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行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44:09

建筑施工行业篇1

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成就与面对的困难文/中国施工企业治理协会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建筑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特征

建筑施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从历史数据看,建筑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除了90年代初有短期的波动外,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保持着5%~6%左右的份额,支柱产业的地位十分稳定。此外,施工业还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经验表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建筑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会不断增强。我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上升期,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出份额会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建筑施工领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环节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以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根据过去十年的新增就业统计,建筑施工业构成最为稳定的吸纳就业的领域之一。

从2002年时点就业结构看,建筑施工业就业人数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继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之后,排在第三位;2002年吸纳就业人员达到3893万人,占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12.4%.制造业处于非农产业就业中的首位,占26.5%.

然而,假如动态地从1995~2002年期间的就业增量结构看,由于1995~2000年国民经济处于下行(GDp增长率显著放缓)周期中,制造业、采矿业等就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的态势下,批发零售餐饮业、建筑业及社会服务业显现出确保非农就业增长势头的“中流砥柱”功能,分别提供了新增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35%、30%和20%.建筑施工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苦、累、脏”等特点,吸纳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民工或其他辛劳行业的分流富余劳动人员。2005年建筑业正式职工人数为854万左右,行业就业人员达到4383万人,则非正式的工人数达到3529万人。据分析推算,近年来建筑施工业吸纳农民工人数平均每年增多100万~200万人,建筑施工业已成为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

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

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额占国民产出的比率不断上升。建筑施工面积和建筑施工领域就业均呈现显著增长。应该说,国民经济的高涨为建筑施工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景气环境。然而,建筑施工业的产出份额不仅没有显著的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这是个“希奇”的现象。

导致这种“希奇”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建筑业产品的需求上升固然很快,但建筑施工能力供给增长得更快。由于建筑施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者的大量存在,使劳动供给近乎“无限”。在1995~2002年,全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每年平均上升12.8%,而建筑业职工工资仅上升8.6%.相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咨询、监管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供给弹性要小的多。因此,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高增长给建设市场带来的利益,更多的为第三产业(设计、咨询、监理等行业)和投资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而总投资额中“建筑安装费用”的比例多年来在持续下降。

总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费用”(构成建筑施工行业的报酬或产值来源)比重的下降,是在国民经济高涨时期保持建筑产品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包括广大施工企业及其劳动者)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形的(包括政府、企业)买方业主提供了大量“消费者剩余”,为整个国民经济地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建筑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21%.从增长趋势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速明显加快。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走出去”的队伍中,建筑施工企业涌现出中建、、中交、中铁等一批优势骨干力量。许多项目都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

施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而负债率2005年高达65%,在第二产业中则是最高的,高出全国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56.8%的平均值8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全社会拖欠款问题最严重的产业部门也

是建筑施工业,这使得该行业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竞争、回扣等不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

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建筑施工业资本含量低,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与第二产业的其他工业行业相比,由于人均资本水平低,建筑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偏低,处于4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8位,人均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1.7万,远低于全国工业人均23.9万的平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率较低。按从业人员的口径,建筑施工业技术人员比率4.6%,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三个行业,排名倒数第四。

建筑施工行业收入水平较低,2004年职工年收入为14338元,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5%.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建筑施工业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许多建筑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技术竞争优势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缺乏对建筑施工业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些将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

企业改制任重道远

近年来,施工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力军。目前民企数量占到全部企业的74.5%,产值占到68%,从业人员占到了66%.但作为行业关键力量的国有企业产权单一、财务风险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心和省属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问题突出。近十年来,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31%下降到10.2%,就业人数份额从55%下降到17.8%,总产值份额从63%下降到24.4%.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使命尚未完成,建筑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自身的任务远未到位。

西部国有企业负担重,社会职能多,改革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进而导致整个西部地区长期积弱,与改制迅速的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相当混乱建筑施工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准入方面。在工民建领域进出自由、高度竞争的同时,专业建筑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壁垒。这种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地区间,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及政策措施直接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形成,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发展,阻碍建筑施工领域效率的提升。

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与市场公平方面。招投标中,业主方利用投标方的弱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签订“阴阳合同”、垫资、接受折扣价等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市场诚信方面。目前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依然缓慢,建设系统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信用缺失的现象更多地发生在投资业主方,他们利用施工企业的弱势地位,侵害施工企业的权益。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困局。关键在于我们的法律环境,一方面是法治不健全,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很多情况的发生又是由于涉及政府或国有部门而“投鼠忌器”。

建筑施工行业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5-0164-01

建筑行业作为高风险行业,事故发生率远远高于其他行业,不仅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严重损失,也给施工人员带来安全隐患,不利于建筑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尤其重要。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施工是以建筑物和构筑物为对象的多工种交叉、轮替、顺序进行的生产活动,大部分是露天作业,且经常处于高空或地下,如不妥加防护,容易发生坠落、磕碰、触电等伤害事故,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为了保护建筑安装工人在生产过程中不受职业病与伤残的威胁,国家先后颁布了相关的法律法规,保障了建筑工地的安全生产,有效降低了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率。但是,还有不少建筑企业对施工安全管理不够重视,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到位,安全管理人员配备不合理,安全教育考核制度没有真正落实,实际操作人员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屡见不鲜。工伤事故和职业危害仍然威胁着劳动者的生命和健康,还给国民经济造成巨大损失。血的教训应足以引起建筑施企业对安全的高度重视,提高认识,防患于未然。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特点

2.1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建筑工程氖┕た始直到工程施工结束,都处于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中,这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施工中的每一种方法、施工条件、作业状况及作业人员都处于时刻变化当中,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也要具有动态性的特点。

2.2建筑施工项目种类繁多,多工种交叉作业,安全管理内容各异

建筑工程的复杂性不仅涉及到施工技术方法的不同,同时不同的工程中其施工技术、工艺、周期、设备、材料等都会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所以与其相互联系的安全技术、知识、特点及人员素质等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2.3每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环境有其独特性,安全管理要因地制宜

每一项工程都处于不同的地理位置、环境下,所受到的影响因素也各不相同,所以其无论在结构上还是施工工艺上都存在着较大的不同之处,每一项工程的独特性决定了其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不同,安全管理需要根据工程的特点因势利导的进行。

2.4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复杂而且多变,使得安全管理也存在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施工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大部分工程都处于高空作业当中,气候条件对其影响较大,同时建筑施工设备其能耗较大,强度较高,所以对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都会造成不同的影响,诸多复杂多变的因素导致施工中的安全隐患增加,安全事故发生机率较高。

3建筑施工中常见的安全风险

3.1经营者安全生产意识淡薄

在建筑过程中,对于安全问题是一个企业只有投入,却不见收获的项目,建筑企业的经营者为了节省成本,对建筑安全这个项目减少投资,使得在建筑过程中,安全事故频发。

3.2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安全管理知识和水平亟待提高

在建筑过程中,建筑企业的有些技术人员以及监管人员对安全的认识相当缺乏,不了解怎样进行安全建筑,因此违反安全规章的事情常有发生。

3.3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或缺乏针对性

在建筑过程中,有些项目缺少对安全这方面的规划,缺少必要的施工方案,因此常常会造成施工现场非常混乱,缺少技术性操作,事故频发,给安全带来非常大的隐患。

3.4安全教育培训相对滞后

在施工项目开始之后,许多施工人员都是临时工,并不是只固定在一个地方,随时都有可能去另外一个工地,因此在安全培训上就存在了难度,造成施工前没有接受过任何安全上的培训。另外,企业的技术人员在安全意识方面也比较差,缺乏对安全重要性的认识。一些施工现场虽然有培训计划,也实施了培训计划,但是这只是形式上的,并没有起到真正的作用。

4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4.1建筑施工单位要能够从科学发展观的思想高度出发,在保证在企业经济效益稳步发展的同时,以保证建筑工人的安全为原则,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个人身上,将安全工作落实到位,对施工人员的安全负责。建筑施工单位要建立安全管理资料库,提高各单位、人员的重视程度,将安全施工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在施工过程中规范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运行。

4.2建筑施工安全与人民生活、社会稳定、企业效益密切相关,建筑施工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安全管理工作。建筑施工单位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安全施工理念,在施工过程中,始终把施工人员的安全放在首位。要明确安全施工的职责,加强管理、做好安全工作,要真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规范施工技术,确保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4.3在影响施工安全的一系列因素中,环境因素是较为重要的一项。良好的施工环境必然会保障建筑施工人员的安全,而恶劣的施工环境则会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给施工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程度高的施工环境。

4.4建筑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是影响施工安全的重要因素,这就需要施工单位对建筑施工人员做好安全教育工作。首先要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能够建立一套健全的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的职责,并统一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与标准,使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规范化,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与监管力度。其次要提高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筑单位可以定期举办一些宣传安全施工知识的活动,普及施工人员安全施工的知识;要做好岗前培训工作,在安全教育课程结束后要进行考核,确保施工人员掌握安全知识。对于一些特殊工种的施工人员要做好专门培训工作,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

4.5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要能够在施工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借鉴其他施工单位的安全事例,以此来提高警惕,针对发现的安全问题提出解决对策,避免同样事故的再次发生。要建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施工安全生产条例,严格规范持证上岗制度,同时提高企业对安全生产的技术、资金投入,运用先进可靠的施工装备来进行安全操作,淘汰一些落后过时的生产设备。建筑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以制度为基础、科技为保障,可以全面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4.6做好安全生产监督工作是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率的措施之一,因此建筑施工单位要做好安全监督工作。安全监督人员要对施工人员的操作进行不定期检查,对一些不规范的操作要及时纠正,确保每名施工人员都遵循技术操作的标准要求进行施工,确保每个施工工序都安全规范。对于施工过程中一些违规操作、违法操作的行为、存在安全隐患的施工单位,安全监督人员要能够及时中断施工程序、限令其做出更改,并记录在案,安全监督人员要做好监管工作,消除一切因施工技术问题而引起安全事故的隐患。

综上所述,安全系于责任,责任则重于泰山。安全生产对于建筑企业来说是头等大事,更是关系到企业的根本利益。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心,做到人人绷紧安全弦,才能让安全生产的目标得以实现,让企业处在健康安全的环境下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志芳.综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几点措施[J].广东科技,2007(S1):397-398.

[2]刘明地.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科技与生活,2010(12):164-164.

建筑施工行业篇3

建筑施工行业发展成就与面对的困难文/中国施工企业管理协会

改革开放以来,建筑施工行业作为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先行领域,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率先承担了体制变革带来的各种成本,并为其他各行各业的改革提供着宝贵的经验,目前已是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

建筑施工业发展的成就与特征

建筑施工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伴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大规模增长,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越来越明显。按2005年的数据分析,在国民经济20个行业中,建筑业排名第五,占我国国内生产总值5.4%的份额。从历史数据看,建筑业增加值从1978年的138.2亿元发展到2005年10134亿元,年均增长17%,成为国民经济中重要的支柱产业。除了90年代初有短期的波动外,建筑施工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一直保持着5%~6%左右的份额,支柱产业的地位十分稳定。此外,施工业还每年为国家创造300亿美元左右的外汇收入,是我国对外贸易和经济合作的一支重要力量。

国际经验表明:在加速工业化、城市化时期,经济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固定资产投资比重呈快速上升趋势,建筑施工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地位会不断增强。我国目前尚处于加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上升期,建筑施工行业的产出份额会将进一步提高,建筑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还会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建筑施工领域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稳定”环节

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存在着鲜明的二元经济特征。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已经发生并将继续发生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入非农产业领域,以及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根据过去十年的新增就业统计,建筑施工业构成最为稳定的吸纳就业的领域之一。

从2002年时点就业结构看,建筑施工业就业人数在非农产业就业中,继制造业、批发零售餐饮业之后,排在第三位;2002年吸纳就业人员达到3893万人,占全部非农产业就业人员的12.4%.制造业处于非农产业就业中的首位,占26.5%.

然而,如果动态地从1995~2002年期间的就业增量结构看,由于1995~2000年国民经济处于下行(GDp增长率显著放缓)周期中,制造业、采矿业等就业人员一直呈负增长的态势下,批发零售餐饮业、建筑业及社会服务业显现出确保非农就业增长势头的“中流砥柱”功能,分别提供了新增非农产业就业岗位的35%、30%和20%.建筑施工业在吸纳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同时,增加了农民收入,促进了城乡统筹发展,对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建筑施工行业由于“苦、累、脏”等特点,吸纳的劳动力大多来自农民工或其他辛苦行业的分流富余劳动人员。2005年建筑业正式职工人数为854万左右,行业就业人员达到4383万人,则非正式的工人数达到3529万人。据分析推算,近年来建筑施工业吸纳农民工人数平均每年增多100万~200万人,建筑施工业已成为联结城乡经济的重要纽带之一。

建筑施工业为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提供了庞大剩余

进入本世纪后我国国民经济开始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投资额占国民产出的比率不断上升。建筑施工面积和建筑施工领域就业均呈现显著增长。应该说,国民经济的高涨为建筑施工业提供了非常好的市场景气环境。然而,建筑施工业的产出份额不仅没有显著的上升,甚至有所下降,这是个“奇怪”的现象。

导致这种“奇怪”现象的原因在于:对建筑业产品的需求上升固然很快,但建筑施工能力供给增长得更快。由于建筑施工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投入要素是简单劳动,而农村富余劳动力和隐蔽失业者的大量存在,使劳动供给近乎“无限”。在1995~2002年,全社会各行业工资水平每年平均上升12.8%,而建筑业职工工资仅上升8.6%.相对建筑施工行业的供给能力,建筑工程的设计、咨询、监管和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投资品的供给弹性要小的多。因此,导致2000年以来我国投资高增长给建设市场带来的利益,更多的为第三产业(设计、咨询、监理等行业)和投资品(钢材、水泥等建筑材料、机械设备)制造业获得,而总投资额中“建筑安装费用”的比例多年来在持续下降。

总投资额中的“建筑安装费用”(构成建筑施工行业的报酬或产值来源)比重的下降,是在国民经济高涨时期保持建筑产品价格稳定的主要原因。同时,这个比重的下降,意味着建筑施工行业(包括广大施工企业及其劳动者)为国民经济各个领域、形形的(包括政府、企业)买方业主提供了大量“消费者剩余”,为整个国民经济地稳定、快速、持续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中国建筑施工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上升

我国对外承包工程合同金额“九五”期间年平均增长10.4%:“十五”期间年均增长达到21%.从增长趋势看,2001年我国加入wto之后,对外承包工程的增速明显加快。承包工程范围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房屋建筑和交通领域发展到冶金、石油、化工、电力、通讯以至航空、航天及和平利用原子能等高科技领域,科技含量和带动国内机电产品出口的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走出去”的队伍中,建筑施工企业涌现出中建、、中交、中铁等一批优势骨干力量。许多项目都受到所在国政府和业主的一致好评。

目前建筑施工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经济效益不高,企业负担沉重

施工行业长期以来产值利润率维持在2%~3%,属于国民经济中的低利行业。而负债率2005年高达65%,在第二产业中则是最高的,高出全国第二产业资产负债率56.8%的平均值8个百分点,债务负担沉重,已制约了建筑业的良性发展。

目前全社会拖欠款问题最严重的产业部门也是建筑施工业,这使得该行业的债务负担雪上加霜。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积累和运作能力不强,阻碍了企业的自身发展,在目前情况下企业几乎没有资本积累和积聚发展的能力。拖欠工程款、垫资施工、不合理的压价让利竞争、回扣等不正之风,加剧了企业资金不足带来的困难。

人均资本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低下

建筑施工业资本含量低,2005年人均固定资产为2.8万元,仅是第二产业平均水平11.24万元的四分之一。与第二产业的其他工业行业相比,由于人均资本水平低,建筑施工业的劳动生产率自然也偏低,处于40个行业中的倒数第8位,人均劳动生产率(按总产值计算)为11.7万,远低于全国工业人均23.9万的平均水平。

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高,行业收入水平低

建筑施工企业劳动者素质不高,专业技术人员比率较低。按从业人员的口径,建筑施工业技术人员比率4.6%,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居民服务业、批发零售餐饮业等三个行业,排名倒数第四。

建筑施工行业收入水平较低,2004年职工年收入为14338元,仅高于农林牧渔业和住宿餐饮业,是年收入最高行业的35%.

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将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的提升

建筑施工业微利和高负债率,是导致整个行业的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基础性原因。此外,企业依靠专有技术和企业标准领先市场的意识还不够强。许多建筑业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技术竞争优势不强。建筑施工企业之间或与科研机构、相关院校之间尚未形成良好的技术创新合作机制。同时政策方面缺乏对建筑施工业有效的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知识产权保护不够。这些将在长期影响行业竞争力。

企业改制任重道远

近年来,施工企业的改制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民营企业已成为行业的主力军。目前民企数量占到全部企业的74.5%,产值占到68%,从业人员占到了66%.但作为行业关键力量的国有企业产权单一、财务风险突出等问题,仍然是制约行业未来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尤其是中央和省属大型国有建筑业企业的产权制度改革相对滞后问题突出。近十年来,国有企业所占份额从31%下降到10.2%,就业人数份额从55%下降到17.8%,总产值份额从63%下降到24.4%.但总体而言,国有企业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的使命尚未完成,建筑企业按现代企业制度改造自身的任务远未到位。

西部国有企业负担重,社会职能多,改革成本高,影响了企业改制的进程,进而导致整个西部地区长期积弱,与改制迅速的东部地区差距越来越大。

法制不健全,市场秩序还相当混乱

建筑施工业比较突出的问题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市场准入方面。在工民建领域进出自由、高度竞争的同时,专业建筑施工领域仍存在一定壁垒。这种进入壁垒对民营企业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地区间,地方政府的保护主义立场及政策措施直接影响了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建设市场的形成,大大加重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发展,阻碍建筑施工领域效率的提升。

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与市场公平方面。招投标中,业主方利用投标方的弱势地位,迫使施工企业签订“阴阳合同”、垫资、接受折扣价等现象依然存在,破坏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

市场诚信方面。目前信用体系的建设进程依然缓慢,建设系统信用体系不健全的现象还没有根本性的好转。信用缺失的现象更多地发生在投资业主方,他们利用施工企业的弱势地位,侵害施工企业的权益。

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困局。要害在于我们的法律环境,一方面是法治不健全,存在法律法规方面的漏洞;另一方面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现象依然严重,很多情况的发生又是由于涉及政府或国有部门而“投鼠忌器”。

建筑施工行业篇4

【关键词】房屋;质量;分析

1目前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建筑企业和相关建筑单位也随之增加。其中一些建筑施工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施工利润在施工过程中采用许多不良的建筑手段来获取高额利润,其中最显著的就是在施工中偷工减料、偷梁换柱或缩短工期等,从而使房屋工程在竣工完成以后存在很多质量隐患,使得使用者存在很大的生命财产安全问题。目前我国房屋建筑施工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包括一下几个大方面:第一,房屋工程地基出现质量问题,导致房屋在施工后出现开裂、倾斜、下沉等,更严重的会出现房屋倒塌现象。第二、施工方面的建筑材料不达标或是施工方故意偷工减料以及施工技术上出现错误等,这样十分容易是房屋出现开裂和起壳的现象。第三、建筑墙体涂料和防水材料上出现质量问题,亦或是施工技术等方面导致房屋出现渗漏水现象。第四、管道质量问题或是管道技术问题导致出现差错,从而使建筑出现管道渗漏水和管道堵塞问题。

2导致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的原因

2.1建筑设计缺乏实际勘察

一些房屋建筑设计企业在进行房屋建筑设计施工技术图纸时,并没有对施工现场和施工周围进行仔细勘察,完全依据自身或以往的设计经验进行设计,完全忽略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当开始施工以后由于技术和施工人员的素质限制或是因为施工现场的限制导致图纸上很多的设计无法顺利完成。还有一些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为了赶施工工期而擅自将施工图纸进行更改最终使得房屋建筑出现施工质量隐患。

2.2施工人员素质低下

就目前的情况来说,我国的施工人员都是来自农村的农民工,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薪资酬劳方面报酬也比较低,这样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施工单位的成本输出。不过由于农民工的文化程度低,素质低,并且没有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在施工过程中容易出现技术上的漏洞。甚至一些企业为了节省成本,获取更多利润在在施工过程并没有对施工人员进行相关技术培训,致使一些施工人员根本达不到施工标准,在施工时无法完成设计施工,不仅会导致施工出现各种各业的施工质量问题,还会使施工工期延后。

2.3建筑单位偷工减料、偷梁换柱

为了获取更多更高利润,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偷工减料、偷梁换柱。一方面是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还有一方面是因为激烈的竞争导致施工企业压低施工标价,导致施工中采取多手段来换取利润,最普遍的手段就是偷工减料、偷梁换柱。在施工企业获取利润的同时也导致了房屋工程出现了质量问题。除以上这些以外,还有很多方面,主要包括材料、设备和人工,施工单位通过各种手段在这些方面获取成本,但是一味的降低只会导致出现质量问题。

2.4缺乏健全、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

目前并没有统一健全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因此工程质量的良好主要取决于施工单位的责任态度和施工单位的素质好坏。因为没有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在施工中不同的施工工种和施工工序没有具体规定,容易使施工顺序打乱,没有很好的协调性,这也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隐患。

2.5盲目压缩工期

在施工进行中,可能由于自然因素,比如狂风暴雨等导致施工工程延后、资金短缺导致施工工程延后或是其他种种原因,使施工十分紧张。为了完成施工任务,又不想投入人力、物力和资金,而这种情况的出现就会使施工工程出现较多的施工质量隐患。

3加强房屋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的策略

3.1加强实地勘察,使设计与施工完美配合

在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时,进行施工设计,图纸设计人员不能单独坐在办公室按照自身理念设计,而是应该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仔细的勘察,在经过勘察后在结合自身设计理念进行施工图纸的设计和制定。但是制定的施工图纸必须保证质量安全第一,而避免为卖弄自己设计文采而忽略设计质量安全问题。

3.2建立完善、科学的施工质量管理系统

为了保证施工工程质量和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在施工过程中应该制定一些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员行为。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必须制定完善、科学的质量管理体系,对施工中一切的施工行为必须做到严格有效的管理;同时建筑单位有必要建立一支责任心强、技术过硬、能力强的施工管理队伍,在施工现场对施工秩序和施工技术等进行管理,对发现的不良行为和不合格建筑材料技术制止并解决,对施工技术出现的漏洞等及时指出并监督其改正,避免一切导致质量问题的行为的出现。为了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积极性可以指定一些奖惩措施。

3.3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观念,加强人员的质量意识

加强人员的质量意识不单单指的是施工人员,而是包括技术人员、管理人员等所有参加工程的人员。只有使工作人员具有质量意识,打心眼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才能避免出现质量隐患,保证质量。首先要使首先要使施工人员树立正确的施工、管理观念,企业领导大力宣传质量第一的理念,使得质量意识深入每一个人的心里。

3.4建立完善、科学的现场质量管理制度,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每一项房屋工程施工都要经过多个工序和多个工种配合完成,这也增加了质量隐患的出现几率。为了确保施工质量,保证施工秩序,就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科学完善的管理,而这又需要完善科学的现场施工和现场质量管理制度,从而对整个施工现场实现管理和控制,确保施工质量。为保证施工顺序就需要在施工准备钱确定施工工序,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每到施工工序完成后要及时进行质量检测,确保质量达标。

3.5加强建筑材料控制管理

每项工程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容易舒服的地方就是关于建筑材料的控制管理,一些施工企业就是选用质量差的施工材料来谋取更多利益的,为了为了避免建筑材料上问题而导致质量问题,就需要把好建筑材料的质量关,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在选择建筑材料上不能只依据价格的高低来判断价格的好坏,还有选购材料时要货比三家,经过对比,选择质量最好最经济的材料。同时在建筑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时一定要检查是否合格。

4结束语

随着社会发展的越来越快,竞争也会越来越激烈。对于建筑行业,在激烈竞争的同时,质量和信誉最重要,只要建筑的质量保障,企业的信誉良好,那么企业的发展道路就会越来越完美,同时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世界领域里也会越来越领先。

建筑施工行业篇5

【关键词】建筑行业;环境保护;绿色施工

由于我国现在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迅速发展的阶段中,我国居民消费结构不断地提高,工业生产不断地增加,尤其是我国的城镇化进程发展在逐步加快,这些都使得我国进一步加大了对资源的需求力度。但根据调查发现,我国的建筑行业当中消耗的能源在我国的总体消耗能源当中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所以,现在一定要加快将我国的建筑行业转向绿色化当中来。而绿色施工正是在这一趋势中的有效产物,绿色建筑所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充分融入环保理念,进而实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所以,对现阶段建筑中发生的环境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对于今后开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相关工作可以说十分必要。

一、在建筑工程当中提高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由于我国的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和进步,我国的建筑施工当中所存在的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这无疑给我国的生态环境带来了相应的破坏和影响,现在,在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中,环境保护是其中重要的一项任务,是将建筑行业的经济效益加以提升,得到更多的社会效益的一个必要手段。为了及时有效解决我国的建筑行业中所存在的挑战和机遇,我们一定要将环境保护的理念注入到建筑施工当中。而对建筑施工当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予以必要的关注,可以说是我国推行绿色施工的一个必然要求。我们所说的绿色施工就是将国家所实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作为前提,运用完善的工艺使生态环境的质量得到保证,这样绿色施工的工艺可以促使建筑行业得到更加长远的利益,更加平稳地发展。而要想在建筑的施工当中提高环境保护的相关工作,不仅要进行封闭性的施工,减少噪音和灰尘给人们带来的影响,同时还要在施工周边种植一些绿色产品,并对其定期进行浇水,诚然,在建筑施工当中所涵盖的环境保护工作其范围比较广泛,只要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都要对其进行必要的管理,进而优化资源配置,使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加快经济的平稳发展。

二、我国建筑施工现状

(一)建筑施工当中存在着水污染与大气污染问题

从目前来看,在我国的建筑施工当中仍然存有一些问题,等待着人们将其有效解决。在实际的施工当中,主要是因为用到的建筑原料极其容易给大气带来比较严重的污染。在施工当中所用到的原料会产生一定量的建筑粉尘,而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比如车辆在运行途中会产生粉尘,垃圾被堆放在一起会产生粉尘等等。而这些粉尘又会使大气质量受到严重污染,进而给大气带来负面影响,从而影响人们的生活。此外,在建筑施工当中还会相应的给生活用水带来影响,在施工当中,极容易产生定量的废水,而对废水如果处理的不是特别规范,那么就会影响人们生活用水的质量,进而危害人们的人身安全。

(二)在建筑施工当中会产生噪音污染与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在我国的建筑工程其施工当中,还很容易产生噪音污染,主要是因为施工当中所运用到的设备一般都会比较繁多,且大部分的设备在运行的时候又都会产生很大的噪音,这样一来就会给人们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在施工中产生的这些噪音会直接使人们的睡眠受到影响,对人们的心理和身体上均带来影响。此外,在施工当中所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其数量也在不断增加,有很多的施工方都没有对建筑垃圾妥善加以处理,进而给环保相关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损害。

三、在建筑施工当中提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

(一)减轻大气污染与水污染

在建筑施工当中,要选择积极有效的方法来将大气污染跟水污染的问题加以解决。首先,就大气污染来说,应该对运输情况进行改善。在现场的施工作业当中所产生的粉尘很难被根除,但在运输中我们就可以选择必要的措施来减轻其给大气带来的污染,对此,我们可以先把建筑垃圾放到容器当中,之后再将其装到车上,防止其直接跟空气接触,同时还可以通过禁止直接对废弃材料进行燃烧的方式来减少有毒气体的产生;其次,水污染这一问题,我们就应该将废水相关的处理工作给做好,避免污水直接流出,定期地对废水加以清理。

(二)减轻噪音的污染和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为有效将噪音污染这一问题解决,我们一定要合理科学的运用相关施工设备,并拟定这些机械设备运作时间。对于那些在运行时产生相对大的噪音的设备我们应该尽量少使用,且在使用的时候确保不是处于人们日常休息时间之内,此外,施工人员一定要保持文明施工,在施工时不应该大声的喧哗。要想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给降低,我们就应该防止堆放固体废弃物,严格根据可回收和不可回收的类别对其进行分类,使固体废弃物当中有价值的部分可以得到充足的再次使用,对于那些没有价值的废弃物我们也要将其有效处理好。

(三)防止有害的化学品其污染

首先,施工的现场要将专用油料和油漆以及危险的化学品库设置出来,对仓库的地面和墙面都做好防止渗透的处理工作,相关的保管人员要有专人来负责,避免油料渗漏和冒出,给水体和土壤都带来污染;其次,不要将有毒有害的废弃物当做是土方来回填,应该将其交付具有相关能力的单位加以处理;最后,对于施工当中容易发生易燃易爆的物品还要设立一份单独的库房。

(四)不断宣传环保工作,将施工人员环保意识有效提升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当中,我们还应该多做宣传环保的相关工作,定期对相关施工人员加以环保培训,让他们对我国现在的生态环境有充足的了解,并对环保工作的地位有一定的掌握,进而使施工人员对环保的意识逐步增强。对此,我们可以将施工人员其工作的行为有效规范,让他们可以自觉的遵守环保相关要求,尽量减轻施工中给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确保有效展开环保相关工作。同时,还要严格根据我国具体规定进行施工,建立环保的相关管理体制,对施工工作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让施工工作真正的跟环保工作需求相符合,给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活环境。

结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的施工当中,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重要,而开展绿色施工可以说是将可持续的发展应用在建筑施工当中具体的应用,其在提高建筑行业其发展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外,绿色施工还涉及到保护环境和有效利用资源以及社会发展等诸多方面。要想坚持以人为本这一原则,首先就应该做到保护环境,尤其在建筑的施工当中,更应该把保护环境渗入其中,开展绿色施工。笔者认为,随环保意识的不断加深,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下,建筑施工工程一定会朝着环境保护与社会进步共同发展的科学道理不断迈进。

参考文献

[1]厉文静.超高层建筑施工环境保护及其评估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4.

[2]尚裕程.建筑行业绿色施工项目整体策划与实践[D].中国科学院大学(工程管理与信息技术学院),2014.

[3]郭晶.高层建筑项目绿色施工技术综合评价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4.

[4]乔强.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过程成本分析与优化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

建筑施工行业篇6

【关键词】建筑施工;噪声危害;控制与防治

1建筑施工噪声源的分类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噪声污染防治法》规定:建筑施工噪声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干扰周围生活环境的声音。在建筑施工中所发生的特别显著的噪声作业为被指定特定建筑作业,有以下5种:(1)使用打桩机、拔桩机或打桩、拔桩机作业;(2)使用铆钉机作业;(3)使用凿岩机作业;(4)使用空气压缩机作业;(5)设有混凝土搅拌设施或沥青混凝土搅拌设施的作业。例如在基础工程中,有土方爆破、挖掘沟道、平整和清理场地、打夯、打桩等作业;在主体工程中,有立钢骨架或钢筋混凝土骨架、吊装构件、搅拌和浇捣混凝土等作业;在施工现场,有自始至终频繁进行的材料和构件的运输活动;此外还有各种敲打、撞击、旧建筑的倒坍、人的呼喊等。为有效实施对建筑施工噪声的监管,必须先熟悉掌握建筑施工的噪声控制标准。基于建筑施工噪声的特殊性,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场界噪声的限值有所不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给出了不同施工阶段相应的噪声限值(。若有几种施工阶段同时进行,应以高噪声阶段的限值为准。

2建筑施工噪声的污染原因

2.1施工单位环保责任意识淡漠

一些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唯利是图,法律法规意识淡漠,置公众的利益不顾,一味追求自己的经济效益,不分时间,随意进行施工,产生的超标准建筑施工噪声,严重干扰了周围人们的正常生活。加之,农民工现在已成为建筑业劳动力的主体,他们没有经过必要的上岗培训,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假如是整建制的合格分包工队伍,安排培训民工还是有可能的,但目前的情况是,大多数分包队伍都做不到。在对技术工人和工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培训问题上,现有的培训机制也不健全。有许多技术工人和施工管理人员相当缺乏环境保护知识,其中甚至包括某些工程监理人员。在行业主管部门的日常检查中,经常可以发现工地上大声喧哗、打口哨等不雅行为。

2.2施工设备老化,施工方法不当

目前,各城市大力推广使用商品混凝土,以减少混凝土现场搅拌所产生的巨大噪声污染。但由于商品混凝土的价格远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而且对采用商品混凝土的承包商没有相应的经济补偿或税收上的优惠政策,所以在一些中小城市推广商品混凝土工作举步维艰。目前的情况是,施工单位采用的施工方法比较落后,还在延用搅拌机现场搅拌混凝土,造成严重的噪声污染。再有,不分场合地使用垂直式、振动式打桩机打桩作业,露天开锯等,更有甚者,在这样高分贝下不分昼夜地进行施工,却毫无顾忌。

2.3场地布局不合理,没有采取行之有效的降噪

防噪措施大多数建筑施工都是露天进行的,没有规范的声屏障进行隔声、吸声、消声。有时施工现场由于场地狭小等原因造成布局不合理,例如:钢筋棚离居民住宅区太近,而又没有采取全封闭施工现场围护以及隔音围护等行之有效的降噪措施,使得噪声影响到居民的正常生活。还有混凝土搅拌车因没有采取有效的噪声隔离措施等,在城市中造成噪声污染,使得建筑施工噪声衰减性降低,直接向四周扩散作用于敏感物,产生强烈的噪声污染。

3建筑施工噪声的防治对策

3.1加强施工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环保意识

施工单位应当根据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方案,按照建设项目的性质、规模、特点和施工现场条件、施工所用机械、作业时间安排等情况,采取相应的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措施,并保持防治设施的正常使用。建筑施工噪声污染防治所需费用列入建设工程造价的预算和决算。

3.1.1合理制定作业时间

在施工现场超出规定时间带作业的一般是混凝土连续浇注,支模板等作业。这些噪音的产生在正常作业中是避免不了的,而且这些噪音的强度非常大,如在夜间作业噪音尤为突出。为了有效控制施工单位夜晚连续作业,就应该严格控制作业时间。在居民稠密区进行强噪声施工作业时,夜晚作业不超过22时,早晨作业不早于6时,在特殊情况下(高考期间)更应该缩短或暂停施工作业。昼间尽量将施工作业时间与居民的休息时间错开,当特殊情况下确需连续施工作业的,事先应该与附近居民协商,并上报工地所在地的环保局和有关环保行政执法部门。

3.1.2减少人为噪音

应严格执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进行文明施工,建立健全现场噪声管理责任制,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素质培养,尽量减少人为的大声喧哗,增强全体施工人员防噪声扰民的意识。

3.1.3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噪声监测

为及时了解施工现场的噪音情况,掌握噪声值,应加强对施工现场环境噪声的长期监测。采用专人监测、专人管理的原则,凡超过#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的,要及时对施工现场噪声超标的有关因素进行调整,力争达到施工噪声不扰民的目的。

3.1.4提倡绿色施工

绿色施工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在工程施工中应用的主要体现,是绿色施工技术的综合应用。绿色施工涉及到可持续发展的各个方面,如生态与环境保护、资源与能源的利用、社会经济的发展等。实施绿色施工应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减少场地干扰、尊重基地环境、结合气候施工。

3.2合理使用施工机械,改进施工方法

施工机械和运输车辆是产生建筑施工噪声的主要原因。为减少施工期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应当合理布局和使用施工机械,妥善安排作业时间。施工中应当使用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和其他辅助施工设备,对高噪声施工机械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禁止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产生噪声污染的落后施工工艺和施工机械设备。工作业量或作业内容。对于产生强噪声的成品、半成品的机械加工及制作,可以在工厂、车间内完成,减少因施工现场加工制作产生的噪声。另外以焊接代替铆接,用螺栓代替铆钉等;其他建筑材料如木材、钢筋及其他金属材料的加工等,也要尽量实现非现场作业。积极改进作业技术,采用先进设备与材料,降低作业噪声的产生量。尽量选用低噪声或备有消声降噪声的施工机械,研制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并推广使用。如以液压打桩机取代空气锤打桩机,在距离15米处实测噪声级仅为50分贝。施工现场混凝土施工使用低噪声振捣棒、机械刨凿作业使用低噪声的破碎炮和风镐等剔凿机械,空气动力性机械,安装消声器和弹性支座,或采取有效降低噪声和振动。

4结语

因此综合以上信息可以采取合理措施,在传播途径上控制噪声吸声利用吸声材料(如玻璃棉、矿渣面、毛毡、泡沫塑料、吸声砖、木丝板、甘蔗板等)和吸声结构(如穿孔共震吸声结构、微穿孔板吸声结构、薄板共振吸声结构等)吸收通过的声音,减少室内噪声的反射来降低噪声。隔声把发声的物体、场所用隔声材料(如砖、钢筋混凝土、钢板、厚木板、矿棉被等)封闭起来与周围隔绝。常用的隔声结构有隔声间、隔声机罩、隔声屏等,有单层隔声和双层隔声两种结构。隔振防止振动能量从振源传递出去。隔振装置主要包括金属弹簧、隔振器、隔振垫(如剪切橡皮、气垫)等。常用的材料还有软木、矿渣棉、玻璃纤维等。阻尼用内摩擦损耗大的一些材料来消耗金属板的振动能量并变成热能散失掉,从而抑制金属伴随的弯曲振动,使辐射噪声大幅度消减。

参考文献:

[1]王文奇,江珍泉.噪声控制技术[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建筑施工行业篇7

关键词: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原则;措施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不断激烈,利润空间的不断缩小,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而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获得长期的经济效益,其关键在于成本控制及其有效性。通过工程成本控制,不仅能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还能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大大提高。有效的成本控制,是降低工程成本、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1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原则

1.1成本最低化原则

在确保满足工程工期和质量要求的前提下,从客观实际出发,采取各种管理手段,以最大限度降低施工项目成本,实现企业经济利益的最大化。

1.2全面性原则

全面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所有员工都要参与到成本管理中来,项目成本控制综合性较强,需要人人相互配合加以控制;另一方面,对工程施工全过程进行成本控制,施工项目无论是从立项、决策,还是到施工、验收等阶段,都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1.3目标管理原则

任何一项管理工作都少不了目标管理这一基本方法和手段,成本控制也如此。即目标的设定与分解目标的责任到位和执行目标执行结果的检查目标的评价与修正。目标管理最终要形成集计划、执行、检查和处理的循环系统。

1.4责权相结合

在项目施工的整个过程中,项目经理部有对控制成本的责任与权力,对于各部门与各班组的业绩,项目经理需要定期予以检查并考评,实施奖惩制度。

1.5动态控制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一次性特点,对于工程项目,施工施工企业需要对其进行动态控制控制。对工程每个环节的每一流程都要进行成本控制。

2建筑施工企业成本控制的措施

2.1确立成本控制目标,提高成本控制意识

成本控制目标要以实际工程招投标的具体情况来加以确立。将控制目标建立在项目上,对项目成交条件的个体差异进行客观评价,这样成本控制的目标才更具有可操作性和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从而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才能得以实现。同时,还要提高成本控制意识,所有的员工都要参与到成本控制中来。最后,还要将成本控制体系建立起来,将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发生的所有经济行为,都要将其归入到成本控制中来,对工程所需要耗用的工、料、机等,要以目标成本为依据进行监控,对控制目标所发生的偏移要加以预防并及时予以纠正。

2.2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制

项目经理是项目管理的直接负责人,其不仅要对整个项目工程的成本、进度、质量做出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要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制,首先就要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项目经理要组织人员,将责任逐层分解,要分工明确、权责分明、奖罚分明。确保每一个负责人都具有相应的权利和责任,使每一个人都具有成本控制意识,并做到从实际出发,用事实和数据说话。总之,要建立并完善成本控制体系,用统一的规范制度对涉及经济成本的行为加以来约束和指导,努力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最大化。

2.3严格把关施工各个阶段的成本控制

2.3.1合同方面

根据合同所约定的各项要求,编制出详细的施工图预算,并制定出施工组织设计,并将其作为进行计划成本制定的基础。对于施工图纸中所出现的设计问题,要及时提出并予以解决,杜绝怠工、窝工现象的发生。对于施工图纸以外而增加的工程量问题,要及时将施工签证做好,并进行申报、签字。总之,要合理利用合同所赋予的权利,尽可能的增加工程收入,减少工程开支。

2.3.2技术组织方面

为节约原材料、降低成本,可以通过不断革新和改造技术来实现。具体如下:1)对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加以改进。2)对施工机械的设备加以改进。3)对原材料的使用方法加以改进。4)采用新的结构形式。5)改进管理方法与管理工具。总之,以发展技术生产力为手段,对工程技术进行革新与改造,从而实现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2.3.3人工方面

在人工费用方面,要通过强化对劳动工资管理,对人事、劳动、分配三项制度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将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劳动生产率得以不断提高,有计划地对员工劳动加以管理,对于每个人员的劳动予以合理安排,尽可能减少窝工现象的出现。定额用工要根据工种来分别列出,并将其作为人工费的依据。对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要做全面考察。降低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减少临时用工,通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临时工作量充分合理地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工程中来。要事先确定工作量,以确保在施工的前期就可将人工费用的支出基本确定出来,这样就更能利于人工费用盈亏情况的准确把握。

2.3.4材料方面

在材料方面,在其采购上,要坚持“质量好、价格低、运距近”的原则,在材料进场时,要有专人进行严格计量检查。费用计算可采取“量价分离”的方法来进行。对于市场指导价要时刻加以密切关注,例如,如果遇到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情况,就可以向甲方争取按实补贴。在材料的领取上,可采用“限额领料单”的办法,定期进行盘点,对材料的消耗量要予以严格控制。此外,对于材料实际用量与计划用量的比值要随时予以掌握;要及时的回收、整理使用完毕的周转性材料,并将其及时清理退场,以减少租赁费用并降低成本。

2.3.5机械管理方面

为了做好机械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须做好如下几方面:1)选择性能适合使用的机械设备,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主机以及辅助机械要在数量和生产能力上必须配套。2)做好机械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以提高机械的完好率,确保工程的顺利进行。3)定期对机械设备的运转情况、工作进度进行检查和检验,以及时发现隐患,并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1]武育秦.建筑工程经济与管理[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2.

建筑施工行业篇8

我国在1993年转制前,普遍对工程成本核算采用的是所谓“全部成本法”。这种方法把工程的期间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在期末按照一定分摊法则在不同的工程项目之间进行分配,把企业发生的所有支出汇总构成工程成本。按照这种方法,建筑工程的成本就可以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管理费五大类。1993年,转制后对工程成本采用了“制造成本法”的核算方法,规定期间费用(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在期末不进行分配,而是在企业利润中一次列销。相应的,工程成本支出中就不包括管理费、财务费用、销售费用。这样工程成本就分为人工费、材料费、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间接费五大类。

建设工程的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础,如何在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对项目发生的成本费用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预测、核算、对比、分析、改进等一系列的科学管理,实施财务成本控制,以尽可能少的投入,实现预定的效益目标,这是摆在所有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课题。

1、人工费的控制方法。

加强劳动工资管理,进一步深化劳动、人事、分配三项制度改革,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实行劳动有计划管理,合理安排劳动,减少窝工浪费。分工种列出定额用工,作为人为工费承包依据,全面考察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工程业绩。选择好分包队伍,对某些专业工程项目可实行分包,承包价应低于企业与业主所承包的这部分工程金额。压缩非生产人员的比例,减少临时用工数,通过提高劳动生产率,把临时工作量分流到人工充裕的分部分项工程之中。采用工作量事先确定的方式,以做到在施工的初期就可基本确定人工费用的支出,便于准确地把握人工费用的盈亏情况。

2、材料费的控制方法。

根据定额和施工进度编制材料计划,并确定好材料的进出场时间,因为如果进场太早,就会早付款给材料商,增加公司贷款利息还可能增加二次搬运费,有些易受潮的材料更可能堆放太久导致不能使用需重新订货、增加成本,若材料进场太晚又会影响工程进度还可能造成误期罚款或增加赶工费。对采购的材料要认真计量验收,如遇到材料数量不足、质量差,要及时进行索赔。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控制用料,实行限额领料制,加强现场管理,做好材料的保管工作,减少保管损耗。并充分利用边角料,做好包装品和余料的价值回收工作。加速周转材料的周转速度。在项目施工中,周转材料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因此,施工企业在施工计划安排时,应该本着经济、有效的原则,尽量缩短周转材料的周期,加速周转速度,提高周转次数,从而减少费用开支,节约成本。对于存在分包情况的,项目经理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与分包商确定一个合理的材料损耗率,建筑材料由其包干使用。如果材料节约,则双方分成;反之则按照超额量从分包款中扣除相关费用。这样以来,有利于让每一个分包商或施工人员在材料用量上都与其经济利益挂钩,降低整个工程的材料成本。

3、机械使用费的控制方法。

机械费的支出是否合理,其根本在于施工技术方的编排是否科学。在工程开工前期,施工企业就应针对施工方案,从经济的角度进行分析,做好机械使用的成本预测,并在施工规范准许的范围内,权衡整体效益,不断完善和修改方案,最终制定出一个合理的机械使用安排。在施工过程,机械费的降低,要应作好以下工作。

a、根据工程特点和施工方案,从机械性能、操作运行和合理成本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最适合工程施工的施工机械,做到经济与实用并存。

b、本着“利用率高、经济适用、技术先进”的原则,做好工序、工种机械施工的组织工作,最大限度地发挥机械效能,节约机械费用。

c、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施工机械设备管理体制,按计划对企业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改造和保养,保证机械完好,随时都能保持良好的状态在施工中正常运转,提高机械利用率。同时开展对外经营业务。

(4)其他直接费的控制方法。原则上,其他直接费是按以上费用分析转入的。特别注意的是,现场材料二次搬动费发生的汽车、小拖运费,应按白班计价,经项目经理签证后,分析记入此项费用。

建筑施工行业篇9

随着国内建筑市场与国际接轨,国际承包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工程项目利润的日益降低,以及国家调整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建筑承包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面临淘汰的压力越来越大,全行业都进入了微利时代。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承包市场上竞争和获利,如何形成有自身特点的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实际课题。因此,总结项目成本管理的先进经验,研究项目成本管理的新方法,对于全面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一、项目成本的概念及成本控制的重要性

1、项目成本的概念

传统的施工项目成本,是指施工企业或施工项目部为完成某施工项目所必须支付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这是目前学术界对施工项目成本的基本定义。但是施工项目成本也应包括诸如工期索赔、质量索赔等有关费用。具体分析如下图:

这些风险的增加势必也将使项目的成本提高。

2、成本风险控制的重要性

从加入wto的负面影响来看,第一,由于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很少参与国际竞争,大多数施工管理人员(包括项目经理)不懂国际惯例,对FiDiC(国际顾问工程师联合会)条款了解甚少,因而不能按国际惯例对工程项目进行风险管理和解决项目承包中的争议问题;第二,“入世”后,世界上著名的承包商将利用自己资金、技术和管理的优势,釜底抽薪,广泛挖掘国内工程项目管理优秀人才,降低国内建筑业的竞争能力;第三,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虽然有所增强,但尚无法与世界上发达国家相抗衡,尤其是缺乏先进的项目管理软件,“入世”后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在项目成本管理方面,可以说我国尤其欠缺。“入世”在这一方面将会对我国企业产生不小的冲击。因此,对工程项目成本进行风险控制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二、项目成本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十年来,虽然一些施工企业意识到项目是企业的成本中心,只有搞好每个项目的成本管理,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而推行了项目法施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受长期计划经济管理体制的影响,在项目成本管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在成本管理的方法上,还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

1、成本核算就事论事,指导意义不大。首先,财务、材料、合同,计划统计等各个部门的工作脱节,项目管理比较盲目,缺乏边干边算的意识,以至出现有预算没有核算,没有项目经济分析比较,没有节超的建议和措施。即使能够从结算上反映项目的盈亏,但弄不清节超的原因及哪个环节的节超,哪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节超,从而导致了一些项目前期盈利,中期保本,后期亏损的不正常现象的出现。

2、项目管理人员经济观念不强。虽然每个项目都配有预算员,但大多数预算员说不清自身的职能,没有将成本预算和成本核算结合起来。由于项目没有阶段成本分析,没有分部分项工程成本分析,没有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计划成本的比较,没有工班成本分解,因此对项目施工指导意义不大;再加上奖励机制不健全,奖罚办法不落实,成本节超与个人收入不挂钩,因此项目管理人员对成本情况并不十分关心,不少人除了关心一下进度是否跟的上之外,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所负责工程部分的计划成本、预算成本和实际成本情况。由于没有阶段成本控制,没有分部分项工程成本控制,所以最后项目完工后也没有成本控制,有时甚至发生项目严重亏损尚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

3、不重视“不可预见成本”的管理与控制。目前,国内施工项目部重视生产成本,弱视质量成本、工期成本,而对施工生产出现的不可预见成本的发生只是顺其自然,任其发生,不加以控制。工期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之间的合同所规定的。施工企业能完成合同工期是取得良好信誉的重要条件,必须按计划实现,严格履行。如果没有特殊原因(如有较高的提前工期奖),就没有必要付出额外的经济代价去缩短工期。调查表明,在许多的项目施工中,往往不能均衡地分配资源。实际上,不可预见成本也是可控制的。例如:安全事故损失,只要按照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就不会发生事故,相应事故损失就会避免。其他诸如政府部门罚款等也是可以避免的。

4、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工程材料费占施工产值的70%以上,是施工企业降低工程成本的主要途径。加强材料管理,首先是材料的采购,做到货比三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价格较低的材料。一般项目亏损,都存在材料管理不严,浪费现象严重的问题。如没有领用料制度,或制度无人执行,致使材料进场无数,出库无数,余料无回收,失窃浪费现象严重。尤其是计件承包后,工人班组忙于出产量,材料、物资过量消耗;机械设备过度磨损;小型手动工具更无人爱护,有时借出有手续,还回无验收;或下料计算不准确,废品率超标;钢盘堆放无人看管,遗失时有发生;脚手架采购型号不准确,造成闲置浪费;材料供应收货记录不全,供货量与实际不符;没有供货计划或有供料计划而无人执行,出了问题往往追不到责任人。

5、对项目风险管理的认识不足,应对不当。项目风险的管理应该是一个完备的体系,如下图:

三、项目成本风险管理的对策

面对成本风险的管理和入世之后所带来到的影响,我们要采取措施,积极面对。只有这样才能避害趋利,发展自己。

1、选择并使用好劳务分承包方,激励、用活企业自作层。随着国企内部机制的改革,企业逐步精简队伍,优化结构。选用的劳务队伍,要选择一些信誉好的、实力强的劳务队伍进行综合议评,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定期考核的动态管理的合格的劳务分包方。劳务分包实施招投标制。公司成立招标领导小组,公司分管的副经理任组长下设评委库,评委由项目经理、劳资、施工、质安等人员组成,制定招标文件,明确招标的范围、内容、标准、资质等,邀请二家以上的分包方投标,根据投标方的标书及资信确定中标单位,然后根据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及中标单位的承诺签订分包合同。劳务分包从发标到签约自始至终是在公平、公正、公开的情况下运行,杜绝暗箱操作。在运作过程中,要始终考虑到成本问题,如图:

2、以网络为纽带,实现资源在项目间的合理配置。企业必须加快网络建设的步伐,各项目的富余劳动力、库存材料、闲置设置通过企业网站及时公布,由企业法人层各职能部门根据工程需要统一调配,互通有无,避免重复采购等现象的发生。各项目中好的施工经验和方法也应及时上网交流,做到项目间资源共享。

3、以科技为先导,坚定企业走管理和技术密集型道路的信心。企业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和市场的需求,制定科技发展规划,加强科技队伍建设,有重点和有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引进先进设备、掌握先进工艺,提升水电施工企业的科学技术水平,把提高科技含量作为提高工程质量、增加经济效益、拓展市场空间的重要措施。

4、建立科学准确的考核激励机制,对人员采用科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项目潜力。资金对于企业的重要性犹如血液之于人体,企业从项目回收的货币资金主要来源于项目利润和折旧。折旧额的大小由各项目设备占用的多少决定,而目标利润的确定,需要认真分析投标报价书的有关内容,结合实际施工管理经验,采取“谨慎确定、逐步完善”的方针,尽力做到各方利益兼顾公平。项目经理考核实行任期考核和年度考核相结合的办法,进一步加大奖罚力度。在国外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十分重视人员的管理,尤其是日本的工程承包公司。工程项目的管理归根结底是人的管理,只要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并增强了成本意识,则成本的控制就容易得多,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各级人员进行施工方法和管理方式的改进,定期召开经验总结会,使正确的意见能尽快作为制度确定下来,并运用到工程实施过程中去。

5、充分利用计算机等现代化的管理工具

建筑施工行业篇10

关键词: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难点,对策

abstract:informationmanagementinconstructionindustryhasbecomeatrendof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thepaperwillmakesain-depthanalysisonthedifficultyofinformationmanagementinconstructionindustry,thenproposesthesolutionofstrengtheningindustryresearch,followingindustrycharacteristics,adaptingtoindustrycharacteristics,andbuildinginter-disciplinarytalentteam,soastopromotethesolvingofthedifficulty,andpromotetheconstructionanddevelopmentofinformationmanagementmodeofconstructionindustry.

Keywords:constructionindustry;informationmanagement;difficulty;solution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2)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开始融入到各种基础工程建设之中,并逐渐地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然而,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对各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理念和技术的应用,在管理实践过程中却出现了发展缓慢的趋势。目前,为了适应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一些企业管理者已经开始意识应用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并在管理实践中,尝试着用信息化管理的理念和技术来提高企业的效益和服务水平,但是,他们在应用信息化管理于建筑施工兴业的过程中,有担心企业因此而承担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因此,出现了在建筑施工行业中信息化管理难于推进的现象。

一、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

在我国,建筑施工行业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也是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因而具有十分显著的行业显著特点,那就是由生产对象、施工工具以及建设地点的分散而导致离散性;由于生产工具、生产人员不确定而导致的流动性;由于建筑施工行业的标准化建设不够,而导致非标准化以及各种随机性事件频繁发生而导致的突发性等。建筑施工行业这些显著的行业特点,致使各种智能化控制系统不能很好地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广泛而有效地采用,更无法像其他行业的管理模式那样,应用先进的计算机自动化、智能化控制来对具备不确定性、特殊性的建筑施工行业进行信息化管理与控制。在利用计算机自动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设备对建筑施工行业进行信息管理的失败案例中,我们往往可以发现,建筑施工行业所采用的信息化管理系统和模式,不管是从技术上,还是从客服的管理水平上,它们都处于业内的先进高端水平,然而,它们对信息管理系统模式的建构却不能很好地满足客户现实的上的各种需求,与此同时,当这一信息化管理模式不能很好的适应顾客管理需求的情况下,他们又办法从顾客这个角度去一改他们习以为常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建筑施工行业中,利用计算机等先进技术设备进行信息化管理系统模式的构建处于困境之中。对建筑施工行业进行信息化管理,考虑到顾客的管理需求,过分地迁就顾客势必会使强大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在功能上不能很好地发挥,同时,信息化管理系统中也出现了各种技术瓶颈的限制,因而,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很多时候处于一种肤浅的层面之上,它们往往成为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的难点。

二、建筑施工行业信息管理的对策

(一)强化行业研究、遵循行业特性,推进信息化建设

在市场竞争愈来愈激烈的情况下,建筑施工行业应该从实际情况出发,在认识上,应该理性而清醒地认清建筑施工行业的信息化管理之路是一条漫长、艰巨而复杂的道路,其任务很重,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建筑施工行业要想实现信息化管理的目标,必须按照客观规律开展施工管理,在本质上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战略,避免各种只求施工速度而不顾施工质量现象的发生,从而为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建设的推进走得顺畅而持续。同时,在推进建筑行业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实践中,应该保持理性,理性地看待信息看待计算机的信息自动化、智能化技术,计算机的信息处理功能不是万能的,不能将其覆盖延伸得过于宽广,而是将其当做一种方便快捷型的管理工具,只有把它与人的主观能动性充分的结合起来,才能充分地发挥出计算机信息化管理的智能化、自动化的优势,使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之路走得更为顺畅和持续。此外,在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推进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的过程中,企业不应完全的放弃密集型的传统文化管理模式,同时,也不能过分地依赖于传统的文化管理模式,开展滞后管理,从而忽视了信息化管理智能化、自动化的优势,而应该使传统管理模式与先进的信息化管理有机地进行结合,最终推动建筑行业信息化管理进程更快地向前推进。

(二)适应行业特点、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推进信息化建设

当前,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针对其工业基础与行业标准管理相对薄弱等特点,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系统的开放性优势,采取各种措施循序渐进地对传统的管理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建立统一而成熟的信息化管理体系,以适应当前建筑施工行业的发展的特点。同时,为了避免建筑施工行业休克性的不良发展模式,建筑施工企业首先积极建立自己的业务信息录入系统,然后通过再温和的再学习、再改造等方式对其进行远程操作,从而有效地促进传统管理理念与信息化管理理念的激烈碰撞。最后,为了实现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投入的适度性,建筑施工企业,还应该构建一批复合型的人才队伍。对于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构建,建筑施工企业可以采取企业内部人才培养与企业外部优秀信息化管理人才积极引进的方式,加强企业信息化管理人才建设,为企业的信息管理提供优质的人力支持。只有通过企业内外统筹、提高企业信息化投入的适度性,才能使建筑施工行业走上多元化、创新化、科学化和系统化的创新、持续发展之路。

三、结语

我国信息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把各种先进的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理念、模式积极引入到基础工程建设之中,以成为行业管理发展的一种趋势,而当前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中的各种难点制约着业内信息化建设与管理的有效展开,因此,建筑施工企业有必要采取强化行业研究、遵循行业特性、适应行业特点、构建复合型人才队伍等对策以推进建筑施工行业信息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发展。

参考文献:

[1]祝连波,穆好新.我国建筑企业信息化建设风险源的识别研究[J].施工技术,2011(16).

[2]李恒威.信息技术在建筑施工技术管理中的应用[J].制造业自动化,2011(16).

[3]彭苏勉,姜阵剑.建筑施工企业供应链协同管理信息系统应用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1(6).

[4]伊尧国,周俊召,危双丰等.基于3DGiS的建筑变形自动化监测与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开发[J].工程勘察,2010(8).

作者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