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来的我们作文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38:41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1

好像真的应了这样的一句话,开始的我们爱的有多真,后来分开时的伤害就有多深。

昨天跟青聊天,青说删掉聊天记录好好过日子吧。我说,放心吧,不会胡来的。像我这样,开始不像开始,结束不敢结束的懦弱者,好像提开始或者后来,都显得很无力。

如果说,故事的开始必须很唯美的话,我觉得我自己的故事好像真的有些悲伤。初次的见面定在了医院里,一个充满生死别离的和刺鼻的消毒水味道的地方。如今,如果说,还有什么事是让我想起来很温馨的话,那大概就是医院楼道里的那个拥抱了吧。长这么大,第一次跟一个男人拥抱,很温暖,很美好。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2

多年来,我通过反复实践,摸索出了快速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三台阶”方法,即让学生“学会抄、会仿、学会写。”实践证明,这种方法对提高后进生的写作能力提别有效,有利于因材施教。

一、帮后进生学会抄作文

后进生之所以落后,很大因素是由于他们的惰性太大,懒得去动脑、动手。特别是作文,对他们来说,简直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有些学生说得头头是道,一写就不行了,成了“说的巨人,写的矮子”。为了充分调动后进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从怕作文的阴影中跳出来,于是我就给他们“开绿灯”,放宽要求:如果实在写不出“自己的文章”,可以抄别人的。他们听了我的话就像得到“特赦”令似的,个个喜笑颜开,破天荒地按时交了作文。

对后进生抄的作文,我照样认真批改,选抄的作文,水平高的同样评为“优秀作文”。批语中明确写出:谢谢你给大家提供了这么优秀的范文。还在作文展示或分享课时,让他到讲台上读给大家听,以此激励他的自信,树立他在同学们眼中的形象,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喜欢写作文。但是还有部分后进生,抄写的文章仍然不符合习作要求。

二、帮后进生学会仿作文

后进生经过一段时间抄写作文的练习达到习作要求之后,我们要向他们提出新的要求:如果自己不能独立构思写出作文,可以仿写。“让他人扶着走”,仿写得好,同样可以被评为“优秀作文”。我把过去学生仿写成功的范文读给他们听。例如:冯睦涵同学写的《美丽的西湖公园》,文中一段是这样写的:“小西湖的水真静啊,静得像一面镜子;小西湖的水真清啊,清得能看见湖中的小鱼;小西湖的水真绿啊,绿得仿佛那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很明显,这段话仿照的是《桂林山水》一文中的句子。因为用在这里很恰当,使文章增色不少。我就以这篇文章为范例,给学生介绍什么是仿写,怎样才算成功。当他们学会仿写后,我就又提高要求:五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前仿写的作文不得超过一半,使他们逐步脱离“搀扶”,写出自己的文章来。经过半个学期的努力,这些怕写作文的学生写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有的在40分钟内就能写出5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三、帮后进生学会写作文

在写作文上,因为给后进生“开绿灯”,所以他们已不怕作文,怎样才能让他们写出自己的文章,提高写作水平呢?我尝试了一下几种方法,认为对他们很有帮助。

首先,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后进生如果能从不怕作文到喜欢作文,那就有了提高写作能力的希望。为此,我千方百计从各方面去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我每学期都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作文竞赛,每次都有不少同学的作文获奖。然后找一个合适的时间,颁发获奖学生的证书,把获奖同学的证书拿给全班同学看,甚至在展台上展览,以激励他们向这些学生学习,激发写作欲望,并把同学们发表的文章读给大家听,鼓励后进生写出自己的文章,争取发表。每一学期末,我都会给发表文章的学生发奖金,虽然数量不多,目的是要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如果发现这些学生写的作文选材真实,我就下功夫启发他们修改,补充内容,

往报刊上推荐。每一年我们班都能在报刊杂志发表文章三十多篇。

我班有个叫孔祥瑞的学生,很聪明,但平时行为习惯不是很好,为了鼓励他,周一升旗时推荐他当了优秀少先队员,谁知这一天他刚好在路上出了一点小故障,还没有其他学生到校早。事后,他就把当天的情况写在了日记本上,题目是《优秀队员风波》,原文是这样的:

“二年级上学期的时候,我被评为了优秀少先队员,还要在升旗

仪式上表扬。我心里非常非常的高兴。

星期一的早上,我早早就起床了,很激动,因为我当上优秀少先队员了。我和妈妈很早就骑着车向学校赶,害怕迟到,赶不上升旗仪式了。可是意外发生了――我们在半路上被上班的工人撞了,车子也被撞坏了。

我心里很着急,心想:肯定赶不上升旗仪式了。我们赶紧坐公交车向学校赶。我让妈妈帮我打电话请假,可是老师一直不接,急得我眼泪都要掉下来了。心里很难过。好不容易到了学校,一看原来我还没迟到,立刻又转忧为喜。

升旗仪式开始了,我站在队伍里认认真真地听着,等待着那一刻的来到。结果宣布优秀少先队员名单时,那个六年级的大哥哥把我的名字给弄错了,他把孔祥瑞叫成了孙祥瑞,逗的我们班的同学哈哈大笑……

这件事儿,至今都令我难以忘怀!”

起初他只是把事情的经过写了下来,内容比较简单,但是针对他敢说实话,感谢敢写真事,敢表真情这一举动,我在班上大加表扬,并下功夫给他修改,并帮他投了出去,寄到了《少年智力开发报》,想不到,竟然发表了,还给他颁发了小文学家的奖呢!一个作文并不太好的学生,作文能在报上发表,这不仅是对他本人的鼓励,同时也是对其他学生的鼓励,使他们对写好作文有了信心,产生了写作兴趣。

其次,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学会写日记。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因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为了使学生获得写作材料,我启发他们热爱生活,观察生活,做个有心人,努力写好日记。开始写日记时,由于没有观察习惯,他们总觉得没有内容可写。针对这种情况,我就从培养观察习惯入手,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启发回忆。放学前,我引导学生按时间顺序回忆,从早晨到中午,又到下午都干了些什么事?从中找出自己感受最深的经历写下来。2、组织活动。配合学校开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他们把参加活动的情况和感受作为当天的日记内容。3、观察事物。启发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观察到的各种各样人物的外貌、神态、动作、语言、各种自然现象,动物、植物,都可作为写日记的好材料。4、及时提示,让他们注意观察学生的生活,每当发现突出事件就及时给予提示,让差生注意观察、体验。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3

我认为,作文教学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平时阅读是密不可分的。

一、生活是作文的源泉

教育家叶圣陶告诉我们:“应该去寻找它(作文)的源头,有了源头,才会不息地倾注出真实的水来,这源头就是充实的生活。”又说:“生活充实,才会表达出、抒发出真实的浓厚的情思来。”从心理学角度看,学生的思维规律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而后发展到抽象思维。有丰富的生活,才有丰富的形象思维,才能使抽象思维有扎实的基础;生活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也随之丰满。这些丰满的感情会流露在学生作文的字里行间。

(一)在生活实践中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作文教学需要激发兴趣,作文教学的兴趣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中提炼。比如一次作文辅导课,我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在你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使你们感到最高兴?”有的说是去旅游,有的说是下课后和同学们在操场上做游戏,有的说是学习成绩提高了老师对他们的表扬,有的说是去参加各种各样的比赛获奖等等。在谈论这些事时,大家兴趣极高,个个笑容满面。这时,我顺水推舟,请他们按照写作文的基本要求,将各人高兴的事写下来。一位同学以《赴澳大利亚比赛》为题,写下了自己在2004年7月赴澳大利亚参加舞蹈大赛获一等奖的高兴事儿,其中有一段:

该我们上场了,我们个个都尽自己最大所能把动作做到位。由于我们来自蒙古舞的故乡,这使我们跳好蒙古舞信心百倍。一切比赛结束后,评委当场用一口流利的英语宣布成绩,尽管我们都听不懂英语,但还是尽力去听,我们总是听不到与我们有关的一点儿信息,心里很着急,当听到最后一个说的是我们老师的名字——荣毅捷,我们很伤心,以为我们的舞蹈得了最后一名,然而老师告诉我们他是按从最后一名到第一名的顺序宣布的,原来我们是第一名,我们顿时沸腾了,相互拥抱,我们哭了,老师也哭了,我们太高兴、太激动了!

由于有了切身的生活感受,她真正地表达出了自己当时的心情。这一切表明,学生有了自己的生活素材,文章也能够写得生动、真实、感人,从而能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

(二)创设机会,让学生体验生活实践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活实践,但也需要教师创设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从中学会观察事物,分析事物,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把他们感性的东西上升到理性。

一天下午,我正在教室利用课余时间批改作业,几个淘气的男孩子各自手里拎了一只从校外买来的小螃蟹想吓唬我,我笑了笑,说:“老师很喜欢螃蟹,它有许多可爱之处,你们发现了吗?”此时,我周围已经围上来一群学生,我趁机将他们分成几组,让他们对螃蟹进行观察。几分钟后,有的孩子说:“老师,螃蟹是横着走的,真有趣。”“老师,螃蟹的两个大钳子可真灵活,我只是轻轻地触了一下它的背,它就舞动起来好像要和我作战。”有的还说:“老师,我知道螃蟹也分‘男女’,它的肚皮下的硬壳壳是圆的就是母的,是三角形的就是公的。”为了证实这一点,胆子大的孩子拿起来观察它的肚皮。

学生的兴趣一触即发,说得特别带劲儿,这时,我启发学生,能不能把你们的重大发现以作文的形式记录下来呢?学生们表现得很主动。

由此可见,作文中的很多细节也都是来自于生活。教师想真正帮助学生提高作文能力,不是去鼓励他们进行虚构,而是要求他们去写真实的生活,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不断充实自己生活库存,日积月累地做好作文的准备,从而在需要作文时觉得心里有底,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二、阅读是作文的途径

作文不仅表现在“写什么”上,而且表现在“怎么写”上,从这个意义上说,阅读是获得作文范例的基本途径。此时,教师需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规范的语言,领悟运用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方法。

对于刚刚接触作文的学生来说,好词佳句还较匮乏。此时,阅读是学生获取语言资源的最好途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摘抄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培养积累语言的习惯,学习作者表情达意的方法,从而在作文时借鉴作者写作上的优点,最终达到运用的目的。我每次在教学作文时,也要抽出一定时间为学生朗读几篇范文,让他们分析作者的写法,潜移默化地渗透不同作文的不同写法,并从中获取自己印象深的词句,必要时拿来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4

今天是中国变化发生最多最快的一个历史时期,然而有意思的是,在一个什么都会发生变化的时代里,却总有某些东西至今还会被某些人固守着。在这些仍被坚持的东西中,就包括我们从“经典文学时代”那里所继承过来的文学观,即我们在经典文学历史过程中所形成的关于文学的“经典理解”或“经典看法”。这种经典的“理解”、“看法”,本文将其命名为“经典文学观”或“经典文学观念”。如果比照当今的社会流行语来讲,这种固守或可称为是一种“坚持”或“守望”。按照理想主义的说法,甚至可以称其为“美丽的坚持”。若是从“文学信仰”的角度看,我们或许还应当称其为“悲壮的固守”。不过真正的问题在于:社会已经变化了,历史已经变化了,我们为什么还一定要如此的固守,一定要如此的悲壮?难道我们关于文学的认识一定要“亘古不变”吗?历史上,人类原本就没有今天意义上的“什么是文学”的“文学问题”人类关于文学这一现象的相关范畴性认识,是从距离我们最近的历史中产生的。在西方,从古希腊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那里开始,最早的文学类概念只有“诗”。在柏拉图的许多“对话”篇中,他的确经常谈到被我们后人称之为“文学”的那一类东西。但是,柏拉图只是在“诗”的名义下进行的,而没有说过(哪怕是轻轻地说过)“文学”这个概念。说得再直白一点就是,在古希腊,柏拉图其实是不知道在他的后人那里,有一个叫“文学”的范畴会被“制造”出来。他所知道的只是:在古希腊时代的人类社会现实生活之中,有一种用语言来对生活进行多样模拟的表达人们精神需要的东西。①而这种东西在当时,多被人们称为悲剧、喜剧。当然,这种“剧”也可以叫做诗。同样,亚里士多德也不清楚。否则,他就不会写出一本叫做《诗学》的著作。相同的情况,在古罗马人那里依然存在。与亚里士多德相类似,贺拉斯的《诗艺》也谈及了希腊和罗马时代的所有戏剧和诗歌样式。他不仅谈到了演员的表演,谈到了舞台美术,同时还谈到了剧本的创作、诗的语言和美的问题。就是在中世纪的基督教神学的奥古斯丁、托马斯•阿奎那以及后来的布瓦洛、维柯、席勒那里,他们所讨论的对象也都是“诗”或者“诗艺”。英国文论家彼得•威德森在他的《现代西方文学观念简史》中,就用了“‘文学’曾经是什么?”来作为第2章和第3章的主标题。他直截了当地指出,在西方,“文学”这个概念与“诗”或“诗艺”这个概念比较起来,不仅要晚出很多,而且,也多义得多。例如他说道:“一个事实,这就是早在欧洲语言里第一次出现‘文学’这个词之前,‘文学’(小写的)已经出现在了许多民族语言中了,也拥有了许许多多的样式。”②我们今天所用的“文学”这一范畴概念,在欧洲过去的历史中,实际上是被人们在多种意义层面上使用的。根据彼得•威德森的文献研究分析,“文学”这个词进入英语的真正时间,可能是在14世纪的后期。而嗣后,对这个词的使用(理解)则有几种。最早的一种是把文学当成学问来理解。彼得•威德森说:“当时的‘文学’(literature)与现代的‘学问’(literary)在意义上是一致的……”[1]33与此类似的看法,在后来的历史里也依然存在。比如像布克尔(Buckle)在1857年时也还认为:“文学,在它处于健康而不受外力压迫的状态时,它只不过是一种形式,一个国家的有关知识被记载于其中的形式。”[1]35而“到了18世纪末,情况有了变化,这个词获得了《牛津英语词典》所说的第二层意义,即专业或学识领域。在约翰逊的《考利的生活》(1779)里,考利原来的传记作家斯普拉特主教被描述成这样:‘他是一个怀有丰富想象和卓越语言能力的作者,所以值得将他置于文学领域的前列。’”[1]33“在18、19世纪之交,伊萨克•狄斯累利(lssacDlsraeli)的话语被《牛津英语词典》所引用:‘文学,与我们同在,但却是独立的,不需要庇护,也不倚赖与别人结盟’。”对于这段话的理解,彼得•威德森解释说:“在这里,文学再一次被认为是一种生产任何类型作品的事务”。[1]33时间走到差不多19世纪下半叶的时候,“一个充分审美化了的、大写的‘文学’概念已经流行起来。……可以这样说,小写的文学是在批评之外而独立存在的,然而大写的‘文学’却完全是由批评创造出来的”。[1]38我在这里反反复复地描述欧洲历史上的“文学”观念的情形,主要是为了说明一点:在欧洲的历史过程中,我们今天所称道的“文学”其实只是一个“历史上的过客”而已。除了欧洲历史上的“文学”的认知演变外,相类的情况在中国同样存在。与欧洲历史情况的不同之处在于:在中国古典时代里,“文学”的范畴概念其实是早已存在的。例如,孔子就将“文学”列入了“孔门四科”之中。《论语•先进篇》曾讲到:“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这里的“文学”,指的是“文章博学”。这个“文学”既包涵了“文章”,也与知识相关联。③在战国后期的法家人物韩非那里,“文学”的理解似乎与柏拉图对诗和诗人的认识相近。他在《韩非子•六反篇》里说过:“畏死难,降北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贵生之士;学道立方,离法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文学之士;游居厚养,牟食之民也,而世尊之曰有能之士;语曲牟知,伪诈之民也,而世尊之曰辨智之士;行剑攻杀,暴憿之民也,而世尊之曰磏勇之士;活贼匿奸,当死之民也,而世尊之曰任誉之士。此六民者,世之所誉也。”很明显,韩非是把“文学”(即孔学中的那个“文学”)当成了夸夸其谈、自以为是言行(学道立方)的替代概念。李斯对“文学”的认知,与韩非基本上一样。①《吕氏春秋•荡兵》中也说:“今世之以偃兵疾说者,终身用兵而不自知悖,故说虽彊,谈虽辨,文学虽博,犹不见听。”很明显,“文学”在这里的用法与《论语》的说法一样。再后来,“文学”一词还引申为有学问的人(儒生),②并进一步引申为学校等教育(习儒)场所。③事实上,直到晚清黄遵宪、梁启超倡导“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的时候,从我们今天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的那个“文学”观念也还未形成。#p#分页标题#e#既然从我们“自称”的文学史的历史理性角度人们所能够看到的也还是关于“文学”的诸多的差异化的历史理解,那么我们自然也就会明白,在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过程中,在我们的先人那里是不存在今天意义上的“文学”范畴的。同理,作为一个相连带而来的问题:今天我们所谓的“文学问题”在历史的过去里,也肯定是不存在的。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就是一些与今天的文学问题看上去相类的现象。这就意味着,我们也完全可以“灵活”地对待“什么是文学”的问题。或者说,我们完全可以把“文学”当做是一个开放性的观念。经典文学观并不是“经典”的文学观,而是经典时代的文学观经典文学与经典文学观,是我们进一步讨论后面问题所必须跨过的一道“门槛”。在日常的文学生活中,我们常常会为一些作家或作品贴上“经典”的标签。但是什么是经典?为什么这个作家和这个作品就可以称“经典”?那个作家和那个作品就不可以称“经典”?关于什么是经典文学,人们见解有许多。其中许多人以为,经典是一种能够经受时间考验且历时弥新的作品。例如,有人认为:“文学经典指的是具有丰厚的人生意蕴和永恒的艺术价值,为一代又一代读者反复阅读、欣赏,体现民族审美风尚和美学精神,深具原创性的文学作品”。[2]还有人认为,“经典指涉的就是被公认的成熟的客观文本,理论具有普适统一性,简而言之就是具有很高地位的传统文化、传统理论。‘经典’就是‘高雅’的、‘精英’的代名词,它代表着一种权威和不朽,并形成了文学的楷模和目标,喻示了文学可能获得的至高历史地位。”[3]与此相类的说法,可谓比比皆是。在关于什么是经典的讨论中,人们似乎只在关心自己对经典范畴如何理解。没有人认真地去思考一下,形成经典的真正历史原因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经典”的确是一个包含了历史的时间性在其中的概念。所以,有人把作品“经受时间考验”来当作评判经典的重要标准。他们以为,某些作品的“经典质量”是其“历久不衰”的经典价值所在。粗粗看上去,这样的说法也是有某种道理的。但实际上,这种“道理”,也难被推敲。以中国的古典诗歌为例,《诗经》的四言诗比后来的汉乐府民歌好吗?④但文学史的事实是:《诗经》的文学地位要远高于汉乐府民歌。⑤在旧体诗词中,唐诗和宋词肯定是地位独特的。以致后来者无论如何努力,好像都没有超越它们的可能。辛亥革命以降,旧体诗词的写作一直在社会中普遍存在。今天情况亦然。可除了当代文学史给了诗词一点机会外,似乎无他人可以得到相关承认。文学的历史发展真地是“今不如昔”吗?依照历史发展进步的原则,我们显然不会这样看。由于社会不断发展,今天人们的受教育程度和文学基本素养,均要高于历史的昨天。然而一进入到具体的作家、作品或现象时,我们的评价,似乎又根本不会承认今天作品在价值上高于历史。例如,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在审美价值上不如现代文学时期吗?我以为不会。那么,为什么我们一定要声称“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时代”呢?①分析来看,文学作品的价值是有两重性的。其中,既包括了该作品在历史过程中相对于文学史的历史价值,也包括了该作品给后世提供的相对于每一个具体历史时期的审美价值。所以,作品的文学史历史价值与它本身能够提供的审美价值本不是一回事。既然文学发展总体上是一个“今胜于昔”的历史过程,②那么文学作品的经典价值或经典性就只能是某个历史过程的东西。它与文学的相对审美价值本身并无直接关系。③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人类社会的文学经典(亦包括了其他经典作品)的产生,只能是一个可以产生经典的时代的产物。如果没有一个经典时代,就不会有那种无比神圣的罩有光环的“经典”出现。今天为什么不会出现那种“放之四海皆准”的经典?这并不是今人的文学写作不够好,而是今天原本就不是一个经典时代。海涅曾说过:“我播下的是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4]695海涅没有可能说明的是:在一个本来的“跳蚤时代”里,是不会有龙种的。与历史昨天的作品审美价值相较,今天并不是没有高水平的作品。只是在今天,我们不会为这些作品去贴上“经典”的神圣标签。因为在今天,这些东西本来司空见惯。因为超传播,将一切历史曾经认同过的经典性都统统消解完毕了。不过,尽管文学的社会现实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但是我们关于文学的基本认识———即文学观念却没有随之改变。以至于今天的文学已经走出了经典时代,可是我们的文学观念却还仍然停留在经典的过去。换句话讲,我们现在所持有的文学基本看法,其本质还是经典文学观念。这里需要稍加补充说明的是:经典文学观并非是关于经典文学现象的理性认知,而是一个由经典时代产生,同时在描述和表现着经典时代文学需要的文学观念。根据“单语言”实践而形成的经典文学观经典文学观念为什么承认“文学是语言艺术”,却又偏偏只承认“文字文本作品(包括书写和印刷文本)”是文学?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说的东西很多。但是其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我们的文学观之所以只承认“文字文本作品”,是与经典时代是一个只承认文献文本价值的历史时代相联系的。我们知道,人类从动物界分离出来之后,就开始了语言的进化过程。经过了长期的发展,人类拥有了抽象语言能力。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的文学化的生活就获得了基本的可能。利普斯在他的《事物的起源》一书的第10章中,曾经谈到了原始居民的“无书的教育”问题。他在描述南美洲火地岛锡克兰人的成丁礼仪活动的时候曾说:“几个月以后,训练进入高潮。……由德高望重的老人讲述锡克兰部落最神圣的秘密———起源神话。开始时总是这样说:‘古时,太阳和月亮、星星和风、山和河,都在地球上漫步,它们都具有人的形象,就像我们一样……’”[5]254今天我们已经不可能知道锡克兰部落的创世神话的内容是什么,但这肯定是他们的文学生活(在我们今天的文学意义上)。与我们经典文学观的认知所不同的是:这种文学和文学生活是由口语组织起来的。正像利普斯说得那样:“原始人……传授手艺使用的是口语,不是使用印刷的书,而这一点无关紧要。”[5]243事实上,人类曾经拥有过由口语组织起来的极其漫长的文学历史,而且要比今天由文献文本支撑起来的文学史久远得多。#p#分页标题#e#由于人类的文学生活起源于口语形式,所以口语文本在人类历史99%的时间里是当时文学生活的基本样式。在后来的所谓文明史中,这种“文本”也是长期存在的。就是在今天,它仍然相当活跃。对这一点,显然大家并没有什么分歧。问题是,在文字书写及文字文本出现后,文学的“经典时代”和“经典观念”就形成了。不仅如此,整个经典时代还进一步出现了对文字和文字文本的“历史崇拜”现象。例如,曹丕在《典论》中曾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此一句“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嗣后就成为后世人们中肯文章(文学)的经典性认知。曹丕过后,杜甫又写过“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偶题》)的诗句。曹丕与杜甫对文章(文学)的经典化理解,实际上是包含着多重意义的。譬如曹丕的后一句话,主要是讲文章是能够传世的,其与个体的生命相比,是具有更为长久的“历史生命”的。很明显,曹丕在后一句话里,与今天许多人对经典的理解是一致的。而他的前一句“经国之大业”,则明显有文章是事关国家大事的意思。其实从“诗言志”起一直到后世的“文以载道说”①,“文章经国”都是经典时代人们对“文学功能”的一种解释。和曹丕的“经国说”一样,在杜甫的说法里其实也有“传世”和“经国”的“双关”意义。文字文本所以会在人类的古典社会(包括从奴隶社会开始的整个古典时代)里被“特殊尊重”,一方面与文献形式(包括由各种书写材料形成的文本文献)能够将事件、思想和情感记录下来,从而使动态的历史能够得到保存,并传承下去;另外一方面,也主要是与当时历史时代的生产力不够发达,文字读写及文献生产活动的艰难有关。我国先秦后期,人口估计约为2000万。在当时,读书识字是一件极其不易的事情。这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在农业社会里,繁重的经验化的农业体力劳动是最为重要的。一般农业家庭的男劳力主要工作是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很难能够有机会接受识字和读书教育,同时由于读书识字与经验性的农业生产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农民往往不会重视读书。②第二,由于在农业社会中,读书识字是一种生产和生活中的高消费活动,③因此除了当时的贵族阶级外,普通农业家庭通常是难以承受这种负担的。马端临的《文献通考》称:“程子曰:‘古者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择其才之可教者聚之,不肖者复之农亩。盖士农不易业,既入学则不治农,然后士农判。古之学者,自十五入学至四十方仕,中闲自有二十五年。学又无利可趋,则所志可知……’”[6]381设想一下,在一个农业劳动繁重的生产条件下,一般的农业家庭能够“养得起”一个“只吃饭不干活”的青壮男丁吗?而且,又要多年不去从事农业劳作。恐怕大多数人家不会这样做。④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古典农业社会和现代农业之间的历史区间,无论世界上的哪个国家,农民的绝大多数都是不识字的。由于农民阶级识字的艰难,同时也是由于识字(有文化)被当时的统治者“设计”成了社会上层的“权力专利”,所以才形成了古典时代对文字和文献的“历史崇拜”。即,我们崇拜一切由文字结构成的东西。事实上,当白人进入美洲之后,尚无文字的印第安人也曾表现出对文字的宗教性崇拜。列维-斯特劳斯在著作中讲到了一个这样的故事:“起先他们拿着纸笔什么也不做,然后有一天我发现他们都忙着在画平面的波浪形线条。我奇怪他们究竟是想做什么,然后我突然恍然大悟,他们是在写字,或者应该正确地说,他们是试图要像我写字时那样地运用他们手中的铅笔。”他们的酋长“不回我的话,而只在纸上画些波浪形线条,然后把那些线条拿给我看,好像我可以读得懂……”[7]380事实上,与此相类的文字崇拜现象是农业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客观而论,对于一个民族的历史记忆和经验传承来说,文字及文献都是非常重要的。这是不必多言的。问题是当经典历史过程中的文字和文字记录的“文学”得到尊崇时,我们的经典文学观念却对民众日常的口语化的文学生活采取了基本不认同和排拒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基本上不承认以口头形式存在的社会文学活动,基本上不承认由口头传播为支撑的社会民众的文学生活。或者说,我们很看轻普通民众由口头写作和口头传播形式组织起来的文学生活。回顾中国古代文学史,我们之所以长期重诗歌散文而轻小说(包括话本、演义),一个重要的历史原因就是:诗歌和散文是由文化人(文化上的和实际上的贵族阶级成员)使用文字文本形式直接写作的①,而小说则大多与民间口语写作及传播相关联(例如在酒肆茶楼等说书的社会消闲场所,就是诸如宋元话本、历代演义等旧小说的实际“写作”地点)。经典文学观在历史上崇拜文字文本形式的文学,本来无可厚非,那毕竟只是历史过程。有意思的是,即使到了现在,我们的文学观不仅对“经典”依然忠心耿耿,而且我们依旧按照经典文学观的要求,只承认由文字书写并以文献文本形式生成的“文学”,对其他语言形式的文学生产(写作、传播)和文学审美活动(口传听读欣赏和形象视读欣赏②)是一律拒绝的,③并且,把单语言文字文本当成了文学的一道边界标志。我们的经典文学观不仅不认为文学的“单语言边界”是可以变化的,也不认为文学的“单语言边界”是可以被跨越的。文学“全语言时代”已经到来事实上,我们采取什么样的文学观来认识文学现象,与社会的文学实际是以一个什么形态来存在和发展,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无论我们的文学观怎样,文学实践还是会沿着它“自己的路”走下去的。但是问题在于:如何调整我们的文学观念,如何面对社会文学实践的发展,如何使我们的文学认识能够与“新的文学现实”相一致?这不仅是一个我们改变文学观的问题,而且也是一个能否“唯物主义”地面对现实的问题。而最终这种文学观的改变与否,将决定我们所理解的“文学”在一个改变了的时代中的生与死。④在文献文本时代里,文学是由历史上的“文人们”(贵族化的文人或文人的贵族化)所掌控和书写的。而普通民众的口传化的文学作品,即使对于平民百姓的实际生活十分重要,也不会被纳入“文学”。因此,即便百姓也需要文学生活,也需要文学生活对精神的滋养(在实际上,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文学生活),但历史的现实是:几乎没有贵族等级(文化意义上的)肯承认这种文学的价值。尽管后来也有人试图将这些社会底层人们的“作品”记录下来,并把它们文献化。然而我们给这些作品的命名则是:民间文学、通俗文学、大众文学、平民文学、底层叙述……,总之,是一种低等级的文学现象;从审美价值上,我们更为倾向将它们形容为:庸俗、无聊、低级趣味、粗糙、少意义甚或基本无意义、审美价值缺失……等等。对于这一类我们以为“不可入流的文学”,我们的文学史和大学文学专业的课堂是不会允许进入的,包括西方社会的“诺贝尔奖”等各类文学奖,所执的文学标准莫不如此。这就是20世纪文学的现实情况。#p#分页标题#e#在前面我们说到,经典文学观念其实是由“单语言”的文学历史现实来支撑的。那么这是否意味着人类的文学观念就可以这样“永远”经典下去呢?我以为不会。因为来自于历史的东西,最终还是要还给历史的。既然经典文学观产生的历史过程已经结束,那个曾经存在过的(依存于“单语言”文献文本存在的)文学现实,是不是也同样走进了历史呢?恐怕也差不多了。不单如此,如果我们把经典文学观念关于文学的“文献文本化”的认知拆解开来,我们就会发现:经典文学观念所长期青睐的所谓“文学”,其实所指的真正对象并不是“文学本身”。事实上,它指称的是文学作品所依赖的某类“媒介形式”。再推进一点讲就是,经典文学真诚维护的所谓“经典文学价值”根本不是来自于文学作品,而是来自于文学作品在传播过程中所选择的“媒介方式”。换句话说,我们争论了20年“经典文学”问题①,其实争论的真正问题是:它们是否是以“平面文字文本媒介形式”存在。因为“被平面化的文本”,就是文学作品经典价值的直接证明方式。也正是从这里开始,我们有理由认为:文学的“单语言时代”基本过去,它的“全语言时代”已经到来。我所以这样说,主要有如下几个理由———首先,社会发展改变了社会的基本文化结构。在许多人看来,这是一个与文学毫不搭界的问题。然而,这其实是一个社会最为重要的“文学生产条件”,或者说,它可以叫做“文学生产力”。在其他的文章中,我将其称为“文学人口”。因为一个社会的读书识字成员的人口占有比率,是与这个社会的文学发展水平成正比的。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可以肯定地说,人类社会文学发展的总体趋势是“由早期的不发达,而逐步走向今天的发达”。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由于农业对生产和生活经验的依赖,加之读书识字与农业生产很少实际联系,从而导致了农业社会写作与阅读人口的稀少。直到工业社会的到来,文学普遍发展的基本条件才大体形成。我们国家从1986年开始实施的“普九”,就是这种努力的一部分。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到2007年,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达到99%,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58%。目前,我国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超过8.5年,比世界平均水平高一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1年。这个数据说明,我国的文学人口已经接近了100%。文学人口的“全民化”,就实际意味着“文学阅读人口”和“文学写作人口”的普遍化。从世界的范围来看,除了部分不发达的发展中国家外,多数国家都在文化上为文学的发展做好了“历史准备”。其次,由现代数字技术组织起来的“新媒介”,为文学“生存形式”提供了多种语言文本的技术可能。在人类的农业时代里,也包括由大机器工业组织起来的前信息时代,文学只能依靠各种质料的平面媒介生存。它的最好“生存”形式,就是以纸张为载体。而纸媒作品的最好复制方式,早期的是书写(抄写),后来的就是印刷。正是这种使用文字符号记录文学的“生产方式”,正是这种使用纸媒作为承载物和传播手段的“历史机会”,为经典文学观念的生存提供了现实依据。所以,经典文学观念的现实支持只能是单语言的文字文本。因为人类在整个的古典时代,一直都是只重视文字书写,而轻视口头创作。举例来讲,莎士比亚是因为其剧本写作而成为欧洲文艺复兴历史过程中的“巨人”(恩格斯语)。但是,他不是作为演员而留名历史的。如果没有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如果没有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互联网技术,如果没有新世纪以来的互联网web2.0技术和3G无线网络技术,20世纪的“单语言”的经典文学观念也许还会勉强生存一些时日。不过既然互联网络web2.0技术和3G无线网络技术已经形成了整体趋势,那么,“单语言”的经典文学观就只能被“交还”给历史。给21世纪文学所留下的,只能是走向多语言的实践现实。而“全语言”,将成为“文学的最后归宿”。再次,文学“全语言时代”的到来。在本世纪最初的几年,金惠敏、周宪、赖大仁等人先后撰文提出了“读图”和“读图时代”的问题。大约是从2004—2006年前后,《文学评论》先后拿出了一些版面来讨论“读图时代”问题。于是,“读图”便成了一个“新”的批评概念。应当说,“读图”问题的讨论,对人们深化“文学性问题”的认识,是很有帮助的。客观讲,与论者们对数字信息时代的技术发展给文学所带来的变化,均有着较清醒的认识。例如周宪认为:“读图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对待文化正在告别‘语言学转向’,而进入‘图像转向’的新阶段”,并提出“读图时代”的到来,深刻改变了我们的文化,改变了文学原有的格局,也改变了我们的文化价值观。[8]但令人遗憾的是,“读图时代”的主张者只是认识到了“读图”对文学的影响,而未看到文学需要彻底改变自己的“经典认识”,同时还需要给自己打造一个在新世纪里“开放性”的新文学观。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的文学批评和文学理论就已经感受到了新技术(新媒体传播技术)给文学带来的变化。但是由于当时的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还很初步,因此它对文学的实际影响还要弱得多。这一点,我们可以从90年代的社会文学发展状态中见出。在90年代,最大的阅读现象主要来自文学:如《废都》、《白鹿原》、《檀香刑》、《羊的门》、《上海宝贝》、《乌鸦》等。而最大的写作现象,也是诸如新生代作家(70后女作家)、新概念作文大赛(韩寒、郭敬明)、80后写作。在90年代后期,博客写作、人肉搜索、网游、视频聊天才陆续出现。限于当时的web1.0技术,互联网文化还没有对文学发生实质性的影响,而这些影响的发生,主要是在新世纪的最近十年里。#p#分页标题#e#伴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在90年代后期,互联网的社会传播能力在欧美、环地中海区域和西亚、东亚地区开始快速普及。跨入21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进步更是突飞猛进。就像大机器工业给文学带来了印刷机一样,数字技术也给文学带来了全新媒介介质———电子存储、复制和传播技术。与机器工业条件下的文学生产能力的有限性相比,从理论上讲,新技术的文学生产和传播能力是无限的。由于文学可以“被”极大规模的生产,这种大规模的生产方式给文学带来与以往历史完全不同的东西。因为在今天的传播条件下,我们越来越难以在电子文档形式下去“理解”经典文学观念。直接说即是———我们无法跟电脑去要求文学的“纯洁化和纯粹化”。也就是说,经典文学所一直要求的“单语言”的文学(文献文本形式的文学),已经被网络上的“自由写作”给彻底打破了。①就文学自身的历史来讲,这是一次真正意义的革命。当下,这种“革命”冲击了文学生产与消费活动的两个方面。第一,数字条件下的文学写作和生产活动的“自由化”,打破了文学“单语言”的历史习惯边界。数字条件下的“自由写作”,为什么会打破经典文学观念所长期依赖的“单语言文本文学”呢?这主要是由于电子文本的写作与传播方式,给图像要素、语音要素、音乐要素(包括自然音响)的文学化提供了方便的现实可能,也使得图像、语音、音乐等要素进入文学文本,不再是一种“技术限制”①,而是变成了一种作者的某种“个人选择”。也就是说,只要作者本人愿意,他就可以将任何的东西“塞入”文本。而在电子文本的“界面”上,作者通过键盘、手写板、绘图板、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和各类影音下载软件,就完全可以“搭载”任何形式的“全文学语言要素”。所以文学写作活动的“全语言化”,是一个必然性的“新历史过程”。第二,文学阅读文本形式所发生的变化,改变了传统“单语言文本阅读”的文学方式。由于数字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最近二三年间,一种被命名为“电子书”的电子阅读器开始出现。由于这种存储介质方便实用并且价格上正在逐渐形成竞争力,在可以预见的几年中,电子书可能会大规模地替代纸质书籍。②作为电子阅读器,电子书的最大特点是存储方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视频化与“全语言化”的作品,会非常普遍地出现在电子书中。而一旦这种与电脑阅读方式相一致的阅读方式形成,它将使“单语言文本”的传统文学阅读变得索然无味。③特别是,由电子书“培养”起来的一代长成之后,他们必然对“单语言文本”的文学产生排拒意识。传统的平面文字形式的文学作品,会使他们很难接受和理解。这就像我们在20世纪碰到的情况一样:那时的竖排版改横排版,繁体字版改简体字版,许多人不习惯,其过度的“适应期”也很长。现在的80后、90后,都是守着电脑长大的。他们的阅读习惯是由电脑养成的,对于书本阅读,其阅读感觉往往是不对的。至少,是不一样的。特别是当中小学的课本也变成了电子书之后,当这些守着电子书长大的一代成长起来之后,“电子阅读”和“电子版文学”将成为社会主流文学样式。尽管我们无法说“电子阅读”会完全取代“纸质阅读”,然而基本的取代是可以想见的。归结起来,我们目前可以做出的是如下一些判断:第一,现代社会的“文学生活”正在深度的电子化,电子阅读和电子写作也正在变成这个社会的“主流文学方式”。第二,由于电子写作和阅读的普及,社会对单语言文学的“消费需要”也同时在迅速减少。第三,经典文学观念所一向自矜的单语言文学写作和生产(印刷制作与流通营销),也逐步被全语言文学“边缘化”了。第四,今天,就是我们向“单语言”的经典文学观念告别的时候。换句话讲,是我们拆掉旧有的经典文学边界,欢迎全语言文学时代到来的时候了。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5

“虽然我们终将四散天涯,但我们不会忘记意气风发的岁月里,那一场华美绚烂的青春盛会”。

―编者

应《作文新天地》编辑部邀请,我们组织我校一批优秀参加了“90后的荣耀与梦想”浙江省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我们感到这是一个90后展示才华的很好的舞台,而学生们也十分踊跃,文学社外的许多同学也积极参加。最后收到文章200多篇,我们从中挑出了20多篇优秀文章,参加了本次大赛。

在参赛作品中,我校很多同学坦诚地抒发了自己的心声。比如郑惠《左手的梦想,右手的荣耀》,以三个好朋友不同的梦想与荣耀为主线,充分展示了青春少女对未来的美好期盼。在这些文章中,郑佴璐的《看清阳光的颜色》是非常有特色的,作者在文学之路上的梦想与荣耀,在这篇文章中得到尽情的展现。这些文章中的精品都被选登在我校新一期《五河》的一个专栏里,就叫“荣耀与梦想”。应该说,正是通过浙江省网络原创文学大赛,我们更多地倾听了90后的心声,品味到当代少年的青春心事。

之后,我们得知郑佴璐和郑惠在本次网络原创文学大赛中获奖,《乐清日报》也在第一时间报道了这一消息。我和郑佴璐同学还受邀参加了主办方组织的户外颁奖活动。大家都很高兴,我们毫不犹豫地踏上了去杭州的旅途。

颁奖夏令营的场地选在安吉中南百草园,这是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第一天来到这里,我们就被百草园的美丽吸引了。作为主办方之一,《作文新天地》杂志的工作人员为这次活动作了周密的安排,重点是突出了“90后的荣耀与梦想”这一主题,因此主要是安排获奖选手参加拓展训练,通过“背摔”“极限天梯”“生死时速”等各类拓展项目,将这群来自浙江省不同地区的陌生孩子融合成亲密无间的朋友。我们老师则利用这段悠闲的时光,充分地放松心情,欣赏百草园的美景。

颁奖晚会是这次盛会的重头戏。晚会十分别致,既有少数民族演员的歌舞表演,也有获奖选手在两天的拓展训练中自己编排的节目演出,其间穿插着获奖选手的颁奖活动。而学生们自己的节目风趣诙谐,很有创意,尤其吸引人。演员和观众紧密互动,气氛轻松而愉快。看着所有获奖选手一脸灿烂的笑容,我们也一同分享了成功的荣耀和喜悦。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6

所谓的“文学顾问”,在张南和赵晗这里,更像一个创作过程的监督者。由于张南的戏都使用西方当代经典剧本,需要有个深谙文本内核的人在一旁时时给予帮助和参考。张南说赵晗的角色,是自己人,又是局外人:“排练时,戏剧在我们头脑里特别熟,但我们需要一个站在外部的视角告诉我们,站得远一点看起来就不一样,我们有时候特别地需要听到这样的声音。但如果找一个纯粹的局外人,他可能不知道我们的创作意图,可能他给的声音,又不是在创作阶段特别合适听到的声音,这个关系特别的微妙。”

这也是这对夫妻档在工作时的有趣之处,虽然所有的剧本都是两人一起翻译的,但在排练时,主要是作为导演的张南和演员、灯光、舞美一起工作,赵晗像一个旁观者,在排练场里溜达、扫地、干些有的没的,但他时时刻刻关注创作组,一旦张南或演员有什么关于文本的问题,都会询问“赵老师”。赵晗会和他们一起讨论,哪怕当时给不了明确的答案,赵晗也会继续研究,或者帮助导演和演员打开思路,产生新的灵感。

赵老师,是张南称呼赵晗的方式。两人在北京大学是同班同学,后来都去了美国,张南念到硕士,赵晗念到博士。后来,两人就合力翻译剧本,翻译的都是在欧美非常有名的当代作品。

某种程度上,张南和赵晗做的工作,填补了国内戏剧教育乃至文学教育的空白――对欧美当代戏剧的不间断的介绍、翻译和排演。萨拉・鲁尔、尤金・奥尼尔、马丁・麦克多纳、唐纳德・马古利斯、罗兰・施梅芬尼……这些在西方当代戏剧赫赫有名的名字,被张南和赵晗一点点翻译并排演,使得他们从浩瀚的图书馆纸堆里走出,呈现在中国观众面前。

不过,张南和赵晗的第一要务,仍然是舞台。他们也曾面临选择,是否要专心做翻译,系统的,全面的,把西方当代剧作介绍到中国。然而,答案是不。不是他们不想,而是这是一个巨大的工程,仅凭两人之力根本不可能完成。

赵晗对这事想的很透彻:“做系统工程有一个巨大的风险,所谓的宏大叙事,比如戏剧史,写出来的时候已经过时了。如果一般的著书立传,想系统地做,就比如说我们俩静下心来,未来三年把萨拉・鲁尔从大学毕业之后所有的剧本都翻译出来,出版了之后,萨拉・鲁尔可能已经过时了,站在100年之后再看萨拉・鲁尔,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点,在他之后出现了更多的剧作家。这种积累最好是越来越多的人,有这个能力、兴趣、热情的人,投入到里面来,一点一点地添砖加瓦。”

而张南感受更多的则是危机和焦虑:“会有那种焦虑,会觉得有很多好的作品、作家,都没有介绍过,但是后面又有更多的人出现,我们只能往前走,这些人就会被忽略了。但是知识的产生和推荐就是有偶然性的,我们能做的就是把我们认为真正好的戏剧作品介绍过来。我们永远也不可能给大家一个完全的、全面的、完整的画面。”

这次张南导演的《爱情的印象》和赵晗翻译的剧本《旧爱》将于2014年1月先后上演,《旧爱》的导演是杭程,最初张南和赵晗就拿出了三个剧本供杭程选择。即使全部介绍不可能,即使排演机会不定,两人仍然在不懈地翻译着。

BQ=《北京青年》周刊n=张南H=赵晗

BQ:你们在美国待了几年,应该接触过不同类型的剧场作品,但自己一直坚持做文学剧场,很注重文本,为什么?

n:在我看来戏剧的本质就是文学,如果没有文学就不存在戏剧了,即使是一个形式感特别强,看似没有故事,人物好像特别抽象的戏,我觉得它的表达也必须是一个文学的表达,即使是现代舞,也有想通的东西,这个东西是通过语言和思维形成的,也可以说是艺术的本质,我不认为存在“文学剧场”这个特殊的样式。

H:即使有一些创作者,有意或无意地把文学性降低,在我看来好的作品一定是带有文学性的,这个文学性我们可以探讨是什么。比如李建军做的《美好的一天》看似是没有剧本的,但是在创作伊始就已经形成了一个很强烈的概念,是城市地图、城市记忆都好,这个东西本身就已经是假设好的。即使它不形成剧本,形式上也可以称为后剧场戏剧,但是在我看来它的文学性还是很强。作为创作者有意识、无意识都好,文学性是绕不过去的。

BQ:这次《爱情的印象》和《旧爱》先后上演,《爱情的印象》是张南导演,《旧爱》是你们两个一起翻译的,两部戏都讨论爱情,这是巧合还是有意为之?

n:应该算是巧合。选择《爱情的印象》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跟李健鸣老师的缘分,我看过李健鸣和李六乙导的那个版本,李健鸣老师也特别希望我可以帮她重排一本。这个戏吸引我的地方,就是“印象”这个概念,就是关于我们的认知和真实世界之间的关系。《戊戌笔记》里面有更多的人、更多的爱情,李建鸣老师选择了其中的四个人物写成一个戏,描述他们之间的爱情。我觉得如果爱情只讲几个人的故事是不能满足我们对爱情的想象的,所以用四个人的故事来探讨爱情的本质,这是一件特别难的事情。但是通过这些故事讲述印象,就是我们是怎么认识世界的,或者说是我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什么样的,我们应该怎样去面对这样的一种认识。这个对我来说特别有吸引力。

H:其实特别的巧,最早我们挑了好几个剧本都是讨论死的,有很多原因,这几个剧本我们都放了一下。在我们的意识里面觉得三个戏都讨论死亡就太重了(第一个指之前的《第二次别离》),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把戏转向了爱情,《旧爱》那个戏特别狠,那种爱跟《爱情的印象》绝对不是一种爱,当然可以说如果我们相信爱情有本质的话,那么这一小撮就是,但是《旧爱》的爱情跟《爱情的印象》的爱情完全是两码事。与其说是讨论爱情,从文学的角度讲,《旧爱》那个剧本其实是通过爱情来讨论另外的事,在特定的跟爱情相关的极端情景下,人能绝望成什么样、在最现实的操作层面上人的反映会是什么样?包括《爱情的印象》排出来之后很可能是通过爱情来讨论印象、真实,当然爱情也很重要。

BQ:《爱情的印象》是张南执导的第一个中国本子,从你的关注点来看,以前很少接触中国的剧本。

n:其实不是一个特别刻意的选择,在做导演之前,我们一直是在做剧本的翻译,我们的优势在于翻译剧本,其实这件事情是我们特别喜欢做的,在介绍西方当代戏剧这部分是有很多的空白的,很多外国作品都没有中文译本,那大家怎么去了解这些剧本呢?我觉得这一点上我们特别的有热情,用我们的能力去把这些填补上,哪怕只是一部分。在这些做的过程当中,有很多的巧合,就是觉得把这个剧本翻译出来以后,等着别人去放到舞台上,不如自己去尝试这件事,也有很多人推动我们去做。我做的第一部戏是《伽利略》,那个真的是一个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尝试,但是之后也觉得这件事很有意义,把我们选择的剧本按照我们的想象来放到舞台上。我没有想过到底是做中国的还是外国的,因为我们是从翻译剧本开始的,所以就从外国剧本开始做。

BQ:赵晗一直担任文学顾问的角色,其实是以一个客观的角度,看待舞台呈现是否和文本相关,你如何保持这种客观的距离,不被全剧组的氛围带跑呢?

H:更多的是思维方式上的距离。剧组不可能被文本限制住,而我的工作仅限于纸面文本,我作为文学顾问,是没有舞台想象的,每次看到导演、灯光空想就能想出来放到舞台上是什么样,我觉得特别的牛。在这个情况下,我跟有舞台想象的人之间形成了一种张力。我觉得你做得再好,但是跟文本没关系,这就不行。一切都得是由文本生发出来的,所以我在这边不断地往里紧,他们在这个里面工作。不是我提一个方案,大家就得听,我就是想让大家说服我,我的依据就是剧本,我觉得能在剧本的基础之上说服我是最好的。

我没有想象力,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我对他们没有那种可以随便来一下的同情心,没有。

n:舞台上的一个戏是非常紧凑的,哪怕是服装上的一个细节或者是舞美上的一个细节,每一笔都有理由,如果只求好看,就会造成戏剧是散的,观众接收不到主体的信息,赵老师会问为什么,我们就去想,有的时候真的想出为什么了,很有意思。灵感是在这个文本里的,我们在这个文本里进行了很长时间,有时候这个文本在我们头脑里变成了一个直觉,那个直觉是有根基的。问为什么的这个过程,对创作者来说特别的重要。

BQ:你们翻译了很多剧本,有些演了,有些没演,在排演之外,是否还想过其他的方式,比如出版?

H:有机会的话就出。我有时候想,做戏剧文学的翻译,第一要务是为舞台翻译,所以我们俩一直都是在给舞台做,至于出版不出版,有机会出版也好。过去,太多的戏剧文学都偏重书面了,就是做翻译的人不是创作者。除非这个剧作家是品特这个级别的,文本有强大的语境,把每一个字、情绪、语气都想得一清二楚,然后他可以特别强势地在版权合同上写什么也不许改,贝克特的合同就是这么签的。一般的创作者我觉得排练过程还是特别重要的,就是跟演员去磨,脑子里的声音变成实体,有具体的演员去读,让导演感觉顺溜不顺溜。

n:刚才说到我从文学怎么转到做导演,当时第一部戏可能是觉得我想尝试一下,把它按照我们的舞台想象放到剧场里。后来在那个过程中发现,在翻译时无论怎样去想象,进了剧场和演员一工作仍然有很多要修改的地方。之后我们再做翻译的心态就会不一样了,就会承认现在做的是排练之前的文本。不管我们俩在家怎么分角色朗读,到了排练场和演员一起工作还是要改,那个过程不可或缺。所以那个也改变了我们对翻译的看法,不做推敲就把词给翻译出来了,跟可以捕捉到戏剧本身的光彩的翻译方式真的是差得特别远。所以我们的翻译还是以舞台演出为第一的。

他们翻译了他们……

萨拉・鲁尔(SarahRuhl)

生于1974年,美国当代剧作家,代表作有《隔壁房间》、《死人的手机》、《第二次别离》等,曾获苏珊・布莱克本奖、肯尼迪中心最佳剧作奖、麦克阿瑟天才奖、托尼奖最佳剧作提名,并两度获得普利策最佳剧作奖。作品在全美及英国、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上演,剧本被翻译为俄文、德文、西班牙文、土耳其文等。

马丁・麦克多纳(martinmcDonagh)

生于1970年,爱尔兰当代剧作家,代表作《枕头人》、《丽南山的美人》等,《枕头人》自2003年开始在伦敦、纽约与世界各地的演出引起了更大的轰动。曾在2004年获得英国奥利弗最佳戏剧奖、2005年获得美国戏剧评论圈最佳戏剧奖。他编剧并导演的《六发子弹的手枪》获第78届奥斯卡真人短片奖,其编剧并导演的长片《杀手没有假期》获当年奥斯卡及金球奖多项提名。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7

新作文第九届放胆作文大赛现在已经截稿,并且进入到整理稿件阶段,你也想参与2010年7&8期的放胆作文专号的策划吗?如果你有什么好的主意、好的建议,可以与我们联系,写信、发邮件、贴吧发帖、给小编留言,各种形式都可以,如果你的建议被采纳,将免费获得由新作文杂志社提供的放胆专号和其他礼品,还在犹豫什么,赶快行动起来吧!

来信回复

各位编编好(英俊也好):

听说英俊大概有两三岁了,长得好可爱哦!太喜欢它了!我们家也有只小猫,噢,不对,应该是老猫了吧,大概比英俊大……十岁吧!惊讶吧,很难得的啊!我想如果按猫龄来算,应该可以算作百岁老头子了吧!应该可以当英俊的爷爷啦,哈哈……

说正经的,我觉得《新作文》真的很不错,不过如果能够加上旧版“作文大擂台・妙语插花”栏目,就锦上添花了,不知道我的意见,会不会被采纳呢?

(广东佛山/张蕾)

笑笑回复:

看来你们家的猫是老寿星呢!不知道老寿星是不是也像英俊一样优雅?是不是天天躺在阳台上晒太阳,偶尔还哼几声京剧?呵呵。

你的意见我们会认真考虑的,如果被采纳,会有类似的栏目,但是不会再叫这个栏目名称了。你说的“旧版”可真是太旧啦,都好几年前了!这说明你是《新作文》的一个老读者,谢谢你长久以来对《新作文》的支持,也谢谢所有支持《新作文》的星星们!

临杰哥哥:

你好,很喜欢你们的杂志,每次看时,都喜欢得手舞足蹈。看看有些文章后的“临杰寄语”,感觉临杰哥哥就像一个邻家大哥哥一般,很亲切。

希望新作文越办越好!

(浙江嵊州/谢书芳)

临杰回复:

首先感谢你来信,也感谢你对《新作文》的一份情谊,听到你称我“临杰哥哥”,我同样感到很亲切,因为我一直被星星们称为叔叔或者是伯伯的(汗一个),你让我找回了丢失已久的年轻时代,嘿嘿。欢迎继续向《新作文》投稿!

你们好!我是你们的热心读者,很高兴能够给你们写信。

初中以来,我一直在订《新作文》,觉得这种杂志非常实用,对写作文有很大帮助。后来又把《新作文》推荐给几个朋友与同学,他们订了几个月后也都交口称赞,写作文的技巧也掌握了不少,成绩突飞猛进。曾记得2009年第1期上,我的同班同学的作文发表了,使我们都非常敬佩。

如今,我是我们学校的小记者,我需要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我加入你们的QQ群,并将萧泊零羽加为好友。可是后来我上QQ发现,新作文群里的网友谈的内容并不是关于写作文的,而是游玩、玩游戏之类的。而且萧泊零羽也没有给我回复过,也许是太忙了吧。最后,还是要谢谢你们!

(浙江金华/周晨欣)

笑笑回复:

很高兴收到你的来信,也感谢你给同学和朋友推荐《新作文》!

《新作文》的放胆交流QQ群,并不是一定得聊写作的,星星们可以在里面畅所欲言,只要能够起到交流的作用就对了。如果你想讨论写作的问题,你就引个头,相信会有不少朋友跟你交流的。零羽和其他小编都比较忙,大事大家尽量会给星星们回复留言的,可能你那次是他遗漏了吧?

亲爱的小编:

你们好!我又杀回来啦!你们有没有激动和兴奋呢?

只是这一次没有饼干了,是不是很失落?我想不会了,小编们怎么可能向饼干折腰,当然更不可能为了吃不到饼干就跟我这么可爱的星星生气了(小小地自恋一下吧)。

最近比较忙,已经进入第一轮复习了,所以被禁网了(无奈)……初三以来很浮躁,于是一本一本地看小说,越看越觉得空虚,总是进入不了学习的状态,有时候真的很着急,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编编们可以给些建议吗?

(河北承德/龙欣宇)

临杰回复:

呵呵,小编们当然不会失落,而且还很高兴。感谢你上次给我们寄的饼干,真的很好吃,不到十秒钟就被小编们瓜分完啦!我们不提倡星星给编辑部寄零食或者其它比较贵重的礼物,因为毕竟这些得花一下钱,给我们写信我们就很高兴啦!

关于你的问题,我觉得首先你应该学会自律,并且给自己制定一下学习计划。不过估计你现在已经恢复过来了吧?祝你的成绩像《新作文》的人气一样,越来越高!越来越旺!

对了,寄给你的《八零后诗歌报告》收到了没有?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8

不知道给您写信是否妥当,但还是希望请您百忙之中抽出一点儿时间来读一下我的信,先谢谢您了。

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我是去年十月份才见到贵刊的,初次接触,便喜欢上了它。虽然我是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面临着升学的压力,时间也很紧张,可我还是会用自己的空余时间来阅读贵刊,《少年作家》真是一本好的刊物。

虽然我很爱这本书,也比较羡慕那些文笔很棒,并能写得一手好文章的人,真的特别佩服他们。我特别想参加贵刊举行的作文大赛,但想想自己这点水平,恐怕是望尘莫及了。不过想问一下,今年即将出版的“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优秀作文选登”通过什么途径可以得到?可不可以从贵部或者别的什么地方买到?

最后,祝贵刊越办越好!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第三中学贾玉霄

2007年3月26日

你们好!

《少年作家》已经在我的生活中伴随我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自从读了《少年作家》以后,让我更加深刻地了解到了同龄人的思想,在《少年作家》杂志上看了很多同龄学生的文字心情,我想说:“《少年作家》对于我们初中生来说,是一本不可缺少的杂志。它已经成为了陪伴我们一起成长的朋友。”

可以说《少年作家》办得十分成功,读了很多期的《少年作家》,感悟颇深,自己觉得如果《少年作家》能设置一个可以给我们中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知识的栏目,比如办一个“名著专栏”,介绍一些古今中外的名著,帮助我们树立一个好的读书观,引导我们从现在起看名著,看小说,看好作品的习惯,让《少年作家》真正成为我们的“老师”。

第一次给《少年作家》写信,也向你们诉说了我的想法,希望《少年作家》能真正成为青少年诉说心灵故事的平台。

此致

敬礼

福建省莆田市擢田中学高先进

2007年5月19日

高先进小朋友,看到你的来信,我很开心,谢谢你把我当作你的朋友。其实我早已经把每一个喜欢文学,有文学梦想的青少年看作我的好朋友了,我希望和你们一起在文字中感悟青春的点点滴滴,当然我也希望在和你们交往的时候,你们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所以我一直在不断完善自己,希望自己能做得最好。感谢你给我的建议,告诉你一个好消息,我已经在编辑部的哥哥和姐姐的策划下改版了哟,新的栏目设置中“人文经典”板块将会引导你们阅读一些精选名家名篇、时文美文和打榜图书,让你们在享受经典的时候,能得到更多更新更有用的东西。如果对我还有什么好的意见还希望联系我哟!

――少年作家

谢谢你一直以来对我的支持和信任,其实任何一个能写出好文章的人都不是天生就有这种能力的,这与他们的文学功底和他们自己后天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是他们敢于去写,而且是用心去写,反复地写,所以他们才能写出你现在所羡慕的好文章。“万事开头难”,只要你勇于去写,总有一天你一定会写出好文章的。建议你多阅读一些好的作品,经常去写一些文章,相信你的文学水平一定会有很大的提高。“第二届中国中学生作文大赛获奖作品选登”现在已经出版,你可以直接汇款到编辑部就可以获得。我的联系电话是027-68892584。欢迎来电咨询。还有“第三届中国中学生大赛”正在进行中,从现在开始你可以参与到我们中间来哟!

――少年作家

少年作家:

你好!我想了很久才鼓起勇气给您写这封信,我早就开始关注《少年作家》这本杂志了,一直想向你们投稿,但却一直不敢将自己的作品寄出去,总觉得自己的文笔很稚嫩,对自己也没有太大的信心,可是我却很喜欢写,随心所欲地写。偶尔写一点东西,也随便就放搁着了。等写过之后,我再拿起看时,便有了投稿的冲动。我觉得《少年作家》这本杂志很适合我们这些处于青春期的少年们阅读。它让我们有了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青春的季节里总会有一些事让我感到迷茫、困惑和不知所措,也有一些事情会让我欢笑、哭泣、伤心欲绝。这些青春的滋味,我有时会把它们化作文字,以此来诉说我的心事。我不知道那些文学大师们是怎样创作出他们的作品的,而我仅用青春稚嫩的笔书写青春里的事。把自己的所想、所感、所经历的都写进文字里。

写到这里,我的心里仍像刚提笔时那样激动。因为我从来没有投过稿,也有点害怕投稿过后的杳无音信。可是我仍然还是动笔写下了这些,我觉得这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我应该给自己一个尝试的机会。

祝《少年作家》杂志越办越红火!

河南省漯河市高级中学丫头

2007年2月27日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9

丁老师上课十分幽默,常常逗得我们哈哈大笑。讲课讲题也特有理有据,让同学们心服口服。但他有一个最大的毛病,那就是太“唠叨”啦!

我们都怕写作文,听说丁老师教作文最拿手,班主任韩付丽老师在家长会上说:“咱们班的孩子最有福气了,遇到个语文高手教作文。”

“丁老头”一上任可苦了我们。每次写作文前,他总要说一大堆写作的“秘诀”。今天是星期四,下午写作文。你听,他又开始唠叨了:“今天的作文题目要自己拟定,要新颖有趣,要小,不要笼统。你要写自己熟悉的,写人,记事,写景,都可以。大家回忆一下,寒假里,你熟悉的人啊,亲身经历的事啊,有哪些?有没有印象特别深的,对你触动特别大的?”

有时,我们正动笔写着,“丁老头”又开腔了:“作文的开头一定要开门见山,全文要围绕一个中心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安排材料,能表达得简单就不要唆,该展开的要展开,一定要做到事小、真实、有趣。写作文可以提升我们做人做事的修养……”

你瞧,这一顿嘱咐,我们都能把“丁老头”这一套倒背如流了。

最让我们害怕的是“丁老头”的作文点评。先由班里的作文能手和课代表从全班选出比较好的作文;再交给丁老师评选出优秀文章,请同学们到讲台上读给全班同学听;最后丁老师再将修改后的作文打印出来贴在教室墙上,让同学阅读学习。你说,“丁老头”这闲事管得累不累呀?!

有一次,“丁老头”又开始了他的长篇大论:“经过同学们的努力,我们选出了三篇优秀作文,郭晨、王嘉睿、董方林,你们下课后去我办公室一下。”

下课后,我们进了办公室,丁老师拿着我们的作文一一点评。轮到我,他说:“你这篇作文写得很真实,运用了明贬实褒的方法,把同学们第一次见到老师的感受生动地写了出来,这才是真正的作文。”我一听,心里美滋滋的,写作文的兴趣一下子就有了。

后来的我们作文篇10

论文关键词:文学现象;小说;诗歌;文学批评

当很多人还沉浸于昨日的繁华旧梦,新世纪的第一个十年又走到了尽头。文学.依旧走马观花似的在市场与文化的缝隙里徘徊不前。如果说八十年代是时代造就了作家,所以人才济济;九十年代是作家利用了时代.因而混淆视听。那么现在的十年已经不足以出现一个有影响的作家了。自从先锋文学被市场淘汰以后作家们几乎在意识形态与市场之间彻底迷失,文学奖,读者,名利,实验,政治……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的大部分理论都进人中国以后。作家们竟然对一个最原始的文学命题还不能取舍!连理论家们都跟着不厌其烦的追问:何谓文学本身?可见文学的现状堪优。

一、令人失蔓的八零后小说创作

在这个时候我们不得不提到八零后,他们在第一个十年里疯狂地生长着。八零后在市场上的巨大成功像任何一个成功的文学商品一样,我们还不能有足够的自信发掘它的文学潜在力。正因为此,这些文化偶像们不仅受到前辈们家长式的批评,也遭到了来自娱乐名星的嫉恨。八零后作家中除了小说复制高手郭敬明和已经获得文学家长们认可的美女张悦然,就剩下一个赛车手韩寒比较可爱了。实际上他是一个超级文学票友,当然他一贯的思维方式和小说中所表现的思想观念已经是同龄作家中最出色的。韩寒的写作方式有点类似于身体写作,他不会编故事,长篇的制作还远不成熟,结构涣散,语言拖泥带水。甚至没有小说最基本的主题意识。我们没有理由要求文学票友在这些方面有多大长进来满足和适应专业批评家的话语习惯。因为以学院派为主体的主流文学写作与批评方式早已被大多数文学写作和阅读者们抛弃。这是文学解放的结果,我们没有理由担忧这是文学衰弱的信号.实际上主流文学也从来没有强大过。

在写作艺术上所表现出来的无组织无纪律应该是这些作家的“通病”。当孙甘露把小说弄得不像小说、于坚把诗歌弄得不像诗歌的时候他们绝对想象不到他们的儿子辈们会有一天将他们的实验晾在一边。中国文学没有沿着先锋文学家们开辟的道路上走得太远,而又从中学生课堂作文开始,这里面到底是市场在作怪还是我们的文学到现在还完全没有找到感觉?无论如何这都是一种病态。

奇怪的是文学家长们并不责怪八零后作品的艺术通病,他们紧紧抓住的是这群年轻人的思想问题。文学家长毕竟是家长,他们像所有家长一样最关心的是孩子学没学坏,而不是长得好不好看。文学家长一下打着了八零后的七寸,但用思想性去衡量这些作品他们显然还是宽容了些。无庸置疑,八零后作品并不比最好的中学生课堂作文高明多少!二十多岁,王蒙写出了《组织部来了个年轻人》并没打为右派,顾城写出了《一代人》,苏童写出了<一九三四年的逃亡》,而海子差不多已经自杀了。更不用说那些外国天才的名字了。

八零后是市场给中国人一次检验自己文学修养的机会,但结果却令我们深深失望。

二、诗歌的口水化和博客的眼球经济观

韩东在上个世纪八十年《大雁塔》。于坚在九十年《饿死诗人》的时候口语诗竟然还被称为先锋诗歌,但经过下半身在“诗江湖”上的搅和,口语诗一夜之问遍地开花了。以至于人们连“口语诗”这个词都嫌它不够“口语”,“口水诗”的命名也就顺理成章了。

赵丽华的诗歌到底好不好,这个问题早已失去了意义。诗到底是什么?谁有权利判决诗歌的合法性?是不是只有所谓的“好诗”才有存在的理由?最重要的是文学的底线是什么?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其实一直在困扰着我们……

诗言志和诗传情一直是中国诗歌的两个传统。前者形成了现实主义而后者凝聚为浪漫主义,这是利用西方诗学把中国诗歌庸俗化的结果。诗歌似乎必须是有意义的.最好是有积极的意义。如果它不够现实就一定要浪漫,好像没有第三种可能。所以那些所谓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诗歌在中国出现的时候没少挨打击和报复。网络时代大不相同的地方在就在于它所蕴藏的无限可能性。

文学由写作的时代进入操作的时代。在写作的时代里文学有一个由作家、理论家和文化领导三足鼎立形成的霸权。而网络在一夜之间就破除了文学霸权的迷信,传统意义上的读者和作者的界限消失了。这个时候读者最有可能选择的就是易操作的写作方式。爱好诗歌的人们自然会不约而同的选择口水诗。网络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实现了自由,在这个限度内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于是博客应运而生。似乎应该感谢木子美,会写字的人们从她那里得出启发:博客是可以出名的,而且写的好不好并不重要。这便是当前网络写作的一个突出特点:眼球消费。很显然,网络文学是操作出来的结果。它完全取消了文学写作的深度。这也是为什么网络上至今没有诞生一个真正优秀的作家,而总是出现木子美这样的怪才。

不过我们还是为口水诗感到一些惊喜,本来我们可以把赵丽华的诗歌写作看成是对下半身写作的一种自觉纠正。可惜在一片喧哗之后,就被文化操作家们扼杀在襁褓之中了,又一次给我们留下了遗憾。难道文学在操作的时代只有被操作的命运吗?也许这些都是文学新生前的信号,我们还需要耐心。

三、文学批评的崛起

一直以来文学批评都被学院批评家所把持,批评话语过分专业化自不待言,无血无肉,无情无感。更重要的是话语权利的垄断导致文学批评成为批评家的自说白话;要不然就跟作家结成以金钱为目的的话语同盟。很显然这样的文学批评除了为批评家们凑足了评职称的资本再也没有什么意义了。

不可否认市场拯救了中国经济,但并没有救活文化。但是仅仅就文学批评这几年所表现出来的起死回生和焕然一新的面貌来看,市场还是功不可没。

1.人民需要酷评家

市场带来了知识分子的分化,有些批评家开始寻找与文学体制进行对话的途径,由此所带来的文学冲击波是巨大的。并且产生了一种新型的文学批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酷评。酷评还来源于那些已经在体制外生存的批评家们,这些人因为与体制的关系更为轻松所以无论是写作方式还是批评尺度都更为自由。很显然我对这个词的定义没有包含道德学的感情色彩。

实际上不论是体制内和体制外的酷评家都大大改变了以往的批评格局,在很大程度上使文学争鸣成为可能。这时候大众媒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可以说酷评的时代就是大众的时代,尽管由于某些作家的无能和作品质量的低劣还不可能形成众声喧哗的局面,但是我们已经看到酷评在各种大众传媒上发挥了不可替代的功能。但是专业的文学杂志还都是体制的附庸品。酷评家在这里没有容身之地。

真正使酷评发挥作用的是网络。网络最大限度地考验着体制文化的承受力,在很多时候二者形成了颇为紧张的关系。致使体制的代言人们不得不出来对话。一个最明显的例子是2006年的韩白之争,白烨作为一个著名的文学批评家最后竟然用闭嘴的方式来维护个人的尊严,他无法想象的是,或许他表现出一种貌似君子的大度人格,但是体制批评家的尊严随着这次论争的结束而丧失殆尽。酷评在网络上越来越游刃有余,它不仅不断地突破文学体制的道德底线,更有意思的是使文学批评成了大众狂欢。文学在这种意义上回到了人民的手里。或许更为根本的是,人民需要酷评家。

网络狂欢的存在很多是非理性的,所以尽管酷评影响了读者和大众,但仍然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那就是文学批评的有效性。在这一方面体制的一些苦苦追求文学真实的批评家们做出了宝贵的尝试。

以批评贾平凹闻名的文学博士李建军在2004年联合另外九博士编出了一本《十博士直击中国文坛》,对当红作家尤其是那些被捧为大师的作家提出尖锐的批评,可谓振聋发聩,这本书也代表了文学酷评的最高水平。同年出版的还有《五作家批判书》,同样是一本震撼人心之作。近几年有影响的酷评集还包括《十作家批判书》、《十诗人批判书》、《十美女作家批判书》等。这些批评尽管水平上参差不齐,有些难免有哗众取宠之嫌,但是总体上对中国文学的警醒作用是无论如何都不可抹杀的。

2.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

文化研究是现代以来中国最重要的学术传统,这与五四那一代人的学术涵养有很大关系,鲁迅、林语堂、梁漱溟、辜鸿铭、钱钟书、梁实秋、费孝通、陈独秀……一个国将不国的时代竟然是一个大师云集的时代,而且他们使黑暗的天空熠熠升辉,而现在这样以无耻为光荣的时代,连良知和思考都会光明正大的无耻,何谈大师?亦何谈文学?

80年代的文化研究有回到五四传统的自觉,但是90年代以后一切都不一样了。人们在争先恐后地制造一种去政治化时代的假象,文学理论家出于对文学的失望或者对学术热潮的追赶纷纷转入到文化研究中来。这些带着文学背景的文化批评家必然以文学为批评对象,这样就形成了一种较为特殊的文化批评,当然我同样称之为酷评,只是文化批评家的文学情结和文学批评家又有着明显地不同。文化批评因为主要以大众文化为主要批评对象,以市场为假想敌,文学体制已经不再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很多时候这些批评家表现出来更为宏观的视野和深刻的思想。更为宝贵的是这些人把目光触及到更为根本的社会体制,使我们能够看出文学衰落的背后所隐匿的文化政治学的根由。朱大可先生的《流氓的盛筵》可以说这方面的集大成者。另外比较有影响的文化批评家还有张柠、张宏和张念等。

3.广告式批评与文学家的生财之道

现在我们再来冷静地分析一下广告式批评。首先一个问题作家有没有作广告的权利?答案当然是肯定的。既然如此,我们就可以这样来理解广告式批评,严格来讲,它算不上真正的文学批评,因为就像我们知道电视广告是一种促销手段一样,广告式批评本来就是不可信的。所以我们不能情绪化地以真实为尺度来要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