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十篇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十篇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3:39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

盗传必究

一、简答题

1.简述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答: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

懂得数学的价值;

对自己的数学能力有信心;

有解决现实数学问题的能力;

学会数学交流;

学会数学的思想方法。

2.简述当今国际小学数学课程目标的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第一,注重问题解决;

第二,注重数学应用;

第三,注重数学交流;

第四,注重数学思想方法;

第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态度情感与自信心。

3.简述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答:选择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有四个:

基础性原则;

可接受性与发展性相结合的原则;

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

教育作用原则。

4.简述在当今的世界范围,小学数学课程内容改革有哪些共同的基本特点?

答:①注重问题解决;

②注重数学运(应)用;

③注重数学思想与数学交流;

④注重信息处理;

⑤注重数学体验;

⑥注重数学活动;

5.简述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有如下三个共同性的特征:

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

的价值取向;

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6.简述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哪些因素。

答:认知迁移的实现主要取决于如下四个因素:

对象的共同因素;

已有经验的概括水平;

定势的作用;

学习的指导。

7.简述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的问题。

答:探究学习的理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时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注意探究教学模式对学习主体的适用性。

第二,注意学习材料的选择与呈现。

第三,注意教师引导的适度性。

第四,加强学生科学态度的养成和探究能力的发展。

8.简述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

答:在课堂学习中的师生相互作用方式是: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导,而学生则是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他们之间是按主导与主体之间的不断错位滑移来实现相互作用的。(6分)

具体地说,教师的主导作用通过切合的引导予以体现;对话是小学数学课堂学习的基本交互形式;课堂教学是一个人际之间充分交流与分享的过程。(6分)

9.

简述课堂学习活动中学生参与的基本含义。

答:所谓学生参与,主要就是指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身心投入,它反映的是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方式和行为努力的程度。(3分)

①行为参与。行为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行为表现;

②情感参与。情感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获得的情感体验;

③认知参与。认知参与主要指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思维水平与层次;

10.

简述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

答:现代课堂学习中教学组织策略的特点有三个:

运用情境的方式呈现学习任务;

数学活动是以任务来驱动的;

探索是数学活动的重要形式。

11.简述常见的教学手段有哪些?

答:常见的教学手段有:

操作材料;

辅助学具;

电化设备;

计算机技术等四类。

12.简述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哪些?

答:小学数学学业评价的基本内容有如下七个方面:

对数学的价值的了解;

数学知识意义的建构;

数学技能的形成;

数学问题解决能力水平;

数学思想与方法的获得;

数学学习的态度与情感;

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13.简述小学数学几何学习的主要特点。

答:(1)经验是儿童几何学习的起点;

(2)操作是儿童构建空间表象的主要形式。

14.

简述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

答:数学问题的基本结构:数学问题是一组尚未达到目标状态的、有待加工处理的信息系统。(6分)

它主要由以下三种成分构成:

条件信息、目标信息、运算信息。(每个要点2分)

15.简述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过程特征。

答:

在儿童概率思想发展的这个过程中,主要会表现出如下一些特点:

(1)对事件发生可能性的认识是逐步发展的;

(2)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受到经验的制约;

(3)对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认识需要通过直观操作来支持。

16.简述当今国际上小学数学课程内容的组织与呈现的发展方面有哪些共同性的特征?

答:①在选择上表现出“切近儿童生活”(的价值取向);

②在呈现上表现出“强化过程体验”(的价值取向);

③在组织上表现出“注重探究发现”(的价值取向);

17.简述空间想象力的基本要素有那些?

答:①依据实物建立模型的能力;

②依据模型还原实物的能力;

③依据模型抽象出特征、大小和位置关系的能力;

④能将模型或实物进行分解与组合的能力;

18.简述在小学数学的统计教学组织中可以运用那些基本的策略。

答:①关注儿童对现实生活的经历;

②增强在数学活动中的体验;

③强化将知识运用于现实情境;

19.简述小学数学运算规则教学的主要模式。

答:①例-规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一规则的若干例证,通过引导学生的观察、尝试或讨论等获得,来发现并概括出一般性的规则);

②规-例教学模式(先向学生呈现某个规则,然后通过若干的实例来说明规则);

20.简述可以构建哪些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业评估的策略?

答:①过程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一)

核心词句:多元化;生成性;即时性;

②发展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二)

核心词句:多样化;开放性;体验性;

③表现性评价(评价的策略之三)

核心词句:思维水平;问题解决能力;数学交流;数学情感;

21.简述在运算规则的导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情境导入

核心词句:情境本身则蕴涵着某一个规则命题;情境刺激着儿童的兴趣和注意力;

②活动导入

核心词句:活动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思考;尝试;探究;

③问题导入

核心词句:儿童已有的知识或经验;认知冲突;主动探究;

22.简述口算与笔算有哪些区别和联系?

答:①规则制约运算的效果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是依靠心智活动为主;

②间接联系的作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主要依靠间接联系起作用;

③运用技能的性质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不容易进行思维的逆推;

④可变因素与不变因素的相互关系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可以选择运算方式推;

⑤间接联系与直接联系的转变过程不同。

核心词句:口算常常会由一直联系转化为另一种联系;

⑥智力要求的不同。

核心词句:注意力;记忆力;

23.

简述我国21世纪小学数学课程变革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

②突破学科中心;

③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

④评价具有更强的指导性和操作性;

⑤课程标准为教材的多样性和教学的创造性提供了空间;

24.

简述发现学习的基本流程

答:①创设情境;

②提出假设;

③检验假设;

④总结运用;

25.

简述我国小学数学课程内容在呈现方式上有哪些变革。

答:①体现价值的主体性;

②体现知识的现实性;

③体现学习的探究性;

④体现经历的体验性;

⑤体现过程的开放性;

⑥体现呈现的多样性;

26.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有哪些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共同活动;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

27.

简述儿童的数学技能发展有哪些基本的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28.

简述儿童的空间知觉能力的发展有哪些阶段性的特征。

答:①方位感是逐步建立的;

②空间概念的建立逐渐从外显特征的把握发展到从本质特征的把握;

③空间透视能力是逐步增强的;

29.

简述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作用和角色。

答:①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设计和组织作用;

②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起引导、激励和促进的作用;

③教师在课堂学习活动中起诊断和导向的作用;

30.

简述小学几何教学中“强化动手操作”的具体形式有哪些?

答:①搭建活动

②剪拼与折叠活动

③实物操作活动

④测量活动

⑤作图活动

31.

简述小学数学课堂学习中基本的教学组织类型。它们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答:①接受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教师通过在课堂学习中的各种提示性活动,帮助学生接受知识,形成技能。

②问题解决型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以问题为导向,以问题解决为目标,以教师与学生的共同活动为手段,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③自主型的教学组织

基本概念:学生的自我学习占主导的地位,教师的控制性减弱,学生独立的尝试解决问题。

32.

简述儿童数学技能发展的基本规律。

答:①依赖结构完满的示范导向发展到依赖对内部意义的理解

②从外部的展开的思维发展到内部的压缩的思维

③数感和符号感的逐步提高,支持着运算向灵活性、简洁性与多样性的发展

33、简述小学数学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

答:①对小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活动质量判断,从而改善他们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策略;

②对学生的数学学习成就和进步进行判断,从而激励他们进一步参与到数学的学习过程之中;

③为教师与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提供诸如行为方式、策略以及手段等方面的信息反馈,从而帮助他们随时修正或发展;

④使教师与学生能进一步明确数学学习的预期目标,并共同为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

⑤促进教师对儿童的学习方式、行为方式以及情感的认识,改善儿童对数学的价值、对学习的态度以及参与学习的情感;

34.简述影响数学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

答:㈠问题情境的刺激模式;

①问题类型及其难度;

②问题的呈现方式;

㈡问题的表征;

㈢定势;

㈣经验

㈤认知策略;

㈥个性心理特征;

35.简述构成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要素有哪些?这些因素构成了哪些小学数学课堂活动的基本矛盾?

答:要素:

①教学活动的共同体;

②教学活动的对象;

③教学活动的过程特征;

基本矛盾:

①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之间的矛盾;

②学生认知的心理特点与数学学科特点之间的矛盾;

③儿童数学与成人数学之间的矛盾;

36.简述如何发展学生问题表征的能力。

答:①仔细审定问题情境;

②学会深度表征;

37.简述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发展儿童的良好的数感?

答:培养儿童的数感,目的在于使儿童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

㈠在实际的情境中形成数的意义;

①在实际情境中认识数

②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

㈡具有良好的数的位置感和关系感;

①发展数的良好位置感;

②对各种数的关系有敏锐的反应;

③对数和数的运算实际意义有所理解;

38.简述儿童形成空间观念的主要知觉的障碍。

答:㈠空间识别障碍;

空间识别能力表现出的是空间的方位感(它无论是在日常的生活中,还是在空间几何的学习中,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

①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是阶段性发展的;

②儿童的空间识别能力的发展是不平衡的;

㈡视觉知觉障碍;

儿童在视觉知觉上表现出最大的障碍,可能就是在视觉观察中,还不能有效地建立或运用视觉知觉符号与大脑中贮存的图式与概念迅速建立联系。

39.简述在概念引入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重点、应用、中)

答:①生活化策略

主题词句:多样化的和丰富的情境;激发探求欲;唤起有的经验;

②操作性策略

主题词句:儿童数学学习;直观方式;操作;

③情境激疑策略

主题词句:丰富的情境;有利于主动的观察和积极的思考;发现并提出问题;

④知识迁移策略

主题词句:有的稳固和清晰的数学概念;有利于学生形成数学概念的系统化;

40.简述教学方法的多样化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教学方法不是一个不变的程序结构。

②不同的学习任务和目标可以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③同样的教学方法可以有不同的行为方式。

④教学方法在一堂课中往往是交替使用的

41.简述在建立概念阶段主要可以运用哪些策略??

答:①多例比较策略

核心词句:数学概念的标志;内涵;正、反例子;

②表象过度策略

核心词句:表象是直观到抽象桥梁;表象鲜明的、丰富的感性材料为基础;

③概括关键要素策略

核心词句:定义语句中的关键词语(要素);

④表述交流策略

核心词句:内部的思维常常需要一定的外部语言给予某些支撑;

⑤多次归纳的策略

核心词句:儿童观察的不精细,常常归纳的不全面或不确切,;

⑥操作分类策略

核心词句:同类事物的关键属性;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2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培育践行

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表述进一步的具体化,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表述,精简而凝练,培育与践行合一,可操作性强,更易于转化为群众的实际行动。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正确理解,是培育和践行的前提条件。以建设和谐社会为旨归,加强阐释工作,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所在。因此,笔者结合相关文献,对自己的理解略作阐述,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者既相互联系,又存在区别,侧重点各不相同。需要从基本内涵上分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之间关系,这是现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迫切解决的问题。

从社会发展的历史来看,每一个社会都有其赖以支撑其社会发展的一整套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封建社会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以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仁”。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奴隶制社会的夏商周时代是以宗法礼制为代表的奴隶制社会核心价值体系。而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经过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到西汉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直到宋代程朱理学才确立了以儒家思想“三纲五常”为代表的封建社会核心价值体系,其本质核心是“仁”。以“仁”来塑造社会、教化人生,在几千年的中国封建文化中,“仁”既是一种道德规范,更是一种社会理想,同时还是一种政治纲领。正是这样一种核心价值观及其在思想道德领域延伸与展开所形成的种种具体价值范畴,使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变革与发展,形成了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

就社会主义来说,不论从社会理想、社会运动还是社会制度来看,都有一种和无产阶级及广大劳动者的自由解放息息相关的价值追求,这是不同于资本主义社会的价值选择,是社会主义制度所独有的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对人类社会价值追求的基本看法和根本观点。社会主义的革命和建设是人类对以往社会制度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和价值的一种延续,是在反思不完美的资本主义现实社会制度后,对社会主义制度一种更人道、更平等、更自由、更合理的理想价值追求。

社会主义从最初空想到现实科学的理论演变,并且顺利完成了从理论到实践的重大跨越。作为一种更合理的社会理想、社会形态及制度设计,社会主义对人们的价值追求具有特别的感召力和吸引力。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得到了整合。

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表现为多层次性,具有丰富内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集合体。核心价值以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为基础,对二者进行了整合。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是核心价值的主要内容,其基本层面,是核心价值的体现。因此,核心价值是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的指导和灵魂。

另一方面,社会主义价值体系既涵盖着理想性的价值追求,又表现了现实性的实践要求;不仅有促使广大劳动者不断完善自身的先进性价值理念,同时也有普通群体可以认同并在实际工作中得以实践的广泛性价值追求。在这个完整有机体中,失去了实践性,整个价值理念系统就不可能在现实生活中存在;丢掉了理想性,以具体生活实践掩盖、否定最高价值,人类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因此,马克思主义者提出无产阶级需要构建与相应的历史条件相符合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但受到当时社会主义还没有现实的雏形,只有理论上的建构,伟大导师马克思恩格斯二人对理想中的社会主义只是进行了总体概括和初步的设计,对整个社会主义价值体系并没有做出微观细致的论述。但马克思恩格斯两人在否定资本主义的论证中也谈到了要建立的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最高价值及其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在马克思主义关于自由人的“联合体”这一最高理想、最高纲领和最终目标表述中,就已经包涵了社会主义社会的最高价值,这一表述是通过在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各个领域相应的基本价值和具体价值体现出来的。

十六届六中全会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首次提出,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说明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和驾驭,我们党已经从制度方面进一步发展到价值方面,加深了对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四大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辩证有机统一。党和国家的根本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都得到了体现。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文化建设,其第一要务是对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成果的有效吸收和融合。在所有社会主义价值目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处于统治地位,起到主导作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生命之魂和内在精神。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建设中国特色必须要用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保证社会主义正确方向的前提条件。只有这样,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需要、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才能在文化建设和意识形态建设中得到体现和实现。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有用性,如得失、荣辱、善恶等。价值观的内涵是指人们对实践中的价值、价值关系的基本看法和总的观点。价值观是多元的,核心价值观是唯一的。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意识形态,反映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之中,蕴含在政策、法律、道德之内。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于统治地位、起到指导作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是不断演进的,在任何一个国家不同历史阶段有着不同的内容和表现,表现为一定的历时性。作为一种深层信念系统,价值观在意识层面对社会成员的社会行为起支配作用。核心价值观的与时俱进,是一个国家提升其凝聚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条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成,其基本条件是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这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

十报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非常精简,兼顾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精简为24个字,是追求现阶段全国人民核心价值观“最大公约数”的集中表现。这说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了最新认识,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明了方向。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治理国家的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和谐社会的目标;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修养的目标。这三个方面,是十报告中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和追求。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者,同志一再强调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十报告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与同志的思想方法一脉相承。在这个基础上,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成为国民的共同追求。中共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汇聚了中国人的家国情怀,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符合时代精神,是国民的共同追求。

取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胜利,需要凝聚社会共识,引领社会思潮,用“共识”产生“合力”。把创新理论内化为人们内心的“价值认同”,外化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获得共识的基本路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个人学习和领会,集成为群体意识,表现为行为规范,最终会产生凝聚力。

“富强”、“民主”、“文明”是中华民族百年来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当前中国人民的现实愿望,融合了传统价值与当代价值。“和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的因素的综合,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符合人民对稳定的期望,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集中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人民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紧密相连。“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形成有机联系,融会贯通,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的总路线相一致,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方法在新时期的运用,是社会主义理论建设的重要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成为人民的共识。30多年来,改革开放激发社会活力,推动社会发展。一个又一个中国传奇不断出现,改革开放是其不竭的动力来源。社会建设目标提出后,在逐渐完善的过程中,成为“五位一体”格局的重要一环。在社会转型期,思想、文化、利益多元多样多变,各类矛盾与问题纷至沓来。社会需要“共识”,指导中国人民推动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的格局下继续发展。只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层面的保障,国家的富强、和谐和人的敬业、诚信才能实现。

“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充分的自由和广阔的空间,带来社会的活力和创造力。整个社会和人的创造力、活力的真正迸发,也有赖于对于自由的保障。以“大包干”改革为起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渐确立。以保护人民权益为出发点,中国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坚持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健全人民民主制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以此为基础,更加充分的自由和更加广阔的空间,也一定会推动创造力的进一步迸发,推动更有活力的社会的到来。

平等是对普遍自由的一种维护。原始社会的平等,是生产力低下和物质生活贫乏的一种平等。我们所理解的平等,与此不同。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阶段的胜利,物质生活丰富,道德境界提高。我们所理解的平等,是在此基础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这需要社会主义法治来保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前,我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同时出现。与以往相比较,问题更加复杂,更加突出。统筹兼顾各方面利益,解决社会公正问题,具有迫切性。社会公正问题的解决,需要以法治为途径。公正和法治成为当今社会的诉求,人民的现实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需要。

十报告对于各项建设的部署,体现了公正和法治的价值,指出建立社会公平保障体系要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这些都是对公正的最好诠释”。作为对人民诉求的一种回应,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会成为人民实现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的基本保障。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成为公民共同践行的道德规范。“爱国”是作为中国公民个人的基本修养,是爱国主义精神的基本要求。个人具有爱国主义精神,有助于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是其事业顺利发展的基本条件。尊重所从事的职业,爱自己的岗位,干好本职工作,是追求个人价值的体现,也是为家庭,为社会、为国家创造未来的保证。

诚信是一个道德范畴,在公民社会,诚信为本。诚信的个人组成诚信的群体中,个人安全有保证,发展有保障,敬业有意义。“友善”与人与人之间关系具有直接的相关性,是具有普遍适用性和基础性的价值观。只有人与人之间友善相处,诚信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因此,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相联系的公民道德规范

综上所述,十报告中,“三个倡导”以个人为基础,兼顾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针对性强,目光远大。个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以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为共识共同努力,实现国家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就对我们的宣传和弘扬对象,正面作出了清楚的回答。准确全面地理解、培育、践行核心价值观,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不仅仅停留在想和说的阶段,应是实实在在地做起来,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3

[关键词]政治;政治学;范畴体系

[作者简介]肖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办公室,广东 广州510006;吴大兵,重庆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重庆400020

[中图分类号]D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07)07―0025―03

一、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总体要求

一门学科范畴体系的构建,不可能以个人的主观随意性,想当然地去组织、拼合它的体系结构,必须从学科本质的特征出发,依托于一定的理论基础,遵循相应的组织原则,揭示学科构建的科学规律。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依据所把握的总体要求又在哪里呢?

1.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我们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认识方法论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正确认识事物、分析事物、洞悉事物的本质提供方法论的指导。要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我们不妨看看列宁在《哲学笔记》中吸收黑格尔的合理思想所提出的一些观点。(1)任何一门科学的思想体系,就是表述这门科学的全部内容的思想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从抽象到具体。这是符合人的认识过程的。人认识一个对象时总是从抽象到具体,科学体系从抽象到具体的安排,最便于人对这个对象的了解。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也是从少到多、从简单到复杂、从表层到深层、从平面到立体、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2)一个科学体系的起点应该是这个体系最抽象的东西。如马克思认为商品是人类现代经济生活最抽象的东西,商品便成为他的政治经济学的起点。(3)推动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的内在动力是对立统一规律,每一个原理应符合矛盾运动的形式。

2.学界对政治学研究的丰硕成果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基础。政治研究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传统的学问,古今中外人们始终如一地对政治学研究投入巨大的热情,政治学已成为现代社会科学体系中一门具有独立地位的重要科学。自1980年中国政治学恢复后,中国政治学界以及其他学科的学者对政治学的研究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实质性工作,对政治、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范畴体系等进行了具有开创性的探索,并在众多的研究领域形成共识,拓展了政治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方向。因而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奠定了根基。

3.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是政治学范畴体系不断丰富完善的唯一途径。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观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任何一门学科都是开放的,不断发展丰富的,政治学也毫不例外,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也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而前进。它一方面会从政治学已有的内容中进行取舍,另一方面也会从广泛的社会实践中,从其他学科的成果中汲取有益成分来不断地丰富完善自己。因而,我们对政治学体系的构建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而非固定的框架和模式。

4.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关键。要使中国政治学理论体系更加完善,政治学就必须走向科学,即要在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下,建立有特定研究对象的政治学理论体系,克服政治泛化和政治概念狭隘化的影响。政治学不能什么都研究,不能把什么社会现象都作为政治现象来研究。从研究对象看,对象是否明确是一门学科能否成立的首要前提。从内容上看,一门学科的对象,决定学科的内容。一门学科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象的主要组成部分及其结构;二是对象的运动及其规律。从内容的逻辑安排看,从抽象到具体,从简单到复杂,从客观到主观,这几乎成为任何学科构成体系的顺序,这种顺序符合认识的规律,符合认识的历史,也便于读者对一个思想体系的理解。那么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着眼点又在哪里呢?于此,笔者从对政治学的正确认识人手分析和论述政治学范畴体系的构建问题。

二、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

正确认识政治和政治学是构建政治学范畴体系的切入点。政治是什么?这是一个古老而又新鲜的话题。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自从国家(城邦)产生以来,人们就在苦苦地思索、不懈地探索,但仍达不成共识。因为政治学者由于各自的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几乎都有自己对政治的理解和表述。概言之,对政治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政治是一种社会价值追求、一种规范性的道德;政治是一种超自然超社会力量的体现或外化;政治是对于权力的追求和运用;政治是一种管理活动。

在当代中国政治和政治研究的发展中,马克思主义政治观一直占有主导地位,概括起来有如下特点:政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政治是更为基础的经济关系的集中体现;国家政权是政治的主体和根本问题;政治是一种有规律的社会现象。

综观以上分析,由于人们的观察点、立足点不同,使得对政治的理解和解释完全不一致。杰弗里・庞顿说过:我们最好不要将一种概念视为某种固有的客观东西。也就是说对政治的定义,我们无须也不可能用一个单一的模式、方式等框架结构将其固定(这在实质上也是没有必要的)。然而我们通过对政治诠释性的定义,透过其现象的描述、对本质的分析,我们仍不难发现他们对政治的理解有着如下的共识:(1)政治是在以国家存在为前提条件下的一种社会关系;(2)政治所探讨的是一种力量或者说是公共权力的表现、运作及其内在机制;等等。这就是说,在政治的范畴中公共权力是其核心和本质。由此,为我们进一步理解政治学研究的对象及其本质的内核找到了切入点。

政治学的定义显然也只能以政治定义为基准,不同的政治理解必然表现出对政治学的定义的差异。从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来看,政治活动的核心就是国家政权。因此,国家政权是所有阶级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部分,是政治上层建筑的主体。也就是说,政治学应抓住政治中最本质、最主要、最根本的问题,即国家政权问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其实结合上述分析,即我们在剖析各家关于政治概念的诠释时,已窥见到政治学包含着以下核心的要义:政治学是研究政治运作、发展、变化及其规律的科学。从本质上看,它所揭示的是在国家中对政治权力的探讨,也就是说对权力的研究是其核心范畴,伴随着权力运作方式、机制、模式等是其必然拓展的范畴系统。由此,我们在建构政治学范畴体系时,权力必然是其体系建构的核心,而其体系的构建是依此为中心依托的展开。

三、政治学范畴体系构建的结构模式

通过对政治、政治学的分析,我们明确了政治学所研究的核心范畴是政治权力,因此从政治权力的层面我们必然要追寻权力的本体、权力的主体、

权力的客体,这三者不仅处于政治学范畴体系的第二个层次,而且由此演绎构建起整个政治学范畴的体系框架。

1.从权力的本体来看,作为政治权力的本体所探讨的自然是政治权力自身的结构、要素及其内部机制。具体来讲可从两个层面来展开。从内部机制的层面看,这是一个处于基础的层面。它应该包括如下范畴:政治关系、政治制度、政治思想、政治文化、政治行为、政治发展及其规律等。(1)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特定的利益要求而形成的,以政治强制力量和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是人类社会政治的本质内容,其他一切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从本质上看它包括:利益与政治、政治权力、政治权利等。(2)政治制度是指政治行为方式在国家权力活动的表现形式。民主与专制是两种基本形式,目前集中表现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3)政治思想是指社会成员在政治活动中对政治的思考所形成的观念形态的对政治的认识和评价。它包括人们的政治观念形态、政治思想及其评判等。(4)政治文化是指一个国家中的阶级、团体和个人,在长期的社会历史文化传统的影响下形成的某种特定的政治价值观念、政治心理和政治行为模式。它具体包括以下范畴:政治意识、政治信念、政治行为标准、政治价值评价、政治动机、政治情感、政治习俗、政治心理等。(5)政治行为是指政治活动运行的外在表现形式,其基本范畴有政治斗争、政治统治、政治管理和政治参与等。(6)政治发展及其规律所探讨的是以研究政治运行发展变化及其规律为目的的,尽管目前尚无共识的定义形式,但作为政治学所研究的基本范畴已成事实。

从其表现形式上看,这是其处于从属的地位层面。《中国大百科全书(政治卷)》从较为宽泛的角度把政治学范畴概括为七个方面:政治学原理、本国政治、比较政治、国家政治、公共政策、公共行政、国际政治和政治学方法等。(1)政治学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原理、中国和外国政治思想史、当代政治学理论和政治哲学、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范畴、社会的意识形态体系等。(2)中国政治包括中国的政治史、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结构、政治制度、政府体制、党的领导和建设、干部与人事、地方政府、民族问题、统一战线问题、人民与政治家问题、中国的政治心理、政治参与过程、政治文化、政治发展等。(3)比较政治包括各国的政治制度的模式、政治形式,一些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史和现行政府体制、政党制度、政治过程、政治文化、精英人物和一些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发展、政治稳定、政治变迁及其各种模式以及地区研究和国家研究等。(4)公共政治包括公共政策理论、决策科学、政策分析、决策的模型研究及其福利政策、劳工政策、教育对象、科学政策、种族政策、都市政策、外交政策、军事政策的研究等。(5)公共行政包括行政管理、市政学、行政法学、文官制度、比较行政、组织和管理分析、组织理论和行为、人事行政等。(6)国际关系包括国际政治理论、国际关系、国际组织、国际政治格局、国际法、世界性和地区性战略研究、国际战略研究等。(7)政治学方法论包括政治学研究的根本方法、调查研究、定量分析、试验设计、个案研究以及政治系统分析、结构功能分析、政治行为分析、政治沟通分析、政治精英分析、政治团体分析、政治决策分析等。

2.从权力的主体来看。权力的主体所探讨的是权力运作的执行者或实施者及其对象。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到近现代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斯・韦伯、罗尔斯等等,一直到当代的政治学研究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国家(亚里士多德所言的城邦)一直是政治学研究的范畴,并在长时期里成为一部分研究者研究领域的核心范畴。但必须明确的是,国家只是作为政治权力主体的核心范畴,而非政治本身的核心范畴,也就是说从属于权力核心范畴。可以说国家作为权力主体范畴的核心地位是不争的事实。这样伴随着国家这一主体的存在,与之并存的阶级、政府、政党、革命以及其中两个重要的范畴――民族和国际社会等就构成了政治权力主体的范畴体系。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4

[关键词]建构主义学习观教学

[作者简介]朱茂玲(1978-),女,广西博白人,玉林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分析。(广西玉林53700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05-0120-02

教育的根本维系于教学的质量,而有效的教学需要根据学习的一般原理予以组织和安排,因为教学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组织学生的学习。所以,在教育研究中,对于学习领域的探讨如今已成一股热潮,在诸家学习理论中,20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建构主义逐渐占据主流地位。建构主义并不是一个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由多种理论形成的一种思潮。各家理论的来源也并不一致,法国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和苏联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认知理论是建构主义的两种主要理论源泉。虽然诸建构理论之间分歧纷繁,然能统称之为建构主义,即在于其共享一个基本的理论假设。欧内斯特用“一与多”的传统概念标志建构主义理论的这一特征。建构主义的经典文献《教育中的建构主义》则以“一种新认识论”称之。从认知的角度出发,这种新认识论所要回答的中心问题是:知识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换言之,学习如何可能的问题居于建构主义的焦点。

一、建构主义的核心假设

在学习论的视野中,建构主义的核心假设可以表述为:学习是个体在自身已有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这也就是冯・格拉塞斯菲尔德所谓的建构主义第一原则:“知识并非被动地接受,而是由认识主体主动构筑的。”①站在一种朴素的经验主义立场,建构主义的这一假设近乎常识,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学习是你(学生)自己的事情”之类的言语常被用于激励学生。在一般的意义上,学习显然不是一种依靠外部模铸即能实现的活动,而教师总是某种意义上现实的“建构主义者”。与此相关的一个现象是,死记硬背式的学习通常不会得到肯定,即便需要纯粹记忆以应付考试,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学生对于前后知识联系的注意,以及不断做题以掌握知识点的努力。

传统的经验主义构成了建构主义的出发点,在这个核心假设或第一原则中隐含着凝聚各种相互区别的建构主义理论的共享基础,即斯皮维称作“木工或建筑的隐喻”。②“建构”(或“重构”)隐喻即是建构主义对于学习的一般或根本看法。学习是一种建构的活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表述实际隐藏着很多含糊而重大的问题。事实上,核心假设中的每个概念都需要而且具有追问或质疑的空间,而正是这些看似明白的概念引起了研究与实践中的误解、混乱和失败。

二、建构主义的学习观

1.学习是个体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在“建构”隐喻的视野中,学习者首先是一个主体,作为学习活动的发出者,主体或学习者拥有毋庸置疑的主动性,这也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首要含义。洛克曾于17世纪提出白板论,以论证教与学之可能以及教育之危险。其论证之目的固然不在于着重说明学习过程本身,但在其后来的继承者行为主义心理学的手上,学习被简化为“刺激―反应”的外铄机制。在建构主义者看来,白板论歪曲了学习的起点,个体总是以原有的经验和认知结构来建构新的信息,而非简单的被动接受。新信息在个体有选择的加工和处理或编码之后始获得意义,因为外部信息本身乃是无意义的。也因此,不仅学习无法为他人所代替,而且同一个事物对于不同的个体来讲,亦标志着不同的意义。

建构主义的奠基者皮亚杰从结构主义的角度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作了原创性的研究,在他看来,认知发展的实质是个体内部的认知结构或图式的形成、转化和发展的过程。皮亚杰用同化和顺应的概念表征认知结构发生变化的两种机制,这样,认知发展就是在个体头脑中发生的智力运作过程。根据皮亚杰的研究,学习乃是一种双向的建构过程。一方面个体凭借原有的经验图式不断接受、吸收和转化外来的刺激,使之成为自己固有图式之有机成分,以此促使原有图式愈益丰富,即同化;另一方面,个体在遇到与其原有图式发生冲突、分歧的刺激时,原有图式被迫发生改造和重组,从而改变图式本身,改变的程度随冲突的水平而变化,从局部到整体之间形成一个连续体,此即顺应。在这两种不同方向的建构中,建构主义者往往更强调顺应,即不断变动的图式,而不仅仅是在原有水平上不断丰富的命题网络。因为建构主义知识观固有的实用主义性格讲求应对灵活多变的问题情境之适应力,个体所遇到的诸问题情境并不能简单地归属于相似的一类范畴。

既然认知的过程乃是个体内部认知结构的变化,而建构主义又强调学习者的主动性,那么,建构的含义就是学习者主动对外部的信息和刺激予以吸收、加工和赋予意义的过程。依建构主义知识观的立场,尽管世界是客观存在的,但知识乃是基于个体自身已有经验与认知所主动建构而成的产物,而非独立于个体之外的客观存在物。据此,学习是一个连续不断的主动建构的过程。

2.学习活动具有情境性。在学习即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个体固有的经验与知识结构构成了学习的起点与推动力,同时交流与协作则构成了学习的另一个基本条件。在个体所处的情境中,社会性的因素对于个体知识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维果茨基区别了两种心理机能,即低级心理机能和高级心理机能。低级心理机能是自然具有的,而高级心理机能只有在社会环境中才得以形成。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关键在于符号和活动的作用,即通过对各种工具的运用以及符号的中介,人才能够获得高级心理机能。就幼小个体而言,游戏活动所包含的协作与语言交流塑造着个体的经验结构,这不仅给予个体以新的经验与知识,而且制约着个体以后面临新情境时的关系结构与解决路径。所以,在个体的学习过程中,交流与协作成为个体完成主动建构的重要条件。

既然学习是个体在特定的情境中基于原有经验与知识结构并借助交流与协作而完成意义建构的过程,则学习的实质即是个体原有经验图式或认知结构的改变。学习乃是主动性的、情境性的与社会性的,这些特点不仅契合于建构主义关于知识的看法,亦直接关系到建构主义关于教学的见解。

三、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下的教学反思

1.学生的知识经验是教学的起点。在建构主义者看来,教学不再是知识在师生之间的单向传递过程,因为学习的最终完成依赖于个体自身的主动建构。个体原有之经验与知识结构作为学习或建构的最初基础,构成了学习的起点,甚至规定了具体个体的特殊学习路径。故此,教师教学之起始乃是对于个体已有经验图式之理解与把握,无此则教学亦失去了立身的根本。由此可知,教学并非知识传递的过程,而在于个体自身对于外来信息或刺激之处理与转换。这一主动建构的过程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中即有深刻的揭示。所谓“最近发展区”,指的是个体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基础上所可能达到的新的高度,在此新的高度与已有水平之间的距离即被称作“最近发展区”。教师即根据此最近发展区规定教学之任务,选取引导与激发的方法,一方面避免学生在原有水平上徘徊不进,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学习任务太过超前于学生的能力而使学生望而却步。

2.通过情境实施教学。知识发生于特定的情境之中,借助他人之力如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工具等,并经由个体主动进行意义建构而获得。所以,理想的教学环境亦须包含三种要素,即情境、协作与交流。首先,教师应创设一种接近现实的学习情境,因为现实情境乃是复杂而多变的,设若学习情境迥异于抑或简单重现现实情境,则个体在其中所得之知识亦难以应对真正的现实问题。所以,教学内容以真实性任务为宜,目的在于解决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种种问题。其次,建构主义者提倡合作学习,建立学习共同体,其理由不仅仅在于社会交往之于学习的重要作用,亦且有此下一层的考虑,即不同个体对于同一事物或信息的理解都存在不同之处,不同个体亦只是把握了同一事物的若干方面,则个体之间的协作与交流有助于个体对于事物的多样而深刻的理解。最后,合作学习以交流为媒介。合作学习的实质在于合作各方之间针对某个问题或某个目标通力协作,彼此帮助、纠正以及进步。合作学习的达成需要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通过真诚而开放的交流才能实现。

3.凸显教学的整体性。现实问题多牵扯不同的概念与命题,无所谓学科之间的界限。故而,建构主义者亦提倡冲破学科之间的界限,推崇学科之间的交叉与融合。同时,又因为现实问题发生于具体而特定的情境之中,而解决问题之工具则隐含于此情境中,所以,建构主义者主张仅仅提供解决问题的原型,即科学家的研究、探索过程,以此为基础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之工具与方法,同时亦为个体之探索留下充裕的建构空间,以应付多变的具体情境。此外,建构主义者亦倡议一种整体性的教学模式。围绕某一具体问题,提出包含多层子问题的整体性任务体系,并建立起以关键概念为核心的概念网络。进入此概念网络的切点并无一定,既可从最抽象之原理入手,亦可从最具体之感受切入。

4.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无疑,在建构主义教学观中,引人注目的乃是教师角色的转变。并且,教师唯有认识、承认并且在教育教学中主动践行此角色转变,才可能实现学生的建构式学习。教师之角色从传统的知识呈现者、传递者脱离出来,而成为理解者、倾听者和引导者。学习者成为教学过程的中心,教师则做其学习过程中的高级伙伴,引导与帮助其克服建构过程中的诸种困难。由是,教学之目的在于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养成独立自主发现、探索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的获得和丰富是学生学会学习的结果,而非教师灌输给他们的。

[注释]

①(英)保罗・欧内斯特.一与多[a]//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52.

②(美)南西・纳尔逊・斯皮维.书面话语:一种建构主义观[a]//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41.

[参考文献]

[1](美)戴尔・H.申克.学习理论:教育的视角[m].韦小满,译.3版.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

[2]高文,徐斌艳,吴刚.建构主义教育研究[C].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

[3](美)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4]刘儒德.建构主义学习要义观评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8(1).

[5]吕林海,高文.走出建构主义思想之惑[J].电化教育研究,2007(10).

[6]张桂春.建构主义教学思想的再构[J].教育科学,2004(12).

[7]刘儒德.知识观、学习观、教学观[J].人民教育,2005(17).

[8]张建伟,陈琦.从认知主义到建构主义[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4).

[9]陈琦.认知结构主义与教育[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1).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5194(2012)-0132-06

自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命题和任务以来,概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问题就成为理论界研究的热点。围绕这一课题,国内学者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但毋庸置疑,学界对这一重大课题远没有形成普遍的共识,尤其是在提炼核心价值观的原则、思路和科学内涵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基于此,本文旨在对现有研究的运思过程进行梳理,以期为进一步表达、概括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拓展思路。

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及其理论与实践意义

1.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背景

在当代中国,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进一步提炼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和深刻的时代背景。从国内方面看,有学者提出,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科学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社会转型的需要而提出的迫切任务。有学者从改革开放30年的实践历程出发,指出当前中国社会出现的利益多元化和社会分层的局面表明了整个社会到了一个需要进一步明确方向并以制度方式确定下来的定型阶段,而要将这种制度建设转化为广大的干部群众自觉的行动,就必须提炼为大多数的社会成员所认同并愿意遵循的核心价值目标。还有学者从文化“三自”的角度指出,提炼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是我们在文化上做到自觉、自信与自强的必然要求。有的学者则从分析十六大以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成效和面临的挑战出发,强调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直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建设现实挑战的迫切呼唤,也是总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践经验的必然结论。

从国际方面看,有学者指出,伴随着全球化和网络时代的来临,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要增强定力和实力,掌握话语权和主动权,就必须尽快提炼出既被国人实践又被世界认同的核心价值观。有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抵御“文化帝国主义”的渗透、保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安全的需要。还有学者认为,一个国家在核心价值理念上的影响力直接决定着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力与地位,决定着其影响力可能达到的范围。因此,中国要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在国际交往中具有影响力和感召力,光靠发展经济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建立正确的核心价值理念。

2.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从理论意义上看,有学者认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进我国价值哲学研究的发展,深化对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唯物史观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也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提炼,意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精神文化成果,以凝聚其精华,归结其要义,展现其魅力,表征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含有的一种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有学者概括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一是有利于当下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二是有助于我们从价值视角观察现实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程,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观理论;三是有利于丰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进一步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从实践意义上看,有学者认为,提炼简洁通俗、易记易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有利于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的深化,同时也便于传播和便于让广大人民群众理解和掌握。有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构,对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有学者概括地指出,提炼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念,一是有利于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群众中的感召力和影响力;二是有利于占领思想文化的道德制高点,掌握话语制造权和舆论主导权,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国际论域中的竞争力;三是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内在统一性,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要提炼作为价值共识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先在的前提就是要澄清并解决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否可能”的问题。学界普遍认为,目前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佳时期,对此,学者们从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两个方面展开了探讨。

1.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依据

有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着充分的理论根据。一是从理论的逻辑基础和科学属性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基于良好的主观愿望的空想,而是建立在严密的科学论证基础上的必然逻辑,具有科学性和真理性。二是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来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相对独立性。依据这种相对独立性,我们可以在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建设先进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成功应对外来不良文化的扩张和入侵。有学者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念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既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包含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显然就存在着把这一整体中的四个方面内容联系、贯通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念。因此,我们可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完整价值参照系进行价值观的提炼。也有学者强调,之所以可以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为理论基础,是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在当代中国的合乎逻辑的发展。二是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有着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有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条件已经成熟。一有党的重视。党中央正在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领导和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研究。二有理论基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提出以来,理论界开展了多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三有民众愿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表达不够大众化,党政干部和群众希望早日提炼出易记、简洁、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有着深厚的现实基础。一是广大人民群众核心价值观念生成的特点也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保证我们能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础上提炼出简洁通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实践成效彰显着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可能。还有学者认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所以可以实现,一是辩证生存的人类存在方式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可能;二是互动和共享的价值视野使得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可能;三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人民群众作为实践的主体,进而作为整个社会的主体,其根本利益所在构成了提炼、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出发点和依据。

三、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要求和思路

1.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有学者指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把握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一是要把握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义制度属性,二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逻辑基点,三是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原则,四是要充分汲取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成果的价值资源,五是提炼表达要兼顾思想性与大众化。

有学者强调,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要坚持四个基本原则: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应集中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诉求;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应该集中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既要体现马克思主义尤其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实质,又要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价值观念相承接,而且扬弃并超越资本主义的核心价值理念;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在表述上应做到思想深邃凝炼,内涵广泛普适,形象鲜明,义约言丰。

有学者认为,要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是坚持经典性原则,也即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二是体现时代性原则,也即要紧扣时代脉搏,凸显时代要求,做到与时俱进;三是彰显历史性原则,也即要深深扎根于中国历史文化土壤,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明成果,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浑厚深沉的历史韵味和中国气派;四是服务大众化原则,也即要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的沃土之上的大众化。还有学者强调,要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的引领,二是要坚持道德建设的层次性,三是要坚持宣传教育与制度建设并重,四是要坚持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有学者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在本质上要反映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理论、制度、道路的根本特点与属性,以此形成区别于其他社会、思想体系,包括空想社会主义思想、资本主义社会价值理念的特质。因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应体现以下要求:其一,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其二,要反映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追求不断发展的实践历程。其三;根植于中国实际与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具有现实的指导性。其四,要求在内容的提炼、表述上既要精炼、深刻,抓住精神内核,又要简洁、通俗、大众化。

还有学者概括地指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一是要遵循核心价值观的生成逻辑,以对事实矛盾和现实困境的认知和把握为提炼的基础;二是在理论界域上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化立场;三是要从人们整体实践活动的基本领域人手;四是要以合并同类项的原则体现较高的包容性;五是要坚持更深刻、更高的抽象层次的概括;六是要体现社会整体价值观的普遍性与具体职业或特定人群的价值观的特殊性之间辩证统一;七是语言表述方式,力求简洁、凝练,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易于理解等。

2.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路

除了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原则外,学者们还对如何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开了具体探讨,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提炼思路。

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个前置性的问题就是要厘清是“谁之价值观”也即价值观的主体。对此,有学者指出,应当从国家与公民两个主体维度去理解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念。他强调,无论是从价值哲学的思辨角度还是从历史经验的借鉴角度来看,我们都可以将国家与公民视为主导价值观念与共同价值观念的主体,既从“安邦定国”的角度展示对国家发展理念、目标、路径的基本选择,又从“安身立命”的角度凸显对全体公民的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的基本要求。有学者对此观点并不认同,指出公民价值观并不能归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应定位在个体、群体层面上,而是必须确立在国家制度文化层面,必须是一种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诉求。

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属性”,也是学者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路之一。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当代叙述体系,因此,我们所提炼的核心价值观必须具有其鲜明的独特性,要是形成于中国土壤并区别于资本主义价值规范的特殊价值体系。有的学者也认为,我们所要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当体现自身的特色,既不能忽视“社会主义”的规定,也不能忽视“当代中国”的要求。有的学者则指出,核心价值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要能吸引全人类的认同和向往。因此,我们在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就不宜简单地反对普世价值,片面强调我们价值理念的特殊性和民族性,而应该把我们的注意力放在阐发我们自己价值理念的普遍意义上。还有学者试图对这两种观点予以综合,指出无论社会主义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其价值和价值观念体系都一定具有人类历史的共性与自身个性的双重特征。我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提炼,首先要体现并保持其应有的个性,但同时一定要将这种个性置于人类共同文明的背景之下,自觉地将普世价值担当包括在核心价值之内。

把握“核心价值”与其它价值之间的区别及其相互影响,是学界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又一思路。有学者就强调要从区分“核心价值与基本价值”出发提炼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指出基本价值从不同方面反映着各类社会主义共同的质的要求,核心价值则在体现科学社会主义本质上更具有根本性;基本价值可包含核心价值,却不能替代核心价值。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事业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多方面的多维展开,必然决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丰富性,这就需要我们以开放的思维对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炼,在选择一些核心价值观重点概括、阐述以增进人们基本价值共识的同时,也要明确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性存在及其意义,而不能将“所凝练出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完全等同“社会主义所应有的所有核心价值观”。也有学者从社会意识形态的维度出发去阐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之间的内在一致性,其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引领方向,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实践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

也有学者认为,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从理论家们的头脑中去“发明”某种观念,而是从历史的和现实的实际出发去“发现”它,从社会主义思想理论中经受实践反复检验的,已经深入人心,为人民群众耳熟能详、衷心赞同的观念中把它们提炼出来。因此,他强调,我们应该按照逻辑和历史统一的原则,追根溯源,联系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从马克思主义的本质特征,从中国共产党的宗旨、群众路线和思想路线,从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科学发展观等去追寻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还有学者指出,依据不同的目的;我们可以形成各自不同的提炼核心价值观的思路。如果是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中国特色”,那就既可以从“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也即从人与自然、人与家庭、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出发来提炼,也可以围绕“人的劳动活动的完整结构”,从劳动对象、劳动态度、劳动能力、劳动产品分配、作为结果的劳动关系出发进行提炼。如果是要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世界贯通”意义,则我们可以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本质特征和时代要求”这一思路来对其加以提炼。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炼的科学内涵

确定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科学内涵是学者们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所在。从现有的研究看,学界关于这一问题的讨论最大,但分歧也最大。有学者统计,目前学界共提出了60多种有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看法和表述,涉及到90多个具体范畴(或判断)。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类代表性的观点:对应论、要素论和结构论。

对应论,就是主张我们所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需要与某种东西形成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如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两者在本质和外延上都是一致的,相对应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样具有四个方面体系性的价值观念。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那些集中体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道德规范,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也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内容上应当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奋斗的四个方面相对应,应当将其确定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要素论,就是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由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而成。要素论主要有终极价值论、主导价值论和具体价值论三种形式。终极价值论是从社会主义的最高价值和追求这一高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有学者据此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之为经典作家语境中的每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也有学者归之为人的全面发展。主导价值论是指从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的价值诉求出发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许多学者对此提出了自己的认识。如有学者认为,公平正义作为人类社会文明的基本价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动力,理应成为社会主义首要的和基本价值诉求。具体价值论是指从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发展的具体价值观念这一维度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学者则认为,追求和谐是社会主义产生和兴起的内在价值根源,因此,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就是社会和谐。还有学者指出,共同富裕是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

结构论就是强调所提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按照严谨的逻辑关系整合而成的。结构论也有三种表达逻辑:第一种表达形式是突出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生成与指向中要体现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如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表述为民主、富强、公正、和谐和自由,这主要是因为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那里,上述范畴都是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要求和表征。有学者认为,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应该是当代人类社会核心价值、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与中国社会文化基本价值的有机统一,因此主要内容就应包括:第一,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第二,以和为贵,追求社会的和谐。第三,以法为基,维护公民的权利。第四,以公为善,保障公民当家作主。第五,以劳为美,尊重劳动的价值。第六,以家为安,实现安居乐业。还有学者强调,应当将“公信仁和”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种表达逻辑是以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和一系列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主线。如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概括为“以人为本,民主公正”,其中以人为本侧着于从社会主义性质和本质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社会主义是一种怎样的社会形态(价值理念);民主公正侧重于从政治关系和社会关系变革的层面界定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即回答如何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价值指向、价值标准)。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涵应该是“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其中“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点,“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追求。有学者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等方面的承接关系,并将之归纳为勤劳致富、人民民主、真善美健和公正和谐。还有学者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包括和谐、公正、仁爱、共享四个价值范畴,其中和谐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状态;公正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价值指向,热爱是指社会主义社会的伦理诉求,共享是指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6

【关键词】奎因的自然主义;语言学转向

1.引言

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是20世纪最具有创新精神的哲学思潮,深深影响着我们对主客观存在尤其是语言存在的理解。奎因的“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摒弃了传统哲学在认识论领域仅限于字面意义上的探讨,而直接把所探讨对象放在认识论的核心部分。他的独创之处在于用自然主义的科学方法代替形式化和人文主义方法,用“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直接描述主客观的存在状态。简而言之,奎因的哲学体系致力于挖掘所研究对象的自然属性,因此摆脱了卡纳普把客观真理分为“分析命题”和“综合命题”的做法的局限性,认为所有的真理都要基于客观经验,皆可以用纯自然和科学的方法加以验证。奎因的哲学理念归根结底与他的认识论方法密切相关,也就是对世界的了解应从概念领域移出而转换到对自然界本身的了解,一切现象都可以归结于自然现象。

奎因的哲学观念对语言学的研究具有启示作用。在其理论框架下,语言应超越其“工具”属性成为独立的客体,也就是语言可以作为最基本的物理现象存在。语言不仅是我们用来思想和交际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我们客观体验对象,可以进行客观验证。如上做法基于如下前提:语言是客观存在的一个部分,分享整个世界的核心属性和特征,并且可以用最自然和科学的方法加以理解。

2.奎因的“自然主义”认识观

奎因哲学体系中,“自然主义”是一个关键术语。“自然主义”基于“自然”这一概念,在西方最早来自希腊语中的“physis”这个语词,在英文中词形上对应的是“physics”,另外一个同义词为“nature”。奎因的“自然主义”狭义上可简化成“物理主义”,因此奎因的自然主义可以理解成超越人主观认识形态的信仰和知识,所认识的主体为自然事物最原始最核心的状态和属性。因此我们又回到了“第一哲学”这个问题,像经典哲学一样试图把世界一切现象转换成最基本物理现象,或者说一切现象包括人的各种活动都属于自然现象,都可以用自然定律进行推导。

在这一意义上,奎因倾向于自然科学而不是人文社会科学。突出的表现是他努力使认识论自然化,使哲学与科学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认识论的目的就是在科学的指导下描述自然,建立观察过程与科学的关系。综上所述,奎因的自然化认识论导出两个基本概念:“心理主义”和“物理主义”。两者相辅相成,互为因果。前者指利用经验来描述的人的心理过程,后者指这种心理过程所要达到目的――所认识的事物的本身,两种主义都与自然科学方法发生联系。

3.奎因自然主义框架下语言学研究转向

与所有当代哲学家所面临的困境的一样,奎因的哲学探求同样回避不了语言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像所有分析哲学家一样,奎因在把语言作为探讨哲学的前提之外,也把语言作为研究对象,手段和目的并存。实际上,奎因把一生的很大精力都放在语言学研究上,在“行为主义意义论、翻译的不确定性、指称的不可测知性、语言学习理论”等领域颇有建树和影响。并且他所撰写的《词语和对象》被认为是上个世纪最具有影响的两部哲学著作之一。在奎因的语言框架内,对语言的认识应是超越传统意义上的文学-文化研究方法,而是通过对语言的最自然描述来理解其属性。理解语言最好的方式是摆脱语言的生产者和语言存在环境的束缚,直接到达语言本体。在这一点上,语言的物理属性能直接让我们看到语言的本来面貌。奎因的自然化语言观与认知语言学观点比较相近,都重视客观经验的作用,这也是二者与重视形式推导和靠直觉和内省化的转换生成语言学的区别所在。但是奎因的自然化语言观仍然与认知语言学有很大区别,那就是认知主义描述的是语言的心理过程,而奎因的方法可以使我们找到其物理过程。这样语言学的研究就可以从心理空间转到物理空间,从认识转到本体。

从语言学认识论角度,可以假定语言学研究应具有转向能力。传统的语言学方法,无论是建立在逻辑和心理学上的形式主义(结构主义或转换生成语言学),还是建立在社会-文化元素上的广义上的功能主义(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等),均停留在语言的理解上。对语言的描写还是解释都是心理性的,因此方法属于人文社会科学范畴。借鉴奎因的自然主义方法,语言学研究可以从“心理”方法转到“物理”方法,也就是对语言的定性从“认识”视域转到“本体”视域。语言学转向的目的是把语言当做独立的客体存在,假定作为特殊人的产品,其可以成为整个自然世界的一个部分,分享整个自然世界核心法则,即物理法则。在这一点上,一些学者在这一方面做出了有限的尝试,像语言学家派克就用波、粒以及场的理论描述语言系统。其观点在韩礼德的著作中用来描述“篇章意义”和“人际意义”,前者管辖语言“述题结构”和“信息结构”,具有“波”的特性;而后者管辖“情态结构”,具有“场”的特性。韩式的描述无意识中使用了自然科学(物理学)方法描述了人类语言,把客观世界的属性移植到了主观世界的衍生物上。

用科学语言描述世界各个体系符合奎因的方法论体系,暗示着无论是主观世界还是客观世界在某种意义上分享共同的核心特征,也就是符合最基本的物理世界所提供给我们的一切条件。物理意义上的语言可以被称为“元语言”(描述语言本身的语言),也就是科学术语反过来描述语言本身。这种做法虽然奎因没有提及,但却符合其“物理主义”的宗旨并且可以从其论述中推导出来。

【参考文献】

[1]Quine,willard,2004,epistemologynaturalized[m].ine.Sosa&J.Kim.epistemology:ananthology.malden,ma:Blackwellpublishing

[2]陈劲松.2005,论信息的“量子”特性――语言的不确定性原理初探[J].《学术前沿》

[3]陈劲松.2010,语言哲学的认识论基础――语言学形式与功能“大统一”方法论初探[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7

(一)

张静如在20世纪90年代初,发表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论文,通过对社会史与党史研究、社会现代化与党史研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等课题的创新性研究,中共党史学中介理论体系的主要构架趋于形成。其理论上的创新主要是:

一是系统地提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主张。他“认定必须以整个社会的演化研究为基础探讨中国革命问题”(注:《静如文存》(上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1年,第493页。)。在此基础上,产生了“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的构想。在他看来,既然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活动是在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进行的,那么,考察这个党的历史就不能不研究其所依赖的社会。他说,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是说对党史中的重大问题,包括大的历史事件和有影响的人物的思想及实践,利用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研究成果,从社会生活诸方面进行分析,找出形成某个重大历史现象的复杂的综合的原因,并描述其产生的影响在社会生活诸领域的反映”;因此就必须要求“利用社会史研究成果时,要同党史的问题联系起来”;“自然也就要在党史研究中加进去一些过去所不用的材料,特别是一些统计材料、社会调查材料”。他认为,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不仅是个理论问题,主要是实践问题,为此“建议党史研究工作者中的一部分较有基础的同志应该先搞一点有关中国近现代社会史的研究,然后再回过头来把党史研究深化”(注:张静如:《以社会史为基础深化党史研究》,《历史研究》1991年第1期。)。上述想法,不仅引起很多研究者的注意,产生了广泛的学术影响,而且为其系统阐述中介理论提供了思想资源。

二是论证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中的核心地位。80年代末期,张静如提出一个论断:“衡量现代中国历史人物的作用,应该考察其现代化意识之强弱,考察其对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过程的贡献之大小。”并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对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建者之一的进行了考察和评价,认为“是中国引进马克思主义的第一人,是现代化意识倡导者,是为变被动现代化为主动现代化而奋斗的革命家”(注:张静如:《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从社会现代化的角度来研究中共党史人物,这在当时的中共党史界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在运用现代化理论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基础上,张静如认为“从社会现代化角度衡量历史人物、政党、及各种群体的作用,是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和杰出人物作用原理的具体化”。他说:“中国共产党在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其一,变被动社会现代化为主动社会现代化;其二,提出主动现代化的道路。”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的回顾和重新梳理,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的社会现代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起着核心作用。”(注:张静如:《中国共产党与社会现代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3期。)上述考察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研究政党活动的积极尝试,从而提出了从社会现代化进程来研究中共党史的新视角。

三是提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在80年代中期,张静如就呼吁党史研究要注意生产力问题的研究,特别是要研究“近代中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状况”(注:张静如:《党史学科建设断想》,《党史研究》1987年第6期。)。在阐述历史唯物主义对中共党史研究的指导时,他一再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揭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是任何社会的基本结构,以此为指导研究一个历史阶段时,就必须把这个阶段的社会结构具体化。”(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研究中共党史人物的现代化意识时,他认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社会现代化的首要标志,无论是资本主义社会还是社会主义社会,都要以高度发达的生产力为基础。一切上层建筑包括社会意识的现代化,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注:张静如:《与现代化意识》,《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6期。)正是对唯物史观核心内容的深刻理解,他提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的核心内容”的观点,其理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实现社会现代化,使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是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进行政治活动的目的,故尔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贯串于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的始终,一切其他活动都以此为中心并为其服务。”(注:张静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党史研究》,《北京党史研究》1993年第1期。)

(二)

20世纪90年代中期,张静如对自己多年来探索党史学理论的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和提炼,构建了中介理论体系,代表作是1995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成为中共党史学界第一部运用唯物史观阐发中共党史学的理论著作。这本书在建构中介理论方面的突出之处有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思想渊源上的经典性特征。在中国,从事中共党史研究无疑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为指导。问题是,中共党史研究长期以来以唯物史观的派生理论——阶级斗争学说为指导,由于忘记唯物史观的原义,往往在研究中出现简单化、公式化的弊端,因此,理论上的正本清源,寻求唯物史观的原义对中共党史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张静如在《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说:“按照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原意,历史唯物主义的内容只包括:第一,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第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第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进着社会的发展。”(注:张静如、侯且岸:《中共党史学理论和方法论纲》,《中共党史研究》1989年第1期。)在他看来,探讨如何运用唯物史观指导中共党史研究这一问题,主要应该从上述三方面来考察。

二是结构上的系统性特征。中介理论在结构上是把生产力理论列为首位,具体阐述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及其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运用。主要观点有:第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全过程的核心内容,应把它纳入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二,中国共产党历史发展过程,也就是实现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过程,此点也应纳入党史研究对象的表述中;第三,要重视中国近现代社会进化过程的研究,并把进化过程看作社会变革的基础,并了解社会变革是怎样促进社会进化的,要以中国近现代社会史为基础深化中共党史研究。第四,在党史研究中首先应注意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根本前提;对非系统化的社会意识和系统化的社会意识的考察,在党史研究中占有重要地位,要多角度进行研究。第五,总体上,评价个人和群众的标准和方法,要以唯物史观的基本观点为依据;在党史研究中,衡量个人和群众要以现代化意识之强弱和在现代化中的作用为标准。(注:参见《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一书的内容及《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等文章的解说。)

三是理论上的创新性特征。由于将唯物史观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联系起来进行理论上的探讨,选题本身就是一种创新,因而理论的创新就成为所建构的中介理论的显著特征。譬如,书中强调要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角度来进行党史研究。而要捕捉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足迹,“还必须做分阶段的考察。因为在历史发展的不同阶段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表现形式和达到的程度不同”。(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2页。)为说明这一点,张静如通过对1927-1937年生产力状况的考察,得出结论是:“这一阶段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冲突,是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继续革命的经济基础。”(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34页。)就是说,从生产力的角度进行总体考察的同时,还要作具体的分析,以避免抽象的一般说明和概念化、形式化的弊端。这里,理论上的创新非常突出。

四是论证上与中共党史研究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关于中共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张静如说:“从党史研究的现状来看,既有繁荣发展的一面,又有不够深入的一面。不足之处,简言之:曰浅、窄、粗。浅者,研究中叙述多,分析少,理论性弱;窄者,研究领域小,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粗者,分析不细致,用材不讲究。”(注:张静如:《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湖南出版社,1995年,第6页。)在创建中介理论过程中,他尤其注意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着重要解决的是党史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推动党史研究的深化。因此,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相结合的特征就特别显著。

五是体系建构上的时代性特征。张静如提出的中介理论体系在建构中体现了时展的特征。作者不仅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的阐释和解析,吸取其精华,而且积极吸收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成果。同时也吸收了邓小平提出的发展生产力以及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思想。

(三)

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张静如通过学术报告和论文的形式,对中介理论又进行了补充。主要为:

一是对邓小平理论与中共党史学的关系加大研究力度。1996年张静如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文章,将运用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与建立中介理论问题进一步联系起来,认为“深化党史研究,研究者首先应该在研究中更加明确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特别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认为以邓小平理论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就必须建立理论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使党史研究达到更新的境界。”(注:张静如:《深化党史研究》,《光明日报》1996年6月25日。)

二是对中介理论所应具有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说明。张静如认为,“这种中介理论要成体系,需要系统反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在中共党史研究中的应用,而不是仅反映某个原理,也不是仅反映中共党史研究的某一个方面的应用。”(注:《静如文存》(下卷)第898页。关于中介理论的特点,还可参见张静如《关于〈唯物史观与中共党史学〉》(《中共党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一文中的解释。)这里,张静如对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提出了四个基本特点,即“成体系”、“可操作性”、“时代性”、“与实际紧密结合”。从上述特点可以看出,他一方面力图确认中介理论在所面对的两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中应有的位置,反映其在理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实际(中共党史研究的实际)之间建构的理论(中介理论)的努力;另一方面,他又注意到所要建立的中介理论必须反映理论的本质属性及其应该具有的特点,特别强调中介理论在指导中共党史研究中应该发挥的作用。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8

【关键字】会计基本理论 公理化方法 秩序 稳健主义 事实反驳

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问题贯穿于会计发展史的各个阶段。理论方面,对于会计基本理论整体结构的宏观认识有助于从总体上把握会计学学科的发展方向,深化对学科相关知识的理解。实践方面,会计规则的质量不高是国内外众多会计信息失真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即存在会计信息的规则性失真(吴联生,2002),而会计基本理论中的诸多内容都直接影响着会计准则的制定方向。从会计理论中稳定的核心观念出发,建立一个具有开放性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使理论在发展完善过程中不断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将有助于解决会计信息规则性失真的问题。本文拟以自然科学完成理论构建所使用的公理化方法的起源观念为基础,结合会计学作为社会科学的自身特点,提出用公理化方法重构会计基本理论结构的理论框架与具体思路;在此基础上,以稳健主义在构建公理化的会计基本理论中的特殊作用为例,具体说明会计基本理论公理化过程的实现途径。

一、公理化方法的核心思想及其在会计研究领域应用的可能贡献

公理化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自然科学独立学科知识系统化的过程之中,是一种关于整理科学理论知识结构的方法论。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euclid)在他的《几何原本》中,从已有的相对分散的几何学定理中选择少量原始概念和不需证明的几何命题作为定义、公理、公设,使之成为全部几何学的出发点和逻辑依据,然后运用逻辑推理演绎得到其余所有几何命题;欧几里得由此创立的演绎体系称为实质公理系统,而他用来对几何学知识体系进行重构的方法就是公理化方法(张家龙,1983)。希尔伯特(David·Hilbert)后来进一步提出了形式公理系统,与实质公理系统相比,涉及的概念是未加定义而由公理加以刻画的初始概念,对初始概念进行不同的解释,一个形式公理系统可以有不同的论域②。从这个意义上讲,它为公理化方法在社会科学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公理化方法的应用之一是利用形式逻辑建立学科理论知识的关系。关于形式逻辑在会计基本理论发展中的作用,利奥·a·施密特教授曾做过有益的探索。他提出,演绎逻辑是“通过显示讨论中的某一现象是一种公认判断的特定例证或应用,从而形成结论的过程。公认判断在专业上称为大前提,特征事实的表述则称为小前提。”而且,他还尝试着列举了三个会计方法中的大前提以及如何运用三段论式的演绎方法表述存货计价的方法。他在研究中将演绎的方法引入会计学,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但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他仅仅看到在会计师的日常工作中的确存在着一些观念性的公认的前提,而他们所做出的判断又往往是基于某种前提的暗示,但是对于这种暗示的实质并没有加以揭示。而且,他没有具体解释这些前提在会计基本理论结构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理论本身发展所可能遵循的途径。他的观点还停留在对会计活动的直观感受上,而尚未将其与公理学以及数理逻辑的研究成果相结合,上升为一种系统化的理性认识,因此也没能指出会计学演绎方法的本质。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9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框架网;维吾尔语;配价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框架语义知识库(简称框架网Framenet)是继信息检索和机器翻译之后在信息处理领域新兴的一项在线词库工程,具有语言研究及语言处理的多种用途。“框架(Frame)作为一个语言学术语,是指人们理解语言时激活的大脑已有的认知结构,这种认知结构是通过词语反映的”。此概念的提出及框架网络数据库的建立始于1997年。当时,美国Berkeley大学的Hllmore,atkins等人提议建立一个以框架为基础,涵盖大部分英语单词的在线英语词库,其目的在于研究英语中语法功能和概念结构(也就是语义结构)之间的关系。截至2005年10月,整个框架网络的规模至少包含7600个词元(Lexi-calUnit),包括动词、名词、形容词,覆盖很广的语义领域,对每个词位(Lexeme)的每个涵义都要详尽地描述它的语义和句法的各种结合的可能性,也就是它的配价。这些配价是通过手工标注例句以及自动地对标注结果加以组织和整理而得到的。框架网络的开发对词典学、自然语言处理、语义研究等方面都有崭新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比较有代表性的语义知识库,有英语的wordnet、mindnet、iLD、Framenet,汉语的Hownet、《现代汉语述语动词机器词典》、CCD等。这些语义知识库的语义描述涉及多方面内容:词语分类关系,词义组合性质,场景知识,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多种联系;有的主要提供了词语之间同义、同类关系,如wordnet是一部基于心理语言学原理的词典,它的特点就是试图根据词义而不是词形来组织词汇信息,因此它是一部语义词典;mindnet是一个语义知识库,由一个查字典子程序构成,该程序试图确定每个单词的意义,并且最后确定句子的意义;另外还有Framenet等,都是以英语为描述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有的描述了动词与体词性成分之间的组合关系,如Hownet,《现代汉语述语动词机器词典》等。

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UyghurFramenet,简称UFn)将是一个以配价作为基本描写法、以真实语料为事实依据的语义词典,其资源将用语义web标记语言描述,成为一部计算机可读、可理解的语义词典。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创建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工作主要是开发用于词库建设的一系列工具,并建立框架网络数据库。第二阶段工作主要是补充数据库的单词数量,并且添加注释性例句。在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构建过程中对每个词位(Lexeme)各个涵义都要详尽地描述它的语义和句法的各种结合的可能性,也就是它的配价。因此,本文认为配价不仅能够为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中单词的释义,标注例句、多种索引方式以及各个框架元素的句法、语义特征的说明等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手段,而且也最能体现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整体结构和核心内容。鉴于这种认识,本文讨论基于配价的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构建问题。

2 框架语义学与配价理论

1)框架语义学

框架网络的理论基础是框架语义学。框架语义学是研究词义及句法结构意义的一种理论方法。美国语言学家Fillmore在20世纪70年代末从计算机科学中引入“框架”的概念,建立语义框架(SemanticFrame),从而为人们提供了一种理解和描写词项意义及语法句式的方法。框架语义学认为,为了理解语言中词的意义,首先要有一个概念框架结构,它由一组框架元素组成,框架中的任何概念,它的理解必须依赖于整个框架的概念关系。框架语义学出自经验主义语义学的传统,强调语言与经验之间的连续性。“在框架语义学中,一个词代表一个经验范畴,而该范畴可以用在许多不同的语境中,这些语境由一个典型用法的多个方面所决定,典型用法就是指背景情景跟定义的原型的匹配。

作为人类认知构建的一种手段,框架为词在语言中的存在及话语的使用提供了背景和动力。框架将我们的经验知识和语言结构结合起来。一个语义框架是一系列的图式推力结构,通过语言常规同词项相连。每个框架都由一组框架元素(Frameele-ments)组成。框架元素是一个框架的参与者和支撑者,是呈现图式化情景的概念角色(ConceptualRoles)。

框架元素构成一个框架中词的语义论元(ar-gument)。论元是指带有题元(相对于动词来讲起词汇语义功能的名词性成分)角色的名词性成分,它是提供关于框架元素信息的核心部分。句子中一个词(尤其是动词)的论元及这个词(即动词)所表达的框架元素就是该词(即动词)的配价属性。任何语言中某一词项以及包括该词项句子的句法、语义特征主要是通过该词项的配价属性体现出来的,由于动词是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中心,因而动词对句子的句法结构和语义结构的制约能力,即动词的本质属性集中表现在动词的配价能力上。因此,对一个框架语义词库而言,对动词的配价,即对动词在各具体句子中所支配的论元(语义角色或题元角色)的描述是非常重要的。

2)配价理论

“配价”一词源于拉丁语(Valentia),意为“力量”。在19世纪,这一术语广泛用于逻辑学中,后来演化为化学术语,指一种元素的一个原子与氢原子化合或被氢原子置换时氢原子的数目。由于语言符号的组合同原子的化合有相似之处,上世纪40年代末,“配价”这一术语从化学领域进入到语言学中。“法国语言学家泰尼耶尔把“价”定义为动词支配一定数量的补足语的特性。其中,动词是支配成分,名词性成分(np)是从属成分,两者之间有依存关系。从属成分又叫配价成分(简称“价”)或配项”。

配价理论一出现就引起了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法国和德国,配价语法很受语言学家的重视。比如在法国,语言学家十分重视以词典或语料库的形式来反映对动词配价信息的描写。如由巴黎第七大学语言资料自动化试验中心主任m.Gross及其研究班子直至1990年一共分析了6000个法语动词,他们利用矩阵表描写出动词的近100个配价特征,把3000个动词分成2000个小类,十分细致地描写了动词的各种可能的句法信息。由于这种矩阵表对动词配价的必有和可有特征及对介词性格标记处理得很巧妙,很好地体现了动词配价结构的内在联系。

德国配价学者在研究实践中突破了泰尼耶尔的理论框架,形成了多层级的配价模式,十分重视配价语法的应用。50年代以后他们纷纷编撰德语动词、形容词和名词的配价和分布词典,以有利于自然语言理解和外语教学。如恩格尔和舒马赫合作撰写了《德语动词配价小词典》,托依拜特把“价”的概念扩展到名词,并于1979年出版了专著《名词的配价》,80年代舒马赫出版了《德语动词句法和语义配价词典》。

由于法、德国学者对动词、名词的配价系统描写得相当精细和严密,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在相当的程度上实现了语言描写的形式化,因而在计算机自然语言理解以及词库构建领域产生了很大的应用价值。

3 配价――维吾尔语框架语义知识库的核心内容

“配价是框架语义学的一个重要概念。一个单词在句子中需要与某一特定类型的词组(np)相连的现象称为配价”。从认知的角度来讲,客观世界的情景事件由动词及其参与者(一般称为事件参与者)构成,参与者有主次之分,某个事件带有几个主要参与者,我们就称该情景事件为几件事件结构。动词与主要参与者一起构成某事件的配价结构。不同语义框架是由数量及语义属性不同的框架元素组成,而这些框架元素之间都存在着依存关系,即“关联”。在国外,J.Robinson在其题为《依存结构和转换规则》的论文中,提出了“分析依存关系的四条公理”,而在国内可以参考周明、刘伟权的相关研究成果。由于维吾尔语是富于形态变化的黏着语,因而表示各框架元素之间依存关系的配价信息必须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标明,即要考虑论元所起到的与动词的不同义项有关的语义作用,还要兼顾论元的句法特征。其中,“语义配价信息应该包括动词的每一个义项形式和释义、词性信息、语义结构、语义特征以及例句等项目”。句法配价信息通常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示出来:一、论元的格标记(主格、宾格、向格等);二、语法功能(如主语、宾语等)。语义配价特征通常体现在参与激活该单词框架的实体上。这些实体被称为框架成分(Frameel-ements,Fes)。

简述建构主义的核心观点篇10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论述,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年来,地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和开发利用充分展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为指导,与剖析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志鉴文化充分展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培育和践行。

最近,党的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阐述了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促进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与应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这是中国现代方志学的一个新创意的重要学术观点及学科建设中方志政治学理念的拓展与丰富。

[关键词]十理论;方志年鉴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志在党的十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我们应认真学习研究理论,努力贯彻践行理论,进一步作好地方志工作。

古往朝代编修志,今来国家重用志。中华民族特质的历史传统地方志文化,千百年来一直编修不止,史料应用价值较高,方志之花盛开灿烂。年鉴文化自上世纪初,由欧洲引进中国的“舶来品”,百年来各类年鉴之花开遍华夏。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很重视发展地方志文化,各级党和政府及修志人员积极组织编修与应用方志,同时积极发展年鉴,使社会主义新方志和年鉴文化在国家及各地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发挥出积极的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特别是2005年国务院颁布《地方志工作条例》、各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制定贯彻《细则》,规定编纂与开发利用地方志和地方综合年鉴为地方志工作、地方志资源。使全国各地地方志年鉴事业进入法制化轨道而蓬勃发展、可持续发展。根本的价值在于,地方志年鉴文化的信息资料属性,主要体现资料的现实性、全面性、连续性、权威性、多维性、规范性等诸方面,进行征集整理、筛选运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论述,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有机整体:即马克思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年来,地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和开发利用充分展现,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个方面为指导,与剖析其内涵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志鉴文化充分展现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积极培育和践行。

最近,党的十提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阐述了24字“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制,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这个理论为指导,促进方志年鉴文化的编纂与应用,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这个重要学术观点,是对方志年鉴文化的理论研究与学科建设中,中国现代方志学的方志政治理论即政治学理念的拓展与丰富。

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创新发展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概念是在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创新论述。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党的十进一步创新论述,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又进一步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浓缩提升为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字字珠玑,掷地有声。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中国不断从苦难走向辉煌,从辉煌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是分别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次进行的。其一,从国家层面看,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高度概括,是我国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其二,从社会层面看,是自由、平等、公正、法制,既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和应有之义,也是人民对于社会发展的共同诉求;其三,从公民个人层面看,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国公民应当树立的基本价值和应当遵循的根本道德准则。这个新思想新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色和旺盛生命力,展示了我们党进行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的勇气和智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思想基础,其包括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24字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第一,马克思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了它的性质和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四大理论成果,即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第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开辟并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并丰富中国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一步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增强国家的综合实力,增强抵御全球金融危机的能力,使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地增长,为谱写人民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新篇章而努力奋斗;第三,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坚定不移地走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进一步动员整个民族各方面力量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共同奋斗与凝聚力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用“八荣八耻”即八种美德与八种耻辱,来引领社会风尚与人们言行,以体现传统美德与时代需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积极借鉴人类有益文明成果,充分调动积极因素、凝聚力量、激发活力,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撑与精神动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共同构建唯物辩证法统一的有机整体,构成较为完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

志鉴文化展析核心价值体系

众所周知,地方志书是中华民族特质的历史传统文化,自秦汉时期以来2000多年,历朝历代一直编修不止、代代相传。我国历史悠久、史籍丰富,地方志就是其中的文化宝库,历代保存下来的旧志仅宋元以来就有9000余种、10万多卷,占我国现存古籍的1/10。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全国统一修志,编纂的省、市、县三级志书就达到6000多部,总字数达到50多亿字。

西方年鉴传入中国被注入中国元素成为中国年鉴,素有“集万卷为一册,缩一年为一瞬”之美誉。目前我国以行政区域性综合年鉴为主体的省、市、县三级综合年鉴,以及各类专业年鉴,并纳入地方志工作范畴,使得今天中国的历史文化主要包括国史、方志、年鉴、谱牒这四种。据华艺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年鉴概览》记载,全国出版的各种年鉴已有2487种,每年定期出版的年鉴超过千种。

山明水秀,天高地阔。地方志和年鉴书籍的文化产品,是全面记述本行政区域地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诸方面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地情学术工具书和重要的信息载体,具有“一方之全史”、“一地之百科全书”美誉,是有特色的国情书地情书,是有特色的官责官书官学。从历史上看,历代地方志文化不但可以“总方略、致富强、广教化、美风俗”,而且可以“考前言、征往行、鉴得失、决从违、裨益治化”。地方志和年鉴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的社会功能,它一直受到各朝代统治者管理者与人民群众的青睐与喜爱,这是地方志文化一直延续不断的根本保证,全国首轮修志取得丰硕方志及大量年鉴的巨大成就,促进先进文化繁荣,促进经济社会建设。

地方志和年鉴属于历史文化范畴,地方志年鉴学属于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一级学科历史学的范畴,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中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应用性学科,方志学年鉴学科皆具备哲学社会科学“认识世界、传承文明、理论创新、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社会功能。中国特色的地方志年鉴文化坚持体现“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应持续贯彻国务院《地方志工作条例》关于“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精神,为建设美丽中国多做贡献。

现代地方志年鉴文化的综合效益主要体现在,它可以按照党的十提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五位一体”建设:即促进生产力发展,推进经济建设;发展民主政治,推进政治建设;发展先进文化,推进文化建设;全面改善民生,推进社会建设;保护自然环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中国特色地方志年鉴文化,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发挥出日益扩大的积极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地方志年鉴文化展现与剖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四方面基本内容与24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方志文化视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一,随着国家实行改革开放新时期,全国统一编修社会主义新方志年鉴,始终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地方编修方志和年鉴,始终巩固以马克思主义对于发展地方志年鉴事业的指导地位,始终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思想路线,没有出现过资产阶级自由化等其它思想意识。

第二,全国各地各类志书及年鉴,全面记述本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所取得重大成就和宝贵经验、以及失误教训。充分体现各地区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实践、指导工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财富与精神文化需求。

第三,全国各地各类志书及年鉴,全面记述本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热爱家乡、建设家乡,恩格斯曾说过:“爱国主义是以爱家乡为基础的。”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激励与鼓舞人民群众斗志。

第四,全国各地各类志书及年鉴,全面记述本地各级党委和政府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以“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来引领社会风尚与人民言行,促进人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积极培养造就“有理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促进提高人们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建设与文明程度。例如,北京志鉴充分展现“爱国、创新、厚德、包容”的“北京精神”。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大型地方志文化学术专著《中国现代方志学》50多万字,由方志出版社2005年两次印刷出版。此著创造性地提出并阐述“方志三理论”,指方志政治理论即方志政治学、方志基础理论即方志基础学、方志应用理论即方志应用学,构建中国现代方志学学科理论体系与学科结构体系。此著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重点研究项目。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社会科学院院长、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组长陈奎元同志亲自作序。该著主编:曹子西、朱明德,执行主编:陆奇。该著由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史志研究中心编缉。该著形成中国地方志文化新学说、新学术流派、新方志文化。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巩固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坚持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研究并重,传统学科和新兴学科、交叉学科并重,结合我国实际和时代特点,建设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在近几年的修志用志与理论研究学科建设相结合中,中国现代方志学学科建设不断取得新成果而丰富拓展,为贯彻中央精神持续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