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十篇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十篇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9 00:04:00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1

一、我局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由人事科负责,管理人员必须是政治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中共正式党员。

二、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保管干部人事档案,积累档案材料:

(二)收集、鉴别和整理干部人事档案材料:

(三)办理干部人事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

(四)登记干部职务、工资变动情况:

(五)为有关部门提供干部情况:

(六)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

(七)调查研究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情况,制定规章制度,搞好干部人事档案的业务建设和业务指导:

(八)推广、应用干部人事档案现代化建设管理技术:

(九)办理其他有关事项。

三、干部人事档案的内容和分类

干部人事档案是出入境检验检疫系统人事部门按照相馆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拨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个人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是历史地、全面地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是国家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和分类如下:

第一类 履历材料

第二类 自传材料

第三类 鉴定、考核、考察材料

第四类 学历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材料(包括学历、学位、学绩、培训结业成绩表和评聘专业技术职务、审批材料等)

第五类  政治历史情况的审查材料:

第六类  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

第七类 奖励材料(包括表彰奖励活动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第八类 处分材料(包括纪律检查、监察、法院和行政管理等部门工作中形成的有关材料)

第九类 录用、任免、聘用、转业、工资、待遇、出国、退(离)休、退职材料及参加各种代表会的代表登记表等材料:

第十类 其他可供组织上参考的材料。  

四、干部档案管理范围应与干部管理范围相一致。其保管范围如下:

(一)干部(科级以下)档案正本,由本局保管,副处级以上干部建立档案副本。

(二)干部辞职、退职、自动离职、被辞退(解聘)后,未就业的,其档案仍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组织、人事部门保管,不具备保管条件的,装人事部门所属的人才流动服务中心保管。

(三)干部被开除公职后,未就业的,其档案由本局保管;另就业的,其档案转至有关的人事部门保管。凡通过劳动部门就业的,其档案由有关的劳动部门保管。

(四)干部出国不归、失踪、逃亡以后,其档案由本局保管。

(五)干部死亡以后,按照《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保管:

(六)干部退(离)休以后,档案仍由本局保管。

五、干部档案的收集、临别及归档按规定执行。收集的材料必须经过认真鉴别。归档材料应真实、完整齐全、文字清楚、对象明确、手续完备。需经组织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盖章签字后方能归入干部档案。归档材料均按《干部档案整理工作细则》进行整理立卷,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编号、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六、干部档案应统一按国家档案案卷标准规格制作。档案材料按时间、内容、层次不同排序。编号归档材料统一保管,设专用库房,按《库房管理制度》做好管理工作。

七、干部档案的保管原则应是安全保密、便于查找,建立登记和统计制度,严禁任何个人私自保存他人的档案。对利用档案材料营私舞弊的,应视情节轻重,予以严肃处理。对违反《档案法》、《保密法》的,要依法处理。

八、因工作需要查阅和借用干部档案,须遵守下列规定:

(一)查阅单位应填写《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审批表》,按照查阅干部人事档案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不得凭借调查证明材料介绍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

(二)人事科应根据规定,确定是否提供和提供什么材料:

(三)凡查阅干部人事档案,利用单位应派中共党员到人事科查阅:

(四)档案一般不外借。对必须借出使用时,要说明理由,经过主管领导批准,要严格履行登记手续,限期借还,不得转借他人:

(五)任何个人不得查阅或借用本人及直系亲属的档案:

(六)查阅档案,必须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阅档规定,严禁涂改、圈划、抽取、撤换档案材料。查阅者不得泄露或擅自向外公布档案内容,违反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分以致追究刑事责任。

(七)借用、查阅档案的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拍摄复制档案内容。因工作需要从档案中取证的,必须经主管领导审批,获准后才能复制(拍摄)。复制的材料必须加盖公章,否则无效。

九、干部调动或职务变动后应及时将档案转给新的单位。转递档案应遵守下列规定:

(一)干部人事档案应通过机要交通转递或派专人送取,不准邮寄或交干部本人自带;

(二)转出的档案必须完整齐全,并按规定经过认真的整理装订,不得扣留材料或分批转出: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2

领导重视,常抓不懈,是搞好档案专业教育的关键。2003年以来,省档案局为了加强档案干部培训工作,把档案干部的资格培训列入了全省档案工作目标管理考核的内容,作为一项目标管理的硬性任务,下达给各市、州、地,要求如期完成,年终检查评比,使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从组织上、管理上得到进一步落实。

搞好协调,联合办学

1992年以来,省局与省人事厅商定,省人事厅把档案干部的培训工作作为全省人事工作的内容之一,全省统一安排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每年与省档案局联合发文,对档案干部岗位培训的对象、学习内容、时间安排、考核办法、结业事项等提出要求,两家共同钤印,共同颁发岗位培训资格证书。2002年,省人事厅和省档案局联合发出《甘肃省档案人员持证上岗暂行规定的通知》,对在全省档案工作岗位的人员实行资格认定、持证上岗制度,既坚持了档案干部的岗位培训工作,又强化了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工作,有效地促进了档案干部政治素质和专业素质的提高。由于实行了档案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各级档案部门和企事业单位都十分重视档案人员的资格培训工作,积极为省局选送学员。一些企事业单位把有无档案工作岗位资格证书作为本人是否上岗的依据,极大地推动了岗位培训工作的开展。

为了加强档案干部的继续教育工作,2000年,甘肃省档案局和甘肃省人事厅联合下发了《甘肃省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施办法》,省局每年都安排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学习《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等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知识得到不断更新。去年省人事厅又批准省档案局为甘肃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使档案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走向了规范化、正规化和科学化的轨道。与此同时,甘肃省档案局还十分重视学历教育,先后与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联合大学等院校联合举办档案专业大专班,培养档案专业大专毕业生1769名;还开办了甘肃档案学校,培养档案专业中专毕业生1500多名;与甘肃省自学考试办公室联合,在全省开考了档案学专业(独立本科段),已毕业档案专业本科大学生13名,目前,还有20余名档案专业本科段的学员在读。经过10多年的努力,全省档案干部的文化结构和知识结构有了显著的变化,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由原来的28.87%增长到65.72%,增长了36.85个百分点,有效地改善了全省档案干部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

选好教师,更新教材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的改革不断深化,国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档案工作的管理体制、管理模式、管理方法也随着形势的发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档案业务工作的范围、内容、门类不断扩展,档案工作服务机制在不断创新,档案工作改革在不断深化。档案教育工作要适应新情况的变化,就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大胆改革。为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办法,不断用新的理论、新的知识武装教师,努力提高师资队伍的质量。先后有5人次参加过国家档案局组织的师资培训班,请兄弟单位的专家、教授到省档案局举办的培训班授课。同时,根据《甘肃省档案专业兼职教师管理办法》聘任了9名兼职教师,作为档案干部培训班的兼职教师,被聘任的兼职教师,都具有大学本科以上文化程度,有不少是中国人民大学档案学院、吉林大学历史档案系的毕业生,有效地保证了教学质量;另一方面,由于档案事业改革的形势发展很快,原有的教材内容、教学观点已不能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形势,为此,科教处的同志对照全国各省市编印的五六种教材,从中选优,挑选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的教材。从2002年开始,全省档案干部岗位资格培训班选用湖南省档案局编印的《现代档案学理论与应用》,受到老师和学员的好评;同时,还根据工作需要,在岗位资格培训班适时增加了《归档文件整理规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等内容的学习,使学员们学而不厌,常学常新。在继续教育工作中,先后选用档案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实施办法》、《档案信息化建设导论》、《档案信息化建设实务》以及上海百家出版社出版的《电子文件与档案管理》等教材,使教材的更新度尽量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使广大干部通过档案继续教育的培训,真正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武装起来,真正学到档案学理论的前沿科学知识。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3

关键词:人事档案管理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着干部人事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人事档案作为记载个人经历、思想素质、业绩表现的依据作用不断凸显,县区基层管档单位纷纷采取多种办法和措施,加强档案管理,快步跟上,推动工作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一、基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做法

多数县区坚持以硬件建设为抓手,以质量管理为核心,以优化服务为宗旨,以队伍建设为保障,重点加强“三化”建设,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模式时效性不强,信息更新较慢,在干部提拔调入、晋升考核、工资核定等实际利用中存在诸多局限,已无法满足干部管理的要求。为了提高效率,近年来,多数基层管档单位依托国家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和全省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两大平台,全面搜集和整理全区干部信息,及时更新和录入个人经历、学历、职务、工资、考核、奖惩等方面变动情况,确保在第一时间掌握,使信息得以长久保存、多次利用、方便检索,初步建立起了规范、完整的干部档案信息管理系统,为干部人事工作提供全方位、更准确、更快捷的服务。

(二)加强规范化建设。从硬件、软件及实际操作等方面同时入手,在硬件方面,结合档案达标验收活动,调整办公用房,实现库房、阅档室、办公室“三室”分开,库房统一配备专用档案柜,对档案分类管理,具备防火、防潮、防蛀、防盗、防光、防高温等“六防”功能。在软件方面,注重把好材料关,提高干部档案形成质量。认真贯彻《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若干规定》,对归档材料明确划分,做到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归档,档案审核后不合格的不接收。突出甄别整理,抓好干部履历表、学籍材料、信息核对表、工资表、任免审批表、考察报告等材料的梳理装订,做到内容真实、材料完整、手续齐全、前后统一。

(三)加强制度化建设。将制度建设贯穿于档案管理的各个环节,完善档案收集、鉴别归档、查阅借阅等七项制度。坚持以“更强”的执行力,彰显档案工作的严肃性,坚决落实“五不查阅”,“三不转递一不出”等要求,严格把好档案转递关口,加强保密。不仅做好每份档案整体转移登记工作,还对需要借阅、归档、销毁的每一份表格、材料及时登记入册。

二、当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档案管理重视不够。各管档单位都有档案保管的义务和职责,但实际上许多单位没有将这项工作高度重视起来,看不到档案工作的长远影响和重大意义。认为无足轻重,抓好与抓不好无所谓。对工作要求不严,管理处于松散状态,难以保证档案材料的延续性和原始性。

(二)管档人员配置不足。在县区基层管档单位,组织部门管档力量较强,能够配备专职管档人员,坚持长效管理。也有一些单位的管档人员属于兼职性质,只是充当了档案室钥匙保管员的角色,只能做到摆放、登记档案,难以定期梳理、打印目录、装订。缺乏必需的人力,导致档案材料无序放置和长期零乱,缺失、损坏现象严重,甚至真假难辨,给干部人事工作带来巨大隐患。

(三)管档人员业务水平偏低。档案管理具有较强的政策性和业务性,目前,多数管档人员是“半路出家”,对档案管理业务了解不深不透,制约了管档质量的提高,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诸多不规范现象。也有是因为新老管档人员频繁的更换,没有后续培训,致使管档人员的工作水平偏低,材料混乱,提供数据不准确。

(四)材料移交不规范。一是上交归档材料拖沓现象突出。一些管档人员收集材料意识不强,不能及时收集单位人员归档材料,不能定期向组织人事部门移交考核、学习培训、入党、奖惩、工资等材料,有的上交材料内容有缺失、信息不真实、前后信息记载不一致。二是档案交接手续不严密。一些基层单位管档人员离岗或调动工作时,不按程序办事,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清理的不清理,该签的字也不签,从而出现一些单位档案交接只有一串钥匙的现象,忽视了交接工作的基本要求。三是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按照规定,档案的交接要有领导在场监交,并署名。而有些单位把档案交接当作事务性的工作,看成是档案人员之间的事情,领导很少过问,使得档案监交工作不严格,工作程序不完整。

三、加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加强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从思想源头抓起,注重队伍建设,坚持改革创新,强化业务技能提升,从而让档案管理工作真正成为干部工作的基石。

(一)增强管好档案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把干部档案工作作为组织人事工作的一项基础性工程来抓,摆在突出位置,舍得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防止出现无关紧要、一般应付的思想。档案工作经费做到年初有预算,对档案维护、安全利用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和措施,保证档案资料不丢失、不损坏,信息不失密、不泄密。

(二)配置专门的档案管理人员。要选择政治上可靠、作风正派、责任心强的人员从事干部档案工作,关心他们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要求把档案工作看作一项政治任务,在平常的管理中体现它的严肃性,坚持原则、严守纪律。在繁杂琐碎、枯燥单调的工作中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减少工作中的失误和差错。努力掌握科学管理的原则和方法,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使人事档案工作更科学、更实用。

(三)尽快实现“新手段”管理档案。目前,有条件的地区和单位已经试行档案原件管理和建立内部局域网。作为档案管理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开展这项工作是形势所需,要早有准备。实施原件管理系统后,利用高速扫描仪可以将纸质档案转化为电子图片存入管理系统,减少了直接查阅档案的次数,防止档案磨损,也减少人员对纸质档案材料的接触,防止不安全因素发生。利用内部局域网,查档人员履行相关手续后,只要在电脑前点击鼠标,就可在授权范围内查阅所需要的资料,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四)加强管档人员的业务培训。要把对管档人员的培训工作列入干部培训的总体规划,统筹安排,有计划地进行专项业务知识辅导,更新理论,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重点是三方面能力,一是操作能力。包括档案文书立卷、整理、编目、鉴定、保护等。二是管理能力。对收集、整理、统计、开发利用等环节和流程要求熟悉,掌握各门类档案、各种载体档案的管理方法。三是学习能力。注重自身专业水平的提高,通过自学、参加培训等方式,熟悉人事档案工作的各个环节和基本要求,尤其是对材料的鉴别、分类,更要了如指掌。

参考文献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4

1目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弊端

1.1干部人事档案不真实现如今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在档案收集过程中,对于档案的真实性,管理人员没有足够的重视,有的档案中,有关干部年龄、工龄、学历等信息的真实性存在很大问题。另外,很多的干部人事档案都花费大量的精力去关注档案中的精神面貌问题,对于个人不好的成绩或者缺点都避而不谈,因此,对干部的综合素质和真实经历无法得到准确性信息[1]。

1.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对于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来说,管理人员素质普遍较低,这也是我国干部人事管理工作停滞不前的主要因素之一。由于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工作较为繁杂,管理人员变动频繁,加之有的档案管理工作是由非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其业务能力不足,不能很好地管理档案。

1.3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模式老旧在现行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大多还保留着纸质档案管理模式中,管理方法老旧,另外纸质档案的保管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湿度、火灾等。由于纸质档案的保管任务量大,给管理人员也带来了繁重的工作。

1.4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机制不健全档案的管理可以说是比较复杂繁琐的工作,对于档案管理人员来说,很容易出现漏管或者偏管的现象,对于类似现象的出现,没有健全的机制进行制约和惩罚,没有适当的奖罚机制,导致在出现此现象时无法可依、无章可循。

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研究

2.1加强干部人事档案收集管理在干部人事档案收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确保档案中记录的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在档案管理中,也可以把档案转交给专业管理部门进行归档,加强档案管理力度[2]。另外,在干部人事档案收集中,档案收录信息单一,信息陈旧,仅限于一些学历、年龄、工龄等信息的收集。所以,加大干部人事信息收集的管理,也是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有效因素,对干部的工作业绩、实践经历、受到的奖励或处分等信息的收集也是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主要问题。

2.2健全干部人事档案制度管理健全干部人事档案各项制度管理,是保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有力保障。近年来,我国陆续颁布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规定》《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为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提供了有力依据。因此,健全我国干部人事档案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不仅有助于各单位在选贤举能、知人善任过程中,更好地录用专业化人才,更有助于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社会性和保密性。

2.3强化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建设管理21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科学信息技术被社会各界广泛运用,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为了创新管理办法,顺应信息时代的发展潮流,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融入科学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科学的管理是社会科技发展的必然结果。

2.3.1利用网络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过程复杂,寻找困难,如需要抽取其中的档案信息要经过繁杂的查找,为档案管理增加了难度[3]。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利用网络技术,实现档案管理现代化,运用网络为载体,对档案信息的需求者实行授权查看或分级开放,实现资源共享。

2.3.2利用计算机技术,强化档案管理由于纸质档案管理已经很难满足现代档案管理的新要求,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不仅查找困难,还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所以利用当代科学技术对档案管理进行创新性的管理办法,运用先进的技术和完善的功能进行科学化管理是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重要途径,运用计算机技术,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分类,实施同类归档管理,既方便查找,也有利于档案的有效保存[4]。另外,为了保证干部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备份处理,建立档案数据备份或者恢复机制,保证人事档案的安全性和实效性。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5

【关键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归属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的扩招、高等院校的合并以及新建本科院校的纷纷成立,各个高校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发展。高校的扩招必然使得高校教师人员也要相应的增加,高校教师人数的增加也使得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也有了相对的发展。可是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人事处、组织部还是综合档案室。笔者就自己在工作中所接触和了解的情况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归属现状

2008年,教育部和国家档案局制定了《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并于当年的9月1号开始实行。办法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归档范围包括党群类、行政类、学生类、教学类、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出版物类、外事类、财会类共十一类。办法中对人事档案的收集并没有涉及,这就使得高校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归属问题有不同的见解,学校领导对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问题也有不同的看法,就笔者所在省份高校来说有以下几种情况:干部人事档案保管在人事处、干部人事档案由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保管在高校综合档案室隶属于办公室、干部人事档案保管在组织部等等。总之,目前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归属是五花八门,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二、干部人事档案归属现状的原因

1、历史原因。

高校干部人事档案顾名思义就是干部和人事,这个字面上的意思使得干部人事档案一般都保管在组织人事部门。从我省高校发展的情况来说,有些重点的综合性的学校一般都成立了档案馆,学校的干部人事档案一般都收集在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但是有些地方性的应用型本科高校,属于新建本科院校,并没有档案馆,只有综合档案室。而这些综合档案室一般都隶属于办公室,并没有保存干部人事档案的职权。所以干部人事档案的去处就成了学校领导需要考虑的问题。就笔者所了解,省内的很多应用型本科院校,在升本之前组织和人事是不分家的,属于一个部门。但是随着升本的发展,组织人事部门承担的业务也相应的增加,一些职责也在明确化、细化。所以,组织和人事部门也就分开了,这样一来,保管干部人事档案的部门组织人事部门也就为了干部人事档案的管理问题需要进行协调。组织部认为:组织部负责干部的任免、升迁等工作,应该属于组织部。而人事处认为:人事处负责学校教职工的工资、职称等工作,应该属于人事处。所以,目前省内新建的应用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一般属于组织部和人事处联合管理。

2、高校发展规模原因

由于各个高校建校的历史、发展速度、发展现状不同,导致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归属有不同的部门。《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规定高校档案机构包括档案馆和综合档案室。就笔者所在的省份高校来说,省内成立档案馆的高校有安徽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这些高校的发展历史比较悠久,师资力量发展规模都很大,这些学校的档案都集中收集在档案馆来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干部人事档案也由档案馆收集管理。省内有些新建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建校历史短、发展规模小、保存的档案也少,这些高校只成立了综合档案室。综合档案室隶属于办公室一般只收集保存学校的文书档案。而干部人事档案由组织部或者人事处管理。如笔者所在的高校在升本之前由组织人事部门管理。升本以后,组织人事部门分开,组织部和人事处独立分开,干部人事档案由人事处管理,组织部协管。还有的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由综合档案室集中统一保管,综合档案室隶属于人事处。

3、高校管理部门重视程度不同

组通字(1991)13号文件中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明确规定:“管理一千人的档案需要配备一名专职干部;档案在二千以上的要配备二名专职干部,兼职人员要以主要精力从事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但是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这样的“配备”几乎难于实现。而档案馆或者档案室长期以来一直是清水衙门,无权无势,很少有人问津,甚至于有人还不知道有这个部门,在学校的工作中也是用着时重要,不用时想不起,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因此,高校领导和教职工对于档案工作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档案管理意识不强。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学校管理部门对干部人事档案的去处有了不同的意见和看法。把干部人事档案放在置于次要的地位。

三、探讨高校干部人事档案归属的问题

1、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有条件的高校要成立档案馆,干部人事档案由档案馆集中统一管理

我们都知道,档案的最终归属是回归档案馆或者档案室,由档案馆(室)集中统一管理。集中统一管理是档案工作的基本原则,集中统一管理档案能够有效地对档案进行开发利用。21世纪是信息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高等教育要发展,就必须把发展信息,发展电子政务作为今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随着高校信息化的发展,新型的档案管理模式也会应运而生,把干部人事档案归入档案馆,实行集中统一管理是高校档案发展的必然趋势。高校档案馆信息资源丰富,把干部人事档案归入档案馆,将会最大限度地提高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现代化管理水平和对人才资源的开发利用,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高校档案馆把人事档案、学生档案等各类档案集中起来,实行统一管理,方便高校在人力、财力、物力等各个方面的综合考虑,统筹安排,合理使用。这样能够避免资源浪费、信息不畅通的局面,有利于节约经费、人员及库房和设备,学校可以集中人力、财力、物力来面对信息技术的挑战,加速档案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标准化、科学化,真正实现高校档案管理现代化。

2、根据中组部和国家档案馆印发的《干部档案工作条例》精神,干部人事档案应该由学校组织、人事部门管理

《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是组织人事等有关部门,按照党的干部政策,在培养、选拔和任用干部等工作中,形成的记载干部经历、政治思想、品德作风、业务能力、工作表现、工作实绩等内容的文件材料”、“干部档案工作由干部主管部门领导与指导,主要是更好的为干部工作服务”。干部人事档案收集整理的内容与其他档案比有很大的区别,特别是干部人事档案的查(借)阅有其自己的特殊性。由此可见干部人事档案从体制、机构、职责到收集、整理、装订入盒上与组织、人事部门的联系更为紧密,归组织、人事部门管理更具合理性。从利用上看这种组织、人事管理模式方便学校组织、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的运用,但由于人事档案工作只是组织、人事部门工作的一部分,致使组织、人事部门对人事档案管理投入的力度不大,材料比较分散,不能够实行统一管理。这种管理方式适用于一些地方院校和规模不大的高校。

总而言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的归属问题是目前各个高校争论不休的话题,不管是归属于档案馆还是人事处、组织部,各个高校要根据自身的特点,从实际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管理的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做好干部人事档案的收集、整理工作,有效的运用好人事档案,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网络化,为高校建设发挥巨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霍红梅.谈高校认识类档案的归属[J].中国档案,2010,19(6):60-61

[2]王玉武,孙扬民.对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改革的几点思考[J].2010(2):160-191

[3]方丽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创新探究[J].科技纵横,2013(3):291-29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6

一、改进机关作风,加强效能建设重点任务的落实情况

(一)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效能建设的部署情况。为贯彻落实县直机关效能建设工作会议精神,我局召开了效能建设领导小组会议,针对局馆自身情况,提出了四个“强化”:一是强化干部职工事业心、责任感。通过强化事业心、责任感,激发广大干部职工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立足岗位,从我做起,发挥主观能动性,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有效推进,较好地推进档案事业发展。二是强化作风培养。在机关积极开展政治生态建设,营造昂扬向上、奋力拼搏、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鼓励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改进作风,争先进位,加快发展。三是强化党性的锻炼和培养。认真开展上党课活动,努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增强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四是强化勤政意识。牢固树立讲奉献、争佳绩意识,结合档案工作实际,积极开展思想大解放活动。坚持档案工作全面融入、主动服务第一要务原则,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着力完善档案管理模式改革,加快电子信息化建设,推动档案事业发展取得新突破。

(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情况。我局认真抓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既有力地推进了我局各项工作的发展,又使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了学习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三)遵守党纪政纪和法律情况。我局注重加强学习教育活动,通过组织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在中纪委十七届五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和中纪委、省纪委有关会议精神,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开展遵纪守法和党员修养教育,开展廉政文化进机关活动等,引导广大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同时强化日常监督,提高遵守党纪政纪和法律的自觉性,确保机关净土净人净风气,机关内没有发现任何违反廉洁自律情况,也没有违法违纪现象。

(四)办事效率和服务态度情况。年,我们结合档案工作实际,努力探索服务人民群众的新方法、新途径,最大程度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档案信息需求,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好评。我局通过加大力度优先接收婚姻、地籍等民生档案,档案馆服务功能得到极大增强,利用人数比往年增长了1倍多,已成为人民群众办理婚姻证明、地籍林权确认等证明的唯一场所。充分发挥档案工作服务民生的重要作用,切实维护群众利益。我局开展了便民服务“四个一”活动,即接待查档群众“一张笑脸,一声问候,一把椅子,一杯热茶”,让查档者宾至如归。县档案馆还简化档案利用手续,丰富档案利用渠道,开展电话查询、来函查询,既提升了工作效率又方便广大群众,受到群众称赞。

(五)督查督办情况。我局坚持把效能考评与机关目标管理责任制、党风廉政责任制、干部年度考核等有机结合起来,考评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工作人员业绩评分、奖励惩处、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对违反效能建设制度的处室和个人,在年终考核中不得评先、评优,实行一票否决。对各股室的效能情况,我们坚持长期督查,自行组织明查暗访4次,没有发现违纪违规现象。全年没有接到任何投诉举报事项。

(六)平时监督检查情况。在县直效能办开展的明查暗访中,我局的效能建设情况良好,没有发现问题。没有接到对本单位工作人员“吃拿卡要”等方面的投诉。

二、制度建设和执行情况

(一)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建立完善机关议事、工作、学习和内部管理制度。年,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县档案局机关会议、工作、学习和内部管理制度,切实做到用制度规范行为、促进管理,推动局馆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二)执行民主集中制情况。我局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认真执行民主决策程序,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健全了领导班子内部议事和决策机制,重大问题都提交会议研究决定,坚持集体领导和科学管理,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提高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水平,没有发现任何决策失误。由于坚持民主集中制,班子内部心情舒畅、和谐共事,凝聚力、号召力强,核心作用得到发挥,推动了各项工作强劲发展。

(三)执行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情况。我局切实执行机关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积极开展公务员通用能力培训和考核工作,进一步增强干部职工素质,全面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局(馆)人事管理实现规范化,广大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心情舒畅、团结奋进,有力地促进了档案事业科学发展。

(四)执行财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情况。我们进一步完善财务、接待、车辆管理等制度,确保了我局各项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取得实效。积极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机关节能宣传教育,提高了机关工作人员的忧患意识、节俭意识和效能意识。在机关树立和坚持成本意识,采取行政、经济等措施,积极有效地节能减排,使有限的经费用到事业发展的“刀刃”上,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全年没有发现任何铺张浪费现象。

(五)执行机关工作制度情况。认真贯彻执行岗位责任制、首问负责制、服务承诺制、办文办事限时制、aB岗制责任追究制等规章制度,没有发现推诿扯皮或违规行为。通过实行岗位责任制,使机关每一个人、每一个处室都有岗位责任,明确规定工作任务、完成时间、工作质量以及考核办法,调动了积极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通过实施首问负责制,强化了责任和主体意识,培养了干部职工处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办文办事限时制,增强了干部职工紧迫感和使命感,工作效率得到提高,工作主动性得到发挥。通过aB岗制加强了机关管理,提升了服务质量,实现了温情服务、规范服务、及时服务。通过责任追究制度,明确对完不成任务、拖延完成任务或完成任务质量不符合标准的,要追究相关处室和个人的责任,从而确保了工作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提高了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在机关形成了风正气顺、干事创业的良好风气。

(六)执行学习教育制度情况。严格执行党组中心组学习制度和党支部学习制度,对每次学习活动,都做到认真组织、消化、贯彻,做到了学前充分准备、学中全神贯注、学后领会贯彻。认真落实干部教育培训制度,举办档案机构负责人培训班,开展档案执法人员资格考试认证培训、电子文件管理三项标准宣贯培训等,广泛开展了档案管理、现代化管理和法律知识等学习培训。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参加通用能力培训在线学习辅导及考试考核,取得较好成绩。有计划地抽调机关干部参加党校、行政学院培训,全年达3人次,完成了干部调学任务。

三、履行职能,完成目标任务情况

(一)落实县委、县政府文件、会议决定的事项,确保令行禁止、政令畅通。我局全年全天24小时有值班人员,档案安全防护和监控系统24小时运行,建立了各种应急预案,及时报送重大信息,没有发生任何违反县委、县政府规定或政令不畅的情况。

(二)完成县委、县政府政府目标任务情况。我们年初制定了细致的工作计划,召开了全县档案工作会议,对全县档案工作进行全面安排部署,做到了有目标、有任务、有要求。为了确保重点工作得到很好落实,制定了《县档案局年工作计划》,全年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在规范电子文件管理、档案体制机制改革、档案工作服务民生工程等方面,均取得了突出成效。

年我们主要完成了以下重点工作:

一、加强业务监督和服务,促进乡镇和县直单位档案工作规范化。1、抓好档案执法检查,扎实推进基层单位档案工作。通过检查,全面了解掌握了全县贯彻落实档案法律法规的基本情况,并提出了整改措施和要求,促进县直单位思想上重视档案工作,行动上做好档案工作。2、继续推进乡镇档案室达标创建活动,巩固乡镇档案工作的良好势头。官庄、泮境、中都、通贤等乡镇全面完成积存档案的规范整理工作,并可望通过达标验收。3、继续推进机关文件材料归档范围和文书档案保管期限的审核工作。88个需报审单位中,完成审核批复的65个,占74%。通过大力推动,确保了国家档案局8号令更好实施。4、加强对重点工程建设项目档案的指导。深入蛟洋20万吨铜冶炼筹建处、南岗工业开发区有关企业等有关重点建设项目部门,具体指导项目档案的收集、整理和归档工作,不断提升档案工作水平。

二、加强档案征集和整理工作,推进馆藏档案资源的特色化。一是继续加大机关文书档案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力度,全年共接收、整理档案资料2426卷(盒)5372件;二是加大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杭视察的图片、音像、资料的收集。全年共收集和整理、等十几位历届党和国家领导人来杭的照片、报纸、录像等相关资料上百份;三是创建县“红色人物档案”,继续加大老区红色政权档案的收集工作,“红色档案”初具雏形;四是加强民生档案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全年共接收婚姻档案199卷(盒),指导整理社保档案;五是加强重点项目的接收和整理工作,全年指导整理重点工程项目档案160卷(盒);六是加强县籍作家、书画家等作品的征集工作,增添了馆藏档案的人文色彩。

三、加强新馆前期、档案数据库等工作,提升档案基础建设的现代化。1、加快档案新馆建设前期工作步伐。在上级领导强力推动和协调下,档案新馆建设用地基本确定,项目可研、用地审批、新馆初设等前期工作全面推进,力争2011年或2012年列入国家补助和实现项目开工。2、加强档案数据化进度。4月份,完成二期数据录入任务,并通过验收;截止11月份,录入三期数据113528条,完成三期目录全宗总数的70%。3、做好破损档案的抢救保护工作。全年修复档案资料达350多卷860多页。4、健全和完善档案保管和安全检查制度,认真排查汛期县馆(库)和乡镇档案室安全隐患,确保全县档案安全渡汛。

四、改善和创造条件,推进档案提供利用的高效化。1、重新编辑《县档案馆指南》,至11月止,已完成60%全宗介绍的重新整理工作。2、加快馆藏档案数据化进程,使档案检索效率和准确率得到极大提高。3、重新整理编目馆藏利用率高的档案资料。对利用率最高的1952年地籍档案进行了重新整理编目,极大方便了利用者。4、提高服务质量。至11月底,共接待利用889人次,调阅档案2000多卷,复印档案资料1063页,为360多人次提供土地权属认定、山林权属、工龄认定、身份确定等档案证明材料,为解决百姓纠纷、维护公民合法权益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7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现状分析;对策;思考

干部档案是干部管理活动中形成的,记述和反映个人经历和德才表现,以个人为单位组合起来,以备考察的文件材料。主要是由组织人事等部门在培养、选拔和使用人员的工作活动中形成的,是个人经历、学历、社会关系、思想品德、业务能力、工作状况以及奖励处罚等方面的真实记录,是考察了解和正确选拨使用干部的重要依据。随着社会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我市按照上级各级部门统一部署积极集中开展干部人事档案专项审核工作。本人参与了4个月的干部档案专项审核工作,以下就干部档案管理工作谈几点体会。

一、干部人事档案现状分析

(一)干部人事档案传统整理方式存在弊端。干部档案分类、整理标准不一,传统的手工整理方式存在很多弊端。

干部档案材料以前须统一使用16开规格的办公用纸,大于或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及对那些不规则、破损、卷角、折皱的材料要进行技术加工,剪裁、折叠、裱糊。现在又规定统一用a4纸规格。这就需要我们花大量的时间对每一份档案的每一页加工处理,可谓艰辛琐碎、耗时费力。每年都有大批零散材料要归档,常常是手中这一批档案材料没有装订完毕,新的需归档的要整理的大批零散材料又进来了。管理人员的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耗在剪、切、贴等方面,目录大多是手工抄写,劳动强度大、重复性强、效率低。

(二)干部人事档案归档材料审核鉴别力度不够,影响档案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准确性。由于多年来的重视不够和管理不够严,致使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出现一些问题。主要有:一是材料不齐全。部分档案中反映干部基本情况的履历、考核、学历等十项材料有空缺。二是内容记载不准确、不统一,不真实。特别是干部的“三龄一历”(年龄、工龄、党龄、学历),在填写相关资料时随意性很大。比如姓名、出生日期,在档案材料中前后不一致。三是填写不规范,比如有的个人履历表需要填写的内容没有填全,并且未加盖部门公章。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由于档案管理人员在收集时没有把好材料审核关。

(三)干部人事档案信息化程度不高。随着科学技术手段的不断更新,计算机信息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有些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还没有充分挖掘和发挥。目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系统只是将干部档案纸质材料中的部分个人信息手工录入,将基础内容数字化,实现部分档案目录电子化。资料检索、调阅档案等仍是手工操作,无纸化阅档基本没有实施。

二、加强干部档案规范化、现代化管理的对策

(一)严格收集鉴别,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关健。收集工作在整个干部档案管理工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干部档案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环节。收集工作的好坏,直接决定着干部档案的质量。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工作要遵循真实、全面、及时、规范的原则,要把好两个关口。首先,从源头入手把好“入口关”,在接收干部档案材料时,要严格审核,材料要真实准确。重点审核归档材料是否办理完毕,是否对象明确、齐全完整、文字清楚、内容真实、填写规范、手续完备。归档材料填写不规范、手续不完备,或材料上的姓名、出生时间、参加工作时间和入党时间与档案记载不一致的,材料形成部门应当重新制作,补办手续,或者由具有干部管理权限的组织(人事)部门审改(或出具组织说明)并加盖公章。其次,从日常工作入手把好更新关。要与有关单位、部门做好沟通协调工作,建立干部人事档案材料收集归档机制,必须按照有关规定规范制作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对负有提供资料责任的部门和人员作出归档内容和时限的要求;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联系制度,在接收、补充或整理档案时,发现有缺少的材料应及时向有关单位索要,对在普遍性、阶段性工作中形成的材料,档案人员应主动与相关部门联系,做到收集整理经常化,不拖延、不积压,确保干部档案材料完备,与实际情况同步。总之,作为档案管理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立足本职,定期与各单位联系,定期索要,定期对干部档案逐一进行清查,对档案中缺少的材料一一登记在册,及时补齐补全空缺的材料,做好档案的收集鉴别工作,并从移交、联系、索要、检查核对、登记这几个工作环节入手,把收集鉴别管理工作做扎实。

(二)健全规章制度,是做好干部档案管理工作的保障。干部人事档案管理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制定科学严密的规范标准。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是一项制度性、原则性较强的工作,要建立健全各项制度,使管理工作的每个步骤都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力求使干部人事档案内容从源头上达到完整、统一、规范、准确的要求。应严格贯彻执行《档案法》《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并结合实际建立健全干部档案查(借)阅、收集、鉴别归档、检查核对、保管保密、管理人员职责、转递等八项制度,把责任落实到每个环节、每个岗位、每个人员。通过制度规范日常管理工作,坚决做到审核不合格的档案不接收,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归档,严防丢失档案材料,严防涂改造假,严防失密泄密,保证优质服务,不断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中存在的违法、渎职事件应辅以法律手段进行严厉制裁。对于擅自涂改、伪造或因人为因素造成档案材料的损毁、丢失的,应依据《档案法》相关条款追究责任并进行处罚。

(三)加快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步伐。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化浪潮正强烈冲击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与习惯,信息化管理手段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一大趋势。尽可能地运用当代科技新成果和管理新手段,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效率和水平,尽快实现人事档案信息化管理。利用计算机、扫描仪等现代设备和现代技术,将档案资料整理输入计算机,通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将文字、图片、声像等资料变成数据资料,建立起完善的干部人事档案数据库系统,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纸质与电子双套式管理,根据需要,通过计算机查阅有关内容。在注重保密的前提下,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网络化管理。

总之,我们要充分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客观真实地反映干部的真实面貌,为客观评价、公正地使用、合理地挖掘人才提供第一手资料。同时,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不但要从制度上更新,还要从观念上业务管理上更新,根据社会发展的总体趋势,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干部档案现代管理模式,更好地为干部人事工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肖芹.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现状及对策[J].办公室业务,2013(2).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8

1基本情况

平顶山市档案工作自1957年建市以来,在历任领导重视与支持下,经过几代档案工作者辛勤努力,已基本建成以市、县两级国家综合档案馆为主体,以机关、科研事业单位、企业档案室为基础的档案事业管理体系。全市现有国家综合档案馆11个(其中市级馆1个,县级馆10个),馆舍总面积15680平方米,馆藏档案近43万卷(册、件),年均向社会各界提供利用档案资料1.6万卷(册、件)、0.7万多人次;专业档案馆4个(城建档案馆、平高集团档案馆、市公安局档案馆、市房地产档案馆);机关、企事业立档单位1327个,配备专兼职档案工作人员2847名。

市县两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均组建了法规机构,配备了档案法制工作人员,负责对档案法制工作进行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监督指导。目前,全市已有43名档案行政执法人员经过培训考核,取得了市政府颁发的《河南省行政执法监督证》和《河南省行政执法证》,全市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网络体系已初步形成。

2主要做法及成效

完善档案法规体系和规范制度,保障档案事业健康发展。近年来,根据档案法律法规,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平顶山市档案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平顶山市重大活动档案管理办法》和《平顶山市档案事业绩效考评办法》,为我市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为规范档案行政执法行为,市档案局推行档案行政执法责任制,每年都与市政府签订“依法行政责任目标”,先后制定实施了行政执法岗位责任制、行政执法标准、行政处罚裁量权、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等项配套制度,完善了档案行政执法监督机制,规范了档案行政执法行为。

坚持开展档案普法宣传,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市、县两级档案局每年都结合《档案法》颁布实施纪念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及6月9日“国际档案日”,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档案法制宣传。一是现场宣传。组织有关单位制作档案法律法规宣传展板,开展集中宣传活动。发放宣传材料,悬挂横幅,设立咨询台,讲解档案知识,解答市民咨询。近3年,市档案局开展大型现场宣传活动4次,发放宣传材料5000多份。二是新闻媒体宣传。在纪念《档案法》颁布宣传月活动中,分管档案工作的市领导在《平顶山日报》发表署名文章,市电视台播出电视专题访谈节目,利用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宣传档案工作。汝州市档案局拍摄制作两集档案专题片《默默兰台情》,在汝州电视台播出。通过大量视频资料及图片,以纪实的手法、独特的视角,向人们展现了汝州市档案工作取得的成绩及档案工作者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精神,也将养在深闺的档案资源推向公共视野,吸引社会关注,让人们熟悉档案,走进档案,利用档案,充分发挥档案价值。三是信息网络宣传。利用平顶山档案信息网、档案QQ群、短信等信息网络渠道,开展档案法制宣传。市档案局积极创新宣传方式,建立“档案QQ群”,打造便捷的信息宣传交流平台。借助短信发送,向全市“四大班子”领导,市直机关、企事业单位负责同志及档案工作人员群发短信,呼吁关注档案工作,支持档案工作。四是召开座谈会。组织有关单位召开档案法制工作座谈会,总结交流档案法制宣传工作经验,研讨进一步贯彻实施《档案法》的意见。五是开展竞赛活动。在纪念《档案法》颁布20周年活动中,举办全市档案系统演讲比赛;为深入普及档案法制知识,举办了“平顶山高速杯”档案法制知识有奖竞赛活动,收到竞赛答题卡5430份,先后有300家单位5000多人参与竞赛活动。六是举办专题宣传。以“档案在你身边”为主题,举办了“国际档案日”宣传展览,展览作品39幅,重点宣传《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组织参加“档案在你身边”征文活动,收到作品22篇。报送作品贴近档案工作和实际生活,内容丰富,真实生动。通过宣传活动,全市社会档案法制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加大档案行政执法力度。市县两级档案局每年都坚持开展档案行政执法检查或专项检查,执法检查面年均达到40%以上。在执法形式上,一是与人大、政协、政府法制办等部门联合执法检查;二是档案行政管理部门独立执法;三是县区交流异地执法。在执法内容上,过去较多地采用对档案工作全面检查,依法查处违法事件和违法行为,维护档案完整与安全;近两年,我们尝试开展有针对性的检查。每年确定一个主题,抓住制约档案事业发展的突出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行政执法监督检查。在检查过程中,做到依法行政,亮证执法,严格按照“亮证告知、听取汇报、实地查看、集中评议、反馈意见”的程序进行,循序渐进,有始有终。对于限期整改的单位,到期按照标准进行认真复查,使检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两年来,市档案局先后对60个单位进行了执法监督检查,下达《责令限期改正通知书》25份,处理涉档事件10起,切实为全市档案事业健康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

强化档案法制教育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和执法水平。一是开展经常性的法制教育活动。定期组织全体人员学习档案法律法规及行政处罚知识。二是举办全市档案行政执法人员培训班。组织各县(市、区)档案局分管档案法制工作的局长、法制机构负责人及行政执法人员,开展行政执法专题培训。采取集中授课、模拟执法演练与业务座谈研讨相结合方式,使每个学员在学习理论知识同时,还在专家指导下实地进行档案行政执法实际操作,针对性强,培训效果显著。三是举办档案法制讲座。市档案局先后举办了党政领导干部档案法制讲座和全市档案行政处罚知识讲座,对档案干部进行档案法律法规及档案行政执法监督知识培训。四是开设特色大讲堂。对全局干部进行档案业务知识和法律法规培训。特色大讲堂已举办5期,有效提升了全局干部的业务素质和法制意识。2010年以来,市档案局共举办各类档案法制学习培训16期,学习培训人数累计达600余人次。各县(市、区)档案局每年也都进行形式多样的业务培训,有效提升了档案干部队伍的执法水平。

认真开展档案法制规范化工作,促进档案行政管理规范化。近年来,按照市政府办公室、市政府法制办、市委编办等有关要求,梳理了档案行政执法依据,上报档案执收执罚工作情况,对行政审批项目和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完成档案部门制发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据统计,市档案局具有具体行政执法职权共13项,其中行政确认2项,行政许可1项,非行政许可1项,行政处罚5项,其他具体行政执法职权4项。近期,又对2008年9月以来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共清理规范性文件8份,清理意见为保留。这些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促进档案行政管理规范化。

档案法制建设的有效推进,为全市档案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近年来,全市档案部门不断加强档案资源体系、利用体系和安全体系建设,创新服务举措,提升服务能力,实现了重点工作的新突破和整体工作的新提升。档案工作环境不断优化。市委调整成立了全市档案工作小组,市委、市政府两办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新时期档案工作的意见》,各县(市、区)也先后成立了档案工作领导小组。党委、政府领导和部门的领导对档案工作更加重视和支持,市、县两级档案事业费明显增长。档案资源建设取得新成效。档案资源整合力度不断加大,接收进馆档案近4万卷,馆藏结构日趋合理。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和服务能力有效提升。先后创建国家二级档案馆5个,国家三级档案馆1个。档案规范化管理认证工作成效显著,全市“档案管理最佳系统”已达23个。档案部门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档案利用服务扎实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取得新突破。市档案局建成了重要档案数据库和局域网,初步实现了重要档案的数字化利用、查阅,各县(市、区)档案信息化建设也快速推进,全市已创建3个全省档案信息化建设示范单位。

3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市在档案法制建设中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是社会档案意识和档案法制观念较为淡薄。档案普法宣传工作尚未完全到位,社会对档案法律法规还缺少足够了解和认识,少数单位领导对《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和档案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一些单位档案员更换频繁,高技术管理人才缺乏;有的单位至今依然存在档案基础设施简陋,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档案没有完全集中统一管理等问题。

二是档案业务指导工作没有体现行政监督职能。《档案法》所确定的“各级档案行政管理主体”不能得到保障,削弱了档案行政管理监督和指导职能。地方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多为事业主体,业务指导人员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往往侧重于按照业务标准规范进行指导服务,而忽视行政监督职能。从一定程度上说,服务和监督是一对矛盾。业务指导既是服务,更是监督。在工作实践中,应充分发挥行政监督职能。

三是档案行政执法处罚对象多为法人,造成处罚措施难以落实。在档案执法检查中,处罚对象大部分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很少一部分为个人。而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处罚措施,往往难以实施。这种客观情况的存在,造成了对机关、企事业单位的处罚“落空”。

四是《档案法》中缺乏档案执法强制措施,执法活动中难以固定证据。《档案法》、《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中,均缺乏档案执法强制措施,执法活动顺利进行缺乏保障。一是在档案执法实践中,执法对象一旦拒不配合,执法活动将难以进行;二是面对档案违法行为,执法人员固定证据存在巨大难度。

五是《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缺乏联动机制。《档案管理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的出台为档案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保障,但在具体的执法实践中,对《规定》的运用不够成熟,与监察、人社部门联动机制没有建立。

六是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中,“局馆合一”的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若被划为事业单位,将丧失执法主体资格。

4解决对策

(一)建议对《档案法》和《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为了依法解决档案行政执法难的问题,依法保障档案事业科学发展,应对《档案法》和《河南省档案管理条例》进行修订,修订工作应注重增强行政执法的执行力和可操作性,对《档案法》第24条和《条例》第32条设定的惩戒性条目,均应赋予档案行政管理部门行政处罚权。

(二)业务指导工作要突显行政监督职能。业务指导人员在档案业务指导工作中,要发挥档案行政监督职能,寓行政监督于业务指导中。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档案行政监督前移,实际上也强化了档案管理部门行政监督职能。

(三)建议全省每年进行统一执法活动,试行地区间交流执法。

(四)进一步加大档案普法宣传力度。坚持普法宣传与依法治档相结合,发挥档案普法宣传的基础作用,不断增强社会档案意识和法制观念,为档案管理和严肃执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9

关键词:干部人事档案审核问题建议

干部档案工作是干部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干部人事档案记录了干部的姓名、年龄、性别、学习经历和工作经历、政治思想、业务能力、奖惩情况等资料和信息,这些信息在组织考察和选拔干部时都是非常重要的。干部人事档案对组织人事部门的工作和干部自身的发展有着双向的重要作用。因此,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力度一定要加强,及时发现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的问题,提出相应有效的措施来解决问题,是提高干部档案质量的关键。

一、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存在的问题

1.档案管理人员和干部意识不足。

在我国,普遍存在着从上级到下级,从集体到个人对干部人事档案不够重视、档案管理意识不足的现象,这样的工作态度在组织工作中会出现各种问题,使得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难度加大。一些管理者认为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根本不重要,他们认为衡量一个干部的好与坏,通过平时工作和生活中的表现就可以看得出来,没有必要去看档案;档案管理人员觉得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简单而又枯燥乏味,只要把档案材料存放好就可以了,这项工作没有什么挑战性,不需要亲力亲为。对干部人事档案工作的不重视就会造成管理上的松散,设备也得到不及时的更换,档案管理工作的投入经费也会相应减少,管理水平低下。一些干部的档案意识也不强,在填写档案时填写不规范、弄虚作假,这些问题都会对档案的审核工作造成很大的困难。

2.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硬件条件较差。

有些单位干部人事档案管理条件和环境相对比较差,很多都没有独立的档案库房,没有独立的阅档室和整理档案的空间,办公区域狭小,也不具备防尘、防潮、防盗等条件。有的甚至跟闲置的办公用品堆在一起,看起来更像一个仓库,卫生环境也很差。这样的档案硬件条件,会给档案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加大难度,降低工作效率,工作人员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没有积极性,同时也不利于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工作的建设。

3.档案材料不全面。

有些单位档案材料的收集工作非常被动,有的甚至是在上级部门检查审核工作时才匆匆忙忙收集材料的。这样的收集方式来不及进行信息的验证,收集的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都是介绍干部自身的一些基本信息,不能全面、真实、客观、及时的记录和反映干部的情况,使得组织考察和提拔干部时的依据不足。档案材料的不全面直接影响到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4.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

很多单位的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是由人事部门兼管或者由其他部门抽调过来的,缺少专职的档案管理人员。这些工作人员往往缺乏专业的档案管理知识,专业素质不高。有些单位的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人员调动频繁,造成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不稳定,业务不熟练。这些都会影响到干部人事档案工作整体水平的提高。

二、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建议

1.提高相关人员的档案意识。

组织人事部门在考察、选拔和任用干部时,一定要做到“凡提必审”,所以提高档案管理人员和干部本人的档案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让他们意识到档案的重要性。只有档案管理人员的意识提高,对档案管理工作重视,才会更好的开展档案管理工作,让档案管理水平不断的提高。而档案的规范填写、真实性对干部本身的利益也都是息息相关的,只有让干部本人认识到档案对自身的重要性,提高其意识,档案的审核工作才能做得更好。

2.加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投入。

在档案管理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中,没有良好的档案硬件基础环境是不行的。要加大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改善档案的硬件基础环境,要做到干部档案库房、阅档室和管理人员办公室分开,要让档案管理人员在良好的环境中工作,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单位还要增添一些防尘、防水、防盗等设施设备,确保档案材料的绝对安全。要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和现代化还需要配备现代化的管理设备和办公设备。除此之外还应注意档案管理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经费的投入,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这些都是非常必要的。

3.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

只有完善干部人事档案的审核制度,才能提高档案管理的水平,让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有序、有效的开展。首先要足够重视档案审核工作,及时制定实施方案,抽调精干力量,明确任务分工,落实审核责任;坚持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从严从实的原则,做到严格按照审核工作的相关政策规定执行;每册档案严格经过初审、复审程序,对干部档案涂改造假问题,如实填写相关表格;遇到出生时间无法认定的情况,深入相关单位仔细调查核实后进行认定。其次,档案管理部门要制定相关收集制度,及时收集档案材料并确保其全面性和真实性,使档案材料的补充更加规范化。最后还要完善档案的监管制度,实现档案有效、安全的存放和管理。

4.提高干部人事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有专职管档人员,还要努力提高干部人事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水平;不仅能够精通档案材料的收集、鉴别、归档、整理、转递、提供利用和档案的保管、保护等管理工作的有关规定和工作方法,还要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及运用。另外,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还要定期组织相关的业务培训和交流,从而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小结

干部人事档案对组织人事部门和干部本身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而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可以最大化的发挥干部人事档案的作用,让干部人事档案成为考察和选拔干部有力的依据。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是对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一种考验,可以促进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不断改进和提高,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内容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只有不断完善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制度,加大审核的力度,提高审核的质量,才能确保干部人事档案审核工作顺利完成,使档案管理水平不断提高,最终实现干部人事档案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数字信息化。

参考文献

[1]叶丹.干部人事档案审核中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外贸,2014(2):187

[2]裴友泉,马仁杰,张学辉,方黑虎.战略:档案信息化的思考[J].中国档案,2007(12):24

[3]裴友泉,马仁杰.寻找档案利用的新亮点[J].中国档案,2006(11):50-51

干部人事档案管理办法篇10

关键词: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改革

人事档案是社会组织成员在参与社会活动过程中所形成的重要历史记录。人事档案的归集和立卷要按照一定的规范和程序进行,这种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就是一定时期的人事档案制度。人事档案制度必须符合国家人事制度变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要求。

一、高校人事管理出现的新情况

人事档案工作从属于社会人事制度,人事档案工作必须及时服务于社会人事制度的变革。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的人事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而且这种变化正在向不断深化的方向发展。在这些变革的带动下,高校的人事工作出现了许多新情况:

(一)人员身份出现新变化。中共中央办公厅2000年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提出“破除事业单位目前实际存在的干部身份终身制,全面推行聘用制度”,从根本上打破“大中专毕业生一律取得国家干部身份”的传统观念。一些高校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对新招聘进入学校的人员采用聘用制、兼职制、人事制等多种方式,开始突破传统的人事编制限制,逐步转变高校教师的国家干部身份,使高校中从业人员的身份形成了多元化的局面。

(二)用人制度出现新机制。中组部、国家人事部、国家教育部2000年联合《关于深化高等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提出“相对稳定、合理流动、专兼结合、资源共享”后,许多高校打破统一接受国家分配毕业生的传统做法,自主向国内外广揽贤才,国内高校之间、国内国外高校之间人员流动活跃,来去相当自由。这种机制促进了高校教师的校际合理流动,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教学和科研水平,但与此同时由于人事管理措施的滞后,高校中人在档案不在、档案在人不在、一个人在两所以上高校分别建立档案的现象比比皆是。

(三)工资制度出现新突破。随着社会分配制度改革的发展,各高校采取按岗定薪、工资浮动、确立岗位津贴、实行目标管理等多种分配方式,从根本上突破了事业单位传统的工资总额控制制度。高校工作人员“档案工资”与实际收入不符,甚至实际收入远远高于档案工资,人事档案中的记载与实际情况严重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

(四)人事关系出现新内容。1995年国家施行《劳动法》和2008年国家施行《劳动合同法》后,事业单位中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与事业单位之间的关系被明确为劳动关系,加之聘用制的全面推行,已从根本上打破了几十年来事业单位的从业人员统一按人事编制管理的传统做法,高校教职工与学校之间的关系除事业单位的人事关系外,又增加了聘用关系、劳动关系、劳务关系等多种形式,传统的人事档案管理模式已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需要。

二、改革高校人事档案管理的新思考

高校人事制度的变革给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课题,与高校深化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相比,目前高校人事档案工作有许多问题需要尽快解决:

(一)调整高校人事档案工作的定位。目前我国高校人事档案管理方式基本上沿用着传统的干部档案管理模式,1991年中组部和国家档案局下发《干部档案工作条例》后,一些高校依据该条例规范了本校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后的档案管理自然更属于干部档案管理的范畴。人事档案管理应该不同于干部档案管理,尤其是现代意义的人事档案管理,要强调档案的信息服务功能,强调档案的人力资源写实功能,强调档案对工作人员合法权益的保护功能。在高校现代人事档案工作的定位中,上述三个方面的功能应该是不能缺少的。

(二)调整档案材料的选取和归集内容。中组部和国家档案局在《干部档案工作条例》中对干部档案材料规定了十类内容,这些内容对于反映一个人的基本面貌有些是必不可少的,应该认真收集和归档。但与此同时,针对当前高校人事管理的新发展所形成的新材料,如反映教职工个人素质和业绩变化的各种培训、访学、留学、访问研究、学历提高的证书和证明材料,反映教职工与学校之间关系变动的各种聘用合同、劳动合同、合作协议以及解聘、辞退、岗位变动等相关材料,反映教职工依法应享有的各种工资福利待遇和其他社会保障权益的等级和变动材料等,都应该及时归集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