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案例教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31:08

加强案例教学篇1

一、案例的定义及案例教学的特征

1.案例的定义

案例教学于1870年首次被哈佛大学引入法学教育,1908年哈佛商学院正式成立时,案例教学法又被引入商业教育领域。从那以后,案例教学在世界范围内迅速传播。案例教学方法是一种非常好的实用教学方法,它的主要优点是团队学习、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它不仅对提高学生能力和改变行为有所帮助,而且是学习结合实践的一种方法。案例教学中一个最为突出的特征是案例的运用,它是案例教学区别于其他方法的关键所在。那么,什么是案例呢?简单地说,案例是包含有问题或者说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性事件。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实际情境的描述,在这个情境中,包含有一个或多个疑难问题,同时也可能包含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

2.案例教学的特征

案例教学的特征主要包括:

(1)着眼于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是模拟真实问题,让学员综合利用所学的知识进行诊断和决策,从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所追求的不是要求学员找

到唯一正确的解决问题答案,而是依据学员在开放的教学环境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增强消化和运用知识与经验的能力。在案例教学过程中,学员不仅能从讨论中获得知识、经验和思维方式上的益处,而且能从讨论中学会与人沟通,提高学员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

(2)强调全员参与性和主动性。

案例教学法中教学的主体应是全体学员,教师的责任是选择组织好案例,组织和指导好(中国人民空军柳州95275部队,广西柳州545005)张定安运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让全体学员都参与进来,在案例所描述的特定环境中,对案例所提问题进行讨论、争辩,并在此过程中相互学习,促使学员刨根问底地找到最佳决策。因而,它强调全体学员的共同参与和积极思维,强调主动学习。

(3)案例答案的多元化和最佳化。

案例为全体学员提供了同样的情景和信息,从同一起点出发,人们会提出不同见解,它不存在什么标准答案。为了解决问题,有时会有多种解决的方案,有时也可以从多种方案的比较鉴别中寻找出最为合适的答案。当问题较为复杂时,也可能会一下子找不出什么解决问题的方法。此时教师可通过提问引导学员一步步思考、探索,直到能看出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为止。这种多元化和最佳化答案选择,可开拓学员思路,调动学员的学习积极性。

(4)高度的拟真性。

教学案例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编写出来的实际案例,这种实际案例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非偶发性,这是案例的关键特征。案例设计中,其问题往往是若隐若现,提供的信息并非一目了然,有关数据需要进行一定的计算、加工、推导才能直接用来进行分析。

二、案例课前准备阶段

在上案例课之前,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一定要进行充分的准备。课前准备阶段分成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准备阶段,二是学生准备阶段。

1.教师准备阶段

(1)精选案例阶段

案例教学效果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能否选择恰当的案例,精选出的案例应当是典型的、有代表性的,最能揭示所学理论的案例。精选案例要求教师必须吃透教材,不仅要弄懂教材的每个概念原理,而且要弄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即知识结构体系。这是精选案例的基础。

(2)研读案例阶段

上案例课之前,教师应该做充分的准备。教师根据课堂教学要求选好案例,提出思考题,推荐参考文献,做好案例讨论会的准备工作。在此阶段,教师应完全掌握案例中所展示的全部事实。教师应该对案例一读再读,并做笔记,以便把握案例的重点内容。只有这个时候,老师才会对如何引导讨论做好准备。

2.学生准备阶段

上案例课之前,不仅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也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准备案例时可从以下两个步骤入手:

(1)阅读案例、个人分析。

主要是审读案例文本,把握案例事实,识别案例情境中的关键问题,个人进行案例分析,初步拟定解决问题的方案。对于此步骤,可进一步细分成下列四个程序:第一,阅读前面几个段落,然后以你最快的速度浏览完案例。第二,仔细阅读案例,并在一些重要事实下加线。第三,在便条纸上记下主要的问题。然后再读一遍案例,整理对各个问题所进行的思考。第四,根据你对案例材料的分析,提出一些建议。

(2)小组讨论、达成共识。

在小组同学面前呈现个人对案例问题的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和依据;听取同伴意见,对案例问题和解决方案展开讨论,以求达成共识,并形成多个备选方案,等待在课堂上进一步讨论。

三、案例课内讨论阶段

案例课内讨论可分成四个不同的阶段。

1.开始阶段

开始进行案例讨论,也就意味着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去思考,目的是让学生尽可能快地进入角色,展开讨论,避免冷场。如果没有对案例中的论题予以必要的分析,往往会使后面所提供的解决问题的种种备择方案变得毫无意义

。2.讨论疑难问题阶段

在此阶段,学生们会对一些疑难问题进行激烈的讨论,对于老师而言,应该注意下列一些问题。第一,要将自己置身于讨论之外。教师的任务是促成讨论,在讨论过程中,要尽可能地让学生去发言、思考,做出决定。如果发现有些学生由于情绪激动而用言语攻击其他同学时应该予以制止。第二,不要批评不同的意见。在讨论某个问题时,如果某个同学的看法明显不合逻辑,你可以适当提醒该同学,用委婉的方式打断该同学的发言,让其他学生谈谈他们的看法。认识上的不同是正常的,对一个复杂的案例来说,同学们在讨论时,难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应该让所有学生都有展示他们观点的机会,并了解其他人的不同观点。

3.讨论结束阶段

在这个阶段,可以让学生来做总结,也可以由教师自己来做总结,讲明案例中的关键点,以及该案例讨论当中存在的不足和长处。通过总结来揭示出案例中包含的理论,强化以前所讨论的内容,提示后续的案例,给参与者以鼓舞。在案例讨论即将结束的时候,如果没有做出任何结论就下课是不适宜的,此时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对案例进行进一步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学习效果。

四、案例报告撰写阶段

案例讨论课之后,老师应要求学生写出案例分析书面报告。这是整个案例学习过程中最后一个环节。通过撰写书面报告,学生能够加深对所讨论的案例的印象,同时可锻炼和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五、采用案例教学法应注意的问题

经过实践的检验,案例教学法有许多优点,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案例教学没有起到好的效果,主要原因有三。

1.教师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在我国,许多大学老师缺乏企业实际工作经验,这些老师很少到企业工作,也没有到企业做过咨询。在分析案例时,不够深入,不能从企业实际情况来探讨问题。

2.教师缺乏对案例教学理念的理解

与国外教师授课的计划周密、控制力强的表现相比,部分国内院校的教师并不注重授课的技巧性,很好的内容由于讲课的不生动而达不到好的效果,有的教师则片面地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理解为讲笑话;部分教师对于案例教学的理念、技巧和使用方法掌握不够,经常将举例子和案例教学混淆,使案例教学没有达到最优效果。

3.学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

加强案例教学篇2

关键词:思政课;案例教学;必要性;实际效果

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同属高等教育,但由于属不同性质的教育,其生源结构也不同,而且他们所面对的社会影响因素也不同,因此高职生也是有别于普通高校学生的。为加强对这一特殊群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必要把他们作为一个单独的群体加以研究和认识。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普遍不高,根据总结的教学经验,在思政课教学中大量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应用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高职院校学生进校时分数偏低,学生素质参差不齐。他们在踏进校门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学习态度、心理意愿等方面具有自己的特点。大部分学生认为他们进了高职院校就是学专业来的,只要专业课学好就行,对公共课,尤其是对思政课特别排斥。他们认为思政课空洞、没意思,老师一天到晚讲大道理,而且这门课对他们一点帮助都没有。于是出现了逃课、上课睡觉、看课外书的现象。面对这种情况,笔者认为首先要让他们知道这门课的重要性,这门课关系到他们今后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的确立,而如何将这些道理传授给他们,引用案例教学是最好的方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案教学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的需要,采用案例组织学生进行学习、研究、锻炼能力的方法。它能创设一个良好的宽松的教学实践情景,把真实的典型问题展现在学生面前,让他们设身处地地去思考、去分析、去讨论。就我院学生的实际情况来分析,运用“案例教学法”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讲课过程中如何引用案例,才能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根据讲授内容的不同,引用不同的案例

1.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爱国主义”一课时,笔者并没有直接跟学生讲要如何如何爱国,而是引用了撞船这一陈述性案例,并且给学生讲述这一案例,笔者只是把中日地理方位等背景知识介绍清楚,然后建议他们自己去看《蝴蝶效应》,让他们理解“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道理。之后100多个学生同唱国歌,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达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目的。

2.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理想信念”相关内容时,笔者引用了马加爵杀人案例:首先讲了马加爵案事件的始末,之后,分析了马加爵杀人的原因。通过这一案例的运用,既可以使学生全面了解理想信念的相关内容,又可以使学生了解理想信念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它是树立正确人生观和健康心里的保证。同时,通过对这一案例的分析,也有助于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提高。

3.根据案例展示的形式不同,可分为以文字出现的案例、以录像等多媒体形式出现的案例、以图片形式出现的案例等。在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道德”这章内容时,笔者给学生放了许多录像片,如《离开雷锋的日子》、《感动青海十大人物》记录片等,这样的教学方式,比在课堂上讲效果会更直观。通过观看这些片子,让学生理解了什么是道德。尤其是在观看了《感动青海十大人物》(记录片里有我校学生索南东智舍己救人的事迹)后,同学们更是深受感动,他们认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学习这种见义勇为、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更要做一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践行者。

(二)要有充分的“案例教学法”的操作过程

1.课前准备――以教师准备为主,学生准备为辅

教师在选择案例时,应认真研究教材和课程标准,要注意挑选能与教学内容密切结合的案件,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甚至日常生活中的见闻都可成为教学案例的来源。要选择那些有助于说明所讲内容的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案例,才能使学生直观地、形象地学习相关的知识。教师也可预先布置学生下堂课学习的内容,让学生课前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对下堂课的学习有明确的目标,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课堂参与发言与聆听同等重要

这是案例教学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尽快进入案例情境,了解案例中的有关事实。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就所教的知识设计几个问题。比如,在讲关于“爱国主义”相关内容时,看完一段视屏《爱国者人爱之,自尊者人尊之》之后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当代大学生应该怎样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然后应留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就以上问题进行讨论,并请个别学生谈谈自己的看法。在这里,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的见解,也就是要做到能仔细聆听学生的各种发言。

3.课后总结――不是为了寻找标准答案

加强案例教学篇3

关键词:中职学校;案例应用;市场营销

在中职学校的教学学科中,市场营销学科是一门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的课程,教师在面对为社会培养优秀的人才任务之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中职院校开设市场营销这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从而正确区分与一般性院校开展市场营销教学的差异性,将教学的中心和重点移至更加注重应用、实践上来,选择更加适合中职学校学生特点和培养目标的教学模式,引入案例应用教学于是显得非常必要。

一、引入案例应用教学模式的意义分析

1.案例应用教学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应用教学具有天然的简朴性、具体性和直观性,破解传统照本宣科带来的“枯燥”与“乏味”,有效活跃课堂教学气氛,大大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质

量和效率。

2.案例应用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能力

教学实践表明:在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引领学生结合案例进行分析,探讨相关知识原理,结合知识基础针对案例进行讨论,可以更加快捷地带动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训练,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教师所讲的思想方法,从而潜移默化中提升通过应用已有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案例应用教学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通过引入案例应用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证意识,进而让学生自主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对其中的疑问进行思考,从而有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在市场营销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策略探讨

1.切实充分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

案例应用教学中最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和目的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了有效达到这一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引入案例应用教学,就必须注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鼓励他们主动地参与到有针对性的案例分析、情境剖析的讨论交流当中来,激发他们的思维灵感,增强自主思考的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及时跟上学生的讨论思维,并及时做出合适的评价,这样才能促使他们更加关注案例应用中的各种条件,才能促使学生感受到教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有力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和效果。

2.切实引入更加科学的案例,增强教学针对性和有效性

教师在进行案例应用教学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案例是关系到市场营销教学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结合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更加科学、合理地引入教学案例,特别是要注意关注引入案例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既要确保案例内容与课堂教学目标的一致性,又要确保案例紧贴学生的实际认知情况,只有这样才能促使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得到有效的保障。此外,引入的案例还必须注重典型性和趣味性,引入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可以更加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引入一些故事性比较强的案例,可以更加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而典型性案例可能促进学生进行“举一反三”,提升教学的“含金量”。

3.切实把握好案例应用的教学方式,提升课堂生机和活力

市场营销教学的实践表明,在教学中引入案例进行教学是非常重要、非常必要的,同时也是非常有效的。然而,教师在进行案例应用教学时,如果不能很好地把握教学的方式,教学效果就难以充分得到实现,事实也充分证明,通过不同形式的教学方式进行同一案例教学,其展现的课堂教学效果是迥然不同的。那么如何把握好案例应用教学的方式呢?实践表明,首先必须紧密围绕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其次就是要紧贴学生认识能力和知识水平组织形式多样的讨论或辩论,增强教学的互动交流,从而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再次就是可以引入必须的社会实践调查,切实有效地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总之,在中职学校的市场营销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课程教学目标,紧贴学生实际情况,选择一些有针对性和典型性的,与学生实际生活比较接近的教学案例,牢牢把握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加强教学方式方法的科学运用,从而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激活课堂教学的生机和活力,不断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信园.中职市场营销课案例教学的选择与实施[J].甘肃科技,2009(14).

加强案例教学篇4

[关键词]案例教学;教学方法;运用策略

一、案例教学的内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案例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具有实践性、情节性、趣味性、互动性等特征,能够促进学生学习,可以广泛应用于医学教学的多个教学环节。由于有些教师对案例教学的内涵与特征把握不准或者自身案例教学的专项素质不高,在教学应用环节还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首先,在开展案例教学时,有些教师所选择的案例比较陈旧,是学生反复见到或多次接触的案例,这些案例通常很难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教学应用价值也大打折扣;其次,有些教师在应用教学案例时,不太重视教学的导入时机,导入过早或过晚,不利于学生掌握医学知识和提高专业素质,也影响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再次,有的教学案例的导入,未能实现与课堂教学任务目标的充分结合,没有体现案例教学的针对性和严谨性,其教学效果也受到限制。此外,有些教师的案例呈现形式比较单一,不重视与其他教学方法的融合,也常常忽略课堂教学评价。

二、案例教学法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针对当前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将案例教学引入医学教学实践时,需要遵循案例教学的客观规律,丰富案例教学的运用方法和呈现形式,营造出更加优良的案例教学环境,促进学生医学专业素质和能力的提升。

1.科学选择医学案例教学素材

当前,针对医学案例教学内容陈旧、形式单一的问题,医学教育工作者在平时要重视案例教学资源建设,丰富医学案例的类型,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医学学习资源。在选择和应用医学案例教学素材时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案例的选择和应用要把握好导入时机,即在学生掌握相应基础知识的情况下,当学生学习注意力出现分散、对医学知识理解出现思维障碍时,可以适时导入案例,这样更有助于提高医学案例教学的实用性。其次,医学教学案例的选择要与课程教学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即教学案例要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服务,使案例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医学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促进学生医学专项素质的发展。再次,案例的难度要适宜,要符合学生已有的医学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由于医学学科的知识内容非常丰富和多样,因此,教师在选择案例时要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且多用学生身边的案例开展教学。例如,在肺癌的病例教学中,可以讲解吸烟的危害,将吸烟定性为肺癌的主要诱因,但从生物学角度诊断,又可以诊断为神经质,因为患者可能因为家庭矛盾和生活压力而吸烟。这样的案例带有较大的开发性和互动性,便于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2.丰富医学案例教学的呈现方式

当前,医学教学案例的呈现形式过于单一,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果。将案例教学法运用到医学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对案例呈现形式进行灵活选择。首先,要重视引入式案例的应用。尤其是学习新知识时,教师可以通过案例的引入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其次,教师要重视穿插式案例的应用。尤其是讲解医学重点和难点知识时,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的特点,在教学中应用穿插式案例,帮助学生加深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有效突破学习的重点与难点,培养学生的医学思维。再次,教师要加强讨论式、互动式教学案例的应用。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反思与应用,实现学生知识、能力、思维的共同发展。例如,在讲授医疗卫生服务的相关内容时,在理论内容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导入医学卫生服务的案例,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反思,讨论医疗卫生服务的现实意义、开展方法和职业素养等,提高学生的医学专业素养。

3.提高教师运用案例教学的能力和素质

目前,案例教学在医学教学中的运用非常广泛,很多教师应用案例教学法也具备了一定的意识和能力,但教学效果还是不够理想,主要是因为教师对于案例教学法的综合运用能力和素质还不够强。医学类专业教师要在掌握专业医学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对医学案例的教学设计能力。同时,教师要处理好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关系。案例教学法的应用并不是对其他教学方法的彻底否定,而是与其他教学方法相互补充、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让教师的教学方法体系更加健全和完善。所以,教师要具备案例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相结合的应用意识,以追求最佳的教学效果。首先,医学类专业教师要重视将案例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相结合,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其次,教师要将案例教学与问题教学相结合,引导学生在相应的问题情境中开展案例讨论,以参与者的身份去探究处理问题的方法。如在临床医学教学中,该方法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预判和诊断能力,体现其独特的人才培养优势。再次,医学类专业教师要将案例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相结合。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教学已经成为医学教育的最有效的辅助手段之一,教师通过多媒体手段呈现教学案例,可以让案例内容与形式的呈现更形象、生动和活泼。如在讲解一些重点、难点问题或学生在面对复杂疑难的案例时,多媒体教学与案例教学相融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医学学习上的思维障碍,加快医学专业思维和职业素质的形成。

加强案例教学篇5

【关键词】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应方法

【中国分类号】G633.55

在高中学习地理的阶段,地理案例是指具体地理情景的描述,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在给定案例中进行观察、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实践学习。通过这些来思考和总结归纳,从而解决案例中存在的问题。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方式不仅能实现学生快速的接搜知识,还能够更高的程度掌握新的学习方法。案例教学中需要老师与学生之间进行探讨。这样能够提高学生自身的创新意识以及应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从而有效的实现了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的应用。

1.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概况

新课标确立以后,在新的高中地理教学大纲的的要求下,地理案例教学作为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显得越来越重要。案例教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素质的高低乃至整个素质教育的改革等。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地理教学中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所以高中地理老师一定要正确的认识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作用。用案

例提出地理问题,引导学生分析地理问题、帮助学生解决地理问题,用现实中的地理案例论证地理知识和地理规律。这样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提高。

1.1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是一个新引进的教学方法,现在的地理案例教学只是教学的初期,在初期很多知识和方法都需要学生不断的适应。

1.2学生问题

地理案例教学方法的时候,对于学生有可能会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案例的理解性不够积极。这样就影响了案例教学。其实,地理案例教学的过程应该通过教师和学生之间要进行的积极配合来实现。由于地理案例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都老师和多学生都有一定的较高的要求。在案例提出来的时候,要理解这个案例就要求学生有很多的社会阅历,这样才能有效的理解这些。对于老师要有丰富的教学敬仰,这样才能够为学生解答好这样的问题。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学。

1.3老师问题

对于老师来说,案例教学作为一个新引进来的教学方法,老师会有一些教学技能上的不足,没有地理案例教学的经验。这样就会影响到案例教学。地理教师在以往的地理教学中主要的作用是组织、指导与引导学生学习地理。一般都是“老师讲学生记”得陈旧的方法。而现在老师在课堂中的作用已经和以前不一样。

地理案例教学方法对教师自身的专业水平和专业技能以及地理案例教学

实践经验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高中地理其实是一门很复杂的课程,地理教师应该具备较强的资料分析和解决资料中问题的能力,从而能实现对地理案例教学的应用。但是在现实教学中很多老师都没有这样的案例教学经验,这样就要求学校以及相关教育部门也未建立有效的教师实践的培训,这样就能够帮助地理老师增强他们案例教学的经验。

1.4实际案例问题

在地理案例教学初期会出现可用的案例少,而且案例的类型和知识不能够相符合,这种情况是很容易发生的。所以在地理案例教学中,地理案例的内容要丰富多样。教师要不断的搜集符合课本知识的案例,不断的进行案例研究。可以鼓励学生寻找一些生活中的地理知识,让学生能够感受到自己周围存在很多的地理知识,使学生更加能够理解地理案例。另外案例的选择要多方面的,在选择的时候要注意案例的知识深度,选择一些能够容易理解的案例。这样有简单到复杂能够让学生不断的接受到这些,为地理案例教学提供一定的条件。

2.解决地理案例教学存在问题的办法

地理案例教学中对于老师、学生和案例都存在相应的问题。经过不断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对于老是出现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主要还是要靠老师自身解决,在没有实际案例经验的时候。老师也要不断的学习地理案例,不断的探索身边的地理案例。学生在没有积极性上案例课的时候老师要想方设法的去增加课堂的幽默性。另外学校和一些教育组织要定期的组织一些地理知识的培训。这样能够帮助老师增加一定的经验。

对于学生来说上课的时候不能快速的适应新的学习环境,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外要多多的接触一些课外地理知识,因为很多材料都来源于课外资料。在阅读课外资料的时候要不断的提出问题,带着问题去研究这些资料就能够更好的增强学习地理的兴趣。

对于案例少,而且实用性不强这个问题。主要还是要靠学校和老师的不断努力。老师要多方面的搜集一些案例的资料。可以通过电视以及网络等平台进行搜集。如果还不充足还可以学校与学校之间进行互动,两个学校的地理老师一起进行案例研究,这样就能够填充一个学校学习资源的不足。

3.高中地理案例教学重要性

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教学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多的了解知识,案例教学就像一个课外读物课堂。他能够能加丰富整个教学环境。其次,地理案例教学能够使学生加入到课堂。在课堂中更加活跃,能够有机会说出自己的想法以及在课堂中能够更加深入的理解那些案例知识,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等。最后在地理案例教学过程中,能够加强学生认识事物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增加很多社会经验,地理课堂的案例有很多和生活有关,学生深入理解之后就能够更加热爱生活等。

结语: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在高中阶段非常重要,老师要不断的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做到让学生喜欢上地理案例课,让学生加入到整个课堂中来,改变以往陈旧的课堂氛围。作为学生要深入的理解案例这样能够增强自己的素质,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要培养倡导案例教学要把新课标理念贯穿到整个教学实践过程中,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春雷.高中地理案例教学应对技巧[J].考试周刊,2010,(39):177-178.

加强案例教学篇6

关键词:平面设计;案例教学法;实践思考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它以教学案例为对象,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先对案例进行分析和解构,然后通过学生探讨和思考,最终达到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效果,案例教学法符合学生教学活动的认知发展规律,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平面设计中运用案例教学法是平面设计业发展的需要。

一、目前平面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部分高校对于平面设计专业教育不够重视

一些大学重视其他专业教学,忽视平面设计专业的教育,因为平面设计是近些年才产生的新兴行业,也属于我们常说的冷门,在就业方面有一定的局限性,所很多院校更重视本校重点专业人才的培训和教育,在平面设计专业投入的资金和政策不够,导致平面设计专业软硬件皆不足,课程设置不科学,课时设计较短,教师专业水平有限。

2、师资力量薄弱,部分教师专业性较低

部分院校教师队伍不够完善,一些教师专业水平较低,学校对于平面设计教师缺乏专业的培训,一些教师缺乏实践经验,甚至个别教师是由其他专业转变而来,教师的专业水准决定了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师资力量薄弱是影响平面设计发展的一大重要因素,教师的自主学习意识有待加强。

3、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缺乏,案例教学法应用收效甚微

一些学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手法陈旧,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用一台电脑简单的重复一些基础平面设计软件技巧,这是不能达到网络时代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应用不够广泛,案例教学法运用不够深入,不能够有效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案例教学法的特征分析

1、师生互动性强,教学过程开放

案例教学法的一个特点是师生互动,平面设计教师在运用案例教学法时,首先要向学生讲解案例并加以解构,使学生对案例有一种明确认知,第二个环节是学生分组讨论,针对案例中的平面设计方案与技巧进行分析和研究,与教师加强有效互动,有利于快速掌握知识和深入理解知识点,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决定了教学效果的深刻性。

2、学生自主性发挥明显

案例教学法另一个特征是学生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在案例分析时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指出案例中可以借鉴的平面设计知识,如果自己担任该案例平面设计师,自己会从那些角度出发进行方案设计,案例设计的优缺点,学生可以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不同意见的同学可以直接反驳,有利于学生共同提高和进步。

3、理论探究与实践相结合

案例教学法是从实际出发,将现实生活中的平面设计案例真实、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它强调的是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的应用,案例教学法从问题入手,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索,学生将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分析方法应用于案例解构,这也是实践的一种途径,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案例教学法在平面设计中的有效实践

1、教师对于案例的选择要慎重,案例要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教师选择案例要有针对性,指的是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要时时刻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对于案例的针对性要把握好,以学生现阶段的知识水平和情感需要为依据进行案例教学,案例要贴近学生生活,不能脱离生活。案例还要有实用性,主要指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要能够使学生提升设计能力,将案例中提取的知识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在未来的设计方案中加入一些自己在案例教学中学到的元素。

2、合理的课程设置与有效的案例教学相结合

当前部分院校平面设计专业教学水平还很有限,造成这种情况的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平面设计课程设置不合理、不科学,课时设置较少,解决这一问题学校首先要加大对平面设计专业教育的重视程度,加强设备投入,完善课程设置,有效的增加课时,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完善的课程设置与案例教学法相结合,能够提升课堂教育的效果,教师要根据时代要求,合理组织教材学习,但不能完全依照教材顺序学习,要自己组织好学习内容,做好课堂教学设计,讲案例教学法充分运用,那些重点知识更适合用案例教学法去展示,那些不适合,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这对于学生平面设计知识的掌握与吸收是有利的。

3、积极组织案例讨论,调动学生积极性

组织案例讨论的目的在于加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掉案例中不重要的细节,将那些重点信息集合起来,发现案例中的知识与所学的平面设计知识之间的联系,启发学生将专业知识与案例内容相结合,创设轻松自由的讨论环境,鼓励学生各抒己见,在宏观上把握学生讨论的大方向,允许不同的声音与见解的存在,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的交流,使学生在轻松地环境中得到知识的巩固,例如做一些优秀广告设计的展示,学生讨论设计方案的利弊,进而提高自己的设计综合能力。4、加强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案例教学法要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才会焕发突出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将案例设计通过图案、声音、视频等形式形象生动的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切身体验到平面设计的魅力,增加学习热情和积极性,提高自身的设计能力与综合素质。

四、结语

在飞速发展的下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对于平面设计人才的需求只增不减,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平面设计教学中的应用不可或缺,这有赖于学校有效监督和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手段、专业知识、文化修养和创新能力,通过案例教学的方法,学生可以有效将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掌握实际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奠定基础。

作者:李翠翠单位:河南省轻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肖煜辉.案例教学法在coreldraw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电教(下半月),2015(03):19.

加强案例教学篇7

关键词:西方经济学;创新能力;案例教学法

基金项目:本项目是西北政法大学教改项目:以培养创新能力为导向的《西方经济学》课程改革研究的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XJY201106)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关于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思考——以《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为例

收录日期:2013年8月19日

《西方经济学》采用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尽管各高校在加强案例教学方面进行了很多改革,但是,目前在案例教学的运用方面仍然存在着多方面的问题,致使《西方经济学》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

一、案例教学对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

所谓“案例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学的目的和要求,组织学生对案例的调查、阅读、思考、分析、讨论和交流等活动,以加深学生对基本原理和概念理解的一种特定的教学方法。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对于逐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是创新能力的第一因素,只有有了创新意识,才能在不断的经济实践和理论学习中创新思想和理论,而案例教学在创新意识培养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案例教学中,教学活动主体是学生,这有利于调动学生的自主思考意识,自觉地进行独立思考,并通过自主思考不断获得成功,这样会持续激发他们内在学习动机,有利于不断激发并逐步培养其创新意识。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创新能力的核心是创新思维,它是对问题突破常规的认识,是提出新的解决方案,新的思路。在案例教学中,对于同一个案例的同一个问题,各个同学根据各自不同的知识基础,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和不同的解决方案。而案例教学中的问题,并没有一个标准的答案,只有一个大家公认的最佳答案,这会促使每一个同学都积极提出最佳的、打破常规的结局方案,从而在形成方案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也逐步培养发现问题能力、知识和信息加工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创新思想展现能力等等,从而增进创新技能。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一个人具有持续创新能力的根本动力和保障。只有具有创新精神的人才能具备敢闯、敢冒险、敢于怀疑和批判,才能具有不断探索新思路、新方案的精神。案例教学过程中,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不断地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求知欲,并经过与同学们长期的合作,良性砥砺,逐步培养起对真知的执著追求和不断探索的精神。

二、《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尽管案例教学法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但是在《西方经济学》实际教学中并不是很如意,目前普遍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教师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认识不足,同时教师案例教学能力也有待提高。虽然《西方经济学》教师普遍认识到案例教学的重要性,但对案例教学在创新能力培养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仍然强调以“教导致学”,以教师为中心,照本宣科,将案例教学混同于举例,或认为案例教学就是把案例介绍给学生,做简单的分析总结,这种教学方法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只能处于被动地位,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思考,因而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目前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有待提高。因为案例教学不仅需要教师有关于案例的包括专业知识、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而且要求教师具有较强的组织、协调和控制课堂的能力,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这一切都对于案例教学的教师素质和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情况看,教师这些方面能力是有欠缺的,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通过多种途径来完善。

(二)学生对于案例教学的参与积极性和认识水平参差不齐,影响创新能力培养。因为《西方经济学》教学内容中包含着大量的经济变量关系及建立的数学模型,故学生大都倾向于选择语言讲述、图形和模型分析的传统方法,所以当采取案例教学法时,部分学生、特别是理科学生感到难以适从,不能积极参与案例教学各个环节,出现课前准备不充分,不能认真、详细地阅读案例,查找相关背景资料并准备发言提纲;课堂上不能积极参与发言和讨论,或者不能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也不是认真地聆听其他同学的观点;课后不认真总结,这导致教师组织的案例教学程序不能有效地展开,同时,因为积极性不同导致同一个问题提出认识水平参差不齐的解决方案,有的具有一定的现实性,有的只是理论的复述,甚至是一些臆想,这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

(三)案例教学中案例针对性不强、时效性差等问题影响创新能力培养。《西方经济学》案例本身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通过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是针对性不强,且时效性差。目前,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的案例库中的案例普遍存在着针对性不强的问题,而且相当多的是时效性较差的案例。这是因为案例一般是西方经济学教师自己在编写并使用,而编写和建立案例库是一项重要、持续的工作,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财力,所以单独的或几个教师建立案例库,就必然出现针对性案例少,国际性案例多,本土化案例少的问题,而且不能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更新,这就难以满足学生案例教学需要,因而难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二是案例教学环节设计不完善。案例教学的方式较多,普遍采用的是课堂讨论式,这一般需要设计如精选案例、学生课前准备、课堂讨论以及案例归纳总结等几个环节,但是目前案例教学环节中往往缺乏案例演示、分析讨论以及总结点评等环节,特别是多媒体教学不完善,案例演示单调;分析讨论没有充分展开,学生的思考、讨论的积极性并没有充分调动起来,这就可能导致案例教学流于形式,案例教学所应有的创新能力培养作用难以发挥。

(四)案例教学的教学管理体制问题是影响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因素。这主要体现在课程课时设置、考核制度等方面。首先,案例教学在《西方经济学》全部教学中所占的比重很小,这主要是因为各个高校《西方经济学》课程一般设置课时为51~68学时不等,如果多开案例教学课,则会挤压理论知识的学时,因此导致各高校为了让学生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就减少案例教学学时。其次,学校关于《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制度也影响着案例教学法的广泛开展。因为目前各高校课程考核普遍规定,《西方经济学》课程的考核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构成,其比例为平时成绩占20%或者30%,期末成绩占80%或者70%,其中期末考试基本是以传统题型方式考察西方经济学理论内容,而不是采用其可以体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其他考核方式。

三、广泛开展《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法突出培养创新能力的对策

针对目前高校《西方经济学》在案例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们应以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强案例教学改革,以期通过加强《西方经济学》的案例教学切实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教师要强化《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首先,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通过采用案例教学法,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西方经济学经济理论,更要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这是因为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的案例教学法认为,在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以学生为中心展开教学活动,而学生则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获取的知识和信息进行分析、检验、批判和创新,在逐步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积极提高自身案例教学能力,这不仅要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科研水平,而且要通过参加培训班、观摩同事的案例教师实例、进行经验交流,通过到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参加企业的实际工作,以提高教师的案例教学水平。

(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要求学生课前积极准备。引导学生要认真熟悉案例,并利用多种手段了解相关理论、知识及背景,写出发言提纲,为课堂案例讨论做准备可采取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其次,引导学生在课堂积极参与并踊跃发言。在课堂讨论环节,教师要营造一个平等的、宽容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并积极讨论,各抒己见,提出创新性的思路和方案;再次,要学生总结针对各个解决方案的讨论结果,写出案例教学报告,逐步培养起学生针对不同的问题,能够迅速组合知识,提出适应性解决方案的创新技能。

(三)精选有针对性案例,完善案例教学环节,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可靠基础。首先,《西方经济学》教师要认真选择好与各个章节内容密切相关的、最具有启发和代表性的案例。这些案例应该既有中国的又有西方的,既有经典性案例又有反映当前国际国内最新经济状况的实例,特别是要多关注我国改革开放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这样才能更好地将西方经济学理论与我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结合起来,以此来逐步提高学生创新性的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其次,要合理安排案例教学的各个环节:讲授有关章节的理论知识——精选相关案例——让学生撰写发言提纲——小组内讨论——全班集中讨论——教师总结性点评并依据案例对相关经济理论总结——学生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再次,给学生提供相近问题的案例,使其通过对案例的自主思考,培养学生逐类旁通的创新能力,同时要建立案例教学的有关考核制度,将案例教学课堂中各个环节学生的表现都纳入考核范围。

(四)学校要改革案例教学的相关教学管理制度,为推动《西方经济学》课程运用案例教学提供宽松制度环境。首先,要适当增加《西方经济学》课时量。这样既能保证完成理论内容的教学任务,而且还可以根据需要运用如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其次,学校要划拨经费建立案例库。同时,对于教师编写的教学案例并进入案例库应给予计算适当的科研工作量,在职称评定或各种评奖中给予认定,这有利于案例教学的广泛发展。第三,在课程成绩考核方面,可以分为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同时,适当降低期末考试成绩比重,且在期末试题中,在传统题型的基础上,要适当加大材料分析题分数比重,以加强对案例分析能力的考核;对平时成绩的考核,主要以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发言提纲、讨论发言、分析报告等来评价,且对创新型的思路和方案给予较高的成绩。这样既可以调动学生在案例教学中查阅资料、发言的积极性,又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多方面的创新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崔蕊.《西方经济学》案例教学实施中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3.

加强案例教学篇8

关键词:

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23-0294-00

1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亟待加强

作为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对人才的培养,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目前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专科生、研究生大约有两千余万人,大学生是国家十分宝贵的人才资源。作为民族的希望和祖国的未来,大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是全党、全社会都十分关注的。因此,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提高执政能力的一个应有措施之一。

2004年,中共中央特别下发了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2005年1月17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又召开了“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切实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培养造就千千万万具有高尚思想品质和良好道德修养、掌握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丰富知识和扎实本领的优秀人才,使大学生们能够与时代同步伐、与祖国共命运、与人民齐奋斗,这对于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在整个高校学科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对高校政治理论课进行过一定程度的改革,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党和国家、广大青年学生的要求还有不少距离。目前很多高校的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授轻启发的缺陷,很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理论知识,很难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很多学生反映政治理论课枯燥无味!因此,高等学校政治理论课必须加大改革的力度,必须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把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把系统教学与专题教育结合起来,把理论武装与实践育人结合起来,切实改革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

2案例教学――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新探索

案例教学,是指教学者以案例为直接对象,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对案例材料进行剖析研究,揭示案例中各现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本质,从而加深对理论在实际中运用的理解。显然,案例教学既是学生对自己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过程,是激发和强化头脑思维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和不断提高自身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过程。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从被动听课、记笔记的消极型学习方式转变为参与分析决策的主动型学习方式,并能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关键点上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因此,案例教学在高校很多课程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实施案例教学,一是可以做到紧扣时代脉搏,与时俱进,贴近实际、贴近生活,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感染力;二是可以做到满足学生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被动接受灌输变成主动思考研究,从过去的“要我学”转向“我要学”,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吸引力;三是可以做到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澄清理论上的是非,解决认识上的迷惑,培养学生的发散型思维方式,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战性”和创造力。总之,实施案例教学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的一个新探索。

3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案例教学中的教与学

案例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不同于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案例教学组织工作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因素。

3.1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在案例教学中,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与理论课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相同的,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发生了转变:

一是案例教学时,教师不再以一个单纯的“知识传授者”的形象出现,也不再是教师站在讲台上演“独角戏”,而是通过学生的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激烈辩论,从而使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二是案例教学时,教师的主要任务已有原来的知识讲授变为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一般主要布置案例讨论的任务和要求及注意事项,而把大量的时间留给学生。

至于案例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归纳起来主要有两个:

一是引导、启发作用。在案例教学前,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案例教学方式作谋划安排,精选案例教学的内容,使之最能揭示所学理论;在具体案例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培养学生自己分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对学生作必要的指导,拓宽学生思路,帮助和启发学生抓住关键,突破难点,并且给予及时的“点拨”,避免学生在一些细枝末节的问题上纠缠过多和在思路上走向“死胡同”。

二是协调、概括作用。教师要有效地把案例教学组织起来,充分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主动性,能驾驭案例分析的进程,不断引向深入。同时对出现的不同见解,不能一味地否定,真理愈辩愈明。

3.2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在案例教学中应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案例教学的目的、方法都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同时国内外大量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案例教学对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增加课堂教学知识容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明显效果,因此,学生更有理由认真重视案例教学、积极参与案例教学。

一是课前的认真准备。学生要把老师布置的案例首先认真预习,反复阅读,理清思路,运用以前学过的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来分析、思考、解决案例中提出的问题。案例法的精髓不在于让学生强记内容,而是迫使他们开动脑筋思考。

加强案例教学篇9

关键词:审计学案例教学架构主义改革

审计案例教学法是审计专业教师提炼和采用审计实践中的典型案例,将审计理论知识以案例的形式描述给学生,让学生进入情境现场,通过学生进行审计工作的实际操作,从理论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理论,突破教学中的难点。这种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案例讨论更加积极,增强学生对理论的学习兴趣及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及理论基础

(一)案例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审计学》是本科院校会计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和其他课程相比,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比较强,而且和其他学科有一定的联系,建立在会计、经济法等课程之上。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只注重课堂理论教学,不能把理论和实务很好的结合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经常出现学生因听不懂而不愿听,甚至产生厌学心理的现象,“审计学难教,审计学难学”几乎成了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审计学习者的共鸣,如何改变审计教学和学习中这一尴尬的状况已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一门课程有无兴趣是学生能否学好这门课程的关键。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已不适应审计教学的实际需要,必须对现有的审计学课程的教学进行改革。而案例是现实问题的一个缩影,案例教学就像一座联系社会生活和审计学课堂的桥梁,案例的引入给学生提供了一个逼真的练兵场,能使鲜活的社会生活、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迅速反映到课堂上来,使边“干”边学习,一方面利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了实际问题,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证明,案例教学这种亲验型、参与型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加积极、主动,把理论和实际更好的结合起来,增强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已被越来越重视和接受。虽然我国部分高校也进行了案例教学在《审计学》教学中的应用的探索,由于受课程课时数、任课教师素质、学生实践的环境以及现有的案例教学资料等因素的影响,案例教学仍然是目前高等审计教学中的薄弱环节。案例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并没有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因此,必须对现有的案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二)案例教学的理论基础当前审计教学模式下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积极性主动性不强,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理论知识,工作实践能力不强,不能适应社会的需求。学生普遍反映课堂上跟着老师的思路似乎听的很清楚,课后好像什么都没有学。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学生不是课堂的主动参与者,而是被动灌输者。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多年来,国内外的许多专家、学者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探索,倡导以学生为主体,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及学习效果的建构主义教学思想正是他们努力研究和探索的结果。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下把学生作为信息的加工主体,而不是把学生作为被动的接受者。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学生是主体,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和对知识的主动发现和探索。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而不是被灌输的对象。教师在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学生意义建构过程中的的促进者。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是中心,老师是学生主动学习过程中的帮助者指导者。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意义的目的。”而案例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正是建立在建构主义理论之上,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教学方法,案例教学越来越多的应用到多学科教学中。

加强案例教学篇10

案例教学法的起源可追溯到古代希腊、罗马时代,但是把它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运用于教学是1870年由当时哈佛法学院院长克利斯托夫·朗戴尔在对教学方法进行大胆的根本性的改革的基础上而创立的,后为哈佛商学院所采纳。虽然案例教学已有悠久的历史,而且案例教学在西方国家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所用的课时一般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以上,有的甚至达到90%。但在我国的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案例教学,还只是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引进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它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被列入了各高校的教学改革计划。

一、行政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强调要以公共服务作为政府职责体系整合的核心内容。作为为社会输送中高级层次管理人才的各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必须加大人才培养力度,改变人才培养模式,才能更好地迎合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作为未来的中高层次的管理人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在不可预见的情况发生时灵活处理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这种能力不可能通过传统的“粉笔+讲课”的教学方法培养造就,而案例教学是培育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磨练他们战略决策能力的最好方法。

随着市场经济和现代化建设对复合型、应用型的行政管理人才的大量需求,越来越多的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不同高校行政管理专业开设的课程不尽一致,但大同小异。其中开设的专业课中,诸如行政管理学、公共政策学、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管理学原理、地方政府学、社会调查原理与技术、领导科学概论、市政学、法学导论、合同法、劳动法、行政组织学、行政案例分析等等,至少60%适宜采用案例教学法。

二、行政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瓶颈制约因素

案例教学法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的重要性已越来越为人们所认知,但我国行政管理专业案例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还处于起步阶段,构成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有效运用的瓶颈制约因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教育理念陈旧,缺乏从事案例教学的积极性

大多数高校行政管理专业教师的教学思维没有完全转变,他们早已习惯于传统的“一支粉笔、一本书”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不想承担案例教学的成本和风险。许多教师既担心难以适应案例教学对知识结构、专业水平、教学方法所提出的高要求,不愿付出巨大的努力来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也担心因学生不能适应案例教学这一全新的教学方式而影响正常教学秩序,更担忧难以把握案例教学的过程和效果,影响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的实现,因而对案例教学缺乏热情和动力,更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

(二)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实践经验欠缺

目前,许多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师资水平相对教低。由于教员大多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的,因而其知识结构中政治理论知识所占比例很大,而其他学科知识,特别是经济学知识相对欠缺。另外,教师的实践知识不够,实践能力相对于理论来说也有严重缺陷。这就使得教师的许多教学内容是比较陈旧的、不合时宜的,教出来的学生也不可能使知识得到更新和发展。采用案例教学法对教师的知识结构、教学能力、工作态度及教学责任心的要求很高。既要求教师具有渊博的理论知识,又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并将理论和实践融合贯通。要熟练地驾驭和运用案例教学方法是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日积月累地实践和摸索。决不是经过一、两次简单的培训或观摩他人的教学就可以运用自如的。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三)案例资源缺乏,校际缺乏合作机制

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行政事务的公开程度不高,大量发生在行政管理领域的事件是不完全公开的;高校的教师,很少接触政府官员,尤其是高层的政府官员,而政府活动本身的部分保密性,又给教师去接触这方面的实践增添了一层障碍。另外,现实中规范的非政府部门公共组织(nGo)管理模式还不成熟,这些组织受政府的影响还很大,自己独立操作发展形成的管理经验还很少。这些给我们收集行政管理的第一手资料带来了很大困难。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和变迁非常的快。除了少数经典的行政管理案例,发生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以前积累起来的行政管理案例,相对于八o后和九o后的大学生,相对于当前形势下行政管理的现状和发展要求,几乎没有多少学习和研究的价值。这使得案例资源更加稀缺,收集案例资源的需求更加迫切。

虽然我国许多高校开设了行政管理专业,但校际交流不够、合作更少。当前国内各高校自己编写的行政管理专业方面的案例并不理想,缺乏经典案例,而且案例更新跟不上社会变化的实践。每所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在加强学科建设,但都是各自为战,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我们从各高校选用的教材可见一斑,有条件的高校都自己编写专业教材,本校相关专业的学生当然也要优先选用本校或有本校老师参编的教材,表面上看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实则大同小异,使得有限的教学资源低效使用、浪费严重。

(四)教学安排不当,物质条件准备不足

教学安排方面,由于高校不断扩招导致教学资源紧张。许多高校一级行政管理专业要招好几个班,而教师人手不足,只能采用大班上课的形式,开班上课的人数偏多,有时多达一百多人,难以组织有效的课堂讨论,难以调动和激励每一位同学参与进来,导致大部分同学消极应对,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另外,由于高校持续扩招,在校学生人数不断增加,而相应的教学设施投入严重滞后。许多高校教室越来越大,而且大教室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大教室大多桌椅固定,难以满足有效的案例教学的需要。

三、行政管理专业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对策分析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清楚了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的瓶颈制约因素及其成因,针对如此情况,提出以下对策,以期克服瓶颈制约因素,推动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的有效实施。

(一)教师要彻底转变教学理念

在普遍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以学生为主角的案例教学法在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案例教学法要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师生活动都应该围绕这一点展开。对学生知识背景、经验背景的把握是案例教学的出发点,教学目标的设计从一开始就应当从学生的角度考虑,而不能从教师的角度和学科内容的角度进行考虑。在具体角色的承担中,教师必须承担学生学习的支持者、引导者和启发者。而这些新角色的承担,意味着教师必须进行信息的双向流动,让渡部分教学控制权。

(二)加强行政管理专业师资队伍建设

行政管理专业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有效实施要求教师既要专又要博,既要通理论,又要懂实践。现在从教的老师大多从学校到学校,而且有相当一部分是从政治学和社科专业发展而来。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都有所欠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去,参加各种专业培训、学术研讨会或进行校际之间的交流,有条件的学校可以派教师出国考察,借鉴学习国外的教学经验,提高教师自身水平;另一方面鉴于教师实践水平不高的情况,高校应创造条件通过专业教师在政府或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挂职、担任顾问等形式,促使教师更深地理解行政管理的相关理论,避免教学中出现照本宣科的现象。同时,教师应经常性地进行调查研究,提高科研水平,促进专业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从政府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聘请部分学识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理论功底深的领导干部,兼职担任行政管理专业的专业课程教师或进行专题讲座,或者聘请有着丰富行政管理经验的已退居二线的党和政府的高级领导干部担任行政管理专业客座教授,以补充和增强专业师资力量。

(三)成立专门的案例搜集制作组,各高校加强分工协作,实现案例资源的整合和共享

案例库和案例制作中心是实施案例教学的坚实基础。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设有公共政策案例库和公共政策案例中心。该中心设有专门的案例编写小组,有6名案例编写员。除少数任课教师自编案例,肯尼迪政府学院绝大部分案例是由这个小组的专业人员编写的。

案例的真实性与指导性原则是案例教学法的核心,我们有必要成立案例搜集制作组,明确任务,专门负责对外的实际调查,搞好和政府以及其他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关系,以期比较容易地获得高质量的第一手资料。严格意义上的案例,应该是案例采集和制作者根据现场的第一手材料描述而成的。在国外,这种第一手性被称之为“田野性”,并主张通过“授权签名”来保证案例的真实性。

由于案例搜集制作成本很高,各高校应加强分工协作,实现资源共享。教育主管部门可根据全国开设行政管理专业高校的专业建设情况,指定若干高校分别为行政管理专业若干课程案例教学案例材料的主要搜集制作主体,引入竞争机制,优先拨付所需经费,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克服各高校各自为战、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实现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四)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物质条件

教学安排方面,在案例教学已成为管理类课程教学的一种主流方法的今天,行政管理专业课程案例教学的组织应采用小班形式,人数以20人左右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