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防火培训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12:56

企业防火培训篇1

为进一步加强企业员工的消防安全管理意识,提高其逃生疏散和灭火能力,近日,民勤大队深入辖区石油公司开展消防安全培训,宣传人员结合单位特点将消防安全知识贯穿于一个个典型案例中,为参训人员献上了一堂生动的消防课。

在授课过程中,宣传人员结合近期全国各类重大火灾案例强调了此次培训的目的和意义,紧紧围绕被培训单位自身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器材的管理与使用、扑救初期火灾、发生火灾时组织引导人员自救与逃生、消防安全责任的落实等方面的知识要点,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日常如何防火、如何扑救初期火灾、发生火灾后如何在火场中逃生、如何报火警等消防常识,以及灭火器材的类别与使用方法等知识,让每位参加培训的人员深刻感受到火灾的无情及掌握消防知识的重要性。随后,大队宣传人员组织单位员工开展火场疏散逃生演练。随着警报响起,全体人员严格按照突发事件应急疏散预案的要求,迅速进入各自岗位进行及时疏散。员工在宣传人员的指挥下捂住口鼻弯腰前行,按照指定的安全出口和疏散路线,迅速有序地撤离办公楼,疏散到单位空旷场地集合,整个演练过程,秩序良好,反应迅速。

最后,宣传人员向员工详细讲解了干粉灭火器和消火栓等消防器材的使用方法、分解动作以及注意事项,并指导员工开展灭火演练,参训人员踊跃参与,规范操作,切实掌握了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企业防火培训篇2

改革开放30年来,建筑施工工地越来越大,越来越多,建筑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一直呈现出稳定发展的趋势。另据国家统计局于2010年2月25日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2009年建筑业完成总产值75864亿元;约占GDp的6.7%,达到历史新高。到2008年,建筑业就业人数达到3314万人,占总就业人数的4.27%。而建筑工地内的管理人特别是一线工人群体,其消防安全教育培训远没有落实,原因就在于现有的针对建筑业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远未走向制度化、法制化。笔者作为一名防火监督员认为如下几个方面要引起社会各有关部门的高度关注。

一是施工方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管理人对于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觉得对建筑工人搞消防安全培训不值得。据统计,2008年我国建筑业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近3000万人,占全行业职工总数的76%;全国进城务工的农村富余劳动力,1/3集中在建筑行业。这样大的一个群体从事着建筑业,消防培训制度化、法制化训是十分必要的。而“候鸟式的”,“赚了钱就走”是农民工在建筑业就业的一个特点。有的刚刚接受完消防安全培训就离开了参训企业,个别的唯经济效益论老板觉得为别人做嫁衣式的消防安全培训,是在“浪费”时间和资源。

二是工期紧迫,做消防培训怕耽误工期。2007年11月25日凌晨,正在修建的山西侯马市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坍塌,造成3人死亡。而就在事故发生前10小时,该建筑刚刚举行了封顶仪式。然而,把目光放得远一些,不难发现,“工期紧”似乎已经成了当前一些豆腐渣工程的遮羞布了。实际上,在一味狂飚猛进的施工中埋下的何尝不是深深的消防安全隐患?如果施工速度和消防培训质量不能并行,其极可能就是一种“带血的速度”。2010年11月15日的上海高层公寓火灾,2010年8月28日万达商业广场售楼处致9人死亡的火灾等都存在消防培训方面的短板,建筑施工工地工人及其相关服务人员消防安全意识不强,消防安全业务素质不高往往是造成重大的财产甚至生命损失的根本原因。

三是以法规性质规定的消防培训制度尚未建立。我国的《消防法》第二条明确规定:“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原则,实行消防安全责任制,建立健全社会化的消防工作网络。”怎样才能够让消防培训形成法规性文件,在建筑施工工地内真正有效的运行,让政府的各个部去有序的强制性的依法贯彻落实,是一个值得深入思考的课题。

四、消防培训工作单打一局面远未打破。消防培训工作和其他安全培训工作一样具有社会性,仅仅依靠某一个部门的工作,远达不到应有的效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安全意识。机关、团体、企业、事业等单位,应当加强对本单位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而目前的消防培训工作,只是体现在由公安消防机构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大多是临时性的,因为涉及工期,培训的时机等等方面原因,对于全体建筑施工人员的消防培训往往流于形式。

建筑工地施工人员培训的制度化和法规化已经十分紧迫,现有的消防培训机制体制,无法满足建筑行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严峻的消防安全形势。要形成消防安全培训的良好局面,最大限度的避免建筑施工工地的火灾事故,特别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笔者认为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训对象上要具有普遍性。要彻底解决建筑工地一线工人消防安全意识和消防安全知识馈乏的不利局面,不能因为建筑工人流动性大,就成为消防安全培训可以不参加的理由。而要形成只要上了建筑工地,从事了建筑施工及其服务,就要持证上岗。在这个方面建筑施工工地职工的登记备案制度,消防培训机制,政府部门之间、企业政府之间都要有相应机制建立,并由法规加以保证。

二是培训教材要精、要有针对性。(一)要具有针对性。教材要由消防专业技术人员针对建筑施工业一线工地的特点,编者要真正走进一线产业工人、走进建筑施工工地,增进感性认识,联系实际加以解决。(二)编写工作要做好规划。注意编写工作的层次性,一线工人在工作中将面对什么样的消防问题,事先要做调研;再同建筑业的其他主管部门一道做研讨,论证。(三)要具有精简性、可读性,根据统计,我国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数量超过行业从业人员的70%。小学和初中文化占绝大多数。因此消防培训及教材,要少一点理论性的东西,如何预防火灾,一旦发生火灾怎么办?建筑施工工地人员如何扑救初起火灾,人员如何疏散等基本内容即可。(四)要具有通俗性,如果消防知识尽可能的以顺口溜、民间谚语的形式编写,效果更好,(五)消防教材要体现公益性。少发生火灾,特别是有影响的重特大火灾,本身就是在给地方政府创造财富,仅投入几本书的钱,创造了那么大的安全效益,还是很划算的。

三是消防培训工作要实现岗前性。要坚持以岗前培训为主,以建筑施工工地现场培训为辅的原则。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以耽误工期为代价的消防培训必然走向表面化。我们的消防工作是要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从这一点上讲,解决工期紧与消防培训时间之间矛盾的问题,要求我们主管部门多脑筋,非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和培训制度不可。把消防培训放在施工以前进行,就是出路之一。

四是由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等立法机关来制定消防安全培训的法规章程,从而规范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的消防培训监督管理工作机制,确定建筑施工企业等单位为主体的消防安全培训的法法义务。《消防法》中的“公民的积极参与”是主观性的,带有志愿性。而消防培训工作对于建筑施工企业及其“建筑产业工人”而言,它必须是制度性、强制性的,这是由建筑施工企业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严重后果和工人的流动性大等特殊性质决定的。更是因为建筑施工企业仅靠某一个政府部门来开展消防培训,达不到应有的效果。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才能谈得上执法的严肃也就是执法必严,因为有章可遵循,才谈得上违法必纠。

我们一直在谈消防工作是社会化的工作,我觉得消防工作不仅仅在宣传方面,叫“大消防”,更主要的是体现在消防工作的社会化管理上,特别是对建筑施工企业的消防培训工作要想真正得以有效推动,只有以法律规章来规范消防培训机制和制度,才能真正让消防知识走入建筑工地,才能让消防安全知识在建筑施工工地内筑起一堵牢固的防火墙。

参考文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企业防火培训篇3

关键词火灾;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4)119-0124-02

1火灾高危单位的含义与界定

火灾高危单位是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该类单位发生火灾后的危害性及后果严重,主要指容易造成群死群伤的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和高层、地下公共建筑,除以上单位或场所外,某些特定单位对象也可能存在较为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或产生极其严重的影响。

2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中的现状及分析

2.1火灾高危单位领导者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高危单位属于劳动密集型或知识密集型企业,对于时间及经济的利用率依赖较高,导致消防责任主体意识淡薄,自我防范及防患能力较差,未将安全防火的主观思想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从意识上对消防安全多带给企业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对于消防安全的责任和义务贯彻执行的不够彻底,企业领导者在追逐经济利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消防管制所带来的潜在利益,私自将消防安全规则简单化,未完全将国家的法律法规相关知识贯彻至实际工作中去。

2.2消防安全培训形式化现象严重

企业在学习防火安全教育时,其聘请的讲解者多数是参照宣传资料照本宣科,对于受培训教育者未分层次有的放矢的进行培训,多数受训者仅对触目惊心的案例感兴趣,真正深入到企业具体工作岗位,发生火灾时需要做什么,如何做什么知之甚少,即使有的单位会出台一些培训考试等形式约束其成员认真记录培训知识,但培训以后的后续反馈工作几乎没有,培训的效果自然收效甚微,受人体记忆周期的影响,培训的内容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人脑中存留的痕迹逐渐淡忘。

2.3企业消防设备实施陈旧,消防员的业务素质普遍较低

企业专职消防员设置较少,多数以兼职消防员的形式存在于企业消防安全体系中,“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兼职消防员本身具有一定的工作岗位安排,当真正出现消防安全时,兼职消防员的专业技能及组织协调、疏散能力必然会经受实战的极大挑战。受资金成本的制约,多数中小型企业的消防设施陈旧,更新速度缓慢,淘汰率低,当消防安全来临之际,此类设备对于初起火源的扑救甚至利用设备逃生获救无法得到保证。

3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火灾高危单位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与相关部门依法监管的外部管理模式相结合,时刻保持高度的警觉与迎接消防安全的挑战。

3.1火灾高危单位外部消防安全管理

1)消防机构不断完善监管制度,严肃执行。

(1)各级国家安全及防火机构要依法履行其消防监督职责,强化对火灾高危单位实施高压监管力度,充分发挥消防法律法规的指引及指导价值,对于因监管不力而导致的消防隐患及消防安全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连带责任;

(2)增大监管频次,加大处罚力度。对于火灾高危单位,自然要与非高危单位的监管程度有所区别,必须使用常规检查与非常规抽查的形式相结合的手段对其进行监管,不断提高检查质量,增加检查频次,对于出现的隐患,及时弥补完善,防患于未然。当出现由于自身原因而违反消防法律法规的情况时,务必从重从严处罚。

2)相关部门监管

国家行政部门对于涉及消防安全规定的火灾高危性质的单位进行审批时,一定要依法审批,严格按相关规定及流程处理,从源头上杜绝火灾高危单位存在安全隐患的可能性,将消防安全的萌芽扼杀于摇篮之中。

3)中介机构监管

社会信用体系中的服务机构要认真履行其监管职责,完善其“事前”“事中”“事后”的权利与义务,公正公平的将火灾高危单位纳入保险体系中去,对于高危单位的预防工作及灾后事故赔偿处理等工作均具有其重要意义。

3.2火灾高危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

3.2.1坚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不动摇

火灾高危单位必须坚持火灾消防责任中的主体意识,单位要时时树立“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广大员工及管理者要牢记“以人为本、责任重于泰山”,从理念上深刻意识到消防安全事故对于企业发展的危害性,这样才能强化自我安全管理,才能真正落实到日常工作中。

3.2.2消防人员专业化,消防设施更新及时

火灾高危单位须设立专职消防人员并配备必要的防护装备,并配备相应的兼职消防人员,不断加强自防自救能力建设,逐步形成体系,能够随时应对火情火警,为专职消防队员进入火场扑救争取时间。

在消防设施的配置上,高危单位消防设施配置要高于其他单位,有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高于现行主流消防技术,升级防火档次及能力,保持设备的与时俱进性,随时能够迎接火灾安全的挑战。

3.2.3责任体制与时俱进

建立责任体制是有效的预防火灾安全的手段。单位应从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度,划分明确的消防安全责任区,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规范不同责任人的规章制度及作用。在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逐级、逐部门的形式落实到终端,以此消除单位消防管理盲区和消防安全责任空白点。

同时,防火设备设施标识要醒目,防火重点区域要有警示标识,防火培训内容要定期演练演习,其频次要高于其他非防火高危单位。

4结论

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财产及生命安全,做好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更是各级消组织工作的重中之重,火灾高危单位在进行消防安全管理的过程中,要将企业自身精细化管理的内部管理模式模式与相关部门依法监管的外部管理模式结合起来,共同创造一个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参考文献

[1]张.试论火灾高危单位消防安全评估方法[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2,30:144-146.

[2]王建刚.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监管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3:332-334.

[3]张元祥,刘沐炎.火灾高危单位消防管理研究[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3,8:920-922.

[4]宋立明.浅议创新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J].中国公共安全(学术版),2014,1:33-36.

企业防火培训篇4

关键词:乡镇企业;消防管理;对策

abstract:therapid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inrecentyears,thetownshipenterpriseshavegraduallybecomethepillarofthelocaleconomy,andthedevelopmentoftheenterprisevigorousmomentumandfirecontrolworkofweakformstrongcontrast,strengthenthetownenterprisefiresafetyworkhasthedelay.thispaperwillbethroughthetownenterprisefirecontrolworkanalysisoftheproblemsandcountermeasuresofthediscussion,tobeginthejobtoofferreferenceforthenextstep.

Keywords:townshipenterprise;Firemanagement;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经济结构调整,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乡镇企业、农村个私企业、家庭作坊日益增多,而由此产生的消防安全隐患日益突出。如何加强乡镇消防安全工作,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是消防部队面临的重大课题。

一、目前我国乡镇企业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

(一)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步伐。在我国随着乡镇企业建设的加快,大部分地方政府并未对乡镇作出具体的消防规划,消防规划的滞后导致了消防基础设施建设跟不上,各乡镇的消火栓不足,消防通道不畅,企业的供水供电也不符合消防要求,更甚有的村镇未设置任何消防设施,致使许多火灾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扑救。尽管近年来农村消防设施有了一定的改善,但总的来看,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仍滞后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步伐,消防安全布局不合理、消防通道不畅已成为制约农村消防工作发展的难题。

(二)乡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责任意识淡化,消防安全管理处于低水平状态。乡镇企业正处于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生产模式传统的进程中,为达到短期资本积累,企业主把办企业的目光最大限度地聚焦在获取利润上,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侥幸心理,企业电器线路私接乱拉、违规作业等漠视消防安全的事件时有发生。消防安全管理处于不到位、不规范、不严格的状况。同时,大部分乡镇企业在建设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现行的国家工程建设技术标准,不能达到《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等相关技术标准的要求,往往在选址、建筑材料、防火间距、消防车通道等方面存在问题。

而乡镇企业员工文化基础薄弱、思想观念落后,流动频繁,大部分都未经过消防安全培训,不知其生产过程中的火灾危险性,不熟悉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极易发生操作失误引发火灾事故,且不懂使用消防设施,不懂火灾扑救及逃生方法以及自救与自我保护能力不强,直接影响着火灾的发生和人员的伤亡。

(三)社会对乡镇企业缺乏必要的服务、指导和管理。一是社会未建立相应的约束保障机制或是规范消防安全管理的具体规则来对企业消防管理进行指导;二是社会上可供企业选择的人员大多都未经过专门的消防安全培训;三是没有相应的咨询服务机构为乡镇企业提供安全管理方面的服务,合理化解生产经营和安全管理之间的矛盾;。

(四)现阶段消防机构监督力量不能满足乡镇企业迅速发展趋势。目前,乡镇企业迅速发展且规模相对较小,很多企业还处于家庭作坊式经营阶段,多属三级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归属于当地派出所管辖。但是当前的实际情况却是派出所人员少、警务重、管辖范围广,特别是农村地区地域广阔,个体私营业分散面广,相当一部分企业游离于监督检查之外,处于失控和漏管状态。

二、乡镇企业消防安全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固本强基,加快乡镇消防规划的编制实施工作,严把建厂审核关。乡镇企业远离消防中队,一旦发生火灾不能及时扑救,容易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所以乡镇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各地在制定或修订城镇规划时必须同时进行消防规划,使城镇建设与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进行。企业建厂时也应按国家有关技术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充分考虑防火分区、安全疏散等因素,并报当地公安消防部门进行审核,竣工时必须经过消防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同时,政府其他部门对明显不具备消防安全条件而生产、经营的企业要严格把关,暂缓登记发证或不发证,从源头上控制隐患,正真为乡镇企业营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明确职能,齐抓共管,改革完善消防监督模式。针对目前乡镇企业规模小、分布散、没有上级主管部门的特点,公安、建设、安监、消防等各有关部门自觉改革和完善监督模式,发挥职能作用。把有限的消防监督力量从管理具体消防事务中解脱出来,进一步强化部门监督职能,通过建立各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大力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明确法人、公民在消防方面的任务和权利,促使其自觉遵守消防法律法规。

(三)强化基层派出所消防执法能力,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乡镇企业消防管理工作是基层派出所的一项重要工作,但由于消防监督人员不足,执法水平不高,乡镇消防安全“失控漏管”现象比较普遍,充分发挥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主导力量势在必行。各级公安消防部门应强化对派出所的消防业务指导,提高公安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综合能力,并授予派出所对所辖区域进行消防监督工作的一定的权力。基层派出所要有计划的开展消防监督工作,各级公安机关要严格公安派出所消防职责考核,要加强对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的考评,正真把消防工作落实到基层。

(四)组建各种形式消防队伍,提高企业自身灭火救援能力。培育乡镇企业组织成立形式多样的消防队伍,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配备手抬泵、手提式灭火器等必要的灭火器材,使之成为保护本单位及邻近单位消防安全的中坚力量。对企业保安人员进行系统的消防培训,建立企业内部熟悉消防业务的专兼职队伍,并对其进行有效的培训和造册登记。这些队伍的形成可以在扑救火灾和抢救物资的时发挥重要力量,并有效配合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

(五)加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消防素质。在乡镇建立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机制,完善乡镇、村消防安全宣传网络,提高乡镇企业业主和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安全防范能力。一是要切实抓好企业业主的消防安全培训,帮助他们正确对待生产经营与消防安全的关系;二是要认真抓好特殊工种人员的岗前培训,做到持证上岗,未经培训考核合格的坚决不准上岗操作;三是要向普通员工开展经常性消防知识和灭火技能的教育培训,让他们掌握必要的防火灭火知识。各乡镇、企业还可以在每年春节、元宵、“119”消防日等重要时期组织开展消防活动,努力营造人人参与消防的社会化消防安全氛围。

总之,乡镇企业消防工作关系到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关系到广大农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人身安全,深入细致地做好消防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乡镇企业消防安全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虽然乡镇企业的消防工作是当前消防工作的薄弱环节,但是只要我们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就一定能创造出消防工作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夏广香.浅析我国农村消防工作现状及应对措施

企业防火培训篇5

电厂在近些年发展迅速,但是由于电厂工作具有较大的危险性,所以在电厂的工作过程中,安全教育一直是十分关注的内容。在电厂新进员工的时候,对于员工的进行安全教育也是培训中重点进行的部分。主要对于如何规范的开展对于电厂新进员工的安全教育工作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分析。

关键词:

电厂;新员工;入厂;安全教育

安全教育工作是电力企业在发展中关注的重点工作之一,只有保证了电力生产过程的安全,才能更好地维护电厂工作人员安全,同时保证电力运行以及使用的稳定。在电厂中,由于安全防护不当造成的事故多有发生,所以对于电厂新进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已经成为了电厂发展中的重点关注内容,只有保证提高了电厂员工的安全防护意识,才能更好地保证电力企业的生产符合国家规定要求。

1电厂入厂安全教育重要性

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我国发展较晚,基础较为薄弱,并且在电力企业的发展中专业的人才较少,所以在电力企业的人员素质、劳动机制上存在很多的问题,电厂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支柱产业,其生产运行系统较为复杂,而且由于电力生产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并没有自我安全管理功能,很多电力设备质量较为粗糙,而且较为陈旧,很容易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在电力企业的运行与发展过程中,如果电力企业员工不具备严禁的安全意识,就很可能在对于设备进行操作的时候造成安全隐患,导致事故的发生,影响自身以及整个电厂的安全。所以在电厂进行入厂的安全教育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确保了员工具有安全意识,才能在电厂的生产运行过程中尽可能的较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员自身以及企业的安全。

2电厂安全威胁因素的主要特征

电厂的电力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生产的过程中,经历了复杂的能量转换过程,不仅涉及了燃煤、燃油、蒸汽,其过程中还存在着易燃易爆气体以及有毒化学物质,在生产中噪音、辐射以及粉尘问题的存在也给电力生产以及运行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在电厂生产以及运行过程中,可以造成电力安全问题的隐患有很多。随着现阶段人们用电量不断地增多,大容量的需求不断增多,随着电网的不断扩大,电力安全运行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电力企业一旦出现安全事故,会造成严重的设备损坏以及人员损伤的问题,机械伤害、触电伤害、灼伤损害、坍塌损害、中毒损害以及爆炸损害等都给电厂工作人员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3电厂安全教育培训主要内容

在电厂进行安全教育培训的时候,主要是要对于员工进行“三级”安全生产进行教育培训,分别是要对于车间级、厂级以及班组级三级进行安全教育,在厂级的安全教育中主要是对于电厂的基础安全生产情况、安全生产基础及时以及安全生产管理机制、厂级人员基础权利以及义务、电厂基本典型事故等进行培训;车间级的培训主要是对于车间的基本规章制度、典型事故案例、基本防护方式、作业场所主要事故因素以及紧急事故救援进行安全培训;班组级的防护则主要是对于基础岗位的安全责任、安全操作规范、基础设施安全防护进行培训,特别是要对于一些通用的基础安全知识进行培训。新人作为刚接触电厂的人员,对于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并不了解,所以入厂后进行基础的安全防护知识培训具有重要的意义,只有保证了第一认知的正确,才能确保今后工作的安全有效进行。

4电厂安全教育培训课程

4.1安全生产管理制度

电厂内部的安全生产管理培训制度较多,很多都和员工的人身安全具有直接的关系。在培训中主要要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定、安全生产责任主要制度、安全生产活动管理主要规则、事故的主要分析解决制度、特殊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方式、劳动防护用品的主要管理模式、工作器具的安全使用方式、职业病防治方式、消防管理制度等进行培训。设计内容较广,所以不是在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培训工作,在新人刚刚入厂的时候要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介绍,主要要着重对于安全生产的管理规划、安全生产基本要求、安全生产监督体系进行介绍,具体的内容可按照不同岗位进行调整,主要由不同车间进行统一管理培训。

4.2消防知识

发电企业是重点防火单位,火灾因素比较多,消防设施配置要求高,一般分为固定和移动两类,因此,培训时除了讲解基本的消防理论知识以外,还要教授各类移动式灭火器材、正压式空气呼吸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和火灾紧急逃生方法,并结合公司防火预案开展实战灭火和逃生演练;讲授固定消防设施的配置及使用方法,从以往的情况看,这部分内容往往会被部门、班组打折扣,主要是班组掌握有限,能力和时间不能保证。

5电厂安全教育培训方法

5.1安全意识培训

新员工的安全意识是比较淡薄的,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使新员工对自我安全有一个初步的认识。教育引导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一是安全介绍。以授课方式介绍电厂安全生产特点、电力《安全工作规程》基本要求、员工安全生产权利与义务、企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二是警示教育。通过参观电厂安全教育室、讲解典型案例、员工现身说法,介绍电力系统内因缺乏自我安全意识造成的事故;三是现场参观。组织新员工到生产现场进行参观,了解电厂生产特点及存在的职业危害因素,增加员工对安全生产重要性的感性认识。通过安全意识培训,就是要建立“要安全”的意识。

5.2安全知识培训

安全知识培训就是要解决“懂安全”的问题,安全知识培训以讲解安全生产理论知识为主,但应避免单一的授课,课件形式应多样化。可以通过制作Flas、观看录象带、观看各类展板、组织知识竞赛等,将安全生产知识寓教与乐,达到容易吸收的效果。

5.3安全技能培训

安全技能的培训应以培训老师演示和新员工实际操作训练相结合,掌握如何正确佩戴安全帽、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模拟使用消防器材扑救初起着火和火灾逃生演练,利用模拟人进行心肺复苏法训练,模仿正确解脱电源、止血、简单包扎、搬运伤员、急救中毒等。为了保证培训效果,事先应设立模拟场景,让每一位新员工都进行操作,并且划定严格的合格标准,直至训练合格为止,实现“能安全”的目的。

6结论

生产安全是电力企业发展中永恒的话题,电力企业在生产运行中,由于其产品带有很大的危险性,一旦有环节出现问题,很可能给电力企业造成严重的损害,同时也会给电力企业员工的人生安全造成严重的威胁。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想要保证电力企业的安全,就需要对于刚入厂的员工进行仔细的管理,从基础进行管理,从入厂就帮助员工建立用电安全的理念,同时通过规范的电力生产安全教育,树立其安全工作习惯,才能更好地确保员工在工作岗位上重视自己的职责,保证整个电力企业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

作者:徐辉张吉刚单位:白山发电厂浙江仙居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参考文献

企业防火培训篇6

关键词:社会消防工作 培训 宣传 业余消防队伍

中图分类号:X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1)003-121-02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预防火灾事故,如何为维护社会稳定提供消防安全保障,切实加强社会消防工作,迫在眉睫,笔者根据多年消防工作实践,就新形势下如何做好社会消防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1、做好社会消防的广泛宣传培训工作

消防宣传是应社会经济的需要和保护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面最大,涉及人数多,也是消防宣传普及的一个难点、热点,许多企业、群众因得不到有效的消防安全常识教育普及,缺乏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能力,而忽略了身边的消防安全,致使社会面上隐藏着许多的安全隐患乃至发生火灾,做好社会化消防常识的宣传普及工作刻不容缓。

《消防法》第六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经常进行消防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消防意识”。然而,就是在国家法律的强制监督下,火灾事故仍然频发,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下面我浅谈一下个人的一些观点。

(1)对消防宣传认识不到位。目前的社会消防宣传工作还停留在表面工作,发发传单,开开动员会,应付上级检查,一问三不知的情况很普遍。应当加大消防宣传力度,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各地广泛发动广播电视、新闻、文化、教育、民政、安监、司法、旅游、妇联、共青团等部门、团体,共同组织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并深入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和中国消防志愿者活动,充分利用各类媒体宣传消防安全常识和逃生自救知识,营造了浓厚的社会舆论氛围。

(2)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制。近年来,由于消防意识淡薄,消防知识匮乏的等因素造成的巨大火灾不乏少数。就2010年来说,上海11.15大火,起火原因就是由于缺乏消防安全常识,最终酿成大火。外来务工人口具有文化水平不高、流动性大等特点,加强这一部分人的消防宣传培训是很有必要的。只有使他们掌握了必备的消防常识,无论走到哪里,对社会都是一个保障。目前我国还没有健全和完善社会消防培训机构,对社会流动人口的消防教育与宣传,持证上岗,定期培训是一个长久利民大计。社会消防培训是指行政主管部门对公务人员、法定代表人、单位负责人、消防专职人员、科技含量较高的消防设施管理维护人员进行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安全责任、火灾事故预防、消防设施维护管理等方面的培训。

2、推动消防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工作

(1)家庭是一个社会的基本单位,家庭组建社区,社区组建社会,做好家庭消防安全工作是重中之重。工作中,可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开展“消防进社区,送情到家庭”等活动,大力宣传消防基本常识,以及灭火器材的使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以及生活中应该注意的消防问题。

(2)企业是社会中重点的火灾预防对象,消防部门应积极推进检查和加大整改火灾隐患能力、扑救初期火灾能力、组织引导人员疏散逃生能力、消防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培训能力等“四个能力建设”;积极开展企业掌握火灾危险性、逃生路线和安全出口位置及逃生自救方法、会使用熟悉场所内简易防护面罩和手电筒等设施器材的位置及使用方法等;进一步减少火灾隐息和火灾带来的损失。

(3)积极组织“百日村寨无大火”、“消防宣传进公交车”、“包院联户”等行动,对独居老人、留守儿童开展上门服务。

(4)青年是一个国家未来的栋梁,抓好青年的消防工作也是一个国家大计。具有持久性。目前我国高校众多,可是利用高校青年学生宣传和带动社会消防的工作还几乎是一片空白。开展多样化,趣味化的宣传培训符合当代大学生的性格特点,鼓励人人争当消防志愿者。着力培养下一代的消防工作计划。

3、增强社会业余消防队伍的建设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企业飞速发展,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各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素质的不平衡,加上一些企业主只追求产量,消防意识放松,企业的大部分员工也缺少消防知识的培训和教育,致使近几年火灾频发,损失惨重,给企业、社会、家庭带来沉痛的教训和严重的经济损失。

《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部门规章虽没有对企业设立消防宣传设定明确的条文规定,对企业消防安全责任人(法人单位的法人和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消防安全管理人的设立和职责分工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单位可以根据需要确定本单位的消防安全管理人。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当履行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单位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组织防火检查,督促落实火灾隐患整改,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为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等职责。要实施和组织落实下列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拟订年度消防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工作;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在员工中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等职责,同时要定期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我国业余消防队伍的现状:根据公安部“十一五”消防规划和“镇镇建队、村村配泵”的要求,就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所有行政村建立配有手台消防泵等基本灭火装备的义务消防队”的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在已经建成的一部分政府专职队中,由于经费保障不到位,导致队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队伍管理松散,无法保证正常的灭火抢险救援。企业中,原则上是以保安为主体的业余消防队,消防知识匮乏,技术装备,人员安全思想意识不高等特点尤为突出。这些多种形式的业余消防队是在发生火灾时,最先发现、最先扑救的队伍,发展好,建设好至关重要。所以,要想切实抓好、建设好业余消防队,还是要请各级行政机关给予政策扶持和督导。为加强我国农村消防站队伍建设,巩固我国社会面火灾的防控体系工程,结合村、企业消防安全的实际情况,消防部门要加强业务指导,已有的业余消防队,要加强队伍管理和训练,切实提高战斗力,一旦有火灾发生,能够及时赶往现场,确保拉得出,打得赢;政府部门给予经费,加强业余消防队伍的建设,补充消防器材装备,确保有力的维护消防安全。

总之,新形势下的社会消防工作已经是关乎构建和谐社会的因素之一,各级人民政府,消防机构应当审时度势,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以“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工作方针,引领全国人民,动员全社会力量,增强消防意识,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经济的蓬勃发展,开拓新的历史篇章。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1998年4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8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修订,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2]刘盛,刘明洁.消放安全教育读本[m].中国法制出版社,2009.

[3]黄郑华,李建华,黄汉京.企业消防规定[m].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

[4]徐晓楠.消防基础知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企业防火培训篇7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区范围内的森林、林木和林地(不包括城市园林绿地、树木)的防火工作。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森林火灾的扑救,坚持专业队伍与群众相结合,军警民相结合的办法。

第四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领导负责制。

镇(街道)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村(居)民委员会和林区各单位对其管理范围内的森林防火负有直接责任。

第五条区、镇(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是同级人民政府的森林防火领导机构,负责组织、协调、检查、监督本行政区域内的森林防火工作。指挥部下设办公室,负责森林防火的日常工作。

区*、消防等部门应当协同做好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每年9月1日至次年4月15日为森林特别防火期。在森林特别防火期内,区、镇(街道)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应实行24小时值班,掌握火情动态,切实做好预防和扑救的准备

工作。

第七条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林地和林地周边200米以内从事下列非生产性用火:

(一)烧烤食物;

(二)燃烧香烛、钱纸等祭祀物品;

(三)乱丢烟头、火种;

(四)燃烧稻草、垃圾;

(五)其他非生产性用火。

第八条森林特别防火期内,确需在林区进行烧田埂草、烧灰积肥、炼山造林种果、烧草开垦等生产性用火的,必须经区人民政府或其授权单位批准;进行开矿作业、爆破、勘察施工等活动,必须经区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

第九条经批准在林区用火的单位和个人,应当在用火前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用火。作业人员作业结束,经检查确认无余火后,方能撤离现场。

第十条在四级以上高火险天气,区人民政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野外火源管制,禁止带火种进山和一切野外用火。在清明、冬至等节日前后,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林业、*等有关单位要严格执行*市人民政府的通告;组织森林防火检查人员对进入林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检查,禁止携带火种及引火物品。

第十一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在森林集中连片、面积大、视野开阔的地方,设立森林防火瞭望哨,开设防火线,当地林业部门要配合协助营造生物防火林带以及加强其他森林

防火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二条每年9月为森林防火宣传月、区、镇(街道)森林防火部门应当组织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在森林特别防火期内,应当进行森林防火的宣传报道,教育部门应对学生进行森林防火知识教育,老弱病残人员、中小学生不得参加扑火。

第十三条林地较多、防火任务重的镇(街道),应当组建30至50人的以基干民兵、护林员、治安员为骨干的森林扑火队。对森林扑火队应当加强业务技术培训,配备扑火机具、通讯器材及交通运输工具等设备。

发生森林火情时,一般由当地镇(街道)组织扑救,特殊情况下,各地森林扑火队可由区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度。

第十四条严格执行森林火灾报告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情,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森林防火责任部门报告。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报告后,主要责任人或主要领导必须迅速组织人力扑救,并在30分钟内到达现场。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按时到达指定地点参加扑救,不得拒绝或拖延。主要责任人或主要领导必须同时到现场指挥扑救。发生在边界的山火,毗邻的村(居)镇(街道)均负有扑救的责任,不得推诿、隐瞒或拖延。

扑灭森林火情后,当地有关部门应当立即调查起火时间、地点、原因、损失情况,追查肇事人,并将调查情况如实书面报告区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切实做到查清事故原因、处理有关责任人员、落实整改措施。

第十五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按每年每亩林地不少于0.5元安排森林防火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人民政府可从得益于林业的水电、旅游、农业等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森林防火装备和基础设施建设。

第十六条对森林防火工作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对镇(街道)所辖范围内全年未发生森林火情的,或全年森林火灾受害率未超过下达的控制指标0.25‰,没有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由区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第十七条违反本规定有关条款,尚未引起森林火灾的,或者因过失引起森林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或个人,由区林业主管部门按《广东省森林防火管理规定》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十八条当事人对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逾期不申请行政复议的,也不向人民法院,又不履行行政处罚决定的,由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十九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或有关部门森林防火责任人或有关领导在责任区内有以下情况必须向区政府写出书面检讨,视情节追究领导责任,并作出通报:每年森林火灾受害率超过林地面积0.25‰;发生4次以上一般火警、火灾;发生1次重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重伤;造成1人死亡;责任人工作不力、措施不当或违反第十四条规定发生森林火警、火灾,造成较大损失或不良影响的。

森林防火工作人员,造成森林火灾或不良影响的,

由其所在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二十条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实施办法

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府直属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国务院关于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8〕5号)、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通知》(粤府〔2008〕55号)和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就业工作的意见》(汕府〔2008〕142号,以下简称《意见》)精神,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区促进就业工作提出如下办法:

一、强化政府促进就业的领导责任

(一)努力扩大就业规模。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以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精神为指导,按照《就业促进法》的规定,从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高度,把扩大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在制定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以及制定相关政策时,应把实现充分就业作为重要目标。大力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努力拓宽就业渠道。研究制定鼓励创业的政策措施,建立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引导和鼓励劳动者积极创业并带动就业。

(二)积极调整优化就业结构。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大力推进产业优化升级,以产业升级带动就业结构优化。根据我区产业转移的布局和需要,在产业园区中建立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劳动者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大力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就业。抓好城乡劳动力资源的培训、开发和配置,加强企业用工宣传引导,鼓励企业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对企业当年新增岗位新招用本地农村劳动力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和缴纳社会保险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对企业当年新增岗位新招用人员属农村贫困户劳动力、40岁以上和被征地农民的,同时给予岗位补贴。具体补贴办法参照市劳动局、财政局规定的办法另行制订。建立完善优秀农民工激励机制,做好优秀农民工进城落户工作,优化农民工队伍结构。

(三)大力协调区域就业发展。要根据全省产业升级和转

移规划,按照我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合理引导劳动力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就业或农村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力争到2012年,新增转移本区农村劳动力6万人,全区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转移前组织技能等级培训2万人,年均培训0.5万人;培训后考取单项职业技能、职业资格证书的比率不低于80%,就业率不低于85%,一年内稳定就业率达80%以上。

(四)完善市场就业机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加快培育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加强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网络及相关设施建设,实现网络互联、信息共享。区劳动保障局要会同区人事局根据《就业促进法》的规定和国发〔2008〕5号文精神,研究制订劳动力市场和人才市场资源整合的具体方案,组建区域性、综合性、公益性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为劳动者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提供良好的公共就业服务。建立信用等级评估制度,规范人力资源市场秩序,鼓励社会各方面依法开展就业服务活动。

(五)建立科学评价体系。改革完善城乡就业统计制度,探索建立就业景气指标体系及制度,定期公布新增就业人数、常住人口调查失业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本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社会平均工资等指标,建立科学的人口与劳动就业评价体系,具体办法参照市劳动保障局、统计局规定的办法另行制订。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按照国家、省和市的有关就业统计调查制度的要求,建立劳动力调查和就业景气调查的工作制度。

(六)加强失业调控机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有关部门要充分考虑可能给就业造成严重影响的各种因素,抓紧研究制订或完善本地区失业调控工作方案,加强失业预警制度建设,提高预防失业和失业调控工作水平。继续做好失业保险基金扩大支出范围试点工作,探索失业保险促进就业的新办法。

二、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就业政策

(一)落实税收优惠。登记失业人员创办企业并符合相关规定条件的,可按国家规定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符合有关残疾人就业优惠条件的,可享受现行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税收优惠政策。本办法所称登记失业人员,是指按照《意见》规定的人员。

(二)落实收费减免。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包括建筑业、娱乐业以及销售不动产、转让土地使用权、广告业、房屋中介、桑拿、按摩、网吧、氧吧等)外,登记失业人员和残疾人从事个体经营的,按国发〔2008〕5号文规定免收属于管理类、登记类和证照类的各项行政事业性收费,政策扶持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

(三)落实职业培训和鉴定补贴。对登记失业人员、广东省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按规定提供一次性职业培训或创业培训补贴,其中就业困难人员、本地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者通过初次职业技能鉴定(限国家规定实行就业准入制度的特殊工种),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可给予一次性职业技能鉴定补贴。

(四)落实职业介绍补贴。各级公益性职业介绍机构和经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批准设立的社会职业介绍机构成功为登记失业人员和本地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提供免费职业介绍服务的,可向区级以上劳动保障部门和财政部门申请职业介绍补贴。

(五)进一步完善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区人民政府设立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加快建立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政策性担保机构,探索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和同业联保、信用担保等形式,建立多形式、多元化的融资担保机制。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困难人员从事有发展前景的个体经营项目,自筹资金不足的,可申请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一般不超过5万元;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照人均不超过5万元、总额不超过50万元的标准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最长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以申请展期1次,展期不超过2年。微利项目小额担保贷款由财政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根据国发〔2008〕5号文,经办银行可将小额担保贷款利率在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的基础上上浮3个百分点。经办金融机构要进一步优化贷款审批流程,提高贷款发放效率。本办法下发前核准的小额担保贷款项目仍按原政策执行。

(六)推动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工作。经市劳动保障部门认定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当年新招用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达到企业在职职工总数的30%以上(或在职职工超过100人,当年新招用广东省登记失业人员达到在职职工总数的15%以上),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的,可按每招用一名符合条件人员给予2-3万元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贷款额度控制在100万元以内,最高不超过200万。财政贴息、经办金融机构的手续费补助、呆坏账损失补贴等按有关规定执行。根据实际情况,可利用小额贷款担保基金为劳动密集型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服务。

(七)建立小额贷款的可持续发展机制。区财政部门每年要安排适当比例的资金,用于建立和完善担保基金的持续补充机制,不断提高担保基金的代偿能力。按照小额担保贷款年度新增额的一定比例,从小额担保贷款贴息资金中安排一定的奖补资金,主要用于担保机构的经费补助,各级政府要积极促进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回收并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呆帐坏帐核销机制。对于不能按时归还就业、创业贷款的个人和企业,将记入人民银行企业或个人征信系统,按有关规定予以披露。具体按市劳动保障局、市财政局和*市中心支行制定的办法执行。

(八)加大资金支持。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根据每年的就业状况和就业工作目标,在丰级财政预算中安排就业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就业工作。就业专项资金主要用于职业介绍、职业培训、公益性岗位、职业技能鉴定、特定就业政策和社会保险等的补贴,小额贷款担保基金和微利项目的小额担保贷款贴息,以及开展公共就业服务等。

(九)做好政策衔接。《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36号)和《关于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意见》(粤府〔2006〕3号)、《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意见》(汕府〔2006〕53号)规定的各项扶持政策继续执行,审批截止到2008年底,享受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原有的《再就业优惠证》从2009年1月1日起不再使用,相关信息转入《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劳动者凭《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继续享受相关扶持政策。

有关税费减免、职业介绍补贴、职业培训补贴、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小额担保贷款和就业专项资金管理的具体办法,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三、优化创业环境,积极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一)全面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工程。2008-2012年力争

每年扶持500名城乡劳动者经过创业培训合格并成功创业,带动就业2500人左右。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充分发挥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切实加强对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劳动保障部门负责创业带动就业工程的具体组织实施工作。

(二)大力鼓励各类人员实现创业。要鼓励自主创业和自谋职业,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劳动者的创业培训工作。要鼓励高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凡高校毕业生从事个体经营,办理工商登记日期在其毕业后两年以内的,自其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管理类收费;凡与招用的本地人员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在相应期限内给予社会保险补贴,期限最长不超过3年。社会保险补贴险种和标准按有关规定执行。要鼓励复员退役军人创业,本区户籍退役士兵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自工商部门批准其经营之日起,凭退出现役证明3年内免交有关登记类、证照类和管理类行政事业性收费;对从事个体经营(国家限制的行业除外)的军队转业干部、退役士兵,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自办理税务登记之日起3年内免征营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和个人所得税。要鼓励青年创业,由区劳动保障部门每年组织100至200名有创业意愿和创业潜能的青年到市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创业培训,力争培训合格率达9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对在带动就业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本地45周岁以下的初次创业青年或二次创业青年企业家,可由有关部门给予表彰。

(三)全面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要通过政府引导、多方投资的办法,充分利用城乡各类园区、闲置土地或厂房、专业化市场等适合中小企业聚集创业的场所,在2009年前各建立一个有一定规模的创业孵化基地并形成辐射效应。要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自主创业能力为目标,以创业孵化基地为平台,以强化综合服务为手段,协调相关部门兑现收费、场租、电价、小额贷款等优惠政策,做实创业培训的后续服务工作,对进入创业孵化基地的创业人员予以重点扶持跟踪服务,提高创业成功率。

(四)优化创业服务。要加强创业意识教育,切实转变劳动者就业观念,营造鼓励自主创业的社会环境。要建立创业项目库,积极开展和引进有市场前景、适应各类人员创业的项目,为创业者推介创业项目。要建立创业人才库,对成功创业的学员,跟踪了解其创业进展及运营情况,提供持续的咨询和服务,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情况。要成立创业者联谊会,总结交流创业成功经验和安全,沟通创业信息,为创业者提供贴身服务。要聘请知名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组建创业专家辅导队伍,向创业者提供公益性创业咨询服务。劳动保障部门要设立创业服务公共平台,为创业者提供政策咨询、创业培训、项目推介、跟踪扶持等服务,实现“一站式”、“一条龙”服务。

四、强化职业技能培训,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

(一)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2008-2012年,力争每年组织劳动预备制培训、转移就业培训、在岗技能提升培训、转岗转业培训、创业培训、高技能人才培养等5万人次,到2012年底,力争使全区技能劳动者占非农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45%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重达到25%左右。要进一步实施一户一技能计划,对本区每年未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实行半年至3年的技工教育、职业技术教育或职业技能培训;对35周岁以下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被征地农民开展3个月左右的单项或初级技能培训;对农村大龄劳动力、留守妇女劳动力开展1个月左右的适应性就业技能培训;对有创业愿望和能力的农村劳动力开展创业培训;对在岗农民工开展技能提升培训。

(二)创新职业技能培训模式。要积极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充分发挥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技工学校、远程教育以及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等师资力量及教学设施的优势,切实搞好各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力争使大多数劳动力特别是青壮年劳动力都能掌握一两门专业技能。要鼓励支持民办培训机构的发展,发挥社会培训机构在培训提高劳动力技能素质的积极作用。要大力推行“订单式”、“流动式”培训等方式,建立起劳动力培训与就业的衔接机制,实行培训就业一体化。要根据劳动力市场变化和企业用工需要,针对不同群体提供特色培训服务,结合各个镇(街道)的实际和产业特色,发挥当地龙头企业在师资、场地、设备等方面的优势,广泛开展校企联合。实现培训与本地企业用工需求的紧密挂钩。要加大智力扶贫工作力度,按照市的计划,在做好农村贫困家庭子女智力扶贫的基础上,每年安排一定数量城镇户籍贫困家庭子女免费入读技工学校,接受1年时间的职业技能培训,学杂费按每人每学年3500元的标准补助,所需资金由市财政承担,在年度预算安排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具体操作办法按照上级有关部门规定执行。

(三)加强职业培训基础建设。要高度重视高技能人才实训基地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建成以维修电工、电脑操作工、服装缝纫工、摩托维修工为主,兼顾精细化工和创业培训等六个工种的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并在此基础上争取建成我区具有培养高、新、尖、精技能人才功能的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要积极创造条件,力争在五年内建成一所技工学校,招生规模达到2000人。要结合我区产业转移园区的建设,力争在2012年前建成一个具有示范作用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综合基地。要充分整合优化现有职业培训教育资源,鼓励社会培训机构参与技能培训,认定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定点机构,建设一批农村劳动力培训示范基地。要依托互联网建立建设覆盖全区城乡的远程职业培训网络,使培训机构能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灵活地组织职业技能培训。

(四)进一步拓宽职业培训资金筹措渠道。要通过财政预算安排、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统筹、社会资助或捐赠等多种渠道,加大职业技能培训资金投入。要继续贯彻落实《中共广东省委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粤发〔2006〕21号),将不低于30%的城市教育费附加用于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含技工教育)。企业按职工工资总额2.5%提取并列入成本列支的教育培训经费,区政府可统筹其中的0.5个百分点,用于促进职业技术教育和职业培训均衡发展。

五、进一步完善面向城乡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制度

(一)明确就业困难人员对象范围和认定程序。在法定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市潮南区户籍的下列人员,可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

1、女40周岁以上(含40周岁),男50周岁以上(含50周岁)的下岗失业人员。

2、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

3、身有残疾的人员。

4、连续失业1年以上的登记失业人员。

5、城镇“零就业家庭”成员。

6、家庭人均收入低于1500元/年的农村富余劳动力。

7、因失去土地难以实现就业的人员。

符合条件人员可到户籍所在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申请认定为就业困难人员,具体认定程序按市劳动保障局制订的办法执行。

(二)实行特殊技能援助。就业困难人员可享受1次以上免费的职业技能(创业)培训和技能鉴定。享受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就业困难人员和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在培训期间可申请生活补贴,具体办法由市有关部门制订,所需资金从当地就业专项资金中列支。

(三)给予扶持创业补贴。就业困难人员以从事家庭手工业、家政服务业、农村种养业、社区服务业等形式实现创业,连续正常经营6个月以上并依法纳税的,可适当给予一次性创业资助,具体办法由上级有关部门制订,报市人民政府批准执行,所需资金由各地另行安排。

(四)给予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各类用人单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与其签订1年以上期限劳动合同并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给予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5项社会保险补贴,并按实际招用人数给予岗位补贴。社会保险补贴和岗位补贴期限,除对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的人员可延长至退休外,其余人员最长不超过3年。实现灵活就业并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的就业困难人员,按国家和省规定的险种及应缴费额度给予50%的社会保险补贴。

(五)实施公益性岗位援助。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和各部门投资或扶持开发的临时性、辅或替代性岗位,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的管理、维护岗位,政府及其部门开发的公共事务协管岗位等公益性岗位,应通过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向社会公开招聘信息,并按不低于40%的比例招用本地就业困难人员。公益性岗位招用就业困难人员的具体办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订。

(六)建立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与就业再就业工作联动机制。享受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实现就业再就业后,其家庭人均月收入达到或超过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可继续保留6个月的低保待遇。符合就业条件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人员,无正当理由拒绝参加劳动保障部门、街道(镇)和社区组织的就业培训或推荐就业两次的,从次月起民政部门可取消其家庭的低保待遇。

六、进一步强化公共就业服务

(一)突出抓好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援助服务。各公共

就业服务机构要全面掌握辖区就业困难人员的基本情况,分类制订援助方案,实行个性化援助。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和动态管理机制,镇(街道)等基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加强对辖区“零就业家庭”的跟踪服务,做到“出现一户、服务一户、扶持一户、解困一户”。

(二)做好就业和失业登记管理工作。各镇、街道要建立健全就业和失业登记制度,加快发放《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特别要做好稳定就业半年以上常住人员的就业失业登记和就业服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负责为劳动者免费办理就业和失业登记。《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是劳动者参加社会保险和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就业和失业凭证,劳动者凭《广东省就业失业手册》在全市范围内享受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扶持政策。用人单位吸纳劳动者就业或劳动者通过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等灵活方式实现就业的,要及时到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办理就业登记手续。登记失业人员应定期向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报告就业失业状况。各有关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建立完善就业失业统计和劳动力抽样调查制度,定期调查、统计全社会就业与失业状况并予以公布。

(三)加强公共就业服务能力建设。各镇、街道要深化公共就业服务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建设,完善公共就业服务功能和质量监管制度,制订公共就业服务标准,统一公共就业服务程序,创新公共就业服务手段,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不断提高公共就业服务质量和效率。

(四)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各镇、街道要依法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明确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职责和范围,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并将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要规范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为劳动者和用人单位提供“一站式”服务。各镇、街道和社区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要重点向“零就业家庭”成员等就业困难人员提供就业援助。

七、进一步加强促进就业工作的组织领导

(一)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区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区就业工作重大问题的研究、统筹和协调,组织全区促进就业工作监督检查和考核表彰活动。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根据促进就业工作的需要,建立相应的组织领导机制,协调解决本行政区域就业工作的重大问题。

(二)健全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要把促进就业工作作为事关发展全局的“民心工程”来抓,切实加强对促进就业工作的领导,把城镇新增就业、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就业困难人员就业、控制失业率等作为就业工作的主要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完善工作目标责任体系。区人民政府每年依法对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及有关部门落实就业工作责任制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

企业防火培训篇8

针对工业厂区的消防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全过程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这三种模式。

(一)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此种模式是指工业厂区企业中的所有员工都有意识地自觉通过多种方式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活动中,并对有效参与实施正强化激励。该模式主要是针对工业厂区的企业主体,挑战在于,需要员工具备良好的消防安全意识与责任意识,并在企业中建立和形成全员参与比较稳定的消防安全文化氛围。以前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仅仅是消防监督部门一方的事情,企业主体只是被动的参与者,开展的消防安全管理教育与培训效果不理想,有的甚至成了走过场,反对意见多是浪费人力、物力、财力,浪费时间,消防安全意识和观念淡薄,没有从思想和行动上形成一致,或者是行动和意识相分离、相脱节。只有出现了重大的消防安全事故,造成了重大的财产经济损失以后,才意识到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而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不再仅仅依靠消防部门及其管理者,而是企业主体中的每个员工都有意识自觉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中。这一系列的参与活动主要包括消防安全知识的传播、培训与演练,身体力行地对所有未发生或已发生的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主动识别、发现、汇报、制定措施和积极整改等。此模式的关键在于企业要制定相应的长效参与机制,企业领导的持续引导与组织,所需时间较长,有时会出现反复。此种模式有助于减少和消除消防安全隐患,与政府监管部门的职能形成互补关系,同时树立企业消防安全的主体意识。

(二)全过程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此模式是指企业主体在消防安全保障实施的全过程都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活动中,挑战在于,不同消防安全责任的认定、利益的协调以及不同主体之间的协同等。与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区别在于参与主体不仅仅是企业这一单一主体,它更强调与其他主体的协同,该模式还包括政府监督管理部门、消防工程施工安装及维保单位、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单位等主体。参与的环节包括从建筑消防安全的设计、施工安装到工业厂区投入生产使用以及使用过程中消防设施的维护保养全过程,伴随着消防基础设施的全生命周期,在整个过程中,企业主体都需要参与到消防安全管理的全过程。针对企业自身所处的产业性质及消防安全特点,为政府监管部门、施工安装单位提供建议等,充分发挥责任主体意识,同时起到监督的作用。该模式会使企业投入较多的人财物力到整个消防安全管理过程,由于对有关的消防施工、器材等认知程度加强,后期的消防安全管理活动更容易把握。

(三)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

此模式是指在整个消防安全管理活动过程中,不同的主体在相关环节都有其所有员工有意识地参与。该模式集成了前两种消防安全管理模式的优势,不是简单的1+1=2,而是1+1>2,属于消防安全管理的高级阶段,实施后的企业成效会更为显著。企业主体通过实行全过程-全员参与的消防安全管理模式,其消防安全管理的文化、基础设施、制度会有更大的转变,对于企业其他方面的核心竞争力的塑造协同作用更大,有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业厂区消防安全管理的对策

(一)政府监管部门层面

1.大力宣传工业厂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组织消防安全培训

政府监督管理部门要做好工业厂区的消防安全监管工作,最根本是促使企业管理人员及广大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视。首先,大力宣传工业厂区消防安全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不断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切实提高工业厂区的消防安全事故的防范能力。其次,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工业厂区要大力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和消防设计、安装、操作人员、检查维修维护人员,以及电气焊、电工等特种作业人员、易爆易燃岗位的作业人员、人员密集的营业性场所工作人员、保安人员、农民工等的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严格保证消防安全培训的质量,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同时,通过举办消防竞赛、消防演习等形式,加大对工业厂区消防安全演练力度,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使其能熟悉消防法律法规。比如,通过播放火灾惨剧、火灾教训等视频内容,引导员工关心消防、学习消防、参与消防。

2.加大消防监管力度,促进工业厂区完善消防管理制度

政府相关职能部门首先要加大消防监督管理力度,切实明确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管理人员是相关工业厂区消防安全第一责任人,依法对该区域的消防安全管理负责,增强做好相关消防管理工作的责任感,真正把消防工作纳入到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中去,从人力、物力、财力各方面保障各项消防工作措施的落实。并定期组织考评,对在消防工作中有突出贡献或成绩显著的工业厂区单位和个人,要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双重奖励;对造成危害生产安全后果的工业厂区单位和个人,要视情节轻重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把消防工作责任真正落到实处。其次,规范工业厂区建设,从源头上遏制消防违规违法行为。在进行规划时,政府要积极协调好城建、土地、供电、公安、供水、供气等部门的关系,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将消防安全纳入规划,比如对消防车道、消防水源、防火间距、逃生通道等的监管。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工业厂区消防设计、审核、验收工作,加强其监督,未经消防部门审核验收的工业厂区不得投入使用,从而在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同时政府监管部门要适时开展消防安全大检查,进一步强化监管措施,加大查处力度,提高工业厂区的违法成本,促进工业厂区完善消防管理制度,加强自身消防安全管理。

(二)企业层面

1.对新老员工定期进行培训

由于大多数工业厂区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员工素质低下,文化水平不高,企业应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及警示教育,通过创办消防刊物、举办消防文化活动、播放视频、开放网络等形式对员工宣传防火、灭火和应急逃生等常识。对在职员工应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方面的培训,对新上岗员工或有关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消防培训并需考核合格。通过培训,要使每名员工能识别本岗位存在的火灾隐患,能自觉消除火灾隐患,使全体员工熟知必要的消防安全知识,掌握报警,使用灭火器材扑救初起火灾,组织人员疏散等内容。

2.建立完善的全员参与消防制度

工业厂区要切实履行好作为消防安全责任主体的各项职责,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按照相关法律规范健全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消防安全工作,建立完善的全员参与消防制度。企业领导是企业消防安全的主要负责人,必须发挥带头作用,认真履行消防管理工作的相关职责。内部应该制定和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对每一级消防安全管理职责进行明确,环环相扣,抓实消防安全工作,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制度。同时要强化消防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单位内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防火检查,每日要开展防火巡查,比如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是否清晰完好;应急照明是否能够正常使用;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到位、完整等,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督促整改。

(三)员工层面

1.主动掌握消防安全知识,参与消防安全检查

员工应主动学习国家消防法律与法规,学习和掌握消防安全常识,以增强员工的消防法制意识,增长消防安全知识。加强员工的消防宣传培训,新员工必须通过消防安全培训方可上岗,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取得上岗证件后方可上岗值班。除了形成全员参与的消防文化意识氛围,工业厂区的员工应该主动掌握过硬的消防安全本领,自觉落实消防安全的检查义务。由于消防安全事故的突发性,处于生产第一线的员工应积极响应,参与到处理消防事故中,避免险情与损失进一步扩大。

2.增强熟悉工业厂区消防状况的意识

新老员工要增强消防安全意识、忧患意识,除了积极参与消防安全培训与演练外,要主动熟悉工业厂区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消防器材的摆放位置等,掌握最佳的逃生路线,避免一旦发生火灾时盲目逃生,非但不能有组织的进行初期火灾的扑救,反而因为消防逃生知识的缺乏而错过最佳逃生路线和逃生时间,致使人员伤亡事故的发生。

三、结语

企业防火培训篇9

工作计划是完成工作任务的重要保障。我们常常看到有些员工整天无所事事,要问他们是否真的没事可做了,事情都完成了吗?答案应该是否定的。寻找原因可能就是他们没有一个合理的工作计划,总觉得有千头万绪的事情要做,但就是不知道从何下手,久而久之事情越积越多,就更加束手无策了。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合集,欢迎阅读。

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一

为加强公司消防安全基础管理工作,落实各级人员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分厂消防安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确保生产的安全、持续、稳定,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公司财产安全,努力提高分厂所辖区域内变配电、供电设施、机泵、安全设施、仪表、测量和监测设备、消防器材及防护用具、视屏监视、有毒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等装置运行、维护、检修服务质量,确保生产装置的安全、持续、稳定运行,有效遏制火灾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拟定20xx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紧紧围绕维护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公司财产安全,督促分厂所属各单位深入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省消防条例》,明确各级人员消防安全主体责任,统一消防安全管理标准,夯实火灾防控基础,不断提升分厂员工队伍消防安全的“四个能力”(预防和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人员逃生疏散能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限度地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发生。

二、工作目标

1、火灾事故为零。

2、全年消防安全检查计划完成率100%。

3、进行消防安全基本概况、重点部位防火措施、消防安全培训计划、火险危险性分析及防火措施、消防器材平面布置图、消防救护器材一览表、消防救护器材汇总表评价,消除火灾隐患,杜绝事故发生,确保110kv变电站等重点部位的消防安全,火险隐患整改率达100%。

4、建立群防群治的义务消防队伍安全管理网络,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员工身体健康、家庭幸福和公司财产的安全,实施、保持和持续改进群防群治的义务消防队伍安全管理网络。

5、员工年度消防安全教育考试率≥100%;入厂二、三级教育、转岗、复工、火灾事故发生后教育率100%。

6、全年消防器材及安全防护用具完好率达100%、员工会使用率100%。

7、可燃气体自动器、火灾报警器、视屏监视设备完好率

8、变配电、供电设施、机泵、仪表关键装置每年举行1~2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演练。

9、消防安全台帐、档案建档率100%。

三、主要措施

(一)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不断提高消防安全管理水平。

1、逐级签定20xx年消防安全目标管理责任状。

2、优化×分厂义务消防员队伍力量。

3、实施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二)严格执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杜绝消防安全隐患,做到“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

1、月查:由厂长带领分厂安全员、技术组长、工段长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情况由分厂安全环保员汇总并作出当月安全环保工作总结和下月安全环保工作计划报云维股份公司安全环保部。

2、周查:由副厂长带领分厂安全员、技术组长和工段长进行重点检查。

3、日查:由工段长班前和班后对各班组所辖区域内变配电、供电设施及机泵、仪表、安全设施、监视和测量设备装置、消防、防护器材进行检查,班组长进行班前检查,组员按规定时间、路线、频次进行班中检查。

4、巡回检查:由各岗位员工按规定时间、路线、地点、项目进行检查。

5、做好消防安全检查工作,狠抓消防安全隐患整改。加强“三违”“习惯性违章”等知识的宣传教育,加大现场反违章力度,定期进行安全生产检查、做好日常的、季节性的、专业性、“五一”“十

一”“春节”等重大节日前的安全检查工作,加强领导值班、确保节日安全,根据季节性变化开展各项专项安全生产的检查工作,如夏季做好防汛、防雷、防暑工作,冬季施工做好防冻、防滑、防火、防小动物,发现安全隐患后定专人、定措施、定期限按时完成隐患整改任务,并做好复查、考核和记录,对各类安全隐患整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落实、有检查、有反馈、有考核。

6、分厂级的消防安全隐患由安全环保员在分厂安全业务工作会上通报,各工段对于存在的消防安全隐患需持续改进的项目务必及时进行整改,因技术、备品配件等原因限制暂时不能整改的采取防范措施及时反馈上报分厂协调解决。

(三)抓好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加强消防安全应急救援预案演练,努力提高义务消防员队伍组织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做到“火情发现早、报告早,小火灭得了”。

1、根据云维集团防火办公室和云维股份公司安全生产管理委会办公室防火工作重点要求,明确重点防火部位和区域,进一步加强动火作业的管理。

2、定期进行消防器材及安全防护用具、视屏监视、有毒可燃气体检测、联锁报警、火灾报警系统装置检查,做好检查、维护、校验和检定工作。

3、健全和完善×分厂义务消防员队伍组织,积极开展消防安全应急演练活动,提高员工队伍防火应急自救能力。

4、定期组织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预案演练(重点部位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确保一旦发生火情,员工能按照职责分工及时到位、有效处置,突发事件救援应急预案适时得到评审修订,确保有效、适用。

(四)树立教育为本,开展全员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努力提高义务消防队伍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做到“消防设施标识化、消防常识普及化”。

1、督促检查各部门、工段、班组规范消防设施器材标识,落实消防安全“三提示”要求,重点部位、重点作业场所和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设置“提示”和“禁止”类消防标语。

2、督促检查各部门、工段、班组完善消防教育培训制度,加强对员工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安全法律法规知识的教育,提高员工对消防安全工作的思想认识,使员工掌握消防基本常识和普遍达到“懂基本消防常识、懂消防设施器材使用方法、懂逃生自救技能,会查改火灾隐患、会扑救初起火灾、会组织人员疏散”的要求;要加强对特殊工种员工、新入×分厂员工和转岗、复工员工,关键防火环节和重点防火区域人员参加公司举办的消防安全培训教育。

3、组织各部门、工段、班组的消防安全责任人、专兼职消防

管理人员、电气、仪表控制室值班操作人员参加公司举办的消防安全专门培训。

四、实施计划

×月份至×月份:

1、组织开展春节前安全大检查工作,确保春节期间生产安全。

2、召开20xx年四季度安全业务工作会议,总结20xx年度消防安全工作,兑现20xx年度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考核,布置20xx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讨论研究×分厂20xx年度消防安全目标、指标、工作计划、岗位绩效薪酬管理制度实施细则考核办法、消防安全管理目标责任状,与各部门、工段签订“安全环保工作责任状”和“消防安全工作责任状”。

3、按照云维股份公司有关部门的要求,组织有关人员编制完成×分厂20xx年度消防安全基本概况、重点部位防火措施、消防安全培训计划、火险危险性分析及防火措施、消防器材平面布置图、消防救护器材一览表、消防救护器材汇总表;根据员工队伍敢为变化调整情况,调整20xx年防火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员,并

上报云维集团公司防火组、消防二中队、安全环保部20xx年消防安全资料。

4、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月份至×月份:

1、组织完成×分厂“三标一体”管理工作环境因素、危害因素的识别评价,×云维股份有限公司×分厂并对评价出的重要环境因素采取有正对性的监控措施,落实责任人。

2、组织开展春季安全大检查和完成防雷、防静电接地系统的检测、检验工作并上报有关部门备案。

3、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月份至×月份:

1、组织完成“三标一体”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识别、评价、更新。

2、组织进行春季安全、消防、职业卫生综合检查。

3、组织全员进行《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发电厂和变电所部分)》、安全技术和岗位安全操作技术规程培训考试。

4、对各分厂部门、工段识别的环境因素清单和危害因素清单进行审核,汇总形成分厂级环境因素清单和危害因素清单,并审核重要环境因素监控措施的有效性,上报安全环保部。

5、配合公司完成10名电工、1名焊工“特种作业操作证”的复审安全教育培训、4名新进厂电工“特种作业操作证”取证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6、总结一季度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各部门、工段开展一季度安全标准化内审对一季度安全环保责任状进行考核兑现,配合和接受公司一季度“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工作内审。

7、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月份至×月份:

1、完成员工安全教育考试成绩上档和《安全作业证》的填写工作。

2、组织开展“清明”、“五﹒一节”前消防安全大检查,确保“五﹒一节”期间的安全生产。

3、组织开展进入雨季前防雨防汛的专项消防安全检查,确保雨季期间变配电室、供电设施、安全设施、监视和测量设备装置及输电线路、架空线路、用电设备安、稳、长、满、优运行。

4、参加公司组织的安全管理人员资格证复审再教育、取证培训工作。

5、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月份至×月份:

1、根据云维集团和云维股份公司的安全教育办班情况,组织在职分厂中层管理人员、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参加云维集团和云维股份公司举办的安全法律法规培训。

2、组织开展完成在用移动电器设备、手提式电动工具、台钻、电焊机临时用电等设备年度的专项安全检查。

3、策化20xx年×分厂“安全生产月”活动。

4、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月份至×月份:

1、组织协调开展好×分厂20xx年“安全生产月”系列活动,组织适量的“安全月活动”稿件,以“安全生产月”为契机,夯实安全管理基础,提高员工安全技术,增强员工安全环保意识。

2、组织开展端午节前、夏季消防安全大检查活动。

3、总结二季度消防安全工作,组织各部门、工段开展二季度安全标准化内审对二季度安全环保责任状进行考核兑现,配合和接受公司二季度“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和安全标准化工作内审。

4、开展水泥厂35kv总降压站35kv、6kv系统失电应急预案演练处置(桌面)演练。

5、完成其它临时性消防安全工作。

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二

一、建筑内部装修和电气设计的防火措施。原有建筑基础上改建,楼内部分电线存在氧化和破损以及超负荷增加用电设备,都可能引发火灾。更换和修复已破损、发热、漏电的电线。已经投入使用的电气线路和电器设备应定期进行检修及维护并做好记录,防患于未然。

二、消防设施疏于管理,缺乏相应的维护,时间一长消防系统丧失部分或全部功能,最终不能使消防系统发挥功效。消火栓线路和水压部分实现不了联动控制。遵循有关规定,全面检测、维护保养、维修检查,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及时向上级主管报告,做好运行、操作和故障记录。

三、人员疏散,首先应对保卫科主干人员和消防疏散引导员进行培训,熟练掌握灭火设备使用方法和疏散路线,能够积极有效的组织疏散逃生。每年至少两次的应急疏散员演练,进而加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明显、完好。改建两个外挂钢梯,应标有明显的疏散指示标志(地贴、指示牌)。

四、加强日常防火巡查、检查。二楼服装、三楼化妆品、和商位装修所用木质材料都属于易燃可燃助燃物品,加强保安巡查力度,随时制止商户和顾客吸烟和明火的出现。针对商场部分商户私自拉接电情况,电线载流量过高容易引起火灾应着重做好日常巡查。对商场的五个疏散通道进行日常巡查,保持畅通,禁止占用。消防应急照明、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完好、有效、不应遮挡,发生损坏时应及时维修、更换,并记录。

五、消防宣传与培训。通过广播消防知识或是印发消防宣传单,使商场人员从心里意识上重视防火和掌握自救逃生知识和技能。划分消防责任区,指定该责任区的消防安全员,明确职责,逐级落实消防安全任务。

建筑消防安全工作计划范文三

一、工作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及有关安全会议精神,以安全生产为核心,以行业监管为重点,督促企业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健全检查监督机制,坚持服务与管理并重,重在安全预防,做好事前安全风险的预判,制定防范措施,建立长效机制;着力实现依法行政、科学监管、企业信誉评价三个突破;大力抓好法规制度建设、安全培训、安全宣传、行业信息化管理、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等基础性工作,全面推动安全生产监督工作上台阶,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为和谐社会、平安朝阳建设和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二、工作重点

20xx年我委重点抓好供热、燃气、地下管网、违法建设、广告牌匾、扫雪铲冰、“十六类”禁放点看护、道路应急、安全应急等工作,做好“重大节日、重大活动”及“2会”期间安全应急保障工作。委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联动机制,强化企业自查、属地督查、行业监管,养成安全工作习惯,不断完善安全基础台账,要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严格落实“四不两直”,经常性地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消除安全隐患,防止事故发生。

三、工作措施

1、加强日常监管,落实重点行业的隐患整改治理。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强化对本行业的.监管工作,认真开展对相关企业的日常检查、巡查,全面排查治理安全隐患。依据工作流程预判查找安全隐患风险点,建立风险台账,责任到人,做到有的放矢,并建立责任倒查机制,彻底消除安全隐患。要针对行业重点领域,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力度,突出重点,狠抓隐患整治,严防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2、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工作。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加大对本行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力度,坚持开展打击非法违法生产经营建设行为专项行动。各相关业务科室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要求的生产经营行为,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并着力推动这项工作长期化、长态化、制度化,努力督促企业能够遵章守法,开展各类生产经营活动。

3、完善企业基础工作。各相关业务科室要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化)创建工作为抓手,认真落实规模企业标准化创建工作,促使企业按照行业标准、规范要求完善自身的安全监督管理,提升企业负责人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以点带面,共同遏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

4、强化企业安全主体责任,加强督促检查力度。各相关业务科室要落实签订好安全生产责任书,督促企业建立和完善企业安全生产层级责任制,实现安全监管责任重心下移,关口前移。各相关业务科室要做好与辖区内企业100%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工作,监督企业认真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并对其开展经常性的督促检查工作。同时,细化各项指标,加大对安全生产管理考核力度,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制不留空档。

5、进一步加强应急机制建设。强化应急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类应急演练。积极指导企业、单位适时开展各类应急演练,委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应急演练工作。企业开展事故应急救援活动要注重质量,争取更多的企业、更多的员工能够参与其中,进一步提升企业及群众对突发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充分掌握逃生、自救、互救的方法。

6、积极开展各类安全培训教育工作。重点抓好企业安全培训,落实企业负责人和初级安全培训和再教育培训,积极推进“安全培训进企业”全员培训,提升企业安全生产负责人及相关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积极拓展各级安全生产监管人员业务培训渠道,重点提升企业监管人员的业务水平,为本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监管提供有力保障。

企业防火培训篇10

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消防工作机构,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

按照《消防法》、《省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规定,各企业、事业、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社区居民委员会、个体工商户应当依法落实消防安全责任。法人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非法人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个体工商户的经营者是其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其经营场所的消防安全工作负直接责任。各社区居委会和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明确消防安全责任人,成立消防安全组织工作机构,以文件形式加以明确。确定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和消防安全工作机构报街道安监办和派出所备案。

各企业、事业单位以及社会均应当建立由职工或者居民组成的义务消防队。各企事业单位均应聘用经过专门培训取得岗位资格的消防安保人员从事消防巡查、检查及消防控制室值班工作。

各派出所负责对辖区“九小场所”的消防监督检查。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各有关部门按照网格化分工要求,要充分发挥行业内消防管理职能作用,负责对本行政区域内消防安全非重点单位(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和“九小场所”以外的其他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促指导行业内各单位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二、深化开展“消防平安创建”活动,全面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

(一)继续推进“消防平安创建”活动。在前三年“消防平安创建”工作的基础上,要进一步完善工作方案和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在年底前90%以上的社区达到“五个一”要求(即至少有一处宣传阵地、有一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员、有一支义务(志愿)消防队、有一套灭火设备器材、有一份《居民防火公约》)。

(二)继续深化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和分级分类管理。要继续推行以“六化”(即消防组织制度规范化、标准悬挂统一化、设施器材标识化、重点部位警示化、培训演练经常化、检查巡查常态化)为核心、以“可视化”为载体、以“123”工程(即一畅两知三能:一畅,即保持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疏散通道畅通;两知,即单位员工知道岗位消防安全职责,知道岗位火灾危险性;三能,即单位员工具备引导人员疏散的能力、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及查改身边火灾隐患的能力)为重点的消防安全标准化建设。

三、树立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意识,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要认真贯彻执行《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等消防法律法规,严格落实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要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制定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实地演练,加强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人员密集场所按规定要求安装扒栓式报警逃生门锁,确保消防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积极开展消防安全评价;定期进行电气消防安全检测,确保电气防火安全;设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单位要与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联网;人员密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单位全面推行火灾公众责任保险,降低火灾致死致伤善后处理风险。

小商店(商店、市场)、小餐饮场所(饭店、酒店)、小旅馆等住宿场所、小歌舞娱乐场所(录像厅、歌舞厅、练歌房等场所;网吧、、游艺、游乐场所;洗浴、美容美发、浴足、茶社等健身休闲场所)推行安装独立式点型感烟探测器,进一步提高火灾防控能力。

各社区、相关部门、相关单位要适时部署和组织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和火灾隐患排查整治活动。建立完善重大火灾隐患举报、公示、挂牌督办、整改责任制等工作机制。对全街道整改难度较大的重大火灾隐患报区政府实施挂牌督办。

四、大力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努力提高公民消防安全意识

(一)实行消防安全宣讲员制度,普及消防安全常识。各社区、相关部门、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制定宣传教育培训计划,明确责任人,定期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要确定一名或多名专兼职消防安全宣讲员,负责本辖区、本行业、本单位日常性的消防安全宣讲工作。

(二)有针对性地开展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培训工作,突出工作效果。

一是开展消防宣传“五进”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尤其要突出发挥消防志愿服务中队的作用,深入开展消防安全宣传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家庭的“四进”工作。

二是针对季节变化,组织开展消防宣传周、宣传月和“119”消防宣传活动,大力渲染消防安全文化,加大宣传的力度和密度,营造浓厚的社会消防宣传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