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48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1

关键词:初中劳技;课堂教学;生活化

中图分类号:G6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1-0107-01

素质教育提出“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生活、学会审美”的“六个学会”教育目标,其中一个就是学会劳动。劳动技术教育是一种提高未来社会成员基本技术素养的教育,是一种开发人的潜能、促进人的思维发展的教育,是一种人人都必须接受经历的教育。在二期课改新理念的大背景下,劳技教师必需改变以往陈旧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行为,从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劳动技术课程学习过程中,得到体验、感悟、建构并丰富学习经验,实现知识传承、能力发展和积极情感的形成。我在实践教学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优化劳技教学,进一步去贴近现实生活。

一、教学理念生活化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是一本活的教科书。生活中“活的人、活的问题、活的文化、活的武功、活的世界、活的宇宙、活的变化,都是活的知识之宝库,都是活的书。”而反思我们的劳技教学,我们往往无视学生具有的无限发展可能的潜在状态,在教学中对学生过多的干预和控制,始终保持习以为常的高高在上者角色。殊不知孩子有自己天然的学习方式和接受知识的最佳状态。在新课程的实施中,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蹲下身去,走进孩子们的生活,走进孩子们的心灵世界,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用他们喜欢的方式共同去遭遇劳动技术问题,去解决生活问题。因为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能有助于他们更好地去理解和掌握劳动技术知识。

二、教学导入生活化

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现象,在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劳动技术知识的生活内涵,让劳动技术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劳动技术材料生活化,生活教学生活化。现实生活中到处有劳动技术知识,到处存在着劳动技术思想,关键是教师能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

创设良好的劳技课教学情景,能激发学生学习劳技课的兴趣和开启学生的思维。如《米饭的焖与炒》,我选择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吃的两款花色饭:咸肉菜饭与蛋炒饭作为教学内容,这两种花色饭几乎每个同学都吃过,而且几乎是人人爱吃,但说到谁自己动手制作过,寥寥无几。因此当我说我们要亲手制作时同学们很兴奋,都跃跃欲试。因为平时他们没有机会动手实践,原因有好多,主要是现在的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家长把家务都包揽了,舍不得让孩子动手,他们的要求就是要他们的孩子认真学习,争取好成绩,将来能出人头地。

三、教学方式生活化

陶先生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教学中应让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生活的特征,从生活中寻找生活的真谛。“回归生活世界”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主张,这一主张可转化为课堂教学实际行为———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学生要真正以积极的状态投入劳技学习,离不开劳技感受。而这种感受是在真实生活和具体实践情境中产生的。课堂应成为学生体验、感悟、参与的舞台,并由此向课外延伸,触发学生生活的灵感与智慧:在教学方式上应给予学生相应的体验和感悟空间,引导学生有所思、有所感受、有所悟。

这节课在操作前我先进行安全教育,然后进行必要的操作演示,把制作菜饭和蛋炒饭的要点说清楚,并要求学生几人为一组,分工协作,最后集体完成作品,通过实践操作,同学们学会了洗菜、切菜、炒菜、炒饭、焖饭等多种技能,他们在实践中体会了成功的喜悦。许多同学激动地对老师说“:老师,我会做饭了!”我对他们说“:以后如果爸妈很忙的话,你们可以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但是老师提醒你们要注意安全。”对于感兴趣的学生,我建议利用休息时间进行拓展学习,创作出新款的花色饭。

这里教师把教材中的内容和生活整合起来,变成了学生感兴趣的、活生生的内容,使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中,同时也让学生真正认识到劳动技术就在我们生活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了学习劳动技术课的趣味性、实用性,培养了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开放了教学内容,体验了生活实践。改变以往单一、固定的教学模式,建立灵活、互动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化的情境,采用生活化的教学方法,使教学活动成为学生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生活过程。在此过程中,不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认识生活和创造生活。

参考文献:

[1]刘秋平.劳动技术教育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2

一、采访式作业

农村小学地处山林田地间,和大自然密切接触,其中包含着很多城市小学所没有的课程资源。因此,在布置品德实践型作业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结合农村实际来设计作业。如《了不起,家乡人》(浙教版三年级下册)一课,有一目标是了解普通劳动者为家乡建设立下的汗马功劳,尊敬、感激这些创业者,为他们自豪,树立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为此,在课前,我让学生走进了村党支部书记的办公室。学生通过采访,知道了他为了村民的幸福所付出的辛劳与汗水,内心深处对家乡建设者的敬佩,热爱家乡的情感便油然而生,作为小村民的自豪感也随即爆发。这样的道德认识形成不是教师强加的,而是学生在了解走访中,思维发生碰撞,情感得到触动而产生的。这也正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和感悟社会,从而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学生作业一:采访录(节选)

小记者:姜伯伯,我们下姜村这几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生活条件好多了。这里面有您的一番功劳。请您说说您是怎样带领大家致富的。

姜书记:好的。以前村民们要么眼睛盯牢责任田,要么外出打工赚现钱,不愿在村里搞发展。针对这种局面,我带头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种植农作物60余亩,其中蚕桑10亩、翠冠梨30亩、雷竹11亩、杨梅12亩,去年年收入7.5万元。后来,在我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带头领导下,到2004年底,全村共发展种植了药材、茶桑、竹果等经济作物1230亩,仅效益农业一项,年产值就达95万元。随着经济林的逐步投产,近几年产值也以15%-20%的速度递增。2003年以来,全村拆危拆旧2925平方米,墙体美化1913平方米,村道硬化1800米,新建公厕5座、垃圾箱22个、沼气池50只、污水处理池3只共240立方米,建设标准堤坝603米,开通机耕路2.5公里,修建自来水2处,还建起了小公园。

二、体验式作业

农村教师可以充分立足本地资源,结合农村孩子的实际情况,布置品德作业。如在农村,邻里之间的关系非常融洽,相互赠送一些农产品,相互分享一些美食是很正常的,遇上哪家办红白喜事,造房子、搬新房的,大家也都会主动前来帮忙,闲时坐在一起还常常谈天说地。这和城市中邻里的互不相识、态度冷漠的表现截然相反。为此,在上《和睦相处》(浙教版四年级下册)一课前,我就布置学生去搜集农村这些特有的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例子,让学生在搜集中感受邻里关系的融洽、温馨。课后还布置学生为邻居做一件好事。这样的实践作业独具农村特色,是城市学生所无法感受到的。又如,在农村,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茶园和果园。平时的生活中,农村学生对于种菜、采茶、摘、收割稻子、采摘野果等都非常熟悉。于是,在上《农产品的家园》(浙教版三年级上册)之后,我布置了实践性作业:在周末的时候,跟随家长一起种菜、采茶、摘,并在实践活动结束后写下自己的劳动感悟。学生们在田园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同时也在劳动过程中感受到了父母的艰辛,从而更加懂得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主动帮父母做事的人生道理。这也是具有农村特色的。

学生作业二:《摘》日记节选

吃过午饭,奶奶给我们安排了一个任务,让我们摘家门前地里的。这些看起来小小的,花瓣也只有薄薄的几片,但闻起来却很香很香。奶奶告诉我们:“这些是特意栽种给自己吃的。别看花朵小,但它的用处很大。喝了这种泡的茶,可以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还可以让我们的眼睛变得更明亮呢!”听了奶奶的话,我连忙俯下身子摘了起来。几只小蜜蜂“嗡嗡嗡”地飞了过来,好像在说:“别摘别摘,我们还要采蜜呢!”我说:“小蜜蜂,别着急!很快还会开出新的花朵来。”小蜜蜂飞到别的花朵上了,我又忙着摘我的了。不一会儿,我们大功告成,出色完成了任务。

三、调查式作业

调查式作业以学生的直接经验为基础,密切结合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了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在布置调查式作业时,可以变个别性作业为合作性作业,让学生在相互合作中完成。如上完《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浙教版六年级下册)后,我让学生完成题为《下姜村能源生态示范建设情况调查》的作业。学生通过看、问、想,对问题有了深刻的认识,从而在思想上树立起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并对社会存在的现象进行分析与思考,提出了较为理性的意见和建议。这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也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而且在作业过程中,学生还体验到了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学生作业三:《下姜村能源生态示范建设情况调查》(节选)

下姜村建成生活污水处理沼气工程后,每年共减少污水排放量2.8万吨,从而保护了千岛湖的源头水。而48户沼气建设户,则用上了优质燃气;90户使用了安全、高效和清洁的太阳能热水器,大大减少了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的排放量,两项能源的利用可节约煤55.4吨,相当于保护林地550亩以上。保护了植被,减少了水土流失,为国家节省大气、污水综合治理费7.7万元。另外,由于建设了沼气池,人畜粪便污水经无害化处理后,可年产高效、安全、优质固液体有机肥900多吨,有机肥主要施放于110亩左右的桑园、菜园和稻田中,改良了土壤,提高了肥力,改进了农作物质量。

四、感悟式作业

美国教育理论家布朗等人这样认为:建构主义基本的前提是把知识作为一种关系体系来建构。儿童通过重复、反应和再现来组织他们在广泛的关系体系中一次次经历所获得的体验。在非概念水平上,活动和感悟比概括化具有更为重要的认识论意义上的优越性,人们应当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活动和感悟上。《品德与社会》课堂倡导动态的、建构性和过程性的知识观,这个知识观是以建构主义为基础的。所以,上完《城乡巨变》(浙教版四年级下册)后,我通过让学生观察自己家乡的变化,引导学生写一些感悟类的作文作为品德作业。

学生作业四:《这股气肥了田省了钱美了家》(节选)

除了当肥料,沼气还可以用来点灯照明、当燃料。因为其热量比一般液化气高1000多卡,同样烧一壶开水要比使用液化气快三四分钟。如此一来,两个月就能节约1瓶液化气。

来到我们村的村民家中,我看到令人欣喜的场景:厨房、厕所干干净净,以往稻草铺垫的猪圈被水泥地替代。可见,建沼气的另一大好处,就是带动了厨房、卫生间和猪圈的改造,从而改变了农村的脏乱差面貌。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3

【关键词】新课程作文教学写作情感

文学作品是作者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作者喜怒哀乐的丰富与匮乏决定作品的优秀与低劣,写作是作者内在情感的向外宣泄,内在情感越丰富,写出来的作品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所产生的教育影响更有力量,对净化读者的灵魂、优化文化环境、引领社会正气、促进时代进步具有不可或缺的主导作用。没有情感冲动的作家,是很难写出具有感染力的作品来的。

当代中学生生活在幸福年代,他们在父母及老师的悉心呵护下健康快乐的成长,他们衣食住行用均不用发愁,可谓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公子、小姐般的富裕生活;他们见多识广,亦可谓“阅历”丰富。可一旦要他们写作文,大多数人又觉得无从下手。其实这正是情感缺乏的表现。说白了,就是情感淡漠,他们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与挫折,没有体验过劳动的艰辛,也没有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难,对世间万物缺乏“爱”和“恨”的情感,缺乏对社会、自然与人生的思索和感悟的能力。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必须培养学生的丰富情感。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情感呢?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当代许多文学青年的写作成长经历,我认为,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进行培养。

一、引导学生丰富旅游经历

我国幅员辽阔,到处分布有名山大川,风景旅游胜地比比皆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网上浏览祖国的名山大川,开阔视野,欣赏自然美,感悟自然美,丰富学生对祖国的热爱、赞美之情。也可以引导学生在经济许可的基础上,由父母陪同,走出家门去旅游,亲身游历自然风光、社会人文、历史遗迹,感悟自然的美、人文的美,领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美,感悟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丰富学生的社会情感。

二、引导学生博览群书

“劳于读书,逸于作文”,道出了阅读和写作的关系。阅读文学作品,关键是要领悟以下两个重要的艺术心理素质:一是独具慧眼,对生活具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捕捉力;二是胸怀诗心,对生活能产生丰富细腻、奇异而复杂的情感,内含活跃、丰富而富于创造性的想象力。并在阅读过程中,有意识地激发和培养自身的这两种心理素质。有了这两种素质,就能洞察和捕捉形形、纷纭复杂的世态人情,能自感和再现细腻复杂、幽微变幻的心灵波光。

三、引导学生参加劳动锻炼、体验挫折

学生适当地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对社会对生活的理解,可以体察劳动的辛苦和收获的快乐,从而能体谅父母,体谅他人,这是写作中难能可贵的思想情感。而现在的学生,在父母的宠爱下,只知道读书,很少参加劳动,十六七岁不会洗衣服扫地做饭的大有人在。不会劳动,就不会体谅父母劳动的辛苦,更不会尊重他人的劳动、体察他人的情感。表现在写作上,常常是无病,感情造作。

没有劳动,就更谈不上挫折了。人在经历挫折时,情感往往是最为丰富的。古今中外的著名作家,往往是在经历挫折的过程中勃发出创作的欲望。贫民出生的狄更斯12岁时父亲因欠债被投进监狱,他在一家鞋油厂当学徒工,亲身经历亲眼目睹的种种生活艰辛,成为他日后创作素材的重要来源;高尔基年仅10岁便流落“人间”,捡过破烂,当个学徒工和杂工,受尽欺凌与孽待,饱尝生活的艰辛,终成一代文豪,还有马克・吐温,中国的沈从文、朱自清等等……都是在经历诸多磨难中,产生出创作的火花,成为文坛巨星。求知的挫折,交际、劳动、生活、感情的挫折,日积月累,也许就能产生非写不可的创作激情。因此,有意识地让学生经受挫折,体验挫折,会进一步丰富他们的情感,为他们的写作积累宝贵的情感财富。

四、引导学生接受艺术熏陶

一切真的、善的、美的艺术,都能激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音乐的宁静、激昂、欢快、悲壮,往往能感染听众,使人不能自已,浮想联翩,绘画、书法、舞蹈、朗诵、戏剧、建筑等艺术也往往能取得这样的效果,平时对学生加强这些方面的艺术熏陶,不仅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也大有益处。

五、培养学生的爱心

人是一种感情动物,内心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前文说过,情感的两极表现就是“爱”和“恨”。有爱才有恨,爱之深则恨之切,一切艺术表现出来的,无非都是对生活、对人生、对社会的“爱”和“恨”。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节日,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敬老节、儿童节、国庆节等节日,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爱心教育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爱是一个人情感的基础,一个人只有有“爱”心,才会真正关注社会人生,孝敬父母,热爱集体,关爱他人,关爱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这样的情感写进文学作品,才会有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五、指导学生丰富生活实践

学生的家庭生活、社会环境、国内外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可以组织学生去街市、村落、农家、田野、工厂、部队、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参观访问,进行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即使在农村,生活也是丰富多彩的,春耕秋收,赶鸭放牛,风土人情、礼仪习俗……教师应该和学生一起关注自己熟悉的生活环境,为语文教学服务。也可带领学生走上街道,参观布告栏、各种标牌广告,为老人读报,向行人宣传科普知识,收集家乡民俗,采访新人新事等等,在生活中学习语文,运用语文。引导学生细心观察身边的人、事、景,物,善于从实践活动中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应用能力。

总之,写作是一种情感的迸发,要解决目前学生作文无话可说、无事可论、无人可写、无情可诉、无理可达的现状,重视对学生写作情感体验的孕育开掘、精心培养,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教学思路。只有情感的厚积,才有写作的薄发。

【参考文献】

1.朱慕菊等编:《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02.3.

2.孙春成编:《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漫谈》,语文出版社,1998.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4

在感恩体验中体悟“敬业”

在实践中体验是让学生内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办法。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学校的建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个性化发展与成长,学校开设感恩教育系列特色课程。例如,学校组织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参与“‘今天我上班’――感恩从体验开始”实践课程,实践体验内容包括食堂管理、宿舍检查管理、保洁清洁管理等。学生们走进食堂,与食堂师傅一起择菜、切菜、卖饭;走进宿舍,与宿舍管理员一起整理床铺、收拾内务;走进楼道,与保洁员一起清扫楼道、打扫厕所……活动中,学生们团结互助、相互合作,努力把本组所承担的任务做好。劳动体验中,学生们“累并快乐着”。这样的活动,培养了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让学生体会到了师傅们工作的辛劳,同时,在体验过程中,学生不仅受到了热爱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教育,更体悟到了“敬业”的深刻含义。

在引导示范中凸显“和谐”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发挥优秀示范与榜样的作用。在感恩体验活动中,学生们相互配合,相互合作,有困难一起想办法,出了问题一起解决,不相互埋怨,每个小组都是一个和谐的集体。为了保证活动的质量和效果,学校还特别邀请了部分家长参与,和学校教师一起为学生指导。活动中,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工作质量,家长、教师和学生一起虚心向食堂厨师、宿舍管理员和校园的保洁员请教学习,恭敬地称呼他们“老师”或“师傅”。家长的大力支持、辅导老师的行为示范、家长和教师的有效沟通与配合,以及所有参与者对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尊重和维护,构成文明、和谐的画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与发展。家长和教师严谨的态度、高度的责任心、极强的团队合作意识等都发挥了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他们用实际行动为孩子们树立了和谐相处的榜样,在引导示范中更好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自主管理中理解“自由”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5

[关键词]观念;多样;评价;高效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17)15007701

品德课标强调品德学科应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基础,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社会生活实践,让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用自己的方式观察、感受、探究社会,使学生不断领悟道德准则并培养其创新意识和社会生活能力。而品德作业就是把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意志,外化为道德行为的必要途径,因此,我们要让品德作业真正“落地”,让品德教育或明或隐地贯穿于学生生活领域。

一、形式多样,让品德作业“落地开花”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德育过程中,学生通过对具体事物的发现、感知、实践和体验,领悟其中的道理,从而入脑动心,教学效果才能明显。因此,我们认为品德作业要注重形式的多样化。

1.调查访问。学生在调查访问中切身体验、亲身感受更易于提高品德教学的实效。在教学《日新月异的交通》时,教材中分成三大板块:今昔行程对比,感受交通发展;学会看交通图;了解交通网络,激发爱国热情。这一课非常适合让学生尝试着做一做实践作业,我为学生设计了以下作业:

如果要从现在所在的位置出发去北京,你知道不同年代的人所花的时间相差多少吗?赶紧去问问你身边的人吧!

本次作业的设计让孩子在采访、交流、对比中,感受到了交通发展的快速,从而引发学生对祖国交通技术发展的赞叹之情。

2.动手创作。“听过的不如看过的,看过的不如说过的,而说过的不如做过的。”由此可,动手做是让学生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行为的重要手段。学生们可以在做中体会到生活的含义。如《爱惜劳动果实》一课,当学生在教学的基础上产生爱惜劳动果实的观念后,我趁热打铁,布置让学生小组动手来做笔筒的作业。让学生真正体会劳动果实的来之不易。如《节约水电》这课,布置学生小组合编一首简单的节约水电的儿歌,在读、说、欣赏的过程中,在悄然无息中内化道德知识。再如《我懂事了》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贺卡、书签,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向可亲可爱的人表达美好心意。

3.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有趣,学生也愿意扮演。在角色扮演中,人物的道德品质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的大脑,促进了学生道德品质的提高。如教学《遵守交通规则》后,我设置一个十字路口的生活场景,让一个学生扮演交警,其余扮演各种车辆和行人,要求大家按照交警的指挥通过十字路口。一轮结束,换角色再扮演,这样遵守交通规则的道德观念就会在扮演中生成,并自觉的外化为道德行为。

4.劳动体验。品德教学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应用于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做一个真正的好人。因此,我们结合教学内容适当布置劳动实践作业,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体验、感悟,从而提高道德水平。如《爸爸妈妈辛苦了》一课,我引导学生把家庭生活服务作为“岗位”,扮演一天爸爸、妈妈的角色,打扫房间、买菜、做饭、洗衣服、照顾老人、邻里沟通等,体验父母的辛苦和紧张,养成热爱劳动的品质,明白孝敬父母的道理。

二、注重评价,让品德作业“落地有声”

品德课程与其他课程一样,也需要有切实的评价,如果评价到位,则品德作业能“落地有声”,扎实有效。对于品德作业的评价,不能只追求书面的完成情况,简单地以对错来进行评价,应该更加关注过程性的评价。首先,评价内容由单一转向综合。在评价实践中,教师既要重视“知识与技能”,又要关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般情况下知识类的作业,我采用量化评价,而反映行为习惯、参与意识、探究能力、合作精神等方面的作业则采用质性评价。其次,评价主体由单一转向多元。在实践过程中,根据作业的内容、难易和时间的不同,我分别安排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社区人员评价、老师评价等。再次,评价的形式由统一转向差异。针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潜能、作业进行富有激励性、个性化的评价,只要学生比以前有进步,有闪光点,我都给予鼓励。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6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我们对其意义也逐渐清晰:加强课本知识的综合性、均衡性和与社会实际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的主动性,改善教学环节使之更符合学生实际。这与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一致的,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而劳动技术教育课程就最能体现和实施这个目标。劳动与技术教育就其本身而言,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是一个知识的综合体,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手段之一,已被国家教育部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学习领域,它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具有内在的综合性特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副所长徐长发研究员就认为:劳动是整个教育的基础和最终目的,所有的受教育者最终都会成为劳动者。而且我们和世界其他国家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特别是有创新能力人才的竞争。所以我们更需要重视和开展劳技课程,在教育中加强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培养出真正具备创造能力的人才。因此,劳技课必将影响着广大青少年学生,并能引导他们在动手动脑的操作过程中探求知识和技能,寻求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从而使他们的情感得以培养和升华。

一、劳技课是拓宽学生视野丰富知识的载体

劳技课是一门脑体结合的课程,它涵盖了广泛的科学文化知识。如我们熟悉的种植养殖、水暖电工、气焊修理、裁剪缝纫、编织摄影、工艺美术、绘制设计、泥工手工、烹饪金工、手工陶艺等许多课程,囊括了学生所学过的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语文、艺术、社会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同时也融合了经济、法律、伦理、审美、环保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就拿学生熟悉的科技制作来说,它涉及的知识就更多了,虽然这些知识可能不是很深奥,但这里的大多数知识在具体的文化课程中是学不到的,因而,劳技课就拓宽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增加了知识量,完善了他们的内在知识结构,大大提高了学生认识自然、感悟生活的能力。

二、劳技课是释放学生潜能掌握技能的平台

众所周知,劳技课是实践性和科研性的统一,是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的一个过程。使学生所学知识完整化、系统化。在应用知识的同时及时巩固知识,从而发展了技能,释放了学生的潜能,开发了学生的智力,使学生进一步更好的掌握技能。所以说,劳技课是文化课的拓展和延伸。例如小金工中的“衣架”,为了让学生学会制作衣架,就必须让他们知道制作的步骤、方法和其中的原理,也就是“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实践、探究的过程中,学生理解了原理,巩固了所学的知识,又在制作中学会了方法,掌握了制作技能。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就有一条醒目的格言:“我听到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也正说明了这点。

三、劳技课是培养学生能力形成知识的保障

劳技课的另一特点就是它的可操作性,对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至关重要。无论是种植养殖、泥工手工,还是烹饪等,都需要动手动脑,学生在这样的实践过程中提高了自身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这是对知识运用的具体体现,更是知识形成必不可少的阶段。再则,具备了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是今后就业的一个保障,也是毕业的一个条件。

四、劳技课是培养学生想象创新精神的催化剂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这样说过:“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造之地,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确如此,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有时是难以令人置信的。如我在《动物书签》一课中,以编了一只小鹿为例给学生讲解了动物书签编织的基本要领和注意事项后,就让他们在我的引导下纷纷凭着自己活跃的思维尽情想象。结果学生手中的编织作品形态各异:有玲珑的小狗,有搏击长空的雄鹰,有可爱的小鸟,有形象生动的巨龙,有憨态可掬的猪,有灵活的猴子,更有甚者,还编出了方正的桌椅,美丽的玫瑰,古色古香的民宅等,从动物延伸到了方方面面,极大的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拓展了想象。当时,我在忍俊不禁的同时,着实叹服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所以说,学生在整个编织的过程中,更培养和发展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精神。

五、劳技课是陶冶学生情操培养情感的乐园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7

劳动技术教育体现着德育,用劳动技术教育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任何口头强调都要直接和震撼的多。

二、有益于兴趣的激发、智力的开发。劳动技术课是培养学生兴趣的敲门砖。托尔斯泰说过:"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人们努力学习、积极工作的心理推动之一。兴趣能促进人充分发挥智力作用,能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和决心,激发人工作、学习和生活的热情。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往往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新颖、别致、有趣引起的,而且是在对知识技能的不断掌握、扩大和加深,并获得积极的情趣体验中,沿着"有趣―乐趣―志趣"的轨道不断发展起来的。学生可以在劳动实践中掌握知识,在劳动实践中培养能力,在劳动实践中接受教育,由以往的“只说不练”到如今的手脑并用。劳技课教学是一种开放性教学,它是根据人的探索心理倾向,通过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发现”中获得知识,把开发人的智力、发展人的探索新知识的能力引进教育全过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劳动技术课对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有许多好处:

一是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生产技术知识,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为发展创造性思维奠定基础。

二是通过亲自参加手脑并用的技术劳动,不仅使学学生综合运用。同时也加强巩固了所学到的文化科学知识,而且使其感受到文化科学知识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可以激励他们去主动地学习文化课;

三是从脑科学研究的规律来看,技术劳动可以使学生左右手同时操作,达到左右脑同时开发的效果,能培养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形成。

如本学期的园艺教学中,我与学生共同确立了一个《小型庭院设计》项目,要求学生合作和创新,共同设想和设计未来家园的形象。有学生喜欢现代风格,那他们就很主动地去查询现代家园的流行元素;又有学生喜欢古典风格,那他们就得去查询古人家园布置资料。在查找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的语文知识和历史知识得到了充分得拓展和锻炼。用何种材料做房屋、小桥、树木,要他们不断地试验和创新,这是他们数学知识和物理知识的运用。

所以,劳动技术教育不但不会降低文化课的教学质量,反而可以使学生变得更加心灵手巧。

三、强身健体。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劳动不仅能使人心地正直,而且能使人身强力壮”。学生在劳动技术课中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劳动,能使他们的肌肉、筋骨、呼吸循环系统、神经系统以及身体的其它器官都得到锻炼,机体的新陈代谢功能也随之增强。特别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交替进行,对保护学生的视力,促进大脑两半球的协调作用,保证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具有重要的功能。如我校开展的劳动技术兴趣小组,其中有一个项目是风筝的制作,学生做好风筝后就去操场试飞,在试飞过程中要不断的奔跑和牵引,在无意中又锻炼了学生的身体。

从根本上讲,人类的审美感受产生于劳动。马克思也曾说“劳动创造了美。”学生在劳动技术课中不仅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更重要是通过劳动受到美的熏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感受到劳动价值美和创造之美,培养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在组织学生的劳动中,教师应掌握学生的情绪变化,或加以鼓励,或给予帮助,特别要注意珍视学生这些欣喜、激动的瞬间,及时揭示出劳动的美及其社会意义。在培养学生高尚的劳动情操时,社会的赞许和对学生劳动成果的尊重是极为重要的。如兴趣小组中,学生总是觉得自己的风筝做得不好,出去试飞会遭到别的学生的取笑,在我得鼓励和赞许中,学生快乐的在操场上展示着自己的劳动成果,投来了别人羡慕的眼光。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8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创新合作总结

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实际为基础,培养学生优良品质为目标的课程。它具有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特点,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活动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以培养具有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学生为目标。教师作为学生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只有积极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品德与社会》课的兴趣,才能达到培养优良品质学生的目的。那么我们应从何处着手做好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一、教学方法的创新

(1)《品德与社会》的核心是培养道德思维能力,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水平的提高,这就要求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法的运用、问题的设计上都要重视和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当学生的思维被道德情境激活时,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发挥自己的内在的创新潜能,拓宽认识和思路。老师切忌按自己备课的固定思路去引导学生,应诱导他们从多种角度看问题,同时注意接纳不同的价值观,把握好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尺度,让学生学会灵活运用已有的道德知识去分析所面临的事件或问题,学会在开放的社会现实中灵括解决问题,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

(2)根据学校的实际和教学的需要,正确有效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资源,以提高教学效率。同时,要指导学生合理运用现代媒体等手段,学会收集、处理信息。老师可以为学生放映积极向上的爱国或立志类影片,借助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对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多媒体能有效调动和发挥情感功能,使小学生加速对所学知识和观点的消化,促进信念的形成。可以采取让学生自身表演,也可以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情境。教师用诙谐生动、形式多样的语言对教材中的事例进行描绘、渲染,使其富有情趣,可以事半功倍地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达到教育效果。引导学生进行模拟生活,让品德与社会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

(3)让学生以自己的世界为出发点,通过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社会,用自己真实的心灵去感受社会,用自己独有的方式去研究社会,从而创设一种学生乐学易接受的学习情境,灵多种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今后学生们的自主学习和健康发展提供充裕的空间,进而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

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应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教师要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究的兴趣,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既包括学生个体的独立探究和思考,也包括学生与同伴合作开展的学习和探究。在活动组织的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制定活动的计划和步骤,避免学生盲目而低效的探究和活动。比如在调查探究前我们可以给学生提供事先准备好的调查表,让学生根据表册内容区调查。如《不能忘记的屈辱》,让学生调查收集,在什么时间,在什么地点,列强所干的让中国人屈辱的事件。我们也可以给学生提出有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收集,讨论,寻求有关的答案。如《科技带给我们什么》,让学生去收集科技让我们的生活发生了哪里变化。我们也可以布置让学生去参加有关的实践活动,让学生谈活动中体会和感悟。作为教师在新的课程标准指导下,要转变教学观念,尤其要注重体验学习、探究学习、问题解决学习、小组学习几种教学活动方式的运用,充分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

三、开展实践。知行结合

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帮助学生参与社会、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核心在教学活动中应创设情景,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培养他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促进他们内心世界和主体人格的发展。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注重课堂总结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9

美国斯坦福大学名人胡佛,自幼家境贫寒,靠打零工勉强维持学业。后来他艰苦创业,成为百万富翁,并当选美国第31届总统。“脚板上的茧有铜钱厚,穿烂的草鞋有一大堆,中午经常靠红薯充饥”的苦难生活磨砺出顽强的意志,成就了他的事业。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时代培养了一大批不屈不挠、意志坚强的时代精英。笔者大学时的班主任就经历过“上山下乡”,他经常很有感触地对我们说:“尽管那时我们把最好的上学时光献给了黑土地,失去了许多宝贵东西。但从另外一个角度,我们时常可以感悟到,艰难困苦培养了我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吃苦耐劳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品质。”他深信不疑地认为,若没有这些,也就不会有他们今天的事业上的辉煌。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教育孩子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美国的学校,重视孩子独立性教育,从孩子上幼儿园起,就鼓励他们劳动,认识劳动价值,学会帮大人做些家务事。瑞士也有一句教育名言:“为了不让孩子成为无能之辈,从小就要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精神。”瑞士有不少父母把自己十六七岁的女儿,初中一毕业就送到一户有教养的人家去当一年女佣人,上午劳动,下午上高中。

国外教育孩子的理念,是我们教育所要弥补的。受此启发,我们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重视家庭教育。双休日和寒暑假,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和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亲自带领孩子进工厂、下田地,学习工农伯伯勤劳、俭朴、勇敢、顽强的品质。我每年寒假或暑假都要带孩子回农村的老家,向他农民爷爷、农民伯伯学种田,砍柴除草。虽然他脸皮晒黑了,难看了,但培养了他的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对孩子,父母该放手时须放手。放手就是让孩子有独立面对世事人情的机会,能够在风雨砥砺中成长,而这正是一种比溺爱更为深沉的爱。

加强学校的劳动(劳技)教育。当今学校虽不提倡上世纪70年代的“半工半读”教育,但也不能完全脱离劳动(劳技)教育。劳动(劳技)教育能以劳积善,以劳促智,以劳健身,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更有利于形成对集体、对国家的义务感和责任心。劳动教育的本质特征就是实践性,真正抓好劳动教育,就要让劳动教育从理论回归到实践。从国家宏观角度看,应该将劳动教育纳入国家法定课程和学生综合评价体系,增加“尊重劳动、歌颂劳动、劳动光荣”等内容在语文、思想品德等课程教材中的分量,并与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同步推进。

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应保障劳动教育在各级各类学校保质保量完成。学校要恢复和加强劳动课,建设劳动基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除学校的常规教育教学外,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把学生从“笼子”里放出来,课堂不能局限于教室,社区、工厂、田野、运动场、博物馆、动植物园等都应成为课堂。把课堂延伸到与之联系的现实生活,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则不仅能使课堂丰富博大,而且更有利于学生愿学、会学、学活、学好,效益倍增,学生承受挫折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等良好素质自然就会形成。

劳动实践课劳动感悟篇10

一、把握好人文资源的民族性优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我国疆域辽阔,区域性的民族文化原始性强,最大限度地保留了它的特质表征。如我国白族人民拥有别具一格的花食就是民族饮食文化中一道亮丽的风景,重阳节登高,插茱萸是山东一带的民间风俗……这些人文资源留下了远古民族的印记,更显其弥足珍贵。”老师的讲述,使学生领悟了我国文化的丰富博大,心中油然产生一种“尽可能多的知道”的欲望。教师因势利导,从而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为语文课程的人文教学打下了基础。

二、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挖掘人文素材,进行多元化教育

语文教材中有不少人文素材,语文教师应当认真挖掘,并结合教学活动,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心里素质、行为规范等的教育,完成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热爱文化生活,尊重各种文化,努力吸收优秀文化营养。

1.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教育学生热爱文明灿烂的祖国

我国的奇峰异岭、绿水青山、雪山瀑布、江河碧海、气势雄伟令游人心旷神怡,依恋不舍。教学《桂林山水》《爬天都峰》《观潮》等课文和《望庐山瀑布》《题西林壁》《望洞庭》等古诗时,教师应当把握好景观教学,让学生从自然风光的绚丽多彩、中华文化景观的优秀中领悟景观文化的涵养,体会作者赞美的情怀,使学生感受到祖国大好河山的雄伟壮丽,中华文化的璀璨辉煌,教育学生保护自然环境及生活在其中的珍稀植物,使人与自然关系和谐发展。

2.接触古老悠久的建筑景观,教育学生热爱勤劳勇敢的人民。

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具有非凡的创造力,他们以聪明才智创造的名胜古迹等建筑景观文化,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其功绩永不磨灭、流芳千古。教《赵州桥》《长城》《圆明园的毁灭》等课文时,教师应详细介绍它们的结构造型、景观特点,让学生了解人造景观工艺精巧,做工细腻、坚固雄伟、设计巧妙、玲珑剔透,体会到建造的艰难,劳动的艰辛,诱发学生的联想,感悟出建筑景观文化凝聚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无限的创造力及非凡的想象力,从而更加热爱人民,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为他们将来的发展夯实基础。同时,教育学生保护国家珍贵的历史文物、名胜古迹,维护民族利益和尊严。

3.拓展人文教学,教育学生广泛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爱文化生活

(1)中华民族武术、曲苑、书琴、民族舞蹈等艺术文化历史悠久源长,其间洋溢着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散发出刚毅不屈的民族精神,代表着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时,结合讲述义和团施展拳脚,用长矛棍棒出击长枪火炮武装的侵略者的事迹,使学生产生练好身体,持有“功夫”,保卫祖国,保卫人民财产,维护社会安宁的欲望,从而达到促使学生努力吸取中华武术文化智慧的教学目标。教学《草原》时,用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马术高超,能歌善舞的品质教育学生吸收歌舞文化智慧,从小大胆创新,练就本领。此外,教师除了从语文课程挖掘,还可利用音像、影视、小说作品等语文资源来充实这类文化,拓宽学生视野、增强理念。

(2)重视语文课外学习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多方面提高语文能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应结合生活实际,联系社会活动,适时将展现的各种各样的优秀文化事例诱导学生,指导他们观察、感知、领悟、关心、尊重,吸收文化营养,鼓励他们敢于想象、大胆创新,努力发展中华优秀文化。例如烹调文化色香味齐全,陶瓷文化造型别致,服装文化绚丽多彩,作品文化感悟人生,景观文化赏心悦目,校园文化童趣无穷……它们的魅力、它们的影响、牵动人心,让学生参与其中,耳闻目染,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有很大的提高。

三、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深入了解人文内涵,努力提高综合素质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究课内外语文资源,利用人文素材,运用各种教学媒体,设计好教学场境,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自主说读,相互表演,讨论交流,合作探索,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了解中华文化,接受影响,感受优秀,熏陶情操,树立理念,积累知识,领悟内涵,热爱民族文化,吸收文化营养,提高综合素质,为将来发展奠定根基。因此,教师可鼓励学生加强课内外的阅读,保持良好的阅读习惯,把阅读生活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