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十篇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十篇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39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1

关键词: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改革;启示

中图分类号:G63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1-0274-02

随着我国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深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已经逐渐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构建主义的教学论理是西方教育领域中,广泛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由于该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等教学特点,被教育学界所广泛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依然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并没有将我国当前的教学现状融入到这一理论教学过程中,形成具有我国特色构建主义教育理念,因此,在今后的教育改革中,要不断地将构建主义的教学理论深入到教学当中,促进我国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概述

(一)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内涵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儿童认知发展的理论基础上发展形成的一种新型的认知学习理念,涉及到心理学、教育学、哲学和管理学等多门学科。建构主义理论是以学生的主体性为核心进行教学,着重对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和主动构建知识能力的培养[1]。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借助教师或必要的学习资料等意义构建的方式所获取的知识。情景、会话、协作和意义构建是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学习环境的主要要素。情景能够帮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进行意义构建;协作是贯彻学生学习过程的始终;会话是协作的重要环节;意义建构是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育观点

1.教学是对知识的能动构建。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否认了教学活动是机械地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并明确提出教学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的过程,学生依据教师的指导创造性的运用原有的知识积累对新的知识进行构建和学习[2]。同时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时,不能仅仅将知识局限于课本和教师所讲的内容,尤其是当下还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更应该拓宽知识的渠道,积极主动地进行知识的构建。

2.学习课程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提出学生在进行新课程学习的课程中,并非是对新课程中所蕴含的新知识的机械接受,而是对学生知识积累的重组和创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课程的学习是在新旧知识的反复作用和加工重组构建而成的。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认为学生对课程的学习不仅包括对知识体系的学习,还包括对知识的获取渠道的学习。背景性知识和结构性知识是学生历史知识积累的主要方式,对课程的学习是在学生知识积累的背景知识层上进行建构的。

3.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所认为的师生观是教师是知识建构的引导者,学生是认知的主体[3]。在学生进行知识建构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对学生在进行知识构建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和难点进行相应的指导和点拨,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合作者,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中心;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进行知识构建的创建者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并不是传统教学过程当中的被动接受对象。

4.要走出课堂。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学生的课程学习目标不仅是对新知识点和解决问题方案的掌握,也理应超越课本的限制,走出课堂,应用到现实当中。以课堂案例和课本基础知识的学习作为知识构建的基础,并参照其他相关的学科知识,用学生在课堂所构建的知识对课堂外所发现的问题进行重组和构建,勇敢地走出课堂,对社会实际进行初步构建和融合。

5.教学的基本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学原则主要有:将教学任务的设计与外界环境相结合;教学中所设计的内容与学生有疑问的问题相关;将日常生活中的案例融入到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行培养;鼓励学生进行课外学习;重视学生的自控能力和自身检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教学情境;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情况及时的进行检查等。

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对我国教学改革的启示

通过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的内涵和教育观点进行论述后,可以发现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能够克服我国传统教学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建构主义教育理论能够充分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教学情景,通过合作学习和探讨学习的方法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构建知识体系[4]。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应用到我国的教学改革当中,应当借鉴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基本教育观点和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的改革。

1.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深入到我国的教育教学过程当中,首先必须将教师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在构建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观点中明确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扮演的是一个引导者与支持者的角色,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所以在进行构建主义教育理论改革的过程中,要将这一观念深入到教师的观念中,将传统的教育观念进行彻底的改变,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对知识进行构建,而不是以灌输性的方式进行教学。同时也要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开展探讨式和合作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积极地参与和思考进行自主探究。

2.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探究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基本原则要求我国在进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的教学改革中,要对课程的内容进行改革和强化。课程内容的改革需要依据当前学生学习的现状和建构主义教育理论中对课程内容的基本要求。教育部和学校的各个领导不仅要不断地增加探究性课程内容、实用性课程内容,也要不断地加强趣味性课程内容的建设,使学生在快乐和思考中学习[5]。课程内容的设置对学生的知识构建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只对教学理念进行改革,不对教学内容进行改革,这样的教育改革是不成功的,因此必须要借鉴国外优秀的教学经验,将现代化的课程不断地深入到我国的教育课程当中,充分地将学生对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

3.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对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的成果和改革进程的效果进行真实客观地评价,还能够将学生对知识的建构情况进行科学客观的评价,及时地发现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尽管在很多学校已经开始了教育改革,但是教育教学评价体系一直以来被很多学校所忽视,导致教育改革的效果并不明显,在改革过程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因此学校必须不断地建立起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对教师教学情况和学生学习的情况有一个准确的把握,同时也要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和素质教育相结合,更好地推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在我国教育改革中的发展。

4.不断地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推广。由于当前我国各级政府对基础教育的投资不足,导致学校的办学经费十分匮乏,难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不仅教学基础设施老化,且教师的素养也普遍比较低,这样的学校不在少数,这些学校所使用的教学教材更为符合教师系统的讲授,但不适合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针对当前我国一些地方学校的现状,要开展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改革,不仅要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改变,还要不断地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并制定和改变一些适合学校教育教学的教材和相关的参考资料,为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6]。同时,也要不断地加大对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的推广和深化,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的基本观念和基本方法运用到当前我国的教学过程当中,不断推动我国教育改革的进程。

三、结束语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进行知识构建,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构建,并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将新知识运用旧知识进行重组和加工,形成对新知识的建构。这一教学方法已经广泛的被教育学界所应用。目前我国虽然已经将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教学当中,但依然处在初步探索的阶段,只有不断加强对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增加探究性和实用性的课程内容,构建科学完善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并不断为学生建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将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教学方法进行推广,才能更好地应用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加快我国教学改革的速度。

参考文献:

[1]宋静.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课堂教学中“实践乏力”现象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

[2]赵莹.新课改下建构主义在中学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D].河南大学,2012.

[3]赵媛媛.基于建构主义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及实验[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

[4]郝亚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学化学新课程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2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1128(2008)04-0067-04

建构主义被喻为“当代教育心理学中的一场革命”,对我国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尤其受到了新课程改革地极大关注。其独特、富有创见的学习理论,的确让教育界耳目一新,但任何理论都具有片面性,受其自身适应范围的限制,不可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目前,我国正处在课程改革的关键期,笔者认为,我们要警惕对建构主义的盲目崇拜和简单挪用,要理智、客观、全面、科学地认识建构主义,权衡其利弊得失,在指导我国新课程改革实践的过程中要慎思慎行,从而保证新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一、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对建构主义的误读

1.将建构主义简单等同于某一派别意义上的建构主义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中,每当提到建构主义,许多人的脑海中首先闪现的就是皮亚杰或维果斯基,他们在某种程度上成了建构主义的代名词。有人因此认为,他们所提出的理论、主张或观点就是建构主义的全部,殊不知这是对建构主义的狭义理解,是对建构主义理论以偏概全的误读。其实建构主义是一种庞杂的社会科学理论,其思想来源驳杂,流派纷呈,因此绝不能将其简单化。

2.认为建构主义就是建构主义教学论

多数教师认为,学生遵照教师设定的材料所进行的学习活动,就是学生建构知识的活动,是一种建构主义教学,并且自认为找到了坚实的、不容置疑的理论依据――皮亚杰的“学习是一种能动的建构过程”。其实,这一理论只是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学生学习的心理过程,并没有告诉我们怎样帮助学生完成这一过程,不能将其视为教学理论,皮亚杰也从未将建构主义作为教学论来对待。因此,作为一种学习理论的建构主义如何转化为教师可以掌握的教学模式还是一个尚待解决的问题。目前,我们只能说建构主义仍是一种具有导向性的理论框架,还未能形成一种具体的可操作的教学模式。

3.认为有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是成功的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一些教师自认为深刻地领悟了新课改的崭新理念,竭力倡导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研究性学习,似乎一堂课里缺少了小组讨论、合作学习就不能称为一堂成功的课,也展示不出自己的“高水平”,认为只要在课堂上插入了讨论就体现了新课改的要求,就与传统的接受性教学有了本质区别。殊不知大多数所谓的合作学习只停留在合作的形式而无合作学习的实效,学生没有明确的分工和规定任务,没能真正参与到讨论中去。有时教师只是象征性地安排了短暂的讨论,学生还没有讨论几句,教师就急不可待地喊停,转入交流总结阶段;学生一时答不出老师想要的理想答案,教师就一引再引,如果到最后学生仍然没有回答出理想答案,老师就干脆代劳了。这样的小组学习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有何本质不同?难怪有些科学教育家批评“许多传统的教学理论和实践没有必要披上建构主义的外衣,因为那样会妨碍教育研究者与教师和政策制定者之间的交流”。

4.教师扮演简单的、低层次的主持人角色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突出强调了学习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者的主体地位,倡导一种平等、互助、合作、友谊的崭新的师生关系。毫无疑问,这是值得我们充分肯定的,但我们不能因此就淡化、弱化教师的主导作用。近年来,有些教师甚至扮演起了简单的、低层次的主持人角色,缺乏对课堂运行节奏的科学把握和合理调控,缺乏适时准确地引导点拨,以致课堂出现“生动多,师动少,放得开,收不拢”的局面。

二、对建构主义的再认识

建构主义作为后现代社会思想的组成部分,我们有必要对其进行再一次地梳理,以求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把握建构主义的内涵。

1.建构主义的不同倾向

在美国乔治亚大学教育学院组织的“教育中的新认识论”系列研讨会中,主要形成了以下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

(1)激进建构主义

它是在皮亚杰思想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关注个体与其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信奉如下两条基本原则:①知识不是个体被动接受的,而是由认识主体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主动地建构起来的;②世界的本来面目是我们无法知晓的,而且也没有必要去推测它,我们所知道的只有我们的经验,只要这种经验能帮助我们解决问题就可以,不要求经验与客体的统一。由此可见,激进建构主义认为认识的机能是适应自己的经验世界,帮助组织自己的经验世界,而不是去发现本体论意义上的现实。

(2)社会性建构主义

主要以维果斯基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对知识的确定性和客观性提出怀疑,认为没有绝对优胜的观点,但它的态度要比激进建构主义稍温和一些。它认为:①知识是在人类社会的范围内建构起来的,并且不断地被改造,虽然永远也不可能达到与世界的本来面目完全一致,但一直都在做着最大的努力;②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和理解的过程,在这一建构过程中个体与物理环境的相互作用是必不可少的,但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的产物。可见它更强调知识建构过程中社会性的方面。

(3)社会文化认知的观点

它与社会建构主义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二者均受到维果斯基理论的影响,认为学习是建构的过程,都关注学习的社会方面,但社会文化认知更加强调心理活动是与一定的文化历史和风俗习惯背景紧密相连的,知识和文化都依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存在,知识来源于不同的社会实践活动。因此,社会文化认知着重研究不同文化、不同时代、不同情境下的个体的学习差异。

(4)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

它虽然坚持信息加工的基本范式,但已完全接受知识是由个体建构而成,建构的过程是外来信息与已有知识之间双向地、反复地相互作用的过程,新经验意义的获得要以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同时又超越了所给的信息,而原有的经验又在此过程中被调整或改造。信息加工的建构主义不能接受知识是对经验世界的适应,因此有人将其称为“轻微的建构主义”。

(5)社会性建构论

与社会性建构主义相似,它同样强调社会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所不同的是,它把社会置于个体之上,在大社会而不是在个体心理水平上谈社会交往对个体学习的影响。它认为知识是属于社会的而根本不存在于个体内部,知识以文本的形式存在,个体都以自己的方式解读文本。

(6)控制论的观点

以循环控制思想为基础,它不仅关注人与外部世界的相互作用,还强调自我反省。它认为认知主体并非是站在世界之外的静止的观察者,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观察者和参与者,所做的观察都是反省性的参与,并且处于一定社会之中的不同参与者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文化哲学思潮,建构主义尚未形成稳定、清晰的体系。对于建构主义的分类,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存在各种不同的分类方式。本文仅从“外部输入―内部生成”、“个体―社会”两个维度,归纳了六种不同倾向的建构主义。虽然不能代表建构主义的全部,但基本反映了建构主义的主体情况。

2.建构主义共同主张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虽然建构主义不同学派研究问题的侧重点、提出问题的角度和使用的术语有所不同,但他们的观点仍有许多共同之处。这些共同主张对我国当今的新课改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意义。

(1)建构主义知识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建构主义一般强调,知识并非是对现实的准确无误的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同时知识也并非是一成不变的,相反,随着时间的推移会不断更新,而且知识并不能准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因此在运用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具体的情景进行再创造。另外,建构主义者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独立地存在于个体之外,因为对知识的理解要依赖于个体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特定情境下的学习历程。

建构主义的这种学习观对我国传统课程理论提出了挑战。按照这种观点,课本知识不再是解释现实的“模板”,科学知识具有真理性,但其绝对真理的权威性受到质疑,科学知识只是对现实世界的一种可能更正确的解释。因此,教师不能把预先确定的东西强塞给学生,不能把教师对知识正确性的强调作为学生必须接受它的理由,不能用权威来压服学生。学生的学习不仅是对新知识的理解,而且是以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分析、检验和批评的过程。另外,知识的应用也应因具体情景的差异而灵活掌握。因此,学习知识不能满足于教条式的掌握,而要不断反思深化,学以致用。

(2)建构主义学习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建构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哲学。它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主动建构内部心理表征的过程,而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学习者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事物的理解,因此,对于同一事物,不同的人从不用的角度思考会得到不同的理解,不存在唯一标准的理解,但可以通过学习者的合作使理解变得更加丰富和全面。

受建构主义积极学习观的影响,新课程改革大力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积极的、建构性的、累积性的、目标指引性的、诊断性的与反思性的学习,提倡建立一种开放的、协作的、会话的、充满意义理解和建构的学习环境。这对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灌输式学习是极大的挑战。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学习更符合学习本质,有利于促进学习者整体、可持续的发展。

(3)建构主义主体观及其对新课改的积极意义

对于学习的主体,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并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学习者都要在原有的经验系统基础上对新的知识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知识是学习者在新旧经验间反复地、双向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构起来的。

基于对建构主义主体观的理解,新课改强调教学不能无视学生的原有经验,而要把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生在原有的经验中“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与转换。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想法,尊重学生的理解,洞察学生的思想由来,积极引导学生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鼓励具有不同知识背景的学生针对共同的、具体的问题进行探讨、交流和相互质疑,在交流互动中撞击出智慧的火花,从而不断开拓视野,丰富经验。

3.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自身的缺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一反传统的学习理念,给中国教育界送来一阵清风,给我国教育改革实践注入了新的血液和活力,但同时它也不可避免地具有自身的不足与缺陷。

(1)评价标准的模糊性

评价意味着根据某些标准对一个人或他的业绩所进行的一种鉴定或价值判断。如果学习是知识建构的过程,知识并非是对客观现实的准确表述,具有不同经验背景的学生以自己特有的方法去建构对知识的理解,那么也就不存在最适宜的目标。因此评价标准模糊甚至丧失,可能导致学生最终无法建构出清晰的意义,教学也只能流于形式。

(2)建构过程的耗时性

建构主义一再强调知识只能基于学习者自己主动建构,批判传统课堂中的“传递―接受”式教学,但并非任何知识都需要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人生短暂,知识无穷,为保证学习的时效性和经济性,也没有必要事事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这是不现实的。间接学习和直接学习都有着各自的优势,过分强调其中的一个,都会有失偏颇。

(3)对主体能力估计的理想化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的地位给予了肯定和尊重。学生个人的知识建构和对现实世界的解释应受到认真对待和尊重。然而,对学生主体性的过分强调,对主体能力的过高估计,也引发了一些问题。例如,开展建构主义学习,首先,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发散性思维与操纵控制信息的能力,而这些能力并非学生先天就有的。其次,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自控能力和独立性,而这正是自我意识水平尚低的低年级学生所不具备的。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如果教师的地位和作用没能受到恰当的重视,复杂的知识和技能的获得,仅凭学生自己的建构是很难实现的。

三、反思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影响我国当前教育改革实践的重要学习理论,然而它并非一个完美无缺的体系。因此,建构主义在新课改中的应用需要我们用辩证的眼光来分析和评价。当前的新课改要科学地、理性地研究和运用建构主义,而不能仅仅停留在学术炒作和赶时髦上。我们无法避免对外国教育理论“自我理解”的成分,但一定要从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对建构主义多一分理性思考,少一分盲目追捧。

参考文献

[1]莫雷.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彭泽平.新课程改革要处理好五个关系[J].江西教育科研,2006(6).

[4]潘新民.反思“当代西方新理论”[J].教育科学研究,2006(10).

[5]王华容.现代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热点冷观[J].教育科学研究,2005(22).

[6]张守波,朱成科.文化的“误读”还是无知的歪曲:科学教育中的建构主义[J].外国教育研究,2004(6).

[7]杨兰,王建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困难与反思[J].今日教育,2006(3).

[8]崔景贵.建构主义教育观述评[J].当代教育科学,2003(1).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3

如果问一位老师,在他今天或整个学期所要上的这门课程当中,在课堂上要教些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要那样教?也许他会很惊讶,因为在他看来答案太简单、太明显了,哪个老师不是照着课本的内容和顺序讲课呢,无非是在课堂上多举例和学生多做练习,以便让学生能顺利应付各项考试。有些老师或许会说,因为班上学生普遍来说成绩不是很好,因此他们会从课本中挑出一些重点,自己加以整理;另外再补充一些说明和练习题,把这些要点和例题都写在黑板上,好让学生抄下来,以便课后复习和日后准备考试之用。还有一些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说其实他们在上课之前并没有明确规划好教些什么以及用什么方式教,不过课堂上却能随机应变,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的方式不但让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印象深刻。至于为什么这样教?他们认为学习应该是一个愉快和充实的过程,不过学生的注意力只能维持小段时间,因此要适时穿插一些生活上的实例,或有趣的故事。从上可以看出,不同的教师因自己的经验、想法、和关心的事项不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也会不同,但到底影响教师课堂教学的因素是什么呢?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怎样做才是积极的好老师呢?本文拟从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来探讨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

二、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

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学习理论是从行为主义(Behaviorism)发展至认知主义(Cognitivism)后的进一步发展,它不仅更加深入地探讨了课堂学习的本质、过程,而且以现代者的眼光透视了课堂学习的策略、形式、环境、对象等,从多角度发展和丰富了课堂学习理论。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通过强化而建立刺激(Stimulation)与反应(Reaction)的联结,学生接受教学所传递的客观世界的知识,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便达到了学习的目标;认知主义虽然强调学习者内部的过程,但认为学习是将外界客观事物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建构主义者提出学习不是被动地接受已定知识,而是学习者主动在内部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不同的建构主义者从各自的角度论述了课堂学习,从而使建构主义课堂学习理论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但从总体上我们可以归纳出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1.课堂学习的实质是学习者的主动建构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不是老师向学生传递知识、信息,学习者被动地吸收的过程,而是学习者自己主动地建构知识意义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不可能由他人代替的,每个学习者都是在其原有的知识经验和信念的基础上,对新的知识和信息主动地进行选择性的加工,从而建构起自己对知识意义的理解,而原有的知识经验又会因新信息的进入发生调整和改变。因此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简单地从外部搬到自己的记忆中进行直接的翻版,而是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进行自我理解,建立内在心理表征(mentalrepresentation)的过程。

2.课堂学习的课本知识并不是唯一的正确答案,学生的学习是在自我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检验和调整的过程

建构主义向传统的学习理论提出了挑战,认为课本知识仅仅是一种关于各种现象比较可靠的假设,是对现实的一种更可能正确的解释,而并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这些课本知识在进入学生的经验系统被接受之前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通过学习者在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双向相互作用后,才能建构起它的意义。所以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时不是像镜子那样去“反映”呈现,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对这些假设作出自己的检验和调整。

建构主义者认为,在课堂中学生并不是一块白板,他们的学习往往是以自己的知识、经验、信息为背景来分析当前知识的合理性,而不是简单地死记和模仿。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要强迫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知识给学生,也不能把所教的知识作为预先确定了的东西让学生无条件地接纳,而应该引导并指导学生如何在自己原有经验基础上,通过新旧知识相互作用建构知识的含义。

3.课堂学习要具有情境性(situation)

建构主义者批判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去情境化”的做法,他们认为学校课堂教学常常在人工环境而并非自然环境中教学生那些从实际中抽象出来的一般性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常常被学生遗忘或只保留在他们头脑的内部,一旦走出课堂到实际生活便很难回忆出来并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去。因此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保持和使用他们学到的知识,就必须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学习或者在具体情境中进行活动性的学习,从而促进知与行的结合。

情境性学习要求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的任务要具有挑战性、真实性,并且任务的难度要稍微超出学生现有的能力范围,让学生面对一个要求真实的、认知复杂的情境,使之与学生的能力形成一种积极的不相匹配的状态,即认知冲突。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内部动机,使学生产生自主学习的愿望,主动地进行知识意义的建构。

4.课堂学习需要在合作(cooperative)中进行

建构主义认为,事物的意义源于建构。而学生又往往以自己的方式建构事物的意义,每个学生理解事物的角度是不同的,这种客观差异性本身就构成了丰富的资源。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与其他同学讨论、争辩、互助等形式的合作学习,超越了自己的认识,更加全面深刻地理解了所学的知识。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认识到那些与自己不同的理解,检验与自己不同的观点,从而改组自己的认知结构,对自身的知识进行重新建构。课堂上学生在交互合作学习中不断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再认识,对各种观念加以组织和改组,这种学习方式不仅逐渐提高了学生的建构能力,而且有利于以后的学习和发展。这种合作学习不仅包括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涉及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成为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促进者,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信息和支持。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强调学习者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只有通过学习者积极参与才能达到他们自己确定的目标。教师只起辅导、引导、支撑、激励的作用,但不能代替学习者学习,也无法将任何目标强加于学习者。荷兰尼密根大学(Universityofnijmegen)对不同学习观进行验证,实验的结果能证明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的重要性。该实验的理论假设是:学习者对学习持有不同的观点,如再现学习观、建构主义学习观和应用学习观,不同的学习观分别对应于不同的学习风格与策略,如表面学习、深入学习和具体学习。由此则相应地产生了不同的学习结果:回忆类问题、顿悟类问题和问题解决类问题。

然而实验结果了这一假设,实验证明不同的学习观、学习风格与策略、学习结果之间并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学习者在三种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最佳业绩,再现型学习者则相反,在学习结果上表现出最差。而且实验还表明,从小适应了再现学习的学生要重新确立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十分困难的,他们往往害怕建构性的学习,不相信自己有能力抛开熟记的程序独立思考问题,他们总是试图将学习纳入再现的轨道,并千方百计地试图回避要求建构学习能力的情境。并且他们还错误地认为,考试所要求的就是极端的再现能力,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常常缺乏应用原有知识、控制和检查自己建构性学习过程的能力。因此这一实验结果证明只有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才最符合学习的本质,最有利于开发人的潜力,也能促进人的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三、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instructionDesign)是指通过目标分析而设计出一定的教学程序和方法以保证特定目标的实现。教学设计是在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指导下进行的,也是一定的教学理论或思想的集中体现。它包括观念(ideas)、计划(plans)以及为开发真正的教学必须和能够遵守的规则(rules),即推进学习和达到教学开始前预计的学习结果的说明和任务的分配。教学设计安排专家(教师)和新手(学生)之间为学习而进行的交流,交流的内容和讯息主要是关于经验的与正规科学的或有时是人文科学(arts)的学科的信息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交流的特征(features)和有关群体所持有的规范(norms)与价值(values)的讯息只有在相关时才被讨论。而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个子系统,一般认为,课堂教学设计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开始之前,根据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与主张,依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通过对课堂教学过程中各主要要素(内容、学生等)的系统分析,确定合适的教学起点,创造一种教学活动模式,并形成有序的流程(反馈),以指导课堂教学工作的有效实施。建构主义的兴起是教育心理学的一场革命,对传统教学思想提出了严重的挑战,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对传统课堂教学设计提出了质疑,这为构建现代课堂教学设计作了有益的探索。

1.传统课堂教学设计存在的弊端

第一,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是以“书本知识为本位”。忽视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合作以及情感的交流。从而使学生只能获得僵化的、死板的知识,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情感性和发展性。第二,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教师的教为本位”。教师在课堂上处于支配地位,控制着学生的学习和整个课堂教学的进程。学生的学只能围绕教师的教而转,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观众”,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第三,传统的课堂教学设计以“静态的教案为本位”,学生只能被动地适应并接受。从而使教师对教材、教案的认知过程代替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认知过程,丧失了学生课堂学习的能动性和创造性,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

2.建构主义课堂学习观指导下的课堂教学设计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课堂教学;理论

中图分类号:G64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108-02

“刺激-反应-强化”的教学过程是我国当前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起源于行为主义的学习强化理论。这种理论导致我国小学课堂教学的特点是教学模式单一、教学方法单一、主体单一、对学生的考核方式单一等特点,造成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存在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限制;学生直接操作机会少;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不易发挥创造性;无法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不能采用更多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等局限性,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较大的阻碍。基于此,笔者认为用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导我国小学课堂教学,可以带来更好的效果。

一、建构主义学习之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经由多位科学家、心理学家的深入研究逐渐形成现在的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获取知识的过程,学习是发生在一定的情境下并借助他人的帮助而实现的对事物的性质、规律、事物间的联系等的意义建构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过程是由四大要素构成,即“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可从知识观、学习观、学生观三方面着手。①知识观。该观点认为知识是随着人类的进步而不断进步的,它只是对现实的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更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而且知识不是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的实体,个体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立起自己的理解,不同的学习者对这些知识会有不同的理解。②学习观。该理论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而不是教师将知识传递给学生的过程,学生是知识的主动建构者。③学生观。该观点认为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已经形成了丰富的经验,对于有些问题,他们依靠自己的经验,已经形成了某种解释,教师在教学时要重视这些经验,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进行教学。

二、建构主义学习观对当前我国课堂教学的启示

建构主义学习观是建立在对传统学习观批判基础上形成的,为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在教师的实际教学中,可有意识地吸取,加以合理利用。

1.以学生为主体,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一直以来,我国教育界所提倡的素质教育极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然而现实中我国学校仍有许多教师以自己为核心,让学生围着自己转,出现了本末倒置现象。对于如何改变这一教育理念,提高我国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这一问题,建构主义学习观给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指导。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个体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学习是主动的,所以学生不是被动的刺激的接受者,学生要以自己所特有的形式进行学习。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收集资料,学生要由被动接受灌输知识的角色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2.注重合作方式的学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是素质教育的一项基本内容,也是信息时代对人的一种要求。讨论课作为一种课型,根据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及活动的特点,可以分为师生互动型、生生互动型、生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社会互动型、师生网络互动型等。在课堂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始终处在主体地位。在学习活动中,教师是指导者和帮助者,应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识水平、能力、个性特征、性别、年龄等特点,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进行协作学习。协作学习以小组讨论、协商的形式开展学习活动,旨在通过学习群体的智慧,完善和深化学习个体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小组同学要进行讨论、沟通并达成统一的认识。此时,教师要注意启发、诱导,把活动的主题引向深入,从而提示问题的本质、规律。

3.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建构主义者强调学习的情境性,强调把所学的知识与一定的真实性任务情境挂起钩来,提倡在教学中使用真实性任务,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合作来解决情境性问题,以此建构起能灵活迁移应用的知识经验。为学生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使学生把学习情境与现实情况一致或大概相同的情况联系起来,通过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与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选取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关的学习情境,明晰问题并给予适当的启发,让学生通过交流、讨论等方式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取得相关信息、查阅资料的能力,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4.重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整个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教师顺利开展课堂教学,确保教学质量与较好教学效果的重要保证,同时也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与创新精神的保障。教学设计要设计多种情境,使学生在不同的情境下形成对事物的深刻认识与理解。

5.明确教育工作者工作的立足点。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建构作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教师在课前应做好:首先要理解教材的内在精神和价值理念;其次要把静止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知识;再次,充分了解所在班级学生的个性特点、生活经验、知识基础,选择最适合学生理解的方式;最后,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组织与引导。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的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给我们的最大启示是,确立新的课堂教学观、重视学生的主题地位,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注重学生的合作学习,切实实现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大均.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皮亚杰.发生认识论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1.

[3]张世忠.建构教学:理论与应用[m].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2000.

[4]赵蒙成.建构主义教学的条件[J].高等教育研究,2002,(5).

[5]胡斌武,吴杰.建构主义教学论述评[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6]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438.

[7]吴春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理性反思[J].河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9,(1).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5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高职英语;教学设计

0引言

在高等职业教育蓬勃迅速发展的今天,高等职业人才受到了国家和社会以及企业的重点和广泛关注,高职人才的英语综合能力和应用能力也备受社会和企事业单位的重视,从国家对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就可以看出,通过正确和科学评价的方法手段所获得积极有效的反馈信息是改革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重要措施;通过注重英语学习的“实用性为主,够用性为度”原则,强化英语听力和口语技能,充分体现高职高专英语学习的实用性。因此,将建构主义理论引入高职英语教学中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并且是非常紧迫的。建构主义也被称作结构主义,是认知理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后的更进一步发展,是与素质教育相互吻合的西方教育心理学的最新最重要的教学理论观点,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极有影响力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1]。建构主义理论关注以原有的知识经验、心理结构和信念建构的知识,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和社会性,对各学科学习和教学方法提出了很多新的有效观点。

1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分析

1.1学生间的知识水平差异

高职高专院校招收的学生大部分是没有被普通高等院校录取的学生,所以这些学生的录取分数要比本科院校学生的录取分数低很多,大部分学生的弱项更是在英语方面,存在英语基础不扎实、阅读能力不强、词汇量小、听力及口语薄弱、西方文化缺失等严重问题。

1.2课堂上以教师为主体,忽视学生的主动性

本人所在的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师都非常认真地备课、积极讨论英语教学方法,然而经过教师长期的观察发现,英语教师讨论的只是自己的课堂教学,更多忽视了学生的课堂参与行为。教师仍然只关注自己的教,而不是学生的学。因此教师们经常困惑为什么学生上课表现沉闷不积极,学习热情低下和效率不高等问题。

1.3学生的建构性学习被忽视

在高职高专的英语课堂上教师主要按照传统的方法教学,把英语学习只看作是知识从外到内的输入,而学生的任务就是配合教师的教学行动。仅仅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建构性学习,实际上只是学生按照教师的教学设计,执行教师规定的课堂步骤,探讨教师提出的问题,最后得出教师想要的结论[2],这种流于形式主义的英语教学是不能真正引发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

1.4课堂教学中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缺乏和西方文化的缺失

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基本要求中明确提出了重点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因此高职英语教育应把培养英语实际交际能力作为主要目标,同时把西方语言文化学习也充分纳入到课堂的教学活动中来[3]。当前社会就业竞争日渐激烈,高职学生的就业问题也很不乐观,很多毕业生最后想要进入外资企业或中外合资企业工作,英语应用能力和对西方人文和传统文化的了解也就成了高职学生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是在目前的英语教学策略和方案上,英语应用能力的培养和英语国家传统文化的讲授是大量缺失的。

2建构主义理论应用在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

2012年教育部颁布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提出了学生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是英语课程学习的总体目标[4]。要求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应该突破记忆的被动学习,主动去探索和认知,促使英语综合语言能力的形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应以人为本、以能力培养为目标,教师在英语课堂中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出来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主动建构知识,这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所强调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地建构新知识的观点是非常一致的。英语学习是一个在具体的环境中进行的实践和探索,这种探索和发现同时也丰富和发展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3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方案与步骤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在英语教学中应充分运用建构主义教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教师的角色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信息技术,与其他有效的教学方式相结合,激活英语课堂教学,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3.1教学目标的设定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整个英语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学生对知识的意义建构[5]。教学设计者通常应该从如何创设有利于学生意义建构的情境开始,使整个英语教学的设计过程围绕着“意义建构”这个中心展开,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充分体现出学生的创新精神,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3.2英语教学情境的创设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创造设立与教学主题相关的并且尽可能真实的情境,通过积极的场景“同化”与“顺应”所教授的教学主题,达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6]。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应有意识地把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生活中去,注重英语文化背景知识的学习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提高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扩大学生的语言知识面。创设英语教学情境的常用方法有借助实物、图像,利用漫画、视频资料和学生的语言活动等,这些教学方法通常都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3.3形成性评价的应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要强调学习者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通过探索式学习,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形成性评价在此基础上,以学习者和学生为中心,以信息反馈为手段,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认知,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切入点和兴趣点,从而进行更为有效的学习,在最大程度上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建构主义理论同时还强调了教师和学生必须通过真实有效的教学活动来获得反馈信息,改善教学质量,帮助学生学习英语文化知识。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形成性评价包含了学生的情感、学习策略和学习态度等主观个人因素作为评价数据,需要运用定性的评价方法。因此,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形成性评价必须是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

4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反思

4.1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课堂教学的优势

4.1.1围绕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教师选择教学主题和内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讨论、交流与合作,教师给予适当的学习指导[7]。这样做一方面有助于改变学生思考问题的模式和方法,能够引导学生科学地应用理论知识学习语言;另一方面,有助于推动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改革。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高职高专英语的教学模式逐步实现了从“以教师为中心”发展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形态,形成了从班级教学模式发展到学生个性化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

4.1.2注重教学情境的创设

以图、文、声、像、影相结合和交互性为基本特点的多媒体信息技术是创立真实情境非常有效的工具,它可以在课堂上模拟现实景象、生动的场景,使学生获得与现实世界较为接近的学习体验和情感体验,促进学习与现实环境的融合。

4.1.3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建构主义理论下的英语课堂教学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用不同的教学评价方式。对每个阶段英语教学的结果、学生英语学习的进展情况和存在的问题采用形成性评价,因为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评价可以灵活调整和改善英语的教学活动,所以这对于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来说是非常有价值的。

4.2建构主义理论下英语课堂教学的局限性

4.2.1过分注重情境的创设

建构主义理论观反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采用抽象的教学方法,却盲目追求真实情境的创设和亲身体验,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使用探索发现法建构语言知识的意义,这样教师很容易造成过分重视非理性学习,轻视理性学习的现象。

4.2.2不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

建构主义理论虽然强调语言知识结构的重要性和对知识的意义建构,但并不是所有的语言知识都能够通过情景的创设而实现意义建构的。如果过多强调建构主义的情境学习法就很容易造成学生对新建构知识的不理解,因此,要客观辨证地分析建构主义英语教学法的优势与劣势,并同其它教学理论相结合,共同指导我们的英语教学实践,这样才能保证英语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4.2.3教育资源不均衡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提升及信息技术的大力普及,许多学校的硬件条件与环境在不断改善,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也在不断推广和应用,但还是有很多经济落后地区的学校在硬件方面的配置和建设不够完善,这必然会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效果。

4.2.4师生间的情感作用被忽视

在现代多媒体计算机的教学中,往往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被计算机所取代,目光交流越来越少,教师对着计算机讲授,因而并不知道学生对所讲知识的理解能达到多少,这种教学环境显然不能有效地发挥师生间人与人的情感作用。所以,建构主义理论在现代化教学环境中的情感体验是有所局限的。

5结语

建构主义理论教学方法要求我们必须进行教学创新,这种创新能更好地适应新时代的学生生理、心理、智力等多样化发展的趋势和要求,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应用能力有着深刻的指导作用和重要价值。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教学理论,而应采取重建和创新的教学理论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如果我们用辨证主义的观点看,建构主义理论下的高职英语教学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个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活动的规范性等都有待于我们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深入、全面和系统的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2]何克抗.建构主义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与教学设计[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黄先敏.高职英语教学策略及教学法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8,(2):59-61

[4]李吉林.情境课程的操作与案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5]王德华.网络环境下的教与学[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03.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6

关键词:市场营销学;建构主义;教学设计

《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学科,它是市场营销专业的核心课程,是经济管理类、工商管理类、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专业课。随着我国企业营销实践的日渐深入和营销学教育的快速发展,其它类专业的学生也可选修这门课程。至上世纪90年代,《市场营销学》已在国内大学普遍开设,为我国培养了大批优秀的营销人才。然而,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传统的营销人才培养模式已与社会需要渐渐脱节。因此,改变市场营销学课程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成为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的理论

(一)学习迁移理论简述

学习迁移理论是现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之一,至今已有300多年的研究历史。从早期的官能-形式训练说、共同要素学说等到后来的认知结构迁移理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等,发展至今,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学习迁移理论已经达数十种之多。其中,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的提出,为高校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二)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概述

建构主义最早源于瑞士心理学家的皮亚杰的儿童认知结构发展理论体系,强调知识不是被动接受的,是人在与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中,从人心灵内部建立起来的。知识不是对现实准确的、客观的既定反应,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在具体的问题中,人们会针对具体的情境对知识进行重新加工和再创造,个人由于其经验背景是特定的,由此构建出的知识也不会相同。正是如此,建构主义理论将知识的内涵、逻辑外延(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和心理外延(主观上的应用范围)做了进一步的区分。知识的内涵决定它的潜在的逻辑应用范围,对于一个学习者来说,知识的潜在应用范围只有一部分是可能被实现的,这就是学习者主观上的应用范围。据此,维果斯基等心理学家将建构主义具体拓展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该学习迁移观认为,教育活动应该以学生为中心,学习模式应该更着重于学习者的自身架构和知识的组织,强调学习环境的创建,即情境创建、协作学习环境、意义建构和会话交流环境的设计与实施。此后,国内外高等学校开始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引入构建主义学习理论,使得构建主义学期迁移理论成为当前众多高校深化教学改革的一种指导思想。

二、基于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理念的转变

目前本科院校《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最主要的问题体现在:“教”与“学”,“学”与“用”脱节。虽然很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已经意识到该问题,并且也提出了多媒体情景教学、案例教学、互动分析、改革课程考评体系等多种改革思路,但是学生学习效果没有显著提升。究其根本原因不难发现,教师根据自己对课程的理解而展开教学设计,忽略了社会和学生的真实需求,学生始终被视为学习的被动接受者。并且所授营销理论与中国实践严重脱节,虽然采用了大量的案例分析,实施过程中,学生会觉得生动有趣,但当开始面向社会真正就业时,又会发现之前学习的营销理论实用性低、指导性差。

结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深入分析这些矛盾发现,现有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中忽略了学习行为发生的主体――学生,没有意识到学习迁移的过程实际上是知识在学生个体心灵内的整合与构建;忽略了知识的内涵必须和外延紧密联系,知识的学习过程实质上就是从一个非常具体变化到非常抽象的过程;忽略了知识的外延(尤其是主观应用范围)总是和一定的使用情境联系在一起的,学习者一定要与环境互动,通过指向客体环境的活动来促进知识的应用。所以,在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的指导下,针对《市场营销学》课程应用性强的特点,在课程教学设计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观念,将教师定位成教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将教材视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将多媒体视为创造情境、促进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的认知工具。突破过于以课堂为主要载体的狭义教学模式,结合社会对营销人才的实际需要,将教学衍生到课外。最终形成以课堂学习为中心,以课外学习为延伸,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结合的立体化教学体系,实现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有机结合。

三、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指导下的《市场营销学》课程教学具体设计

(一)加强对学生的研究与监控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教学的核心,同样还是知识的应用者,所以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及知识水平、专业认同度以及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使课程内容的设计的针对性更强。《市场营销学》是营销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生通过该门课开始认识营销、了解营销的基础理论,为后续专业必修课程的学习奠定知识基础。课程授课前,教师可通过访谈或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建立学生学习背景信息库,明确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学习基础,选取一些学生喜欢并且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去设计课堂教学,避免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理论知识,重视将知识内化成学生自身能力与素质的过程实施,正确引导学生对营销的兴趣,从而为后续专业必修课的学习做好铺垫。例如,如了解大部分学生希望从事药品销售工作,但又缺少实践操作,则在课程授课内容方面,可将营销的分销渠道、促销技巧、品牌经营等基础理论与药品营销联合起来,有针对性列举药品销售实例。

(二)创建仿真情境,实施体验式教学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对知识的获取不是直接通过教师的讲授得到,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借助他人的帮助,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的。市场营销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对市场营销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握,而且还需要学生能够基于理论分析市场信息、联系企业营销实践活动,撰写企业营销管理的文本(如,市场营销调研报告、目标市场分析报告、营销项目策划书、广告策划书、销售业绩报告等)。但是仅仅靠课堂教学很难切实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技能,因此教师要提供类似于企业市场运作的真实教学情境,组织基于真实生活情境的教学活动,使课堂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灵活运用知识,有效地对所学知识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扩大自我学习的空间。当部分学习内容难以在教学过程中复制情境或者再现时,让学生借助想象来描述未来可能的学习情境是什么样子,可以对未来各种潜在的学习情境,以及用来处理不同情境的心之策略发表自己的观念等方法,进而促进学习迁移的发生。例如:在讲授市场调查与预测的内容时,可以先通过一份详细的市场调查报告为例,讲解基础理论及操作技巧,然后选取一些可行的调查主题,让学生依据模板去实践。引导学生对其调查工作进行总结分析,并对学生实践结果即市场调查报告做出详细分析点评,让学生归纳出市场调查中需注意的问题和执行技巧,以及调查报告编写的流程等,教师给予适当的补充,并可以强调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在后续《市场调查与预测》的课程中将全面系统地讲授,实现课程体系的融会贯通。

(三)科学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局限

1.角色扮演,创造基于任务的真实教学情境

由于营销专业学生毕业多去企业就职,在教学情境构建时,以企业的营销部门、市场部门、客户服务部门为模板进行模拟。在讲授不同的课程内容时,将小组学生按照不同部门的职位要求,扮演企业的销售员、策划人员、市场调查人员、客户服务接待人员等,通过创造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职业需求的角度去主动学习知识,运用知识。此外,鼓励学生参加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大学生电子商务大赛、全国高校市场营销大赛,或根据自己喜好设置网店、策划营销主题活动等,将课程教学延伸到课外,结合学生兴趣及社会需求,构建自主学习的时间和情境,自觉进行认知训练,强化认知技能和策略。

2.模拟项目实施,实现任务导向的教学情境

在做好角色划分后,教师就可通过创造模拟项目来进行教学活动,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学生会产生寻求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自觉展开学习。例如,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这章的内容讲授式,教师在介绍基本理论后,将班级成员划分成若干市场调研小组,分配模拟角色,按照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的要求,要求学生去分析市场、发掘市场机会,从而寻找适合创新项目,并最终选择适合自己项目的目标市场。具体的工作执行及分析就完全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的时间来操作。引导学生借助多媒体来阐述项目机理,让学生自主归纳在其操作中是如何进行市场细分、如何评价细分市场,又是如何结合自身项目的特点进行市场定位的。教师则结合理论给予适当的补充、点评。

3.协作学习,构建团队同进的合作情境

无论是角色扮演还是模拟项目,最终还是需要小组成员的合作执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针对同一学习内容彼此交互合作,合理分配工作任务,共同推动项目的完成。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又能提升学生组织能力、沟通社交能力、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等营销岗位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四)设计合理的教学效果评估方式

教学效果的评定能检测教学是否有效。配合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情境教学理念,就必须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全面化的考核体系。将评价的主体从教师拓展到学生。评价的内容涉及到:基础理论、营销项目实战、团队写作能力、案例分析水平及操作技能等多个项目,综合评价学生的理论掌握程度及职业能力提升状况。具体可以由四大部分组成:①课堂案例分析及项目执行的表现评价。②学生课外参与的营销主题活动及相关竞赛的次数及成果。③基础营销理论的卷面测评。④小组成员基于平时项目操作实际相互评价。对该门课程的学生学习效果,实现定量与定性、书面与口头、课内和课外的全方位体力考评体系。同时,也论证课程全新授课方式的可行性与不足,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完善。

在具体实施中,由于教师授课风格的差异,学生专业的不同,借鉴建构主义学习迁移理论对《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具体教学细节的设计还需要根据实际做详细的规划和调整。当然也会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但是相信随着经验的不断积累,这种全新的教学方法对于提升学生学习课程的主动性及知识的实践能力确实会产生显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儒德.论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4).

[2]文福荣,肖少北.建构主义学习迁移观及其对教学的启示[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1).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7

论文摘要: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备受瞩目,简要梳理了建构主义发展的历程以及其在世界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教育改革中的影响。认为建构主义在当前我国新课改中具有积极意义,同时在新课程改革的实践应用中也存在缺陷。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我国当前新课程改革中备受瞩目。本文尝试对教育教学中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进行梳理,并从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两方面论述建构主义思想对我国新课改的影响。

一、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其理论渊源可以上溯至行为主义的学习论,后又 继承了认知心理学如瑞士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若干思想,以及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理论”思想,还有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总的来说,从行为主义学习论到建构主义学习论的演变过程,是一个由强调学习的客观主义到强调学习的主观主义的演变过程。

(一)行为主义学习论

行为主义的基本观点是:了解人类行为的关键是对行为外部事件的考察;外部环境是决定人类行为的最重要因素;对人们行动结果的强化会进一步影响后继的行为,学习就是通过强化建立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教育者的目标在于传递客观知识,学习者的目标是在这种传递过程中达到教育者所确定的目标,得到与教育者完全相同的理解。行为主义揭示人类学习的经典公式是:S(刺激)一R(反应),强调“经验乃知识的惟~源泉”,明确提出教育与环境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显然是一种客观主义的学习观。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缺陷是忽视教育传递过程中学生的主观理解及心理活动过程。这种缺陷受到后来的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研究者们的批判。

(二)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

皮亚杰关于儿童知识的自我建构思想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直接基础。和行为主义者强调外部环境、刺激等客观因素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不同,认知主义者皮亚杰(piaget)从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观点来研究儿童的认知发展,他强调个体的内部认知结构。他认为,儿童是在与周围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步建构起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从而使自身认知结构得到发展。儿童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涉及两个基本过程:“同化”与“顺应”。同化是指把外部环境中的有关信息吸收进来并结合到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也称“图式”)中:顺应是指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而原来认知结构无法同化新环境提供的信息时所引起的儿童认知结构发生重组与改造的过程,即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刺激的影响而发生改变的过程。根据皮亚杰的这种认知建构主义观点,教学的目标是在于帮助学习者习得事物及其特性,使外界客观事物(知识及其结构)内化为其内部的认知结构,学习是一种“自我建构”,在这个建构中,要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皮亚杰理论的缺陷在于没有解决好客体问题而过于强调生物性,忽视了人的社会历史性。

(三)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上,维果茨基进一步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皮亚杰自我建构理论不同,维果茨基强调认知过程中学习者所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的作用,特别强调“活动”和“社会交往”在人的高级心理机能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儿童的认知发展、人的心理机能的形成是通过社会作用不断建构的,即社会建构,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性相互作用内化的结果。这种互动通过教学、日常生活、游戏和劳动等来实现。在他看来,对于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应当从历史的观点,而不是抽象的观点,不是在社会环境之外,而是在同它们的作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中加以理解。同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对以后世界各国的教育理论发展影响极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运用这一理论作为儿童发展的指导,并通过支架的帮助使儿童达到其最高的发展水平,从而使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理念,引导、帮助儿童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最高的发展。

(四)布鲁纳学科结构论与发现学习法

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茨基“文化历史发展论”先后在美国的流行,对于建构主义思潮的广泛流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布鲁纳为首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对其进行改造与运用,进一步推动了建构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布鲁纳认为学科内容应是概念、命题、基本原理及其彼此的联系,认为每一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结构。好的学科知识结构使“学习者不仅可以简单地、明确地把握学习内容,而且可以发挥迁移力,对有关联的未知的事物迅速地作出预测。”布鲁纳认为学习学科知识的最终目的是“学习处于知识结构最上层的概念、规则,才会出现学习的迁移,才能够顺利解决问题”。为此,布鲁纳倡导发现的学习方法。发现学习同其他学习方法一样,主要目的是获得知识,并且是客观性、简约性、概括性、结构性的知识。因此学生去发现的答案是教师已知道的,学生不是去质疑或发明而是去发现教师希望他们去发现的东西。布鲁纳的认知一发现说思想为以后更激进的建构主义理论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总体上说来,布鲁纳仍然强调知识的客观性,强调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结合,教学的目标在于帮助学习者通过一定的信息加工方式把外部客观事物及其特征内化为其内在的认知结构。

(五)建构主义理论的发展

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多媒体和网络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的理想认知工具因而有了可能性和现实性。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西方愈来愈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并在世界范围内日益扩大其影响。建构主义理论在发展演化的过程中又进一步形成了激进建构主义等新的流派。激进建构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冯·格拉塞斯费尔德(Von.Glasesfeld)、格登(Gerdern)等。激进建构主义是一种关于知识的理论,更确切地说是一种关于经验知识的理论,它更多地是从认识方面与传统的客观主义相决裂。他们认为,世界是客观的,但是对于世界的理解却是个体的。相对于认知主义的观点——学习是全体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形成对某一事物的共同看法,建构主义则强调学习是每个学生从自己的角度出发、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来构建、解释现实,教师只在其中起着辅助的作用。

由于个体经验的不同,因而个体对于外部世界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他们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新的建构主义流派更进一步提出了许多教学方法,诸如源于维果茨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支架式教学:建立在有感染力的真实事件或真实问题的基础上的抛锚式教学:学习者可以随意通过不同途径、不同方式进入同样教学内容的学习,从而获得对同一事物或同一问题的多方面的认识与理解的随机进入教学等等。建构主义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情境”、协作学习对意义的建构作用;强调利用各种资源来支持“学”而非支持“教”;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而非教学目标。…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发展至此,已经从行为主义的客观主义学习论到认知主义的相对客观论演变为以主观主义为中心的学习论。

二、建构主义对教育改革的影响

澳大利亚科学教育学者马修斯(m.matthews)指出,建构主义是当代科学与数学教育中的一种主要影响,这种影响从近年来国际上出版的大量有关建构主义的著述中可见一斑,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的是1996年美国出版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美国有史以来第一个全国科学教育的纲领性文件,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其指导思想的。除美国外,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课程与教学改革、科学教学评价改革以及相应的教师教育改革在许多国家也都正在展开。例如在德国,基尔大学科学教育研究所杜特(R.Duit)博士倡导用建构主义理论改革科学教育:在新西兰,2o世纪9o年代中小学科学课程即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编写的:在英国,利兹大学的科学教育研究中心多年来一直把建构主义理论用于科学教学改革中。

在我国新课程改革中流行的建构主义理论多为源于维果茨基理论的社会建构主义。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之所以在我国教育界备受关注,关键在于其理论构想非常有助于我国教育界解决困扰当前教育的核心性问题。众所周知,我国教育从小学到中学普遍存在“应试教育”,即普遍存在围绕考试、分数、升学进行教学的倾向和弊端。在教学中,将教学目标放在知识的传授上,甚至将考试目标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基本以讲授法为主,以大量的练习达到对知识的巩固与理解。教学的评价方式更为简单,以分数高低论学生优劣,以升学率作为衡量教师和学校水平的唯一标准。其结果造成了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教学更多的是训练学生的记忆力,而非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更谈不上培养其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面对当今全球发展趋势和我国对人才的需求,这样的教育已难以承担现代教育的重任。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产生则有助于改变这一切,其独特的学习理论让教育界耳目一新,开阔了研究者的思路,也从理论上有助于解决我国传统教育中的某些制约教育发展的问题。从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到冯·格拉塞斯费尔德的激进建构主义理论、杰根的社会建构理论等等,他们共同的思想都是将学习置于学生原有经验的基础之上,并遵循其认识规律来进行。pi(’建构主义者重视学习活动中学生的主体性作用,重视学生面对具体情境进行意义的建构,这相对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是一种进步所以,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观对我们当今的教学改革来说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三、建构主义在新课改实践应用中的缺陷

任何理论都有其不完善的一面,建构主义学习论也是如此。行为主义客观学习论强调在教学中重视知识的确定性和普遍性,这在学习的初级阶段是必要的,但它往往易使学生获得教条式的知识。皮亚杰、维果茨基和布鲁纳重视因知识问相互联系而形成的认知结构的作用以及经验的建构,看到了学习中具体性的方面,但是不够深入。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强调个人经验基础上的意义建构,侧重于探索如何使学生的认识由抽象走向具体,更适合于学生学习的后续高级阶段。但是,由于建构主义理论从行为主义的客观学习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否定任何形式的抽象和概括,这助长了知识的相对主义,同样也会在教育实践中带来一系列的问题。

(一)强调直接经验而忽视间接经验的系统学习,易导致整体教育质量的滑坡在教育研究领域,建构主义十分流行,正愈来愈多地被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和探索能力的研究。但是在实践领域,有经验的教师常常对建构主义者抱着批判的态度。建构主义实际上特别强调学生的个别、直接的经验,是否任何知识都需要经过学生的个别“意义建构”来获得呢?根据科学的教育心理理论,学生学习的基本特点之一就是以学习前人通过直接经验获得而积累下来的“间接经验”为主,直接经验的学习只是对间接经验学习的补充。如果过于强调直接经验,对于人类有限的生命来说,无疑是一种浪费。另外,从教育的立场上看,其结果和美国l9世纪末至2o世纪初进步主义教育运动所宣扬的思想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别。而那次的教育运动是极其令人失望的,它直接导致了美国教育质量的滑坡,迫使美国自上世纪5o年代后期以来自上至下进行了一系列旨在提高教育质量、改善教育现状的改革。

有学者明显地表明对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当前新课程改革应用中的担忧,指出过度强调学生的个人建构知识、情境学习而忽视教师在传授知识中的作用,显然不符合个人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的心理逻辑。对于我国的教育发展来说是有害的。“目前我国的教育改革中,‘自然主义’和‘形式教育’的思想占据了支配地位,‘儿童中心’和‘能力训练’成为指导许多教育教学改革模式的主要原则,其结果是:知识的掌握被弱化了。”[41。”“要认真对待和克服‘轻视知识’为特点的教育思潮。这一思潮流行时间很长,影响已相当深广,已在课程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有所反映,因此,对它认真进行探讨、辨析、澄清和克服,尽量减少一些消极因素对新课改的干扰,避免太多的损失,不致付出过高的代价,应该说是必要的、有意义的。141。∞

对于教学实践的改革,也有学者进行了大景的探索,张奠宙认为“建构主义是一门严肃的学问,如何用于数学教学,则要慎重研究。”l5l台湾小学数学教学推行建构教学法,已试验了五年,但无突出的进展。实际上,许多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是先记住会做,再逐步理解的。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离不开基本知识的记忆和学习的,一切都要建构显然是行不通的。至少基础知识的建构与思想意识的建构必须区别开来。

(二)强调学习者的意义建构.缺乏对教学效果的衡量标准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8

本文通过对目前农业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后,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依据中职学生自身心理和学习特点,探索了适合中职化学教学的建构教学模式。让中职生学习新知识时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充分利用自身对学习的内需来驱动学习,来建构属于自己的新知识体系。通过应用提高了化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

化学教学;建构主义;应用

化学是农业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基础课,是农学,现代园艺两个专项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学生学习遗传育种,植物病虫害防治,土壤肥料学等专业课程的理论基础,教学效果直接决定学生对后续专业课的学习。这就要求学生和教师共同努力,教学相长,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1对目前农业类中职学校化学课程教学实际情况的分析

1.1农学,现代园艺专业学生的学情

1.1.1农业,现代园艺专业学生化学学习基础薄弱

结果调查,笔者发现全国大多数农业中等职业学校里农学,现代园艺专业学生的生源85%来自农村中学。加之目前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困难,使得农学,现代园艺专业学生大多是初中的双差生,由于初中文化课基础薄弱,特点是对于化学课程的学习基础更是这样。生源问题从根本决定了我们所教授的学生化学学习基础薄弱。

1.1.2农业,现代园艺专业学生化学学习热情低

农村孩子由于初中化学课程实验条件的限制,老师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导致了农业专业,现代园艺专业的学生对化学课程学习热情不高。初中养成了从思想上对化学课程产生了畏难抵触情绪也直接影响了在中职学校化学专业课的学习。

1.2化学课程教授中教师教学理念的问题

由于化学学科的特点,依据教育部2009年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农业类中职化学课程理论性强,趣味性弱,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教法单一,只能以理论讲授为主,缺少了化学科学实验性和趣味性,极少运用先进的职业教育理论和更新教学方式。普遍采用黑板上理论讲授为主,学生低头听课的方法,课堂教学互动少,课堂气氛呆板;由于学校经费的限制,关键的化学实验演示缺失,部分实验课堂上能给学生示范,大多数的实验不开设,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差,进一步丧失了教学机会点。

1.3化学课本没有与时俱进

自2010年以来,随着农业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的减少,和教材市场化带来的不良作用,化学课本理论部分偏多,课程编写不够生动活泼,很难吸引现在的中职学生,没有积极采用“案例法”“理实一体化”等行之有效的趣味性、生活性编写方式。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概述

教育部2009年《中等职业学校化学教学大纲》颁布以来,农业类中职学校经过了2012年部级示范学校建设后,普遍掀起了新一轮的教学模式、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的改革和探索。近年来,新课程体系建设和改革首先要求教师要不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和研究,新的教学环境要求教师要积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老的教学行为。教师要把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从属地位解放出来,把他们从被动变为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建构主义的学习和教学理论恰好提供了这样的理论支持,建构主义的教学理论始终把信息认知的主体地位给了学习者,他们觉得学生获得的知识不是在课堂上从老师那里学来的,而是学生自己在特定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知识经验和教师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自己通过有意义的建构而来的。这一理论从根本上认为才课堂教学的主体是学生,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让他们自己获得更多的学习主动性和自发性,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建构主义理论对目前正在实施的新课程改革具有明显的积极意义,是适合指导目前中职化学教学的教学理论。

2.1概述建构主义理论的学习观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理论一直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生在学习的环境中四个要素或四种属性。这种学习观理论认为学生或者学习者获得知识的多少取决于其依据自身经验去建构有关知识意义的能力,而不是取决于其记忆和背诵教师讲授内容的能力。

2.2概述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

从建构主义理论学习观出发,我们就能概括出相适应的教学观也就是其教学模式表述为:“把学习者即学生作为中心,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作为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利用学习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这四个要素充分发挥学习者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意识,让学习者即学生最终达到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这样我们就能理解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是以学习者即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个学习环境要素,更加注重学习者即学生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意识,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的目的。在这种教学模式中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是学习者即学生;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是教师;教师传授的内容不再是教材所提供的知识,而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媒体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作学习和会话交流,它们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不再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手段和方法。

3建构主义理论在农业中职学校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经过对以上化学教学效果不理想的三方面主客观存在问题的分析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给我很大启发。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模式认为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的建构。一方面是学习者即学生对新信息意义的建构,与之相应的是又包含对原有学习过的知识和经验的改造和重组。这种模式就能够和皮亚杰倡导的通过同化与顺应而实现的双向建构的过程是一致的观点统一起来。另一方面是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观或者是教学模式中强调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和情境性,对学习和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1]。这种观点不是简单地把“教育学+化学例子”混合在一起,而是抓住了化学课程教学的基本的特征,有效地结合了学习者即学生实际的认知特点,把化学教学变得“生活化”“情境化”“实用化”起来。我本人通过学习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学观理论,结合多年来中职化学教学实践,探索了一条适合提高农业类中职化学的方法,表述如下。

3.1化学问题情景化,激发学生热情

化学教学中就是要把枯燥的化学问题情景化[2],生活化,乐趣化。两千多年前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如何激发学生“乐之”,让他们把学习化学成为乐趣。如何把枯燥的化学问题生活化,兴趣化。在了解了她们学习基础的前提下,把死板的教条的化学理论和公式有趣生动的用案例法,演示法给学生表述出来。用这种教学方式来改变中职新生对化学学习的固有为难情绪,让化学从神秘的迷雾走出,成为我们身边的,可以探索到的,这样使得学生对学习化学产生兴趣,由兴趣产生动机,由动机到探索,由探索到成功。例如在教授“酸碱指示剂”这一节内容时,创设“变色的玫瑰”这个有趣的变色情景,认识了酸碱指示剂是什么物质之后。学生就知道了物质的酸性还是碱性怎么测定的,并学会了在生活中如何检验溶液的酸碱性。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究化学问题的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3.2设计教学子任务化,减少学生认知难度

我依据建构主义理论教学观,在化学课程教学进程的设计上,注重把整体性分解成为单一子任务。这样让学生尝试进行问题的解决时,降低了学生学习的难度,已有的知识结合新的情景,一一击破,效果不错,这就是说明,化学教学中,可以分解教材内容,有效构建情景,让学生进行有意义的建构。这样就降低了基础差的学生学习化学理论的难度,减少了概念认知量和认知难度,逐步树立学习兴趣和信心。

3.3化学实验仿真化,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化学实验由于其安全性和学校经费的双重困扰,也直接影响了化学教学效果,随着计算机互联网技术,虚拟仿真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互联网上的化学反应类模拟软件来进行化学实验可以增强实验效果。农业中职化学课程的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因此化学实验更注重探究性、开放性、趣味性等特点,但是由于学校实验器材的匮乏和实验危险系数较高,很多教材上的实验都没法在实验室里完成。我在教学中使用仿真化学实验室软件能够进行交互式操作,能像在真实的实验环境中一样操作实验。另外,它还有一些传统实验没有的特点。学生可以使用它来做相对实际实验中危险的化学实验,节省了时间,避免了化学药品的浪费,也没有安全隐患,最终培养了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增加了学习化学的信心,提高了教学效果。因此,只要我们教师能够从教育学和心理学理论出发,积极学习新的化学教育教学理论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学相长,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化学学科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运用建构主义教学观,重视学生个性和心理发展规律,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手段和方法上敢于实践,农业类中职化学教学就会取得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文强.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数据库课程教学模式的探讨[J].科教文汇,2014(6):134-135.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9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大学英语 听说教学

 

近二十年来,随着我国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一步步深人,大学英语教学已经取得了长足进步,教师的英语教学水平和学生的总体英语水平都有了明显提高。但是我们发现虽然很多学生拿到了英语四、六级证书却仍不能在日常生活中表达自己的观点、情感和意见。这说明,大多数本科生在实际的英语听、说、读、写方面仍存在很大问题,尤其是听和说。一方面学生在课堂上开不了口或不敢开口;另一方面,一些教师仍然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作为知识灌输对象,导致学生在听说课上听得多,说得少。这种“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既不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又不能真正让学生开口,达到能够自然、流畅而准确地运用英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针对这种状况,国内外的许多教育工作者、教育学家、教育技术专家多年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建立在认知心理学上的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提倡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既强调了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契合了教学过程中的人本观念,即注重“人”的认知、心理及情感状态。由于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将逐步转向注重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听说能力,本文将以该理论为基础并结合大学英语听说课的实际来探讨如何改进大学英语听说教学。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模式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学习理论中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最早由认知发展领域最有影响的瑞士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J. piaget)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这种研究范式可以比较好地说明人类学习过程的认知规律,即能较好地说明学习如何发生、意义如何建构、概念如何形成,以及理想的学习环境应包含哪些主要因素。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模式

   建构主义提倡的学习模式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就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在该理论指导下:

   首先,学生要成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主体作用:(1)要用探索法、发现法去建构知识的意义;(2)在建构意义过程中要主动去搜集并分析有关的信息和资料,对所学习的问题要提出各种假设并努力加以验证;(3)要把当前学习内容所反映的事物尽量和自己已经知道的事物相联系,并对这种联系加以认真的思考。如果能把联系和思考的过程与协作学习中的协商过程(即交流、讨论的过程)结合起来,则学生建构意义的效率会更高、质量会更好。

   其次,教师要成为学生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就要在教学过程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发挥指导作用:(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学习动机;(2)通过创设符合教学内容要求的情境和提示新旧知识之间联系的线索,帮助学生建构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3)为了使意义建构更有效,教师应在可能的条件下组织协作学习(开展讨论与交流),并对协作学习过程进行引导使之朝有利于意义建构的方向发展川。引导的方法包括:提出适当的问题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讨论;在讨论中设法把问题一步步引向深入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要启发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和补充错误的或片面的认识。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理论的内容很丰富,但其核心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生要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种建构是无法由他人来代替的。

   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启示

顾名思义,大学英语听说课将听、说融合到一起,“听”和“说”不分家,交流和互动是这门课程的主要特点。从理论上讲,将“听”和“说”放在一起教学不仅能够让学生练习听力,还能让学生进行模仿,让语音语调更纯正,这比单独的听或说效果要好。更重要的是,通过听的内容能够自然地过渡到要讨论的话题(topic),并就相应的话题提供信息,表达喜恶,解释现象抑或是表达情感,分析求证观点或进行总结和归纳等等。但是一旦切入到话题讨论环节,学生往往就开不了口或不敢开口,怕犯错误,无法达到自然、流畅而准确地运用英语来完成交际任务的目的。究其原因,一方面教师仍然是课堂的主体,支配着一切教学活动,实际分配给学生操练的时间不多;另一方面,在有限的课堂活动中,学生要么没有学习的动机,积极性不高,要么因胆怯、害羞而不敢开口讲英语,抑或认为没有适当的口语环境练习口语。如何在大学英语听说课上让学生大胆地开口说英语,完成特定的交际任务呢?关键在于学生能不能开口说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本文认为其四大要素一“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对大学英语听说课的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在以下几方面加以改进:

建构主义课程论主要观点篇10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局限性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44-02

20世纪后半叶,后现代主义思潮在西方国家蔚然兴起,对起源于古希腊的西方传统哲学及后继的现代哲学所导致的问题展开批判。作为一种“问题哲学”,后现代主义并没有统一的思维范式与逻辑框架,其主要思想都是通过对现代性的批判来表现的。在这种思潮下,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教育科学研究领域发生了重要的理想变革:西方教育家开始寻求情境化的教育意义,而不再执着于探究普适性的教育规律。现代课程观由此深深烙下了这种“范式转换”的痕迹。现代课程观开始超越理性主义性格的“课程开发范式”,走向“课程理解范式”――把课程作为一种多元“文本”来理解的研究范式。但是,后现代主义在革新课程观的同时,也对后者的发展带来了新的问题。

一后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教育科学

试图准确定义“后现代主义”无疑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后现代主义思潮本身就反对用单一的观点来阐述问题。综观后现代主义的发展,其流派众多,甚至不同流派之间存在相互矛盾的地方。后现代主义哲学家大卫・格里芬指出:“如果说后现代主义这个词汇在使用时可以从不同方面找到相通之处的话,那就是,它指的是一种广泛的情绪――即一种认为人们可以而且必须超越现代的情绪,而不是任何共同的教条。”虽然关于后现代主义的界定众说纷纭,理论界也没有较为一致的看法,但是,反思和批判可以说是公认的后现代主义的精髓和核心。

通俗地讲,后现代主义哲学的本质特征就是批判和超越传统文化。具体来说,其特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1)批判人的“主体性”,否定了传统哲学中“人是世界中心”的论调,认为传统观点造成了人与自然的疏远与对立;(2)批判理性至上,认为把人作为理性个体,抹杀了人的情感与思想,使人沦为科学知识的附庸,失去了生活的立体性;(3)批判传统形而上学,认为现有的哲学脱离了人们的现实生活,成为死板空洞的教条,演变成了生活的枷锁;(4)不承认存在完全客观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和人文科学知识都包含了价值观念;(5)反对将普遍性和同一性置于个体性和差异性之上,认为差异是普遍存在的,人生是多面的,永恒性、普遍性导致了生活的无意义。后现代主义者开始尝试建立一种无序的、混沌的、分散的后现代秩序。

在此思潮的影响下,教育科学发生了重大转变。首先,在教育目的上,后现代主义教育否定了长期以来理性思维下强调设定多维教育目标,旨在培养多元性的个体。教育界甚至提出:“教育也可以培养‘片面发展’的人,只要符合学生自己的特质和他生活中的特殊性即可”,不再强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成为理性的、完美的人。其次,教育的研究方法日益丰富。现代教育研究摒弃了完全依靠数据探寻规律的老路,主张采用综合的跨学科的多视角来研究教育问题,采用相互结合的方法。再次,新的课程改革孕育而生。一方面普适的知识观被否定,个人知识得到尊崇;另一方面,反对知识的简单传授,主张知识的主动建构。人的学习不再是局限于个人头脑之中的认知过程,而是同周围环境中的工具、符号、语言乃至人际关系等媒体和功能性资源的交互作用之中生成的情境认知过程。新的课程不仅强调知识的多样性与开放性,更注重课程与学习者经验领域的相结合。最后,师生关系不再局限于简单的“主体―客体”范畴,反映出多极主体的相互作用,表现为引导关系、交往关系等多种形式。师生之间呈现出平等对话、相互学习、教学相长的积极氛围。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

在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蓬勃发展起来,涌现出批判理论、美学理论、女性主义、过程主义等多元化课程观,其中以多尔的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艾普尔的批判主义课程教学观和卡普拉的整体性生态课程教学观最具代表性。无论具体的流派如何,后现代主义者们的要旨都是反对同一,崇尚多元,打破现代课程的体系,建立更具人文气息和批判色彩的课程理念。

具体地说,后现代课程观具有这样一些特点:(1)尊重差异。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抛弃了传统的封闭式思维,采取全方位的开放性思维。其指导下的教学采用多元教育目标、多元的课程模式和多元的师生角色,提倡依据不同价值观念从不同角度看问题,使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2)提倡批判。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鼓励批判既有课程体系中的不平等,主张从批判中推陈出新,吸收各领域的精华重新建构课程。(3)反对权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强调平等的、开放的、网式的教学结构,认为教育活动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能随时加入教学中,没有既定中心,教师、教材都不能作为权威。(4)鼓励合作。后现代课程观提出,教学不是单一的知识传输,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与合作。教师不再扮演知识灌输者的角色,而是学生知识建构过程的指导者和帮助者。(5)注重创造。后现代课程观认为学生主动的认识是至关重要的,只有意识到自我,学生个体才有可能重视和发挥自己的创造性,才能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经验并把这种经验迁移到应用的环境中去。

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局限

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颠覆了传统教育的思维定式,为课程理论注入了一股活力,并极大地推动了课程发展。但不可否认,事物固有两面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在冲破传统枷锁的同时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了新的弱点。

第一,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否定了科学与理性的价值。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打碎了一直以来的传统文化,重估一切价值,过于激进地将课程看作不确定与无序的事物,带来消解教育理论基础、肢解教学活动、否定教学意义的负面影响。试问,没有理性,何来主义?对后现代主义的过分推崇和对理性与科学的蔑视,使课程观常常陷入相对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怪圈之内,只强调理解的不同,而没有真理与谬误之分。在信息时代,发展中的科技文明推动社会不断前进,社会所需的科学与理性不是被削减,而是得到继续强化,后现代主义的课程观全盘否定科学与理性,造成教学观念与社会发展所需的脱节。

第二,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肢解了知识的系统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主义者认为,教学内容是独立的、开放的、多元的,其意义取决于学习者的解读和理解,学习者可以随心所欲地解读而不被任何观点限制,更不必去考虑教师的意图。此种开放性、独立性和多元性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无限开放的空间,但实际上,此类观点从根本上抹杀了课程设置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教育来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知识不等同于个人经验。片面强调学生建构,忽略知识的客观性,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是不系统的,甚至是片面的、错误的,使学生学到的知识没有完整性。

第三,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抛弃了价值观念引导。学生成熟价值观念的建立基于稳定的知识基础和广阔的视野,这是一个循序渐进并且需要引导的过程。而在后现代主义课程观中,不仅没有权威,甚至没有主流,只有共存的多元理念、相对的真理和模糊的事物评判标准。把尚未建立起自我价值观的学生直接推至激烈的价值碰撞面前,学生无法分辨和选择,只能趋于本能地走向利己主义,这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第四,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持的教育态度过于消极。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所信仰的怀疑与传统的怀疑不同,这种怀疑连自我也不放过,由此带来的否定不是批判地否定而是绝对的否定,只能将自己进一步陷入悲剧主义中,成为妨碍教育研究发展的消极力量。按照后现代主义课程观的观点,在进行课程研究时,就应当怀疑、否定现有课程,采取与教育主流不合作的态度,甚至放弃课程研究的责任。同时,它从根本上反对和否定课程理论研究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破坏了科学合理地解决现有课程中所存在问题的途径,妨碍了课程理论研究的正常发展。事实上,课程研究中所存在的问题必须以积极的态度在社会实践中加以解决,课程研究的任务就是要通过积极的探讨为解决各种课程问题提供思想理论指导和方法论原则。

第五,后现代主义课程观难以应用。后现代主义课程思潮倡导解放知识,重构现有概念,它所提出的知识观念虽然超越了传统,但矫枉过正,过于泛化而边界模糊,难以理解与把握。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把教学看作即时创造、生命历程和多元建构的过程,倡导五彩缤纷的教学话语,但其理论思辨远远多于实践操作,在实际教学活动中缺乏行动方案、操作程序和实施策略,难以实现美好的教学设计蓝图,造成教学实践与课程理论的脱节。

此外,后现代主义课程观还存在破多立少、过于理想主义等问题。这些消极影响根植于后现代主义本身悖论重重的理论基石中,是很难避免的。

总之,后现代主义课程观提出了一种研究教育活动的全新视角,使我们得以从全新的角度去思考课程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但是,后现代主义并不能否定现代性,而应当作为一种补充,让现代性更加完善。真正的课程观应当是兼容科学理性与人文主义、并用定性与定量方法、平衡过程与结果的综合理论。因此,在吸收后现代主义课程观合理内容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其不足之处,批判地接受,以更好地促进课程理论与实践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文军.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教育目的观的批判[J].外国教育资料,1998(3)

[2]钟启泉.知识建构与教学创新――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论及其启示[J].全球教育展望,2006(8)

[3]卢立涛、安传达.从技术理性到话语理解――后现代主义课程教学观述评[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

[4]张家军.后现代主义之于课程研究的意义与反思[J].比较教育研究,2004(6)

[5]龚孟伟、陈晓端.后现代主义知识教学观:价值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2008(10)

[3]叶光煌.中外合作办学教学特点的比较与借鉴[J].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7(3):79~83

[4]民盟上海市委课题组、金忠明.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运行机制的思考――以上海纽约大学为例[J].教育发展研究,2012(7):1~6

[5]关翠琼.中美大学教师教学观念对比研究[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1):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