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店的理论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7:56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1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酒店管理概论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a)-0171-01

1酒店管理概论的课程特点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既专业性强,又涉及知识面广,对于初涉专业学习的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在教学中必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深入浅出,演绎酒店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精髓;同时要求学生出课堂学习之外,更多利用课余时间深入酒店调查了解,并从各种渠道获取有关酒店、酒店管理和酒店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以更好消化、理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1.1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涵盖多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基础专业课程,该课程主要对酒店和酒店专业进行介绍,包括酒店基本知识、酒店管理理论、酒店经营战略与决策以及酒店未来发展趋势四大模块,具体教学内容为:酒店概述、酒店管理基础理论、酒店组织管理、酒店计划管理与控制、酒店战略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前厅与客房管理、酒店餐饮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信息管理、酒店公共关系管理、酒店安全管理、未来酒店发展趋势等。课程专业性强,知识点涵盖多,要求讲授的教师具有的知识面要广,并且能够将各部分的内容有机地联系在一起,而不是各自分立,做到各章节知识的融会贯通有一定的难度。

1.2要求教师讲授方法多样课堂信息丰富化

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不能仅靠传统板书,以及多媒体技术加以辅助讲授,必须将将案例法、项目训练法、启发教学法、情境模拟教学法、演示法等方法融合到教学实践当中,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将学生被动的学习模式转换为主动积极的学习模式,才能更多的摄取大量的专业知识。

1.3酒店管理概论课程必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本门课程是大一学生入学的第一门专业课程,对于初涉专业的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仅仅靠课堂上讲授的信息量,显然是不够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课堂学习之外,利用更多课余时间深入酒店调查了解,并从各种渠道获得有关酒店、酒店管理和酒店发展趋势的各种信息,以便更好的消化、理解并运用课堂所学知识。

2多种教学方法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的应用

2.1岗位工作描述讲授

第一节课教师在讲授课程之前,将近期知名酒店的各个岗位的招聘启事展示给学生,酒店岗位共分为七个等级:服务员、主管、领班、部门副经理、部门经理、副总监、总监,将不同酒店针对不同岗位的工作描述讲授给学生,引导学生思考不同的岗位对何种能力的要求,同时让学生清楚的认识到自己这四年如何学习专业课程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为四年后的就业提早做准备。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兴趣,同时与学生的职业生涯结合与一体,让学生将被动的学习转为积极主动的提升自我。

2.2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教师于教学中扮演着设计者和激励者的角色,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酒店管理概论课程中每一节课程都可以用一个案例展开,例如饭店服务质量管理章节,找一个成功的酒店???――丽思卡尔顿酒店,让学生分析其成功之道,然后回忆其住酒店的经历,自己是否满意,如果不满意究其原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注重知识注重能力。教师在课堂上不是“独唱”,而是和大家一起讨论与思考,学生也不是忙于记笔记,而是共同探讨问题。探讨之后教师进行总结,将相关理论再强化讲授,以加深学生印象。

2.3项目教学法

项目训练教学法是将与实训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试验、工作实例或训练任务等各种活动与教学过程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教学方法,侧重于将项目的实践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之中,针对学生的专业方向,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实训项目,让学生成为活动主体,教师成为辅助角色,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特色教学方式。

首先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十位同学,同学们自己成立组名。同时让每组成员推选出项目小组组长,负责小组项目的组织管理。

其次安排项目训练题目。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进度来安排题目。其中,教学目标是引导整个教学过程和考核训练结果的依据。例如在讲授第一章酒店概述世界著名酒店集团章节课程时,要求每组学生选取一个三亚著名酒品牌店对其进行实地调研,拍摄视频与图片,同时上网收集相关材料,了解其文化价值观、酒店装饰与设计、酒店定价、客房设计、餐饮部门、规章制度等,将整理的材料做成课件。

进行项目训练成果展示。学生们可以以各种多媒体技术来展示也可以根据项目训练课题的题目用情景剧等艺术形式展示成果,这能够体现学生综合能力的基本状况。

最后由教师对训练结果分析评价。分为教师评定学生与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2.4角色扮演法

即模仿实践,让学生以不同的角色参与,用以检验学生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给学生创造一个实践机会,除了印证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外,更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例如针对酒店人力资源管理章节时,可将角色扮演法运用于招聘技巧的教学,将学生以五到七人为一组分为若干组,模拟酒店的人力资源部门,每个小组选择自己负责的部门,并在自己负责的部门中选择一个具体的岗位,之后所有的工作就围绕着自己负责的岗位展开。通过这样的实验,学生普遍反应对所学知识有了直观的感受,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在扮演角色中对书本上的知识有了更深的理解。

2.5现场教学

即根据某些教学内容的需要,将学生带到酒店现场,进行现场参观、考察和讲解,或请企业专家现场讲学。运用这一方法的主要目的是缩小课堂与社会的距离,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教学效果;考虑到大一学生有认知实习课程,将部分章节实践安排放到学生大一暑期认知实践中,通过实践深化理论知识。同时,可将三亚知名酒店高级管理人员请进课堂,讲授相关章节知识,弥补教师实践能力薄弱不足。

参考文献

[1]武永成.课程教学质量的pDCa循环管理法――基于“饭店管理概论”等管理类课程的分析[J].宿州学院学报,2011(9).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2

一、模块化教学法的定义

模块化教育模式以“meS”和“CBe”两种流派比较具有代表性。meS(modulesofemployableSkills,模块式技能培训),是20世纪70年代初由国际劳工组织研究开发出来的以现场教学为主,以技能培训为核心的一种教学模式。它是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某种职业的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可称之为“任务模块”。以岗位任务为依据确定模块可以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学习,有更明确的学习目标,从而可提高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和学习欲望,最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二、模块化教学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适用性

分析和反思目前中职的酒店英语教学,最主要的问题是,在教学过程中,授课教师过于偏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容易偏向从语言到语言的教学,缺乏酒店行业英语背景知识和酒店工作场景的语言语境再现。而当前的中职学生文化基础相对比较差,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高,生活经历和阅历比较少,对于酒店的岗位职责和工作内容缺乏了解,加上理解能力有限,理论知识对他们来说过于抽象;对于酒店英语课程的这些理论知识,无论酒店英语课程的授课老师如何的旁征博引,系统深入浅出地讲授,中职学生都很难完全理解,即便有部分特别勤奋、努力、记性好的学生靠死记硬背能够一时记得,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更不用说将知识运用于酒店的实际工作了。可见传统教学方式并不利于让学生很好的吸收和运用知识。而模块教学在课程内容上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关注学生学习方法和岗位技能的获取。由于模块式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鲜明特色,相对于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来说,按酒店实际的岗位划分模块的学习对中职学生还是有较大的吸引力。在按酒店岗位划分模块的技能学习中通过授课教师的示范和指导,让学生扮演酒店工作岗位的各个角色进行学习和演练,让学生从中获取掌握学习的快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模块教学法在中职酒店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1、划分模块的标准以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确定模块,以从事酒店某个实际岗位工作的完成程序为主线,将各模块有机地联系起来。划分模块的过程中,突出酒店岗位技能训练的主导地位,理论教学完全服务于技能训练,掌握理论知识就是为了今后工作中的实际应用。从而促使学生为了学习技能主动地学习基本理论知识,把基本的理论知识融合到技能学习中。

2、按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划分的教学模块先按酒店的工作岗位将教材内容划分为三个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再围绕酒店某一特定的工作内容整合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构成相对完整的学习小模块。学生在模块课程中所获得的不是一个个孤立的知识点,而是一个在某个工作主题统筹之下的结构化的知识框架。按酒店工作岗位划分的模块见下表:

3、模块教学对教材的要求当前的酒店英语教材,从中职到本科都已经有一系列比较成熟、全面的教材,但大部分教材都是基于学科完整的知识体系进行编写,没有适合模块教学要求的教材。按酒店各岗位的工作任务和内容为依据划分单元模块的教材并不多;而且大部分教材仍按传统教学模式的要求进行编写,偏重理论知识,缺乏酒店行业英语背景知识和酒店工作场景的语言语境再现,未体现对学生酒店实际工作所需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教材建设是酒店英语课程模块教学改革中最艰难的任务。因此,要能够真正实施模块教学,必须要加强模块式教学的教材开发。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用的酒店英语课程的教材应按酒店岗位来划分单元,以重视学生的英语职业能力发展为核心,体现酒店职业特色,重基础知识、重知识应用、重技能训练、重能力的培养。所选的教材要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的课程设计思想,设计与酒店各岗位英语相对应的教学项目,充分体现教学内容模块化。每个中职学校可根据自身的情况,组织酒店英语课程的教师自编教材或根据所使用的教材编写配套的模块技能训练教材。无论自编教材还是根据所使用的教材编写配套的技能训练教材都应该遵循以下几点:①教材内容应按酒店各岗位进行模块划分。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将会带有明确的目的和任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②每一模块的教材内容要有较强的针对性。每个单元材料内容的安排应以酒店各岗位工作的实际要求为标准,所涉及的词汇、语法、文化背景、话题、内容应该与酒店岗位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满足学生今后工作的需要,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③教材的内容也要不断地更新,使之既能促进基础教学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适应新时期英语教学的时代社会特性要求。④教材内容既要有学生在岗位工作中所必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以“必需”和“够用”为度,不应过分地追求“大、全、深”具有极强的职业导向性。

4、模块教学对教师的要求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建立教师定期到酒店实践的机制,通过学校组织教师到酒店前厅部、客房部、餐饮部等主要酒店工作部门轮岗工作、挂职实践的方法,增加教师酒店岗位实际工作经验,进一步了解酒店的运作流程和岗位要求。教师通过到酒店各部门各岗位实践,充分了解按岗位划分的各教学模块所需的教学内容,积累各教学模块所需知识和案例,丰富各模块的教学内容,且使教学更贴近实际运用的需要。

5、模块考评——理论实践相结合传统的考核办法是:学生的期末总成绩=平时成绩的30%+期末考试成绩的70%。这种考核办法可以说是由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决定了学生的期末总成绩,这种考核办法未能很好地全面考核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情况。当采用模块教学法时,考核方式可以进行以下改革:首先是考核内容模块化,把每一模块作为考核单元,每一个模块均给出相应的考核成绩;其次是在教学过程中进行理论与技能的双项考核,考核包括每一个模块内容的理论与技能的双向考核,考核力求全面;最后,学生的期末总成绩由各个模块成绩构成,每个模块成绩所占的比例有该模块内容的重要性和难易程度来决定。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3

一、引言

随着社会的进步,第三产业在我国的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中酒店行业在服务业中占据着很大的比重,而且将会以稳定的速度增长。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很多高校都开始设置酒店管理专业或者扩大酒店管理专业的招生规模。截至2014年底,我国五星级酒店数量接近800家,需要100多万人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多年来,我国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流失率一直居高不下,导致我国酒店业对挽留人才的愿望非常强烈。而我国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数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我国酒店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数量。我国酒店业不仅缺乏酒店管理专业人才,而且对人才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业不仅需要充足的员工,而且更需要有经验、专业素质高、实践能力好的人才。但是,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还远远不能满足酒店业的要求。

二、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现状

(一)课程教学内容重复,浪费资源和教学时间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多数都是按照“概论+实务”的模式来设置课程的,但是其中有很多重复的知识,导致资源浪费。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一般都会开设以下课程:《饭店管理概论》、《餐饮服务与管理》、《现代酒店营销》、《菜点与酒水》、《酒店英语》等等,这些课程从各个方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学生的学习起着促进的作用,但是以上课程会出现重复或者雷同的内容。例如,《餐饮服务与管理》中关于酒水服务的内容在《菜点与酒水》中也出现过,如果课本里的同一专业知识点的内容过多地出现在其他课本上,就会造成资源浪费,还会浪费教师的教学时间,给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必要的负担,同时也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一种疲惫感,降低了学生的听课率,教学质量适得其反。

(二)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脱节

课本知识与实际操作相脱节主要是因为书本里介绍的相关做法已过时,课本的知识没能上时展的潮流,导致学生在实践的环节中出现手忙脚乱、不知所措的情形。例如,在《餐饮服务与管理》一书中讲到给客人点菜的顺序和步骤:待客人入座后,先询问客人是否需要茶水,得到允许为客人准备茶水之后再询问客人是否需要点菜,得到允许后,可向客人推荐酒店的特色菜品,并用笔记好客人所点的菜品,随后询问客人是否有忌口等其他特别要求,如果没有的话就向客人复述菜品内容以确认。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因为有了电脑技术的帮助,很多酒店都不再使用这种用笔记菜名的陈旧方法了。在实践的过程中,服务员会通过相关的点菜系统,只要点击相应的菜名编号就会自动生成纸质版的菜单了。因此,随着高新技术的普及,书本里的一些陈旧知识已不再适用于当前的酒店管理环境了。正是因为书本知识没能及时更新,所以导致了学生在实践的过程中又要重新学习新的知识,使他们手忙脚乱,没能学以致用。

(三)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产生冲突

学生到酒店进行实习的时候,酒店的管理人员会把实习生当作新员工一样看待,即保证学生的上班时间与新员工的上班时间一致。对于多数酒店来说,他们的上班时间都是两班倒或者三班倒的,所以酒店管理专业的实习生去实习的时候也要保证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到酒店来上班,不能留有一点空闲的时间。教师在与酒店进行协商的时候,会要求酒店能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完成教学内容,虽然酒店相关负责人也答应了教师的这一请求,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很多时候都没把这一请求当一回事。因为酒店缺人手的时候,希望实习生能最大限度地工作,其他的一些培训、教学等则搁置脑后。因此,学生去酒店进行实习的时候,上课时间与工作时间产生了冲突,导致学生不能完成学习任务。

(四)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差异

在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中,有一些实践课程需要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来完成的,但是其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结果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对学生的综合评定不够科学、合理。在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过程中,校方对学生的成绩是根据学生在实习结束后,返回学校考试的结果来进行评定的。而酒店方面则根据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表现来对学生的实习结果进行鉴定,评价的指标主要来自酒店客人对学生实习的评价以及酒店部门经理对学生的评价。所以,有些学生考试考得好,但是实践能力不一定强;有些学生考试考得差,但是实践能力较强,这就出现了成绩考核与实习鉴定不一致的情况,从而导致学生在面对这两方面的成绩时难免会产生郁闷感,打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工作信心。

(五)教学方法传统,不利于学生理解、应用知识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大部分高校都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借助先进的教学工具进行教学,但是在教学方法上还保持传统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吸收专业知识。在投影仪等先进设备的帮助下,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得到了改进,投影仪代替了黑板,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而且还丰富了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很强的画面感,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但是,教师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传统模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知识的能力。再者,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专业,教师在课堂上的说教方式会让学生觉得知识很抽象,这种缺乏实践性的教学行为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应用专业知识。

三、我国高校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改革措施

(一)高校的课程设置要与酒店达成一致

高校在酒店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要区分开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把这两类课程安排在不同的时间段上课,否则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还要兼顾理论知识学习,这样会分散学生的精神,使学生不能专注于一件事,从而会影响学生工作或者学习的效率。在课程设置方面,高校可让学生提前完成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传授实践知识,这样就可以使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时候专注,在进行实践的时候不用担心完成不了理论知识的学习。其次,酒店管理人员要提前与教师沟通好,对酒店里的哪些事务,学生要与普通员工进行区别对待;有哪些工作是需要学生用到最新知识的;哪些工作是与书本的内容联系不大的;哪些工作需要学生进行考察的;等等。待酒店管理人员与教师商量好后,要以合同的形式为学生保留固定的时间进行学习,非工作,以保证酒店管理人员确实能为学生留有一定的个人支配时间。

(二)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培养的人才要有实践能力,对酒店里出现的一些事情能及时应对、处理,所以酒店管理的教学改革必须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过程中,最好能构建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核心能力。实践教学体系主要有五个部分组成:认知实践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社会性实践活动、校内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其中,认知实践教学面对的群体主要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校方可通过组织学生到五星级以上的酒店进行参观,使学生对酒店管理的职责等有大致的印象。模拟训练教学主要是通过在课堂上设立接近真实的教学情境对学生进行教学。

社会性实践活动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安排学生到院里或者校内参加各种接待活动,主要目的是使学生感受到实践的真实性。校内生产性实训的教学对象是高年级的学生,主要通过模拟客房环境、餐厅环境等来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顶岗实习针对的就是毕业生,校方会与相关酒店进行协商与约定,把实习生安排到酒店的实际岗位中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实习,使学生在实习的过程中能把专业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来。在顶岗实习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酒店的部门经理也要对学生进行适当的培训,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知识的同时能接触到酒店最前沿的科学新技术。

(三)培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

致力于打造一支“双师型”的教学队伍,加强教师的实践知识与操作技能,为学生提供更加可靠的指导性学习。与其他专业不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必须具备过硬的专业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没有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就无法确保教学质量,就无法为社会输送优秀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因此,一方面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相关的专业职业资格证书才能允许其上岗教学;另一方面可引入优秀的酒店管理人员来为学生进行指导教学。如此一来,不仅能使学生轻松接受专业理论知识,而且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实践技能,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四)改革考核方法

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的考核方法,要公开、公平、公正,而且要及时鼓励学生。对于一般的理论知识考核,则按照校内其他专业的考核即可,也就是说,通过考试的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度进行考核;对于实训的知识,教师要对实训任务中的每一项成绩进行平均加权之后再得出最终结果,这样有利于更加合理地评价学生的综合成绩。对于校外实训,成绩总分则由专业任课老师与实训地的指导人员共同打分,最后根据两者的平均成绩来得到学生的最终成绩,并鼓励学生,为学生提出更好的发展建议。有的学生在校内考试与实训考试中的成绩相差很大,教师不能因为综合成绩而断定这个学生的成绩差,要根据学生的优秀表现对学生进行鼓励。

(五)创新实践课程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每一个专业的教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师要积极探讨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教师在讲授酒店商务礼仪这一知识点的时候,可在课前准备先关的道具,如一套碗碟,通过演示可以知道碗碟的基本摆放方法,还可以教会学生国内外碗碟的摆放位置的文化差异,以拓宽学生的学习视野。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提倡教师进行灌输式教学,因为这种教学模式会使学生觉得课程无聊,而且学生吸收知识的效果不太理想。因此,探讨一套有效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结束语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4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06--01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酒店业迅猛发展,市场对酒店需求的持续升温,酒店管理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迫切需要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大量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而事实上酒店管理人员专业素质与国际酒店业差距甚大。无论是本科还是高职的酒店管理毕业生大部分是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却眼高手低,实践能力差,无论从酒店方面还是学生方面看,现状和目标理想都是大相径庭的。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校侧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薄弱

目前,院校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基础课比重偏大,专业课比重偏小,教学方式仍然以课堂“填鸭式”讲授理论知识为主,缺乏吸引力加上高校主要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导致学生片面追求卷面成绩。学校不注重实践教学,学生无法在课堂上亲身感受实际的工作情景。目前,大部分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一般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但缺乏相关从业经验,讲课素材单调枯燥照书宣读,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学生们对专业知识的汲取和毕业后从事酒店工作的兴趣。目前该专业大部分学生综合素质较低,实践能力薄弱,很难应对工作岗位的各种挑战,给大学生的就业和发展造成了不利影响。

2、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准确

目前,关于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比较模糊,缺乏前瞻性和完整性,主要存在三大误区:第一种误区是定位模糊,笼统的定位为“培养酒店管理人才”,但是培养哪一类型、哪一层次的管理人才含糊不清。第二种误区是定位过高,将专业培养目标定位为酒店的中、高层管理,而脱离了实际情况只能是一种理想。第三种是地位过低,定位为服务性人才,过分盲目强调一线操作,技术性强,很多学校由于酒店需要宴会帮工,而经常性让学生短期的机械的到酒店轮岗实习。这几种定位误区往往导致学生对酒店管理专业未来就业方向迷茫,对行业前景、职业规划无信心,而放弃从事酒店行业。

二、导致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原因

1、教学模式单一

教学模式是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教师普遍是以“讲、听、读、记、练”五步教学法在课堂上讲解教材,灌输知识,学生机械地接受知识,很难形成对比信息的真正理解,培养单一化模式化的人格,不能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学习兴趣,缺乏抽象思维能力。

2、教学与市场脱节。

众所周知,酒店业作为涉外服务行业的一种,其从业人员的素质是涉外服务达到满意和有效的保障。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培养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但目前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与酒店管理业务的需求脱节,没有考虑到酒店业的实际需要,教学内容脱离实际,往往导致学生在日后的工作中学武所用。

3、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操作能力。

目前许多高校中的酒店管理专业的任课老师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理论教学水平高,而实践操作能力低的问题。学校在引进师资力量时看重的是教师的学历及理论教学水平,而忽视了实践经验和实践操作能力,甚至有些还是跨专业授课,教授的内容停留在普及知识的层面,而无法深入一步把训练学生思维方法、培养分析能力作为重点。最后导致了酒店管理专业整体师资力量的薄弱。

三、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模式的新方向

1、明确专业教学目标,制订教学计划

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是进行人才教育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人才培养的模式、教学内容和方法的选择、教学专业的设置和学生素质的类型。高校培养酒店管理专业就是培养掌握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现代酒店管理的中高级应用型专业人才。所以应该更深刻地认识到高校管理专业培养的是面向酒店企业管理岗位的高素质专业人才,而不是一般的酒店服务员。学生必须掌握较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知识和相适应的实践技能,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酒店管理实践中取得较大的进步和发展,快速走上管理岗位。

2、探究式教学模式

(1)情景化教学,即依照现场教学的内容,设计一个或多二个在酒店服务业服务过程会出现的相关情景,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先自主处理这类情景时间,从中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办法和技巧。通过此类学习方法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教师最后进行点评总结归纳各种解决方案的优缺点,同时启发学生去联想、对比和创新最佳的解决方案和良策。

(2)角色扮演教学法。即教师根据现场的情况向学生提供各种情景,指定某一情景让学生扮演酒店从业人员和来店客人,老师给予扮演者言传身教,使参与角色的学生尽快熟悉自己的工作环境,了解自己的工作业务及流程,掌握必要的工作技能和技巧,能够更好地适应在未来的实际工作岗位。

(3)案例分析法。叫教师把实际中出现的为题作为案例,向学生展示真实的背景,提供大量的背景资料,再由学生根据背景材料进行问题分析,提供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教师还还可以根据酒店实际提出各种有可能发生的案例,提出一个问题多种解决的方法,今后怎样防范此类问题再次发生的对策,培养学生的分析判断能力、解决问题和执行任务能力。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5

关键词: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职业化;发展路径

职业化改革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因为经济的发展改变了市场经济体制中的行业结构,这意味着各行各业的就业岗位也发生了实质上的改变,使职业化改革成立经济发展的必要工作。职业化改革还改变了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结构,丰富了专业课程,复杂了专业课程设置,最为明显的专业设置有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所以职业化改革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影响很大,影响着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课程结构及专业发展等。同时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为适应职业化改革,还在专业教师、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与职业改革相关的研究。

一、以职业化发展方向作为旅游酒店管理课程体系的构建思路

(一)课程体系职业化构建要素

在职业化改革环境下,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同时具备多项职业化课程构建要素,这样才能使构建出来的专业课程体系符合社会职业要求及需求。这要求高校在设置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课程时要将社会岗位实际需求、旅游行业实际发展、课程教学目标及学生实际相结合,构建实践性、职业性较强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同时高校专业教师要提高对课程体系职业化构建要素的关注,如实验课程、实训课程及实习基地等实践性较强的职业化构建课程要素。

(二)要以职业化发展作为科学性课程的设置要求

是否能培养出符合社会要求及需求的高质量人才,取决于专业课程设置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而职业化发展就是实现课程设置科学性的关键途径,所以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时要以职业化发展作为课程设置要求及目的,这样有利于校园教育走向社会实践、走向市场经济发展,使专业课程实践性提高,实现实践性人才的培养目标。这要求高校要全面性加强专业课程实践性,以理论专业知识引导实践能力培养,将学生培养成社会实践性人才从,以此提高学生就业率,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在专业课程职业发展过程中,要注意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课程的协调与结合,以此保证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在平衡,使课程设置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实践性,实现课程职业化发展的目的。

二、职业化改革有利于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技能性发展

(一)职业知识的作用性推动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的外化发展

职业化改革使各种职业都具有专门的职业知识,这些知识使该职业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技能性。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生存于职业化社会环境下,专业课程设置的很多方面都深受职业化的影响,其中职业知识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知识的影响最深,在实际专业课程教育中应用职业知识,可以将专业知识发展成R导寄芨觯并且受到知识教育的学生,其实践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上的提升,相比较传统的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来说,更具有教学实践意义。这要求专业教师要根据专业教学实际要求,将职业知识应用到专业知识教学中,实现专业知识技能化和职业化。

(二)职业实践性及具体性促使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

职业化改革下的各种职业岗位都具有专门的知识及技能,且每一项职业知识都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具体性,这决定旅游酒店管理专业在职业化改革环境下,会全面向职业化、实践化及具体化方向发展,使该专业学生越来越具有专业性、实践性和职业性。这要求高校根据专业性特征,专业目的及专业范围开展专业实践性、社会性活动,实现理论知识技能实践化。足以体现职业实践性及具体性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知识技能化及实际化的促进作用,同时还能够加快旅游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理论知识的深层渗透速度,有效提高专业人才的社会实际应用能力,是专业知识全面发展产生的重要保障。

三、注重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推动人才发展面向职业化

(一)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来发挥教师职业导向的作用

专业教师职业化发展是职业化改革对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影响,职业化后的专业教师,其实践能力、职业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使专业教师职业能力发展成为专业人才职业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力,所以高校要建立健全教师队伍管理机制,以此实现教师对学生职业化发展的导向作用。这要求高校要做到以下几点工作:第一,根据教师教学现状及特点,构建具有针对性和统一的性的培养制度;第二,完善教师职业化教学能力考核制度,并制定职业化发展新目标;第三,实现专业教师知识理论研究向职业导向作用转变,使专业教师在教学中的职业导向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上面三点可以看出教师职业发展对人才职业化发展的重要性,且这些重要性体现在管理政策及制度等的全面加强,实现高等教育职业化转型。

(二)加强理论性职业能力发展促进教师职业化发展

教师职业化发展的重要动力是理论性职业能力发展,只有理论性职业能力得到有效发展,才能实现教学职业化分,这需要高校做到:第一,补充专业理论知识的实践应用及社会应用,在实践中挖掘职业化人才,引导和培养职业化人才;第二,根据专业教师实际及社会发展现状,进行两者之间的协调工作,实现专业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互转换,促使理论知识向专业技能转化,这是提高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师专业性、实践性的有效途径。

四、结语

职业化改革使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转型成一门专业性高、实践性高及职业性高的专业,有效提高该专业的就业率和职业能力,满足了旅游业对旅游人才的需求及要求。

参考文献:

[1]李晓冬.职业化改革对高校旅游酒店管理专业教育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6,03:157-159.

[2]李力,沈雅雯.我国旅游高等院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解析[J].旅游论坛,2011,01:120-126.

[3]王华,王金叶.基于职业能力的酒店管理本科专业课程教学优化[J].教育与职业,2014,32:142-144.

[4]赵峰英.旅游管理专业酒店类课程教学改革初探――以餐饮、客房教学为例[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6,04:79-81.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6

关键词:酒店管理;改革;体验;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2-0-02

到目前为止,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大部分都是理论教学,很少涉及到实践和实际操作。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酒店管理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学习酒店管理知识的主要手段都是运用理论教学,以便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掌握纷繁复杂的酒店管理知识;二是侧重点的原因,学校将酒店管理的侧重点放在了酒店服务上,因此理论教学仍旧是主要的教学方式。只不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枯燥乏味,缺乏活力,很多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被繁多的理论知识所埋没,失去了学习的兴趣。正因如此,新的教学改革思路呼之欲出。

一、酒店管理专业教学现状的分析

(一)学校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包括旅游、企业等各方面的发展,而旅游和企业的发展直接促进了酒店业的繁荣,旅行者出外旅游不外乎要选择宾馆酒店,与中国的习俗息息相关,很多企业签订合同都选择在酒店,酒店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接踵而来的便是酒店人才稀缺的问题。

现在许多酒店却抱怨找不到他们所需要的管理人才,来面试的都是空有理论知识,缺乏实践操作的人;而酒店管理专业的许多学生却感觉找不到适合自己的酒店职位,他们大多数认为酒店太大材小用了,安排他们从底层的酒店服务做起,于是纷纷离开。

这一现状不但体现了酒店行业存在的问题,还反映了学校现在的酒店管理专业教学无法培养出酒店所需要的人才,还有学生在择业时好高骛远的问题,造成了酒店迫切需求管理人才与人才无法寻找到合适酒店的矛盾。产生这种矛盾,还体现了学生、学校和企业之间在人才目标培养方面存在的巨大差异,学校主要是关注学生的就业率,毕竟就业率影响着这所学校的综合竞争力;酒店管理则侧重于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人才,既要有高超的管理能力,也要能够吃苦耐劳,适应基层服务;而学生却将主要的精力放在了酒店管理能力的培养上,其他能力则不屑一顾,因而觉得酒店让自己从基层做起是大材小用。

高校对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侧重点有所偏差,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越来越陈旧,和酒店所需要的人才偏差越来越远。高校虽然建立了一些人才培养的模拟实验室,同时也通过不断训练去培养学生的能力,但是酒店管理所需要的人才,他们应该具备的不仅仅是专业能力,还有语言能力、服务质量、专业技能以及个人素质等等,这些在高校实验室里是不可能全部做到的。

(二)酒店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问题

1.课程内容重复问题

由于高校在课程设置上存在多次重复同一教学内容的问题,很大程度上浪费了课程的教学资源,同时也浪费了学生的大量时间,多次重复同样的内容有时候不但不会起到加深印象的效果,反而会让学生产生厌倦感,甚至在加大学生的学习负担的同时,引发学生的厌学情绪。如此一来,学生的学习效率就大大降低了,学习热情也在这个过程中消磨掉了。

2.课程内容缺少实践和体验

酒店管理课程的很多内容都涉及到实践操作的问题,可是这些内容都被老师用理论教学一带而过,学生无法通过实践对工作任务和工作环境形成一定的认识,也无法利用操作达到使课程内容形象化、直观化的目的。这样的教学扼杀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能力,专业技能要学得扎实也有一定难度。

3.学习方面

学生专业学习的情况也可以用来衡量高校在该专业教学上的成效,然而,学校仍旧停留在过去那种陈旧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教学内容上,社会酒店对于人才的要求却不仅仅是理论方面,他们更注重实践的能力。学生在学理论时,往往没有联系到实际情况,操作能力显得十分薄弱。一旦涉及到实践的时候,又因为没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无法通过理论来解决实际问题,毕业后直接上岗,便觉得不知所措了。

4.学校缺少实训基地

人才的培养不能只局限在温室内,温室的花朵离开了安逸的环境是很难茁壮成长的,现阶段高校培养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最主要的方式依旧是课程理论的学习,很多有关实践的内容都被带过,甚至忽略了,这样培养出的人才,在社会化大环境中是很难生存的,他们要面对社会中的很多竞争,这些都不是书本上可以学到的。鉴于课程的原因,学生不可能到校外去实践、增长经验,学校有必要为酒店管理专业学生提供一个实训基地,保证学生的实践经验的提高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学校可以自己新建一个实训基地,同样也可以和专业的酒店合作,通过相关协议达成共识,这样学校可以让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酒店也可以从中挑选自己需要的人才。

5.相关课程考核设置不合理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考核方式设置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是理论知识的考核占据主导地位,本来酒店管理专业应该更偏向实际操作能力,但考核方式却还是传统的试卷考核。这样不不仅看不出学生真实的专业能力,更容易助长学生的傲气,他们以为将理论知识背的滚瓜烂熟了就完全没问题了,但是实际操作能力却十分薄弱。不过这样的现象十分普遍,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是当今社会学要的酒店管理人才主要是偏向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同时各方面综合素养都要完美无瑕,而不是靠死记硬背获得的能力。

6.教学与实际脱轨

这个问题不止存在于酒店管理专业,高校其他专业同样普遍存在,高校的教育还停留在过去,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教学与实际脱轨已经演变成了一个严重的问题。如此下去,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生活在象牙塔里的羔羊,等待他们的是进去社会后一群群凶残的饿狼。学校的教学目标不应该只局限于过去,还应该结合时展的脉搏,慢慢地把教学和实际联系在一起,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二、“验与实践式”的教学改革

面对以上酒店管理教学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的改革方案,主要是围绕体验式学习、实践和理论相结合来展开教学改革的。

(一)转变观念注重体验与实践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弊病由来已久,到如今已经很难适应酒店管理对人才的需求了,因此必须有所改变,主要是一改过去那种只重视教学理论和专业能力的做法,变成既注重理论知识的学习,更重视实践和体验式的学习方法。在制定教学计划的同时,考虑到人们的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变化,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列入其中。课堂上加入实践的操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去参与酒店管理的实习,并且不应该仅局限在管理能力方面的实习,也要注重学生基层服务意识的培养。在学生实习期满回校后,可以让学生将实习经历写成论文,把自己的感受融入其中,最后在总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经验,供其他学生参考。

(二)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

随着酒店管理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应该把侧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和其他综合素质的培养上,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大力加强实训基地的建设,进一步促进人才的发展,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可以提前体验酒店管理工作,这样他们就可以慢慢适应自己所学专业的工作岗位,就不会出现毕业后直接上岗,面对种种问题不知所措的情况了。

酒店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要从理论知识的巩固上考虑,更应该把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考虑进去,学生在实训基地可以进行模拟学习,在体验中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在历练中成长。

(三)建立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很多学生毕业后进入酒店管理职场,却发现自己的能力岗位不相符,这样便很难迅速展开相关工作,很难在新的酒店获得晋升,所以学校有必要针对酒店专业人员的岗位能力和要求来进行教学目标的设置,最终确定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内容。还要注意保证教学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注意各部分的实践教学内容的联系性。

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案,不能局限在理论上,更应该考虑到市场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市场对这样的人才还有什么特殊要求,然后由经过相关实践的专业人员来制定教学目标。

(四)考核体系的改变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旧的考核体系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要求了。考核是为了检验学生本专业的综合能力,过去的考核只停留在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上,那样反映不了学生的专业综合能力,很多学生通过死记硬背照样可以取得高成绩,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掌握了这门学科。所以高校应该一改过去的考核体系,现代化的酒店管理人才所需要的,不只是理论,更多的是实践的能力。指导老师在考核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要考核他们的实践能力,应该对学生进行实训,实训的场所可以是学校的实训基地,也可以是在专业的酒店之中。但是必须要有专业的人员在一旁评判,给学生打分,这个专业人员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酒店管理的人员。

(五)教学理念的改革

高校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理念已经不能适应人才的要求了,高校必须创新教学理念。培养酒店管理人才,首先是人才的能力的培养,这也是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目标。学校应该针对学生的欠缺方面,对自身教育理念进行改革,结合岗位职业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酒店管理人才。教学理念不能只是为了让学生学到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学会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前那种死记硬背的理念应该有所改变,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要采用体验式教学,采用实践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实践,去体验酒店管理工作岗位,只有这样才能学到课上学不到的东西。

(六)坚持体验、实践同理论知识相结合

很多学生毕业后存在的一个严重问题就是,不能用自己的所学去解决遇到的问题,也无法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主要是因为,在学校的教育中他们主要接触到的都是理论知识,难得有实践的机会,渐渐的,他们就忽略了这个问题,一旦遇上实际问题,就束手无策了。学校应该多举办活动,帮助酒店管理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比如可以举办模拟酒店管理大赛,让学生在娱乐的同时也能将所学知识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经济腾飞的今天,过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高校酒店管理教学,已经渐渐成为了酒店管理人才的羁绊,必须经过改革,结合实际情况将体验式、实践式的教学模式融入其中,慢慢摆脱如今无法适应现实的状况。逐步改革现有的不合理教学理念,改变以往那种一味地灌输知识的教学方法,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更侧重实践、体验,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为酒店管理行业输送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龚敏,夏迎庆.洛桑模式与我国酒店管理实践教学的比较及其启示[J].新课程(教育学术),2010(04).

[2]张丽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构想[J].齐齐哈尔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6).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7

随着我国物质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酒店行业表现出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速度,社会对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逐渐上升,而与之相对应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却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造成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不应求的现象,但是,实际的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却表现出供过于求的现象,因此形成了一种酒店管理人才供需的悖论怪圈,文章基于此分析了这种怪圈现象的形成,并探索了这种怪圈现象下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悖论怪圈;酒店管理;人才供需;培养模式

0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我国酒店管理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体系日趋完整。但在人才培养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是我国酒店业发展迅速,企业急需人才;而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低,人才培养供求矛盾越来越突出,已经形成了一种人才供需的悖论怪圈,因此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得到了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文章主要研究如何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需求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

1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悖论怪圈的形成

据相关资料显示,造成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悖论怪圈的主要原因就是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与酒店管理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这一问题在学生参加酒店实习时表现的十分显著,学生明显对酒店工作岗位职能存在诸多问题和不适应,而造成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就是受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学生缺乏实践经验、职业忠诚度低等。酒店行业属于服务型行业,其对人才的需求是随着客户的要求而逐渐变化的,而当今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在物质水平、精神境界、思想觉悟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提升,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人才的各项素质也随之提升,而传统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导致学生无论是在专业技能还是在思想意识、文明素养等方面都与酒店的要求存在着较大差距。学生若想很好的适应当前酒店管理的实际需求,就要经过一段漫长时间的转变,但是在实现了这种转变之后,部分人才又出现了跳槽的情况,造成该专业人才较高的流动率,最终形成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人难的悖论怪圈。

2怪圈现象下的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由诸多相关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具体来讲,它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指导下,为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而采取的培养过程的某种标准构造样式和运行方式,具有系统性与典型性的特征,它是一种实现多种教学要素相结合的完整体系。实际上,在我国高职教学人才培养中,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就是解决“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样培养”的问题,接下来文章就从以下六方面探究了怪圈现象下告知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问题。

2.1培养学生就业意识

培养学生就业意识,提升其敬业精神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占据重要位置。酒店培养一个高级管理人员,一般都会安排其从基层做起,擦地板、铺床、叠被子等这些最基层的工作必须要经历。但是,现在的酒店管理专业大学生毕业之后去星级酒店工作,要求他们从服务员做起,不少学生都不能接受。无论是多么高级的人才,在实际的酒店管理岗位中,既要求他们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又要求他们具有丰富的经验。要做好高层酒店管理者,就要具备丰富的基层经理、服务员的经验,没有基层实践经验就无法进行有效的基层管理。在国外的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高级管理人才通常需要具备五至十年的基层服务经验,但是我国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下却几乎上没有这种基层意识。因此,高职酒店管理人才培养应当注重学生就业意识,根据就业实际需要,加强基层工作意识与能力。对于学校的教学管理需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渗透基层工作思想,提倡艰苦创业;二是激发学生的工作与生活的热情;三是磨练学生勇于面对挫折的心理素质。

2.2创新学生管理机制

科学有效的管理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为了能够更快的实现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向真正的酒店管理人员的转变,就需要创新学生管理机制,模拟酒店的实际管理方式,培养学生酒店管理岗位意识。那么如何实现具体的管理,我们从各项制度的制定、班级机制的改进,及早操制度的建设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建立科学管理机制,促进学生自我管理。

首先,为了能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未来职业要求,制定与酒店管理经营相关的卫生制度、寝室、内务的管理制度、奖罚制度,及文明行为规范等,并要求学生严格遵守与执行。

其次,根据酒店管理方式,改进班级机制。将原来班级中设置的班长、班委、组长等职务名称,更改为经理、主管、领班等名称,并根据其职位的不同佩戴相应的职务标志,明确其各自的岗位职责。

最后,实行早操制度。早晨组织学生出操锻炼,培养学生具备组织纪律性,形成健康体魄。并在训练中规范学生的言行,培养学生规范的处事风格,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作用,将管理制度与生动多样酒店管理方式结合起来,为其以后在酒店工作奠定基础。

2.3强化实践性教学

实践性教学是转变学生角色的另一重要策略,也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要培养学生成为一名合格的酒店管理人员,就要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真正的将书本中的理论知识转变为实践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要求该专业学生在大一、大二、大三进行不同程度与不同层次的酒店实习,其中,大一主要是了解基本的酒店操作流程与具体要求,让学生能够从宏观上掌握酒店管理的基本内容及酒店各部门设置与职能安排等;大二实习主要锻炼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要在熟练掌握与操作酒店各项事务的基础上,在管理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较为清楚的定位自己在酒店管理的能力与不足;大三进入正式的实习期,经过两次的实习经验,学生已经能够更好的操作酒店业务,减少了酒店对学生的培训时间,学生能够更加轻松的适应与胜任酒店岗位,酒店也大大节约了人才培养时间与成本,有效解决了酒店管理专业人才供需的悖论怪圈。

另外,实践性教学还有助于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通过实习,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问题及时更正教学方式,并对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解决与处理,从而提升教学有效性。因此,重视实践教学,对教师教学有效性的提升及学生管理具有双重意义,是实现学生角色转变的重要环节。

2.4充分发挥教师教育与管理的重要作用

为了保障能够更好的对学生进行培养与教育,教师也应当积极参加相应的职业培训,到酒店中进行挂职锻炼,一方面丰富自己的酒店管理经验,另一方面学习与吸收新的酒店管理思想与管理方式,以便更好的应用于教学当中。为培养出一批具有高水平专业技能,高综合素质的符合型酒店管理高级人才奠定基础。另外,需要强调的是教师不仅要做好教育学生的任务,还要以身作则,管理好学生。比如,教师在教学中要时时保持较高的酒店管理意识,注意讲台卫生,不将废纸屑等丢弃在讲台上,发现教室的垃圾,及时安排学生进行处理,并以楷模的形象为学生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养成注意卫生等各种酒店管理人才需要注意的细节。

除酒店管理专业的任课教师要做好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工作之外,辅导员也要具备一定的酒店管理知识与修养,要能够从酒店管理专业未来就业与发展的角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思想,从心理上安慰与鼓励学生,避免某些学生因为理论知识难懂而放弃学习的情况。

2.5营造酒店环境氛围

人是环境的产物,环境对人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如果学生在校园里知识单纯的学习酒店管理理论知识,而不能真实的感受酒店环境,就很难让学生从思想意识中认识酒店管理专业的实际需求,很难树立“酒店意识”,进而对其未来就业及职业角色的转换形成障碍。因此,学校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可以采取校企合作的模式,与酒店企业进行合作,让学生定期到酒店中进行实习,或者是在校园中建设一定规模的模拟酒店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近乎真实的酒店环境,比如要求师生统一着装,形成专业标识;再如要求学生讲究礼仪,使用姓氏称呼他人,以示对他人的尊重和关注等,这样逐渐培养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认识“酒店文化”,从而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吸收与应用,同时使其更好的适应未来的职业需求。

2.6开展有专业特色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精神

班级内部或者是学生会在教师的指导下,可以有目的的开展一些具有专业特色的活动,比如制作果盘大赛、铺床技能比赛、调酒大比拼、开展专题讲座等,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学生学习气氛,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对于酒店管理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3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酒店行业的快速发展,酒店管理专业人才需求越来越多,而当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下的人才特征不能满足酒店管理的实际需求,造成企业招不上人,学生就业难的现象。因此,我们从六方面提出了解决这种酒店管理人才供需悖论怪圈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宋宏.基于我国酒店企业人才需求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13-09

[2]梁章萍.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南方论刊.2011-04

[3]游富相.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供需错位与规避路径[J].职教论坛.2010-03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8

前言

mooC理念近年来备受教育界关注,2012年开始,美国的一些著名高校就建立了网络学习平台来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机会。现在我国像清华、北大等名校也已经加入了mooC教学平台并且会定期相关课程,除此之外还设立了类似“学堂在线”等公开课。mooC课程引入时间还比较短,我们也是处于一个摸索尝试阶段,下面我们主要对这一理念下《酒店管理概论》这一课程的教学改革设计进行分析说明。

一、mooC理念下的《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改革与设计

《酒店管理概论》是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作为一门具有较强理论性的应用型课程,除了讲授酒店管理的基础管理理论和知识外,还要介绍酒店各主要业务部门的管理方法和实践,而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院校在《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着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不能将知识内化成能力、缺乏自主独立的学习能力等主要问题。要在mooC理念下对本课程进行教学改革,首先要了解这一理念下《酒店管理概论》的课程特点,并针对现阶段应用型本科《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分析和逐一解决。

(一)《酒店管理概论》mooC建课结构分析

a.设定十六周作为一个课程周期,每周的视频学习时间可以在90分钟,一节课,课后有15分钟的时间大家可以互相交流。例如: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我们经常对于《酒店管理概论》这门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将课程内容进行有效分割,将重点知识均匀分到每一节课程之中,让学生能够学习的更加全面。

b.对课程部分内容进行模块化的分割,创建酒店管理mooC教学视频的目录指南和相关章节大纲。使学生能够快速的通过目录找到所需要的知识点视频。每个视频围绕一个概念、知识点或者主题,便于学生查找所需要的知识点。根据《酒店管理概论》的大纲筛选出酒店组织管理、酒店前厅、客房、餐饮等业务部门管理、酒店服务质量管理、酒店人力资源管理、酒店营销管理等重点章节,并增加到mooC教学的过程中,来适应不断变化的酒店行业发展现状,使酒店管理本科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能力来选择性学习。例如:在制作“酒店业的发展”这一节的视频时,根据该课程讲授的规律,一般把它放在第一章较为合适。

c.多样化mooC视频拍摄,提高技术支持。由于《酒店管理概论》这个课程教学要偏向于理论学习,这样这个课程中很大一部分可以使用ppt录播,一小部分可以采取到五星级酒店选景外拍的方式进行课程教学,选景外拍会使学生在学习中更为直观和形象的了解酒店各个业务管理活动的开展,在进行“酒店主要业务部门管理”这些章节学习的时候,我们可以多制作外拍视频。

(二)《酒店管理概论》mooC课程教学制作设计

mooC课程设计一般来说分为三部分,分别是课件、讲说稿件和视频。《酒店管理概论》mooC教学设计是运用角色深入的方法来从酒店内部过渡到外部进行教授,其中主要角色变化过程是由门外汉到酒店职场新人,再到未来管理者这样不断深入,所以仅靠ppt来展示效果不明显。建议制作一些酒店业务管理部门英文的课件,这样展示会更加的生动形象,也能提高应用型酒店管理专业本科生的酒店英语基本交流能力,如经费足够也可聘请专业的团队来完成。在课件的最后可以加入吹泡泡游戏,使学生在调节放松的同时还能回顾这段知识点。对《酒店管理概论》课程教学来说,讲师讲课是否条理,语速快慢,音质好坏会直接影响课程的效果好坏。此外,还可以在视频中安排讲师穿着酒店各部门的专业制服,这样会使整个视频显得更加专业化,更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学习课程的学生普遍会存在自信心不足的情况,她们会避免与老师同学交流,所以在互动环节我们提前设计准备好,实际拍摄之前做好排练工作。

(三)《酒店管理概论》mooC考核方式和线上社区建设

在课程教授完毕后,我们还需要考核一下本科生的学习情况。我们可以在每一阶段视频结束后作一个小的测试或者在平时作业中做一些随机测试,最后可以做一次闭卷考试,这样多次考试结果权衡下作为期末的成绩,这样激励学生去刷新成绩,进而学习到更多的知识。

在对线上社区进行建设时,我们可以建立几个不同的板块,建立能帮助大家相互认识、同伴互评区域模块和大家可以合理建议的知识共建区域模块,以方便师生交流和教师改进。教师在整个mooC社区中扮演着辅助指导员的角色,使学生之间能够互相交流实现信息共享,进而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氛围,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结语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9

随着我国酒店业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酒店专业人才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作为培育酒店人才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目标、综合素质教育、服务意识的强化、外语应用能力培养等方面上还存在着很多不足,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建设是否能够跟上时展步伐,满足酒店行业要求成为了我们大家所关注的话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缺乏准确定位,不符合实际,无法适应当前酒店行业的人才发展需求。有的高职酒店管理院校将人才培养主要侧重于专业技能的培养上面,忽略了理论知识教学和职业道德的教育。有的高职酒店管理院校侧重于理论教学,本科教学思想浓重,注重于专业知识的具体性和连贯性,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教学和实践相脱轨,缺乏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这样培养出来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很难符合社会发展需要,导致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不理想。

(二)职业道德素质低,服务意识差。由于职业道德和服务意识趋向于人的主观观念意识,在实际操作中很难进行强化训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会被忽视。一些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毕业生参加工作时经常会缺乏团队合作精神,不能诚实守信,不善于与人沟通,对顾客的服务不周到,不能真正做到以客户为核心的服务理念,当与客户发生争执时,不会合理的去化解问题。

(三)重视理论教学,缺乏实践教学。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在课程的设置、教学方法,考试模式等方面都仍旧延用本科学习的教学方案,重视理论知识,轻视实践教学。经常考核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却没有一个系统的实践评估体系,导致学生在自身上对实践教学的重视度就不够,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由于受到高职学校技术、资金、规则等制约因素的影响,学校内部没有一个专门的模拟酒店实验室,学生的实践操作得不到锻炼,能力自然也不会提高。对于学校外部,学校不能和正规的、一流的酒店企业进行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导致学生对酒店管理知识仅仅只停留在书本上,对知识如何具体应用缺乏认知度。

(四)外语运用能力差。随着酒店行业对外开放模式的出现,酒店的工作人员对外国人士接触越来越多,为了能够自如的和外国人进行交流,这就要求酒店管理人员要有很强的语言应用能力。而现在的高职院校的酒店管理专业设置中更侧重于酒店管理知识,缺乏对学生外语课程的设置,不能培养学生的外语口语应用能力。即便是设置了外语课程,校方领导也不够重视,把外语教学设置为考查课,不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应对策略

(一)建立实训基地,加强学生技能培训。实训基地通常会分为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在校内,高职学校应该加大投入对酒店模拟实训基地建设的资金,酒店管理专业的老师要多与酒店行业中优秀的、知名的酒店企业进行沟通,了解当前的市场发展走向及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要求,切合要点,全力打造出一个仿真效果好、技术含量高、符合实际、能对外开放的模拟场地,经常组织模拟演练,强化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在校外,高职院校可以与规模较大的正规酒店合作,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酒店管理文化,并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以后的返校学习中还应该注重哪些方面的学习。

(二)完善课程的设置结构。课程设置的好与坏对任何一个专业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高职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要以提高学生应用技能为核心,分析当前酒店的发展趋势,根据酒店中所设置的工作岗位来确立专业目标,根据酒店所设立的工作任务来进行课程设置,根据应用技能的培养来确定课程内容,根据酒店的工作流程来设立学习项目。科学、有效的将教学环境和企业工作情境结合在一起,建立以培养学生职业素养、操作技能、专业知识为一体的完整课程体系。其次,酒店的管理与服务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将酒店管理的生活情境生动、形象地演示给学生,并且课堂内容以学生演练为主。

(三)加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队伍建设。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技能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我们需要建设出一支既有超强的理论教学水平,又能胜任指导实践教学的双重型的教师队伍。如何来加强这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教学队伍建设,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聘请酒店管理行业中的知名人士前来指导教学,根据当前酒店管理的发展趋势来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与一流的酒店企业寻找合作机会,在安排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训的同时也大力倡导老师到酒店企业去实习,丰富老师的实践经验,一个有阅历的老师,会在教学中能够自如地展开案例教学模式。

第二,组织老师参加省市骨干教师培训班、高职教育研讨班等,使教师认识到高职教育体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要求,不断更新教学知识,改善教学方法,保证教学质量。

酒店的理论知识篇10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国内的酒店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特别是高端星级酒店,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酒店行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随即对高校酒店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课,涉及内容广泛。本文对《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进行探讨,以提高该门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出更多符合实际需要的酒店管理人才。

一、《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比例失调

在《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授课过程中,高校的任课教师通常采用课堂讲授方式教学,学习地点在教室内进行,导致理论教学过多而实践教学过少的状况。即使教师在课堂上讲授的理论知识和精彩案例比较有趣,学生也认真听讲,但印象不深,无法深刻地停留在学生们的头脑中。例如,管理行业非常强调“顾客就是上帝”的理念,需要服务人员为宾客提供丰富的个性化服务,但在教学过程中,无法真实地展现给学生们各自的案例,学生也无法亲身接触客人的实际需求,无法真正理解服务理念。

(二)实训场地和教学设备不够完善

酒店管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需要学生具备酒店基本管理与服务能力,时刻与酒店行业的发展保持接触。然而,很多高校的实训场地和教学设备少之又少,《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只能在教室内讲授,遇到实践内容教师只能纸上谈兵。即使某些高校具备一些实训场地,但场地配置比较简单,缺少与实践教学内容相对应的设备,学生并不能真正理解实践内容,更谈不上熟练操作了。

(三)课本知识与实际需要有所脱节

目前,很多高校的酒店管理专业使用的教材仍然偏重理论,实践教学案例有限,不能满足实践性教学的需要。酒店管理专业的某些任课教师并未在酒店行业亲身体验过,缺少实践经验,对行业的许多事情并不清楚。另外,有些高校虽然有酒店管理专业,但很少和酒店联系,即使联系也是规模较小的中档酒店,没有走高端路线,学生不能了解到当今社会酒店发展的前沿状况。事实证明,酒店行业发展非常迅速,许多实践知识更是日新月异,导致教师讲授的内容不能很好地和酒店业的实际需求连接起来。

二、《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教学方法改革

酒店的前厅部是酒店经营与管理的重要部门,是酒店与客人之间联系的起始站和终点站,能够直接影响到客人对酒店的满意度。针对酒店对前厅管理人员的高技能、高素质要求,对酒店管理专业《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提出如下几种教学方法。

(一)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也叫个案教学法或者实例教学法,是指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需要,引用经典案例组织学生们进行讨论、学习,提高实践能力的一种授课方法。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案例的准备。任课教师准备的案例必须具有真实性或拟真性,并要考虑到分析案例的时候将会涉及到的知识点,引导学生提前查阅相关资料,以及讨论中可能出现的其它问题。(2)课堂分析和辩论。在这个环节中,任课教师应该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小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分析和辩论,教师要鼓励每个学生都要积极参与进来,从而更加自然的表达自己的观点。(3)案例总结。通过课堂上的案例分析和辩论,任课教师应该根据同学们的辩论结果,及时对案例做一个总结。(4)撰写案例报告。对于课堂上进行的每一次案例教学,任课教师都应该要求学生写一份简短的书面案例报告,作为评定平时成绩的依据。

(二)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实践教学方法。该教学方法需要选择经典的、常见的案例作为教学内容,在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进行信息收集,然后共同研究讨论,并得出结论。在授课的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1)活动目的。前厅礼宾服务的对象是不同年龄、不同个性、不同职业的客人,必须做出有针对性的礼仪接待,并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以此提高顾客满意度。(2)项目分组。项目分组的时候要根据学生们各自的特长自由组合,并结合前厅礼宾服务的实际需求和规范。(3)成员分工。对于项目组内的每一位成员,都要积极主动,做到人人参与、取长补短,体现出合作精神。(4)活动步骤。首先要设计出前厅礼宾服务接待方案,再进行课堂实践教学并进行评估,充分论证并调整之后投入到社会实践。

(三)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指的是将《酒店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学课堂从学校搬进酒店现场,让学生们对工作实地进行零距离接触并亲身体验。要想实施现场教学法,学校必须和酒店有合作,采用实习基地的形式,为学生们提供模拟场地。在选择实习酒店的时候,尽量选择高端星级酒店,一是高端星级酒店本身的管理比较规范,让学生们增长见识,二是高端星级酒店的设施比较完备,各种情况都能体验。通过现场教学法,能够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充分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抛弃过去厌学的心态,变成积极主动学习。同时,现场教学法也能引发学生的热情和兴趣,促使他们对学习知识态度发生深刻变化,让其意识到只有熟练掌握了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方能出色的完成工作。

最后,案例教学法、项目教学法和现场教学法三种方法各有利弊,在使用的过程中,任课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具体对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配合应用,互为补充,发挥协同配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