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水利用方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15:49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1

关键词:再生水长距调水费用—效果分析阶梯曲线效应

污水再生利用中的技术问题往往不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障碍,而经济上是否可行才是人们更为关注的焦点,可以采用传统的项目经济评价方法判断其可行性,如费用一效果分析法(cost—effectivenessanalysis,Cea)就是常用的决策工具。

1费用一效果分析法原理

费用一效果分析方法的基本特点是把效果和费用分开研究,即用货币指标度量费用,用物理指标度量效果,然后对各种方案的费用与效果进行比较,选择最好的方案[1]。

费用一效果分析的核心是“费用一效果率”的计算。第i个备选方案的费用一效果率(Cei)被定义为成本Ci和效果ei的比:

Cei=Ci/ei

(1)

在费用一效果分析中还可以计算增量费用一效果比率(incrementalcost—effectivenessratio,iCe)。当某个项目存在着a、B两种备选方案时,可以假定这两种方案的成本分别为Ca和CB,效果分别为ea和eB,那么增量费用一效果比率(iCe)可以通过如下方法计算:

iCe=(Ca-CB)/(ea-eB)

(2)

由于污水再生利用产业具有外部经济的特征,仅从私人成本和私人收益的角度考虑污水再生利用是否可行是不够的,而应当从社会成本与社会收益的角度来进行考察。如果污水再生利用的社会成本低于自来水供给的社会成本,那么采用污水再生利用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是可行的。在社会成本与私人成本不一致的情况下,费用一效果分析方法也必须做出相应的调整,调整后的费用一效益率(Ce*)可以采用如下公式进行计算:

Ce*=(社会成本-其他社会收益)/效果 (3)

2案例静态分析

北京市水资源供需平衡的分析表明[2],到2010年全市平水年缺水量为12X108m3,枯水年缺水量为20X108m3。在1993年国务院批准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南水北调工程是缓解北京水资源的根本措施,预期为北京供水10X108m3,进北京的水价为2元/m3[2]。实际上,除了远距离调水之外,北京市的水资源供需缺口也可以通过污水再生利用的方式予以解决。可采用费用一效果分析对调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两种方案进行比较。

2.1效果分析

首先分析调水和污水再生利用两种方案的效果,其核心是要分析污水再生利用能否弥补北京市水资源的供需缺口。在2000年《北京市水资源公报》中给出的用水结构数据的基础上,对各类用水部门的再生水使用比例做出了假设,据此估算出北京市对再生水的潜在需求量(见表1)。

表1北京市对再生水的潜在需求量估计

tab.1evstimationofpotentialdemandforreclaimedwaterinBeijingCity

项目34亿元/a,10年供水总成本的现值为304.27亿元。根据污水再生利用投资阶段的不同区分,可以得到不同假设情景下投资成本的现值(见表3)。

表3北京市调水与污水再生利用的动态费用—效果比较

tab.3Comparisonofdynamiccost-effectivenessbetweendistantwatertransferandwastewaterreuseinBeijingCity

项目效果(108m3)费用现值(亿元)费用比Ce调水100304.273.04污水再生利用一阶段106.78114.231.07两阶段90.5878.620.87四阶段46.7733.250.71

从表3可见,污水再生利用表现出了更大的成本优势,并且投资期数越多费效比就越低,这主要是由于供水能力的扩张贴近需求曲线,从而降低了阶梯曲线效应。投资延迟和供给能力节约的双重效应带来了更大的成本上的节约。

4 结语

以北京市为例,采用费用一效果分析的方法,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角度对污水再生利用和远距离调水这两种供水方案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前者是成本有效的方案,尤其在考虑到工程投资的阶梯曲线效应时,污水再生利用具有更大的成本优势。

参考文献:

[1]pearceD.Cost-Benefitanalysis(2nded)[m].macmaillan:Basingstoke,1983.

[2]倪新铮,陈景岳,黄欣.南水北调—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工程[J].北京水利,2001,(1):3-6.

[3]莫慧,刘建华,钟新华,等.居住区中水处理系统方案及经济比较[J].中国给水排水,2002,18(2):60-62.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2

论文摘要:提出了在健康水循环思路指导下的以供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为基础的,综合考虑水资源配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改变了传统的根据水量需求单纯扩大供水规模的以需定供规划方式。在水资源总量有限的条件下,从依靠技术管理提高用水效率、调整工农业产业结构、降低用水定额、兼顾经济社会用水与生态用水等方面对需水加以控制管理;从一次性水源向再生性水源转变,挖掘供水潜力;对饮用水水源地和一般水体涵养保护、供水排水、污水处理、再生回用进行全过程管理,实行地表水、地下水统一保护。最后,以北京市新城顺义区为对象进行了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水资源紧缺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就要求对水资源的利用方式应当由以前水厂一用户一排放的单向利用转变为水厂一用户一再生的循环利用,即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循环,使水资源的社会循环与自然循环能够相互协调。

1水资源规划研究现状

20世纪60年代0年代,人类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模式强调以自我发展为中心,导致河道断流、地下水位下降、植被遭到破坏、生物多样性锐减。人们逐步认识到环境与水资源的内在联系,在进行水资源规划时更多地考虑了水资源、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目前国外水资源规划方法主要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将防止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和改善生态系统质量放在最优先的位置,在水资源管理过程中积极地开展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工作。水资源的规划重点放在控制水资源需求量上,采取多种节水措施,以保证现有水资源发挥最大效益,只有当现有水资源量不足、确实需要增加水资源量时,才考虑开发新的水资源或寻求替代水源(如再生水)。水资源规划的目标则转变为满足现状和将来经济社会开发的适度水资源需求量。同时,在规划过程中应用经济措施和价格手段,以及公众参与的透明规划方式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国内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采取以需定供的水资源规划方法,这种方法隐性认为水资源量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由此也造成了如河道断流、地面沉降、海水入侵、土地盐碱化等不良后果。在2002年以后,全国进行了新一轮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编制工作,针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迫切需要,进一步查清水资源数量、质量及其时空分布,在维系良好生态系统的基础上实现水资源的供需平衡。

2规划目标及方法

2.1规划目标

健康水循环框架下的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应当为区域内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管理提供依据,根据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对水资源的要求,提出水资源合理开发、优化配置、高效利用、有效保护和综合治理的总体布局及实施方案,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2.2规划方法

区域水资源综合规划方法的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在传统规划方法——现状调查评价、供需平衡分析、方案比选的基础上,以“健康、循环”为核心进行规划。

“健康”即在规划的全过程中体现生态环境保护的理念。

在需水预测中,除进行生产和生活需水预测外,还应进行生态需水预测,其目标为各个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不低于现状,多数能够有所改善。

增加了水资源保护的规划内容,通过水资源污染现状调研及预测,结合保护目标,制定污染源治理及地表水、地下水的保护措施,重点是建立规划区污水收集、处理和回用系统的布局方案。

在建立水资源配置方案集的过程中,应以生态环境保护作为衡量标准之一,去除无法满足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方案。

在规划方案比选过程中,除考虑传统的水资源量和社会经济因素外,还应加入生态环境保护因素,共同进行多目标的优化决策,形成推荐的规划方案。“循环”的核心是规划区内污水的收集、处理、再生和回用。再生水回用应根据需水预测成果分析可应用再生水的项目,确定不同回用目标的水质要求及水量需求,由此确定不同规划水平年再生水厂的规模、工艺、分布和服务范围。

雨水收集利用也是“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面源污染治理的有效手段,应在规划区内因地制宜地采用不同雨水收集利用方案。

在健康水循环的框架下,应改变传统“以需定供”的规划理念,通过“节制用水”抑制需水预测中不合理的部分,减少需水量。产业结构调整、节约用水和提高用水效率是节制用水的主要手段。通过对农业及工业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控制高耗水行业的发展规模,鼓励耗水量小、利用率高的行业发展;通过节约用水的分析来减少不合理的需水量。

通过上述围绕“健康、循环”而建立的水资源综合规划,将得到由强化节水的需水方案和包含替代水源的供水方案所组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集。综合考虑水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多因素后可得到优化的水资源配置方案。

3应用案例

3.1背景介绍

根据《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顺义区将作为北京市东部的重点发展新城之一,承担主城区疏解出来的部分城市功能,是未来北京东北部城市化发展的核心地区。随着顺义区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将会发生较大变化,进行新的水资源规划,协调水资源、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势在必行。为此,在健康水循环的框架下研究和制定了顺义区的水资源综合规划,确定了2010年-2030年顺义地区工业、城市及农业的发展规模、结构与用水布局,在综合考虑总体用水和供水方案后,给出了顺义区水资源总体布局方案,对地下水、地表水、污水处理及再生水等各种供水利用方式进行了规划,同时也对工业、农业、生活、生态的用水来源进行了规划,满足了顺义地区对水资源的需求。

3.2相关规划成果

①需水预测及节制用水

在生产需水预测过程中,考虑了顺义区经济产业结构调整,限制了高耗水行业的发展,合理抑制了需水量。

生态需水预测的目标是各生态系统的健康等级不低于现状,尤其是重点保护地区。生态需水预测分别讨论了河流、林地、湿地、城区绿地、城镇景观水体的生态需水。通过计算给出了顺义区的生态需水量及参与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的水量。

节制用水除应用产业结构调整手段外,还对工业、农业和生活的用水节水进行了调查,制定了工业、农业和生活的节水标准与指标,由此进行了节水潜力计算并给出了可行的节水措施。2030年顺义区工业、农业和生活相对节水潜力如图2所示。

根据生产、生活和生态需水的预测及节制用水分析汇总得到基本方案与强化节水方案下的顺义区需水量(如图3所示)。

②水资源保护

首先,结合水功能区划及现状水质,确定了地表水分阶段保护目标,并计算了相应的纳污能力。根据对污染源现状的调研,进行了污水及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和预测。由此制定了相应时期污水处理厂的布局、规模及处理深度方案。

其次,从工业、城镇生活、畜禽养殖污染源治理和水环境监测、综合整治等方面对地表水资源保护策略进行了规划;由开采量和主要污染物因子控制提出了地下水资源保护对策。

③供水预测

根据顺义区的水资源调查评价,预测了不同规划年顺义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可供水量,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给出了雨水集蓄利用方案。

在污水集中处理处置方案的基础上,对再生水用途及回用潜力进行了分析,主要回用于生态用水,同时兼顾农业、工业及市政杂用用水。

④水资源总体布局

由需水预测、节制用水、水资源保护及供水预测的研究成果,给出了顺义地区的6个水资源配置方案,综合水资源量、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等指标,经过供需平衡分析以及不同方案的比选,给出了推荐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形成了水资源的总体布局(见图4)。

⑤规划实施的效果评价

通过综合评价给出了水资源综合规划的推荐方案,该方案实施后,顺义区水资源供需不平衡的情况将逐渐得到缓解,地下水储量亏损、地表水生态环境恶化等情况将逐渐恢复,最终形成水资源与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之间的和谐关系。

规划实施后,将集中力度实施水资源保护方案,其中包括城镇污水集中治理工程、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地下水源保护工程等,以上工程实施后顺义区地表水环境质量状况将有很大改观,水质达到水环境功能区划目标要求,地表水因水质原因而无水可用的状况会彻底改变,地表水环境安全得到保障。除此之外,地下水也将逐步得到回补,水质也将有所保证。

4结论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3

关键词:公路路基;路面改建;改建原则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快速发展,机动车辆的增加导致交通量不断增长,而我国现有的一些省道已经开始不堪重负,难以承担交通运输发展的需求,路面的破损和路基的塌方导致在交通方面需要进行一个全面有效的改造和重建工程。

原有的道路通行能力越来越差,汽车在道路上的颠簸使得舒适性也变差,道路的损坏使得车辆在行驶的时候对于时间上也有所延长,如此一来对经济利益也有一定的影响。

因此,对旧道路的改建和恢复道路的通行功能是目前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

一、针对旧路的特点所分析的改建原则

(一)针对于道路的特点

旧的道路在初期建设的时候由于当时施工技术比较落后,排水等部分设施已经不完善或早已毁坏,这些情况如果不加以彻底的解决会严重影响道路的路基和路面的稳定性以及道路的使用寿命。因为道路建设时间较长的话路面材料就会很容易老化,导致老路面结构厚度薄,承受不起压力。

(二)旧道路的改建原则

在改建原有道路方面,我们第一个重要环节就是需要对老路路基路面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初步的评定,这点的要求是直接影响后期对道路改建方案的确定和工程投资的预算前提。

  对有效的资源我们需要进行有效的再次利用,所以对于旧路的资源我们也可以加以再次利用,将改造的设计方案进行充分的经济对比选择,选择有效的实施方案以及在经济投资方面较少的原则便是所谓的经济原则。

  重建方案确定之后在充分利用原有路基的基础上在此利用节约用性地原则,进行对原来路基及路面进行加宽加厚的处理方式,将道路的原有路线是否需要更改的方案结合整体的工程技术以及全程施工的造价和加宽之后的用地拆迁等所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才能保证道路改建的全程高效率的完成。

  道路的再次施工可能会引起环境暂时的污染,尘埃漫天飞舞以及机器的轰鸣声,所以在环保的原则上面我们采取再生技术对老路面进行再生利用,尽可能地减少工程的废弃物。

二、对陈旧道路进行彻底的调查

抽取一段老的道路作为调查点,在一个时间段抽查一段道路的交通量,尤其对重载车辆的调查,近年来社会上重载车辆的增加,在路面结构设计时应加入统计车辆在一定时间之内的通行率,在充分了解此段路程的情况下有针对性的设计路面结构层,以保证路面达到预计的使用寿命。

公路路基在加宽改建设计之前,应对原本已经有的路基病害进行彻底修复处理。调查内容包括旧路路基的填筑材料、使用和损坏等病害情况,分析病害的种类、规模、状态、原因等,并在施工前或施工期间,对路基不同类型的病害要进行彻底地处理。原路面现状调查应对原路面破损程度进行分段评价,分析路面破坏原因,分段拟定路面改建方案。

分析一段旧道路的整体强度,我们就需要进行弯沉检测,这检测数据是进行路面设计的重要依据,对检测结果应根据弯沉值大小、路面结构情况分段整理计算,以便于下阶段路面结构补强设计。

三、对原有路基的改进和处置

对于旧路基还是具有利用价值的,旧路基经过多年的行车作用基本稳定,因此旧路改建时一般宁愿全面的加以填充也不要去挖路基重新施工,对于这一点我们要充分利用,对于局部出现翻浆、沉陷等破坏严重或弯沉度较大的路段可采取填碎石、砂砾及打砂桩、石灰桩、粉喷桩处理。

旧路基加宽综合处置方案,本地区旧路两侧地基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在靠近村镇路段路两侧生活垃圾和建筑垃圾较多,局部地段含水量大,综合工程实践,目前适合本地区的加宽处置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一)台阶开挖,适合地基土质较好的路段。(二)台阶开挖+天然沙砾基底处理,适合含水量大、沟塘的路段,在具体应用时应结合项目的实际条件和工程造价综合考虑。(三)旧路边沟的补修和增设对于旧路缺少边沟的路段,必须增设边沟,以迅速排除路面水流,边沟的形式及断面尺寸应根据当地降雨量大小确定。

四、针对整体路面结构的改进

(一)新铺基层和面层的旧沥青路面,在改建方法上比常规做法对老路基层具有更强的改建效果,老路改建前也应对对病害较严重路段进行处理,对较大的沉陷,应查明原因,翻挖处理。一般路段利用原道路路面表层弯沉测定结果,计算出代表弯沉值,并反算成老路路面当量回弹模量,再按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加铺补强层厚度。

过去几年,旧路改建大多是挖除沥青面层,加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再铺沥青面层,对于旧路面材料只得拉到偏远的垃圾场废弃。然而近年来,由于公路事业的发展以及资源供应的日益紧张和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沥青路面再生技术引起人们的重视,新的一种技术,冷再生技术便得到了推广应用,就地冷再生技术,是采用专业的就地冷再生设备,对沥青路面进行现场冷铣刨,破碎和筛分,掺入一定数量的新集料、再生结合料、活性填料(水泥、石灰等)、水,经过常温拌合、摊铺、碾压等工序,一次性实现旧沥青路面再生的技术。

冷再生技术主要是将原有的路面材料加以重复利用,原有的路面材料主要起骨料的作用,现场冷再生外掺材料为水泥、碎石、水。水泥现场冷再生混合料7d无侧限抗压强度不小于2.0mpa。压实度不小于95%。应通过试验确定必需的水泥剂量和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在需要改善混合料的物理力学性质或级配时,还应确定掺加新料的规格和比例。省道206滁芜路路面大修改建就采用了就地水泥冷再生,大大节约了材料,使用效果良好。

再生技术使原有路面材料可以再生利用,有利于保护环境,节省资源,降低工程造价,因此值得推广应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对于旧沥青路面翻浆严重路段,在对路基及基层进行翻挖处理后,铺筑水泥混凝土路面,以提高路面的耐久性。省道311线定远境内部分路段,因路基翻浆严重,该段路面成了养护工作中的老大难,年年补,年年烂,就对该段路基进行了翻挖换填,将路面改为25Cm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后路面使用效果良好。

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新技术的应用,旧路改建方法越来越多,在确定改建方案时必须在对老路现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在具体实施时应根据设计方案修建试验路段,以确定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

参考文献:

[1]陈革军,肖霄.探讨道路工程的改造[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1).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4

【关键词】变压吸附技术;工业领域;二氧化碳回收

温室气体C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以应用在食品、轻工、冶金、化工、医药等行业,向大气中排放不仅污染环境,也造成资源浪费。因此回收相关生产装置的二氧化碳尾气,是一种利国利民的好事,且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合成氨厂变压吸附脱碳尾气中Co2的体积分数达到85%左右,完全可以回收加工后作为一种产品。

目前回收提浓Co2气体的方法有溶剂法、膜分离法、变压吸附(pSa)法、精馏法等方法。其中溶剂法投资大、流程长、能耗高、设备腐蚀严重、开停车麻烦、运行费用高。膜分离法回收Co2,成本高,长期运行的可靠性有待进一步解决。精馏法能耗相对较高,产品回收率低,应用更少。相对而言,国内目前Co2的回收采用变压吸附法的较多。

1 回收二氧化碳技术方案

1.1 技术方案一

技术一技术流程框图见下图1。

该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为合成氨装置变压吸附脱碳尾气首先经过缓冲罐将其中的水分、固体杂质进行初步分离后,进行压缩。因为压缩后气体温度升高,经利用部分液体Co2产品或装置其它设备的尾气将其降低温度后,再次将其中的水分等杂质脱除出来。经压缩、分离大多数杂质后的气体可以进入变压吸附装置,进行提浓操作,将其中大部分的杂质气体脱除掉。经变压吸附后的Co2气体因为仍含有部分杂质气体,尤其是含硫化合物,需要再经过脱硫工序将其中的含硫化合物脱除掉。脱硫后的Co2气体再经过冷却液化后,将其中不能液化的气体分离开来,就可以作为产品储运。

1.2 技术方案二

技术二技术流程框图见下图2。

该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为原料气经缓冲后,进行压缩,利用其它设备的中间产品将气体降温后,送入脱硫装置,将其中的有机硫以及无机硫都脱除干净,利用液化Co2后剩余的冷量将气体初步降温后,将其中的水分等杂质脱除掉,然后进行液化。液化完毕后,将其中不凝气等分离出来,即可作为产品。

1.3 技术方案三

技术二技术流程框图见下图2。

该技术方案的工艺流程为原料气经初步分离其中的水分、固体杂质等后,进行一次压缩,再进入脱硫装置,将其中的有机硫以及无机硫都脱除干净,然后再进行二次压缩,压缩后,再将其中的水分等分离出来,然后才进入pSa 装置,其作用是对微量杂质进行深度脱除以及将原料气中水份进行干燥。经干燥及脱除杂质后的原料气再进入冷冻系统进行液化,将其中的有效成分Co2液化后,无效成分在提纯装置中分离出来,此时即成为产品。

2 技术方案比较

针对三个技术方案提供的初步方案进行分析,认为脱硫是必须的,且最好是在变压吸附之前就进行,这样可减少吸附剂和其它工段的催化剂的中毒,因此技术方案1 相对而言需要调整。

在整套装置运转过程中,不同设备的温差较大,因此需要考虑能耗问题,将能量消耗控制在最低,换热过程要充分考虑到放空尾气、原料气、压缩后相对温度较高的气体、产品等的冷量、热量回收利用问题。因此技术方案2 在用能上是最合适的。工艺路线简单,相对而言则投资省,但在一定程度上不能保障产品的纯度,经对三种技术方案的调查,技术供应商进行实地考察以及业绩考察,发现这三种技术方案业绩都没有问题,产品质量合格,因此投资少、工艺流程短的相对更合适一些,技术方案2 相对更合适。

3 比较结论

变压吸附为常用的Co2回收技术,也是应用较广的回收技术;原料气在加工过程中,第一步适当去掉其中的固体杂质以及水分后,第二步应当压缩后脱硫,再进行变压吸附,这样更有利于降低生产费用,防止降低催化剂及吸附剂的使用寿命;在产品质量相当的情况下,综合能耗低的工艺路线应优先考虑;生产过程中为保障产品气体的纯度,最好少采用甚至不采用含油的动力设备,例如压缩机采用无油压缩机等。

参考文献:

[1]杨云.变压吸附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J].广西化工, 1999(01).

[2]辜敏,鲜学福.变压吸附技术的应用研究进展[J].广州化学, 2006(02).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5

1前言

天然气是一种高效、洁净的能源。在功率相同的条件下,燃烧天然气所产生的Co2、nox、Co量比燃烧油或煤都少。而且没有烟尘又极少So2的污染。天然气既可以为燃料来获得热能,又可以实现冷热电联产。就上海而言,天然气的供应较为丰富.距上海370公里的东海平湖油田,已探明储量折合天然气约400亿m3,1999年4月开始向上海浦东地区日供天然气120万m3;,等到2003年“西气东输”的实现将为上海提供更充足的气源。

近年来,人们对空调的需求不断增加,用电量也随之剧增,特别是加重了夏季的用电负荷。如果部分改用天然气作驱动能源,不仅能够调整能源结构,降低环境污染,两且能够对电和燃气分别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

在国外,尤其是能源紧缺、环保要求高的国家里。使用煤气空调已较普遍,具有先进的技术和成熟的经验。1994年,上海市煤气公司在美华大楼开始使用煤气空调系统,以后在上海图书馆、天然气公司等大楼都使用了人工煤气或天然气空调系统。

2天然气空调冷热源机组

目前,天然气在空调系统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利用天然气燃烧产生热量的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二是利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三是利用天然气燃烧余热的除湿冷却式空调机。

2.1天然气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

吸收式冷热水机组主要由发生器、冷凝器、节流机构、蒸发器和吸收器等组成,工质是两种沸点不同的物质组成的二元混合物。当前以水-溴化锂为工质对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应用较为广泛。溴化锂稀溶液受燃烧直接加热后产生高压水蒸汽,并被冷却水冷却成冷凝水,水在低压下蒸发吸热,使冷冻水的温度降低;蒸发后的水蒸气再被溴化锂溶液吸收,形成制冷循环。当冬天需要供暖时,由燃烧加热溴化锂稀溶液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凝结时释放热量,加热采暖用热水,形成供热循环。

由于溴化锂水溶液需要在发生器中吸收热量,产生水蒸汽,因此可以来用直接燃烧天然气的方法来提供这部分热量,即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该机组既可以制冷,又可以供热。如果在高压发生器上再加一个热水换热器,就可以同时提供生活用热水,达到一机三用和省电的目的.而且使用天然气的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冷热水机组还有下面的优点:

(1)由于通过直接燃烧天然气来加热吸收器内的溴化锂溶液,因此省去了由锅炉产生蒸汽,再由蒸汽加热溴化锂溶液的二次加热过程,提高了传热效率。同时,因省去了锅炉而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及设备、土建初投资。

(2)由于以燃烧天然气的方式提供热量,避免了间接通过烧煤或油锅炉提供热量的方式,降低了环境污染,调整了能源结构。

(3)直燃型溴化铿吸收式机组除功率较小的泵外,没有其他运动部件,机组噪音和振动都很小。

(4)直燃型溴化锂吸收式机组用吸收器和发生器代替了压缩机,因此大大降低了电耗。但这种直燃型冷热水机组与水冷离心式和螺杆冷水机组相比,一次能耗大,制冷效率低,而且不适用于热负荷大,生活热水用量大的建筑物。

2.2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

压缩式制冷主要是制冷剂在压缩机(螺杆式、往复式、离心式)、冷凝器、节流机构、蒸发器等设备中循环流动,完成制冷、制热的过程。传统上压缩机是由电带动进行工作的,因此设备耗电量较大.把天然气用于压缩式制冷机,即通过燃烧天然气的狄塞尔发动机或者燃气轮机提供动力,来推动制冷压缩机运转。

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具有以下优点:

(1)用天然气发动机驱动压缩机运转,可以根据室内温度变化调节发动机,使之以最高效率运转,实现快速制冷和节能;

(2)由于压缩机并不通过煤或油发电驱动,而是用天然气发动机,因此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3)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组除一些辅助设备外,基本不耗电。而且避免了用电高峰时因电力不足成停电造成的电动压缩式制冷机无法运转的麻烦。

(4)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制冷机除可以制冷、供暖外,还可以回收天然气发动机的尾气废热,所以提高了机组的供暖能力。

2.3天然气用于除湿冷却式空调机

要达到室内的温湿度要求,仅依靠常规的制冷机组对于新风负荷较大,而室内湿度要求低的环境是不够的.为了满足要求,可以在机组中加入转轮除湿机先对室外空气进行除湿处理。在该机组中,室外新风首先进入转轮除湿机,除湿后进入空调机进行处理,再进入空调房间,完成制冷或制热过程。

转轮除温机由吸湿转轮、传动机构、外壳、风机及再生用加热器组成。用来吸收室外新风中水分的吸湿剂一般为硅胶或分子筛.当吸温剂达到含湿量的极限时,会失去吸湿能力,为了重复使用,需要进行再生处理。再生是用180—240℃的热空气即再生空气来加热除湿剂,使其空隙中的水分蒸发。而热空气就是通过在再生用加热器中利用天然气燃烧后尾气的废热与空气进行热交换获得的。

天然气用于除温冷却式空调机有下面的优点:

(1)天然气燃烧后尾气的余热用来加热再生空气,充分利用余热,起到节能的作用。

(2)除温冷却式空调因新风经过除湿处理,能够承担较大的冷负荷和湿负荷。节约了能耗,有较好的经济性.而且避免了制冷剂的蒸发温度过低影响制冷效率,也避免了凝结水排放不当造成的渗漏。

3.办公楼采用天然气作为空调驱动能源的经济性分析

以上海地区商用分公楼为对象,通过对四种典型的空调冷热源设计方案进行经济比较,分析天然气应用于空调系统的优缺点。

3.1方案简介

3.1.1办公楼概况

建筑面积20000m2,楼层数20层,钢筋混凝土结构,宙培面积比为1/3。该建筑物高峰负荷时:夏季供冷量QL2326kw(8374mJ/h);冬季供热量QR2868kw(10325mJ/h)。

设计条件:夏季室外空气设计温度tw.n=34℃,湿球温度28.4℃,空气烙92kJ/kg,室内设计温度tn=25℃,空气焓50kJ/kg;冬季室外空气设计温度tw.m=-4℃,空气焓0kJ/kg。

3.1.2冷热源系统方案

表1冷热源系统方案

项目冷热源冷源容量热源容量方案一离心式冷水机组+油锅炉11631kw×2台制热量940k

w×2台方案二直燃型机组(天然气)1163kw×2台制热量973kw×2台方案三直燃型机组(轻油)1163kw×2台制热量973kw×2台方案四热泵11632kw×2台制热量1058kw×2台

3.2冷热源机组设备投资

这里仅讨论设备费及安装费,土建费应另考虑。至于天然气和电的增容费,目前上海市已可申请减免。

3.2.1冷热源主机设备费用

不同容量的冷热源机组设备费用以下图表示。具体主机设备费用见下表2。

表2主机设备费用单位:万元

费用类别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方案四设备费冷源机组192.2264.6264432热源机组88.8

1冷吨=12.66mJ/h=3.52kw

3.2.2辅机费用

辅机费用主要指冷却水泵、冷却塔和锅炉给水泵等设备的费用,见下表3。

表3辅机费用辅机名称功率或型号价格(万元/台)辅机数量水泵18.51kw0.694方案1:2台30kw0.906方案1-4:各2台37kw1.088方案2、3:各2台冷却塔LBC-m1506.200方案1:2台LBC—m20011.200方案2、3:各2台锅炉给水泵2.21kw0.250方案1:2台

3.2.3设备安装费用

主、辅机设备安装费用,除热泵以设备费用的15%计外,其它设备以25%计。

3.3年运行费

年运行费包括能耗费、维修费和人工费.由于各方案的人工费差不多,比较时可以略去。固定费,包括设备折旧费、占有空间费、利息和税金等,暂不予考虑。

3.3.1能耗费用

(1)对各冷热源方案进行能耗分析

a.制冷机组的全年能耗

在制冷系统容量和运行时间一定时,全年能耗取决于制冷组的类型、单机容量、台数、不同机型不同容量机组的搭配方式等.如果知道机组的额定冷量和部分负荷调节特性,结合用户全年冷负荷的分布规律,就可以计算其全年能耗。

美国制冷学会aRi-550标准中提出综合部分负荷能耗值ipLV(integratedpantLoadValue)和部分负荷应用值apLV(applicationpartLoadValue):

ipLV=0.05a十0.30B十0.40C十0.25D

apLV=ipLV/t

式中:a--100%负荷时的耗能量;

B--75%负荷时的耗能量;

C--50%负荷时的耗能量;

D--25%负荷时的耗能量;

t--制冷机组全年运行时间(h/a)。

制冷系统全年能耗为:

eR=ipLV,或eR=apLV×t

b.热源机组的全年能耗

表4:各方案全年能耗

方案一离心式+油锅炉方案二直燃式(气)方案三直燃式(油)方案四热泵耗电mwh/a主机冬季8.46.17.1267.2主机夏季341.210.812.5598.5辅机160.5196.1196.1109.1小计510.1213.0215.7974.8耗油t/a主机冬季87.8--84.5--主机夏季----133.5--小计87.8--218.0--耗气1000nm3/a主机冬季--85.7----主机夏季--135.5----小计--221.2----一次能耗GJ/a主机冬季3843401537232992主机夏季3519636158976702辅机1797219621961222小计9159125721181610916单位面积一次能耗mJ/m2.a458.0628.4590.8546.0

(天然气热值取46.05mJ/nm3,油锅炉燃油热值取42.71mJ/kg,轻油热值取43.12mJ/kg)

在实际应用中,热源机组的系统负荷率往往比较低。为了便于计算,一般采用间歇调节年,假定机组成者处于满负荷运行,或者处于停机。把全年的热负荷总量qh(kJ/a)与热源机组额定出力qH(kJ/h)之比,定义为“全年当量满负荷运行时间τeH”,即τeH=qh/qH。

热源机组全年能耗为

eH=τeH·wH

式中:wH--热源机组满负荷运行时的单位能耗,(kJ/h)

如果机组实际运行时间为tH,定义平均负荷率ξ:

ξ=τeH/tH

则系统总耗能为

eH=wH·tH·ξ

c.各冷热源方案全年能耗汇总

考虑各方案辅机的能耗消耗,并综合前面主机机组的能耗得到下面各方案全年主机与铺机的能耗如下表4:

考虑6月1日-9月31日和11月1日-次年3月31日,全年空调期间(共274天)有休息日78天,在加上元旦、新年放假,实际空调系统运行时间为计算的70%,修正后的空调系统实际能耗见表5。

表5各方案考虑休息日停机后的全年能耗

方案一离心式+油锅式方案二直燃式(气)方案三直燃式(油)方案四热泵耗电总量mwh/a357.1149.1151.0682.4耗油总量吨/a61.5--152,6--耗天然气总量103nm3/a--154.8----一次能耗总计GJ/a6625880382727642单位面积一次能耗GJ/m2.a331.2440.0413.7382.3

在表4、表5中,电力资源是二次能源,需要转换成一次能源的能耗。由于上海的发电厂全是燃煤电厂,因此电力资源折算成一次能源时采用下面公式:

w''''=w/(ηf×ηw)

w--机组耗电量;

w''''--电力折算一次能耗量;

ηf-燃煤电厂发电热效率,取35%;

ηw-电网输送效率,取92%;

如果考虑火电机组在调蜂运行时的发电效率只有约25%,方案一和方案四的一次能耗将显著增大。

(2)全年能耗费用

在上海目前价格体系下,电价为1元/kwh,轻油价格为3.2元/kg,天然气价格为2.1元/nm3。根据前面能耗分析,得到各方案的全年能耗费,如表6。

表6各方案全年能耗费用

项目方案一离心式+油锅式方案二直燃式(气)方案三直燃式(油)方案四热泵总电费(万元/年)35.7114.9115.1068.24总油费(万元/年)19.68--48.83--天然气费(万元/年)--32.51----总能耗费(万元/年)55.3947.4263.9368.24

3.3.2年维修费用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6

[关键词]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问题

[中图分类号]tV512[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3)-6-214-1

水利工程档案是水利工程中涉及到的重要技术资料、工程资料的集合,是单位一代代技术人员智慧的结晶。是水利档案的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在水利工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档案管理信息化的需求渗透到各行各业,水利工程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需求越来越迫切,而现代信息技术极大地改变了水利工程信息资源整合的方式。档案管理信息化给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

我单位所辖的滦下灌区位于华北,是该地区最重要的水稻灌区之一。灌区的灌溉水来自于大黑汀、潘家口、桃林口三大水库。查阅历年数据,我们可以看到,滦下灌区平均水库供水量高达6.84亿m3,总灌溉区域覆盖面为168.8万亩,实际灌溉面积为128万亩。由于我灌区的重要地位,因而我单位对该灌区的水利管理责任尤其重大。水利工程项目多带来了水利工程档案任务繁重。因而做好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1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特点

水利工程档案即对水利工程建设整个过程中,有价值的数据图表等进行记录。待以后项目建成后验收及后期维护过程中查阅。水利工程档案在水利工程的技术专利、质量评定、工程验收、安全防护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关系到工程竣工后的日常运行维护和管理。

(1)材料种类多,形式杂:水利工程档案中涉及到的资料分布形式有文字描述、工程图纸、影音等:且档案产生分散于多个部门、单位或个人之间;同时档案之间联系性紧密、不能孤立开来。很多时候,几套文字、图表都是为了围绕一个活动,如在变更设计、编制预算、变更审核等过程中往往产生一系列文字、图纸、声像材料。这就需要档案部门将其妥善保管,清楚文字、图表之间的前后关联。

(2)档案贯穿水利建设全过程:一个水利项目,从最开始的项目提出、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对其进行可行性研究,再到实施方案设计、招投标,再到实际的施工、质检,再到最后的竣工验收、试运行,这一过程中的所有值得归档保存的数据、图表、图像、图纸就形成了水利工程档案。水利工程档案关系到到评价水利工程质量,因而水利工程是整个水利工程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并且在整个工程进度中与工程同步,以保持工程档案记录的系统性和完备性。

2我国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现状

水利工程档案信息化是水利工程档案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在日常工程档案管理过程中有着广大的应用前景,但在当前信息化进程刚刚开始的阶段,水利工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面临着一系列问题。

目前在我国水利系统各单位,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程度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对档案的管理工作仍然保留着传统的纸质档案管理模式,有的水利档案管理部门对信息化的理解就是表面的将数据输入电脑、纸质档案变成电子档的,但实际的档案管理对象仍是纸质档案,没有将信息化真正应用到管理中。

3水利工程档案管理信息化面临的问题

(1)信息化人才缺乏:当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催生了水利工程档案管理方式的变革,原有的档案管理方式适应不了当代信息化管理方式的需求,高素质的档案管理人才严重缺乏。单位应该重视培养档案部门电脑技术人才,建立一支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智能化档案管理队伍,解决技术不足的问题。

(2)落伍的档案管理观念制约:在传统观念看来,档案管理的目的仅仅是保管,而不是利用档案。传统的档案管理着没有创新档案管理、为后来决策作依据的意识。即使直到目前,仍有不少档案管理部门仍然自居闲职,不讲究产出效益,仍然采取“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在具体的档案借阅程序上,模式僵化、效率低下。仍然有工程师来查询、档案管理人员调阅的做法。

(3)档案安全的威胁性增大: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电子档案的普及度越来越广。电子档案体积小、传播速度快,更便于介质间传输。也使得档案管理工作更加方便快捷,传输方式更迅速、灵活。但与此同时,也给档案的保密和安全工作带来了不良影响。电子档案的存储介质更加灵活、便捷,同时也容易受到网络病毒的侵害。这样,电子档案的数据更容易丢失、或者在输送过程中被解密、受到噪声、温湿度等干扰、或遭到黑客攻击。

4结语

现代信息技术给水利工程的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如何顺应潮流发展的挑战,计算机的超凡数据处理能力给档案管理工作带来了先进科学的管理方法。单位要牢牢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而身为档案工作人员,我们必须加强对计算机在数据处理方面应用的学习、加强对信息处理技术的学习,合理运用计算机数据输入、查询、整理技术汇编档案,学会应用信息技术扩张档案管理方法。从而全面提高工作效率,也使水利工程档案的管理工作上升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台阶。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将档案管理工作做到最好,充分发挥优质的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给水利工程的建设和管理中带来的巨大便捷辅助作用。

参考文献

[1]姚小娟.档案信息化管理探讨[J],广东水利水电,2006,8(4).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7

至此,这一历经11年的专利案终于有了结果。但在这场马拉松式的案件中,专利复审委为何三次宣告涉案专利无效,鉴定结果能否采信,这些问题仍值得探讨。

水银是防止电池膨胀不可缺少的元素,但是废弃电池中的水银往往成为破坏环境的凶手,市场上也渐渐趋向采用“不含水银”的电芯电池。2001年,发明人何永基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申请了“无水银碱性钮形电池”实用新型专利,并于2002年获得授权。授权公告两个月后,松柏(顺德)电池工业有限公司、深圳市龙岗区横岗松柏企业一厂、四会永利五金电池公司(下称四会公司)等先后就涉案专利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提出无效宣告请求。专利复审委于2004年5月做出审查决定,涉案专利不具有创造性,宣告涉案专利无效。

专利权人对此不服,向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一中院)提起行政诉讼。2004年12月,北京一中院判决维持专利复审委的决定。专利权人对一审判决不服,上诉至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下称北京高院)。2005年12月,北京高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以及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

此后,2005年至2006年间,四会公司等5个无效宣告请求人又向专利复审委提起无效宣告请求。

2007年,专利复审委再次成立合议组,经审查认定涉案专利不具有创造性。专利权人再次对审查决定不服,向北京一中院提起行政诉讼,北京一中院再次维持了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专利权人上诉至北京高院,北京高院再次撤销了一审判决和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

同年,东莞佳畅玩具有限公司(下称东莞佳畅公司)第三次向专利复审委提起无效宣告请求。2008年12月,专利复审委第三次成立合议组对涉案专利进行了审理,并再次认定涉案专利不具备创造性。专利权人又一次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北京一中院改变了此前两次对涉案专利的观点,并委托相关机构进行了司法鉴定,据此撤销了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一审判决的结论在二审中获得了北京高院的支持。在此期间,又有3家企业提出新的无效宣告请求。

东莞佳畅公司等不服北京高院的判决,向最高院提起再审请求。2012年12月,最高院再审判决撤销了北京高院与北京一中院的判决,维持了专利复审委的审查决定。

原来,专利复审委三次决定均认为涉案专利无效,是因为涉案专利不符合实用新型专利授权条件之一——创造性的规定。“涉案专利的发明点在于用铟替代汞,因为汞污染环境。而这一创新,在很多专利文献和专业书籍中都有记载。”承办此案的专利复审委主审员李熙表示。

根据涉案专利说明书的记载,其技术创新点是在电池负极片上电镀上一层铟或锡原料,并在锌膏中加入金属铟以代替水银。涉案专利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钮形电池的体积比较小,在电池内不能再有空余的位置来容纳气体造成的膨胀,故钮形电池现仍然需要加入水银,以免因电池中锌膏与其他原料或金属接触产生气体而膨胀,令电池形状扭曲变形。为了环保的要求,目前急需一种不含水银的钮形电池。

然而,很多证据证明用铟替代汞并在负极片上镀铟从而生产钮扣式无汞电池的技术已经被公开。如在东芝电池株式会社等诸多电池企业公开的文献中,均记载了在电池负极盖的铜面上覆铟,并将含有铟的锌合金粉调和制成凝胶状的锌负极,采用以上技术制作的纽扣电池能解决电池无汞化产生气体膨胀、漏液的问题。因此,专利复审委依据多个无效宣告请求人先后提出的不同证据,前后3次作出审查决定均认定涉案专利的技术方案属于现有技术,不具备创造性。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自专利授权公告之日起,任何人认为该专利权的授予不符合规定,均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宣告该专利权无效。“就本案而言,面对社会公众前后数次针对涉案专利提起的无效宣告请求,看似我们频频认定专利权人的专利无效,而实际上,我们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履行法律赋予的行政职权,每次的决定都是依据客观证据作出的。”此案件所属审查处室的负责人、专利复审委电学申诉一处处长沈丽表示。

在涉案专利的第三轮诉讼中,北京一中院在审理中委托鉴定机构对含汞电池技术作了司法鉴定,该鉴定结论主要针对早期含汞电池作出。正是根据该鉴定结论北京一中院作出了与前两次不同的判决结果。这一鉴定结果在再审中也成为专利权人的抗辩理由之一。然而,最高院认为该鉴定结论与涉案专利没有关联性未予采信。这引出一个问题:在专利行政诉讼案件中,鉴定机构的结论能否被采信?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所主任来小鹏认为:“鉴定结论是鉴定人运用科学技术或专门知识对诉讼涉及的专门问题进行鉴别和判断后得出的报告,它是查明案件事实的重要依据。由于鉴定人技术水平的不同和客观条件的限制,鉴定结论不一定准确,因此不能将鉴定结论的证据效力绝对化,须对鉴定结论进行审查后由法官决定是否采信。”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8

[关键词]施工导流围堰方案比选施工进度

1.施工导流浅述

河道上修建水利水电工程时,为了使水工建筑物再干地上进行施工,需要用围堰围护基坑,将河水引向预订的泄水通道并向下游宣泄。施工中通常选中两种导流方法,一类是分段围堰法导流,水流通过被束窄的的河床、坝体底孔、明槽或缺口向下游宣泄;另一类是全段围堰法导流,水流通过河床外的临时或永久的隧洞、明渠或者河床内的涵管往下游宣泄。

2.施工围堰的选择

施工围堰是导流工程中的临时挡水建筑物,用来围护施工基坑,在导流任务完成以后,如果围堰是临时建筑则应予以拆除。在水利工程施工中围堰根据使用的材料不同常见的有土石围堰、草土围堰、混凝土围堰、钢板桩格型围堰等。

施工中在选择围堰的时候,应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再满足以下几个原则下,进行经济比较然后再加以确定。

①安全性:围堰材料要有足够的稳定性、防渗性、抗冲性和相当的强度。

②经济型:围堰材料最好就地取材,结构简单,要便于修建和拆除。

③力学特性:围堰的布置要尽量使得水流平顺,不发生严重的局部冲刷。

④稳定性:围堰的接头和岸坡联接要安全可靠,不因为集中渗漏等破坏作用而引起围堰失事。在必要时,应设置抵抗冰凌、船筏冲击破坏的相关设施。

在实际工程中出采取上述两种围堰方式外,还有其他很多型式。比如,在小型水利工程中,如果导流设计流量较小,可以穿过基坑架设渡槽来宣泄施工流量等。

3施工导流方案的选择

通常一个水利工程的导流不是采取一种单一的方法的,而是几种导流方法组合起来配合运用,以达到最佳效果。这种不同导流时段运用的不同导流方案叫做导流方案。

导流方案的选择受各种因素的制约。一套合理的导流方案应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拟定几种可能的方案进行比较,然后从中选择技术性、经济性都较为优越的方案。

选择导流方案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①水文地质条件。河流的流量大小、水位变化幅度以及全年流量的变化情况、枯水期的长短、汛期洪水的延续时间等都直接影响导流方案的选择。对于有流水的河流,应充分考虑河水的宣泄,一面流冰壅塞,影响泄流,造成导流建筑物失事。地形条件对导流方案选择也影响较大。对于河床较为宽阔的河流,尤其在施工期间河流有通航、过筏要求的,此时宜采用分段围堰法进行导流。当河床中有天然的岛石是,此时应采取分段围堰进行导流。

②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及布置。水工建筑物的型式和布置与导流方案的选择互相影响,因此在决定水工建筑物型式和布置时,应该同时考虑并拟定导流方案,在选定导流方案的时候,应该充分利用建筑物型式和枢纽布置的特点。

③施工进度、施工方法以及施工场地的布置。通常是根据导流方案安排控制性进度计划。对施工导流过程中有关键性的时段有:截断河床水流的时间,坝体拦洪的期限,导流建筑物的完工期限,封堵临时泄水建筑物的时间,以及水库蓄水发电的时间等。各项工程的施工方法以及施工进度都会影响到各时段中导流任务的合理性和可能性。

在选择导流方案时,除了要综合考虑以上几个因素外,还应考虑到施工期间河流综合利用的问题,以及地质及水文地址条件因素,使主体工程尽可能的及早发挥效益,简化导流程序,降低导流费用,使得导流工程简便易行,可靠实用。

下图为某大型水利工程的施工导流汇总表。

4工程实例

某工程建筑物主要由溢洪道、大坝、水电站进水口、输水管道以及电站厂房组成。大坝坝高为45m,为均质土坝,坝顶高程185m,坝长141m;溢洪道再大坝的左侧,堰顶高程为175m,2孔泄水闸,每孔净宽为7.4m,进口底板高程为158m,净高25m,下游联接输水管道,穿过大坝联接电站厂房输水。

此工程建筑物加固具体是:大坝坝基、坝体灌浆加固,下游坝坡进行培厚加固;溢洪道交通桥、进口导墙进行拆除重建,斜坡断右侧墙进行加高及加固,闸室底板进行灌浆加固;电站进水口重建以及输水管道钢管内衬。

4.1施工导流

本工程为Ⅲ级中等水库,主要建筑物安全等级为3级,根据《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L303-2004)相关规定,此工程的导流建筑物为5级,综合考虑由于围堰的试用期较短,故采用5年一遇洪水标准。

4.2导流方案选择

水库主要以发电为主,综合灌溉、防洪,在施工中要尽可能保证发电减少对发电的影响,再每年4月份农业灌溉期开始时,必须保证输水管道再3月底满足通水条件。大坝和溢洪道也应保证在汛期来临之前具备防洪的功能。综合当地地形、建筑物布置条件等因素,通过分析比较,采用分期导流方式。一期工程先进行水电站进水口、输水管道和大坝的施工围堰;二期工程进行溢洪道的施工围堰。

4.1导流时段的选择

参照类似工程经验,本工程可在一个枯水期内完成土坝的加固、溢洪道的加固以及进水口的重建。

电站进水口、输水管道以及大坝加固施工过程中,充分利用水库库容进行蓄滞洪水,水泵进行辅助抽排进行导流,为了降低一期施工尽可能减少对发电的影响,导流时段选择在10月至次年1月,相应的10月至次年1月进行4个月的水泵辅助抽排,平均流量为1.8m/m3。选择施工导流再全年最枯时段,此时段对电站的发电量影响最小。

5小结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9

关键词:排水系统水健康循环污水资源化

中图分类号:S27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是个干旱、半干旱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数的四分之一,尤其华北地区长期严重干旱,人均水资源只占世界的七分之一。水资源问题不仅关系到可持续发展,更关系到可持续生存。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2002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天津考察工作时强调,当前我国北方城市水资源短缺形势相当严峻。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充分认识水资源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坚持开源节流治污并举,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

目前,许多城市由于水资源不足影响了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全国每年因为水资源短缺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2000多亿元。造成水资源紧张的主要原因:一是水资源总量先天不足;二是水质日趋恶化,不能满足水体正常使用的功能要求。恢复我国水环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所在。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各城市修建和完善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努力促进水的健康循环。值得庆幸的是,人们已经开始逐步认识到水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在建设部城市污水处理规划中提出要在2010年前增建1000余座污水处理厂,使处理能力增加到5000万~6000万m³/d,污水处理率将达40%左右。

一、水污染控制及排水系统发展历程

我国是水资源十分紧缺的国家,多年平均降水总量为6.2万亿m³,除蒸发以及通过土壤直接利用于天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外,可通过水循环更新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万亿m³。预测到2030年人口增至16亿时,人均水资源量将降到1760m³。按国际上一般标准,人均水资源少于1700m³为水资源紧缺国家。我国一方面出现水资源紧缺的危机,一方面同时又存在水污染较为严重的问题。据统计1997年全国建制市污水产生量351亿m³,2020年预计将达536亿m³;而相比之下,污水处理率却增长缓慢,1997年实际处理污水量为1292万m³/d,处理率仅为13.4%,如果考虑到污水处理设施由于各种原因运行不正常的状况,污水达标排放率仅百分之几而已。其中,绝大部分的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湖、海中,造成水体污染,破坏了天然水体的良性循环。恢复我国水环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不足的根本所在,其主要途径就是在各城市修建和完善污水处理厂,提高污水处理程度,努力促进水的健康循环。

二、排水系统的功能

21世纪排水系统的定位应从以前的防涝减灾、防污减灾逐步转向污水的资源化,从而恢复健康水循环和良好水环境,维系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事实证明:污水深度处理与再生回用是恢复水环境的必由之路,其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已为世界各国所瞩目。在这方面每一个点滴进步都是对人类社会的贡献。

三、排水系统规划

排水系统的规划在进行排水系统规划时,应对整个城市的功能分区、工农业分布、排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现状等做周密的调查,调查现有的和预测潜在的再生水用户的地理位置及水量与水质的需求,并将这种结果反映到给排水专业规划中。这里我们强调应着手进行区域排水系统的研究工作。区域排水系统是对区域河流水质进行综合整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运用系统工程的理论和方法及电子计算技术,从整个河流的范围出发,将区域规划、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污水治理等诸因素进行综合的系统分析,建立各种模拟试验和数学模式,以寻求水污染控制的设计和管理的最优方案,这是当前应予以重视的研究方向。

在进行排水管网的规划时,要把雨水、污水的收集、处理和综合利用结合起来,逐步转变目前的雨、污水合流制或不完全分流制系统为完全的分流制系统。雨、污水的分流有利于对不同性质的水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和控制,有利于雨水的收集、贮存、处理和利用,避免洪涝灾害,增加城市可用水资源,同时也有利于减轻城市面源污染。1.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与数目

按照传统规划方法,污水处理厂厂址要根据污染物排放量控制目标、城市布局、受纳水体功能及流量等因素来选择,一般尽可能地安放在各河系下游、城市郊区。但是这种系统布局使污水厂距离再生水用户较远,需铺设的回用水管网费用相应增加,不利于污水的资源化。根据长期的实践经验,建设大型的污水处理厂可以发挥规模效益,降低建设费用和日常运行费用,但这种观点并没有考虑到污水回用的因素,如果考虑再生水的回用所需铺设的输水管道、提升泵站等费用,考虑改善城市水环境以及因为污水回用减轻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因此,城市污水厂的数目不应拘泥于传统经验,而应该依据城市实际中水回用的需要在适当位置建设合适规模的污水处理厂,使得整个城市形成大、中、小,近、远期相结合的污水处理厂布局规划。这样,既有利于污水回用,又减轻了城市排水管网系统的负担,易于实现分期建设,符合我国当前国情。

四、技术经济分析

在进行经济分析、方案比选时,在满足出水水质各项指标前提下,除要考虑费用与技术等因素外,还应考虑该方案是否有利于实现污水资源化——既是在原有技术经济分析因子的基础上,增加“促进污水资源化”和“环境质量的改善”这两个重要的比较因子。虽然目前我国投入到污水厂建设的资金较为有限,要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地实现污水资源化还需要一个认识过程,但是必须注意到这将是解决我国水问题的有效途径。应该从现在开始在有条件的城市和地区率先实现污水处理和再生利用,要努力探求适合我国国情的污水回用途径和相应的处理方法。

在各地污水处理厂建设方案的比较中,应从长远观点考虑该方案实施之后,对于解决当地水污染、缓解水资源短缺是否具有最大贡献,全面统筹考虑方案的短期、长期的费用效益比,以便选择一个真正有利当地水环境好转的优化设计方案。

五、结语

解决我国水危机的方针,应是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此水污染治理和节水,是两个最重要的环节。只有在发展供水的同时,同步发展排水和污水处理,才能保护水环境,使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成为可能。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与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良好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的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地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实现城市水系统的健康、良性循环,从长远来看,这将是有效地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恶化问题的优化途径

参考文献:

[1]尹鸿祝,张涛.李岚清在天津考察工作.报.2002年10月15日第5版

[2]张凤礼.浅谈我国城市排水建设与发展.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再生水利用方案篇10

1.1对农作物生长过程及产量的影响

洪水会对农作物的生长造成不良的影响,当洪水侵入农田后,会带来大量的石块和杂物,对于一些根系不发达的农作物来说,有被洪水冲走的可能性,这种情况一旦发生,会给农田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对于根系发达的农作物来说,农作物的根部会出现腐烂的情况,这需要及时使用农业的科技手段进行恢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作物生产成本。同时,洪水也会带来各种各样的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十分不利,使农作物减产甚至使土地无法再种植农作物。此外,污染物会侵入土壤中,继而进入到农作物中,这使得农作物会产生一定的毒性,使得无法再为人类食用。

1.2对农田土壤土质的影响

洪水一旦侵入农田会对农田的土壤产生恶性的影响,洪水会侵蚀农田表面的土壤,农田表面的土壤对于农作物的生长有着关键性的作用,农田表面的土壤有着大量的腐殖质和营养物质,这些物质能够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洪水强大的侵蚀力会冲蚀掉土壤的营养部分,这使得农田不能够发挥自身的作用,使得农田不再具有耕作的条件和意义,同时会造成农作物的绝产或绝收,使农民损失大量的经济利益。

2水毁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技术

2.1对水毁农田进行受损状况调查

在对水毁农田水利工程进行修复时,应当对水毁农田的受损状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工作。主要调查农田的实际受损状况,这主要是根据实际的受损状况开展修复工作,确定施工的具体方案和实际的施工时间。同时还要对水毁农田周围农民的实际受损情况和经济、生活的受损状况进行调查,这主要为了在制定相关修复方案时,考虑到修复方案对于农民生活的影响。调查工作主要是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防止在实际的修复过程中造成对于水毁农田的再次伤害,更好地安排修复人员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也能够防止修复工作对周边居民的正常生产生活产生不良影响。

2.2对农田表面杂物进行清理

在对农田进行相关调查后,制定修复方案时,首先应该进行的是对农田表面杂物的清理和整理,因为这些杂物往往含有一些有毒物质,这些有毒物质会对农作物的生长产生不良的影响,生长出来的农作物会含有有毒物质,不能够通过相应的农作物生产质量检查,人们食用了这种土地生产出的农作物后会产生食物中毒,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有毒物质一旦侵入土地,会对土地整体的营养结构造成破坏,使得农田不再适应农业生产,最终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2.3对农田表层土壤进行修复

在对农田表面杂物进行处理后,就要对农田表层的土壤进行修复,洪水会冲蚀掉农田表层大量的营养元素,还会在土地表面沉降一些有毒和有害物质,因此对于表层土壤的修复就显得十分重要。主要方法是根据实际的调查情况了解表层土壤被侵蚀的深度,对受侵蚀和污染的土壤进行清理,同时要在原有的土层上补充新鲜且有一定腐殖质的土壤。要对新土壤和旧土壤进行充分融合,保证表层土壤具有肥力,能够适应农作物的耕作。整理过的表层土壤要进行一定时间的休耕之后才能够再进行相关的耕作作业,否则会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的现象,损害农民的经济利益。

2.4对农田地埂进行修复

在发生洪水时,洪水强大的冲蚀力会对农田地埂造成损害,会出现无法辨认土地,无法进行机械化和正常工作的情况。因此,要对农田地埂进行有效的修复,才能够保证农业工作的正常进行。进行农田地埂修复工作主要是使用石块对地埂进行修复或者重建,保证地埂的整洁性,方便耕作,减少水土和土壤营养成分的流失。要根据土地的范围、受损程度、受损情况和土地当时的环境,根据这些预测工程方案,必要时进行彻底重修。

3减轻农田遭受损害的长效机制和手段

我国的洪涝灾害频发,这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对于恶劣天气的预报,让农民及时了解洪涝灾害的动向,及时对农田进行加固和相应的防护措施,减少因洪涝灾害造成的损失。同时,应当加强对于我国农田的建设,主要是加固农田地埂,对农田进行定期的治理等手段,采用这些手段才能够真正增强农田的抗灾害能力。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只有加快对于水毁农田水利工程的修复,并制定出相应的防护和防治政策,才能够真正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