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十篇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十篇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21:51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1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12001

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现状

1.1应收账款管理不善

从资产负债表看,应收账款远远小于应付账款,可能是收回已经转销的坏账时,不增加“坏账准备”,而是作为“应付账款”或干脆就不入账,作为内部“小金库”处理或私分、贪污。公司发生了应收账款业务,却不进行核算,目的就是想通过虚减收入,虚减利润达到偷漏税金的目的。

1.2期间费用支出不合理

公司将超法规的支出列入管理费用,可能将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的购置;对相关人员进行行贿的费用;职工医药费记入管理费用,或者任意扩大开支,提高费用,从而减少当期利润;公司将利息收入转作“小金库”,不冲销财务费用,或者利息支出的处理不合理。公司虚报销售费用,变卖促销商品等,公司将销售费用计入生产成本,来调节当年利润,制造假账。

1.3负债规模偏高

公司虚提银行存款利息,通过期间费用账户转入当年损益,这样增加了费用,降低了利润,导致公司可以偷逃税金。

公司利息不入相应科目,长期挂账。按照会计准则的规定,长期借款利息的处理是在发生时直接确认当期费用,但企业为了完成利润目标,长期借款利息不计入到费用中,长期挂账,调节利润。

1.4存货管理不善

库存的积压,公司的收入较少,导致资金流受阻,长期已久,面临无法经营的局面;公司可能对存货的盘点进行操纵,通过对存货的重复盘点,将已经盘点过的存货放到将要盘点的存货里面去,进行二次盘点,可以虚增存货数量。

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分析

2.1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内部成因分析

(1)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意识不高。

由于我国长期不够重视会计职业道德相关教育,部分会计职业人员的道德意识差。会计人员受利益驱动,主动迎合一些领导的不规行为,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明知不合法的开支不予抵制,听之任之,等等行为习以为常。

(2)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

目前大部分上市公司内部存在许多治理问题,内部缺乏自我约束与监督机制,缺乏内部会计管理控制,导致其公司的财务报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3)信息披露成本与效益的矛盾。

企业把披露信息当作降低成本的手段,在成本越高时,就有越强烈的动机披露信息;一般而言上市公司只有在信息披露行为所带来的利益大于并超过所需要支付的成本费用时,上市公司管理决策者才愿意花费更多的成本在披露公司财务信息上等。

2.2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外部成因分析

(1)法制建设本身的不完善。

①审计体系不够完善,能规范审计人员的制度不够健全。

②《会计法》尽管经过修改,但是仍然尚存在许多不足,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对相关责任人的界定不明确。

③我国现有的一些财务会计法规及其与之有关的经济法规,由于有的法规没有制定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法律条文过粗而导致执行起来依据不足。

④法规之间不协调,体现在证监会和财政部门,还有税务局,这些部门在某种程度上偶参与了政策制定工作。这样就会出现制度的交叉现象,造成了制度的不规范,不同意的现象。

(2)会计控制监督缺乏力度。

对于我国的制度,证监会只有在出现问题后开始组建调查,进行追查,证监会监管处罚制度失衡,监管力度不够,此时某程度上削弱了证监会的能力,造成了财务报告的不真实性。

(3)有关上市公司的会计法规体系建设不健全。

公司在不断的创新与发展中,期间有很多复杂问题,例如经济业务,现行上市公司的财务分析中不能拿正常的纳入,在会计中有无法预计的因素,用可能,有可能等不缺却的词语表达,这样很可能导致财务报表的质量不高。

(4)计人员业务水平普遍偏低。

会计人员在市场比例占得比较多,但其中很多会计人员没有很好的掌握专业的知识,不能全面的分析经济的问题。由此他们不能处理好信息的反馈。让很多上市的公司得到虚假的会计假账,使得上市公司会计信息的不完整和不真实性加剧,最终出现了财务报告的问题漏洞。

3应对上市公司财务分析问题的对策

3.1加强应收账款管理

加强应收账款管理,能够有效提高资金利用率,从而提高公司效率,保障公司各项计划和经营目标的顺利实现。如果应收账款管理不善,将导致公司经营成果被夸大,增加风险成本,加速现金流出,影响公司的正常营业周期。

(1)内部应该制定制度有关于赊销批,分层报告管理,限制额度,超过额度之外的应上报进行申请和审批。不能

私自审核。针对管理人员,赋予审批的权利。

(2)设立完整的体系,加强销售的合理性,防止为达到目的的强行销售,分工明确,销售人员的责任和财务人员分开。制定严格的考核制度,按照实际的回款作为最后的销售部门的考核目标,培养销售人员的责任感和对业务的熟悉。

3.2合理利用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的管理工作要做好,从以下几方面。

(1)分层管理,各个部门有自己的职责,落实到每位员工的责任,构成完整的体系。

(2)将管理费用的定义来分,分为可控费用和不可控费用两类,分别制定预算,对这些项目,可按销货净额的一定比例确定。

(3)财务费用的控制应结合资金成本的控制来研究。

(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利息费用等项目,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检查有无跨期入账的现象。

(5)进行突破预算,审核费用的真实性,合理性,是否发生在开支之前。

3.3合理确定负债

合理的利用流动资金,较少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增加资金。同时负债的增加必将加大企业的偿债风险,因此要建立资产结构与负债结构的对应关系,合理企业负债结构。

一方面,在企业负债金额一定的情况下,通过增加所有者权益可以达到增加资产的目的。如通过节能增收可以增加企业利润对外发行股份可以增加所有者权益进而资产也同时增加等。另一方面,正常情况下企业的负债额一定低于其资产额,以一项资产偿还一项债务后,可以使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降低。

3.4提高存货管理水平

流动资产中,存货作为一项重要的流动资产,我们可以判断存货占用了资金,这个比例占企业的总资产三分之一。这样企业的流动资金减少,对企业的创新和发展有阻碍,影响企业的资产运作的效率。

(1)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按照严格的制度必须账本,货物,标卡相互符合。使账、物、卡三相符。存货管理要严格执行财务制度规定对于货物和发票不能一起到的存货,应该进行登记,办理暂时入库,期间也必须符合货物,账本,标卡的相关符合。

(2)采用aBC控制法,减少存货的的数量,有效的加快资金的流动。将存货进行每日的管理,将其按照其重要的程度分类,可以分为3个等级:a,B,C。

参考文献

[1]任晶波,杨俊田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张先治,陈友邦.财务分析[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2

【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财务报表分析

一、引言

财务报表是上市公司某段时间内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与现金流量的集中体现,是债权人与投资者了解上市公司的重要平台。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进行科学的分析,达到认识上市公司经营的特点,评价其业绩,发现其问题,进而从整体上系统地对上市公司的过去、现在和将来做出明确判断[1]。财务报表分析对上市公司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评估经营绩效

通过采取科学合理的财务指标体系,正确地运用分析方法可以对上市公司在一定时间内经营成果做出大致的评估,以便上市公司董事会对经营管理层某段时间的工作做出绩效考核。因此,财务报表分析也成了上市公司经营绩效考核的重要方式。

(二)揭示潜在风险

财务报表分析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和研究,能够帮助上市公司发现经营中的异常情况,上市公司自身在本行业所处的竞争地位变动,帮助管理者、投资决策者及其他利益相关人识别上市公司存在的潜在风险,为规避经营风险与债权风险提供重要的信息支持。

(三)优化资源配置

从全局的角度综合分析面对的风险和可能的收益能够使上市公司正确地运用投资,合理举债及规划长短期债务比例,实现上市公司资源优化配置和社会效益最大化[2]。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报表本身存在的问题

1.财务报表编制方法不一致。现行财务会计准则对同一经济业务允许有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3]。同一企业在不同时期可能选择不同的会计处理方法,不同公司之间会计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导致财务报表可比性分析结果产生重大偏差,可靠性程度不高。

2.财务报表信息存在时间差异性。现行财务报表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主要反映已发生的历史事项,都以历史成本进行计量。在通货膨胀与汇率波动的情况下,以历史成本编制的财务报表会严重歪曲上市公司当前的财务状况和盈利水平,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可信度降低。

3.财务报表粉饰。上市公司为了维持上市资格,获取银行贷款与商业信用等自身利益,各种手段粉饰财务报表欺骗投资者与债权人[4]。例如上市公司通过虚增销售收入,推迟确认本期费用人为调节利润;多计应收账款来调节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大小,从而利用财务报表虚夸企业债务偿还的能力[5];遗漏或者错报重要会计信息,误导财务报表使用者。

(二)财务报表分析指标存在问题

1.企业盈利能力指标的局限性。上市公司只有盈利才能生存与发展,盈利能力分析是关注的财务报表分析关注的重点,但是盈利能力指标存在一定局限性。比如净资产收益率,首先,净资产收益率缺乏时效性,只关注企业某段时间的状况,不能全面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综合影响。其次,缺乏对风险的反映,只注重收益而忽略了经营风险。再次,对价值体现不足,净资产收益率是净利润与净资产的比率,反映的是历史价值,而不是现在的市场价值,导致净产收益率无法准确衡量现有股票的价值。

2.企业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偿债能力分析就是分析债务的资产保证情况与偿还债务的现金流入量的保证情况。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流动资产中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收存在不确定性,即便是理想的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也不代表企业现实的偿债能力。现金到期债务比率虽能动态反映企业的短期债务偿还能力,但是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同一企业不同的生命周期,它的现金流都有较大的差异,如果采用同样的衡量指标静态对待不同的情况,分析所得结果缺乏可信度。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是资产负债率,资产总额结构中的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债权存在着很大收回风险。因此,企业偿债能力指标无法真实反映企业实际的偿债能力。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存在问题

1.比率分析法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法是主要的财务分析方法,适用性强,但是它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率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并不是绝对可靠;不能全面反映企业其他方面的问题,诸如行业类别,经营环境等问题。另外比率指标可以人为粉饰。

2.比较分析法的局限性。比较分析法在实际应用中经常使用,但比较分析法使用的是历数据信息,在目前瞬息万变的竞争环境下,过去的效益能否用来衡量将来能达到的收益水平。另外,由于同行业不同企业处于不同的生命周期,比较分析简单的一概而论不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在同行中的竞争地位。

3.因素分析法局限性。因素分析法的出发点就是,当有若干因素对综合指标发生作用时,假定其他各个因素都无变化,顺序确定每一个因素单独变化所产生的影响。因素分析法的该假设就严重制约因素分析法得出的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四)财务报表使用者自身的问题

首先,财务报表分析者的风险观念及财务报表分析时的心理的不同导致对同一分析指标高低判断出来的结果也必然存在差异,甚至可能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其次,分析者掌握财务分析理论及相关财经理论的深度和广度的不同,往往选择财务分析指标与理解财务分析结果也不相同。

(五)财务报表分析工具存在的局限性

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使得财务报表分析变得相对简单容易。但近几年国内一些通用性性较高的财务分析软件,普遍还停留在核算功能的水平,基本属于事后的记账,算账;对于事前的预测,事中的分析、管理、控制活动能力薄弱。

三、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优化建议

(一)完善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规范财务报表会计处理方法的一致性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选择较多,甚至某些规定没有具体明确表述,存在很大的漏洞,这就给上市公司管理者留下粉饰财务报表的操作空间,给财务报表分析造成了很大的迷惑。所以加强对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自身建设,与国际会计准则接轨,是编制一致性财务报表与防范财务报告粉饰行为的基本前提,有助于提升财务报表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

(二)构建科学的财务指标体系,增加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可信度

上市公司应该根据自身经营特点,构建科学的指标体系,以尽可能真实的反映企业实际情况。这要求在选取财务指标分析时考虑其不足。比如,反映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速动比率。虽然速动资产从流动资产中扣除了存货,但不能真实反映出速动资产在一定时期内可以变现的本质。因为预付账款作为经济行为的抵押品,在短期内无法变现;另外,应收账款与其他应收款能否收回、何时能收回具有不确定性,在指标选取过程中,我们应剔除账龄大于某段时间的应收款项,使速动比率更能真实的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

(三)增设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报表分析体系

为提高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应增设与企业密切相关的非财务分析指标,完善财务指标体系。如市场占有率、客户评价、新产品开发、人力资源等。这些非财务指标能够更全面的衡量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有助全面评价上市公司后续发展的潜力。

(四)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

财务信息无论多么真实、可靠、及时,如果没有严谨科学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财务报表分析的质量同样不切实际。现行的财务分析方法具有指标价值的不统一、忽略通货膨胀与货币时间价值,历史价值的相对静态性等局限性,同时分析方法使用单一。因此,要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质量,就必须完善财务报表分析方法与综合使用多种方法,比较多个分析结果。

(五)全面发展网络财务报告,提高财务报表信息的时效性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上市公司可以充分运用网络平台及时发送财务报表,保证会计信息的及时性。上市公司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以成本效益为原则,实施相对的实时报告,尽量缩短财务报表会计分期,比如及时发送周报,旬报等。这对于财务报告使用者能够尽快了解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并做出正确的决策意义非同寻常。

(六)加强财务与审计人员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的基础数据全部来源于企业财务人员收集,整理与编制,公布的年度财务报表是经过审计人员审计的。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实际操作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及职业道德决定了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因此必须加强财务人员与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与职业道德建设,提高财务信息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七)财务报表分析者提高自身财务素养,开发或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工具

提高财务报表分析能力,财务报表分析者需要系统学习财会知识及了解财务体系;同时,为了使财务报表分析简易且精确化,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引进先进的财务分析软件或者利用计算机“云技术”进行大数据分析,保证财务报表分析结果对经济预测的准确度。

参考文献

[1]张先治.财务分析[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4(1)37-38.

[2]张思菊.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研究――以沙隆达股份有限公司为例[硕士学位论文],西华大学,2009.

[3]房静.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会研究,2011(3)178.

[4]刘宏亮.上市公司财务报表舞弊及审计策略的研究[J],经济研究,2011(25)82-83.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3

关键词:财务报表分析;问题;原因;对策;方法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全球化的逐步深入,在做经济决策时,财务报表已逐渐发展为人们公认的“商业语言”,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作为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同样离不开财务报表分析,现以上市公司为背景,仅站在中小投资人的角度,粗浅的论述财务报表分析对于中小投资者而言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其改进措施。

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资料来源问题

1.财务信息不对称问题,存在部分上市公司有意粉饰财务报表问题。有的上市公司赶在报表编制日前将贷款还掉,事后再设法借入。还有的上市公司在公布定期报告时,出于管理当局的需要而与分析偿债能力密切相关的资料却未能充分予以披露,如未做记录的或有负责,未决诉讼等做了隐瞒。这些情况都将严重影响财务比率的分析结果,严重影响指标分析的准确度,从而误导中小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使其蒙受损失。

2.净利润容易被经理人员进行主观的控制和调整。例如交易时间的调度、提前或递延收入的确认、净利润在营业利润与营业外利润之间进行项目调整、净利润在利润表和利润分配表之间的安排等。这些手段可能符合会计制度,但是,这种不增加企业价值可以改变净利润的做法,不利于客观评价上市公司的实际经营状况。同样会误导中小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决策,导致其收益受损。

3.报表数据的可靠性问题。财务报表虽然是按照会计准则编制的,但是不一定能准确地反映企业的客观实际。比如,许多支出在记账时存在灵活性,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在以后年度摊销;很多资产以估值入账,但未必完全准确;偶然事件可能影响本期的损益,不能反映盈利的正常水平。作为中小投资者可能对此一无所知,进而影响中小投资者的正确判断。

(二)财务指标分析存在的问题

1.财务指标分析重“量”不重“质”。单个指标分析综合程度较低。

对中小投资者来说,为了保证资金的安全,自然要考虑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目前,我国中小投资常使用短期偿债能力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指标。然而,若单纯根据这两个指标对上市公司短期偿债能力做出判断,难免有失偏颇。经分析,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存货比重大而导致速动比率偏低,这表明该公司短期偿债能力主要取决于房产存货的变现能力,如果存货在短期内无法转化为现金,将影响企业短期债务的清偿能力。这说明高流动比率不一定具有很高的清偿能力。流动比率是源于速动资产扣除了变现能力较慢的存货,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流动比率的不足。但资产中应收账款能否收回,坏账准备是否足额计提都直接影响速动资产,影响速动比率。因此,当速动资产中含有大量的不良应收账款时,必然无法准确判断其短期偿债能力。许多上市公司正是抓住了此弱点进行报表粉饰误导中小投资者,导致中小投资者进行错误的判断,使其利益受到损失。

2. 进行报表分析时相关性问题考虑不足。会计制度的假设前提之一是“币值不变”,因此,在通货膨胀期间,评估企业的价值,净利润被夸大了,不能反映企业的真实价值,就如同用橡皮尺子计量长度一样,由于尺度经常变化而使计量结果歪曲事实。另外,计算每股净收益使用的“净利润”,是按照会计制度计算的。这些都会直接误导中小投资者的投资失败

(三)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在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有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等。这两种方法同样是以历史数据为基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对其投资决策只有参考价值,无法起到预测作用。其中,比率分析是针对单个指标进行分析的,综合程度较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得出令人满意的结论。

需要特别提醒中小投资者的是,按照新《企业会计准则》规定,如中国的投资性房地产、非货币性资产、债务重组等,可以采取公允价值计量。那么,中小投资者在对目标公司间进行比较时,需要关注其相比较的财务报表是否采用了相同的计量方法。比如,有的上市公司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法,有的采用成本计量法,即计算口径不一致。如果不考虑该问题进行比较,既失去了比较的意义,又有可能严重伤害到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二、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

(一)客观原因

首先,《会计法》和《企业会计准则》是会计核算行动的指南,但是,对于每家公司在编制财务报表所选用的会计政策、会计处理方法、以及会计核算中的会计估计等等,没有固定模式。财务报表分析是一种分析性的工作,不是程序性的工作,不存在统一的模式。不同的分析目的,每家上市公司不同的情况,以及可以获取的资料范围,决定了选择哪些分析方法和具体的分析程序。这些原因的存在都会给财务报表带来不同的影响。受其影响的财务报表直接造成财务报表分析结果的不同。

其次,财务报表数据的信息质量受制于上市公司管理当局的职业道德。财务报表编制者与报表使用者如果存在着利益冲突,将会产生公司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这也是财务报表分析存在问题的一方面原因。

再次,相关机构的监管力度较弱,无法保证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包括财务报表)是公平、公正的。无法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进行有效的保护。

另外,上市公司不能为中小投资者提供高质量的信息。这里面有财务报表本身的原因--财务报表提供的数据是有限的;也有报表提供者不予提供的问题。其结果造成报表信息与企业实际状况出现偏差。

(二)主观原因

大部分中小投资者的财务知识水平不高,专业性不强,在分析财务报表数据时选用的指标、方法又存在不当,从而判断失误,导致投资损失。还有,中小投资者不善于从上市公司披露的报告附注中发现问题,也就无法识别上市公司所提供的虚假信息,容易被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误导。

三、对于财务报表分析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的对策

(一)针对财务资料来源问题采取的对策

1.针对财务资料来源中“财务信息不对称”、“可靠性”问题,作为中小投资者只能提高维权意识,要求上市公司给投资人提供更准确的高质量信息。同时,中小投资者要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并提高自身的财务专业知识,运用其财务知识和分析方法,发现问题并及早地将其消灭在萌芽中,才能减少因上市公司操纵报表的投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2.针对“部分上市公司有意粉饰财务报表” 问题。上市公司对会计信息的人为操纵将会影响财务指标的结果。中小投资者应该提高警惕性,重新全面的编制近三年的财务报表:比如,对前三年“利润变动情况分析表”, “资产、负责变动情况分析表”, “现金流量变动情况表”,进行重新编制与分析,其次,增加“产品销售情况变动表”。同时,再结合上市公司年报中的董事会报告,中小投资者就可以系统的对该上市公司近三年的财务状况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比较和把握。避免了盲目投资和上市公司虚假披露信息带来的损失。

3.中小投资者需要关注上市公司年报、半年报及季报的附注内容,从其附注中识别该上市公司在记账时存在的灵活性问题。如许多既可以作为当期费用,也可以作为资本项目的支出如何进行处理的;资产如何估计值入账;是否有影响本期损益的偶然事件等等。中小投资者还要结合得出的财务指标结果,对应上市公司报告中的附注部分,进行相关内容的查找,从中读出附注信息的内涵,这样才能帮助中小投资者更好的进行投资决策。

(二)财务指标的分析运用

1.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选用恰当的财务指标。中小投资者应该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发展能力这几个方面的财务指标。应该着重关注几个主要财务指标,如“每股收益、市盈率、每股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利息偿付倍数、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周期、存货周期、总资产周转率”。这些指标结果的得出,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的整体经营情况进行把握,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减少投资失误。

2.加强短期偿债指标和长期偿债指标的配合使用,保障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看流动比率的偿债能力,再看速动比率是否明显偏低。同时还需要关注利息偿付倍数指标。把这三项指标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对企业的偿债能力进行揭示。用利息偿付倍数,来解读企业现金流量,有助于中小投资者客观了解和评价企业获取现金及其等价物的能力,进而测度企业经营安全程度。避免了全部账面利润可以进行全部及时支付的假象,能稳健地反映企业的偿债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偿债能力指标的局限性,从而保障了中小投资者的资金安全。

3.个别指标分析与综合分析相结合。财务报表资料一般是静态地反映过去的情况。过去企业大多只分析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而现代的财务分析,向着以收付实现制方法编制的现金流量表为中心发展。只有在现金被收到和支付以后才予以列报,因此不容易纵,更值得信任。

同时,在分析上市公司未来前景的过程中,中小投资者要加强收益质量分析和成长率分析的结合使用。收益质量分析和成长率分析,都着重对现金流量表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分析现金流量表,可以看出资产和负债之间关系的变化,特别是收益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之间的关系,是分析收益质量非常有价值的信息。如果收益增加了,但是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减少了,这表明收益增长可能是通过非经营活动取得的;另外,股利低于收益但高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这意味着目前的股利水平可能是不可持续的。收益质量分析突出了公司目前和未来替换价值的创造能力。高质量收益指标反映了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同时表明管理层对公司经济现状的评价较为客观;反之,表明管理层可能夸大了公司真实的经济价值,或者表明管理层没有客观地反映公司目前的状况和未来前景。收益质量上升表明管理层的决策越来越客观地反映了公司环境,同时也表明了公司增加经济价值不是依赖于降低收益的质量,而是提高了创造能力;反之,表明相对于过去,公司目前状况和前景正在恶化,管理层通过降低收益质量来增加收益,企图向外界传达比公司实际状态要好的经济状态信息。还应特别注意公司收益下降或对收益不利的影响因素,如审计报告有异常的言词;公布日期比正常的日期晚;应收账款的增长异常,销售额有了一定增长,应收账款金额或者应收比例高于销售额的增长速度。凡此种种可能暗示公司特征正在发生变化,公司的会计数据具有潜在误导性,中小投资者分析报表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

其次,成长率分析对公司的定价也具有重要的意义。公司价值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销售收入、收益及股利的预期成长率。一般来说,成长特点和成长分析主要包括三个步骤:首先,对成长率的各个变量进行数量计量;接着,说明各种成长来源,包括成长来源的数量性分析、质量性分析,重点是各种来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公司经营特点和财务特点、研究会计期间的外部环境及其变化趋势;最后,预测未来的成长水平和预测分析可能的财务效率和经营成果。(三)在财务报表分析中结合Swot分析法

进行报表分析时应考虑相关性问题。无论是何种指标分析均是对过去的经济活动的反映,均具有局限性。而我们在分析运用时,不能孤立地使用一种方法做出判断,充分挖掘每个指标所反映的内涵,充分利用指标之间的相互关联性,根据某指标对其它方面可能产生的影响,从多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同时,不能只重数据的比较,而忽略经营环境的变化。这样才能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从而减少上市公司操纵报表的投机。

企业的经营是连续、运动的过程,财务报表分析只是某一时间下的截面情况,对公司的未来不能预估。如果单纯地就报表分析而分析,其产生的信息所发挥的作用仍然有限。但是,中小投资者可以从上市公司的外部环境来加强了解。因为企业的经营状况要受到整个国民经济、各个行业(部门)和企业自身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因此,建议中小投资者可以使用“Swot”分析法。虽然,“Swot”分析法,常用于企业战略分析中行业环境的分析,但是,由于它具有对外部环境分析的特点,可以帮助中小投资者分析其公司未来前景。比如,可以把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指标作为其内部具有的优势(S)和劣势(w)来看待;把国家的宏观调控、行业特点作为外部的机会(o)和威胁(t)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财务报表分析指标,运用比较分析法,把上市公司数期的或是数年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计算得出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发展能力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得出公司的内部存在的优势或者劣势。然后,要对企业外部环境带来的机会和威胁进行了解,如国家的宏观经济形势、国家有关的法令和政策,行业主要经济指标、行业技术进步的变化等等。当一个行业属于朝阳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受到国家大力扶持时,国家会给予优惠的税收政策,整个行业的企业发展都会较好。此时,中小投资者如果看到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所反映的企业资产负债率较高、利润率较低,是因为该公司处于新兴行业,发展前景广阔,易于借到新的资金来偿还债务,能保持较高的财务杠杆水平,资本结构将会得到改善,财务风险将会降低。随着上市公司占领市场份额进入高速成长期后,将会给上市公司带来大量的现金流量乃至公司收益。此时,外部机会弥补财务报表分析存在的缺憾,也正是中小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好机会。与此相反,一个行业处于夕阳产业,即使上市公司目前所处的市场占有率较高,有大量的现金净流量,在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但由于全行业都处于衰落状态,该上市公司也难逃衰落的命运,中小投资者可以放弃投资行为。因此,中小投资者对上市公司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可以结合Swot分析法,对其上市公司具体所处的行业环境及公司的竞争优势一并进行分析。这种结合将为中小投资者预测上市公司的发展前景起到帮助作用。

总之,现代企业的财务报表分析形成了以财务报表、其它资料为依据和起点,它能很好地帮助广大的中小投资者们了解上市公司的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并进行正确决策。但其局限性的不断显现,需要中小投资者擦亮慧眼进行仔细甄别,从而不被其表象迷惑,做出正确的分析和科学的决策。

[参考文献]:[1]主编 曹冈:《财务报表分析》,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2]财政部会计资格评价中心 编《财务管理》(中级会计资格,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辅导教材),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9年12月出版[4]宣建军赵燕:《企业财务分析的问题与对策探讨》2009年7月15日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公司战略;战略型财务管理

财务管理目标要服务于公司战略目标,公司的战略目标不止一个,而是若干个目标的合理组合。公司的可持续成长是财务管理追求的基本目标。成长是公司存在和发展追求的基础和动力,追求成长是财务管理者精神本质的体现。盈利和成长能力是财务能力体系中的核心能力。公司财务能力包括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成长能力与社会贡献能力等多个方面。可持续盈利成长能力最大化是财务战略管理目标的现实选择。公司可持续发展应该是公司盈利的可持续发展。

一、财务管理与公司战略融合的重要性

财务管理与公司战略紧密相连,财务管理为公司战略提供理论基础,使公司的战略更加理论化。公司战略在财务管理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适合公司的财务管理战略,实现公司的经营目标。

战略管理实施的效果最终由财务指标来体现。公司的战略关系到公司的兴衰与发展,衡量一项战略方案优劣的最终标准是方案实施取得的效果,而能够最直观体现战略实施效果的便是贯穿于整个战略实施过程中的财务指标。公司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实际就是对战略规划进行量化的过程,就是实现公司目标的实践过程,而最终反映战略管理实施效果优劣的是实施过程中不断体现出来的财务数据指标。在公司的目标利益上,公司战略管理和财务管理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因此尽管财务管理在战略管理中处于从属和服务的地位,也同样属于实现公司目标利益的重要手段。公司战略思想形成的不科学、没有经过充分的论证必然导致公司战略失误致使公司的资金链断裂等等,加快资金流动保证公司的现金流畅通最终的结果一定体现在财务环节。三鹿的消失、三九的销声匿迹、双汇的风波、安然公司的破产、三株的倒闭、伊利事件的出现等等,无论质量问题、诚信问题、战略问题最终导致公司的现金流断裂,无不在警示我们!

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如何保证财务服务于公司的经营管理是财务部门以后的工作重点和方向,加强财务内部管理,转变财务管理观念,切实有效的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是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思路。

二、战略型财务管理概述

知识经济的到来,使战略管理成为现代公司管理的中心。而财务管理是公司战略管理的核心战略,在公司战略管理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就要求公司的财务管理必须具有战略管理思想,支持和服从于公司战略管理的要求,从而引入战略型财务管理的概念。

战略财务管理的基本特征包括:

(一)全局性

公司由于面临环境复杂多变,从而涉及的范围更加广泛,战略财务管理既重视有形资产的管理,更重视无形资产的管理;既重视非人力资产的管理,更重视人力资产的管理,而且同时注重现有的活动和将来可能的活动,并且可以提供诸如质量、市场需求量、市场占有率等极为重要的非财务信息。

(二)外向性

战略财务管理把公司与外部环境融为一体,观察分析外部环境变化及对公司财务管理活动可能带来的机会与威胁,增强了公司对外部环境的应变性,从而大大提高了公司市场竞争能力。

(三)长期性

战略财务管理以战略管理为导向,要求财务决策者树立战略意识,从战略角度来考虑公司的理财活动,制定财务管理发展的长远目标,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资源配置和预警功能,以增强公司在复杂环境中的应变能力,不断提高公司的持续竞争能力。

三、战略型财务管理的实施要点

(一)紧紧围绕公司战略实施财务管理,体现全局性

财务管理首先要紧紧围绕公司的战略思想,财务管理前移紧密与公司的经营管理结合,服务于公司的经营管理,进行合理的财务预算、财务管控、财务分析。通过财务预算把公司的战略经营思路数据化。通过财务管控把公司经营过程中与公司战略经营、财务预算相左的问题及时解决消化。由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预算、分析,过程监督、发现问题及时上报、解决,首先避免损失出现,转变事后监督为事后总结,提升财务管理的水平是服务于公司经营管理的关键所在。形成财务分析报告,通过财务分析及时发现问题,找出矛盾点,进一步放大问题、举一反三,制定措施、有效考核、落实奖惩,有效的进行财务风险控制,在进行有效财务监控的同时也为公司决策层及时了解财务状况和做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二)重视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制定适当的财务战略

战略型财务管理要求公司充分考虑外部环境,结合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因此制定一个适当的公司财务战略,要注重对公司内外部环境的分析。内部环境分析包括:资本结构分析、营运资金状况分析、市场份额分析、生产技术能力分析等,为公司财务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准确的信息;外部环境分析包括对宏观经济环境分析、行业分析、竞争对手分析等。公司面对的环境复杂多变,同时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也蕴藏在此环境之中,要全面评价公司内部的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的机遇和风险,只有对公司内外部环境进行综合分析才能有效控制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三)建立财务战略联盟,加强财务战略联盟的管理

随着公司竞争日趋激烈以及信息的网络化、科学技术的综合化和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先机,以及克服市场不确定性的需要,增强公司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就显得尤为必要,这就要求公司适当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或同盟者,建立战略联盟。联盟伙伴的选择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关键是联盟双方要能做到取长补短,真正实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同时要认识到对财务战略联盟的管理要比建立财务战略联盟更加重要,一个良好的财务战略联盟需要各方共同的努力,建立一种和谐、融洽、平等的关系。

(四)改进成本管理的内容和方法

在知识经济的今天,出现了信息及时反馈系统、作业流程电脑化、灵活制造、零仓储管理、网络经营等一系列新的生产和管理制度及新技术,产品寿命周期也缩短了,成本管理的重心从生产阶段向设计开发阶段的转移,战略型财务管理必须去研究和建立新的成本管理制度和方法与之相适应。

(五)建立预警分析制度

通过预警分析,可以了解公司竞争对手的目标和采取的战略,知己知彼。同时分析公司内部潜在的危机,以提早采取防范措施,消除隐患,保证公司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以实现资产的最优化组合。

参考文献:

[1]彭娟.战略财务管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5

    论文摘要:财务危机预警是为了在公司财务状况恶化之前发出预警信号,通过警源分析找出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措施制止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以往基于财务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存在的问题是,一方面难以深入剖析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另一方面没有将财务预警系统的信息传递机制和预警分析机制规范化。从会司治理结构的视角出发,上市公司财务危机的分析,既要将股权结构、董事会结构、管理层这三个部分与财务危机的关系纳入财务危机预警机制,还要把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公司治理结构信息与财务危机信息收集传递机制以及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以制度的形式规范化,从而提高公司的治理水平。

    一、财务危机与财务危机预警的界定与相关研究

    企业是否存在财务危机以及如何预测都是企业利益相关者重要考虑的问题,企业财务危机爆发是企业长期财务经营矛盾的集中体现,在财务危机发生前一般都会出现财务结构不断恶化、经营效益明显下降、营运资金供应困难、偿债能力持续减弱等问题;altman(1990)认为财务危机课分为四种情形:经营失败、无偿付能力、违约和破产。国内学者则以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于1998年颁布的“关于上市公司状况异常期间的股票特别处理方式的通知”对“因财务状况异常而被特别处理的公司”(简称st)视为财务危机公司。对于企业投资者而言,危机的尽早发现将有利于其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并减少投资损失;对于企业经营管理者来说,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可以引导企业及时做好危机防范工作或解决危机状况;对于企业债权人而言,可以使用预警方法做出预测并及时采取措施保障债权安全。1930年代smith & winkor(1930 )首创运用财务比率来预测企业经营成败之研究,持续至今已达半个世纪之久,有许多的学者相继的投人这方面的研究,使得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发展大有进展。

    财务危机的相关研究国内外学者早期对财务危机的研究大多集中在财务指标对财务危机预警的研究,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分析企业财务风险,国外最早进行财务危机预警研究的是fitzpatrick(1932),研究发现净利润l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这两个指标的预警能力较强。altman(1968,1977)通过多元线性差别方法建立的z模型和zeta模型、我国学者周首华和杨济华(1996)提出的f分数模型、杨淑娥等((2003)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提出的y分数预测模型,以及近年兴起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和基于灾害、混沌理论的预测模型等。在整个财务预警研究的探索过程中,绝大多数研究以财务变量为主,从最简单的单项财务变量,到多个财务变量共同组合成一个多变量模式,后来则有研究者将属质变量或非财务信息纳人考虑(如abrahamson & amir(1996)纳人年报中叙述性数据的揭露),进而将其它类型变量也纳进来(如公司治理、董监事股权质押比率等)。

    早期研究都试图从财务报表众多的数字中筛选出关键性的因素,用以了解有关预测企业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然而,基于财务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缺乏对企业陷人财务危机原因的系统分析,其缺点在于大多数研究只是在完成财务指标与财务状况优劣的逻辑验证,并没有从理论上深人剖析企业陷人财务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要使财务危机预警系统顺利进行,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除设置财务危机预警指标系统外,还需要更加深人地理顺公司治理结构,运用公司治理来完善财务预警机制。揭示企业事先、内在信息的非财务指标中,公司治理正是财务危机预警所需、可获取的重要信息。公司治理结构是所有者对一个企业的经营和绩效进行监督和控制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林毅夫,1997),明确了企业内部的权力机制、监督机制、决策机制和管理机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经营能力和财务绩效。不少研究文献均表明公司治理与财务危机显著相关,daily (1995 )指出权力集中使得公司治理与破产有相当大的联系;elloumi等(2001)发现财务危机公司和健康公司的董事会构成存在显著差异;lee等(2004)的研究表明,反映公司治理特征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对公司发生财务困境的概率有显著影响。

    二、公司治理结构与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关系分析

    1.股权结构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股权结构是公司治理的基础,股权结构通过对公司治理效率的影响,从而影响公司的财务绩效。对于股权结构与公司经营绩效的关系,国内外文献有不同的研究结论。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具有正相关关系。levy(1983)等人认为,股权若是集中在某些大股东手中,他们就会有较大的动力去监控管理者,使管理绩效提升、企业价值增加;白重恩等((2005)研究认为,除第一大股东外的大股东所持有的股权越集中,持股比例愈高,公司的市场价值会愈高;江永众、熊平(2006)发现具有较高股权集中度的公司绩效表现更佳。另一种观点认为,二者具有负相关关系。shleifer和vishny(1997)认为,股权若集中于董事会或少数大股东手中,管理者的支出偏好行为会更加严重,使企业绩效降低;孙菊生,李小俊((2006)研究表明,股权分散公司的绩效好于股权集中公司。

    因此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对财务危机具有双重影响,一方面,较高的大股东持股比例增强了其“掏空”上市  公司的能力,公司更容易陷人财务危机,此为利益侵占效应;但另一方面当大股东持股比例较高时,大股东在公司  的利益增加使得监督经理变得有利可图,并且“掏空”上市公司导致的自身利益损害上升,此时大股东往往更倾向于“支持(prop)”,上市公司,能够降低公司陷人财务危机的概率,此即为利益协同效应。大量经验证据均支持大股东行为的这种双重效应。

      2.董事会结构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董事会是代表股东和潜在投资人作为经营管理者的监督机关,当董事会人数过少时,意见过于狭隘,无法提供多样化的专业意见,造成企业损失。对于董事会的规模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学者们主要有两种观点。cooper和runo(1977)认为,规模较大的董事会比规模较小的董事会更具优势,因为规模较大的团队拥有较高的能力和较多的资源来解决问题,从而产生较好的决策效果。katz(1982)等人则认为,较大的管理团队会带来沟通和协调方面的问题,而规模较小的团队可以迅速做出决策和达成共识,决策效率和质量高于规模较大的团队。于东智、池国华(2004脂出,董事会规模与公司绩效呈u型关系,董事会规模过大或过小都不好,规模适中最有利于公司绩效的提升。顾建国(2006)发现内部董事人数与每股净资产呈显著正相关。

    董事会内部结构主要体现为公司独立董事在董事中所占比例及其发挥作用。外部独立董事与公司主管的关系并不密切,其自主性与独立性较高,董事会的监督、控制功能就能得以很好地发挥。大部分学者都认为独立董事有助于改善公司绩效,如国外brickley,coles和terry(1994)发现,外部董事占大多数的公司,公司绩效较好,在公布反毒丸的政策后公司股价会上升。而国内江永众与熊平((2006)研究得出独立董事比例与公司绩效关系不显著。李竟成 (2006)实证分析则得出,最优董事会结构是一个“合理区间”,独立董事人数与公司治理绩效之间存在显著倒u型关系。

    3.管理层与财务危机的关系分析

    管理层是公司的经营者,直接执行企业的各项经营活动,对企业的经营业绩直接发生作用。委托理论关于经理层“自利人”的假设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的存在,使得经理人员在自身利益与公司利益不一致时,能够最大限度的维护自身利益而损害公司利益,使公司陷人困境。jensen和meckling(1976)认为,公司价值随内部股比例的增加而提高。随着企业规模日益扩大,外部股权比重逐渐增加,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越来越明显,委托一问题也越来越严重。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之一,就是给高管人员一定的股权激励一般来说,高管人员持股量越大、比例越高,其利益与公司的利益越一致,从而能减少委托一可弋理问题,促进公司更好地发展。

    国外研究早期得出高层管理者报酬与公司经营绩效显著相关,jensen研究表明,管理层和董事都拥有一定的股权时,管理层和董事更倾向于从股东利益角度来决策。wang等也发现高管人员持股与公司发生财务危机概率存在负相关。我国学者大部分理论上都认为高层经理的报酬、持股比例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夏和平((2006)实证结果得到高管激励对公司绩效具有显著的正面影响作用。岳香,洪敏((2007)发现经营者持股与公司净资产收益率、每股收益有微弱的正相关关系。

    三、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分析

    1.建立财务危机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

    为使财务预警系统的功能得到正常、充分的发挥,上市公司应建立健全预警组织机构。上市公司可以建设专门机构,也可以在财务部门形成专门机构,成立专门小组,负责预警组织机构的日常工作。财务预警组织机构相对独立于上市公司组织的整体控制,其成员是兼职的,由上市公司经营者、上市公司内熟悉管理业务、具有现代经营管理知识和技术的管理人员组成,同时要聘请一定数量的上市公司外部管理咨询专家。要在建立财务预警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人员的岗位职责和目标管理任务,做到专岗专责,独立行使职权。财务预警机构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上市公司的经营过程,它只对上市公司最高管理者负责。预警组织制度的实施使预警分析工作经常化、持续化,只有这样才能产生预期的效果。

    2.公司治理结构信息与财务危机信息收集传递机制

    良好的财务预警分析系统,要能够有效预知上市公司可能发生的财务危机,预先防范财务危机的发生。这必须建立在对大量资料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抓住每一个相关的财务危机征兆,因此有关资料信息的收集传递机制相当重要。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机制中的信息传递要通过内外部收集公司的公司治理信息和财务绩效数据信息。公司治理结构信息与财务危机信息收集传递机制应是实时的、开放性的,要采用现代化的工具,搜集、查询资料建立财务预警的初始信息。只有搭建完整的信息科学管理系统和体系,才能真正持续地提高工作效率,使采集、整理信息达到及时、准确、全面,这样收集不断更新的公司治理信息和财务绩效数据信息,可以快速、及时、准确地掌握信息,提高财务危机预警机制的运行效率。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是一个系统机制,信息来源应该来自这个系统机制的各个信息来源,不仅要通过财务审计部门收集财务信息,还要通过董事会、股东、监事会、经营部门、管理层、外部独立审计机构和外部组织获得公司治理信息、公司经营绩效信息和财务绩效信息,见图1:

    3.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建立预警系统机制的建立是必要的,但是更重要的是还必须架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高效的财务危机分析机制是关键。通过分析可以迅速排除对财务影响小的风险,从而将主要精力放在有可能造成重大财务危机的影响因素上。经重点研究,分析出财务危机的成因,评估其可能造成的损失,当财务危机的成因分析清楚后,也就不难制定相应的措施了。为了保证分析结果的真实性,并不带任何偏见,从事该项工作的部门或个人应保持高度的独立性。

    基于公司治理结构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如图2),首先是从公司内部控制系统出发,使用财务危机预警信息传递系统获得的财务信息和公司治理结构信息,通过财务信息指标和公司治理信息指标的整理,运用定量预警模型和定性预警模型进行日常财务预警分析。最终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如果无警则再返回内部控制系统进行下一阶段的日常财务预警分析,出现财务危机预警信息时则需再一步分析警源,通过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系统进行危机治理。

    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分析机制中信息指标的处理极为重要,在财务信息指标的选择,可以采用盈利能力、现金能力、偿债能力和成长能力四类财务信息指标,其中盈利能力指标可包括每股收益、销售净利率、主营业务利润率、净资产收益率等指标;现金能力指标可包括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总负债比例、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流动负债比例、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总负债比例等;偿债能力指标可包括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债务资产比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等;成长能力指标可包括主营业务收人增长率、营业利润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总资产增长率和净资产增长率等。在公司治理结构信息指标选择中,可以选择董事会规模,独立董事比例、董事会持股比例、管理层持股比例、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crs,hs和z指数等。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6

关键词财务指标评价灰色关联分析上市公司

中图分类号:F234.4文献标识码:a

GreyevaluationoftheComprehensiveFinancial

SituationofListedCompanies

HUYanyun,maoFang,CHenGShiying

(CSiC(wuhan)Lingjiu-techCo.,Ltd,wuhan,Hubei430074)

abstract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listedcompany'sfinancialsituationisagrayissue,thispaper,graycorrelationanalysismethodtoestablishgraycorrelationevaluationmodel,andthemodelusedinthecompany'sfinancialconditionlistedcomprehensiveevaluationofempiricalresearchandanalysisinordertodrawconclusions.

Keywordsevaluationoffinancialindicators;greyrelationalanalysis;listedcompany

0前言

财务综合评价是以企业财务报告所反映的财务指标为主要依据,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进行评价分析,其最终目的在于全方位地了解企业经营理财的状况,并藉以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较为系统的、全面的、综合的评价,其评价结果为财务报告使用人及广大投资者提供有力的信息支持。如何合理地对上市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一直是企业界、证券界和理论界关注、讨论的热点问题。

评价公司的财务指标很多,其中评价盈利能力的有: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净利率、净资产报酬率等;评价公司偿债能力的有: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等;评价公司发展能力的有:销售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净资产增长率等。正因为评价公司的财务指标很多,通过某一指标对两家公司或多家公司进行评价,孰高孰低、孰优孰劣,得出的结果是明确的。但若用多项指标对同样几家公司进行比较,不同人、不同时间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甚至觉得这几家公司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当然只凭感觉而未采用具体的技术指标分析得出可比性结论的往往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其结论的可靠性是值得怀疑的。

灰色系统是指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的系统。世界上绝大多数问题都可视为带有灰色性,而这些问题用常规的数理统计等方法往往很复杂甚至难以解决,应用灰色系统理论,解决这些问题往往会变得简单,而且准确性明显有所提高。上市公司的财务综合评价就是一个灰色问题。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等信息虽然都是公开的,但仅通过公司的报表等信息来评价一个公司的财务状况还是不够的,我们所了解的信息仍然是不完全的,是灰色的。

本文以灰色系统理论中的“小样本”、“贫信息”、“不确定性”为系统研究对象,运用该理论的灰色关联分析法,建立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模型,并随机选取几家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研究。

1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的灰色关联模型

本文视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问题为一个灰色多目标决策问题,其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选取样本建立目标特征值矩阵,对相关指标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灰色关联度并分析得出评价结论。

1.1建立目标特征值矩阵

假设需对家上市公司进行财务评价,选取项财务评价指标,可建立如下阶目标特征值矩阵:

(1)

式中为第家上市公司的第项财务指标值,一般包括效益型指标(值越大越优),成本型指标(值越小越优)和适中型指标(值越接近某一固定值越优)。

1.2规范化处理

一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指标间的量纲不同,且不同指标间数量差异较大,使得不同指标间在量上不能进行比较,故必须对其进行规范化处理,计算公式如下:

=[]/[](2)

=[]/[](3)

=/(4)

其中式(2)适用于值越大效用越好的因素属性,式(3)适用于值越小效用越好的因素属性,式(4)适用于值越接近于某一固定值越好的因素属性。

1.3灰关联度计算与分析

先求出比较系列与参考系列的绝对差=,并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常数p为灰色关联的分辨系数,其作用在于调整比较环境的大小,当p=0时,环境消失;当p=1时,环境“原封不动”地保持着。

=(+)/(+)(5)

=(()浚

式(6)中为第项财务指标在这项指标中所占的权重,反映该项指标对财务使用人的重要程度(不同的财务使用人对各项指标的权重赋值可能不一样,但始终有=1)。求得的灰关联度就是被比较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优劣的秩序。

2模型的应用实例

本文从汽车行业随机选取6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并对其2013年末的7项财务指标数据利用上述模型进行研究分析。选取的六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中通客车(000957)、宇通客车(600066)、上海汽车(600104)、金龙汽车(600686)、长安汽车(000625)、东风汽车(600006),以下分别用X1、X2、X3、X4、X5、X6表示。所选取的7项财务指标分别为:净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资产负债率、存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以下分别用S1、S2、S3、S4、S5、S6、S7表示。这6家公司2013年末的上述财务指标原始数据见表1:

表1上市公司财务指标原始数据

注:本资料数据来源于巨潮资讯网。

上述7项财务指标中流动比率值越接近2越好、速动比率值越接近1越好、资产负债率值越接近40%越好,其它指标值越大越好。

针对不同类别的指标,运用公式(2)和公式(4)对原始数据进行规范化处理,其结果见表2:

表2各比较系列和参考系列

表3各公司的关联度及排序

求出比较系列与参考系列的绝对差=,并找出其中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取p=0.5,利用公式(5),计算得各灰色关联系数值。公式(6)中,对于,可根据财务使用人对财务指标的重要性判断进行赋值,它具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一般认为企业财务评价的目标主要是盈利能力,其次是偿债能力,再是经营能力,三者比重大致可按5:3:2分配,此例按上述要求对这7项财务指标权重分别赋值为0.25、0.25、0.1、0.1、0.1、0.1、0.1,由公式(6)可计算得各公司的关联度,结果见表3:

根据各公司关联度的大小排序,得出这六家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状况的优劣顺序如下:

R2>r3>r5>r4>r1>r6

即这6家上市公司财务综合状况的优先秩序见表4:

表4各公司财务综合状况优劣顺序

3小结

(1)本评价方法适用范围广,可用于不同行业、不同类型的公司之间进行评价比较。(2)本评价方法样本数量不受限制,可运用于多样本的上市公司财务综合评价,当样本量较大及数据量较多时可运用计算机进行操作实现。(3)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可适应不同财务使用人的需要,从而解决了过去财务评价角度单一化的不足。

参考文献

[1]邓聚龙.灰色系统基本方法.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7.11.

[2]阮建军,张治华,钟敬棠.灰色系统理论在财务分析与评价体系中的运用――实证灰色关联分析之基本思路.商业研究,2002.6.

[3]张韬,智勇.基于灰色关联度模型的综合财务评价方法.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00.4.

[4]罗本成,原魁,眭凌,马小军.基于灰关联度评价的投资决策模型及应用.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2002.9.

[5]唐文彬,韩之俊.关于改进财务综合评价方法的设想.工业技术经济,2002.2.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7

一、财务分析的含义及作用

上市公司公之于众的财务报表及相关的会计信息是用以沟通、传递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的重要工具,故其规范性和真实度直接影响人们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分析和判断。财务分析是指以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公司的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目的是为了了解过去、评价现在、预测未来,帮助相关利益集团改善决策。财务报表分析的最基本功能,是将大量的报表数据转换成对特定决策有用的信息,减少决策的不确定性。财务报表分析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可以有效促进企业的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的综合水平的不断提升。不同的使用者对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有不同的要求。

(一)管理者公司经营管理者必须通过财务分析,发现公司存在的问题,找出问题产生的原因,以便把公司经营得更好。

(二)投资人公司的投资人包括公司股东及潜在的投资人,他们通过分析公司定期公布的财务资料,获得各自关心的财务信息。例如,股东中的优先股东更关心公司的偿债能力;而普通股东则关注他们投资的增值能力。不同的投资策略使投资人对公司财务分析的侧重点不同。例如,短期投资人通常比较关心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以及其他可作为“炒作”题材的信息,以谋求股价较大的提升空间,以便套现。长期投资人则比较关心公司的发展前景,他们能够接受上市公司暂时不发放股利,以使公司有更多的资金用于扩大经营。

(三)债权人公司的债权人包括贷款人、公司债券的购买者和其他债权人,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给公司融资,收取利益因而他们最关心上市公司的偿债能力和信用度、此外,政府有关部门(包括财政、税务、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及公司主管部门等)也需通过汇总分析各家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调整相关政策,加强宏观管理。可见,上市公司的财务报表能向各类群体提供有用信息。

二、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内容及方法

(一)财务报表可信度分析财务分析的第一步就是要对财务报告的可信度进行分析。由于虚假财务信息的蔓延,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和相关性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一般情况,可采用以下方法进行判断。广泛搜集资料:财务分析的基本依据是上市公司对外公布的财务报告。如经济环境、管理层变化、竞争对手的活动、先进科研对公司的经营的影响。这些资料,投资者可以从证券交易管理机构、有关经济新闻媒介等其他来源进行分析得到。关注公司治理机制: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和“内部人员控制”现象严重影响资本市场。由于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中小股东又没有合适的方式监督管理当局的行为,一部分上市公司的实际控制权往往被上市公司大股东或经营者所控制,公司内部无法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导致经营者往往从自身利益出发,肆无忌惮地造假,损害其他股东的利益。关注财务报告是否规范:首先,要注意财务报告重要项目是否有遗漏,遗漏通常是上市公司隐蔽信息的主要行为,应引起注意。其次,如果某些重要会计项目出现异常变动,投资者也必须认真对待,考虑上市公司是否存在利用这些项目进行盈余操纵的可能性。例如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上市公司对于持有股权比例在20%以下的子公司,一般采用成本法核算,对于持有股权比例在20%以上的子公司采用权益法核算。因此对于连年亏损的子公司,上市公司可能会将其股权减持至20%以下,以暂时隐藏该项亏损。最后,还要关注审计报告的意见及注册会计师的声誉。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独立、客观、公正的原则不偏不倚各方利益,正确披露出上市公司财务状况出具真实有效准确的财务报告。

(二)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对上市公司来说,战略是为了实现总目标所制定的活动方针和资源使用方向的一种规划。发展战略弱化将造成企业相对他的竞争对手的地位恶化,危及企业的发展生存。因此,公司经营战略的正确与否非常重要。现对上市公司经营战略分析做以下总结。公司核心能力分析:核心能力是一个组织内部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它是企业在长期经营进程中不易被竞争对手仿效的、能带来超额利润的独特能力。企业应该培育其基本的核心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在进行核心能力分析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只涉及正常的经营情况,非正常的经营情况虽然也会给企业带来收益或损失,但只是特殊情况下的个别结果,不能反映公司的核心能力,在分析时应当剔除。常见的非正常经营情况有:证券买卖、将要停止的营业项目、关联方交易、会计制度变更带来的影响因素等。公司发展阶段分析:根据企业的生命周期,可以将上市公司的发展阶段划分为创业阶段、成长阶段、成熟阶段及衰退阶段。公司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盈利能力、股价水平,产生现金的能力等方面是有显著差异的。

(三)辩证分析策略会计信息的辩证分析一直是信息使用者必备的素养,既要充分看到发展前景也要紧抓实际生产经营弊端短处。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主要方法,通过数字表达静态状况。定性分析是要求投资者跟随国家政策为前提对呈报出来定量分析指标进行判断审核。例如:上市公司对经营者、投资者的股权激励机制出现的正反两方面影响。

三、上市公司财务分析出现的问题

由于种种原因现阶段我国上市公司仍存在财务分析的局限性。以下我们从会计信息质量以及财务分析方法两大主要方面进行讨论。首先,经营者或利益集团为达到自身利益对会计信息披露失真或不及时严重影响使用者的利益,错误信息将严重误导投资者的判断。《公开发行股票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中规定:股份有限公司应当在每个会计年度中不少于两次向公众提供定期报告,中期报告应于每个会计年度的前6个月结束后,60日内编制完成,年报应在每个会计年度结束后120日内编制完成。此规定给上市公司提供了宽松的时间,使信息未公开阶段的时间较长,知道未公开信息的内幕人容易进行内幕交易,并且多数上市公司均在报表截止日前才刊出,给投资者及时掌握公司信息,正确进行投资分析带来了困难。其次,分析方法的滞后性对会计信息质量带来的影响。相对美国等西方国家财务分析方法的规定,我国现行财经法规过于一致单调,不能做到财务报表中凸显出的行业规律和特征。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上市公司对外报送的相关信息并没有体现出时代网络化、信息化特点。

四、提升上市公司财务分析质量的措施

(一)提高财务分析依据资料的质量拓展财务报告披露的信息。首先应该把财务报告的披露时间做修改;其次,要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平台,实现实时报告与定期报告并存,企业要及时的把相关的信息在自己的网站上,用户随时可以查找该企业的财务信息,选取有价值信息,提高会计信息的效率和使用价值。

(二)加强从业人员素质培养要求财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素质。一方面要重视对分析人员的选拔和培养。在人员培养过程中,除了专业知识以外,其综合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如,分析人员要熟悉企业生产经营特点,能够根据企业特点建立适用的分析指标体系,从而才能实现高质量的财务分析。另一方面对出具报告的从业人员定期进行职业操守学习和职业道德培养。对其所出具的财务分析报告本着真实有效、公平公正的专业态度。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8

一、分析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状况及问题

上市公司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推动了财务管理创新的进程及肯定改革创新的必要性。在目前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存在着明显问题与不足,首先,公司在管理活动中,并为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积极作用,提高了公司经营的风险系数,建立健全和完善的财务管理监管制度,保证财务投资的正确率。公司普遍存在着资金出现外循环的情况,因为财务管理监督体系的不健全,导致上市公司的财务监督不能实现对经济业务的管理,以致公司的经营风险极大的提高。其次,公司对经营信息的汇总和整理,主要是通过投资公司提供的相关资料数据,以此把握公司绩效和生产经营情况的把握。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公司的经营活动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国家的优惠政策、宏观调控政策等,公司单纯地运用法定报表经营的利润进行控制调节,会造成统计结果的准确性和时效性欠佳,也为未充分发挥报表的价值。此外,在公司的绩效考核上,以公司的营运状况为考核的前提,报表的利用价值的欠佳将会对绩效考核产生消极的影响,从而最后造成不能精准把握公司经营状况,成为公司追求利益最大化的阻碍。最后,由于上市公司在股权结构上存在的区别和差异,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不同结构,非流通股一般会占取较大的比重。上市公司的管理制度自身的表现出分散及控制、制约体制的不健全,需要公司加强对经营活动的控制和监管。目前,大部分的上市公司都是采取以内部控制为主的管理机制,但是存在对内部控制的特点和本质缺乏深刻的认识,忽视对内部控制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导致公司的执行力下降,公司的内部管理工作不能有效进行,健全公司的内部管理控制机制,对增强公司管理的执行力和竞争力有着重大的意义。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及表现

(一)上市公司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对策

在新时期,加强公司内部的控制和核算,可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时效性,充分发挥公司会计监管的积极作用,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上市公司的财务管理以财务的监管控制及集中核算作为基础和前提。在网络科技信息化的大环境下,利用网络科技手段对公司是财务管理的结构与方式进行合理的调整优化,保证公司财务信息的及时性及价值利用,在公司内部实现信息的畅通与共享。对上市公司的内部控制与集中核算发挥其灵活性及针对性,依据公司经营和发展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及对财务管理一体化与内部控制的设定和运作,有效实现公司财务管理创新。实现财务管理创新的重要决策,还需要加强对公司资金的风险管理。公司需建立风险控制机构与体制,实现以财务部门为管理的中心,辅助以证券与审计的工作监督与配合,降低公司管理的风险,增强公司的财务控制与风险的识别能力。此外,在公司建立和完善资金的风险预警系统,通过对定性和定量指标的控制及设定,从而对公司的政策及管理作出及时调控。

(二)上市公司财务管理创新的表现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9

关键词:集团公司;财务风险;预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2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27-000-02

一、前言

通常来说,集团公司中存在的财务风险是指由于公司内部财务结构的不合理,或者由于决策者的融资不当而引起公司可能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进而导致预期收益下降的一种风险。任何一个集团公司所面临的财务风险既包括损失的不确定性,还包括盈利的不确定性,因此能否掌握这两部分内容在财务管理过程中的发展规律直接决定着一个公司的生死。既然财务在运作中有风险存在,在公司实际运行过程中就要想办法管理这种风险。虽然每个集团公司所采用的财务管理方法都不尽相同,但相同的是在财务管理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存在财务的损失与收益,只有牢牢把握财务风险管理的含义与特征,集团公司才能尽量多的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收益,也避免更多不必要的损失。

财务风险管理就是指运用各种方法对理财过程中所存在的财务风险进行识别、分析、管理和控制的过程。通过对财务风险的管理,最终能够为集团公司创造出更大的价值。一般来说,财务风险的管理具有识别风险、度量风险、控制风险这三种作用,正好将财务的风险范围包括其中,在实际运作过程中应该多加注意。

二、集团公司财务风险的特点

财务风险在不同的公司种类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针对不同的风险形式应该进行具体的分析,掌握每种风险的特点,这样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风险带来的问题。而在集团公司中,财务风险主要体现出以下几种特点:(一)财务风险的发展过程缓慢,不易被人察觉。财务风险一般在公司建立之初就存在于管理制度之中,这是任何一个管理制度都不可避免的。加上随着公司的发展,部分暴露出来的小财务问题没有引起决策人员足够的重视,日积月累,当财务问题的累积达到一个临界点,变以极具破坏力的方式爆发出来。(二)财务风险的存在具有客观性、全面性。财务风险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项决策之中,它广泛的存在于公司的各个部分,并且在发展的过程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所以通过采用技术手段是无法去回避它的,只能借助技术手段来应对各种各样的风险。(三)财务风险造成的后果严重,破坏性强。当财务风险成为一个大的问题暴露出来时,伴随它的往往是超强的破坏力,严重的情况下会直接导致集团公司破产,或者背上高额负债。

三、实例分析及集团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1.实例概述

众所周知,摩托罗拉曾经是全球数一数二的通信设备公司,但是在当今的市面上却很难再见到这所公司的产品。在十年之前,摩托罗拉公司还是业界顶尖技术的代表词,在中国拥有着60%的市场占有率。而这样的一所公司,却由于财务投资等问题,在短短几年时间里就退出了中国市场,变成一个负债累累的公司。

首先发生问题的是公司高层错误的投资了“铱星计划”这一项目。这个项目早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就由摩托罗拉公司领头开始实施,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大不如意。由于事先对于产品的成本估计失误,最后造成依靠这个项目制造出来的手机价格高达3000美元,这无疑断绝了这些手机与大众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其次是在营销投资上也存在严重的失误。在摩托罗拉的V3手机为其获得超高的手机市场份额之后,公司却停止研发的脚步,将公司的运营全部寄希望于这一款手机的售卖之上,这就造成在随后的几年时间里这款手机逐渐跟不上市场发展的步伐而逐渐被淘汰。最后是公司内部福利的滥用。滥用福利对于一个市场份额逐渐下降的公司来说无疑是致命的,它会直接榨干集团公司的最后一分钱。决策人员在自身公司市场份额下降时没有适当降低公司员工福利,直接使得公司能够用于自救的资产越来越有限,当公司没有能够调动以用于自救的资产时,财务风险就全面开始爆发了。最终的结果,就是集团公司失去绝大部分曾经拥有的市场份额,公司从一流大型公司变为小型公司。

2.集团公司存在财务风险的原因

(1)子公司与母公司之间的信息不对等

一般来说,各大公司下属的子公司所拥有的信息量和主公司是不一致的,子公司所拥有的市场信息量往往大于母公司,但集团的主要决策部门却是存在于母公司中。这就造成了一个矛盾,好比决定汽车走向的人却坐在汽车后面一排,由前面的一排人告诉他路面状况。这样的决策方式在如今各大集团公司中依然在使用,虽然这样能够将公司大的前进方向决策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但是却有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子公司在向母公司反应市场情况时并不一定会将整个情况完全的反映出来。多数子公司在面临问题时,更加倾向于自己解决,而不是将问题上报让大家都看到自己公司糟糕的财务状况。这在很大程度上会阻碍母公司进行正确的适合市场发展的决策,从而使公司内部的财务风险越来越大。

(2)公司运营中赊销的存在

部分子公司在运营中为了扩大自身的销量,往往会采取赊销的形式,将产品先大量赊出去以占据市场份额,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逐渐增加了公司应收的账款数额。当这部分应收账款数额越来越大时,会直接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营,使得新产品的研发速度下降,甚至某些账目成为坏账,收不回来,从而为公司造成不可估计的损失。在适当的时候采取赊销的方式无疑会对自身产品的售卖产生积极地作用,但是赊销的对象与数额却是值得好好考虑的。

(3)财务监控出现漏洞

部分母公司对子公司的监管不到位,也是造成公司财务问题爆发的重要原因之一。母公司在对子公司进行财务管理时,往往由于管理的成本过大而放弃或者放松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这就导致子公司在运营的过程中财务情况一团糟,没有一套完整的财务管理办法。其次,部分公司在运营过程中财务风险决策权限存在不清楚的情况。由于决策权限划分不明确,使得部分子公司的权限超出了自身能够掌握的权限范围,在面临较大的问题时,子公司的决策失误将会直接引起整个公司的投资混乱,使得公司财务信息失真,国有资产大量流失。

四、集团公司对财务风险的预警对策

既然财务风险无法通过技术手段去避免,那就应该建立健全的预警对策,将财务风险的影响尽量降低。通过对上诉案例的分析,结合财务风险的特征,可以得出以下几点适于集团公司的财务风险预警对策,这些对策在实际运用过程中还需要决策人员针对自设情况进行适当的改变,以符合自己公司发展的实际情况。

1.将现金流量作为财务风险分析的要点

考虑到部分子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倾向于自己解决,母公司的决策人员可以将各子公司的现金流量作为进行财务分析时的基本数据。这样一来,当子公司在隐瞒了部分实际情况时,可以从现金流量上获得更多的信息。采用这一指标来进行财务风险分析还有一个好处是可以对子公司的财务部门进行管理,杜绝财务管理上出现的漏洞。

子公司的现金流是最能直接反应公司运营状况的数据,通过分析这一数据,可以让母公司的决策人员较为直观的看到子公司的运营状况。如果子公司存在期满的情况,势必会在现金流上留下各种蛛丝马迹,而如果子公司的财务部门出现问题,也势必会通过现金流较为直观的反应出来。所以,集团公司应该以这一指标为核心建立完整的财务风险分析系统,使母公司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更加到位,使子公司财务部门出现问题的概率降低。

2.完善公司财务管理制度

集团公司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存在子公司与母公司。整个公司的运转无疑需要子公司与母公司的高度统一,不仅是在决策上的统一,更是在财务问题上的统一。那么,要让子公司的发展步伐与母公司想适应,就应该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有了健全的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子公司对母公司在财务上的依赖,也可以将成本控制这一意识牢牢植入子公司决策人员心中,从而减少大量赊销的发生,降低财务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健全的管理制度,还可以方便母公司决策人员更好地加入到对子公司的财务管理问题上来,使得整个公司在面临财务问题时的反应更加迅速,从而大大降低因为反应周期过长而引起的财务问题爆发的可能性。具体来说,定期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工作,对子公司决策人员进行风险决策能力的训练都是很好地办法。母公司不能因为对子公司进行财务风险管理的成本过高而放弃或者放松管理,要知道对子公司的财务风险进行管理可以将财务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降低,这是保证公司健康长久发展的关键要素。

五、总结

财务风险是每个公司在发展过程中所不可避免的一个问题,在集团公司中,这一问题的凸显更盛。财务风险不能通过技术的手段去进行规避,只能采取手段来降低问题爆发的概率,所以,集团公司要更好地发展,就应该深刻了解财务风险的特性及发展规律。处理财务风险不是一天两天就能解决的问题,它需要决策人员在公司发展的过程中不断的对方法进行修正,并且建立多种有效的预警方法,深入研究分析数据指标,将各种可能存在的不安定因素及早消灭。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6.

上市公司财务问题及分析篇10

一、公司财务分析的哈佛框架

公司财务报表分析并不是有效分析公司经营活动的全部,而只是其中一个较为技术化的组成部分。有效的公司经营活动分析,必须首先了解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经营战略,分析公司经营范围和竞争优势,识别关键成功因素和风险,然后才能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由于公司管理层拥有公司的完整信息,且财务报表由他们来完成,这样处于信息劣势地位的外部人士、包括股票投资者就很难把正确信息与可能的歪曲或噪声区别开来。通过有效的财务分析,可以从公开或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数据中提取管理者的部分内部信息,但由于分析者不能直接或完全得到内部信息,转而只能依靠对公司所在行业及其竞争战略的了解来解释财务报表。一个称职或成功的财务分析者必须像公司管理者一样了解行业经济特征,而且应很好地把握公司的竞争战略。只有这样才能透过报表数字还原经营活动,从而较为全面和客观地掌握公司的财务状况。正是基于如上考虑,哈佛大学的佩普、希利和伯纳德三位教授在其著作《运用财务报表进行公司分析与估价》一书中提出了一个全新的公司财务分析框架———哈佛分析框架。哈佛框架的核心是:阅读和分析公司财务报表的基本顺序是:“战略分析会计分析财务分析前景分析。”也就是说,先分析公司的战略及其定位;然后进行会计分析,评估公司财务报表的会计数据及其质量;再进行财务分析,评价公司的经营绩效;最后进行前景分析,诊断公司未来发展前景。可见,哈佛框架完全超越了传统的“报表结构介绍———报表项目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的体例安排,跳出了会计数字的迷宫,以公司经营环境为背景,以战略为导向,立足于公司经营活动,讨论公司经营活动(过程)与公司财务报表(结果)之间的关系,从而构造了公司财务分析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公司财务分析的新思维。

二、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财务报表分析理论框架

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是一般性财务分析在股票投资决策领域的具体应用。也就是说,借鉴一般性公司财务分析的理论框架,再紧密结合股票投资的具体目的,就可以形成基于股票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本书借鉴哈佛财务分析框架,结合股票投资决策目的,提出一个基于投资决策的公司财务报表分析框架:131框架。即:1个起点———问题界定3个步骤———财务情况预判、报表结构及指标分析、财务前景预测1个结果———服务于投资决策这一框架可用图1表示。

1.问题界定。这是解决问题的首要一步。在对问题进行界定时,关键是问题本身,而不是问题的表象。如公司收入增长乏力或许是问题,但也可能是行业衰退、经济下行、公司管理落后、职工激励不足的表象。抓错药方的最普遍的原因是没有正确地界定病症。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如果问题表述得准确,就等于问题已经解决了一半。所以问题界定是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第一步,那基于投资决策目的对公司进行财务分析,要解决的真正问题是什么?是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还是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大小?是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还是评价未来的发展潜力?进一步而言,这些是分析的问题本身还是问题表象?目前股票投资者可能倾向于把问题界定为: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评价公司收益的稳定性;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评价公司目前的财务实力;评价公司未来的发展潜力;评价公司是否能给投资者带来合理的预期收益;评价对该公司投资是否能使投资风险降低。这些都是基于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具体目标而言的,若提升一下目标的层次,是否有更本质的发现?本书在此尝试提出一个新的观点:评价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股票投资者无论是进行投资的基本面分析还是技术分析,目的无非是为获得有助于评估股票期望收益和风险的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无论投资者个人对风险的态度如何,理性的投资者都希望在一定收益率下,把投资风险降到最低。在股票投资的基本面分析中,对被投资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分析是核心,由于投资者进行股票投资分析的目的是为了找出具有投资价值的股票,公司是股票的载体,对公司财务报表进行分析,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确定这个公司的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这才是股票投资者进行公司财务报表分析的根本或问题所在,而评价公司的财务风险或盈利能力等仅仅是表象。

2.财务情况预判。这里主要是指股票投资者在对上市公司所处的经营环境和行业背景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评价公司的财务报表是否真实的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情况,识别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并加以调整,从而尽可能准确的对公司财务情况进行初步的预判。财务情况预判包括两个相互关联的环节:宏观环境分析和会计调整。宏观环境分析是财务情况预判的基础,而会计调整是财务情况预判结果的报表体现。其中宏观环境分析属于定性分析,主要是确定公司的主要利润驱动因素、辨识公司的经营风险,以及定性评估公司的盈利潜力。首先,宏观环境分析能帮助股票投资者更好地、有针对性地找出报表可能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调整,即使报表没有问题,也可以作为合理评价报表结构和报表指标的基础和依据。例如,确定了主要的利润驱动因素和经营风险后,可以更好地评价公司的会计政策,以及对盈利能力的影响等;对公司行业背景和竞争战略的评估有助于评价公司当前盈利水平的可持续性。其次,宏观环境分析还可以帮助股票投资者在预测公司的未来业绩时,做出合理的假设,从而保证对公司前景进行更为准确的判断。所谓会计调整是在宏观环境分析的基础上对公司的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会计处理进行基本的评价,特别是要对那些存在较大灵活性的环节重点进行关注,评价其会计政策和估计的适宜性。对公司报表可能存在的重大错误和舞弊进行识别,找出公司在会计处理上偏离准则制度、偏离行业惯例、偏离公司既往、不能恰当反映公司经营事实的事项。找到存在的问题之后,重新计算公司财务报表中相应的会计数字,通过数据或报表调整,形成没有重大偏差的会计数据,从而修正原先对会计数据的歪曲。可以说,经过会计调整后的财务报表既是财务情况预判的结果,也是确保下一步报表结构分析和指标分析结论可靠性的必要基础。

3.报表结构分析及指标分析。这里所指的报表结构分析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各自的内部结构分析,通过这一分析有助于投资者理解会计报表项目的经济内涵。在结构分析的基础上将报表中的相关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就是指标分析。指标分析是财务报表分析的核心,目标是运用会计数据定量地评价公司的当前和过去的业绩,以及公司的财务风险和盈利能力等,并评估其可持续性。进行指标分析必须按照一定的逻辑,形成系统有效的分析体系,从而正确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一般的报表分析指标包括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四大类指标。通过指标分析,投资者还要达到明了公司现状问题的功能。在上述分析中,股票投资者可根据需要使用比较分析、趋势分析、结构分析、比率分析等报表分析方法,对公司做出全面评价,借此形成公司流动性与盈利能力的准确判断,对公司财务风险、财务弹性及其盈利能力做出最佳测算。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分析中一定要运用权衡和变通的理念,灵活使用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使分析结果最终能有助于“评价该公司股票是否具有投资价值”。

4.前景预测。财务报表数据是历史数据,而决策要面向未来。因此,以报表中的历史数据为基础,对未来进行前瞻性预测,是实现财务报表的“投资决策有用性”的关键步骤。故在前述分析步骤基础上,还需要进一步进行恰当的前景分析。前景分析中主要运用财务预测的工具,财务预测基于具体分析目的,可以是报表预测、指标预测,也可采用判别模型进行预测等。前景预测对股票投资者投资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自明,因为股票投资是要在未来获得投资收益的,是公司的未来而不是现在的盈利能力所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