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乡村教育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7:32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1

关键词: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对策

一、前言

体育教师是学校体育教育资源的关键所在,是学校体育工作正常开展的先决条件和现实力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体质健康,学校体育工作的实施情况和发展前景与体育教师队伍是密切相连。随着小康社会步伐的全面加速以及城镇化的加速推进,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尤其是我们比较薄弱的农村体育教育事业还存在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难题。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的发展现状

(一)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学历、职称的基本状况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发现国内大部分农村体育教师的学历普遍偏低,远不及国家的相应标准。当前的农村体育教师的师资水平有待提高。从学历结构来看,农村体育教师本科毕业的教师较少,大专居多,成教函授是相当部分教师获得高学历的重要途径。另外,从职称比例来看,高级职称的比例极少,少数教师还处于最低级别。造成该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农村经济落后、学校重学轻体是体育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二)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科研能力状况

科学研究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必要途径,也是全面提高体育教师能力的有效手段。较强的科研能力是衡量体育教师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而大部分乡村体育教师没有科研任务要求,有的从没发表过作品,说明大部分体育教师科研能力比较低。

(三)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再学习、深造的现实状况

近几年,随着教育部对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在学历方面越来越重视,各学校对教师职称评定工作的严格把关,越来越多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参加了各种各样的再学习。对在职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培训,是提高乡村中学体育教师各项能力的重要途径,为培养优秀的乡村中学体育教师队伍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福利待遇状况

由于人们对体育存在偏见,在部分乡村中学里,体育教师的待遇与其他教师有所差异,可以发现存在同工不同酬的不公平现象。个别学校在年终进行评定考核时,将农村体育教师单独管理,将正规体育课时按低百分比进行折算。造成乡村体育教师,虽然课上得多但钱却拿得少。

三、解决乡村中学体育教师现状的对策研究

(一)改变人们对传统乡村中学体育教育的误区,以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教学观代替以往单一的观念

要将终生体育思想作为乡村中学体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国家教育部的宏观指导下,结合乡村中学的实际情况,与教学的实际条件相适应。教学方法和手段应与知识、健身、育心三者并育的原则紧密结合。注重发展学生个性,注重学生的健康教育,让学生在“玩中学知识”,在娱乐中“促进健康”,在体育活动中获得乐趣,在体育教学中获得身心得益的体验和锻炼能力。

(二)大力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体育教师,尽量实现教师学历本科化

带动乡村中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要注重女教师的招聘录用,选择有经验、有责任、能吃苦的女教师,充分挖掘女教师在工作细心、方便,与学生更加容易亲近等优势,使体育教学中男女性别比例的协调性更优化。

(三)要加强体育教师在其他方面的学习

由于现在教学日趋现代化,国际化,不仅要求体育教师能掌握基本的专业知识,还要求体育教师会教育知识、技能技术等知识。专业知识方面:教师要通过函授、进修、脱产等各种渠道不断学习、培训。提高学历,提升教师职称。教育知识方面:体育教师要懂教学规律,了解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正确引导学生学习,而不是简单教会学生学习。技能技术方面:体育教师要能够操作计算机,识别外国书籍,学习其先进的教育技能

(四)应该多渠道筹集乡村教育经费

当地教育机构应起带头作用,利用各种手段筹措乡村体育教育经费。特别是动员一些优质企业和个人进行赞助,这样既可以缓解教育部门经费不足的状况,又可以使企业在民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从而促进相互发展。这样就可以拿出更多的资金作为乡村教师的补贴,相对提高教师的待遇,组织体育教师的改行或兼职现状。

(五)要加强体育教师在思想道德,心理素质等方面的修养

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要求一个人有敬业精神,道德修养。这样的教师才会敬重自己的工作,保持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积极乐观的情绪、豁达开朗的心胸、坚韧不拔的毅力,这样才能完成对学生情绪、心胸、毅力等各方面的培养。最重要的是体育教师要有一个良好的身体素质,才能做好本分工作,从而保证乡村体育教师在各方面的发展。

(六)科学安排教学内容,积极改进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教学,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针对教学,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的体验到积极的情绪,精神上得到收获。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可采用各种先进、适当的方法增加一些学生有兴趣的技术动作,提高学生求知、求新的需求,巩固学生的基础动作。

参考文献:

[1]吴立柱,司鹏巧.河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师资队伍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6(3).

[2]郊淑玲.安徽省农村中学体育师资现状的调查研究[J].沈阳工程学院报,2006(7).

[3]翟兆峰,翟连林.山东省农村城镇中学体育师资现状调查与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2(1).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2

关键词:福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

乡村医生是我国农村卫生服务主体,承担着全国近8亿农村人口最基本的医疗、预防、保健及健康宣传等卫生服务工作[1],在改善农村卫生状况中扮演着重要角色。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乡村医生准入制度的实施,人们对农村卫生工作的需求不断增加,提高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质量与专业技术水平,成为农村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问卷调查方式,了解福建地区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及继续教育现状,并提出建议及对策。

1对象与方法

以问卷形式对福建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福州、三明、宁德、龙岩、南平9个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医生进行问卷调查,在抽取调查样本时,充分考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地域分布,以确保调查对象的代表性和可信度[2]。本次调查采用自制的“福建地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情况调查表”,包括乡村医生基本信息、继续教育现状和继续教育意愿3部分,共15个项目。

2结果与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68份,有效回收率89.3%,通过excel整理数据,采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1福建各地区乡村医生基本情况分析

2.1.1乡村医生年龄与学历

本次调查的268名乡村医生中,女性85人,占31.7%,男性183人,占68.3%;31~40岁的占50.0%;学历:大专学历者居多,占38.1%,低学历(高中及以下学历)者占9.4%。详见表1。

2.1.2乡村医生执业医师资格证获取情况

268名乡村医生中,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99人(36.9%),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的169人(63.1%),见表2。调查发现,获得执业医师资格证的人数相对较少的原因如下:知识储备不足(41.4%)、学历不高(17.1%)及年龄太大(12.7%)等。

2.1.3乡村医生职称情况

此次调查的268名乡村医生中,101人(37.7%)为中级职称,64人(23.9%)为初级职称,60人(22.4%)无职称(见表3)。

2.2乡村医生在岗继续教育现状

2.2.1培训时长

调查显示,171人(63.8%)每年培训时长为50~100学时,49人(18.3%)每年培训时长大于100学时,48人(17.9%)每年培训时长小于50学时。

2.2.2培训单位

调查显示,268名乡村医生中,在县级机构参加培训的143人(53.4%),在市级机构参加培训的57人(21.3%),在省级机构、乡镇机构参加培训的分别有18人(6.7%)和50人(18.7%)。

2.2.3培训内容

调查显示,167人(62.3%)参加全科培训,参加以西医为主与以中医为主的培训分别有72人(26.9%)和29人(10.8%),表明参加全科培训的乡村医生居多。

2.2.4继续教育形式

调查显示,对于继续教育形式,106人(39.6%)参加定期集中专题学习,13人(4.9%)参加函授,详见表4。总体上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形式较单一。

2.3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意愿及需求

2.3.1培训时长

2004年,卫生部颁布的《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规定,乡村医生每两年参加集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100学时。调查显示,希望每年继续教育培训时长为50~100学时的175人,占65.3%(见表5)。表明大部分乡村医生对培训时长的需求与《乡村医生在岗培训基本要求》中的规定学时数一致。

2.3.2乡村医生对继续教育形式的需求

调查显示,大多数乡村医生希望的继续教育形式是定期集中专题学习和组织专家到农村实地培训,短期多次培训、远程培训、函授需求较少(见表6)。

3建议与对策

乡村医生可通过参加继续教育,不断充实和更新自身医学理论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学历,获取执业医师资格证,这对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针对上述调查结果,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开展提出以下3点建议。

3.1改变单一的培训形式,加强网络模式培训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形式主要是定期集中专题学习,较单一,无法满足乡村医生的需求。针对乡村医生地理分布比较分散、学习时间难以统一等特点,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培训。网络培训不受地点、时间、空间限制,乡村医生只要有网络就可以随时随地学习,学习时间自由,灵活性强。在网络培训模式下,网络培训平台提供的培训课件、培训视频可以重复使用,乡村医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深入学习,不仅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还增加了继续教育培训时长,降低了培训费用。

3.2提供优质教育资源,提升继续教育水平

以医学类高校为平台,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高校拥有完整的教学体系、完善的教学大纲与教学计划、医学方面的经典教材、先进的医疗设备、较好的学习环境以及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尤其是有附属医院的高等院校,更有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医术精湛的专家教授。如果通过相关部门的协调,使高校成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平台,将高校的优质资源有效地应用到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中,相信对乡村医生扎实掌握医学理论知识、提升医疗水平有很大的帮助。

3.3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网络意识

调查发现,希望继续教育形式是远程培训的只有37人,占13.8%。这个数据与当今的网络环境格格不入,通过电话访谈发现,主要原因在于:(1)乡村医生没有较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主要表现在网络信号差、信息化设备配置低或数量少;(2)乡村医生大多年龄偏大,网络意识较差。对此,应为乡村医生创造较好的信息化工作环境,在信息化硬件方面,创造通畅的网络环境,配备中等以上的电脑硬件;在软件方面,给继续教育网络培训平台打造友好的界面,配备相应的app软件,以便乡村医生在移动设备上安装,进行有效学习。良好的信息化环境不仅能提高乡村医生网络意识,还能有效提高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质量。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实行有效的措施确保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质量,能使乡村医生提高业务能力,从而为基层大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促进农村医疗水平的提高,有效缓解农村就医难问题,对减轻城市的医疗负担也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梁华.我国乡村医生教育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考[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7,12(27):907.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3

关键词:新课标农村学校体育

1问题的提出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了“调整和改革课程体系、结构、内容,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任务。教育部研制了各门课程的标准和指导纲要,并于2001年9月推出了“新课标”,截止到2007年9月。“新课标”自颁布实施以来已经有六年之久,其间所取得的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如何,是教育主管部门与学界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新课标”的实施,标志着我国教育模式有了质的飞跃。与旧教学大纲相比较,“新课标”不论是在指导思想、课程目标和学习领域方面,还是在学段划分、内容标准以及教学时数规定和评价方法方面都比后者更适应当前的教育形势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农村学校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体,是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主战场之一[1]。作为农村体育的生力军,农村学校体育是增强国民体质的主要途径之一。怀化市位于湖南省的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的落后山区,对该地区农村学校(我们把由乡镇一级政府管理的中小学及校基层的教学单位定义为“农村学校”[1])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其结果将对地处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如何执行“新课标”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及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乡政府管理的乡镇及乡村的初级中学、中心小学和乡村教学点三类农村学校为研究对象,以县(市)为单位,按随机整群抽样法抽取研究样本,样本总容量为35所农村学校。

2.2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

3研究的结果与讨论

3.1对怀化市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的分析

3.1.1体育课正常开课率

研究结果表明,在怀化农村各类学校中,初级中学的体育课正常开课率达到95.3%,中心小学为94.0%,而乡村教学点仅为75.6%。这一结果说明在西部偏远、贫困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的正常开课率与发达地区或城市学校相比较,还存在较大差距,尤其是乡村教学点更为严重。究其原因,其一,是观念上的错误认识,从教学的管理者到体育教师本人,有相当的比例还把体育课停留在“放羊”的层面上;其二,绝大部分学校以追求升学率为第一要务,因而忽略了体育课正常开课也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3.1.2实施“新课标”的比率

“新课标”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和标准。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中,初级中学按“新课标”上课者占65.4%左右,中心小学约63.5%,而乡村教学点仅有27.3%。体育教师在执行“新课标”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虽然近年来体育教师专业化水平和学历都有所提高,但陈旧落后观念的影响,是导致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3.2对怀化市农村学校课外体育现状的分析

3.2.1早操、课间操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看,怀化各类农村学校的课间操开展要好于早操,初级中学达到了98.3%,中心小学为91.4%,乡村教学点为38.7%。在调查中发现,乡村教学点由于学生年纪小、不寄宿等原因而不做早操,课间操的开展率也非常低,还不到40%。如何改善学校设备条件,确保两操的正常开展,是值得教育主管部门关注的。

3.2.2课外活动开展率

课外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学生健康的一条有效途径。调查表明,目前农村学校课外活动开展率分别为,初级中学93.1%,中心小学90.7%,乡村教学点为85.2%。这一结果说明“新课标”的实施不仅仅是需要体育教师的投入,还必须得到学校领导和全体老师的支持与重视。

3.2.3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落实率

调查表明,怀化农村学校初级中学为91.2%,中心小学为83.9%,乡村教学点为62.9%。调查还发现,毕业班学生由于要参加升学考试,一学时体育活动也就更难落实。因此,要改变现状,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

3.3对怀化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现状的分析

3.3.1课余体育开展率

从调查结果可看出,初级中学为89.6%,中心小学为90.4%,乡村教学点为38.3%。数据告诉我们,要改变这一现状,就必须丰富课余体育的内容,结合当地的传统项目设置课余体育内容,并对参训学生给予有组织的科学指导训练。

3.3.2参训学生数

调查显示,怀化农村学校参训学生数初级中学达到了35.2%,中心小学为29.8%,乡村教学点为15.8%。通过分析发现,在低层次的乡村教学点,大多数学生的业余时间,大部分用于帮家里干活,也就没有什么时间去参加训练。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1)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观念较陈旧,对“新课标”认识不够,大部分农村学校还是以应试教育观念组织学校体育工作。

(2)农村部分学校对体育课不重视,影响体育教学现状的因素主要是经费,其次是师资不足,以及场地器材缺乏和思想观念落后。

(3)大部分农村学校的课外活动没有全面普及,学生一学时体育活动得不到全面落实。

(4)农村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缺乏体育教师的科学指导。

4.2建议

教育主管部门应建立全新的体育教师培训计划,以适应“新课标”对师资力量的新要求,改革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模式,着重围绕“新课标”的设计思想和理念、课程标准内容的改革,教学与学习方法的改革,考核评价制度的革新等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以促进“新课标”的实施。怀化总共13个县(市),可以县为单位定期组织培训,帮助在职体育教师能够胜任“新课标”改革下的体育教学工作,促进怀化农村学校体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宗湖,尚大光,李芬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基本现状和发展战略研究[J].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学报,1998,10(4):1-9.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黄一飞.影响《体育与健康标准》实施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J].浙江体育科学,2006,28(4):52-54.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4

这里所讲的教育差别是指教育事业发展过程呈现的差别,因而是一种发展中的问题。分析这一问题是以承认数十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教育共同发展并且在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方面不断取得巨大进步与成就为基本前提的。然而,城乡教育差别依然存在,甚至有某种扩大的倾向,对此我们应予高度重视与关注。现阶段城乡教育差别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

1·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

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可以从不同层次的教育发展现状中予以认识:

(1)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我国自1985年起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十余年来,我国义务教育逐步推进,成就斐然。但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依然存在,其在小学阶段与初中阶段均有表现:

就小学阶段而言,从统计数据上看,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似乎已不明显,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小学适龄儿童数一直维持在1亿以上,即使未入学率以1%计算,小学适龄儿童未入学数也有百万之巨。仅以2002年为例,国家教育统计表明,当年小学在校生12156·71万人,适龄儿童入学率为98·58%[1],由此我们可以计算出当年适龄儿童未入学人数为175万。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问题的另一方面是小学阶段依然存在辍学现象。有文章指出:“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全国小学生的失学人数维持在400万人左右,而到了20世纪90年代末,小学生失学现象依然没有根除,其人数在1999年为112万多人。在1986—2000年的15年间,小学阶段的失学人数累计达到3791.5万人”[2]。

较之小学阶段而言,初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更明显可见。一方面,我国大中城市已于1995年实现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同年全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为78.4%,这表明农村地区离实现“普九”目标还有一段距离。1995年后,我国初中阶段毛入学率不断提高,但城乡入学率仍相差10个百分点以上。另一方面,农村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较之小学则严重得多。“在1995年之前的6年间,辍学率都超过5%,后来虽有所下降,但仍然维持在3%以上,失学人数在2000年达到200万人。仅在1987—2002年间,初中阶段的失学人数即达到3067.6万人。”[2]初中阶段的辍学现象主要发生于农村。对辍学问题的个案调查表明,我国西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初中辍学率竟高达50%以上。这表明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存在较严重的城乡差别。

(2)普通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高中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又明显大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差别。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发达城市地区已实施普及高中教育,而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迄今还在为普及初等教育而努力。在幅员辽阔的欠发达农村地区,高中阶段的教育实际上呈现出停滞不前甚或“回落”之状。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毕业生加入了“打工者”的行列。在每年数以千万计的涌入城市寻找工作的流动人口中,我们不难见到正值高中适龄青少年的身影。正是这类“劳动力”的流动,折射出农村地区高中教育发展的困境与艰难。有文章指出:“从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比例看,城市的升学率从1985年的40%提高到了1999年的55·4%,而同期农村则从22·3%下降到18·6%,两者间的倍数差距从1·8倍扩大到3倍,绝对差则从17·7个百分点扩大到36·8个百分点。”[2]

(3)大学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大学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是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城乡差别存在与发展的必然的结果。由于城市同龄人口接受高中教育的比例大于农村同龄人口接受同等教育的比例,这自然会导致城市同龄人口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近两年有关高考录取率的报道表明,我国一些大中城市,如北京、上海,报考青年的录取率已高达70%以上,而一些以农村人口为主体的省份,高考录取率则在50%以下。这其中还隐含着城乡适龄青年报考比例的显著不同。我国正在推进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已使全国城乡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普遍增加,但也同时潜存着高等教育阶段教育机会城乡差别的扩大趋势,这是一种值得关注的现状。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不仅表现于普通教育的不同阶段,同时也表现于其他各种类别与层次的教育中。限于篇幅,这里不作更多的分析。

2·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

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是城乡教育差别的另一突出表现。这里仅结合城乡教育经费的执行状况和教师状况作简要分析:

(1)城乡教育经费执行状况的差别

从教育部颁布的历年全国教育经费执行情况看,其间存在的城乡差别较为明显。教育经费执行分为两类:一是不同层次学校生均预算内教育事业费支出,一是生均预算内公用经费支出。教育经费执行的城乡差别主要反映于城乡小学与初中。这里仅以1997—2001年5年间小学、初中的相关数据予以说明。

(2)城乡教师差别

城乡教师差别是指同一层次,类别的城乡学校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的差异。这是教育资源配置的城乡差别的又一重要反映。多年来,有关指责农村教师队伍问题的文章并不少见,城乡教师在诸多方面存在的差别已众所周知。这里,笔者不拟对城乡教师差别状况作更多的分析,只想强调说明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对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采取了多种措施,且也取得积极的成效,但城乡教师差别仍有所扩大。例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我国一些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贫困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尚在制约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与实施。

二、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性原因分析

城乡教育差别是城乡差别的一种反映。探寻产生这一差别的原因需要从制度的层面进行。制度是制约发展最重要的因素。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制度因素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社会制度因素,二是教育自身的制度因素。

1·从社会制度层面看,中国社会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使城乡教育产生严重差别的社会制度原因。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它的形成虽然有着特殊的历史缘由,甚至也有着特定的历史价值与意义,但由此带来的消极影响与作用不可低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最突出的制度弊端在于它以规制的方式确定了一种泾渭分明的关于城市与农村的边界,同时也确定了“城市人”与“农村人”的边界。在长达50余年的社会发展历程中,国家奉行的实际上是一种“农业哺育工业和农村支援城市”的发展方略[3],国家的种种制度安排因而也存有一种明显的“偏袒城市”和“偏袒城市人”的倾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生“户籍制度”严格地限制着农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这种“户籍制度”不仅阻碍着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而且也进一步强化着城乡的差别和分处在城乡中的“人”的差别。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社会体制是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重要制度原因。首先,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是一种不平衡的结构,是一种有差别的结构,是城市经济明显优越于农村经济的结构。从整体上看,城乡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城乡人口经济状况的不同(这种不同并不是一种自然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是社会制度安排的结果)直接导致城乡人口受教育机会的不同。跨入新的世纪我国仍未能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无疑是贫困农村地区。众多调查表明,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儿童未能入学或辍学的主要原因无不是因为家庭经济的贫困。我国现阶段高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也主要是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所致。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导致教育制度的种种设置与安排存有突出的“城市取向”,这自然构成城乡教育的严重差别。长期以来,我国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已衍生出二元教育结构。农村教育是与城市教育相对应的概念。尽管我们很重视农村教育,也一直在努力发展农村教育,但较之城市教育的发展而言,农村教育的发展客观上处于滞后的状态。我们在重视农村教育的同时实际上又潜存一种轻视农村教育的倾向。国家教育资源的配置,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的配置明显地向城市倾斜而非向农村倾斜,甚至农村中的优质教育资源还在不断地向城市流动,其结果使城乡间本已存在的教育差别继续扩大。

再其次,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及二元教育结构已内化成城乡人口不同的教育意识与教育观念,这种意识与观念的不同又会反作用于城乡教育差别的存在。相对于农村家庭而言,城市家庭总体上有着对子女较高的教育期望。因城乡差别的客观存在而使得城市人有一种天然的优越倾向,同时又使得农村人有一种难以抹去的自卑情结。迄至今日,农村人残存的这种自卑情结与心态对子女的受教育机会仍有着负面的影响。

2·从教育制度的层面看,我国现行的教育制度实际上仍存在着较严重的城乡分野,存在着教育机会的认可与教育资源配置上的某种不平等的倾向。这是导致城乡教育差别的另一重制度原因。

(1)关于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我国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然而细察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我们还是可以看出其存在某种“城市优先”的倾向。我国九年制义务教育采取有步骤推进的策略,这一策略蕴含着一种不言自明的规定,这就是城市中的义务教育先行于农村中的义务教育。如果说义务教育集中体现了一种权利平等与义务平等,那么现行的制度安排就意味着肯定城市中的适龄儿童有优先获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如果说义务教育集中体现了政府的责任,那也同时意味着政府认为其承担的责任是首先让城市儿童享受九年义务教育,然后再使九年义务教育向农村拓展。另一方面,在义务教育的资源配置上,城市享有的优势资源是农村难以比拟的。即使从教师这一最重要的资源来看,我们也在相关政策上肯定,城市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可以也应该高于农村小学、初中教师的学历要求。这种政策要求与实践中义务教育资源配置的状况,恰恰说明义务教育的制度设置本身导致义务教育发展的城乡差异。

(2)关于重点学校制度。重点学校制度是中国教育制度的重要特色之一。多年来,围绕这一制度有着热烈的争鸣与讨论。无论如何,从重点学校制度运行的实践效果看,它实际上是一种以城市为重点的学校制度。如果统计重点学校的地域分布,可以肯定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重点学校设在城市,这与中国基础教育的实际中心在农村形成了鲜明的对照。“层层设置的重点学校制度,加剧了基础教育领域内部资源配置的失衡,导致在地区内、区域内学校之间差距的拉大,甚至是人为地制造差距,造成了一大批基础薄弱的‘差校’。”[4]而基础薄弱的“差校”,又以农村为多。农村中小学学生存有的辍学、流失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与学校的“薄弱”和教学不良有关,与现行的应试教育制度有关。

(3)关于高校招生制度。现行的高校招生制度已从两个方面导致城乡适龄青年受教育机会的差别的扩大。一是实施缴费上学制度使一些农村家庭降低了对子女上大学的期望。不少农村家庭,即使子女考上大学,也处于且喜且忧之中。二是现行高校招生录取方法实际上奉行的是“按计划体制下形成的优先照顾城市考生的准则。”[4]它导致城市考生的录取率大大高于农村考生。另一方面,城市考生不仅在整体上录取比例高,同时录取本科及重点高校的比例也高,与此相对应的是:农村考生与城市考生相比,不仅录取比例低,而且考上本科或重点大学的比例也低。我国高校的现行收费标准实际上并无重点、非重点或本科、专科之分。这意味着大多数农村考生缴同样的学费甚至缴更高的学费却只能接受较低层次的高等教育。

三、关于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思考与政策建议

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与缩小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的差别是互动与同构的。城乡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差别逐步缩小的过程也是城乡教育差别逐步缩小的过程,反之亦然。寻求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方略,首先需要有一种宏观的视野,需要对此作多维度与立体式的思考。我们无法仅仅通过继续进行教育制度的变革而企图达到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目标。这里,宏观制度的继续变革也许更为重要。无论如何,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是缩小城乡差别的一种具体内容与目标。

对于新世纪中国社会发展而言,继续消解城乡分割对立的二元经济结构,加快城镇化的发展步伐,这是缩小城乡差别的必由之路。因为社会城镇化发展每前进一步,就意味着城乡差别会缩小一步,其中包含着城乡教育差别也会缩小一步。社会发展之核心是人的发展,城乡差别的核心是“城市人”与“农村人”存在不同发展境遇的差别。当愈来愈多的农村人口真正转化为城市人口时,那种曾在二者之间体现的城乡差别也自然逐步淡化与消失。

由于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城镇化发展是与整个现代化发展同步的过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至2020年,中国城市化预计达到50%-60%左右的水平。如果届时中国人口总数为16亿,这也意味着中国总人口中农村人口总数仍在8亿左右,所以即使到了2020年中国实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中国依然还是世界上农村人口最多的国家。从这样的认识出发,我们需要把推进城镇化建设与促进农村发展更紧密结合起来。在现阶段,缩小城乡差别,更重要的是继续通过制度变革,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村医疗保健水平和文化教育水平的切实提高,从而不断改善农村人口的生存际遇,提高农村人口的生活水平与生命质量。缩小城乡教育差别,不仅依赖于宏观制度环境的变革与改善,同时更应加强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自身的改革。当代中国教育制度与教育政策,需要按照促进社会公平的原则进行更深刻的解构与建构。“缩小差别”应该成为教育制度与政策建设的主题,成为现阶段最重要的政策导向。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我国教育制度、教育政策的变革与调整应努力为缩小教育的城乡差别服务。

1·坚持城乡义务教育的共同发展。有步骤地实施义务教育制度是值得反思的。无论从教育权利平等与教育义务平等的角度看,国家对全体国民的义务教育是不应有双重标准。现阶段缩小城乡教育差别最需要关注的工作是促进农村地区尤其是贫困农村地区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同时要继续致力于扫除在农村中仍然存在的文盲现象。农村义务教育不仅应在发展步骤与速度上跟上城市的发展步伐,同时要在办学条件与教育质量上达到城市同等的水平。为此,我们应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政策与教师政策进行更深入的调整与变革。通过这样的变革,以达到逐步缩小在义务教育阶段教育机会的城乡差别的目的。

2·加强对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这些年来,随着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的调整,农村学校数比过去有少无增,农村一些中小学学生规模有所扩大。虽然布局结构在调整,但相对于城市学校而言,农村学校中依然存在为数甚多的薄弱学校。改变薄弱学校的办学环境与办学条件,应该成为现阶段缩小城乡教育差别的重要工程。为此要运用政策调节手段,调整城乡间教育资源的配置,使国家在教育经费的增量部分将较大的比例向弱势群体、薄弱学校、贫困地区倾斜[5],以使农村薄弱学校的改造能深入推进。

3·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高中阶段教育现阶段属于非义务教育。为逐步缩小这一阶段的城乡差别,政府应以更多的政策支持促进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的发展,以提高农村适龄青少年接受高中教育的机会。例如,吸引社会力量与资源在农村兴办高中阶段教育;严格控制高中学校对农村学生的收费标准,建立在高中阶段面向贫困学生的助学金与贷学金制度等等。另一方面,要继续深化农村高中阶段教育结构的改革,探索农村职业高中发展的新途径,以使其更切实有效地为促进农村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服务。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5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城乡差异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就学率较低,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为改善义务教育发展城乡严重不均衡的局面,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教育经费使用更加规范。

1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主要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3个显著特点。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所起的“地基”作用,就不会有更高级教育的“高楼林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这一显著问题不容忽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城乡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差距,而资金差距又是导致城乡之间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等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加大的根本原因。

2我国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现状

2.1教育经费总量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在义务教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资金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足以支撑高水平教育发展。近10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上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义务教育作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对象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但教育资金投入仍不能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经费增长率来看,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不稳定性。从总体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很小,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

2.2农村就学率较低

从我国人口构成角度来看,农村人口占据人口总量的绝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人口仍然是人口构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观察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在校学生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数占比较小且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许多农村学生存在未及时入学、辍学等情况。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3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则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及规范措施,导致基层政府投向教育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农村学校进一步发展。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十分简陋,在教学设备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中小学。在师资力量方面,城乡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农村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工资普遍低于城市教职工。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较为不便,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农村学校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人员短缺,教师水平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短期政策并不能取得明显成效。

3财政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并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在于长期以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忽视,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缺位。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仅将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均等分配,已经不足以挽救农村教育现状,必须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我国教育资金投入机制僵化,导致教育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目前来看,国家财政投入并不能够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资金问题。这就需要拓宽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允许以社会捐赠等形式投入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发挥全社会力量,缓解教育资金困难的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3.2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国务院决定全国统一生均公用经费,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解决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异绝不是简单依靠使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均等经费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完善经费保障措施。如果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所有举措都形同虚设。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6

关键词:义务教育;教育均衡;城乡差异

我国义务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尤其是义务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问题十分严重。教育经费总量不足,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就学率较低,城乡之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我国目前社会发展中的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为改善义务教育发展城乡严重不均衡的局面,必须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健全农村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师资队伍建设。要从源头上改善农村经济状况,完善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使教育经费使用更加规范。

1城乡义务教育均衡问题的提出

义务教育是根据宪法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受,国家、社会、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义务教育主要有强制性、免费性、普及性3个显著特点。义务教育的本质是体现教育的公平性。义务教育是一个国家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以及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和必要措施。如果没有义务教育所起的“地基”作用,就不会有更高级教育的“高楼林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义务教育普及工作取得了令人欣喜的成就,但城乡义务教育不均衡发展这一显著问题不容忽视。城乡义务教育差距主要表现为国家对城乡教育财政资金投入的差距,而资金差距又是导致城乡之间教学设施、师资力量、教师水平等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加大的根本原因。

2我国义务教育城乡非均衡现状

2.1教育经费总量不足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是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大国。这一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现阶段各方面发展还不完善。在义务教育方面,最突出的问题就是国家财政对教育经费资金的投入不足,教育经费不足以支撑高水平教育发展。近10年来,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逐年上升,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也逐年增加。义务教育作为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的主要投入对象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财政性经费投入,但教育资金投入仍不能满足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从教育经费增长率来看,我国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存在不稳定性。从总体来看,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仍然很小,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仍有待加强。

2.2农村就学率较低

从我国人口构成角度来看,农村人口占据人口总量的绝大部分。20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比例甚至达到80%以上。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我国城镇人口数量持续增加,城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不断上升,但与农村人口所占比例仍然存在一定差距。农村人口仍然是人口构成中不可忽视的重要部分。观察统计数据可以发现,全国在校学生中,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数占比较小且有逐年下降趋势。这表明许多农村学生存在未及时入学、辍学等情况。这些情况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2.3城乡义务教育办学条件差距较大

长期以来,我国城市义务教育经费由国家财政负担,而农村则以县级统筹为主。由于缺乏有效的考核及规范措施,导致基层政府投向教育的资金不足以支撑农村学校进一步发展。大部分农村中小学校舍十分简陋,在教学设备方面远远落后于城镇中小学。在师资力量方面,城乡之间也有较大差距。农村小学和初中义务教育阶段教职工工资普遍低于城市教职工。大部分农村地理位置比较偏远,交通较为不便,生活条件无法与城市相比,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农村学校教职工的个人发展受到一定限制。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师资人员短缺,教师水平落后于城市,导致农村义务教育水平落后于城市。缩小城乡义务教育差距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任务,短期政策并不能取得明显成效。

3财政推动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建议

城市偏向导致城乡之间公共资源配置不公平、城乡经济发展差距大,教育管理体制不完善,农村教育经费来源单一并且使用不规范,是造成义务教育发展城乡非均衡的重要原因。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政策建议。

3.1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

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非均衡问题迟迟得不到有效解决,主要在于长期以来对农村义务教育的忽视,政府在农村义务教育方面缺位。针对当前我国城乡义务教育发展现状,仅将教育资源在城市和农村之间进行均等分配,已经不足以挽救农村教育现状,必须加大义务教育经费总量投入。我国教育资金投入机制僵化,导致教育资金大部分来自于国家财政投入。目前来看,国家财政投入并不能够解决城乡义务教育工作中的资金问题。这就需要拓宽义务教育资金来源渠道,允许以社会捐赠等形式投入教育事业。加大对教育资金总量的投入,发挥全社会力量,缓解教育资金困难的问题,促进农村义务教育发展。

3.2健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针对我国教育经费在城乡之间分配不均的问题,国务院决定全国统一生均公用经费,这无疑是一个好的开端。但解决城乡义务教育水平差异绝不是简单依靠使农村学生享有与城市学生均等经费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完善经费保障措施。如果经费得不到有效保障,那么所有举措都形同虚设。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7

陶行知批判当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弊端:“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他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住房子不造林。他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他教人分利不生利。他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他教富的人变穷,穷的变得格外穷;教强的变弱,弱的变得格外弱,是一种误国愚民的害人教育,一种“坟墓式”的教育。“他主张通过乡村教育,完成我们的使命,向全社会发表宣言书,宣告:“我们的新使命,是要征集一百万个同志,创设一百万所学校,改造一百万个乡村。”然后通过这些小学校“来为中国一百万个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为中国当时乡村创造一个新生命,合起来造成中华民族伟大的新生命”。

一、乡村幼儿教育现状

笔者列举的现状都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我国社会中常见的一些现状问题表述,只是体现在乡村幼儿教育上同样适用。

1.城乡保教差距大,基础设施配置不均。

这个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确实存在,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现实。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我国大部分人民生活在乡村,因此乡村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教育的好坏。同时国家非常重视乡村教育的发展,颁布支教下乡的政策,给予支教一定的补助。如今各市各县都在着力进行乡村教育的发展改革,但是我们不得不说乡村的教育和城镇的教育是存在很大差距的,更别说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相比。尤其在幼儿教育方面,在很多的乡村中,幼儿园或者充其量只能说是托儿所,就是把孩子集中在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可能有一些教室的基本设备,可能只是有屋瓦遮头,在那里孩子们做做游戏、玩玩闹闹就过了一天,根本谈不上教育的成分存在,甚至连保育成分的多少也有待观察。

在城镇、市里的幼儿园,小朋友的保育工作做得自然是没话说,午餐加水果,上下午还有牛奶、点心等副餐,教育五大领域各个涉及,遇到节庆假日还有文娱活动、科普幼儿讲座;而在中国大部分人生活的乡村中,保育的情况基本就是注意孩子们的安全,活动范围非常有限,午餐就是些基本伙食。在教方面,经济条件还行的乡村配个电视机,小朋友课间看看动画片之类,活动形式十分单一,能配个投影仪、有个大黑板就相当不错。

2.师资力量不均衡。

在城镇幼儿园的老师有很多是公办教师,他们大多从正规的师范学校毕业,接受过高等师范教育,具有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充满年轻与活力,还有一部分是从国外留学回来的高等教育人才,具有国外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观念,专家学者“从旁协助”,自然事半功倍。

相比,乡村幼儿园,由于公共教育经费投入的严重不足,乡村教师的工资待遇低、工作量大、工作环境差、医疗得不到保证等原因,导致农村新教师不能在乡村安心工作,都希望脱离贫困乡村,到城镇工作。而新毕业的农村师范毕业生又大多不愿回到乡村工作,想留在经济发达地区任教,这样留下的就都是一些老教师,大多只是受过一点教育,可能根本不具备教育的观念与知识,只是就这样年复一年地教着,并不参加任何的培训活动和进修班。当然,笔者没有对这样的教师存在任何的偏见,相反很尊敬她们,她们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她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工作,付出青春,付出血汗,向她们致敬。她们为我们国家的幼儿教育事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我们既不能说年轻教师为什么不愿为乡村教育发展谋福利,而要一味地往外跑?又不能责怪老教师为什么不去充电,进行自我增值?这是一个社会的现实问题,不是一两句话就能说明白的。

3.农村新的“读书无用论”正在兴起。

受中国几千年封建科举思想的影响,来自农村的学生,他们的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贫穷落后的黄土地上,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日子,因此,他们界定孩子有没有出息的唯一标准就是能否考上大学。但是随着高等教育进行扩招以后,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压力,大学生一毕业就等于失业,况且培养一个大学生对于普通乡村家庭来说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如果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就等于白白投入一大笔钱。

现在,对教育事业的重视,使得很多人从事教师这个职业,无形中增加了师范生就业的压力。

二、乡村幼儿教育发展策略

1.加大对乡村幼儿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加大对乡村教育的资金投入力度,可以给乡村的小朋友提供更好的保育条件,增强幼儿的体质,也可以改善教室环境,创设良好的学习条件,增加幼儿学习的活动方式和种类。陶行知先生提出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六大解放”理论。这些只有在孩子们生活和学习都有保障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

2.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教师队伍素质是决定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最重要的因素。加强乡村教师继续教育,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搞好农村基础教育的关键,也是全面推进农村教育的重要保证。现在许多农村学校师资力量不强,教师水平参差不齐,许多教师不具备专业的幼儿教育知识理论和技能。提高农村教师的综合素质,让农村教师拥有更多学习、进修的机会。加强师资培训,实现教师再教育,努力做好教育科研,提高道德文化修养,为农村教育作更大的贡献。

创设更大更好的机会吸引本地的和外地乡村师范毕业生到乡村来工作任教,以引进新的教学力量和资源。

3.结合本土资源,培养新乡村幼儿。

利用本土的乡村资源条件以创设新的乡村文化,比如可以利用当地有名的文人、历史人物建设属于自己的名人文化、名人印象,也可以利用当地有利的地理地形等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事业,从而进行新乡村文化的创设、培养新乡村幼儿的教育思想理念,让生活在乡村的小朋友以自己的家乡为荣,具有建设自己家乡的愿望。还可以在幼儿园组织带领幼儿参观文化名人馆,了解当地文化,从而不仅丰富幼儿的游戏活动方式,发展新的乡村文化思想,而且很好地实行乡村教育的理念。

陶行知先生乡思想理论中的“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乡村教育必须“适应乡村实际生活”,发展乡村教育是乡村教育是陶行知先生所进行的一生的事业,“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是“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真实写照。为人民大众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堪称我们学习的榜样。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8

一、基本情况

初中位于县西南部40公里处,地理位置偏僻,校园面积约19000(合28.5亩)平方米,建筑面积达4500平方米。五村(村、村、村、村、村)约有人口15000人,适龄儿童入学率、巩固率均达90%以上,辍学率不到5%;本学期现有在校生448人,其中分布村学生较多,开设9个教学班;我校本学期现有在职教师23人,生师比约为19.5:1(448:23),其中女教师5人,即将退休3人,达中高职称3人,中一职称8人,本科学历11人,研究生1人,其余均为专科学历,通过考试入编的年轻教师11人,中青年教师9人。学校内设组织:校长室、教导处、总务处、团总支,学校现代化学生公寓、餐厅已于年8月竣工,已投入使用;按学科分为政语、数理、英语、艺术四大教研组,另设图书室、运程教育接收室,多媒体教室,校园广播等现代化设备,学校环境有了很大改观,设施有了明显变化。

二、现状与差距

现状:去年,学校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千方百计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学校安全工作,建立健全了安全工作制度和应急预案,几年来我校无一次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努力搞好学校环境及基础建设,我校在原基础上按教育局要求修好了现代化学生公寓餐厅附属工程,修建了现代化篮球场,配备了较好设施;修建了高档次高品位学校大门;初步整平了操场(但跑道未修);改善了教师住宿条件、维修了学校部分倾斜围墙。在现有能净化的基础上,为进一步美化绿化校园环境,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栽种了多种名贵树木,增铺400多平米的草坪。为下一步申请标准化学校建设、创建留守儿童之家奠定良好基础,现代化的办学条件和一流的育人环境大大提升了我校的办学品位。

差距:教育是一项繁杂、艰苦的工作,我校在实际运转中虽然多次受到局党组及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嘉奖,但也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质量与先进学校仍有差距:教师结构不合理,存在“有数量,缺专业”,“有专低能”的普遍现象。岗位达标,学科配套存在严重问题。诸如数理、英语等诸多学科岗位达标率均在50%以下,甚至更低。

2、教师严重缺编,在职教师23人,且临近3人退休。现有教学班9个,合计448人。人均周课时16节以上且跨年级、跨学科现象严重,直接影响我校教学工作的质量。目前,根据我校现在状况,急需部分学科教师:语文、英语、数学、物理、政治、历史6人,音体美各1人。

3、办学资金匮乏,教学设施及基础建设极不配套。本学期计划申请学校标准化建设项目,但操场(足球场)是空白地,无球架、无跑道;教师住宿紧缺;围墙歪斜(已推倒)不便管理存在隐患;计划修建两条通往公寓餐厅的水泥路,其中一条为承重路;修建因校安工程期间承重车轧坏的楼前广场及路基;整修学校污水排放通道;修补齐其余倾斜围墙;完善学校空白处绿化项目。过去几年,由于学校加大了对大的硬件环境资金投入比重,负债数额较大。我们深感硬件发展后续资金不足,添置必要的教学器材,实验设施更觉力不从心。上述各项工作耗资沉重,仅靠我校微不足道,恳请领导给予考虑,为感为盼!

三、今后计划

针对我校工作上的思路及学校实际运转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我校校委会主要成员经过认真反思,对今后工作作出如下打算:

1、继续深化教育改革,加强新课程执行的衔接工作。

2、做好布局调整工作,合理配置师资力量。

3、搞好学校环境及基础建设,力争在本学年度环境改善上有重大变化。

4、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社会和家长满意的合格人才,巧干加实干,初三配备绝对精锐力量,确保一中达线10人,力争届中考吴圩片前十名我校占1-2席,力争我校有1-2名学生进入全县前三十名,较快改变中考质量。

5、管理上力求有新招、有力度、有路子、有实效。加大考绩力度,激励教师积极性,加强薄弱部位、环节管理。

6、规范教育收费,坚持按规定标准,规定时间,规定方式,规范收费,杜绝违规乱收费。

7、狠抓“控辍”管理,确保无流生。

8、努力克服教育教学的主客观不利因素,提高尖子生,拔高中等生,特别抓好“后进生”的学情分析,改进方法,创办特色教育。

四、意见与建议

我国长期以来实行的城乡差别模式在事实上造成了城乡义务教育的不平等,尤其是师资配置的不平等。其原因主要有:城乡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反映;有效监督管理机制的缺乏;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城乡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从政府层面来说,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增加教育投入、调整中学教师编制标准、完善教育监督机制等是合理配置城乡义务教育师资的关注点。

(一)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不合理的表现

1.农村教师学历层次偏低,中高级教师比例小

教师学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教师具有的专业技术水平以及教育教学能力。职称水平可以反映教师的执教水平和从业能力,农村教师职称水平也低于城市教师。

2.农村教师年龄结构老化,专任教师结构性缺编

农村教师年龄结构呈老龄化趋向。农村专任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外语、音乐、体育、美术等教师拥有量低,教师工作量大,而且为保证开课需要,许多教师存在“教非所学”的情况,导致农村学生综合素质较低。

3.农村教师数量不足,代课教师问题突出

从教师数量看,我校的生师比约为19.5:1(448:23),而城市(周边)初中的生师比较大。因此尽管近几年农村教师数量有所增加,但是城市学校在教师数量上仍然占有优势。为弥补义务教育教师数量的不足,各地招聘大量的代课教师,而且大部分存在于农村地区(我校现仍有2人),尤其是农村小学代课教师占到农村学校的半数以上,影响了教师队伍的稳定和教育事业的和谐发展。

4.教师分配政策中的城市本位

由于城市学校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政府部门在安排教师时会优先考虑城市学校的需要,导致城市学校占有更多高学历教师,并且拥有更多挑选高素质教师的机会。尽管近几年在完善农村教师补充机制问题上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效果并不显著,新分配的教师不甘于农村教育岗位,想方设法调入城市学校。目前普遍实行的城市教师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由于城市教师到农村任教的短暂性、临时性和某种程度的被动性,加之对农村的教育状况不熟悉,这一政策发挥的作用有限。因此,城乡师资力量差距日增。

5.城乡经济文化发展水平的差异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而农村教育作为农村发展的子系统之一。其发展必然会受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因此,城乡学校间教育经费差额明显,造成农村学校教学设施落后,教师职后培训经费缺乏。而且,相比农村地区,城市具有优越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居民的公共文化服务意识以及公共文化服务产品的供给具有明显的优越性,政府及相关部门提供的文化服务产品性质多样、形式灵活。所以城乡经济文化的差距造成农村学校教育投入、支出不足,这反过来又加剧了城乡义务教育师资配置的不平等。

(二)合理配置城乡义务师资的建议

“任何善意的、较为文明的政府都可以认为自己具有比其所统治的普通人高的教化水平,因而同大多数人的自发需要相比,应该能够向人民提供更好的教育。所以原则上说,就应该由政府向人民提供教育。”因此,教育不平等主要是由于存在阻碍教育自我生长的政策性因素,要有效解决城乡师资配置不合理问题,关键要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

第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藩篱,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合理配置义务教育师资力量,政府关键要消除二元制社会结构的影响,采取积极措施改变城乡教育分割和城乡教育分治及重城市轻农村的倾向,把农村教育作为教育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真正把农村教育与城市教育放在同等的位置。为有效改变教育资源在城市学校不合理集中的现象,我们需要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统一配置县内教育资源,通过建立完善的政府问责制度,保障县域教育资源尤其是城乡义务教育教师资源平等。

第二,增加农村义务教育投入,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为了平等地对待所有人,提供真正的同等机会,社会必须要更多地注意那些天赋较低和出生于较不利的社会地位的人们。为此,政府要优先保障农村教育,在资源配置上适当向农村地区倾斜,要增加对农村教育投入,统筹城乡教育经费,形成规范的教育财政拨款制度。为保证城乡学校办学条件一致,在义务教育阶段实行“用一张图纸建造所有学校”的政策。因此,政府要统一城乡学校办学标准。缩小义务教育学校硬件建设差距,把县域内农村学校建设纳入城乡一体化综合发展规划,按照省制定的中小学办学条件基本标准,加快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力求办学条件平等,为城乡教师提供相同的工作环境。

第三,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稳定现有农村教师队伍。在菲律宾,农村教师除享有基本工资外,还享有艰苦工作津贴;而俄罗斯一直实行农村教师工资待遇比城市教师高25%的政策。因此,为稳定目前农村教师队伍,我国必须提高农村教师工资水平,落实主管教育的县长责任制,缩小城乡教师工资及其他待遇差距。县财政要设立专项资金,建立并全面落实农村中小学教师津贴制度,努力提高农村教师生活待遇。对长期扎根农村教育的教师,除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资金补贴外,还可在职称评聘和职务晋升方面予以照顾,使其优先晋升高一级教师职称,以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在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和表彰奖励中的比例。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9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育;现状;对策

小学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是学习知识、长身体、开发智力以及发展思维的重要阶段,是人生中可塑性最好的时期。青少年的身体健康,不仅关系着个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快乐,而且是整个国家健康发展的基础,直接影响着我国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小学体育教育在小学阶段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通过对本省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深化小学体育教育改革和改善青少年体质。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

随机抽取我区8市120所城乡小学,发放经查阅大量资料而设计出来的《小学体育教育调查问卷》,并对部分小学进行实地访谈,总共收回有效问卷112分,其中市级小学32份,镇级小学35,农村小学45份。

2.统计方法

对收回的问卷进行统计,利用SpSS19.0软件对统计数据进行处理。

二、结果与分析

小学生所能得到的体育教育情况主要根据学校开设及完成体育课的情况决定的。2011年我国教育部颁布条文规定9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课占总课时的比例要在10%-11%之间,同时我省也根据教育部相关规定制定了我区的试行办法,即小学期间每周体育课不得少于3节。调查结果显示有90所城乡小学按照规定每周至少设置了3节体育课,只有22所学校因为各种原因每周的体育课课时不足3节。此外大部分农村小学以及部分乡镇小学出现了没有专职体育教师,没有卫生室和卫生员,没有体格检查和体能测试等,而且多个农村小学的体育课活动场地仅有一个篮球场。

在完成情况方面,城乡小学都存在体育课被其他科目老师占用的情况,其中农村小学体育课被占用情况最严重,城市小学体育课被占用比例相对较小,二者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

三、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对策

1.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

长此以来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小学体育教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大都认为“成绩第一”,而忽略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所以要提升小学体育教育的质量,就必须首先树立正确的体育教育观念。学校领导和家长们都必须清楚的认识到素质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包含着体育,它是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基础,通过体育教育能够使学生们掌握基础的体育知识,养成健康的锻炼习惯,从而为以后的继续教育打好坚实的基础。

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

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体育课程相比其他课程往往处于劣势地位,它能否落实完全取决于学校领导对其的重视程度,特别在农村小学,体育课经常会成为其他科目老师的占用对象,因此小学体育教育需要政策制度的支持,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完善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管理制度,并加强监督力度,保证每位小学生都能够接受到体育教育。

3.加大投资力度,提升城乡体育硬件配置

城乡小学的体育设施资源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市级小学往往缺乏场地,而农村学校则往往缺乏器材。所以政府及教育部门应该根据城乡的不同情况加大对小学体育设施的专项资金投入,并把学校体育设施作为学校评级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学校积极发展体育教育提供政策条件。农村学生相比城市学生在体育教育上面是弱势群体,因为农村家庭不能为学生提供足够的体育器材,所以各级部门可以在经费上和政策上给与贫困家庭支持,使农村家庭学生也能像城市小学学生一样享受体育运动带来的快乐。

4.促进城乡体育教育师资力量的分布均衡

农村小学在薪资待遇、生活条件以及职称评定等方面都与城市小学差距很大,所以专职体育教师更偏向于到城市小学工作,这直接导致农村小学体育师资力量匮乏。具体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解决当前现状:鼓励专职体育教师留在农村小学任教,并为他们制定薪资待遇、职称评定以及生活环境等优惠政策;此外还可建立体育师资流动上课制度,安排体育教师城乡流动上课,以及城市教师到农村小学支教或交流等活动,做到优质师资资源共享;最后加大对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的培训,如在城市设立农村小学体育教师进修站等,提高他们的职业素养,从而有助于缩小城乡小学体育教育的差距。

四、结论

根据当前我区小学教育情况的调研情况,体育教育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城乡体育教育发展存在不均衡,相关部门应该积极采取行动,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保证我区城乡小学体育教育能够统筹和健康持续发展,使所有小学生都能真正获得接受体育教育的权利。

参考文献:

[1]周欣元,董理峰,张倩,等.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12-115+137

[2]戴维红,黄瑞国.福建省小学体育教育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8,05:116-120

[3]邓振新.对河源市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上旬刊),2008,10:207-208

[4]张玉英.农村小学体育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以芜湖县农村小学为例[J].合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03:93-96

[5]陈顺太.论如何发展我国小学体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0,07:162

[6]谭步军,官卫英.对小学体育教育改革的理性思考及对策[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2,04:115-118

现在乡村教育现状篇10

itfacesasystem,policiesandruraleconomicenvironments.thereformoffinancial

systemchangethestructureofrevenueandexpenditurebetweencentralandlocal

governments;thechangeoftaxesandfeessysteminruralareasisbeingcarried

out;andruraleconomyandpeasants’earningsareonlyundergoingslowincrease,

etc.alltheseaffectinputsofruraleducation,andleadtomoreandmoredifficulties

tothedevelopmentofruraleducation.Becauseruraleducationdevelopmentisa

fundamentalwayforresolvingagriculturalandruralproblemsinChina,strategic

measuresshouldbetaken.

【关键词】农村教育/现状/困难/对策

ruraleducation/statusquo/difficulties/countermeasures

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是当代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其发展状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农村教育既是农村发展的基础性条件,也是农村发展状况的重要表征。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中期,在农村改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带动下,农村教育获得了长足的进展,而90年代中期之后,随着财政体制与农村经济状况的变化,农村教育正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和严重的困难,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面临经费短缺的困难,继续提高教育水准更是举步维艰,城乡教育与知识差距明显加大。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不仅影响教育的普及与提高,更将影响社会的公正与稳定乃至现代化事业的健康发展。因此,把农村教育作为一个战略性问题进行全局性的思考与筹划,实在是当务之急。本文只是就普及教育角度提出一些问题和建议,以期引起重视与讨论。

一、现状

农村教育是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中国(内地)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65%,人口素质低,文盲和半文盲人口2.19亿,在农村就业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占35.9%,小学文化程度者占37.2%,每万人口大学生数为4名,平均文化程度为4年,这种状况是现代化进程中的沉重包袱。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变为人力资源的优势,不仅是教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影响现代化建设进程的战略性任务。

农村基础教育是中国教育的主要部分,其普及程度及教育水平,直接影响全国普及教育和基础教育的实现程度。2000年全国小学553622所,其中城市32145所,县镇81184所,农村440284所,分别占5.81%,14.66%,79.53%;小学在校生数130132548人,其中城市18166507人,县镇26928904人,农村85037183人,分别占13.96%,20.69%,65.35%。初中学校62704所,其中城市14473所,县镇20852所,农村41942所,分别占18.73%,26.99%,54.28%;在校生61676458人,其中城市10346351人,县镇17045443人,农村34284664人,分别占16.78%,27.64%,55.59%。如果从教育民主化的要求来看,没有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就不可能实现中国教育的公平原则,更谈不上教育的现代化。

农村普及教育正在全面展开,并且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从198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公布后,全国分三片地区推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到2000年,全国有2410多个县通过了九年义务教育的验收,人口覆盖率达到85%,扣除城市人口,农村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地区的覆盖人口也达到54%左右。普及教育对农村社会起了动员作用,重教兴教蔚然成风,办学条件明显改善,许多地方农村学校的校舍确实是当地最好的建筑之一,为农村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初步形成,并对普及教育发挥了重要的保证与推动作用。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体制,调动了地方政府主要是县乡两级政府的积极性。在这种体制下,义务教育的经费投入实际上是由县乡政府和农民共同负担:教师工资由县乡政府和农民交纳的农村教育费负担;学校建设和设施由农民集资;学校公用经费向学生收取杂费。过去提倡的“人民教育人民办”,农民说实际上是“人民教育农民办”,县级以上政府的教育经费支出主要承担了城市的教育投入,而农村教育经费则主要落到了县级以下政府和农民身上。

农村已经实现的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只是初步的,是低水平、不平衡、不巩固的,其中还存在一些“水分”,而城乡的差距扩大正在加剧,是一个严峻的现实。据90年代中期的统计,全国只有40%左右的小学和50%左右的初中达到了原国家教委规定的实验仪器和图书配备的标准,由此推断农村中小学绝大多数没有达到国家规定的最低标准。在有些城市投入上亿、甚至数亿元建设所谓“标致性学校”或“示范性学校”的同时,乡村不少学校却在危房里上课;城市有的学校建设超标准的健身房、温水游泳池等高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准的豪华设施,而不少乡村学校的学生买不起必需的书本,教师得不到必要的教学材料。当然,这些现实是现阶段城乡差距的反映,但是教育体制和政策在缓和还是加剧这种差距上是有重要作用的。我们这里讨论的重点也就是这方面的现实问题。

二、困难

财政体制的调整影响农村教育的体制基础,县乡政府财力难以承担原先分担的财政责任。20世纪80年代中期确定基础教育实行地方政府负责的体制时,财政体制改革的主要内容是实行财政包干、分灶吃饭,扩大地方政府的财力,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从80年代初的40:60,变为90年代初的22:78。地方政府财力的增强为支持农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而90年代中期开始实行分税制的财政体制改革,改变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结构,1998年中央财政收入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比例改变为52:48,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财政收入日渐困难,而教育成本由于教师工资和教材等材料价格的上升而提高,许多地区单靠县乡财政已经难以承担义务教育的全部经费,贫困地区有的县乡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例如甘肃省榆中县2000年全县财政收入7410万元,而财政支出13900万元);在农村义务教育的管理权放到乡级政府后,由于乡财政中的大部分是教师工资,容易被挪用,这样就连续出现了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现象,2000年曾达到180亿元,有的地区拖欠达半年以上,农村教育面临着经费短缺的严重困难。

农村正在全面进行的税费改革,势将给现有的农村教育投资格局以重大的冲击。农村税费改革将取消各种收费,改为只收一种农业税,这对于减轻农民负担,发展农村经济和保证农村的社会稳定,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但是在税费改革中将取消农村教育费附加和大部分教育集资,大幅度减少农村教育经费,全国农村教育费附加1996年240亿方,1997年269亿元,2000年151.97亿元,地方教育费附加25.94亿元,农村教育集资34.2亿元(1999年)。在农村地区,教育费附加是补充教师工资不足部分的经费来源,而农村教育集资则是改善校舍和办学条件的主要经费来源。由于税费改革造成的经费缺口,只靠地方财政是难以完全填补的。仅以已经全面推行税费改革的江苏省为例,根据去年的调查材料看,该省2001年财政增加20亿元转移支付,用于苏北地区税费改革造成的缺额,其中10.6亿元用于教育,其结果是保证了苏北地区教师国标工资(现有教师工资构成中,大约60%左右是国家规定的工资标准,而40%左右是地方政府规定的各种补贴)按时足额发放,教师的这部分工资不再拖欠。由于苏北地区原先地方补贴约有一半以上的教师未发,现在矛盾不太突出,但长远来看这部分工资来源没有落实;而苏中地区现在国标和地方补贴都发,这次没有省财政的转移支付,地方财政只能支付国标工资,地方补贴并未落实,教师实际收入减少,反响强烈。据省财政厅估计如要解决地方补贴省级财政还要增加20亿的转移支付。即使这样,农村学校的校舍设施和设备添置仍然没有经费来源。江苏属于经济发达地区,地方财力充裕,其困难尚且如此,其他地区可想而知。如果没有中央财政的大幅度转移支付,农村税费改革可能会造成农村教育的严重困境。

城乡经济和收入水平的差距持续拉大,农村教师主要是骨干教师大量流失,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仍在扩大。大城市、中心城市、县城、乡镇之间以及不同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和工作、生活条件悬殊,一般县城的教师比乡镇教师的收入高出三分之一或一半,造成教师逐级向上流动,中西部城市的教师向东部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流动,县城的向中心城市、乡镇的向县城流动,而流出的都是骨干教师,如四川省德阳市2001年已流出高中高级教师61人,有的部级骨干教师在参加部级培训时,就给沿海大城市挖走。与此相对应,农村又大量增加了代课教师,因为一名公办教师的工资相当于五六名代课教师的报酬,由于教育经费短缺,地方政府和农村中小学宁愿用代课教师,而不用师范学校的毕业生,如果这种情况继续发展,农村教育仍将不断滑坡,将会失去持续发展的条件。

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放缓,缺乏推动和支持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能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在80年代联产承包和90年代农产品提价的政策调整中,曾有两次明显的提高,1978-199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5.1倍但90年代后期以来,由于乡镇企业的调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升、农业劳动力过剩等原因,农村经济增长速度减缓,1991~2000年,农民人均收入增加3.1倍,农民实际收入增长甚微,有的地区和有的年份甚至下降,个别的还有入不敷出、种地赔本的现象,这势必影响农村教育的经济基础。而农村教育水平低,脱离农村建设和农民生活实际,相当部分学生厌学;学校收费提高,超出部分农民的经济承受能力,高等学校收费过高,使贫困家庭失去继续学习的希望。这些因素造成农村地区教育与经济之间的非良性循环,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造成农村教育办学条件差;农村教育落后,难以发挥对农村经济的促进作用,影响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优秀的人才很少留在农村任教,现有的教育也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突出表现在初中辍学率大幅提高,一般县在10%以上,有的县高达30%~50%,如任其发展,“普九”成果有可能得而复失,农村教育的基础将会因此而动摇。

今后若干年,农村教育面临着危房改造、学校布局结构调整、初中入学高峰、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四重叠加的校舍建设高峰,短期内需要大量基本建设投资,如不统筹规划,合理调节教育资源,将很难应对如此巨大的基建投资。

三、对策讨论

(一)调整并逐步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与投资体制

适应财税体制改革的新情况,2000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规定: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的领导下,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体制,明确了新体制的总体目标和基本框架,对于改变基础教育管理权限和经费分担责任层层下放,农村学校经费难以保证的状况,提供了制度的保障。现在的问题是如何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出发,形成体制实现的制度模式,从全国范围而言,最终应该制定包括农村基础教育在内的教育投资法规。作为过渡性措施,首先建立教师工资由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分担的机制,加大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确保农村教师的工资按时足额发放。然后按照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生均成本的额度,确定不同地区中央、省、地、县几级政府的分担比例,并以法律形式保证实施。为此,需要从现在就开始着手进行调查研究,确定不同地区义务教育的生均成本,并按不同地区财政收支状况,确定各级政府分担比例,作为制定投资法规的依据。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农村教育经常性经费的按时足额拨付,农村教育才能持续健康地发展。

(二)采取应急措施,缓解现阶段农村基础教育的经费困难

农村教育的投资体制与农村经济发展以及国家财政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它的完善势必要经历一段发展过程,而目前农村教育的经费短缺不可能等新体制完善之后才解决,这就需要采取一些应急措施,主要包括:加大中央政府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投入;发达地区继续发挥乡级政府对义务教育的管理和投资作用;在基本实现小康目标的农村地区,地方政府财力不能充分满足教育需求的阶段,继续实行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的政策,例如义务教育适当收取杂费、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单项教育集资等。当然,鼓励发展民办教育也是增加教育投入,满足社会多样化教育需求的途径。这里就增加中央政府对农村教育主要是贫困地区教育投入问题提些建议。2000年国务院召开基础教育工作会议之后,中央财政增加农村教师工资转移每年50亿元,危房改造两年30亿元,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五年50亿元,还有其他用于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是历史上中央财政对农村基础教育投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对缓解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困难产生了明显的作用。但是,财税体制改革和农村教育发展所带来的经费缺口,仍然没有充分解决,仅以“普九”期间的举债而言,全国不完全测算约500亿元,近几年将要相继进行的大规模校舍建设更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近期维持学校正常运行的经费仍然难以保证,需要采取特殊的办法缓解困难,是否可以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方面下决心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真正把人力资源开发作为“第一要务”,把农村发展摆到国家发展的战略重点地位,下决心压缩行政性开支(1991~1998年财政预算内教育支出增加3倍,而政府行政性支出增加4倍)和生产性建设中的决策成本浪费(例如有的生产性项目投资决策错误浪费达数十亿元之巨,据调查新疆某油田盲目决策建设石化厂,投资达24亿元,建成至今未能投产,每年还要支付一大笔维持费,把这样的经费用于解决教育经费困难对国家和人民会产生多大的功德),因此,完善国家预算审核程序和投资决策程序,就有可能把一部分经费用于教育主要是农村教育,把对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的水平提高到基本弥补税费改革后的缺口;另一方面在近几年内把国债的一部分用于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以缓解近期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高峰期的困难,现在许多地方政府用国债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城市面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而有些“标致性工程”标准过高,经济效益并不高,不必要地加大城乡差距,如果从城乡协调发展的要求,加大农村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对国家的现代化建设将产生更大的作用。因此,在现有的财政收支框架内进行适当的调整,有可能增加对农村教育的投入,而这方面所需的投入比之大型工程项目和城市标致性工程的投入要少得多,它所产生的作用和效益则是长久和深远的。

(三)中央与省级政府采取一些特殊政策,解决贫困地区农村教育的燃眉之急

中央政府在“十五”期间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将极大地推进贫困地区九年义务教育的实施,但是,因为它面对三片地区(包括少数两片地区)的相当数量的乡镇和学校,可能产生的效果是有多少钱办多少事,不能产生普及教育的整体性效果。根据笔者在一些地区调查的情况,有的地方行政部门领导建议能否从贫困地区开始首先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此基础上逐步在全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在实施步骤上,例如可以在云南这样的办学非常分散的多山省区(小学办学点两万多个),由国家在乡建设九年一贯制寄宿学校,学生免交杂费、书本费以及住宿费和伙食费,让贫困地区的孩子能保证接受九年义务教育。这对于已经进入工业化中期和初步实现小康的政府财政而言,适当向贫困地区实行倾斜是有可能做到的,而对于从根本上改变贫困地区面貌、全面推进现代化的事业则是千秋功业。

(四)加强城乡教育交流与互助,逐步缩小城乡知识差距

城乡知识差距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现在的问题是首先不要继续拉大这种差距,然后逐步创造条件力求缩小差距。跨地区的城乡差距有待于全国经济的均衡发展,而现在需要努力的首先是在一个县域范围内实现教育的均衡发展。据一些成功的地区的经验,现在有可能做到的,首先是政府公共教育经费和其他教育资源的分配应该按照公平的原则分配给每一所学校,农村“示范性学校”的建设既要有适当的超前性,更应有现实的可效仿性,即公平的竞争性,而且政府的教育经费不应只集中在个别学校,人为地制造不公平竞争的局面,就现阶段而言,政府的重点不是“锦上添花”,而是“雪中送炭”,更多地关注农村薄弱学校的建设,对于那些条件好的优质教育资源可以适当放宽政策,让他们增强自我造血的功能。其次建立城市与农村教师定期轮换的制度,可以先从年青教师做起,即规定城市年青教师要有在农村学校任教的经历,才能晋升职务或职称;还可以规定高中等院校毕业生从事教育工作,要先到农村学校任教。与此相适应,应实行在一个城市和县域范围内城乡教师工资标准统一(包括地方补贴),以便于城乡教师流动,有条件的地方(如江苏省江阴市)实行城市教师到农村学校工作提高工资待遇,并计入退休工资之内的政策,只有这样才能逐步改变农村教师素质低下的状况,为提高农村教育的总体水平提供基本的条件。此外,采取多种形式,鼓励城市学校与农村学校、发达地区的学校与欠发达地区的学校建立合作关系,包括校长、教师之间的交流任职,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有条件的还可进行学生之间的交流,实际上这种做法不仅对农村学校、同时对城市学校都会有帮助。

在城乡学校、教师以及东中部与西部的交流方面,不仅是教育资源的合理使用,而且从现代化的进程而言,应该看作是现代教育与现代文明的传播过程,因为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仅需要现代校舍和教学设施的建设,更需要现代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传播与实施,因此,人员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更为重要。可以在团中央现在组织的青年志愿者活动的基础上,扩大其范围,适当提高其服务期的待遇,让各类高校的毕业研究生到贫困地区的农村学校服务1~2年,除了从事教育工作外,可以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培训教师,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因为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农村教育持续发展的根本条件。

(五)积极推进农村教育创新

处在社会转型和全球化背景中的中国农村正在和将会发生历史性的巨变,农村教育也必将经历一个前所未有的变革与创新过程。如果说我国长期形成的农村教育传统与教育经验基本上是适应小农经济基础与社会环境的话,那么,当我国农村正在进入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工业化、城镇化的新时期,农村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将会发生激剧的变化,农村教育的对象、功能、机构和体系都将需要有调整和变革,尤其需要有适合中国农村实际的教育创新。这可以说是中国教育创新的主要内容与时代使命,需要几代人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坚持不懈的探索。以下就几个实际问题提出一些想法,供研究讨论。

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协调发展,要从新世纪的实际出发,探索不同地区的新思路、新模式。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尤其是“公司加农户”“贸工农”以及各种专业经营、规模经营的发展,正在改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方式和生产组织,农村教育将扩展其内涵,不仅要增加农业生产与农业教育的科技含量,促进农业生产走向依靠科技进步的轨道,还需要适应农村工业化的发展,培养和培训制造业和服务业需要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并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提供多种教育服务。在有条件的地区,各种教育机构应该逐步成为当地社区文化传播和科技扩散中心,带动地区现代化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