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法治建设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5:43

高校法治建设篇1

【关键词】高校法治文化依法治理

法治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强国建设离不开同步的法治文化建设。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分析

(一)是依法治校、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使高校成员之间有一种最基本的团结、共识与合作。在高校人中形成“文化自觉”,人们努力维护法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亲近法、依靠法、运用法来维护自身权利和权益的保护,并且这种“文化自觉”会持续、健康、稳定的存在和发展,成为高校法治持久的的动力源泉和根本保障,从而有力的推动高校的法治进程。加之高校在文化建设中起着一定的辐射功能,也必将为法制国家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是构建和谐校园、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个社会要达到一定程度的整合必须使其社会成员就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念取得一致,基本价值的一致是社会或一个领域得到整合的基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高校人寻求某种价值一致性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推行使各种矛盾、纠纷得到更为公正的解决,它强调法律至上、权力服从法律,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法律受干涉而引发的不公正或更多的社会冲突;它通过法治设置的公正的程序,有助于实现高校法治过程中的形式合理性,这种形式有助于纠纷的公正解决;它通过强化权利义务意识,有助于增强高校人对法治的认同感、依赖感、信任感。因此,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形成解决矛盾和冲突的机制,促使人们达成价值共识,从而最终实现和谐校园的构建。和谐校园建设能促进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推动共同理想和精神支柱的形成,促进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弘扬,也势必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基础。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高校法治文化具有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高校校园文化双重身份,它与其他类型的法治文化一样,由显性的制度文化和隐性的理念性文化组成。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我国的法制建设也在不断完善,然而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法治文化建设依然有或多或少的问题存在。

(一)法制不健全,显性制度文化尚需完善

自党的十一届四中全会以来,依法治教工作受到高度重视,1980年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是我国第一部教育法律,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依法治教的现代化发展时期。然而,从现行教育法律法规的覆盖面看,还有很多方面的立法需要进一步完善,甚至有些方面的立法几乎为零。

(二)民主自由缺失,法律环境尚需改善

民主自由是高校法治的基石和应有的一种精神,这是大学本身的逻辑所决定的,否则高校法治就少了土壤和气候环境。从大学所承担的任务和工作性质来看,民主自由更应当是大学不可或缺的品格。可以这样说,缺失民主精神的大学,很难想象其有能力承担传播文化知识、传承人类文明和探索宇宙未来的使命。

三、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途径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大学生占人口比例将逐步提高,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到2020年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水平进一步提高,毛入学率达到40%”,高校法治文化的状况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我们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

(一)加强法律体系建设,制定完备的管理规章

我国现有教育方面的法律制度都过于原则、笼统,操作性不强,是与高校法治建设的要求不相符的,因此我们认为我国有必要在教育法律法规的制定上予以完善,对《教育法》《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学位条例》等相关法律中不适应现阶段高校发展的内容进行及时修改,使其覆盖面更加广泛,以使得我们的高校法治建设真正的“有法可依”。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升法治文化建设“软环境”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软环境建设的需要内容。大学生犯罪是一种法律现象,更是一种校园文化现象。校园文化是由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组成的有机整体,是高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形态,是预防大学生犯罪的“过滤器”“筛选器”“制动器”。可以说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对于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应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指导,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网络、报纸、橱窗等校园媒体广泛宣传,加强校园文化的规划和建设,以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校园法治文化建设的良好局面。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夯实法治文化建设基础

高校是传授知识、培养大学生正确法治理念的场所,要深入持久的抓好法治文化建设工作,关键还是在于教师。教师自身法治理念是否科学,自身是否缺乏法律信仰,直接影响着大学生法律信仰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确立。要形成一支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坚定信仰、积极探索、有力传播和忠于实践的教师队伍,既做到对学生专业知识的传授,又做到对学生法律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高校法治建设篇2

一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重要性

1是构建和谐社会和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基本要求

高校是一个特殊的组织和群体,是知识分子和青年学子聚集的场所,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构建和谐校园,就是充分发挥学校的人力资源优势,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一个和谐的校园,必将对构建和谐社会带来非常重大的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高校校园的和谐发展,另一方面,高校和谐校园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在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国际竞争的加剧,也强烈要求我们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建设和谐校园。

2是维护校园稳定和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

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的机遇期,高校要快速协调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有效化解风险,协调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建设格调优雅的校园文化,净化校园周边环境,促进校园安定有序。只有实现了构建和谐校园的目标,高校才能真正改善师生的工作、学习、生活条件,把师生员工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学校也才能迈入可持续发展的健康发展轨道。

3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大学生成才的重要保证

以人为本,就是要真正做到尊重人、关心人、理解人、爱护人和激励人,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营造使师生员工身心愉悦的物质和精神环境。构建和谐校园正是对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栋梁,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大学生在这个深刻变化的社会,他们所承受的学业、心理、就业等方面的压力比过去明显增强了,极易出现发展不和谐的情况,因此,只有在民主、法治、科学的环境下,大学生才能真正受到人文与科学精神的熏陶,摒弃不良因素的影响,实现综合全面的发展。

二高校和谐校园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办学规模与结构之间矛盾突出

近年来,高校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但教室、宿舍、体育场馆等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速度和质量却与之不相适应。一些院校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过度地发展成人继续教育,本科教育资源被过多地挤占了;相反,一些院校忽视经济发展和创建学习型社会的需要,漠视继续教育的发展,继续教育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还有个别院校在社会力量办学上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生学历班和进修班等各种培训班严重影响了校内的教育教学资源的正常调配,造成全日制和继续教育的内部结构矛盾冲突日益突出,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育教学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得不到有效地保障。

2大学独立地位日益缺失

大学独立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特征之一,[2]而我国大学尚不具备真正意义上的办学自。官本位思想在大学盛行,一些人即便没有什么学术地位及成就,但若能够谋得一官半职,也能在职称评聘、工资福利、提拔任用等方面占得先机;另一方面表现为大学对市场的依附。部分大学成了灌输现成知识的机关和简单技能训练的场所,大学没有去主导社会潮流,引导社会发展的方向,而是陷入对利益的急切追求,这实际上就意味着大学精神的沦落和大学使命的缺失,影响了大学追求和谐校园的发展目标。

3校情民意难以充分表达

现阶段高校教学管理缺乏科学的调研,教学决策缺乏科学的论证,教学计划、教学评估标准和教学改革措施的修订缺乏教学第一线师生的参与,造成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容易产生教学效率低下,师生的理论与实践脱节。广大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实施民主监督的权利得不到切实保障,积极性得不到调动。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校情民意表达渠道有限,或者是表达沟通渠道不畅通,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组织实施。高校教代会制度在推动学校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但也存在不完善之处,如缺乏长效机制,资源手段支撑力度不够,代表行使职权有待制度保障,考核激励机制有待健全等。

三法治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实施策略和保障机制

法治视野下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主要体现在两个维度:[3]一是对学校公共权力的制约和平衡,二是对师生合法权益的充分保障。和谐校园建设的目标是要建设一个法治化的校园环境,这个环境以理性、民主、契约、自由为氛围,以科学、高效、和谐、规范为动力,它要求高校的办学理念契合法治精神,高校的运行体系以良好的制度为支撑,高校的文化系统以师生权利为主导。

从实践的层面看,它是分层次展开的[4],首先是制度层面的和谐,其主旨在于依据一定的价值观来构建和谐校园的基本结构、运行机制、行为方式,形成以制度为主导的有序化模式;其次是理念层面的和谐,其实质是将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高度概括为高校办学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第三是文化层面的和谐,不只是将法治当成一种制度化模式,更是一种理性精神、一种文化意识,从而实现法治在学校各个方面的扎根、植入、嵌入和渗透,为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下的优良管理提供制度保障、理念支撑和文化引领。

1民主开放的制度设立机制

目前国家已经出台的有关教育领域的法律、法规,总体上已涵盖了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但是,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大多是原则性的抽象规定,内容繁杂而零散,有待学校结合自身情况加以细化。高校的校园规章制度是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依据,是高校自主管理,依法治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内部管理行为的规范化和制度化。依照法治精神,审慎地建章立制,结合高校自身的办学理念、办学方向、培养模式和发展目标,在现有规章制度的基础上,按照《教育法》、《高等教育法》、《教师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本校的具体实际,修订或补充完善,形成既与我国高等教育总体改革相配套衔接,又与高校内部各方面协调一致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不断提高和谐校园建设的水平,最大限度地保障师生员工的合法权利,从而推动我国和谐校园建设的持续发展。

2规范有序的校园管理机制

“只有权利的公平,才有社会竞争的起点公正和分享社会利益结果的公正”。[5]要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制度和一套可行的运行管理,从整体上维护教职员工的合法权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以教师为主体构成的学校教职工行使民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与民主监督的基本制度和组织形式,能够最直接地反映和保障教师参与大学管理、决策和监督的权利。大学应当在章程中明确规定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限、地位和作用,章程中还应合理配置教职工代表结构,扩大基层一线教师和普通教职工代表的比例,建立专门委员会集体议事决策制度,平衡行政权力、民力和学术权力之间的关系。同时,教代会可根据需要派出代表列席学校有关会议。在学校召开校长办公会议或校务委员会会议,讨论有关教职工切身利益的事项时,由教职工代表大会派出教师代表列席,代表广大教职工对学校决策发表意见,维护和保障教师权利,促进学校的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

3完善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

民主监督是和谐校园建设的有力保障。民主监督的有效实施,能够促使高校管理者严格依照法律和制度办事,也能够维护师生员工的合法权益。因此,着力加大民主监督的力度,应当成为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要从以下几方面努力:(1)加大各种监督机构的监督力度,即加强党委对于学校监督机构的领导,强化上级部门、纪检部门和审计部门的监督工作,对违纪行为坚决处理,对犯罪行为该移送司法机关的决不手软,充分发挥校务、学术、学位委员会和教代会的监督作用。(2)开辟各种监督渠道,方便师生员工的监督。如开辟校园网、设立各种信箱、建立申诉机构和投诉机制,发现问题要一查到底。(3)推行阳光校务,坚持信息公开。如开辟上网、上会、上栏、上报、上电视等多种形式和渠道,方便广大师生员工了解学校各方面的情况,方便有效监督。

4以人为本的权利保障机制

要坚持以人为本,拓宽师生员工充分反映意愿和诉求的表达途径,搭建多种形式的沟通平台,把教职工利益诉求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要发挥民主渠道作用,做好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工作。要进一步畅通信息渠道,这也关系到校园的和谐。通过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利用教职工维权热线、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健全工会信息收集、整理机制,推进工会领导干部联系教职工群众,及时掌握、深入分析教职工的工作生活情况和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反映教职工向工会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断推进民主参与管理的工作。

工会组织必须建立健全矛盾调处机制,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调处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教职员工关系的和谐发展。建立健全预防机制,做好矛盾的信息收集、分析等工作,及时发现不和谐的苗头,完善矛盾纠纷的排查工作制度。工会要主动配合学校党政,妥善处理教职工的矛盾纠纷事件,努力把不和谐的关系化解在萌芽状态,维护学校的和谐稳定。

参考文献

[1]覃翠玲.中国传统和谐思想及其现代价值[J].前沿,2008(6):31.

[2]张建鹏.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5,(6):35.

[3]杨双,刘碧琼.依法治校构建和谐校园[J].重庆社会科学,2007,(1):122.

高校法治建设篇3

[关键词]高校;法治信仰;法治文化;高校法治文化

[中图分类号]D920.4[文献标识码]a[文章号]1002-8129(2017)03-0033-08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能够实现复兴的根本,也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要求”。长期以来坚持不懈的依法治国,使得法律一词早已深入千千万万人民群众的内心。“当今,法治化也是一种国家现代性的体现和表达”,法律已经成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依法治国战略提到一个新的高度,要在全社会树立法律意识,特别提出党员干部要“自觉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高校作为社会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担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引领等重大责任,因此,高校自身的建设与发展对社会的进步也有着深远的影响,高校的法治文化建设当然也影响着社会法治建设的成效。大学生作为校园的主体之一,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党领导人民建设国家的后备军,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进入社会将会给社会的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党和国家拥有一支庞大的高素质建设队伍,社会将飞速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必须加大法治教育力度,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培养其法治信仰。

一、高校法治文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文化的内涵十分丰富,是社会发展过程当中诸多现象多维性与综合性的统一。根据词典对文化一词的解释,文化是指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法是人类文明的一种,它具有与生俱来的文化属性,“法并不是自发产生或本来就有的,而是在到国家出现之后,由国家这样一个组织制定或认可,并动用具有公共性和强制性的公权力来实施的,反映国家统治阶级意志的,在全社会范围内具有约束力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基于法的产生而进行的法治建设,离不开先进文化的支撑,没有先进文化支撑的法治建设也将难以取得成功。至于法治文化的定义,学术界以及社会各有见解,但无论怎么定义,法治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法律所束缚的是人们不正当的行为,保护的是人们心中真诚、善良、纯净的一片天地。法治文化必然包含自由、平等、公正等价值理念,必须遵循保障人权、法律至上等原则,离开这些谈法治,必然是与人的发展相背离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设需要构建一种积极的、新型的、先进的法治文化……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语境下的法治文化特指,在法治国家、法治社会和法治政府一体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催发与促进法治状态形成的心理、意识和思想,以及通过这样一些心理、意识与思想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与方式。”

在充满文化气息的校园里,法治文化是其中的一部分,高校是孕育法治文化的重要基地,法治文化建设对高校自身的发展也具有促进作用。根据以上对法治文化的理解可知,高校法治文化是指高校主体(包括学校管理者、教职工、学生等)对校园法律生活所持有的态度、意志和情感。它体现在校园环境、基础设施等物质载体中,凝聚在校纪校规、校风校训等制度体系上,存在于高校主体在依法处理校园事务等原则下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体现的精神风貌里。高校法治文化是高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高校自身的文化特点也影响着校园主体的气质。“从本质上说,高校法治文化是在高校领域里与高校法治相关的体现着高校法治的精神和理念、原则和制度、运作实践和行为模式,与高校人之文化相对独立而存在的一种进步的文化形态。它以国家的文化为背景,是国家法治文化的组成部分。”

了解了高校法治文化的含义,便可知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意义所在。每一所学校都是社会的军营,每一名学生都是社会的士兵,但社会需要的是合乎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能够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人民创造幸福的知识型大学生,与此相反的大学生,非但不能创造财富,还有可能会给社会带来灾难。可见,高效法治文化建设对社会的进步、高校的发展及大学生个人的成长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社会法治建设的重要环节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使人民认识到法律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增强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使法律为人民所掌握、所遵守、所运用。”目前我国的法律已经比较健全,但是这些法律知识及法律精神是否已经深入人心,是否成为人们在日常生中所奉行的行为准则,这是法治建设的关键之所在。大学生是年轻的一代,思想活跃且接受能力强,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也相对较少,把培养大学生法治精神作为法治社会建设的突破口,是不二之选。更重要的是,大学生队伍庞大,专业素质较高,聚集在一起将爆发出无限的能量,在大学校园里培养他们的法治精神,使他们养成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懂得用法律约束自己并保护自己,将来步入社会,通过大学生这支庞大而优秀的队伍的示范和带动作用,有助于在全社会树立起强烈的法治意识,促进社会法治建设的有序健康发展。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培育合格人才,构建和谐校园的内在要求

只有人才,才能强国,回望历史的沧桑,感悟今天的成就,不可否认,当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高校培养的人才立下了不可替代的功劳。人才创造成就,庸才创造毁灭。合格的人才首先必须是守法的人才,高校在培养人才的同时,应注重法治信仰的培养,“法治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优秀文明结晶,法治理性彰显了公平正义、民主和谐、以人为本和尊重人权等这些为现代社会所要求的主流价值形态。同时,法治的内容也体现了已为社会所公认的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因此,高等学校要实现其全面育人功能,弘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社会培养合格的人才,就必须体现法治所代表的价值理念。”此外,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有利于培养学校主体强烈的法律意识,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维权意识,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减少校园违法事件的发生。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看到自身法律知识的欠缺以及学会如何恰当地运用法律知识,这对他们与同学和外界的交往都有着重要作用,有利于形成和谐的校园氛围。

(三)高校法治文化建设是大学生建立健全人格的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法治这一条,没有法治调整社会关系,社会生活将紊乱不堪,法治必须被信仰,必须成为我们心中的核心价值追求。大学生要想更好地融入社会,必须学习法律知识,遵守法律规范,并学会运用法律武器。大学也是培养个性,健全人格的黄金时期,健全的人格不仅仅是健康的心智,还应包括法治理念。一个拥有高知识水平的大学生固然是令人敬佩的,但是如果不懂法律常识,遇到不公平事件时也不懂得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甚至触犯了法律却全然不知,这样的大学生在社会上也必将寸步难行。懂得学法守法用法,才能在社会上自如行走,法治理念与勇于担当、充满自信、善于创新等一同构成现代人的健全人格模式,大学生只有具备了健全的人格,才能在将来立足社会、摆脱束缚、保护自我并保护他人,正确地参与社会实践,为社会创造财富,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高校法治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整体上看,由于依法治国战略的实施以及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社会法治建设大大改善了社会风貌。大学生也积极参与法治建设中,这有利于法治文化建设的发展,但是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仍存在着诸多问题,仍效果不理想。法治信仰是法治文化的精髓与核心,但从当今大学生的法治意识来看,大多数只是了解一些法律知识,法治信仰却严重缺失,这使得法律体系的完善得不到信仰的支持,法治文化建设效果不理想。

(一)高校规章制度体系不够健全,且执行力度不强

“就目前高校的法治建设的实际情况来看,学校、教师以及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不明确,校内规章制度不健全,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法律制度过于笼统,不够详细。”这就导致了高校的规章制度c法律法规的联系不够紧密,在校园内部主体行为违反学校规定但是不违法的情况。而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时候校园主体的行为与法律理念是相违背的。比如,在班级负责人、社团负责人及学生会部门负责人的选举上,或者是在奖助学金的安排上,有的学生私下里跟同学或者老师打招呼、攀交情,校纪校规全都抛在一边。由于这些行为与法律相距甚远,所以都不被重视,但是这对学生进入社会后的行为造成了潜在的影响。

(二)高校法律类教师缺少,法治教育程度不足

根据相关要求,高校都有一定程度的法律知识的教育,但显而易见,对于培养法治信仰来说这是远远不够的。法律类教师几乎只负责法学专业学生的教学,所以法学教师数量相对较少,另外,非法学专业的学生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来获取法律知识,而这门课程中“思想道德修养”部分占据了一大半,“法律基础”部分明显被摆在了次要地位。而且,这门课程的两部分内容都是由同一个老师教学,但这门课程的任课老师很多并非法律专业出身,在法律教学上也不够专业,最后的期末考试内容也相对过于简单,甚至有的学校采取开卷考试。可想而知,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这样的法治教育方式下,校园法治文化氛围也就难以形成。

(三)法律类相关活动与实践较少,大学生法治信仰缺失

一般情况下,高校里的法律教学都仅仅停留在了课堂上的理论灌输方面,而相关的活动和实践相对少了很多,这就会让学生对课堂的学习逐渐感到乏味,最终储存在头脑里的只是理论上的法律知识,法治的精神始终难以在他们心中生根。法治信仰是指发自内心地认同法律、信赖法律、遵守并捍卫法律的一种信念。从实际情况看,很多大学生并不把法律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而是更多依赖于关系和权利,在遇难以解决的事情时,考虑得更多的是通过熟人或亲戚开辟“绿色通道”,甚至认为只要事情能解决,轻微违反法律规定也并无大碍。这种思想长期发展下去,将会使法律在他们心中将毫无地位,头脑里存有法律知识,心中却没有法治信仰。

(四)道德教育不充分,与法治教育相互独立

受高校科研使命的影响,高校为了培养更多高专业素质的人才,一般都把重点放在了专业课的教学,而在道德教育上投入的力度相对小了很多。大学生获得道德品质方面的知识,也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甚至少数大学生不仅道德品质缺乏,而且自身心理素质也较脆弱,忧郁、烦闷、空虚常常是他们的心理状态。此外,在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的关系上也把握不够,二者几乎出于相隔离的教学状态,导致一些心理素质不好的学生认为太过遵守法律是墨守成规,有失体面的事情,以致为了一己私利,不惜去伤害他人。

高效法治文化建设,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与不足,主要是以下这些因素阻碍了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进程。

(一)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取得了极大提高,但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诸多问题一时难以得到全面完善的解决。在计划经济时代,政策是解决问题的至上法宝,而在社会生活上起到规范和调整作用的法律却被忽视,导致了社会大众的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的关注和信仰也不足,在人们心中信法律但更信政策。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重视物质文明而忽视了精神文明,导致道德素质与法治精神滞后于物质文明的发展。这些直接影响到高校更加注重于培养有能力促进经济建设的人才,在校园里对专业课程教学的投入远远大于法治教育的投入。

(二)文化因素

受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社会上的人情伦理非常发达,讲人情、重关系的习俗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当熟人找上门,因违反原则触犯法律而被拒绝时,会认为是对方不讲交情,不给面子,甚至很多人因此而畏惧于拒绝他人,尤其是不可拒绝上级,认为这是得罪人的行为,会给自己以后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社会上以情代法、以权代法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少数人不仅不以此为耻,反倒以此为荣,认为能拖熟人帮忙或者自己有权利能帮助到他人是一件能证明自己能力的事。人情文化越发达,法治信仰就越难以形成。这些现象的发生有其受传统文化影响的原因,也有当今社会上执法不严的原因,高校在这样一个大环境里只不过是其中的一个折射,高校中校纪校规的执行同样会受到“权”“情”的影响,高校法治文化难以茁壮成长。

(三)历史因素

中华民族文化虽然源远流长,但是就法治的历史而言,与国外相比,可以说尚处于起步阶。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法治从未取得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且在封建社会里的法律实质上也是封建统治阶级一家的法,只是实现其统治的工具,“君主至上”的观念是绝对的,帝王的“圣旨”远远超过国家法度的力量。同时儒家思想所倡导的仁、礼等观念在古代的精神世界里也占据着统治地位,这种思想所体现的是人治理念。当然,仁、礼等观念是符合社会发展的,但由于历史传统的影响,法治观念的发展始终动力不足,大众在解决纠纷时常常是两个极端:要么忍气吞声,要么冲动一时。这些因素影响到高校的结果就是,高校的行政色彩过于浓重,缺少有力的执法,校园文化也是在行政的压制之下,导致法治文化难以形成。

三、完善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要想建设好校园,为师生提供一个良好的教与学的环境,为社会输送更多的有用人才,高校法治文化的建设,需要学校从多方面着手,多种措施合力形成法治文化氛围,其中最核心的应该是通过传播法律知识及培养法治信仰来促进校园法治文化建设。

(一)完善高校规章制度体系,增强高校管理者与教职工的依法办事意识

具备了制度文化的基础,法治文化的建设才能有章可循。w校的规章制度是学校工作的指引,没有一个良好的指引,工作势必出差错。“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增加了‘学生的权利和义务’专章并明确列出了学生所享有的6项受教育权利。规定了学生在校期间依法享有在思想品德、学业成绩等方面获得公正评价,完成学校规定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历证书、学位证书;对学校给予处分或者处理有异议,向学校或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诉等权利等。”高校可以根据此规定审核学校、学院、学生会、社团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并邀请学生一起参与规章制度的“立、废、改”,鼓励学生积极发表意见,酌情采纳。

完善的制度只是基础,更重要的是对制度的遵守程度和执行力度,不被遵守和执行的制度也只是一纸空文。作为高校主体的一部分,管理者与教职工在高校法治文化建设中起着模范作用,学生这个群体毕竟还是在学校的管理下和在老师的教导下进行学习,甚至他们是学生的榜样,倘若榜样的力量不存在,对大学生进行法治教育也将是徒劳。高校领导和老师应树立强烈的权利与义务共存的意识,依法办事,依学校规章制度办事,注重程序,为学生树立光辉的榜样形象,以带动学生严格遵守学校相关制度。为确保学校规章制度的良好执行,学校还应制定相应的纪律措施,对违反校纪校规者,无论学生还是老师,或者是学校管理人员,一律由学校纪检部门严格惩处,对包庇纵容者,更应加大惩罚力度,要形成从上到下都尊重校纪校规的风气。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及老师遵守规章制度的习惯,日后对法律也会心生敬畏,这对法治信仰的养成具有铺垫性作用。

(二)加强法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改进教学模式并转变教学理念

“一个社会,法学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状况如何,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法律文化的状况和法律文明的程度,直接影响着一个社会的法制或法治的现状,以及能否或多大程度上实现法制和法治。”无论是法学专业学生还是非法学专业学生,都或多或少要学习法律知识,针对法律知识的专业性,必须加强法律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一方面,要适度招聘更多的法律专业教师,壮大专业教师队伍。正如上所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很多并非法律专业出身,法律知识不够健全,对法律的认识不够深刻,与法律相关的案例了解也相对较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必然会有纯理论灌输的现象,一般情况下,只需要几节课,学生就会感受到法律知识的枯燥性,逐渐就会对法律知识失去兴趣。另一方面,要提高法律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只有教师的专业水平提高了,才能教出更适宜的相关知识,在教学方法懂得适时调整,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学校应定期组织法律教师交流会,互相学习教学心得,并邀请学生也参加,通过学生能够了解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这可以提高以后教学的针对性和规避性,对法律知识的传授和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教学成了无的放矢。

课堂教学是学生获取法律知识最便利的方式,可以说课堂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高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成果。课堂教学应改变满堂灌的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亲身参与,只有亲身参与了,才能感受到法律课堂的趣味性,体会也会更深刻。比如,可采用案例教学,由老师给出案例,一部分同学对案例提出问题,另一部分同学来回答问题,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锻炼学生运用法律知识的能力。另外,转变教学理念至关重要,必须把教学重心从传授法律知识转变到培养法治信仰上来,这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忠实的法律情感、坚定的法律意志、端正的法律态度和崇高的法律信仰。法律的信仰比法律知识本身更有力量,正如哈弗大学教授伯尔曼所说:“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近年来发生在大学校园里的杀人案件,如“马加爵案”“药家鑫案”“林森浩案”等等,都是缺乏法律信仰的表现。这些方面案例都告诉我们,仅仅传授法律知识是不够的,法律的威严只能约束人的行为,要想约束人的内心,最有效的方法是让他们对法律有着崇高的信仰,而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要靠老师在课堂上的的教学,长期的耳濡目染之后,信仰就会逐渐养成。

(三)完善社团建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

社团是大学校园的活跃细胞,也是学生参与最多的组织,搞好法律类社团建设,对校园的法治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推动作用。首先,在社团的换届竞选上要严格遵守校纪校规,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切身感受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存在,以及如何行使这些权利。其次,法律类社团应多组织与法律相关的比赛,如法律知识演讲比赛、法律知识辩论赛、模拟法庭等。在比赛过程中,选手互相竞争,要想取胜,就要了解更多的法律知识,对法律条文的理解要更加深刻,相信一场比赛下来,参赛选手和观众都会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这就有利于他们对法律的信仰更加坚定。其中,参与对象应为全校学生,并且应更多鼓励非法学专业学生参与,因为他们的法律知识相对较薄弱,更应该大量学习。最后,法律类社团可以在校园里多做些法律类的宣传活动,如在宣传栏粘贴法律知识的海报,每周举行一次法律知识讲解,可以在校园里多设几个服务点,让活动的辐射范围更广,以便更多的学生能了解到法律知识。另外还可以通过校园广播、校园微信等进行法律知识的宣传,现在大学里微博微信已经普及,可以在每天公众号里推出某方面的法律条文,长期做下去能使学生的法律知识面更广。上述方式在让学生们学到法律知识同时,还能够使校园里宣传法和学习法律知识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法治文化氛围也将变得越来越浓厚。

除了社团法治活动外,学校还应创造机会让学生积极参与法治实践,理论的知识和抽象的信仰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以检验,只有在实践中,他们才能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正义之所在。高校可以组织法律知识下乡互动,由老师带队,队员中包含法学专业学生和非法学专业学生,在给村民讲解法律知识的同时,还能使学生自己加深对法律知识的理解。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高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法庭旁听,真真切切感受到法律的实际运用,看看自己的课堂所学与实际中的应用有哪些差距。另外,名家讲坛、法官律师进校园也是很好的活动,学校可以在“3.15消费者权益日”“12.4法治宣传日”邀请名家和法官律师来学校进行法律知识的讲座,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可以直接提出来,看看名家是如何看待,同时法官和律师可以更加直接地教授学生法律知识以及让他们了解审判方面的问题,在这样的交流过程中,学生就会逐渐弄明白更多与法律相关的问题,所学的法律知识就能得到检验。最后,除了这些正面教育措施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监狱,让学生亲眼目睹违反法律所付出的代价,从反面教育学生要遵守法律,要做一个有法治信仰的人。

(四)加强道德教育,发挥思想政治课对法治教育的直接和间接作用

“法律和道德作为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都是维护社会秩序、规范人们思想和行为的重要手段,它们互相联系,相互补充。法治以其权威性和强制手段规范社会成员的行为。德治以其说服力和劝导力提高社会成员的思想认识和道德觉悟。”法律与道德犹如社会的一对翅膀,相得益彰。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底线,但法律也并不能调整所有的社会关系,很多时候必须得靠道德来调整。而且,信仰法律本身是一种道德,一个不讲道德的人,也根本不会把法律放在眼里。道德的剂作用如果能发挥至极,法律的利剑可以永不出鞘。所以,要想搞好法治文化建设,培养大学生乃至全民的法治信仰,道德建设也不可缺少。校园里乱扔垃圾、随地吐痰、乱贴小广告、在宿舍养宠物以及考试作弊等现象虽谈不上违法,但这些都是道德意识不强的表现,只顾自己的利益,不管是否影响到他人。加强道德教育对提高学生的个人修养具有直接作用,这也就间接地为法治教育打下了基础。

高校法治建设篇4

【关键词】工会法治化;法治观念;依法治会

2015年2月,中华全国总工会了《关于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大力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了工会工作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就是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推进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是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实现新形势下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整体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会法治化”是指在工会制度中树立“法治”的精神和法律的权威,强化法律因素在工会运作机制中的重要性、权威性;完善工会法律制度对工会组织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权利保障和责任约束。[1]因此建立健全工会法律制度和合理设定工会法律角色是实现工会工作法治化建设的主要内容。加强工会法治化建设,对于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提升工会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职能具有重要意义。

1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背景

1.1是高校工会履行职能的要求

我国《工会法》明确规定各级工会组织是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并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2]《工会法》明确了工会的基本职责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2008年修订的《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明确规定工会基层委员会的基本任务就是解决劳动争议和纠纷、协商与指导企事业单位与职工之间劳动关系。[3]在国家推行依法治国的目标下,工会要做好维权工作,就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依法履职。因此,高校工会应当严格依照法律赋予的职责,维护高校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履行高校工会的基本职能。

1.2适应了高校改革的需求

近年来,为了贯彻执行《高等教育法》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我国大学将要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高等学校的管理体制面临进一步深化的改革,对高校教师将全面实行聘用制的管理模式,在对高等学校的事业单位体制、行政化的管理模式等方面进行改革的同时,新的问题和新的矛盾也将会同时出现,高校的劳动关系也在发生深刻变化。作为高校教职工代表的高校工会组织,其主要职责是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协调教职工和学校之间产生的劳动争议。为了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的变革的需要,高校工会应当改变观念,树立法治思维,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推进工会法治化的建设,形成依法创新治理的新态势。

1.3国家法制逐步健全,公民法治观念提高的需求

近年来,我国法律制度不断健全,法制机构不断完善,使得工会在依法治会、依法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有了法律依据。自1978年10月中国工会恢复正常运行以来,1981年成立了全总法律顾问委员会。2001年修改后的《工会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了工会的社团法人地位[4],阐明了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5]。2006年5月,全国总工会决定建立工会公职律师制度。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这些制度和措施的建立,不仅为工会依法建会、依法管会、依法履职、依法维权提供了法律依据,而且为工会依法治会奠定了基础。

在我国,经过多年的普法宣传教育,公民的法律意识逐步提高,法制观念逐步增强。运用传统手段解决现代人际关系收效甚微,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已成为一种最佳选择,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纠纷不仅能够提高工会的信誉度,也能提高职工对工会的信任度,同时对纠纷的处理结果也具有了权威性。

2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之路经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就是要在工会建设中坚持党的领导,遵守宪法、法律和工会章程的规定,依法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依照法律规范独立自主开展活动,同时严格依法完善工会的各项制度,使工会工作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的良好态势。

2.1完善工会工作机制,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

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社团法人,在履行职责过程中首先要加强机构建设和制度建设,要依法完善、规范工会的办事机制。2011年5月,全国总工会颁发了《关于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的意见》,提出建立健全职工法律援助等维权服务长效机制。为落实这一意见精神,目前许多高校在工会的领导下,依托本校资源,完善工会的依法管理、依法服务的机制。如建立工会法律咨询室,为教职工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特别是设有法学院(法律系)的学校,依托专业优势为教职工提供法律服务,这样做不仅充分发挥了学校的资源优势,而且为教职工提供了便利的法律服务。以工会为依托,建立职工法律援助机构,为广大教职工提供了表达诉求的渠道,促使工会的维权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轨道。

2.2加强工会法制宣传教育,提高教职工守法、用法素质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建设法治中国的奋斗目标,建设法治中国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需要全体人民共同努力。对全民实施普法教育,在社会上树立依法办事的风气,使群众对法律有信赖感、亲近感,促使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在思想上树立法治精神、法治观念,养成运用法治思维、法律手段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化解纠纷的习惯。因此工会应当发挥与教职工联系密切的优势,在教职工中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经常性普及法律知识。通过学习要让他们认识到依法保障教职工利益的重要性。认识到违反劳动法规、侵犯教职工合法权益会带来的损害。认识到只有依法管理、依法治会,才能维护学校的和谐发展。

2.3加强民主管理制度,完善教代会制度

实行民主管理,对于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促进学校改革、发展、稳定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新时期开展民主管理的重要意义,要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依法切实保障教职工的各种经济利益和民利,让广大教职工充分知晓有关学校发展和自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并且能够参与到决策过程中来,给予他们发表建议和意见的机会,从而调动和发挥全体教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更好地投身到学校的发展建设中来。

强化民主管理,就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规范和完善的民主管理运行机制,以民主管理推进整体工作。一是,要进一步完善“教代会”、“职代会”制度,使“教代会”、“职代会”真正成为反映广大教职工诉求、凝聚广大教职工人心的可靠平台。学校重大事项应当依法通过“教代会”、“职代会”决策,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都必须通过“教代会”、“职代会”讨论表决通过。要提升工会和教代会的影响力,促进依法治校的制度约束,提高依法依规管理工会的能力和水平,发挥工会维护教职工权益的作用。二是,完善校务公开制度。校务公开是教职工代表大会在闭会期间教职工行使民利的有效形式,能够促进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巩固和提高。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是实现依法治国对工会工作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教职工合法权益的必然要求。随着我国法治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处理矛盾已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工会组织一定要在工作中始终贯彻这一指导思想,树立依法维权、依法履职的观念,切实维护广大教职工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黄羡琳.论“工会法治化”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制度发展新途径[J].社会保障研究,2011(5).

[2]《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第2条规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及其各工会组织代表职工的利益,依法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建立协商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其他专项协议,并监督执行。”

[3]《中国工会章程》第28条规定:“参与协调劳动关系和调解劳动争议,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建立协商制度,协商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问题。帮助和指导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和履行劳动合同,代表职工与企业、事业单位行政方面签订集体合同或者其他专项协议,并监督执行。”

高校法治建设篇5

关键词:乡村建设运动;新农村法治;法学院

加快新农村法治建设是当今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村,用法律来推进农村的社会发展,既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实际需要,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题中之义。作为科教兴农的主力军,高等院校的法学院系也应积极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法治建设,为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高校参与农村建设的历史继承性

早在20世纪20~30年代梁漱溟教授就发起了“乡村建设运动”,这是中国农村社会发展史上一次重要的社会运动。“乡村建设运动”是知识界投身于乡村建设中的一场运动。它不仅是农村落后破败的现实所促成的,也是知识界对农村重要性自觉认知的产物。1999年北京大学的林毅夫教授,在理论界正式提出“新农村运动”的概念。而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出台之前,很多地方的基层已经有了农民和青年知识分子相结合的多种创造。温铁军教授对新农村建设也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村运动(国外)+新乡村建设试验(国内)+n个缓解三农矛盾的基层经验(地方)。

再到2005年6月,中共中央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建议》,其要求从2006年开始,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就业,争取用3到5年时间基本实现全国每村至少有一名高校毕业生的目标。对此,可以看出知识分子进入基层在新农村建设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并且青年学子们进入基层与农民面对面,切实地帮助农民是具有可行性的。虽然从根本上说农村建设主要还是产生于本国农村实践,但也是知识分子理论联系实践本土化认识的过程。并且,在城乡经济发展不平衡,乡村经济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的过程中,各高校的农学院已经开始了如“农业大篷车”等多种方式参与到新农村建设中,进而帮助农民提高生产水平,加快经济建设。在亟需法治建设的乡村,高校法学院要如何融入到农村,为农村释放出最大的能量,正是我们要探讨的问题。

二、高校法学院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中的功能厘定

在构建农村法治的实践中,其主体必然是农民,而为农民提供服务的除政府机构外,还有一些就是我们各高校所培养的知识分子。各大高校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既能帮助农民解决切实问题,又能培养大学生本身的实践技能,这种合作达到了互利共赢的效果。

(一)法学院为新农村提供人才补给

高校大学生为农村法治推广主力。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大批专业的高素质法律人才来进行推进,高校正是高素质人才的“储备站”。全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人口的80%,如果仅单靠乡镇的司法人员进行推广,自然是杯水车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校大学生虽然无法直接参与立法、执法当中,但却能对农民法治理念推广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现在地市高等院校发展速度快,与所在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结合的趋势也越来越明显。由于各大高校人才储备量大,对于农村法治化推进的力度也就越强、辐射面也就越广。新农村法治建设是一个复杂的工程,它涉及到科学的法治理念,又涉及到专业的法律知识。而这些复杂繁多的法制资源,只可能由专业的人组成的法律团队所掌握,这样的团队往往存在于高等院校当中。高等院校具有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应用及培养高层次人才的自身优势,应充分利用这些有效资源,参与到新农村法治建设中去。

(二)法学院是“新村官”的培养基地

高校为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各方面的专业人士,有一部分毕业后主动加入到新农村的建设中———现在大学生“村官”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高校法学院毕业生法制观念强,这些人充实到农村基层,他们的法治意识也会被带入到工作中。这样“新村官”既可以增强基层执政人员的执政能力,还可以通过日常工作来帮助农民提高法律意识。

(三)法学院为农民提供法律帮助

高等院校具有信息资源广、人才资源多等优势,而且相对于农村,高校接收和更新法律知识也更为便捷。由此,高校法学专业师生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将这些资源注入农村,如在农村做法律宣传、普及法律知识等。同时还可以为农民提供法律援助,切实解答疑问和解决实际案件,使农村的法律服务体系更为完善。只有贴近农民,从细节处入手,帮助他们了解法律、参与到法律活动当中,维护他们的合法利益,才能让农民了解何为法治,何为权利,进而培养他们对法律的信任,使他们逐渐了解法律的权威性。

(四)法学院为新农村村干部提供法律再教育

高等院校法学院可以利用其学术研究的专业性,针对农村现有村干部的自身情况,进行法律再教育,这样可以促进村干部再提高,并且对其职位上所需法律知识进行添补。这种法律培训机构可以设在学校内,也可以设立在农村基层,并且可以作为常设机构,定期有针对性地对农村村干部进行法律培训。

三、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法治建设的有效路径

近年来,我国的法学教育蓬勃发展,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普通高校都开设了法学专业,如果让法学专业的师生都投入到农村法律服务当中,那么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法律服务发展的人力困境。高校要帮助农民参与到农村的法律服务中,既要考虑具体可操作性,也要考虑到其有效性。

(一)“1+1”小社团的形式

“1+1”小社团,是由农村学生为主,城市学生参与为辅,自主地进入农村提供法律服务的形式。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高中生成为大学生,这其中就有包括教育资源相对匮乏的农村地区的高中学生。这些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生,他们本身对所生活的农村地区的情况比较了解,也对参与农村法律援助抱有极强的热情,并且他们能更快找到适合的切入点,从而更好地为农民提供法律咨询等法律服务。城市学生在其带领下,也能以轻松的态度快速适应农村的实际情况,培养为农村服务的热情。这种学生自发地社团式的模式,可以方便快捷地以最大的影响力进行法律宣传,深入到农民生活中。

(二)高校组织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

高校可以利用寒暑假期间,由学校组织,在法学教师带队,针对高校所在地或者附近的农村进行法律援助宣传。这种模式组织性强,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有针对性地对农民提供法律宣传,能取得较好的宣传效果,并且可以分时段、分主题有组织地进行宣传。譬如,在暑假,留守在农村的一般都是老人、妇女与儿童,可以根据他们关心的问题,如夫妻之间家庭暴力、离婚纠纷问题,还有帮助老人讨要赡养费的问题等;在寒假,农民工都返乡过年,这时可以针对他们组织关于农民工讨薪、劳动合同纠纷等问题进行宣传。

(三)校地合作在农村设立法律援助站

这种模式具有可持续性,能够常年为需要援助的农民提供帮助。这种援助站是以农村的司法部门为依托,在农村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当村民有疑问或是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很便捷地在援助站获取到法律援助,不会再有诉求无门之感。法学院师生在这里生根,既可以辅助本地专门负责乡镇农村法律援助的专职人员的工作,并且还能完善农村法制体系。与此同时,还为在校学生提供了大量的案源。如哈尔滨商业大学法援工作部与松北区司法局合作,一方面增强了在校大学生服务社会的功能;另一方面,学校的法援工作部也争取到了政府部门在案源、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四)运用互联网等远程教育进行宣传

这种方式便捷,所需经费少,而且能快速传播法律知识。在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中显示:截至2012年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64亿,其中,55.8%来自农村。当下的农民对于网络的掌握程度不亚于城市人,所以运用网络途径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以作业或课题的形式,将法律知识做成有趣的网络视频,如做成“微电影”式的小段故事,从中穿插法律知识,或定期进行点对点的远程教育,在网上为农民解答法律问题。这种形式,可以将单一的普法模式变得多元化,具有趣味性,让农民更容易理解接受。

四、高校法学院参与新农村建设中需要完善的相关问题

(一)完善服务路径

“1+1”这种模式多数情况下是没有专业老师带队,由于学生的知识面可能还没有达到一定的全面性,所以对于农民的帮助范围可能是有限的。以高校组织的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中,这种模式持续时间短,而且有可能会流于形式,变成一场“走秀”。以上两种模式还有一个共同的缺点,就是周期性不确定,也有可能以一次而告终。这种不能保持周期性的法律援助,可能不能真正地培养出农民的法律信仰。保证定期是农村的法律意识传播的必要前提。而设立援助站的模式,稳定性与周期性强。但所参与的人员有可能都是由学校主管部门自主决定的少数人,并不是由学生本身决定的,这样可能会抑制大学生的参与的热情。保持大学生的积极性,是大学生服务农村法制建设的根本。

(二)应健全大学生奖励机制

参与农村法律援助,并不是人事层面那种学校与学生之间的隶属关系,完全是看大学生志愿者的自觉性和热情,并且法律援助工作是无偿性质的。但是大学生在提供法律援助的时候,往往是牺牲自己的时间、精力和物质利益,他们对于参加农村法律援助完全是靠着兴趣、热情和对这份事业的追求来维系的。就目前来看,高校对于法律援助的大学生很少有激励的机制,我们不可预知,在这种既没有物质回报,也没有精神嘉奖的情况下,那些支撑他们的感性动力到底可以持续多久。教育部与学校共同应建立一个“个人信用”的机制。对于多次参加农村法律援助的学生,在其“个人信用”档案中加分,并且毕业时为学生出示有关参与村法律援助的证明或者证书,这样也有助于解决大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问题。

(三)将选课系统与农村实践相结合

从热情、积极程度上看,大一、大二的学生刚进入校园对新鲜事物比较好奇,所以加入到农村法治建设的实践中更为踊跃;而大三、大四的学生因为各种过级考试、考研、找工作等事情,没有精力与时间再参与到法律援助上了。但是,专业知识的积累和把握的程度正好与其热情度呈反比,即大一、大二的学生热情高涨,但专业知识缺乏;而大三、大四的学生有了扎实的基础,却再无服务农村的意向。这样,会使农村法律援助的成效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学校应将农村法律援助加入到选修课程中,在某一个学期的特定时段进行,加入学分制,这样还能将教学环节与农村的实践活动相契合,消除教学中与现实脱钩的“死角”。并且可以依照学生的年龄、专业、兴趣及个性特点的不同,来进行选修课的实践内容,这样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还积累了实践经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只有奖励机制的完善,调动起大学生的积极性,才能让学生自主的进入到新农村法制建设中。

(四)政府提供专项资金为经济后盾

总体上来说,进行农村法律援助的资金来源要么出自个人,要么依靠学校拨款或社会捐助等方式,很少能获得政府提供的援助资金。在这种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必然无法持续性、周期性地进行农村的法律援助。政府应设立一个有关法律援助机构的专项拨款,并纳入到每年的财政预算中。学校内部,也应该保证每年给法律援助机构提供一定的经费,并且应注意争取社会上的一些资助。在每个学期时候可以组织一次学生内部的捐款活动,捐赠一至两元钱,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道德情操,又在学生可承受的范围内得到了一部分农村法律援助资金。

(五)补充现行《法律援助条例》或专门制定《大学生法律援助条例》

“依托高等学校而自愿投身于法律援助事业的高校大学生法律援助机构,具有民间组织的特点和自身独特的社会定位,在近几年已成为一项新型的法律援助类型,是我国法律援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现行立法中,没有关于学生参与法律援助工作的明确规定。学生均是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到农村法律援助当中来的。但是我国目前对于学生参与到法律援助的工作没有相应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学生参与法律援助的身份缺乏明确的定位。学生在受理案件、调查取证、会见当事人和出庭等的权利义务不明确,这不利于大学生法律援助的开展。并且一旦发生纠纷,如何保障学生的权益,这是中国法律制度中的空白区域。大学生法律援助缺乏法律制度的保障,应及时进行立法填补。

(六)培养大学生的“乡土情结”

高校在参与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提供的不应该仅限于法律援助,还应传播一种情怀,这也是一个新的思考点。很多农村学生在学校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慢慢淡忘“乡土情”,反而以做城里人为荣,呆在乡下为耻。国家倡导高校毕业生进入基层就业,但是又有多少大学生以这个为首要目标?从农村走出来的学生不愿意回归乡村,何况是城市大学生?高校在新农村法治建设的过程中,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不仅仅帮助农民树立法律信仰,还可以让大学生本身看到农村现状,让他们亲身参与到乡村建设中,使农村变得有序,从而体会到乡村的可爱。

农村建设需要大学生新鲜血液的注入,农村的法治建设更是需要受过专业教育的法律人的支持。五、结语在新的历史时期,面对“三农”问题突出、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下,为实现城乡协调发展,今天进行的新农村建设,与以往的“乡村建设运动”有着不同的背景及时代意义,这也决定了当代大学生特殊的历史使命。新农村法治建设,需要高等院校提供专业法律人才的保障与支持;高等院校也可以从中来培养更多适应新农村建设的应用型人才。只有两者紧密结合,才能迸发出最明艳的光华———在提高农村法律意识、使其更为稳定发展的同时,也实现了高校自身人才培养的蜕变。高校服务于新农村已经是一种趋势,是完善法制建设的一种有效的途径,是当今时展的客观要求。

参考文献:

[1]温铁军在“北京市农业现代化研讨会”上的演讲.人民网,2006.10

[2]于国强.近年来高等院校服务新农村研究评述[J].科技信息,2012(22)

[3]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中国互联网数据平台,2013.1.15

[4]朱雅静.大学生法律援助制度的现状及模式设计[J].经济研究导刊,2011(9)

高校法治建设篇6

关键词:高校教师管理;法治化建设;问题;措施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2-0207-02

依法治教是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教师是依法治教的主体,只有加强教师的法制观念,才能进一步促进依法治教的过程。近年来,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法律问题,是高校教师法治化建设中逐渐显现的。

一、高校教师管理法治化内涵

1997年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据宪法和法律配合,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1999年九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了我国宪法13条修正案,首次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宪法基本原则确立起来。依法治教是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依法治国方略在我国教育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依法治教是21世纪我国教育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的必然要求。依法治教是指在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上,通过教育法制建设,使教育工作按照党和人民的意志全面依法进行,逐步实现法律化、规范化。依法治教的内容主要包括教育立法、教育普法、教育执法、教育司法、教育守法,教育法制监督,教育法律救济等方面,其中,教育立法、教育行政执法,高等学校依法治校、教育法制监督等是依法治教的重要部分。高校教师管理的法治化是指高校教师管理机构依据法律的规定和高校教师管理的相关制度,用以调整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使高校教师管理工作逐步走向法治化的实施过程。

1、建立健全高校教师管理制度,做到有法可依。建立教师管理规章制度必须要以法律为纲领性文件,所制定的内容不得与法律相抵触。这里的法律主要是指宪法、法律、法规等。这就要求高校相关机构在制定教师管理制度时,要认真学习国家的法律知识,结合高等学校的实际制定制度,这是法律的要求也是确保各项教师管理制度的统一性和有效力。

2、依法治教,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教育对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客观上必然要求各国政府加强调控与管理文化教育的职能,充分发挥国家干预教育的效能。在这种情况下,若不建立系统的法律制度、不依赖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制基石作为支撑、不依靠以法治原则为主导的有序化的社会管理模式,教育的国家化是不可想象的。可以说,依法规划、组织、调节和控制教育的发展是各国教育迈入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纵观世界现代教育的法制历程,加强法制建设、依法治教是各国为促进教育适应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的要求与影响而普遍采取的重要措施。实践证明,在教育关系日趋复杂,教育管理对象日趋多元的情况下,只有按照法律的规定,严格执法,规范行政,并建立完善的监督与制约机制,才能从根本上促进和保证行政机关的廉洁、自律,切实提高行政效率和管理水平。

3、将法治的观念贯穿于处理教师管理工作中的各项事务。高校教师作为培养高素质人才和从事学术研究工作的教育者,乃是我国依法治教的重要主体。要从根本上明确高校教师如何依法治教,就必须首先明确高校教师与学校、学生的关系。这是高校教师依法治教的基本坐标。首先要从高校教师与学校的关系看依法治教。一是必须认真学习和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二是要依法行使作为教师的教学权利、科研学术权利、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的权利、经济权利以及继续深造的权利等等,同时,要积极履行教师聘约,出色完成教学工作任务,遵守学校对教师的管理规章;三是要明确树立主人翁的意识和权利意识,积极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和教育改革的决策活动,特别是要善于监督涉及教师基本权益的决策过程,敢于对学校教学、教育管理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在依法维护合法权益的同时,促进高等学校的改革和发展;四是对于学校违法侵犯高校教师合法权益的行为,应当依法行使申诉、控告和检举的权利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同时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自形成有效的制约。其次从高校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依法治教。一是积极履行向学生宣传教育法的职责;二是高校教师应当依法从事教学活动和教育管理活动,尊重学生的人格,个人隐私以及学术创新精神等等合法权益。特别是对学生作出涉及其受教育权的处分行为时,必须充分重视和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和法律救济的权利;三是高校教师必须制止一切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才的现象。

二、高校教师管理法治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管理法律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国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教育基本法律,但是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尚不完善,如教师编制管理、教师督查、教师解聘、教师申诉等都无具体的法律可循。依据《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作为独立的教育法人具有自主管理的权利。虽然高校在在教师管理方面建立了许多管理制度,但是总体上看这些制度还不够健全。主要体现:一是在招聘解聘时,缺乏严格的录用和解聘的审查及考核制度。二是没有健全岗位责任制和福利制度。教师的考勤、教师的教学质量、教师出现教学事故的处理等很多没有规定到实处。三是教师培训教育制度可操作性不强。

国家赋予教师进修培训权,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应根据教师职务的不同,确定教师培训形式和规范要求,并对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的培训做了规定,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相关职能部门没有严格按照执行,并且很多老师的依法执教意识不强,出现了违法难究等现状。

2、教师队伍管理体制和教师运行机制体制有待完善。从教师队伍的管理体制来看,学校的人事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在人事部门,它直接统管教师职务岗位数额下达、教师职务评审委员会组建、教师职务评审,甚至借发任职资格证书、申报材料审查、评审结果审批等向教师收取证书费、审批费、评审费等这种集中、治事与用人脱节的管理体制,不太符合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方向。在高校,教师队伍管理、学科建设、教学、科研、培训等职能部门各自为政,沟通协调少,导致校内的教师流动比较困难,教师队伍运行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

3、教职工基本权利的保护未能得到真正保障。《教育法》第七条规定:“教师享有下列权利: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指导学生的发展和学习,评定学生的品行和学业成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的带薪休假;对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通过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其他的形式,参与学校的民主管理;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但是由于教育法未对不按照规定行使权利后承担的后果做出明确的规定,一些非法治化的行为对教职工的合法权益造成影响。例如:教师没有带薪寒暑假;没有按期支付教师工资,甚至冻结、克扣教师工资,降低教师福利,不定期送教师出去培训,泄露教师的个人资料、隐私等,这些都侵犯的教师的基本权利。但是没有相关法律对这些侵权行为作出惩罚的规定,很多教师只能任学校侵其权。

4、教师队伍不稳定。近几年来高校加大对教师的引进力度,同时也提高了对教师引进的条件,许多学校规定,硕士研究生只能从事行政岗位,博士研究生从事教学岗位。许多优秀的研究生进入学校,但是理想和现实存在差距,学校的福利待遇,管理制度的非人性化等造成教师队伍的不稳定,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流失严重。有些青年教师在岗不在心,疲于应付教学任务,把教学当成谋生手段,在课余花大量时间从事第二职业,这就影响了教学水平,同时影响了学校的科研、管理,影响了整个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影响了学校的长足发展。

三、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教师管理法治化的措施

1、建立健全高等学校教育法规。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已经建立了一个相对完整的教育体系,国家的教育管理活动在这一过程中逐步被纳入到法治的轨道上,从而开创了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崭新局面。目前为止,我国教育法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随着1995年教育基本法的出台,我国教育立法的步伐日益加快,国家立法机关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等十几项有关教育的法律。各地制定了《湖北省义务教育实施办法》等数百项地方性教育法规。但是,立足于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法制现状,我国的高等教育法尚未真正形成一个价值理念彻底、内容和谐一致,形式完整统一的有机整体,我们还要认真研究并完善我国的教育法的体系,提高教育立法工作的计划性和科学性,减少主观性、盲目性与任意性,有效地指导教育立法工作,加强教育法制建设,发展教育法学理论。

2、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常规化和法治化。《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高等教育法》规定:“高等学校通过以教师为主体的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依法保障教职工参与民主管理和监督,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这是我国高等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法律依据。高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主要是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组织形式。但是目前,很多高校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流于形式,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教职工代表大会的召开。教师作为高校成员,理应享受参与学校管理的权利。一是要学校保证有特定的工作机构来承担教职工代表大会的任务,做好大会的筹备工作和会务工作,组织选举教职工代表,征集和整理提案,提出大会方案和主席团人选建议名单,负责教代会闭会期间的日常工作;二是要保证会议定期召开,一般是每3年一届,1学年召开一次,如因特殊原因不能定期开会,应向代表说明情况,取得多数代表的同意。遇有重要问题,或者根据三分之一以上代表的要求,可以提前召开大会或召开临时代表会议。大会进行和选举和做出决议必须有全体代表通过半数方能有效。同时要扩大教师通过其他的途径和方式参与学校管理。保证学校建立顺畅的言论通道。如可以通过批评、建议、、听证会、意见征求会、设立校长信箱、校长接待日等制度让更多的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3、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的法治化。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和业务水平”。这就要求学校要进一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国家赋予教师进修培训权是教师的职业需要,也是当今时代的要求。教师的进修培训权的实现,需要很过配套的政策和条件,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的通力合作。首先,学校要为教师的培训提供方便,制定教师培训规划,有计划地安排教师的岗前培训、继续教育以及骨干教师培训等。其次,高校要制定常规化的培训制度,保证教师培训能够持续不断地进行。针对当前和今后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以及信息时代新教学手段、技术的应用等,都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较高的、较新的专业知识、人文素养和信息识别加工能力,而且要具备较深的教育科学理论和较高的教育技能,这样才能适应由教书向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造的育人方向发展,才能胜任高等教育的重任。其次要督查教师培训能够学有所获。高校教师自身思想道德、精神文明水平的高低,不仅关系自身,而且直接关系到教育产品的质量,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思想道德状况和精神文明水准。因此,学校组织教师的出去培训不能仅仅只是把学生送出去,而且还要保证教师培训能够学有收获,人事处,教务处可以通过考核、监督机制来增强教师培训质量。

4、教师自身要理解和重视正确行使高校教师的权利加强教师进修培训制度的法治化。教师的权利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教师作为公民所具有的最基本的权利,这是宪法赋予的,如,知情权、投票权、人身自由、宗教自由等;二是教育法、教师法对教师这个特定职业所规定的权利。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享有教育法、教师法等国家赋予的权利,这是国家对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可为或不可为的保障。教师法规定教师的基本权利有:教育教学权,学术研究权,学生管理权,报酬待遇权,民主管理权,进修培训权。许多教师专职于工作,而忽视了基本权利的行使。教师应当加强法律意识。首先,应当树立争取的权利观念,对于自己的合法权利,要积极争取。当权利受到侵犯时,要努力寻求保护;其次,教师要在法律范围内行使权利,不能突破权利范围的界限,避免权利滥用的发生。教师要谨慎行使权利,这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沈晓燕..从身份到契约―――高校教师主体地位的错位和复归[J].行政与法,2006,(3).

[2]公丕祥.法理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

[3]陈巧玲.高校管理法治化探析[J].技术经济,2007,(4).

[4]黄莺.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的几点思考[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03(2):124.

[5]任永芳,双永青.关于加强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0(11):46.

高校法治建设篇7

关键词高校资助法治化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7;G641文献标识码:a

1美国高校学生资助立法经验及其启示

1.1多元立法推进助学贷款制度的改革

20世纪50年代起美国制定了多项有关高校助学贷款的法律,如1958年颁布的《国防教育法》设立了“国防贷款计划”。《1965年高等教育法》声明:“为了使那些经济特别困难的中学合格毕业生即缺乏联邦政府支持能力的学生,能够接受高等教育”,授权联邦政府在继续提供“国防贷学金”的同时,设立“教育机会助学金”、“国家担保贷学金”和“校园工读机会”。《高等教育法1980年修正案》设立了“学生家长贷款计划”。《高等教育法1986年修正案》设立了“学生补充贷款计划”。该项目主要面向经济独立于父母的学生,年最高贷款额为“教育成本”减去借贷人所获资助额之差额,利率属于所谓市场最惠利率。

这些法律的颁布为大学生带来更多的受资助机会以及公平享有资助权利提供了法律上的保障。美国教育部分别在1986年、1989年和1991年提出了新的学生贷款的管理细则。具有代表性的是在1990年提出了贷款拖欠偿还的对策性建议――《减少学生贷款拖欠的行动计划》,分别向高等院校、借贷机构、州级担保机构、鉴定认可机构及州政府提出了诸多建议。

1993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学生贷款改革法》,规定从1994年起开始实施“联邦直接学生贷款计划”,采取独特的联邦教育部还贷方式。根据该立法,参加这一贷款计划的高等院校可直接从美国教育部获得贷款基金,并向符合借款条件的学生出借贷款,而原来的贷款计划是通过商业银行执行并由担保机构作保。此外,《学生贷款改革法》还规定“在1994年―1998年财政年度期间,要求联邦政府安排25亿美元的经费用以支持贷款项目的补助费用”。

1.2对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立法的启示

1.2.1健全法制,确保助学贷款政策的有效推行

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之所以能够顺利高效运行,并在运行过程中不断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美国国会为此制定的并不断修正的一系列法律与法规,这些法律法规有力地支撑着美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建设,保障美国高校学生得以“依法资助”。如美国国会相继通过的《国防教育法》《高等教育法》《中等收入家庭学生助学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都是为了加强对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的法制支持。相对来说,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法制化进程有待进一步加强。虽然近年来,我国在教育法制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目前指导我国高等教育资助工作的法律法规主要是《高等教育法》及相关制度文件,对于资助工作运行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具体问题,目前在法律规定上比较缺失。

笔者认为,借鉴美国“依法资助”理念,加紧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立法,不仅能为国家教育资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提供依据和保障,而且是国家意志在教育资助事业中的体现,可进一步明确资助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确保各项资助活动处于法律监督之下,能够确保政府在促进教育公平、维护社会公正方面所肩负的责任。

1.2.2建立健全信用评价体系,防控助学贷款风险

美国的信用体系十分完备,自20世纪40年代就开始建立个人信用系统。学生毕业后,银行均可通过遍布全国的信息网络系统及时掌握学生的行踪和收入。联邦政府也设有国家信用局,记录和保存每位公民的信用档案,对每个人的信用状况进行打分评级,从而有效控制风险。尽管美国学生贷款率高达70%,不良还贷率却很低。因此,要完善我国助学贷款政策,必须加快建立我国个人资信评估和跟踪体系。

1.2.3建立助学贷款违约的事后补救机制

由于助学贷款不要担保,现已毕业的学生主动还款的情况不理想。学校亦是国家助学贷款制度的受益者,应通过立法形式明确学校的义务,如学校可帮助商业银行寻找毕业生,承担部分还贷的风险,违约学生贷款的若干比例由学校偿还等。国家还应建立担保基金会,基金会的资金来源一方面是财政拨款,另一方面是社会捐赠,银行所承担的风险应转嫁给基金会。另外,可考虑创办类似房贷保险、车贷保险的学贷保险,以及设立贫困学生还贷风险基金等,通过制度约束减轻贷款人的还贷压力。

2我国高校学生资助的立法现状及其法律关系

2.1立法现状

就我国而言,目前关于学生资助的法律法规主要集中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以及相关的方针政策中。譬如,《高等教育法》第9条规定:“公民依法享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权利,国家采取措施,帮助少数民族学社经济困难学社接受高等教育。”为了保证弱势群体享受到高等教育的平等权利,《高等教育法》第54条55条亦作出了相关规定,其中:第54条:“高等学校的学生应按国家规定缴纳学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申请补助或减免学费。”第55条:“国家设立高等学校学生勤工助学基金和贷学金,并鼓励高校、企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社会组织和个人设立各种形式的助学金,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帮助,获得贷学金及助学金的学生应履行相应义务。”此外,1999年由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联合教育部共同了《关于国家助学贷款的管理规定(试行)》,国家助学贷款这一新的资助形式就以法律形式予以正式确立下来。同时,《高等学校财务制度》第27条规定:学生奖助贷基金是按照规定提取的用于发放学生奖学金和贷款的资金。财政部和教育部还出台了将高校学费的10%用于助学的具体措施。

但通过观察我们不难发现,这些法律规定和政策措施仍属概括性规定,不够深入,且对于资助主体与资助对象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申请发放、回收国家助学贷款程序等问题没有准确明了的阐述。因此条文缺乏可操作性,使得其助贫的成效还不够显著,随着时间的推移,就很难使各项具体的资助制度得到有效落实。

2.2法律关系

从法理上讲,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社会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和客体三部分组成,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参加者,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由于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地位具有相对不平等性,高校处于主导地位,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双方权利义务具有概括性,双方争讼方式具有特别性,所以高校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具有特殊性,它是基于教育本身的使命而形成的。高校资助的法律关系是在法律规范调整资助关系的过程中所形成的高校和有关部门与学生之间在物质帮助等方面的权利与义务关系。这里的资助者是高校和教育、财政等有关部门,资助对象是全日制在校各类大学生。因为法律关系建立的目的,总是为了保护某种利益,获得某种利益,或分配、转移某种利益,只要建立了资助体系,就必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并在执行过程中,使法律关系所体现的利益真正得到实现。

3我国高校学生资助体系法治化建设思考

3.1完善资助立法与监管

笔者认为,国家助学贷款政策需要由政府、金融部门、高校以及企业、社会团体等共同组织实施,为此,必须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确保该制度的顺利推行,尤其确保按期还贷得到法律上的保障,逐步使之走上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充分调研、专家论证的基础上,争取由全国人大委员会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法》或国务院通过《实施条例》,对助学贷款的原则、主体、资金来源、偿还方式和期限、操作办法、违约责任等问题作出明确规定,以法律形式规范国家助学贷款。

虽然我国确立了系统的高校学生资助制度,但目前资助依据还停留在“办法”、“条例”等阶段,未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众所周知,任何一个政府在制定法律法规时都应当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完成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由于制定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同,我们在制定过程中应遵循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的原则。在我国,《高等教育法》与《教育法》对资助体系已有了概括性规定,那么我们所制定的《高校学生资助法》就应与其上位法相统一,从属于《高等教育法》,以行政法规的形式出台较为合理。

为了使我国《高校学生资助法》更加完善,应涵盖以下几方面内容:资助工作应遵循的基本理念与指导原则;明确资助主体与资助对象;规定贫困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在保障其获得基本权利的同时也要采取强制措施保证基本义务的履行;详细规定具体的资助程序、资金来源与使用状况,建立资助资金绩效审计与监督制定;法律责任的承担方式与归责原则。

除了制定制度之后,还应当将监管制度也纳入到法制化范畴。可以依法成立专门部门对高校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强有力的监督和管理,最终成立一个专为高校教育服务的独立仲裁组织,专门负责处理与学生资助相关的投诉与权责纠纷。

3.2以权利义务法律观为导向构建高校学生资助模式

目前,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体系主要包括奖、贷、助、补、减等方式,实践中奖、补、减成为了主要的资助模式,这种情况直接导致部分贫困生产生惰性思想,认为自己就应该从国家无偿获得帮助,无需任何付出。甚至于一些获得助学贷款的同学毕业之后也千方百计拖延、逃避归还银行贷款。等、靠、要的思想在贫困生中间比较普遍,他们完全没有权利义务对等的意识,认为获得任何资助都是自己的权利,而付出、回报的义务观念却非常淡薄,形成了只求权利、逃避义务的歪曲的权利义务观念。因此,在立法内容上,确立权利义务对等观,将会使贫困生正确认识自身贫困和被资助事实,既不因自身贫困而妄自菲薄,也不因接受资助而滋生依赖思想。

高校应当通过各种途径培养、增强学生的权利义务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没有绝对的权利也没有绝对的义务。通过讲座、志愿活动、感恩教育等手段和方式,引导贫困生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正确的认识付出和奉献行为,培养贫困生既有权利意识又勇于担当义务的积极心态。权利义务对等观念的培养有利于树立贫困生的主人翁意识。让贫困生明白接受高等教育是自己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国家通过经济资助予以保证这项权利,但是也要让贫困生明白作为社会成员的基本义务,力所能及的为社会、为他人贡献自己的力量。

3.3将信用建设融入资助法律体系

信用机制是高校信用建设的关键内容,是促进大学生特别是受助生诚实守信的制度保障。因此,将信用建设融入高校资助工作,要从制度入手,靠制度规范。通过信用机制的精细化建设,提升大学生特别是受助生的信用水准,促进资助工作的逐步完善。

3.3.1建立社会信用体系

充分利用生源地信息资源,实现政府、高校、银行等部门信息联网,以便高校能通过网络及时准确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对其进行跟踪管理;在认定监督与责任追究机制中增强学生对诚信的自省自觉,更好防范信用风险。与此同时,在保护学生隐私与尊重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打破高校内部大学生信用信息的条块分割,实现资料查询、共享的系统化。

3.3.2完善信用档案机制

建立大学生特别是受资助学生的信用档案,对于增强学生守信意识具有重要作用。高校作为学生在校期间的管理者应成为学生信用收集、评估的中介机构。信用档案的建立应以信息网络的发展为背景,依托校园管理信息化平台,收集学生校园卡消费情况,了解学生的生活质量,掌握其家庭经济状况;通过班级同学互相监督,记录其日常的信(下转第22页)(上接第14页)用状况,如是否存在拖欠借款,是否有欺骗行为等。实行贫困生信息数据的动态管理,及时进行信息的更新;细化贫困评定等级标准,将贫困生家庭日常收入情况、家庭变故、心理问题等纳入信息范围进行采集,将之作为评定助学金的重要参考,实现信用档案规范化和数字化管理。

3.3.3激活管理监督机制

建立受助生调查跟踪机制,明确资金用途,保证资助金用于学费和基本生活支出。每学年对学生意见大、反响多的受助生进行专门走访和资格摸查。高校可设立专门的资助信用网络信箱,在资助金分配上做好公开透明,为学生情况的反映和作假行为举报提供沟通平台,为贫困生甄别工作提供意见,提高贫困生认定的客观性和准确性。

3.3.4健全失信惩戒机制

高校应健全资助管理的规章制度,将信用情况与学校的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就业推荐等相结合。对在申领资助金过程中弄虚作假、申领资助金之后高消费等行为,明确惩处标准,出台惩罚举措。根据情形轻重及时惩处,必要时可以在本校范围内对其情况进行通报批评。对于失信的学生,高校应将现实情况归入学生档案,并如实向社会及用人单位提供在校期间的信用记录。一旦他们申请各类考试及车贷、房贷时因为失信记录而被拒绝办理,就会让学生在守信与失信的利害关系中做出正确选择,从而通过他律的惩戒机制增强学生的自觉自律。

参考文献

[1]张文显.法理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王海明.论权利与义务的关系[J].伦理学研究,2009.?

[3]张虎.论高校资助工作体系的法治化建设――以福建师范大学为例[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6).?

[4]侯书栋.学生资助立法的初步研究[J].教育财会研究,2002(6).?

[5]昂颖.关于将信用建设融入高校资助工作的思考[J].铜陵学院学报,2015(5).

高校法治建设篇8

关键词: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主要问题;完善措施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通过对学生的日常管理达到育人的目的,其管理理念和模式本身对学生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培养具有法治观念的新时代大学生,以使其毕业后适应时代的发展,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建设的努力方向。笔者认为,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依法治国,依法治校的具体体现,是指高校学生管理机构以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为基础,建立健全高校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体系,用以调整学生管理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以法治的观念,构建合理的学生管理工作的权利结构形式和制约机制,在限制和正确运用学生管理权力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法治化、民主化、规范化和科学化的动态实施过程。

一、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主要问题

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治化程度不够。我国的《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比较详细地规定了学生的权利种类,但是保障学生具体权利的法律缺位。目前高校的管理制度至少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内容不符合相关法律的规定,比如有些高校的图书馆抓住偷书学生后,便依据该馆的规章制度,对学生进行罚款并张榜公布的处理,这样的规章制度显然违背了《行政处罚法》执法主体的规定[2];二是对学生权利的规定重视不够,打开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设定学生义务和责任的内容多,关于学生权利的规定较少。近年来不断出现的学生因其权利受到影响和限制而将将学校上诉到法院的现象,从侧面反映出高校管理制度法治化程度的欠缺。

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比较模糊。高校与学生之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教育管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日常管理。虽然表面上同是管理与被管理,但二者的法律性质截然不同。[3]高校在实施学生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发生的法律关系如何定位,看法不一,比较模糊,从目前已有的研究来看,主要存在两种法律关系说[4]。一是行政法律关系说。二是民事法律关系说。以上两种法律关系学说虽然自有其理,但是具体说来,笔者认为在法律关系的概念、主体、客体、内容等方面还是缺少明确具体的界定,总体上说还是比较笼统、模糊的。

学生管理工作程序法治化欠佳。按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法治化的要求,高校学生管理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是双方主体,管理者具有优益权。因此,如果没有制度化的管理程序,就可能导致管理权不受约束,从而造成某些管理者最大限度地扩张自己的权利,这显然有违法治原则。学生管理过程中不遵循合理的程序做出的各种处罚是没有法律效力的。目前,各种法律法规仅对学生权利保护进行原则性的规定,缺乏操作性,高校重实体、轻程序,忽视对运作程序的配套规定,使管理显得过于主观化、随意性。

学生管理者法治化意识欠佳。对大学生权利的侵害和限制,没有引起学生管理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究其原因是学校管理工作价值导向和学生管理工作者法治意识比较淡薄的问题。[5]计划经济体制思想的惯性,使高校不少学生管理工作者过分强调有效的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把学生作为管理的客体,视学校规章制度为管理学生的工具,而对如何维护学生的权益重视不够,没有认识到有效的规范和维护正常的学校教育秩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和实现人的权益。

学生权利救济缺乏有效的法治化途径。高校学生管理过程中,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可能的救济途径一般是申诉、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但实际上由于制度设计和贯彻问题,申诉和行政复议很难发挥应有的作用,在当前高校管理实践中尤其是高校与学生之间的管理法律关系中,有关对学生进行权利救济的规则较少且模糊不清。[6]因此,多数救济只能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由于在受案范围上还存在着争议,大量案件还不能得到司法救济。

二、完善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建设的措施构想

1.加强规章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学生管理法律制度体系。高校在制定规章时应当遵循合法性、合理性、正当程序、法律本位、民主公开等原则。[7]建章立制应严而有度,多用倡导性条款、少用禁止性条款、慎用惩罚性条款,在规章制度中明确相应的程序和惩罚主体,并规定具体的救济措施。同时要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公众参与、合法性评估等制度,完善规章制度等规范性文件的制定程序,建立健全跟踪反馈和责任追究制度。首先,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法制部门,高校应设立专业法制部门并聘请法律专业人士担任成员或者顾问,积极参与有关学生管理政策的修改和审订工作或批评意见,并进行监督;开展法律服务,为学生提供法律咨询以及规避法律风险。[8]其次,要清理与现行的法律法规相抵触的的规章制度,完善现行规章制度中不符合或者违背法律法规的部分,使之适应法律法规规定。第三,要重点修改与大学生管理有关的教育法规,如《学位条例》、《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等,在明确高校的立法权限基础上,明确国家对大学生管理的具体要求,以使高校制定的规章制度具有法律赋予的权威性。

2.准确认识高校管理过程中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高校与大学生之间既有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又有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对于高校与大学生之间作为民事法律主体的权利保护,我国《民法通则》及其相关法律法规已经有了比较明确而具体的规定;但是高校与学生之间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保护,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予以明确,以形成一个完整的高校与学生之间法律关系的法律体系。目前高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法律意义上主要包含两层内容:其一,具有行政法律关系的性质。高校按照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受国家的委托对大学生的有关事项进行管理。其二,大学生与高校之间存在民事法律关系。在确定两种法律关系时要注意不管是行政还是民事法律关系,学生均处于弱者地位,在确定法律关系时,如何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是学生管理法治化要注意的一个关键问题。同时在确定高校管理过程中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法律关系时,要注意到大学生的身份的双重性,其一是国家公民,其二他们是正在学校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高校一方面有权依法对学生进行管理;另一方面有义务尊重和保护学生的权利。“学生管理必须有利于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具有教育性,为此必须做到有管有放,有宽有严,必须体现民主、平等的精神,重在培养与疏导。”[9]

3.加强和完善学生管理工作程序法治化建设。具体说来,高校学生管理程序化法治建设应包含以下内容:首先,重视送达与告知。确保学生的知情权不受侵犯。其次,重视说明理由。高校在对学生作出某项剥夺权利的行为时,必须在执行前向当事学生说明理由。第三,完善听证制度。听政制度制度是行政程序法律制度的核心,其功能是使相对人有权站在利害关系人的立场上,使自己的意见反映到行政主体的决策中去,使权力与权利相制衡[10]。具体操作过程中,高校听证程序应注意处理好听证主持人、参与人的选定及听证结果的效力等问题。第四,推进校务制度。校务公开是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和维护广大学生合法权益的有效途径,也是保障广大学生最大限度行使知情权的最有效方式之一[11]。

4.努力提高学生管理者法治化意识。首先,高校学生管理者要确立学生权利至上的管理理念。权利至上要求高校管理者尊重被管理者的基本权利。在设定大学生义务时,还必须考虑与该义务相对应的权利是否得到保障,重视用权利至上的理念对一些传统行为方式进行重新审视。其次,高校学生工作管理者要提高法律意识。一是高校要通过举办教育法制讲座、敦促鼓励自学等方式,培养管理者的民主思想、平等观念、公正精神、权利意识、法治理念等法律意识。[12]二是高校学生管理者要养成严格执行法律及依法管理的自觉性。高校学生管理必须遵守行政法治要求,按照权限法定的原则行事,防止权力的滥用和乱用。第三,高校学生管理者应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服务意识。学校应以学生的利益和成长需求为出发点,以尊重学生的主体选择为前提,按照权利和责任相平衡的原则,为学生提供周全的服务,正确认识和处理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5.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权利救济制度是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依法治校,保障学生合法权益,实现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的重要举措。具体而言,笔者认为高校应从以下方面着手建立健全学生权利救济制度:建立和完善学生申诉制度;建立健全校内仲裁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行政复议制度;建立健全教育行政诉讼制度。

作者单位:长江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1]刘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讨[J].高等函授学报,2007,(3):73.

[2]路景山.谈高校依法治校与防范学生管理法律风险[J].教育探索,2007,(4):82.

[3]刘晓华,熊瑛.论高校学生管理之法治化[J].咸宁学院学报,2006,(5):170.

[4]张泉.沿着法治化方向改进高校学生管理[J],教学研究,2005,(3):216.

[5]齐元军,刘晓莉.高校学生管理法治化探析[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2005,(4):89.

高校法治建设篇9

关键词:高校政治文明建设

政治文明作为整个社会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改造社会、实现自我完善和提高过程中创造和积累的所有积极的政治成果和与社会生产力发展需要相适应的政治进步状态。[1]政治文明包含着极为丰富的内容,是政治意识文明、政治行为文明和政治制度文明的有机统一。政治意识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内在灵魂,政治行为文明是政治文明的外在表现,政治制度文明是政治文明的规范要求。高校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加强高校政治文明建设是社会发展对高校提出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高校政治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具有特殊的作用。[2]高校如何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文明建设水平,并为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是摆在每一个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笔者在长期实践中,经过深入思考,认为可通过以下几个途径来加强高校政治文明建设: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前提

在高校政治文明中一个重要问题是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高校党委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发展中形成的,是由党的性质所决定的,具有客观的历史必然性。实践证明:什么时候坚持这个制度高校就会健康发展,什么时候不坚持就会有问题。在高校中坚持党的领导,重点是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在办学方向上纳入政治文明。高校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必须自觉实践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要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高校尤其要把学习、宣传和贯彻政治文明的要求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突出任务;要在学校建设的各方面充分考虑到政治文明的要求,制订规划,加强宣传,狠抓落实,不断强化教职员工和学生的政治文明意识,规范政治文明行为。二是在班子配备上坚持政治文明。在高校中,教师是学生的表率,领导班子是师生员工的表率,领导班子的政治文明建设在政治文明校园建设中始终处于关键地位。要通过建立、健全和落实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灵活有效的激励机制、严格规范的约束机制,建设一支讲政治、廉洁高效的领导班子,为师生员工作出表率。三是在依法治校上体现政治文明。所谓依法治校是指高校依照法律、法规确定的高校执政运作方式来管理高校。要做到依法治校就要求高校的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带头模范地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都不得有超越法律、法规的特权,同时依照有关法律、法规保证高校的教职工依法行使当家作主的民利,进行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3]

二、教职工当家作主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核心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共产党执政就是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4]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社会主义高校的性质决定了高校的政治方向,决定了高校中教职工的政治地位和利益分配原则。在高校管理中,让教职工参加学校的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是教职工当家作主最直接、最具体的体现。让教职工有效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积极参与学校的民主建设,是党的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方针在高校的重要实践,是社会主义民主本质在高校的体现。广大教职工是学校的主人及办学的主体,因此在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就应以广大教职工利益为最大的价值取向,坚持用教职工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来衡量学校的一切决策;以师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处理好学校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随着高等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校办学自不断扩大,规划发展、进人用人、职称评聘、资金运作、工资待遇……教职工的切身利益与学校管理工作的联系日益密切。办好一所大学,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依法治校,加强民主管理;必须发挥教职工在学校重大事项中的参与、监督和保障作用,落实广大教职工行使当家作主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进一步调动广大教职工的主人翁精神和责任感,使他们真正感到学校管理以人为本的理念,激发其当家作主的政治热情。[5]

三、实行校务公开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

校务公开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践上要努力实现民主管理,使民主管理在思想上、内容上、实效性上及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建设上实现新的突破。当前要努力深化校务公开工作,深化对校务公开工作的认识,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校务公开工作。“三个代表”和校务公开有着内在的联系。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我们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组成部分,党要成为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代表,发展教育是关键。通过校务公开,深化高校民主政治建设,能充分尊重教职工的主人翁地位,切实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努力保障教职工的民利,不断满足教职工的精神文化要求,更好地调动和发挥广大教职工投身学校改革、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真心实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推行校务公开,是在高校扩大民主,进一步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一个很重要的措施和手段。我们不仅要维护教职工的经济利益,还要切实保障教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是人民当家作主,实行校务公开是国家权利的基本属性决定的。通过校务公开,充分调动教工参与学校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积极性,是落实教职工当家作主的要求,是主人翁地位落实的又一实现形式。[6]

四、加强工会工作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民主和依法治国,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三个基本方面。这三个方面都离不开工会工作。而高校工会工作又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因而加强高校工会工作是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是事关科教兴国战略方针的顺利实施与否,事关亿万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一项重要事业。办好学校要依靠广大教职工。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中文化层次较高的部分,把全心全意依靠教职工办好学校的指导思想落到实处,这是我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根本指导方针在教育战线的具体体现,是充分发挥我党的政治优势、办好高等教育事业的必然要求。没有高校内部的民主政治的建设,就谈不上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办学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人翁精神,我们的事业将一事无成。高校是知识分子较集中、文明程度较高、民主意识较强的地方,在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理应是搞得最好的地方。为此,高校工会要切实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要求,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切实加强民主管理和民主参与制度建设,尽快改变高校民主管理制度建设中一些相对落后的现况,制定和出台相关法规,提高教职工代表大会的权威性和实效性,不断完善民主决策过程。民主决策不仅体现在结果,更主要的是要重视民主决策过程,因此,要加强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完善民主管理和监督机制。[7]

五、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的实施,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强大的政治保证。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心是政治意识文明,又称精神领域的政治文明。它既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保持社会主义政治文明长盛不衰的保证,也是政治文明建设的基础性内容,规定着高校建设的性质和方向。高度的政治文明最根本的就是要求人们具有健康的政治思想和政治心理,也就是要求师生具有较高的政治意识文明。政治意识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价值观念、民主意识、法纪观念、政治舆论、政治认同感、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等。[8]

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建设最根本的是运用马列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广大党员、教职工和学生的头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而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政治理想和信念。这个过程实质上就是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的过程。在政治文明建设过程中,只有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理论,使其成为社会主流政治文化的旗帜,才能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政治素质,为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起良好的典范,从而在整体上提高整个民族的政治意识文明程度。可以说,思想政治工作是政治意识文明建设中的一项核心工作,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意识文明的重要思想基础,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郑慧.政治文明:涵义,特征与战略目标[J].新华文摘,2003,(1).

[2]吴自斌.高校政治文明建设[J].江苏高教,2004,(2).

[3]张明明.高校政治文明建设问题探讨[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3,(6).

[4]人民出版社.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文件汇编[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张斌,王明俊.教职工当家作主: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价值核心[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10).

[6]徐远火.校务公开是高校政治文明建设的重要形式[J].西画师范大学学报,2003,(6).

高校法治建设篇10

【关键词】企业党校;法治思维;依法治校

一、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对企业党校的指导意义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是对我们党法治思想、法治实践的总结,是掀开“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崭新一页。其中在法治建设方面有两个亮点对企业党校发展意义重大,分别是:一是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的能力,把法治建设成效作为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指标体系,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的重要内容。二是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深入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完善立法项目征集和论证制度,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拓宽公民有序参与立法途径。以此对企业党校明确提出了以下四点要求:一是贯彻落实四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的讲话特别是关于教育改革方面的内容。二是深度推动教育发展改革,提高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去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抓好制度落实。三是企业党校的改革发展方向与党校法治教育、师德师风建设结合起来,切实规范办学行为,提高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党校发展要与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结合起来。

二、改革发展背景下企业党校面临的挑战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一直为培养党的各类干部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并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为统一全党思想、提高干部队伍的素质与执政能力发挥着主阵地和思想库的作用。随着时代精神的转换,当前企业党校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变化,由单纯的党性教育培训向党员和企业干部培训转变,由以党建理论培训重点向以党建和企业经营管理培训重点转变,由以业余函授学历教育重点向以在职素质提升和技能培训重点转变,由单向灌输向教学双向互动转变等。

伴随着信息化变革了各个行业领域,同时计算机网络、移动终端的出现给传统教育培训市场带来了重大的冲击。网络技术的l展使信息传播得到巨大发展,学员获取的信息往往是最前沿、最贴近企业生产实际的,这给党校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迫使党校教师不断加强业务理论学习,同时要去企业一线挂职锻炼,逐渐往“双师型”转化。另一方面,网络远程教育、移动终端互动学习等新兴技术教学方式获得学员青睐,传统单一的重复性的培训劳动被逐渐背弃。与时俱进,捕捉学员需求适时调整培训内容,是企业党校维持现有规模,参与社会角色转型必须解决的问题。

总之,面对飞速发展的时代和培训市场的环境变化、培训对象的需求变化、培训模式和手段的创新,企业党校的持续生源建设,企业党校全面可持续的发展无疑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当然企业党校的全面发展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根据市场需要,运用法治思维,深度推进企业党校的全面改革,是需要全体教职工尤其是领导干部积极思考并付诸实践的重要现实课题。

三、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全面发展

我校近年来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校发展”作为工作目标,深入推进教育改革,准确把握教育改革的目标任务。为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思想,我校从适应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要求出发,就学校继续教育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高度重视法治教育,包括健全学校的章程和各项管理制度,不断加强法治教育,强化法律素质,努力探索学校法治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校园环境。为促进学校教育科学发展、内涵式发展提供良好的法治保障。其中,运用“法治思维”是坚持党的依法治国方略理念的具体体现,也成为各级领导必须遵循的基本规则,这意味企业党校在日常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中,要践行依法治校、依法执教,切实提高党校领导干部推进依法办学的意识和能力,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的能力。

(一)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出。关于“提高领导干部法治思维能力”的提出是我党法治建设进程中的创新。这个创新,是在总结和发展基础上的创新。在十五大报告中,提出的是着重提高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十六大报告中继续强调了尤其要增强公职人员的“法制观念”。十七大报告提出了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法治精神”,形成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社会氛围”。到十八报告中,则提出了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的能力,并且针对性地运用于“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四个基本方面。从“法制观念”到“法治思维”,从“依法办事能力”到“运用法治思维能力”,其创新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方面,由“法制”发展到“法治”,包含了民主、公平正义、权利保护等更加丰富和深刻的内涵,是内涵创新。第二方面,由“观念”发展到“思维”,从思想理念进入到工作和能力思维,更具有针对性,更具有引领和指导意义,是工作、能力思维创新。第三方面,由一般性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发展增加了“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四个方面,是应用领域的创新。

所谓法治思维,就是以法治作为判断是非和处理事务标准的思维。所谓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就是用法治思维来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二)运用法治思维,推进企业党校可持续发展。一是高扬法治精神,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法治文化建设是依法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具体实践,它反映了新时期学校管理及运作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管理理念。校园法治建设要求教育管理工作从管理观念上、管理职能以及管理方式上,需要在依法的前提下综合运用教育手段、法律手段、经济手段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来管理教育工作。这是提高教育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的方面。我校法治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依法治校”,对教师、学生加强法治教育,提高法治观念,增强法律意识,学法、知法、护法、用法,共同创建文明校园,构筑风清气正的校园环境。依法治国,贵在树立法治理念,追求法律至上、公平正义、尊重程序、保障人权的法治精神;培育法治精神,重在让人们对法治形成信仰,使法治变成人们的生活方式。党校通过终身学习,不断加强培训,不断提高教职工的综合素质,努力将法治思维践行在日常生活及教学实践工作中。同时,党校作为各级党政干部进行继续教育的阵地,在培养受教育者的法治精神中具有特殊的作用。通过党校法治教育,提高学员的法律意识和素质,向社会输送一批又一批具有法治精神的社会骨干,才能使整个社会逐渐形成良好的法律文化和法治环境,逐步消除封建人治思想,最终实现法治国家。二是不断加强学习培训,建设学习型企业党校。党的十吹响了新一轮思想大解放和深化改革的号角,终身学习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学习型社会、学习型组织、学习型政党建设日渐得到广泛认同。建设学习型企业、打造学习型团队是当前企业组织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自身发展进步的重要动力。企业党校不仅是企业培训机构,更是企业党建、企业经营管理等软科学的研究机构,是企业党委的重要工作部门,积极参与调查研究,为企业提供智力支持,发挥思想库的作用,是企业党校的定位和职能决定的。而且企业党校的教学人员同时也是研究人员,搞好教学科研工作是企业党校教师的基本职责。按照《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的要求,对企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开展科学研究,承担企业党委下达的调研任务,推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是企业党校的基本任务。三是健全管理制度,保障依法办学。近年来,我校充分发挥党政领导组织的作用,努力践行依法办学、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狠抓制度落实,把健全党校的各项管理制度作为重要内容摆在突出的位置。我校精心组织,加强领导,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制度建设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专门成立建立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工作组,由一位副校长主持工作,组员由学校办公室、人力资源部等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以及教研室老师等组成,把我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分类、整理,利用。几年的时间,把所有的管理制度进行增加、修改、完善、规范。形成了日常管理类、教学教务类、人力财务类等包括百余项管理制度,为我校的法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为我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为了推进依法治校,我校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和教育部《全面推进依法治校实施纲要》的精神,继续完善我校章程建设,建设科学化、规范化、人性化的学校章程,保障依法治校的方向性和指导性;促进学校管理者和教师运用法律手段保护自身权益,牢固树立依法办事、尊重学校章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念;围绕我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行业(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建立公正合法、系统完善的制度与程序;保证我校的办学宗旨、教育活动、制度规范符合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真正实现依法治校。四是开展人才模式培养改革,制定业绩考核标准。深入贯彻全会精神,加强学校法治建设,推进制度建设。把能不能遵守法律、依法办事作为考察干部政绩的重要内容,督促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去管理学校事务,去处理遇到的问题。在法治时代,领导干部的决策和行为总会直接或间接地与法律发生关系,领导干部只有具备法治思维和运用法治思维,才能依法履职、依法决策,从而保证党校良性健康可持续发展。同时,科学、规范的政绩考核标准,促进领导干部公平竞争,调动干部的积极性。这也是企业党校尊重人才,培养人才的进步体现。在这个过程中,中青年培养学科带头人是党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制定培养带头人的政策结合规范的考核标准,是有效的人才成长奖励机制。

我校为了落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了实施发展战略,实现工作目标,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组织召开了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工作会。旨在未来几年主体班教学中,在进行市场调研、强化实践性教学、建立校企合作机制、深化教学改革的基础上,以需求为导向,构建医药人才培养的新模式。这项改革的新举措以实现“课程体系建设是核心,师资队伍建设是关键,加强考核监督是保障”的管理要求为目标,最终全体通过决定以“法”的形式把它固定下来,在未来我校医药各类人才教育的发展上,切实规范办学行为,真正提高办学水平,不断开创我校教育工作的新局面,实现依法治校。

总之,运用法治思维,不仅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核心,也是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途径。企业党校教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开放的社会系统,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治国方略已纳入党校的教育中,成为党校教育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把加强法治教育、依法办学、依法执教和建设和谐校园有机结合起来,对于弘扬法治精神、营造法治氛围、培养法治人才,实现依法治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