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作计划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9:21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1

(二)抓好防汛抗旱工作。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进一步落实防汛抗旱责任制,备足、备齐防汛物资,做好防汛抗旱的各项准备。适时开展一次实用项目的防汛抢险实战演练,提高防汛抢险队伍的应急反应能力和实战能力。完善乡镇基层防办建设,努力建成信息报送、传输、预报、指挥、灾情评估为一体的防汛抗旱工作体系。做好水文预报、洪水调度和抢险救灾,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最大限度减少财产损失。

(三)抓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落实。按照用水总量控制和用水效率控制的要求,对用水户实行取水计量、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严格控制地下水、地热水及矿泉水的开采量,限制新打地下井。不断加大水环境监测力度,严格控制水功能区纳污量,确保全市水环境质量。加强联合审批,严把开发建设项目审批关,把水资源论证、防洪影响评价和水土保持方案审批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和立项审批的前置条件,不经论证批准,不得通过环评、不得办理立项。建立水利、公安合作联动机制,切实加大河道非法采砂的打击力度。积极稳妥地推进水资源管理体制改革,鼓励有条件的市区实行水务一体化管理。

(四)完成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严格按照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时间节点要求,以水利普查质量控制为主线,按照填表上报和成果两个阶段,全面完成普查表的填报与审核、普查数据的逐级审核汇总与上报以及普查数据的汇总协调与成果等工作。

(五)深化农村水利改革工作。积极推进农村合理水价形成机制和水费计收机制改革,将工程维护、管理成本纳入水价改革范畴,推广终端水价。扶持发展以农村用水户协会为主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逐步建立县、镇、村三级基层水利服务体系。结合我市小型水利工程特点,积极探索以拍卖、承包、租赁、股份合作为主的多种形式的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2

关键词:浅谈,山区中小河流,问题,建议

中图分类号:U492文献标识码:a引言随着大江大河治理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中小河流防洪问题显得十分突出,由于防洪基础设施不足、规划滞后、河道管理缺位,近些年,其洪灾损失已超过大江大河,成为主要表现形式,对此,中央高度关注,2008年中央1号文件明确要求从2008年开始在全国开展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水利部高度重视,将其列入了当年的重要工作内容。2008年9月9日,规计司会同水规总院在长沙召开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布置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同时,石柱县纳入第一批试点县开展工作。十二五期间,我县规划治理中小河流项目共12条,规划治理河道长度43公里,已实施完工4条。

一、目前我县中小河流普遍存在的问题1、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不足

多数中小河流规划阶段基本情况不明,缺乏系统全面的分析,治理目标和任务不明确,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小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人口增加,社会财富日益聚集,都对防洪保安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前期规划治理目标和任务已不能满足河流现实治理和管理的需要。

2、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萎缩严重中小河流的特点是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由于多处中小河流,特别是河流沿岸的县城、重要集镇和粮食生产基地的防洪设施少、标准低,甚至很多处于不设防状态,遇到常遇洪水就可能造成较大洪涝灾害。一些中小河流流域水土流失严重,加之不合理的采砂以及拦河设障、向河道倾倒垃圾、违章建筑、乱搭乱建等侵占河道的现象日渐增多,淤积严重,多年又未实施清淤,致使河道萎缩严重,行洪能力逐步降低,对所在地区城乡的防洪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3、分布比较偏远,地质条件复杂中小河流大多分布在一些比较偏远的山区、城镇,交通不便利,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得不到充分的开展。经济发展程度不高,治理中小河流的配套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再加上一些中小河流流域地质条件复杂,如泥石流、山体滑坡、喀什特地貌等都严重制约了我县中小河流治理工作的开展。4、民众的环保意识不强,河流人为污染严重由于现阶段民众受到受教育程度不高的限制,使得整体环保意识不强,民众的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污水、生活和生产垃圾、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的使用都是对中小河流污染的主要原因。从已实施完工的乡镇场镇段,特别是集镇范围内河段,采用格宾网护脚护坡,一旦洪水过后,整个河段出现“五彩斑斓”的现象,沿河的塑料垃圾口袋全部挂在格宾网上,一片狼藉。5、技术力量薄弱,资金投入不足,管理机制落后长期以来,中小河流治理缺乏投资机制和渠道,治理资金严重不足,特别是石柱县属部级贫困县,财力拮据,配套资金县财政不能足额到位。后期管护经费和管护人员落实不到位。许多的水利设施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上世纪80年代,水利专业技术力量薄弱,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严重不足。

6、干支流综合防洪能力亟待提高中小河流众多,控制面积较大。受局部地形气候条件的影响,部分地区突发性暴雨洪水产生的机率很高,干支流洪水遭遇概率较大。目前流域防洪体系的建设存在重干流轻支流、重骨干轻配套的问题,骨干防洪工程若得不到有效保护,长期受到中小支流的冲刷,影响其防洪能力。只有在治理好中小河流,通过控槽固滩,控制河道主槽的摆动,才能保证骨干防洪体系安全,发挥其防洪能力。因此,通过中小河流的治理,对其洪水进行有效的控制,使河流顺畅,这不仅能够起到滞洪、蓄洪的作用,而且对干流洪水的不利遭遇起到部分减缓作用。7、建管结合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

石柱县属典型山区县,河床比降变化大,洪水陡涨陡落,大部分项目主要落在人口密集的集镇,集镇可用建设用地很少。结合生态功能,占地面积较大。从项目实施情况看,一是大部分项目征地拆迁赔青工作难度大、推进慢,严重影响中小河流治理进展。二是在加上拆迁培青费用需地方资金配套,该县属于部级贫困县,财政拮据,项目配套资金压力大。三是治河理念有待进一步创新。工程设计中护岸标准不够高,综合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四是建设管理不够规范。水利部门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能力薄弱,项目资金使用、质量与安全、档案管理等还不够规范。五是建后运行管理薄弱,中小河流日常管理严重滞后。同时,河道管理范围和保护范围内确权划界难度大。

二、中小河流的治理建议

针对我县中小河流项目存在的问题,建议:一要继续抓好项目前期工作。切实搞好项目规划设计,搞好河道治理与生态建设、城乡建设、人文景观等规划的统筹衔接,提高规划设计水平,切实发挥中小河流治理的综合效益。二要积极筹措资金。在加大对上争引力度的同时,加强水利建设基金的筹集和使用,切实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并积极搭建融资平台,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保证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三要强化建设管理。进一步落实“目标管理、节点控制、督导检查、年度考核”工作制度,切实强化节点管理,强化调度督导,强化整改落实,推动全县中小河流治理工程顺利实施和规划项目如期实现。

1、综合治理,统一规划对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必须科学论证,全面规划。根据防洪保护对象的重要程度,按照相应规范标准,给洪水足够的通道,按照轻重缓急的原则逐步治理最终根治洪涝灾害。规划要针对河流治理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按照统一规划,综合治理的原则,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提出中小河流治理的原则、任务、治理目标和规划方案,选定治理的总体方案及主要布局和实施程序。规划过程中,需要注意整体与局部,上下游,左右岸,各地区、各部门的关系;需要协调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干支流治理、主体工程与配套工程的关系;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的关系;河流治理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等。必须加强实事求是,强调重视河流的基本情况的搜集、整理、分析,充分利用以往规划治理的成功经验,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和要求,分批次、分重点地进行有序、有效的规划治理。2、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结合中小河流防洪存在的主要问题,处理好理顺河势的关系。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措施。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3、因地制宜,生态结合

石柱县属典型山区县,河床比降变化大,洪水陡涨陡落,集镇可用建设用地不是很多。工程设计时考虑了生态功能,但占地面积较大,工程建设地点主要在县城及重点集镇,沿河已成建筑较多,征地、拆迁难度大,费用高,工程建设施工难度较大。建议设计单位因根据工程实地实际情况出发,在保证防洪达标的基础之上,结合规划适当增加生态景观。

4、防洪生态,标本兼治

(1)、河堤整修为治标,兴建控制性工程为治本,要标本兼治。如我县的龙河、马武河、官渡河这样的山区河流,洪水具有突发性,来去较快。由于两岸堤防多由砂土筑成,受流速较大洪水冲刷,堤脚极不稳定,堤身易失稳。如我县刚完成的沙子场镇河段治理工程中,堤脚设计全埋入设计河床内,护坡脚就被洪水冲毁,对于山区河流,建议堤脚应至少高于设计河床0.5-1.0米范围内。

(2)、河道工程实行分类治理。拟分城镇、乡村两类按不同模式的进行治理:a、城镇类,注重人水和谐,以突出生态、亲水、景观为主,工程以植物和适当硬化相结合;b、乡村类,结合村庄整治、新农村建设,以生态、实用、亲水为主,工程以适当硬化和植物护坡相结合;特别是集镇范围内河段,采用格宾网护脚护坡,一旦洪水过后,整个河段出现“五彩斑斓”的现象,沿河的塑料垃圾口袋全部挂在格宾网上,一片狼藉。建议对集镇段采用浆砌石护脚,砼框格生态护坡对山区河流较为实用,既达到美观效果,又达到防洪作用。

(3)、努力实现生态河道建设与城镇、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有机结合。要把河道工程作为城镇、农村优美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建设,要在新农村建设工程中注重生态问题,用科学的态度去实施生态河道建设,真正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5、加强水利职工队伍建设,建立高水平的水利技术队伍积极主动的建立能吸引人才的用人机制,为水利科技人才施展才华创造宽松的环境和必要的条件。同时,大力弘扬“献身、负责、求实”的行业精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大水利专业知识的普及和培训工作力度,努力提高水利职工的政治、业务素质,培养和选拔一支思想过硬、作风顽强、技术精湛的水利职工队伍,以适应水利建设发展的需要。6、广泛发动群众,广开投资渠道各级政府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调动广大群众的参与积极性,组织群众,遵循“谁受益,谁治理,谁投资”的原则,动员沿河单位和群众按照统一规划,对相关河段实施科学治理。广开投资渠道,增加河道治理资金来源。

7、认真贯彻水利部印发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的颁布,对于深入贯彻落实2011年中央1号文件和中央水利工作会议精神,对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监管力度,提升基建财务管理水平,规范中小河流项目的资金使用管理,切实保障中小河流治理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提高使用效益,促进水利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结束语中小河流的治理,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和中小河流的防洪存在的突出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治理规划。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以保护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基础设施、大中型灌区的防洪安全为目标,要统筹衔接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山洪灾害防治的关系,统筹兼顾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有效防御洪水,又安排好洪水出路,要统筹处理好中小河流治理与城镇发展、河流生态环境保护、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协调好中小河流治理河段与河流下游防洪标准的关系。要因地制宜,区分轻重缓急,分期分段开展治理。

参考文献

[1]、互联网。探讨中小河流河道治理工程存在的问题及措施

[2]、邱发模浅谈中小河流治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2)

[3]、苑海馥;刘维艳浅谈中小河流的综合治理。吉林水利.2010(10)

[4]、裘涛、黄建超、黄邵军山区性河道生态型护的运用(中国科技信息2007(10)

[5]、王鹏,白海滨,蔡永钢,城市河道生态化治理的设计方法《现代农业科技》2010(02)

[6]、黄凯文,方建飞,山区河道堤防设计探索(浙江水利科技)2012(07)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3

关键词: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

近年来,国家和社会意识到了河流治理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对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高度的重视起来,这在很大程度上加快了中小河流的治理步伐。我们国家的河流在世界上也是最多的国家之一,统计显示,我国有5万条以上流域面积大于100km2的河流,将近9000条肩负防洪任务、流域面积200到3000km2之间的中小河流。最重要的是在这些中小河流的两岸,由于具备相对优越的水土资源条件,所以人口也相对集中一些。中小河流的治理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当前信江的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重点在绿色信江的规划建设上,所以河流的保护与治理不但要从其功能性出发,还要考虑生态的因素,要把人类的活动对河流的生态影响纳入治理的范围。

1.当前中小河流的治理所面临的问题

(1)系统的治理体系匮乏,洪涝的灾害发生的频率较高。中小河流的治理的建设面较广而且量较大。在建设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很多的中小河流并没有进行过系统的、全面的治理。而且在已经建有的防洪工程中还存在着治理的标准偏低、年久失修的问题,所以这些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较突出,目前我国大概有2/3的河流没有达到规定的防洪标准,另外还有很多河流是自然不设防的状态,基本没有抵御洪水的能力。两岸的群众和财产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在某种程度上必然会制约当地经济的可持续的发展。

(2)薄弱的水利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河道的功能。中小河流的管理力量薄弱是普遍现象,多数地方缺少管理河道的专门机构,设有机构的也多数存在着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经费方面缺乏的现象。堤防基本上是多年失修,建筑物老化损毁,河道严重淤积现象也频见,逐年降低的防洪能力是其最好的说明。除此之外,违章的阻水建筑的设置、建筑侵占河道、向河道内倾倒垃圾等现象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与日渐增。这样就导致河道的过水断面进一步萎缩,行洪和排涝的功能就大大被削弱了。结果就是在洪水到来的时候,河道的治理及淹没损失的控制越来越难以把握。

(3)中小河流的基础资料较为缺乏,前期的准备工作薄弱。中小河流与主要支流和大江大河相比较而言,其基础资料十分匮乏,如气象水文、地质地形等,这样就给规划设计带来很大的不便。另外经费投入有限,中小河流的治理缺乏有效的投资机制,并且渠道很窄,治理资金不足问题较为严峻,所以一些中小河流的治理规划的前期工作很薄弱,基本上停留在空白的状态。一些开展过前期工作的工程由于各种原因也没有办法满足现在的建设需要。

(4)防洪堤线建筑时占用河道。河道的行洪是需要一定的断面的,洪水袭来时也需要场所来蓄洪,这两点是防洪建筑在设计之初就必须要考虑的问题。然而目前的河流治理中,往往会出现占用河道的现象,导致堤岸线过宽,反而阻塞了河道,带来洪水隐患。我们在进行堤岸线的建设时,首先要将堤距控制在最小,避开洪水近岸的一些河滩,这些河滩被洪水淹没的比较深,也要避开低洼地段,这些地段是最容易出现河沙淤塞的。然后需要综合考虑,将防洪堤线建设得尽可能顺直、平顺,越是这样越能减少分洪压力,能够将上下游结合起来。需要提到的是,防洪堤线建筑并不是越新越好的,需要在科学考量的基础上,对那些符合堤距的防洪建筑保持不变。若是在建设过程中,发现局部堤坝建筑是不适应实际防洪需要的,堤距狭窄容易造成河流淤塞的,可以在保证整体建筑工程标准的基础上退建。

加强中小河流的治理,防洪减灾、合理开发利用水利资源成为国家公共服务的重点工程。满足社会经济建设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有效地对中小河流进行治理,合理规划设计思路有其紧迫性和必然性。

2.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设计基本思路

(1)掌握河道的基本现状和治理情况。首先,按照河流治理规划设计的要求,整理收集河流的相关资料,需要对河流流域的自然环境概况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形成深入并且全面的了解,比如生态情况、水文气象条件、地质地形、洪涝灾害的历史以及社会经济等资料。其次,要收集整理河道的治理规划的历史记录以及实施的情况,尤其是最近几年来防洪建设工程的情况。明确相应建设标准和任务,清楚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工程的投资。另外,还要收集整理分析河道的现状,说明已有的防洪体系和布局。正如有的防洪方案需要整治河道同堤防工程两相结合的方式来完成;也有需要利用上游的一些防洪水库去分担下游的防洪重任;还有一些河道的防洪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洪体系,利用上游的水库、中下游的蓄滞洪区及河道整治和堤防防洪等合力的作用来实现治理的目的。

(2)分析防洪面临的形势和生态现存的主要问题。需要治理规划者分析区域的经济社会和生产力对河道治理的需求,明确河道在除涝以及防洪方面面临的形势。以防洪工程的建设和河道的治理现状为依据,分河段的复核河道现有的排涝以及防洪能力,分析其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如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防洪能力不足的,就需要提高其治理标准,若是河道被冲刷严重导致岸坡坍塌的,就要采取护砌措施等。生态环境方面,以信江为例,信江地处江西省的东北部,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现代工业社会和城市化的不断开展,用水量不断加大,工业废水的排放,致使其水污染的问题日益严重,信江的治理需要以污染减排为主线,急需河涌截污、清淤补水、完善管网和污水处理等。

(3)明确治理的任务和标准。首先,要以当前中小河流的河道所面临的治理的实际形势和所存在的问题为依据,明确当前河道治理的任务,在明确任务的过程中要分区域有重点的进行规划。其次,分析探究防洪保护的对象以及范围,诸如沿岸的农村人口、耕地、城镇和工矿单位,以及沿岸重要的基础设施等。在规划设计的时候如果是采取分区域防护的措施时,需要根据分区域保护的实际范围,分别进行统计相关的指标,而对于某些地形的变化较大山丘地区,需要将洪水有可能淹没的估计范围统计在防护区的范围内。最后,要遵从局部服从整体、区域服从流域原则,恰当的处理中小河流同大河大江的干支流、河道的上游下游、河流左右两岸的关系。依据防洪保护区的实际情况以及中小河流的生态状况、污染情况,科学地明确防洪保护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标准。

3.河流治理规划设计需要注意的要点

规划设计洪水的成果检查。治理工程设计的一个重要的依据就是设计洪水成果,如果设计的偏小,就会造成工程的失事,大了就会造成经济损失。在中小河流治理的过程中无法回避的是与大河大流比起来,流量的观测资料要相对少太多。所以通常的办法就是设计暴雨的间接来推算设计洪水的,但是这个办法的中间环节比较多,在设计的过程中一定要经过慎重的检查和分析。设计洪水成果的合理性检查包括参数、计算方法和采用成果等方面。

在防洪标准的确定方面,中小河流的洪水是大河大江及其分支洪水的来源,中小河流的治理规划设计防洪标准时不但要考虑自身洪水和灾害的相应特点,还要注意到同大江大河防洪标准的协调性。

4.结束语

中小河流的防洪问题和生态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过程中的突出问题,所以针对当前中小河流治理过程中的问题,确定科学有效的治理规划是势在必行之举,保护信江水运沿岸的基础设施和城镇,坚持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河道管理和中小河流治理问题,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既要做好防洪工作也要做好泄洪的安排工作。把处理好河流的治理,促进城镇的发展,保护河流的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等作为治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的出发点。因地制宜,有主有次的治理好中小河流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周健.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设计基本思路与要点[J].水利规划与设计,2012(5).6~7.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4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是按照今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开展中小河流治理、以及市委、市政府对保障城镇防洪安全的要求,同时,传达贯彻水利部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会议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在前一阶段已经开展相关工作的基础上,全面启动全市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加快推进近期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为明年积极争取中央投入,加快实施中小河流治理,保护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奠定基础。下面,我讲六点意见,供同志们在工作中参考。

一、启动中小河流规划编制的背景

(一)中央高度重视中小河流治理工作

由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我国江河洪涝灾害十分严重。除长江、黄河、淮河等七大江河外,全国范围内有众多中小河流,且大多分布在重要城镇及农村广大地区。目前,许多中小河流没有得到有效治理,全国约有70%的中小河流经常发生洪涝灾害,造成了比较严重的人员和财产损失。

当前,我国中小河流治理存在防洪基础设施薄弱、河道淤积萎缩严重、缺乏规划指导、治理投入不足等突出问题,中小河流洪水灾害以及山洪、泥石流等山地灾害伤亡人数占全国水灾伤亡总人数的2/3以上。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并在规划指导下加快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对保障重要城镇和粮食基地的防洪安全,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年中央1号文件强调:加快编制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增加建设投入。在今年1月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上陈雷部长要求:抓紧编制中小河流治理规划。水利部党组把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列入今年工作要点。

(二)我市中小河流问题突出,严重影响城镇防洪安全

我市境内河流众多,全市河流以中小河流为主,流域面积占75%以上。市内降雨充沛,有渝东北、渝东南和渝西三个暴雨区域,多年降水量均值分别在1600、1400和1200mm以上;我市具有河谷、浅丘和山丘地形分明的地理特点,全市临江河而建的城镇735个,占全市城镇总数的67%(其中分布在中小河流沿岸的城镇600余个);长期以来,国家对中小河流治理投入严重不足,加之近年来取消两工,难以组织群众投工投劳,全市中小河流沿岸城镇和地区基本处于不设防状态。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历史原因,我市中小河流的主要特点是开发治理滞后,河道行洪不畅,河水陡涨陡落,洪灾频繁发生,给沿河分布的众多城镇和重点地区带来巨大的防洪压力和洪灾损失。近年来,中小河流洪灾损失是我市洪灾损失的主要表现形式,并逐年呈上升趋势。2004年开县“9.4”洪灾,县城全城被淹。20*年“7.17”洪灾,铜梁县、璧山县、沙坪坝区等地中小河流洪水暴涨,损失十分惨重,陈雷部长陪同总书记赶赴xx灾区,指挥防洪救灾工作。

(三)我市积极主动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已经具备全面启动编制规划的条件

去年以来,我市启动了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并以百强镇和中心镇和重点防洪集镇为重点,积极推进了122处城镇防洪工程的前期工作,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为加快城镇防洪非工程措施建设,我局还积极推进了防汛指挥系统和水文站网的前期工作;今年中央1号文件印发以来,在水利部的指导下,我市及早开展了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的前期调查工作,现已基本摸清了境内119条中小河流的基本情况,区县积极申报治理项目,已达近500个、总投资180亿元,项目储备丰富。这些为及时编制好中小河流治理规划争取了主动,水利部正式印发文件、召开会议之际,我市各项工作已在有条不紊的开展。

二、规划的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

(一)总体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针对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突出问题,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根本,以防洪治理为主要内容,防洪工程和非工程措施相结合,着力提高中小河流防洪减灾能力。

(二)基本原则

一是统筹兼顾。正确处理中小河流治理与大江大河治理的关系,统筹考虑上下游、左右岸之间的关系,协调好防洪与水资源开发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兼顾好中小河流治理与河道管理,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防洪与排涝,近期与长远的关系。

二是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近远期治理的目标、任务和工程布局。从当地的防洪实际出发,找准需要治理河流的重点河段、关键环节与薄弱部位,采取经济、适用、有效的措施,优先解决最突出的问题,讲求治理效益。

三是科学规划。有计划、分步骤地推进中小河流治理。在已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的目标和任务,以防洪为重点,拟定近期治理方案。按照轻重缓急和实施的可能,确定主要工程措施,筛选近期治理的重点建设项目,确定建设方案、规模,制定实施计划,估算建设投资。

三、规划的主要任务

一是要摸清问题。在对中小河流治理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的基础上,摸清中小河流治理基本情况,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二是要确定重点。针对流域、区域防洪形势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的突出问题,科学确定近远期治理的重点河流和重点河段;

三是要落实措施。根据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建设方案以及分期实施计划和投资安排;

四是要强化管理。按照加强中小河流社会管理的要求,研究提出加强中小河流管理和完善体制机制的政策措施建议。

四、规划的范围和重点

(一)规划范围

由于我市江河众多、河流差异大,洪涝灾害程度不同,各地要根据当地河流治理的实际情况,结合已有的相关规划,合理确定规划的重点范围。原则上流域面积在200~3000平方公里的中小河流。规划范围不包括:已列入国家确定的大江大河及其主要支流和重要湖泊治理的河流;已列入中央水利投资计划,按建设程序单独立项的江河治理项目;已列入山洪灾害防治规划项目;防洪非工程措施项目和水库项目已进入有关专项建设规划和流域综合规划,本规划不列入。

(二)规划的重点

按照印发的中小河流名单,以河流为单元,以重要城镇和农田保护区以及洪水风险较高的农村地区等河段的防洪治理为重点,治理项目以河道整治、河势控制、河道清淤疏浚、堤防建设等为主。必要的堤防护岸建设工程应在河流治导线已经确定、不侵占河道的前提下安排。

本次中小河流规划,要与已经开展的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工作相衔接。已经编制了流域综合规划的中小河流,可以作为下一步申报治理项目的规划依据。以防洪为主要任务的中小河流,可直接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本次编制的中小河流治理规划,要为下一步编制流域综合规划打好基础。与此同时,还要和已经编制的各类防洪规划、区域发展规划和重点专项规划相衔接。

规划编制完成以后,根据《水法》和《防洪法》的有关规定组织审批。按照分级管理权限,流域面积1000平方公里以下的河流,由区县政府审批(跨区县的河流,由市水利局审批),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由市水利局审批。

五、抓紧编制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一)以近期建设项目为重点,抓紧筛选汇总治理项目

由于目前各地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基础不同,许多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工作比较薄弱,要全部完成重点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需要较长时间;同时重点中小河流基本得到治理也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为积极争取投入,从明年开始启动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按照水利部要求,我市在做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治理规划编制工作的同时,要针对治理比较紧迫、具有中小河流规划和前期工作基础的治理项目,按照《全国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工作大纲》要求,抓紧编制完成并向长江委申报全市重点地区中小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由各区县以百强镇、中心镇、重点防洪集镇和地区为重点,以河道疏浚、加固和新建堤防、以及防洪非工程措施为建设内容,提出建设项目报市局筛选汇总。所选项目以河流为单位分段布局,每个项目在包装上,投资应相对集中,不低于1000万元。在资金结构上,中央补助2/3,其余由市级和区县自筹。由于长江委将按照水利部要求控制长江流域总投资规模,市局应将近期建设规划项目以河流为单位按照轻重缓急排序,并积极争取长江委和水利部汇总时给予我市大力支持。

(二)加强协调配合,抓紧编制近期治理建设规划

我市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编制工作由规计处牵头,负责规划的组织与协调。规划院为技术总负责单位,负责规划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协调、流域规划成果汇总平衡和全市规划报告的编制等工作。市局相关处室配合,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和工作机制,抓紧、抓实、抓早推进规划的编制工作。

(三)加快推进近期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

根据长江委汇总的情况,结合实际,启动首批治理项目的前期工作。由区县编制初步设计(或实施方案),经市水利局备案复核后,由区县水利部门审批。在设计方案中,应严格限制侵占河道,坚持人水和谐,力求保持河道的自然景观。建设管理由区县水利部门负责,项目的年度建设目标纳入市局对区县的目标考核。

六、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中央开展中小河流治理,对我市加快城镇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中小河流规划和管理是一次极好的机遇,我市已全面开展了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并有一批项目基本具备前期工作基础,为积极争取中央支持创造了好的条件。我市应以此为契机,近3年内,抓好一批典型中小河流的治理,出形象、出经验、出效益。当前要按照市水利局《通知》要求,进一步抓好本辖区内重点中小河流规划编制工作。

(二)加强领导。要加强对规划编制工作组织工作,建立健全专门的工作班子,落实好行政和技术负责人,加强监督和检查。

(三)明确责任。要细化工作任务,并将责任落实到人;各有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加强协调工作,确保规划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四)做好指导。加强规划的技术指导与培训,提高规划编制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

(五)保证质量。不要简单地编报治理项目,要加强研究后提出对河流系统治理方案和对策;对一些重要问题应开展咨询,切实保证规划成果的质量。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5

一、整治目标

以“水清、流畅、岸绿、景美”为总体目标,从2012年起,集中开展全区农村河道整治建设。通过整治,使全社会爱水、护水、治水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河道水质得到明显提高,河道生态得到明显改善,努力打造规划布局合理、功能设施完善、引洪排涝畅通、生态环境良好的河道水系格局。

二、整治任务

(一)整治范围

绕城线以外的全区农村河道。

(二)整治方法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以“一河一方案整治”为原则,主要分三类开展实施:

1、根据《区河道整治规划》确立八横八纵主要排灌河道为骨干河道。通过骨干河道整治,形成全区防洪排涝、调配水源的主通道。

2.结合新农村建设实施河道示范镇、示范村等河道综合整治示范亮点工程,把河道整治与村庄建设有机结合,树立精品亮点,打造整体环境优美、人水和谐的农村新环境。

3.以集镇、主干道周边为主,实施其它河道的综合整治。

(三)整治内容

1、护岸:通过新建、整修、补缺、提高、保护等措施,对整治范围内的河道按规划进行护岸、加固。根据河道输水要求和现有实际情况基本确定六种结构断面形式,即斜坡式护岸、叠砌式护岸、木桩式护岸、直立式条石饰面护岸(直立式护岸)、自然坡式护岸和老挡墙整修式等护岸加固形式。

2.绿化:河岸应根据实际情况布置绿化,根据条件可能,建设生态林带,布置休闲景观,修建沿河通河道路,努力使河岸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宜人。

3.清淤:根据河道功能需要和淤积情况,开展河道清淤工作,进一步增加河道蓄水量,提高行洪排涝能力。

4.清面:全面清除河道及岸边堆积的垃圾杂物,改善河容河貌,确保整治工程效益的充分发挥。

5.清障:清除河道内阻水障碍物和各类拦渔设施,保障水流畅通。依法制止沿河建房、倾倒建筑垃圾等行为,为河道建设、管理创造外部条件。

三、相关政策

(一)建设、管理主体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维护、管养均由河道所在管辖范围的镇街、开发区(园区)、农场负责实施,区农水局负责编制全区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年度实施计划以及工程建设管理、技术指导、监督检查等工作,并会同区发改局、财政局参与工程的设计方案会审和各项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

(二)资金筹措

农村河道综合整治建设工程费用实行区财政补助和河道所在镇街自筹相结合。工程前期政策处理费用均由所在镇街承担,工程主体建设费用根据区政府投资审价中心审价按比例补助。其中:

1、骨干河道由区财政补助80%;

2.示范点范围内河道由区财政补助70%;

3.其它河道整治由区财政补助60%;

4.对按期完成年度河道整治目标任务的单位按审核价增加10%补助奖励;

5.围垦指挥部管辖范围内的河道整治,工程主体建设费用原则上由区财政全额补助。

四、工作要求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有关镇街和部门要建立相应的领导班子和工作班子,切实加强领导,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协调配合,切实完成河道整治任务。

(二)统筹规划,规范程序。镇街、开发区河道整治规划应根据实际情况,与全区河道整治总体规划和当地城镇规划相配套。要严格按照区政府关于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有关规定,对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年度建设计划的河道应严格规范工程建设程序,必须做到统一设计和方案统一评审,最终方案经区农水局、发改局、财政局会审同意后,由区政府投资审价中心核定工程造价。工程完工经建设单位自验合格后,由区农水局、发改局、财政局组织工程联合验收,建设单位应提交规范完善的施工、监理和质监等工程资料。

(三)建立制度,扎实推进。建立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例会和现场办公会议制度,及时督促工程进度,协调解决工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建立信息联络制度,及时通报工程进展情况。

(四)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切实加强工程预决算和资金使用管理的审计与监察,严格实行专项核算、专款专用,确保河道整治工程成为廉政工程、放心工程。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6

关键词:探讨;澜沧县;南朗河;河道治理;生态建设

中图分类号:tV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前言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日益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广大人民群众越来越重视城市生态建设,对于水环境的要求也是在日益增加。城市河道不仅具有航行、蓄水、排涝、防洪等功能,还有旅游、休闲、景观、生态等功能。但是由于城市人口集中,地域有限,城市在发展的过程中,河道往往会成为城市纳污的容器和建设用地的侵占目标,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脏、乱、差的情况,落后于其他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城市景观和人居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本文就澜沧县南朗河治理工程为例,对河道治理与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提出探讨。

工程概况

南朗河属澜沧江水系,境内河长210㎞,径流面积2100㎞2,发源于云南省澜沧县竹塘乡甘河头,向南流经澜沧县拉巴乡、竹塘乡、勐朗镇、东回乡、酒井乡、糯福乡、惠民乡7个乡镇后,在中缅边境214#界碑处称为南朗河,此后沿国境进入西双版纳州后纳入打洛江,再蜿蜒南下,最后注入湄公河一级支流南垒河下段。澜沧县南朗河勐朗段(县城河段)治理范围包括南朗河勐朗坝段及热水塘支流河段,其中勐朗坝河段从“三岔河”至“大桥头”沿河流两岸,全长4.8km,热水塘支流河段为南朗河交汇口以上0.7km。南朗河勐朗段治理工程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澜沧县城及勐朗坝子、勐滨坝子内村寨、农田的防洪安全,防止国土流失。同时,也是澜沧县城市化战略顺利实施的重要保障,是澜沧县对外开放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澜沧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城市规划,将南朗河勐朗段河道整治分为四段:(1)上段:南朗河0+000~3+800河段;(2)中段:南朗河3+800~4+485.56;(3)下段:南朗河4+485.56~4+800河段;(4)热水塘河段。各堤段根据具体条件采用不同的堤型。

如何有效加强澜沧县南朗河河道治理,推进城市生态建设

(1)水利工程与市民休闲场所的和谐统一

传统的河道综合治理主要以兴水利、除水害,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重要保障。在澜沧县南朗河河道治理中应该采取治理与公园建设、防洪排涝功能与生态休闲功能的有机结合的方式,形成水利工程与市民休闲场所的和谐统一,这是水利建设在民生工程建设中的又一重要举措。河道防洪坡堤淹没区域采用浆砌面石,设计洪水位以上采用钢筋砼网格梁固土,网格梁内植草,种花,底铺植物生长砖,面铺土植草、种花,以美化河堤,形成绿化景观带,打造休闲场所与防洪排洪和谐统一的生态长廊。同时,沿河每200米左右设置一道亲水平台,便于人们与河水的亲密接触。在规划河流形态时,应遵循河流的自然演变规律,保持河道自然的弯曲形态。此外,河道整治应多采用泥土、卵石等天然材料来代替混凝土、浆砌块石等硬质材料,以此来改善水质,提高河道的功能性。

(2)实行截污和保洁工程两措并举

整治河道,必须首先实施彻底的沿河流域截污工程,贯通河流上下游截污干管,完善跨域管网衔接,扩大生活污水、工业废水集中处理范围,提高污水处理能力并完善再生水循环利用设施。2008年澜沧县启动了规模1万m3/日污水处理厂建设,2011~2012年项目建成。污水处理厂建成后,将所有排入南朗河的污水口全部封堵,将县城产生的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再排入南朗河,阻断了河道的水质污染源。根据排涝规划及澜沧城市总体规划成果,在南朗河县城段K0+000~K4+500段共设置9个排水口,在支流热水塘河K0+000~K0+800段设置2个排水口。其中南朗河干流左岸片区主要靠南朗河干流上的5个排放口和支流热水塘河右岸上的1个排放口解决,右岸主要靠南朗河干流上的4个排放口和支流热水塘河左岸上的1个排放口解决。地势高的区域排涝口采用自排;低洼地带为防治河水倒灌淹没农田,在排涝口处设平板闸进行控制;同时部分堤段后设排水沟,用于汇积该地段堤后积水,并通过排涝口向河道排泄。

(3)取缔河道非法建、构筑物和采砂场等

在南朗河治理项目批准立项后澜沧县人民政府及时下达文件全部取消南朗河勐朗坝段原有采砂场,同时拆除河道两岸保护范围内堤上或河堤内所有构、建筑物,如废弃桥墩、河内取水井、占河建房、废旧河堤等,严禁向河道内倒垃圾,排放污水

(4)河道治理采用工程措施与水保措施并行

澜沧县水务局和环保部门启动河道小流域治理工程建设,在河道上游水土流失严重缓坡地段采用固土措施和保水措施。

(5)河道治理与城市规划统一协调

南朗河治理工程实施的同时,澜沧县同时启动了澜沧县城市规划,在河道治理的同时做好河道城市绿化和景观设计,极大体现的河道治理的生态效益。

(6)河道治理工程投资效益的好坏关键是后期管护

南朗河治理工程在项目立项的同时,就成立了澜沧县河道管理局,政府承诺今后的运营管护资金,进行科学管理,明确管理任务和职责,制定管理规章制度,随时掌握工程运行状况,做好各种观测、预测、预警、测报和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职责明确,确保工程安全运行,充分发挥工程效益。

(7)全民动员,统一思想,全面规划。

加强澜沧县南朗河河道治理,推进城市生态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全民动员,统一思想,全面规划,有计划分步骤,科学高效地实施。首先,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对开发建设“生态治理澜沧县南朗河河道”重要性的认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各级领导干部进行相关方面的知识培训,县级各相关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如环保局做好污水处理达标排放工作;水务局做好河道治理工程工程措施和水保措施;城建局做好城市规划与景观设计等实施工作,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河道治理工程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和全局的意识。其次,制定一个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在挖掘“水”文化,发展“水”产业,建设傍“水”城的思路上下功夫。为改善澜沧县南朗河水质,澜沧县政府于2009年关停了澜沧县重金属污染最严重企业澜沧铅矿有限责任公司,这是澜沧县为救澜沧县“生命之河”采取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重大方案通过媒体公示,公开论证,广泛吸纳社会各界人士建议和意见,再其次,通过电视新闻,增加公益性广告,动员广大市民保护“生命之河”;最后,要积极筹措资金为“生态治理澜沧县南朗河河道”的建设和运行提供来源。

总之,澜沧县南朗河勐朗坝段5.5公里长的河道经过科学设计,精细施工建设,以及规范化管理,一改过去臭气熏天、苍蝇蚊子成堆,污染严重的现状,再现澜沧一个碧水蓝天、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观。

参考文献:

[1]JoHnSon,Blaine.eBBeRtS,BenD.ZeLinSKY.美国哥伦比亚河下游及河口地区基于生态系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哥伦比亚河口生态系统恢复工程[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3):112-115.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7

一、工作目标

建立由部门协调、群众参与的全方位的城区河道治理系统,加快净化城区水域环境,加快治理水质污染,提高古城文明程度及对外良好形象,提高城区人居环境质量。

二、组织领导。

由分管副县长、成员,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市容局,主任。实行城区河道整治工程县直有关部门主要领导负责制,认真落实各项治理工作。

三、工作职责。

环保部门负责牵头制定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综合治理规划和具体工作计划,组织开展项目检查、情况通报;加强源头控制,逐步解决工业废污水非达标排放、餐饮业污水、畜禽业污水直排入江河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城区污水处理系统,对工艺设备落后、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企业要加大治理力度,依法严肃查处偷排污染物等不法行为;在重要生态屏障区域、水系源头区域,禁止新建有污染项目;督促建设主体工程配套建立环境保护设施;凡属国家明令淘汰或未履行环保手续的建设项目,环保部门要依法提请县政府予以关停;积极扶持发展污染小、能耗物耗小、效益高的生态环保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建设部门负责排定及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督促沿河在建已建生活小区配套建设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城司负责修复部分水毁护岸工程,配套建设绿化、亮化设施。(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负责编制养殖业发展及其污染治理规划,牵头组织开展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落实常年禁渔措施,会同有关部门开展渔业资源增殖工作。市容部门负责水面漂浮物常年打捞及沿岸垃圾清除,净化水面环境;水利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重点加大河道清淤力度,进一步提高河道防洪能力;徽城镇加强对沿河居民、单位的河道生态环境保护知识的宣传,劝导沿河居民不得在河道两旁种植农作物,不得向城区河道乱倒乱仍垃圾;及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居民乱倒的生活垃圾;联合市容部门教育、处罚沿河乱倒垃圾行为。

四、工作进度

按照“部门协调,统筹推进”的原则,项目实施计划如下:

第一季度:市容部门积极推进水面漂浮物打捞及沿河垃圾清除工作市场化运作,在认真调研、周密测算的前提下,制定水面漂浮物打捞工作及沿河垃圾清除对外承包方案报县政府审定。会城司制定沿河配套亮化、绿化设施建设计划。环保部门排定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计划,推进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排定本年度污水处理厂建设计划及积极推进污水处理厂建设工作;全面摸排沿河排污管口数量及排污现状;督促沿河在建开发小区配套建设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会房管局督促物业公司摸排沿河小区化粪池等设施配套建设及使用情况。城司加快修复部分沿河水毁护岸;会市容局制定沿河配套亮化、绿化设施建设计划。农业部门制定城区河道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大力宣传渔业法规,落实禁渔措施。水利部门编制河道清淤计划,重点督促对沿河在建工地所在河段妨碍行洪的临时建筑物及弃土弃渣的清除;组织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徽城镇制定对沿河居民的宣传计划,重点宣传禁止在河道两旁种植农作物,向河道乱倒乱扔垃圾,滥捕鱼,美化河道环境等环保知识。

第二季度:市容部门全面落实县政府批复的水面漂浮物打捞及沿河垃圾清除对外承包方案,加强工作指导、监管及考核,确保打捞质量。环保部门落实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推进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加快污水处理厂建设,推进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工作,会房管局等督促沿河小区健全规范型化粪池等设施,避免各类污水直排河道;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城司抓紧修复部分沿河水毁护岸;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严格组织实施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加大对炸、电、毒鱼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有计划放养滤食性鱼类。水利部门抓紧河道清淤,重点督促对沿河在建工地所在河段妨碍行洪的临时建筑物及弃土弃渣的清除。徽城镇开展对沿河居民的全面宣传,发动沿河村(居)委会包片入户宣传,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业物及无主生活垃圾。

第三季度:市容部门督促打捞队常年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清除沿河垃圾,确保效果;执法大队加强对沿河乱倒垃圾行为的教育及处罚。环保部门扎实推进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加快推进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督促沿河小区完成规范型化粪池等配套设施建设;污水处理厂建设工程扎实推进。城司完成沿河水毁护岸修复主体工程;完成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工程,市容局参与绿化、亮化配套设施设计及施工监管。农业部门严格组织实施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计划,促进渔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水利部门抓紧对河道清淤及水土流失治理计划的实施。徽城镇继续开展对沿河居民的全面宣传,发动沿河村(居)委会包片入户宣传,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无主生活垃圾,摸排清楚以河道捕鱼为生的居民。第四季度:市容部门督促打捞队常年打捞水面漂浮物及清理沿河垃圾,确保效果;执法大队加强对沿河乱倒垃圾行为的教育及处罚,确保综合治理效果。环保部门扎实推进城区河道水污染治理工作,落实工业排污达标排放,避免工业污水非达标排放、沿河小区生活污水、餐饮业污水直排河道。建设部门完成沿河排污管道集中处置工作,督促沿河小区完成规范型化粪池等配套设施建设;完成本年度污水处理厂项目实施进度。城司全面完成沿河水毁护岸修复工程;全面完成配套建设亮化、绿化设施工程。农业部门巩固全年禁渔和渔业资源增殖工作,促进渔业生态的良性循环。水利部门完成全年河道清淤目标,使河道防洪能力不断提高。徽城镇巩固环保知识宣传效果,同时清除河道两旁农作物及无主生活垃圾,对以河道捕鱼为生的居民实行低保政策,从源头上控制滥捕鱼现象。

五、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各相关部门要从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促进歙县长远发展的高度,做到思想认识到位,组织领导到位,责任分解到位,措施落实到位,切实把整治工作抓出成效。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8

【关键字】河流治理;治理措施;水文规划

前言

河流的发展直接制约城市进化水平,影响城市布局发展,对城市形成固定格局有着决定性作用。当前,河流治理的资金来源,主要分为群众集资和地方财政资助两大方式,充足的资金对河流治理奠定物质基础。然而河流治理问题依旧严峻,在治理中,因为治理人员专业技能素质偏低,治理理念错误等主观因素,导致在治理中出现投资浪费,治理效果差的局面出现。加之人们对水资源的利用率偏低,浪费现象屡见不鲜,这使得水利治理难上加难。

一、河流治理问题严重

我国是世界上河流众多的国家之一,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哺育了中华儿女。河流曾经赐予人们恩惠,曾经也吞噬过人们生命。河流治理问题越来越受关注,它是一项艰难和复杂的工程。社会主义进程速度在加快,对于河流治理要求越来越高。在一些河段上可以清晰的看到,天然河段有裁弯取直现象,有护砌现象等等,从短暂性上看这些举措对河流治理上有保护作用,但是从河流长远发展上看,这些保护行为起到了相反作用,它容易导致河道渠道化、流向多线化,会使得湿地不断减少,生态平衡遭到破坏,人和自然的和谐统一受到了严重挑战。在一些小河道中,防洪与兴利没有紧密结合,河道的治理需要修建护堤,但是这些护堤的修建质量差之又差,阻水严重、河床残留物遍地可见、河床堆积明显抬升、河坝的蓄水功能不断减弱,给排洪蓄水埋下了安全隐患祸根。从专业性上看,员工技能水平偏低现状严重,从而造成工程效率低,工程质量差。新水利工程建造之途遥遥无期,看着水资源被浪费,看着生态系统出现不平衡,河流治理任务紧迫。

二、规划设计方法

(一)流量途径采用水分比拟法

流量途径对水文资料要求较高,首先,水文站要时刻关注控制面积和河道汇流信息收集,两者之间的面积一般相差要大于30%之内,控制在这个比例才可以使用传统的水文比拟法进行水流量控制。其次,水文站自身要备足较长的洪水资料系列,一般这个系列要大于30a,资料运用中要实行“三性”审核,对资料的一致性、可靠性、代表性进行严格审查,这个资料将运用到实际河流治理中。最后,对水文站的建设设备,水文站建站历史以及测站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在这了解水平之上,还要进行洪水调研、历史考证以及系列延长来增补其代表性。当水文站资料满足“三性”要求时,可以对该站洪水路线设计进行排频适线,得出最终的洪水参数设计结果后,适当的采用面积比指数法将收集的资料和参数结果进行河道断面设计。如果上游和下游都有水文站存在,可以进行将这两站的洪水数据进行比较换算,把河流面积比指数计算出来,如果仅有上游或者下游水文站,可以根据地区经验取值。

(二)暴雨途径采用同频率组成法

河流受到暴雨的影响,河流水量不断上涨,很多中小河流没有控制性水文站,因此可以使用暴雨途径推求设计洪水,这个方法在水文站没有形成系统的监控水文情况下使用。一般河道地理参数要包括承雨面积、流道长度以及河道平均比降,这三个要素要形成统一比例,采用1:50000比值进行衡量计算。在暴雨形成的地表径流量不纳入计算范围,汇流数值计算一般使用长期且流动性缓慢的地下汇流进行计算,这样得出的数值比较准确。暴雨途径采用瞬间单位线法和推理公式法相结合推算洪水数值,暴雨参数选用该地区的参数图集数据,查询出暴雨值和C值等一系列等值线数值。选取的区域应该控制在河道背面数值范围内,最好是几何位置,然后根据等值线进行插值计。当流域面积较大时,收集数值计算时不考虑水库河道断面影响性,只考虑水库的调节性,当流域面积较小时而且水库蓄水量较大时,可以适当的考虑影响值。

三、水文规划设计思想建设

(一)统筹规划,坚持人和自然统一发展

河流整治中,关键点在于河流松弛度的把握,护堤既有防御洪水功效,又能在旱季蓄水。这就是成功把握松弛度的体现,河流治理要与当下实际环境相结合,做好河流生态保护措施,统筹河流主流域和分支流的关系,把河流水资源合理利用理念发挥出来,把河流蓄水和排水以及河道防洪和治理等统筹起来,井然有序的排序河流治理问题,把相连的危险项进行协调处理。河流治理是个大工程,启动该工程之初应该筹集资金,资金筹资通道除了有政府拨款、群众资金汇集、还有有银行贷款等等方式。只要在经济力量上做足准备,才可以开启工程,一旦工程启动就应该持续到工程竣工,不能出现半途而废情况,这对整个水资源利用以及社会经济效益提高有促进作用。

(二)重点防护、兼顾一般

在河流治理中应该遵守一个原则:防洪和抗洪相结合,启动治理方案时,应注重洪涝规律和河流流向动态,对即将出现的安全隐患,做到提前预知。工作的开展需要国土局和土地规划局相互配合,把河流治理工作提到议程,并按制定目标进行改造和完善。河流治理同企业管理道理一致,河流治理一定要注重治理综合性,放眼未来,扩展视野,从长久利益着想,统筹局部利益,为带动经济发展奠定基础。河流治理中注重细节、优化方案,保证治理工作全面和谐开展。高标准要求自己,保证工程顺利进行,保证工程质量优质。该工程是民生工程,它的组建和完善对国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提高有推动作用。同时,也可以推动社会经济水平提高,可以促进现代化发展进程。因此要狠抓工作质量,这是治理河流的关键。

(三)统一规划发展目标

社会发展需要统一,经济发展需要统一,统一是和谐发展的基础。河流治理发展也需要统一性,统一的规划、统一的建设目标。在规划中要制定出河流综合治理方案,该方案涉及到治理方法、治理效果、应对措施、治理成效等等。把独立规划融入到整体规划中去,划分重点项目,采用点线结合的方法对河流进行排查整治。方案细分到每个环节、每个步骤。中小型河流治理应突出它的整体性,以治理为标准,以生态和谐为目标,把整治工作高效落实。

结语

小河流域的建设最关键点是要统筹发展,兼并左右岸治理、确立上下游之间过渡关系。河流的治理需要科学理论指导,在面对河流治理难题时,水利人员要及时学习水利知识,不断提高自己专业水平,不断完善自我。用科学的管理体系管制河流。为了维护社会稳定发展,为了实现社会经济水平提高,河流治理进程刻不容缓。每一个公民都有这个责任和义务参与水利事业治理,为生态环境建立奉献自己的力量。把为人们服务的工作作风发扬光大,切实把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闫伟伟.关洪林湖北省中小河流水文规划设计方法探讨[J].人民长江,2012(18)

[2]张金堂.“十五”河北水文规划计划工作面貌一新[J].河北水利,2006(5)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9

【关键词】河道整治;措施;防洪工程;水利建设

河道整治工程是为稳定河槽、缩小主槽游荡范围、改善河流边界条件及水流流态采取的工程措施.河道整治分长河段的整治及局部河段的整治.在一般情况下,长河段的河道整治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洪和航运,而局部河段的河道整治是为了防止河岸坍塌、稳定工农业引水口以及桥渡上下游的工程措施.主要工程类别有:控导工程、护岸工程、护滩工程等.控导工程的作用是约束主流摆动范围、护滩保堤,引导主流沿设计治导线下泄,有利于引水和保护滩地.护岸工程的作用是防止主流直接顶冲高岸或堤防,防止高岸坍塌,保护高岸、堤防免遭溃决、防止主流改道;护滩工程主要是防止塌滩而在滩岸线上做的工程。

河道整治作为一种纯公益性的水利工程,本身并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但因治理而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

河道整治在蓄水、调节河川径流、补给地下水和维持区域水平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蓄水防洪的天然“海绵”。湿地有巨大的渗透能力和蓄水能力,可以减少并滞后降水,削减并滞后洪峰,减少洪水径流,具有水库的功能。

河道整治工程中的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它具有强大的净化污水能力,湿地是自然环境中自净能力最强的生态系统之一。湿地水流速度缓慢,有利于沉积物沉降;在湿地中生长、生活着多种多样的植物、微生物相同地域的净化能力是森林的1.5倍。因此河道整治工程可以有效的降低水中的污染物质,减少对周边农田灌溉和饮用水的污染.

河道整治具有控制土壤侵蚀的价值。河道整治的侵蚀控制功能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减少了水土流失,保护了农田用地不受洪灾;二是减少了因水土流失造成的土壤肥力丧失。

河道整治可大大改善长期以来由于河流破坏带来的诸多问题,对于保障两岸人民的正常生产和生活起到重要作用.冲滩塌岸现象将大大减少,有利于稳定滩涂、改善滩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滩区的土地利用价值,使滩区及高岸的居民安居乐业,可以基本保障河两岸的人民安全定居,有利于改善两岸各种大、中、小型提灌站的引水条件,保障两岸灌区和人民生活用水需求.

常见的河道整治措施有以下几种:

一、防洪工程。加强河、库治理,完善防洪减灾体系,以堤防为基础,控制性枢纽工程为骨干,防汛调度指挥系统为中枢,确保城镇和重点地区的防洪安全。继续加强建设以关田、铅厂二个圩镇防洪堤,并以此为辐射加强沿河两岸农田的防洪护岸,另一个是以建立县城防洪堤体系,拉动小江下游沿河两岸的防洪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河段河道整治。以发电和供水为主的水利枢纽要按照流域防洪规划的要求,安排留足防洪库容;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抓紧进行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加强水文测报、防汛调度指挥系统等非工程措施建设,逐步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防洪减灾保障体系。

二、水利建设。抓好大中型灌区的续建配套与技术改造,同时加快灌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充分利用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加强灌区水利设施建设,搞好配套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按照水利水资源有序开发的原则,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规划和建设水力发电项目,使水电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三、开口堤的修建。开口堤是在堤防的上游按一定标准设防,头部以下堤防高度逐渐降低,尾部不建堤,这样洪水就从尾部慢慢淹入区内滞纳洪水,可防止洪水从堤防头部进入保护区毁坏农田;洪水退后,保护区内洪水及时从尾部开口处排出,开口堤宜布置在干流区与河源区衔接段,还可与蓄滞洪区的布设相结合。这一技术的推广着眼于减少干流区洪水损失,进一步提高干流区的防洪能力。

四、堤防上设置溢洪堰。堤防上设置溢洪堰是指在封闭式堤防上选择一段,将其设计成允许洪水漫溢的堰坝,堰顶高程与规划防洪水位齐平,当遇超标准洪水时,洪水可从溢洪堰溢入堤防保护区。这样既可起到超标准洪水的滞洪,降低外口水位,保护重要城镇等设施安全,又可平衡两侧水位,起到保护堤防安全,减少水毁工程的作用。

五、防洪排涝。根据滨海平原河网河流汛期水位变化、外海潮汐条件,以及河网内城市、乡村、农田保护标准的不同,可以对其进行合理布局以及必要的调整,作出最优的排涝方案;并根据新的防洪排涝形势重新规划,建立完备的排灌系统。另外,滨海平原河网河流与独流入海河流治理最大不同之处是:除了要考虑排涝的效果之外,还必须考虑航道、河网水面率、调蓄供水作用和水产养殖等多功能的需求。为此,在河道规划方面,有必要实施新河开挖、拓宽、疏浚;对侵占河道的设施如违章建筑、鱼栅、桥涵等进行清障,实现一定河网水面率,保证通航及涝水通畅。

六、统一规划,综合治理。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规划设计单位进行统一规划,先制定出流域的综合规划和各河流的独立规划,按照重点突出、点面结合、分批实施的治理方案逐步实施。小型河流综合治理应以河流流域治理为目标,以生态学治理为主线,科学地进行综合治理。

七、疏汲河床,清除底泥。城市河流不但河水严重污染,而且河流底泥也受严重污染。底泥中含有重金属、有机质分解物和动植物腐烂物,因此即便其他水污染源能以控制,但底泥仍可使河水二次污染。

参考文献:

[1]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近期治理工程初步设计报告[R].水利部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1999.

河道治理工作计划篇10

第一条为了加强河道管理,保障防汛安全,改善城乡水环境,发挥江河湖泊的综合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的河道(包括湖泊洼淀、人工水道、河道沟叉)的整治、利用、保护及其相关的管理活动。

河道内的航道,同时适用国家和本市有关航道管理规定。

本市现有港区和规划港区内河段的管理,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市河道实行统一规划、综合整治、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原则。

本市河道修建、维护和管理(以下统称河道整治)实行统一管理与分级负责相结合的原则。

本市河道整治费用,按照政府投入同受益者合理承担相结合的原则筹集。

第四条本市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河道整治工作的领导,组织有关部门、单位,动员社会力量,有计划地进行河道整治,提高河道的防洪排涝能力,发挥河道的综合功能。

第五条*市水务局(以下简称市水务局)是本市河道的行政主管部门,其所属的*市河道(水闸)管理处(以下简称市河道管理处)负责对全市河道的监督管理和指导,并对市管河道实施管理。

区(县)水行政主管部门是同级人民政府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河道的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和乡(镇)水利机构按照其职责权限,负责乡(镇)管河道的管理;街道办事处按照本条例规定,对所在区域内的河道行使日常监督管理,其业务接受上级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

本市各有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协同实施本条例。

第六条市管河道的确定,由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区(县)管河道和乡(镇)管河道的划分,由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提出方案,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市水务局备案。

根据河道管理需要,市水务局可以将市管河道委托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也可以将区(县)管河道委托乡(镇)人民政府或者街道办事处实施日常监督管理。委托管理部门应当负责落实委托管理项目所需的经费。

本市境内的长江河段以及其他跨省、市的重要河段、边界河道的管理分工,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七条有堤防(含防汛墙,下同)的河道管理范围为两岸堤防之间的全部水域、滩地,堤防、防汛通道或者护堤地;无堤防的河道管理范围按河道防洪规划所确定的设计洪水位划定。具体管理范围,由区(县)以上人民政府划定。

第八条市水务局、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及市河道管理处应当依法加强河道监督管理,维护河道堤防等水工程安全,开展河道水质监测工作,协同环保行政管理部门对水污染防治实施监督管理。

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对本区域内河道的日常检查和监督。

河道管理人员执行日常监督检查任务时,应当佩戴执法标志,持证执法。

第九条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河道堤防等水工程安全、保护水环境和依法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并有权制止和检举违反河道管理的行为。

第二章河道整治

第十条本市河道专业规划应当符合流域水利规划、区域水利综合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符合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防洪、排涝标准以及其他有关技术规定。

本市利用河道的其他各类专业规划应当与河道专业规划相协调。

第十一条本市河道专业规划由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组织编制,经市城市规划管理局(以下简称市规划局)综合平衡后,纳入本市城市总体规划。

市管河道以及中心城区内其他河道的规划,由市水务局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经市规划局综合平衡,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中心城区外的其他河道规划,由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编制,经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综合平衡,报区(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备案。

编制河道规划涉及航道的,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事先征求航道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河道规划的修改或者调整,应当经原批准机关批准。

第十二条编制详细规划涉及河道的,应当事先征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意见,并按照规划管理权限,报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实施。

第十三条市管河道以及中心城区内其他河道规划控制线(简称河道蓝线)方案,由市水务局提出,经市规划局批准后施行;中心城区外的其他河道蓝线方案,由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经区(县)规划行政管理部门批准后施行,报市水务局、市规划局备案。

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通航河道的蓝线方案前,应当征求航道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四条市水务局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河道专业规划,制定河道整治年度计划,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乡(镇)人民政府应当对其所管理的河道制定年度整治计划,并组织实施。

对淤积严重、影响防洪排涝的河道,市水务局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制定河道整治应急方案,并优先安排整治工程。

第十五条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进行河道整治涉及航道的,应当兼顾航运需要,并事先征求航道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航道行政管理部门进行航道整治,应当符合防汛安全要求,并事先征求河道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

在重要的渔业水域进行河道、航道整治,应当兼顾渔业发展需要,并事先征求渔业行政管理部门的意见。

第十六条沿河新建、扩建、改建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在建设项目立项或者申请建设许可时,应当将区域内河段的部分整治项目纳入建设项目计划并与建设项目同步实施。所需经费,专用岸段由建设单位负担;非专用岸段的经营性建设项目,由建设单位按收益情况合理负担。

第十七条河道整治需要占用的土地,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调剂解决。

河道整治所增加的土地,按照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安排使用,其土地转让得益应当用于河道整治。

第三章河道利用

第十八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河道管理权限,经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并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履行审批手续。

第十九条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施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河道管理权限,将施工方案报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并在规定的界限内进行施工。

第二十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建设项目,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进行竣工验收。

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建设项目,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一条需要利用河道堤顶或者平台兼做道路的,建设单位应当报市水务局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并向土地行政管理部门办理有关手续;但在建设河道堤防时已经明确可以利用堤顶或者平台兼做道路的,不再审批。

第二十二条设置或者扩大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排水(污)口的,应当经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同意。擅自设置或者扩大的,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建或者予以封闭。

市政、环保等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定期按水系将河道排水、排污情况的有关资料,抄送市水务局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

第二十三条利用河道、水闸等水工程实施引清调水,改善水环境的,应当按照引清调水方案统一调度。

引清调水方案由市水务局会同市有关部门制定。

第二十四条单位或者个人需要临时使用河道管理范围内水域或者陆域的,应当向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取得《河道临时使用许可证》后,方可使用。

河道临时使用期不得超过两年;确需延期的,可以申请延期一次,延长期不得超过一年。使用期满后,使用单位或者个人应当负责恢复河道原状。逾期不恢复河道原状的,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责成其恢复河道原状或者组织强行拆除,所需费用由使用单位或者个人承担。

临时使用河道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承担使用范围内河道堤防的防汛安全责任。

第二十五条经批准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从事建设活动,占用河道堤防等水工程设施或者水域的,建设单位应当予以补偿;由于施工原因对河道堤防等水工程设施造成损害或者造成河道淤积的,建设单位应当承担赔偿或者清淤的责任。

第二十六条河道管理范围内的土地确权,由土地行政管理部门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予以办理。

第四章河道保护

第二十七条禁止擅自填堵河道。

确因建设需要填堵河道的,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水利规划设计单位进行规划论证,并按照下列权限审批:

(一)市管河道以及中心城区内的其他河道,经市水务局审核同意,并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二)中心城区外的其他河道,经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并报市水务局批准。

填堵河道需要实施水系调整的,所需经费由建设单位承担。

经批准填堵河道的,建设单位在施工前,应当按照本条例第十九条的规定办理施工审核手续。

第二十八条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码头或者其他跨河工程设施,根据国家和本市规定的防洪标准,由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报经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责成产权单位限期整改或者拆除。汛期影响行洪排涝安全的,应当服从防汛指挥部的紧急处理决定。

第二十九条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设置阻水障碍物。

对河道管理范围内的阻水障碍物,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提出清障实施方案,责令设障者在规定的期限内清除;逾期不清除的,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强制清除,所需费用由设障者承担。

第三十条确因工程建设需要,在沿河第一线河道堤防破堤施工或者开缺、凿洞的,建设单位应当向堤防或者防汛墙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审核同意,报市防汛指挥部批准后,方可施工。

跨汛期的工程施工,建设单位应当落实汛期安全措施。

第三十一条在河道中运输、存放竹木或者进行水产养殖、捕捞作业,不得影响河道行洪、排涝、灌溉以及危及水工程的安全。

汛期影响河道行洪、排涝安全的下列物体,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交通、公安等部门采取清除措施或者进行紧急处置:

(一)在河道中存放竹木、放置养殖捕捞设施以及其他漂流物的;

(二)船舶在河道内滞留的。

第三十二条在保证堤防安全需要限制航速的河段,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会同航道行政管理部门设立限制航速标志。

第三十三条水闸运行、通航、纳潮、排涝、引清调水时,应当保障防汛安全及区域内船舶的通航安全。

本市水闸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三十四条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采取措施,加强河道堤防和河岸的水土保持工作,组织植树种草,防止水土流失、河道淤积。

护堤护岸林木、植被,由河道管理机构组织营造并负责维护和管理。

第三十五条根据河道堤防的重要程度以及堤基土质条件,经市水务局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报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在河道管理范围的相连地域划定堤防安全保护区。

在河道管理范围及堤防安全保护区内,未经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开采地下资源、进行考古发掘、堆放物料;

(二)设置渔簖、网箱及其他捕捞装置;

(三)爆破、取土、钻探、打桩、打井、挖筑鱼塘等影响河道堤防安全。

第三十六条在河道管理范围内,不得从事下列活动:

(一)倾倒工业、农业、建筑等废弃物以及生活垃圾、粪便;

(二)清洗装贮过油类或者有毒有害污染物的车辆、容器;

(三)搭建房屋、棚舍等建筑物或者构筑物;

(四)损毁河道堤防等水工程设施;

(五)放牧、垦殖、砍伐盗伐护堤护岸林木;

(六)水上水下作业影响河势稳定、危及河道堤防安全;

(七)其他妨碍河道行洪排涝活动。

第五章保障措施

第三十七条河道整治,应当纳入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提高投入的总体水平。

第三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河道规划所确定的分期目标,制定年度整治计划,所需经费应当在年度财政预算中专项安排。

第三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立的水利建设基金,应当主要用于防洪和河道整治。

第四十条本市按照法律规定征收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具体征收、使用和管理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四十一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安排一定比例的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对河道堤防工程进行修建和加固。

第四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河道整治费用。

审计机关应当加强对河道整治费用征收和使用情况的审计监督。

第六章法律责任

第四十三条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填堵河道的,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四条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第二十条第二款、第三十条第一款规定,由市河道管理处或者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责令其停止施工,限期改正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并可处以一千元以上五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五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由市河道管理处、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水利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六条违反本条例第三十六条规定,由市河道管理处、区(县)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乡(镇)水利机构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处以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第四十七条街道监察队对违反本条例的行为,应当责令其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并可对个人处以五十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处以一千元以下的罚款。

对超出前款设定的行政处罚权限的,由街道监察队移送区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处理。

第四十八条对下级河道行政主管部门或者组织作出的不适当决定,上级河道行政主管部门应当要求其改正或者予以撤销。

第四十九条河道管理人员、、的,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