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实践课题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29:17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1

【关键词】劳动教育;实践;课程

一、让劳动教育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童乐园”劳动教育实践课的开展,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进入农村小学的“主流课程”。我校总结了劳动教育实践课程的“五落实”保障机制:课时落实、教材落实、师资落实、考核落实和制度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真正进入学校主流课程。

二、认真研制劳动实践教育目标

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分“年龄特点”和“学科特点”两个维度,制订了劳动综合实践课教学目标。

(一)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设定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的梯度目标,确保劳动实践教育循序渐进,螺旋上升。

总目标是:

1.通过“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学习,了解和实践劳动有关的一些知识。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

2.通过各门学科的综合实践活动学习,让学生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并能够运用学到的理论知识指导实践操作。

3.能根据自己在劳动中所出现的问题,制定一个小课题研究,并尝试撰写研究小论文。

4.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探索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发展的积极性和创新精神,并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共同探索的团队精神,塑造完善人格,形成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沟通能力。

5.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与其他课的结合,让学生深刻体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应用广泛,它与其他学科有不可分割的关系。

分段目标:

低段目标:1.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工具的使用。2.通过实践活动学习生活与社会中的简单的常识性知识。3.培B他们热爱劳动的意识,积极培养学生对生活的好奇心,增强对生活的了解和认识。4.通过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结合,使学生初步感受到综合实践活动课适合每一门学科。

中段目标:1.培养信息的收集和整理的能力;教给学生一些设计及制作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设计及制作的能力。2.学会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交往协作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以及对知识、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在活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3.通过小组合作活动,感受到与他人协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自己的研究成果有喜悦感和成就感,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社会的责任感、正义感以及对生活的热爱。4.在数学、语文、音乐、美术、品社课的基础上又加入英语、科学两样,学生要按要求完成每门课所制定的综合实践活动的特定目标。

高段目标:1.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生活,运用其所学知识,引导学生进入主动探究知识,亲身体验实践活动带来的苦与乐。2.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和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让学生初步掌握参与社会实践与调查的方法、信息资料的搜集、分析与处理的方法和研究探索、实验论证的方法,能写研究方案,初步学会写研究报告。3.总目标4(内容详见上文)。4.通过前面的两个学段的学习,学生已经深入明白综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和不可缺少性。

(二)根据各学科的特点,分学科制订了与学科特点相融合的“童乐园”劳动实践活动课的教学目标。

融入语文学科特点的劳动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语文学习对劳动实践活动产生兴趣。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书面与口头结合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的内容,养成记观察日记的习惯。3.通过课题小研究,培养学生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应用资料的能力,学会写简单的研究报告。4.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初步具有认识自我的能力,养成勤奋、积极的生活态度;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初步养成从事探究活动的正确态度,发展探究问题的初步能力。理解人与自然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知道如何保护和改善自然环境,并身体力行。(分段教学目标略)

融入数学学科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目标:1.认识园地的形状大小、计算园地周长、面积。2.利用园地现有材料绘制条形、折线统计图。分析园地的产量、盈亏等情况。3.能运用所学知识进行作物买卖,并自己编制相关的数学应用题。4.能借用学生对园地的热爱,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园地这一具体形象的物体,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抽象的数学内容,感受成功学习的快乐。5.让学生知道生活当中处处是数学。

三、编制实施《“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

校本课程的编制是必需的,我们决定编写《童乐园小农艺》校本课程,目的首先是为了使“童乐园”劳动实践教育能够更加系列化,确保持续开展下去,并不断提高劳动实践教育的实际效果。其次是为了切实减轻老师指导劳动实践教育的难度,让老师们能快乐地指导这门课程,最后,也是为了促进全体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在了解、熟悉这门课程的基础上有自己的发现、自己的独创。因此,课题组的老师在研究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及时把研究成果整理出来,让更多的老师参考,从容吸引更多的老师加入到课程资源开发的队伍中来。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2

【关键词】科创;引导

【中图分类号】G62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4128(2010)09-0046-01

1课题研究,指导发展

1.1“科创”教育构建的理念

把握现代劳技教育的目标,强化劳科创教育的整合,发挥课程的共通能力,拓展学生的劳技学习空间,提高劳技课的科技含量,就是提高劳技课本身的质量,现代劳技教育应成为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有效载体。在这些理念的指导下,“劳技、科技、创造”一体化教育新体系具有先进性、创新性和推广性价值。我们将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劳技教育充分融合于实践活动中。综合实践课是人文精神与劳科创教育结合的典型课程,它能有效地使学生获得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科劳创教育整合的道路已经开通。这是现代劳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完全符合当今国际基础教育改革的时代潮流。

1.2“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模式

以劳技动手实践为基础为原动力(称为“帆”),以现代科技教育,培养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为重点(称为“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为目标(称为“航向”)。

1.3“劳科创”一体化教育的操作途径

“一体化”教育已经从认知领域拓展到情意领域,改变了科技教育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着手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态度、科学实践能力和行为习惯。实现了科技教育与学科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人文教育充分整合,科技教育与学力教育充分整合,形成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格完美同步,走出了一条“科劳”育人的五彩路。

2课程改革,适应发展

进一步深化“生活与劳动”课改革,改变现有的教学内容、教学计划、知识编排重复等“浪费”现象。加强劳技课与不同学科知识间的整合,以有限的学习时间,不同的学习方式,获取知识技能。我们的做法是适当调整“生活与劳动”课内容,开设校本课程(创造教育课、现代科技课)。

2.1优化“创造教育劳技课”

在劳技教育中强化科技教育。我校生活类多数内容归于常识课,手工类部分内容与工艺美术合并。强化了课内课外创造教育劳技课的动手动脑实践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创造”。

①借题发挥,引导联想。

在劳技课教学中,教师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启发联想,使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师有意识的点拨,师生的互相启发,培养了联想的品质(方向性、准确性和深刻性)。小发明作品也由此应运而生。

②改变原有,发展求异。

在劳动技能传授课中,我们始终以学生的“动”为劳技课的主要形式。让智慧在手指尖上闪光。学生浓郁的创作兴趣,敲开了了五彩的智慧门帘。

③展示形态,启发想象。

想象是创造的火花。在劳动课教学中,教师结合原作品引导学生变式想象。如在拼盘比赛中,教师注意培养学生,由此及彼发散式的想象力,每人给拼盘取一名,并进行广告语比赛,学生在联想中驰骋万里,想象创造。

2.2开设“创造性思维训练课”

我们根据创造性思维的三特点(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水平对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训练,教师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由此及彼的发散式思维能力,使学生见景生情,揽物感怀,思绪万千,在联想中学习创造。

在上课中我们应强调“四个主导”。发挥教师组织驾驭课堂教育、教学活动及其过程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探索课堂教学模式的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点拨作用;发挥教师动手演示的主导作用。

3科劳活动,主体发展

3.1开展研究性学习,努力提升科学素养。我们在实践过程中落实了“四个突出”:突出“玩”中学:激发兴趣。突出“创”中学:培养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突出“做”中学:培养实事求是一丝不苟,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突出“用”中学:运用科学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并有所创造,有所发现。在劳科实践活动中积极引导学生努力做到“五个学会”:学会关心环境,学会实践研究,学会创造创新,学会科技服务,学会科学评价。

3.2小科学院的日常活动是以研究型课程和研究性学习为主要形式,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主体研究中落实。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开课、结题、科学小论坛、小课题经验交流会、小科学院的年会及科学讨论会),指导主题活动的普及。

3.3增学力――铸造科技金钥匙

①面向全体分层推进:在活动方式上我们采用参与意识的单项研究性学习的普及层和小课题研究性学习的提高层相结合开展活动。在智能学习上,我们努力建立合理的科劳知识与科学方法学习相吻合的层次结构。如低段通过小种植、小养殖着重训练用感官观察;中段通过劳技制作着重训练对事物进行观察,比较后,找出异同点。科学方法学习的层次由“低级科学方法加工”向“初级科学方法”递进,科学知识学习的层次由对事物的感知发展向理性思考递进。

②模块主题课程优化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3

一、有效渗入课堂教学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教给学生动手动脑,让学生在“做”中学创新的最直接、最可能产生效益的课程之一。它的突出特点是把认识和实践、间接经验和直接经验紧密结合,有助于知识和能力在学生身上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在组织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时,无论是劳动观点的树立、劳动习惯的养成、劳动技能的训练,都要立足让学生动手做这一特点。“动手做”不仅仅是“跟着做”、“模仿做”等简单、机械的操作训练,而是要在学生手脑互动的基础上,探究“如何下手”和“怎样动手”。

当前劳技课的一般教学模式:导入新课,讲解示范,学生活动,评议总结。而其中“讲解示范”环节只注重制作方法和技能的传授,导致创造性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样的“动手”,虽然易于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但因缺乏学生积极探究的动脑过程,学生的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长此以往,就会使其头脑中产生一定的思维定势及依赖他人、盲目从众的心理。

我在执教五年级《杯垫》一课时,对劳技课的结构作了适当的改革。第一步,出示杯垫实物,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第二步,在“实物投影”下,指导学生分析杯垫的制作结构并学习解剖杯垫的方法;第三步,学生一边解剖杯垫,一边讨论制作杯垫的方法;第四步,学生动手制作杯垫。我把作品的“结构分析”和“解剖方法”引入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在讨论中明确,在发挥杯垫功能的前提下,每位同学都可以从材料的选取、形状的设计等方面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事实证明,我这样做的结果不仅仅使80%的学生完成了杯垫的制作,所制作的杯垫千姿百态,各不相同,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从“动手做”到“动脑做”,让学生在“做”中了解原理,探究制作方法,发现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应用已有的知识与技能,举一反三,制作出不同样子的作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手脑并用”。

二、合理利用校园资源

要做到让学生手脑并用、真正动手做,还必须保证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动手操作、亲身实践的空间与时间。学校为了满足学生劳动实践的空间,在校内开辟了占地四亩的劳动实践基地,基地内分成三大部分:一是趣味种植区,种植内容有蔬菜、粮油作物、花卉、果树等;二是趣味养殖区,饲养猪、羊、鸡、鸭、鹅、鸽子、蚯蚓、当地的淡水鱼、金鱼等;三是制作活动室,活动室内配有木工、小五金、陶艺制作、缝纫等工具。这三大部分内容基本能满足小学劳动技术教学的需要,也保证了学生劳技课有足够的实践活动空间。

劳技课的教学时间受课程计划的制约,有些种植、养殖方面的教学内容仅靠每周40分钟的一节课是很难解决的。既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又要满足学生充分实践的时间,如何科学合理解决两者之间的矛盾,是劳技教学值得研究的问题。我的做法是:

1.提前公布学习内容。因为种植、养殖的学习内容受到劳动技能与科学知识牵制,如果纯粹让学生不动脑的去动手做,那就失去了劳技教育的真正意义。我在教学中,把这方面的教学内容提前一周或一个月告知学生,让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自己去设计劳动方案,并利用课外活动组织学生讨论和交流在劳动活动中将要解决什么样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

2.课前作好充分准备。做好劳技课的课前准备工作,是提高劳技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关键。多年来,我总是与学生在课前一起准备与劳技教学内容相关的材料和工具,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有充分动手做的时间。

3.整合《劳技》《科学》教材中的相关内容。我把劳技课中的种植和科学课中的种植内容整合起来,将实践与探究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种番茄》时,课前学生在查阅资料、分组讨论后,设计的劳动方案有10多种,有番茄苗卧栽的、有露天栽培的、有大棚栽培的、有盆栽的、有番茄生长中“打顶”的,有在不同花序上“疏花、疏果”的等等。每个学生都带着“课题”去实践操作,探求未知的兴趣十分浓厚。课余时间,孩子们到自己的“责任田”里,仔细观察、认真记录各种数据,主动参与番茄生长过程的管理工作。这样的劳动实践,孩子们不仅学会了番茄的种植方法,而且还学会了如何进行番茄种植的后期管理,更让他们品尝到了科学探究带来的乐趣。

三、创意拓展校外空间

课外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有助于学生巩固劳动技法,而且有利于学生深入研究问题。我把探究性学习渗透在劳技课外活动之中,鼓励学生发现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学习设计和实施研究方案,总结和分享研究成果。

在一次课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孙慧在剪枝活动时发现夹竹桃是有毒的植物,提出能否利用夹竹桃的毒性制作杀虫剂?她和同学一起,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走访了有关农技员和专家,设计了夹竹桃叶提取液杀虫效果的探究方案,并利用学校星火生态园开展了一系列杀虫实验,证明了夹竹桃叶提取液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虫剂。最后,他们的研究成果《夹竹桃叶提取液杀虫效果的探究》在第24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近几年来,学生在劳技课外活动中积极实践,主动探究,创新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木槿叶汁液洗涤效果的研究》和《绿色洗衣粉》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二等奖,《绿色杀虫液》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由此可见,劳技课外活动让学生在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中,培养了问题意识,促进了他们创新能力的提高。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4

继续坚持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为中心,围绕课程改革的推进和教学质量的提升这一工作重心开展工作,坚持科学发展的工作原则,在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中一如既往地强化“研究、指导、管理、服务”的工作职能,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深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层次和水平。

继续围绕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的难点和重点问题展开细致而又深入的研究,逐步引导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上走向常态,逐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全面推动这门课程在全校范围内的有序开展和全面探索。

积极挖掘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已有资源和成功经验并加以提炼,逐步形成我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面的教育特色。

二、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按照省、市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安排如下:

1、高一年级劳动与技术课以《劳动与技术》课本为依据设计教学,也可开发自编教材或综合实践活动主题,需将方案报学校教科室备案。每周一课时。

2、高二、高三年级劳动与技术以《综合实践活动》为主、《劳动与技术》课本为辅设计教学。每周一课时。

三、主要工作

(一)积极落实课程常规,夯实课程实施基础

1.理性分析我校的实际情况,引导学校和教师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面的研究,落实课程计划。

2.开展形式多样的现场观摩和研讨活动,加强对教学过程的指导,全面推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发展。

3.完善教研组建设,优化师资配置的方式。积极推进学校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的建设,提高学校课程实施的能力和水平。

4.广泛征集学校在课程建设中形成的优秀经验,并组织相关的评比活动(教师案例、课堂指导设计、计划总结等),逐渐丰富我校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策略。

6.继续开展教学实践周活动。

7.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

(二)组织多项教研活动,提升课程理解水平

1.继续开展“再学习课改理念,再反思课改行为”以及“课堂教学有效性”为主体的研讨活动。进一步学习贯彻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与管理》等文件精神,提高对课程改革必要性、重要性和艰巨性的认识,熟悉相关学段的课程信息,如课程的产生背景、课程性质、课程内容、课程基本理念、课程管理、课程评价等等,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专业水平,始终保持与新课程同行。

2.引导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努力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师队伍信息素养的养成,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教学研究,提高教师应对新课程改革的适应能力。

3.坚持每月一次的教研活动和不定期举办的主题沙龙研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为参与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的教师提供交流和研讨的平台。

4.引导教师进行综合实践活动案例分析,增强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学实践的理解和领悟,从而更加科学地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

5.继续组织高中教师密切关注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

(三)积极开展研究工作,提高课程实施能力

1.进一步稳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团队,开展课题研究式的课程实验,紧紧围绕影响课程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行动研究,积累可行性经验,为整体推进课程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2.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等重点项目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的有效渗透和融合,引导学校根据自身发展需要有选择地创建课程与教学特色。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5

关键词:小学;新课程;对策

劳动与技术是小学教育的一门重要的学科,它将劳动教育与工农业生产、社会服务性劳动的技术教育结合起来,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意识与能力,使学生形成劳动观点、劳动习惯,最终促进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断更新与发展,旧的教学理念已不在适合新时期劳动与技术学科的发展,新课程改革要求课程实施过程必须改变接受式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要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学生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是手脑并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它强调了体验式学习在课程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在课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力推动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向着新课改的要求靠拢,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进步。

一、关于劳动与技术课程的界定

劳动与技术课程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个人探究或与他人的合作学习来完成一个教学目标,将设计、制作、使用与维护等过程应用于劳动与技术的实践探究活动中,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技术意识、劳动技术知识与操作技能,具有非常鲜明的实践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校内教学资源与校外教学资源两项,校内教学资源包括师资力量、课程安排、基础教学设备、课程教材等,校外教学资源包括家庭劳动、社区劳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等。这些丰富的资源为劳动与教育课程的全方面开展创造了立体化的教学环境,使得学生的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真正的结合在一起。

二、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改环境下存在的问题

1.劳动与技术课程教学的过程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分离

许多小学教师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注重实践操作,依然遵循旧的教学方式实行满堂灌,将理论教学放在主要地位,课堂还是围绕着教师转。例如,在教学中,许多老师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而缺乏对学生的实践教育,使得学生的劳动技能与技术技能实践操作能力差,一些学生甚至对劳动操作工具构造都不了解。

2.理论知识教育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劳动与技术教学的最终归宿是要将理论知识应用于社会实际生产。在现有的教学中,教师专注于对学生进行理论教育,没有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照本宣科式的教育方式必然导致学生与社会生产实际脱节。

3.以考试为主的考核方式限制学生的发展

我国的应试教育方式使得学校和教师关注学生的分数,缺乏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学习中,学生通过题海战术来进行理论巩固,没有考虑过理论的合理性,只是在机械地复制和记忆,且过分注重理论考试成绩还背离了劳动与技术教学要求重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初衷。

三、针对劳动与技术教学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1.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

对于小学学校来说,学校要转变以往的管理方式,不能以分数作为衡量学生素质的标准,合理安排课程。对于教师来说,要改变满堂灌的教学模式,淡化自身权威感,尊重学生。学校和教师都要解放思想,抛弃旧的不合理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

2.将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劳动与技术课程的关键就在于关注实践操作。劳动与技术是一门关注实际操作的学科,空有理论而没有实际操作技能只能是空泛的知识汲取。教师要对课堂的学习目标进行分化处理,要求学生制定操作步骤,并在操作步骤的指导下进行实践。

3.理论教育要与社会实际生产挂钩

在劳动与技术的理论教育中,一些书本的知识在实际生产时会遇到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生产教育,对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学,还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异议,思考合理的解决方案,做到不迷信书本、不迷信权威,只尊重事实。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推进劳动与技术课程的进步不是能一蹴而就的,它需要广大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推进课程教学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张雪.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课程实施现状及对策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1.

[2]刘西亚.陕西省农村小学生劳动与技术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2010.

[3]肖金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框架下小学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现状及其思考[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0(06).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6

关键字: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置

作者简介:张学英(1975-),女,河北唐山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教授、经济学博士,研究方向为劳动经济学、教育经济学;李薇(1984-),女,黑龙江伊春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理论与实务。

课题项目: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对接于产业结构调整的天津市农村劳动力培训问题研究——以滨海新区为例”(编号:VeYp500)主持人:张学英;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重点教改项目“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改革——基于职业能力与意识培养的研究与实践”,主持人:张学英。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7-0062-04

一、问题的提出

随着我国社会保障事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以上海为例,仅按上海市政府规定的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两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一项,就需要社保专业人才6000人。就全国而言,每年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需求缺口高达十几万。然而,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的统计,全国30余万工作人员中三分之一学历在大专以下,还有相当一部分工作人员非社保专业科班出身。故经济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非常紧迫。

为回应社会对社保专业人才的需求,各类院校纷纷设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然而,相对于强烈的社会需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因缺乏岗位工作技能,就业形势并不乐观。周爱国认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应该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社会保障、社会服务、社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型人才,除了少量研究型大学可以着力培养研究型、学术型人才以外,大部分学校应该立足培养应用型人才[1]。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设置则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所在。本文以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以下简称天职师大)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下简称社保专业)为例,拟从课程设置的视角,剖析社保专业人才供需匹配性差的致因,确定基于实践能力培养的课程设置原则,并探索通过课程设置改革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以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路径。

二、关于天职师大社保专业现状的调查

(一)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

通过对2009-2011年天职师大社保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状况的跟踪调查发现:该专业每年毕业生在40名左右,就业方向有企业、事业单位(包括职业教育院校)及其他,另有一部分学生选择继续深造(在国内外高等院校就读研究生),且到企业及相关事业单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岗位就业的占比最高(如图1所示)。毕业生就业所需的专业技能按照重要程度依次排列为:社会保障法规、社会保障会计、社会保险精算、社会保障理论;需要熟练掌握的基本技能按照重要程度排列依次为office办公软件、行政公文写作、普通话、外语;此外,在与学生的访谈中发现,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是就业必备的基本素质。

(二)天职师大社保专业课程设置现状

社保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新兴专业,各类院校的学科架构已基本成形[2],天职师大同其他学校一样设立了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其中专业基础课包含西方经济学、管理学原理、社会学等,专业课包括社会保障概论、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社会救助与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政策、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等。但不同的院校根据其自身特点及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各有侧重: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倾向于管理学领域,北京大学、吉林大学突出体现社会学背景,武汉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注重其经济学方向的培养,此外有些学校突出了社会保障在法学和行政学方向的专业特色[3],天职师大侧重的是管理学与经济学相结合。

虽然目前社保专业的课程设置结构合理、内容全面,但却带着深深的高等教育“重理论,轻实践”的印记[4],多数高校忽视或轻视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实践类课程要么形同虚设,要么根本不设置,导致毕业生缺乏实践工作技能,在人才紧缺的形势下却找不到工作,发生结构性失业。天职师大的相关数据表明,由于就业难的现实,社保专业学生对专业实践能力的需求非常迫切,亟待通过课程设置的改革改变学生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脱节的现状以促进其顺利就业。

三、基于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的社保专业课程设置原则

专业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社保专业的专业性、应用性和实践性较强,故对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更高,其课程设置必须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特色与市场相联系、能力与职业相吻合[1]。据天职师大的教改经验,本研究认为,围绕培养、提升专业实践能力进行课程设置应遵循如下原则:

(一)选定拟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并进行匹配性课程统筹

社会保障岗位工作内容的学科交叉性特征要求从业者必须掌握多学科知识,而在短暂的大学期间全部掌握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基础知识并不现实,各院校可根据自身的学科专业特点选择要侧重培养的专业实践能力:比如,管理学院应侧重培养学生掌握企业劳动关系、社会保险、企业福利等专业技能;经济学院应侧重社会保障基金运作能力的培养;社会科学学院应侧重社区服务、劳动就业服务能力的培养;行政学院应侧重针对社会保障制度运行状况提出相应对策的能力的培养。而后根据选定的专业实践能力的要求进行课程设置(如表1所示)。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7

关键词: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课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2-123-01

一、研究的背景、价值与意义

1、研究背景

石河子是一个军垦新城,主要以各类原籍的汉民族兵团战士开垦建设,有浓烈的红色军垦文化氛围。我校是一座建校50年历史的兵团子女的老学校,有着深厚的历史。

如何能符合本地地理、风俗、传统、社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配合学校整体特色和优势资源,更好地选择运用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主体,开展适宜的实践活动?这自然成为我,作为一名综合实践活动专业教师的重点研究内容。

2、研究目的和意义

综合实践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是进行素质教育的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学习过程中的方法选择和内容选择,体现教育内容的多元性和选择性。

二、研究的内容

1、研究设计

(1)制定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方案和学年计划。

(2)处理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要素的关系。

(3)合理利用与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根据学生实际和教师指导的需要,研制指导性强、有针对性的学生活动资源包和教师指导手册,防止综合实践活动流于形式或学科化的倾向。

2、研究基本内容

(1)如何能符合本地地理、风俗、传统、社会状况等各方面的问题,配合学校整体特色和优势资源,更好地选择运用综合实践活动资源包,开展适宜的校本化实践活动。

(2)研究怎样有效实施校本化综合实践活动。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创新设计活动方案,在学习中研究,研究中学习。同时,对活动记录、资料、总结,相关的音像图片资料,及时整理,存档,随时为今后校本化使用调用。

学习《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初稿)》,学习有关理论文献,开展实验教师培训和研讨活动,研究制定课题的研究方案和实施方案。

围绕不同地区不同版本的《课程资源》,创新设计活动方案,挖掘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通过主题从学生自主探究中进行设计指导,产生新的活动主题。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研究,探索、修改、充实、完善课题实验,逐步将理性认识与方法转化为教学行为。组织开展课题交流活动,听课、评课、座谈、交流,提高实施能力。

形成了在实践中学习的指导方式。生成了比较科学的方法指导课案,如《家乡的未来――调查问卷如何设计指导》、《小学生睡眠是否充足――访问调查的资料的整理与统计指导》、《一学期课本使用情况调查――如何量化调查数据》、《环保材料大搜捕――如何整理查找的资料》

三、研究结论

学校的开展综合实践课程内容应该是开放性的,能选择性、校本化地使用自治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包,并拓展社会背景中,才能更好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1、研究结论

(1)学期课程安排

时间安排:主题单元:由主题实践活动(2个月)。时间较长的设计制作或者劳动技术(1个月)活动组成。课堂实践活动:体验活动、团队活动、头脑风暴等活动组成(1个月)。课堂实践活动穿插在主题活动中间开展。

(2)选用与设计依据

资源包选用与设计结合;围绕课程目标要求和指导纲要精神设计;汲取学生关注的热点设计;学科思维的延伸拓展设计;社会生活选取设计定位。

2、分析对照几种不同版本资源包,校本化选用

(1)天津科技翻译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

主编:郭治、郑立峰

副主编:施国富、周南、边金城

特点:案例资源以课堂实践活动为主,内容多以科学探究、科学小实验为主,1、2节课就可以完成,主要在课堂内开展。本版资源包,对于没有扎实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的教师,常常会被老师当做教材,上课成为学习里面知识介绍和实验步骤验证,缺少指导作用。

(2)新疆人民出版社《新疆综合实践活动》

总主编:诸学鸿

主编:付刚

副主编:于然

特点:分为探究实践和劳动技术两部分,主题实践活动为主,新版的每学期选用一两个主题,每个主题有一个案例。这类活动多课时、课内外结合完成,主要在课堂内开展活动指导,课堂外开展活动。

(3)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综合实践活动》

总主编:李崧

主编:张寅哲

副主编:窦智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8

[关键词]高校教育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

[作者简介]周玫(1980-),女,广西北流人,钦州学院中文与传媒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西方美学、网络美学、海洋美学。(广西钦州5350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1年度广西教育厅科研项目“网络审美生态系统的失衡与重构”(项目编号:201106LX551)、2010年度钦州学院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立项项目“高校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2010XJJG-C04)与钦州学院2011年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课题“基于美学视角的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的方法研究”(项目编号:2011DJSZ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23-0163-02

就研究现状而言,在我国,对于美的本质的实践性问题的探讨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在美学的教学领域,关于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尚未形成成熟的理论及切实可行的教学模式,从美学实践教学的课堂到课外的教学方法、手段再到具体实施方面尚缺乏研究。因此,美学实践性教学研究还是一个较新的课题。

一、高校美学课程教学的日益边缘化

目前,美学在高等教育中正处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突出表现为美学课程的日益边缘化。随着社会进入一个工业化、商品化、信息化的后现代社会时期,人们的审美活动及审美趣味已越来越呈现出世俗化、开放化、多元化的趋势,文化产品商业化、市场化,传媒的多样化等潮流不断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和日常生活。美国学者杰姆逊在谈及后现代社会特点时指出:“商品化的形式在文化、艺术、无意识等领域是无处不在的……后现代主义的文化已经是无所不包了,文化和工业生产和商品已经是紧紧地结合在一起。”①当前,日常生活日趋审美化,而美学却因为自身的研究局限而缺乏对社会问题的回应和介入。美的事物是具体的、形象可感的,但揭示蕴涵在美的事物中普遍的一般的规律的美学却是抽象的,美学因其哲学学科的抽象性、思辨性、理论性使得很多人望而生畏。目前,很多大学中除了文学、音乐、美术等与艺术直接相关的专业开设美学课程外,其他专业大都没有美学课程,而作为选修课的美学课程也往往是上到后来学生越来越少。有些理工科专业为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和需要,为提高理工科学生的人文修养,虽也开设美学课程,且在课程设置、教学计划、教法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但始终没有突破原有的专业知识概念的范围,很少涉及一些与理工专业特点相符合的、与科技劳动生产相关的一些具体的美学原则。比如,在现代大工业生产中,工厂的照明舒适美观、环境和机器的颜色搭配适宜、在生产中播放适宜的音乐等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这些美学原则在劳动实践中的具体展现,在美学教学中却并未得到充分关注。此外,管理的艺术以及产品的外观造型、人的活动场所设计和建筑物与地形环境的和谐统一等方面与美学密切相关的知识,也没能在美学教学中得到充分的涉及。正因如此,导致了美学与我们现实生活距离越来越大,使得美学课程常因被误解为与现实脱离而日益被“边缘化”。

二、高校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目前,大学生对美学的态度颇为矛盾。大学生对美学持矛盾态度的原因在于:一是学生对美学课程前期的期望值普遍较高,后期则兴趣减少,接触美学理论之前与接触美学理论之后的态度反差较大。二是学生对应用美学的兴趣依然浓厚,但对教材中抽象的理论阐释深感厌烦。他们所感兴趣的应用美学在目前的教学中所占比例太小。美学课程缺乏对社会流行审美文化的关注,缺乏应用性与多领域的交叉性,使得学生对美学的应用价值产生怀疑。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越来越被边缘化的同时,也越来越受到学生的冷遇,因此,有必要对目前的美学研究和教学进行严肃地反思。而以实践性教学方式来讲授美学课程,既符合现代美学发展的特点,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既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美学课程脱离困境,因此,对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十分必要。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9

南昌市教育学院谭晓玲

[摘要]我国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令人堪忧。考察哲学界关于“认识”与“实践”问题,有利于辨明“实践能力”这一本质,为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提出了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方式方法。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

学校为社会输送的毕业生往往由于缺乏实践能力而难以达到用人单位的要求。据统计,“发达国家高级技工占工人总数的40%,而我国高级技工仅占3.5%。”当前我国毕业生人才市场上出现一个奇怪现象,“45%的企业招不到合适的人,50%的学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当下,我国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就业难受多重因素影响,但是毕业生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差是造成他们无业可就的最直接原因。

一、当前我国学校教育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现状

不少学校仅仅把综合实践活动当作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一门课程,而没有把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作为教育的基本目标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因此突显出大量问题:

第一,在培养目标上,绝大多数高等院校将目标定位在学术型人才的培养,有些学校甚至将各专业的考研率作为教学重点来抓,目前高校对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普遍持冷漠态度。

第二,在课程设置上当前高校普遍重视专业理论轻视专业实践,前者课时量所占比例远远超出后者。

第三、在教学方法上,高校主要采取教师课堂讲授制,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已经落后于社会生产实践的旧知识,至于学生对专业知识技术的独立运用与操作,并不能得到应有的关注。

第四,在实习见习上,我国高校工作存有浓重的形式主义色彩:一方面,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不健全,学校并不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另一方面,高校尚未建立系统严格的实践考核标准,这使得高校实习、见习过程对于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功效十分微弱。

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分析

(一)“教劳结合”的思想

100多年前,马克思基于当时工人阶段子女从小就参加繁重体力劳动而缺乏必要教育的状况,提出了生产劳动与教育早期结合的思想。“教劳结合”是学校教育过程与建立在科学技术基础上的大工业生产过程之间的双向结合。它的实施包括两个子系统:“一是国民教育过程中的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系统;二是社会生产过程中的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系统。”前者称为“教产结合”,后者称为“产教结合”。

“教劳结合”在教育系统中的实施:“教劳结合”的实施依托于国家政策的推动。无论是“前苏联”还是中国,人民政权建立之初,“教劳结合”都以大政方针的形式被加以突出强调和贯彻落实。从总体而言,就如何真正落实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问题,至今尚未探索出科学合理的结论和经验。“教”与“劳”在学校教育当中的地位此消彼涨,曾几次出现偏颇:将“教劳结合”简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视为改造资产阶级的思想武器;摒弃科学知识教育,以学生的手工劳动和体力劳动取而代之;只讲科学知识传授,无视实践经验培养等等。

“教劳结合”取向的启示与教训

“教劳结合”蕴含着对人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其思想内涵及推行历程为当下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宝贵经验。一是解读马克思主义“教劳结合”思想对于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大有裨益。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出人们稳定的劳动观念和娴熟的劳动技能只有在劳动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揭示出人的实践能力的成长必须依托于真实的实践情境中建立起来的实践经验。二是马克思主义在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过程中,特别强调教育同生产劳动有机结合的重要性。

(二)“做中学”的思想

20世纪初,杜威敏锐地洞察出美国教育的时弊,“学校脱离社会,职业训练被认为是不文雅的,各学科之间的课程彼此缺乏联系。教育目的和方法分裂了,结果使学习变成一种枯燥和机械的事情,不能导致思考能力的成长。”他依循实用主义知识观,以经验的生长和改造为基础,将知识的习得与运用合而为一,系统构建出“做中学”的教育范式,主张学生通过解决问题来学习。在“做中学”思想中,杜威把工艺活动和科学研究活动作为“做”的两种典型形式,“前者是具体的感性实用性活动,后者代表抽象的理性求知性活动;前者更

、强调实践性问题的解决,后者更重视理论生成;前者更重视知识的实际转化应用,而后者更强调知识的创新。”

“做中学”取向的经验与局限

“做中学”取向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提供重要的思想启示。“做中学”取向强调一切始于经验而又为了经验,将活动作为儿童获得经验的载体,始终把落脚点置于通过各种活动帮助学生建构解决现实问题的经验,从而提高对现实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某种意义上说,学生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也离不开经验和活动这两个要素,吸收“做中学”取向的宝贵思想,将有助于培养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理论研究。

“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尽管所处社会背景不同、推行方式各异,但是都顺应当时社会发展潮流,试图将学校知识传授与学生的实践活动有机结合,从而造就高素质的建设人才。上述两种取向中,“劳”是以一定的生产关系联系起来的人们为了满足需求,利用生产工具改造自然、创造物质资料的过程;“做”是一些与儿兴趣有关的符合年龄阶段发展特点的活动。这充分说明“教劳结合”“做中学”都包含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意蕴“教劳结合”和“做中学”两种取向,一方面在理论上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关键性条件进行了精辟分析和深入论述,这将为建构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理论研究框架提供思路;另一方面在实施过程中反复遭遇困惑、偏差和曲折,这将为当前我国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教育方针的推行提供必要的经验借鉴。

三、结束语

上文就“教劳结合”与“做中学”两种取向的分析不难发现,它们在理论上有异曲同工之处,在实施失败背后又隐匿着相似的根源。两种取向均强调人的实践能力只有在人们不断解决各种现实问题的过程中,才能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因此,学校教育必须为学生亲

历各种真实的问题情境提供条件,要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育方针落到实处,必须加强科学系统的实证研究,切实剖析和攻克知识实践能力构成要素与发展规律这一难题,以便从根本上解决课堂讲授与学生实践活动在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和发展不同阶段所占权重,以及如何为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儿童恰当选择促成其实践能力发展的策略和方法等问题。

参考文献

[1]卫星,当代大学生实践能力的缺失与培养[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年11期;

劳动实践课题研究篇10

关键词:学习社区;劳技教学;拓展;构建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一个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各学科的知识技能具有紧密联系。可以与社会实践、社区服务、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结合起来,有效构建劳技教学学习社区。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依托教育集团,构建特色课程

张家港市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领衔江帆、凤凰、乐余、后塍、锦丰、大新、塘桥等近十所校区,覆盖市区乡镇,实施教学资源共享化。各集团学校劳技教研组在总部教研组的统一规划和指导下,依托各校特色,分别建立本校劳技教学特色,实现“百花齐放”。如乐余校区建立了模型建构劳技特色,大新校区建立“身边的小五金”劳技特色,塘桥校区建立3D建模劳技特色,后塍校区建立绿植园劳技特色,锦丰校区建立小金工劳技特色,江帆校区建立科技木工劳技特色,凤凰校区建立快乐农具劳技特色等。各校区开发劳技教学资源,创设校本课程,将各具特色的劳技教学成果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进行交流和共享。各校区间可以在网络上进行校区教学互动,网络授课和实践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各集团学校还定期安排劳技教师到各校区进行劳技课展示,将本校的劳技特色进行交流和传播,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将集团内各个校区精心打造成劳技特色学习社区,做到教学资源共享,校本课程合作开发。

为配合活动的开展,我校积极在综合实践活动学习社区网站上建立劳技教学专版,开展一系列劳技特色网络教学。不仅在集团学校之间得到了很好的交流,而且和其他市内外的学校也得到了更好的交流。

整合社会资源,延伸学校教育

劳技教学应加强与社会和学生家长的联系。结合教学活动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到工厂、商店、农场参观,开阔学生视野。有些项目,可以组织学生到特定的场所,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学习操作技术。还可以请当地有经验的工人、农民、科学技术人员和学生家长,对学生进行技术指导。真正实现劳技教学――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

我校积极创办家长委员会,并在家委会中邀请家长参加“家长进课堂”活动。如邀请寿司店的家长来校和学生一起学习制作寿司,并学习寿司文化,学生饶有兴趣。邀请糕品店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学习制作动物奶蛋糕,并教授蛋糕裱花的技巧。邀请园林绿化局的家长来校指导学生种植绿植,学习剪枝、嫁接等技术。家长们都精心准备,积极指导。学校劳技教学有了优秀的家长的支持,更添光彩。

除了举办“家长进课堂”外,我校还积极和校外企事业单位、机关进行“合作办学”,设立学校劳技教学实践基地。通过学校行政领导的努力,我们和市园林绿化局建立了实小绿植实践基地,和市邮政局、市少儿图书馆建立了实小阅读少年邮局实践基地,和市科技局、科技馆建立了实小科学劳技制作实践基地等等,定期举行相关劳技主题活动。为确保活动的安全和有效,我们还和市志愿者协会联系,由学生家长担任志愿者,和孩子们一起赴各个劳技实践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亲子活动。

立足实践基地,彰显劳技特色

劳技教学要积极开展课外活动,组织项目兴趣小组,如编织、手缝、烹饪、种植、小木工、小制作等,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多用耳、目,善于动脑,勤于动手,培养他们从事劳动与技术工作的兴趣,发展他们的创造才能。

张家港市青少年社会实践基地正是学校诩冀萄У挠行а由旌屯卣埂;地在劳技教学方面开设了众多场馆,指导全市中小学生分期进行劳技教学活动。食品类有制作美味豆腐花、健康冰激淋、快乐包馄饨等项目。器具类有制作小木凳、折扇、小书架、鲁班木工制作系列等项目。科学类有制作美容霜、护手霜、无线电测向器制作等项目。农耕类有钓鱼、饲养家禽、蔬菜养殖、水果栽种等特色项目。通过丰富多彩的劳技实践活动,将学校劳技教学和基地劳技教学有机结合起来,建立校外劳技学习社区,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劳动素养。

构建学习社区,建立多种形式的劳动与技术教育基地,有效拓展了劳技教学。学生在学习社区式的劳技教学模式中,视野更加宽广,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得到充分运用,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均得到了有效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基础教育司.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试用)学习指导[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指导与示例[m],南京: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