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大全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十篇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十篇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50:47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1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审计方法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的实施,政府增加了对农村各项资金的投入,农村集体得到了快速发展,村级经济规模也越来越大,农村财务管理及农村财务审计在确保战略的实施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当前在农村财务审计出现农村财务管理混乱、调查取证难、审计组织缺乏独立性、审计程序不规范等问题。本文结合农村财务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对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的重要性进行粗浅的探讨。

一、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

1.农村财务管理混乱。审计条例指出应要求被审计单位如实提供财务收支计划及其执行情况、会计报表、合同以及其他有关资料;当前村级账务处理存在于会计账目不齐全,账簿设置不规范,会计手续不齐全,资金使用不合法,票据不规范,白条入账,瞒报收入虚列支出等等。我省目前已实行会计工作,在村级会计委托服务、电算化管理和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地推进了村集体财务理财民主化、管理程序化、监督制度化,受到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拥护。但也存在多种问题,在开展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村级财务监管乏力,财务公开不及时、不完善等问题,导致审计工作难度加大。

2.调查取证难。在农村审计过程中,发现部分村根本没有村级档案室,会计档案资料无法集中管理,会计资料只好长期放于会计或出纳家中。村级组织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有些村级财务人员,为了逃避相关责任,伪造原始凭证票据,审计人员核实取证时提供失真材料,刁难审计工作人员。

3.审计程序不规范。大多数村级组织没有合理的中、长期审计计划,更没有具体的实施方案。而且对于审计的资料和审计后的有关文件没有规范的送达文书和完整的审计档案记录。对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审计结论、审计取证、审计档案整理与保存等一系列审计程序没有做出具体规定或参照国家《审计法》规定执行。

4.审计决定落实难。审计本身具有强制性,应无条件地落实和执行审计决定。但是,审计决定执行是由乡级政府来完成,在现实中由于种种利益关系审计决定往往得不到有效执行,作为财政部门主审单位,缺乏有效执法手段。

二、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揭露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农村一部分人尤其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利用职权侵占集体资产、大吃大喝、奢侈浪费现象时有发生;账目管理混乱和乱收乱支现象屡见不鲜。这些不良行为严重削弱了集体经济力量。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制度,能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全面地落实农村政策,促进农村干部依法、依规地执行政策和管理财务。

(二)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强化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落实

目前,很多行政村没有公开账务,或者存在公开的账务与账内的实际情况不符的现象。因此,农村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非常关键,定期对村财务进行审核、检查,及时将审计结果公开公布。这样,村民才能了解并掌握村集体财务收支情况,让村民明明白白,利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三)推行农村财务审计,有利于提高农村财会人员的业务素质

现阶段,我国普遍存在着农村财务人员年龄较大、专业水平较低、计算机应用不熟练,会计准则落后的现象,这样的财务人员会严重阻碍农村财务工作的顺利、有效开展,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因此,通过推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能够从客观上督促农村财务人员学习相关专业知识,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记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通过审计督促农村财务人员按照现代会计制度要求,完善会计科目、报表、凭证,确保账目规范。

三、加强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保障措施

我国开始实行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之后,国家农业部、省、市相关的审计规章制度相继出台,各地区逐渐重视起农村审计工作,将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作为新时期工作的一个切入点。

(一)转变审计模式,创新审计程序方法

当前农村财务审计的法律地位不明确,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农村财务处于无法可依的状态,建议专家学者深入基层调研,丰富和创新农村财务审计理论,更好地指导规范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借鉴其他类型审计的先进方法,转变审计模式,创新审计程序方法。

(二)加大审计力度,鼓励群众参与监督

主管部门应加强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设立专门的机构。配备专门固定的审计人员,依法开展村级财务审计和村干部离任审计,对村级各项收入,土地承包款及房屋租赁款,征地土地补偿费以及“一事一议”筹集资金等,应当定期进行专项审计,重点审查筹资和支出的合法性,杜绝非法立项,侵占挪用和挥霍浪费现象的发生。审计工作应当坚持群众路线,鼓励群众参与监督。成立群众监督小组,召开群众代表会议,听取他们对审计事项的建议和意见,审计结束后,应及时向群众公布审计结果,落实处理意见。

(三)加强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权威性

审计质量的提高是打开审计面,顺利开展审计工作的基础保障,只有提高审计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才能使审计工作的效果得到最大的体现。要求审计人员一定要做到“四不”,即:处理问题不留情面;审计账簿不留死角;定性是非不偏听偏信;核查手续不留漏洞。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拓宽思路与运用各种方式加强审计结果的执行力,我们要借助各方面的力量,不断拓宽审计范围,将审计的内容由过去单一的集体财务审计和农民负担专项审计,拓宽到现在的群众举报审计、重点财务审计、村干部离任审计、承包合同审计等。争取达到日常业务定期审、农民负担重点审、班子调整离职审、群众举报专项审、重点问题经常审的目标,开展广泛合作,以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树立审计的权威性。

参考文献:

[1]侯人和,吕民法.农村财务审计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中国审计,1994(06).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2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注册会计师;不足;优势

作为拥有9亿农民的大国,农村问题向来是党和政府关注的重要问题,而农村财务的混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的发展,如何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尤其是加强对农村财务的审计和监督,是化解农村债务问题的关键。通过将注册会计师的第三方审计引入农村财务审计能有效地提高农村财务审计的效率,从而避免农村债务的进一步扩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客观上要求对农村财务加强审计监督

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及机制不健全

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在财务及资金管理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缺乏较为严密的内控机制,财务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会计资料比较分散。制度的不健全导致了财务管理的混乱,具体体现在下面几个方面:

1.会计基础设置混乱。会计科目不健全,设置不规范。有的村总账、明细账不分,现金账、存款混记,有的只设总账,未建立相应的明细账,或只设现金、存款科目,未设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登记簿,而且记账不及时,报表不准确。

2.会计资料不规范。票据不规范,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白条入账、白条抵库、以支代收现象普遍存在。收支单据凭证要素不齐全,收款不出收据,会计出据记账。

3.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在: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导致村级账务断层。

4.财产物资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借支欠款量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资产损失严重。村社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数目不清楚,财产物资报废处理后在账务上并没有反映。或是将集体财产物资作为私有财产物资进行处理,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

5.虚假报销。其表现手法:一是发票不真实,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甚至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二是单据不合法,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三是重复报销费用;四是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

(二)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差,队伍不稳定

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系统的培训,通常是从村民中指定的,所以业务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差,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诸如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总账不平,年终不结账或不及时记账,不合规发票入账,私设小金库,集体资金被挪用、挤占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财会队伍不稳定,财务人员常变动,会计跟着村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

(三)监督弱化,现象严重

由于群众监督和乡镇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检查和审计的缺乏,村组干部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行为不规范,在民主理财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挪用公款的情况常有发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挂账的形式,借款长期不还,名为借支、实为挪用。村干部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少数村干部甚至滥用手中的权力私分财物。

因此,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帮助农村财会人员提高业务素质,以审计促进基层财会人员按照会计制度建账和报账,保证会计资料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有利于农村集体资金合理、有效使用,有利于及时发现并纠正农村基层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村民了解村组财务的收支状况,改善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农村社会稳定。

二、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存在诸多不足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

以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向正常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农村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审计制度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

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营管理机构承担,工作缺乏权威性;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证。审计人员无编制,均为农村经营管理员兼职。这些制度均不利于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

sp;(二)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

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相关财经规章制度掌握得还不熟练,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差甚远。

(三)农村审计的环境较差

一是农村统计工作不规范,虚假资料过多。某些乡、镇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指使统计人员在统计资料和报表中做假,虚夸业绩。二是农村审计机构的横向联系过少,如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较少,使得这些部门常常怀疑农村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是否具有法律效力。

(四)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

表现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审计人员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需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广,包括乡(镇)合作经济组织,村、组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办企业等;无帐可查,多数村存在“包包账”、“堆堆账”。

(五)农村财务监督流于形式

民主理财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定期财务公开的实际内容。按照规定,村社财务收支票据应该由村社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或民主理财小组由村社干部的亲朋任职,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不占用编制,不列入财政支出

农业主管部门主导下所建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其各种开支及费用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然而,当前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为了维持政府日常运转都存在困难。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政府和主管部门只须支付审计工作经费,而不必将注册会计师纳入政府事业编制,相比于农村审计机构的审计模式,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的费用就仅仅包括了审计的工作费用,而省去了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费用。

(二)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比较高

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下的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而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较低,很难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较高的技能水平,面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和农村审计中存在的困难,能利用他们的专业优势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得出规范的审计结论,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

(三)审计地位更加独立,审计更加客观公正可信

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政府事业编制,与政府人员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进行审计时其审计地位更加独立。而且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范围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因此在进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向各个横向部门进行沟通取证的阻力和障碍比较小,减少了和相关部门的利益牵扯,审计工作能更加顺利地进行,审计的结论也会更加客观和公正。

(四)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审计工作

农村税费改革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的乡统筹、村提留取消,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收支状况。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体资产,集体资产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上级财政给付村级的转移支付款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改变,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依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

地方上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所具有的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能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由于地缘优势,接近农村,了解农村实际,熟悉农村政策,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结合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可行性,更加能适应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

尽管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财务审计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但是毕竟在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行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审计机构模式在现阶段是主要的形式,注册会计师事务所要在农村审计中有较大的发展还面临着较大的困难,首先就是政府部门的观念转换问题。另外,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的风险较大。由于国家没有出台相应的关于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审计的法律法规,注册会计师进行农村审计将面临很多的不确定性因素和不可预知的风险。注册会计师如果要在农村审计领域有所作为,国家的各项配套改革就必须同时进行,这样才能为注册会计师进入农村审计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敖力布,王月英.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前沿,2001,(6).

[2]马根龙.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

[J].农村财务会计,2003,(12).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3

近年来,农村财务经过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财务公开、乡镇建立农村会计服务中心和农村综合招投标中心,实行农村财务委托“双代管”等多种程序和手段,规范农村“资金、资产、资源”的管理。使其更趋规范和透明。但也有一些少数个别村民主理财流于形式局限于村干部“近亲”理财、“亲信”理财,财务公开走过场,“双代管”运作不规范等多种主客观因素,致使村级财务管理处于松散无序状态。村级资产资源管理混乱,有限的资金大量流失。由于尚未形成一个系统有效的审计监督体系,使得农村财务问题久久不能解决,导致干群关系、党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影响农村改革发展、社会稳定和农村基层政权的巩固。正因为农村集体资产对支撑社会公益事业、稳定农村基层政权具有特殊的作用,随着农村集体经济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作用也将会不断加强。因此,客观上存在着对农村集体资产经营使用的审计监督需求。《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决定》中明确指出:“村务公开的重点是财务公开。”村级财务公开在推进村级民主监督、健全村级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经审计后公开的村级财务将杜绝数字失真、流于形式的现象。财务公开对于“给村民一个明白,还村干部一个清白”的作用已成为村干部和村民的共识,对村级财务状况做鉴定的审计要求也随之出现。针对这种情况,农村财务需要一支专业审计队伍进行有效管理和监督,从而促进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和制度化的建设。

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现状

一是农村审计工作组织机构不适应。乡镇综合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被合到乡镇财政所,县级农经局,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乡镇一级农经干部取得审计资格证及少。同时取得审计资格的乡镇农经干部均是兼职审计,充当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角色。近年来实行了村级财务会计委托“双代管”,由于受经费等因素的影响,会计一直由乡镇农经干部兼职,同时乡镇农经干部又承担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这种组织机构的不适应,不可能使审计结果取信于民,从法律的角度上说也是行不通的。为确保审计机构独立地行使审计监督权,审计机构必须是独立的专职机构,应单独设置,与被审计单位没有组织上的隶属关系。根据审计的独立性这一审计监督本质特征,审计的主体应当是“独立”于被审计一方之外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

二是农村审计工作条件不适应。一是审计工作时间和工作精力得不到保证。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主力军是乡镇农经员,但是乡镇农经员从事审计工作是兼职的。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乡镇农经员不可能象专业审计机构一样把主要精力花在审计工作上,审计工作的时间就会显得很仓促,而审计工作的审计对象又比较多。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的审计对象是村一级,相对来说比较偏远,交通极为不便,给审计工作特别是调查取证工作带来很多困难。二是村集体经济审计是免费服务的。到目前为止,国家财政部门还没有将审计工作经费列入预算,审计经费无法保障,工作人员在执行审计业务过程中时常感到有心无力。在审计实践中,因为没有经费,不得不尽量压缩时间,这也必然会影响审计工作质量。

三是农村审计人员素质普遍偏低。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点多且面广,要求审计人员不仅应该具备较全面的财会知识和相关制度和法规,而且还应该具备较强的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乡镇一级由农经员担任的审计工作是兼职的,并且从事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起步时间晚,开展的审计工作时间短,虽说已经过专业培训,但审计专业水平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特别是对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理解和运用上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学习和研究。大多数审计人员缺乏协调、交往能力和文字综合处理能力。审计人员素质跟不上形势发展需要。

四是审计立法滞后。农村审计目前尚无全国性条例,仅有少数省市出台了地方性农村合作经济审计条例。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结果所出现的村级财务严重问题,因为缺少专门的针对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如村的主要干部铺张浪费使用集体公款,而支出单据所应具备的经手人、审批以及村民主理财小组审核等应有的手续却具备。因为没有明确的具体法律依据,村里又没有制定出具体的财务管理制度,给单据支出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的定性问题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五是审计处理难。首先是现行审计体制及其它一些人为的因素。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没有处理决定的权利,使得查出问题与处理决定之间产生脱节,很难将查出的问题得到及时解决处理;在有关部门处理问题时,由于难免存在一些人为因素,使得问题被搁置下来得不到解决处理;其次是审计工作结束后的处理阶段比前期工作难度更大。因为如果不及时把查出的问题予以纠正和处理,就会使群众感到审计只是一种形式,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但是查出的问题牵涉到很多方面,很难面面俱到,三是社会不正之风带来的阻碍影响了问题的处理。

三、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改善对策

根据当前我国村级财务工作所面临的形势和现状,加快村级财务审计工作的开展,应尽快解决解决审计机构与人员问题,确保村级财务审计工作落实到位。

首先是要建立职能定位明确的工作机构和审计队伍。乡镇专职审计机构不完整、不健全。随之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规问题日渐增多,有的还非常严重,在基层设立完整的、健全的专职审计机构十分必要。但是,由于乡镇审计受其地位未定(我国宪法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设立审计机关)和发展尚未成熟等因素制约,致使乡镇审计发展滞后,特别是对村级财务的审计监督有限,力度较低。主要体现在部分乡镇尚未设立专职的审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的审计人员、审计人员较少、审计人员的素质不高等。因此,尽快确立乡镇审计地位,充分发挥乡镇审计的职能和作用,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经济秩序变得日益重要和突出。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农经部门和财政所进行了实质合并。过去由乡镇农经部门负责的村级

财务审计职能相应合并到财政所。为充分发挥财政所对村组财务审计的职能,可依托财政所成立由3—5人的事业编制,由财政保证供养的审计站。主要职能是负责辖区内企事业单位及村(组)集体的财务审计工作;对村(组)财务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和培训;对新一届各村(组)理财小组组成人员进行培训和监督指导理财小组运行情况。

其次是要改善审计工作条件,保证审计工作开展。要改善农村审计工作条件,除了进行村级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外,乡镇政府的主要领导必须高度重视村集体经济审计,提高对村集体经济审计工作的认识,为审计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财政部门要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

其三是要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首先应从加强基层业务培训着手,由县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站提出审计培训计划,有计划地组织乡镇农经干部进行中短期业务培训,提高基层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突出加强对农村审计人员的政治理论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审计专业知识及技能教育,培养造就一支政治强、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的农村审计队伍。通过考试考核等方法选拔具有审计、会计专业的审计人才,建立持证上岗和定期考核制度,淘汰素质低和工作不力的审计人员;加强审计人员政策法律及业务培训,使审计人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业务技能得到提高,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切实提高审计工作质量,审计报告要真实、可靠、严密,经得起推敲,经得起反驳,真正体现农村审计工作水平。通过扎实细致的工作,让社会各界了解、认可、支持农村审计工作。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4

一、混乱的农村财务管理要求加强审计监督

农村财务问题历来是农村工作的难点,也是广大农民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由于农村人员素质及机制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农村财务管理与监督仍存在诸多问题,农村财务越来越成为农村诸多矛盾的焦点。11农村财务管理的制度及机制不健全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在财务及资金管理上没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缺乏较为严密的内控机制,财务工作没有进行明确的职能分工,会计资料比较分散。制度不健全导致的财务管理比较混乱,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会计基础混乱。会计科目不健全,账簿设置不规范。有的村总账、明细账不分,现金账、存款混记,有的只设总账,未建立相应的明细账,或只设现金、存款科目,未设固定资产科目和固定资产登记簿,也不设应收应付款和内部往来明细账,收支均在现金、存款中反映,出现多头设账,账外账、小金库等,而且记账不及时,报表不准确。(2)会计原始资料不规范。有些村的财务工作仍使用传统的收入减去支出方法,缺乏足够的原始凭证,代之以大量的自制自支的白条、收据和报销单,白条入账、白条抵库、以支代收现象普遍存在。www.133229.com收支单据凭证要素不齐全,收款不出收据。在记账凭证的使用上,出现重复编号、所附原始凭证数与实际数不相符等现象。(3)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会计处理方法不正确是村级财务工作中最常见的错误,也是许多重要问题、热点问题的症结所在,具体表现:一是会计科目使用的不合理;二是会计工作的连续性不强。(4)财产物资管理混乱。资金管理混乱,借支欠款量大。物资管理手续不全,资产损失严重。村组干部对村集体资产数目不清楚,财产物资报废处理后在账务上并没有反映;或是将集体财产物资作为私有财产物资进行处理,占用集体资产长期不还。(5)虚假报销。其表现手法:一是发票不真实,常以白条作为报销凭证,甚至隔年的无效单据不经审批照报不误;二是单据不合法,通过虚开发票或虚假数量、提高单价的做法进行报销;三是重复报销费用;四是不该报的费用通过非法手段进行报销,这在招待费中作假情况最多;五是涂改单据,自制单据,中饱私囊。21财务人员整体素质差,队伍不稳定农村财务管理人员往往没有受过正规的教育或系统的培训,通常是从村民中指定的,所以业务及职业道德素质普遍较差,在日常财务管理中出现诸如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总账不平,年终不结账或不及时记账,不合规发票入账,私设小金库,集体资金被挪用、挤占等严重违反财经法规的现象。财会队伍不稳定,财务人员常变动,会计跟着村干部走,更换比较频繁,造成村财务工作专业性和连续性差,出现了多人收钱、多人管钱、多人用钱,不结账、不记账等突出问题。31监督弱化,贪污腐败现象严重由于群众监督和乡镇管理部门对村组财务检查和审计的缺乏,村组干部贪污腐败现象比较严重。由于村级财务管理混乱,会计行为不规范,在民主理财名存实亡的情况下,挪用公款的情况常有发生。常见的做法是通过挂账的形式,借款长期不还,名为借支实为挪用。村干部随意截留收入作为小金库,平常财务不公开,收支情况封闭,为应付上级检查,设置两套报表、两本账,以假乱真。税费不按政策分摊,干部趁着任职期间多领补助。少数村干部滥用手中的权力私分集体财物,将村办企业的产品通过不入账或少入账的手法,进行私分,吃尽分光、分钱分物现象严重。

二、农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

农村审计是指由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设立的农村审计站对乡(镇)、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所属单位的资产管理、财务收支和提取、使用农民承担的费用及劳务状况进行的全面审计,以及会同乡镇企业等有关部门对占有、使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资产情况进行的专项审计。农村审计不属于政府审计范围之列。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不交纳税赋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在同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主要负责人领导下开展工作。农村审计以审计监督为主要职能,是有计划安排的例行审计、受委托或根据群众举报进行的审计,不管被审计单位或个人是否同意,都有权对其进行强制审计。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在很大程度上规范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使农村财务管理逐渐向正常化和正规化的方向发展,在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集体经济的健康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制度等方面的因素,农村审计也存在诸多问题和不足。11农村审计制度不适应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农村审计工作由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承担,县级农村经济管理机构多为站(科)级事业单位,机构规格低,任务重,工作协调难,落实难,工作缺乏权威性;农村审计工作经费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由于地方财政困难,审计经费无法保证,严重影响了农村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审计人员无编制,均为农村经济管理员兼职。机构改革后,有关乡镇、街道都设了农村经济管理部门,专门配备了编制。但目前有不少乡镇、街道的经管部门,不是人员编制被其他部门占用,就是人员与其他部门混岗使用,真正专门从事经管工作的人寥寥无几,有的只有经管站长一个人,严重影响了对农村财务的监督管理,造成农村集体资产审计工作质量不高,农村经济监督管理工作难以开展。21农村审计人员整体素质偏低农村审计工作的特性决定了审计人员必须具备较丰富的审计专业知识和会计、法律等相关知识。但目前,农村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政策水平参差不齐:他们中有大、中专毕业生,有在村合作经济组织中从事过财会工作的,有乡镇其他部门调入的,也有文化程度较低的领导干部的亲属和亲戚等。有相当一部分审计人员对党在农村的各项经济政策,农村财务管理方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农村会计专业技术知识等掌握得不熟练,这离实际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差较远。31农村审计的环境较差一是农村统计工作不规范,虚假资料过多。某些乡、镇干部为了表现自己的工作业绩,指使统计人员在统计资料和报表中做假,虚夸业绩。二是农村审计机构的横向联系过少,如与公检法等部门的配合较少,这些部门在面对农村审计人员出具的审计报告时,常常怀疑其法律效力。41农村合作经济内部审计工作难度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多,审计人员少,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不能及时处理;需要审计的工作范围广,包括乡(镇)合作经济组织,村、组合作经济组织,乡村办企业等;多数村存在“包包账”、“堆堆账”现象,有的甚至无账可查,致使审计工作难度增大。51农村财务监督流于形式民主理财制度形同虚设,没有定期财务公开的实际内容。按上级要求,村社财务收支票据应该由村社民主理财小组审核后才能入账,并且每季度进行一次财务公开,但很多村社都以各种借口排斥民主理财小组的监督工作,有的民主理财小组由村社主要干部的亲朋任职,难以起到监督作用。

三、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审计具有独特优势

由于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存在诸多不足,可以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在现阶段作为对现有农村审计制度的补充,待条件成熟时考虑作为主要的农村财务审计监督形式。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例行审计、专项审计、干部离任审计以及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时,由上级政府或者行政主管部门聘请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中介机构介入审计工作,并且在审计的范围内授予会计师事务所一定的权力,便于事务所进行审计取证,进行审计工作。与农业主管部门所主导的农村审计相比,注册会计师从事农村财务审计具有其独特优势。11不占用编制,不列入财政支出农业主管部门主导下所建立的农村审计机构是靠国家财政拨款的行政管理型事业单位,审计人员纳入事业编制。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正常运转需要一笔固定的开支,其中不仅包括审计人员的工资以及各种保障,而且还包括审计工作经费,而这些开支及费用是列入当地财政预算的。目前的情况是,地方政府债务负担沉重,仅维持政府日常的运转都存在困难。如果将注册会计师引入农村财务审计监督领域,在需要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聘请会计师事务所进行审计,政府和主管部门只需支付审计工作经费,省去了维持农村审计机构的费用,这对财政困难的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有益的,而且也适应了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要求。21具有专业的知识技能,素质比较高农业主管部门主导的农村审计,审计人员构成比较复杂,且缺乏系统的专业学习和培训,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较低,面对农村审计的复杂困难局面很难进行有效的审计监督。注册会计师作为专业的审计人员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审计经验、较高的技能水平,能利用专业优势配备专业的审计人员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审计方案,采用规范的审计程序,得出规范的审计结论,提出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审计意见,真正发挥审计监督的作用。面对在审计中出现的取证难等问题,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他们丰富的审计经验采取针对性的审计方法保证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针对农村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财务制度不规范的问题,通过审计取证完成审计后,注册会计师能利用专业的财务会计知识来指导村组建立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和内控制度,使建立起来的财务制度能真正起到规范农村财务、监督农村财务管理的作用,真正发挥审计的监督作用。31审计地位更加独立,更加客观公正可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在对农村财务进行审计时,由于注册会计师不是政府事业编制,与政府人员特别是基层乡镇政府和村组干部没有直接的利益联系,进行审计时其审计地位更加独立。而且作为上级政府聘请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范围内也被赋予了一定的权力,因此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向各个横向部门进行沟通取证的阻力和障碍比较小,减少了和相关部门的利益牵扯,审计工作能更加顺利地进行,审计结论也会更加客观和公正。特别是在进行离任审计和涉及经济案件的审计工作时,会计师事务所的中介机构身份能最大程度地保证审计工作的客观公正。注册会计师独立的审计地位,客观公正的审计工作保证了审计结论的可信性,使审计结果更加具有权威性。41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后的审计工作农村税费改革后,作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要经济来源的乡统筹、村提留取消,但是农村审计的主要对象是农村集体资产的经营管理以及农村经济组织的收支状况。村提留款只是小部分集体资产,集体资产还包括各种自然资源和固定资产。上级财政给付村级的转移支付款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并没有改变,仍然属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对其使用情况的监督依然是农村审计的重要内容。另外,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支农资金审计、粮农生产资金及相关补贴审计以及各项农村社会事业相关资金审计将会成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的重点。地方上的小型会计师事务所不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水平,能为农村财务审计提供有力的质量保障;由于地缘上的优势,接近农村,比较了解农村实际,熟悉农村政策,所提出的审计意见能结合农村存在的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较高的可行性,并且由于事务所的规模比较适应农村财务审计的需要,可以根据委托随时进行审计,因而更能适应税费改革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村审计工作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敖力布,王月英1农村财务审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1前沿,2001,(6)1

[2]马根龙1加强农村财务审计监督促进村级财务规范化建设[j]1农村财务会计,2003,(12)1

[3]田峰1农村财务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1农村经济与科技,1998,(5)1

[4]黄涛1农村财务管理的思考[j]1农村农业1农民(a版),2005,(6)1

[5]廖树琼1发挥审计监督作用加强农村财务管理[j].云南农业,1999,(6)1

[6]张彦廷,宋锦秀1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几个问题[j]1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2)1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5

“五不清”问题的主要原因是:

1、会计基础工作薄弱。目前村级会计基础工作差,具体表现在:一是帐簿设置不规范。“糊涂帐”、“流水帐”、“包包帐”较多,核算乱;二是原始凭证不规范。白条抵库现象严重,签字手续不全,自批自报、自买自报等现象时常存在;三是报表不齐。有相当部分乡镇企业有年报无季报或有月报无年报;有的报表数字是根据上级下达的计划和任务倒算出来的,采取“统计加估计”的方式上报的,结果造成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四是会计档案不全,有些凭证、帐簿、报表没有及时分类归档保留,一两年就遗失了。

2、管理体制不明。目前在村级财务管理权问题上一直意见不一致,客观上存在着乡村两级财务由乡级农经站,乡级财政所或乡镇企业局两线管理,造成了机构重叠,人员冗多,管理职权、范围不明确。

3、财会人员素质不高。据调查,目前村乡财会人员普遍年龄老化,文化程度低,大多数没有经过专门培训。

4、对管理者制约不严。不少乡村领导不熟悉财会知识,“外行”管“内行”现象履见不鲜;而且有的乡村领导财经法纪观念淡薄,有章不循,有法不依,个人说了算,长官意识严重。

5、财务监督不力。不少乡镇很少对村级财务进行定期审计,没有监督机制,没有审计组织机构,缺乏民主理财和群众监督意识。

农村财务管理不仅是一项经济工作,同时也是一项严肃的政治工作,是农村基层组织、思想、政权建设的需要。由于目前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着“五不清”问题,造成了目前村级经济的重大损失,影响了村里工作的正常运转,使得村党支部缺乏号召力和凝聚力,各种公益事业难以兴办,所以完善村级财务管理、财务审计、民主理财制度在当前是刻不容缓。为此笔者建议:

1、围绕“统”字,加强财务规范化管理。首先要统一思想,规范监督程序;二是统一帐、表、册、据,规范会计操作程序;三是统一审批手续,规范支出管理;四是统一业务培训,规范交接手续;五是统一档案专柜,规范财务资料。为此,乡镇领导必须提高对村级财务重要性的认识,加强领导、强化管理,使之逐步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2、强化“责”字,加强会计资料管理。村级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村级业务的重要证据,是村级财会的信息载体,因而必须要管理好财务档案。首先是对会计凭证、帐簿、报表以及其它会计资料进行全面清理,逐月逐年装订成册,立卷归档;二是要专人保管,专柜专地存放;三是对会计档案存档、移交、查阅,要建立存、交、查登记簿,完善手续,明确责任,避免资料的丢失。

3、明确“章”字,建立健全约束机制。建章立制是村级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要解决村级财务混乱状况,最迫切的任务是在一定区域内制定一套统一的,切实可行的财务规章制度。为此,首先要建立村级财务跟踪审计制度,尤其是不相容职务控制制度,设立主办与出纳会计,实行帐款分开;三是建立“一支笔”审批制度,控制多头批款,多头报销现象。

4、着力“训”字,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财会人员是村乡里的“内当家”,一定要有全局观念和法制观念,要有较高政治觉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此,各级领导应重视对村级财会人员的培养,定期进行业务培训,争取尽快地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贯彻落实到乡村一级;同时乡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即要求会计人员必须上岗,按照其资格证的级次,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之职。

5、注重“稳”字,保持财会队伍稳定。多年来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问题一直困绕着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要改变这种现状,有必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会计队伍。因此,首先应健全财会人员任免制度。凡经群众推荐,村委会上报,乡镇考核合格,应由乡镇会计管理站审批并统一颁发聘书;二是建立财务人员人事管理制度。对村级财会人员的配备、考核、聘任以及劳动报酬、岗位责任制等均作出明确规定,不经乡主管部门批准,不得任意调换和聘任财会人员;三是对乡村财会人员进行全面清查,建立会计人员档案管理网络,以便储备和统一调配整个乡镇的会计人员。

6、突出“严”字,定期开展财务审计。针对一些乡镇存在的财务不民主,帐目不分开等问题必须建立一整套监督机制,强化内部约束和外部监控制度。因此,首先县、乡两级应尽快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组织,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审计人员,对村级财务实行定期审计、专项重点审计和不定期抽样审计相结合的审计制度,努力做到“民主评议,逐月定审,季度复审”,及时发现问题,就地解决;二是逐步建立乡村会计报表必须经会计师审签有效制度。由社会专业机制根据“两法”、“两则”等法规,配合政府财税的工作来行使社会监督职能,从而形成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的良好社会氛围。

7、坚持“明”字,真正做到民主理财。农村财务能否如实向群众分开公布,能否接受群众的监督,事关重大,它不仅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而且关系到整个农村的稳定,因而农村必须要实行财务分开,进行民主理财。对财务公开的时间、内容、地点,管理及效益要进行逐一规范。时间上要定期公开;地点应设在住户集中,位置显眼,群众易看到的地方;公布时,所有的帐目必须都是上级审计部门审计合格的;公布后,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接受群众的建议。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本着实事求是,对党和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对财务公开中揭发出来的违反财经纪律的现象,要在群众进行民主评议的基础上,该纠正的纠正,该查处的一查到底。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6

【关键词】农村财务;规范管理;运行机制

一、全面实行农村财务“双代管”,构建规范有序的资金运行机制

所谓农村财务“双代管”,即由乡镇经管站对农村集体账目及资金实行统一管理,实行收支两条线。坚持农村财务“双代管”四不变原则,即坚持村级集体资产所有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审批权不变,基本核算单位不变。一是严格收入收缴管理。将村集体的各项收入除按规定留足日常零星开支用款外,其余结余资金要由乡镇经管站实行统一管理,使用合法、规范、统一的票据,规范资金收入的收缴程序,保证资金及时足额缴入统一的专户,实行专户储存管理。二是强化支出的监督管理,逐步实现由分散管理向归口管理、资金拨付制向报账制转变。除严格控制日常支出外,对村级大额非生产性开支实行重大事项审批制度,村里的大额开支,先由村里提出支出预算方案,并经村两委和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方案表决通过后,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批备案。再由乡镇经管站按用款计划及时拨付,并监督使用,有效地强化了监管措施。三是逐步推行农村财务会计电算化。用先进的管理手段提高理财记账水平,推进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从而有力地推动了农村财务管理的规范化。

二、不断强化农村财务审计、民主理财等监督措施,构建严密有效的监督制约机制

一是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各乡镇经管站认真履行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职责,严格执行《山东省集体经济审计条例》,切实加强了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普遍采取专职审计人员包村包片,落实审计责任制。除日常财务审计外,重点开展了村干部任期审计和离任审计、农村“一事一议”、土地补偿费管理使用等专项审计,对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进行重点审计。二是坚持民主理财,强化民主监督。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出的民主管理的要求,对农村财务全面实行民主管理,各村都普遍建立健全了3~7人的民主理财小组,并以乡镇为单位进行了培训。对理财小组审核未通过的收支单据,属于手续不全的补齐手续,并及时交理财小组审核。对违背财经纪律和各级有关政策规定的收支单据,谁办理的谁承担责任,情节严重的上报乡镇党委、政府,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查处,切实规范了农村经济秩序。

三、全面推行农村财务公开,构建民主公开的管理机制

财务公开是民主监督农村财务的有效方法。为加强农村财务公开,县里统一规定每月的10日为全县统一财务公开日。村集体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在按程序审计后,各村会计、出纳必须按照审计认定的单据逐笔填写公布榜,审计人员再次审核后在公布榜上加盖审计专用章,然后再由村支部书记、村委主任、民主理财组长审核签字、盖章,无误后进行定点财务公开。把公开的主要内容再抄到固定公开栏内,接受全体村民的监督。公开栏旁设有意见箱,财务公开后,对群众提出的意见及问题按规定进行处理。暂不能解决的向群众做出解释,直到群众满意。在每月财务公开日后,各乡镇党委、政府都组织专门人员逐村进行检查,在各乡镇对各村公开情况进行自查的基础上,县里由组织部牵头,从民政、监察、财政、农业等部门抽调人员组成检查组,每月进行抽查,抽查情况全县通报,使莒南县农村财务公开工作日趋规范化、制度化。

四、建立农村财务管理目标责任制,构建齐抓共管的工作协调机制

莒县农业局每年年初对各乡镇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进行目标量化并以文件下发各乡镇,年终对各乡镇的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作为业绩评定、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各乡镇也都把将农村财务工作纳入乡村干部岗位目标责任制,把责任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为考核乡村干部工作的重要内容,年初制订出祥细的量化目标和考核标准,年终根据年初制订的量化目标进行认真考核,并将考核结果与村干部工资持钩,有力地促进了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7

为强化村级财务监督和管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去年我们尝试开展了村级财务审计工作。根据市政府的安排,我们对码头等4个行政村2006-2007年度村级财务状况进行了审计调查,查出违纪金额118万元,纠正金额69万元。入库金额13.4万元,提出改进意见15条,均被有关部门和乡村采纳。

一、由来

1、市领导摸清村底的初衷。2007年,市政府主要领导为了摸清税改后村级财务底细,给市政协出题进行专题调研。于是,由市政协牵头组织了审计、财政、农业等部门参加的调研小组,对全市21个乡(镇)场、街道的村级财务状况进行了全面调查。调研结果表明,村级财务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1)白条抵库严重;(2)无手续借支公款;(3)虚开发票报账,用非正规发票入账;(4)村务公开、村民理财没有落到实处;(5)项目工程竣工结算未经审计而报账;(6)村级招待费用过多,资金使用不合理;(7)村级债务负担沉重。

2、市政府另辟蹊径的安排。针对村级财务存在的诸多问题,市政府另辟蹊径,摒弃村级集体经济组织审计由农业局经管站负责的传统做法,下发专门文件,授权市审计局对码头等4个村2006~2007年村级财务状况进行审计调查。

3、审计局拓展领域的探索。近年来,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面越来越窄,拓展审计领域是摆在基层审计机关的新课题。在对乡镇主要领导任期经济责任审计的延伸审计过程中,发现村级财务管理存在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于是我们把审计监督的目光转向关注村级财务上来,利用领导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这个平台,把审计的触角延伸到村级财务管理领域,我们的思路正好与市政府的决策合拍。

二、作法

1、在认识上突破两个误区。在安排年度计划项目之初,局部分干部甚至少数班子成员对村级财务审计也心存疑虑,在“能不能审”和“有没有审头”两个方面并未形成共识。对此,我们组织大家反复钻研《审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有了基本一致的看法:虽然现行法律法规未对审计机关进行村级财务审计作出明确规定,但是审计机关受政府的授权,对村级财务进行审计监督,是履行自身职责的行为,符合《审计法》第八条:“省、自治区、直辖市、设区的市、自治州、县、自治县、不设区的市、市辖区的人民政府的审计机关分别在省长、市长、州长、县长、区长和上一级审计机关的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审计工作。”和第二十六条:“除本法规定的审计事项外,审机关对其他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由审计机关进行审计的事项,依照本法和有关行政法规的规定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同时也符合中办、国办《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中关于“村干部任期届满或离任时必须审计”以及农业部《农村集体经济审计规定》中关于“农业部门负责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审计工作,审计业务接受审计机关的指导”的规定精神。村级财务审计的可行性不言而喻,从而使大家在“能不能审”的问题上消除了疑虑。另一方面,我们通过反复分析我市村级经济发展现状,结合学习市政协的村级财务状况调查报告,使大家认识到村级财务管理混乱问题已成为农村基层各种矛盾的焦点、审计监督的盲点,坚定了大家对村级财务审计必要性的认识,从而在“有没有审头”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

2、在定点上选择三种类型。如何定点,我们主要选择了“大、活、多”三种类型的村。“大”就是集体收入大。这类村的村干部财大气粗、花钱大手大脚,违纪违规问题就在所难免,审计发现问题的几率就比较大,审计成果也就容易体现;反之,集体经济来源少的村,仅靠转移支付资金,就只能支付村干部的基本工资和保持低水平的运转。“活”就是经济交往活。这类村往往地处城郊,与市里有关部门、单位、企业乃至外商交往频繁,尤其是城市扩展,征地拆迁、土地补偿和房地产开发收入较多,审计从这块资金切入,最容易发现问题,“多”就是群众反映多。这类村往往在村级财务管理中问题突出,群众积怨太深,群众强烈要求我们进行审计,以期给广大村民一个明白。

3、在内容上突出六审六查。一审现金存款,查账款是否相符。在对四个村库存现金进行盘库时,发现都存在白条抵库现象,个别村白条抵库现象严重,有的是几年甚至是十多年前的条据。二审各项收支,查是否符合规定。抽审的四个村,村干部借支公款时,均未履行借款手续,有的虽有借据,但既无审批人,又无证明人,出纳只得私下用笔记本逐笔记录,以备查对。三审财产物资,查账物是否相符。在审计肇陈镇华坊村账物时,通过走访群众获知,该村砖厂的一幢旧房屋变卖4000元没有入账,我们查实后,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作出了相应处理。四审各项往来,查债权债务是否落实。抽审的四个村都存在一定债务,至2008年8月份,四个村债务平均达14.32万元。五审专项资金,查是否专款专用。抽审的四个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挤占专项资金的现象。六审基建项目,查是否漏缴税费。在审计码头村往来账时,发现该村下属经济实体从事了房地产开发,延伸审计后发现其工程结算中有偷漏税收和多支付工程款等情况。在税务部门的协助配合下,责令其补交了偷漏的税款,同时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对其作出了相应的处理处罚,收缴违纪资金13万元。

4、在方法上注重两个结合。在使用传统的查询法、审阅法、复核法、核对法的基础上,我们特别注重了两个结合。一是查访结合。在着力查深查透会计资料的同时,我们通过召开会议、个别走访、鼓励举报等形式进行调查取证,广泛发动群众尤其是老支书、老村长、老会计参与审计,鼓励大家提供审计线索,摸清经济交往和财务往来的真相,从而掌握了大量第一手真实资料,为正确定性和处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二是审慑结合。在审清问题的来龙去脉、掌握真凭实据的基础上,对隐瞒事实真相、编造假账、设立账外账、收支不入账的当事人,讲清政策法规、说明处理原则、分析利害得失、告知最终移送检察机关的后果,使当事人亲身体验到审计的威慑力,变被动接受询问为主动提供实情。码头村基建及土地开发漏税问题,就是充分发挥审计的威慑力而查清的。

5、在处理上把住三道关口。一是事实关。初步发现问题后,我们还反复调查、研究、核对被审单位(或人员)以及村民群众的意见,坚持依据事实真相来敲定发现的问题,模棱两可的东西没有列进审计报告。二是定性关。依据事实和情节,划清界限、分清责任、依法处理。对于业务工作中的疏忽和差池,允许自行纠正,不予追究;对于一般性的违规和错误,恰当处理,治病救人;对于贪赃枉法和民愤难平的责任人,绝不姑息,坚决依法处理。三是执行关。在作出处理决定之前,同有关乡镇进行了反复协商,多次听取了当事人的意见,使之口服心服。决定作出之后,我们毫不动摇地执行,有力地维护了审计决定的严肃性。

6、在善后上搞好三项服务。一是帮助摸清家底。做到每审计一个村,就摸清一次家底,协助建好一套完整的资产、财务台账。二是指导健全内控制度。做到在查出违纪违规问题的同时,又指出如何预防这类问题的发生,指导建立一套较为严密的内控制度。三是培训财务人员。做到每审计一个村,都要对该村财会人员甚至主要负责人进行一次系统的当家理财、财会知识培训,提高他们的财务管理水平。通过我们的帮助、指导、服务,给被审的村留下一个常驻的审计组。

三、体会

1、领导重视是保证。村级财务审计,审计机关过去从未涉猎。如果没有市政府领导的重视,我们就师出无名、无法介入;如果没有乡镇领导的支持,我们的审计也可能陷入“查账时轰轰烈烈,处理时静静悄悄”的尴尬境地。为此,我们的村级财务审计计划,争取了以市政府的名义专门发文;对每个村的审计情况都与所在乡镇主要领导进行了沟通,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审计工作的顺利进行。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8

一、农村审计工作所取得的作用

(一)摸清了被审村的资产家底,为村干部的业绩考核提供了客观依据。通过农村审计,对被审村的集体资产进行清查,从而核实了存量资产,另一方面又可以帮助被审村对债权债务进行清理,在核实债权的基础上,审计人员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建议被审村采取最适当的方法进行清理,从而解决了集体资金被长期拖欠、无偿使用的问题。特别是对村干部进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对其任期间的财务管理和相关经济活动,以及在壮大集体经济特别是集体资产增长方面的工作,作出中肯的评价,并对存在问题予以揭示和提出改正意见,从而为村干部的工作业绩考核提供了客观依据,也为村民选举村干部提供了客观标准。

(二)有利于整治农村财务的混乱,推进农村财务公开。农村审计就是对被审村的财经法纪的遵守和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对审计出来的乱账、错账、不入账等采取边审计边整改的方法进行处理,并对不合格的财务人员建议予以撤换,同时为了防止前审后乱,督促该村制定完善财务制度,加强村财务监督小组的监督力度,从而理顺了财务关系,整治了村财务的混乱,也为农村财务的公开和规范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农村审计,提高了农村财务的透明度,增强了广大干群民主理财的意识,特别是审计结论的公开及对违法违纪问题的处理,来清除某些村财务不敢公开、假公开的障碍。

(三)提高了村干部的财经法纪观念。农村审计对财经法纪的遵守情况进行监督,揭发贪污舞弊,侵吞集体财产和其他各种违法乱纪行为,对于教育和惩戒广大农村干部有重要意义。另外农村审计过程也是宣传相关财经法纪和教育的过程,从而使村干部和当事人在审计过程中也或多或少获知一些法纪常识,增强了村干部学习和遵守财经法纪的紧迫性和自觉性,从而提高了他们的财经法纪观念

(四)有效地化解当地干群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农村财务清理不全,不彻底,是农村财务混乱的症结所在,农村财务问题成为了农村工作的敏感问题,影响到了当地党群、干群关系。农村审计以行政执法者的身份介入到农村经济活动中,以法律为准绳,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对被审村的财务收支及相关经济活动作出中肯的评价,对审计出来的问题作出正确的处理意见,从而给群众以明白。特别是在农民上访案件的专案审计中,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结合群众反映的问题进行重点审计,查清事实,对有问题的村干部作出处理意见,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或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对清白的村干部以事实向群众说明,消除群众的种种怀疑,从而使干群矛盾得以化解。同时通过农村审计,有利于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完善民主议事制度,以双向沟通的“群言堂”代替“一言堂”,从而在制度上保障农村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干部矛盾,促进农村社会的稳定。

二、目前农村审计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审计缺乏必要的权威。台州的农村审计工作虽有《浙江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作支撑,但就目前从农村审计的法律地位来看,农村审计还缺乏一套真正属于自己的法律法规,农村审计工作还处于无法可依的局面;从农村审计的定位来看,把农村审计定位为内部审计,农村审计还停留在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服务行为;从农村审计的实践来看,农村审计还没有形成工作制度化、队伍专职化。这必将阻碍农村审计活动的进一步开展,这与农村集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是格格不入的,也极易造成广大村民迫切要求审计和农村审计力不从心的局面。

(二)农村审计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就目前台州市开展的农村审计情况来看,农村审计还缺一支过硬的农村审计执法队伍。一是农村审计机构不健全。市一级农村审计机构只有一块牌子,没有配备专职的农村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仅限于业务指导,不能开展对经济强村的审计工作。县(市、区)一级农村审计机构还未全部建立,全市9个县(市、区)建立农村审计机构的有8个,其中专职从事农村审计工作的只有温岭市一个,其余7个县(市、区)和农经总站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不能集中精力开展农村审计工作。乡镇农村审计机构不健全,据统计,截止2004年底,已建立审计机构的乡镇数只有22个,只占全市乡镇总数16%。在农村审计过程中,县(市、区)一级只有向下面的乡镇农经站临时抽调人员组成审计组对被审村进行审计,乡镇一级由于农经业务工作量大且大多被乡镇安排另外工作如联村,造成了农村审计人员无专职化、抽调难、专业素质不高的局面,使农村审计往往走过场,其职能难以正常发挥,直接影响了农村审计的质量和效能。二是审计经费难到位。2004年全市9个县(市、区)只有5个县(市、区)已落实农村审计工作经费,且经费总额只有46万元。经费问题成了制约农村审计工作开展的又一个主要因素。

(三)调查取证难。在农村审计过程中,由于村级组织档案管理的不健全,特别是在审计中涉及到年份较远的历史旧账,导致一些与审计相关资料的丢失,从而无法对问题进行取证;另一方面由于农村审计的缺乏必要的权威和群众素质的不高,在走访群众中有的避而不见,有的以年数太久、记不清而推诿,有的当事人特别是一些村干部由于涉及到个人利害拒绝提供相关资料,从而为农村审计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四)审计决定和处理意见难以执行。审计结束后,农村审计机构对审计事项作出评价,出具意见书,并对有关问题作出客观公正的处理决定、意见和建议,但是到了处理阶段,相关部门则由于碍于情面,敷衍了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很多问题不了了之,使整个农村审计无实质性可言,给农村审计工作涂了一层阴影。特别是涉及到村干部个人问题的处理意见,他们对意见决定不屑一顾惯用“家长制”作风,本应建议由村集体组织、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会议作出的处理事项,他们拒绝召开会议给村民以一个明确的交代,使村民敢怒不敢言。另外农村审计由于缺乏必要的法律权威,往往只停留于查清事实,出具审计意见书,很难对被审村的审计决定意见的执行情况予以监督检查,就是对监督检查出来的末执行事实也无能为力,同时存在着有些非党员村干部,虽在审计中发现了他们有违纪现象,但又够不上刑事处分,行政上也无法处理他们的尴尬局面,而这些违纪行为往往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这无疑是农村审计的薄弱环节,它影响到农村审计执法作用的真正发挥,导致农村审计走过场等不良现象,损害了农村审计在群众中的形象,势必破坏农村审计的权威。

(五)乡镇权力介入并影响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有些乡镇的领导打着维护农村稳定的旗号介入农村审计,对村民的审计要求加以阻挠;有些乡镇以党委、政府的名义否决了村民代表大会的决议,缩短审计的年份;有些乡镇以培养村干部难为借口影响农村审计工作的开展,力求大事化小、小事化了;有些乡镇对审计部门出具的审计报告横加指责,通过各种途径要求审计人员按他们的要求更改审计报告。这些行为影响了农村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造成了农民对农村审计部门的不信任感。

三、促进农村审计职能和作用发挥的建议

(一)完善农村审计的法制建设。从目前实际来看,就是迫切需要出台一部由权力机关制定颁布的农村审计条例,规范农村审计的执法标准,把农村审计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并在狠抓农村审计的制度化、标准化、法制化建设过程中,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与农村审计条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比如《农村审计条例实施细则》、《农村审计追回款、罚没款管理办法》、《农村审计档案立卷归档工作细则》等制度,从而真正实现农村审计工作程序化,审计处罚法制化,审计追回款、罚款专户储存、专账管理制度化,审计反馈正常化,确立农村审计是国家审计的组成部分、是各级政府对农村集体经济的监管、是行政执法行为。

(二)健全农村审计机构,加强农村审计队伍建设。在完善农村审计法制建设的基础上,要抓执法队伍建设,健全各级农村审计机构,使农村审计机构成为相对独立的农村经济监督的综合执法部门,确立其执法主体的合法地位。特别是直接面对农村审计客体的县(市、区)及乡镇(街道)农村审计机构的建设尤为迫切,在县(市、区)一级,可以在农村经济管理部门内设立农村审计总站,配备专职农村审计人员,在乡镇一级可以在原农经站的基础上建立农村审计站,实现一套人马两块牌,但必须在内部配备专职农村审计人员,各级农村审计机构实行双重领导体制,审计业务由上级农村审计机构领导。同时要抓好农村审计人员的培训工作,对学员进行严格的业务知识考试和政治考核后,才能向合格的学员颁发省(部)级的农村审计资格证,从而才有资格从事农村审计工作,在平时又要注重审计人员的知识更新,实行留优汰劣持证上岗。财政部门要充分认识农村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在经费上保证农村审计工作正常开展。版权所有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9

一、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1.思想认识不到位

部分村干部认为承包到户以后,集体没有多少钱可管,村级经费也只够正常开支,不会有什么问题。从思想上对村级财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忽视了对村级财务管理制度、财经纪律的学习和运用,放松了对村级财务的日常管理,未能很好的处理相关问题,从而使农村财务管理出现混乱现象。

2.执行财务制度不严格

收入不入账、体外循环、私设小金库现象严重。一方面以支代收,坐收坐支现象严重。一部分村主要干部将自己所收取的村集体收入不及时存入指定的金融机构而自行开支,年终用白条或发票和工资抵扣。村集体和农户的内部经济往来,不通过现金,而直接进行内部抵销,坐收坐支现象较为严重。另一方面,账款一人管。有的村书记包揽了会计、出纳一职,一人说了算,村书记的口袋成了财务室,报账员、出纳员形同虚设,根本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报销不使用正规票据,手续不规范

村级支出必须要有正规有效的可报销支出票据,按财务规范要求审批人是村书记和村主任,经手人是谁签谁,每张票据经理财小组审核盖章后,才能准予报销。但在目前实际操作过程中,有的票据只有审批人,而无经办人、证明人;有的大额票据只有审批人、经办人而无证明人;有的票据既无审批人,也无经办人、证明人;有的没有符合规定的正式发票,而用白条入账。造成报账员报账时票据不能通过审核,无法入账。

4.财务公开不到位,干群关系激化

一些村组财务公开透明度不高,未起到群众监督作用,引起广大村民的不满。部分村财务公开质量不高,公开不及时,公开的内容不全面,存在弄虚作假、避重就轻现象。能见“光”的事情就公开,否则就不公开。有些财务公开表述不清、条理不明,与账面不一致,村里小金库的收支和账外账的情况从来不公开,千方百计躲避上级检查和群众监督,使群众无法了解真实情况。

5.财务管理工作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村民主理财小组不健全,没有按照规定程序推选理财小组成员,多数村的小组成员由村干部直接任命,不是由群众民主选举产生,缺乏民主监督的代表性。他们从未真正行使过理财权利,履行过理财义务,对村级管理听之任之,不能代表群众充分发挥民主理财的作用。村民主理财专用章和小组成员的私章由村书记或报账员保管,村干部自己花钱自己审查、直接盖章,致使民主理财小组不理财,难理财,形同虚设。

二、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对策

1.提高村干部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通过广泛开展党的宗旨教育、警示教育和政策法规教育,切实解决村级干部思想和观念上存在的问题,督促他们自觉端正思想,切实加强廉洁自律意识,把加强财务管理放在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保障村民合法权益的高度来认识,积极探索加强农村财务管理的新途径、新办法、着力解决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民主理财观念不强的问题。

2.建立和健全财务管理制度

严格执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财务管理制度,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实行:一是会计机构设置。农村财会人员要按照有关法律规定进行推选,预备人员经镇农经部门考核后任用,要保证财会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的独立性,选用专业过硬、道德品质良好的人担任财务工作。村干部不得兼任会计或出纳。二是严格财务审批制度。对资金的支出和报销必须有一套完整有效的审批制度。特别是大额的支出一定要经过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三是严格按照会计规范规定进行财务处理,完善审批程序,对不符合规定的原始凭证坚决不能入账。

3.切实提高民主理财小组的作用

通过选举产生以群众代表为主的民主理财小组,能真正代表群众,对财务公开活动进行监督。民主理财小组有权对村集体的账目进行核查,在发现村集体财务问题时有权提出处理意见并及时上报有关情况,商议出解决方案,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财务监督工作中去,及时组织民主理财活动,定期参加相关财务专业知识的培训和学习,协助村委会建立合理的财务制度。

4.落实财务公开制度

要严格执行财务公开制度,在公开财务信息时,要做到及时且内容完整,正确反映村级财务的全貌,便于村民及时了解村组财务状况。特别是每月的财务收支情况、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水电费、招待费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要列项公布。村干部、财务工作人员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合理性和合法性,对会计资料进行仔细核查,注重民主理财会议的决议,财务公开的内容必须经民主理财小组讨论,一致同意后才能公开。财务数据公开后要采用一定的形式对群众反馈的意见进行收集,对财务公开暴露出的问题,负责人员要及时处理。

5.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培训

采取各种措施对村班干部和财务在职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相关法律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采取各种形式,提高村级财务工作人员自身专业素质及职业道德,努力培养一支业务精通、素质优良、敢于负责的财会人员队伍。争取尽快把国家改革的有关政策和新的财税制度,落实贯彻到村一级,同时村也要建立会计人员认证上岗制度,持证应聘相应岗位,使农村财会人员管好家,理好财。

6.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定期开展财务审计

村级财务审计常见的问题篇10

[关键词]村级财务问题对策

一、目前宁远县村级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顶风违纪,私设“小金库”。从“小金库”的资金来源看,主在有两个方面:一是收入不入帐。如从上级部门签字领回来的各项资金,以及从企业、土地、山场、水库、鱼塘承包户收缴回来的承包费等,采取各种手段掩藏不入账。2009年4月,县纪委检查室就查处了舜陵镇某村村书记、主任、会计三人合伙截留私分征地补偿款一万多元的问题。二是用虚假支出凭证入账套取公款设置“小金库”,如水市镇某村借搞农田基本建设之机,虚开发票入账、虚构费用开支入账等。

2.收支项目混乱。有的收支项目不按规定设置,或随意设项目摊派集资,有的项目应收却未收足,有的项目又出现违规收费。

二、产生以上财务问题的原因

1.财务人员聘任制度不规范,管理权限缺失。目前,农村财会人员的选拔聘任制度不健全,没有管理权限,缺乏有效的考核机制。村级财会人员就地选拔,而且,相当一部分村级财会人员因各方面原因由村主要领导指定或内定,未经村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或村集体研究通过,文化素质低,未经培训,缺乏系统的专业基础知识,无力管理好村账。更重要的是没有管理权限,不能坚持原则,敢干过硬,因而难以及时发现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建议。www.133229.com在工作上只能按领导的意思办,领导讲怎样开支就怎样开支,为领导随意支配资金提供了方便。这违背了财务制度规定的“村会计人员要保持相对稳定,无正当理由,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任免、调换财会人员。财会人员调换时,必须由乡(镇)农经管理部门考核、批准。”这一重要原则,导致村级会计人员不能按照规定对村财务实行有效监管,使村会计人员形同虚设,难以发挥作用。

2.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透明,村民处于被动状态。农村财务管理涉及农民的切身利益,实行村务公开,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是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村民在农村财务管理中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和被动状态,文化水平低,对农村财务管理的规章制度和基本知识以及村级财务管理不了解,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民主管理,行使自己的知情权。主要原因是村级负责人在村级集体经济和财务收支方面不能真正做到按章办事,公开不够;村民提出意见,认为是对自己不满,给自己找麻烦,是与自己作对;更有甚者,部分村干部对提意见的村民采取威胁、打击的手段,不准提意见。因此,村级财务管理工作难以为村民理解而获得村民的大力支持。

3.农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强,效果不明显。农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是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规范,只有认真贯彻执行,才能促进农业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在调查中了解到,不少村没有按财务管理的规定办,村民理财小组监督不到位;财务公开内容含糊,不透明;财务管理运行模式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符,阻碍了村集体经济的发展。

4.农村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改革效果不理想。进行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体制改革,实行村账乡(镇)管,是提高农村财务管理水平,解决农村财务管理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调查中了解到,宁远县在2008年就开始实行了村账乡(镇)管模式,但只管了一点乡(镇)拨办公经费、村干工资等,其它的村级收入乡(镇)并没有管到,形成了空位。

5.农村财务监管体系不健全,惩戒力度不够。主要表现为:(1)乡(镇)对村委会的指导和监督力度不强,措施不得力。乡(镇)虽然每年对村的财务收支情况进行审计,但这种审计活动仍停留在账面的财务收支上,没有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监管。(2)村民对村财务活动监督形式化。村里的重大经济活动往往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和村民有意见和想法也不便于表达,更无人进行有效的全程监督。(3)有些群众反映较突出的财务问题,乡(镇)领导为了保护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不想得罪村干部,采取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态度,助力长了村干部的违法违纪行为。

三、解决村级财务问题的对策建议

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强化乡镇内部审计工作,发挥内审部门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和审计署4号令的规定,乡镇政府应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设置内审机构,配备专职审计人员,开展内审工作。乡镇政府的内审机构应该制订严密的审计工作计划,对所属行政村坚持经常性审计。加强对群众关心的年终收入兑现、招待费开支情况、各项经济指标的完成情况等焦点热点问题进行审计和披露,促使各村规范财务管理,及时、准确地公开各项收支,为群众解疑释惑,缓解干群关系;对农村实行任期经济责任审计试点,必要时也可以通过政府授权直接对某些村的主要领导进行经济责任审计,从而弥补监督体系空位,会更有利于促进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和完善。

2.加强村级集体资产管理,化解不良债务。近年来,农村集体资产不断流失,村级负债不断增加,群众反映很大,上访较多。为此,要认真搞好村级集体资产的产权界定和产权登记,进行资产评估,避免低价承包、低价竞争。要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减债措施,积极稳妥地处理好已经形成的债务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