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民俗文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47:23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1

关键词:春节文化;传统节日;民俗学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4)01-0120-03

一、20世纪初至80年代以前的研究

中国民俗学产生于上个世纪初“五四”时期,对节日民俗的探索也始于此。从“五四”时期到八十年代以前,学术界主要做的是对节日民俗资料的调查、收集、整理。就相关研究成果来说,不得不提两本书: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1923)与娄子匡《新年风俗志》(1935)。《中华全国风俗志》是胡朴安在二十年代初编成的一部有广泛用途的全国风俗百科全书,书中对各地方志和古今笔记、刊物中所载风俗进行了汇编,其中涉及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人们过节习俗。就节日民俗总体研究来看,还处于初步探索阶段,人们开始尝试运用新方法、扩大新视角来挖掘节日民俗中的文化内涵,为八十年代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20世纪8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双百”方针号召下,各种传统文化艺术重新受到重视。节日文化研究,与其它人文学科的兴起一样,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

罗启荣、阳仁煊,较早关注中国传统节日的学者,在1983年出版的《中国年节》[1]一书中,将中国传统民族节日按季节进行分类为“孟春节日”、“仲春节日”、“季春节日”、“孟夏节日”、“仲夏节日”、“季夏节日”、“孟秋节日”、“仲秋节日”、“季秋节日”、“孟冬节日”、“宗教节日”。

韩养民、郭兴文1987年共同编写的《中国古代节日风俗》[2],系统地介绍了除夕、元旦、元宵等传统节日萌芽、定型、发展的过程及其特点,以及节日相关各种活动、轶闻趣事、故事传说。书中还提出了不少经得起推敲的创见,如神秘的原始崇拜、鬼神迷信与古代禁忌是节日产生的最早渊源;先秦是节日风俗的起源萌芽阶段,汉代是中国节日风俗的定型时期,这一点获得后来的学者的普遍认同。[3]

陈久金、卢莲蓉1989年联合出版了《中国节庆及其起源》[4],是较早介绍中国节日文化的书之一。书分十一章,重点写了20余个节日,介绍了这些古代传统节日活动的内容、发展历史,重点研究和探讨了这些节日的起源。

八十年代是中国节日文化研究的起步阶段,从这个时期的研究成果看,有以下特点:第一,政治意味突出,学术意义不明显。初期的研究,多是政府号召下以普及文化为目的的编写的一些综合性知识读物。第二,以节日民俗的整体研究、汉族节日研究为主,单一节日研究、少数民族节日很少。就春节文化研究而言,专题性研究成果几乎还没有。第三,多数均是利用部分文献记载、或田野调查搜集到的民间传说故事、汇编而成的青少年读本,注重故事性和趣味性,学术性和研究性不强。

三、20世纪90年代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在改革开放的时代潮流中兴起的“文化热”方兴未艾。九十年代的节日文化研究,逐渐回到“学术意义”的位置,研究水平不断提高,研究重心集中在节日文化的整体研究上,节日文化一般理论研究架构在这个时期建立、成熟起来。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范勇、张建世继承八十年代末一些学者对于节日文化理论关注的学风,1990年在龙文化大系列丛书《中国年节文化》[5]一书中对节日的类型、起源、变迁、传播、传说、内容、社会功能及心理等进行了深刻的理论探讨。

宋兆麟、李露露1991年出版了《中国古代节日文化》一书,这部著作主要介绍了包括春节、立春、元宵节的20个古代节日。他们认为节日起源于多种历史原因;节日的发展经历分为四个阶段:发生期(远古时期)、发展期(秦汉)、融合期(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丰满期(宋元明清),并具有几点规律:节日的发展由不定型到定型,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不像政治、经济、军事那样大起大落,而是比较缓慢的、潜移默化的;节日的形成是长期的,在发展中有变异,在传承中有发展;农业文明的连续性和历代统治阶级的提倡使中国传统节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6]这些颇有见地的观点,为后来学者们关于“如何确定节日”问题提供了宝贵的参考。[7]

关于节日的特征与功能,也有很多学者进行研究。杨景震1998年《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8],将节日风俗的特征归纳为特征:礼仪性、理想性、时代性、民族性、传承性、变异性、群众性、地方性。关于这一点,一些学者提出了不同看法。朱宜初在《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一文中认为,节日大约有下面几个特征:节日的文娱性(休假性)与劳动性、节日习俗具有最大的复合性、民族节日的簇新性与守旧性、传统节日的宗教性与新节日的非宗教性、节日的全民性与阶级性、节日的独特性。[9]金毅1992年在其论文《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10]中归纳出民族节日九大功能:民族凝聚功能、人际调节功能、心理制衡功能、生产导向功能、文娱体育功能、教育宣传功能、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功能、商品纽带功能,他还分别进行了细致的阐释。

(二)春节文化研究的状况

这个时段春节文化研究基本上延续八十年代的研究路术,将春节置于节日总体研究或文化史研究的背景下作为节日文化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展开的。

提到方法论,不得不提1998年简涛用德文写成《立春风俗考》[11],他运用法国结构主义与英国功能主义理论方法对立春礼俗进行探究,他不仅为我们提供了优秀范例,而且在方法论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这个时代对春节文化的研究,除了对春节习俗事象的资料展示外,关于春节起源的研究上三种较流行的代表性观点已经形成。

1.腊(蜡)祭说

“腊祭”据说原是神农氏时代“索鬼神而祭祀”、“合聚万物而索事之”的年终祭祀习俗,主要内容是感谢百神上一年的赐予,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同时伴随着人们为祈求驱疫禳灾而举行的祭祀活动。范玉梅在《中国的民间节日》中说“春节,大抵是从原始公社时代的‘腊祭’演变而来的。腊祭期间,人们聚饮会替,歌舞戏耍,尽情欢愉。以后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众多的春节习俗。”[12]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春节”条:“关于春节的由来,或说源于上古社会的腊祭,腊即歳终祭众神之名,因而春节乃是由一年农事毕后为报答深的恩赐而来。”[13]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也认可上述源于上古蜡祭的观点。[14]

2.巫术仪式说

王娟1995年在中国文化讲座丛书发表了《中国的春节》,笔者从春节仪式活动内容角度来探,认为“春节应该源于古代的巫术仪式,是古代人原始信仰之一——巫术的具体表现。人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行为、语言和表演等来驱赶或避开邪恶,并得到平安和幸福。随着社会的发展,春节逐渐失去了其巫术的内涵而演变成一种庆祝活动。”[15]

3.鬼节说

徐华龙1997年在《春节源于鬼节考》[16]一文中说“古时候人们由于科学知识的贫乏和生产力的低下,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差,常为冬天的寒潮所侵扰,又为粮食的匮乏所提心吊胆,早春更是青黄不接、生命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老人和儿童首先会因饥饿、寒冷及其他各种恶劣的原因而相继死去。看到这种情景,人们会恐惧,会以为是鬼神的作祟。”

相对于八十年代的研究而言,九十年代的研究队伍迅速壮大、研究领域得到扩展,研究方法也相对多样化。绝大部分论文都是在理论上对节日的起源、分类、特征、内涵、功能、变迁及其原因探析等方面,论文成果尤为显著,理论研究相当成熟。但是也造成了一些偏颇,节日文化理论研究充分,对各民族单一节日研究仍然不多,而且多数仅仅流于一般的简要的介绍,挖掘力度不够;其次,可以说,这一阶段对于春节研究仍尚未得到充分地开展,真正专门研究春节的不多,除个别专题研究外,多数还是仅限于八十年代资料汇编状态,或者只是随感式的记述。

三、21世纪以来的节日及春节文化研究

21世纪前十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时代。一些学者以前人研究为基础,将节日文化理论深入到底,另一类学者则另辟新径,着力于个案和专题研究。百节之首的春节,作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对象,快速进入了学界研究的视野,成为一门显学。

(一)宏观的一般理论研究

杨琳2000年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17]一书,可以说是这一时期理论研究成果的卓越代表,它“为二十一世纪节日文化研究提供了集大成的研究成果。”

赵东玉论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18]也是比较突出的成果之一。他以独特的文化史和民俗文化视角相结合,围绕“阐发传统节庆文化的类型和特征”“厘定传统节庆文化的要素和影响因素”“分析传统节庆中的男女角色”“探讨传统节庆文化的时代意义”等四个方面展开论题,全书分中华传统节庆文化概论、文化要素论、文化影响因素论等七章,提出了许多新颖扎实的理论观点。

刘魁立的《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19]一文,指出节日的核心是节日本身所具有的、自传统以来就已经形成的文化内涵,文化内涵才是节日的灵魂所在,该篇论文对于把握春节习俗的内在本质提供了理论支持。

(二)非物质文化保护语境下的春节文化研究

1.理论上的研究内容多涉及春节起源、文化内涵(文化意义)、社会意义(社会功能)、变迁等方面。

对春节起源问题的探讨,基本上被九十年代形成的上述三种说法占据。需要补充的是,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一书中对上述三种说法分别进行了分析论证,认为,由于文献不足,很难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但是他根据前人的研究和现有文献,做出了推断,“我国早在夏代之前已有‘年’的时间概念是不成问题的,有年自然就有过年的习俗,所以春节可以说是一个极其古老的节日。”[20]陈连山基本赞同杨琳的观点。[21]

而关于春节民俗的研究主要体现在对春节内涵和原始意义的研究上。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出发,阐释出不同的内涵与意义。

陈连山2004年发表《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一文,文中对春节习俗的社会功能和文化象征意义进行了总结分析,认为春节作为最普遍的超越政治、超越阶级、甚至超越国界的民俗节日,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全民族的认同感。而且,春节是一笔现成的文化则一富,利用它可以更加顺利地进入大众生活,有利于建设新的全民族各阶层共同享有的节日文化。[22]

吴正彪运用文化人类学的独特视角解读春节习俗的文化内涵,2005年他在《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中,提出自己看法“春节习俗与其说是一种文化行为,不如说更是一种文化需要。”因此,“春节作为一种文化,对中华民族而言就有独特性和充分的价值。”[23]

萧放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以春节为例,分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的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价值。”认为“春节在长期的历史传承中已经内化民族的心结,我们享受春节,就是集中体验、传承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这种以节日为载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是一笔丰厚的文化财富。我们应积极开掘春节的文化资源价值,对这一特殊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将有助于民族文化的保持与和谐社会的建设。”[24]

除了上述学者以外,李俊群在其文《论春节的传统意义》中提出“传统春节的核心意义正在于它是维系传统宗法血缘共同体和熟人社会得以和谐运转的一种节日仪式,它为具有强烈的宗法观念和情感的人们提供了一种亲情交流的契机和纽带。”[25]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26]中则用《周易》的一句哲言来概括春节的文化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朱华颖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27]还有,黄涛等学者也对春节的文化内涵、社会功能进行过研究。

有些学者还对春节的变迁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巫肇胜在《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28]一文中首先解析了春节习俗的起源、主要特征,探讨了春节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功能,还对春节衰变的具体原因进行了考察,总结出:经济发展是文化变迁的根本动力,城市文化的传播影响传统文化的变革,全球化及西方文化的传入冲击传统文化的变革,传统文化自身特点影响。而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29]从政府行为的引导、新型习俗产生、拜年方式多样化、旅游等城市新潮过节方式涌现等因素探索春节习俗在城市的变迁原因。李松洁[30]则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个案研究了春节习俗变迁。

2.回顾二十一世纪以来,节日民俗研究的整体面貌,给人们印象最深的不只是理论探索上的收获所得,更突出的乃是这近十年间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开创性意义、以单一节日研究为对象的研究成果。

21世纪以来,节日民俗文化研究从一个量的积累达到了一个质的突破,相对于20世纪的研究而言,这个时期理论研究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个案专题研究等新的研究领域正在拓展,局面一片大好。在非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学者们逐渐转换了研究视角,引入新的研究方法,对节日民俗,特别是单一传统节日进行重新认识、重新研究,成果卓著,这在学术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形成了二十一世纪头十年节日民俗研究的研究趋向。春节文化研究在这个驱动力作用下蓬勃发展。

注释:

[1]罗启荣,欧仁煊.中国年节[m].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1983.1986年再版时,更名为《中国传统节日》。

[2]韩养民,郭兴文.中国古代节日风俗[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1987.

[3]高丙中.文化自觉与民族国家的时间管理——中国节假日制度的现代问题及其解决之道[a].中国民俗学会、北京民俗博物馆.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3.

[4]陈久金,卢莲蓉.中国节庆及其起源[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

[5]范勇,张建世.中国年节文化[m].海口:海南人民出版社,1988.

[6][7]宋兆麟,李露露.中国古代节日文化[m].文物出版社,1991:10,11-13.

[8]杨景震.中国传统节日风俗的形成及其特征[J].中华文化论坛,1998(3).

[9]朱宜初.民族节日的基本特征[J].云南教育学院学报,1988(3).

[10]金毅.浅析民族节日文化的社会功能[J].黑龙江民族丛刊,1992(4).

[11]简涛.立春风俗考[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12]范玉梅.中国的民间节日[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13]王景琳,徐匋.中国民间信仰风俗辞典[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2.

[14]段宝林.中国古代的狂欢节——春节、蜡祭与傩[J].中国文化研究,1996(2).

[15]王娟.中国的春节[a].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国文化讲座丛书第二辑[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168.

[16]徐华龙.春节源于鬼节考[J].浙江学刊,1997(3).

[17][20]杨琳.中国传统节日文化[m].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

[18]赵东玉.中国传统节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19]刘魁立.文化内涵——传统节日的灵魂[J].民间文化论坛,2005(3).

[21]陈连山.春节风俗的历史渊源、社会功能和文化意义[a]节日文化论文集[C].北京:学苑出版社,2006.23.

[22]陈连山.春节民俗的社会功能、文化意义与当前文化政策[J].民俗文化论坛,2004(5).

[23]吴正彪.春节习俗的文化人类学解析[n].中国民族报.2005-3-4(6).

[24]萧放.文化遗产与文化资源——现代语境下的春节习俗意义[J].江西社会科学,2006(2).

[25]李俊群.论春节的传统意义[J].广西民族研究,2007(1).

[26]刘守华.春节的文化精神[J].文明,2007(2).

[27]朱华颖.港客谈春节:过年是中国人的一种文化身份[n].新华每日电讯,2008-2-13(4).

[28]巫肇胜.文化社会学视野下中国春节习俗与文化变迁[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08(8).

[29]覃祥菊.春节习俗的城市变迁及其文化内涵[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08(6).

[30]李松洁.春节习俗变迁的社会学解释——以20世纪30年代以来黑龙江地区为例[J].中国民族,2008(2).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纳吾鲁孜节

【中图分类号】K8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010-02

纳吾鲁孜节又称奴鲁孜节,该节起源于公元前的古波斯,历史悠久,随着民族迁徙和战争而流传扩布至我国的新疆,在新疆是哈萨克族、维吾尔族、柯尔克孜族、乌兹别克族、塔吉克族、塔塔尔族等少数民族共度的传统节日,并且是这些民族中唯一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的节日。

“纳吾鲁孜”即波斯语“春雨日”、“年头”,这一天在公历的3月21日,正好是我国夏历二十四个节气之一的春分日的前后。春分时节,昼夜等长,大地复苏,万物初醒,有的民族还认为这一天是造福人类的白羊星座升起,人畜病源的双鱼座沉落的日子,因此在纳吾鲁孜节这天有些民族会祭祀祖先、膜拜神灵,有些民族会载歌载舞欢庆春天的到来,有些民族在这一天后就要开始大规模的人畜转场。

虽然纳吾鲁孜节是新疆广大穆斯林仅次于古尔邦节和肉孜节的重要节日,但是学术界对该领域的研究却寥寥无几。孜那提的《哈萨克族的纳吾鲁孜节》主要从节日的来历、传说、过节习俗这几个方面对该节做了简单的记载;韩连S的《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以作者的亲身经历为视角,描绘了一幅在外远游的哈萨克族游子在纳吾鲁孜节前夕回故乡过节的温情画面;朱靖江的《影像民族志中的哈萨克纳吾鲁孜节》通过采用田野影像笔记的方法记录了节日中昭苏县喀夏伽尔乡的哈萨克族牧民的传统过节习俗;段续的《奴鲁子节谈源》则是追根溯源,从源头对奴鲁子节探析,给我们提供了关于该节难得一见的珍贵的古老神话资料。

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学术界对纳吾鲁孜节的研究主要包括节日的起源以及过节习俗的描述两方面,其他方面并未涉及,笔者认为从旅游视角对该节进行新研究大有可为。

节日是一种具有特殊意义的社会性活动的日子,与旅游的关系非常密切且两者相辅相成。首先,旅游本是节日的民俗活动内容之一,节日是旅游的载体。在节日期间,出于节日的意义和情感的需要,人们都渴求与亲人的团聚友人的重逢,因此离开常住地前往异地的旅游行为在节日里极其普遍。其次,在节日里一般都高度集中展现了饮食民俗、服饰民俗、体育娱乐民俗、礼仪精神等大量丰富的民俗事项,这为旅游的开发提供了宝贵的人文资源,并且具有不可复制性、不可移植性和独特性等特点。再次,通过对旅游者的宣传及其积极参与,旅游活动又为传统节日注入新的活力,使其焕发新的光彩,并且对民俗事项的传承,尤其是对即将消失的民俗事项的保护又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对纳吾鲁孜节进行旅游开发,笔者认为有诸多有利条件。其一,自然环境的优势。虽然该节是新疆众多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但是作为人数较多的、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哈萨克人对该节尤为重视。哈萨克族主要集中在北疆地区,在春分这日,北疆大多数地区也以逐渐进入青草发芽、春暖花开的时节,这为人们的出游提供了较好的气候条件。其二,就节日内容来说,因为该节不带有任何宗教色彩,所以节日气氛轻松活泼、约束禁忌较少,能让参与者最大限度的享受节日的欢愉气氛,从而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另外,虽然该节自古以来就是哈萨克族等民族的传统节日,但是对外的影响却不大,很多久居新疆的其他民族群众只知道古尔邦节和开斋节,对纳吾鲁孜节知之甚少,因此该节可以很好的满足旅游者的好奇心。其三,纳吾鲁孜节传承了哈萨克族许多优秀的饮食服饰文化、民间艺术、体育活动、人文道德、手工技艺以及民俗礼仪的原生形态,是哈萨克族民间文化的集中展现,这有利于促进民族间的相互认识理解及文化学习交流。其四,通过对纳吾鲁孜节的旅游开发,可以对哈萨克族民间即将失传的民俗文化加以更好的传承保护,利于增强族群的民族自尊心及自信心。其五,当地政府为了更好的对该传统节日进行保护,每在节日前夕就采取“政府搭台,百姓唱戏”的措施给哈萨克族提供施展民俗文化的空间,这又为旅游的开发提供了诸多便利。

综上所述,在倡导大众旅游的新时代,随着旅游事业的发展及旅游者文化修养的提高,传统节日作为旅游的重要内容而日益突出。从旅游角度对纳吾鲁孜节进行研究不仅可以起到拓宽眼界丰富资料的作用,同时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孜那提.哈萨克族的纳吾鲁孜节.新疆画报.2009年4月

[2]段续.“奴鲁孜”节谈源.新疆地方志.1996年5月

[3]韩连S.哈萨克族的纳吾热孜节.中国民族报.2005年9月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3

若说风俗的范围,绝对是一个广,稍往细里说,它包括诸如服饰、饮馔、住宅、出行、游戏,礼节、姓名、迷信、生育、丧葬、节日、赛会、婚仪、结社、谣谚、俗语、文身、艺术、技艺、、娼妓等等方面,连怎么骂人和怎么自杀也属于风俗。

据我看,风俗至少有八个特性,具体的表现不胜枚举。

一曰,风俗有全民性。就是说,相当一部分风俗,是由全民所创造、所享用、所传承的,而非哪个阶层或阶级所独创独享的。比方说,汉服、胡服、和服、西装,人们都穿;饺子、年糕、元宵、粽子,中国人都吃;寿司、生鱼片日本人都吃;面包、黄油欧洲人都吃;老北京人都住胡同里;蒙古人都住蒙古包;藏族人见面献哈达;欧洲人见面时拥抱;汉族人见面过去抱拳称“久仰”,道万福,如今握手;五代以后汉女都裹小脚;春节、中秋节、清明节,中国人都过;风筝、划拳、鞭炮、斗蟋蟀普及于全国;旧式婚俗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要送彩礼,拜天地;欧美人多复仇之心;日本人爱樱花,自杀常剖腹;炎黄子孙多恋乡土;古希腊人富于冒险性格;犹太人宗教热情高;土耳其人悍勇难犯;德国人爱好哲学和啤酒;中国人有强烈的家族观念,等等。这些,都表现了风俗的全民性。

有个外国学者说,“民俗是无学问阶级的心灵上的财产,蒙昧人心理的表现”。这是一种只强调草根风俗的说法。我国民俗学界也有类似的说法,说“民俗是广大人民,主要是劳动人民创造、享用和继承的文化生活”。这也是在强调草根性。他们把“风俗”称之为“民俗”,草根性便明显加强。他们似乎是在表示,我只研究草根风俗,别的不管。我觉得,“风俗”二字更好些。它的涵盖面更广,什么俗事儿都包括进去了。

二曰,风俗有等第性。风俗,既有草根风俗,也有精英风俗。霸王鞭、踩高跷、跑旱船、耍猴儿、耍中幡,多是农民和市井细民的娱乐;投壶、诗钟、马球、高尔夫,多为官绅、士大夫、豪富所玩赏;黑牛、铁蛋、二愣、老栓、狗剩儿一类又土又俗的人名,多为下层民众所取用;易安居士、东坡居士、归来子、山谷道人之类的雅号,皆为文人雅士所取用;曲水流觞起自王羲之宴饮兰亭,后被帝王和天下文士墨客所仿效;欧洲的上等人有自己的沙龙语言;芬兰的大学生有自己的戴帽日,等等。

草根性、精英性,过去叫阶级性。但一提阶级性,人们便容易往阶级斗争那儿想,还是叫草根风俗和精英风俗好。生活地位不同,风俗就可能有差异,不可能完全一刀齐。

三曰,风俗有民族性。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风俗。中国有裹小脚、划龙舟、寒食节、中山装;日本有赏樱、剖腹、花道、茶道;骂詈,中国人好骂娘,骂“龟儿子”、“杂种”、“丫头养的”,多关乎传宗接代,欧美人爱骂“”、“蠢猪”、“笨蛋”,多关乎人的本领;薙发梳辫是古时女真人、满族人的发型;泼水节是傣族和缅甸人的节日。各民族风俗互有长短,汲长弃短,方能培育本民族的良风美俗。

四曰,风俗有地方性。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中国北方民风雄健豪爽,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南方民风纤秀典雅,江浙多才子佳人;山西人爱吃醋;湖南人爱吃辣椒;北京豆汁、东北血肠、广东蛇羹,各据一方。地理各异,历史不同,风俗便呈现地方性。入乡随俗,是一种交际文明,尊重和夸赞外乡,也是一种交际文明。自大自傲,奚落他乡,不足取也。

五曰,风俗有时代性。有些风俗只出现在特定的时代,后来就衰微了,失传了,没了。长袍马褂解放后逐渐消失;汉人薙发只在清代;小脚起自五代,今已消亡;寒食节起自春秋,今已不过;姑娘不穿裙子而扎板带、梳小刷子,只出现在“”时期。

代代有特色,风俗各不同。坏时代有坏风俗,好时代则相反。压迫你薙发,不薙别想留头;裹小脚,疼也得裹,脚不小嫁不出去;姑娘梳小刷子,造起反来干练得很,不弱于彪形汉子。这些恶俗,皆是坏时代所造就也。如今每临新春有春晚,则是好时代造就的美俗也。

六曰,风俗有传承性和坚韧性。风俗一旦形成,便极易传承,极为坚韧,不易改变。多子多福观念在甲骨文里就有反映;汉族束发长达三千年;起于春秋的风筝飞翔到今天;踏青唐代就有;中秋节、清明节、春节起源都很早;日本人参拜神社,已有千百年;俄国人爱酗酒,不知传了多少代;犹太人热烈的宗教情绪早在古老的《圣经》中就有表现。

风俗的坚韧,正面说,就像是根深水足的大树,难听点说,像是难戒的烟瘾。“”那么“破四旧”,也没把春节破了,人们照样守夜、吃饺子。多子多福观念,农村搞了那么多年计划生育教育,也没改变多少。俄国总统出了多少狠招,俄人的酗酒之风也禁绝不了。移风易俗,难矣哉。既需要强力,更需要促使条件成熟。

七曰,风俗有民众性。也可以叫通俗性、非官办性。风俗常被称为“民俗”,凸显出了风俗的民众性。“民俗”一词,不如“风俗”的涵盖面广,但也差不离,所以人们常用它。风俗之“俗”即通俗性之意。风俗不产生于书本、庙堂和研究机构,而产生于日常生活,由老百姓自我创造,自我弃取。它不是不可捉摸的高深学问,而是人人明白、人人实践的东西。

风俗,绝非一纸官衙命令所能创造,更非一纸硬性禁令所能禁绝。禁除一项风俗,须先有民间的愿望托底,老百姓想不通,禁令便要短命。比如京城禁放鞭炮,起初想彻底禁绝,但总能听到市井间鞭炮隐隐,报怨之声则更烈,于是,官方只好退让,官民互相妥协,改为可以燃放,但要守规矩,于是皆大欢喜。

风俗因为有通俗性,所以力量很大,人多力量大嘛。于是,自古便有“采风”之制,帝王要把风俗采来看一看,分析一下,看看老百姓怎么生活,心态、兴趣如何,以便确定相应政策。

八曰,风俗有非政治性。风俗就是风俗,别拿风俗当政治,更不能拿政治手段来对待。民众认可的风俗,只要不是恶俗恶习,就应当尊重,不要轻率破坏。即便是不良风俗,也不可用暴烈措施对之,而应教化之,引导之,依法治理之,使之消亡。

“”伊始,大破所谓“旧风俗”。牛仔裤,剪掉;烫发,剃掉;尖皮鞋,剁掉。搞得风声鹤唳,午夜惊心。一项风俗的臧否去留,竟牵系了无数人的命运。那是一个风俗与政治划等号的年代。其实,牛仔裤、烫发、尖皮鞋皆非恶俗,而是民众认可之俗,理应尊重。最后,牛仔裤之类都顽强地留存了下来,一样也没少。

“”后有一段时间,妇女留披肩发,青年穿喇叭裤,皆被批为自由化。其实,留披肩发乃爱美之心所致,不过是一种女性风俗,穿喇叭裤乃趋时之心所致,不过是一种服装习俗,全与政治不搭杠。本应听其爱好,但却草木皆兵,实在不应该。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4

一、安仁赶分社岁时节日民俗的形成与传承

安仁县位于湖南省东南部,罗宵山脉井岗山西麓,郴州市北部,东接茶陵、炎陵,南邻资兴、永兴,西连耒阳、衡南,北近衡东、攸县,总面积1478平方公里,总人口43万。

安仁县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考古发掘多处新石器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境内就有人类繁衍生息,打猎农耕。民间盛传,中华始祖炎帝神农氏在安仁遍尝百草,采茶于九龙庵,野炊于香火堂,制药于药湖寺,并分时立节、度地经土,教化民众耕织、制茶与集市换物。在安仁豪山误食断肠草而亡,葬于鹿原坡(炎帝陵墓位于安仁县和炎陵县交界处的炎陵县鹿原镇,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炎陵县曾隶属于郴州管辖,现为株洲市行政区域)。因此,安仁是一个民间信仰十分繁盛的地方,神农殿等主要祀神场所,安仁百姓都供奉着他们共同信仰的神灵―――炎帝神农。

(一)应时而生因地而别的赶分社

安仁民间故事传说炎帝神农在安仁观气象与物候,分时立节造历法,教民医药与农耕。

中国古代的历法有三种:

阳历:也叫太阳历,以太阳回归、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365天5时48分46秒)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阳历。

阴历:也叫月亮历,以朔望月是月亮和太阳会合的周期,即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为主要依据的历法叫做阴历。朔望月:29天12时44分03秒。

农历:也叫阴阳合历和夏历(夏朝出现的),它用严格的朔望月周期为定月,用设置闰月的方法使年的平均长度与回归年相似,兼有阴历月和阳历年的性质。

天干地支:是农历中用来编排年号和日期用的,包括十天干和十二地支。

二十四节气是农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逐步完善起来的。古人很早就掌握了春秋分和夏冬至四个最主要的节气。它是华夏祖先历经千百年的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独有的宝贵财富,是长期总结天文、气象与农业之间相互关系而创造出来的,它所反映的是关于气象、物候、农事等多方面的变化规律。它反映寒暑变化和农时季节,在全国特别是农村中可以说家喻户晓,在国外,一些地区和华侨华人集居地,也广泛流传,对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起到了积极作用。

最初,二十四节气主要是为农业生产服务的,是广大劳动人民进行农事活动的主要依据。人们会根据不同节气播种、收割不同的农作物,若是耽误了时间,误了农事,农作物就会减产,甚至欠收。如今二十四节气对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仍有十分重大的影响,包括饮食、起居、农事、养生、节日、习俗和民间信仰等。二十四节气和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

在古代的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全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二十四节气是由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决定的。太阳从黄经零度开始,沿黄经每运行15度所经历的时日称为一个节气,每年运行360度,共经历二十四个节气,每个月二个。其中,表示四季更替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表示温度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小寒、大寒、白露、寒露和霜降。表示降水的有雨水、谷雨、小雪、大雪。表示物候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处暑。二十四个节气,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特定的含义,是人民生产、生活中最宝贵的气候钟。

春分,每年公历3月20日或21日,太阳到达黄经0度(春分点)时开始。正当春季90日之半,故称春分。

春分这一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民间谚语说,春分春分,昼夜平分。其后阳光直射位置逐渐北移,开始昼长夜短。

春分是个比较重的节气,它不仅有关天文学上的意义,南北半球昼夜平分,春分、夏至、秋分和冬至是四季的开始,所以春分是春季的开始,当然也是天之年的第一天。

根据春分气象条件,江南进入农事繁忙期,郴州、安仁正处油菜开花期,人们开始早稻育秧等农事工作。北方进入麦起身期。

安仁是全国著名的产粮县,安仁因中华民族始祖炎帝神农等先祖在此居住,教化百姓农耕,较早出现了农耕文化,先民们以种植水稻为其食物的主要来源,因此,这一地区很可能是栽培水稻起源的中心。因地理、天时、水利等对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起着重要作用,人们很早就认识了农业生产与气侯的关系。春分,安仁进入春耕大忙季节,人们忙于备耕,利用春分集会结社、祭祀神农,进行谷种、耕牛、犁耙等农耕工具和防治疾病的中草药材交易,形成了春分节气古老独特的赶分社习俗。

(二)祭祀先祖得以传承的赶分社

中国传统民俗节日与岁时节庆是我国农耕文明的伴生物,它是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逐渐演变、整合、发展,俗成而形成的特定时日。中国传统民俗节日文化,有相对稳定的节气节日,有特定的民俗文化事象与民间艺术活动,有稳定的民族性,群体性、原创性、社会性、草根性、本土性。中国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的形态是多元的,有生产节日、祭祀节日、纪念节日、社交节日、娱乐节日等。传统民俗节日蕴含着原始文化,农业文明的节日气象和大量信息,带有复合性、综合性的内容。

在中国,以春节为代表的民族节日文化,将民俗与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特质的民族民俗传统节日文化,这些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已经形成为了中华民族的根基、血脉、标志、身份和精神家园。

但是,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的民族心理、知识价值和文化认同正经历新的变化,中国传统的民俗节日与民间节庆文化,如今传承艰难,众多民间节日节庆民俗在萎缩、在锐减、在淡化、在消失。这是民族传统文化之痛。因此,抢救和传承民族传统民俗节日文化,越来越急切,刻不容缓。

探寻、追溯民俗节庆节俗产生的根源,人们期望春播秋收、五谷丰登、六畜兴旺、人寿吉祥以及万物有灵、自然崇拜、祛邪避灾、逐傩除疫等诸多信俗,均与历法的选择有关,与原始信仰、祭祀观念相联系,安仁赶分社也不例外。

《尧典》记录的“日中、日永、宵中、日短”就是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气。《吕氏春秋》记载了“立春、日夜分(春分)、立夏、月长至(夏至)、立秋、月夜分(秋分)、立冬、月短至(冬至)”八个节气。这充分表明当时四时(四季)八节的日期已经推定,已成为农耕生产活动、生活习俗活动和民间信仰活动的依据。四时八节伴随着农事活动逐渐形成了相关的节日节庆,并产生、沿袭、传承、发展了深沉神秘的民间信仰和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全国统一实行夏历,二十四节气定于历法,以社日春秋、除夕、清明、端午、中秋等节庆节日基本形成定制。

目前,在全国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春分,作为传统民俗节日来过的,可能只有郴州安仁县,安仁县至今仍延续过春分节的习俗,即赶分社,安仁人对春分节情有独钟,寄托了安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春分节期间,人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安仁县城,因为春分是安仁县一年一度赶分社的日子。

相传,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带8名大臣、随从到安仁境内尝百草,治百病,教化百姓农耕。据考证,从五代后唐同光年间(923年-925年)开始,安仁人民为了纪念中华人文始祖炎帝神农在安仁“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伟大功绩,兴起了在春分节进行祭祀、结社、交易、开耕,开始一年的下田春耕播种,年复一年,形成了独特的春分节―――赶分社,至今已流传千余年。

赶分社,用的是一个赶字,人们不分年龄、性别、身份、贫富、民族,把身边的事情暂时放一旁,在春分节期间从四面八方赶到安仁县城进行祀神祈谷、春分开耕、集会结社、赶场交易、娱乐休闲。分字也有含义,除了指春分时节之外,还表示在这一天,人人都能分享到福份和交换分配所需的东西。社,即安仁民间对土地神(社神、田神)的信仰和炎帝神农的信仰。春分节(春社社日)期间,人们聚社祭祀、会饮敬神、娱神娱人。赶分社,人们祈求祖先神灵保佑风调雨顺、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国泰民安。

春分节作为节日,在我国已经淡化,春分社日祭祀,在当今民间已难觅踪影。安仁赶分社,其实就是我国古代一种盛大节日春分社日的延续和传承。

早在五代后唐同光年间安仁形成的春分节(春社)赶分社习俗,世代沿袭,传承至今,仍未中断,实属难得。其博大精深的节庆习俗,释放出了从远古走来的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综上所述,给安仁赶分社这类兼有丰富的传统历法节气文化和传统民俗节日文化内容的复合型、综合性的传统民俗节日一个精确的概念界定是很难的,为了学术界对赶分社展开深度研究和热烈讨论,本人的观点认为,安仁赶分社是为感怀先祖炎帝神农而衍生延续的民间信仰,是以民众自发为基础,春分社日为时日,祭祀神农为主体,祈福禳灾为诉求,融祀神祈谷、集会结社、赶场交易、娱乐休闲、吃药开耕等习俗于一体的春分岁时节令活动。

二、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的文化内容

当代,传统节日包括八个重大传统节日,即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冬至节日的一些文化形态和文化内涵都在萎缩、锐减、淡化、变异或者消失。而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却较完整地传承保留了传统春分节农事祈祷,故事传承,感应春天的民俗事象,具有十分多样的文化形态、内涵和价值。

(一)文化形态

安仁赶分社的文化形态有:

1、二十四节气文化形态。春分节,春分,古时又称“日中”、“日夜分”,在每年的3月20日至21日,这时太阳到达黄经00。到了春分,雨水开始增多,气温明显回升。春分期间安仁越冬油菜等农作物进入春季开花生长阶段,人们开始了早稻播种等春耕忙种的繁重农事。农谚:春分甲子家家忙,先种瓜豆后育秧。

2、祭祀文化形态。祭祀,是向神灵求福消灾的传统礼俗仪式,被称为吉礼。安仁赶分社祭祀对象是炎帝神农,是土地社神。道、佛民间信仰祭祀仪式。民间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即为春分,把春分视为社日举行祭神农、祭土地,春社祈求保佑农业丰收,秋社(秋分)以收获后答谢神明是为春祈秋报。

3、农业生产文化形态。安仁的传统经济以种植水稻为主,早稻―――晚稻―――油菜生产模式,同时,伴随着家畜饲养业为辅,因此,形成了重农、尚农,以农为本的社会共识。每年春分节赶分社祭祀神农之后还要举行迎春牛(送春牛),躬耕(开耕)仪式,吃药下田,一年的春耕春种开始了。一份耕耘,一份收获。

4、经贸商业文化形态。药市,传统中草医药材交易(传统中医药文化形态),墟场,农业生产和生活商品交易(传统集市文化形态)。每到春分赶分社期间,安仁县的医药农以及周边地区乃至全国各地等民间药商、民间医生和群众纷纷将自采自种的各种中草药,或各种药用动物、矿物等肩挑车载到安仁县城出售,形成了春分药市。市上除交易药材外,还有互相交流医药经验、传授医药知识,互相提供药材种子,发展药材生产等。人们通过赶墟,把多余的农副产品售出,换些自己不能生产的农器具和物品。

5、休闲娱乐文化形态。安仁赶分社期间有传统饮食文化、民间文化艺术、社会信息交流、踏青赏花交友(油菜花节)等休闲与娱乐文化活动,人们自愿自由随意地参加祭祀、交易、交友、美食、看戏、踏青等社会交流和休闲娱乐活动,寻求生理和心里的放松,追求精神和心灵的完善。

6、庙会文化形态。中国庙会起源于远古时期的祭祀活动,是人们敬祀神灵、愉悦自心的产物。随着社会的发展,庙会和大众日常生活融为一体,成为人们敬祀神灵、交流感情和贸易往来的综合性社会活动,是活着的民俗,被称为中国人的“狂欢节”。安仁县保存下来的赶分社就是由古代庙会演变而来的,其庙会形式与空间在神灵祭祀、商业贸易、休闲娱乐、文化传承、训导教化与精神引导等方面产生重大影响,发挥着多重功能。

(二)文化内涵

安仁赶分社的内涵十分丰富,概括来说有以下7个方面的含义:

1、春分节文化

春分的内涵一是古时以立春至立夏为春季,春分正当春季三个月之中,平分了春季;二是指一天时间白天黑夜平分。古时先民将春分日和秋分日定为“社日”,即以社神祭祀为中心内容的节日。社为土神,“社”地主也,社祭发端于先民对土地的崇敬与膜拜。社稷在周代即被奉为国家主神,列入祀典,并作为国家政权的象征。周朝因俗制礼,将祭祀活动作了系统的整饰与安排,因此有了祭社的日期,时间确定在仲春之月。这是根据土神自然属性的选择。仲春之月,阳气发动,万物萌生,自然是祭祀的好时机,“土发而社助时也”。秦汉时期,社日有了进一步发展,为适应春祈秋报的需要,形成了春社与秋社两个社日,“春祭社以祈膏雨,望五谷丰熟;秋祭社以百谷丰稔,所以报功”。汉代后,社日一般确定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春分),立秋后第五个戊日(秋分),社日已成为民众生活中的节日。

现社日已衰微。而安仁与古代祭社有关的社火仍在延续,即安仁春分节赶分社。春分社日,人们不分男妇老少、身份贵贱,都结集起来,举行仪式祭社神(神农和土地神),杀牛宰羊献祭酒,交易交流看社戏,社日给人们提供了狂欢的机会,民众在社日中尽情娱乐,为社日增添了节气与热闹。

2、先祖炎帝神农信仰文化

炎帝神农开创了我国以农业为主的原始社会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缔造者。炎帝神农文化历史悠久,其文化内涵主要包括农耕文化、陶瓷文化、贸易文化、中医药文化和社会文明等方面。因特殊的地理位置,中华民族的先祖炎帝神农就在原郴州辖区内的安仁县、炎陵县、资兴县、汝城县这块土地上生活过,且炎帝神农归根安寝之地就在炎陵县、安仁县交界处,因此,郴州各地民间广为流传了许多有关炎帝神农的传说故事。随着神农文化的传播和神农信仰的发展,以及和神农精神、神农价值的与日俱增的认同,朝圣神农的春分社日赶分社的祀神祈谷已是民众所趋。祀神祈谷的神农祭祀活动是安仁赶分社的传统项目,春分社日当天,在县城神农殿祀社神以祈谷,祭祀方式分为官方祭祀和民间祭祀两种,官方祭祀由政府官员主持,民间祭祀由道长主持,祭拜炎帝神农,缅怀其制耒耜奠农工基础,尝百草开医药先河的丰功崇德,在击鼓三通、鸣金三响和鸣炮奏乐之后,祭祀人员抬着牛、羊、猪“三牲”,端着“五谷”和时鲜水果,虔诚地在殿前祭拜神农,祈求神农的神灵保佑当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祈祷一方平安、人丁康乐。祭祀礼成后,人们自觉轮流在神农像前祈愿。

3、传统医药(药市)文化

史书记载了炎帝神农晚年来到南方,尝草采药,为民治病,曾“日遇七毒”而不辍。后因误尝“断肠草”而“崩”葬长沙茶乡之尾(今炎陵县、安仁县交界处鹿原坡)。史传记录了炎帝神农及先民们在采集渔猎活动中,逐渐发现,由于误食了某些动植物而发生呕吐、腹疼、昏迷、甚至死亡。吃了某些动植物又能清除或者减轻身体的一些病痛或解除吃了某些动植物而引起的中毒现象。经过长期的实践,人们便能逐渐辩识许多动植物,了解它们的功效,遇到患有某种疾病,便有意选择某些动植物来进行治疗。正是这种以身实践和探索的精神,奠定了我国中医学的基础,开创了中华民族中医学文化,后人为纪念神农,将我国第一部医学著作命名为《神农本草经》。

每年的春分节前后,安仁县总是万商云集,百货风行。全国各地乃至国外许多客商都齐聚安仁赶分社,进行中草药材及其他商品交易。这一药市至今已延续一千多年,堪称中国最古老的春分药市,对于传承当地传统医药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药材不到安仁购不齐,药方不到安仁配不灵,郎中不到安仁诊不神”这是盛传安仁方圆百里的千古佳话。安仁药市源于上古时期,炎帝神农带领8名随从来到安仁境内,制耒耜、兴农事、教化百姓,当他了解到当地百姓居住简陋,耕作时常与风雨为伴,患病者多,便带领人们上山识别并采集草药,他亲尝百草,悟出药性,配伍药方。他最早传授安仁百姓用野兽脚炖食百草,以治病强身,延年益寿。这是人类以草为药的开始,也是中华民族医药的萌芽,安仁至今仍保留着吃了春分草药膳后才下田开耕的习俗。神农因首创中医药被后人尊为“药王”,因此,安仁赶分社祭祀“药王神农”,并开春分药市,民间又称“药王节”。

4、农耕生产文化

安仁因温暖湿润的气候,丰沛的雨水和盆地、丘岗、河谷、山区兼而有之的地理环境,给农业发展及中草药生长提供了良好的生态条件,境内植物丰富,其中农作物百余种,中草药千余种。安仁以传统的农耕经济为主,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水稻,也种油菜、豆子、玉米等农作物,畜牧业、渔业也有发展,山林面积很大。特别是由于地势平坦故容易开垦稻田,种植水稻,米粮是安仁县经济中的一项重要产业,因此,每年春分节赶分社期间,安仁百姓都要隆重举行春分开耕、吃药下田仪式,拉开春耕的序幕。当地民众在田间祭祀社神(土地神)和炎帝神农,以祈愿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仪式现场,七里八乡的老乡们吹起唢呐,敲起锣鼓,舞起长龙,牵着耕牛,欢庆春分节的到来,按照当地的传统习俗举行祭拜仪式。在稻田摆开长桌,放上五谷、三牲祭供品,焚香鸣炮,宣读祭文,食用药膳,随后地方官员或老农下田犁下今年春天稻田的第一垄。家家户户也利用赶分社时购买、交换、采集的草药,回家按民间土方配药熬成药膳,食用后下田开耕,安仁县春分吃药下田开犁的农耕生产习俗一直流传至今。

5、庙会文化

北宋咸平年间(公元1002年),在安仁县城旁的永乐江畔香草坪处建有神农庙“择社日祭神农以祈谷”,已有春分社日庙会存在。延续至今在神农殿举行庙会并扩展到安仁县整个县城(县城旁稻田公园)。在春分社日庙会上,人们涌入县城集会在神农殿前举行祭祀神农,不仅烧香磕头、求神保佑,还进行中草药材等商业贸易,休闲娱乐,盛况空前。赶分社庙会集民间信仰、商贸交易、民俗活动于一体,千百年来,经久不衰,深受群众欢迎。

6、民间艺术文化

安仁县拥有丰富的民间文化资源,民间民俗风情和艺术源远流长,世代传承,丰富多彩且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赶分社已成为人们一年一度聚会的重要形式,赶分社期间参加祭祀后人们聚集在一起或谈天说地,交流农事经验,互相祝愿有个好收成,或走亲访友,拜访师友,年轻人甚至利用这一节日到县城见面相亲,结百年之好。赶分社期间,人流物流的大集散,交易活动的昼夜不停,为民间文化艺术与餐饮娱乐提供了无限商机。来自四面八方的民间艺人们在人海中各献其艺,唱社戏、演皮影、玩杂耍、舞龙狮、踩高跷、走旱船,更增添了赶分社的热闹气氛,米塑、剪纸、陶艺、木雕更是安仁县著名的民间艺术。昆曲、祁剧、湘剧、花鼓戏也有院团班队前来演出。各种民间小吃,如烫皮、牛舌子、鸡婆糕、米豆腐、烤饼、爆米花等也出现在集市上,为看热闹的人们增添口福。

在赶分社的民间民俗艺术活动中,放河灯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活动之一。河灯有荷花灯、小船灯、南瓜灯等,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有的还在灯上写上或放入祈福的寄文。夜幕降临,人们带着自制的河灯自发来到永乐江边沿河将一盏盏河灯点亮放置河中,让其顺水漂流,以此祭祀祖先神灵,表达对丰收、幸福、平安的美好生活的祈求,希望随着长流水祛除疾病、灾祸,子孙幸福、安康。少男少女对放河灯习俗特别钟爱,往往在节日夜相约来到河边,抒发男女爱情,在自制的河灯写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祝愿,顺水飘流。

7、花朝节(油菜花节)文化

阳春三月春分节,正值油菜花信期,安仁县结合每年春分时节全县近20万亩油菜花竞相开放的壮美景观,举办油菜花节。古代流传着花王(神)掌管人间生育。由于古代都是人力生产,所以人越多越好,因此那时人们都希望多多生儿育女。民间认为春分节还是花王(神)的生日,所以在春分节赶分社期间举办花朝节,人们踏青赏花敬奉花王(神),以祈油菜多开花多产籽,家族多生儿多育女。传统的花朝节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了生态休闲、观光旅游的油菜花节,人们踏青赏花的热情也越来越浓厚,比古代的踏青赏花场景更壮观,让赶分社的气氛变得更热闹。

(三)文化价值

在安仁赶分社习俗中,祭祀神农和土地是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在一年春分节的日子,通过这种祭祀活动,不断地强调着族群的意识和血缘的亲情,表达着后辈对先祖的追思和怀念,充满着人情和伦理,是维系民族感情,增强对民族和国家的归属感的重要载体,因此其价值更加丰富。

1、历史学价值。赶分社因祭神农而成俗,宋代命名,世代相袭,承载着农耕和医药文明的发展与传承史。特别是有关神农在安仁的活动,这不断是后人研究神农也是研究安仁当地历史的宝贵资源。

2、民俗学价值。在春分节时令,存续上千年的民俗文化活动内容与形式及活动空间保存得如此完整,国内独有,堪称民俗文化的“活化石”。这为研究当地的民风民俗、生产生活、大众心理都提供了活生生的素材。

3、民间医药学价值。安仁中草药物丰富,流传、保存下来的民间土药方子多,疗效好,尤以草药猪脚汤著称,具有驱寒、祛风湿、健身作用,使得老百姓对中草药膳产生了长期信赖,对研究我国的中草药文化有着重要的医学价值。

4、社会学价值。赶分社以春分节时令为载体,其赋予的内容保存完整且连续,是尊重自然规律,弘扬农耕文明,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对促进社会和谐,增强民众凝聚力具有积极意义。

5、经济学价值。赶分社的出现表明人类自然经济已不能满足人类发展的需要,这种通过集体祭祀而产生的大型交易活动自发产生,表现了我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今天经济的发展也不失借鉴之处。比如当下如此重视节庆日甚至特别地引进、鼓动洋节,原因之一无不归功于众多商家的促销目的,这与赶分社带动兴旺的交易市场无不相似。安仁药市,源于古老的赶分社,安仁县可以“春分药市”和“药王节”为平台,助推中草药材业的发展,大力扩大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成南方最大药材集散地,打造春分药都品牌。

6、乡土社会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审美价值。赶分社从古代活态传承至今,纯朴自然,充满了浓郁的民间风情和清新的乡村气息,特别是赶分社花朝节赏油菜花,更是构成了一道清丽的人文风景,在当今时代是难得一睹的乡土文化景观。春分赶社,这是一个男女老少共同的节日,除了祭祀和药材等商品交易外,还会有唱大戏、舞龙灯、划旱船、皮影戏、放河灯、杂耍以及地方风味小吃,赶分社不仅是祈福更是民间文化艺术的狂欢。

总的说来,安仁赶分社文化内涵丰富,表现在与二十四节气文化融合、与神农祭祀文化融合、与农业生产融合、与传统中医药文化融合、与商贸文化融合、与休闲娱乐文化融合、与民间文学艺术融合等,因而安仁赶分社有重大的历史、文学、艺术、科学价值,是鲜活的文化遗产,是研究人类学、民族学、社会学、历史学、民俗学、文艺学、审美学、文化学、经济学的活态典型个案,很值得我们进一步去探究。

三、安仁赶分社(春分节)的现状与保护

当今时代,外来思想文化及现代生活方式、生产方式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扩展、渗透,加之时尚流行文化艺术的冲击,使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文化受到挑战,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文化和民间文化艺术也在逐渐萎缩、淡化或异变,其状况令人担忧。当今时代,城乡一体化正在形成,安仁赶分社面临巨大挑战,如是不抢救、不守护、不传承,风格独特的赶分社文化就会灰飞烟灭。

节日,是民族之基,是愉悦习俗,是审美文化,是文化认同,是精神家园,守住民族民间节日文化根脉,显得急迫。失去传统根基的民族,其生存与发展是艰难的。

在当下,抢救保护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对于增强民族的生命力、向心力、凝聚力、创造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和历史意义。

1、增强民族文化认同。祭祀是维系一个群体或民族成长发展的文化记忆,是展示一个群体或民族文化身份的重要标识,成为增强一个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手段。许多学界人士认为当下社会之所以浮躁之气太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国民众普遍缺乏一种崇高的信仰,心神涣散。那么像安仁赶分社一类民俗活动怀着对先祖的信仰,众心齐聚,无疑是对我们先祖的尊重,将继承先祖的崇高美德,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无疑能增强广大群众的向心力、凝聚力、自信力,自然也能促使我们整个社会朝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和谐尽美。在集会结社中不仅交流物品,也交流思想。在艺术娱乐中不仅展示自我,也弘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起到潜移默化、净化心灵的作用。社会是人的社会,人是社会的人,人在与人的交往过程中才能找到自我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才能做一个健康的人,才会有一个健全安宁的社会。

2、弘扬传承遗存文化。赶分社的祭祀仪式、民间艺人的传统艺术表演、技艺的展示、药市展销的千百种中草药材以及吃药下田开耕的习俗,都渗透了千百年来至少是安仁本土的传统文化因子,保护好它们,就是保护好了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只有通过活动的举行,传统文化才不至于遗失,新时期美好的文化才得以产生。比如,目前神农殿前神农广场的修建,相关赶分社的文艺作品,无不是在多年活动的基础上得以催生。时下一些新潮的歌舞晚会、烟花盛会也无不是在赶分社的活动之下才得以有展示的舞台,才孕育着新文化的产生。

3、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当地经济发展首先表现在市场交易的繁盛,我们不妨看一些数据。由于赶分社活动时间长,内容多,交易广,参与人员范围大,促进了当地的消费,带动了经济血液循环。活动还带来招商引资的机遇。2007年,“赶分社”活动持续两周多,期间逾20万当地以及各方群众前来赶分社,安仁县充分利用这一时机招商引资,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30多个,协议投资4个多亿。2009年,赶分社投资说明会举行,参加中草药交易和工农业产品展销、经贸洽谈共3800人,其中参加经贸洽谈的客商260人,洽谈项目40个,签定合作协议37个,合同引资总额5.81亿元。参加项目签约的客商代表有来自美国、加拿大、广东、福建、江西、深圳、浙江、温州、汕头、海南、厦门、长沙等地。还利用赶分社的契机了以电子信息产业、工业、农业、生态旅游、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产权转让等重点招商项目46个,为安仁招商引资打造了良好载体,进一步加快了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的步伐。这些年,各种数据仍在增长,项目在扩展。现安仁春分药市已成为中国南方最大的中草药材集散地,带动当地农民、药商开发中草药材种植面积4万多亩,涌现中草药材收购点30多家,中草药材加工厂40多家。通过多年不间断地举行赶分社并依托赶分社开展经贸交易活动,在全国不断扩大影响,必将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推动安仁经济发展,提高安仁的知名度。

安仁赶分社是当地百姓千百年来一代代传衍下来的地方重大民俗活动,包含了对始祖炎帝神农的景仰,也是我们传统农耕文化的历史见证,促进了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发展,这是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一份珍贵遗产,所以,我们要加以保护与传承。我们要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要求,进一步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发展好安仁赶分社这一份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动安仁赶分社的繁荣兴盛。我们要正确处理守护传承与借鉴发展的关系,抢救保护与合理利用的关系,传承与创新的关系。要树立整体性保护的大观念,用依法保护、科学保护的认识与方法来引领指导安仁赶分社保护、传承与发展。比如编制《安仁赶分社保护发展规划》和制定相关的地方保护措施等。

安仁赶分社是安仁一方水土培育的独特民俗产物,它的民俗文化特征,存在于安仁独特的地域环境和群体之中,因此保护时必须加强对其特征特色特质等民俗事项的保护。近些年,安仁县为了保护赶分社独特生态环境,已经先后恢复或修建了神农殿、神农广场、石头坝中草药市场、神农文塔、九龙庵、药湖寺、香火堂神农百草园等炎帝神农文化遗址、场所。同时,注意保护好了一些祭祀和民间艺术的基本用具,如祭祀器物、农耕器具、戏剧实物、皮影设备、技艺工具等。要采取主动保护、动态保护、生态保护(文化生态环境)、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创新传承、利用传承、发展传承,逐步构建其保护的长效机制,让安仁赶分社民俗节日和传统节俗传承延续下去。

安仁赶分社源于民间,民间是其生存和兴衰的沃土,必须在民间得到传承与延续。安仁赶分社为什么能薪火相传世代相传下来,并经久不衰呢?就在于民间的原动灵魂、原动力量、原动精神、原动神韵。安仁赶分社已成了民间百姓生活坐标中的一环,对炎帝神农的信仰仍然是民众不可或缺的精神依托。神农文脉传万代,春分不觉是灵魂。文脉就是一个民族一个地方的魂脉。今天保护传承赶分社,就是传承延续安仁的文脉,郴州的文脉,中国的文脉。因此,保护、继承、发扬、创新、利用、发展,让安仁赶分社以人民大众为主人,民众自发传承下去,可持续地传承下去,在守护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利用,在利用中发展,以促进安仁社会、经济、文化、生态更加协调发展繁荣,使安仁赶分社传统民俗节日成为当代民族的、地方的、大众的、科学的、文明的美丽风景。

安仁赶分社已传承上千年,但也是处于不断的演变中,如从早期仅有的祭祀渐变到市场的交易。当下迅速发展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模式等更是催促着赶分社的变化。今天,我们不仅看到了传统已久的民俗活动方式,也看到了一些新民俗的萌生与发展,其中最鲜明的是赶分社期间的“药王节”、“油菜花节”的兴起和稻田公园的创建。可将稻田公园建设成为中国二十四节气民俗文化展示体验基地,推动安仁赶分社(春分节)民俗文化旅游。这正是赶分社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创新发展的表现,因为这些新的优良民俗活动项目,拓展了赶分社的内涵、形式与空间,增添了赶分社的人气,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愉悦,带来了经济上的实惠。同时也激发了安仁的旅游文化产业,提高了安仁的知名度。在今后的发展中,肯定还会有新生事物的产生,我们要以开放的姿态迎接,促期良性发展,很好地融入安仁赶分社,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动态下的发展保护,当然在接受新生事物时,我们绝不能忘了老祖宗留下来的传统上的精髓,否则赶分社就异化质变了。

安仁是完全可以在保护好、传承好的前提下将安仁赶分社传统节日文化与节庆艺术作为推动安仁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点、亮点。政府每年坚持引导扶携民间和企业举办赶分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安仁赶分社(春分节),历史悠久,传承至今,其文化积淀极为深厚,蕴含十分丰富,形态多元一体,但现在一些民俗习俗被稀释,特别是传统文化艺术萎缩,保护与传承仍然受到冲击。关于安仁赶分社民俗文化的研究,从郴州和安仁来说,仍不深入,研究的广度、深度、高度还显不够,未出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今后仍需加强。这方面的工作,对安仁赶分社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深层次的解读,将安仁赶分社的节日民俗文化形态,文化内涵,文化特色,文化积淀和传承规律厘清,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保护传承利用发展赶分社文化遗产提供科学依据,更需要中国民俗学会和湖南省艺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鼎力相助,以安仁赶分社为研究基地和研究课题,长期关注、关心和支持。这次叶涛副会长(秘书长)带领中国民俗学会专家学者来安仁县现场观摩考察指导赶分社保护工作和省艺术研究院领导专家的考察,就是一个良好开端。因此,抢救、研究、保护、传承、传播和发展安仁赶分社任重道远,仍需各方面共同努力,为弘扬安仁赶分社节日民俗文化奉献微薄之力。

安仁县要积极推进赶分社申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加强对外宣传、交流与合作,并依托赶分社等文化遗产资源,在保护传承传播好的基础上,整合到现代经济建设和文化产业体系之中并发挥独特功能,打造春分节―――赶分社民俗旅游文化品牌,让赶分社走向全国乃至走向世界,以推动安仁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建设与经济社会生态发展的良性互动。

参考文献: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5

论文摘要:节日习俗是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的比较稳定的习尚和风俗。在节日期间,广告主往往巧妙利用消费者独特的文化心理和消费心理,有针对性地设计广告诉求的内容。本文针对节日期间广告传播习俗现象展开了具体的文化分析,并从中得出了一定的结论。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三是节日广告对我国传统文化中一些特定意象的借鉴和利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意象蕴含着丰富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是族群集体智慧和地域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它们在历代为人们传承使用的过程中,已经逐渐成为民族文化传统的组成部分。其中许多还与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具有了另一重的文化内涵,如月亮、倒“福”字、龙的形象、中国结等。从古到今月亮负载着许多美丽的传说也具有着深刻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独特审美品味的具体表现,所以每当中秋节到来时的月饼广告中,就自然少不了一轮明月。有些广告业主更是独出心裁,将月亮团圆的意象运用在广告中:圆圆的月饼象征中国,而从月饼上切下的一角则代表台湾岛,一块月饼一轮圆月,将祖国统一的情思表现无遗。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6

  最新春节活动总结范文800字

  20xx春节期间,为切实提升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丰富农村文化生活,让广大农民群众度过一个欢乐祥和文明的新春佳节,马庙镇组织农家书屋开展各项活动,现将活动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加强书屋管理,保证按时开放。

  春节是我国重大传统节日,外出农民工和放假学生集中返乡,农民群众闲暇时间较多,文化需求旺盛,马庙镇抓住这一特点,组织全镇各行政村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春节期间农家书屋阅读活动。保证农家书屋应正常开放,每周不少于5天,每天不少于4小时,有条件的村要延长开放时间,并安排专人值班,保证农家书屋天天有人值班,事事有人管,便于农民群众随时看书、借书,及时了解农民群众的阅读需求,做好书屋的各项服务,方便群众阅读。

  二、加强宣传动员,鼓励全民参与。

  根据农村年节活动特点,利用大喇叭、标语等在交通路口、村内、集市等农民聚集的场所进行广泛宣传,通过发放春联、年画,以农家书屋为题材编排舞台剧、地方戏、快板、相声等文艺节目下乡巡演等方式,让更多农民群众了解农家书屋,扩大农家书屋在农村的影响,广泛参与其中。同时,对农家书屋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布置,使农家书屋有节日氛围,营造良好的读书学习环境,在农村营造良好的阅读文化氛围。

  三、创新阅读形式,开展多彩活动。

  以农家书屋为平台积极开展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组织村民开展阅读、自编自演文艺节目和交流读书心得等多种形式的活动,丰富春节期间农村文化生活。针对农村老人、妇女、儿童、返乡农民工的文化需要,开展扶老助残、婚育知识、种养技术培训、政策解读、法规宣传等相关活动,吸引农民走进农家书屋,进一步培养农民的阅读习惯,提高农家书屋的利用率。

  通过春节期间农家书屋一系列文化活动的开展,大大丰富了群众的节日生活,促使群众走进书屋读书看报、学习技能、交流经验,使书屋成为村民充电、休闲、读书的好去处。

  最新春节活动总结范文800字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集中宣传卫生计生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为群众提供卫生计生服务,引导广大群众合法合理生育、科学健康生活,促进党群、干群关系,树立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根据市、区卫计局的文件精神,我镇于20xx年元旦、春节期间开展了卫生计生集中宣传服务活动,为全面做好卫生计生工作、构建和谐社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现将活动总结如下:

  一、开展慰问计生困难户活动

  我镇在20xx年春节前,组织挂点班子、干部到计生困难户家中慰问,送上了慰问品和慰问金。我镇干部关切的询问了计生困难户的生活情况,勉励他们树立生活的信心,在卫生计生部门的支持帮助下尽快改善生活条件,自力更生,争取早日走上富裕幸福之路。同时感谢他们积极响应党的号召,自觉实行计划生育,祝愿他们过上一个愉快的新春佳节。使计生困难户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营造了祥和、欢乐和温馨的节日氛围。本次慰问,我镇共慰问了71户计生困难户,派发慰问金一万元。

  二、开展计生赶场活动

  1月22日上午,我镇在镇计生服务所门前开展了人口计生赶场及义诊活动,为群众送上了关怀和慰问。活动现场,镇计生服务所工作人员为群众提供咨询义诊,接受群众咨询100多人次。同时,镇计生干部为群众解答有关计生政策、生殖保健及避孕节育等方面的咨询,发放《广东省人口计划生育工作条例》、《新婚必读》以及宣传折页等资料1000余份。活动中穿插的计生政策法规有奖问答环节,得到了群众的踊跃参与,共派发礼品300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此次宣传咨询活动使广大育龄人口对人口和计划生育法律法规、相关政策知识以及生殖保健知识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最新春节活动总结范文800字

  春节是我国历史最悠久、活动内容最丰富、礼仪最隆重、场景最壮观、食品最精致的一个传统节日。全国56个民族中的53个(除去藏、白、傣族)都要举行盛大的家宴或族宴庆贺,故又称“元日大庆宴”。春节的习俗丰富多彩,是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近年来,关于年味越来越淡的讨论非常普遍,究其原因,一是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二是由于很多人对中国春节的习俗知之甚少,春节习俗的传承发生了变化。

  研究性学习是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走进春节”研究性学习,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了祖国的传统文化,更多地了解了最具有文化内涵、传统魅力和凝聚力的春节。走进中国“年”,观察它、发现它、感受它、融入它,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爱国主义精神,以此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悠久,动员全民宏扬民族文化,并使学生在实践中养成善于观察、善于探究的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了学生善于分析、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积极动手实践、自觉主动学习的能力。

  假期中,学生研究兴趣盎然,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学校推荐的研究内容及要求,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走访汉族小朋友、实践体验等方式,获取了大量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同学们的研究内容很广泛,从春节综合调查到“年”的传说、从春节的风俗习惯到外地过年的习俗;从春节的饮食文化到“年夜饭”、“水饺的来历”从压岁钱的使用到烟花爆竹的燃放;还有的同学对年画、窗花、春联、灯谜等传统文化作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有的同学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7

首先我们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中了解传统文化。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要想让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就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发现。

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宝贵财富,更是传统文化的驿站。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中国的传统节日中,学生最感兴趣的是春节,于是我们以“春节的习俗”为主题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主题确立后,学生就着手围绕主题搜集信息资料,并进一步思考有哪些学科的内容融入在这些传统文化中。学生查阅的资料非常广泛,并已初步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归纳和整理。例如,有的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有关春节习俗的童谣、春节由来的故事、描写春节的诗句等都与语文学科有关系,有些学生介绍自己查阅到的门神、年画等习俗属于美术学科的教学内容等。学生进一步根据自己查阅资料的方向,结合自己的兴趣点、特长等自主选择合作学习伙伴,结成合作探究小组。

有了自主探究的基础,小组围绕本组研究主题进一步就如何整合资源、合理利用资源、怎样结合学科特点进行主题学习成果展示等进行商讨。这样的学习合作形式提供了各抒己见的舞台,使学生思维的火花有了更多碰撞的机会,促进了学生认识的提升,也有效激发了同伴思考的深度。在探讨和实践过程中,各组找到了学科知识的最佳交叉点,并通过综合性的活动表达自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1.整编歌谣

尽管人人年年都过春节,但大家对春节的理解却不尽相同。这组学生在发现这一问题后,对春节名字的由来进行了研究。他们在研究中发现,春节和“年”的概念不同,现在所说的春节和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也不同。于是,他们以自己最初查到的童谣资料为基础,结合歌曲《过大家》进行了整编,将传统意义上的春节习俗进行了归纳整理,形成了一首内容更丰富的新童谣。

2.诗意剪纸

“语文学科是基础中的基础,将语文学科知识迁移进来,会大大提升美术作品的观赏性,能使更多的人对剪纸这一民俗文化充满浓厚的兴趣”。达成这个共识后,剪纸组的同学在精心准备后,现场进行折、画、剪,三两分钟就将一张方方正正的纸“变身”成一件件独具创意、精美别致的剪纸作品,他们还结合古诗介绍窗花。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就是我剪的‘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给我们报春的桃花。”

3.趣说门神

在春节的各种习俗中,包含着各种各样的民间艺术,其中,门神画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这组同学考虑到门神作品完成起来耗时长,采取现场绘画的方式不现实,就采用美术欣赏的方法,提前准备了展示作品。为了激发大家的欣赏兴趣,他们先用故事创设情境:传说很久以前,有神荼、郁垒两兄弟,专门监督百鬼,发现有害的鬼就捆绑起来去喂老虎,于是,黄帝就在门户上画神荼、郁垒的像用以防鬼。这个神话就是后来“门神画”产生的缘由。故事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丰富了他们审美经验,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传承了传统文化。

4.传承对联

对联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被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喜欢对联的一组同学在探究中被这种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深深震撼,于是便引领大家在体验中进行传承。

《元日》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首诗,这组学生刚刚吟诵出诗题,大家便不自觉地跟着背诵了整首诗。

“诗中提到了‘桃符’,‘桃符’是什么?后来演变成了什么?它如何得到流传和推广的?”这一系列问题的抛出让大家恍然发现,这首古诗原来还是个“路标”,它助大家推开了了解对联的大门,引领大家一步步进入对联知识的殿堂。

在故事中了解了对联的起源后,两个学生合说了创编的相声《对春联》,用相声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展现了对联文字讲求工整、对偶、简洁、精巧的特点,几幅有关猴年的对联更是表达出了对大家新年的祝福。

课上,组内几位学生挥毫泼墨,现场完成春联作品并为大家诵读。这组同学准确抓住了特色课程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点,将中国春节传统习俗中极富特色的春联的这种文学形式和书法这门独特的艺术进行了推广和传承。

5.思辩春晚

提到春节,大家必然想到春晚。为激发大家对春晚话题讨论的兴趣,春晚话题组中有人发挥自己的舞蹈特长,先为大家跳了一支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喜庆的舞蹈仿佛把大家真的带到了春晚的现场。这时,有学生顺势就近几年社会上出现的热点话题组织大家展开讨论:你认为春晚需不需要办下去?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我觉得需要办,因为春晚是过年的一部分,有春晚才有过年的感觉。”有的学生说:“春晚能传播正能量,所以我觉得应该办。”还有的学生说:“春晚是凝聚了十几亿中国人亲情与乡愁的符号,已经成为几代中国人的文化记忆,因此可以创新但不能停办。”“乐于参与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是《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的要求,这组学生运用这样一个贴近生活的话题,不但锻炼了大家的表达能力,而且体现出了课堂的开放与活力。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8

湖南民间风俗音乐的种种类型,都综合体现出与相关民俗生活之间的密切联系,正是这种联系使其风俗特征更加鲜明。风俗音乐与多元的民俗生活的关系重要体现在两方面:其一是多元的民俗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音乐,其二是风俗音乐中反映了多元的民俗生活,或者说民俗生活通过音乐而得以展示和体现。音乐是“感于物而生于心”的一种精神文化,多元的民俗生活是风俗音乐赖以生存的“文化机体”,风俗音乐在这个机体上直接萌芽、成长而获得生存的机会,两者骨肉相连,相依为命。早在汉代,“风俗”一词在文献典籍中就被作为各种民间歌曲的总称使用。《史记・乐书第二》记载:“以为州异国殊情可不同,帮博采风俗,协比声律,以补短移化,助流政教”,其中的“风俗”明显意为“音乐”。[1]多元的民俗生活决定了风俗音乐的丰富多彩,而风俗音乐在多元的民俗生活中变化发展,成为传承历史文化的纽带。

岁时节日庆典

岁时节日是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现实生活的体现,特别是其中一些普天同庆、经久不衰的传统节日,既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欢乐,也是民间传统风俗文化继承发扬的生动教材。

湖南传统节日民俗中与风俗音乐密切相关的有很多,它们构成了湖南风俗音乐传承和展演的载体,立春节“送春牛”就是其中之一。据文献记载,正月立春“送春牛”民俗活动早在湖南各地都流行。《长沙县志》(二十八卷・清嘉庆二十二年增刻本)载:“‘立春日’,官行迎春礼后,胥役别以小牛、丝鞭鼓乐送乡达,谓之‘送春牛’。”《浏阳县志》(四十卷・清嘉庆二十四年刻本)载:“‘立春’先一日,邑令迎春东郊,街民以童子装演戏剧游于市,献于公堂。至日,各官执彩鞭环立土牛旁,鞭牛者三。”《武冈州志》(五十四卷・清同治十二年刻本)载:“‘立春’先一日,长吏率僚属迎春东郊,各市户装演故事随行。次日交春时,刺史行耕礼,鞭土牛,谓之‘打春’。”[2]在湖南各地,“送春牛”名称不同,形式也略有差异,其歌词贴近生活但又讲究韵律。如浏阳的“送春牛”是用树枝和纸做成牛的样子,挨家送时唱“五谷丰登”“爱护牲畜”等内容,也叫“舞春牛”。邵阳的“送春牛”有两种:一种叫唱春牛,音调婉转,曲调性较强;一种叫梧春牛,有朗诵性。歌词唱到:“春牛来得早,明年年岁好。春牛生得背驼驼,一年做出两年禾。”“春牛到你家,富贵享荣华;春牛到你屋,(你)金子银子有满屋。”此外,打春的风俗湖南很多地方也有,祈求丰收也是其文化基调,所唱的歌词都是口头即兴编的赞美和祝福吉祥话,还有小锣鼓伴奏,每唱两句敲一次,有些用三弦伴奏。[3]

民间几乎所有的传统节日都浸透着农耕文化,“中国传统节俗主要是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催生物。节气的最初选择是以人类对天文历法的认知为基础,但其产生的‘原动力’则是农耕文明。”[4]以“祈祷丰收”的农耕文化为诱因形成的“送春牛”,既唱出了人们对于生存和繁衍的渴望,也唱出了对未来种种理想生活的精神寄托。在一定程度上,它既制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氛围,也是人们生活生产的描写记录工具,并成为民俗文化不可缺少的内容。

人生礼仪活动

人生最重要的礼仪活动莫过于婚丧嫁娶,这是每个人生命之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尤其是作为人生转折点的婚嫁民俗,结婚成家意味着摆脱幼稚,走向成熟,承担起家庭责任、社会义务的开始。“在中国民间以农耕文化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中,对婚姻行为的追求,是以延续香火、人丁兴旺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婚姻道德观念为契机,所以民间婚姻礼俗过程形成了一系列表示祝愿和祈求的相关民俗文化事象。”[5]婚事音乐正是这种民俗音乐文化事象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以婚事音乐中的“出嫁音乐”最具代表性。

“出嫁音乐”是指婚事活动中,在新娘家,从“哭嫁”到“伴嫁”再到送新娘上轿的过程中产生的音乐。“出嫁音乐”主要为“哭嫁歌”,也叫“伴嫁歌”、“出嫁歌”,还有“伴嫁舞”。在旧时农耕社会,男女婚姻都由“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来定,许多女性都从未见过自己的丈夫。结婚对于女性来说,可能不是件值得高兴的事,她们既对未来在婆家生活的不可预知感到恐惧,又对自己娘家的亲人难以割舍,所以在出嫁之前几日,甚至更早就开始哭嫁仪式。为了安慰新娘,娘家还会请来和嫁女比较亲近的未婚女子陪伴新娘,一直到出嫁的前两天开始伴嫁。《永州府志》(十八卷・清道光八年刻本)载:江华婚礼“女将嫁前三日,迎亲族妇女燃烛相伴,于归之前一日则坐厅事中,彻夜歌声不绝,此俗至今不改,然亦无害。”刘禹锡《竹枝词》云:“今夜云英辞母意,明朝织女会郎情,当筵姊妹娇歌发,半作欢声半怨声。”《蓝山县志》(三十五卷・民国二十一年刻本)载:“凡嫁女之家,姻族女亲咸集,夜歌达旦,谓之‘坐歌堂’,辞俚而古,有足诵者。中夜哭别亲属、女友,谓之‘哭嫁’。”[6]可以看出,哭嫁之风在湖南由来已久。“哭嫁歌”的曲调多取自各地的山歌和小调。有的地区将多种曲调组合为联曲形式,如湖南西南部地区的伴嫁歌由四部分组成:耍歌,曲目最多、唱得最多、流传最广;长歌,一种带故事情节的叙事歌,一个曲调反复;利歌,祝贺新人的吉利之词;舞歌,伴嫁舞所唱,用耍歌的曲调,歌词即兴创作。曲调多哀怨忧伤,一般没有乐器伴奏。哭嫁的内容有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有不舍姐妹之情的、有害怕在婆家过苦日子的、有埋怨父母包办婚姻骂媒人狠心的等等。[7]“哭嫁歌”演唱形式多样化,有个人独唱,两人对唱,多人合唱。如母女之间哭嫁:“(女)妈哟,冒得几个时候养你拉,妈呀!(娘)崽哟,这回子我们娘崽要分开了,崽哎!(女)妈哟,你信人家的话就掀我出去做啦,妈呀!(娘)崽哟,你的八字左了,是个崽喂就养我一辈子,不得分出去了,崽哎!(女)妈哟,我得出去服侍人家三班老、四班小呀,妈呀!(娘)崽哟,你筷子是一双,就把你拆出去做呀,崽哎!(女)妈哟,你一尺五寸盘大我,那里不得一升一斗盘大的我呀,妈呀!”[8]其曲调和语言具有浓郁的湖南地方特色,哭腔中渗透着出的嫁前新娘和母亲之间的复杂情感,感人肺腑。苗族的“出嫁歌”又叫“哩哪哩”。女子出嫁前,女友陪伴唱歌,内容多为送别之词。[9]土家族历来也有“歌丧哭嫁”的风俗。哭嫁歌一般只有一个较长的乐句,节奏自由,曲调级进下行。可按歌唱对象即兴编词,句尾随着哭叹衬词结束,反复哭唱,形式也有一人哭唱、两人哭唱、多人合唱等。

“哭嫁歌”歌词创作的即兴性和曲调的自由性,都表现出劳动人民天然的智慧。“哭嫁音乐”作为一种朴素的民间风俗文化,它显示出了强烈的自然本能和潜意识文化精神,是人们生动朴实的生活写照和生命情感的自然流露。作为风俗音乐的一部分,它在婚礼仪式中营造了一种强烈的活动氛围,从“哭嫁歌”在婚礼过程中所占时间上可以看出,它是活动的重要部分并具有支撑作用。人们在“哭嫁”时传递着各种复杂的情感,甚至将哭嫁的程度作为评判一个即将出嫁的姑娘品德好坏的标准,哭得越伤心越好,在哭歌声中将婚礼仪式推向高潮。同时由于参与者多为娘家亲戚,集体性的创作更增进了亲人间的情感沟通和凝聚力,它用原生态的音乐形式给人最自然、最朴素的美感,让人们在多元的民俗生活中以这种朴素的音乐艺术形式心贴心的交流,体现自我的审美价值和丰富自身的文化娱乐生活。

宗教祭祀活动

前文提到,中国传统节俗主要是农耕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催生物,风俗音乐自然离不开文化。虽然中国人的宗教观念较薄弱,但宗教中的行为与活动与民俗文化有极为密切的关系,例如巫术、崇拜、占卜等等。人们创造“神灵”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依靠和对超自然力量的依赖。如《易・系辞上》说:“阴阳不测之谓神”,其注也说:“神也者,变化之极,妙万物而为言,不可以形诘者也。”这就是说,神无具体形象,它是万物的奥秘,变化的原理,玄妙神奇,不可测度。[10]传说中的神对于人来说,既神秘又值得敬仰。

在湖南各地劳动人民表现对“神灵”的敬畏与信仰的民俗活动中,“赞土地”就是其中一种。湖南是农业大省,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对农民的耕作有利有弊,“水多洪,水少旱”。因此,劳动人民想通过对“土地神”的赞颂,祈求来年“风调雨顺”的好年景。“赞土地”有两种:化妆的和不化妆的。不化妆的一般有一人或两人唱,一人唱主要歌词,另一个人唱帮腔,主唱者右手拿小锣和竹片伴奏,歌词多为七句。化妆的赞土地一般在晚上演唱,有两人扮成土地公和土地婆,其他人组成乐队跟随表演。唱完后主家用酒饭招待,饭后又唱酒歌,再唱花鼓,乐队伴奏并“帮腔”,最后唱茶歌表示谢意。如“赞了一场又一场,特把生产赞端详;早禾作得钵子大,晚禾作得有人深。去年斗种分八担,今年十担还有零。作田多多加肥料,一年作出两年春。不是吾神奉承你,今年秋收打对证。”[11]“赞土地”通过音乐的形式表达了农耕文化下人们祈丰的朴素愿望,既是人们在祈丰心理基础上所实施的一种对自然灾害的抵御方式,也是新年的一种自我娱乐方式。

主要居住在湖南西南部山区的少数民族,由于交通不便、相对独特的地理环境,他们更加依赖天地资源,也更加信奉神灵,想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祈求神灵庇佑。以土家族为例,土家族的“梯玛”为世袭的宗教职业者,他的主要职责是主持祭祀、婚丧礼仪、驱鬼除病等。“梯玛”请神时唱“梯玛歌”,他一手摇铜铃一手舞司刀,口念咒语,载歌载舞。土家人的宗教祭祀活动通过“梯玛”这个神与人对话的桥梁,更加显现出其神秘的宗教文化气氛。此外,土家族在举行大型祭祀活动中要跳“摆手舞”,唱“摆手歌”。“摆手歌”的内容广泛,包括民族迁徙定居、自卫抗敌、开荒生产等。各地歌腔、曲式又有不同,永顺县为一句式,龙山县为上下句式,保靖县为自由句式,还有一种吟诵性的自由句式流行于各县。另以苗族为例,“跳鼓脏”是苗族的一种历史悠久的民俗宗教活动。在“跳鼓脏”时有巫师手拿雨伞,摇铜铃请诸神,其他数名男女一起唱苗歌跳苗舞,场面宏大。《永绥厅志》(三十卷・清宣统元年铅印本)载:“苗巫擎雨伞,衣长衣,手摇铜铃,招请诸神……男外旋,女内旋,皆举手顿足,其身摇动,舞袖相连,左顾右盼,不徐不疾,亦觉可观。而芦笙之音与歌声相应,悠扬高下,并堪入耳,谓之‘跳鼓脏’。[12]

众多的宗教祭祀活动都体现出地域文化与民族文化的特性,人们在这些集体性宗教祭祀活动中规范自己的行为和动作,音乐在其中的形成和辅佐能力不容忽视。人们通过各种宗教祭祀活动,以音乐为载体,表现祭祀祖先、驱鬼除邪、请神许愿等愿望。因为需要祭祀祖先或神灵,人们聚集在一起,以“神灵”的名义举行集体的娱乐活动,上演各种他们生活中熟悉的音乐形式,在此情景中更加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村民或族人集体的凝聚力。

湖南风俗音乐文化依存于湖南特定的文化生态结构之中,“这些民间文艺活动在不同时间空间之内的冷热兴衰,并非孤立事象,它总是和人们生产生活中的某些特殊条件和习俗相关联才得以蔚成风气,经久不衰。”[13]随着社会进程中人们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的发展,多元化的民俗生活作为湖南民间“风俗音乐”的核心“语境”,在其发展变化中显得尤为重要。它使得“风俗音乐”以最朴实、自然的艺术手段,反映着广大劳动人民群众的对现实生活、美好理想的不懈努力和追求。风俗音乐作为湖南民俗艺术文化的一朵奇葩,将根植于湖南特定的民间文化生态土壤,常开不败。

注释:

[1]张文华:《湘西土家族民歌中的文化内涵》,《音乐创作》2010年第一期。

[2]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第473、493、599页。

[3]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04、205页。

[4]弗兰兹博厄斯:《原始人的心智》,项龙、王星译,见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5]王贵生:《剪纸民俗的文化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60页。

[6]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565、566、589页。

[7]吴凡:《民间音乐》,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年,第151页。

[8]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39页。

[9]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第246页。

[10]仲富兰:《中国民俗文化学导论》,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第147页。

[11]杨荫浏:《湖南音乐普查报告》,中国音乐研究所编,音乐出版社1960年版,第209-213页。

[12]丁世良、赵放编《中国地方志民俗资料汇编・中南卷上》,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年版,第641页。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9

生活在祖国东北的鄂伦春族是我国人口较少的民族之一,从森林里走出来的鄂伦春人具有勤劳勇敢的品质,在与大自然相伴的岁月里,衍生出许多朴素自然的原生态文化,目前,列入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有传统技艺、曲艺、民俗、传统音乐等4类6项。其中音乐类包括莫苏昆和赞达仁。鄂伦春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的提出颠覆了以往对鄂伦春音乐类型的划分,本人在研究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的同时,通过学术界对于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研究现状的分析,明确了对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一、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研究现状

自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被提出以来,我国学术界分别从民族学、民俗学、民间文学、民间艺术等不同的角度对我国现存的原生态音乐进行较为系统的挖掘、抢救和调查工作,积累了丰富的资料,为我国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我国原生态音乐研究方面,对云南原生态音乐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且最为系统。其中云南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张兴荣所著《云南原生态民族音乐》一书按语言系属,分民族阐述。而对于鄂伦春音乐的研究成果有《鄂伦春民俗与音乐的传承流变》一书,包括了鄂伦春族“生产”、“生活”等五个方面的民俗和音乐,把鄂伦春族的民俗与音乐详尽而系统的进行了论述,使读者可以全面了解鄂伦春族的音乐文化与社会生产、生活等各个方面的不可分割的联系。《鄂伦春原生态文化研究》一书从整体上对鄂伦春原生态文化进行了研究。著作虽然没有对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进行专门论述,但从这本书中可以了解到鄂伦春族其他原生态文化,从中寻找关于原生态音乐的种种相关的内容。这些研究或从原生态文化的大角度进行阐述,或单纯就音乐进行研究,甚至没有人在研究成果中提出鄂伦春原生态音乐这一概念。

(一)国内研究现状

鄂伦春族世代居住于我国东北部大小兴安岭的森林里,准确的说,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才开始对鄂伦春族进行大规模的研究调查。研究人员通过实地调查、采风编写了《鄂伦春人》,从那时开始到上个世纪80年代左右,我国对鄂伦春族的各项研究开始滥觞开来。在中央相关部门以及黑龙江省相关部门的领导下,成立了抢救鄂伦春族民间文学联合调查组,他们深入小兴安岭的密林中,与鄂伦春同胞同吃同住,收集了大量关于鄂伦春民族文学、艺术方面的资料,随后在黑龙江省民研会编辑出版的《黑龙江民间文学》上陆续刊登出来。20世纪80年代又通过实地调查、查阅古文献、翻译外文文献等方式编写了《鄂伦春社会的发展》、《鄂伦春族社会变迁》、《鄂伦春族游猎文化》等著作。以上著作对鄂伦春族经济、社会形态和观念形态等方面的内容做了详细的介绍,这些都为以后研究鄂伦春族社会、经济、宗教、文化等各方面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文学作品的出版,带动了鄂伦春研究团队的不断扩大,不仅民族工作者对其进行研究,各个专业领域的学者也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开始了专业研究,为鄂伦春宗教、音乐等其他文化的繁荣发展提供了可能。在各位专家学者的努力下,相继出版了关于语言方面的《鄂伦春语研究》、《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宗教方面的《鄂伦春族萨满教调查》、地域文化方面的《淖尔河流域的鄂伦春人》、文学方面的《鄂伦春族文学》、民俗方面的《鄂伦春族风俗志》、民族方面的《黑龙江鄂伦春族研究》、《鄂伦春族游猎、定居、发展》等一系列作品。其中《鄂伦春语汉语对照读本》一书对鄂伦春语言、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内容都做了详细的叙述,可以说这本书已经成为研究鄂伦春各个方面的工具书。由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出版的《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对鄂伦春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说唱、叙事诗、谚语、谜语等进行了刊载,其主要表现内容都与鄂伦春人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包括他们的信仰、狩猎、婚姻、生育,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崇拜。对人类起源的猜测,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了鄂伦春人的历史发展情况,让我们了解到了鄂伦春人的民风民俗、审美意趣以及崇拜信仰。

20世纪80年代开始,由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音协主办,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把中国有史以来各时期、各民族口传心授的民间小调编辑成系列丛书《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其中“内蒙古卷”和“黑龙江卷”为我们研究鄂伦春民族音乐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此外,供职于黑龙江省艺术研究所的陈恕主持的国家“十五”规划2001年度课题《黑龙江北方民族音乐文化研究》也为我们研究北方少数民族音乐提供了有力的保证。黑龙江省民族研究所成立鄂伦春民间文艺研究组对鄂伦春传统音乐进行搜集整理,编辑成书,这些民歌不仅曲谱完整,而且还有鄂伦春语和汉语双重释义。其中很大一部分都是鄂伦春民众处于原始社会时期的传统民歌,另外一小部分是进入新社会时期人民传唱的新民歌,这些民歌的搜集整理为保存鄂伦春族音乐文化遗产和推动鄂伦春族民族音乐的研究做了重大贡献。著名作曲家暴侠为了抢救、保护鄂伦春民歌遗产,经过几十年的收集,采录、整理了几百首鄂伦春族民歌,很多已是绝源的珍品,编写出《鄂伦春族民歌选》一书。

通过以上叙述,我们可以了解到,我国对鄂伦春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解放前,第二阶段就是解放后到改革开放以前,第三阶段就是改革开放之后,其中在第三阶段对鄂伦春族的研究成果最为丰硕,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这期间对鄂伦春进行研究的各方面学者都在不断增加,各方面的研究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关于鄂伦春族音乐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对民歌的收集整理上,并对音乐的类型、题材、风格等进行了归纳研究,但是有关于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记述并不多见,把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作为对象的研究更是无人涉及,因此选取鄂伦春族原生态音乐作为研究对象,也是希望能够深入阐释其文化内涵,以期对鄂伦春族的音乐研究、文化研究做有益的补充。

(二)国外学者研究的情况

在当今越来越强劲的全球化浪潮中,现代化的迅猛发展也伴随着自然生态和人类精神生态的重重危机,这引发了思想领域的反思与反省,进入20世纪以来,世界性的“生态浪潮”不断掀起,无论是环境保护运动还是生态批评,都在寻求拯救地球和人类自身的途径。在上个世纪伊始,欧洲很多国家就出现了一种保护各自乡土文化的活动,被称为“活态博物馆”运动。活动理念是将原始乡村整个保护起来,原汁原味的将其看做是一个活生生的博物馆。在这个博物馆里,它的手工作坊、节日庆典等都是文化遗产,包括物质的以及非物质的。到了上个世纪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并开展了自然遗产、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的保护运动。自此,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保护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动,一些伴随人类产生、发展的原生态文化成为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研究鄂伦春原生态音乐的意义

(一)从微观上看:黑龙江地区民族众多、习俗多样,这样也就使得黑龙江的本土文化比较多姿多彩。自古以来,满族、蒙古族、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许多民族都生活在这里。白山黑水独特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各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鄂温克等民族的萨满、歌舞和桦皮艺术,赫哲族的鱼皮工艺,朝鲜族的民族风情,满族的剪纸、刺绣等等在全国范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各少数民族丰厚的文化遗产资源是黑龙江流域巨大的宝贵财富,是华夏民族灵魂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着鲜明的龙江特点和龙江气概。龙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共同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民族的成长历程中起到很大作用,发生过深远的影响,是黑龙江提升文化软实力,成长文化产业取之不尽的宝藏,是黑龙江实现科学成长的丰富根本。研究和传承以鄂伦春原生态音乐为代表的黑龙江文化,是当代黑龙江人不容推卸的神圣责任。

(二)从宏观上看: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经济建设从工业化到信息网络化的转变,音乐文化从港台到日韩潮流的冲击,民族音乐面临的形势日益严峻,所处的位置也日益边缘化。但是当商业化的运作模式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有一种文化的原始回归,在音乐方面也需要这样一种“返璞归真”,以改变社会音乐文化格局失衡的局面。在这种文化背景下,“原生态音乐”如纯净的氧气慢慢在我们周围弥漫开来。

近年来,研究者逐渐把目光投向了各少数民族的原生态文化,从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进行全面的研究。“原生态”一词来源于上个世纪60年代以来普遍使用于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范畴的一个专门用语,是“原生物”和“生态”两个名词的复合,现普遍用于各类媒体之间,特指那些未受到人类太多涉足的,基本上处于原始状况的自然环境,而“原生态音乐”是指在特定地区、特定人群中心口相传的民歌或小调。“原生态音乐”是中华民族“口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原汁原味”并不仅仅单一的反映在曲调上,更多地体现在少数民族或民间艺人现场清新质朴、真实自然的即兴表演上,这也正是原生态音乐鲜活性的根本所在。

原生态文化的研究对于绝大多数少数民族来说往往都和各自的的生产、生活习俗密切相关,原生态音乐文化的研究势必依据民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美学文献与中国原生态音乐田野考察结果,通过对鄂伦春原生态音乐文化研究成果的梳理,进行东北地区少数民族原生态音乐的研究。

三、结语

春节民俗文化研究篇10

自“同志”的中国实行禁放炮仗国策以来,各地年夜和普通无月暗夜一样,保持了漆黑与无光;佳节和盛世社会一样,保持了高度寂静(有人在社盛发现:群众“沉默是金”!)。在春节这个尚未被“依法取缔”的残存节日里,人民努力用丰沛的食物,填充自己的胃,从而将它和普通日子相区别。然而,其他圈养的动物,并没有享有到社盛节日的好处,反而成为节日的食物――这证明,春节仅仅是部分“高级动物”的节日。春晚是国家移风易俗,为高级动物定造的“盛世文化习俗”。

可是,许多人逐渐在脱离“盛世文化习俗”――那些国家安排给群众的娱乐玩具,被婉拒,原物交还给“伟大的祖国”。国家安排群众笑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笑;国家安排群众激动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激动;国家安排群众流眼泪的时辰,人民遗憾地没流泪。群众用哗拉拉的麻将与扑克牌等自力更生游戏,与“盛世文化习俗”告别。中华人民共和国广播电视部下属的经营性单位中央电视台制作的盛世文化产品,和沿海某公民翻录、倒卖的的色情影碟一样,遭受了同样的被冷落命运――被许多合法生活的公民拒绝观看。

不看春晚,是向“盛世文化习俗”的告别举动。这是一个社会变迁过程的行为,是社会整体变迁的一部分。此告别活动原本是合法的。但是,“告别”有碍于“盛世文化习俗”的延续,进而妨碍江河万年长。可不可以采取政治与法律手段,来扭转群众的告别与拂袖而去呢?

一般而言,这种告别进程是很难扭转的,但仍有一些偏方:

1、由宣传机关,制定党员必看春晚的规定;并由统战机关,向民主人士重申“长期共存、荣辱与共、肝胆相照”;

2、可由“两会”代表提议制定一个《春晚法》,规定对公开号召不看春晚的、故意不看春晚的,处以罚款。我国立法机关什么法都敢立,不会耽心立法违宪,立个管制娱乐自由的《春晚法》容易;

3、在正面进攻娱乐自由的同时,侧面严打、集会,减少自由民自由活动机会;

4、继续执行“同志”时代令消防队员拥护、令治安警察头痛的禁放炮仗国策;

5、完善干部组织制度,对坚持看春晚的同志,提拔使用。原来是处级的,可以考虑提为司局级。

6、完善公务员考录制度,在公务员考录试题中增加“请评论200x年春晚赵本山小品”一题,加强公务员的文化归顺;

7、国家科学研究部门,将春晚的经济、政治、文学、历史、哲学、法学、医学研究课题,纳入资助计划,动员全国工人阶级一部分的知识分子,夺取每课题200万元人民币整的课题经费。要从娱乐阵地巩固的高度,造成春晚热;

8、发挥社区作用,对组织市民看春晚成绩突出的居委会,颁发奖金和奖状,命名为“先进文化社区”;

9、加强部队文化建设,组织人民(陆、海、空)、武装警察继续保持集体观看春晚的传统,防止战士溜号,做到“看得赢”。对看得认真的战士,授予“文化标兵”;

10、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号召农村老红军、老党员率领全家看春晚,并授予“文明家庭”称号;

11、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严禁中小学学生进网吧,严禁酒吧营业超过12点,作好宵禁工作;

12、使用国际眼光,向拉美、非洲等地发射春晚卫星电视信号;组织春晚演员赴拉美、非洲演出,向白种人、黑种人推广春晚,并让他们看春晚成瘾;从成瘾中选出一批热爱中国、热爱春晚者,到中国免费旅游,并由中央电视台制作妙趣横生的黔驴学马叫的专题节目;

13、继续搞好“村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