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5:04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1

物联网是智慧城市建设最重要的载体。如今,全球已经有170个城市正在进行智慧城市的试点和试验,其中欧洲和亚洲是智慧城市开展最积极的地区,中国已经有约70个城市提出了智慧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目标。

可以看到,物联网作为新兴信息技术,经过一段实践的发展,正在逐步“由虚入实”,并在发展中呈现了与传统信息化应用所不同的特征,掀起了创新的浪潮。中国电信集团副总工程师靳东滨认为,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实现了应用的创新,技术的创新、服务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碎片化市场急需标准化

靳东滨认为,运营商口中所言的物联网,更多的还是m2m,而并非广义的物联网应用:他们关注运营平台,目前运营商做的主要工作是资源和系统的集成,如果只是简单的系统集成,运营商在物联网领域深耕数年之后,也会又会上演当初在互联网时代“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的情节。不过,目前运营商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把物联网当作是未来信息化服务的转型方向。在国内,物联网主要是以传感网络为主发展起来的,虽然物联网的概念不局限于此,但仍存在一系列新特征和新问题。靳东滨将物联网的特征总结如下。

首先,物联网市场是一个碎片化的大市场。“很多人谈及物联网开发,会觉得市场空间很大,但是真正做起来的时候反而又觉得项目都很小。”靳东滨这样说。各行各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对物联网的需求让人觉得市场很大,具体到每一个用户,对产品数量的需求就变小了。由于客户的信息化需求很分散,在这样的背景下,现阶段运营商只能将这些需求整合在一起,提供集成的解决方案。一定要结合物联网产业链资源,与合作伙伴一起联合推进,从产业创新入手,在智能农业、智能养殖,在车联网等领域,形成一批可以拷贝的,有规模推广效应的应用。

其次,传感技术在不同行业的应用差异很大,这是由于物理信息、物质信息的范围很广,而传感器的种类和数量很多,其传递方式的不同为技术的推广带来了难度。

第三,业务的可管理性尚有欠缺。传统的传感网络应用一般局限于一个企业或部门内,对其可管理性的要求并不高而物理网需要的是一个公共的、开放的平台,采集的信息要为受众服务。因此需要业务的管理,这是传感业务向物联网发展的一大缺陷。

第四,是不同行业对技术需求特性的差异性大,成功经验在不同行业中的拷贝存在难度。靳东滨总结道:“造成以上这些特征和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增量需求缺乏、客户认知度不高物联网的商业模式尚处形成阶段,缺乏能引领市场的强势企业主导;缺乏完整的资源基础,如感节点,公共平台,ipV6等,导致资源无法整合:标准化进程较慢,没有推出标准化应用产品。”

专注服务模式创新

从未来发展来看,中国物联网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2010年-2013年,主要是应用的创新示范工程;2013年~2015年是技术创新和标准性创新:2020年是服务创新。运营商最大的资源是管道资源,但是物联网除了传输层之外,还有应用层和传感层。运营商可以跳出m2m业务的藩篱,从这四个方面入手,专注服务模式创新。

从整体产业链来看,传感产业链主要包括获取数据、传输。处理和数据的应用。在获取数据这一部分,由于传感采集的信息千变万化,因此从数据获取到数据传输中存在着多种网络相互沟通的困难,如原来通信网中没有的智能电表。其信息传递量非常小,它集中后需要通过3G来采集信息,当它集中后大量用户瞬间同时上传电表数据时不断启动信令,会使小数据流量多频次启动,导致瘫痪,这些问题不解决,未来物联网的通信接口和沟通问题就会成为发展的束缚。

在一些数据处理和数据应用的关键环节,由于缺乏标准的支持,如中间件、应用程序平台,所以导致api开发工作难度较大、时间长、成本高。为此,中国电信与标准公建的重要参与者和终端设备的合作研发者,如中兴和华为,联合推出标准。

此外,基础通讯层网络的建设也非常重要。中国电信和物联网应用的重要集成者和参与者以及开发伙伴共同开发物联网的应用,以了解目前物联网的需求;同时,中国电信在积极探索、建立一个物联网的管理或应用平台,以普及物联网并推动其产业化发展,并通过物联网的技术为社会提供成本更低、开发速度更快的平台。

不同角色各司其职

物联网的产业化需要有效、创新的商业模式作为支撑。靳东滨将目前物联网领域的主体分为五类:第一类是原来就存在的传感网络的应用,其网络层不依托于公众的通信网,传感网内部也可以形成这样一个应用。

第二类是通过传感网、m2m的终端连接到公用网,它可以是互联网、也可以是数据专线到应用层面。

第三类是在点对点的应用以外增加中间件,将不同网络中的信息通过中间件进行整合,然后集中到服务器上,这种情况下中间件起了很大作用。

第四类是传感网络资源成为一个共享的基础资源,将整合的资源传递到公共网络。中间件既要为本行业或本系统提供应用服务,也要为相关企业甚至是整体的社会需要提供服务。这样,相应的中间件管理就能够提供给不同的使用者。目前这个层面的应用最多,而未来这个层面的应用也将最具有发展空间。

跨越m2m技术藩篱

在过去,m2m解决的是机器通讯问题,没有业务的管理功能,这是其与互联网之间最大的差别。“所以当感知层网络通过接口和网络相接,m2m平台将提供终端的管理能力,即将不同的传感器通过优化路由连接起来,并且提供一个可靠的电路。—而在这个管理的流程中,它的管理知识针对终端网源的管理,是无法满足物联网应用需求的,因此在未来需求提供更多具备不同能力的应用中间件,以扩充m2m的功能,使它逐渐从m2m平台演变成为物联网提供公众的平台。

这样,它的底层感知层依然保持为m2m技术,如终端的m2m模块和管理平台;而顶端则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了通用能力和组建式的服务,这样就能够减少重复开发、共享业务和数据,并且加快业务开发和部署的进度。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2

1云计算概述 

云计算诞生于二零零六年,二零零八年云计算得到大面积推广,云计算的诞生立即引起全球信息行业的广泛关注,云计算的出现给it行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改革浪潮,云计算的特征是:按需服务、共享资源、按需付费、网络面广。云计算作为二十一世纪新兴的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软件工程。云计算现如今已经被应用到了各个领域。云计算的核心技术有海量数据存储与计算、虚拟化技术、分布式存储技术、并行编程模式技术。云计算实现了将庞大数据拆分成若干子程序进行分布处理,处理后发送给服务器群计算,最后将分析处理结果统一融合后回传给用户。狭义上来说云计算是通过计算机和各类用户终端实现信息交互和应用。广义上讲云计算是一种强大的网络服务模式。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将一台计算机虚拟化成多台计算机,使资源利用率提高,从而降低成本。云计算的分布式计算技术,实现了根据使用需求情况分布资源。另外,云计算相比传统硬件平台相比,维护费用低廉,管理方便易操作,无需大量的资金支持。 

2物联网概念 

物联网是互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物联网是物物相联的互联网,物联网的基础仍然是互联网,物联网是以互联网为基础发展和延伸出来的网络。物联网最早提出于一九九零年。一九九一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对物联网进行研究,一九九九年麻省理工学院对物联网做了实验。物联网底层数据的感知是物联网技术的基础,在物联网感知层中,呈现出的特点是数据量大、种类多。物联网感知采用了信息后,通过传输层实现数据与传递。物联网按照功能分为三层:应用服务层、网络传输层、感知控制层。物联网应用十分广泛,现如今几乎已经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例如:智能交通、智能家居、资源管理、科研实验、医疗领域、军事领域。物联网的发展和推广受到了国家的重视。但就目前来看,物联网技术不论是技术上,还是理论上仍然处于发展阶段,距离物联网普及和大面积应用仍然有着一定的距离。 

3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系统架构 

从物联网技术的特征来看,未来物联网技术更新和改革离不开对云计算的应用,云计算的优势是物联网技术所需要的,物联网的推广和应用必然不能缺少云计算,物联网数据产生和收集过程具有实时性和不间断性,处理时间的延迟必然会导致数据量的扩大。但由于数据量大、节点有限、存储点等技术限制,必然影响物联网性能。云计算的分布式技术,便可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使物联网实现有效的控制多源、多位置的不同数据处理。云计算和物联网的融合,使物联网获得了强大的计算能力和存储能力,云计算搭建了一个辅助物联网的平台。 

基于云计算的物联网系统架构主要包括了三个层次:物联网中间件层、物联网基础设施层、物联网应用层。这三层相互协调融合构成了物联网系统,向人们提供服务。 

3.1物联网应用层 

物联网应用层是整个物联网系统架构的核心内容,应用层通过应用管理中提供管理工具,其中包括:用户管理、资源管理、安全管理、影像管理。每一个管理工具能够为用户提供不同的服务,用户管理包括:用户账户管理、计费管理等等。安全管理包括:用户身份验证、用户资料保护等等。资源管理包括:资源恢复、故障检测等等。影像管理包括:应用生命周期管理、影像部署等等。 

3.2物联网中间件 

物联网中间件层是整个物联网的连接媒介,包含着整个物联网的所有中间件产品。所包括的功能有:感应设备管理、智能终端接入等等,除此之外,还具有面向服务的物联网应用的功能。 

3.3物联网基础设施层 

物联网基础设施是物联网系统实现的基础,离开了物联网基础设备,物联网系统无从谈起。物联网基础设备层包含了:虚拟集群、物理硬件及感应终端。虚拟集群是基于云计算的虚拟化技术的基础上实现的,以虚拟化方式为用户提供服务。物理硬件包括:云计算必要的网络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设备等等。感应终端包括传感器、控制器等智能终端设备。物联网基础设备由物联网中间件负责管理和协调运作。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3

物联网作为国家纳入“十二五”规划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运营商带来了巨大的商机。物联网的发展必须借助通信运营商的网络才能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通信运营商是物联网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通信运营商建设的物联网服务平台,可为物联网的上下游企业搭建一个物联网产业联盟环境的核心,汇聚各种行业的资源,将各种信息、内容和服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提供给客户,为客户创造额外价值的服务,形成一个开放的物联网应用生态环境。

发展物联网,中国移动公司的优势在于其用户规模大幅领先于其它运营商,在物联网产业中起步早、发展快,劣势在于宽带资源远远落后于其他运营商,对发展使用固网传输的物联网业务上面有很多网络上的困扰。同时,中国移动公司的物联网终端和应用侧研发实力不足,不利于在物联网集团业务上的拓展。

目前,国内的物联网缺乏良好的商务模式,客户认知还有待培育,大量的物联网应用是与政府牵头的示范工程,应用数量少,而且有的物联网目建成后无人问津,后期运营难以为继。中国移动公司现在急需和行业核心企业合作,由企业提供企业信息化深入应用课题,进行物联网联盟合作,将物联网产业价值链上的有价值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物联网产业对于中国移动公司来说是机遇,也存在很大的挑战,只有找到正确有效的切入点,才能在物联网市场取得理想的市场份额。

物与物之间的通信,一般不太可能让客户支付比人与人之间通信还要高的通信费用,而物联网业务的基本要求就是高质量和智能化,所以物联网业务存在着高建设成本和低资费收入之间的矛盾。积极研发低成本规模化的智能Sim卡类联网公共服务,建设适合物联网特性的智能网络,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在物联网方面的一个重要任务。

物联网专网是中国移动专为物联网建设的网络,采用专属码号资源,搭建专属网元设备,被认为是中国移动的第二张网。物联网专网使用10648和14765开头的物联网专属码号,其中10648为13位码号,有1亿码号资源,但对于数以亿计的物联网的终端来说,如果对每一个终端都分配一个码号,这些码号资源是远远不够的。

为了更好地利用有限的码号资源,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

(1)一号多卡。

属于同一个组的物联网终端使用相同的mSiSDn号码。每个终端通过内网imei号和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进行绑定,终端把终端iD封装在短消息的消息体中,网关根据内网iD查询到同一传感器网络中的物联网终端。这样通过共享的方式大大减少了码号资源的使用。

(2)虚拟号码。

对每一个物联网终授予一个虚拟号码,每个终端以虚拟号码与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联系,这样可以节省下大量的码号资源。虚拟号码的取值范围可以不断扩展,也非常容易管理。

(3)码号回收。

为了避免码号资源的浪费,可实行码号资源回收机制,对长期不用的码号经系统审查后实行回收,再行发放。

由于物联网终端的增速惊人,而中国移动在物联网所投入的人力、物力、财力相对于来讲总是有限的,要想满足所有物联网客户的所有需求是办不到的。要想取得最佳的投入产出比,中国移动公司应该对物联网客户划分层次提供不同标准的服务,把主要的资源和精力投入到等级高的用户的客户身上,这样做有利于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可增加客户的满意度,维持更长久稳固的客户关系,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提高客户的利润贡献率。

根据物联网终端用户的物联网专属码号,查出其所在的等级,针对不同的客户在客服、网络、保障采取不同的服务标准。高级别的用户会由高级客户经理对其提供一对一服务。并为高级别的用户设置接入优先权,分配较高的带宽资源,提供及时的终端维修服务,客户投诉后响应反馈服务的时限较短等。低级别的用户会得到初级客户经理一对多的服务,排队和修复时间都比较长,网络接入有时需要等待,分配较少带宽资源,终端维修的服务较慢,投诉响应反馈服务时限也较长。

物联网产业的终端潜在数量巨大,将远远超过现有的移动通信用户数,给移动通信网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如何使如此之多的终端顺利接入到网络之中成为了物联网业务可持续发展的前提。

中国移动物联网专网由基础网络平台、运营支撑平台和业务支撑平台三部分组成。其中基础网络平台包括物联网专属HLR、物联网GGSn、物联网短信中心(SmSC)等网元;运营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运营管理平台和物联网业务网关;业务支撑平台包括物联网pBoSS,以及其他一级业务支撑系统、省BoSS系统等。

中国移动公司需要进一步加强网络服务支撑平台的建设,需要完善平台在终端监控、专家分析、仿真测试、差异化服务等方面的功能,从而实现终端的有效有序管理。

中国移动公司要加大传输网建设,扩大传输层的网络容量,提高物联网信息传输能力,提供物联网发展所必需的信息高速公路。为了更好地满足物联网感知层的网络覆盖需求,对于家居控制、家电控制等固网建设成本较低终端密度大的应用,采用固定网提供高带宽的物联网信息传输通道;而对于农业大棚等需要交互多种信息的应用,采用蓝牙、ZiGBee等近场无线技术与物联网接入网关交互信息,而传感器本身不要集成通信模块,利用移动传输网直接降低了运营成本。

物联网由于比互联网对现实世界更加全面感知,中国移动公司要想在物联网应用上取得更多的收益,不应仅局限于应用本身带来的产品租费和网络流量收益,而应扩展思路,充分利用物联网应用而带来丰富的资源,采取后向收费的商业模式,例如物联网智能感知广告等。在海量业务市场,后向收费的收益往往会超过前向收益,这也是中国移动公司突破物联网业务规模化商用市场的重要手段。

中国移动公司作为通信网络的建设和运营者,未来要想占据物联网产业链的核心地位,需要在网络优势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物联网业务体系架构,打造成为物联网信息通信服务核心,实现对软硬件集成环节的控制,探索低成本规模化的智能物联网商业模式,通过产业链上下游的横向合作和垂直整合,形成战略联盟牵引产业发展,才能更好地拓展物联网业务。

参考文献:

[1]唐雄燕,宁小玲.物联网对电信运营商的机遇与挑战[J].电信网技术,2010(6).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4

【关键词】云计算;物联网;云计算与物联网的关系;问题与挑战

中图分类号:C35文献标识码:a

引言

在信息爆炸的当今时代,信息的传播早已是最关键也是最基础的步骤。而相较于以前来说当今需要存储和计算的数据呈指数型增长。传统的硬件架构服务器与运算器面对如此强大的数据量只能望洋兴叹。所以需要一个超级计算机协助用户来处理数据,而对于个人来说这样的运算能力是无法迅速处理海量数据的,有人提出如果将互联网当做一台主机的话,所有的这些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于是云技术应运而生。云计算一种通过internet以服务的方式提供动态可伸缩的虚拟化的资源的计算模式,发展前景非常广阔。

一、云计算的概念

狭义云计算指厂商通过分布式计算和it基础设施的使用模式,以免费或者按需租用方式向企业客户提供数据存储、分析以及科学计算等服务。广义云计算是指厂商利用互联网闲散计算和存储资源,为企业用户提供按需即取的高效的服务方式。

云计算是分布式处理、并行处理和网格计算的发展,或者说是这些计算机科学概念的商业实现。它是一种服务的交付和使用模式,通过网络以按需、易扩展的方式获得所需的服务。通俗的理解是,云计算的“云”就是存在于互联网上的服务器集群上的资源,它包括硬件资源(服务器、存储器、CpU等)和软件资源(应用软件、集成开发环境等),本地计算机只需要通过互联网发送一个需求信息,远端就会有成千上万的计算机为你提供需要的资源并将结果返回到本地计算机,最大的特点就是建立在虚幻的基础上进行工作的。用一种比喻说法,云就是网络、互联网的上的你一个人的活n个人帮你干。

二、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现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的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我国物联网发展与全球同处于起步阶段,初步具备了一定的技术、产业和应用基础,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物联网:是指在现实世界中,那些具有一定的感知能力,识别能力或者具有其他智能化特点的传感设备。除了我们刚才提到的传感器,RFiD以外,像二维码,小范围的无线传输技术,或者一些移动通信的模块等等,都可以算在其中的范围内。总的来说,物联网技术基本就是通过网络设施实现信息的传输和管理的技术,从而让人们可以打破空间距离的限制,更好的实现隔空交流或者是设备的控制。

物联网的核心和基础仍然是互联网,是对互联网的延伸和扩展;其用户端延伸和扩展到了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物联网概念的问世,打破了之前的传统思维。过去的思路一直是将物理基础设施和it基础设施分开,一方面是机场、公路、建筑物等,另一方面是数据中心、个人电脑、宽带等。而在物联网时代,钢筋混凝土、电缆将与芯片、宽带整合为统一的基础设施,在此意义上,基础设施更像是一块新的地球。

三、云计算与物联网之间的关系

1、物联网的发展离不开云计算,物联网对云计算有着很强的依赖性。

首先,云计算从两方面促进物联网的实现。一方面,它是物联网技术中的核心部分。由于云计算通俗的说就是一个用于处理数据的计算平台,通过强大的云计算技术可以使物联网中各类物品的实时动态管理和智能分析变得可能。另一方面,随着物联网规模的迅速扩大,其发展自然和云计算结合起来。当物联网中涉及的物品不多时,可能不需要云计算便可以进行数据的处理、分析,但当整个行业都整合起来形成一个行业物联网时,就不能不在云计算的基础上才能运行起来。

其次,云计算将互联网与物联网智能结合在一起。云计算的创新型服务交付模式,简化服务的交付,加强物联网和互联网之间及其内部的互联互通,可以实现新商业模式的快速创新,促进物联网和互联网的智能融合。

最后,云计算(CloudComputing)是效用计算,网络存储等网络技术发展相结合的产物。通过在云计算的技术支持下,物联网可以更好的增强自身数据储存、分析、处理的能力,完善了在技术方面的某些缺陷。所以物联网对云计算有着很强的依赖性和应用共享性。也是的使物联网的出现及发展成为可能。

2、云计算与物联网的融合

它们互不隶属,但它们之间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物联网与云计算都是基于互联网的,可以说互联网就是它们相互连接的一个纽带。人类是从对信息积累搜索的互联网方式逐步的向对信息智能判断的物联网方式前进。而且这样的信息智能是结合不同的信息载体进行的。互联网教会人们怎么看信息,物联网则教会人们怎么用信息,更具智慧是物联网的特点。由于把信息的载体扩充到“物”,因此,物联网必然是一个大规模的信息计算系统。通过前面的分析可知,物联网就是互联网通过传感网络向物理世界的延伸,它的最终目标就是对物理世界进行智能化管理。物联网的这一使命,也决定了它必然要由一个大规模的计算平台作为支撑。由于云计算从本质上来说就是一个用于海量数据处理的计算平台,因此,云计算技术是物联网涵盖的技术范畴之一。随着物联网的发展,未来物联网将势必产生海量数据,而传统的硬件架构服务器将很难满足数据管理和处理要求。如果将云计算运用到物联网的传输层与应用层,采用云计算的物联网,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运行效率。可以说,如果把物联网当作一台主机的话,云计算就是它的CpU。3、云计算的实用技术是物联网实现条件

要实现云计算对物联网的服务支撑,云计算的关键技术有着很大程度的影响。具体来说,云计算的超大规模、虚拟化、多用户、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等特点正是物联网规模化、智能化发展所需的技术。

①虚拟化技术,也是云计算的基础。尽管云计算和虚拟化并非捆绑技术,二者同时使用仍可正常运行并实现优势互补。云计算和虚拟化二者交互工作,云计算解决方案依靠并利用虚拟化提供服务。为了提供“按需使用,按使用付费”的服务模式,云计算供应商必须利用虚拟化技术。因为只有利用虚拟化,他们才能获得灵活的基础设施以提供终端用户所需的灵活性。实现了it虚拟化,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和it服务能力的按需提供,这其中关键技术就涉及到服务器虚拟化、网络虚拟化和存储虚拟化,当然如果能够将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进行融合,让服务器与网络之间,网络与存储之间也能够达到资源共享的虚拟化,这将会在计算能力的有效利用,服务能力的错峰处理等方面更具有吸引力。

②高可靠性,高可扩展性。在未来物联网中,每个连网物体都会有一个标识,分配一个ip地址,进而接入网络。数十亿甚至数百亿的传感网络节点需要进行配置、管理和监控,这就需要物联网运营平台具备节点参数配置、节点状态监测、节点远程唤醒/激活/控制、节点故障告警、节点按需接入、节点软件升级、节点网络拓扑展现等功能。要实现这些功能,要求计算平台必须高度可靠,又要易于扩展。而云计算使用了数据多副本容错、计算节点同构可互换等措施来保障服务的高可靠性,使用云计算比使用本地计算机更加可靠;另外,云计算的规模可以动态伸缩,满足应用和用户规模增长的需要。这使得云计算为物联网提供支撑服务进一步成为可能。

四、存在的问题与挑战

1、建设物联网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标准问题。由于当今世界各国在物联网方面制定的技术标准互不相同,因此很难兼容。如果技术标准得不到统一,物联网将很难在世界范围内互联互通,或者实现世界范围内的跨越性发展。

(2)安全问题。由于物联网中万物互联,必然有大量的数据用于物物之间的通信,各类物体行为模式的数据存储、分析、处理等等,这可能会引起一系列的数据安全问题。尤其是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保障数据的安全性就愈加重要。

(3)协议问题。从根本上讲,物联网是互联网在物质世界的延伸。因此,物联网的核心层面仍然是基于tCp/ip协议的。然而,在接入层面上,物联网协议种类繁多,出现了协议不同意的情况。因此,物联网需要有统一的协议支持。

(4)ip地址问题。与互联网类似,在物联网中,每一个接入网络的物体都要有一个惟一标识,分配一个ip地址。互联网中ip的需求问题似乎没那么突出,但物联网中涉及几十亿、甚至几百亿的的物体。而ipv4地址即将耗尽,因此加快ipv6技术的研发,并解决与ipv4的兼容问题,将直接影响着物联网的发展规模。

2、云计算平台所面临的主要挑战

(1)数据安全性问题:用户数据的安全问题是云计算平台不得不考虑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两层意思:一要在技术上、管理上确保数据安全;二要让用户确信服务商能够保证数据安全。另外,也需要对数据的容错性、连续数据保护等方面加以关注。

(2)个人隐私的保护问题:在云计算平台中,每个用户都处在开放的环境中。在该平台中无论是提供或者接受服务,都有可能将个人隐私不经意间暴露出来。长此以往,将可能引起一系列意想不到的问题。因此,如何加强对个人隐私的保护对云计算来讲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也是云计算必然要面对的挑战。

(3)服务互操作性问题:云计算互操作性是指抽出各云端之间程序设计差异的能力,这是云计算使用普及化的关键。当前,云计算平台对服务的互操作性支持不够。因此,对于用户进行跨平台的服务,或者是同平台不同服务之间,均存在一定程度的服务障碍,这也是将来云计算面临的挑战之一。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5

关键词:校际联动;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资源共享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7)06-0196-02

物联网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新兴产业,其发展受到了物联网技术人才严重匮乏地制约。高职院校作为对接产业发展,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源头,推动物联网技术跨越式发展,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是其重要责任。[1]教育部自2010年开始,首批设置了30所物联网工程专业,2011年全国各地方高职院校也陆续开设了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然而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是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增专业,具有专业建设起点高,知识体系前沿性强,实验室建设成本大等特点,导致高职院校开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积极性明显低于本科院校。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推广,高职院校在物联网专业建设方面也因校情的不同遇到各种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亟待建立一种充满生机、平衡发展、开放合作的教育生态系统,培育以共同服务物联网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教、学、产、研和社会服务协作群体,发挥集聚效应,实现优势互补、合理分工、互惠互利,促进高职院校立体化良性发展。[2]

1互聘教师,建立校际合作机制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行“双师型”教师互聘,有利于缓解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师资结构性短缺的状况,实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师资源共享。互聘教师的实现,首先要增强校际互信,确保各方信息对称,评估合作伙伴的预期贡献及投入的努力程度。其次要成立牵头联络协调的组织机构,制定合作各方共同遵守的章程、协议,建立合作行为准则。第三要进行统一管理,对专业教师进行聘任选拔、任务安排和评价考核,建立物联网师资库,根据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师资库内教师开展物联网相关技术、产业发展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多方面的培训和教学研讨活动,促进相关合作高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育教学与应用技术研究水平的整体性提升。第四要对教学质量进行评价,制定科学的、量化的、系统的考评指标,形成统一的考评制度,由相关考核部门统一审核。各高职院校在合作框架下,应尊重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承认教师在合作高职院校中的工作业绩,依据相关评价与考核结果对教师做出公正权威的鉴定,实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教师个人成长与专业建设质量提升的双赢。[3]

2互认学分,建立课程互选机制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实行课程互选,有利于不同高职院校的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人才培养,降低办学成本,实现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课程资源共享。首先要增强合作共赢的观念,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其次要挖掘课程的深层次需求,努力推进优质课程资源的建设与共享。第三要在优质课程建设上,各高职院校应结合各自的服务面向与办学特色,有针对性地建设独具特色的专业课程。第四要动态管理互选课程,严把互选课程质量关,要结合物联网产业发展以及学生选课的需求,建立课程淘汰制度,淘汰不适应物联网专业发展需要的部分课程,确保课程互选机制良性循环。第五要通过利用网络平台,及时公布各高职院校共享课程、开课教师及教学团队等信息,开放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优质课程资源。第六要实行弹性学分制和导师指导下的学生选课制,各高职院校应以各自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对本校学生所修的互选课程,通过教务部门的认定后,承认其学分,并根据学生取得的学分记录来评价学生的学业完成情况。[4]

3互通交流,建立资源共享机制

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开设不久,高职院校起步也相对较晚,相应的教育资源还很匮乏,因此,探索高职院校间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的资源共享机制,制定相应的资源共享措施,是提高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资源共享效率的前提。首先要实现图书馆文献信息共享,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原则,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具有共性的、基础性的图书数据库,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采用联合投资的方式购买,实现各高职院校以最低的成本同,获得更多的图书资源。针对各高职院校服务面向不同的行业与领域所建立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特色数据库,可以通过有偿使用的形式,向合作高校开放,以满足各高职院校师生科研与学习的需要。其次要实现科研实验平台共享,将科研实验平台对其他高职院校和科研院所、社会进行开放,实行有偿服务,扩大科研实验平台使用范围,对提高各院校的资源共享能力具有积极作用。科研实验平台资源共享要以物联网专业建设和科学研究为内在推动力,以物联网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建立联合攻关学术团队开展技术创新,实现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交叉融合,通过共建达到共享。第三要实现生产性实训基地共享,满足各高职院校的不同需求。由于各高职院校服务面向的行业领域与办学特色各有不同,所建设的实训基地的标准和要求也各有侧重,各高职院校通过提供本校实力较强的实训基地所能承担的实训与培训能力,实现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共同发展。第四要实现高水平学术讲座共享,通过开放知名专家讲座,组织师生跨校选听,丰富学生的校园文化生活,活跃校园学术气氛,促进学术的交流,让广大师生了解物联网技术发展研究的前沿信息、科学研究成果。

4互补优势,建立示范合作机制

各高职院校通过围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在教学、师资、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功能活动上进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协同创新,提升物联网教育教学与应用技术研究等相关资源的利用效率,提高自身的人才培养水平、学术水平、社服务水平和声誉地位,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是互补性合作,即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通过合作,实现院校资源的交换和互补,获得开展物联网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相关功能活动所欠缺的资源或条件,互补短板。其次是整合性合作,即通过对各高职院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所需求的同类资源进行整合。如组织开展联合攻克物联网相关课题和技术服务项目,开展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等高等职业教育行动研究,联合组建校际技能队参加全国或世界性的技能大赛等活动,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益。第三是拓展性合作,即通过把各高职院校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的各种资源或力量聚集在一起,共同开拓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新项目或新的教学领域等。[5]第四是品牌性合作,即各高职院校通过校际合作,遴选出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招生就业等有特色的高职院校,推广成功经验,改变各高职院校发展战略,在加强各自特色建设的基础上,从扩张数量转为提高质量,形成资源共享,经验共用,教学共融职教集群优势,建立自独具优势和特色的品牌教育,走品牌发展之路。

⒖嘉南祝

[1]徐小龙,鲁蔚锋,杨庚.物联网专业人才培养策略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1).

[2]王伟,关于高职院校校际合作的思考[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9(5).

[3]夏玲,肖晗予,高职园区师资互聘、名师共享、督导共享的运行机制[J].中国成人教育,2013(3).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6

什么是物联网

物联网,这个名词非常新,在2009年的时候刚刚提出,但到现在已经上升到我们国家的战略型新型产业的一个高度。物联网的英文名是theinternetofthings,物联网的含义就是物物相连,把物体本身的信息通过传感器、智能卡、智能设备等一些智能采集装置采集后,收集到一个平台中间,进行统一的存储和计算,最终形成各种运用决策,包括服务等等。总之,物联网就是物体真实信息的一种网络信息,事实上就是物体的一个大网络。它的信息来源,不像互联网是通过电脑来控制,电脑后面操作的是人,说到底还是人的行为。

物联网的体系构架

物联网第一部分是感知层,就是要把数据全部采集上来,中间层是通信,信息采集上来之后,通信把它传送到一个平台中间的一个数据库里,传到一个大型的资源中心里面。之后就是应用,也就是说,感知、通信、应用,这也是物联网的整个一个体系架构。

感知层就是要把所有的物体本身的信息采集上来,比如二代身份证,就是一个采集工具,是一个用高频射频识别的一个证件,里面包括所有的原始信息或者将来可能会有的一些记录,再通过读写器把它读出来。我们可以通过身份证到飞机场去买票、换登机牌,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智能卡,比如我们应用的条形码,在超市收款机上扫描,也是通过电磁感应,这就是智能卡采集模式。

另外一种数据采集模式,是传感器,这个传感器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工业仪表。这种传感器来自军方技术,最早应用在战场,因为现在半导体的发展比较快,从多晶硅到单晶硅,再到纳米技术。所以现在的传感器可以做的非常小,最小的传感器可以做到纳米级别,基本上人眼是看不到的。这个传感器就是把以前的传感器敏感装置和电源等的芯片集中到一个单晶硅或者一个纳米层面,做的非常小。传感器可以传感温度、压力、湿度等等。目前传感器做得越来越小,越来越便宜。

工业自动化仪表也属于感知层的一部分,包括智能仪表、智能开关、控制器、执行机构。此外,音视频设备,也就是摄像头、录音装置也是记录真实事件的设备,也属于感知层,简言之,只要物体内部嵌入芯片,只要计算机可以控制,就属于物联网的感知层。感知层处于物联网基本架构的最底层。没有数据就没有一切,所以对于物联网来说数据的真实性和有效性是一个核心。

第二部分是通信层,电信运营商主要是做通信层,把真实的信息传输到一个后台系统,比如一台计算机,一个数据中心中。这个传输过程就属于通信层。在物联网中的作用通信层也很重要,通讯方式包括无线、有线、包括手机网络、无线传感网等。

第三部分是应用层,就是专业软件及服务,将海量数据分类、整理、挖掘分析、计算、优化调度,最后应用在各种专业领域:包括工业自动化、交通、农业、旅游、环保、军事等等。它分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就是服务器、计算机、存储设备、云计算等。云计算模式很适合物联网的应用,云计算主要的目的就是存储处理海量数据,一台电脑谈不上云计算,云计算存储处理海量数据的能力可以达到tB级以上。同时在应用层还广泛使用数据挖掘软件、专家分析软件、专业应用软件等。

对物联网的看法

对于物联网的每个层面,每个专家都有不同的看法。中国工程院副院长邬贺铨院士认为:物联网事实上需要政府投入,而且它的应用层面是关键,必须找到需求才能搞应用。中国移动的董事长认为:物联网事实上就是一个网络,它的核心是网络架构,网络架构稳定了,才能形成网。无锡刘海涛博士认为:目前信息的感知和获取是核心。中科院还有一位博士认为:物联网是一个大工程。还有些教授认为:事实上物联网就是一个信息化系统。

今年6月,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发表讲话说:物联网就是支持智能服务发展,为个性化制造服务穿心提供有利的工具和环境。明确了物联网的真正定义。

综其所述,物联网应用服务是核心,数据经过感知和通信,建立物联网络,核心是数据的专业应用及服务,最终为用户提供的不是原始数据,而是通过数据处理、数据挖掘、数据优化后,做出最优的方案和辅助决策。物联网就是数据优化技术,可以说是”o,618”优选法、统筹法的应用,为用户提供最佳的可实施的优化方案,并进行专业化服务和运营。

物联网的起源及发展历程

物联网是由工业自动化、无线通讯技术、互联阿技术、军方应用如射频技术、无线传感器等四方面发展来的。

1999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式提出传感器的概念(即狭义的物联网);2005年世界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应用智慧物流;2009年iBm提出“智慧地球”的概念,随即美国总统奥巴马把物联网上升为国家战略;今年我国总理在无锡考察时,又提出了“感知中国”的新理念,当年的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也被列为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从此,这种新概念很快得到社会各界高度重视。中国的物联网与欧美日特点比较

西方特点:

欧美日在信息化设施、技术体系、应用经验等方面占据优势。在基础元件、网络架构方面处于绝对优势,在标准制定方面处于优势。

中国特点:

信息化基础具有优势。

在标准制定方面已经介入,与西方同时起步。

在政府的主导和引导作用方面占据优势。

是全世界最大的制造商。

具有全世界最大的市场。

所以我国目前物联网技术与西方发达国家处于同一起点,有些方面还有优势,在我国大力发展物联网正当其时。

物联网兴起的原因分析

一、互联网是虚拟世界,正在往娱乐化发展。而物联网是把物质世界和数字世界连接起来,将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相结合,而这一点是互联网永远做不到的。

二、国际和国家高层的高度重视和推崇。信息化产业对物联网的强力推动,传统产业的积极呼应,资本市场的热情高涨,在股市低迷的情况下,物联网概念股普遍逆势上扬。我国各相关部委都在积极研究,不断推出各类政策、措施来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

深层次的原因是世界上每次经济危机后,都会有新的技术革命,而物联网就是此次经济危机后的新技术革命代表。

物联网产业化

物联网的市场预测

1、“物联网”是下一个百万亿级的产业。

2、到2020年,全球和物互联业务与现有的人和人互联业务之比将达到30比1。

3、到2035年前后,中国的物联网终端将达到数千亿个。

4、到2050年,物联网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产业化需要突破的难点

范围空泛:重概念,轻需求。

结构失衡:重采集,轻应用和运营。

基础薄弱,单一的数据采集方向向复合式采集转化。

欠缺运用服务的理念与实践。

国家欠缺统一规划或应对决策。

涉及现有信息化产业的利益。

物联网的发展必定与现有管理体系冲突。

欠缺龙头企业的示范效应和带头效应。

法律问题、隐私问题和意识问题日渐凸显。

物联网产业化在山西发展的思考

物联网发展的根本是其规模性,山西经济要转型,而转型的关键是依靠高科技。物联网技术则是高科技的核心,物联网在山西省的发展优势也体现在应用上。虽然我国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物联网技术,但相比之下,山西是全国最容易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地方。山西作为资源大省、传统工业大省,物联网在煤炭、电力、智能建筑等领域均大有可为。对山西来说,发展物联网应用具有先天优势,可以说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温床。山西长期围绕资源发展工业,付出过巨大代价,在环保、生态环境治理方面,均需要物联网技术。结合山西发展物联网产业的优势,物联网产业将有飞跃式的发展,并将带动其他产业在发展方式上产生脱胎换骨的转变。5年后,山西有望领军我国物联网产业。

中国如何打造“智慧城市”

在中国――这个最具机会、最具挑战的地方,如何打造智慧城市这是一个引人人胜的课题。

iBm大中华区副总裁范宁对中国城市实现“智能化”的急迫感受颇深。他说,之前去一个城市出差,发现市长常常为一个问题深感困扰。原来,这个城市市区埋在地下的煤气管道大概有i000多公里,加上郊区的煤气管道大概有3000公里长,每年由于各种各样施工都要被挖断100多次。因为是煤气管道,很可能会爆炸、起火,造成重大的事故。而物联网技术完全可以解决这个城市的地下安全隐患。

在中国城市规划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能源系统是重中之重。一方面,中国出现了成百上千条新的公路,但是缺乏接合的交通道路管理系统。另一方面,中国的城市发展面临共同性问题,诸如发展在先、规划在后等,导致了很多因为城市规划不合理而造成的交通状况恶化。智慧交通的各种解决方案,实际上是一种信息化的管理方案。

未来中国城市将出现哪些新的景象?交通、教育、医疗、环保、能源等方面会有哪些变得越来越好,越来越方便呢?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7

内容摘要:当前全球新的物联网应用环境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物流信息采集、互联互通、智能应用存在着技术标准和投资成本、开放性和安全性、应用的部署和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需求。本文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任务,研究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关键词:物流信息化物联网发展对策

问题提出

当前全球新的物联网应用环境提高了物流信息化的复杂性,对物流信息采集、互联互通、智能应用存在着技术标准和投资成本、开放性和安全性、应用的部署和发展等多方面的挑战,对物流管理、信息化实施方案、信息化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新的需求。

(一)当前物联网发展的情况

物联网是继计算机、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之后的又一次信息产业浪潮,全球正面临着一次新的物流信息化革命。物联网是通过射频识别、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等方式连接物体,按约定的协议,可以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通过计算机存储理解分析数据,进而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

(二)我国关于物联网的研究现状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和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华为技术、中兴通讯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

智能交通、智能安防、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北京、上海、广东、浙江等省市已初步展开。随着传感器、软件、网络等关键技术快速发展,物联网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应用领域广泛拓展。但物流发展的滞后性与我国城市经济发展的高速度之间的矛盾仍很突出。通过物流信息化建设可以提升物流效率,缩减物流成本(李俊韬,2009),因此不断提升我国物流信息化总体水平,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对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高伟凯等,2008)。物联网在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供新的方向和机遇的同时也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邹生等,2010)。

目前国内外物流信息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在传统的互联网应用环境下,物流信息化技术的研究和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的研究。物联网将互联互通延伸和扩展到任何物品与物品之间,很多的设备或物品都接入,这是一个泛化的接入,一个异构的接入,具有网络的高度自治化和协同。随着物联网的兴起,物流业信息化进入新的周期,在这个阶段,信息技术的单点应用将会整合成一个体系,以追求整体效应,从而带来物流信息化的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因此在物联网环境下,针对我国物流发展现状和任务,研究物流业信息化发展策略具有重要、现实的社会意义。目前物联网环境下的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非常少,本文的研究课题具有一定创新性和先进性。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现状

我国的物流业信息化建设,在政府层面积极推动物联网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与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年)》和“新一代宽带移动无线通信网”重大专项中均将传感网列入重点研究领域。工业和信息化部开展物联网的调研,将从技术研发、标准制定、推进市场应用、加强产业协作四个方面支持物联网发展。无锡市大力建设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信息中心)。

在物流企业层面,一些优秀的大型物流企业已经走到了信息化的前列,但是具有需求明确、系统先进的物流企业比例较低,在国外物流企业中普遍采用的计算机辅助决策等方面的应用,在国内的物流企业中可谓少之又少。很多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至于业务流程和操作的优化,如集中采购、集中库存及大型配送中心的计算机管理尚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从观念到设施还停留在传统运输和仓储的层面上。

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标准缺乏,创新体系不完善,应用领域不广、层次偏低,运营模式不成熟等(邬跃,2009;陈松等,2007)。对目前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现状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流信息化建设总体上还处在初级阶段,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仍处于信息技术应用的初级阶段。第二,绝大部分物流企业,特别是中小型物流企业物流信息化建设的重点还主要集中在基础网络建设及应用软件系统建设的初级阶段,供应链管理很少。由于信息化建设层次比较低,造成信息不畅、企业上下游之间的信息流没有打通,流通环节成本居高不下。第三,大部分物流企业在走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信息化之路,物流服务功能单一,信息化水平亟待提高。第四,我国物流企业的构成很复杂,各区域企业间的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落后。

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

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现阶段,其应用主要为传感网。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加快发展物联网产业不仅是提升信息产业核心竞争力、发展创新型经济的战略选择,也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促进“两化”融合、提升社会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抓手,对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在物联网应用环境下对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物联网促进物流信息化、智能化,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例如如何部署更加广泛、及时、准确的信息采集技术,如射频识别(RFiD)、各类传感器、地理定位系统、视频采集系统等;如何把这些信息实现互联互通,既满足专用的要求,也能实现方便的开放和共享;信息如何管理、加工、应用,解决各种现实问题。这些问题都将对物流信息化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使得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发展策略的研究有较大的难度。

对目前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建设面临的新问题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物联网技术标准缺乏统一。物联网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工作包括对企业的各种资源建立一个规范统一的编码,而且信息的采集渠道和方式要规范、通畅、稳定,同时要研究对信息进行科学、合理、深入的加工处理流程方式。第二,现有系统不能适应基于物联网的供应链管理的需要。在物流环节中,物品通常都不是静止的,而是处于运动的状态,必须保持物品在运动状态,甚至高速运动状态下都能随时实现对话,因而物联网环境下,对于信息的采集、协同和共享需要求有相应的系统资源支持。第三,物联网在体制上相互分割,缺乏资源共享。运输业、仓储业等各自为政、独自经营、相互间缺乏有效的协调。第四,商业模式仍处于初级阶段,成本较高,没有达到大规模应用规模,只有具备了规模,才能使物品的智能发挥作用。第五,物联网信息安全和隐私问题严重。第六,传感器、芯片、关键设备制造、国内智能交通高端市场约2/3被国外企业占有。

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对策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快速推进,物联网技术与物流管理不断推陈出新的形势下,要加快我国物流信息化建设,应该着重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加强物联网发展政策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发展规划,起到物联网发展“指挥棒”的作用、引导物流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种美香,2010)。

第二,为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应该加快制定我国物流企业物联网编码标准和数据共享交换等标准规范。

第三,结合物联网技术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加快各物流区域公共物流信息化平台建设,进行横向整合,实现同类资源集约化,例如利用信息网络整合分散的货主和车辆并进行优化匹配、多式联运平台整合各种运输方式、物流枢纽和物流园区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和有效管理等等,实现物流企业信息的畅通无阻,为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提供统一的信息平台,提供物流中的标准化服务,如仓储、运输、货代、快递等,提高物流信息化的使用效率与效益。

第四,加快大型物流企业新型网络商务与信息化平台建设,通过装置在各类物体上的电子标签(RFiD),传感器、二维码等经过接口与无线网络相连,按专业化类别进行物流流程的信息采集,给物体赋予智能,实现人与物体的沟通和对话、以及物体与物体互相间的沟通和对话。信息系统深加工后使流程得以整合、优化,有效组织企业自身的物流资源,组合企业物流网络,形成有效的物流组织和网络体系,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如汽车供应链、家电供应链、服装供应链等的整体解决方案。

第五,大力发展物联网中间件技术,依托现有信息系统、充分整合相关各种信息资源,提高整体系统效率,避免重复建设。例如采取屏蔽不同读写器之间的协议,过滤标签数据等方法。

第六,采取有力措施,进一步突破物联网关键核心技术,加快产业资源集聚,大力推广示范应用,促进物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确保企业在新一轮技术和产业竞争中的优势地位。

结论

物联网的发展,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在物联网环境下,对物流信息采集技术、物流信息的互联互通、信息的管理、加工和应用都有新的需求。由于对于目前物联网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必须高度重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战略规划,从国家战略规划层面对物流信息化的发展方向、标准规范、关键技术等做出明确的界定和规划。同时,在基于物联网的物流信息化的推进策略上,应充分考虑基于具有我国自主产权的物联网设备和技术。本文研究分析了物联网环境下我国物流信息化发展遇到的新问题、新挑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未来的5年,应结合国家的十二五发展规划,进一步明确物联网环境下物流信息化发展的技术路线,对其所涉及的传感、传输通信、数据处理等各相关领域的架构、标准、关键技术等给予明确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李俊韬.现代物流信息技术[m].兵器工业出版社,2009

2.邹生,何新华.物流信息化与物联网建设[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3.邬跃.我国物流信息化状况及启示[J].武汉工程大学学报,2009(2)

4.高伟凯,纪寿文.物流发展与城市竞争力提升之关系分析[J].城市问题,2008(12)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8

[关键词]物联网;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007-01

物联网技术与应用是近十几年来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智能网络技术,被看作是信息领域的一次革命性的变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发展十分迅速,应用的范围领域越来越宽。

移动通信技术在民用领域已经发展多年,技术上比较成熟,已经由第二代(the2ndGeneration,2G)通信技术发展到第三代(3G)通信技术,甚至第四代(4G)通信标准也在许多重点城市和地区开始试运行。

由于移动通信服务使用上的便捷性,使得移动通信的应用已经融人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越来越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通信方式。基于这一点,对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理论与技术方面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和工程领域研究的重点课题。

1物联网技术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在1999年建立的自动识别中心,提出了网络无线射频识别(RFiD)系统的概念。这个系统可以把所有有形的物品,通过射频识别等传感设备,与互联网进行互联,从而达到实现系统内个体的智能化识别与管理的目的,这便是物联网概念的最初来源。

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世界峰会上,正式确定了“物联网”的概念,并了题为《itUinternetreports2005—theinternetofthings》的报告,在报告中详细介绍了物联网的基本特征、相关的应用技术、技术发展面临的挑战以及物联网在市场推广中的机遇。itU在报告中指出:我们正处在一个全新的通信技术发展的时代,信息交互与通信技术发展的目标,已经从原来的满足人与人之间的沟通目的,发展到为了实现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连接,一个无所不在的物联网通信的时代即将到来。

由此可见,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突破了信息交互双方的“人”的属性的限制,将传统的信息通信网络延伸到了更为广泛的物理世界,将连接扩展到了物与物以及人与物之间,从而形成了一个物的联网的世界,即物联网。

物联网技术的基本特征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全面感知的特性:物联网技术可以利用射频识别、二维码、传感器等多种技术来随时随地的对网络成员进行信息的采集。

(2)可靠传输的特性:通过将物直接接人信息网络,需要通过可用的多种通信网络进行信息交互和共享,以保证信息传输的可靠性。

(3)智能处理的特性:通过使用多种智能计算技术,从而对采集到的海量的物体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以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2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

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作为移动网络通信的核心和关键技术,主要职能是对移动通信网络中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地分配和管理,并可以在网络负载和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匀的情况下,能够及时调整可用的网络资源,从而保证移动通信系统的可靠工作。

不同种类和技术基础的无线通信网络,其所采用的信号传输技术、多址接入方式会有所不同,相应的通信网络资源的管理机制也会存在诸多的差异,但是,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管理问题,就其根本目标,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实现既定的用户级目标,二是实现通信网络的系统级目标。通常,用户级目标的实现,主要体现在通信网络使用中的用户体验上;而系统级目标是从技术的角度考虑,达到最大化系统吞吐量或者频谱利用效率、提高移动网络的系统发射功率的效率等几方面,具体的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功率控制:其主要目标是,在维持通信链路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小通信时的功率消耗,从而节约能源,延长移动通信终端电池的使用时间。

(2)切换控制:当移动通信的终端从一个基站的服务当中切换到另一个基站的服务当中时,需要尽量保证该用户的通信服务不被中断。

(3)接纳控制:在保证已经连接进移动通信服务网络的用户的正常业务使用的同时,应该尽可能地接纳更多用户,从而更有效地利用网络资源,最大化移动通信网络的综合性能指标。

(4)调度机制:使接入网络的各分组用户,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通信网络的资源,合理分配数据传输速率和分组长度。

(5)负载控制:在移动通信网络过载或即将过载时,需要即时进行网络资源调整,从而保证通信网络的稳定可靠运行。

3物联网技术与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契合点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即是对网络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而网络资源得到合理分配的前提,是对资源的属性、分布等信息的全面、有效、快速的掌握,并将这些分布与控制信息可靠地传输到网络资源管理节点,通过更高效合理的智能资源分配算法,来对有限的通信网络资源进行整合安排,这些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需求,恰恰是物联网技术所反映出的基本特征,也即是说,通过使用物联网技术,可以更加恰当、高效地完成以上的资源管理任务。

4结论

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是移动通信网络应用的核心问题,是无线网络通信领域研究的重要课题,其目的在于通过功率控制、切换控制、接纳控制、调度机制、负载控制等技术,在保证通信网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合理、高效地利用网络资源,从而提高移动通信网络的综合性能。

利用物联网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移动通信网络的资源管理问题,并且物联网在信息采集层上的优势,可以更加全面、实时地采集移动通信用户的非隐私眭信息,从而提高移动通信应用的商业价值。因此,研究基于物联网技术的移动通信网络资源管理技术,是值得我们下大力气研究的课题。

参考文献

[1]刘云浩.从普适计算、CpS到物联网:下一代互联网的视界[J]中国计算机学会通讯,2009,502):6669

[2]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Union,internetgeports2005:theinternet0fthingslRi.Geneva:itU,2005

[3]沈苏彬,范曲立,宗平等.物联网的体系结构与相关技术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9,29(6):1-11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9

关键词:物联网;信息安全

所谓物联网,简言之就是将物与物相联结的互联网络。当今,物联网的发展方兴未艾,必将越来越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社会的生活方式。物联网沟通了网络虚拟空间和现实物理空间,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将信息安全问题延伸到现实世界。关注和研究物联网信息安全意义重大,迫在眉睫。

1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形势严峻

物联网是在传统通信网和互联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其有效的感知、广泛的互联互通和个性化的体验[1]又是传统互联网所不具备的,因此其信息安全不仅具有传统网络信息安全的特点,还有其独具性。

⑴安全威胁来源广泛。一般而言,可将物联网的分为三个层次,采集数据的感知层、传输数据的网络层和实际使用的应用层,再加上管理等非技术的因素,物联网的信息安全威胁来源不可谓不广。一是各技术层面。物联网三个层次结构各自有其安全问题。感知层主要是射频识别设备、无线传感网和移动智能终端的安全威胁;网络层主要是数据泄露或破坏及数据融合产生的安全威胁;应用层主要是针对用户隐私、访问控制的安全威胁[2]。二是核心设备与技术标准。目前国内物联网产业链还不够完善,传感器、芯片、数据处理设备等核心设备技术掌握在他国手中;技术标准也多采用国外标准,在国际上话语权较弱,这些都可能导致在信息安全问题受制于人。三是非技术因素。物联网使用和管理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薄弱、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滞后和信息安全领域人才的匮乏均给物联网信息安全隐患带来严重威胁。

⑵信息安全防护困难。物联网通过传感器、RFiD、二维码等随时随地获取信息,与互联网融合传递信息,实现全面感知和可靠传递,但也使得信息防护愈加困难。一是节点数量庞大,监控力量有限。要实现区域范围内物与物之间的互联,必然需要足够多的传感设备,但监控的力量是有限的,这一突出矛盾使得对节点的监控容易顾此失彼,难以兼顾。二是节点资源受限,难以有效防护。[3]受成本和技术的影响,传感器的体积普遍较小,其存储空间、带宽、传输距离极为有限,这也使得传统网络安全防护的技术协议无法应用到传感器上。三是以无线传输为主,信息易被窃取。[4]感知层信息传递给网络层多采取无线方式,且能够自动获取,信息容易被窃取,网络受到干扰影响正常工作甚至瘫痪。

⑶安全隐患危害性大。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应用的拓展,物联网在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经济发展和强化国家安全带来便利的同时,其不可避免的安全威胁的巨大危害性逐渐显现。一是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物联网广泛应用于电力、交通、医疗、农业、家居防卫等关系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各种各样的传感器遍布人们周围,一旦失控将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麻烦和威胁。二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互联网所处的环境是虚拟世界,发生问题往往只影响到一台主机或一个局域网,损失的也只是信息。而物联网处于现实世界,其应用往往是行业性的,如果出现问题损失的不仅仅是信息,还涉及到生命财产安全,对整个行业发展的影响无法估量。三是对国家安全的影响。物联网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国家基础建设、战略规划甚至是军事领域,可以说关系国家安全的大量信息流转于物联网上,一旦某个环节发生故障或者被摧毁控制,所产生的级联效应将不亚于武装打击。

2加强物联网信息安全防护的几点看法

物联网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其对未来的影响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而其安全隐患的危害之巨也是可以预见的。要想在未来物联网发展上享有更多的话语权,就必须在发展的起始阶段和发展进程中始终致力于安全防护的建设。

⑴运用技术手段。科学技术是信息安全的重要保证,无论是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还是单纯的安全保障的需要都离不开技术的支持。一是关键技术创新。紧跟物联网的发展趋势和最新研究成果,大力强化“云计算”、大数据处理、传感器网络等技术的研发,发展芯片级的物理安全技术,完善传统的信息传输安全技术,加强认证和安全访问控制,掌握和不断创新物联网关键技术。二是核心技术设备国产化。传感器和芯片、智能处理软件是我国物联网发展的薄弱环节,制约了物联网的发展,也为信息安全留下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要从立足现实,着眼长远,大力加强核心技术和设备的研发力度,逐步解决这些薄弱环节。三是制定相关技术标准。行业内企业应当联合起来,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构建自主创新的物联网相关技术标准,打破国际上的技术垄断。

⑵抓好安全管理。在信息安全领域,安全事故的一半以上产生于管理的疏忽,因而物联网的信息安全要坚持“技管并重”。一是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国家、地方、行业的安全管理统筹协调机制和多层管理机构,统一协调整合各方资源,统筹物联网信息安全标准制定等重大安全问题。二是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制。建立信息预警和管理机制,加强对物联网应用的安全风险和系统可靠性评估。针对可能出现问题的环节,制订相应应急处置方案预案,提高应急处理能力,尽量减少可能造成的不必要的损失,并能快速有效地恢复。三是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多数个体对于保护个人隐私的意识都比较薄弱,对防范隐私泄露的方法了解也不多。因此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体进行宣传,提高保护隐私的意识和防范能力。

⑶落实政策法规。一是以政府为引导。政府部门应当加强财政和税收政策扶持,加大力度支持信息安全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进程,营造利于物联网应用推广、行业市场正当竞争的良好环境,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壮大信息安全企业的发展。引导和支持高校及科研机构建立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下大力气培育信息安全领域人才,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二是以企业为主导。物联网的应用多表现在商业上,只有广泛应用于商业领域,物联网的发展才有活力,物联网的信息安全领域也是如此。必须以市场为导向,充分发挥企业的技术优势和创新活力,创新商业模式,推进物联网安全的不断进步。三是出台法律法规。要规范企业、个人行为,离不开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物联网的应用广泛涉及到个人、组织和国家的安全信息,要加紧制定法律,明确对于这些信息的采集和使用等行为的合法性问题及各方应承担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参考文献]

[1]艾浩军,单志广,张定安,吴余龙.物联网:技术与产业发展[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5:7-9.

[2]杨光,耿贵宁,都婧,刘照辉,韩鹤.物联网安全威胁与措施[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51(10):1335-1340.

物联网的起源和发展篇10

【关键词】互联网+智慧城市机遇

关于“互联网+”是由总理于2015年3月首次提出的,旨在将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信息与现代传统行业进行结合,为传统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和动力,促进产业新的发展。智慧城市正是基于互联网技g,将城市中的日常生活例如水、电、气等公共服务同互联网有机结合起来,建设智能化的城市形态。互联网+正是基于同样的发展理念,通过互联网+技术与城市发展建设相集合,为建设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更好的动力和发展机会。

1关于“互联网+”

“互联网+”是基于互联网背景技术提出的新的发展新理念,是指将我国传统行业同现有的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包括经济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结合,结合互联网技术的优势,对现有传统行业进行资源整合和配置优化,提高传统经济行业的整体活力,从而在整体上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的经济实力。通过结合“互联网+”技术,带动整体行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能力,实现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经济发展新形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进行整合在一起,带来新的创新驱动力,实现新的产业变革。

2关于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是一种新兴的概念,目前全球已经有多个区域在发展智慧城市,不同的城市都结合其自身的特点进行发展。智慧城市是以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广电网、无线宽带网等网络的多样化组合为基础,以智慧技术、智慧产业、智慧人文、智慧服务、智慧管理、智慧生活等为重要内容的城市发展的新模式。智慧城市主要有这几种形式:其一是以建设智慧基础设施为中心,让城市建设成为一座感知城市;其二是结合城市自身特点,结合互联网技术,发展城市新型产业结构,建立新型的城市发展产业;其三是围绕现今的环境问题,建立环保型城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我国关于智慧城市的建设始于2013年,我国将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要发展战略,结合“互联网+”、云计算的新型模式,利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实现智慧城市建设。智慧城市建设涉及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医疗健康、公共卫生、教育服务等多方面,通过利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代网络信息,实现城市生活的智能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便捷。智慧城市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通过着眼于城市基础建设,利用互联网建设,优化城市的资源配置,推动智慧城市的发展。

3“互联网+”为智慧城市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智慧城市是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背景发展起来的,利用互联网技术将传统实体行业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行业的便捷性,同时利用互联网的大数据等特征,为经济发展、城市管理和公众提供各种智能化的服务,从而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互联网+理念正是基于此,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1互联网+下的智慧城市内涵

互联网+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通过利用互联网中的大数据分析,将城市生活的方方面面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实现日常生活的智能化。智慧城市建设正式依托于互联网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同通过网络来进行完成,实现互联网+教育,互联网+交通,互联网+医疗等新模式,互联网+技术为智慧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好的发展机遇。

3.2“互联网+”带来新的经济增长

“互联网+”主要是讲传统行业同互联网线上技术结合在一起,这一点最突出的体现就是对传统零售业的重新洗牌,互联网+中最为常见的线上支付方式,很大的方便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互联网提供海量的同类产品和服务的价格、规格、颜色、尺码以及供应商等相关信息,人们只需要在网上进行点击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物品。互联网+技术利于其数据服务功能,将各种资源进行整合。“互联网+”作为一种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新业态,在整合和优化配置资源、变革商业模式、创新产业组织和培育国家创新能力等方面,具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互联网+将社会中的经济体同网络结合在一起,提升产业效率,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3.3“互联网+”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互联网+”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结合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带动传统行业的产业升级,实现新的商业模式变革,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业效率,并且打破了传统服务业、工业和农业的产业界限,改变传统产业业态。“互联网+”对服务业的影响是所有产业当中最广泛最深刻的。互联网与服务业相结合,给传统服务业产业结构、组织方式、成本分布、营销方式等带来深刻的变革,催生了金融、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服务业资源的整合与优化配置。例如基于网络发展的网络购物、网络游戏、在线打车、远程教育、智慧医疗等服务业新态的产生,这都为建设智慧城市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

3.4“互联网+”驱动智慧城市之医疗

“互联网+”将传统医疗搬到网络上,实现网络医疗平台,居民可以在网上进行挂号问诊,极大缩减病人的排队时间,能够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也能够减少医院的不必要的花销。通过在网上实现挂号看病,医院通过网络平台对病人进行病例管理,极大降低医院人工对病人病例管理的成本费和人力费,提高医院的工作效率。利用“互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医疗的建设。医疗健康问题是每一个社会人都会面临的问题,对此,建立智慧医疗具有极大的便利。

4结束语

综上,智慧城市正是基于兴起的互联网技术而发展,智慧城市借助互联网中的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将传统产业同互联网技术结合在一起,实现生活智能化,让人们的生活更加智能和便捷。“互联网+”正是基于互联网的优势,将传统行业同互联网线上技术进行结合,正是发展智慧城市的基础,为此,互联网+技术为发展智慧城市带来了新的机遇,能够推动智慧城市的逐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坚.智慧城市背景下的智慧企业发展[J].现代企业,2014(1):7-8.

[2]王夏娴.大数据时代背景下中国乡村发展的新机遇[C].//第十七届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2015:1-5.

[3]侯纪勇.郭为.中国智慧城市专家[J].中国民营经济与科技,20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