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卫生健康教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8:55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1

第十届全国人大环境资源委员会委员、原全国妇联副主席、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顾问刘海荣大姐为活动揭幕。

主协办单位领导共同在题为“小天使的梦想、妈妈的愿望、领导的关爱、社会的祝福”的题字板上题字,为天使及天使家庭带去祝福。

仪式上,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副主任李启民,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贵分别代表主办、协办单位讲话。

十余年教育展辉煌见证天使成长路

李启民主任说到:“我是健康小天使”儿童卫生健康家庭教育活动是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50大教育工程的主题教育活动之一。自2000年在爱心企业一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的支持下,在全国范围内启动。过程中,组委会始终强调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帮助和指导作用,结合儿童特点,通过免费发放宣教手册、动漫教学光盘、张贴宣传画、开展流动课堂、组织实践活动等形式,对儿童及家长进行健康家庭教育。十二年间,受益家庭逾千万户,取得了良好社会反响和效果。

作为爱心支持单位,广州蓝月亮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罗文贵希望能够借助儿童卫生健康家庭教育活动,与主办方和各支持单位一起,为推动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的发展贡献一己之力。儿童卫生健康家庭教育活动在社会各界支持下已经走过了12年,也正是有了像蓝月亮这样的秉承社会责任当先的优秀单位的连续支持,才使得更多的儿童家庭直接受益。

新时期

唱响健康新生活

2012年度,组委会为阐述家长在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作用,活动推出全新的教育主旨:“健康小天使天使好妈妈健康好家庭”。

活动以儿童家庭为教育单元,推出5大教育内涵,寄希望小朋友们成为:“胆大心细、喜欢探究”的“勇敢小天使”;“自信开朗、活泼快乐”的“乐观小天使”;“遵守秩序,文明有礼”的“守秩序小天使”;“学会洗漱、学会整理”的“讲卫生小天使”;“学会规律生活、自己事情自己做”的“好习惯小天使”。同时,希望天使妈妈成为为善友爱好妈妈、阳光温暖好妈妈、遵纪守法好妈妈、干净健康好妈妈、积极锻炼好妈妈。

仪式上,全国2万余家“心系好儿童”教育基地园代表北京九龙幼儿园、海军北京示范幼儿园的小朋友们通过歌舞、诗朗诵等形式展示这5大教育内涵。另外,望京新城幼儿园、北京春宇幼儿园、北京大地实验幼儿园、北京市崇文第三幼儿园、国家发改委幼儿园、北京红黄蓝幼儿园作为2012年度“心系好儿童”新增教育基地代表现场接受了宣教礼包。组委会自2000年开始面向心系好儿童教育基地评选“健康小天使”以来,已评选出健康小天使千万名,这些小天使以自己的优良品质,健康形象,带动身边的小朋友一起快乐成长,天天进步,起到了良好的榜样作用。孩子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孩子之间的自我教育,为儿童教育发展起到不可低估的作用,幼儿园时期的良好习惯会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目前许多小天使已经进入小学、中学阶段,幼儿园时期的“小天使”效应,持续起着积极的作用。孩子们健康快乐的笑脸是组委会及社会各界十二年来努力工作的最好回报。同时激励我们,为了孩子,会更加的努力,更加地勤奋付出。

2012年,将在以往评选“健康小天使”的基础上,计划评选“天使好妈妈”及“健康好家庭”,并扩大评选范围,从原来的心系好儿童教育基地扩展到社区及全社会。

2012年度,为了能够更好的适应家庭教育工作新的发展,更贴近儿童家庭教育的特点,组委会逐步加强活动内容形式的创新发展,7月份,全国心系系列活动组委会官方网站即将上线,届时,将在心系网站开展关爱儿童健康——卫生知识连载;基地园自编的卫生健康儿歌展示、童话剧展示、儿童成长日记展示等系列线上活动。

同时,线下推出“关爱儿童健康一春秋季儿童传染病预防宣传月”活动,将在全国范围内的“心系好儿童”基地教育幼儿园、社区,通过发放宣教手册、播放动漫教育光盘、张贴宣传画、亲子游戏、开展“儿童春秋季疾病预防”实践课堂等形式开展系列家庭教育。、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2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完善制度,细化管理: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为进一步落实好中医治末病,根据国家新增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规范中《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规范》内容,制定20xx年度辖区内重点人群、65岁以上老年人、儿童中医药健康服务工作计划:

一、完善制度,细化管理:

完善中医药健康管理制度建设,规范我院各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的组织领导,由马正林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领导小组组长,冯廷兵同志任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责任人,各包村医生以及村卫生所负责人为具体工作执行人,负责中医药健康服务日常工作的落实。

二、落实好中医药健康管理管理工作:

今年4月份开始开展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重点做好辖区人群中65岁以上老年人档案中增加中医辨识内容,同时逐步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儿童中医药保健服务内容,具体完成发下工作指标:

1.

掌握辖区内65以上老年人口现状,根据规范要求,每年为

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养生保健指导,管理率暂定80%以上。

2.

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

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到年底完成中医药体质辨识占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80%的计划,并将结果录入电子档案系统。

3.

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健康干预。

4.

对辖区0---6岁儿童进行健康状态辨识与评估、健康干预(包括健康咨询与指导)等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5.

对辖区人群中高血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医药健康服务不少于一次,每年进行一次中医药健康管理随访,进行证候辨识,传授简单的中医药保健技术,对不同证型的高血压、糖尿病针对性的提供中医干预方案或给予健康指导。

6.

所有中医药服务,均做好资料收集与录入告知服务人等工作,对查出的疾病进行分析与治疗指导。

三、加强对中医药健康管理工作的考核:

我院将根据绩效考核方案,不定期对包村人员以及辖区村卫生所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工作进行督导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并要求及时时完成全年任务,年度进行2次考核,结果与年度经费挂钩。

医院是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重要场所,开展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是提高全体医务人员、住院病人等广大群众的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相关知识知晓率的重要措施,为进一步提高居民健康文明素质、

生活质量、生命质量,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实。

一、建立组织机构,

完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

完善的健康教育工作网络是开展我院健康教育工作的组织保证和有效措施。为了稳步推进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我院将结合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和医院实际成立健康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亲自抓,我科直接管的工作模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健康教育资料,将健康教育工作纳入我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计划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预防、保健、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卫生体系,把健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二、突出防病重点,开展健康教育活动。

充分发挥健康教育网络作用,开展各种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活动,

提高医务人员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以及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健康教育行为形成率,提高对慢病、孕产妇、儿童管理率;降低传染病、地方病、慢病发病率;促进医院对健康的广泛支持、突出医院卫生服务,创造有利于健康的生活行为,以达到提高医务人员与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倡导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营造和谐社会氛围。

健康教育活动内容如下:

(一)

利用我们专业人员优势,广泛动员全社会共同参与。

(二)

要进一步加强网络建设,将辖区内村卫生室、社区、幼托机构等单位纳入健康教育体系,定期组织健康教育培训,齐抓共管,创建一个有益于健康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健康教育阵地建设与管理。

1

、各科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如宣传栏、墙报等),每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12期

,内容新颖、充实);

2、各村卫生室设有固定的健康教育专栏,每两月更换一次内容(要求每年出刊至少达6期

,内容新颖、充实),由保健科专职人员对每期刊登的内容在固定时间内进行摄像,

并留档。将各科室、各村卫生室出刊次数,内容质量纳入年终考评体系,严格按照健康教育奖惩制度进行考核。

3、对上级下发的健康教育资料及时张贴在院内宣传阵地,并及时分发到各村卫生室。

(四)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

对全院医务人员、村医、社区等单位相关人员开展健康教育知识培训每季一次,以提高医务人员及广大居民的卫生知识水平、健康意识,使医务人员、广大居民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达

80%以上,健康行为形成率达

>70%以上。

(五)大力开展院内健康教育活动。

门诊健康教育:医生应有针对性对门诊就诊人员开展口头宣传、发放教育处方等候诊教育与随诊教育。

住院健康教育:做好入院教育与出院教育的同时,重点做好住院期教育:①医生在进行医疗活动时所运用的健康咨询、健康处方等对病人及其亲属开展健康教育。对住院病人可采取疾病小知识口头和书面测试等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达。②健康处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至少一种健康教育处方,有针对性地对每位住院病人或家属开展健康教育1次。③利用宣传阵地进行宣传教育。④每年对病人、群众进行相关知识知晓率调查。

(六)积极开展院外健康教育活动。

结合我院卫生活动安排,对居民进行经常性健康教育指导。配合各种宣传日,深入对农村包括预防接种、疾病普查等机会开展预防艾滋病、结核病、计划免疫、妇女儿童保健传染病、地方病等常见病多发病咨询和宣传健康教育活动;农业劳动中特有职业危害知识宣传;开展饮水饮食、家庭急救与护理等家庭健康教育;卫生法规宣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行为习惯。每年4次或以上。

(七)加强反吸烟宣教活动。

积极开展吸烟危害宣传,充分利用黑板报、宣传窗等多种形式,经常性地进行吸烟与被动吸烟的危害的宣传。利用3月31日“世界无烟日“开展相关活动。积极参与创建无烟医院,医院有禁烟制度,医疗场所有禁烟标志,无人吸烟。

(八)做好检查指导和效果评价。

每年定期组织人员,对各科室的健康教育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完善健康教育执行过程中的各种活动记录、资料。通过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健康行为形成率及住院病人相关知识知晓率的测试,对医院健康教育工作进行评价与总结。

一月份:教育重点是病毒性肝炎的防治、呼吸道传染病防治。

二月份:教育重点是节日食品卫生、家庭急救与护理。

三月份:结合三八妇女节、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宣传生殖健康知识、乳腺疾病、结核病防治知识。

四月份:结合爱国卫生月和全国计划免疫传宣日,重点开展社区卫生公德、卫生五月份:结合国际劳动节和碘缺乏病宣传日、无烟日。重点开展职业卫生、科学使用碘盐、吸烟危害等知识教育。

六月份:结合国际儿童节、环境日、爱眼日、禁毒日。重点宣传儿童保健,近视防治,环境保护,远离毒品等方面的知识。

七月份:深入农村重点开展夏秋季肠道传染病,饮水饮食卫生知识教育。

八月份:结合母乳喂养宣传周,开展母乳喂养科学育儿和家庭消毒的宣传教育。

九月份:结合全国爱牙日、老人节开展口腔保健、老年性疾病防治知识、体育健身方面的宣传教育。

十一月份:结合食品卫生宣传周和的全国防治糖尿病日,开展食品卫生与营养、糖尿病防治的宣传教育。

十二月份:结合;世界艾滋病防治宣传日,重点开展性病、艾滋病防治的宣传教育。(时间安排内容医院可根据本院情况进行修改)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健康教育也是一种服务手段,是医院职能所在,是控制医疗费用,拉动保健需求的根本措施。医院将其纳入工作重要日程,实行目标管理。保障工作的.人力、物力、经费,有规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

(二)健全网络、抓好培训。

要建立一支热心健康教育工作、掌握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骨干队伍。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定期开展业务培训,提高健康教育员的工作能力,对广大居民开展经常性宣传教育。通过定期的检查指导和年度考核等形式,推动健康教育全面开展。

(三)利用医院资源、推进健康教育。

要建立固定的健康教育阵地。开展经常性的健康教育活动。抓落实,以点带面,加强检查指导,扩大受益面,提高有效性、针对性;提高医务人员健康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形成率,住院病人、辖区居民相关知识知晓率。

三、总结评估。

每年对各卫生室、

健康教育工作进行4次检查指导。并通过年度考核、知识测试等形式做好总结评估,发现不足,明确努力方向,进一步推进健康教育。

为贯彻落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和财政部《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171号)文件的要求,根据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黑卫中医发〔20xx〕265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

项目目标

(一)

总体目标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中医药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的作用,充分体现中医药特色优势,逐步建立以政府主导、多部门协作、全社会参与的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模式和协作机制,逐步建立完善适合我市市情的中医药预防保健体系,提高基层医疗机构的综合服务能力。为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和0—36个月儿童提供免费、安全、便捷的中医药服务,提高老年人、儿童重点人群的健康水平。

(二)

年度目标

按照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财政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做好20xx年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通知》(卫计生发〔20xx〕26号)文件的要求,20xx年我市的目标是:全市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目标人群覆盖率达到30%,一是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二是为3岁以下的儿童家长提供中医药健康指导。

二、

项目实施范围和人群

全市范围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居住的0~36个月儿童。

三、项目内容及服务流程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内容包括中医体质辨识和中医药保健指导。

1、中医体质辨识。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采集信息,根据体质判定标准进行体质辨识,并将辨识结果告知服务对象。

2、中医药保健指导。根据不同体质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中医药保健指导。

3、服务流程。

(1)中医体质信息采集

按照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前33项问题,逐项询问居民近一年的体验、感觉,查看舌苔和舌下静脉及皮肤情况等,将信息在相应分值内划“√”。

(2)中医体质辨识

按照体质判定标准表计算出该居民的具体得分,将计算得分填写在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记录表体质辨识栏内。根据得分,判断该居民的体质类型是平和型抑或偏颇体质,并将体质辨识结果及时告知居民。

(3)中医药保健指导

针对老年人不同体质特点,从情志调摄、饮食调养、起居调摄、运动保健、穴位保健等方面进行中医药保健指导。

(二)0~36个月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对儿童家长进行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具体内容包括:

1、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2、在儿童6、12月龄给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方法;在18、24月龄传授按揉迎香穴、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3、服务流程

(1)预约儿童家长

在儿童6、12、18、24、30、36月龄时,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预约儿童家长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接受儿童中医药健康指导。

(2)儿童中医饮食起居指导

根据不同月龄儿童的特点,向家长提供儿童中医饮食调养、起居活动指导。

(3)传授中医穴位按揉方法

在儿童6、12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摩腹和捏脊的方法;在18、24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迎香、足三里穴的方法;在30、36月龄时,向家长传授按揉四神聪穴的方法。

四、

项目组织与管理

(一)

各县(区)卫生局具体负责本辖区项目的组织管理,对项目实施进行监督指导和绩效考核,推进项目各项工作的开展。市卫生行政部门要定期对项目实施进行技术指导和监督考核。

(二)

各级中医医院为技术指导单位,配合卫生行政部门进行项目师资培训与绩效考核。

(三)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直接负责为其辖区65岁以上老年人提供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并及时将有关信息录入健康档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分别负责辖区内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档工作的指导与管理。

五、

项目实施要求

(一)

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可结合老年人健康体检和慢病管理及日常诊疗时间。

2、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有条件的地区应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3、开展老年人中医体质辨识工作的人员应当为接受过老年人中医药知识和技能培训的卫生技术人员。开展老年人中医药保健指导工作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中医药知识和技能专门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4、服务机构要加强与村(居)委会、派出所等相关部门的联系,掌握辖区内老年人口信息变化。

5、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使更多的老年人愿意接受服务。

6、每次服务后要及时、完整记录相关信息,纳入老年人健康档案。

(二)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

1、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应当结合儿童健康体检和预防接种的时间。

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应当具备相应的设备和条件。

2、开展儿童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的人员应当为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或接受过儿童中医药保健知识和技能培训能够提供上述服务的其他类别医师(含乡村医生)。

3、服务机构要加强宣传,告知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使更多的儿童家长愿意接受服务。

4、每次服务后要及时记录相关信息,纳入儿童健康档案。

六、项目执行时间

20xx年的执行时间截止12月31日。每年为一个周期年度,具体时间按照省中医药管理局相关文件执行。

七、项目监督评价

(一)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县(区)卫生行政部门要将中医药健康管理项目作为重点卫生工作年度目标考核项目,纳入基层医疗机构的工作绩效考核内容。对考核不达标者限期整改,如限期整改仍不达标者,取消该机构从事项目工作的资质。

(二)各级中医医院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对项目进行督导考核。县(区)级每年不少于2次,市级每年不少于1次。考核结果与评优和经费安排挂钩。

(三)督导考核主要内容:项目实施计划制定、组织管理、资金管理、人员培训、服务数量、服务质量、信息管理、服务效果、居民满意度等。

(四)主要评价指标。

1、老年人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率=接受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65岁及以上居民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3

【关键词】儿童保健;社区;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181.8+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2)09-0054-02

社区卫生服务是以社区为范围,以家庭为单位,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的生命为全过程,提供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于一体的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基本卫生服务。[1]儿童是家庭的重要的成员,儿童的健康可以决定人一生的健康,儿童保健服务与管理水平又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因此儿童的生存状况与健康水平历来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我国目前有3.6亿儿童和青少年。每年有2000万新生儿[2]。他们的身心健康直接关系到家庭乃至社会的稳定,全民素质的提高。儿童卫生工作正从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模式转变。社区儿童保健的重点是通过健康教育、咨询预防接种及儿童生长发育筛查等措施,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及正常人格的形成,增强儿童体质,降低婴幼儿死亡率,减少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患病率,提高儿童的总体健康水平。

新中国成立前即开始探索初级卫生保健模式,70多年前我国就建立了县、区、村级三级卫生机构,首创了三级“医学卫生保健网”。目前全国98的市辖区和93的县级市都开展了社区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的实施原则是:“政府领导、部门协调、街道负责、卫生部门实施行业管理。”

1社区卫生服务的业务管理体系

1.1社区卫生服务网络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主体,社区卫生服务站为其第一线接触点,两者共同组成社区卫生服务的网底,二三级医疗机构和其他专业机构对社区卫生服务网络提供技术支持,推动双向转诊制度的运作。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则以解决常见病诊治以及社区预防保健为主要职能。

1.2笔者所在的地区是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程桥街道,南京市近年来一直执行的是《母乳喂养随访回执》制度。每一位在医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住院分娩的产妇,婴儿出生后,其家属必须持《南京市母乳喂养随访卡》和《江苏省孕产妇保健管理卡》到产妇产后休养地妇幼保健机构开具《母乳喂养随访回执单》后,方可获取婴儿的《出生医学证明书》。包括户籍不在当地的流动儿童。笔者所处地区,农村人口占主力军。由于农村传统的封建思想,一些农民还抱着重男轻女的思想。另外,随着农民进城务工,就业机会的增多,和国家诸多的利民政策,农民的收入大幅增加,所以本地区农民生二胎的机会增多。这种怕政府超生罚款的畏惧躲避心理和农民务工人员流动增多,给孕产妇的系统产前检查带来一定的困难,甚至可能造成部分母子的生命安全隐患。本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方面创造条件,通过多方渠道宣教,提倡生男生女一个样。另外,告知他们是否超生和接受母婴保健服务是两个概念,他们同样可以享受到体贴入微的母婴保健服务。原则上要他们必须持系统、规范管理的孕产妇保健卡,才可以在本地区接产医院分娩和索取《母乳喂养随访回执单》。本街道卫生服务中心接到接产单位反馈信息的妇幼保健工作人员,出具《母乳喂养随访回执单》后,会立即通知各相应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即时去产妇休养地随访。与此同时,每月通过与计生部门,计免预防接种部门,派出所,开村医例会等多渠道沟通,杜绝计划外超生,外地出生等可能遗漏儿童,保证他们接受优质、全面、系统的儿童保健服务。

1.3目前本街道共有11个行政村,1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16名村医担任新生儿访视工作。他们通过医学继续教育,均具有医学中专或大专水平。区级妇保所通过专业培训访视人员,统一发放新生儿访视包。包里面配齐必要的设备。婴儿秤,皮尺,体温表,听诊器,,血压表,脐带卷等。让村医初次对随访产妇进行健康指导和母乳喂养宣教,发现异常情况即时向街镇级或区市级转诊。每个儿童入户访视不得低于2次,即时知道新生儿的体重和身体状况,从而了解他们的喂养和营养状况。对于出生早产和低出生体重的,或患有先天缺陷或先天疾病的儿童,酌情增加随访次数。

1.4社区儿童保健医师平时做好0―4岁儿童生命监测追访工作,即时掌握辖区内5岁以下儿童生存和儿童异地转入和转出情况。每月定期例会,按时向区级妇幼保健机构上报。杜绝5岁以下儿童死亡漏报。对辖区内所掌握的儿童每月活产数分男女上报,按儿童保健管理4.2.1程序进行儿童保健系统管理预约。即时通知他们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儿童保健医师的健康管理。发现满月没有及时接受到儿童保健服务的儿童,逐个电话通知,保证每一个儿童,包括外地户口的流动儿童接受到全程优质的儿童保健服务。

2儿童社区保健的特点

2.1服务对象:儿童保健的服务对象是0~7岁儿童,以正常人群为重点,进行群体保健工作。具体任务是:(1)保护和促进小儿整个身体和精神的健康成长;(2)早期发现身体、精神和性格的异常,并提出有效的矫正和治疗的方法;(3)找出异常的原因,进行人群的疾病控制和个体儿童的预防方法,达到增强体质、减少发病率、降低死亡率的目的。

2.2服务特点:儿童保健提供的服务是生命准备阶段的服务,内容从胎儿期保健、婴儿期科学喂养技巧、幼儿卫生常识、幼儿日常照顾、幼儿智能发展等一系列的管理到青少年的教育,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为青年阶段打下基础。

2.3服务内容:儿童保健提供的是高质量,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工作内容主要是以社区为中心对儿童进行定期检查、保健指导和追踪管理,严格做好新生儿访视工作及护理指导,普及社区母乳喂养知识,对社区儿童进行心理发育咨询,性启蒙教育,营养指导,托幼机构卫生保健指导,生长发育监测,儿童体检,儿童多发病,常见病,意外伤害的预防指导,家庭环境指导,计划免疫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儿童保健工作。从最基本的称体重,量身高,到较高层次的智力发育,行为指导。常规项目包括生长发育监测、母乳喂养与营养指导、计划免疫、贫血与维生素D缺乏症筛查、微量元素的检测、心里行为发育评估、一些器官功能的检查(如心脏、大脑、肝脏等)、缺点矫治与康复训练等项目[3]

3做好儿童保健工作从普及健康教育开始。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但儿童时期缺乏自卫能力,其健康易受到营养、疾病、外界环境的各种因素影响。因此保障儿童身心健康、防治各种疾病、进行早期教育等,是儿童保健的主要任务。可以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方式,如通过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儿童保健工作的重要性,鼓励创作儿童保健的相关影像资料与电子网络,印制多种儿童保健知识小册,宣传单,利用各种相关会议、举办家长学习班等,普及儿童保健知识,增强群众保健意识,更新观念,让广大家长及群众理解及主动配合儿童保健工作。

4提高儿童保健医师的专业技能,拓宽知识面

现阶段六合区各街镇从事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的17名医师,虽然40以上通过后天学习获得中级以上职称,但第一学历大多是以中专为主。而且几乎没有一位所学专业是儿童保健专业,这样的一批儿童保健队伍,对儿科专业以及相关的边缘学科知之甚少,对解决儿童保健服务方面出现的新问题(如促进心理健康、肥胖儿童干预,亚健康的问题等)难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方法[4]。不能满足广大家长日渐增长的儿童保健需求。加上现在上级妇幼保健机构不断规范的儿童保健考核指标和各项新的指令性任务,有的儿童保健医师疲以应对。在基层单位,由于医务人员编制不足,一些儿童保健医师甚至还要兼职一二做别的工作。如:计划免疫,慢性病电脑录入,健康教育宣教,结核病防治,居民死因管理工作等等,根本没有时间学习本专业的新知识、新进展,更谈不上技术交流以及对健康教育,发育行为等边缘学科相关知识的学习。因此笔者呼吁政府职能部门多给予儿童保健医师关爱,各卫生部门协调,减轻他们的工作任务。同时加速儿童保健队伍的建设,邀请有经验的医师,积极开设有关儿童保健知识方面的讲座,提高儿童保健人员的认识水平。举办在职人员提高班、专业培训班,提供学习、进修的机会,学一点理疗,心理、语言及作业治疗等临床应对技能的知识,提高其综合能力并改善儿童及保健人员的知识结构,提高儿童保健在儿童生长发育的评价、监测和干预中的质量,以适应高水准的,较深层次的儿童保健服务的需求。[5]

参考文献

[1]刘湘云陈荣华赵传言儿童保健学[m].4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6165-166

[2]丁宗一.我国儿童保健事业发展的新阶段[J].中华儿科杂志,2003,41(7):481-482

[3]陈笑辉,郝晓宁,李士雪,等我国儿童卫生保健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全科医学,2008,11(2):274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4

一、工作目标

1、在全县开展儿童口腔健康检查,儿童口腔检查率达100%;

2、在全县开展口腔卫生健康教育,小学生口腔卫生知识知晓率达100%;

3、为全县适龄儿童进行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儿童龋齿充填率达到30%以上;对符合适应症儿童开展窝沟封闭,窝沟封闭率达到50%以上;

4、加强我县基层口腔疾病防治队伍建设,提高防治水平。

二、工作范围和实施对象

龋齿充填干预对象为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和小学1—5年级儿童。

窝沟封闭干预对象为8周岁儿童(小学三年级学生),经口腔医生检查,根据窝沟封闭适应症确定干预对象:即儿童口腔中完全萌出、窝沟较深或具有患龋倾向的第一恒磨牙,可免费接受窝沟封闭。

三、工作内容

1、强化组织领导,健全组织保障体系。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单位一把手为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要明确专人负责,做到县、镇、村三级任务明确、责任到人。

2、强化宣传造势,全面开展宣传发动和健康促进。县疾控中心、各镇卫生院,各小学幼儿园要大力开展适龄儿童口腔疾病干预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材料、张贴宣传画以及举办科普讲座等宣传形式,营造人人关注口腔卫生的良好社会氛围。对适龄儿童开展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掌握基本的口腔预防保健知识和自我保健技能。

3、强化业务培训,提高口腔疾病防治人员的业务水平。相关镇卫生院要根据工作任务严格筛选,明确口腔疾病干预工作人员,并进行专项业务培训,确保准确掌握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等业务技术。

4、严格操作规程,认真组织开展口腔健康检查和窝沟封闭。对辖区内小学1—5年级和幼儿园中班、大班、学前班儿童进行口腔健康检查,按照“自愿参与”原则,对参加的儿童按照操作规范,现场操作应严格按照消毒隔离的要求进行,防止交叉感染,确保工作质量和儿童身心健康。对患有龋齿和适宜窝沟封闭的儿童发放通知单,由家长陪同到到指定的镇卫生院进行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

5、加强信息收集、统计和分析。各镇卫生院要及时准确输入、整理、统计和分析相关数据,并按要求上报有关信息。

四、工作实施技术流程:

【健康教育,宣传发动及各项准备工作】【1-5年级及幼儿园中班以上儿童口腔健康筛查】【选择符合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的患儿】【按规范实施龋齿充填和窝沟封闭】【填报相关数据表格】

五、职责分工

1、县卫生局、县教育局成立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的组织实施和督导评估。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张建花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办公地点设在县疾控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示范区创建办公室,具体负责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的日常事务。

2、各小学幼儿园负责龋病/窝沟封闭适应症筛查工作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对患有龋齿和适宜窝沟封闭的儿童发放《县龋齿充填/窝沟封闭通知》。

3、卫生院负责为辖区内幼儿园和小学适龄儿童口腔卫生干预工作的具体实施,对患有龋齿和适宜窝沟封闭的儿童,免费进行进行窝沟封闭,患有龋齿的儿童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龋齿充填,以及相关资料统计上报工作。

4、县疾控中心负责业务培训、技术指导和资料汇总等工作,并协助县卫生局和县教育局做好组织协调、督导检查等工作。

六、工作要求和时间安排:

1、2012年5月30日前完成本次活动动员、培训和器械设备等准备工作。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5

关键词集居儿童健康状况调查

我们于2009年9月对华池县城区3所幼儿园的儿童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

资料与方法

县城区3所幼儿园的在园儿童1069人。

方法:以普查的形式进行,按照临床常规检查方法,对内科、外科、五官科和血、便常规进行检查,统计检查结果。

结果

县城区三所幼儿园共有3~5岁儿童1112人,实际检查1069人,检查率96.1%。统计结果,见表1。

查出患病例数559人,患病儿童477人,患病率44.62%。患病情况统计结果,见表2。

讨论

国民的营养状况与体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明显改善。国家和各级政府的积极扶持政策和巨大的科技投入使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市场上的食物供给数量充足和品种日益丰富,人们的食物消费行为和膳食模式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与此同时,儿童的营养与健康状况也越来越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儿童的生存条件和营养以及健康状况得到明显改善。但是我们目前还必须面对儿童营养工作中存在的营养不良与过剩的双重挑战。多次全国性营养调查及地方性调查均显示,我国儿童无机营养素的补充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儿童钙与锌的实际摄入量明显低于推荐量。有数据表明,不论城市与农村,中小学生的日均摄入钙的数量明显不足,仅达到供给量标准的40%~50%。婴儿在出生4个月以后,血液中由母体储存的含铁量已基本耗尽,婴儿开始成为缺铁性贫血的高危人群。无机营养素是婴幼儿生长发育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也是最容易缺乏的营养素,特别是钙、铁、锌的缺乏,对儿童,尤其对快速成长的婴幼儿影响非常大。儿童血钙降低会引发手足抽搐、惊厥,长期摄取钙过低会导致佝偻病。铁摄入量不足或利用不良除了会出现贫血外,还会导致学习障碍。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缺铁性贫血的儿童其智商较正常儿童平均低9个评分点。锌缺乏可引起食欲减退、认知行为改变,影响智力发展,导致成熟延迟、免疫功能减低,容易发生感染。

根据检查结果分析,我县城区集居儿童的发病率较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喂养不当:部分儿童出生后由于父母亲外出打工等原因,没有正确地实施母乳喂养,好多家长缺乏科学育儿知识,望子心切,盲目的补充营养品,喂养单一,导致孩子偏食、挑食、长期喂饮料等,造成儿童不良饮食习惯及体内营养成分失衡。②不合格食品的摄入:由于市场管理不善,幼儿园周围的无证小摊贩经营的食品均无合格证,不符合卫生要求,致使孩子每天在小摊点买不卫生的食品,对孩子的健康受到严重影响。③大多数孩子未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个人卫生差,饭前便后不洗手,不注意口腔卫生,增大了病从口入的机会,使蛔虫症和龋齿发病率较高。④学校对儿童的健康情况重视不够,3所幼儿园均没有配备专职卫生保健医生和保健老师,缺乏必要的卫生设施,没有把卫生保健知识列入幼儿教育的必备内容之中,特别是对入园儿童的计划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不完善,使儿童的健康安全存在隐患。

建议:①开展健康教育:向广大群众宣传儿童保健知识,科学育儿知识,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掌握育儿方法,及时添加辅食,保证儿童发育所需的各种营养成分,改变儿童不良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少吃零食等。②加强对幼儿园的卫生保健管理,幼儿园应该建立健全卫生保健制度,配备专职卫生保健人员,开设卫生保健课程,进行卫生知识健康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严格落实入园儿童预防接种证查验制度,未进行接种的儿童要到疾病控制部门进行补种,防止各类传染性疾病在幼儿园发生传染或流行。③工商、食品监督等部门应加强市场监管,取缔无证经营小摊贩,严禁不合格食品上市,净化食品市场,保证食品质量。④加强儿童系统保健管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做好常见病、多发病的防治,发现疾病及时治疗。加强体格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指导家长做好儿童的家庭保健管理。

表1华池县城区3所幼儿园集居儿童健康检查情况统计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6

2011年4月28日,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0~14岁人口数量为222394325人,占16.6%;15~59岁人口数量为939616410人,占70.14%。[1]虽然0~14岁人口比2000年人口普查下降6.29个百分点,但由于中国人口绝对值相当大,这个人群的数量还是相当可观。在中国,每年有大约2000万人进入性成熟期,处于10~20岁青春发育期年龄段的青少年达到3亿以上。[2]青少年是未来劳动力市场和国家经济的脊梁。他们是否能够承担起肩上的重任,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是否能够健康地成长,是否能够避免对健康不利的因素,特别是有关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问题会对其一生都产生重大影响。

儿童青少年时期正经历着剧烈的生理、认知、情绪和社会变化。无论是在家庭、社区还是整个社会,在个体生长发育过程中,与年龄、性别、健康有关的机遇和危险同时存在,不同的处理方法会导致正面或负面截然不同的健康结局。

目前,儿童青少年面临的性与生殖健康方面的危害主要包括少女怀孕、感染性病与艾滋病和性暴力等,这些危害造成了非常不良的社会影响,并严重损害了儿童青少年的健康。例如,怀孕少女失去了受教育和就业的机会,未来罹患宫颈癌的风险增大,而且少女母亲产下的婴儿面临着高死亡率的风险。

这些危害的发生通常是由于儿童青少年不具备对信息做出判断的能力,缺乏避免危险行为的知识和技能,缺少能够被儿童青少年所接受的获取生殖健康信息服务的渠道,加之贫穷和失业等环境危险因素的存在,这些都将儿童青少年置于极度的高危状态。而且,当今社会高度发达的通讯和电子技术在某些程度上也促进了青少年危险行为的发生,如网络色情内容、电视电影中的暴力情节等。[3]

实际上,在儿童青少年性态度与的形成过程当中,会受到外界暴露的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例如各种媒体、同伴或是同学、父母和其他成年人等。如何辨识哪些信息是正确和科学的,这对于尚处于生长发育阶段的儿童青少年而言是非常困难且不现实的。作为正规教育机构,学校理所当然应当承担起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责任。已有证据表明,促进儿童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学校健康教育是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之一。

然而,在社会上对性教育实际上还存在恐惧感,认为性教育会促进青少年的性活动,增加少女怀孕的危险,增加患性传播疾病的几率。但是,有调查研究证明综合性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青少年面临性问题时有助于他们做出健康的选择并采纳健康的。美国对性教育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项目的评估显示,开展性教育并没有促使发生率上升,没有降低年轻人初次发生的年龄,没有增加的频率,也没有增加的人数。[4][5][6][7][8]

当然,要开展有效的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必须注意下面三个问题。

一、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体现年龄适宜性

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的年龄适宜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总体而言要按照学生的年龄进行分层,针对每个年龄段的学生特点所开展教育的内容、方式、重点应有所不同;二是同一年龄段学生所处的发育阶段也会有所差异,在教育过程中要考虑到这种差异性。

对于分年龄段的性与生殖健康教育,在教育部于2008年12月颁布的《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已有明确规定。[9]《纲要》把中小学健康教育内容分为五个领域,包括健康行为与生活方式、疾病预防、心理健康、生长发育与青春期保健、安全应急与避险。《纲要》根据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的不同阶段,把五个领域的内容依照小学低年级、小学中年级、小学高年级、初中年级、高中年级五级水平,合理分配其中,每个水平都制定了相应的教育目标与内容。

鉴别在学校性健康教育中如何体现年龄适宜性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由于儿童青少年所生活的背景如社会经济、文化、家庭和社区等不同,因此,无论是个体间还是群组间,男孩和女孩在性和生殖系统的成熟,以及与批判性思考和冲动控制有关的认知能力发育的时机与顺序会有所差异。[10]正是由于儿童青少年的年龄与发育阶段不同步,导致某些生理现象的发生时间在个体间有很大差异,例如女孩的月经初潮和男孩的首次遗精,同一班级中的孩子其发生年龄可以相差4~5岁。而且,一般而言,男孩的发育通常晚于女孩。针对上述情况,建议在授课上可以考虑采取男、女生分班上课,对于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尝试根据学生的性发育阶段分班教学。

对学校性健康教育进行需求评估也是非常必要的。调查的内容不仅包括儿童青少年想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和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还要包括儿童青少年对所传授的信息做出何种反应。儿童青少年对于所获取信息的质量评估、理解程度以及与实际生活关联度的评价,有助于进一步理解儿童青少年的需求,也使教育人员能够知道哪些教育内容和信息最贴近儿童青少年目前的发育阶段,能被他们所接受。

二、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生活技能教育相结合

生活技能是专指人的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人能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的、积极的行为能力。生活技能教育采用的是全参与式教育方法,已被证明在以下四个方面具有重要意义:(1)提高儿童青少年社会心理能力;(2)增强儿童青少年自我意识;(3)预防儿童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4)是促进儿童青少年终生健康的有效途径。[11]生活技能教育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批判性思考的能力、控制冲动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这些在避免与预防危险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在一项由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以探讨生活技能教育在学校预防艾滋病教育中的作用的调查中,对北京市5所初中、4所高中的1257名学生分组进行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教学干预,对实验组进行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专题教育,研究结果显示,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可以显著提高学生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水平,促进学生态度的转变和拒绝技能的培养,有效促进学生与家长、同伴的交流。[12]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4年的系列学校健康文件之《以技能为基础的健康教育》中明确规定,在性与生殖健康和性病与艾滋病预防方面,学校需要向学生传授的生活技能分为三大方面。第一,沟通和人际交流技能,包括沟通、倡导、协商或是拒绝;第二,做出决定和批判性思考技能,包括决策与批判性思考;第三,应对和自我管理技能,包括压力管理、提升个人自信、控制、承担责任、促成改变或是转变。[13]

三、学校性与生殖健康教育要与支持性环境建立相结合

在儿童青少年生长发育过程中,他们会面临众多的与性和生殖健康有关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对儿童青少年的行为产生影响。有观点认为,就儿童青少年健康行为养成而言,创造一个支持性的环境可能会比单纯的改善个人的知识与技能水平更加有效。而且,相对于单纯地减少危险因素而言,儿童青少年要获取和保持安全的性与生殖健康行为,比提供更加多的保护因素会更有效且更可行,例如减少逃学现象和保证校园安全等。[14][15]

家庭教育对于儿童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性与生殖健康有关的问题,由于其话题的敏感性,由父亲或是母亲与孩子进行交流更易被接受。但是,有调查显示,中学生家长对子女的性教育相当缺乏。例如,有35.8%的家长从未对孩子进行过这方面的教育;分别只有15.2%、23.8%、20.2%、19.8%、33.3%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预防艾滋病、如何避免性骚扰及犯、青少年不应该发生婚前、如何抵制可导致婚前的诱惑、如何抵制来自同伴的不正确压力等问题。在有男孩的家长中,只有23.7%的家长和孩子谈论过男孩的遗精现象。[16]

世界卫生组织指出,为儿童青少年提供适宜的性与生殖健康服务非常重要,包括的使用、紧急避孕和少女怀孕的应对等。但是,有许多因素制约了儿童青少年利用性与生殖健康服务,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第一,有些地区没有配备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以提供适宜的服务;第二,有些地区缺少适当的设备、设施和人员,不能够满足所有人员的需要;第三,在大多数地方,虽然提供相应的卫生服务,但是由于某些政策和法规的原因,包括未婚妈妈之类的少女不能有效利用相应的卫生服务;第四,由于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青少年不能够使用相关的卫生服务,例如服务机构位置偏远、费用过高、就诊时间不方便、医护人员的不友好和存有偏见态度以及缺乏保密措施。因此,要增加儿童青少年对相关卫生服务的利用,需要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消除他们的偏见;卫生服务机构要向用户友好型转变;要争取社区的支持。[17][18]

参考文献:

[1].

[10]awusabo-asareK..adolescent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inGhana:Resultsfromthe2004nationalSurveyofadolescents[Z].newYork,Guttmacher(occasionalReportno.22),2006.

[11]季成叶.儿童少年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2]王超,马迎华.以生活技能为基础的中学生预防艾滋病专题教育效果评价[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08,19(3):167-171.

[13]wHo.SkillsforHealth--Skills-basedHealtheducationincludingLifeSkills:animportantComponentofaChild-friendly/Health-promotingSchool[Z].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4.

[14]王书梅.社区伤害预防和安全促进理论与实践[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15]wHo.theSexualandReproductiveHealthofYoungeradolescents―ResearchissuesinDevelopingCountries.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11.

[16]陈晶琦,李宝光,孔艳秋,王冬梅,肖文平,王瑜.某中学学生家长对子女进行性教育状况调查[J].中国学校卫生,2000,21(6):467-469.

[17]wHo.adolescentFriendlyHealthServices:anagendaforChange[Z].Geneva,worldHealthorganization,2003.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7

(一)主要目标

1.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增强新婚人员的自觉婚检意识,提高婚检率;

——新生儿疾病筛查覆盖率达100%,新生儿疾病筛查率达85%以上,新生儿听力筛查率达60%以上;

——产前筛查覆盖率达80%以上。

2.保障母婴安全,降低孕产妇和婴儿、五岁以下儿童死亡率。

——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

——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到99%以上;

——孕产妇死亡率降低到18/10万以下;

——孕妇缺铁性贫血患病率比“十五”时期有所下降;

——婴儿死亡率控制在13‰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15‰以下。

3.提高儿童营养水平,增强儿童体质。

——低出生体重发生率控制在4%以下,5岁以下儿童中、重度营养不良患病率控制在2%以下,减少出生缺陷的发生;

——婴幼儿家长科学喂养知识普及率达到85%以上,4个月以下婴儿母乳喂养率达到90%以上;

——减少儿童维生素a缺乏症发生率,合格碘盐食用率达到95%以上。

4.加强儿童卫生保健和疾病防治。

——以区为单位,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0%以上,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到90%以上,儿童五苗接种率达95%以上;

——注重青少年青春期生理、心理教育,不断提高儿童心理健康水平;

——不断提高农村儿童卫生保健服务的水平,提高流动人口中儿童保健覆盖率;

——幼儿园儿童龋齿发病率控制在30%以下;

——城镇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达85%以上;

——降低儿童的近视及弱视发病率;

——中小学生《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施行面达90%以上,保证中小学生在校每天1小时的体育锻炼时间;

——减少未成年人吸烟,有效防控未成年人吸毒;

(二)策略措施

1.全面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依法保护儿童健康,制定与之相配套的政策措施。加大卫生执法力度,依法实行母婴保健专项技术服务的规范管理,为儿童健康服务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完善医疗保健制度,合理配置卫生资源,加强农村和社区的卫生保健服务网络建设,逐年增加对基层及妇幼卫生、疾病控制等基本卫生服务的经费投入,改进儿童保健机构的设施条件和服务质量,加强对专业人员的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城乡儿童卫生保健的服务和管理水平。

3.开展婚前保健教育和宣传,引导公民自觉增强婚检意识,不断提高婚前检查率;建立和完善产前筛查诊断中心,开展产前筛查诊断工作,减少出生缺陷儿的发生,努力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4.加强对孕产妇的保健服务和管理,认真做好高危孕妇筛查和跟踪服务工作,提高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率,降低剖宫产率。

5.继续推广计划免疫接种,提高儿童免疫接种率,建设规范化接种站,实施安全接种。

6.建立以医疗保健机构、幼儿园、学校、社区为一体的健康教育体系,通过新婚学校、孕妇学校、家长学校及新闻媒体,广泛开展孕妇健康教育和儿童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健康教育质量和指导水平。

7.建立、健全儿童卫生监测统计信息网络,加强出生缺陷监测,巩固完善全区新生儿听力障碍早期筛查网络。

8.开展儿童疾病综合治理、行为干预等适宜技术。加强对儿童心理问题的研究,早期识别与干预儿童心理发育偏离和行为发育落后状态。对儿童和家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9.把施行《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工作列入学校综合考评内容,加强督导,积极推行体育与健康个体标准评价,培养儿童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10.严格加强对加强托幼机构卫生保健的管理监督,不断提高托幼机构卫生保健合格率。加强碘盐合格情况的监督监测工作。

11.大力拓展城乡社区妇幼卫生服务,把优生、优育的知识宣传和技术服务落实到社区,深入到家庭,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二、培养教育

(一)主要目标

1.高标准、高质量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段教育和学前三年教育。

——3-5周岁学龄前儿童入园率达到90%以上,学前一年入园率达98%以上;

——创省、市示范(等级)幼儿园总数要达到15所,乡镇中心幼儿园创建率达90%以上,其中上等级幼儿园达80%以上;

——小学、初中适龄儿童入学率和巩固率均达到99.9%以上,初中毕业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比例达到90%以上;

——盲、聋、弱智三类残疾儿童在义务教育阶段入学率达到99.5%以上,在幼儿教育阶段和高中教育阶段的受教育率与正常儿童基本保持一致。

2.提高教育质量和现代化水平。

——幼儿园、小学、初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分别达到97%、99.5%、99.5%以上;

——幼儿园教师、小学教师大专以上学历分别达到45%和85%以上,初中教师本科以上学历达到80%以上;

——加强中小学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校校通”工程,使我区中小学现代教育技术装备总体水平位居全市前列。

3.提高家庭教育水平。

——建立多元化的家长学校办学体制,提高各类家长学校的办学质量;

——乡镇以上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办学率达90%以上;

——提高儿童家长家庭教育知识知晓率,0-5周岁儿童的家长和看护人普遍受到科学的早期教育知识指导;

——区设立家庭教育专栏节目。

(二)策略措施

1.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区”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要把教育作为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的知识产业纳入战略发展重点和现代化建设的整体布局之中,保证教育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共同推进教育事业的发展。

2.广泛宣传教育法律法规,增强全社会的教育法律意识,进一步明确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的法律责任,完善执法监督机制,加大教育执法力度,切实推进依法治教。

3.增加对教育的投入,确保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的“三个增长”。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缩小地区之间的差距,通过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和设立专项资金等办法,加强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学前教育、薄弱学校和特殊学校的扶持力度,保障农村和欠发达地区儿童、孤残儿童、流动人口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促进区域内基础教育均衡。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校长队伍建设,继续推进“名校长”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多种途径提高教师的全面素质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全面实施教师资格制度,加快中青年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的培养,大力扶持中青年骨干教师成长。

5.加强和改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广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和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道德实践活动,建立学校德育导师制,努力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环境。

6.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通过创建文明学校、建设德育基地、德育队伍、开发地方德育课程、构建德育工作网络和建立德育督导评估机构等德育工作基础建设,增强德育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全面发展,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全面推进中小学现代远程信息技术教育,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

7.重视弱势群体教育,努力推进教育公平。建立和完善教育结对扶助帮困体系,健全扶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接受教育的助学制度,通过“慈善捐款”、“希望工程”、“春蕾计划”结对扶贫等活动,帮助贫困家庭子女就学。实施残疾儿童免费接受义务教育,力争使之与其他儿童同步接受15年教育。把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纳入当地教育发展规划,保障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教育的权利,并享受与当地居民子女同等待遇。

8.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坚持和完善政府办园为示范、社会力量办园为主体的幼教办学体制。加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力度,创建一批省、市、区示范性幼儿园,不断扩大优质幼儿园教育资源。重点抓好乡镇中心幼儿园的建设,并发挥其教学示范、业务指导和信息交流作用,逐步形成以中心幼儿园为龙头的幼教辅导网络。稳步开展0-3周岁早期教育工作,创办0-3周岁早期教育指导服务基地,逐步建立以社区为基础,以示范幼儿园为中心,灵活多样的幼儿园教育形式相结合的早期教育服务网络。

9.重视和推进家庭教育。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建立学校、家庭、社会互动式的教育体系。切实加强家长学校的规范化管理,办好各类家长学校,积极推进流动人口家长学校、社区家长学校的建设。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家庭教育知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学会的作用,加强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注重研究成果转化,积极探索家庭教育工作的新趋势、新规律。

三、法律保护

(一)主要目标

1.保障儿童参与家庭、学校、社区有关活动和文化生活的权益。

2.保障儿童的人身权利。

——控制并减少侵害儿童的各类违法犯罪案件;

——杜绝违法使用童工。

3.预防和控制未成年人犯罪。

——中小学生普法教育率达100%;

——加强中小学警校共建力度,乡镇中心校以上的中小学配备法制副校长的覆盖率达95%以上;

——全区社区儿童维权机构覆盖率达80%以上,加大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建设力度;

——未成年人犯罪人数控制在总犯罪人数的15%以下,失足青少年帮教好转率达80%以上。

4.加强儿童法律救助。

——完善儿童法律援助工作机制;

——有条件的基层法院建立少年法庭;

——提高流浪儿童的接受教育率和回归安置率。

(二)策略措施

1.加强“两法一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省未成年人保护条例》)的宣传、咨询,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意识。采取多种形式,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咨询、服务,提高全社会依法保护儿童权益,保障儿童健康成长的责任意识。

2.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训和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在中小学设置法制教育课,扩大警校共建和法制副校长的覆盖面,充分发挥政法部门在青少年法制教育中的职能作用,提高学生的法制观念和自我保护的能力。

3.加强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开展“平安社区”、“平安学校”、“平安家庭”创建活动,把净化环境、保障儿童安全健康作为创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来抓,加强学校周边交通、治安秩序的管理,加强对游戏机房、网吧、书摊等文化娱乐场所的检查整治力度,严格查禁危害儿童的视听产品。以警务室为平台,在学校、社区建立儿童违法犯罪预警站,整体推进快速处置学校意外事件和社区家庭暴力案件的预警机制建设。

4.完善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教育防范工作网络,实施对社会闲散未成年人的有效教育管理,做好刑释解教青少年的跟踪帮教、就业安置工作,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工作落实到社区、学校和家庭。

5.严厉打击引诱、教唆和强迫未成年人犯罪及各种侵害儿童人身权利的刑事犯罪。加强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权利保护,积极探索推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公诉方式改革。

6.加强对流动人口的管理,使流动人口中的儿童权利得到保障。加强对处于困境中的儿童的救助,做好流浪儿童的管理、收容、教育、遣返等工作。

7.关注单亲家庭儿童的身心健康,增强单亲家庭父母的法律意识和抚养教育子女的责任感,维护单亲家庭子女生存、保护、发展、参与的权利。

8.格执行《禁止使用童工规定》,定时开展“春苗行动”加强对企业用工的管理和监督,严肃查处非法使用童工,杜绝使用童工现象。

四、成长环境

(一)主要目标

1.改善儿童的生活环境。

——我区空气质量全年达到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年;

——市区噪音达标区建成覆盖率达80%;市区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市区道路交通环境噪音达到功能区要求;

——市区生活污水处置率达60%以上;

——农村安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改水受益率达到97%以上,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0%以上;

——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0%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率达75%以上。

2.优化儿童成长的社会环境。

——积极创造条件,创建儿童活动场所。区建1所综合性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有条件的乡(镇)街道设少儿活动室,提高对校外儿童活动场所和设施的管理水平;

——加强德育基地、社会实践基地和科技教育基地建设,全区要建立青少年科普示范基地20个;

——全区少先队员参加雏鹰奖章活动率城市达90%以上,农村达60%以上;

——改善孤儿的供养、教育、康复医疗状况,提高残疾儿童康复率。

(二)策略措施

1.贯彻落实有利于儿童生存、发展和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制定相关地方性法规和政策时要体现“儿童优先”原则,在全社会倡导和树立尊重儿童、爱护儿童、教育儿童的良好风尚。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加大对水、气、垃圾和噪音的治理力度,把农村改水改厕纳入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控制和治理工业污染,提高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争取乡镇水厂基本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扩大卫生厕所普及率,提高粪便无公害处理水平。在儿童中广泛开展资源节约及环境保护教育,提高儿童的资源节约意识和环保意识,引导儿童从小养成节约和环境保护习惯。

3.打击制止假冒伪劣产品侵害儿童合法权益的行为。加强行业管理,加大对儿童食品、玩具、用品的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力度。严格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4.加强儿童意外伤害相关知识的宣传普及教育,完善相关交通安全标志,重视家居、社区、学校、幼儿园的安全环境建设,强化儿童游乐设施安全检测管理和监督检查,防止儿童意外伤害。

5.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的宣传优势,以竭诚服务孩子为主基调,明确宣传目标,制作、播放优秀的贴近儿童生活的少儿节目,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可开办少儿电视台,成立小记者队伍等。

6.重视社区儿童工作,充分发挥社区对儿童的服务、教育和管理。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体育、科普、娱乐活动,每年举办一次大规模、有影响的少儿文艺体育活动,丰富儿童精神生活,提高儿童艺术素质。

7.进一步发展儿童福利事业,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机构建设和管理,改善孤儿、弃婴的供养和教育,逐步完善城乡残疾筛查、康复治疗、知识普及、转介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康复服务体系。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8

【摘要】学龄期儿童肥胖发生率正在逐年上升,已成为影响我国儿童身心健康重要问题。鉴于学龄期儿童肥胖的形成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本文从家庭、学校、社区等不同层面探讨了健康教育在防控学龄期儿童肥胖发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学龄期;肥胖儿童;健康教育

为控制肥胖在我国儿童人群中蔓延,2007年我国卫生部疾病控制局联合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等多个部门,制定了《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超重和肥胖预防控制指南》,提出儿童肥胖是影响我国国民体质提高的关键问题,要求建立政府、社会、学校、家庭等多层次的防控体系,控制影响儿童体重增加的社会、文化和自然环境中不健康因素。

一、肥胖是影响学龄期儿童健康的重要因素

自20世纪60年代,儿童单纯性肥胖开始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蔓延,但长期长期以来人们对单纯性肥胖的危害性始终认识不够,直到90年代中期,学者们才逐步取得共识,将单纯性肥胖的含义从“具有危险性的肥胖”变成“作为疾病的肥胖”,1997年国际肥胖工作组织(iotF,internationalobesitytaskForce)正式提出:“儿童单纯性肥胖同样是一种疾病”。最新一些调查数据显示,我国城市7-17岁学龄期儿童肥胖率已达到4.4%-8.1%,而且呈现逐年上升趋势。由此可见,肥胖对学龄期儿童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已经成为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是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儿童肥胖可造成多种疾病的发生,主要表现在儿童心脏负担过重、肺活量小,还会过早地出现脂肪肝、高血压,以致成年时的高血压病治疗困难,加上肥胖儿童身体笨重,动作协调能力差,还会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性格和个性的良性发展,不但会使儿童的活动能力和体质水平下降,而且也影响着他们的精神心理状况。一般儿童研究结果比较,肥胖儿童睡眠质量较差,会有鼾症、喉头哽咽、呼吸暂停等反映气道梗阻的症状发生,这些症状的长期存在可能影响其神经系统的生长发育,对儿童的智力发展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二、家庭因素是引起儿童肥胖的源头

不良生活饮食是导致儿童肥胖的主要原因,而饮食习惯在青少年时期一旦形成,日后将很难改变,因此家庭因素引起的儿童肥胖的源头基础。在调查中不难发现,很多家长把“能吃”儿童作为健康的标准之一,而且儿童多爱吃零食洋快餐等,这高热量、高脂肪类食品已成为诱发儿童肥胖最主要因素。肥胖具有一定的遗传性,肥胖学生的家长一般不喜欢体育活动,也不鼓励孩子参加体力活动和各种能量消耗较大的娱乐活动。而且,肥胖儿童的家庭中普遍有爱睡懒觉的习惯,长期生活在这种家庭氛围中的孩子往往缺乏对体育运动的主动性,好静不好动日常习惯,易使肥胖状况长期持续并不断发展。

因此,改变儿童不良的生活方式和习惯,对家长的健康宣教,是纠正儿童肥胖的首要措施。建议肥胖儿童家庭应该创造条件增加孩子的活动量,平时可以多带孩子上街购物、多走路,休息天可以全家郊游,爬山等。只有健康的生活方式才可有效地控制肥胖程度的增加,起到缓解肥胖的效果。

三、学校教育是防控儿童肥胖的关键手段

学校是儿童获得健康知识和矫正行为习惯的重要场所,学龄时期则是预防和控制肥胖的关键时期。在学校集中开展健康教育和增加体育锻炼活动,对培养肥胖学生体育运动习惯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学校应该在健康卫生教育过程中,使学生懂得肥胖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组织利用专家专题讲座、学校卫生广播、板报等多形式的肥胖症预防专题宣教活动,定期开展健康教育课堂,使学生更多地理解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肥胖的危险因素,学会如何调节自己的生活,养成健康良好生活习惯,从而有效地控制肥胖的发展。其次,加强肥胖儿童的体育锻炼的宣教工作,肥胖学生中的确存在着厌学体育的行为倾向。由于肥胖学生的体重超重和体脂过多,心肺及运动功能相对较差,他们也很少主动去参加体育锻炼,时间一长,产生严重厌学体育的情绪,并可能导致自卑心理。因此,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转变这些肥胖学生的思想,体育教学中应注意区别对待,因人而异,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练习密度和强度。特别是制定有针对性的运动处方和体育锻炼手册,提高肥胖学生对体育的认识,培养和激发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积极性。

四、社区健康教育在儿童肥胖防控中的作用

社区是影响儿童成长发育过程中最先接触的社会环境,社区卫生服务则以社区家庭和居民为服务对象,儿童健康也是社区服务的重点内容。实施以社区为基础干预活动,在政策制定和物质支持方面,有助于创造一个有利于控制儿童肥胖的社会环境。通过社区开展一系列健康教育和干预活动,可以帮助肥胖儿童和家长建立健康行为,减少肥胖发生的风险因素。社区健康教育工作应充分整合资源,互建平台,可由街道办事处组织活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技术支撑。健康教育活动形式越多越好,如讲座、义诊、免费体检等,要开展社区居民参与的健康教育活动。社区应有健康教育活动室,要有健康教育活动场所及相应的保健书籍,健康教育宣传栏的位置要设置的当。社区的健康指导和家庭的参与及整个家庭生活饮食习惯的改变对肥胖的成功预防和干预很重要。但由于我国中小学生择校入学等客观原因,导致学生居住相对分散,社区很难对学龄期儿童进行统一的组织管理,缺乏对肥胖儿童干预实施的参考模式。

【参考文献】

[1]中国肥胖问题工作组.中国学龄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筛查体重指数值分类标准[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4.25.97-102.

[2]张庆莲,汪云利.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与预防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06(4)75-76.

[3]季成叶,孙军玲.中国学生超重、肥胖流行现状与15年流行趋势[J].北京大学学报,2004(2)194-197.

[4]亚萍,夏青,裴新颜,等.健康教育在社区肥胖儿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健康教育,2006(11)851-852.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9

一、指导原则

(一)灾害发生后,在辖区属地管理、多部门合作的原则下,卫生行政部门应迅速组织一支由行政管理人员、妇幼保健人员、妇产科医生、儿科医生、助产士、护士组成的妇幼卫生工作队伍,并确定负责人。

(二)采取切实可行的、有效的评估方法,对受灾情况和灾区妇幼卫生工作及服务需求进行快速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及时制定灾后妇幼卫生应急救治及恢复重建计划。

(三)利用灾后可利用的资源,迅速有效地恢复妇幼保健服务的基本功能。

(四)建立快速有效的沟通机制,及时向上级汇报受灾、评估及工作进展情况,并指导下级机构开展相应的工作。

(五)卫生行政部门应对工作进展情况进行全面的监督指导和评估,根据工作进展情况及时调整妇幼卫生工作计划。

二、实施内容

(一)快速现场评估(详见附件1)。

1.妇幼卫生资源评估

(1)当地妇幼保健机构医务人员、房屋、设备、药品等的受损情况。

(2)现有妇幼卫生保健网络的功能状况。

(3)现存医疗保健机构及人员开展妇幼卫生工作的能力状况。

2.服务对象需求评估

(1)当地育龄妇女、孕产妇及儿童的人口数及伤亡情况。

(2)现存育龄妇女的生育及生殖健康状况、孕产妇孕周及健康状况、儿童健康状况等。

(3)现存妇女儿童的营养状况以及婴幼儿的喂养状况。

(4)水源、环境卫生及食物供应情况。

3.制定切实可行的灾后妇幼卫生工作计划

(二)设立临时妇幼卫生机构。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坚持合理布局、高效运转的原则,既要立足当前需要,又要着眼于今后灾后重建工作,恢复现有妇幼卫生机构或设立临时妇幼卫生机构。

1.设置原则

(1)妇幼卫生服务点的设立应与安置区内的综合医疗点相结合,妇幼卫生服务中心的设立应与临时医疗卫生机构或战地医院的设立相结合。

(2)在安置区内,每3~4万人的范围内设立一个妇幼卫生服务点;每15~20万人的范围内设立一个妇幼卫生服务中心。

(3)妇幼卫生服务点覆盖不到的地区,应设立流动产房。

(4)妇幼卫生服务中心负责对服务点进行技术指导和管理。

2.临时妇幼卫生机构的功能

(1)妇幼卫生服务点

•正常分娩;

•产前检查和筛查孕产妇危险因素;

•高危孕产妇和儿童的转运;

•产后访视和新生儿保健;

•计划生育咨询、提供避孕药具、放置/取出宫内节育器术等计划生育服务;

•儿童保健及免疫接种;

•妇女、儿童常见病及多发病的诊治;

•健康教育;

•收集上报服务点辖区内妇幼卫生相关数据。

(2)妇幼卫生服务中心

除具有妇幼卫生服务点的功能外,还应具有:

•实施剖宫产等手术助产技术;

•孕产期并发症/合并症的诊断和治疗;

•高危儿(早产、低体重、新生儿合并症/并发症等)的诊治。

(3)转诊原则

•妇幼卫生服务中心难以诊治的急危重症孕产妇、新生儿应及时转送到有条件的医院进行进一步的治疗;

•在危重孕产妇及新生儿转诊前,应进行初步处理;转诊时应派具备初步急救能力的医师护送,并携带相关病情资料;

•对每位孕妇均告知发现危险因素后应联系的医疗机构的名称、地点、联系方式等;

•对不能就诊的孕产妇,应及时派有较丰富临床经验的妇产科医生会诊。

3.临时妇幼卫生机构的设备和药品(详见附件2)

(三)社区动员和健康教育。

1.组织当地居民或志愿者对危重孕产妇和儿童进行转运或集中管理。

2.利用当地广播和发放健康教育材料等多种途径,开展妇幼卫生方面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活动。

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孕产妇及儿童危险症状的识别;心理支持;母亲及儿童营养,特别是促进母乳喂养和食品安全;妇女经期、孕期、产褥期的卫生保健;儿童常见病的预防;生殖道感染及性传播疾病的预防;选择合适的避孕措施;性及家庭暴力的防范等。

三、预防保健要点

在提供常规孕产期保健和儿童保健基础上,还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加强孕产妇和儿童营养、卫生及心理指导。

(二)确保孕产妇及儿童能够获得充足、安全的食品和饮用水,以保证孕产妇和儿童的营养需求。

(三)对所有6个月以下的婴儿,均应鼓励纯母乳喂养,对人工喂养的婴幼儿,应确保喂养用具和水源的卫生。

(四)加强儿童免疫接种。

(五)妇女生殖系统卫生保健及妇女常见病(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预防。

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篇10

一、活动主题

“关爱留守儿童.呵护健康成长”

二、体检对象

全区3~16岁的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其中:

(一)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11381名;

(二)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17825名;

(三)农村贫困儿童9000名。

三、体检单位

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

四、检查内容

(一)病史询问

有无内科疾病病史和传染病病史。

(二)常规检查

1.内科常规检查:心、肺、肝、脾;

2.眼科检查:视力、沙眼、结膜炎;

3.口腔检查:牙齿、牙周;

4.外科检查:头部、颈部、胸部、脊柱、四肢、皮肤、淋巴结;

5.形体指标检查:身高、体重;

6.生理功能指标检查:血压、肺活量。

按照全国儿童保健工作规范,对3~6岁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开展血常规检查。

五、工作步骤

(一)宣传发动阶段(年7月)

成立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相关部门、镇街和体检单位的职能职责;印制专项体检表和相关宣传资料;召开动员大会,宣传动员农村贫困、留守儿童积极主动参加健康体检;召开体检单位业务培训会,指导并督促体检单位认真做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相关工作。

(二)开展体检阶段(年8-10月)

由区教委牵头,各镇街配合,组织义务教育阶段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由区卫生局牵头,各镇街配合,组织学龄前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各体检单位要将各项体检结果规范、整洁的填在体检表上,检验单贴在表上指定位置。体检结束后,各体检单位立即进行数据的收集、统计、整理、分析、总结。

(三)总结评估阶段(年11-12月)

各体检单位负责收集、整理专项体检分析总结材料、《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登记表》和《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统计表》,于年11月20日前,将7~16岁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材料上报区疾控中心;3~6岁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材料上报区妇幼保健院。区疾控中心、区妇幼保健院再整理形成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总结及健康状况分析报告后,于11月底上报区卫生局。区卫生局汇总整理后于12月10日前上报区政府。

六、保障措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委常委、区政府副区长许宁任组长,区政府副区长任副组长,区卫生局、区教委、区财政局、区体育局、区广电传媒集团、区新闻社等部门和各镇街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农村贫困儿童和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区健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区体育局),具体负责日常事务。

各部门的职责:

区健康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区健康办,设在区体育局):主要负责督促责任部门和镇街认真履行职能职责,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总结上报工作材料。

区卫生局:配合区健康办开展工作,草拟工作方案,加强体检单位工作人员的业务技术培训。区疾控中心负责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技术指导,区妇幼保健院负责学龄前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的技术指导。组织体检单位开展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加强质量管理与监督,会同相关部门开展质量考核检查,按时总结上报检查资料。

区教委:负责提供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详细名单,组织义务教育阶段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到体检单位进行体检,配合区健康办分析总结体检资料等相关工作。

区财政局:负责按时划拨体检经费,加强专款专项资金监管,查处专项资金违规违纪行为。

区广电传媒集团、区新闻社:充分利用媒体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惠民政策,提高贫困、留守儿童及其家长或监护人的知晓率,为体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负责本辖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工作的宣传教育,会同区教委、区卫生局组织本辖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督促体检单位保质保量完成工作任务。

(二)经费保障

1.资金来源

11381名学龄前农村留守儿童体检经费按10元/人的标准,共113810元,由市健康专项资金补助;

17825名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的体检经费按10元/人的标准,共计178250元,由区教委从所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

9000名农村贫困儿童体检费按10元/人的标准实施体检,共90000元;其中,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儿童体检经费由区教委从所在学校公用经费中列支;学龄前贫困儿童体检经费由区人民政府划拨专项经费补助(贫困儿童同时又是留守儿童的,不重复体检)。

3~6岁农村贫困、留守儿童检查血常规经费按9元/人的标准,其补助经费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专项经费中列支。2.资金支付方式

农村贫困、留守儿童体检专项补助资金,由区财政局、区教委于年10月底前划拨到区卫生局。区卫生局会同区教委、区财政、区体育局等相关部门,对各体检单位体检工作完成情况进行严格的考核,按照考核结果,由区卫生局于年12底前按实际体检人数将资金按人头拨付到各体检单位。

七、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实施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是落实“健康”“健康”建设要求,服务民生的重要举措。各镇街、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责任分解落实到人,确保圆满完成我区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工作。

(二)加强协调,各司其职

各镇街、有关部门和有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加强沟通协调,建立信息通畅的工作运行机制,确保各项工作环节紧密衔接,共同推动工作顺利开展。

(三)强化宣传,广泛动员电视台、日报等新闻媒体要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惠民政策,为体检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镇街、各体检单位要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广泛宣传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免费体检的意义,积极引导农村贫困、留守儿童家长或监护人带领儿童到体检单位接受免费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