模式,就是通过对电脑软件的修改(或增加功能),使得零售门市的动态库存和销售情况能在配送中心(或批发部)及时反映。采购部门通过每日的销售情况和库存情况,可以得出以下数据:某商品库存动态情况(销售动态情况)、某商品分布流程情况、某商品批量采购情况、某商品阶段动销情况、某商品的库存调拨情况、批量作价分析、采购次数与采购成本分析等等。通过对商品各种数据的采集和分析,从而可以顺利地降低采购成本,有针对性地对某种商品做市场营销。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终端商品的管理,从而能够做出更准确的决策。

2、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数据库)

五金公司在生产资料购销过程中,长期以来与许多客户建立了良好的供应关系,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许多客户在采购管理上都相继采用了信息技术。与供应商的关系是采购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采购和供应双方来讲,都要考虑成本和利润、长期伙伴和短期买卖关系等问题。好的供应商最终会带来低成本、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因此,如何建立采购信息平台,是五金公司目前所面临的一个难点和突破点。

目前在现有的电脑管理系统中,只要新开发一个采购管理系统的软件就能实现这项功能。下面就采购数据解决方法的开发提供一些参考。

(1)供应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模块通过加强对供应商的管理,改善了采购企业与供应商关系,使采购企业对供应商的管理由原来的交易管理转向关系管理,同时又提高了采购效率和采购质量,为采购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实现供应商名录及其基本信息查询;

可实现供应商品名录及信息查询,包括实时价格、生产能力等;

可实现在线合同签订及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

可实现供应商在线资信评估管理;

可以评估供应商的单个供应产品资信,也可以评估供应商的综合资信。

(2)产品目录管理

产品目录管理模块企业长期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企业产品目录与采购目录;

可建立供应目录(供应商);

可实现企业采购目录与企业产品目录关联,供应商供应目录与企业采购目录关联;

可设定目录操作、浏览权限控制。

(3)采购计划管理

采购计划管理模块能够帮助企业轻松实现采购计划编制、计划审核、计划汇总和请购管理等。

主要功能:

可实现采购计划与采购目录、库存相关联;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部门、按周期、按产品制定;

可建立采购计划模板;

可定制采购计划审批流程;

可实现采购计划按组织结构、时间或物品等汇总;

可实现计划内请购管理和计划外请购管理。

(4)提供四种电子采购方式:招标、竞价、谈判和直接采购。

(5)合同管理

合同管理模块可以实现采购成交后的合同管理功能,包括项目合同签订与审批、合同执行、合同档案、项目评估等。

主要功能:

可以建立合同模板;

可以实现项目与合同模板相关联;

可以定制合同审批流程;

可以实现对合同的发货、收货、入库、退货等环节的跟踪,监控合同执行状态;

可以实现合同分类、分状态管理等功能;

可以实现项目评估管理,包括供应商评估、采购人员绩效评估等。

(6)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管理模块贯穿了企业采购业务的全过程,对企业严格规范财务预决算、用款和报销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主要功能:

可以设定财务费用种类,如会议费、差旅费等;

可以实现采购收支财务预决算;

可以实现财务预决算与采购计划、采购项目、采购部门相关联;

可以设定用款、报销流程;

可以统计查询各种财务费用发生明细。

(7)决策支持系统

可以灵活统计查询采购项目的相关信息,为采购项目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主要功能:

可建立多种统计查询模板;

统计查询模板中的统计查询条件,可定义统计查询结果显示,可定义统计查询权限;

可针对战略层、管理层、业务层的不同需求,设置不同的统计查询模板;

采购合同变更管理篇10

关键词:精益采购;全员质量管理;相似代用;采购接收台账

中图分类号:F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3)11006102

精益采购是一种可简化采购业务流程,满足预测需求,提高采购效率的理想型物资采购方式。该种采购模式要分析外部供应市场和供应基础,制定出满足企业正常运转的采购策略,以便寻找到最优的供应资源,并建立良好供需合作伙伴关系。

精益采购管理思想已得到广泛应用与研究,程升和汤兵勇将采购提前期视为随机变量,研究供需双方的提前期和批量合作,提出了基于提前期折扣的系统协调策略。刘红胜和卢慧清就精益供应链企业间的交付风险因素进行相关探讨,提出了理论指导性较强的供应链交付风险预防策略。YaoJS和ChangSC研究了在不允许缺货补入的情况下,模糊订购量和需求量的经济订货批量模型;本文以一生产水泥装备的大型单件生产企业为背景,系统研究了精益采购管理思想在企业的应用,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精益采购管理系统,较好地实现企业、供应商、经销商和客户间的信息集成和资源共享。

1案例企业精益采购特点

与传统供应链模式下的采购方式相比,精益采购选择的是能够长期建立合作伙伴关系的单一供应商,不再是制造商采购部门与供应商销售部门的单方面接洽与协调,而是生产商与供应商多部门交流。精益采购管理不断完善相关应急预案和措施,降低传统应急采购模式中的采购成本。案例企业的精益采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特点:

(1)精益采购一般推行单点供货,保证外购件的品质。案例企业的水泥回转窑备件中有一重要密封件即窑头密封,它是一种密封性能要求较高,需求量大的柔性密封件,制造商为降低生产成本将其委外生产。如果采用多点供货,会造成密封精度等级参差不齐,影响回转窑运转性能。

(2)精益采购采用小批量订货。采用小批量不仅使供应柔性化,降低库存浪费,实现连续的单一流生产,满足了精益采购交期快、质量高和成本低的采购要求。案例企业是一家典型的大型单件小批量订货型生产企业,客户需求的多样性要求生产线不断更新配件型号,批量规模小和供应频率高是该类企业最优选择。

(3)采购过程始终贯彻落实全员质量管理。单一流生产可实现小库存低浪费的目标,但它的连续性要由高标准的质量管理来保证,在外购件和原材料的交付订单中就要强调相关质量管控标准,采购件质量由供应商保证。案例企业在生产Ф4.2*13的水泥磨的传动接管时,需要退火、钻孔、防腐处理和铆接组校圆与焊接,其中的防腐处理由于对处理设备等级和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该企业将该业务外委给外协厂商。外接管的表面防腐质量由外协商保证,制造商分派技术人员进行生产指导,在完成订单后进行交付时由制造商的采购部人员和技术部相关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把关,检查防腐层厚度和可靠性,验收合格后也要经仓库管理员的检查标识后才能入库。

(4)精益供应链下的采购采用相似代用来提升采购柔性。相似代用即选择与计划物料相似规格的物料,以应对物料短缺和外购件价格波动对生产的影响。在制定采购计划时,不仅要进行库存盘点,还要记录相似占用物料。在选择代购件时要遵从公司《代购件选择规范和流程》,如果代用配件要更改材料类型要与技术部人员沟通,首先由材料工程师提出申请,经工艺工程师审核同意和质量工程师批准,才能办理相关代用手续。完成代用手续后要及时更新技术部门、质量检验部门、仓库管理部门和生产部门的代用零件信息。

2精益采购管理流程

2.1采购基本流程

精益采购是传统采购管理思想和精益策略相结合后产生的一种运作模式。其基本流程与传统采购流程类似,首先各部门提交的材料计划通过审核后,下推到采购部,采购部有针对性地进行公司资源调研(主要统计仓库余量和代用配件数量),然后拟定采购计划并进行任务分工。针对不同类型原材料和零配件选派不同的采购人员,各采购人员经询价和议价后选择几个外包商,填写比价单送予审批部门进行审批,审批通过后对供货商下订单。

2.2材料计划变动处理方式

材料计划一般由市场部门提供,市场部根据前期销售业绩做出市场销售预测,根据该预测拟定具有信息支撑作用的市场营销计划,将市场营销计划进行细化成材料计划。

在水泥装备产品在装配过程中,由于客户需求的变更或者现场环境的变化,材料计划会发生变更,对于材料计划提交程度,案例企业会有以下不同的处理方式:

(1)若材料计划还未提交到采购部,则各部门直接将修改后的材料计划提交到采购部,而采购部后续业务和仓库物料管理按原计划进行。

(2)若材料计划已经提交到采购部,若采购物料需求减少或采购业务取消,则按采购变更管理的相关流程进行,申请提交物料采购变更单。若要增加物料,则直接以新的订单提交到采购部。

(3)若物料减少和取消的采购订单已经下达到供货商,且该订单不能取消,则必须对这部分物料进行转备库处理。

为了更好的解决落实材料计划,快速应对材料变更,案例公司建立一套关联性强的采购接收台账,此接收台账是建立在信息化管理系统上的电子管理方式。该采购管理台账可实现以下功能:

(1)显示仓库过期物料和配件的数量与金额,通过系统的过期预警提示管理者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2)显示仓库多余物料的数量与金额,判定属于供应商多送或重复送的物料与配件。

(3)降低重复下单的风险。

企业按照申请、审核、采购、检验和付款程序办理采购业务时,记录采购与付款等环节相关的信息,建立完善的采购登记制度,加强申请手续、采购订单或合同、验收合格证明等文件和凭证的校对工作,切实保障采购计划的下推和采购流程的优化。

2.3供货商选择数学模型

外包商的选择标准是一个集价格、质量、时间和技术为一体的加权平均综合评价体系。采购人员要将配送方式、物料性价比、外包商生产能力和供货及时率等方面作为外包商选择依据,其中承包商的生产能力和供货可信度是考察的两个重要方面。案例企业外包商选择流程如下图1所示。

图1案例企业外包商选择流程S=V·R1/2

(1)

V代表当前生产力;R代表可信度;S代表外包商选择标准。

其中V=0,若CK

CKmλK{Ck},其他

(2)

CK代表第K家外包商的平均生产力;D代表预期内所需生产力。

外包商的可信度R是以供货厂商最新准时发货性能为预估计评定标准,但发货性能是一个动态值,用t代表当前时间点,外包商的可信度应由最新准时发货性能和历史可信度状态共同决定。

R(t)=α·p(t-1)+(1-α)·R(t-1)

(3)

p(t-1)是最新准时发货性能;0

R(t)=α·p(t-1)+(1-α)·[α·p(t-2)+(1-α)R(t-2)]

=α·p(t-1)+(1-α)α·p(t-2)+(1-α)2

R(t-2)]

(4)

当发货准时性越高,则此评估重要度越低,故权重值应该随时间不断调整和监控,该参数可通过增大实际状态和R(t)符合度来更新。但参数确定也要依产品而定,特别对一个新兴产品而言,外包商的最新发货状态更为总要,因此,最新发货表现赋予较大的权重比例。

准时发货性能p(t)是由一个订单延迟效用函数来定义的,如果没有延迟则准时发货性能值设为1,当拖延值超过最大可接受值,p(t)设为0,所以准时发货性能一般在0和1之间且小于最大可接受值。

3系统实现和系统实施成效

案例企业采购管理系统包含需求计划管理、物料占用管理和采购计划管理等在内的14项功能模块,有效实现过程数据的录入和更新与预警机制的自动化响应,有效地避免采购流程中的重复性,降低采购风险,提高采购信息的一致性。本系统采用的B/S模式,采用了平台和SQLServer2005数据库,其中B/S模式是涵盖业务逻辑层、数据服务层和外观表现层在内的三层构架模式。图2是采购管理系统界面,图3是物料需求管理模块。

4结语

本文研究了精益采购在水泥装备制造业的应用,根据该行业的生产特点简单介绍了精益采购的特点,重点研究了采购流程中的物料变更处理方式和供应商选择的数学模型。最后整个采购信息系统在平台上设计完成,此系统降低采购风险,保证供应链各节点的信息同步性,完善企业采购机制,提高采购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曾丽卿.精益供应下准时采购和库存管理研究[J].管理创新,2012,(1).

[2]程升,汤兵勇.供应链采购提前期与批量合作模型应用[J].黑龙江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7,24(1):100104.

[3]刘红胜,卢慧清.精益供应链企业间交付风险的识别及防范探析[J].科技创业,2010,(3).

[4]YaoJS,ChangSC,SuJS.Fuzzyinventorywithoutbackorderforfuzzyorderquantityandfuzzytotaldemandquantity[J].ComputersandoperationsResearch,2000,27(10):935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