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11:33

技术研发报告篇1

为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提出的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两轮驱动”产业发展战略。局采取四项有效措施,扎实推进我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一是抓规划,将高新技术产业纳入科学发展轨道。去年以来,局对全区现有的服务型高新技术产业楼宇以及北部新华、华丰、天堂三个园区的工业企业进行了全方位调查摸底,剔除基础设施建设等因素,共排出约43万平方米可用于腾笼换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目前,正在抓紧制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规划》(20__-20__),根据这一规划,区高新产业在空间布局上将形成“一园、四基地、四区块、十楼、百点”的结构。即以北部“创新创业新天地”为核心,积极发展__区(沈家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华园高新产业基地、天堂园高新产业基地、华丰高新产业基地四大高新产业基地。在中部和南部形成设计服务业产业区块、现代传媒业产业区块、信息服务产业区块和科技服务业产业区块。

二是抓引导,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结合我区实际,一方面我区南部以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等单位为龙头,积极发展设计服务业产业区块。以浙报集团、杭报集团、杭广电集团等媒体巨头为龙头,积极发展现代传媒产业区块。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等通讯服务业为龙头,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产业区块;另一方面我区北部以杭州市的“创新创业新天地”为核心,在北部形成四个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分别为(沈家村)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新华园高新产业基地、天堂园高新产业基地、华丰高新产业基地,建设点、线、面相结合的产业发展格局,形成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三是抓载体,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在招商引资方面,加强__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整体形象策划,通过电台、报纸、网络和户外广告等媒体,积极宣传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优势,引导有实力、有发展潜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入驻__。开展优秀高新技术企业、优秀初创型企业、优秀孵化器等项目的评选,对推进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企业和个人进行表彰。主动出击,组织赴国外和国内发达地区开展招商推介活动,举办高新技术成果展示交易会,推行网上招商、招商等多种招商模式;在培育新兴产业方面,以开辟大学生、研究生、留学人员与老师的创业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以及相关扶持政策措施为载体,引进和培育高新技术新兴产业,培育新的增长点。

四是抓合作,加强政府—大学—企业产学研结合。将浙工大的发展纳入本区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进一步确立在高新产业、科研技术、信息交流、创新创业、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全方位合作,拓宽__区政府、__工业大学、企业的合作领域,促进共同发展,并构建经济、社会和文化各领域的交流合作平台。同时,鼓励支持__区重点骨干企业和在杭高校的有关院、所合办研究所、技术中心和中试基地。形成电子商务、科技服务业、动漫游戏、服务外包等高新技术产业密集群基地

技术研发报告篇2

(一)**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成就

**以来,高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不断提高。**,高技术产业增加值340亿元,比**年增长1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省工业增加值的比重由**年的4.58%增长到8.14%;高技术产品出口额达38.7亿美元,比**年增长492%,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由**年的3.36%增长到6.65%。

**期间,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与特色产业基地建设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企业迅速发展,重大项目的带动作用明显,高新技术产业整体实力持续增强。**底,全省有13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开发区),27个省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12个省级信息产业特色基地(园区),168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园区(开发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1361.56亿元,比**年增长2.47倍。省级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751.67亿元,比**年增长2.92倍。积极实施重大科技攻关和产业化计划,先后实施了省重大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58项,**正在执行部级火炬计划项目604项,到**累计获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71项。

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大大增强,高新技术创新体系初步形成。到**底,已有部级技术中心13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65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发中心303家。正式投入使用的科技企业孵化器达41家,孵化场地面积65万平方米,在孵项目2397项,分别比**年增长3.1倍、4倍和18.18倍。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已达38家,其中6家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为部级生产力示范中心。引进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高新技术提升传统产业的成效日益明显。实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效果显著,**省被科技部列入首批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省,杭州、宁波、绍兴市被列为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示范城市。实施纳米技术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应用工程取得实效,对纺织、建材、模具等传统产业组织实施了17个重大攻关及示范应用项目。农业高新技术的研发应用取得较大进展,农业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农产品加工、保鲜技术开发应用取得了很大成绩。服务业电子化重大科技攻关及示范工程的实施,推进了教育、文化、旅游、商贸、外贸、物流、金融、社区等领域的信息化技术应用。

科技成果产业化步伐不断加快。目前全省风险投资公司已达40家,注册资本28亿元,累计注入风险资本10亿元。已有12家企业登陆中小企业上市板,共筹集资金30.08亿人民币。中国**网上技术市场为**省企业和省内外高校、科研机构提供了技术流动和科技成果转化新的平台。国家“863”计划成果与**民营企业对接活动进展顺利,**年以来实现对接项目9项,总投资3亿多元。

(二)**高新技术产业存在的问题

高新技术产业在国民经济中比重仍然偏低,对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作用不显著,高新技术产业化水平与**在全国的经济地位明显不匹配。**年,**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8.4%,比全国平均低3.6个百分点,与北京(28.7%)、广东(27.1%)、天津(20.8%)、江苏(16.7%)、福建(15.6%)、陕西(16%)和上海(13.8%)等地的差距较大;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为5.2%,远低于江苏(15.5%)、上海(17.7%)的水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7%左右,比江苏的23.2%和上海的28.2%低得多。科技部科技进步统计监测评价**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27.46%,比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化指数43.38%低15.92个百分点。

高技术产业发展速度没有走在全国前列。**高新技术产业不但发展规模与江苏、上海相比有较大差距,在发展速度上也没有优势。****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25.9%,而江苏和上海分别增长46.0%和45.7%。

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提升速度缓慢。**期间,**高新技术产业虽然已经实现了规模的快速扩张,但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并没有同步提高,近年来一直在25%左右徘徊,而且高新技术产品附加值的年均提升速度仅为2.12%,远低于高新技术产值26.28%的增长速度。而美国、德国、日本等国的高技术产业增加值率**年就已经高达40%,日本近三年高技术产业附加值年均提升率达到8.2%。

高新技术产品出口比重严重偏低。**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商品总值的比重,**年仅为5.0%,**为6.65%,江苏、上海**高技术产品出口占商品出口总额的比重分别达41%和39.3%,可我省高技术产品出口比重差距很大。

应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力度不足。目前,我省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依然沿袭外延改造为主,虽然积极引进机器设备,但关键工艺装备还较为落后,真正意义上的研究开发投入很少,导致传统产业的技术水平增长缓慢,既延缓了对我省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又制约了现有高新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影响**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一)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不够

有些政府部门和领导受急功近利的不正确政绩观的影响,至今对科技与经济的互动关系特别是科技对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关系没有很好认识,比较重视短期生产总值增长快、税收高的产业,而对发展基础投入大、短期效益尚不显著的高新技术产业重视不够。目前我省在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制度性和政策性安排上,对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积累、队伍的培养等长期安排重视不够。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急功近利,过多通过短平快的技术引进策略占领市场,相对忽视了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的提升,更不够重视原始创新能力和集成创新能力的培育,导致技术创新后劲不足,产业发展只能长期停留在价值链的低端,无法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主动权。

(二)科技投入力度不足

**年,**省科技活动经费占GDp的1.88%,比全国平均的2.87%低0.99个百分点,比江苏的2.71%和上海的4.61%分别低0.83和2.73个百分点,经费投入总量只有江苏的51.5%、上海的63.1%。对科技投入的不足导致**高新技术产业的产品创新能力不强,2002年上海新产品产值率达14.3%,江苏省为10.5%,而**省仅为9.5%。**年**省R&D活动经费支出75.2亿元,只有江苏的50%和上海的58%,仅占全国的4.9%;人均R&D活动经费支出163.7元,只有江苏79%和上海的20%;R&D占GDp的比重为0.8%,低于全国同期(1.3%)0.5个百分点,在全国仅居中游水平。R&D投入水平偏低已经成为制约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与此同时,现有的政府财政有关科技的投入,对企业R&D引发作用不明显。

(三)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1.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结构不利于高新技术产业的自主创新。表现为:中小企业“小而散”的组织形式与发展高新技术所需的规模经济相矛盾,企业规模小,低层次重复多,组织化程度低,无法具备高新技术的规模基础;中小企业人才短缺、技术力量落后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所需的高智力条件相矛盾;中小企业薄弱的经济基础与发展高新技术所需的高投入条件相矛盾。

2.高水平的科研机构缺少。**研发机构数量少,且基本没有在全国具有较高知名度的科研机构,在短期内难以满足**产业向技术密集大规模转型的需求。至**年底,**省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只有5家,部级重点学科只有25个,部级重点实验室8家,其数量均处全国中下位次。因此,**技术创新的技术源70%以上在省外购买,不利于**产业由中低端向产业高端的升级。

3.行业创新平台建设滞后。**“块状经济”中企业间技术趋同、产品相似、研发创新能力不足的缺陷逐渐显现出来,需要通过构建行业创新平台,实现产业共性技术的有效开发和扩散,促进产业技术层次和竞争力的提升。但目前政府推进行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组建力度不足,管理措施还不够有效。

(四)高新技术产业人才缺乏

人才紧缺已成为制约**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尽管近年来**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不断加大,但**在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素质人才方面仍有很大差距。**年,**省科技人力资源综合评价位居全国第15位,每万人中专业技术人员239.94人,科技活动人数为6.46人,其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为4.23人,而企业R&D科学家和工程师占全社会R&D科学家和工程师比重为29.67%,列全国第23位,这与**省经济发展在全国的排名明显不相符。

“重物轻人”的制度性安排造成人才缺失。不少单位大量科技经费只能主要用于固定资产投资,不能用于人才本身。这种制度安排难以形成有利于人才成长的稳定环境和激励机制,也是造成优秀科技人才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部分城市日益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不容易吸引和集聚高级人才的重要原因。

(五)政策措施与机制创新滞后

1.开发区配套优惠政策未能完全落实。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的高新技术企业,可减按15%的税率征收所得税。但目前**只有杭州一个部级高新区,而这唯一的部级高新区又用地容量偏小,规划面积已基本开发完毕,发展空间极度缺乏,大量优质高新技术企业无法进入高新技术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还没有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特殊优惠政策,省政府(**)1号文件规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在许多地区也没有得到落实。

2.部分政策已不适应形势的变化。如何加快新技术开发和有效地商品化,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中最关键的问题,所以事前的政策优惠更适用于高新技术领域。但现行的税收优惠政策多以直接优惠为主,表现为降低税率、直接减免税额等形式,对企业在进行研发、技术进步过程中的技术性扶持相对较少。这种强调事后利益减免,不强调事前减免的税收优惠政策对高新技术领域的发展并不适用。此外,还有一些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改变,需要进行相应修订。特别是如何降低wto条款对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必须做好相应的政策准备。

3.缺乏科学完善的投入产出引导体系。为准确反映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对经济增长的引导作用,需要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进行合适的统计分析。目前采用按“行业”分类的高技术产业统计的内容与产业发展现实有较大的差异,缺乏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投入产出引导。

三、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确立自主创新和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共识

1.高度认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作用。虽然我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但经济运行中存在许多矛盾和问题,发展后劲不足,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没有根本转变,要增强忧患意识,增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紧迫感。**要继续保持走在前列,必须依靠高科技。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

2.加强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法制保障和政策扶持。要加快对**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立法进程。近年来,我省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了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效益的提高,但还存在着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保障作用和约束机制不强的问题,急需制定和出台一部促进与规范我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健康发展的地方性法规。优化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保障。要以推进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为重点,进一步研究高技术产业发展支持政策,并与财政、税收等相关部门进行协调,切实落实高技术产业发展优惠政策。发挥政府采购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激励作用。要通过推动相关立法以及颁布政府采购技术标准和产品目录,规定政府采购中本地产品的比例,制定在基础设施和工程建设中优先购买国内高新技术产品的鼓励政策,为这些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提供市场空间。

3.加大对科技创新尤其是原始创新的投入。建议把全社会R&D投入占GDp的比例及政府科技投入占GDp/财政支出的比例纳入政府考核目标,从政策上保证科技投入力度。要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和应用。设立“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支持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从每年的财政支出中提取一定比例作为科技发展资金,积极支持企业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活动;进一步增加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基金的总量和支持力度,倾斜性扶持中小型高技术企业发展。要重视和保障对实现原始创新的基础研究的投入,为经济科技发展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撑和人才储备,为**经济科技的持续发展打好基础。

4.优化统计体系正确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可借鉴江苏的经验,以oeCD进行高技术产业统计的原理为依据,根据**产业发展现状和特点,调整和优化**省高技术产业统计分类目录,以准确反映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态势,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二)构筑创新型区域

1.大力发展创新型区域产业集群。要根据块状经济特色,围绕环杭州湾、温台沿海、金衢丽三大产业带建设的布局要求,积极引进和培育研发实力强的大型企业集团和重点龙头企业,带动技术研发和创新能力提升,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实现产业链各环节合理分工,形成以大企业和龙头为核心、具备较强竞争力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加快创新成果运用,培育一批知名品牌,逐步实现由初级简单生产和贴牌生产为主向自主创新、自有品牌为主转变,打造品牌大省。

2.加大对共性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的研究开发力度。各级政府应根据当地产业特色主导对具有“准公共产品”属性的共性技术和支撑技术进行研发,或者由政府出台相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企业共同进行产业共性和支撑技术平台的建设。我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支出应突出重点,主要应放在共性技术和关键支撑技术的突破和平台建设上,以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生产和应用的整体水平。

3.提升科技园区的辐射能力。要积极向国家相关部门申请扩大杭州部级高新区规划范围,并促成条件较成熟的宁波、绍兴等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升格为部级开发区,更好发挥科技园区对全省经济科技发展的辐射作用。应研究市场发展趋势和园区优势,准确定位各科技园区的产业导向,加强规划调控对园区专业化发展的引导,各园区应围绕主导产业提高基础设施配套和综合服务水平,形成比较优势,在全省范围内实现科技园区错位竞争,协调发展的局面。

4.加大引进和扶植大院大所的力度。进一步积极引进国内外“大院名校”的优质科技资源,联合共建各种类型的科技创新载体,尤其要重视促成以企业为主体引进中科院、部属科研机构、国内外著名高校、国内特大型企业以及世界500强企业,到我省联合共建科技创新载体。

(三)创新高新技术研发及其产业化的体制与机制

1.建立**工业研究院。由于我省现有科研院所和大型企业独立的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各自都有不同的科研目标指向,与**产业结构的变化存在着需求结构上的错位。也由于我省许多科研院所通过改制转型为科技企业,原有的行业科技进步责任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推广功能已经弱化。因此,建议成立“**省工业研究院”来承担研究开发产业技术,向企业进行技术转移的职能。

2.集中力量在关键领域的研发与产业化上形成重点突破。应面向我省高新技术产业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要,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支持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及新医药、新材料、现代装备制造、新能源与高效节能技术以及环保领域的重点技术研发及产业化推广。

3.加强技术预见研究。技术预见是“长期预测科技趋势,综合选择重点方向,优化配置科技资源”的研究,强调对未来科技发展各种可能性的“优选”,已成为加强科技计划与管理工作特别是提高科技战略与规划水平的有效工具。应进一步加大研究深度和经费投入,使技术预见成为长期和连续不断的工作。我省应高度重视对科技未来发展趋势的主动引导,根据国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趋势,结合**的产业发展基础和未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确定重点支持的技术研究方向。从技术预见规律及其特点看,**技术预见的时间跨度应以5-15年为宜。

4.加强科技决策咨询。科技研发重点的确定应来自于社会各方面专家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建议设立相应的科学技术咨询委员会,或者在省经济建设咨询委员会中增加科技咨询专家的比例,充分发挥科技咨询机构在重点技术领域确定、重大项目选择和技术预见研究中的决策咨询作用。咨询专家应主要是从事研究开发的专业人员和科研管理人员,包括在相关领域中具有专业和广博知识背景的研究人员。同时还应考虑不同职业类别。

(四)落实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1.加大对企业研发投入的鼓励和引导力度。鼓励企业建立技术中心或研发中心,凡经省、市两级认定的企业技术中心、研发中心,政府应给予相应资助。可允许企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用于科技投资的一部分资本支出,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研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计入管理费用。加强与财税部门的沟通,争取在企业会计科目中增列研究开发经费项目。设立地方财政专项资金,具体参照高新技术企业纳税数额,以扶持企业科技创新项目的形式,对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超过国家规定比例的再给予一定补贴。争取实施高技术企业加速折旧措施,加快机器设备更新换代。允许企业从应纳税所得额中提取未来投资准备金、风险基金和科研准备金。

2.鼓励和支持企业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运用知识产权制度促进科技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鼓励企业建立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加强对知识产权无形资产的管理;鼓励大、中型企业拥有能作为赢利基础的核心技术专利,或足以制衡引进的核心技术专利的二次开发专利群。进一步加大对专利发明人的激励,自觉维护专利发明人的权益。加强各级专利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严厉查处和制裁各种侵犯知识产权的行为,及时有效地处理知识产权纠纷,保护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3.引导企业人才队伍建设。要建立一套系列配套培养与集聚人才的政策及相应的服务管理措施,如园区建设、环境配套(住房、交通、学术交流),购房、购车的个税减免等,切实提高高技术产业从业人员的待遇;鼓励知识、技术和才能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稳定和集聚人才。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多种方式,设立相关的优惠政策,大力招揽高技术产业发展急需的各类专业人才,特别是进一步吸引国内外高技术的带头人来我省创业和发展。要以实用化和国际化培养模式,采取多种途径超常规合作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专业技术人才与管理人才。鼓励和动员社会各种力量建立适应多种需求层次的职业培训体系。

4.加强产学研合作创新。借鉴国外的做法,把与技术相关的政府科技计划项目转化为以产学研为纽带的计划项目,促进产学研的合作。在这一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大学及科研机构在知识创新、原创性和核心技术的研发中的重要作用;要依托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产学研合作的企业联盟来实施计划项目,推动产业化。要在继续抓好已有高新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和国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网上技术市场的作用,积极组织企业与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产学研联合体,加强科研开发、人才培养、技术支撑、信息交流和融资投资方面的产学研合作和交流。

5.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融资的支持。进一步鼓励和引导企业、个人以股份制或有限合伙制形式,组建风险投资公司;加强与国内外风险投资机构的联系,吸引国内外风险投资基金和投资机构对高技术产业进行风险投资。积极培育和发展多种形式的担保机构,以政府为主出资组建的担保机构要完善担保形式,扩大担保覆盖面,简化手续,降低费率;鼓励民间资本建立担保机构;高新技术企业可以用专利、非专利技术、商标等作为反担保。风险投资机构和担保机构对我省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的投资或担保比重达到其投资或担保总额70%的,可比照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积极协助符合条件的企业争取上市。逐步建立健全产权交易市场,实现非上市企业的资本流动。

(五)加强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体系建设

1.大力发展孵化器。加快发展以企业为主体、投资多元化、实行市场运作、政府扶持的科技创新孵化体系。各级政府应把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有条件的地区政府应加大财政投入,支持当地科技管理部门利用财政资金建设孵化器;积极引导各类非政府组织、企业和自然人利用社会资金和闲置房屋参与孵化器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申报国家和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对申报并获得部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公共服务平台、专业创新平台、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小额资助项目等,各级财政科技经费要给予配套扶持。

技术研发报告篇3

一、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现状

XX年,武汉、成都、重庆三地高新技术产业都呈现快速发展势头。武汉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为2055亿元,占全市工业产值的四分之一;新能源、动漫、集成电路三大产业产值增幅分别高达35%、43%和46%;节能环保、生物、软件服务外包、新一代移动通信等新兴产业发展迅猛。成都市XX年高新技术产业销售产值1469.25亿元,增加值575.62亿元。重庆市高技术产业XX年销售产值达1028.22亿元,同比增长19.8%;实现销售收入987.73亿元,增长18.1%;实现利润64.35亿元,同比增长7.6%;其中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医药制造业、电器机械器材及专用设备制造业、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已成为重庆高新技术的四大支柱产业。

二、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点

武汉、成都、重庆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工作,部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集聚区和主战场。

1、空间布局合理,企业密集度高

武汉市工业空间布局分为汽车及机电产业集聚区、电子信息及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钢铁化工及环保产业集聚区、食品产业集聚区四大块,分别位于武汉市的西、南、东、北面。其中,东湖高新区为部级开发区,成立于1988年,区内包括武大、华中科大等42所高等院校、中科院武汉分院、武汉邮电科学院等56所科研院所、1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5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700多个技术开发机构、20多万名专业技术人员、55名两院院士。园区拥有80万名在校大学生,科技、教育实力居全国第三,XX年又被批准为全国第二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初步形成了以光电子信息产业为龙头,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环保、机电一体化、新材料、高科技农业等六大高新技术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

技术研发报告篇4

一、技术机构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人员素质低,年龄偏高,人才结构不合理。现有的人员平均学历较低,能力参差不齐,专业搭配欠合理,综合型管理人才和专业型人才相当缺乏。

(二)、检验检测和办公场地严重不足,制约了现有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今后的发展。

(三)、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已经向国外开放,从目前的体制和自身的实力来讲,要想与已经进入了我国的国外检验检测机构来进行市场竞争,实力明显不够,差距甚远。

(四)、受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内企业的生产和经营面临着巨大困难,作为服务于当地经济,服务于企业的技术机构,业务开展和经济收入遭受了巨大的压力和挑战。

(五)、目前尚未能完全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方案,职工收入存在较大的差距,影响了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团结,阻碍了技术机构的和谐发展。

(六)、规章管理制度存在着一些不完善、不完整的地方,导致一些管理上的漏洞。对规章管理制度的执行有时缺乏有效地监管,存在着执行不到位情况。

(七)、技术机构班子的集体领导和个别班子成员的领导决策能力和水平、处置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对职工的经常性思想教育抓得不紧、不够深入,部分从事业务和检测技术人员素质不高,处事方式、方法简单、粗暴,组织纪律性不强,与内部行政机关缺乏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而在现有的人员框架范围内,由于专业技术的特殊性很难实现轮岗交流,导致个别人的行为在系统内外产生了一些不良的影响。

二、应对新形势,深化技术机构改革创新

(一)、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注重科技人才培养,全面实施人才强检。

为适应今后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同时,在技术机构内部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努力在现有科技人员中培养人才,因地制宜,使技术机构的科技人才数量、检验水平提升到较高的层次。一是在进人环节把好关,要求学历应在本科或以上并专业对口;二是重视在职培养,通过各种途径加大职工的培训力度;三是实行持证级别和数量与收入挂钩的激励机制,鼓励年轻人申报职称和考证;四是每年根据工作需要制定培训计划,并保证培训计划的实施;五是经常开展与其他技术机构的技术交流,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学习外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取长补短,让职工开阔眼界,开拓思路;六是组织开展内部重大问题的研讨工作,将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或常见的问题组织检验人员进行研讨,使大家增长了见识,掌握遇到类似问题的处理方法。为适应今后的发展,必须重视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用好人才。

(二)、建立合理的绩效工资分配制度,提高一线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为体现分配的公平性、合理性和岗位风险责任,切实体现工作业绩的奖惩,更有利于调动技术机构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根据模拟成本核算、现行事业单位体制,结合我市技术机构的发展计划和技术机构《检验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在符合上级政策的前提下,对收入分配方案进行修改,在保持发展的基础上,控制分配总量,降低绩效分配系数,年底根据技术机构的经济效益、年终结余、年度目标完成情况作适当调整,尽量缩小不同部门、不同岗位职工的收入差距,使分配方案做到编内职工与临聘人员同工同酬、公平、合理。

(三)、大力实施科技兴检战略,增强技术支撑和保障能力,全面提高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水平。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形势给技术机构带来了前所未有机遇和挑战。随着我国进一步的对外开放,技术机构必将面临激烈的竞争和挑战。因此,技术机构必须重视检验检测能力建设,逐年加大对检验设备的投入,在对原有的旧设备进行更新的同时,增添新的检测设备。目前,我技术机构已具备一定的检验能力和检验水平,但与发达地区的检验检测机构相对,检验检测能力还略显不足。今年3月,我市技术机构与佛山、韶关进行了技术交流,在此次交流中,我们看到了检验能力方面的差距,针对我市技术机构存在的问题,在积极开拓、改革创新、进一步落实检验责任制的同时,还要加大对检验检测设备的硬件方面的投入。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引入新的检验检测方法,以全面提高我市技术机构检验检测能力水平。

(四)、加强内部管理,着力在制度落实、机制监管上下功夫,不断加强检验工作责任制和反腐倡廉工作,为促进我技术机构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

按照省、市局的工作部署,为了更好践行科学发展观,在去年检验质量年有技术突破的基础上,确定2009年为我市技术机构的“检风建设年”,并制定年度工作计划。根据实际工作情况,技术机构修订颁发了新的《检验检测工作责任制实施细则》和《检验检测流程考核管理规定》,通过加强学习和政治思想教育、狠抓检验工作责任制的落实和作风建设,努力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务求达到服务意识、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取得实效,为促进技术机构的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纪律保证,使技术机构各项工作有序、稳定和快速发展。

(五)、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努力确保经济效益。

新春过后,技术机构领导班子积极面对金融危机,及时制定了应变计划,并对各业务室进行了工作部署,以最快的速度转变工作心态,全心身投入检验工作中去,各项工作有序进行。从我国一季度的经济数据看,全球经济危机还在延缓,我市技术机构的经济收入难免也受到了影响。从第一季度技术机构的收入情况看,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了5%,预计四月份收入将下降约30%,这主要是由于我市经济下滑,部分企业处于停产和半停产状态,新增设备大幅减少技术机构造成的。针对当前的经济情况,我们进行了认真分析和研讨,采取了以下积极措施:

第一,根据省局对事业机构单位财务核算要求,尽快实行完全成本核算,通过人力、财力、物力的消耗进行全成本核算,从而准确获得反映收入、成本的基础数据,并进行成本控制管理和成本效益的评估,加强资金管理,使收入支出平衡,确保提留的事业发展基金达到省局要求。

第二、面对当前金融危机,搞好“开源节流”工作,做好成本核算,尽可能降低开支。严格控制班子及全体干部职工的日常办公费、公务接待费、车辆燃油费、维修费、检验检测耗材等费用。做到”五个零增长”。

第三,认真做好财经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学习和宣传贯彻工作。建立定期学习的制度,确保财务人员熟练掌握国家的有关财经法律、法规和财务会计制度,在工作中能做到敢于坚持原则,严格遵章守纪,对违章违规行为给予坚决纠正和抵制,并做好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解释工作。

(六)、主动与各市县监察机构协调沟通,争取通过行政部门加大监察力度,避免检验资源流失。

根据近几年的检测检验情况看,每年年底我市还存在大量未检验设备(仅特种设备去年未检设备就约500台)和产品,这不但造成检验资源的浪费,更存不安全的事故隐患。特别在今年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技术机构的发展,除了技术机构本身的努力外,更需要监察机构的行政保障。今年3月份,特检所到云浮技术机构进行了技术交流,云浮局在行政扶持事业方面是值得我们借鉴的,经了解,云浮局制定了由技术机构对特种设备监察机构的年度考核制度,这对行政扶持事业、事业反哺行政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因而,监察力度大小与否对于我技术机构能否顺利完成今年的工作经济任务至关重要。近期,我们主动与各市、县监察机构进行沟通和协调,以争取他们对我市技术机构工作的支持,同时市局也制定了一些措施,共克难关。

技术研发报告篇5

[关键词]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发展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F32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5)10-0051-01

1建德市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现状

1.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情况

建德市属于浙江省杭州地区的一个县级市,它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主要由市级和街道、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组成的。一,市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有市农技推广中心、市畜牧兽医局、市农机服务总站、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等单位,共有5个机构,拥有人数85人,包括了首席农技推广专家12人,农技指导员73名。二,街道、乡镇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主要是各个街道、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共有16个机构,拥有人数98人。

1.2农业技术推广工作所取得的成绩

多年来,全市广大农业科技人员在建德市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在抓农业科研创新、农业科技培训、农业咨询服务、农业新技术的推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建德成为了全国的重点产茶市、全国重点大棚草莓基地、全国重点出口创汇莲子基地、以及全国最大的西红花生产基地,并成为了浙江省重要的柑桔和禽蛋生产基地之一。目前已建成畜禽、柑桔、茶叶、草莓、笋竹等六大优势产业和莲子、瓜菜、西红花、花卉苗木、蚕桑等五大特色产业。

1.2.1农业技术推广专家开辟农业新天地。张友炯,农技推广中心茶叶站站长,茶叶产业协秘书长,建德市先进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在张友炯的推动下,《有机茶生产技术示范推广》、《建德茶叶亿元工程配套技术体系研究与推广》、《“千岛银针”茶产业化配套技术推广》、《白茶标准化技术示范与推广》等一系列农业丰收项目先后得到了完成,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市草莓首席专家童英富从事草莓专业研究30多年,先后参加和主持了国家及省部级重大项目20多项,大大地推动了建德市农业优势产业的发展和当地农民收入的增加,不仅共累计新增经济效益20多亿元,而且还获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生态效益。他参与制定了首个草莓地方标准和《建德市水果产业十五、十一五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了水果产业的提升项目,很好地解决了制约生产精品果的关键问题,还积极推动建德成为了全国最大的优质大果型草莓品种红颊草莓种苗基地。在建德,像张友、童英富这样的农技推广专家还有很多,例如毛竹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夏根清、草霉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孔樟良、市中药材首席农技推广专家崔东柱等等,他们都为农业技术的推广作出的卓越的贡献。

1.2.2农产品品牌推广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建德市农产品在杭州市及浙江省都有较高的知名度,有多个农产品获得了杭州市和浙江省著名商标或名牌产品称号,产品销往全国各个地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其中蔡小珍牌雪菜、里叶牌白莲、露箭牌茶叶、秋梅牌农产品等为杭州市著名商标,新安江牌草莓、怡可牌有机菜、里叶牌白莲、秋梅牌倒笃菜等农产品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礼和源牌茶叶获国家原产地保护产品称号。“怡可牌”有机茶等名牌产品还远销日本、美国、法国、意大利、越南、马来西亚、等亚洲、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2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想法和建议

建德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对促进本市农业经济、乃至全市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通过调研发现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还不是很完善,在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推广人员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要加快本市现代农业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强和完善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为此,结合本次调研所了解的全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一些基本情况,提出了几点想法和建议。

2.1合理设置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加强机构间的紧密合作。要本着产品特征相近、交通便利、有利于开展工作的原则,在农业发展较发达和集中的地域,比如在杨村桥草莓基地、里叶白莲基地、三都蜜橘基地等增加农业技术推广站,不仅便于建立良好的试验发展基地,有利于新技术、新产品的迅速推广及应用,而且还便于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健全和管理,有利于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在当地的有效实施。

2.2健全全市各街道和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稳定和保障农业科技推广队伍。建德市街道和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是直接为全市农民提供科研成果或实用技术服务的组织,是发展当地农业经济的重要机构。长期以来,我市街道和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在推广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和新品种、搞好农田水利建设、防治动植物病虫害、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现阶段要对我市各街道和乡镇事业综合服务中心出现的队伍不稳、保障不足等问题应尽快解决。

2.3要在全市大力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提高农业科技推广效率和服务质量。科技特派员制度是加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的一种创新方式。全市各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要全面加强对科技特派员的管理和扶持工作,并尽力为科技特派员的工作和生活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以便他们更好地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从而使农业科技成果得到迅速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邵洁,陈锦其,马伟冬,等.基层责任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0(2):427-430.

[2]鞠乐,彭波.关于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现状及对策[J].当代生态农业,2009(1):199-200.

技术研发报告篇6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原名航天医学工程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心)在1996年就开始集中管理GF报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工作模式,即由一名业务副主任(副所长)主管GF报告工作,科技处训练科为业务主管部门,设立一名业务参谋分管GF报告工作。在科技信息研究室设立GF报告管理小组,承担GF报告的业务管理工作,负责GF报告的形式审查工作以及收集、整理、上报、管理与交流使用等工作。2012年制定《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建立“GF报告联络员”制度,由各单位指定一名领导负责本单位GF报告工作,确定一名联络员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日常管理工作,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落实,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等工作,并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形式审查。

1.1GF报告的提交范围中心完成国防科技项目(包括试验技术项目、军口863项目及其他国防科研项目)、教育培训和管理决策项目时必须撰写GF报告,并提倡和鼓励完成工程型号任务和其他基础研究项目时撰写GF报告。学科内容涉及航天员选拔与训练、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航天服、航天食品、训练模拟器、飞船工程设计的医学工效学要求与评价、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等航天医学研究、航天工程研制与试验的各个方面。

1.2GF报告的工作流程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每年年初,各单位拟制“GF报告编写计划”,由训练科汇总,并编制下发“XX年度中心GF报告编写计划”,明确报告题目、编写人、完成时间节点等。科研人员按照《中国国防科技报告编写规则》,利用“国防报告管理系统”,撰写合格的GF报告后,呈交至相关业务总师或学科专家审查其技术内容,再交至GF报告管理小组进行形式审查(必要时修改后进行形式二审)。年底,管理小组对年度内GF报告进行汇总、整理,并在审定表上加盖中心公章,上报总装GF报告管理办公室,同时另存一份纸版报告以提供交流利用。

1.3GF报告管理现状GF报告的日常管理及利用等工作,按照《中心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规定》,并参照《中心技术文件管理规定》,严格做到闭环控制、准确及时。经统计,1997-2013年,由GF报告管理小组管理的GF报告约1000份,远不及每年近5000份的技术文件产生量。GF报告的交流使用量也不多,只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时,才有个别科研人员检索、查阅相关报告,年均检索量甚至不足20册/人次。GF报告数量少、内容、格式要求严格、管理系统软件与水印系统冲突等原因,导致GF报告的撰写、提交、征集、交流使用等得不到充分保证。

2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收集和服务体系不够健全GF报告是科研人员为了描述国防科研、设计、工程、试验和鉴定等活动的过程、进展和结果,按照规定的标准格式编写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具有一定密级的特种文献,详实记载了国防项目研究工作的全过程,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GF管理的目的是积累、传播和交流,使科研工作者能够依据科技报告中的描述重复实验过程或了解科研结果。虽然军队院所开展GF报告工作已10余年,但进展并不是很理想,存在报告收集不全、管理体系不完备、交流使用不便等问题。

2.2未完全纳入科研管理程序GF报告的征集应贯穿于科研项目的整个过程,包括科研合同、科研项目执行、项目管理等各环节、全过程,但并未认真执行。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没有形成通力合作、共同努力的局面,使GF报告不能完全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不能完全纳入科研工作管理程序中。

2.3交流与利用不够充分GF报告的交流和使用在《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中都有规定,但是目前只是体现在项目结题、实验室评估、课题查新、职称评定等方面。GF报告内容程度高、总量不多、技术质量难以保证,使其不能得到充分交流与利用。

2.4培训与奖惩机制不够健全由于军队院所科研任务重、工作量饱和、时间节点紧、保密形势严峻等特点,科研人员的时间、精力往往不能保证GF报告的撰写质量,甚至不能按时间节点提交报告。另外,科研人员不能熟练使用GF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系统与水印系统或其他保密系统等,加之培训工作力度不够、奖惩机制不够到位,大大影响了科研人员对GF报告的撰写效率、提交质量和工作积极性。

3国防科学技术报告管理体系构建的措施与建议

针对军队GF报告工作中的问题,我们借鉴先进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提出如下建议与改进措施。

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构建GF报告管理体系为了保证GF报告工作顺利开展,应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分级分层构建GF报告收藏和服务的管理体系[5-6]。

3.1.1构建系统级(或全军)层面的科研院所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系统级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对军队院所的GF报告工作进行指导。其主要职责是制定军队院所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相关方针、政策、法规,负责军队院所产生的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组织、指导、督促、检查和验收各院所的GF报告工作,使之正常开展。

3.1.2构建军队院所层面的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负责各军队院所GF报告的收集、加工、保存和管理。凡承担国防科研任务的单位,由一名业务副院(所)长担任该单位GF报告管理负责人,科技处(或类似的科技管理职能处室)负责GF报告业务主管工作,指定一名参谋任联络员(一般为负责科研项目管理的业务参谋),并在科技信息管理部门成立GF报告管理小组,负责各院所GF报告的日常工作,承担GF报告的业务指导和归口管理工作。制定、贯彻、落实本院所的GF报告工作规章制度和计划,负责GF报告的征集、审查、上报、业务建设、管理与交流利用,负责GF报告的规章制度落实、业务培训、协调沟通,负责GF报告工作总结、表彰和经验推广等工作。

3.1.3构建各军队院所下属各处、室级GF报告收集和服务管理体系各军队院所下属处、室指定专人负责GF报告工作,对本处、室产生的GF报告进行收集、初审,并及时提交至本院所的GF报告管理部门,确保本单位产生的GF报告在单位内部得到充分利用。负责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的规章制度,拟制本单位GF报告年度编写计划,并监督计划落实,负责组织本单位GF报告的撰写、审查、上报,负责本单位GF报告的初步技术审查、形式审查等。

3.2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健全GF报告管理制度

3.2.1纳入科研管理程序,建立长效工作机制建立GF报告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将GF报告工作纳入科研管理程序。这是贯彻、落实GF报告工作制度的关键,是解决报告撰写、提交长效机制问题的迫切需要[7]。在项目立项、下达、实施、验收、鉴定和报奖等主要环节,明确撰写和提交GF报告的职责要求,确保按时、保质、保量完成报告;在项目立项、下达和开题阶段,在立项申请报告、开题报告和任务书中明确撰写提交报告的数量和时限;在项目验收、鉴定、报奖阶段,将撰写和提交GF报告作为一个必要条件,实行一票否决制度。科研项目管理部门、科研项目承担者以及科技信息管理部门之间要通力合作,将GF报告工作纳入本单位的科研能力建设中,作为关系本单位长远发展的一件大事。

3.2.2加强制度建设,使GF报告工作有章可循军队院所应建立《军队院所国防科技报告管理办法》等相关制度和标准规范,为GF报告管理奠定制度基础;梳理本单位制订和颁布的科研管理方面的文件,采取修订或专门发文的形式,将GF报告工作纳入其中,确保国防科技建设与管理的每一个领域和环节都有开展GF报告工作的依据和要求;提升GF报告工作与科研管理工作的融合度和收集的完整性,强化知识产权和保密管理、完善共享机制建设,推进科技报告的充分共享和交流使用。

3.3建立信息资源平台,加强GF报告的交流共享

3.3.1分级管理,严防失泄密,进行交流利用GF报告的内容不仅涉及到国防科学技术秘密,还涉及到国家、国防建设的安全利益及专有技术或敏感技术。因此,对于GF报告一定要在坚持保密守则的前提下,按照“集中检索、分布获取、分级保障、设限受控”的原则进行交流和使用[8]。可定期出版公开、内部密级的GF报告,鼓励国防武器装备研制、承制单位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要求管理部门使用相应密级的GF报告等。

3.3.2建立统一的信息资源平台,促进开放共享在统一制定相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构建GF报告信息资源平台,建立集成融合和无缝链接的信息资源系统。在降低撰写和形式审查的难度和提升工作效率的同时,对GF报告进行信息审核和针对性开发,合理确定科技报告的共享范围和保密级别。向军队院所科研管理部门、科研人员等分级开放国防科研信息和科学数据,并由此建立军队院所自主创新知识库,依托互联(局域)网络形成分级、分层的GF报告全文信息检索系统,促进GF报告的开放与共享[9]。

3.4健全培训和奖惩机制,提升GF报告数量与质量

3.4.1加强培训,提高GF报告和数量的质量加强对科研人员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能熟练使用管理系统撰写和提交报告。重视报告的技术质量和形式质量,不断完善由科研人员、主管领导、技术专家、GF报告管理人员组成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使之融入本单位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中,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本单位的报告撰写任务。

3.4.2建立有效奖惩机制,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建立奖惩机制是GF报告体系建设良性发展的重要措施,对提高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提高报告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制订有效的政策措施,公平合理地将国防科技报告纳入本单位的技术职称和职务考核、晋升的指标体系,有效提高科研人员撰写提交报告的积极性。开展评优奖先活动,营造良好的竞争氛围,将报告撰写上交情况与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利益相挂钩,逐渐形成写好多交报告的良好氛围。对未按要求提交报告的项目予以必要惩戒,如削减经费、取消承担延续项目的资格等,以引起项目组和科研人员的重视和警醒,促进报告撰写和上交。

4结语

技术研发报告篇7

目前,地平线研究报告包括高等教育版本、地区教育版本、K12基础教育版本、博物馆版本,呈现出系列化、定期化、专题化的趋势。K12版本的地平线研究报告2009年开始,今年是第4份年度报告。与主报告和其他专题报告类似,基础教育版本地平线报告采用相近的体例结构和内容模块,提出本年度项目专家组对新兴技术、关键趋势和重要挑战的研究结论。

4个年度的基础教育版地平线研究报告内容十分丰富,具有宽广的国际视野,体现了全世界范围相关领域专家的集体智慧。尽管报告并不针对特定的新技术,也不对新技术及其应用提出预测,但是报告中关于新兴技术、新型实践的主题分布和调整情况,在一定意义和程度上反映了国外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现状和趋势,对于推动新兴信息技术在我国基础教育信息化中的研究和应用具有积极意义。美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伊利博士对计算机技术的教育应用进行了深刻反思,提出“如果技术是答案,那么问题是什么”这一深刻的问题(Donaldely,1995)。时隔多年,面对日新月异发展的新兴技术,学习者的经验、背景和需求也在不断变化,伊利博士提出的问题仍是我们面对信息化、面对新兴技术和教育实践应用时应该首要考虑的。

启示一:注重技术与需求的紧密结合

随着信息化在工作、学习、生活、沟通、娱乐等社会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发展和深入应用,技术已经深深融入每个人的生活之中。相应的,教育也面临着信息化深度应用的综合挑战,例如,教育资源的形态、教与学的过程和方式、教育服务的内涵和个性化需求、教育认证的多元化、教育的国际化、教育的开放性等。这种深刻变革的背后,主导技术革新的是需求及其变化,需求推动技术发展,需求推动技术革新,需求推动信息化的深入发展。技术的应用需要特定的条件,技术只有和特定的教育需求相结合,才能最大限度发掘技术支持教学的潜能,才能准确评估其价值。从一定程度上说,技术与教育需求紧密结合的程度决定了技术应用的成败,也影响教育信息化的深度和效度。在技术革新的链条上,需求及其变化永远是第一位的,是具有最终话语权的。基础教育领域因其学生主体特殊、所处的认知发展阶段特殊、应用环境和条件特殊,对技术发展、技术应用实践的需求不同于其他阶段或对象,因而也是基础教育领域新兴信息技术孕育和发展的基本前提。

笔者提出,当前以注重参与、个性化、去权威化为内在特征的web2.0技术,如博客、维客、社会化互联网络等,为学习者提供了便捷的参与交互的技术条件和环境。新技术成功应用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行性转化为教与学的实际应用,为学习者提供受支持的学习体验,提供更多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交互体验机会(王龙,2009)。教育领域的决策者、管理者、研究者、技术人员需要从有效应用和准确应用信息技术的角度,积极关注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实践应用。

启示二:关注技术的融合与教育应用

美国著名教育技术专家海涅克提出,从技术的发展来看,未来的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正在不断融合,相互的界限开始变得模糊,正在改变我们思考、认识、学习、工作与协作的方式(海涅克,2005)。这一观点在地平线系列研究报告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以移动技术为例,最初的教育应用可以获取定制的资源、短消息通讯等,后来发展到成为电子阅读、即时通讯、社交网络、多媒体记录、地理定位、多点触控、执行应用程序等综合性智能终端,这可以看做是技术融合性发展趋势的最佳例证。另外,移动技术、云计算、数字化出版、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教育游戏等新兴技术,也在发展中不断融合。例如,实现移动技术、数字化出版技术、数据分析技术背后都有云计算的支撑,数字化出版日益朝着移动应用方面发展等。

更深一层意义上的融合是推动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这也是技术实现有效教育应用的关键。技术融合于教育,成为我们的学习对象和学习环境,成为学习的手段和工具,并对学习过程提供支持,对开展学习评价提供支持等。例如,在教育资源的组织呈现和获取方面,在师生教与学的互动方面,在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方面,在对学习互动的支持方面,在对学习过程的记录和评价方面等,技术有更广阔的空间。技术在发展中融合,并最终融合于教育应用,这是技术融合的应有之意。

启示三:更加重视和关注技术支持的学习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未来是技术支持和推动下的学习。2010年基础教育版的地平线研究报告及其近两年研究报告提出的关键趋势认为,越来越多的教和学发生在教室之外(李睿,2011)。云计算技术及其应用、协作网络环境、开放教育内容等,使得无所不在的参与和分享成为可能,这也体现了新技术发展背后的核心所在,为大家提供随时随地获取资源、互动交流、参与分享的机会。与此相适应的则是“非正式学习”开始变得无所不在,适应现代社会节奏逐步加快、压力逐步增大的需要,人们希望能够随时随地地工作、学习和沟通,快速及时获取信息,进入能实现最大化价值的社会网络。

值得引起关注的是,教室内的“教与学”和教室外的“教与学”从学习方式、学习过程、学习效果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困扰大家的是,对教室外的学习是否发生了进行分析和评估相对困难,但却变得越来越重要。例如,在高等教育领域和基础教育领域,有越来越多的机构制作和共享了优质的开放教育资源,允许使用者基于非商业用途的再利用。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相应的数量不菲的精品课程、精品视频公开课程的建设和共享。在这种方式下,学习者获取资源的行为,如页面平均停留时间、参与讨论等方面,均表现出不同于校园内学习的特点。笔者注意到,2011年地平线报告把学习分析列为远期阶段(未来三到五年内)将在教育领域获得重要发展的关键技术,2012年的报告更将其提前至中期阶段(未来两到三年内)的关键技术。学习分析可以通过对学习行为数据进行分析,获取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风格等方面的信息,可以为优化学习支持服务、为个性化定制方案提供直接支持。

技术研发报告篇8

科研成果报告,就是用来表述最近取得的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一种报告体文书。

科研成果报告一般分为三种类型:自然科学基础理论方面的创造性研究成果报告;应用技术科学方面的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等成果报告;重大科研项目的阶段性成果报告。

科研成果报告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自己承担的科研课题完成情况作出恰当、负责的评价;二是向上级科研主管部门汇报工作,反映最新的研究成果。

为了规范科研成果报告的写作,国家科委制定了《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供科技人员撰写科研成果报告时使用,报告作者只需按照该表逐项填写就可以写出规范的成果报告。

与科研成果报告近似的文体还有“科研项目结项报告”、“科研项目结题报告”、“科研项目终结报告”等,有的也有印制好的规范样式。本书仅以科研成果报告为范例,其余可参照撰写。

(二)科研成果报告的特点

1.以实质性成果为报告对象

科研工作是重成果、重实效的一项高效益劳动,只有取得了成果,科研工作才算有了实质性的意义。所以,科研成果报告的前提就是获得了实质性的成果。科研成果报告的中心是成果的原理、技术关键、技术指标、经济效益,而不注重对研究过程和研究手段的反映。

2.报告内容具有描述科技动态的新闻性

对于科学研究来说,每一项成果的诞生都是一个新闻事件,用来描述这些事件的文稿叫做科技动态。成果报告虽然不是科技动态,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科技动态的新闻性特征,可以在最早的时间向人们报告新发生的科技事件。

3.格式的规范性

国家科委为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制定了表格,并对表格的填写作了十条说明,可以说科研成果报告是一种高度格式化的文体。

(三)科研成果报告的写作

1.封面

科研成果报告的封面上有若干项目需要填写。

首先是封面上部的两行表格里,需要填写基层编号、部门或地方编号、登记号、建议密级、核定密级、分类号等六项内容。

其次是项目基本情况,位于封面上“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这一标题之下。依次填写的内容有:成果名称、任务来源、完成单位、主要研究人员、主要协作单位、工作起止时间、填报单位负责人、填报单位等。

再次是填报日期。

2.内文

(1)内容摘要

包括成果的主要用途、基本原理、技术关键、预定和达到的技术指标、经济价值、国内外水平比较等。

内容摘要之后要签署负责人姓名和日期。

(2)鉴定或评审意见

这部分由鉴定或评审单位填写,是经严格鉴定之后得出的结论性意见和建议,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该成果的先进性和创造性;二是该成果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三是对该成果的等级认定。

鉴定或评审意见之后,也要由组织鉴定的单位签名盖章并署明日期。

(3)应用、推广或处理建议

针对该成果的具体情况,或提出进行实验的建议,或提出使用推广的意见,有时也可以提出改进意见或处理意见。

(4)资料目录

报告所附送的相关资料,要一一列出标题,并将这些资料附带上报。

(5)审查意见

这里由申报单位主管部门填写审查意见并签名盖章。

【例文】

科学技术研究成果报告表

成果名称100asa高温快速彩底片

(5212型彩底片)

任务来源国家科委“六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完成单位化工部第一胶片厂

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

主要研究人员邹竞王崇德范礼伯吴桂兰周本茂

主要协作单位中国科学院感光化学所

工作起止时间19××年×月×日至19××年×月×日

填报单位负责人朱壁英(盖章)

填报单位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盖章)

填报日期19××年×月×日

登记日期19××年×月×日

一、内容摘要

1.主要用途及特征

5212型彩底片系专业电影摄影用灯光型彩色底片,在色温3200k的灯光下保持彩色平衡,胶片结构共有十二层组成,感光度为100asa,能适应c-41高温快速加工工艺。

2.主要原理及技术关键

本成果是由感蓝、感绿、感红三个感光层组成。每个感光层采用双乳剂层结构。为改善彩色还原与颗粒性,采用了色罩技术,在感光层之间涂有银质黄滤色层、明胶隔层,感光层上涂有护膜层。解决的技术关键:⑴双注法高感负性乳剂的制备技术;⑵低胶银高含银量制备技术;⑶显影抑制技术并结合色罩技术;⑷双乳剂层结构技术;⑸油溶成色剂分散技术及分散配方;⑹新型坚膜剂及高巨物的应用技术;⑺多层、薄层挤压涂布技术。上述一系列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成功在国内具有首创意义。

3.预定达到的技术指标

感光度:iso100

平衡感光:≤1.85

反差系数:(略)

最低密度:(略)

平衡反差:(略)

宽容度:(略)

解像力:(略)

4.技术经济效益

5212型彩底片的研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标志着我国新的一代彩色底片的诞生,填补了国内空白,对推动我国彩色感光材料工业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片的技术已与民主德国的沃尔芬公司进行技术贸易。

该片的研制成功有助于国内各电影制片厂尽快摆脱彩底片全部依赖进口的局面,并为国家节约外汇。但由于各电影制片厂可大量进口,使国产彩底的推广应用受到进口彩底的冲击而受阻,因此本产品仅少量使用,经济效益不明显。

5.国内外先进水平比较

5212型彩底片在感光度、色彩再现性能和显影加工性能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但在颗粒度照相宽容度方面与美国柯达5247-ⅱ型片相比尚有差距。与国内1212型彩底片(化工部第一胶片厂生产)相比,各项性能均有突破性进展。其对比数据如下:

(略)

项目负责人(签字)邹竞19××年×月×日

二、鉴定或评审意见

1.5212型彩底片经过7年来的系统研究,感光度已达到iso100(比i型彩底片提高了一倍),适应高温快速加工,已达到原定设计目标,它的研制成功,标志者我国新一代彩色底片的诞生,填补了国内这方面的空白。

2.5212型彩底片的色彩鲜明度、饱和度、颗粒度、清晰度、宽容度、彩色平衡等都较1212型彩底有明显改进,在感光度、色彩再现性能和显影加工性能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3.研制了新技术、新工艺。采用了新装备,突破了乳剂制备和胶片生产的关键技术,如首次在国内研制成功了双注法制备均质高感负性乳剂

并推上工业化生产;采用了显影抑制技术和油乳分散新工艺,降低了影像颗粒度;采用了静态混合器和新型高巨物、坚膜剂,提高了药膜熔点,降低了吸水胀量,适应高温快速加工工艺;采用了沉降法工艺和多层薄层挤压涂布新技术,减薄了胶片的厚度,加大了宽容度。以上成果为国内首创,推动了我国胶片工业新工艺技术的发展。4.该片乳剂配方复演性好,技术路线合理,工艺可行,可投入批量生产。

希今后继续降低颗粒度,提高清晰度,增加宽容度,解决涂布质量。

组织鉴定单位:化工部中国科学院

19××年×月×日

三、推广或处理建议

5212型彩底片自19××年投入试生产以来,已生产近13万米,并分别送“上影”、“北影”、“浙影”、北京“科影”、北京电影学院、国家体委科研所等单位试用。19××年“浙影”用该片拍摄了“翠竹妙用”,曾获该厂优秀摄影奖,已由委托单位发行;北京“科影”用该片拍摄科教片“燕子石雕”已在全国发行。

该片需进一步降低颗粒度、提高清晰度、改进涂布质量,同时建议在政策上对扶植国产片的推广应用采取有力措施。

四、资料目录

1.专题研究报告;2.研制情况报告;3.试生产报告;4.技术条件;5.高感乳剂层研究报告;6.技术鉴定证书;7.用户使用意见。

技术研发报告篇9

本文是作者参照有关规程规范,在实际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和归纳出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的若干原则和要点,希望在水利信息化项目可研报告编制规范出台以前供报告编制单位参考,为水利信息化建设标准化工作尽绵薄之力。

1.水利信息化项目的主要特点和涵盖范围

1.1主要特点

水利信息化工程与传统的有形水利工程不同,它至少具备四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复合,项目建设是水利专业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复合;二是集成,是各种高新技术包括远程自动化监控技术、通讯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3S(GiS、GpS、RS)技术、数学模型技术、系统集成技术等的相互融合集成;三是共享,项目建设必须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的最大程度共享;四是创新,主要是指水利信息化的建设模式尚在探讨阶段,需要建设者在实践中进行技术创新。

1.2涵盖范围

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水利信息化项目的涵盖范围,虽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定义,但按技术特性归类,应包括一系列与水利政务、业务管理及工程设计、建设和管理等方面有关信息的采集、信息网络系统建设以及业务应用系统软件的开发集成。

2.可研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规程规范

2.1原则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贯彻执行我国信息化建设的“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连互通、资源共享”的指导原则,在对工程项目的建设条件和需求进行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的规模、结构和功能、设备主要技术指标以及配套工程等进行方案比较,提出初选意见和可行性评价。

2.2规程规范

可研报告的编制应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广东省水利信息系统工程建设设计指导书(试行)》(以下简称《指导书》)及相关的技术规程规范进行。

2.3重点环节

计算机网络ip地址是计算机的重要标志,是网络能否互联、信息资源能否共享的首要问题。由于国家和水利行业的信息化标准体系目前尚未正式刊布,现行的计算机网络ip地址分配通常都是由地区或行业根据实际需要临时作出的,技术标准的级别较低,执行起来有一定困难。

《指导书》中的ip地址分配及其域名设计、是依据水利部下发的原则性设计指导书,在已完成的《广东省三防指挥系统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基础上统一设计的,既考虑了目前广东省水利信息网的连网需要,也为下一步全省信息化标准体系正式刊布后的修改或转换留下余地。因此,严格按照《指导书》的规定做好自己区域或部门的计算机ip地址和域名分配的规划管理和分配,是执行有关技术规范规程的重点环节之一。

政府系统专网平台建设走在前面的个别地区,可按当地政府统一分配的ip地址方案设计,将设计方案报省水利厅备案,便于做好相互之间的转换处理安排。

3、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要求

根据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的特点,可研报告的主要内容及深度除了参照《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以下简称《水电工程可研报告编制规程》)所规定的,包括最基本的综合说明、工程背景、建设内容和规模、建设方案、建设管理、经济评价等主要内容外,还应针对信息系统工程的特点,补充对工程的可扩充性、共享性、安全性和前瞻性等方面的论证内容,具体可大致按以下九个部分组成来展开编写:

(1)综合说明。包含工程背景、工程建设的必要性,工程建设任务和实现目标等方面的论述;把握论证理由充分、实现目标明确的原则。

(2)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包括系统的组成与功能、系统内部界面划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层次结构等,并绘出系统的拓扑图或物理结构模型图(见附图参考式样)。

(3)设备主要技术指标、数量以及配套工程量。包括各分支子系统或模块的面向任务、结构、功能、设备类别、数量和技术指标,以及相应的附属设施和配套工程种类分项(形式、工程量等)汇总表。

(4)系统的可靠性、实用性和安全性。主要是对系统的总体方案、设备选型和技术性能指标能否符合有关规范规程及工程的实际需要进行论述,重点是系统的安全性。

(5)工程实施计划。列出工程建设计划时间,各分支系统或部分的进度及相应的资金安排计划。此外,还应根据广东省发展计划委员会和经济贸易委员会《关于核准固定投资项目招标投标方式和范围有关事项的通知》(粤计资[20xx]652号)的要求,提出项目的发包初步方案。

(6)工程管理设计。主要拟定项目建设和运行的管理机构,并根据(参照)有关标准作出运行费用估算及资金来源说明等。

(7)论证工程建设对环境影响的评价。仅在工程包含大功率的电磁波辐射,或配套工程涉及对周边环境、景观有可能产生破坏或者影响的开挖和建筑项目的前提下才需要进行论证。

(8)工程建设投资估(概)算。由于现有的设计定额很少包括信息系统工程的设备和软件费的标准,应由相应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市场调查、将设备和软件的购臵价提交概预算编制人员,按规定的估(概)算编制规程作出工程建设投资估(概)算。

(9)经济评价。包括工程效益、工程经济合理性和财务可行性分析。应依据《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国家计委和建设部1993年颁发)以及《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4、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总院1994年颁发)进行编制。

4、其它

4.1与外部系统的衔接安排及之间的边界划分

由于水利信息系统与外部系统的关联密切、共享要求高的特点,任何一个信息系统工程,只要不是在孤立的环境条件下建设的,都应该在可研报告中对新与旧(若有的话)、点与面以及内与外三者之间的衔接及边界作出合理的安排和划分。否则,就没有回答工程是否存在重复建设以及能否最大程度地实现网络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的问题。

4.2多媒体演示汇报稿制作

完成可研报告的编写后,便进入专家评审和计划部门审批程序。可研报告编制单位不可避免地要在评审会上,以计算机多媒体演示的形式,向与会专家以及来自上级主管部门和计划部门等单位的领导作汇报。通过高水平制作的多媒体演示汇报,能够使与会的专家、领导和代表对整个工程项目的架构和要点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他们对可研报告作出全面、客观的评价。因此,如何将大篇幅的可研报告浓缩为提纲式的讲稿,充分利用计算机powerpoint的功能,制作出简明、清晰、图文和音像并茂的多媒体演示汇报稿,也是可研报告编制单位的重要任务之一。

5、结语

水利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涉及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建设项目可研报告应由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相关技术人员编制。在编制单位不具备或不完全具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条件下,为保证可研报告的质量,应委托具备条件的单位负责或通过与其它单位合作的形式进行。

主要参考资料:

1、水利水电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规程

技术研发报告篇10

项目前期准备,对于国内项目而言,即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的编制、批复,对于亚行项目而言,不仅需要完成国内程序前期准备,同时还要完成亚行项目前期准备,亚行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包括概念书及ppta准备阶段、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分别对应国内项目建议书阶段和可行性研究报告阶段。项目前期正式启动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根据规划编制新项目建议书,同时,亚行项目经理收集项目有关资料,准备项目概念书初稿;项目建议书初稿编制完成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与亚行沟通,提供有关资料,确定项目目标、主要建设内容、初步投资估算;亚行项目经理就项目技术援助(ppta)第一次实地考察,准备ppta大纲,完善项目概念书等,就项目建设框架形成一致;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将编制好的项目建议书报发改委批准;召开项目概念书评审会并确定项目风险类别,由副行长批准项目概念书和相关的技术援助,亚行将批准情况通知财政部等国内有关部门;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依据批准的项目建议书,出具对项目技术援助的不反对意见(通常默认);按计划开展下一步工作。对比亚行和国内项目管理,亚行多了一个项目经理实地考察环节。

二、ppta实施及贷款评估阶段

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亚行同步实施技术援助,亚行聘请项目技术援助(ppta)咨询专家团队,帮助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完成贷款评估。ppta分为启动、中期、终期三个阶段,技术援助公司每个阶段提交一份报告报亚行、自治区项目、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审定后,亚行进行技术援助启动、中期、终期检查,并签署备忘录。技术援助公司按照备忘录要求开展技术援助工作,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在技术援助期间完成亚行三大保障性报告(环境影响评价、少数民族保障计划、移民安置计划)编制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工作,并在终期报告初稿完成后同步完成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土地使用/征用计划、水土保持计划、节能评估报告、配套资金贷款承诺等国内可研批复附件的准备工作。技术援助终期初稿完成后,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亚行联合召开三方会谈,审议项目技援最终报告初稿以及项目贷款考察报告,亚行准备行长建议报告和相关文件,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着手初步设计和编制招标文件,提交亚行要求的保障报告并按亚行要求公开保障文件报告,亚行批准保障文件报告并对外公示,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公布提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修改意见,亚行根据项目风险划分等级,由行长或局长召开审查会议。最终报告终稿提交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获得国内环评、土地等前置审批文件,上报可行性研究报告,聘请招标公司、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外资利用方案),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编制项目土建设备招标采购文件等;国家或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地方财政厅准备项目还款能力评估报告并报财政部批准,财政部审查同意地方财厅提交的还款能力评估报告;亚行审查项目招标文件等;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后,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编制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报省发展改革委初审后,报国家发改委审批,国家发改委批复后,启动贷款谈判。

三、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

亚行申请贷款谈判授权,同时财政部起草、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会签报国务院的贷款谈判请示,财政部接国务院批准贷款谈判请示通知,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地方政府、亚行四方确定具体谈判安排,由国家财政部组团进行贷款协定谈判,完成谈判后,亚行董事会审批,通知中国政府贷款批准,国家财政部、地方政府(项目执行单位)准备贷款签署文件,由国家财政部与亚行签署贷款协议。文件签署后90天贷款自动生效,项目即进入实施阶段。在贷款谈判及批准阶段,亚行贷款协议和项目协议相关联,并对项目中尽职尽责部分设立启动条款,即达到条件,协议才启动,和国内项目管理,国内项目管理中一般不设立条件条款,从项目管理角度而言,条件条款的设立,对督促项目单位按照项目履行职责,发挥项目效益是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