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东民俗文化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8:47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1

1.1我国民俗旅游研究现状。

近年来,民俗旅游已经成为被广泛关注的旅游热点问题。众多学者做了许多有关民俗旅游的研究。例如,山东师范大学李东成的《论山东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1],作者侧重于探讨山东民俗旅游发展中产生的具体问题,以及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法。陶思炎的《略论民俗旅游》侧重探讨民俗旅游的定义、分类以及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原则[2].王祥玉在《论民俗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作者首先介绍了我国民俗旅游广阔的发展前景,又具体阐明了如何抓住重点开发地方性民俗旅游,最后阐述了开发民俗旅游的必要性[3].而广西师范大学彭谊的《民俗旅游开发的社会价值》则主要阐述了民俗旅游开发的意义[4].以上诸例充分说明民俗旅游正成为越来越热的研究话题,越来越多的人投身于民俗旅游的开发建设事业中来。本文是在综合介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在开发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问题以及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原则,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1.2民俗及民俗旅游的界定。

民俗即民间风俗习惯,是广大中下层劳动人民所创造的民间文化,包括饮食、服饰、居住、节日、民间歌舞等各方面的民俗风情。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正在迅速发展的旅游形式,开发利用独具特色、旅游功能强大的民俗旅游资源,推动旅游和经济的发展,这已成为旅游界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的共识。民俗旅游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活动,是一种体验异地民俗风情的旅游活动。同时它也以强调旅游活动的体验性而与其他类型的旅游相区别,这包括生活方式、生活背景两方面的体验。民俗旅游是人们以享受文化和了解民俗风情为目的而进行的一种旅游活动,通过这种旅游活动,可以使人们在增长知识的同时,获得旅游的乐趣[5].

2、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概况

2.1民俗旅游资源异常丰富。

山东省的民俗旅游资源传承性强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影响广泛、开发较早、有浓厚的文化底蕴。其中以山东文化为主体。山东文化又称齐鲁文化,齐鲁文化又包括齐文化和鲁文化。齐文化讲求革新,鲁文化尊重传统。两种文化在发展中逐渐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具有丰富历史内涵的齐鲁文化。在齐鲁大地上,涌现出孔子、孟子、曾子、子思、墨子、管仲、晏婴、孙子等贤哲圣人。他们是齐鲁文化的奠基人。

齐鲁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流。齐鲁文化以“人”为本,以“仁”为核心,以“和”为贵,以“礼”为形式,以“天人合一”为目标,影响了中国2000多年。其中孔子创始的儒家文化影响深远。智圣诸葛亮,书圣王羲之,爱国诗人辛弃疾、李清照,短篇小说家蒲松龄等,既是齐鲁文化的继承人,也为丰富发展齐鲁文化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山东人诚实守信、热情好客、礼让待人、吃苦耐劳、尊师重教、尊老爱幼、扶弱济贫等传统美德,其源盖出自齐鲁文化[6].

2.2民俗旅游类型多样。

民俗旅游以民俗生活空间角度为标准可以划分为市井民俗游、水乡民俗游、山村民俗游、渔村民俗游等环境类型;以产品性质为标准,将民俗旅游划分为观赏型、参与型、休闲型、运动型等类型[2].根据山东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可以划分为民俗博物馆旅游、节庆民俗旅游、婚俗旅游、渔家乐、农家乐、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

3、山东省各种类型民俗旅游的开发现状

近年来,山东省民俗旅游蓬勃发展。省内推出了许多民俗旅游精品线路。例如,日照市王家皂民俗旅游度假村、淄博市周村民俗游、岱岳区下港乡马蹄峪民俗旅游村、济南市九顶塔民俗风情园、章丘市朱家峪民俗旅游区、莱芜王石门民俗村、滨州惠民县胡集书会、泰安市邱家店镇生态民俗旅游,日照市山海天乔家墩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日照市董家滩旅游度假村、日照市吴家台民俗旅游度假村、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潍坊国际风筝节、潍坊市安丘石家庄民俗村等。山东省民俗旅游主要分布在日照、淄博、泰安、济南等地。根据山东省的民俗旅游开发的历史和现状,山东的民俗旅游分类如下。

3.1民俗博物馆旅游。山东省在地方风俗集中而独特的地区,专门成立了民俗博物馆,供旅游者集中观赏。如安丘的石家庄民俗博物馆、潍坊风筝博物馆、青岛民俗博物馆、淄博陶瓷博物馆、临淄中国古车博物馆等。目前山东已有170多个民俗博物馆,数量多,种类全。

3.2节庆民俗旅游。山东的节日民俗是十分丰富多彩的,它们对于旅游者都有着极高的观赏和品味价值。为满足中外游客的需求,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优势,山东每年都举办一系列大型旅游节庆活动,如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青岛国际啤酒节、潍坊国际风筝会、泰山国际登山节、荣成国际渔民节、菏泽国际牡丹花会等。此外,还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济南千佛山庙会、泰山庙会、淄博灯会、滨州胡集灯会等。其中济南千佛山庙会,每年庙会期间,从山脚下到闪耀兴国寺间一公里多的山路两旁,有固定和流动摊位1000多个,经营日用百货、土特产、风味小吃、工艺美术品等。来自省内外的民间艺术团体在庙会上表演杂技、马戏、歌舞等,人流如潮,热闹非凡。泰山庙会则是以帝王的庆典活动,佛道的传教活动为主要内容。在岱庙一带还形成了许多贸易活动和娱乐活动。

3.3婚俗旅游。婚俗旅游一般有三种行式:一是参观婚俗博物馆等景点陈列的有关婚姻习俗的器物,二是观赏婚俗表演,三是参与婚俗活动。曲阜于1987年推出的古典婚俗旅游独具特色,微山湖举办和表演水上人家婚礼。这些活动都极富乡土气息,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

3.4渔家乐。渔家乐的民俗旅游活动让游客观赏渔家民俗文化,品味渔家生活风情。游客还可以参观渔民网箱养鱼和筏式养殖项目,观看并参与渔民舞龙、扭秧歌、吹渔家号子、尝渔家风味小吃等民俗活动。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推出了以“吃渔家饭,住渔家屋,干渔家活”为内容的民俗旅游。自1990年开始,举办的荣成国际渔民节融文化、娱乐、经济为一体,以弘扬海文化为主题,以体验荣成渔家生活为基调,以开展经济技术合作交流为目的。荣成渔民节举办了耍龙、划船、海上灯会、文娱晚会等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演出了“渔鼓催春”、“群龙闹海”、“八仙过海”等海味十足的游艺节目,吸引了广大海内外游客[1].

3.5农家乐。参与“农家乐”旅游活动,旅游者可以住农家炕,吃农家饭,做农家活,欣赏农家小戏,体察民风乡情,领略田园风光。“农家乐”在泰安、枣庄、临沂开展的比较好,其中泰安的埠阳庄开展的“同吃、同住、同劳动”的旅游活动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3.6民俗村、民俗主题公园旅游。山东的民俗村民俗主题园有济南的朱家峪、九顶塔民俗游乐园、潍坊的杨家埠、青云山民俗游乐园等地。这一类型的民俗旅游在山东还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景点景区还不多,但是发展潜力很大。

4、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样,民俗旅游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但是目前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对民俗旅游资源重开发不重保护,重经济效益轻文化和社会效益,有些景区(景点)的管理体制不健全。

4.1市场调研少,产业化程度不深。民俗旅游活动都或多或少地带有长官意识,忽视了民间节庆活动的自发性、群众性、娱乐性和观赏性。主办者、协办者和承办者往往都采取“拉郎配”的形式,不了解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6].

4.2忽视地方特色,创新内容不多。较长时间以来,许多地区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与人文旅游资源改造建设相结合远远不够,一些主办者也很少考虑这一点,盲目模仿。民俗节庆活动相似化和庸俗化严重,某些景区(景点)的民俗节庆活动大同小异,大多是一些类似的民间艺术、民间绝活、民族歌舞。缺乏创新,而且品牌意识不足,有些民俗节庆活动的时空布局不合理。以济南为例,春节黄金周期间,大明湖春节民俗文化旅游庙会、趵突泉灯会相继登场。两大名胜都打民俗牌,一个有“乾隆游大明湖”一个有“乾隆游趵突”两个名胜的同质化竞争导致两者黄金周的收入都没有大的作为。

4.3民众参与不多,营销手段有待提高。许多民俗节庆活动的参与者都以当地市民为主,外地乃至海外旅游者很少。参与的形式也以散客为主,团队很少。这说明山东民俗旅游在宣传、包装、促销上都有待提高。山东省虽然已经意识到对外宣传的重要性,打出了“好客山东”、“一山一水一圣人”的口号,但有些富有特色的景区、特色节庆活动仍不为人所知,或对外地游客的吸引力极小。例如肥城桃花节的宣传力度不大,导致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使得肥城桃花节不能很好的吸引外地游客,走出山东走向全国。此外,山东的民俗旅游活动大多以观赏为主,真正使得游客参与其中的旅游活动很少,这也是山东民俗旅游吸引力低的重要原因。

4.4民俗旅游资源管理体制不健全。山东有多处景区(景点)出让经营权限,把景区(景点)交给公司经营开发,由此导致了诸如文物保护、收益分配等一系列的问题。例如“三孔”管理体制变更带来的旅游开发与文物保护的问题。在2000年12月6日至13日的卫生清理活动中,孔府、孔庙、颜庙等处出现了用水冲刷硬物摩擦擦拭文物的现象,使三处古建筑群的22个文物点不同程度受损,有的损坏严重。很明显,“水洗三孔”的做法不是文物保护专业人员的做法。北京大学世界遗产研究中心的谢凝高教授也认为“把世界遗产和国家文物交给旅游管理部门管理是不正确的,不符合国家文物保持法”.事后曲阜市委市政府对文物管理体制也进行了重新确定,“三孔”文物景区的保护和管理工作由曲阜市文管会统一负责,孔子国际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对“三孔”的管理工作立即停止[7].[LunwenData.Com]

4.5“内讧”式的不规范竞争。相似区域共享的民俗旅游资源被不规范的内部竞争分割,不仅抹煞了民俗旅游的特色,同时分流了客源市场。济南春节黄金周期间的“乾隆游大明胡”“乾隆游趵突”就是很好的例子。还有“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之争”.安丘石家庄民俗旅游村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日照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却定位在“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首先,二者都以“民俗旅游第一村”命名,不利于突出特色;其次,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既然被誉为“中国民俗旅游第一村”,毫无疑问,它也是“山东民俗旅游第一村”,王家皂以此定位,不但重复,而且笼罩在石家庄民俗旅游村的“阴影”之下,给旅游者的印象是:王家皂民俗旅游村只是山东第一,石家庄民俗旅游村才是中国第一,如此以来,不利于对外宣传促销[1].这些也都存在景区(景点)各自为政,重个体得失轻共同发展的问题。

4.6门票定价缺乏全局思想。很多地方只重经济利益,忽视游客的可接受能力和景区景点的可持续发展。以“蓬莱阁”为例,2001年11月,蓬莱阁景区宣布门票涨价,不少游客只远远看看就算到此一游了。景点不断涨价,使得景区旅游总体报价提高,反而降低了旅游收入[8].

4.7民俗旅游纪念品欠缺。现在许多旅游纪念品质量粗糙,工艺水平不到位,而且大同小异,真正作为民俗旅游纪念品使旅游者欣赏的很少。而像捏彩人、剪纸等以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民俗工艺则陷入了后继无人的窘境。缺少能够突出地方特色的旅游纪念品也大大降低了旅游地的经济收益。

4.8景区(景点)季节性太强,旅游发展滞后。山东省四季分明,旅游地季节变化性强,也就造成了山东旅游具有明显的淡旺季之分。山东民俗节庆活动众多,但很多都集中在春季或黄金周期间,其余时间游客稀少,门庭冷落。

5、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原则

5.1解放思想,努力开拓山东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可开发的民俗活动比比皆是,论文格式但如果我们思想不解放只会坐失发展良机。民俗旅游的实质就是追求文化差异和文化认同,是文化旅游的一种特殊形式,其文化特质也必须是积极向上的。

5.2突出独特性原则。民俗旅游资源贵在稀有,其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与众不同的独特性,这是它们能够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的根本所在。因此,突出民俗旅游资源本身原有的特征,有意识地保存和增强这些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开展工作中,这一原则主要体现在:

5.2.1尽可能保持自然和历史的原始风貌保持民俗旅游资源的本土特色,任何过分修饰和全面的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特别是对于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来说,这种做法只能消弱它们对旅游者的吸引力。而且,有关实物的重建也应注意尽量反映其历史风貌,而不能代之以现代的建筑风格。

5.2.2尽量挖掘当地特有的民俗旅游资源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应以特色为依据,突出各地区的民俗旅游特点,设计和推出与众不同的旅游产品、旅游线路和旅游购物品。否则,总是跟在别人后边亦步亦趋,弄得一样的景观到处建,一样的产品遍地有,这样的旅游产品很难具有什么特色,当然也谈不上长久的吸引力和长远的效益[8].

5.2.3努力反应山东的文化特点在民俗旅游资源项目的开发中,强调地方化、民族化,保持当地传统风格,也是为了突出自己的独特性,同时也有利于当地旅游形象的树立。对山东民俗旅游业必须突出文化特点。首先,开发和经营者应该具有较强的文化意识,对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理解,对民俗文化在民俗旅游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能从多学科的角度研究各类民俗事象,发掘民俗旅游资源。其次,民俗旅游项目应创造民俗文化的氛围,以便让旅游者能得到深刻的文化体验和文化感受。最后,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不仅要具有民俗的“神”,还应具有民俗的“形”,做到“神”、“形”合一,从而把民俗文化的精华完整地表现出来。

5.3观赏性和参与性并重的原则。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观赏的层次上,应注重开发新奇、参与性和体验性强的民俗旅游产品。当然开发旅游产品要以游客为中心,根据游客的需求进行开发。

5.4分期分批有重点的开发原则。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要根据自身的实力和对有关开发项目的投资效益进行预测,分期分批有重点地优先开发某些项目,而不宜无计划的盲目开发。

5.5注重保护与合理开发原则。所谓合理开发主要体现在其开发规模不得超过该地的旅游承载力,并且有关建设项目的性质布局、规模、高度、造型、色彩以及建筑材料的使用等都应与周围的景观和环境相协调。在山东民俗旅游规划和开发中,更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要有长远眼光,保持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6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统一原则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要充分考虑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社会资源的有机结合,充分协调经济发展、资源保护和社会进步的关系,坚持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统一,促进山东省民俗旅游健康、持续、高效的发展。

6、山东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对策

6.1全省统一规划,开发民俗旅游精品。

全省要在“千里民俗旅游线”的基础上把全省民俗旅游进行统一规划,山东东部注重海洋民俗旅游,西部重于发展运河民俗旅游、水浒民俗旅游和菏泽民间艺术旅游,形成横贯山东的旅游线。整合民俗旅游资源,把民俗旅游做大做强,促进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山东省各地区应该积极实施民俗旅游精品战略,加强旅游深度的开发,了解游客的需求,开发独具特色的,对游客具有极大吸引力的民俗旅游活动,满足广大参与者的欣赏口味和审美情趣。同时民俗旅游项目开发也应该从大区域来考虑,树立区域一体化的思路,加强联合,共同发展,努力避免投资浪费和恶性竞争,促进民俗旅游整体经济效益的提高。如果没有全局观念各自为政投资开发民俗旅游项目,可能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宣传、互拉客源、两败俱伤恶性竞争的局面。

6.2大力发展民俗节庆旅游。民俗节庆旅游是山东省民俗旅游的主体,山东省的民俗节庆数量多,规模大,效益好。要想把山东民俗旅游办的更好,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6.2.1民俗旅游产业化,以节创收要使节庆活动能真正吸引广大旅游者参与,一定要了解潜在参与者在该地区的流向、逗留时间、消费能力、交通工具及相关情况。在政府扶持调控下,充分发挥民间艺术团体等机构的积极性,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将民俗旅游活动与农工商贸文化等紧密结合起来,以提高民俗节庆活动的知名度、美誉度为重点。带动企业效益和商贸发展,获得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丰收。

6.2.2合理进行时空布局。以节促旅从时间安排来看,民俗活动一般应控制在8~15天,太短无法产生规模效益,难以回收投资;太长又会使工作人员疲惫不堪,公众产生厌倦、反感,给附近市民带来不便。从季节分配来看,要一年四季民俗活动不断,营造出浓浓的民俗文化氛围,使民俗旅游魅力长在。从空间布局来看,应注意如何划分活动地点,如何呼应。可以把民俗旅游活动分布在旅游区和新景点内,也可以在旅游集散地进行民俗表演,把民俗节庆活动与旅游促销活动融为一体。要注重保护环境,避免该旅游者带来不良印象,败坏民俗节庆形象。

6.2.3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娱乐性和大众参与性。山东民俗节庆旅游要在保持民俗真实性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运作方式,挖掘民俗节日的娱乐成分,增强民俗旅游节庆的大众参与性。

6.3重视对山东民俗的提炼和升华,不断进行创新。山东各地都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因此,在确定当地民俗旅游活动的主题时,应重视对当地民俗风情的搜集、整理和挖掘,在民俗专家的指导下进行提炼升华,避免对传统民俗的异化和商业化,只有真正融合了当地的民俗文化,民俗旅游才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断发展[9].

6.4打造民俗旅游品牌,树立旅游形象。民俗旅游品牌能够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促使旅游产品各要素布局趋于合理,提高旅游地的知名度,改善投资环境,加速经济社会发展,树立良好的旅游形象。像青岛国际啤酒节、孔子文化节、泰山国际登山节等等已经形成节日品牌,吸引了国内外众多游客。而像杨家埠以特色民俗为主题的“中国民间艺术遗产村庄”也突出了自己鲜明特色,推动了山东民俗旅游的发展。

6.5完善民俗旅游的管理体制。良好的管理体制是保证民俗旅游健康发展的基础,要加强管理方面的分工负责,统一协调,理顺管理体制,加强培养工作人员的工作素质,提高工作能力,加强监督,避免“水洗曲阜”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2

其实,最有生命力的东西在民间。就如民俗文化,它深深扎根于民间。专家已有定论,文化是特色的基础,而民俗则是最具特色的文化。因为特色,民俗文化充满诱惑,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民俗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关系,就如民俗文化和经济的关系。它能促进经济的腾飞,并在与经济的碰撞中相得益彰。

2006年6月中旬高调登场的首届山东文博会,全面检阅了山东的文化产业,唱响了山东文化产业发展的进行曲,也把山东民俗文化产业从幕后推至前台。数千年来,难以计数、绚烂瑰丽并各具特色的山东民俗文化自发分散于民间,静静地流淌,终于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山东官方承诺:文博会永不落幕。通过山东官方在首届文博会之后的种种举措,也鲜明地彰显,后文博会时代的山东民俗文化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狂欢,即将进行一场轰轰烈烈的产业革命。虽然它的盛世还没有到来,但已经雷声隐隐。

齐鲁文化,民俗点睛

山东素有“齐鲁之邦,礼仪之乡”的称谓,文化之厚重自不待言。民俗文化是其中极为鲜亮的一笔。在首届山东文博会上,最吸引人们眼球的,莫过于民俗文化展。民俗文化可谓山东文化的点睛之笔。

山东中部平原农耕文化特色鲜明,散发着浓郁的泥土气息;胶东沿海渔家风情浓郁,粗犷豪放;鲁西地区传统深重,是为孔孟之乡。在特有的地域文化熏陶下,山东民俗文化多彩多样,生生不息。

济南被称为“面塑之都”。在济南工艺美术中,面塑成为最具地域特色的一个种类。济南的面塑色彩鲜明,手法细腻,应用手指的捻、揉、搓,再配以刀、篦、针的搓、切、点制成的人物形象,衣饰容貌逼真传神,特别是对中国古装戏剧人物的塑造尤为专业。

还有分布各地的山东剪纸艺术。一把剪刀,一张红纸,任意剪出各种造型,其中的想象力让人惊讶。山东的剪纸风格简练明快,地域文化性强,技巧性和想象力都风靡全国。

潍坊是中国著名的风筝产地,明代就已在民间出现扎制风筝的艺人。后来,随着放风筝习俗的流行,风筝艺术亦达到鼎盛阶段。现代风筝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花样翻新,赢得了“风筝艺术,潍坊第一”的美誉。

除此之外,还有泥塑、皮影、烙画、微雕和脸谱等等,此类民俗艺术早已经叫响全国,成为山东文化的名片。在2006年12月公布的全国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民间美术方面,潍坊的杨家埠年画和高密的扑灰画就赫然在列。

“山东不缺文化,更不缺民俗文化。”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山东省文化产业研究基地办公室负责人认为,山东作为文化大省,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全省被文化部命名的“中国民间艺术之乡”达23个,这在全国是最多的,“发展民俗文化产业可谓万事俱备”。

民俗,山东文化产业“急先锋”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山东官方就提出了“文化搭台,企业唱戏”的口号。与此同时,潍坊开始举办国际风筝节,曲阜开始举办孔子文化节,山东一系列以地方文化为特色的节会陆续登场。

近年,全国各地普遍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尤其是山东,在第一、二产业一骑绝尘而第三产业相对滞后的情况下,文化产业更是被省委、省政府寄予厚望。而在整个文化产业风帆待举的时候,民俗文化由于其特色优势,往往充当“急先锋”的角色。

青岛田横祭海节近年来风靡全省乃至举国闻名就是鲜明一例。经过3年精心策划,田横镇祭海节这一个小渔村零散的民间活动,快速发展成为“青岛市十大民俗文化活动”之一,成为当前中国渔文化特色最浓郁、原始祭海仪式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民俗盛会。如今,田横祭海节巨大的人流、物流、商流,产生出巨大的文化、经济和社会效益。2006年该镇市场化运作资金140万元,3天时间就吸引35万中外游客齐聚田横,即墨东部镇村增收3000余万元。而据即墨方面透露,田横镇最初的构想就是以田横祭海节这个民俗文化为突破口,打造“文化田横”品牌文化,最终带动经济发展。

而临沂市在此方面也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挖掘民俗艺术,弘扬民间文化被临沂认为是做强文化产业的重要载体。蒙山根艺、民间印花布、老虎头鞋帽、柳琴戏等民间文艺精品,已经成为临沂独具特色的文化代表。临沂通过开展“民间文化艺术展”、“民间秧歌会”等渗透着浓郁民俗特色的活动,使民间文化得到继承和发扬,产业张力逐渐彰显。

以农民画享誉中外的日照,与上海金山、陕西户县并称中国“三大农民画乡”,是1988年被文化部首批命名的“中国现代民间绘画画乡”。日照市政府非常重视对农民画的培植,多次在农村举办培训班,培养农民画的创作队伍。2003年以来,日照农民画逐步走向市场化,市博物馆为此成立了农民画研究中心,对农民画的生产、研发、销售实行一条龙服务。如今,日照农民画多次到国外举行专题展览,在法国、马来西亚、土耳其、墨西哥等国家引起强烈轰动,有效地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政府出手,民俗盛世指日可待

山东民俗文化是宝贵的资源,一定要让它们走出山村,走出炕头,从而规模化、产业化、形成产业链。为此,山东省决定建立工艺品生产基地,创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让这些民间艺术变得时尚化,生机无限,从而使它们的市场更加广阔。

民俗产业的品牌化受到重视。大型戏曲服饰展演《大羽华裳》在首届山东文博会期间横空出世,这是山东对中国戏曲文化的一次创新和尝试。《大羽华裳》是在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的指导下,由山东省文化厅和山东省广播电视局倾力打造的中国首部原创性大型戏曲服饰意象艺术展演,省委、省政府对此密切关注。通过市场化运作,《大羽华裳》被锻造为齐鲁文化的一张名片、中华文化的一个品牌。

与此同时,在2006年9月16日召开的全省餐饮工作会议上传出消息,山东正式启动首届“山东老字号”认定工作,年内认定省级老字号100家左右,以保护和发展山东独特的产品、技艺和服务以及优秀的企业文化。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3

【关键词】民俗;民俗旅游;旅游业;价值和意义

时至今日,旅游已成为人类社会重要的休闲娱乐方式和社会经济活动,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锦绣中华”取得成功后掀起了持续的民俗旅游热,民俗旅游这一口号受到旅游开发者的青睐和重视,民俗旅游在我国旅游事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我国是民俗旅游资源大国,民俗旅游的兴起跟重视保护和开展有特色的民俗活动紧密相关,顾名思义,民俗旅游是建立在有吸引力的民俗活动之上的。民俗活动进入旅游业是对旅游业发展的一大贡献,民俗活动与民俗旅游资源在发展旅游业中有什么功用?在对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东纳藏族民俗活动、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分析归纳民俗活动在发展旅游业中的作用与价值。

一、民俗、旅游民俗与民俗旅游概念辨析

1、民俗

有关民俗的概念,中外学术界至少有数十种之多,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吴丙安《中国民俗学》对民俗下了如下定义:民俗是世代传袭下来的,同时继续在现实生活中有影响的,是形成了许多类型的,是比较稳定形式的,是表现在人们的行为上、口头上、心理上的,是反复出现的深层文化世象。[1]在各种界定之下形成的共识是民俗的主体是群体、民俗具有一定的模式、民俗是一种特殊文化。

2、旅游民俗

旅游民俗即具有旅游功能的民俗活动,首先是一种民俗活动,是某一区域一种具有旅游影响力和能满足游客旅游需求、审美体验的民俗活动。

从旅游资源的角度看,旅游资源大致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又有历史文化与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民俗旅游资源是形成旅游者从客源地到旅游目的地参加民俗旅游的促进因素,是能为旅游企业所利用,具有一定的旅游功能和旅游价值,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各类民俗的总和。[2]旅游民俗应是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产物,因此旅游民俗来自于各种民俗的整理和开发,具有民俗的基本属性。

3、民俗旅游

旅游既是一种经济活动,又是一种认识体验文化的活动。民俗与旅游相遇最好的结合方式就是民俗旅游,民俗旅游可理解为“民俗特色旅游”,民俗旅游属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是指旅游者为异域或异族独具个性的民俗文化所吸引,以一定旅游设施为条件,离开自己的居所,前往旅游地(某特定的地域或特定的民族区域),进行民俗文化消费的一个动态过程的复合体,是人类文明进步所形成的一种文化生活方式。[3]

二、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

1、文殊寺旅游景区、东纳藏族简介

文殊寺石窟群旅游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区文殊村所在地文殊山上,景区的主要由景区大门、前山和后山的文殊寺院和石窟、红柳湿地、东纳藏族餐饮演艺中心、东纳民俗商业街、赛马场、冬季滑雪场、怪坡组成,文殊寺旅游景区中前山的文殊寺是藏传佛教寺庙的典型代表,转经筒、大鄂博、六字真言等构成了文殊寺藏传佛教的文化标志,景区的主要功能有宗教朝拜、民俗体验、休闲度假,目前是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东纳藏族现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西端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祁丰藏族乡,是现居于我国境内最北端的藏族部落,人口约2600人。“东纳”为藏语,意为“系有黑缨的长矛”。其主体应是因为战争原因从昌都地区,随军东迁到此的吐番人,在与其他民族的长期交流中,最终形成今天的东纳藏族部落。[4]

景区内、周围居住的大多是东纳藏族,景区风格以藏族文化为主兼有汉族寺庙、道观。常设旅游活动有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举办的文化庙会活动和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初八举办的民族文化艺术节、鄂博会,是典型的以民俗活动为依托发展旅游业的景区。

2、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旅游民俗”

每一个民族都有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民俗,这些独特的民俗标示该民族的存在,也是珍贵的民俗旅游资源。东纳藏族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当地旅游主管部门进行了开发,以东纳民俗为中心为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做了“祁连山下的东纳之乡”的主题形象定位。景区的主要民俗活动有以下几项。

文化庙会,时间在每年农历四月初一至初八。素有“祈福圣地”的文殊寺于2016年5月7日至14日举办第25届文化庙会活动。文殊寺石窟群全境分为前山和后山两个区域,是藏、汉传佛教、道教等多种宗教文化荟萃之地。主要景点有文殊寺、百子楼、千佛洞、万佛洞、鄂博、五百罗汉堂、万佛塔,可欣赏石窟艺术、壁画等,满足游客祈福的心理需求,此外还有奶茶、脂裹等多种民族小吃、手工艺品。

民族文化艺术节、鄂博会,时间在每年农历六月初六至初八。第十一届在2016年7月6日至10日在祁丰藏族乡文殊沟小集镇举行。主要民俗活动有祭鄂博、民族运动会(拔河、篮球、背口袋等)、民族文艺演出,东纳藏族服饰表演、民族歌唱比赛、篝火晚会。鄂博会是当地的一大盛会,通过这个仪式展现东纳藏族的信仰和民族团结的精神,即吸引外来游客也娱乐当地民众。

寺庙祈福上香、点佛灯,文殊寺香火旺盛,平时来祈求平安、生子、发财的人很多,绝大多数的游客都会去拜佛祈求实现各种愿望。汉族的寺庙内上香首先买香,将香点燃插入佛前的香炉内,跪在佛前的蒲团上,两掌并拢放于胸前,拜三次,跪拜时由寺庙管理人员指导游客跪拜并使用佛事用的法器为游客祈福,最后游客自愿将香油钱放入功德箱内,完成祈福。藏传佛教寺庙内跪拜的方式与汉庙不同,整个过程大致相同。

3、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民俗活动与发展旅游业的关联

文殊寺景区2015年1月至11月接待实际购票游客1.85万人次,门票收入78万元(其中庙会接待游客0.95万人次,门票收入38万元)。[5]短短几天的庙会门票收入占到了文殊寺旅游景区一年收入的近50%,庙会期间文殊寺景区万人空巷、人山人海,可见文化庙会的吸引力很大。游客中大部分是来自附近乡镇,他们主动或是受到政府的动员邀请后参与到庙会与文化艺术节中,是游客也是表演者,对当地民众既是自我休闲娱乐也是增加收入的好机会。民众的参与丰富了节会的内容扩大了旅游民俗的影响力,节会以传统的民俗活动为基础使当地的民众乐于参与也吸引了外地游客,推动了旅游业的发展,增加了旅游业利润。

景区发展旅游业是以东纳藏族民俗活动为依托举办节会,动员群众参与、吸引游客。东纳民俗是景区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景区内重大节会都少不了东纳民俗的影子。

三、民俗活动在发展旅游业中的意义

笔者在对肃南祁丰藏族乡文殊寺旅游景区中的东纳藏族民俗活动、民俗旅游资源和旅游业发展情况调查和了解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和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成果、结合自己的观点总结出以下结论。

欣赏奇风异俗是游客旅游动机中重要的一条,是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动力。游客的旅游动机是多种多样的,现代社会中渴望了解异文化的生活习俗、逃避生活压力暂时放松是大多数人的需求,也是旅游中的普遍动机,一部分人也很容易实现这个目的。在大部分游客的主动选择下,旅游市场开始为满足游客的这种需求去开发民俗旅游资源,例如民俗文化村、民俗陈列馆、民俗风情园等在旅游市场风生水气起,国内旅游业在发展的过程中格外重视当地民俗特色旅游资源的挖掘。

民俗能提供丰富的旅游资源充实了旅游的内容,使游客在观赏自然景观的同时还可以体验民族风情。我国56个民族的民俗浩如烟海,民俗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从衣、食、住、行等物质生活,到生产、商业、贸易等经济生活,婚丧喜庆、岁时节令、游艺竞技等无不有民俗的存在。旅游业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只是凤毛麟角,还在探索中前进,各民族的民间宗教习俗、岁时节日习俗、风物传说名人故事等都是开发潜力很大的旅游民俗宝藏,经过合理开发可以扩展旅游资源丰富旅游的内容。

民俗文化丰富了旅游的内涵,增加了旅游活动的情趣,满足游客的审美、文化体验。旅游民俗不仅仅表现在民族建筑、服饰、表演、饮食上,通过这些表征旅游民俗能展现出独特的文化环境和文化氛围,深层次的体现民族文化中友爱、亲情、伦理的内容和精神。正是这些深层次的民俗文化内容强烈的吸引了游客,满足了游客的文化体验。

综上所述,我国有着丰富的民俗旅游资源,民俗活动独特的吸引力能诱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产生欣赏奇风异俗的愿望;民俗活动能满足游客对奇风异俗的体验,满足猎奇的心理需求。民俗旅游是民族地区发展旅游业主要手段,在旅游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参考文献】

[1]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大学出版社,1985.7.

[2]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264.

[3]巴兆祥.中国民俗旅游(新编)[m].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11.

[4]洲塔尕藏尼玛.东纳藏族部落族源考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民族学・人类学_民族文化,2012.12.

[5]文殊寺旅游景区修建性详细规划[Z].嘉祁文旅游公司.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4

【关键词】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开发;Swot分析

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以及对中国传统民族、民俗文化的重新认识与重视,旅游业迎来一个新的增长点——民俗文化旅游。所谓民俗是指一个民族地区的人们,在文艺、语言、信仰、服饰、饮食、居住、娱乐、节庆、婚恋、生丧、交通以及生产等方面,民间所特有,并广泛流行的爱好、风尚、传统和禁忌。而民俗文化旅游则是指人们以观赏、了解、领略、参与风土人情为主要目的的旅行活动。民俗作为无形文化资源,在现代旅游中的价值正日益展现出来,民俗文化旅游目前已成为最具吸引力的旅游项目之一。

2003年,广西制定了迈向旅游先进省区的发展规划,横县、上林、马山、隆安、宾阳五县划归南宁,南宁市也提出了“把南宁市建设成富有壮民族特色、南国园林化、面向东南亚的区域性国际旅游中心城市”的战略目标。民俗文化作为地区最具特色的文化,是旅游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发地区民俗文化旅游,打造民俗文化精品,必然会推动旅游产业的发展。因此,有必要加强对南宁民俗旅游资源的了解和分析,加快民俗旅游的产品化,以适应时代的需要。

1旅游开发优势(S)

1.1南宁的区位优势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的首府,处于中国华南、西南和东南亚经济圈的结合部,是环北部湾沿岸的重要经济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南宁具有“两近两沿”的特点。“两近”:一是近海,距钦州港、防城港、北海港等港口最远的也就204公里;二是近边,距中越边境的东兴市、凭祥市不超过230公里。“两沿”:一是沿线,湘桂、黔桂、黎湛和南昆铁路在南宁交汇,是西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二是沿江,邕江是西江的支流,而西江又是珠江的干流,西江二期整治工程完工后,1000吨级内河船舶可以从南宁直达港澳。据此,南宁成为广西旅游网络体系的重要核心节点,是广西南部旅游的中心,也是中国连接东盟的重要的陆路接合部,客观上具有南联北引、东西辐射的旅游集散地功能。

1.2资源优势

南宁具有丰富的、独具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例如,顶蛳山贝丘遗址,1997年发掘出一千多件史前人类使用过的生活用具和生产工具,包括石器、骨器、蚌器和当时人类遗弃的水类动物、牛、鹿、象等动物的骨骸,并且在顶蛳山发现了标志人类文明的石锛和杆栏式建筑,以及奇特的屈姿葬葬俗,被评为全国文化内涵丰富的史前人类生活贝丘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五批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上林大明山地区有着丰富的龙母文化资源,流传着别具特色的壮族文化习俗;宾阳的炮龙节、马山的壮族三声部民歌、武鸣的壮族三月三歌圩,都是南宁极富特色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借壮族“三月三”歌圩为原型的南宁民歌艺术节以打造新民歌、弘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外文化交流的办节宗旨,经过几年的发展已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市品牌。扬美古镇始建于宋代,至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是南宁市明清古建筑保留得最为完整的地方,现有二百多处;黄氏家族民居是南宁市清朝建筑物中保护提最完好的一处古建筑群,从中清朝建筑的特点可见一斑,具有较高的人文景观价值。

1.3市场优势

随着南宁的对外交通条件的改善,境内旅游热潮的兴起,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影响不断扩大,选择来南宁旅游,体验异质文化的游客与日俱增。南宁作为广西旅游及东南亚跨国旅游集散地的功能地位已逐步显现,以商务、会展、购物为目标的客源市场不断扩大。2006年,南宁市全年接待入境游客超10万人次,接待国内游客超180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在广西率先突破百亿。从南宁稳步增长的游客数量可以看出,发展南宁的民俗旅游是有广阔的市场和客源基础的。

2旅游开发劣势(w)

2.1缺乏旅游精品

南宁的旅游资源中并没有闻名世界的世界文化遗产,虽然旅游产品很多,但缺乏高品位的旅游精品,从市区到周边地区都缺乏稳定的旅游热线,只有市区的青秀山和动物园、郊区的伊岭岩、周边地区的德天瀑布拥有较稳定的客源,而大量的景点远远达不到其旅游阈值。以体验民风民俗的旅游景点来说,景区、景点级别相对偏低,规模较小,景点的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挖掘,旅游资源缺乏文化内涵,因此没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鲜明的个性特色。长期以来,南宁旅游建设投入不足,对景区景点建设投入偏低,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精品景区,已严重影响到南宁旅游的增长后劲,近两年来南宁入境旅游市场增速缓慢是这一影响的表现。

2.2整体开发层次低

目前南宁市旅游资源缺乏深层次的开发,尤其是旅游资源的利用流于表面化和随大流,缺乏独特的文化底蕴。旅游业是以特色取胜的产业。根据旅游资源的普查,南宁市拥有众多文化独特的旅游资源,如壮民族风情、顶蛳山贝丘遗址、大明山、扬美古镇等。但这些体现南宁历史文化、民俗风情,而且潜力巨大的旅游资源至今仍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南宁的民俗旅游景点的开发,多处于自然状态,局限于原有的物质载体范围,并且由于产品单一,旅游空间容量小,旅游活动少,游客停留时间短暂。很多旅游产品都是一日或半日游,可参与性的活动不多见。而缺乏可参与性无疑使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吸引力大大降低了。

顶蛳山贝丘遗址,南宁市惟一的部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内涵、意义和科学价值完全可以和西安半坡遗址博物馆,长江下游的河姆渡文化博物馆相媲美。建立起以顶蛳山贝丘遗址为轴心的文化旅游点,对提升南宁市历史文化品位,建设文化南宁,促进南宁文化旅游业的发展,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至今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仍未出台,影响了这一旅游景点的深入开发。

又如中山路位于南宁新城区外滩附近,是一条保留最完整、规模最大、最热闹的老街,这里有许多清末、民国时期的古建筑。每一个到南宁来的人要品尝南宁美食,首选就是中山路。命名已有81年的中山路是历史沿袭下来的美食夜市街,不仅南宁人都懂,在全区甚至全国也小有名气。目前中山路夜市依然红火,但骑楼老化、电线线路复杂、食品卫生状况堪忧等问题却困扰着它。

2.3部分旅游资源可开发性不高

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开发不仅要体现壮乡的民族特色,还应在开发中关注南宁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凸显城市的文化底蕴。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南宁保存下来的古代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名人故居也不少。如共青团南宁地委旧址(原为清朝右江镇总兵马盛治的祠堂“回春阁”)、中共广西省第二次代表大会旧址、雷沛鸿故居、梁烈亚故居、孔庙、邕江防洪古堤、新会书院、粤东会馆、安徽会馆等等。它们是南宁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也是南宁市城市亮点的一个潜在优势。但作为旅游资源它们分散在南宁的各大街小巷,规模也小,从民俗资源旅游开发可行性来说,其可观性、可娱性和可参与性等条件并不是很充分。它们的零星分布使得彼此之间相对比较孤立,难以开发成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高品位旅游线路产品,旅游资源和产品的整合提升力度不够强。

3旅游开发机遇(o)

3.1大旅游社会气候的形成

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得它已渗透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商贸餐饮业、市政基础设施等方方面面。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的方向已基本形成。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进入了大众化消费的新阶段。旅游已经从社会时尚发展成为社会生活,旅游支出在社会公众消费支出所占的比例也不断提高,旅游已经成为我国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之一。国际民俗文化旅游的快速发展和国内少数民族文化旅游不断升温,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假日不断增多,人们出游去体验异质文化、放松身心的愿望和要求越来越强烈。这些都将为南宁民俗旅游的进一步开发提供机遇。

3.2政策的重视

近年来,南宁市委、市政府加大了对旅游业发展的力度。为保证“十一五”期间南宁市旅游业的加快发展,南宁市委、市政府已经出台了《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南宁市加快旅游业发展实施方案》、《关于加快南宁市旅游业发展的若干规定》三个配套文件,在人、财、物和政策上配套支持,优化发展环境,发展大旅游,要把南宁建设成为旅游强市。

为突出“壮乡首府、绿城生态、会展商务”三大旅游主题,重点打造旅游吸引物及以旅游吸引物为核心依托的旅游景区点,形成具有竞争力的拳头旅游产品,南宁市政府提出要深度开发壮乡文化风情旅游产品,重点开发建设广西民族博物馆、广西少数民族生态博物馆、刘三姐剧场、东南亚美食街、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等为代表的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突出地域的文化、饮食、旅游商品特色、展示壮乡民俗风情文化,丰富旅游产品文化内涵。

3.3区域经济合作的不断加强

随着“一轴两翼”区域合作战略的推进和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的快速推进,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以及泛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合作框架的逐步构建,为南宁旅游业的加快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契机。

尤其是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秋天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伴随着中国大力推进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而产生的一个成果,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关系的一座桥梁,更是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进行经济、社会和文化交往的一个平台。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不仅提升了南宁的知名度,更带动了南宁与东盟区域旅游的发展。2005年南宁入境旅游前10名的客源国中,有4个是东盟国家,越南排在第一位。作为每年举办一次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的举办地南宁市,将发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前沿城市的作用,有条件建设成为面向东盟国家、西南经济圈和华南经济圈的区域性国际化的旅游基地。

4旅游开发威胁(t)

4.1周边省市旅游业蓬勃发展,造成南宁客源市场分流

旅游业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地位确立以后,各地纷纷出台旅游发展规划,挖掘和创造旅游产品。南宁周边省旅游的迅速发展和同类资源的激烈竞争都从一定程度上分散了客流。

旅游业作为新兴产业,市场广阔,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一种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产业。然而,由于各地对旅游业发展普遍看好,旅游开发的热情高涨,这就导致了旅游业竞争加剧、旅游业投资风险增大和发展成本提高。尽管南宁的旅游资源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但总体来讲知名度、产品的规模、质量都有一定的欠缺,在区内外竞争力都不算很强。例如省内的桂林,这几年不仅继续大打“山水甲天下”这张王牌,还大力开发民族民俗旅游资源,拓深桂林的文化内涵,对于南宁在同类资源产品开发方面就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还有云南的西双版纳、石林以及贵州等地的旅游资源与广西又形成省与省之间的竞争。

4.2旅游人才匮乏

旅游业对从业人员的知识和修养都要求比较高。目前南宁市旅游业的从业人员,从旅游管理部门到旅行社,都存在着专业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均的严重隐患,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发展南宁的民俗文化旅游,不仅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基础的专业知识,还要对广西的历史文化以及南宁本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目前,这方面旅游人才是十分匮乏的,它极大地阻碍了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另一方面,缺乏战略性旅游策划经营人才,特别是旅游营销行家,使南宁市的旅游营销、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服务质量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

通过Swot模式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南宁民俗文化旅游在发展中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主要表现在资源的多样性与独特性保存较好,对南宁旅游业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劣势主要表现在如何深度开发民俗文化旅游资源,打造旅游精品方面,面临的机会有人们强烈出游的愿望和要求,政府的对旅游业高度重视和引导以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给南宁旅游带来的机遇等;存在的威胁主要有来自省内省外同类旅游产品的竞争以及旅游人才匮乏等。通过比较分析,在大环境下,南宁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优势大于劣势,机会多于竞争。发展民俗文化旅游是南宁拓展旅游业的一种现实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5

引言

地球表面71%是海洋,因而成为未来人类开发的主要空间。大海的独特性运营出独特的海洋文化,在生态旅游环境下看待的海洋民俗,海洋民俗是沿海居民在长期与海洋搏斗过程中逐渐积累沉淀而成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间文化,包括节日民俗、渔民禁忌信仰以及在饮食、居住、语言、服饰方面等文化。大海的魅力所在之处深深吸引着我们,海洋旅游逐渐兴起,海洋民俗在海洋旅游中扮演重要角色,海洋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也越发受到关注。山东省海洋资源相对丰富,海洋民俗文化孕育而生,人们的生产文化、饮食文化、信仰文化等都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并且逐渐形成特色。如何将海洋民俗与海洋旅游更好的结合,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已成为我们现如今需要解决的主要课题。

一、山东海洋民俗概述

民俗作为人类行为事项、社会现象,与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可以说自然地理环境对塑造民俗起到作用。特殊的地理环境因素形成了山东沿海地区独特的饮食、服饰和居住文化。在对海洋的开发过程中也有对海洋神秘性的敬畏,在长期与海洋搏斗的过程中形成其特色的海洋信仰与民俗禁忌。

(一)山东沿海饮食文化

山东沿海地区海产品丰富,早期沿海的先民主要以浅海贝类为食。同时温暖湿润的季风性气候有利于农业的发展,盛产谷物并进入当地食谱。无论是沿海地区还是内陆地区,沿海居民钟爱海洋海产品,形成了各种制作海产的饮食文化,包括菜系及其饮食习惯,并传承至今。沿海居民的食物中,不能缺少海洋产品,其独有的生吃、熟吃以及烹饪方式,这种在沿海地区比较多见,形成特色海鲜之宴。

(二)山东沿海服饰文化

由于山东沿海居民早期以打渔为生,长期海上作业,因而服饰具有防水防寒的特点。渔民出海时着油衣,在较冷的秋冬季节则穿质地厚实的大襟衣服,不用纽扣,既有防寒的作用又能在落水后尽快脱掉衣服逃生。在日照地区冬季则着由妻子或母亲特制的夹袄,通常用顺色的旧布一层层拼接而成,既御寒又挡风。沿海而居使当地具名很好地适用了当地环境,这种防水保暖又具有自我保护措施的服饰特点已成为当地特色。山东荣成海草房随处可见,蓬莱的海滨广场也有仿造的海草房,作为民俗实物供后人们了解先民的居住情形。

(三)山东沿海地区信仰与禁忌

海洋的神秘性和海洋灾害的难以抗拒性等特征使沿海居民产生了海洋崇拜的独有文化,开始信仰神灵。沿海的渔民有供奉龙王、海神娘娘的风俗,每当出海前或节日时烧纸焚香,祈求平安。渔家忌讳是为祝吉驱凶,海上艰险作业需要民俗信仰的物质基础。渔民海上作业时常遇风险,由于先民对海洋缺乏认识,因而形成各种禁忌,以图吉利,规避风险。因为它的形状像一条船,从心理上来说是不愿意颠倒过来的,表明了渔家祈求海上平安的心愿。筷子不能跨越或插在饭碗,沿横在碗、筷,像船搁浅在岩石上触礁,因此渔民形成了筷子不能横搁碗盆沿口的习俗。

二、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山东沿海饮食、服饰、居住文化及信仰与禁忌形成了山东独特的海洋民俗,其主要集中在青岛、烟台、威海、日照等地,如妈祖文化、一系列祭海活动和民俗节庆,种类繁多。其中对海洋民俗的旅游开发主要是针对其民俗节庆的旅游开发。

(一)青岛妈祖文化

中国南部沿海是妈祖文化的诞生地,随着南北海上交流的增多,妈祖文化北渐。青岛天后宫作为妈祖文化的载体,在经历岁月的洗礼后沉淀下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处极具民族风格的古建筑群。

青岛天后宫庙会是妈祖信仰和当地民俗相融合而形成的民俗活动形式。青岛天后宫集妈祖文化、民俗文化和海洋文化于一体,对当地海洋旅游发展起促进作用。无论是其布局、院内环境,还是妈祖信仰而成的庙会,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是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因而完善其开发和建设,推动妈祖文化发展,对于增加青岛文化底蕴,丰富旅游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荣成渔民节

荣成渔民节源于当地谷雨节,各个时期的谷雨节庆、庆祝都有组织者,不同的组织者反映各个时期的谷雨节民俗活动的不同性质。随着生活水平和文化修养的提高,传统渔民节加入了现代气息,渔民过节冲出了家庭为主的小天地,形成了渔家同乐的场景。10多万渔民以其特有的豪爽热情接待国内外宾客,渔民节不仅仅是节日的欢庆更是重要的旅游文化资源,其作为海洋民俗成为海洋旅游的亮点。

(三)蓬莱渔灯节

古代由于捕鱼条件落后,海上作业时有危险,渔民难以改变这种困境,因而以祭祀的方法寻求慰藉,在蓬莱则形成了供奉海神娘娘和龙王的传统。如何将渔灯节开发为海洋旅游资源,为蓬莱旅游增添新活力,是当地发展旅游业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三、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

海洋旅游依托海洋民俗而逐渐兴起,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文化内涵受到中外游客的喜爱,但在其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缺乏必要的重视

现阶段海洋民俗活动多由民间组织,政府重视不足,发展初期阶段缺乏必要的经费和基础设施建设,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低,大大减少了慕名而来的游客数量。同时,海洋民俗旅游缺乏政府管理,粗放型的民俗资源开发模式导致资源的浪费,降低经济效益。在山东沿海的民俗节庆中除了荣成渔民节是以荣成市政府的名义举办外,其他地区的节庆活动政府都较少参与,这种无领导性使当地民俗旅游缺乏正确有效的发展策略,资源开发不合理。

(二)缺乏必要整合

传统行政区域的划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存在弊端,山东海洋民俗旅游资源主要分布在青岛、烟台、威海和日照等地,因而是跨区域的,相邻地区的资源具有互补性。人为行政区域的划分多依据历史、文化、民族和管理便利等因素,对旅游资源的考虑较少,导致同类旅游资源分布在若干相邻行政区域内,各区域旅游规划定位不协调,整个沿海地区旅游规划缺乏呼应和联系,民俗旅游资源未得到整合,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祭拜龙王和海神娘娘的活动无论在烟台还是日照都有举办,祭拜形式类同,供品中馒头和猪都必不可少,因而具有相似性,又因缺少对民俗旅游资源的必要整合,给游客造成雷同感,吸引力逐渐降低,不利于海洋民俗旅游区域品牌的创立。

(三)内容单调老套缺乏新意

海洋民俗活动主要是海上游览观光、品尝海鲜和沙滩休闲娱乐等项目,较为简单乏味,没有新鲜度,缺乏创新项目和创新思维。对旅游者缺乏持续的吸引力,久而久之就会失去自身优势,不利于海洋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山东沿海地区的民俗活动无非是民俗节庆和祭拜活动,燃放鞭炮、摆设供品、祈求平安,之后为歌舞活动,对游客来讲缺乏新意,吸引力降低,使民俗节庆成为一种固定模式,文化性降低。渔民对海洋民俗的重视降低,更不利于对海洋民俗的宣传,不利于海洋旅游的发展。

(四)保护意识不强

海洋民俗是在生产力水平低,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低的情况下而逐步形成的,通过祭拜假象的神灵来祈求平安和丰收。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对大自然有了更高水平的认识,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也逐步提高,因而不再迷信龙王和海神娘娘,导致民俗味降低。

海洋民俗是祖祖辈辈遗留下来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并不能随着物质文化水平的提高而被淡忘,这种传统的忽略主要是当地渔民的认识不足,缺乏必要的保护意识而造成的。如果不加以保护,游客只能在资料中加以了解,而没有实物加以体验,缺乏真实性和可信度,导致民俗旅游的优势降低。

四、开发山东海洋民俗旅游的建议

(一)政府重视加强宣传

海洋民俗作为旅游资源进行开发还处于初期阶段,力量较为薄弱,不仅还没产生该有的经济效益,其粗放型的开发也不利于自身的发展,因而在初期阶段政府应该加强重视。

首先加大经费投入,为海洋民俗资源的开发提供强大的经济后盾。对当地的龙王庙和海神娘娘庙进行修葺;对当地的餐饮、住宿业进行扶持,鼓励具有海洋民俗特色商品店的建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游客能够真正地实现吃、住、行、游、购、娱相结合。游客在享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增加对当地民俗的了解,从而由周游型旅游向逗留型旅游转化,延长逗留时间,吸引回头客,促进海洋旅游的发展。

其次加强宣传,对当地渔民进行教育,讲解民俗资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旅游、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性,防止民俗旅游资源的浪费和对民俗文化的淡忘,依靠当地群众的力量来保护和开发民俗资源。同时加强对游客的宣传,通过媒体、旅游期刊等途径使更多的游客了解民俗旅游,从而实现民俗旅游的发展。

(二)区域整合创立品牌

海洋民俗旅游的发展缺少系统性,因而并未形成其特有的品牌,行政区域的划分削弱了民俗资源的互补性。因而可以改变各区域各自为政,发展海洋旅游的现状,将各地区进行统一协调,利用各区域自身的优势连成整体进行发展,对资源进行分析规划,统筹安排,既发挥山东沿海各城市民俗旅游特点,有提高其整体竞争力,创立山东海洋民俗旅游品牌。

(三)进行创新注入新鲜血液

海洋民俗虽具有吸引力,但不进行创新也会失去自身的优势,在开发海洋民俗文化资源的同时也应引入其他文化因素,实现各种海洋资源的全方位利用。可以将相邻的民俗旅游村相组合,因地制宜打造民俗风情旅游区,同时建立海洋民俗主题博物馆或主题公园,增强吸引力。

现代化的歌舞和商业旅游接待使民俗文化已萎缩、有消失的危险性,在歌舞表演方面可以成立渔民习俗表演队,在祭拜活动或民俗节日当天进行表演,既可以增加对游客的吸引了,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可以增加对民俗传统的保护,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海洋民俗文化在海洋旅游中能够发挥重大作用,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充分开发是现如今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四)将海洋民俗旅游与“渔家乐”相结合

在对海洋民俗资源进行开发时要做到返璞归真,与渔家乐相结合,对村容村貌进行专题设计,农家院落进行整体包装,陈列渔网、渔具和一些渔家生活用品,院落装饰海沙礁石,让居住在渔家的游客能够真正感受到渔家的生活氛围。组织游客与当地渔民一起织网、打渔结,感受参与渔村生产劳作的乐趣。将渔业生产工具与禁忌在院落显示,一砖一瓦尽显渔家风情,居住在渔家的游客还可以参与到民俗节庆活动的准备过程中,当地渔民言传身教,增加对民俗的了解,通过真实的生活展示,游客可以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而非走马观花。渔家乐应建设整洁、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服务高质,适宜居住,从而为游客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增长旅游时间,提高知名度,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打造特色海洋民俗旅游风貌。

参考文献:

[1]曲金良.海洋文化与社会[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3:48.

[2]山曼、李万鹏、姜文华.山东民俗[m].济南:山东友谊书社,1999:132.

[3]乌丙安.中国民俗学[m].辽宁:辽宁大学出版社,1999:65.

[4]陈洁帆.浅谈渔民生活风俗[J].海洋文化研究,1999,(1):158-162.

[5]周星.海洋民俗与中国的海洋民俗研究[J].海洋文化研究,2002,(2):155-166.

[6]何孟辑.发展海洋民俗文化旅游产业[n].华东旅游报,2005.11.28(3).

[7]李江.青岛市志[m].济南:新华出版社,1998:48.

[8]黄同华.青岛文化概要[m].北京: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167-172.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6

论文摘要 岭南民俗文化是在南越土著文化的基础上,融汇了中原文化和西方文化,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鲜明时代色彩和地域特征的区域性文化。它没有承载厚重的文化积淀和历史迫力,尚实效,重功利,开放兼容、崇新善变,促使岭南社会在近代反封建和当代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曾两度领天下之先。这些特质在成就岭南的辉煌之后,在当下社会很大程度上桎梏了它的发展,我们应该本着批判扬弃的原则,促使其向宏观、理性、深度的方向转变,寻找岭南民俗文化现代化的最佳路径。

一、岭南概况

岭南位于中国最南部,地处我国南疆边陲,北枕南岭,南临南海,西连云贵,东接福建,是以今天的大庾岭、骑田岭、越城岭、萌渚岭、都庞岭(一说揭阳岭)为界与内陆相隔。岭南是一个历史概念,各朝代的行政建制不同,岭南建制的划分和称谓也有很大变化。学术界对岭南的领域有不同见解,有的将其狭义为广东的代名词,有的将其广义为包括广东省、海南省、香港特别行政区和广西省的大部分地区。

大约在距今4500年前后,岭南进入父系氏族社会,锄耕农业、家畜饲养业和手工业逐渐进步。秦以前岭南是南越族的聚居地,公元前206年,龙川令赵佗“自立为南越王,都番禺。”同年,汉高祖刘邦创立汉王朝,他面对汉初的严峻形势,“为中国劳苦,故释佗不诛。十一年,遣陆贾立佗为南粤王,与部符通使,使和辑百粤,毋为南边害,与长沙接境”,向岭南开放了边境贸易,征收南越国的贡品,而对南越国的体制未作任何改变,对其施政也不加限制。

岭南自建置之初即与中央政权的特殊关系,历代延续。虽然其内部的行政区划时有变更,但是中原政府对这个边陲之地的控制却一直因地制宜,使岭南保留了很大的政治、经济、管理自主权和一种自然而然地与中原隔绝的“独立”状态,为岭南创造了宽松的发展氛围。

二、岭南民俗文化的特征

(一)农业文化与商业文明并重

早在4500年前,古南越族人民就创造了以稻谷为主粮的农业锄耕文化。《中华全国风俗志》中的“粤俗之大较”、《羊城古钞》中的“广州时序”都记载了大量与农事有关的习俗:

“迎春竞看土牛,或洒以菽稻,名曰消疹;啖生菜春饼,以迎生气。……十六夜,妇女走百病,撷取园中生菜,曰采青。十九日挂蒜于门,以辟恶。……二月祭社,分肉小儿食之使能言,入社后,田功毕作。”

同时,岭南民俗中的商业文化特质使之卓而不群。岭南拥有较长的海岸线,早在汉代,已有港口徐闻、合浦,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由于贸易日盛,人们“逐番舶之利,不务本业”,“农者以拙业力苦利微,辄弃而从之”。从事农业生产的民众也积极地发展经济作物,大力种植桑、甘蔗、菱角和各种水果,养殖鱼、蚕,这些经济作物的发展又带动了缫丝业、水果加工业、制造业、包装业、运输业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工商业的繁荣。岭南百姓民俗生活中的商业文化特征越来越显著。

关羽本是三国名将,中原民众将其视为忠义、神勇的象征。在浓重的商业文化氛围中,岭南民众基于自己的文化观念对这个起源于农业背景的神进行了“文化重构”,注入岭南独特的“向财重商”的文化因素,使它的神格由忠义神转变为财神。在珠三角一带的商家店铺,几乎家家都供奉关公,这种财神信仰甚至改变了内地关公崇拜的风尚,使千百年来中国百姓生活中的忠勇神关羽成为现代社会的财星。在岭南民俗中还有大量具有求财象征意义的民俗事象和民俗行为。广州买发财大蚬的春节旧俗,广东重阳节的登高转运,梅县客家人的新年初三送穷鬼,阳江新春初一的行大运等等,都体现了在浓重的商业风习中,岭南民众突破“循规蹈矩”的农业意识,求财求运的功利愿望和投机心理。

可见,岭南商业文化的形成亦是自然自发,由广大民众尤其是中下层民众创造承载的。在浓厚的农业文明背景中凸显商业文化氛围是岭南民俗文化的第一个特征。

(二)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

南粤民众在岭南大地上繁衍生息了十余万年,他们创造了许多具有地域特点的民风民俗,虽然岭南是全国改革开放、科技发展的前沿阵地,但是这些古老的习俗惯制却并未在现代化的风云中黯然失色,仍然是岭南的象征。

以岭南的传统食品和居住习俗为例,广东点心以岭南小吃为基础,几千年来广泛吸取北方各地、包括六大古都的宫廷面点和西式糕饼技艺发展而成,足有一、二千种之多,仍然是岭南大街小巷、茶楼酒店的常见之物。客家围龙屋是岭南著名的传统建筑,其分布以东江上游嘉应州一带及粤北各地为主,并延入广西、赣南、闽南诸地。曾昭璇先生认为客家围龙屋的独特构造是与客家人生活中的诸多需要相辅相承的,形成了既有农业形态又有防御特征的独特住宅建筑形式,巩固了客家民系的宗族观念。即使进入现代社会,客家围龙屋仍然广泛存在于岭南地域的客家居住区,保持着坚韧的文化持久力,岭南传统文化的深厚与顽固可见一斑。

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岭南大地也在尽情地上演着一幕幕现代时尚。改革开放以来,岭南设立了多个经济特区,西方社会的生活方式和流行时尚率先在岭南大地上演。以节日民俗为例,过“洋节”已经成为一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每当圣诞节前夕,在所有的城乡商店中,到处是圣诞节的节日礼品和用品,圣诞卡、圣诞树、圣诞礼物以及圣诞食品等,加上圣诞之夜等文艺活动,使古老的大街小巷弥漫着西方节日文化氛围。其它的如“情人节”、“母亲节”、“父亲节”也成为岭南民众节日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吸纳西方现代社会的风俗时尚,使岭南地域的民众生活充满现代色彩。

传统民俗与现代时尚交织在一起,在岭南的城市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人们常常上午喝早茶,下午去冰室吃冰淇淋,晚上在酒吧流连;在珠三角洲地区,粤语、英语和普通话同时被使用,是办公、经商、旅游、日常交往的通用语言。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特征愈加显著,成为岭南民俗文化的一道风景。

(三)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呼应

远离中央政权的边陲位置使岭南受中原思想文化的浸染较弱,没有过重的历史负荷;海上贸易开展得较早,铸成岭南民众的海洋文化性格: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乐于接受新事物。以粤菜为例,粤菜由广州菜、潮汕菜、东江菜组成,是我国八大菜系之一。粤菜“无所不食”的用料之广泛体现了岭南民俗文化开放兼容的品格。20世纪80年代后,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各地饮食文化进入岭南饮食市场,岭南民众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各种饮食文化兼收并蓄,经过融汇、提炼、创新,吸纳八面来风,形成粤菜独特的品牌。

岭南文化处于中原文化圈的边缘位置,按照“民俗传承周圈论”理论:“(民俗事象)从中心地形成一次性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其变化的结果表现为向周圈的分布”。越向周边传播,民俗事象越薄弱、越零散;同时,当传播中心发生变化,边缘地带的变化也是滞后的、缓慢的,造成传承圈的边缘地带保留有传播中心的原初态民俗事象。岭南民俗文化源于中原文化,两千余年来一直处在中原民俗文化的辐射和影响之下,由于处于文化圈的边缘地带,当中原文化中心发生形态改变后,岭南民俗文化并未紧随其后,反倒保存了中原传统民俗文化一些原初的形态,在岭南现代社会中呈现出凝重保守的特殊样态。最显著的例子是语言,在广东境内主要分布着四种方言,即广州方言、客家方言、潮州方言和海南方言。这四种方言都是在民族迁移中,由当时的汉语和迁入地原住民族语言(主要是少数民族语言)接触而形成的地方语言。广东方言不同程度地保留了较多的古汉语成分,古汉语词汇如食、行、无、睇、企、粥、禾等在岭南方言中经常出现。当中原腹地的古汉语几经流变,终于在轰轰烈烈的“白话文运动”的尘嚣中退出当代中国人生活的时候,以开放变通为特征的岭南人却满口的古词汇,而且津津乐道于自己的区域方言,这也算当之无愧的岭南特色吧。

既乐于创造新事物又自发性地固守老路子,开放创新与保守陈旧在岭南同时具有存在的合理性。

(四)包容气度与多元品格共存

岭南民俗文化对内接受了中原四次大规模移民,对外从汉代就开始接受东南亚、欧洲乃至美洲各国的贸易往来,这些赋予岭南民俗文化“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气度。

秦朝把岭南作为强制迁徙中原“罪徒”的一个基地,南迁的中原汉人约五十余万人;西晋末年,中原人民为了逃避战乱纷纷南渡,形成秦汉之后移民岭南的又一高潮;北宋末年,连年的战乱和天灾使农民被饿死、淹死、被迫逃难者不计其数,当时岭南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地广人稀,大量难民逃至岭南。两宋间移民的规模超过以往时代,他们融合了黄河文化和长江文化的精华,给岭南文化输送了新的更高层次的养分。

除了对内吸纳中原移民,岭南民众早就向海外敞开大门。汉代即已形成的以番禺(广州的古称)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中原、荆楚、黔蜀、闽浙以及南海诸国多种货物的集散地,还使中原与天竺国(印度)、大秦国(东罗马帝国)建立了贸易关系。到了唐代中期,这条著名的国际航路发展到鼎盛期,被称作“广州通海夷道”。十六世纪后,海上丝绸之路又开辟了从欧洲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的新航路,使岭南与欧洲、美洲开始了往来。

悠久的中原移民和海外贸易历史形成了岭南民俗文化以古代南越族文化为基础,融汇中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独特内核,使它自然而然地具备了强大包容性,对新事物敏感,接受能力强,但是由于文化根基薄弱,对来自四面八方的各种文化元素缺乏整合能力,造成岭南民俗千姿百态的多元品格。以广州古老的商业区——荔湾区的建筑为例,西关大屋是清民时期豪门富商在此营建的大型住宅,具有浓郁的岭南韵味。骑楼是广泛分布在荔湾区商业街的商业建筑,它起源于古希腊,在楼房前半部跨人行道而建筑,在马路边相互连接而形成自由步行的长廊,因为适合广州气候多变的特点,逐步成为广州街景的主格局。它除了这一中一外两种典型建筑,沙面岛上的西方古典主义建筑群也是荔湾区重要建筑类型。沙面自宋到清代一直是广州对外通商要地,陆续设有英、法、美、德、日、意、荷、葡等领事馆及银行、洋行等,形成了极具西方古典主义风格的沙面建筑群。西关大屋、商业骑楼和沙面洋房是荔湾区三种典型的民俗建筑,他们混杂在一起,但是各不影响。可以说西关大屋是岭南本土文化的代表,历史也最悠久,但是商业骑楼与沙面洋房并没有吸收它的建筑元素,而是自成风格;同样,荔湾区后世的民居也没有借鉴西方建筑元素,而是秉承西关民居的传统风格,只是繁简不一,又出现了近代的竹筒屋住宅等建筑形式。缺乏文化整合力造成岭南民俗世界的纷繁各异,使人宛如置身于“花花世界”之中。

三、岭南民俗文化评析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7

关键词:渝东南;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酒店;路径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17.06.034

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酒店开始追求差异化,突出酒店自身特色,特色酒店的概念也应运而生。特色酒店是指在普通酒店结构的基础之上加上综合的设计元素后,彰显着不同文化或气质底蕴的酒店。特色酒店在国外早已有先例,如美国佛罗里达州的海底旅馆,旅馆一次接待6个客人,要想到达这座独一无二的海底旅馆,客人需要潜水21英尺,穿过热带鱼群后才能到达旅馆的走廊,每个客房都有一个42英寸的窗户可以观赏水底世界。旅馆的餐厅有“美人鱼”为旅客服务,尽管海底旅馆价格昂贵,依然供不应求。佛罗里达的海底旅馆具有先天独特的优势,旅馆坐落于美国佛罗里达州南部著名的潜水胜地KeyLarge,命名来自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这些都是佛罗里达特色旅馆的优势。

利用先天地理人文优势发展特色酒店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再如加拿大魁北克冰雪酒店(HoteldeGlace)。魁北克城一年四季分明,春天赏河,夏天赏花,秋天赏枫叶,冬天赏雪,游客络绎不绝。HoteldeGlace是一座用冰建成的酒店,每年初冬11月底_始搭建,次年1月1日开张,3月份停业任其自行化去。冰雪酒店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参观或住宿,感受独特体验,供不应求。

利用自身优势打造特色酒店在同质化竞争激烈的当下,是发展酒店业和旅游业的不二之选。渝东南利用自身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打造特色酒店也是一条值得探索的可行之路。

1打造少数民族文化特色酒店的优势分析

1.1自然条件

自然是人文的基础,必然会影响该地域的文化,以达成自然和人文的和谐统一。少数民族的聚居地往往披着神秘的面纱,拥有神奇的自然风光。渝东南是中国西部四川盆地东南部大娄山和武陵山两大山系交汇的盆缘山地,森林覆盖率达到49.4%,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与重要生物多样性保护区。拥有乌江画廊、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江、芙蓉洞、小南海、武陵仙山、阿蓬江、黄水国家森林公园、千野草场、阿依河等众多自然风光,自然资源丰富。渝东南的古树、奇石、溶洞层出不穷,石柱的千年白果树和现实版的“鬼吹灯龙岭迷窟”,酉阳的红石林,黔江的将军石和太平洞等等都是大自然神奇的鬼斧神工杰作。

自然和人文二者关系密切,而且我国人文文化概念就来自自然。旅游是一个求异和求同的过程,人们在旅游过程中通过找寻不同于自己周边的体验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但是,由于人类拥有普遍的动物同一进化,人类对于大自然的审美在潜意识中有一种共通性,即对自然的青睐和亲密。渝东南地区神奇独特的自然风光是吸引游客,满足游客旅游求异和求同心理的得天独厚的条件。

1.2人文条件

渝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优势,为打造特色酒店提供了丰富的源泉。渝东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区,下辖地区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酉阳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秀山苗族土家族自治县、石柱土家族自治县都是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在历史的发展长河中,积淀了悠久的、丰富多彩的、极具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文化。

1.2.1衣

渝东南的少数民族以土家族和苗族为主,土家族和苗族服饰都有鲜明的特点,展示着少数民族丰富的文化意蕴。土家族的女性服装讲究整洁、漂亮,配上珍贵的金银首饰,具有显著的文化符号特征。土家族的男性服装在风格上体现勇武、彪悍的男性气质,更满足男性日常生活中衣物讲求宽松自如、行动方便的要求。苗族服饰更是以夺目的色彩,繁复的装饰成为鲜明的民族文化符号。可以与湘绣、苏绣、蜀绣、粤绣相媲美的苗绣巧夺天工,苗族服饰上的图案所传达的文字表达功能和文化寓意功能更是为苗族服饰添上了神秘色彩,成就了苗族服饰独特的民族文化魅力。这些特点如果用在特色酒店的工作服装中,将是全方位打造特色酒店的一个亮点。

1.2.2食

一个民族的饮食凝聚着这个民族的地域特色和人文特色,旅游者在享用风格迥异的餐饮的同时,也会通过体验饮食的美学价值而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土家族的“土家十大碗”,苗族的酸味菜肴无不凝聚着民族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极高的美学价值。餐饮是酒店重要的服务项目,将渝东南丰富的土家、苗族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餐饮当中,也是打造特色酒店的重要途径。

1.2.3住

吊脚楼是土家族和苗族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建筑,在建筑领域一直独领,享有很高的美学评价。历史上土家族爱群居,爱住吊脚木楼。建房都是一村村,一寨寨的,很少单家独户。土家吊脚楼大多置于悬崖峭壁之上,因基地窄小,往往向外悬挑来扩大空间,下面用木柱支撑,不住人,同时为了行走方便,在悬挑处设栏杆檐廊(土家叫丝檐),大部分吊脚横屋与平房正屋相互连接形成“吊脚楼”建筑。苗族的吊脚楼建在斜坡上,把地削成一个“厂”字形的土台,土台下用长木柱支撑,按土台高度取其一段装上穿枋和横梁,与土台平行。吊脚楼低的七八米,高者十三四米,占地十二三个平方米。屋顶除少数用杉木皮盖之外,大多盖青瓦,平顺严密,大方整齐。吊脚楼材质多为木结构,小青瓦,花格窗,司檐悬空,木栏扶手,走马转角,古香古色。鲜明的酒店建筑既是彰显民族文化的标志,也是突出特色酒店的途径。

1.2.4乐

旅游是一个追求精神性享受和满足的过程,作为旅游的目的地酒店,依托少数民族文化打造的特色产品无法摆脱“精神性”要素的存在。因此,娱乐风俗是能被旅游者普遍接受的。农历正月初九,三月三是土家民俗歌舞的盛会。土家族丰富的山歌资源,情歌、哭嫁歌、摆手歌、盘歌等山歌历来被文化学者所注意。土家族的“摆手舞”也是土家族民族文化具有旅游价值的文化载体。摆手舞起源于古老的集体舞,包括狩猎、军事、农事、宴会等方面的70多个动作,节奏鲜明,动作优美、朴素,有浓郁的生活气息。摆手歌分大摆手歌和小摆手歌,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独特的山乡风味,大摆手歌具有史诗性质,小摆手歌多为苦歌、恋歌等抒情性作品。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说,“在所有社会场,无论是文学场还是权力场运行的起始之处,都存在着幻象,都要投身于游戏中”,它提示了“我们用来衡量一切虚构的现实,不过是一种(几乎)获得普遍认同的、为人们接受的对象”。人们对于潜伏于风俗娱乐中的游戏心理有普遍的趋同基因,因此,渝东南特色酒店打造过程中,娱乐风俗的引进也是一项能被旅游者普遍接受的举措。

1.3外力驱动

从根本上说,市场实体是由卖者、买者和作为整个生存基础的制度规范在交换的基点上构建起来的。国家以第三者的身份参与社会的每一个经济契约,又是社会强制力的最终来源。国家作为社会经济活动的基本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其存在既可能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又可能是人为经济衰退的根源。重庆市政府近年来非常关注渝东南的旅游市场,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为渝东南的旅游市场提供了一个合理使用资源的框架,并促进渝东南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整体福利增加。2012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2015年重庆市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大旅游”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2016年重庆室政府《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这些文件均对渝东南的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政策引导和发展扶持。

2渝东南打造特色酒店面临的主要问题

2.1酒店建设中对民族文化重视不足

重庆市人民政府对渝东南的少数民族文化高度重视,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12年了《关于加快渝东南地区旅游业发展的意见》,意见中着重提出开发渝东南民俗文化产品系列,如秀山花灯文化艺术节、石柱土家民俗文化节、彭水娇阿依民族文化艺术节、酉阳桃花源土家摆手舞节等“活动型”节庆赛事产品,精心编排以传统土司苗王文化、地方生产生活习俗为主要内容的“风情型”民族民俗休闲体验产品。在重庆市政府一系列政策的支持下,渝东南的旅游业突飞猛进发展,但是我们也从中发现,在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住宿方面呈现同质化,趋同化,渝东南最具优势的少数民族文化在酒店产品中几乎没有体现。以酉阳为例,酉阳酒店约194家,酒店建筑沿用民族文化特色―吊脚楼的客栈约67家,数量占酒店总数的34.5%。在民俗风情资源丰富的酉阳,酒店建设中能够充分展示民俗资源的寥寥无几,客栈中服装沿用民族文化特色的几乎为零,酒店饮食文化中传承发扬民族食品特色的酒店为数也不多。

2.2酒店打造中没有立足旅游全局构架

酒店作为旅游的终结点,对旅游整体过程的体验至关重要。愉悦的酒店入住体验必然会加强旅游整体过程的舒适感受度。渝东南在发展旅游的同时,酒店也发展数量也非常迅猛,星级饭店,旅游度假村、汽车旅馆、乡村旅舍、农家乐等形成一个庞大细密的住宿接待体系。但是在这个住宿接待体系中,特别是对于重点打造的民俗风情区域,酒店建设和极力营造的少数民族风情文化旅游出现断层,能够在酒店完美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特色的酒店趋于零。

3渝东南特色酒店建设路径思考

3.1挖掘文化魅力,突出文化特色

文化是增强酒店竞争力的屏障。酒店数量饱和,客人就会挑剔酒店,这个时候文化的魅力就凸现出来。例如,鲁迅文化酒店――绍兴咸亨酒店。绍兴咸亨酒店通过演绎鲁迅小说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一跃成立咸亨集团,后通过文化挖掘,将文化注入到经营中,成为发展特色酒店的标杆。“共性标准一流,个性特色唯一”,越来越成为酒店参与竞争的门槛。渝东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是渝东南发展旅游业的源泉,同样也可以成为渝东南酒店业参与竞争的资源。

文化也是增强旅游吸引力,增强旅游感受度的保障。渝东南经过重庆市政府一系列支持政策,旅游业蓬勃发展,全方位的住宿体系也蓬勃发展起来,如何将渝东南的珍贵资源――少数民族文化魅力挖掘出来,将文化特色展示在酒店建设中,增强游客的旅游体验是渝东南酒店应当思索的问题。旅游离不开衣食住乐,将渝东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广泛的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游客文化冲击力感受,不应该忽视酒店这个环节。将少数民族文化资源应用在酒店的建筑、着装、餐饮,以及提供具有地方民族文化特色的服务,都是增强酒店实力,进而提高地方旅游业吸引力的有力举措。

3.2提升服务标准,构建文化体系

服务是一种感受,作为旅游的目的地酒店,一流的服务标准不能少,全套文化体系更是不可缺。全套文化体系是将酒店置身于当地的旅游大系统中,将酒店作为特色旅游业中的重要体现因素,进行全方位,统一的文化构造。如果将酒店视为一个旅游产品,那么依托地域环境、周边环境与民族习俗产生的旅游产品会给游客更真实和更完美的体验。旅游是一个全方位的体验,将渝东南丰富的少数民族文化资源挖掘出来,广泛的展示少数民族文化特色,增强游客文化冲击力感受,酒店将是旅游最完美的终结。重庆市政府历来非常重视渝东南的旅游业,2016年《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生态经济走廊建设规划》中明确提出打造民俗文化生态旅游长廊,将旅游业发展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的支柱产业,将渝东南构建成国内重要的民俗生态旅游目的地。对渝东南的服务设施酒店业进行了充分细致的指导,拟在大仙女山风景区建成星级标准酒店40家以上,接待床位5万张以上。拟在乌江画廊风景区建成特色主题饭店5个、五星级酒店2个、四星级酒店2个、三星级酒店8个、星级农家乐50个。拟在武陵仙乡旅游区建设舟白零换乘枢纽酒店、民族风情城酒店等三星级以上酒店10家,建成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市级示范点5个、休闲农庄50个、接待床位3万张。拟在世外桃源旅游区建设桃源仙居、桃源山庄、土家大院、桃源小镇、阿蓬江大峡谷等度假酒店30家,打造乡村客栈、乡村酒店和特色民宿500家以上。拟在边城古镇旅游区打造洪安古镇、西街十里花灯・锦绣武陵等游客集散中心,建成三星级以上酒店5家以上,培育民族特色餐饮名店、乡村特色客栈30家以上。将酒店建设通盘在渝东南的“大旅游”建设背景中,在民俗特色区域全方位打造民俗特色旅游,特色酒店的建设势在必行。

4结语

地理位置和地理特征决定济环境,渝东南地区既是生态敏感区又是生态脆弱区,保护生态,合理开发资源,有利于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双赢的局面。重庆市政府也为渝东南的旅游市场提供了一个合理使用资源的框架,以促进渝东南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整体福利增加。针对渝东南重点发展的民俗风情功能区域,打造全方位少数民族文化旅游区,每一个旅游要素都是打造的重点,都是增强渝东南的旅游吸引力的环节,渝东南民俗风情发展功能区域色酒店的打造将是增强渝东南旅游实力的重要思考点。

参考文献

[1]周昆叔.自然与人文[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8

【关键词】东北秧歌;地域文化;相互作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64-02

辽西秧歌是东北秧歌的一种,属于中国民间最常见的集体舞蹈。辽西地区包括朝阳、阜新、抚顺、海城一带。朝阳曾经是辽西政治文化的中心,同中原地区往来甚密,这里的民间文化受到河北张家口、承德等地的影响,辽西秧歌也受到中原文化的熏陶。在这种南北交融的大背景下,辽西秧歌这种下层民众自娱自乐的文化样式,保存着大量的民俗文化信息,具有一定的美学价值。本文将从美学的高度,论证辽西秧歌中包含的美学价值,努力建立东北风情村,等旅游文化产业。

一、辽西地域特点对秧歌文化的影响

(一)满族文化。辽西秧歌反映了八旗制度、民族文化和独特的艺术价值。多年来,有些抚顺市的老一辈文艺工作者致力于研究和传承辽西秧歌,例如,某舞蹈艺术导师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深入抚顺偏远农村,采访了许多民间老艺术家,拍摄了许多珍贵的秧歌舞照片,发表在《满族民间舞蹈》及《辽宁抚顺民族舞蹈》上,这些珍贵的材料为辽西秧歌申报省级和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了重要作用。辽西秧歌作为满族舞蹈的一种,为抚顺的满族文化研究增添了价值。多年来,当地一些艺术团体,如八旗风艺术剧团、民间艺术剧团、满族新宾民间艺术团等,多次参加省级和部级舞蹈比赛和表演,每次都载誉而归。

如今,“辽西秧歌”已被列为抚顺文化遗产名录,如何尽早将抚顺木偶戏、抚顺雕刻、满族歌舞、满族婚俗、满族服装、满族剪纸、萨满舞蹈、萨满仪式等当地特色文化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单,如何将这些资源以及宝贵的精神财富传承下去,是我们如今应该思考的问题。

(二)“闯关东”的民族大融合文化。东北是一个多民族杂聚的地域,汉族人占据多数,随着历史发展,各民族文化融合,在节庆习俗上也是汉族的节庆日居多。当东北秧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在解放区发展起来的时候,这种简单的艺术形式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娱乐的形式,这样的一种意识形态,更多是因为民间的艺术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有自身的隐蔽性以及自然性,因为这样两种因素的存在使得意识形态被公众共享。

“闯关东”使得东北人民共同的情感和群体意识刻在了东北秧歌的民间艺术载体上,形成了一种比较强大的团结和凝聚的力量,将东北的“闯关东”文化加在了“秧歌”这一载体之上,同时传承了下来,慢慢融进秧歌文化之中。对于东北秧歌来说,因为其具有鲜明以及丰满的东北人民特性,能够激起东北人民自身的强烈情感。

二、辽西习俗对辽西秧歌表演风格形成的影响

(一)服饰道具。辽西秧歌的服装多为满族的骑马装,体现了游牧民族的文化传统。女装上身为镶边的夹袄,下身大多为褶皱长裙,长至足踝。女士头上的装饰漂亮华贵。女装肩部有绣花披肩,头饰和坎肩颜色耀眼。由于男士们表演的动作幅度大,因此男装是镶边的夹袄加上镶边的长裤,有的夹袄外披一件深色对襟的坎肩,头上多为艳色的毡帽。男女服装上都有图案花纹衬托节日的喜庆氛围。

辽西秧歌是古老又传统的民间舞蹈,自然也是反映民间风俗文化的载体。其曾经是中华大地普遍存在的舞蹈,加上地理与自然条件,使得其成为东北地方文化。虽然这些只是传说,但是我们也可以从中认识到文化与舞蹈对于旅游的重要性。辽西秧歌是当地节庆活动的重要精神支柱,它以各种各样的表现形式呈现在世人面前。

(二)动作特色。辽西秧歌表演起来自由性较强,动作灵巧多变,左右肩头上下交替耸肩,手臂伸直上扭,双肩前后摆动,双肩也可以前后连续微动或抖动,表演的时候,舞姿连贯娴熟。这是辽西秧歌表达、抒发感情最主要的方式。表演者无论男女,手中必备的道具就是扇子和多边形手绢,表演者手中的扇子,颜色也是多彩的,它的作用等同于腰间彩绸。表演者手持扇子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兰花指握扇;另一种是右手拇指与其他四指分开,用虎口外抓住扇子中股。左手拿绢,右手拿扇,这是辽西秧歌传统的表演方式。

辽西秧歌继承了女真人、清代满洲人的民间歌舞,舞蹈中的大摆大浪、盘旋作势等动作,再现了八旗子弟的劳作、骑射、狩猎的传统生活。辽西秧歌以上身晃动、下身屈膝、双错、大起大落为基本造型,其中大场、走阵、小场表演生动,形成独具特色的秧歌文化。

(三)东北曲调。老百姓以自娱自乐的方式来创造、表演东北曲调,用这种方式来讲述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给予这种艺术很强的平民化特点。这种特点体现在辽西秧歌通常由大众化的鼓、唢、锣呐等乐器进行伴奏,具备了很强的节奏性和色彩性,继承了萨满舞中的基本调式。在辽西秧歌的音乐当中,很有“逗哏”的风格。在表现手法上还加上独唱对白等多种表现方式。

三、辽西的旅游文化传承与发展

东北秧歌在很大程度上与汉人自身的信仰有很大的关系,其活动目的主要就是节日中的祈福。辽西文化是民族独特的文化。其中投射着深深的民族情怀。秧歌和民间艺术息息相关。辽西秧歌是一种具有地域性以及艺术性的民间舞蹈,舞蹈动作本身特点也体现了现实生活中东北地区的节庆文化以及秧歌中的“乡土”文化,反映了东北秧歌的文化精神和文化意蕴。辽西秧歌无论是从表演上还是从音乐上,都体现了浓厚的节日气氛。这样的表演气氛其实是因为辽西秧歌是一种民间自娱自乐的舞蹈表演,不同于取悦他人的宫廷舞蹈,因此,秧歌是一种群众文化,有着浓厚的乡土气息。

由于辽西秧歌是东北地区的一种民间性舞蹈,因此也就在民间文化所研究的范畴之中,其在民族的进程之中,主要是由民众自己进行创作,是民间最为朴素、最为直接,同时又最具生命活力的一种表现形式,这样一种年轻而又古老的艺术形式,不仅有着久远的文化,同时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里面,成为东北地区人民生活相对重要的部分。

四、结语

辽西秧歌从民俗历史的角度深入探究,分析了辽西满族文化的传承机制,探讨了辽西秧歌在继承东北秧歌优秀内涵的同时,如何推陈出新,树立起独具特色并且符合舞蹈美学的文化品牌,实现辽西秧歌的创新。辽西秧歌发展到现在,对民间艺术的审美属性也做到了一种传承,为了保护、传承传统的民族文化,无论是政策上的维护、乡间的采风,还是现代科技手段的保护,都必须从东北节庆习俗出发,探寻其对辽西秧歌的影响,

辽西秧歌作为东北独特的文化风貌,发展了东北当地的民间传统的艺术元素,保护了东北的风情村、秧歌的节庆文化等原生态文化,展示东北的热情与活力。开创舞蹈旅游文化这一宝贵资源,将开创出一个有竞争力的旅游胜地。

参考文献: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9

关键词:满族;饮食;民俗;象征

中图分类号:C95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7-0239-02

满族是一个具有四千多年历史的古老民族,建立了满清王朝。由于清朝是中国的最后一个王朝以及满族的广泛分布,使得满族对当今的中国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以满族的饮食为研究对象,运用象征人类学的方法,对满族的饮食民俗进行解释,进一步挖掘满族饮食的内在文化含义。

一、满族饮食民俗的界定

依据《民俗学概论》中对民俗的定义,我认为,满族饮食民俗是以满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在日常生活中创造、传承、相沿成习的生活模式,主要表现在满族人民的饮食生产加工、饮食行为、饮食心理上的集体习惯。这里我们要明确满族饮食民俗已经不只是满族单一群体中传承,有其实东北汉族以及其他相关民族群体也在享用这一民俗,所以这里虽然称为满族饮食民俗但是不排斥其他民族也在享用这一文化。

从研究对象和特点出发,本文把满族饮食民俗分为物质民俗和非物质民俗两个方面,本文侧重于从象征和仪式(非物质层面)研究满族饮食民俗。

物质民俗层面只要包括满族饮食原料的生产、加工和制作、各种饮食器具等相关方面,主要是指有实物作为依托,是饮食民俗的载体。满族发源于白山黑水之间,冬季漫长,并且东北山脉众多都是以东西或东北西南走向,致使北方干燥的冷气流无法向南扩散而凝聚在东北内陆,造成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的气候;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东北地区气温偏低,冬季寒冷漫长,夏季短促,无霜期短,植物一年一熟。此外,东北地区分布着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嫩江、辽河等众多河流,是东北民族生息繁衍的摇篮,又是他们丰富的饮食原料基地。

非物质民俗层面主要指满族饮食民俗中进餐方式、礼仪以及节庆活动和日常生活方面所产生的观念、行为、习惯及要遵守的禁忌等。进餐方式收到气候和环境的影响,满族主要实行二餐制,即早晚各一顿饭。进餐礼仪方面,满族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尊老敬老的习俗。人生礼仪和节庆饮食民俗主要包括出生、结婚、丧葬和年、颁金节等。另外在萨满教中也存在很多的饮食民俗。

二、满族饮食民俗中的象征文化

象征是一种古老的表现手法,是运用类比联想的思维方式,使用一事物代替另一事物,并且表现出比原来事物更广泛的意义。崛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象征人类学(或称为解释人类学)主要代表人物有格尔茨、特纳,格尔茨认为,人类文化的基本特点是象征性和解释性的,而且作为文化研究的人类学也可以说是解释性的。中国学者认为,象征是借助一种文化形式表达另一种特殊意思的表意方式。

饮食民俗象征作为一种非语言的文化传递方式,其本身是一个具有完整结构的象征系统,关于象征的内部结构,满族饮食民俗可分为象征符号和饮食民俗的象征性意蕴。

(一)满族饮食民俗的象征符号

她是主体借以表达象征意义的符号。在满族饮食民俗中包括象征食物、象征器具、象征性饮食行为。满族饮食民俗的实物符号是指某些特定场合用来表现主体意愿的媒介物。在中国分别包括吉祥食物、禁忌食物和占卜食物三类。

(二)满族饮食民俗的象征行为

由于人们在饮食上有一部分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因而这部分就不具有象征意蕴,只有与节庆、宗教有关的活动中才具有象征。如,在萨满祭祀时,在萨满“脱魂附体”时候,边唱神调边跳萨满舞蹈,因而在平常人家吃饭的时候,是绝对不允许边吃饭边唱歌的,否则就会被认为不吉利的。满族人相信他们是来自于西方,因而一直“崇西”,在进餐的时候,老人要坐在饭桌的西侧。

三、满族饮食民俗的价值体系

刘锡诚在《中国象征词典》中认为,中国象征文化不外体现两种价值系统,即祈福纳吉的生存观念系统和子孙繁衍的生殖观念系统。在中国饮食象征文化中分别包括各种传统的生殖观、爱情观、人生观、安全观、保健观、长寿观、伦理观等是多种价值取向。参考他们的观点,我认为,满族饮食民俗象征分为:祈福、禳灾、多子、和谐四种类型的价值取向。

(一)祈福观念

主要指祈求幸福、长寿以及人生富贵等观念,通过一定的饮食食物在特定的场合表现主体的愿望。由于中国处于一个三面环山、一面临海的区域,从地理环境上,华夏文明诞生在长江和黄河流域,土质疏松肥沃、以水为主、以农立国。安土重迁深植于中国人的思想深处,围绕农业产生了很多的象征文化,突出的有期盼庄稼顺利生长、丰收、男女勤劳致富等价值观念。

二月二,这一天江南已经开始耕种,而东北地区还是冰天雪地,满族人会把雪藏一冬的猪头拿出来,洗好烀好,再把猪头各个部分切下小块拼成一个“小猪头”献祭给满族的神灵。在满族祭祀中,人们用一晚上时间做神糕,就等候“乌尔顿”(黎明)的到来,因为满族农神祈贝勒会降临到本族的神堂,萨满击鼓请神,人们把洒水称为“下雨”,希望通过这个祈告农神恩赐雨露,保佑满族人民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祈求长寿是每个人的心愿,尤其是那些贵族会通过服食丹药获得寿命的延长,而平民百姓则把这种愿望融化在日常生活之中。满族人民在除夕夜会吃猪前蹄,认为猪前蹄是搂钱耙子,吃了后未来一年会更富裕。正月初七为人日,家家吃面条,取义大家长长久久,长寿;立春吃萝卜,是健康之意;立秋吃猪肉是抢秋膘,取滋补身体之意;此外在满族婚礼中,萨满唱《阿察布密歌》(合喜歌),每唱一节,就向天抛一片肉片和一盅酒,以此祈求天神保佑新人平安、幸福、长久。

(二)禳灾观念

祈求富贵、平安和幸福是人们心中的愿望,但有些食物被人们认为是不洁净的、不安全的,人们遇到他们就会尽量避免或用其他方法来解除灾祸的侵扰。从本质上讲,祈福和禳灾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都是想通过这些活动和行为使得人们生活平安和吉祥。

纵观满族饮食民俗的禁忌,大多与满族的萨满教有密切关系,由于满族人笃信萨满教,使得这些禁忌在今天的生产和生活中还广为传播,并且在形成途径上与汉族的某些禁忌有异曲同工之妙。

(三)多子观念

对于农业文化而言,众多的子孙可以在农业上提供很多劳动力,也可以昭示家庭生生不息的命运。尤其是男孩更为重要。满族中的男女地位虽没有汉族那么悬殊,满族中还存在“姑娘为尊”的现象。

旗俗,家庭之间礼节最繁重。而末子之小姑,其尊亚于姑。宴居会时,翁姑上坐,小姑侧坐,媳妇则侍于旁……

在诞生礼仪中,孩子满月时,姥姥会送来一百个馒头,谓之“增百岁”,在孩子生长过程中,伴随着抓周、跳喜神、换索等仪式,而这些活动中多要食年糕和面条,希望孩子步步高、长寿。在婚礼中,人们用大枣、栗子、花生铺洒在新人床上,意为“早生子,男女都有”。期望子孙繁衍不息不仅是满族历史的必然,也是满族农业文化发展的必然。

(四)和谐观念

优越的自然条件形成了中国长期依赖自然,靠天吃饭的农业社会生存背景,而正是这种背景使中国人确立了关于人和自然的整体统一关系和自我认识,并形成了以追求整体和谐为终极价值关怀的独特文化价值模式。满族人民追求的和谐主要体现在人们对生活和顺、群体和睦、社会道德伦理正常运行的期盼。

生活和顺是各阶层人们的共同愿望,帝王也不例外,满族贵族每年都要举行大祭、春秋祭、饽饽祭和猪祭等宫廷内部的祭天、祭神活动,祈求平安、丰收。这些活动中必有的食物是各种牺牲,纯黑色的肥猪是用来祭祀佛托妈妈,祭祀索罗杆则有猪蹄、猪内脏和米饭;春秋祭则用豆腐和糕,谓之“上场豆腐了场糕”;饽饽祭主要是子孙饽饽、鸡和米饭、以此祈求生活和顺。

群体和睦主要指家族内部的和谐相处和群体之间的团结互助。满族人有儿子结婚后分家之说,但入关后,受汉族文化影响出现了“四世同堂”的风俗。在满族祭祀过程中也存在着“祭毕,阖族大蒸及宾客皆欲。”或“阖族全,异姓不与。”在农村中,满族婚礼是全村和全族的大事,人们在饭桌上举杯畅饮;有些发生矛盾的人,邀请德高望重的老人来调节,最后大家摆酒吃顿“和解”酒,冰释前嫌,达到增进感情、消解矛盾的目的。在康熙、乾隆年间,由于边疆时常有少数民族的威胁,为了加强民族团结,皇帝在避暑山庄宴请一些少数民族首领。

《礼记王制》载:有虞氏以蒸礼,夏后氏以给礼,殷人以全礼,周人修而兼用之……五十异米长,六十食同,七十贰膳,八十常珍,九十饮食不离寝。

前文提到满族人是一个十分尊老敬老的民族,因而在满族人入关后大肆推行儒家文化,出现了著名的“千叟宴”,《养吉斋丛录》卷十五记载,嘉庆时期的千叟宴规模宏大,每桌上有火锅、猪肉片、羊肉片、炉食等。

嘉庆元年正月,举于宁寿宫之皇极殿,与室者三千五十六人,赋诗三千余首。

在满族丧葬习俗中更突出“百礼孝为先”的传统,入殓前孝子供四个小菜、一壶酒;出殡前,亲友向死者敬酒;每年的清明、七月十五(鬼节)、十月初一(寒衣节)都要上坟祭祀,一家老小把糕点、酒水、饽饽献祭给亡者,无论离家多么远,人们都要在异乡的十字路口为死去的亲人烧点纸钱,表达人们没有忘记死者的恩德,也教育后代要记住祖先不能人忘本,体现了满族重伦理、守礼仪的美德。

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发现满族饮食民俗体现了满族所特有的象征意蕴,作为中华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满族饮食民俗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分布,至今仍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发挥着调节人际关系、重伦理、祈福纳吉、禳灾避祸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2]王建中.东北地区食生活史[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4.

[3]庄空韶.人类学通论[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1.

[4]居阅时,瞿明安.中国象征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

[5]郭淑云.中国北方民族萨满出神现象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6]王宏刚,富育光.满族风俗志[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1.

[7][美]维克多・特纳.象征之林[m].赵玉燕,等,译.北京:商务出版社.2006.

[8][法]列维・斯特劳斯.结构主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9][美]格尔茨.文化的解释[m].韩莉,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9.

[10]刘锡诚.中国象征词典[K].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1:128.

[11]瞿明安.隐藏民族灵魂的符号[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1:50.

关东民俗文化特点篇10

引言

乡村民俗旅游[1]作为旅游行业的新兴项目,其发展空间是巨大的。而乡村民俗旅游极具活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对其开发则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其开发成功与否,也是乡村民俗旅游成功开展的关键所在。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为开展乡村民俗旅游奠定殷实的基础。但迄今为止,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只是停留在初级阶段,对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相当有限,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本文将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并据此提出相应的策略和建议。

一、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一)乡村民俗主题形象初步提升

在政府引领、市场驱动下,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不断深入,地方各部门根据地区特色不断推出具备主题形象的乡村民俗旅游项目,如华安土楼民俗博物馆、高山族民俗风情园、闽南民俗博物馆,又如漳浦国家4a景区天福茶博物院、南靖土楼民俗博物馆、漳州片仔癀博物馆等等,无不体现独特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地方色彩。还有龙海的民间农民绘画,以本地乡村劳动生活为背景,展示各个历史时期的生活乐趣和乡村风貌,映射出中国传统民间绘画审美习惯及技法,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至今已有20多幅作品获得国内各种级别奖项,甚至展出海外。

(二)地方主题文化活动内容颇为丰富

此外还有漳州各地市端午节的赛龙舟活动以及元宵节灯会的猜灯谜活动。节庆期间,游客还可以亲身感受乡村浓厚风俗,体验乡村特色民居,品尝乡村风味小吃,欣赏乡村文艺会演和别具风格的工艺品,如芗剧、潮剧、木版年画、大鼓凉伞、八宝印泥、辇轿、舞狮、舞龙、现代剪纸、布袋木偶戏等。这让广大游客充分感受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三)乡村民俗文化活动缤纷多彩,团队初显规模

官方资料显示,漳州各种民俗文化团队超过900支,从业人员30000多人。如锦歌社、木偶剧团、潮剧团、高跷队、舞龙队、大鼓凉伞队、舞狮队、秧歌队芗剧团等(见表2)。其中云霄、平和、诏安、东山县的潮剧团曾多次到东南亚各国演出,龙海的芗剧团、南靖的木偶剧团以及东的山南音队也曾入台表演。乡村民俗活动精彩纷呈,武技型的民俗活动、有劳作型的竞技民俗活动、说唱型的地方戏剧、游乐型的民俗活动、娱神型的庙会表演等。这些具有闽南乡土气息的活动不仅丰富了广大农村百姓文娱活动内容,也深深吸引着经济发达的大中城市游客。

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中尚存的问题

(一)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不够

漳州各地市乡村民俗旅游资源丰富,市场潜力极大。目前,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少而零散、文化和空间含量不足、缺乏区域特色,无吸引力。以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路线为例,主要集中在芗城郊区、南靖、漳浦、云霄、东山等乡村地区;再如,乡村民俗旅游相关要素中的专门旅游购物点只有天福集团的茶博物院和石雕园相对匮乏;另外,乡村民间工艺品,大部分是家庭式作坊式的分散经营,没有做大做强成不了规模,游客常常找不到商家。另外,空间上,即没有发挥区域性乡村民俗旅游优势,缺少区域间的合作,特别是闽台合作、闽西合作、闽粤赣合作等,导致民间传统工艺在漳州旅游业的发展中鲜为人知,经济效益极差。

(二)现存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互动性不够

乡村民俗旅游资源是一种自然形成和历史传承的文化,它伴随着人们生活的需要而展示出原生态的风格,具备表演、娱乐、互动的特性。但漳州已开发的乡村民俗旅游活动中,游客参与性旅游产品匮乏,大部分只是程式化、形式化的表演项目,缺乏互动性,观者自观、演者自演,远“距离”而“失真”,无吸引力。实际上,互动是一种渴望,也可以是当代旅游需求应当具备的鲜明特征。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更希望亲身体验乡村民俗娱乐性,甚至参与其中,从而获得乡土、真实、愉快、轻松的心理感受。

(三)乡村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乡村民俗文化是原生态的文化,是伴随着人们日常生活之中而形成的,它是乡村民俗旅游的精髓和灵魂。而漳州乡村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却忽略了文化内涵的挖掘,形式化、商品化味道浓重。游客往往只是出于好奇心,看看热闹,对于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更是一无所知。

(四)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漳州乡村民俗文化的人才结构不平衡,其传承主力大部分来源于广大乡村,他们大部分没有经过系统、规范的学习和培训,对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采用师傅传承、样子模仿、自我创新等方式,缺乏对乡村民俗历史文化的了解,无法准确把握乡村民俗文化内涵,甚至是曲解、歪曲其含义。如此不仅影响漳州乡村民俗文化形象,还影响州乡村民俗文化的经济效益,更甚者,加快民俗传统和民间工艺失传步伐。令人担忧的是,在民间艺人逐渐减少、流失,甚至断层现状下,仍没有政府的有力引导、抢救,也没有社会的传统乡村民俗文化相关培训资源。

三、漳州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策略

(一)选择适合漳州特色的乡村民俗文化开发模式

1.天然民俗村开发。本原式[2]主要有天然民俗村寨和原生俗开发,根据漳州市目前的资源特色、客源市场、经济状况,游客对漳州乡村民俗旅游的兴趣主要涉及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现实,因此,漳州应以原生俗开发为主,并适当采用天然民俗村的开发模式。漳州的天然民俗文化村可以直接利用当地民俗旅游资源相对集中,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备的民俗村落,在不破坏保留原有的自然风貌等乡村民俗事物的前提下,统一规划,立体地展示乡村民俗的自然朴实,满足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体验和欣赏。

2.开设乡村民俗博物馆。乡村民俗博物馆[3]是一种新型的资源凝聚式的乡村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模式,展示了人们生产、交通、起居、生活、饮食、信仰、服饰等乡村民俗事象、文物,起到传播、保护及教育乡村民俗文化遗产的功能。

首先,对现有的乡村民俗博物馆进行整合,根据当前乡村民俗旅游市场特点,因地制宜,跟进充实内容,完善设施,促进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开发。

其次,在乡村民俗资源汇聚地,增设主题特色的乡村民俗博物馆,如可在竹马戏、灯谜、歌仔戏、威风锣鼓、布袋戏、大鼓凉伞等民俗资源较为集中的地区,增设一座漳台民俗博物馆,推动漳州市的旅游发展,促进两岸的文化交流;还可规划建设高山族博物馆,通过图片、实物和文字等手段和方式,集中展示高山族同胞的民俗文化、生活和生产的过程以及两岸高山族同胞的交流现状。

3.节会式[4]民俗文化开发。节会,凝聚着一个民族或地区的民间信仰、文化娱乐、民族心理、衣食住行等特有的民风习俗,因此,节会可以使游客对乡村民俗文化有更加立体、直接的感受和体验。特别是对于漳州这个乡村节会活动,应根据旅游市场变化情况,提高乡村节会活动艺术性、互动性、娱乐性以及游客的参与度,做好乡村节会旅游项目的建设。

漳州节会式民俗文化开发,首先,应该在政府指导下,鼓励社会参与,激发市场运作,这是根本。其次,完善节会活动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周密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探索乡村节会旅游项目与其他旅游线路、旅游景点的绑定,从时间、地点、景观类型等方面进行合理协调、搭配、互补,开发漳州乡村节会民俗文化的特色旅游项目。

(二)乡村民俗旅游精品开发

漳州的“山海民俗风情、台胞祖地寻根、花果生态休闲”,其优势在福建省乡村旅游资源中的首屈一指,在国内有很大的优势。因此,可根据“山海、祖地、花果”的文化特色优势,确定“对内面向福、厦、泉、潮、汕、珠江和长江三角洲,巩固港、澳、台;对外面向东南亚,辐射韩国、欧美及日本”的市场定位,精心设计漳州市乡村民俗旅游产品,规划形成四大旅游开发格局,即:

1.海峡旅游。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优势,以“台胞祖地、传统艺术、香橼祖庙、名人故里等”为轴心线,精心开发涉台节庆文化旅游项目,如三平祖师文化节、“开漳圣王”文化节、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天福国际茶壶茶文化节、关帝文化节、高山族风情艺术节、保生大帝文化节等,打造具有漳台特色的民俗游线,如宗教民俗游、寻根谒祖民俗游等,并探索开发海峡两岸双向旅游线路,促进漳台旅游合作。

2.土楼旅游。充分依托华安、南靖土楼世界文化遗产品牌及其附近历史文化民俗村,结合当地自然景区,开展土楼生态观光、土楼度假旅游、土楼民俗旅游,并为旅游者提供各种参与性活动。

3.花果生态旅游。充分发挥漳州“花果之乡”形象优势,依托漳州东南花都――花博园、天福茶博物院――石雕园、龙海九湖至漳浦长桥的百花村、龙海龙佳生态温泉山庄等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和“花卉长廊”以及各县(市、区)的特色乡村花果园,发展花果生态旅游。

4.海滨旅游。充分利用漳州沿海乡村地带优良的海岸资源,整合沿海渔村民俗文化、关帝文化、妈祖文化、帆船帆板文化等海滨旅游资源,深入挖掘乡村民俗文化内涵,开发温泉休闲养生游、海滨风情游、海滨休闲度假游等。

(三)加强区域合作,开拓客源市场

首先,应加强旅游区域合作。以国务院支持加快海西建设《意见》和《关于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旅游产业发展的意见》为契机,充分发挥漳州对台旅游的区位优势以及漳台的“五缘”优势[5],加快推进漳台旅游交流与合作,推出对台湾游客具有很强归属感与认同感的“台胞祖地”“名人故里”“香橼祖庙”“传统艺术”等乡村民俗旅游产品。同时,要积极搭建闽、粤、赣省际合作平台和闽西、南区域合作平台,加强与汕头、厦门两个特区的交流、对接与合作。形成闽南临海重要旅游区,建立良好的区域旅游合作网络。

其次,发挥合作平台优势,借助媒介作用,围绕地方特色,多形式开展旅游宣传促销[6]。一是充分利用各种网络和媒体搭建宣传平台,扩大漳州乡村民俗旅游宣传的覆盖面。二是加强旅游宣传品的制作,筹划品味较高的系列丛书、音像制、品画册。三是善于利用各种重大节会活动,大力推介漳州乡村民俗文化。

(四)加强教育,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乡村民俗旅游服务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从业人员的水平,为此,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壮大乡村民俗旅游行业的工作队伍迫在眉睫。

其一,制定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针对漳州旅游职工队伍年纪轻、发展快、文化水平偏低等现状,因地制宜,编制乡村民俗旅游服务人才培养计划,完善旅游教育结构,提升旅游专业人才的档次、加大专项教育资金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大胆引进旅游专业人才等措施,逐步形成长、中、短期相结合的旅游培训网络。

其二,通过引导、整合等方式,挖掘杰出的乡村民间艺人,建立民间艺人人才库,并开展宣传教育,提升人才素质,促进各门艺术传承,保证各门技艺继续发扬光大,促使民间艺术进教材、进课堂、进培训,培养各种乡村民俗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