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的观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6:15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1

 

关键词:美学观点;中国传统文化;油画创作

 

老庄哲学思想和禅宗思想是中国艺术精神的一个主要支撑,这是哲学对艺术的影响。中国传统思想与艺术产生直接关系,这在中国画及中国其他很多艺术形式中常见,而在油画中却未能常见,这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老庄》告诉我们,庄子所求的“道”衍生出来的理想人格,是一种“逍遥人格”。老子和庄子讲的“道”落实到人生观上,便是“自然”,即打掉生死、有无、彼此、是非的外在的、人为的认知束缚、界限,一切复归于自然本性。庄子所重视的是生命本身的自然本性,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就在于保存生命的本身在然的状态,一切外在、人为附加都是做作的,都将使人失失去原始的淳朴,是对人生本性的一种损害,只会给原本清楚的人生带来无穷的困惑与迷惘。庄子的“我”是原始的、自然的“我”,而且他认为只有原始的、自然的“我”才是真正的本质自我,只有回归到原始、自然的生命状态,才能祛除来自社会浑浊、来自仁义道德的对生命的污染,追寻得到本质自我。为了追寻本质自我,庄子开辟出一片“无何有之乡”的精神天地。《逍遥游》说:“今之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无何有之乡”是无为精神所开拓出来的广大的生活空间,它已不是客观意义的自然界,并非现实社会的实践行动所能达成,而是人心灵世界中无所依傍无可企求的自足状态,它超乎任何实用的意图,并因此精神得以自全自保,而摆脱任何的侵蚀与困扰。

“无何有之乡”的精神空间中,人的精神状态是“无所待”。在庄子看来,列子御风而行,犹有待于风,还没有达到真正的逍遥。真正的逍遥,是“无所待”的心灵大自由。人经常要困于名利、权势、毁誉,而在庄子看来,人一旦受制于这些东西,不啻于使自然清洁的精神蒙垢,仁义道德更是给精神戴上一具枷锁。因此,要在体道认道的过程中,放弃一切违背生命本性的东西,直接触及心灵本身。人生的意义不可能在社会功利中实现,也不可能在家庭伦理中实现,而只能在体验宇宙真理,拥抱那个原始的、自然的本质自我中实现。只有无所待,人才能超脱一切与原始自然生命无关的东西,使心灵的活动超出物质世界的形象局限,达到大舒展大自由。庄子的人生观最为自由,最少束缚,因而也最接近艺术状态的人生境界。

人格理想的趋向,归根结底取决于人对生命的看法。对生命、生死问题的看法,直接关系到人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回答“怎样的生命才是值得经历的”这样的问题。庄子在对世界的认识上是“齐万物”,即万物平等。而他在人生态度问题上,则是“齐生死”,齐生死实是庄子人生态度的根本出发点。一旦死生被视为无悲无欢,无恸无喜,整个人生便产生了根本性的转换。庄子说:“人之生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有何患,故万物一也。”这样,死生大事,被泯灭于“无何有之乡”这一精神空间的气聚气散之中,一切都顺其自然。庄子以一种审美心理审视生死变幻,“生”与“死”在庄子这里,不再是两种截然的绝对状态,而是两种自然支配下相对的、自适的、对等的状态。生与死,就像梦与醒,都是自然的状态转换,都没有意义。生亦无乐,死亦无悲。而在作为哲学命题的“生死”问题上,庄子的回答是巧妙的:既然生是一种状态,死也是一种状态,两者并无本质差别,栩栩然蝴蝶与蘧蘧然庄周,本就是对等的,互通的。安之此生之“我”,不正是死后之“我”呢?庄子不但否认了“生”的意义,而且否认了“死”的意义。

在中国文化史上,庄子以他深刻的哲学思想为基础,开辟出一片新的精神天地,滋养了一类新的人,一种遁世求真,一心一意地追求生命的精神价值的人,一种归依自然,在山水之间独善其身的人,一种把人生意义与人生价值建立在自己内在精神的超越之上的人。

中国艺术中“气韵生动”便是庄子“通天下一气耳”之气,也是中国艺术表现“道”无所不在的审美法则。在中国绘画、书法中是一个气的世界,在这样一个气韵贯通的世界中有音乐式的流动起伏和舞蹈式的回旋变化的节奏。“唯道集虚,体用不二,这构成中国人的生命情调和艺术意境的实相”。(宗白华

[1] [2] 

《中国艺术意境之诞生》,《美学散步》)气在道的作用下聚而为实,人与万物有形有相,散而为虚,人与万物无形无相,化为气的原本虚静状态,与道融合为一。于是“虚实相生”、“知白守黑”成为中国艺术创作的辩证法则。中国画意境中那种“无画处皆成妙境”的超旷空灵之美,又与禅宗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妙理契合。中国艺术中“万物与我为一”的审美境界,充满了道家精神。老庄认为,人类最高的智慧不是站在客体之外对待客观事物,只有消除物我对待,物我泯一,才会显现出真原的世界。苏轼的“其身与竹化”,辛弃疾的“我见青山皆抚媚,料青山见我皆如是”,中国画家的“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都是说的在人与物的相互移情过程中,主体的超然人格精神与客体的自然天地之美在审美的观照中融而为一,这是“天人合一”的境界,也是中国艺术最高的审美境界。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2

【关键词】园林景观;传统文化;塑造

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中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充分表达了人们的理想与信仰。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沉积,留存在建筑中,与人们的生活融合。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现代园林景观恰如其分的展示了传统文化的内涵,人们逐渐被园林景观塑造的传统文化所影响,并将这种文化进行传承与发展。

一、传统文化

文化主要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与物质财富的综合。狭义的文化是指形态意识产生的精神财富,主要包含信仰、宗教、民俗习惯、文学思想、艺术情操、科学技术等。传统文化则是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逐渐形成的物质体制和精神实体文化意识,是相较于外来文化与当代文化来说的,属于狭义的文化。我国传统文化在文化风俗、思想道德、技术心志等各个方面都具备独特的风格,尤其是传统文化具有的淳朴宁静、自然淡雅的审美观念,和谐顺畅、自然共处的自然观念,以及多样形式、充分生机的形象艺术,都要求我们对其进行研究与传承。

二、现代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的关联

传统文化是历史的文化节点,它利用文化基因对现代人的价值观念、园林景观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充分利用传统文化创造开发具有地方人文特点的现代园林景观是当今时代的需求。将传统文化转变为一种具有时代特点的精神,并且对其赋予新的园林景观内涵是设计者肩负的神圣使命。现代园林景观以真实的传统地域文化作为依托,其主要目标就是对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并且向世人充分展示,将现代园林景观与传统文化紧密联系在一起,创造城市科学发展的新观念。

三、现代园林景观对传统文化的需求

园林设计具体是指对街道、庭院、广场、公元、河岸、桥梁等全部的生活区域、工商业和娱乐区域等一系列的外界空间以及独立性质的室外空间建筑实施的环境园林设计,通过园林景观文化意义能够看出,园林景观充当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调和剂,园林景观设计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园林景观设计需要充分估计视觉形象、大众心理、绿化生态及精神要求、传统文化是精神需要的组成部分,是提高园林景观层次的关键内容。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传统文化,将会重新展示历史的光芒,能够使人们追忆美好的回忆,更加突显园林景观的唯一性,提高了园林景观的档次。

四、现代园林景观塑造传统文化的方式

(一)正视传统文化

城市是一个逐渐传承、有序前进的历史过程,只有按照历史文化的发展轨迹才能具有根基。园林景观设计我们可以将其看成是一个文化艺术领域,凭借一定的设计理念作为创造精神价值的原则。大部分人普遍认为传统就代表着旧观念、老思想。这样无疑令我们对传统的理解和研究仅停留在一些东西的表象上。总体来说传统主要是文化方面的表现。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都发挥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园林景观设计也是这样。实际上,传统文化一直在我们身边,例如我们延续着一些很难舍弃的民族风俗习惯,因此我们的社会生活是不可能与传统文化分离的。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更应当塑造传统文化意识,成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二)展示与继承传统文化

现代园林景观中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体现。能够借助于公园绿地、道路、雕塑、行道树等多种物体,作为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利用他们能够将传统文化大量呈现在大众面前,使现代园林景观中的工程建设不仅仅是钢筋水泥的简单堆砌,而是释放深厚历史地域文化。

1.公园绿地

现代园林景观中城市绿地是重要的部分,通过斑块的形式在城市整体生态体系中散步。在园林景观规划时,以城市的传统文化作为题眼,将无形抽象的传统文化进行形象化,进一步从不同方面显示传统文化。联系公园绿地的需求功能,根据突显的文化主题、塑造具有地方文化特点的重要思想,应用碑文、栏杆、雕塑等一系列能够利用的载体硬件,将与城市传统文化相关的事件、传说以及典故进行固化,彰显其浓厚的文化气息,使人们在娱乐休闲的时候,不自觉的对传统文化进行了了解。

2.道路绿地

在城市绿地体系中道路绿地发挥了关键的生态廊道的作用,同时对于现代园林景观的展示特起着关键作用。为了能够彰显城市的现代园林景观特点,发扬传统文化,可以应用各类载体硬件充分体现城市传统文化特点。例如对古老城区中道路格局框架尽量保护,恢复使用历史名字,保持方正古城的空间布局,尽可能保护历史留下的老胡同等,特别是那些具有传统文化特点的路名要尽可能的继续使用,将传统历史文化凭借地名的形式实施固化,充分利用乡土,将道路绿地的生态效益发挥到最大,使得现代园林景观能够更好的塑造传统文化意识。

3.公共设施

在人们平常生活中公共设施随处可见,并且与人们的生活紧密相连,例如马路灯、垃圾桶、座椅、花台等。这些公共设施不仅使城市绿地凭借其自身的使用价值为人们使用和服务,同时还能利用它们具有的装饰造型作为园林景观的组成部分,成功塑造城市的传统文化。例如马路灯具有变化各异的造型,观赏装饰性很强,其布局情况能够充分体现出城市的传统文化,可以按照不同地区园林景观的特点,布置协调且不同款式的灯具。

(三)利用色彩图案塑造传统文化

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具有中国民族特点的象征包含了很多的图案,例如中国结、窗花、祥云、金乌等,在现代园林景观中利用这些传统的图案塑造传统文化意识,不仅仅具有深刻的寓意,独特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涵义,有效延续了本土文化,同时还能塑造独特的园林景观形象,使我们进一步与世界的交流。例如在墙壁、栏杆、道路等位置利用手绘或石刻的方法塑造祥云和龙凤呈祥的图案,能够充分体现人们对生活的积极态度,或者利用植物设计出十二生肖的各种图案,让人们欣赏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留下的印迹,这都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塑造。现代园林景观的色彩是表情定位景观的重要元素,最能够体现我国传统文化的色彩包括:红、黄、白、灰等。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用这些色彩,能够准确营造园林景观的表情。红色和黄色能够塑造喜庆、祥和的气氛。例如在设计路灯时应用大红色的灯笼,在节假日的气氛中能够突出中华民族创造的辉煌。在景观建筑中采用灰色,能够更加彰显景观特有的典雅与宁静,园林景观设计中利用传统文化的标志性色彩成功向人们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无限魅力。

结束语

整体来说,园林景观的布置风格和意境等方面都能够有效塑造传统文化意识。我们具有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不断寻找传统文化和审美精髓,发扬传统文化,力争实现古为今用。纵观历史发展过程,园林景观设计始终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属于具备了浓厚文化内涵的艺术典型表达形式,对于世界园林景观的发展产生了更加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3

一、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相融合的可能性

中国传统文化主要是以老子道德文化为本体,以儒家、庄子、墨子的思想为主体等多元文化融通和谐包容的实体系,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如“仁者爱人”“民为邦本”“和而不同”“知行合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大同”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有利于丰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加深其文内涵。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历史、经济、政治、伦理、军事、外交等文化内涵,它的教学目标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我们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在不同程度地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思想政治教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文化大前提展开的,所以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源性支撑。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有很多相通、相契合的地方,如“物极必反”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唇亡齿寒”与马克思主义联系的观点,“躬行践履”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大同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共产主义理论等,正是由于二者之间在哲学基础上的相通性,才使融合成为可能。

二、当前思想政治教学的困境

高职院校大多在就业目标的驱动下,重视学生专业课的学习,将培养重点放在了学生岗位技能方面,还没有认识到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在就业和综合竞争力中的重要作用,也没有认识到在思想政治课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学生在就业压力下更看重专业课的学习和实践锻炼,却忽视了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课在提高自身素质中所起的作用。此外,高职院校很少专门开设适合高职院校学生特点的传统文化课程,更没有相应的课程教材和教学体系。

三、中国传统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融合的现实路径

(一)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中的历史遗迹、先进科技、传统节日、英雄人物事迹是思想政治教学宝贵的素材,教师要将这些教材引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会分析、辨别传统文化中的精华、糟粕,用唯物史观看待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增强学生对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理解和把握。

(二)在思想政治实践教学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强调理论学习,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更要将所学理论内化为学生良好的思想认知和道德素质,并外化在学生的行为中,从而最终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知行统一。要达到这样的效果,需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需要在思政教学中引导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书籍的阅读,使学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这是思想政治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的前提和基础。二是指导学生撰写有关中国传统文化的小论文。教师要密切联系社会热点问题,拟定和中国传统文化相关的论文题目,让学生思考、探究,撰写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小论文,加深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进而使学生产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培养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三是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历史遗迹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后让学生撰写小论文,增强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怀。通过参与读、写、看,学生将书本上僵死的理论转化为了鲜活的认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了理性认识,从而内化为了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外化为了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开发、构建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课相融合的课程体系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4

关键词:湖湘文化;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03-01

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极富湖湘特点、时代特点和特定的地域文化,其精华的发扬光大可以充实、扩展、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研究意义

(一)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对于特色地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的研究处在起步阶段。现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

(1)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地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如彭跃农在《湖湘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阐述了湖湘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当代价值及在高校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意义;如欧阳军喜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必须依赖于中国传统文化;再如殷忠勇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强调指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出发,从中吸取力量,获得涵养。

(2)极少数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的硕博士论文中部分涉及到传统文化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如《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等。

(二)理论与现实意义

(1)理论意义。2013年以来,在不同的场合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讲话。湖湘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继了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凸显出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服务的时代责任。这对于我们今天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导青年学生建立科学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理论指导意义。

(2)现实意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民族文化的根本。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高校是优秀传统文化继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历史背景下,探究如何弘扬包括湖湘文化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提升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对培养和培育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目标

理清湖湘文化的渊源、发展脉络;理清湖湘文化的独创性、价值观念、鲜明特点,增强文化自信。

认真汲取湖湘文化的精华和思想精髓,深入挖掘和阐发湖湘文化“淳朴重义”“敢为人先”“经世致用”“自强不息”的文化价值,让湖湘文化成为培育现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做好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融合文章,重点做好创新性措施的研究。

(二)研究内容

(1)湖湘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比较研究;

(2)湖湘文化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

(3)弘扬湖湘文化并融入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路径及措施研究。

(三)研究方法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拟采用但不局限于以下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利用图书馆及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研究文献及先进做法,积累相关的研究资料。

(2)案例研究法。以过去几年和项目实施过程中湖南本土兄弟院校如长沙民政职院和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利用湖湘文化培育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具体案例,以科学分析原则为指导,分析探索具有传媒特色的湖南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问题。

(3)实证研究法:通过对兄弟院校的实证研究,检验目前利用特色地域文化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研究与实践成果,以期通过实证研究为课题的研究提供事实支撑与路径选择。

(四)需要解决的有关问题

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民族文化,对于体验与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自信与自觉,具有重要价值。围绕这一目标,我们拟解决以下问题:

(1)把湖湘文化形成系统化的知识体系并积极开展湖湘文化传统宣传学习活动;

(2)积极深化研究探讨湖湘文化优良传统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机结合的载体途径和方式方法;

(3)把湖湘文化优良传统有效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教学中,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达到知、情、意的深度融合,让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并达到知行统一。

参考文献:

[1]宁先圣.创新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J].社科纵横,2015,04:30-32.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5

一、绪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艺术教学,既需要技艺的传授,也需要思想的交流以及艺术上的继承和发展。毫无疑问,画家的成长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授,学生不仅学习艺术上的知识和技巧,也受教师艺术思想和人格风范的影响。对艺术传统的延续和发展来说,经由师生关系对技艺和思想进行传承是必须和直接的途径。而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以及教与学的关系,都对这种延续和发展起到重要的影响。因此,美术教育中的师承关系是艺术技巧和思想传承与发展的重要环节,对师承关系的理解和探索,是艺术教育研究的重要内容。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说,传统师承关系的延续有其必然性,这种必然性体现在对技艺与思想的继承。而在传统艺术发展观中,对传统技术和思想的继承本身意味着再创造的基础。但是,师承关系本身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也决定了一种艺术形式在发展中的精神发展观和创造态度。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传统的艺术传承理念带有深厚的技艺专属和文化血统观念,并具有很大的排它性,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其保守性日益与当代文化和教育精神相冲突。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探讨符合时代需求的新的师承关系是当代教育观念革新的重要组成部分。二、传统美术教育中师承关系的特点1.技艺专属在古代社会,艺术职业具有浓厚的手工艺特点,艺术家或者艺人对一门技艺的专利通常是其社会地位和文化地位的重要前提。与现代社会的专利享有不同的是,技艺专属缺少法律意义上的保护,普遍依靠师徒传承关系维系。2.技艺传承与学术精神传承从形式上看,传统意义上的师承关系与当代教育体制下的师承关系并无太大的区别,但是究其本质来说,传统关系中的师承的意义不仅局限于知识和技能的传承,也被赋予了精神特质上的延续性特点。与技艺传承不同的是,学术精神的内容在传承中经常被不加取舍地保留,因此也更容易将一种艺术观念本身奉为不可超越的艺术经典。3.师生伦理观念在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观念本身还被注入了伦理观念的内容,师生关系被上升到了伦理关系的高度。可见,中国传统的师生关系,不仅在形式上表现为师徒关系,更在伦理上等同父子关系。基于这个前提,除了技术传承之外,艺术见解和精神的延袭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甚至可以说,在传统绘画艺术教育观念中,对于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不可以不究其师承渊源,似乎失去了艺术上的师承关系,也就失去了艺术创造的根本意义。因此,我们可以把传统艺术师承关系理解为:“以伦理关系维系的艺术技巧和思想的传承关系。”三、传统师承关系在当代美术教育中的弊端1.由传统师承关系决定的文化血统观在中国文化传统中,师承关系不但表现出学习者对于教育者的技巧和教育精神的延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表现出对一种艺术风格体系本身的传承,因而具有浓厚的文化和技艺的血统观念。这就是说,本着传统的艺术师承观念,师傅在传道授业解惑的同时,实际上也在延续文化血统和社会关系。由文化血统派生出的正统观念与主流观念更是在历史上形成了艺术发展的无形障碍。带有文化血统观念的师承关系具有显而易见的弊端,在实际的艺术创作活动中,这种继承方式会不加选择地保留其体系的核心内容,而一些负面的东西和文化基因的缺陷也同时被继承下来,并且具有相当的封闭性和保守性。2.门派观念与排他性门派体系在作为传统艺术风格的多样化特征时是有其必然性和积极作用的,而一旦形成了以体系风格作为唯一精神继承和追求的观念时,则会产生一定的排他性和一系列负面影响。排他的观念在一些传统艺术流派中似乎是理所当然的。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门无派”即便是对于个性化创造的一种肯定,也很可能同时含有另类和贬低的意思。在艺术界,师承关系也可以表现为个人对一个集体观念的传承。作为学生,继承的不仅是教师的技艺和精神特质,也无形中继承教师的名望和文化定位以及社会联系。因此,学生即使没有什么特别的创造,也可以借教师的名望在行业中立足并取得相当的社会地位。更有甚者,如果学生的艺术不借助于教师的体系,很可能被视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3.对于个性和创造力的藐视传统师承关系决定了这样一种观念,学生的学习无论如何必须以对教师技艺的传承为基础,由此造成的学术基础的单一性和片面性是不可避免的,也更容易造就迷信和僵化的艺术学习观念。四、当代美术教育形势对师承关系的新阐释和新需求1.当代文化环境与传统师承关系的冲突(1)处于信息化的时代,学生的学习资料来源与传统来源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的学习资源不仅可以直接来自于教师,也可以来源于当代媒体以及各种更新的信息载体,这对于传统的以师授为主的教学方法以及以师从观念为主的学习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冲击。(2)学生对于教师的思想依赖性相对于传统教学大大降低,更容易受到多种思想和道德观念的影响。(3)技艺专利的独有已经不再作为教师艺术品质和艺术地位的支柱,而学术思想的保守也很容易受到挑战,学生在学术上的反叛将获得更多的认可。(4)教师的角色职能已经开始从教授者向学习组织者和影响者的位置转变,师徒伦理的思想被淡化已是不争的事实。(5)由文化血统观念决定的艺术门派观念受到更多的质疑和批判。#p#分页标题#e#2.当代师生观念对师承关系的影响(1)艺术思想上的平等观念。中国传统美术教育中的师生关系长期以来构成了传统师承关系的精神基础,但是传统师生关系的生存条件在当代文化环境和教育形势下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随着传统师生伦理观念的淡化,在当代教育观念中,为师的观念和道德标准被提升到了新的高度,被赋予了许多新的含义,而学生作为学习者的思想和行为准则也产生了相应的变化,学生的不同艺术取向和发展需求已经被逐渐认可。在此,尊重个性价值的美术教育观念在实践中体现为艺术思想上的共同交流和平等观念。(2)角色转换的观念。当代的教育者在视教育为责任和天职的同时必须认识到,除了教育理念,教学方法,学习方法的改变,在对师生关系的理解和师德观念上也应注入许多新的内容和全新的理解,当代的师生关系应充分建立在当代人文文化的基础之上。当代的教育理念本身意味着当代的艺术教学是一个师生共同参与和相互影响的过程,教学与学习存在着很强的交互性,学生既是学习者,也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被服务的对象。这种以当代人文文化观念为基础的新的师生角色定位并非意味着教学中师生关系角色的彻底转换,而是代表一种教育态度的转变,在艺术追求上的进取作风和表率作用将成为当代师生关系的新纽带。(3)发展中的师德观念,在当前信息来源多样化的社会环境中,作为教师,传统意义上的师德观念已经不能满足当代艺术教学的要求,教师在理解和继承传统艺术素质和道德规范的同时,自身对于社会发展和艺术观念更新的敏感度也同样重要。深刻的自我超越意识,宽容大度的师生观念以及务真求实的品质都是当代教师必须的素养。3.当代的教育观念对师承关系的新要求(1)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在当代美术教育中,单一的绘画艺术教学系统已经被多种文化元素、多种艺术流派交融的教学观念所影响,单一的教育学术观念已经被更多样化的多元文化观念所取代,没有多元文化并重的教育学术观念,就谈不上教学思想和传承观念的当代性。多元文化观念的渗透不仅表现在艺术创作上,也体现在对于传统艺术血统观念和体系观念的挑战,同样也作用于艺术教学和继承观念中。承认多元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在美术教学中主动介入多种艺术思想观念是避免艺术传承中学术思想僵化的重要手段。(2)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艺术教育观念:在传统美术教育中,教育的起点不是出自于学生的个性和发展需求,而是来自于既定的艺术门派体系,以此为基础的个性价值必须建立在对师授体系的充分认可和掌握的基础之上。在当代美术教育观念中,以技艺继承为主体的艺术传承系统已经被极大地改变了,审美观念的嬗变以及对于艺术表达的观念的深度探索已经是当代艺术创作和探索的全新课题,因此,个性价值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已经被充分认可。以个性价值为起点的教育观对于传统师承观念是一个巨大的冲击,承认个性价值,独立的创造能力是艺术教育思想当代性的重要特征,也是突破以单纯师授体系为艺术起点的重要因素。(3)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的艺术传承观念:我们看到,不同的艺术师承观念是由不同社会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价值观所造就的。作为当代的美术教育,在深入研究符合当代特点的教学观念和手段的同时,必须从意识层次对传统艺术的师承观念进行分析,以期符合当代文化价值观的需求,实现思想意识上的质变。艺术创作服务于人和社会,艺术教育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是艺术观念在当代与时俱进的表现。不论对于教授者还是学习者,服务于社会文化事业应该成为共同的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当代师承关系冲破传统意义上的传承观念的精神基础。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6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认识;弘扬;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11-00-02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化里的“文化”是指广义的“文化”,即所谓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代所继承和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文化。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

传统文化的四个显著特点,一是世代相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某些短暂的历史时期内有所中断,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变,但是大体上没有中断过,总的来说变化不大。二是民族特色。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中国特有的,与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三是历史悠久。有五千年的历史。四是博大精深。“博大”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丰富多彩,“精深”是说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测。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让国人引以为豪,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的基本精神

中国传统文化长期发展的思想基础,可以叫做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自强不息和厚德载物的奋斗精神。中国文化历来关注现实人生,孔子说:“未知生,焉知死”,并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正是这种入世的人生哲学,培育了中华民族敢于向一切自然与社会的危害和不平进行顽强抗争。第二,知行合一观。中国儒家文化所讲的“力行近于仁”,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行重知轻”的认识论思想,这与实践品格具有某种一致性。实践是认识的源泉。第三,重视人的精神生活。中国传统文化非常重视人的内在修养与这精神世界,鄙视那种贪婪与粗俗的物欲。孟子提出“充实之谓美”,并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对人格的根本要求,第四,爱国主义精神。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五,追求真理,勇于奉献的精神。中国传统文化蔑视那种贪生怕死,忘恩负义、追逐名利的小人。古人在谈到对真理的追求时,认为“朝闻道,夕死可矣“。宣扬”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第六,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伦理规范。古人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一个社会只有严于律已,宽以待人,形成团结互助,尊老爱幼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充满温馨与和谐,才能给人带来希望与力量。

除以上几个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还应该包括:“经世致用”的务实作风;“和谐持中”的思想境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责任意识;淡泊明志、君子慎独的自警意识;超越功利、黜奢崇俭的生活态度等。这些具有精神价值的东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形成了我们民族的风骨和气度,培育了我们民族的品格和精神,既是历史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

四、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消极因素

中国传统文化包含的消极因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宗法观念和专制思想导致人们缺乏民主精神。中国长期处于封建社会,封建意识对人们影响极深,封建专制思想一方面严重压抑和束缚个性发展,另一方面,造成特权思想,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缺乏民主意识。二是“家国同构”的社会结构导致人们法制观念淡薄。中国传统文化不重视法制,实行的是人治,如实行的是皇权至高无上,因而君言就是法。在我国今天社会主义社会里,人民群众已经成为国家主人,国家的一切法律反映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但封建特权思想严重,权大于法,情大于法的事,还时有发生。三是商品意识差。“重农轻商”思想对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起着一定的阻碍作用。中国是个农业国,重农轻商十分严重。过去,经商是被人看不起的,不知商业是产品流通的重要环节,对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繁荣经济,方便,起着重要的作用,尤其在现代,没有市场经济的高度发展,也就无法走向现代化。四是农业文化的“小农意识”导致人们守旧意识极为严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容易满足于现状,非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起来造反和主动接受新东西的。

五、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一)如何正确对待传统文化

第一,必须坚持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科学、严谨、审慎地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它有精华,但也有大量封建糟粕的东西,如权力崇拜、个人崇拜,封建等级观念,专制主义、依附性人格,缺乏国民、公民意识,缺乏民主、法制观念,缺乏创新意识,缺乏科学精神,重农抑商,轻视效率等等。这些都是封建落后的东西,对我们当今的社会有很多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去判断去甄别去筛选去批判,但过去那种对传统文化不问青红皂白,一概怀疑、否定和批判的做法是非常错误的。继承和弘扬其优秀的成分,拒绝和抛弃其落后的成分,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活力,并成为推动现代化进程的强大动力。

第二,要切实掌握鉴别、区分中国传统文化精华与糟粕的基本方法,提高洞察能力。(1)要坚持历史观点,站在历史的时间点上看待中国传统文化和评价历史人物。因为一切传统文化都是历史的产物,纵然是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必然有着历史的烙印及其局限。鉴于此,要尊重历史,实事求是,既不颂古非今,也不以今非古;只有尊重历史的辩证发展,才能正确认识传统文化,而不会以主观片面的标准去评判传统文化,把传统文化看成是一堆陈旧过时、不合时宜的历史包袱。(2)要站在现代的时间点上,用现代的科学观来考察传统文化,将历史的和现代的两种视角贯通、结合起来。只有很好地做到这种贯通、结合,才能对传统文化作出客观科学的评判与选择。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是机械的复古,继承优秀文化遗产并非盲目地照搬,而必须根据新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需求,进行合理的吸收、改造、创新和发展。所以,必须站立在现代的时间点上审视传统文化,坚持古为今用。(3)要切实地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而不是只在其外部特征上浮光掠影、走马观花地兜圈子。

第三,面向世界,博采众善,广泛吸收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用以克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消极因素和弥补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欠缺。蔡元培曾说:“教育家最重要的责任,就是创造文化,而创造文化,往往发端几种文化接触的时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正是这多种文化交汇、碰撞、激活、融合的时代,这使中华文化有了吸收西方优秀文化的机会。而中国新世纪的新文化的创造和发展也正需要在这多元文化的激烈交汇、撞碰、融合中进行。中国文化也在变,不断吸收,不断变化更新,中国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创造。要把中国文化的精华学到手,同时吸收外来的文化,再熔为一炉,创造出有中国特色的新文化。在新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应在与道德建设的整合中寻求创新发展。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在于立足于社会实践。要立足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与时俱进,发挥人民群众也是文化创造主体的作用,大力进行民族文化的创新发展。

对待中国传统文化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民族虚无主义,二是复古主义:对待外来文化也要防止两个倾向:一是闭关自守,二是全盘西化。以上的观点都是形而上学的否定观。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之否定,是科学的否定观,运用辩证的否定观,我们对待传统文化,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批判其错误的东西,继承其积极的东西,并加以改造;对待外来文化,应该有鉴别的,有选择的学习,努力走出一条既能体现现代世界文明水准又能有自己民族特点的现代化道路。

(二)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

传统文化,是指一个民族由历史沿袭而来的观念思想的综合体。它具体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风俗习惯、心理特征和价值观念上,内化积淀于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深处,是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民族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一个民族传统文化之所以得到传承和延续,是这个社会成员的社会观念自觉认同的结果,而决不是以强制性得以延续和发展的,因此,只有正确地对待传统文化,才能正确地对待整个民族的传统文化。而传统文化固具有极大的相对稳定性,它往往是反映和代表了一个民族的社会整体意识和行为倾向,并使得传统文化得以传播和积累。因而,传统文化要想对现代文化具有正确地导向性,就必须坚持现代化与民族化的统一,它既可以坚持反对“全盘西化论”、“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又可以坚持反对过了时的所谓的保守的复古的意识现象的发生。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精神文明建设,正确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

(三)对传统文化的合理扬弃

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既有它积极的先进的一面,也有它消极的落后的一面。对待传统文化,既不能全盘肯定,也不能全盘否定。对于传统文化中积极的对社会发展有推动作用的部分,要发扬光大;而对于那些落后腐朽的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的部分,要坚决抵制,即合理地扬弃。我们在尊重传统的基础上,要有选择地吸收和创造性地综合,用历史和科学的观点来考察中国的传统文化,切实把握和深入理解传统文化的本质内容,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根据现代化的基本精神理念,进行有选择性的合理的吸收、改造、发展和创新。

六、如何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首先,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不能仅仅做一个博物馆或者只是把传统文化用声音和影像保存起来。而应该是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一种活生生的东西。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并不是让其凝固而无法变迁,这样做的后果事实上是让传统文化失去应有的生命力。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加以发展,就能充分激发整个民族的潜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

其次,借鉴与创新,并主动融入世界文化。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文化发展和道德进步,除了要注意继承和弘扬本民族文化和道德的优良传统之外,还必须积极吸收其他民族文明的优秀成果。在对待其他民族或国家的道德文明成果上,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中国新文化的建设,正如人们常说,必须坚持继承、吸收、创新。

再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在当今全球化越演越重,经济一体化浪潮越发汹涌之际,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利用、传承与变迁、创新与调适成为民族研究与工作中的重大课题。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也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能够体现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演进的自觉水平。文化作为民族凝聚力的根本要素,对国家经济、政治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着巨大的作用力和影响力。文化资源、人文环境和民族素质,又是一个社会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新的时代,必须建设新的文化。使人的生活更加境界,更加高尚,也进而推动我们民族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传统文化与当今文化的相结合,要保留传统文化的精华,还要融入当今文化的特点,按照自身的规律得到的继承和持续的发展。这样,才能使中国的发展一直处于领先阶段。因此,在新的文化建设中,必须倡导人的社会责任,鼓励人们在实现个人利益基础上,为社会多做贡献;必须引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人的矛盾,维持社会正常秩序;必须使人们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培养和激发人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创造更多优秀的劳动成果。建设中华民族的新型文化。在深入了解传统文化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时代进步的要求,创造性地为中华传统文化精髓充实新的时代内容,使之不断完善发展。弘扬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建设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新型文化。

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要上升到一个全民族的高度,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身份标志,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创造的集体记忆与精神寄托。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7

关键词:园林造景;意境营造;传统园林;现代园林;继承;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422(2010)06-0060-02

意境是艺术创作和鉴赏方面一个极重要的美学范畴,是艺术作品借助形象所达到的一种意蕴和境界。意即主观的理念、感情。境即客观的生活、景物。意境产生于艺术创作中意和境两者的结合,即创作者将自己的感情、理念熔铸于客观的生活和景物之中,从而引发鉴赏者类似的情感激动和理念联想。中国的诗、画等艺术门类十分强调意境,园林艺术也不例外,而且园林由于其与诗画的综合性、三维空间的形象性,其意境内涵的显现比之其他艺术门类更为明晰。

1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

中国传统造园所讲究的是“师法自然”,其精髓可归纳为“巧于因借,精在体宣”,“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精在体宜”指的是中国传统造园的原则和手法,“虽由人作,宛白天开”,指的是中国传统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中国传统造已具有三千多年的发展史,最早园林的出现可追溯到公园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直至19世纪末叶封建社会解体为止传统园林逐渐向现代园林转化。纵观中国几千年的传统园林发展历程,其意境营造手法可归纳为下面几种。

1.1 籍助园林造景四要素所构筑的物境创造意境

中国传统造园,把“建筑、山、水、植被”称之为园林造景四要素,创作者预先设定一个主题,然后籍助于四要素所构成的物境将主题表述出来,从而传达给观赏者意境信息;或籍助于人工的叠山理水,通过“壶中天地”或“芥子纳须弥”的方法,将广阔的大自然山水风景缩移模拟于咫尺之间,通过观赏者的移情和联想,将具体的山、石、水、植物所构成的物象幻化成意向,把物境幻化成意境。如宋代艮岳纳“天台、雁荡、山峡等诸山诸水”于园,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九州清宴”就是最充分的应用。

中国文人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寓意坚贞不屈的精神,以梅、兰、竹、菊称之为“四君子”,寓意清高品德,利用植物寓意联想来创造优美的意境、寄托感情也是中国传统造园意境营造的常见手法。这类手法通常是创作者充分利用植物的优美造型,按照植物的生态习性合理搭配,采用孤植、对植、群植等系列配置方法,创造寓意丰富的意境,陶冶观赏者的情操。如利用优美的树枝和树形:苍劲的古松,象征坚韧不拔:青翠的竹丛,象征挺拔、虚心劲节;傲霜的梅花。象征不怕困难、无所畏惧。利用植物的芳名:金桂、玉兰、牡丹、海棠组合,象征“金玉满堂”;桃花、李花象征“桃李满天下”;桂花、杏花象征富贵、幸福;合欢象征合家欢乐等等。

1.2 籍助文字“点题”创造意境

中国传统园林强调意与形的统一,情与景的交融,创作者预先设定好一定的意境,并通过意境塑造景点景物,同时给景点题一个富有诗情画意的名字,将观赏者的大脑思维和视觉感受紧密结合。使眼前物境幻化,由景生情,“得意而忘象”,衍生出更深层次意境。如“知春亭”、“桃花春坞”、“柳浪闻莺”、“苏堤春晓”等等。有时创作者并非预先设定意境,而是在园林建成之后再根据现成的物境特征做出文字的“点题”――景题、牌匾、楹联、刻石等,通过文字具体明确的表述,引发象征寓意,传给观赏者直接信息。让观赏者产生联想,脑海中浮现“景外之景”,激发观赏者的“象外之旨”,创造更深层次意境。如清漪园东富门外牌楼的“涵虚”和“罨秀”匾额,简洁四字点出了清漪园的基本景色,湖波浩渺,山林葱秀:苏州拙政园的“远香堂”题额,取意于周敦颐咏莲之句“香远益清”,精心点出了拙政园的荷池荷香,寓意主人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北京植物园樱桃沟水源头的景亭。亭柱引用王维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诗句为楹联。让人在欣赏美丽景色的同时浮想联翩,更加觉得景色意蕴无穷。

1.3 注入文化元素。利用文化氛围创造意境

文化艺术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灵魂,在中国传统造园中,将人文历史典故、神话传说、轶闻趣事等文化因子注入园林景观之中,亦或将名人诗词加以提炼融入景点,加大园林的文化内涵,使观赏者“寓情于景、即景生情”,从而深化园林意境也是中国传统园林造景的常见手法之一。中国传统园林从唐宋时期开始,很多诗词绘画的诗情画意被纳入了造园。出现了“因画成景,以诗入画”的风气,形成了文人园林的特色,其影响一直至今。以诗画为本造园,除了能形成优美的景色外,更重要的是许多诗画都有很深的意境。例如常健的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和陆游的诗“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都常被后人在造园时作为经典加以引用。将历史典故、神话传说和轶闻趣事引入园林则是文化艺术和园林意境的升华,例如黄鹤楼上的题诗《黄鹤楼》,诗人一开笔就引用了千年前仙人驾鹤来此的传说,一下子就把观赏者引入遐想的境界,再加上后边景物情感的描述,把观赏者的遐想逐步推进到更高深的境界:又如杭州的“飞来峰”和“雷峰塔”,观赏者一到那里就会联想起济公的故事和白娘子的传说。

2现代园林造景中意境营造的继承与创新

现代园林是继承和发展了的传统园林,但传统的园林形态毕竟满足不了现代人和环境的现实需求。因为传统园林是为少数人服务的,而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传统园林是封闭、内向型园林,而现代园林是开放型的园林。对于传统园林造景意境营造手法在现代园林造景中如何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我们应用敏锐的目光取其精华,融合于今天的环境之中。对于在现代园林造景当中的意境营造创新问题,我们应在继承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意境营造手法之精华的基础上,从现代社会环境的需求出发,运用现代的文化元素、新材料、新工艺和现代科技手段建立新的内容。

2.1 继承传统园林意境营造手法之精华,意在笔先

中国传统造园崇尚的是自然山水环境,以大自然为创作的本源,本于自然却高于自然,所追求的是诗画一样的境界,其意境蕴含了造园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造园者将自身的思想感情、意志品质等深层次的文化内容都凝聚在景物中,体现在园林空间里。其意境营造手法基本都是借助于园林造景的四大基本要素和诗词等文化内容,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的构图作为造园蓝图,经过艺术剪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

现代园林造景虽然不像传统园林那样融入创作者的人生态度和处世哲学,但“师法自然”还是现代园林的营造法则,所追求的境界还是“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在中国现代园林造景中,主动制造景点和意境的意识应成为主流。任何一个景观景点的塑造,创作者在下笔之前,必须先立其意,构其境,这样下笔后才“不滞于手,不凝于心”。只有创作者以意境营造来指导园林外部景物的构建,通过人工与自然的巧妙组合,将观赏者引入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并不失时机地运用“点题”手段,才会引起观赏者对景观的强烈共鸣,才能造就一流的“园林精品”。

2.2 挖掘文化底蕴

人文环境的塑造是园林造景之意境营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现在人们造园时大多只关注园林建筑、树木、花卉、庭院的布景,往往忽视场地文脉的探寻和挖掘,景点意境只产生于设计者的主观,于是景点就成为了“具有审美特征的基本境域单元”,而且当它与“传统风格、民族特色”等概念结合为一体时,就成为了一种符号,一种标签,这里说的文化底蕴,不是随意地践踏园林固有的文化内容,也不是简单地往园林上贴文化标签或附会历史典故等畸形文化现象。文化底蕴的探寻必须依托于场地本身或周边所发生的轶闻趣事、神话传说或历史典故,如杭州的“雷峰塔”和“飞来峰”,“雷峰塔”所依据是白蛇传的传说,“飞来峰”的依据是济公的故事。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每一块土地都有相当厚实的文化积淀,每一个地区都存在有特殊的人文历史,我们要刻意挖掘出有创意的“人文源泉”,有些地方,拥有深厚的文化积淀,只是还没有被人“发现”。

2.3 加强现代园林创作者的传统文化修养

文化意境一直作为民族特色影响着中国造园。中国传统园林蕴含着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其中诗词、中国画对造园意境的影响最大。而现代园林则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园林。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园林造景中的运用也屡见不鲜,但是对于利用传统文化来创造意境,需要现代园林创作者具有一定的传统文化修养才能达到。如果现代园林创作者在传统文化方面的修养不足,将会出现滥用传统文化现象,造出牛头马面的景观,甚至闹出将景点中所涉及的历史典故、轶闻趣事或神话传说张冠李戴的笑话。例如在北京护城河内侧绿化设计方案中的“杨柳东岸”景点,景点立意源于柳永诗句“杨柳岸晓风残月”,殊不知站在东岸向西看根本看不到残月。因此,要营造出好的现代园林意境,现代园林创作者的传统文化修养必须加强。

2.4 利用现代的科技元素增强园林意境

园林是一种特殊的有形物质,一直伴随着人类历史进程,是城市建设的产物。当前和今后都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新材料新工艺的出现、高科技的发展改观了现代城市,也影响了现代人们的思维和审美情趣。现代园林既要符合现代人的行为习惯,又要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这其中不可忽视高科技元素在园林造景中的运用。相对于传统园林来说,高科技元素在园林造景中的运用,它为现代园林造景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现代园林的造景要素更加广泛了,现代园林所营造的园林意境更加丰富了。因此,在现代的园林景观营造中,利用现代的科技元素增强园林意境应该是现代园林造景艺术中的另一项重要手法。如喷泉、水景、雕塑、书法、镌刻等艺术的适当安排:背景音乐和电子触摸屏的设置等等:这些都可以起到扩展延伸园林意境内涵的效果。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8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内核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文化传播、文化融合、文化建构的过程。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自己的实践基础上,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建立起符合自身实际的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理论和话语系统。如果说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人类文明进程中将形成创新价值,那么,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性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扎根绝非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取代,也不是异乡文化的简单移植,应当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结合

1.中国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长点和结合点。

马克思主义要实现中国化不仅要与中国社会实践相结合,还要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指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对理论的需要程度,以及这种理论满足国家需要的程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离不开中国社会救亡图存的实践主题的需要。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以后,为挽救民族于危亡之中,一部分先进的中国人对西方文明开始进行逐次仿效,从器物层面、制度层面再到文化层面,从中寻找救国方案,但由于文化精神上的不足最终都无一例外地失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西方文化,这又给处于探索中的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提供了第二次文化选择的机会。他们的第二次文化选择注重文化的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即是否代表人类文明的发展方向和能否满足中国现实社会变革的需要。于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对当时各种流行的政治主张和文化思潮进行仔细地甄别过后成了最终选择。但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中国人文化救国的梦想,还必须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一方面,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新青年们具有深厚的传统文化背景。“除了实践上的需要外,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的新青年们能够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原因,还在于学理上的相容性和相似形。”[1]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要被广大的中国人民所接受,必须依托中国传统文化。按照的说法,“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2]。按照张岱年的说法:“中国人接受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密切关系”[3]。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这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基本前提和内在根基。体现着人类思维本性和发展规律的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传统文化具有一定的契合性与融通性。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和民本思想等相似相通。如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之所以很容易被中国人民所接受和认可主要缘于富于思辨精神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华民族的辩证思维渊源于殷商时代产生的阴阳五行说,这是朴素辩证法思想的萌芽[4]。这种观点在强调“一阴一阳谓之道”的《周易》中表现得更为明朗,表现出用变易眼光看待事物发展的观念。《老子》的出现标志着中华民族的辩证法思想发生了质的飞跃。《老子》认为世间万事万物都是由阴阳、美丑、高下等一系列对立面组成的,这些对立成份相互依存,相互渗透。这些独到的精辟见解表现出先哲们的深层智慧,也是第一次超越经验而达到了理性形态,达到了当时人类思想的顶峰。中国的辩证法思想渗透到社会、政治、历史、道德、军事等各个领域,具有独特的整体观和过程观,这一特征在与各国哲学的比较中更显得早熟、丰富与深刻。除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辩证思维与马克思主义相似相通外,还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等等,正是由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契合性与融通性,才夯实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以广泛传播的文化根基。

2.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实现价值转换的结果。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在近代,西方现代化运动的全球性扩张改变了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生存状态和评判自身的参照体系,打破了原先曾有的那种高度整合的一体自足状态,使中国传统文化陷入了内外交困、分崩离析的严重危机之中。[5]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选择是必由之路。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着许多人类的普适价值,具备了实现现代化的内在特质。一般认为,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应该经历物质层次、制度层次、风俗习惯层次、思想与价值层次这样四个发展阶段。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换已经发展到了第四个阶段。由于现代化是一种外来的工业化运动,因此使得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特别是在构建一种适应现代化要求的新的文化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发生冲突,而且这种冲突,更多的则是指思想意识、观念形态的冲突,如与现代化相冲突的倡导“中庸之道”、过分强调人伦纲常等,这是传统心理与现代心理承受力之间的冲突,即人们通常所说的使中华民族在生存意义和价值观上产生惰性的“深层型文化”的冲突。中国传统文化必须在艰难的现代化之路上重塑自身,在新的文化次序中谋求自身的地位与价值。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给中国带来了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出路。来自西方的马克思主义既反对和超越了西方资本主义,又使中国获得了谋求社会进步的发展道路。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在一个民族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是一种延续的动态存在,现代化作为它的延续,必然存在着实质上的一脉相承。中国文化现代化,应当是根植于中国这一文化土壤上的现代化,它不可能完全抛弃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构筑一种全新的完全非中国化的现代化文化。传统文化现代化的过程是一个展示和挖掘传统文化潜能的过程。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进程中,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独特而又具有潜在普适性的价值理念进行深层次发掘,并在对时代中心问题作出积极应答的过程中,创造出既符合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与内在本性,又体现中国价值的具有时代特色和世界意义的新理念和新范式,实现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成功转型。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重要内容。这些理论成果重新整合与阐扬中国传统的价值理念与西方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在形式上,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与自我革新,在实质内容上则是在充分吸收中西文化上的伟大创造。这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现代化的历程中,淘洗和重组传统文化中的各个因素,积极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确立其在世界上应有的作用与地位。

二、传统文化是中国共产党执政方略的文化内核

中国共产党既是一个十分重视理论指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又是一个勇于进行理论创新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中国共产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在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华传统文化的内在结合,形成了一系列独具民族特色、顺应历史发展要求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1.传统文化与思想。

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所产生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作为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核心的深谙中国历史,有着深厚的国学功底,中国传统文化为思想的形成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底蕴。

为人民服务是对传统民本思想的超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思想的一条基本原则,而这条原则的提出,可以说是撷取了中国传统思想的精华。民本思想在我国源远流长,儒家孟子提出:“民为贵,君为轻”,荀子直接把君民关系比喻为水与舟的关系,强调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唐代思想家柳宗元也提出了吏为民役的思想。宋元明清时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的完善,从宋代的包拯到明代张居正无不强调以民为本的重要性。站在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高度,将先行的思想予以融合和升华。从得民心者得天下到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从民以食为天到一切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出发,从君舟民水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可以看出的人民观对中国历史上的民本观的继承与创新。

“实事求是”是对传统“经世致用”思想的超越。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是中国共产党的思想路线,它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经世致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实事求是”最早出自班固的《汉书・河间献王传》,传统文化中的“实事求是”反映的是一种为学治事注意从实际出发的学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批判地继承了实事求是这一中国传统思想中的精华,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做了科学的权威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实事求是”充分体现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统一,它所代表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的思想路线,在思想体系中具有立场、观点、方法及思想利器的性质。

2.传统文化与邓小平理论。

邓小平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大理论成果,它以中华民族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伟大复兴为理论生长点和实践基础,同时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这两重性。

从“革故鼎新”[6]到改革开放。“革故鼎新”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品格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文化积淀中形成的,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旧邦新命”的历史使命感。“旧邦新命”既是君权“受天命统治人民”的合理证明,也成为“承天命暴政”而进行革命和改制的理论起源。其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变革发展观。其三,“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制度创新论。邓小平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宏伟事业中“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自觉地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革新精神,并把这种精神与马克思主义的实践精神、批判精神融合起来,赋予了这种精神以新的时代内容。首先,邓小平强调要观念革新。邓小平总是鼓励人们勇于探索、大胆试验:“思想更解放一点,胆子更大一点,步子更快一点”。其次,强调要制度革新。如经济特区的建立、允许和鼓励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发展等。最后,强调要体制革新。在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大胆地进行改革。

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小康到现代化建设的初级目标。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康最早出自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诗经》,《礼记》中的《礼运篇》把小康作为相对于“大同”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状态。无论怎样,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小康都是以私有制为基础的。邓小平的小康思想,来自于传统文化,是把传统概念与社会主义制度相结合的一种形象表述;是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把中国的发展水平放在一种世界性的、横向层面上相比较而得出的一种“雄心壮志”;它是对“四个现代化”概念更具现实性的表述,是中国现代化三步走战略的重要步骤之一。邓小平的小康思想在经济层面上与翻两番紧密相连,但它不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它强调的是一种社会生活状态,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

3.传统文化与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

新一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实践基础上的有机整合,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全面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要义与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融为一体,构建符合当代中国国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过程。

继承传统“时变”思想提出了“与时俱进”。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中国化新表述。与时俱进,从词义上看,与《易经》中的“与日消息”、“与日偕行”,以及诸子百家中的“与时推移”、“因时制宜”等意思是相近的。从义理上讲,与时俱进源于我国古代思想家博大精深的“时变”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哲学智慧。“时变”的中心意思是指根据客观情势的变化、发展而改变主观的思想和行为。按照马克思主义解释就是所说的“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应该说,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时变”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完全一致的。不仅提出了与时俱进的概念,还对如何坚持与时俱进做出了科学阐述。指出理论创新是社会发展和变革的先导,制度创新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途径和动力,教育创新是创新的基础工程。

继承传统精忠爱国、“知耻”文化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很深的文化渊源,是对它的继承与创新。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形成过程中,吸收和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如“以天下为己任”的民族精神和强调破旧立新的革新精神等。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过程中对传统文化进行了超越和创新。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传统荣辱观的超越与升华,它不仅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还注入时代特点和新的价值要求,使新时期的道德建设充满生机与活力。

参考文献:

[1]]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中西文化关系[J],哲学动态,2000.9

[2]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534

[3]张岱年.中国文化与文化论争[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

[4]乔湘平.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传统文化基础[J],求索,2005.9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9

关键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保护;更新

abstract:thetraditionalrurallandscapewithregioncultureisthematerialcarrierofinheritinglocalculturewhichisofgreathistorical,culturalandscientificvalue.theprotectionhasbecomethefocusofattentionofscholars.thepaperproposedtousetheplanningideaof"gene-syntax"andtheplanningideasofinheritance,update,integration,promotionthroughthestudyoftraditionalculturallandscapeconceptandpresentproblemstoprotectandupdatethetraditionalregionculturelandscape.

Keywords:traditionalcountry;territoryculturalgene;protection;update

中图分类号:C9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1-87(5)

引言

乡村是人类为了适应最基本的生存条件而形成的人类聚居地的一种最基本形态。千百年来,世界各地的乡村景观不断的演变,形成了各自特有的个性。乡村空间在演变的同时孕育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景观类型,这是历代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这些独具特色的乡村景观作为乡村宝贵的历史遗产和景观财富,记录了当地人们活动的历史,表达了当地特有的精神。

随着城市化、现代化的迅速发展,传统文化的破坏范围也从城市蔓延到了农村,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在城市化、现代化的冲击下日益衰弱,乡村景观趋同化现象则日益增多。传统乡村特色在逐渐消退,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传承和保护面临巨大挑战。因此在当今乡村发展期,迫切需要探索乡村传统地域文化保护与更新的方法。

1相关概念与内涵

“景观”最初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认为,景观是“自然要素以及文化现象组成的地域综合体”,是特定地点所能看到的全部地表[1]。而文化景观是在特定地域文化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它与人类历史文化活动息息相关,具有典型的地域性、连续性和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乡村是世界上出现最早、分布最为广泛的地域类型,它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和人文景观风貌。乡村景观是乡村地域范围内,农田、水体、村落、道路等不同类型的景观相互组合,是聚合自然景观、聚落景观和经济景观特色为一体的地域综合体,是大地景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

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是存在于特定的乡村地域范围内,受地域文化影响而形成的记录乡村地域人类活动历史和传承乡村传统地域文化的载体,保存了大量的物质形态历史景观和非物质形态传统习俗[1]。传统乡村地域景观在特定地理环境和影响因素的作用下,形成了地域性、文化性、农业生产景观、土地利用景观和聚落景观等景观特征。例如中国江南水乡(图1)、皖南的风水古村落景观(图2)、云南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法国普罗旺斯薰衣草庄园景观都是具有地域代表性的景观,体现了乡村地域的传统特色。

2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2.1物质景观的损坏、消失

近年来,部分地区的农村建设盲目地模仿城市,建成的新村整齐划一,原有的田间小路被改成宽阔的柏油马路,随处可见的绿地被水泥广场取而代之,水渠、池塘、原始地貌……那些牵动我们乡愁的记忆逐渐被抹掉,乡村浓郁的风土人情味逐渐丧失,延续千百年的传统被斩断。在城乡建设过程中,传统乡村风貌的保护没有受到重视,致使不少建筑遗产以及村落的传统格局和历史脉络被破坏。由于缺乏合理的规划指导,村落的地方性特点弱化,乡村聚落意象模糊。一些乡村聚落在总体布局中过于重视生产和生活功能而忽视其文化和景观美学功能,导致乡村聚落趋同化现象严重。院落空废、空心村、村落整体迁移而废弃、建筑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的空废、传统民居废弃式发展现象也日益增多。

2.2非物质文化景观的遗失

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服饰、、传统技艺等,是传统乡村地域文化的重要载体。据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生活在城镇中的少数民族居民已不会说本民族的语言,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云南彝语断代现象相当严重,代表民族文化重要载体的民族语言正在严重流失[3]。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大量年轻人外出务工,城市化的脚步踏入乡村,传统乡村文化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新生事物快速蔓延,改变了传统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直接导致了本土传统文化被忽视和遗忘[4],乡村的风土民情也逐渐消失,民族服饰逐渐消亡……

针对乡村景观发展中存在的种种问题,本文提出采用“基因・句法”的方法保护脆弱的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决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问题。

3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组成

“基因”是一个生物学概念,是生物体遗传的最基本单位。英国学者理查德・道金斯在1976年用“meme”概念来说明文化传承中的基本单元,翻译为“文化基因”[5],将基因这一生物学概念应用到文化传承中。文化基因作为决定文化系统传承和变化的基本因子,对文化的发展起决定作用。而传统地域文化基因作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的基本单元,其形成与发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依据基因的形成过程(碱基-核酸-基因),逐层分析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的构成,最终提炼出传统聚落、乡土建筑、地域特色农业、历史文化遗迹、传统生产交通工具、民族服饰、传统生活方式、民俗习惯、地方戏曲文艺等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

4构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句法――以西递村为例

在语言学里,“句法”一词意指一种可以创造意义的词的组合排列方式,研究的是句子的结构[6]。正如词只有组成句子才能表达完整的意思,乡村文化基因表达也需要一定的“句法”结构来实现。本文将“句法”模式的理念应用于规划设计中,通过梳理乡村地域文化脉络,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进而寻找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的句法结构。

4.1西递村文化基因解读

西递村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黟县,因三条穿村而过的溪流和村西的古驿“铺递所”得名。依据徽商经济发展而兴起的西递村,有着深厚的地方文化底蕴,保存着大量明清时期建筑,是居住型聚落的典型,有着“中国明清居民博物馆”、“桃花源里人家”的美誉。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基因。其中徽商文化、聚落文化、风水文化、宗族文化、手工技艺等是其文化基因中的主体基因[7]类型。

4.2构建保护句法

4.2.1整合地域文化,定位村落特色

传统乡村的形成与发展具有其独特的历史文脉,只有充分了解其历史文脉,整合地域文化,才能准确确定其价值,获取景观基因信息,从而对其进行准确定位。在深入了解乡村地域文化、经济、社会的基础上,对当地现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挖掘当地的自然资源、文化资源、生产资源、人力资源,扎根于日常生活,让农民参与其中。发展具有地域特色的一村一品,不可生硬模仿、套用。如周庄和同里古镇虽同具江南水乡特色,但周庄在历史上以商贸著称,而同里则着重突出江南水乡居住型城镇及名人故居的特点。

通过解读西递村历史文脉发现,村落始建于北宋,发展于明朝,鼎盛于清朝,是徽州地区典型的以宗族关系为纽带、以徽商经济为支撑的聚族而居的传统古村落[8]。虽村中多数祠堂、牌坊、古民居在多次劫难中被毁,但仍保留下数百幢古民居,基本上保持了其原始村落风貌。在传统文化日趋衰弱的今天,传统乡村的发展应更加注重其传统文化品位,使得传统文化得以延续,传统乡村风貌得以保存。

西递村特色定位应重点突出其文化价值,深度挖掘居住文化,打造以居住、旅游为主要功能的皖南特色村落。既要注重传统村落文化遗产、历史环境及风貌特征的保护,又要重视传统文化品牌。保护其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谐的自然空间意境和皖南传统村落风貌(图3)。

4.2.2隔离控制保护,传承传统文化

传统乡村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对于村内蕴含的文化基因应实施有效的隔离保护。要充分了解当地的自然肌理、地域文化、生活习俗、经济和技术等方面。通过整合乡村地域文化基因,确定保护的大方向和保护的内容。根据保护范围内物质载体的遗留状况和分布状况进行现场调研,将传统乡村文化景观按现状划分为核心保护区和非核心保护区。对能完整反映该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核心区域的保护应从整体环境入手,保证其完整性,并在在保护方式和措施上应予以特别的重视与对待。非核心保护区域是相对核心保护区而言,主要是针对其保护的范围和内容应有选择性[9]。

对于非核心保护区域,在改造中应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保持当地特色的前提下保持延续有助于体现历史风貌的部分,对其落后和破旧的部分予以更新和改造。例如南阳的石头村,将传统建筑较集中的区域划为保护区加以保护,而对历史文化价值不是很高的区域则区别对待。

在西递村的保护规划中,为了有效的保护其文化基因,营建文化基因传承的语境,将村落划分为古建筑保护区、宗族文化体验区、农家生活体验区、生态休闲区等若干区域。

古建筑保护区主要以现存明清建筑为主,是重点保护的区域。对于此保护区内的牌楼、走马楼、园林建筑、传统民居(图4)、牌坊(图5)、道路格局(图6)、石板路等居住文化基因实施全面而有效的保护。本区围绕凌云阁、瑞玉庭、桃李园、东园、西园、大夫第、履福堂、青云轩、膺福堂、笃敬堂、仰高堂等民居古建筑展开(图6),再现历史情境,让游客在体验明清建筑的典雅精致的同时,感受历史场景,体验历史生活。对于该区内部公共设施的建设,与古村整体环境相协调,体现地方特色,尽量避免现代材料过多应用而与古村风貌冲突。

宗族文化体验区则以追慕堂(图7)、胡氏宗祠(图8)、敬爱堂(图9)、黄氏祠堂等祠堂建筑为主体,让游人体验聚族而居、宗族自治的宗族文化氛围以及宗族文化对西递村发展的影响。

生态休闲区作为村落与自然的过渡带,在村落整体风貌的保护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区在不破坏山林植被及山水环境的基础上,为游人提供耕种、采摘、捕捞、烹制等体验农家生活的机会,满足现代人回归自然的心理追求(图10、11)。

4.2.3村落更新发展,促进全面提升

时代的发展使得村落原有的空间结构和功能不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的需求,村落更新已成为必然趋势。在村落的更新过程中,村落整体布局、建筑形态、街巷等仍然是人们对乡村地域特色直接的感应对象,注重对传统地域特色的保护和提取应用是更新的关键。文化的传承并不排斥发展,保护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保护的目的。传统村落的更新要在保留其原始特色的基础上,实现内在与外在的同步发展。这意味着需要对聚落内部进行创新改造,以适应居民当前的要求;对聚落外部空间要加以整合,以使其在景观结构及建筑空间上更好的与周围环境及聚落中心相协调[10]。例如苏州博物馆在材料色彩和建筑形制上通过提取苏州传统建筑文化基因符号使得苏式建筑的风格得以延续,而建筑主体材料和结构则使现代文明得以体现,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农村聚落只有持续地改进其功能与形式,才能得以生动地保护和发展[11]。

西递村近年来的发展基本上做到了新旧分离,对传统建筑比较集中的古建保护区实施全面保护,使得村落的原始风貌得以保存。但在保护的同时要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其内部进行功能更新,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来适应居民生活和旅游发展的需求。而新村的建设既要在整体风貌上与老村保持一致,又要在功能上满足居民现代化生活的需求。这就要求新村的建设在建筑的布局形式和外形结构上对传统建筑文化基因进行吸取提炼,通过体块之间虚实相间,高低错落有机结合,创造出既有地方特色,又有鲜明的时代感的新建筑形式[12]。在建筑工艺上注重地方材料、传统技艺的应用,塑造地域特色。同时要适当引入新的元素,以适应时展的需求。时代在不停的发展,我们传统乡村的建设也要不停的提升,以期为村民创造出更加适宜的居住环境,促进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的整体提升。

结语

乡村的发展对作为农业大国的中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对乡村特有的风貌和文化景观的延续大有裨益。本文运用“基因.句法”方法对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进行保护,解读传统乡村地域文化基因,构筑整合、传承、更新、提升的“句法”来保护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以期为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健康发展提供借鉴。

参考文献:

[1]孙艺惠,陈田,王云才.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研究进展[J].地理科学进展,2008(6):90-96.

[2]杨洁,杜娟,周佳,周波.传统乡村地域文化景观解读――以林盘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1(12):44-47.

[3]普丽春,沈静.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现状调查研究[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2012,5(39):64-68.

[4]郭栋桦.传统乡村文化景观传承保护研究[D].郑州:河北农业大学,2013.

[5]冯天甲.文化基因在五大道历史街区保护和更新中的研究与应用[D].天津:天津大学,2010.

[6]熙.语法讲义[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胡最,刘沛林,申秀英,等.传统聚落景观基因信息单元表达机制[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10(6):96-101.

[8]陈晓东.黟县西递村外部空间构成与解析[D].南京:东南大学,2004.

[9]董新.乡村景观类型划分的意义、原则及指标体系的建立[J].人文地理,1990,5(2):49-52.

[10]刘凯红.基于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研究――以河北北部山区为例[D].石家庄:河北农业大学,2010.

传统文化的观点篇10

1.应首先让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传统是内在于人心的东西,是一个民族社会存在精神上的反映,是对当代中学生来说仍具有影响力和支配力的内容,那么在教育时,一是要教育学生继承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二是要教育学生克服民族传统文化中的局限性,二者密切联系,缺一不可。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是体现一个民族是否能够兴旺发达、不断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所以必须加强这方面的教育。

2.传统文化教育时应坚持的原则

2.1坚持马克思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的原则。我们在整理传统文化,展开传统文化教育时必须有一定的思想指导,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而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更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对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上不能背离这些思想的指导。

2.2坚持世界性与中华的民族性相统一的原则。平时教育时一定既要注意对别国文化的认识,又要培养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教育学生既有世界观又有民族观。

2.3批判与继承相统一的原则。民族传统文化是精华与糟粕的统一体。要振奋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就应该使文化传统同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相适应,那么就应当扬其精华,弃其糟泊。

3.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对于在政治课课堂上如何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抓住重点。政治课课堂教学既要注重思想性,更要注重知识性。所以传统文化教育只能渗透到讲课的过程中,而传统文化又博大精深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课时对于传统文化知识的灌输应该抓住重点,有的放矢,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那传统文化的重点说到底就是爱国主义的教育。千百年来形成的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根深蒂固的存在于传统文化之中,成为道义上的一种伟大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它必将成为政治课堂教学中关于传统文化教育的重点。

3.2抓好四个环节。在政治课堂上,要注意做到引导发现传统——分析讨论传统——肯定否定传统——实践践行“传统”四个环节。传统的本质是现在,因此我们引导学生发现传统时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观察现实生活,从生活上面寻找文化传统的踪迹,引导学生发现了传统后,就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讨论传统,引导他们反省思考,对哪些东西进行肯定,对哪些东西进行否定,继承什么,抛弃什么。最后思想观念上辩证地接受文化传统,在思想上将其内化后,就会转化为自觉的行动,在行动中又可以验证其正确性。

3.3利用四条途径。

3.3.1利用思想政治课的各个环节进行文化传统教育。

3.3.2开设专题讲座。这是比较集中系统的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方式,在上专题讲座时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实际和社会的现实来组织讲座内容,方法上多用启发式的教学,多让学生讨论,从而使学生由认识转化成内在的行为方式。

3.3.3引导学生通过大众传播媒介,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在各类大众传媒中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教育的内容,这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去发现,去分析,去思考,去利用,让学生在分析思考中吸取,在吸取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