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济与管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44:58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1

 

一、我国服务贸易市场的开放

 

(一)金融服务业

 

金融服务业开放的重点领域是银行、保险与非银行金融业务等。从银行业来说,自加入世贸组织之日起,我国就开始向外资银行开放对所有客户的外汇业务:逐步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的地域从加入时的上海、深圳、天津、大连四个城市扩大到全国所有地区;逐步将外资银行人民币业务客户对象从外资企业和外国人逐步扩大到中国企业和中国居民。同时,逐步放松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限制:取消外资银行人民币负债不得超过外汇负债50%的比例;放宽对外资银行在境内吸收外汇存款的比例限制;取消对外资银行在华经营的非审慎性限制,在承诺基础上逐步给予外资银行国民待遇。根据我国的入世承诺,保险业是对外开放力度较大的行业之一。目前,除了外资在合资寿险公司中的股比不得超过50%、外资产险公司不得经营有关法定保险业务以及对外资保险经纪股比和业务等若干限制外,我国保险业已按照入世承诺基本实现全面对外开放。①从证券业来说,中国已全部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时有关资本市场对外开放的承诺。我国证券服务业的开放主要体现为以下承诺:“入世”后3年内,外国证券公司、投资银行可参股合资经营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外资比例不超过33%),从事a股、B股和H股及政府债券的承销业务;3年后外资股份的上限可提高到49%,外资证券经营机构还可与中国证券经营机构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

 

(二)电信服务

 

由于电信服务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国的电信服务业开放较晚。国务院2000年9月25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和2001年12月11日出台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明确了外商进入我国电信运营市场的具体条件:外商如果选择商业存在这种模式在我国境内提供电信服务业务,只能采用设立合资公司的形式,而且还对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注册资本作了限制;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49%,经营增值电信业务的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允许外商投资基础电信业务,在广州、北京和上海设立中外合资企业的,外资比例不得超过25%。2008年9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修改<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的决定》,修改了原第5条“关于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注册资本”,并删去了第12条“设立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经营省、自治区、直辖市范围内增值电信业务,由中方主要投资者向省、自治区、直辖市电信管理机构提出申请并报送下列文件”的规定。

 

(三)商业服务

 

商业服务主要包括批发、零售这两个部分,我国在这一领域已完成的开放承诺主要包括:在批发服务方面,取消地域或数量限制,允许外资持有控股权,同时允许其采取灵活的企业股权及经营形式。在零售服务方面:“入世”之初,允许在5个经济特区和北京、上海、天津、广州、大连、青岛、郑州、武汉设立合资企业,在北京及上海,允许设立4家合资零售企业,其他地方可最多设立2家合资企业;3年后,逐步放宽地域、数量和股权比例限制,对于经营面积达2万平方米以上的百货商店、分店在30家以上的连锁店,允许外资持有50%以下的合资企业股权。

 

(四)旅游服务

 

旅游服务业的开放具体体现在以下两方面:其一是放开旅行社的经营权。入世以来,国家旅游局通过出台、修改一系列政策法规,逐步兑现了承诺。2003年6月,国家旅游局和商务部共同《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第19号令),部分兑现了入世承诺。根据该规定,境外投资方年旅游经营总额4000万美元以上,可以设立外商控股旅行社;年旅游经营总额5亿美元以上,可以设立外商独资旅行社;设立外商控股或独资旅行社,注册资本不少于400万元人民币;境外投资方可在国务院批准的国家旅游度假区以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西安5个城市设立控股或独资旅行社;外商独资或控股旅行社不得经营中国公民出国旅游以及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赴香港、澳门、台湾地区旅游的业务。2005年,国家旅游局和商务部联合第20号令,对《设立外商控股、外商独资旅行社暂行规定》作出修订,经营外商控股和独资旅行社注册资本降低为250万元,设立地区则不再限制于第20号令设定的范围。2009年修订的《旅行社条例》进一步从法律上确认了外商投资旅行社的注册资本、质量保证金、分社设立等方面的国民待遇,入世承诺兑现在法律上得到保障。例如在注册资本方面,外商控股和独资旅行社最低额度降到了30万元。其二是饭店饮食业的开放。2003年,我国首次使用国际通行的统一饭店会计制度进行统计,行业运营数据开始与国际接轨。同时,我国还于2004年取消了饭店管理公司审批和登记的有关规定,全面实行了国民待遇。截至目前,全球饭店管理公司50强中的48家均已进入中国,其中洲际集团将全球发展重点确定为大中华区,在中国管理的酒店已达148家。

 

二、我国政府对服务贸易市场的管理

 

(一)在服务业市场准入方面

 

《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外商投资项目分为鼓励、限制和禁止这三类。

 

属于鼓励投资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诸如铁路、公路路网、港口、民用机场、航空运输、海运、集装箱运输的建设、经营等),仓储,邮电通信业,一般商品的批发、零售、物流配送,公共设施服务业(如道路、地铁、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信息、咨询服务业(如会计、审计、卫生和体育业),教育(包括高等教育)、文化艺术、广播电影电视业等。属于限制外商投资的服务业包括:交通运输业中的公路旅客、出入境汽车、水上运输、铁路货物运输公司等,电信公司,批发和零售贸易业中的图书、报纸、公司等,金融、保险业(包括银行、信托投资、证券公司、货币经济公司等),社会公共服务业(诸如大中城市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的建设、经营),信息、咨询服务业(包括法律咨询和市场调查等),医药制造业等。属于禁止外商投资的服务业包括:空中交通管制公司,邮政公司,期货公司,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开发、基础教育(义务教育)机构,图书、报纸、期刊的出版、总发行和进口业务,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出版、制作、总发行和进口业务,新闻机构,广播电视节目的出版及播放公司等。

 

(二)在服务提供者的资格和条件方面

 

我国在相关服务业管理法规中都规定了服务提供者应该具有的资格和条件。这些条件在金融、电信领域显得尤为重要,是维护我国经济命脉的重要保证。例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的规定,设立独资银行或者独资财务公司,申请人应当具备下列条件:申请人为金融机构;申请人在中国境内已经设立代表机构2年以上;申请人提出设立申请前1年年末总资产不少于100亿美元;申请人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完善的金融监督管理制度,并且申请人受到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的有效监管;申请人所在国家或者地区有关主管当局同意其申请;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其他审慎性条件。

 

(三)在控制外资股权比例方面

 

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也做出了规定,目的是限制外资在合资企业中的控股权,防止外资全面控制我国的一些关键产业,进而危及我国的国家安全和根本利益。例如,《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管理规定》明确规定,经营基础电信业务(无线寻呼业务除外)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49%;经营增值电信业务(包括基础电信业务中的无线寻呼业务)的外商投资电信企业的外方投资者在企业中的出资比例,最终不得超过50%。《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还规定,寿险保险公司的外资比例不超过50%,证券公司(限于从事a股承销、B股和H股以及政府和公司债券的承销和交易)的外资比例不超过1/3,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外资比例不超过49%。

 

三、正确处理开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

 

总的来说,开放与管理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管理是开放的需要和体现,开放的发展必须以管理为保障。管理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开放进程的平衡发展,规避和化解开放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困难。但管理不等于全面的保护,一方面管理不能阻碍开放的总体进程,另一方面管理不能给国际贸易造成不必要的阻碍。因此,在处理开放与管理之间的关系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要求:

 

(一)基本原则

 

1.有重点、有选择地逐步推动开放进程

 

这是因为在现实中,几乎没有一个国家会实行完全的贸易自由化。那些总体上倾向于实行自由贸易-投资政策的国家,在某些特殊部门也会实行一定的保护政策;那些总体上实行保护政策的国家,在某些部门也会实行自由化政策。而且,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国贸易和投资政策的选择也有不同的侧重。因此,有管理的贸易自由化政策的最终趋向应当是一种总体上倾向于自由化的政策,并在其实施过程中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考虑,做出在程度上有所不同,在时间上有所差异,在部门上有所侧重的调整。

 

2.在开放过程中坚持“风险”管理

 

所谓的“风险”管理,是指一国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面临风险和困难时所采取的必要的管理和救济措施。这些措施既包括制度性的常规管理措施,也包括具有紧急性、临时性的贸易救济措施。值得注意的是,这种“风险”管理不应成为保护的借口,而是应具备合理的决策、评估和监督机制,并在法制的框架下实施。

 

3.在开放过程中坚持“战略”管理

 

这里的“战略”管理主要是指扶持重点产业。扶持重点产业与贸易自由化并不矛盾。因为扶持的总体背景是开放和自由化,扶持的关键并不在于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和外资政策。也就是说,扶持的重点不在于直接、简单的资金补贴,而是在于人力资本和研发的投入,同时针对重点扶持的产业和企业,还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评价、反馈和约束机制。

 

(二)具体措施

 

1.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服务贸易政策

 

就现阶段来说,是要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这是因为国际服务贸易的开放和发展有一个渐进的过程,面对外国企业的强势冲击,我们不可能毫不保留地开放所有服务部门,必须制定适度的服务贸易保护政策以保障国内服务贸易业及国际贸易服务的发展。当然,还是应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自由、半自由、全自由这三类不同保护的政策:对于涉及国家主权、国家安全和国家机密的极少数部门或项目,应采取明令禁止的政策,不开放,不允许外资进入;对于关系国民经济命脉和人民生活安定的重要部门或项目,允许开放,允许外资进入,但不允许外商独资或控股,要规定股比的最高界限;除此之外的绝大多数情况下,基本要做到完全开放,实行自由化的政策,但也应在坚持国民待遇的原则下,采用适宜的国内政策加以规范。

 

2.建立和完善服务贸易管理体制

 

一方面,要明确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范围。例如,我国商务部作为服务业政策的归口管理部门,其宏观管理职能主要是规划进出口发展战略,制定或参与制定贸易法律、法规,对外协调与其他国家的服务贸易关系,并落实“服务贸易总协定”的有关条款。另一方面,要建立国际服务贸易管理的组织机构和协调机制。因为服务贸易往往会涉及到诸多部门,故有必要成立全国性的服务贸易管理组织,负责服务贸易发展规划、立法、对外谈判和政策协调等事宜。

 

3.巩固和加强服务贸易法律法规建设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2

关键词: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

近20年来,我国对外贸易快速发展,政府、企事业单位对国际贸易人才的需求逐渐增加,因此,国内高校纷纷设置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国际贸易大环境的变化,各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合理性受到了质疑,部分学者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展开了研究。目前,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方面探究中国与英国、美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差异,从而提出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改革方向[1][2][3];从社会需求出发,探究中国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4][5];针对民办高校和高职类学校学生就业特性,探究这些学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的设置[6][7]。学者们的研究主要采用理论推演的方法,重点探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而课程设置是由培养目标决定的,现有研究尚缺乏对培养目标和学分要求的研究。台湾地区的高等教育既融合了美国教育、日本教育等特征,又与大陆文化同宗同源。本项目针对现有研究的不足,以海峡两岸7所高校为样本,采用案例研究和多元统计的方法,从培养目标、学位及学分要求、必修课程设置等方面,全面研究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差异,探究兼具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模式。

一、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根据样本的代表性,本文选择了大陆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3所“985”高校、1所以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为学科特色的教育部直属高校,以及台湾设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2所公立高校、1所私立高校作为研究样本。具体如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二、人才培养目标比较

从海峡两岸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看(见表1),北京大学着重培养综合型涉外经济与贸易方面的人才;复旦大学着重培养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浙江大学着重培养复合型高素质专门人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的培养目标虽未明确说明,但从其对培养人才的基本技能要求来看,比较注重培养从事国际贸易的高级专门人才;台湾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企业经理人才;政治大学的培养目标为高级国贸决策、经营管理人才及研究人才;东吴大学的培养目标为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之专业人才。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看,大陆4所高校的培养目标虽有所差别,但总体上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的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的3所高校总体上旨在培养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

三、学分要求比较

从海峡两岸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来看(见表2),大陆4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40~16分。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北京大学,最高的是浙江大学。台湾3所高校的总学分要求为136~140学分,各校间相差不大。其中,总学分要求最低的是政治大学,最高的是台湾大学。相比较而言,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明显高于台湾高校: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低值与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最高值相等,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总学分要求均值高13学分。

从通识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46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均值为31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出15学分。其中,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分,贡献度高达46.67%。特别是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通识学分要求竟高达72学分,其中,英语学分就达36学分,远高于其他高校。其他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英语学分要求分别为:北京大学8学分、复旦大学8学分、浙江大学12学分、台湾大学6学分、政治大学6学分、东吴大学15学分。

从必修学分来看,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57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学分要求均值为70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43学分,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选修学分要求均值为37学分,大陆高校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对于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台湾高校和大陆的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未做要求;北京大学也未对实践教学学分做要求,只规定了毕业论文学分(3学分);复旦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2学分、4学分;浙江大学的实践教学和毕业论文学分要求分别为6学分、8学分,是要求最高的学校。

四、必修课程设置比较

各样本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设置差异较大,共同必修课仅有高等数学(或微积分)、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金融和统计学(见表3)。

按所开设的必修课程设置,样本高校可分为三类:以宏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的高校,如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以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为主的高校,如台湾大学、政治大学和东吴大学。

从样本高校的特有必修课来看(见表4),复旦大学开设的博弈论、浙江大学开设的产业组织理论和国际服务贸易、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开设的风险管理与保险、台湾大学开设的管理资讯系统导论,是各高校根据国际贸易环境和学科发展的需要而开设的。其余各高校的特有必修课则是依据本校专长开设的,典型为政治大学开设的民法概要和社会责任伦理。

五、结论与建议

从海峡两岸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比较可以看出:第一,总体来说,大陆4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为综合性高级国贸人才,而台湾3所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国际贸易与国际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第二,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总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3学分,通识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15学分,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选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高6学分;第三,北京大学和复旦大学的必修课程以宏观类国际贸易为主,浙江大学和对外经贸大学宏观类和微观类国际贸易必修课程并重,但是,台湾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必修课程则以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为主;第四,台湾的3所高校均将财务管理和国际财务管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的必修课,而大陆的4所高校均未将这两门课程作为必修课。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改进提出以下四点建议。第一,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能力培养。从毕业生的竞争力来源来看,短期竞争力来源于职业技能,中期竞争力来源于管理能力,长期竞争力来源于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国际经济与贸易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我们要兼顾对学生的职业技能、管理能力、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创新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应贯穿于整个大学课程的学习之中,而职业技能和管理能力的培养可以通过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方案得到解决。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比较侧重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忽视管理能力的培养。今后,大陆高校可以调整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培养目标,重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学生管理能力的培养。第二,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注重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大陆高校通识教育学分均值比台湾高校高出的15学分中,英语学分的贡献度高达46.67%。因此,大陆高校可以相应地降低英语课程的学分要求,并通过改变专业必修课的教学方法将英语课程渗透于整个大学的学习过程之中。这样既有利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又有助于学生学习国际上的相关专业知识。第三,提高必修课学分要求,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大陆高校必修学分要求均值比台湾高校低13学分,大陆高校可加大必修类学分设置,使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课程设置更加系统化。经济全球化使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对外贸易活动贯穿于企业的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人才除了具备对国际贸易问题宏观把握的能力外,更要具备管理国际化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的能力。这就要求高校在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必修课程设置上增加微观类国际贸易课程。第四,增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随着世界资本市场日益一体化,国际化企业及时而正确的决策更加离不开对国际财务的深刻理解和把握,国际化企业的经营需要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掌握国际财务管理理论,建议大陆高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开设国际财务管理必修课。

参考文献:

[1]李炳林.中美“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课程设置与实践性教学之比较[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7(6):128-129.

[2]张宇馨.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和应用性人才培养――以英国大学商学院为例[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5):59-61.

[3]张乃侠.从中美高校本科课程设置的差异看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改革[J].教育探索,2011(4):158-159.

[4]陈向阳.国际贸易专业课程设置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8(3):117-118.

[5]Xiao,Yang.internationaltradeprofessionalCurriculumSysteminnovationandpersonneltrainingmodelexploration[J].physicsprocedia.2012(33):1420-1425.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3

关键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重要性;策略

1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重要性

1.1促进我国社会发展进程

水利工程在我国社会发展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保障我国社会和谐稳定发展。除此之外,水利工程在我国水资源建设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能够最大化实现资源利用,促进我国社会可持续发展[1]。加强重视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能够合理协调利用水资源,使水利工程养护与建设发展更加具有针对性与指向性,进而发挥出水利工程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进一步加快我国社会发展进程。

1.2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在自然资源中,水资源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关乎人们的生存与发展,水资源紧缺与灾害问题一直困扰着人们的健康与生产。合理配置水利工程,能够有效规避自然灾害产生的威胁。在全民安全背景下,合理统筹与规划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能够进一步促进水利工程建设协调发展,避免贪污腐败的问题发生,为人民切实保障生命健康与财产安全[2]。由于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地质条件,也使我国各个区域之间的气候环境多元化。我国大部分地区雨季雨水量较为充足,但是在西北部分地区受气候条件、地理条件等条件影响,使我国西北部呈现干旱的自然环境,大多数人们吃水用水较为困难。为此,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质量,能够确保每一项水利工程施工环节的工作质量,符合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原则,使我国部分地区吃水难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为缺水地区提供重要的生活保障,有利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现状

2.1传统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方式

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降低整体水利工程资金成本是现阶段主要的经济管理方式,但是却忽视水利工程建设中各个环节经济运作方式。传统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已经无法满足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根本需求,反而阻碍水利工程建设的创新与发展。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并没有充分考虑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整体方式与发展方向,不利于水利工程造价成本的有效控制,还会在此基础上增加水利工程建设成本,降低水利工程的服务质量。由于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受传统的管理意识影响,使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过于形式化,没有切实发挥水利工程管理的经济管理作用。

2.2低效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质量

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要求其工作人员必须具备坚实的经济管理知识基础,还要有较高的经济管理技术水平与综合素养。但是,现阶段,从事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自身的专业能力与专业意识较低,难以将科学的经济管理技能知识融入实际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使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质量效率偏低[3]。除此之外,大多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工作人员没有参加过专业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技能培养与教导,尽管在选择人才时,大多数都会选择水利工程管理、施工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加入经济管理工作中,但是由于此部分人才没有熟练的掌握经济管理相关内容与技能,而专业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又对水利工程工作并不十分了解,这也进一步加剧水利工程与经济管理的矛盾,影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

3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方法

3.1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质量与效果,确保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有序进行,满足新时期社会发展需求,进而合理把控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各个环节,就应该建立健全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体系。除此之外,还要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有效性,确保有效落实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各个制度与工作,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开展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专业课程培训,将终身教育理念高效贯彻落实,才能提高实际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同时还应该对外招聘高素养专业经济管理技能人才,吸收外部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带动内部经济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水利工程长效发展。

3.2高效贯彻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责任机制

由于现阶段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存在责权不清、管理混乱的现状,阻碍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深入发展。故此,为了有效改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现状,明确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工作人员的职能与职责,就应该高效贯彻水利工程经济管理责任机制,减少政府与水利相关单位的权责干预,进而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管作用,增强政府部门的执行力与震慑力。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中,成立完善的经济管理部门机制,使人员管理、工程建设管理等相关内容协调发展,减少在实际经济管理工作中问题的发生。与此同时,严格规范经济管理工作细则,进而有效控制水利工程建设成本,减少经济损失,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效果与质量。

3.3将新观念与经济管理观念有机结合

为了增强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效果,就需要在实际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摒弃传统的经济管理观念,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能力。将新管理观念渗透到实际的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各项环节中,要全面深入地了解新管理观念的必要性,进而保证水利工程高效运作[4]。除此之外,还要对于水利工程经济管理工作人员进行严格的选拔与培训,通过组织内部工作人员参加培训、交流会、组织会等诸多教育方式,提高经济管理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执行能力,进而高效解决水利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又能充分地结合实际工作状况,将经历管理内容逐渐渗透到各项环节当中,运用先进的新管理观念与管理方式,实现水利工程经济管理的创新,有利于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管理有效性,促进水利工程可持续发展,为广大人民谋取更多福利。

3.4加大财力投入力度

在实际的水利工程建设与维修中,离不开资金的大力支持,因此在水利工程经济管理中应该加强重视资金运行与资金短缺的问题。水利工程建设与一般工程建设不同,在水利工程建设与维修中,都是由国家政府拨款。为了保障水利工程建设有序进行,发挥水利工程建设效益,应该加大财力投入力度,除却政府与相关部门的财力投入外,还应该结合水利工程的实际状况,吸收社会企业融资项目,进而加大财力投入的水平,确保水利工程建设高效进行。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4

论文关键词:国际经济基本范畴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不是由人们随意设定的,而是取决于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所以,一门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反映出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法学以权利义务为其基本范畴,但这种权利义务在不同的部门法学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子范畴部门法的基本范畴,从而使一个部门法学区别于另一部门法学。例如在民法学中,其基本范畴可归结为物权、债权。以此为核心而延伸出的各项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梅成了庞大而完整的民法学体系,反映了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法律体系。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而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排除国内法为其渊源,或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排除以经济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从而使国际经济法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及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法的体系。随着近年来对国际经济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其调整对象、组成范围等方面揭示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但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却一直缺乏必要的归纳,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认为,基子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的研究,可以将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归结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三个基本概念。一交易权是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参加某类特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而国际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国际经济流转关系,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这种跨国商品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上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沿用传统的国内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基本范畴,而要另设“交易权”这一概念呢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内私法,如财产法、合同法,尽管已融进了一定的公法内容,但其作为私法而存在的特征仍未消失。在私法领域中,任意法规范仍占主导地位权利人的意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上不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国家对当事人权利的限制仍体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则受到更多的限制。

首先,一国政府对本国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会施加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实行的出口许可制度使得本国当事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将某种商品出售给另一国家的当事人。这种限制虽然并不影响本国当事人的物权的成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权的行使。其次,除受本国政府所施加的限制之外,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还须受其他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例如,尽管各国政府通常都鼓励资本的翰出,但在得到有关国家的明确承诺之前,投资者是无法或不能安全地将其资本投入东道国的。在一个禁止外资输入的国家,尽管对外商的财产所有权不会提出疑问,但这种所有权却不会转为投资权。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范畴已无法揭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必要确立交易权这一新的范畴。交易权的成立不能仅以一国法的确认为依据,而必须同时得到一项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国的商人若想在国投资,他首先必须获得本国政府对其资本外投的许可,同时他的投资又必须获得国政府的同意。有关的国际法规范对交易权的成立当然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脱离有关国家的立法而单独发生。

换言之,不作为一国立法的组成部分的国际法规范不会对交易权的成立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交易权是一种其使用范围被有关国家所承认或限制了的财产权这一范畴并不涉及所有权方面的评价,而只是与财产权的运用问题相关。一国政府禁止本国当事人将某种商品输往某一特定的国家,并不影响该当事人对该商品的所有权,而仅仅是限制其对其所有的财产的使用和处分。一国政府对该当事人依外国法所取得的所有权通常也不能予以否认或歧视,这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平权原则。由于工业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因此一项专利权在某一外国的成立必须以该国的特别认可为基础。但这种决定所有权产生的特别认可与交易权的成立并没有必然联系。国的当事人在国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不等于说他就有权向国的当事人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技术转让的交易不仅要有本国政府的许可,还要受制于受让方国家的限制性规定。交易权的成立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交易权的内容的影响,因为交易权体现着有关国家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的运用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在向某类商品的出口商发放许可时,要求其向对方定期索取商品使用情况的报告,这就在确立交易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没有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自由地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

交易权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又表现为各个子范畴。在国际贸易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贸易权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投资权在国际金融法学中,交易权应主要表现为借贷权在国际税法学中,交易权则无从体现。因为国际税法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它调整的不是经济流转关系,而是基于经济流转而产生的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就税款征缴而结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论文网ZHLzwCom]二管理权,或称国家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管理权的指向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的跨国经济交往交易权可以说是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受到管理权的限制的后果。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经济交往都须接受有关国家的不同程度上的干预,而涉外经济交往则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从而在有关国家的政府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十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经济管理权即用来概括地表述这种关系。

管理权与交易权不同它完全是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虽然交易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权利的干预,但它在本质上仍是私人的权利。在管理权限定的范围内,当事人仍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处理自已的经济科益。某种商品是否可以或须按什么样的条件输向国外由国家确定而将何种数量的商品在何种期何内按何种价格以何种方式出售给何方当事人则仍是由交易的当事人来确定的。如果说交易权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具体内容是由交易当事人所确定的话,那么管理权的特征则在于其内容是由有关国家所单方面确定的,而不受跨国交易的当事人的意志的影响,外国资本须依何种条件才可进入本国,向特定国家出口某种商品须申领何种许可,国际汇兑须依何种方式进行等,都是由有关国家以国内立法或国际协定的方式单方面加以确定的。

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来自国家的强制国家的经济管理权源于国家经济主权国家经济主权在国际法上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几。联合国大会第届会议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对这一概念作了钦为充分的阐述。该《宪章》第二条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主权,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井得自由行使此项主权。”也许有人令怀疑《宪章芬本身的效力,因为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大没有立法权。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联大决议作为一种国际文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效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国际社会的某种井同意志,而不取决于联大本身是否具有立法权。联大决议所表述的许多原则、规则,或是对既存国际法的内容的进一步揭示,或是在归纳某种形成中的国际法规则。就国家经济主权这‘概念而言,它的内容早已包含在国家主权这一国际法的最基本的范畴之中主权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之一。完整的国家主权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自主独立,也应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自主独立。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对国家主权所包含的经济主权注意不够,而在现襄生活中,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领域中却没有完全自主。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经济主权被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提出,以表达构成国际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完全意义上的主权的决心和便利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国家经济主权的内容,依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的解释,包括一国对其全部财富的主权、自然资源的主权和经济活动的主权。经济主权也可分成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内容。对内,一国可自主地选择其经济制度,制定各种经济管理措施,决定其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使用,规范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经济活动对外,一国财有权平等地与其他国家一起商定发展国际经济的方针步骤,进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抵制他国对本国经济事务的干预和强制,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基础,而且也只能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权予以体现由于各国都同时依据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行使其经济管理权,所以必然会出现国家间的管理权上的冲突。为了缓解这种冲突,国家间就要通过协议对各自的权利加以限定,使有关国家就跨国经济问题彼此承担一定的权利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同样以国家经济主权为基础。因为各国都享有经济主权,所以各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

国家间经济管理权的冲突只能通过平等谈判,以表达各有关国家的真实意志的协议予以解决。国家间有关国际终济问题的协议不以解决国家经济管理权冲突为其全部内容,这种协议还会包含具有更为积极意义的内容,例如普惠制待遇的提供、投资安全的保障等,以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和繁荣。三在法学领域中,权利的概念总是反映着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社会联系,交易权、管理权及经济主权当然也不例外。经济主权这一范畴揭示出在经济领域中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有权官主地珍与国际经济关系,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管理相关的经济活动,同时又负有不干预他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义务。国家经济管理权则主要反映出有关国家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处于管理者的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不是协商确定的,而是由国家单方面规定的。但也不是说国家一方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交易的当事人施加义务。

在这方面,一国要受到两方面力量的制约一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如果一国对跨国经济交往设置了过多的限制,则必然会阻碍其经济的发展,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报复二是其他国家的制约。一国在制定其涉外经济管理措施时,不能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影响,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不能违背自己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如缓解双重课税方面的允诺,杏则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关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则主要是反映了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作为一种被有关国家的法律所限定的财产权,其权利人可要求他认、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尊重,可要求相关人对其因交易权而发生的债权的尊重。交易权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要体现导致为某种债权,从而表现为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当然从交易权的范围的设定上看,它充分体现出有关国家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权也反映了有关国家同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主权和经济管理权是国家的权利,不能由私人行使交易权基本上是私人的权利,但在个别情况下可由国家行使。正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既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又可以行使私法上的权利,所以,对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行使的权利的性质的判断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例如,当一国政府从外国商业银行借款时,如果它没有明示地放弃其主权豁免身份那么,在其行使私法上的校利特殊的交易权的同时,是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管理权、经济主权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因为其后来的行为与先前的允诺不符而对其提起诉讼,要求法院对其实行财产方面的强制等。而在目前的国际贷款实践中,贷方银行往往要求借方政府在协议中订入“放弃豁免条款”及“遵从管辖条款”,从而将该项借贷活动确定为一项纯粹的商业交易使借款国政府处于一般借款人的地位而不能申张公法上的权利。

与此不同的是国家间投资保护协议中的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这类条款的内容通常为当资本输出国根据某种事先的担保协议,向其在资本输入画投资的国民或其他投资者支付了赔偿金,则有权代位行使投资者的各项权利。如果一国根据此类规定而行使代位求偿权,那么这种权利,尽管是国家行使的,却是私法上的权利,因为它是“代”私人之“位”而要求私人的交易权得到保障代位权的范围也不得超出投资者的权利的范围。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投资保证协定中,在规定代位求偿权的同时还通常规定,当出现东道国拒绝受理或执法不公的情况、或者发生国际法所认定的有关国家责任的其他问题,承保国政府保留以主权地位提出某种要求的权利。这时,国家又跳出私人权利的圈沼,而以主权者的身份行使其公法上的权利了。

四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主权这三个概念确定了国际经济法主体各自钓地位,表明了它们之间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揭示了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即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国家的关系及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梅成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可以考虑以这三个范畴为支撑点来构筑国际经济法学的完整体系。而在交易权、管理权与经济主权这三个范畴中,又宜以交易权为核心范畴,因为第一,国际经济法是以当事人之间的跨国经济交往为首要调整对象的第二,交易权本身即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存在,而经济管理权又植根于国家经济主权。如果以交易权为线索来展开国际经济法学的体系,那么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交易权主体交易权的客体交易权的成立交易权的行使表现方式交易权的限制沐交易权的保护包括争议的解决。交易权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则表现为投资权。以投资权为核心,国际投资法学体系可简要地表述为

1.投资权主体。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作为投资权主体的特殊伺题‘国家的主体地位问题。

2.投资权客体。货币资本。物料形式的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其他权利的资本化。投资者对资本运行的控制。投资收益卜

3.投资权的成立。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限定,包括鼓励与限缸海外投资韵法律措施资本输入国对外国资本的认许,包括鼓励与限制外国资本的法律措施。

4.投资权的行使。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外商独资企业。股权式合资企业。契约式合作企业。其他投资方式。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5

从企业内部管理来看,现代企业的经营范围逐渐扩大,涉及面广而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平行发展,投融资渠道和领域多元化;从外部环境来看,世界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企业生存发展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程度逐渐加深,面对复杂多变的内外经济环境,企业间的竞争日益激烈,传统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受到空前挑战,新的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不断涌现,企业管理人员需要多元化的知识体系、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沉着的应对能力。这就要求工商管理教育能审时度势,以市场需求为基准,适时调整人才培养的理念和目标。

1.1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的转变

国际高等教育发展表明,为适应现代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多方面能力的要求,管理教育应该从传统的专才教育向通才教育转变,通过使用经济学、统计学、行为科学和其他学术领域的分析手段和概念工具,学生逐渐善于解决复杂的商业问题及明确商业机会。

1.2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及企业家精神的培养和灌输成为当今工商管理教育的基本方向

随着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尤其是高新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知识经济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主流,企业要获得成功与发展,提高竞争力,就必须适应科学技术、经营环境的急剧变化,不断进行技术创新、战略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和市场创新,把创新渗透到管理全过程中,并以此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因此工商管理教育也应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意识为目标。

1.3由传统的知识传播到技能的培养,注重综合素质高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21世纪是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的时代,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意识,还要有迅速应用信息技术和统计分析工具获取信息、解释和分析统计数据的能力。人才培养理念和培养目标应该在实际教学的方方面面加以体现,因此,在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理念的同时,首先需要根据国际化的发展趋势进行管理教育教学的改革。

2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途径

目前我国一些高校在教育教学中通过使用原版教材进行教学,并引进外教进行口语教学,以追逐教育的国际化趋势。其实,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并不仅仅是采用国际原版教程,或聘请几位不懂国际管理的外国教师进行英语语言锻炼,实现工商管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多方面着手,从培养目标到课程设置以及师资的构建、教学管理和教学方法的配套等均需要符合全球化经济发展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2.1人才培养标准国际性

在全球化经济背景下,应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应具有较强的管理理论功底和外语水平,以及对国际市场规则和法则的深入研究与了解。这样,根据人才的国际性标准,我们应对高等教育中人才素质和培养目标做出新的调整。

2.2课程国际性

课程国际性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在课程体系设计方面,尽量与国际接轨,符合国际性复合人才的培养目标;二是教学内容与教材选用上与国际接轨,既要选用本学科在国际上最先进的教材、注重国际案例分析的训练,同时也要结合我国的国情,将具有国际化内容的教材本土化。

2.3师资国际化

师资队伍的国际化,是实现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的前提条件。工商管理教育国际化,首先要有一支熟悉国际经济管理的理论知识、具有分析研究和解决国际工商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能胜任国际化教育的师资队伍。

2.4教学管理、教学方法国际化

教学方法是达到教学目标的手段,为培养适应国际经济形势的管理人才,在教学方法上我们一方面要总结自己的经验,提高教学水平,同时也要研究和学习别人的先进教学方法,将国际上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与我国特定的教育环境相融合。

2.5工商管理教育评价的国际性

为适应经济全球化、跨国经营、国际经济往来频繁的发展趋势、人才的跨国流动和服务,需要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或认可)的质量评价标准,以促进工商管理教育体制的健全和促进办学方向的市场化需求。

3工商管理教育的改革

3.1课程建设问题

专业建设首先考虑的是应当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这样的人才。工商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应定位于:培养适应全球化的、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的,能够驾驭国际、国内市场,快速决策的高级管理人才。专业建设的核心问题是课程设置和规范课程内容。从课程体系的设置来看,通过课程的合理设计,不仅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而且要传授给他们一定的知识转换技能和通用技能(genericskills)。根据这样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理念,在工商管理课程设置上至少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知识:(1)经济理论课程,企业经营管理者的目标是为企业和员工获取更大的利润,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首先必须让学生熟悉经济活动的基本规律。(2)管理理论课程,管理理论知识是一个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3)通用电脑技术和统计方法知识,让学生掌握运用电脑进行统计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以快速及时地获取管理所需的统计信息。(4)国际案例和国际前沿性问题,通过案例分析或对国际前沿性问题的讨论,让学生了解国际管理和实践中的发展动态,了解国外企业经营理念和管理理念以及国际经营法则法规,提高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应对能力。除本科教学外,mBa教育是培养高级管理人才的重要途径,目前国际上普遍将mBa的核心课程体系分为四个大类:即管理信息系统类课程、决策科学类课程、会计类课程和操作管理类课程。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包含在决策科学类中。美国一项调查表明: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决策科学课程,财经和管理会计课程包含在会计类中,在调查的26所学校中有25所学校要求必修会计类课程,生产管理和供应链课程包含在操作类课程中,100%的学校要求mBa的学生必修该类课程。可见从课程的设计上来看,mBa教学应培养学生除专业知识以外的如下技能:(1)信息技术与分析技能;(2)理解和解释统计数据的技能;(3)解决问题的技能。这些技能的培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管理能力,有助于复合型人才的培养。与欧美等国家相比较,目前我国工商管理专业教育中课程设置存在两方面的问题:(1)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增加管理沟通、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企业家精神等课程。(2)统计、数据分析方法、决策等课程的选择余地较小,开设的课程较为单一,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要求灵活选择所需的数据分析工具课。因此,在mBa教育中为培养国际化的管理人才,在借鉴国际先进的课程设计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设置不同于本科教学的立足于培养高级复合型管理人才的目标设置课程体系,选用既国际化又适合我国生源状况的教材,必修中设选修,即同一大类中设置多门可供选择的课程,以便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需求做出选择。

3.2构建国际化的师资队伍

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入,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在逐步提升,培养适应国际市场的国际化管理人才是每个工商管理教育者追逐的目标,而实现该培养目标首先需要有一支知识过硬、技术过硬的国际化师资队伍。其次,随着知识半衰期的缩短和新知识的迅速发展,开发一些能展示给学生交叉学科间的关键联系和多学科视野的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从而相应要求具备多种知识技能的师资力量。国际上对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普遍有三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博士学位;第二要有研究成果;第三要有综合实际能力,教师既是大学教授,又是咨询公司的专家,或在金融机构、公司里任职。台湾大学管理学院庄正民教授认为,台大工商管理教育的师资团队拥有其他大学管理学院不具备的三个特点:(1)师资队伍除管理或商业专长之外,还需具备涉及经济学、心理学、数理研究、工程领域等专长的知识,这种知识结构有利于培养跨学科的通才管理人才;(2)师资队伍中有丰富的实际管理经验的人才,这些人才一方面能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教学案例素材,另一方面能为学校与企业界、政界的互动牵线搭桥;(3)师资队伍要求来源多样化,聘请教授时不偏重特定地区、特定学术机构、特定专业。由于长期以来台湾各大学管理学院的师资多出自于北美大学商学院,近年来台大开始注重到欧洲或日本招聘教授,以资互补。根据国际师资队伍的构建经验,结合培养目标和多元化的培养趋势,组建一支国际化的师资团队,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1)引进吸收具有国际管理经验或国外知名管理学院的学者,借助于国际师资力量引入先进的国际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2)派教师到知名企业或国外进修。派教师到知名企业参与企业的决策与管理,有助于积累实际管理经验和教学案例,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到国外进修可学习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与管理理念,将国际化的管理知识引进来。(3)鼓励教师跨领域开展研究或撰写论文,以培养具备多领域知识的教师。(4)实行多元化的人才引进机制,一方面在人才引进时不偏重于任何地区和任何机构,以实现不同学术机构知识结构体系的互补,避免近亲繁殖,导致知识结构的单一化。另一方面,根据课程设置体系,引进不同学科、不同专业的高级人才,以实现专业知识的相互融合和交叉。

3.3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配合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培养掌握独立获取知识,自己处理和获取信息,并运用科学方法去适应社会且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需要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培养学生的学习技能。为此,教学模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以教为本向以学为本)转移,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控制学习环境,鼓动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学习,从而逐步引导教学方法从系统讲授向边学边用转移,教学环境从课堂向真实的工作环境转移。

3.4建立国际化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

目前国内对高等教育的评价主要有两种渠道,一是教育部组织的高校评估,二是一些机构根据学术论文的发表情况对高校的排名,至今还没有专门的对高校工商管理教育的专门评价。工商管理教育要走得远,走得快,还需要建立一套专门的管理教育评价体系和标准,评价体系可借鉴国外经验,根据管理教育在市场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和市场化程度,在教育体系中的自身发展和持续发展能力,以及教育绩效水平等方面建立多元化的符合国际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体系的构建将有利于工商管理教育的改进和提升。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6

关键词:国际经济基本范畴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不是由人们随意设定的,而是取决于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一门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反映出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法学以权利义务为其基本范畴,但这种权利义务在不同的部门法学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子范畴部门法的基本范畴,从而使一个部门法学区别于另一部门法学。例如在民法学中,其基本范畴可归结为物权、债权。以此为核心而延伸出的各项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梅成了庞大而完整的民法学体系,反映了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法律体系。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而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排除国内法为其渊源,或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排除以经济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从而使国际经济法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及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法的体系。随着近年来对国际经济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其调整对象、组成范围等方面揭示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但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却一直缺乏必要的归纳,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认为,基子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的研究,可以将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归结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三个基本概念。

交易权是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参加某类特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而国际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国际经济流转关系,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这种跨国商品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上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沿用传统的国内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基本范畴,而要另设“交易权”这一概念呢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内私法,如财产法、合同法,尽管已融进了一定的公法内容,但其作为私法而存在的特征仍未消失。在私法领域中,任意法规范仍占主导地位权利人的意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上不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国家对当事人权利的限制仍体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则受到更多的限制。首先,一国政府对本国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会施加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实行的出口许可制度使得本国当事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将某种商品出售给另一国家的当事人。这种限制虽然并不影响本国当事人的物权的成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权的行使。其次,除受本国政府所施加的限制之外,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还须受其他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例如,尽管各国政府通常都鼓励资本的翰出,但在得到有关国家的明确承诺之前,投资者是无法或不能安全地将其资本投入东道国的。在一个禁止外资输入的国家,尽管对外商的财产所有权不会提出疑问,但这种所有权却不会转为投资权。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范畴已无法揭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必要确立交易权这一新的范畴。

交易权的成立不能仅以一国法的确认为依据,而必须同时得到一项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国的商人若想在国投资,他首先必须获得本国政府对其资本外投的许可,同时他的投资又必须获得国政府的同意。有关的国际法规范对交易权的成立当然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脱离有关国家的立法而单独发生。换言之,不作为一国立法的组成部分的国际法规范不会对交易权的成立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交易权是一种其使用范围被有关国家所承认或限制了的财产权这一范畴并不涉及所有权方面的评价,而只是与财产权的运用问题相关。一国政府禁止本国当事人将某种商品输往某一特定的国家,并不影响该当事人对该商品的所有权,而仅仅是限制其对其所有的财产的使用和处分。一国政府对该当事人依外国法所取得的所有权通常也不能予以否认或歧视,这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平权原则。由于工业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因此一项专利权在某一外国的成立必须以该国的特别认可为基础。但这种决定所有权产生的特别认可与交易权的成立并没有必然联系。国的当事人在国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不等于说他就有权向国的当事人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技术转让的交易不仅要有本国政府的许可,还要受制于受让方国家的限制性规定。

交易权的成立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交易权的内容的影响,因为交易权体现着有关国家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的运用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在向某类商品的出口商发放许可时,要求其向对方定期索取商品使用情况的报告,这就在确立交易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没有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自由地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

交易权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又表现为各个子范畴。在国际贸易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贸易权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投资权在国际金融法学中,交易权应主要表现为借贷权在国际税法学中,交易权则无从体现。因为国际税法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它调整的不是经济流转关系,而是基于经济流转而产生的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就税款征缴而结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

管理权,或称国家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管理权的指向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的跨国经济交往交易权可以说是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受到管理权的限制的后果。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经济交往都须接受有关国家的不同程度上的干预,而涉外经济交往则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从而在有关国家的政府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十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经济管理权即用来概括地表述这种关系。

管理权与交易权不同它完全是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虽然交易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权利的干预,但它在本质上仍是私人的权利。在管理权限定的范围内,当事人仍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处理自已的经济科益。某种商品是否可以或须按什么样的条件输向国外由国家确定而将何种数量的商品在何种期何内按何种价格以何种方式出售给何方当事人则仍是由交易的当事人来确定的。

如果说交易权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具体内容是由交易当事人所确定的话,那么管理权的特征则在于其内容是由有关国家所单方面确定的,而不受跨国交易的当事人的意志的影响,外国资本须依何种条件才可进入本国,向特定国家出口某种商品须申领何种许可,国际汇兑须依何种方式进行等,都是由有关国家以国内立法或国际协定的方式单方面加以确定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来自国家的强制国家的经济管理权源于国家经济国家经济在国际法上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几。联合国大会第届会议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对这一概念作了钦为充分的阐述。该《》第二条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井得自由行使此项。”也许有人令怀疑《芬本身的效力,因为根据《联合国》联大没有立法权。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联大决议作为一种国际文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效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国际社会的某种井同意志,而不取决于联大本身是否具有立法权。联大决议所表述的许多原则、规则,或是对既存国际法的内容的进一步揭示,或是在归纳某种形成中的国际法规则。就国家经济这‘概念而言,它的内容早已包含在国家这一国际法的最基本的范畴之中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之一。完整的国家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自主独立,也应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自主独立。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对国家所包含的经济注意不够,而在现襄生活中,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领域中却没有完全自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经济被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提出,以表达构成国际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完全意义上的的决心和便利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

国家经济的内容,依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解释,包括一国对其全部财富的、自然资源的和经济活动的。经济也可分成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内容。对内,一国可自主地选择其经济制度,制定各种经济管理措施,决定其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使用,规范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经济活动对外,一国财有权平等地与其他国家一起商定发展国际经济的方针步骤,进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抵制他国对本国经济事务的干预和强制,国家经济是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基础,而且也只能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权予以体现由于各国都同时依据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行使其经济管理权,所以必然会出现国家间的管理权上的冲突。为了缓解这种冲突,国家间就要通过协议对各自的权利加以限定,使有关国家就跨国经济问题彼此承担一定的权利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同样以国家经济为基础。因为各国都享有经济,所以各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国家间经济管理权的冲突只能通过平等谈判,以表达各有关国家的真实意志的协议予以解决。国家间有关国际终济问题的协议不以解决国家经济管理权冲突为其全部内容,这种协议还会包含具有更为积极意义的内容,例如普惠制待遇的提供、投资安全的保障等,以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和繁荣。

在法学领域中,权利的概念总是反映着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社会联系,交易权、管理权及经济当然也不例外。经济这一范畴揭示出在经济领域中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有权官主地珍与国际经济关系,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管理相关的经济活动,同时又负有不干预他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义务。国家经济管理权则主要反映出有关国家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处于管理者的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不是协商确定的,而是由国家单方面规定的。但也不是说国家一方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交易的当事人施加义务。在这方面,一国要受到两方面力量的制约一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如果一国对跨国经济交往设置了过多的限制,则必然会阻碍其经济的发展,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报复二是其他国家的制约。一国在制定其涉外经济管理措施时,不能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影响,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不能违背自己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如缓解双重课税方面的允诺,杏则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关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则主要是反映了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作为一种被有关国家的法律所限定的财产权,其权利人可要求他认、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尊重,可要求相关人对其因交易权而发生的债权的尊重。交易权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要体现导致为某种债权,从而表现为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当然从交易权的范围的设定上看,它充分体现出有关国家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权也反映了有关国家同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和经济管理权是国家的权利,不能由私人行使交易权基本上是私人的权利,但在个别情况下可由国家行使。正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既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又可以行使私法上的权利,所以,对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行使的权利的性质的判断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例如,当一国政府从外国商业银行借款时,如果它没有明示地放弃其豁免身份那么,在其行使私法上的校利特殊的交易权的同时,是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管理权、经济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因为其后来的行为与先前的允诺不符而对其提讼,要求法院对其实行财产方面的强制等。而在目前的国际贷款实践中,贷方银行往往要求借方政府在协议中订入“放弃豁免条款”及“遵从管辖条款”,从而将该项借贷活动确定为一项纯粹的商业交易使借款国政府处于一般借款人的地位而不能申张公法上的权利。

与此不同的是国家间投资保护协议中的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这类条款的内容通常为当资本输出国根据某种事先的担保协议,向其在资本输入画投资的国民或其他投资者支付了赔偿金,则有权代位行使投资者的各项权利。如果一国根据此类规定而行使代位求偿权,那么这种权利,尽管是国家行使的,却是私法上的权利,因为它是“代”私人之“位”而要求私人的交易权得到保障代位权的范围也不得超出投资者的权利的范围。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投资保证协定中,在规定代位求偿权的同时还通常规定,当出现东道国拒绝受理或执法不公的情况、或者发生国际法所认定的有关国家责任的其他问题,承保国政府保留以地位提出某种要求的权利。这时,国家又跳出私人权利的圈沼,而以者的身份行使其公法上的权利了。

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这三个概念确定了国际经济法主体各自钓地位,表明了它们之间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揭示了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即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国家的关系及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梅成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可以考虑以这三个范畴为支撑点来构筑国际经济法学的完整体系。而在交易权、管理权与经济这三个范畴中,又宜以交易权为核心范畴,因为第一,国际经济法是以当事人之间的跨国经济交往为首要调整对象的第二,交易权本身即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存在,而经济管理权又植根于国家经济。

如果以交易权为线索来展开国际经济法学的体系,那么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交易权主体交易权的客体交易权的成立交易权的行使表现方式交易权的限制沐交易权的保护包括争议的解决。交易权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则表现为投资权。以投资权为核心,国际投资法学体系可简要地表述为

1.投资权主体。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作为投资权主体的特殊伺题‘国家的主体地位问题。

2.投资权客体。货币资本。物料形式的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其他权利的资本化。投资者对资本运行的控制。投资收益卜

3.投资权的成立。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限定,包括鼓励与限缸海外投资韵法律措施资本输入国对外国资本的认许,包括鼓励与限制外国资本的法律措施。

4.投资权的行使。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外商独资企业。股权式合资企业。契约式合作企业。其他投资方式。

5.投资权的限制。投资范围。投资期限。出资比例。自然资源使用。劳工雇用。外汇管理。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基本范畴

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基本范畴。这些基本范畴不是由人们随意设定的,而是取决于各门学科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所以,一门学科的基本范畴可以反映出该学科的基本内容和特征。法学以权利义务为其基本范畴,但这种权利义务在不同的部门法学中又表现为不同的子范畴部门法的基本范畴,从而使一个部门法学区别于另一部门法学。例如在民法学中,其基本范畴可归结为物权、债权。以此为核心而延伸出的各项物权制度、债权制度和其他相关制度,梅成了庞大而完整的民法学体系,反映了地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国际经济法是一门较为特殊的法律体系。目前多数学者将其定义为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法,而不是调整经济关系的国际法排除国内法为其渊源,或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排除以经济管理关系为其调整对象,从而使国际经济法突破了传统的国际法与国内法的界限以及公法与私法的界限,成为一门综合性的法的体系。随着近年来对国际经济法研究的不断深化,人们已从其调整对象、组成范围等方面揭示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征,但对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却一直缺乏必要的归纳,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国际经济法学体系的完整性。本文认为,基子对国际经济法的定义和调整对象的研究,可以将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归结为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三个基本概念。

交易权是指作为国际经济法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参加某类特定的国际经济交往以实现其经济利益的权利。

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而国际经济关系首先表现为国际经济流转关系,即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的商品交换关系。

这种跨国商品交换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一种平等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或可称之为私法上的关系。既然如此,为什么不沿用传统的国内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基本范畴,而要另设“交易权”这一概念呢其原因在于,传统的国内私法,如财产法、合同法,尽管已融进了一定的公法内容,但其作为私法而存在的特征仍未消失。在私法领域中,任意法规范仍占主导地位权利人的意志受到很大程度的尊重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基本上不由当事人自行设定也就是说,国家对当事人权利的限制仍体现在很小的范围之内。而在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则受到更多的限制。首先,一国政府对本国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会施加一定的限制。例如许多国家实行的出口许可制度使得本国当事人无法完全按照自己的意志将某种商品出售给另一国家的当事人。这种限制虽然并不影响本国当事人的物权的成立,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物权的行使。其次,除受本国政府所施加的限制之外,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还须受其他国家所设置的种种法律限制。例如,尽管各国政府通常都鼓励资本的翰出,但在得到有关国家的明确承诺之前,投资者是无法或不能安全地将其资本投入东道国的。在一个禁止外资输入的国家,尽管对外商的财产所有权不会提出疑问,但这种所有权却不会转为投资权。正因为如此,传统的私法上的物权、债权等范畴已无法揭示当事人参与国际经济交往的可能性和现实性,从而有必要确立交易权这一新的范畴。

交易权的成立不能仅以一国法的确认为依据,而必须同时得到一项国际经济交往所涉及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的法律的承认。国的商人若想在国投资,他首先必须获得本国政府对其资本外投的许可,同时他的投资又必须获得国政府的同意。有关的国际法规范对交易权的成立当然也产生影响,但这种影响不会脱离有关国家的立法而单独发生。换言之,不作为一国立法的组成部分的国际法规范不会对交易权的成立产生影响从本质上说,交易权是一种其使用范围被有关国家所承认或限制了的财产权这一范畴并不涉及所有权方面的评价,而只是与财产权的运用问题相关。一国政府禁止本国当事人将某种商品输往某一特定的国家,并不影响该当事人对该商品的所有权,而仅仅是限制其对其所有的财产的使用和处分。一国政府对该当事人依外国法所取得的所有权通常也不能予以否认或歧视,这就是国际私法上的平权原则。由于工业产权具有严格的地域性,因此一项专利权在某一外国的成立必须以该国的特别认可为基础。但这种决定所有权产生的特别认可与交易权的成立并没有必然联系。国的当事人在国的专利申请获得批准不等于说他就有权向国的当事人转让该项专利技术的使用权。技术转让的交易不仅要有本国政府的许可,还要受制于受让方国家的限制性规定。

交易权的成立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债权债务关系的基础。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的约定必然要在很大程度上受着交易权的内容的影响,因为交易权体现着有关国家对当事人的财产权的运用的限制。例如,有的国家在向某类商品的出口商发放许可时,要求其向对方定期索取商品使用情况的报告,这就在确立交易权的同时又确立了当事人之间的某种权利义务关系。只有在没有强行法规定的情况下,当事人才可以自由地对债权债务作出约定。

交易权作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学科中又表现为各个子范畴。在国际贸易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贸易权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应表现为投资权在国际金融法学中,交易权应主要表现为借贷权在国际税法学中,交易权则无从体现。因为国际税法具有明显的公法色彩,它调整的不是经济流转关系,而是基于经济流转而产生的国家与当事人之间就税款征缴而结成的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论\文\网lunwennet\com]

管理权,或称国家经济管理权,是指国家对国际经济交往活动进行干预和管理的权利。管理权的指向对象是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经济实体的跨国经济交往交易权可以说是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的私法上的权利主要是财产权受到管理权的限制的后果。

在当代社会中,各种经济交往都须接受有关国家的不同程度上的干预,而涉外经济交往则在更大程度上受到国家权力的制约,从而在有关国家的政府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结成十分复杂的权利义务关系。国家经济管理权即用来概括地表述这种关系。

管理权与交易权不同它完全是一种公法上的权利。虽然交易权也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国家对私人权利的干预,但它在本质上仍是私人的权利。在管理权限定的范围内,当事人仍可按照自己的意志来决定是否以及如何参加国际经济交往、处理自已的经济科益。某种商品是否可以或须按什么样的条件输向国外由国家确定而将何种数量的商品在何种期何内按何种价格以何种方式出售给何方当事人则仍是由交易的当事人来确定的。

果说交易权的基本特征在于其具体内容是由交易当事人所确定的话,那么管理权的特征则在于其内容是由有关国家所单方面确定的,而不受跨国交易的当事人的意志的影响,外国资本须依何种条件才可进入本国,向特定国家出口某种商品须申领何种许可,国际汇兑须依何种方式进行等,都是由有关国家以国内立法或国际协定的方式单方面加以确定的。国际经济交往的当事人只能被动地接受这种来自国家的强制国家的经济管理权源于国家经济国家经济在国际法上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几。联

合国大会第届会议通过的《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对这一概念作了钦为充分的阐述。该《》第二条规定“每个国家对其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享有充分的永久,包括拥有权、使用权和处置权在内,井得自由行使此项。”也许有人令怀疑《芬本身的效力,因为根据《联合国》联大没有立法权。但是,正如许多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联大决议作为一种国际文件在国际社会中的实际效力,从根本上说,来自于国际社会的某种井同意志,而不取决于联大本身是否具有立法权。联大决议所表述的许多原则、规则,或是对既存国际法的内容的进一步揭示,或是在归纳某种形成中的国际法规则。就国家经济这‘概念而言,它的内容早已包含在国家这一国际法的最基本的范畴之中是国家的根本属性之一。完整的国家不仅表现为政治上的自主独立,也应表现为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自主独立。在以往的实践中,人们对国家所包含的经济注意不够,而在现襄生活中,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在政治上获得了独立,但在经济领域中却没有完全自主。正是在这种情况下,国家经济被作为一个单独的概念而提出,以表达构成国际社会成员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实现其完全意义上的的决心和便利其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的努力。

国家经济的内容,依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的解释,包括一国对其全部财富的、自然资源的和经济活动的。经济也可分成对内、对外两方面的内容。对内,一国可自主地选择其经济制度,制定各种经济管理措施,决定其自然资源和财富的使用,规范本国人和外国人的经济活动对外,一国财有权平等地与其他国家一起商定发展国际经济的方针步骤,进行平等互利的国际合作,抵制他国对本国经济事务的干预和强制,国家经济是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基础,而且也只能通过国家经济管理权予以体现由于各国都同时依据属地原则和属人原则行使其经济管理权,所以必然会出现国家间的管理权上的冲突。为了缓解这种冲突,国家间就要通过协议对各自的权利加以限定,使有关国家就跨国经济问题彼此承担一定的权利义务。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同样以国家经济为基础。因为各国都享有经济,所以各国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任何国家都不得将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他国身上。国家间经济管理权的冲突只能通过平等谈判,以表达各有关国家的真实意志的协议予以解决。国家间有关国际终济问题的协议不以解决国家经济管理权冲突为其全部内容,这种协议还会包含具有更为积极意义的内容,例如普惠制待遇的提供、投资安全的保障等,以促进国际经济交往的发展和繁荣。

在法学领域中,权利的概念总是反映着特定当事人之间的某种社会联系,交易权、管理权及经济当然也不例外。经济这一范畴揭示出在经济领域中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各国有权官主地珍与国际经济关系,有权决定自己的经济制度、管理相关的经济活动,同时又负有不干预他国内部事务,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的义务。国家经济管理权则主要反映出有关国家同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当事人的地位是不平等的—一方处于管理者的地位,而另一方则处于被管理者的地位双方的权利义务内容不是协商确定的,而是由国家单方面规定的。但也不是说国家一方可以毫无顾忌地向交易的当事人施加义务。在这方面,一国要受到两方面力量的制约一是客观经济规律的制约,如果一国对跨国经济交往设置了过多的限制,则必然会阻碍其经济的发展,遭到客观经济规律的报复二是其他国家的制约。一国在制定其涉外经济管理措施时,不能不考虑对其他国家的利益的影响,也不能不考虑其他国家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别是不能违背自己所承担的条约义务如缓解双重课税方面的允诺,杏则也会遭到其他国家的报复。从这个意义上说,管理权也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有关国家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则主要是反映了跨国经济交往的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交易权作为一种被有关国家的法律所限定的财产权,其权利人可要求他认、对其财产所有权的尊重,可要求相关人对其因交易权而发生的债权的尊重。交易权在绝大多数场合下都要体现导致为某种债权,从而表现为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某种关系。当然从交易权的范围的设定上看,它充分体现出有关国家的意志,从这个意义上说,交易权也反映了有关国家同交易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经济和经济管理权是国家的权利,不能由私人行使交易权基本上是私人的权利,但在个别情况下可由国家行使。正因为国家作为国际经济法的主体既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又可以行使私法上的权利,所以,对国家在国际经济交往中所行使的权利的性质的判断应给予足够的注意。例如,当一国政府从外国商业银行借款时,如果它没有明示地放弃其豁免身份那么,在其行使私法上的校利特殊的交易权的同时,是可以行使公法上的权利管理权、经济的。对方当事人不能因为其后来的行为与先前的允诺不符而对其提讼,要求法院对其实行财产方面的强制等。而在目前的国际贷款实践中,贷方银行往往要求借方政府在协议中订入“放弃豁免条款”及“遵从管辖条款”,从而将该项借贷活动确定为一项纯粹的商业交易使借款国政府处于一般借款人的地位而不能申张公法上的权利。

与此不同的是国家间投资保护协议中的代位求偿权的规定。这类条款的内容通常为当资本输出国根据某种事先的担保协议,向其在资本输入画投资的国民或其他投资者支付了赔偿金,则有权代位行使投资者的各项权利。如果一国根据此类规定而行使代位求偿权,那么这种权利,尽管是国家行使的,却是私法上的权利,因为它是“代”私人之“位”而要求私人的交易权得到保障代位权的范围也不得超出投资者的权利的范围。在美国与其他国家所签订的投资保证协定中,在规定代位求偿权的同时还通常规定,当出现东道国拒绝受理或执法不公的情况、或者发生国际法所认定的有关国家责任的其他问题,承保国政府保留以地位提出某种要求的权利。这时,国家又跳出私人权利的圈沼,而以者的身份行使其公法上的权利了。

交易权、管理权和经济这三个概念确定了国际经济法主体各自钓地位,表明了它们之间基本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揭示了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对象,即国际经济交往中当事人之间的关系、当事人与国家的关系及有关国家之间的关系,从而梅成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范畴。可以考虑以这三个范畴为支撑点来构筑国际经济法学的完整体系。而在交易权、管理权与经济这三个范畴中,又宜以交易权为核心范畴,因为第一,国际经济法是以当事人之间的跨国经济

交往为首要调整对象的第二,交易权本身即体现了国家经济管理权的存在,而经济管理权又植根于国家经济。

如果以交易权为线索来展开国际经济法学的体系,那么这一体系的基本框架为,交易权主体交易权的客体交易权的成立交易权的行使表现方式交易权的限制沐交易权的保护包括争议的解决。交易权在国际经济法学的各个分支中又有不同的表现。在国际投资法学中,交易权则表现为投资权。以投资权为核心,国际投资法学体系可简要地表述为

1.投资权主体。自然人。法人。跨国公司作为投资权主体的特殊伺题‘国家的主体地位问题。

2.投资权客体。货币资本。物料形式的投资。工业产权投资。其他权利的资本化。投资者对资本运行的控制。投资收益卜

3.投资权的成立。资本输出国对海外投资的限定,包括鼓励与限缸海外投资韵法律措施资本输入国对外国资本的认许,包括鼓励与限制外国资本的法律措施。

4.投资权的行使。直接投资与间接投资。外商独资企业。股权式合资企业。契约式合作企业。其他投资方式。

5.投资权的限制。投资范围。投资期限。出资比例。自然资源使用。劳工雇用。外汇管理。

6.投资权的保护。国有化。海外投资保险制。投资争议的解决。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8

一、国际贸易企业与项目管理的概念

1.什么是项目管理

所谓项目管理就是指为了符合或改进所进行项目的建设要求,通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由一个临时的专门机构中的相关负责人根据项目管理方面的知识、技能以及方法等对项目进行高质量、高效率的策划、组织和指导,并且要在项目建设的过程中对项目进行动态、全面的协调与管理。也就是说项目管理是在满足项目质量、资金以及时间等方面的要求下对整个运行系统进行有效管理的方法。

2.国际贸易企业中的项目管理

国际贸易企业中的项目管理与国内企业中的项目管理是有很大区别的,其会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通常情况下,国际贸易企业要在世界经济范畴内进行相应的融资、采购以及施工,这需要进行高效、严谨的项目管理,并且还要根据交易对象的不同情况与多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协调,国际贸易通常会涉及诸多方面,比如政治风险、金融风险、利率风险、军事风险和自然风险。相比于其他项目,国际贸易企业中的项目管理的规模以及投入的资金都会更大一些,风险性也会更高一些。由于国际贸易作为一种国际性的经济活动,通常参与的都是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企业,但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水平、管理模式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都不一样,并且不同国家地区的技术要求以及管理制度也是参差不齐,因此就要求我国国际贸易企业要在经济交易合同的订立中将这些情况都明确的体现出来。如果缺少对风险的预防和对项目管理知识认识的不到位,就很容易在国际贸易的实践中遇到许多的难处,也会吃很多管理不当的哑巴亏。国际项目管理通常都是在一些大型企业中进行的,所涉及的人力和物力都会比较庞大,如若管理不当,容易造成资源浪费或分配不合理,从而不能使经济效益最优。因此,项目管理的有效实行对国际贸易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3.国际贸易企业中项目管理的主要特点

国际贸易企业中项目管理的两大特点如下:(1)项目管理与企业整体管理有效结合。由于国际经济贸易企业都是一些比较大型的企业,所以对其进行整体管理很难将一些小细节部分管理到位。而项目管理在运行时是通过对企业中的各个小项目进行管理,在这样以小化大的管理模式中进行企业管理。但是日常管理过程中企业的项目管理的形式其实和整体管理是差不多的,要把这些经济项目作为一个连贯性的过程,并且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一些小部分对项目整体的重要性。也是说国际贸易企业中的项目管理是对项目的整体以及各个部分和阶段的全面管理,这样就能确保项目能够有效进行。(2)项目管理要与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的目标保持一致。项目管理不单单是对一个单一的项目进行管理,而是对项目组织的整体利益进行统一管理。所以在进行项目管理时应该要将组织内的各个部分协调好,做好这一点才能确保所进行的项目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另外也要控制好经济项目的整体目标是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是一致的。

二、项目管理在国际贸易企业中的应用原则

1.分权与集权相互结合的原则

在任何一个国际贸易企业中分权和集权都能发挥出很大的作用,但也要根据企业的实际运行情况来运用。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在将分权与集权有效结合时,其项目管理模式就能相应的得到改善,其管理的效率也随之提高。由于企业内部的资源不同,其所发挥出的作用也是不一样的,这种特点在项目管理中更为明显,所以应该要根据企业资源效率的原则对项目管理进行相应的配置。首先可以选择集权的方式,由于这种方式所需要的资源流动性会比较大,而这种情况就会对国际交流方面造成影响,所以就要对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进行合理的管理。然后就是项目管理中所需要的资源在企业的整体发展过程发挥着主导作用,与此同时,这种资源也是直接影响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必要资源,而这种资源就包括一些财政信息方面的资源等等。另外技术开发方面的资源管理也会对企业发展产生很大的影响。

2.项目管理中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导向的原则

国际经济贸易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必要条件,所以应该要将企业的发展战略作为企业项目管理的导向。国际经济贸易企业在进行项目管理时的发展战略也应该作为企业发展中的大项目,而这个大项目中的各个小部分也就是发展战略中的一些分支,所以企业发展战略也就是企业项目管理。通常相关企业应该要选择能够有效实现企业发展目标的管理模式,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维持企业的发展效力以及竞争力。

3.将国际贸易项目作为企业发展的中心

通常国际贸易企业的高级管理层都会将一般企业的管理与项目管理的方法和理念结合起来考虑。而对企业内部的各个项目都实行项目管理的关键在于将企业日常的运行以及对过去项目的参照作为基础,然后再实践进行项目管理。这种项目管理的原则是将企业的各个项目作为主要基础而进行的长远项目管理的措施。

三、项目管理在国际贸易中的应用

1.“设计--招标--建造”模式的运用

在国际贸易的项目管理中“设计--招标--建造”也被称为DBB,也就是这三个词的英文缩写,这种管理模式相对于传统的企业管理得到了许多国际贸易企业的应用。DBB模式是通过将国际经济贸易项目的设计以及生产部分依照预定的目标交由不同单位或国家来进行的形式,这种管理模式最大的特点就是其工程项目的实施顺序是固定的,并且一定要严格按照DBB模式中的顺序来完成各个阶段的固定任务。通常DBB管理模式是需要国际经济贸易项目的委托者与设计单位签订一份具有法律效力的服务合同,并且只有在合同确立之后设计单位才能进行后面的工作。设计单位的准备工作一般就是指对前期项目的可行性以及前期策划进行分析和制定,在准备工作结束后就要对项目的评估立项以及对项目的详细方案进行设计。在项目方案设计完成后就是进行项目招标,企业与招标方签订完合同后可以进行项目运行。在商品制作过程中企业要对商品的质量以及项目进度等进行严格监督和管理。DBB管理模式在国际贸易企业中运用的优点就是其应用时间长,在国际经济贸易范围内其管理理念、管理技术以及管理方法都是比较成熟的,而且由于这种模式各个阶段的管理都是比较明确的,在合同管理方面也能提供很大的便利,从而能够确保国际贸易项目的建设质量以及经济效益。

2.快速跟进法的运用

快速跟进法在国际贸易企业的项目管理中也被称为是Cm管理模式,其运行模式就是通过国际经济贸易项目的委托人与承包商之间的合作,然后利用设计与生产同步的方法来进行,也就是利用快速跟进生产组织的形式来进行项目管理。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将项目中各个阶段的设计、招标以及生产进行对接,可以最大化加快生产的速度。Cm模式就是通过让企业与合作方尽快达成统一,并从项目生产过程中有效降低生产成本以及缩短生产日期。但是Cm模式也存在着一定的运行风险,所以企业在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时需要由高素质的专业人才来进行管理,另外,快速跟进模式对于合同的控制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

四、结束语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和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科学的管理技术也为国际贸易企业的项目管理提供了新的机遇。国际贸易企业运用项目管理模式能够有效促进企业的生产力以及管理力度。由于国际经济贸易活动的迅速发展,企业在项目管理模式的影响下能够按照项目的实际要求对相关机构进行合理的划分和管理。而国际贸易企业想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更新企业的组织管理形式,要让企业的管理能够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国际贸易企业吸收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并引进优异的管理技术,创新研发,运用高效的项目管理模式和方法,在国际贸易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国际贸易企业应该要有效应用项目管理模式。

作者:朱亚祺单位: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1]刘津志.项目管理在国际贸易企业的运用研究[J].经贸实践,2016,(13):155.

[2]金泽西.国际贸易项目管理组织运作模式分析[J].现代商业,2016,(02):73-74.

[3]李霜.国际贸易下项目化管理的组织运作模式研究[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3,(07):23-24.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9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43)公关心理学 *(00644)公关礼仪*(00646)公共关系写作 *(00182)公共关系学*(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647)公关语言 公共关系专业B050309(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20)领导科学*(03291)人际关系学 *(03300)现代媒体总论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3295)国际公共关系 *(03299)广告运作策略 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商务方向)a0201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88)基础英语*(00208)国际财务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4729)大学语文

经济学专业B020115(独立本科段) *(00143)经济思想史 *(00142)计量经济学 *(00048)财政与金融(J)*(00138)中国近现代经济史*(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J)(00104)证券投资分析 电子商务专业(见说明4)a020215(专科) *(00890)市场营销(三)*(00891)国际贸易实务(三) *(00888)电子商务英语 *(00894)计算机与网络技术基础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电子商务专业(见说明4)B020216(独立本科段) *(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0915)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00995)商法(二) *(00906)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原理 *(00997)电子商务安全导论 学前教育专业B040102(独立本科段) *(00401)学前比较教育*(00409)美育基础 *(00883)学前特殊儿童教育

(00399)学前游戏论

(00403)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学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a040109(专科) *(00031)心理学*(05619)心理咨询与辅导(一) *(05616)心理测量与评估(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4729)大学语文

心理健康教育专业B040110(独立本科段) *(05624)心理治疗(一)(05956)健康心理学 *(05627)职业辅导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05628)团体咨询 *(05621)心理的生物学基础 文化产业专业B020155(独立本科段) *(04123)外国文化导论 *(04127)文化市场与营销(04139)应用写作 *(04122)文化产业与管理 (07675)媒介经营与管理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专业C050207(基础科段) *(00596)英语阅读(二)

*(00795)综合英语(二) *(00597)英语写作基础*(04729)大学语文 *(00794)综合英语(一) 英语专业C050201(本科段) *(00600)高级英语 *(00429)教育学(一)(见说明5)*(00830)现代语言学 (00840)第二外语(日语)(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603)英语写作 日语专业C050208(基础科段) (00606)基础日语(二)

(00844)日语阅读(二) *(04729)大学语文 (09076)日语报刊文选 日语专业C050202(本科段) (00610)高级日语(二) (00611)日语句法篇章法 (00842)第二外语(德语) *(00012)英语(一)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专业a02020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6)成本会计*(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B020204(独立本科段) *(00162)会计制度设计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9)高级财务会计*(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161)财务报表分析(一) 市场营销专业B020208(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调查与分析专业(见说明9)B020121(独立本科段)

*(00142)计量经济学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a02026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5362)物流英语

采购与供应管理专业(见说明11)B020282(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专业C030112(基础科段) *(00242)民法学

*(00223)中国法制史*(00261)行政法学 *(00243)民事诉讼法学*(04729)大学语文 *(00244)经济法概论 法律专业C030106(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00257)票据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63)外国法制史*(05680)婚姻家庭法 *(00169)房地产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法律专业B030117(独立本科段) *(00242)民法学*(00230)合同法 *(00223)中国法制史*(00227)公司法*(00261)行政法学*(00257)票据法*(00262)法律文书写作 *(00243)民事诉讼法学*(00263)外国法制史*(05680)婚姻家庭法 *(00244)经济法概论*(00169)房地产法*(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 律师专业C030108(本科段) *(00230)合同法 *(00227)公司法*(00918)民事诉讼原理与实务(一)(J)*(00993)法院与检察院组织制度 *(00229)证据法学*(00924)婚姻家庭法原理与实务 *(00228)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00917)民法原理与实务(J)*(00925)公证与基层法律服务实务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116(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金融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120(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公安管理专业C030401(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72)公安信息学 *(00235)犯罪学(一)*(00354)公安学基础理论(J) *(00860)公安行政诉讼*(04729)大学语文*(00356)公安管理学(J) *(00373)涉外警务概论 复旦大学行政管理专业a03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 行政管理学专业B030302(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0320)领导科学 *(00319)行政组织理论*(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0321)中国文化概论*(00316)西方政治制度 *(00312)政治学概论*(00322)中国行政史*(00323)西方行政学说史 新闻学专业C050308(基础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655)报纸编辑 *(00654)新闻采访写作*(00657)新闻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656)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 新闻学专业C050305(本科段) *(00529)文学概论(一)*(00662)新闻事业管理 *(00659)新闻摄影 *(00182)公共关系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244)经济法概论*(00312)政治学概论*(00660)外国新闻事业史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a082207(专科) *(04754)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2384)计算机原理*(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82)管理信息系统 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B082208(独立本科段) *(02142)数据结构导论*(00910)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03173)软件开发工具*(04737)C++程序设计 *(04757)信息系统开发与管理 机关管理及办公自动化专业a030307(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0182)公共关系学(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509)机关管理 计算机网络专业B080709(独立本科段) *(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02331)数据结构 *(00023)高等数学(工本)*(04749)网络工程 *(02379)计算机网络管理

*(03142)互联网及其应用

计算机软件专业B080711(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J)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护理学专业a100701(专科)

*(02901)病理学 *(02903)药理学(一)*(02996)护理伦理学 *(02113)医学心理学*(02998)内科护理学(一)*(04729)大学语文 *(03001)外科护理学(一)*(03002)妇产科护理学(一) 护理学专业B100702(独立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3006)护理管理学*(03203)外科护理学(二) *(03008)护理学研究*(03009)精神障碍护理学 *(00182)公共关系学*(03005)护理教育导论 *(03010)妇产科护理学(二)*(03011)儿科护理学(二)*(04436)康复护理学 上海交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a080602(专科) (02269)电工原理 (02286)电力电子技术 *(04729)大学语文*(02198)线性代数

*(00012)英语(一)*(02277)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 工业自动化专业(独立本科段)B080603 (02290)C++语言设计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2291)自动控制理论(一) *(00420)物理(工)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a080701(专科) *(02142)数据结构导论 *(00342)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一) *(04729)大学语文*(02198)线性代数*(04732)微型计算机及接口技术 *(00012)英语(一)*(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

计算机及应用专业B080702(独立本科段) *(02331)数据结构*(04747)Java语言程序设计(一) *(00023)高等数学(工本) *(04737)C++程序设计 *(02333)软件工程 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饭店管理专业a02021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上海大学秘书专业(停考过渡)a050102(专科) *(00067)财务管理学*(00345)秘书学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4729)大学语文*(00182)公共关系学(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00509)机关管理 秘书学专业(停考过渡)B050104(独立本科段)

*(00320)领导科学 *(00261)行政法学 *(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00526)秘书参谋职能概论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a08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194)工程经济 *(02159)工程力学(一)*(02195)数控技术及应用 *(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2189)机械制造基础 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B080302(独立本科段)

(02211)自动化制造系统 (02213)精密加工与特种加工 *(02202)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00420)物理(工)*(02241)工业用微型计算机 档案管理专业(停考过渡)a0602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345)秘书学概论 (00777)科技档案管理 *(00182)公共关系学(00778)档案文献编纂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779)档案保护技术 档案学专业(停考过渡)B060202(独立本科段) (00789)外国档案管理(00791)科技档案编研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0785)中国档案事业史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322)中国行政史 金融专业a02010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75)证券投资与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55)企业会计学*(00066)货币银行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金融专业B020106(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076)国际金融 *(00077)金融市场学*(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8391)金融工程学 项目管理专业B020256(独立本科段) (05060)项目范围管理 (05062)项目质量管理 (05064)项目风险管理

动画专业B080746(独立本科段) (04508)动画设计稿 (04511)三维动画 (04513)数字影视后期合成 (04743)剪辑学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a0202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00148)国际企业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商企业管理专业B020202(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154)企业管理咨询*(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汽车运用技术专业a081702(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6606)工程力学(三) (09087)汽车电器与电路分析 (09179)现代汽车电控技术及其故障诊断与排除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a020228(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48)国际企业管理*(00020)高等数学(一) *(05362)物流英语*(00182)公共关系学 *(05372)国际物流导论*(00012)英语(一)

物流管理专业(见说明8)B020229(独立本科段) *(05374)物流企业财务管理*(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00055)企业会计学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a020231(专科) *(03312)劳动和社会保障概论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 *(03320)劳动和社会保险统计与计算机应用

劳动和社会保障专业(见说明10)B020232(独立本科段) *(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03323)劳动经济学 *(03325)劳动关系学 *(03322)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03326)社会保障国际比较 民航服务与管理专业a020160(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4570)民用航空法 *(00182)公共关系学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a02031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10510)连锁与特许经营管理

销售管理专业(见说明12)B020314(独立本科段)

*(10511)销售团队管理*(00149)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贸易专业a0201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88)基础英语

*(00020)高等数学(一)*(00076)国际金融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4729)大学语文 *(00092)中国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专业B020110(独立本科段) *(00100)国际运输与保险 *(00101)外经贸经营与管理 *(00055)企业会计学*(00102)世界市场行情*(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098)国际市场营销学 商务英语专业B050218(独立本科段) *(00186)国际商务谈判 *(00795)综合英语(二)(J) *(00090)国际贸易实务(一)(00840)第二外语(日语)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药学专业C100803(基础科段) (03044)中药药剂学

(03042)中药炮制学 (03035)有机化学(四) (02932)方剂学(二) 中药学专业C100802(本科段)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9098)中国医药史 (03038)中药化学 (05079)中成药学 (03053)中药制剂分析 上海师范大学视觉传达设计专业a050406(专科)

(00716)印刷工艺 *(04729)大学语文

旅游管理专业(导游方向)a02020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194)旅游法规 *(04729)大学语文 (00187)旅游经济学 旅游管理专业B020210(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198)旅游企业投资与管理 *(04184)线性代数(经管类) (00200)客源国概况 广告专业a05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634)广告策划 *(00853)广告学(二)*(04729)大学语文 (00636)广告心理学 广告学专业B050302(独立本科段)

(00639)广播电视广告 *(00182)公共关系学*(00321)中国文化概论 (00641)中外广告史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a020205(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4729)大学语文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071)社会保障概论 人力资源管理专业B020218(独立本科段) (05966)劳动政策分析 (06091)薪酬管理 *(03350)社会研究方法 (05965)人才资源优化策略 小学教育专业B040112(独立本科段) *(00464)中外教育简史 *(00458)中小学教育管理 *(00466)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09097)数学思想与方法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a082217(专科)

*(00261)行政法学*(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346)办公自动化原理及应用

*(00012)英语(一)*(00312)政治学概论*(02120)数据库及其应用*(02382)管理信息系统 电子政务专业(停考过渡)B082218(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 (03342)电子政务案例分析 (03344)信息与网络安全管理 *(00896)电子商务概论 艺术设计专业B050437(独立本科段)

(04462)设计心理学 *(00853)广告学(二)

同济大学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专业a020206(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0020)高等数学(一) *(04729)大学语文(00173)房地产金融 *(00012)英语(一)*(00169)房地产法 房屋建筑工程专业a0808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2400)建筑施工(一)

*(02387)工程测量 *(02396)混凝土及砌体结构*(04729)大学语文 *(02398)土力学及地基基础

建筑工程专业B080806(独立本科段) *(02440)混凝土结构设计 *(03347)流体力学 *(00182)公共关系学*(02404)工程地质及土力学*(02198)线性代数*(02448)建筑结构试验 *(00420)物理(工)*(02447)建筑经济与企业管理 建筑工程管理专业a082239(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

(01850)建筑施工技术 *(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工程管理专业B020279(独立本科段) *(00067)财务管理学*(02194)工程经济*(00172)房地产经营管理 (01852)施工组织与管理 (01853)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 *(00420)物理(工)(01854)工程质量管理 上海开放大学市场营销专业a020207(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181)广告学(一)*(00182)公共关系学*(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会计专业a020203(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067)财务管理学 *(00020)高等数学(一)*(00065)国民经济统计概论 *(00070)政府与事业单位会计*(00156)成本会计*(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 行政管理专业a030301(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00147)人力资源管理(一) *(00341)公文写作与处理*(03349)政府经济管理概论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43)经济法概论(财经类)*(00312)政治学概论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与管理专业a030202(专科) *(00018)计算机应用基础 (00266)社会心理学(一) *(00182)公共关系学*(03350)社会研究方法*(04729)大学语文 *(00012)英语(一)*(00071)社会保障概论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214(基础科段)

*(04729)大学语文

商务管理专业(中英合作)(见说明7)C020226(本科段)

*(00055)企业会计学*(00181)广告学(一)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室内设计专业a050405(专科)

*(04729)大学语文 (00708)装饰材料与构造 室内设计专业B050432(独立本科段)

国际经济与管理篇10

[关键词]国际经济法学科界定基本原则

一、广义国际经济法的“水果拼盘说”

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认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多门类、跨学科的边缘性综合体,是一门独立的法律学科。

这一学说的立论基础在于,对某一涉外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既要涉及调整经济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又要涉及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法律规范;其法律渊源既包括双边条约、多边条约、国际习惯、国际惯例等国际法规范,也包括涉外民商法、涉外经济管制法以及冲突规范等国内法。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由此得出结论:国际经济法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是“国际经济法律关系本身极其错综复杂的忠实反映;也是科学地调整这种复杂关系,对其中的法律症结加以‘综合诊断’和‘辨证施治’的现实需要。”

由此可见,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最大的特点在于,它从对某一类社会关系进行共同调整的角度出发,认为凡与此相关的法律规范便足以独立地形成一个法学门类。这一学说立足于实用主义,对于解决现实问题确实可以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广义说的观点将不同性质的社会关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调整,将不同性质、不同部门的法律规范杂糅在一起,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造成这一问题的症结何在?笔者认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混淆了“法学分科”与“法律运用”这两个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因而在立论基础上存在严重缺陷。

诚然,国际经济关系涉及的主体繁多,错综复杂,的确需要对其中存在的各种法律症结进行综合诊断与辨证施治。但这是法律运用层面的问题,而不是部门法学分科层面的问题。我们并不能由法律运用上的综合性要求必然地推论相关的法律规范应当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部门;不同法律部门的综合运用并不等于相关的法学分支就应杂糅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事实上,在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不仅会涉及到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中所述及的各种法律规范,相关国家的刑法规范(如一国关于“信用证诈骗罪”的规定)也可能在特定情形下得以适用。如果按照广义说的论证逻辑,调整国际经济关系中的刑法规范岂不是也应纳入广义国际经济法的范围当中。

以此类推,内国经济关系虽不如涉外经济关系复杂,但同样有必要对其中的法律症结进行综合诊断与辨证施治。对内国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的过程中也会同时涉及内国民商法、内国经济行政法和内国经济刑法等法律规范。试问,按照广义说的理论逻辑,这些相关的内国法律规范是否也应混合成一个独立的法律部门呢?

再进一步而言,我们必须从深层次来探讨如下一个问题,即法律运用的综合性能否替代法学分科的必要性和严整性呢?也就是说从法理的角度而言,法学分科的意义何在?尤其是在学科界限日益模糊、例外情形层出不穷的新情形下,传统的法学分科的是否仍有必要?笔者认为,某一部门法学所调整的社会关系内部具有本质上的共同性,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通过法学分科可以形成一种严整的知识体系,便于认识、分析、运用和预测。学理通说上以独立的调整对象作为划分部门法学的标准,“独立调整对象”不仅要求以某一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作为调整对象,而且要求这一特定领域的社会关系必须具有质上的共同性。试以民法为例:平等主体之间物权法律关系、债权法律关系、知识产权法律关系、婚姻法律关系和家庭法律关系虽然相对独立,但上述各种法律关系仍然可以抽象出其质上的共同性,形成民事法律关系,形成民法总则中的各项内容。不仅如此,民事法律关系中最为核心的精神又可以抽象出民法的基本原则。析微而知著,一个严整的法学分支必须能够形成“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的逻辑体系。我们并不是为了刻意追求逻辑体系的完整性,而是因为只有这种“从抽象到具象”、“从一般到具体”的逻辑体系才是真正有助于我们便捷地认识事物、分析问题和预测发展的,尤其是有助于我们把握事物发展的本质和规律。人类创设各种各样的学科,其目的就在于此。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认为其以跨国经济关系作为调整对象,似乎具有独立的调整对象。但事实上,诚如广义说自己所承认,跨国经济关系既包括跨国经济流转关系,也包括跨国经济管制关系,而这两类社会关系在性质上殊有不同。广义说将经济流转关系和经济管制关系这两类不同的社会关系放在一起进行调整,既无法进一步抽象出两者之间的共同性,无法形成学科的总论,也无法真正提出学科的基本原则,难免带有人为拼凑的色彩。由此可见,我们决不可因为法律运用中的综合性否认了法学分科的价值。这或许并不是学术领域纷争的问题,而是人类认识事物规律的本质要求。

诚然,随着“公法私法化”、“私法公法化”、国际法与国内法相互渗透等趋势的出现,传统法学分科的界限日益模糊,学科界线周边出现了许多“灰色区域”。但我们认为,决不可因为灰色区域的存在而否定法学分科的必要性;相反,例外情形的存在更有助于我们在一个新的角度上认识事物的本质。理论是清一色的,泾渭分明;但是社会关系却是模糊的,黑白之间存在诸多灰色的过渡。学科分类时必须在这一灰色区域中厘定临界点,因此种种例外情形的存在在所难免,不足为奇。对于灰色区域中的例外情形,可以个案处理,也可以作为例外情形以特殊的方式予以解决。但正如我们不能因为有了萘李、骡子等杂交品种后便否定门、纲、目、科、属、种等生物学分类;同样道理,我们亦不能因为法学分科中一些特殊情形或例外情形的存在而否认了法学分科的价值。任何科学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百分之百地贴近现实,也不可能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完全正确的结论;科学的作用只是通过初略的分类为我们认识事物提供基本正确的结论。

综上而言,部门法学的分科应当是严整的,但在部门法学的运用上却应当是综合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虽注重了法律运用的综合性,却忽略了法学分科的严谨性,将法律运用和法学分科这两个问题混为一谈。广义说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犹如一个水果拼盘:从营养结构和口味搭配出发,人们食用时需要的是各种水果相互搭配的水果拼盘;但我们却难以承认水果拼盘是另成一类的水果,更不可由此而否认水果分类的价值。

二、国际经济法的学科界定

那么,如何对调整国际(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进行学科分类呢?笔者认为,如下两点论断是我们分析的出发点:

(1)国际经济关系当中既包括横向的经济流转关系,也包括纵向的经济管制关系;

(2)对国际经济关系进行法律调整,既涉及各国的国内法规范,也要涉及各种形式的国际法规范。

由此出发,我们可以将所有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分成四大部分(如下表所示):

经济流转关系经济管制关系

国内法规范(1)冲突规范/民商法(3)经济行政法

国际法规范(2)国际商法(4)国际经济法

表:调整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分类示意图

(1)调整跨国经济流转关系的国内法规范是各国的冲突规范(如我国《民法通则》第八章“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的规定)及其指引的内国民商法(如我国的新《合同法》);

(2)调整跨国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则是作为统一实体规范的国际商法(如《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

(3)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内法规范为各国的经济行政法(如我国的《对外贸易法》);

(4)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则构成国际经济法(如《建立wto协定》及其附件)。

上述四个部分配合在一起,共同对跨国经济关系中涉及的不同层面的法律问题进行调整和规范。在这四个部分中,国际商法可以通过优先直接适用成为成员国国内国民商法的组成部分;而国际经济法规范则通过间接适用,转化为成员国的内国经济行政法。

上述分析中亦可看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将上述四个部分糅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水果拼盘,貌似完整,却忽视了每一部分各自的特点,无法形成一个真正的、严整的独立法学学科进行研究和学习。

同时,将国际经济法界定为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并不是简单地回归到狭义的国际经济法学说。本文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与狭义说所主张的国际经济法有如下两点区别:

(1)部分学者主张,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是狭义国际经济法的组成部分。但是,经济流转关系与经济管制关系在性质上殊有不同。笔者认为,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应独立地构成国际商法体系,与内国民商法对应,而不宜纳入国际经济法的范畴之中;

(2)本文所界定的国际经济法是建立在对跨国经济关系的法律调整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的,同时也汲取了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关于法律运用综合性的观点。

因此,至多而言,我们只能说本文对国际经济法所做的学科界定是在一定程度上、在一个新的视角上对狭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的回归。或许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总是一个“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过程。

有的学者在批判广义说的基础上,提出“国际经济法是调整跨国间经济协调关系以及经济管理关系的法律规范的体系”,认为国际经济法包括“经济的国际法”(本文上表中第(4)部分)和“涉外经济法”(本文上表中第(3)部分)两大部分。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从调整对象的同质性出发将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和国内法规范作为一个整体予以研究,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是,国际法与国内法毕竟是两个相对独立的法律体系,其在调整对象、制定、效力、实施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区别。因此,调整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与国内法规范虽然具有一定的相关性,但两者仍不可同日而语。否则,内国涉外民商法与国际商法在性质上也有共同性,是否也应把各国的涉外民商法纳入国际商法的范畴当中呢?

综上,笔者认为,应将国际经济法界定为“调整跨国经济管理关系的国际法规范”较为妥当。同时我们亦主张,在解决一个具体的跨国经济问题时,不仅要运用国际经济法,还要综合运用内国冲突规范、内国涉外民商法、国际商法、内国涉外经济管理法等不同法律部门或不同法律部门的分支。三、国际经济法学科基本原则的重塑

诚如前文所论及,一个真正的法学部门应当能够形成“基本原则—基本法律关系—具体法律关系”的逻辑体系。换言之,无法提出学科基本原则,这一“法学部门”并不是真正意义的法学分支学科。

从法理学的角度而言,“原则”是相对于“概念”和“规范”而言的法的三种要素之一。与一般原则相区别,基本原则应当贯穿于其调整对象内的各个领域,贯穿于其法律关系的始终,用于指导立法、司法、执法和守法。“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指的是贯串于调整国际经济关系的各类法律规范之中的主要精神和指导思想,指的是这些法律规范的基础和核心。”

持广义国际经济法理论的学者提出了“经济主权原则”、“公平互利原则”、“全球合作原则”等作为广义国际经济法学科的基本原则。如果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的理论是严谨的,这些基本原则就都应贯串于国际贸易法、国际投资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税法等国际经济法分支领域,都应当既适用于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法律规范,也适用于调整国际经济流转关系的法律规范。但事实上,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所提出的这些原则都难以真正满足作为法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因此也难以发挥基本原则对于整个学科的指导作用。试举一例说明:甲、乙是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两个公司,双方签定某一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并在合同的履行过程中产生纠纷。试问,甲乙双方的这一跨国经济关系与一国的经济主权有何直接关系?与不同国家间的公平互利有何直接关系?与南北合作和南南合作又有何直接关系?

由此可见,目前“公认”的广义国际经济法学基本原则似乎无法满足作为部门法学基本原则的要求,广义说理论无法提出大一统的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由此亦可佐证,广义国际经济法难以真正成为一个独立的法学门类。

以下,笔者将就本文所界定的国际经济法,即调整国际经济管制关系的国际法规范,提出指导这一学科的三大基本原则:

(1)经济自由化原则:经济自由化原则要求各国在管制跨国经济交往中应当逐步降低关税,取消非关税壁垒,为外国资本、技术和服务提供市场准入;应当逐步扩大外国资本的准入;应当逐步开放本国资本市场,允许资本自由流动。经济自由化原则的经济学基础是大卫李嘉图在国际贸易领域提出的“比较利益理论”(theoryofcomparativeadvantage)。这一理论主张各国出口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且得出国际贸易将提高各国的福利水平这一重要结论。

(2)经济公正化原则:经济公正化原则有四重内涵:其一,一般情形下,要求各国在管制国际经济交往时应当符合“非歧视(non-discrimination)”的要求。一方面要求各国要平等对待外国人,给予外国货物、资本和服务“最惠国待遇”,另一方面还要求一国应平等对待本国人与外国人,给予外国货物、资本和服务“国民待遇”。其二,允许一国在管制跨国经济活动中,对他国政府和企业的扭曲自由经济的措施采取对应措施(counter-measure),例如允许一国针对他国企业的倾销行为或他国政府的补贴行为征收反倾销税或反补贴税等。其三,允许一国在管制跨国经济活动中,针对危及本国根本利益的事项,临时采取一些限制经济自由交往的措施,例如wto协定中关于保障措施的规定,关于一般例外和安全例外的规定等。其四,由于历史上西方列强对殖民地国家的侵略和掠夺,由于各国现实经济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尤其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上的巨大差异,要求发达国家在管制跨国经济交往中,单方地给予发展中国家更为优惠的措施,例如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的“普惠制待遇”。

(3)经济便利化原则: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随着运输与通讯方式的不断改善,随着关税壁垒的大幅度消除,国际经贸的快速发展对各国经济管理便利化形成日益强烈的诉求。经济便利化与自由化既有联系,又有所区别。经济便利化不仅要求在执行非关税措施措施时程序应简化和协调,不应有过多的文件要求;而且各国有关涉外经济管理的各种程序应当具有透明度,政府应当采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设备,政府各部门之间应当有效配合。

综上而言,经济自由化、经济公正化和经济便利化正成为三股重要的潮流,推动和指导各国的跨国经济管理行为。之所以将上述三项原则确定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如下三个方面的考虑:

(1)上述三项原则是以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蓬勃发展为背景所提出的。虽然存在种种质疑和批评,但是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势不可挡,这已无庸置疑。20世纪90年代的10年间,全球gdp的年均增长率仅为2.3%,而全球贸易额年增长率却达到7%,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总额已达到全球gdp总额的29%。与此同时,跨国直接投资迅猛增长,从1990年的2,060亿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12,700万亿美元。据统计,在2001年,全球6.3万家跨国公司,其年销售额超过14万亿美元,几乎控制了近50%的全球产出、60%的世界贸易、70%的技术转让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经济自由化、经济一体化和经济便利化正是在这样的国际经济发展背景中提出的,旨在协调各国外经贸管理行为,使其顺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潮流。

(2)上述三项基本原则体现了国际经济交往的内在诉求。部门法学基本原则的提出,应当从其调整对象出发,应当体现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的本质诉求。平等、公平、意思自治、诚实信用以及公序良俗之所以成为民商法的基本原则,根本缘由在于它们都体现了平等主体之间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本质,是市民社会健康运作的内在诉求。经济的本质是无国界的,经济全球化要求各国管制跨国经济交往的行为必须在维护基本的经济公正的基础上,促进经济自由而便捷地开展。由此,经济自由化原则、经济公正化原则和经济便利化原则应运而生。

(3)上述三项原则是真正从法的价值层面提出的法律原则。笔者认为,部门法学的基本原则必须从法价值学的层面来概括,才能真正发挥对具体规范的统率和指导作用。部门法学在逻辑体系上总是从调整对象中汲取其价值层面的精神实质,并将其法律化为法律的基本原则,再由这些基本原则来统率具体的法律规范。以目前研究最为成熟的部门法学——民商法为例,前述平等、公正、意思自治、诚实信用、公序良俗等基本原则,其实都是自由、正义、效率等法价值在部门法学的具体体现。将经济自由化、经济公正化和经济便利化确立为国际经济法学的基本原则,其实也正是自由、正义和效率这三个层面的法价值诉求在这一学科的体现。

反观广义国际经济法学说所提出的一些基本原则:公平互利原则亦是从法价值层面提出的原则,其在同一调整对象范围内可以纳入本文提出的经济公正化原则当中;但全球合作原则则是从手段上提出的,无论南北合作还是南南合作其实都是实现经济自由化、公正化和便利化的方式,将其作为一项独立的法律原则似乎有所不妥。学者在研究wto规则时,提出将非歧视、互惠、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市场准入、关税减让、取消数量限制、公平贸易、透明度等作为wto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这些原则其实均可以经过整合,纳入贸易自由化、贸易公正化和贸易便利化的框架之中。

本文没有将经济主权原则作为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但这并不是说经济主权无关紧要,也不等于我们主张在国际经济管理中放弃经济主权。毋庸置疑,经济主权始终是国际经济交往的重要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