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十篇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十篇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8:05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1

关键词:高校;教学评估体系;教学效果

1高校教学评估体系的作用

艺术类教学评估是一种在结合本门课程的特点之后,为体现三本学校内在力量和内在驱动作用的有效评估体系。教学评估一般包括各课程总体教学工作的评估、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估和学生学习质量的评估。随着艺术类学科被划分为一级学科之后,随着国家对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的重视及高等教育自身规模的扩张,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关注与日俱增,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的完善成为高等教育管理研究的重中之重。面对三本院校之间的竞争加剧,学生诉求的高涨,高校应正确认识到艺术类学科教学评估对提高艺术类教学质量的价值和意义。在此基础上强化质量意识,学校力求走内涵发展的道路,积极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空间,在实践中总结经验,逐步提高高校的教学质量。毫无疑问,艺术类教育评估对三本院校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诊断与调节功能

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的运行使评估主体处在一种受外部行政指令制约及压力影响下从而达到高度自律的工作状态。通过经常性的教学评估与监控,尤其监测影响艺术类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结合教育部实施本科教学评估的要求,在评估的过程中找到问题,指明差距,明确学校的奋斗方向和目标。同时要以求真务实的教学态度,调节和整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校明确的办学指导思想的发挥,遵循教学规律,改善办学条件,强化教学的基本目标,深化教学评估改革,提高教学管理水平,推进教学的全面创新,大力增强办学效益,推动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1.2导向与约束功能

三本院校艺术类评估体系是一种自我监督、自我审视的过程。三本院校应在教育部有关教学评估的文件的指导下,制订并实施符合本学校自身情况的教学评估方案,自主设定相应的教学评估细节,并适当加大影响教学工作的主要因素在评估标准中的权重。教学评估的各项指标也是学校对教学工作进行自检自测的指标,在教学、管理、建设工作中应起到指挥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约束教师按照评估的标准和要求加强教学工作,促使各项工作的不断改进与提高。

1.3激励和督促功能

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是学校在了解自身教学运行的情况下所进行的教学质量监控。通过这些评估,学校能够及时了解内部教学任务的完成情况、教学步骤中的进展情况、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和教学目的的达成情况,掌握艺术类各系的优点与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奖励先进、督促落后的有效管理手段。这样可以提高各教学系、部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同时通过完善评估体系,还可以促进各教学单位的竞争意识,提高教学工作的氛围,激励教师争先创优、积极进取的教学工作状态。这样可以更好地凝聚集体的力量,推动学校各项工作的积极开展。

2教学评估体系框架的搭建

2.1性教学过程评估体系

在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过程中,考虑三本院校的学生水平与培养计划,主要还是以学生实践为主,最终效果以学生取得的操作技能和实战技能定论。在性评估体系中,主要从外部检测入手,探究教学质量的高低,如在本课题研究中,云南大学滇池学院艺术设计类专业课堂教学质量听课用表。

在本课题的调研过程中,四川大学锦江学院为三本院校中的佼佼者,其教学特色和生源情况与滇池学院最为相近,其艺术类教学成果颇丰,四川大学锦江学院教学评估主要是“标准化的教学评估表格”。表格内容分三个大问题:一是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的教学优势是什么?二是学生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三是其他评价。

每个表格的定量部分为十个问题,表格的说明为:“请在合适的评分(a―F)前面画图,其中a为优秀,F代表不合格。如果你对这个问题无法评价或者没有意见,请标明‘不适用/无效’”。有以下十个问题:一是这门课的教师对教学内容是否有热情和兴趣;二是这门课的教师是否能激发学生对本课程的兴趣;三是课堂教学目的是否完成;四是本堂课教师对课堂要求所做出的响应是否及时与正确;五是这门课的教师是否创造一个开放和平等的学习环境;六是本课程的教师是否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七是本课程的教师对本课程的概念是否清楚的表达和解释;八是课后作业是否合理;九是对本教师打多少总分;十是你会给这门课程打多少总分。评分包括a、a-、B+、B、B-、C+、C、C-、D、F、n/a(不适用/无效)。

滇池学院结合了本校学生的特点,在学习锦江学院教学过程中的宝贵经验后,拟定如表1:

在此表格为期2年的实践过程中,得到的数据较为准确,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在第三方考核的过程中,专家组所得结论基本持平。案例一:教师唐某,教授环境设计系构成设计,本表格中,所得分数分别为65、70、70。在学校组织的第三方专家考核中,其综合评价为中。案例二:教师王某,教授数码媒体系原画创作,在本表格中,所得分数为80、85、80。在学校组织的第三方考核中,其综合评价为良。

(2)对学生进行的问卷调查中,其匹配率为77.5%。2013与2014年,艺术学院对相关课程和相关教师采取点对点的跟踪调查,调查不仅包括教师课上质量监督,还包括学生课后反馈。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方式,对相关任课教师评分,在进行了近千份问卷调查分析后,得出本听课用表的分数与问卷调查分数匹配率高达77.5%。

2.2内观性自测体系

三本院校有与一本二本院校不同的特点,没有强大的资金支持的情况下如何持续保证高水平的教学成为三本院校首先考虑的问题。很显然,三本院校不可能一直在第三方的考核下开展工作,必须时刻保持自测精神,在自测中提高教学质量。内观型自测系统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学科定位:对现有位置的科学认识和对未来目标的科学决策。在内观性自我评估体系中,艺术类学科总发展方向的自我评判非常重要。

(2)发展规划总方向:主要内容为课程安排和教学资源配置的适应性和发展性、实现目标的措施与方法、时间进程三大模块。教师在自测的过程中,要与时俱进,规范程序,在实践中不断进行科学论证,既安于本位,不越位,又力求最大限度地体现最前沿的教学内容。

(3)规划方案实施过程:主要内容有教育思想观念、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理论与实践教学、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课程实施建设者几方面的内容。在实施规划方案的过程中,以适应学生发展为目标,时刻提醒与鞭策艺术类学科建设过程中的琐碎细节。

(4)发展成果:主要内容有学生质量评估(情感、态度、价值观,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心理与身体素质)、教师教研科研成果与学术声誉、校园文化评估(制度文化、校风、校园环境)、教学投入与产出。在此评估体系中,要以人为主体,以学生“增值”为目的,以教育对象“满意”为指标,最终达到高就业率、高声誉的办学目的和效果。

(5)办学特色:其内容主要是要求在一定区域内,在艺术类各专业方面有稀缺品种或制高点或在人才培养方面有独特的能力与素质。三本院校要想在竞争激烈的教育市场中脱颖而出,必须具备教学长处与特色,时刻把握学科专业的前瞻性与先进性,是艺术类学科建设中的重中之重。

2.3教师评估体系

作为艺术类教师,在教学方面,应做好教学计划制定、备课、教学方法探讨、教学内容更新、教材选择等基础建设工作,作业评阅与答疑、课程实验、考试、成绩上报等课程教学工作。在毕业设计上,还要指导学生创作、实习实践等学生工作。作为高职称教师还要承担培养指导新教师的任务。艺术类教师的教学工作大致可分为课程建设、课程教学、学生指导、青年教师培训四大类工作。因此,从角度来看,对艺术类三本院校的教师教学工作的评估也大致从这四大类着手,并根据实际情况,从不同的重要程度赋予相对应的比例权重。这样不仅能客观地评估一个教师在教学方面所做出的贡献,更要确保教学各方面工作的顺利完成,最后达到办学的目的。

滇池学院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结合自身教师队伍建设的优势与劣势,制定出教师工作评估表。如表3:

笔者总结了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第一,注重三本院校艺术类评估方案的可操性与可行性。评估体系要依据教育部《方案》,在符合教育教学总规律的前提下,充分考虑到三本院校自身的办学特点与艺术类学科的学科结构,顺应教学改革的趋势。同时,还要兼顾评估体系的简易性,即指标体系的结构不宜过于复杂,指标等级不宜过于庞大,实施方案不宜过于流动。

第二,重视教师的思想建设。在滇池学院的实践研究中发现,要想达到教学评估的效果,必须积极组织教职员工认真学习评估方案,认可评估目的,以评估条目作为参照,规范教学、管理和服务,避免出现学校领导重视、院长主任着急、广大教职工却不以为然的局面。如果要逐步使评估达到最佳效果,必须人人了解评估体系的重要性,人人参与到评估体系工作之中,以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每一步工作,使三本院校艺术学科的评估体系制度化、经常化、常态化与自然化。

第三,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做好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总结是一项长期工程,开展三本院校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性兼备的工作,需要在教师的工作中广泛学习和科学总结,认真研究,深入探讨,最终达到三本院校长足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R.w.tYLeR..ChangillgConceptsofeducational[J].intema-tionalJournalofeducationalResearch,1986:l-113.

[2]李元元.高等学校教师绩效评价指标研究ii[J].高等教育研究,2005:61.

[3]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教育研究,2004.

[4]周远清,刘志鹏.世界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5]刘湘溶.关于本科教学评估的几个基本观点[J].南方医学教育,2006(1).

[6]游家胜.论高校内部自评估机制的系统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09(2).

[7]周济.教学评估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举措――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评估工作经验交流暨评估专家组组长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J].中国大学教学,2006(5):4-8.

[8]刘复兴.教育政策价值分析的三维模式[J].2004(04).

[9]周远清,刘志鹏.世界之交的中国高等教育――大学本科教学评估[J].2005.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2

【关键词】高职;艺术设计;校内评估体系;校内评估指标

引言

随着家居、装修行业的蓬勃发展,市场对于当下设计人才甚为缺乏,因此加大了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学生的培养,对于艺术设计类的学生在高职毕业后就会就业在岗位的一线,随着时代快速的发展,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工作者要求越来越多,所以提高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的文化素质是适应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互联网盛行的时代,对设计艺术类学生的标准随之提高。因此,关于校内的体系及明确的指标成为了高职院校的重点。

一、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艺术设计专业的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都在迅速的发展,对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装修、装饰的盛行发展下,社会对于艺术设计类的人才在不断的增加。于是,各个学校都开设艺术设计类的课程,在短短的几年里,艺术设计类的扩招,规模迅速壮大。数据显示,艺术设计类的招生的已经达到了全国的招生的前五位。迅速发展的趋势下,在很多高职学校里艺术设计类专业都会存着很多突出问题,例如:缺乏先进的设备、缺少学科教学的经验以及师资力量的不足等问题。

(二)艺术设计类专业的特点

高职院校对于艺术设计类专业的教学是对知识、创新、实践技能的重视,来实施个性化教学模式,来培养专业的艺术设计人才。它与其他的专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在高职教育里,有着自己所带的特殊技能。艺术设计专业现在作为高职教育中的主体,都有着鲜明的特点,个性豪放、崇尚自由。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专业技能,轻文化基础;我国很多的高职院校在招收艺术生的时候,只强调艺术特长,而忽视对文化素质的要求。所以在很多艺术生在学习阶段只重视了艺术的专业知识从而忽视了对文化课的学习,因此这类学生的文化素质不是很高,脱离了文化教育。首先艺术设计的掌握是离不开文化素养的。

二、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校内专业的评估体系的构建

(一)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不同层次的特征

高等教育学府在人才培养方面有很大的差异,本科院校是培养学术性人才,而高职院校主要针对技术性人才的培养,因此在高职院校在艺术设计类的校内评估的设计中是以培养技术性人才为中心的办学理念。高职学校的艺术设计类教学特点有应用性、职业性、高等性、区域性等特点。

(二)高职艺术设计专业的教育改革发展的时代背景

高校校内的艺术设计课评估体系的构建体现出时代背景下的改革教育,要根据《若干意见》中的内容来进行的教学评估,从而保证艺术设计类专业的课程深度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是能够符合当下的学生群体的学习特点。另外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的评估体系是汲取了国外先进的经验,为我国的职业教育的结合来制定的评估体系。

三、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校内专业评估指标的确定

(一)以“突出合格,引领卓越”为评价指标定位

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在通常的评价中有量个标准,一是突出合格,二是引导卓越。所谓突出合格是指学生以从事本职工作为基础,来满足基本的技术应用;所谓引领卓越是指学生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基础上,对工作的扩展延伸,在工作上有创新性的研究。以突出合格和引领卓越的评价指标是与当代社会发展的有效衔接。

(二)以“清晰测量,综合评价”为指标体系的要求

为了让评估效果以清晰的方式可见,需要有针对性的为高职院校内的艺术设计专业提供有效的建议,主要的评估方式是量化的形式来进行评价的,从而使数据整合出结果。在评估的过程中,以专家或是专门负责人来进行评教,由此来保障结果的客观性。

(三)以网络评价为评估指标体系

高职院校实行艺术设计专业的校绕拦捞逑导爸副甑娜范ㄖ饕是为了提升学院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的学生会进入工作的岗位中,因此要求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必须要达到专业水平与专业素养的标准,才能立足于社会。在当今互联网盛行的时代,进行网络评价是评价指标确定的新亮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校内的评估体系和评估标准是具有时代性的,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就是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输送一批有一批的一线人才,因时代的要求不同对人才的需求也会大不相同。在高职院校中,专业的评估体系与标准还是需要完善的,因此高职院校通过提升思想政治水平、提升领域的专业性、了解社会的发展这三方面来进行的修整,来进行校内评估体系及指标的确定。

【参考文献】

[1]张迪.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研究[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6.02:122-124

[2]吴丹.高职院校校内专业评估体系及指标确定[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3:253-254

[3]张迪.高职艺术设计专业校内实训基地管理机制与评价体系研究[J].教育观察(中下旬刊),2015.01:16-18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3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7)-12-0105-02

近些年来,我国高等艺术教育事业得到巨大发展,基本形成了具有相当发展规模、学科专业门类齐全、教学水平较高的艺术教学体系。随着艺术学科与文科、工科等学科的相互交叉与融合,一些与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急需的新的专业方向不断涌现,如数字艺术、多媒体艺术等一些专业方向已在综合大学开始设置。同时,与电视艺术相关的专业领域,也逐步从精英模式发展为大众教育格局,一些文艺编辑、动画艺术、音乐编导等专业的招生规模在逐年扩大,这对于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而言是好事。但在规模的背后,不可否认存在严重问题。

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1、专业师资严重不足,全国80%高等学校开设设计类专业,但大多数专业师资严重不足,教学投入不足,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规律研究远远不够。2、艺术设计教育学科体系、学科属性、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培养目标的严重滞后;3、艺术设计教育的评价体系和监控体系与其他学科一样,没有考虑艺术设计本身的规律和特点;4、“考试经济”的驱动与艺术设计专业考试问题,急需相关院校专业考试统考,或者同类设计专业成绩的互认,需要建立一套规范的、合理的、科学的考试办法。

1.适应时代需要,加强教学方式改革

中国艺术设计发展的起点是:①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②美术(绘画);③20世纪80年代间接传入的包豪斯“三大构成”。这些起点和模式都不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全部,艺术设计教育与它们有关系,但又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艺术设计教育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

1.1加强实践教学。

目前中国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仍然是十分薄弱的环节,大多停留的手绘表现和计算机表现,而与设计实践密切相关的实践教学(工作室教学)十分薄弱,投入十分不足。针对设计艺术教育的本质特点,设计艺术的实践教学是非常重要的。包豪斯创建初期,教学上采用“双轨制教学”,每一门课程都由一位“造型教师”(形式导师,masterofform)担任基础课教学和一位“技术教师”(工作室导师,theworkshopmaster)共同教授,使学生共同接受艺术与技术的双重影响。“形式导师”负责教授形式内容、绘画、色彩与创造思维的内容;“技术教师”负责教授学生技术、手工艺和材料学的内容。20世纪80年代,中国设计教育界接受了从日本、台湾、香港等地间接传入中国大陆的包豪斯教学理念,并被简单化为”三大构成“(平面、色彩、立体)。

欧洲设计艺术院校,工作室教学占有重要位置。工作室根据材料、工艺及设备的特点进行统一规划,工作室有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学生技术方面的教学(如材料、设备使用等问题),或者说解决学生的设计表现和如何表现问题,而不是设计的创意问题。工作室都是统一管理,专门技术人员负责,不隶属于某系或某专业,除了有的学校需要交纳部分材料费用外,免费面向所有相关专业学生开放。

1.2专业基础教学和项目教学结合。

专业基础教学和专业教学的关系问题是设计艺术专业教学必须研究的问题。欧洲发达国家的设计艺术院校,课程设置上一般都是先进行基础教学,后进行专业教学,专业教学大多是以项目(project/programme)教学的形式进行。项目包括虚拟和与企业结合,与企业的结合主要是研究方面,而不是具体的设计作品,具有一定的超前性,如维也纳实用美术大学景观设计专业学制5年,一年是基础训练课。2-5年为项目教学,每学年一般完成一个项目。

1.3将市场经营的知识渗透到教学中

艺术设计教育与相关行业、市场的关系十分密切。设计产品要直接经受市场的检验,并得到消费者的认同,因而社会学、市场学、营销学以及广告学、设计管理等不仅是艺术设计学的相关学科,更是艺术设计各专业必修的科目。因而,在艺术设计教学中,除了对学生进行设计艺术理论和实践的培养之外,也要将市场经营的知识导入其中,使学生尽早了解社会、了解行业、了解市场,以缩短学生对市场认识的过程,使学生能够尽早认识设计与市场的关系。从全国艺术院校和相关艺术学科的教学安排来看,现在上课周数大约占学年总周数的70%,假期占30%,扣除节假日、考试等时间,实际课堂教学周数大约占60%。如果建立“假期课堂”,可将上课周数调整为60%,假期40%,实际课堂教学周数大概占到50%左右,其中,假期的15-20%的时间用于安排假期课程教学。

2.建立适合高等艺术院校的教学评价体系

由于教学评估机制在整个高校艺术教学体系中具有导向、规范和改进的重要功能,所以,建立高校艺术教学评估体系不能以文科或理工学科的共性标准代替其艺术学科的特殊标准,要充分尊重和遵循艺术学科自身的发展规律,把握艺术学科建设的特点,不能简单地套用理工科的办学方式或评估模式来建设和评估艺术学科。现行评估方案中的指标体系包括了对学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师资队伍、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建设与改革、教学管理、学风、教学效果以及特色项目等8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和38个观测点,从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评估体系的框架基本完备。但其具体观测点中的量化标准,将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高校按照同一要求去评估,显然不够现实。因此,构建高等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使艺术设计教育按照自身规律及教育规律发展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方面,应在放开艺术院校招生自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艺术类高校的办学自,另一方面,发挥艺术类教学评估体系的导向作用,鼓励艺术高校创品牌、创特色,增强与世界一流艺术院校的竞争能力和合作实力。

艺术教育评估体系的构建应立足学科和教育特色。艺术学科的特色,构成了艺术类专业教学的特殊性。从实践来看,艺术教育的评价标准用一般文科或理工科的标准很难函盖。例如现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的38个观测点中,不可能涉及艺术实践和交流环节的评估指标,而对于艺术学科而言,这恰恰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参照标准。因为艺术在于实践与交流,没有实践与交流,艺术就失去了活力。艺术高校不仅要有鲜明的教学特色,更重要的是强调艺术的实践性。在高校艺术教学评估指标中强调教学实践环节和对于创作能力的培养,不仅指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更重要的是学校为社会服务、为文化和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可以说这应该是评价艺术院校的重要指标之一。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4

关键词:环境污染责任;环责险评估;工业企业;安全生产

从2007年7月国家开始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本文中简称为环责险)的尝试性推广至今,已经历了长达七年的发展[1-2]。绿色生产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工业产品制造流程,从最大的限度减少污染、保护环境同时节约资源,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3-4]。环责险运用市场机制将环境污染责任发散,在保证绿色生产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多重保障。在这样的良性循环中,环责险评估发挥了纽带作用,使得工业企业更清晰的了解自身环境风险,优化生产科学管理,为环境保护和企业发展带来了双赢的效益。

1项目概况

广州某工业生产企业位于广州市保税区,厂房面积37155平方米,主要从事印刷电路板制造,目前主要生产单层及多层pCB板等产品。该企业早年由广州市环境保护局通过环评批复及竣工验收,环保手续基本齐全。但由于其生产原辅料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另外还有大量危险化学品使用,其主要原辅料包括pm(油墨稀释剂)、助焊剂、酸铜光亮剂、液碱、酸、内层棕化剂、微蚀液、碳酸钾显影液20%、酸性蚀刻液、金盐、双氧水、高锰酸钾、过硫酸钠等,其中危险化学品包括硫酸、盐酸、硝酸、氢氧化钠、乙醇、柴油和氰化金钾。因此,尽管该企业进行了多项环保治理措施,该企业环保责任仍较大,对该企业进行的环责险评估意义重大。

2环责险及评估分析

环责险为传统责任保险新的分支之一,赔偿标的以被保险人由于所属范围内环境污染需要承担环境侵权损害治理任务或者赔偿责任。由投保人提前购买相应额度保险费用,如果由于被保险人责任范围内出现环境污染致使第三人受害时,保险人需要按照合同规定给予受害人损失赔偿。环责险主要有三大作用,即:(1)切实发散工业企业环境责任赔偿的风险,专注于工业生产与制造,推动社会经济持久高速发展;(2)保证因环境责任受到伤害的第三人权益立即得到补偿,确保社会环境稳定团结;(3)通过环责险评估和保险公司本身把控,进一步降低企业环境损害事件的出现风险,加大环境保护和监管控制力度。截至2014年底,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提供的数据显示,环责险投保单位在2.5万家次以上,保险公司累计投入环责险保障资金600亿以上。环责险评估一般由环保相关部门或社会上有影响力的环保第三方机构受保险公司委托,为企业提供全方面的风险评估及应急处理完善建议和咨询,并将评估内容作为环责险中环保方面的鉴定材料。结合咨询单位丰富的环保工作经验,以专业的现场调查研究和自身与周边各项因素分析,继而以环责险评估报告形式进行总结,为各方的决策提供更为精确的数据和分析参考。

3该工业企业环责险评估分析

3.1重点参数及分析

评估的重点还是以有毒有害原辅料及危险化学品品问题为准。原辅料中使用了pm(油墨稀释剂)等有毒有害物质,且存放了较多的危险化学品,但是按照《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14)》中临界量要求,该企业并没有构成重大危险源。生产工艺和设备方面:生产中没有涉及光气及光气化工艺、电解工艺(氯碱)、氯化工艺、硝化工艺、合成氨工艺、裂解(裂化)工艺、氟化工艺、加氢工艺、重氮化工艺、氧化工艺、过氧化工艺、胺基化工艺、磺化工艺、聚合工艺、烷基化工艺、新型煤化工工艺、电石生产工艺、偶氮化工艺。生产过程中没有高温或高压、涉及易燃易爆等物质的工艺过程,没有国家规定限期淘汰的工艺名录和设备。因此,该企业生产不涉及以上危险工艺过程或国家规定的禁用工艺/设备。另外生产过程中对三废物治理设施投入了足够的设施,满足环评批复及竣工环保验收要求。企业环境风险防控与应急措施方面:主要需采取截流措施、事故排水收集措施、清净下水系统防控措施、毒性气体泄漏紧急处置装置、毒性气体泄漏监控预警措施及其他经环评批复的风险防措施。截流措施为防控与应急措施的重点项目,其中对各风险单元预控和各阀门控制为有效方法。各个环境风险单元设防渗漏、防腐蚀、防淋溶、防流失措施,设防初期雨水、泄漏物、受污染的消防水(溢)流入雨水和清净下水系统的导流围挡收集措施(如防火堤、围堰等),且相关措施符合设计规范。装置围堰与罐区防火堤(围堰)外设排水切换阀,正常情况下通向雨水系统的阀门关闭,通向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或污水处理系统的阀门打开。两项措施需要良好的日常管理及维护,要有专人负责阀门切换,保证初期雨水、泄漏物和受污染的消防水排入污水系统。事故排水收集措施为环责险评估的另一项重要内容,主要从水池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评估重点分析是否按相关设计规范设置应急事故水池、事故存液池或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并根据下游环境风险受体敏感程度和易发生极端天气情况,设置事故排水收集设施的容量。事故存液池、应急事故水池、清净下水排放缓冲池等事故排水收集设施位置要求合理,能自流式或确保事故状态下顺利收集泄漏物和消防水,日常保持足够的事故排水缓冲容量。风险源管理的严格程度是界定环境保护责任承担问题的重要指标,其中包括危险化学品贮存管理、污染治理设施管理、危险废物管理等。以危险化学品贮存管理为例,重点分析内容包括十余项,如是否建立危险化学品出入库管理制度;无重大危险源,或所有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均已备案;是否通过剧管理安全评价;是否设置剧摄像监控装置;是否设置危险化学品摄像监控装置;是否按照危险化学品理化性质、危害特性、相容性以及灭火方法的差异选择合理的贮存方式等。另外,企业清洁生产水平、厂址环境敏感性、设备检修管理、环境应急管理等内容也是环责险评估的重点,可以对企业生产经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3.2该企业环责险评估结论和建议

经过对该企业各项生产指标的详细分析,结合周边的实际情况及当前当地环境质量要求等因素,进行了系统报告。该企业生产使用的原辅料含有重金属、危险化学品使用量大、废水及危险废物产生量大的特点,环境风险较高,需要完善的防范治理设施和严格的管理措施。根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研,企业守法经营、环保手续齐全、污染治理设施满足环评批复要求,制定了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但环境风险防范设施尚不完全完善,主要是没有修建事故应急池、危险化学品存储和危险废物储存储存不完全满足相关储存要求,存在一定环境风险隐患。针对以上结论和评估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给该企业提出了一些整改建议。应急沙存量问题,一旦液态危险化学品泄露量较大,存放的应急沙不足以处理泄漏的液态危险化学品,由于该企业存量较少,因此建议在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增加应急沙存量。此外,从截流沟、地面防腐层改良、隔墙改良、空桶管理等多项内容也提出了改进建议。

4结论

环责险评估为工业企业生产发展、环境保护和保险公司发展等多个方面带来了多赢的效益,在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多项细节,为参与各方的改善提出可行性的建设意见。(1)以专业的分析为工业企业指出生产经营中存在的不足,帮助企业高速发展;(2)以负责任的态度从环保实际出发,切实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3)为环责险普及和发展创造更为优越的环境。

作者:庄泽荣单位:广州环境管理体系评估咨询中心

参考文献

[1]夏小依.强制环责险怎样发挥最大效益?———保险业内人士谈建立控制污染的商业保险机制[J].中国金融家,2013(5).

[2]商蕾,张本.面向环保评估的城市道路微观交通流仿真模型[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9):72-75.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5

关键词: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文化保护;利用

中图分类号:G127文献标识码:a

西北境内的民族众多,是典型的民族文化多样性积聚区域。各个民族多种多样的民俗艺术资源也因此具有丰富性优势,这一点具有突出的代表性。西北地区的40余个民族都具有自我特色的民俗艺术样式,而各民族的民俗艺术又互相交融、互相影响,形成区域性的民俗艺术。此外,到目前为止,西北各民族所固有的文化传统相对得到较好保存,民族民俗艺术得到了较好的延续,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同时,依然保持着民族民俗艺术多姿多彩的传承与表现,许多民俗艺术形式与地方的民俗生活紧密相连,构成了工业文明以外仍然存在的传统文化生活的历史图景。

然而,我们对民俗艺术资源的价值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虽然在一些地区配合旅游和农村文化建设,也做了一些对于民俗艺术资源进行保护、开发、利用的工作,但对于西北这样一个具有丰富民族民俗艺术资源地区来说,还远远不够。目前,国内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对“都市文化产业”的开发方兴未艾,但西北的自然经济条件和社会发展显然不适宜这种路子,我们的优势就是在与发展乡土文化、农村村镇文化和具有西北地区特色的地方文化形态,应该认识到要针对自身实际情况,以自身的民俗艺术资源铺筑特色之路。因此,在西北各个地区,尤其是各县域推进“地域特色文化产业”是一个富有前景的事业,具有实际的意义。

从“地域特色文化”的概念范围来说,各县域是一个可划分的基本单位。县级建制是中国历史自秦汉以来惟一从未变更的行政设置,县域区划向来是我国社会、行政基层完整结构和地方经济、文化的基本单位,县域也是充分展开管理、整合各个部类文化资源的最小优选区域。从人文资源来看,县域的个性历史脉络也是地方文化最重要的集合表现,西北提出以“地域特色文化”建设发展目标也应强调到县域层面:尤其是以各地民俗艺术文化资源为切入点,合力建构注重自然生态环境与民族人文环境的双重保护性的文化区,强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后劲,开发各地有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产业,发展人文经济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

要进行这样一项工作,首先要做的就是需要对各县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调查和评估。这其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研究制订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拟定对我们自身地域行之有效的技术指标和实施方案,保证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从西北来看,县域民俗艺术资源具有文化形态多样、品种多样、大众普及的特性以及仍然缺乏明晰资源数据、缺乏保护措施、缺乏再生利用等等现实特点。目前,各地区更没有统一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构,更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大多数民俗艺术品种从未得到系统的数据采集和整理,各个县级文化管理机构还尚未摸清自己的民俗艺术资源的家底,比如哪些品种非常珍贵,需要加大保护力度,哪些品种的艺术性具有独特价值,哪些品种已经濒临灭绝的边缘,哪些品种具有产业开发的前景以及在各品种内部的基本组织系统等等都没有基本材料、也没有判断标准。即使在获得基本资料数据以后,又如何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建立档案,如何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如何将有限资金运用于最需要保护开发的门类品种,如何选择具有前景的品种进行应用和进一步开发,一些值得研究、整理或极有经济发展前景的重大发展项目、重点区域旅游可利用项目也仍然没有得到充分的注意。

这就说明,在进行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系统发展势态考虑中应首先进行资源调查。同时亦应进行切实的资源项目评估,对一系列保护发展问题做出有效回答,只有这样才能为各地制定民俗艺术资源保护与发展规划提供可靠依据和基本准则。

目前,对民俗艺术资源进行评估是一个新的课题。我们通过针对西北地域民俗艺术资源的现状的研究,发现要进行这一项新的工作,应建立几个原则标准:

一、民俗艺术资源资源评估的主要对象是各地域的资源。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地区的差异性,所以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应主要要从特色资源方面来考虑。对独具特色的民俗艺术资源必须格外加以保护,而在开发利用时也往往要注意加强其独特价值,这样才能具备进入市场的竞争力。

二、民俗艺术资源的发展与评估,应能对应于各县域的所有民俗艺术资源部类,只要其有具备进入市场的可能性。就具体评估对象而言,可以是单项民俗艺术资源,如一种手工艺、也可以是一种资源组合,如民间舞台演艺等;以县域为单位是找到文化传播基本覆盖面,以一个项目为单位是找到品种传播基本覆盖,目的是体现个别的地方民俗艺术应有价值。特定县域所拥有的民俗艺术遗产、民俗艺术名胜景观均应归入县域特色民俗艺术资源的对象。

三、建立全面的评估指标原则和评估方法,使工作具有科学规范性。民俗艺术资源蕴涵着最重要的特点是其社会价值、历史价值、民俗艺术价值和美学价值,应首先从精神遗产的层面去认识评价,当然其中的相当一部分同时也具备经济价值,即进入市场的可能性。但不能以市场条件作为唯一评价标准。民俗艺术资源要真正形成产品,有效地进入市场,其前提是进行开发可行性的准确评估。

其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遵循一些基本规范,首先应考虑的问题是:

(1)规范性与特殊性相统一,民俗艺术具有一般个性特质,资源评估却具有通识标准,但具体到各个县域或各个项目,应根据民俗艺术资源的实际状况及差异性,突出其特色和优势,选择对于该品种民俗艺术具有明显表达力、影响力的因素来顾及规范性与特殊性的统一。

(2)全面资源调查与重点评估相结合。每个县域都具有丰富的民俗艺术资源,可开发利用的重点资源也不尽相同。因此,既要进行全面评估,又要选出核心资源。既要对民俗艺术资源的整体组合进行综合评估,又要根据各地民俗艺术资源的具体状况,对不同的品种项目和开发条件的进行单项评估,最终,在普遍数据调查的基础上,优选出县域民俗艺术资源的核心项目。

(3)社会评价与经济评价相结合。民俗艺术资源具有区别于其他资源的社会价值和精神文化的特质,也有民俗生活的功能和意义,评价民俗艺术资源,一方面要对其进入开发所产生的经济效益进行预测评估,另一方面也要对其进入市场后可能产生的文化特质改变或丧失的可能进行相应预测。因此,在评估中应考虑如何发展,还应考虑如何保护的问题。

再次,进行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是一项科学性的工作,应考虑科学规划资源评估程序、指标及方法,对于西北地区来说,最主要的是能够建立具有普遍效应、又有具体内涵的明确指标和具体操作方法。西北从东到西的地理环境变化很大,文化生态有差别,经济状况也有差异,加之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使得各地民俗艺术资源开发的基础、途径和前景各不相同。因此,建立一整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程序,并在评估中选取适宜灵活的方法,是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工作的必要条件。

通过研究,我们认为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程序应包括以下几个内容:

(1)开展区域性资源调查。对各区域民俗艺术资源进行分类,确定资源大的类别及数量,并做出定性的描述,依据资源现状确定相应重点评估的对象,或确定重点的缺失。

(2)针对评估对象选择适宜的指标、评估类别指标和方法,对跨越几个品种类别的品种确定其基本性质。类别的确定是一项关键工作,民俗艺术品种繁多,有些民族或地域的独特品种更是稀少,甚至名称也是口传形式,要进行界定、鉴别,要尊重原生态的原型分类和名称,交叉性的品种应以其比重确定其品种的类别。

(3)根据评估指标和方法设定合理的等级标准、等级层次和等级数量。按照设定等级标准得出相应分值。需考虑资源特殊性并追加赋值,对濒临灭绝的品种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

(4)评估结果一般为民俗艺术资源信息系统数据库和单项评估报告、评分等级报告和发展意见报告,应取得管理机构和相关政府部门的支持认可,成为真正民俗艺术资源保护开发的准确依据。

要作到上述工作的实际实施,就要建立一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基本指标,通过实际调研,我们认为西北民俗艺术资源评估指标应包括以下内容:

(1)资源的基本性质指标。资源品质评估是对于评估对象的内在品质及其所蕴涵的可利用价值的综合性评估。其中主要包括文明传承性和文化功能性,是对资源进行品质鉴定的依据。

(2)资源的社会功能指标,是对于评估对象社会传播性、应用性及社会价值意义的综合性评估,确定资源在社会背景中的独特身份。

(3)资源的市场价值指标。即资源进入消费市场评估,有无消费市场、市场大小、能否具备市场潜力。市场分析既要分析地区市场的因素,更要分析其可流向、未来空间的因素。

(4)资源的预期效益指标。这也是确定资源利用、产品开发的重要依据,需针对不同的评估对象和开发目标进行,尤其应注重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统一和谐。

(5)资源的开发可能性指标。民俗艺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一个综合的系统工程,需要广阔的支持系统,也有是否具备开发条件的前提,评估指标涉及所在县域及其相关区域的政策、资金、人力、物力等多方面要素。

另外,对民俗艺术资源评估的方法要采用多种构成因素集合,防止单一方面对资源的片面性看法,一般采取体验性评估的办法,即选择专家、当地人、外来消费者合作,根据自身不同体验对资源进行评价打分,最后对三种来源的结果加权平均,得出评估结论;也可以采用技术性评估,这种方法只适应部分资源对象,主要用于专业技术性较强的评估指标,譬如对技术性极强或产品进入市场因素进行评估等。评估具体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法、评估指数法、层次分析法、综合评分法、对于一个对象的单项评估,可有选择地单独使用;对于区域内多类对象的综合评估,则应有针对性地组合使用。

从西北的情况看,目前大多数民俗艺术产业发展依赖于年节文化消费、旅游业以及相关的民族艺术展演业和特色饮食业。但也有一部分民间手工艺制造仍然有生活市场和大众需求,与其它地区比较,仍然显示出较强的生活需求的特点,在民俗艺术资源评估和发展的工作中,通过具体导向性措施就可以较好的使这一工作产生实际效应。比如,参与旅游开发这一基本点,并注意对已有生活市场产品大力扶持、开发、改造、拉动,特色民俗艺术资源才有可能逐步扩大化地发展起来。并特别注重对于各县域独具特色的重点资源认识和集中精力地了解,否则,在实际应用中容易陷入采集数据,归纳档案资料为目的工作。操作中更要力求打造出该县域独具核心竞争力的民俗艺术品牌,建立起与之相关的由多项产品构成的支撑点,并根据资源特色和市场,确定不同产品的开发计划和途径。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6

关键词: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公共艺术教育是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并不等同于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根本目的是提高非艺术专业大学生的艺术素质和审美能力,积淀人文精神、陶冶道德情操,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然而,我国目前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比较薄弱,尤其是最为核心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不尽人意。为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和谐校园的形成,必须进一步加强公共艺术教育,努力构建富有理工科高校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以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

理工科高校要确立艺术教育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就必须优化现有课程结构,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使学生受到系统的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在课程层次上,要兼顾艺术理论、审美鉴赏、技能实践等多个层次,使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理论、鉴赏类课程的初步提升后,再以实践课程的方式得到延伸、拓宽和提炼。在课程设置上,应克服传统课程中仅以知识为本位的教学弊端,推崇一种多元综合的艺术教育,突出课程的人文性、综合性与特色性。在课程形式上,除努力加强传统课堂教学外,还应推广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扩大艺术教育的对象群体。在课程评估上,应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之中,建立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科学评价参与其中的学生、教师的真实状况。在课程保障上,应努力完善各项保障措施,在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为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提供有力支持。

一、建构特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

理工科高校应把公共艺术教育作为人文素质教育的突破口,在教学条件、师资队伍等方面制定相关的配套制度和实施细则,构建本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做到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有固定学分、有条件保障、有统一要求,并加以规范化、制度化。应重点建设艺术文化多元综合类公共必修课,并以限定最低学分的形式纳入本科生培养计划,同时保留选修体制,开设专业限选课和公共选修课。理工科高校还可结合本校所在地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开设极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凸显地方特色,弘扬民族艺术文化。此外,亦可根据本校学科建设、专业发展以及艺术教育教师的特长设立系列专题讲座等,作为专业限选课与公共选修课的外延和拓展。对于艺术特长生则可开设一定的辅修课,使其艺术特长保持继续上升状态。

因此,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可概括为“六位一体”模式,即综合性公共必修课程+专业限选课程+公共选修课程+校本特色课程+系列专题讲座+艺术特长生辅修课程。例如,可面向全体一年级新生开设综合性公共必修课“艺术概论”,使学生对艺术有较系统的了解,对艺术的发生发展、各种门类、风格流派和知名作家、鉴赏方法等有较全面的认识。二年级以上开设不同层次的限定性、任意性选修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以专题的形式讲授,以适合不同基础、不同爱好学生的学习要求,而所有大学生均可以自愿形式参加系列艺术类专题讲座,参加者可拥有创新学分等。至于艺术特长生,可以辅修课程与日常训练相结合、课堂学习与课外演出相结合,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总体看来,这种“六位一体”课程体系模式不仅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的内容,而且更能体现课程框架的互补性,并增强课程的可选性,为理工科大学生提供多样的、可供选择的课程组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重点建设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

理工科高校开设艺术课程的课时非常有限,而艺术门类又相当丰富,因此,应整合艺术内容以实现浓缩与优化,要遵循艺术规律,寻求不同艺术门类的相同点、结合点,以扩大单位学时的知识量。同时,随着学科间的相互融合、交叉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课程间的综合已成为现代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应该遵循课程综合的理念,淡化艺术分类界线,强化艺术门类综合,即所谓“一科切入,兼及数科”,重点建设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这种课程在教学中可以美术、音乐、戏剧等中的某一门作为学科主题的主要教学内容,同时适当兼容其他艺术学科或非艺术学科的内容,突出人文性、综合性、特色性的理念,遵循“感知与体验”、“创造与表现”、“反思与评价”三个教学步骤,达到综合艺术教学的多样性。

多元综合性艺术课程并不是一种单纯传授知识与技能的技术性课程,而是一种旨在提高理工科大学生的艺术品味与人文素质,并具有丰富人文价值内涵的综合课程。例如,“中国美术鉴赏”课程就可以中国美术为课程基础,融合历史、文学、书法、篆刻等不同学科,使学生在了解历史、欣赏作品、细读文本的环境之中,深刻体验中国诗、书、画、印交相融汇的多彩境界。应该说,这种课程一方面在综合的过程中保持了某一门艺术学科的学科特征,利于教学活动由点及面地展开,另一方面也照顾到艺术教师的学科背景,使其能够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与教学条件实施综合艺术教学。从课程效果来看,该种课程能够发挥单独一门艺术所不能发挥的作用,有助于调动学生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拓宽艺术视野;有助于学生从一种艺术形式的角度去审视另一种艺术形式,发展转换、类比、想象及创造能力,从而全面地掌握并感悟艺术的真谛。

三、加强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

理工科高校大学生普遍对信息技术较为敏感甚至精通,因此,在努力加强传统课堂教学外,应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开发推广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这种课程是信息技术与艺术教育的课程整合,主要是指在艺术教育教学过程中让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与艺术课程充分结合,使更多的学生通过网络接收到多种形式的艺术审美教育,更好地完成艺术课程的教学任务。在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内容上,可根据理工科高校各专业不同特点,有的放矢地设置相关艺术类课程,并通过电脑、网络平台加以双向互动。例如,针对计算机、自动化等专业学生熟练电脑操作与数据编程的特点,可开设“平面艺术设计”、“miDi音乐制作”等课程,使学生学会运用艺术的创新性思维进行再创造。再如,针对机械工程专业学生学过机械制图,空间概念较强,熟悉产品加工、组装的优势,可开设“FLaSH动画制作”、“数字媒体艺术设计”等课程,让学生掌握产品外观设计、色彩美学等等。

在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形式上,可以建立相关艺术课程的网页,将电子课件、教案、习题集、推荐阅读材料等置于其中,使学生随时查询与课程相关的内容和信息,随时进行艺术知识的学习,随时与授课教师进行交流。同时,还可以开发新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电子教材、电子辅助读物等,以丰富和代替现有的教科书,并且尽量与网络上相关信息资源和书目相关联,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与知识面。另外,还可以设立音乐、美术、影视论坛等,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彼此互动等使艺术教育辐射面越来越宽,营造全方位的校园艺术文化氛围。随着公共艺术教育网络课程开发的逐渐深入,各理工科高校之间、各理工科高校与其他各类高校之间在互联网上可共享丰富的教学资源,遂使大家在公共艺术教育的共同平台上进行充分的交流与合作。

四、建立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机制

理工科高校在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过程中,在组织管理、制度保障、师资队伍、课程设置等方面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因而有必要建立健全的、完善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估体系,规范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评价内容、评价形式和评价等级。理工科高校应把公共艺术教育课程评价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管,同时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建立和完善检查评估制度,突出公共艺术教育特殊性的要求和教学内容、手段的创新,建立评价标准和具体指标,科学评价学生、教师参与公共艺术活动及取得的效果。而对于一些技能性较强的艺术课程,应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综合实施、定期考评。

在建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教学效果评价体系时,应实行统筹管理与特殊对待相结合的做法,在制订具体的评价指标时,公共艺术教育效果评价应从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态度、获得课程体验情况、学习方法及技能掌握、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考虑,注重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等领域的发展水平,要把静态的评价教学结果与动态的对课程实施过程进行的分析评价结合起来。另外,对教师教育教学能力的考核也十分重要,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教学能力直接关乎受教育群体的受教育质量,因此,在评价体系中应把对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考核放在关键位置。

五、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保障措施

理工科高校应努力完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的各项保障措施,在组织管理、资金投入、师资建设、教材建设等方面提供全力支持。一方面,理工科高校应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更新教育观念,从全面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高度正确认识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确立其课程体系在学校教育中的地位;要把艺术教育工作纳入学校发展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之中,并制定富有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理工科高校要建立一支艺术教育管理队伍,设立专门管理机构,规划、组织、督导艺术教研及艺术活动,从而把艺术教育工作真正落到实处。学校要为艺术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经费、设施和资源,改善教学条件,为艺术教育提供保障,这样才能保证艺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同时,理工科高校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艺术院校对艺术教育学科专门人才的培养以及支持现有的艺术教师定期进修、培训两种渠道,提高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还要加强多方面、多层次的专业交流,提高艺术教师的教育教学和研究水平,并在教师的工作环境和业务提升的发展空间上给予一定的保障。在教材建设方面,由于理工科高校在艺术类教材自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一方面要积极采用优秀教材,借鉴和引进其他高校尤其是艺术类高校的基础性课程教材,另一方面要尽快组织编写适合本校特点和地域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教材,尤其要加强综合性公共必修课程教材的建设。

总之,理工科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工程,需要动员全校相关部门、人员协同努力。目前,一些高校已经在工作中摸索出来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和策略,但对于大部分理工科高校而言,必须理清工作思路,及时借鉴在公共艺术教育领域取得成果的国内、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经过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坚持不懈的努力,方能构筑起多元、有效、特色的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体系,进而在整个校园内形成崇尚艺术、追求艺术的良好氛围。

[参考文献]

[1]湖南省公共艺术教育研究基地课题组.由艺入道――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范式创新[J].云梦学刊,2011(6).

[2]陆挺,等.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模式的比较及启示――以清华大学和东南大学为例[J].艺术百家,2010(3).

[3]凌继尧,等.中国工科大学艺术教育实践的理想模式[J].艺术百家,2010(3).

[4]许蕾.走向综合化的艺术教育――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建构的有效途径[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9(2).

[5]余德华,等.提高地方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水平有效机制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8(9).

[6]刘玉立.加强工科院校艺术教育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7

(江苏省无锡市江南中学,#214021)

摘要:初中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操作,获取新知识及基本操作技能的一种学习活动。通过开展劳动与技术项目驱动式探究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社会综合实践能力。

关键字: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实践探索

在劳动与技术教学中,以项目为驱动,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式的学习研究,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设计制作出作品,经过探究操作,获得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一、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项目式学习让学生依据自己的需要、动机、兴趣亲身参与、体验和研究,所涉及的问题贴近生活,实践方式多种多样。

基于项目的学习是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通过让学生参与复杂的新问题解决过程,提高学生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

(一)重组教材

江苏省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有《木工》《园艺》《营养与烹饪》《蔬菜栽培》《农作物栽培》《食用菌栽培》《养殖》《金工》《布艺》《工艺制作》《电子电工》和《现代办公技术》等。这套教材充分吸取了德国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先进经验,我们以项目式学习来重组这些教材和课程,就能产生一个全新的课程开发模式。根据实际需要重组或选取课程,它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也体现了项目引导的课程理念,使学生更系统更全面的发展。

(二)打破各学科界线

项目式学习作为一种让学生进行创作、实践、制作出作品的活动,强调探索式学习,这正是当前学生最需要的。

项目活动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体现了多学科交叉的思想。学生选定项目以后,他们就是课程设计者和参与者,以小组的形式在校内外一起活动。在活动过程中需要运用多学科知识,单纯地依靠某一门学科知识是无法完成活动任务的。这种项目式活动,是最高层次的项目课程,它更具挑战性。

(三)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在项目学习的共同体中,师生和生生之间通过任务建立起合作关系,为学生社会能力的发展创设了重要条件。合作学习是一种以小组形式组织学生学习,最优化自己以及他人学习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交际能力和合作意识正是在项目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交往中获得发展并得到提高的。学生通过团队合作过程中的相互理解支持、合作互助,平等、宽容地与他人交往,形成合作关系,从而促进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交往能力的发展。

二、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方案设计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把课程重新安排,将项目式学习渗透到课堂教学、课堂设计、课内外活动及课后反思评价等环节中,建立了三年一贯制学习方案。

初一年级学习简单的工艺制作项目,让学生分组进行选题、收集资料、写总结等,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团队合作的能力;初二年级则以较为复杂的木工、陶艺为开发项目,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意,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及创造能力;初三年级以电子电工为基础,让学生创新设计,围绕项目主题,开发有价值的电子产品,通过团队协作来完成项目设计及制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同时为高中通用技术学习打下良好基础。各年级部分参考项目内容如表1所示。

三、劳动与技术项目式学习的步骤

(一)项目的选题要有可操作性

选择项目时可根据教材做好项目的选题、设计及准备工作。选定的项目应具有可操作性、实用性、新颖性、创造性,能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等,学生可自主选择可行的项目,然后分组设计。例如,教学初中劳动与技术教材《木工》时,可以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小项目,如制作便笺夹,在项目活动过程中学习木工的相关知识,避免了按照教材单纯练习锉削的枯燥。练习了小项目,才可以让学生制作稍显复杂的木工项目,如实用性较强的电脑桌,学生可以设计成不同形状、功能齐全的小桌子。通过设计与制作这个项目,学生能掌握木工的基本技能,包括用途、方法、要领等,最终达到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创新技能以及创新精神的目的。

(二)项目的启动要能提出驱动问题

项目启动形式可以多样,如陶艺课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博物馆、观看视频等,激起学习兴趣;也可以用一个驱动问题来激发学生参与,把项目主题和学习目标整合成一个重要的、有意义的问题,好的驱动问题能够引起学生对项目的好奇心,使项目更具挑战性。一般课堂上都是教师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但在项目学习中,驱动问题一般是师生共同提出,并在完成多项任务,综合不同类型的信息资料之后,才能得到答案。

(三)创设理想的项目学习氛围

项目组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创设和完善理想的学习氛围,是增强学生创作兴趣的一种很好的策略。比如,在陶艺创作时,可以将陶艺教室划分成几个不同区域,给不同小组提供专用空间,增强学生的项目主人翁意识。此外,可以建立校内外多种联系,带学生向校外经验丰富的手工艺人学习,这就超越了本班本组成员的合作关系,体现了项目学习的作用。

(四)项目的评估不能单一

课程评价是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评估者可以是教师,也可以是项目小组,还可以邀请合作对象、专家、社会人士、家长等对学生进行评价。

评估关注学习,建立在理解学习的基础上,而评价关注教学,建立在衡量教学的基础上。有两种常用的评价形式: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在课程的任何时候都能发生的持续过程,通常被用作反馈。形成性评价可能影响着怎样设计后续课程和设计些什么,总结性评价通常凝聚课程学习要点,常常在课程结束时使用。

基于项目的学习不仅关注活动结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更关注学生在活动中的过程表现,无论成功与失败、错误与经验,都值得认真反思和总结,因为本身评估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的过程,也是他们发展的过程。所以,首先要重过程,轻结果,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形成性评价,同时重视个性化表现。其次,要科学综合评估结果,即总结性评价。科学的评价能对教育产生良好的正面促进作用,项目式学习不像传统的课堂以考试试卷进行评价,放弃了“分数唯一”,更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真实表现和感悟,所以涉及学生态度、团队合作都是评价内容;研究报告、研究论文、辩论、演讲等都是评估学生发展水平的综合性依据。我们要采用更真实合理、更多样性、更综合的方法来评估。

参考文献:

[1]谢春风,时俊卿.新课程下的教育研究方法与策略[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美】巴克教育研究所.项目学习老师指南———21世纪的中学教学法[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8

建筑与艺术学院20__-20__工作总结述职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谨代表建筑与艺术学院行政领导班子及全体教职员工对04~05年度的工作作总结述职,请予评议.团结战斗的学年即将过去,在过去的一年里,在校党,政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各处室,各兄弟院系的积极支持下,我院全体教职工团结一致,共同努力,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和进步,基本完成了任期目标本年度的任务.过去的一年里是紧张奋斗的一年,又是脚踏实地完成日常工作平凡的一年.过去的一年我院在取得全国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的通过的基础上,又紧擂战鼓迎来了学校本科教学优秀评估的试点工作.过去的一年我们为积极申报学位授权点做好准备工作,同时,我们又努力做好日常的教学,科研及管理工作,为不断总结经验,特作总结如下:一,党政班子团结一致,全体教职工齐心协力,努力学习,共同进步.院党政班子团结一致,认真贯彻执行校党,政布署的各项学习与工作.坚持周三政治学习的制度,认真抓好政治思想教育及理论学习,不断提高广大教职工的思想觉悟和政治水平.不断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持重大事件集体民主决策制度.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切实做好服务,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在管理工作中树立管理就是服务的思想,管理到位就是服务到位.班子同志努力为广大教职工做好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同时又关心教职工的生活.各系主任,办公室积极配合进一步做好服务工作,充分调动骨干教师及党员同志的模范带头作用,使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学校各项中心工作在我院得到积极地响应及贯彻落实.在我院教职工中形成既有紧张严肃的工作,又有团结,活泼的工作氛围的和谐局面.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人才,加大在职教师的培养力度.本年度共接收硕士研究生7名.积极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在职攻读博士,硕士学位.现在读硕士学位18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7人,今年已有5人获得硕士学位.加强对新进教师的岗前培训工作,给年青教师每人配备一名老教师作指导教师,做好传帮带.院每年举办青年教师讲课竞赛活动,并选拔优秀青年教师参加校级竞赛.认真做好教师职称评比前的工作,凝炼学科方向,汇集学科队伍.积极支持和帮助青年创新团队做好科研及课题申报工作.三,以评估为契机,以评促建全面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本科教育是高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本科教育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在学校的统一布署下,我院以评估为契机,评建结合不断促进本科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首先我们建立了教学组织领导及保障体系,以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的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的本科教育领导班子,下成立专门本科教育学办公室,做具体工作.坚持院系领导深入一线听课制度,确保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20__年学院顺利通过了第三次全国建筑学教育评估后,紧接着暑假中又开始了学校首批本科评建的试点工作,这两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学院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分阶段有测重点的顺利完成了上述二项评估任务,并已写出整改报告,现正在落实建设之中,其中全国建筑系专业教育评估(本科研究生)受到了教育部专家的充分的肯定与好评,在成都会议上全票通过.20__年9月进行的我校迎接20__年全国本科教育优秀评估,校内予评,我院是全校第一个试点单位.全院上下认真学习领会教育评估的指标与内涵,对照标准,找出差距,明确责任,整体推进,加快整改,务见成效.通过认真的自我摸底,将评估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系,系分解,落实到人.做到人人关心评估,人人参与评估,人人肩上有担子,人人为评估作贡献.树立达标,争优,创特色的信心,形成了齐心向上的态势,在校教务处,评建办的指导下,通过了艰苦的努力我院的评建试点工作受到校内专家的肯定与好评同时提出整改意见.我们又认真地进行分析研究了整改意见.提出了整改措施报告,在评估过程中我们还出刊评建通讯及时总结阶段做法.我们的试点是一个学习练兵的过程同时也给学校整体评估提供了一定的参考经验.在本科教学中我院还在实践教学环节上着重加强,创造发扬专业特点,在建筑学专业全国大学生优秀设计作品展获2名优秀奖,艺术设计专业20__年第二届中国高校环境艺术毕业作品大赛中获奖9项.四,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发展,学科学位建设不断加强.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近年来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我院现有建筑设计及理论及设计艺术学二个硕士授权点,生源充足报考热门.03年招收59人,04年68人,05年已达76人.20__年毕业硕士,研究生33人(其中同等学历7人).现在校研究生人数已达203人,本学年也是研究生管理下放学院管理的一年,我院以党总支书记为领导,加强研究生的思想教育及管理工作,专门设立研究生学籍管理办公室,在抓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同时,抓研究生全面素质的教育.我院在第三届研究生学术交流年会上获优秀单位组织奖.参加重庆大学全国建筑学研究生学术年会发表讲演并举办展览.进一步加强学科学位建设,依托我院本科专业发展内涵,提高办学层次,适应科学发展,市场需求,使学科学位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积极引进人才,引智人才,我院与深圳建筑设计总院联合申报建筑设计及理论博士点,同时申报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及美术学,城市规划及理论.建筑技术科学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现材料已经整理完毕申报.在整理的过程中也是我们整合学术梯队,提高科研,教学水平的过程.重在过程,重在建设.五,加强实验室建设,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我院结合本科教育评建的要求,制定了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确定了建筑CaD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及建筑学院图书资料室的建设目标,本学年我院新增实验室面积900m2(包括450m2展览中心),已投入使用,已部分完成摄影实验室采购工作并投入使用.本学年配合评估实验开出率100的目标,已投入70万元.一年来我院承接各类科研纵向课题9项,经费19.9万元,横向课题16项,经费计209万元.75篇,专著9部,完成各类设计任务及方案设计35项,参加国际,全国,省级各类美术展览18项次,各类获奖70余项次.六,加强学术交流:提高教师学术水平学术活动,我们采取了走出去和请进来进行学术交流的方法.我们参加全国建筑学专业指导委员会举办的学术会议,城市规划学会的学术年会,艺术设计专业的学术交流会,以及各类分委员会的会议,并在会上.部分教授还应邀到兄弟院校及单位作学术报告,我们邀请了美国,日本的教授来校交流,邀请何镜堂院士,大师,清华大学秦佑国教授,中元集团总建筑师曹亮功教授,深圳院院长孟建民,叶青教授等来我校讲学.并聘任何镜堂院士等任我校兼职教授.我院在亚明艺术馆成功举办了合肥工艺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教师美术作品展,引起美术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在校艺术中心举办校首届摄影艺术作品展.引进博物馆在我校举办工大源泉徽文化博物藏品展使博物馆首次走进高校受到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媒体报导.在东楼举办01级艺术设计毕业汇报展都收到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校园文化.七,加强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全面推行素质教育.在新形势下努力探索大学生管理的新模式,按学校要求,除专职学生队伍外还配备了教师兼职的辅导员,班导师,班主任,组织员等,使各项中心工作及学生的思想工作落到实处.除开展日常的管理工作外,我院学生还结合专业特点开展各项公益活动及创新活动,如每年举办的建筑风活动.学生出版专业刊物筑雅等.参加省首届大学生挑战杯获二等奖.全国建筑学设计学生作品竞赛获优秀奖二名,全国环境艺术专业毕业设计作品大赛获得9个奖项,获各类活动竞赛40余项.20__年毕业生就业率100,20__年就业率达93以上.学生质量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好评.总结一年的工作,我们全体教职工是团结进取的,我们的工作量紧张而又踏实的.但在我们的心理上还有很大的压力.因为我们距先进的院系还有较大的差距.我院由于历史和专业的原因我们的师资队伍还不够强,特别缺少科研领军人物,我们的部级纵向科研课题还很少,我们的办学条件虽有较大的改善,但距离先进同专业学校差距还很大.我们的经费不足也制约我们科研及学术交流活动的进一步开展.具有较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尚不明显.我们有决心,有信心在校党,政的坚强领导下,全院教职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同心同德,克服困难,迎接挑战,为我校06年顺利通过本科教育优秀评估而努力奋斗!和各兄弟院,处一齐共同努力奋斗,为我校胜利完成十一五计划,争先进位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谢谢大家!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9

(1)应试教育下的艺术教育

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作为我国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深受我国传统教育的影响。我国千百年来形成的科举取士的传统,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期被赋予了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但就实质来看,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原因是:我国的考试制度历史悠久,发展完善,并获得了广泛的社会认可和理解,加之在选择人才时,大部分都是通过考试进行筛选的,以至于社会各界都认为,只有通过考试才能选拔出优秀人才。学校领导从思想上也非常重视各门文化课的教学,而艺术教育课则被视为唱歌、玩耍的/副科,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中国的85%左右的学校在农村,75%的学生在农村,农村因为教学设施和教育思想的落后,这种情况在农村更是普遍,所以我国的艺术教育更是难以开展。鉴于上述情况,校长不能完全摆脱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只能开展以升学为目的的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明确指出:艺术教育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内容和途径,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道德水准、陶冶高尚情操、促进智力和身心健康发展的有力手段,艺术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学科所不可替的特殊作用。因此,学校艺术教育主要指艺术课程教学、课外与校外艺术教育活动和校园文化建设等三方面。这三个方面无论在教学内容上还是在实施途径上,都相辅相成,共同发挥着显性和隐性的育人作用。

(2)经济基础决定艺术教育

我国城乡的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等存在着很大差别,教育需求与教育供给的矛盾很突出。一方面,入学率从城市、县镇到农村呈明显下降趋势,农村初中毕业生的升学率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数;另一方面,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方面的差异,导致了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不如城市。因此,艺术教育滞后、片面追求升学率成为农村边远地区最为严重的问题,应试教育越演越烈,素质教育、全面发展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实施。对于维持生计都有困难的人来说,环境艺术,尤其是人造景观是一种奢侈。在我国,农村的屋前屋后种满了蔬菜甚至玉米,尽管它的古代园林闻名于世。在英国也有同样的情况:中上层阶级乐于谈论花园的优美雅致,而平民阶层想的更多的则是怎样维持生活。“景观为大众服务”通常是理想主义者和专家谈论的话题。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学校艺术教育的共性,但也有其特性。通过对艺术教育发展背景的分析,我们可以初步了解农村艺术教育发展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问题,进而为我们研究安顺市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情况做了理论准备。

二、研究对象

(1)安顺市周边农村经济情况

以安顺紫云县为例,紫云县的经济发展现状,我国的大多数农村现状与紫云相似。条件恶劣、起点低,但通过努力,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农村的经济发展也是有较大潜力的,紫云县的经济发展要得到提高,只要解决好农民的知识技术问题,加上结合实际,同时加大对农民的补贴,农民的经济收入会大大提高,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会早日完成,农民将过上幸福的生活。紫云农村经济收入结构模式如图所示。紫云县的农村大多分布在边远的大山中,自然环境恶劣,特别是喀斯特地貌的影响,加上农民思想的落后,知识水平不高,制约着紫云农村经济的发展,经济收入结构简单,农民的收入主要是种植农作物、外出打工为主。

(2)安顺市周边农村教育条件

由于受经济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对艺术课使用的各项设备、器材无力购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正常的课堂教学和学校文化活动的开展。另外,由于教育经费不足,致使学校师资严重匮缺,一名教师往往要担任两到三门以上的课程,没有更多地时间对自己所从事的学科做深入的研究。对此,学校领导在制订教学方案和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严重地影响了学校教育条件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艺术教育的基本条件建设与别的学科相对薄弱,教学、科研和管理还相对落后的问题也普遍存在。

(3)安顺市周边农村艺术教育师资队伍

与其他学科相比,安顺市周边农村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相对来说最为薄弱。据调查,安顺农村艺术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学科结构仍多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这些主要科目,而体育、艺术、地理等科目的师资则缺编严重,多由其他科目教师兼任,很多科目难以开齐。为了完成“一师多科”的重任,多达80%的农村教师不得不工作8小时以上,40%的教师需要完成18节以上的周课时量,一些教师的周课时数甚至超过25节。甚至有些学校连一个专业的美术老师都没有给学生上课的是由其他科任老师,还有些学校根本没开设美术课,有的开设了美术课,但是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还是让学生学习其他的科目。另一方面是工资待遇的问题,工资待遇不仅决定着教师职业是否能够吸纳来优秀的人才,同时也影响着教师在职后工作的动力和热情。安顺市农村教师工资水平不仅在总体上低于城市教师,而且县、乡之间也存在着明显差异。农村教师的工资待遇差,教师生活水平低、工作环境艰苦、个人发展机会少已成为安顺市农村教育的普遍问题。长此下去,势必会加速教师职业倦怠感的产生,影响教师的工作表现,导致骨干教师流失或另择他业。此外,当前很多艺术类的师范生不愿意到农村工作。笔者对一些将要毕业的艺术类大学生进行的抽样走访调查,调查显示,约有85%的大学生不愿意到农村及贫困地区工作,另有30%的学生不愿意到中小学去任教。原因是,他们觉得农村条件太差,对自己在事业上的发展不利。另有一部分大学生留恋大城市,认为做教师太穷、太苦,在社会上地位不高,想改行从事其他工作。高等师范艺术院校毕业生不愿到农村、不愿到中小学工作,导致师资队伍的脱节,直接影响了这些学校艺术教育的开展。

三、艺术教育的解决方式

(1)教育观念的转变在

农村,教师和学生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家长和社会对艺术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农村中小学艺术教育的发展都很重要。而今,教育界呈现出两种现象,一种是:由于该地受地域环境和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影响,家长与学校对艺术教育的认识不够,学校很难开展艺术教育也很难将艺术教育涉及到每位学生。一些家长和老师认为搞艺术教育是城里学生的事,农村孩子没有搞艺术的资本和天赋,甚至还认为教师热心艺术教育是不务正业,会误人子弟,学生热心艺术教育是走歪门邪道,只有认真学好语文、数学等科目才是正路,才能金榜题名和出人头地。同时,由于受农村经济收入的制约,家长不愿意或没有能力在学生艺术教育上搞艺术投资,甚至抱怨学校为他们的学生订了些没用处的书(音乐、美术教材),增加了他们的经济负担。另一种是:由于我国由来已久的用人制度和高考选拔制度的原因,加上长期以来的文化传统和科举制度的影响,不仅在教育界,在社会上也存在着把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教育质量好坏的标准,这在无形中给艺术教育带来了巨大的社会压力。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只有破除传统观念,确立新的教育观、人才观,才能为实施素质教育提供良好的思想基础和舆论氛围。以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的素质教育,才能适应我国现阶段发展的教育模式。素质教育可以使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技能、身体、心理等方面形成合理的结构。素质教育把全面发展落到实处,达到最大程度的因材施教,以整体性、群体性、潜在性为目标,塑造受教育者的良好素质。我们要用新的视野、新的思维方式,以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为指导,努力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

(2)国家应加大对艺术教育的扶持

首先,有关部门尽快建立全面系统的评估体系,要依据素质教育的精神构建符合素质教育的评估体系,强化评估内容的全面性、评估方式的科学性、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评估过程的可操作性。同时也要把艺术教育的内容纳入教学评估之中;把教师艺术教育的业绩纳入教学评估之列。还要加强评估结果的运用,把艺术教育的评估结果作为评优的依据之一,年终考评晋升职称的时候把艺术教育作为的重要内容对待,使评价管理产生强大的驱动力,才能调动教师从事艺术教育的积极性。同时也要加强艺术教育督查,要督查学校在艺术教育方面做到即有教材、有教师、有教案、有场地、有器材、有效果。其次,国家应增加对农村艺术教育的投入,以及各级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认识到艺术教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重要战略地位。在经济发展的情况下,艺术教育事业与其他学科教育事业的投入应该持平、和谐发展,确保艺术教育经费的充足和利用的合理。然后,各级政府还要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依照安顺经济发展现状,国家和省两级财政应承担大部分的办学经费,县乡两级政府则也应适当承担小部分的办学经费。再次,有关部门要对艺术教育经费进行依法监督管理,确保教师工资的及时足量发放,教学设施的充足。最后,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完善机制,加强依法治教力度,提高艺术教育法规文件的规格。目前学校艺术教育最高规格的文件是2002年教育部颁发的《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作为部门规章,其法规约束力受到一定的局限。因此,建议国家有关部门提高学校艺术教育法规的规格,用行政法规来规范学校艺术教育,推进艺术教育的法规化,确保学校艺术教育的地位。同样,还要适当调整升学考试科目。政府可以适当调整中、高考升学考试的考试科目,打破传统的文化课垄断的局面,将艺术类课程按照一定比例成为升学考试中考查的一部分,从根本上提高人们对艺术教育的重视,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3)学校应开展民间艺术教育校本课程

化学工程与工艺学科评估篇10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根据《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艺术教育工作规程》,结合我省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教育发展“十一五”规划要求和“全国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我区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我区中小学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水平,特制定如下意见:

一、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努力构建与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相适应,与高水平教育强区和体育、文化强区建设水平相匹配,体现教育普及和质量水平,具有*特色的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体系;构建中小学相互衔接、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相互配合、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相互融通的体育艺术科普校本课程体系;牢固确立“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思想,在学校和全社会形成良好的体育、美育和科普教育环境,使青少年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全力以赴,在20*年把我区建设成为“浙江省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示范区,并力争成为部级示范区。

具体目标:

(一)开齐开足体育艺术科普课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所有学校体育、艺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开课率和课时开足率均达到100%。高中阶段所有学校按规定开设体育、音乐、美术、信息技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课外、校外体育艺术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率达到100%。

(二)构建科学的中小衔接的课程体系。结合我区新一轮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和高中新课程实验的开展,更新理念,调整结构,整合内容,优化评价,逐步建立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艺术、科普三级课程体系。

(三)积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丰富多彩的课外文化活动。丰富文体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并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各中小学安排有体育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文体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的课外文体活动。所有学校应组织和设立学生运动队、艺术社团或兴趣小组,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并学会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并具有一项艺术特长。建立一批区、市级中小学生体育运动队和艺术团体业余训练基地,定期组织学生体育竞赛、艺术展演活动和每年举行*区中小学生的文化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促进学生在区、市、省级比赛中成绩逐年提高。建设市级以上体育和艺术特色项目学校各10个,全区70%学校成为区级体育艺术科普特色项目学校,呈现“一校一品”特色办学新格局。

(四)专职师资队伍建设有新提升。配齐配足专业教师,强化在职培训,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结构合理、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课堂教学和课外文体活动需要的体育、艺术、科普教师队伍,力争到20*年全区学校体艺教师专职率达100%。

(五)体育艺术科普场地和设施建设力度明显加大。全区各级各类学校都按规定建有基本的体育艺术和科普活动条件设施。所有乡(镇)中心小学以上的中小学都应设有运动场(馆)和音乐、美术教室,器材设施应达到教育部制定的体育、艺术器材目录一类方案配备要求,其他学校都应达到二类标准。根据学校实际建设科普教育基地,购置必要器材设施。

(六)科学研究和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强。发挥区、校二级教研科研科辅组织机构作用,加强教学研究和指导,提高教学水平。开展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实验性研究,以课题研究为引导,推动学校课程改革。加强与文体局、广电中心、团区委、少工委、关工委、社区等部门合作,积极整合和充分挖掘校外现有文体单位的设施和师资力量,为中小学开展课外文体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积极开展区内外交流,学习、借鉴各地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的先进理念和经验,扩大我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在市内外影响力。

二、措施与保障

(一)加强领导,建立完善的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加强学校体育艺术教育科普管理体系建设。成立区学校体艺教育工作委员会,健全区青少年科辅协会机制,进一步加强对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的政策规划、宏观管理、统筹协调、业务指导和督导评估。加强教育行政部门职能机构和人员配备,各学校要强化体艺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有一名校级领导分管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普教育工作。把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列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之中,区和学校都应科学制订“十一五”期间学校体育艺术科普(卫生)教育工作规划,并抓紧落实。

(二)加强体育艺术课程改革,努力提高体艺教育教学质量

树立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促进学生健康发展为核心的指导思想,从更新课程理念入手,在课程目标体系构建、课程结构调整、课程内容整合、课程组织优化、课程评价科学化等各个方面,深化改革实验。以实施中小学体育艺术课程标准为主要措施,建立适应学生身心特点的课程体系。

艺术课程改革。义务教育段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倡导探索性学习,培养兴趣,陶治情操,发展个性,启迪智慧;高中阶段艺术课程要使学生在普遍达到艺术课程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现对艺术课程各个领域的自主选择。

体育课程改革。应坚持健康第一的思想,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在开齐开足课程的基础上,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帮助学生找到符合自身特点并感兴趣的运动项目,教给学生简单的运动保健知识与方法,为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改革学校体育竞赛制度,努力为广大学生提供展示体育特长的机会,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保证课外活动的时间,积极推进大课间活动。全面实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试行方案)》,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三)大力开展课外文体活动,为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和谐发展搭建平台

实施“全国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工程”,积极推广体育艺术“2+1”项目。在全区逐步扩大体育艺术“2+1”项目实验,开展省级中小学课外文体活动示范区的创建活动。通过活动确保中小学生每天不少于1小时文体活动时间。在全体学生参与活动的基础上,各学校都要建立学生运动队、艺术、科普团体(兴趣小组),形成“班班有活动,人人都参与”的局面,确保每个学生能够至少参加两项课外体育活动和一项课外艺术活动,每个学生能够掌握两项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

组织各级各类学校开展校外体育艺术竞赛和展演活动。根据省市体育竞赛和艺术活动周期,制定我区中小学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的活动项目,规范比赛、规范活动,积极鼓励各校开展群体性体育、艺术和科普竞赛(或展演)活动,区教育局每年举行全区性中小学生体育节、文化艺术节、科技节活动,全面提升我区学校的体育艺术科普活动水平。

(四)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体育艺术教师队伍素质

建设一支以专职教师为主,专兼结合,数量和质量都能够满足学校体育艺术教育需要的体育艺术教师队伍。到20*学年,各学校要根据新课程的标准和要求配齐配足专职体育艺术教师,在扩大教师队伍数量的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措施,鼓励体育艺术专业毕业生和骨干体育艺术教师到农村边缘学校任教或支教,以提高农村学校体育艺术教育师资队伍的总体水平。要重视体育艺术科普的教研组建设,加强学区、校间的交流与研究,帮助和支持教师尽快提高专业素养。要清理和规范现有的体育艺术代课、兼课教师,该劝退的坚决劝退,做到先相对集中,后专业上岗。

加强在职体育艺术教师的继续教育。积极实施名优教师培训计划,培养一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骨干、示范作用的优秀教师和教育名师;全面组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提升工程”,加强基本功训练,全区每二年举行一次组织体育艺术教师基本功比赛,发挥区教师艺术团体作用,开展区内外艺术交流活动,提高教师自身业务水平与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能力。

学校要制定鼓励教师完成体育艺术教学和课外训练运动队、辅导艺术活动任务的相应措施。体育艺术教师在职称评定、评优评先、进修学习、教育科研以及工作量计算等方面和其他学科教师享有同等待遇。其辅导工作应计入工作量,辅导工作的成果作为考核实绩和评优评先的依据之一。

(五)加大经费投入,完善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场馆和器材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普教育的经费投入,学校体育卫生和艺术科普教育经费应列入年度工作经费预算,并随教育经费的增长而增加。区教育局设立体育艺术科普教育专项活动经费,每年不少于100万,用于开展活动、发展体育艺术科普特色项目、奖励先进等。学校要把体育卫生艺术科普器材纳入到学校的常规仪器设备配备、管理,定期补充更新,区教育局根据《*区学校教育装备经费补助比例表》(仑教〔20*〕2号)文件精神,继续给予学校经费补助。中小学应按国家和省有关规定设置教学需要的体育运动、艺术活动场地并按一类标准配置相应器材。各校按四个教学班一个篮、排球场配备要求加强篮、排球场建设,还应加强各类音乐、美术、劳技教室及琴房、排练厅、展演厅或实践基地等建设,充分利用和改造现有的闲置场地,以满足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学需要。

(六)加强特色学校建设,努力培养一批体育、艺术和科技人才

着力推进特色学校建设,通过体育艺术科普特色学校的创建、评估和命名,促进学校上水平、上层次,发挥特色学校的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促进全区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的发展。对获得省、市、区级特色项目学校分别一次性给予3万2万1万元的专项奖励。对省、市、区体育传统项目(训练点)学校经二年一次考核评估,由区教育局、文体局参照上述标准联合奖励。

积极探索学生体育艺术科学素质评价激励机制,不断规范综合素质测评工作,完善特长学生认定办法及升学优惠政策,逐步完善中小学特长人才的对口招生、培训衔接工作,为培养一批拔尖人才创设良好的成长环境。

(七)加强合作与宣传,营造良好的体育和美育氛围

鼓励学校与社会各界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体育艺术科普教育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形成发展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的合力。学校的部分教育资源应积极向社区开放,并加快完善管理和操作办法,每年区政府设立专项奖励资金100万元,对学校开放体育场、馆等资源进行补助奖励。

加强教体、教文、教科合作,实现资源整合、优势互补,积极探索学校体育艺术科普工作和业余训练相结合的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和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

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各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学校体育艺术和科普教育成果,宣传其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校体育艺术科普教育的社会地位,努力营造良好的体育和美育科普教育氛围,开创全区体育艺术科普教育工作新局面。

(八)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