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科学技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42:06

管理科学技术篇1

2."市场换技术"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来自装备制造业的经验证据原毅军,谭绍鹏,吕萃婕,YUanYijun,tanShaopeng,LVCuijie

3.管理科学基金项目与管理科学论文地域分布的比较研究岳洪江,YUeHongjiang

4.多元化经营对R&D投入影响的实证研究张子峰,周杰,薛有志,ZHanGZifeng,ZHoUJie,XUeYouzhi

5.试析"专利爆炸"产生的原因——基于对专利制度的考察李伟,Liwei

6.产业持续动态创新模型的演变及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生产视角林海芬,苏敬勤,LinHaifen,SUJingqin

7.基于蚁群算法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整合研究苗成林,王华亭,冯俊文,孙丽艳,miaoChenglin,wanGHuating,FenGJunweng,SUnLiyan

8.国际新药创新体系比较及对中国的启示蒋毅,毕开顺,JianGYi,BiKaishun

9.开放式创新下组织吸收能力概念拓展葛沪飞,仝允桓,高旭东,GeHufei,tongYunhuan,GaoXudong

10.供应商参与新产品开发对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机理及案例研究李随成,姜银浩,LiSuicheng,JianGYinhao

11.模块化网络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系统演进的驱动因素——基于知识网络和资源网络的视角郭立新,陈传明,GUoLixin,CHenChuanming

12.基于anp理论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曹萍,陈福集,Caoping,CHenFuji

13.产业创新网络与企业创新路径的共同演化研究:中外pC厂商的比较刘宏程,仝允桓,LiUHongcheng,tonGYunhuan

14.植物新品种权制度对农业技术创新主体投入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刘辉,曾福生,许慧,LiUHui,ZenGFusheng,XUHui

15.知识群的知识流量计量及其动力学模型姜春林,刘则渊,姜照华,JianGChunlin,LiUZeyuan,JianGZhaohua

16.基于eRG理论的异构信息系统知识创新激励机制研究游静,YoUJing

17.组织结构对行为的影响及灵动模式研究——基于知识驱动规则的观点张晓东,朱敏,ZHanGXiaodong,ZHUmin

18.产业集群网络上的知识转移分析——以南京大明路汽车销售与服务产业集群为例陈金丹,胡汉辉,CHenJindan,HUHanhui

19.通过大学结构调整促进高等教育公平席酉民,张晓军,李怀祖,XiYoumin,ZHanGXiaojun,LiHuaizu

20.高校科技创新平台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与应用王立剑,刘佳,wanGLijian,LiUJia

21.中国区域创新能力收敛性研究孙建,SUnJian

22.基于产业集群的东北跨行政区域创新系统构建研究赵树宽,刘战礼,陈丹,ZHaoShukuan,LiUZhanli,CHenDan

23.创新驱动过程的阶段特征及其对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启示夏天,Xiatian

24.基于资源观的企业it价值综合模型张晶,黄京华,高皓,ZHanGJing,HUnaGJinghua,GaoHao

25.新形势下中国企业培育国际竞争力分析王成,蓝海林,wanGCheng,LanHailin

26.企业R&D投入与绩效关系研究综述——从直接关系到调节变量的引入任海云,师萍,RenHaiyun,SHiping

27.企业绩效研究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基于SmJ和amJ文献的分析杜德斌,曹红军,王以华,DUDebin,CaoHongjun,wanGYihua

28.企业资源分类框架的讨论与界定苏敬勤,王鹤春,SUJingqin,wanGHechun

29.复合目标下家族型企业的绩效来源与评价方法研究谢宏,肖亮,XieHong,XiaoLiang

30.我国中小企业企业家能力与企业投资行为关系及其实证研究程博,CHenGBo

31.研究机构科技工作者人力资源状况的实证分析赵玲,李全喜,ZHaoLing,LiQuanxi

32.个体资本对社会求职者求职结果的影响研究尚玉钒,孙婧,李磊,许展,SHanGYufan,SUnJing,LiLei,XUZhan

33.男女企业家创业行业选择差异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研究李嘉,张骁,杨忠,LiJia,ZHanGXiao,YanGZhong

34.知识工作、知识团队、知识工作者及其有效管理途径——来自德鲁克的启示孙锐,陈国权,SUnRui,CHenGuoquan

35.区域科技人才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与方法研究沈春光,陈万明,裴玲玲,SHenChunguan,CHenwanming,peiLingling

1.技术差距对西部制造业吸收企业跨区直接投资技术溢出的影响朱佩枫,周德群,ZHUpeifeng,ZHoUDequn

2.我国海外专利格局与发展态势研究——兼论欧洲专利申请策略陈琼娣,CHenQiongdi

3.产业技术路线图与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研究——以保定为例王仰东,邵一兵,许栋明,王秀香,赵传超,雷浩,连昱琼,wanGYangdong,SHaoYibing,XUDongming,wanGXiuxiang,ZHaoChuanchao,LeiHao,LianYuqiong

4.科技创新政策及法律环境研究杨健,韩立新,YanGJian,HanLixin

5.战略联盟控制方式有效性研究——基于任务、关系和环境特征的框架分析刘衡,王龙伟,李垣,LiUHeng,wanGLongwei,LiYuan

6.引进型管理创新过程机制研究苏敬勤,林海芬,SUJingqin,LinHaifen

7.制造业企业绩效与组织学习关系的实证研究:基于组织创新的视角曾德明,何培旭,陈强,ZenGDenting,Hepeixu,CHenQiang

8.股权集中度、创新承诺与创新方式选择关系研究杨建君,梅晓芳,石立江,YanGJianjun,meiXiaofang,SHiLijiang

9.anp-GRap集成方法在企业技术创新风险评价中的应用宋哲,王树恩,柳洲,张芹,SonGZhe,wanGShuen,LiUZhou,ZHanGQin

10.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开放式创新的推进机制研究曹勇,贺晓羽,CaoYong,HeXiaoyu

11.城市创新系统的结构与演化——基于的建模赵继军,胡兆霞,ZHaoJijun,HUZhaoxia

12.基于wSR的第五代技术创新战略集成研究王海峰,杜龙政,李向辉,wanGHaifeng,DULongzheng,LiXianghui

13.基于社会资本的知识链成员间相互信任产生机制的博弈分析王涛,顾新,wanGtao,GUXin

14.创新网络结构对创新资源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张永安,李晨光,ZHanGYongan,LiChenguang

15.外派技术人员社会资本对企业间知识转移的影响机制研究陈文春,袁庆宏,CHenwenchun,YUanQinghong

16.项目知识共享体系的构建与测量于建政,汪克夷,YUJianzheng,wanGKeyi

17.促进高校跨学科研究发展的治理机制刘凡丰,董金华,LiUFanfeng,DonGJinhua

18.大学智力资本与创新绩效关系实证研究杨晓明,YanGXiaoming

19.R&D资本存量与我国高技术产业若干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石岿然,赵顺龙,SHiKuiran,ZHaoShunlong

20.区域高技术产业集群的复杂适应性机理研究邓龙安,DenGLongan

21.企业国际化的条件、路径、模式及其启示赵曙明,高素英,周建,刘建朝,ZHaoShuming,GaoSuying,ZHoUJian,LiuJianzhao

22.发明专利与大型企业利润的相关性研究李柏洲,苏屹,LiBaizhou,SUYi

23.基于tQm的中小企业六西格玛管理研究施国洪,房海霞,岳江君,SHiGuohong,FanGHaixia,YUeJiangjun

24.现金流权与控制权分离下的企业R&D投资冉茂盛,彭文伟,黄凌云,Ranmaosheng,penGwenwei,HUanGLingyun

25.企业项目管理能力的研究韩连胜,张金成,HanLiansheng,ZHanGJincheng

26.中国石油经济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王伯安,张德胜,wanGBoan,ZHanGDesheng

27.劳动密集型中小工业企业新型工业化程度的测度与实证分析梅强,刘昌年,周园,meiQiang,LiUChangnian,ZHoUYuan

28.不同学历科技人员工作满意度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任枫,汪波,张保银,段晶晶,RenFeng,wanGBo,ZHanGBaoyin,DUanJingjing

29.知识型员工领导-成员交换与周边绩效的关系研究孙泽厚,郭颖,SUnZehou,GUoYing

30.团队心理授权、组织公民行为与团队主动性关系的实证研究王国猛,郑全全,黎建新,文亮,wanGGuomeng,ZHenGQuanquan,LiJianxin,wenLiang

31.环境、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的相互作用及对绩效的影响毛娜,宋合义,谭乐,maona,SonGHeyi,tanLe

32.R&D人员年龄与专利产出能力的关系研究——以上海市三个行业736名R&D人员为例杨孝梅,陈德智,YanGXiaomei,CHenDezhi

33.承诺型人力资源实践与知识共享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内社会资本中介作用的实证检验袁勇志,何会涛,彭纪生,YUanYongzhi,HeHuitao,penGJisheng

34.基于知识网络的团队研发能力增长研究纪慧生,陆强,JiHuisheng,LUQiang

35.人力资源组合策略理论及其研究进展戚振江,朱纪平,QiZhenjiang,ZHUJiping

36.知识型员工的工作激励框架探讨寸晓刚,CUnXiaogang

37.我国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效率的动态分析:1999-2006年周伟,李全生,ZHoUwei,LiQuansheng

1.科学学与科技管理合著网络特征及大学团队的地位丁堃,刘则渊,刘盛博,DinGKun,LiUZeyuan,LiUShengbo

2.基于专利数据的中国产学研合作研究邓颖翔,朱桂龙,DenGYingxiang,ZHUGuilong

3.专利战略变化:内涵、时空范围与类型化周勇涛,朱雪忠,文家春,ZHoUYongtao,ZHUXuezhong,wenJiachun

4.农业科学领域国际合作的中印比较郭永正,梁立明,GUoYongzheng,LianGLiming

5.政府科研投资的经济效果研究——基于SciBud-CGe模型的实证分析李丽,汪德辉,LiLi,wanGDehui

6.基于证据理论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方法研究朱卫未,俞栋,李园园,陈波

7.省区层面中央与地方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分析刘凤朝,马艳艳,孙玉涛,LiUFengchao,maYanyan,SUnYutao

8.学术期刊评价中不同利益主体关系研究俞立平,潘云涛,武夷山,YULiping,panYuntao,wUYishan

9.基于平衡计分卡的学术会议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肖建华,霍国庆,董帅,张彩玉,XiaoJianhua,HUoGuoqing,DonGShuai,ZHanGCaiyu

10.科学基金国际评估如何报告绩效——关于日本学术振兴会绩效报告的叙事分析吴建南,马亮,郑永和,wUJiannan,maLiang,ZHenGYonghe

11.科技生产力流动与新兴产业成长问题研究施红星,刘思峰,郭本海,杨保华,SHiHongxing,LiUSifeng,GUoBenhai,YanGBaohua

12.中国背景下的组织文化认同度模型建构陈致中,张德,CHenZhizhong,ZHanGDe

13.创新气氛的概念形成、测量与影响因素刘云,石金涛,LiUYun,SHiJintao

14.基于知识合作剩余的集群企业创新动力研究李翠娟,徐波,LiCuijuan,XUBo

15.需求规模与产业技术创新的互动机制——基于联立方程模型的实证检验孙晓华,李传杰,SUnXiaohua,LiChuanjie

16.基于社会网络的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分析王贤梅,胡汉辉,wanGXianmei,HuHanhui

17.基于模块化的中国装备制造业自主创新的制约与突破韩晶,HanJing

18.大型企业原始创新系统动力学模型的构建研究李柏洲,苏屹,LiBaizhou,SUYi

19.解决中小企业自主创新困境的RJVs投资模式研究武博,秦文婷,王怡,王丽,wUBo,Qinwenting,wanGYi,wanGLi

20.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地区发展策略研究——以天津市经济发展模式为例朱军,ZHUJun

21.竞争性、合作性薪酬结构对组织成员间知识共享的影响研究——个体特性的调节作用杨伟,刘益,杨倩,YanGwei,LiUYi,YanGQian

22.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的结构性要素——一个社会网络分析案例王嵩,王刊良,田军,wanGSong,wanGKanliang,tianJun

23.区域高等教育发展综合评价实证分析孙继红,杨晓江,缪榕楠,SUnJihong,YanGXiaojiang,miaoRongnan

24.创新型中小企业间研发合作的非契约机制研究任浩,甄杰,RenHao,ZHenJie

25.战略人力资源管理、公司创业与企业绩效关系的实证研究宋典,袁勇志,彭纪生,SonGDian,YUanYongzhi,penGJisheng

26.基于系统科学的企业战略协同机制研究张铁男,张亚娟,韩兵,ZHanGtienan,ZHanGYajuan,HanBing

27.企业专利实施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浙江的实证研究王黎萤,陈劲,wanGLiying,CHenJin

28.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要素与理论模型研究陆园园,LUYuanyuan

29.FBSBDa:一种新的企业名牌战略评价体系胡智勇,徐建锁,HUZhiyong,XUJiansuo

30.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对投资满意的影响李枫,汪克夷,LiFeng,wanGKeyi

31.顾客一企业认同的驱动因素研究李惠璠,,张金成,LiHuifan,Lipeng,ZHanGJincheng

32.员工社会化视角下的组织文化作用机制研究苏雪梅,葛建华,SUXuemei,GeJianhua

33.团队承诺影响研发人员创造力的实证研究:知识共享为中介变量王端旭,朱晓婧,王紫薇,wanGDuanxu,ZHUXiaojing,wanGZiwei

1.重视和加强技术创新"软装备"建设冯之浚,陈全训,牛文元

2.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竞争力评价及实证研究王育新,刘晓冰,曹志诚,wanGYuxin,LiUXiaobing,CaoZhieheng

3.科技保险运行模式及机制创新研究刘骅,谢科范,赵(提),LiUHua,XieKefan,ZHaoShi

4.基于h-b指数的国内科学技术资源研究综述及热点分析肖泽磊,祁华清,郭军华,XiaoZelei,QiHuaqing,GUoJunhua

5.组织承诺的理论溯源与最新研究进展翁清雄,陈国清,wenGQingxiong,CHenGuoqin

6.企业间专利资源协同管理研究梁莹,徐福缘,LianGYing,XUFuyuan

7.信息技术能力对高管决策的影响研究王晓健,蓝海林,wanGXiaojian,LanHailin

8.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标准化研究唐恒,刘佳,朱宇,tanGHeng,LiUJia,ZHUYu

9.科技活动中外部筹资对研发产出的影响——基于高技术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程华,王恩普,CHenGHua,wanGenpu

10.我国校企技术转移效率及影响因素分析廖述梅,徐升华,LiaoShumei,XUShenghua

11.基于复合期权模型的外国在华专利价值研究刘小青,陈向东,LiUXiaoqing,CHenXiangdong

12.基于技术预见德尔菲调查的优先发展技术课题遴选方法研究任中保,RenZhongbao

13.知识产权战略实施绩效评估中的专利质量指标及其作用研究万小丽,wanXiaoli

管理科学技术篇2

一、加强政府科技投入和管理

(一)加大政府科技投入力度。稳步提高市和区县两级政府科技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到2010年,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投入总量占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不低于7%,区县财政科技专项投入总量占当年财政支出的平均比例达到5%。在政府科技投入总量中,通过专项资金、部门预算等形式,统筹安排各项政策资金需求。

(二)优化政府科技投入结构。市级财政科技专项投入重点支持国家重大专项、本市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专项等的实施。区县财政科技专项投入要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等的支持力度,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

(三)切实保障重大专项实施。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专门经费,为国家和本市重大专项实施提供配套支持。对符合国家和本市重点产业发展方向、能迅速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由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项目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市有关部门要按照“成熟一个、启动一个”的原则,对重大专项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等可行性论证,经市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二、大力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四)支持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投入。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当年抵扣不足部分,可按规定在5年内结转抵扣。企业购买国内外专利技术的支出,可一次或分次计入成本费用。

企业用于研究开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下的,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其中达到固定资产标准的应单独管理,但不提取折旧。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上的,可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

企业提取的职工教育经费在计税工资总额2.5%以内的,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五)支持企业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企业建设技术中心、购买国外先进研发设备等,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

对符合国家规定条件的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进口规定范围内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用品,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国家科技计划重点项目、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研究开发项目和重大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再创新项目的企业,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及零部件,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六)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中小企业发展。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自获利年度起两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两年后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国家规定,对其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实行即征即退。

实施“科技小巨人工程”,对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项目,由中小企业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

(七)切实增强国有企业创新动力。国有重点制造类企业集团要制定提升核心竞争力的技术创新战略规划,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比例要逐步达到5%以上。将研发投入、品牌创新、专利授权和运用、科技成果转化、科教兴市重大产业科技攻关、人才队伍建设等,作为国有企业领导人员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

(八)支持多种所有制企业推进自主创新。民营、中外合资合作、外资企业和研发机构等均可公平参与申报地方科技攻关项目。鼓励中外合资合作企业创造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发展自主品牌。中方企业在扩大合资合作中,要更加注重对核心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九)鼓励社会资金捐赠创新活动。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通过公益性的社会团体和国家机关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经国务院批准设立的其他激励企业自主创新基金的捐赠,可按规定在缴纳企业和个人所得税时予以扣除。

三、增强产学研创新合力

(十)支持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合作。对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产学研联合建设实验室和工程中心、企业购买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技术创新成果、科研机构从事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和服务等,由产学研合作专项资金给予资助。

对企业委托高校、科研机构等进行技术开发和科研试制所发生的费用,允许企业列入技术开发费用。对转制为企业的科研机构,5年内免征企业所得税和科研开发自用土地、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政策执行到期后可再延长2年。

对技术转让、技术开发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获得的收入,免征营业税。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支持科技中介机构和技术经纪人的发展。

(十一)建立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拓展研发公共服务平台功能,推进资源整合,构筑以项目为载体,集企业技术攻关项目需求、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技术成果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产学研公共服务平台。

(十二)深化高校和科研机构技术创新机制。改革高校、科研机构考核评价和科研人员职务评聘制度,加强应用导向。推进公益类科研机构分类改革,对其日常运行经费、重大装备基础设施、保持学科持续发展等给予稳定支持。

(十三)提升高新技术园区自主创新载体功能。深入实施“聚焦张江”战略,通过张江高科技发展专项资金等,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机构向园区集聚。加快工业园区创新平台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大学科技园,可按规定免征营业税、所得税、房产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十四)加强科研基础设施和创新基地建设。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专门经费,对落户本市的国家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部级企业技术中心、部级质检中心等给予配套支持。推进生命健康、城市生态、计量标准等创新基地建设。建立健全科研基地和科研基础设施的开放共享机制。

四、加快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

(十五)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实施。对符合规定条件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由转化专项资金给予研发支持;实现生产或试生产的,返还相关土地使用费、土地出让金,免收生产经营用房的交易手续费和产权登记费。

(十六)加大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投入力度。对企业以税后利润投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形成或增加企业资本金;科技人员以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中获得的收益,投资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或高新技术企业,并符合规定条件的,由转化专项资金给予支持。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所组建的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可不受工资总额限制,自行决定其职工的工资发放水平,并可全额列支成本。

五、加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

(十七)支持重大技术装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加强对引进技术和装备的跟踪服务。对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消化吸收再创新,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对政府核准或使用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项目中确需引进的重大技术装备,项目业主应联合制造企业制定并实施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方案;鼓励外方与国内企业联合投标。

(十八)建立多层次的项目业主风险共担机制。对项目业主使用重大自主创新产品或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由企业自主创新专项资金给予资助。引导项目业主和装备制造企业对国产首台(套)重大装备投保。

六、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十九)建立政府采购自主创新产品制度。对纳入自主创新产品目录的产品,在本市财政支出和政府投资的重大工程建设中给予优先政府采购。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购比例一般不低于60%。

(二十)建立激励自主创新的政府首购和定购制度。企业或科研机构生产或开发的试制品和首次投向市场的产品,具有较大市场潜力并符合政府采购需求条件的,政府或采购人进行直接首购和订购。

七、改善投融资环境

(二十一)加快发展创业风险投资。通过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创业风险资金加大对种子期、起步期科研项目的投入力度。由创业投资风险救助专项资金与创业投资机构自愿提取的风险准备金等额匹配,用于创业投资企业对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高新技术企业的投资风险救助。对创业投资企业投资或管理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并符合规定条件的,由财政专项资金给予支持。

(二十二)拓宽科技创新企业投融资渠道。政府性担保机构要逐步扩大用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担保额比例。对政府性担保机构的项目代偿损失,由贷款担保损失补偿资金按规定给予在保余额5%以内的限率补偿。推进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投资的软贷款力度。支持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开展知识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

(二十三)加快区域性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推进区域性资本市场建设,为张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非上市股份制高新技术企业股权转让和交易提供平台。完善科技创新企业国有股权转让办法,加快股权流动。

(二十四)加强信用制度建设。完善本市个人和企业信用联合征信系统,建立科技、中小企业管理、风险投资管理、产权交易等部门对科技企业、中介机构和个人的信用信息共享机制,创立适合科技型中小企业特点的信用评级体系,推进信用产品使用。

八、加强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和保护

(二十五)支持创造和掌握自主知识产权。在政府科技投入中安排专门经费,对本市单位和个人申请发明专利;企业和科研机构能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研发;企业参与制定国际和国家技术标准,培育名牌产品和著(驰)名商标以及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单位建设等,给予支持。

(二十六)按合同约定发明创造权属和收益分配。单位与发明人或设计人可通过合同约定发明创造成果权属和收益分配。政府资助的科研项目所形成的发明创造成果,除另有约定外,由承担单位所有,发明人或设计人依法享有署名权和取得荣誉权。

(二十七)切实保障专利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权益。专利权所有单位在专利转让或许可他人实施后,可在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30%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其中,专利权所有单位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50%。或可参照上述比例,实行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技术入股。

专利权所有单位自行实施专利的,在专利权有效期内,对发明专利或实用新型专利的实施,可每年从税后收益中提取不低于5%作为发明人或设计人的报酬。对外观设计专利的实施,可提取的比例不低于1%。

(二十八)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完善知识产权评估、登记、投资入股等实施办法,知识产权作价投资入股最高比例可达到公司注册资本的70%。实施专利管理专业工程师计划,纳入工程技术人员任职资格系列。建立重大经济活动知识产权特别审查机制,建立市知识产权举报、投诉中心,加大保护知识产权的执法力度。

(二十九)加强技术性贸易措施体系建设。加强对本市重点产品出口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监测、研究和通报。整合质量技监、外经贸、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知识产权服务中心、wto咨询中心等信息资源,提升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和服务信息平台功能。

九、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三十)支持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建设。对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在创新创业活动中的人力资本投入,由领军人才专项资金给予资助。支持领军人才在承担重大科研项目和重大工程建设、自主选题立项中创新创业。

(三十一)加快集聚海外优秀人才。海外高层次留学人员来沪定居工作或创业,可申请办理《市居住证》。入外籍留学人员可按规定申请参加社会保险。从事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留学人员在沪取得的工薪收入,在计算个人应纳所得税额时,可按规定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和科研院所等用人单位聘用的外籍专家,其薪金可列支成本。

(三十二)支持企事业单位培养和吸引创新人才。及时本市重点领域和行业人才开发目录。对企事业单位引进优秀创新人才、解决优秀创新人才特殊困难等,由人才发展资金给予资助。已办理居住证的优秀人才可享受子女在沪就读、参加本市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缴纳住房公积金等待遇。

对由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组建的企业,引进主要投资经营管理者和关键技术人员,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在本人及其配偶和未成年子女申请办理《市居住证》等方面给予优先支持。

加快职业教育实训中心和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通过政府购买培训成果等方式,支持劳动者参加中高级职业技能培训。

(三十三)加大对科技人员的分配和奖酬力度。本市政府性科研项目经费在保证科研硬件投入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用于人力成本支出的比例。

制定企业对技术、管理骨干进行期股、期权激励的实施、登记办法。国有独资高新技术企业在实施公司制改制时,可按规定将国有净资产增值中不高于35%的部分作为股份,奖励有贡献的企业骨干人员。

企事业单位受聘担任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以及获得国家和本市科技奖励等荣誉的人员,可由单位为其建立补充养老保险。

对在科教兴市主战略实施中有重大贡献的个人和团队,由政府奖励基金给予奖励。

(三十四)加强素质教育和科普宣传。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大力开展群众性发明、革新等创新活动。结合学校教学改革,探索中小学开放式、探究型科技教育模式。加快科普基地网络和功能建设。加大本市媒体宣传科普的力度。

十、完善推进落实机制

管理科学技术篇3

[关键词]科技档案管理;科学技术;发展;关系;提升对策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2.047

[中图分类号]G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2-0085-01

1科技档案管理与科技发展的关系

科技档案是对科技活动信息的有效保存,能够在科技发展当中提供指导性作用,而对于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管理也能够很好地保障科技活动的可持续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有着极为紧密的联系。一般而言,这种联系包括着如下几个方面。

(1)科技档案管理能够确保科学技术得以很好的保存。科学技术是一种知识形态,其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载体加以保管,从而在无数次的重复运用后,对经济社会带来极为有效的改革。科技档案就是保管科学技术的载体总和。人们在进行科学活动之时,最早形成的是关于科技创新的一系列理论思想,在逐步将这些思想进行实践操作后,才能形成最终的科技成果。就抽象意义上的科技思想而言,其大多是以文字的形式被保存下来,而这些文字资料就形成了科技档案。显然,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不仅能够完整地保存科技成果形成的基石性思想理念,而且对这些科技档案的有效分析也能够确保人们可以对科技发展趋势有着清晰的理解。

(2)科技档案管理可以保障开发的科技成果得以有效的保管。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逐步发展的特征,也就是不断根据对科学技术的理解而发展,不具有突然变化的特质,因此在发展过程中就必须确保在不同时期所取得的科学技术认识能够得到很好的保存,这是科技档案的最主要成果。而对科技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则能够保证科学技术在研发过程中能够不断地被积累与分析,从而对科技发展前景进行合理的预测,体现出科技档案管理对于科技进步的促进作用。事实上,从科学研究自身的模式来看,现有的科技成果、文献等对科技进一步发展具有直接指导作用,只有不断对现有文献资料进行解读、分析,才能够确保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进步。

总的来说,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与科学技术进步之间的联系是通过科学技术内容所体现。科技档案自身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而对于科技档案的管理则有效地将这种价值从理论层面上升到实践层面,带来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就是说,科技档案是科学技术在一段时间内沉淀的产物,而科技档案管理则是发展科学技术的有效工具,两者的紧密结合最终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可持续发展。由于科技档案资料自身具有客观性,因此针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主观能动性进行强化,则可以极大地提升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水平。

2当前科技档案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对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发展的重视程度不够

我国关于科技档案的规定各省、地市均不统一,使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无法规范地进行,给科技档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障碍。因为这个原因,目前有部分组织,不管是组织领导还是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现代化都不是很重视,对科技档案管理的投入不足。科技档案管理现代化化必须以引进先进的科技档案管理技术手段为前提,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短缺无疑极大束缚了现代化的进展。

2.2缺乏科技档案更新意识

通常情况下,在组织进行科技档案编制与管理的初期,人们对于科技档案管理的认知十分重视,能够保障科技档案构建的完备性。然而,随着工作的持续性开展,人们对于科技档案更新的意识出现了一定的滞后状况,这主要是因为运营方面的正常开展已经成为人们所主要关注的方面,而核心工作团队及经济业务的稳定发展,也使得科技档案更新处于一个较为缓慢的过程中。这种更新意识的缺乏在企事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出现危机时往往难以从科技档案管理层面给予组织足够的帮助。

2.3缺乏相应的科技档案管理高水平的人才

科技档案管理从传统的管理手段走向现代手段的是一个较为复杂的过程,除了必须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外,还必须有优秀的技术人才支撑。科技档案工作在组织中属于后勤类,工作挑战性不强,对于职工晋升来说并不是多么必要的筹码,因此,科技档案管理工作难以吸引到优秀的人才。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提升、进程需要的人才必须是同时具备科技档案管理专业知识和现代技术知识的复合型人才。有的组织不知道购买什么样的科技档案管理设备,也有的组织“跟风”购买了先进设备却缺乏熟练的操作人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3提升科技档案管理水平的对策

3.1着力提高对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重视程度

某些组织由于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不重视,导致资金短缺、人才匮乏,对提高科技档案管理水平产生不利影响。组织的领导要着力提高对这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加强组织领导。组织领导应认识到科技档案工作是组织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事关每个职工的切身利益。领导要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制定科技档案管理信息化标准和细则,制定信息化的战略,对信息化过程进行全程掌控。与此同时,对于信息化进程的投入要予以适当增加。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需要相应的软、硬件设施,首先就是必须充足的资金支持。

3.2提高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

工作规则和标准对任何一项工作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科技档案管理工作标准化水平和规范化水平的提高,一方面可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责任感,另一方面对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标准化和规范化应该体现在科技档案管理工作的每一个环节中,在科技档案管理过程中尤其应该如此。

管理科学技术篇4

第二条 登记范围

1.阐明中医药理、法、方、药及其内在联系的,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并对中医药学术发展具有指导意义的基础研究成果及应用研究成果。

2.解决中医实践、中药生产、中医药器械等科学技术问题而取得的具有新颖性、先进性和实用价值的应用技术成果,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计和新品种。

3.推动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对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起重大作用的软科学研究成果。

4.中医药古籍研究,中医药的标准、计量、科技情报、科技档案等的科学化、标准化研究所取得的科技成果。

5.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技术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6.推广应用已有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过程中取得的科技成果。

第三条 登记材料

凡申请科技成果登记的项目,须上报如下材料:

1.《科学技术成果报告表》二份(附件一)

2.《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书》二份(附件二)

3.有关的系统技术资料(其中不能对外公开的材料须注明)一套第四条 登记程序

科技成果按项目完成单位的隶属关系逐级上报。

本局直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经本单位科研主管部门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

地方所属单位完成的科技成果按其隶属关系上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医(药)管理局、卫生厅(局)、医药管理局(总公司)审查签署意见后,上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

第五条 成果公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负责对收到的科技成果及时审查,对符合登记条件的项目进行统一登记、编号,定期《中医药科技成果公报》,成果公报公布的科技成果是本系统首创查新的重要依据之一。

第六条 成果争议处理

凡正式公布的科技成果,任何部门、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在公布之日起3个月内提出异议。如经调查核实,确属剽窃或弄虚作假者,应在原公布的范围内宣布撤销并通报批评。

第七条 中医药科技成果经鉴定后,应及时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学技术司进行登记,此为申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必备条件之一。

管理科学技术篇5

第一条为了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发挥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促进科学技术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学技术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第三条国家保障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的自由,鼓励科学探索和技术创新,保护科学技术人员的合法权益。

全社会都应当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思考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追求真理、崇尚创新、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第四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应当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应当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推动应用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社会事业。

第五条国家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体公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国家鼓励机关、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参与和支持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鼓励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交叉融合和相互促进。

国家加强跨地区、跨行业和跨领域的科学技术合作,扶持民族地区、边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科学技术进步。

国家加强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计划的衔接与协调,促进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技术开发需求的互通交流和技术双向转移,发展军民两用技术。

第七条国家制定和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建立和完善知识产权制度,营造尊重知识产权的社会环境,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激励自主创新。

企业事业组织和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

第八条国家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科学技术评价制度。

科学技术评价制度应当根据不同科学技术活动的特点,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实行分类评价。

第九条国家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并制定产业、税收、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持续稳定增长。

第十条国务院领导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确定国家科学技术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保障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效措施,推进科学技术进步。

第十一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全国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宏观管理和统筹协调;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负责有关的科学技术进步工作。

第十二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进步工作协调机制,研究科学技术进步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协调国家科学技术基金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设立及相互衔接,协调军用与民用科学技术资源配置、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整合以及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高等教育、产业发展相结合等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国家完善科学技术决策的规则和程序,建立规范的咨询和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和重大政策,确定科学技术的重大项目、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的重大项目,应当充分听取科学技术人员的意见,实行科学决策。

第十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发展同外国政府、国际组织之间的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鼓励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人员、科学技术社会团体和企业事业组织依法开展国际科学技术合作与交流。

第十五条国家建立科学技术奖励制度,对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重要贡献的组织和个人给予奖励。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设立科学技术奖项,对科学技术进步给予奖励。

第二章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

第十六条国家设立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基础研究和科学前沿探索,培养科学技术人才。

国家设立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资助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

国家在必要时可以设立其他基金,资助科学技术进步活动。

第十七条从事下列活动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咨询、技术服务;

(二)进口国内不能生产或者性能不能满足需要的科学研究或者技术开发用品;

(三)为实施国家重大科学技术专项、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重大项目,进口国内不能生产的关键设备、原材料或者零部件;

(四)法律、国家有关规定规定的其他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与科学技术应用活动。

第十八条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开展知识产权质押业务,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在信贷等方面支持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鼓励保险机构根据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需要开发保险品种。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为科学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优先提供金融服务。

第十九条国家遵循科学技术活动服务国家目标与鼓励自由探索相结合的原则,超前部署和发展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持续、稳定发展。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事业组织和公民有权依法自主选择课题,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

第二十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发明专利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和植物新品种权,除涉及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外,授权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

项目承担者应当依法实施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同时采取保护措施,并就实施和保护情况向项目管理机构提交年度报告;在合理期限内没有实施的,国家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依法取得的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国家为了国家安全、国家利益和重大社会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无偿实施,也可以许可他人有偿实施或者无偿实施。

项目承担者因实施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知识产权所产生的利益分配,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行政法规没有规定的,按照约定执行。

第二十一条国家鼓励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或者科学技术计划项目所形成的知识产权首先在境内使用。

前款规定的知识产权向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转让或者许可境外的组织或者个人独占实施的,应当经项目管理机构批准;法律、行政法规对批准机构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二十二条国家鼓励根据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装备。

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引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应当进行技术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第二十三条国家鼓励和支持农业科学技术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传播和普及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加快农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农业科学技术进步。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支持公益性农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和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进行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应用。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鼓励和引导农村群众性科学技术组织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服务,对农民进行科学技术培训。

第二十四条国务院可以根据需要批准建立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建设、发展给予引导和扶持,使其形成特色和优势,发挥集聚效应。

第二十五条对境内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主创新的产品、服务或者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产品、服务,在性能、技术等指标能够满足政府采购需求的条件下,政府采购应当购买;首次投放市场的,政府采购应当率先购买。

政府采购的产品尚待研究开发的,采购人应当运用招标方式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或者企业进行研究开发,并予以订购。

第二十六条国家推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服务标准制定相结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与产品设计、制造相结合;引导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共同推进国家重大技术创新产品、服务标准的研究、制定和依法采用。

第二十七条国家培育和发展技术市场,鼓励创办从事技术评估、技术经纪等活动的中介服务机构,引导建立社会化、专业化和网络化的技术交易服务体系,推动科学技术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技术交易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平等、互利有偿和诚实信用的原则。

第二十八条国家实行科学技术保密制度,保护涉及国家安全和利益的科学技术秘密。

国家实行珍贵、稀有、濒危的生物种质资源、遗传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出境管理制度。

第二十九条国家禁止危害国家安全、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危害人体健康、违反伦理道德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章企业技术进步

第三十条国家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企业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扶持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

第三十一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制定的与产业发展相关的科学技术计划,应当体现产业发展的需求。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确定科学技术计划项目,应当鼓励企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对具有明确市场应用前景的项目,应当鼓励企业联合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共同实施。

第三十二条国家鼓励企业开展下列活动:

(一)设立内部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二)同其他企业或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联合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或者以委托等方式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三)培养、吸引和使用科学技术人员;

(四)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职业院校或者培训机构联合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吸引高等学校毕业生到企业工作;

(五)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

(六)结合技术创新和职工技能培训,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设立向公众开放的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

第三十三条国家鼓励企业增加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的投入,自主确立研究开发课题,开展技术创新活动。

国家鼓励企业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创新。

企业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税前列支并加计扣除,企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仪器、设备可以加速折旧。

第三十四条国家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基金,为企业自主创新与成果产业化贷款提供贴息、担保。

政策性金融机构应当在其业务范围内对国家鼓励的企业自主创新项目给予重点支持。

第三十五条国家完善资本市场,建立健全促进自主创新的机制,支持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动自身发展。

国家鼓励设立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引导社会资金流向创业投资企业,对企业的创业发展给予支持。

第三十六条下列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一)从事高新技术产品研究开发、生产的企业;

(二)投资于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创业投资企业;

(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与科学技术进步有关的其他企业。

第三十七条国家对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的建设给予支持。

公共研究开发平台和科学技术中介服务机构应当为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服务。

第三十八条国家依法保护企业研究开发所取得的知识产权。

企业应当不断提高运用、保护和管理知识产权的能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第三十九条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有利于技术创新的分配制度,完善激励约束机制。

国有企业负责人对企业的技术进步负责。对国有企业负责人的业绩考核,应当将企业的创新投入、创新能力建设、创新成效等情况纳入考核的范围。

第四十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推动企业技术进步。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应当通过制定产业、财政、能源、环境保护等政策,引导、促使企业研究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进行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淘汰技术落后的设备、工艺,停止生产技术落后的产品。

第四章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第四十一条国家统筹规划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的布局,建立和完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体系。

第四十二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有权依法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外的组织或者个人可以在中国境内依法独立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也可以与中国境内的组织或者个人依法联合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

从事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优化配置,防止重复设置;对重复设置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予以整合。

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可以依法设立博士后工作站。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可以依法在国外设立分支机构。

第四十三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享有下列权利:

(一)依法组织或者参加学术活动;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自主确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方向和项目,自主决定经费使用、机构设置和人员聘用及合理流动等内部管理事务;

(三)与其他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联合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

(四)获得社会捐赠和资助;

(五)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四十四条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按照章程的规定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应当为国家目标和社会公共利益服务;有条件的,应当向公众开放普及科学技术的场馆或者设施,开展科学技术普及活动。

第四十五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职责明确、评价科学、开放有序、管理规范的现代院所制度,实行院长或者所长负责制,建立科学技术委员会咨询制和职工代表大会监督制等制度,并吸收外部专家参与管理、接受社会监督;院长或者所长的聘用引入竞争机制。

第四十六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应当建立有利于科学技术资源共享的机制,促进科学技术资源的有效利用。

第四十七条国家鼓励社会力量自行创办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保障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社会力量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有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参与实施和平等竞争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社会力量设立的非营利性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享受税收优惠。

第五章科学技术人员

第四十八条科学技术人员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重要力量。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和造就各种专门的科学技术人才,创造有利的环境和条件,充分发挥科学技术人员的作用。

第四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提高科学技术人员的工资和福利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科学技术人员给予优厚待遇。

第五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和企业事业组织应当保障科学技术人员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并为科学技术人员的合理流动创造环境和条件,发挥其专长。

第五十一条科学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学术水平和业务能力依法选择工作单位、竞聘相应的岗位,取得相应的职务或者职称。

第五十二条科学技术人员在艰苦、边远地区或者恶劣、危险环境中工作,所在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给予补贴,提供其岗位或者工作场所应有的职业健康卫生保护。

第五十三条青年科学技术人员、少数民族科学技术人员、女性科学技术人员等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参与科学技术评价、承担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接受继续教育等方面享有平等权利。

发现、培养和使用青年科学技术人员的情况,应当作为评价科学技术进步工作的重要内容。

第五十四条国家鼓励在国外工作的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聘用在国外工作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回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应当为其工作和生活提供方便。

外国的杰出科学技术人员到中国从事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工作的,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依法优先获得在华永久居留权。

第五十五条科学技术人员应当弘扬科学精神,遵守学术规范,恪守职业道德,诚实守信;不得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不得参加、支持迷信活动。

第五十六条国家鼓励科学技术人员自由探索、勇于承担风险。原始记录能够证明承担探索性强、风险高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已经履行了勤勉尽责义务仍不能完成该项目的,给予宽容。

第五十七条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为参与项目的科学技术人员建立学术诚信档案,作为对科学技术人员聘任专业技术职务或者职称、审批科学技术人员申请科学技术研究开发项目等的依据。

第五十八条科学技术人员有依法创办或者参加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权利。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按照章程在促进学术交流、推进学科建设、发展科学技术普及事业、培养专门人才、开展咨询服务、加强科学技术人员自律和维护科学技术人员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作用。

科学技术协会和其他科学技术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第六章保障措施

第五十九条国家逐步提高科学技术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国家财政用于科学技术经费的增长幅度,应当高于国家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全社会科学技术研究开发经费应当占国内生产总值适当的比例,并逐步提高。

第六十条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应当主要用于下列事项的投入:

(一)科学技术基础条件与设施建设;

(二)基础研究;

(三)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前瞻性作用的前沿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技术研究和重大共性关键技术研究;

(四)重大共性关键技术应用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示范;

(五)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和农业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

(六)科学技术普及。

对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在经费、实验手段等方面给予支持。

第六十一条审计机关、财政部门应当依法对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财政性科学技术资金。

第六十二条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应当坚持宏观引导、自主申请、平等竞争、同行评审、择优支持的原则;确定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项目承担者,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择优确定。

利用财政性资金设立的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管理机构,应当建立评审专家库,建立健全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科学技术计划项目的专家评审制度和评审专家的遴选、回避、问责制度。

第六十三条国家遵循统筹规划、优化配置的原则,整合和设置国家科学技术研究实验基地。

国家鼓励设置综合性科学技术实验服务单位,为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机构、高等学校、企业和科学技术人员提供或者委托他人提供科学技术实验服务。

第六十四条国家根据科学技术进步的需要,按照统筹规划、突出共享、优化配置、综合集成、政府主导、多方共建的原则,制定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规划,并开展对以财政性资金为主购置的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联合评议工作。

第六十五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应当会同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建立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科学仪器设备和科学技术文献、科学技术数据、科学技术自然资源、科学技术普及资源等科学技术资源的信息系统,及时向社会公布科学技术资源的分布、使用情况。

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应当向社会公布所管理的科学技术资源的共享使用制度和使用情况,并根据使用制度安排使用;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保密的,依照其规定。

科学技术资源的管理单位不得侵犯科学技术资源使用者的知识产权,并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确定收费标准。管理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其他权利义务关系由双方约定。

第六十六条国家鼓励国内外的组织或者个人捐赠财产、设立科学技术基金,资助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和科学技术普及。

第七章法律责任

第六十七条违反本法规定,虚报、冒领、贪污、挪用、截留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依照有关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的规定责令改正,追回有关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八条违反本法规定,利用财政性资金和国有资本购置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后,不履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等科学技术资源共享使用义务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六十九条违反本法规定,,限制、压制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条违反本法规定,抄袭、剽窃他人科学技术成果,或者在科学技术活动中弄虚作假的,由科学技术人员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获得用于科学技术进步的财政性资金或者有违法所得的,由有关主管部门追回财政性资金和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由所在单位或者单位主管机关向社会公布其违法行为,禁止其在一定期限内申请国家科学技术基金项目和国家科学技术计划项目。

第七十一条违反本法规定,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依法撤销奖励,追回奖金,并依法给予处分。

违反本法规定,推荐的单位或者个人提供虚假数据、材料,协助他人骗取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由主管部门给予通报批评;情节严重的,暂停或者取消其推荐资格,并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科学技术行政等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其他法律、法规规定行政处罚的,依照其规定;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附则

管理科学技术篇6

关键词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科学化管理

船舶检验的目的是为了保障船舶和海上设施安全、防止其造成水域环境的污染,船检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技术活动。而船舶检验技术档案就是船检工作中所产生的与此相关的科学技术档案,同时也是船舶技术状况和验船师工作质量的真实记录。由此可见,对船舶检验技术档案进行科学化管理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一、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的构成

船舶检验技术档案是船级社在进行船舶检验工作中所产生与此相关的全部工作档案,其主要构成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船舶技术检验档案。船舶技术检验档案主要是对我国内外航行船舶进行法定检验和入级检验时,所形成的技术档案。

(一)产品检验技术档案。产品检验技术档案是对各种船舶内所配备的船用产品以及船上所载的诸如集装箱等物品进行检验时,所形成技术档案。

(三)海上设施检验技术档案。海上设施检验技术档案主要是在对海上各种建造和建造后的设施进行法定检验和鉴证检验中形成的技术档案。

船舶检验技术档案全面地反映了我国船舶检验事业的面貌,真实地记载了我国船舶检验技术的发展成果,它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价值和现实作用。

二、船舶检验技术档案的科学化管理分析

(一)执行中国船级社档案管理办法

1.文书档案管理办法。文书档案的分类方法采用“年度――机构――保管期限”的分类方法,即先将归档文件按年度分类,每个年度下按机构分类,同一机构内按保管期限分类,各分社文书档案的分类方法可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定。此外,文书档案应编制《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归档文件目录索引》以及《归档文件目录》,归档文件装订顺序应为:归档文件目录封面――归档文件目录索引――归档文件目录。归档文件目录索引由档案部门编制,各立卷单位不再单独编制。

2.会计档案管理办法。会计档案按照文书档案要求立卷,以装订成册的会计凭证、账簿可装入档案袋(盒)内。当年形成的会计档案,在会计年度终了后,可暂由财务会计部门保管一年。期满后,于次年6月底以前,由财务会计部门按照归档要求整理立卷、归档,编制移交清单,移交档案部门保管。1998年以后的会计档案根据财政部、国家档案局,关于印发《会计档案管理办法》(财会字[1998]32号文)执行。

3.科技档案管理办法。船舶检验科技档案依据其特点分为8个大类、若干二级类目和若干三级类目。科技档案的标识是对科技案卷赋予一定的代码,以确定案卷在档案分类体系中的位置,是案卷保管号(包括分类号和项目顺序号)和案卷顺序号的组合。具体标识方法按照《船检科学技术档案分类编号办法》执行,如CJ01(总部全宗号),CJ01-5.1.1代表船舶检验类档案;CJ01-5.2.1代表海上移动平台检验类档案;CJ01-4.2代表规范类档案。项目顺序号通常可采用3位数字流水编号,或者采用项目代号、工作控制号、船舶登记号、图纸批准号等作为项目顺序号;案卷顺序号可采用4位数字流水编号。

(二)推进中国船级社档案信息化建设

当前,随着中国船级社船舶检验业务的蓬勃发展,船舶检验技术档案作为船舶检验工作信息和历史记录的重要载体,其数量也日益增多。在如今信息化技术的大背景下,为了跟随中国船级社业务的发展需要,对总部和各个分支机构的档案进行有效的管理和利用,这就需要大力推进中国船级社档案信息化建设。当前,中国船级社档案信息化建设需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

1.加强档案管理平台建设。档案管理平台是以中国船级社船舶检验业务和档案行业标准为依据进行开发建设的,需要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拓展性,同时还要兼具安全保密功能,以此来满足档案信息管理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档案管理平台的建设,能够实现对船检业务档案信息的可视化管理,能够全面提升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平,促进其公开共享和再利用。

2.推动数字档案资源的建设。数字档案是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的产物,和传统的档案馆相比,具有信息传输网络化、检索系统方便快捷、档案原件存储时间长的特点,能够极大地满足用户的需求,跨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实现档案的异地查找。数字档案资源建设是中国船级社档案信息化建设的基础,为档案管理工作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对档案资源进行数据资源整合和数字化加工,将从根本上提高档案服务质量,极大地强化档案的信息需求。

三、结论

管理科学技术篇7

关键词:施工管理;科学化管理;技术创新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施工技术的管理

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企业所进行的一系列技术组织管理工作的总称,即采用科学有效的施工方法和管理制度,解决施工生产中出现各种复杂的技术问题,以保证工程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施工,提高施工企业的技术管理水平。

施工技术的管理,首先要知道施工技术管理是施工技术和管理的结合,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是比较熟的,但对管理就不太在行。其次施工技术管理是个系统工程,不能单一而论。

施工技术管理的主要任务:学习和贯彻国家技术政策和法令,认真执行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技术规范和规定。组织各项技术工作,建立正常的施工生产秩序,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发挥各级技术人员和职工的积极作用,采用新技术,保证工程质量,提高劳动效率,实现安全生产,节约材料和能源,降低工程成本。提高企业的技术水平,促进企业施工技术不断更新发展,推进技术进步。

为了加强公司的施工管理水平,贯彻iSo9001:2000质量体系标准,以达到用户满意,提高公司信誉,特制定《施工技术管理办法》。公司各级施工技术部门和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按照《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结合本部门、本岗位及所施工工程的任务、目标、计划的要求,制定实施性管理办法和岗位职责,使公司施工技术管理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以保证《施工技术管理办法》的实施。

近年来,施工竞争日异激烈,技术管理水平所反映出的竞争势力也较为突出。不少企业,尽管拥有雄厚的物质技术力量,但由于技术管理的薄弱,管理制度的不健全,而在竞争中却处于被动的境地。例如:某企业为环保要求,需在面积达230余亩的山北厂区建污水网,方案中排污管道借隧道排向山南联网,然后自流输往一公里外的污水泵站处理。工程按期顺利完成。不料开闸后反映各集污口有污水倒灌,一查原来是标高弄错,取了泵站入口的标高。权衡后在单设管道和设置接力泵站中取了后者,纠错工程实耗资27.3万元。从上述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到不重视工程技术管理所产生的严重后果,足以说明技术管理在企业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施工技术管理关键是用最简单的方法、最少人力物力的投入、最短的时间以最优的质量完成施工任务。

2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指为保证和提高工程质量,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工程质量好与坏,是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工程项目建设,投资大,建成及使用时期长,只有合乎质量标准,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发挥投资效益,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满足社会需要。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都有一套严密的监督检查办法。在中国,自1984年开始,改变了长期以来由生产者自我评定工程质量的做法,实行企业自我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大力加强社会监督。运用一整套质量管理体系、手段和方法所进行的系统管理活动。

广义的工程质量管理,泛指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其管理的范围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的全过程。一般意义的质量管理,指的是工程施工阶段的管理。烽火猎头专家认为它从系统理论出发,把工程质量形成的过程作为整体,世界上许多国家对工程质量的要求,以正确的设计文件为依据,结合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和数理统计,建立一整套施工质量保证体系,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用最经济的手段,只有合乎质量标准,科学的方法,对影响工程质量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治理,投资大,建成符合标准、用户满意的工程项目。

工程质量管理,要求把质量问题消灭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工程质量好与坏,以预防为主,手续完整。并以全过程多环节致力于质量的提高。这就是要把工程质量管理的重点,以事后检查把关为主变为预防、改正为主,组织施工要制定科学的施工组织设计,从管结果变为管因素,把影响质量的诸因素查找出来,发动全员、全过程、多部门参加,依靠科学理论、程序、方法,参加施工人员均不应发生重大伤亡事故。使工程建设全过程都处于受控制状态。

在施工过程中,影响工程质量的环境因素很多,有工程技术环境,如工程地质、水文、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如质量保证体系、质量管理制度;劳动环境,如劳动组合、作业场所、工作面等。因此,根据工程项目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应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有效的措施严加控制,尤其是施工现场,应建立文明施工和文明生产的环境,保持材料工件堆放有序,道路畅通,为确保质量和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3生产要素管理

生产要素管理重点是劳动管理问题。劳动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管理的任务是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有关劳动力进行计划、决策、组织、指挥、监督和调度,从而达到有效地管理。换言之,劳动管理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协调职工的工作,充分发挥职工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劳动生产率。

完善的安全防护措施和严格的安全管理固然可以大大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但也会使被管理者产生依赖思想,自我防护意识淡化。因此在加强劳动安全管理的同时,应强调劳动者保护自己和他人安全的义务非常重要。《安全生产法》规定从业人员在享有安全生产保障的同时也有各项义务,如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接受安全教育与培训;发现事故隐患或不安全因素及时报告等。施工现场仅靠几个安全员管理安全是不够的,必须充分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动广大职工参与现场管理。提高全体员工的主人翁意识,把专业的职能管理与职工的自我管理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控制自身不安全行为,减少人为失误;实现各岗位人员之间的相互监督,相互协调配合;广大职工自觉遵守纪律,共同保障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我们要贯彻“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方针,从劳动保护角度管理好安全,向安全要效益,实现施工企业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开展建设成本分析,是企业走质量效益型道路的一项重要的管理活动。它的主要作用有:①可以促进企业领导和职工提高成本意识,保证产品质量,因为不合格产品的增加也会增加成本;②它有利于质量与经济的统一,把质量的提高落实到每一个岗位;③能够促进以质量责任制为主的经济责任制的落实;④可以促进技术成果的推广与应用,降低成本。为了使这一措施得以实施,还应拟定成本管理的工作程序。其目的是使各个有关的部门以及各个有关的岗位,不但责任明确,而且能够有序地协作、步调一致。从系统的观点来看,建立工作程序是从总体要求出发,把局部的工作联系成协调的整体,以发挥整体效应。

劳动管理是对劳动力及其劳动活动的管理,直接关系到工程进度、工程质量和工程成本的目标的实现。所以,它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在物质生产活动中,劳动力是最活跃的也是最重要因素。充分发挥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管理工作的基础;同时,建筑生产又具有流动性、单一性、露天作业,生产周期长等特点。因此,对劳动力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和管理,就更具有突出重要的意义。

4总结

总之,施工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理对施工技术管理、质量管理与生产要素管理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工程中的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伟.以科学的方式提高安全管理水平[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04)

[2]胡正华.知识经济时代的施工管理浅析[J].硫磷设计与粉体工程,2005,(06)

管理科学技术篇8

地籍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土地调查、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档案管理和土地登记等。但是地籍管理也会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完善和充实,在地籍管理工作中一般遵循以下原则。一是按照国家统一规定制度进行;二是确保地籍资料的系统性以及连贯性;三是确保地籍管理资料的正确性、精确性和可靠性;四是确保地籍管理资料的完整性和概括性。

2科学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2.1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是指,由电子计算机网络系统所支撑的对地理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存储、检索、分析和显示的综合性技术系统。GiS技术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地籍测绘、地籍管理和以计算机辅助制图为手段的管理方式,为地籍管理提供了空间信息等全方位的分析。GiS技术可以将图形数据和相应的属性数据连接起来,实现了图形和数据的相互查询。地理信息系统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对土地动态进行监测,能够及时、有效并且准确地掌握土地利用现状,这就为土地管理部门做出正确的土地规划和利用提供了更加科学的依据。地理信息系统在土地规划中的应用。土地规划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范围内,按照经济发展的前景和需要,对土地的合理使用所做出的长期安排。旨在保证土地的利用能满足国民经济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要求。正因如此GiS技术的应用显得更加重要。GiS和其他现代化技术在建立相应的规划管理上具有科学性、规范化和标准化。GiS的应用在全国不断扩展,为土地利用规划提高了理论依据。

2.2遥感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遥感技术(Remotesensingtechnology,RS)的兴起已有50多年的历史,在21世纪仍然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先进技术之一。该技术是以电磁波理论为基础,应用各类传感仪器进行远距离收集电磁波信息。遥感技术对于地籍管理而言,其观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和动态性。RS技术可获得大范围的地物信息数据,而且还可将所拍摄的地物囊括在遥感影像上,操作效率极高。RS技术相对于人工而言,排除了一些不利因素,比如恶劣天气、复杂地形和万变环境等。而且遥感相片精密性高,计算机进行信息数据的采集和处理工作,有效地提高了调查成果的准确性,提高了调查质量。RS技术具有实时动态性。对于土地的利用规划,要先对土地动态进行及时、有效的掌握,如果信息传达滞后,不利于土地的规划利用,进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RS技术可以有效弥补信息滞后问题,第一时间对所检测的数据进行传递并及时更新,提高了地籍管理信息的准确性。

2.3GpS技术在地籍管理中的应用

管理科学技术篇9

关键词:科学管理;营林技术;要素

1营林生产灾害的种类和防治方法

1.1营林对雨雪冰冻灾害的防治方法

营林过程受雨雪冰冻灾害,在任意地区是不可避免的,其受灾程度除与雨雪冰冻天气持续时间,海拔,地形地貌有关外,在上述相同的成灾环境条件下,森林经营水平,营林质量,营林健康状况、营林技术方法、对造林树种的选择等因素影响,也与受到的不同程度的灾害有着直接的关系。天然林木比较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工营林比较易受雨雪冰冻灾害的影响,特别是人工纯林受灾影响最重,其经济损失也大。我省过去营造的速生丰产林绝大多数都选为杉木纯林,如果再赢林中它的初植密度过大,抚育间伐不及时,就会使树木为争夺阳光,使树高生长较快,但树冠幅较小,时间一长就会使树形成高、径、冠的比例失调,梢部木质化程度低,在冬季,当树冠积雪达到一定重量时,林木之间由于互相挤压,易形成大面积倒伏和折梢。毛竹纯林未实施钩梢,由于枝杈过多,滞雪量过大,易造成毛竹爆裂和翻桩。

1.2营林对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要做到利用科学管理营林,开发经济效益,就必须加强对林区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突出营林方法和生物防治方法为主,坚持“预防为主,科学防控,依法治理,促进健康”的方针,坚持因地制宜,充分运用生物、物理、天敌等相辅相成系统的防治方法,要坚决防止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大力提倡防治无公害防治方法,把森林,病虫害控制在不成灾水平,以达到保护环境和促进营林速生丰产,那个及效益的目的。

2面对营林生产中易受灾害的做法

2.1做好森林病虫鼠害调查工作

认真地调查森林病虫害,掌握森林病虫害种类、种群及发展趋势,并探讨其发生的规律,为科学准确的森林病虫害的预测预报、防治方法的制定以及天敌的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及时认真做好森林病虫的种类、数量、分布、营林被害程度的分析。

2.2抓住科学、合理、有效防治方法

根据营林生长状况、危害程度及症状,正确鉴定森林病虫种类,掌握其生物特性及在不同环境中的生长规律,抓住最佳防治时机,制定科学合理的综合有效的防治方法,以达到最佳治理效果。同时把森林病虫害造成的经济损失降到最低。

2.3物理机械防治法

人为进行捕杀、阻隔、诱杀、高温处理及应用遥感等新技术进行防治称为物理机械防治,这种方法具有不污染环境,不伤害天敌,便于开展群众性工作等特点;但此种方法的工效低费工、局限性大,应根据规律及劳力情况具体掌握。

2.4天敌防治法

是利用自然界中天敌昆虫病原微生物、线虫、蜘蛛、食虫鸟以及其它食虫动物等有益生物来控制病虫害。此方法对维持生态平衡,对森林病虫害有长期抑制作用。对人与自然的和谐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3营林的防灾减灾方法分析

虽然自然灾害是不可避免,但人类可以利用自然造福,一是加强科学预测提前预警做好防范方法,将灾害降低到最低程度,二是科学营林。对于受灾林地清理和造林要更新方案。遵循林业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坚持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分类实施,不搞一刀切。注重营林清理与科学经营、自然恢复与人工恢复相结合,扎实推进林业灾后恢复重建。清理林地不能随意破坏现有植被,要强调现有植被的保护和利用,对断梢严重的营林,针叶树仍有5~6盘枝条的或阔叶树潜伏芽萌发能力较强的树种,其在营林地不宜全面伐除,应只清除折断和翻桩树木,防止造成人为对生态环境破坏。同时应及时补植与当地条件相适应的树种,以利形成异龄复层林。对折断倒伏严重无培育前途的营林,应及时全部伐除更新造林。因此应调整抚育间伐政策,对抚育间伐材应取消限额管理,取消各种税费,给予政策扶持,鼓励林农加大投入适时进行中幼林抚育间伐,营造健康森林,提高营林抵抗自然灾害能力。

4结束语

通过整地可以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清除灌木、杂草和采伐剩余物。在造林前后的一段时间里,增加直接投射到地面的透光度;还可以改变小地形,使透光度增加或减少。整地清除了地表植被,增加透光度,因而在白天地表层的温度要比有植被覆盖时上升得快,整地后改变了土壤物理性,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因而,能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使幼林的生长情况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管理科学技术篇10

[关键词]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生教育;学科;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F06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17-0088-06

1引言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是新中国成立后伴随国民经济建设开始兴起的一门学科,1956年于光远先生创建技术经济学科,至今已经走过半个世纪,特别是经历30多年的改革开放奋斗历程后[1],现在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是力图通过将技术学、经济学、管理学交叉融合,兼顾理论与实践,运用定性和定量的研究方法,培养满足新时展的高级复合型人才的一门学科专业。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推进,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面临新使命、新挑战、新机遇。

2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

纵观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主要经历六个阶段。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期我国在引进苏联科学技术的同时,在计划工作、基本建设、企业管理中引进技术经济分析理论与方法。初期的技术经济学主要研究项目建设在技术上的先进性和可靠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可行性。第二阶段,探索阶段。20世纪60年代初期,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开始纠正不讲经济效果的错误倾向。经济理论界通过总结50年代经济建设中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认识到技术与经济结合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广泛讨论社会主义经济效果问题,具体涉及经济效果的一般概念、实质、范围、评价标准、指标体系以及具体的计量方法等。第三阶段,停滞阶段。1966年爆发,受“左”倾错误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受到严重的影响,技术经济学科的发展也受到了抑制,进入停滞阶段[2]。第四阶段,复兴阶段。改革开放引来了“科学的春天”,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研究的内容从20世纪60年代以技术经济学科为代表的“项目和技术活动中的经济分析”,加入以科技哲学学者为代表的“科技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以经济和管理学者为代表的“经济发展中的经济及政策问题”[3]。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我国大规模的工业技术改造和技术引进,“技术选择、设备更新与技术改造评价的方法体系、技术经济学的理论与方法、项目的财务评价与国民经济评价”成为研究重点。第五阶段,繁荣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末到1997年,技术经济学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活动中,研究范围不仅丰富和完善微观企业层次,而且逐步扩展到中观行业层次,同时积极借鉴国外相近学科(如工程经济学、价值工程、可行性研究、预测与决策等)的理论与方法,有效地促进了技术经济学的发展[4]。第六阶段,创新阶段。从1997年技术经济学专业改名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至今,积极借鉴国外技术创新理论,提出自主创新理论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宏伟蓝图,技术创新领域范围拓展到微观、中观和宏观各个层面。

3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发展时间较短,研究对象原来相对稳定,即应该在重视经济规律和技术规律应用的前提下研究技术与经济结合规律[5]。刘光大(1987)在《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指出,技术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不是技术本身,而是技术在满足社会需求中的运动规律和作用。或者说,技术经济学回答的问题不是怎样做可以取得某种使用价值,而是为了取得同样的使用价值怎样做才能使超出劳动维持费的新创价值尽可能高[6]。傅家骥、雷家啸、程源(2003)在《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中将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界定为三个领域、四个层次、三个方面,三个领域是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等,四个层次是项目层面、企业层面、产业层面、国家层面,三个方面是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技术经济学科的基本方法、技术经济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在现实技术经济活动中的应用[7]。蔡跃洲(2011)在《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提出,自主创新、资源环境、生态保护、高技术产业发展、国际技术转移等已逐步成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重要研究对象,相关理论涉及经济增长理论、环境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循环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博弈论等主流经济学或现代经济学前沿的领域范畴[8]。技术经济及管理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将技术经济学与管理学相融合,通过定性和定量的分析,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标,研究技术与经济的最佳结合,协调发展的条件、规律、效果及实现途径的一门交叉科学。伴随着科技与经济、科技与产业的深入融合,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研究领域大大拓展,逐步延伸到技术创新管理、知识管理、集群创新、平台创新、协同创新、创新驱动发展等。

4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体系框架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国外称为技术管理(mot),涉及的课程包括工程科学、技术科学、经济科学和管理科学等,特别强调发挥技术潜力的研究、开发、规划、运作、组织的发展战略和目标。杨宏等(1996)认为技术管理的内容可以多种分类,其中主要是综合国外学术研究和以麻省理工学院、哈佛大学为代表的mot内容,如下图所示[9]。科学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体系,充分体现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文理工相结合的原则、整体与部分相结合的原则、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原则、现实与未来相结合的原则、本国与外国相结合的原则[10]。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体系的简化框架

5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教育教学状况

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自产生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后,学科专业教育获得巨大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的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教育分别始于1981年和1986年,1981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硕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北京水利电力经济管理学院(现华北电力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天津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重庆大学等,1986年第一批技术经济学博士点单位有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清华大学、吉林工业大学(现吉林大学)等[11]。经过十一批增列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学科专业,目前技术经济及管理硕士点已达100多个,博士点已达30多个[12]。

6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的主要研究方向

7.1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课程设置

通过收集22所“985”院校的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的课程设置信息,获得开设课程共191门。按照课程性质划分为基础理论、专业应用和专业技术三个大类,大类下面再根据内容划分为若干小类。考虑各个院校在同一类别下面设置的课程名称存在差异,列出各个小类具体课程名称。表2是各个高等学校的课程设置情况(包括学位课程和选修课程),表3是基础理论类、专业应用类和专业技术类三大类课程各自所占比例。

课程数目是某一类别中各个高等学校开设课程的总门数,反映高等学校在某一类课程中下设的课程数目,方便了解专业涉及的知识领域和资源投入量。占总课程比重是各大类课程下面各小类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份额,反映某类课程种类的多样性和在总课程中的重要性。开设学校是开设某类课程的“985”高等学校数目。课程覆盖率是开设某类课程的高等学校数目与全部22所高等学校的比值,一定程度上反映该类课程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及其普遍性。

(1)各个高等学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硕士点基础理论课程数目占全部课程66.5%,超过总课程数目的一半,说明重视基础理论知识。同时,该专业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数目分别占总课程数目的28.8%和4.7%,仅占基础理论类课程数目的43.3%和7.1%。尤其是专业技术类课程偏少,只有7所高等学校开设此类课程(分别是中山大学、山东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中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南开大学),覆盖率只达32%。

(2)按照课程种类排名前三位的类目依次为企业管理(52门)、管理科学(19门)、投融资管理(18门)。其中,企业管理类课程涵盖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生产运作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管理、组织行为学与企业文化、创业管理七个方面的知识体系,包括的课程数目占总课程数目的25.7%,而管理科学占总数目的9.9%。技术经济及管理专业吸纳技术管理、技术经济学、技术创新的理论,与管理类课程联系密切,技术管理与技术创新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力量之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注重同数学理论、统计学理论等定量分析学科的结合,这对经济变量间的相关因素分析、数值的统计及预测是至关重要的[14]。由表1知,各个高等学校根据各自侧重点的不同,开设金融学、财政学、国际贸易、会计学、旅游管理、电子商务、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社会保障和公共关系九个类别的课程。比如,华北电力大学针对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学科,设置电力市场理论与应用、电力经济管理、工程经济管理等研究方向,旨在培养学生运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的理论解决电力行业技术经济问题的能力;华南理工大学将创新与科技、经济相结合作为重点。可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涵盖高新科学技术、经济学、工商管理学类等,能满足多种行业对高层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但是,过于宽泛地涵盖各个学科知识,是否意味本学科研究领域范围不是十分明确。

(3)从课程覆盖面看,管理科学达100%,即22所“985”高等学校均开设了此类课程,企业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达95%,这两类课程远远领先于其他类目,各个高等学校在培养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人才时对管理类课程高度重视。值得注意的是,技术创新管理的课程覆盖率超过技术经济学,前者为82%,后者为45%,反映高等学校专业课程设置的与时俱进,与表1技术创新管理名列研究方向首位相呼应,从一个层面映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从狭隘的研究领域中挣脱出来,寻找到更为广阔、更富竞争力的天地,以便实现提升国家、区域、行业、企业创新之目标。

8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课程开设情况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尚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8.1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

早期雷家啸和程源在《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中总结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要研究两个问题:一是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二是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两者相辅相成,共同组成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干部分。但是,这两个问题是以明确“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为基础的,若对“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理解不透,则难以在技术和经济的交叉领域把握“技术领域中的经济活动规律”和“经济领域中的技术发展规律”[15],而且现在随着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践和管理学科的加入,进一步加剧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培养人才目标定位之难度。

8.2知识体系系统化与整体性不强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涉及的领域较多,也较分散。20世纪90年代以来,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主要研究偏向于应用研究,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可从事学科建设与基本理论探索的专家学者却不多,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知识体系[16]。作为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主干课程的技术经济学必须以经济学为基础,但重政治经济学、轻生产力经济学,重微观经济学、轻宏观经济学,重实证经济学、轻规范经济学,重新古典经济学、轻新制度经济学[17]的现象仍然不同程度存在。同时,经济类课程、技术类课程、管理类课程以及其他课程如何合理配置,形成有机整体有待探索。

8.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理论与实践不平衡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教学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是不可或缺的环节,但课程教学主要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实践教学相对缺乏,学生单一通过课堂接受专业理论知识,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本学科专业基础缺乏透彻的了解与认识,所学知识停留在“纸上谈兵”、“闭门造车”的层次,导致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需求相脱节。

8.4领域范围与相关学科过多重叠随着经济社会的全球化、网络化、信息化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仅仅掌握一门学科专业知识已经难以满足社会需要,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应顺势而上。但是,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根基的项目经济评价、风险投融资管理等在经济学、企业管理、金融学、财务管理等学科专业也有所涉及[18],不利于发展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之优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和其他学科专业的过多交融,导致其特有的理论模型和研究工具无法充分发挥竞争力[19]。因此,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对象与研究领域是其他任何学科所无法代替的,应凝练和提升其学科专业特色,突出技术创新管理以及信息化系统支撑保障之研究,增强核心竞争力。

9完善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的几点建议

9.1明确学科专业定位,完善课程体系,加大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作为工商管理大类下的一个学科专业,应结合创新型国家建设明确学科专业定位,进而构建和完善其知识框架,将管理类与经济类的课程进行交叉融合,培养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领域内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会技术、懂经济、善管理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若缺乏相应比例的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可能会无法凸显本学科专业自身优势和特色。因此,课程设置应当适度加大学科专业专业应用类和技术类课程,在夯实理论基础上培养学生独立理论科学研究和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避免“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空中楼阁”、“灌输型”的教学模式。

9.2巩固重点学科专业课程,优选相关学科专业课程

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课程设置过于分散,几乎涵盖管理类课程的所有方面,却尚未形成本学科重点特色课程。因此,把握学科交叉与重点投入的黄金分割点,保留关系密切的相关职能管理类别学科专业课程,填补重点学科专业课程遗漏之空白,剔除可有可无的边缘课程(尤其是企业管理类的某些重复内容课程),重点完善技术创新管理、项目管理类、知识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等特色课程,减轻或摆脱易被替代的压力。

9.3打造交流平台,鼓励教师和学生因地制宜开展社会实践

我国绝大多数高等院校的硕士和博士教育往往存在两个极端,一是过分地强调学术研究,二是放羊式的社会实践,理论难以很好地服务于现实。教师及学生均需要加强社会实践,增加对企业现实情况的认知,因地制宜引导教师和学生走出理论束缚,有条件的可以参照美日等国的经验,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技术背景、工作年限、具有企业中高层管理工作经验[20],通过实地考察、参观访问、企业实习、网络调查等参与实践且加强实践考核,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综合能力。

9.4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抓紧教育教学资源建设

随着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发展,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但是师资队伍相对不足,教学任务重,科研压力大,不仅给导师和高等院校带来了挑战,也制约了导师对学生的有效教学和辅导,不利于学生和导师、团队之间信息和知识的交流和共享。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学科专业兴旺发展的中流砥柱,各个高等学校必须千方百计地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健全科研和教学设施,努力营造蓬勃向上的学术氛围。教育教学资源方面,部分高等学校采用的是国外教材,虽然基本理论可以满足我国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教育教学之需要,但案例部分多是国外企业的情况,与我国企业实际脱节[21]。此外,本学科专业刊物主要是《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技术经济》等,高水平刊物数量相对不足,一定程度上不利于构建学科威望,容易造成信心危机,集中表现为众多优秀学者并不倾向于把学术研究成果展示于本学科专业期刊[22]。

9.5大力推广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的研究方法,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

积极引导政府、高等学校、咨询机构、企业等社会各界参与技术经济及管理学科专业建设,针对现实的创新型国家建设、大数据分析等热点问题,应用技术经济及管理研究方法,发挥“系统综合、方案比较、效益评价”的特色,定性和定量相结合,以定量为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并取得实效,进而推广、完善、提倡[23],扩大学科专业影响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贡献一分力。

参考文献:

[1]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2]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3]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4]陈立文,陈敬武.技术经济学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1).

[5]吴岐山.谈中国技术经济学的特色[J].技术经济学,1990(6):50-52

[6]刘光大.关于技术经济学科性质的探讨[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87(1):30-34.

[7]傅家骥,雷家,程源.技术经济学前沿问题[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蔡跃洲.技术经济方法体系的拓展与完善――基于学科发展历史视角的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11):138-147.

[9]吴贵生,谢伟.我国技术管理学科发展的战略思考[J].科研管理,2005(6):49-55.

[10]董福忠,陆满平.论技术经济学的科学体系与地位[J].技术经济,1998(7):4-7.

[11]王国弘,张治河.我国技术经济学科教育发展现状与思考[J].技术经济,2012(6):21-26.

[12]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3]傅强,邹晓峰,郜琳琳.技术管理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及其评价[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6(4):32-38.

[14]孙续元.技术经济学理论的构建、发展与前瞻[J].经济评论,2001(3):11-15.

[15]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6]王淑英.技术经济与管理专业培养目标与教学模式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1(2):57-59.

[17]张文泉.技术经济学科发展探讨[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3):3-7.

[18]雷家啸,程源.技术经济学科发展述评与展望[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8):152-159.

[19]alanpilkington,thorstenteichert.managementoftechnology:themes,conceptsandrelationships[J],technovation,2006(26):288-299.

[20]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

[21]刘建,王卫仑,宋博通,等.我国技术管理教育中的问题与对策[J],2006(4):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