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十篇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十篇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7:50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1

【关键词】医务人员;医院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R96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10-0143-01

2002年冬末至2003年春所发生的SaRS戏谑全球及2009年春夏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在全球蔓延,给人类一次次沉重的打击。对这突入其来的病毒缺乏认识,即使是医务人员也不全了解,造成了由社会性感染发展到医院内部感染流行的局面,多数一线医务工作中深受其害,甚至为此献出宝贵的生命。

1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的特点

1.1接触的病原未知。在医疗工作中,医务人员常常接触的是随机性强、层次不一、病情各异、病种复杂的各类病人,甚至是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流行病、烈性传染病病原携带的病人。由于接触病人的原先未知性,导致在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机会始终是存在的。

1.2感染途径多。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直接接触,体表间接触,微生物通过物理途径在感染和易感宿主之间传播,如口腔护理或操作;间接接触传染,主要通过接触已经感染的器具等感染;飞沫传播,如通过咳嗽、打喷嚏、谈话或支气管镜检查等方式传播,一般距离较近;空气传播,指接触含有微生物的可悬浮于空气中较长时间的飞沫核或散布在空气中带微生物的尘埃粒子的传播;消化道传播,通过污染的食物、水等媒介的传播;血液、体液传播,主要是通过污染的血液、组织或其他的体液等途径进行传播。

2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工作基本环节

医务人员的医院感染,主要有经呼吸道传播的传染性疾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军团菌感染等;消化道传染性疾病如甲型肝炎、伤寒、沙门菌感染、细菌性痢疾;经血液传播原体如乙型病毒性肝炎(HBV)、丙型病毒性肝炎(HCV)、人类免疫前线病毒感染(HiV)等;以及经接触传播的疾病、多重耐药细菌如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其他性接触疾病等。

一般来说,医务人员医院感染预防工作主要包括医务人员的初始健康评估、血清学检查和免疫接种、教育与培训等基础环节。

2.1医务人员的出示健康评估。在医疗机构聘用医务人员或医务人员进入医疗机构时,都应该对医务人员进行健康评估或体检。主要评估内容包括:是否患有传染病或传染病史、免疫接种史、以前的健康情况如某种传染病的易感性、是否处于免疫抑制状态或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治疗等等。

2.2血清学检查和免疫接种。进行血清学检查是鉴于医务人员具有获得不同职业性感染的危险性而必须进行的一项检查。同时,许多传染病都可以用疫苗预防,合理使用疫苗既能医务人员又能保护病人。对医务人员进行有效的疫苗覆盖较之评价和控制多个病人与医务人员的暴露及聚集性发病的控制和治疗更合算。

2.3教育与培训。对医务人员进行职业危险性及预防措施的教育,是感染控制部门或预防保健部门的重要工作。教育形式可根据当地具体情况相应进行调整,但重点必须强调有关预防保健措施和感染控制要领以及具体操作办法。

3常见感染性疾病预防措施

在疫情未出现以前首要任务是做好经常性的预防工作,对于常见性的感染性疾病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

3.1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医务人员在医疗工作中接触的主要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肺结核,其他非典型性肺炎如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肺炎、嗜肺军团菌肺炎,流感,炭疽,麻疹,呼吸道合包病毒,流行性脑脊髓炎,白喉,百日咳,流行性腮腺炎,风疹等等。主要预防和控制措施如下:

3.1.1手部消毒。治疗后或接触了呼吸道分泌物后,应进行手部的消毒。可以用0.5%的氯已定货0.3%~0.5%的聚维酮碘(碘状)消毒液擦拭手部1~3分钟,必要时应戴手套进行操作,洗手应使用非接触式的吸收装置。

3..1.2空气消毒。无人情况下可使用固定悬挂或移动式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或使用0.2%~0.5%的过氧乙酸喷雾,作用30分钟。化学消毒剂用作空气消毒应避免在有人的情况下进行。

3.2主要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常见的主要经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有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和其他非甲非乙非丙型肝炎、eB病毒感染和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等等。

对经血液传播疾病的预防措施一般是严格隔离被污染器具、血液、体液等一切与病人接触或使用过的物品,佩戴手套、口罩和预防性眼罩。注意清洁消毒。对病人使用过的器具进行消毒处理。

参考文献

[1]黄勋,吴安华,徐秀华.医院安全与医院感染管理刍议[J].中国护理管理,2005,(01)

[2]陈幼婷.加强护理管理预防传染科医院感染[J].当代护士(学术版).2008,(07)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2

第一条为了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在公共场所的传播,保障公众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其他场所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以下简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和有关卫生标准的要求。

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采取措施,保证本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符合前款要求。

第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新风应当直接来自室外,严禁从机房、楼道及天棚吊顶等处间接吸取新风。

新风口应当远离建筑物的排风口、开放式冷却塔和其他污染源,并设置防护网和初效过滤器。

送风口和回风口应当设置防鼠装置,并定期清洗,保持风口表面清洁。

第五条空调机房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严禁存放无关物品。

第六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具备下列设施:

(一)应急关闭回风和新风的装置;

(二)控制空调系统分区域运行的装置;

(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

(四)供风管系统清洗、消毒用的可开闭窗口。

第七条新建、改建和扩建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进行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投入运行。

已投入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每两年对其进行一次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卫生学评价,评价合格后方可继续运行。

卫生学评价应当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规定。

第八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保持清洁、无致病微生物污染,并按照下列要求定期清洗:

(一)开放式冷却塔每年清洗不少于一次;

(二)空气过滤网、过滤器和净化器等每六个月检查或更换一次;

(三)空气处理机组、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每年清洗一次;

(四)风管系统的清洗应当符合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

开展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的专业机构应当具有专业技术人员、设备、技术力量,并符合《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要求。

第九条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本办法的规定做好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工作,建立健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卫生管理制度,定期开展检查、检测和维护,并建立专门档案。

档案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卫生学评价报告书;

(二)清洗、消毒及其资料记录;

(三)经常性卫生检查及维护记录;

(四)空调故障、事故及其他特殊情况记录;

(五)空调系统竣工图;

(六)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应急预案。

第十条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发生空气传播性疾病后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应急处理的责任人;

(二)不同送风区域隔离控制措施、最大新风量或全新风运行方案、空调系统的清洗、消毒方法等;

(三)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停用后应采取的其他通风与调温措施。

第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立即对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待其检测、评价合格后,方可运行:

(一)冷却水、冷凝水中检出嗜肺军团菌;

(二)空调送风中检出嗜肺军团菌、-溶血性链球菌等致病微生物;

(三)风管积尘中检出致病微生物;

(四)风管内表面细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五)风管内表面真菌总数每平方厘米大于100菌落形成单位;

(六)风管内表面积尘量每平方米大于20克;

(七)卫生学评价表明需要清洗和消毒的其它情况。

第十二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启动预防空气传播性疾病的应急预案。

符合下列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方可继续运行:

(一)采用全新风方式运行的;

(二)装有空气净化消毒装置,并保证该装置有效运行的;

(三)风机盘管加新风的空调系统,能确保各房间独立通风的。

对不符合上述要求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当立即停用,进行卫生学评价,并依照卫生学评价报告采取继续停用、部分运行或其它通风方式等措施。

第十三条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每周对运行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下列设备或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者更换。

(一)开放式冷却塔;

(二)过滤网、过滤器、净化器、风口;

(三)空气处理机组;

(四)表冷器、加热(湿)器、冷凝水盘等。

空调系统的冷凝水和冷却水以及更换下来的部件在处置前应进行消毒处理。

第十四条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时,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及时关闭所涉及区域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并按照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要求对公共场所及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消毒处理。消毒处理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第十五条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辖区内公共场所实施本办法的情况进行监督。

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定期对以下内容进行监督检查:

(一)公共场所经营者执行本办法的情况;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专业清洗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的情况;

(三)卫生学评价机构执行《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的情况。

第十六条卫生行政部门在履行监督检查职责时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应当责令改进;经责令仍不改进的,予以公示。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卫生行政部门可以采取暂停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行、要求进行消毒处理等控制措施:

(一)当空气传播性疾病在本地区暴发流行时,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不符合规定的;

(二)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导致或者可能导致空气传播性疾病流行的;

(三)经检测,发现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存在重大隐患的。

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办法的公共场所经营者,由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

第十八条《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学评价规范》、《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风管系统清洗规范》由卫生部制定并。

第十九条本办法的术语含义如下:

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为使房间或封闭空间空气温度、湿度、洁净度和气流速度等参数达到设定的要求,而对空气进行集中处理、输送、分配的所有设备、管道及附件、仪器仪表的总和。

风管系统:集中空调通风系统中用于处理和输送空气的风管、风口、空气处理机组及其它部分。

空气传播性疾病:以空气为主要传播途径的疾病。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3

一、调研内容

调研对象为金斗山殡仪馆及周边县市殡仪馆的遗体接运工、遗体防腐师、遗体整容师、遗体火化师。在考察学习过程中,采用与具体员工沟通了解结合日常观察的方式对仪职工文化程度、对传染病知识的了解情况、殡仪工工作环境状况、殡仪服务工作中采取的防护措施、殡仪场所消毒设施配备情况等殡仪作业安全情况进行调查,整理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得出结论。

二、调研结果

(一)殡仪职工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据统计,我国从事殡葬工作的7万多名职工中,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所占比例不到10%,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人数占职工总数的50%以上。从本次调研的结果看,金斗山殡仪馆职工本科以上占10%,中专至大专学历占调查人数60%,无专业学历者占30%。殡仪职工文化水平有所提高。

(二)专业传染疾病防控培训缺失

本次调查的结果表明殡仪职工获取传染病预防知识的途径主要是网络、电视、报纸和广播,所占比例分别为30%、40%、20%和10%。说明大部分殡仪职工获得传染病知识途径主要是电视新闻媒体,而对传染疾病防控知识进行的专业培训几乎没有。

(三)掌握防控疾病专业知识有限

关于殡仪职工对传染病的认识。调查结果表明,认为鼠疫、霍乱是传染病的占99%;认为肝炎、痢疾是传染病的占95%;认为艾滋病、肺结核是传染病的占89%;认为高血压和肺炎是传染病的占65%;认为狂犬病、流感是传染病的占10%。

结果表明,殡仪职工对主要几种传染病有所了解,但对狂犬病和流感却了解甚少。

(四)个人卫生防护意识不强

调查结果表明殡仪职工在接触遗体后,有80%的职工采用肥皂洗手、12%的职工用洗手液洗手,90%的员工认为肥皂和洗手液消毒效果差不多;采用酒精消毒、碘伏消毒和其他消毒措施的分别占10%、2%、15%。该结果表明大部分殡仪职工在接触遗体后仅采用简单的肥皂和洗手液的方式洗手,并没有采取更为有效的消毒措施。甚至有个别职工完全没有个人卫生防护意识与设施,赤手接触遗体。

(五)殡仪馆消毒设施配备不完善

通过对殡仪场所消毒设施配备情况和是否采取了必要的预防与控制传染病的措施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90%殡仪职工认为殡仪场所配备了消毒措施,认为没有采取措施的占4%,对此不清楚的占6%。认为殡仪馆应该采取有效措施的占98%,不清楚的占2%。大部分殡仪职工认为殡仪馆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并配备消毒设施。但除手套、口罩、防护服、消毒药剂等消毒防护措施外,还应该配备哪些消毒设施及如何使用等情况并不明确。目前金斗山殡仪馆消毒设施配备及使用情况远低于一般医院,殡仪馆消毒设施配备不完善。

三、存在的问题

(一)遗体服务过程中潜伏隐患

一是接运遗体。在殡仪服务过程中,接运遗体一般由司机和遗体接运工完成。遗体接运过程中,殡仪车、担架车等接运工具缺少消毒设施。虽然殡仪车在驾驶舱和遗体舱之间设有隔断,但接运工只能坐在殡仪车遗体舱的左右两侧的座位上,车上没有其他消毒防护设施。二是冷藏遗体。在遗体冷藏时候分类不明确,金斗山殡仪馆虽设有特殊尸体冷藏柜但没有设留专门存放因传染病死亡遗体的冷藏设备。为殡仪职工处理遗体时埋下隐患。三是遗体防腐与整容。殡仪馆在功能区的布局上不符合殡仪馆建筑设计规范,停尸间和防腐间没有设置隔离带,容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四是遗体火化。火化工一般戴棉线手套、帆布手套进行工作。多数火化工在火化机前将遗体入炉后,就

直接进行火化操作。接触完遗体的手又去按操作按钮,操作按钮上的细菌总数自然就会增多,造成病菌的间接传播。

(二)对作业间空气污染危害认识不足

在殡仪馆内,直接被遗体污染的区域有殡仪车、冷藏间、停尸间、防腐间、整容间、火化间,间接被遗体污染的区域有运输遗体通道、告别厅等。遗体是殡仪馆内病原微生物的主要来源,遗体的分泌物、排泄物、感染性伤口、被污染的衣物等表面携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殡仪职工在为遗体防腐、整容等过程中,这些病原微生物就附着在液体微滴或尘埃颗粒上,当含有病原微生物的飞沫干燥后,就可能漂浮到空气中,通过空气而传播。如果被丧户或殡仪职工吸入到呼吸道中,就可能引起疾病。如炭疽芽孢杆菌、结核杆菌等对外部环境有较强抵抗力的病原体就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传播。

根据国家民政部相关>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殡仪场所的空气污染是呼吸道传染病传播的重要原因之一。许多疾病都可以通过空气传播,室内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和环境卫生。

(三)忽视了物体表面的污染,交叉感染的几率极高

根据国家民政部相关>调查报告的数据显示:殡仪场所污染最严重的是整容工具,其次是防腐台表面、担架车把手、整容台表面、水龙头等。担架车把手、停尸台、殡仪车表面微生物污染严重,细菌总数远远超过医院内的各种物体表面、公交车把手和公厕的地面。在致病菌的检出中,大肠杆菌和霉菌的阳性率是100%,HBsag阳性率也相当高。这些主要污染物体表面病原微生物阳性率均大大超过现有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由于没有健全的消毒措施和消毒制度,殡仪职工接触遗体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消毒措施,用被污染的手直接接触各种物体,结果导致病原微生物通过物体表面传播。一些生存力较强的微生物,如结核杆菌、白喉杆菌、炭疽杆菌、乙型肝炎病毒能在物体上存活较长时间,而引起这些疾病的传播。

(四)殡仪作业环境危险,员工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我县人口近40万,仅城镇人口每年就有800多人死亡(根据《汝城县20xx年统计年鉴》测算),而且我县地处湘粤赣沟通咽喉,过往人员复杂,遗体情况也较为复杂。而遗体接运工、防腐工、整容工、火化工每天都必须直接接触遗体,面临着被带有传染病菌遗体的血液、体液感染的危险。

欧洲的一份调查显示,在室温下保存的遗体,其血液组织中链球菌和葡萄球菌增殖了(10~100)倍;巴斯德菌族和绿脓杆菌等败血菌不但数量增加,而且毒性也增加。室温下,链球菌在人体死亡后(5~7)h,葡萄球菌在人体死亡后(10~20)h达到最大量。这些资料显示,正常遗体中存有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尤其是口、鼻、肛门、皮肤等处聚集较多。由于遗体体液和体表所携带的病原菌有可能向外环境中释放,这不仅会对殡仪职工的身体健康带来危害,而且对送葬亲朋好友的身体健康也带来了潜在的威胁。

据国外有关研究表明,遗体中的微生物能够对殡仪职工造成微生物感染。如1988年,英国HealthServicesadvisoryCommittee对880名防腐职工进行了回顾性统计学调查,结果发现,在一年内,有12名防腐工受伤,有15人曾接触过死于艾滋病遗体的污血,有26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6人感染结核杆菌,27人感染葡萄球菌和其它皮炎,其它的感染和侵害包括病毒性呼吸系统感染有9人,脓毒症有5人,疥疮、螨和虱感染的为6人。根据对美国20xx多名殡仪人员的调查,18%以上曾受到微生物的感染,其中肺结核占14%,呼吸道传染病为44%,真菌的传染病19%,败血病17%,伤口感染14%。这些疾病还有时交叉感染,传染病发生在殡仪职工身上要比一般人群高2-3倍。

殡仪职工的手是造成病原微生物传播的一个重要的传播媒介。殡仪职工特别是防腐工、整容工的手容易被带有大量病原微生物的遗体的分泌物、排泄物、血液等污染,如果处理不当,就会造成殡仪职工的感染。而单的洗手方式不能有效降低手上污染的细菌。

在世界各国普遍认同的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制定的普遍预防措施中明确指出,手的清洁、消毒在预防感染中是最重要和最简易的措施。因此,建议殡仪职工洗手后使用纸巾、自然晾干或烘干机烘干等干燥方式,从而有效控制手上细菌的数量,保障殡仪职工的身体健康。

(五)殡仪职工卫生防护培训教育现状

我们调查后发现,金斗山殡仪馆及周边县城殡仪馆没有系统的、周期性的对殡仪职工提供卫生防护知识与技能培训。造成一线殡仪职工缺少自我防护意识,对传染性遗体的危害认识不足,在遇到传染病遗体时不能够辨别并做到自我防护。因此,殡仪职工卫生防护培训教育应列入殡仪馆整体人员培训计划之列。

(六)殡仪馆的消毒设施配备及使用情况

由于受规模、效益、资金等因素的限制,金斗山殡仪馆及其他县级殡仪馆只是配备了化学消毒剂及设备,在重点污染的区域没有安装有紫外线消毒灯,并且对紫外线灯消毒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并不了解。(紫外线属广谱杀菌射线,能杀灭各种微生物,凡

受微生物污染的物体表面、空气均可应用紫外线灯管消毒。紫外线灯管用于物体表面和空气消毒时,对没有直接照射到的部位没有消毒作用。紫外线消毒空气时,每10m2安装30w紫外线灯管1支,有效距离不超过2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从灯亮后(5~7)min后计时。消毒物品时,将物品摊开或挂起,扩大照射面,有效照射距离为1m,照射时间不少于30min。使用紫外线灯管消毒时应注意保持紫外线灯管的清洁,一般每2周用酒精棉球擦拭一次。此外,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时,应建立使用时间记录卡,凡使用时间超过1000h,则应更换。)

综上所述,人们普遍对殡仪馆殡仪作业环境危险性认识没有正确认识,殡仪作业安全防护投入不足,殡仪作业专业防护知识贫乏,殡仪职工殡仪作业安全堪忧。

四、分析与建议

(一)加强卫生防护知识教育,提高职业防护专业水平

殡仪馆在预防与控制疾病传播方面疏于防范,殡仪职工对传染性遗体的危害认识不足,缺少防护意识,缺乏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理论知识和有效的防护技术;殡葬行业在预防与控制传染性疾病方面存在漏洞和不足。

因此,殡葬管理部门和殡葬管理者有必要加强殡仪职工传染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殡仪职工的职业卫生防护意识。同时加大对殡仪馆的财政投入,增加防护设备,提高职业防护专业水平。

(二)加强管理,规范服务程序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4

[关键词]学校;传染病;预防;控制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9(c)-120-02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病毒、立克次体、细菌、螺旋体等)感染人体后所产生的有传染性的疾病,传染病的流行需要三个基本条件: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1]。学校是一个特殊场所,就餐、就寝人员集中,容易造成传染病的传播、蔓延和暴发流行。因此,做好学校传染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工作,2006年4月6日卫生部同教育部制定了《学校和托幼机构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规范(试行)》[2],现就如何开展大、中专院校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工作提出如下建议:

1学校传染病的预防

1.1认真做好学生入校、职工就业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建立、健全健康档案

对每一名入学的学生,新就业的教职工都要进行严格的体检,按照《学校卫生管理条例》和学生常见病防治要求执行,并且做好以后的定期体检工作。大、中专院校应当有校医务室,专人负责学生、老师的健康档案。入学、就业前体检及定期体检可以及时发现传染源,以便早发现、早诊断、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

1.2搞好学校食堂、寝室、教室卫生

学校食堂就餐人数多,人员集中,容易发生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为防止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学校食堂必须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有关规定。食堂作业处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善。同时注重对食堂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食堂从业人员要定期体检、持证上岗,对有从业禁忌证的要及时调离工作岗位。确保饮用水、食品原料、食品加工和贮藏符合要求,同时做好餐具、炊具消毒工作,认真执行食品的加工流程和有关食品留样规定并做好登记。认真落实“三管一灭”(管水、管饮食、管粪便、灭苍蝇),防止病从口入。食堂销售使用刷卡机或一次性纸票,不得使用现金或可回收的塑料票,避免传染病通过现金、饭票传播。学校领导、后勤科、医务室和学生代表组成监督小组,定期和不定期对食堂的饮用水、食品原料、卫生设施、环境卫生、食品加工和储藏进行检查、监督,确保做好食堂的卫生工作。

教室、寝室是学生们集中学习、休息的场所。人均教室、寝室空间应达到相应的标准;采取湿式打扫卫生方式,保持教室、寝室的整洁卫生;要做到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必要时进行空气消毒,如传统的醋熏方法、漂白粉澄清液喷雾消毒法等。蚊蝇繁殖季节采取灭蚊、灭蝇措施,积极开展除“四害”(鼠、蚊、蝇、蟑螂)活动。

1.3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改善营养,锻炼身体,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可提高身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力。目前许多大、中专学生沉溺于上网,作息时间不定,甚至通宵达旦地熬夜,极易造成身体抵抗力下降而感染上某些传染病。因此学校应多利用广播、校报、黑板报、班会、讲座等各种形式宣传健康知识,普及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同时,学生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注意预防季节性疾病。

冬春季节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水痘、风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肺结核等,还有最近几年发现的SaRS、人禽流感等,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咳嗽、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皮疹等。人群对多数呼吸道传染病普遍易感,最经济有效的预防措施是接种相应的疫苗。但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有利于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如多开窗换气,多喝开水,多吃含有维生素B、C的食物,劳逸结合,保持体力和充足的睡眠,及时增减衣服做好自身保暖,打喷嚏、咳嗽和清洁鼻子后要按规定程序洗手,不随地吐痰,不吸烟等。

夏季重点预防肠道传染病,常见的肠道传染病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肝、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是病原微生物经口进入人体消化道后,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一系列人体病变的传染病,预防肠道传染病,关键是把好“病从口入”这一关,不喝生水,不吃腐败变质的食物,不随便在外面的零售摊点、饭店就餐,饭前便后要洗手。

1.4社会上有传染病流行时,学校做好相应的学生的预防工作

校医应经常向防疫部门了解传染病的流行情况,在传染病流行高峰时期,组织抵抗力低下的学生应急性预防接种、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如在流感流行期间,组织接种流感疫苗、告诫学生避免参加大型的聚会活动,少到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做好教室、寝室的空气消毒、分服预防的中药等。

2学校传染病的控制

2.1健全学校传染病报告机制

校医或兼职卫生教师负责传染病的报告管理工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发现法定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或病源携带者,按《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规定进行疫情报告。学校最好建立晨检及缺课报告登记制度,以便及时发现疫情。班主任或辅导员、班级卫生员对早晨到校的学生进行观察询问,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如发热、皮疹、腹泻、呕吐、黄疸等)及时报校医。同时了解学生的出勤情况,出现较多学生同时缺课时应及时报校医。校医接到以上报告后,进一步追查学生的患病情况和可能的病因,发现传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及时报告给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做好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2.2启动应急预案,做好传染病的控制工作

随着传染病传播因素的复杂化,单纯依靠卫生部门已很难确保其控制效果,须各级政府、各部门协同努力,共同参与采取综合性防制措施。为应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学校也应制订切实可行的传染病防制预案。一旦校内传染病发生时,启动应急预案,及时上报疫情,并配合疾病控制部门做好疫情的控制工作,通知学生采取防制措施,减少聚会,对发病学生做好隔离治疗。学校及时发放学校、学生、家长三位一体防控资料,防止疾病的进一步传播和蔓延。做好解释和心理安慰工作,避免因传染病的发生而导致学生、家长的恐慌心理。

[参考文献]

[1]彭文伟.传染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5

关键词:畜牧养殖;畜禽;常见疾病;发病原因;控防措施

应对当今市场社会需求,畜牧业养殖的规模在不断扩大,随之而来的疾病隐患也日渐严重,大批量群体养殖加快了疾病的传播速度,在疾病突发是有效的控制以及预防是养殖业现在面临的首要问题。接下来文章将对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的种类、主要发病原因以及对策进行梳理和总结。

1畜牧养殖中常见的动物疾病种类

动物疾病是指养殖类动物由于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受到损害的不利影响,导致机体以及细胞结构不能正常变化,从而导致恶化或死亡。疾病的种类多种多样,一部分能从外部分辨,而另一部分肉眼难以识别,这样就对疾病的控制与预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1.1寄生虫病。寄生虫病的出现主要是寄生虫的存在引起的,主要引起疾病的寄生虫有三种,属于内寄生虫种类的原虫、蠕虫以及属于外部寄生虫的节肢动物。无论哪种寄生虫都需要依赖宿主提供营养进行生存。并可以在直接的接触中进行传染。

1.2传染病。病毒、真菌等是引起传染病的主要原因。不同的微生物会引起不同类型的传染病,并且每种传染病的发病反应并不相似,但是无论是哪种微生物引起的,传染病的传染速度都很快,并不仅仅可以在直接接触中传染,还可以通过间接接触传播,所以其传播范围极广,感染性极强,防治难度也更大。

1.3普通病。普通病相对于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治疗手段更多,治愈率更高,但是其在动物中的发病率也更高。普通病包含了内科、外壳、产科等多种不同类型的疾病,发病原因复杂,并且有些普通病在不同阶段的发病表现也不同。

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发病病因

2.1畜牧养殖中动物发病的主要原因:动物健康生长,与生长环境密不可分。周围环境的恶劣直接导致了,动物疾病的产生。动物健康与否主要是由生长环境的优劣决定的。当环境中出现不利于畜禽机体运行的因素时,就会导致畜禽体内的新陈代谢无法与环境进行能量交换,使畜禽的机体无法进行正常的生理调节,造成体内的生态失衡,在临床上出现一种病理状态,这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畜禽发生疾病。

2.2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发病的人为原因:a.养殖体系不规范,对于大批量的动物养殖需要注意很多问题,在动物当批量养殖的环境下容易出现疾病交叉感染,动物死亡率上升的情况。对于动物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工作,应有合理的管理体系和相关措施,定期检查动物身体健康状况,在出现一例病因的情况后应注意周围是否有传染情况,并将周围环境记录下来,以预防重复情况的发生。b.养殖场规划以及设备不完善,针对每一种动物的生活习性,来规范适应不同种类的养殖场类型,例如部分禽类养殖常见的通风问题,应注意通风排污设施的应用,养殖场本身环境也应考虑将动物分区类放置在养殖场内。有时一个养殖场不可能只有一种动物,这是合理的分配空间也是非常重要的。c.养殖场人员的管理问题,养殖场经常出现人员分化不明确,一个人身兼数职的情况。上一个没有处理好动物粪便的问题从而导致,环境污染。粪便病菌发酵,导致疾病的产生。

3畜牧养殖中动物疾病的控防对策

3.1应当加大对动物饲养的力度:第一,通过落实相关的政策,对养殖场进行严格的消毒工作,应当对消毒剂的使用引起一定的重视,选择不会给动物带来有害的消毒剂,与此同时还应当确保管理人员以及动物没有危险。应当在制定的时期进行消毒工作。通过科学的方式解决畜禽粪便,并且能够恰当的安排,防止资源的浪费,避免空气造成污染,确保畜禽的环境干净。第二,应当确保饲料合理分配,依据不同动物成长时间进行合理的配置。确保畜禽能够健康的生长,增强畜禽体质,提高畜禽健康成长,从而能够较好的发挥其作用。

3.2依据严格的检疫制度,预防疫病的发生:第一,倘若有外来的种群,应当做好严格的检查以及消毒工作。对待买来不久的畜禽,第一时间应当做好隔离工作,接着再通过注射疫苗以及驱虫方式,保证引进的畜禽不具有疫病,最后可以进行混养;第二,出入标准应当制定明确的制度,生产区职能让工作人员或者相关人员进入,外来的车辆要通过检查才能够进入,减少畜禽之间的交易是在养殖场里面;第三,在流行病高峰期,应当要进行全方面的消毒工作,仔细对畜禽做好检查工作,应当对疑似病例引起注意,确保畜禽没有疫病。

3.3注意保持养殖场的空气流通,防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事实证明,一部分的畜禽病原体是通过空气传播的,这类病原体传播范围比较广,发病率高,所以管理人员一定要注重养殖场内空气的流通,防止这类疾病的扩散传播。

3.4建立动物健康群:在养殖过程中最好实现“自繁自养”,这样就可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疾病的交叉传染,避免养殖场的畜禽受到外来疾病的传染。定期对畜禽进行免疫接种,对于疫苗的质量以及免疫头份等进行严格检查,保证疫苗在畜禽种群中发挥最佳效果。

3.5在养殖场建立时要注重对于场地和布局的选择和安排:养殖场最好建立在地势高并且干燥通风、排水方便以及水源充足的地方,同时要保证养殖场选址远离居民区。在养殖场的布局上要注重排水系统和通风系统的合理设计,科学合理的安排饲养种群与规模,保证畜禽在良好的饲养环境下生长。

3.6发生疫情后,要制定严格的疫情治理制度:发生疫情后有些养殖户只是注重眼前利益,并不对养殖场内的环境以及畜禽进行严格的消毒清理,造成畜禽的群发性疾病,损失惨重。养殖户在疫情发生后,应该采取以下几项措施。(1)及时隔离和淘汰生病畜禽,一旦发现有畜禽患病,要在第一时间将其隔离或淘汰,根据发病的实际情况进行隔离或扑杀。(2)要对畜禽的免疫情况和用药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遵守兽医的嘱咐,及时停药,并将畜禽的用药处方进行妥善保存。

结束语

面对动物疾病的复杂性以及动物病因的多样性,一味的靠疫苗以及药物增强动物的免疫力是不能解决动物疾病的根本问题的。养殖户只有结合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增强自身的业务素质和专业能力,保证饲料营养配比的科学合理,逐步增强动物自身的免疫力,减少甚至灭绝病毒的侵入,这是控制和预防动物疾病的关键途径,也是唯一途径。

参考文献

[1]戚咸理,黄兴国.畜禽疾病防治的新对策[J].当代畜牧,2009,(3).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6

【关键词】结核病;负压病房;空气传播

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4.01.383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1-0324-01

肺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结核分枝杆菌主要是随着痰排出体外而传播[1]。这种病原微生物由浮在空气中的微粒-气溶胶来传播,粒径多数

1负压病房的消毒隔离原则

负压病房低,能接受外部清洁空气,室内被污染空气经特殊处理后避免了污染环境,切断了空气、飞沫传播疾病的传播途径[3]。室温调控在24℃-26℃相对湿度维持在30%-50%。压力梯度为5-15pa,房间换气次数>12次/h,确保环境处于清洁卫生状态。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循环风量m3/h在房间体积的8倍以上,1-2次/d,1h/次。室内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d.房间设缓冲间,医务人员在此穿隔离衣戴n95口罩进。

2病室病原微生物监测

2010年按医院交叉感染规定每月做一次微生物计数。我们分别于7:30,10:00,14:00,17:00不同时间进行采样送检,由本院细菌室用空气微生物采样器,监测每m3空气的细菌总数,见表1。

3垃圾分类,消毒,包装,登记

3.1分类及标识①医用垃圾:用黄色垃圾包装。②放射垃圾:用红色垃圾包装。③生活垃圾:用黑色垃圾包装。

3.2消毒与包装凡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具经过毁形后放入0.5%过氧乙酸或1:300的有效氯消毒液中浸泡2小时后捞出,装入防水防刺漏双层塑料中严密封扎。各科室所产生医疗垃圾、生活垃圾由科室指定人员用双层医疗垃圾专用袋进行封袋,并将《医疗垃圾登记卡》粘贴在封口处。填写所产生部门、种类。

3.3登记生活垃圾,医用垃圾由专管人员进行交接并登记签字

4讨论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所以结核科病室要达到防止减少医院感染的目的。首先要提高护理人员对医院交叉感染的认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强消毒隔离,避免院内交叉感染[4]。实际上预防控制医院感染就是护理工作的基础。护理工作是防止院内感染的重要环节,要改进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制定护理计划,落实护理措施,防止院内的交叉感染,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

参考文献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0.

[2]黄人健,李秀花.护理学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1:89-90.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7

关键词:医院感染原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R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4-0063-01

医院是传染病源相对密集的场所,医疗设施和环境中存在着一定的危险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常与被病源微生物污染的物品接触,从而可直接或间接、即刻或潜在地受到感染。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逐步发展,抗菌药物在临床量应用,耐药菌株迅速变迁,各侵入性操作增,其工作环境中存在着诸多的危险因素。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控制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防止医院感染的发生,保护医务工作者的身心健康,是非常重要而且十分必要的。

1医院感染的途径及主要疾病

1.1血液、体液传播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常与带病毒血液和体液的组织、物品接触,病毒进入血液或组织或直接与破损皮肤黏膜接触而传播。主要疾病有乙肝、丙肝、丁肝和艾滋病等。

1.2呼吸道传播空气受到病源微生物污染时,医务人员吸入散布在空气中含有病毒或细菌的微粒而受到感染。主要疾病是呼吸道传染病,如非典、流感、肺结核等。

1.3消化道传播传播途径是经粪口途径或食入病毒或病菌后患病。主要疾病有甲肝、痢疾、腹泻等。

1.4接触传播病毒或致病菌直接接触皮肤和黏膜破损处而感染。主要疾病有流行性结膜炎、单纯疱疹等。

2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2.1滥用抗生素:大量抗菌药的不合理应用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因素,滥用抗生素我国在全球占首位,这与我国的一些管理机制有关。一些鲜为人知的因素,导致滥用抗生素,造成病人菌群失调而发生感染。

2.2大量使用侵袭性手段:侵袭性操作导尿、妇科阴道检查、人工流产、气管切开、气管插管、内镜检查、静脉给药、深浅静脉置管等所用的器械、物体表面、工作人员的手、空气等污染或消毒不彻底或无菌操作不严格,均可导致院内交叉感染。

2.3无菌操作不严格

医护人员每天为患者进行各种操作,要求的都很严格,如:戴口罩、帽子、洗手、穿相应的工作服等,这些如果执行的不严,都可能引起感染。医护人员、患者的手污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重要传播途径。由于医护人员接触患者污染的物品机会多,易将病原体通过手传递给其他患者或用品,造成间接污染,因此医护人员接触患者后不认真洗手消毒,就可成为输送病原体的工具。此外操作用具混合使用,可造成患者问病原体的直接传染。

2.4易感人群是指容易发生感染的人群,其发生感染的威险比一般人大得多,如年老体弱、慢性病人、放化疗病人。

2.5皮肤黏膜破损暴露医护人员在医疗活动中面对的是各种不同的患者,接触各种病原体的概率远远高于普通人群。皮肤黏膜的破损,就暴露在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当中,带有病毒的物质就有与破损皮肤黏膜直接接触的可能,对医务人员来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因素。

2.6针刺伤或锐利器损伤针刺伤是一种皮肤深部的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意外伤害,被病原体污染的血液或体液接种到受伤者体内,从而发生感染。手术或其他操作中使用各种锐利器,损伤医护人员的皮肤,同时接触到血源性病毒患者的血液或体液,同样可导致经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

2.7空气污染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等,干燥后形成菌尘,通过讲话、喷嚏、咳嗽、病房人员的走动而污染空气。病原体经空气传播疾病也是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之一。

3医院感染的控制措施

3.1加强管理,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及法规文件完善医院感染管理机制,建立院内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由业务院长、科室主任、护士长组成,领导和管理控制医院感染的各项工作。医疗护理的各项操作严格按工作规范进行,严格遵守《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试行)》和《医院消毒技术规范》等法规文件。

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医院感染管理体系是预防医院感染的前提。我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医院领导高度重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并将医院感染管理、预防控制纳入医院综合目标管理之中,按照卫生部的规定,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设立医院感染管理科,各科室成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组成了完整的三级医院感染监控体系,明确了其各自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能,实行分级目标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完成医院感染管理预定的目标。

3.2医疗废物分类收集存放及时处理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医疗废物,要按《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及时收集,分类存放,并做好消毒、毁形、登记等工作,对锐利器等危险性医疗废物要有警示标志。及时将医疗废物送交有关部门进行集中无害化处理,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3.3洗手消毒切断传播途径医护人员的手是获得医院感染的重要途径,在诊疗护理操作前后有效洗手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要熟悉和掌握洗手指征及正确的洗手技术,对消毒手上暂住菌具有重要意义。

3.4保持环境清洁,坚持消毒制度医院各诊室、各科室物品分类摆放整齐,保持清洁无灰尘,室内保持有效通风和必要的呼吸道防护措施。空气、物表、用品定时消毒,定期检测消毒效果。严格消毒灭菌消毒灭菌是预防医院感染的一项重要措施,作为医务工作者,人人都应重视消毒灭菌这个环节,严格消毒灭菌观念,使医院感染率降到最低。

3.5医务人员做好自我防护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每天要处理各种各样的感染性体液、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处于被病原感染的危险之中。因此,对每个患者要详细询问病史,住院患者及时进行肝功等必要的检查。注意保持个人卫生,诊疗活动前后洗手,必要时戴手套、穿着防护服等。使用锐利器械时要注意防止误伤患者及个人,对传染病患者根据病情做好消毒隔离等工作。

3.6加强易感科室、重点科室的管理手术室、内镜室、重症监护室、血液透析室、产房、新生儿病房、口腔科、烧伤病房等都是易发生医院感染的科室,必须对其加强管理。

3.7合理使用抗生素使用抗生素要有的放矢,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选用,在应用抑制免疫疗法时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如先治疗慢性病灶防止自身感染,定期检查白细胞动态与其他监测,提供药物预防等。严格掌握抗生素使用的时机、给药剂量的大小、疗程的长短、是否联合用药等。

4预防

4.1加强宣传教育,增强防护意识医院应对各级管理人员及各部门工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通过培训既要使工作人员掌握医院感染及控制感染的知识,又要充分了解职业感染的危害,增强日常工作中的防护意识,加强无菌观念,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

4.2定期进行健康体检,保护身心健康关心职工身体,定期对职工进行体检,了解医护人员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职工人群中某项疾病的发病趋势,以便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控制措施。一旦发现职工感染传染病,应立即调离工作岗位,按国家相关法规规定隔离治疗,落实福利待遇,保护医务人员的身心健康。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8

【关键词】幼儿园;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

幼儿园内的儿童免疫系统发育还未健全,由于自身免疫力差,因此极易出现各种类型的传染性疾病[1-2]。为确保幼儿园儿童能够健康发育成长,予以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52例幼儿园儿童,分析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的作用,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2016年8月实施健康保健的252例幼儿园儿童,均行常规检查,均无其他任何疾病的可能性,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26例。观察组中男72例,女54例,年龄3~6(4.6±0.3)岁。对照组中男70例,女56例,年龄3~6(4.5±0.3)岁。2组幼儿园儿童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2方法对照组实施常规预防控制措施;观察组实施全面预防控制措施,主要方法:在幼儿园设置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领导小组,需将各部门、班级的职责落到实处,此小组成员包括园长、保健老师、后勤人员。环境控制:幼儿园应保持良好健康卫生的环境,严格消毒,通常选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室内保持良好卫生,定期检测室内空气及物品的细菌,室温控制20℃~23℃,且保持适宜湿度。疾病高发季节应进行良好预防,在春、冬季节容易发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传染性疾病,其他季节亦时有发生。水痘的发病具有一定的季节规律性。因此幼儿园应将一些传染性疾病的发病规律进行准确有效的掌握,对应季节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平时应注意定期整理用品,对其彻底性清洁,切断传播途径。在幼儿园定期消毒时,需避免儿童因消毒物品而受到伤害,尽可能选择清园后对园内予以消毒处理。消毒用品需定期更换,预防重复使用导致消毒作用减弱。完成消毒后,需将设施予以合理保管,无用物品需立即处理,预防儿童触及、误食等意外发生。幼儿疫苗接种:3~6岁的幼儿园儿童需通过幼儿园的组织,完成腮腺炎、水痘等传染性疾病的接种,疫苗接种能够增强儿童对此类传染病的抵抗能力,由此能够有效预防被感染,经疫苗接种可明显增强儿童抵抗传染性疾病的机体免疫力。增强监测及应急能力:需定期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实施专业知识以及技术培训,使工作人员具备较高的监测及应急能力。提高幼儿园工作人员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定期对幼儿园工作人员予以基本传染病知识指导、培训,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及早发现儿童疾病,由此可对其进行及时隔离,且予以紧急救治。加强传染性疾病的知识普及:幼儿园需定期通过宣讲使得儿童及家长了解传染病类型及预防措施,使得儿童及家长在日常生活中能够对其加以注意,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有效预防病毒的侵袭。医疗部门应最大可能与幼儿园进行配合,增强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力度,使得幼儿园得到最大支持,由此能够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加强儿童饮食、日常生活管理,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当出现突发性的大范围感染性传染病时,幼儿园工作人员需保持足够冷静的态度,及时评定发病儿童及疑似发病儿童,分出未感染儿童,针对儿童情况予以合理处理措施,在最短时间内将病情控制,预防其蔓延。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观察2组儿童传染病发生情况;儿童家长满意度,自拟家长满意度调查表,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应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幼儿传染病情况比较观察组传染病总发生率为3.97%,低于对照组的15.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2.2家长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满意度为100.00%(126/126),高于对照组的77.78%(98/1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由于幼儿园儿童的心理及生理具有特殊性,而且幼儿并无较为完善的免疫系统,抵抗力低,极易受到疾病感染,对进行传染性预防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在对传染性疾病进行预防控制时,针对幼儿园实际情况,需将对每个方面均加以注意,环境、药物、饮食、日常生活习惯等均应予以合理预防控制管理。幼儿园的特殊区域应进行定期消毒。通过注射疫苗可增强幼儿免疫力及抵抗力。儿童日常饮食应注意合理安排营养,在一定程度上可增强儿童抵抗力及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应养成勤洗手的习惯,预防传染性疾病的传播[3]。传染性疾病发病急,传播速度快,因此当确定儿童患有传染性疾病时,为避免病情扩散,需将其进行隔离观察。发病过程中,儿童应多卧床休息,促进机体康复,儿童应在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内,保持良好的温度、湿度,可促进其呼吸顺畅性,提高机体恢复速度。儿童注射疫苗可增强人体自身免疫力,能够有效提高自身抵抗力,预防传染性疾病。对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管理,提高其专业知识,使之能够快速监测到疾病的发生,且能够进行准确应急处理,预防传染性疾病的进一步传播[4]。综上所述,对幼儿园传染性疾病进行全面预防控制管理,可有效控制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提高儿童抵抗力,提高家长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张秀莲,刘宇春.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4):162-163.Doi:10.

[2]施兴华.幼儿园传染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与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6(7):25-26.

[3]米素兰.保健护理在早期幼儿园儿童发展中的作用[J].中国妇幼保健,2008,23(1):61-62.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9

【关键词】传染病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管理

【中图分类号】R2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28-01

综合性医院传染科是各类传染病人相对密集的场所,由于疾病的种类和传播途径不同,而病人又集中在同一个病区,因此给传染病区的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增加了一定的难度。为避免该病区院内感染的发生,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医院感染,结合传染病区工作特点,我们分析了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并针对原因制定和采取了一系列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管理制度和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

1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

1.1环境因素由于传染病区收治的是不同种类的传染病人,病种复杂,传染源不同,传播途径广泛,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常见病原体的传播方式:①飞沫传播。经空气、飞沫传播的病原体通过病人说话、呼吸、咳嗽、喷嚏而排出,再通过飞沫和尘埃而播散,易使带有致病菌的上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给易感者。②媒介物传播。若不重视公共用品的清洁消毒工作,致病菌可通过各种诊疗用品或是通过患者病房内共用的厕所、水龙头、电视遥控器、门把手、抹布等公共设施、物品传播。

1.2生物性因素传染病患者的血液、痰液、引流液、分泌物、排泄物等感染性废物中含有大量的病源微生物、细菌等有害物质,如不注意消毒隔离或对废弃物处理不当,极易造成院内感染的发生。

1.3医务人员因素①缺乏医院感染意识。个别医护人员对传染病所致的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工作责任心不强,业务知识和技能不高,不能严格地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和消毒隔离制度。②不重视手卫生。医护人员的双手的细菌种类和数量往往较其他人群多,且通过手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比空气传播更具有危险性〔1〕。医务人员在医疗护理活动中直接接触病原携带者,因此医务人员的手是最容易被污染的,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其中手是最重要的传播媒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医务人员操作前后如不重视手的清洗与消毒,极易把病原菌从一个病人传播给另一个病人。(3)防护意识缺乏。个别医务人员对职业安全不重视,认为穿脱防护物品很烦琐,增加工作程序,因而在执行各种治疗护理过程中不采取防护措施,接触病人时不按要求穿戴防护物品,或因为操作方法不当很容易发生职业暴露,造成自身被感染。

1.4患者行为因素个别患者不遵守住院规则及相关规章制度,如互串病房、互相交换物品,随地吐痰,擅自外出,不采取自我隔离措施等,这些行为都不利于传染源的控制。

2管理对策

2.1健立完善的质控组织,加强督查与考核。科室建立了以科主任和护士长为组长和副组长的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其中还包括一名质控医生和一名质控护士。小组成员在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和医院感染管理科的带领和指导下,负责制定和完善本科室感染管理制度和消毒隔离制度,负责对各级各类人员进行有关医院感染及消毒隔离知识的培训,监督抗生素的合理使用。随时督促和检查医务人员在临床工作中执行医院感染控制制度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与个人绩效考核挂钩。配合院感科定期开展预防医院感染的各项监测,对监测发现的各种感染因素及院感控制指标不达标的项目及时采取有效改进措施,以降低本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

2.2加强学习和培训,增强预防意识。①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感染管理小组成员每月利用业务学习时间定期组织全科医护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科下发的与院感有关的各类文件和我院医院感染管理信息,通过学习使大家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医院感染控制工作,强化预防意识。②加强对转科、实习、进修人员的培训。护士长坚持对每批新轮转至本科室的低年资护士、实习人员、进修人员等作病区环境介绍,讲解传染病的种类、传播途径、消毒隔离措施;病房空气、物体表面、病人分泌物、呕吐物、排泄物、床单元以及各种诊疗用品的消毒方法。讲解洗手指征、洗手和手消毒方法,示范医用防护物品的正确穿戴法,并对他们进行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考核,达到人人合格。③加强对护工的培训和管理。由于病区环境的清洁消毒任务主要由护工完成,而这项工作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正确实施消毒隔离措施对预防医院感染起着重要作用。护工上岗前必须经过医院感染管理科进行的有关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的岗前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科室管理人员对护工工作进行严格督查,确保各项消毒措施落实到位。

2.3加强卫生宣教制度。向患者讲解住院期间应自觉遵守住院规则,只能在规定的区域内活动,不得擅自离开病区,不得互串病房,不得互相交换食品、物品,不随地吐痰和乱仍废物。如需去其他科室检查,应由医务人员陪同,并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严格执行探视陪伴制度,限制探视陪伴人员。

2.4规范操作行为。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遵循安全注射原则。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输血)器必须做到一人一针一管,静脉输液、采血时要做到一人一巾一带,用后针头、刀片等锐器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

2.5加强职业防护。医务人员必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认定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黏膜,接触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2〕。并根据病原体的传播途径不同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我科收治的经血液、体液传播的疾病主要有病毒性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疟疾等,在治疗护理这类患者时应特别小心,如处置病人的血液、呕吐物、排泄物、渗出液等污物时,医务人员应穿隔离衣、戴好帽子、口罩、手套,必要时戴护目镜和防护面罩。经空气传播的疾病如肺结核患者大多系咯血和痰涂片抗酸杆菌阳性的患者,传染性极强,我们要求在护理这类患者时必须戴好医用防护口罩。

2.6认真落实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手的清洁与消毒是控制医院感染的关键措施。医护人员在诊查、护理病人前后均应洗手,必要时进行手消毒。要求接触每一位病人之后必须进行手的清洗与消毒,避免因医务人员手被污染而造成的医院感染。为方便操作,治疗车上安放快速手消毒液,便于操作后及时进行手消毒。

2.7加强对环境及用物的消毒管理。①病房空气消毒:病室每天定时开窗通风换气或用含氯消毒液喷雾消毒,地面湿式清扫。②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和消毒:床头柜、床栏、门把手、墙、地面、水龙头等物体表面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不同区域的清洁用具应专用,标记明确,分开清洗和消毒,悬挂晾干。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位应作彻底的终末消毒处理。③诊疗用品和医疗废物的管理:不同病种病人的诊疗用物应相对固定,必要时专用。尽可能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对反复使用的诊疗用品使用后及时进行消毒灭菌处理。医疗废物分类盛装,密闭运送,集中焚烧,进行无害化处理。

通过分析传染病区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认为充分发挥感染管理小组的质控作用,重点加强传染病区医院感染潜在因素的环节管理和对医务人员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增强医患人员感染管理意识,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遵循“标准预防”原则,才能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患者之间发生交叉感染,减低院内感染发生率,同时也保护医务人员自身免受疾病感染。

参考文献

[1]钟秀玲,程棣研.现代医院感染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5.107-115

空气传播疾病预防控制措施篇10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2月~2012年2月在本院就诊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对照组中男性35例,女性25例;年龄为18~68岁,平均(40.2±1.6)岁。观察组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为20~70岁,平均(43.5±1.20)岁。两组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①制订简单的管理制度;

②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对医务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和防护知识宣传;

③所有患者安排在隔离区进行隔离;

④对病房进行消毒,3次/d;

⑤医务人员进出诊疗室、病房时佩戴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等;

⑥减少人员走动,以避免传染病的传播。

观察组采用整体管理模式进行管理,具体内容如下。

①制度: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订可行的管理制度,以发挥最好效果。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定期对医务人员组织学习和培训,进一步加强对职业安全和相关防护知识的了解,提高医务人员的防感染意识,落实管理制度。

②管理:诊疗呼吸道疾病的工作一般由感染科承担,因此应严格考查基层医院的环境,合理、科学地展开实地整改,尽量满足控制疾病的需求,明确划分专用通道以及分区,保持良好的空气流动和通风效果,同时培养感染科人才,尽可能全面掌握相关知识。

③有效的隔离:控制呼吸道传播疾病在院内传染的较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就是尽可能地避免和传染病患者接触[4],因此应该设立相对独立且隔离效果良好的医疗区域来收治疑似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同时要设有专用通道来运送患者、医务人员和污染物,进出病房、与患者交流时要穿隔离衣,佩戴医用口罩;隔离室不可随意进出,非医护人员禁止随意进入隔离室。

④工作人员:医院工作人员在工作时要做好全方面的防护措施,避免医院感染,要高度重视黏膜保护工作和呼吸道防护工作,根据诊治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实际危险,采取有效措施分级防护;接触被分泌物、血液、体液和排泄物污染的物品时,需佩戴手套、护目镜、医用口罩、防护服、防护面罩等;加强卫生知识宣传工作,在诊疗室和治疗室要备有消毒剂,指导医生正确洗手,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⑤患者:对患者实行比较严格的、有效的分类管理。呼吸道传播疾病种类繁多,要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进行分类管理,避免疾病的交叉感染。在管理过程中,要根据患者的实际病情采取不同的、有针对性的管理控制措施来降低传染率,将患者的病情和传染范围严格控制在某一程度上,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对患者使用过的仪器、医疗器械设备和相应物品要进行严格消毒,不交叉使用;对消毒液浓度进行实时监测,以保障消毒液达到预期的、理想的消毒效果;定期展开各类管道的细菌培养并且准确记录培养结果,对已经出院的呼吸道传播疾病患者使用过的房间和可能被污染的区域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后方可再次使用。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观察组的院内感染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