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安全培训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4:23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1

关键词 安全 教育培训机构 标准化管理

1 我国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现状

在国家安监总局大力推进改革创新的形势下,全国共建立了3千多家经国家安监总局、省安监局认定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四级安全教育培训基地网络已初步建成。

安全教育培训质量影响着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虽然早在2007年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就印发了《一、二级安全培训机构认定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暂际准》),但是在每3年一次的机构复审评估工作中,发现大部分一、二级机构“重硬件建设轻队伍建设,重培训办班轻培训研究”,三、四级机构更是基本上“只重培训办班,不重机构建设,不重培训质量”。总体上安全教育培训质量不容乐观。安全教育培训整体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这些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才可能真正胜任作为承载安全教育培训的大部分重任,才可能真正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提供坚强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

目前唯一对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具有一定影响的外部管理工作便是3年一次的机构复审评估。经过两轮的全国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复审评估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安全教育培训管理的规范和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的提升,但通过复审评估工作也反映出机构存在的各种不足。安监总局孙华山副局长明确指出,我国目前在安全教育培训、安全学科建设和安全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等方面与党中央国务院以及总局党组的要求、与新时期安全生产工作需要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

2 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是指为了在一定的范围内获得最佳秩序,对实际的或潜在的问题制定共同的和重复使用的规则的活动,包括制定、及实施标准的过程。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尽管类型不一、级别不同,培训项目和服务手段各异,但每个培训项目的开发和设计、招生、教学组织与实施等却是重复性的活动。这些重复性活动的存在是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也是通过标准化管理建立最佳秩序的条件。

安全教育培训是一种服务已是共识,而服务一旦被提供即被消费,用评估的方法来控制质量永远为时已晚。因此,事先设计服务标准,实现全过程管理确保服务始终无误地遵循标准,是保证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标准化管理有两个重要特征:一是必须符合外部标准,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来说,国家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标准规范均是必须遵守的外部标准;二是必须有明确的内部标准,对于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来说,主要是其所倡导的安全教育培训理念和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为基础的管理体系。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标准是安全教育培训机构为了保证与提高安全教育培训的质量,实现总的质量目标而规定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具体标准,也应该既符合外部标准,也有明确的内部标准。

依据《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的《标准,认定标准中的6个一级指标是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准人的必要条件,也是安全监管监察工作依法行政的重要依据。此外《标准》也是为加强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提高教育培训质量,适应安全教育培训的发展趋势而研究制定的,复审标准中的5个一级指标衡量安全教育培训绩效和质量。《标准共有一级指标11个,二级指标32个,覆盖了硬件条件和软件管理两方面。对于一个安全教育培训机构而言,首先必须符合《标准》的各个指标要求,这是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管理体系必须遵守的外部标准。

一个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在目前的四级安全教育培训体系中,就相当于一个参与市场竞争的企业。一个有竞争力的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应通过提供高质量的教育培训服务赢得市场和获得政府监管部门的认可。制定明确的内部管理标准切实提升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是一个机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措施。具体来说,安全教育培训机构不但要从组织机构、安全投入、规章制度、师资队伍和专职安全管理人员队伍建设、辅助设施完善等方面严格按照标准》要求制定标准要素以保证机构硬件建设水平的逐步提高,而且还要从培训教学研究、培训组织实施及规章制度落实、档案管理、绩效评定等方面制定科学可行易操作的标准要素,实现对培训教学、教师、学员管理的有效控制,确保培训管理过程在预定控制状态下进行,以满足培训教学质量不断提升的要求。

安全教育培训机构在建设标准化管理体系过程中,应在严格满足标准》要求的基础上,按照质量管理八项原则,严格遵循pDCa持续改进方法,突出强调安全教育培训过程控制,建设适合机构开展全面安全教育培训质量管理活动需要的标准管理体系。

3 推进安全教育培训机构标准化管理建设的思考

安监总局在“十二五”期间,对安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形成完善的安全教育培训法规制度和管理体系,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岗位责任、教考分离、考核奖惩和监督检查等制度,实现工作规范化。对安全教育培训机构管理的法制化、规范化是政府监管部门的工作目标之一。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2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工作,是落实党的十精神,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实现转型跨越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强化安全监管效能,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基础,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和从业人员安全素质的重要途径;是防止“三违”行为,不断降低事故总量,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工作。必须从促进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高度,充分认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性,按照《决定》、《实施意见》要求,从体制机制、政策措施、基础建设、重点任务、目标要求等各方面加大工作力度,下大力气解决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全区水利安全生产培训工作上台阶上水平。

二、理清思路,明确目标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紧紧围绕“城乡融合、工业强市、生态立市”三大战略的实施,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培训改革创新,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培训科学化水平。牢固树立“培训不到位是重大安全隐患”的意识,坚持安全培训工作基本原则,以落实从业人员安全资格准入、持证上岗和先培训后上岗制度为核心,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质量为着力点,以增强水利行业全员安全意识、提高水利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水平为目标,开展制度化、规范化的安全培训,通过夯实培训基础,完善培训制度,规范培训内容,严格监督检查,保障培训质量,有效防止和减少违章指挥、违规作业和违反劳动纪律(以下简称“三违”)行为,促进水利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向好。

(二)工作目标。到2015年,建立健全与我区水利安全生产发展和工作要求相适应,体制机制更加完善的市、区(县)二级培训、考核体系。

1、形成完善的安全生产培训规章制度和管理体系,以及依法监管的良好工作格局;

2、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以下简称“三类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

3、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

4、各单位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人员100%培训合格后上岗,安全培训能力和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培训责任

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是从业人员安全培训的责任主体,要把安全培训工作纳入发展规划和考核目标,落实在安全生产责任制中,健全“一把手”负总责、领导班子成员“一岗双责”的安全培训责任体系,认真组织开展本单位职工安全培训工作。认真制订年度培训计划,保障教育培训工作经费,确保安全生产管理岗位和从业人员培训合格上岗,确保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强化全员安全知识普及教育。加强新职工上岗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新职工上岗前至少进行32学时安全培训,每年进行至少20学时再培训;其他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新职工上岗前至少进行24学时培训,每年进行至少8学时再培训。要切实履行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职责,组织实施好职责范围内的安全培训工作,建立水利安全生产监管人员培训上岗制度,鼓励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报考注册安全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在职攻读安全生产相关专业学历和学位。

(二)完善培训制度,建立长效机制

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要建立健全安全培训制度体系,完善安全培训的岗位职责、绩效考核、奖惩办法、信息档案等管理制度,规范安全培训的课程设置、学时安排、教学考试、成绩评判、档案管理等工作。严格执行水利安全生产条件准入制度,加强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三类人员”考核管理,严格落实“三类人员”持证上岗、先培训后上岗制度。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企业要严格班前安全培训制度,有针对性地讲述岗位安全生产与应急救援知识、安全隐患和注意事项等。

(三)制定培训计划,强化培训管理

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要结合发展规划合理制定“十二五”期间安全培训规划和年度培训计划,把“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和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的安全培训放在突出位置,强化水利安全培训管理,保证培训学时,建立安全培训、持证上岗和考试档案制度。加强安全培训监督检查工作,把安全培训检查作为安全检查、隐患排查等日常监督检查的重要内容,并加大“三违”行为处罚力度。

(四)创新方法手段,提高培训质量

创新安全生产培训方法手段,及时开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与新装备的安全生产培训,强化安全生产实际操作和现场演练,灵活运用通俗易懂读本、多媒体教材、网络信息技术、现场操作演练等形式,增强培训效果。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经费支持,保障培训投入

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要多渠道增加安全培训投入,要足额列支安全培训经费,实施技术改造和项目引进时要专门安排安全培训资金。要加大安全培训投入,将水利安全培训经费列入预算,提高安全培训经费的保障水平,为安全培训创造良好条件。

(二)加强监督检查,改进约束机

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要把安全培训放在水利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的突出位置,加强查、安全生产事故查处督导和通报等工作强化安全培训监督管理,促进安全培训工作有序开展。要加强安全培训工作的内部检查与改进,形成良好的安全生产培训自律行为。水务局将对各单位、各水利生产经营单位、施工企业、辖区内小水电站组织开展安全培训工作开展定期与不定期检查。

(三)开展经验总结,促进培训交流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3

关键词:电力工程;施工管理;安全标准化;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一、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现状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施工事故的发生屡见不鲜,这主要是由于电力施工与建设等单位在安全管理方面管理不完善,责任落实不到位所致。归根结底主要是在安全管理这方面,相关的施工管理人员没有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将施工技术措施和安全生产规划落实到实处,没有将安全工作规程与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严格贯彻,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没有得到全面贯彻落实,没有通过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改善企业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方法不适当、安全生产状况不佳的现状,其结果必然使安全工作流于形式。安全管理工作所做的就只是应付检查,做样子给上级领导看,这就使得安全管理形同虚设,形成根本性的安全隐患,发生安全事故只是时间早晚的事。

二、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建议

2.1、以人为本,落实责任,坚守红线

通过强化“红线意识”,始终把保障企业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正确处理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与进度质量效益的关系,坚决落实各级人员岗位责任,积极完善考核评价机制。要建立完善“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责任体系,共同坚守“红线”,把安全生产红线意识贯穿于企业发展的全过程,把安全生产与企业发展同时考虑、同时部署、同时落实。在研究、决策问题和生产经营活动中,把安全生产“红线”作为一项原则,确保不突破、不降低。在实际工作中要坚守“红线”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每个岗位和每名员工,构建起覆盖全面的责任网络,以有压力的责任目标促进“红线意识”的不断强化。要进一步细化、深化考核内容,将“红线”考核指标具体化并落到实处,严格奖惩和责任追究机制。

2.2、隐患排查和治理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制度,界定隐患分级、分类标准,实施监控治理并形成闭环管理。按上级(国家或行业)要求对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并及时报送。统计分析表应当由主要负责人签字。制定隐患排查方案,明确排查的目的、范围和排查方法,落实责任人,定期开展隐患排查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要确定等级并登记建档。隐患排查要涵盖到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场所、环境、人员、设备设施以及管理等各个环节。根据生产实际,策划检查实施方案,编制检查表,进行隐患排查工作。

根据隐患排查的结果,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对隐患及时进行治理。对于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的隐患,应立即整改排除。短期内无法消除的隐患要制定整改措施、确定责任人、落实资金、明确时限和编制预案,做到“五到位”。对重大安全隐患进行监控,在治理前要采取有效控制措施,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按有关规定及时上报。因自然灾害可能导致事故灾难的隐患,按照有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切实做好防灾减灾工作。对隐患排查治理过程进行监督检查,隐患治理后进行治理效果验证和评估。

2.3、加强教育培训和宣传,做到常态化管理。

建立并执行一套完善的教育培训管理制度,按规定及岗位需要,定期识别安全教育培训需求,制定、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提供相应的资源保证。做好安全教育培训记录,建立安全教育培训档案,并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参加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培训,取得培训合格证书。特种作业人员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应按有关规定接受专门安全培训,经考核合格并取得有效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并定期进行资格审查,离开作业岗位达6个月以上的作业人员,应当重新进行实际操作考试,经确认合格后方可上岗作业。

开展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不断强化员工安全意识和减少“三违”,使企业的安全理念和价值观被全员所认同和共同遵守,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2.4、设备设施标准化管理

设备设施的安全防护、标志标识等是安全管理标准化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工作过程中,各种人身伤害事故和设备事故的不断发生,其根源在于生产现场设备设施标准化没有真正落实到位。

设备进场严格执行报审管理,并建立特种设备专门台帐,对设备进行管理。设备设施在使用前应进行验收并定期检验,保存相应记录。特种设备应经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定期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并按规定注册登记。特种设备应按规定在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特种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应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进行,并保存相关的维护保养记录备查。通过缺陷管理、检测与跟踪等手段加强设备管理,可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及时消除设备隐患,在生产现场安全设施管理上达到规范、统一,不断提高标准化管理水平。

2.5、加强危险源辨识及重大危险源监控

建立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评估和重大危险源管理制度。应组织对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全面辨识,对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或危险后果进行评估、制定控制措施,落实治理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形成记录。分层、分类细化评估标准,创新评估模式,采用现场评估法(LeC法)判断的危险等级,确定重大危险源,制定控制措施,编制应急预案。

采取切实可行的安全管理措施和安全技术措施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监控。定期对重大危险源的安全设施和安全监测监控系统进行检测、检验,保证其有效可靠运行。定期对重大危险源安全生产状况进行检查、评估。重大危险源所在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三、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的管理

概括来讲,电力监督的标准化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安全监督的标准化、安全管理的标准化等几方面,具体内容如图1所示。

3.1、监督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

电力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对于整个电力安全的管理极为重要。要求监督现场生产的监督人员能够及时的找出管理当中存在的漏洞及安全隐患,并将其立即纠正,进一步的完善安全管理工作。为此,在进行相关的监督管理工作时,应找出管理的重点及关键性环节,最大程度的排除安全隐患。而在工作内容的确定方面,则需具备一定的指导性及针对性,促进工作效率的提升。

3.2、规划长期安全监督管理的方案

为促进电力安全生产,安全监督部门应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对相关的管理工作做出长期规划,将电力安全长期监督管理的目标明确。其主要内容包括对员工的培训,促使员工能够结合自身的实践,不断的提升安全意识及技术标准。而在落实相应工作时,则需制定规范的、合理的计划及方案。并在实施过程中展现出阶段性及步骤性,最终实现员工安全生产技能的不断提升,为电力安全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

3.3、对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进行标准化的评定

在促进电力安全监督标准化管理的工作当中,首先应建立起标准化的评价制度,可采用外部审核结合内部自主评定的方式进行。通过量化形式对电力安全监督标准的执行情况进行评价,找出管理工作当中存在的问题及可能造成的影响,并在最终构成针对性较强的方法及措施。同时,在管理过程当中,应采用动态循环的模式。根据电力循环的特点,完成相应规划,然后实施并检查,最后则需根据实施情况进行改进,最终建立起规范化的电力安全监督体系,实现标准化的管理目标。

3.4、监督人员的标准化管理

对于监督人员的标准化管理,可采用分级管理的方式。上级管理部门可对安全监督人员及下属单位的信息进行管理,进而可对其管理工作的进展状况进行实时掌控,及时的发现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及时的纠正。同时,还可根据安全监督人员的不同工作职责建立起相应的岗位,将每位工作人员的工作职责明确,同时给出安全监督的相关标准。在监督管理工作当中,还需注重缺陷管理、运行管理、班组管理及日常安全管理。通过对监督管理人员的明确分工,并确定其岗位职责能够让监督人员在相关工作中做到各司其职,进而提升电力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有序性及规范性,以实现标准化的管理。

3.5、科学构建电力安全培训工作体系

科学构建电力安全培训工作体系,做好顶层设计是提高培训效果的关键。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安委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的决定》(安委[2012]10号),加强和规范电力行业安全培训工作,进一步落实安全培训工作责任,强化电力行业安全基础建设,提高从业人员安全素质和安全监督管理效能,国家能源局制定了《电力安全培训监督管理办法》(国能安全[2013]475号)。该办法适用于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和电力安全培训教师的安全培训。其中,电力企业是指发电企业、电网企业和电力建设施工企业。电力企业从业人员包括企业相关负责人、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以班组长、新工人、农民工为重点的其他从业人员。办法还规定,国家能源局负责指导全国电力安全培训工作,依法对全国电力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国家能源局派出机构依法对所辖地区电力安全培训工作实施监督管理;电力企业承担本企业安全培训的主体责任,负责本单位从业人员安全培训工作;电力企业应当建立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障安全培训投入,对从业人员进行与其所从事岗位相应的安全教育培训等。

以某电网公司为例,电力安全培训纳入员工教育培训体系,其管理体制是:在公司的统一领导下,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实行总公司、各区域或省(自治区、直辖市)公司、地市公司三级管理体制。电力安全培训是公司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要纳入企业安全生产目标,由各单位安监、人力资源等部门牵头实施,按照国家安监总局、国家能源局等有关部门的要求,结合工作实际有针对性的建设实操、实训安全培训设施场所,取得相应的培训资质,全面落实安全培训工作责任,建立健全安全培训管理制度,保证充足的安全培训投入,逐年制订专业安全培训计划,纳入本单位年度教育培训计划统一组织实施。

结束语

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管理是十分必要的,应将其贯穿于整个电力工程施工中,以确保电力工程施工的安全性。突破传统的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安全管理理念,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管理手段,以保障电网的稳定性,保证电力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促进电力工程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述,郑霞忠,余迪.水利工程施工安全标准化体系评价[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02:167-172.

[2]雷占军.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06:148.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4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出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我国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原因,造成当前农民工整体文化素质较低,安全意识淡漠,缺乏必要的安全知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给安全生产带来很大压力。据统计,近几年发生的生产安全伤亡事故,9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80%以上发生在农民工比较集中的小企业;每年职业伤害、职业病新发病例和死亡人员中,半数以上是农民工。因此,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已经成为当前解决农民工问题、保护农民工根本利益和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一项紧迫任务。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各单位一定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抓出实效。

二、明确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基本原则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坚持“安全发展”指导原则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以全面提高农民工安全素质为目标,以预防和减少各类伤亡事故、保护农民工职业安全健康权益为目的,落实责任,规范管理,提高质量,加大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力度,为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提供可靠保障。

工作目标:到2010年,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有关部门协调配合、企业自主负责的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机制初步形成;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机构、师资、教材建设进一步加强,培训质量显著提高;广大农民工自我安全保护的意识和能力明显增强。

基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依法培训;统一规划,分级(或分工)实施;政府监管,企业落实;全员培训,突出重点;按需施教,注重实效。

三、按照职责分工,落实培训责任

各级安全生产监管、煤矿安全监察部门(以下简称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和安全生产培训的总体规划中,明确目标,制定措施,加强监督检查,重点做好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各级教育部门要全面落实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在义务教育中开展安全知识教育;要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业教育相关专业中增加安全生产方面的内容,鼓励有条件的职业院校增设安全相关专业,扩大招生规模。在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民工集中的地方,确定一批职业院校开展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在职业院校、成人学校开展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增加安全生产知识的内容。

各级劳动保障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工作的指导,把安全生产常识作为重要培训内容,编入职业技能培训大纲和培训教材、教案中,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将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列入农民工技能提升培训计划。加强劳动保障监察,督促用人单位落实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各级建设部门要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安全质量标准化工地建设、劳动合同规范、建筑工人教育培训等工作中,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同步落实,协调推进。

各级农业部门要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作为提高农民工综合素质、促进安全致富的重要措施,在实施阳光工程、蓝色证书工程、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增加安全生产相关知识。

各级工会组织要结合贯彻《工会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监督、协助用人单位做好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特别是督促企业落实厂(矿)、车间、班组三级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结合“安康杯”竞赛,在农民工中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安全文化活动,普及安全生产基本知识。

企业是安全生产培训的责任主体。要加强对职工特别是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组织管理,按照《安全生产法》及《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培训规定》(安全监管总局令第3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培训制度,把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纳入企业年度工作计划,积极组织或选送农民工参加有关培训,并保证本企业安全生产培训所需资金。

四、完善法规制度,推进依法培训

加强培训法规建设。各地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要求,根据《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地区实际,抓紧制定和完善农民工特别是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相关规章制度,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本地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工作。

制定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安全监管总局要抓紧制定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建设部要结合实际,制定建筑行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大纲和考核标准。

建立培训考核制度。各省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建设部门要按照考核标准,根据行业特点、岗位要求和农民工文化水平,建立考试题库。各企业和培训机构要对参加培训的农民工进行严格考核,对考核合格者,颁发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对获得安全生产培训合格证书的农民工,企业应优先聘用;对高危企业农民工,未经培训或培训考核不合格的,不得上岗作业。

建立培训档案制度。各企业要建立经本企业、培训机构和农民工签名的培训档案,真实记录培训、考核等情况。各地有关部门要及时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情况进行登记,并将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情况纳入本地区农民工信息统计范围。

五、严格培训要求,确保培训效果

明确培训内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主要内容包括: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安全生产基本常识;安全生产操作规程;从业人员安全生产的权利和义务;事故案例分析;工作环境及危险因素分析;危险源和隐患辨识;个人防险、避灾、自救方法;事故现场紧急疏散和应急处置;安全设施和个人劳动防护用品的使用和维护;职业病防治等。

确保培训时间。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的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72学时,建筑行业的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32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其他行业农民工首次岗前安全生产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4学时,每年接受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8学时。对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培训前应根据工作需要进行文化课补习。

落实培训载体。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对农民工的安全生产培训以企业为主体进行。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要及时组织农民工到附近有条件、具备资质的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进行培训。各级安全监管监察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要积极为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创造条件,对不具备培训条件的企业,可统一组织进行培训。

丰富培训形式。各企业和培训机构要结合企业生产实际,统筹安排,采取集中培训、半工半培、送教上门等形式开展教学。要针对农民工的文化水平和特点,抓好日常安全教育,开设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宣传栏,编制通俗易懂、便于消化的文字和音像资料,利用多媒体、电视、漫画等图文并茂的直观方法进行教育培训,坚持文化补习与安全生产培训相结合、针对性教育与系统知识讲解相结合、形象化培训与老工人“传、帮、带”相结合。

六、加强基础建设,强化培训保障

加强培训机构建设。安全监管监察部门要加大安全生产培训机构质量评估考核力度,对农民工培训不规范、达不到质量要求的培训机构,及时淘汰或降级;支持符合条件的职业院校和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申报安全生产培训资质。劳动保障部门对要求承担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任务的安全生产培训机构,符合相关条件的,应当认定为职业技能培训定点机构。培训机构要加强内部建设,深化教学改革,注意引进先进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有针对性地研究和完善各高危行业农民工培训模型,增强培训效果。

提高师资队伍素质。按照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动态管理的原则,培养和优化师资队伍。有计划地组织教师开展集中培训。重视从企业和安全生产一线选聘教师,充实教学力量。

开发适用培训教材。本着少而精、管用的原则,组织编写适合农民工特点的培训教材。注重多媒体教材的研制和开发。教育部、安全监管总局和全国总工会抓紧完成《煤矿工人安全生产培训音像教材》的联合拍摄工作;安全监管总局、劳动保障部和全国总工会尽快组织编写适用于农民工的《职工安全生产知识读本》系列教材;安全监管总局抓紧开发《全国中小煤矿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多媒体教材》;建设部编写适合建筑业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相应教材;农业部编制农民工培训读本,增加安全生产知识内容,免费发放。

七、拓宽经费渠道,加大培训投入

各地有关部门在统筹安排使用中央财政用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专项资金时,要兼顾好农民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要积极争取地方财政对农民工安全生产培训的资金支持,广泛吸纳社会赞助资金,积极筹集培训经费。

根据《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2〕16号),一般企业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5%足额提取教育培训经费,从业人员技术要求高、培训任务重、经济效益较好的企业可按2.5%提取,列入成本开支。要保证经费专项用于职工特别是农民工的教育培训,严禁挪作他用。

八、加强组织协调,严格监督检查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5

天湖山能源公司工会以维护职工生命权和健康权做为加强群众安全生产工作的落脚点,不断创新群安工作活动形式,构筑了群防群治的群安工作格局。

建章立制、形成网络落实工会主席群安工作第一责任人制度,健全“二线一站”工作机构,确定群安工作重点单位。各单位群监委、女工委分别制定了相关工作制度和簿卡台册,不断朝群安工作制度化、规范化迈进。同时,全公司还设立了六十个青安岗,逐步形成了“工会管网络、群监管现场、女工管走访、共青团管青安岗”的群众性安全工作格局,加大了整个公司抓安全工作的力度。

创新形式、讲求实效实行“职代会保安全”新举措,由公司总经理与各单位行政负责人在职代会上签订安全责任状,突显职代会维护职工生命权的职能。并由公司工会牵头,组织四矿工会主席开展群安工作调研,分别到各矿召开座谈会和现场走访。调研对象为一线班队骨干、生产安全技术管理人员、群监员、协管员等,调研内容为队伍稳定、工资分配、产量完成情况、安全处罚效果、安全培训形式、协议队管理等多方面,收集的意见建议25条,为今后群安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方向。各单位群监委也不断创新群监工作形式,如铅坑矿今年来在每一个作业组都设置群监员,首开群监员“一岗两责”制,即:既是群监员又是监炮员,并将群监员的设置向后勤班组延伸。他们还创新活动形式,开展“同一水平工作面群监员互检”活动,利用夜班,每旬组织一次同一水平工作面的群监员到不同作业组的生产现场,开展安全互检活动,现场点评、交流、探讨打点柱、架棚等技术经验,对火工品的领取、管理、使用、清退、哑炮处理等也做全面检查核对,发现问题责令当场整改,把群安工作落实到了现场,提高了群监员现场安全管理水平。化工厂群监委对群监员、协管员的工作实行月考核制度,工作好坏与协管内容和经济利益挂钩,考核成绩与补贴和年终评优评先挂钩,群监员、协管员本身发生违章的取消当月补贴,违章二次的调离群监员、协管员岗位。厂工会不定期组织工会委员每月至少1次到各班组对群安工作进行抽查,确保群安工作的落实。

扩大外延,群防群治如铅坑矿每月对外包协议队的产量、出勤、安全等进行评分,前五名的由工会、女工协管会组织人员送肉、送米、送蛋等实物进行慰问,并每月为当月过生日的协议工过集体生日。现在,基层单位群安工作正逐步走上规范化管理之路,每月一次群安工作例会,群监、女工协管分别汇报各自工作开展情况;井下现场安全管理由工会小组长抓督查,班组群监员具体抓落实;井上女工协管会每月开展3――5次安全劝导活动、一季一次主题安全活动,逢“三违”必走访,分片挂钩车间、区队、班组等;制定群监、协管年度考核评比制度,对表现优秀的群监员、协管员给予表彰奖励。

强化培训、提升素质坚持每年制定培训计划、编写培训提纲,对群监员、协管员进行一次集中培训,不断提高“二员”的整体素质。培训内容侧重于应知应会,培训形式有安监部门的办班培训、单位的夜校培训、生产现场的跟班培训等。工会并通过调查问卷、现场走访等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跟踪和反馈。含春矿女工协管会还专门编辑、印制了《安全生产应知应会百问》分发给每位一线作业人员,铅坑矿工会设置了《“三违”管理处罚十问》调查问卷,利用班前会、上门走访等形式,分发了60余份问卷认真听取职工对安全培训、处罚等的意见和建议。并通过举办安全漫画展、开设井口小广播等职工喜闻乐见的形式,强化安全生产培训效果。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6

关键词:坪山新区安全培训对策

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非常严峻,在大安全的背景下,如何做好坪山新区的安全生产工作,是时刻摆在新区安全专业工作者面前的一项艰巨任务。

一、坪山新区开展安全培训工作的重要性

从现有安全事故的统计和分析来看,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多元化但存在一定的规律,归纳起来表现为四个方面:一是环境的不安全条件;二是管理上存在的缺陷;三是物(或机器)的不安全状态;四是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于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就是消除或改变环境的不安全条件、管理上的缺陷,消除物(或机器)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因此,应从工程技术、管理控制和培训教育入手,采取相应对策。其中培训教育对策着重解决的是人的不安全行为问题。

据统计,新区安全生产领域近期几起死亡事故都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引起。人往往会成为事故的受害者和承担者,其某种行为的发生与人的性别、年龄、性格、所处环境、受教育或培训程度有密切的关系。大量事故案例证明,加强安全培训是减少或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

通过安全培训,可以引导新区企业和个体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理念,增强人的安全技能,改善不良安全习惯,达到避免和减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目的。

二、坪山新区安全培训存在问题剖析

(一)从培训广度看,安全培训覆盖面不足

新区目前仅安全生产培训机构1家,即坪山新区化技术学院,现有专职教师(大学本科)5人(其中高级技师2人,技师3人,经省安监局考核合格的专职老师2人),兼职教师(大学本科)2人,均为技师。2010年实际培训800人,其种作业人员600人,安全培训缺乏应有的力度。

(二)从企业类型看,中小企业安全培训工作薄弱

新区经济效益较好,规模较大、成立时间较长的大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基础较好,安全培训工作相对比较健全。而中小型企业由于经济效益和规模的制约,安全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安全培训工作差强人意。随着中小企业的迅速发展,薄弱的安全培训工作使广大从业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应有的安全技能和安全知识,给新区安全生产工作造成严重的安全隐患。

(三)从培训自主性看,安全培训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新区成立以来加大了安全生产宣传培训教育力度,利用新闻媒体等各种渠道和方式,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培训的重要性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宣传。但是,仍然存在部分生产经营单位对应参加的安全培训不能按要求参加,在思想上对安全培训工作不够重视,缺乏必要的工作力度和支持措施,导致培训率不足的问题,使安全培训工作一定程度上处于被动应付状态。

三、完善坪山新区安全培训的对策分析

(一)加大安全宣传力度,强化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在安全生产中至关重要,强化安全意识的重要手段就是加强安全理念的宣传,用先进的安全理念引导职工日常工作和生活。"预防为主、安全第一"、"安全就是效益"、"生产服从安全"等安全观念,使新区企业树立安全目标,职工树立安全方向。

同时,安全理念能否倡导下去,需要全体职工的认同理解和接受执行,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组织开展对安全理念的宣传学习活动,掀起新区学习理念、践行理念高潮。要通过开展"安全生产月"、"安全警示日"、"消防宣传日"等活动,加强宣传力度,以各种宣传教育活动为载体,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安全素养,改进其安全意识和行为,从而使职工从被动服从管理的状态,转变成自觉主动地按要求采取行动,形成良好的安全氛围。

(二)成立宣教培训中心,提升培训水平

根据新区安全培训实际,要加速整合新区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资源,搭建新区安全生产公共教育培训平台,探索建立新区安全生产公共教育培训模式和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安全生产宣教培训中心职能,全面提升新区安全生产培训水平。

一是制定并组织实施全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计划。根据新区年度安全生产宣教培训计划,开展全区性重大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总结、推广安全生产科学技术、先进典型和先进经验。二是有序开展新区分类分批培训工作。根据不同群体的培训需求,编制印发公共培训教材,组织新区、办事处、社区安监系统内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培训学习,以及生产经营单位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安全主任培训、再培训的组织和管理及协助发证工作。三是做好沟通协调、数据报送工作。按照市、区有关事权划分,对辖区内安全生产培训教育社会办学机构进行指导,同时加强与上级职能部门、兄弟单位的沟通协调,及时报送和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重要信息。

(三)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夯实培训体系

我国现行的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全社会广泛支持"的安全生产体制。根据法律法规相关规定,企业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必须依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履行安全生产义务,对预防事故的发生承担相应的责任,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全面负责。

在安全培训方面,要建立以企业为基础的安全培训体系,主要加强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安全培训的组织领导。企业要把安全培训教育纳入企业的发展战略中,企业的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要自觉成为安全培训的模范和榜样,带头参加培训,熟悉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及安全管理、事故救援要点;二是制定企业安全培训规划。企业要根据本单位生产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阶段性工作目标,按照不同级别、不同类别人员,制定符合企业实际需要的安全培训长期和短期规划;三是加强企业安全培训制度建设。企业要对安全培训工作登记建档,严格培训考核奖惩制度,把全员安全培训的理念落实到每个职工身上;四是加大企业安全培训投入。企业要充分认识到培训投入是效益最大的投入、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高度重视安全培训,加强对培训设施、师资、教材的投入,为企业安全培训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保障。

(四)加强安全培训考核,完善监督机制

安全培训机构是开展安全培训活动的主要载体,新区安全培训的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区安全培训机构的师资及水平。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7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精心组织,分级实施,分类指导,教考分离,注重实效,全面提高安全监管人员和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好转,为建设“山海秀丽、富裕和谐”新提供安全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2年,全市安监系统(包括安监中队)执法人员的持证率达100%;乡镇(街道)分管领导普遍进行轮训;村(居)安全员培训率80%以上;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培训4000人以上,安全管理人员培训6000人以上,特种作业人员培训6000人以上,其它从业人员培训35万人以上。

三、重点工作

(一)统一思想认识,进一步加强各级政府分管领导和安全生产监管人员教育培训工作。

1、积极组织参加省局举办的市、县(市、区)政府分管安全生产领导干部培训班。

2、会同市委组织部举办乡镇(街道)分管领导干部安全生产培训班,争取覆盖面达到100%。

3、继续做好市、县两级安监局及安全生产监察人员的培训工作,统一由市安监局分期分批报省安监局组织培训考核,乡镇(街道)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由市安监局组织培训考核。

4、各县(市、区)安监局分期分批组织对辖区内村(居、社区)安全员进行培训考核。

(二)深化全员培训,进一步提高各类人员安全生产意识。

5、重点抓好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等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资格培训和复训工作,确保持证上岗率100%。加大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力度,严格准入条件,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持证上岗率100%。

6、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培训主体责任,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制度和班组长培训,加强对“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的目标管理考核,逐步分级培树“三级”安全教育示范企业。继续深化全员安全培训,年度完成各类从业人员培训36.6万。

7、继续组织对近三年来全市事故发生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及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培训,确保做到举一反三,警钟长鸣。

8、积极推进“民工安全学校”建设,对不具备培训能力的企业,要大力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确保职工应知应会。要继续开展安全知识进企业、学校、社区活动,不断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三)强化基础建设,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培训考核管理和培训保障体系。

9、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归口管理、优胜劣汰”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规定,指导监管辖区内三、四级安全培训机构积极创造条件,整合资源,完成培训机构资质的过渡工作,确保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进一步加强安全培训机构的规范化建设,指导安全培训机构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10、按照《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总局令第44号)和《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规定,建立健全安全培训考核机构,落实考核责任。严格落实教考分离制度,建立计算机考试系统,实现对高危行业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计算机考试。积极推进安全生产培训信息化,充分利用省局安全生产网络培训平台,努力实现教育培训考核、发证、查询、统计等信息化管理。

11、要把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及各类人员持证上岗情况纳入行政执法的重要内容,依法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工作的监管,对存在的问题要督促纠正,对违法的要依法查处,从严查处假冒证件。对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培训的生产经营单位或未按规定参加培训的人员,严格按法律法规规定进行处罚。

12、指导督促安全培训机构逐步完善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操作程序,建立培训台帐,健全培训档案。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统一使用教材,保证教学课时。同时,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坚持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相结合,注重课堂教育,强化实践教学,保证培训质量。提高师资素质,建立教师讲课评价机制,形成良好教风,进一步提高授课质量,增强培训效果。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8

【关键词】加强;机构;管理;确保;安全培训;质量

【中图分类号】tD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014-02

安全生产是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安全教育是各企、事业单位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根本上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重要措施,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能保证其它工作和企业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为了规范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培训考核工作,提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技术水平,防止和减少伤亡事故,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出台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总局30号令),指出:“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并对培训学时及考核发证、复审、监督管理、罚则等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规定。

安全培训机构是开展安全培训的载体和基础,是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宣传的重要阵地,也是相应安全技术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知识传播的有效工具。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培训管理,规范安全生产培训秩序,保证安全生产培训质量,促进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健康发展,制定了《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总局44号令),重点对安全培训机构的资质、参训人员的分类、监督管理、法律责任的承担等事项进一步明确。作为安全培训机构,我们应该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培训机构的建设,不断加大对软硬件建设的投入力度

严格按照国家对培训机构相关资质要求和省有关安全培训机构认定和复审评估标准开展工作,做到:内设机构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健全,管理人员配备到位并符合相关要求,教学及生活设施完善,专兼职教师结构合理,教师专业水平和专业结构符合省局相关要求,实验、实操设备、场地满足培训需要,各项培训安全操作规程健全,后勤保障有力。并不断加大对软硬件建设的投资力度,改善培训教学及生活条件,为持续提高培训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2不断提高培训机构教师素质,确保安全培训工作的质量

培训质量是安全培训工作的生命线,而在整个培训工作中,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其素质的高低对培训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第一,加强师资队伍的管理。首先,制定适合本机构的对专兼职教师实行选聘、考核、奖惩及淘汰制度,结合认定标准实行动态管理,教师的选聘要符合省规定的师资基本条件;其次,所选聘的教师必须接受专门的培训,经考核合格取得河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颁发的《安全培训教师岗位证书》后,方可上岗执教;再次,保持专职教师队伍稳定,并不断补充新任教师数量,完善培训教师档案。

第二,注重教师能力建设。首先,保证教师按时参加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的每年不少于40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其次,制定提高教师授课水平的措施并认真实施;再次,积极组织教师开展培训教学研讨活动,适时组织专职教师每年不少于一周的现场调研,并撰写调研报告,保证教师培训学时符合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相关要求。

第三,积极开展培训教学研究活动。积极开展培训理论和项目策划研究,认真分析不同类别的培训对象培训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包括培训目的、课程设置、授课教师、方式方法等内容的培训方案。为政府机构或企业提供安全培训等方面的安全咨询服务活动,鼓励教师在报刊杂志发表有关安全培训方面的论文。

3加强教学管理,推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安全培训按照规定的安全培训大纲进行。注重过程管理,学员档案实行微机管理,培训班档案一期一档,装订成册,分类编号。严格按照审批计划所规定的时间开展培训工作,学员管理执行考勤制度和听课证制度;根据授课内容,制定教学计划,合理选用讲授、研讨、角色扮演、模拟、实际操作等教学方法;推行多媒体教学,计算机在线考试;积极开展学员评教活动,要求达到学员对课程设置、教师、授课内容、组织管理和后勤服务的满意率不低于80%,学员经培训,考核取证率不低于90%;每期培训班结束后,进行书面总结,查找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并认真整改;通过座谈会或问卷调查等方式,每年至少听取一次学员及所在单位对培训质量与参训效果的反馈意见;并逐步实现常态化,以促进培训工作的规范化建设。

4不断更新观念,创新培训方法,大力提升安全培训水平,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第一,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全员参与,常抓不懈”的安全意识,落实国家《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规定:“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应当取得安全资格证的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井工矿山企业的生产、技术、通风、机电、运输、地测、调度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应当由取得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

第二,要创新培训方法和培训内容,安全生产培训要不拘形式,注重效果,按照“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因材施教”的原则,参与培训对象不同,培训内容应该有所区别。比如,针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职能部门负责人,应侧重于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意识的强化培训,确保其在工作中起到积极带头作用,从爱护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健康出发,重视安全生产,做到不违章指挥;而特种作业人员、初上岗人员等生产一线的工作人员,他们往往因安全思想淡薄,对生产中的关键环节不懂,对生产中危险程度不够重视,而引发安全事故,针对这样的群体,应增加安全事故案例教学内容,以案释法,增强安全操作技能、掌握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应急措施教学,增强其自身保护意识,杜绝违章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内容。

第三,更新培训手段,改变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增大学员对知识信息的获取量,开展讨论互动教学、现场演示观摩教学、理论实操一体化教学等先进的教学手段,克服简单、枯燥乏味的理论说教,增强其知识性、趣味性、可视性,寓教于乐。

5确保规章制度的落实

第一,做好对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安排专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河南省安全生产条例》《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44号)《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30号)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宣传、讲解。

第二,做好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工作,严格按照安全培训机构资质许可的范围开展培训,资质证书不出借、出租给其他机构或者个人;对专职负责人、专(兼)职管理人员、班主任、教师、服务保障人员等岗位职责,教学管理、教师管理、班主任跟班、学员管理、考勤制度、听课证制度、教学质量控制、培训评估、培训反馈、档案管理、设施设备管理、财务管理、后勤保障等制度,特种作业各类别(工种)培训安全操作规程等各项制度,不只公示上墙,更要熟记于每个人员的心里,并认真践行;严格按照有关规定收费,杜绝乱收费现象的发生。

第三,采取多种形式对培训资质、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时间、投诉咨询电话、收费标准等事项进行公示,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监督检查及社会、学员的监督;自觉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年度评估检查。

总之,安全无小事。只要加强对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认真学习和贯彻执行,加强对安全培训管理,不断提高各级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就能够确保安全培训质量,为安全河南创建“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河南省安全生产培训管理实施细则(试行)豫安监管[2012]99号文件

[2]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考核管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30号令)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9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培训体系

一、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培训存在的问题

首先,安全生产培训过于形式化,培训效果不明显。部分火力发电厂在进行员工安全生产培训的时候形式化比较明显,很少分享能够与员工心灵产生共鸣的知识,主要的原因就是安全生产培训相对比较简单粗放。那些真正落实到员工身上的责任告知不是特别多,大多都是写在本上的理论框架,忽视了培训的效果。即使有的企业在培训之后举行了测试,但是理论跟实践仍旧存在脱节的现象。其次,安全生产培训比较片面,难以达到本质安全。在火力发电厂具体生产中仍旧存在“三违”现象,有的员工在进入作业现场的时候不佩戴安全帽,还有的员工在进行高空作业的时候不系安全带,在有水的工作室不穿绝缘鞋或绝缘靴,因为他们觉得作业半小时而要花费一个小时去准备安全措施有点得不偿失,这样的侥幸心理容易酿成安全事故。个别火力发电厂培训的时候存在片面性,认为员工违章行为严重就只需要培训安全操作章程,很少再涉及员工对于安全风险的习惯、认识以及心理等深一层次的东西。再次,安全生产培训过于短平快,安全生产目标难以实现。一些火力发电厂由于安全生产培训不到位,导致员工存在违章指挥与违章作业的状况。有的发电厂寄希望于短期培训来改变现状,让员工的安全意识得到大幅度提高,希望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是很难实现的。安全生产培训要有足够的耐心,从一点一滴的基础培训做起,短平快的模式只会影响安全目标的实现。第四,安全生产培训效果的评估机制有待完善。由于部分发电厂没有有效的安全培训评估机制,对于培训的过程与成效缺乏必要的监督,如果只是通过考试来检测培训的成效势必会影响员工的培训积极性。

二、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培训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一)安全生产培训支撑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1.机制保障体系

要保障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得到有效与规范的开展,就需要建立完善的机制。所谓的机制保障系统主要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培训组织机构建设,另一方面是培训制度建设。安全生产培训组织机构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火力发电厂安全培训的管理部门、各个生产班组等等,其中,火力发电厂安全培训的管理部门全面负责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开展,对安全工作培训的计划、员工安全生产资质的取证、新入职员工的培训计划等等,各个生产班组主要是负责组织和管理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此外,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在制度建立之后要认真贯彻与执行,总之,把这几方面的力量拧成一股合力,形成互帮互助的局面,才能更好的保障安全培训效果。

2.经费保障体系

火力发电厂的安全生产培训工作要顺利的开展就需要一定的经费作保障,保证安全生产培训的硬件设施与软件设施都能跟得上,比如,为员工安全生产培训提供场所、教学平台、配备一定的教学设备,研发适合火力发电厂实际的专业安全生产培训教材,保障安全生产培训教材的系统性。另外,还要建设一支综合素质比较高的安全生产培训人员队伍,从而使得安全生产培训各项工作的稳定推进。

3.激励保障体系

为了提高员工参与安全生产培训的积极性,火力发电厂可以建立相对有效的激励保障机制,包括物质激励机制与精神激励机制,让员工主动参与到培训中来,营造融洽、欢乐的安全生产培训氛围。比如,为了更好的激励员工参与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发电厂可以每年举行安全生产知识大赛活动,每一个班组通过层层的比赛与选拔,选出那些安全生产知识过硬的员工参加总决赛,比赛的知识包括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安全技能方面的知识、安全实践方面的知识等,通过比赛选拔出优秀的员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在企业内部形成安全生产比拼的氛围,发掘优秀员工的潜力,从整体上提高一线员工的安全生产技能。

4.信息化管理体系

信息化的发展给各个行业都带来了便利,对于火力发电厂的管理人员来说,要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来有效的管理安全生产培训工作。每年每期的安全生产培训都会有相应的培训记录,运用计算机记录安全生产培训过程与考核结果,针对每个员工进行安全培训的信息建立一个档案,最好做到一人一个档案,档案的维护、更新管理交由专人进行。

(二)安全生产培训运行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1.安全生产培训需求的分析

对于安全生产培训需求的分析主要包含了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依照各个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依据系统分析出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安全培训措施,确定这个岗位的工作人员需要掌握的安全生产知识;另一个方面主要是建立在第一方面内容的基础上,火力发电厂在制定整个季度或者年度的安全生产培训计划的时候,要认真分析本季度、本年度参加培训的员工掌握培训知识的具体状况,还要掌握行业安全生产的要求,结合企业的发展战略目标,来制定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安全生产培训需求。

2.年度培训计划

负责安全生产培训管理的部门要结合各个生产部门、班组人员,依据火力发电厂的战略发展规划、年度生产计划,客观、全面的分析企业安全生产培训需求,明确具体的培训目标,把本年度中每个工种的培训日期、培训内容、培训目标进行统计和分析,结合各个部门负责人的意见,确定参与培训的人数、培训的地点、培训的方式等,这些都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初步计划出来之后通过跟各个部门进行反复的协商来确定最终的年度安全生产培训计划。

3.培训课程体系建设

对于安全生产培训课程来说,属于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体系。火力发电厂要根据企业的安全生产培训需求,设计培训课程的时候坚持安全意识与安全知识结合,安全技能与安全行为一体的原则,开发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培训课程。让安全生产现场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培训的讲师,还可以聘请相关的专家、学者,组成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生产培训队伍,采用多样化的安全培训教学手段,把多媒体设备教学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运用体验式培训来提高安全生产培训成效。

4.培训成效评估体系建设

安全生产培训完善与创新的一个实现路径就是培训成效评估体系的建设,这个评估体系主要包含两方面,一个是安全生产培训过程评估,一个是安全生产培训过程评估,另一个是安全培训结果评估。因此,要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估指标,运用定性或者定量的方式来考核评估培训效果,合理评价安全培训的过程与结果,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在以后的安全生产培训中改正。

(三)安全生产培训监管体系的完善与创新

对安全生产培训进行监督与管理是监管系统的职责,监管系统的运行能够保障安全生产培训工作的有效展开。事实上,在火力发电厂安全生产培训中,监管体系往往是最容易被忽略的环节,管理人员明白监督管理的重要性,但是在行动上一直得不到重视。通过定期的监督与检查来对安全生产培训进行监管是火力发电厂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火力发电厂要建立专门的安全生产培训小组,设置专业的监督管理人员,这些监管人员具备多重职责,包括服务、调度、执法等。还可以实施分级监管措施,火力发电厂制定统一的安全生产培训指导计划,开展季度、年度检查评比活动,把安全生产培训跟绩效工资结合,实现安全生产培训的全程监督指导。

三、结论

综上所述,火力发电厂要做到安全生产,就要注重员工安全素质的提高,还要提升其业务能力,其中,安全生产培训必不可少。事实上,火力发电厂每年都举行安全生产培训,通过安全生产事故的分析与总结,员工也学习了很多国家以及行业相关的安全生产的知识。但是,火力发电厂要让安全生产培训更加深入人心以取得更好的成效,还需要不断完善和创新安全生产培训体系,从而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宝龙,高建明等.增强企业内安全培训能力对策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生产技术,2015(4).

监理安全培训制度篇10

关于印发《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地级以上市、顺德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省局机关各处室、直属各事业单位: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已经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务会审议并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审查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4月19日

(公开属性:主动公开)

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管理,落实食品生产经营者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广东省食品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省辖区内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用农产品,下同)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食品安全管理员是指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从业人员。

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取得《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合格证明》(以下简称《证明》)。食品安全管理员分为高级、中级和初级。

第四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加强对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培训,组织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参加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统一考核,并取得《证明》。

鼓励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关键岗位人员参加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统一考试,并获取《证明》。

《证明》在全省范围内有效。

第五条符合《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关于食品经营许可实施细则(试行)》第十三条规定的,相对食品安全风险较低的食品经营业态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可优先实行食品安全管理员条件承诺制,申请人提交书面承诺后,可先行申请办理许可等事项。但应在取得许可后一年内通过全省统一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取得《证明》。

第六条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审定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大纲、培训教材、考核题库,制定每年继续教育内容实施指导意见,对全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工作和履行情况负责监督、指导。

市、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负责辖区内食品安全管理员具体考核工作。

第七条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建立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网,提供政策宣传、培训指引和考试等工作信息化服务平台。

第八条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建立全省食品生产经营食品安全管理员档案数据库,并纳入全省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化系统。

第二章设置要求

第九条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熟悉并正确执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标准;具备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实践经验,并在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食品生产经营单位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应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全职员工,工作原则性强,无违法、违纪等不良记录。

第十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设置应当符合以下要求:

(一)食品生产单位:

1.保健食品、婴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其他专供特定人群的主辅食品、乳制品、食品添加剂等食品生产单位应配备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白酒、食用植物油、大米、肉制品、面制品等食品生产单位应配备中级以上食品安全管理员。

2.其他食品生产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级别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二)食品经营单位:

1.大型餐馆、供餐人数为1000人以上的单位食堂、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餐饮管理企业、食品连锁经营企业(含餐饮连锁企业及总部、有销售食品的连锁药店总部和含食品制售大型连锁超市及总部等)食品经营者应配备专职高级食品安全管理员;

2.食品批发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食品零售市场开办者应当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或者兼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3.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设置专门的网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并配备中级及以上级别的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

4.其他食品经营单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配备相应级别的专职或兼职的食品安全管理员。

第十一条食品安全管理员不得同时在两家或以上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食品安全管理员发生变更,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30天内,以书面形式向原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发证机关报告新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名单。

第三章 职责与权利

第十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员负责拟订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推动本单位建立完善的食品安全保证体系,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工作负直接管理责任。

第十四条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

(一)按全省统一的培训大纲和要求组织制定从业人员食品安全知识、技能和法律法规的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建立培训档案;

(二)对从业人员进行健康管理,建立健康档案,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的人员提出工作岗位调整意见并督促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本企业食品安全自查制度、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并确保其有效运行;定期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检查评价,促进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对存在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制订并落实有关整改措施;

(四)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进行管理;

(五)组织制定食品安全检查计划,对食品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加工制作过程的食品安全状况、食品安全操作规范的执行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并记录、存档。对检查中发现的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的行为应及时制止并提出处理意见;负责组织实施对不合格食品召回;

(六)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进行管理;

(七)所在单位发生疑似食物中毒和食品污染事故时,及时将事故发生情况报告当地食品安全监管部门,采取措施防止事态扩大,配合监管部门调查处理;

(八)积极配合监管部门开展的监督检查工作,并如实提供有关情况;

(九)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员还应定期全面汇总本企业食品安全信息,召开食品安全分析会和年度食品安全自查、回顾分析会,查找并消除食品安全隐患;建立并保存真实完整的食品生产记录,包括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的进货验收记录、投料使用记录、成品检验及出库记录、销售台账等;定期组织企业开展质量保证体系的内审工作;参与食品出厂后的运输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定期或根据实际情况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汇报食品安全管理情况,提示食品安全信息;对下列质量管理活动负责:

1.原辅料、包装材料及成品内控质量标准的批准;

2.关键物料供应商的审核和批准;

3.质量管理文件的批准;

4.工艺验证和关键工艺参数的批准;

5.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进货查验合格的批准;

6.食品成品放行的批准(放行标准包括该批产品实际生产工艺和配方与已备案的工艺和配方一致;生产过程符合食品安全要求,生产、质量控制文件和记录完整;成品检验合格且记录真实、完整;不存在其它可能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7.批生产记录的批准;

8.不合格品处理的批准。

(十)其他保障食品安全有关的管理工作。

第十五条食品安全管理员依照规定履行职责,任何人不得干涉、阻挠。

食品安全管理员发现本单位有违反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行为或者存在重大食品安全隐患,所在单位拒不改正的,有权向监管部门反映或举报。

第十六条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为食品安全管理员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应当支持食品安全管理员接受相关的培训和继续教育并为其学习活动提供便利。

第四章培训和考试管理

第十七条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掌握下列知识:

(一)食品安全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标准;

(二)食品安全职业道德规范;

(三)食品安全专业知识;

(四)食品生产加工操作技能;

(五)食品安全管理技能;

(六)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知识与能力;

(七)其它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

第十八条报考食品安全管理员的人员根据单位类型和《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大纲》有关规定,可自行完成考前培训,也可选择参加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推荐的培训机构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员有关考前培训辅导。

第十九条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采取计算机网络在线方式。

第二十条食品安全管理员应当每年至少参加一次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组织的继续教育培训。高、中、初级食品安全管理员每年继续教育培训应当分别不少于8学时、6学时和4学时。

第二十一条连续两年未按要求参加继续教育的食品安全管理员,其《证明》视为自动失效,按新上岗人员要求重新参加考试。

第二十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可以委托或指定符合本办法规定的社会机构具体承担食品管理安全员的考试和每年的继续教育工作。

第二十三条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考前培训(含继续教育)的社会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下列设置条件:

(一)持有工商营业执照、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社会团体法人登记证书,并具备有从事培训活动的业务范围;

(二)4名以上具备食品安全相关专业知识学历和管理经验的师资人员;

(三)(具有相对固定的培训教室和保证教学正常开展的管理制度;

(四)严格遵循本办法规定培训要求。

第二十四条承担食品安全管理员考试的社会培训机构应当符合下列设置条件:

(一)持有工商营业执照、机关法人、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或者社会团体法人证书等法人资质证明;

(二)具有开展计算机网络在线考核所需的场所和设施;

(三)考试机构应具备对考试全过程进行视频监控并能实时上传至监管部门的设备设施。

(四)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十五条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考前培训(含继续教育)的社会机构应当按照《广东省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核大纲》规定的培训内容、培训学时开展培训,并建立详细的学员培训档案,包括学员名单、培训日期、培训课时、培训地点、培训教材、授课师资等内容,并接受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管理。

第二十六条培训机构食品安全管理员的师资应当参加由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组织的统一培训,并通过考核后,方可开展授课。

第二十七条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在教学过程中增加食品安全操作技能方面的现场模拟培训学时。

第二十八条受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委托开展食品安全管理员培训、考试的机构不得对有关工作进行再次委托。

第二十九条培训和考试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限期改正;逾期未改正或整改后仍达不到要求的机构,由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取消委托事项并向社会公布:

(一)招生信息夸大事实或者假借政府监管部门名义,误导学员的;

(二)未按照统一培训大纲规定的课程和学时要求组织培训的;

(三)无正当理由连续三个月不开展培训或考试工作的;

(四)机构评估培训效果或考试秩序较差的;

(五)一年累计接到三宗以上关于培训质量投诉,经核实情况属实的;

(六)培训、考试工作中存在弄虚作假,经核实情况属实的;

(七)核实有将培训业务进行再次委托行为的;

(八)其他影响培训和考试公正性、严肃性的情况。

第五章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将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员的设置、专业知识水平和日常履职等情况列入日常重点监督检查内容。

第三十一条食品安全管理员在监管部门日常检查的随机监督抽查考核中不合格的,立即停止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工作,限期参加学习培训或考试。考试仍不合格的,不得继续从事食品安全管理岗位工作。

第三十二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应当向社会公布食品安全管理员抽查考核结果,并记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信用档案。

第三十三条食品安全管理员的日常考核采取扣分制。扣分情况记入《证书》,一年内累计扣满10分的,按新上岗人员要求重新参加培训和考核。

(一)没有建立本单位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的,扣1分;

(二)未督促从业人员按规定进行建康检查或者没有对患有有碍食品安全疾病上岗的人员工作岗位调整提出意见并督促落实的,扣2分;

(三)没有建立从业人员培训或健康档案的,扣1分;

(四)没有按要求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的,扣2分;

(五)对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采购索证索票、进货查验、采购记录和食品添加剂贮存、使用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

(六)不能提供定期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和评价的(包括检查计划、现场检查情况、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行为的处理意见等),扣2分;

(七)对场所环境卫生和餐厨垃圾处理管理不落实的,扣2分;

(八)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不按要求报告的,扣2分;

(九)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不当,造成事故的扩大或情况恶化的,扣2分;

(十)不按要求向监管部门报告本单位违法行为整改情况的,扣2分;

第三十四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日常监督检查中发现存在以下情形的,应当责令食品生产经营单位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按《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六条进行处罚:

(一)食品生产经营单位未按要求设置、培训食品安全管理员的;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在监管部门日常监督抽查中考核达不到要求的;

(三)食品安全管理员履行职责不到位;

(四)未按本办法规定每年定期参加继续教育。

第六章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