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运输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33:49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1

一、煤炭企业集体销售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销售渠道单一,销售规划不够。在我国煤矿销售行业中,主要是直接销售和间接销售两条渠道。直接销售就是煤炭企业直接供货给大企业客户的通道,间接销售就是煤炭企业通过中间商将煤炭销售给小型客户的渠道。从我国电力消费情况来看,重点消费领域主要集中在电力行业、冶金行业、化工行业、建材行业,占据了煤炭消费总量的70%以上。煤炭企业集团的主要消费对象就是煤炭需求量大、信誉好的煤炭企业。其他小型用煤客户,一般都是间接客户,而难以成为煤炭企业集团的直接客户。正因为销售渠道的单一性,加上对销售规划不够重视,具有较大的随意性,容易出现打价格仗的恶性竞争,影响了煤炭销售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控制不力,导致成本偏高。我国煤炭产地主要集中在山西和西部省市,而消费区域主要集中在东南部等发达地区,故此,不得不采取“西煤东运”、“北煤南运”的方式。在这样的销售格局下,煤炭的运输路线长、数量大、难保管,主要通过铁路运输的方式,中途需要经过若干中转站,还要用到大量的仓库、机械设备等,需要投入巨大的成本。由于我国煤炭市场不够集中,煤炭销售批量大,煤炭需求呈多元化的趋势,从而导致煤炭销售双方成本大大增加。

(三)调度不够科学,影响销售效益。由于我国煤炭资源产地分布较广,消费区域的跨度很大,需要长距离地运输。在这样的情况下,煤炭调运就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从煤炭企业来看,在煤炭调运方面,因为缺乏科学全面的统筹规划,对调运安排不够细致,因此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效率。有的煤炭企业对煤炭运输的消费需要、运输途径的考虑不够到位,从而就影响了煤炭调运的实际效果。正因为调运计划安排不到位,加上煤炭调度制度不够细化,从而导致煤炭调度运输成本较大,影响了煤炭销售渠道的畅通。

(四)销售组织内控乏力,销售管理运作不畅。内控体系是确保企业经营管理规范、安全、高效、长久运行的基础保障,是影响企业风险防控的重要因素。我国煤炭企业的销售管理不够规范,内控制度不够完善,执行内部控制搞变通、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煤炭的销售管理。如安然公司、中海油等国内外知名公司正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够规范而导致倒闭破产或巨额亏损。从我国煤炭销售领域来看,由于内控机制的乏力,加上行业缺乏有效的规范,导致高风险的销售行为居高不下。如销售合同简单随意,审核合同变形走样,应收账款有增无减,呆账坏账层出不穷,制度执行流于形式,特别是对销售人员的决策、行为缺乏严格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这些问题的存在,都给煤炭销售管理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二、完善煤炭销售管理的主要对策

(一)探索销售发展战略,不断优化销售渠道。针对煤炭企业销售经营不注重规划和销售渠道单一的问题,煤炭企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一是明确销售战略目标。煤炭企业应高度重视销售管理,确定销售战略目标,以此引导企业煤炭营销,确保销售渠道建设方向准确、目标明确、措施正确。在战略目标的指引下,全面统筹考虑建设销售渠道所需要的各种成本开支,充分整合多种销售渠道建设资源,最大可能地减少成本费用,从而为企业获取更大的利润空间。二是科学谋划销售渠道。要立足媒煤炭企业自身实际,找准市场定位,对销售重点市场区域、重点对象群体、消费对象地理位置分布、运输路线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确定长期、中期和近期销售规划,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明确渠道建设进程,实现销售渠道的稳步拓展、销售市场空间稳中求进。三是协调推进销售渠道。煤炭销售是一项系统性、复杂性的工程,所涉及的利益主体较多,如煤炭企业、竞争方、运输方、大客户群体、中间商等,存在着复杂的博弈关系。要实现效益最大化的销售目标,煤炭企业应加强市场调研,全面了解各方的利益诉求、实力强弱,从而抓住关键,有的放矢,统筹协调,避免直供与中间商的利益冲突,为合作共赢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和提供可靠保障

(二)实行战略成本控制,争取最大利润空间。成本是影响效益的重要因素,有效的成本控制是提升效益的重要途径。作为企业开采型的煤炭企业,在资源条特殊性的制约下,生产成本比较稳定。随着煤炭行业的快速发展,煤炭企业经营管理的技术差距越来越小,如何控制成本就成为影响企业利润的重要手段。销售属于商务行为,具有很强的灵活性,成本费用控制的空间大,但是难度也大。故此,煤炭企业应抓住煤炭销售的各个关键节点。一是注重客户关系,减少客户费用。通过构建长期稳定的合作协议,巩固稳定、长效、诚信的经营关系,从而最大可能地减少各种交易成本费用的开支。二是注重质量监督。由于煤炭属于高能耗资源产品,煤炭销售用户对煤炭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故此,为了减少因为质量问题而产生的商务纠纷,煤炭企业应组织销售部门、质监部门构建长期沟通反馈合作的监督机制,做好煤炭质量严格控制,从根本上减少纠纷成本费用。三是采取多种手段。通过购买、自建、租赁等多种手段,减少销售资产资源、设施设备、人力物力和财力方面的投入,为企业争取最大的经济利润价值。

(三)科学安排煤炭调运,提升煤炭调运能力。煤炭调运是煤炭销售管理中非常关键的环节,是影响煤炭运输成本、供货周期和供货能力的重要工作。煤炭企业在优化煤炭调运方面,应抓住以下重点:一是充分发挥模型优势。根据运筹学等理论,借助专门机构,利用调度模型工具,对煤炭运输调度进行最大可能地优化,以增强煤炭调运安排的科学性,避免调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充分优化调运模式。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个装车点进行科学统筹,优化运输路线,减少运输时间和运输成本,提高调运效率,突破煤炭运输难的瓶颈。

(四)严格运销内部控制,降低销售管理风险。作为煤炭企业集团,要在运销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上下功夫,通过设置运销公司的方式,强化内部控制,从而将销售风险降到最低。一是充分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煤炭运销企业的领导,必须充分认识到内控工作的重要意义,统一树立内控思想,强化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确保各项制度的贯彻执行。二是完善销售风险控制体系。要从内部制度建设入手,严格规范流程,增强对各种风险的辨识、评估机制建设,构建应对销售风险的各种应急机制,不断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从而将销售风险发生概率降到最低。三是强化内部控制责任管理。根据煤炭运销内部控制的目标和任务,明确责任要求,实行岗位责任追究,通过绩效、薪酬等管理措施,切实增强企业内部控制执行力度,加大运销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煤炭销售管理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煤炭运输,铁路煤运,问题,改革

我国铁路是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系统之一。勿须讳言,铁路和电力、电信、民航、公路等网络型基础产业相比,改革相对滞后。但是,铁路系统近年来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地迈开大步。本文试从煤炭运输的角度,分析铁路改革的形式与得失,并提出建议。

1、规范煤炭运输

2006年初召开的全国煤炭产运需衔接会上,铁道部表示,2006年要把现存的稳定大宗供货关系纳入重点订货范围,挤掉虚假合同。对运量进行整合,对重点运力进行衔接,仅限具有重点订货资格企业间签订的20万t以上的单笔合同。对小量化肥煤、冶金配煤、军工煤和居民生活用煤等特殊对待。将运量向大煤矿和大用户倾斜,把运力优先配置给国有重点煤矿和电力、冶金、化肥等关系国计民生的重点企业,向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的企业倾斜,严格控制中间环节。

有关专家评价说:“这是铁道部在货运改革上至关重要的一大举措,在以往的重点煤炭运输中,出现过很多不利于市场发展的不规范现象。该往东的去了西,该去西的往了东,该拉计划内电煤的运了市场煤。这次调整就是要杜绝类似情况再次发生,使铁路更好地服务于经济发展。”

为配合“20万t合同改革”这一铁路运能调整大手笔,缓解煤炭产业链中的运输压力,2006年,铁道部根据“十一五”规划和《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加快铁路建设步伐,快速扩大运能。2006年全国重点煤炭铁路运力调控目标增加近15%,大秦铁路在2亿t煤炭运量的高起点上,通过改造实现再增运5000万t,实际完成2.53亿t;侯月线提前实现l亿t的运能目标;京沪、郑徐,胶济等主要干线电气化相继投产,运能明显提高。2006年全国铁路煤炭运量达13.8亿t,增幅高于GDp指标增长,铁路运输紧张状况进一步缓解。

此外,“十一五”期间,国家铁路将围绕十大煤炭基地,建设大能力煤运通道,对大秦、侯月等重点煤运专线进行扩能改造,形成运力强大、组织先进、功能完善的煤炭运输系统,煤运通道总能力达到15亿t以上。上述目标实现后,我国铁路东西南北中之间的货运将实现大出大入,长期制约国民经济发展的铁路“瓶颈”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

2、煤炭运输改革

煤炭运输检验着铁路的运力。煤运比重一直位居铁路货物运输之首,然而铁路煤炭运输缺口也一直居高不下。为避免和客运高峰叠加,铁路部门常需组织煤炭运输应急行动,全国铁路抢运煤炭大会战多次刷新煤炭运输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有识之士指出,要打破运力瓶颈,根治运输之乱,不能依靠单个部门力量,必须进行一场联合上下游部门的运输改革。仅仅靠铁路部门恐怕难以奏效。要从根本上打破运力瓶颈,消灭倒卖车皮等现象,关键还是扩大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测,2007年全国煤炭需求25亿t左右。全国现有煤矿核定产能生产能力23.5亿t/a,在建矿井规模8亿t/a左右,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投产。煤炭运输还将保持稳定增长,华东由于大秦线和秦皇岛港运能增加,需求能够得到较好保证。而中西部地区新增资源和运力有限,加上三峡船闸继续施工等影响,还会处于偏紧状态。铁路的煤炭运输压力仍然不小。

根本解决煤炭运输瓶颈,还是要靠大能力煤运通道的建设。有关煤炭运输专家称,让煤炭企业资本加入铁路建设,或许是煤炭与铁路双赢的一个选择。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山西和新疆,然而铁路干线比较少;东部地区铁路网密集,但煤炭资源紧缺。中西部地区修建铁路,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收益。而很多煤炭企业都有长短不一的自营铁路,自营铁路的赢利甚至不低于煤炭主业。何不让煤炭企业自建铁路进行融资呢?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公司所属的神朔铁路是一个很好的范例。这条由国有特大型煤电企业投资经营的运煤干线,开通10年来,运量增长173倍,运输煤炭4.4亿t,实现利润47.2亿元,上缴税金约10亿元。企业人均效益居全国同行业领先水平,成为我国继大秦铁路之后第二条年运量过亿吨的铁路。

神朔铁路和目前铁路客运专线建设的投融资模式,应该扩展到煤运专线建设上来。长期单一投资主体、单一融资渠道的铁路行业,本来就给外来资本留下了大量空间,要满足并规范煤炭运输市场,绝不能仅仅靠铁路一家的力量,必须要煤炭上下游企业战略性合作,实行一场煤炭运输基础设施投资体制的改革。除了煤炭资本和铁路资本的联姻外,还应适当提高煤炭运输比价,或者采取部分区段季节性浮动的价格制度,加大铁路对煤炭运输的积极性。

深度分析,铁路改革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产权配属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在所难免。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铁路产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既是有望进行铁路改革的初级行动者,又是必须进行改革的对象。也就是说改革者竟然是被改革者,被改革者也是改革者。因此,这场改革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自我革新的勇气。这种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3、铁路运输改革分析

2005年3月,铁路系统实行铁道部一铁路局一站段三级管理模式的铁路局直管站段管理体制改革。根据改革方案,各铁路局成立适应直接管理站段的调度指挥机构,对铁路局管辖范围内的运输工作统一指挥和集中调度,机车交路、客车担当、乘务制度、列车安全技术检查区段按现状维持不变。据铁道部规划,将在全国建设北京、上海、广州、武汉四大铁路枢纽和检修基地,按照迅速提升运能和迅速提升装备水平的总体思路,进行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过去的铁路局、铁路分局两级法人管理体制,以同一方式经营同一资产,职能交叉,管理重叠,相互掣肘,效率不高,对铁路发展形成了不利影响。特别是随着铁路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新的功能定位和运输生产力布局的调整,体制弊端越来越突出。改变这种管理体制,势在必行。

铁路运输体制改革,是我国市场经济改革和反垄断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提高效率,提高铁路运输的整体市场竞争能力。铁路运输改制工作的开展,表明我国最后一个垄断行业的改革全面进入实质阶段。从煤炭电力市场的和铁路运输改革两个取向上分析,虽然改革路径不同,但改革的目标一致,即最大限度地打破垄断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和影响。从现阶段的情况分析,是政府为了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的一个改革措施。因此,对于煤炭铁路运输和市场格局将可能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我们从铁路改制增设武汉、西安、太原3个铁路局的机构布局中就可以看出,主要是加强铁路在中西部地区的机构组织管理能力,有利于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的,有利于西部资源的开发和运输。

从煤炭运输的角度出发,我们首先应该对铁路运输改革积极的一面给予充分肯定。2004年至2006年,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从21.7亿t增力p到28.7亿t,增幅13%以上;其中煤炭运量从9.9亿t增加到13.8亿t,增幅超过16%。煤炭占铁路货物总量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45.7%,提高到2006年的48%。这几年铁路对缓解煤电油运瓶颈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目共睹。

目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为7.9万km,其中约2/3是改革开放前所建。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增铁路里程仅为每年2%,远低于同期8%到9%的国民经济增长率,这是造成铁路运输能力紧张的根本原因。2001年以前,我国铁路日均装车长期徘徊在9万车以下,2003年突破10万车大关,2006年,高速增长至12.9万车。一连串的数据,在展示铁路跨越式发展骄人业绩的同时,也意味着我国铁路运能挖潜的空间已经越来越小。

铁路运输在影响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瓶颈中,起到关键性动脉桥梁的作用。由于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区域存在的差别性因素,影响经济发展的“煤电油运”瓶颈问题,运输成为首要矛盾。通过铁路改革解决运输瓶颈问题,对于缓解经济发展的矛盾至关重要,可以说是找到了矛盾的焦点和要害。解决煤炭的运输体制问题,可以调节铁路煤炭运输的通盘组织和考虑,最大限度地发挥运输资源的优势。

铁路运输体制改革突出了铁路局的作用,减少了运力配置的中间层次,这种体制改革有利于合并煤炭重点合同运输计划的执行。改变铁路局对于合同运输计划执行的分散性,对于重点煤炭企业和重点用户的需求是一个潜在的有利因素。可以从体制上规范铁路运输秩序,防止和消除行业垄断和实际运输过程中违规经营问题,大大优化煤炭营销市场秩序。

铁路运输体制改革所突出的运输枢纽作用,将影响我国铁路运输布局和运输格局,总体改善区域经济和运输经济的发展。运输经济结构的改变,也将对依赖铁路运输发展的地区产业经济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形成新的运输经济群体。

4、从煤炭运输角度分析当前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我国目前煤炭运输结构具有供不应求型和供求平衡型两种表现,但是铁路运输对于煤炭运输的制约程度基本相同。我们绝对不能因为已经进行了铁路运输体制改革,运输问题不存在了。

我国能源的物理结构决定了煤炭运输必然向铁路集中,必然成为铁路运输最大的稳定货源。特别是长距离运输方面的优势,特别在燃油税箭在弦上的时候,铁路运输潜在优势已经浮出水面。因此在煤炭供需环节,对铁路垄断更有着深刻的体会,对推进铁路运输改革就有更加迫切的要求,寄予更高的期望。

结合煤炭铁路运输的实际和特点,当前的铁路运输实际与需求之间,或多或少还存在以下差距及矛盾:

第一,从运输计划上,当前煤炭运输普遍存在着大运力小计划的矛盾这样虽然对于保证重点用户的需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阻碍了铁路运输市场化的进程。从宏观上考察,统计结果能够直接体现这种差距的客观存在。从微观上考察,存在着大运力小计划以及小运力大计划之间的矛盾。有些实际运力增长而运输计划就是保持不变,有些煤炭企业几年来产量几乎翻番,但运输计划依旧。近年来,铁路运输计划调整幅度尚不能与供需关系形势发展相适应,制约经济发展对运输增长的合理需求,导致运输企业垄断市场化观念日益加深。国家有关部委提出:“在资源与运力约束条件下,必须将保障重点与公平竞争相结合,以公平竞争为基础,在竞争的前提下保障重点。”目前铁路运输计划存在的问题是竞争机制不完善。

第二,铁路运输改革还是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特别是合同与计划并列,部分运输环节将铁路计划作为牟利的一种手段,不能体现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和规律。铁路运输企业是提供劳务获取用户给予的合理报酬,应该体现市场原则和合同约束性观点。由于现阶段计划与合同并列,合同与计划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依靠铁路自身无法完全摆正。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就出现合同兑现不均衡的问题。正确的车流组织应该体现供需关系,是车流服从货流。但是实际运输过程中,却存在着货流服从车流的问题。甚至出现煤炭运输分流的问题,本应运到甲地的货物被莫名其妙的分流到乙地,煤炭企业处理这种分流,运输成本大增。

合同与计划的制约不仅体现在正常运输上,在运输计划增加环节上,虽然有国家定价,但计划外加价、收取运输保证金和协议运输费的现象还是存在。铁路的三产与运输主业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一些三产企业甚至充当计划经营实体,代办煤炭运输,变相经营煤炭运输计划。

第三,实行双重标准一些铁路企业在合同不能履行,对煤炭供需双方造成的影响时,采取回避的办法。无法改变的现实导致供需双方多年来逆来顺受,甚至对于运输问题造成的合同难以兑现,都顺理成章地接受,这表明铁路垄断运输的影响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在相同性质运输的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铁路企业往往对己不究,而对用户十分严格,违约的永远是用户,制度仅是针对用户的一种手段。许多时间里运输安排缺乏相对均衡性,或车流低于正常需求,或大量车皮涌入,让煤炭企业装车及货源组织措手不及。铁路往往可以十分轻松地取消任何运输计划,对供需双方不作任何合理解释。但是,对于煤矿装车发生延时一向严格处罚。

第四,代垫运费现象屡禁不绝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矿几十年来替铁路代收代垫运输费用,承担很大的呆坏账损失。在企业进入市场以后,这种代垫费用承担风险的做法仍然无法消除。铁路运输企业使用这种办法实现了经营风险转移,通过垄断手段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煤炭产销双方身上,并替铁路无偿承担运费部分的呆坏账损失。运费在煤炭到站价格的构成中占1/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炭行业经常承担的运费达300亿元。这种现象表层显示的是煤炭企业利益损失,深层反映行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5、从煤炭运输需求出发,对铁路深化运输改革的建议

铁路运输是生产力。我国运输市场供需情况决定了铁路运输是一种稀缺的垄断资源。由于铁路的公益性和垄断性双层特点,同时又要面对竞争的走向市场,改革和利益的协调将十分艰难。铁路运输还要应对春运、假期、学生和民工流、农资运输等高潮,有限的运输资源在日常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

根据已进行的运输改革方案分析,铁路运输管理更加趋于集中。主要体现了铁路运输整体观念和铁路运输一盘棋的布局思路,提高了铁路运输管理的集约化程度。带来的新问题是行业垄断管理的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铁路实施大规模建设缓解运能压力的大背景下,对铁路运输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1)要有利于运输资源的市场化优化配置和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把有限的运力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促进铁路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国家运输结构的协调发展。运能要从政策布局向市场需求布局方向发展。

(2)严格运价管理。主要是国家管理铁路运价体制的落实,实行运输明码标价,参考借鉴其他垄断服务行业由银行代收费用的做法,运用银行联网代收模式收取运输费,同时实现与煤炭企业之间的运输联网调度。一是可以减轻煤矿代收负担;二是可以实现异地付款,提高收费效率;三是能有效降低煤炭企业代收代垫费用的呆坏账风险;四是可以有效实施预防监督,防止乱收费或搭车收费。要转变铁路现行的运输管理和经营观念,以合同和供需关系规范运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开拓运输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新格局。煤炭企业也要以《合同法》为基础,全面调节与运输企业的合作关系,用合同规范供需双方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的基础上,车流服务与货流的格局将会逐步形成,运输合同最终将基本能够反映供需关系的真实情况。

(3)要有利于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有助于重点物资和重点线路的运输。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使有利于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配套工程项目发挥作用。从煤炭生产的布局分析,应该有利于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运输。从运输中转的角度分析,应该有利于交通部我国煤炭运输七大港口煤炭的运输和中转。从煤炭的消费和需求角度分析,应该重点解决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能源调入地区的煤炭运输需求。

(4)要有利于排除行业垄断经营的影响。改革运输垄断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线路经营与运输经营的完全分离。对铁路多经三产进行资产清理,确立资产关系解除挂靠,使其脱钩自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辅分离。严格执行《煤炭法》,禁止铁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经营煤炭。

(5)要有利于市场主体利益的平等,重新确立运费原则。新《合同法》已经明确调节运输企业与托运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运输只能依靠《合同法》,过去的《煤炭送货办法》,其内容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所以,煤炭企业代收代垫铁路运费,必须明确损失处理原则和风险分担原则。

(6)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念、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三级管理的效率。煤炭运输合同计划可以采取网上上报,免除煤矿企业的奔波之苦,提高效率。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能否真正适应新的客货运输需求,需要铁路深入研究提高管理水平的实作能力。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3

煤炭企业;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经济效益

最近几年,煤炭铁路运输业在我国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也取得了不错的直接经济效益和间接的经济效益,由于受当前世界经济危机因素的影响,煤炭企业经济效益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中得到提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样的经济经济环境影响下,要实现煤炭铁路运输业的经济效益的丰收,对煤炭铁路运输的成本控制管理就成了煤炭企业的当务之急。由于受传统的成本管理理念及管理方法影响,在实施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成本控制达不到理想的状态等诸多问题,这就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煤炭铁路运输业的发展。[1]

1.铁路运输在煤炭领域的重要性

据统计,2004~2006年,铁路货物运输总量从21.7亿t增力p到28.7亿t,增幅13%以上;其中煤炭运量从9.9亿t增加到13.8亿t,增幅超过16%。煤炭占铁路货物总量的比重,也从2004年的45.7%,提高到2006年的48%。这几年铁路对缓解煤电油运瓶颈所做出的努力和贡献,有目共睹。

目前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为7.9万km,其中约2/3是改革开放前所建。近十几年来,我国新增铁路里程仅为每年2%,远低于(8~9)%同期国民经济的增长率,这就造成了铁路的运输能力十分紧张最根本的原因。在2001年之前,铁路在我国的日均装车一直处在9万辆之内,到了2003年终于突破了10万这个大关,到了2006年,形成了快速增长的趋势,增长到了12.8万车。根据数据可知,我国在展示发展铁路去的了骄人战绩之际,同时也意味了我国的铁路运能在潜力空间上已经变得越来越小了。[2]

2.影响煤炭铁路运输成本管理的重要因素

在成本管理上侧重考核成本水平,忽视了成本效益水平。现代成本管理的目的,应当是提高成本效能或成本效益。无数事实已经告诉我们,缺少分析和盲目地降低成本水平有时是很有害的,而目前煤炭铁路运输成本控制的方式大多是从上到下下达成本降低目标,缺少成本效能分析。每年的运输成本总是从紧安排,收支管理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不够健全和完善,落实还不到位。这样,一方面安全生产必须的成本补偿得不到满足,拼设备,吃老本,设备欠修、失修的状况日益严重,潜在的安全隐患令人担忧。另一方面,由于政策导向偏差,以及制度的局限,对本单位的“双增双节”成果所带来的既得利益不直接,不尽合理,计划的编制仅是在上年实际数的基础上进行调整,鞭打快牛,从而压抑了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的发挥。因此,不讲求成本效能和成本效益,往往会使铁路运输业忽视对成本支出过程的分析,不利于改善运输生产,造成没能很好地深挖引起成本变动的原因,使成本控制处于表面状态。

企业成本管理的机制尚未完善。在运输生产计划既定的情况下,运输成本效能分析反映在财务工作中是运输成本核算向各个运输作业成本核算的转变,从而为运输成本管理创造基础。但是,从现有运输成本核算系统在成本项目设计和信息提供方面看,跟这一目标的匹配性还不够,还没有真正形成以财务管理为中心全面优化成本管理的机制。再加上有些管理者不懂财务知识,只关心财务结果,不掌握生产经营过程的财务动态,不及时采取措施堵塞管理上的漏洞。以致只重安全生产,而轻视管理,疏于管理,以致损失浪费、乱列成本、违反财经纪律等现象仍然存在。这些是造成成本居高不下,甚至导致经营性亏损的重要原因。

3.从煤炭运输需求出发,对煤炭铁路深化运输改革的建议

煤炭铁路运输作为一项生产力,决定了其在我国的运输市场中是一种垄断资源;由于我国铁路具有垄断性和公益性这两种特点,而且又要面对我国竞争的同时又要走向市场,因此造成了协调改革与利益是十分艰难的事情。[3]

对我国在煤炭运输方面已实行的改革方案进行分析,我国煤炭铁路的运输管理显示了趋于集中化的优势。这主要得益于我国煤炭铁路在运输观念的整体性布局思路,集约化的程度在铁路的运输管理中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这样也带来了新的问题,比如进一步的加剧了行业中的垄断管理,对于这个问题还需要我们进一步对其进行观察。为了缓解煤炭运输的压力,我国对煤炭铁路的建设规模空前盛大,在此大背景下,对煤炭铁路的运输体制的改革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把握运输资源的市场化所有的优化配置以及市场走向在运输企业的变化,在最紧要的环节上使有限运力得到充分的利用。使煤炭铁路运输所具有的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以及国家的运输结构可以协调发展。

严格的管理运价。主要对国家管理系统的煤炭铁路的运价体制进行落实,对运输实施明码标价的措施,参考并且借鉴其他的垄断性的服务行业所采取由银行来收费的做法,运用网银的代收模式来获得运输费用,并且要实现使煤炭企业与其的调度得到优化。首先可以对煤矿代收的负担得到缓解;其次可以通过实行异地付款的方式来提高收费的效率;再者可以有效的降低由煤炭企业采用代收代垫方式所带来的的风险;最后可以防止乱收费的现象,有效的完成了预防监督的效果。要想使煤炭资源的市场化配置有一个新的格局,必须转变煤炭铁路系统现在所实行运输管理以及经营的观念,用合同与供需之间的关系来使运输与市场主体彼此之间所存在利益关系更加规范。煤炭运输企业也必须以《合同法》作为基础,合理调节运输企业与之之间的合作性关系,用合同来对供需双方在市场中的行为进行规范。以合同为基础,货物流动的格局和车流的服务将会慢慢的形成,最终运输合同将会真实的反映出供需关系所存在的情况。[4]

要有效的缓解煤、电、油、运之间的矛盾,对重点线路与重点物资的运输有帮助。通过对煤炭铁路运输所具有的优缺点,使国民经济在发展中所占重要地位与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煤炭的生产布局进行分析,应做到对国家煤炭重点生产基地所产的煤的运输状况有利。以煤炭运输时中转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应做到对我国的煤炭运输中的七大港口的煤炭运输以及中转有利。从消费以及需求的角度进行分析,应着重去解决我国在华南、华中、华东等地区所需煤炭运输问题。

要积极的引进并且利用我国现代的管理理念和技术以及科研成果来对三级管理运行效率进行提高。煤炭运输的合同计划也可以利用互联网的方式进行上报,这样就免除了煤矿企业曾经的奔波之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只有提高煤炭铁路系统的管理水平以及实作能力才能落实铁路局的直管站段实行,适应真正的客运需求。

要防止新一轮体制壁垒的产生。应当小心新设路局所带来跨局的运输计划与资源之间衔接难的问题。尤其是煤炭铁路的运输垄断没有彻底消除、煤炭运输十分紧张的状况下,这会大大增加煤炭运输之间调度的难度,使煤炭得运输效率降低,损害了煤炭企业尤其消费者的利益。

在吸收社会资源的同时要对煤炭铁路建设有利。尽快的实行煤炭铁路以股份形式来投资进行工程建设的试点,增加地方的铁路建设与运营之比,推动煤炭铁路的运输资来兼并其他的产业资本的步伐,实行体制改革来对社会资源进行整合,横向联合不同的产业资本并使之壮大,对以前煤炭铁路运输所带来瓶颈制约在根本上得到缓解。

[1]鲁斐等.铁路运输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探讨,2009

[2]刘永平.1978~2009年煤炭工业投资分析与对策建议,2010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降运价提煤价;按序派车;GpS定位系统;设定标皮;红外线定位防作弊设备

中图分类号:F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1

一、安顺煤矿运输背景和环境

安顺煤矿自2008年9月份托管以来,企业考虑地企关系,和谐共谋发展当地经济,没有组建运输车队,煤炭运输由当地大硐口、本寨两村村民自发购买车辆进行煤炭运输。在2009年初,由原来的运输统一管理分离成两个运输小组。因利益关系内部多次造成矛盾,在2009年底有两个运输小组发展成为五个运输小组,运输车辆缺少管理机构。当前承运车辆由5家车队管理,由于是村民自发组织的机构,缺乏管理经验和有效的管理制度,管理者私心重,组织基本上处于无组织、无纪律状态,经常造成堵车、堵路现象。2011年2月安顺煤矿成立运输科进行专门管理,运煤车辆严格实行一车一户制,车辆不超过108辆,运输科按序派车,对所有车辆做到公开公正,基本断绝堵车、堵路、村民闹事现象。但在2012年以来车主计算一车跑两户利益更多,由108个户头缩减为60台车辆(车辆由单桥车全换成前双车),大部分车辆一车跑两户,多者一车跑三户,造成了在煤矿生产量大的情况下车辆不够用。

二、目前煤炭运输的主要问题

1.运价过高;安顺煤矿运输价格与周边煤矿运价相比,在运距相当的情况下,运价高出50%,部分线路甚至高出80%以上。目前煤炭形势低迷,安顺煤矿50%煤炭都发往安顺电厂,各电厂合同基价都为到厂价,到厂价格低,中途转运风险和运费都转嫁到煤矿,过高的运价最后都由煤矿承担。中间贸易商在购煤时同样考虑运输成本,压低煤价;

2.车主选择性运输、随意停运;司机发运煤炭时挑肥拣瘦,争抢发运运距短的煤炭,运输终点较远的煤炭就以各种理由推脱拒绝运输。运输车主不断要求上调运费,否则便停运、罢运,影响煤炭井下生产。

3.运输途中偷煤换煤,以次充好;2013年10月1日―6日安顺煤矿发运安顺电厂7060.96吨发热量4400卡/克,电厂实收6986.3吨发热量3462.5/克,直接导致煤矿损失120万元左右。

4.矿内运输车辆放水,压磅;运煤车经常发生放水现象,多数运煤车水箱经过改造,装满水后车皮可增重约1.5吨-3吨,过完皮重后偷偷把水放掉,使我矿平均每车损失煤炭可达2吨,车辆业主从差量中牟利。在煤炭急需装运的情况下,长时间停留在煤场,伺机放水,不服从煤场管理人员的指挥,并辱骂殴打管理人员,严重影响了我矿煤炭的正常发运,给生产经营造成了恶劣影响。车辆过重磅时拒不停在磅体上,压磅增加差量。为此安顺煤矿矿领导组织副科级以上值班人员、保卫部、煤场、运输管理科等人员成立管控煤车放水联合小组到磅房监督放水、压磅等现象,并为监督人员发放100元/天的值班补助。

三、加强运输管理新实践

1.多方面多举措降低运价,提高煤价

面对运输价格过高,车主不断要求上调运费的情况,安顺煤矿于2014年3月将煤炭运输环节中问题汇报给安顺市西秀区人民政府。区政府本着缓解企业经营压力,维持企业正常运转,合理减少企业亏损,遵循市场行情,构建和谐矿群关系,实现企业和地方双赢的原则,首先成立专门运费调整工作组,协调煤矿和当地车主的利益,有条不紊确保运费有实质性下调;其次工作组和煤矿联合对周边煤矿的运价进行调查,结合煤矿实际地理位置,制定出运费调整方案和运输价格调整表(如下),同时为支持村级公益事业,促进涉煤村寨经济发展,煤矿自愿按吨煤每年提取1元作为大硐口、本寨两村集体公益性事宜经费;再次通过政府和运输科多次与车主宣传和沟通决定,运费调整方案试运行2个月,车主推荐6名代表负责沟通运输车辆管理和内部车主协调事宜。块煤运价在8月之前运价的基础上按照运费调整明细中各运输终点的调整幅度进行下调;最后销售部根据运费下调幅度对煤价进行上调,粉煤上调10元/吨,块煤上调20元/吨,最大限度保证煤矿利益。

2.制定运输管理制度,按序派车,保证煤炭外运

结合煤炭运输管理具体情况,安顺煤矿重新印发《安顺煤矿煤炭运输管理制度》,规范汽车运输流程,加大不服从管理者处罚力度。运输车辆实行108个户头,安顺煤矿按照户头编号派车发煤,若有车主接到派车任务当天不发煤,当天的运输资格取消,月底不再补充趟数。运煤车辆在运输途中严禁偷煤换煤,一经发现,将取消运输资格,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3.对运煤车辆装载GpS定位系统

在安顺煤矿从事煤炭运输的车辆装载GpS定位系统,运煤车辆在运输途中严禁偷煤换煤,一经发现,将取消运输资格,情节严重者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4.运煤车辆设定标准皮重,汽车磅添加红外线定位设备

为防止运煤车辆矿内过磅时放水压磅,安顺煤矿利用用友系统,对运煤车辆设定标准皮重,并严格按照标准皮重过磅发煤,设定各个车辆上下不得超标准皮重100公斤过磅。汽车磅添加红外线定位防作弊设备,只有车辆完全在磅体上时,才可以正常过磅。

四、取得的效益

国有企业有着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大局的重要使命。永润煤业托管安顺煤矿后认真践行报效国家,善待社会的发展理念,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带动当地经济发展。面对驻地村民的违法乱纪,影响企业合法利益的现象,作为外来的国有企业永润煤业安顺煤矿必须坚持和谐稳定的原则,合理兼顾各方利益。

(1)社会效益。运价下调,煤价有上涨的空间,煤矿按吨煤每年提取1元作为涉煤村集体公益性事宜经费,支持两村寨的教育、基建、文化等事业,为缓解煤矿与驻地关系,建设和谐稳定矿区起到促进作用。(2)经济效益。1.安顺煤矿按平均每天发运煤炭60车计算,在车辆没有设定标准皮重之前每天因为放水压磅等原因损失煤量可达60吨,以360元/吨的煤价计算,每天所遭受的损失就达2.16万元,每月损失约65万元。设定标皮和红外定位设备至少为矿节约65万元/月。2.运价下调,提高煤价。运价平均下调10元/吨,煤价平均上调10元/吨,按每月发运6万吨计算,为煤矿至少节省60万元/月。3.安顺煤矿取消管控煤车放水联合小组后,节约值班补助2.5万元/月。4.运煤车辆偷煤换煤、鱼目混珠。平均每月损失达25万元。初略估计一下每月挽回的经济损失量达150万左右,一年达1800万元。

参考文献: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5

煤炭物流是供应物流、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回收物流和废弃物流构成的物流系统,主要包括煤炭的开采、洗选加工、储运和综合利用4个环节。在上述各环节中,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煤炭物流的良好运作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煤炭企业只有对煤炭资源进行合理管理,并在物流过程中做到环境保护,同时将煤炭的价值发挥到最大化,才能保证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1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现状分析

我国是世界煤炭资源大国,根据2016年中国矿产资源报告显示,十二五期间,我国煤炭查明资源储量15663.1亿t,与十一五相比增长16.8%。但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国外现代物流起步早、发展快,国外学者对煤炭资源绿色化发展的相关理论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丰硕的成果。RommertDekker等人基于物流对环境造成的问题研究了绿色物流运筹学的贡献和挑战;Harilaosn.psaraftis研究了以环境为重点的绿色海运物流,提出实现海运物流双赢的解决方案。可见,国外对绿色物流的研究比较先进,对我国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有很多的启发之处。

首先,煤炭物流需求不断增加,要求不断提高。我国能源结构以煤炭资源为主体,虽然在煤炭资源总量上十分可观,但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巨大的差异。我国接近80%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华北和西北地区,而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煤炭资源需求更大,因此形成了西煤东运,北煤南调的煤炭物流格局。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煤炭资源的需求也逐年增加。

,20112015年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呈逐年平稳上升趋势,煤炭资源储量的增长必然增加对煤炭物流的需求;而从2013年后煤炭储量增长率大幅下降,说明我国煤炭资源探明储量增速减缓,煤炭行业的未来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煤炭行业相关企业需加快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提高煤炭资源保护意识和利用效率。

其次,煤炭运输网络不断完善,铁路运输地位愈加凸显。我国煤炭物流体系中铁路运输占据主导地位,以水运和公路运输为辅。现有北路、中路和南路3个重要煤炭运输通道,运输体系以晋陕蒙(西)宁甘地区的煤炭外运为主。同时,由于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格局的不平衡,煤炭运输大通道和港口布局需不断调整,以满足煤炭物流发展的需求。

最后,煤炭物流企业要加快发展步伐,向专业化、信息化和高度社会化的综合物流企业迈进。根据2014年国家发改委印发的《煤炭物流发展规划》,提出要培育10个年综合物流营业收入达到500亿元的企业,以带动一批大型现代煤炭物流企业出现。为实现此规划目标,煤炭物流企业必然要在压力下抓住机遇,提高自身的运作水平。而我国物流起步晚,煤炭物流企业尚未形成完善的物流供应链,煤炭物流企业的先进化水平直接影响着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程度。

2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2.1缺乏现代煤炭物流管理理念

现代煤炭物流管理需顺应整个世界煤炭物流发展的趋势,基于先进的信息技术,煤炭物流的发展要高度专业化和信息化。我国煤炭企业大多采用传统煤炭物流管理,管理方式粗放,服务功能单一,导致经济效益低,缺乏竞争力,服务效率和工作水平很难适应客户的需求;当前我国呈现煤炭生产企业、煤炭消费企业和第三方运输企业三方独立的局面,联系不紧密,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

2.2运输通道建设滞后

我国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华北和西北地区,由于东部沿海地区需求量更大,运输通道建设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铁路运输无法满足煤炭物流的需求,僵化的铁路管理体制等问题导致铁路运力严重不足,部分运输成本不得不转由公路承担,这不但浪费了能源,而且加剧了环境污染。运输通道建设滞后,严重影响我国煤炭物流向绿色化发展转型。

2.3煤炭物流绿色技术手段落后

我国煤炭物流绿色技术和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需求不匹配,绿色技术实施的效果不尽人意。首先,煤炭物流企业技术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信息系统建设落后,从而导致物流综合利用效率低且社会能耗高等问题;煤炭物流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技术不健全,如煤炭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有害物质,煤炭储运和搬卸过程中的扬尘等均未得到科学地处理,不仅浪费了煤炭资源,还会污染环境和危害人的身体健康。

2.4政府政策驱动力不足

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政策驱动力严重不足。煤炭行业存在产能过剩、产业集中度低,低价格、低投资等问题。行业目前的竞争力在我国是不能令人满意的。煤炭产业本身的力量是推动煤炭产业竞争力提高的主要动力,同时政府和相关支持部门也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虽然我国政府制定了大量有关资源保护的政策,但还没有制定出完全适合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激励和引导政策。随着煤炭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和煤炭企业对利益的强烈追求,若没有政府的有效调控,很难实现由传统物流模式向煤炭绿色物流的转变。

2.5企业发展绿色物流的意识薄弱

煤炭企业实施绿色物流的意愿和积极性偏低,煤炭物流企业良莠不齐,呈现松散、小、弱等特点,尚未意识到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对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作用。

2.6对环境和资源的负面影响

从煤炭供应物流到煤炭废弃物流,从煤炭开采到煤炭利用,整个过程的各环节中均包含着一系列非绿色因素,对环境和资源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煤炭挖掘和开采过程中普遍存在资源回采利用率低问题,煤炭加工和运输过程会破坏水资源、土地资源和大气环境,以及煤炭废弃物的重复利用度不足而导致的资源浪费等。

3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模式探析

3.1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

煤炭企业需强化供应链管理,根据生态设计出一条绿色物流供应链,将绿色物流意识渗透到煤炭生产物流、销售物流和回收物流中,实现企业内部物流一体化,从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等,有效整合全球范围内的煤炭资源,提升流通加工能力。煤炭物流企业应加快发展步伐,向高度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具备多式联运能力的综合物流企业迈进。同时,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离不开政府和社会舆论的引导,建立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相关标准,鼓励支持企业加入到绿色物流供应链建设中。

3.2物流增值服务

(1)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是煤炭企业向现代化转型的关键,是高效率、低成本运作方式的

重要保障。我国大多企业采用自营物流,要充分发挥优势,就必须建立庞大的物流网络,但他们并不具备这一实力。因此,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是现代物流发展的主流模式。

(2)物流信息平台。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实现物流监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服务,在物流流程控制和优化方面能带来显著的效果,提高物流效率,保证物流运作信息准确和有序高速运转。煤炭物流信息平台是建设现代化、一体化和综合化煤炭物流企业的必然要求,是煤炭物流企业实现基础服务和增值服务的重要基础。

3.3技术绿色化

技术绿色化包括煤炭开采技术绿色化、运输技术绿色化、加工包装技术绿色化等。在煤炭开采过程中,大力推进煤炭绿色开采,鼓励煤炭企业以最小的生态环境扰动获取最大的资源效益。使用先进的防尘抑尘技术,以及运输工具低碳化等。同时,要想开发绿色技术就需要培养大量人才。煤炭企业不仅需要专业的技术研发人才,还需要重点培养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管理以及物流信息开发维护等多方面的综合人才。

3.4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

全面筹划和建设物流基础设施,提高物流设施与业务的现代化水平。物流基础设施包括储配基地、物流园区、交易市场、铁路运煤通道等。增设煤炭储备基地,扩大物流园区规模,增加煤炭交易市场和提高铁路通道煤运能力,打造物流基础设施一体化,才能以更优越的条件满足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的需求,保证煤炭市场高效有序健康运作。同时,还要配合相关管理体制的改革,如铁路部门改善僵化的铁路管理体制,增强为煤炭物流绿色化发展服务的意识。

3.5多产业联动发展

加快煤炭物流产业管理体制改革,促进多产业联动发展,发挥煤炭物流产业对推动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首先,加快煤炭企业的升级,以现有的大型煤炭企业为中心,整合其他小型煤炭企业,建立大型的煤炭企业集团,实现更大规模上的资源整合和物流服务一体化;其次,推动煤炭产业与铁路部门、制造业、金融业以及其他耗煤产业的联动发展,加快各产业的转型升级,为市场发展注入新活力。

3.6煤炭逆向回收物流模式

我国制定了《循环经济法》和《环境保护法》,鼓励发展逆向回收物流,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发展煤炭回收物流可以最大效益利用煤炭资源,实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煤炭回收物流,可以采用内部回购制,即物资市场在实行内部市场化的前提下,成立专门的回收中心。这主要包括2方面的工作:①对已产生的废弃物流进行处理利用,变废为宝。②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减少废弃物流的发生量。同时,煤炭企业应与逆向物流上下游的合作伙伴就环保问题进行常规性的沟通与交流,这种环保性的交流有利于信息的流动和共享,进而促进煤炭逆向回收物流的进步和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意识不断增强,逆向回收物流是企业构造其循环经济、实现绿色环保的重要一环。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6

论文摘要:根据已进行的运输改革方案分析,铁路运输管理更加趋于集中。主要体现了铁路运输整体观念和铁路运输一盘棋的布局思路,提高了铁路运输管理的集约化程度。带来的新问题是行业垄断管理的进一步加剧,这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观察。在铁路实施大规模建设缓解运能压力的大背景下,对铁路运输体制改革提出如下建议。

铁路运输是生产力。我国运输市场供需情况决定了铁路运输是一种稀缺的垄断资源。由于铁路的公益性和垄断性双层特点,同时又要面对竞争的走向市场,改革和利益的协调将十分艰难。铁路运输还要应对春运、假期、学生和民工流、农资运输等高潮,有限的运输资源在日常经济中的地位更显重要。

1煤炭运输改革

煤炭运输检验着铁路的运力。煤运比重一直位居铁路货物运输之首,然而铁路煤炭运输缺口也一直居高不下。为避免和客运高峰叠加,铁路部门常需组织煤炭运输应急行动,全国铁路抢运煤炭大会战多次刷新煤炭运输的历史最高纪录。但有识之士指出,要打破运力瓶颈,根治运输之乱,不能依靠单个部门力量,必须进行一场联合上下游部门的运输改革。仅仅靠铁路部门恐怕难以奏效。要从根本上打破运力瓶颈,消灭倒卖车皮等现象,关键还是扩大铁路建设的投资规模。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预测,2007年全国煤炭需求25亿t左右。全国现有煤矿核定产能生产能力23.5亿t/a,在建矿井规模8亿t/a左右,将在未来几年内陆续投产。

根本解决煤炭运输瓶颈,还是要靠大能力煤运通道的建设。有关煤炭运输专家称,让煤炭企业资本加入铁路建设,或许是煤炭与铁路双赢的一个选择。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内蒙、山西和新疆,然而铁路干线比较少;东部地区铁路网密集,但煤炭资源紧缺。中西部地区修建铁路,往往意味着较高的成本和较低的收益。而很多煤炭企业都有长短不一的自营铁路,自营铁路的赢利甚至不低于煤炭主业。何不让煤炭企业自建铁路进行融资呢?深度分析,铁路改革就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缩影。改革已经进入深水区,产权配属和利益格局的重大调整在所难免。问题的复杂性在于,铁路产业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利益集团。这些利益集团既是有望进行铁路改革的初级行动者,又是必须进行改革的对象。也就是说改革者竟然是被改革者,被改革者也是改革者。因此,这场改革考验的不仅仅是智慧,还有自我革新的勇气。这种深层次问题的解决,成为改革成败的关键。

2从煤炭运输角度分析当前铁路运输存在的问题

结合煤炭铁路运输的实际和特点,当前的铁路运输实际与需求之间,或多或少还存在以下差距及矛盾:

第一,从运输计划上,当前煤炭运输普遍存在着大运力小计划的矛盾这样虽然对于保证重点用户的需求有一定的帮助,但是阻碍了铁路运输市场化的进程。从宏观上考察,统计结果能够直接体现这种差距的客观存在。从微观上考察,存在着大运力小计划以及小运力大计划之间的矛盾。有些实际运力增长而运输计划就是保持不变,有些煤炭企业几年来产量几乎翻番,但运输计划依旧。近年来,铁路运输计划调整幅度尚不能与供需关系形势发展相适应,制约经济发展对运输增长的合理需求,导致运输企业垄断市场化观念日益加深。

第二,铁路运输改革还是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特别是合同与计划并列,部分运输环节将铁路计划作为牟利的一种手段,不能体现市场经济运作的内在要求和规律。铁路运输企业是提供劳务获取用户给予的合理报酬,应该体现市场原则和合同约束性观点。由于现阶段计划与合同并列,合同与计划谁是第一性的问题,依靠铁路自身无法完全摆正。在实际运输过程中,就出现合同兑现不均衡的问题。正确的车流组织应该体现供需关系,是车流服从货流。但是实际运输过程中,却存在着货流服从车流的问题。

第三,实行双重标准一些铁路企业在合同不能履行,对煤炭供需双方造成的影响时,采取回避的办法。无法改变的现实导致供需双方多年来逆来顺受,甚至对于运输问题造成的合同难以兑现,都顺理成章地接受,这表明铁路垄断运输的影响已经到了根深蒂固的地步。在相同性质运输的利益关系调整过程中,铁路企业往往对己不究,而对用户十分严格,违约的永远是用户,制度仅是针对用户的一种手段。许多时间里运输安排缺乏相对均衡性,或车流低于正常需求,或大量车皮涌入,让煤炭企业装车及货源组织措手不及。铁路往往可以十分轻松地取消任何运输计划,对供需双方不作任何合理解释。但是,对于煤矿装车发生延时一向严格处罚。

第四,代垫运费现象屡禁不绝在计划经济时期,煤矿几十年来替铁路代收代垫运输费用,承担很大的呆坏账损失。在企业进入市场以后,这种代垫费用承担风险的做法仍然无法消除。铁路运输企业使用这种办法实现了经营风险转移,通过垄断手段将自己的利益建立在煤炭产销双方身上,并替铁路无偿承担运费部分的呆坏账损失。运费在煤炭到站价格构成中占1/3,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煤炭行业经常承担的运费达300亿元。这种现象表层显示的是煤炭企业利益损失,深层反映行业之间的不平等关系。

3改革的建议

第一要有利于运输资源的市场化优化配置和铁路运输企业走向市场,把有限的运力配置到最需要的环节。促进铁路运输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国家运输结构的协调发展。运能要从政策布局向市场需求布局方向发展。

第二要严格运价管理。主要是国家管理铁路运价体制的落实,实行运输明码标价,参考借鉴其他垄断服务行业由银行代收费用的做法,运用银行联网代收模式收取运输费,同时实现与煤炭企业之间的运输联网调度。一是可以减轻煤矿代收负担;二是可以实现异地付款,提高收费效率;三是能有效降低煤炭企业代收代垫费用的呆坏账风险;四是可以有效实施预防监督,防止乱收费或搭车收费。要转变铁路现行的运输管理和经营观念,以合同和供需关系规范运输和市场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开拓运输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新格局。煤炭企业也要以《合同法》为基础,全面调节与运输企业的合作关系,用合同规范供需双方的市场行为。在合同的基础上,车流服务与货流的格局将会逐步形成,运输合同最终将基本能够反映供需关系的真实情况。

第三要有利于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矛盾,有助于重点物资和重点线路的运输。利用铁路运输的优势和特点,发挥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使有利于缓解“煤电油运”紧张的配套工程项目发挥作用。从煤炭生产的布局分析,应该有利于国家重点煤炭生产基地的煤炭运输。从运输中转的角度分析,应该有利于交通部我国煤炭运输七大港口煤炭的运输和中转。从煤炭的消费和需求角度分析,应该重点解决我国华东、华中、华南等能源调入地区的煤炭运输需求。

第四要有利于排除行业垄断经营的影响。改革运输垄断的关键是引入竞争机制,实现线路经营与运输经营的完全分离。对铁路多经三产进行资产清理,确立资产关系解除挂靠,使其脱钩自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主辅分离。严格执行《煤炭法》,禁止铁路运输企业利用自身优势经营煤炭。

第五要有利于市场主体利益的平等,重新确立运费原则。新《合同法》已经明确调节运输企业与托运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规范运输只能依靠《合同法》,过去的《煤炭送货办法》,其内容已经不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要求。所以,煤炭企业代收代垫铁路运费,必须明确损失处理原则和风险分担原则。

第六要积极引进和利用现代管理理念、技术和科研成果,提高三级管理的效率。煤炭运输合同计划可以采取网上上报,免除煤矿企业的奔波之苦,提高效率。实行铁路局直管站段,能否真正适应新的客货运输需求,需要铁路深入研究提高管理水平的实作能力。

第七要防止产生新的体制壁垒。应该注意新设路局造成的跨局运输计划和资源衔接难的倾向性问题。特别是在煤炭运输紧张、铁路运输垄断等不能消除的情况下,将会提高煤炭运输协作的难度,降低煤炭运输效率,提高煤炭企业特别是消费者的成本。一句话,就是要降低改革的成本而不是让其增加。

第八要有利于吸纳社会资源进行铁路建设。尽快采取铁路股份投资工程试点,提高地方铁路建设和运营的比例,推动其他产业资本与铁路运输资本的兼并融合步伐,通过体制改革整合社会资源,实现不同产业资本。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7

一、煤炭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煤炭物流需求现状

从2015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05年以来,河南省煤炭基本处于供不应求的局面,而且产消缺口有逐渐增大的趋势,2014年产消缺口达7193万吨标准煤。2005~2010年,产消缺口先扩后缩,从2005年的-506万吨标准煤增至2007年的2237万吨标准煤,又下降到2010年的763万吨标准煤;2011年、2012年产消缺口开始日益扩大,从2011年2367万吨标准煤扩大到2012年的7616万吨标准煤;2013年降至4993万吨标准煤,到2014年又增加至7193万吨标准煤。据专家预测,2020年河南省煤炭产消缺口将达到1.3亿吨~1.5亿吨。

从2013年《河南省统计年鉴》)可以看出,河南省煤炭外销量和输入量总量较大,而且“十一五”以来,河南省煤炭进出量呈现两个阶段:2005~2009年,煤炭外销量大于输入量,进出缺口基本保持3000万吨左右;2010~2012年,煤炭输入量大于外销量,进出缺口扩大到5000万吨左右。2012年河南省煤炭外销量3522.38万吨,输入量为9408.54万吨,调入调出量达1.3亿吨。总体来看,河南省煤炭基本呈现出“大进大出”格局。

煤炭属大宗生产资料商品,被开采后绝大部分以原煤的形式依靠运输从生产地向消费地转移。2012年,煤炭占河南省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为80.2%,据相关专家分析,河南省的煤炭消费2020年在总量上将达到3.4亿吨左右。从长远来看,河南省煤炭物流的发展前景潜力巨大。

(二)煤炭资源分布现状

河南省煤炭资源主要分布在京广线以西:豫北的安阳、鹤壁、焦作、新乡、济源,豫西的新密、登封、巩义、义马,豫中的平顶山、许昌等地,以及豫东的永城市。从2015年煤炭产量看,河南省煤炭生产主要集中在平顶山市、郑州市、商丘市、许昌市、三门峡市、新乡市、洛阳市、鹤壁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产量的95.5%。

从2015年煤炭消费量看,河南省煤炭消费主要位于平顶山市、郑州市、洛阳市、商丘市、三门峡市、鹤壁市、焦作市、安阳市等八市,它们占全省煤炭总消费的75.1%。

(三)煤炭企业发展现状

河南省人民政府在2010年2月26日,围绕全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问题,专门印发了《河南省煤炭企业兼并重组实施意见》,经过实施煤炭企业兼并重组,目前河南省煤炭企业数量由530家减少到了30家,矿井数量由近800处下降到550处左右,煤炭产业集中度显著提高,煤炭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行业安全生产水平也有了较大提升。

由中国煤炭工业协会评选的2014中国煤炭企业100强揭晓,河南省有7家煤炭企业上榜,其中河南能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位居第6名,中国平煤神马能源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位居第13名。从数量上看,河南省煤炭企业排名第5位,山西有17家企业上榜,名列第一;从营业收入来看,2014年中国煤炭企业100强实现营业收入总额4.16万亿元,同比增长10.03%,河南省7家煤炭企业总营业收入为0.4万亿元,占总营业额的9.6%,排名第三位,其中第一名是山西(营业收入为1.4万亿元,所占比重为33.7%),第二名是北京(营业收入为0.6万亿元,所占比重为14.4%)。

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评选出2015年中国物流企业50强,河南能源化工集团国龙物流有限公司上榜,排名第11位。

(四)煤炭运输业发展现状

从2015年《河南统计年鉴》可以看出,2014年,河南省煤炭铁路运输量为23813万吨,煤炭公路运输量为32914万吨。由于河南省处于内陆,一没天然的海港,二没内河运输港口,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河南省的煤炭运输格局形成了如下特点:外运主要依靠铁路,输入主要依靠公路。2014年,河南省外销煤炭中98%左右通过铁路直接运输,仅有2%左右是通过公路销往安徽西部地区。在全省调入煤炭中,由于河南省临近我国煤炭主要输出省份山西、陕西和内蒙古,煤炭调入则以公路运输为主。

二、煤炭企业物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服务功能全面性不够

在河南省,绝大多数煤炭物流公司提供的服务还只是单项或分段式的,物流功能在整个产业价值链中,还处于低端环节,主要包括运输、储存以及装卸等,加工、配送等增值服务和综合性、全程性、集成化的现代物流服务较少,不能形成完整的物流供应链,煤炭的运输能力虽然比较庞大,但是对过去来讲,并没有对煤炭市场的供需和交易形成重大影响。另外,从交易的方式来看,主要以场外交易为主,围绕煤炭物流实施的增值服务在发展上严重滞后,相应的功能还不够健全,在周转方面效率不高。目前,煤炭过境大省的优势还没有能够得到及时的转化,离实现物流大省还有一段距离。

(二)第三方物流缺位严重

当前,开展煤炭物流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煤炭的生产企业,二是煤炭的消费企业,物流专业化程度不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在物流市场还严重缺乏。就煤炭企业自身来讲,采用的是传统的自营模式,主要是至上而下的纵向一体发展格局,储存于内部的物流资源没有能够合理地向社会化方向发展,严重制约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中小煤炭经营客户在运输的方式和渠道上,还显得不够健全和完善,面对煤炭物流一系列的环节,难以通过有效地整合而达到一体化营运的目标,既难以提升煤炭物流的效率,也难以降低煤炭物流的成本。而以体量巨大的原材料为配送、运输对象的煤炭物流企业,需要体现专业化和现代化。所以,结合当前实际,将现有的煤炭运输资源以及基础设施进行有效整合,建立适应现代煤炭物流发展的具有专业化和规模化特征的物流服务企业,提供一体化、高效率的煤炭物流服务,这是煤炭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

河南煤炭企业大多数是国有企业,缺乏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大而全”“小而全”现象严重,不能充分利用第三方煤炭物流企业,导致企业在物流方面效率相当低下,一定程度上牵制了物流企业的良性发展。很多煤炭企业仍然把竞争的重点集中在降低成本、提高劳动效率、资源扩张等方面,对煤炭物流管理不重视,对于现代物流是第三方利润来源认识不足,将物流视为非生产领域的活动,放在附属位置,重视程度严重不足。

(四)设施设备相对落后

从基础设施条件看,河南省是内陆省份,没有海港,也缺乏内河航运条件,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缺乏高效且低成本的运输条件,对各地的煤炭需求配送成本较高,而且在各种不同的运输方式之间也存在不相一致的标准,互相没有兼容性,物流的仓储和运输效率受到了严重影响。煤炭储运能力不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河南省煤炭物流业的发展,在夏冬两个季节,煤炭时常发生供应紧缺情况。再从企业在物流方面的建立的设施和设备来看,不少大的煤炭企业相应的设施和需求相比严重落后,技术水平低、储存空间小以及运输能力弱是其共同特点,这些问题的存在致使很大一部分煤炭企业生产和销售的节奏不能保持一致;缺乏库存控制的高层次物流服务,尚未开展流通加工类高端服务,没有系统的物流信息服务等,由此造成在装卸搬运、物流转换等作业环节的物流信息实时采集、传输、处理受到极大的限制。

(五)信息化水平不高

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主要由两个模块构成:一是覆盖煤炭生产到储存各个环节相应的主要功能模块;二是辅助功能模块,主要集中在财务管理、系统维护以及综合信息查询等,这两个方面的功能模块共同作用推动实现信息流、物流、数据流以及资金流的有机统一。

在煤炭物流中,系统信息主要涵盖三个方面内容:一是煤炭物流一般具有范围较大的特点,所以其产生的信息源头也多,并且信息量巨大;二是信息不仅具有很强的实效性,还具有一定的动态性;三是煤炭物流信息种类多,煤炭物流信息系统与其他系统密切相关。所以,对于煤炭物流信息而言,要适应现代物流的发展需要,就必须借助现代新兴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采集和加工,同时及时地应用到实际物流业务中去,提升物流服务的效率,降低物流服务的成本。

(六)物流专业人才匮乏

目前,煤炭企业的人才基本集中在生产领域,这种现象表现在高层次人才身上尤为严重,致使从事物流管理的人才严重不足。要在企业内找到知晓煤炭行业背景知识又具备企业管理、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人才非常困难,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我国物流研究和教育起步较晚,开办煤炭物流专业的高校较少;二是煤矿往往集中于偏远的山区,远离城市,即使有收入保证,但由于工作条件受限,也不利于吸引人才;三是煤炭企业传统的管理模式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管理人才在煤炭企业的发展空间,导致一些人才不愿意到煤炭企业就业。

(七)物流一体化标准不高

尽管当前我国的煤炭市场正在不断地向市场化方向发展,但是计划经济体制遗留的影响仍然存在,煤炭产业在条块分割严重的背景之下,孤军奋战的局面没有被打破,没有形成一体化的效应。所以,应该积极鼓励省内的大型煤炭企业和省内外的重点客户建立战略上的合作关系,推动形成一体化运营模式。

(八)物流费用较高

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资源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仍起着主要支撑作用,如何科学地向市场高效地供应煤炭,成为物流产业关注的重点。就当前的发展时期来看,河南省的煤炭物流体系还处于粗放型阶段。煤炭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计划方案临时性比较明显,同时需要的急用料也相对较多,由于整合物流资源的力度不足、车辆配载不合理、路线规划不科学、车辆实行台班制管理等较粗放的方式开展物流管理,加上目前的煤炭物流市场比较混乱,重复、颠倒以及多次物流等现象屡见不鲜,不仅加大了物流成本,还造成了能力资源浪费。有些距离远的客户,获取煤炭资源往往要付出和开采同样多的物流成本。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运输调度铁路煤炭经营重要作用

中图分类号:F53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withtheeconomystrengthenedthedominantpositionofRailways,railwaytransportationschedulingiscriticalinthepurchaseandsaleofcoalintheroleplayed.inthispaper,intermsoftransportationscheduling,capacitysupportmechanismforthetransferofrailwaytransportationofcoaltoparticipateinthepurchaseandsaleofthebusiness,astablesupplychainoptimizationrailwaycoalenterprisedevelopmentdiscourse,cometoareasonable,balancedandcomprehensiveoperatingrailwaycoaltransportationschedulinghasacrucialrole.

Keywords:railwaytransportationschedulinganimportantroleinthecoalbusiness

中图分类号:U2-9文献标识码:a

伴随全国煤炭行业供需关系的彻底逆转和全路货运组织改革的深入推进,铁路局强化了在市场机制中的经济主体地位,与过去相比经济职能凸显。虽然货运组织改革中队白货的营销提到与煤、粮、木、油等传统大宗货物运输的同等位置,但对于处于铁路网末端的众多尽头局而言,煤炭运输还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经营创效的重点项目。各铁路局近年都将延展煤炭物流服务链条,打造自主采购销售、参与投资入股等形式的煤炭经营主体企业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其中,铁路的运输调度在煤炭购销中所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

一、合理的运输调度对煤炭购销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现在的铁路煤炭企业,主要的经营方式分为煤炭物流、自主经营、投资参股等形式。既然要扩大增收创效的力度,就要尽量以物流打包服务的形式将自己的优势提供给煤矿和用煤企业,让他们尽量选择与铁路煤炭经销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在运输调度中合理分配运力。

1.优先运输自主经营的煤炭产品。国家取消煤炭经营许可证以后,很多小型的煤炭经销商积极寻求联合,共同拓展市场,铁路煤炭企业要想迅速在煤炭行业立足,就必须体现出运输优势,推行“准时制”,简言之,就是按照客户的需求打造个性化的煤炭产品,严格按照客户的需求运输销售。

2.重点运输投资参股企业的煤炭产品。煤炭经销离不开煤矿,现在的各大中型煤矿基本都隶属于大唐、中电、华能、华电、中电投等五大电力集团旗下,我们应采取高端接触,与这些电力集团结成战略伙伴,共同投资参股经营。还要将触手深入小型地方煤矿和洗煤厂等煤炭加工企业,尽量争取用运力的优势在煤炭行业疲软情况下尽可能多地抢占市场。

3.兼顾运输物流运输的煤炭产品。各区域性煤炭企业自身实力雄厚,不愿与铁路企业开展煤炭经营合作。这要求我们必须兼顾煤炭物流运输,下力气打造全程物流服务,在铁路运输煤炭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煤炭物流运输的“门到门”服务,让这些区域性煤炭企业认识到通过我们的运输服务能真正为他们提供方面、增加利润。

二、均衡的运力支持对稳定上下游供应链至关重要

在我国,煤炭产品的终端用户主要是电厂、钢厂、供暖等企业。因此,不同的季节对煤炭供需关系的影响非常明显,均衡的运力支持是稳定上下游供应链的必要条件。

1.旺季时运力支持要充分保证。以供暖企业为代表的煤炭需求方在秋季开始储煤,是一年煤炭需求的最旺季,进入冬季,随着煤炭使用量的不断增大,补充储备要求运力要充分保证。而秋、冬季节往往是铁路运力争夺比较繁忙的时期,尤其是粮食运输增量显著,要求我们协调好运力,在旺季时给予煤炭运输充分的运力保证。

2.淡季时运力支持要均衡保证。随着供暖期的结束,用煤企业进入了用煤周期的淡季。为了稳定上下游供应链,要求我们铁路在运力上要均衡保证,将中小客户作为和钢厂、生化等企业作为运销工作的重点,克服不利运输条件,协调均衡地组织好对季节性煤炭需求差别不大的企业开展运销工作。

3.煤炭储运基地的运力支持要稳定保证。在煤炭需求量大的地区,依托铁路线路建立煤炭储运基地,实现煤炭流通中的掺混、筛选、配送等加工功能,把这些基地建设成区域内重要的煤炭产品来源。铁路建设煤炭储运基地的优势既不是技术,也不是设备,而是运输。可以看出,煤炭储运基地必须有稳定的运力支持,才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生产适销对路的煤炭产品。

三、完善的运调机制对做优做强铁路煤企至关重要

铁路煤炭企业要做优做强,要从全路的角度研究能否形成规模经济,还能进一步拓展到其它运输方式中,并且调度是控制运输的核心,能保证资金流与产品流协调对称,所以,完善的运输调度机制必不可少。

1.以全国铁路煤炭运销调度平台管控全路煤炭。利用全国铁路统一调度指挥的现有资源,搭建全国性的铁路煤炭运销调度平台,协调组织各区域、各矿区的煤炭产品运输,以各地铁路煤炭经济主体企业为基点,对煤炭运输形成一张网,统一管理模式、统一票据核算,实现规模经济。

2.以铁路调度协调公路、水运煤炭运输。我们已经在烟台――大连开展了煤炭铁水联运,在大同周边形成了煤炭公铁联运的物流园区,从运行看都取得了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我们完全可以拓展这些经营模式,在全国铁路网的节点和末端大范围开展铁路和公路、水运的联合运输,将全程物流拓展到多种运输方式,以铁路调度协调公路、水运,全方位开发铁路煤炭企业全新经营模式。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9

低碳经济下发展煤炭物流的意义

低碳经济是指在可持续发展理念指导下,通过技术创新、产业转型、新能源开发等手段,改变能源结构,尽可能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其实质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创建清洁的能源结构。

低碳经济是我国发展必经之路

气候变暖所导致的海啸、地震和恶劣气候等自然灾害日益增多,这些已经引起了国际上越来越多国家和科研机构的重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恶化已成为人类发展的共同危机,低碳经济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被提出的。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矛盾更加突出,在我国运行低碳经济的形势任务十分紧迫,而且低碳经济是我国发展必经之路。

低碳经济对煤炭物流形成倒逼机制

随着煤炭物流需求的加速增长,低碳经济对煤炭物流的发展形成倒逼机制。我国的煤炭资源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北部,但其消费重心则在东部和南部,这就形成了我国煤炭物流的特色。现有低水平的煤炭物流破坏了原本脆弱的生态环境,影响了经济整体和长远发展。因此,采取多种科学方式,大力发展更加节能、环保、高效的煤炭物流,已成为我国煤炭物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

发展低碳物流是实现低碳经济的重要措施

煤炭物流业能源消耗大,碳排放量大,煤炭物流在低碳经济中占有特殊的地位。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9年我国的能源消耗总量是30.66亿吨标准煤,我国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是2.37亿吨标准煤,因而我国物流行业的能源消耗占全国能源消耗总量的7.73%,据专家推测如果把企业的物流能耗考虑进来可高达10%以上,这与国际平均水平差距较大,意味着我国煤炭物流在节能降耗等方面还有很大的发掘空间。

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现状与存在问题

煤炭物流存在于煤炭产品的开发准备、生产过程和销售活动的全过程中,它是一个由煤炭的供应、生产、销售、回收和废弃物物流构成的大系统。它具有物流路线长、节点多、运输周期长、仓储限制条件少、作业场所变动频繁、供应物流占主导地位等特点。目前,我国的煤炭物流发展的状况是:

煤炭开采严重破坏生态环境

对水文环境的影响。在煤炭的开采与洗选作业中,矿井排水、洗煤水、煤矸石淋溶的排放等都会对水文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对地表及地质的影响:井下开采煤炭会造成上覆岩层移动、变形、垮落、直至地表塌陷,对地面构筑物、农田、灌溉设施以及桥梁、铁路、输电线路等也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炭的储运、破碎、筛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和煤灰,这会造成对大气的严重污染,其中部分可吸入粉尘对人体的危害性还很大。

煤炭配送方式粗放,污染现象十分严重

我国目前的煤炭物流经营主体多样化,运营规模差异大,配送体系总体上仍处于粗放型发展阶段。煤炭物流配送的临时计划多、急用料多,加剧了配送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路线规划不科学、车辆配载不合理等现象的出现。大多数煤炭企业仍采用高污染、高损耗、低效率的传统物流运作方式,使煤炭在配送和中转运输过程中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煤质下降等问题,这不仅影响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且对整个社会资源和自然环境也产生不良影响。

煤炭物流信息化程度低,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虽然极少数煤业集团采用了eRp系统,但大多数中小企业仍缺乏相应的煤炭物流信息交换平台。许多煤炭物流企业采用传统的信息传递和控制方法,无法提供物流监测、订货管理、存货管理等现代物流服务,信息化水平较低、信息共享能力差,不能充分整合资源,从而难以发挥煤炭物流企业间的协同效果,导致煤炭物流成本高、浪费资源严重的问题出现。

另外煤炭物流技术的标准化程度低,各种物流功能要素之间难以做到有效衔接和协调发展。各种运输方式之间标准不统一,不能互相兼容,严重影响了联运装载率、装卸设备的荷载率和仓储空间利用率,因而加重了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煤炭物流立法不完善,低碳物流意识淡薄

中国煤炭立法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煤炭行业的市场准入制度不合理;煤炭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弱;煤炭资源保护法制宣传不够等。这将会导致煤炭行业缺乏规范约束和建设标准,一些污染环境的恶劣现象没有得到重视和及时制止。

此外,许多煤炭企业重生产、轻环保,导致煤炭的库存量大、仓储设施和运输车辆利用率低的现象出现,进而带来煤炭资源浪费、碳排放量增大的环境问题,煤炭物流的低碳意识淡薄。

煤炭物流认识不足,缺乏供应链管理理念

我国大多数煤炭企业将竞争的焦点放在生产领域的资源扩张、降低成本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上,对煤炭物流的认识不足,往往把非生产领域的煤炭物流活动置于附属地位,采购、仓储、运输、配送等物流活动常被分散在不同部门,而没有将其纳入到煤炭物流统一运作与管理的大框架内,缺乏供应链管理的理念。

煤炭物流人才匮乏,教育投入力度不足

煤炭物流的快速发展,需要一大批专业的中高低各个层次的优秀物流人才。随着煤炭物流业的快速发展,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但就目前情况看,煤炭物流管理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有些操作人员是从搬运工、仓库管理员、装卸工而来。这些人员对操作原理、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等知之甚少。目前,煤炭物流人才面临较大缺口,教育投入力度不足,这加剧了煤炭物流人才匮乏的现象。

低碳经济下发展煤炭物流的策略

煤炭物流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增强抗御市场风险能力,必须变革思想与认识,进而全面提升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低碳经济的需要,构建具有中国煤炭产业特色的现代物流业,将有利于我国降低碳排放量的国际承诺,为国家长久发展产生积极的深远的意义。

开发煤炭物流专用设备,改善基础设施建设

首先针对不同煤炭加工产品,开发应用煤炭物流专用设施以及与之相关的装卸、仓储等先进物流设备,其次加快煤炭物流基础设施的升级和改造,包括仓库建筑、场站设施、装卸设备、运输工具、运输通道等,促进煤炭物流在运输、装卸和流通加工作业环节的更新,改造淘汰落后的工艺技术和高耗能设备,运用先进工艺和装备,通过技术变革实现节能目标。

例如公路运输应尽量采用污染和损耗少的运输交通工具,采用厢式封闭公路煤炭运输车辆及天然气、电能等新能源汽车;引进煤炭抑尘技术,保护运输通道沿线环境,降低运输过程中煤炭散落造成的损耗与污染;装卸作业中强制配备自动淋洒、流动淋洒等湿式除尘设施,避免粉尘对环境的污染。

建立煤炭物流配送中心,降低碳排放量

煤炭物流业可以按照市场化运作模式,改变原有的煤炭物流组织和运作方式,即引入第三方物流建立煤炭物流配送中心,改变以往煤炭企业自产自销,实现从煤炭企业到配送中心再到用户的现代煤炭物流运作模式。区域性现代化煤炭物流配送中心的建立可加速煤炭物流的发展。其带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煤炭产品在配送中心可以进行流通加工业务,例如除矸石加工、为管道输送煤浆进行的煤浆加工、防止煤炭自燃的流通加工等,它们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煤炭资源的不同需求,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以提升产品附加价值,从而提高煤炭利用率。

其次,各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可以通过包销或买断方式建立稳固的煤炭资源基地,对煤炭质量进行监控并稳定其价格。而且煤炭物流配送中心可根据煤炭需求企业的具体需求,制定出最佳运输方案,降低运输成本,减少碳排放量。

第三,煤炭物流配送中心通过研发煤炭废弃物流,将利用粉煤灰或深加工的企业纳入煤炭物流行业的服务领域,在提高回收率的同时延长了产业链,进而减少了碳排放量以减轻对环境的污染。

加强信息化建设,减轻生态环境影响

低碳物流信息化是指借助于计算机信息以及网络技术等实现对煤炭物流信息的收集、加工和应用,是有效服务低碳社会的有效途径。通过煤炭物流的信息化,可以降低煤炭物流在服务过程中对有形资源的依赖;通过采用智能信息化手段可以共享煤炭物流供应链信息,提高煤炭服务水平与质量,进一步减少煤炭物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煤炭物流信息系统包括供应链上相关企业的供应库存、配送、煤炭仓储、运输、销售等主要功能模块以及基础数据维护、综合信息查询、财务管理以及系统维护等辅助功能模块,实现物流、资金流、数据流和信息流的统一。煤炭物流信息系统的建设,需要依托于企业资源管理系统平台,最终实现功能齐全、资源共享、服务便捷的目标。

制定低碳物流政策,加大低碳经济宣传力度

以上观点与建议重在微观层面,相应地宏观方面我们应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抓紧解决影响当前煤炭物流业发展的土地、税收、收费、融资和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具体的例如:研究制定系统的低碳物流产业政策,清理有关的行政法规,加强对煤炭物流领域的立法研究;引入iSo14064温室气体核证管理,发挥政府在低碳发展方面的导向作用,引导企业开发低碳产品和低碳技术,促进形成低碳的生产和消费模式。

低碳经济倡导的低碳生产、低碳消费以及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替代能源的新理念,目的就是要通过减少碳排量,实现经济与环境双赢。低碳经济是一项新生事物,推广应用低碳经济利国利民。因此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政府推动、市场引导、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将使低碳经济为广大民众所了解、认知,并使发展低碳经济变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

改进煤炭物流管理,实施低碳供应链战略

在煤炭物流宏观与微观分析建议的基础上,我们提出煤炭物流企业发展战略:实施低碳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将原材料供应者、产品生产者、商品营销者、最终用户以及物流服务提供商的利益与目标结合在一起,谋求供应链成员共赢。低碳供应链考量的不仅仅是单个企业,而是整条供应链的社会责任与义务,寻求与环境的可持续的和谐发展。所以实施低碳供应链管理是解决我国煤炭物流发展问题的有效手段,它有利于煤炭物流核心竞争力的形成。低碳供应链管理全新的生态发展观点将再造煤炭物流管理,低碳供应链管理战略将影响从煤炭物流企业管理目标的建立,组织设计,运营领导与控制的全过程。

加快煤炭物流专业人才培养

低碳经济条件下煤炭物流发展需要多层次、多技能、多方位的物流行业人才,物流人才培养是发展低碳煤炭物流的必备条件,因此对煤炭物流人才管理有了更高的要求。煤炭物流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领导首先应转变思想观念,在掌握物流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明确煤炭物流发展目标的基础上,科学地确定企业发展战略,其次重视煤炭物流人才管理,加快物流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做好煤炭行业现代物流专业人才的引进,提高行业物流人才的质量,满足行业物流的快速发展。例如通过多种形式和途径,开展与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合作等对员工进行培养,还应该鼓励在职员工进入高校学习,提高其专业水平,进而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结论与展望

煤炭物流在低碳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低碳经济也需要煤炭物流的支撑。煤炭物流企业将借助低碳经济的渗透与发展实现行业转型,并不断增强竞争力,从而实现我国煤炭物流业新的、跨越式的发展。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下,寻求建立适合我国煤炭物流行业的发展策略,对于促进整个煤炭物流行业的低碳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我国煤炭物流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与建议。

煤炭运输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铁路运输;煤炭运输;安全问题

我国的煤炭资源储量丰富,但是具有明显的分布地域性特点,主要集中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然而西北地区的工业经济发展相对来说较为缓慢,对于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大,真正需要大量煤炭资源的主要是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这种资源分布于经济发展区域化之间的差异,导致了我国煤炭运输事业的艰巨性。煤炭资源运输体积较大,以及自身的物理化学属性等特征,使得目前我国的煤炭运输工作主要依靠铁路运输来实现。铁路运输具有运输陈本低、运送量大以及运输安全性能高等优势,能够适合进行大规模、长距离的煤炭运输工作。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煤炭资源需求的逐渐增加,铁路煤炭运输规模不断扩大,一系列的安全问题也随之出现。[1]

1铁路煤炭运输安全形势

煤炭资源是我国使用最广泛的一次能源,虽然为了保护生态环境,我国已经制定计划调整我国的能源结构,但是在当今以及之后的一段较长的时间内,以煤炭资源为主体的消费结构不会改变。进入新世纪以来,世界范围内的资源竞争愈演愈烈,能源的消费结构以及供求状况不断发生变化,煤炭资源自身具有的稀缺性以及经济发展的巨大需求缺口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主要能源问题。因此,为了满足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能源资源的需求,进一步增强我国国民经济运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必须要加强铁路煤炭运输的安全保障,加快铁路煤炭专用通道建设。

目前,铁路运输是我国运输里程最多、运输量最大的交通工具,是整个国家最基础、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但是铁路运输过程很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导致在实际的运输过程中存在有较大的安全隐患,特别是今年煤炭铁路运输量的快速增加,给铁路运输的安全形势增加了一定的难度。铁路煤炭运输量的增加,对于铁路的运输能力和安全性能都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现阶段铁路运输管理中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管理设备陈旧以及安全意识淡薄等问题,不能很好的满足住家增加的运输需求对于运输安全的要求。

2现阶段我国铁路煤炭安全运输现状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铁路事业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就,但是不可否认的,现阶段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量的快速增加,随着而来的是铁路运输安全事故的增加,安全事故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下面就我国现阶段铁路煤炭安全运输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

2.1煤炭运输途中的自燃问题

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自燃问题是由煤炭自身的性质引起的,煤炭自身属于可燃性物质,主要是硫元素的影响,另外,氧气的含量、气温和气压的差异以及煤炭中水分的含量也会影响到煤炭的自燃过程。一般来说,铁路煤炭运输时间较长,煤炭在自然装套下暴露时间较长,受到外界气温、气压的影响也就较大。煤堆的温度升高,在煤堆中心部位的颗粒较细的部分由于通风散热条件较差,一旦超过煤炭自身的着火点就会出现自燃。铁路煤炭运输中自燃的原因可能是由于检查工作不到位导致的,将已经自燃的煤炭装车,或者在装运中出现的温度过高导致。[2]

2.2铁路煤炭运输专用通道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初步建成了较为完善的铁路基础设施体系,与我国的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分布差异等相互联系,实际运输能力也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但是就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来说,明显不能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导致我国的煤炭供求关系严重不平衡。铁路煤炭运输专用通道问题主要表现在专用铁路少、运输压力大、运输干线能力不足、专用铁路运输通道建设成本大等方面。现阶段,我国主要的铁路运输干线既是主要的煤炭运输专线又是最繁忙的客运专线,运输干线的实际运载能力已经接近饱和,专用通道运输压力巨大,伴有较大程度的安全隐患。

3实现铁路煤炭安全运输的措施研究

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管是通航里程还是运输质量都有了较大程度的改善,已经形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运输体系,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特别是在煤炭长距离运输方面,铁路运输承载了全国70%以上的大宗煤炭运输,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障。但是在实际的铁路煤炭安全运输工作中,仍然存在着煤炭自燃、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不健全等问题。下面就如何解决上述问题,实现铁路煤炭安全运输提出几点意见。

3.1铁路煤炭运输过程中的自燃问题

煤炭自燃是由其自身具有的化学性质决定的,人为力量很难干预,这就决定了对于煤炭自燃要以预防、防止和控制为主。首先,在煤炭装车之前对煤炭进行检查,重点对天气状况、环境温度以及存放时间、是否易燃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密切关注煤炭的温度。对与煤堆中心温度超过60度的情况,先进行晾晒、测温、压实等手段进行降温,对于出现冒烟的情况,及时清理出货位,防止火势蔓延。其次,革新实时监测系统,在铁路煤炭长距离运输的过程中,长时间的暴露于高温下,煤炭的温度容易快速升高,自燃现象出现的可能性也大大提升。借助于现金的温度检测控制设备,其中移动式和手持式的温度检测设备最为常见,能够对煤炭的多个部位进行温度测量。另外,煤炭的存储场所必须得到相应的改善,硬质水泥地面最为理想,在地面适宜铺陈孔隙较小的衬垫物,尽量在宽敞、通风条件好、背光、周围没有高温热源的地方放置。除此之外,相关的工作人员增强自身的安全意识,坚守自己的工作岗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进行操作,确保铁路煤炭运输的安全性。

3.2完善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建设

目前,我国大多数的铁路煤炭运输专用通道都存在这客货混跑的现象,导致铁路的实际运输能力受到限制,而且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完善我国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建设,必须要加快我国现代化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拓展西部地区运输体系,提升东中部地区铁路运输能力,进一步实现繁忙铁路干线的客货分线运输,提升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的实际运输能力。另一方面,完善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建设需要加大对专用运输通道的扩建与改造,特别是加强对煤炭运输基地专用运输通道的建设。除此之外,需要对原有的煤炭运输体系进行加强,在此基础上为铁路建设留出充足的空间,必须要与我国资源分布和工业布局的实际结合,充分考虑到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充分发挥铁路在缓解交通运输压力方面的巨大作用。[3]

综上所述,我国铁路运输事业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速的快速发展取得了明显的进步,已经初步建成了完整的交通运输体系。但是随着我国铁路煤炭运输量的逐渐增多,铁路煤炭安全运输问题受到关注,只有不断完善检测控制技术,增强防止安全事故的意识,完善铁路煤炭专用运输通道建设,才能推进我国铁路煤炭运输事业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韩冰.关于煤炭铁路运输建设的探讨[J].科技致福向导,201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