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1:03:23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1

关键词: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短寿建筑”;公众参与;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9-0113-02

引言

据国家统计局的新中国六十年系列报告之十公布的数据:中国城市化水平由1949年的7.3%提高到2008年的45.6%,这表明中国城市化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高速发展的中国经济使得城市不断扩张和更新,在大量的城市建设实践过程中凸显出了诸多的问题,经济发展与城市规划、城市建筑相互之间的脱节就是其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多处“年纪轻轻”的高楼被拆除,规划控制与单体建筑难以在质量上产生直接的对应关系,导致城市缺乏地方特色,缺乏高效合理的城市机能,这都直接或间接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

一、“短寿建筑”的现象

1.近年来出现的“短寿建筑”

2006年11月8日,坐落在卢浦大桥浦东段东侧的宝钢集团浦钢公司十六层办公大楼被爆破。浦钢大楼始建于1987年,是当时浦东地区第一高楼。

2007年1月6日,旅游名城杭州美丽的西子湖畔,二十二层、67米高,设计寿命为一百年,有西子湖畔第一高楼之称的浙江大学湖滨校区3号楼,在仅仅走过它生命历程13年的时候,被爆破拆除。

2007年1月7日,曾经被作为海滨城市青岛标志性建筑之一的二十四层大楼铁道大厦,在爆破声中轰然倒下。

2009年11月30日,建于1996年,是一栋高八层,总面积为12000平方米的单体建筑北海富丽华大酒店副楼实行了爆破拆除,这是北海有史以来爆破的最大的单体建筑。

2009年12月15日,广西最高单体建筑柳江路2号二十二层公寓为广西最高单体建筑将进行爆破。

全国各地相继有多座“年纪轻轻”的第一高楼被拆除,几乎每次都引起强烈反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虽然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还不富裕,人均占有资源在全世界很低,经济建设必须坚持走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道路。即使是发达国家,有哪一个把造好没多久的建筑砸了?这种不断地拆楼盖楼的做法违背了科学发展观,严重损害人民利益。“贪污和浪费是极大的犯罪”的话令人深思。

2.造成“短寿建筑”的分析

将高楼的短寿解释为政府规划部门目光的短视和节约意识的匮乏固然没有错,城市建设要量力而行,有钱搞城市建设当然好,但要符合当地的经济能力。目前,大多数20世纪80年代初期建设的住房已面临着大量拆除的阶段,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的GDp已连续多年地保持着10%左右的高增长速度,但国民财富的增加却远远地低于GDp增长速度的原因,我们在做大量的重复工作“建设―拆除―再建设”的过程,虽有GDp增长,却没有存量增长的原因。

资源的短缺是许多国家都在认真研究和对待的问题,而建筑的重建拆除和建设,无疑是对资源的最大浪费,与中国建设节约型、可持续发展国家的目标背道而驰。许多国家在认真做长远规划,严把质量关,以确保建筑物长寿。比如在英国,不仅建筑质量受到高度重视,规划、设计也经过详细论证,其建筑平均寿命高达132年,居世界首位。中国目前的住宅建筑平均寿命仅为30年。相比之下,我们的建筑的平均寿命过短。

鉴于建筑的浪费愈演愈烈的现象,建议有关部门应该通过立法,对这一现象进行严格的限制和规范。一方面,当某一建筑物要被拆除的时候,政府必须举出详细的理由,以证明建筑物的拆除是必要的和有益的,然后再经过权威机构的论证和公开的听证程序,审核政府举出的理由是否属实和充分。另一方面,也要制定出严厉的惩戒条款,对违规肆意拆除建筑物的行为进行问责,让相关行政部门的人员为违规拆除行为付出高价成本。

二、提高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和严肃性

有规划专家认为,造成短寿建筑问题的根本在于城市规划的改变。一些地方政府在土地带来的巨大商业利益诱惑下,城市规划服从所谓的经济“大局”,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和持续性,存在着“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现象,领导一换,规划重来。拆还是建,往往只在于由潮流引领的价值取向,甚至在某些领导的一念之间。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建筑的拆除和建设,可以推动GDp的增长,同时,土地出让也能获取巨额收入。

城市规划是一门预测性的科学,它是根据城市需求制定的城市发展思路。因为其具有明显的预测性,所以并不能保证最终规划的结果十分准确到位,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是由于受到城市发展的大环境制约。在当前社会,经济全球化与区域一体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得城市需求不断增长,在发展过程中也导致了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些冲突与矛盾。

国家开发银行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王大用2004年在《中国城市规划中的若干国情问题》一文中指出,当较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开始后,很多城市仓促规划,往往没有经过充分的科学论证,而且常常因地方政府领导人的变更而变更,没有用地方法律规范城市长远规划,规划的严肃性和长期性不够,使规划存在许多缺憾。一座建筑物的缺憾容易弥补,实在不可弥补,拆掉重建也能做到。

三、城市规划与区域经济发展相互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为城市规划奠定坚实基础。同一区域的城市由于在经济发展,资源利用,物流,交通,人才和科研等领域有着许多共同特点并相互依赖,所以区域经济的发展对该区域的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是整个城市规划的龙头,起着先导、主导和引导作用。完善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关系到区域发展布局、产业发展布局、城乡发展布局、基础设施建设布局、资源有效开发和利用布局、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布局。

2.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核心和动力源泉。城市规划建设作为一个扩大投资,推动消费,促进发展的过程,其本身就是一种经济活动。通过城市建设,可以带动房地业、建筑业、商业等十几个相关产业的大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区域经济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其对区域产业经济的影响上。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和布局,引导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在城市的空间结构上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完善经济功能布局,使城市的经济环境更加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要,确定城市建设的开发方针,统筹安排大型基础建设项目的选址和投资环境的选择,发挥城市整体投资利益,实现城市规模经济效益。二是产业结构调整与布局。城市规划通过设计新的城市空间模式,对产业结构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城市功能结构将发生显著变化,城市规划在经济结构的空间深化调整中产生深远的影响。三是土地配置与价格。作为城市规划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城市土地使用规划可以根据城市的社会、经济结构,以城市的未来发展目标为准则,科学地设计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地配置城市用地结构,有效地调控城市土地价格,提高土地集约化水平,保证区域经济在符合长远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前提下,得到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四是就业问题。城市规划可以通过宏观地调控手段来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减轻城市就业压力。城市规划是政府行为,是一定区域政府引导和协调区域城市合理发展和布局规划,要考虑到城市发展的连续性,使区域经济发展和布局规划将更为准确。

四、如何利用两者的紧密关系促进区域经济与城市规划的协调发展

1.正确处理城市规划建设和经济发展的关系。城市规划科学合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搞好城市空间战略规划,就会促使人人节约城市建设的成本,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否则,就会影响城市的功能发挥,降低城市建设的档次和品位,进而影响城市与周边地区的交流联系,干扰区域经济的正常发展。

2.正确处理经营与管理的关系,坚持以城市经营带动城市管理。在城市建设过程中,城市规划管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应该充分发挥城市规划管理的功能,简而言之,城市规划管理就是城市建设过程的协调者和组织者。一个城市建设的好坏与城市规划设计水平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为城市规划设计是城市建设的基础。在政府财力投入不足的情况下,要想加快城市规划和建设发展,必须充分利用市场经济手段,创新机制,走市场化之路,实现城市自我积累,自我增值的良性发展。

3.正确处理城市间合作与文化认同的问题,是城市建设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条件。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有句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

4.正确处理城市公众参与城市规划,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构建和谐社会。公众参与就是在社会分层、公众需求多样化、利益集团介入的情况下采取的一种协调对策,它强调公众(市民)对城市规划管理过程的参与,实现城市空间的合理分配,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中的公共参与,是城市市民以帮助、评判等多种方式参与编制城市规划的任何一个过程,城市市民参与具有层次性,其最基本的层次是对规划的活动的舆论作用,最高级的层次为市民亲自参加城市规划编制和实施的全过程,即真正意义上的人民城市人民规划、人民建设和人民管理。

结语

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的空间和实体发展进行的预先考虑。其对象偏重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涉及城市中产业的区域布局、建筑物的区域布局、道路及运输设施的设置、城市工程的安排等。而区域经济是以不同的地域单元为基础,依照社会劳动的地域分工原则,在充分发挥本区域优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经济。区域经济是城市规划建设的基础,城市规划建设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条件,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并使中国的城市乃至国家建设朝着有序、稳妥地方向不断的推进。

参考文献:

[1]白雪梅.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比较研究[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8.

[2]陈锋.转型时期的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转型[J].城市规划,2004,(28):9-20.

[3]陈为邦.城市规划应成为重要的公共政策[n].中国经济导报,2005-01-14.

[4]石楠.什么是城市规划[J].城市规划,2005,(11):24-25.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2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房地产影响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二)区域规划是房地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但不应成为短期投资炒作的对象如果疯炒一阵房地产,最后造成房地产巨大泡沫的话,区域振兴必将大打折扣。理论上来讲,区域性发展规划作为一种刺激和拉动经济的工具,短期内能创造出一个洼地,吸纳各种要素进转自省略入并加快流动,从而迅速催生资本聚集效应。但区域性发展规划一旦成了一件人人都在赌运气的标的,就非常容易背离实际,陷于概念性的炒作,由此必定形成一个巨大的流动性漩涡。而房地产作为资本增值和发展突破的首选项,首当其冲会被拖入。纵观近些年许多区域崛起的现实,房地产不连跳几个台阶、基础设施建设不突飞猛进、城市化推进节奏不加快,区域经济一定是不会有起色的。于是,区域性发展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机会、区域经济与房地产业部门经济,就直接划上了等号。如果不能扭转这种极端错了位的联系,后果是很难设想的。

(三)区域规划成为地方房地产泡沫的直接诱因已经看到,一些地区在刚刚拿到批文之后,当地房地产市场已然如一锅煮沸的开水,各路资本纷纷杀奔而去,价格随即扶摇直上。上一次海南岛房地产泡沫破灭,一个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这种错觉造成的。官方给了大量的扶持政策要建设特区,结果那里却变成了房地产投资乐园,一类大资本在那里倒卖土地,另一类小资金就在炒卖房屋。实业没有做起来,大多数资本都在钻投机取巧的空子。因为流动性漩涡的作用,土地、房屋的价格受到剧烈搅动,变得严重脱离实际,在缺少真实性需求支持的情况下,最终摔了个粉碎。

包括海南等新近拿到规划批文的区域,在迎来又一轮历史性机遇的同时,也再一次被推入到这样一种威胁面前。虽然17年过去了,"概念性炒作危机"阴影却始终没有走远。尽管有人认为,眼下的市场已不是当年的初级形态,以前的悲剧当不致重演。但我认为,只要有那一纸被镀上决策印信的规划存在,流动性漩涡就一定要出现。原因在于,当前的中国市场并不缺少流动性。在今天,无孔不入的全国乃至于国际资金都在向这些区域注入,这对于各个准备起步的区域板块的撬动是很明显的。

二、房地产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

房地产业在经济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不仅包含自身所承载的基本作用,同时还包括在经济链中带动相关产业、联结生产与生活的作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影响公共投资和个人消费倾向的作用,以及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城市生产、生活环境等方面作用。

1、房地产业增加值对GDp的贡献率

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巨大的拉动作用,从1997年之后,房地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首先呈攀升趋势,03年达到27.7%,随后批发零售业,金融业,商务服务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等几大行业相继进入了更为快速的发展时期,迅速占领了第三产业的大部分空间,而房地产在宏观政策的控制下,快速增长的势头相对放缓,贡献率随之回落,但是05年仍达到了22%以上。所以从近几年来的贡献指标分析,房地产对我区经济增长起到了极为关键的作用。

2、房地产业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有利于区域价值的提高

各种房屋建筑是城市经济存在和发展的主要空间条件,也是一个城市形象的展现。房地产业可以为城市提供基础设施、生活设施以及各行各业和居民的用地用房,从而对城市进行综合开发利用,这也是房地产业在旁侧效应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如北京朝阳区CBD、燕莎、朝外、亚运村等多个经济热点区域都是以率先发展起来的房地产业为基础,而逐渐发展壮大的。随着这些区域的集聚效益不断发挥,将吸引更多的企业和人才,聚集更多的技术和资金,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

3、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区域可持续发展首先是经济发展,只有经济发展才能使人类脱离贫困,并解决资源和环境问题。经济发展可以为环境保护和资源开发提供资金和技术,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前提。宏观经济是房地产投资的基础,其发展水平和发展趋势直接决定房地产投资的发展方向和投资方式。房地产投资能够促进宏观经济的增长,推进经济和社会的繁荣发展。

同时,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定位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房地产投资行为,区域经济的性质、功能。特点和发展水平都会对房地产投资方向和投资方式产生影响。当不同区域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状况确定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时,对于房地产投资结构有不同的要求。商业城市、工业城市和旅游城市需要不同比重的房地产投资构成,在同一城市定位下,发展阶段不同也会产生房地产投资需求比例的不同。只有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适当的房地产投资结构,才能与宏观经济发展相协调。

4、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社会系统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系统的主体,其中人是生产与消费的统一体,是整个系统主体的核心因素,也是系统中最为积极活跃的因素。在宏观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房地产投资对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鲜为人知和有所考虑。许多极富文化底蕴和民族特色的城市在现代化建设中忽视了对人文环境的建设,盲目上马一批不中不西的房地产投资项目,并拆毁大量具有历史意义和乡土特色的房地产建筑,城市的民族特色和文化特色逐渐消退,房地产品与周围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城市规划呈现短期性。在物业管理中采用封闭式管理,在注重个人隐私的同时却忽视了开放性,不利于建立正常的邻里关系和情感沟通。房地产品作为人类社会环境的组成部分和人类文明的具体体现,房地产投资应充分尊重和结合社会方面的具体要求,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社会可持续发展。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3

关键词:区域发展规划;特征与问题;山东省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编码:a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6.06.004

0引言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规划正以空前的密集度出台,部分规划跃升至国家战略层面[1],从而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热点研究领域之一。方创琳[2]指出在新时期新经济体制下我国区域发展规划编制的五个基本发展趋向;胡序威[3]回顾了中国区域规划发展和演变的三个历史阶段,阐述了不同时期规划的内容、特点及现状,并就未来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议;李广斌[4]分析了我国区域规划存在的弊病,并从区域规划编制形式、方法和实施管理体制对新时期区域规划的革新提出若干建议;鲍超[5]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分析了当前我国区域规划编制中存在的弊病;何丹[6]在梳理2009年以来国务院批复的十多项区域发展规划的基础上,从空间格局、发展模式、发展理念三个方面总结出我国当前区域规划及政策的特征,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陈雯[7]、付承伟[8]分别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规划》和《皖江城市带政界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对象,从若干方面进行规划实施影响评估。

上述诸多研究的焦点可分为两类,一是在我国宏观层面上区域规划的历史与展望、内容与方法、理论与实践等方面,二是就单一区域规划的实施影响进行评估。然而,目前以省域尺度上落实的区域规划为对象进行研究的文献却不多见,而基于此视角能更清楚地审视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及存在的问题。

2013年山东省“一圈一带”战略正式启动,至此,山东共有《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及《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四项区域发展规划,实现了省域空间区域规划全覆盖。本文以山东省四项区域发展规划为研究对象,对其特征进行分析,然后就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期对山东省区域发展战略的调整提供几点参考。

1研究区发展概况

山东省地处我国东部沿海重要发展轴线上,省内共有17个地级市,其中济南市和青岛市为副省级城市。截至2013年底,山东省常住人口9685万、GDp为5.5万亿、进出口总额2672亿美元,分别占全国的7.15%、9.67%和6.4%,人均GDp为全国的1.34倍,是我国重要的发展区域之一。长期以来,山东省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存在的一个明显特征就是不平衡性,具体表现为东部比较发达,西部相对滞后,在东部和西部之间存在着一个中部过渡带(如图1)。随着由这种不平衡所带来的问题的凸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此外,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水平的迅速提高,山东省也正面临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环境退化的严峻考验。同时,山东省西部产业稀疏区未能得到足够的资本驱动,甚至部分具有极大潜力区域的土地、劳动力资源未能发挥应有效应。鉴于此,针对区域发展过程中的现实性问题,适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区域发展规划与政策对于社会经济转型期下山东省特定问题的解决、空间格局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2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演变

作者在整理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相关资料过程中发现,新世纪之前,山东省还未出台成文规范的区域发展规划,有的只不过是一些远景的区域发展战略。如1983年的“沿海重点城市带动、大片区开发”战略,提出将全省划分为东部沿海、济南、淄博与鲁北、鲁中南、鲁西北五大片区;1984年的“梯次发展”战略,提出重点建设三个梯次,即沿海滩涂、海岛、渤海湾岸线的第一梯次、东平湖、南四湖、黄淮海平原的第二梯次以及黄河三角洲的第三梯次;1986年的“东西结合、共同发展”战略;1988年,把区域发展战略进一步确定为“东部开放,西部开发,东西结合,共同发展”;1991年的“海上山东”战略,提出加快发展蓝色产业聚集带;1995年加快“海上山东”和黄河三角洲两大发展战略等。虽然这些区域发展战略不具有操作的可行性,然而却为后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宏观指导。

进入二十一世纪,伴随着国际和国内形势的变化,区域发展经验的积累,山东省开始探索多区域联动的协调发展道路。“五大板块”战略、“一体两翼”战略、“一群、一圈、一区、一带”的城市化战略等相继提出,为了在省域空间上具体落实这些发展战略,区域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因而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并呈现出井喷式发展,具体可分为2005~2008年和2009~2013年两个阶段。

2005~2008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探索阶段。2005年7月山东省制定了《山东半岛城市群区域发展规划》,成为山东省成文的第一部区域发展规划。2007年1月山东省建设厅颁布了《济南都市圈规划》,规划范围包括济南、淄博、泰安、莱芜、聊城、德州及滨州7市,旨在通过规划培育济南都市圈,进而促进区域和全省社会经济发展。2008年2月,《鲁南经济带区域发展规划》正式通过,这是对“一体两翼”战略中“南翼”的落实。2008年10月,山东省制定《胶东半岛城市群和省会城市群一体发展规划》。

2009~2013年是对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的深化阶段。2009年12月及2011年1月,国务院相继批复通过《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两大区域上升为国家战略,标志着山东省区域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得到国家层面上的认可与支持,有利于明确发展方向和任务目标。2013年8月,《省会城市群经济圈发展规划》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经山东省政府研究通过。至此,山东四大区域战略板块实现全省覆盖,这从侧面反映出山东省统筹区域发展、实现共同跨越的强烈原景。

3区域发展规划现状特征

目前,山东省共有4项区域发展规划(见表1),并呈现出3方面的特征。

3.1规划战略的明晰性

就总体而言,山东省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内容已不再是如何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怎样调整产业空间布局的问题,而是转向了以寻求特色产业突破、注重发展质量与空间均衡为核心的新阶段。基于问题导向性原则所编制的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明晰地表现出当前山东省的均衡发展战略,从东到西的每个区域均有规划落实。就单个规划而言,发现各个规划所体现出的发展战略意图非常明显:《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和《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均属于特定功能区域定向发展规划,在我国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转型的关键时期,肩负着示范与发展的双重任务。《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探索高效生态经济发展新模式,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的战略意图是培育海洋新兴产业,提升海洋经济辐射带动能力;而《省会城市群经济圈规划》体现出发挥省会济南的辐射带动作用,实现规划区内一体化发展的战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的战略即改变山东西部长期落后的面貌,拓展发展空间。可以说,山东省目前的区域发展规划既体现出特定区域内的特定发展目标指向,又体现出省域层面上均衡布局、协调发展、区域带动的宏观战略决策。

3.2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经济空间结构是经济活动的空间表现形式,它反映了经济活动的区位特点以及在地域空间中的相互关系。空间结构是否合理,对区域经济的增长和发展有着显著的促进或者制约的作用。因此,如何合理引导区域范围内经济要素和活动的布局与重构,成为这四个区域发展规划的焦点。通过整理四个规划对于空间经济结构的表述,发现其呈现多样性的特征(见表2),其中区域经济发展阶段、区域内城市之间空间关系、交通设施布局等均构成其动力机制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来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高水平区,其区域空间结构已从传统的以青岛为中心的极核模式转变为开放性的网络化模式,区域经济一体化程度深,不同等级城市区域之间形成了功能完善、优势互补、区域联动的地域系统;省会济南及与周边城市已逐步形成以济南为核心层、莱芜、淄博和泰安为中间层、德州、滨州、聊城为层的省会城市群经济圈,通过“强化核心、多元中心、区域联动、县域支撑”的区域发展路径,不断整合空间优质资源、优化经济空间结构;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西部经济隆起带处于空间结构演变初期阶段,区域空间要素在重要增长点和发展轴线上集聚,在市场主导的区域开发环境中,通过适时引入政策变量克服市场的消极作用,将有利于两区经济空间结构的优化演进。

3.3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

与2009年之前的区域发展规划相比,目前四个规划的保障措施更加切实有力,体系更加完善。以《西部经济隆起带发展规划》为例,该规划根据区域发展现状与目标,从营商环境、财税、投资、金融、土地、人才、民生保障、扶贫开发、协调推进等9个方面提出具体保障措施,如设立10亿元发展专项资金,这个力度在2009年之前的规划中是无法想象的。更为可贵的是,山东省在区域公共管理方面做出了努力探索,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各规划区的发展问题。黄蓝两区均设有建设办公室,省会经济圈和西部隆起带也正积极筹建,该类办公室隶属省发改委,负责规划区内的综合协调、审核指导、招商引资等工作,旨在落实保障政策、推进协调发展。作为区域发展规划组织与实施主体之一的该类办公室,将在有关区域发展重大矛盾问题的协调解决、上下层级之间的交流沟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4山东省区域规划存在的问题

山东省上述四项区域发展规划是在基于各种发展诉求、适应内外发展环境转变的情境下形成的,与以往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相比,除了体现出上述诸多现实性特征,并且在深入挖掘与发挥区域优势竞争资源、探索区域发展模式、促进区域优势互补与差异性竞争、引导空间经济格局有序演化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然而,就规划本身及近年的实施效果来看,主要存在以下两点问题。

4.1存在多个规划战略和政策重叠区

地方主导的区域规划(或发展政策)不仅在山东省密集度出台,而且在其他省份的热度也持续上升,如广东省出台了四个省域层面的区域发展规划(粤东、粤西、粤北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然而,与广东省相比,山东省四个规划所涉及到的区域重叠现象非常明显(如图2)。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就是各级政在宏观层面上突出的问题是规划缺乏协调,缺乏实施机制平台;在微观层面表现为规划之间相互重叠,甚至彼此冲突,令地方政府无所适从。并且直接导致区域政策的边界模糊,个别城市发展方向不明,公共资源的重复利用,进而影响了规划的权威性和实施的效率。

4.2不健全的考核机制

纵观目前山东省四个区域发展规划文本可发现,各规划不仅强调经济的空间布局、特色产业体系的培育、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硬”问题,还涉及到区域一体化策略、社会事业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软”环境,这种多议题的区域规划犹如多变贸易体制下的“一揽子”协议。然而,在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下级政府的“经济人”角色凸显,追求利益最大化成为其根本属性之一。一方面,现行的政府考核目标是经济增长水平,这与国家长期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政策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虽然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硬”问题和“软”环境都是政绩函数的重要变量,但经济发展的“硬”问题是可以数量化的,而“软”环境则难以数量化,因而现阶段政府的绩效考核是以GDp为导向的。以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为例,规划区地处渤海之滨的黄河入海口,是重要的新生湿地生态系统和珍贵濒危鸟类自然保护区。规划中虽然有一章专门论述如何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然而近年来黄河中上游大量截流,农田、油田开发加快,威胁着三角洲生态系统,导致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不断恶化[9]。由此可见,现行的区域发展规划的考核目标与考核指标不能适应规划区的发展要求,不利于规划区发展目标的实现,从而大大弱化了规划的宏观调控能力。

5结论与建议

新世纪以来,山东省区域发展规划从无到有,目前在省域空间有四个规划得到落实,表现出规划战略的明晰性、规划区经济空间结构的多样性和规划保障措施的切实性等三方面的特征,但仍存在多个战略和政策重叠区及不健全的考核机制等问题。面对主要矛盾和问题,提出以下两点建议:第一,创新考核机制,树立新的政绩观,建立符合各规划区功能定位的考核指标,如加入以民生相关的居民幸福感、满意度等指标,并将绿色GDp纳入指标体系;采取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结合的考核程序,充分挖掘规划区内公共参与能力,将更多政府的本职职能从体制内能释放出来。地方政府的经济职能更多的让位于市场,转而考虑公共服务产品的提供,促进规划的综合协调性。第二,在今后编制区域发展规划的过程中,要完善规划的编制机制,特别是针对规划区范围的划定,要做到近期与远景、定量与定性相结合,保障规划的科学性与可行性。针对即存的规划重叠区,要分阶段、有重点地发挥好自身的政策优势,肩负起区域协调发展的桥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秀山,董继红,张帆.我国近年来密集推出的区域规划:特征、问题与取向[J].经济与管理评论,2010(2):5-12.

[2]方创琳.我国新世纪区域发展规划的基本发展趋向[J].地理科学,2000(1):1-6.

[3]胡序威.我国区域规划的演变与展望[J].地理学报,2006,61(6):585-594.

[4]李广斌,王喜,王勇.我国区域规划存在问题及其调整思考[J].地域研究与开发,2006,25(5):10-13.

[5]鲍超,方创琳.从地理学的综合视角看新时期区域规划的编制[J].经济地理,2006,26(2):177-180.

[6]何丹,李晶.2009年以来中国区域发展规划及政策评述[J].华东经济管理,2011,25(3):36-40.

[7]陈雯,陈晓,张蕾等.《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发展规划》的区域发展影响评估研究[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2,5(2):125-147.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4

 

关键词:区域规划;地方经济;房地产

   2009年以来我国先后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横琴总体发展规划》、《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规划》、《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和《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规划纲要》8个规划,出台速度前所未有。随着区域规划对地方政府的经济的带动作用,地方房地产业发展也出现了如火如荼的局面,成为地方发展的强劲动力。

   一、区域规划概述

   区域规划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中央出台的区域发展规划,除提供产业优惠政策外,更重要的是为地方政府打开了土地开发引资的大门。区域规划首先带动部分城市的房地产开发,房价上涨,便可实现后续的招商引资。房地产和区域发展其实是相辅相成的,区域发展必然要寻找一些先导产业发挥带动作用,房地产便是其中之一。

   只有当项目产品在二级市场上交易活跃的时候,房地产和区域经济的后续发展才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动力。区域振兴规划无疑也是助推市场活跃的强心剂。

   作为调整经济结构和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一环,国家在去年陆续出台了多项区域经济振兴规划。随着相关规划的实施,规划给区域发展带来新动力,区域经济有望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其中,房地产与其他产业的发展有望相互促进。

   区域振兴规划实施后,国家和地方大量的投资项目将跟进,这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是实质性的,但并非立竿见影。需要大量前期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铺垫。部分城市的区域振兴规划引起的过度炒房应当警惕。这些规划的实施对当地经济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培育将产生巨大影响,但同时也成为了主题投资的热点,吸引了楼市和股市的投资者竞相介入。在这种背景下,房价出现一定程度上涨可以理解,但过度炒作形成较大泡沫将遏制地方经济的健康发展。

   二、区域规划对地方房地产经济的影响

区域规划在刺激地方经济之前,首先激活了当地的房地产市场。目前多数炒房者纷纷踩着区域规划制订的时点,介入相关地区的房地产市场。大到部级区域规划,小到新地铁线路投建方案,都被炒房者视为投资良机,体现了区域规划对区域楼市的明显带动和提振作用。

   (一)区域规划改善当地基础建设的同时也引起了房价的快速上涨区域规划的影响是长期的。区域房地产潜在价值提升,可以吸引外地资金进入,加速该区域开发。不过,近期部分地区房价因区域规划而被过度炒作,这无疑是对未来发展的透支,也可能引起政策制订者的警惕。

   2009年11月,国务院批复《关于调整天津市部分行政区划的请示》,同意撤销天津市塘沽区、汉沽区、大港区现行建制,设立天津市滨海新区行政区。随后的三个月,滨海新区房价累计涨幅超过50%:今年1-2月累计成交11591套,同比增长39.7%。

   2010年1月初,《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海南房地产和土地价格不断攀升。随后的一个多月内,海南主要城市房价涨幅超过100%。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5

关键词:区域经济规划;产业集群

abstract:thehistoricalbackgroundofitseconomicdevelopment,planningareaofnaturalconditionandsoonfactorcondition,planningofregionaleconomicresourcestatus.DiscussionofChina'sregionalplanningoftheinfluencefactorsoftheeconomicdevelopmentinourcountryinthefuturewillbeandlong-termdevelopmentisofgreatsignificance.

Keywords:regionaleconomicplanning;industrycluster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发展现状

从2009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先后出台了13个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由此可见,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促进中国产业结构升级、扩大内需,拉动投资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我国的区域经济版图已经逐渐成型,将包括以下经济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北部湾、环渤海、海峡西岸、东北三省、黄河三角洲、中部和西部等。在“十二五”期间,一批新的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将继续上升为国家战略。

二、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

作为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亮点,区域经济规划对我国经济带动的作用是确定无疑的。然而,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经济结构各有不同。那么,究竟有哪些影响我国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呢?

(一)本国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

在当前全国的经济发展状况的背景之下,国家的宏观经济发展规划决定了某一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未来的规划。在国家的宏观布局规划之中,各省区的战略地位的确定,地区之间的区域分工,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都有了相应的安排与设想。因此,对于各地区的区域规划来说,都必须以国家的宏观经济规划为前提。例如,在改革开放之初,沿海省份的的对外开放政策,在2000年提出的西部大开发战略,已经近些年提出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和中部地区崛起。

(二)规划区域的自然状况等因素状况

自然资源构成了区域发展的物质基础。在制定规划时,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进行一定调查,规划和分析,在区域内自然资源和能源的基础上发展经济。比如我国的重要能源基地:新疆地区。新疆自然资源丰富,拥有丰富的石油和煤炭资源,而且还是重要的棉花产地,这都是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质。该地区的经济振兴,一定要在围绕当地的资源优势做文章,以自身的资源优势,来振兴经济发展。

(三)规划区域的经济资源状况

1、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在我们对某一地区进行区域经济规划时,我们应该将该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看作是该地域经济发展所必须的人力资源与智力资源。对某一区域的人口数量与劳动力资源的了解,可以方便我们对对区域产业结构进行的合理规划。经济的发展离不开人的劳动,具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对于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将会产生很大的积极的影响。廉价的劳动力将会吸引劳动密集型产业到本地区进行投资建设;高素质的人力资源还会导致该地区涌现出大批的高新技术产业,从而带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合理规划和健康发展。

2、市场对区域经济规划的影响。

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所面对的市场需求量和和市场容量,将对该地区规划发展的经济产业部门日后的发展壮大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必须对该区域的市场进行很好的调查和研究。在当今社会,交通工具的大力发展,使得空间位置对于区域市场的影响逐步减弱,但是对于某些产业而言,产业的发展,产品的销售还是应该离市场越近越好。譬如,农业的发展与农产品的生产,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第三产业的需求。这些都是对市场有着强烈的依赖。此外,与市场联系越紧密的企业,对于该市场的占有率通常会增长的越快,从而方便企业的发展,进而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月繁荣。

3、区域内以及周边的产业集群状况。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积聚体,代表着介于市场和等级制之间的一种新的空间经济组织形式。如果一个区域具有产业集群的优势,那么,在该区域内就包括了某一产业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包括:企业生产的上游原材料,生产所需的机械设备,以及所需的生产服务业;企业生产产品的销售,物流运输,以及相关的技能培训与继续教育。此外,政府也可以对此进行专门的配套设施的建设,生产一种代表着区域核心竞争力的生产综合体,促进区域的外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范围经济的发展。在产业集群发展的前提之下,不同的生产企业享有这政府统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大大降低了大家的生产成本,增强了集体的竞争力。另外,在相关产业共同发展的条件下,也能促进彼此的技术和经验的交流,以达到技术的创新,实现产品的创新,产业的升级。

结束语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以商品经济为基础的区域经济发展迅速,越来越具有活力,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中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层次。区域经济的规划与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一大支撑点,因此,正确认识影响区域经济规划的因素,对搞好我国的区域经济规划,使之既有利于全国经济发展的统一性,体现全国生产力合理布局的要求,又有利于充分发挥各省地区的区域经济的特色,形成具有内在经济联系与以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纽带的区域经济格局。为我国的进一步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科,杨敬.对制定合理区域经济规划的若干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07.

[2]陈秀山,张可云.区域经济理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6

关键词:区域物流;规划;非均衡发展理论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一、区域物流规划

1.区域物流规划的概念

区域物流规划就是在正确认识区域物流规模、结构与特点的基础上,根据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一般为中长期)区域物流发展目标、区域物流资源建设、区域物流发展战略与对策等进行的系统设计。

2.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主要内容

全面、系统、科学的物流发展规划应该涵盖以下五个方面: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区域物流基础设施平台规划、区域物流信息平台规划、区域物流政策平台规划和物流产业主体发展规划。

区域物流空间布局网络体系由“物流枢纽城市――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构成。其中,物流枢纽城市是指在区域经济中有突出的经济地位、交通优势、信息网络与技术条件、物流量大、物流企业较为集中、有枢纽地位的中心城市。物流园区是指由多家物流企业或与物流相关的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具有多功能、高层次、集散功能强、辐射范围广、在区域内有突出地位的社会化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可分为四类:转运型物流园区,是指可实现两种以上运输方式转换的物流园区;存储配送型物流园区,是指以大规模的仓库群为基础、以存储配送为主要功能的物流园区;流通加工型物流园区,是指具备部分加工功能、实现了厂商产品到客户转换衔接的物流园区;综合型物流园区,是指同时具有以上功能的物流园区。专业物流中心是指在某专业领域内具有一定综合功能的物流结点。物流园区和专业物流中心可主要依托港口、交通枢纽、开发区和商贸市场等进行建设。

二、区域物流空间规划原理“增长极”规划原理

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Francoisperroux)提出的[1]。增长极的提出虽然要早于赫希曼的不平衡发展理论,但它们都是以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为基础的,都是不平衡发展理论体系中的区域经济发展理论模式。佩鲁以为“增长并不会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而是首先出现在一些增长点和增长极上,然后沿着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造成不同的最终影响”。此后一些学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他的理论。增长极对区域经济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支配、乘数、极化与扩散三个重要的效应上。这一理论主要被用于促进落后地区的经济增长、缓解大城市地区过度集中的压力和加快城市腹地的经济发展。

三、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布局规划的构建

1.广西区域物流空间增长极的确定[8]

经济联系量,或称为空间交互作用量,用来衡量区域间经济联系强度大小的指标,即能反映经济中心城市对周围地区的辐射能力,也能反映周围地区对经济中心辐射能力的接受程度。区域经济联系量有绝对经济联系量和相对经济联系量之分,绝对经济联系量是指某经济中心对某低级经济中心将集辐射能力或潜在的联系强度大小;相对联系量是在绝对经济联系量的基础上,结合低级经济中心本身接收能力,比较其在区域内所有同级经济中心中条件的相对优劣来确定的。绝对联系量可用来分析经济中心辐射潜能及其强弱的空间变化,相对联系量能较全面的反映除距离之外的其他因素对经济联系造成的影响。

2。枢纽城市的确定

南宁市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绝对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向北形成了经柳州至桂林的北翼发展轴,向南形成防城、钦州、北海港口经济发展区,向东形成贵港、玉林和梧州经济发展带,向西形成百色、凭祥经济发展或贸易区。以下应用人口、GDp、距离数据等来计算柳州与南宁经济联系强度,2005年据广西统计局资料[9]:南宁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为861.94亿元,人口648.85万人;柳州GDp为626.91亿元,人口为352.15万人;两城市交通距离为262千米。则柳州与南宁的经济联系强度为:

随着南宁东盟博览会的举行,作为交通枢纽地带的南宁市经济会得到进一步的快速发展,周边其他城市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南宁接轨。从上述分析结果来看,柳州、沿海三港城市以及玉林、梧州和凭祥与南宁经济联系较为密切。发展区域物流必须以区域内城市间的经济联系为基础。

除了定量分析外,可以预见,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成和发展,以及北部湾经济圈的形成,沿海三港口城市(防城、钦州、北海)以及凭祥市将成为广西对外贸易龙头和物流的重要节点。

综上定量和定性分析,本文认为,广西区域物流发展应该以南宁为一级物流城市,柳州市、沿海三港城市以及凭祥为二级物流中心城市进行规划建设。

作者单位:柳州运输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7

关键词:区域城镇化协调整合管治制度保障新区域主义

一、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历程

我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期的区域规划目的是为了搞好工业的合理布局,落实国民经济的长远计划,使城市规划有充分的依据。80年代,国家相继开展了全国性、跨省区和地区性的规划工作,如完成了《全国国土总体规划纲要》;完成了攀西六盘水地区、湘赣粤交界地区、晋陕蒙接壤地区、乌江干流沿岸地区、金沙江下游地区等跨省区区域规划工作;在京津唐地区、吉林省松花湖地区、湖北省宜昌地区、浙江省宁波地区、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黑龙江省、安徽省皖北地区、福建省湄州湾地区等开展了区域规划工作。自1992年起,我国计划体制的一项重要改革,就是以经济的自然联系和资源、区位优势互补为主导的、跨省区的区域经济工作开始起步,跨省区的区域经济逐步发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层次。在进入新世纪后,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背景下,区域规划又涌现出一些新的规划思想和理念,例如在协调不同利益集团时倡导的管治理念,以及在全球经济整合背景下区域规划中涌现出的新区域主义思想、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二、我国区域规划的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初,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了编制多层次区域规划的高潮,但是由于国土规划尚未通过立法取得应有的法定地位,不具有权威性和约束力,因此难以发挥其应有作用。

1989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全国和各省、直辖市都要编制城镇体系规划,用以指导城市规划的编制”,“设市城市和县城的总体规划应有包括市和县的行政区域的城镇体系规划”。由于确立了城镇体系规划的法律地位,使得在国土规划衰变后,城镇体系规划仍然在区域规划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加速城市化进、提升大城市竞争力的背景下,以都市区规划、都市圈规划和城镇密集区规划为代表的新型区域规划正在不断兴起。

经济全球化所造成的竞争给每个地域单元带来了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空间。为了确保各自的竞争优势,强化区域的联合就成为各级政治权力机构和经济发展机构的主动要求。新背景下的区域规划已不仅仅局限于解决区域内部的具体问题,而更加具有增强区域自身竞争力以获取更多发展机会的内容。

经济的网络化及迅速发展的交通、技术体系支撑,城镇发展的日益区域化、区域发展的日益城镇化、城乡一体化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各地区空间演变的主导趋势,由此带来了对区域整体发展、城乡协调发展、生态共存共生、设施共享共建等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区域规划日益凸现出其在区域资源整合和配置方面巨大的价值和优势。

三、现阶段我国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经济以及我国城市化进程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我国区域规划应如何应对的关键在于对现有区域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和探讨。当前我国区域规划面临的中心问题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对传统区域规划的体制、理念、内容和方法进行系统的改革和创新,使其更能适应我国区域和城市的经济发展需要。

在我国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区域规划位于城市总体规划范围之上,对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指导和依据。在全球竞争的背景下,城市竞争已经不是单一的城市间的竞争,而是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的与其周边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区域或城市集团的竞争。近年来,我国也涌现出各种城市区域的规划,例如广州、南京等城市相继编制了都市区规划,在江苏省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南京、苏锡常和徐州三大都市圈规划,浙江城镇体系规划中提出了杭嘉湖绍、温台、宁舟等城市群规划。

但是,目前开展的各类城市区域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之间存在许多矛盾和衔接上的错位。首先,城市区域规划的区域范围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范围是有区别的,这就成为区域规划可操作性的一大障碍。其次,各类城市区域规划与城市总体规划的关系不清,各类城市区域规划的任务和重点不够明晰,有的重在提供城市的宏观战略,有的侧重于城市的空间结构框架,有的强调中心城市的发展,有的则侧重各城镇之间的关系。

四、区域规划改革的几点思路

(一)以立法为突破,确立区域规划的法律地位

在今后我国区域规划的改革中,首要任务不是编制规划,而是通过立法,明确区域规划与现有各类规划之间的关系,确立区域规划的权威性和法律地位,确保区域规划的实施,发挥其对下一层次规划的指导意义。

(二)以城镇密集区、城镇群、都市圈发展规划为依托,以各部门的行业规划、专项规划为基础,建构区域规划体系

在我国,区域规划被分割成各种类型的规划,在体制上实行的是多重管理。我国目前的规划编制体系中,城镇密集地区规划、城市群规划、都市圈发展规划作为综合性规划,在其编制目的、内容和管理上,最接近于区域规划。因此,依托城镇密集区规划、城镇群规划以及都市圈规划,充分吸纳各行业和部门规划的成果并进行提升和补充、完善,从而建立起由区域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构成的区域规划体系。

(三)规划理念的创新

1.比较与竞争

在传统规划中比较重视对城市和区域发展中比较优势的分析,但在市场化和全球化的驱动下,城市间、区域间、国家间的竞争加剧,因此更加关注竞争优势。能否形成竞争优势,关键是人的因素。而以往在分析比较优势时多侧重于静态的物质资源,对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资金、人才、技术、信息等人文资源往往分析不够。

2.弹性和刚性

在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区域规划多属指令性,刚性的规划,对生产力的空间布局,人口居住的空间转移,城乡建设的空间发展和功能定位,都是刚性规定,显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可变性和灵活性。由于大量不确定因素的存在,对区域内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空间安排需要有一定的弹性。但是,为了克服市场经济的不理性并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旅游环境,也必须对区域内严格划定的禁止开发区域和限制开发区域进行刚性的约束。同时,可以确定有选择的引导开发和重点开发区域,这两种区域可留有程度不同的有较多回旋余地的弹性发展空间。

3.协调与整合

区域规划的核心任务是搞好区域空间的综合协调,包括与经济社会发展有关的城乡建设、各类开发区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空间布局协调,以及开发建设布局与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整治的协调,同时还包括不同行政区域之间、区域内城镇之间和城乡之间的相互协调。综合协调涉及到部门之间、地区之间的利益矛盾,国家利

益、地方利益、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之间的矛盾,也会涉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之间的矛盾,此外,不少区域规划在协调方面还存在明显的不足,没有充分地与利益冲突各方进行协调商议,由此导致规划在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得不到充分的实施。

4.沟通与管治要使区域规划真正成为指导地区开发建设的行动纲领,必须重视公共参与。在规划的过程中,应广泛吸取代表各种R6北方经济・2008年第2期利益的政府有关部门、非政府组织(社团、公司)以及企业家、专家学者等各方面的意见,加强彼此间的沟通和联系,共同寻求解决区域规划中各种利益冲突的有效途径。新的区域规划要求由在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力量之间进行磨合、平衡,转向双向互求互动、协商型规划。在西方国家被称为“非正式规划”,即利用咨询、讨论、谈判、交流、参与等措施,在正式的规划途径之外,开辟出一种不完全是官方意见交流和协商行动的渠道,通过制定公平准则,建立公开的规划体系,广泛吸收各种利益集团参与规划的全过程。这种重视非政府组织作用的协调方法和途径也被称为“管治”。这一点对于我国传统区域规划编制思维的改造是有重要意义的,虽然这个过程可能意味着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耗费,但却是使区域规划从图纸走向现实的重要保障,这种协商型规划可以处理包括经济结构的调整、就业市场的开拓、环境污染的治理以及土地资源的需求、开敞空间的建设和区域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

5.虚调控和实调控

传统区域规划的效果低下而难以对区域发展起到真正调控和引导作用。区域规划是一种以空间资源的分配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地域空间规划,即制定“空间准入”法则,实施“空间管制”,是实现区域规划由虚调控型规划向实调控型规划的关键砝码。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8

论文摘要: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街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

随着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的加快推,铁路运输发展面临着更高的要求。铁路运输作为国民经济的大命脉,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已经成为区域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由于铁路长期以来在比较封闭的环境中规划、建设和发展,受规划理论体系的制约,真正意义上的关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工作是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的。2004年编制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是国家批复铁路行业关于全国铁路发展的第一个中长期规划,是铁路建设项目审批的主要依据。

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及规划目的

1.1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历史

我国铁路行业针对建设项目的前期规划及建设论证大致可分为下述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90年代初,建设项目的论证缺乏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的统筹考虑,在项目层次论证项目,铁路的建设缺乏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指导。第二阶段为90年代初至中后期,国家及一些省市开始进行区域内铁路网布局及建设时序研究,根据区域铁路网规划指导区域铁路的建设。但受规划理论及技术手段的制约,区域铁路网的规划主要以定性分析为主,辅以定量分析,研究过程缺乏先进的分析技术,使得规划的稳定性和实施性相对较弱。第三阶段为2000年以后,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不断融入新的规划发展理念,并统筹考虑各种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以及与相关规划的衔接,编制技术手段和水平不断提高。2007年完成的《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调整方案研究报告》在规划编制上运用了全新编制手段和规划技术路线。运用“逐层展开法为主、单因素分析法为辅”的路网布局方法,通过在基础物理网络上叠加各种因素形成概念性网络,最终确定路网布局。运用“干线网补充、系统网完善”的铁路网布局方法,将干线网补充与国家综合交通运输走廊结合,增加区际通道和重要的区内通道;系统网完善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各子系统网进行扫描,并逐一优化完善。

1.2区域铁路网规划目的

区域铁路网规划是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指导下,根据区域资源分布情况和产业布局特点,以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满足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通过对区域运输需求的分析预测,在统筹考虑铁路的技术经济优势以及与相关行业衔接的基础上,进行铁路网空间布局规划的过程。因此,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目标应当包括:最大限度满足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实施;适应、支撑和带动区域产业布局;解决当前铁路运输“瓶颈”及将来可能出现的新“瓶颈”;科学合理地安排区域铁路网的分阶段建设。

2总体规划方法和技术路线

2.1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特点

铁路网络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所有的路线及处于不同阶层的路网,都是有机整体的一部分,不能脱离整体而独立存在,它们分别具有的功能和目标只有彼此联系,才能实现铁路网整体的共同目标。因此,在进行区域铁路网规划时必须树立“系统优化、综合协调”的理念,综合考虑系统内各种相关元素的变化,并按照重要程度的不同采用相应的方法,以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确定最佳路网布局方案,使整体系统达到最优效果。

2.2总体规划方法、主要内容和技术路线

区域铁路网规划采用以运输需求分析为基础的“多模块层次分析”方法,主要特点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近期与远景相结合”。区域铁路网规划体系包含规划背景研究、运输需求分析、布局方案研究、规划效果评价和规划实施方案5个主要部分。

2.2.1规划背景研究

规划背景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前提。主要内容为:详细分析区域经济发展特点及面临的发展形势,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深入剖析交通运输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结合宏观经济形势及相关发展政策,提炼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念,科学合理地确定区域铁路网规划目标及规划原则。

2.2.2运输需求分析

运输需求分析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基础。主要内容为:系统分析区域客货运输的特点,研究区域客货运输对铁路的需求,确定铁路在区域综合运输体系中的功能定位。分三个步骤进行:首先分析规划区域现状及历史年度客货运输情况,把握区域运输需求发展规律;其次根据区域经济及交通发展规划,研究分析规划年度区域客货运输需求及铁路在客货运输市场中所承担的合理运量;最后,将铁路承担的运量分配到相关通道。

2.2.5布局方案研究

布局方案研究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核心。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对铁路运输需求的特性,依靠主要支配因素展开区域铁路网布局。路网布局的同时考虑与既有铁路网的结合,与国家铁路网规划及相关规划的衔接,形成区域最终铁路网布局方案,提出区域铁路网规划的主要规划项目。

2.2.4规划效果评价

规划效果评价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检验。主要内容为:选取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区域铁路网规划布局进行评价,并与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进行对照,检验是否达到规划预期目标。

2.2.5规划实施方案

规划实施方案是区域铁路网规划的深化。主要内容为:根据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及铁路网规划总体目标,明确近期建设任务及各阶段建设目标。根据项目建设的迫切程度及资金筹措情况,提出各项目实施的建设时序安排。区域铁路网规划总体技术路线见图l。

3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趋势

2004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编制完成后,各省市根据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和产业布局特点,制定各自区域内铁路网发展规划,与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进行衔接。

3.1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相关规划的衔接。这些规划主要包括:交通行业的综合交通发展规划、港口发展规划、高速公路网发展规划、民航发展规划,其他行业发展规划,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群发展规划等。将研究区域置于国家大的背景下,使区域铁路网规划能够满足国家及区域经济发展对区域铁路网布局的需求,并成为国家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3.2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

区域铁路网规划更加注重与国家相关政策的结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逐步融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发展当中。在区域铁路网布局过程中,更加注重节约集约用地以及环境约束等条件,更好地处理了铁路建设与产业发展、土地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等的关系。

3.3更加注重交通规划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

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编制更加注重规划理论的应用。运输需求分析中采用多种预测模型综合分析,铁路网布局采用大背景分析方法,引入交通区位理论进行布局,规划评价中选用多目标评价体系等等,使得区域铁路网规划的理论性和稳定性逐步增强。

4区域铁路网规划焦点问题探讨

4.1公共通道资源的利用问题

公共通道的资源利用问题是近年来区域铁路网规划中的焦点问题之一,该问题主要集中在几个煤炭能源输出大省和煤炭分布集中地市。由于能源市场煤炭紧缺,主要能源企业蜂拥进驻,提出众多为煤炭开发配套的铁路项目。这类铁路项目的运量往往具有点到点特性,基本不承担路网功能,企业特性明显,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作用较小,但已经提前占用公共通道资源。这种情况突出表现在煤炭资源储量丰富的蒙西地区,包神铁路、大准铁路等企业铁路基本以承担所属企业的矿区煤炭运输为主,仅承运少量地方煤炭和其他物资,且该类铁路基本不承担旅客运输。铁路作为我国综合交通体系中的主要运输方式,提供公共交通服务。建议区域铁路网规划中铁路部门应当提前控制该类公共通道资源,将这种能源线路纳入国家层次的铁路网规划,统筹考虑路网的统一及地方经济的发展。投融资可采用多元化方式,鼓励企业参与投资建设。

4.2区域铁路网布局的侧重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的评估审查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拉动地方经济的考虑,提出一些地方开发性线路,这些线路里程短,往往仅途经一两个县城,有些甚至与区域铁路干线呈“三角形”布局。根据各种交通方式的技术经济优势,高速公路网功能为“覆盖”和“便捷连通”;铁路具备低成本、大能力的技术经济优势,因此在网络布局方面,更应注重综合运输走廊、区际和重要区内通道的构建和强化,重点解决大宗客货流的中长途调运;同时应在高强度客流的快捷输送、煤炭运输、港口和口岸集疏运等领域发挥骨干作用。建议对该类铁路的布局要站在综合交通运输的角度区别对待,如果该地区经济发展常年受交通条件限制,从拉动地方经济的角度考虑,可以考虑纳入区域铁路网规划。如果仅仅为了考虑铁路的覆盖问题,则需要结合其他交通运输方式的发展详细斟酌其建设必要性。

4。3高标准客运铁路的布局问题

在区域铁路网规划过程中,一些西部地区省市提出需要规划修建300km/h的高标准客运专线与经济、政治中心快速连接。该问题的分析需要统筹考虑以下两个方面:第一,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客运专线网的规划原则为覆盖所有第一层次城市和第二层次中的大部分城市,是快速客运网的主骨架。研究区域中心城市从人口、gdp等方面是否属于我国第一、第二层次城市范畴。第二,300km/h以上标准的客运专线票价为0。40元/人.km,预测区段客流密度近期基本达到3500万人以上,因此需要考虑居民收入水平、沿线客流强度是否能够支撑该类标准的客运专线。建议快速客运线路的布局应当考虑沿线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客流水平、支付能力等因素,合理选择300km/h客运专线、200km/h快速铁路和普通铁路三个层次标准进行规划。

4.4内陆省份的出海需求问题

目前,我国沿海省市经济发展迅速,港口作为对外开放的重要节点,在区域经济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一些内陆省份提出了出海通道的规划问题,以加强与沿海经济区域及世界其他城市的交流。根据梯度经济发展理论,我国经济发展由东向西逐步转移。因此,我国中部各省纷纷提出建设出海铁路通道的构想。如江西提出修建的向莆铁路,内蒙古规划修建的锡林浩特一曹妃甸铁路等。建议出海通道的规划应当详细分析区域货运量的流量、流向及货运量构成,如果存在出海需求,应当考虑通过与我国铁路主要通道衔接,形成大能力出区达海通道,实现与沿海港口的连接,带动内陆省份经济的快速发展。

4。5口岸铁路的布局问题

口岸是区域乃至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口岸铁路是国家对外交往的重要基础设施,对国家问经济文化往来、保障国家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区域铁路网规划评估过程中,地方政府出于自身的考虑,纷纷要求规划各自行政区范围内的口岸铁路,有些口岸甚至出现了腹地资源完全相同的局面。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各地市均提出近期实施各自范围内的口岸铁路需求,通过调查分析,部分口岸铁路吸引范围内获取资源的前景并不看好,且各口岸分布距离不均,部分口岸吸引邻国资源范围重叠。建议口岸铁路的布局考虑以下几个重要因素:两国双边关系发展及贸易发展前景;口岸吸引范围内资源的可靠性以及邻国的态度;邻国口岸铁路的建设进度;口岸数量不宜过多,布局应有所侧重,按照规模经济的原则,做大做强。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9

一、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及其法治化

区域经济,又称地区经济,是在经济结构关系或经济空间的地域分异过程中形成的一个具有地方化特点的地域经济综合体或地域生产综合体。一般来讲,区域经济的特征可以概括为:一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性。与专业化分工形成的行业经济不同,区域经济作为社会劳动地域分工的结果,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国民经济在局部地区的缩影,不论其包括的地域范围大小,都可以按照产业、行业和部门进行分解,可以从所有制结构、技术结构、产业结构等角度进行划分。因此,区域经济虽然只是整个国民经济的一个局部,但仍具有相对的完整性和综合性;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差异性。地区之间的差异性是地域分工和区域经济形成的基础,不同的地区,地理条件、资源优势不同,人文传统、制度环境不同,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采取的经济发展战略也不尽相同,事实上,也正是地区之间存在的差异,决定着国民经济的地区布局,也是国家制定区域经济政策,实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依据所在;三是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对性。区域经济作为国民经济在空间范围内的划分,可以有不同的划分方法,亦即区域经济的划分,具有相对性。从大范围来讲,我国可以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又可以划分为六大经济区(六大经济区域的划分是指把我国国土大致划分为东北、华北、华中、中南、西北和西南六个部分),还可以具体分为省域经济、县域经济等等。不同的划分方法形成不同层次的区域经济。所谓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应当理解为国家从国民经济的整体利益和宏观战略出发,对于国民经济影响重大的区域经济活动进行的协调和干预。我国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经济,在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的宏观决策与战略指导,地方政府的政策传导以及区域内部的发展部署都是必不可少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区域经济的管理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由于当前的改革本身存在的诸多缺陷,特别是由于改革措施缺乏制度化保障这一薄弱环节,改革的效果并不尽人意。作为改革预期目标的中央、地方两级调控体系远不完善。有学者认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难点问题可以概括为区域之间的分工和协作淡化,地区封锁和地区垄断,区域产业结构趋同化,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急剧拉大,区域经济增长和区域矛盾激化以及公平和效率在区域发展上的两难选择等几个方面,这些方面的问题都反映着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明显乏力这一客观现实。实现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治化,就是要把国家在对区域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关系普遍地纳入法制轨道,实施法律调整,明确法律责任,实现依法调控的法治化,重在“法治”观念的树立。“法治”是和“人治”相对称的概念,“法治”不等同于法制即法律制度,而更多地体现为一种法律至上、法律权威高于一切的治国精神。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也有法制,但由于政府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政府的权力无所限制,因此,其仍然逃脱不了“人治”、“政策之治”的根本属性。(2)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对政府行为的规范。政府行为(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不规范始终是影响我国区域经济健康发展的一大危害,因此,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制度设计,要切实转变到规范政府行为的重点上来,法治的目标取向从中国的国情出发就是从制度层面上规范政府的行为。(3)我国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法治化,重在实现依法调控。合法性和合理性是判断政府经济管理工作的两个基本标准。对于政府经济管理行为而言,虽然合理性的取向更为理想,但由于其具有管理操作和评判标准上的难度,故而实践中的政府经济管理工作当倾向于以合法性作为基本的评价标准。“政府经济管理首先必须合法,其行为不能越出国家经济法律规范,一切违反法律的政府行为都将得到纠正直至惩罚”。国家对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必须首先注重合法性,强调依法调控,但同时也要注重法律制度设计的合理性,以保证宏观调控决策的科学化。

二、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律制度的体系

构成和基本内容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规范的对象主要是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其内容一般涉及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体制性规定,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的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宏观调控中各主体的权利义务等等,其目的主要是制约政府宏观调控行为,杜绝宏观调控权的滥用,并为区域经济的宏观调控奠定体制基础。这一类法律尽管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中数量不多,但都属于基础性、框架性的规定,起纲领性作用。因此,称之为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是较为适宜的。有学者认为,宏观调控法,“主要表现为国家通过经济政策间接影响市场主体行为选择的法律手段”,也就是说,宏观调控法主要是具有法律形式的经济手段。体现在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领域,就表现为由国家区域政策法律化所形成的区域经济政策法。这一类法律占据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绝大多数,其内容因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而各异,如区域开发制度、区域财政制度、区域投资制度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基本法,作为规范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确定区域经济管理体制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是要建立旨在制约政府区域经济宏观调控行为,促进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科学化、适度化的法律机制和调控体制,其内容主要包括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调控权限、调控范围、调控原则、调控方式和手段以及调控的法律责任等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主体是对享有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一系列国家机关的总称,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国务院以及国务院的综合经济职能部门等等。如何在这些机构之间配置宏观调控权限,是一个必须由法律解决的问题。一般来说,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方针以及重大的区域经济政策的决策权,须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务院享有一定的经济政策制定权,区域发展计划权由计划委员会实施,区域财政政策、金融政策和重大建设项目的审批权等等,分别由国务院及国家计划发展委员会、中国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行使。有学者提出,应当设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委员会,来综合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的权利。笔者认为,设立综合性的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机构,统一行使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和协调各职能部门的工作,乃是世界各国发展区域经济的通行做法,对于我国,设立这样的机构必然有利于维护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统一性。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应当包括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和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1)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国民经济区域布局的优化组合,对于区域经济的发展方向、发展目标以及实现发展目标的措施和步骤进行决定的权利,这种权利可以细分为区域经济发展方针、战略的决定权、区域经济政策的决定权、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决定权等等;(2)区域经济发展协调权,应当理解为中央政府为实现各地区的公平发展,对于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际关系进行协调,推动地区协作和促进横向联合中所享有的权利。这种权利与区域经济发展决策及调控权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权的主要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法作为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法律化,其构成了区域经济宏观调控法的主体内容。区域经济政策,是指政府旨在改善一国范围内经济的空间结构所制定的公共干预的准则及所有的公共干预行为。区域经济政策的内容是极为广泛的,涉及计划、财政、投资、税收等多个方面,区域经济政策法的内容因区域经济政策的不同而各异。最基本的区域经济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和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等。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经济发展计划的法律化,主要指国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战略规划所形成的法律制度。区域经济发展计划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布局和战略措施:(1)战略目标。战略目标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规划的核心。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一般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三个方面的内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具有以下特征:一是时限性。战略目标不仅是“某一个战略时期的最终目标,而且要规划出在战略期间不同阶段所能达到的程度。”二是综合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不仅包括社会进步目标、人民生活目标和经济增长目标多个内容,而且是全国各个地区发展目标的统一规划。三是可行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的确定应当是建立在客观基础上的,能够最终实现。四是号召性。区域发展战略目标应当是积极的,鼓舞人心的,能充分调动区域经济建设积极性的。区域开发政策法律制度,是指国家为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而对特定区域(通常是欠发达地区)进行开发而制定的综合性政策法律制度。包括:开发区域的确定、区域开发的战略目标、区域开发的组织机构、区域开发的基本原则、区域开发的任务重点等。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是国家区域财政政策的法律化,区域财政政策法律制度按其内容可为分为税收制度和财政支出制度。包括:区域税收制度、区域财政支出制度等。其他区域政策法律制度。除去区域经济发展计划制度、区域开发法律制度和区域财政法律制度之外,区域政策法还包括区域投资制度、区域金融制度、区际关系协调制度等。

区域经济发展规划篇10

如何把这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功在江西、利在全国的重大项目做好,是一项长期而紧迫的战略任务。当前,全省相关地市、部门及国内外有关单位正在动员和组织力量,积极进行*生态经济区建设的调研、规划等前期工作。我们认为,搞好*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要协调好三种关系,坚持五项原则,把握四个环节。

一、协调好三种关系

1.认真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协调,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根本。首先,我省作为欠发达地区的地位还没有根本改变,而*大部分地区还比较落后,因此必须坚定不移把发展作为*生态经济区规划与建设的第一要务。其次,*是全国11个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之一,*生态环境直接关系到长江中下游地区乃至全国生态安全、粮食安全和用水安全,保护好*生态资源与环境不仅是江西也是全国性战略。协调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就是要以保护优化发展,在发展中搞好保护,以发展促进保护。具体地就是以治理保开发,以开发促治理,通过优化经济结构,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实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在*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中率先探索出一条保护与发展相协调的路子。

2.认真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是一个有机经济体,强调的是内在联系,既有竞争,但更多的是分工、互补与合作。从现实看,区域内各地经济发展水平有差异,各自的地区利益与诉求不同,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市场壁垒、要素流动障碍、利益分配冲突、产业同构严重、过渡竞争等不利于经济一体化的现象和问题。如环湖周边10多个县区,几乎无一例外地把医药化工、食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作为支柱产业。区域内还存在着部门分工和部门利益,过分强调本部门的职能和利益,会与其它部门发生冲突,甚至会损害整体或其它部门利益。协调好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就要求各地、各部门从大区域经济发展的高度,从区域整体优势发挥的角度,从加强内在经济联系的目标出发,找准自身的定位,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另外,还要处理好*区与*区流域的关系,俗话说,治湖先治江,治江先治山。*区的治理与保护,需要*区及五河流域的共同努力。

3.认真协调好规划之间的关系。

*生态经济区规划是跨行政区的泛区域规划,其必然涉及到已有的和现正在制定的各种规划,已有的规划如国土规划、各行政区域规划、城镇体系规划、村镇布局规划等,还有其他综合或专项规划,如《环*地区经济发展规划》、《江西*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江西*部级自然保护区最新总体规划》等。现正在制定的规划如林业部门的林业、湿地规划,水利部门的综合水利规划等。因此,要建立各种规划整合的沟通、交流与协调机制,理顺各规划之间的衔接关系。在纵向上,要对规划的空间层次进行合理划分,明确各层次的内容;在横向上,要通过衔接与协调,避免相互冲突与矛盾。从而强化规划的权威性,有效指导*生态经济区建设。

二、坚持五项原则

1.统一规划的原则。

*区域分属几个地市管辖,仅涉及*的管理部门就有七八个,3个地市12个县级行政区划分割管理着*湖面500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因此,必须置于一个统一规划思想之下,按照“三带”、“四区”规划的区域功能定位和产业定位(“三带”即在环*生态经济区优先规划建设生态保护带、生态恢复带和生态控制带。“四区”即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优化开发区和重点开发区),通过统一的规划,以内在的社会经济联系为基础,以便利的交通、通讯、市场为纽带,以行政的协调领导为保障,最大限度地整合地区资源,优化资源配置,从而使*区域形成有机的经济体。

2.分步实施的原则。

省委省政府对*生态经济区在生态文明、产业集聚、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按照这些要求进行高标准规划。然而,环*地域广袤,行政区划多,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不一,因此,要在高标准规划的前提下,分步实施。在统筹兼顾中抓住重点,集中精力和资源,解决当前最迫切的问题,以点连线,由线扩面。在功能上,先解决保护的问题,然后再考虑利用和开发的问题。先解决基础设施问题,再考虑产业与资源的整合问题。在区域上,首先考虑滨湖县区,其次再向周边扩散辐射。在时间上,近三至五年打好基础,形成框架,五至十年快速发展,初具规模,十至十五年基本实现规划目标。

3.突出特色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与其它经济区最大的不同是生态资源特色,因此要突出*作为全国第一大淡水湖、优质淡水湖、生物多样性淡水湖的特色,突出*周边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特色,突出环湖中心城市昌九景鹰可以建设亲水生态园林化现代城市的特色。其中南昌为滨湖生态英雄城,九江为港口生态旅游城,景德镇为园林生态陶瓷城,鹰潭为山水生态铜业城。有这三大生态特色和四个主导产业各异的生态型城市的支撑,基本可以确定*生态经济区以湖为纽带、以生态为特色的经济区的定位。

4.界定范围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的范围确定,至今没有一个权威的解释。而这直接涉及到区域内基础设施建设、城市定位、生产力布局及产业分工等等。建议近期规划以*为核心,以环湖4个设区市南昌、九江、景德镇、鹰潭为主要支点,以环湖高速公路和铁路为轴线,辐射周围50公里左右范围。这是*生态经济区的基本区域,从长远发展角度看,再扩大辐射到上饶、抚州等其他部分县市。

5.开放建设的原则。

*生态经济区不是独立、封闭的城市体系,而是开放的、动态的发展体系。*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与建设,要广泛借鉴学习国内外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先进理念和成功经验,少走弯路。同时,要树立全省一盘棋的思想,加强与省内其它各地的联系分工与合作。还要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的交流与合作,广泛吸收国外和东部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管理要素,学习东部经济区的发展建设经验。加强与中部武汉城市圈、皖江城市带、长株潭城市群的交流与合作。

三、把握四个环节

1.掌握全面数据是基础。

科学规划是*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龙头,而准确把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是编制规划的基础。从水文、动植物的基础数据资料看,现在利用的仍是80年代中期进行的*第一次综合考察所获得的资料,20多年过去,情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另外,其它方面的数据资料,虽然有所更新,但分别掌握在农业、林业、水利、环保等部门手中。建议迅速着手进行第二次*环境资源综合考察,以准确掌握*基础数据资料。打破各自为政的局面,将各部门掌握的其它数据资料进行汇总整合,建立一个全面的*基础数据资料库,以利于全社会开发利用。同时,加强*资源环境动态监测,为*生态经济区建设与发展,及时提供科学资料。

2.保护好生态环境是前提。

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经济和社会发展赖以存在的物质承载基础和客观条件。因此,要针对*流域出现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加强保护规划。如合理利用水资源,优化江河湖水系。赣、抚、饶、信、修五大河流沙土治理,清理河道淤积,加强土壤保护。治理好现有企业的污染源,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实现达标排放。加快垃圾无害化处理。保护和发展湖区、山区和平原林业,保护湿地,加快湿地植被恢复,保护候鸟,巩固和丰富生物多样性。

3.利用好生态资源是关键。

绿水青山、环境优美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巨大财富,也是环*生态经济区最大的优势,我们要在良好保护的前提下加以利用。要充分利用湖区的土地、水面和生物等农业自然资源,重点发展高效特色生态种植业与养殖业、特色水产业,建设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充分借助、利用当代科学技术的新成果,发展农副产品加工转化产业,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化工程,使环*生态经济区成为全国重要的生态产业中心、江南著名的优质农产品集散中心。积极推进循环农业发展。利用畜禽粪便等原料,加快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同时,加快发展环*生态经济区内的生态休闲旅游、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旅游业。

4.发展好生态经济一体化是重点。

事实证明,环*区域的绿水清山,仅靠被动防守是守不住的。改变“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掠夺式的生活方式,必须优化区域内生产力布局,优化产业结构,依靠科技进步,转变生产方式,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区域内经济一体化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使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相得益彰。

从理论上说,*生态经济区就是*区域内产业通过功能联系和空间联系所形成的具有密切经济联系的经济空间。即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网络空间连绵分布,以若干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为核心,发挥其经济集聚与辐射功能,并联结带动周围城乡的经济发展,从而形成人口密集、产业集聚、联系密切的生产、流通一体化经济区域。

一是统一规划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建设。城市的效率源于基础设施的一体和共享,同样,区域内的效率也依赖于内域各城市之间基础设施的一体化。所以,基础设施一体化是环*生态经济区规划建设的必然要求和主要内容。区域内经济体的彼此合作,必须以发达的交通运输网为依托。即由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道、通讯干线、运输管道、电力输送网和给排水管网体系所构成的区域通基础设施网络,构成各城市之间空间结构的骨架和连结枢纽。从而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提供基础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