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十篇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十篇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21:00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1

【关键词】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结局;影响

【中图分类号】R714.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2)10-0082-02

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是孕产妇的常见并发症,据调查资料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在我国的发病率达到9.4%,其中重度子痫前期约占发病总人数的22.3%,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孕产妇的死亡率高低代表着一个国家和地区医疗卫生水平,同时也是国家和地区科技水平及文明程度的标志,本研究通过对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62例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进行观察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0年6月至2011年12月62例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作为观察组,本组患者中轻度血压增高25例,中度血压增高21例,重度血压增高16例;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31.5±11.5)岁;同时选择同期62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1~40岁,平均年龄(33.5±16.5)岁;两组在年龄等各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临床表现

观察组62例患者均在妊娠20周后出现不同程度的血压增高、尿中有蛋白、浮肿等症状,其中6例出现昏迷,3例发生抽搐,2例出现心肾功能衰竭。

1.3诊断标准

1.3.1

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

根据2008年第7版《妇产科学》中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20周首次血压增高大于140/90mmHg,尿蛋白检测为有轻微蛋白尿或阴性,无明显临床症状;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20周首次血压增高大于150/100mmHg,尿蛋白检测为“+”,有轻微临床表现;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妊娠期20周首次血压增高大于160/110ramHg,表现为先兆子痫和子痫,尿蛋白检测为“++”,临床表现浮肿、昏迷、抽搐。

1.3.2新生儿窒息诊断标准

新生儿1分钟apgar评分小于或等于7分。

1.3.3胎儿窘迫诊断标准

测定24h尿e值

1.3.4围生儿死亡

包括死产、死胎及新生儿死亡。

1.3.5产妇并发症

现胎盘早剥、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继发的产后出血,肝、肾及心功能衰竭等。

1.4纳入标准

所有观察组患者均符合妊娠高血压综合症诊断标准,两组患者均获得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愿意配合本次研究。

1.5观察指标

观察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及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分娩方式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l3.0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且进行t检验,以p

2 结果

2.1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从不同程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妊娠结局情况比较结果显示,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的发生数明显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数明显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2.2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与正常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比较

比较妊娠高血压综合症患者与正常孕妇妊娠结局情况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数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妊娠期女性常见并发症,多发病在妊娠20周后,临床以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病情严重者甚至出现头痛、恶心、胸闷甚至抽搐和昏迷等症状,可诱发妊高症心脏病、脑血管意外、HeLLp综合征等严重并发症,严重危害孕产妇及胎儿的生命安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临床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级,以血压升高、水肿、蛋白尿为主要表现,可诱发妊高症心脏病、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是造成孕妇早产、死亡的重要原因。笔者通过对本院62例不同程度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患者的妊娠结局进行观察,结果显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数明显高于正常孕产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的发生数明显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重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发生胎盘早剥、新生儿窒息、胎儿窘迫、产后出血、早产、剖宫产、低体重儿、围生儿死亡的发生数明显高于轻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中度妊娠高血压综合症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结果提示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对母婴妊娠结局均会产生不良的影响,且影响程度与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2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儿;子痫;病例分析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hypertensivedisordersinpregnancy)是妊娠期特有的、常见的疾病之一,常发生于妊娠20周后妊娠妇女中。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即随之消失。资料表明,其发生率占妊娠妇女的5%~10%,严重者可引起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1]。本研究选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765例进行回顾分析,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的防治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我院2005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5年间住院的妊娠高血压患者共765例,所有入选患者符合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2]。入选孕妇年龄介于19~36岁之间,平均为(28.6±8.6)岁。

1.2分组方法按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6版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重新分类,将765例患者分成3组,分别是妊娠高血压组465例(a组),子痛前期轻度组150例(B组),子痛前期重度150例(C组)。

1.3试验方法按上述分组后,分析孕产妇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孕产妇并发症,围产儿FGR、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与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检验标准,p

2结果

2.1妊娘期高血压疾病孕产妇结局分析(见表1)。①a组早产、胎盘早剥的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B组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表1

三组妊娠妇女结局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总例数早产胎盘早剥产后出血孕产妇并发症

a46590190

B150177220

C15045225023

注:两组比较,a与B、B与C两组比较,p

2.2三组妊娠妇女围产儿结局分析结局的统计B组的围产儿死亡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低于C组(p

表2

三组妊娠妇女围产儿结局分析结局的统计结果(例)

组别总例数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围产儿死亡及病率

a46520615

B15015715

C150404245

注:两组比较,a与B;&、*、B与C两组比较,p

3讨论

众所周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发病率我国9.4%,国外报道7%~12%。孕产妇死亡率7.7/10万。一般从妊娠5个月以后比较常见,以高血压、蛋白尿等症状为主,严重者发生子痫。对母婴危害极大,可造成胎儿生长受限、胎儿窘迫、产后出血、合并心肾疾病等,甚至导致母儿死亡[3]。相对于妊娠期高血压患者,子痫前期(轻度、重度)、子痫患者病情严重,必须经过合理的治疗,有内科合并症需内科医师指导下积极治疗,否则可能会严重危及母婴安全,造成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在产前、产时及产后均要加强监护,术前合理解痉、降压,术后促进子宫收缩,预防产后出血,可以大大

作者单位:417500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减少孕产妇死亡或围生儿死亡。积极推行孕期健康教育,切实开展产前检查,做好孕期保健工作,提高育龄妇女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及其对母儿危害的认识,使其自觉治疗及纠正,可以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降低母婴死亡率及各种并发症发生。

流行病学调查发现,妊娠高血压病发病可能与以下几种因素有关:①精神过分紧张或受刺激致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时;②寒冷季节或气温变化过大,特别是气压高时;③初产妇年龄40岁;④有慢性高血压、肾炎、糖尿病,抗磷脂综合征等病史的孕妇;⑤营养不良,如低蛋白血症者;⑥体型矮胖即体重指数[体重(kg)/身高(cm)2×100]>0.24;⑦子宫张力过高,如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及葡萄胎等;⑧家庭中有高血压史,尤其是孕妇之母或孕妇曾经有妊娠高血压病史者。本研究结果表明,并发症以重症多见,加强产前保健,尤其对贫困落后地区的孕产妇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诊治,对降低子痛前期重度的发生,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并发症将起到关键的作用[4]。子痫前期可出现头痛、眼花、恶心、胃区疼痛及呕吐等症状。子痫典型发作过程为先表现眼球固定,瞳孔放大,瞬即头扭向一侧,牙关紧闭,继而口角及面部肌颤动,数秒钟后发展为全身及四肢肌强直,双手紧握,双臂屈曲,迅速发生强烈抽动。抽搐时呼吸暂停,面色青紫。持续1min左右抽搐强度减弱,全身肌松驰,随即深长吸气,发出鼾声而恢复呼吸。抽搐临发作前及抽搐期间,患者神志丧失。抽搐次数少及间隔长者,抽搐后短期即可苏醒;抽搐频繁持续时间较长者,往往陷入深昏迷。在抽搐过程中易发生种种创伤。如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昏迷中呕吐可造成窒息或吸入性肺炎。可发生于产前,产时或产后。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病理过程中血流的变化优先于血压的变化,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微循环已开始出现程度不同的异常改变,如能在早期发现异常,识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亚临床阶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预性治疗,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孕妇血液处于高凝状态,血液黏度增加,妊娠高血压孕妇在此基础上,全身小动脉痉挛,血管内皮受损,易形成微血栓,所以及时解痉及合理扩容可改善机体的微循环状态及胎盘循环,纠正组织缺氧可促进胎儿宫内生长。适时终止妊娠对妊娠高血压治疗至关重要。本研究进一步证实经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后能有效降低孕产妇及围生儿的死亡率。

参考文献

[1]王秀艳.妊娠期高血压疾病252例分析.长治医学院学报,2006,20(4):284-286.

[2]乐杰.妇产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3

[关键词]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4062(2016)05(a)-0099-02

妊娠期糖尿病(GDm)作为一种比较罕见的糖尿病类型,高发时期为妊娠之后,病发率高达12%,属于妊娠期较为多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期糖尿病通常出现在妊娠中后期,发生蛋白质、脂肪、水代谢紊乱症状,患者血糖大起大落将会引发母婴并发症,更甚者会影响患者、婴儿的身体健康。该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确诊为妊娠期糖尿病的48例患者而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定义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的妊娠产妇48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组资料共计96例,均为2014年1月―2015年6月在该院确定为妊娠的产妇,其中,经产妇31例,初产妇65例,年龄21~42岁,平均(29.3±1.5)岁,孕次1~5次,平均(2.3±0.2)次,孕周33~40周,平均(38.1±0.4)周,空腹血糖(3.3±1.3)mmol/L。将其分成观察组48例(妊娠期糖尿病产妇)和对照组48例(健康产妇),所有患者均无内分泌、肝肾等疾病。两组患者在年龄、孕次、孕周、血糖等一般资料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妊娠期糖尿病的判断依据为:孕妇在孕早期检查空腹血糖情况,若两次检测结果均多于5.8mmol/L者即确诊。若空腹血糖检测结果无异常,则可在妊娠第24~28周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服用200mL葡萄糖,1h之后血糖值>7.8mmol/L,即GCt阳性;检测结果为阳性患者再行oGtt[1]:禁食12h之后,口服75克葡萄糖,检测空腹血糖以及服糖之后的1、2、3h的血糖界值依次为5.6、10.3、8.6、6.7mmol/L,以上两项都达标或超出界值者方可确诊。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的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方法

运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2结果

2.1产妇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孕产妇在妊娠期高血压发病率及剖宫产率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胎儿并发症情况比较

两组在早产、巨大胎、胎儿宫内窘迫方面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3.1对孕产妇的影响

对于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而言,其不良症状偏多,且对其身体危害较大,具体有:①妊娠期高血压症状:这一时期孕产妇的高血糖状态会引发诸多的血管病变,出现微血管壁基底膜增厚、局部组织供血不足、管腔促狭等症状,极易产生妊娠期高血压出现,另外,血管病变还会影响胎儿自然生长。通过研究发现,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要远远多于健康孕产妇,其概率最高可达5倍。若妊娠期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肾脏等重要器官疾病,那么其引发高血压的概率最高可达到50%[2]。该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出现高血压的可能性为18.75%,明显高于对照组6.25%。②羊水过多: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羊水中含糖量居高不下,可不断刺激膜分泌增长,致使羊水大于正常量;胎儿体型过大或胎儿高血糖的高渗透性十分利尿,都是造成羊水过多的缘故。③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属于高危并发症,在孕前期发病可致使胚胎畸形,中晚期发病可引起胎死宫内、胎儿缺氧或神经系统后遗症等。此类并发症常见于糖尿病确诊时、错过治疗最佳时机或孕产妇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时,该文对照组未出现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观察组有2例,且为急诊患者。④其他不良症状:产后出血、胎膜早破、感染等。⑤分娩方式:对照组患者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观察组,通常情况下,该院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多以限制饮食为主,血糖达标者极少,进而造成巨大儿比例居高不下。

3.2对胎儿的影响

由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发病率高,多数是因为孕产妇高血糖状态会经由胎盘直接传递给胎儿,致使胎儿血糖增长,胰岛B细胞增生、胰岛素分泌量大,出现胎儿糖原、蛋白质和脂肪等代谢不正常情况最终形成巨大。该研究结果表示,观察组出现巨大胎儿的概率为22.92%,对照组仅为6.25%,相比差异显著。巨大的并发症主要为:不明原因胎死腹中,持续高血糖状态导致胎盘供氧量下滑,胎儿还会因为高胰岛素血症增加宫内耗氧量,伴随孕龄增长,胎儿缺氧越发严重,直至最后死亡。

治疗妊娠期糖尿病性巨大胎儿最安全的方式即剖宫产,这一现状也是导致当前剖宫产率与日俱增的主要原因。畸形胎与妊娠期糖尿病有着极大关联,数据分析表明,高血糖环境能够促使孕体植入前后胚胎的细胞凋亡程序开启,招致诸多身体器官畸形生长。除此以外,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的高血糖状态会直接影响胎盘向胎儿传送的血液、氧气含量,加之胎儿本身耗氧量巨大,则会导致胎儿宫内慢性缺氧;产妇分娩时注意力集中,对疼痛的忍受力下降,引发产妇自身血糖过高,发生胎儿宫内急性缺氧症状,大大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的发生率。

3.3检查及治疗

妊娠期糖尿病母婴的好坏是由孕期血糖的控制状况决定的,所以加强对孕产妇前期的检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早发现、早治疗。治疗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在于营养均衡的饮食习惯,辅以适量的身体锻炼可有效降低低血糖、缓解胰岛素的敏感性、提升葡萄糖利用率,特别是患有合并血管疾病或者有产前出血症状、先兆早产的孕产妇。简单、传统的饮食控制疗法通常是无法达到理想的控制血糖效果,此时可辅助一些降糖药物,值得注意的是,口服降糖药会极易通过胎盘影响胎儿正常发育、代谢,甚至出现畸形、死亡等。我们国家对饮食控制疗法不理想的患者大多采用胰岛素干预治疗,这个过程需严格监测血糖水平以利于适时改变胰岛素剂量。近几年,专家表明部分患者口服格列苯脲、二甲双胍和阿卡波糖等降糖药效果显著,且不附带母婴并发症,现已经被公认为治疗妊娠糖尿病的首选。

综上,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的危害极大,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良将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医护工作者不可小觑此疾病的厉害性,强化孕期管理,严密控制血糖,及时监控患者身体状况,选取最为恰当的分娩途径,增强产后护理,有效降低妊娠期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不良影响。

[参考文献]

[1]钱晓敏.妊娠合并糖尿病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10,22(2):107.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4

【摘要】目的:探讨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症及改善母儿预后的方法。方法:对2001年1月至2009年12月于产科分娩的5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产检情况,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未检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总发生率高于产检组(p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重度子痫前期;围生儿;母婴结局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306-02

妊娠高血压对妊娠妇女有潜在的生命威胁,是一种多系统功能紊乱并以高血压、蛋白尿水平升高、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1]。其中子痫前期和子痫是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提高产科诊疗技术,加强围生期保健,采取积极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的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母婴死亡率。本文对近9年来我院收治的509例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特别是子痫前期和子痫患者的母婴结局。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2001年1月~2009年12我院孕妇分娩总人数为15806例,其中确诊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509例,占分娩总数3.22%,患者年龄为22~41岁,平均26.12岁,初产妇286例,经产妇223例。将患者资料根据临床表现分为三类:轻度子痫前期、重度子痫前期、子痫。由于本组资料为回顾性分析,部分患者无孕前情况及产后随访资料,故分类中无妊娠期高血压,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及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患者。诊断分类标准参照高校妇产科学(第6版)教材[2]。

1.2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患者相关资料,了解患者产前检查情况及户籍情况,同时将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有定期产前检查予以分组。产前检查组(简称产检组):指从确诊早孕开始进行产检,了解孕妇早孕期的身体基本情况,建立孕妇档案,于妊娠20周起进行产前系列检查至分娩;未定期产前检查组(简称未检组):未建立孕妇档案,未进行系统产检。对不同类别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产后大出血、胎盘早剥、HeLLp综合征、胎儿生长受限(FGR)、围生儿死亡、胎儿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早产儿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及终止妊娠方式进行比较。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软件进行χ2检验,p

2结果

2.1509例妊娠高血压患者中参加产前检查情况比较:2001年1月~2009年12月在我院分娩孕妇15806例,参加产前检查患者共8965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39例,占检查组的2.67%;未参加产前检查组共6841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270例,占未检组的3.95%。未检组妊娠高血压疾病总发生率明显高于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孕产妇及围生儿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轻度子痫前期患者:产检组及未产检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产检组早产的发病率高于未产检组(p

表1509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并发症情况(n)

表2509例妊娠期高血压患者终止妊娠方式比较[n(%)])

两组患者剖宫产率比较,产检组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高于非产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轻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剖宫产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妊娠高血压患者由于血管内皮细胞受损使血管对血管紧张素Ⅱ的敏感性增高,而对一氧化氮反应性减弱,导致全身小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激活、凝血功能亢进、多器官缺血、低氧和功能障碍,从而出现高血压、蛋白尿等临床症状及一系列并发症[3-4]。患者全身小动脉痉挛,胎盘微血管血栓形成,导致胎盘绒毛广泛栓塞或坏死,母胎营养及氧的交换障碍,从而影响胎儿发育[5]。因此,对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积极的监测、预防和治疗,适时终止妊娠,改善母婴预后。

在我院建册并定期行产前检查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施行高危管理,发现子痫前期的患者进行入院全面检查,给以间断吸氧并施行心理护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以减少子痫的发生,降低母婴死亡率。本资料中未产检患者组中共有子痫患者36例,31例为院外子痫入院,5例为入院30min内发生子痫。足量的硫酸镁是预防子痫发生的最有效的措施。为防止产后子痫的发生,

针对子痫前期的患者,产后均积极给予镇静治疗,哌替啶50mg、异丙嗪25mg每12h1次肌注,地西泮10mg每12h1次肌注,24h后停药,经过积极镇静治疗,所有子痫前期患者无一例发生产后子痫,病情控制稳定。对于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采取解痉、镇静、降压,使血压控制在理想范围,同时加强胎儿监测,综合判断胎儿宫内情况,适时终止妊娠。本资料显示,未产检组中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产后出血、FGR、围生儿死亡等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产检组同类患者,主要原因为产检组中患者一旦明确诊断妊娠高血压疾病,均给以积极的治疗及监测。如发现胎儿宫内低氧及孕妇生命体征异常,病情危重,会立刻终止妊娠,而大部分未产检组中的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患者入院时已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病情危重,失去了最好的治疗时机。可见对于妊娠高血压患者,定期进行产前检查、积极的预防治疗、适时的终止妊娠,可改善母婴预后。

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的胎儿因长期在不良环境的刺激下有早熟倾向。有文献报道,胎龄≥32周的新生儿有一定的生存能力[6],若孕周

本研究中未产检组患者中,妊娠高血压疾病及严重产科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高于进行产前检查组妇女,与相关报道相符[8]。由于产前检查意识不强,使有些较轻的妊娠高血压疾病未能及时发现和有效的治疗,部分发展成重症,同时她们不重视孕期的休息和营养调理,这也是加重妊娠高血压疾病症状的因素之一。研究表明,忽视产前检查使某些妊娠并发症和(或)合并症得不到及时合理的诊治,而引发严重后果[9]。因此加强宣传,特别是加强外地流动人口中孕产妇的产前检查及孕期保健意识,使她们积极主动参加产前检查。对确诊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应做到定期监测、早期治疗,对减少母婴并发症,降低母婴死亡率,保障母婴健康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赵瑞琳,高雪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命名和分类的变迁[J].中华围产医学杂志,2006,9(1):70.

[2]乐杰.妇产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4,224.

[3]RedmanCw,SargentL.Latestadvancesinunderstandingpreeclampsia.Science,2005,308(5728):1592-1594.

[4]mervielp,CarbillonL,ChallierJC,etal.pathophysiologyofpreeclampsia:linkswithimplantationdisorders.eurJobstetGynecolReprodBioL,2004,115(2):134-147.

[5]吕红娟.妊高征不同血液动力学变化对母婴预后的影响[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2,10(4):67.

[6]尚丽新,高敏,陈红,等.妊高征患者临床管理及治疗452例结果分析.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J],2002,18(5):306-310.

[7]杨容秀,程晓荛,陈廉.重度妊高征终止妊娠时机与方式探讨[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2,18(1):33-34.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5

【关键词】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中图分类号R71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6805(2014)12-0041-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大多于产后半个月或妊娠5个月时发生,为孕妇特有病症,发病率5%,部分患者可出现水肿或蛋白尿,如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任由病情继续发展,将引起患者出现上腹疼痛、视力模糊不清、水肿、晕眩、头痛及血压升高等问题,致使患者发生全身性痉挛,对母婴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当前,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因仍属未知,但通常认为与免疫遗传系统、前列腺素匮乏或子宫胎盘缺血等因素有关,而通过增强产前检测与相应处理措施,可显著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死亡率,由此可见该病防治措施的重要性。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引发的肾病初期症状不明显,若只采取血尿素氮、尿蛋白定性和血肌酐测定等常规检测方式将难以诊断初期肾脏所受伤害程度[2]。近年研究发现,血清胱抑素C能作为肾功能伤害指标,而尿微量白蛋白则是确定肾小管与肾小球初期受损程度的主要蛋白,如结合二者,可有效提高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早期肾病发现率[3]。本文将选取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42例健康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血清胱抑素C及尿微量白蛋白与该病的关联性,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1年8月-2013年10月在妇产科住院待产的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根据第7版《妇产科学》中所列标准对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进行诊断和分类:子痫亚组13例,子痫前期亚组32例,妊娠高血压亚组41例。蛋白尿检查:(++++)14例,(+++)38例,(++)20例,(+)11例,微量3例。根据临床检查和诊断结果,所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均不存在免疫性疾病史,无糖尿病、高血压和肝肾功能障碍,同时将患有严重合并症、肝肾功能失调、资料不全、诊断不明及检查指标可对研究造成影响的患者全部排除。将86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年龄24~36岁,平均(28.6±7.4)岁,平均孕期(35.2±5.2)周;同时选取同期住院的42例健康状况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年龄23~35岁,平均(29.3±6.5)岁,平均孕期(34.9±6.3)周,该组患者经检查,未发现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及高血压症状,且肝肾功能正常,符合研究标准。两组患者的年龄、孕周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确保两组患者为空腹状态,而后行静脉取血3ml左右,使用7080型HitaCHi全自动生化检测仪,运用免疫比浊法取上层血清进行胱抑素C检测[4]。之后再取两组患者中段尿3ml左右,运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尿液中的尿微量白蛋白进行检测。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4.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以p

2结果

2.1组间血清胱抑素C水平的比较

对照组中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0.81±0.15)mg/L;观察组中,子痫亚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为(2.08±0.47)mg/L,子痫前期亚组为(1.74±0.42)mg/L,妊娠高血压亚组为(1.32±0.26)mg/L。经过比较发现,子痫亚组的血清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子痫前期亚组,子痫前期亚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则明显高于妊娠高血压亚组,而妊娠高血压亚组与对照组比较,胱抑素C水平明显较高,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2组间患者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的比较

子痫亚组13例,其中胎盘早剥2例(15.38%),早产3例(23.08%),产后出血5例(38.46%),胎儿窘迫3例(23.08%);子痫前期亚组32例,其中胎盘早剥6例(18.75%),早产4例(12.50%),产后出血12例(37.50%),胎儿窘迫10例(31.25%);妊娠高血压亚组41例,其中胎盘早剥7例(17.07%),早产9例(21.95%),产后出血13例(31.71%),胎儿窘迫12例(29.27%)。对照组42例,胎盘早剥1例(2.38%),早产1例(2.38%),产后出血4例(9.52%),胎儿窘迫2例(4.76%)。由此可见,观察组各亚组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2.3组间尿微量白蛋白在不同妊娠结果下的表达比较

观察组各亚组的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作为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导致孕妇妊娠期发生急性肾衰竭并因此死亡的常见因素[5]。且在通常情况下,初期由于临床症状较为隐匿而无法及时作出诊断,往往是直到病情进展到中期,肾伤害临床表现日渐明显才能发现该病。当前,我国大约10%左右的孕妇在妊娠期间呈现不同程度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症状,对维护母婴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可见,如何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生初期检测出肾伤害有关指标对于及早治疗该病和降低母婴死亡率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目前临床中常见的几种检查项目为尿酸、肌酐和血清尿素[6]。通过对患者行尿素氮与血清肌酐检测,可从侧面将患者肾小球滤过功能是否存在损伤及损伤程度显示出来,然而,由于该项指标较易受到脂血、溶血、机体代谢水平、患者个体肌肉量及蛋白质摄入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其检测结果往往与患者实际肾小球滤过率存在一定程度偏差。一旦肌酐与血清尿素检测结果有微小数值超出参考标准范围,即表示患者肾脏此时基本丧失肾储备功能,而呈现该种现象的患者将有相当部分会在短时间陷入氮质血症期,出现消化道症状、蛋白尿、全身浮肿、高血压、高脂血症、低蛋白血症及小便泡沫长久不散等症状,进而发展为慢性肾衰与尿毒症。由此可见肌酐与血清尿素检测的缺陷性[7]。

就目前而言,尿微量白蛋白是检测初期肾脏伤害较为科学可行的诊断指标,表现为夜尿样本中随机白蛋白浓度达到20~200mg/L,或是白蛋白排泄率达到20~200?g/min。该指标相较于其他检测方式能更敏锐地将肾脏中潜在的异常状况检测出来,并体现出肾脏蛋白质异常渗漏的严重程度。蛋白质异常渗漏即是当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生肾小动痉挛时,增加肾小球管壁通透性,提高肾小球受损率,当肾小球受损时,可致使滤过膜的负电荷降低,进而导致静电排斥力减弱,使得尿微量白蛋白大量流失于尿液。

一般来说,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采用一般尿常规蛋白检测,结果多数呈阴性,因而极易被诊断为无肾脏损伤。究其原因,是由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尿液中蛋白浓度往往可达到每升200mg以上,包含大量蛋白,由此使得尿常规检测呈阴性反应,显示出尿干化学法蛋白在检测白蛋白时的缺陷性。而若采用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则有检测出阳性反应的可能,同时随孕期发展,检测结果越来越明确,表明肾伤害可随病情进展愈加严重。据相关报道所述,当尿量中含少量白蛋白时,及时采取治疗可有效降低该病对肾脏造成的伤害,然而若检测时已出现大量白蛋白,则表明肾脏此时所受伤害已不可恢复。为此,应及早对孕妇进行尿微量白蛋白检测,以保证肾病病情能获得及时地发现、干预和逆转。

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证实,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明显较高,同时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呈上升趋势,不良妊娠结果发生率也随之增加,该反映说明尿微量白蛋白可从客观角度将肾脏功能与结构的改变体现出来,对于肾脏伤害的及早发现和诊断具有较大参考价值。

作为一种不受其他病理变化影响,并以恒定速率在有核细胞中表达的低分子多肽,血清胱抑素C具有较强靶向性,肾脏是其独一无二的代谢与滤过器官,因此,血清胱抑素C又是较为敏锐的,可将肾小球滤过率清楚反映出来的指标。经由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血肌酐,血清胱抑素C能更为敏锐地将高血压肾病与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中肾小球的滤过率程度如实反映出来[8]。在该次研究中,观察组各亚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高,其中,子痫亚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子痫前期亚组,子痫前期亚组血清胱抑素C水平高于妊娠高血压亚组,而妊娠高血压亚组胱抑素C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在妊娠初中期,肾脏正处在高滤过与高灌注阶段,在该阶段里,其血清胱抑素C保持在基本正常水平或呈轻低下降,但当病情发展到晚期时,肾脏由于整体负荷过大,导致生理肾小球无法正常发挥作用,滤过功能效率低下,进而致使血清胱抑素C上升。此外,当患者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时,潜在的多种不良因素均可进一步衰弱肾小球滤过功能,使得滤过率降低,血清胱抑素C水平以明显趋势上升。这些反映证实了血清胱抑素C能够以客观角度将肾脏功能的与肾结构的变化反映出来,有利于准确评估妊娠高血压患者病情状况和发展情况。

综合上述,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关系紧密,对于及时发现和治疗该病起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鲍永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的意义[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4(31):43-44.

[2]李颖丰,周华辉.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血清C反应蛋白、胱抑素C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2):156-157.

[3]黄金英,余敏红,马海玲,等.血清胱抑素C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的意义[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1,19(1):64.

[4]何彪,张健生,吴钊坤,等.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胱抑素C在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诊断的意义[J].中国医学创新,2012,9(7):9-10.

[5]乔如丽,刘志杰.血清胱抑素C、尿微量白蛋白、血浆Bnp水平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变化[J].疑难病杂志,2010,9(4):292-293.

[6]王娟,南志敏.血清胱抑素与尿酸检测对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严重程度的评估[J].武警医学,2013,24(10):904-905.

[7]张永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30):3964-3966.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6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疾病;预防;治疗;护理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疾病,是由于全身小动脉痉挛,患者血容量减少,血液浓缩,导致孕妇全身多脏器供血不足,胎盘功能低下,影响胎儿发育,对母儿造成危害,甚至导致母儿死亡,我国发病利率9.4%—10.4%,本病强调育龄妇女发生高蛋白,蛋白尿症状与妊娠之间的因果关系,多数病例在妊娠期出现一过性高血压蛋白尿症状,分娩后症状随之消失,这种疾病严重影响母婴健康,是孕产妇及围生儿并病率及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所以,如何减少妊娠高血压对孕产妇以及婴儿的危害实现阶段护理研究的热点,难点。

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06月—2012年03月,收治的妊娠疾病患者67例,年龄23—42岁,其中初产妇20例,经产妇47里均为单胎这些患者中无肝肾功能异常,无胆汁淤积,糖尿病,精神异常等严重疾病,45例为轻中度患者,两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在家抽搐一次,入院过程中又发生抽搐,经过抢救母子平安,临床症状;45例患者入院数天前已有头晕头痛胸闷呕吐视物模糊四肢或全身水肿,只有少数几例患者无自觉症状,在进行产前检查时发现。预防做好预防工作对降低妊辰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有重要作用,首先,要建立孕期系统管理,以科学管理为主建立健全三级妇幼保健网,开展围妊娠期及围生期保健工作。加强健康宣教,使孕妇掌握一些孕期疾病的基础知识自觉进行产前检查,指导孕妇合理饮食及休息,进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镁等微量元素食物既新鲜水果,减少动物脂肪及盐的摄入,控制体重的增长幅度,保持足够的休息和愉快的心情,坚持左侧卧位,增加胎盘绒毛的血供,根据医生的指导补充钙剂,补钙可以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国内外研究表明每日补钙1—2g能有效降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

2治疗

子痫前期应住院治疗,防止子痫及并发症的发生,治疗的目的和原则是争取母体可以完全恢复健康,胎儿生后可以存活,以对母儿影响最小的方式终止妊娠:(一)休息,左侧卧位,间断吸氧;(二)药物治疗:①正经药物可消除患者焦虑精神紧张的情绪,达到降低血压,缓解症状及预防子痫的发作,其药物有地西泮,冬眠药物,巴比妥类药物。②解痉药物首选硫酸镁,它能控制子痫抽搐及防止再抽搐,用药方案是静脉给药结合肌内注射,用药过程中,监测血压血清镁离子浓度,硫酸镁具有毒性反应,可发生镁中毒,症状为首先表现为膝反射减弱或消失,继之出现全身肌张力减退,呼吸困难,复视,语言不清,严重者出现呼吸肌麻痹,甚至呼吸停止,心脏停搏,危及生命。用药过程中应注意以下事项:①定时检查膝腱反射,呼吸不少于每分钟16次,尿量每小时不少于25ml,一旦出现中毒反应,立即停药,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②对有头痛呕吐等颅内高压症状时,遵医嘱给予20%甘露醇250ml快速静滴,降低颅内高压,防止抽搐。

3终止妊娠

终止妊娠是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最彻底的方法,终止妊娠的指征是:①子痫前期患者虽经积极治疗,24—48小时无明显好转;②孕周超过34周;③子痫前期患者孕龄不足34周,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已成熟者。当胎儿不成熟时,可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后终止妊娠;④子痫控制2小时后可考虑终止妊娠。终止妊娠的方式:①引产适用于病情控制后宫颈条件成熟者;②剖宫产适用于有产科指征者,引产失败,或病情加重危及生命者。护理;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要进行综合的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健康宣教。以及用药护理等,心理护理以健康教育为关键,它包括情绪支持,社会支持,认知重建,以及适应性技能训练,具体总结以下几点:①卧床休息。吸氧,每日2次,每次30分钟,多卧床休息,以左侧卧位为宜,可以解除妊娠对子宫下腔静脉的压迫。②调节饮食摄入足够的蛋白质,每天100克以上,多吃蔬菜,补充维生素、铁、钙剂等。全身浮肿的孕妇应限制食盐量。③加强产前保健,对孕妇介绍分娩知识,关心孕妇,消除其恐惧焦虑情绪,根据病情需要,增加产前检查次数,每天测胎动,体重,倾听孕妇的自觉症状,及时发现异常。及时纠正。④重症患者专人护理,应保持环境安静,避免声光刺激,高流量吸氧做好胎儿宫内窘迫的防治,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尿量的变化,防止舌咬伤,坠床等不安全因素,做好应急预案。5用药过程中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用药效果,局部渗液肿胀者给于热敷。发现不良反应立即告知医生。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7

妊娠期高血压的分级

我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率为5%~12%,国外报道为7%~12%。初产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是经产妇的4~5倍。

妊娠高血压疾病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以及慢性高血压5种类型。

子痫前期轻度俗称轻度妊娠高血压,孕妇血压轻度升高,大于140/90毫米汞柱,可以伴有轻度蛋白尿和水肿,病人无明显不适。水肿可以是显性,也可以是隐性。隐性水肿仅表现在体重的异常增加(即病人每周体重增加超过0.5千克)。一般分娩后12周完全好转。

子痫前期重度也就是俗称的重度妊娠高血压,是病情严重的阶段。血压突然升高至160/110毫米汞柱,甚至更高,尿蛋白2~4个加号,体重异常增加。病人水肿的程度可轻可重,从脚踝开始水肿并向小腿、大脑及腹部扩展。水肿部位隆起,足部和小腿出现明显凹陷性水肿,皮肤发紧发亮,按之出现凹陷,休息后不消退。严重者可有腹水,病人感到头晕、头痛、视物模糊、右上腹痛、呼吸急促、心慌、胸闷、恶心、呕吐。子痫前期的孕妇发生其他孕期并发症的风险也很高,包括宫内发育受限、早产、胎盘早剥、胎死宫内等。

子痫子痫前期重度如果没有及时得到诊治,病人可能出现抽搐,伴发昏迷、神志丧失,这就是子痫。抽搐可以反复发作,或者造成口唇舌咬伤、摔伤甚至骨折。这种情况在产前、产时、产后均可以发生。对母儿伤害甚大,重者可危及母儿生命。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

的主要高危因素

遗传因素(40%的妊高症有家族史)、初产妇、初次检查时体质指数Bmi(体重/身高2)大于等于35千克/平方米、妊娠间隔时间大于等于10年、孕妇年龄小于18岁或大于40岁、多胎妊娠、妊娠期高血压病史及家族史、慢性肾炎、抗磷脂综合征、糖尿病、营养不良、低社会经济状况等;子宫张力高,如出现羊水过多、双胎、糖尿病、巨大儿等;还有寒冷和气温变化、血钙降低等,都是妊高症易发的因素之一。

发现妊娠期

高血压怎么办

通常,在怀孕的3~6个月血压有所下降,这会暂时掩盖慢性高血压;到孕中期结束时,血压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在妊娠早期进行定期检查,主要是测血压、查尿蛋白和测体重。肥胖者妊高症的发病率更高,应引起足够重视。孕后期热能摄入过多,每周体重增长过快,是妊高症的危险因素,因此孕妇摄入热能应以每周增重0.5公斤为宜。

注意休息和营养。心情要舒畅,精神要放松,争取每天卧床10小时以上,并以侧卧位为佳,以增进血液循环,改善肾脏供血条件。饮食不要过咸,保证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应进三高一低饮食,即高蛋白、高钙、高钾及低钠饮食,每日蛋白摄入量为100克,食盐摄入量应控制在5克以下,这些有助于预防妊高症。因此,孕妇应多吃鱼、肉、蛋、奶及新鲜蔬菜,补充铁和钙剂,少食过咸食物。

及时纠正异常情况。如发现贫血,要及时补充铁质;若发现下肢浮肿,要增加卧床时间,把脚抬高休息;血压偏高则要按时服药。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8

妊娠高血压疾病是双胎妊娠的主要并发症之一[1],对孕产妇及围生儿影响极大。因此,正确认识和积极治疗妊娠高血压疾病,防止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是提高双胎妊娠管理水平的重要方法。现将本院15年来分娩的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5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对象与方法

1.对象:长治市妇幼保健院自1991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住院分娩产妇12858例,其中双胎妊娠290例,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病56例,发病孕周24~36周,平均年龄28岁。

2.诊断标准[1]:参照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与国际高血压学会(wHo-iSH)制定的高血压判断标准诊断[1]。重度妊娠高血压病为Bp≥160/110mmHg,尿蛋白≥5.0g/24h或(++~++++);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一旦出现头痛、眼花、胸闷等自觉症状诊断为先兆子痫;发生抽搐或伴昏迷称为子痫。

3.统计学处理:采用χ2检验。

结果

1.发生比例: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和子痫的发生比例分别为19.31%(56/290)、7.24%(21/290)和2.07%(6/290);本院同期分娩的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和子痫发生比例分别为3.70%(476/12858)、0.19%(24/12858)和0.04%(5/12858),前者为后者的5~6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发病孕周构成:双胎妊娠发病时间较同期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时间早,见表1。

3.主要合并症:双胎妊娠并发妊娠高血压疾病合并心脏病、急性肾功能衰竭、胎盘早剥及DiC的率分别为5.36%(3/56)、10.71%(6/56)、1.79%(1/56)及1.79%(1/56);同期本院单胎妊娠分别为4.20%(20/476)、1.47%(7/476)、1.47%(7/476)、1.05%(5/476);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主要合并症高于同期本院单胎妊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4.剖宫产率及手术指征:双胎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患者剖宫产率为46.43%(26/56)(手术指征为重度先兆子痫、子痫及胎位不正、宫缩乏力);同期非妊娠高血压病双胎妊娠剖宫产率为21.79%(51/234)(手术指征为宫缩乏力、胎位不正、两胎儿体重>6000g);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5.产后出血:双胎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量在250~1500ml;产后出血率为25.00%(14/56)。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后出血率为5.88%(28/476),2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8.55,p

6.围生儿的死亡: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围生儿死亡率为25.00%(14/56);同期非妊娠高血压疾病双胎妊娠围生儿的死亡率为11.54%(27/234),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75,p

讨论

1.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特点:(1)发病率高。本组资料显示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为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的5~6倍,与文献相符[1]。其原因与双胎妊娠时贫血、低蛋白血征、重度水肿等妊娠高血压疾病的诱发因素以及双胎妊娠的宫腔容积过度膨胀和母胎间较大程度的抗原不相容性使子宫胎盘血流量减少有关[2]。(2)发病时间早。本组资料显示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时间明显早于单胎妊娠,其原因与双胎妊娠时较早发生胎盘营养不良、缺血有关。由于胎龄较小,易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ntran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极低体重儿以及医源性早产,对围生和预后影响较大。(3)病情较重及严重并发征多见。本组资料显示,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所出现的子痫、心衰、肾衰、胎盘早剥等的发病率均明显高于单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者,且各种病理因素相互作用,出现恶性循环,加重病情,治疗上难度较大,严重并发症又影响预后。

2.分娩方式选择: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患者,除系统有效的综合治疗外,选择适当的时机及适当的分娩方式极为重要。由于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发病时间早,胎龄小,故既要有效的控制病情,又要尽量避免医源性早产;还要避免分娩过程中血压再度升高,诱发严重并发症,危及母儿安全。本组剖宫产率46.42%,为其它双胎妊娠的2倍。剖宫产率增高的主要理由为(1)宫缩时血液动力学改变可影响胎盘血流量,加重胎儿缺氧,同时血压再度升高增加母体危险。(2)子宫肌纤维乏氧、缺血、水肿,使宫缩乏力,导致滞产及产后出血。剖宫产手术作为迅速终止妊娠的手段,可避免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对母体的不良影响[3]。本院近3年来对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采取积极治疗,孕龄满37周或病情较重、经促胎肺成熟治疗后,以剖宫产终止妊娠,避免了产时及产后子痫,降低了死产及新生儿死亡的发生率。因此,我们认为对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应放宽剖宫产指征,对避免或减轻并发症的不良影响,控制病情有重要意义。

3.产前检查及监护:双胎妊娠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率与产前系统检查关系极为重要。双胎妊娠易并发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并且双胎妊娠贫血、低蛋白血征、羊水过多多见,均为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好发因素[4]。因此双胎妊娠应早作产前检查,并且次数应比单胎妊娠更多,内容更详尽,并应及时行妊娠高血压疾病预测试验,如平均动脉压、翻身试验、体重指数等。对有妊娠高血压病倾向者积极予以小剂量阿司匹林、钙剂及维生素e等进行预防性治疗,并定期监测血压、尿蛋白及水肿,以便早期发现妊娠高血压病患者,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加重及并发症发生。同时密切监护胎儿发育情况,必要时可行促胎儿生长治疗,避免低体重儿发生[5]。本组中出现子痫、心衰、脑溢血6例患者均未作过系统的产前检查,而经系统产前检查及早入院病例,均无子痫、心衰等严重并发症发生,故加强对社会,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广泛宣传,讲述双胎妊娠的危害,并应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的培训,使其对双胎妊娠有充分的认识,及时发现病情,及时治疗或转到上级医院,是预防重度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减少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丰有吉,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68-75.

2王范智.双胎妊娠与剖宫产[J].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3,9(2):76.

3庞淑兰,李学军,薜项等.剖宫产指征变化及剖宫产率升高因素的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07,22(7):873.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9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妊娠结局;防治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8-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并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或抽搐性昏迷,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6.5kg;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46例;孕产次0-4次。选择同期的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岁;体重46-71kg,平均体重58.5kg;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42例;孕产次0-3次。两组产妇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期20周首次出现血压升高;①轻度:血压≥140/90mmHg,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②中度:血压≥150/100mmHg,尿蛋白“+”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头晕等;③重度:(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KG-*3〗+”伴水肿,发生抽搐和昏迷。

1.3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母体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1。

[摘要]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及防治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高征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观察组,随机选取同期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并将两组产妇的妊娠结局做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母体并发症、新生儿宫内窘迫及死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且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p

[关键词]妊娠高血压;妊娠结局;防治对策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179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358-02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所特有的疾病,是多系统功能紊乱并以水肿、高血压、蛋白尿和血小板减少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病情严重者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或抽搐性昏迷,严重影响母婴的健康,也是引起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1],为探讨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以及相应的防治对策,本文笔者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2011年9月――2012年9月我院收治的57例妊娠高血压疾病产妇设为观察组,年龄22-41岁,平均年龄31.5岁;体重44-69kg,平均体重56.5kg;其中经产妇11例、初产妇46例;孕产次0-4次。选择同期的57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年龄23-42岁,平均年龄32.5岁;体重46-71kg,平均体重58.5kg;其中经产妇15例、初产妇42例;孕产次0-3次。两组产妇临床资料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2]妊娠期高血压是指孕期20周首次出现血压升高;①轻度:血压≥140/90mmHg,可伴轻微蛋白尿和(或)水肿;②中度:血压≥150/100mmHg,尿蛋白“+”和(或)水肿,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微头晕等;③重度:(包括先兆子痫和子痫),血压≥160/110mmHg,蛋白尿“+〖KG-*3〗+”伴水肿,发生抽搐和昏迷。

1.3方法回顾性分析两组孕妇的临床资料,比较母体并发症(子痫、妊娠期高血压性心脏病、产前出血、早产、产后出血)情况、分娩方式、围生儿结局(apgar评分、胎儿宫内窘迫、死亡)。

1.4统计学处理本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妊娠高血压疾病对妊娠结局的影响,见表1。

3讨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高血压的病理过程中血流的变化比血压的变化更早,在临床症状出现之前患者的微循环已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异常改变,若早期就能发现异常,识别妊娠高血压疾病的亚临床阶段,及早采取防治措施及干预性治疗,不仅可有效降低发病率及病情严重程度,还能减少母婴并发症的发生[3]。因全身小动脉痉挛为本病的基本病变;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体液和蛋白质渗漏,表现为血压升高、蛋白尿、水肿和血液浓缩,使全身各器官组织因缺血和缺氧而受到损害,严重者因体内各器官发生病理组织学变化而出现一系列的并发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母体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在正常妊娠的情况下,子宫血管会发生生理性变化,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变粗而发生卷曲,以利于增加子宫―胎盘的血液供应;而妊高征时这种变化仅限于蜕膜层的部分血管分支,子宫肌层的螺旋小动脉及蜕膜其他部分血管则发生急性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壁坏死,内膜细胞脂肪变,因血管管腔狭窄,使母体对胎儿的血流供应受到影响,胎盘功能因此受到损害导致胎儿宫内发育迟缓,结果新生儿宫内窘迫及死亡率高,apgar评分低。

治疗原则为解痉、降压、镇静、合理扩容及必要时利尿,适时终止妊娠。规范合理应用硫酸镁可大大改善孕妇病情,但用药过程中应密切监测其病情变化,根据患者病情调整硫酸镁剂量及滴注速度,以警惕镁中毒的发生,且治疗时需备好钙剂作为解毒剂;而合理扩容可通过改善微循环而改善胎盘血液供应,纠正组织缺氧,减少尿蛋白漏出,从而有利于胎儿宫内生长。妊高征孕妇可使胎儿生长受限,甚至胎死宫中;故妊高征产妇经治疗后,适时终止妊娠是极为重要的措施[4]。同时做好孕期保健工作,加强产前检查,密切监视血压和尿蛋白外,还要对患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危险人群适当药物预防,从而减少本病的发生和阻止其发展;并指导孕妇合理膳食,增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铁、钙和其他微量元素,减少脂肪和食用盐的摄入,以降低妊娠高血压的发病率;而足够的休息和保持愉快的心情也有助于抑制妊高征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蕾.丁彩云.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98例妊娠结局分析.吉林医学,2013.3,34(9):1736-1737.

[2]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97-106.

妊娠高血压的早期症状篇10

【关键词】妊高症心衰围产期保健

中图分类号:R714.2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5-095-02

妊高症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在我国发病率为9.4%,国外为7~12%,临床上以高血压、蛋白尿、水肿为主要特征。遂全国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在我国的发病率为9.4%,其中轻度子痫前期占77.7%,重度子痫前期占22.3%。孕产妇死亡专率在城市为18.9/10万。围产儿总的死亡率为2.68%[1]。本组资料中所有妊高症患者经治疗均救治成功,围生儿死亡率为1.2%,均低于全国水平。分析原因是因为随着产科技术的进展,麻醉科、新生儿科、急诊科等相关科室的共同合作,使得妊娠期高血压的救治水平大大提高。妊高症性心衰是妊高症的严重并发症,妊娠前无高血压及心脏病史,妊娠晚期、分娩期、产后10d内发生的以心肌受损为特征的心衰症候群,是妊高症致死的第2位原因。早期症状易被忽视,现将我科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收治妊高症性心衰24例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002年1月至2008年1月我科收治孕产妇11500人,其中妊高症性心衰24例,均为重度子痫前期。年龄24~39岁,平均31岁。孕周32~40周,其中单胎妊娠21例,双胎3例。合并中重度贫血6例,低蛋白血症14例。初产妇15例,经产妇9例。

1.2诊断标准

1.2.1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第7版《妇产科学》。

1.2.2心衰诊断标准

1.2.2.1早期心衰轻微活动后即出现胸闷、心悸、气短;休息时心率大于110次/分,呼吸频率大于20次/分,夜间常因胸闷而坐起呼吸或到窗口呼吸新鲜空气;肺底部出现少量持续性湿罗音,咳嗽后不消失。

1.2.2.2晚期心衰出现紫绀、端坐呼吸、咳嗽痰中带血、颈静脉怒张、双肺持续性湿罗音、肝肿大。

1.3临床特点24例孕产妇均未参与围产期保健,均在休息状态下出现胸闷、心悸、气促、咳嗽(6例带有泡沫痰);不能平卧,端坐呼吸,血压(150~190)/(95~140)mmHg,呼吸26~40次/分,心率大于l20次/分,心前区可闻及ii~iii级收缩期杂音,一侧或双侧肺底部可闻及湿罗音,水肿(++)~(++++),心肌酶、肌钙蛋白未发现异常;心电图均提示窦性心动过速。9例t波低平,3例低电压。

1.4治疗方法常规检测血压、心率、呼吸、心电网、尿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持续面罩吸氧,半坐位。①治疗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硫酸镁针5g加5%GS20ml缓慢静脉推注,硫酸镁针15g加5%GS500ml静注,1~2g/h。②呋塞米(速尿)20~40mg静脉推注,减轻心脏负荷。③用毛花甙丙(西地兰)0.2~0.4mg加入5%GS20ml缓慢静脉推注,加强心肌收缩力,间隔4~6h可重复使用。24h用量≤1.0mg。④使用强效速效血管扩张剂,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一般首选硝酸甘油20~50mg加入5%GS50ml用微量输液泵速率以每小时1ml开始,然后每5min调整1次,每次增加1ml,以维持收缩压不低于100mmHg。⑤广谱抗生素应用。⑥严格控制液体用量。⑦烦躁不安者用吗啡3~5mg皮下注射或莫非管滴入。⑧必要时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⑨心衰控制后终止妊娠。

1.5麻醉、分娩时间及方式选择经上述方法治疗,若孕龄>34周或促胎肺成熟后,均在心衰控制后选择剖宫产。若心衰难以控制,则一边控制心衰,一边剖宫产。若孕龄

2结果

2.1孕产妇情况剖宫产术后23例病人均明显好转,肺底部湿罗音减少或消失,1例术后无好转,再次应用0.2mg毛花甙丙(西地兰)后症状减轻,改口服地高辛0.25mg,每日1次,持续1个月。

2.2围生儿情况活产新生儿24例(3例为双胎),早产15例,死亡3例。其中1例因胎盘早剥新生儿重度窒息。1min评1分,经抢救无效,死亡。1例因早产发生呼吸窘迫综合征,抢救无效死亡。围生儿死亡1例。

3讨论

3.1妊高症性心衰的起因妊高症性心衰是在重度妊高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全身小动脉痉挛为本病的基本病变,由于小动脉痉挛,造成管腔狭窄,周围阻力增大;冠脉痉挛,造成心肌缺血,心肌受损;孕期血容量增加,心脏负荷加重均导致心功能不全。双胎、贫血、低蛋白血症、输液速度过快等均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心衰。

3.2妊高症性心衰对母婴影响妊高症性心衰是妊高症的严重并发症;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心衰始终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妊高症性心衰全身小动脉痉挛,各器官组织因缺血缺氧而受到损害,子宫血管痉挛所引起的胎盘供血不足、胎盘功能减退,可导致胎儿窘迫、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24例病人中早产儿l5例新生儿均有不同程度窒息,新生儿死亡2例,围生儿死亡1例。如孕期能参与围产期保健,尽早发现和治疗妊高症,将有助于改善围生儿预后。

3.3分娩时机及方式妊高症性心衰好发时间为32~34周,其病情凶险,不论孕周大小,为保证孕妇安全,均应积极治疗心衰同时,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因阴道分娩时血液动力学变化对心脏的影响、宫缩疼痛、疲劳可能导致心衰加重,增加抢救难度,甚至丧失抢救机会。剖宫产既可使胎儿迅速脱离不良环境,改善预后,又可使孕妇减轻心脏负荷,有利于心衰治疗。我院24例患者均采用控制心衰同时,尽早行剖宫产术,病情渐好转。

3.4妊高症心衰的防治孕期应积极参与围产期保健,如发现妊高症,应及时治疗。妊高症性早期心衰易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贻误治疗时机,若出现咳嗽、胸闷、夜间不能平卧时,应考虑到早期心衰的可能,尽早治疗。治疗原则:治疗原发病(妊高症)同时,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强心剂:首选西地兰,该药为快速作用强心药,可减慢心率,增加心肌收缩力。症状控制后,改为口服地高辛。扩血管药物有①硝普钠:为强有力速效血管扩张剂,扩张周围血管,使血压下降,由于其代谢产物(氰化物)对胎儿有毒性作用,故不选用,或产后应用。②硝酸甘油: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功能。经药物应用,心衰症状控制,应及时终止妊娠。如病情危重,心衰控制不稳定,无论孕周大小均应一边继续扩血管、强心、利尿等治疗改善心功能,一边剖宫产终止妊娠。产后数日内仍有心衰加重可能,应注意监护。

总之,妊高症性心衰是在重度妊高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属高危妊娠,直接危及母婴生命,应积极参与围产期保健,尽早发现治疗妊高症,避免出现心衰。若出现咳嗽、胸闷、夜间不能平卧时,应考虑到早期心衰的可能,尽早应用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等。心衰症状控制,及时剖宫产终止妊娠。如病情危重,心衰控制不稳定,一边治疗,一边行剖宫产终止妊娠,可同时请心内科协助治疗。

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患者,临床处理往往重点考虑孕妇安全,及时终止妊娠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措施。正确认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规律,对建立有效的防治措施,减少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母婴预后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蔡一铃.不同类型妊高症对妊娠结局的影响[1].医学信息杂志,2010年03月第23卷第3:644-645.

[1]王德智,周卫卫.妊娠高血压综合症与猝死[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i9(5):258-259

[2]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2.143.

[3]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