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9:05:22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1

关键词:法治理念;法治理念教育;“两课”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08)-03-0077-03

一、法治理念与高校法治理念教育

“理念”是属于哲学范畴的一种抽象的概念,通俗讲,就是原理、信念、思想、观念;从普遍意义上说,理念是指导人们行动的指南,有什么样的理念就会有什么样的行动,一经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社会行为具有强烈的导向性。

法治理念是对依法治国规律性的把握及如何认识依法治国。一般意义上说,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具体来讲,法治理念指导一国法律制度的设计,是该国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实践的思想基础和主导价值追求。法治理念是法治的灵魂和精髓,引导、统摄、支配和决定着法治活动,决定着法治行为及法治的效果。没有法治理念做基础,就没有真正的法治。

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主要内涵是指:培养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在法律条文理解、法律体系和程序方面的知识,理解这些方面赖以建立的基本原则,而且侧重点应该是对法治信仰建立的教育和引导。大学法治教育的基本特征在于:由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参与,鼓励大学生参与公民事务,强调学生以社会成员身份实践性地运用法律,而不是专业的法律教育。因此,法治教育的内容应当包括法律知识教育(法律、权力、公正、自由和平等)、法律能力教育(研究、思考、交流与社会参与)、法治信念和价值观。现在很多大学生对法治教育还只是停留在第一部分即法律知识教育上,而对于法律能力教育与法治信念、价值观的教育和培养还没有认识到。

二、培养大学生法治理念的重要性

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大学生应当具备良好的法律意识和法治理念,这是成为合格人才的必要条件,也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

第一,培养法治理念是完善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面。法律素质是现代人才素质的重要方面,不仅要学习法律知识,更要树立法律意识和公民意识,增强法治理念,确立“法律至上”的信念,才能引导大学生真正地用合法性标准分析、解决问题,以法治理念对个人的社会行为起好向导作用。

第二,培养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的内在精神要求。法治需要以特定类型的理性文化为基础,公民意识、权利义务观念、平等自由观念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作为社会最为关注的群体之一,对社会的发展,当然包括法治社会的建立、完善起到关键的推动作用。因此,培养大学生的法治理念,就是要引导大学生形成依法办事的行为方式,进而在全社会范围形成具有特定价值基础和价值目标的法律秩序。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服从法律、依法办事,这样的法治理念正是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在教育部、司法部联合的《关于加强学校法制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学校法制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是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教育,培养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依法治国的百年大计。”更是对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要性的充分肯定和要求。

三、“两课”教学中法治理念教育存在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各级各类大学生的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和主环节,它体现了德育首位的原则和社会主义的办学方针。“两课”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确立对党和政府的信任。我国把“法律基础”课程作为法制教育,成为“两课”教学的重要内容,就是要通过提高大学生的法律素质和现代法治观念,培养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经济文化事业的现代化合格人才。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两课”教学也在提高和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方面形成了不可替代的优势,强调了我国法治理念的社会主义的政治性,努力将法律意识、道德意识教育融为一体,较符合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

遗憾的是,当前高校的法治理念教育在“两课”教育中存在诸多问题,试归纳如下:

1、对法治理念教育的重视不足。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和制约,社会民众甚至相当多的政府官员法治理念淡薄,虽然邓小平同志早在1986年就指出:“法治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样的教育,社会也要进行这样的教育”。但是实际操作上的“普法”运动受到“防民”思想的不良影响,对禁令、义务的宣传远多于对权利、自由的启蒙,对法条的宣传远重于对法律意识确立的培养,违反了法律是“保证每个人自由发挥才能,不是束缚他们才能”的法律精神。高校作为社会组成部分,难免受到影响。在高校,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任务主要是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来完成的。然而一些高校对包括法律基础课在内的“两课”教育往往是“嘴上重要,行动次要”,具体表现在:缺乏经费投入;不给教师进修、交流提供必要保障;随意压缩“法基”课时,不少教师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时,也常将重点放在“思想道德修养”方面,“法基”的内容少讲甚至不讲;高校办学行为缺乏规范性,对学生接受法治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受到社会浮躁心态的影响,对于家长和学生而言,进入大学主要是想学习专业知识、专门技术,希望课程都是对将来就业有立竿见影作用的学科,而法治理念的教育的作用通常都是隐形的,不能马上产生效用,因此个别家长对加强法治理念教育持怀疑或否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高校对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

2、法治理念教育范围狭窄,定位不明确。目前“两课”教育中主要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承担对大学生进行法治理念教育的任务,然而单从“法基”方面来看,课程目标定位不清晰,教学目标笼统地定位为培养学生法治理念和教授法律基本知识、具体条例,两者兼有,不分主次。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往往是侧重于向大学生传授法律条文知识,忽视对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养,重理论灌输轻实践参与,重记忆考核轻理解运用,把“法基”课上成讲授法律条文、呆板案例为主体的课程,培养了一批为数不少貌似掌握许多法律常识,实质是具有法治理念的不合格的大学生,这无疑是大学生“法盲”产生的原因之一。

3、教育内容落后,教材陈旧,教学方式单一枯燥。有学者就目前我国高校法治教育的教材进行研究分析,发现教材存在问题较多,如内容严重滞后,有些法律规范已经修改或经司法解释予以更新,但教材仍旧没变,沿用几年前的说法;法治教材体系庞杂,包罗万象,理想主义色彩浓厚,重视理论层面轻视实践体验,忽视教学过程目标,将知识再现考核作为重点,条文法规为主,而法治观念介绍、法律价值阐述和法治理念的产生背景等深刻层面很少揭示或根本没有提到。同时,教学方式单调,课堂灌输教育仍占主流,教学主客体互动缺乏;囿于课时和专业知识有限等因素制约,课外教学渠道不畅,法学专业的模拟法庭、案例讨论分析、学生自我教学等手段无法运用,也几乎没有利用多媒体、网络等传媒的优势进行教学,深受大众欢迎的普法节目,学生几乎无法接触。最终导致学生听起来索然无味,老师也倍感吃力,恶性循环不断。

4、教师队伍素质参差,整体法治素质有限。就目前中国的高校体制和教学任务压力来看,总体的法治教育师资队伍薄弱,将“法基”课和“思想道德修养”课,二合为一后,一般都只由一名教师将该课程从头讲到尾,而教师往往是原来的“思想道德修养”课的教师,尽管该教师能力再强,但“术业有专攻”,法律知识本身的庞杂和法治理念需要长期培养的现实,以及个人精力的有限,必将使“法基”的质量大打折扣。在“两课”教师队伍中,有法学专业博士头衔者,更是寥寥无几,“学高为师”,但师者已然如此,学生的法治理念、法治意识可想而知是难以从根本上得到提高、改善。

四、对“两课”教学中加强法治理念教育的一些建议

首先,高校应统一思想,提高对法治理念教育的认识。高校的领导应该言出必行,充分认识现代法治社会对于人才法治素养的要求,把支持法治教育的工作落到实处,切实保障经费的投入,保证课时;法治教育的老师应该将法治理念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讲透,对法治社会有较为准确的理解和认同,使法治教育进入学生头脑。对于将《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合并,本人持保留态度,虽然出发点是美好的,希望能够找到两者的共同点,更好的整合教学内容,避免流于形式,但实际上是对法治理念教育重要性的一种否定,经实践证明,由于课程学时有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内容能够讲完已算不易,更难以谈得上讲透,不少老师更是舍弃对“法基”内容的讲授,毕竟不是其专业,而学生听起来,更是课程主线难以把握,内容更庞杂,掌握的难度更大,对该门课程的抵触情绪由此产生。同时,法律知识本身有自己完善的体系,法治意识的培养更是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合并以后,削弱了“法基”内容的重要性,自然对学生的法治意识教育工作的质量会打折扣。因此,本人不赞同将“法基”的内容依附于“思想道德修养”上,还是应该将两门课分开,保证教学质量。

其次,改革教学内容,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更新教材,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式,立体化地开展法治教学。教学内容的选择是法治教育的关键,笔者认为应该以培养法治理念为中心任务,突出对学生进行宪法意识、公民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契约意识、诉讼意识等现代法治信仰教育;教学计划是广义上的备课,务必严格按照大纲的要求,综合考虑教材内容,坚持贯彻法治理念养成教育的主旋律;教材编写不求大而全,多而杂,大胆舍去学生只需掌握一定的阅读能力就能理解的规范条文,增大法理教学内容比例,以课程目标的设计、课程内容的精选、教学要求的更新来促进“法基”课程的大胆改革和创新,突破以往重禁令、条例的灌输教学困境,改革考核模式,记忆再现考核和教学过程评价相结合。课堂教学作为法治理念教育的主阵地仍不能动摇,但必须改变“台上激情澎湃,台下鸦雀无声”的状态,多采取互动式教学,以讨论、辩论、布置调研课题、案例评析、自学自教等多种方式,充分发挥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的作用,电视、网络、视频等元素应多加利用,如将《今日说法》等优秀普法电视栏目搬进课堂,开设博客给学生表达观点的空间等。突破校园范围,拓宽校外教学渠道,“走出去,请进来”,积极与周边社区、政法机关联系,争取能让学生多以社会公民的身份参与社区工作,创造法庭旁听、监狱探访和共建的条件,还可考虑将优秀的政法工作者或改过自新人员请进大学校园,以宋鱼水式的好法官教育、感染学生,以“浪子回头”的自新人员亲身经历,引起学生对责任意识的思考和对需要帮助人群的关心,培养社会责任感,从而加强法治意识教育最终实现法治理念教育,牢固树立法律崇尚的信念。

再次,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高法治素质的师资队伍是高校法治理念教育的根本保障和关键所在。鉴于法律基础课是一门专业性较强的课程,针对目前普遍由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老师兼任“法基”课程的现状,可以吸收一批受过法律系统知识专业训练的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师队伍中,并保证“法基”课时,由法律专业老师授课。“法基”老师也应该加强平时理论学习,积极参加进修,有能力的院校可以考虑开设有针对性的进修班,教育行政部门也应牵头组织开展交流活动,创造沟通平台。

法治理念教育是系统工程,不能单靠几节“两课”就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学校还需要加强法治环境的建设和优化,给予师生足够的民主空间,坚持法治原则,规范办学行为,使学生感受生活在法治环境,自觉增强法治观念。大学生法治理念教育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杨健燕.大学生法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6,(8):35-36.

[2]曹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及内涵[J].党政论坛,2006,(7):35-36.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2

[关键词]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培养

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历史定位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同古代法治理念和现代法治理念有着历史联系并经过辩证发展的法治理念,是当代中国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中针对现实问题和社会环境做出的历史选择。

1.现代法治理念。现代法治理念主要是由两个部分构成的。一是资本主义法治理念。二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现代法治理念是资本主义法治理念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对立统一。一方面,资本主义法治理念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分别属于两种历史类型的法治理念,在阶级本质和政体结构等方面存在着差别、冲突和对立;另一方面,它们共处一个交往日益频繁、联系不断加强的全球化时代,体现了人类法治文明发展到当代所取得的最高成就,存在一定的交叉、重合和一致性。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法治理念。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借鉴和采用了苏联的法律理论,把法律视为同阶级敌人作斗争的工具、捍卫无产阶级的武器。经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特别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以确立和发展,一方面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另一方面社会矛盾包括城乡矛盾、贫富矛盾、政治腐败和改革的负面效应等引起了意识形态的斗争。如何保证社会主义政权长治久安和共产党长期执政的问题摆在了当代中国的政治家和理论家的面前。法治作为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方略,人权作为维护人民群众利益的重要观念,公平正义作为化解社会矛盾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首要价值,先后被引入党和国家的意识形态。

3.法治理念的认识规律:从思维的抽象再到思维的具体。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贯穿于整个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领域的指导思想和精神动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我党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它标志着我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当前,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民主政治发展的时代要求,以科学发展观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为指导,在深刻地认识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规律的基础上,系统地分析符合中国国情和人类法治文明发展方向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探索培养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对于全面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科学内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依据法治活动的主体不同,可以分为一般层面的法治理念和特殊层面的法治理念。一般的法治理念是全体公民均应具备的法治理念,它反映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共性征和共同内容。笔者认为,作为一般层面上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权利义务理念。权利也称法定权利,是指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所享有的某种权能。它是公民生存、生活和发展的基础。根据权利的内容不同,可以分为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社会权利和诉讼权利等。法律义务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法律关系主体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是以权利和义务的双重机制来指引人们的行为,调处社会关系的,并且是在权利和义务的互动中运行的。

2.尊重人权理念。现代法律就是保护人权的一种制度安排和强制力量。正是人权体现了现代法律的精神,正是人权保障奠定了现代法律的合理性基础。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详细的列举。此外,我国在民事法律、刑事法律、行政法律及诉讼法律等一系列法律中对公民不同类别的权利给予了具体规定。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法治理念,就是要求每个社会成员都有人道主义意识,尊重他人的人格尊严及财产权利,在全社会形成尊老爱幼、平等互助的和谐局面。

3.公平正义理念。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键环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价值取向。现代法治既是公平正义的重要载体,也是保障结构的变动,利益关系的多元化,社会公平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最重要的是要通过推进社会主义法治进程,逐步建立并从法律上保障公平的机制、公平的规则、公平的环境、公平的条件和公平发展的机会。社会主义立法要体现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要求和愿望,使正义的要求法律化、制度化,使实现正义的途径程序化、公开化。

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理念。我国1982年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重要内容。要在实践中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必须首先树立起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要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国家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能否依法办事、秉公执法至关重要。国家行政机关在处理行政管理事务,特别是关系到人们切身利益的事务时,一定要坚持公平正义理念,依法办事,反对趋炎附势,不容许对任何在社会关系中处于劣势的主体有歧视待遇。国家司法机关在审理刑事案件时,必须忠于事实和法律,决不能看人办案,因人而异。

三、培养和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途径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知易行难,要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必须确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努力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修养。

1.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法治社会都必须树立有效的法律权威,没有法律权威就没有秩序。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一个社会中居于至高无上的地位,享有崇高的威望,得到普遍的遵守和广泛的认同,在调控社会生活方面发挥着基础和主导的作用。树立和维护社会主义法律权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努力提高立法质量。优良的法律是法律权威得以形成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因此,要树立法律的权威,就必须根据宪法和有关专门法律规定进行立法活动,即立法活动本身也必须法律化、程序化、制度化。第二,必须努力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社会主义法制统一是我国宪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其内涵是指国家必须制定统一的宪法和法律,并保证它们在全国范围内和全体公民中得到统一的遵守和执行。第三,必须树立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社会主义法律的权威不仅在于立法中体现了人民的意志,得到人民的拥护,而且在于执法中的严格公正,得到人民的信任。在一个国家,只要执法机关能够执法如山,这个国家法律的权威就能得到较好的维护,就能建立起良好的社会秩序。第四,必须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准则的观念。人类的社会生活及其秩序的建立必须借助一定的行为规则和社会规范,如法律、道德、政策、习惯、宗教等,而法律既具有意志的普遍性,又具有对象的普遍性,因而,法律在所有的社会规则中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规则。确立法律是人们生活基本行为准则的观念,使整个社会和全体公民树立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和服从法律,自觉将法律作为指导和规范自身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能够有效地维护法律权威,从而可以使法律更有效地发挥控制社会行为,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

2.培养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法律思维,是指按照法律规范、原则和精神来观察、分析和解决社会问题的思维方式。法律思维方式的重心在于合法性的分析,即围绕合法与非法来思考和判断一切有争议的行为、主张、利益和关系。实行依法治国,意味着包括治国者在内的一切人都必须按照法律的指引来思考和行动。因此,对利弊的权衡、成本与效益的比较、善恶的评价,都不能代替法律的标准和结论。可以说,法律思维优先和合法性优先,是法治原则所必然要求的一种思维方式,也是法治理念在思维方式上的重要体现。只有当这种思维方式真正被社会公众所普遍认同时,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才有可能实现。培养法律思维,提高全体人民法律思维的水平,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题中应有之义。但是,法律思维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需要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培养。首先,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法律思维的形成需要一定的法律知识作为基础和条件,而法律知识的获得,必须依靠学习。其次,要不断强化法治观念。法治观念是在了解和掌握法律知识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对法律的一种比较稳定的看法,是法律思维形成和发展的思想条件。要想不断提高法律思维的水平,就需要不断强化法治观念。再次,要努力掌握法律方法。法律方法是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法律思维的过程就是运用法律方法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过程,因此我们要培养法律思维方式,必须掌握法律方法。最后,要积极参与法律实践。法律思维是解决法律问题的重要方法,积极参加法律实践活动有利于法律思维能力的提高。要关注社会上发生的法律事件,注意从法律的角度进行思考、分析和判断。脱离开活生生的法律生活和法律实践,不可能养成法律思维方式。要抓住各种机会积极投身到火热的社会实践中去,在实践中提高运用法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只有通过反复参与各种法律活动,在法律实践中运用法律知识和方法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才能养成一种自觉的法律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政法委员会编.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读本[m].中国长安出版社,2006.

[2]王笑红译J.m.凯利.西方法律思想简史[m].法律出版社,2002.

[3]丁以升.法治问题研究[m].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5.

[4]e・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m].邓正来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56.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3

(广西大学,广西南宁530004)

摘要:高校法治观教育是形成大学生健全人格和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需要。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师生认识不足、教育内容失衡、教育形式单一以及教育长效机制缺失等问题。为此,高校应该提高师生对法治观教育的认识,完善法治观教育内容,拓展法治观教育形式和方法,建立健全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从而构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有效框架。

关键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缺失;构建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4107(2015)07-0090-03

收稿日期:2014-10-29

作者简介:蒙晓旺(1988—),男,广西平南人,广西大学政治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大学生代表着国家的未来,象征着民族的希望。但大学生又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生理和心理尚未完全成熟,在文化多元化、社会转型加速的社会背景下,大学生价值取向和判断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大学生违法犯罪问题的出现,更显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缺失。因此,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法治观,已然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指出:“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遵法守法用法意识。”大学生是社会的重要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对于贯彻落实十八大要求,培育大学生法治观念,形成健全人格及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具有重大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理论逻辑

大学生是内在因素和外在环境共同作用的特殊群体,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和使命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的法治观教育。

(一)完善人格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合理诉求

青年代表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大学生作为青年群体,有其强大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总书记在2014年五四青年节讲话中指出:“当代大学生是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1]并强调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而作为其中的重要内容之一的法治观念也得到了广大青年的重视。大学生有其自己的理想,有其自我成长的需要,更有完善其人格的必然追求,因此,为达到其立意高远和修好公德的重要目标,法治型人格培育成为其必要内容之一,这不仅是当代大学生适应倡导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更是承担社会主义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的内在要求。从法治与人格的角度进行考察,法治型人格是指能够适应法治建设需要,推动法治社会建设的一种理想的人格类型[2]。作为社会的栋梁和国家未来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也有义务加强其法治观教育,将权利义务意识、公民意识和公仆意识内化为一种稳定的区别他人的法治思想,以清除人情关系思想、特权思想和权力思想对大学生法治思想的束缚,从而促使其学会自省和做到自律。这不仅是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追求公平正义和依法实施法律行为的要求,而且是完善大学生理想人格的内在要求。

(二)提升社会责任感是加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社会要求

青年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中坚力量,是一个国家持久发展的根本动力。在200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要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3];而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也明确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公报指出:“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可见,党和国家对法治的重视性。而这不仅是对于普通公民的要求,更是对广大青年学子们提出的要求。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和多变的世界形势,大学生应该了解法的渊源、法的理念、法的价值等知识,了解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封建传统法治思想和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区别,增强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法治的责任感。同时,广泛开展的社会实践教育,也要求大学生必须树立正确的法治观,这对大学生了解国情、了解社会、奉献社会并不断地提升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生法治观教育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对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有着重要影响。因此,梳理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缺失,是加强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部分高校和师生对法治观教育认识不足

当前,对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存在教师和学生对法治观教育不够重视的问题。法治观教育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一部分,本课程是将以往“思想品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减为一门,并对其内容进行整合,对大学生不仅要进行法治教育,也要进行以往以法律知识普及为主的法律教育,教育内容较为庞杂[4]。但是,目前高校给教师安排的法治观教育部分的课时一般为3个学时,是整个思想政治理论课学时的十二分之一。面对如此越来越高的教学要求,越来越少的教学时间,教师讲课要面面俱到,几乎是不可能的。由此导致很多教师会有选择地讲授,只向学生讲授一些基本概念或忽略不讲,更有甚者,认为法治观教育对学生用处不大或与学生没有直接的关系,对学生的讲述也难以有效开展。而对于受教育者来说,他们大多是非法学专业的学生,又由于理论的枯燥,这就势必引起一些学生只重视专业课的学习,而忽略法治知识的吸收。有学者对某高校非法学专业的大学生法治观教育调查发现,61%的大学生对法治观知识知道一些,但对其内容了解不全面,学习不深入,70%的学生对法律的学习不感兴趣[5]。除此之外,当前高校普遍实行学分制,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门公共课,是学分较低的一门课,这一情况又使很多学生为了自身利益,对法治观教育选择直接放弃或放在次要位置,由此带来的是学生法治思想观念的淡薄和法治认识上的缺失。

(二)高校法治观教育内容失衡

法治内容的学习是大学生进行法治实践的理论基础和价值追求,也是大学生参与实践的重要导向。依据2013年《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修订版的要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五方面的基本内容[6]。这五个方面强调社会责任和服从与服务意识,而且更多地是强调对国家所颁布的法律法规的介绍与学习,却忽略了大学生法治信仰、法治价值和法治主体意识的培养。在内容设计上以法律教育代替法治教育,或存在着重“思想道德”内容、轻“法律基础”内容的倾向[7]。而且注重社会本位,轻视个体需求,不能完全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从而导致大学生法治教育难以取得应有的效果。同时法治观教育缺乏与时俱进的内容,虽然2013年修订版教材的内容有了很大的改善,增加了很多法律的词源、历史发展和法治理念等,以及法治与道德之间进一步融合的内容,但在总体上仍然缺乏教育和引导学生法治观教育与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型国家同步的内容。

(三)高校法治观教育形式与方法单一

高校是教育和引导青年学生培养法治观的主战场和根据地。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主要以课堂讲授为主,课外实践活动为辅。教学的形式仍大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有学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71.85%的教师没有运用多媒体,运用多媒体的教师中又有86.13%的电子教案中没有视频和案例分析[8],这种单一的方式导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互动和基本的情感交流。除此之外,由于课时的限制、教师自身专业知识的缺乏、课堂条件设备等原因,法学专业所特有的案例教学、模拟法庭等教学方式得不到应用[9]。生硬刻板的授课形式不仅扼杀大学生法治情感的培养,而且会导致大学生难以适应法治型国家建设的需要。另外,在课外的实践活动教育中,由于大多高校都是采取几个班一起上课的形式,要组织一起实地旁听或参与法庭法治活动几乎难以实现。而校园法治宣传活动、法治讲座和法治社团的缺失,让许多大学生不能学以致用,对法治教育只能停留在记忆层面。这样的情况导致我们培养出来的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四)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缺失

建立高校法治观教育长效机制,是依据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提出来的重要任务。纵观当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改革与创新缺乏建设长效机制的认识。首先,高校在规章制度上没有足够重视法治观教育,在法治教育方面投入严重不足,在人、财、物、场所等方面不能给予很好的保障[10]。认为法治观教育是法学专业的专利,而对非法学专业学生的教育则放在纯粹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或以道德教育代替法治教育。其次,缺乏法治观教育课教师长期考评机制。由于大部分高校的基础课由非法学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大部分理论基础薄弱,缺乏宝贵的司法实践经历,对学生的教授只能停留在法律的条条框框上,缺少应有的深入分析和相应培训或制定相应工作规范的制度。最后,缺乏对法治型社团的建设与管理。由于学校教育中重智育轻德育、重专业知识轻学生整体素质教育的问题,对大学生社团则采取自由放任、不支持的态度,使大学生社团缺乏指导[11]。另外,社团的活动和场地申请缺乏必要经费的支持,导致许多有益的法治宣讲活动不能顺利进行。

三、当代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构建途径

法治不仅是党和国家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同时也是广大高校教学教育的重点内容。因此,有必要针对目前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对策,提高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效果。

(一)端正态度,提高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认识

法治作为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现代化的主要标志。而法治观作为一种客观存在,需要在人脑中反映,必须有一个系统的认识、认同过程。高校是当前对大学生进行法治观教育的主体,应该在思想上提高认识。学校要加强支持法治观教育教学工作力度和增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法治观教学学时,以保证大学生对法治观教育有基本的认识。教师作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引领者,理应提高法治观教育对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视度,秉着认真负责的态度,遵循大学生心理与生理特点规律,讲清讲透法治观的一些基本内涵、基本价值和基本特征,让大学生真正了解法治观念、法治价值的意义。有条件的学校可以采取小班授课方式,尽量让每个学生认识法治观教育在我国依法治国及建设法治型国家的重要性。此外,要降低学分制对大学生的影响,可以采取与其他课程相同学分或在大学生评优与奖学金评定方面,采取基础课与专业课看齐的形式,让大学生端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态度。

(二)与时俱进,完善法治观教育的内容

完善的法治观内容是大学生法治情感培养的基础。而大学生法治教育的内容又与其他群体法治教育的内容不完全相同,大学生法治观内容除了有党和国家法治建设的要求外,还必须坚持以培养大学生法治信仰和法治主体意识为目标。为此,应该增加法治理念、法治渊源、法治特征等内容的讲授。在内容的设计上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学生为理念,坚持遵循“三贴近”原则,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内容的选择必须与学生学习生活相贴近,同时又要体现学生的需求。另外,法治观教育内容必须体现我国法治建设的特征,因此,大学生法治观教育的内容不能落后于时展要求,应该结合我国法治建设的理论热点问题,尤其是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的热点,从中引申出社会法治现实与大学生法治行为的关系,使大学生从生活中感悟法治精神。

(三)互通合作,拓宽法治观教育的形式与方法

有效的形式与方法是增强大学生法治观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重要手段和途径。面对大学生思想复杂、价值观多元化的现实,大学生法治观教育应该采取多元化教学形式,综合利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增加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情感互动。通过互联网创建法治情境或典型法治案列的形式,让学生与教师参与其中,既可以创造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交流的平台,又可以克服大班教学而导致无法实地观摩的缺失。大学生校园法治型社团是大学生法治理论与法治实践相结合的重要途径,鼓励大学生参与或建设法治型社团、法治型讲座及活动,通过法治认知与法治情感体验,能够更真挚、更鲜活地激发大学生法治意识的觉醒,形成明确的法治导向,最终形成正确的法治行为。

(四)创造条件,建立健全法治教育的长效机制

长效机制是用来规范法治观教育的,一套健全有效的法治观教育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是法治观教育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法治观教育效果得到切实提高的重要保证。第一,学校应该总结一些好的经验,探索建立一些新的制度,从制度上保证法治观教育工作的落实。在制度上确保法治观教育课时、工作人员、场所等得到必要支持,明确区分法治教育与其他教育的异同。第二,规范法治课教师的考评与培训机制。把教师教学评定和学生评定相结合,提高教师事业心和责任感。定期举行教师教学能力提高活动,及时加强教师理论学习,关注社会最新法治活动的获取能力。此外,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引进有法学专业背景的教师、司法工作人员现场给学生讲授法治常识,以提高学生对法治的认识。第三,加强学校法治型社团的指导。由于大学生社团大多属于学生自己管理、自己服务的性质,要让社团真正服务于学生,必须由责任心强的教师进行指导。同时,还需学校在制度规章上给予支持,比如,社团宗旨需要符合国家与大学生需求,社团经费的比例必须明确。唯有如此,才能发挥社团真正作用,才能为校园文化营造良好的法治氛围。

参考文献:

[1]罗容海.做“可爱可信可贵可为”的新青年[n].光明日报,2014-05-08.

[2]张德广.法治教育中法治型人格的培养[J].广西社会科学,2001,(4).

[3]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J].中国高等教育,2004,(20).

[4]杨京.试论大学法律课程教学的重点与难点[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教育——德育论丛(第二辑).2012,299-302.

[5]钟佩霖.艺术类大学生的法治观培养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S2).

[6]编写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154.

[7]李婧.高校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思考与建议[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2).

[8]莫良元.高校法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大学教学,2013,(12).

[9]舒国兵.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学教育改革初探[J].教育与职业,2012,(20).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4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承担着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重任。由于社会环境和教育对象的巨大变化,使得思想政治教育的难度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任务和对象不相适应。本文试就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困境提出一些对策性的思考。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归因分析

1.教育理念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作用不相适应

面对青年学生理想追求的多元趋势,志向情趣的多向选择,价值观念的多种层次,不改变旧的教育理念就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变化。旧有的教学理念主要表现在:第一,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专业教育。像专业课那样以传授基础知识和理论灌输为主要目的,缺乏与学生自身的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精神品质进行交流。第二,把思想政治教育等同于政治宣传。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于突出党性原则,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传和教育,人为地限制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第三,僵化地对待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基本内容,创造性不强。当前的教育内容依然固守在传统的思想政治内涵上,涵盖面比较窄,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关联度不高,学生没有学习的热情,教学效果甚微。

2.教育内容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任务不相适应

教学内容主要体现在教材中,纵观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不难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第一,教学内容脱离学员实际,针对性不强。绝大多数教学内容是对世界、国家、社会等问题的解说。因问题宏大,其解说不可避免具有抽象性。第二,教学内容滞后,版本庞杂。既落后于国内外形势发展的需要,又落后于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需要。第三,思想政治理论各门课程之间内容的重复。这些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的主要症结。

3.方法手段与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特点不相适应

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物化式”。这种教育方式的最基本特征是把学生当作客观物体,消极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忽视他们的人格尊严、情感需要和知识需求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二是“满堂灌”。这种教育方式的本质是强制,限制人的智慧和道德的发展,只能被动地接受。三是“模式化”。这种教育方式最基本特征是强调教育内容上标准化、模式化。这种空洞和无的放矢的教育,不仅违背了教育的针对性、深入浅出的基本规律,还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简单说教”、“硬性育人”现象的普遍存在。这三种教育方式都是与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背道而驰的。转贴于

二、坚持以人为本,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现代教育理念的最大特点,就是强调以人为本。用现代教育理念来反思我们的教育思想和行为,过去我们把学生当工具来打造,当容器来灌输,实施的是“非人”教育。如何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帮助学生在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里进行正确的知识选择和创新,实现自我价值和人格的升华,是当前我们每个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要任务。

1.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观念是行动的先导。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首要的是观念上的除旧布新,使其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根本目的在于对人性的唤醒和尊重,最广泛地调动人的积极因素,最充分地激发人的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每一名学生都是一个具有高度心理差异的在具体环境中生活的实体,教育的目的在于使每一名学生成为他自己,教育的责任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所以,我们不能从统一的教育目标出发来评价学生,而是应该尊重并合理地引导每一名学生的个性和差异性,正确分析学生需要的主次性以及差异性,创造条件、运用各种途径满足学生的正当的合理要求。

2.构建以人为本的教育内容,找准问题的切入点,增强教学的说服力和时代感

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若真正实现这样的教学目的,就教学内容而言:首先,教学内容要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是纯知识课,它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要求教师在授课时,要切入学生的生活实际。其次,教学内容必须突出时代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相对比较稳定,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案要永远“一成不变”,教师必须处理好教学内容的相对稳定性与不断更新的关系。

3.探索以人为本的教学方式,优化课堂教学着力点,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一是变“物化式”为“人性化”教育。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和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时下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调整或者是创新自己的解释,从而挖掘其的学习潜能。二是变“灌输式”为“对话式”教育。缺乏思想和感情交流的教育模式,容易导致学生的逆反心理。当前针对“灌输式”教育的弊端,更多地提倡开展“对话式”教育。“对话式”教育强调师生平等对话,自由交流和相互磋商,双方都敞开心扉作真诚的交流。三是变“模式化”为“开放式”教育。青年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思想活跃、眼界开阔,对新观念和新事物接受快,参与、竞争意识强烈,喜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4.建立以人为本的服务机制,以无形的力量,激励学生积极上进,奋发有为

高校要贯彻落实好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还必须建立、完善关心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的服务机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一是建立帮困机制。针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建立资助保障机制和加大对优秀贫困学员的奖励力度。二是建立健全心理咨询服务机制。要利用好心理咨询中心及心理健康网站,积极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帮助那些心理有障碍的学生渡过困惑和迷茫期,坚定人生的信念,走出困境,进而达到培育人、教育人的目的。三是健全学生维权机制。为了确保学生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我们要特别关注教学质量、伙食标准、课余文化生活等关系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保证学生反映的每一个问题都能答复并妥善解决。

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围绕学生成长成才成人的目标,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R].2004-08-06.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5

关键词:法制观念;社会发展

一、落实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1.何为树立法制观念?

树立法制观念就是要树立严格遵守法律,以及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合法权益的观念。若要做到以法制观念来推进社会发展,那么必须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以执法为民为本质要求,以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

2.落实法制观念的必要性

随着我国现代经济、科技、思想的不断发展,以法制观念来推进社会发展很有必要。首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如同社会主义法治内在要求的一把衡量尺,它衡量着社会主义的观念、信念、理想和价值,指导和调整着社会主义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的方针和原则。其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核心和精髓。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最后,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我国有着两千多年的封建历史,在治国上,主要以“人治”为主,以苛刻的刑法为辅,这种思想根深蒂固,要想转变过来绝非一朝一夕。另外,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我国公民的法律意识并不是很强,违法乱纪的现象比比皆是,这些现象就会导致思想的空洞混乱,所以树立法治观念迫在眉睫。

公务员是代表国家从事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行使行政职权,履行国家公务的人员,历来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因此,作为一名国家公务员,更应该带头树立法制观念,推进社会发展。自从我在机关工作以来,我更加强烈的感受到公务员队伍中从上至下依法行政的意识不强,公务员法律意识以及自我认识方面有待提高,对法律的认识比较模糊,认为可以以工作经验取而代之,这些都是不可取的做法。因此,公务员应该更加树立法制观念,坚守自身职责,以此来推动社会发展。

二、落实法制观念,推进社会发展

1.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

从认识层面提高“树立法制观念”的概念,正确认识依法行政的本质。贯彻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提高依法执政水平,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依法行政的本质即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坚持对人民负责的法制观念,严格依据法律来行使行政权,在行使行政权力的时候,必须依据法律、承担法律的责任。从自身认识上提高法律意识,懂法、守法、知法,加强对法律的学习,不做一名不懂法的公务员,坚持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带头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

2.严格遵守依法行政的要求

从自身做起,严格遵守依法行政的要求。严格遵循依法行政的要求,是公务员牢固树立依法行政观念的核心。所谓依法行政的要求,是指国务院《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所确立的行政机关和公务员必须遵循的6条基本行为准则,即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这六个基本行为准则是在西方国家精髓的概括,也是对我国具体国情的精准提炼,它反映了依法行政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它时刻指导着我国公务员在法制观念上不断完善自身,提升法律意识。第一,合法行政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管理的时候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并且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对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有影响的决定,合法行政理念是最基本、最古老的理念,并且占据着基础性地位;第二,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在行使权力的时候应该遵循合理的原则,合理行政是合法行政的进一步发展,它融入了更多的人性化在里面。第三,程序正当。程序正当理念是行政法治的发展趋势,正当的程序是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的基础,它是依法行政的基本理念,程序正当要求严格遵守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履行职责,与行政管理相对人存在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第四,高效便民。为民是行政的终极目标,若行政不为民,则失去了其价值和意义。《纲要》明确要求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第五,诚实守信。诚实守信是基于人的道德层面来提出的,任何一个普通的民众都要遵循诚实守信的原则,更何况国家公务员,公务员应该将诚实守信融入行使权力当中,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必须全面、准确、真实,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第六,权责统一。权利与义务统一、职权与职责统一,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依法行政应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

3.积极推动落实法制观念

作为公务员,应该积极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大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法治文化建设,依法治国方略。仅仅从思想层次上认清了“法制观念”的概念,严格遵守了依法行政的要求是远远不够的,如鱼得水,只有积极推动依法行政的进程,才能保障依法行政观念时刻充满着活力与生命力,进一步的落实与充实依法行政观念,树立“法治观念”的理念,从行政机关的每个人做起,再一步一步推向公民每个人,这样我们大家才能其乐融融的生活在一个法制、安全、温馨的大家庭里,结合了具体实践来谈论的法制观念才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三、结语

韩非子有句名言:“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这句话讲明了法制理念的重要性,只有法制观念树立起来,才能进一步推进社会发展。自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各方面均取得了巨大的成绩。而今天,我国的全体公务员更应该做到真正对人民负责,树立法律意识,齐心协力,为建立一个廉洁、务实、高效的人民政府,为推进社会稳步发展而奋斗!

参考文献:

[1]于立深;中国行政法学30年的理论发展[J];当代法学;2009年01期.

[2]董大为;我国政法机关在社会管理创新中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6

通过对、罗干、等中央领导和高检院、省政法委领导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批示和有关讲话的学习,本人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有了新的认识。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建设法治社会,必须牢固树立和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法治社会建设,就要深刻理解和把握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坚持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一、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的重大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全局出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为指导,在认真总结我国法治建设实践经验、借鉴世界法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标志着我们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握。

深入开展以“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是人民检察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要求;是人民检察院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强化司法监督职能的必然要求;是加强人民检察院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的必然要求。深刻理解、准确把握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等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基本内涵,对做好我的本职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二、明确了五个理念的内涵

通过学习,使我明确了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把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从而保障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执法为民。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是最高检提出的“立检为公、执法为民”的本质要求在法治上的体现。要确立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来自于人民的理念,把实现、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保证把“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要求落到实处。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在司法活动中坚持合理合法、及时高效、程序公正的原则,建立保障公平正义的防线,保证广大干警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要从讲政治的角度来想大局、谋大局、服务大局,正确处理服务大局与严格依法履行职责的关系,正确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的关系,正确处理执法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是每一名检察官必须具备的政治素质。

坚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就要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法治建设绝不是要削弱党的领导,而是要从理念上更好地强化党的意识、执政意识、政权意识,通过改善党的领导来更有效地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领导,通过完善党的执政方式来更有效地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先进性。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人民检察官,必须时刻旗帜鲜明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三、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

通过学习罗干等同志的讲话和郭检在动员会上的讲话以及《社会主义,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法治理念教育读本》,使我明确了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的基本要求,掌握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和深刻内涵,树立了清廉从政的意识、严格依法办事的意识、执法为民的意识、服务大局的意识和责任意识,并以我院开展的“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执法公正”专项整改活动、“荣辱观”教育活动等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审视自己的言行,看自己的观念意识是否有悖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执法上的行为、做法是否违背了公正、规范、文明执法的要求。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7

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及宪法理念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在满足人们的相应需要,实现人们的相应目的方面所表现出的积极特性”;“亦指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与出现正向结果的效能属性,主要表现为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对其预设目标的实现程度,其教育内容对人们思想观念影响的深刻性、持久性,以及人们思想意识判别、选择、理解力等诸方面所产生的强化作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进行评价的前提应考虑三个方面:“即应然(指预想的经过教育所要达到的理想目标状态)目标设立的合理性,本然(指教育前的大众精神文明水平的自然状态)与实然(指经过教育后大众精神文明水平的现实状态)对比评价的客观性,思想政治教育保证本然达到应然的确定性。”其主要标志是:人们接受并认同教育者所传授的思想政治教育所蕴含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规范、政治理想等内容;在“消费”这些内容的基础上,内化成自己的稳定的正品德结构以及意志和信念,外化为一定的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行为习惯;实现所追寻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宪法理念是指人们关于宪法的理论、理想和信念。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不断凝炼和总结出来的并为公众所认可的关于宪法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是尊重宪法、崇尚宪法、信仰宪法、践行宪法的基本信念。具体来说,宪法理念应包含以下内涵:宪法至上理念;保障人权理念;公平正义理念;权利制约权力理念;和谐善治理念。

二、宪法理念视角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障碍

长期以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诟病颇多,总结起来,原因很多,既有评价标准科学性、价值定位、目标制定的问题,又有方式方法的问题。从宪法理念视角来看,影响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障碍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化”,缺少人文关怀和对人性的关切。“长期以来,在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由于受到深远的中国传统文化渊源和特殊的政治背景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地定位于社会的需要和政治的需要,更多地是对其社会价值的强调,而关乎人自身的个体价值却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由此,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就被推到了一个超越现实历史条件的至高无上的位置,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定位的‘社会本位化’。”宪法最核心的理念,便是对人的尊重,对人性的尊重。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宪法理念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而不仅仅是一种政治说教时,才真正展现其与人类本性相契合的属性。

2.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具有“人治”思维的惯性,“法治”思维滞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用“一元化”的标准来要求受教育者,要求每个受教育者无条件服从整体价值,以“口号”的方式强调人们的主人翁地位,忽视主人翁地位的保障。宪法理念就是用“法治”的思维,赋予人们权利和义务,通过理性思辨进行有序的政治参与和监督。宪法理念认为:没有任何人可以担保握有国家权力的人,在没有合理监督的情况下,会自动变成有理性、勇于负责的人。只有在不断地监督过程中,使掌权的人或有职务的人思考和关注公共事务。宪法理念强调用法治思维来解决现实社会中存在的问题。

3.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政治性”色彩浓厚,与人们的心理距离较远。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现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顺利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重要前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突出“政治性”是其价值追求,无可厚非。但并不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都贴有政治的标签,还要考虑人们的现实需要与心理接受程度。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接“地气”,才能为人们所接受。宪法具有政治性和法律性两种属性,宪法理念在突出政治性的同时,强调其法律属性。法律属性的最大特点就是用法律语言规定人们该说、该作什么,不该说、不该作什么,通过讲法律道理来说服人,是以理服人而非以力服人,宪法理念能够把政治性和法律性很好地结合起来,达到人们的心理期许。

三、宪法理念教育是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宪法理念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实现有效契合,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宪法理念教育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实现的目标,通过宪法理念教育这个载体把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1.通过宪法理念教育推动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形成,强化责任和担当意识。宪法理念教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把人置于法律的范畴之中,从“政治人”回归到公民,从政治教育回归到公民教育。公民教育是把人性放在中心位置,教授做人的基本道理。公民教育是为思想政治教育服务的,同样也带有意识形态色彩,但由于切入点不同,公民教育更能让人感到亲切。作为公民,就有权利和义务。关于权利和义务的问题,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过多关注的是对国家、对社会应尽义务教育,把公民的义务抽象拔高,大讲奉献精神,对公民的权利谈之甚少。这样的教育无助于公民权利义务意识的形成。宪法理念教育关注的权利和义务的统一,首先强调公民具有的权利,要求每个公民对宪法和法律关于公民权利的规定有充分的认知,既认识到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公民各种权利,切实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又认识到公民权利的行使,不能侵害国家和社会的整体利益以及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其次,强调公民应尽的义务,要求公民对自己的法定义务有正确的认知,认识到履行法定义务对自身及他人权利的实现、公共利益的维护、社会秩序的和谐可能产生的积极影响,基于上述认知而产生积极履行法定义务的行为倾向。再次,强调公民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必须履行法定的义务,把权利意识与义务意识统一起来。宪法理念教育推动公民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关注和行使,也强化了公民的责任和担当,使享有权利和尽义务成为公民发至内心的一种自觉行为。

2.通过宪法理念教育推动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强化民主意识。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基本政治制度,其中包括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的权利和机制。根据宪法的人民主权原则,在民主制国家下,国家的主权属于人民,人民有权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担任国家职务,管理国家事务。殊不知,民主的实现,需要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越发达的民主制度,公民参与政治和国家事务管理的机会越多,渠道越畅通,公民的民主意识更浓,这种民主意识实际上也是宪法意识的一个重要部分。当前,我国正在积极、有序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推进民主制度的建设。公民有序参与政治的过程也就是实践宪法权利的过程,有助于培养公民的责任感,有助于培养公民的公民意识,有助于激发公民的宪法意识,这本身就是一个宪法教育的过程。

3.通过宪法理念教育推动契约意识的形成,培养规则意识。当今世界是一个讲“规则”的世界。市场经济是一种法制经济、契约经济,这就必须要有与此相适应的讲法制、守规则的社会环境,契约精神、规则意识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价值理念。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需要强烈的法律意识作为支撑。只有各政治主体树立起契约意识、规则意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由于社会中每个人都拥有独立的意志,所以在民主运行的过程中,公民还必须有规则意识。规则意识是指依据正式或非正式的规则来调整各种意志和行为,而不是由某个个人或集团决定这些意志和行为。这些规则一般是通过国家予以确认,或者是通过习俗加以强化和传承。可见,规则意识体现了法制精神、履约精神和纪律精神。具体而言,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就是要求为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培养具有民主与法制意识的社会成员,使这些成员在走上社会之前就了解社会政治运作的基本模式和关系,了解如何参与到社会的政治生活中来,了解如何通过合法的手段保护自己的权利和推动社会的发展。没有基本的规则意识,受教育者就无法成为合格的社会公民,就会导致社会管理的失序,“明规则”失效、“潜规则”盛行。需要明确的是,当下强调加强规则意识教育,并不是把公民意识教育的目标降低到法律规范的要求上来,而是实现公民意识教育的历史转变。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8

【关键词】大学生意识形态政治信念

当代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未来,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接班人。大学生是否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直接关乎祖国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是党和人民对当代大学生的基本要求。社会主义信念是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核心,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核心之核心”。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并结合我国革命建设实际,确立了社会主义信念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当前,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使大学生社会主义信念的树立与坚定面临严峻挑战。

政治信念的确立是对个人和社会发展趋向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其内容不是僵化的和一成不变的,它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不断更新。这就要求政治信念教育在内容的编排,在语言的运用上具有开放性和选择性,能够兼容并包而又有所取舍,从而使教育对象以全面的视角和理性的态度对不同思想流派,不同价值观念具有正确的认识和基本的判断。

一、明确政治信念教育的分层目标

按照政治信念以人为本的原则,科学、全面、准确地把握在政治上处于不同层次的大学生的特点,掌握他们的基本情况,科学地分析他们之间的差异,建立具有层次性、递进性的教育目标体系,进而对每个类型展开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分层目标首先是使一部分先进分子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其次,使广大积极分子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同时,使得部分普通师范大学生具有公民基本政治常识和社会责任感。

分层目标建立的直接目的是希望目标的分层设计,使本来就关心政治的学生更加理性和科学地关心和参与政治,本来不太关心政治的学生达到我们政治信念教育的底线,能够承担起作为一名普通公民应有的公共生活的责任。

二、丰富政治信念教育内容

对大学生现状调查的总体特征归纳可见,政治不成熟是大学生群体精神生活面临的重大考验。科学、准确的政治认知是形成稳定、正确的政治信念的基础。科学的政治信念教育内容,是大学生形成与其政治生活密切相关的、连贯一致的政治知识和思想背景,是帮助大学生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政治信念的基础和关键。丰富新时期大学生政治信念内容一方面,要着力加强政治信念教育内容的理论解释力,使政治信念教育内容与时俱进,能够说明大学生所关注的重大理论问题,能够回应当前大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另一方面,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性,在多元文化和不同价值取向中,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意识形态功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强化社会主义荣辱观。

三、改进政治信念教育方式

政治信念教育载体的选择和教育方法的运用,以尊重大学生的教育主体地位为前提,以增强大学生对理论的理解力和实践感受力为目的,建立民主、平等的教育角色关系,增强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的自主性。第一、以人为本,关注师范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的有效开展,要与解决其实际成才发展问题结合起来,以此增强其对主流政治信念的直观感受和认可度。第二、注重课堂理论灌输与反思体验相结合,提高师范大学生政治学习自主性。在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中,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灌输不动摇。同时,对灌输要进行全面、科学的把握,坚持灌输的科学性与艺术性、严肃性与生动性的有机结合。通过对灌输的各种方式途径的综合有效运用,形成政治信念教育的强力场,提高政治信念的教育实效性。第三、加强教育实践,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加强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的实践环节,从培养大学生现代公民参与意识与能力入手,提高其对主流政治信念的理解力和认可度。第四、运用网络手段,加强网络舆论的引导力。

四、强化政治信念教育队伍建设

在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过程中,政治信念教育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治信念教育目标的有效达成。教育者是教育实践的规划者和正确方向的引导者。实现师范大学生政治信念教育方向性、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无疑需要建设一支具有正确导向、综合素质良好的教育队伍。第一、建立一支复合多元的教育队伍。按照人才群体科学结构的要求,一支复合多元的教育队伍应结合不同教育者的优势和特长,打破院系、部门和职能界限,进行资源的优化组合,使不同的教育者都能各尽所能、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形成专业交叉融合、教育风格借鉴互补的队伍结构。第二、提高教师的理论修养,强化其专业化水平。教师自身所具有的政治信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其学生的政治信念的选择与确立。加强教师政治素养训练,注重教师的政治信念教育培训是强化教育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三、完善教育队伍的知识结构。一支优秀的政治信念教育队伍应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过硬的科研能力和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在政治信念教学和潜移默化影响的过程中,使学生获得的不是僵硬的口号的灌输,不是抽象的理论和无法解释的命题的背诵,而是对时代命运和个人发展的体谅与关切,是对没有定论的现象、观念的理性思考,是对内心的理想的坚定的选择。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9

关键词:政治教育教材对比优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05.001

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包括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由于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着明显阶级属性的社会实践活动,这一本质属性决定,不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如何丰富和拓展,其政治教育的核心地位是根深蒂固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本身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新的历史时期,政治教育也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对由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组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出版的《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等主编,人民出版社2006年出版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两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材的对比中,即可发现政治教育的不断优化。

1两本教材总体框架的对比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共有十三章,包括绪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继承与借鉴、范畴、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地位与作用、环境、对象、目标与内容、机制、原则和方法、评估、队伍建设、领导等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同样十三章,包括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概论、发展论、本质论、目的论、价值论、主导论、结构论、主体论、环境论、过程论、方法论、载体论、管理论等内容。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是在吸收借鉴《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基础上,从“原理”上升为“学”并成为反映时代特征的“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从整体架构来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比《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更加科学系统,新增了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论、本质论、价值论、主导论、主体论、载体论、管理论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趋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继承与借鉴”、第四章“思想政治教育学的范畴”、第五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和规律”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第八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与内容”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由章变为了节;第十一章“思想政治教育的评估”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变为了节下面的一部分,第十二章“思想政治教育队伍建设”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变为了“思想政治教育管理论”下的部分内容;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第十三章“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中没有出现。从篇章体例的变化来看,《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学理性更强,逻辑体系更加周全,而且体现了整个学科的发展态势。

2两本教材中关于政治教育内容的概况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没有明确说明政治教育的内容,而是在第九章的第二节中说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坚持集体主义价值导向,反对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同时,明确说明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旋律,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在政治观上的具体展现,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居于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由此可见,教材中这一部分主要体现政治教育的内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和内容安排则更加明确具体。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第七章“思想政治教育结构论”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结构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第二部分是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其在第一部分即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含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内容体系。同时,明确阐明了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

3两本教材中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比分析

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关于政治教育内容的对比,可以探寻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较《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在政治教育内容建构上的优化,着重体现出以下倾向。

第一,政治教育的内容由零散到系统。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政治教育的内容仅罗列出了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并分别对三者的概念及具体内容进行了梳理。尽管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具有一致性,都是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但并不意味着政治教育仅有这些基本内容。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注重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整体性,列出了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等四个方面构成的内容体系。一方面,将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体系之中,不光明确了政治教育的概念,还梳理了政治教育在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即以政治教育为核心和主导,决定思想、道德、心理教育的性质;另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政治教育的内容和要重点解决的问题。除要强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以及社会主义教育之外,还针对现实问题,要求强化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要加强公民教育等内容,使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系统。

第二,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单向度向双向度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仅从社会需要的向度提出了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集中体现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坚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无疑是社会进步的根本要求,体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但相对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对个体的关照。而《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除从社会需要的层面提出政治教育的内容之外,还从个体价值的维度提出了政治教育的相关内容。比如提出要加强民主法制教育和公民教育,旨在促进公民的民主法制观念和政治社会化,从而增强国家认同感,树立法律权责意识,更好地履行公民的义务,行使公民的权利,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三,政治教育的内容由封闭到开放。政治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必然包括很丰富的内容,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必然处于动态开放的过程。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中,政治教育的内容相对固定封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则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治教育内容结构的优化:一是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即坚持政治教育的主导地位,坚持将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因为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才能体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从而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其他内容的实施;二是完善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即一方面把思想、政治、道德、心理教育有机组合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同时还要完善、拓宽每一子系统的内容体系。如在政治教育这一子系统中,尚需根据社会进步和时展的需要,加强公民教育等内容;三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更新。从政治教育内容来看,必须充实科学发展观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教育。针对当前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打着“人权高于”的幌子而干涉和侵犯别国的行径,要让人们认清新干涉主义的实质,则必须在政治教育中充实马克思主义人权观教育的内容。总之,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不断充实和更新教育内容,确保政治教育的内容处于开放发展的过程中。

此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尤其强调要始终坚持政治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核心地位,不能淡化政治,而偏离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因为,坚持政治教育的主导,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阶级性所决定的。

4在思想政治教育整体优化中看政治教育的优化

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两本教材的对比中,不难发现《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在《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的基础上,反映了时代的特征,体现出整体发展和创新的态势,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中占主导地位的政治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优化。

第一,由思想政治教育概念的现代演进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实践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观念片面强调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改造物质和精神世界的工具价值,忽视了这一工具价值是主体和客体在交往实践中产生,必然导致作为客体的“人”的主体性丧失以及对主客体互动的漠视。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内涵的发展,要高度重视交往实践以及人的主体性,回归“人”的价值关怀;二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观念往往把阶级性片面理解为思想领域的阶级斗争,把思想政治教育和强制性、暴力的国家机器划等号。然而思想政治教育在上层建筑中与政治的上层建筑不同,其阶级性是对主导意识形态的维护和建设。故此,思想政治教育概念阶级内涵首要的是高扬其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中的主导性和领导权;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概念教育内涵的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传统思想政治教育往往被误读为压服或宣传,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本质,导致对个体素质塑造和行为转化的漠视。应当以教育的理念整合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其指向个体思想道德素质的养成和践行。

第二,由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全球化背景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指明:全球化逐渐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和文化领域,演变为意识形态和文化话语权的争夺。新形势下,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发挥维护文化安全的文化建设和管理功能,还要发挥意识形态建设领域中的主导性,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个体进行导向;二是通过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实践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指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主体意识和物本意识共存。思想政治教育既要改变传统单一教育模式为公开、公平的竞争和民主参与模式,充分尊重个体主体性和社会角色的多样化需求,又要培养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坚持价值导向一元性和个体价值多样性的有机统一。

第三,由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内涵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一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观念相区别的是现代思想政治教育体现出开放、发展和多样化的观念。开放的观念体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和社会生活相融合,从而破除了学校、课堂、书本和地域局限。发展的观念体现在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并与社会进程协调,从而破除僵化、滞后的模式。多样化的观念体现在教育的内容、目标、方法上实现主导性与多样化结合,破除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性和模式化;二是通过教育内容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坚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选择贴近现实生活和实际的内容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三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体制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单一的学校主体向社会推进,形成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格局,同时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纳入社会制度建设体系,使之系统化、规范化;四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现代化看政治教育的优化。《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提出要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和整合教育途径,改单一、单向、经验式的方法为信息化、立体式、双向互动的教育方法,构建立体网状互动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社会科学研究与思想政治工作司.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法治理念的基本内容篇10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新;教学理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8-0247-01

现以“新课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理念与实践”为题,结合对《课程标准》、教科书的学习、研究、体会,结合教材编写的实践,结合新课程培训和教学实验情况,把我的想法和实践性做法,与大家交流,以期能对老师们有所启发、有所帮助。

1树立标准意识

深入、细致地研读、理解把握《课程标准》是搞好思想政治教学的关键。教师要充分认识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的设计思路、系统把握课程的内容目标要求,尤其是要把握好课程标准的变化发展情况,增强自身适应能力,以真正使思想政治课教学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但从实际情况看,教师的标准意识不强,影响教学。学习、研究《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内容要求,才能增强教学的主动性。不然,只好教科书怎么写怎么教,人云亦云,更谈不上教学的创造性。所以,从教学需要出发,我们要学习、研究好《课程标准》。

比如:

(1)对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的认识程度,会直接影响对课程的教育方向、教育任务、基本内容、教育途径、培养目标等几个方面的理解把握。

(2)对思想政治课程基本理念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教学理念的确立和贯彻。

我们理解好“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这一课程理念,在教学中就会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给学生呈现一个真实的生活世界,不断拓展教学空间;就会面向社会现实生活,既给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又引领学生“动脑”思考;就会不断充实、拓展、更新教育资源;就会实施开放互动的教学方式和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而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3)明确思想政治课程的设计思路,会关系到我们对整体教学思路的理解和把握。课程的设计思路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是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中的人文与社会学习领域的科目,它采取模块式的组织形态,分为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并且必修和选修模块有一定的关联性。

各课程模块的内容相对独立,平行开设,实行学分管理,为教学安排提供了更大的自由度。每个模块都有相应的学科背景,但不是固有的知识体系,而是课程意义上的整合。

生活与哲学模块是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模块内容目标的支撑,即马克思主义哲学常识是认识经济、政治、文化三大生活领域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我们真正理解了这一思路,有助于确立大的教学思路。你必须坚持以生活逻辑为主线,你必须在生活主题下引领学生探求学科知识,你必须遵循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的教学路线,等等。

(4)系统把握好课程目标体系,才能确立好教学目标体系。《课程标准》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分级分类地界定了课程的总目标、分类目标、模块目标、具体内容目标。教师要形成课程的目标体系,才能确立好教学目标体系。

《课程标准》在呈现方式上有较大变化、发展。它以通栏的方式,用具有整合意义的主题表达一级内容目标,呈现课程的组织体系,如“生活与消费”、“公民的政治生活”等。以左、右栏的方式,对课程的“内容目标”采用不同的行为动词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和表现,表达内容标准的过程性和结果性两种要求;通过“提示与建议”,针对“内容目标”的实施,提供相应的内容和路径,供教师选择和参照。

2寓新的教学理念

教学中理念,看起来是虚的东西,但理念先进了,哪怕一些条件还不具备,主观上想去做,长期坚持下去,就会变成实的,取得好的效果。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和理念,高中思想政治课新的教学理念主要有:

2.1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本。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教学中,以学生为本,就要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原则。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关注学生个性发展的独特性,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将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起来,以生活逻辑为主线,选择、安排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兴趣、能力出发,遵循学生的生理、心理和认知发展规律,“尊重、关怀、对话”,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切实提升教学的人文性。

“以人为本”与“以育人为本”是统一的。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本质上是德育课程,必须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力求实现学生个体生活知识、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理想目标的社会化,实现学生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的统一,与国家意志和要求的统一。为此,教学要鲜明地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观点教育,加强思想政治方向引导,用明确的语言表达思想政治的要求,提供正确的价值标准,使学生逐步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2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充分体现时代精神。相对于教学实践,任何课程标准和教科书都有一定的滞后性。社会生活在飞速变化,理论在发展,思想政治课教学内容理应不断地调整、充实。与时俱进地调整和充实教学内容,是思想政治课程的时代性要求。

教学内容既要与时俱进,又要客观、全面、辩证。客观、全面、辩证地表达教学基本内容,是提高思想政治课程可信度和实效性的需要。思想政治课教学,无疑要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社会现实问题,但关键在于帮助学生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和思想方法看问题和解决问题,使学生客观、全面、辩证地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

2.3促使学生领悟课程目标的意义。教学中,要注重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力求实现学生现有生活经验与教学内容的互动,书本知识与实践体验的互动,教学活动设计与提供基本价值标准的互动,学生发展需要与基本观点教育和价值取向引导的互动,信息资源给予与学生积极寻找的互动,学生自主思考、探究学习与教师点拨、指导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