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10篇

发布时间:2024-04-28 23:22:02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文学修养英语学习英语教学

众所周知,语言与文学是紧密相连的,没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语言水平不可能真正提高。尽管对非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文学方面的要求不能定的太高,但是,培养他们一定的文学修养对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确实大有裨益。

《上枢密韩太尉书》中说过:“文者,气之所形。然文不可以学而能,气可以养而致”。所谓的文学修养,我想其最终表现为内身的气质修养,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各种文化的熏陶是可以获得的。但在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也许是由于受到标准化测试的负面影响,不少学校普遍关心和感兴趣的问题是如何通过四、六级考试,而不是如何扎扎实实地打好英语基础功,扩大知识面、丰富阅历等。我们的教师有时也会自觉或不自觉地受到这种想法的影响,把教学的重点放在语言形式的分析、训练以及考试技巧的介绍上,而对语言内容本身以及与此相关的文、史、哲、美等背景知识方面的介绍、评析则一概予以省略。从目前实用的角度来看,这似乎是行之有效的。但是,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不能不说是我们当前外语教学的一种偏颇。笔者认为,一定的文学修养对大学生的英语学习至少在下列几个方面是有好处的。

一、加深对文章原意的理解

随着大学英语教材的逐步改革,英语阅读教材中直接从英美报刊中摘录的原文越来越多。在英语中,语言形式与内容有时是统一的,但有时却是矛盾的。在矛盾的情况下,如果不了解有关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美学等方面的背景知识,或者说没有相关的文学修养,照字面意义去生硬理解,往往会造成望文生意的笑话。

例如:Johncanbereliedon.Heeatsnofishandplaysthegame.

照字面意思理解为:“约翰是可靠的。他不吃鱼,还玩游戏。”这只是理解了原文的形式。由于缺乏历史、文学知识,所以没有真正理解原文内容。考察一下英国历史,即可知道,英国在伊丽莎白一世时宗教斗争十分激烈,旧^v^(papist),即罗马^v^徒(RomanCatholics)规定斋日(星期五)只许吃鱼。新^v^(protestants)推翻旧教政府后,拒绝接受旧教在斋日里吃鱼的习惯,以表示忠于新教。英语中“不吃鱼”也就转而取得了“忠诚”的意思。

再如:莎士比亚的《李尔王》中有这么一段台词:

Lear:whatdostthouprofess?whatwouldstthouwithus?

Kent:idoprofesstobenolessthaniseem;

toservehimtrulythatwillputmein

trust…tofightwhenicannotchoose,and

toeatnofish.

李尔问肯特“你是干什么的?你来见我有什么事?”

肯特回答说:“你瞧我像干什么的,我就是干什么的;谁要是信任我,我愿尽忠服侍他……迫不得已的时候,我也会跟人家打架;我不吃鱼。”(第一幕、第四场)。朱生豪先生在直译“我不吃鱼”时,加了一个注:“意即不是^v^徒,^v^徒逢星期五按例吃鱼”。北京大学许渊冲教授在他《翻译的艺术》一书中将这个短语译成“他忠实得斋日不吃荤,凡事都循规蹈矩。”这样意译也许更容易让中国读者理解。

“playthegame”“玩游戏”表示“遵守规则”。这也是从形式到内容意思转化的范例。

再如,有位大学教授有一天正在讲授文学课,快接近尾声了。他正沉溺于他所得意的英文诗歌欣赏时,下课铃响了。学生们随即就开始把他们座椅上的活动扶手砰然地收下去,准备离开。

那位教授口若悬河正讲得起劲,突然受到学生的干扰,满怀不悦,于是举起手来说道:

“waitjustoneminute,gentlemen.ihaveafewmorepearlstocast.”

照字面意思这句话似乎可理解为:“稍等一下

[1][2][3]

,诸位,我还有几粒珍珠要掷呀。”

最后说的那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是不是他要向学生讲几句珠玉之言,使他们有所收益呢?如果不知道这个典故,就难于正确理解原文含义了。

这则典故出自《圣经马太福音》第五章、第六节:“givenotthatwhichisholyontothedogs;neithercastyourpearlsbeforeswines,lesttheytramplethemundertheirfeet,andturnagainandrendyou.”

“不要把圣物给狗,也不要把你们的珍珠丢在猪前,恐怕它践踏了珍珠,转过来咬你们。”

tocastpearlsbeforeswines,古语swine即今pig。说猪中外一致,都是指^v^。现在把人间最贵重的珍珠丢在猪前,^v^不但不知珍爱,反而要去践踏它,岂不可惜。因此这个短语在英语中已转而表示“明珠暗投”“对牛弹琴”之意。陆谷荪教授主编的《英汉大词典》中有这样一句例句:Heexplainedthebeautyofthemusictoherbutitwascastingpearlsbeforeswines(“他跟她讲解那音乐之美,可是这无异于对牛弹琴。”)

由此可见,文学修养对语言学习是十分重要的。有时读者可以从词典上找到每个字的意思,但是就是无法理解原文的含义,这往往是缺乏文学等方面知识的缘故。

二、扩大知识面,提高英语的整体水平

文学是现实生活间接的、曲折的反映。一个人生活的范围总是有限的,不可能直接地与各种行行色色的人物打交道。同时人的一生是短暂的,对过去发生的种种人间悲欢离合的体验以及对前人思想情感的了解,也只能来自书籍。文学作品不仅可以扩大我们的知识面,丰富生活的阅历,而且还能加深我们对生活的理解与认识。因此,一个人要学好西方语言,如果对西方从古希腊罗马到现代派这二千五百多年的文学历史一无所知、对欧洲文学史上像荷马、但丁、莎士比亚、歌德、巴尔扎克、托尔斯泰等伟大作家及其他们的作品一无所知的话,那么要掌握好西方语言,恐怕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古希腊文学,它是西方文学的渊源,也是人类文化的一座宝库,马克思曾给予了高度的评价。马克思指出,“希腊神话和史诗是发展最完美的人类童年的产物,具有永久的魅力。”希腊神话以口头形式在各部落流传了几百年后,真正留传至今的也只有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这二部作品。

在现代英语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些栩栩如生的希腊英雄人物,并且这些名词已带有特殊的含义。例如,美国《时代》周刊曾将年^v^总统首次访华报导成“nixon’sodysseytoChina”.把经过一段漫长而又曲折的过程后的这次旅行说成是奥德赛,这不能不说是意味深长。在日常英语中我们可见到这样的用法:thefourdaymileodysseyendedinmgadishu.(经过四天英里的行程、最后到达摩加迪沙。)theirstoriesarepowerfulaccountsofspiritualodyssey(他们的故事是精神探索的有力描述。)由此可见,odyssey在现代英语中已表示历尽沧桑的长期流浪,漫长的行程,智力(或精神上)长期的探索过程。此外还有trojanhorse:潜藏内部的颠覆分子;Hector:虚张声势、持强凌弱的人;achilles:勇猛无比,脾气暴烈的人。但achilles’hill:致命的弱点;Hercules:大力士;aHerculeantask:一项艰巨的任务;aHerculeanbed:一张又宽又大的床。

当然,一个人的时间精力是有限的,不可能遍览所有世界名著,但是至少对某些名著、哪怕是片断进行认真的阅读,这无疑是大有好处的。非常遗憾的是,在我们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中,忽视了这方面的培养。学生们只注重科技方面文章的阅读,很少有同学在课外进行名著阅读或欣赏,再加上个别老师的指导不得力,这就造成他们文学修养较差,最终的结果是他们的英语整体水平不高。

三、陶冶情操、培养气质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2篇

一、听力策略的提出

国外的资料表明,听力教学的研究与实践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在六十年代,学生听力不好的原因被归结为对语音系统了解不够。教学的重点放在对不同元音组合的音节的分辨、语调的高低、重音的变化等语音信号的训练上。

2.到八十年代,教学的重点转移到对学生进行常规的听力理解的训练上。这里强调的已不是语音的辨音问题,而是对大段口头语言的整体理解问题。

3.近十几年来,对听力过程的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都是有目的、有选择地听。一个全新的帮助学生提高听力理解能力的方法正在出现,即听力训练的安排力求更贴近实际生活,更符合能力自然发展的过程。

4.同时出现的另一种方法是强调学生在听力课上的小组活动,提倡听者之间的互相帮助和协作活动。可以看出,教学的中心日益倾向于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提示学生意识到自己在母语里所具备的能力。这种教学中心的确立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而且也能引发教师思考以下问题:如何使课堂上的听力活动更接近于现实生活?如何使学生能够利用自己在母语里已有的听的能力?人们已经发现,一个人在现代社会中的成功与否通常取决于其交际能力,而“听”则是其中一项重要的交际技能。这里所说的“听”指的是“倾听”的技能,即为了获取信息,为了解决问题,为了与他人分享某种情感,为了劝说或被劝说,人们要去“倾听”。

实际生活中,为了提高“倾听”的效果,人们往往根据不同的听的目标采取不同的听力策略。因此,研究这些听力策略,对改进听力课堂教学活动和训练效果会有重要的启示。

二、听力策略的主要内容及其在课堂上的实际操作在听力训练中经常使用的听力策略通常有以下三种:为把握整体意思的听(Globallistening),为了解某些具体信息的听(Selectivelistening)和为学习所听内容而进行的精听(intensivelistening)。针对不同的教材和不同的教学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策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也应选用不同的策略。几种策略配合使用,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听的活动中来,从而达到较好的听力训练效果。

GlobalListening

Globallistening听力策略是为了把握所听材料的整体意思。该策略成功的关键在于练习题的设计。有关Globallistening的练习题的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引导学生做好听前的预测活动;

2.帮助学生在听的过程中将注意力集中在关键词、句上;

3.指导学生根据所提供的线索克服听的过程中出现的障碍,进行有效的猜测、联想和判断。

以上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如下听前准备工作:

1.借助问题中的提示进行听前的预测活动:利用问题中出现一些单词预测故事中的人物和时间;让学生猜测下面的故事情节等。这些联想活动会使学生对要听的内容和相关的词汇有一定的了解,从而避免听的过程中产生的紧张心理。

2.通过问题的编排,不仅为学生提出了听的具体任务,而且也为完成任务提供了听的过程中可以追寻的线索:问题的答案正是故事的主要内容。一般水平的学生如果做好了上述准备,在听的过程中就能比较容易地找到前比较简单的问题的答案。水平较高的学生也可能会将题稍难的一些问题一并做出。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领悟故事的幽默之处,通常情况下,还要针对问题进行有选择地听。

SelectiveListening

Selectivelistening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能听出一些具体信息的能力,尤其是从语言程度略高于他们实际水平的材料中进行信息选择的能力。这类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引导学生不仅从内容而且从结构上对所听材料进行预测;

2.明确规定学生听的任务和目的,及在听的活动中充当的角色;

3.为学生提供克服障碍和捕捉信息的线索。

要想成功地运用好这个策略,需要为学生设计有利于他们进行预测和有助于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到关键词上的问题,供他们听前思考。

通过问题的提示,学生只需在听的过程中验证听前所获知的信息。这问题不仅从信息的密度方面降低了听的难度,而且还使学生无意中熟悉了讲话中关键的句子,从而降低了语言的难度。在这个基础上去听,学生就能够较容易地得出其余问题的答案。运用Selectivelistening策略可以保证学生听时不漏掉有用的信息。听后,还要提醒学生注意语意信号。凭借这些捕捉到的具体信息,学生对有关概括文章内容的练习就能从容应付了。

intensiveListening

听力训练的精听一般是在进行了Globallistening或Selectivelistening之后,对所听材料从语言、语法、词汇以及语音方面做进一步学习的听力活动。教师要根据材料的不同难度,对Globallistening和Selectivelistening提出不同的要求。教师还要根据精听的不同任务,设计不同练习题。精听的目的一般包括:一是引导学生发现和分析影响听力活动效率的原因;二是帮助学生充分利用所听材料进行语言、语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这两个方面正是保证听力理解能力提高的重要环节。精听练习题的设计原则如下:

1.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影响听力理解的语言点上;

2.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新的词、词组和句型等语言知识;

3.对词汇在实际运用中的连续等语音变化进行学习。

材料的难度适合先采用Selectivelistening听力策略。

听前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1.阅读练习中的句子;

2.如果有幅图,要仔细观察;

3.小组讨论、预测所要听的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及可能性;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3篇

课堂方面

经过我们的调查,在课堂上教师在很大的程度上都是能够注视知识是如何发展的,并且能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分组进行交流这样更加的有利于初中生年英语的提高。教师对于课堂的重视也比以前更为重要,初中的英语要让学生感到有情趣,课改后的教师更加注重课堂的活动,也鼓动学生自己去思考。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师是课堂上的主体,课改后教师把学生变成课堂的主体,这样更加有益于学生上课堂的活跃性和积极性,这样也更加有利于学生对以往知识的掌握与回顾。

教学方式的单一

现在教师上课的教学方法很是单一,主要一般都是讲授的方法,在调查中虽然有教师能够把课堂上的主导权回归给学生,但是还有很多的教师只是把大量的知识灌输给学生,这样很多学生都没有很好掌握教师所讲的知识。在课堂上更多的教师是使用中文进行讲课,或是中英进行结合的讲课,这样对于初中的学生这非常有利的,因为在小学阶段很多学生的英语底子很差,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

学习方式方面

现在的初中生大多数对于学生的学习还是处于被动的方式,尤其对于英语这一门。经过实际的调查,我们发现现在55%的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靠听讲,抄教师的笔记,或是课下做习题。其次22%的学生主要依靠大量的课外习题来维持成绩。从这个结果我们就能很明显的看出现在的学生提高成绩离不开大量做题,大量的学生都是学的“哑巴”英语。这就充分体现课改后的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有问题的。

师生交流方面

经过我们的实际调查后,我们发现课堂上师生交流的效果不是很好,加教师与学生双方都一定的责任在这里面。调查发现只有25%的学生会与教师进行交流,35%的学生会和教师偶尔进行交流,40%的学生从来没有进行过交流。调查其中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学生对于教师具有一种恐惧的心理,另一方面就是教师平时很大的精力放在备课和批改作业上,这就导致有很少的时间和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

通过进行调查后我们得到这个一组数据,47%的学生对英语感兴趣,24%的学生对于有关英语的读物很感兴趣,56%的学生对于英语不感兴趣,79%的学生对于其他学科很感兴趣。我们通过这一组数据很好的看出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不是很高。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4篇

acknowledgments

abstract

Chapteroneintroduction

1-1themotivationoftheStudy

1-2thepurposeoftheStudy

1-3theSignificanceoftheStudy

ChaptertwoLiteratureReview

2-1DefinitionofGames

2-2CharacteristicsofGames

2-3theResearchSituationsofGameteachinginForeignCountries

2-3-1GameteachingbeforeFroebel

2-3-2Froeble’sGameteaching

2-3-3theFormandtheDevelopmentofmodernGameteaching

2-4theResearchSituationsofGameteachinginChina

ChapterthreetheoreticalFramework

3-1theCharacteristicsofChildren

3-1-1CognitiveDevelopmentoftheYoungLearner

3-1-2psychologicalFeatureoftheYoungLearnersonLearning

3-2StephenKrashen’stheoriesof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

3-2-1theacquisition-LearningHypothesis

3-2-2theinputHypothesis

3-2-3theaffectiveFilterHypothesis

ChapterFourResearchDesign

4-1ResearchHypothesis

4-2ResearchQuestions

4-3Subjects

4-4instruments

4-5procedures

ChapterFiveResultsandanalysis

5-1ResultsandanalysisoftheQuestionnaire

5-2ResultsandanalysisoftheClassroomobservations

5-3Resultsandanalysisoftheinterviewwithteachers

5-4ReflectionontheResultsofResearch

5-4-1Updatingteachers’KnowledgeStores

5-4-2improvingGameteachingStrategy

5-4-3maximizingStudents’participation

5-4-4enhancingtheinteraction

5-5effectiveGameteachingStrategy

5-5-1Delicatepresupposition

5-5-2properGuide

5-5-3Constantinteraction

5-5-4timelySummarization

ChapterSixConclusion

6-1majorFindings

6-2LimitationsofthepresentStudy

6-3Suggestions

Bibliography

appendixi

appendixii

appendixiii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5篇

【关键词】概要写作语料库体裁建构主义

概要(summary)是一种对原始文献(或文章)的基本内容进行浓缩的语义连贯的短文。它以迅速掌握原文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主观评论和解释,但必须简明、确切地表述原文的重要内容。概要写作(summarywriting)是一种控制性的作文形式,它能使学生通过阅读原文,吸收原文的文章结构与语言方面的长处,写出内容一致、结构近似、语言简洁的短文。这种写作既要准确理解原文,又要能综合概括;既能培养欣赏能力,又能训练书面表达能力。

1英语概要写作研究综述

曾炳辉(^v^)在《英语概要写作与智力训练》中论述了概要写作是训练抽象概括能力即思维能力的最好的形式之一;郑文(2007)就大学英语读写过程中存在的输入和输出的矛盾,提出利用阅读教材作为写作输入,培养篇章图式;利用概要写作训练作为写作输出,揭示学生篇章图式的不足,提高学生的读写水平;张新玲和曾用强(2009)在《读写结合写作测试任务在大型考试中的构念效度验证》中从构念效度的实质方面入手对这类任务在我国大规模考试中所得分数进行效度验证,发现所取样本考生的读写结合写作测试应答数据和构念理论相拟合。

而国外学者,已经开始运用语料库,体裁分析理论,语篇分析理论和形式结构分析理论研究概要写作,如RosalieFriend的“effectsofStrategyinstructiononSummarywritingofCollegeStudents”;Danielmarcu的“Fromtextdiscoursestructurestotextsummaries”;estherUsoJuan和JuanCarlospalmerSilveira的“aproduct-FocusedapproachtotextSummarisation”;Sa-KwangSong,DongHyunJang,SungHyonmyaeng的“textSummarizationBasedonSentenceClusteringwithRhetoricalStructureinformation”以及JadeGoldsteinStewart的“GenreorientedSummarization”等。

2基于语料库的英语概要写作研究

语料库语言学研究的诞生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二十世纪中叶以后随着计算机的广泛普及与使用,现今语料库的规模越来越大、种类越来越多,利用语料库进行语言研究和语言学习的人也就越来越方便。本研究建立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其目的是通过语料库来研究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篇章及体裁的一部份特点,为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教学及测试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中包括两个子语料库:概要写作原文库,概要写作库。每个子语料库按照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3种不同的体裁又分成次子语料库。

目前项目组利用该语料库主要研究了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本研究利用大学英语概要写作语料库,检索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使用频率在前的名词和动词,以得到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语场特征。检索中,发现了一些可以帮助确定概要写作语场的词语。名词如:text,author,passage,problem,writer,story;动词如:lead,show,tell,explain,display,suggest,relate,describe。通过把这些词汇在语料库工具antConc中分析发现,原因在于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的起始句通常采用能够概括文章主题的句子。也就是说大学英语概要写作文章通常会包含一个能够表达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而且这个中心句子经常会被放在概要写作文章的开篇。基于语料库的大学英语概要写作研究为大学英语概要教学提供了客观的参考依据。

3基于体裁分析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的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研究

体裁分析与语篇分析密切相关,其中语篇的体裁分析超越了对语篇语言特征的简单描述,力求解释语篇建构的理据,探讨语篇结构背后的社会文化因素和心理认知因素,揭示实现交际目的特殊方式和语篇建构的规范性(韩金龙,秦秀白,2000)。体裁教学法认为语言学习过程是一系列被建架的发展阶段,每一阶段解决语言某一方面的问题。

根据体裁分析理论和建构主义教学法,在英语概要写作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只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体裁意识培养学生协作探究、学习效果评价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根据体裁教学法和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实践了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模式。

支架式英语概要写作教学由以下几个环节组成:①搭脚手架:围绕当前学习材料,使学生建立体裁和篇章意识。②进入情境:将学生引入分析原材料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③独立探索:让学生独立探索。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对当前学习体裁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体裁与其它体裁之间的内在联系达到较深刻的理解,能从篇章语法规则中抽取语义,获得篇章图式;在写作过程中,能把在阅读过程中获取的篇章图式化为最简篇章图式,根据语义通过语法规则成篇。④协作学习:进行小组协商、讨论。第一、协商、讨论原材料的体裁类型,并分析其语言特点、交际目的和篇章结构特点;第二、协商、讨论英语概要写作的语言特点、交际目的、篇章结构特点、写作技巧和常见错误。⑤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学习小组对个人的学习评价,教师对个人的学习评价。评价内容包括:体裁意识、体裁分析能力、阅读理解能力、批判能力、写作能力和英语思维能力。

4结语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6篇

t.t.ta“theadolescenceofp-1“,publishedin1977.,.inthisway,Lanoramulti-usersystem.atsomepoint,.t,,,,.Likewise,.So-,iBm’C.m.t,todeleteflies,?t:shell,intrusive,.S.S,.intrusivevirusesi.-thosewitha.cornor.exeextension,.o.i,System.FoFexample,.Sp.therearetheleast-,.BewaryoftheSecondnetworkVirusesDoyoubelieveit?n!Sofari.Look,.e,.Yourcomputeris,sotospeak,..w,intuitQuicken,,isinstalled.,.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7篇

在语境中进行语法教学,增添课堂趣味性

英语语法相对繁琐,这样就更需要良好的教学环境,所以要创设良好的语言环境,给学生提供大量的语言实践的机会,让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和归纳方式,掌握语言规律,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初中生对一切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思维活跃,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所以教师教学中要善于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把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最新最热门时事新闻添加到例句中,更好地揣摩语境句意来解决语法问题。贴近生活与实际,不用刻意去追求语法形式与结构的复杂化,在各方面做到有时效感和时尚感。在语法教学中,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趣味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活动中运用语法知识解决问题,使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和领悟语言形式的表意功能、把教师所教的语法规则转化为自己的,从而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完成对语法的学习。

有效培养学生语法学习的兴趣

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基础差异,对教材进行重新编排与整合,甚至增加部分学习资料,让学生看得懂语法的原理与规则,提高学习兴趣。运用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运用所学的语言知识,既巩固复习了语言知识,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设计一个竞猜的游戏,让学生做不同的动作(打球、吃饭、钓鱼、擦桌子……),让全班其他学生运用句型“what’she/shedoing?He/Sheisdoing...”来猜测动作。教师还可以运用对比法进行语法教学,对比法分为英语语法对比和英汉语法间对比,在对比中发现不同语法的异同,加深了语法学习的兴趣和效果。

在语篇中进行语法教学学生如果只是机械地在句子中练习语法,久而久之会感到枯燥无味。语法课应与阅读活动紧密结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语法点放入语篇中,让学生自己总结归纳语言,思考单个语言句子如何贯穿为一整篇文章。阅读过程是学生发现问题和思考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在阅读中分析这些语法现象,使学生加深对语法知识的理解,避免了学生对语法知识感到乏味。也可以在篇章中检测学生语法知识的掌握,语法听写就是这样一种对学生语法知识考核的一种方式。初中课堂语法听写法步骤如下:首先第一次听时,学生听大意,不做记录,一至三次;第二次听时记录下关键词,一般为实义词,三至四次;接着学习者在小组之间讨论,然后构造出一篇短文。然后不同小组之间交换文章,分析批改文章,或者教师讲评普遍存在的语法错误,最后让学生联系实际,仿照此文给自己的朋友写一封信,描述自己的学习生活。这样学生既系统的学习了语法知识,又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探究型任务教学法优化语法教学

初中英语教师在语法的教学上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性,教师设计任务一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将抽象的语法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把抽象的知识融入真实的生活情景中,使英语语法的教学活动转变成一种活动化的语法教学过程。这样,可以改变目前语法教学中过于重视语言形式而忽视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弊端。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更深层刻的体会了语法在语言形式中的作用,强化了学生对语法规则的印象。

评价的多元化检验语法学习效果

语法学习效果的检验,不仅仅是看做对了多少语法题目,考了多少分来评价的,而应该是方式多样并且灵活多变的,例如开展各类交际活动和纠错竞赛等等。教师通过这些活动检验了学生掌握语法的实际情况,只有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情况,才能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提供语法水平。评价方式多元化,才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和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根据实际情况适时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对学生检查后还要及时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进行巩固,不能为了检查而检查打击了学生学习英语语法的积极性。

开展有益的课外活动,拓宽学生语法学习途径

课外活动不能是大量题海练习形式,应该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为目的。课外活动应该形式多样,比如说创办班级英文报纸、设立电影赏析课、开展英语竞赛、引导收听英文广播录音、引导学生收集名言佳句等,这些活动都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语法学习效果。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8篇

关键词:整体语言教学;大学英语教学;教学理论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修订版)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一定的听、说、写、译能力,使他们能用英语交流信息。”因此,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能力已成为当前大学英语教育的当务之急。整体语言教学因其崭新的教学理念,实用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教育界广泛的重视。

一、整体语言教学

整体语言教学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最初应用于美国中小学语言阶段教授本族语儿童的语言艺术及阅读教学中。整体语言教学强调语言的整体性,反对把语言肢解成音素、词素、词汇、语法等;它强调口头语言(听、说)和书面语言(读、写)之间的互动性及内在联系,认为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书面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口头语言能力的发展过程十分相似。因此,主张在教学中同时培养儿童的听、说、读、写能力,后来,整体语言教学法广泛应用于外语教学等领域之中。

从此,整体语言教学在各国的语言教育者的共同努力下,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和解释。语言学家Goodman认为,整体语言教学不是一种简单的语言教学方法和技巧,而是关于语言学习语言教学语言内容及学习环境的一整套理论和原则(1992)。Brown概括了整体语言的内涵。它包括:合作学习;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对学习社团的集中关注;语言的社会性;真实自然环境下的语言使用;以意义为中心的语言学习;整体的、非传统的评估技巧;四种语言技巧的结合(1994)。

二、整体语言教学的理论依据与教学原则

整体语言教学是建立与构建主义心理学、功能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等多种学科研究成果上的一种新的教育理念。整体语言教学法的研究者们认为,事物的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总和,整体永远大于部分的相加,学习和被学习的对象不能割裂开来(weaver,1988)。Rigg也强调,语言是一个整体,不应当被分割成一个个独立的成分,任何企图把语言分为语音、词汇、语法、句形等部分都会使语言丧失其完整性(1991)。Genesee也认为,听、说、读、写是语言作为功能结构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语言技能不应当被分成听、说、读、写,而应当同时教(1994)。整体语言教学法的主要倡导者Goodman指出,儿童对文字和书面语言的知识以及读写能力,并不是等口语能力发展完善以后才开始发展,而是很早就开始与听说能力同时发展的,很早就对书面语言已有一定的认识并在一定的程度上使用其形式和功能(Goodman,1992)。在自然的环境中,儿童能像学会听说一样学会读写,他们读写能力的发展过程与听说能力的发展过程是并驾齐驱的,是自然语言学习的延伸(Goodman,1987)。因此,把语言分为听、说、读、写的传统教学法是不符合语言学习规律的,是不科学的。

整体语言教学的主要原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语言学习的整体性。整体语言教学理论认为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入手,而后再从整体到部分。Goodman提出,“应将语言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孤立、零散的部分学习。”语言不应被分解成语音、语法、词汇,语言技能也不应被分为听、说、读、写。语言教学应从整体出发,听、说、读、写同时发展。

2.语言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要充分考虑学生的需求、能力、兴趣、动机、目的和差异,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能够有目地的学习和运用语言。通过观察,根据学生的差异,分别给予不同的指导和要求,使学生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个性化的指导与提高,有效地促进个人的学习。

3.通过自然的语言环境来培养语言知识和应用技能。不应人为地把语言知识和技能分割开来孤立地进行培养。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具有直接影响,因此,要为学生提供一种自然良好的语言环境,创造一种即自然、轻松又备受重视,能够展现自我价值的学习氛围和语言实践机会。课堂上要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课后要鼓励他们积极参加第二课堂、英语俱乐部等活动,使他们能够更多地生活在英语语言的环境之中。

4.学生之间的互助同伴关系。学生之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伙伴关系。他们可以一起阅读、一起讨论,互相批改作文,互相辅导;还可以小组的形式就某些话题或某些内容进行辩论,可以把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并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种互助合作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利于学生的语言交际活动。5.学生听、说、读、写技能同步发展。英语教学一直遵循着“听说领先,读写在后”的传统规则,即必须在听说能力达到相应程度时才能进行读写能力的培养。相反,整体语言教学认为听、说、读、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应该同时教授,而不是按技能分别培养。在听说语言的同时,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使学生的听、说、读、写综合能力在自然的环境中得到同步发展。

6.教师的功能从语言知识和技能传授者转变为策划者、鼓励者和启发者。课堂教学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上的语言实践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培养自己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7.允许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整体语言教学法认为使用母语组织教学有助于学生建立概念,促进学生的英语习得。在成人教育中,适当地使用学生的母语组织教学能使学生更迅速地理解教学意图与内容。

三、整体语言教学实践

整体语言教学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课上活动的主角,一切活动都以全体学生的主动参与并得到提高为目的。教师要清楚自己的多重角色的作用——既是问题的提出者,提出问题使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提高语言能力;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通过设计组织教学中的语言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语言实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挖掘他们的学习潜力,进一步提高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整体语言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可分为三个步骤:

1.课前活动。

作为整体语言教学的第一环节,读前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促使学生积极思维,使他们对即将学习的课文产生兴趣,以探究的心理完成课文的学习。教师通过引入课文的背景知识,或者提出与主题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兴趣。

2.读中活动。

读中活动的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从宏观上加强对课文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skinning,scanning,skipping”等阅读技巧快速完成对课文的阅读,同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思考与讨论。讲解课文时,既要注重语篇教学,又要兼顾语言点的解释,使学生在对课文通篇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文中的语言点。对于结构复杂较难理解的句子,可以通过分析语法结构译成中文的方法进行讲解。讲解课文时,对语言点只需指出基本意义,不必详细讲解,以免误导学生过于注重词句而忽略语篇,语言点的详细讲解可以放在词汇学习时进行。整体语言教学这种由面到点的教学方法不仅能使学生深入地理解课文,而且所学的语言知识也更加扎实。

3.读后活动。

读后活动的目的就是进一步巩固所学的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教师应为学生创造大量的语言实践机会,如可以就课文中感兴趣的话题进行讨论,可以让学生对课文中的片段进行角色表演,锻炼学生英语思维与表达能力,进一步巩固与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ouglas.teachingbyprinciples:aninteractiveapproachtolanguagepedagogy[m].nJ:prenticeHaLL

Regents,prenticeHallinC,1994.

[2]Geneese,Fred.SomeHolesinwholeLanguage[J].teSol,1994,4(6,7).

[3]Goodman,K.ididn'tFoundwholeLanguage[J].theReadingteacher,1992,46(3).

[4]Rigg.pat.wholeLanguageinteSoL[J].teSoLQuarterly,1991,25(3).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9篇

ificouldchangeonethingaboutmyhometown,ithinkitwouldbethefactthatthere'snosenseofcommunityhere.peopledon'tfeelconnected,theydon'tlookoutforeachother,andtheydon'tgettoknowtheirneighbors.

peoplecomeandgoalothere.theychangejobsfrequentlyandmoveon.thismeansthattheydon'tputdownrootsinthecommunity.theydon'tjoincommunityorganizationsandthey'renotwillingtogetinvolvedintryingtoimprovethequalityoflife.ifsomeonehasapetitiontoputinanewstreetlight,shehasaveryhardtimegettingalotofpeopletodon'tfeelithasanythingtodowiththem.theydon'tgetinvolvedinimprovingtheschoolsbecausetheydon'tthinkthequalityofeducationisimportanttotheirlives.theydon'tseetheconnectionbetweenthemselvesandtherestoftheircommunity.

peopledon'ttrytosupportothersaroundthem.theydon'tkeepafriendlyeyesontheirchildren,orcheckinonolderfolksiftheydon'tseethemforafewdays.they'renotawarewhenpeoplearoundthemmaybegoingthroughahardtime.Forexample,theymaynotknowifaneighborlosesalovedone.there'snotalotofcommunitysupportforindividuals.

neighborsdon'tgettoknoweachother.again,thisisbecausepeoplecomeandgowithinafewyears.Sowhenneighborsgoonvacation,nooneiskeepinganeyeontheirhouse.nooneismakingsurenothingsuspiciousisgoingonthere,likelightsinthemiddleofthenight.whenneighbors'childrenarecuttingacrosssomeone'slawnontheirbikes,there'snofriendlywayofcasuallymentioningtheproblem.peopleimmediatelyactasifit'samajor.

myhometownisaniceplacetoliveinmanyways,butitwouldbemuchniceifwehadthatsenseofcommunity.

大学英语论文范文参考第10篇

关键词:大学英语写作图式理论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启示

一、引言

大学英语写作反映了大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即包括词汇、语法层在内的语言技能方面的训练和写作技巧的提高、篇章的把握等等。所以,在英语写作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融入语言知识的传授,还应重视大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发挥,如逻辑思维、分析解决、对问题思考、判断等能力,以及学生对知识、文化、英语国家的风土人情、思想文化和表达习惯的了解等等。而本文试图将广泛应用于听力和阅读教学中的“图式理论”应用于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期能真正提高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效果。

二、图式理论概要

图式理论是认知心理学家们用以解释心理过程的一种理论。“图式”最早是由18世纪的德国哲学家康德(Kant)提出的一个哲学概念。20世纪20-30年代,心理学家巴特利特(Barlette)将图式概念运用到记忆和知识结构的研究中,大大发展了图式理论。到了30-40年代,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将“图式观”引入心理学,随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图式概念获得了更丰富的意义。现代图式理论的主要代表安德森(anderson)、鲁姆哈特(Rumelhart)和加内尔(Carroll)等人更加完善了现代图式理论。其主要论点是,人们在理解新事物的时候,需将新事物与已知的概念、过去的经历,即背景知识联系起来。对新事物的理解和解释取决于头脑中已存在的图式,输入的信息必须与这些图式相吻合。

近些年,外语教学者将图式理论应用到英语阅读和听力教学中,大学生看到或听到的内容激活大脑中相关的背景图式的程度越高,其理解能力越强。本文试将图式理论来指导写作教学。因为有效的写作需要学生调动大脑中的已有图式并激活相关图式,然后通过创造性思维活动重新构建与已有知识结构相吻合的新信息。

三、图式理论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大学英语新大纲更加强调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要求学生根据写作的目的和要求,能够选择适当的文体、语体和素材;能够运用合理的结构和英语的逻辑思维,选取恰当的词汇,遣词造句,组句成段,缀段成篇;能够做到语篇内容上的完整,语义上的连贯,条理上的清楚通顺。不难看出,要想顺利完成英语写作部分,学生除掌握必要的语言知识外,内容和形式上还需达到所要求的标准。而图式理论可以分为语言图式(linguisticschemata)、内容图式(contentschemata)和形式图式(rhetoricalschemata)三种图式。故此,大学生可以从这三方面来激活自己的已有图式并创建新的图式来完成英语写作。

1.语言图式与大学英语写作。语言图式指的是学习者对单词、语法和习惯用语等语言知识的存储。近年来许多英语写作研究的结果证明,词汇是大学生英语写作中的一大难关,总会觉得笔力笨拙,词不达意,在同义词、近义词中难以取舍。英语语法知识在写作表达中的运用也是大部分学生的主要问题。传统的英语教学往往只注重理论框架的灌输,语言信息的输入主要靠讲解语法,教学组织围绕着应试而进行,学生为了学语法而学语法,为了考试而学语法。习得的语法信息大部分是领会式语法,其结果是,如果做纯粹的语法题,他们大部分能做对,但是在实际的写作中单数第三人称错误、拼写错误、时态错误以及搭配错误频频出现。根据统计,在大学四六级统考作文中,犯此类错误的考生约占60%。例如:(1)Historytellusthatthereiswars,greatorsmall,ineverycentury,ineverydecades.(2)thosewhoareimprisonedfindithardtofindajobaftertheyhavebeenreleased.语言知识是英语写作的基础,如果学生不具有相应的语言图式方面的知识,就不具备对所输入的信息语言进行解码的最基本的能力,更谈不上根据文章的上下文线索去激活大脑中的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因而扎实的语法知识是写作的前提。

2.内容图式与大学英语写作。内容图式指的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语写作过程中,若不熟悉或缺乏与写作材料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即不了解与某些词语相关的文化内涵、社会组织、宗教观念、风俗习惯等知识,那么,即使大学生掌握了足够的语言图式,也无法与文章的内容相互作用,更无法激活相应的内容图式。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重视语言语法知识的讲解,忽略语言产生和发展的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结果导致学生进行英语写作在词法、句法、语法及修辞等方面与汉语类似,但同地道的英语大相径庭。比如:在写作中把“取长补短”写成“takeothers’lengthtoincreaseown’sshortage.”,把“望穿秋水”写成“Seethroughtheautumnwater”等等。当以英语为母语的读者看到这些时,由于缺乏中国的文化背景这一内容图式,就无法理解在表达什么内容。故此,英语教师不但要重视语言知识教学,而且要重视背景知识教学,语言知识与背景知识并重,帮助学生构建和丰富其内容图式。

3.形式图式与大学英语写作。形式图式又称修辞图式、文体图式或文章图式,指文章行文及谋篇结构等知识。英汉语篇在谋篇结构上与思维模式相关。英美人注重线性模式,在具体的写作中表现为“开门见山”,以引起读者注意;偏爱演绎式结构,注重话题过程的陈述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国人偏重直觉和整体式思维,在写作中主题句可有可无,往往以语义为中心;偏爱归纳式结构;注重事件发生的结果。故将英汉语篇在结构上的差异总结如下表:

从语句衔接方式上来说,汉语属“意合法(parataxis)”语言,注重隐性连贯,注重逻辑事理顺序以及功能、意义,强调以神统形;英语多用“形合法(hypotaxis)”,注重显性接应,注重句子形式以及结构完整,强调以形显义,常用各种形式手段来连接词、语、分句或从句(连淑能,2007)。很多大学生在写作时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这一形式图式的区别,造成句子上的错误。如汉语中“她不老实,我不信任她。”两分句间不用任何连接词,但根据其意义推断前后表因果关系,故在英语中相应表达方式为“Becausesheisnothonest,ican’ttrusther.”,可以看出使用了连接词“because”来实现语篇的连贯。因此,中国大学生在写英语作文时,应具备通过语言形式手段连接来表示结构关系,表达思想的图式。这样才能防止学生在写作时出现连缀句的错误,即断句不恰当或不断句。

三、图示理论对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看出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而在写作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想激活和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写作图式需做到以下几点:

1.重视语言基本功的训练。英语写作教学的“粗放式经营”方式忽视基本功的训练,从而导致大学英语写作的语言水平不高。教师应从夯实英语基本功的层面上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学生巩固并完善其语言图式。其中词汇是语言体系中结构和意义的统一体,是语言的主要的基本单位。教师在词汇教学时不但要解释词的字面意义,还应解释词语的搭配、感彩、联想意义以及在不同社会文化中的词汇空缺现象。

2.鼓励广泛阅读,充实内容图式。内容图式的形成离不开广泛的阅读,所以,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去积极主动地进行阅读,指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进行写作素材的积累,并作分类整理。这样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文化敏感性,进而使他们的文化背景知识得到有效积淀;同时还可以收集到关于当今的社会、经济、环境、文化、体育和娱乐等密切相关的写作素材,扩充其知识面,充实学生头脑中的内容图式。

3.帮助学生构建中西语篇思维模式差异的图式知识。要提高英语写作能力,大学生必须了解英汉语篇思维模式的差异,重视英语语篇思维模式的训练。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先帮助学生构建中西语篇思维模式差异的图式知识,并结合具体的文章对这种差异分析对比,使学生了解语篇的宏观结构,再有针对性地引导大学生分析不同题材、不同体裁的语篇内容,找出其特定的语篇框架,以利于学生写作时模仿,让学生在语篇水平上对文章的结构和写作过程有更加全面的认识,从而在写作时尽量按照英语语篇模式设计文章的结构。

五、结语

近年来关于英语写作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文章很多,但是,它们在研究过程中缺乏理论的指导。本文尝试应用图式理论来指导英语写作,发现导致大学生英语写作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由于缺乏目的语相关图式,学生们所写的文章,无法激活目标语读者相应的图式,从而造成理解上的困难。而成功的写作需大学生不仅具备相关图式,还要激活这些相关图式。故此,将图式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教学当中是非常必要的,可为大学英语写作教学提供新视角和新思路。

参考文献:

[1]David.psychologyofLanguage[m].Bei-

jing:ForeignLanguageteachingandResearchpress,2000.

[2].Cognitivepsychologyanditsimplications[m].newYork:Freeman,1985.

[3]李明远:《图式理论和外语写作》,《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4]连淑能:《英汉对比研究》,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5]王寅:《认知语言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