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分析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10:05:13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1

【关键词】财务分析管理;方法

1.财务分析的内容

财务分析的内容主要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而分为外部分析内容、内部分析内容,另可设置专题分析内容。具体来说, 财务分析的内容有:财务分析是以 财务报表等核算资料作为依据,采用专门的会计技术和方法,对 的风险和营运状况进行分析的财务活动。它是 生产、经营、管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只要内容包括以下部分:

1.1财务状况分析 的财务状况是用资金进行反映的生产经营成果

财务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从不同方面反映生产规模、资金周转情况和经营的稳定程度。分析财务状况包括:分析其资本结构,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等。其中资金使用效率和资产使用效率分析构成该营运能力分析,它是财务状况分析的重点。常用指标:流动资产周转率、存货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等。

1.2获利能力分析 的获利能力是 资金运动的直接目的与动力源泉,一般指 从销售收入中能获取利润多少的能力

盈利能力可反映出该经营业绩的好坏,因此, 的经营人员、投资者和债权人都非常重视和关心。获利能力分析常用指标:主营业务利润率、营业利润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等。

2.财务分析在财务管理中的作用

(1)财务分析是为债权人、投资者提供正确信息以实施决策的工具 的投资者可通过财务分析,了解 获利和偿债能力,预测投资后的风险程度及收益水平,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近年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化和发展的势头逐渐明显, 作为 投资主体也逐渐多元化,债权人已不仅只局限在国家银行。此种情况下,各方面潜在的债权人和投资者在决策上就会考虑到 的经营现状,他们的信贷和投资等决策就需要通过考察 的财务状况,对其进行分析,之后作出决策。因此,财务分析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满足各类债权人和投资者所需信息的重要分析方法。

(2)内部管理人。财务分析是评价 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的重要依据通过 财务状况分析,可了解 现金流量状况、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利于管理者及其相关人员客观评价经营者的经营业绩和财务状况,通过分析比较将可能影响经营成果和财务状况的微观因素和宏观因素、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加以区分,划清责任界限,客观评价经营者的业绩,促进经营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更好提高。根据财务状况的分析结果可监督 贯彻执行国家方针、政策、法令,法规及税金、利润的完成及上缴情况。近些年我国改革不断深入,政府对 的管理也已由微观管理转向宏观调控,因此,客观有效的财务分析数据对于国家相关部门制定经济政策及判断宏观经济运行情况有重要作用。

员了解经营情况及方向、挖掘潜力、找出薄弱环节提供依据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管理、提供可靠资料, 的管理人员通过对其成本利润的情况的了解, 及时发现企存在的问题,进而采取对应措施,改善其经营管理模式,使 经济效益提高。

3.改进财务分析的措施

3.1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

加强会计信息披露监管机制。为确保 提供的会计原始资料真实性,保证会计信息披露监管的可靠性和质量特征的要求,要采取必要措施来强化会计信息披露监管。首先,要从源头上杜绝制度性失真,加强 内部控制的建设;其次,加强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质量的监管监督,对其违规执业人员及机构实施严格制裁,如罚款、暂停执业、吊销执业资格,并进行公告等,同时理顺委托关系,改由 直接委托,由信息使用人直接委托并支付费用,使事务所自主执业,摆脱受被审单位的影响。

3.2努力完善健全财务指标体系

改进现有财务分析的方法。要针对财务指标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健全财务指标体系,针对各行业见不同特点,可对不同行业建立不同指标体系,除要有财务指标,还要有非财务指标。而且针对该指标体系要有与其相适应的分析方法,可适当引入数学分析的方法,来解决目前分析方法简单的弊端,提高分析的效果。

3.3进一步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质

财务资料日益繁复,分析技术不断提高,要进一步提高财务分析人员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财务人员队伍的业务素质,要求财务分析人员不具备专业财务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其他不同行业的专业知识,有助于提高财务分析的效果;其次,要提高财务队伍的道德素质水平, 确保财务分析人员在工作中公正和客观的立场;最后,加强财务分析人员的监督监管,保证财务分析结果公正和客观。

3.4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

新准则的颁布实施,拓展了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但还够具体全面,要严格按照财会报告充分揭示的原则,对投资者有影响的财务信息要加以披露,地点要固定,时间要及时,信息要全面,不仅要披露确定性信息,还要披露不确定信息;不仅要披露定量信息,还要披露定性信息;不仅要披露财务信息,还要披露非财务信息。人不仅是生产要素中最活跃的因素,还是 发展的关键因素,所以,还要在 财务报告中披露人力资源状况。

3.5提高财会报告时效性,缩短财务报告周期

市场经济条件下,信息的时效性越快越好,因此财会报告的时效性同样重要。

今年来计算机技术大范围普及,多数 进行会计核算工作时已摆脱了手工操作,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因此,首先应该把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做修改;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 要及时的把相关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 用户可随时可以查找该 的财务信息,选取有价值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随着国内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的财务制度管理也趋于制度化规范化。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 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多重考验。财务分析对于 的经营管理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做好 财务分析,可以为 提供有价值的决策信息,使 长久保持竞争优势。 [科]

【参考文献】

[1]张先治.现代财务分析程序与方法体系重构[J].求是学刊,2002,(04).

[2]朱晶.试论并购中财务分析及作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3).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2

关键词:信息化;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方法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公立医院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在不断地进行卫生体制改革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需要着重针对医疗体系进行不断完善和优化,在财务管理方面也要有效改进,针对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进行深入分析,并有效地应对和处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形成全新的管理体系,并借助信息化的时代环境,通过互联网经济的全面应用,促进财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全面把握公立医院的收入情况。需要公立医院加强财务工作管理,在医院发展过程中采用信息化发展战略,进行精细化的工作管理,从而实现公立医院的高质量发展和进步。

一、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必要性

公立医院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要着重关注财务管理工作,并且把医院的各类费用充分融入其中,以此构建更系统完善的医疗体系。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传统管理模式仍然存在,导致具体管理活动很难提升总体效益,存在不同程度的风险。为了全面提升整体效益,需要改革经济发展模式,从而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化。资金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实现经济的最大价值,还要优化各部门之间的相关作用,利用好信息化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实现管理的信息化,有效促进公立医院的发展和进步。

二、公立医院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工作中编制与执行存在脱节问题

公立医院在具体发展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使预算管理模式更加健全完善,体现出全面预算管理的相关内容。但是在具体的预算管理环节,往往存在一定程度的预算编制不够科学可行、执行不够到位等相关问题,同时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足够的质量和效率,不能有效完成相对应的预算目标。在具体管理环节缺乏足够的监督管理,在预算编制方面不够科学,无法体现出预算的监管效能。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盲区,形成超预算开支的现象,不利于公立医院精细化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财务管理中财务信息的沟通和协调机制欠缺

公立医院在具体的管理环节,注重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是重中之重,在财务信息的沟通方面要有效优化和完善,充分体现融合作用,才能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效果。一些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为了加强信息保密,没有有效开展医院的医保和审计活动,对于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或者不足不能充分地掌握,不能及时有效地公布财务的具体状况,在具体的管理环节有很多潜在问题,不能被及时发现,或者存在重大的安全风险,财务管理信息不够完整,调节机制作用无法发挥,这对于财务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和管理成效都会造成严重影响。

(三)财务部门内部管控机制欠缺,出现虚假发票入账

某些公立医院在财务内部管理机制方面存在很多问题或者漏洞,甚至出现虚假票据入账等相关问题,使财务管理工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出现重大的财务危机。另外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并没有充分做好票制的优化和完善工作,在药品价格指标制定方面不够切实可行,进而导致药品价格往往出现盲目上升的问题。

(四)医保支付、结算手段相对滞后

信息化建设环节缺少一定的工作力度,使得信息系统和财务核算系统的功能无法有效展现,造成医疗支付结算手段落后,导致某些公立医院无法体现出应有的医保支付结算的先进性,对于参保对象的利益造成很大损害,全面增加了检查的整体难度,需要开票、挂号、排队等多个过程,在种类多样的检查工作中,检查设备处于不同的检查区域,同时窗口的设置也有所不同,对于就诊患者的时间造成很大浪费,服务对象的根本利益无法得到保护。

(五)财务管理工作中缺少财务信息交流制度

在具体财务管理环节,很多医院往往并没有注重做好沟通和交流工作,相关部门各自为政,缺乏足够的沟通机制。部分公立医院的财务部门以财务信息的保密机制为借口,在第一时间内没有根据公告的相关数据信息进行信息的整体,使得外界无法第一时间掌握财务工作的相关信息。同时许多公立医院的管理层也存在诸多误区,不希望医院的其他部门了解财务的相关数据,导致财务信息的传播不够对称。

三、信息化对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的作用

(一)有利于数据的集中化管理

在常规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因为人力的影响,造成信息管理无法集中,使得大量信息长期独立存在,不利于医院信息融合,限制了医院进步。然而在信息化社会环境下,很容易促进信息的独立和集中。除此之外,数据被全面监控,有效准确地解决了信息孤立现象,全面提升了医院财务部门的管理效率和水平。

(二)有利于提升财务管理的整体效率

因为融入了现代技术,可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数据化和信息化,数据在储存和应用的过程中会变得更加便捷。在快速决策的过程中,能够有效提供准确的数据,全面降低人为失误现象的产生,全面展现资源的价值和作用。

(三)有利于提升公立医院中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信息化的环境下,有效地处理数据信息之间的传统关系,需要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技术能力和财务能力。所以在全面引进信息处理模式之后,有效地提升了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的整体能力。四、信息化条件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精细化的实现途径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条件有了全面提升,社会群众越来越关注公立医院的医疗环境条件。根据公立医院在开展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精细化问题,应采取有效的解决策略,并根据时代化的信息特征,开展经济化的财务管理工作,从而全面提升公立医院的发展质量。

(一)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完善预算考核评价机制

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模式,满足预算管理的编制目标,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监督,展现评价预算管理工作中的相关因素,并根据结果进行评价反馈,形成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工作模式。医疗改革工作的全面深入,对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工作提出全新的要求。公立医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管理机制,使预算管理呈现出规范化、精细化的趋势,进而在更大程度上提升医院的财务管理质量和效率,为整体的经营管理成效提供必要支持。首先,加强医院内部和外部体系的融合,使其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并且相关体系之间不断地协调和完善,整合各类资源,确保预算编制和资产管理工作互相融合,从而实现预算管理工作的科学化,促进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其次,着重针对各类问题进行切实地分析和解决,把握问题根源,结合医院的未来发展情况,进一步优化发展对策和财务管理模式。最后,在医院的绩效考核方面也要不断地完善和优化,确立更具有可行性的预算考核标准和相关机制,从而更充分地解决相关问题,在预算考评模式之下也要优化相对应的考评体系,确保医院各个科室具备预算执行力,在预算管理工作中,全面提升医院的整体管理效率和质量。还要运用科学合理的预算考核评价体系,有效地提升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使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平稳有序地开展。同时在预算考核评价过程中,要严格按照预算综合管理目标进行有效推进,完成相对应的考核目标,并且通过严格细致的奖惩责任机制的有效落实,从根本上激发和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热情,以此全面提升医院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二)完善财务信息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在全新的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技术进一步推进和普及,在公立医院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信息化经济化管理,并且构建更加系统的沟通机制和协调模式。在具体的管理环节,相关财务管理人员要着重对预算中的相关问题进行整理和分析,同时要评估好预算执行情况和企业的经营现状,从而以相对应的评估结果为基准,进一步提出相对应的解决对策,使相应的沟通机制和问题得到切实解决。相关预算执行部门也要更有效地开展各类工作,实现协调完善,各部门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能够发挥更加良好的作用,进而体现应有的精细化管理成效。

(三)建立健全增值税发票查验机制,严格药品两票制管理

严格检验增值税发票的有效性和合理性,同时在验收发票的过程中,需要进行签字活动,从而防止假冒虚假增值税发票的存在,有效防范财务的相关风险。建立更加完善的两票制管理模式,使药品的配送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同时降低具体的采购成本。在公立医院的发展过程中也要构建更切实可行的采购平台,有效落实两票制的管理模式,在针对药品进行验收入库时,要从根本上保证药品信息的一致性和完善性,在具体配送环节也要搭配相对应的验证发票,结合具体情况使各类信息和两张发票保持一致,以此为相关部门支付药品费用提供必要的参考,更有效地实现财务数据的统一化、完善化管理,使相关机制更为完善,取得良好的实效。

(四)创新医保支付手段,实行移动支付三码融合

在具体的管理过程中,进一步融合三码,对支付形式进行不断地创新和完善,同时进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和移动支付技术等,有针对性地利用“电子健康码、医保结算码、金融支付二维码”的“三码融合”移动支付方式,确保患者也得到相对应的服务,有更加良好的体验。同时对各类信息进行融合,实现数据资源的共享,在更大程度上提升财务管理效率,使信息化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有效保证医疗服务的相关效率,全面提升服务的整体能力。三码融合的支付模式,全面实现了技术的创新和应用,保证了医疗信息的真实性,同时有效保障了医疗基金的安全,进一步促进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

(五)不断完善预算管理机制

在开展预算管理工作中,医院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预算编制体系,并根据发展目标进行执行管理,针对预算工作的具体执行情况,严格细致地观察和监控,全面评价相对应的执行结果,对评价内容进行一定的结果反馈。随着医疗改革的全面推进,公立医院对财务管理工作形成了全新的需求。公立医院需要全面完善预算绩效的管理模式,加强财务管理工作的精细化,从而全面提升医院经营效益。预算绩效考核工作中,要制定更加合理的考核体系,注重针对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深入地分析,并且有效融入更切实可行的奖惩体系,促进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与此同时在实践的过程中也要全面提升医疗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医院的预算工作得到全面发展,从而提升财务信息管理的整体质量,促进财务信息工作的精细化。

(六)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综合素质

对招聘的公立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全面考评。另外需要对财务管理工作人员建立更加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明确工作的相关职责。在具体的培训环节,要从根本上提升其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使其充分明确公立医院的信息化发展方向,有效地提升公立医院的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

五、结语

信息化时代环境下,公立医院需要全面提升经营效率和质量。公立医院在全面分析组织财务管理问题时,要对医保支付模式和全面预算管控模式进行创新,引进更有价值的信息数据技术,充分展现精细化管理的效率。针对财务管理的相关数据信息等进行分析,并且进行科学合理地应用,从而提升医院经营管理的效率和质量,进而提升公立医院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管淑慧.国有企业内部审计职能定位与升级路径[J].当代会计,2021(9):91-92.

[2]张禹晨.新政府会计制度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分析[J].商讯,2021(3):65-66.

[3]徐甜甜.浅谈新医改背景下公立医院财务管理现状及对策[J].西部财会,2019(3):76-78.

[4]徐玉红.医改新常态下公立医院财务精细化管理研究[J].当代会计,2017(4):57-58.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3

一、风险财务相关概念

(一)风险财务的定义和特征。很多研究结果提到了财务风险的概念,但是在现代企业中,通过比较和深入分析,笔者认为使用风险财务的概念更为合适,不仅突出了财务具有风险性的特征,而且能够与传统的财务风险概念有所区别。本文论述的风险财务主要是指企业在运营或者管理中,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使得企业的财务都会呈现出一定的风险性,最终可能导致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

风险财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综合性的特征,企业的风险财务不仅仅包括资金筹措和资金结算的风险,而且还包括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的企业的资金风险,涉及到企业的各个部门;第二,不确定性的特征,造成企业风险财务的原因是比较模糊的,而且这些原因之间相互交织、相互影响,最后使得企业的财政具有一定的风险。这些因素难以被完全认识和把握,因此造成了企业财政管理工作的困难;第三,严重的损失,当企业的财务结果与财务目标出现较大差异时,如果这些差异超出了企业的承受能力,那么企业可能面临严重的经济损失。

(二)风险财务管理的概念及特点。风险财务对于企业发展和运营有着重要的影响,如果不正确地面对,很可能对企业造成重大的损失,因此需要加强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利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能够保证企业财务的稳健发展。这其实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的发展。

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与企业的其他管理工作相比,风险财务管理的覆盖面更加广泛,对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人员来讲,与企业的财务息息相关,因此风险财务管理的范围更加广泛;第二,与普通的财务管理相比,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注重应对企业的财务风险,能够更加理智科学地应对企业财政上的风险;第三,管理的手段更加先进,风险财务管理需要分析大量的数据,从而找出影响企业资金风险的因素,因此需要科学的管理手法,所以必须要采用更加先进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才能使得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更有效率。

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基本方法

(一)风险财务预测方法。风险财务预测方法主要是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专家预测法,主要是利用专家在企业风险财务方面的专业知识,然后深入分析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而能够识别企业财务存在的风险;第二,幕景分析法,在风险财务预测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各个因素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判断它们对企业财政的不同影响;第三,资金分析法,通过对企业资金的分布和运动状态进行分析,从而找到资金在运转或者使用方面的风险,这是一种比较有效的风险财务预测方法。

(二)风险财务决策方法。在进行企业风险财务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会涉及到很多与财务工作有关的决策,正确的决策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收益;但是,错误的决策可能会为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因此,风险财务决策也是企业风险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它主要是在风险财务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对企业的财务进行综合性的评价,然后从多个备选方案中挑选出一个较好的方案。风险财务决策方法是否有效与财务管理工作的信息量、财务决策者自身的素质以及他们应对风险财务的态度密切相关。

(三)风险财务控制方法。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定的风险后,应该及时控制财务风险的消极影响。因此,企业的风险财务控制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回避风险,当企业面临财务风险时,可以采取有效的回避措施,能够避免财务风险或者是避免财务风险带来的全部损失,能够确保企业在可以承担的范围内正常运营;第二,自担风险,当企业的财务出现一些问题时,企业可以对资金进行有效的管理,合理预算企业的开支,从而能够承担企业的财政风险。

(四)风险财务处理方法。当企业面临着财务风险并且选择承担财务风险时,必须要正确处理财务风险问题。例如:对企业的资产进行有效地结算,能够正确了解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包括企业遭受财政风险后的损失、企业的剩余资金量等等,能够对企业目前的财政状态有着正确的认识。同时,当企业的财政资金出现不足时,需要想办法尽快进行资金的筹措,从而能够转变企业目前的财政危机,确保企业能够顺利渡过难关,降低企业的资金损失。

三、企业风险财务分类管理

由于企业的风险财务涉及到很多方面,因此可以对企业的风险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企业风险财务管理:

(一)自然风险财务管理。自然风险财务管理大多数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这些因素依靠人力几乎无法改变,只能减少或者尽量避免自然风险。自然风险财务管理主要是通过保险的方法进行:企业通过购买保险,在企业财产遭受损失时,保险公司能够给予一定的赔偿,从而尽量降低企业的损失。虽然保险的方法不能避免自然灾害的损失,但是可以将企业蒙受的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因此对自然风险财务进行投保是一种有效的风险财务管理方法。

(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由于目前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这一体制下企业难免会受到市场的影响,市场因素是其财政风险的构成因素之一。尤其是随着经济一体化的逐渐发展,企业在面临国内市场风险的过程中,还需要面临国外市场的风险。幕景分析法在企业的市场风险财务管理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能够将市场中影响企业财政的各个风险因素进行分析,揭示其影响企业财政的轨迹。尤其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应用和发展,能够使得幕景分析法更加有效和直观,帮助企业更好地进行市场风险财务管理。

(三)企业经营风险财务管理。由于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很多企业进行自主经营,所以需要企业自己承担经营的风险。企业在进行经营风险财务管理工作中,主要采用筹资和投资的方式,这是企业最重要的决策内容。企业通过分析多种筹资或投资方式,进而选择一种有效的方式进行投资或筹资,能够更好地降低企业经营中的财务风险。

四、小结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4

关键词: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导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加快了各行各业的发展速度,在这样的经济背景下,融资性担保行业应运而生。融资性担保行业的出现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一方面为一部分中小企业提供了担保业务和融资艰难的问题,促进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同时,也保证了中国经济平稳、迅速地发展。融资性企业在获取高额收益的同时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可谓是一箭双雕。但是融资性担保公司也具有高杠杆特征,主要体现在金融风险性。表现在融资担保公司的社会信用体系不合理、管理体系监管缺失、业务运行缺乏规范、缺少高水平的风险管理等。如此种种,严重地影响了融资担保行业的长久发展。在此形式下,融资担保公司亟需一个规范的、全面的体系给公司的发展提供保障,这也是笔者本次研究的初衷。

一、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现状分析

通过查阅资料发现,我国的融资性担保行业从1999年开始出现,呈现出快速发展的趋势,金融机构的数量不断增加,户均资金规模也不断增大。在组织形式上,以非政府出资为主。然后,从2008年后开始,由于美国金融危机的突然爆l并迅速波及到全国,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融资担保行业存在的巨大弊端――金融危险。金融风险的暴露,得到了政府相关部门的紧密关注,采取了一些列措施进行监督和管理,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了禁止地方人大担保和财政担保。融资性担保企业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强压之下,融资性担保企业必须重新进行自身的定位,并对相关的行规进行规范,从而解决行业面临的种种问题,集中表现在财务管理上。

二、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财务管理上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融资性担保行业的现在发现,融资性担保行业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上面,具体来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业管理混乱

为了规范行业的管理,从2010年到2013年之间,国家政府和地方部门都不断颁布了很多措施来规范融资性担保公司的管理。但是实践表明,很多策略流于表面,一些管理部门并没有很好的了解行业的资质问题,更没有严格地履行对担保公司的监督和管理责任。同时,从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角度出发,很多公司虽然是被有关部门监管,却存在着监管不彻底的现象,存在着一些非法经营的行为,使得公司在正常运作的情况下暴露出很多问题。

2.业务知识匮乏

通过调查发现,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建立速度越来越快,规模也在不断地壮大,却忽略了公司内部专业性人才的培养,很多员工缺乏专门的业务知识,尤其是缺乏精通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的专业财务管理人才。同时,管理部门对于财务管理的意识也比较单薄,给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和金融风险都埋下了隐患。要想巩固财务安全就要从根源上解决公司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业务知识。

3.财务监管缺失

笔者通过进行问卷调查发现,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都没有健全的财务监管体系。大多数融资性担保行业都抱着获得收益的目标,在利益的驱使下忽视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对于企业的长久发展起到的巨大作用,更有甚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益而轻视财务管理,常常在没有得到许可的时候就进行资金的流通、借贷和投资等业务,长此以往,造成了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

4.档案资料缺失

由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在接收业务的时候常常是比较紧急的,所以很多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为企业提供担保与融资服务的时候没有对相关企业进行资料的核实,很多公司提供的资料存在偏差。很多选择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企业都是出于扩大规模和加快发展的目的,都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上存在很多欠缺之处,很对规章制度不规范,普遍存在着资料编造、数据篡改、缺乏真实信息等问题。以上这些问题都加大了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财务风险。

三、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

为了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笔者结合文献资料和实践经验,总结出以下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

1.健全财务管理体系

要想让融资性担保公司行之有效地避免运营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风险,就必须建立一个健全的财务管理体系。什么样的财务管理体系才能算是合理、健全的呢?首先是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规章制度要符合国家和政府部门的相关规定的,其次是在融资性担保公司建立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再者就是完善融资性担保公司的会计核算制度。

2.控制公司投资成本

融资性担保公司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降低公司的投资成本,通过采用精细化的管理和规范化的制度来抵御财政风险,保证融资性担保公司在业务量下降的时候不会遭遇经济下滑。与此同时,也能够增大融资性担保公司的议价空间,使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加大。

3.规范公司财务管理

融资性担保公司在进行日常管理过程中一定要关注公司的财务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让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制度建立后,要严加执行并监督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制度的调整,从而促进融资性担保公司的健康发展。

笔者呼吁相关部门能够对这一现象进行调查和整治,在实际研究和科学论证的基础上,尽快颁布健全的法律法规体系,为融资性担保公司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更让国家的一些监管工作能够有法可依,有理可循。

4.培养全能财务人才

21世纪企业之间的竞争说白了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拥有了人才就拥有了发展。对于融资性担保公司来说,需要的就是综合型的财务会计人才。当前我国还没有关于融资性担保公司员工业务水平要求的具体法律文献。随着科学和经济的不断发展,融资性担保公司的队伍不断壮大,亟需企业采取相应措施来提升公司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对于已有员工要组织定期的业务知识培训与考核,对于新招聘的员工要提供相关行业的资格认证书方可从事相关融资工作,从而为财务安全做好人才准备。

四、总结语

综上所述,融资性担保公司应时代需求产生并迅速发展,然后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融资性担保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财务管理上的问题,通过分析这些问题,笔者提出了加强融资性担保公司财务管理的策略,以期为融资性担保行业的长久发展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5

    论文摘要: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在财务理论与理财方法上逐步同国际惯例接轨,传统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面临严峻的挑战。本文以作者所在学校为例,深入研究和探讨本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以提高教学质量、为培养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技能的新型理财人员打下坚实的基础。   

《财务管理》经过近百年来在实践和理论中的不断完善和发展,逐步形成了以财务管理目标为核心,以时间、风险价值和资金成本为基本原理的学科。我校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与成果,结合学生特点,制定了工商管理专业《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及考试改革方案,其具体内容如下: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针对财务管理内容较多,涉及领域广泛,学习有一定难度,课时又较少的现实问题,教师应引导好学生抓住“货币时间价值——风险价值——资金成本”这一条主线,掌握财务答理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三个方面为主要内容的方法体系。一方面,需要及时补充学科新内容,删减部分过时陈旧的内容,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另一方面,需要增加网络信息技术下财务管理的新方法。为此,我们在教学内容中做了如下改革: 

1、关于资金时间价值。理解资金成本和资金结构是学好财务管理的基础和关键,所以,适当加强年金终值、年金现值、资金成本、资金结构和财务杠杆等财务基本原理的讲授力度,结合具体实例讲清楚基本原理,对以后章节中学习投资、融资管理方法和理解具体理财方式是十分有益的;另外,可结合多媒体教学,演示电子表格中各财务函数在具体工作中的应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2、关于筹资管理。重点讲授资金需要量预测中销售的分比法、因素分析法,借入资金当中的商业信用资金成本计算、发行债券价格的确定、融资租赁的租金确定,并适当增加相应的技能内容。而对权益资金的筹集和资金需要量预测中的回归分析法,由于学生数学分析能力欠缺,加之理解有限,可作适当的删减。 

3、、关于投资管理。投资中有项目投资和间接投资,重点讲授投资项目的现金流量的概念及估算,项目投资决策评价指标的理解和运用,对间接投资中债券投资和股票投资的投资价值和收益率的计算,要树立资金时间价值和风险报酬的观念。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学内容的新颖性和实用性,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同时,加强案例教学和课堂讨论,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理论和现代计算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关于营运资金管理。应细致讲授现金、应收帐款、存货等持有功能及成本、最佳现金持有量和存货的经济采购批量等内容,由于流动资产在财务会计中有详细讲授,在安排授课计划时可删掉部分概念内容,对现金管理中的现金预算、应收帐款管理中的信用政策、信用评估方法、存货abc控制法、逐步测试法等内容,可根据学生的基础和教学学时做适当的删减。 

5、关于收益管理。这一章应将重点放在对利润分配影响因素的分析和股利政策的运用上,对收入管理、成本费用管理等内容不做重点讲解,而本量利分析和利润分配的顺序等属于与管理会计及其他课程重复交叉的部分亦可删去不讲。 

6、增加实训内容。实训以模拟企业财务管理中的时间价值与风险价值、筹资、投资、分配、营运资金管理等内容,用案例驱动学生对excel软件的上机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实践证明,对以上教学内容所做的调整,更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实践性,而不是系统性、全面性,这样更能体现高职教学的特点,更能贴近高职学生的实际就业需要和岗位技能的要求。 

 

二、教学方法改革 

 

根据《财务管理》课程的特点和我校教学工作的实际情况,,对 《财务管理》课程的教学方法有如下几点改革: 

1、充分多媒体工具教学。《财务管理》课程教学涉及的表格、数字、公式较多,通过运用课件,能形象地展示出各种表格,边讲边用键盘、鼠标输入各种数据,这样既能以直观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又减少了教师板书工作量,提高了教学工作效率。但是,在多媒体使用时有几点值得注意:(1)讲课进度不宜过快,要尽量保证学生与老师的思路同步,同时,也可以考虑将相关讲义事先拷给学生以有所准备;(2)应当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教师应力避一直坐在操作台前点鼠标,而应采用传统的站立方式与学生做更多的互动交流。通过观察学生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捕捉学生理解程度的信息,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2、增大启发式教学的比重。《财务管理》的教学以往采用注入式教学方法,虽然完成了教学内容,但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很理想,尤其是没有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学习精神,学生的学习潜能没有完全启动。在今后的教学中,要采取注入式与启发式并用的教学方法,并且在对难点、疑点的教学过程中,多采用提问启发式的教学方法,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逐一肯定正确的回答或否定错误的认识,将学生的认识引导到正确的观点和方法上来,从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3、教学过程中举例要恰当。财务管理源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但其理论及方法又高于经济生活和生产实践。而我们的学生既没有参加过生产实践工作,又没有对企业日常财务管理活动的感性认识,学习起来自然有难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仅仅用生产实践来举例,而应尽量多举些日常生活中的例子,运用简洁、流畅的语言进行分析、综合和演绎、归纳。如讲到财务风险、资金时间价值时可举“个人存款”之例,讲到财务杠杆正负效应时可举 “借鸡生蛋”之例,讲到现金流入量中的现金节约额时,可举 “某人买同样商品时比别人少花钱”之例等,这样通过举生活实例使学生对 《财务管理》课程中的抽象理论有一个形象、直观的理解。 

4、适时进行章节内容的总结。每章节前可以创设疑问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在各章节讲授结束后,由主讲教师进行系统总结,并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简单学习,以此来提高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同时,要求主讲教师每隔两周利用自习时间在班级进行答疑,专门回答同学们学习中未弄懂的内容,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同学们对理财知识的感知认知能力。 

 

三、考试改革情况 

 

《财务管理》课程历年计算应用题的比重难度较大,及格率较低。而考试的目的就是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达到由不会到会,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目的。鉴于此,我们把本学科分解成若干素质的考核,包括知识的理解水平和案例的分析能力等几个方面,将考试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如对案例的考查可事先确定一定范围,让学生有所准备,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而闭卷则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2)口试和笔试相结合。口试是传统考试中最忽视的一项考查,我们加大了口试力度,教师充分利用图片、多媒体教具设计情景,让学生当场对话,加强财务专业术语的用能力,其他仍然以笔试为主;(3)课内外相结合。如理论基础和模拟实训就在校内进行,而财务管理的实践环节则主要采用实践调研、纂写实验报告的方式来完成。 

考试方法改革的结果反映,学生学习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有了大大的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素质也逐渐的显示出来,这说明,考试改革是卓有成效的,它突破了过去重知识轻能力、重记忆轻运用的“一纸定乾坤”的传统考试模式,既注重结果也重视过程,既重视知识的掌握又重视素质的培养,使考核评价更为综合全面。 

参考文献: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6

一、现阶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管理目标不明确

我国自收自支事业单位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部分非国有事业单位肩负的责任相比,责任更加艰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仅仅是为了获得经济收益,还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促进就业以及维护社会安定的责任,从某种程度上讲还需要解决部分历史遗留问题,这就要求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不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参与公司经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受到我国国有企业的限制,而我国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又受到国有企业发展目标的限制,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如果我国国有企业的发展目标不明确,将直接影响到国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使其陷入相对尴尬的境遇,从根本上阻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水平的提高。

(二)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

在现阶段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相关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对财务工作方面的风险管理不到位,部分领导仅仅考虑自身的实际需求包括个人社会地位、荣誉以及工作绩效等,一味追求将公司做大做强,往往忽视对经营风险的控制管理。此外,即便部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中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管理有一定关注度,但是鉴于自身风险管理以及防控能力缺乏,在财务管理责权利的控制分配中不能够科学匹配,从根本上导致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风险管理意识相对淡薄。出现部分国有企业违规担保的不良现象,从而使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工作面临较大风险。

二、提升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力度的方法

(一)明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目标

要想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方面存在的部分问题,就需要明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目标。比如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融资工作方面,竞争企业单位可以利用发行股票的方式,使社会各界同时分享利润,并且在利润分享的基础上分担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风险。在公用事业的国有企业方面,可以在工作对象确定的前提下,采用企业债券或者发行地方债券的形式来筹备资金,并且可以利用听证方法对发行债券的具体方案以及利率的制定进行科学确认。在明确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目标的基础上,不断提升财务管理力度。

(二)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指标与各部门发展目标相结合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不仅仅与财务管理人员以及事业单位的领导有关,也需要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全体人员都参与到财务工作中去,确保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为了提高管理质量水平,每个部门都会制定不同的发展目标,并且将各个小的发展目标分配到每个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中。因此,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各部门在制定部门目标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部门的实际特点,不断融入整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考核指标,从而使财务管理工作纳入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日常管理以及考核工作中,提高财务管理的工作效率。在整个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各部门都存在相对具体的财务管理指标,采购部门发展目标中有成本控制指标,业务部门发展目标中有业绩考核指标,办公室以及人事部门发展目标中有费用控制指标,财务部门发展目标中有资金利用率的参考指标等,从而构成相对合理的目标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企业经营管理意识不强的问题,推动其财务管理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三)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不断强化财务监督以及核算系统管理

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要严格制定规范化的用款计划,财务管理的核算系统要将部门预算管理以及会计管理相结合,改变原有的统收统支习惯。不断强化自收自支事业单位内部检查监督的职能,建立健全财务管理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针对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工作进行定期审计,确保资金管理的规范化与科学化。在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方面要实现财务公开,以民主为原则进行理财,最大限度的接受广大人民群众监督。自收自支事业单位的审计部门以及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督作用,确保单位财务管理的真实性,如果发现违反自收自支事业单位财务控制管理制度的行为,要严肃处理,通报批评并给予其经济处罚。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7

医院财务分析是指以医院会计报表及其他有关资料为基础,采用专门方法,对医院一定时期内财务状况及财务成果进行的分析、总结和评价。医院财务分析目的就是将报表上有关数据转换成对医院管理者及其他报表使用人有用的信息,以利于改善决策。财务分析强调系统性和有效性,更强调运用分析数据发现经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日常工作中,人们常常以财务说明代替财务分析,其实二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些区别主要在于:一是目的不同。财务分析是以管理和评价为目的,而财务说明是以帮助理解报表内容为目的。二是使用者不同。财务分析使用者一般以医院管理者为主,而财务说明一般以上级主管部门、投资人或相关债权人为主。三是提供方式不同。财务分析一般仅对内提供,而财务说明则是对外提供。四是财务分析讲究系统性,即自身具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分析指标体系,而财务说明只针对重要经济事项进行披露和说明,各条各项之间不一定存在必然联系。五是着重点不同。财务分析着重于发现问题查找原因,而财务说明则着重于披露和说明。六是承担责任不同。财务分析所提供的数据或结论一般只作为医院管理者决策参考,不需要承担法律责任,而财务说明履行的是披露和告知义务,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七是效果不同。财务分析讲究有效性即分析数据及结论要对医院管理有效,而财务说明则主要是帮助使用者了解真实情况。

二、医院财务分析包括的内容

医院财务分析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不同时期、不同的人以及不同的目的,就会使用不同的分析方法。财务分析不是一种有固定程序的工作,也不存在惟一的通用分析程序。在实际工作中,经常涉及到的有医院财务状况分析和经营成果分析。财务状况分析主要包括偿债能力、资产管理能力、现金流量等方面的分析,经营成果分析主要包括收入能力、盈余能力、设备利用能力等方面的分析。另外,还有一些综合性的分析如人力资源利用能力分析、社会效益分析以及一些专题分析等。

三、医院财务分析的写作方法

一个好的医院财务分析,至少应具备这样几个要素:一是要有明确的目的;二是要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三是要对医院管理有效;四是要符合医院管理者的思路和爱好;五是要有恰当准确的文字表达。

1、要有明确的分析目的

确定分析目的很重要,因为它统领全局,所有信息的收集、分析方法的采用以及结果的解释,都要围绕分析目的来完成,它是财务分析的核心和灵魂。财务分析目的的确定方法一般是根据医院管理者的需要,或者根据财务高管的分析和判断。

2、要有科学合理的分析和解释

根据财务分析目的,将收集来的信息资料,运用专门办法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和研究。探求事物本质,找出事物间的联系,是财务分析的主要过程和内容。财务分析方法主要有比较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两种。比较分析法是将两个或几个有关的可比数据进行对比来揭示矛盾和差异的一种方法。因素分析法是依据财务指标与其驱动因素之间的关系,从数量上确定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程度的一种方法。分析时具体应采用哪种,要视情况而定。分析顺序一般采用倒查法,即依据结果去追溯原因,在追溯过程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找出规律。

财务分析能否做到科学合理,一方面取决于分析人员对财务分析指标体系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同时也取决于分析人员对待事物的看法和观点。所以,在进行分析时,一定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用全面的、联系的和发展的观点看问题,要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

3、要对医院管理有帮助

财务分析所提供的数据和结论,对于加强医院管理、改善经营决策能够切实起到指导或帮助作用。对医院管理有效,是财务分析的根本目的和要求,也是衡量财务分析质量高低的一个标准,更是决定财务分析能否被接受的一个重要条件。所以,财务人员在进行财务分析时,一定要紧紧围绕着医院管理这个中心。

4、要符合医院管理者的思路和爱好

一个财务分析能否被医院管理者理解和接受,一方面取决于分析质量,同时也要看其是否符合医院管理者的思路和爱好。如果符合了,被采用的可能性就大,否则,即使你写得再好,分析得再透彻,建议再合理,恐怕也不会被采用。因为医院管理者根本不想做这方面的工作,也就不需要这方面的信息。为院长提供无用信息,就象是在冬天里送羽扇,夏天里送火炉,礼物虽然贵重,但不是对方想要的东西,结果可想而知。

所以,我们在写财务分析报告时,一定要充分了解院长的管理思路和爱好,要一切围着院长或管理者的思路转。因为,只有院长或管理者才是最终决策人,院长的管理思路和爱好,就代表着医院今后的管理重点和发展方向。把握住院长的管理思路,就等于正确确定了财务分析方向。这时你所提供的信息,对于院长或管理者已经做出的决策能起到验证作用,对于将要做出的决策能提供可行依据。

5、要有恰当准确的文字表达

财务分析要求结构严谨,语言简练;条理清晰,逻辑性强;分析透彻,有理有据;层层深入,环环相扣;观点鲜明,前后照应。财务分析写作的一般格式是:

标题部分:如“某医院20xx年度财务分析与评价”;

开头部分:概述医院总的财务状况及成果,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存在的问题;分析部分:围绕开头部分所提到的内容进行分析和解释。可以分成几个部分进行详细分析,也可以对重点问题作重点分析。如果数据较多或需作对比时,最好以表格方式来体现。同时,对于重点数据还要进行说明。

结论部分:根据分析结果,作出相应结论,肯定成绩,提出问题。

意见和建议部分:对于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为医院管理者决策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四、写作财务分析的体会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8

【关键词】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实用价值;评述;运用

一、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的发展概况

(一)国外发展概况

财务管理作为一种实践活动,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的分配活动,但财务管理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其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只有一百年左右的历史。美国审计师thomasL.Greene1897年出版的《公司财务》被公认为最早的财务管理学著作,之后,mead,Dewing和Lyon等学者陆续出版的一系列财务著作,标志着财务管理学的初步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国家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生产力发展推动企业规模迅速扩张,对资金需求显著增加,故最初的财务管理以筹资管理为核心,主要研究如何有效地筹集资本,以资本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注重筹资方式的选择。这些著作的写作形式以情节描述为主,即将大公司的财务管理实务(侧重于公司生产经营中涉及的法律问题)条文化。

20世纪30年代至5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财务管理的核心转移到资产管理,主要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运用资金,加强内部控制,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几近崩溃的资本市场促使人们开始探讨证券内在价值与其价格变动规律,经济计量技术由此被引进财务理论研究中,期间有代表性的研究著作包括1934年B.Graham和D.L.Dodd的《证券分析》、1937年J.B.williams的《投资价值理论》和1938年a.S.Dewing的《企业理财政策》。这些著作不再局限于描述性的写作方法,不仅关注概念,而且注重运用数学方法进行投资分析,强调方法和原理。同时,企业内部控制也需要通过各种定量方法来实现,各种计量模型逐渐运用于财务管理,财务计划、财务分析和财务控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逐渐形成。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经济复苏,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加大了投资风险,投资决策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资金运用效益,财务管理的核心开始转移到投资管理。主要研究科学的投资决策方法和完善的投资决策程序,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都实现了重大突破,新的财务计量分析模型层出不尽,标志着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本形成。投资决策方面,1951年JoelDean在《资本预算》一书中首先提出了投资决策的内部收益率法,同年F.Lutz和V.Lutz在《企业投资理论》一书中提出了净现值投资决策方法,投资项目评价指标体系在投资回收期、投资报酬率静态分析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了考虑货币时间价值的净现值和内含报酬率等动态分析指标。1955年J.Lorie和L.Savage发表的《资本限额的三个问题》及1958年J.Hirshleifer发表的《最优投资决策理论》对这些方法进行了改进和完善。同期还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证券市场效率理论等,都不同程度地运用到定量分析模型,如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等。

(二)国内发展概况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20世纪70年代末期,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基本上没有筹资、投资及收益分配的自,财务管理的作用淡化,仅体现在对流动资金的管理和对成本费用的控制,其定量分析也仅运用于对国家下达的各类计划指标完成情况的分析。

1978至1991年,我国开始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随着国家的逐步放权,企业拥有了一定的自,财务管理从成本管理逐步发展到资产运营管理和利润分配管理、投资管理和小范围的筹资管理,并开始学习和借鉴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但在实践中的运用极少,因为中国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与西方国家市场经济环境存在巨大差异,我国宏观上还没有解决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企业无法完全按市场规律有效配置和使用资产。

1992年以来,中国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企业生产经营走向市场,投资自进一步扩大,随着我国证券市场的恢复和发展,企业融资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财务管理成为企业管理的核心,财务管理的内容也发展成为集融筹资管理、投资管理、资产运营管理和收益分配管理于一体的全面的财务管理。西方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理论、投资组合理论、资本结构理论、资本资产定价理论、股利分配理论等一系列财务理论与方法被广泛引进,人们在消化吸收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始运用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解决我国财务管理实践问题。

21世纪的世界经济是全球一体化的经济,愈演愈烈的国际竞争环境向企业管理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主导地位的财务管理作用更加凸显。现代财务管理已发展成为全方位的财务管理,从管理内容上看,涉及到企业筹资、投资、资产营运、成本、收入、分配等方面;从管理方式来看,采用预测、决策、计划、控制、考核、分析、监督等方式;从管理的技术方法来看,需综合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定量分析方法业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企业财务几乎所有方面、所有环节的管理都离不开定量分析模型。如企业在财务活动中应该始终遵循时间价值和风险价值原理;筹资管理需要进行资金需要量预测、资本成本计量和杠杆效应分析;项目投资决策需要进行现金流量估算、投资风险评估和净现值等一系列财务评价指标的测算;证券投资决策需要进行证券估价;营运资产管理需要对最佳现金持有量、应收账款投资效益与成本、存货成本等进行计量分析;企业重组与兼并需要进行资产价值评估;财务分析需要计算各种财务指标等等。显然,定量分析结果已成为企业进行财务决策、组织财务活动、进行绩效评估的重要依据,模型分析、实证研究更是当今财务理论界最受推崇、最热门的研究方式。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为财务管理的定量分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财务数据的取得和计算更加快捷,从而使各种定量分析方法得到更多的运用和更快的发展,运用定量分析模型进行财务决策业已成为现代财务管理学的发展趋势。

二、我国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实用状况及成因分析

(一)实用状况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是在市场经济的土壤中发展起来的,我国直到20世纪90年代才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财务管理的作用和地位才得以凸显。我国大量引进和吸收西方先进的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也开始运用定量分析模型解决我国财务管理实践问题。然而,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虽然为我们提供了借鉴,使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短期内得以快速提升,经济效益大幅提高,但由于我国财务管理的发展历程短,与西方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加上我国经济相对落后,资本市场不够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固有差异等原因,使得我们从西方照搬过来的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并不完全适用,有的甚至误导了企业财务决策。因此,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财务管理发展相对落后,对定量分析模型的运用效果差强人意。总体情况是运用程度低、运用效果差、实用价值低,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益。

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中运用定量分析模型的基本状况大致可分为如下四种情形:

1.灵活运用。极少数企业能积极吸收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注重财务管理的科学性,但不全盘照搬,对西方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只是有选择性地灵活运用,对完全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模型弃而不用,对选择使用的模型也要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对分析结果加以适当修正,财务管理成效明显。

2.照搬照用。企业遇到相关的财务问题时,都会用照搬过来的模型计算分析一番,但极少考虑企业的具体情况对结果进行修正。表面上看采用了先进科学的财务管理方法,其实质上因分析结果偏离实际而利用价值极低,为分析而分析。

3.少量运用。企业只进行常规性定量分析,如对会计报表进行财务分析指标的计算、计算银行贷款成本等,其他方面如营运资本管理、投资决策等却很少用到定量分析模型,更多的是凭经验而不是凭数据决策,财务管理方法落后。

4.形式上用。企业除了进行常规性定量分析外,在一些项目投资决策分析中也计量分析净现值等一系列财务评价指标,但这些分析是为了在项目申报时做给相关部门看的,为了获得项目审批,这些指标往往做得很漂亮,其预期经济效益严重偏离实际情况,误导了投资决策。

事实上,在上述四种情形中,少量运用和形式上用的企业占绝大多数。

(二)成因分析

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在我国的运用程度低、运用效果差、实用价值低,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1.中西方市场差异。根本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固有差异导致了中西方企业差异、中西方资本市场差异,加上国民观念素质差异,使得一些西方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在我国企业的实用价值受到质疑。实践中我们的确发现:并不是所有“舶来品”都适用于我国企业,我国有的带普遍性的财务现象无法用西方财务理论解释,用照搬过来的定量分析模型作出的财务决策有的是错误的。有的企业因此对西方财务定量分析模型持怀疑态度并抵触。

2.苛刻的假设前提条件。财务学者在建立一些财务分析模型时,为了简化问题,往往设立了许多苛刻的假设前提条件,这些假设与实际条件的巨大差异使得这些模型本身就存在先天性实用缺陷,它们只能用来解释特定条件下的某种财务现象,不能直接用来指导企业的财务决策。

3.企业内在差异。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不仅仅是中西方企业存在差异,国内企业也千差万别,事实上并不存在普遍适用的定量分析模型,因此对财务模型的简单套用是没有多少实际价值的。

4.财务数据繁杂。有些财务模型在运用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财务数据处理和计算,在缺乏计算机软件系统支持的情况下,依靠手工操作的工作量太大,其实施的繁琐程度让许多财务人员望而生畏。

5.主观忽视。一些中小企业还存在主观忽视财务管理,混淆财务管理与会计管理职能的现象,极少运用财务分析模型,其财务管理水平低下。

三、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实用性研究的基本思路

要提高我国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和效益,必须改变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总体运用程度低、运用效果差、实用价值低的现状。针对现有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运用中存在的问题,我国众多财务学者已进行了一系列的相关研究。近期的研究如:夏红雨(2009)对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成本分析模型和存货模型提出了修正意见;赵晓龙(2009)对现金持有量与上市公司价值的相关性进行了实证研究;陆志鹏、王洁方、刘思峰和方志耕(2009)研究了区间Dea模型求解算法及其在项目投资效率评价中的应用;吕(2009)论述了eVa在证券投资分析中存在的障碍;王欣兰和甄立构建了全程应收账款管理模式;赵峰(2009)探讨了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公司价值比较法等等,但现有的研究还远远不能满足需要。我们需要在吸收西方现代财务管理理论与方法的基础上,针对财务模型在我国企业实际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研究如何根据我国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其进行改进或修正,建立适用于中国财务管理环境,能有效指导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有较高实用价值的系列定量分析模型。这是我国财务管理实务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众多的财务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共同努力。

笔者拟对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实用价值研究的重点对象、重点内容及方式方法选择等提出一些思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以期能对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在我国企业的普及运用起一定的促进作用。

(一)重点研究对象选择

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很多,近年来,许多财务学者还在不断地研究提出新模型。基于以下三方面的理由,笔者认为应将目前财务管理教科书中涉及的定量分析模型作为实用价值研究的重点对象。

1.这些模型涉及到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财务管理教科书中的模型通常包括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证券投资管理等方面的基本决策分析模型,而企业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就是筹资管理、项目投资管理、营运资金管理及证券投资管理,这些模型是企业最为常用的模型,最需要解决实用价值问题。

2.这些模型基本上得到了财务界的普遍认可。财务管理教科书中的模型之所以能够作为一种基础知识传授给学生,通常是已经得到财务界普遍认可并基本达成共识的模型,具有推广应用价值。而一些仅代表某学者个人观点的模型还没有得到普遍认可,其本身的科学性还有待研究。

3.这些模型为众多财务工作者所熟悉。财务管理教科书中的模型是几乎所有财务管理工作者都曾经学习过的内容,他们在工作实践中正在运用的是这些模型,他们在运用中感到困惑的也是这些模型。对这些模型的实用价值进行研究,能够解决大多数企业在财务管理定量分析中遇到的难题,具有普遍性。

(二)重点研究内容及方法选择

研究者首先应该从深入企业开展实地调研入手,对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运用现状及其成因进行调研分析。通过到一些企业实地调研,了解财务管理在企业管理中被重视的程度及企业实施财务管理的模式,了解财务模型在企业各环节的财务管理实践中的利用程度及运用效果。学习和总结运用成效好的企业的经验,寻找少用或不用财务模型企业的原因及其对企业效益的影响,探讨企业生产经营状况与财务模型运用情况的相关性,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为后续研究搜集充分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实地调研人们会发现,各种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的实用状况是有差异的,研究的侧重点也应各不相同。依据各财务模型的实用性差异应该分类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研究。

1.剖析低实用价值财务模型的缺陷,不提倡使用。一些财务模型本身的缺陷是影响其实用价值最主要的原因。有些模型为了简化需要考虑的因素,建立在大量的假设前提之上,而实践中完全符合假设条件的完美状况几乎不存在,当现实与假设偏离太远时,运用此类模型分析得出的结论自然也会严重偏离现实。与之相反,有些模型为了将影响因素考虑得尽量周全,运用了较为深奥的数学知识建立起非常复杂的财务模型,人们或者因为难以理解,或者因为分析过程过于繁琐而弃置不用。研究者需要通过研究论证,剖析这类财务模型的低实用价值缺陷,告诫企业不要盲目运用,以免误入歧途。

2.研究高实用价值财务模型的适用条件,指导企业恰当运用。每一个财务模型都有其特定的适用条件,事实上并不存在在任何经济体制下、任何类型的企业都普遍适用的财务模型。对那些有较高实用价值的财务模型,研究者也需要对其适用条件及不可套用的情况进行研究说明,指导企业在适当的条件下参照运用,避免一味地照搬照用。

3.对可修复的财务模型进行实用性改进或修正。有些财务模型在设立时由于考虑的因素过于简单,或者忽略了某些关键要素的影响而存在一些缺陷,这类缺陷有的是可以修复的。研究者需要在原财务模型的基础上,研究被忽略的关键要素的影响,对模型进行改进或修正,其实用价值将得以提升。

4.对需变通运用的财务模型进行变通运用方法研究,指导企业灵活运用。经济现象是纷繁复杂的,各企业有着自己独特的生产经营方式,也有着自己特有的财务管理环境,不可一视同仁。对于同一财务事件,各企业关注的侧重点可能不同;对于同一财务要素,各企业的具体情况也可能不同。因此,当我们运用同一财务模型分析不同企业同一财务事件时,也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研究者需要对一些财务模型在有一定代表性的几种不同情形下变通运用的方法进行研究,以指导企业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最后还需要研究开发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计算机系统。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建立后,实际运用时需要进行大量的财务数据处理和计算,完全依靠手工操作的工作量太大,且难以精确、高效地进行定量分析,影响了工作效率和质量。为此,研究者还需要将具有实用价值的财务管理模型与计算机信息技术相结合,研究开发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计算机系统,将复杂而繁琐的数据处理工作交给具有强大数据处理功能的计算机完成,只要财务人员录入相关的财务数据,即可获得相应的定量分析结果,使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在企业的运用更方便、更快捷,进一步提升其实用价值。

总之,研究者应该始终围绕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需要开展研究,密切联系我国企业的理财环境分析现行财务模型的实用价值,进而构建有更高实用价值的新财务模型,提升财务模型的整体实用价值,以期能有效应用于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实践。此外,构建的新财务管理定量分析模型是否具有较高实用价值,还需要在企业实践中进一步验证。

【参考文献】

[1]郭复初.中国财务改革实践与理论发展[J].财务与会计,2000(7).

[2]郭复初.中西方近代财务管理的发展与启迪[J].四川会计,1997(7):3-7.

[3]张先治.财务学概论[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0-15.

[4]沈洪涛,樊莹,罗淑贞.初级财务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0-24.

[5]夏红雨.对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方法的修正[J].财会月刊,2009(4上):75.

[6]赵晓龙.上市公司价值与现金持有量实证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09(6):166-167.

[7]陆志鹏,王洁方,刘思峰,等.区间Dea模型求解算法及其在项目投资效率评价中的应用[J].中国管理科学,2009(4):165-169.

[8]吕.试论eVa在证券投资分析中存在的障碍[J].现代商业,2009(23):25.

[9]王欣兰,甄立.全程应收账款管理模式的构建[J].中国农业会计,2009(8):10-12.

[10]赵峰.企业资本结构决策方法――公司价值比较法的探讨[J].企业技术开发,2009(8):131-132.

[11]noelCapon,JohnU.FarleyandScottHoenig.Determinantsoffinancialperformance:ameta-analysis,managementScience,vol.36,no.10,october1990.

[12]alanKrausandRobertH.Litzenberger.aState-preferencemodelofoptimalFinancialLeverage,americanFinanceassociation.1973.

[13]VanceH.FriedandRobertD.Hisrich.towardamodelofVentureCapitalinvestmentDecisionmaking,Financialmanagement,vol.23,no.3,autumn1994,p28-37.

[14]paoloangelis&FulvioGismondi&Riccardoottaviani,anon-parametricstatisticalmodelforthecontrolofitalianinsurancecompanies,DecisionsineconomicsandFinance,Springer,vol.17(1),pages69-84,march.1994.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9

摘要新时期新形势下,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工作面临着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和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双重挑战。军队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必须适应这种改革潮流和发展趋势,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和手段,使财务管理逐步由单一走向全面、由经验走向科学、由封闭走向开放,更好地履行好服务部队、服务战备和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使命任务。

关键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

财务分析是现代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对于全面掌握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现状,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增强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必要性

现代财务管理理论把财务管理作为一个闭环性工作来看待,注重研究如何发挥财务分析在评价财务管理绩效、提供财务决策数据、控制财务管理风险中的关键作用。军队医院与军队一般单位相比,具有经费收支范围广、科目多、与地方经济接触紧密等特点,回顾当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局限,有的侧重于分析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有的侧重于分析军队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而全面研究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制度的比较少;研究方法局限,当前大部分局限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少;研究视角上,研究军队财务分析一般方法、内容的多,而研究适应军队医院特殊性要求的财务分析科学化制度比较少。由此可见,全面深入地研究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的相关理论,对于充实当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一是为军队医院财务管理科学化提供方法与手段。军队财务分析是现代军队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财务分析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科学化就缺乏准确、客观和有针对性的分析评价方法和工具,就不能实现财务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和统一化。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研究,可以使军队医院财务管理主体采用科学的分析方法对财务管理的内容、过程及结果进行定期和不定期地分析,全面掌握财务管理现状,查找财务管理问题,提高财务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

二是为增强军队医院经费使用效益提供决策依据。长期以来,受计划经济思维的影响,军队医院经费使用缺乏成本收益观念,导致目标不明,效益不高。军队医院既担负为部队服务、为战备服务,又有适当开展有偿服务提高医院竞争力的义务,这就要求医院经费投向和投量必须处理好维持性需求与建设性需求、财务可能与建设投入、当前建设与长远发展等多种关系。实现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可以通过对经费使用成本和绩效的全面定量和定性分析和评价,为党委首长谋划财力分配、供应和使用提供决策依据。

三是为构建科学的军队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提供对策。当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工作存在着形式主义、分析层次不高、分析内容不全、风险意识不足、财务分析指标体系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军队财务分析科学化研究,可以站在系统设计和决策管理高度,从提升财务分析理念、充实财务分析内容、健全财务分析指标、优化财务分析方法等多角度出发,为构建科学的军队医院财务分析体系提供对策和建议。

二、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几点思考

军队医院与军队一般单位相比,具有经费收支范围广、科目多、与地方经济接触紧密等特点,回顾当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的研究现状,研究范围局限,有的侧重于分析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的指标体系,有的侧重于分析军队医院财务分析存在的问题,而全面研究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制度的比较少;研究方法局限,当前大部分局限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的少;研究视角上,研究军队财务分析一般方法、内容的多,而研究适应军队医院特殊性要求的财务分析科学化制度比较少。由此可见,全面深入地研究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科学化的相关理论,对于弥补当前研究缺陷,充实当前军队医院财务分析理论具有重要意义。

财务管理分析方法篇10

(一)所采用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方法不够先进。在医院现阶段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过程中,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所采用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方法不够先进,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相关工作效率无法得到有效的提升。造成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医院财务管理工作中历史遗留思想的限制,其次则是相关工作人员对于自身工作的不上心,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我国现阶段医院所采用的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方法不够先进,因此我国医院要想提升自身的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的效率,就有必要针对现有的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方法展开改进。(二)医院自身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部门受到的监管力度较弱。现阶段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过程中存在的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医院自身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部门受到的监管力度较弱,这种监管上的不力给我国医院的财务管理造成了很大的不便。财务管理工作因为工作性质所以需要长年累月的接触大量的资金,而如果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素养不过关,加上所在财务管理部门受到的监管力度较弱,就必定会导致医院的财务受到侵害,从而造成医院资金的损失。不仅如此,甚至还有可能因为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影响到医院的整体发展。(三)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所依赖的制度执行力较差。任何一个财务管理部门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而这个制度就是相关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对照的工作方法,对于规范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流程,提升相关财务管理的效率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阶段我国大多数的医院中对于制度的建设的重视程度都不是很高,这也就导致了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对于财务预算制度的依赖性较差,从而影响到医院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和日后的长期发展,所以要想提升我国医院财务管理制度的效率就必须要加强财务预算制度的建设。

二、提升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效率的措施

(一)改善现阶段所采用的财务预算与财务分析方法。要想提升现阶段我国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的效率,一个十分重要的改善方面就是医院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进而达到从根本上提升相关效率的目的。首先,应该加强对于医院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使其能够拥有足够的专业能力来应对日益复杂的医院财务管理工作;其次,则是应该加强对于相关财务预算管理理论的学习,并与自身医院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而改善现阶段所采用的财务预算和财务分析方法。(二)加强对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部门监管力度。不仅如此,要想提升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的效率,还要加强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部门的监管力度,使相关的工作能够在一个正常有序的工作环境中有条不紊地开展。要想减少医院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部门的出错率,除了要加强相关人员的专业技能培养之外,加强对这部分人员的监管力度也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方面,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意识到医院财务分析监管力量的存在,从而认真的对待自身所从事的工作。(三)加强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制度的执行效率。一个良好的制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现象的发生,尤其是对于财务管理部门来说,如果不能够让相关的工作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必然会导致财务管理工作过程中问题层出不穷。因此,加强对于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制度的执行效率就有了根本上的必要性。而要想加强对于财务预算及财务分析制度的执行效率,最应该加强的一个方面就是提升相关管理人员的重视程度,使相关制度能够在最顶层就受到重视,进而可以一层一层向下传导。

三、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