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十篇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50:12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

通过林仲伟教授给我们做师德师风报告后,让我觉得要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重德为师,爱岗敬业,依法治学,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为人师表,要在加强和改进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的同时,重视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

要加强师德的制度建设和教师的师德、业务考核管理;

要大力弘扬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不断改善教师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条件,为教师教书育人创造更为良好的社会环境;

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以爱执教,刻苦钻研教学业务,不畏艰难,积极进取,勇于创新的高尚师德。在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以德立教、爱岗敬业、为人师表,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和业务素质,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做为人民服务的教师,做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通过师德师风的教育学习,我对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的重要意义有了较明确的认识。师德建设决定教师队伍建设的成败,也就决定教育事业发展和改革的成败。教书育人,教书者必先学为人师,育人者必先行为世范。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须具备更高的素质,而师德是教师最重要的素质,是教师的灵魂。师德决定了教师对学生的热爱和对事业的忠诚,决定了教师执着的追求和人格的高尚;

另一方面,师德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成长,教师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人格魅力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就是一部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的、潜移默化的、受益终生的。因此,针对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热点或突出问题,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是极有必要的,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也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要求。

对照教师法等法规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我认为教师应注意从下面四个方面加强学习和修养,才能更好地担负起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中国特色社会注意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的重任。

一、热爱教师职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教师职业也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我们不应该只把教师作为一种职业,更应该把教书育人作为终生奋斗的事业。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二、在教学的过程中坚持正确的方向。要结合教学,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xxxx的重要思想,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2

根据调查研究,目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在目标、内容、方法、环境支持、资源利用等方面均存在系列问题,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择业从业中频繁跳槽、弄虚作假、过分功利化等现象,制约着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发展和效果。

1.学生职业道德教学内容上的问题

(1)各门相关课程的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交叉重复,对象性缺失目前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就业指导》《创新创业》及各专业课程教育中,都有就业形势分析、就业技巧讲解、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等内容,雷同重复,其间缺乏明确侧重分工与支持配合;同时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内容面对不同学习阶段,不同环境遭遇、不同兴趣爱好、不同思想状况的教学对象,缺乏个性化和针对性,追求整齐划一,没有尊重时空、个体差异,难以获得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提升效果,不能使每一个学生普遍受益。

(2)职业道德教育内容滞后陈旧,“泛政治化”倾向明显当前有关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着重宣讲党和国家政策方针,突出对各职业道德规范条款的注解诠释,充满“应该”“必须”“禁止”“义务”等字眼,意识形态色彩浓厚,忽略了社会职业变化与职业问题层出不穷的现实,缺乏鲜活灵动和回应张力,由于话语权的垄断宰制,让学生误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就是纯粹的政治宣传,产生抵触逆反而不能积极主动融入参与,无法实现教学效果的入脑入心,甚至会造成知行脱节的现象。同时,目前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由于自身价值取向和思维方法的局限,夸大职业竞争中的“丛林”竞争现象,把职场和官场混为一谈,大肆渲染所谓的“办公室政治”,津津乐道于阴谋诡计、投机取巧、奉迎钻营等不正当手段,背离了职业道德教育的“育人”宗旨,偏离正能量,误导和损坏学生的职业成长。

2.教学方法上,过分强调心理测试、游戏娱乐,走向了表面化与形式化

出于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和迎合讨好学生,在当前的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中出现了一定的“去理论化”“去中心化”现象:片面地以心理测试、游戏娱乐来取代课堂讲解,缺乏有力的理论论证和针对性说服,缺乏真正的价值引导与思维启迪,课堂浅薄热闹,学生一乐了之,浅尝辄止,无法内化为自身素质结构,不能外化为行为准则,不能有效地分析解决实际职业问题。

3.职业道德教育的资源环境方面,忽略职业文化营造和职业氛围创造,载体和平台欠缺,信息利用不足

这表现仅限于课堂和校园狭窄空间,利用课本教材进行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无法实现职业道德教育与外部社会环境的联动与助益,在校园文化中仅仅陈列人生警句和学习格言,没有更多地展示职业模范与职业成功励志事迹,甚至是职业沉沦警示,没有营造良好的职业文化氛围,学校和教师缺乏职业道德教育的自觉意识,没有为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构建综合利用各种信息资源的丰富载体与活动平台。

二、围绕职业道德教育的质疑和争论厘清

1.“道”“器”之争

形而上谓之道,形而下谓之器。当前高校学生职业教育究竟是传授学生择业、就业、创业的“技术”“方法”,职业准入须知,让学生迅速就业上岗从而创收谋生,还是教给学生更长远的职业“通识”:如职业思维、职业价值观、职业变化应对等,如果忽略了后者,则偏离了“道”即职业本质规律的把握探索,显得目光短浅而市侩功利,容易把职业教育等同于短期职业培训,其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则会趋于弱势,或有意无意地被忽略,甚至被视为无用的举动。

2.“废、存”之争

由于职业环境的不能预知以及人性的复杂,学生在实际工作岗位上或重大关键职业事件面前,往往会背叛曾经受过的职业道德教育,做出违心甚至违法行动,这种知行脱节的现象让人在感叹惋惜的同时,也会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价值功用及正当性产生质疑,极端者则认为学校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是无用功,远不如在工厂、企业等实际环境中的职工现场教育作用来得快和明显,从而得出学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取消的结论。这也是针对学校职业道德教育方法、教育资源与教育平台的争论,如果高校职业道德教育能实现校企合作、理实一体,实现学校与外部职业环境的无缝对接,互通有无,完全可以化解这种质疑,从而凝聚共识,增强信心。

3.效果评价之争

如何评价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好坏?权属归谁(学校、教师、企业)?如何识别学生职业道德问题并及时反馈矫正?部分高校单纯依靠学生测试成绩,学校和教师控制评价权属,评判时机主要是平时或期末特定时段,助长了职业道德教育的短期化。职业道德教育效果的评价应该高度关注过程性、诊断性,积极引入企业和第三方评价,真正做到客观公正和准确及时,发挥甄别解决问题,促进发展提升的功能。上述争论、质疑,伴随着并促进了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的反思与成长,既是挑战,更是机遇,昭示了下一步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改革的重点与举措。

三、坚持理论宏“道”和问题导向,多管齐下,帮助学生创造丰富多彩、幸福愉悦的职业人生

1.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的理论要求

职业道德教育只有摒弃“注经式”讲解,透过现象探索本质与规律,用理论征服学生,展现理论魅力,才能做到高屋建瓴,永具覆盖面和应用性。

(1)职业道德教育目标理论职业应该满足人们生理生存、安全、归属、交往、自我实现等多层次需要,职业道德教育的目标是培养知、情、意、信、行协调统一的“职业人”。这决定了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轨道和方向,制约着职业道德教育教学内容的选取与优化。职业道德教育不能只培养功利实用、唯薪金和物质待遇至上、营营役役的对象,必须培育融职业知识观念、职业心理情感在内,具有奉献责任担当,敢于攻坚克难,具有强烈的职业热爱,具有坚定职业信仰,决不轻言放弃的良好职业素养的职业人,实现个人与社会,个人与单位,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自我身心的和谐,这样的职业人,不会感受到压抑与孤立,不容易产生疲劳奔波的异化感,从而成为幸福愉悦的人,成为积极行动,阳光向上的人。

(2)职业道德要素理论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如果仅仅局限于技术传授与注意事项的讲解,则人为降低了职业道德教育的高度与规格,基于国家社会长远需要,职业道德要素应该包括诚信、责任、协作与创新四个方面,做好这些,职业人才能真正实现组织发展与个人提升的完美结合,从而在为组织、企业、公司做贡献的前提下,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上述要素体现了职业存在发展的必需,体现了职业人安身立命的普遍素质,既是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对象的永恒追求,也是职业道德教育内容的精华所在,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且只能围绕并服务于这些内容,使它们得到充分实现。

(3)职业角色理论在职业中,由于岗位、任务的分工,每个从业者都长久或临时扮演着特定的职业角色,当前诸多的职业冲突甚至对抗,均来源于职业角色的不适应、职业角色的混乱、职业角色扮演与角色期待的差距。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基于更高的高度对学生分析各种职业角色的特性、要求,权利义务内容,通过真实模拟和角色扮演,使学生身临其境,热情参与,“在场”体验感悟,职业角色理论对职业道德教育的环境载体塑造、职业道德教育的平等民主方法探索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4)职业对象分层理论除了一般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宣讲外,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应该依据不同的学生个体、群体而因材施教,分层推进。大学新生、大学实习生、大学毕业生等不同群体对职业的认知存在差异,均有不同的“最近发展区”,职业道德教育宜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而实施个性化教育。职业对象分层坚持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整体推进的原则,要求对新生注重职业规划社会性、合理性引导,实习生注重职业岗位的责任养成和职业知识习得,而对毕业生则着重对择业、创业关系,职业协作、职业诚信等教育,这也要求高校职业道德教育必须是系统配套、持续不断的工程,不能毕其功于役,必须根据对象实际,分阶段,有步骤、有规划地实施,各种阶段、不同时空的职业道德教育应该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5)心理学、管理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吸纳利用当前高校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应该广泛吸纳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如心理学的职业倾向测试、职业问题诊断测试,管理学的组织行为与领导管理,政治环境变动对职业人选择决策和职业行为的制约,职业道德教育也需要深厚的伦理学支撑,提高自身的可操作性与现实回应力。这样,职业道德教育不是盛气凌人、闭门造车和浅表应声,才能实现自身的融通自足,赢得认可与信服。

2.实现“学生”具象化,明确与落实“学生”职业道德要求,为学生后续职业人生打下基础

学生群体和职业岗位人群似乎界限森严的不同,导致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没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驱动力。因此在教学中,应该寻求学生与职业人之间的契合通约点,把学生作为“职业人”的组成部分,着重明确与阐述学生阶段应该遵循践行的职业道德如知足感恩、诚信友爱、热心公益、立志高远、豪迈大气、务实创新等各种品质,通过考试诚信、交友诚信、贷款诚信、消费节俭、志愿服务等各方面,通过学生职业协会团体,把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与职业本质规律探索、职业共同话语凝练、潜在职业人脉资源整合、专业核心技能培育结合起来,使学生既能脚踏实地又能仰望星空,为学生走向未来职业岗位架起桥梁,顺利实现走向社会的过渡与跨越,从而自如从容地进入并适应以后的职业生涯。

3.勇于直面和辩证剖析各种职业问题现象

高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中可广泛引入介绍各种职业现象和职业问题如求职应聘、下岗跳槽、团队合作、职业晋升、职业倦怠、食品安全、职业诈骗、劳资纠纷、职业与专业的不对口等,帮助学生摒弃浮躁心态和雇佣意识,养成善于分析利弊得失,分析目前与长远,权衡公私、义利、进退、仁富等两难的辩证思维素质,指导学生锤炼感恩、谦让、奉献、坚持的优秀职业品质,勇于化解矛盾冲突,澄清疑惑,缓解压力,厚积薄发,最终获取成功。

4.实施专题研究和主题活动,强化参与体验,锤炼职业素质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3

《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职业教育要把德育放在首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育人为本,突出以诚信、敬业为重点的职业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是中职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基本规范教育和训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提高职业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将来胜任工作岗位要求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当前中职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却普遍面临着教育成效低下的困扰,其中,职业道德课教学作为中职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之一,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职业道德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职业道德是指从事一定职业的人,在工作或劳动过程中所应遵循的、与其特定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的总和。职业道德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不可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实践中自发产生,必须通过系统教育和训练,才能为学生所接受和掌握。中职学校开设的职业道德课就是对学生进行系统职业道德理论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的制度性课程,它强调“以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为主线,围绕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对学生进行职业选择、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道德原则与规范的教育”。但是职业道德课教学低效却是不可回避的现实,不利于学生职业道德品质的形成和发展。

职业道德课教学成效低下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学内容上,主要侧重道德理论的灌输和道德规范的传授,知德分离,将道德教育变为道德知识的教育,罗列和解释各行各业的道德规范,没有与具体的职业实践相结合,少有情境性的职业道德问题探讨;教学方法上,以学生为客体,教师空洞的道德说教过多,忽视了学生内心世界主体性的体验和感悟,忽视道德实践和行为训练;教学方式上重形式,多花样,轻实效,少考核。职业道德课堂这种“多灌输、少启发;多压制、少诱导;多说教、少指点;多替代、少帮助;多言教、少身教;多理论、少实践”“六多六少”的教育方法简单、生硬,难以被学生认同和接受,也制约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效。

2体验式教学的内涵和意义

体验是指“主体亲历某件事并获得相应的认知和情感。亲历包括亲身经历和心理上的经历(如移情、回顾与反思)”。体验式教学是指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还原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生成意义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早在20世纪初,美国的教育心理学家在研究传统教育方式的不足和研究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及与之相适应的教育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体验教育的理念。他们提出,一个人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获得真才实学、掌握过硬的本领,无不需要积极的真实的内心体验。在随后的教育实践中,体验式教育逐步在国际上得到广泛的认可和推广。

中职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少年期向青年初期过渡的重要阶段,表现为自我意识迅速发展,认知能力大大增强,喜欢独立思考、争论,容易怀疑一切,固执己见,对学习、生活中面临的各种伦理道德问题,他们愿意接受通过亲身经历、自我感知或理性分析得到的道德规范,而非“高、大、空、远”式的说教,他们对某种道德观念的认可,一定要建立在对大量论据材料的分析上,而这些论据的获得,或是来自于亲身实践,或来自于有价值的史料或现实资料,这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愿意接受的认知方式。由此看来,中职生的道德教育目标,并不排斥“高、大、远”,但忌讳“空”和“假”,只要给学生机会体验高大和高远,亲自研究其精神实质,他们会非常愿意接受,因为向善和体验崇高是人们共同的心理要求,真正能够让学生体验的道德教育才符合认知发展规律。

在中职学校职业道德课教学中推行体验式教学,正是抓住了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认知规律,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参与和亲身体验,“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在体验中,激活学生的情感世界,让学生获取鲜活的感知、感悟,引导学生逐步构建自己的价值判断体系,对道德事件做出独立的分析与判断,进而接受、认同相应的道德规范,能主动内化并逐步付诸道德实践,即“引导”、“唤醒”和“自身生成”。总之,体验式教学对学生职业道德观念、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对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更有帮助,也更符合教育的真实。

3体验式教学对策构建

3.1以“尊重”为情感,促发学生的主体性体验

体验是自我的,是旁人无法替代的,是学生的主体性体验,体验教学的关键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为此,教师应积极创设体验的情境和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首先,教师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资料的整合等方面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水平、兴趣点、生活经验等,营造一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或是具有实际意义的教育情境,让学生愿意参与,有能力体验。其次,教与学的关系是增强学生体验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要敢于舍弃自己的权威地位,学会尊重学生,在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中,在沟通互动、愉悦合作的共同学习中,鼓励学生释放自我,以开放的心灵接受外界信息,体验真实的情感碰撞,体验学习过程中与人合作的经验、与人交往的方式等等,教师不要随意打压学生的“奇思异想”,不轻易地否定学生,不局限于固定的认知模式,尊重学生的个性化体验,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体验。再次,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给每个学生提供体验的机会,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的主动性和能动性,让他们都能参与,获得体验。

3.2以“情境”为平台,鼓励学生进行多样化的体验

体验的产生,首先缘于体验者对体验对象有了切身的感受,因此,亲身经历和直接经验对于体验的形成具有特殊的意义。主体的体验过程一般是从对事物的亲身感受开始的,而这种感受往往带有一定的情境性,教师可设计多样化的体验情境,加强教育的感染力,帮助学生形成体验。

3.2.1直观感受型情境:教师借助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文本资源、音像资源、实物资源、人力资源等,使枯燥的道德理论教育变得生动、形象,再现真实的场景;借助学生崇尚人物和偶像的先进工作事迹,身边的榜样,毕业生回母校现身说法等,拉近教育的距离,增强学生的认同感;借助真实的案例回放或是工作中可能遭遇的两难问题,让学生在争执辩论中体验观念的碰撞和情感的冲突,检验自身的道德观念和价值标准等等。直观感受型情境,使学生的体验过程变得直观、有趣,甚至可以穿越时空,再现情景,渲染教学气氛,突破教材内容的局限,突破教学语言的局限,拓宽视野,增强学生体验。

3.2.2动手操作型情境:为了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思想、情感产生更深刻的体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如学生在收集资源、使用资源的过程中,需要对资源进行辨识,筛选、整理和分析,在制作课件、课堂演示等操作过程中,需要对道德规范进行解释、说明和论证,这些本身也是学生个体的体验过程。

3.2.3社会实践型情境:“职业道德是高度角色化和实践化的道德,职业道德的养成和职业道德教育目标,只有在职业道德训练和职业道德实践中才能得以实现”。为此,教师要有意识地开放课堂,开展实践型的体验教学。生活世界是学生产生体验的源泉,职业道德课的教学要提供生活化的学习材料,从与学生发展相关联的人、事、物等方面去引导学生,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另外,由于课堂教学不可能完全再现现实活动中的情境性和真实性,所以职业道德课教学需要拓宽教学空间,向现实生活领域扩展,教师可以充分挖掘本地区优秀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实地参观,教师也可针对某一行业的职业道德状况,让学生进行相关调查,写出专题报告,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意识;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走进社区,开展社会服务活动、公益劳动,增强学生的为民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教师可结合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生产劳动中,感受努力工作带来的苦与乐,认识不同工作岗位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要求,体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爱岗敬业的工作精神。

3.2.4角色模拟型情境:教师可结合行业、企业特点及职业角色特点,让学生在小品、游戏、情景剧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模拟真实职业环境中发生的职业道德故事,在揣摩、模仿角色的过程中,体验该角色内心世界的道德情感、道德态度和道德认识,感受该角色与周围世界人和物的关系,认识该角色应履行的责任、义务、应恪守的道德规范等等,并以此为参照,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和日常言行,从而悟“理”,获得新的道德体验。另外“从职业道德教育的角度,做学生也可以看做是一种职业”,“教育学生养成积极的课业态度和课业道德意识也是最重要的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之一”,教师要要求学生要扮演好学生的角色,履行学生的“职业道德”。

3.2.5情感型情境: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情感体验就是教师选择情感体验点,“以情促情”,对学生先动之以情,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联想、对比和换位思考等途径,感受情感的碰撞,用真情实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再晓之以理,实现情感的升华,将直觉情感体验提升为道德情感体验,引发道德情感的认同和接纳。

4以“心灵”为依托,促进体验的升华

体验有时是微弱的、片面的、易逝的,有时却是深刻的、强烈的、持久的,有时震撼着人心,有时又隐隐约约,似有似无,很多时候,学生内心的体验或是不能被他们清晰地意识到,或是显得杂乱无章,难以言表,或是当时有体验但稍纵即逝,此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唤醒体验并引导体验的升华。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4

一、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

法律职业道德是指法官、检察官、律师等从事法律职业的人员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的总和。法律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是伴随着接受法律教育的过程而逐渐形成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不是单纯的让学生背诵法官、检察官等法律职业人的职业道德,而是要揭示出法律职业的行业特点与法律职业道德行为之间的关联,把法律职业道德的思想融入学生的脑海中,使学生真正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并形成内在的道德确信,才有可能在将来的职业过程中基于内心的确信而表现出职业道德的自觉性。因此,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相比法律知识和技能教育,在师生关系、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等方面均有所不同。

主体间性强调关系双方是双主体,均具有主体性,是一种消解主客体对立和主体中心的新主体性哲学。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主张师生之间在平等、友爱的交流与互动中,在贴近生活和感受法律道德的交往实践中,共同体验法律职业道德的真谛,实现理论的升华。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师生关系从单向走向双向交互,强调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走向“以人为本”;强调教育方法从灌输走向对话;强调教育内容从理论走向实践。主体间性法律道德教育具有交互性、平等性、和谐性与共识性,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平等基础上的交往活动,双方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下形成对法律职业道德所达成的相互理解,形成师生间的共同认识、共同价值和共同理想[1]。

二、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生关系从单向走向双向交互

我国的法学教育,大多延续了传统主体哲学“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在这一思维模式下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师生关系范式主要采取教师单主体式。在教师与学生的交往中,教师从总体上来说是控制大局的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更多的是控制与被控制、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学生对教师要绝对服从、遵从师教,无主体性可言。这种师生关系导致在教育实践中,一些教师把学生当成了被动接受法律职业道德知识和影响的对象,把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当作“主体――客体”关系来对待,道德教育过程等同于训练和控制过程[2]。这种教师单主体的教育模式容易扼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上,更不利于达到入耳入心的教育效果。

另一种教育模式,是学生单主体范式。它是作为“教师中心论”的对立面而出现的,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它尖锐地批判教师中心论无视学生的尊严与自由的做法,认为其形成的是统治与被统治的不平等师生关系,并鲜明提出学生是中心,教育的措施是围绕学生而组织,把老师当作学生建构的“工具”[3]。“学生中心论”单纯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尤其是在现代社会,崇尚物理利益,人生观和价值观在物质利益面前显得脆弱而不堪一击,学生的思想难免受到外界不良思潮的影响和左右,这时教师的引领和导航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单纯地强调学生的中心和主体地位是片面的。而且,这种以学生为单方主体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自我建构,实际上学生并未真正取得主体地位,因为学生这种主体地位无法避免教师的干预和引导的,因而也就无法真正成为法律道德教育的单一主角。

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强调双主体,教师和学生都为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的主体,教学资源作为教育中介,是他们共同的客体。这种模式下,在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无条件的平等关系,双方相互尊重、共同学习,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实现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培养。由于师生之间是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关系,师生在共同探讨和学习法律职业道德理念的时候会出现情感的交流、拉近彼此感情的距离,产生感情的共鸣和认同,这种共鸣和认同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态度,使法律职业道德理念真正地深入学生的内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自身的素质和道德修养也得到提升,这样实现双方共同的进步,也达到了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三、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目标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人为本

传统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看重对学生知识的培养,把道德规范化为知识点要求学生进行记忆和背诵。随着对学生能力和素质要求的提高,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也提升了对学生能力的考核,在考核中,将职业道德化为能力考核应用题,判断学生是否选择正确且应对自如。不论是传统法律道德教育还是加强对能力的考核都忽视了人的感情和意志在法律职业道德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仅仅单纯地强调知识的重要性,忽视了法律道德是作用于人才能真正起作用的,没有加强对学生内心的理解和确认,因此都是一种以“知识”为本的道德教育[4]。

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宗旨倡导一种以“人”为本的职业道德教育,强调法律道德教育的过程不仅是一个掌握法官、检察官、律师等职业道德规范知识的过程,更是一个学生的心灵生成与成长的过程。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针对学生心灵的教育,确认和培养其法律职业道德自觉性是教育的目标和宗旨。与形成法律人的道德品性相比,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居于次要位置的,“人”才是这场教育中的主体和达成目标的首要方向。了解学生的感情和意志、激发学生对法律职业道德的认同、使学生在教育过程中通过与教师和同学思想的碰撞与交流实现心灵的成长,这是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要实现的教育目标。

四、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方法从输入走向对话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与其他法学课程一样,大多保持单方面说教、正面灌输的教学方法,结果是教师在讲台上大谈道德理论,可学生在下面却各行其是,久而久之形成了教师不愿讲学生不愿听的尴尬局面。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交流,他们只注重法律职业道德知识的传授或者道德理性的训练,忽视了思想的交互。教师和学生者之间缺乏感情的传递,也造成了彼此并不关心对方讲授多少和接受多少。从理论上看,道德教育想要深入学生的内心、让学生在情感或态度上认同,就必须使学生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接触实践以获得切身感受。因此,在法律教学传统之上找寻、建立有效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教学方法体系更为关键,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独特性也决定了其必须寻求一种不同于法律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传统的教学方法,要为学生提供情感体验的体会,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认知,将来才能使学生将道德认知转化为道德行为的推动力,并最终促进学生法律职业道德自觉性。

主体间性道德教育所体现出的是平等对话的方式。所谓的“对话”,是指在相互尊重、信任和平等的立场上,通过言谈和倾听而进行双向沟通。在法律职业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一样都是学习者,是一个对共同感兴趣的领域相互提出问题共同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对话,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学生不再与教师有距离感,也愿意向教师表达内心的真实想法;通过对话,教师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可以更好了解学生,可以根据学生的内心需要和职业道德认知水平选择最合适的教育资源与学生共享;学生在与教师平等对话的中,也会主动参与到教育教学活动中,并与教师积极的讨论,在共同的思想交锋中,也实现了教师的进步和理论的升华。主体间性道德教育的对话式教学方法,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进步。

五、主体间性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从理论走向现实

现行的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并没有与实践紧密结合,其主要表现为:一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以所依托的法学基本知识为载体,把需掌握的道德内容知识点化,并划入不同的学科,以寻求知识体系化和学科的支持;学生也通常把法律职业道德概念、特点、当事人的职责、法律责任等道德准则和规范作为知识点进行背诵和记忆,但当考试结束后,往往深入内心的不多。二是法律职业道德教育内容大多是法官、检察官道德行为规范的内容,这些规范性条文往往漠视学生现实的学习及生活状况,甚至是对真实的职业道德生活全貌的肢解和疏离。

主体间性法律道德教育要创建贴近生活、更符合切身感受的课堂,要改变单纯重视知识的积累与考核,改变忽视对学生作为“人的个体”心灵的培育,要加强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法律职业道德的大部分内容与律师与当事人、证人,法官、检察官与当事人及案件参加人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大量的职业道德规范通过法律职业者亲身参与公诉、审判、辩护、会见当事人等法律案件而形成,不像在其他实体法领域更强调法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5]这就要求教师在日常生活中,具有高度的职业敏感性,关注各种媒体,包括关注电视、广播、报纸、杂志、网络等集中播报和关注的与法律职业道德有关的重要新闻,关注司法体制改革,通过大量的正面先进人物的事迹和反面案例尤其是近期国家反对和打击的丑恶行径,提升学生切身体会和感受的能力,在充满实践氛围的课堂中,体验崇高法律职业道德人生的意义。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5

论文关键词:西方教师;教师职业道德;职业道德规范

一、关于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深度追寻

(一)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师德观

古希腊、罗马时期师德观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教师对学生应该严格,使得学生绝对服从,提倡对学生实施体罚。柏拉图提出必须使儿童服从教师,由教师对儿童进行经常监督,如果他们不服从,就使用“威胁和殴打”。甚至对于儿童的游戏,他也非常强调纪律,认为“如果游戏中缺乏纪律,儿童与之同化,要求他们长大后成为严肃而守法的人们是不可能了”。另一种观点认为教师应对学生友善,应依靠自身的才德把学生教育成为品德高尚的人。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认为教师应教育学生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应该尽力想得更多,而不是知道得更多”。亚里士多德强调通过实践养成良好的习惯,他是西方最早提倡“习惯成自然”的人,他还要求教师必须在学习、品德、人格、习惯上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榜样,为人师表。昆体良是西方第一个系统论述教师职业道德的人,他认为,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要培养完美的雄辩家,教师是至关重要的。昆体良对教师提出了极高的要求,首先,教师必须在道德上是值得学习的榜样,他既不能允许学生失德,更不能允许自己失德。其次,教师要以父母般的感情对待自己的学生,既爱护备至,又严格要求。

(二)中世纪的师德观

托马斯•阿奎那提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智活动状况和学生的个人经验以及接受知识的能力,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思考,避免盲目地向学生灌输知识,与此同时,教师应当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经院哲学家安瑟伦在与一位修道院院长谈话时,阐发了关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见解。他说:“一个著名的教育制度却正在把人变成牲口。告诉我,如果在你的庭院中种一棵树,你紧紧地把它绑起来,不给它生长枝叶的地方,结果会是什么呢?这些可怜的孩子交给你了,你就应该帮助他们成长,使他们思想成熟;但是如果不给他们自由,其身心发展必遭挫折。如果从你这里得不到温存,他们就将从错误的角度来看待一切。”

(三)文艺复兴时期的师德论述

文艺复兴时期的教育思想家反对教师的权威主义和对学生的体罚,崇尚自由精神。他们期望发展儿童的积极性和独立性,并激发儿童的创造性。意大利人文主义教育家维多里诺主张对学生实行自治,减少惩戒,禁止体罚。维夫斯要求教师尊重儿童,在他看来,“没有比教师用残酷和威胁、发怒和鞭打,要求幼小儿童做这做那,更为愚蠢的了。这样的老师,他们自己就应该鞭打”。伊拉斯谟认为教师应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尊重儿童的个性,要鼓励与严厉并重,采取“中庸之道”,在对学生有深入了解的基础上,去说服教育学生。文艺复兴时期关于师德问题还非常强调教师自身素质,强调教师要德才兼备。夸美纽斯在《组织完善的学校的要法》一文中宣称:“教师的职责伟大而光荣,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教师要充分了解自己职业的社会意义,充满自尊心和自信心,加强品德修养,成为道德卓越的人;教师的职责在于用善良的范例,以诚恳、积极、顽强的态度去诱导学生,做学生的表率;教师应当无限热爱自己的工作,教师自己愈是热忱,他的学生愈会显得热心。”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的学校规定了教师应具有的品质,“教师还必须教导并热爱所有儿童,不论是富家子弟和贫苦孤儿,或是那些街头行乞的丐童,都应一视同仁。教导儿童应该视其才力之所能及,不得对某些学生努力教导,而对另一些学生教导不力”。

(四)近代师德观

近代师德观强调两种观点。一种是教师要培养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能力。英国教育家洛克认为教师的责任是培养学生的绅士风度,使其形成良好习惯,怀抱德行和智慧,在学生需要的时候,给他力量、活力和勉励。瑞士著名教育家斐斯塔洛齐认为,教师要引导学生向善,激发他们纯洁的、高尚的道德情感,使学生认识到善,具有纯净的心灵。他明确指出:“我的初等教育思想,在于依照自然法则,发展儿童道德、智慧和身体各方面的能力,而这些能力的发展,又必须顾及它们的完全平衡。”另外一种观点是教师要顺应儿童成长的层次性、规律性组织教学,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教育。卢梭在《爱弥尔》中,比喻道:自然自由地发展就意味着植物那样生长发育。这样教师也就像园丁一样精心护理,给儿童提供一个“自我开拓心灵”的空间。福禄培尔也认为,教育要遵循适应自然万物发展的正确道路,要遵循儿童的天性,他认为儿童的天性是善的。

(五)现代教师职业道德

苏联的教师职业道德侧重于教师自身的品质培养,强调教师的集体主义。克鲁普斯卡娅认为,教师应当善于把学生的工作变成集体的劳动。要求教师以尊重和人道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不管他们家长的社会出身如何,还认为教师的道德修养具有很大的意义,学校的教育质量取决于教师本身。马卡连柯特别强调教师集体,还认为教师的言谈举止、举手投足都要时刻注意为人师表,为学生做榜样。苏霍姆林斯基强调教师要树立崇高的生活目的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师表,还认为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杜威提出了著名的“儿童中心说”,他强调为适应民主主义新教育的要求,教师必须有渊博的知识和教育专业方面的理论修养,要求教师尊重、爱护儿童,保护儿童的天性。美国现代教师职业道德的研究,大致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的,当时,一些学者用实证研究方法,比较系统地分析了教师的品质人格,概括了25项教师职业应有的品质,如诚实、热心、好学等。1948年,全美教育委员会所属的师范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教师发表了题为《我们时代的教师》的报告,对教师应当具备的职业道德品质提出了13项详细的要求和指导。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正式制定了《教育职业伦理准则》,这个准则成为受到学校聘用与获得教师许可证的基本条件。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教育界继续对教师道德行为和品质进行研究,实现了由重视“专业地位”提升的教师专业化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关注“专业素质”提高的教师专业化发展的转变。随着各国对教师素质的关注,一些国家在制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同时,也开始了教师专业化的标准建设。如英国在20世纪70年代建立起现代教师培养制度,20世纪80年代末之后,构建了发展性教师评价制度、校本培训模式等。20世纪90年代的英国教育改革以《1988年教育改革法》的颁布为标志,建立了全国标准培训课程和统一的评审制度。

二、关于西方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深入分析

(一)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不断走向专业化

在西方,尤其是发达国家,普遍重视编制具体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以保证教师在职业道德习惯养成上和社会对教师道德行为评价上有规可依,有章可循。在这个问题上,较有代表性的当首推美国。美国早在1896年,美国乔治亚州教师协会就颁布教师专业伦理规范,随后,各州相继仿效。1929年,美国通过了“教学专业伦理规范”,1941年和1952年进行了两次修订。1968年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ea)正式制定了《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也称nea准),大约有200万教育工作者签署表示赞同。1975年,全美教育协会对《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的结构和陈述做出了重大修改,并沿用至今[13]。在此次修改中,有关师德规则的具体要求并没有什么大的变动,但专业化思潮的影响已经有所渗透,使得美国教师职业伦理的指导思想发生了一些实质性的变化,将教师专业自主、专业伦理等教师专业特质纳入其中。与职业道德相比,教师专业伦理更凸显的是教师的专业性和自主性,从行为规范层面的职业化道德要求上升为将教师作为特殊专业人员的一种伦理考虑。随着专业化的进一步开展,1986年,美国卡内基工作小组和霍姆斯工作小组又相继出台了《国家为培养21世纪的教师做准备》、《明天的教师》两份报告,之后“美国的《新世界的教师》(1989)、《明日之学校》(1990)、《明日之教育学院》(1995)等一系列报告,都对教师专业化和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全面的构想和实质性的政策建议,并由此带动了西方教育界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热情”。受此影响,教师专业化的广度和深度均得到加强。1996年美国出台了《优秀教师行为准则》,在总共的26条的规定当中,有21条都涉及教师的专业伦理方面的要求。除此之外,美国一些专业团体组织也颁布了适合自身的伦理规范。

(二)教师职业道德结构层次不断趋于专业化

根据郑金州、黄向阳两位学者的研究成果,美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分为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师德规则3个层面的内容。师德理想是对教师专业行为的最高要求,师德原则是指导教师的行为准则,师德规则是教师个人必须达到的基本要求,直接影响与限定教师在课堂内外的表现和教学行为。1975年修订之后的《规范》内容发生了变化,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承诺和对专业的承诺。这一转变初看起来似乎在内容上有所缩减而不是增添,但实质上却是站在一个更为开阔、更为宏观也更富层次的角度,“包括了师德理想、师德原则和师德规则”3个层面,从上到下体现了《规范》对教师的激励作用、引导作用和约束作用,而这种对师德规范结构层次的划分,使得最高理想与最低规则相互作用,这也正是教师职业道德专业化的体现。以具体条文为例,前《规范》当中规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应展现教育事业的崇高”,“在教学和学生管理活动中,教师应该公正、公平和专业”,类似的规定基调较高,崇高化的师德要求使得相关规范更多地都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性和操作性,也难以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真正的作用与功效。修订之后的《规范》当中类似的具有崇高性质的条文大幅减少,取而代之的是一些具体、可行的政策规定,比如“不得无故否定学生的独到见解;不得故意压制或是歪曲反映学生进步的事实”等。而在1996年出台的《优秀教师行为守则》当中,具体化程度进一步加强,甚至要求教师“要记住学生的姓名”、“不得当众发火”、“少提批评性意见”等等。

(三)将师生关系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核心内容

国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丰富的实际内容,但从具体规定看,尤其强调师生关系这个维度。强调师生关系旨在本着尊重学生自主性的精神,使他们的人格得到充分发展,因此,它是一种无形的潜在的教育因素,直接制约着学生接受教育的程度,影响着教育过程乃至决定着教育的质量和效果。西方各国普遍重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处理,强调教师对待学生首先要以民主平等的方式,不得以种族、肤色、性别等各种情况为理由,以任何形式歧视学生;不得有意为难或贬低学生;对学生以诚相待,以礼相待,力争公道;要记住学生姓名;不得当众发火,不得在大庭广众之下让学生丢脸;不要与学生过分亲热或过分随便;避免过问或了解学生们的每个细节;在处理学生问题时,如有偏差,应敢于承认错误;不得采用强制和暴力等[注:参见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

(四)将内化渗透作为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要方式

美、欧等西方国家重视教师职业道德教育,但在教师职前与在职教育和培训过程中,从不以师德为名专门设课进行简单的灌输或者空洞的说教,而是将其融入渗透在学校及社会的日常道德教育之中,注重职业道德的养成教育,其教师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多种多样,主要采取:

1.间接教育,全方位渗透。西方国家将道德教育有机地渗透于各科教学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采取“价值澄清”、通识教育、隐形教育等方法,把教育内容寓于各学科教学及日常社会活动中。

2.将教师道德与责任义务教育融入“公民教育”与“责任公民”教育之中,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爱国精神和尽责尽义务的“公民”。美国的道德教育目标主要是培养具有体现美国精神的公民,这种美国精神主要是指爱国、修养、诺言、纪律、伦理道德、民主、自由、人权、博爱等价值观念。这些作为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也正是作为一名教师必须具备的道德品质与观念精神。

3.强调道德践行,在道德实践中将师德规范内化为师德行为。对于教师或者师范生来说,良好的职业道德意识和品行不是单靠学习某些规范原则就能促成的,而主要是通过对教师工作的体验、经历、感悟、理解来内化形成的,把对教师职业的兴趣和喜爱升华为人生的职业追求。

三、关于他山之石的借鉴

在当前我国教师专业化运动取得突破性发展的时期,学校在师德建设方面更加呈现出相对滞后性。教师专业化发展既构成了师德建设的主动推进力量,又为师德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教师的职业道德向专业道德转换是当代师德发展的一个重要线索,从抽象、模糊、未分化的教师职业道德走向具体、明确、专业化的教师专业道德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一)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条文的操作性

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应从“理想”回归“现实”,从“高尚”走向“朴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在教育职业活动中调整各种利益关系、判断教师教育行为是非善恶的具体标准。高尚的师德固然需要崇高的理想来引导,但仅有“理想”是不够的。由于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处于理想层次的条文占较大比例,所以操作性较差。正如某学者所言,偏重理想性、缺乏现实性的师德规范只会使广大教师内心产生具有距离感的敬畏,致使教师心理压力加剧,并最终因其高远而形同虚设。可以说,我国师德规范更类似于行为原则,而如何贯彻执行这些原则却需要教师各自去体会。另外,我国师德规范在用词方面有许多抽象的表达,模糊、笼统地确定某种品质,难以付诸实践操作。美国的《教育职业道德规范》占最大比重的是师德规则层次,它作为对教师最基本的需求,规定的内容明确而具体,表述也多采用限制性语言(如不应、不让等),少了理想,更多的是可操作性,实用主义思想表现得较为明显。此外,美国的师德规范在不断修改的过程中,也更强调其具体性和可操作性。现行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与以往相比,在尊重学生的个性自由、鼓励学生的创造精神、提高教师的教育劳动社会责任心、反对教师的职业利己行为等方面,提出了更为具体的道德要求。由此可见,美国的师德规范具有极强的可操作性,避免了师德规范的无效性。因此,我国的师德规范必须朝着更具可操作性、更具可行性、更朴实的方向发展,坚持底线伦理要求与最高伦理准则的统一,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统一。

(二)加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要求的法制性

我国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的依据是基于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性的认识而作出的对教师的人格期待。在日常社会生活中,教师在人们心目中往往被定格为理想的“道德的化身”,由此对教师提出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这种相当高的职业道德要求及自身人格修养要求。其实,这种要求是一种理想的期待,缺乏坚定的法律基础和社会现实生活基础。

在西方国家,师德规范的提出是基于社会法律准绳的,各种行为规则都定位在法律的框架之内,它首先是对公民的义务要求,在充分考虑教师工作的职业特点的基础上,遵循宪法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来制定。例如,规范中的各种人际关系——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同事等关系的处理准则,都是由法律所规定的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派生出来的。这样,教师自身对职业道德要求的理解和践行都是建立在这样的基础上,即作为一个公民或公职人员应具备的基本道德品质和职业修养。因此,我们应当结合我国现有的法律来规定和细化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使教师充分认识到,如果他违背了职业道德规范,不仅涉及道德问题,而且涉及法律问题,进而养成在法律的意义上强化自己的职业道德意识和行为的习惯。

(三)注重教师职业道德培养的渗透性

众所周知,开设专门的师德教育课,采取强制或硬性灌输,是我国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打模式。不容置辩,它曾起到过应有的积极作用。然而,今天我国社会的就业机制与劳动力市场已发生了重大变化。教师聘任制度、教师职业的供求关系也发生了彻底的变化,计划经济时代的教师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教师职业无吸引力,队伍缺员,后备人选不足,从教者“身在曹营心在汉”,师范生被迫等着派遣等状况已发生逆转。一方面做教师不再是被动从命,另一方面在城市、在经济发达地区,谋到一个教师职位已不再是轻易之举。愈演愈烈的教师职位的角逐竞争,将使一些求职者想“忠诚”人民的教育事业,还要受到资格与机会的限制。这就是说,对于师范生和已上岗的教师来说,教师职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变化。如果我们仍然采取那种传统的强制的灌输方式进行师德教育已经不合时宜,而应该顺应时代变化,注重教师职业及师德的内化与行为养成,使从教者和教师备选者真正从内心、从价值取向上认同教师专业,使从教变成一种内心的自由选择,在自主的道德践行过程中提升职业道德水准,如此,师德教育才能真正见到实效。

(四)完善教师选聘及工作制度的严密性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6

关键词:职业道德教育;中职生:体验式教育

作者简介:何文明(1967-),男,湖南省攸县人,湖南省株洲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成教研究室主任,中国职教学会科研工作委员会理事。研究方向:中等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08)18-0047-03

一、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训练的意义

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它既是对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的行为要求,又是本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当前,职业道德素质已经成为职业学校学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几乎所有企业在招聘员工时都把职业道德放在首位。英国最近公布的一份《就业调查报告》指出。企业雇主最看重职校毕业生的能力是基本的读写算、语言表达和团队合作能力。我国台湾《天下》杂志对企业界的调查显示,企业选用人才时最优先考虑的内容排在首位的是“工作态度”(40.7%),其次才是“能力”(28.2%)。最近,“珠三角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研究”课题组对企业调查时发现,用人单位认为胜任一线员工岗位最重要的素质是吃苦耐劳、上进心、学习能力和遵守规则,而企业认为近几年所招收的职校生最缺乏的素质分别是实干精神和人际沟通。可见,职业道德教育既是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重点,同时其实效性问题又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一大难点。

职业道德低效的主要表现是学生知行脱节、言行不一。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现行的职业道德教育主要以“知性论”为主导,教育模式基本上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讲、学生被动地听,把学生当成职业道德知识的容器进行灌输,无论教育形式还是内容都很难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这不能不说是影响当前职业道德教育低效的一个重要原因。其实,道德是具有情感性的,它在转化成人的德性、美德时必须要有情感上的认同、接纳,否则道德难以真正内化为人的品德的。因此。有学者认为,“人的道德学习与科学学习是不同类型的学习,道德学习有其特殊的机制”。这种“特殊的学习机制”那就是“体验的学习方式”,即“在德育中,我们要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创设可感受的对象,创设有移情效应的气氛,创设理想的或冲突的情境。通过情感的中介作用,使受教育者在意识和无意层面尽可能地活跃起来,运用想象、幻想、无意识记忆、直觉、灵感等方法来把握价值体系。”体验式道德学习不仅让个体理解价值,而且还可以体验价值、力行价值,最终将价值落实到人的行为之中,切实提高学校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

二、研究案例的基本情况

本研究选择我国中部地区的湖南省株洲市中等职业学校作为样本,目的在于考察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以及进一步推进的意见。

样本学校为一所市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的部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4000余人,专业主要以信息技术、商贸与旅游、文化艺术与体育、加工制造等四大类为主。学校从2005年开始进行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改革试验,2007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全国首批中等职业教育德育工作实验基地。

学校结合中职学校道德教育要求和借鉴企业拓展培训经验,开发了旨在磨炼意志、拓展心理品质、陶冶情操、完善人格、学会沟通的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建立了校内外训练基地,分期分批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训练的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懂得关爱、理解他人、善于感恩的良好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艰苦奋斗、能吃苦耐劳、能经受起各种挫折的顽强意志,培养和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为将来具有朗好的职场适应能力打下扎实基础。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责任传递、感恩教育、激发潜能与熔炼团队精神、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等系列主题。训练的方式是每个主题创设一个具体的活动情境,学生在参与活动中获得道德检验与感悟,不断提升自己,最终达到知行合一的道德教育目标。

三、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效果分析

采用问卷、访谈等方式从样本学校参加过体验式教育的一、二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130人(26.6%),女生358人(73.4%);一年级362人(74.2%),二年级126人(25.8%);从参加体验式教育时间的远近来看,两个月前参加的学生229人(46.9%)。半年前参加的140人(28.7%),一年半前参加的119人(24.4%)。问卷内容包括被试基本情况、参加检验式教育前后的态度、教育的效果和收获以及这种教育形式存在的问题。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8份,有效率97.6%。与此同时,还查阅了部分学生训练后的总结,并对部分师生进行了深度访谈。问卷数据利用SDSS10.0进行统计处理。调查结果如下:

(一)绝大部分学生认为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有价值

调查结果表明,81.1%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有价值,参加活动后高于参加活动前24.3个百分点,参加活动前后对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作用的认识存在极显著性差异(df=4,p:0.000

从图1可看出,84.4%的学生认为“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对自己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有影响”,其中32.8%的学生认为“非常有帮助”,认为“没有帮助”的学生只占1%。经卡方检验,未发现性别(df=3,p=0.555>0.05)、年级(df=3,p=0.020>0.05)与体验式教育效果存在显著性差异。

分析参加体验式教育的时间远近与效果的关系,没有发现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df=6,p=0.102>0.05),说明时间远近对教育效果影响不大,最近参加体验式教育与半年前和一年半前参加教育的学生都认为体验式教育“对自己目前的学习和将来就业有帮助”,其中比例分别为86.1%、87.8%和77.2%。(见表2)这与学校一直把体验式教育纳入到学校整体德育体系之中。并将相关主题和内容贯穿、延续到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不无关系。

此项研究虽然没有发现参加体验式教育时间远近与效果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表2也显示,随着时间的推移,教育效果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一年半前活动的学生比半年前和最近参加活动的学生在效果上分别下降了10.6和8.9个百分点,一方面可能因训练时间较短或训练次数较少有关,另一方面也说明人的价值观的形成和转变并非靠一两次活动就达到目的,而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和逐步形成与转变的过程,它提示我们如何做好集中教育训练后的强化、巩固教育效果仍然是值得关注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三)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对学生职场素质有重要帮助

99%的学生表示参加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均有不同程度的收获,其中排在前四位的是“认同集体的力量,增强团队意识”(87.7%)、“改善人际关系。学会关心互助,更能融洽地与他人合作”(76%)、“能发现自我潜力,增强自信心”(72.3%)和“克服心理惰性,磨练了战胜困难的毅力”(70.3%)。(见表3)“团队意识”、“人际关系”、“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恰恰是当前中职生需要特别加强和培养的品质,也是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通过参与、体验、分享、整合、应用等方式较有效地达成了这些教育目标。英国人说:我听,我忘记;我看,我记得;我做,我学到;我教,我掌握。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正是有效地把“听――看――做”结合起来,并在这一过程中促进学习者的角色发生转换,成为积极主动的学习主体,突破了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这些难点。正因如此,所以72%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较好的途径”,说明大部分学生认同体验式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

(四)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80.3%的学生认为“训练时间太短”,26.2%的学生认为“科目选择不太妥当”。“时间太短”一方面说明学生喜欢这种体验式德育方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因为时间太短或训练次数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育效果的持久性,这也许可以从另一方面解释上面关于一年半前参加体验式教育的学生比半年前和最近参加的学生在效果上总体上下降的原因。“科目选择不当”提醒对中职生开展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要紧密联系职业教育和中职生特点,进一步开发好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的课程。

四、思考与建议

(一)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是一种有效率、有价值的道德教育

研究表明,81.1%的学生认为自己参加体验式教育有价值,84.4%的学生认为体验式教育对自己目前的学习和将来的就业有影响,这种影响包括磨练意志、调整心态、启发想像力与创造力,甚至包括身体锻炼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而最大的影响则主要是团队意识的增强、人际关系的改善、自信心的增强和抗挫折能力的提高,而这些人格品质的培养既是学生将来面对职场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也是当前中职学校教育的难点。通过体验式教育则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可以增强学生自信心、纪律意识和集体荣誉感,磨炼意志,提高抗挫折能力,唤醒学生自我认识智能,增加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在中职学校开展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学校德育实效性。

(二)将体验式职业道德教育理念融入学校德育环节是强化教育效果的有力保证

研究发现,学生虽然在校通常只集中接受一次体验式教育,但效果可以不断持续,这与学校将体验式教育纳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密不可分,如学校集中训练后,还结合体验式教育要求,在学校组织“构建和谐班级”、“塑造良好中职学生形象”、“自信的人是最美丽”等系列主题班会,并在日常教学中推行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培养团队精神,将集中训练与日常行为习惯养成紧密结合起来,让体验式教育成为学校德育链条的重要一环,成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延伸而不是补充。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7

关键词:职业道德的实效性;行业职业道德;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042-02

中职生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关系着我国劳动者整体素质状况,也是关系着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企业的信誉、行业发展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状况。中职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素质,而职业道德素质是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现实情况而言,中职生的职业素质不尽如人意,相当数量的学生缺乏对职业道德的认识,缺乏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正确的从业观和择业观。针对这一现状,在学生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尤为重要。作为德育教师,我认为,职业道德教育不能流于形式或单一地进行课堂教育,仅此是起不到应有的效果的。当前对要不要搞职业道德教育已不是问题,而是如何搞好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它的实效行,使它起到应有的作用是其关键所在。我通过多年德育教育实践,认为职业道德教育应从以下几方面增强其实效性。

一、拓展职业道德教育内涵,加强行业职业道德教育

职业道德教育可细分为两个层面:一是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即作为社会从业人员所应具备的职业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二是不同行业职业道德教育,因为职业道德具有明显的行业特征,所以不同的行业不同岗位有不同的道德要求,行业规范往往是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所必备的职业道德,是该行业对社会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是我们职业成功的保证。当前学校的职业道德教育一般都局限于“一般职业道德”教育,对“行业职业道德”教育涉及较少。表现为:学校与社会、企业的联系较少,导致学生无法了解将来所从事职业的道德规范和具体要求,学校和企业对学生职业道德的评价也存在明显的反差。所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还应紧密联系学生所学专业,通过教学要让学生了解与本专业相关的职业规范和行业职业法规,明确自己将来可能从事哪些方面的职业,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可尽可能多选相关行业职业的;有条件的可组织学生到该行业职业的先进企业单位参观了解,使学生对行业职业道德职业标准及要求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二、创建多形式、多内容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促进学生职业道德意识提高

1.利用主题班会,增强学生行业职业道德意识。主题班会具有主题鲜明、目标明确,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结构紧凑、务实高效的特点,同时具有培养能力、锻炼意志、增长知识、强化思想、道德品质的功能。这对于职业中学的职业德育工作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2.利用社会实践活动,提高学生行业职业道德意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创新思想观念,树立主体性职业道德教育观,探索职业道德教育的新途径,以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在当前的职业道德教育中,大多是老师在课堂中完成,教具就是一支粉笔和一本教材。教学形式就是灌输内容,讲授的内容也主要是一些职业道德的概念、原则、特点、作用等抽象的理论知识,学生学起来感到枯燥乏味,而企业进校招聘一系列活生生的案例并没有展示在学生面前。因此职业学校要实现职业道德教育手段的立体化、网络化势在必行。方法就是走出校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同时根据不同专业特点,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真正感受到职业的道德成为自己的需要,参加社会实践也成为一种最为行之有效的途径。学校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形式除了教学计划规定的实习和见习外,可组织学生到校外企业参观学习,了解企业用人的标准,可通过听取专题介绍、请行业先进人物介绍经验、成功校友的现身说法,使学生了解职业道德的重要性,自主生成深刻的认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对接的社会实践活动,使职业道德教育得以深化细化,使职业价值观得以内化,这对学生形成良好职业思想、职业态度、职业责任、职业纪律、职业技能、职业荣誉和职业作风等职业道德要素都会起着很大作用。

3.利用校园文化建设,创建浓厚职业道德环境和氛围。校园环境对学生来说,关系最密切,影响最大。在学校生活中,创设一种职业环境心理氛围,是学生直接得到感受,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例如,教室、实验(实训场所)的布置要突出专业的特点;学校橱窗、走廊要经常展出反映专业技能的作品;学校、班级经常组织不同规模的专业技能比赛;组织开展美化校园环境活动等,以此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文明习惯和热爱生命、热爱生活的情怀。通过在学校开展的各种有意活动,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评价活动,帮助学生转换角色,使学生经常处于职业环境的氛围之中,促进学生职业道德的养成,并逐步形成适合未来职业的行为习惯和性格特征。

三、建立长期职业道德教育机制,创建有效评价体系

职业道德教育课程实施的进程应合理安排,目前学校往往把职业道德教育课安排在第一学期,形成课一上完便觉得职业道德教育的任务就完成了,这就导致职业道德教育的过程时段跨度过小,形成职业道德教育的中断,没有贯穿职业教育的整个过程,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逐步强化职业观念和职业意识,也不符合学生临近近毕业时愿意自觉地接受职业道德教育的客观实际。因此,建立一种长期(包括顶岗实习)的职业道德教育机制,在完成课程教育的同时,开展多形式、多种类、多内容的职业道德教育渠道,充分发挥每个教师,尤其是专业教师在专业教学和实习实训中的作用,使课程教学成为职业道德教育的延伸,让学生在校期间始终在一种职业教育环境中不断增强职业道德意识。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8

培养和教育大学生的重要手段就是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而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提升又有赖于大学生学习生涯中积极的职业道德教育。只有不断加强以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核心的积极职业道德教育,建设和谐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将激励和约束、教育和管理相结合不断提高职业道德认知,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行为,才能不断提高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

积极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群体凝聚力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4年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计划课题“基于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课题编号:SD141062)

大学生群体是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力量,其群体凝聚力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校教育目标的实现和和谐社会的建设。在大学期间,加强对大学生群体的职业道德教育,是不断提升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行之有效的职业道德教育,大学生群体成员在情感上融合,在思想和行动上一致,从而发挥整体的功能,为成长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现状

凝聚力的原意是物质内部分子间的相互吸引力,又叫内聚力。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认为,群体凝聚力是“使群体成员留在群体内施加影响的全部力量的总和”。笔者认为,凝聚力是群体对其成员吸引的向心力,即群体成员愿意为群体出力的一种倾向。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是大学生群体共同意志和行为的结果与表现,是一种促进大学生在群体活动中团结互助,自觉维护整个群体生存和发展的力量。大学生群体由来自不同文化、环境和背景的青年人组成,他们性格迥异,兴趣多样,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创新能力强。大学生独立个体在向社会化角色转化时,有着强烈的被集体认同的需求,他们希望获得来自群体的肯定。然而,由于我国基础教育阶段实施应试教育的现状,在中学阶段学生的群体凝聚力往往被教师及班集体所忽略,造成个人的自信心不足、集体归属感缺失和人际关系紧张等问题。另外,大学阶段的管理比较自由,加上同学之间地域文化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部分大学生常常陷入深深的孤独感,从而脱离集体活动,很少与人交往,造成大学生集体意识薄弱、团队协作能力差、缺乏沟通能力等现象。此外,大学生个人面临学习困难、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所带来的心理压力时,往往也容易削弱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由此可见,当前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强度还不高,应通过各种方式,进一步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二、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重要性

1.有助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各种能力的发展。

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可以使大学生获得情感归属,减少在校生活和学习的孤独感,使大学生融入群体,获得自信心和责任意识,促进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大学生群体凝聚力有助于大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重视学生的需求,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大学生既能自觉自愿地学好专业知识,又能积极参加校内外的各种集体活动,锻炼自己的认知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自己在人际沟通、团队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2.有助于教育目标的实现。

建设有凝聚力的大学生群体是高校实现教育目标的重要途径。加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建设,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助于大学生之间相互促进、相互鼓励和共同进步,有助于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具有凝聚力的群体还能够通过沟通、交流解决大学生在成长道路上的困难。在当前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大学生不可避免地遇到生活、学习等方面的困难,一些学生由于不能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压力,就会对身心造成伤害。有凝聚力的群体可以使他们获得心灵上的慰藉,消除心理压力,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此外,形成导向正确、富有凝聚力的大学生群体还有助于学生个人借助群体的力量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对学校而言,增强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便于学校与学生的沟通、协调,有利于提高学校管理服务的实效性,有利于学校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完善和教育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

3.有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一般而言,社会和谐程度取决于社会群体之间的和谐以及各群体内部的和谐。大学生群体是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中坚力量,其凝聚力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有着深远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在思想上一致,情感上融洽,行动上协作,实现整个群体的和谐发展,将有利于社会的和谐进步和稳定发展。要把大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必须不断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

三、加强积极职业道德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有效途径

1.通过积极职业态度教育强化群体目标。

加强大学生积极职业道德教育的首要内容就是以爱岗敬业、艰苦奋斗为核心的职业态度教育。职业态度教育就是要培养大学生爱岗敬业、踏实肯干、积极进取的职业态度和工作作风。形成群体凝聚力的基础是群体目标,它对群体凝聚力的质和量都有着重要影响,明确并能广泛被群体成员所接受的群体目标会使群体具有较强的凝聚力。例如,通过职业态度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理性制定职业规划,有助于强化就业这一大学生群体目标。

2.通过积极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和谐人际关系。

群体凝聚力取决于群体成员间人际关系的好坏,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群体更加具有吸引力,使群体凝聚力增强;紧张的人际关系会使群体成员感受到来自群体的人际压力,产生消极情绪,从而削弱群体的吸引力,使群体凝聚力下降。积极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注重培养大学生诚实做事、不说大话空话、注重承诺、守时守信的职业品质,以及良好的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这些都为群体成员间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奠定了基础。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激发群体成员对群体工作强烈的义务感和责任感,使群体成员保持一致,诚实守信,通力合作,从而具有高度的群体凝聚力。大学生走出校园参加相关的职业活动,接受以诚实守信、团结合作为核心的基本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有利于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规范自己的职业行为,自觉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减少不必要的冲突和矛盾,降低社会生活中的风险因素。

3.通过积极职业操守教育提高管理绩效。

加强以遵纪守法、知荣明耻为核心的积极职业操守教育,有利于管理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利于管理绩效的提高,从而增强群体凝聚力。遵纪守法、知荣明耻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就要不断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提高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和自律能力,使大学生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固筑起职业道德的防线,有效防范职业犯罪。培养遵纪守法、忠于职守的大学生成员,有利于保障群体组织的有效运行,组织成员的组织纪律性和忠于职守、依法办事的自觉性保障了群体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使个体的工作效率提高,从而使整个组织的管理绩效得到提升。较高的管理绩效反过来又会激发群体成员工作的热情,强化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增强群体凝聚力。

4.通过积极职业责任教育增强责任感。

积极职业责任教育的核心是服务大众,奉献社会。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责任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职业责任教育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核心内容,也是大学生事业成功的基本前提。当代大学生独生子女占大多数,因而更加有必要对他们进行理想信念和奉献精神的教育,使他们明确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职业责任。职业责任教育有利于加强大学生的责任意识,使其履行职业义务,规范职业活动,主动承担起相应的社会责任。大学生群体成员责任感的增加可以使群体成员感受到公平,有利于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群体成员在良性竞争中实现更好的合作,在团体合作中提升群体的凝聚力。大学生个体责任感的增加可以促进群体责任感的增加,使个体获得在群体中的荣誉感和自豪感,这种荣誉感像磁石一样吸引着群体成员,增强群体成员的凝聚力。

四、加强积极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群体的凝聚力。

职业道德教育不应只是用人单位的责任,应在大学生在校学习阶段就结合专业特点和用人单位需求提前开展。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是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的基础。只有坚持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正确指引下,对大学生群体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才能引导学生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高尚情操的人,一个社会进步发展所需要的人。大学生群体只有拥有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共同的奋斗目标,才能具有高度的内在统一性,才能保持行动上的一致性,从而表现出较高的群体凝聚力。因此,高校应提高对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确立职业道德教育在教育教学中的应有地位,使职业道德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培养符合时代要求、团结奋进、全面发展的建设型人才。

2.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

建设以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为核心的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有利于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增强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首先,要在课程设置中注重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氛围。在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时不仅要注重显性教育,也要注重隐性教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通过社团活动、就业指导、心理咨询和社会实践等活动,使职业道德观念内化为大学生的自觉意识并自觉践行。其次,在集体活动中进行职业道德教育。校园中各种社团、组织应积极开展文明班集体、文明宿舍的创建评比活动,广泛开展以礼仪、礼节、礼貌为主要内容的“三礼”教育实践活动。一方面,通过团体评比等形式提高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和责任心;另一方面,通过对学生行为举止的规范,不断提高学生自身的道德修养。最后,要积极借助现代化教育手段,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和途径。将校园广播、院报学报、学生自办刊物等传统手段与学校学院微博、微信平台、QQ群等现代化传播手段结合起来,通过多种形式积极宣传职业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职业道德教育氛围。

3.教管结合提高大学生职业道德认知。

第一,要采取激励措施,发挥群体内部的榜样作用,教育引导大学生提高自身道德素质。要广泛开展优秀团员、优秀团干部、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青年志愿者、十佳青年、三好学生等一系列评选活动,树立优秀典范,以先进人物、先进事迹引领广大学生;开展优秀毕业生讲座,请有亲身经历和工作经验的优秀毕业生对在校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使职业道德教育更加切合实际,提高大学生对职业道德的认知。第二,要强化制度管理,用外在的制度来管理和约束人,同时要对大学生的道德素质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要严格学籍管理制度和学生违纪处分条例,把职业道德教育与法制教育、公德教育结合起来,抑制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认知。将职业道德教育的成绩纳入量化管理和各项考评之中,通过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巩固职业道德教育的效果。在学校管理上,要建立专门负责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相关部门或工作小组,以保证职业道德教育有计划、有目的、有实效,并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部门或小组的成员应该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素养和较高的职业道德声望,并且善于教育管理,具有较好的沟通协调能力。

4.加强社会实践教育,强化职业道德行为。

通过实践形式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不仅可以实现职业道德教育的目的,还可以培养大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人的智力、能力的提高与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是相互促进的,在实践中对大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可以发掘大学生各方面的潜力,锻炼各方面的能力,帮助大学生实现学习、就业的目标,增加其喜悦感、荣誉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群体的凝聚力。高校应不断加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使大学生将职业道德的要求内化为自身的道德需要。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可以检验大学生已有的职业道德认知是否正确,还可以促进大学生从道德认知向道德行为转化。鼓励学生参加勤工俭学,使其树立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意识,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群体凝聚力。让大学生顶岗实习,在实习实训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适应真实的职业环境,可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社会,提高大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及职业技能,在工作实践中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习惯。

作者:何新生尹如海张丽丽单位:华北理工大学出版管理中心华北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就业指导中心

[参考文献]

[1]高洁.浅谈如何增强大学生群体凝聚力[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6).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9

加强职教语文学科中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求广大职教语文教师必须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育观念,寓职业道德教育于语文学科教学全程。

(一)充分认识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是职教语文教学的重要职责

任何社会形态的道德体系都有三个层面:一是社会公德,二是职业道德,三是家庭美德。加强职业道德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职业教育肩负的重要职责。在职教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借助教材内容,把职业道德教育和语文专业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渗透和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借助教材树立的人物形象,陶冶学生的思想情操,加强职业道德素养,形成良好的做人、做事习惯。

(二)积极发挥语文教学中实施职业道德教育的学科优势

我国自古就有“文以载道”、“文道统一”的说法,可见“习文”是“传道”的可靠途径。与普通学校语文教材相比,职教语文(共用基础平台)教材具有理念先进、体例创新、内容丰富、面向职业的特点,切合职业学校学生实际语文水平,所选文章贴近时代和学生心理,该教材中所选文章,大都语言文字精美且思想内容深刻。职教语文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中的职业道德教育因素,精心筹划、巧妙安排,使职业道德教育与语文学科内容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同时又必须紧密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实际状况因材施教,提高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水平。

二、尊重学生主体,增强语文课堂中职业道德教育的实效

(一)转变师生观,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学过程是教与学组成的双边活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但这只是教学这一活动的一个方面。在教学过程中,如果没有学生的主动性,仅仅依靠教师的说教,是远远不够的。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才是教育教学取得成功的内部因素,起着决定性作用。为此,职教语文课堂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要特别注重教育方式,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切实提高职业道德教育效果。

(二)革新教学观,变说教灌输为无声渗透

一些教师在语文课堂上实施职业道德教育,往往采用的是“说服式”的教育,不考虑职业教育学校学生的实际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强行灌输一些职业道德理论和行为规范,更不注意反馈信息,难以将职业道德理论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和认识。为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意志,着力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变空洞的说教为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思想的潜移默化的渗透转移,加强师生互动,坚持以情动人,同时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注意针对学生实际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循循善诱,引导学生自悟自得,从而能将职业道德的规范转化为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实践。

三、把握教育时机,将职业道德教育融入语文教学全过程

教书和育人是一个统一的过程,两者密不可分、相辅相成、相互促进。职教语文教师要善于把握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各种时机,把职业道德教育渗透在语文教学的全过程之中。

(一)充分挖掘教材,发挥课文职业道德教育功能

职教语文(共用基础平台)教材中可利用于渗透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相当丰富,很多单元、很多课文都有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因素。但是,其内容又不是非常系统的,而是分散在上下册某些单元的一些具体课文之中,上下单元之间、上下课文之间,在职业道德教育内容上没有系统的安排。这就需要职教语文教师要对整套教材有一个总体把握,有意识地去主动发现上下册各单元各篇课文中可用于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笔者在语文教学中,总是在上课前认真寻找教材内容与职业道德教育工作的结合点,把职业道德教育融入相应课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在“习文”中“悟道”。如在语文(共用基础平台)上册“和谐共处”单元教学中,我结合语言综合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对“和谐共处”的理解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要团结互助、爱岗敬业、齐心协力地为发展本行业、本职业服务。在“做人做事”单元《喜看稻菽千重浪——记首届国家最高科技将获得者袁隆平》一文的教学中,我则联系袁隆平的生平,说明职业理想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学习他的刻苦钻研精神和高尚的品德,让学生懂得什么叫职业精神,懂得制造工人要怎样对用户负责,营销人员怎样对顾客负责,医生怎样对病人负责,教师怎样对学生负责等等。即便是在“古诗文诵读”单元,也可以结合古诗文适当地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如在教学《廉颇蔺相如列传》中,我针对所教一个班级学生干部合作意识不强的实际,结合课文中“完璧归赵”、“渑池会”、“将相和”的故事,让学生体会爱国主义、大局观念和诚信友爱,懂得各行各业的从业人员都只有团结、不屈、奋争、向上,才能换来事业的成功。

(二)利用各类活动,丰富职业道德教育的形式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应该融入到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除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战台”作用外,职教语文教师还应该不断创新教育方式,利用丰富的语文教学活动渗透职业道德教育。一是利用作文教学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如学习了《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下辈子的职业》之后,我要求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形象,结合自身的实际,谈自己对未来职业生涯的打算,以及对事业的看法,并利用作文评讲,对作文中表现出的积极健康方面给予充分肯定,及时纠正部分同学在作文中流露出的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等不健康情感。二是利用课外活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课外活动是进行职业道德教育的一条非常有效的途径,在语文教学中,我总是千方百计引导学生开展灵活多样的课外活动,如演讲、朗读、辩论比赛、名著欣赏、办手抄报、观看影视活动等等,在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学生们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仅丰富了语文知识,而且提高了职业道德修养,如竞争意识、奉献精神、团结互助精神等。

四、加强教师修养,潜移默化带动学生加强职业道德修养

有人认为,语文教师只要精通语文教学业务就可以了,职业道德教育那是政治老师和班主任老师的职责,这种看法是很不负责任的。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的工作对学生具有极强的示范作用。在职教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不仅要以自己的知识、技能去影响学生,而且要用自己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工作态度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这种表率作用是其他任何教育形式所无法相比和替代的。为此,职教语文教师惟有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甘守清贫、乐于奉献,才能真正做到“为人师表”。因此,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自己要首先做到;要求学生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要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言传身教,用教师自身强大感召力,用自身良好的职业道德去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

职业道德教育心得体会篇10

关键词:中职学校 师德建设 师德修养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发展中等职业教育,是以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定位的,其根本目的就是让人学会技能和本领;从而就业、生存、为社会服务。基于这一目标定位,面对知识经济和素质教育的要求,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特别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现状分析

在当前社会开放、市场经济逐步完善的时期,多元文化和价值观相互交融、激荡,社会生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人们的意识、世界观、价值观等也随之改变。在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同时,各种思潮和意识也不可避免地反映到中职教师队伍中来,使得中职教师队伍在思想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1.教师对中职教育生源的特点认识不足。中职学校的招生对象一般是应往届初中毕业生、未升人普通高中的毕业生、回乡农村青年、返乡农民工、退役士兵等。他们的文化基础知识薄弱,学习缺乏自信、恒心与主动性,没有明确的奋斗目标。部分中职教师在面对这一特殊群体时,缺乏有效的教育措施,片面责怪学生的素质低、基础差、能力不强,将教育不力的原因归咎于学生方面。

2.教师对学生缺乏基本的爱心和人格上的尊重,不能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由于中职生源的多样性,学生的学习水平参差不齐,致使一些中职教师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偏爱优等生,而对待后进生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爱心,甚至还有体罚、变相体罚、讽刺挖苦学生的做法,做不到真正尊重、理解、关心、帮助学生。

3.教师对师德修养认识不到位。师德建设本是教师专业化的应有之意,有些中职教师却误以为专业化仅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能,因而只重视发展教学业务能力,忽视了思想道德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的提高,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等方面出现了偏颇,由于教师劳动具有示范性,这些错误观念体现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从而不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

4.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的意识淡薄。有的中职教师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稳定的谋生手段,从教敷衍了事,上课得过且过,甚至热衷于校外兼职,注重个人功利,工作拈轻怕重、斤斤计较。还有一些教师个人素质低下,课堂上说脏话、粗话,仪表举止不端,接手机等现象屡见不鲜。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实践技能的培养,或者是仅为了完成教学任务,疏于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方面的教导和规范,不重视学生正确道德观、价值观、人生观的培养,这与实施素质教育及职业教育就业导向的要求不相适应。

5.师德培训体系不够完善,培训项目不健全、不规范及职教师资培养基地基础条件较差,职前培育不够系统,在职培训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还有一些高等职业师范院校也没有形成有效的师德培养模式。

6.师资管理制度本身不够健全,教师录用程序的不公正、不透明及不规范的教师任用制度,使得中职教师师德的发展缺乏切实有力的监督和保障机制。

二、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内容

中等职业教育是技能教育,是就业教育。目前中职学校教师师德方面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就业、创业有着直接的影响。那么,从哪些方面来提高中职学校教师的师德?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爱岗敬业,教书育人。

中职教师要忠于职守,拥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热爱本职工作,不搞第二职业,不出现无教案上课等敷衍塞责现象;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根据专业特色,以具体某一职业的职业道德教育为切人口,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品德;规范学生的违规违纪现象,引导学生诚实学习、诚实做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2.关爱学生,用心待人。

一直以来,受社会上“重普教,轻职教”思想观念和盲目追求高学历的现象的影响,以及严峻的就业形势压力,使得很多中职生出现焦虑、冷漠、自卑、对抗等非正常的心理状态。这就要求中职教师要了解中职生的心理特点,用“爱心”去温暖每个学生的心灵,耐心去做每个学生的思想工作,尊重每个学生的人格,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和失落感。

3.适应需求,改革教学。

中职教师要了解中职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密切关注职业教育与企业的联系,熟悉企业相关岗位职责、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和新方法,结合企业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开发校本教材、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对学生一视同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运用创新教育等多种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4.终身学习,不断进取。

职业教育是面向人人的终身教育,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职业的需求,中职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不断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方位的,只有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中职教师,才能培养出具备终身学习意识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学生。

5.为人师表,以身作则。

“身教重于言教”。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模仿性强、可塑性大,教师的一言一行对成长中的他们起着重要的影响,这要求教师在各方面都要起到表率作用。所以,中职教师在工作中言行举止要文雅大方,谈吐文明,不说脏话、粗话等,衣着端庄大方,不穿奇装异服、拖鞋等进入教学区。

三、中职学校师德建设的途径

中职教师师德建设是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关键,建立一支品德高尚、创新意识强、具有实践教学能力的教师队伍是中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也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保证。

1.进一步完善师德建设规章制度,做到他律与自律相结合。

用制度的力量来保障教师道德的普遍实践,是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基本保证。首先要把师德建设制度化,学校党政部门应根据中职教师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及教育改革的需要,制定中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例如《中等职业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读本》、《师德规范条例》、《优秀教师行为守则》等来规约中职教师的道德行为。其次是领导层的高度重视,树立“立德树人、双师素质”的教育理念,把师德建设纳人中等职业学校的长期战略规划当中。通过加强师德教育宣传,树立师德典型,表彰师德先进个人集体,来激励教师以德修身、以德育人。最后是他律和自律相结合,师德作为教师的行为规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内心信念起作用的,依靠教师在师德修养过程中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觉悟,因此,中职教师需在道德实践过程中自觉将师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自律行为。

2.建立健全师德培训体系,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加强中职教师的师德培训,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对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在职前培训中,首先要加强职业教育学科教学,强化师范生对职业教育理念的培养,这是解决中职教师职业道德素养问题的关键。其次要重视师德教育,开设职业道德课程,采取间接渗透的方式,将教师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校的日常道德教育中。最后要强调道德实践,培养师范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在职后培训中,中等职业学校要把师德培训纳人学校的重要工作日程,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师德修养计划,有序地开展师德教育活动,增强教师师德行为的自觉性。另外,中职学校也要重视教师职前和职后培训的衔接性、连贯性和科学性,使师德培训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规范中职教师的成长发展过程。

3.改进中职教师的职称考评和晋升机制,完善师德考核体制。

一直以来,职称与教师的经济收人直接挂钩,成为评价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的直接依据。制定公平、合理、科学的职称和晋升评价体系,有利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发展的积极性。首先是制定和改进相关的评价制度,如《中职教师岗位责任制》、《中职教师专业素养考评制度》、(中职教师奖惩制度》、《中职教师师德修养考评》等把师德纳人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体系来激励中职教师道德行为的实践。其次是实行民主、公平、公正的评价,运用学生直接参与和企业参与的考核与评估,设立月考评、季度考评制度及长期不合格者末尾淘汰制等常规评估,并和中职教师所接受的培训、报酬、待遇、晋升都有直接的联系;每年定期组织专业教师到企业、行业实践,并参加技能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师德专项的评价,对于师德总体评价中不合格的教师,在其当年的晋升职称、聘任职务中给予一票否决,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这样就形成了科学的制约机制,有效地保证了师德建设的民主管理。

4.借鉴国外相关的教育管理经验,严把中职教师职业入口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