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制度原则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4:59

财务制度原则篇1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应用

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是指在多种处理方法中选择对企业经济活动净收益和企业资产财务状况影响最小的一个方案,换句话将就是要求企业财务人员在进行业务处理工作中要保持谨慎的态度,充分对风险和损失作出估计,尽可能将风险和损失降低到低。另外,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它可以让企业的规章制度避开企业经营的风险,提高企业会计核算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满足企业内部经营决策的需要,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1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及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一个企业的发展根本,企业的财务管理一定要掌握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同时,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由于比较灵活,所以其在经验方面还不是很成熟。因此,在企业财务管理中一定要实现对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掌握及有效运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能够在企业财务管理工作中帮助企业有效避免经济危机。新会计谨慎性原则又称为稳健原则,是指企业不受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对企业的各项交易应保持必要的谨慎性,对企业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再次确认、计量及报告,不应高估资产或者低估负债。谨慎性原则的本质是资本保值,其经济意义是指资本只有得到维护后,才能确认其净收益。可以说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可以充分地估计出企业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和损失,尽量将风险和损失降到最低。而企业经济活动中又存在大量的不确定因素,这些问题的不确定因素同时又决定着企业健康的发展离不开财务管理工作的把控。所以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已经成为企业发展和提高效益的一个重要途径。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科学与合理地应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帮助企业规避一些经营风险,因此,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2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运用

2.1企业资产减值准备的计量

企业资产减值准备制度的实施,其实质是用价值计量代替成本计量,并将企业财务账面上的金额超过价值部分确认为资产减值损失,保证资产的真实性,符合谨慎性原则。

2.2对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量

有个别上市公司在企业业绩不佳的情况下,任意调整企业固定资产的类别,将在用的固定资产列为闲置资产,降低因计量折旧而增加的费用金额来调整企业财务利润,导致企业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经营的真实情况。而对固定资产计量折旧,可以保证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成本费用的连续性和真实性。

2.3企业财务收入的确认

企业财务收入具有以下特征:第一,收入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而不是从企业偶发交易或者事项中产生的;第二,收入的取得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或者负债的减少,或者资产增减和负债减少两者同时兼得,最终将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第三,因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产生的经济利益流入不属于收入。

2.4或有事项的确认

新会计制度规定,企业不应当确认或有负债和或有资产,并同时对或有事项确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如果与或有事项相关的义务同时符合以下条件,企业应将其作为负债: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该义务的履行可能会导致企业的经济利益流出;该义务的仅能可靠计量。

2.5披露关联方的交易

《企业会计准则第36号——关联方披露》第二条已经明确规定:企业财务报表中应当披露所有关联方关系以及其交易的相关信息。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对于已经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但应当披露与合并范围外各关联方的关系及其交易。

3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的应用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3.1解决了企业财务管理的政策问题

为了保证企业财务工作的顺利进行,以及让财务人员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企业应进一步完善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同时应该加大企业财务人员违反法律法规的处罚赔偿及贯彻执行力度。加快企业财务监督机制,明确企业财税审计部门的职责,要求企业各部门要配合财税审计部门的工作,尤其是企业财务部门,使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总之,企业的财务管理如果采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财务管理资产进行计价,在一定程度上有效防止了企业的收入超分配。

3.2完善了企业财务管理体系

为了给企业财税审计部门强有力的保障,企业要明确对企业资产定期进行审计的程序,从而加强企业财务法律的可操作性。另外,企业也应该对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依照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办事,以降低人为因素对企业财务管理造成的影响,以更好地提高企业财务人员的工作效率。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不应该只在表面上,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中,例如:对企业财务人员所处理的发票、账目等工作进行不定期抽查,以确保财务人员是严格按照职业要求以及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对业务进行处理,杜绝不规范的现象出现。另外,企业还要对账目进行核实,并在年终进行一次彻底的盘点清查,当调整保管员时,要全面清查其所保管企业的一切材料,在必要时,还可以将企业资产的保管人员组成资产盘点小组,从而保证企业资产盘点结果的准确性。

3.3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完整性

长期以来,国有资产遭受的侵蚀十分严重,主要表现在固定资产折旧率低、资产补偿不足、资产价值从分配渠道中流失等;企业与外部债权债务关系日益复杂,呆账坏账损失随之增大,企业很多债权难以实现,虽已挂账,却造成事实上的损失等。企业财务管理若按照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加以处理,不仅可以使资产价值得到足额补偿,而且企业财务呆账损失也可以得到弥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完整。3.4解决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问题运用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对可能发生的坏账等潜在损失予以合理确认和反映,从而使会计报表等信息资料真实地反映企业财务状况,有效提高了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将企业可能发生的坏账损失通过计提坏账准备金,以坏账准备的形式作为应收账款的抵减科目在资产负债表上列示,可以提醒报表使用者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应收账款,或者说,该资产的实际价值有可能低于报表数字,由此使资产负债表真实地反映出了企业的债权情况。

3.5提高了财务人员的谨慎性

我国会计监督体系主要是为了提高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落实企业安全实施监督机制。在企业从事财务管理的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较高的职业道德素质,并了解且遵守与职业相关的法律法规,对企业的资产经济进行严格监督。有一部分企业财务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变得越来越低,有的企业为了牟取私利,会聘用一些没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人员来做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还有一些会计人员在企业潜移默化的影响下,道德思想观念差,自控管理能力不足,丧失了会计人员应有的监督行为。面对这种现象,企业应定期对企业财务人员进行专业考核以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以提高财务人员的谨慎性及工作质量。

4结语

企业可以依据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来制定适合企业财务管理的具体措施,从而更好地对企业财务进行管理,有效地提高企业的资产和经济活动的净利润。总之,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企业竞争力,而且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着推动的作用。对于从事财会工作的人员而言,在日常的财务工作中要运用好新会计谨慎性原则,才能有助于企业领导的决策。财会人员不仅要掌握最基本的财会知识和法律法规,更要懂得适度运用谨慎性原则,从而更好地为企业、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主要参考文献

[1]王晓棠.谨慎性原则在我国会计制度中的应用[J].中外企业家,2015(2).

[2]陈腾龙.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财经界:学术版,2014(1).

[3]张荷芳.新会计制度谨慎性原则在财务管理中的应用[J].行政事业资产财务,2013(14).

财务制度原则篇2

2006年12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颁发了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并于2007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这是财政部执行国务院授权,对我国企业财务制度建设所作的1项重要调整。这对于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协调企业内外的各项利益关系,保障财务资源的安全性,协调并提高企业综合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企业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1定的现实意义。 

新的《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新《通则》),是企业财务管理制度建设中的基础工程建设,我们可以将新《通则》理解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 

(1)新《通则》的适用性 

新《通则》的第1章第2条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具备法人资格的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适用本通则。金融企业除外。”同时,该条款又规定:“其他企业参照执行。” 

由此可见,新《通则》的适用范围包括两层含义:(1)本通则的条款适用于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2)非国有控股企业或者其他性质的企业,也应当参照本通则的适用部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规范。 

在实际运行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内部财务制度及其执行,需要保持与新《通则》的1致和协调;非国有控股企业和其他性质的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及其执行,需要在不涉及国有资产决策权等方面,保持与新《通则》的1致和协调。因此,新《通则》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对各类企业都具有相当广泛的适用性。 

(2)新《通则》的原则性 

新《通则》对企业财务管理具有严格的原则界定,其中,第1章第3条规定: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以下简称企业)应当确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控制财务风险。”同时,该条款又规定:“企业财务管理应当按照制定的财务战略,合理筹集资金,有效营运资产,控制成本费用,规范收益分配及重组清算财务行为,加强财务监督和财务信息管理。” 

以上条款的原则性体现在: 

1.制度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是建立在完善的内部财务管理体制和制度基础之上的,离开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内部制度建设,就丧失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制度原则。 

2.稳健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坚持稳健的原则,以规避和控制财务风险对企业的不利影响。 

3.战略指导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需要具有长远和统筹的战略观念,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战略目标与当前财务工作内容紧密联系在1起。 

4.效率原则。 

企业的各项财务资源都需要合理筹措,优化配置,高效低耗地运营,以实现企业各项财务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 

5.合法公平原则。 

涉及企业内外利益关系的处理需要贯彻合法公平原则,财务监督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证合法公平原则和效率原则的贯彻。 

(3)新《通则》所界定的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各方职责 

1.财政部的职责: 

根据国务院的授权,财政部负责制定企业财务规章制度。 

2.主管财政机关的职责: 

各级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企业财务的指导、管理、监督。 

3.投资者和经营者的职责: 

依据法律、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管理职责。 

2、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 

根据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谐发展的需要,国家对企业的设立、运营、税收、会计等诸方面都建立了必要的法规、制度。《企业财务通则》作为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准则,也是现代企业法律制度的必要组成部分,这对于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指导企业建立健全有效的内部财务制度,明确企业各方的权责利关系,合理界定政府管理与企业自主管理的界限和责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众所周知,1993年7月1日开始,财政部就颁布了《企业财务通则》(以下简称旧《通则》)。由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制约,围绕旧《通则》的争议也很多,主张“《企业财务通则》无存在必要”的观点比较盛行。将坚持这种观点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以下4条: 

1.财务通则与会计准则存在1定的内容重复,取消财务通则,可以使“两则”变“1则”,从而解决内容重复问题。 

2.财务通则与税法以及公司法也有内容1致之处,财务通则独立存在的意义不大。 

3.根据国际通行的做法,1般只有会计准则没有财务通则。 

4.取消财务通则可以使企业理财自主化,只要企业依法纳税,国家不必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干涉。 

财务制度原则篇3

1.合法性原则,就是指企业必须以国家的法律法规为准绳,在国家的规章制度范围内,制定本企业切实可行的财务内控制度。这是企业建立内控制度体系的基础,在大量的违法违规的企业中,一则是因为不依法办事,更重要的是因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本身就脱离了国家的规章制度,任意枉为,最后给国家给企业造成了损失,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

2.整体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充分涉及到企业财务会计工作的各个方面的控制,它既要符合企业的长期规划,又要注重企业的短期目标,还要与企业的其他内控制度相互协调。我们在工作中通常存在着很多局限性或“近视症”,往往就事论事,仅从财务单方面出发考虑问题,结果顾此失彼,与其他内控制度执行相互矛盾,或不受广大干部职工的理解,而造成制度的“名存实亡”,因此,在建立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时应把握全局,注重企业的整体实施效果。

3.针对性原则,是指内控制度的建立要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针对企业财务会计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针对企业容易出现错误的细节,制定企业切实有效的内控制度,将各个环节和细节加以有效控制,以提高企的财务会计水平。目前我们很多企业没有一套根据企业实际制定的财务会计制度与规范,从而造成会计工作薄弱,财务管理混乱。

4.一贯性原则,就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必须具有连续性和一致性,不能朝令夕致,随时变动,否则就无法贯彻执行。我们在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时,要高度重视这一点,要力求制度尽可能连续,保证会计工作的严肃性。

5.适应性原则,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根据企业变化了的情况及财务会计专业的发展及社会发展状况及时补充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适应性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外部的适应性,另一方面是对企业内部的适应。外部适应性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要适应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产业的发展和对企业竞争对手机制的适应。而内部适应性是指要适应企业本身的战略规划、发展规模和企业的现状。企业要把握这两个方面,制定适时适用的财务内控制度,并将企业财务会计水平向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6.经济性原则,是指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的建立要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就是说在运用过程中,从经济角度看必须是合理的。一项制度的制定是为控制企业的某些环节、关键点,并最终落实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及增加效益上,若违背了这个观点,就变得得不偿失。

7.适用性原则,是指企业财务内控制度应便于各部门、各职工实际运用,也就是说企业财务控制度的操作性要强,要切实可行。这是制定财务内控制度的一个关键点。企业内控制度的适应性可概括为“内容规范、易于理解、便于操作,灵活调整”。

8.发展性原则,制定企业财务内控制度要充分考虑宏观政策和企业的发展,密切洞察竞争者的动向,制定出具有发展性或未来着眼点的规章制度。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制度,它能促进企业财务会计水平的提高,为此,我们要具有战略的高度把它引向更完备的发展方向。

内控体系的目标

企业财务内控制度是为企业的经营目标服务的,我们制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必须达到以下五个目标:1保证业务活动按照适当的授权进行。2保证所有交易事项以正确的金额,在恰当的会计期间及时记录于适当的账户,使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的要求。3保证对资产和记录的接触、处理均经过适当的授权。4保证账面资产和实存资产定期核对相符。5保证财务会计监督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内控体系控制的要点

企业的财务内控制度要达到服务于企业经营目标,要达到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必须使财务内控制度对每个环节进行控制,控制好各个要点。实行企业财务内部控制要实现以下要点:1.明确管理职责、纵向与横向的监督关系;2.职责分工,权利分割,相互制约;3.交易授权,建立恰当的审批手续;4.设计并使用适当的凭证和记录;5.资产接触与记录使用的授权;6.资产和记录的保管制度;7.独立稽核,例行的复核与自动的查对;8.制订和执行恰当的会计方法和程序;9.工作轮换;10.独立检查,包括外部和内部审计等。

内控体系框架

在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指导下,在解决了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建立的前提下,按照企业内控制度建立的原则、目标、要点的要求,企业应建立起本单位的完备的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我认为企业财务内控制度体系应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基本财务会计控制制度:

1.可靠的凭证制度;2.完整的簿记制度;3.严格的核对制度;4.合理的会计政策和会计程序;5.科学的预算制度;6.定期的资产盘点制度;7.适时适用的监督考核制。

具体地讲,财务内控制度体系框架可分为以下五个方面:

(一)原则性的财务、会计制度

1.会计核算制度:

(1)会计核算的体制;(2)主要会计政策;(3)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4)会计科目使用说明;(5)会计报表种类及其格式;(6)会计报表编制说明(附注)。

2.财务管理制度:

(1)企业内部财务管理体制;(2)货币资金管理;(3)往来结算管理;(4)存货管理;(5)短期、长期投资管理;(6)固定资产管理;(7)在建工程管理;(8)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管理;(9)其他资产管理;(10)销售收入管理;(11)成本费用管理;(12)盈利及分配管理;(13)财务会计报告与财务评价管理。

(二)综合性管理制度

1.账务处理程序制度(对会计核算基本流程,有关会计事项处理的必需手续以及具体操作规范作出规定);2.财务预算管理制度;3.会计稽核制度;4.内部牵制制度(根据需要,对会计核算中需强调的内部牵制、制约程序作出集中的规定);5.财产清查制度;6.财务分析制度;7.会计档案管理办法;8.会计电算化管理办法;9.对子(分)公司等所属单位的财务会计管理办法。

(三)财务收支审批报告制度

1.财务收支审批管理办法;2.重大资本性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3.重大费用支出审批与授权审批制度;4.财务重大事项报告制度。

(四)财务机构与人员管理制度

1.财务管理分级负责制;2.会计核算组织形式;3.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4.内部会计人员管理办法(含会计工作岗位轮换管理办法、会计人员委派管理办法等);5.对违反财经纪律及企业财会规章制度事项的处罚规定。

财务制度原则篇4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制度变化影响

事业单位建立行之有效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和设置勾稽关系明晰的会计科目,是顺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深化改革的内在要求。1997年财政部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制定旧版《制度》(财预字(1997)288号)、2012年的《征求稿》曾对规范我国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服务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发挥过积极的作用。然而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化进程的加快,以及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颁布,原有《制度》的缺陷日益突显。

当前,我国会计制度与国际通行规则紧密接轨,财税改革体系日趋完善,会计核算和多元化的财务信息需求日趋复杂,这些变化对《制度》提出了更高的需求。基于上述背景,财政部于2013年颁布新《制度》,在会计原则、会计科目、账务处理、报表编制等方面提出了更适应事业单位现状的要求。

一、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内容变化

(一)适用范围比较

企业是以实现价值最大化为目标的组织机构,相比之下,事业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国家分支机构。两者虽然目标有差异,但两者的功能互补促进了市场资源合理配置。随着市场化进程加快,为进一步优化市场资源和满足社会需求,国家已开始逐步分类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同时,许多事业单位为适应公共财政体制改革,获取非财政拨款资金,建立附属企业成为有效的方式。但是因事业单位的附属企业可能面临多元投资主体、会计业务日渐复杂等实际情况,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界限日趋模糊。因此,划定适用范围显示出财政管理部门对事业单位宏观把握。1997年旧《制度》总则中第二条明确其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2013年新《制度》总则中第二条修订为该制度适用于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对比可见,新《制度》规定的各级各类事业单位,其范围相对于旧《制度》规定的我国境内的国有事业单位扩大,涵盖非国有事业单位和事业单位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的分支机构,清晰的划定事业单位界限,有利于统一事业单位财务信息的比较口径。

(二)会计处理比较

1、资产业务的核算变化

事业单位资产业务会计核算变化涉及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款、存货、固定资产等业务。以固定资产计提、无形资产摊销为例,(1)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会计核算变化。新《制度》执行前,多数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只是按照初始购入金额入账和列示,从未进行过固定资产折旧计提,其期间损耗未曾体现,不符合收入与成本的配比原则。不利于事业单位对所拥有固定资产进行合理的管理。(2)无形资产摊销的会计核算变化。新增“累计摊销”科目用于核算无形资产摊销额,其目的与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相同,也符合《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财政部令(2006)36号)中提出的资产“实物管理与价值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2、负债业务的会计核算

负债业务事业单位相对较少,主要是对科目的改进,包括:(1)基于对财务风险和偿债能力的考虑,将旧《制度》用于核算借款的“借入款项”拆分为“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两个科目核算。同时,对长期借款利息处理进行修订。(2)明确财政收支线路,将旧《制度》的隶属于负债项目的“应缴预算款”科目改为“应缴国库款”科目,核算事业单位除应缴税费外,按国家政策与规定应缴入国库的款项。

由上述科目及要求的改变可知,新《制度》使得事业单位的预算管理和财务管理更加明晰化。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比较

会计原则在旧《制度》包括真实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致性原则、及时性原则、明晰性原则、收付实现制原则、配比原则、专款专用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在新《制度》包括真实性、可靠性、完整性、及时性、可比性、相关性、明晰性、可理解性。新《制度》删去“收付实现制原则”体现出会计信息质量原则和核算原则的概念差异,删去“历史成本原则”更体现出对国有资产市场价值的真实反映。但是不足之处在于删去“专款专用原则”财政拨款是针对特定项目的投入,政府宏观调控的手段的显现,如何用好资金关乎社会发展,因此,必要的原则规定和配套的科目设立显得尤为重要。

二、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的影响

一是对会计制度体系的影响。新《制度》在固定资产计提、无形资产摊销的理论突破,财政补助收入、支出、结余和结转细致的划分和设计,以及进一步规范非财政补助结余和结转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引导事业单位逐步与2006年新企业会计准则接轨,共同构建具有统一、可比口径的会计制度体系。

二是对事业单位价值的影响。新《制度》在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废除“历史成本原则”体现出对国有资产市场价值的真实反映,激励事业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努力提升资产管理效率。同时,这也对事业单位和相关的财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

三是对资产计量模式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的原有的会计核算基础均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存在难以反映真实会计信息的问题。自2013年起,部分事业单位可以选择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可以避免财务信息的失真,可见权责发生制会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成为趋势。

随着我国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我国事业单位越来越多的参与到市场经济的各个环节,从事财务人员必然面临未曾接触的新业务和新情况,会计工作的难度和财务管理风险不断增加,新《制度》的出台正是适应这种变化的政府宏观调整。同时,也体现出我国事业单位会计业务处理正在与企业会计处理接轨,实现社会财务信息的统一比较口径。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S].2013

[2]财政部.事业单位会计准则(试行)[S].1997

[3]陈敏,沈俊玲,肖海英,陈菁菁.对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的解读与思考[J].会计之友,2013(5)

[4]黄艳蓉.新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对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影响[J].财经界(学术版),2013(16)

财务制度原则篇5

[关键词]税务会计;会计原则;比较;思考

不论在税收学中、还是在(财务)会计学中,有关原则问题,都是其学科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是构建最优税收制度、最优(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则或标准。换言之,如果没有“原则”,也就没有灵魂;而介于税收学与(财务)会计学之间的、或者说两者交叉的边缘学科――税务会计,其“原则”应该是税收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的“结合”。

一、税务会计的原则

不论在税收学中、还是在财务会计学中,有关原则问题,都是其学科理论的核心内容,因为它是构建最优税收制度、最优财务会计制度的法则或标准。

¬(一)历史成本原则

按历史成本计价原则进行会计处理,既有利于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存量计量,也有利于对收入、费用、利润的流量计量,因此,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

(二)权责发生制原则

权责发生制又称应计制基础,广泛用于财务报告的目的。当它被用于税务会计时,与财务会计上的权责发生制存在一些区别:其一,必须考虑支付能力原则,使得纳税人在最有能力支付时支付税款;其二,确定性的需要,使得收入和费用的实际实现具有确定性。

(三)相关性原则

税务会计原则中的相关性原则与财务会计的相关性原则不同,税务会计的相关性体现在所得税负债的计算,是指纳税人当期可扣除的费用从性质和根源上必须与其取得的收入相关。

(四)收付实现制原则

该原则突出地反映了税务会计的重要原则―现金流动原则(具体化为公平负税与支付能力原则),该原则较准确地反映了税法的“有支付能力”观念。

(五)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该原则是指某一会计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与法律“形式”不一致时,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他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二、财务会计原则及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税法与企业会计准则,正确处理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差异,应该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

(一)财务会计原则

主要包括可靠性、相关性、可理解性、可比性(包括原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原则的可比性原则和一贯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重要性、谨慎性和及时性。将原《企业会计准则》中的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会计基础。

(二)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的比较

鉴于在税务会计中历史成本原则和配比原则的重要性本文也将作为财务会计原则与税务会计原则进行比较。

1.历史成本原则的比较

可以说,在财务会计原则中,税法对历史成本原则是较为肯定的,甚至当会计准则在某些情况下放弃历史成本原则时,税法仍然采取坚决恪守这一原则,强调企业资产背离历史成本时,“必须以有关资产隐含的增值或损失按税法规定的适当方式反映和确认为前提。”会计准则则不然,当历史成本的相关性很差时,必须代之以公允价值,否则报表使用者就有可能被误导。

2.权责发生制原则的比较

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而税法却是权责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的结合或称修正的权责发生制。按照权责发生制,企业必须以经济业务中权利、义务的发生为前提进行会计处理,这与税法确定纳税义务的精神是一致的,。

3.相关性原则的比较

相关性原则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恰当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具备相关性的会计信息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评价过去的决策,证实或修正某些预测,从而具有反馈价值;有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预测和决策,从而具有预测价值。会计核算中的相关性原则就是以决策有用观为目标,在收集、加工、处理和提供会计信息过程中,充分考虑会计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4.配比原则的比较

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配比原则,配比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5.实质重于形式原则的比较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财务会计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内容是企业应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和经济现实进行会计核算,而不是仅仅根据其法律形式。一项交易或事项的实质与其法律形式或外在形式有时是不一致的。

三、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如何协调的思考

1.会计准则应积极主动地与税法协调的方面

第一,尽量缩小会计方法的选择范围,规范会计收益与税收收益差异的调整方法,简化税款的计算。第二,消除有可能形成期末资产价值的支出因会计准则与税法确认标准不同而产生的复杂差异。第三,对于众多非公有制小型企业,可以严格按税法的规定选择会计方法。

2.税法应积极主动与会计准则协调的方面

首先,税收法规应当借鉴会计中的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完善和充实反避税立法的原则与内容。实质重于形式原则是国际会计准则和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的基本原则,对于反映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很有益处。税收监管的重点就是鉴别交易的经济合理性,即以独立交易的正常交易价格确定纳税基数。

3.加快构建税务会计体系,鼓励企业进行税务筹划

在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存在越来越大的差异下,协调二者的差异是企业和税法立法者应该进行的工作。运用法律许可范围内的措施和方法使税负达到最小应成为企业的自觉行为,即通常所说的合理避税行为[12]。通过税收筹划,企业不仅可以降低税负,而且可以制定出有利于企业竞争的定价策略、地区市场策略、投资筹资策略。

四、结论

综上所述,税务会计原则与财务会计原则存在诸多差异,同时税法的目标与会计目标不同,因而两者的原则也不可能完全相同,差异是必然存在的,在不违反两者基本目标的前提下,如何使两者的差异保持一个“合理的度”,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期,“两类”原则的差异呈增大之势,如何协调“两类”原则的差异,如何构筑“两类”原则的和谐关系,从而降低企业的制度转换成本、税收成本和纳税风险等,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

参考文献

[1]雷建.新会计准则与税法差异比较及应用[m].北京:企业管理出版社.2010:226

财务制度原则篇6

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一般原则

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要与财务运行规律相结合,与内外环境相适应,并体现权责利相结合及效益原则。

1.1目标协同原则。由于企业的各财务关系人均拥有各自不同的目标函数,受自身知识储备、价值偏好、要素禀赋和预期的约束,各自的财务目标不尽相同,因而内部财务制度应理顺错综复杂的财务关系,使各关系人围绕着谈判协同的目标开展各项财务活动,引导个人不断地将自身的效用函数进行调整以使其趋同于企业的财务目标,使财务系统内的诸要素以财务目标为核心联结成一个有序的整体。

1.2激励约束兼容原则。企业是一个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共同订立的合约,合约里保留一些事前说不清楚的内容而由激励机制来调度。内部财务制度可以采用约束、监督的方式抑制企业委托中存在的机会主义,但过多的约束将无法激发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容易出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不良局面。而有效的激励制度,包括财务业绩评价制度与报酬的挂钩及财权的配置制度等,则可以将人的效用函数引导、统一到企业的整体财务目标上,从而正面影响财务主体的财务行为。

1.3分层授权原则。分层授权原则可以实现高层领导的统一管理与各分层次的明细管理相结合的优势,调动各个层次的管理积极性和参与性,明晰各自的权限和职责,达到管理上的分工合作。设计内部财务制度时,可通过将财权分配给不同层次、不同级别的财务关系人,形成分权制约,层层管理,协调控制。

1.4变迁性原则。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总是与特定的条件和时间相联系的,因此,它只能在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发挥作用,并随着内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具有变迁性。但任何制度的变迁都会发生成本,为使制度设计的科学化,需要充分权衡制度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如设计成本、运行成本、路径依赖引发的成本等与所获得的效益之间的关系,并通过实践检验,沿袭正确的制度,修订甚至摒弃无效的制度。同时,由于制度在内容上具有不完备性,故而财务制度的设计在关注现有的客观环境基础的同时,应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以减少制度频繁变迁产生的交易成本。

除上述原则以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还应遵循针对性原则、开放性原则、稳定性原则、全面性原则及系统性原则等。

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的程序

一般情况下,为了配合整个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工作,企业可在总经理领导下,设置专门内部财务制度设计小组,或者由财务部负责整个项目的统筹安排。

2.1准备阶段。包括人员配备、计划安排、资料收集和整理四个重要环节。

2.2拟订草案阶段。在该阶段,主要是对设计范围、内容、形式等进行初步界定,并进行初步设计,即进行各财务层次的财权和管理权限配置,制定总体的岗位职责制度,再逐一设计各分制度,界定各层次控制范围(金额和性质),规范财务事项的管理流程,形成草案。

2.3论证阶段。该阶段需将拟定的草案递交总经理进行审批;在企业中试运行制度,并广泛征集各方意见;最后根据反馈意见,对财务制度进行局部修订。

2.4实施阶段。实施阶段即将修改完善的财务制度呈交董事会讨论,由董事长签署其方式和正式执行的时间,并将制度于有效期间在企业内部全面执行。

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发展的影响

3.1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货币资金管理的影响

资金管理是企业最敏感,涉及最广的经济活动领域之一,因此成为企业内部财务制度控制的核心环节。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岗位分工、授权批准、现金银行存款的管理、票据等的保管以及监督检查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各个的企业管理者虽然很重视对货币资金的管理,但是在具体工作中,往往很不规范。现阶段,很多企业小而乱,各种部门权责分得不清,企业员工为了省事,经常省略一些步骤,或者一人多职,会计也兼出纳、内勤等职,使这些人有机会监守自盗,于是企业就出现了各种收入不入账、私设小金库和账外设账的违纪现象。对于这种现象,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实行的是集体决定和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以防范贪污、侵占和挪用公款行为。

3.2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财产物资管理的影响

企业的固定资产、原料、成品等财产是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物质基础。一些具有规模的企业有着良好的财产管理控制体系,而一些中小企业往往无严格的财产管理控制,对财产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环节设置的控制程序过于简单和随意,有些企业的库房甚至全天敞开,来去自由,企业财产丢失现象屡禁不止。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建立健全实物资产管理的岗位责任制,做到分工明确、职责分明,重要岗位必须独立设岗,不可一人多职。对原料、产品的验收、入库、领用、保管及处置等关键环节进行妥善控制,减少采购环节的漏洞和风险。并建立符合企业实际的实物盘点制度,盘点结果要按规定程序进行账务处理。此外,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加强了企业一些不常用的闲置资产管理,防止浪费和流失,并根据责任追究制度,对失职引起的资产灭失现象和舞弊行为进行追究,确保企业资产的安全与完整。

3.3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会计资料管理的影响

通常来说,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都有完善的会计资料管理制度,会计资料能够按照规定保存一定年限,资料中弄虚作假现象较少,这也是企业正常运转的必要保证。而一些运营不太规范的中小企业虽然设置了专门的会计部门,但在会计核算程序和控制上给予的关注过少,更有甚者根本没有意识到会计资料的重要性而随意对待这些资料,为了保证会计资料的正确、及时和合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在内控管理上要切实做到:每一笔经济业务都必须具有真实、合法的原始凭证,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按复式记账法的原理进行账务处理,且相关工作人员有义务核对原始凭证的真实性。每一张内部凭证必须按规定程序审批,经相关工作人员签名盖章,并按规定程序传递。所有内部会计凭证必须连续编号,按顺序控制使用,印章和空白凭证由专人保管,作废的支票和发票要保存备查。建立和健全会计档案保管和会计工作交接制度,不得随意外借,移交时要办理交接手续,由双方及监管人盖章。

3.4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成本费用控制的影响

利润最大化是任何一个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是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减少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增加利润,因此在利润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很多企业期望用最少的投入获取最高的收益。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各个企业都想方设法的控制成本。当然也有企业错误的认为只要把收入提高就能增加收益,忽视了对成本费用的控制。从现代管理理论角度来说,在一个竞争比较完全的市场中,提高销售收入的难度要远大于对内部成本费用的控制。因此,企业内部财务制度要求企业一定要转换思路建立成本费用控制系统,具体包括制订成本费用标准,分开并落实各项成本费用指标,控制成本费用的支出;考核各项指标完成情况,落实奖罚措施。同时要及时做好经济活动分析工作,对一些失控现象和薄弱环节进行披露,并提出改进措施。当然,企业虽然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但在具体实施中,还要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不能只图经济效益而忽视了社会效益,力求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3.5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对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熟练程度的影响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中心是财务会计控制,承担内部控制职责的主要是财会人员。中小企业通常无人员培训计划,招聘过来的人员马上上岗。然而,财会人员要能真正担当起内部控制的重任,更新知识、提高操作能力就显得到不容缓。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各个环节实施有效监控的制度,它大大突破了财务会计的工作范畴,大大超越了财务会计的知识领域,是投资、金融、市场、营销、法律、材料、信息等多方面知识的融合,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持,内部控制不可能完全到位。

参考文献:

[1]徐建明.公司法对企业财务的规定和影响[J].企业技术开发,2011,30(5):164-165.

财务制度原则篇7

1.基于宏观角度对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税收与国家财政紧密相连,而财务与企业经济密不可分,从整体上,基于宏观视角来看,两者之间的区别十分显著,具体分析如下:

1.1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工作目标方面的差异

首先税收会计工作的本质是为国家税收工作服务,目标是实现国家税款征收的及时性,确保税收数量,切实防止不法人士所进行的偷税、漏税行为,对于国家税款征收具有保障性作用。它是国家政府实行统治权利的一部分,是国家意志的反映。税收会计工作者要从国家的角度思考问题,满足国家政治权利需求,明确税收范围,工作发生的信息资料也是为国家税收部门服务。而财务会计则是为了企业服务,目标是确保会计计量的准确性以及利益分配的公平性,同时要确保为企业相关部门以及其他信息使用者所提供的信息是可靠、客观和全面的,进而相关部门对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成果才会有所了解。另外,税收资金的所有者是国家政府,税务机关以及其他部门和个人是无权进行使用和支配的,同时它也不需要偿还,不需要周转,不存在增值问题,所以税收没有成本与盈利、亏损的问题。相对的,会计核算的目的则是为了企业提供综合的税收业务信息,实现对税收活动的管理与控制。企业资金的所有者为企业,企业能够对这些资金进行支配和使用,在经营过程中,有效控制资金使用,合理进行规划,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基础,因此资金周转与增值也成为了企业经营中不可忽视的资金管理问题。这就要求会计人员能够为提供有利的经营信息,帮助企业实现经济收益的不断提升,财务会计必须要针对企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成本进行核算,同时获得盈亏数据,企业根据这些数据制定更加完善经济活动策略,实现收入的增加。

1.2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原则方面的差异

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差异之外,工作原则方面也存在很多不同。首先,税务会计依据税收核算原则,而财务会计则是要依据财务会计的工作程序和会计核算方法,并且需要将税法作为大前提,在税法的导向下开展各项工作。从这个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税法中包含了财务会计原则。财务会计工作所产生的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原则规范等,同样也适用于税务会计。其次,税务会计与税法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税收原则理论和税收立法原则对于财务会计原则也会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

1.2.1历史成本原则的差异在历史成本方面,税收原则是最为明确的,并且多年来在会计准则对这一法则有所放弃的时候,税法依旧恪守这一原则。那么如此坚持的原因在于税款的征收属于法律行为,而法律行为必须要对其合法性进行判断,历史成本为税收行为的合法性提供了依据和支持。如果从资产真实性反映的程度来看,历史成本原则不及公允价值,但是在可靠性方面,历史原则的优势突出,能够为涉税诉讼提供强有力的依据。财务会计则不同,会计准则是为了实现财务信息的准确性,需要进行大量的纳税调整事项。

1.2.2权责发生制原则的差异在权责发生制方面,财务会计是基于权责发生基础之上的,而税收会计则是立足于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相结合的基础上,同时为了能够实现税收保全、征收管理便利等目的,税法会相应的接受权责发生制。

1.3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在信息处理时间和依据方面的差异

实际财务会计工作中,往往会遇到会计分期假设的问题。那么何为会计分期假设,具体来说它是企业在寻求经营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经济业务,这些业务可以依据个人在某个阶段内的业务进行划分,这种划分的期间就叫做会计期间。企业具体划分这些期间的时候,是自行决定的,依据企业自身的需要拥有自,依据划分的原则进行划分。会计期间划分的时间可以是相等的,也可以是不等的。企业进行会计期间划分可以有效提升信息处理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决定了企业对外编制财务报表的时间。通常情况下,企业会以12个月作为会计年度,我国在这个方面有相应的规定,会计年度可以不与公历年度一致。由此可见,企业进行对外财务报表编制的时候,其时间间隔与会计期间有直接关系。那么税收会计的实际工作中,税法所要求和规定的内容,企业必须要遵守。我国在进行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税收会计与财务会计相分离已经成为了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更加具体的掌握两者的区别,对于国家经济发展必然有所促进。

2.基于微观角度对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分析

宏观视角下,税务会计是为国家政府服务,而微观视角下,税务会计则是针对企业各项资产负债的核算与清查,是对企业的综合经济活动情况的反映,是对企业服务,在这个前提下,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差异也需要弄清楚,具体分析如下:

2.1计量属性的选择的差异

财务会计通常都是将历史成本入账,而计量通过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以及公允价值等方式进行的,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计量之间属性不同,其选择也不尽相同,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要实现会计信息的可靠与安全。而与之相对的,税务会计是依据税法行事,在税法所规定的以历史成本为计价的方式下对后续的资产进行计算和调整。

2.2谨慎性原则与实际发生原则的差异

财务会计秉持谨慎性原则,这是实现会计工作持续发展,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基础。企业中财务会计者要不断致力于为企业规避风险,实现企业稳定经营的研究上,而谨慎性原则在这个时候所彰显出来得重要性更加明显。比如,对资产计提减值准备、对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的事项计提预计负债等,这些都是为了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如实反映企业资产情况所进行的。而税务会计对谨慎性原则基本上持否定态度。主要是为了防止企业通过滥用谨慎性原则而产生的逃税或避税的行为。

2.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与形式重于实质原则的差异

财务会计是通过不同业务反映的真实信息来记账,如对视同销售的处理;而税务会计更加注重“以票控税”。最主要的是防止企业的财务会计风险。

3.结束语

财务制度原则篇8

关键词: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模式研究

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的延展,高职院校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也受到人们极大地关注。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确实对学校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促进了二级院理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但同时也发现,各高职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问题。现就如何建立完善地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新模式进行研究分析。

一、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现状分析

(一)缺乏完善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当前各高职院的一级财务制度都比较健全,但二级财务管理制度制定的参差不齐、缺乏统一规范性。有些二级院虽然制定了相关制度,但执行的随意性较大。另受人员编制的限制,各二级院的财务事项一般由二级院的行政人员兼任,大部分是非专业出身,专业思维的欠缺使其不能很好地按照财务制度的要求完成各项财务管理工作。

(二)二级院的各项经费支出真实性核查困难

高职院校在实行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时对二级院的各项经费支出都有具体规定,明确哪些票据可以报销哪些票据不可报销。但事实上,二级院在进行实际经济业务操作时,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经常会四处张罗不受限制的其他费用发票进行报销。校财务部门受人、物力制约不可能对经济业务的全程进行监督控制,对票据审核往往趋向表面化程序式,支出真实性难以核查。

(三)预算管理不完善,缺乏科学有效性

校级财务部门在编制预算时通常只是依据年度经费预算总额、各二级院系具体的教学任务量、师生人数等确定经费预算额度。对二级院各专业发展重点、具体经济业务特点很难顾全,因此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有效性。另外学校现行的财务管理对事前和事中管理比较重视,常忽视事后管理,对二级院的预算执行情况很少进行业绩考核和奖惩。

(四)院系二级财务分析及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

多数高职院对校级财务分析、二级财务管理预算比较重视,很少关注二级院在经济业务具体活动中反映出来的具体信息,有时即使触及也是泛泛而谈,缺少深入分析。另外,不少高职院将很大部分时间、精力投入到二级学院费用开支的项目上,不重视预算执行结果的考评;对二级院的各类资金使用效益,也没有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导致二级学院财务管理水平的好坏高低一个样,从根本上影响办学效益。

二、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的理论基础

(一)现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根据《高等学校财务制度》规定,高职院校在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集权管理模式

集权管理模式即“统一领导、集中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有利于高职院校集中现有的财力,统筹高效地完成学校急需解决的问题。其不足是由于集权式财务管理模式重心在集中使用与管理上,其势必导致管理僵化,缺乏灵活自主性,极不利于二级院自我发展能力的激发。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小、年度资金流量不大的高职院校。

2、分权管理模式

分权管理模式即“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有效地考虑了二级院的整体利益,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二级院系财务与事权的统一,有助于调动各二级院系自主理财的积极性,树立增收节支意识,提高资源利用率。其不足是学校下放财务管理权,易造成办学经费分散到各二级院,对学校整体财务资源的调配产生不利影响。该模式主要适用于经营规模较大、财务关系明确、财务制度健全、学院年度资金流量很大的高校采用。

3、两种财务管理模式的比较分析

一般认为,集权管理模式有利于保障高校的办学经费向教学、科研、实训等重点人才培养工作倾斜,有利于保证学校财务预算的编制和控制的执行;但其不利于调动处于教科研一线的二级院系的积极性。而分权管理模式有利于促进二级院提高自己经费的使用效率,做好日常财务管理收支工作;但其容易使各二级院系只重视本部门的经济利益而忽视学校整体的利益,从而削弱校际间的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实施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时务必要把握好“集中管理”与“分级管理”间的平衡,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

(二)重构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基本原则

坚持“宏观调控、微观搞活”的原则;坚持“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和利益机制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供财务上保障的原则;坚持与高职院校本身的管理体系、发展模式相适应的原则;坚持与市场经济大环境相适应的原则。

三、高职院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创新

(一)健全完善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体制

当前很多高职院校建立了“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集中核算”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模式。该模式特点是学校统一规章制度、统一财务支出和资源配置;各二级院要依据自身实际制定相应的二级院财务制度具体实施细则;各二级院要建立操作层面的财务规定;各二级院要在学校规定的职权范围内进行具体经济行为。该模式对于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改革,调动二级院工作的积极性,提升高职院校整体办学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二)建立健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院系二级财务管理制度

高职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以新《高等学校财务制度》为依据制定具体的学校和二级院两级财务管理制度,明确各自在财务管理方面的责、权、利。首先,要在学校层面建立统一的财经政策和财务规章制度;其次,校级财务部门要制定出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学校及二级院财务管理办法;第三,二级院要结合自身需求和可能,在学校政策和规定范围内制定各种管理条例和财务规章制度的具体实施办法;第四,各二级院要根据“相对独立核算”要求,建立操作层面的财务会计制度如差旅费报销规定、报账具体细则等,并根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制定一系列相关制度。

(三)建立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

建立健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机制旨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明确的预算管理体系,实现预算管理制度化。首先,要依据“事权与财权、责任与利益”相统一原则在学校统一领导的基础上由学校和各二级院系分级管理预算;其次,各二级院系要在年初根据部门发展计划和工作任务选择合理的预算编制方法编制本级财务预算。编好的预算必须经二级院领导班子充分讨论通过后方可报送校级财务部门,通过专家审核、学校党委会审批后方可实施;第三,校级财务部门要做好预算的监督控制,严格控制预算支出。预算一经审批通过就必须严格执行,任何部门或个人都不能随意超预算或调配预算;第四,二级院要会运用预算手段有效控制财务开支。

(四)确定适应高职院校发展的二级院系经费管理原则

第一,依法管理的原则。高职院校各二级院发生经济业务往来时,经费使用必须遵守国家、学校的财经政策和各项财务规章制度、费用开支标准;第二,统一领导的原则。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各项经费预算必须统一纳入学校的财务收支计划;第三,专款专用的原则。高职院校二级院系的各项经费支出原则上要按指定用途使用,不允许私自挤占、挪用。除发生非人为不可抗拒因素,要求必须进行调整的各二级院可按程序先提出申请、上报学校、经财务部门审批后再执行。第四,勤俭节约的原则。各二级院系经费使用时要坚持勤俭节约原则,严格执行预算管理、精打细算严格把关,保证科学、高效、节约的使用资金。

(五)建立健全适应高职教育发展的二级院系经费运行机制

为了减轻各二级院系财务核算的工作量,各二级院可不设置财务机构,其所有财务会计活动由校级财务部门负责办理,二级院系可根据工作需要设立专职财务联系人。其主要负责与学校财务部门进行财务活动的沟通联系;负责完成登记二级院系收支辅助帐及预算指标明细账;负责办理二级院系的款项申请、完成日常报销活动等。二级院的各项业务支出要严格按预算执行,不允许出现超预算列支或无预算的列支项目;各二级院也要保证每笔业务发生都有合法有效的原始单据、杜绝虚报冒领和以领代报。

(六)建立业绩评价机制,对二级院实行绩效考核

要进行有效的二级财务管理,必须建立科学的业绩评价机制对二级院进行年度绩效考核。具体考评指标包括预算执行情况的考核指标、自筹经费的能力指标、经费使用的效率指标、科研经费的评价指标以及遵守财务规章制度情况的考核等。

为加强二级院建立服务社会的意识,社会效益、社会影响力也可纳入考核评价指标,以实现二级院的自我发展与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杨茜.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有效模式的探讨[J].高教论坛,2014;4

[2]储昱.院系二级管理体制下财务管理制度构建研究[J].时代金融,2012;5

[3]邵一鸣.关于高职院校实行二级财务管理的探讨[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

[4]黄丹心,林永芳.浅论二级单位财务管理--以高职院校为例[J].中国集体经济,2012;13

[5]季东.完善高校院系二级财务管理的对策建议例[J].经济研究导刊,2014;28

[6]郑丽珠,郑彩云,秦顺红.关于完善校院二级财务管理体制的思考[J].教育财会研究,2010;12

[7]张海燕.试论高职院校二级财务管理模式[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8

[8]金宗友,杨军妮.高校二级财务管理的构想--基于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的分析[J].当代经济,2011;3

财务制度原则篇9

(一)财务契约与法律制度实现了财权初始配置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是公司财权的基础和来源,公司财权作为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一种伴生权利,在公司内部是如何实现分割与配置呢?可以说,财务契约与法律制度实现了财权的初始配置;公司内部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财权的初始配置决定着再配置的走向与结果,在财权配置中居于主体地位。财务契约制度安排直接决定着各缔约方所分享的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份额,财务契约谈判过程就是缔约方确定各自享有公司法人财产权份额的过程。各缔约方通过讨价还价最终达成的财务契约所界定的各缔约方所享有的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份额是最合理的。当然,决定缔约方谈判力大小的因素包括其投入公司生产要素的价值大小与战略地位、专用性程度、风险抵押性等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法律制度规范了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之间的配置。股东大会层面的财权主体是股东,股东财务控制权的实现形式是在股东大会中按持股比例分享公司财权,股东财务收益权的分享标准是按《公司法》规定的以实缴出资比例获取红利。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关,应保留重要的、尤其是与产权保护有关的特别财务决策权,其它财权应交由董事会行使。股东大会将财务执行权和监督权横向分类配置给董事会和监事会。我国《公司法》第五十二条规定,监事会应当包括股东代表和适当比例的公司职工代表,其中职工代表的比例不得低于三分之一,股东与职工依法履行财务监督权。董事会作为公司重大财务决策机构和特别财务执行机构,其成员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主要包括股东和职工。另外,国家作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依法享有公司财务收益权份额——税收,也是公司财权主体。财权初始配置对策优化的重点应放在如何通过完善财务契约制度规定及健全相应的法律制度约束与保障机制来实现财权各明细权能的合理分割与制衡。法律制度层面对财权初始配置规范的完善程度是保护原始产权主体合法权益、规避与化解财权主体作为经济行为人对稀缺财务资源的争夺所引起的利益冲突以及提高财务资源配置效率与公司业绩的基本前提与保证。

(二)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再配置公司内部的授权与转授权实现了财权的再配置,也就是说,财权再配置包括授权配置和转授权配置两个环节:财权授权配置是财权由董事会向经理层的配置,财权配置对象是经理层,财权主体是经理,配置的财权包括重大财务执行权和日常财务决策权;财权转授权配置是财权由经理层向公司科层的配置,财权配置对象是公司科层,财权主体是公司中层及职工,配置的财权是日常财务执行权。财权的授权与转授权配置主要是出于专业化和效率的考虑。财权配置的最终结果是各财权主体博弈后的一种均衡状态。由财务契约、法律制度和公司内部授权与转授权形成的公司主要财权主体包括:公司法人、股东、债权人、经理、员工、国家等。其他公司利益相关者如公司供应商、消费者、潜在公司收购者等由于不具有财权来源基础而不宜享有公司财权主体身份,不能参与公司财权配置。从这点看,公司利益相关者的范畴不应过于泛化,否则公司目标的一般性减少了,决策成本却大幅上升。陈宏辉(2004)首次提出股东、管理者和员工是企业的三类核心利益相关者。从利益关联性角度,公司财权主体均应属于公司的核心利益相关者。阿尔奇安和伍德沃德(1988)认为当公司的专用性延伸至公司传统边界以外的消费者时,作为公司专用资源的未来所有者的公司产品消费者由于与公司之间相互超强的依赖性,将会要求在公司董事会中有代表或影响董事会。但从对公司可能造成的潜在不利影响来看,对此是应该持谨慎态度的。

二、公司财权配置原则

财权配置原则是公司进行财权配置应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在确立财权配置原则时,应把握以下几个要点:一是财权配置目标是确立财权配置原则的基本依据,目标不同,原则也应有所差异。财权配置原则不是对财权配置目标的简单描述或解释,而是为确保财权配置目标的实现提供行为规范方面的保障。二是由于财权配置应划分为初始配置和再配置,财权再配置又包括授权配置与转授权配置,因此,财权配置具有层次性,财权配置的层次性决定了财权配置原则也相应具有层次性。三是与其它原则一样,财权配置原则还应具有概括性、系统性、全面性和科学性的特征。据此,将财权配置原则划分为两个维度,一是财权配置应遵循的一般性原则;二是财权初始配置原则和再配置原则。

(一)一般性配置原则一般性配置原则是财权初始配置与财权再配置均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责权利对等原则、交易成本与成本最低原则、财务控制权与索取权非对称配置原则、有利于治理不对称信息的原则、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相结合的原则等。第一,责权利对等原则。各财权主体在财权配置过程中应贯彻责、权、利应对等原则,做到以责定权、以责定利。责任是中心、财权是前提和保证、利益是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既要根据财权主体承担的义务和责任提供相应的、必要的财权保障,又要根据所分配到的财权要求财权主体承担相应的义务和责任,同时相应的经济利益是确保理财主体认真履行其财权义务与责任的物质基础和内在动力。财权配置遵循责权利对等原则才有可能使财权配置接近或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第二,交易成本与成本最低原则。交易成本与成本这两个基本概念是衡量财权配置状态优劣的重要评价指标。财权配置作为一项制度安排,也应贯彻交易成本与成本最低原则。其中交易成本包括:一是财权主体为确定财权边界而发生的信息收集与讨价还价的成本;二是缔结财权配置契约(包括显性或隐性契约)、规范各财权主体责、权、利所花费的成本;三是构建财务治理结构与机制,约束与激励各财权主体履行财权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成本由三部分构成:委托人的监督支出(如审计成本、管理者业绩评价体系设计成本、管理者业绩考核成本等);人的激励成本(包括由工资、奖金、长期性激励性报酬等多构成的人薪酬);剩余损失(由于人行为偏差所造成的委托人的货币损失)。第三,财务控制权与索取权非对称配置原则。财务控制权与索取权这两种权利配置的依据与基础不同,财务控制权配置遵循财务控制权与投入资源相一致原则,而财务索取权的基本配置标准取决于财权主体为公司创造合作剩余所贡献生产要素的时间特征。生产要素的时间特征的提法来自我国学者汪新波,他于1992年提出“越是短期要素,越是具有优先支付权的要素,其承诺的风险就越小”,由此推论出股东、债权人、人、员工等财权主体财务索取权的大小及先后顺序。科斯认为企业雇主与雇员之间是一种长期的、权威的契约关系,实际上,两者契约关系的长期性具有相对性。长期契约虽然较短期契约节约了交易费用和规避雇主与雇员之间非稳态导致的经营风险,但却降低了对雇员的契约约束与激励,会引发更大的风险与更多的交易费用。如果将连续的一系列雇主与雇员之间的短期契约的联接视为长期契约的话,则科斯关于雇主与雇员契约关系的长期性特征在表象上依然成立,但该种契约关系在实质上的短期性决定了人在分享财务索取权中所处的弱势地位。第四,有利于治理不对称信息。信息对称程度决定着公司财务决策是否科学合理。我国证券市场尚未充分发育,信息不对称现象较为严重,这就使得我国证券市场的委托问题、信用缺失问题、寻租与经济浪费问题等比较突出,财权配置要有利于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缓解人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推动公司财务决策科学化与合理化。能使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的财权配置是合适的财权配置,能使信息不对称程度最低的财权配置是最佳的财权配置。第五,原则导向和规则导向相结合的原则。财权初始配置应遵循规则导向,特别是对股东大会应保留的法律赋予的与产权保护直接相关的特别财务决策权,应尽量进行详细而具体的阐述与规定,来严格规范特别财务决策权的配置,以便于执行和实施,这有利于确保股东的合法权益与财产保护。在财权再配置环节,董事会和经理层之间以及经理层与科层之间的财权配置应富有弹性,适于贯彻原则导向,不宜规定得过于详尽,从而为财权授权或转授权配置中的动态调整预留出空间。

(二)财权初始配置原则财权初始配置应贯彻自愿、公平与制衡原则,其中,财权在股东之间的配置应贯彻自愿与公平的原则,财权在股东大会、董事会与监事会之间的配置应贯彻制衡原则。基于财务契约的财权在股东之间的配置,其财权权限范围等的确定是缔约方在自愿、公平原则指导下谈判协商后取得的一致性结果。影响谈判协商结果的决定力量来自于缔约方的谈判力,而影响谈判力大小的因素具体包括:投入资源的专用性与不可替代性、资源的可塑性及监督成本、资源的风险承担、谈判各方讨价还价的能力等,由此借鉴迈克尔·波特的“五力模型”构建反映公司财务契约各缔约方谈判力大小的模型,如图1所示。

对公司财务契约各缔约方的谈判力大小模型进一步说明如下:第一,投入资源的专用性与不可替代性。公司对该资源依赖程度越高,该资源对公司而言专用性越强,不可替代性越高,拥有该资源的缔约方的谈判力越强;反之,则认为该资源不是公司专用的,该资源的可替代性高,拥有该资源的缔约方谈判力较弱。威廉姆森曾从资产的专用性角度解释企业的起源和性质问题,他认为:“如果一种资源能够没有成本地离开一支团队,那么可以说它是独立的或不是团队专用的,或者是‘可重新部署的’。但是如果剩下的资源因其离去而受到损失,那么它们是依赖于它的,并且对于它们来说,离开的资源是独一无二的,因为他们不能没有损失地替代它,相互依赖的资源也是相互专用的”(盛洪,2005)。可见,拥有相互依赖的资源的缔约方谈判力都很强,且最易达成一致性意见。第二,资源的可塑性及监督成本。对资源可塑性的解释来自阿曼·阿尔奇安和苏珊·伍德沃德(1988),他们认为:“资源易受道德危害盘剥的程度依赖于被称之为它们的‘可塑性’及监督成本。资源或投资的可塑性是指存在一个很宽的自由裁量权的合法的决策范围,使用者在其中可以选择”。资源可塑性越强,对其监督越不易,监督成本越高,拥有该资源的缔约方谈判力越弱。物质资本可以为公司各方共同控制,参与缔约的原始产权主体不再对该物质资源享有排他性的自由裁量权;而人力资本则不具有该特点。巴泽尔(1977)、罗森(1985)、张五常、周其仁均认为人力资本是天然属于个人的资产,在个人产权得不到社会法权体系承认与保护的情况下,个人可以自由地“关闭”人力资本的对外通道,从而增加别人利用人力资本的成本,这也是阻碍人力资本“资本化”的一个关键障碍。第三,资源的风险承担。缔约方投入资源在公司中可能承担的风险越大,其谈判力越强,越可能在公司中处于重要的甚至是权威的地位,越可能要求更多的财权。关于资源的风险承担问题,汪新波在《对企业性质的重新思考——现代股份公司的启示》一文中用时间要素超越雇主与雇员、资本与劳动的对立来进一步思考企业性质问题,他认为企业中不同要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时间的区别,与企业签订长期合约的要素,要素所有者承担的风险越大,越应在企业中处于主导地位;企业性质可理解为长期要素雇佣短期要素,这实质上是用时间要素来诠释资源的风险程度和企业性质。从我国财务契约实践看,无论是相关法律法规还是实际操作层面均未承认人力资本在财权初始配置中的产权主体地位。人力资本所有者所拥有的财权主要来源于授权或转授权配置,即使公司出于激励的目的赋予人一定数量股份,但这并不能成为物质资本所有者与人力资本所有者共享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实践证据,人所拥有的少量的股份所代表的控制权也仅具有理论上的象征意义。公司成立后,原始产权主体失去了对资源的排他性使用权,公司拥有了独立完整的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产权交易是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形成的前提,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是产权交易的结果。原始产权主体以财务契约的方式完成了对财权的初始配置,并以股东的身份共同享有公司法人财产所有权,并拥有除财务契约中规定的除债权人与员工等的固定财务收益权以外的其它财权,该部分财务控制权与财务收益权由股东按持股比例分享。全体股东组成的股东大会作为公司最高权力机构,除了保留公司特别财务决策权外,将其它财权横向分类配置,财务监管权配置给监事会,特别财务执行权和重大财务决策权配置给董事会。财权的横向分类配置主要遵循财务决策、执行、监督三权分立的制衡原则,财权的三大核心权能由不同的机构独立行使,形成内部牵制与约束,可有效实现各财权主体的权力均衡,确保公司财务决策行为和公司价值最大化目标的最小偏离。权力制衡权力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是财权有效运转的制度保障,也是《公司法》对公司层面权力分配的基本原则与要求。

(三)财权再配置原则财权再配置应贯彻效率原则。董事会除保留重大财务决策权外,将日常财务决策权及重大财务执行权授权配置给经理层,经理层再将其中一部分财权转授权配置给中下层,这构成了财权在公司内部的纵向分层配置,纵向分层配置的可能结果形成不同的财权授权配置模式。纵向分层配置主要应遵循效率原则,比如对经理的授权,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低时,应扩大对经理层的授权范围,并充分肯定经理在授权范围内的权威性。阿罗悖论论证了投票中少数服从多数的投票原则并非总是有效的,并且随着参与投票人数的增加,出现最差方案取代最优或次优方案的可能性越来越大,这就是著名的“波德效应”在起作用。授权源于对效率的思考和追求。首先,授权可以在一定程度内确保决策的灵活性,加快决策过程,激发公司里的团队成员的创新潜能和责任意识;其次,有专业知识背景的有能力的人正确投资的可能性更大(RaghuramG.RajanandLuigiZingales,1998)。人力资本在资源使用效率和公司价值方面的功能具体体现在:一是实现公司财权配置目标和财权制衡目标的主导因素。二是能推动公司社会资本的积累。公司社会资本具有社会性和非物质性属性,它存在于公司内部结构和公司社会关系网络中,能够给公司带来收益。优秀经理人加入公司,有利于公司社会资本的积累,包括公司内部社会资本和公司外部社会资本,前者可以通过推动公司内部各成员间合作机制的构建来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与协调,有效解决集体行动问题,从而降低交易成本;后者有利于公司从外部摄取各种稀缺资源。两者共同为公司财权配置目标和财权制衡目标的实现搭建基础平台并发挥推动作用,从而有效提升公司经营能力和经济效益。财权授权或转授权配置中的授权度取决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信息结构、控制跨度、监督成本、决策紧迫性、信任与交流等,并且处在不断的调整与变动中。“授权度”的经济分析则由授权人根据对授权预期产生的边际成本与边际收益的权衡来决策。边际净收益指每增加一个单位“授权度”所增加(或减少)的净收益。净收益的影响因素包括决策灵活度、专业化、成本等。一般认为成本产生于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委托关系。米歇尔·詹森和威廉姆·马克林认为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关系符合一种纯粹关系,那么董事会与经理层、经理层与部属之间也存在一种隐性的委托关系,也会发生利用不对称信息转移公司财富、逃避责任、消极怠工的成本,可见,传统成本的内涵是可以扩展的。授权度Q与边际净收益R之间的关系如图2所示。

横轴表示授权度Q,纵轴表示边际净收益R,两者的关系在坐标轴上是一个方向向下的抛物线。当QQ*时,边际净收益随着授权度的增加而下降,最佳“授权度”处于Q*点。也就是说,如果每增加一个单位“授权度”所产生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即有边际净收益,则增加授权度是可行的。

参考文献:

[1]杨其静:《合同与企业理论前沿综述》,《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2]汤谷良:《现代企业财务的产权思考》,《会计研究》1994年第5期。

[3]伍中信:《现代企业财务治理结构论》,中国财经出版社2010年版。

[4]盛洪:《现代制度经济学》(上卷),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5]李开国、张玉敏:《中国民法学》,法律出版社2002年版。

[6][美]哈罗德.德姆塞茨著,段毅才等译:《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经济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7]philippeaghionandpatrickBolton.anincompleteContractsapproachtoFinancialContracting.theReviewofeconomicStudies,Vol.59,no.3(Jul.,1992),pp.473

[8]philippeaghionandJeantirole.FormalandRealauthorityinorganizations.the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Vol.105,no.1(Feb.,1997),pp.27

[9]RaghuramG.RajanandLuigiZingales.powerinatheoryoftheFirm.theQuarterlyJournalofeconomics,Vol.113,no.2(may,1998),pp.387.

[10]eugeneFama(1980):agencyproblemsandtheoryoftheFirm,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88,pp.288-307

财务制度原则篇10

    我国传统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弊端

    在我国的传统财务会计理论体系中存在四种不同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下面分别就这四种类型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自存在的弊端加以分析。

    会计假设—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侧重考察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强调客观环境对财务会计的制约作用,其结果是这种结构的三个理论要素在逻辑上不一致,前后不连贯,会计假设和基本原则难以指导准则型规范的制定,而准则型规范又主要从财务会计惯例中挑选出来。

    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把财务会计目标即财务报告的目标和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的要求作为发展和制定财务会计原则和准则的最高层次概念,强调财务会计信息对决策的有用性,而往往忽视了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其结果是这种结构中目标的形成缺乏强有力的制约机制,理论研究具有明显的实用主义倾向,对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揭示不够。

    统一会计制度—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及财务会计属性、本质、职能、对象型规范结构。这种结构服务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要求,把财务会计理论理解为社会经济制度的反映,亦属于需求导向型结构。与财务会计目标—基本原则—财务会计准则型规范结构相比,这种结构是宏观的,不是微观的。这种结构经实践证明,从统一会计制度中归纳、综合财务会计方法、程序、任务、属性、本质、职能和对象,是违背研究的逻辑顺序的。这种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主要是说明性和解释性的,很难揭示财务会计现实系统运行和发展的内在规律性。

    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制度型规范并列结构。在德国、法国等实行制度型规范的国家,它们的财务会计规范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规章和制度,其财务会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受学术圈内观念的影响,主要引进了美、英等国的会计假设、基本原则、基本要素理论,采用演绎的方法孤立地进行研究,结果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与制度型规范既脱节又制约其发展。

    此外,从整体上看,我国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缺乏统一性,无法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仍带有计划经济时期“条块分割”的色彩,是我国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会计理论建设不完善的一个表现。这同我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加快财务会计国际化进程的要求不适应。因此,需要建立我国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意义和指导思想

    意义:建立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能够使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的归属,明确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会计理论体系的关系,掌握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本身应由哪些内容组成以及这些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而形成财务会计学术研究的阶段性成果,为深入探讨财务会计理论提供线索和启示,促进财务会计理论能够更好地指导财务会计实务。

    指导思想:应当在充分甑别和借鉴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观点的基础上探讨和建立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应遵循的原则

    整体性原则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把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按照一定逻辑关系所组成的有机整体,故需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出发进行全面、系统的思考,促使各组成部分内容有着科学的定性、恰当的定位和明确的方向,以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整体最佳。

    结构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其内在联系进行排序,各组成部分的联系应当具备一定的紧密度和稳定性,这样才能保证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内部的整体性。

    层次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必须按照由高至低或由低至高的层次排列,以便形成垂直系统层次或横向水平系统层次,注意层次与整体、层次与层次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

    动态性原则由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是人们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财务会计理论的理念总结,故动态性原则要求人们以发展的眼光研究财务会计理论的过去概貌、现在状况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变化规律。

    逻辑性原则该原则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各组成部分应前呼后应、协调统一、首尾一贯、浑然一体,具有内在的逻辑一致性。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建立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离不开对其逻辑起点的选择。只有选择好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才能把其内容顺利地、合乎逻辑地展开,并使之得到充分的阐述。而且,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正确与否及其对财会实践指导作用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逻辑起点选择的正确性和科学性。关于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理论界先后有“本质起点论”、“对象起点论”、“假设起点论”、“目标起点论”等多种构想。

    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起点,应直接反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反映财会领域中本质的、必然的内在联系,并成为整个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体系中的最高层次和财会确认、计量、记录及报告的导向。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统一,才能充分发挥财会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显然,财会的本质作为一个纯粹理论性的范畴并不具备这样一些特性。在财会诸范畴中,只有财会目标才能具备上述特性。因为财会目标直接反映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环境的变化作适当调整,它是财会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必须把财会目标作为财会理论研究的起点,才能建立比较完善的统一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

    我国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内容应包括基础理论层次和应用理论层次两个部分。它们有各自的研究任务和构成要素。

    研究任务

    就基础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最一般、最本质的规律及原理。其既研究财务会计实践总体的一般规定性,即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又研究财务会计诸要素的一般规定性,探讨财务会计理论体系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总结财务会计实践的原则和财务会计实践的前提,寻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理论体系所提供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支持。对财务会计理论发展趋势的预测等,也都是财务会计基础理论层次所要解决的问题。

    就应用理论层次而言,主要研究和解决财务会计实践的具体操作对象、方法及报告与披露,最终形成财务会计的规范形式。财务会计的应用理论层次是以基础理论层次为指导,主要制定和实施各项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而财务会计实务规范贯穿于财务会计应用理论的全过程,它是引导和制约财务会计工作的标准,评价财务会计工作的依据,同时它又是引导财务会计工作朝特定方向发展的行为机制。

    构成要素

    基础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社会环境理论;财务会计的目标理论;财务会计的定性、定职和定位理论;财务会计的行为主体理论;财务会计的要素理论;财务会计的方法理论;财务会计的循环理论;财务会计的假设和前提理论;财务会计的信息理论;财务会计的理论基础(如其它学科对财务会计的影响等)。

    应用理论层次的构成要素应包括:财务会计的实务规范理论;财务会计实务规范的设计理论;财务会计的监督理论。

    建立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重要问题

    研究生产力、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是我国构建统一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时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这里,侧重探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同财务会计理论结构的关系。

    生产力、生产关系要求财务会计理论结构与之相适应。如果现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已经不利于财会实践的发展,违背了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发展要求,那么,它就要被调整。而上层建筑则通过财务会计的法规体系对财务会计理论结构施加强制性的影响,并对财务会计目标提出要求,以保证各有关利害团体都能得到相关、可靠的会计信息,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

    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财务会计的生产要素。如:构成财务会计平衡公式的三个要素(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都由现实的生产力、生产关系决定。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形成一定的生产方式。而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恰好体现了某一会计主体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结合。因为,财务会计的平衡公式是: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公式左边的资产代表了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生产能力,既包括实物与非实物形态的资源,又包括人力资源,而公式右边的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则代表一个会计主体在某一日期的资产权益,体现该会计主体的生产关系。

    上述会计平衡公式反映了资产的存量,而揭示资产流量的平衡公式是:利润=收入-费用,这个公式揭示了会计对象中的利润、收入和费用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围绕着资产(生产能力)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而展开,费用说明资产即生产能力的投入量,收入体现资产即生产能力的产出量,利润则代表两者之间的差量。

    而在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则是对资产的投入量、资产的产出量,以及投入量与产出量两者之间的差量按收付实现制确认的结果。

    可见,生产力与生产关系是资产负债表揭示的内容,具体体现为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生产力在一定时期的增减变动及增减变动的结果通过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加以揭示。财务会计理论及其方法需满足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并随之发展而发展,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的产生,诸如各种资产的计价理论、人力资源理论、会计人员的素质理论、管理体制理论等;生产关系的发展形成各种权益理论,诸如业主权论、企业论、企业主体论、剩余权益论、基金论等。由于构建会计平衡公式的出发点不同,导致各种权益理论下会计平衡公式两边所包括的内容不同,因此,不同权益理论下的会计平衡公式体现了不同的生产关系。总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导致了各种财务会计理论、权益理论的出现,从而导致原有的财务会计理论结构进行调整,以适应其发展要求。

    参考资料:

    1.葛家澍,中级财务会计学[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结构[m],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