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学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5:47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1

1.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奋斗的政治方向,无疑发挥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调查显示,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在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上,发挥的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在高中阶段,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

因此,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缺乏应有的理论支撑,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实践证明,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和心理品质教育是密不可分的。政治教育解决的是政治立尝政治信念和政治方向问题;思想教育是从认识个人与社会关系的角度解决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道德教育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价值观的指引下,解决形成高尚的思想品德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问题;法律意识教育则是在正确的政治方向指引下,在增强民主法制观念基础上解决依法行使公民权利,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问题;而学生的心理状况与他们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也存在着很高的关联度,学生的许多心理品质既是价值观念、道德内化的结果,也是它们的表现形态。因此,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教育是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调查表明,90年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高中学生的头脑,把他们的思想统一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思想上来,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指出:“以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学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中心内容。这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首要任务和根本措施。”

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中心内容,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有助于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尝观点、方法,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有助于引导学生树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使他们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在多种价值观念互相碰撞的新形势下,人生有支柱,前进有目标,在思想、政治、道德、法纪、心理诸方面得到健康和谐的发展。根据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现状,以加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常识教育为中心,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材改革,要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认识国家的命运和前途,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结合起来,不断增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同时要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努力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按照提高教育教学实效性的要求,?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接受基储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切实改变以升学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素质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育策略。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基本观点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按照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以应付升学为中心的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加强与其它德育渠道的配合,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特别是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加以重视。家庭对高中学生的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取得家长的积极配合,要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实际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家长工作,改善家庭教育状况。社区教育对高中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提高有着特殊的作用,要紧紧依靠社区各方面力量,优化社会环境,为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工作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2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教学;对策;建议

高中思想政治课是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和渠道。为了适应改革开放新形势的要求,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切实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素质,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状况及其形成原因,以及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我们提出以下加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对策和建议。

1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课程改革

按照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的课程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对学生比较集中地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经济常识和政治常识教育。现行课程的设置,对于帮助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确地分析和观察社会的经济现象、政治现象,逐步确立社会主义政治方向,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作用是比较明显的,是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但在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准、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不足。如法律意识教育内容在思想政治课中虽有一定的反映,但相对比较薄弱,而道德教育、心理品质教育的任务,几乎完全让给其它德育渠道。在高中阶段,学校的道德、法律行为规范教育和心理品质养成教育,难以在初中教育基础上适应高中学生的年龄特点进一步加以提高。因此,在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中,应当按照全面提高学生思想政治道德素质的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同其它必需的社会科学常识教育相结合,把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同道德教育、法律意识教育、心理品质教育有机结合起来。

2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材改革

当代的高中学生,具有较强的与改革开放相适应的现代意识,他们思想活跃,勇于探索,乐意学习、掌握和接纳新思想、新理论。与此同时,他们的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在这种情况下,如何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他们的头脑,统一他们的思想,这是当前高中思想政治课改革,特别是教材改革面临的重大课题。

当前要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尤其是科学发展观、和谐社会理论为中心内容,紧紧抓住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这个精髓,围绕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对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引导学生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精神实质,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引导学生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社会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中的一系列现象和问题,正确处理人生道路上的众多矛盾和冲突。

因此,要增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的时代性和现实性。在当前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形势下,确有许多新问题需要给予新的理论说明。在改革教材编写中,要不断吸收理论界已被公认的体现时代要求的新的研究成果。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学生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更好地领会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才能更好地提高马克思主义常识教育的信度和说服力,促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质量的提高。

3深化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

根据当前高中学生思想发展中认识水平和行为表现的不协调性、理论认识和能力水平的不协调性的实际,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一定要坚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方针,进一步推进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的改革,切实把加强基储培养能力、提高觉悟、规范行为的教育目标落到实处。在教学方法上,要坚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考虑他们的成长需求、认知特点和思想实际,注意贯彻启发式的教学原则。要在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有机结合的基础上,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领会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尤其是党的现行的方针、政策、路线的精神实质,努力将学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观点和有关社会科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内化为观念,外化为行为,切实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道德、法纪、心理素质。在考核方法上,要着重考核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程度、接受程度和运用能力,把检查和促进知识、能力、觉悟的提高和认知与行为的统一作为考核的依据和出发点,切实改变单纯考核学生的知识积累和应试能力的做法,把开卷考试和闭卷考试、撰写小论文和写调查报告、书面考核和行为表现考评结合起来;以促进思想政治课教学实效性的提高和实施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的落实。

4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

当前高中学生的思想状况,既与学校教育有关,又与家庭教育、社会环境有关。因此,为加强对高中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学校内部,思想政治课教学必须与班主任工作、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在学校外部,必须与家庭教育、社区教育相结合。要充分发挥“三线”(思想政治课、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一面”(各科教学、各项教学活动渗透德育)的学校德育体系和“三位一体”(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一体化)的大德育网络在对高中学生进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中的作用。我们要从大德育的角度,努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与其他德育渠道的协调,强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结合网络,以形成教育教学的合力,取得提高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实效的综合效应。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3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创新;建议

当前,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导致思想政治课程严重落后,对于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十分不利。创新教学方法是基于教学实践实践和教学理论相结合的需要,在解决中学思想政治课堂存在的问题上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对创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法提几点建议。

首先,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应体现在“导”字上。但导为代表着教,导是为了教师能更好地教,导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学。导是在教师的帮助下让学生更好地学,但导不能放任学生漫无目标地学。教师在课堂上的作用应该是指导者,组织者,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学习资源的提供者,学习的评判者。总之,教师主导的作用应体现在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取得更大的进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比如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独立思考,想象和分析,讨论和交流,增强学生对相关知识的认知,构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框架,从而有助于学生知识的迁移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在引导过程中,教师不应关注学生能否得出“正确的答案”,而应关注学生寻找答案的过程;不是传授标准理论,而是通过讨论和思考,诱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在分析的过程中,要实现好师生角色的转换,教师要从“传道、授业、解惑”者转化为一个参与者,组织者和协助者的角色;而学生要从被动的接受者的角色转化为自主学习者的角色。分析案例可分为独立思考、小组讨论、集体辩论、角色扮演、现场考察等。对于同一案例,有的学生可能只找到浅层的信息,有的则能得出透彻的结论;即使学生思考和回答是错误的,也不要急于评判,可以让他们自己反省,自我更正,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在力保讨论沿着预期的轨道运行,把讨论引导到问题的解决上去。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案例教学的互动。如在学习有关我国的分配制度内容时,笔者通过华西村收入分配制度的变迁及现状的案例展示,积极引导学生从多方位进行讨论、探究甚至辩论,学生自主分析,自主得出结论,教师仅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就很好地达成了三维目标的实现。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4

【关键词】数字化;挑战;思考;建议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0)12-0028-1

对于生活在校园中的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社区的网络环境使得他们的学习活动、社会交往等方面发生变化,改变着他们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政治态度、道德观念。《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专门指出,“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要利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和空间。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形成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体系,牢牢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主动权。”因此,在当前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深入研究和把握大学生网络行为的规律和特点,积极探索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是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方面。

一、数字化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

(一)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的价值观所受到的影响

网络既是信息的宝库,但同时也是信息的垃圾场。网络具有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只要找到网址,便可在第一时间看到任何媒体的全部内容。一些敌对势力正是凭借这种网络优势加紧对我们进行意识形态渗透,大肆传播西方的政治标准,使一些大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使个人主义、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滋长蔓延,从而动摇其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政治信念,对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青年学生容易产生消极影响,从而增加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二)大学生数字化环境下的学习方式改变

在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纷繁全面又兼快速搜索的功能,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方便快捷,因此成为大学生答疑解惑的首选途径。对于大学生来说,学习行为方面知识积累和记忆不必日积月累,而只要通过计算机和网络随时随地截取和载录就能瞬间完成,因而他们习惯自觉地运用这一工具。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注意到其带来的负面效应,由于对其在下载信息、组织文字方面的能力过于依赖,把其辅助提升到主要功能上来使用,这就导致大学生对深层次问题的思考能力的削弱,并由此产生更多的平面化和单向度的青年群体出现。

(三)大学生数字化环境下的人际交往

网络所构筑的世界把人置于一个由数字、符号组成的虚幻环境里。在这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成了人与机的交流,没有了空间障碍,群体的纽带越来越松,感情交流越来越少,人际关系趋于淡化。在缺少面对面的监督情况下,日常生活中人性被压抑的一面会在这种几乎没有约束的情况下得到宣泄,从而产生强烈的破坏欲。一些学生过早地中断了社会化的进程,同时网络的虚拟性容易使大学生获得满足感和成就感,当在现实中遇到挫折和困难时,他们更倾向于在网络中寻找慰藉。久而久之,他们就会逃避充满缺陷的现实世界。这在很大程度上使有些大学生失去了与他人进行社会接触的机会,容易造成自我封闭,导致缄默、孤僻、冷漠、不合群、缺乏责任感,对现实生活缺乏应有的热情,对他人漠不关心,对集体则缺乏归属感。

二、数字化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考与建议

通过上述分析,数字化环境给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带来的挑战确实带有冲击性和挑战性。针对网络给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挑战,我们应把握网络规律,使网络成为高举马克思主义思想旗帜、弘扬社会主义主流文化的平台,建立数字化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方法,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努力创造积极向上的校园网站

高校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主动迎接挑战,把网络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总体规划中,充分挖掘和发挥校园网的文化功能,用网络技术为校园文化提供传播平台和技术支持。高校应不断将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文明健康的文化信息输入网络,把宣传当代马克思主义和继承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视为网络道德教育的灵魂。高校应主动占领网络阵地,不断建设有影响力的、能够传播正面信息和先进文化的网站,旗帜鲜明地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吸收外来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的同时正确对待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建立红色网站,以吸引更多的人对中华文化产生兴趣和震撼,使大学生在互联网上能够时刻接受正面的声音和先进文化的熏陶。

(二)吸收网络文化的积极因素,建构开放、互动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虚拟社会与网络文化的出现,不仅为人的个性的自由解放提供了条件,而且为人的发展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在网络时代,学生的自我意识与主体意识大大增强,过去那种说教式的单向灌输教育方法已不能适应需要。因此,教育者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运用开放、民主的教育方式,在平等愉悦的气氛中实现与受教育者思想的双向交流,及时互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到网上去寻找教育对象,利用网上聊天室、QQ等手段来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利用手机短信,拓展手机媒体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径

大学生手机的使用率极高,几乎100%的学生拥有手机,其中短信是他们使用最多的功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充分利用手机短信这一信息传播和理论宣传的重要渠道和平台,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阵地推向信息网络前沿。利用手机短信,引领媒介方向,传递正确信息,培养审美情趣,传导健康心理,实现校园重大事件的及时播报,对于涉及师生关心的重要问题可以及时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需要和意见,引导学生克服不正确的价值取向,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随着3G技术的不断完善,相信手机将会在未来扮演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角色。

【参考文献】

[1]司马云杰.文化价值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90:207.

[2]涂青松.高校网络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10):42-43.

[3].以创新的精神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n].人民日报,2007-01-25(1).

[4]房咏梅,陈鹤松.浅谈网络文化对大学生德育的影响及对策[J].现代交际:新人力,2009(7):99-102.

[5]张敏.互联网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双刃剑”[J].江南论坛,2000(2):38-39.

[6]袁贵仁.扎实推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工作[J].中国高等教育,2002(12):3-7.

[7]李爱民等.有效性:思想政治教育对网络的期待与实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3(3):48-50.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5

【关键词】网络交往思想教育大学教育挑战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15-0042-01

随着网络技术的普及,网络交往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生活和观念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网络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使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然而网络中也存在许多不好的因素,对大学生造成了负面影响。其中最明显的就是网络交往的问题,它已经成为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不得不慎重对待的问题之一。

一网络交往给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挑战

1.大学生人际交往存在多变性

网络交往并没有固定的套路和规则,也正是由于这种全凭个人喜好的自由的交往方式才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然而作为大学生,由于年龄的限制,社会阅历还不是很广,人生观、价值观等还不全面,很容易受到别人的思想观念的影响。然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又很难理解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动态情况,并不能对其在网络交往中的种种问题进行引导和解惑。随着互联网在大学校园的普及,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的行为和思想都产生了不可忽略的影响。这也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向网络交往的方向倾斜,积极关注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动态,有针对性地将学生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引导。

2.网络交往与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差距过大

大学教育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网络交往是在虚拟的条件下进行的,虚幻的世界给了大学生虚拟的身份,而这些身份与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角色相差较大,甚至截然相反,这就使得学生经常面临各种矛盾与冲突,影响正常的心理健康。有些同学甚至沉迷在虚拟世界中,本身性格都发生巨大改变,这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不同的。

3.影响人际关系的建立

网络世界是一个虚拟的世界,人们在其中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身份,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是以匿名、虚拟的形式展开,而且现代人对于自身合法权益的保护意识很强,在网络交往中,“怀疑”这种情绪无时无刻都存在着。这种“怀疑”情绪对学生在现实中的人际交往产生很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丧失诚信、责任等道德底线。当今由于受到网络交往的影响而采用欺骗亲友达到目的的现象早就屡见不鲜。显然网络交往对于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已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二在网络交往下完善高校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建议

1.明确交往原则与秩序

“无规矩,不成方圆。”这个道理在网络世界中依然成立。所以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于是网络交往中不道德的甚至违法的行为,对于促建网络交往的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上,思想政治老师应当加强对于校园中网络设置的管理工作,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合理的管理制度,确保网络的安全,对大学生的网络交往行为进行限制和监督。同时也应当发动社会各界对网络环境进行监督,举报不健康的网络资源,共同建立文明的网络环境。在技术上,还应当建立可靠的网络技术防空体系,为文明网络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只有制定全方位的规则,才能将多变的网络交往规范起来,去除其不确定性,保证大学生网络交往的健康,促进大学校园的思想政治建设。

2.树立适应网络交往的思想政治理念

随着社会发展技术的进步,网络早就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中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也只能适应潮流,树立适应网络交往的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能够适应网络交往带来的挑战,营造出合适的教育氛围。在学生教育中,无论是辅导员、任课老师,还是校领导,都应当将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到实际教学中去,做好思想道德教育工作。

3.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

网络及技术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教学方式。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滋生应当具有一定的网络知识,能够准确地把握学生在网络交往中的各种情况,多与学生交流,了解学生的需求和问题,从而提供有效的帮助。思想政治教师应当明确网络交往的优势与不足,引导学生汲取精华,拒绝垃圾,将网络作为教育的手段之一,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三结束语

大学教育中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对于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是当代大学生必修的科目之一。思想政治教育教师应当使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法,积极发现大学在网络交往中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为社会培育出有思想、有知识、有道德的新世纪人才。

参考文献

[1]陈牮华.网络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对策[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3):43~46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6

笔者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调查和走访,结合目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对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现状进行了多角度的探索,从而对今后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实效性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职业院校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职业院校毕业生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文明水平。由于当前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着许多误区,因此,对学生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

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无论在什么社会制度下,无论处于何种时代,加强职业道德教育都是必要的。

(1)为毕业生职业生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就业难已成为社会问题,职业院校学生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立足,除了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技能外,其职业道德修养则成为用人单位最为关注的品质,通过本次调查也可以体现出上述观点(见图1)。

从图1中可以看出,当前职业院校学生基本道德修养还是有的,且得到用人单位认可,但是图表也反映出一部分用人单位对学生道德修养的不满意。众所周知,只有职业道德水平高的从业人员才能产生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因此,职业教育要把学生职业技能和个性发展、人格完善有机的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将来从事各个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2)契合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性人才,不仅要具备胜任职业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与专业技能,还应具备岗位所需要的职业道德素养。因此,只有重视学生道德习惯的养成教育,强调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高级技术人才和劳动者,实现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3)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劳动力质量不适应职业岗位要求的矛盾日益突出,劳动力结构呈现出“两头大、中间小”的特征,中间层次的人才,特别是具有高级技术技能的人才严重匮乏,这就决定了职业教育的可持续性。因而,在职业教育整个的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1.2加强职业道德教育的紧迫性

为了准确把握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道德素质的现状,笔者对银川市用人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份,收回208份,有效率94.55%,样本具有代表性。经过对调查数据的汇总分析,对银川市用人单位对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评价有了较为清楚的了解。

(1)职业选择方面:倾向于自我发展和物质报酬。

一方面,注重自我的发展,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但是追求社会价值观念不强。在调查中,发现学生注重自己能力的锻炼和发挥,但在对社会价值贡献方面比较淡薄。另一方面,工作追求稳定、安全。对收入和福利考虑的也较多,这说明他们在追求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也比较注重经济利益的实现。

(2)职业理想方面:存在思想困惑或错误认识。

由于当前社会环境的影响,用人单位认为,当前学生在职业理想方面思想混乱,尤其对理想和金钱的关系认识不清,把理想建立在钱与利的基础上,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

(3)职业态度方面:过于强调个人利益,敬业精神严重缺失。

在职业态度方面,学生受市场经济带来的多元价值观影响很大,缺乏“爱岗敬业”的精神,不能很好的适应工作岗位、不肯吃苦耐劳,动辄就不辞而别等不良现象(见表1)。

此次调查所显示出来的职业院校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令人担忧,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加强职业院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2当前银川市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工作者面对社会转型时期带来的严峻挑战,积极探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效果不尽人意,需要做更详细的计划和调整。职业院校德育教育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并找到解决措施。

(1)职业道德教育地位偏低、观念滞后。

在我区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这这样的现象:重视学生技术能力的培养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教育。与此同时,还有不少教育者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只是简单的知识的传授,只要让学生了解一些规范和标准,就到达了教学目的,这种落后教育观念,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实效性。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陈旧。

近年来,职业院校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学生需要,陆续进行了课程改革,使得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形式发生了较大改观,教学效果显著,但在一些具体方面还存在不足,需进一步完善。比如说:职业道德教育岗位针对性不够,现行职业院校所用的职业道德教材多是通用性教材,专业性不强,针对性不强,没有很好的结合各个行业的特点,体现岗位特色。

(3)师资力量薄弱。

目前,职业院校德育课的重任落在思政课教学中,而专任思政教师队伍力量薄弱,且思政课教师参加企业实践机会少,对相关行业职业道德理解不够深入,使得教育过程中,只能从书本到书本,停留在道听途说层面。另外,由于师资力量欠缺,当前职业院校大都会外聘兼职教师,其素质良莠不齐,育人观念不强。

(4)评价方式过于简单化。

当前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方式较为简单,对学生进行评价以试卷考试或撰写论文为主,即以书面形式考核学生的道德认知来评定其科目的成绩。在考核上采用考分制,这种简单而粗陋的方式,并不能真实地反应学生的职业道德水平,也不利于他们道德意识的发展和道德修养的提高。

3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实效性的对策和建议

当前,培养既具有专业技能,又具有职业道德的高素质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而这一任务又具体落实到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通过本次调查和访谈也可以看出,用人单位普遍认为,在思政课教学中渗透道德教育可以为毕业生在今后能否解决所遇见的道德问题打下一定基础(见图2)。

因此,如何发挥思政课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修养方面的实效性,就成为职业教育过程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下面,笔者就结合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以及银川市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本次调查,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1)提高职业道德教育的地位,加大教育投入。

目前,困扰职业院校职业道德教育问题的,首先是学校对职业道德教育地位不够重视,这直接影响了职业道德教育的实行。只有职业院校真正意识到职业道德教育是人才培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为其提供条件,将职业道德教育作为重要的德育目标,统一部署,贯彻落实,并按时监督检查。

(2)更新职业道德教育观念。

在今后教学中,必须转变观念,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作为思政课教师:首先,要拓宽职业道德教育的内涵。把职业道德教育当成是一种价值观念的教育和品质的培养。其次,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以学生为本的德育理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

(3)创新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增强教育实效性。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笔者发现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思政课教学过程中应包含的道德教育内容有如下几方面(见表2)。

因此,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首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内容,将最新的职业道德观念补充到教学过程中。其次,教育内容要具有现实性。在教学过程中,要针对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务实的、针对性强的教育,丰富教育内容。最后,教育内容要具有岗位针对性。在教学中,要把内容与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需求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提高思政课的德育作用。

(4)教育方式要灵活,拓宽教育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和走访,用人单位普遍认为现阶段职业院校都采取了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在顶岗实习过程中,通过熏陶感染的作用,再辅以思政课教学,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见表3)。

因此,作为思政课教师应努力发挥思政课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另外,职业院校还应重视实习、实训环节职业道德规范教育,使学生亲身体验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检测自己能否成为合格的职业人。

(5)加强师资队伍素质建设,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的道德形象直接影响着学生道德修养的形成和发展,教师具有示范和导向的作用。思政课教师要以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充分利用自身特殊的职业身份,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院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岗位培训,加强教师与企业之间的联系,加强以职业道德教育为主的科研工作,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和理论水平,并逐步培养出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带头人。

(6)健全职业道德教育的评价机制,科学评价教学效果。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7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时效性

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一系列的思想体系、政治观点以及道德规范对人们进行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从而使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符合社会主义的需要。作为祖国未来发展栋梁的当代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与时代前进同步伐、与祖国发展共命运,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现代化发展的宏伟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一、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定位的时代性

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要从培养当代大学生为社会主义接班人出发,要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出发,要从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全面实施出发。思想政治时效性的教育过程即社会要求的传递过程,使当代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同步、具有时效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思想政治教育所要传递的社会要求既要符合现实,同时也应考虑到教育对象的实际思想水平。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确立既要把握社会要求的定位,也要把握当代大学生思想水平的定位,只有做好两个定位,才能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

在确定不同阶段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内容时,我们必须把握科学性和有效性两个原则。把握科学性原则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要具有鲜明时代特色,体现出国家社会主义性质,同时也要符合思想政治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大学生思想认识水平的形成发展规律。此外科学性原则还体现在对中学教育和大学教育如何更好衔接问题的整体考虑,思想政治教育应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层层深入,逐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把握有效性的原则即当代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目的是引导大学生认识掌握思想政治理论精髓,思想政治实践则是利用理论知识认识、分辨、处理事物,从而学到新的知识,积累更多经验。

二、明确教学目标的系统性

利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提高当代大学生思想水平,使其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加班人,这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是我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依据,为我们明确指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方向与着力点。教育目标以人格塑造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公民、合格建设者与可靠接班人为支点,具有整体性、综合性、层次性与动态性特点。整体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不是单一个体,包含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多个分支体系,各分支层层递进,相辅相成,确保实现教育目标的统一。综合性指的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教育、服务、管理以及学生自我反省提高的综合,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共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层次性即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具有层次性,教育对象也具有层次性。思想政治教育以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重要思想为根本,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为灵魂,以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为着力点,以大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此外,应根据教育对象的层次性,对不同年龄、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有针对性有层次的开展教学。动态性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不能一成不变,应随着社会发展对人才素质提出的不同要求而相应变化,与社会需求挂钩,不断拓宽内容体系。

三、强调教学内容的针对性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应同步于社会发展形势,与学生学习生活相结合,要切合实际发展,针对现实问题,目的明确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首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抓住新形势下大学生的思想动态与心理特征,对学生现状进行耐心细致的了解,将思想教育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找准学生教育的突破口,综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将个别教育与集中教育相结合,增强教育针对性,培养当代大学生正确的成才观、价值观、理性观念及独立自主的意识。其次,思想政治教育应针对社会现实,因材施教。教育,包括思想政治教育、文化教育等多方面教育,最终目的是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由于当前社会高速发展,信息化时代迅速普及,而校园环境是一个相对平稳的环境,校园环境与社会环境存在很大差异,导致当前社会背景与学校教育背景、社会价值观与学生价值观之间都存在反差。这些反差导致单纯的学校教育不能使学生树立与社会现状相一致的发展观念及价值观体系,不利于学生进入社会后的适应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理论知识结合具体事例,通过对事例中各种或正确或错误的价值取向解析,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有能力抵制不正确的价值观诱惑,使大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后,能正确认知自己、认识社会,增强责任感,提高其适应性,为祖国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

四、增强教学方法的科学性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8

【关键词】古田会议精神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2)01-0067-03

【abstract】theGutianCongressResolutionemphasizesonpartyandarmbuildingintheinwardly,whichprovidedguidesinthetheoryforourpartyandarmbuilding.itisasignificantmilestoneinourpartyandarm’s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inghistory.althoughthereweremorethaneightyyearsfromGutianmeeting’sholdingtonow,theeffectofGutianmeeting’sspiritisstillexistent,oneoftheeffectisto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collegestudents.Collegestudentsareaspecialgroup,andthe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ofthemgainsparticularattentioninrecentyears.BoththeSixteenthCpCnationalCongressandtheSeventharepaidmoreattentiononideologicalandpoliticalwork.nowadaysinthesocietythatfilledwithacompetitive,diverse,complexofthehighdevelopmentoftheeconomic,thespiritsofGutianmeting,whichcontainssolvingproblemsfromthethoughtofmarxism,stickingwiththetheoryastheguide,seekingtruthfromfacts,caringpeoplefirst,graspingthetimefeatureconstantinnovationandadheringtotheprinciplesofdemocracy,givesenlightenmenteffectsonhowtocorrectlygraspthedirectionofthe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Keywords】SpiritofGutianmetingCollegestudents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enlightenment

1929年12月28日至29日,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第九次党的代表大会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在福建省上杭县古田村召开。古田会议解决了如何把一支以农民为主要成分的军队建设成为共产党领导下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它所确定的着重从思想上建党和从政治上建军的原则,为后来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思想的形成、发展和成功实践奠定了基础。古田会议因此成为我党我军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古田会议召开的背景

红四军是党的领导下一支坚强的人民军队,但是这支部队的成分比较复杂,主要有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也有从旧军队出身的,由于连年的战争,生活比较贫困,军队没有得到很好的教育和整顿,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在部队中不断的滋长。为了统一红四军党内的思想,红四军于1929年6月在福建龙岩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但是由于当时条件不够成熟,没有到达解决思想问题的目的,的主张没有被多数人接受。1929年9月在上海参加军事联席会议时向、李立三汇报了红四军的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红四军七大的有关情况。中央领导肯定了红四军的工作经验,尤其在建党建军和政治工作方面给了极高的评价。根据中共中央军事联席会议的精神和的指示,起草了《中共中央给红军第四军前委的指示信》,史称“九月来信”。“九月来信”肯定了红四军的斗争成绩和基本经验,提出了解决红四军党内问题的正确原则和方法,并指定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九月下旬,红四军召开第八次代表大会,但是会议没有解决任何重大问题。11月28日,在福建长汀召开了红四军前委扩大会议,决定召开红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这个时候已经具备了充足的条件来解决党内的错误思想。在占有第一手资料的同时,根据“九月来信”的精神起草了九大的决议草案,为大会的召开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大会于12月28日在福建上杭县古田村召开。

二、“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

1.《古田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

古田会议上,作了政治报告,作了军事报告,传达了九月来信的精神,大会一致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后军第四军第九次代表大会决议案》即著名的古田会议决议。古田会议从九个方面(关于纠正党内错误思想;党的组织问题;党内教育问题;红军宣传工作问题;士兵政治训练问题;青年士兵的特种教育;废止肉刑问题;优待伤病兵问题;红军军事系统与政治系统问题)系统总结了自1927年以来我党创立红军的斗争经验,强调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党的正确路线教育党和军队,确定无产阶级的路线方针政策。古田会议决议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①确立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实行绝对领导的原则。②对红军进行无产阶级政治思想教育以克服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③提出“厉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生活”的重要性。④强调党支部和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每连建设一个支部,每班建设一个小组”。

“决议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创造性地解决了如何从加强思想建设着手、保持党的无产阶级先锋队性质和建设党绝对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问题。决议所确立的建党建军原则,所提出的思想、组织、作风建设的一系列制度,不仅对当时红军的成长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而且对我们党的建设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建设产生着深远影响。”[注1]

2.古田会议的精神内涵

精神对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一个人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古田会议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着力解决红四军存在的问题,解决了在以农民为主体的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度里如何保持党和党员的先进性问题。古田会议精神绝非只是局限于对建党建军方面的概括,还有其基本精神延伸出来的精神,这里所说的古田会议的精神就是从其本身延伸出来的。所以古田会议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新问题、新情况要从思想上着手。人的思想是客观存在反映在人的意识中经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结果,同时思想又影响着个人对周围世界的看法,正确的把握一个人思想就可以洞察对周围世界的理解。新问题、新情况都是人在作用的结果,把握新问题和新情况的主导者的思想动向对解决新问题、新情况至关重要。

(2)理论联系实际。古田会议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理,结合红四军的实际情况,来解决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理论尤其是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实践的检验得来的,同时理论又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有正误之分,正确的理论可以顺应事物发展的规律,促进事物的发展,反之,错误的理论就会阻碍事物的进步和发展。

(3)坚持创新。会议决议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结合红四军的具体实际情况,创造了一套适合红军自身发展的方法和理论即着重从思想上建党方法和在中国这样一个农民占大多数的国家如何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

(4)加强党内民主建设。党内民主是指党员和党组织的意愿、主张的充分表达和积极性、创造性的充分发挥。党的十六大做出了“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的重要论断。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提出要以扩大党内民主来带动人民民主,以增进党内和谐、促进社会和谐。可见民主的重要性。

(5)要坚持以人为本。古田会议决议提出要优待俘虏和伤病兵,主张废止肉刑,可以说这是以人为本的一个重要体现。以人为本就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三、古田会议精神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进入二十一世纪,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大量的涌入,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化的阶段,这就使得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和方法越来越多。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越来越强,中国与外界的联系空前紧密,人们的思想观念也日益多元化,这使得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很大的冲击,价值观念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当代大学生多为九零后的独生子女,他们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好的,但同时他们也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尤其是社会的变化,家庭环境的改变对大学生的成长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问题,如何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各大高校学生工作的一大难题。八十多年前召开的古田会议以及古田会议的精神无疑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很大的启示。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理论教育为主

古田会议精神的一个基本思想是在学好理论基础的同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理论教育是由目的、有计划的享受教育者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或者由受教育者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的教育方法。[注2]古田会议是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基础上结合红四军的实际情况展开的,如果理论基础不扎实是无法实际操作和运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以理论为主,大学也是学习的重要阶段,作为一名大学生也应该以学习理论知识为主。之所以以理论教育为主是因为人都有自觉能动性。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外来的事物,同时人又有接受新事物的要求。尽管今天的条件已不是古田会议召开时所处的历史条件下,但理论的学习并不过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向学生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之外,同时还应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强调自我教育

古田会议特别强调民主原则和以人为本以及解决问题要从思想上入手,所以我们不能强迫别人去做你想做的事情,要尊重他人的意愿。一般地说,大学生处在青年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也越来越明显,他们有自己对事物的评价标准和自己的独立见解。在现在的教育背景下,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大学生,大学生作为一个有思想的主体,既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同时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自身的思想和接受能力。所以不能只是让他们被动的去接受理论知识,应该充分发挥他们的自我教育能力。所谓的自我教育是指受教育者按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主动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以及自觉改正自己错误思想和言行的方法,也就是人们自己做自己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教育方法。[注3]

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一种方式和手段,它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自我教育是教育的一种补充。现在的大学生面临的教育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教育方式十分重要。如果大学生能够进行自我教育,他们在各个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教育的目的是为了达到不教育。”这里的不教育就是自我教育,如果使自我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成为主要方式,那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将会大大的增加。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不断创新,符合时代的要求。

创新是古田会议精神的一个精髓。古田会议在探索革命道路以及党和军队的建设的问题上坚持创新的精神,根据时代的不同,创造了符合中国的一系列建党建军的方针政策,明确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古田会议的创新对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时代是在不断进步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应该只在传统的教育内容、教育方式、教育方法、教育体制等上徘徊,而是应该在时代的背景下不断地创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教育的内容和教育方式方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应该符合时展的要求,要适合学生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认真研究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特点,了解他们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容易被他们接受。在教育的过程中既不丢掉优良的传统又富有时代的特点,同时又能为广大学生所接受。真正的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新时代的一个教育亮点。

其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现在社会的变化以及学生家庭环境的变化等因素对学生的竞争意识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给予重视。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在校的大学生多数没有社会经验,如果不注重其竞争意识的培养就会导致他们步入社会后与社会生活相脱节。另一方面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处于非常复杂的家庭环境中,因为随着家庭离婚率的增加,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处在单亲家庭中,这就使一部分学生没有得到应该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也造成了他们一定程度上的心理问题,比如不相信他人、孤僻、心理障碍等,这都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重视的方面。所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根据情况,不断创新教育方法。

再次,现在的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世界变得越来越小,各种新鲜事物时时都在涌入我们的生活,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也受到其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制度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学习国外思想政治教育先进的教育制度。

注释

1刘云山.在新形势下继承和发扬古田会议精神[J].中共党史研究,2010(1):5

2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20

3刘新庚.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60

参考文献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9

关键词:高等学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4-0175-02

2007年5月中共教育部党组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中规定:院(系)党委(党总支)要充分发挥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支持行政负责人独立负责地行使职权。建立健全党政联席会议制度,院(系)工作中的重要事项,要经过党政联席会议,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集体研究决定。2010年8月中共中央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再次重申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级单位党组织要“通过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和决定本单位重要事项。支持本单位行政领导班子和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负责地开展工作”。这两个纲领性文件正式确立了高等院校二级院(系)管理中应当坚持实行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当前,在大力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过程中,随着管理重心的下移,院(系)在整个学校改革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日趋重要。因此,完善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运行机制刻不容缓。

一、充分认识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内涵和意义是贯彻这一制度的思想基础

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指以党委(总支)为政治核心,院长(系主任)为行政指挥,院(系)重大问题决策、重要干部任免、重要项目安排和大额资金使用(“三重一大”)等,实行集体领导,由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党政密切配合,共同推动院(系)发展的工作模式。科学准确地理解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内涵,需明确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党政联席会议既有二级院(系)党政研讨工作、统一思想、交流信息、沟通工作、协调关系的议事职能,又有决定二级院系重要事项的集体决策功能。议事与决策双重职能定位,确立了二级院(系)党政共同负责制的领导体制。党政联席会议的职能定位,决定了它不同于二级院(系)的党委会、行政办公会。党委会主要研究讨论有关党建、思想政治教育等内容的常规性工作。行政办公会主要研讨日常教学科研、行政管理等常规性工作。党政联席会议主要是对院(系)“三重一大”问题进行研讨并做出决策。党政联席会议制度,是我国高校院(系)领导体制长期探索和实践的历史选择。随着高校二级院(系)规模不断扩大,经费越来越多,教学、科研、校企合作、学科建设、课程建设、日常学生管理、学生实习就业、服务地方经济等,事务繁杂,运作协调难度加大,二级院(系)配备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党政密切配合,共同负责,有利于提高二级院(系)管理的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

二、建立健全科学的运行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关键所在

高校院(系)贯彻落实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制定和执行配套的《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二级院(系)党政领导人员关系准则》和《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实行规范化管理,从而避免党政联席会议次数增加、议而不决、决而不行等现象发生。

1.明确二级院(系)党政领导的职责。高校要在新《条例》列举的二级院(系)党组织六个方面工作的基础上,细化院(系)党委(总支)正副书记、正副院长(系主任)的岗位职责。党政共同负责制,既是院(系)领导体制,也是工作机制,是一种在事实上强调共同负责基础上的分工负责。凡涉及院(系)发展的“三重一大”问题必须要在党政联席会议上共同商定,共同负责。常规工作和一般事务性工作则明确分工,各负其责,不越权,不推诿。

2.科学界定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院(系)的发展离不开科学的决策,党政是决策的执行者,决策落实的保证者。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作为党政共同负责的决策机制,要求党总支和院行政共同领导本单位的发展改革稳定等各项工作。总体而言,党委(总支)对党的建设、思想政治工作、群团工作和安全稳定工作全面负责,院(系)行政对教学、科研、学科建设、行政管理工作全面负责。但在实践中,还有许多重大事项需要党政共同负责。具体来说,针对目前高校二级院(系)工作的实际,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范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①党务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党委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决定教职工考核与奖惩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科级干部推荐人选,报学校党委组织部考核审批;研究决定学生教育管理、学生奖励和处分、毕业生就业工作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稳定工作以及突发性重大事件中的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应向学校党委请示的重要问题。②行政工作: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和学校行政的指示、决议、决定,研究制定实施意见;研究制定年度、学期工作计划和总结,安排阶段性重要工作;研究决定教学运行、教学管理过程中的重要事项;审定年度经费预算,大宗资金使用,收入管理办法和分配方案,设备采购计划,教学、科研、实验工作量计算办法及考核等;研究决定人才引进、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外出进修、攻读学位等重要事项;研究决定受院(系)行政表彰或处罚,以及学校要求院(系)审核或推荐的教学、科研等重要奖励的集体和个人名单;研究决定应向学校行政请示的重要问题。③其他事项:研究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研究制定改革方案和重大措施;研究决定招生、学科与专业建设等方面的重要事项;讨论通过管理工作的重要规章制度;研究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其他应提交党政联席会议讨论决定的重要问题。

3.遵循党政联席会议的议事规则。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必须严格遵循议题的提起、表决、通过等基本程序。会议的议题,由院系党政主要负责人共同协商确定。重大事项的议题,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充分交换意见,当意见一致或基本一致时再上会。议题确定后应提前通知与会者。根据会议的中心议题确定党政联席会议主持人。党政联席会议为例会制,一般每月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必须有■以上的应到成员出席。会议主持人将参会人的意见集中、归纳,并征得参会人员的同意后,作为集体意见,形成决议。会议要有详细的记录,形成会议纪要。

4.规范党政联席会议的决策程序。党政联席会议决策要按“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程序。会前,要建立重大决策事项论证制度。对重大决策事项要通过座谈会、论证会、协调会等形式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提出备选方案供讨论。会议表决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少数服从多数。如对重要问题意见分歧较大,除紧急情况外,暂缓做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下次再议,必要时可请示学校分管领导。学术问题应听取院系学术委员会(或专业指导委员会)的意见。党政联席会议一旦形成决议,所有成员必须坚决执行。若在执行中发现新的情况,确需对决策进行重大调整或变更,及时提请党政联席会议集体讨论再做出决策。

三、构建监督制约机制是贯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根本保障

任何制度要建立起长效运行机制,必须加强对其主体的监督与制约,保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任何监督,若没有必要的组织形式、工作形式都将是空泛而缺少效果的。结合高等院校及二级院(系)的实际,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构建教育自律机制,增强勤政廉政意识。《条例》规定:高等学校党组织应当构建多层次、多渠道的党员经常性学习教育体系。对党员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教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党的基本知识教育,并教育党员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不断提高政治和业务素质。高校和二级院(系)要始终把勤政廉政学习教育活动作为构筑班子成员思想道德防线的有效手段,通过组织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落实各级党组织中心组理论学习制度,切实增强党政联席会议成员的廉洁从政意识。

2.构建制度制约机制,增强责任意识。当前有些高等院校二级院(系)中存在党政两张皮、互不通气的情况,其主要原因在于制度的缺失。《意见》中也规定:建立和完善党内情况通报制度、情况反映制度和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完善党员权利保障制度。因此,党总支要切实有效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各项工作中政治核心和保证监督作用,建立起党员组织生活制度、党员大会制度、党员民主生活会制度、党内民主选举、党内情况通报等党内民主制度,加强了党内民主建设,并在全院(系)形成按制度办事、用制度管权、靠制度管人的良好氛围。

3.构建公开监督机制,增强民主意识。党内民主是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意见》中强调:逐步推进党务公开,建立健全党务公开的制度和形式,增加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的透明度,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落实和保障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等民利。学校和院(系)应将党务政务不公开不透明作为重点难题来抓,全面推行党务政务公开,促进了党内民主和谐和基层组织建设。高校院(系)民主建设,无论党内还是党外,都要按照民主集中制的要求,建立并完善广大教职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选举、民主监督等制度,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民利。

4.构建惩处治理机制,增强法制意识。要充分发挥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的作用,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结合起来,形成有效的监督体系,及时发现院(系)党政领导在谋事与用人中存在的违纪违法行为,并严格予以追究。

参考文献:

[1]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组织工作条例[Z].中发[2010]15号.

[2]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意见[Z].教党[2007]11号.

[3]裴银伟.高校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刍议[J].世纪桥,2009,(7):30-31.

[4]崔润东,刘占军,宋德群.高校党政联席会议制度与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36-38.

[5].完善高校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2,(3):224-226.

[6]蒋云尔.高职院校深入贯彻二级院(系)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理略[Z].

思政教学的建议篇10

近日,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在哈召开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视频会议,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重要部署要求,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综合改革。省委高校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省教育厅厅长徐梅出席会议并讲话。

会议强调,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课程建设,特别是要把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工作重中之重,认真实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养培训五年规划,依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重点组织实施培训研修、博士培养、项目资助和示范带动计划,努力建设一支“让党放心,让学生满意”的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要把教学方法改革作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全面推进教育教学方法改革,坚持“三贴近”,针对不同专业和学段,把教育教学同大学生实际需要结合起来,把价值引导与知识传授结合起来,把逻辑的力量同情感的力量结合起来,把透彻的说理同鲜活的语言结合起来,切实提高吸引力感染力,有效实现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的转换,向学生知识体系、信仰体系转换,让思想政治理论课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身受益的优秀课程。

会议要求,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要充分发挥自身作用,积极组织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提供决策咨询意见建议,推进教学方法改革,推广优秀教学成果,开展教学情况督导巡查。听课专家要按照工作安排,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在全省高校组织开展专家听课活动,及时解决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和指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水平。各高校要不断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工作摆上重要位置,对照要求查找自身差距,解决好存在的突出问题,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主阵地、主课堂作用,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会上,哈尔滨师范大学党委书记付军龙、东北林业大学教授陈文斌、东北农业大学教授金长城分别代表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依托高校、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听课专家作了发言。在哈部分高校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全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听课专家全体成员,省教育厅相关处室负责同志在主会场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