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2:03:01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1

关键词农村中职《茶艺》课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1-0014-02

一、《茶艺》课课程简介

《茶艺》课是中职学校旅游与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教授中国茶文化知识和中国茶的鉴赏、冲泡方法以及茶艺服务的流程和技巧,强调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饮茶习惯的变化步伐也逐渐加快,《茶艺》这门课深受关注与亲睐。根据课程特点,我们积极探索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在实践教学中引入了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行动导向教学法,注意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以学生为主导,偏重于实践教学,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校教学计划,使用项目教学法,整合教学内容,要注意由浅入深,迎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兴趣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项目为导向,任务是风帆,计划是航线,激发兴趣、驾驭整合教材是关键

在农村中职学校,《茶艺》这门课没有统一的教材,有的学校使用的是《中国茶文化》,有的是自己编的校本教材,但核心的内容基本相同。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组织教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将需要传授的知识任务以项目的形式交给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小组工作方式,由学生自己按照实际工作的完整程序,共同制定计划,共同或分工完成整个项目,让学生在收集信息、设计方案、实施方案、完成任务中学习和掌握知识,形成技能。一般来说,《茶艺》课需要完成的项目如下:模块一:茶文化基础知识;模块二:认识六大茶类;模块三:认识各类茶具;模块四:学习茶艺基本知识;模块五:饮茶习俗;模块六:茶与健康;模块七:中国名山、名水、名器、名茶;模块八:茶与礼仪。实施项目教学法的过程:明确项目任务、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评估、归档或应用。项目教学法体现了“以学为本,因学施教”的教学准则。在项目教学中,学习过程成为一个人人参与的创造实践活动,注重的不是最终的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要求学生在项目实践过程中理解和把握课程要求的知识和技能,体验创新的艰辛与乐趣,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等,具有实践性强的特点。

三、项目教学、任务驱动、行为导向法的运用与实施

把先进的职业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引入农村中职学校校课堂,对课程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实现技能、知识一体化,教、学、做一体化,将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以及专业知识集于“工作任务”中。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组织实施教学,以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导向,设计工作任务。

以绿茶的冲泡项目为例:1.项目确定:绿茶冲泡。目标:①掌握茶具的使用方法及用途;②掌握冲泡茶汤流程;③掌握泡茶水温、茶叶用量、时间;④鼓励学生创新,编排更加“合茶性、顺茶理”表演程序,体现不同茶艺的韵味。2.制订计划:①时间安排,10学时(包含示范讲解、学生模拟、对学生进行指导、问题总结、提高练习)。②人员安排,把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学生不同的特点(学习成绩、学习方法、语言能力等)进行分组。每组人数一般为5-10人,每组选定一名组长,由组长进行统筹安排、监督实施等各项工作。3.项目实施:①情景模拟:客人到茶艺馆品茶,点了绿茶,要求茶艺师为其提供茶饮冲泡服务。茶艺师接到茶饮冲泡单后,根据绿茶的冲泡特点准备茶具、泡茶用水,并按照规范的冲泡流程冲泡绿茶。②预案:对学生在操作过程会出现的问题提前设置预案(如水温、投茶量、冲泡时间等可能出现的问题)。③让学生根据绿茶的特性准备茶艺解说词、茶具、音乐,与小组成员进行相互配合完成茶艺展示。④通过每组的茶艺展示,让学生观察茶叶的品质特点、使用的茶具、用水、以及冲泡手法。4.项目评估:①学生自评:展示结束后,学生根据操作过程进行自我评分,将存在的问题进行记录。②学生互评:学生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讨论,每组发放一份评分表,根据表演者操作的内容进行评分,操作结束后,分别指出两组在进行表演时存在的优点和缺点。这样让学生带着问题听课,在听课中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可以提高现场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接待与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③教师总评:在评价过程中,应对项目完成情况和学生个人在项目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相结合进行评价。评价的目的不应只评出分数和名次,更应指出问题所在,并给出具体改进的办法,让学生在下一个项目学习中表现得更出色。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2

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茶叶企业的发展也更加快速,为了保障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经济收益,顺利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做好财务管理。近些年来,我国在企业税收方面的政策不断调整,财务管理视角下的茶企税收筹划也需要随之完善和优化。本文首先对财务管理视角下的税收筹划进行了分析,接着对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茶企业税收筹划展开研究。

关键词:

财务管理;茶企税收;筹划

企业发展与财务管理密不可分,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我国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不断完善,对企业的税收管理力度也在不断加强,为了能够顺应市场发展,为国家经济发展做出更多贡献,同时实现企业的平稳、持续发展,企业管理者必须要结合国家战略发展、企业发展目标,制定更加合理的税收筹划制度,强化企业财务管理,顺应时展趋势。茶叶企业同样如此。下面以茶叶企业为对象,对其财务管理视角下的税收筹划进行具体研究。

1财务管理视角下的税收筹划分析

在财务管理中,企业税收筹划是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税收筹划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1.1企业税收筹划概述

为了紧随世界经济一体化模式,我国需要不断加强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管理体系,也才能更好地应对日益繁重的管理任务。目前国营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十分复杂,管理者除了提高个人管理能力以及综合管理素质以外,还需要在财务和税收管理方面,不断采取科学的管理办法,才能确保企业拥有良好的口碑,也才能让企业完成制定的目标。以一定的考核标准为基础,通过不断的调整企业管理政策,让实施了科学有效的税收筹划办法的企业,可以完成风险的评估以及规避任务。企业为了尽可能地减轻税收所带来的负担,在全面增强整体竞争实力的同时,要保证企业可以按照现实发展要求完成目标的制定,目标内容也要符合企业发展方向和发展策略。管理者为了让企业可以蒸蒸日上,需要明确整体的税收筹划计划,确保提高企业管理效率以及完成整体的税务管理职能。针对不同的税收筹划计划,企业需要作为管理的重点内容进行对待,通过良性的管理办法让税收方案可以带动企业健康发展。

1.2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

税收筹划与财务管理是企业的核心内容,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首先,作为财务管理职能的重要表现形式,税收筹划可以有效的保证企业整体财务收支的平衡。管理者为了有效地实施税收筹划政策,就需要按照企业的生产需求和发展需要,不断加强筹资、投资的经营管理过程,按照企业的需要合理分配利润。要将税收筹划作为财务管理的目标,就需要在众多方案中挑选一个最佳方案,才能让财务管理工作更有效的扶持企业的发展。其次,税务筹划已经成为财务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于筹划中所涉及到的各个管理方面,需要有明确的记录。企业的总体资金流向和风险评估都要由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整体的税收账目要核算清楚,所要缴纳的税务金额也一定要符合国家标准,才能确保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尽量将风险控制到最低。

2当前我国茶企所得税税收筹划现状与问题

大型茶企在中国为数不多,九成以上的茶企都属于中小型企业,作为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茶企也担负着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任务。针对税收筹划计划,我国出台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法律规定了更为详细的税收筹划计划以及标准要求,增添了一部分优惠政策的同时,也为企业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企业需要不断改变税收筹划方案,全新的筹划模式更利于企业的发展。虽然有相应的政策进行管理,但就目前来讲,我国税收筹划方案的实施并不是十分理想,由于处于初级试验阶段,因此,其理论与实践无法良好的融合,促使目前国内外有许多因素对我国茶企的发展造成了影响。为了确保筹划计划可以顺利实施,茶企需要有效解决以下几点问题:

2.1对所得税税收筹划的概念理解错误

懂得税收计划的人都明白它的特点和发展趋势,就目前中国的经济发展现状来看,处于初级阶段的税收筹划政策歪曲了传统对于政策的定义,将这种筹划政策认为是一种不正当的躲避税收的手段,因此,需要通过大量的资料来证明税收筹划的概念以及特点是符合法律规定的。中国全体人民需要按照国家制定的筹划任务合理缴纳税务,对于偷税、漏税等现象,应通过法律予以制裁。为尽可能减缓税收筹划政策对经济带来的负担,企业需要不断增加收益,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合理的采取正当的竞争手段,而不是运用躲避税收的办法来提高企业收益。国家也会不断更新和修改原有的《税法》政策,并鼓励人们以及企业积极提出合理的宝贵意见来完善法律内容。

2.2缺乏税收筹划风险意识

顺利的实施税收筹划计划,可以有效地促进企业获得更大的收益,也可以帮助企业在筹划的过程中尽量避免风险。为了保证企业可以拥有完美的筹划方案以及策略,需要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尽量规避错误的想法,由于实施方案存在许多内在或外在的因素,终究会导致税收筹划政策无法顺利开展,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税收筹划的风险。茶叶企业需要不断降低在筹划过程中所产生的损失,降低风险成本的同时,让税收筹划政策更加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市场调查可以发现,茶叶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会损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对茶企本身而言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为了尽可能解决这一问题,茶企需要不断通过尝试来完善税收筹划计划,降低在筹划过程中所消耗成本的同时,让企业可以有效避免筹划过程中所产生的风险。茶企还需要在法律监督下完成税收筹划任务,本身所执行的筹划制度要按照税务机关制定的方案执行。针对不同地区所采取的税收办法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为了保证税收筹划政策的合理性和公平性,需要制定统一的标准,让税收管理办法可以有效避免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风险。

2.3只想着降低税负却忽略了整体效果

茶企在减缓税收的过程中一味的只顾眼前利益,而没有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考虑,认为短期的降低税收负担可以有效增加企业的经济利益,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也是具有局限性的。对于茶企制定的各种税收方案以及筹划计划,都需要有一定的成本作为依托,在显性成本和隐性成本方面也都会有明显的体现。对于显性成本中所涉及到的实际投资使用的费用和筹划方案的选择要详细具体,企业为了发展而实行的学习培训机构会使用一定的费用,咨询也会存在一定的费用支出。隐性成本则包括在选择一个筹划方案的过程中,会放弃一定的利益。风险成本则是指在具体实施某一项筹划方案之后,可能为企业造成的损失。这些成本都需要计入企业纳税的总成本当中,由此可见,茶企通过税收筹划而获取的利益需要远大于显性成本与隐性成本之和,才能促使企业有更为持久经济收益,也才能帮助企业稳定健康发展。

3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茶企税收筹划措施分析

从上文的研究中我们能够发现,当代经济背景下,我国茶叶企业在财务管理,税收筹划方面还存在很多不可忽视的问题,下面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

3.1正确认识税收筹划

茶企利用税收筹划计划以达到降低税收压力、增大企业收益的目的。企业需要不断完善税收筹划计划,在有效规避风险的同时,企业要明确区分税收政策与逃避纳税之间的关系。在尽可能避免出现不必要的错误的同时,让税收方案和税收计划更加符合法律规定。以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考虑,税收方案的制定要有效的符合企业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最大限度减少税负压力的同时,促使企业可以按照税收筹划方案提高企业收益。

3.2建立完善的税收筹划机制、防范税收筹划风险

不断完善税收筹划机制,才能确保茶企可以有效的防范筹划过程中所带来的风险。为了尽可能的在税收筹划过程中使税收筹划机制能够对风险起到警示作用,需要明细筹划各个流程,对于其中可操作的内容有明确的计划方案。筹划管理人员需要不断完善筹划管理制度,对于企业内部实施一定的管理办法和制裁手段,才能避免企业出现重大损失。茶企在选择筹划方案的过程中,需要由高层领导统一决策,一致表决同意后,才能实施该筹划方案。筹划者必须具有较高管理能力,且是综合性管理人才,才能以科学的角度和公平的态度去完善筹划方案的细节。

3.3及时与税务机关沟通

税务机关针对不同茶企所执行的税收筹划政策,需要全程进行监督和管理。茶企在制定税收筹划方案的同时,要加强与税务机关的沟通,以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为主,在向税务机关提供有效且真实的管理方案的同时,配合机关工作人员完成筹划方案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每一项制度都要得到税务机关的认可才能执行。

3.4注重税收筹划专业人才的培养、加强与中介机构的合作

茶企为了保证利用税收筹划政策来加强对企业的管理,需要不断培养有筹划和管理能力的人才,在众多高校中聘请具有系统化管理能力人士的同时,也要在企业内部加强培训和管理课程的开展。以个人的绩效考核成绩为标准,在实行高难度、综合性较强的税收管理办法的同时,确保中介机构可以不断地为茶企提供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让企业以最经济、最直接的方式收获最大的利益。企业在培养税收筹划管理专业人才的同时,要符合企业的发展方向和发展需求,在不断完善税收筹划制度的同时,让专业人才可以辅助茶企完善企业管理工作,对于内部的管理制定和筹划方案可以提出更多积极宝贵的意见,为完善筹划管理制度贡献绵薄之力。

4结束语

从现阶段我国茶企业的财务管理情况来看,其中税税收筹划的概念理解错误,缺乏税收筹划风险意识等问题还普遍存在,针对这些问题,茶叶企业管理者必须要强化管理意识,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合理进行税收筹划,这样才能够促进茶叶企业的顺利发展,使其获得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沈建慧.浅析如何利用税收优惠避税[J].商业经济,2011(17):12-14.

[2]尹珲,张华.企业税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优化对策[J].商业时代,2011(19):25-26.

[3]汪斌.浅谈新企业所得税法下企业所得税纳税筹划[J].金融经济,2014(2):68-70.

[4]成都市国际税收研究会课题组,张建,邬启春,姚宁芳.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提升大企业税收管理质效[J].国际税收,2014(11):24-26.

[5]谢贤静.浅谈茶叶企业的税收管理工作[J].经济研究导刊,2015(13):36-38.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3

关键词:绿茶饮料;褐变;机理;护色技术

中图分类号:tS2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10-0207-1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茶饮料生产的迅猛发展,茶已经成为世界上消费量最大的饮品之一。但是,在茶饮料的加工储藏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汤色的褐变和沉淀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茶饮料生产的发展。本文试对我国绿茶饮料褐变的机理及解决方法进行综述。

1褐变机理

绿茶饮料的主要成分包括茶多酚、茶多糖、生物碱、氨基酸和叶绿素等,构成绿茶汤色的物质主要为叶绿素和黄酮类物质,其中儿茶素对绿茶茶汤色泽有重要影响。绿茶汤是一种不稳定的体系,在加工和储存的过程中容易受光、热、氧气、金属离子及pH值的影响而使汤色发生褐变,滋味变苦涩。引起绿茶饮料褐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茶多酚的氧化和叶绿素的分解[1]。

2褐变的解决方法

目前绿茶饮料防止褐变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向茶汤中添加外源物质以防止饮料中决定绿色的有效成分(茶多酚、叶绿素等)的变化,以达到护色的效果。常用的外源添加物有以下几种:

2.1包埋剂

β-环状糊精是目前绿茶饮料中使用最广泛的包埋剂,它性质稳定,不易受光、热、氧、酸和碱的作用而分解。在绿茶饮料中添加β-环状糊精能将茶汤中的一些大分子内含物质包埋,使其免受光、热、氧等外界条件的影响,从而保持色泽的稳定[2]。

2.2酶类

单宁酶、果胶酶、纤维素酶、葡萄糖氧化酶等用于茶饮料生产,可以显著改善茶饮料的色、香、味品质[3]。葡萄糖氧化酶可增强茶多酚、维生素、芳香物质对氧的稳定性,加入茶汤后可起到保护色泽的作用[4]。葡萄糖氧化酶和单宁酶复合使用于茶汤中,护色效果更佳[2]。

2.3金属离子

茶汤中的叶绿素不稳定,当其处于酸性条件下,叶绿素分子结构中的镁离子容易被氢离子取代,形成褐色的脱镁叶绿素[5]。向茶汤中加入Cu2+、Zn2+或mg2+等金属离子可取代脱镁叶绿素中的H+,同时生成较稳定的绿色的叶绿素铜、叶绿素锌、叶绿素镁等,保护了绿茶汤色的稳定。

2.4抗氧化剂

加抗氧化剂可以阻止叶绿素和多酚类的氧化,减少褐变。在茶汤中添加维生素C可防止茶多酚的氧化变色,且0.1g/500ml茶汁的添加量较为适宜[6],且以浸提时加入最好[7]。研究表明,半胱氨酸、无水亚硫酸钠和L-抗坏血酸对茶多酚有保护作用,能防止茶多酚的氧化褐变,并且三种抗氧化剂复配组合处理茶汤的护色效果最强[8]。

2.5pH调节剂

由于茶多酚在过酸或过碱条件下容易氧化褐变,所以调节茶汤的pH值,也能达到护色效果。宁井铭[9]等针对绿茶饮料的色泽褐变问题,采用调节茶汤pH值的方法研究其对绿茶茶汤的护色效果,结果pH值越高,越易引起绿茶茶汤的色泽褐变,护色效果越差,pH值在5.0以下,绿茶茶汤的色泽稳定性较好。

3展望

由于每种方法都有一定的缺陷,所以单一护色技术很难获得理想的效果,往往需要同时使用几种护色技术。这样不仅可以较好地解决绿茶饮料护色效果不佳的问题,而且对绿茶饮料的风味也有较好的改良作用。如高新蕾等[8]经研究得出绿茶饮料的色泽保护的最佳方案是:添加1.5g/L半胱氨酸、1.5g/LL-抗坏血酸、1g/L无水亚硫酸钠、0.05%的ZnC12于茶汤中,这样既能保护绿茶饮料特有的鲜亮的浅黄绿色,又能防止茶汤中有效成分的大量损失,维持茶汤的原有的营养。

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绿茶饮料这个体系中,除了存在褐变这个问题外,还有沉淀的产生,所以有时候在解决问题上难免会顾此失彼,如通过添加金属离子来护色,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沉淀的产生。因此,个人认为今后在对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研究中,应结合机理,提出综合性的、全面的解决办法,以保证绿茶饮料的品质。

参考文献

[1]孙世利,潘顺顺,凌彩金等.绿茶饮料汤色褐变机理及其影响因素[J].广东农业科学,2008,(1l):75-77。

[2]叶倩,梁月荣,陈瑞鸿.绿茶饮料护色技术的研究进展[J].茶叶,2006,32(l):18-22.

[3]方元超,赵晋府.酶技术在茶饮料生产中的应用研究[J].饮料工业,1999,2(1):12-15.

[4]方元超,梅丛笑.绿茶饮料的护色技术[J].茶叶机械杂志,1999,(4):1-3.

[5]黄文,,胡必忠.绿茶饮料的加工研制[J].食品研究与开发,2001,22(1):46-49.

[6]张国栋,马力,刘洪等.绿茶饮料的制备及品质控制[J].食品与机械,2002,(1):22-24.

[7]马红彦,王登良,曹潘荣.加工工艺对绿茶饮料品质的影响初探[J].广东茶业,2002,(6):l5-17.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4

根据西政法发〔2020〕24号文件(《关于“基层组织提升月”期间集中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我镇认真开展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等各项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涉贫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情况

我镇组织村(社区)对辖区内的涉及脱贫对象的矛盾纠纷和涉贫信访遗留问题进行了摸排,对涉贫矛盾纠纷的当事人及时做好政策解释和宣传,涉及贫困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及时解决到位,保障涉贫矛盾纠纷不转化为信访类问题,进一步加大了力度,保障涉贫矛盾纠纷及时化解处理到位。6月份我镇共摸排矛盾纠纷4起,其中涉及贫困户1起,目前均已调解到位,并向当事人做好了政策解释宣传。

二、涉贫信访问题调查处理情况

对涉贫信访问题和网络负面舆情按要求及时进行了调查处理,茶镇对信访局交办的8个涉贫信访件均按要求报送了调查处理报告,对一时难以化解的,均明确了稳控措施,确保不出问题。对贫困县退出国家抽查中发现的涉及茶镇2件信访件均已调查处理结案。对涉及茶镇的负面网络舆情及时调查处理,我镇共接到1件县委网信办转来的负面网络舆情预警单,收到预警提示单后立即进行了调查,积极与当事人进行了对接,已于6月30日化解到位。

三、法律顾问到村开展工作情况

截止6月30日,茶镇辖区内法律顾问均已到村开展工作,协助村(社区)处理矛盾纠纷,积极参与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和群众意见收集,协助指导村(社区)调解辖区内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问题的处理,为村(社区)提供了法治保障。

四、下一步工作措施

下一步,我镇将持续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一是确保当事人提出的诉求得到合理解决,提出的疑问得到及时有效的答复;二是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加强政策宣传,提高群众参与意识,减少信访矛盾的发生;三是对遗留的涉贫信访问题认真调查处理,能处理的及时处理到位,对一时不能处理到位的明确稳控措施,确保不出问题,确保不影响全镇社会大局稳定。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5

今年4月,大益茶业集团荣获第三届金远奖“新十年引领消费趋势品牌大奖”。大益的品牌表现以及倡导高品质健康生活方式起到的消费引领作用,正在得到广泛认同。10年来,大益品牌经过了什么样的发展?近日,记者采访到了大益集团营销中心副总经理华毅。

从专业化的小众品牌到公众知名品牌

:十年来,大益集团普洱茶品牌得到了怎样的发展?

华毅:其实严格地说,大益将品牌建设与发展工作作为核心战略之一加以系统而持续地运作,大概是最近五年的事情。站在今天的角度看,我们认为这个品牌的成长已经在这样一些方面取得了某种突破或成绩:首先,在此期间,大益茶在全国范围内比较高效地实现了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方面一定程度的积累,基本完成了从一个专业化的小众品牌到公众知名的茶叶品牌,从一个云南区域性品牌到全国性品牌的转化,品牌资产价值不断增加;第二,经过几年的总结与实践,围绕大益茶发展战略与自身在资源及竞争能力方面的优势,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品牌传播运作体系。无论在策略构建、标准化输出、整合传播手段运用等方面,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对于企业未来深入、持续地实施品牌发展战略,铺设了良好的基础。第三,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在这个过程中与消费者的沟通、互动不断加深,一方面有效促进了广大消费者对大益茶这个品牌内涵与价值的理解、认同乃至偏好,另一方面更多来自消费者层面的反馈也帮助我们不断提升和改进工作的策略与水平。

当然,具体的品牌建设成果亦可以透过其间大益茶所获得的众多荣誉、奖项来一定程度地反映,这部分来自业内业外的肯定就非常多了。前面我仅就基于自身角度更加关注的几点来试着加以小结。

大益品牌的成长本身就是一个经典案例

:主打产品的产销规模和效益如何?

华毅:有这样一句话,叫做“没有市场就没有品牌”。从某种意义上,我是比较认同的。今天谈大益茶的品牌发展也不能孤立地就事论事。实际上,品牌作为企业战略模块之一,在现实营销操作中与销售规模、市场占有、渠道拓展、包括产品线的完整程度都有着密切的关联。我理解彼此的关系大概可以从两方面描述:一是发展协调匹配,二是互为良性支持。以大益茶为例,目前可以说是全国销售规模最大的生产型茶企业,尤其在内销市场部分。近年来,每年大益在这方面始终保持着平均30%的增长,2010年仅税收就上缴近亿元。而品牌的在这里面,既是一个重要的驱动力量,反过来也进一步得到市场大力度发展的成就。

:有哪些成功的品牌营销案例?

华毅:近年来应该说公司推动了大量品牌营销具体项目的实施,其中一些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比如在媒介运作方面与央视持续至今的合作,从06年“我的长征”作为全程公益伙伴,到08年中标央视黄金时段招标,再到今年与央视10套签约战略合作伙伴,这一运作应该说不仅对于大益,即便对整个行业也带来重大影响并形成了深远意义;再如2010年大益成功签约广州亚运会的赞助商,可以说在茶行业与体育营销的结合方面,也做出了比较成功探索。此外,近年我们在区域市场整合传播方面、重点产品推广打造方面,都有不少有益的尝试。其实在我看来,大益茶近年来品牌整体成长发展的现实,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典型案例。

:请您描述一下大益的品牌战略?

华毅:简单说大益茶品牌实践之路大致是沿着这样一个方向努力和践行的:一方面,我们通过优势资源及专业化的经验、能力,致力于成为国内顶尖、并具备国际竞争能力的茶叶产品及相关服务供应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高品质大益茶产品、乃至高品质茶生活解决方案;所以在第二层面,大益积极倡导绿色健康、注重品质而富于品位的生活方式,倡导茶道文化的内在精神传承;与此同时,大益品牌在自身发展过程中始终关注对于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贡献,关注包括合作伙伴、消费者在内的相关群体的和谐共赢及价值实现,并通过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及社会公益的方式,让尽可能广大的社会人群从企业发展中受益。可以说,上述方面构成了大益品牌运行的基本法则。

品牌是战略、长期的行为

:您认为普洱茶品牌建设的难点在哪里?

华毅:仅就普洱茶行业的品牌建设而言,我个人觉得要解决三个层面的问题。

首先是基本的心态和观念问题,品牌是个战略的、长期的行为,和短期功利心态往往格格不入,所以它首先取决于我们身处这一行业的基本思考。今天看来,普洱茶行业中扎实做品牌的不算多,噱头、忽悠一类还不少,这些我想都是心态差异所致。同时,品牌不仅是宣传口号,实质上向消费者传递的是有关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基本承诺和远景目标,我们如何真实地定义自己并以这样的思考建立行动原则,都是在之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否则,难免陷入“为做而做”、“名实不符”的误区。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6

选择教研课题的基本要求

1.前瞻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和全球化的时代,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学校教育科研应充分领会、反映、适应这种变化的趋势,做具有预见性和前瞻性的课题,突出和强化面向未来的意识。对于正在高速发展中的一些教育问题,我们要运用更多的前瞻性思维和系统性思维,经过认真思考、理性分析,提出应对的策略。教育科研的前瞻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未来某项教育的策划(前景分析、预测和实践);二是对教育现状的改善。

2.应用性。主要是指研究这个问题,是否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能否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能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也就是说,选定的课题要具有实用价值,能够指导教育实践。对于填补科研空白性课题,研究价值最大;对于一般性的课题,也可立题研究,最终定有收获;对已解决或基本解决的课题,最无研究价值。所以,在立题研究前,要先了解课题研究的前沿信息,不要去做徒劳无益的工作。

3.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研究问题的指导思想和研究目的的明确,立论科学合理,事实真实充分。具有科学性的课题既要有实践基础,又要有理论基础。对于一线的教师来说,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容易使选题具有实践基础,但他们普遍认为最为困难的是自身缺乏理论基础。所以,教师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要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能在教育实践中选择好的课题。

4.创新性。选题不要赶时髦,人家搞什么,我也搞什么,全然不顾自己的实际情况。教育实验是一种科学研究活动,它要求研究人员具备创新精神,要不同于前人、他人的眼光,研究没有人做过或没有人在做的课题,或者是别人做过却未能解决或者未能完全解决的问题。这样就做到了选题的新颖性和独创性。

5.可行性。要求研究者不能脱离实际空想、幻想,只做所谓纯粹教育的课题。我们要从学校的角度,充分考虑学校的人文环境、师资水平、实验基础、教学设备、教研经费等;要从教师的角度,从自己的研究水平和能力的实际出发。如果自己拥有丰富的教育实验经验,可在理论领域作些研究;如果是实验研究的新手,可研究一些具体的课题,着重掌握教育实验方法。

6.方向性。教研课题要有明确的研究方向和主攻目标。研究方向和目标不明确,涉及研究的层面过多,从而导致一些困难,不是课题进行不下去,就是每个方面都不能研究透彻,即使是选题很好,也做不出很好的成果,劳而无功。另外,课题明确与否,还在于课题是否有变革内容。通过某种变革以影响学生,从而获得预想的结果,以解决某个问题,这正是教育实验的基本精神。

7.操作性。由于教师教育教学任务重,工作繁杂,加上目前学校教育工作中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教师对教育的途径和方法的可操作性要求十分强烈,所以课题研究的教育途径和方法要增加可操作性。一旦教师根据特定教育变量选择和掌握一种或若干种特征鲜明的途径和方法,就能灵活运用,付诸实施。实践证明,教师最喜欢借鉴运用便于操作的研究成果。

8.适当性。课题的大小,是个相对的概念。我们要依研究力量而确定课题大小范围。作为教师选题宜小不宜大。小课题涉及的范围小,对主观和客观条件的要求不高,内容具体,方法简单,难度不大,容易取得成果。如个案研究,研究的对象少、规模小,一般是在自然状态中进行,不会影响教师的日常教育工作,特别适合教师作课题研究。如果研究的范围太大,容易大而空。大而无当、空而又虚的问题,无从下手,不适于作为课题。

课题的寻找途径

1.从教学实践中选取课题。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教学实践中的“教学问题”层出不穷,教师几乎天天能遇到。这就需要教师独具慧眼,善于从习以为常的教学现象中选取教研课题。如一个数学教师从学生普遍存在的厌学情绪中,认识到这是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为了帮助学生克服厌学情绪,她运用心理匹配原理,进行《注重心理匹配,迎合学生需要》课题实验,从诱发认知、激活探究、展示自我、刺激感官、满足娱乐等方面入手,恰当处理教材,优化教学过程,迎合学生需要,从而达到教学材料与学生需要之间的统一,有效调节了学生的学习方向,激发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教学效果显著。

2.从班级管理中提炼课题。班级管理过程中,涉及诸多的教育因素,遇到众多的实际问题,这是教育科研课题的重要来源。从日常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来的课题,往往具有实用性和操作性。如一所学校针对班级晨会教育存在着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状,开展《晨会教育系列》的课题研究。组织有经验的老师围绕道德观点、规范训练、生活常识、心理辅导等方面编写晨会系列教材,并在班级中组织实施,取得很好的教育效果。该系列教材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实用性,又便于操作,很受班主任老师的欢迎。

3.从本地资源中挖掘课题。各地的人文环境、民风民俗、乡土物产、英雄模范人物等各具特色,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只要精心挖掘,也能寻找出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课题。如我县是全国著名的茶乡,是乌龙茶、铁观音的发源地,一些学校以弘扬茶文化作为研究课题,充分挖掘、采撷、整合茶乡文化资源,研发茶叶校本读物,通过讲茶事、建茶圃、唱茶歌、品茶韵、赛茶艺、游茶都等各种茶事活动,引导学生体验茶农劳动的艰辛,感受品茶会友的快乐,领略茶叶文化的魅力,激发热爱茶乡的情感。

4.从实验改造中提取课题。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实验。一项教育改革和实验推开后,常常会暴露出实验课题的某些缺陷。这时,人们便对原实验课题加以深入的研究改造,不断总结经验,使之更加完善。在教育实验课题改造的过程中,人们会提出多种方案,可以从中“择优录取”,形成新的实验课题。如全国闻名的李吉林“情境教育”实验,就是从当初的小学语文情境教学发展到其他学科的情境教学,而后顺其自然地发展到整个小学的情境教育,现在的情境课程开发也随着情境教学、情境教育的实验向前推进、发展。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7

关键词:茶叶市场营销学;实践能力;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15.090

随着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茶叶行业步入跨越式发展阶段,茶叶企业对既懂专业又擅营销的复合型人才需求激增。为顺应市场需要,全国各大开设茶学专业的高校都陆续开设《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作为茶学专业的必修课,《茶叶市场营销学》立足于茶叶行业,把市场营销的核心理论运用于茶产业发展,在整个专业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从性质上看,《茶叶市场营销学》是一门边缘性、交叉性较强的应用科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但由于茶学专业学科面相对较窄,同时受我国茶产业发展起步晚因素的影响,目前各高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教学内容滞后、教学针对性不强、教学方法单一,严重影响了教学效果,更不能满足现代茶业发展对高素质复合型营销管理人员的需求。本文针对目前《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目标,提出具体的教学改革建议,对于培养茶叶企业需要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1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教学内容陈旧,与行业实践脱节

一方面,教学内容与选用的教材有很大关联性。现今众多茶学兄弟院校的教学用书比较单一(安徽农业大学姜含春主编),教材内容理论色彩较浓、茶叶行业经典案例分析少,且因教材版本较旧(最新版本2010年版),与目前市场实际现状有很大脱节。没有一本相对经典和统一的教材,不仅影响教学质量,也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一门课程对学生的吸引力、启发力以及对课程的认同感。另一方面,《茶叶市场营销学》教学内容设置主要是参考市场营销学的内容架构,涉及市场营销的全模块,如营销的基本理论、营销常用策略等,教学内容稍显固化,然而茶叶企业为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营销环境变化而创新的营销策略没有体现在教材中,尤其是在“互联网+茶叶”发展迅猛的大环境下,客户体验营销、新媒体营销、互联网营销、茶叶金融、茶叶拍卖交易所等方面的不足尤为突出。与此同时,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茶叶企业对高校学生的专业岗位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已有的教学内容相对来说比较落后,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已然不能满足职业岗位和实际工作的需求。

1.2教学方法固化,学生学习兴趣缺乏

目前许多高等农林院校的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是茶学、茶文化及相关专业的必修课,课程实践性强、应用性高,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尽管已经采用多媒体授课,但教学方法固化问题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教师只注重教,学生被动学,互动少、实践少,学生感受与教学效果无法顾及,无法改变“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现状;二是教师授课方法、水平有待提升,不符合互联网时展需要,大多数教师依旧沿用“理论+案例”模式,虽然有些教师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采用了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项目导向法等,但这不足于在短期内改变学生从“要我学”到“我要学”主观学习意愿;三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育和引导,采用任务驱动,强调动手能力的训练只是疲于形式,积极响应的学生很少,多数学生依旧很冷淡;四是最前沿的营销理念、策略和技巧在茶叶行业的应用难以植入课堂,这是因为现行的教学管理制度、考试等都相对固定;五是任课教师大多缺乏企业内实践经验,这样造成多数都是从学校到学校,而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茶叶企业营销专家因为各种客观原因难以聘任,这些问题不改善,难以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2基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

2.1建设“双师双能”师资队伍,引领实践应用

目前讲授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师大多是从学校到学校,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对于实际教学,却不仅需要扎实的理论功底,还需要教师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因此从改善师资队伍现状的层面,可以在两方面做出尝试:一是专业教师“造血”,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和茶叶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寻找和接受行业基层等单位指导实践,同时,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培养活动,如校企联合培训班、短期进修班、标杆企业考察参观等;支持并提供机会、平台为青年教师独自或合作进行茶叶产业创业活动。二是建立实践学习“微”课堂,定期邀请有实践经验的茶叶行业协会专家、优秀茶叶行业企业家、营销高管等开“堂”讲学,并聘请优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并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形式的座谈会或实践指导会等。通过多形式、多途径建设“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引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应用。

2.2课内教学,提高实践认知

2.2.1丰富教学内容,理论联系实际

教学中时刻关注国内外学科学术与茶叶行业发展动态,及时把全新的学科观点与茶叶行业“突出”事件引入课程,并加以深化应用,做到重前沿知识的宣贯与行业实战应用,便于确保茶叶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能够快速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另外,不局限在只参考目前的教材,要求教学中不断收集和关注新思维、新观点、新政策,不断关注茶叶行业的发展变化,专业及时优化和调整教学内容,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应用性,保证理论与实战的强强联合。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8

一、全年工作总体回顾

在市林业局和上级业务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市森工(油茶)局在推进油茶、毛竹两大产业、招商引资、行业管理及机关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

全市完成新造高产油茶林11.01万亩,是历史上最多的一年。在圃苗木5226万株(含今年新嫁接数和去年留床二年苗),占全省的38%。我市油茶产业发展在全省处于领先位置。在深圳举办的2011油茶产业招商推介会上,签约油茶产业项目17个,签约资金15亿元。

毛竹产业初步实现“三个根本性转变”,呈现出后发优势,产业富民效应增强,产业招商成果丰硕。在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期间举办的招商推介会上,签订竹产业项目11个,引资额度17.9亿元。

招商引资工作在去年引进油茶产业项目落户区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引进了“富晒皇菊种植加工”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明月山。

行业管理工作,服务与监督并举,林业公路项目建设全面完成。机关建设以服务产业发展为中心、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动力、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重点、以“十要十戒”活动为抓手,工作作风有了新变化。

二、主要工作情况

(一)、油茶产业

1、苗木生产:全市在圃(去年留床)二年生苗2785万株,其中,中心城区1365万株。今年新嫁接育苗346亩,嫁接数量2441万株,其中,中心城区208亩,嫁接数1526万株,共有23个育苗单位(户)开展了油茶育苗,主要分布在渥江、芦村、彬江、西村等乡镇,育苗质量均达国家标准并普遍好于往年,通过努力,今年争取到省定点育苗指标350万株。

2、苗木调配:协助市政府调拨一年苗44万株,二年苗55万株,容器苗50万株免费供给各项目县造林。

3、油茶种植:截止4月底,全市完成油茶造林11.01万亩;其中中心城区3.36万亩。至12月20日,今冬全市油茶造林整地7.3万亩。

4、基础服务:草拟了《油茶产业升级年工作方案》、《油茶产业三年升级战工作方案》、参与“产业富民工程”调研,并起草调研报告。制订《2011年油茶产业考核办法》等,组织相关人员对中心城区育苗质量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督查。

5、绩效评估:与省油茶办一起对项目县进行了绩效考评。现代农业油茶产业示范县(全省21个、我市5个),分列全省前十名的有4个暨、、、分列全省第2、3、7、8名。

6、科技推广:我局实施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油茶育苗项目通过国家验收。协作的省林科院油茶低改项目也通过科技部验收。市本级油茶施肥试验项目正在实施。协助福建林科院到我市进行科研取样,协助国家林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对我市油茶进行定点监测。

7、学习考察:陪同或接待国务院办公厅督查室、国家林业局宣传办、等到我市考察油茶产业,同时,派出2人带队,组织项目县技术人员到福建参加国家林业局人才交流开发中心举办的油茶产业发展重点县建设学习班。

8、技术培训:协助由中国林学会、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在举办的“油茶实用技术培训班”筹办工作。协助省油茶办在我市8个项目县进行的“油茶修技整形”实地培训,全省开训仪式在我市高安举行。

9、示范带动:我市出席了在广东梅州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现场会”,会上,国家林业局授予我市星火农林科技油茶基地为“全国油茶科技示范基地”(全国19家),授予青龙高科、御润坊“全国油茶产业重点企业”(全国43家)。

(二)、毛竹产业

为加速竹产业发展,竹产业办加强了领导,充实了新的力量,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1、编制完成《2011年农业重大产业重点工作安排(竹产业)》、《2011年市<政府工作报告>工作任务分解表(毛竹产业部分)》、《2011年农业重点项目落实责任表(竹产业)》、《竹产业三年升级战推进工作方案》、《2011年度竹产业升级年工作方案》、《竹产业升级年工作考核检查办法》、《2011年市毛竹产业目标任务及实施方案》、《市2011年毛竹产业目标任务分解表》、《市林业局2011年竹产业工作考核考评办法》、《国家林业局竹产业2011年-2020年规划》(市数据)、《2011年度林业发展专项资金毛竹特色产业项目实施方案表》(市部分)、《市“十一五”林业龙头企业的科研项目情况表》和《市毛竹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新调整数据样表制作和基础数据的收集准备工作。编制完成《市竹木产品年度报表》报市林业志办公室。

2、10月15日至19日,以“弘扬竹文化、低碳我先行”为主题的第六届中国竹文化节在成功举办,在大会执委会活动组织部直接领导下,我局承担了开幕式、竹业博览展销会、新闻会、竹文化节颁奖会及竹产业发展培训等任务,取得了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实施工作。所做工作得到了领导和来宾的一致好评。在市委、政府召开的总结表彰会上,我局有4名同志受到市委、政府表彰。

3、参加市委统一组织的“产业富民工程”之一的毛竹产业调研,并完成调研报告。

4、对市二届政协六次会议第63号提案进行答复,并与提案人见面沟通,提案人非常满意。

5、按月调度汇总竹产业升级年主要数据,并及时上报市农业重大产业升级办。

6、参与国家林业局林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对我市冬笋质量的抽样监测。

(三)、产业招商

1、积极参与油茶产业招商引资活动,协助我市于4月29日成功的在深圳举办了(深圳)油茶产业招商推介会。油茶产业项目签约17个,签约资金达15亿元。

2、引进的“富晒皇菊种植加工”项目,在明月山和工业园区分别建立了种植基地和加工基地,顺利通过了市外向型经济工作考核验收。

3、抽派一名精干力量到市林业局招商办专职从事招商引资服务工作。

(四)、行业工作

1、抓好林化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工作,加强了对松脂采集的监督管理。

2、参加了全省松脂采割工作会议,制定了“市松脂采割管理办法”,待上报审定。

3、派员对宜丰、的松脂采割工进行了技术培训。

4、完成了全市“林业产业年鉴”的编纂工作。

5、在市林业局领导下,对全市木材加工利用情况进行了调研,向市政府递交了“市木材流通有关情况的汇报”。

6、林业公路通达工程,批准立项26公里,项目全部通过省局的验收。林业公路示范路建设项目得到省森工局批准立项,建设单位获得10万元建设资金补助。

7、组织了对林业公路硬化工程项目及全市林区防火与营林道路基础数据的采集、统计申报工作。

8、出席了在浙江义乌举办的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暨第四届中国义乌国际森林产品博览会。参与馆的筹备及招展任务。青龙高科等企业的产品在国家主题馆展出。

9、在林产工业发展论坛上,全省13篇优秀论文中,我局占有5篇。

(五)、企业拆迁

1、由副局长漆永华同志在一线长期驻点林建拆迁现场,与企业留守人员一道深入职工家庭,聆听群众的倾诉,及时发现苗头,化解了大量的纠纷矛盾。二线人员把握好政策关和手续关。坚持“一事一议”政策,以拆促迁。妥善处理遗留问题,既坚持原则,又灵活掌握。

2、为120户职工办理了拆迁及购房手续,占应搬迁162户的74%。争取了3户廉租房指标,安排给林建公司经济困难的拆迁户。

3、在处理遗留问题中,为5名职工办理了置换身份手续并领取了经济补偿。

4、做好全市森工企业及市直森工企业改制的汇报材料及各项报表等。

5、严格规范操作森工改制资金专户经费使用及审核工作,做好拆迁收付款和证照手续办理工作。

(六)、机关建设

以开展“创先争优”、“产业升级年”、“发展提升年”等活动为契机,全面提升机关建设。

1、加快机关干部职工能力和作风升级。严格落实《2011年度市森工(油茶)局学习计划》。举办了“让身边的老百姓说共产党好—追思贾克玖同志先进事迹手记”、“向杨善洲同志学习活动”、“我为产业升级献一策”等专题学习,做到人人都发言。召开了领导班子“如何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民主生活会、组织收看了“感动中国”、警示教育片“落马的县官”等节目,组织机关干部职工前往正邦集团油茶林基地、飞宇、松涛竹产业企业参观学习和甘坊林场毛竹林实地学习。

2、完成了市直机关工委对我局“创先争优活动暨党建工作管理”的考评工作和党员承诺、领导点评和群众评议等工作。组织干部职工参加了建党90周年歌咏大赛。并派员参加了市委组织的“三同四民”活动。

3、积极配合油茶、毛竹产业办,做好上传下达,协调内外,重要情况准确报送。

4、协助央视7套、日报、电视台等媒体做好我市油茶、毛竹两大产业发展相关情况的宣传报道。向国家油茶产业办及时报送我市油茶产业发展相关信息,在中国绿色时报、中国经济导报、省林业产业网、日报、赣西晚报、林业信息等有关媒体及相关网站发表有关报道26篇。

5、5月6日,我局办公搬迁新址,各办公室桌椅等全部更新,并增加了电脑等设施,办公条件大为提升。

6、在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我局干部职工的人员待遇问题得到市领导和编办领导的理解和关心,全体在册人员已全部按财政全额补助人员管理,解决了这个干部职工多年期盼解决的遗留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拆迁任务繁重,情况复杂,工作量大,拆迁进展相对较慢。

2、机关人员素质、能力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2012年工作打算

1、继续抓好高产油茶基地建设,抓好苗木质量管理。督促相关县(市、区)完成市里下达的任务。

2、继续通过实施毛竹资源培育、产品加工贸易、竹文化以及基础支撑四大体系建设,加快毛竹产业发展。

3、继续加大产业招商力度,做好企业、大户和重点项目的跟踪和服务工作。

4、继续加大林建公司拆迁工作力度,采取有效措施和多种办法,加快拆迁进度。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9

云南省图书馆馆藏地方文献2128种及地方志318种,多年来省图书馆利用这一馆藏优势,进行参考咨询及开发利用,曾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一、通过编制《馆藏云南省农林水利地质矿产经济作物资料索引》,为云南省国土规划单位开展国土资源调查、进行国土规划提供了资料,找到了一些历史依据。通过查找旧期刊及近代出版物,编制了关于1949年以前的林业状况的二次文献,提供了一些难以见到的林业资料,如郝景盛的《云南林业状况》、何弘德的《云南造林问题》、唐铭平的《云南林业之初步改进》及江爱良的《防护林带在改善滇省企业气侯方面的功效》等文章,通过援引数据进行对比,使人们发现生态问题越来越成为云南在林业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重要问题,如何正确处理好资源开发与资源保护利用问题至关重要。随着有的地区对林术的乱砍乱伐,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云南有很多经济林木如楠、樟、红椿、阴沉杉等,失去了生长环境,日益稀少;特别是有的地区只顾采伐,不封山育林,植被随之减少,土地面积日益扩大,水土流失严重,农业上的自然灾害时有发生;有的地区由于失去森林涵养水源,人畜饮水也十分困难。因此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同时也关系到整个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这类关系到民生的问题,理应作为战略问题引起有关部门在国土规划、环境保护中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加以解决,才能促进社会生产,使整个经济及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二、30年代,著名学者费孝通先生来云南玉溪等三个县考查后,张朝烺、何毓芳、李文麟、杨成汉、王人吉、袁焕、彭启瑞、严德一、张桂元、喻明高、李培人等批经济社会学家,先后来云南,分别对50多个县进行了县情考察,并写成了《视察XX县实业报告》发表于《云南实业公报》第二期至第五十三期。这是一批有价值的经济资源资料,可以印证某些现实问题。前几年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及安宁市党政领导论证安宁的现状及发展,我们及时提供了《云南实业公报》第七期所刊载张朝烺写的《视察安宁实业报告》,使之通过对历史的回顾,找到了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明确了在保证农业大幅度发展的前提下,应从冶金、盐磷化工、地下热综合利用、开发旅游资源等方面进行发展,这既理顺了规划的头绪,又以历史资料为依据,论证了其可行性,从而在战略决策上有了依据。从这一事例,我们认为,如果有人就这些资料汇编印行一本《云南县情历史资料》,对各县掌握本县经济资源及优势并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是可以作某些参考并有所启迪的。

三、烟、茶、糖是云南经济的三大支柱产业。但以云南的茶叶来讲,从过去乃至现在,品种虽然多,却存在一个初级化的问题,既制约着云南茶业的进一步开发利用,也直接影响着市场问题。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市场越来越成为制约茶业资源开发的瓶颈环节。初级化的产品便无法拓宽市场,比如“滇红”就不像“祁红”那样受到人们的青睐,这不是因为“滇红”的品质不好,而是从选制到包装都赶不上“祁红”,于是云南红茶在市场竞争中就超不过祁门红茶;云南绿茶也仅停留在中档茶的层次上徘徊,没有新的突破,未能批量地打人国际市场,换取巨额的外汇。要改变这一现状,为云南茶业营造一个良好的经济环境,首要的是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增加市场的竞争力,扩大市场占有量。只有从根本上改变产品的初级化,才能培育新兴优势产业,增强产业自我发展的能力,最终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要做到这些,就应着力在恢复生产传统名茶上做文章。通过查考《滇南新语》、《普洱茶记》、《滇海虞衡志》、《滇南杂志》、《滇事拾遗》、《顺宁府志》、《昆明县志》等文献及解放前沈沉所写的《滇茶产销》、徐方干写的《滇红产销之研究》、罗绳武写的《滇茶贸易问题》等文章,找到了印证恢复传统名茶“女儿茶”、“十里香”、“老苍茶”、“黑条茶”、“坻垆茶”、“顺宁棋枪”、“蛮糯白尖茶”等产品的信息资料。近年来一些茶厂由于受这些资料的启迪,转换经营机制,进行产品更新,精制出一些高档茶,如勐海的“银毫”、“特级滇绿”;临沧

的“银毫”和“剑毫”等,一般都具备了上述传统名茶的色、香、味,呈现出“其色莹碧,清香如荷,回味甘甜,沁人心脾”的特质,与“狮降龙井”、“碧罗春”、“铁观音”等相比较,堪称“殊无逊色”。但由于在包装上不甚讲求,仍然是“产在高原人未识”,未能大量进入国际市场。据说贵州的“安酒”虽然“味醇酽,后劲大”,原来在销售上却很不起价,后来借鉴于当地傩文化——“地戏”的面具,把人们喜闻乐见的三国历史人物的“脸壳”用梨木精雕细刻,套装在安酒瓶上;或用陶土烧制成“脸壳”酒罐,并配上蜡染广告,结果使每瓶酒从六七元卖到148元,而且还畅销到韩国及日本。云南的茶叶包装,是否也应以新颖和别具乡土气息的装璜设计取悦顾客,从传统民族文化上另辟蹊径?如地下出土文物“牛虎铜案”的造型,就是个很好的包装题材。又如是否可搞点仿古装帧,精制织锦的“云环套”,下装茶叶八小盒,上盖一本线装《钱南园颜体枯树赋》法贴,既是名茶礼盒,又是书法艺术鉴赏精品,自然高雅别致,应有与安酒殊途同归之效。

另外要通过新闻传媒,借助于电视、广播、报纸为云南茶叶做广告,通过宣传介绍,将有裨于滇茶之畅销并在国际市场上争取席之地。至于云南的糖业,刘白爽所写的《发展云南糖业》、《云南糖业的前途》等文,都力主要扩大甘蔗的种植面积,而且通过科学管理确保稳产高产,从而保证制糖企业能够吃饱,彻底改变停机待料的状况。在经营管理机制上,主张要打破条块分割或行业分割的格局,建立新型的蔗糖联合企业或股份公司,在行业内部实现农、工、商、科、运、服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管理体制,各司其能,协调发展,这样才能使企业正常运转。这样一些见解和近年来几次召开的全省蔗糖工作会议精神是吻合的,在着力发展规模经济的今天,是不无参考价值的,说明地方历史资料也并非“故纸堆”,认真加以发掘,同样可以为现实服务。

四、讲到扶贫,清代冯祖绳曾写过《救贫捷法》,算是云南较早的扶贫资料,由于历史的局限已为陈迹,谈不上有多少现实意义。但众多的地方志中,也不无可借鉴者,如侯永钦纂修的(咸丰)《邓川州志》中,就讲到当地农民除种粮食外,还“家养四牛,日作乳扇二百张,八口之家,足资俯仰矣”。今天如果每户仍养四头奶牛,每天也作两百张乳扇,按现在的市场价格,每对乳扇两元钱,月收入可达五六千元,一年下来就相当可观,且不说脱贫致富奔小康,至少改善一下生活是完全可以的。关键还是要有人这样想并且去做。看来要脱贫还有个转变观念的问题。过去冯国楣先生曾写过《滇东南部桐油栽培概况及改进意见》,但由于当时客观条件的限制未见诸实施,这一意见在今天如能为曲靖地区某些山区县乡所重视并采纳,仍不失为一条脱贫致富的途径。贵州、湖南由于发展桐油树的种植与桐油籽的加工,为国防工作作出了贡献,也收到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几年以来为了发展土特名产,通过查考《植物名实图考》、《蓍曝杂记》、柳崖外编》、维西见闻录》、《南园漫录》、《滇略·产略》《昆明近世社会变迁考略》、《云南茶花小志》等,为田七、虫草、香菇、竹荪、松茸、人工菌等的培植,荸荠、茨梨的加工,乳制品的保鲜,名花的栽培,火硝的熬制等找到了所需资料,为一些贫困山区县乡人民脱贫致富出了一些点子。

五、论及本土饮食文化,通过检索地方文献,对于老字号推出过的滇味菜肴,也能大体知其崖略。像昆明的滇味菜肴,早在清朝光绪年间,已形成独特的地方风味,当时云贵总督李经羲的跟官大厨师已在菜海子开设酒楼“玉春园”,不久相继出现了“临春园”、“第一楼”,虽然也分“燕翅帮”、“蒸炸帮”,但都以滇味驰名。除擅办烧烤席、鱼翅全席、海参全席外,还以做旧式“三冷荤、四热吃、四座碗、八小碗、十二围碟”及新式的“十大件”见长,每道菜的配料、烧法、火色不仅与外省不同,在色、香、味上也别具一格。在承包整桌筵席的同时,为了方便顾客,招徕生意,还兼售小锅现炒云南名菜,如美蓉鱼翅、锅巴海参、红烧鸽蛋、鸡腰竹生、什锦冻鱼、凉拌鱼肚、锅贴乌鱼、酱汁鸡腿、鸡丝虎掌、口蘑面精、火腿乳饼、糯米鸡、鱿鱼卷等。至于蒸菜则以“新春园”为代表,除卖小笼蒸猪肉、蒸排骨、粉蒸鸡、蒸肥肠、蒸羊肉、蒸羊拐外,还兼售金线鱼、豆豉鱼。再说昆明的烧鸭,则以“双合园”烤得最好,驰名全城,其特点是鸭子壮而且嫩,因用松毛细火烘烤又善于掌握火色,每只烧鸭黄而酥脆,透心而不焦,绝无夹生浸血的次品这些滇味菜肴,经历多年烹饪出售,不断改进,更臻精美可口,其技艺为云生园、福顺居、鼎兴等饭店继承下来。至于昆明的风味小吃,从地方文献中也可得知,文明坊脚张寿羽家的包子,藩台衙门前董琼家的馄饨,文庙直街前郑干臣家的肠旺面,武成路上的都督烧卖,玉龙堆前的羊血米线,均各具风味,人们品尝时无不赞其美好,为省垣的饮食文化增色。

在地方文献的整理及开发利用当中要见成效,一般要注意做到三个结合

一是要把展示馆藏地方文献及其开发、利用,与本地区深化改革发展经济结合起来,即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本地区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

二是进行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要与抓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结合起来。

三是进行地方文献的开发利用,要把日常的流通阅览、参考咨询与有关单位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特别要通过横向联系,了解信息,掌握有关单位专家学者所承担的课题及项目,进行跟踪服务,充分发挥馆藏优势与之配合,协同完成任务。

茶文化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篇10

××县是××省茶叶六年夜主产区之一,现有茶叶面积10万亩,产量*万吨,产值*亿元,从事茶叶出产、加工、发卖的农户达*万户、茶农*万人,分袂占全县农户和农业生齿的*%、*%。近年来,我局当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一茶二竹三旅游”的成长计谋,强化品牌意识,阐扬本能机能浸染,精心指导,全力运作,扎实开展“××”红茶品牌建树工作,为

绿色经济强县培植作出积极进献。

一、调研到位,当好参谋

品牌是无形资产,是区域性特色产物的焦点竞争力。“××”为××三年夜之一,具有“喷香高、色艳、味浓”的品质特征,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就远销欧美市场,深受消费者青睐。面临全县培植××绿色经济强县的成长定位,工商行政部门要做些什么,该怎么做,始终是我局工作的起点和工作的重心。为此,我局多次召开会议研究,普遍听取各方面定见,一致认为,加速“××”品牌建树力度,让“喷香酒”走出“深巷”、走向宽敞宽年夜旷达市场,是我局处事全县工作年夜局的主要工作。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切茶产区、茶叶出产企业、茶叶经销企业调研,体味情形,摸清实情,先后向县委、县政府呈送《以茶为打破口,全力打造××茶叶品牌》、《对以地舆标识表记标帜注册“××”证实商标的思虑》等专项调研陈述,为县委、县政府的抉择妄想供给依据。2007年3月以来,县委、县政府多次召开公会议,研究茶叶品牌建树工作,抉择实施商标品牌计谋,提高茶叶财富的市场竞争力,指定县茶叶手艺推广总站为证实商标的申请注册人。“××”红茶品牌建树工作进入了本色动作阶段。

二、宣传到位,营造空气

品牌建树涉及方方面面问题,首先要解决的是人的思惟不美观念问题。部门茶农,甚至部门茶叶出产、发卖企业业主对品牌意识斗劲稀薄,认为建树品牌是政府追求政绩的需要。我局组织专门力量深切茶叶出产、发卖一线,宣传注册地舆标识表记标帜证实商标的主要性、区域品牌的带动效应、“××”所具有的非凡品牌价值;宣传商标常识及相关的法令政策。今年2月份以来,我县工商局局长率领相关科室工作人员,深切全县40多家茶叶出产、发卖企业开展宣传,与企业负责人共商茶品牌建树问题,晋升企业建树品牌意识。多渠道、多形式宣传“××”红茶。我局在县政府广场举办年夜型咨询勾当*场次,出年夜型宣传专栏6期,召开各类打造品牌的座谈会、交流会、品茶会9场次,举办培训班*期,开展“××”中学生征文角逐*次,印发宣传材料,对“××”红茶进行普遍而集中的宣传,让××的泛博茶农、茶企、茶商以及社会各界人士熟悉证实商标的主要性,体味“××”的特有品质,营造“品牌兴茶”、“品牌惠农”的精采空气。同时指导县茶叶总站和茶叶出产企业不竭加年夜对外宣传力度。组织企业在外设立专卖店、加入各类茶博会,在各级电视台、电台及各类报刊媒体、互联网上刊登宣传广告,在全国有关年夜中城市、公路干线设立年夜型广告牌,扩年夜“××”影响力。近年来××县已投入六千多万元用于证实商标的宣传和推介。

三、运作到位,积极作为

建树品牌,重在作为,重在运作。今年4月,市工商局率领到××县指导“××”品牌进级工作,并向省工商局和××市政府作了具体陈述请示,获得了省工商局和××市政府的充实必定。自此,“××”品牌建树工作进入本色操作阶段。我局高度正视,投入年夜量人力、物力、财力,积极作为,勇担重担,确保品牌建树工作顺遂进行。一是成立“××”品牌建树工作率领小组,由局长担任组长,党组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任成员,增强了率领力量。二是拟定下发了《××县工商局行政指导“××”建树驰闻名商标工作方案》,明晰了“××”争创品牌的目的意义、方针使命、时刻要求、具体轨范,并由县政府批转执行,力争使“××”2009年被举荐认定为××省闻名商标,2010年被举荐认定为中国驰誉商标。三是成立挂点联系轨制,全局22名中层以上干部分袂与22家红茶出产企业挂点联系,实施一对一指导。四是增强与商标事务所的联系与协调,把握申报内容、申报轨范,积极向县委、县政府反馈申报过程中碰着的问题,当好参谋助手。五是普遍收集证据资料。我局抽调四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证据资料收集工作,由局党组四位成员带队,深切各乡镇、村场、茶叶出产企业、茶农以及有关部门收集有关资料。在时刻紧、使命重、人手少的情形下,他们战胜坚苦,忘我工作,在短短的时刻里,于6底和8月底完成了“××”申请认定××省闻名商标、中国驰誉商标的材料筹备和举荐上报工作。

四、指导到位,确保质效

茶农和茶叶企业的积极性、自动性若何,事关建树品牌工作的成败。因为茶农处于分手出产经营状况,年夜部门企业处于起步创业阶段,他们对品牌意识还不够强,树立培育品牌的体例手段不够多。为此,我局增强指导,精心扶持,促进企业规范经营打点。我局拟定下发了《“××”地舆标识表记标帜证实商标注册行政指导方案》、《“××”证实商标使用打点轨则》,以及使用地域规模、标识设计、产物品级执行尺度等一系列相关方案材料。重点是严把“六关”。

一是严把产物质量关。好的质量是品牌持续唱响的保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