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专题技术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3:20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1

1.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面临的问题

1.1业务模式单一难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科研项目研究难度加大,科技项目查新评价的复杂性增加,以往单一化的科技查新报告模式已不能满足用户多元化的需求。目前,多数医药卫生科技查新机构服务内容和范围仍局限于传统的科技查新,缺少由新颖性评价逐步转变为科技评价、信息分析、信息咨询等面向用户需求的增值服务。查新机构亟须通过系统信息分析重塑自身的竞争优势,即对信息价值的深度挖掘增加科技查新报告的价值。

1.2项目评价狭隘简单难以适应科技评价全面性需求科技查新的起源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科技信息资源的稀缺,使得专业信息检索只能由专业情报机构进行,随着信息化和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科技查新报告评价已难以满足科技管理的需求。目前科技查新内容仅限于科学技术领域的新颖性判定,对于科学研究结果在学科领域的地位评估、技术先进性程度等内容很少涉及,这严重限制了科技查新发挥更大作用。因此,在科技项目立项筛选、成果评估、技术交易和知识产权评价等方面,科技查新报告由于评价面较为狭窄,部分相关领域专家对科技查新价值提出了质疑。

1.3认定标准不一导致行业管理缺乏规范化国家科技部于2000年12月了《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标志着我国科技查新工作逐步步入法制化轨道[1]。但是,我国的科技查新机构认定部门多达10多个,不同部门对科技查新机构的认定标准、管理细则、人员水平等要求的不一致,导致了该行业发展缺乏统一的指导。国内尚无统一的科技查新管理流程、工作流程和查新报告质量规范标准,并且缺乏行业层面的政府管理和引导,以及对科技查新质量的监督与控制标准,严重影响科技查新业务的发展。

2.医药科技情报发展趋势和特点

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发展与医药科技情报紧密相连,其业务体系、理论方法和服务对象都源于医药科技情报。科技情报在经历20世纪90年代的低谷之后,在科技情报机构改革和学科发展中形成清晰的业务方向,涌现出许多新理论和方法[]。对我国和军队医药科技情报的发展现状与趋势进行梳理,有利于更加明晰科技查新的未来发展方向。

2.1医药科技情报紧密结合战略需求目前,科技情报的主要服务对象已由主要面向政府决策者和科研机构,转变为面向政府、企业、科研机构以及其他机构的多维服务[]。在研究内容方面,科技发展动态相关的研究最为广泛,主体研究还包括产业领域发展策略、科技政策研究、科技发展战略、科技发展预测等。军队医药科技情报的工作主要面向战略决策,围绕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规划需求,开展专项情报调研与前沿技术发展预测。

2.2医药科技情报呈现综合发展趋势情报工作模式已从单一方向的跟踪研究转向综合发展的模式。医药科技情报的工作形式从情报追踪,转变为专项情报调研、动态情报监测、应急情报、课题研究等多种形式相结合,战术情报与战略情报并举,情报产品根据需求对象不同也呈现出多种形式。例如,通过动态性情报产品快速提供技术与战略管理情报信息,通过年度报告对科技进展进行总结,对重大突发事件如日本地震、核泄漏事件等呈交快报、专报与专题深度报告等,立体展现了情报研究的价值,更好地发挥了科技情报的作用。

2.3医药科技情报专业性趋势随着网络化普及与信息化的推进,医药科技情报工作也越来越专业化。在信息收集阶段,情报资源的全面分布与搜索手段更为先进;在情报分析阶段,情报学研究已经突破了原有的总结归纳等方法,引入了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内容分析、技术预测、德尔菲法、层次分析、专利分析、技术预见、头脑风暴、趋势外推和文献计量学等方法。科技情报研究与管理学的日渐融合,也推动了情报研究的专业化发展。

2.4研究手段精确化趋势随着情报学方法的发展,情报学模型与工具得到广泛应用,研究手段定性与定量研究并举,情报决策支持日益精确化。以往定性情报研究方法如文献调查、比较研究和内容分析等方法使用较为普遍,目前,定量研究方法如文献计量学和专利分析法等,基于信息分析的研究方法正越来越多地使用,成为支撑科技决策的客观依据。

3.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方向探讨

随着信息环境和服务需求的变化,医药科技情报在研究方法和产品等多方面都在进化,并结合最新的情报学方法,根据用户需求定制情报产品。医药科技情报理论、方法、产品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也将深刻影响未来科技查新的发展。科技查新需要根据外部需求的变化,引入新的情报学方法,深化科技评估内涵,面向科技评价和科研管理,延伸科技查新报告产品和相关服务,突破目前科技查新的发展瓶颈。

3.1科技查新报告规范化与分析功能拓展

3.1.1进一步规范科技查新报告目前,科技查新报告虽然已经形成规范化的制式格式,但对于不同科技查新机构而言,在数据库选取、检索策略、文献列举、结论分析和文献附件等方面各不相同,同一专业领域的查新报告也由于机构和查新人员差距较大。因此,规范和细化科技查新报告将是未来发展的方向,对提高行业整体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1.2深化科技查新报告分析功能科技情报研究定性和定量方法已经融合,而目前国内查新机构其科技查新报告的相关性文献列举与结论多以定性化描述为主。查新报告应借鉴科技情报领域基于文献的新型定量方法,利用文献计量、专利计量等新型科学计量工具,有助于深化科技评价功能并实现精确分析[4]。目前已开发了多种数据库科学计量工具及软件,通过定量工具,结合定性判读与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查新课题主题领域的发展趋势、研究密集度与热点、国内外领先机构的研究特点等信息,使科研人员与审评专家可以通过查新报告获得查新课题领域发展、国内外该领域的研究格局、查新课题研究在该领域中所处的位置与先进性等立体的评价信息。

3.2业务模式与医药情报和信息咨询相结合科技查新报告现有的单一服务形式已难以满足用户需求,应在文献信息调研与分析的基础上,为用户定制个性化的附加产品,提高自身的价值。目前多家科技查新机构已开始这方面的实践,探索项目专题信息咨询、竞争情报、知识产权分析等服务方式,如针对国家重大科技专项,搜集国内外技术竞争情报,对技术创新动态进行分析,以信息快报或定期报告的形式为科研机构服务;结合企业项目立项,进行技术项目的技术和市场可行性调研,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报告。通过专利侵权检索和分析,为原始创新和仿制创新提供依据。

4.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发展策略

1992年以来,全军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越来越规范。2002年以来,并未因国家科技部取消查新资质认定而放松对科技查新的管理,连续组织查新咨询单位资质认定、年检与业务考核、查新人员资质认定,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和学术交流等,有效提升了军队科技查新管理的质量和规范化水平,但军队科技查新也面临同样的发展困境。军队医药卫生科技查新的重点在于服务总部科技决策与军队重大科研项目,在此基础上,以科技查新为中心拓宽服务领域和服务方式,才能获得更蓬勃的生命力。

4.1深化科技评价职能,服务科技决策围绕军队医学科研决策,科技查新机构应主动参与科研规划制定、科研立项论证、重大科技成果评审及科技人才评价等相关科技评价工作,突破科技查新报告与引文报告的限制,结合软科学研究方法,建立管理部门认可的系统科技评价实现方法与实施途径。

4.2拓宽信息咨询服务,服务军队重大科研项目科技查新机构应将被动等待用户委托转变为主动服务,发挥专业技能与信息资源的优势,为军队重大科研项目提供多种信息咨询保障和情报服务。以信息快报、专题报告、专利分析、立项评估等多种情报产品,保障军队重大项目的成功完成。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2

(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查新检索中心湖北武汉430071)

摘要:阐述中医药科技查新的基本概念及作用意义,结合查新工作实践,指出目前中医药科技查新检索存在的诸多问题,就如何进一步做好查新工作,保证查新质量,从审题、检索策略的制定及查新标准的规范入手,并考虑不同对象对科技查新的不同认识,对中医药科技查新的重要性、发展趋势及改进措施提出对策建议,以促进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从而加快服务于湖北省的科技成果转化工程,更好地服务于创新湖北建设。

关键词:中医药;查新;检索;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65-2272.2015.08.007

科技查新是以文献检索和情报调研为手段,以检出文献的客观事实为依据,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对查新项目的新颖性、先进性进行情报学审查,并出具结论性报告,以期为评价科研课题立项、成果鉴定及专利申请等提供科学依据的一种信息咨询服务工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2年成立了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并先后成立了多个分中心,承担着全国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查新咨询工作,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科技查新工作的全面起步与日臻完善。而早在20世纪80年代,湖北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为湖北省第一家综合性查新机构,在成立之时就开展了相关领域的科技查新工作,特别是近年来,作为服务于创新湖北的排头兵,承担的中医药科研项目的查新检索业务也逐渐增多。

1中医药科技查新的概念

中医药科技查新是依据科技部颁发的《科技查新机构管理办法》和《科技查新规范》,对中医药科研内容做出新颖性结论的中医药科技文献查证服务。重点是评审中医药项目的创新点所在及内容,再对其定性定量指标、技术层次、整体水平等进行综合评判,从而为中医药科研工作的项目立项、成果鉴定、评估验收等新颖性提供客观文献依据。中医药科技查新对提高中医药科技管理与决策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减少行业内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科研项目,降低科技成果评审失准率,增强科技投资效益均具有积极意义,是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2中医药科技查新的意义

据相关数据统计,我国中医药科研课题中重复开展国外已有成果研究率为56%,而国内自身的重复率也高达66%,造成了国家科研资金及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加强科技查新咨询服务势在必行。查新结论具有客观性和鉴证性,对维护科技评价的公正性、权威性、严肃性,最大限度地避免低水平、重复研究,促进科研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有效保证专项资金花在刀刃上,保障科研工作持续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

2.1提供中医药科研的方法思路

在项目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应积极追踪情报态势,借鉴已有的成果讯息,取其精华,关注与研究课题密切相关的专题资料和国内外研究的新进展、新动向。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迅猛发展的今天,中医药科研呈现出与多学科紧密融合、互相渗透的趋势,以方剂学研究为例,一张复方可涉及分子结构的测定、有效成分的纯化分离等,这就需要借助有机化学、植物化学的学科知识,同理,其煎煮过程中引起的方药质量及药材化学成分的变化,又需要生物制剂学、分析化学的介入。诸如此类的交通融汇,在中医药科研实施中极为普遍,因此,科研人员必须根据课题的进展情况,通过检索相关文献对其所涉领域进行跟踪查新,了解现状与动态趋势,以助于科研课题的顺利实施。

2.2调节中医药科研的选题方向

中医药科研的长周期性以及“接力式”的研究特点,决定了科研人员在立题时就必须弄清自己拟研究课题的价值。然而,在传媒文献量激增的今天,出版内容交叉分散,且时效性强、信息量大,研究人员根本无法全面掌握该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而单纯依靠自己所掌握的有限资料和工作经验来判断则有极大的盲目性。因此,进行科研选题前的情报查新工作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能帮助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空白区间、经验思路及前景水平,从而借鉴吸收,学习创新,开阔思路、调节动态定向,使科研资料不断精炼升华。

2.3提高中医药科研鉴定的严谨性

科研人员虽具有相当水平的中医药专业水准,但其所掌握的相关技术指标、动态进展内容总有其客观局限性,因此解答该课题在国内外是否有同类或类似研究、是否具有“国际水平”、“国内先进”或“填补某项空白”就值得商榷。查新人员通过检索科技文献,进行严密而系统的分析对比后,方能对原成果进行正确而客观的评价。部分成果申请经检索发现国内外已有相关研究后会被否定,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研究的科学性、严谨性。

3中医药科技查新中存在的问题

3.1客户方面存在的问题

客户方面最容易出现的问题:①查新目的不明确,部分课题并未进行预试实验,未清晰表述其工艺设计、流程、技术等,委托内容未能突出查新的技术要点;②出于技术保密原则,对关键技术点的具体内容含糊或规避表达;③用户不够重视,委托人并未真正参与课题,对技术关键把握不准,无法与查新员进行有效沟通;④部分课题一味着意于“新”,在科研人员对国际医学研究的先进技术方法不甚理解参透的情况下,将其强行拼凑并占为己有,显得格格不入。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是中医药科研课题得以立项的前提,而“创新”又是其成立的基本依据和价值所在,客户查询委托内容不明确,以及高重复率、低创新力均会导致科研“撞车”和低水平重复的现象,造成了人力资源、物质财富和时间的极大浪费。

3.2查新人员方面存在的问题

3.2.1审题是否透彻

中医药科技查新广泛涉及医学的各个领域,这就要求查新工作者首先要对该课题有一个概括性的认识,并充分理解其主要涉及哪方面的研究以及采用的研究方法等,可以借助以下几种方法:①借助查新技术报告;②咨询申请查新人;③请教该专业的资深专家以了解前沿动态;④查阅相关工具书。

3.2.2检索策略的制定是否恰当

因同一主题、概念可有多种表达方式,这就需要认真分析,制定出恰当的检索策略,但在具体操作时,又会面临检出文献或太多、或太少的问题,因此还应根据实际需要不断调整检索策略,范围或“扩”或“缩”。另外,在中医药文献检索过程中,还应注意中医药课题的特殊性:①某些中草药除正名外另有常用的别名,如厚朴又称川朴、肉桂又称官桂、延胡索又称元胡等,我们在实际检索时应将其组配使用,即:(厚朴oR川朴)、(肉桂0R官桂)、(延胡索0R元胡)等;②中医证候的不同表达方式,如某课题中提及”心肝火旺”,我们在实际检索过程中还应将其扩展为“心火上炎”、“心阳亢盛”、“心火扰神”、“心火亢盛”等,方能查全查准。

中医药科技查新人员除具备专业中医药学知识和一定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外,还应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此外,在国际范围内的查新检索中,会触及相关的外文信息,这就需要查新人员同时具有一定的中医药专业外语的阅读理解能力。

3.3数据库的滞后性和不完整性

中医药科技查新一般需进行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数据库、中医药文献数据库、中医药报刊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医药保健品专利数据库、中成药产品数据库、meDLine数据库以及美国专利文献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我国的科技体制、制度及学术习惯等原因,导致相当部分尚未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书籍、部分正在研究或刚结题的课题,以及部分硕士论文均不在被检范围之内,因此所检出数据是相对滞后和不完整的。

3.4中医药查新的标准欠规范

各中医药科技查新机构的报告格式、数据库检索范围、结论阐述等方面均不尽相同,尚缺乏统一的标准规范。因此,如何进行标准化、规范化管理,确保查新工作质量,已成为查新机构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就查新报告的格式而言,各检索中心就有采用科技部格式、采用教育部格式,以及自行设计的区别;再具体到查新委托书所涉及查新项目的技术要点、数据资源等表达要求均不统一,由此造成了查新报告质量的参差不齐。

4中医药科技查新发展的趋势与对策

随着中医药事业、科技体制改革的蓬勃发展和全球化竞争,以及临床疾病谱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流行性疾病的突发,对中医药查新咨询机构及查新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中医药科技查新咨询机构必须在运行机制、技术实力等方面加以改进和提高。

4.1加强与客户的交流,积极宣传

让客户充分认识正确填写《查新委托书》的重要性,应清晰表达出该委托课题的技术创新点,以积极配合查新工作。同时,在中医药科研人员和管理人员中积极宣传医学查新咨询服务的作用,大力普及查新知识,使其理解国家开展查新工作的目的,提高利用信息咨询的意识,增强科研立项和成果申报中参与查新的自觉性。

4.2提高查新人员的素质

查新人员必须加强业务学习,具备较全面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外语能力,积极参加情报学、情报学研究方法、索取信息方法、计算机应用等相关内容及交叉学科的培训,及时储备更新知识,掌握必要的查新检索技能,归纳、提炼查新要点时要全面精炼,合理制定检索策略,适度扩大、缩小范围以筛选高符合度的文献,保证其与所委托课题的对比分析具有逻辑性、支撑性,从而提高自身的情报意识和情报学研究水平。

4.3加强资源建设,改进检索手段

加强信息资源建设,利用互联网加强各检索机构的信息交流,实现数据库的资源共享,建立中医药科学的数据共享系统和数字化查新咨询服务体系,以适应中医药科技查新咨询的快速发展。应特别注重对中医药相关学科及其产品开发的专利文献的检索分析,这对保护自主知识产权、避免专利侵权有着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4.4建立中医药科技查新规范

根据中医药学的特色,加强中医药查新的标准化建设,明确查新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规范查新委托人及查新机构的权利义务、行为准则、法律责任,界定查新员、审核员和查新咨询专家应当具备的条件和职责,统一查新报告格式,提高查新质量。总之,要加快查新咨询服务各项规章制度及管理体系的建立健全,加强执行力度。在此基础上,面向社会,开拓市场,拓展查新咨询工作的功能,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

5

结语

近年来,中医药科技项目申报数量的大幅度增长,是现代科技高速发展的必然产物,给查新工作的发展带来了高挑战和新机遇。中医药科技查新可以减少低水平重复科研,降低成果鉴定评价失真率,促进科研课题的评审办法的改进,使其从“经验型”逐步过渡到“科学文献型”,是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配合湖北省科技厅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进“创新湖北”建设的实施,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中医药防病治病能力和学术水平,审时度势的开展好此类科技查新咨询活动,与之同时,目前中心正在开展的竞争情报服务及相对应的知识产权评议服务活动,正力求实实在在的解决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参考文献

1宋一伦.中医药科技查新与中医药科技查新委托[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4)

2肖沪卫.科技查新:研究与实践[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8

3高丽.医药科技查新的目的及内容[J].高校图书情报论坛,2004(3)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3

在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为提高医学科技查新部门和查新者之间信息传递的质量和速度,保证决策支持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和科学性,为科技成果的评估提供客观依据,保证医学科技查新的科学性和可靠性,防止重复研究开发造成的人力和物力浪费,有关部门很有必要引进信息管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能够实现医学科技查新业务流程的自动化。通过医学科技查新管理软件,工作人员可根据查新项目的需要修改、跟踪、管理、查询、统计医学科技查新记录,提高查新工作效率,提升医学科技查新部门的核心竞争力。医学科技查新一般由查新机构、查新人员、查新项目、查新委托人(组织)、查新报告等部分组成。流程包括委托人委托查新,查新机构受理查新、订立查新合同、检索文献、撰写查新报告,审核员审核、提交和归档查新报告等。按查新的目的查新项目可划分为科研立项查新、科技成果鉴定、新药报批查新、专利申请查新四大类。按医药卫生查新项目所涉及的主要学科可分为生物科学查新、预防医学查新、卫生学查新、临床医学查新等。根据查新的分类和工作流程,查新信息管理软件应包括查新项目基本信息模块、查新委托书模块、查新报告生成模块、打印报表模块、统计查新模块、系统字典等七大部分。查新项目基本信息模块的主要功能是建立查新项目的电子档案,包括项目中英文名称、项目编号、学科分类、查新目的、项目技术要点、委托人(组织)基本信息(名称、姓名、地址、联系方式、电子邮件地址等)。查新委托书模块功能是建立合同模板、委托书编号、签署日期、提交日期、委托者查新要求等信息。查新报告生成模块的功能是根据文献检索的结果和审核员的审核情况自动生成查新报告。打印报表和统计查询模块具有提供查新项目的电子归档、多条件统计、查询、分类、工作量统计自动生成报表格式并打印等功能。系统字典是系统初始化和相关字段定义模块,该模块具有查新人员、委托单位、学科分类、系统用户管理表的记录修改、添加、删除、定义等功能。

2提高网络信息资源检索方法与检索技能

《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工作暂行规定》(于1997年颁布)中规定: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必备的检索刊物是中文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中草药)和美国医学索引。但是,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医药卫生科技查新人员必须充分合理利用网络信息资源。目前,查新人员必查的数据库是CBm、CmCC、meDLine和pubmed。国内辅助的数据库有: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专利全文数据库及各种科技期刊和报纸。国外的辅助文献资源有:SCi、el、iStp、DeR、went、aCS、SpRinGLinK和美国化学文摘等数据库,DiaLoG和Stn国际联机检索系统。为了提高科技查新工作质量,查新人员要制定好检索课题的全盘计划或方案,掌握查新技术,明确检索要求,选择检索工具和范围,合理制定检索策略,充分利用检索系统的各种功能及掌握的知识和技能,提高检索效率。

2.1明确检索要求,选择检索工具

科技查新时选择的数据库,其学科专业范围要与检索课题的学科专业相吻合。在进行国内外查新时,首先,要选择国内外较大的综合性数据库,如:SC(i科学引文索引数据库)、e(i工程索引)、CnK(i中国期刊网数据库)及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等国内外大型数据库。其次,要选择与课题内容相关的专业数据库,如检索医药卫生类课题,就必须选择CmCC(中文生物医学期刊数据库)、CBm(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等数据库。再次,如果是应用类课题或方法研究类课题,还应选择专利数据库等。

2.2合理制定检索策略

丰富的数据库资源为医药卫生科技查新工作提供了大量的文献信息来源,数据库涉及的内容、检索手段、著录格式和字段、检索结果的格式等各不相同,要求查新人员熟练掌握每个数据库的特点,针对不同的课题选择与内容相符的数据库。检索策略是指为实现检索目标而制定的全盘计划和方案,是对整个检索过程的谋划和指导[2],并按照该数据库的特点制定不同的策略进行检索。医学文献检索有医学主题词表,CBm和pubmed的每条记录都标引主题词,提供主题词检索途径,为此,查新人员要注意检索与医学主题词对应的各种形式的自由词及下位词,尽量提高检索效率。例如,检索“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研究”课题,在CBm数据库中用主题词“结核[扩展全部树]/药物疗法,中西结合疗法,中药疗法,中医疗法,中医药疗法”来得到检索史①,用主题词检索“肝炎,乙型/全部副主题词”来得到检索史②,再用关键词检索“肝损害”来得到检索史③,最后在“检索史”下将3个检索式用anD连起来检索,有关抗结核药物对肝脏损害的文献就将以标题形式显示出来。而其他的网络数据库如CnKi、维普、万方等都不能实现医学主题词检索,查新人员可以结合上述CBm的检索结果,选择“题名、关键词、文摘、作者、机构、刊名、分类号”等适当的检索项进行检索。当检索不到相关文献或密切相关文献为零的课题对,查新人员要检查原因,不断调整检索策略,直至制定出完善的检索策略。

2.3正确处理查全率与查准率的关系

查全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索系统中相关文献问题的百分比;查准率是指检出的相关文献量与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有关调查显示,课题的查全率一般为60%~70%,查准率为40%~50%[2]。对于查新检索来说,要求的是高质量的检索结果,查新既要有高的查全率又要有高的查准率。查新的目的是了解课题的新颖性和先进性,为决策提供参考。所以,查全是前提,它能如实地反映课题的新颖性,防止低水平重复。尤其是科研立项、专利查新等,一旦漏检容易造成重复劳动,给委托用户造成人力、物力资源的损失。但对于已经取得成果的课题查新时,则可以以查准为主,在准的基础上尽量求全,以便进行比较、借鉴,从而进行对比分析。

3提高医学科技查新人员素质

医学科技查新人员是完成查新的第一要素,是保证查新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作为查新人员,除具有敬业、务实和探索精神外,还应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知识面,较强的综合分析与判断能力,较强的外语能力和计算机操作能力,熟练掌握情报检索技巧。在查新过程中,查新人员应认真对待每个课题,遇到陌生专业的课题时,主动向有关专家请教,完成课题查新。同时要多学习新的检索方法和技巧,通过与同行进行技术交流,参加查新方面的讲座和培训,定期浏览专业网站等途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医药卫生查新工作水平。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4

一、基本情况及成效

2008年**“银龄行动”的主题是“银龄行动”进社区,主要内容有医疗项目(包括医疗进社区、医疗援助、医术讲座)、农业项目(包括生物肥配施有机无机混合肥新技术推广、农业技术咨询)、科学素质报告、和开展“**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状况调查”等四项,重点是医疗项目。主要活动时间在7~11月。受援地在来宾、柳州、南宁市,参加援助单位和人员有**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区妇幼保健院、**大学、崇左市老科协等45位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家(其中医疗专家22人、农业专家9人、科普专家14人)。2008年**“银龄行动主要呈现三大亮点:一是医疗进社区,沟通医患信息交流;二是就地培训县以下卫生院医务人员,提高乡镇卫生院的医院管理和医务人员的医疗技术水平;三是医疗专专家资深多,有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其中2名全国名中医)。项目进展及成效如下:

(一)医疗项目

1、医疗进社区。计划是组织12位专家教授到南宁、柳州市社区开展健康咨询和医疗义诊的活动12场(其中南宁8场,柳州4场),为当地城镇居民开展医疗服务和提高群众的健康意识。活动时间:1~9月。在今年1至5月,共开展了12场医疗进社区活动,参加活动的医疗专家48人118人次,受诊人数2352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2733份。其中1月和3月,组织医疗专家分别在南宁市的**水利厅、**大学、崇左市驻南宁管理处、**民族大学、**林科院、高峰林场6个社区开展医疗进社区健康咨询、医疗义诊活动,参加活动的医疗专家39人64人次,受诊人数1469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200份。5月份在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又增加了到桂林市的**植物研究所、桂林市水利局、桂林工学院、岩溶地质研究所、桂林矿产地质研究所、**师范大学6个社区,参加活动的医疗专家9人54人次,受诊人数883人,发放科普宣传资料1533份。活动开展所到之处,群众反映说:老教授、老专家有高深的医疗理论水平和积累了几十年的临床经验,他们医德高尚,服务群众热心,询问病情细心,回答问题耐心。在**大学东校园社区一位70多岁的老同志说,老科协为群众办实事,送医到社区,不用挂号,不用请车,真方便群众。崇左市驻南宁管理处社区的一位老同志说,我找骨科老专家李桂文老教授看腰病,我刚拉起衣服,他眼睛一望,用手一摸,便肯定我患的的腰骨增生,并详细告知我今后应注意的防治知识。医疗进社区活动,群众最感到满意的是可以进行医患交流,患者能向医生倾诉病情,医生可以耐心回答患者咨询问题。群众说,十分感谢老专家老教授送医到社区,希望今后多开展这样的医疗进社区活动。

计划在柳州市开展的医疗进社区活动,已安排奥运会后在柳北区的协和社区和雀山社区、城中区的潭东社区、鱼峰区的白云小区社区、柳南区的天鹅湖社区五个社区开展活动,上午义诊,下午健康知识讲座。

2、医疗援助。计划是招募区内15~20位副教授或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医疗专家到欠发达地区的来宾市象州县,通过医术讲座、带班门诊、查房、病例分析,以传授经验等“传帮带”形式提高该县医院医疗管理和医疗技术水平。活动于7月23日启动,至今已选派12名专家分别于7月23~26日和8月3~6日两次赴象州开展活动。查房及病例讨论分析137人,指导手术1例,基本治愈长期有耳疾顽症1例。

3、医术讲座。计划将全县11个乡镇分为3个片进行医疗技术讲座12次,就地培训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每次30人共360人。在7月23~26日和8月3~6日两次活动中,重点是培训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有9位专家[这9名专家中有1名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其中2名全国名中医)]共进行了13场医术报告、16个专题,听课人员全县11个乡镇卫生院、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幼保健院及县皮防站医务人员832人次;2场科普讲座,听众260人;乡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参加率已超过50%。

(二)农业项目

1、新技术推广。计划是组织农业专家在崇左市江州区推广施用生物肥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技术,项目计划在一个点,办2期培训班(每期2次),培训50名蔗农,使他们掌握制造生物复混肥和施用技术,并在自家蔗地推广应用共200亩,使甘蔗平均亩增达1.2吨左右,甘蔗含糖量提高0.4%。活动时间:5~10月(如加验收甘蔗种植亩产量及含糖量时间,则活动时间为08年5月~09年3月)。自工作启动后,已分别于6月12~15日、7月16~19日、8月4~8日三次开展植保、土肥、栽培及生物复混肥和施用技术培训共47场,培训农民2**3人。通过施用生物肥配施有机无机复混肥,目前甘蔗长势很不错。

2、技术咨询。计划是组织植保、蔬菜栽培、土肥等有关专家5~6人,到天等县实地考察,开座谈会等方法,分析寻找适合该县指天椒高产稳产种植技术,并形成文字报告,提交给有关部门和领导。并指导该县指天椒质量QS认证办理程序。至今,**大学农学院的植保、土肥、农学、园艺等专业组成的专家组已于4月21日、6月21~22日、8月7~10日三次到天等县辣椒生产地进行考察指导,并初步得出两个致使天等县辣椒失收的主要原因:一是作物有碳疽病、根腐病、叶斑病、病毒病、青枯病、疫病6种病害,二是土地连作13年,,土壤缺乏钙、磷、钼、铜、锌等微量元素,土壤呈酸性,pH值在4.3~6.3。针对这种状况,专家开了一个处方,从土壤消毒栽培加微量元素管理一系列技术进行指导,形成《天等县辣椒栽培技术指南》,并在一些农户中实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三)科学素质报告

谋划组织**科普演讲团专家教授25~30位到来宾、河池、梧州、贵港、玉林、北海、钦州、防城港、崇左等市,开展涉及科学技术、文化教育、工业农业、法律道德、安全知识等内容,以未成年人(学生)、农村农民、城镇劳动者、机关干部等人群为对象的科学素质报告,以提高他们科学素质为目的的行动。演讲报告50场,听众15000人次。自5月13至今,已演讲了18场,听众人数6484人。

(四)**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状况调查

计划在7~10月通过采用问卷抽样调查办法,发放调进问卷5000份,主要是摸清**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基本状况,了解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的诉求、意见和建议,为有关部门对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进一步发挥作用提供决策服务。项目已于7月份开展,分别两次召开了**老科协各分会、各市老科协负责人会议,部署工作和解释问卷中的有关问题,并发放了问卷近10000份。目前各分会、各市老科协已发表完毕,有的逐步收回问卷。

二、取得成效的原因

1、领导重视。**“银龄行动”是自治区人民政府领导、由区老龄办组织开展的“积极老龄化”活动。自治区领导十分重视**“银龄行动”工作,在7月21日,自治区副主席陈章良及**老龄委成员单位的领导在繁忙的工作中安排时间都参加了**“银龄行动”工作启动仪式,在精神上鼓励、有行动上支持了“银龄行动”工作的开展。同时受援地的来宾市、崇左市、柳州市及象州县政府对开展“银龄行动”工作也寄予厚望,并指示有关部门落实各项具体工作,使“银龄行动”活动能顺利进行。

2、深入调研。自治区老龄办和**老科协两深入到崇左市的江州区、天等县和象州县,了解受援地及受援单位的基本情况及需求。如象州县提出培训的内容增加医院管理,常见疾病的防控,输液疗法,羊水栓塞、护理技术,实行供需见面,有利于调整原方案和选派专家做好筹备工作。

3、精心组织。在医疗援助工作中,一是根据受援地的需求招募好理论知识深、医术经验丰富的老专家教授,二编印参加活动的专家简介及拟写医术专题提纲,三是专家准备好多媒体课件,四是做好活动安排,提前做好通知,灵活调整因时间冲突需更改的内容或人员,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有一批乐于奉献的老专家。这些老专家,特别是医疗专家,他们大都返聘在医院工作,收入较高,休息时可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但得知参加“银龄行动”工作时,他们总是在本单位老干处(或科)的支持下安排好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愉快地到受援单位开展活动。如果受援单位派不出车接送,请他们自己购买快班前往,他们从没有意见。**中医学院、全国名中医、硕士生导师黄鼎坚教授说,我是农民出身,有没有车接送没有关系。在象州县医院,专家自觉到自己从事的专科进行查房或以病例分析传授自己的医疗经验。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1、8月底或9月初,选派11名医疗专家到柳州开展医疗进社区活动。

2、在9月19~12月31日结合**“十月科普大行动”开展科普演讲活动。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5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一

为加强医疗安全管理,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保障人民生命及财产安全,我院按照医疗质量管理年活动方案的要求,对我镇医疗安全工作进行了认真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自查情况

通过自查,共查处问题5条,制定整改措施5条,其中近期需要解决的4条,逐步解决的1条。

1、卫生院人员缺少,一身兼多职,造成无证上岗现象较为突出。

2、个别医务人员不能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在实际工作中,门诊日志、处方书写、病例书写、技术操作不够规范。

3、个别医务人员未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有时出现无交接班记录。

4、防保工作中儿童接种的表、薄、卡、册不健全。

5三基三严的培训时间不足,力度不够强。

二、整改措施

1、针对无证上岗存在的问题。我院在未安排新的专业上岗人员前,暂且采取有执业证书的医务人员来带好无证人员上岗,保证医疗安全。

2、针对个别医务人员不能熟记核心医疗制度存在的问题。我们在近期组织医务人员集中学习,认真执行岗位职责制度、13项医疗核心制度、诊疗标准及护理操作规范等,以确保医疗护理安全。

3、针对个别医务人员不执行交接班制度存在的问题。查出后停发值班费,对其进行警告并按照院规进行严厉处罚。

4、针对防保工作存在的问题。单位在严重缺员的情况下,克服困难、加大力度,增加人员,同时进一步完善防保软件,建立健全合格的表簿卡册。

5、针对三基三严的培训时间不足,力度不强的问题。首先要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制定计划、狠抓三基三严培训,认真组织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业务水平,注重人才培养。

三、成立组织

为确保卫生院医疗安全管理工作,成立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成员:办公室下设医务科。主任:

电话: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二

为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根据山东省卫生厅《关于对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检验的通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严格的自查自纠工作。现将有关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严密组织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到《关于对医疗机构进行年度检验的通知》后,中心领导非常重视,并召开了会议,对自查工作进行严密部署。会上,成立了由王厚增任组长、马虹任副组长、各相关业务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自查领导小组,各业务科室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严格对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自查自纠工作,取得了明显效果。

二、自查基本情况

(一)机构自查情况:单位全称为李沧区湘潭路街道海医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性质为非营利性,位于李沧区重庆中路932-5-9号;法人代表:王厚增;主要负责人:马虹。具有李沧区卫生局颁发的《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执业许可证号:,有效期限至201X年12月31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实行了严格管理,从未进行过涂改、买卖、转让、租借。现有观察床位3张,诊疗科目有预防保健、全科诊疗科、妇科、外科、内科、口腔科、中医科、医学检验科、康复医学科、医学影像科;业务用房面积1000平方米。

核准科目: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未以任何形式医疗广告,严格按照批准的业务范围和服务项目开展对外活动,未超出核准登记的执业范围,并遵守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的医疗技术常规和抢救与转诊制度,所有下属科室均无对内对外承包或出租情况,从未片面追求经济利益而违法开展过胎儿性别的鉴定和终止妊娠手术。

(二)人员自查情况: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主任医师一名,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3名,执业药剂师1名,检验师1名,护士6名,会计员1名。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未多范围注册开展执业活动或非法出具过《医学证明书》;从未使用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护士执业资格的人员或一证多地点注册的医师从事医疗活动,也从未使用执业助理医师单独执业;所属医护人员均挂牌上岗,并在大厅内设立了监督栏对外公开。

(三)提高服务质量:按照卫生行政部门的有关规定、标准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实施医疗质量保证方案;定期检查、考核各项规章制度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责任制的执行和落实情况,确保医疗安全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服务水平。

(四)院内交叉感染管理情况:成立有院内交叉感染管理领导小组,由王厚增、马虹、黄杰等组成,领导小组人员均取得上岗证。经常对有关人员进行教育培训,建立和完善了医疗废物处理管理、院内感染和消毒管理、废物泄漏处理方案等有关规章制度,有专人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数量等进行完整记录,定期对重点科室和部位开展消毒效果监测,配制的消毒液标签标识清晰、完整、规范。

(五)固体医疗废物处理情况:对所有医疗废物进行了分类收集,按规定对污物暂存时间有警示标识,污物容器进行了密闭、防刺,污物暂存处做到了五防医疗废物运输转送为专人负责并有签字记录。

(六)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处理情况:所有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做到了浸泡消毒、毁型后由洁诚医疗垃圾处理站收集,进行无害化消毒,并有详细的医疗废物交接记录,无转卖、赠送等情况。所有操作人员均进行过培训,并具有专用防护设施设备。

(七)疫情管理报告情况: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了严格的疫情管理及上报制度,规定了专人负责疫情管理,疫情登记簿内容完整,疫情报告卡填写规范,疫情报告每月开展一次自查处理,无漏报或迟报情况发生。

(八)药品管理自查情况:经查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从未使用过假劣、过期、失效以及违禁药品。

三、存在不足

一是由于经费不足,有些医疗设备得不到及时维修或更新,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相关业务的深入开展,专业性发展的后劲不足;二是受编制所限,人员紧张,工作量大,到省级医疗机构进修的机会不多,知识更新的周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服务水平向更高层次提高等。

四、今后努力方向

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定以此次年度检验为契机,在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领导下,严格遵守《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强化管理措施,优化人员素质,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技术服务水平。

卫生院医疗安全自查报告三

医疗安全隐患整改自查报告我院根据市卫生局下发关于医疗安全隐患整改活动的要求,认真组织广大职工学习活动精神,根据要求对医院各个方面的工作进行了专项整改活动。通过整改活动开展以来,现将我院整改时存在的问题及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1、存在的问题:

(一)医疗质量方面存在的问题

1.门诊科室存在的问题

根据门急、诊科室的管理要求,我院门急诊科没有单独设立,没有固定的业务技能强的门、急诊工作人员。门急诊医生持证上岗率不高,存在无证行医、非法行医情况。部分医务人员业务技能不高,不能够对一些常见急救设备进行熟练地掌握和应用,对一些基本急救技术掌握不够熟练。各科室之间配合不够紧密,科室人员之间协作不够。

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门诊处方书写不规范,要素不全,剂量用法不详,抗生素应用不规范,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门诊留观病历内容过于简单,不能够严格规范书写留观病例。住院病例质量管理不到位,部分医务人员病例书写不规范、不及时。各种记录不规范,急危重病人谈话记录、抢救记录、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死亡病人讨论记录等书写不规范,书写要求远未达到医疗文书书写质量规范要求。各种门诊日志记录登记不全、不连续、不全面。部分医疗制度及核心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有待与进一步建立、健全、落实各科室相关制度,尤其是乡镇医院持续改进的核心制度各项制度落实不到位,部分制度已不符合现阶段医院管理的需要。

2.护理部存在的问题

各项护理制度建立不全、不完善。以前的各项护理制度是以门诊制度管理为起点建立起来的,自从住院部大楼投入使用以来,原来的制度已经不等够适应现在管理的要求,现需结合住院部管理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关标准制度。

护理管理组织体系不建全。未能够按照《护士条例》制度规定,实施相关护理管理工作,未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自医院住院部投入使用以来护理管理部门不能够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和任务建立起完善的护理管理体系,各岗位职责不明确,工作中存在互相推诿情况。护理人力资源管理不建全,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建立护士管理制度。对各级各类护士的资质、技术能力、技术标准无明确要求,未能建立健全护士级别、绩效考核机制。根据医院护理人员配备标准,病房护士与床位达不到要求标准。

护理工作考核标准建立不全、不完善。定期对护理工作进行考核不及时,流于形式。不严格按照《病例书写基本规范》书写护理文书,护理文书书写不规范,书写质量不高。各种登记不全,如消毒记录、留观记录,急危重病人的抢救记录,交接班记录等。

无菌技术观念不强,操作仍需进一步提高。未能有效建立各项护理技能操作规范标准,部分护理人员技能操作不规范,一次性物品的销毁不彻底、不规范。门诊、住院部等科室卫生较差,存在交叉感染隐患,被套、床单陈旧,玻璃不干净,清洗不及时。

3.药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药房药品管理制度不建全。毒、麻、剧药品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帐务记录不规范,管理有隐患。药品管理工作不到位,过期失效虫蛀药品仍存在。

医院因工作实际从事药品调剂的人员是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由其他专业技术人员经药检局培训合格后上岗从事药剂调配。对相关药品调剂药品知识了解不够,处方调配时把关不严,时有不合格处方调剂发生。部分调剂人员责任心不强,时有调剂错药品情况发生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二)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

门诊工作人员服务态度不好,患者时有反应,服务态度、服务意识、服务质量差,医疗服务当中存在冷、碰、硬、顶等问题,服务态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改进。

护理工作人员服务质量不高,未能体现人性化服务。提供的基础护理和等级护理措施不到位,对住院病人的护理停留在原始阶段。部分医务人员医疗服务质量不高,服务态度差,患者反映强烈。部分护士岗位职责责任心不够,三查七对制度执行不到位,存在医疗隐患。护理差错报告和管理制度执行不到位,对患者的观察不到位,护士不能够主动报告一些护理不良事件。

3.药房工作人员

服务态度需进一步改进。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态度不好,未能建立起以病人为中心的药学管理服务模式。对患者服务言语生冷,态度差,存在和病人吵架情况,患者反应强烈。服务态度方面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6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国内少数医院医疗器械的采购和维修分别从药械部门和后勤部门中分离出来,建立了独立的医疗器械科,这标志着我国临床医学工程的发展开始起步。而1993年10月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的成立,则是我国临床医学工程发展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南京医学会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成立于1990年(初期名称为“医疗器械工程专科分会”,2010年更名为“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是全国较早成立的地方医学工程分会之一。自2006年第4届委员会(2009年第5届委员会)成立以来,各位委员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带领南京及周边地区医疗卫生单位的医学工程人员,积极开展临床医学工程方面的教学、培训等活动,现已成为南京医学会50个专科分会中比较活跃的专科分会之一。近5年,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2次荣获先进专科分会,3次荣获受表扬专科分会,得到了学会和专家的一致肯定。

1发挥学会优势,促进区域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由于学会汇集了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相关专业的顶级专家,因此,较单个医疗单位而言,学会在促进区域专业技术的发展方面更有优势。

1.1举办学术会议举办学术会议是对一个学术组织综合能力的检验,也是其综合实力的展示。近5年,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组织了3次区域性学术会议,组织区域内临床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作讲座,同时邀请国内知名专家和大学教授作学术报告,专题报告达到40多个,同时,面向区域内各医疗单位征文,3次会议共收集论文160余篇,出版会议论文集3部,参会代表超过了400人,成为南京及周边地区较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

1.2举办各类培训

1.2.1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学会举办继续医学教育项目具有师资力量强、项目主题广、举办形式多、培训经验丰富等优势。自2007年以来,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成功举办部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项5场次,近800人次参加了培训,培训的内容即包括工程技术的最新进展,如mR技术最新进展、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等,也包括医疗器械管理技术的最新成果,如引入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设备管理水平、医院医疗设备管理模式转变的研究等。同时,学会还帮助、指导区域内医疗单位举办部级和省级继续教育项目多项。

1.2.2经常性学术活动经常性学术活动是南京医学会的传统项目,1998年起纳入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先后被批准为省、市继续医学教育项目。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自2001年起,每年举办2场以上经常性学术活动,每次活动均安排2~3位专家和工程技术人员作专题报告,近5年来,共计近300人次参加了这项活动。

1.2.3专题讲座专题讲座一般由医疗器械生产商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讲课工作,因此,讲得比较深、比较透,一次专题讲座只针对某一项新技术、新设备或新材料,由于其专一而明确的主题,吸引了与之相关的工程技术人员、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是学术会议和继续医学教育项目的有效补充。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先后举办了超声新技术、现代手术室设备等专题讲座,拓宽了这些专业的技术、管理人员的视野。

1.2.4科技下乡为配合《医疗器械临床使用安全管理规范(试行)》的实施,针对基层医疗单位的医学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缺乏外出学习和培训的现状,同时结合南京医学会“健康科普社区行”品牌项目,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组织专家赴周边的区县,免费为基层医疗单位送技术、送管理,培训的内容涵盖了从医疗器械的计划、采购到日常的保养、管理等,对提高基层医疗单位医疗设备管理水平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该活动深受区县卫生主管部门和基层医疗单位人员的欢迎。

1.3联合开展科研项目医学工程部门属于医院的职能部门或者后勤保障部门,与临床、医技科室相比,在课题的申请和成果的报奖方面,均处于劣势。通过学会这个平台,联合区域内多家医疗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共同申报科研项目则比较容易成功。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可开展的科研方向主要有:①新型医疗设备、器械和材料的研究;②大型医疗设备功能开发;③医用软件的开发;④医院网络及智能化大楼的工程设计及实现;⑤医疗设备管理方法和技术的研究;⑥新型医疗设备、器械、材料的临床验证。

1.4区域性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在用医疗设备的质量保证(Qualityassurance,Qa)和质量控制(QualityControl,QC)是医学工程部门的职责所在,院内医疗设备的质控(相当于室内质控),可以由医院的医学工程部门配合使用科室来完成,而为了保证医院间医学检查检验结果互认等工作的正常开展,区域内医疗设备的质控(相当于室间质控),在没有成立医疗设备质量控制委员会的地区,则可以通过学会这个学术组织来完成,通过这项工作的开展,可以带动区域内各医疗单位的医学工程部门共同发展。

1.5承接政府委托工作一些政府委托的工作,可以由临床医学工程学专科分会来完成,如有关医疗器械方面的管理规范、标准的制定,涉及到医疗器械的医疗事故鉴定,区域医疗单位大型医疗设备的配置状况和医学工程从业人员状况的调研、统计等,这些工作的完成,同样可以促进临床医学工程学科发展。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7

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对于以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的医药类高职高专院校尤为重要,基础化学实验技术的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后续专业实验的教学。受实验课时、实验室资源配置等影响,化学实验教学模式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实验积极性,对于基础本来就不扎实的高职高专学生来说在培养动手能力、实验思维方面有很多不足:如课时量相对较少,实验安全常识、实验技术、实验数据处理等与实验相关的知识不能在实验课堂充分讲解,理论不能很好的与实践相衔接;实验室的资源稀少,造成很多试验不能展开,两次实验间的时间间隔太长,教学内容缺乏连贯性;陈旧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使学生在化学试验过程中积极性不高,抄袭、敷衍实验报告现象普遍存在,这些因素对培养医药类专业学生化学实验技能影响很大,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及教学内容提高化学实验教学质量值得研究。近年来,网络教学平台微课堂翻转课堂虚拟实验模拟在化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蓬勃发展,教学效果相对于传统模式的化学实验教学提高不少,也得到化学实验教学工作者的认可,如何更有效的将网络课程课程、微课、翻转课堂有效结合起来,值得在提高医药类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教学效果中探索研究、推广应用。

1.医药类专业化学实验微视教学平台构建

课程教学平台在教学中作用越来越重要,开发界面友好、使用方便、功能强大、运行稳定的课程教学平台,并提供主流移动媒体设备客户端(如i0S、andn>id等)供用户浏览是课程教学平台的发展方向。课程教学平台类型很多,主要有文本叙述式、视频演播式、动画模拟式三类,如北京微课创景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微课网i上海蓝卓教育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微课堂w,清华大学开发的学堂在线a等,在微视网络课程领域影响较大,有很多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但这些教学平台大多基于通用课程建设,如果用于实验课程的教学在功能性和实用性上还有待进一步撝升,不太适合医药类高职高专的化学实验教学,主要问题有:①实验项目专业特点不突出,与医药类高职高专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差异较大,②教学内容更新不及时,互动性不强,以说教为主,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③流于课程教学内容的演示,弱化了学习过程的互动和考核,与实验室教学脱节,没有实现教学模式的真正转变。基于医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医药类专业化学实验微视教学平台,并在教学平台构建、教学内容安排、建立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等方面充分体现医药类专业的特点,我们做了新的尝试。

1.1微视教学平台结构和功能设置

课程教学平台结构和功能的设置需要参照课程的特点及教学模式的要求,兼顾通用性及可拓展性,满足实验教学、实验考核、教学评价等日常教学需求。我们在构建医药类专业化学实验基于微视教学平台时,主要考虑了基于微视教学平台和实验实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先拟定这种教学模式通过教学平台应该完成的任务,根据任务再设定教学平台应该具备的功能,最后在合理安排功能模块的设计及管理。首先我们设计的基于教学平台的常规实验项目的教学模式为:老师将实验项目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课前学生从教学平台上查阅即将开设的实验项目并预习,提问题或建议;老师回答问题并修正实验方案;老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撰写上交实验报告;老师评阅实验报告并总结实验项目。除了常规的实验项目外,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还应该具备学习交流的作用,老师或学生都可以通过平台实验微视频,让实验正的动起来,不在平面展示,学生参与教学平台的建设,如将实验过程中的文字、视频资料上传至教学平台作为教学内容的素材,可以进一步拓展教学平台的内容建设;从使用者的角度参与教学平台功能的设计,使教学平台更人性化,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可增加教学平台的使用度。形成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示意如图1。

微视教学平台的功能模块设置应该分类明确、简洁易懂,便于设计app客户端方便移动媒体设备使用者浏览,基于教学模式的设定医药类专业化学实验教学平台应具备实验资料、实验项目、问题讨i仑、实验报告、实验考核等功能模块。实验资料包括化学实验基础知识、基本操作、理化参数査询等;实验项目包括基础操作实验项目、综合训练实验项目、比赛类实验项目、採究型实验项目;问题讨论包括实验项目问题讨论、实验专题讨论、自由讨论;实验报告包括实验报告格式、上传实验报告、批阅实验报告、实验报告查询;实验考核包括基础实验知识考核、实验模拟考核、实验成绩查询、学生评教等功能,结构示意如图2。

1.2微视教学平台知识结构

结合医药类高职高专专业特点和化学实验教学现状,对传统的无机化学实验、分析化学实验、物理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按医药类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进行阶梯化整合,形成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应用技能、综合拓张四个阶梯模块,示意图如图3。

将各阶梯化模块内容微视频化、虚拟化、网络化,结合在线考核、在线评教、在线交流构建一个适合医药类高职高专学生教学使用的化学实验微视教学平台。实现网络实验、实验室实验交互学习的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探索进一步提高医药类高职高专化学实验教学效果新方

1.3微视教学平台管理模式

微视教学平台在近年来迅速发展,平台的管理者以老师为主,由于老师教学工作多,用于教学平台管理的时间和精力不足,导致教学平台内容陈旧与实验室教学脱节,逐渐不适应教学需要而被淘汰。为了教学平台更新及时,让学生参与教学平台的建设与管理值得思考,我们的微视教学平台自建立以来实行四级会员管理制:超级管理员由it技术员担任,负责教学平台维护及计算机技术支持;管理员由教师担任,负责模块设置、内容管理、数据统计、互动管理;高级会员由学生担任,负责内容管理、数据统计、互动管理;其他学生会员参与互动,参与提供教学素材。教学内容建设和管理是维持教学平台与教学内容同步的重要环节,在老师的指导下由学生参与管理,提高了学生的教学参与度,增进师生间的交流,学生的学生成就感大大提升,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提高明显。

2.基于微视教学平台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依据课程的特点,将医药类髙职高专化学实验项目分成了基本技能实验项目、综合应用实验项目及研究型实验项目。基本技能实验项目注重学生基本技能的培养;综合应用型实验项目侧重学生综合应用的能力;而研究型实验项目是一些与课程相关科研项目,师生共同参与,教学相长,重在学生能力的提升培养学生科研意识,与之对应的就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实验教学模式。

2.1基本技能实验教学模式-

基本佳能实验是基础的实验项目,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基本实验技能,教学过程为:老师将实验项目在课程教学平台,学生通过微视教学平台查阅相关的实验技术资料、观看实验操作微视频等方式预习实验,老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通过教学平台讨论实验中的问题,撰写实验报告并将实验报告传至平台,老师评阅实验报告并反馈、总结实验情况,结束实验项目。

2.2综合应用实验教学模式

综合应用实验项目重在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实验知识、实验技术的能力,提升学生解决常规实验问题的能力。老师将开设的实验项目、设计方案及涉及的仪器操作视频到网络课程教学平台,课前学生从微视教学平台上查阅即将开设的实验项目并预习,预习过程中可以对老师设计的实验方案提出自己的问题或建议;老师课前回答学生问题并根据建议修正实验方案;老师在实验室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并登记实验操作情况;学生书写报告并上传至实验教学教学平台;学生通过网络教学教学平台反馈实验过程中问题,展开师生讨论后由老师总结实验项目;教师评阅实验报告并登记实验项目成绩并同过实验教学教学平台反馈给学生,结束该实验项目。

2.3研究型实验教学模式

研究型实验项目是在教学过程中提升学生能力的实验模块,重在引导部分学有余力的同学进一步提升科研意识,项目一般来自老师的教学教改项目及当前热门研究问题。教学过程是老师将实验项目在微视教学平台上,由学生查阅资料,设计实验方案,老师审阅实验方案后,指导学生实验,通过拭验结果验证拭验方案的,如果实验结果不理想,则再次修正实验方案,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得到合理的实验结果,总结实验撰写研究报告或论文,结束实验项目。

3.结语

建设化学实验微视教学平台不仅仅是课程内容的平面展示,应建立师生共同参与的一种新的化学实验教学模式,让实验室教学和微视教学平台有机的结合起来。从我们建设医药类专业化学实验微视教学平台以来,并依据平台建立了三种不同类型实验项目与之对应的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改变了传统化学实验的教学模式,将微视频教学法、翻转课堂教学法及网络教学法融为一体,拓宽了化学实验老师和学生的沟通渠道,沟通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缩短了沟通的时间间隔,学生参与微视教学平台课程内容的建设与管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大大提髙,学习效果提升明显,专业性强的微视教学平台与教学模式的结合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值得进一步探索。^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8

关键词:处方药广告 专业期刊 思考

中图分类号:F71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5-246-02

一、我国医药专业期刊广告的发展概况

我国医药专业期刊的数量到2008年已达到1300余种。2009年4月,中国科协了《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9)》,在中国科协所属960种科技期刊中,医药卫生期刊占322种,达到33.5%,继续处于领先地位。医药行业是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背景下不断蓬勃发展起来的朝阳产业,信息时代更是催化了广告业的进程。上世纪90年代,药品广告蓬勃发展,但医药广告市场缺乏规范化管理,违法广告众多,为了与国际接轨,我国自2000年开始实行药品分类管理制度,并规定处方药只能在专业医药期刊上。在此之前,医药专业期刊是医务科研人员用来交流经验、发表学术成果的载体,在很长时间内其广告版面无人问津。自从专业期刊开始逐步市场化运作后,制药企业把原来投放在大众媒体上的广告费转向专业媒体,试图寻找出路,此后,医药专业期刊广告投放开始迅速增长。自2001年之后4年里,医药行业在报刊的广告投放自1亿元上升至1.7亿元,6年出现3倍增长,尤其是2001年以来,平均增长率更是接近30%。

我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从2001年2月8日至2010年11月,先后公布了22批允许处方药广告的医学药学专业刊物名单,共539种。其中涵盖29个省、市、自治区(见表1)。虽然国家每年在增加处方药广告刊播的杂志种类,但是并不是所有专业期刊都有药品广告。抽样期刊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近30%的期刊没有广告经营。广告是社会经济的晴雨表,从表1中可以发现,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允许处方药广告的期刊呈现东部优于西部的现象。仅华北华东两个区域的期刊就占2/3。北京占所有期刊的30.0%。而青海、甘肃、没有任何专业刊物刊登处方药广告。

二、医药专业媒体广告的优势

广告受众的定位准确。一是处方药广告面对的读者是医师和药师,其读者特征与广告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大致吻合。二是产品与杂志性质相关性高,医药专业媒体专业性强且学科分化较细,基本是选择与媒体定位有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广告产品,比如,肿瘤类专业刊物既有抗肿瘤药的广告,也有止吐、止痛等间接相关的药品广告。三是广告时效较长,易于保存且重复阅读率高。专业医师为掌握市场上的医药信息,必须时不时地阅读医药杂志上的广告,使得刊物上的广告易于被反复阅读。四是具有较强的权威性和可信度。有人曾对535名临床医师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医生接受和初步评价药物信息及改变处方行为的规律和特点:结果显示90.3%的医生认为最可靠的药品广告是医药杂志上的广告。五是广告产品醒目、直观、展现力较强,能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而且设计制作简单,灵活,并可以连续多期或多刊重复。另外广告收费相比其他类型的媒介较低也是其一项优势。

三、我国医药专业期刊中处方药广告存在的问题

我国医药专业期刊广告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专业期刊广告空间开发利用不够,国内企业对于期刊广告重视程度不高。如目前有不少获得药监局批准的医药专业期刊没有刊登广告。刊登广告的杂志有一些广告版面也并没有充分利用。2006年,3000亿元的处方药市场的广告投人不过38亿元,广告投入仅为其市值的1%。这两年,外企悄然盯上了专业杂志,占领着优质的专业杂志资源,牢牢地把持着版面的垄断地位,手握重型武器俯瞰。而国内企业显得后知后觉,手握原始的媒体无力竞争。其次,处方药广告内容不够规范。有学者对2003年-2004年10种药学杂志中的药品广告进行规范化调查,分别从药品生产批准文号或进口药品注册证号、药品广告审查批准文号(简称广审号)、标示按医生处方购买和使用、适应证、禁忌证五个方面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301则药品广告,合格率仅为41%。最后,广告内容不够规范且缺乏创意。效果不理想。广告的表现内容和表现形式还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其传播的表现花样并不丰富,对这个资源的拥有性竞争强度不足。

四、关于处方药专业期刊广告的思考与建议

1、充分重视期刊的重要性。随着医药学分类越来越细,专业化趋势突出,医药卫生学术期刊也由综合性向专业化转变,同时我国科技投入不断增加,研究论文产出数量不断增长,科技信息的消费市场巨大。期刊二次售卖理论告诉我们期刊杂志具备其他媒体没有的优势:它既卖“产品信息”同时也反过来向广告商卖“顾客注意力”,所以广告商及广告主应充分了解期刊广告未来市场的发展,正确认识其潜在的价值。

2、制药企业要适应市场的规范化和法制化趋势。从宣传效果上来看,大众媒体从覆盖面、广告制作水平等各方面来看都比专业媒体要强。失去大众媒体,生产经营处方药品的企业广告投入将只有一个选择,当然在加强与专业媒体合作的同时要注意《药品管理法》关于处方药广告内容的要求和禁止的条款,注意避免广告内容的制作或广告批文上违法,也要注意改变低级的广告制作,避免给自己的美誉度带来负面影响。

3、提高设计水平,丰富广告内涵。医学期刊的广告设计不同于纯艺术的设计,它是具有艺术性、创造性、技术性的特殊的美术设计,应体现浓郁的科技色彩,更侧重于运用抽象思维的方法构思,体现科学技术的深刻内涵和无穷魅力。同时,画面应该清晰美观,达到赏心悦目的视觉效果。整体广告作品力求简洁,一目了然,而且要不失必要的用药信息,做到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巧妙结合。

4、优化广告经营方式。目前我国期刊广告经营方式以自营广告业务为主,其中由于广告经营人员缺乏,很多广告活动是由编辑人员完成的,很少有独立的广告经营部或者以制的形式请专业广告公司制作广告产品。国外的医学期刊有专门的广告经营部,而不是由编辑人员代替。在创精品期刊的同时,广告经营形式大好。随机抽取2002年46卷第2期美国《JamaesdDermatol》,该期页码多达416页,而正文仅占164页,252页为广告版面。医药卫生期刊应充分利用期刊媒介的优势,运用多种经营方法,提升服务理念和经营技巧,通过广告经营提高竞争实力。

5、灵活运用多种诉求主题相结合的方式。广告的诉求主题是对本产品最具有竞争力的利益进行提炼和挖掘后得出的,通常广告诉求可以分为理性诉求和感性诉求。目前纵观处方药广告的标题,无外乎强调“疗效”,“起效快”以及“使用方便”等。很多广告标语类似甚至重复,没有新意。在广告诉求方面可以学习otC药物,利用感性诉求与理性诉求相结合的方式,加入“人文关怀”的元素,深挖产品易引起受众情绪或情感的

诉求点,以感性诉求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产品功能说明上升到社会地位、生活情节、自我价值等诸多方面,比如美罗牌胃痛宁片在广告里大胆地说“胃痛,光荣”!一下子就获得了有一定社会地位因为忙于事业而导致胃病的消费者的青睐。在比如叫“美满”的处方药以简单的一句“美满人生路”,就很巧妙的将产品名融入生活,易于记忆。正是因为“以情动人”的广告往往比单纯宣传产品功效的广告更容易吸引人,所以针对处方药这个特殊的商品,我们应该选择适合的诉求主题即将必要的信息传播到位,同时建立起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才能有效提高广告效果。

6、设计有效的广告信息。广告信息是广告决策活动的核心,一个理想的处方药广告信息不仅能引起受众的关注,也能让医师或药师获取有用的用药信息。设计广告信息包含两个方面:广告信息的制作和广告信息的表达,广告信息制作即是“说什么”,要清楚什么样的广告信息能引起受众的兴趣,首先要找到本产品区别于其他竞争品牌的主张,选择简洁响亮的广告语,另外处方药广告包含必要的药品信息,如适应症、禁忌症、用法用量等;“怎么说”要求信息的表达方式要有一定的独创性和感染力。比如某抗抑郁药物,其广告背景就是红色的一个“喜”字,而且“喜”字下半部分被改成了笑着的半月形的一张嘴,同时再配上“和悦于心喜悦于然”的广告语,一时间增加了广告心理效果,表达了药物使用后的可预见的疗效。

7、优化媒体策略。选择与产品相关程度高的医药媒体,或者灵活组合期刊媒体。虽然处方药广告只能在较为单一的媒体形式上,但是期刊杂志的种类纷繁多样,根据药品的药理性质、适应症等,分析药品适用于那些科室,能被哪些医生有效阅读,通过分析找到相关的期刊,了解各期刊面对的科室或医生,获得最大的受众量,从而提高广告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09)[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2.游苏宁,石朝云.中国医药卫生期刊六十年[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9(20)

3.傅鹰,韩冬丽.对535名医师获得药物信息来源的调查[J].中国药事,1996(10)

4.张莉,姚春芳,胡晋红,孙华君,秦丽华.2003-2004年10种药学杂志中药品广告规范化调查[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06(17)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9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

近年我国科技期刊总数发展迅猛,截至2010年底,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共1003种,占我国科技期刊20%左右。旗下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近几年也随之发展壮大,目前已有125种医学期刊(学会直接编辑出版23种)。其青年医学编辑是该系列杂志的主体,是科技期刊的生力军,平均年龄39岁,从自身素质上看,他们知识结构新、学习能力强、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能力背景,但现阶段对医学编辑人员的要求也与时俱进,并不限于掌握编辑出版行业领域的知识。全方位地提高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素质成为复合型人才是对现阶段医学期刊编辑的要求。而继续教育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方法,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医学编辑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缺和提高。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会编辑出版的23种期刊)是国内拥有医学编辑人数最多的单位,近几年杂志社领导特别重视对其编辑进行继续教育,通过举办一系列培训班、推荐优秀员工出国考察或培训等方式,多途径、多渠道地为编辑提供机会,本文就这一方面做一总结以期为同行作参考。

一、借鉴近年医学科技期刊编辑队伍特点

近5年医学科技期刊从业人员队伍整体变化不大,仍以采编人员为主,说明期刊仍以学术内容建设为主;学历结构上,高学历人员比例有增加趋势,编辑人员逐步学科专业化,与国际期刊接轨;年龄结构上,办刊人员呈现年轻化趋势,35岁以下人员比例最高。

二、开展继续教育的多种形式或途径

(一)开展全国医药卫生期刊编辑业务培训班是获取学时(学分)的主要继教方式

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并实施的《出版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管理规定》,编辑出版人员每年参加不少于72学时的继续教育培训,并将此作为出版职业资格登记、责任编辑注册的必备条件。中华医学会受新闻出版总署委托,近年来每年均举办一次这种培训班,面向对象是全国医药卫生期刊行业的编辑,培训的内容既包括编辑工作过程中的常见的,如图表加工、中英文摘要结构等学术质量问题,也包括期刊数字化建设问题和出版体制创新与发展问题。每年培训内容都不尽相同,主要围绕当年的热点、焦点问题邀请各领域的专家进行授课探讨。

(二)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审稿专家培训班

从2008年开始中华医学会每年举办一次,培训对象主要是系列杂志的审稿专家以及期刊编辑,从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审稿专家为出发点,既从宏观角度介绍了审稿的目的、作用、原则,把握期刊的学术、思想导向,又从微观角度出发详细阐述如何提高文章审稿速度和质量以及对审稿人的一般要求等。这可提高审稿专家队伍建设、增强自身审稿水平,表面上看这种培训与医学期刊编辑继续教育互不相干,实际上审稿专家通过培训,知道编辑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何写审稿意见会对作者提高学术质量能有所帮助,编辑参加这方面培训班也可对专家的审稿提出意见或建议,再次体现了编审是一家的观点。

(三)参加国内各类学术会议研讨

1.鼓励青年编辑参加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

此研讨会已连续举办过十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领导鼓励并支持青年编辑参加这种高水平高层次的学术会议,这种会议研讨的主题一般紧扣时展以及期刊改革的步伐,可为年轻的期刊编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同时也成为青年编辑们展示自身才华的舞台。在第十届研讨会上,《中华眼科杂志》编辑韩锟和《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关卫屏分别就“科技期刊的全媒体出版”和“我国科技期刊出版集团的现状与畅想”进行了精彩阐述。其中的青年编辑奖项之一骏马奖就是鼓励青年编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所取得的优异成绩。

2.参加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

论坛已连续举办过5届,这种论坛规模较大,主要与政治体制挂钩,内容主要围绕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新闻出版体制改革,探讨新时期科技期刊发展战略,推动科技期刊创新与发展为主。参加人员既可以是科技期刊编辑也可以是临床医师或是护士。游苏宁社长兼总编辑每届都会组团参加。通过这种继续教育的方式,一来可以学习知识;二来通过积极撰写文章与同行交流,在第五届科技期刊发展论坛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总编室石朝云的《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评估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和《中华神经科杂志》的《采用稿件网络采编系统对期刊时滞的影响》文章分别被入选进行论坛报告。

(四)参加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或参加国际书展

随着世界全球化的发展和国际竞争体系的形成,中国的科技出版日益融入国际出版体系,与国际同行面临的许多问题具有相通性,如同行评议的质量控制、利益冲突、发表偏倚、论文结果修饰等。在参加温哥华举行的“第六届国际生物医学期刊同行评议和出版大会”上,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多篇文章以大会报告或壁报形式进行展示。中华医学会代表团多次参加法兰克福书展,在第61届法兰克福书展展会上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数量最多,版式统一,基本代表整个系列杂志的面貌,给世界各国朋友们近距离观察和感知中华文化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

(五)发放科技期刊方面的书籍

在实践工作中自学也是实现继续教育的形式之一,中华医学会杂志社会不定期发给员工一些与编辑期刊方面有关的书籍,如《科学技术期刊编辑教程》,此书既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业务培训教材,又可作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学习和工作的工具书,也可供科技人员撰写科技论文和其他科技文章时参考,是相当实用的工具书。文学方面如《编辑人的世界》、《和世界著名期刊总编对话》,此类书籍为编辑们提供了必须掌握的各种编辑技巧,而且还为作家提供了各种与写书有关的出版知识。实用书册如《医学常用计量单位手册》,可以帮助编辑查对作者提供的医学单位是否正确,提高效率减少数值差错。

(六)每月举办一次小范围编辑沙龙活动

这种活动主题多样,既有出版方面的专业问题,也有学术方面或伦理问题,主讲的老师既有大学教授、国外期刊编辑的主编、转企改制成功的集团领导,也有杂志社内的职工,凡是大家关心的问题都可以作为沙龙的主题。

(七)岗位技能大赛

这是近4年杂志社开展的继续教育形式之一,它加强了杂志社的企业文化建设,现已成为中华医学会品牌活动。内容形式多样,主要包括:

1.业务技能方面的考察;

2.对某一选题进行演讲比赛;

3.开展一个调研报告或策划活动;

4.与学会领导合作,共同完成一项发挥个性展示才艺的作品。其中中华医学会杂志社的社徽就是在这种活动中被员工设计出来的。

(八)其他方面继续教育形式

2011年开始支持并组建“业务学习和科研小

组”,通过开题报告会、组建课题小组、调研、撰写论文四个阶段(为期1年),完成一批对实践工作有指导意义、选题新颖的调研课题。杂志社会对评审通过的立项课题给予一定的经费资助。通过这种方式可加强青年编辑业务学习,把杂志社建设成一支学习型的团队。与国外同专业编辑部加强合作与交流,派员工到国外进行学习或交流,如中华放射学杂志编辑张晓冬曾在2008年底到《欧洲放射学杂志》编辑部,回国后对国外编辑部工作的编辑机制、出版机制、经营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借鉴了他们的经验。

对发表在编辑出版方面的期刊文章,如发表在《编辑学报》、《中国科技期刊研究》这类杂志,杂志社每年除了报销一定费用外,年终还给以一定奖励。这种形式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并鼓励职工加强继续教育学习,写论文查文献本身就是学习中继承与发展的过程。

三、目前医学编辑继续教育存在的不足及建议

目前的医学科技期刊编辑的继续教育虽有编辑培训班或研讨会,但为数并不多,所参加的人数有限,且效果无法准确评估,没有形成正规的继续教育制度和模式。编辑方面的期刊,也未充分发挥期刊的继续教育职能(可以仿效医学科技期刊设置继续教育园地栏目),给医学编辑工作者提供继续教育空间。在上文提到的实践的继续教育形式中,只有第一点才能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继教学分,其余的几个方面在学时(学分)上未有体现。继续教育是培训和提高医学编辑人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及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极其重要手段,而非最终目的,凡是能实现继续教育途径的都应列入此范畴内。如在专业期刊发表的论文、参加国际或国内会议、出国培训、参加有组织有规模的编辑沙龙活动等根据情况可按不同的学分计算等等。为此,提出如下建议以便更好地进行继续教育:

(一)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会议,营造良好学习平台

继续开展医学科技期刊编辑培训等学术会议,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继续教育的学习平台,鼓励并奖励出版编辑人员参加这种学会会议,加强与业内学者、专家沟通与交流。学术会议的选题不要只限于编辑出版方面,要适量增加一些与编辑出版相关的人文教育、文字教育等。

(二)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交流与合作

加强和国际医学优秀期刊的交流与合作,将国外对编辑学研究的成果和最新进展展现给国内的编辑。

(三)建立合理的继续教育体系

建立培训教育、考核、评估一条龙的医学继续教育体制,除现有的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作为基本的硬要求之外,还可设立英语、财务、医学信息等辅助专业的培训和考试,并在编辑职称的晋升当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四)加强业务宣传和学习

加强对医学编辑中的“大家”和“优秀人物”的宣传和学习。有的老编辑经验丰富,知识雄厚,青年编辑思维灵活,掌握新技术较多,但各自“藏在深无人知”,要加强对榜样的宣传(每年的韬奋奖,出版新人奖,这些获奖者都是优秀的编辑,可以请其以作文或演讲的方式介绍经验)。

(五)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

加强和高校间的合作,可请相关领域专家定期召开专业、系统的培训活动,并组织人员参加。

总之,应坚持普通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提升医学编辑继续教育的内容和深度,进一步使培训工作系统化、规范化。

参考文献

[1]中国科协技术协会,中国科协科技期刊发展报告(2011)[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11.

医学专题技术报告篇10

关键词:医学影像技术新思考

随着医学基础理论、信息科学、医用物理学、生物医学工程学以及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医学影像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不断拓展新的领域,并向广深发展。我国地域辽阔,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不同医院的医学影像技术设备和水平有较大差异,即使在同一医院也可能使用多种型号的检查设备。同时影像设备使用是各自为政、相互否定、互相对立,不仅造成资源浪费,更给患者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是导致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根源之一。而医学影像技术与临床学科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也应不断完善规范化建设,达到诊断治疗的要求。要真正做好医学影像技术规范化建设工作,应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医院高层重视,提高对医学影像认识

首先必须使规范化工作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和认同,使各级领导认识到规范化工作的重要性及严肃性,对该项工作给予充分重视和支持,使工作顺利地开展起来。同时做到责任到人,在具体工作中认真做到定人定岗定责任,这样只要出现问题就可由相关人员具体负责解决处理。

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并抓好落实

首先按照国家《执业医师法》、《护士管理法》、卫生部《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理规定》、《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应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有关条例,要求各级各类从事影像技术人员持证上岗,对于新进人员要求具备一定基础理论的前提下,及时申报重点培训各类专业许可证,参加有关部级考试考核,持证后方可正式上岗。各影像科都应有完备的医疗设备质量管理制度、监督机制、故障应急预案、维修档案等质量管理制度,使影像管理工作做到制度化、科学化、有章可循。设备保养制度、设备维修申请制度、限期修理制度上墙,并抓好落实。对各项检查的原则、步骤、方法、程序、结果、照片质量、报告书写规范、发放报告流程、复查流程等等影像检查进行质量控制,量化管理,以便达到改善影像人员的专业水平,规范各影像检查的标准化流程以及影像科的科学化管理之目的。

三、加强医学影像技术人才的素质建设

众所周知,医学的发展是以医学设备的发展为前提的。站在现代医学影像学知识及技术飞速发展的高度,深刻理解医学、工程学和技术学的多元结合是当今医学影像学迅速发展的重要保障。现代医学影像学科应以医师为主,高素质的专业群体,加上各专业合理的梯队建设是未来科室发达兴旺的根本。只有不断地充实自己,参加各种在职培训学习、进修深造、远程医学教育网络、专业学术活动等,重点学习与普遍性学习相结合,必要时外派技术骨干到国内外强势学科进行重点学习,视情况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授课,进行普遍性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去适应,才能进一步进行应用和开发,合理、高效地使用新设备。加强培训,持证上岗。通过学习提高全体医、技、护人员对影像工作的认识,从科学角度来看待该项工作。坚持人才是发展第一资源的理念,培养与引进并重,加速培养年轻的后备力量,按照国际惯例进行不同等级医师、工程师、技师的规范化培养,加快师资队伍建设步伐,不断优化影像系统的人才队伍结构,增大硕士和博士比重,使人才结构合理。

四、合理使用医学影像设备

要以最小的、合理化的费用达到快而准确地诊断疾病为目的,为患者尽量减少负担,充分利用先进设备。在影像学领域内各项检查有很强的互补性和借鉴性,要在应用上尽量做到删繁就简,互相补充,这样可以节省人力、物力、财力,更重要的是能够提高诊断水平。同时医生应如何合理使用这些高科技设备,既能准确及时地诊断病情,又能减少患者的经济负担,这就必须依据实际情况,掌握各种设备的优缺点,在一定范围内合理地使用各项影像设备,提高图像质量。

五、明确医学影像相关工作流程

扣紧从接诊到发报告的每个环节,尽量缩短各环节的耗时,利用信息的传递,使每个环节运作流畅。同时对当日工作量、各机房工作量等进行统计,使各影像设备得到更好的发挥。

六、完善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

医学影像学诊断报告书的格式是一种形式,它反映的内容必须要符合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要求。纵观目前国内外的诊断报告书,形式各种各样,大小与繁简程度也不一致。这就要求医学影像科室人员要通过审阅病历,了解病情,全面观察,系统分析,结合临床进行鉴别、对照、综合,按照规范化的基本格式写出报告做出结论。

七、加强医学影像的规范化防护

首先应健全防护管理机构及工作人员防护档案,在劳保、休假上给予照顾,落实责任、常抓不懈。要熟悉设备的性能,掌握设备操作规程和防护知识,坚持使用最优化的原则,购置铅围脖、铅围裙,添置铅帽、铅眼镜及各种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于工作间无铅门的及时给予安装,各检查门前增加电离辐射标志,各机房门外增添有文字注释的工作指示灯,并和设备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