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4:09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1

一、农村社区管理的概念及意义

中国共产党十六届六中全会后,农村形态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从原有的“自然村落”与“行政村”演变成为“农村社区”,其中外部性因素成为农村形态演变的重要推动力,因此“农村社区”是以自然村与行政村为主,在国家规划性制度等外部力量的推动下,政府与农村共同构建的新型管理模式,其目的是实现政府、农村之间的社会生活、公共事务及经济发展“合作管理”关系。随着农村社区管理的不断摸索与实践,农村社区管理也逐渐完善并形成模式。模式是对事物存在方式的高度抽象和概括,是经验与理论之间的一种知识系统,它具有可操作性与可推广性,农村社区管理模式是在农村社区管理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与概括得到的具有代表意义的参照标准,它在实践与操作过程中通过对社区进行一些系列管理活动,维持社区秩序,保证社区居民生活质量。本文选取的村社结合管理模式,是指在乡镇政府指导下,保留原有村民委员会,由村民委员会和社区管理组织相互协作,进行社区治理的制度安排与运行模式。村社结合模式适用于在外部性力量推动下,由若干个自然村或行政村组合而成的农村社区,其既能保证原有村落保留原有的自治能力,又能统一农村社区的管理能力,保证管理组织的管理效能。

二、村社结合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社区生态环境的脆弱性

在农村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农村生态问题始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农村居民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严重影响农村社区的社会生活环境和社区为居民提供的公共服务的质量,农村生态问题因此成为农村社区管理中的一个热点,其大致存在以下两种情况:一是对农村原有生态环境的破坏;二是农村环境污染的增加。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自然村与行政村原有村落布局被打破,农村社区成为农村居民的主要聚居地,农村土地规划成为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的核心工作之一。同时“资本下乡”运动展开,农村经济市场的不断拓展,地方企业兴起,再一次牵扯农村土地使用问题。一方面,随着农村社区与农村企业的建设推进,农村对于土地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日益剧增的土地需求量,大量优质耕地遭到破坏,转为建设用地,投入到农村土地的建设之中。在2014年国家农业部首次对农村土地进行评级中(以二调前国土数据为基数),评价为7至10等的土地仅占总面积的1/4,体现了我国耕地质量不断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在农村土地建设的规划初期,没有考虑到农村土地的还原问题,尤其是在农村企业的建设方面。多数情况中,在经济合同到期又没有较好经济收益的情况下,投资企业往往会选择撤资,大量与企业生产相关的建设、生产设施被迁走,企业却未对用地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使得许多用地失去了耕作能力,成为“废地”。在农村社区建成之后,农村社区作为农民居民的主要聚居地,大量农村居民生活在农村社区之中,这意味着大量农村生活垃圾产生。作为坏境遭到破坏的受害者往往在社区生活过程中成为农村垃圾的主要生产者和环境问题的发生源,直接或间接的引起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二)农村社区民俗旧约的约束性

农村社区一般由若干个农村村落组建而成,在原有农村村落中,村民在长期社会生活、生产劳作过程产生了基于村民人际关系基础之上的民俗旧约,村民通过遵循民俗旧约维持村落的生活秩序,保证村落稳定,但是,在农村社区建立后,村民转移到农村社区之中,村落社会中原有的民俗旧约也成为社区社会环境之中的“隐性规则”。但是,农村社区的建设与管理过程中,社区居民委员会为了维持社区的秩序,保证社区的正常运行,维护社区居民的利益会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通过成文的管理制度形成透明、稳定的社区生活规章,帮助委员会达到管理农村社区的目的。然而,在制定成文社区制度的过程中,社区居民委员会缺乏与村民委员会进行积极、合理的沟通,没有充分了解村民的想法与意愿,忽视了民俗旧约的存在,造成社区管理制度与民俗旧约之间的冲突,这种冲突不仅成为了社区居民社会生活中的困惑,更成为了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管理过程中的障碍。

(三)农村社区对行政力量的依赖性

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国家政策的出台和相关资源的输入使农村社区建设进入一个高速发展的阶段,一大批农村社区得以建立。在政策的优惠之下,农村市场的投资回报收益可观,形成了一系列的“资本下乡”运动,大量的资金与资源进一步涌入农村市场,在拓展农村市场,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成为推动农村社区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在外部性因素与力量强力推动下才得以建设完成的农村社区,对行政力量产生了过度依赖性。尤其是在农村社区后续的管理过程中,由于农村社区的建立已经体现了它的“示范性”,无法继续“吸引”行政力量,使其在社区管理过程中缺少行政力量的投入跟进,农村社区管理与维护举步维艰。

三、新农村建设中村社结合管理模式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一)构建农村社区完整业务管理体系

在农村社区化管理过程中,生态环境污染作为一个重点的问题,其所陷入的困境是农村社区生活、生产污染垃圾处于无人收集、无人管理的状态。这个问题的产生一方面是由于农村居民沿袭了原有农村生活的旧俗,使他们在农村社区的生活环境下无法适应相关的垃圾处理措施,随意处理生活、生产垃圾,破坏了农村社区的生活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在农村社区建设之初,农村社区没有建立完整的业务管理的体系,在垃圾搜集、运输、处理上缺乏技术、设施。同时,农村社区的建设本身过度依赖外部性力量,在后续的管理过程中,业务管理更缺乏相应资金的支持,甚至无法保证业务管理设备的采购、维修上的支出,严重影响农村社区的业务管理运行质量。因此,破解农村社区环境污染的困境,必须从根源出发,建立完整完善的业务管理体系,从两个方面进行入手构建业务管理体系。一方面是与管辖农村社区的乡镇政府进行合作,以业务外包形式借助市场的力量为农村社区提供配套业务管理体系。社区居民委员会通过乡镇政府进行公开招标,选择合适的业务管理公司对农村社区业务进行承包。既避免了农村社区管理组织自身进行业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非专业性问题,又能保证社区业务的质量;另一方面,资金作为构建社区业务管理体系的前提与基础,社区居民委员会可以寻求社区内部力量的支持。通过对社区居民进行关于社区污染与业务管理的宣传与信息普及,使居民认识到社区业务管理的重要性,并以民主协商的方式,与社区居民进行沟通与交流,共同确定社区业务管理费用并进行征收,保证社区拥有充足的资金维持社区业务管理体系的运行。

(二)建立透明、公开的信息沟通平台

民俗旧约的约束性问题,其根源在于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管理过程中,缺乏与村民委员会、社区居民积极、合理的沟通机制。农村社区居民委员会作为社区的管理主体,其目的是维护社区集体的利益,保证每一个社区居民能够共享农村发展的成果,在本质上与社区居民利益不存在冲突,只存在个体分配上的差别。但是,由于社区居民委员会缺乏与居民之间充足的沟通,使社区管理制度无法贴近社区居民需求,体现社区居民意愿与利益,形成了社区居民对社区管理制度抵制的现象。因此,社区居民委员会需要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信息交流平台,借助交流平台,社区居民委员会与社区居民进行及时的沟通,传达社区管理组织意图,同时获取社区居民的意愿与想法,对农村社区管理制度不断的完善,使其能够在维护农村社区集体利益的同时,更多的获得个体居民的支持与认可,使社区居民委员会在管理过程中摆脱民俗旧约的约束。

(三)增强社区居民、管理组织的自治意识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2

中国“农村”不仅仅是简单的地域坐标,更包含了我国特殊历史背景下形成的由自然、经济和社会等因素组成的复合系统,它既反映了具有一定产业特征的经济发展方式,也表征着占国家三分之二人口的社会文化的发展进程。根据国家的统计标准,农村一般是指县(除县辖建制镇)以下,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的人们聚居生活的广大地区,而根据普遍认识,农村是除了城市以外的其他地域范围。没有农村的平衡和协调发展,就没有中国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对于什么是农村生态文明、并如何进行综合评价,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界定。从国内外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来看,关于农村生态文明内涵的认识和界定,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综合性成果。正如人们对广义上的生态文明的理解,农村生态文明是人们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过程中,遵循自然—人—社会复合生态系统运行的客观规律,主动、积极地改善农村内部自身发展和优化农村与自然、城市关系,使之和谐协调、共生共荣、共同发展的一种社会文明形态,包括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二是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重点突破的过程。按照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考核指标,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首先要应对当前农村突出的环境问题,特别是要解决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的问题、处理好环境、资源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因此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保护和改善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统筹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村生态良好、农业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健康”。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无论是作为“综合性成果”还是“重点突破的过程”,其最终目的都将回归到生态文明本身的内在规定性上,即解决好发展方式的问题,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可持续发展。因此,农村生态文明可简要概括为,是建立在农村生态系统基础上的,以农业生产为主业的人们在其聚居地和生产过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调整自身发展方式和发展理念,实现可持续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有益成果的总和。目前我国城乡二元的经济社会格局依然明显,农村作为相对独立的经济和社会单元,其生态文明建设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建设农村生态文明、转变发展方式,应具有独特的视角和目标:(1)以农村生态系统为基础。从生态学的角度,农村生态系统是典型的半人工系统,自然节律性和社会属性并存。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应根据其生态系统功能定位,围绕系统要素,进行空间、产业和组织整合。(2)以农民的生态化发展为目标。农民是农村的社会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基于农民视角提出更加具体的行动纲领。(3)以农村社会整体性转型为动力源,即有赖于对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布局的综合规划和系统变革。

二、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基础

农村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理念和行动在农村地区的具体实践,是农村社会发展的方向。鉴于对生态文明内涵的不同理解和农村复杂生态系统的不同认识,在学术界和实践中涉及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这些研究与实践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理论研究

检索国内文献,自2008年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问题和对策进行论述的文献不断增多,而相关指标体系的研究则主要集中在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生态环境方面,比较典型的如顾凤岐(2006)以中国当前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内涵为依据,从经济发展、管理民主、生活安康、设施改善、乡风文明、生态良好六个方面设置了53项个体指标。[1]朱孔来等(2007)根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构成要素即环境要素、基础要素、效果要素三大要素,研究设计了县级和村级新农村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2]曹连海(2010)从农村生态系统的空间结构、生态功能和协调度三个方面来构建指标体系,探讨各乡镇提高生态化程度的方向。[3]雷波(2011)针对重庆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存在的普遍性特征,从经济发展、污染控制、资源利用、人居环境、生态保护、社会环境等六大方面构建了新农村环境质量综合评价模型,为新农村的生态环境质量管理提供参考。[4]刘子飞(2013)阐述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个系统工程,认为其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应由经济支撑系统、社会支撑系统、环境支撑系统、智力支撑系统四个子系统组成,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能力评价指标。[5]上述指标体系虽然并非专门针对农村生态文明评价设计,但其思路、方法和局限性都具有较强的可借鉴性。较之生态文明的内涵和外延,现有大量研究或是从更宏观的层面如新农村建设,或是从更微观的层面如农村环保方面的分析,都还不足以满足农村生态文明评价的要求。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指导中国乡村巨变的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是以环保为契机、以人与自然和谐关系为目标的意识、行为和制度改革的集合。因此,结合国家总体战略布局,深化细化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要求,强化前瞻性理论研究,建立系统的指标体系,对指导未来农村发展具有多元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实践探索

迄今为止,国家相关部委按照中央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和要求,开展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并制定了一系列考核性指标体系。其中对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建设具有直接指导意义的主要有三种,即环保部出台的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指标、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目标体系、各地按照国家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原则相继出台的新农村建设量化考核指标体系。国家环保部门自上世纪90年代起开展的生态文明建设活动包括生态示范区、生态建设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试点等三个梯次,先后的涉及农村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了《生态县建设指标》(2007),指标分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三个维度,共36个指标,主要侧重农村环境保护;《国家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县指标(试行)》(2013),指标包括生态经济、生态环境、生态人居、生态制度、生态文化等五个系统,共35个指标;《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村镇指标(试行)》(2014)作为部级生态村镇的升级版,从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和乡风文明四个方面提出了指标体系。这些指标体系的出台从实践上有力地推动了各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活动的开展。农业部在2013年将建设“美丽乡村”、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作,并下发了《“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按照生产、生活、生态“三生”和谐发展的要求,从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五个方面设定了20项具体目标。各地按照中央提出的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在积极实践基础上也制定了新农村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较为典型的有:重庆市从实际出发,分别就产业发展、生产条件、农民收入、人居环境、农民素质、农村道路、社会事业、农村社保、文明风尚和民主政治等10个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具体量化指标;江苏省戴南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量化指标体系,涵盖了粮食自给率、农业技术进步贡献率、农村小城镇人口比重、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农村生活用汽车拥有率、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等24项具体指标。从上述指标体系来看,各项指标体系内容都各有侧重,带有明显的部门治理和管理特色,如,环保部制定的指标体系中环境指标占到73%,农业部的指标体系经济指标占到65%,新农村建设指标体系主要侧重于“三农”问题的解决。如果简单地沿用这三种指标体系来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状况作出评价,显然存在着严重缺陷。农村生态文明作为新型文明形态,是以“人与自然”关系和谐、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社会整体性发展方式和观念的变革,需要科学掌握生态规律,发挥人的积极主动性。因此,指标体系的建设也需要突破部门体制界限,将生态文明理念融入农村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三、构建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关注的基本问题

在理想的状态下,指标体系应当能够反映对象的特征、系统结构、功能和驱动力等关键信息。农村作为由自然、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多个范畴组成的特殊区域,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当有其特殊的目标和功能要求。

(一)逻辑维度

逻辑维度是指标体系设计的基础和基本思路。目前,最常用的指标体系构建模型有压力—状态—响应(pSR)、驱动力—压力—状态—影响—响应(DpSiR)和驱动力—状态—响应(DSR)三种,其指标的组织和结构是基于因果关系链形成的,其中后两种适用性更为广泛。然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反映生态系统的因果关系,更强调“文明”的社会属性。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并不仅仅体现在生态上,更主要的体现在人的文明上,[6]即发挥人作为行为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和对其行为的改造,即发展方式和思维的转变。较之城市,农村经济和社会建设整体落后,因此生态文明建设不是单靠保护环境就可以实现的,要实现广大农村地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必须坚持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等全方位的生态化变革,这也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直接途径和主要内容。从系统论角度分析,生态文明建设并非完全独立的结构,它离不开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支撑。党的十报告第一次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紧密交融的“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时代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不仅系统反映社会文明的整体,同时也是生态文明建设途径和动力机制。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基于发展的动态开放系统。农村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动力机制来源于自然和社会两个方面:自然力的源泉是生态系统本身能量流动产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社会力的源泉来自于四个方面,一是经济杠杆;二是权威力量;三是文化驱动;四是社会保障。农村自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修复能力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强大的自然动力。在以人为主体的大社会系统中,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和资金基础,并通过市场竞争刺激经济主体改良生产方式;农村政治权威是维持复杂生态系统组织和功能有序适度运行的必要工具,是引导人与自然共生发展的外在约束力;农村文化建设通过行为意识培育来激发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的力量,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精神动力;社会建设通过合理配置公共资源,促进人自身和谐发展和社会公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外在环境和人力资源。自然力和社会力的耦合推动着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的形成和发展。

(二)时空尺度

生态文明作为一种文明形态,也具有相对性和绝对性相统一的特征,生态文明建设必须结合区域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中国农村占国土面积的70%以上,在时空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时空差异的形成既受自然条件、区位特征和原有社会经济基础的影响,也受到来自国家政策导向和市场化进程中产业聚集等政治、经济规律的作用。这种差异表现在东中西部的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结构变迁、风土人情等文化因素之中。然而,在差异的背后,中国农村却也面临着一个完全相同的大的时空背景:从历史时段上看,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农村社会也正在经历一场新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表现为社会经济发展方式的改变。工业化、现代化建设为农村发展带来了巨大机遇的同时,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和奢侈浪费的现代消费方式严重破坏了农村生态系统的平衡。因此,农村转型的关键在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生态文明为此指明了转型方向,发展绿色农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关系是当前农村建设共同的任务。从空间功能上看,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要求,广大农村地区作为国家的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属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其功能定位是增强农业生产能力,实现居民安居乐业,保护生态环境健康,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空间格局。为此,生态文明指标体系应紧扣当前农村社会、经济、生态发展的时空背景,在考虑区域差别、生态类型等空间差异的基础上,选择具有普适性、代表性的指标,同时考虑到不同地域数据的可比性,统一指标来源。

(三)筛选原则

农村生态文明系统是一个大系统,包含的因子很多,其指标体系须围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规律和要求选择若干因子作为评价指标。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内容,不仅是由环境质量因素组成,而且是包含体现生态文明的社会因素及个体行为、意识因素等在内的,由众多属性组成的多维多层向量。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的顶层是目标层,一级指标由各子系统(维度)构成。应按照指标体系的上下层之间关系,结合农村生态文明系统特征,遵循系统性、代表性、实用性原则,借鉴现有相关指标体系研究和实践的有益经验,创造性地筛选指标体系内容。系统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农村生产、生活和生态的系统提升和转型,指标内容不仅要覆盖农村生态系统的各个方面,全面综合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的发展特征和发展状况,还应该反映子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挖掘它们之间的耦合关系。代表性原则。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涉及面广、内容丰富,可选择的指标非常多,为便于操作,应当选取代表性强、独立性强的指标,尽可能用少的指标全面、综合、准确地反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便于管理者、决策者和公众理解。因此,从指标构成看,既要反映当前农村生态文明的具体表现和发展现状,又要反映其所处的阶段;从指标概括的内容看,既要反映现实情况,又要能反映相关事物发展趋势。实用性原则。我国农村生态和环境的统计起步较晚,往往使评价指标无法获得具体数据来源支持。因此,应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积极探索,系统把握相关问题,区分定性指标和定量指标、必达指标和参考指标,兼顾地方差异和公平性,综合反映农村生态文明目标,使选取的指标具有可测量、可比较性。

四、农村生态文明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

立足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和目标,以及指标体系建设的逻辑维度和时空特点,遵循系统性与区域性、综合性与代表性、导向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指标筛选原则,吸收当前我国现有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本文从生态经济、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文化和生态环境五个方面尝试构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框架。

(一)生态经济

经济活动是人类干预自然生态最直接的表现。农村经济成分复杂,但仍以种植和养殖为主的农业作为基础产业,乡镇企业、服务业作为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逐渐实现了规范化经营和集约化管理。农村生态经济建设旨在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同时,将生态理念融入经济过程,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粗放型污染型生产方式。因此,从发展水平、生态效益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对农村生态经济系统提出建设目标,主要选取生态农业产值、单位产值能耗、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率、绿色产业增加值、农业集约化水平、种植结构多元性评价等指标。

(二)生态政治

生态政治是生态文明与政治文明建设的有机结合,是生态环境和社会政治相统一的宏观系统,其核心内容是在健康的政治体制下,以实现公共生态利益作为最高价值诉求。生态文明建设长效机制的形成也有赖于民主政治框架下,由政府、市场和公众共同参与、管理和监督的生态法制体系。而缺乏政治关注、法治匮乏、监管不力和城乡生态不公等问题是目前导致我国农村生态恶化的重要因素。因此,从生态管理、法治建设和公众参与等方面对生态政治进行描述,可以选择乡村环境管理能力建设(包括人员配置、财政资金保障、设备完善程度等)、生态政绩考核制落实情况、生态法治执行状况、生态自治村规民约完善率等多项指标。

(三)生态社会

当我们把生态社会作为一种实际的社会发展中的任务时,它是狭义的,即把“建设生态社会”作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并列的几大建设任务之一。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本质是人类群体共同积极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和保障体系。当前影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社会因素主要是人口素质、社会公平问题,包括社会公共资源的分配和自然资源利益的分配不公。因此农村生态社会建设要注重解决人口自身的生态化发展和社会公共资源的公平分配和问题。建立符合现代农村发展的人力资源培养和配置机制;完善符合市场配置规律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包括电力设施、道路、通信、教育医疗等公共设施和服务体系等都将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稳定的社会环境。从生态民生保障、社会关系和谐、社会结构合理等方面进行描述和评价,可以选择公众对环境质量的满意度、社会保障覆盖率、环境案件发生率、村庄环境宜居程度、义务教育普及率、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程度等指标。

(四)生态文化

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视角理解,文化是人类适应自然界生存、享受和发展的主要方式和表现形式。生态文化作为生态文明的精神要素,包括了生态哲学、生态道德、生态教育、生态艺术等多种表现形式。农村居民对生态文明的普遍认同和意识的养成,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进,并转化为自觉行动的基石。我国长达2000多年的农耕社会发展史,并不缺乏人与自然的亲和友善的乡土风俗。然而在市场经济冲击下,有些“崇尚自然”的习俗走向了没落。农村生态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教育和示范引导来实现。因此,从文化培育、生态科技和生态意识等方面进行考量,可选择乡村生态民俗(古村、古树、古遗址、宜居文化等)保护情况、生态教育情况、生态科技创新能力、生态文化宣传措施(利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新兴媒体及时传播科技和文化知识)、生态安全意识、公众绿色行为(节能、节水、绿色出行)意识等指标。

(五)生态环境

优美健康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生态文明的首要目标和最直观的表现形式。农村生态环境系统以生物结构和物理结构为主线,优美健康的农村生态环境需要依靠自然生态环境自我修复力和人工防护措施。首先,大气、土壤、水、生物等环境要素处于健康状态,可以选取生物多样性指数、森林草地覆盖率、功能区达标率、水源水质达标率等指标进行评价。其次是人工防护措施到位,防治生态环境污染,可以选取水土流失治理率、污染土壤修复率、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率、生活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率、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削减率等指标进行评价。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3

关键词:新型农村社区;“三化”协调发展;规划策略;高村社区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4)01-0245-04

planandStrategyfornewRuralCommunityConstructiononConditionof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

HaoLi-jun1,XiaoZhe-tao1,2,CHenHong-tao3

(1.northChinaUniversityofwaterResourcesandelectricpower,Zhengzhou450011,China;2.Xi’anUniversityofarchitectureandtechnology,Xi'an710055,China;3.HenanUrbanplanningandDesignResearchinstituteCo.,Ltd.,Zhengzhou450044,China)

abstract:onthebasisof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theconstructionofnewruralcommunitywasplanned.takingGao-cuncommunityasanexample,thefunctionofnewruralcommunityin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wasanalyzedinsummarizingthedeepmeaningofnewruralcommunityconstruction.meanwhile,theplananddesignstrategieswereputforward.

Keywords:newruralcommunity;industrialization,urbanizationandagriculturalmodernizationcoordinateddevelopment;planandstrategy;Gao-cuncommunity

收稿日期:2013-06-09

基金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厅成果(9412012Y1286);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2011-Qn-195)

作者简介:郝丽君(1976-),女,山东潍坊人,讲师,研究方向为建筑设计及理论,(电话)13629281346(电子信箱)。

“走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新型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科学发展的道路”是河南省探索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中原经济区而提出的战略方针。如何通过合理规划,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应对“三化”协调发展,仍在持续探索中。本文以高村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设计为例,讨论既益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又促进“三化”协调发展的规划策略设计策略。

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和作用

1.1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内涵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目的是整合农村的土地、人口、产业、资源等各类要素,在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强化新型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能力的同时,破解在保障城乡建设用地需求的同时不侵占耕地的难题。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能让更多的农民低成本转化为城镇居民,既解决了集中积聚、集约发展、提高效益的问题,也解决了中国“人多地少”的发展空间问题,是提升节约集约用地的有效途径,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城乡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出路[1]。

1.2新型农村社区的作用

1.2.1“三化”协调发展的社会基础新型农村社区能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元化发展需求,一改传统农村社会逐渐脱离分散、孤立、封闭的小农社会模式,迎合市场化发展大潮,呈现出开放性、流动性、变化性、异质性等特征[2]。既有城市社区理念和管理模式的影子,又不同于城市社区,主要是针对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能有效促进农村社会从内到外的改革变通,使农民的居住、工作、游憩、交通、公告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需求得到满足,从农村社会发展的角度促进“三化”协调发展(图1)。

1.2.2“三化”协调发展的经济动力合理高效的经济发展能给“三化”协调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经济发展必须消除体制弊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恰好可以建立一个新的平台——有效推进城乡一体化,着力统筹城乡发展。通过村庄的迁并、改造、整合,集中农村居民生活空间,集聚农村产业发展,在“三化”协调发展,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区域调整,提供必要的经济基础和发展动力。

1.2.3“三化”协调发展的生态支撑点新型农村社区是国家区域中心城市地区中心城市县域中心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五级城镇体系中的最小单元,却是联系城乡的重要细胞组织,是整个城镇体系的根基,城乡梯次发展的末端节点[3]。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坚持生态策略,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才能夯实城镇体系,提供“三化”协调的生态支撑,统筹城镇体系生态可持续化发展。

2新型农村社区的规划策略

2.1规划原则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要满足“三化”协调发展,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划原则:①因地制宜,分类规划。在规划中区分不同的社区类型,并注意区分规划的层次。②以人为本、村民参与。村民是新型农村社区的使用者,社区规划应以满足村民发展需求为主要目标,在规划中积极引导村民参与,使村民真正成为新型农村社区规划的主体。③整合资源、产业支撑。产业是社区发展的经济基础,只有在整合区域资源的基础上,发展高效产业,才能建设可持续新型农村社区。④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通过配套设施的建设,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居民生活的舒适程度。⑤生态修复、文化传承。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修复被破坏的生态环境,并传承村庄的文化脉络,构建新型农村社区生态文明格局,促进“三化”协调发展。

2.2规划内容

新型农村社区规划按照区域范围的层级分为区域布局(布点)的社区布局规划、社区内的空间发展规划和社区详细规划三个层次,不同层次对应不同的规划内容。

2.2.1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与传统意义的村镇体系规划不完全相同,应加强对“三化”协调空间布局的研究,整合区域的有效资源、节约集约土地利用,优化区域的配套支撑能力,见图2。在规划内容上主要为:产业发展、产业布局及功能区规划,新型农村社区布局规划,新型农村社区迁并整合规划,空间管制规划,区域基础设施规划,区域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区域生态建设和环境规划和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以及防灾减灾等其他规划。

2.2.2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和详细规划首先要区分不同的建设模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模式可以概括为整体搬迁型、旧村改造型、城镇吸纳型、村庄合并型、强村升级型等。不同模式规划的重点和内容会有所不同[4]:①整体搬迁型,规划要点是产业支撑规划,原村庄地域特色、历史文化的传承延续;②旧村改造型,规划要点是优先改造人居环境,配建各类公建和基础设施,寻找产业动力;③城镇吸纳型,规划要点是考虑城镇的发展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共享建设;④村庄合并型,规划要点是协调合并村庄对居住、就业等的不同需求,整合资源,集约土地;⑤强村升级型,规划要点是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业集聚区,形成区域中心。对于新型农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而言,重点是产业发展与产业布局规划、土地利用空间的规划管制、土地利用与空间规划、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四个方面,尤其是四区的空间范围界定以及产业发展定位、发展方向等,更是空间发展规划中的重中之重。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详细规划而言,以实施建设为规划目的,所以主要包括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用地控制性规划、住宅与公建的建筑设计导引,以及其他相关规划几个方面。

2.3规划实施

规划的实施对于新型农村社区尤为重要,只有实施社区规划,才能真正促进“三化”协调发展,这需要一方面在规划设计中以可操作性作为设计的准绳,另一方面注意规划后的管理。具体而言包括:①统一社区建设领导。制定计划,落实措施,分工合作,加强管理;同时积极与乡政府及县规划、建设主管部门联系,争取政策、技术、资金上的支持。②加大社区建设宣传。在编制社区规划时,广泛听取居民意见,充分尊重居民意愿。批准后的规划在社区内进行公告和宣传。也可以制作宣传小册子,分发到各户,让每个居民都做到心中有数。③引入社区经营的理念。在建设资金的筹措上,可以采取政府、集体、居民多方面结合的方法,采取多渠道开发建设的模式,从经济上保障规划的实施。有条件的社区,也可借助开发公司的力量,对社区进行成片建设开发。④全程监督社区的建设过程。对所有项目进行公示,公布项目进度,由居民监督小组对项目质量、安全使用、资金使用等进行跟踪监督。

3高村社区的探索实践

高村新型农村社区(以下简称高村社区)选址于河南省荥阳市高村乡乡政府所在地,是高村乡6个新型农村社区之一,为全乡中心社区。在发展定位上,高村社区除了承担一般新型农村社区功能外,还具有乡镇级别的行政管理职能和负责全乡公共服务等功能。高村社区由高村、高村寺、邙山、安仁寨、张村、杜常、韩常、史坊、油坊、马寨10个村庄迁并整合而来(图3)。

以下就高村社区规划应对“三化”协调发展的特色之处进行剖析。

3.1高村社区空间发展规划

3.1.1产业规划支撑产业支撑是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动力源泉,好的产业能给新型农村社区带来建设资金,能就近解决农民就业难题,并能改善区域生态环境,所以在新型农村社区规划中,对于产业支撑的研究是重中之重。要在规划中明确产业发展的定位、结构、发展方向及布局等。

高村社区结合现状发展条件及发展趋势,将产业发展结构定位为“核心、节点、区域”相结合的整体布局模式。“核心”指位于社区内部,依托于社区主要道路两侧打造商业街区,形成社区第三产业发展核心。“节点”指位于规划范围西部的农民创业园,以集聚乡域现有工业企业为主,发展加工制造业。“区域”指位于规划范围南部连霍高速两侧张村的花卉苗木生态种植区域;位于规划范围中部的优质粮食生产区域;位于规划范围北片区安仁寨和邙山村的观光旅游和林果种植区域,见图4。

3.1.2区域道路交通和配套设施建设

1)道路交通。①对外交通。与周边路网共同形成完善的对外交通网络,方便居民的对外联系。客运站、公共停车场等交通设施与镇区共享。②新型农村社区道路。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造升级,建设形成各社区间便捷的交通网。③农业生产性道路:结合村路和乡道现状,对路面进行优化,方便社区居民务农生产。

2)配套设施。①公共设施。由于社区位于高村乡政府所在地内,社区的公共设施应充分考虑统筹共建,实现共享,避免重复建设[5]。社区内部建设配套有乡政府、社区服务中心、卫生站、小学、幼儿园、文体活动中心、礼堂等设施。并规划建设敬老院、卫生院、客运站等设施。②基础设施。根据上位规划,规划范围内建设有高村乡污水处理厂、升级现状35KV高村变电站为110KV,社区周边与社区共享有北邙水厂。还有部分经过规划范围内的重要市政设施,主要是黄河牛口峪提水干管、焦作-郑州煤层气、天然气管道、西气东输管线、南水北调干渠等。

3.2高村社区详细规划

3.2.1规划结构多元化规划利用城市道路以及社区内主要道路将社区划分为多个规模类似的组团,有利于社区资源及绿地的配置,同时也便于社区后期的管理和开发建设。整体形成“两心、三轴、一带、七片区”的多元布局结构,见图5。

3.2.2控制性规划引入规划管理单元由若干功能具有内在关联性的地块组成(即街坊层面的控制单元),一方面承接城镇总体规划和“三化”协调规划,落实其中的宏观性、指导性、战略性意图;另一方面明确具体控制指标,起到承上启下的衔接层次作用,并且对于增加控规成果的弹性,提高可操作性具有重要作用。

3.2.3内部道路等级化①社区级道路。结合“大社区”的理念,整体形成为“四横三纵”的结构,形成社区与外部便捷的联系通道,道路分为30、24、20、15m四种断面形式。②小区级道路。结合地块特征与布局结构,形成各个小区的内部环路,同时与相邻小区充分衔接,加强社区内各小区居民的出行与交流。道路分为9m和7m两种断面形式。③组团级道路。联系组团级,与小区级道路共同形成小区内主干路网系统,路面宽度为5m。④宅前路。路面宽度为3.5m。停车分为沿路停车、住宅底层车库和公共停车场三种模式。确保户均1个停车位的同时,结合道路两侧、社区广场、商业设施周围场地等,适当规划若干公共停车场,满足外来车辆以及农机车辆的停放需求,形成社区内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停车体系,共设置停车位7020个。

3.2.4绿地景观网络化社区绿地景观设计运用“核与轴”、“点线面”相结合的规划手法,形成由“干、枝、叶”构成的绿地结构。利用现有水沟改造建设形成南北向的滨水景观带,同时将水系引入相邻的小区内,围绕水系建设步行景观走廊,并在沿线设置多处集中绿化场地,供居民休闲娱乐,形成社区绿化景观核心。

3.2.5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共享共建高村社区的公共设施的配建,在满足超前性和便捷性的同时兼顾共享共建,适应居住规模,符合居民的活动规律和日常使用,并在功能内容上避免与周边地区已有设施重复,兼顾其经营管理的合理性和经济性。规划幼儿园、小学、社区综合服务中心等公共设施。

4小结

“三化”协调发展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相辅相成的,需要统筹布局,遵循规划原则。在建设过程中做到因地制宜,以人为本;积极整合资源,完善公共设施建设并实现共享;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文化传承,力求实现“三化”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协调发展。“三化”协调发展离不开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合理规划与健康发展。对于新型农村社区规划建设而言,所涉及的许多方面还在不断的摸索和实践中。

参考文献:

[1]仇保兴.城镇化的挑战与希望[J].城市发展研究,2010(1):1-7.

[2]杨小贞.河南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面临的挑战及对策分析[J].沧桑,2012(3):122-124.

[3]张占仓,蔡建霞,陈环宇,等.河南省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中需要破解的难题及对策[J].河南科学,2012(6);777-782.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4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路径;天津

中图分类号:X321文献标识码:aDoi编码:10.3969/j.issn.1006-6500.2014.06.010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综合国力大大增强,但环境问题也随之集中表现出来。党的十七大明确地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报告指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更是建设美丽中国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天津在文明生态村基础设施“六化”、公共服务设施“六个一”建设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但与中央对天津的定位要求、与全面建成农村小康社会目标要求相比,也存在着很多问题亟待改善。为此,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研究对于天津建设新型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1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概念

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是农业资源、农村经济及农民生活达到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具体是指在从事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同时,注重改善自身发展与周边的环境保护,积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与周边城市和资源环境的关系,把生态环境改善与农村经济发展统筹好,塑造良好的发展态势和精神面貌。其特征主要体现在“农业生产发展、农民生活富裕和农村生态良好”。

“生态是生存之基,文明是发展之本”,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通过这样一种载体把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组合在一起,围绕着生态产业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生态文化建设等,努力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的农业生产模式、农村产业结构和消费方式,并逐步走上文明发展道路[1]。实践证明,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极大地影响着其所在的整个区域的文明程度,因此,必须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引起高度的重视[2]。

2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成效

2.1文明生态村建设取得显著效果

早在1995年,天津市农委、天津市环保局和天津市农林局就开展了四郊五县的生态村建设工程,建成市级生态村7个,局级生态村11个,呈现文明生态村雏形[3]。自2005年,天津市政府实施文明生态村创建工程,从2007年起,平均每年对全市100个行政村进行文明生态村建设。截至2010年底,天津7个区县被正式命名为“部级生态示范区”,15个乡镇(11个部级,4个市级)建成环境优美乡镇[4],截至2011年底,天津市文明生态村已建成1023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三分之一[5]。津郊农村环境面貌显著改善,有力地改善和提升了所在地农民居住环境水平。

2.2生态文明产业体系初步形成

在农村“三区联动”带动下,天津现代农业产业园区、示范工业园区、农民居住社区协调健康发展,都市生态农业、农村生态工业、生态旅游业等生态文明产业体系逐渐兴起。农业逐步从以传统种养业向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组织化、产业化转变,农村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初步形成;农业从以生产物质产品为主向生态服务转型,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方式转变[6-7]。以观光休闲农业为例,天津已培育部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3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8个,旅游特色村(点)160个,星级乡村旅游经营户1428家[8],让人们通过“吃住行、游购娱”的亲身体验,逐步形成了崇尚节约、绿色消费的良好社会风尚,走上了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协调发展道路,形成了以环境改善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的格局。

2.3农村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来,天津市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在“2008―2010年生态市建设行动计划”中,共建成小城镇垃圾处理设施7座、农村污水处理设施15座,完成农业节水灌溉工程2万hm2[9],全市节水灌溉面积达到25.87万hm2,占有效灌溉面积75%。开展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的乡镇比例约为40%,行政村比例约为21.1%;实施了蓟县沼气与秸秆气混合集中供热示范工程、静海1200m3大型秸秆沼气集中供气示范工程[10]。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的示范镇和中心镇比例为41.5%,乡镇比例约为24.3%,行政村比例约为21.1%。环外31条(段)农业骨干河道进行治理,实施了农村饮水安全与管网入户改造工程,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及管网入户改造问题[3],一批惠民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生态文明建设。

2.4生态文明意识明显增强

天津以创建生态宜居城市为契机,通过新闻报道、专题宣传片制作、环保电子屏展示、大型宣传组织等措施,对“乡村生态文明”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宣传。如,天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委农工委、市农委、天津电视台2012年6月份主办了天津“美丽乡村”大型电视评选活动,目前选出的十大“天津美丽乡村”和23个“天津特色乡村”,全景展现了新农村在产业、生态、环境、文化等方面的发展特色。此外,天津市政府积极推进绿色社区和绿色学校创建,不断深化环境教育,组织大型环保宣传、公益活动,开展环境教育国际交流活动。经济发展好,农民收入高,村庄环境美,生态条件优,文化引领强的生态文明意识逐渐融入农村生活。

3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问题

3.1农村经济保持高速增长,资源与环境形势依然严峻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天津资源环境压力不容乐观。天津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年末实有常用耕地面积由1995年的42.61万hm2减少到2011年的39.65万hm2,减少了7%;2011年天津市水资源总量为15.4亿m3,人均水资源116m3,仅为中国人均水资源平均水平的1/15[11-12],水资源严重短缺。基本生态用水严重短不足,全市生态用水量为1.22亿m3,缺口量达6亿m3左右[13],受保护地占全市国土面积比例由14.87%下降到11.05%,生态服务功能下降等问题较为突出[10]。受资金、技术和服务管理体制等方面的限制,目前农村地区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所占比重仍然较低[14]。

3.2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环境综合整治尚未全面展开

天津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市区存在较大差距,“基于天津78个示范型和26个标准型文明生态村的调研”表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未来村民最希望改善和投入的公共产品[15]。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天津市农村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距国家对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考核要求仍有很大差距。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比较突出,全市开展污水处理的畜禽养殖场(小区)仅占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的43%,处理率仅为18%,部分农村地区环境“脏乱差”问题仍比较突出。设施农业大部分化肥、农药施用强度比全国平均水平分别高204.9,0.585kg・hm-2,平均利用率仅30%~40%[9],对生态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不利影响,加之农村村舍建设不合理,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

3.3农民环境意识薄弱,生态责任意识不强

近年来,天津虽然广泛开展了生态环保宣传和实践教育活动,但覆盖范围明显不足,尚不能满足生态市建设要求。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行动在发展较落后的农村经济社会,传播载体相对较少,环保教育未能跟上,导致农民缺乏生态环保意识与生态文明知识。加上农民文化程度有限,致使其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意识不强,缺乏责任感,造成了一些先进科学技术无法得到普及和推广,一些先进管理理念无法贯彻执行[16]。

3.4生态法治体制不健全,村镇生态环保政策不完善

截至目前,天津市生态保护与建设工作取得较大进展,《天津市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天津市文明生态村规划建设导则》、《天津市重点生态林管护暂行管理办法》、《天津市环境教育条例》、《生态与农村环境保护》等法律法规文件的制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重要法律保障,但一些对污染和破坏环境行为的处理还缺乏法律依据。针对生态安全预防性的法律仍然较缺乏,部分法律法规可操作性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缺乏相关的鼓励、引导和惩罚措施。另外,人员、环保检测设备和经费不足及上下左右联动的工作推动机制与考核奖惩机制不完善,区县生态建设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够明显。

4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实施路径选择

4.1生态文明意识培育

政府要加大开设固定生态环境保护宣传栏,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合理开放公共文化设施,弘扬生态环保文化;定期组织机关干部、社会团体和城乡居民代表到环保先进的地区进行参观学习,充分发挥典型示范的引导推广作用。充分利用网站、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媒体资源,大力宣传重视环保、热心环保、积极参与环保工作。成立环保组织民间社团和建立环保公众参与网站,开办环保活动,让城乡居民主动参与,宣传日常生态理念和行为。改善环境宣传教育条件,建立生态环境教育馆,面向公众特别是青少年开展生态环境教育课程,建设生态文明教育基地,树立生态文化教育模式。通过全社会共同参与,采用多层面、广范围的宣传教育方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全民共同参与的环保宣传大格局,提高全民生态文明意识。

4.2生态文明规划引领

坚持规划先行,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生产功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在天津主体功能区规划的基础上,根据各区县生态环境保护、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需求,对村庄进行规划指导与建设,加强对百姓集中式的管理,不断优化乡村空间结构,以改善整体的农村生活条件及环境面貌。尽快研究制定现代农业和示范小城镇建设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和技术规范,促进农业规划和环境保护的和谐统一;规划重点为农业生态资源保护目标、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目标、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目标,科学优化农业发展空间,构建区域农业生态环境安全格局。

4.3生态文明产业发展

以“现代、都市、生态、文明”为主体内容,以经济与生态双重价值取向创造良好的农村发展环境。在农业重点发展区,以绿色产业基地建设为载体,以“农业旅游与游憩服务”为特色,完成都市现代农业生产、生态、生活多功能转型[17]。大力发展绿色畜禽养殖,按照基地化建设,全面推广绿色养殖技术,提高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率[18]。在农业生态修复区,大力推广病虫害综合治理,推行农业安全生产方式,严格监督控制农业污染。在农业多功能综合发展区,加快推动以生态工业和生态农业为基础的绿色农产品加工服务业,促进农村产业结构的生态化,使农业生态系统成为人们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基础。

4.4生态文明投入保障

采取多方面、多层次、多渠道筹措资金方式,健全以政府投入为导向、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和外资投入为重要渠道的多元化投融资体系[19-20]。增加政府财政支出中的环境保护投入,加大对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环保监管能力建设及环保应用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建立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统筹安排好、建设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及福利事业场所设施资金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的作用,推动污染治理市场化,鼓励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村环保基础设施投资,特别要引导工商资本、社会资本、民间资本积极投身农村环境保护建设,努力打造天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格局。

4.5生态文明示范带动

坚持和把握好美丽乡村建设的方向和原则,加快建设文明生态中心村和新型农村社区,利用广播、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以点带面、循序渐进,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日益提高农村环境质量,不断缩小城乡差距。加强农村文体设施建设,加大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拓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机制,积极培养新型农民,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通过美丽乡村宣传教育引导、主题活动培育、节日活动展示等,把改善生态环境、美化人居环境与培育文明风尚密切结合起来,因地制宜树典型,充分发掘各村镇的特色和内涵,发展一村一品,打造各具特色的新农村亮点[21-24]。

4.6生态文明政策法规

首先,加强落实国家及地方各项环境保护目标的环境标准和有关农村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条例等基础政策建设;出台相关条例,如《天津农村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天津市农村环境保护条例》等。结合天津农村环境污染特征和生态环境建设要求,补充和完善相关法规,如《天津市生态补偿条例》、《天津市土壤污染防治条例》等。其次,建立自然资源生态补偿税,开征以化肥税、农药税为主的环境税;制定金融支持政策,绿色信贷政策向农村和农业领域倾斜,运用利率优惠等手段引导资金流向生态农业、可再生能源、农村污水及垃圾设施建设的技术项目和具有高附加值、污染程度小的工业企业[25];再次,建立有效的绿色征集考核评估机制,把生态文明建设和良好的薪酬及晋升制度相结合,健全农村环境监管体制和制度,加大环境信息公开力度,建立无公害农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王如松,林顺坤,欧阳志云,等.海南生态省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生态文明评价课题组.中国省域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

[3]天津农业环保信息.天津市生态村建设[eB/oL].(1999-01-01)..

[6]天津市农村工作委员会.天津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eB/oL].(2012-11-02)..

[10]天津市环境保护局.天津市生态市建设“十二五”规划[eB/oL].(2012-10-15)..

[14]马永芬.农村环境治理与生态保护[J].山西农业科学,2010(12):47-49.

[15]毕宏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民愿望和诉求调查报告-以天津市文明生态村为例[J].未来与发展,2008(6):55-59.

[16]杨海蛟,张翠翠.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中提高农民素质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探讨[J].河南农业科学,2013(8):209-212.

[17]杜瑞芬,苗红英,福忠,等.依靠区域优势,发展生态农业,建立产业化模式,走可持续绿色食品发展道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2(3):7-8.

[18]张丽娟.推进健康养殖发展生态畜牧[J].山西农业科学,2011(7):772-774.

[19]张慕,贺庆棠,严耕.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0]孟志兴,孟会生,王广斌.基于新农村建设的财政支农经济效应分析――以山西省为例[J].山西农业科学,2012(6):682-685.

[21]天津日报.天津投资20多亿累计创建文明生态村915个[eB/oL].(2011-04-21).http:///web/yqjjw/2011-04/21/content_22578494.htm.

[22]杜艳,刘强.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村[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9(1):1-2.

[23]陈明.转型视角下一个生态村的社会、经济与政治面貌――上海市第一生态村前卫村调研报告[J].内蒙古农业科技,2010(2):91-94,98.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5

关键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理论基础;战略原则

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这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作为农村社区庞大系统建设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相对于较为成熟的国外研究来说,在国内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其研究成果主要分散在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与公益性文化建设两个方面。但由于各国在社会制度、经济水平和文化传统以及国际环境上的明显差别,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应在借鉴其成功经验的同时,依据自身特点,探索出一套符合自身国情、尊重本国文化发展规律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模式。为此,明确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理论基础及战略原则对于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社会价值

我国是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农村的进步、农民的致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都离不开文化的哺育和支撑。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作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关我国广大农民的文化权益和需求,因此,大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既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需要。具体说来,其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传承创新民族文化传统,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的内在需求。公益性文化的精粹必然包含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是我们民族赖以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凝聚和提升民族精神,直接关系到国家生存发展的根基,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成败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由于中国传统文化发端于农耕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的文化之根在农村”,其本根就是农业文化。农村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民间工艺、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舞蹈、地方戏曲、神话传说、史诗民谣、传统建筑等数不胜数,它们经过历史的沉淀,已经扎根于农村的广阔土地,成为新农村建设的精神血脉和延续基因。中国最深厚最古老的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的根砥也在农村。“乡土社区文化”乃是“中国现代社区文化建设之根”。如何挖掘、整理、利用和创新农村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农村传统文化以时代特征和崭新面貌,促进其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超越,实现农村文化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统一,笔者认为,以农村社区为合理切入点,以公益性文化建设为具体内容,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扎实推进,是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二)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引导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我国当前主流意识形态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它通过自身的科学性和先进性对整个社会与文化起到一种引导和教育作用,并对保持政治稳定与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其基本内容包括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公益性文化在宣传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引领主旋律文化、凸显核心价值观念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文化形式无可替代的。在我国,公益性文化建设是突显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重要内容,无论是作为党的重要喉舌的报纸刊物,还是为公众服务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共文化设施,以及从事优秀文化遗产保护的文化事业单位和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组织,都是以其特有的方式代表和宣传着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农村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的重要舆论阵地,相对于政府的号召、组织的说教灌输来说,在农村社区通过通俗易懂的文化产品和多样化的文化服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的舆论引导作用更具广泛性和日常性。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无疑是宣传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效途径。

(三)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建设文明农村、打造和谐农村的动力需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化科学素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公益性文化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提升人们的审美水平、道德与文化素养,而且有利于净化社会环境与社会风气、规范生产秩序与社会行为,特别是在调节社会关系、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中能够起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独特作用。同时,我们要注重发挥公益性文化软实力在农村社区的作用,使公益性文化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支撑,使村民在思想观念、人文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劳动形式、人际关系等方面得到整体改善或提升,既可满足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需求,又能有效协调农村社会关系,推动农村社区事业健康发展。因此,农村社区精神文明建设及和谐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其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

(四)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实现农民人文素养的追求目标。公民虽然职业、地位、身份和收入各不相同,但都有平等地无偿或少量有偿地享有知识,获取审美、文化,享受健康娱乐的基本文化权利。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它可以从一个侧面起到调节社会分配并体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物质层面上的差别容易引起关注,精神文化层面的差别却容易被忽略。特别是在我国,城乡文化发展很不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城市中心化,农村农民的文化权益则边缘化,而且长期以来处于弱势地位。深入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深度聚焦农村社区,深切关注社区农民自身,深情倾注人文关怀,实施以人为本的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刻不容缓。

(五)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提升农村文化力的迫切需求。综合国力的

竞争,根本上是经济实力的竞争,但实质上是文化力的竞争。文化力是指一个国家文化发展和文化积累所形成的现实力量,对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等各方面所产生的作用力、影响力和辐射力。公益性文化无论在精神还是在物质方面,都包含着巨大的文化作用力。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不可忽视其公益性文化的强大作用力:其一,经济发展的规律是,任何经济发展都是从理论突破开始的,知识经济的产生必须以知识、科技、文化为主要内容作先导。其二,文化从层面上看,包括技术层面、制度层面、观念层面。在技术层面,新的技术在理论上有了飞跃,才有可能引发生产的进步和革新;在制度层面,经济建设离不开社会制度和社会环境,先进的社会制度、先进的生产关系和优良的发展环境能为农村经济建设提供保障;在观念层面,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更为密切,只有通过文化建设,才能激发生产力中最活跃的人的因素——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因此,从社区公益性文化人手,只有不断提升农村文化力,才能为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提供长久的内在驱动力。

(六)加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是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的内化要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改革的不断深入,社区作为农村社会的新形态,已经成为社会矛盾酝酿、扩散和集中的敏感地带。农村的稳定和良性发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全面贯彻落实和政权的稳定。农村社区稳定需要依靠硬性的综合治理,也需要软性的文化建设。能否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文化建设的公益价值,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民对改革开放政策的认同感和对执政党的认可度,也必然影响着农民对政治民主的热情与参与度。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的教化和观念的引导,在实现农民文化权益、提升农民文化素质的同时,也使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和核心价值观深入民心、内化人心;另一方面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可以折射出文化民生意识。因此,坚持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农民在文化方面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对于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农村政治民主进程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长治久安,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理论基础

历史有延续性,文化有不可割裂性。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我党的几代领导集体核心,历来都高度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繁荣,注重从文化层面来探讨和解决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问题,其文化发展的历程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结果。其中,关于文化建设的一些重要观点和理论,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渊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思想。他们对文化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所做的科学阐述,为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同时,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一书中又提出了“物质生产与艺术生产发展不平衡关系”,指出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是两种性质不同的生产,它们所产生的价值也不同。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肯定精神生产同物质生产的作用同等重要,“作家”、“诗人”、“画家”都属于社会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阶层”,他们进行艺术劳动的目的是创造在思想上、艺术上具有特殊使用价值的精神产品。这些论述对我们今天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公益性文化建设作为独特的文化艺术生产过程,它可以充分挖掘人们内心所固有的超越物质非功利性的一面,引导人们对真善美的深层追求。在某种意义上说,公益性文化给民众提供的是这样一种远离功利、回归精神的环境,也是对人们审美情趣的一种培养和熏陶,这正是我们今天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所承担的责任和具有的功能。

(二)中共几代领导集体的文化发展理论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中央几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是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等不同时期的文化建设指针,也为我国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的依据与指导。

1.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端,毛泽东思想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的文化理论,认为一定的文化(当作观念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伟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而经济是基础,政治则是经济的集中表现。毛泽东系统阐述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将新民主主义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新文化,鲜明突出了革命年代中国先进文化的主要内涵。在对待古今中外文化的关系上提倡“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思想,指出文化发展“应当以中国人民的实际需要为基础”,并提出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一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繁荣的方针,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国共产党人继承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进文化思想和毛泽东提出的先进文化理论,明确提出:“我们要继续坚持毛泽东同志提出的文艺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首先为工农兵的方向,坚持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邓小平强调文化的社会主义性质,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强调文化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构成条件;明确指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必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强调国民素质的提高和“四有”新人培养的重要性,“建设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最根本的是要使广大人民有共产主义思想,有文化、有道德、有纪律”,指出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抓好“四有”新人的培养和塑造。这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3.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理论,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问题上,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创新思想,特别是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为“三个代表”的重要内容,提出“先进文化”的概念,为新世纪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理论基础上,他进一步提出了文化创新的重要思想,“同时必须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的要求,结合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积极进行文化创新”。江泽民在党的历史上首次系统地阐明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纲领,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纲领、任务、方针、政策等一系列的重大问题,为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4.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重大战略思想。他们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事业的全局出发,把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建设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强调了“四位一体”的整体建设思想,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确立了应有的战略地位与战略选择。就文化建设而言,要“在重视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同时,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统一”,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论述反映了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对我国当前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作用。

三、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战略原则

马克思主义及党的几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既是一脉相承的,又是与时俱进的,共同汇成了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重要理论源泉,离开了它,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作为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必须吸纳马列主义的相关优秀成果,与时俱进,制定并践行科学的战略原则,才能实现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事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一)坚持政府主导、主体多元原则。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非功利性使其无法单纯依靠自营而发展,更不可能将其完全依靠市场,以市场为导向进行生产,而必须紧紧依靠政府的大力扶持。这就决定了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过程中,基层政府在政策和财政上的支持是至关重要、不可代替的;同时,整个社会的重视和关注也是其有效开展的巨大动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也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应树立起社会文化社会办的意识,通过建立起相对完善的法规和政策,积极鼓励社会多元主体的共同参与,引导社会资金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投入。

(二)坚持以民为本原则。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是主力军。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以民为本的原则就是以农民为中心,坚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始终把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现和保障农民的基本文化权益和满足农民多方面、多层次、多样性的精神文化需求上,并以此作为评价和衡量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根本尺度;把提高农民综合素质、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作为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在充分尊重村民个性、精神需求的基础上,通过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倡导农村新型伦理精神,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不断满足村民对居住环境、文化氛围的进一步要求,使农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的整体素质有所提高。

(三)坚持“双轮驱动”原则。尽管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效益为目标,但仍可以借鉴市场经济的某些意识和观念,充分利用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自己。经营性开发与公益性服务是文化的两大属性,但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增加社会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因此,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中应该贯彻“双轮驱动”的理念,既要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又要重视经营性文化产业,以经营性文化产业发展带动公益性文化事业进步。通过经营性文化产业的发展,可以更好地增加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设施、项目的投入,降低文化消费门槛,引导公益性文化消费,进而培育农村文化市场,促使农村文化产业与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互为补充、相互作用,推动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蓬勃发展。

(四)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原则。我国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依然严重,落后的农村仍处于传统的自然经济社会,城乡一体化进程面临着复杂与艰巨的任务。统筹城乡文化发展是进行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建设的必然举措,它不仅有利于推动农村社区由传统向现代转变,还对于改善农村社会风气、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作用。针对当前我国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重视城市、忽视农村,导致城乡文化发展水平差距过大的现象,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大对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工程建设的倾斜力度,统筹城乡文化发展,促进农村社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6

1.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动*科学发展,必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历协调可持续。城乡互动、协调发展和共同繁荣,是科学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尽管*工业化、城市化水平较高,但城乡二元结构仍然是制约我市推动科学发展的最大障碍之一。构建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实现城市发展模式转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既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城市永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把*建成全省“首善之区”,必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建设成为全省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建设宜居城市的“首善之区”,是*继续解放思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目标、新定位。城市和农村是建设“首善之区”科学发展观的新目标、新定位。城市和农村是建设“首善之区”不可或缺的两大板块,没有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就缺乏牢固的基础;没有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的明显改善,建设宜居城市就缺少有效的支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既是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重要任务,也是建成“首善之区”的根本途径。

3.适应农业农村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必须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当前制约我市农业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仍然突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农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城乡居民收差距继续扩大,农村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水平不高,农村体制改革和社会管理任务繁重。从全局和战略高度看,继续深化改革、促进发展,必须在农村改革发展上取得新突破。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既是推动农村改革的根本要求,又是带动全面改革、全面发展的关键环节。

二、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

4.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关系、城乡关系作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着力推进城乡规划、基础设施、产业布局、市场体系、公共服务、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管理及行政管理的城乡一体化,加快建设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城市化道路,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努力把*建成全省农村改革发展的先行区、统筹城乡发展的示范地。

5.目标任务。力争用5到8年的时间,基本建立起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都市型现代农业体系建设取得显著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差距逐步缩小,力争到2015年,比全国提前5年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08年翻一番,农村消费水平大幅提升;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明显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更加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村庄有序发展局面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有效加强,自然生态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合理有序。到2020年,形成充分体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协调发展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6.基本原则。坚持解放思想,先行先试;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为重;坚持城乡统筹,功能集聚;坚持制度创新,完善配套;坚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

三、统筹城乡土地利用,建立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

7.建立健全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规范、促进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对依法取得的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必须通过统一有形的市场、以公开规范的方式转让土地使用权,在符合规划的前提下与国有土地享有平等权益,允许采取作价入股、土地租赁、合资合作等多种方式依法流转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加快制定土地流转税费、土地增值收益收缴和使用方面的规范性文件,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取得的土地流转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资产统一管理。依法征收农村集体土地,按照同地同价原则及时足额给农村集体组织和农民合理补偿,解决好被征地农民就业、住房、社会保障。新征地项目要同步安排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及农民安置用地,支持农村发展集体经济。按照“集中留地、统筹利用”的原则,探索建立健全实物留地、物业补偿、货币补偿、参股经营、等价置换、指标抵扣等多种模式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留用地制度,多渠道保障被征地农民长久生计。着力解决以往征地项目的留用地问题。

8.促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加快农村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到2010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所有权登记和颁证工作。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和“三个不得”的原则(不得改变土地集体所有性质、不得改变土地用途、不得损害农民土地承包权益),引导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对把土地承包权流转给农业大户、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田能手的农户,市、区(县级市)按实际流转面积给予适当的财政补贴。支持现代农业经营主体开展规模经营,妥善解决生产设施建设用地问题。制定实施承包土地流转最低保护价和分区指导价,建立流转价格自然增长机制。探索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加强对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组织指导和管理。

9.妥善解决农民建房问题。依据村庄布点规划合理确定农民集中居住点数量、布局、范围和用地规模,引导村民住房建设逐步向城区、集镇和农民集中居住点集中居住。完善农村宅基地制度,严格宅基地管理,盘活宅基地资源,全面梳理宅基地使用权属,依法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简化农民建房审批程序,下放审批权,提高审批效率。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城镇建设用地增加规模与吸纳农村人口定居规模相挂钩试点,建立健全建设农民公寓、加快旧村和城中村改造的激励机制。积极探索以宅基地转换城镇住房新路子,推行村民住宅分区控制建设,鼓励农民居住公寓。加快农村危破房改造,加快农村安居建设。

四、统筹城乡规划与管理,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规划体系

10.完善城乡发展空间布局。继续发挥城市总体战略规划的引领作用,按照主体功能区规划定位规范开发秩序,探索建立主体功能区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与城乡总体规划相互协调、覆盖城乡的“三规合一”新机制,科学合理安排市县域城镇建设、农田保护、产业聚集、村落分布、生态涵养等空间布局,优化国土开发格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实现保障发展、保护资源、保持生态的和谐统一。

11.推进镇、村规划。将镇村规划纳入城乡规划体系,加快村庄布点规划,在2009年底前完成全市所有行政村村庄规划编制与审批的基础上,力争3年内编制完成覆盖城乡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按照“结构升级、集聚发展、分类引导、节约高效”的原则,规划好村庄住宅建设用地,经济发展用地(含留用地),道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用地,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体育、社区服务等公共服务设施用地。

12.推进城乡规划管理体制改革。按照权责一致、管理高效、监控有力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市、区(县级市)、镇(街)、村的规划管理权责,理顺市、区(县级市)规划管理体制。实施乡村建设规划许可制度,将村庄规划和村民建房管理权下放各区。强化城乡规划实施监管,抓紧建立城乡规划实施评价体系和村镇违建监督处罚制度,明确镇政府作为村民住宅等乡村建设监督检查主体的地位。除国家和市级重大建设项目、跨区域建设项目以及特别地区范围内的建设项目外,县级市所辖镇的一般建设项目由县级市选址并进行方案审批。

五、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

13.提高都市型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农田和鱼塘标准化改造,开展农地整理,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提高农业规模经营和集约化经营水平,建立都市型现代农业和健康养殖业示范区。加快完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体系,到2010年,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积极发展生态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和出口创汇农业。加强农业科技创新及推广体系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信息技术。加快建立以公共服务机构为依托、合作经济组织为基础、龙头企业为骨干、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支持龙头企业跨地区生产经营,切实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品牌经营,落实农业企业生产加工的配套建设用和贴息补助、税收优惠等政策。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和金融资本投入农产品加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和市场服务,形成标准化、检验检测、安全认证、执法监管、市场服务一条龙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

14.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依托空港、海港、信息特优势,推进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改造,建成服务全国、辐射海内外的世界经国际农产品流通中心。到2015年,形成集农产品展贸交易中心、采购中心、结算中心、价格形成中心、行业信息中心和行业信用中心等功能为一体的国际农产品展贸中心。落实农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用地和经营用水、用电、税收规费优惠政策,鼓励、引导大型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引入网络交易、仓单经营、电子拍卖等营销方式。重视开发港澳台农产品市场。深入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鼓励连锁企业向城乡接合部和农村延伸。积极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建立健全农资企业信用管理体系。

15.发展度假式乡村休闲旅游。鼓励和支持农民依托农居和良好生态,大力发展具有岭南特色的乡村旅游业,重点发展度假式“农家乐”乡村休闲旅游。按照农民投资、政府补贴的原则,同步推进村庄改造与乡村旅游区建设,推进农民住房景观化改造,形成“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业”错位互补、协同发展格局。力争用3到5年时间,基本建立起与乡村休闲度假式生态旅游发展相适应的旅游基础设施体系。以《*市特色乡村旅游区(点)服务规范》为指导,培育和建立乡村休闲度假式生态旅游示范区。在法律和国家政策允许范围内,对乡村休闲旅游发展项目下放审批权限、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办证手续、减免办证费用。

16.大力发展农民新型合作组织。按照服务农民、进退自由、权利平等、管理民主的要求,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加快发展,到2012年实现“一品一合作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普遍建立起专业合作经济组织,60%以上的主要农产品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进行生产、加工和销售。鼓励农民组建农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对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改变原有土地性质和用途,明确土地承包权益人,合理确定股权价值的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可依法进行工商注册登记。深化农村集体经济股份合作制改革,稳步推进经济联社、经济社和社区股份合作社改革。加强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完善经营运作机制。按照对地方财政贡献,对各类农村合作组织给予适当奖励。

17.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鼓励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发放贷款。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健康发展。大力发展农村小额信货,开展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试点,支持农村小型金融组织从金融机构融入资金,支持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发挥农村地区网点优势,积极开展各类服务“三农”的金融业务。建立健全农村信贷担保机制,逐步加大农业贷担保资金投入。推动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出资组建担保有限公司。积极开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有效化解农村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加快城乡信用体系建设。建立现代政策性农业保险体系及再保险和巨灾风险分散机制。推动农业龙头企业改制上市做大做强。发展大宗农产品交易市场,积极争取设立期货商品交割库,做优做强农产品现货市场。

六、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实现共建共管共享

18.推动城乡交通设施共建、联网、共享。推动城乡交通“规划、建设、管养、服务”的统筹发展和“路、运、站、车”的协调运转。抓紧规划和启动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和城际快速轨道交通等重点建设项目,重点加快北部和东部交通网络建设,加快推进到从化街口、增城荔城轻轨的规划建设,推动有条件的镇际快速经济干道建设,构建连接城乡的现代化交通网络,扩大市域1小时道路交通圈覆盖范围。全力推进公路主干道市政化改造,实现与沿线农村、转制社区公路风的有效连接。扎实推进农村公路和自然村通水泥路项目建设,力争2012年前完成村庄布点规划保留型、户籍人口在100人以上自然村村道建设。落实以区、县级市为主体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逐步取消市域内开放式收费道路项目。加快内河港口建设和航道整治,提高通航标准和水路运输能力。完善市域公交发展体系,健全公交行业管理机制,加快公交服务向农村地区延伸覆盖,逐步形成城乡公交资源相互衔接、方便快捷的客运网络。

19.加快城乡水、电、气等设施一体化建设。统筹推进城乡水务设施建设与管理,鼓励镇村联合投资建设供水工程,支持有条件的区(县级市)实行分片联网,统一供水。加强村镇供水老管网改造,到2012年全部完成镇村供水管网的更新改造。统筹城乡电力设施建设与管理,加快完善高压电网。统筹城乡燃气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逐步完善农村地区燃气供应管网。推广农村可再生能源技术。把农村信息化建设纳入全市信息化建设总体规划,统筹城乡电信设施、有线电视设施、社会治安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推进广电网、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七、统筹城乡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建设宜居城乡

20.统筹城乡水环境治理。全力保护饮用水源,科学划定农村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严格对水源保护区和分散水源地的监管。全面开展流溪河、沙湾水道和东江北干流流域污染防治。加快水系改造,形成可控可调循环水系。全力推进河涌整治,2010年前,全面完成121条共计388.52公里河涌整治任务。配套推进调水补水工程,把河涌建设成为城市防洪排涝的主要通道、生态环境的绿色走廊和城市景观的重要节点。加快污水治理,逐步实现供水、雨水、污水三管同步规划、建设、接驳和管理。新建区严格实施雨污分流,分区、分片推进现有合流区的雨污分流改造工作,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取消化粪池。适度超前规划建设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强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加快万人以上镇特别是中心镇污水理系统建设,靠近城区、经济发达、人口集中的农村生活污水就近纳入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系统,远离城区的村和镇采取小型集中处理、分散处理、自然处理等多种方式处理生活污水,力争到2010年全市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85%以上、农村地区达到30%以上。加强江河防洪安全建设和水土流失生态治理,建立健全防洪和水生态保障体系。

21.统筹城乡生态建设保护。严格监控外源污染,严禁有毒有害污染物流入基本农田保护区,有效控制农业面源污染。加强畜牧养殖废物综合治理、病死禽畜无害化处理和农药化肥污染控制,防止有害物质超标或禁用农资进入农业生产环节。积极培育以非粮油作物为原料的生物质产业,推进农林副产品和废弃物能源化、资源化利用。加强农村工业污染防治和监管,坚决淘汰不符合环保要求、工艺技术落后、高污染高排放的工作企业项目;推进农村工业项目向园区集中,禁止不符合环保要求的一般工业项目在农村零星布点。加强农村生活污染防治,统筹推进城乡环卫设施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站点建设与管理,将村镇垃圾收集点、转运站、公厕、回收利用站点等纳入城乡建设规划。调整环境卫生建设经费的城乡分配比例,逐步将城区环卫管理模式延伸到农村地区,建立“村收、镇运、区(县级市)处理”的管理运行机制。继续大力推进城市森林建设,实施城乡生态建设保护工程,推动城乡生态环境由绿化向美化、生态化、艺术化提升,力争到2010年全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55%。

22.建立生态环境补偿机制。坚持最严格的耕地、林地保护制度,市、区财政筹集资金用于耕地、林地保护补偿。探索生态廊道控制区补偿机制。按区位和类别进一步明确生态公益林补偿项目,建立与市场相适应的补偿增长机制。改善相对欠发达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投资环境,支持大力发展生态型、环保型产业。研究制定对生态农业、生态工程、生态旅游项目的补偿机制和补偿标准。

八、统筹城乡公共服务,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23.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协调发展。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将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部纳入政府公共财政保障范围,落实义务教育免费政策和经费保障机制,逐步提高农村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加快推进义务教育规范化学校建设,加强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完善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校舍维修改造长效机制,缩小城乡之间和校际之间办学条件差距。建立区、县级市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监督、评价和公告机制。2010年前全面实施城乡贫困家庭子女接受高中阶段教育免费制度。加强职业教育统筹,探索职业教育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品牌化模式,支持在有条件的地区建设职业教育园区。逐步实行农村中等职业教育全免费。加强农村化技术学校建设。推进城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建立城乡教师双向交流制度,实施城市学校支持农村学校工程,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学校工作。改善农村教师工资待遇和工作条件,提高教师素质。加快*“教育e时代”同步教学资源包项目建设,实现城乡教育资源共享。

24.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巩固和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提高财政补助标准和人均筹资水平,使人均筹资标准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积极探索建立保大病、保住院为主,兼顾门诊费用定额报销的合作医疗保障机制。探索建立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管理体系。健全城乡困难群众重大疾病医疗救助制度。坚持政府主导,加快镇村卫生院(站)标准化建设,推动农村卫生机构向社区卫生服务转型,逐步实施与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相同的公共卫生服务补助政策。健全镇卫生院人员、经费保障机制,落实对乡村医生的补贴和社会保障政策,稳定镇村卫生医疗队伍。完善城乡医疗机构对口支援的长效机制,支持城市医院在农村卫生站挂钩设点,鼓励镇卫生院举办村卫生站,逐步实施镇村医疗卫生机构一体化管理。在有条件的区(县级市)逐步推行农村卫生站免费门诊。加强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定向免费培养培训农村卫生人才。加强乡村医生执业管理。扩大农村免费公共卫生服务和免费免疫范围,加大地方病、传染病及人畜共患病防治力度,建立突发性传染病报送和应急处置机制。加强农村健康教育和爱国卫生工作。加强农村卫生监督工作,推动建立镇级卫生监督分所,加强农村药品配送和监管。加强农村妇幼保健工作,逐步推行住院分娩补助政策。加强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和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

25.加强农村文化事业建设。坚持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加快农村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2009年底前基本建成农村“十里文化圈”。建设农村地区无线覆盖接收与发射塔,实现广播电视“村村通”。全面推进“农家(社区)书屋”、“绿色网园”建设工程。实现农村一村一月放一次电影,加快普及农村数字电影。广泛开展创建文明镇、文明村、文明户活动,引导广大农民群众崇尚科学、诚信守法、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加强对农村优秀民间民俗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扶持和保护以及农村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古树名木等保护工作。逐步推行公益性文化场馆免费开放制度,培养扶持基层文化队伍。建立基层文化站考核机制。加快建设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广泛开展农民健身活动。

26.以北部山区为重点推进农村扶贫开发。着力增强北部山区“造血”功能。加大产业扶持力度,调整优化产业区域布局,推动北部山区走生态优先新型工业化道路。支持北部山区发展生态旅游业,开发生态经济高端产品,打造珠三角生态旅游示范区。建立健全区域协调机制,支持花都、白云等地区利用空港优势发展本地经济。实行公共财政适度倾斜,加大对山区镇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提高扶持资金,到2012年,市、区(县级市)两级财政扶持资金达到每镇每年1500万元。免除山区镇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农村低保、五保供养等社会事业的筹资分担,原由镇承担部分改由市、区(县级市)承担。改进和完善公共财政扶持资金的拨付方式,建立激励型财政扶持政策,加强扶持资金绩效考评。推进扶持工作社会化,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开发。2009年起,全部免除北部山区镇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费用。

九、统筹城乡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实现城乡居民人人享有社会保障

27.促进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实施积极就业政策,实现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灵活就业、稳定就业。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力争到2012年,新增转移本市农村劳动力25万人,全社会非农就业比重达到80%以上。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提高农村劳动力培训资助标准,放宽培训资助次数限制,健全稳定就业激励机制。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组织化程度,制定生态区农民向城镇转移就业计划和措施,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发展壮大县域、镇域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制定产业集聚区优先吸纳生态区农民转移就业政策。研究制定农民自主创业项目导向,搭建信息交流平台。

28.加快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健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力争2012年前覆盖全体农民。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市级统筹,增强基金调剂能力。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纳入征地成本,在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外列支。多种形式稳定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贯通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通道,积极创造条件推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并轨工作。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和安置办法,做到即征即保、先保后征,2010年前基本解决原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问题。全面实现进城务工人员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本市范围内无障碍转移接续。

29.统筹城乡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完善农村社会救助体系,逐步将各项城市社会救助政策向农村延伸。加大财政补助力度,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巩固动态管理下的分类救济、应保尽保。建立城乡统筹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长机制,力争到2012年农村低保标准达到城镇低保标准的70%以上。全面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政策,确保供养水平不低于所在区(县级市)农村居民平均生活水平。完善城乡低保家庭准入制度和城乡家庭收入核算制度。制定低保与其它社会保障政策相衔接办法。完善农村社会福利服务制度,改善农村社会福利设施条件。统筹城乡优抚安置政策,逐步缩小城乡待遇差别。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慈善事业,鼓励志愿者(义工)参与农村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事业。

十、统筹城乡社会管理和行政管理,形成城镇化和新农村互促共建机制

30.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行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按照依公民经济居住地登记户口的原则,将公民户口统一登记为“居民户口”。探索建立城乡统一的户口迁移制度,实行以具有合法固定住所、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为基本条件的市内户口准入制。探索实行按居住地划分的人口统计制度,进一步简化户口办理程序。完善与户籍制度改革相关的各项配套政策,稳定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稳定现行计划生育政策,明确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归属。实施以身份证为核心凭证的社会管理模式,探索居住证管理制度等辅助政策。新出台的政策,不再沿用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城乡二元体制的设计方案,同时预设政策转接办法,逐步消除二元户籍制度的消极影响。

31.推进城乡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由城市向农村延伸,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财政制度,调整财政支出、固定资产投资、信贷投放结构,保证各级财政对农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合理界定市、区(县级市)、镇政府及其各部门决策权限,加快管理重心下移、权力下放。完善市级部门统筹城乡发展职能,重点强化涉农职能设置。研究制定扩大区(县级市)管理权限目录,按照“责权一致、能放则放、能扩则扩、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将有关审批权依法委托或下放到各区(县级市)。积极推进镇机构改革试点工作,完善区(县级市)、镇财政管理体制和村级财务管理方式。推进镇事业站所改革,规范管理体制和经费供给。加强镇公共服务职能,建立镇级政务服务中心,全面推广“一站式”服务,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和项目资助等多种形式开展公益性社会服务活动。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逐步将“城中村”纳入城区一体化管理体系。

32.加强农村社会管理。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农民权益机制。大力培育发展农村社会组织,发挥农村社会组织在扩大群众参与和反映群众诉求方面的积极作用。全面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积极推进社会工作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农村“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逐步实现城乡社区建设一体化。了解民情民意,协调民族关系,促进团结和谐。加强农村法制宣传教育,培育新型农民。建立矛盾纠纷联合调处机制,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和派出所、镇综治工作中心、社区警务室建设,建立健全农村人民调解工作室。反对和制止作用非法宗教活动和宗族势力干预农村公共事务。积极稳妥化解乡村债务。建立农村维稳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应急管理水平。

十一、加快中心镇建设,打造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节点

33.改革中心镇发展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中心镇政策扶持力度,在资源要素配置上予以倾斜,经济社会管理上进行扩权,管理体制上推进创新,把中心镇建设成为小区域特色经济中心、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平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平台、生态文明示范区、城乡管理体制创新示范区的现代化卫星城。强化中心镇发展的产业支撑,培育各具优势特色的产业重镇、商贸强镇、旅游名镇,做强、做大中心镇优势特色产业。改革完善中心镇财政体制,建立与中心镇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稳定增长的财政保障机制。以中心镇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为突破口,稳步推进中心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对有一定人口规模和经济实力的中心镇赋予部分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

34.按照梯次发展思路壮大中心镇。对中心镇实施梯次发展思路,划分扶持发展层次,明确发展时序。调整市级统筹建设资金分配政策,形成梯次资金扶持等级。采取竞争性扶持资金方式,扶持奖励发展较快的中心镇,以区域竞争代替平均分配。落实中心镇年度专项用地指标。对于中心镇达成社会资本投资意向的基础设施或公共服务事业项目,财政扶持资金可以给予贷款贴息。

十二、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为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7

区片联创:就是在一定区域内组合若干个自然村共同创建,村庄之间的分工形成既相互联系又独立发展的有机联合整体达到资源共享的建设过程。

区片创联总目标:从今年开始,用两年时间使文明生态村建设普及率为70%(受益人7万人,500个村庄),分布于全区4个镇10区片(灵山3个区片、演丰3个区片、三江2个区片、大致坡2个区片)。

区片创联的基本要素:在创建过程中以优化生态环境、发展生态经济、培育生态文化、中吣村辐射带动为创建的基本要素。

区片联创的工作思路:推行统一规划,整治脏、乱、差的村庄环境;推行整合“五村”外部环境,为吸引投资创造条件;推行“五村”竞选投资项目,提升生态经济质量;推行培训农民劳动技能,提升农民素质;推行长效机制,实现农民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

区片联创的主要措施:建立“三为理念”:为农民而组织,为农业而招商,为农村而策划。建立“三项制度”:党委政府工作成效重要考核点,村委会工作实绩及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的重要考核点,党员及党员干部先锋作用的重要考核点。注重“三个扶持”:扶持基层党组织为主导、扶持农民群众为主体、扶持连片创建为主流。运用“多种模式”:城乡共建、军警民共建、党政机关包点共建、村企共建、市场运作共建等模式。(区财政200万元;贷款建设2000万元,招商引资1.8亿元;)

今年,我区还将著名的革命老区演丰镇东寨港沿岸的边海、演海、演中、山尾、演东五个村委会,92个自然村(61个经济社),1841户,6136人,耕地面积29441亩,海岸线长16公里的范围区域连片创建,力争今年11月前完成连片创建任务,形成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整个演丰镇的态势,将演丰镇率先建成全省唯一的文明生态镇,从而推动全区文明生态村创建和文明生态镇的创建工作。此外,按照市里要求和结合我区实际,今年还提出了30个自然村为创建重点。其中8个村重点示范创建、7个村为重点提高、15村为重点培育。在创建过程中我们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立足长远,瞄准服务“三农”,在辖区四个镇建立了“以点带线,以线带面,以面成片”的创建模式。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带有全局性和根本性的问题。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关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过去,**区是全市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相对落后的区之一。今年伊始,我区就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摆在一个重要的位置,不断深化认识,积极进行探索,并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工作思路和方法。按照市委统一部署,坚持科学发展观,我们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和区情的实际出发,跳出“三农”助“三农”,加快推进文明生态村区片联创的步伐,立足为农民群众办实事好事,办几件作用大影响大的事,助进“三农”工作全面推进,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参与、社会各界支持,共同创建文明生态村的良好局面,深受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取得了可喜的成效,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重创建,这是从根本上必须牢固确立的政治意识。“三农”问题始终与我们党和国家的事业休戚相关。强调执政为民重创建,就是牢固确立“三农”问题是**区根本问题的思想,在文明生态村创建过程中,始终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区委、区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在任何时候不动摇;就是从执政兴国的战略高度,充分发挥农民群众在创建中的主体作用和党委、政府的主导作用,不断增强文明生态村创建本领;就是坚持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自觉地把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的要求落实到领导决策、战略规划、财政投入、工作部署和政绩考核上,通过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形成社会支持农业、关爱农民、服务农村的强大合力和良好氛围。**区今年文明生态创建的发展势头很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各级党委、政府十分重视文明生态村的创建工作,找准了文明生态村创建与解决“三农”问题的结合点,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才充满蓬勃生机和活力。今年,区政府计划投入直接用于“文明**”工程建设资金达420万元,其中80%用于文明生态村创建。我们在创建过程中,把解决农村基础设施差的问题作为首要任务,把解决农村道路泥泞坑洼、农民行路难的问题作为重要任务,在全区推行村村通公路工程,今年全区将完成100%的行政村通硬板化公路,在连片创建范围内100%的自然村和100%的农户间的道路硬板化,彻底解决了农民群众出门行路难的问题。

二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以人为本谋创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创建必须始终遵循的指导原则。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和统筹兼顾的思想,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正确处理加快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确保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只有用科学发展观统一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文明生态创建工作的具体实践中去,才能确保使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与解决“三农”问题有机结合。

强调以人为本谋创建,就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创建工作,把我们党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的工作路线贯穿于创建工作的各个方面;就是明确创建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就是把切实提高农民素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创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利,不断增强农民群众的自主发展能力。**区委、区政府站在以人为本的高度,坚持“发展生态经济、优化生态环境、培育生态文化”的方针,千方百计调动和保护农民群众的创建积极性,让农民群众不但成为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主力军和文明生态村的生力军,而且成为城镇化的积极参与者和成果享有者;千方百计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在宏观调控中着力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努力使农业成为能使农民致富的产业;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增收,让农民长期得实惠,使农村成为农民安居乐业的新社区。在创建过程中,我们注重解决、影响农村发展的最基本基础元素,大力推进农民生活改水和生产改水工程,投入401万元用于全区农村生活改水工程,投入362万元用于全区生产改水,其中海航捐款80万元。现在全区765个自然村28280农户120563人全部用上了卫生自来水,靠天恩赐的“望天田”也喝上了自来水。我们可以自豪地说,我区在全国率先实现了100%的农户用上了卫生自来水。农民群众高兴地说,过去媳妇陪嫁来的洗衣机是用来做米缸用,现在终于可以像城里人一样洗衣服了。今年是大旱之年,农民群众同样可以充满希望去“望天田”耕种,带着喜悦去“望天田”收获。

三是在创建过程中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城乡兴创建,这是从根本上解决创建必须长期坚持的发展方略。以农民增收为目标,发展生产业。只有发展富民产业,使农民增收致富有保障,才能支撑起真正意义的文明生态村。我们围绕三年内各镇都有2—3个农业支柱产业,镇村都有富民产业的目标,立足**特色和现有基础,大力培育海水养殖和海洋捕捞产业、苗木花卉产业,充分利用红树林、东寨港地震海底村庄遗址琼剧文化等区域特色产业。目前,已基本完成全区农业主导产业和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正按照“一个产业一个思路、一套实用技术、一套扶持措施”的办法,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壮大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付加值。

强调统筹城乡兴创建,就是站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以统筹城乡发展的方略解决以文明生态创建助“三农”问题解决的新思路,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就是把农业发展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统筹考虑,把农村的繁荣进步放到整个社会进步中统筹规划,把农民增收放到国民收入分配的总体格局中统筹安排;就是把农村和城镇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加以统筹协调,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体制和机制。近年来,**区委、区政府根据王为璐书记和陈辞市长的指示精神和**区的实际,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战略决策和部署,把目前一些农村“脏乱差”突出问题作为文明生态村创建的切入点,启动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等统筹城乡发展的工程,将整治农村环境作为以“创建”助“三农”的突破口。文明不文明,首先看环境。大力推行“五个一”(每个自然村要建一个垃圾池,100户以上的村可建两个;每户要有一个垃圾筐;每户要划定一片卫生责任区;每个建制村要制定村规民约和卫生公约;每个建制村要有一名保洁员)进农村入农户是**区以文明生态村创建为载体,贴近农村发展的实际和群众需求所做的有益探索。在重点做好乡间主道硬化、绿化、亮化、美化的同时,发动全区农民群众自己动手,搞好村中胡同小巷的硬化、净化。截止目前,全区已组织三次大规模的农村环境整治战役,清除了历史陈年垃圾,新建垃圾池1000个,新置手推垃圾车500部,为各镇统一配制拖拉机垃圾车4部。有效地促进了城镇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镇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镇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彻底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生产生活环境,一批批具有现代文明气息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出清新诱人的新气象。我们结合实际,大力发展各具特色的农户庭院经济,涌现出一批批芒果村、蕃石榴村、荔枝村等。同时紧密结合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和生产实际的需要,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共举办培训班10期,帮助农民切实提高发展致富的本领。认真作好农民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今年以来共转移劳动力1200多人。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8

关键词:统筹城乡;都市田园;现代农业园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基于“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探索统筹城乡建设新模式——以金科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为例

收录日期:2012年9月9日

一、引言

在统筹城乡探索过程中,我国许多地方主张以“城市化”为主导,带动农村区域发展。但是这种思路也意味着城镇用地在农村的扩展,城市文化、城市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在农村地域的扩散。尤其在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存在以统筹城乡的名义圈占大量农田,建设过程中缺乏规划引导,造成居民点布局松散混乱,产业功能不合理,生态环境遭到污染破坏,造成土地资源大量浪费,没有从根本上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的。

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对于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地域空间,由于对其空间结构及其演化规律尚缺乏认识,不能单纯的农村“城市化”,把农村长期地、永久地建成城市功能配套区。同时,由于农业产业自身属性以及农村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在城乡统筹探索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都市病,因此迫切需要人们对这一特殊地域空间从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角度进行规划调控。

二、从“田园城市”到“都市田园”

(一)“田园城市”理念。“田园城市”是1898年英国城市规划师埃比尼泽·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城市环境恶化、农村经济发展趋于停滞、城乡严重对立等问题,提出的一种兼有城市社会优点和乡村美好环境的新型城市建设方案。田园城市所设想的城市形态,主要通过快速交通干线联系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各卫星城市,各城市通过围绕四周的农业用地,为城市居民提供新鲜农产品,并通过限制城市的扩张规模,使田园城市的居民能够极为方便地接近乡村自然空间。

(二)“都市田园”理念。田园城市针对城市规模、城市布局、人口密度等城市规划问题,提出一系列独创性的规划见解,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城市规划思想体系。世界范围内的城市规划师都在实践田园城市的理念,在新兴城市设计中用“核心功能区”加“卫星城市”的理念来规划新城市的功能布局。可以说,田园城市为城市发展和城市扩张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理念和思路。但是,田园城市理论中,城市核心功能区与卫星城之间的空白地带如何来发展,“田园城市”理论并没有涉及。尤其在中国,千百年历史形成的自然村落,就集中在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之间,这里是农业和农村人口的聚集区。我们不能试图单纯的用“城市化”来将这一区域的人口全部变成城市人口,也不能将这一区域的农业产业用地全部变成工业生产基地。如何发展这一区域,是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要面临的问题。

基于此,我们将田园城市中“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区域称作“都市田园”。(图1)

都市田园规划思路是,对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进行规划和建设时,应当充分尊重农村地区的生态、自然、历史、文化和产业特点,不生搬城市规划理念和城市产业发展模式;而是以农村第一产业为基础,大力发展与城市居民生活需求相协同,规模较小,以生态休闲为主的第三产业;推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挥农业的休闲观光功能;引导城市居民逢周末、节假日周期性下乡,引导都市消费向农村转移,拉动都市居民在农村地区的消费,带动农村地区农民脱贫致富。

“都市田园”作为统筹城乡模式的新探索,与“城市化”模式相比,不把降低区域内农村人口的比例作为目标,不把制造业和工业生产总值作为统筹城乡效果好坏的直接目标,而是将农村地区的共同富裕,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特定历史文化与城市现代化之间共存共荣为目标,确保农村的生态和人居环境不被过度建设和开发而破坏,确保农业产业空间不被其他产业过度挤占。

(三)都市田园理论构想的界定。都市田园理论构想主要从区位、产业特征、主体、体系及功能五个方面进行阐述:

1、都市田园所涉及的地理区位,应当是城市核心功能区和卫星城市之间的农村区域或靠近都市地带的农村区域。在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城市要素和功能自城中心向扩散,卫星城市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一部分,承担核心城市的工业、居住、生活等功能。两者在经济社会等方面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功能联系越来越紧密,从而形成由城市核心区和卫星城之间共同辐射的农村空间地带,这一地带就是“都市田园”所涉及的地域范围。

2、都市田园的产业特征,应当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被削弱的前提下,培育和发展低能耗、无污染的第三产业。在“都市田园”理念下,生产和制造业居于区域产业结构的次要地位,培育消费、引导消费、提供消费的第三产业居于区域产业结构的主要地位。在农业作为基础产业的背景下,吸引城市第三产业向该空间渗透和转移,增加农业附加值,实现统筹城乡第三产业和第一产业协调发展。

3、都市田园的主体是企业集群背景下的企业和农民。都市田园旨在不以牺牲农业而发展工业,不以牺牲农民利益而发展城市产业,在都市田园区域内鼓励企业、农民、农民合作组织的合作意愿,提高其组织化程度,逐步将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农民转换成以第一产业为基础,第三产业为主导的现代农民,并使之成为都市田园建设的主体,引导都市田园内的农民就地发展,做到“致富不离农,发展不离乡”。

4、都市田园体系中的生态体系、产业体系、社会体系之间,通过相互之间的促进作用,完善都市田园规划体系。(图2)(1)为产业(特色产业)提供生态环境基础;(2)产业完善促进社会发展;(3)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4)生态环境改善人居环境;(5)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6)带动公共服务设施投入和建设。

5、都市田园功能是以生态体系为基础,借助产业体系平台,弥补和完善核心城市由于土地资源稀缺、人口密集、环境恶化而造成的社会体系功能上的欠缺和不足。(图3)

三、案例研究——金科现代农业园总体规划

(一)项目概况。金科现代农业园北接黄草山—水磨滩水库旅游景区,南临朱砂美心城乡统筹区,东与东北面毗邻涪陵区重点建设的李渡新城,距涪陵老城18公里、重庆主城区78公里(在重庆市“一圈两翼”总体规划格局中,涪陵区介于一小时经济圈东边)。基于“都市田园”理念,金科现代农业园在此区域寻求可持续生产和消费空间,创建一种新型的地方生态经济,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提供新的发展模式。

(二)农业园践行“都市田园”发展模式

1、明确园区定位,做好产业规划。现代农业园在园区产业规划上摒弃资源开发性和环境污染性产业以及高能耗产业,以园林苗木、花卉和绿色蔬菜种植为基础产业,以体验农业、观光农业和生态度假为主导产业,以养生康复服务为支柱产业。在以农为本的基础上,将适合于发展农业的用地划分出来,通过种植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实现惠农与园区生态景观的双重作用;在并不很适合农业发展的用地上,依托园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发展第三产业,重点打造农业休闲观光的新兴产业,与农业联动,实现产业互补。

2、促进产业集聚,完善园区功能。现代农业园立足于基础农业,加大对榨菜生产、工厂化育苗、大树种植、花卉婚纱摄影等特色产业的科技支撑力度,使之提升品质、增加产量,形成农业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的态势,并规划形成以花卉婚纱摄影基地、育苗基地、幼苗基地和畜牧业养殖基地为主的“四基地”,以科技农业示范区、绿色蔬菜种植研发区、花卉苗木示范种植区、花卉园艺观光区、大树种植培育区、果树幼苗种植区和养生疗养片区为主的“七片区”。

3、尊重园区本色,合理规划布局。现代农业园的规划和建设,充分尊重园区的生态、自然和文化特点,依托园区天然水库,贯穿园区的小溪以及星罗棋布的水塘,规划以休闲娱乐旅游为主轴和以观光体验旅游为次轴,并形成现代科技农业风貌景观区、人文风貌景观区,自然生态景观区、花卉苗木综合展示景观区,特色果树种植幼苗培育风貌景观区。

四、用“都市田园”理念建设金科现代农业园的意义

(一)探索统筹城乡发展新路径。都市田园是为实现我国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目标,对靠近都市的农村区域进行规划时,提供一种兼顾生态、文化、经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我国城市附近的新农村建设,提供新的经济发展模式。现代农业园对“都市田园”理念的探索和实践,有助于丰富和完善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的方法论。

(二)提供就业创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惠农模式的设计确保农民成为都市田园的主人,成为都市田园的长期受益者。农业园在产业规划过程时,在确保农业基础地位不变的情况下,为园区农民设计惠农及富农产业,扩大农业的经营范围与服务领域,在增加农业的附加值、提高农民收入的同时,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创业机会,做到“农民就业不离土,农民创业不离乡,产业发展不去农”。

(三)推动农业及相关产业的融合和促进。农业园通过花卉苗木、绿色蔬菜等基础产业,为农家乐、乡村旅游等第三产业提供服务空间、生态环境等产业发展基础。同时,农家乐中的餐饮与观光农业中的特色农副产品为园区聚集人气,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产品销售渠道。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实现资源互补、空间共享、相互融合和促进。

(四)有助于形成现代公民社会。新农村建设不仅是一个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过程,更是一个农村社会由传统的松散型集体组织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的一个过程。在农业园建设前期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参与建设都市田园;建设中期农民入股参股,企业与农民共建农业园;后期形成以农民为主体,企业为主导,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成长的内生型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最终实现农民以土地等资源入股,成为股东,让农民从传统的农业生产者转变为第三产业的经营者,通过利益和产权纽带改变传统农村组织结构,向现代公民社会转型。

五、结语

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加速,都市田园将是我国城镇化面临的特殊地域空间,这一新型的地域空间既要与国家城市化战略相衔接,又要兼顾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市田园”规划理念正是在我国新时期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在总结和反思我国统筹城乡和新农村建设实践的基础上,对这一新型的地域空间提出的一种推动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1]张越,王玥.杭州生态带内建设新农村的思路及对策[J].城乡建设,2011.10.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9

关键词: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问题;对策

近年来,漯河市围绕生态宜居名城建设目标,以创建“国家森林城市”、“中原经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示范市”为载体,大力实施城乡绿化建设工程,城乡绿化事业得到快速发展。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漯河市城乡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加快推进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提升建设水平,市林业和园林局组织人员对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情况进行调研。

1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1.1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现状

漯河市于2010年启动市级“园林式乡镇、绿化示范村”创建工作,对乡镇政府所在地及村庄周围、街道、农户庭院等进行绿化美化,推进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纵深发展,乡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改善。目前,全市有21个乡镇获“省级绿化模范乡镇”称号,有4个乡镇获“市级园林式乡镇”称号,25个村庄获“市级绿化示范村”称号。其中,临颍县杜曲镇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完成城区6条主干道3hm2和2条次干道0.5hm2区域的绿化;源汇区大刘镇投资200多万元,对大刘社区、大庙王社区进行高标准绿化;郾城区按照“有特色、出景观、建精品、创一流”的要求,对商桥镇大闫社区、小杨社区等10余个村镇进行了高标准绿化,都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1.2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主要特点

1.2.1高位驱动,全民动员。新型农村社区绿化是加快建设城乡绿化一体化的重要内容,是农村城镇化环境建设的重要基础条件。各级党委政府将其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行动,落实责任,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按照典型带路、试点带动的要求,通过规划先行,试点示范,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有机结合,全市上下共同参与绿化美化环境,扎实推进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

1.2.2规划科学,特色鲜明。漯河市根据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充分考察论证的基础上,突出“村庄园林化、庭院花果化、道路林荫化、农田林网化”四大亮点,科学制定绿化规划,选用适合对路的林木品种,建设园林式村庄、生态式村、花果式村庄和旅游观光型村庄等,着力打造新农村绿化的美丽景观效果,走出一条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成功模式。

1.2.3因地制宜,分类推进。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立足实际条件,对重点镇、重点村,按照一村一景,一路一品,突出特色的原则,有针对性地选择各村发展模式并分类推进。对有经济基础的近郊型村镇突出景观效果,建设园林式村庄,如源汇区干河陈村、临颍县、龙堂村;对偏远村镇,以发展围村林为主,突出生态效益,建设生态式村镇,如舞阳县冯河村、临颍县胡桥村;对有种植特色经济林产业基础的村镇,根据群众习惯,在村庄周边、道路、庭院种植葡萄、石榴、柿树、樱桃等经济林果,建设花果式村庄,如舞阳县鹿庄村,郾城区靳庄发展梨树、柿树,召陵区梨园周村发展梨、葡萄等经济林果,形成一村带动一片的良好氛围。

1.2.4政策高效,机制新颖。漯河市不断加大政策扶持和投入力度,先后出台《漯河市国家森林城市和林业生态市建设奖惩办法》和《漯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创建园林式乡镇和绿化示范村活动的意见》,制定了鼓励发展林业建设的奖励办法和补助条件,逐步形成检查验收、表彰奖励机制。同时,依托林业生态省建设等重点工程项目,因势利导,加大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力度,加快城乡绿化一体化建设步伐。

2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机遇

2.1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2.1.1绿化规划建设整体水平不高。新型农村社区绿化规划是新农村建设的蓝图,全市大部分村镇没有总体规划,有规划的也是起点不高,超前意识不强;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标准和档次较低,绿化树种单一,绿化功能较弱,景观效果较差,仅仅是从指标上完成绿化,缺乏必要的绿化景观和休闲园建设设施。

2.1.2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空间不足。建设绿色环境,是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中,部分乡镇为一时眼前经济利益,没有按照园林式乡镇标准为新农村社区绿化留足发展空间。如道路建设、房产开发缺乏统一协调、绿色发展规划不足,阻碍了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发展。

2.1.3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资金投入不足。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中,农民庭院的投入主体是农民本身,而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基础设施和公益设施所需的建设资金应由各级政府财政进行投入,但由于乡级财政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投入都不足,用于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的投资更是没有保障,加之,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没有足够资金实施绿化,绿化效果较好的村庄大多是依靠省市县驻村单位的帮助。

2.1.4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工作滞后。绿化建设提倡“三分建、七分管”,由于少数干部群众对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工作认识不到位,乡镇绿化管护没有专门机构、缺乏养护经费和专业技术人员,致使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管护问题突出,杂草垃圾不能及时清理,绿化日常养护工作没人去做,树木病虫害发生严重,农民随意毁坏树木现象时有发生。

2.2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面临的机遇

2.2.1国家重视提供了政策支持。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党的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布局。明确提出把建设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作为未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国策。国务院出台下发的《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中强调指出,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走城乡统筹、社会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支撑和推动“三化”协调发展。省委、省政府也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并提出了涉及新农村建设的各项任务,这些都必将加快推动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大发展。

2.2.2新型城镇化发展提供推进动力。新型城镇化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目前,大力发展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已成为加速城乡一体化的主途径,这就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城镇环境质量提升,完善城镇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综合承载能力,实现城镇可持续发展。

3漯河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的思考和对策

3.1总体思路和规划

3.1.1总体思路。从漯河市社会经济情况和自然条件出发,今后一个时期,漯河市以创建“中原经济区城乡绿化一体化示范市”为载体,构建以市区为中心,以临颍、舞阳2个县城为两翼,以10个中心镇为中心,以100个新型农村社区为重点进行绿化建设。把全市重点镇、新型化城镇、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确立为城乡统筹的结合点、城乡一体化的切入点、城乡协调发展的增长点,坚持因地制宜、试点带动,整合资金,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多元化投入模式,推动全市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走一条以新型城镇化引领“三化”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力争到2017年,全市绿化新型农村社区193个,实现村镇园林化、乡村花园化、农田林网化,建立高效、稳定、持续的城乡绿化一体化新格局。

3.1.2整体规划。规划在城市近郊、107国道、S241、漯舞路、许泌路省道、京珠、南漯高速公路、京广铁路沿线等交通主干道沿线,高标准绿化建设10个园林式乡镇、100个绿化示范村、50个的新型农村社区和移民新村;在村镇周围、村内道路两侧和农户房前屋后及庭院内,采取乔木、灌木、藤木、花卉立体式绿化、美化,大力发展优良乡土树种,提高常绿树和花卉配置,实现田园风光、自然风光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改善农村居民的居住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逐步实现配置合理、植物多样、花果飘香、景观优美的城乡绿化新格局。

3.2主要对策

3.2.1以科学规划为引领。坚持科学规划为先导,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纳入乡镇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居质量的关键举措;组织人员编制和完善城镇绿地系统规划及村庄绿化设计方案,本着以人为本、因地制宜的原则,分类实施、整体推进,建一房绿一圈,修一路绿一线,建一区绿一片,做到生态、景观、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坚持“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发展”,把新型农村社区绿化与林业重点工程、乡村清洁工程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抓重点、攻难点、出亮点,加大推进新型化乡镇、新型农民社区、移民新村为重点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以点带面、打造精品工程。

3.2.2以科学方法求推进。完整的村镇生态体系是提升村镇生态质量的重要途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建设要结合村镇自然条件,建立和不断完善村镇生态系统。通过加强营造围村林、生态片林,进行街道绿化、庭院绿化、村容村貌综合整治,不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通过采取土地流转、林权拍卖等形式,鼓励农民投资新型农村社区绿化,努力把绿化与农林经济发展相结合,发展庭院经济、村庄经济,建设“适度规模、连片开发、专业化、基地化、产业化”的新型农村四旁植树格局的经济林果村;发展依托林木资源、人文文化为主、具有乡村魅力的生态观光旅游村等特色富民新村,使绿色经济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农村社区的主要形态篇10

关键词:乡村;旅游文化;表现形式

传统文化是农业旅游的重要资源,通过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空间错位的利用方式,到农业主题文化开发,乡村旅游产品的设计,农家乐的体验等等,挖掘出丰富多彩的农业旅游文化的表现形式。这些表现形式,将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很好的运用到农业旅游开发中去。

一、传统文化的利用

(一)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所谓传统文化的时间形塑就是时间错位、时间倒置。一般来说,传统文化在于其既有的时间场域中,这即是传统文化的时间观。若在现代性场域中,展示传统性,那么对于旅游来说可谓是一种较为有特色的资源。在现实生活中,个体是面向现代或追求现代性较强的文化,而传统虽然存在,但在存在的时间层面却与现代不在同一个时间层面。因此,在对传统文化进行种塑时,我们必须进行有效的时间调整。在若干年前,麦场、荷塘、水车、石碾、梯田等被视为“落后”、“贫困”的象征,随着城市化的加速、社会快速发展,它们已然成了“物质文化遗产”、“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符号。

在农业旅游中,我们不是把现代社会推回传统社会,使传统成为主流。而是将传统移植到现代场域,与现代社会形式上成为对立,产生强烈的比较。现代社会中,放置具有传统文化意味的器物或者展示相关的文化活动。如水车,它是传统乡村中村民生产中较为重要的提水灌溉工具。水车过去对农民耕作农业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价值,水车省工、省力、省成本,农民对它有着较深的感情。然而随着科技的进步,水车逐渐因功能性较强的现代机器的替代而脱离了人们的视线,但在它的身上仍然延续着一种传统文化。从时间层面来说,这种存在也许只是一种记忆中的存在,并不具体。如若将其作为一种开发过程中的一种旅游资源,那么则必须进行时间层面的转换,即错位。具体地讲,我们必须把水车所存在的时间场域从20世纪70年代以前或者更久远的时期,放在现时期。通过这种时间转换。我们才能欣赏此物的实体。这即要求我们再造实物,将实物放于现代社中。这样与现代性的器物相比,也才能更好的凸显传统,凸显一种传统文化。

在现代社会中,传统文化经过重塑之后,功能可能有所变化。其中,享受和愉悦功能的赋予是重塑的最主要的目的和初衷,但其他功能则或减少或增加了。如我们上面所说的水车,水车的功能本身是提水灌溉,但是在重塑之后,则最主要的功能便是一种欣赏,真正的提水灌溉则成为一种演示,证明这种水车具备提水的功能。也正是这种时间层面的倒置或形塑,传统文化才能处于现代文化的时间场域中,成为农业旅游的一种资源。

(二)传统文化的空间错位。在农业旅游中,时间层面的形塑使传统文化得以展示在现代社会之中,给旅游的主体带来时间层面的错位,空间层面的错位则是为了使旅游主体好似回到传统社会之中。所以,问题的核心是放置于何处才能更好地显出其传统文化的特性。如果放置于原有的位置,那么其所处的环境都是传统环境,则难以进行对比,体现其传统特性。

有特色的传统文化由于其连续性,本身存在于我们的乡村社会中,由于没有进行空间重塑,有时不被我们注意或者虽然有时被我们注意,但是基于农民个体的理性考虑而显得无用或无意义。以耕作为例,在乡村社会中,我们耕作田地,那是为了生存,是我们的职业。如果进行空间错位,让城市居民耕作田地,展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样的场景,这样一副传统的农耕画面便有了不同一般的意义,就是体验传统、就是一种休闲。实际上,此情此景在乡村社会中极为平常,大家都是以这种方式实践着,相信没有多少人在那里发出类似于城市居民的感叹。从发展和有序的角度来讲,传统必须进行相应的空间形塑。只有经过这一过程,传统文化才具备合理性地位,才显出意义。耕作、拉牛车、牧牛等农事活动,在当今乡村旅游中转变成了一种有趣的休闲活动,是人们把农耕生活形态的一些典型景象加以提纯、集粹,对其进行时间和空间重塑的结果,这些活动不仅形式有所改变,而且功能大大不同,从生存功能转换为一种体验和愉悦功能。“牛背横笛、鸡鸣犬吠”、“村头老槐树”、“门前小河”、集庙、戏台等都是农耕生活形态的绝妙点缀。既然空间形塑有如此重大的意义,那么我们必须针对乡村旅游主体,对传统文化进行空间错位,以凸显其传统文化特性。所谓空间错位就是将传统文化场域放置于现代文化的空间之中。在城市社会中生活的人更能体会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衔接,因为他们经常可以看到城市中一些模仿传统文化的东西出现,有器物层面的,也有抽象文化形式类型的。“久居樊笼里,始得返自然”,正是这种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同处共同场域中空间错位感觉的有效表达。

对于农业旅游来说,游客的主体来自城市社会中的居民,城市中做好应有的宜传,如农耕嘉年华等,利用便利的交通条文化的空间形塑。同时,这也说明乡村旅游的存在与发展与城市距离有较强的相关性,距离城市太远空间转换难度较大,则发展相对较为缓慢。时间和空间的形塑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原有的结构。在当前的情境中,现有的结构化力量使得传统文化的功能得到了延伸,成为乡村旅游存在和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有效的配置性资源。传统文化得到了有效的形塑,而且这种形塑也得到了广大城市居民的认可,达到了重塑的初衷。可以说,“对原有真实文化的再造是一种文化价值延伸,有利于真实传统文化的拓展”。

二、农业主题文化开发

(一)主题农园。开发我国农业旅游文化资源,要注意农耕文化的灌注,提高其文化品位;进行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加强农耕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和谐相融。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复合性开发是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

农业旅游资源不属稀有旅游资源,几乎所有具备地缘优势、交通便利的都市周边地区都可以开发农业旅游,因此难以形成垄断性竞争优势、农业旅游也不是暴利项目,不能奢望高门票收入。加之农村经济基础薄弱,难以对抗投资的高风险性。因此,为农业旅游探索降低投资风险的有效途径非常必要。亦农亦旅、农旅结合的主题农园就是复合型开发乡村旅游的一种可行性较强的发展模式。以农求稳,以旅求富,一次投资双重收获,就能降低投资风险,鼓动起更多农民搞乡村旅游的积极性。

(二)乡村主题博物馆。乡村景观遗产是在传统生活方式受到工业革命的冲击,乡村社区传统生活的逐步抛弃激起了人们对具有传统特色和生活方式的乡村工艺品和其他物品的关注和依恋。最为突出的是乡村人口大批流向附近富有吸引力的工业城镇。乡村社区传统生活方式的放弃促进了传统生活方式成为人们关注和对相关遗产的渴望,推动了乡村景观遗产的市场化和商品化。而乡村主题博物馆的蓬勃发展,成为乡村景观遗产保护的重要方式,是逐步消失的乡村生活的纪念,是乡村景观个性的表达和新兴经济行为。

(三)生态博物馆。为了有效保护和开发以少数民族村镇为载体的农业旅游文化,学界已将一种新型博物馆一生态博物馆用于少数民族农业旅游文化的保护和开发中。生态博物馆是一种新兴的博物馆形态。它是人类社会现代生态意识和现代环境意识不断觉醒在博物馆界的一种反映,也是国际博物馆界对传统博物馆进行反思后的一种全新的探索。它的思想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第一,环境科学的系统性、整体性思想原则。第二,“新博物馆学”运动的社区化和大众化的思想原则。第三,世界文化多元化的潮流。生态博物馆是将整个社区作为博物馆空间,以期对社区的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进行整体保护,以各种方式记载、保护和传播社区的文化精华并推动社区向前发展。生态博物馆作为一种发展模式,在社区文化遗产和文化价值方面将增强人们的文化特性意识使某此具有重大价值的文化得到抢救,生态博物馆明显地具有某种社会功能,是联系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一条纽带。1997年中国和挪威两国政府已联合在贵州六枝特区梭嘎乡创建了梭嘎苗族生态博物馆,这是中国乃至亚洲的第一座生态博物馆。2000年中挪两国再建贵阳花溪区镇山村布依族生态博物馆,2006年建成锦屏县隆里古城(汉族)生态博物馆,黎平县肇兴乡安堂寨侗族生态博物馆,已形成不同文化类型的民族生态博物馆群。贵州生态博物馆群的建立,开创了中国运用生态博物馆形式对社区民族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全方位的保护的先河,对于处在多数或主流文化包围之中的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精华的保护和延续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博物馆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的整体保护,是一种特别有效博物馆形式,特别有利于科研价值和旅游价值的开发,为民族文化旅游开发与保护提供了一个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持续旅游发展模式。

三、企业文化产品

(一)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企业庄园是农户租赁或转让给企业,供企业员工商务度假或企业会议、商务谈判等功能利用的乡村基地。企业庄园依托乡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而建设的具有观光、休闲、度假功能的乡村游憩景观综合体,以乡村自然景观、乡村农事生产、乡村风俗民情为主体,是乡村景观地方性特色景观的展示空间,但不进行特意的人工景观汇集,而是真实展示乡村景观的本来面貌。对于企业庄园的功能来讲,应强调参与性与体验性。在企业庄园中,员工们可以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简单农活,如养殖、耕作、浇灌、采花、摘果、种菜等,也可以参加同日常生活相关的体力劳动,像推磨、烹调,让企业员工享受到质朴悠然的田园生活。

(二)产业庄园。在传统乡村产业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纵向关联发展较弱。农业生产以农产品为最终产品,农产品深加工水平较低。农业产业化是乡村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乡村工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将推动乡村产业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而产业庄园是集农事生产、农业研发、农产品销售、农业交流、农业教育和乡村旅游为一体的现代化农庄,比较成熟的有葡萄酒庄、香料庄园、草毒庄园、西瓜庄园等。它不仅是进行科学化农事生产的从地。也是提供食、一宿、行、娱、购、游等旅游六要素的服务性企业。因此产业庄园既要体现生产性农庄的特点,又要满足服务性企业的需要。

四、农家乐

农家乐是利用传统的农耕文化作为基础而建立起来的一种乡村旅游形式,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乡村特点的活动,如吃农家饭,从事农事活动等。从结果来看,这类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可谓是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淋漓尽致的发挥。如有的地区利用本地城市蔬菜基地的特点,可供游客自己动手采摘新鲜的瓜果蔬菜,靠河流的农家则以钓鱼、捕鱼等特色活动出名。从全国范围内来看,这种规模性效应正在积聚,如类似“世界第一桃园”平谷的万亩采摘林、杭州的采茶等。而对于那些规模不大的地区,则从横向和纵深层面重塑传统文化。

在村庄重塑农事文化项目,增添乡土乐趣,使其成为特色,促进农家乐的发展。如对菜地这种传统农耕文化的开发,凭借“认养一分地,当回农庄主”的理念,进而进行农耕嘉年华的推广。从此理念之中,可看出其中蕴涵着的一种传统化的反思和重塑。任何一个组织(企业或单位)、家庭和个人均可在认养小区内认养一块菜地。根据现代的契约性合同,缴纳一定的认养经费,认养者就可以拥有这块土地的使用权,并且可以在这块土地上种植和收获相应的农作物,休闲和体验农耕文化的乐趣。在乡村社会传统节日中,农家乐更加火爆,住宿、度假、游乐已经较为平常,为了增加魅行和吸引力,如端午节中的划龙舟、包粽子活动等可加强开展。

五、体验文化开发

旅游的本质在于创造不同于居住地的差异化体验,但传统的旅游多限于现有的实体旅游资源,对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的文化旅游资源往往重视不够,难以给旅游者创造丰富的旅游体验。体验性旅游开发是以文化为基础,以为旅游者创造审美、愉悦、学习与解脱等多重体验为目地的一种开发模式,从规划编制、产品设计与开发、市场开拓、宣传促销和经营与管理等环节注重观赏性、娱乐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从而实现保护和旅游开发的双赢。

(一)差异体验。乡村性和地方性是乡村与乡村旅游客源地城市的最大差异之处,是乡村旅游的核心吸引力,乡村体验式旅游追求的是对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一种探索与感受、让心里彻底放松。

(二)技能性体验。民俗知识、传统手工艺技术等,已经成为乡村旅游活动的核心内容。可引导乡村旅游实践者们学习当地的民族文化,象包粽子,采蜂蜜等。

(三)生态性体验。自然生态保存较好的地区,旅游者们可以学习环境特征、学习自然生态常识,从而接受自然的环境教育,对自然有了新的认识,进一步会热衷于保护环境、改善生态的各种活动,如观赏游鸟、植树、环境保洁、认领古树名木等。通过这些活动,增强了游客对生态的社会责任感和荣誉感,使游客对自身的人生价值和自然的生态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提升游客的心理满意度。

从国际乡村旅游发展的趋势看,蕴藏着丰富悠久的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且拥有秀丽的自然景色、独特的环境特征和自然特征的乡村地区,是开展农业旅游文化活动的理想之地。在这些地区,无论是环境旅游活动,如徒步、亲水活动、登山、研究植物或观赏自然景观,还是文化旅游活动,如文化观光、文化探秘、文化深度体验,都包含了以上三种内容。也就是说,从乡村旅游的本质特征来看,乡村地区无论是体验式的活动内容、学习型的活动内容,还是生态建设方面的内容,都表现出乡村旅游已经沿着与环境旅游和文化旅游紧密结合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永红:乡村旅游和乡村文化的开发与保护[J],《安徽农业科学》2009年第21期.

[2]王云才:论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新趋势[J]《干旱区地理》2005年第6期.

[3]王曦:近年国内乡村旅游研究概述[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第10期.

[4]余压芳等:生态博物馆研究进展及其对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影响[J],《建筑学报》2006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