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8:20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1

从住房公积金进行国债投资存在风险来看,当前住房公积金投资于国债存在的风险主要有以下几张第一,委托理财式。由于理财机构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其必将公积金资金投资于高收益的项目,高收益势必伴随着高风险,从而使得住房公积金的安全受到威胁。第二,全权委托式。有些管理中心将公积金资金全权委托给金融机构,有其代行投资国债,虽然省事,却丧失了对国债处置的应变能力,并且住房公积金容易被受托机构挪作他用,形成风险。第三,非实名制式。管理中心在购买国债时不使用实名,而是以个人名义或不规范名称进行登记运作。一旦发生纠纷,法律上只认可票据的签名或账户上的登记名称。从这点上看,这种购买方式实际上是转移了资金的处置权和所有权。第四,炒股式。有些管理中心出于盈利目的,投机性强,像炒股式的买卖国债。

从住房公积金进行贷款来看,主要存在的是信用风险和法律风险。法律风险,由于我国贷款法律法规和行为规则还不完善,因而给住房公积金贷款造成风险。我国尽管已出台了《合同法、《担保法*、《贷款通则、《个人住房担保贷款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为住房贷款提供了法律依据,但对抵押物的设置、抵押权的履行、抵押物价值的评估、作价及处置的规定操作性不强,实践中还存在一些操作陛障碍。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违反借款合同约定,不按期偿还住房抵押贷款本息的风险。信用风险产生的原因包括第一,个人诚信制度缺失。由于我国尚未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和个人财产申报制度,贷款机构无法了解借款人真实的资信情况,存在信息不对称。第二,借款人经济状况发生变化,支付能力不足。如就业变动、失业、伤病和财产毁损等原因,导致借款人家庭收入不稳定,经济状况出现恶化,不能按时还贷。

二、加强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方法与措施

首先,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管理监督控制体系。一是建立内部会计控制,严格货币资金控制管理中心应加强银行账户的管理,严格按规定开立账户,指定专人定期核对银行账户,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监督检查。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加强单位预留印鉴管理,特别是公积金缴存单位变更要及时更换预留印鉴,严禁一人保管与支付款项所需的全部印章,按规定需要有关负责人签字的业务,必须严格履行签字或盖章手续。管理中心应合理对分支机构授权,没有分中心的,应人、财、物统一管理,实行报账制的部门,各项货币资金支付,应报中心审批,并建立责任追究制度。二是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管理中心内部审计制度是对住房公积金业务核算和管理的合法性、规范性及资金运作安全性的监督检查行为。内部审计的目的是及时发现住房公积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矫枉补正,并提出整改建议。具体审计内容应包括:审查业务授权批准是否合理,岗位审批是否分离,风险控制是否到位,财产保全是否完整;审查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是否真实准确,完整,贷款本息是否足额收回人账,逾期贷款是否如实反映,增值收益是否真实,分配是否符合规定;审查受托银行办理的各项住房公积金业务是否符合《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和签约的委托合同。

其次,加强风险管理。降低公积金中心风险,更主要的是加强日常的个贷业务管理,提高办事人员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个贷台账及档案资料的登录和收集,实行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管理。同时实行风险责任制,对已办的贷款要加强贷后的管理和催收,密切关注个贷人的信田变化情况。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化解风险。并按照“谁放贷,谁清收的原则落实到人,加大清收力度。

再次,建立以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为核心的内部信息管理系统。大力推广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统一的财务管理软件。通过借助计算机管理软件加工,分析提炼人工难以做到的、繁琐的会计数据和其它业务资料,并通过管理软件实现住房公积金财务会计基础性管理工作。知识经济时代,一切经济活动都必须以快、准、全的信息为向导,信息管理不仅是现代企业管理的基础和最根本的管理,也是提升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因此,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加强信息化建设,通过推广采用信息技术,在规范业务流程,提升系统质量、保证安全运行的基础上,逐步实现统一管理和核算。通过信息数据共享,将管理中心住房公积金管理的各项工作纳入信息化管理轨道,并使各项业务管理、各个财务活动环节置于财务管理之下,为实现住房公积金财务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和高效化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三、应收、应付利息的核算问题

《住房公积金会计核算办法》作为住房公积金核算的依据,首先应该明确住房公积金业务的会计核算基础,但恰恰又没有明确,由此造成各地区或采用权责发生制或采用收付实现制,无章可循、口径不一。

笔者认为,为了正确划分并确定各个会计期间的财务成果,应当在会计年度终了时,按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核定属于当期的利息收入与支出,各地中心信息系统开发中应当考虑对预提利息收入、预提利息支出的自动计算,按季度列支利息支出和预提利息收入。每季末,按每笔定期存款或国债金额在当季存在天数核算属于当季应确认的定期存款或国债利息收入,借记“应收利息”科目,贷记“业务收入”科目;按照信息系统试算当季应付职工利息,借记“业务支出”科目,贷记“应付利息”科目。

四、关于住房公积金相关结算费用问题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2

关键词:财务分析;课程特点;教学方法

财务分析是根据投资人、管理者、经营者、政府等不同主体的分析目的,对企业的基本信息和财务信息进行深入分析,并对企业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未来的发展状况进行预测,为不同主体做决策提供依据。如何帮助学生提高分析能力,服务于相关的管理工作,成为本门课程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能力目标。要实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克服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对教学方法不断的改进。

一、课程现状分析

(一)教材内容缺乏实践性

市面上财务分析的教材内容丰富,内容深度层次化清晰,但却大部分缺失实践性。虽然把财务分析的应用性作为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作为培养目标和培养内容载体的教材却没有体现实践性和应用性,大部分教材都是将财务分析的理论、方法贯穿于整本书中,而并没有教导学生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去解决综合性的问题。一部分新教材中,在每一章都附上了一个相关案例,希望通过这个案例讲解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笔者通过研究发现,这些案例的综合性很强,这一综合性表现在,需要学生针对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数据进行深入分析,而报表中异常数据之间的联动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逆向思维和良好的财务基础,对于初学者想要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难度太大,即便教师帮助学生理解了案例,做好引导角色,不能保证大部分同学分析出案例中的问题,也无法保证学生能够独立分析出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材内容向理论化倾斜严重,无法适应应用型培养目标的需要,要达到这一培养目标,需要提高教材内容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度,突出实践性的培养,因此,如何提高教材的实践性成为了教学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质量有待提高

财务分析课程所设置的课时可以满足分析框架中基本内容和方法的讲授,而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时间则不足。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解决课时不足的问题,多数情况下会另外设置财务分析实训课程,实训内容专门针对综合能力的拓展练习,或是把对综合能力的考核纳入考核范围内。无论选择哪种方式作为培养方法,都让笔者认识到财会专业的学生在分析能力上的不足。虽然学生掌握了分析理论和方法,具备对数据分析的敏感性,并能够处理好企业的财务数据及信息,但对于分析结论却无从下手。其次,教师素质与教学质量的好坏也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对教学内容安排和教学方法选择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教学方法对教学内容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教师能否合理的运用教学方法展示教学内容是提高学生对内容掌握程度的关键。由此可见,学生对数据分析和研究的过程的参与度不足,反映了教学中对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不足,相关教学环节和内容有待提高。同时,教师需要提高教学方法与教学质量的契合度,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二、教学改进措施

(一)案例教学法的使用方式

利用案例教学来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教学中常用的方法,但这一方法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笔者认为,并不是该方法存在问题,而是使用过程中产生了问题,才导致培养效果的下降,而许多教师将这一结果产生的原因归结于案例数量过少或是案例过于陈旧。古语有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准备再多的案例讲解不如通过适量的案例锻炼学生单独思考的能力。财会专业的学生多数具备数据记录的能力,但缺乏对数据分析的敏感性。因此,案例法教学应该侧重于如何开拓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而我们在案例教学过程中,缺乏的就是对学生独立思考的引导。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提高学生在分析过程中的参与度,在进行案例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小组讨论法,最好2个人为一组,面对数量较大财务信息,2个人都要参与分析过程,完成案例分析的部分任务,这样就可以提高每一个学生的参与程度,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分析能力的目标;其次,案例的选择上需要合理筛选,大部分的案例都是综合分析一个企业的问题,而与财务分析相关的工作岗位所涉及的工作内容还包括各项业务的评估、各部门业绩的评估、公司的财务收益和风险评估等内容,因此在选择案例分析时,应该将各种类型业务的案例都纳入到教学内容中,提升教学内容与工作内容的契合度,而不是一味的追求让学生攻克学科中最难综合案例,难度与内容需要根据应用性进行合理的调整,以便更好的服务于教学目标。

(二)逆向思维的教育方式

财务分析教学过程中的另一难题则是如何找到问题,这是要求学生在掌握财务知识的基础上,进行专业素养的一个提升。专业知识决定了上层建筑,而对于基础知识和综合能力良莠不齐的学生来说,通过正常的课时教育,让学生立刻具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是不现实的。因此,对于攻克这一教学难题,应该采用逆向思维的教学方式,不如先把案例中的问题告诉学生,让学生根据问题追根溯源的寻找答案,即可以防止学生的思维被禁锢,还可以锻炼和发展学生的双向思维。逆向思维的教学法,由结果去触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运用已知的理论和方法不断的尝试,更容易帮助学生推进整个分析过程的进行,同时也能将教师所教授的理论和方法进行学以致用,达到深层次掌握的要求。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3

1 前言

企业财务分析是指企业根据信息使用的目的不同,从财务角度入手,比照目标和标杆指标,对企业生产、经营和财务活动进行专业分析,揭示活动结果与目标的差异,探求产生差异的驱动因素,提出可供选择的解决方案的过程。因企业运行环境变化快,需求、目标导向及分析方法的多元化,以及多部门多层次人员参与等因素,导致有些企业财务分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十个常见的问题,希望对企业的财务分析工作有所启发。

2 企业财务分析存在的十个常见问题

问题一: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

目前,我国仍处于经济转轨期。一方面,由于市场和自身的原因,有些投资者的投资决策和管理人员的管理决策很少依靠财务信息支持,造成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企业会计准则和制度调整频繁,为了跟上变化,大部分企业的财会人员没能处理好企业会计核算反映调整与财会工作服务经营管理两者之间的关系,把大量时间和精力花费在学习新准则、新制度以及调整核算体系和会计信息系统上,很少有时间进行财务分析,从而也难以通过财务分析为企业决策者提供有效的财务信息产品。在会计核算按照国家强制提供的标准照章处理,企业对财务分析的需求和供给都不足的情况下,大部分企业仍存在重会计核算,轻财务分析的现象。

问题二:找不准需求,不知为谁服务。

在现实中,有些企业财务人员因不了解或不全了解相关各方对财会工作的需求程度,导致其不清楚财会工作为谁服务,反映在财务分析上则表现为:不清楚应为谁提供财务分析产品,应该提供哪些产品。

这些企业的财务部门不习惯与业务单位进行对接,习惯以总部为据点运营,将本部门定位为居高临下的总部职能部门,不清楚财务分析的“客户”,不愿意为业务部门提供个性化的财务需求。财务分析一种模式走天下、只出一种财务分析产品,财务分析报告专业晦涩,让人看不懂。

问题三:定位不清,作用不明。

有些企业对财务分析的定位和作用认识不清,片面地重视企业财务分析,分析得很细,分析结果提示的问题也很到位,然而分析完后却到此为止,没有下文。他们错将财务分析当作战略执行分析的核心,而不是战略与战略行动方案。这样一来,导致财务分析发现的问题越来越多,财务分析的作用似乎也越来越大,但企业仍在走老路,战略执行或偏离目标,或困难重重。

问题四:只检查过去,不指导未来。

受管理者控制性思维习惯的影响,有些企业习惯于对过去已完成、不变化、有结果的活动进行财务分析和检查,而不能够基于过去,结合当前,着眼未来进行分析和沟通。不服务于未来的财务分析,只会发现过去的问题和满足于已取得的成绩。

在信息的收集与处理上,这些企业的财务分析以内部的、静态的的信息为主材料,很少采用外部竞争者提供的动态环境信息,从而使财务分析结果无法为企业战略的动态调整提供指导和帮助,那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是阳光大道还是荆棘丛丛就不得而知了。

问题五:找不到标杆,不知优劣。

由于没有战略、或战略不清晰,或战略没有转化为可执行的标准,有些企业对外不清晰行业竞争情况,不找或找不到外部标杆,不分析或分析不出自身的优势与劣势,看不到机遇与威胁。对内,缺乏走向战略目标的明确的行军路线和阶段目标,走到哪算哪,甚至不清楚企业走到了哪一阶段。

找不到外部标杆的结果是习惯于自我比较,习惯于与本企业的计划比,与过去同期比,是计划和过去存在问题还是当前存在问题,不得而知。没有正确的比较就没有真正动力,就不能找准正确的方向,找不准方向就不知企业存亡。

问题六:不考虑风险,或过于保守。

有些企业缺乏风险意识,决策不进行风险分析,过去运气比较好,胆子大,财务分析从不考虑或很少考虑风险,对分析结果不进行风险调整,把偶然的成功当成决策系统的必然成功,导致企业决策层夸大自身能力,喜欢冲击小概率事件,看不到前方万丈深渊,直到风险变损失时,企业已陷入万劫不复,难以重生的境地。

由于缺乏对风险的正确认识,有些企业惧怕风险,或缺乏风险管理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要么视风险为洪水猛兽,要么但求无过,对存在风险的业务一律回避,满足于赚取微薄的利润,看不到风险中蕴藏的机会,错失发展良机,以致落后遭致淘汰。

问题七:不计资金成本,影响效率。

有些企业财大气粗,摊子很大,特别是一些垄断企业,项目分析与内部核算不计资金占用成本,企业内占用大量资金的业务单元明为贡献实为包袱。这类企业有时为了做大,并购了大量不计资金成本的微利企业,其结果是股东投资回报不断受到侵蚀而企业却浑然不知。这些企业虽长年盈利,净资产回报率却大大低于市场利率,占用股东和社会的大量资源低效运转。

问题八:重财务指标,轻非财务指标。

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为财会工作提供了处理企业信息的便利,但也容易使一些企业只重视结果而不顾过程。有些企业重财务指标分析,轻非财务指标分析;分析的过程是从大结果到小结果;只出数字结果,而不清楚数字内涵,始终找不到产生结果的驱动因素,更没有涉及解决问题的行动方案。

以价值为管理基础的企业,倾向于降低成本和强化资产结构等较易达的的目标,常忽略外部众多难以用货币计量的不可控因素的影响,遗漏一些非货币性的外部战略性信息,对威胁与机遇的反应较慢;对内仅以财务指标评价,否决事关企业长远发展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新业务。

问题九:习惯使用静态分析,缺乏动态分析。

有些企业习惯于用静态的思维、静态的企业发展战略、静态的市场环境、静态的生产经营计划和静态的员工需求与能力对企业进行静态的分析。这些企业很少关注外部和内部的变化,很少动态地去修正和完善企业的战略规划,很少调整行动方案。从而难以做到与时消息,与时偕行,与时俱进。

问题十:不解剖整体,个体分析不足。

有些大企业、大集团规模越做越大,财务越分析越来越宏观,出现了重视整体分析,轻视个体分析的一锅煮现象。他们没有像解剖麻雀一样对企业各分部中心、各业务流程、各作业单元分别进行财务分析,因此也就分析不出个体的战略贡献,从而难以挖掘和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分部中心的分析不客观,不到位,就会造成低效率挤占战略单位和高效分部资源的现象,而企业整体资源配置的低效,最终将影响企业整体效益。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4

关键词:记账记账机构现状机遇发展策略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会计不仅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也是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能为企业提供决策支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会计。而对于我国国民经济重要组成部分、占市场主体绝对多数的小微企业,要设立会计机构、聘请专职会计人员显然成本过高、负担过重,但会计核算与纳税申报等工作又不可避免且不容忽视,记账无疑为其提供了一种专业化的优势解决方案。记账以实惠的价格为广大小微企业提供专业的财税服务,这不仅为小微企业节省了成本开支,更为其提供了专业化的财会服务和纳税服务,为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记账概述

记账是指内部未设立会计机构或未配备专职会计人员的单位委托外部机构或个人为其进行会计账务处理、出具会计报表以及进行纳税申报等工作的委托活动。外部机构或个人是指具备会计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的机构或个人,外部机构可以是会计师事务所,也可以是专门从事记账业务的机构,或者是具有记账资格的其他中介机构,个人是指兼职会计人员。

199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规定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可以委托经批准设立的会计咨询、服务机构进行记账,这就在法律上为记账预留了发展空间。1994年财政部了《记账管理暂行办法》,对记账业务的开展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具有较大的指导意义。1999年,再次修订的《会计法》规定不具备条件的单位应当委托经批准设立从事会计记账业务的中介机构记账,进一步明确了记账的法律地位。2005年,财政部正式了《记账管理办法》,对记账机构的设立条件、记账资格的申请审批程序、记账的业务范围、委托双方的义务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和要求。2016年,财政部对《记账管理办法》进行修订,新的《记账管理办法》放宽了记账机构的准入条件,建立并强化了信用监督与约束机制,体现了行业自我约束和组织作用。至此,记账已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

按照《记账管理办法》的定义,记账是指“记账机构接受委托办理会计业务”。本文所指的记账是指经财政部门批准取得记账许可证书的专门从事记账业务的机构所进行的账活动,不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和兼职会计人员。

二、记账发展现状与机遇分析

记账以其低成本的专业服务优势为众多小微企业提供了会计服务,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做出了贡献。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尤其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推动下,小微企业将不断增多,对记账的需求随之不断增加,记账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一)记账行业的现状分析。自1993年修订的《会计法》首次明确“记账”后,财政部先后出台和修订了《记账管理办法》,也有10多个省、市相继出台相关的实施办法或细则,指导和规范本地区记账业务的开展。这些法律法规和制度的公布,为记账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依据和规范性指导。可见,记账法律法规体系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根据2013年财政部首次对我国记账机构开展的普查结果显示,我国记账机构数量在快速增长,且在北京、上海、广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比较集中;记账机构的规模普遍不大,在参与普查的12440家记账机构中,只有24家年度代账收入超过了1000万元,3.9%的记账机构收入超过100万元,年度收入在10―100万元之间的有37.2%,半数以上的记账机构年度代账收入不足10万元;记账机构正在为越来越多的小微企业提供服务,比如2012年新增的记账客户比2011年增长了30.6%。

事实表明,记账取得了较为快速的发展,但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记账行业市场开发十分有限。根据财政部的普查数据来看,委托记账机构进行记账的小微企业数量尚未达到小微企业总数的十分之一,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小微企业的监管不到位,使得小微企业对依法建账以及记账的认识和理解不足,另一方面是因为记账机构的负责人不擅长进行宣传和推销,大都被动地等待业务找上门来,此外,还有来自于未经许可的地下机构和兼职会计人员的竞争。二是记账机构的服务单一。多数记账机构只是提供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等基本服务,较少提供包含税收筹划、管理会计、财务分析和咨询等较全面的会计服务。三是记账机构发展缺乏动力。90%以上的记账机构规模较小,将近半数机构处于微利或亏损状态。大多记账机构处于初创阶段,人员、业务和资金不足,各方面条件有限,生存都困难,要持续健康发展更难。四是记账机构整体人员素质不高,吸引和留住人才存在困难。人才是发展的重要驱动力,但目前记账机构的从业人员专业水平整体偏低,具有会计中级专业技术资格及以上的人员不足30%,并且由于记账机构利润低,人员工资较低,导致水平较高的人员在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之后就跳槽的现象频频发生。五是记账机构服务质量参差不齐,公信力较低。一些记账机构内部制度混乱,人员配备不符合规定,人员资质不够,记账不及时,严重影响会计信息质量,更有甚者,法律意识淡薄,一味迎合客户的要求进行造假,违法违规。

(二)记账行业的机遇分析。就记账的发展现状来看,可以推测记账行业仍然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发展潜力巨大。

第一,《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税收征收管理法》规定除了确实不能设置会计账簿的个体工商户外,从事生产、经营的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应设置账簿,根据合法有效的会计凭证进行会计核算。而目前,委托正规记账机构从事记账业务的小微企业不足其总数的10%,未委托正规记账机构的小微企业中,一部分聘任了专职会计人员,一部分委托未经许可的记账机构或者兼职会计人员,也有一部分未设置会计账簿,也未进行会计核算。与委托取得记账资格的正规记账机构相比,聘任专职会计人员成本较高,而由未经许可的记账机构或兼职会计人员进行记账的风险较大,如果出现了财税等风险,缺乏风险的承担和约束机制,会给委托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显然由正规的记账机构进行记账才是最优选择。

第二,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推动下,各类型小微企业不断增多,这直接增加了记账的需求。

第三,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管理者综合素质和法律意R明显提升,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建账的要求,在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内合法经营,谋求企业健康长远发展。

第四,为了进一步控制和降低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有部分规模较大的企业将部分非核心会计业务外包,比如工资核算、往来款项核算等。

第五,随着小微企业财税风险意识和对会计服务于经营管理与决策的认识不断提升,其对记账的需求已不再局限于基础的会计核算和纳税申报,对税收筹划、管理会计、成本会计、财务分析和咨询等其他会计服务的需求增加,这也对记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记账机构做大做强的发展策略探析

面对记账行业发展的现实和机遇,如何认清现状,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抓住机遇,是记账机构做大做强必须思考的问题。对于外部环境的制约和困境,比如法律法规尚不完善,监管不到位,小微企业主建账意识淡薄等,记账机构很难左右,但是记账机构却可以通过加强自身的建设,抓住机遇做大做强,谋求长远发展。这就要求记账机构在业务范围、内部制度建设、人才保有等方面寻求创新和突破,同时与时俱进,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助力发展。

(一)拓展业务领域,提供全面会计服务。目前,大多记账机构接受委托为小微企业办理会计核算、报表编制和纳税申报等基础的会计服务,这些服务由于技术含量低,竞争激烈,通常收费都较低。而较高级的如税收筹划、内部控制、管理会计、财务分析、财务咨询、融资决策等其他会计服务的潜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些会计服务需要较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帮助企业增值,也可以为记账机构带来更高的利润。

随着经济社会向前发展,记账机构要很好地生存并谋求发展,必须提供全面的会计服务。一方面,这是小微企业发展的要求,随着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以及小微企业管理者综合素质的提高、经营理念的改变,将会越来越重视税收筹划带来的效益、合理规范的内部控制流程所能规避的风险和带来的收益,以及专业的财务分析和咨询对企业决策的重要参考作用;另一方面,这是记账行业竞争的需求,较高级的会计服务是以基础服务的数据为基础的,也就是进行税收筹划、财务分析和咨询等将以会计核算的数据为基础,如果小微企业有了较高级的服务需求,那必将同基础会计服务一起委托给同一家记账机构,从而那些只能提供会计基础服务的机构将失去原有的客户和业务;再者,这是记账机构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要求,目前记账行业利润率普遍较低,这与会计基础服务竞争激烈有着较大的关系,只有提供高水平的会计服务才能获得竞争优势,从而获得较高的利润,促进记账机构发展壮大。所以,记账机构要发展,就必须拓展业务领域,力争提供全面的会计服务。

(二)建立健全内部制度,规范业务流程。只有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才能有效地控制和规避经营风险,保证会计服务的质量,塑造良好的信誉和品牌。

首先,记账机构必须按照《记账管理办法》的要求设立,按要求配备符合资格的从业人员,只有保证了人员质量,才能保证服务质量;主动报备相关材料,接受财政部门和其他审批机关的监督和检查。

其次,建立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操作流程,并严格执行。建立完善的内控制度和规范的业务流程,应该主要把握以下几点:一是接受委托时,应签订规范的委托书面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这有利于后续业务的顺利开展以及问题的有效解决。二是建立复核机制,对于会计核算、会计报表的编制以及纳税申报等业务,在业务员完成之后,应由更高级别的或经验更丰富的人员进行复核,以避免发生错报,保证服务质量。三是明确各岗位人员的分工和职责,规定合理的业务资料和数据的传递方式和时间要求,以利于各岗位人员之间的沟通、合作以及业务的顺利执行。四是完整保存客户业务资料,严守商业秘密。

(三)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培养并留住人才。记账行业人才素质整体偏低、留不住高素质人才的问题已成为行业的通病。记账机构工资水平较低,平台较小,很多人员熟悉业务、提升能力之后会辞职,另谋他就,但是记账机构要发展,人才是必不可缺的,尤其是高素质人才。如何引进并留住高素质人才,将成为记账机构是否能够发展壮大的重要决定因素之一。

在人才引进方面,除了常规招聘之外,可以尝试与高校合作,建立实习基地,引进在校财会专业的学生作为机构的储备人才。高校财会专业的实习生,已经具备了较全面的会计专业知识和基本的税收知识,具有一定的业务操作能力,只是缺乏实践的机会和经验,也迫切需要接触实际业务以得到锻炼和提升。如果记账机构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定会吸引一批优秀学生进入记账机构。记账机构将实际业务交由实习生进行处理,给予适当的指导,实习生就可以独立完成业务工作。当然,记账机构必须对实习生的业务处理结果进行复核,以保证会计服务的质量。这样的合作方式,可以降低记账机构的运营成本,也是其社会责任的体现,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机构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机会,况且,经过考核筛选留下的毕业生会更熟悉业务和流程,能更快地投入工作并快速成长起来。

在人才保留方面,薪资待遇问题通常是员工考虑的重要问题,另外,培训和自我提升以及发展前景也是员工考虑的主要因素。对于薪资待遇问题,这与记账机构的效益密切相关,只有创造条件接受更多的业务委托,拓展业务服务领域,提升服务的价值,提高机构效益,才能提高员工的待遇。对于员工的培训和提升,机构可以定期或不定期就特定业务或事项,以及会计准则、法律法规的变化,尤其是税法的变化进行培训,促进内部交流,也可以聘请外部专家对员工进行培训,使员工获得成长。对于发展前景和平台,一定的职位晋升空间会有效激励员工努力工作并充满希望,这就要求记账机构在内部机构设置上进行研究,比如设置业务经理、区域经理或者是合伙人资格等。

(四)与时俱进,助力发展。当今时代已是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的发展依托互联网可以获得重生和突破性发展的机会,而脱离互联网会很快被淘汰,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记账依托互联网也可以大有作为。记账机构可以建立自己的官方网站,运用互联网扩大自己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通过互联网承接业务,在线接受客户的咨询、解答疑问。这样不仅可以扩大业务范围,增加客户,方便客户,也可以加强与客户的联系,进一步稳固客户关系。而“云会计”的运用可以方便账机构和小微企业随时随地进行业务处理和查询业务数据,也是记账机构水平和实力的体现。此外,对大数据进行挖掘也可能给记账机构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所以,记账机构与时俱进,依托先进技术并运用现代科技的成果助力发展,是在现代社会谋求发展的必然之路。

(五)注重服务质量,提升客户体验。记账机构会计服务的质量是其发展的根本,但是在各机构提供的服务质量差别不大的情况下,客户的委托体验和感受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将会计服务委托给谁。这就要求记账机构在努力做好服务质量的同时,能从多方面提升客户的体验。首先,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想客户之所想,急客户之所急,切实为客户提供优质服务。其次,创造性地为客户提供个性化服务,根据客户的财务数据,主动挖掘配套服务,比如财务分析、融资建议、财务预警等,让服务超出客户预期。再次,可以探索打造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资源,提供工商注册、商标注册、专利申请、融资贷款等服务,这样可以增强客户粘性,培养长期、稳定客户关系。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社会不断向前发展,小微企业不断增加,对于记账的需求随之增加。我国记账经历了20余年的探索和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这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期,记账机构应立足现实,接受挑战,抓住机遇,加强内部建设,提升服务数量和质量,积极探求创新和突破,谋求长远发展,做大做强。X

参考文献:

[1]杨敏,欧阳宗书,胡兴国,李静.我国记账行业发展情况报告――基于财政部首次开展的全国记账机构普查分析[J].财务与会计,2013,(12).

[2]罗文兵,王妍,王娟智.小企业记账会计实务处理问题及对策[J].商业会计,2016,(16).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5

关键词:财务预警;问题;策略;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不但给我国企业带来了机遇也给其带来了很多的风险。企业应该重视内控机制的完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帮助企业更好的化解存在的财务水平,切实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现在,很多企业陷入困境的原因都是财务风险的存在,若是能够及时发现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问题,便能够对财务风险进行预测,来降低风险给企业造成的影响。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企业财务预警现状

在我国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组织机构都不够健全,管理时也不够科学,企业运营水平较低,企业管理水平无法跟上企业规模的扩大,二者不协调。企业在进行发展战略制定时也没有全面的考虑到外部环境,这也导致了宏观经济调整时,企业比较被动。并且很多中小企业本身的财务风险比较高,财务状况瞬息万变,实施财务预警系统存在较大的难度[1]。我国有些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财务预警系统的建立,但是仅仅通过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计算,对于预警系统的变化不够关注,更没有针对其变化分析原因,这也导致其作用很难发挥出来。

(二)企业财务预警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认识不到位

现在我国很多企业的领导都对生产和营销比较重视,对于财务管理不够重视,或者是只关注企业的利润变化,没有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也没有从财务分析方面出发帮助企业做好经营管理工作,这样给财务分析正常进行和作用发挥造成了很大影响。

2.指标构建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选取财务指标科学性和全面性不够,行业不同,财务指标预警标准存在一定差别,就财务比例而言,工业企业中流动比例为2:1会比较合理,而在商业企业中,其流动比率标准要比这个数值低。现在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警系统建立时,选取指标比较盲目,导致了企业选择的指标无法将企业财务状况反映出来,财务预警系统的功效更是不可能发挥。其次,非财务指标选择存在问题,现在很多制定的预警指标针对的主要是财务,很少考虑到那些和财务无关的指标。企业财务危机是否出现不但由财务指标决定,还和非财务指标有着直接关系,而这些非财务指标也会给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影响[2]。

3.技术分析存在一定问题

首先,会计信息真实性较差,财务预警系统建立的基础便是真实和全面的财务信息。在工作开展过程中,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报表资料往往景观了包装,会计信息失真情况严重,这也给财务预警系统有效性造成了很大影响。其次,分析过程存在片面性,比如过度重视客观分析,轻视主观分析等。最后,对象分析存在狭隘性,随着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资金也会不断的发生变化,并且企业的实际经营情况也会直观的反映在资金变动中,通过资金变动情况的分析,便能够了解企业经营情况[3]。但是在分析时,往往只重视资金方面的变化,没有分析业务活动的进行给资金变化造成的影响。

4.预警机制存在问题

首先预警机制不够完善,很多企业没有做好时候信息分析,并进行信息的反馈,这样直接导致了财务预警系统构架缺失,预警机制没有得到完善。其次,财务预警后续管理欠缺,后续管理不到位,直接导致了经验和教训无法吸取,出现类似问题时,企业反映不够及时,不能给后期经营管理提供经验。

二、完善企业财务预警机制的措施

(一)全面科学的认识财务预警机制

想要做好财务预警工作,首先必须认识到其重要性,领导必须将其作为经营管理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进行财务预警分析制度的建立,并通过措施不断的提高企业的管理质量。其次,财务管理人员必须认识到财务管理以及预警分析对企业管理造成的影响,切实提高分析质量,提高企业的效益[4]。

(二)确保构建的财务预警体系真正的科学合理

首先应该根据相关原则进行财务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其原则包含了下面几点,分别是敏感性、针对性、可操作性、重要性以及全面性原则。其次,应该重视预警模型变量选择范围的拓宽,确保其合理性;再次,对于非财务指标的引进必须慎重,只有全面了解企业出现困境的原因,才能够提高预测能力。最后,还应该进行长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和短期财务预警分析指标体系的建立,并将二者结合起来。

(三)企业必须重视财务预警分析技术的提高

首先应该重视会计基础工作的加强,确保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其次,需要完善财务分析制度,保证期科学性,做好人员选拔工作,明确每一个工作人员的目标和责任。最后,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做好调查分析,分析时应该做到有的放矢,直接了当,提高其针对性[5]。

(四)重视内部预警机制的完善

首先应该完善内部预警机制的事前、事中以及事后三重机制,将预警系统功能全面的发挥出来。其次,需要进行对策库的建立,及时的收集相关的数据,确保在遇到类似问题时,能够快速有效的提出解决方案。

三、结语

在企业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预警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和内容。但是我国目前很多企业并没有真正认识到财务预警分析的重要性,操作过程也不够规范,通过笔者的研究,希望能够给企业财务预警机制完善提供一定帮助。

参考文献:

[1]牛怡然.中小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与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1,(02):108-109.?

[2]朱大华.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建立初探[J].会计之友,2011?(26):55-56.?

[3]郑鹏,李雅宁.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改进的研究[J].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6):502-507.?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6

关键词:大数据;企业财务管理;挑战与思考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企业财务管理的方式产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化的时代使得数据的获取变得简单快捷,这也给企业收集财务数据提供了便利,使人们可以通过新技术、新手段收集大量有用的数据,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但是任何新的东西的出现都是有两面性的,有利的同时也存在弊端,因此,必须分析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与问题,并思考怎么去应对所遇到的问题,解决好这些问题ζ笠党ぴ兜姆⒄褂凶派钤兜囊庖濉

一、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

1.对于数据处理方面的挑战

由于数据每天都在不断地更新,而且更新的速度也越来越快,这就给财务数据管理方面带来了很多问题,比如数据处理方面。数据以飞快的速度增长,对存储空间的要求越来越大,同时对能源的消耗以及对存储技术方面也有很大的要求,除此之外,企业在大数据这样的一个背景下除了要收集与财务管理相关的数据外还要确保数据的处理不会出现错误,例如对于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等,因此对于用来存储数据的空间的大小要求越来越大,使得企业在这个数据处理上面遇到不小的挑战。

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及时、准确、完整地对数据进行筛选和分析,并且根据所得数据拟定一套相对较好的决策方案对于企业来说是个很大的挑战。例如2012年百度技术委员会理事长陈尚义指出:“百度每天处理的数据量几乎有100pB,相当于5000个国家图书馆信息的总量。”如果从前面的一个数据“100pB”中无法看出数据的多少的话,那“5000个国家图书馆的信息总量”就应该很形象了吧,在这样规模的数据之下,现有的存储空间是远远不够的,没有办法对飞速增长的数据进行存储和分析,因此对于企业财务管理来说是非常严峻的。

2.对于数据安全方面的挑战

由于数据的数量太大,因而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进行有效判断,从而对企业财务管理产生了很大影响。“大数据”的理论依据是“数据都是事实”,但是事实并非如此,没有人能够保证所有的数据都是真实的,这就有可能导致企业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一旦收集到错误的财务数据,给财务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依据就是错误的,从而使得企业做出错误的财务决策。

除此之外,虽然是大数据时代,但是很多数据都是涉及隐私的,例如与个人或者企业财产相关的数据。对于一个企业来说,所涉及的隐私数据就比较多了,如何确保所收集的这些数据的安全性,是企业所要面临的问题。从国内对不良数据的扫除中就不难看出,数据的安全性一点也不容乐观,例如在2015年360安全检测平台扫描各类网站共231.2万个,其中出现安全漏洞的就有101.5万个,快接近于扫描网站的一半,并且这只是单单一个安全检测平台扫描的,假如这些出现安全漏洞的网站是企业进行重要数据存储的网站,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由此可见,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泄露是企业面临的另一大问题。

3.对于有用数据收集的挑战

大数据的到来使得信息量暴涨,给企业财务数据的收集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难题,那就是如何在海量的数据中收集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用的数据!从2012年宣布大数据时代到来开始,数据的增长可以说是突飞猛进,而企业对于数据管理和分析的手段还以缓慢的速度进行改进,无法赶上数据增长的速度,这就使得企业从这些海量的数据中去分析筛选有价值的数据时面临着无比挑战。并且,存储、统计并分析pB量级的数据所需要的成本是巨大的,不是一般的企业能够承受,要是分析、存储有用的数据还好,但是很多时候都是存储了大量没有用的数据,而有用的数据只占一小部分,这就使得数据的处理成本额外增加了很多,这就使得数据的价值密度较低,不利于企业长远的发展。

4.对于技术革新的挑战

上文提到,企业分析处理数据的手段跟不上数据增长的速度和方式,因此无法准确有效地从中获取对企业财务管理有用的数据,在大数据背景下,数据的量级不是以前的手段所能够处理的,因此必须要对数据的处理手段进行革新,要研究先进的数据分析手段,创造先进的数据处理技术,进而使企业分析处理数据的成本大大降低,效率大大提高,便于及时为企业财务管理提供有效依据,从而使得企业及时做出有效的决策,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问题的思考

从上述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可以看出,企业所面临的问题不仅非常之多,而且这些问题在当下来说是不容易解决的,因此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全方面的思考,去探索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下面笔者就根据大数据背景下企业财务管理所面临问题进行思考,并提出一些建议。

1.建设专门的、系统的、高效的财务管理信息平台,创造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

从上述遇到的问题来看,最大的问题还是对于信息的处理。由于数据的增长速度远远超过了企业所能处理的能力范围,所以企业无法高效率地从海量的数据之中筛选对财务管理所有用的信息,当然这只是针对于传统的数据处理手段,因此企业必须构建先进的数据分析处理系统,以提高数据筛选的效率和降低筛选的成本。对于这个问题企业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第一,企业可以建立统一的数据收集系统和财务管理系统,使各类的数据都能够集中在一个系统里进行处理,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方便将不同类型的数据进行分析、筛选、对比,从而得一套最佳的方案。其次,可以将企业各项信息到企业公共的信息平台上,通过设置访问权限给相应的工作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化,便于企业工作人员进行信息的收集与筛选。再次,为了防止数据的失效,企业不同部门之间要建立起交流沟通的平台,及时讨论收集的数据,以最快的速度对数据进行处理,防止因为时间的延长使得所收集的数据失效,同时为了使得信息的传递井而有序,必须得统一为各部门进行编码命名,以保证各部门都能够及时参与讨论。

2.培养复合型财务管理人才

为了顺应大数据发展的潮流,企业必须培养复合型的财务管理人才,才能够将大数据这个“工具”恰到好处的运用到财务管理中来,据估计,未来几年里在大数据分析行业中会持续出现人才的空缺,也就是说大数据的发展速度远超过了对人才培养的速度。企业财务工作者要想在这个大数据的背景下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就必须进行综合的培训,努力成为复合型的财务管理者。例如不仅要培养对财务的核算要求、对成本控制技能,最最重要的还要培养跨越财务思维的全局战略观,从而用长远的目光去制定计划,只有拥有灵活的思维和长远的目光,才能够适应大数据的发展趋势。

三、结论

尽管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多的挑战与难题,但同时也对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的便利,从大数据发展的情况来看,大数据已经是这个时代的主流,因此企业就必须通过不断培养相应的财务人才来利用大数据为企业财务管理服务,从而达到适应潮流的目的。只要处理好当下刚进入大数据所遇到的问题,相信今后企业的发展是越来越离不开大数据,大数据会为企业的财务管理提供最有效的信息。

参考文献:

[1]夏一鸣.浅析大数据背景下财务工作问题与创新[J].财会学习,2017(04).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7

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特征是财务会计信息的高度共事和深度利用,是核算型的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electronicDataprocessingSystem向基于网络应用的决策管理型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系统ComputerizedaccountinginformationSystem发展。同样,笔者认为,社会保险基金(以下简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就是基金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是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和经办机构管好、用好基金的必由之路。

一、基金的会计核算特征

基金会计核算的最主要特征就是会计核算主体是基金本身,而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基金会计核算的这一特征是由基金的性质所决定的。其所说明的内容是:1.基金既不属于政府,也不用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而是用于全体参保人员;2.基金财务会计工作首先是要对所有参保人负责;3.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必须具备开放性;4.基金会计核算的对象是海量的数据;5.基金的安全管理及保障支付能力必然是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相应地,其对基金财务会计信息管理子系统(以下简称“财务会计于系统”)建设的要求是:1.必须满足管好。用好基金,确保基金安全的需要。2.必须满足明细核算到个人帐户(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的收入、支出、结余的需要;3.必须满足参保人员缴费情况、待遇享受情况的历史查询需要;4.必须满足安全、快捷、甚至实时地处理海量数据的需要;5.必须满足为政府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预测、决策支持的对要;6.必须满足接受社会各方监督的需要。

显然,要做到这些,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与社会保险业务信息管理系统(以下简称“业务子系统”)实现无缝连结、数据共享、互相支持和监督,并能提供决策支持。也就是说,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是由基金会计核算特点决定的。

二、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现状

社会保险业务从单位、个人参保登记到享受待遇,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有机整体。基金财务会计从价值方面核算反映基金收、支的财务状况,反映社会保险事业的管理工作成果,从而形成了社会保险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互相支持。互相监督的工作关系,并决定了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两者密不可分。只有建立一套与业分子系统互联直通、资源共享、互相有效支持和监督、电子化数据处理,并提供预测、决策管理支持的快速、高效的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管理干系统,才能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但是,基金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从一开始就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互相隔绝,不相往来。这与基金财务会计核算特点扼要相比,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首先,对于社会保险财务会计来说,电算化系统的应用,只是部分地减少了会计人员记帐、自制报表的工作量而已。而对于大量的社会保险会计核算数据资料仍依赖人工逐笔输入,特别是成千上万张社会保险费征收、拨付单据的到帐处理仍需手工进行逐笔确认计算,并要在业务部门和财会部门之间进行传递,既重复劳动,又容易增加出错的机会,造成收、付信息的不真实。

其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无法满足基金会计核算海量数据的需要。例如,《社会保险舍计制度》规定,养老保险个人帐户和医疗保险个人帐户,应按社会保险对象个人设置明细帐,核算每一个社会保险对象的个人帐户收入、支出和结余憎况。经办机构财务部门的总帐上不单独反映的,应以建立个人帐户台帐的方式,单独反映个人帐户的缴纳及积累情况。对于这些以十万、百万计算的会计核算数据,比如,参保单位的缴费数据,个人帐户的收入、使用、结存情况,离退休个人应付台帐等大跨度的历史查询,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根本没有能力处理,也无法向有需要的社会保险对象提供开放性的信息查询需要。

再次,通用会计电算化系统,无法实现财务会计与业务部门的相互监督。由于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与社会保险业务干系统两者互不相通,财会部门无法监督业务核定的每一个单位、个人的收、付数据与会计收、付数据是否一致,而业务部门又无法监督财会部门是否按业务收、付数据进行收、付款处理。财会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相互脱节、无法监督,不能满足基金的规范管理需要。

最后,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是财会部门级的系统,与业务信息管理系统没有数据联结口,信息仅限于财会部门使用,电算化系统成了事实上的信息孤岛。财会电算化系统进行预测、分析时,无法取得业务数据的直接支持,直接削弱了财会电算化系统参与决策管理的能力。

可见,传统的通用财务会计电算化软件无法满足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

三、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内容

正如前面所述,基金会计核算的特点决定了基金财务会计必须实施信息化管理,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就是社会保险财务会对电算化系统的发展方向。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社会保险财务会计电算化系统,一方面要向业务干系统的互联互通横向扩展,另一方面也要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决策管理纵向延伸,其最终目标是要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信息化。

(一)与业务干系统无缝连结,数据完全共享和高度统一

在网络运行环境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不再是一个封闭的信息孤岛,而是与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有着“血缘关系”的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核心子系统。

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负责按照严格的数据生产流程产生基金应收、应付数据源,并存放在中心数据库。基金财务会计于系统则从中心数据库中完整地将业务子系统产生的应收、应付数据(表现为各种应收、应付台帐等),以电子数据的形式提供给外部关联单位,如银行、地税机关等进行收、付款处理,并负责将外部关联单位对数据的处理结果,如成功或失败原因等信息反馈给业分子系统。这个信息的反馈是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对数据的到帐确认处理来完成的。

从业务子系统到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整个数据处理流程中,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到帐确认时,只是将数据的到帐标识、到帐时间等更新到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表中的相关字段,并从中心数据库的应收、应付台帐中直接读取相关数据,生成会计记帐凭证,进行会计核算。

从业务产生应收、应付数据的金额,到产生会计的核算金额,自始至终都没有人工的介入点,会计的核算金额与业务最初的数据源金额保持绝对一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业务子系统通过共享一个中心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信息,实现两者的无缝连结和数据的完全共享及高度统一。

(二)与外部关联单位的数据信息实行电子化处理

基金财务管理的全过程涉及财政部门、劳动保障部门及其经办机构、税务机关、银行、邮政、医院等众多部门。不但数据处理的环节众多,而且数据量庞大。其中,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卡注资数据、养老保险的离退休金社会化发放数据往往是以数十万、上百万计算的。要做到成千上万条数据处理得既快捷,又安全准确,靠人工传递、处理是绝对做不到的。在社会保险事业蓬勃发展,需处理的征收、拨付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实行电子化数据处理才是财务会计人员安全、有效、准确地处理数据和进行会计核算的惟一出路。

要实现数据信息的电子化处理,就要将财会部门需要对外处理的数据进行合理、细致的分类,然后按分类数据的处理方法提出相应的电子化处理数据程序开发要求,并与数据对应的外部关联单位约定统一的电子数据处理及结果反馈格式等,从而实现磁盘文件或网络电子数据交换。在成熟份电子化数据处理条件下,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与银行、地税机关、邮局等外部单位交接的数据资料可以简化为一张软磁盘,一张汇总表、一张支票或进帐单。

另外,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进行网上的实时数据信息交换和核算。实时交换应收、应付数据信息和核算征收、拨付到帐数据,不仅是为了提高社会保险设的征缴效率,缩短社会保险状的征收到帐周期、确保各项社会保险待遇足额和按时支付的必要技术手段,而且是社会保险制度内在的要求。社会保险制度规定社会保险权利和义务相对应,先缴费,后享受待遇。这也是社会保险制度得以存续的基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办理参保人持旧时,必须先确认参保单位、个人已经缴交了社会保险员,才可能准确计算其所享受的各项待遇。比如。基本医疗保险的个人帐户注资额,基本养老保险的退休金额,失业救济金额等等计算都与其实际的缴费年限、徽记额多少直接挂钩。必须实时进行核算。记录参保单位、个人已缴纳的社会保险费,特别是计算待遇当月缴费的实时到帐,才能准确计算其享受的待遇,最终解决社会保险待遇的实帐计算和支付问题。否则,在未见其缴费的情况下,就按参保年限来足额计发参保人的待遇,必然会造成基金不同程度的损失。

(三)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互相支持和监督,形成一套有效的系统内部控制制度

毋庸置疑,基金无论是对参保人,还是对国家、对社会,都有着非同寻常的作用。完善内部管理,加强内部监督,是基金财务管理的重点工作之一,也是基金管理监督机制的基础环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作为基金收支管理的主体,必须加强财务规章制度建设,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形成财务和业务相分离的自我约束机制。但是,在社会保险收、付数据量十分复杂、庞大,以及数据实施信息化管理的条件下,要建立一套有效的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并非易事。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在于、面对基金收支发生的海量数据,如何实现基金财务会计的实收实付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与业务部门经办的应收应付台帐的金额、到帐标识、到帐时间保持一致,、防止重复、甚至虚假收入和支付的情况发生。显然,靠手工操作来实现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有很大的困难,必须借助电子化监督。况且,社会保险收支业务,并不像一个生产企业般有看得见的生产流程、产品实物、产品数量等。业务部门又是凭财务部门对参保单位、个人的缴费记录来办理其社会保险待遇。只有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和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实现相互间的有效监督,才能有效堵塞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的漏洞。为此,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必须精心设计数据处理的应用程序;严格业务和财务会计的数据处理操作流程,使之环环相扣。互相监督。

具体来说:l、财务会计部门所要征收或拨付款项的应收、应付数据必须取自社会保险业分子系统形成的应收、应付台帐资料。2、财务会计部门对实征的数据和实付的数据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到帐确认和会计核算处理时,在共享数据库中直接取其对应的数据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也就是说,会计核算的收、支数据首先是业务办理产生的,其次是会计核算的每笔收支业务只能在共享数据库中取数

一次性生成会计凭证3、若有重复收、付处理,系统则自动会报警。3、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的时候,将会计的到帐时间、记帐凭证号、财会操作人等信息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并能在共享数据库中查询到上述信息。4、业务部门通过统计报表的基金实收、实付金额与财务会计的基金实收、

实付金额进行核对和监督。其中,通过常设会计记帐凭证金额与业务数据应收。应付金额的唯一性的对应确认,是堵塞基金收支业务漏洞,实现严格的系统内部控制的最直接和最有效的手段。一方面,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在进行应收、应付数据到帐确认处理时,直接由成功收付款的业务应收、应付台帐数据自动生成常设会计记帐凭证。另一方面,由纸质会计原始凭证创新出电子化会计原始凭证的概念。即,凡是涉及基金正常收付(指有业务应收、应付台帐)的会计记帐凭证,都必须附有一张电子原始凭证,列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明细组成资料。这些资料是电脑直接在共享数据库取数生成,没有人工介入点。因此,如果会计主管审核某张会计记帐凭证金额的真实性,只要点击出该张会计记帐凭证的电子原始凭证查看便可辨别出来。再一方面,会计记帐的信息也会同时反馈到共享数据库中,业务部门可以看到会计部门在何时做实收实付处理和进行会计核算,或者收付不成功的原因,并对会计部门的处理结果进行监督。

可以这样说,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是基金管理成败的关键;不建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管好用好基金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四)基于网络应用

网络平台是基金财务会计实现信息化的基础。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是基于社会保险机构局域网Lan或内部网intranet的应用,并可向internet延伸。

首先,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本身要建有一套网络系统,包括中心数据库服务器Data-baseServer、应用程序处理服务器transactionServer、webServer等。数据和应用程序集中存放在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总部各专用服务器中。

其次,下属分支机构通过宽带网、光纤网,或者是帧中继、拨号上网等方式与上级机构联网。下属分支机构财会人员可以通过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进行远程数据传输、查询打印、到帐确认、填制记帐凭证、记帐、结帐等并发操作。

再次,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为webServer提供开放性信息,通过intranet接入internet,向外界可开放性的信息。例如,参保人员的个人帐户应收、实收、余额资料,参保单位的应缴、已缴、欠缴资料,单位和个人的应付待遇和实付待遇资料等。参保单位、人员可以通过internet进行参保情况的网上查询、打印、对帐和办理有关业务等。

最后,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还可以与外部关联单位网extranet连接,如银行电脑系统、地方税务部门电脑系统(如果实行税务机关征收社保费)等进行数据信息的加工、交换和查询。

(五)支持决策管理

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最主要特征是数据的高度共享和信息的深层利用。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进行基金的收入、支出走势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首先,要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和财务预测功能模块。在定量预测分析法的基础上,按照财务预测的目的和项目,根据可利用数据信息与预测目的之间的数理和逻辑关系,建立财务预测模型,并据以组合成财务预测功能模块,通过人机对话的交互方式实现预测功能,而且可以进行反向预测。

财务预测功能模块有效运行的前提是比较全面地占有历史数据,要求社会保险信息管理系统有足够时间段的历史数据。在与社会保险业务子系统数据信息共享的情况下,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很容易从中心共享数据库中准确地取得各时期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参保人员年龄分布、平均缴费工资、平均缴费比例、征缴率,待遇享受人数、享受待遇人员年龄分布、平均待遇水平、待遇标准等指标数据。同时,人工可以输入必要的宏观政策变量指标和调整、剔除一些不可比因素等。预测的结果包括输出预算报表、基金收支的未来走势、某个时间的基金收支平衡点、达到某个基金收支规模需要的社会保险缴费和待遇支付的政策措施等等。通过建立测算模型进行财务预测的好处是比较科学,避免人工预测的主观随意性,精确度较高。

其次,要建立社会保险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就是将财务分析的专门方法,如比较分析法、因素分析法、趋势分析法等程序化,系统地对社会保险财务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价。利用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准确对基金财务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反映财务管理、预算执行中的成绩、问题、差距,从而分析原因,掌握规律,为管理层提供决策依据。

完整的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必须包括财务报表、财务状况说明书、财务指标体系、财务分析报告等内容。财务分析功能模块可以输出社会保险各种报表,计算基金各种财务指标,提供各种一目了然的图形分析图等。通过财务分析模块,建立一套完整的基金财务历史指标数据库,随时为决策管理提供支持。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提供决策支持的关键,就是利用财务和业务各种历史数据信息,建立合理的测算模型,对基金短、中、长期的收入、支出走势进行分析,找出基金收支的盈亏临界点,为社会保险管理部门制定社会保险政策提供科学依据,从而减少人为主观意志的决策行为。

四、基金财务会计信息化的实现方案

基金财务会计子系统信息化的实现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技术人员根据社会保险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自主开发;一种是与专业财务会计软件公司合作,进行二次开发。

第一种实现方案,功能设置、操作界面等完全按财会人员的要求量身订做,应该说能够按照财务会计信息化的需要进行开发。问题在于,一是多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没有足够的技术力量进行自主开发;二是就算有技术力量进行开发也会因为经验等方面的原因,造成程序实际运行不稳定,要经常进行小修小补,操作用户使用并不满意。三是在通用会计核算功能和操作界面的友善性上,更难以达到通用财务会计软件的性能指标。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8

11月,我有幸走上运营部计财科会计工作岗位,对我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机遇是我能够学习和实践更多财务方面的知识,挑战是这个岗位不仅涉及到部机关的财务核算,还涉及到整个运营部财务核算管理工作,对我来说是新的起点,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来胜任这份工作。一年来,本人在思想上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忠诚于污水处理事业,平时通过电视、电脑经常性收看新闻,关心国家的政治时事,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在政治思想上严格要求自己,与党中央保持一致,使自己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

回顾这一年来的工作,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负责运营部机关、二郎庙厂的财务核算工作,以及所属各厂所的合并报表的编制工作

每月负责对部机关及二郎庙污水处理厂的日常核算工作及报表编制工作,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及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严格财务手续,对手续不健全不完善的原始凭证及时要求补办手续,对不符合财务手续的原始凭证坚决予以抵制,特别注意把好原始凭证审核关,始终坚持把问题控制在事前。在日常财务核算过程中,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所属厂的财务人员在核算方面有问题及时向我沟通,我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向科长沟通,使运营部的财务人员具有一种团队精神,共同为我部财务核算工作更上一层楼而努力。能够按照集团公司的要求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财务核算工作,并对所属厂的会计报表进行合并汇总,做到账务核算准确,合理,合法,协助科长对各厂所成本报表进行汇总分析,为每季召开经济工作分析会,为领导决策提供素材和依据。

二、协助科长完成20xx年年报编制工作

20xx年运营部及所属厂所既有按事业会计制度核算的,例如沙湖厂,黄浦路厂、管网所,也有按企业会计制度核算的,例如龙王嘴厂、部机关,同时污水处理费的使用又具有财政资金的性质,这就要求我们在编制20xx年年报的时候,既要按企业会计制度编制一套会计报表,又要按事业会计制度编制一套会计报表。难度大,因为涉及到企事业科目及数据对应转换问题;编报工作量大,因为要在短时间内编制两套报表。在编制过程中,我们一边学习一边工作,首先确定了工作程序和理清了工作思路,在编制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与集团公司联系和会计师事务所协商,有时放弃休息时间,边续加班,在集团公司规定的时间内提前完成了年报编制工作,为集团公司最后的合并报表赢得了时间,也得到集团财务部领导的肯定。

三、运营部在20xx年全面实现了电算化

财务电算化是现代化财务核算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财务人员从繁重的手工劳动解放出来的唯一途径,今年初,我部响应集团公司对会计电算化的要求,对运营部各厂所的财会人员进行了金蝶软件的集中培训,在培训过程中,我首先要求自己全面掌握各个模块的使用方法和使用技巧,要求别人做到的,我首先自己要做到,加上原来有电算化方面的经验,使我很快就能够熟练使用,并能帮助其它厂解决他们遇到的实际困难,通过一二个月的实践与磨合,我部各厂所的财务人员在帐务核算中现已能全部脱离手工账实现会计电算化。

四、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完善了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由于运营部是一个新成立的部门,各厂的财务人员的变动较大,有一些从事财务工作不长的新手或刚刚从事会计岗位的财务人员,同时我们在财务核算工作中也发现,有些基层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不完善,不扎实,针对这种情况,科长及时召开了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会议,并在今年二月底对各厂的会计基础工作进行了专项检查,发现了一些基础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特别在现金管理、票据管理进行重点检查,纠正了会计工作认识方面存在的一些误区,要求对暴露出来的问题进行专项整改,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并对整改结果在四月份进行了复查,使我部的会计基础工作有了一个飞跃。

以前事业单位在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相对落后,按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我们及时转变观念,今年三月,我拟定了排水运营部新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对固定资产的确认、分类、折旧方法、折旧年限、转移、清查、盘点等做了详细规定,针对运营部大部分资产都在排水公司的账上没有移交给我部的情况,同时也为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我科在今年七月初开展了固定资产实物盘点清理工作,通过清查摸清了家底,并积极配合生产部门完善固定资产卡片账。在近一个月的清查过程中,我深入基层,对各厂所有的实物盘点情况进行抽查,逐项核对固定资产清查清单,对各厂清查过程中反映的共性问题及时反馈给科长,研究解决,对今后我部的固定生产管理奠定基础。

五、参与编制了排水运营部20xx年成本运营计划

计划工作是财务工作的提前,财务工作是计划工作的基础。今年12月初,我参与了我部20xx年成本运营计划的编制工作,对以前的成本项目进行了细化,由原来的27项,增加到40项,使它更符合污水处理厂成本核算的要求,对修改后成本项目性态进行认真的分析,针对不同的成本项目类型,按照不能的方法进行编制,做到每项成本项目的编制有依有据,详实、准确、合理、可靠。

通过参与计划的编制工作,使我对计划编制的原则,计划编制的程序及步聚,有了一个初步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宝贵经验。

六、协助市审计局完成了20xx年财务收支审计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9

如果意外或问题并不是天天都在发生,那么,“问解管理”就不可能像目标管理一样,成为常态下的日常管理。质疑也就随之出现了:一个企业组织,怎么可能天天遭遇到意外?

事实上,除了组织内部生产流水线上的问题之外,还有另外一种意外的问题,则是发生在组织外部顾客消费的层面上。譬如,一个流传甚广的“把牙膏口扩大1毫米”的故事,是这样的:有一家生产牙膏的公司,营业额每年的增长率都在10%到20%之间递增,可是在某一年业绩却停滞了下来。公司总裁急忙召开高层会议商讨对策,可结果却并不令人满意。这位总裁忽然想到:何不在公司全体员工中征集对策?公司总裁许诺:谁能想出解决问题的办法,重奖五十万元。这时,有位年轻经理站了起来递给总裁一张纸条,总裁看完后马上签了一张五十万元支票――那张纸条上只写了一句话:“将牙膏管开口扩大1毫米”――人们每天早晨习惯挤出同样长度的牙膏,牙膏管开口扩大1毫米,每个人就多用了1毫米宽的牙膏。接下来的一年,公司的营业额增加了32%。

因此,组织面对的问题也分两种或两类:一类是组织内部的问题,另外一类是组织外部的问题。

按照中国古老《易经》的说法,“问题”也有阴阳之分:组织内部问题并不直接产生效益或利润,只是作为限制或制约企业成长的问题而存在,所以它是一种间接问题或“假问题”;相反,组织外部的问题,才是能够把问题直接转化成利润的直接问题或“真问题”。事实上,只有在工业生产时代,“问题”才会集中在组织内部、而非组织外部。原因也很简单:工业时代顾客生活方式被三点一线的生活方式所统治,所以组织外部问题(尤其是顾客的个性化需求),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这就直接导致了“问题”主要集中在组织的内部而非组织外部。即使是有组织外部的顾客不满或责难,通常也多是局限于产品质量问题,而产品质量问题则是典型的组织内部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工业时代其实是一个颠倒问题正确次序的时代。

顾客总是挑剔的

一般来说,组织内部出现问题或意外的几率很小,只是一种偶发事件,而并非天天都出问题。可是,组织外部的顾客消费层面上,一个企业组织却有可能天天都会遭遇到各种意外。

事实上,面对着形形的消费者,什么样刁钻古怪的问题、甚至是“鸡蛋里挑骨头”的故意刁难,都有可能随时发生!譬如,一个餐馆的服务员、一个企业的销售员、一家银行的金融理财分析师他们每天面对着个性与脾气迥然不同的顾客,各种挑剔、抱怨甚至是责骂几乎是家常便饭。一般来说,组织外部的问题,是通过顾客的各种“不满”表达出来的。这恰好与目标管理相反:满意或满意度是目标管理期待的结果,不满甚至挑剔才是问解管理的开始。事实上,无论组织内部的计划多么完善,总有挑剔的顾客提出的问题是在计划之外。

因此,我们再也不能荒谬地质问:“一个企业组织,怎么可能天天遭遇到意外”?当组织外部各种意外接二连三发生时,就需要个体以个人智慧,来解决顾客群体中的不同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问解管理”的实质,其实就是“启智”(启动个人智慧的意思),而“启智”通常来说无须上级的命令。如果一个餐馆的服务员遇到顾客投诉时,总是被动等待上级的命令,那她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服务员。同样的,如果一个金融理财分析师在遇到顾客某种理财需求时,只会使用规章制度来应付了事,那他就不是一个合格的金融理财分析师。通俗点说,问题本身就是命令!把问题消灭在个人智慧可以解决的范围之内,才是一个拥有智慧的人。

通常情况下,我们在解决顾客遭遇的各种意外时,几乎一点都不会使用科学技术这个工具;相反,它是在考验我们面对意外时的智慧,尤其是瞬间即时反应的智慧。

与其“创新”,不如“创需”

因此,关于创造或创新这件事,更恰当、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创需”(创造需求的简称)、而不是创新。某种程度上,创新这个词,有误导创造之嫌。因为它不仅隐含着创新是组织内部的一种技术发明,而且很容易让人误以为:新东西总比旧东西好――假如新东西总比旧东西好,那么,就不会有譬如可口可乐这种百年不变的老产品了。可是,“创需”就完全不一样了,它不仅明确指出需求来自组织外部,而且还暗示着由于消费者的个性需求,导致了消费群体的逐渐分化――这也是创需与创新的区别之一:创新很容易让人误以为它是一种组织内部的行为,而“创需”则是因组织外部的顾客需求不同而发生的一种创造。

至少,在我个人看来,一个直接与消费者打交道的金融理财策划师,更懂得什么叫“创需”:他每天面对的顾客都是不一样的:不仅身份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上的差异也很大,“需求”自然也是千差万别他几乎没有可能使用同一理财产品,来应对需求千差万别的消费者。

这时候,一个金融理财策划师的任务,就不再是推销一种理财产品,而是需要在各种理财产品中甄别或挑选出最适合这个顾客的一款产品――甄别或挑选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产智慧的过程。因此,对于一个金融理财策划师而言,不仅仅是对于各种理财产品的熟稔于心,还需要一种思维方式层面上的理财智慧。当然,一个金融理财策划师仅仅是在各种理财产品中挑选出一款最适合顾客的产品,还算不上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造工作者。如果他能够综合并归纳出它们的共同需求,由此开发出一款适合这个特定消费群体的特定产品,才意味着他成为了一个地地道道的创造工作者。至少,一个金融理财策划师“创需”的例子,破除了早先那种认为“创新是少数高层管理者的事,与大多数普通的被管理者无关”的谎言。

财务分析遇到的问题篇10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 解决措施 会计制度

1.概念界定

医院财务管理是指以医院的财务报表以及其他资料为根据和起始点,运用专门的方法,对医院过去以及目前的经营活动、财务基本状况以及变动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价,其目的是为了解医院的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其他方面了解医院的现状,从而为医院的管理者做出科学正确的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2.目前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医院的管理层缺乏充实的财务知识

对医院财务管理及分析的重视程度不够主要是因为公立的主要负责人是由组织部门来委派的,他们代表政府来管理和进行医院经营,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他们大多数懂的是医疗,而对于财务知识则是不精通甚至是不太懂。财务知识欠缺,就会导致不重视对财务的分析和管理,也就认识不了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在日常工作中,主要把精力放在医疗上,没有兼顾财务管理,一旦经费不够则多向政府要,这就是公立医院经营管理中的缺陷。

2.2医院的管理层缺乏重视财会队伍建设

医院的领导对财务分析和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重要作用认识不深,或专业知识不足,就会导致领导不重视财会队伍的建设以及影响财务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在日常工作中,如果任用那些并不具有专业知识的人担任财会工作,或者任用非财会人员来从事财会工作,就会导致财务管理的无序性以及无效性。

2.3运用财务分析,疗法单一

在运用财务分析时,方法单一就会影响财务报告的质量。因为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比较低,在分析工作中,不能够熟练的使用财务分析及管理的其他有效方法,比较分析法和比率分析法用得较多,但是相对复杂的因素分析法以及动态分析法用的不多,就会影响到财务分析报告的质量。

2.4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够充分的利用财务现代管理技术

在当今时代,计算机这一项新技术、新创造、新发明,在各行业都得到了比较充分的利用,但是在有的医院,计算机软件只是简单的用在电子病历生成、医生工作站管理、叫号系统、收费系统、财会记账和报表生成方面,并没有在其他方面进行创新性的使用及开发,这就使得先进的财务管理技术得不到利用,医院的经营活动也就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3.在新会计制度下做好医院财务管理的几点建议

3.1领导要提高对财务管理的重视程度

领导对财务管理的重要性深知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完善制度。医院领导要大力支持财务分析工作,并协助解决好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对于财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要及时采取措施,从而确保财务工作的质量,使得财务分析可以及时给领导给出高效率、适应性强的决策信息。

3.2财务人员的专业素质要进一步提高

搞好财务分析管理工作,除了领导的重视、制度的保证以外,财务人员的专业素养也须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管理工作主要是由财务人员来承担,其专业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工作的质量,因此医院领导必须要重视财会队伍专业素养的提高。

3.3综合运用多种财务分析管理方法,进行趋势分析

目前来说,在某些医院里,因为财务人员对财务分析管理的重视程度不够高,或根本就是缺乏专业的知识,财务分析不深刻,财务分析的方法较单一,不能够对医院进行动态的趋势分析,这就很难使得财务分析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要揭示医院经营活动的规律,在数据中找出联系,财务人员就要综合的运用多种财务分析管理方法,如比因素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平衡分析法、动态分析法,来对数据以及资料进行总结,从而发现数据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找出医院的经济增长点,为医院长远发展未雨绸缪。

3.4大力研发财务软件,提高财务分析效率

医院领导在进一步重视财务分析管理的同时,也要投入足够的资金来研发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管理软件。要以适用性、先进性为原则,节约资金,以现有系统为基础,新引进的软件系统要与先前系统做好对接,使得数据传输时没有阻碍,从而自动生成财务分析报告。一方面节省了人力物力,也提高了工作的效率;另一方面也保证了财务分析管理的准确性和时效性,使财务分析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众所周知,政府对公立医院的财政投入很有限,但是医院要保证职工的福利待遇提高,还要兼顾到医院自身的持续发展。这也就进一步显示出经营管理的重要性。做为医院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财务分析在医院经营管中越来越重要。做为财务人员,我们要重视财务分析,更好的掌握财务分析的专业知识,熟练运用多种财务分析的方法,更好的完成财务工作,生成高质量的财务分析报告,从而为医院的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陈曦妍.财务分析在医院经济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分析方法[J].中国卫生经济,2008.10.

[2]徐迅.构建公立医院财务评价指标体系的探讨.医院管理论坛[J],2007.07.

[3]陈丹.加强财务分析,提高医院经济管理水平[J].中国医药导报,2007(28).

[4]姚洁.关于加强"两权分离"改革卫生院财务监管工作的思考[J].中国现代医生,200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