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生产管理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2:05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1

食品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不是检查出来的。食品不安全是人的错误行为所致。生产行为的有效控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所以做好这一环节的食品安全培训,强化食品企业不同层次、不同职能的人力资源开发至关重要。搭建系统的培训体系,形成独特的管理文化,保障食品安全,是全体消费者乃至全人类共同关注的课题。

食品企业的员工,从层级上大致可分为三个部分,即企业高层领导、中层管理者及生产一线员工;从专业上,可分为具备食品专业知识的人员和非专业人员;从职能上,既有订规则的职能层,也有从事生产的业务层。根据不同的层级和职能,培训工作既要抓全面,又要抓重点;既要分类指导,又要各有侧重;既要在内容上有所选择,又要采取灵活有效的方式。如果把食品安全培训看作一个整体“1”,那么,具体做法则可总结归纳为三句话:10%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20%的中层管理人员现场实际操作辅导;70%的员工长期生产历练。如果说用10天的时间来培训,那就相当于用1天的时间进行知识的传授和学习,用2天的时间由管理者进行反复现场指导,却要用长达7天的时间培训员工。如果长期坚持这一培训思路,优秀的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将变成员工的生产习惯,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管理文化。

10%的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食品企业,无论是领导干部,还是一线职工,食品安全知识都是必修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食品安全知识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针对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食品企业的全体员工要做到普及性学习,了解其内涵;对所从事的关键环节的相关知识,要重点学习,把握其精髓,还要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及时学习,与时俱进。所谓知识培训,就是要把爱岗敬业的精神带进食品安全课堂,把学到的知识正确地应用于生产实践,有效指导食品生产,做到“专一行,精一行”,制造行业精品,打造行业典范。

食品企业的高层领导,不仅承载着企业的经营重任,还把控着食品安全的大局。相比之下,后者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根本,管控责任重于泰山。为此,做好食品安全培训的第一步,是要将食品安全管理提升到战略高度,把培训重点放在决策层,强化企业领导班子成员的学习能力,提升领导层的培训效果。

决策层不但要高度重视培训,带头学习食品安全基础知识,重点掌握国际国内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以及行业条规,对经营决策中的食品安全把控工作做到有的放矢;而且要坚持“走出去”,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领导干部出国研究,学习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食品安全管理模式;更要坚持“引进来”,学习国际国内的标杆企业,学习他们先进的品质管理方法,并结合自身的经营实际,将法规法律、管理方法变成企业的生产实践,形成统一的食品安全管理思想,树立起“品质先行”的工作理念。

完善的食品安全组织机构,承担着企业食品安全培训的重要职能。企业要注重选育正直、负责、专业的人士,组织成立食品安全管理机构。该机构作为专业职能部门,要充分发挥自身在食品安全专业上的优势,代表决策层负责企业的食品安全日常监管和培训工作,制订企业的食品安全培训标准,对业务部门进行反复培训、指导,对食品安全工作做到常抓不懈,促进其持续改进,在企业树立起“食品安全高于一切”“食品安全就是高压线”“食品安全就意味着效益,更代表着发展”等优秀的食品安全经营理念。

20%的中层管理人员现场实际操作辅导

企业中层管理者主管食品制造,承担着生产现场管理的责任,是把决策层的食品安全思想传达到生产基层,把企业的食品安全理念变成员工的实际行动的关键。为做好这一层次的培训,食品企业多年来进行了许多积极的探索,比如,请培训机构的讲师深入企业进行激情演讲,外出参加专业学习,在企业内部会议上强调食品安全等多种方式开展培训工作……但培训结果并不理想。外出培训的效果不具备持续吸引力,内部的会议式培训也流于形式。即使通过培训学习,采取了一些措施,结果却收效甚微。

中层管理者要做好食品生产现场的实际操作管理培训,必须解决四个问题,完成一个加法,即现场实际操作培训=知识+体系+标准+制度。

知识

常言说“当老师欲灌输给学生一杯水的知识,那么老师首先要有一桶水的积累”。也就是说,中层管理者首先需要把自己管辖范围内所涉及的生产环节的管理知识、法律法规、行业标准弄懂学透,做到了然于心,才能培训生产一线的员工。

体系

中层管理者必须高度重视iSo系列国际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潜心研究各个生产环节的风险因素,总结从原料引入到产品完成一系列生产环节的关键控制点,创新体系管理的培训指导。例如,外来原料是否经过精密仪器的检验,检验无误后,再通过感观、经验判断其是否合格。国际管理体系与生产运营的紧密结合,避免了体系与管理两张皮的现象,真正实现对食品生产过程的控制。

标准

中层管理者要重点研究食品安全标准,并结合生产实践,制订适合该工厂实际和职工特点的标准培训教材,创新培训方式,深入车间、现场演示、标准指导,用标准告诉团队“应该怎么做”。同时还要不断监测标准实施效果,总结不足,进行重点培训和反复培训,把食品安全标准变成团队的生产行为。

制度

中层管理者还要在品质先行的思想指导下,根据管理需要,围绕食品安全标准,制订相应的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培训,把独具特色的食品安全制度灌输给生产团队,用制度告诉生产团队“不应该做什么”,并把现场检查作为制度培训的重要部分,及时健全完善,促进制度落地生根。

以上生产现场的管理培训,主要是用管理层的“知识+体系+标准+制度”的实际行动告诉生产团队:食品安全要“一环一环地抓,要做到环环相扣”“不安全的产品不能出厂”“时刻把品质作为食品企业的生命线”。长此坚持,才能形成良好的管理习惯。

70%的生产一线员工长期工作历练

一线员工是食品生产的直接操作者。改变一线员工的行为是食品企业对员工培训的主要目的。但我们在实践中发现,对一线员工的食品安全培训是最困难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首先,食品企业的一线员工主要从事体力劳动,知识水平普遍不高;大多数员工来自贫困、偏远地区,普通话不普及,语言沟通困难;没有经过现代化企业的专业训练,不适应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主观上不愿意遵守制度,处于被迫执行状态……所以,要想做好一线员工的培训,培养出适合企业化生产的合格员工,使其发挥生产主力军的作用,必须进行以下创新。

现场示范

主要是结合生产一线的具体生产特点,围绕具体工作岗位,进行重点业务培训。例如,该员工是做原料处理的,生产管理人员就要进行现场示范,简明扼要地向员工传授岗位知识,手把手地教其流程和方法,把与原料处理这一岗位息息相关的原料食品安全知识以及来自上一道工序的原料检查程序和质量鉴别知识教给员工,同时也需要使员工深刻认识到错误工序可能产生的危害,从而保证每个生产环节的正常运转。现场示范既能抓住培训重点,减少员工压力,又能增强培训效果。

多讲故事

食品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工作要始终如一地做好一件事情―及时整理食品安全管理的典型案例,形成案例手册,并针对各个环节的食品安全管理要求编故事。用典型案例和管理故事将所有的生产环节串成一体,讲给员工听;用通俗易懂的方式把食品安全的重要性传授给一线员工,使其明白保障食品安全是每个员工的职责。

影像拍摄

企业可以将所有的生产环节操作程序、操作过程拍成影像资料,配以简洁明了的解说,有针对性地进行岗位培训,一线员工通过模仿,掌握培训知识,提升工作技能。

职业道德

做食品是个道德活儿,遵守道德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基石。企业可以从职业道德的角度去培训、感染每一名员工,让其明白食品安全涉及每一个人的利益。例如,“毒奶粉”事件使很多可爱的儿童失去了健康,家庭失去了幸福;曾经发生在美国的沙门氏菌事件导致上千人患病;问题食品让越来越多的同胞患上癌症,失去生命,等等。食品企业只有生产出优质的产品,做好行业表率,不断引领行业进步,才能为大家创造一个健康的食品环境。道德培训可以有效激发员工的工作责任感,使其理解企业严格管理的初衷,把食品安全作为自己的信仰,主动遵守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与影响食品安全的行为做斗争,把食品安全管理细节执行到底。

人才培养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2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1  一、入职培训的目的

  1.使新员工在入职前对公司有一个全方位的了解,认识并认同公司的'事业及企业文化,坚定自己的职位选择,理解并接受公司的共同语言和行为规范。

  2.使新员工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工作任务和工作目标,掌握工作要领,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尽快进入岗位角色。

  3.帮助新员工适应工作群体和规范,鼓励新员工形成积极的态度。

  二、培训对象

  公司所有新进员工

  三、培训时间

  每周四下午16:00至18:00,如有特殊情悦,具体时间则另行通知。

  四、培训方式

  1.岗前培训:由人事部组织实施,采用集中授课的形式。

  2.岗位培训:由厂长组织对其与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技能进行培训。

  五、培训教材

  公司《规章制度》、消防安全知识、设备3Q文件及操作指引

  六、入职培训内容

  1.公司概况(公司的历史、背景、质量方针、原则)

  2.组织机构图

  3.各部门职能(员工个人岗位职责)

  4.员工日常工作准则、严禁行为

  5.人事管理制度(录用、考勤和休假、奖惩、离职、工资)、

  6.员工福利

  7.员工安全注意事项

  8.消防知识培训

  9.岗位专业知识、技能

  10.设备操作及安全指引规程

  七、培训考核

  培训考核分为书面考核和应用考核,以书面考试为准,满分100分,85分为合格,不合格终止试用。

  八、公司对员工的培训进行评估及,评估结果记入员工个人档案,评估成绩、培训态度及出席情况等作为员工调薪、升职之依据。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2

  为进一步提高我园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帮助全园教师更好地了解现代教育技术及其在幼儿园的应用,初步掌握计算机基本知识及操作,提高我园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结合本园实际,特制定如下计算机培训计划:

  一、培训内容:

  1、了解计算机基本知识,能正确操作计算机。

  winDowS.Xp的基本使用常识;woRD20xx的文字输入排版与打印;woRD20xx表格的制作;文件的保存与另存;文件的`查找与重命名及删除;幼儿个案输入、上网查找幼教相关资料、internet基本知识;收发邮件、发附件;理解网络病毒概念等内容。

  2、学习使用FLaSH,掌握制作课件的基本方法。

  认识并逐步熟悉FLaSH软件,了解FLaSH基本知识,能从网上下载与教学内容相关的FLaSH课件,不断学习运用FLaSH进行基本课件制作的方法,能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制作出相应的课件内容,积极尝试电脑备课、电脑制作课件、多媒体教学等,不断提高教学技能,优化教学活动结构,提高教学活动效益。

  二、培训对象及培训形式

  1、培训对象:全体在职教职工

  2、培训教师:进修校教师或其他中小学电脑教师

  3、培训地点:幼儿园多媒体教室

  4、培训形式:采取以集中参与式、教师的自我学习式的多种培训形式。包括专题培训、案例教学、多媒体教学观摩、协作交流等。

  三、组织与考核

  成立以园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全园教师为成员的计算机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计算机培训的领导、协调和管理工作,保障计算机培训工作落到实处、富有成效。加强培训过程的检查和督促,记录教师参加培训的出勤情况,定期检查教师的计算机学习笔记、课间制作能力,并将参加培训出勤情况和检查结果,作为教师个人工作年度考核的一个方面。

  公司培训工作计划3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省、市食品安全工作会议精神,以“四个最严”和“四有二责”统领食品安全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食品安全工作的总体部署,以维护广大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目标,全面普及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通过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食品安全培训活动,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第一责任人的意识,提高全县食品安全保障水平。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使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了解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要求,掌握食品安全管理规范和相关知识技能,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和道德修养,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者的第一责任人意识,推动我县食品产业健康有序发展,切实保障公众饮食安全。2017年计划全年培训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12000人。

  三、培训对象

  全县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

  四、培训内容

  1、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2、食品安全基本知识;

  3、食品安全管理技能;

  4、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

  5、其他需要培训的内容。

  五、培训方式

  20xx年食品安全培训工作坚持食品安全普法教育、普及科学知识和监管工作方法相结合,针对食品生产经营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农村集体聚餐厨师分批次、分重点开展培训,以社会化第三方培训和部门组织相结合的办法,采取专家授课、集中培训、以会代培等方式进行。

  六、培训要求

  1、提高认识。各相关股室、基层所要充分认识开展食品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加强组织领导,切实做好食品安全培训工作。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3

一、参训人员

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股、网络交易与广告监管股、消费者权益保护股、食品和化妆品管理股、食品生产监督股、食品和化妆品流通监督股、餐饮服务管理股、餐饮服务监督股、各市场监管所人员。

二、培训方式

可以采用授课、组织观摩学习、请专家领导讲课、演示等多种多样的方式,具体由培训主讲单位确定。受疫情影响,尽量不组织集中学习,本年度学习以主讲单位学习课件,各股、所分头组织学习和自学为主,确需组织集中学习的,由主讲单位向办公室提出申请。请各主讲单位根据讲题,结合监管执法活动遇到的实际问题,认真制作课件,及时;各股、所认真组织相关食品监管人员学习,做好笔记。

三、培训主讲单位及培训进度、培训的主要内容

法规股,2月份,2次,共6课时,市场监管行政处罚听证办法、行政处罚文书范本简介。

餐饮服务管理股,3月份,2次,共6课时,“食安”公共品牌通用评价标准(DB37/t3736-2019)餐饮服务领域示范企业部分、《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

食品和化妆品管理股,4月份,2次,共6课时,“食安”公共品牌通用评价标准(DB37/t3736-2019)流通领域示范企业部分、预包装食品标签(或食品生产企业日常检查)。

创城办,5月份,2次,共6课时,《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镇街食安委办相关工作。

食品和化妆品流通监督股,6月份,2次,共6课时,食用农产品抽样检验和核查处置规定。

价格监督检查和反不正当竞争股,7月份,1次,4课时,保健食品专项整治工作。

消保股,8月份,1次,4课时,放心消费创建工作。

网络交易与广告监管股,9月份,1次,4课时,食品广告监管。

四、其他事项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4

一、开展培训

为统一标准,明确目标,保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能顺利进行,并做到公平公正,在开展量化评比前必须加强对各级卫监所有关卫生监督员及食品生产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监督员准确掌握现场监督标准和要求;企业管理人员对量化分级管理的具体做法、要求、目的、意义有较全面了解,同时树立经营风险意识及企业自律意识,加强自身卫生管理,根据有关量化评定的标准要求做好自查、自检、自评、整改工作。

㈠监督员培训:

由广州市卫生监督所负责各区(县级市)卫生监督员骨干的培训工作,然后各区(县级市)卫生监督员骨干负责本区卫生监督员的培训工作。

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人员培训

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负责其直管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法人代表、卫生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各企业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由各单位自行培训。

㈢培训教材

以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分表使用说明”为主,结合有关法规、标准进行培训。

㈣完成时间

培训工作在*年12月底前完成。

二、量化分级评定

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采取分步实施,稳妥推进,实出重点,结合日常监督的工作方法开展工作。在*年6月底以前分步完成全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分级管理评定工作。

㈠已取得卫生许可证企业

按照《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中的“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定”标准对现已取得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进行信誉度分级。

1、学校(包括托幼园所)食堂

作为重点切入口,首先开展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工作。*年10前市卫监所和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对管辖的学校(包括托幼园所)食堂进行量化分级评定。11-12月份为整改时间,12月底前完成所有学校量化分级工作。

2、餐饮业

*年1-3月,市卫监所和各区选择部分有代表性的餐饮企业开展量化评检工作,于*年3月底召开全市会议,小结评检情况在统一要求,取得经验的前提下,全市统一结合卫生许可证换证、年审工作于*年12月底前完成所有餐饮业的量化管理评审工作。

3、食品生产企业

⑴市卫生局直管食品生产企业:

以乳制品、饮用桶(瓶)装水、饮料、肉制品、植物油、粮食制品等重点食品生产企业为示范点,由市卫监所先行开展工作,并在*年12月底前完成示范分级管理评审工作。12月底召开全市各区(县级市)卫监所会议,总结示范工作情况,提出下一阶段工作要求。

⑵市卫生局直管的其它食品生产企业和各区(县级市)卫生局管辖的食品生产企业:

参照示范企业评比做法,各市、区卫(县级市)监所对管辖的食品生产企业进行量化分级评比工作,于*年12月前完成。

4、食品经营企业

市卫监所、各区(县级市)卫生局根据各自实际情况于*年1月-*年6月期间对直管食品经营企业进行量化评定。

*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量化评定工作。

㈡新发卫生许可证企业

从*年1月1日起,所有申请新领取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必须按“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中卫生许可审查量化评分表内容进行卫生许可量化评定,未达到要求的,一律不予发证,达到要求的发放《卫生许可证》(第一年的卫生许可证不带a、B、C水印字)。一年后,结合日常卫生监督进行“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定”,并对经评定企业给予信誉度分级。按评定的级别,在复核卫生许可证时更换印有a、B、C相应级别字样的《卫生许可证》。

三、量化分级信息管理

㈠量化分级评定后的表达:

各级卫监所对已领卫生许可证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完成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评定后,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核,通过者换发底纹印有a、B、C水印字的卫生许可证,并加贴代表aBC级别的年检标志。(卫生许可证统一按市卫监所的样版印制,年检标记统一使用省卫监所发放的标记。)。每年年检均按实际评检结果加贴代表aBC三类企业标志的不同颜色的年检标记。信誉度发生变化出现升降级时,由各级卫生行政部门收回原发放的印有aBC字样的卫生许可证,更换成相应级别的卫生许可证,但许可证的有效期不变(即截止日期不变),发证日期则按更换的日期。

㈡建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卫生级别档案,完善信誉动态评估体系。

按照“卫生部关于全面实施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制度的通知”及“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指南”要求,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应加大日常监督力度,日常监督均需按相应的“经常性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表”对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评定,对达不到相应信誉度分级的食品生产企业给予降级,对卫生状况有明显改善的企业给予信誉度升级。从而保证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动态监督管理原则的落实。各级卫生监督部门必须做好卫生级别档案管理工作,企业升降级后要及时刷新档案记录。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制定量化分级评定管理制度。

㈢各区审核评定为a级的企业,必须报市卫生局审批并备案。

四、加强宣传与监督检查

各区卫生行政部门应通过各种宣传手段向社会广为宣传,定期公布企业量化评定情况,从而充分调动消费者和食品生产企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企业责任感和自律性,让消费者及时快捷地了解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情况,做到知情消费,切实保障消费者权益,对核定为a级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市卫生行政部门定期对一定比例的a级企业进行抽查。

五、制订卫生监督、检测计划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5

加工与用餐场所(所有出入口),设置纱门、纱窗、门帘或空气幕,如木门下端设金属防鼠板,排水沟、排气、排油烟出入口应有网眼孔径小于6mm的防鼠金属隔栅或网罩;距地面2m高度可设置灭蝇设施;采取有效“除四害”消杀措施。4、配置方便使用的从业人员洗手设施,附近设有相应清洗、消毒用品、干手设施和洗手消毒方法标示。宜采用脚踏式、肘动式或感应式等非手动式开关或可自动关闭的开关,并宜提供温水。

5、食品处理区应采用机械排风、空调等设施,保持良好通风,及时排除潮湿和污浊空气。

6、用于加工、贮存食品的工用具、容器或包装材料和设备应当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无异味、耐腐蚀、不易发霉。食品接触面原则上不得使用木质材料(工艺要求必须使用除外),必须使用木质材料的工具,应保证不会对食品产生污染;加工直接入口食品的宜采用塑胶型切配板。7、应当定期维护食品加工、贮存、陈列、消毒、保洁、保温、冷藏、冷冻等设备与设施,校验计量器具,及时清理清洗,必要时消毒,确保正常运转和使用。

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_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幼儿园食品经营过程与控制制度一、食品采购1、制定食品采购计划。确定采购食品的品种、品牌、数量等相关计划安排。

2、选择供货商。要认真查验供货商的主体资格证明,保证食品的来源合法。

3、签订供货合同。

与供货商签订供货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特别是出现食品质量问题时的双方的责任和义务。

4、索取食品的相关资料。向供货商索取食品的相关许可证、QS认证证书、商标证明、进货发票等证明材料,采用扫描、拍照、电子表格等科技手段建立供货商档案备查。

5、对食品进行查验。具备条件时设立食品检测室,对供货商提供的食品进行检测并做好详细记录。经查验不合格的食品,通知供货商做退货处理。

6、每一批次的进货情况详细记录进货台帐,账目保管期限为二年。

二、食品储存1、因公司食品销售业务主要为厂家(经销商)直接供货给客户,公司不单独设立仓库进行食品贮存,小批量的食品进货可短期存放于经营场所。

2、详细记录食品入库信息。食品入库要详细记录商品的名称、商标、生产商、进货日期、生产日期、保质期、进货数量、供货商名称、联系电话等信息。

3、按照食品储藏的要求进行存放。食品要离墙离地,按入库的先 后次序、生产日期、分类、分架、生熟分开、摆放整齐、挂牌存放。严禁存放变质、有臭味、污染不洁或超过保存期的食品。

4、贮存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封闭容器。在贮存位置表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内容。

5、食品出库要详细记录商品流向。销售的情况应建立销售台帐,详细记录购买方的信息,以备查验,账目保存期限为二年。

6、每天对库存食品进行查验。发现食品有腐烂、变质、超过保质期等情况,要立即进行清理。

7、每周对仓库卫生检查一次。确保库房通风良好、干净整洁,符合食品储存要求。

8、变质食品设立专门的仓库或容器进行保管。不得同合格的食品混放在一起,以免造成污染。

三、食品运输1、运输食品时运输工具和容器要清洁卫生,并生熟分开,运输中要防蝇、防尘、防食品污染。

2、在装卸所采购的食品时要讲究卫生,不得将食品直接与地面接触。

3、直接入口的散装食品,应当采用密闭容器装运。不得把直接入口的食品堆放在地面或与需要加工的食品原料和加工半成品混放在一起,防止直接入口的食品受到污染。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不得超期使用健康证明。

2、新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实习工、实习学生必须取得健康证明后上岗,杜绝先上岗后查体的事情发生,同时进行相关培训。

3、食品卫生管理人员负责组织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工作,建立从业人员卫生档案,督促“五病”人员调离岗位,并对从业人健康状况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4、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以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疾病的,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生产经营。

5、当观察到以下症状时,应规定暂停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或采取特殊的防护措施:腹泻,手外伤、烫伤、皮肤湿疹、长疖子、咽喉疼痛、耳、眼、鼻溢液、发热、呕吐。

6、食品从业人员应坚持做到“四勤”。即勤洗手、剪指甲、勤洗澡、理发、勤洗衣服、被褥、勤换工作服。禁止长发、长胡须、长指甲、戴手饰、涂指甲油、不穿洁净工作衣帽上岗和上岗期间抽烟、吃零食以及做与食品生产、加工、经营无关的事情。

7、对食品从业人员实行德、能、勤、纪综合考核,具优者给予表扬或奖励;对综合考核成绩欠佳者进行批评教育使其改 正;对不改者劝其离岗或规定依法解除劳动合同。

8、应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和健康管理培训,并做好培训记录。

二、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1、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3、餐饮服务食品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课时。

4、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幼儿园食品验收制度及保管制度—、验收制度1、幼儿园实行每天主副食品的验收制度2、每天验收后及时做好书面记录(包括日期、名称、数量、质量)。

3、负责人:4、验收要求:一闻:对每天购置的肉类等副食品必须闻一闻,如发现变质及时退回。

二摸:摸一摸主食品的干湿度、对蔬菜及副食品要翻开摸一摸是否变质腐烂,发现问题及时退回。

三看:看食品的颜色、食品的出厂日期、保质期及合格证书,严禁假冒食用油、食盐、味精、劣质酱油等食品进入幼儿园。

二、保管制度:1、仓库保管员必须经健康检查、卫生知识培训合格后上岗。

2、食品数量、质量和进、发货要登记,先进先出。

3、有过期及变质迹象的食品及时报告并销毁、处理。

4、包装食品按类别、品种上架存放,挂牌注明食品质量及进货日期;货物摆放符合有关要求;散装食品的储存容器加盖,并标注食品名称。

5、肉类、蛋品等易腐烂食品按规定冷藏或冷冻储存并保持规定的温度。

食品与非食品不得混放,仓库内不得存放私人用品及其他杂物。严防鼠、虫、蝇和蟑螂污染食品及原料。

6、仓库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库室内整洁。

7、仓库保管规范化。仓库保管员必须学习和掌握食品保藏知识和商品知识。 幼儿园食品卫生管理制度1、食品卫生应有专人负责,成立食品卫生管理委员会,定期检查食品卫生情况,总结经验,及时解决问题,不断提高儿童食品卫生的质量。

2、根据季节供应情况,制定适合各年龄组儿童的食谱。

3、食品由专人按实际需要采购,采购的食品应新鲜优质,并建立验收簿。

5、准确掌握儿童出勤人数,作到每天按人按量供应主副食品。

6、各种膳食烹调后,由专人检查质量,合格后根据各班用膳人数发出,营养员应到各班了解儿童用膳情况,听取对膳食的意见。

7、应定期进行食品卫生检查,对食品的保质期严格把关。做到过期不用,生熟分开。

8、建立严格的消毒卫生制度。规范操作。定期检查。

9、过保质期的食品不得食用。 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制度为了避免幼儿园食堂发生火灾或伤害事故,预防造成食品污染事故的发生,防止食物中毒的事件发生,保证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特制定食堂安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防止食物污染措施1、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饮食卫生“五四”制,按岗位责任制要求,搞好环境和个人卫生工作。

2、彻底消灭厨仓库、配食间的老鼠、蟑螂、苍蝇和蚊子。

3、严禁采购,加工腐烂、变质、霉烂的肉类、奶类、水产品、蔬菜、水果等食品原料,禁止家禽类活物进入厨房。

4、易腐食品应低温冷藏,隔夜食物大多数不宜再用,应作废弃处理。

5、凡患有皮肤病、化脓性创伤、上呼吸道炎症、口腔疾病者或其他传染性疾病,应禁止从事食品加工和食品供应工作。

6、把好食品采购、验收关,防止有毒食物进入厨房,以防误食或由于加工不当而引起食物中毒。

7、厨房中的非食用或非直接食用品如:面碱、小苏打、明矾、硫黄去污粉、清洁剂、食品添加剂、发色剂等应分类专门贮存,禁止与其它物品特别是食品混装。

8、剧毒品(包括杀虫剂)禁止进入仓库和厨房。

9、一旦发生事故,应保持现场应有状态,防止当事人擅自毁掉可疑食物,应收集食品容器、砧板、半成品或原料、采集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样品,及时送交卫生管理部门,以备检查,听候处理。 幼儿园食品留样管理制度食品留样,是预防师生食品中毒的有效措施,是检验是否是食物中毒的重要依据。为确保师生食品卫生安全,特制定食品留样试尝制度。

1、每餐坚持饭菜留样。配餐员在分配饭菜时,每样汤、菜、饭均须留样备份。

2、饭菜留样应留足数量,分别放入留样盒内加盖并标明留样时期、品名、餐次、留样人。及时储存于专用冰箱,温度保持在2—8摄氏度左右。

3、饭菜留样必须保留四十八小时后方可倒掉。

4、留样前,必须对用于饭菜备份留样的容器进行清洗、消毒杀菌。

5、食堂厨师必须负责对留样食品的检查,并做好“菜名、餐次、日期、留样人、试尝情况”等的试尝留样—记录,以备查验。

6、幼儿园分管领导不定期进行抽查并按食堂当天菜谱记载情况,逐一对照检查,若发现食堂没有坚持饭菜留样,应按幼儿园安全责任目标管理和食堂卫生责任追究制度,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食堂安全操作、预防火灾、防火措施1、食堂的设备应符合消防规范,并需要配备足够的消防设备。

2、加强火源管理,油灶、煤气炉灶、电热设备及电源控制柜应有专人负责,下班前,应将所有的电源切断。

3、随时消除油渍污物,将易燃物品置于远离火源的地方,厨房和仓库内应禁止吸烟。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6

现场检查和查看资料相的办法,对照甘肃省《食品放心工程管理指标综合评价细则》及市食品安全委员会的《食品安全督查》中要求的工作任务,逐项评价验收。

二、情况

崆峒区现有食品生产经营1885户,:餐饮业1085户(包括学校食堂42户,建筑工地食堂43户);食品经营656户;食品生产加工144户。持卫生许可证1584户。有从业人员4865人,持健康培训合格证4583人。卫生许可证和健康培训合格证的持证率分别为84.1%和94.2%。

三、主要工作及情况

(一)组织。市卫生局和市卫生监督所非常食品安全工作,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平卫发[20*]353号)、市直卫生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平卫发[20*]403号)和平凉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平卫发[20*]94号),局、所主要和分管主持食品安全工作会议达4次。主要和分管及卫生监督所分别做了讲话,将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列入议事日程,将食品安全内容纳入管理,市卫生局与市卫生监督所签定了管理责任书,规定了的考核要求和办法。市卫生监督所本市情况,制定了《食品放心工程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和《平凉市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实施方案》,,责任,操作性强。20*年,被过滤广告对学校食堂食品卫生的监督管理,实施量化评分,量化分级达100%;“五类”食品(面粉、食用油、大米、食醋、酱油)卫生许可合格率达80%,大中型食品超市(3个)散装食品规范销售达100%。市卫生局及市卫生监督所会同市工商、商务、质监等互相,执法检查、督查食品卫生安全工作达5次。

(二)监管保障。制定了《平凉市食物中毒应急调理预案》和餐饮业卫生管理工作制度,向市食品安全委员会报送食品安全信息;制定了《食品安全信用评价制度》、《食品安全信用监管制度》、《餐饮业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制度》等综合监管工作制度;制定了《20*年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了工作、、内容和工作要求;制定了《市直卫生系统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工作实施方案》,了行政执法奖惩和责任追究;食品放心工程实施经费未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三)措施。了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工作。了农村食品卫生整治。农村食品卫生经营状况,对崆峒区农村食品市场无卫生许可经营、餐饮经营掺杂使假、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点和无产品合格证食品了整治。无卫生许可证经营38户,不符合餐饮业许可条件21户。没收销毁“三无”食品(包括无产品合格证的儿童食品)431kg。对无证经营经现场审查符合许可条件的12户,依法予以许可;符合卫生许可条件的餐饮了限期整改意见,整改后验收许可要求的8户依法办理了食品卫生许可证。对经整改生产经营场所和经营过程卫生无法卫生许可条件的13户餐饮分别依法予以警告或取缔。了农村食品安全监管网络。两网建设的要求,制定了《崆峒区餐饮业食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方案》,了试点工作,聘任了崆峒区乡镇助理卫生监督员40名,由助理卫生监督员农村食品市场的辅助协查职责,收集无证经营、制售假劣食品等信息,举报经营,规范“两网”建设资料。截止,发放“两网”建设资料分别为《餐饮业卫生管理制度》1038份、《餐饮业明示公约》860份、《餐饮业安全责任书》860份和《农村餐饮经营户(承办经营红白事聚餐)备案登记表》432份。了保健食品的专项整治。卫生部的通报,了保健食品添加药物、虚假宣传的;对片剂、胶囊剂普通食品的标识了检查,未假冒产品。了以餐饮餐饮具消毒为的专项整治。对餐饮具的消毒、方法、消毒剂浓度的配制、消毒设备的使用和从业人员消毒卫生知识情况了检查。大多数大中型餐饮均配备了热力消毒设施,消毒制度;小型餐饮配备了电子消毒柜,绝大餐饮采用化学消毒方法消毒。经对餐饮具的消毒情况抽样监测,共监测采样2485份,合格2112份,消毒合格率85%;对监测不合格的均依法予以处罚,并限期消毒措施,采样直止监测合格。了学校食品卫生整治。共监督检查学校(包括托幼机构)42所(中学9所,小学1所,托幼机构31所、技校1所)。食堂43户(学校食堂12户,托幼机构食堂31户)。持卫生许可证13户,共有从业人员1*人,持健康培训合格证95人。要求对每一学校食堂逐一量化评分,对关键监督项目的监督检查。对持卫生许可证的13户的卫生问题了意见,要求整改。对27户食堂因基础设施、卫生设施配备不全、食品原料采购、贮存不符合卫生要求等不符合发放卫生许可证条件的则未许可,并了限期责令整改监督意见,督促整改措施。3户幼儿园食堂因不具备条件则予以取缔。已将整治结果通报崆峒区教育行政。六是了建筑工地食堂的食品卫生专项整治。崆峒区共有建筑工地食堂43户,6户经现场卫生审查符合卫生许可条件予以许可,其余食堂均未食品卫生许可证而擅自经营,有14名从业人员未健康培训合格证从事食品加工活动;35户建筑工地食堂均未成立食品卫生管理组织,无卫生管理制度;10户食堂建在建筑楼群之间,受到建筑灰尘的严重污染;20户食堂的操作间屋顶与四周墙壁未完全封闭,既不遮风又不挡雨;灶台、操作案台周围未硬化。7户食堂操作间内设床住宿。上述的卫生问题,市卫生监督所了限期整改监督意见,督促。七是卫生许可证专项清理整顿。抽组30名卫生监督人员,对城区和乡食品生产经营登记和监督检查,对无证现场审查和量化评分,符合卫生标准的督促整改,整改后发放卫生许可证322户,督促从业人员健康检查和培训610人。对整改后仍达许可条件的餐饮档案化管理,监管频次和监督,监测,在一年内整改许可条件;对拒绝监管的,将工商依法取缔。

(四)宣传教育。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宣传工作实施方案》,了宣传内容、方法和实施措施。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在的以“食品安全关乎你我他”为主题的食品安全宣传月活动中,制定了宣传计划和实施方案,成立了宣传月活动,细化分解了工作任务,把食品卫生知识引进校园、社区、建筑工地、农村。市卫生局摄制了《保障食品卫生、社会》专题片,电视台“你吃得放心吗”拦目播放,撰写《夜市消费,悠着点-不可不知的食品卫生常识》在《平凉日报》“食品安全”专栏刊登。在宣传月活动中,出动卫生监督员800多人次,制作大型宣传展版2块,组织餐饮悬挂横幅30余幅。《食品卫生法》宣传周活动。市卫生局和市卫生监督所组织人员上街宣传,印制了《食品安全系万家》、《怎样识别掺假食品》、《马路餐桌,威胁健康的敌人》等宣传资料20000多份,累计发放宣传资料、宣传单10000多份,咨询10000人次。并向消费者宣传食品安全知识、安全防范意识、监督意识。年内向媒体、网络报送信息30多条。多层次人员的培训。对45名卫生监督员了经常性培训,重在责任意识、意识、团结协作意识,执法技能和执法的;对40名助理卫生监督员了16个课时的培训,主要助理卫生监督员的工作职责、重在培训卫生监督知识、技能、执法程序和各环节的监督关键;对企业法人、人及从业人员了培训,重在法律责任意识、食品安全意识,由专人授课,组织考核,合格率达90%。共举办培训班对从业人员现场培训40。

四、做法

(一)宣传,营造全民食品卫生安全的浓厚。

自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市卫生局和市卫生监督所报纸、电视、广播、宣传橱窗、宣传品发放等多种载体和途径,地《食品卫生法》和食品安全宣传活动,普及食品卫生知识,的食品卫生意识,营造浓厚的食品卫生、食品安全工作。特定的卫生宣传日,宣传教育养成的生活习惯和卫生习惯,食品卫生知识,食品安全意识;好典型事例引路,对安徽阜阳毒奶粉、银鑫楼“苍蝇事件”及食物中毒事件的剖析,和经营业主学法懂法,其识别伪劣的鉴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反馈监督信息。对检查中的卫生安全隐患通报和反馈,业主的法制意识和卫生意识;创新宣传载体,的宣传活动。,因地制宜地开创了“食品卫生宣传周、宣传月”、“食品卫生知识讲座”、“食品放心工程”等宣传工作载体,累计散发食品卫生宣传资料4万余份,地了食品卫生法律、法规和卫生知识的宣传覆盖率,了生产经营食品卫生法的自觉性,了食品卫生知识的知晓率。

(二)学法懂法,公民食品卫生安全意识。

在工作中,不同群体,有、有计划地了《食品卫生法》及法律知识的培训、教育。对企业管理者,重在理论教育,分析,牢固法制观念和食品安全为先思想,管理者食品卫生安全责任人的意识,工作摆上本的工作议程;对卫生监督执法人员,重在其素质培训,传、帮、带的,理论与实践相、学习与个人自学相的好食品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依法行政和食品卫生监管;对食品生产经营从业人员,培训、讲座、现场、食品卫生法律和卫生知识考试答卷等,其卫生知识知晓率。,市卫生局和市卫生监督所共举办食品生产经营人培训班3期计1000余人次,食品从业人员上岗前卫生法律法规培训达5000余人次,培训率为98%。监督员培训班每周。

(三)整章建制,规范食品卫生工作。

1、职责,各负其责。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对食品安全工作,分析当前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工作现状,理顺工作思路,把握工作重心,对监管区域内的食品生产经营谁主管、谁的原则,层层责任,职责,靠实责任,监管措施,责任追究制度。

2、规范规章制度。食品卫生法的规定,市卫生监督所分别制定了餐饮业、副食经营、生产加工等企业的卫生制度和标准,制订和了食品放心工程“两网”建设工作制度,市卫生局和卫生监督所设立了监督举报电话4部,地规范了企业。

3、制定应急预案。为食物中毒的预防、调查、工作,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市卫生局制定了《平凉市食物中毒调理应急预案》,市卫生监督所成立了食物中毒调理和应急工作,随时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食物中毒的食品生产经营依法。三年来未集体性重大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患。

(四)执法,食品卫生和食品安全监管。

为食品卫生监督管理,执法,了日常监督与专项检查相、卫生执法与企业自律相、单项执法与相、日常工作与创建工作相的方法,食品卫生监督管理工作。

1、抓整治。,有计划、有对面粉、植物油、大米和调味品、桶装水、散装食品、学校食堂卫生、建筑工地食堂、食品摊点等工作了专项整治。在专项整治中,均能执法,依法监督,依法,限期整改,验收。了。

2、抓。重大节庆和节日活动,地毯式食品卫生执法大检查,元旦、春节、五一、十一、中秋节等节日期间对食品生产经营的整治,纠正和了食品卫生问题。“机器人足球赛”、“创优”等重大活动,卫生意识宣传、卫生设施建设和卫生执法检查,卫生监督工作,卫生监管。受到了省、市的好评。

3、抓关键。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卫生监督量化评分关键项目的,严把食品生产、采购、贮存、加工、流通和消费各环节的卫生,规范经营,对依法,食品卫生安全。

五、的问题

(一)食品安全意识仍待。在食品生产经营者办证意识不强,卫生法制观念淡薄,经营户先开张、再办证,新参加、临时帮忙上岗服务的从业人员不用办理健康证的思想和不规范操作,易产生管理漏洞,工作盲区。

(二)小型餐饮业卫生问题。小型餐饮经营场地要求简单,投入较少,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卫生意识不强。被过滤广告是早、夜市和食品摊贩,卫生条件差,人员混杂,卫生隐患。是建筑工地食堂,农村聚餐(红白事)等,卫生设施差,管理,是食物中毒的高发场所。学校后勤社会化管理后,食堂由大变小,各功能间缺如,卫生设施配备位,达卫生许可条件,长期无证经营,安全隐患严重。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7

一、加强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

1、继续做好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在今年6月底前完成嘉兴、衢州、舟山市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组建工作。并要求县一级有相关机构和兼职人员负责绿色食品工作。在全省建立比较完善的绿色食品管理服务体系。

2、与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在我省联合举办绿色食品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培训班。为各市培训3-4名持证上岗的认证检查员和标志监管员。在全省初步建立一支能够适应目前绿色食品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需要的认证检查员、标志监管员队伍。

3、制定《**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明确省、市两级绿色食品管理服务机构的职能和分工。规范工作程序。

4、召开绿色食品工作座谈会,贯彻《**省市级绿色食品管理机构工作职责和委托管理工作程序》,对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正式启动市级绿色食品工作机构的认证申报和管理服务工作。

5、成立**省绿色食品协会。提高绿色食品企业的组织化程度,真正使协会成为行业自律、维护权益、质量监管、拓展市场、交流技术、整合信息、扩大宣传、发展产业的有效平台。

二、不断提高绿色食品申报认证服务水平,加强宣传和培训,努力扩大我省绿色食品的总体规模

6、进一步加强绿色食品知识的宣传。结合农产品质量安全年活动,通过媒体宣传、主题论坛、广场咨询、网络服务等各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广泛宣传普及绿色食品知识,为我省绿色食品的快速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7、不断提高我省部级和省级农业龙头企业、以及主导产业中绿色食品的申报率,提高开发主体实力。联合相关产业协会,委托省农广校举办一期未申报绿色食品的重点企业培训班。进行宣传发动,达到先培训后申报的目的。

8、加强现场指导和咨询服务。服务工作重心实行下移,组织专家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生产第一线,开展绿色食品申报知识现场培训和现场指导。

9、以理顺关系和规范服务程序为重点,改进认证申报服务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提高申报成功率。

10、全年全省新增绿色食品认证80只,并努力提高绿色食品产品的续展率,确保总体规模的有效扩大。

三、切实加强绿色食品质量监管,确保我省绿色食品工作的健康发展

11、切实加强绿色食品标志管理工作。根据标志使用管理的有关规定,切实规范生产者和经营者的行为,打击市场假冒伪劣现象,维护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12、组织完成163家绿色食品企业的年检任务。以实现年检工作规范化为切入点,以加强产品质量管理、商标使用管理和收费管理为重点,全面推进标志管理工作。

13、组织完成中绿中心下达的产品年度质量抽检任务。根据产品结构、产品生产和生长周期特点,合理安排抽检计划,联合检测单位完成抽检任务,切实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14、继续做好《绿色食品管理条例》立法调研。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对《条例》征求意见稿作进一步修改完善。争取早日出台,以依法规范我省绿色食品生产经营和监督管理,促进绿色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四、积极推进绿色食品贸易,进一步提升绿色食品品牌形象、品牌效应和市场影响力

15、组织绿色食品企业与市场对接活动。组织绿色食品企业与省内外批发商的商贸洽谈、看样订货以及有关展销展览活动。并配合中绿中心积极组织绿色食品企业出国参加贸易洽谈会、博览会及产品推介会。

16、对现有省绿色食品开发公司进行改制重组,对现在闲置资产进行整合,引入民营资本,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组建股份制公司,建立绿色食品连锁营销网络体系。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8

深入市场调研,为探索多元办学提供可靠

依据

中职教育要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市场为导向,力促当地经济发展。为此,我们深入农村、接触企业、走进军营,进行多方调研,为探索多元办学提供依据。

在农村,目前龙海农村劳动力的学历水平、科学素养和劳动技能与现代农村规模化生产技术要求差距较大,农村劳动力接受教育需求空间大;而且,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难于适应现代工厂对技术工人的要求,这些劳动力在转移过程中也急需接受职业教育,但一时有求教无门。另外,农村干部和党员的创业意识和能力也急需提升。

芗剧(原称歌仔戏,改良戏,福建省五大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闽南一带和台湾地区,是我国第一批入选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地方戏曲。作为一个品牌地方剧种,龙海市芗剧表演艺术家先后多次赴京、赴台、赴东南亚一带演出,在闽台文化和海外文化交流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地方传统文化,在龙海市农村广为流传。民间芗剧表演团遍布农村,表演活跃。但由于受到多元文化的冲击,芗剧面临着人才流失严重、表演艺术退化、市场混乱等问题。面对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职业教育责无旁贷。

企业方面,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反映:企业员工基本素质偏低、持证上岗率低下。目前劳动力整体素质与龙海市工业立市及“以建设成为联结厦门特区与漳州市区、对台合作与对外开放领先的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的奋斗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如:龙海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是福建省最多最强的县级市,现已注册的食品加工生产企业513家,分厂遍及全国各省。食品企业重点岗位(检测人员、食品添加剂管理人员及质量安全管理员)奇缺,严重影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又如:船舶制造业,龙海市现有较大型修造船舶企业44家,沿九龙江两岸形成一条绵延数公里的造船工业走廊,已成为闽南最大民营船舶修造产业基地。而焊接工人的严重不足成了龙海船舶修造产业发展的瓶颈。

走进军营,了解到部队军地两用人才培养对职业教育的需求日益紧迫,职业教育需求空间大。

通过调研,我们认识到立足本市实际情况,发挥职业教育专业优势,探索多元办学,既有利于中职教育的发展,也有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创新办学模式,为探索多元办学提供有效

保证

龙海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专业优势,立足市场需求,审时度势,与企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等联合办学,拓宽生源渠道,确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共同发展的多元办学理念,坚持以点带面,做到先试点再推广原则,切实提高农村职业教育覆盖率。如与龙海市妇联联合开展农村基层妇女干部素质教育,开设“农村经济管理”学历教育班;与龙海市委组织部共同尝试在石码、九湖、东园和东泗等多个乡、镇试点开展党员创业培训班;与企业、协会联合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开设各类专业技能短期培训班等。

根据企业需求,发挥企业协会、政府职能部门协调统筹作用,积极到企业开设校外教学点,招收在职员工开展学历教育及职业资格培训,为企业持证上岗服务。同时,共同探讨军地两用人才培养计划,为军地两用人才的培养开创新途径。

深化校企合作,为实施多元办学提供良好

平台

为扩大农村职业教育覆盖率,确保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办学规模,增强服务区域经济和“三农”的能力,校企深度合作,实施多元办学是关键。

一是建立校内实训基地。与龙海市妇联联合设立“龙海市基层妇女干部培训基地”,开展农村妇女“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学历教育;与龙海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联合设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开展社会急需的农民工维修电工、汽车维修、叉车司机等工种免费培训和电工、焊工、机修钳工、车工、制冷维修工等各类农村急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工作;为解决龙海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岗位人员(检测人员、食品添加剂管理人员及质量安全管理员)接受职业教育和持证上岗,龙海职教中心与龙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设立“龙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培训基地”,并与龙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下发《关于印发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学历教育培训的通知》文件,同时,专门召开“龙海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学历教育培训动员大会”、“龙海市质量检测培训动员大会”等重要会议,对全市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测人员、添加剂管理人员及台账记录品管人员进行学历教育和岗位培训;与龙海市龙保物业服务有限公司联合设立“龙海市龙保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培训基地”,对全市保安人员进行物业管理培训;与龙海市武警部队开办“电子技术应用”学历教育;与龙海市戏剧家协会联合建立芗剧艺术培训基地,举办芗剧艺术培训班和芗剧编导培训班等等。

二是创办校外教学点。龙海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发挥职业教育服务功能,创新办学形式,尝试到龙海驻军所在地、武警龙海中队、紫泥甘文农场养殖场、庆丰食品有限公司、龙保物业服务有限公司、海山机械有限公司等企业创办教学点。此外,还与龙海市委组织部共同在九湖、东园、东泗和石码四个乡镇试点开展党员创业培训。

开发校本课程,为开展多元办学提供硬件

支持

为确保多元办学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龙海职业技术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办学优势,面向当地企业需求,针对企业员工实际,组织专业课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如:食品加工与检测专业教师编写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重点岗位持证上岗培训资料》的校本教材,加强了速冻食品工艺教学项目,拓展了食品检验内容的宽度和深度,增加食品安全管理和食品质量管理内容,确保食品生产加工企业检测人员、添加剂管理人员及台账记录品管人员的培训质量;电工电子组的教师编写了《农村维修电工》校本教材,该教材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符合农民工的实际水平,深受农民工的好评,确保农民工的培训质量。通过校本教材的教学方式,为企业和当地经济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型人才。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9

(一)食品安全管理组织及食品安全管理人员………………………………………………3

(二)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4

(三)场所环境管理制度………………………………………………………………………5

(四)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5

(五)清洗消毒管理制度………………………………………………………………………6

(六)从业人员健康查体管理制度……………………………………………………………7

(七)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8

(八)五病调离制度……………………………………………………………………………9

(九)加工操作管理制度………………………………………………………………………9

(十)废弃油脂管理制度………………………………………………………………………10

(十一)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11

(十二)食品留样制度…………………………………………………………………………12

(十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13

采购员

烹调员

X幼儿园食品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食堂负责人

食堂安全管理员

食堂负责人:

食堂管理员:

员:

员:

食品与食品原料采购查验管理制度

1.采购人员要认真学习有关法律规定,熟悉并掌握食品原料采购索证要求。

2.采购食品(包括食品成品、原料及食品添加剂、食品容器和包装材料、食品用工具和设备),要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供方索取生产经营资质(许可证)和产品的检验合格证明,同时按照相关食品安全标准进行核查。

3.所索取的检验合格证明由单位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妥善保存,以备查验。

4.腐败变质、掺杂掺假、发霉生虫、有害有毒、质量不新鲜的食品及原料以及无产地、无厂名、无生产日期和保质期或标志不清、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不得采购。

5.儿童食品应当在具有《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食品流通许可证》的单位采购。食品进货前必须采购查验及索票索证,建立食品采购和验收记录,做好出入库账目登记。

6.采购乳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食用油、调味品、酒类饮料、冷食制品、食品添加剂以及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应当索证的其他食品等,均应严格索证索票。生肉、禽类应索取兽医部门的检疫合格证,进口食品及其原料应索取口岸监督部门出具的建议合格证书。

7.验收员在验收食品时,要检查验收所购食品有无检验合格证明,并做好记录。

场所环境管理制度

1.周围环境应打扫干净,阴沟要常疏通,废物桶加盖并及时清理。

2.积极贯彻四害要求,消灭苍蝇、蚊子、老鼠、蟑螂等害虫。

3.厨房、餐厅及各操作间地面保持干净、干燥、无积水、无污垢、无垃圾、无卫生死角。

4.不乱倒垃圾,不乱倒污水。

5.门窗应有防蝇设施,室内经常保持通风

设施设备运行、维护管理制度

1.公用餐具及盛装饭菜的桶盘在用餐后及时清理消毒,再放进保洁柜中保持干净。

2.保洁柜、及相应器具应餐餐清洗消毒。

3.刀具、砧板、抹布、工具、容器等必须生熟分开,用后消毒,定位存放。

4.定期检查各种设施设备,冷藏,冷冻设施卫生。

5.对损坏的卫生设施,设备,工具应及时维修。

清洗、消毒管理制度

1.设立独立的餐饮具洗刷消毒室或专用区域,消毒间内配备消毒、洗刷保洁设备。

2.洗刷消毒员必须熟练掌握洗刷消毒程序和消毒方法。严格按照“除残渣碱水洗清水冲热力消保洁”的顺序操作。药物消毒增加一道清水冲程序。

3.每餐收回的餐饮具、用具,立即进行清洗消毒,不隔餐隔夜。

4.清洗餐饮具、用具用的洗涤剂、消毒剂必须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和要求。餐具消毒前必须清洗干净,消毒后的餐饮具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物,及时放入保洁柜密闭保存备用。

5.盛放消毒餐具的保洁柜要有明显标记,要经常擦洗消毒,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要分开存放。

6.洗刷餐饮具的水池专用,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清洗食品原料,不得在洗餐饮具池内冲洗拖布。

7.洗刷消毒结束,清理地面、水池卫生,及时清理泔水桶,做到地面、水池清洁卫生,无油渍残渍,泔水桶内外清洁。

8.定期清扫室内环境、设备卫生、不留卫生死角,保持清洁。

从业人员健康检查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每年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食品生产经营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2.食品生产经营人员持有效健康合格证明从事食品生产经营活动。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原携带者),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或者渗出性皮肤病及其它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不得从事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4.凡检出患有以上“五病”者,要立即叫其调离原岗位,禁忌症患者及时调离率100%。

5.凡食品从业人员手部有开放性、感染性伤口,必须调离工作岗位。

从业人员培训管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餐饮人员必须在接受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餐饮服务工作。

2.认真制定培训计划,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定期组织管理人员、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职业道德和法制教育的培训以及食品加工操作技能培训。

3.餐饮服务食品人员的培训包括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和食品从业人员,初次培训时间分别不少于20、50、15课时。

4.新参加工作人员包括实习工、实习生、必须经过培训、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5.培训方式以集中讲授与自学相结合,定期考核,不合格者离岗学习一周,待考试合格后再上岗。

6.建立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培训档案,将培训时间、培训内容、考核结果记录归档,以备查验。

五病调离制度

1.幼儿园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体检;

2.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从业人员必须进行健康检查,检查合格取得健康证明后方可参加工作;

3.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期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必须立即调离直接为顾客服务的工作,治愈后方可恢复从事原工作;

4.幼儿园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情况必须全程监护,了解病情状况;

5. 向卫生行政部门及时通报幼儿园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基本情况;

6. 建立健全幼儿园从业人员调离人员健康档案;

7幼儿园对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做到专人负责,统筹管理。

加工操作管理制度

1.使用食品添加剂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调料盛装符合卫生要求。

2.品尝食品要用专用工具;剩余食品妥善保管。

3.用具、容器生熟分开、专用,用前消毒,用后清洁定位存放。

4.各类食品原料使用前分类清洗。

废弃油脂管理制度

1.废弃油脂必须按国家《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废弃食用油脂管理规定》进行管理。

2.废弃油脂应设专人负责管理。

3.废弃油脂应有专门标有“废弃油脂”字样的密闭容器存放,集中处理。

4.废弃油脂只能销售给废弃油脂加工单位和从事废弃物收购的单位,不得销售给其他单位和个人。

5.处理废弃油脂要建立档案,详细记录销售时间、种类、数量、收购单位、用途、联系人姓名、电话、地址、收货人签字等。并长期保存。

6.不得随便处理废弃食用油脂。

食品添加剂管理制度

1.使用的食品添加剂必须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不符合卫生标准和卫生管理办法要求的食品添加剂不得使用。

2.购买食品添加剂必须索取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检验合格证明,进口食品添加剂应索取口岸食品卫生监督机构出具的卫生证明。

3.食品添加剂使用必须符合GB2760《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使用范围、使用量,不得随意扩大使用范围和使用量。

4.不得使用未经批准、受污染或变质以及超过保质期限的食品添加剂。

5.不得以掩盖仪器腐败变质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使用食品添加剂

食品留样制度

1.食堂提供的每样食品,由食堂分餐人员专人负责留样。

2.每餐留样的食品,按规定留足100克,分别盛放在已消毒的餐具中。

3.留样食品取样后,立即存放在完好的食品罩内,以免被污染。

4.留样食品冷却后,用保鲜膜密封好,并在其外部贴上标签,标明留样日期、时间、品名、餐次、留样人。

5.将贴好标签的留样食品按秩序存放在恒温冰箱内保存。冰箱温度设定为0℃-4℃。

6.做好每餐每样留样食品的记录,包括食品样源、食品名称、留样时间、目测样状等,以备检查。

7.留样食品一般保存48小时,进餐者如无异常,即可处理留样的食品;如有异常,立即封存,送食品卫生安全部门查验。

8.食品留样冰箱为专用设备,严禁存放与留样食品无关的物品。

9.卫生监督小组及监督管理员不定期检查留样工作,发现未按要求留样,将对责任人进行工作失职处罚。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方案

一、防止食物中毒的措施

(一)健全食物中毒报告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以便及时采取防治措施。

(二)广泛开展预防食物中毒宣传教育

广泛深入地开展预防食物中毒的宣传,结合本单位(店)实际情况,充分使用电视,黑板报,宣传画等各种形式宣传普及有关卫生知识提高从业人员的卫生管理水平,减少食物中毒发生。

(三)细菌性食物中毒预防措施

预防细菌性食物中毒,应根据防止食品受到细菌污染,控制细菌的繁殖和杀灭病原菌三项基本原则采取措施,其关键点主要有:

1、避免污染。即避免熟食品受到各种致病菌的污染。如避免生食品与熟食品接触、经常性洗手、接触直接入口食物的还应消毒手部、保持食物加工操作场所清洁,避免昆虫、鼠类等到动物接触食品。

2、控制时间。即尽量缩短食品存放时间,不给予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机会。熟食品应尽快吃掉;食品原料应尽快使用完。

3、清洗和消毒,这是防止食品污染的主要措施。对接触食品的所有物品应清洗干净,凡是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物品,还应在清洗的基础上进行消毒。生吃的蔬菜水果也应进行清洗消毒。

4、控制加工量。食品的加工量应与加工条件相吻合。食品加工量超过加工场所和设备的承受能力时,难以做到按卫生要求加工,极易造成食品污染,引起食物中毒。

(四)预防常见的化学性食物中毒措施

1、农药引起的食物中毒,蔬菜粗加工时以食品洗涤剂(洗洁精)溶液浸泡30分钟后再冲净,烹调经烫泡1分钟,可有效去除蔬菜表面的大部分农药。

2、豆浆引起的食物中毒。生豆浆烧煮时将上涌泡沫除净,煮沸后再以文火维持煮沸5分钟左右,可使其中的胰蛋白酶抑制物彻底分解破破坏。应注意豆浆加热至800C时,会有许多泡沫上浮,出现“假沸”现象。

(五)发生食物中毒处理:

1、拨打120急救电话,及时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

2、及时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报告并保护好现场。

3、紧急处理。

(1)后勤保障部(办公室)负责与调度,把疑似食物中毒的人员送往医院抢救。

(2)及时报本单位(店)有关领导,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临时紧急事务。

4、原因调查

(1)保护好现场严防破坏,要对可疑食物或有毒食物取标封存。

食品生产管理培训篇10

【关键词】高等教育食品科学与工程实践教学体系

“民以食为天”,食品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最重要的支柱产业,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据中国食品工业协会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农业产值与食品工业产值之比将达到1:1,成为全国第一大产业。基于这一发展趋势,食品行业将需要大量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如何使我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适应食品行业的市场需求,这一问题目前正在困扰着我们。体现“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的新型人才培养目标,为生产、建设、科研、管理第一线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合理的知识结构,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的专业人才,科学构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模式,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关键。食品工业的发展,也亟需培养大量的高、中、低人才,而在人才竞争中,应用和创新能力也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作是首选要素之一,其中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是高校应用型专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可改变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思路,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延伸,是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基础。

根据以往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并结合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基本特点,对食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进行了有效的探索。

1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意义

伴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也在迅猛增加。高等院校中的轻工、农林、理工、经贸以及综合性院校,几乎都开设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该专业具有应用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决定了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人才层次、类别的需求会有所不同。由于我国经济在很长时间内,是传统的制造业占据主导地位,因此,市场需求量最大的是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十一五”时期,我国城乡居民的收入持续上升,消费结构不断升级,国内需求不断扩张,为新产业的成长和传统产业的规模扩张创造了需求空间。在食品行业未来发展中,需要一大批拥有从事食品生产技术管理、食品品质控制、产品开发、工程设计等知识,具有食品保藏加工和资源综合利用方面基本能力的实用型人才,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世纪需要的“道德、知识能力”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科学技术与经营管理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必须建立与培养方案相适应的,但又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

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系统把握,而且能将所学理论知识和实际应用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增强自主意识和动手能力,训练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科学研究的兴趣,使学生能尽快适应工作环境。

2社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的基本要求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崭新的专业,食品产业是“朝阳产业”,食品工业每年都以较快的速度发展,其产值比例大。食品专业是一个应用性极强的专业,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动手型人才”,因此,除了培养学生过硬的基本理论和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有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才能很快适应工作,解决生产实践问题。一般来说,社会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生有以下要求:

(1)具有良好的敬业精神,能够吃苦耐劳,听从指挥,兢兢业业工作。

(2)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科学理论提出和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3)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食品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

(4)具有信息获取和职业发展学习能力;

(5)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

(6)具有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

(7)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

3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要素

实践教学是指有计划地组织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和操作,掌握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教学活动,是培养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的主要手段。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建立实践教学体系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职业化教育的内在要求。食品专业的实践教学必须建成一个相对独立,并与理论教学密切联系的实践教学体系。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概括来讲,主要包括实验性实训、生产性实训、认识实习和顶岗实习4个环节:实验性实训主要在实验室和实训室进行,通过完成专业教学计划和课程大纲规定的若干“课程项目”的任务,培养学生的专业专项技能;生产性实训则在高仿真的生产车间或试产车间进行,学生需以某种程度上的准员工身份参与完成有关“企业项目”的产品生产或研发任务,培养学生专业综合技能;认识实习是学生进入企业,到生产、管理现场进行观摩、交流或从事一些简单的辅工作,从而了解真实的职业环境,接受职业文化熏陶,提高职业适应能力;顶岗实习是学生以员工身份进入企业,从事真实的生产、管理等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为就业做准备。

4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措施

4.1改革实验课程体系,强化基础性实践实训教学环节

实验教学是针对该专业所涉及的理论和具体要求进行的实验和实践操作,属于最基础大实践教学环节,其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技能和提高科学研究素质的基本训练。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在2012年以前执行的教学计划中,涉及有实验教学内容的专业必修课及选修课有近40门,且大部分课程是理论课教学时数偏多,实验课教学时数偏少,而且多数实验是一些简单的最基本的实验,甚至有个别实验在不同课程里重复的现象。实验课教学方法简单,很难满足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培养,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为切实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我院在原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计划的基础上,遵循学科特点、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自身规律的原则,于2014年修订了教学计划,增加了实践环节教学总时数,压缩了理论课学时数,重新编写了教学大纲及实验大纲,优化更新了实验课程,统一规范了实验教学内容体系。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新的实验教学计划中主要设有食品生物化学实验、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营养学实验、食品安全学实验、食品工程原理实验、食品化学实验、食品分析实验、食品工艺学实验、食品工厂设计与环境保护实验等,且在验证性实验的基础上开展了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为拓宽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增开了一批与现代食品工业发展密切相关、实践性强的选修课程,如:《食品资源利用与开发》、《焙烤食品工艺》、《园艺产品与人体健康》、《食品生物技术》等,从而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锻炼,为综合性实践环节的开展奠定了重要的实验基础。

4.2加强校内外实践基地建设,开展综合性实践教学

综合性实践教学包括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环节。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教学、科研、生产一体化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该专业发挥自身学科优势,在校外建立了一批教学实践基地,如:雨润畜产品加工实业有限公司、陕西华盛果汁饮料有限公司、汇源果汁陕西分公司、陕西咸阳市酿造厂、庆阳市瑞丰面粉厂等。遵循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的原则,学校为企业培训人才,提供技术服务,解决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践基地,为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设计提供了必要条件。学生每学期利用2周时间通过在企业的实习基地观摩、车间亲手操作等实习工作,提前与社会实际和生产实践相接触,接触到现代化的设备和生产工艺流程,认识和了解了世界领先水平的产品设计方法,领略了现代化管理的理念和效果,使学生在生产劳动观念、人文素质、社会适应能力和科研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全面的培养、锻炼和提高,为学生就业在思想和技术上打下了基础,也为在企业中聘请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创造了条件。与此同时,企业在对学生的直接观察和使用中,增强了对学校培养质量的直观认识,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岗位。

教学实习基地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尤为重要、功能齐备、覆盖面宽的实践教学基地,可促使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加强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在校内基地的建设上,发展校办产业是一个很好的路子:①利用学校人力、技术优势发展校办产业,生产出社会需要的“物质产品”;②通过教学向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人才产品”。教师和学生有条件不断进行实践,共同研发新产品,为解决办学经费来源问题开辟了多种渠道,并挖掘了内部潜力。

4.3进行顶岗实习训练,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

顶岗实习是缩短学生在心理素质、社会承受能力以及生产第一线所急需的技能方面与企业的差距的最佳途径,也是一种适合高等院校应用型专业特点的教学模式。顶岗实习从第六学期开始主要在寒暑假和第八学期进行,根据校企合作协议安排在相应的企业顶岗实习。在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聘请企业技术骨干作为学生顶岗实习的带教师傅,与本专业指导教师共同参与学生的组织管理、技能指导及考核工作。学生在全真的工作环境中,在产品的生产过程中进行全真实习实训,完成真刀真枪的操作训练。在顶岗实习期间,学生具有员工和学员双重身份,学生不仅提高了综合技术应用能力,更加强了职业素质的培养。顶岗实习也极大地促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的完善,做到校企育人相结合,校企环境相结合,校企资源相结合,培养的学生职业素质高、职业技能强,实现了学校教育与企业生产需要“零的对接”。大部分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就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

在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中,由于资金、人力及教学观念的不同,在实施中会面临很多问题和阻力,需要大胆探索,为社会培养出优秀的食品科学与工程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刘金福,边立云.农业院校食品科学与工程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思考[J].天津农学院学报,2003,(10):18―20

[2]李书国,陈辉,李雪梅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化工高等教育,2002,74(4):30―32

[3]郭元新,李先保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育体系改革的研究[J].农产品加工,2010,(12):108―110

[4]陈鸣,刘淑波.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探索与研究[J].学理论.2009(15)

[5]刘学文.高职学生顶岗实习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