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宣传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9:20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1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一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计生委,xq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016年4月26日是第9个“全国疟疾日”,宣传主题为“消除疟疾:谨防境外输入”。为做好今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推进《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的实施,现将有关工作要求如下:

一、加强领导,做好宣传组织工作

近年来,我国疟疾疫情持续下降,疟疾报告病例以境外输入为主。2014年境外输入病例占疟疾报告病例总数的98%,防范境外疟疾输入,防止二代病例发生是今后疟疾防治工作重点。各地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紧密围绕宣传主题,制订宣传计划,组织开展宣传活动。要利用“全国疟疾日”的契机,向当地政府汇报消除疟疾工作进展,研究解决消除工作中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要积极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媒体,创新宣传方式,有针对性地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尤其要加强对出国经商、旅游和务工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宣传,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增强患者及时就诊、配合治疗的意识,谨防境外感染,减少境外输入病例。(宣传核心信息见附件,宣传短片可从我委网站下载。)

二、加强协调,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商务、出入境检验检疫、新闻出版广电、旅游等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认真落实《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各项防控措施,特别要加强输入性疟疾病例管理。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要按照《传染病防治法》要求,认真做好病例发现、诊断、治疗、报告和疫情处置工作。各地应当结合爱国卫生运动,清除蚊虫孳生场所,杀灭蚊虫。

三、加强培训,提高消除疟疾工作能力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结合防治宣传活动,组织疾控机构和医疗卫生机构的技术人员开展消除疟疾相关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做好每一例病例的调查核实和资料整理,不断提高镜检技能、血片制作、病例复核及疫情处置能力,推动消除疟疾考核评估工作。

请各省(区、市)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认真总结本地区“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开展情况,于2016年5月底前将书面和电子版报告(含视频、照片、宣传画等材料)报送我委疾控局。

联系人:血吸虫病和地方病预防控制处胡xx

电 话:xx

传 真:xx

邮 箱:xx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二

为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2017年全县实现消除疟疾的目标,根据原卫生部等十三部委联合下发的《中国消除疟疾行动计划(2010―2020年)》(卫疾控发〔2010〕47号)精神及《广东省消除疟疾实施方案》(粤卫〔2010〕182号)的目标和要求,为明确我县消除疟疾的任务与措施,落实各部门职责,保证各项目标的顺利实现,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疟疾流行区分类

博罗县属于疟疾流行区,为二类县。

二、实施范围及时间

项目实施范围为全县17个镇;实施时间为2011年3月1日―2017年6月30日。

三、任务目标

(一)总目标。

到2017年,博罗县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二)阶段目标。

2011年,博罗县疟疾发病率为1/万以下;

2012-2016年,博罗县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7年,博罗县通过消除疟疾考核验收。

四、策略和措施

全县范围内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性防治策略,防止发生输入性病例引发的本地感染病例,重点提高病例监测的准确性,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每年对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三热病人)血检数不低于辖区人口数的1‰(要求全县血检数每年1000份),5-10月血检数不得少于全年血检总数的80%(即800份),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传染源控制和管理。

1、及时发现病例。

各医疗卫生机构要按要求做好“三热”病人的登记和疟原虫血片镜检工作。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人民医院和各乡镇卫生院配备疟原虫血片镜检所需器材,要求均能够开展发热病人血片镜检,实现对所有疟疾病例的实验室检测。

1.1血检对象:临床诊断为疟疾、疑似疟疾、不明原因的发热病人,即“三热”病人。特别注意流动人员中的发热病人。

1.2血检负责单位:由医疗单位负责就诊人群的诊断工作,对“三热”病人血检阳性,建议到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血检确诊。血检工作由各镇卫生院负责。每月6日前将上月“三热”病人疟原虫血检统计表(附件2)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疫情报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的规定,加强疫情报告管理,提高疟疾网络直报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2.1报告对象: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诊断的所有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

2.2负责单位及报告人:各医疗卫生单位执行职务的人员(包括乡村医生和个体医生)。

2.3报告方法及要求:发现疟疾病例要在24小时内实现网络直报。

3.病例核实。

3.1负责单位:博罗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2核实方法:在病例网报后3日内进行流行病学个案调查,填写《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和血片复核。对不能用血检确诊的网报病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采集滤纸血,送省疾控中心进行流行病学确认和基因分析。如为输入性病例者,若输入地为本省,通知输入地县(区、市)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开展联合流行病学调查;若输入地为境外,通知入境口岸所属检验检疫机构协助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4.规范病例治疗。

4.1治疗对象:按照《疟疾诊断标准》(ws-259-2006)确认的所有疟疾临床诊断病例和实验室诊断病例以及符合抗疟药试治要求的病例。

4.2负责单位:所有病例的服药由其所在镇临床医生负责。

4.3治疗方法: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规范治疗,对符合抗疟药试治要求的病例进行试治,对试治有效者完成全程治疗。对所有疟疾病例应当由镇防保人员或村医进行全程督导服药,住院病人由护士督导用药,督导者做好督导服药记录。

5.休止期治疗。

包括休止期根治和休止期服药。

5.1治疗对象:上一年发现的所有间日疟病例及病例的全家及四邻。

5.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和镇卫生院。

5.3治疗方法:对上一年间日疟病人进行休止期根治;对间日疟病例的家属及四邻人群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休止期服药。治疗按照《疟疾防治手册(第三版)》及原卫生部制定的《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实施。所有根治和服药对象应由镇防保人员或村医进行全程督导服药,督导者做好督导服药记录。

6.疫点处置。

6.1疫点定义:发现疟疾病例并有传疟媒介生长的自然村或居民点。

6.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6.3疫点处置措施:

病例搜索:对疫点内所有居民进行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血片镜检或者快速诊断试条(rdt)筛查。

杀虫剂灭蚊:疫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浸泡等灭蚊措施。

保护易感人群:对疫点范围内的居民,应根据《抗疟药使用原则和用药方案》进行预防服药。

追踪观察:对疫点内的居民,凡出现类似疟疾发热的患者,应及时进行血检。定期对疫点居民进行一次访视,观察有无继发病例,一般观察一年,对疫点内出现的患者及时给予治疗,必要时再进行一次灭蚊和预防服药。

(二)加强媒介控制

1.1范围:全县范围,以农村为重点

1.2负责单位:各镇人民政府及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镇卫生院防保科。

1.3内容和方法:

降低蚊虫密度:

(1)环境整治:结合爱国卫生运动和新农村建设进行有针对性的环境改造与清理,如清理洼地积水、疏通沟渠、改厕、建公共垃圾池和间歇灌溉等,减少或清除蚊虫孳生繁殖场所;提高防蚊意识,大力鼓励全民使用纱门纱窗等防蚊设施,宣传、引导群众改善室内通风条件,改变室外露宿习惯等。

(2)科学灭蚊:在所有疫点根据媒介蚊虫的生物学特点和疟原虫虫种,科学开展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和蚊帐浸泡灭蚊等,降低蚊虫密度。

个人防护。

(1)开展健康宣教,提高居民的防蚊意识。

(2)提倡居民在疟疾传播季节使用驱避剂、蚊香、蚊帐、纱门、纱窗等防护措施。

(三)加强健康教育。

1.1受教育对象:公众、中小学生和大型工地建设者等。

1.2负责单位:县健康教育所、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各乡镇卫生院、旅游、教育等部门。

1.3健康教育内容和形式。

1.4每年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印制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5000份,提供给教育、公安、旅游、医疗等部门进行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其中重点于每年5―10月份进行疟防知识宣传教育,电视宣传于每年5月与8月开展,以4次/天的频率进行播放宣传。

公众疟防宣传教育:结合每年4月26日“全国疟疾日”,重点于5-10月开展疟防宣传教育,采取报纸、广播、电视、互联网、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疟疾防治知识和国家消除疟疾政策,提高居民自我防护意识和参与疟疾防治工作的积极性。

中小学生健康教育:由教育部门负责对辖区内中小学健康教育进行部署和安排,疾控中心加强对中小学健康教育的指导。所有中小学校应结合健康教育课或者主题班会活动,每年开展一次疟疾防治知识健康教育,并通过发放规范性宣传教育制品等方式,向家庭宣传相关防治知识。

社区宣传教育:在县人民医院候诊大厅、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大型工程建设工地等场所设立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栏,张贴疟疾防治知识宣传画,定期更新宣传内容;同时向就诊病人及施工人员发放疟疾防治知识宣传资料。到2020年,全县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中小学生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达到90%。

(四)加强流动人口疟疾管理。

1.1对象:出、入疟疾高流行区的流动人员。

1.2负责单位: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旅游、教育、公安等部门。

1.3内容和方法:

建立健全信息通报制度:

(1)多部门协作机制:建立卫生和计生、教育、公安、旅游等部门流动人员疟疾防治工作机制,加强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与工作交流。

(2)信息通报制度:县卫生和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与教育、公安、旅游等部门的协调和与上级部门的沟通,及时掌握出入本地区流动人员的动态。

加强出境人员疟防知识宣传和防护。

加强入境人员疟疾筛查:

(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返回居住地的境外输入疟疾病例以及居住地周围人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对相关人员特别是同批集中入境人员进行追踪随访和疟防知识宣传。

(2)旅游、公安等部门应及时提供相关人员信息,协助卫生和计生部门做好入境人员疟疾防治相关工作。

加强境内流动人口疟疾防控:

(1)在疟疾流行区建设大型工程,建设单位应当为施工人员提供蚊帐等必要的疟疾防护用品,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并配合县疾病预防机构做好疟疾防控工作。

(2)流动人口疟疾病例实行属地化管理,病例由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3)公安、卫生和计生等部门应当密切配合,做好流动人口疟疾病例追踪、重点人群筛查和相关信息沟通等工作。

(五)完善疟疾监测检测网络。

1.1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对所有网络直报的疟疾病例(包括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和疑似病例)的血片进行复查。并抽查至少5%的发热病人阴性血片。

1.2各级实验室应当定期进行技能考核与质量控制,确保实验室网络正常运行。

1.3监测点的选择与分布。

负责单位:全县各医疗卫生机构及各镇卫生院。

监测内容和方法:

“三热病人”血检:各监测点要求常年开展“三热病人”血检工作,并以5-10月为血检重点时期。

(六)消除疟疾能力建设和技能培训。

1.1疟原虫血片镜检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负责疟原虫镜检专业人员,县直医疗卫生单位相关检验人员;各镇卫生院检验人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疟原虫镜检理论和操作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员负责疟原虫镜检理论讲课、实验室示教、学员实践操作和考核。

1.2疟疾诊治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发热门诊、内科、传染科等科室临床医生;镇卫生院门诊医生;所有村卫生室村医。

培训内容:包括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疟疾诊断及治疗相关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各镇卫生院负责授课。

1.3.疟疾防治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技能培训。

培训对象:县直医疗卫生单位、各镇卫生院防保人员。

培训内容:主要包括疟疾防治基本知识和消除疟疾工作相关要求和技能。

培训方法:采用培训班集中培训方式,由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教员负责授课。

五、政策和保障

(一)组织保障。

1.加强政府领导。县政府要把消除疟疾工作列入本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政府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成立消除疟疾行动协调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分管卫生领导和县卫生和计生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委宣传部,县发改局、卫生和计生局、教育局、科技工业和信息化局、公安局、财政局、文体旅游局、爱卫办等有关部门和单位的负责人组成。加强组织协调,完善政策措施,解决突出问题,确保工作到位。

2.卫生和计生部门负责协调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消除疟疾工作方针、政策、规划和措施,做好综合协调工作。

3.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负责将消除疟疾工作相关内容列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安排疟疾防治专项经费,并加强资金监管。

4.公安部门配合卫生和计生部门做好出入境人员疟疾防治健康教育、疫情监测和出入境防病管理,及时与卫生和计生部门沟通有关信息。

5.文体旅游部门负责安排多种形式的疟疾防治知识宣传。

6.教育部门负责在中小学校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传教育

7.科技工业和信息化部门负责把疟疾防治科研项目列入科技计划。

各有关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疟疾突发疫情应急处理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技术方案,依法、科学开展消除疟疾工作。

(二)机构和人员。

1.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设立县级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办公室,并设有负责消除疟疾工作的防疫科;要配置至少2名专(兼)职疟疾防治技术人员。

2.镇级:各镇卫生院要配备至少有1名专(兼)职疟疾防治技术人员。

(三)经费和物资保障。

政府财政部门根据当地消除疟疾工作计划和任务需求,将消除疟疾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按照全球基金项目管理要求,县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建立单独的全球基金项目帐号;按照国家消除疟疾计划要求,县疾控机构要合理利用各级财政安排的疟疾防治资金和全球基金项目经费,切实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管和审计,保证专款专用,提高使用效益。

(四)督导检查和考核。

1.血检质量督导检查: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所辖区镇卫生院开展1次督导,对被督导单位近3个月的全部阳性血片进行复核,阴性血片复核5%,并将血片复核情况反馈给被检查单位。

2.疟疾防治工作督导: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每季度对辖区内各医疗卫生机构开展1次督导,对现症病人管理、休止期根治、人群服药、疫点处置、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进行指导。镇卫生院每年对辖区内各村卫生室进行1次督导。

卫生和计生部门要定期组织对消除疟疾工作的监督检查,并将监督检查情况进行通报,以确保消除疟疾目标顺利实现。

3.考核评估:博罗县消除疟疾行动协调小组将会同有关部门不定期对全县消除疟疾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检查并通报。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三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疾病防治政策,根据县卫生局关于《长武县医院xxxx年消除疟疾工作计划》的通知的文件精神要求,切实抓好我镇xxxx年的疟疾防治工作,结合我镇实际,特拟定此工作计划。

一、健全成立组织机构,加强技能培训

按照我县消除疟疾行动计划的要求,为了保质保量的完成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任务,首先我镇成立了我镇的疟疾防治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及职责,做到分工明确任务细化。其次我镇卫生院防保科组织院内医务人员及各村卫生室负责人认真学习了疟疾防治知识、会后对培训效果做出了测试。并对培训效果作出总结。

二、村医院配合镇卫生院开展血检工作。

疟疾的防治重点在于疟疾病人的发现及治疗和对疫点人员的预防以及群众对疟疾防治的掌握,根据疟疾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发现疟疾病人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涂制“三热病人”血片,镜检查找疟原虫。根据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安排和要求,我院将在全镇全面开展疟疾血检工作。由村卫室负责将发热病人转诊至卫生院,卫生院门诊负责专册登记、化验室负责血检登记并将血检样品送医院防保科、由防保科负责每月25日以前将样品送县CDC。

1、血检工作任务80人份。分别在6个村卫生室(任务分配见附表)2、血检主要对象:三热病人(即:疟疾现症病人,疑似疟疾病人,发热原因不明的病人),流动人员的发热病人。

3、时间要求:xxxx年3月1日至xxxx年10月31日前。

三、“4.26全国疟疾宣传日”宣传活动

疟疾防治,关键在于宣传疟疾防治的知识要点,让广大人民群众掌握疟疾的防治知识和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形成“消除疟疾行动计划”全民皆兵的格局,争取在xxxx年在我县达到消除疟疾,于是我镇将在xxxx年4月26日举行“全国疟疾日”宣传,具体安排如下:

1、宣传时间:xxxx年4月26日

2、宣传地点:我镇医院、镇街道及6个村医院所在地开展日宣传活动。

3、宣传的内容:疟疾防治知识

4、宣传的方式:发宣传单或展板、宣传画、设立咨询台等。

5、整理宣传总结并上报总结和图片。

四、病例处置和疫点处置

加强对打工人口的监测,流行季节严密注视疟情,对疟疾病人及可能有疟疾病的病人进行个案调查,对病家周围人群进行预防服药(并按“八日疗法”服药)。对疫点进行消杀,所有居民走访调查;对近2周内有发热史者采集血样进行疟原虫镜检或者快速诊断,对疟原虫阳性者,给予规范治疗;在出现本地感染/输入性恶性疟病例的自然村和居民点,实施杀虫剂室内滞留喷洒等灭蚊措施;向居民发放疟疾宣传资料等方法开展疟疾防治知识宣教。

五、切实做好资料汇总上报工作

疟疾疫情及血检开展情况每月汇总并按时样品,其它资料要县CDC的要求及时上报。

 

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相关文章:

1.2016年全国疟疾日活动方案

2.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3.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4.2016年全国疟疾日宣传活动方案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2

2021年4月25日为我国第35个“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今年的宣传主题为“接种疫苗,防控疾病,守卫健康,守护一生”。县卫健局领导高度重视,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为全面推进健康融水建设,结合4月26日“全国疟疾日”与全国第19个《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组织融水县疾控中心、融水县卫生监督所、融水县人民医院等六家单位在县芦笙广场协同开展了系列宣传活动,广泛宣传儿童预防接种、疟疾防控和职业病防治知识。

今天活动由县卫健局龚桂春副局长带队,卫生健康工作人员34人参加,各个单位各司其职,县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分别开展义诊活动,县疾控中心、卫生监督所和融水镇卫生院负责发放计划免疫、职业病防治、疟疾等宣传资料。

此次活动吸引了800多名群众参与,设置健康知识宣传展板12个,横幅18条,共发放各类宣传资料500余份,义诊服务群众300余人。通过宣传活动,有效的帮助和引导群众树立健康科学的生活新理念,增强自我预防意识,提高群众对预防接种的积极性;同时对普及疟疾防控和职业病防治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在全县形成了宣传疾病防控知识,提高群众防病意识,共建共享健康融水的浓厚氛围。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3

一、活动的主题

4.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日”宣传主题是“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

二、宣传活动的安排

(一)开展大型集中宣传咨询活动

4月25日9:30分,县医院、中医院、妇幼保健所、开通镇中心卫生院、开通镇中心卫生院、县疾控中心在县门前设立宣传点,集中开展大型宣传咨询活动。各乡镇卫生院要在在门诊楼前悬挂以“宝宝健康——从接种疫苗开始”为主题的横幅,出一期板报、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或宣传画,开展宣传咨询活动。

各单位要以保护儿童健康为核心,以传播健康知识和倡导健康理念为重点,针对流动和留守儿童,采取出板报、挂横幅、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单、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向百姓宣传有关免疫规划政策和专业知识。县疾控中心出一台宣传车,围绕我县繁华街道进行宣传。卫生部已经组织设计了一批宣传海报等宣传资料模板,并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免疫规划中心网站,供各单位下载使用。

7月28日“世界肝炎日”当天,各单位要以“世界肝炎日”为契机,在宣传病毒性肝炎防治常识,提高公众对防治病毒性肝炎的认知,号召社会各界积极行动起来的同时,宣传预防接种对预防疾病的重要意义。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各医疗单位要结合本单位实际,深入辖区内人口密集的社区、学校、集市进行张贴宣传画,发放宣传材料、举办预防接种知识讲座,要加大宣传的深度和广度,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预防接种知识送到千家万户。县疾控中心要组织免疫规划专家深入学校,开展知识讲座、发放宣传材料和现场示范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向同学们介绍水痘、流腮、风疹和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传播途径、具体症状和预防措施等知识。使同学们对春季疫苗相关传染病的了解、认识与预防意识有相应提高。

(三)利用相关媒体进行宣传

县疾控中心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台、短信等媒体,开展预防接种科普知识传播;通过公益广告、专题讲座、专家访谈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国家免疫规划政策,增强群众防病意识和预防保健能力。

三、工作要求

1.预防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之一,实施免疫规划是党委、政府关注民生、关怀儿童健康的具体举措。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儿童免疫规划的宣传工作,认真安排好本单位的免疫规划宣传活动,主要领导要亲临宣传现场,并为宣传周活动提供物质和人员保障。

2.各预防接种单位要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免疫规划常规疫苗接种,落实免疫薄弱地区和免疫空白人群的查漏补种工作。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4

关键词:农村社区;健康教育;预防保健

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辖11个行政村,332个村民小组。2012年底全镇总人口37542人,其中农业人口30088人。经调查发现,该镇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约为28%左右,通过对其治病因素分析,约有45%是有不良生活习惯引发的。而健康教育在疾病预防以及健康保护中具有关键性的作用,加强农村社区健康理念与知识宣传,强化行为干预,纠正不良生活习惯,是农村社区预防保健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1通过多种媒介,加强健康知识宣传

1.1发挥网络媒介优势,强化健康理念宣传在当前时代背景下,要充分发挥健康教育在农村社区预防保健中的引导与促进作用,方法创新必不可少。基于此,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应积极发挥媒体优势,加强健康理念等的宣传,提升社区居民的疾病预防意识。一方面,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可充分发挥大众传媒优势,强化健康理念的宣传[1]。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在农村社区工作中,加强了卫生机构与广播电视台等单位的合作,积极创办相关电视专栏与广播专题节目,通过大众传媒,集中宣传该镇最为关心的高血压防护的知识,加强健康生活理念与疾病预防理念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宣传,提升居民的疾病预防意识。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中,还应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优势,如疾病防控中心还应积极创办相关的专题网站,在网站中刊载高血压相关的知识,使居民可通过网络渠道,自由阅读与下载各类疾病的防治的知识。

1.2开展多元化活动,加强健康知识宣传竹箦镇各社区在社区工作站、村级卫生室的协助以及镇卫生部门等的引导之下,在该镇的332个村民小组中积极开展了多元化的健康教育活动,强化健康知识宣传。例如,在以"膳食平衡创健康生活"为主题的高血压疾病美食评比大赛中,动员全社区的高血压患者积极参与该活动,使社区居民在参与活动中了解到日常饮食平衡的重要性,正确理解到餐桌上的"降压药"的重要作用[2],在宣传了疾病预防知识同时,引导居民树立起健康生活理念。同时,该镇在健康教育工作中,还积极通过"科普赶集"[3]等形式,在各大卫生节日,全镇卫技人员与健康教育人员以"科普赶集"的形式,设立相关的咨询点,设置相关的展板,分发高血压等各类疾病防治知识传单[4],通过多元活动,强化健康知识宣传。

1.3动员各方力量,优化健康教育服务首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疾病防控中心等,应充分发挥自身组织优势,在全镇人流集中的街道积极设置宣传版面与健康宣传橱窗,加强高血压等疾病知识的宣传。同时,选择健康教育工作基础较好且患病率较高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健康教育宣传基地,开展各类健康知识讲座,播放高血压知识等影像资料。此外,该镇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还积极建立健康知识讲团,并积极招募相关的志愿者,针对农村社区中的不同对象与群体,开展健康知识巡讲活动[5],以多种手段,使居民充分了解各类疾病、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的危害以及疾病预防的相关知识,促进该镇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迈向更高水平。

2通过多种渠道,强化健康行为干预

首先,作为便民、为民服务站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在社区居委会的引导下,积极结合街道办以及周边的社区工作站,在深入调查社区居民最为关心的健康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各类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或者讨论会,配合社区健康知识宣传,开展疾病知识防控现场讲解等活动,加强对居民健康知识的普及,提高社区居民对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在增强其健康理念的基础上,使其健康生活理念外化为行为,改善生活中的不良行为,如"吸烟、过渡饮酒"等,使居民能够养成健康的行为,提高自身的保健能力,促进社区疾病防控目标得以实现。同时,社区居委会还应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对社区居民实施分类管理,对社区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等进行统计与分类,实施档案登记,对不同类别居民的个人健康问题实施档案管理[6],从而针对居民个人健康实际状况,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与教育。尤其是对于慢性病患者等,可运用"分级管理"的方式,采取有效措施,实施定期指导教育,督促居民实施定期健康检查,在避免自身疾病恶化的同时,对于慢性病可及早发现,尽早防治,加强农村社区的卫生监督,提升社区卫生工作水平。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所设的一级甲等医院下属卫生服务站于2006年,以家庭为单位,积极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到2012年,该镇建立起的居民健康档案涵盖该镇332个村民小组共30000余人。该镇在健康教育工作中,通过"健康档案管理"方式[7],准确掌握了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对居民进行实施随访管理,为建档人群积极提供健康教育指导,并针对居民的个人健康问题,积极开展深入的交流,对居民日常生活中的不良行为进行矫正,从而做到了社区疾病监控一体化,促进居民心理康复,防止社区居民群体中的慢性病复发,避免高危致病因素威胁社区居民的健康,促进该镇社区疾病预防与健康保护工作水平的提升。

其次,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要动员多部门参与,促进社区健康教育的任务与目标真正落实到位。例如,政府应积极组织联合卫生部门、教育部门、传播媒体以及各协会等,积极建立多方联合机制,在日常工作中,强化联合监督,加强各部门的协调配合,积极落实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与目标,为社区健康教育营造良好的氛围。

最后,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中,还应积极发挥专业人员与相关组织与协会的作用,落实健康教育中的各项职责,促进农村社区健康水平的提升。江苏省溧阳市竹箦镇拥有8个村级卫生室,保健医生21名,卫技人员63名,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充分发挥这些专业人员的优势,针对社区居民的实际健康状况以及关心的热点问题,合理编制健康教育工作计划与健康教育培训指导方案,并积极参与到对村民的健康培训与指导检查工作之中,发挥其专业技术优势,将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任务与目标落真正落到实处。此外,在社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病预防工作中,还应充分发挥农民健康教育协会、医学会等组织协会的作用,积极举办培训班,或召开交流会,在平时工作中渗透健康教育任务。

3通过多元形式,加强健康生活营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关注获取疾病防控知识,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一方面,在健康教育以及社区预防保健工作实践中,应充分重视对社区中弱势群体健康问题的解决。由于文化水平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农村社区中存在着的相当一部分的群众,对于一些"伪科学"的辨别能力不强,容易受其蛊惑,尤其是相信市场中一些所谓的"包治百病"的保健品,威胁着群众的身体健康[8]。同时,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部分弱势群众存在着"看病贵、看病难"的心理,不愿意到医院看病消费,而是凭自身经验诊断,盲目吃药,从而引发健康问题。针对这一状况,在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应充分重视对弱势群众的健康教育,积极组织社区卫生工作室开展免费义诊等活动,对于负担较重的家庭,可提供免费的健康咨询与辅导;对于农村社区中的特殊群体等,如行动不便的居民,还可为其提供上门诊疗服务,或组织相关义工,对其进行健康知识的讲解与日常健康行为的指导,引导这一部分居民走出健康思想误区,树立科学的健康意识,全面提升社区居民的健康保健水平。另一方面,还应运用多种方法,加强对农村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检查,在健康教育工作实践中,可针对社区中的重大疾病,居民关心的热点健康问题,积极制定各类疾病健康教育检查制度,加强对农村社区卫生工作监督,促进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溧阳市竹箦镇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根据该镇高血压疾病患病率高的现状,积极制定了每季度一次的高血压健康教育检查制度,并充分结合"科普赶集"、"健康橱窗"等宣传活动、部分群众走访等形式,加强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的检查,了解社区居民健康知识的知晓水平,通过多种方法加强对社区健康教育工作考查,为实现"健康社区、健康生活"目标贡献力量。

综上所述,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的致病原因之一,加强对农村社区居民健康知识宣传教育,对于帮助农村居民树立正确的健康生活理念,纠正不良生活习惯与方式,提升居民自身保健能力,增强其健康知识水平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在社区健康教育工作中,动员各方力量,创新健康教育方式,选择合理的健康教育内容,加强健康理念与知识宣传、引导居民养成健康生活方式,营造健康生活在农村社区预防保健工作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志华,周玲,王洪军,等.昆山市张浦镇农村社区高血压病健康教育效果研究[J].江苏预防医学,2009,20(1):1-3.

[2]陈爱华,林艳娟,王玲琴,等.温州农村社区护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4(27):240-241.

[3]周航.中国农村社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10.

[4]李大平.乡镇卫生院功能改革目标研究[J].医学信息(下旬刊),2011,24(3):35-36.

[5]陈斌,沈忠芳,吴敏,等.家庭医生模式下农村社区高血压管理的探索与思考[J].社区医学杂志,2012,10(20):41-42.

[6]罗念慈.健康教育对社区儿童家长参与预防保健的效果观察[J].健康大视野,2012,20(8):1-2.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5

一、组织领导

为确保我中心健康教育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及时召开站务会议进行了专题研究,确定由*同志分管此项工作,办公室负责组织开展,由*同志具体负责实施。

二、教育内容

1、《传染病防治法》、《食品卫生法》、《职业病防治法》、《公共场所管理办法》、《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各种卫生法律法规;

2、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预防接种、结核病防治;性病、艾滋病、地方病、职业病危害及防治措施;学生常见病预防控制;

3、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食源性疾病与食物中毒;食品和公共场所卫生常识,如何正确选购食品和参与社会卫生活动等;

三、教育方式

1、结合“科技之春”、“3.15”消费者权益保障日、“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4.7”世界卫生日、“4.25”预防接种日、爱国卫生宣传月、“5.14”地方病防治宣传日、食品卫生法宣传周等各种重大卫生宣传节日,通过举办电视专题讲座、张贴标语、上街宣传、悬挂过街红、出动宣传车、散发传单等多种形式,并按月出1期黑板报,加强卫生法律法规、卫生防病常识的宣传教育活动,逐步提高全县人民的自我保健意识和健康防护意识;

2、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到乡镇、村组、街道、学校等场所,开展卫生防病知识宣传,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转变观念,改变不健康行为,逐步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

3、加强本中心人员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工作,教育全中心职工自觉维护和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严格执法。加强业务知识自学,积极参加上级组织的各种业务知识培训和法律法规培训,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4、认真开展基层防保人员的健康教育和业务知识培训,逐步提高基层防保人员的工作水平、业务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保障我县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正常开展。

四、组织实施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6

春季到了,各类细菌和病毒随气温逐渐回升迅速繁殖,如预防不当,呼吸道传染病极易发生。呼吸道传染病是指病原微生物通过呼吸道侵入易感人体,并随呼吸道分泌物继续传播,侵入另一易感机体的传染性疾病。一旦患上呼吸道传染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会产生相关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现笔者针对呼吸道传染病的预防治疗情况进行浅析,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2防治措施

1.2.2市动员和健康教育宣传工作市疾控中心派专业人员到各学校及托幼机构、各流动人口密集区域进行宣传指导,充分利用广播、宣传画、墙报、校会、发放宣传单、报纸、悬挂横幅和张贴标语等多种形势,广泛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知识宣传,做到家喻户

1.2.3加强协作,做好疫情防控各医疗单位、学校及托幼机构加强与卫生部门协作,建立信息通报制度;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在做好因病缺勤统计上报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生活场所环境通风、换气、消毒等防范措施;配合区卫生局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加强对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的主动搜索和技术指导;要配合区卫生局监督所加强开展对学校传染病疫情防控的监督执法检查。同时,大部分医疗机构能充分认识到当前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的紧迫性、艰巨性,建立有防控领导小组,开展了对重点科室、重点人员的传染病防控知识培训,设置发热门诊,按要求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收集、暂存和集中处置;但个别社区服务站还存在对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管理及防治知识培训内容不够全面、无独立发热门诊、布局不符合消毒隔离规范和医疗废物移交登记不及时或有遗漏项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执法人员当场下达监督意见责令限期整改,确保广大群众身体健康。逐级开展培训,扩大冬春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宣传力度和范围;强免期间各县区卫生局、疾控中心抽调人员,组成督导组巡回督导各服苗点,并对流动人口、农民工聚集地区进行重点督导,力求强免工作不出现疏漏。

2结果

3讨论

呼吸道传染病在冬春季节容易频繁暴发,人群密集的地方,一旦有传染病发生,易造成流行。因此掌握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对于远离传染病、保证身体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等,而所谓的呼吸道疾病是指病原体从呼吸道感染、侵入、传播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呼吸道疾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呼吸道疾病的危害很大,流感可引起脑炎、心肌炎等,2003年爆发的SaRS就是病毒性呼吸道传染病。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7

关键词:城市妇女;乳腺疾病;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据研究报道乳腺疾病尤其是乳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正在逐年上升。为达到对乳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目的,通过对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进行量表调查随访回顾性研究,来评价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相关知识、行为、需求宣教的效果。建立一个有效系统的健康宣教模式,掌握常见乳腺疾病自我监测方法,建立健康女性乳腺癌及自检知识、行为宣教模式,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探讨开展预防乳腺疾病宣传教育方式,提高城市妇女对开展乳腺疾病筛要性的认识及对乳腺疾病普查的主动参与性,提高卫生知识水平,使乳腺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过去500例来我院体检并已给予关于乳腺癌及乳腺自检知识、行为健康宣教的健康女性

1.2方法

1.2.1宣传资料的编写和调查表格的设计根据调查对象的特点,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城乡分布、经济状况;乳腺癌危险因素评估:月经史、生育史、哺乳史、既往乳腺病史、乳腺癌家族史、激素治疗史和长期暴露于放射线下;乳腺自检相关知识、乳腺癌知识知晓度、个人饮食生活习惯、信念行为方式、健康教育需求,通过健康讲座、建立健康宣教博客、建立QQ交流群、发放健康处方及健康宣传册、定期短信等方式,设计适于填写的关于乳腺疾病知识、日常保健的常识、常见的错误认识等内容的调查问卷。

1.2.2调查员、授课人员为我院乳腺科专科医生。

1.2.3宣传形式及教育效果的评估课前将统一调查问卷发放给被调查者并仔细解释,被调查者填写好后回收调查表,由专科医生根据调查结果及授课计划,开展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专题讲座、乳腺自查手法示范、一对一解释、答疑和咨询。1~2年后干预人群用同一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统计软件进行t检验和μ2检验。

2结果

2013.03.01~2014.03.01期间,对来我院体检已给予健康教育干预的500名女性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489份,有效问答率为99.1%。本调查组中的489例妇女在干预后参加乳腺疾病普查率100%,发现患有乳腺疾病者356例,其中乳腺囊性增生305例,乳腺囊肿5例,纤维瘤5例,溢液38例,可疑癌3例。

2.1干预前后两组乳腺疾病知识水平比较将干预前后两组的总知识得分按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进行分层统计。干预后知识得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上升,两组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见表1。

2.2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知识知晓率比较干预后比干预前有明显上升,总知识得分值比较差异显著

2.3干预前后乳腺疾病相关态度变化比较干预后在每个月自我检查乳腺、无不适不用检查、高危妇女定期体检、应遵医嘱复查等比例干预后效果显著。见表3。

3讨论

城市妇女乳腺疾病相关知识不足,乳腺癌知识的整体普及率低,不同地区之间的水平相差悬殊。乳腺增生的患者占到体检女性的70%~90%[1]健康教育前通过对乳腺癌38个基本知识和5个乳腺自我检查知识调查发现,有54.6%的女性平常不做乳腺自我检查,有59.6%的女性了解一些乳腺的自检知识,46.7%的女性听说过乳腺自检,还有5.40%的女性对乳腺自检知识一无所知。但她们普遍认为值得有必要系统学习和培训指导。城市妇女中大专及以上学历占89.4%,知识接受能力较强,健康教育效果显著。只有62.2%女性对乳腺自检相关知识有所了解,在干预后效果显著(p

乳腺恶性肿瘤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提高治愈率和降低病死率意义重大。而乳腺疾病普查,乳腺肿瘤相关知识的普及以及妇女定期进行正确的乳腺自我检查方法是要做到"三早"的先决条件,加强健康宣教、建立广泛的宣教途径预防乳腺癌的发生或早期发现乳腺癌是非常必要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开展适合于中国城市的乳腺健康教育方式,建立广泛的健康宣教途径,完善乳腺疾病健康管理措施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8

关键词:手足口病;儿童家长;健康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高等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编号:201412688009Y)

手足口病(handfootandmouthdisease,HFmD)自1957年于新西兰首次报道以来,已在世界范围内多个国家和地区发生过大规模流行,蔓延趋势仍在扩展,我国多个省份也出现疫情[1]。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通过粪-口途径和呼吸道传播引起,好发于学龄前儿童,发病高峰在夏秋季。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溃疡,严重者可并发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危及生命。由于本病的传染性较强,又缺乏有效的疫苗预防,故增加民众防范意识,早期发现、隔离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显得尤为重要。本课题调查苏州市几所托幼机构中儿童手足口病的发生情况,并通过系列宣教活动比较家长对该病的认知度变化,为今后更为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家长健康教育工作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调查对象分别在苏州市相城、虎丘、沧浪三个区内选取规模较大的一家幼儿园,以该园儿童家长作为调查对象。以自愿参与为原则,最终获取有效的家长样本数为326人。

1.2方法

1.2.1测量工具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与儿童关系,儿童是否发生过手足口病,对手足口病相关知识的了解情况(如疾病病原体、临床表现、高发人群和高发季节、传播途径及传染性等),以及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等。

1.2.2调查方法4名经培训的课题组大学生和1名心理咨询老师完成问卷调查,采用以幼儿园班级为单位测试,在知情同意情况下,儿童家长独立完成问卷填写,当场回收。有效问卷326份,有效问卷率95%。

1.2.3干预方法在幼儿园园长的组织下,课题组成员为家长进行手足口病的宣教,通过典型案例分析和疾病的图片展示,使家长对该病有了较为系统的了解,并通过免费赠送带有特殊标记的口罩和发放宣传资料,对包括手足口病在内的多种儿童常见病,如腹泻、呼吸道感染、水痘、猩红热等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后一个月,再次评价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状况及此次活动的意义。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录入数据,建立数据库,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描述分析和χ2检验,p

2结果

2.1调查样本一般情况本次调查的家长数326人,其中父母辈占76.7%,祖辈占23%,保姆占0.3%。家中小儿曾患手足口病的有45人,占调查人数的13.5%。表明该病的发病率较高。

2.2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家长对手足口病的认知情况见表1,结果表明家长对手足口病一般知识有所了解,但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

表1家长对手足口病知识回答正确率

2.3家长手足口病知识的来源途径调查家长中67.8%表示曾接受过幼儿园方面的宣教,60.4%的家长曾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其中父母辈比祖父母辈主动查找资料率高,有显著统计学差异(X2=5.198,p=0.023)。

2.4干预前后家长认知度变化通过专业儿科老师的讲座和发放宣传资料后,家长们对手足口病知识掌握情况见表2,结果表明干预前后家长认知水平显著提高。家长认为此次活动很有必要的占35.3%,有必要占60.4%,没有必要仅为3.7%。

表2干预前后家长知识水平的变化

3讨论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传染病,就苏州地区既往报道,仅2009年4~8月期间病例数为8158例,占全年总例数65.84%。2011~2013年苏州相城区某镇发病儿童315人[2]。而本次调查中,13.5%的家庭中有儿童曾患手足口病,表明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仍较高,不容忽视。

尽管通过园方的宣传及媒体网络的报道,部分家长对手足口病已不陌生,但问卷调查表明,家长对病原体、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及并发症、如何有效预防仍不完全清楚,尤其祖父母辈们因获悉知识途径有限,对该病知晓情况不及父母辈。引起手足口病的病原体是肠道病毒,传染性强,儿童频繁的手-口动作增加了感染几率,而且临床对于该病毒也缺乏特异性药物和疫苗,因此针对本病主要的护理措施在于有效预防。手足口病健康教育最主要的目的是要人们提升对疾病的相关知识。围绕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发病机理、临床症状、治疗护理方法、预防措施,开展系统全面的健康知识教育,重c教育有效阻断传播途径的方法、如何做到疾病的早期发现以及发病后的日常护理等[3]。防止疾病传播与流行仅仅在住院期间依靠护士采取消毒隔离是远远不够的。

本课题围绕健康教育目的,通过病例示教,生动图片,深入浅出的讲解,耐心地回答疑惑,让家长较为系统了解疾病发生的每一环节,重点教育如何预防、切断传播途径,配合发放的宣传材料,使家长掌握一些常用的呼吸道、消化道疾病的预防方法,并免费赠送带有特殊标记的口罩,让儿童到人多、空气不流通处或有感冒人群中主动佩戴,减少交叉感染。干预的结果令人满意,干预前后,家长中完全了解的人数增加,仍不清楚的仅为0.3%。家长们普遍认为此次活动有意义,希望今后能经常开展。

总之,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家长认知水平,对有效降低儿童手足口病及其它常见病有一定意义。但此次干预人群有限,对降低整个地区发病率微乎其微,今后有必要在总结前期经验基础上,不断扩大宣教覆盖面,动员全社会参与共同关心儿童,保障和促进儿童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王连森,毕振强,房玉英,等.2008年山东省手足口病流行学分析[J].山东医药,2009,49(19):45-47.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9

多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全省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广大卫生工作者围绕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不断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基本遏制了重大疾病的流行蔓延,重大疾病疫情态势总体平稳。但由于受地理环境等因素影响,我省是多种传染病、地方病疫源地,地震、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多发,加之公共卫生基础薄弱,群众防病意识不强,局部地区仍然存在重大疾病暴发流行的隐患。20****年1月—6月,全省报告甲乙类传染病达20种,总发病率达86.33/10万,其中手足口病、风疹等传染病发病率同比明显上升,甲肝、麻疹等传染病出现局部暴发流行,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危害。为进一步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确保20****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等重大活动顺利进行,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切实加强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对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领导。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有效防范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是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要职责。各级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要以对党、对人民健康高度负责的精神,充分认识做好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责任感、紧迫感,坚决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按照守土有责的要求,做到防患于未然。对重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属地管理、分级负责,明确相关部门职责,细化工作目标任务,加大防治经费投入,落实预防控制措施,严防重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蔓延。

二、严密监测疫情,确保重大疾病疫情信息报告畅通。各级卫生部门及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认真分析当地重大疾病流行情况,针对重点地区、重点部位、重点人群,划定工作区域,指定专业技术人员,实行分片包干,扩大主动监测范围,强化重大疾病监测检测,主动发现并及时消除重大疫情隐患。要建立和完善重大疫情报告制度,动员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报告传染病信息,消除重大疫情监测空白地区。检验检疫、海关、驻滇武警边防部队要严密监测边境沿线及入境人员、物资的传染病疫情,按照规定程序和时限及时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通报疫情情况。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要认真落实传染病疫情信息每日核查、分析、预测制度,对可疑情况及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和快速检测,准确判断重大传染病疫情,科学预测重大疾病流行趋势,为有效预防控制重大疫情提供决策依据。要充分利用全省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网络直报系统,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务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有关规定和要求,及时、准确报告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凡是瞒报、迟报、漏报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依法追究相关部门及责任人的责任。

三、落实防控措施,严防重大疾病疫情的流行和蔓延。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部门要认真排查当地重大疾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安全隐患,制定预防控制措施,完善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及时有效处置重大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展改革、财政、卫生部门要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落实应急药品、医疗器械、专家队伍,提高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第一时间迅速开展应急处置工作。要加强计划免疫冷链系统建设,及时更新或补充受损冷链设备,保证冷链系统正常运转,提高疫苗预防接种质量和效果。要认真落实国家免疫规划疫苗的预防接种工作,提高疫苗目标人群的预防接种率,增强群体免疫水平。要加强鼠疫、霍乱等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实施联防联控策略,综合治理病源滋生环境,减少鼠间鼠疫病例,严防人间鼠疫、霍乱病例的发生。要严格发热门诊、腹泻门诊制度,加强发热病例、腹泻病例的检测,及时发现并隔离治疗呼吸道、肠道传染病人,严防非典型性肺炎、甲肝、伤寒、麻疹等传染病暴发流行。要加强边境疟疾、乙脑、登革热等虫媒传染病防治工作,落实灭蚊、防蚊措施,严防境外传染病输入扩散。要高度重视并切实防控狂犬病等人畜共患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

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综合治理城乡环境卫生问题。各级人民政府及卫生部门要结合开展“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和创建“卫生城市、卫生县城、文明村镇、卫生村镇”活动,迅速组织各部门、各单位和广大家庭,大力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积极开展灭鼠、灭蚊、灭蝇、灭蟑螂除“四害”活动,及时清理垃圾,综合治理卫生死角,消除病媒生物滋生环境,改善城乡环境卫生面貌。要加快改水、改厕工作步伐,落实生活饮用水消毒措施,提高饮水质量。要因地制宜地推广卫生厕所,尤其在血吸虫病流行地区,要认真做好人畜粪便无害化处理。各级卫生部门要组织力量开展食品业、餐饮业、饮用水、公共场所环境卫生专项整治工作,落实食品业、餐饮业、饮用水源卫生监管措施,有针对性地做好食品、餐饮、饮用水、公共场所卫生工作。要加强对接待、婚宴、丧事等集体用餐管理,强化集体用餐食品、饮用水卫生安全检查,禁止食用有毒蕈类,防止食源性传染病和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

五、加大宣传教育,提高群众自我防病和保护意识。各级新闻宣传部门要把预防控制重大疾病的宣传教育工作纳入工作计划,组织新闻媒体开展公众卫生防病知识和医学健康知识公益性宣传。各新闻媒体要采取形式多样、通俗易懂、喜闻乐见的宣传方式,开展卫生防病工作及防病知识的宣传教育,普及公众卫生防病科学知识,增强公众自我防病意识和自我保健意识。卫生、教育等有关部门要根据不同季节重大疾病的发病特点和流行规律,提前做好群众、学生预防知识宣传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大疾病防范工作。要加强卫生健康知识的正面宣传和舆论引导,帮助广大城乡居民破除封建迷信,树立良好卫生习惯,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疾病预防宣传知识篇10

关键词: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预防措施

肺结核作为一种慢性传染病,严重危害到人们的健康和我国的公共卫生事业,肺结核疫情在我国的情况十分严重,我国肺结核患病人数据世界第二位。根据现代的医疗水平,若是肺结核疾病能够及时发病并给予规律合理的理化治疗,有望治疗痊愈,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失败病历较多,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慢性传染源的存在。因此,对慢性传统源的特点进行分析并寻找相应的预防策略十分重要,下文将对这两方面内容做出具体分析。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选取50名2014年1月-2014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肺结核患者,为对照组,其中27名男性,23名女性,年龄为8-82岁,平均年龄为(44.2±1.2)岁;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月实施预防管理后的50例肺结核患者,称为观察组,其中25名男性,25名女性,年龄为6-80岁。两组年龄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对比方法

采用回顾对比的分析方法,根据根据预先设计好的统计方法对两组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出传染源的特点和传染规律,找出预防治疗对策。

1.3判断标准

根据两组康复率的统计,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进行科学化、合理化地判定2014年1月-2014年6月患者的预防治疗对策的有效性。或者采用问卷调查表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

1.4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处理方式为SpSS21.0,p

2、结果

2.1肺结核治愈率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显著优势,差异显著(p

2.2肺结核患者的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满意度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显著(均p

3讨论

3.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特点

(1)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传播率高。我国约有5.5亿人口已经受到肺结核感染,其感染率为44.5%,其中受感染人群中老年人居多,0岁~14岁儿童的受感染率仅为9%,之后随年龄的增长其感染率也在增长。由于受到环境的影响城市人口的受感染率高于农村人口。

(2)耐药性强并在这年上升。肺结核的慢性传染源为结核菌,此菌体的耐药率达到27.8%,该病菌的初始耐药率为18.6%,而其继发耐药率则达到46.5%。并且此病菌趋向于耐多种药物,针对肺结核的主要治疗药物的耐药率更高。

3.2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预防策略

(1)加强肺结核疾病防治的宣传力度和健康知识教育。为了提高大众对于肺结核疾病的认识,医务人员以及相关的公益组织应承担起肺结核疾病防治宣传和健康知识教育的任务。国家政府部门应通过电视媒体、报纸、宣传册等途径宣传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和肺结核病产生的原因、传播的途径以及应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治等预防知识,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广大群众对肺结核并的重视,促使民众增强自我保护意识[1]。

(2)接种免疫预防疫苗。目前,我国已有的卡介菌免疫疫苗针对新生儿起到较好的预防效果,但是此免疫疫苗用于成年人其预防作用相对差些,因为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随年龄的增长期传染率也越高,成年人患结核病的概率也就越高,因此需要相关的疾病预防部门不断研发新的结合预防疫苗。

(3)加强医防合作。各非机构机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结核病的诊疗知识的了解和掌握对结核病的早期治疗和肺结核慢性传染源的控制有着直接影响[2]。因为非机构的诊疗医务人员对于国家流行病学知识的了解和防治缺乏全面的了解和认识,在针对此类病症患者可能会延误患者的最佳治疗时期或是误诊而导致其传染源逐渐扩大,进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非机构义务人员工作质量的提升。

(4)采用化学药物进行预防。化学药物预防措施是肺结核疾病工作中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药物防治能够有效控制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传播。通过体检对感染由结核杆菌且其试验成阳性的群体根据具体情况,给其服用预防药物。以遏制结核杆菌的进一步传播和结核病的形成。

总之,对于肺结核疾病来讲,首先需要对医院慢性传染源特点分析,针对性制定预防策略,确保肺结核患者治疗安全,降低患者治疗感染率,提高患者治疗满意度。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