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监测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8:33:18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1

互联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基础和载体,自其诞生之日起,便表现出强进的发展势头。近年来,随着新媒体应用的日趋丰富,新的应用和传播形态不断涌现,网络新闻、BBS、博客、微博、即时通讯、社交网络等网络媒介相互交织,互相借力,构成了一个多元立体的舆论传播路径,极大地拓展了网络舆情的传播空间,多元化的舆情传播格局大大增加了舆情监测和把控的难度[18]。同时,新媒体迅速向经济、文化等多领域渗透,成为热点事件曝光的主要平台和舆论的独立源头,影响力不断增强。特别是自媒体和社交媒体,大大增强了新媒体的舆论传播功能。有调查显示,微博已成为食品安全等负面舆情曝光的主要源头和重要传播渠道。2012年上半年,浙江“杨梅膨大剂”等近10件涉及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传闻就是通过微博第一时间曝料的[5]。网民是网络舆情传播的主体,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5.3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39.9%,超出2011年世界平均水平的30.2%,我国成为世界上网民最多的国家[19-20]。在网民数量迅速攀升的同时,一方面,网民上网的娱乐化追求倾向明显降低,网络议题从日常生活琐事转向社会公共事件[21],涉及一日三餐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自然成为网民最为关注的公共话题;另一方面,网民应用互联网的角色也逐渐从信息获取者向信息制造者转变,大众麦克风时代催生了一个巨大的“网民压力集团”,政府应对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的一言一行都会被高倍放大,稍有不慎就可能引起舆论讨伐。除普通网民外,意见领袖的影响力也日益不容忽视[22]。我国正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总体安全、有保障,但一些深层次制约因素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农业生产组织化程度低,生产经营方式落后,生产主体素质不高,部分生产经营者故意违法现象屡禁不止,违法手段花样翻新,传统的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尚未杜绝,新的违法添加等风险隐患又不断出现,给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检测工作等带来很大挑战[23],同时,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体系尚不完善,基层监管力量薄弱,这些都决定了目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仍处于多发期,安全消费矛盾凸显。从“镉大米”、“药袋苹果”、“有机食品风波”等热点舆情来看,无论是产品、生产过程还是政府监管行为,任何一个环节都可能触发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具有极高的社会关注度,成为近年来媒体争相报道的热点和焦点问题,然而在网络媒体发挥舆论传播和监督功能的同时,其自身道德失范现象也层出不穷。有些媒体片面追求时效,为抢占先机不核实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以讹传讹,造成谣言传播;有些媒体为吸引眼球,断章取义,动辄冠以“致癌”、“剧毒”等字眼加以报道,加剧公众恐慌;还有些媒体为提高关注度,夸大负面新闻,把个别现象扩大化、典型化、普遍化,扩大事态影响,甚至冲击整个产业[24-25]。目前,有相当数量的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为不实舆情,极大地增加了政府部门回应网络舆情的负担。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期望越来越高,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零容忍的态度愈加强烈。但客观上任何食品都没有“零风险”,由于官方风险交流机制不健全,消费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比较薄弱,消费者在媒体的推波助澜或误导下,容易以偏概全,产生认识误区,难以对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形成客观认识,消费心理敏感而脆弱,任何农产品质量安全负面信息都极易引发非理性的共鸣。“三聚氰胺”事件发生后,尽管国家对乳制品的监管和抽查力度空前,但国内乳制品消费信心还是一蹶不振。

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现状与存在问题

随着网络舆情与现实社会的互动日益加深,网络舆论成为农产品质量安全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之相适应的政府干预机制也应运而生。近年来,在应对农产品和食品质量安全危机实践中,网络舆情监控管理工作已进行了初步探索和尝试,但与新时期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需求相比,还存在一些亟待突破的瓶颈问题。网络舆情日益上升的关注度和影响力,特别是个别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放大炒作对产业和消费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早在2008年,农业部办公厅就下发了《农业部办公厅关于积极应对互联网等有关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信息的紧急通知》,要求“各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的收集、评价和处置工作”。2010年,《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提出“省级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关的舆情收集和分析”。2011年,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下发了《食品安全舆情处置指导意见(试行)》,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当建立食品安全舆情监测制度,主动、密切监测舆情”,从国家层面对舆情监测提出了制度性要求。2012年,《农业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意见》再次提出“着力强化舆情监测,抓紧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监测与预警信息平台,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定期调度、分析和综合研判制度”,将强化舆情监测作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纳入制度性安排。为落实舆情监测工作的制度安排,支撑实际工作中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置与应对,近年来,各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部门陆续启动了舆情监测工作。部级层面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测工作向常态发展,一是指定专门机构和专人负责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测、收集、整理,确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舆情快报(日报)制度,并深化舆情总结分析,编制舆情跟踪和重点舆情专题分析报告,帮助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人员读网,为舆情响应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支撑;二是依托新组建的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专家组,强化了专家组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职责,针对重大舆情不定期组织会商分析,为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的决策参考;三是安排专门经费开展网络舆情监测体制机制研究工作。地方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纷纷将舆情监测纳入监管工作内容,如江西省成立了舆情监测小组,设置了舆情监测信息员,建立了舆情报告制度,编印舆情简报,及时上报领导和有关部门参阅[26];重庆市组建了舆情信息监测专家团队,并建立了舆情信息收集整理、跟踪巡查和干预制度;上海市在舆情监测及处置机制、信息员队伍建设和畅通舆情沟通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此外,部分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也建立了舆情监测和报告制度。随着网络舆情监测工作重视程度的上升和应急处置经验的积累,近年来网络舆情应对的时效性和有效性都明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应对工作在实践中渐显成熟。“激素黄瓜”、“香蕉乙烯利”、“茶叶农残超标”等一系列不实网络舆情发生后,农业部门立即组织专家进行科学解释,借助权威媒体澄清事实,采取网络访谈、深度报道等多种形式正面引导舆论,有效阻断了谣言传播,有力保护了农民和产业利益。“药袋苹果”等安全隐患一经报道,有关部门迅速展开调查,界定了个案性质,防止了媒体扩大炒作,最大限度减少了产业损失。“河南瘦肉精”等安全问题被媒体曝光后,得到高度重视,迅速组织排查和督导工作,尽快查清事实,公布真相,回应社会关切,并依法开展责任追究,树立了政府部门的正面形象。虽然各级农业部门对网络舆情的重视程度有所提升,但有关舆情监测的制度要求仅在相关的文件和办法里有所提及,没有针对舆情监测系统化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各级农业主管部门舆情监控工作还处于“各自为战”的阶段,缺乏统一的规划和指导。同时,由于开展舆情监控工作的时间较短,目前尚缺乏集舆情收集、研判、处置、反馈于一体的运作机制,农业部门内部的共享机制、与其他部门之间的联动机制、与新闻媒体之间的对接机制、与消费者之间的交流机制等也尚未形成,有些地方舆情监控工作往往是仓促应急,就事论事,多以经验为主,舆情监控长效机制尚未建立。网络舆情的特点、规律和应对环境都有别于传统舆情,相对于网络舆情短时间内的快速蓬勃发展,政府部门应对网络舆情的方法和手段调整略显滞后,难以适应新的形势需要。一是监测手段不适应,传统人工监测的信息获取手段已无法满足对海量信息监测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分析方法不适应,对舆情信息的汇总、舆情周期的判别、舆情走势的预测和重要舆情的预警缺少必要的技术手段支撑。三是应对方式不适应,固守传统媒体、忽视网络阵地的现象仍比较普遍,对新媒体和新型舆论平台的运用较为有限,多数部门不善于适应网络环境、运用网络语言、与新闻媒体见面、与网民对话,缺乏应对舆情问题的能力和技巧,舆情发生时,难以及时缓解舆论压力,化解矛盾[27]。目前农业系统普遍没有专门机构和专业团队研究并开展网络舆情应对,特别是地方农业部门,监控力量薄弱,没有确定的机构和人员编制,现有的网络舆情人员大多是兼职,并且缺乏系统培训,缺少监控方面的专业人才和高素质的网络评论员,再加上管理薄弱,现有的人员力量难以支撑网络舆情的监测和响应工作,更难以保证舆情应对效果。同时,由于缺少资金支持,舆情监测硬件设备投入不足,软件设施开发和购置也受到限制,有人员没设备、有设备没监测手段的现象比较突出。

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络舆情监控管理的对策建议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2

关键词:新疆;网络舆情工作;体系

中图分类号:D6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29-0038-02

2014年5月23日,微信公众服务账号“中青舆情监测室”针对5月22日乌鲁木齐发生的案件,了一份互联网舆情报告《中青舆情:5・22事件,新疆人怎么看》。报告选取了5月22日案发当时至23日10时互联网舆情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数据内容之广泛,所得数据图表之详细,真实而有力地展现了7・5事件、4・30事件、5・22事件中新疆网民的观点变化。也让阅读者真切感受到互联网大数据时代的意义,以及大数据的说服力。作为一个常常面对互联网海量数据束手无策的研究者,又常常感到分析互联网舆情信息缺乏数据支持的研究者,倍感新疆需要尽快建立一个自己的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

五年前的7・5事件,就是远在几千公里之外的广东韶关发生的一起打架斗殴事件,经过互联网10天的“发酵”,最后酿成乌鲁木齐的暴力恐怖案件。若在这10天中,我们能有完善的互联网舆情监测数据,必然会得出相应的预警报告,提前疏导、提前预防。此后,新疆陆续发生过利用互联网捏造、散布谣言,进而扰乱社会持续的事件,但因为互联网舆情工作的改进都取得了很好的控制。2010年阿克苏发生了“”借助互联网传播思想、技术,煽动民族仇恨的“8・19事件”。2013年互联网上盛传,乌鲁木齐23中学因学生带花帽,勒令退学的谣言。仅仅6天时间,该谣言不仅在国内引起了网民的大量关注,而且被境外敌对势力的网站大肆宣扬。2013年鄯善“6・26”事件发生后,互联网上再次兴起关于此次事件的各种谣言。凭空捏造、歪曲事实在互联网上制造谣言,借机宣传极端思想,煽动民族仇恨,这是近年来新疆互联网舆情工作面对的最大挑战。2014年5月,新疆启动了为期一年的“严打”行动。5月25日的首次大抓捕行动中,抓获二百余参与活动的犯罪嫌疑人,都是通过互联网接受极端思想、暴力恐怖思想和技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极端思想,已经成为危害新疆社会安定的首要问题。舆情预警分析能将危机处置环节提前,尽量把对无辜群众的伤害降到最低。另外,近年来暴力恐怖案件从新疆蔓延到全国,为追求轰动效应分子制造群死群伤。北京金水桥事件、昆明火车站事件导致内地群众对维吾尔族乃至整个新疆都产生了很深的误会,各种误解在互联网上此起彼伏。关注突发事件后的网民情绪宣泄,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疏导,化解误会,维持社会正能量,也是互联网舆情工作关注的重要内容。因此建设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系统已经迫在眉睫。

互联网最大的特征就是海量数据。其数据量之大,已经无法用常规工具和方法,在合理的时间里得到科学的分析结果。但大数据研究又有其独特的价值,它表现出的4V特性:Volume(大量)、Velocity(高速)、Variety(多样)、veracity(真实性)又是普通调查研究无法企及,也不能替代的。5・22事发当时,“中青舆情监测室”就开始收集舆情信息。24小时后就公布了新疆网民的舆情报告,处理数据量达三十二万余条,分析内容全面、细致。大数据的4V特性在此得到充分突显。但我们也发现该报告,过于注重数据和数据带来的定量分析,缺乏对数据背后社会问题的深入解读。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在互联网舆情工作中仅仅掌握有准确的数据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专家对数据进行全方位的解读。在互联网舆情监测和分析中,大数据的价值显得日渐重要,大数据的出现为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舆情监测数据的价值在于,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交付到正确的人手中,最后能产生出一个科学的决策。

新疆社会科学院是新疆舆情监测、分析的重要阵地,作为一直积极参与互联网舆情分析实践的一员,强烈感受到新疆的互联网舆情工作任务重、挑战性强,对社会局面稳定产生直接影响。新疆互联网舆情工作的主要特点:一是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控任务突出。首先,随着新疆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有能力上网的人越来越多,因此对互联网少数民族语言信息监控的任务就日趋加重。每当社会中发生一个热点事件,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就会出现各种“消息源”,几乎全民参与讨论。涉及敏感问题时,互联网上消息的产生、传播和发酵速度就异常之快,因此少数民族语言网络舆情监控的压力与日俱增。此外,互联网视频的传播,当前已经成为新疆爆恐事件频发的直接原因。近一年多来,每一起事件当中都能看到视频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这些视频多用新疆使用范围较广的少数民族语言制作,煽动无知群众走上犯罪道路。二是境外网络舆情监控任务突出。在新疆反恐维稳过程中,境外敌对势力利用互联网策划、煽动境内人员施暴的情况日渐突出。因此,大量境外问题网站纳入了我们的监控范围。据统计,目前已发现建立于国外专门煽动新疆境内从事反动活动的网站、网页多达五十多个。

现在得到普遍认可的网络舆情分析模式为“三结合模式”: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软件与人工分析将结合、分析师与专家会商相结合。针对新疆互联网舆情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来看,我们的网络舆情工作还存在:分析研判缺少准确、详细、多样的舆情数据支持,我们的分析预测缺少牢靠的“抓手”。目前新疆网络舆情工作中,舆情数据与专家脱钩的问题最为突出。造成这一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是,我们还没有建立起一个合理的组织体系,网络舆情数据与专家之间还没有建立起一个顺畅的交流渠道。

以笔者和同事的互联网舆情收集实践为例,主要方法是:第一,搜集全国知名互联网舆情监测机构零星公布的新疆舆情监测数据,根据这些权威数据对热点事件进行分析。第二,利用全国知名搜索引擎和网络舆情工具搜索舆情关键词,做粗陋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利用自己制作的舆情数据进行网络舆情研判。这两种方法看起来容易,借助第三方公布数据或利用工具软件发掘、整理数据,最后得出分析结果,实践起来其实困难重重。全国知名互联网舆情监测机构公布的涉及新疆的数据极少,而且只是针对某一热点事件,缺乏连贯性,根本无法满足实际研究需要。自己利用搜索引擎进行舆情数据搜集,面对少则几千几万条,多则上百万条舆情数据,个人根本无法进行分析处理。此外,互联网的海量数据量靠几个普通搜索引擎根本无法应对。另外,普通社会科学研究人员缺乏数据统计能力,即便得到完整的数据,也很难做出科学的统计。在此过程中,其实专家既要承担网络舆情分析师的角色,还要承担专家的角色;既要完成数据收集、统计的工作,还要完成定性分析的工作。网络舆情分析师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和长期实践,还要借助很多工具软件,才能充分发挥网络数据发掘。网络舆情工作体系中,网络舆情分析师的更多职责是完成数据搜集、发掘,拟补工具软件分析的不足,建立更完善的数据库;用数据走向,拓宽专家的研究视野。社会科学专家在这一体系中更多要承担的是,利用科学、扎实的数据研究社会现状、社会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合理的对策建议。“三结合模式”其本质是要建立一个严密的网络舆情工作体系,在专家与数据间、专家与网络舆情分析师间建立顺畅的沟通渠道,这样才能建立一个有机的整体。

通过实践摸索,关于建设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初步形成了以下几个想法。

建立畅通的数据流通制度和途径。要想彻底解决舆情数据与专家脱离的问题,建立网络舆情工作体系和制度是唯一路径。一些第三方舆情数据监测室先行先试的经验很值得我们借鉴。舆情监测数据做得较好的是“中青舆情监测室”,定期向公众一些社会热点问题的舆情监测数据。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建成后也要建立分级舆情数据制度,一方面要注重分级别建立数据库和分级别舆情数据,另一方面各级别舆情数据库要注重建设方便快捷的舆情数据查询渠道。只要在规定的级别内,就能够方便快捷地看到相应的舆情监测数据。舆情变化瞬息万变,数据的时效性对研究者来说尤为重要。舆情危机出现时,没有第一时间数据支持,就得不出最快的预警报告,就无法进行提前疏导和准备,无法真正将危机处置环节提前。

培养互联网舆情监测师。优秀的舆情监测师是舆情监测的真正灵魂,这一步一定要走在前。舆情监测师要包括两部分人员,一部分为专业互联网数据搜集、分类、统计的技术人员,另一部分为具备较高社会科学素养和科研经验的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培养数据搜集、分类、统计的专业技术人员,能够为互联网舆情监测提供良好的技术保障。培养社会科学研究者具备一定互联网舆情数据搜集、分类、统计技术,能够使他们更好地参与互联网舆情监测活动中,使互联网舆情数据的收集、分类、统计更符合社会科学研究的需要。只有将这两类专业人员最大程度的结合,才能建立起一个有效的互联网舆情监测体系,才能真正提高目前新疆互联网舆情监测、分析的时效性和科学性。在这两类人才的培养中,尤其要注重青年舆情分析师和少数民族舆情分析师的培养的。首先,青年人的计算机和互联网应用技术普遍要高于中老年人,而这些应用技术在互联网舆情监测中是必不可少的操作技能。其次,互联网舆情更多反映的是青年人的观点、意识形态,青年舆情分析师本身就是其中一员,具有天然的分析研究优势。第三,新疆为一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培养少数民族舆情分析师的意义不言而喻。他们的民族语言文字优势,以及他们与生俱来的对本民族事物的独特理解和把握,是其他民族人群所不能替代的。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3

(一)具体来讲,网络舆情监测就是在网络空间运用相关技术对网络舆情尤其是负面网络舆情进行监测、预测与控制,随时把握网络舆情的导向、特点和趋势。通过网络舆情监测可以及时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舆情并向理管部门汇报,使管理部门尽快制定出相应的对策,从而起到有效化解网络舆情危机的目的。网络舆情监测包括监测、预警、与应对三个环节。

(二)网络舆情监测的必要性。网络是个“自由超市”,由于“把关人”的缺席,网络舆情的局限性比起传统媒体环境中一般意义上的局限更甚,对网络舆情的监测逐步成为大众舆论监测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针对不良网络舆情的泛滥,必须有效开展监测。舆情表达门槛低、参与主体复杂,导致网络文化良莠不齐,负面虚假、违法有害等网上不良舆情信息泛滥,为净化网络环境,维护网上秩序,培育先进的网络文化,构建诚信文明社会,我们有必要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测导控。其次,为加强网上舆论阵地的管控,搜集掌握社情民意,必须有效开展网络舆情的监测。为占领网上舆论阵地,形成主流价值观,加强网上情报信息的搜集研判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必须及时监测网络舆情。再次,开展舆情监测工作的重要意义,有利于保障政治安全;有利于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有利于创新丰富社会管理工作方式方法,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水平;有助于维护网络秩序。

(三)网络舆情监测体系的建立舆情监测的主要流程大致分为部分,一是制定危机预警方案。二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这个可以通过例如舆情监控系统之类的技术,在第一时间大量来采集、汇总各种互联网上的信息。三是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已经成为网络舆情管理部门的重要经验。课题组总结了舆情监测的应对措施,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提高认识、更新观念、三级巡控,推行舆情监测工作的群防群治。二是健全机制、完善流程、构建网络舆情监测体系,推动舆情监测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研判预警机制和网络舆情导控快速反应机制。三是构建多部门协同参与的应急联动处置体系和多层次多层级的网络舆情过滤体系。四是舆情监测报告的完善。舆情监测报告是由专业的舆情分析师根据舆情监测系统数据,运用科学的网络舆情监测和分析理论体系,根据规范的作业流程和框架格式,对传统媒体网络信息(如报纸、杂志、电视)、新媒体网络信息(如论坛、博客、微博)等网络舆情主要载体进行全天候监测,得出的客观内容,形成的舆情报告。

二、网络舆情引导机制

(一)网络舆情引导的概念网络舆情引导中的“引导”,“引”有启发、带领之意,“导”有领导、使跟随之意,既有对网络舆情本身的引导之意,又有对网络受众进行启发,使其跟随教育者引导之意。因此,课题组认为为:网络舆情引导就是在坚持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管控有效改变网络受众主体的认识和态度,提高网络受众自身辨析舆情信息的能力、营造良好的网络舆情氛围、引导价值走向、缓和社会矛盾所采用的一切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二)网络舆情引导的原则第一、责任原则。第二、信息公开原则。第三、真诚对话原则。第四、高度重视,坚持以疏导为主、疏堵结合的原则。第五、积极争夺话语权,重新设置舆论议题原则。

(三)网络舆情引导的方式左右网络舆情的走向不是单一的方式方法手段就可以操作的,要缓解、消除其负面影响,除了硬性的“调控”、强制的“转化”,还需要软性的“引导”,调控、转化与引导并重,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正面社会影响,抑制其负面社会影响,使网络舆情不脱离正常轨道,符合最大多数社会公众的利益。1.舆情因势引导法。网络舆情因势引导,就是针对网络舆情传播主体和客体等因素的特殊属性,按照网络受众的观念、行为的规律和步骤,依照期望网络舆情发展的最终目标,逐步推进网络舆情发展的步伐,简单的说,就是在网络舆情预测过程中对于有利于社会经济建设和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潜在的正向的网络舆情,要竭尽全力的宣扬、放大,为已经初具规模的网络舆情添一把“火2.舆情顺势引导法。舆情顺势引导方法与舆情因势引导方法都是在顺应网络舆情发展的基础上进行的科学、合理的引导,但与舆情因势引导强调的客观情境不同,舆情顺势引导更强调对舆情环境、舆情空间走向的引导。3.舆情造势引导法。“造势”过程是有效运用此法的前提和基础,即在还没有形成所需环境的情况下,要创造舆论氛围、营造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形势和环境,尽量扩大正面效应、缩小负面影响,并对事件进行合理疏通和引导的方法和过程。

(四)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的建立与完善1.建立健全协调机制(1)建立组织保障机制。网络舆情和网络信息安全工作一样,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组织保障体制。实行属地管理和一把手负责制,采取“谁运营谁负责、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办法实行责任追究制。(2)建立网上新闻发言人制度,保持信息的公开通畅。通过新闻发言人向公众传递权威信息,将信息内容归口到权威信息源,最大限度地压缩小道消息、政治谣言和攻击性言论在网上的传播空间。发挥“舆论领袖”的积极引导作用。2.建立健全交流机制(1)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机制。包括建立通畅的舆情表达的渠道,是舆情表达的重要渠道,通过,一方面反映问题,表达意见,另一方面也找到不满情绪宣泄的途径。(2)建立并完善舆情信息的和通报机制。3.建立健全舆情管理保障机制(1)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尽快构建网络媒介素养培育体系,在学校、社区、家庭,普及网络媒介素养教育,增强人们对网络舆论的识别能力;开展各种有效的载体和丰富多彩的形式,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准确把握网络道德的基本准则、规范和义务,强化公民遵守网络道德规则的意识(2)加强对网络舆情的行政监管。抓紧建立网络舆情监管队伍,完善各级、各领域网络舆论监管体系,特别是要加强对市、县两级监管队伍的建设。建立健全监管制度,推行实名登记网站、论坛、博客等认证制度,实施网络新闻、网络记者资格审批制度,使发言者身份最大化真实,尽量避免网民隐蔽身份发泄情绪或有目的地进行错误舆论引导。(3)建立网络技术保障机制,加强技术在网络舆情引导控制中的作用。到目前为止,网络技术手段依然是实现网络舆论管理的一个有效方法。常用的网络技术手段包括对ip地址的监测、跟踪、封杀;网管全天候的值班监测,对负面消息进行及时清除;运用智能型软件进行敏感词组的自动过滤;对论坛发帖的延时审查及;对国外敏感网站浏览限制等。尽管这些做法会引来种种争议,但至少在短时期内依然是网络舆情引导控制的有效手段。4.建立健全舆情危机应急机制(1)构建网络舆情预警体系。网络舆情预警,是对网络舆情进行分析、判断、评估,形成舆情预警信息,对可能发生的网络舆情走向做好各种应对准备。建立网上舆情跟踪机制、分析上报机制、快速处理机制,加强网络舆情的事先掌握、过程分析和走向预测,增强防范和化解网上舆论危机的能力。(2)构建网络舆情应对体系。网络舆情应对,是指当网络舆情变为现实的舆论危机事件时,指导有关政府部门采取的具体行动,化解危机,消除不良影响。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详细而周密的网络舆情危机阶梯预案,以做到有所准备。在网络舆情危机发生时,采用“预案+协同作战+全方位监测”三合一的立体预警模式,与舆论危机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协同作战、相互配合、共同商议,判断危机走向,采取必要的措施解决危机。

三、结语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4

关键词:文化安全网络空间舆情监测

网络舆情是社会现状和问题在网络空间的投射,是民意民情在网络空间的反映,是民众参政议政在网络空间的体现。在社会转型期,各种矛盾在网络引发了敏感舆情,加之西方敌对势力从外部通过网络空间散步有害舆情,网络舆情监测与引导成为了影响社会稳定与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环节。

一、网络空间舆情特点

在舆情内容方面,第一,网络舆情自由交互。互联网的开放性拓展了个体在网络中的空间范围,给与了所有人在网络空间发表意见和参议政事的权力。第二,网络舆情多元交叉。网络舆情的主题宽泛多元,其内容多来自热议话题,具有自发随意的特点。舆情的主体分布于社会各阶层各领域,舆情话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各方面。第三,网络舆情偏颇交杂。网络舆情体现出网络空间个体感性化和情绪化的特点,个别个体甚至将网络空间作为发泄情绪的场所,由此产生的感情偏颇在多次转载之后很可能引发极为有害的网络舆情。

在传播方式方面,网络舆情也呈现出一定的特殊性。第一,非主流非理性。大部分网民很少主动参与网络信息的传播,但在网络空间确实存在一些参与意识较强的群体,主要包括对现状不满的人以及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热衷于热点问题评论的“意见领袖”。他们既不能代表主流社会,也不能反映社会主流舆情,在信息和理解上往往比较情绪化、简单化、非理性化。第二,负面多逆反多。总体而言,网络舆情中负面传播多于正面。一来负面话题容易引发人们的探究讨论,网络媒体常常通过负面新闻来提高网站点击率。二来参与网络舆情传播的个体往往对社会怀有负面情绪或者把批评作为展示其思考力的主要形式。第三、传播快扩散广。当某一事件或话题在网络空间后,其传播会不断衍生、聚合、裂变、扩散,其传播速度、波及广度和影响深度是其他任何媒体无法比拟的。

二、网络空间舆情传播对国家文化安全的冲击与挑战

(一)打破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

在网络空间成为信息主要载体以前,传统媒体决定了信息传播的内容和方式,信息在传统媒体上的传播受到国家的严格管制,因此受众接受的是有导向和经过筛选的信息。但是,网络空间的出现打破了传统媒体控制方式的限制。网络信息的传播相对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不受政府的管理和控制。网络舆情主体是大众化的,内容是繁杂的,载体是开放的,传统媒体控制方式难以对网络舆情主体、内容和载体进行全面掌控。

(二)催生个体化的舆论领袖

传统的舆论引导主体是国家或政党,而在网络空间,舆论引导的主体不再局限于权威性集体,一部分网络个体也成为了舆论领袖。网络空间的开放性和网络主体的自主性给舆论主体提供了与传统主流媒体几乎相同的信息平台。各种舆论都可在网络空间找到其社会基础,从而催生了个体化的网络舆论领袖。这些主体不仅影响了国家对网络舆论的引导,而且逐渐占据网络空间中的信息传播权力,导致网络空间中舆论引导权力的转移。

(三)影响社会政治稳定

网络空间虽然是虚拟的,但是网络舆情的影响力绝不仅限于虚拟空间。一旦形成规模,网络舆情的影响范围将从虚拟世界延伸到现实世界,直接影响社会的政治稳定。在重大事件和社会矛盾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网络舆情极易起到鼓动、误导和干扰的作用。在矛盾激化时,很可能触发现实社会中大规模的。加之网络舆情传播的快捷性,组织活动的隐蔽性,网络舆情对国家政治稳定的影响极其重大。

三、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网络空间舆情监测措施

鉴于网络舆情在国家文化安全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将其视为国家文化安全建设中的关键环节,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

(一)建设网络舆情监测与舆论引导队伍

首先,在政府层面建立公开透明、及时有效的信息机制。各级政府应建立快速响应的门户网站,把握网络舆情的传播规律,主动应对社会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搭建权威网络宣传平台,加快主流媒体网络资源建设。在政府门户网站的基础上,提高新闻发言人信息的速度和质量。在突发事件和敏感问题引发网络舆情时,由新闻发言人及时、客观地信息,配合传统媒体加强权威信息的公信力和权威性。

其次,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社会矛盾的激化以及国外敌对势力的恶意诱导,导致网络舆情呈现出大量负面信息,消极吐槽现象严重,但事实上真相往往被蓄意抹黑了。此时,网评员的介入非常必要。网评员队伍能对网络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压缩网络舆情中负面信息传播的空间,淡化被错误信息激起的矛盾和对立情绪,平息负面网络舆情事件。

(二)健全网络舆情监测相关法律法规

世界主要国家对于网络舆情监测均制定了相对完善的法律法规,而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还相对滞后。要推进网络舆情监测法制化进程,首先需要把网络舆情监测立法工作纳入国家法制建设整体框架中进行设计,做到有法可依。其次是要严格执法,做到有法必依。对网络空间中的违规违法、经济犯罪、民事犯罪等行为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障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三)建设健全网络文化

促进网络文化和谐发展是文化安全建设在信息时代的创新要求。要充分发挥行业自律的作用,互联网企业要切实肩负起社会责任,加强自律,文明办网。网民也要加强自律,树立网络自律意识,遵守网络道德,形成和谐的网络文化。

总之,网络舆情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它的出现使我们的网络空间文化安全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我们应该对其积极引导,加快网络舆情监测各方面建设,维护国家网络空间文化安全。

参考文献: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5

微博反腐、网络实名举报,过去两年汹涌澎湃的网络舆情,重塑了中国民众表达诉求的渠道,一个专门帮助政府获知网络舆情的产业随即诞生并被催熟。

两年前,新华网成立了舆情监测中心,全力参与到网络舆情监测的生意中,更早之前,包括人民网、方正电子、谷尼国际软件等机构都推出了舆情产品。

“把握舆情”“实时监控、不留死角”,这些富有中国特色的舆情机构的产品,往往是通过几套特定的监测系统设定关键词,从而对浩如烟海的互联网信息进行监测、管理、统计和分析。通过对躲在电脑背后的网民进行监测和调查,这门舆情生意不仅做进了宣传部门和国企,也深入到中国内地的区县各级行政机关。

网络舆情的挑战

一条信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的周期,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甚至1个小时。

采购了监测设备后,甘肃酒泉负责网络监测的工作人员张欣终于从人工搜索的状态中解放出来,工作也变得非常简单――打开软件界面,设定“公安、城管、拆迁”等关键词,通过特定的“舆情监测设备”,即开始了对涉及本地相关敏感领域信息的24小时监测。

他只要将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勾选和摘编,加上软件提供的分析图表形成不同的报告,提交给领导查看即可。

舆情监测业兴起于2007年。随着社交媒体的兴起,网民由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逐渐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网民议政更加心直口快。山西黑砖窑、华南虎照等事件正是通过网络民意不断升温,最终演变为重大的公共事件,“网络舆情从那时起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副秘书长单学刚回忆。

2008年6月,时任国家主席的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加上一系列网络事件,2008年被内地媒体称为中国的“网络问政元年”。

此后,包括微博、微信等移动互联方式的兴起,不断改变传统的信息传播机制。一条信息从出现到形成舆论热点的周期,从原来的24小时缩短到现在的4小时、1小时,甚至更短。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解释、反馈、制定应对策略,就可能出现舆论一边倒的局面,甚至可能面临铺天盖地的误解、质疑与责问。

“这对政府机构以及企业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传统的信息采集方式很难做到在黄金4小时内做出反应,必须借助新的技术手段。”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称。

于是,做网络舆情监测生意的公司出现了。一套舆情监控软件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不等,但针对一些财政有困难的区县或者欠发达地区,也可以不购买软件,每年缴纳几千块钱使用费就行。

进入舆情行业者,有靠技术起家的软件公司,如方正集团和谷尼国际软件;也有依托传统媒体延伸出的增值服务,如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及新华网舆情监测中心;甚至还包括一些咨询、广告与公关公司。

“帮领导干部读网”

网络舆情监测并不等于专盯负面消息。关注社情民意,聚合网络舆情中涉及某个专题的建设性意见和良好建议,正在成为服务的重要内容。人民在线舆情服务的一年年费或一个项目的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元,2013年此项收入有望突破1亿元。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是国内较早介入网络舆情监测的媒体机构之一,其核心客户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如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浙江省政府、武汉市纪委、扬州市委在内的一百多个机构和大中型国企。

人民在线舆情服务的费用一般以年费或项目形式计算,弹性较大,一年年费或一个项目的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元,单学刚称,预计2013年舆情监测收入能突破1亿元,“区县一级政府的小单子我们都不怎么做的”。

成立稍晚的新华网舆情监测分析中心则认为区县一级政府是一个广阔的市场,他们为此搭建了全国唯一的区县舆情监测平台。一直以来非常重视小微舆情的主任段赛民称,区县如今最需要搭建一个专业的舆情监测平台,“光靠人工监测无济于事,我们搭建好软件平台,给他们一个远程账号和密码,他们设定好关键词,就能针对涉及本地相关敏感领域信息进行24小时监测及预警”。

段赛民称,地方政府默认搜索的关键词一般涉及民生与维稳的领域,像“公安、城管、拆迁、城镇化”等。与宣传部门的采购量相比,政法系统的购买量更多一些。他同时称,与区县一级政府不一样的是,舆情较多的省市政府更希望给他们搭建一套有针对性的舆情监测平台。出于隐私目的,“他们更希望监测数据存在自己的服务器里”。

在段赛民看来,网络舆情监测并不等于专盯负面消息。关注社情民意,聚合网络舆情中涉及某个专题的建设性意见和良好建议,正在成为舆情监测服务的重要内容。比如前不久他们帮一个地级市做的重大项目舆情风险评估,已经上升到了智库服务层面,绝不是单纯的监测负面信息。

监测不等于“删帖”

“我们是体制内的舆情机构,是网络用户和政府监管方之外的第三方客观观察者,不去干预网络舆论的原生态,而是力争还原水淋淋的民意,做对话者和搭桥者。”

2012年,以舆情监测为主业之一的人民网登陆资本市场。人民网不仅有以舆情预测为核心的人民在线公司,还有同样将舆情预测视为重要板块的“即刻搜索”。

在通用搜索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的即刻搜索,在2010年9月邓亚萍上任总裁后,开始向舆情管理垂直搜索领域转型。据即刻搜索内部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邓亚萍在金融界的资源,为即刻搜索带来了不少银行信贷。但在2012年年底即刻搜索的高管会上,几位副总经理以“被原首席科学家刘骏忽悠”为题,联合向邓亚萍逼宫,即刻的舆情预测之路也陷入瘫痪,随即传出将与新华网的搜索合并的消息。

尽管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在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创造的利润却相当可观。华泰证券最新一份研究报告指出,网络舆情管控需求巨大,像人民网这样的国有媒体,凭借其在政府机关以及国有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基础以及影响力,将承接体制内网络舆情监控需求的大部分比例。

不过,不少公关企业也加入到网络舆情监测服务的行列中来。有一些舆情监测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明确写着可以替客户“删除负面信息”,这是网络舆情监测服务业的灰色领域。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6

他们声称,其为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提供的舆情监控系统,可在短时间内实现对新闻、论坛、博客、贴吧等各类网络信息进行汇集、分类、整合、筛选,也可对定制关键词的相关主题进行实时监测,全面分析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提供基于网络舆情监测的决策参考和风险预警。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大陆市场上类似的舆情监测软件公司已有30家左右。网络舆情监测无疑是一个新兴的行业,记者查阅诸多公司网站发现,这些公司大多成立于2008年和2009年。

同类软件中外有别

2008年前后,随着web2.0时代的发展,网民由被动接收互联网信息逐渐转向主动创造互联网信息,网民议政更加心直口快。山西黑砖窑、华南虎照、周久耕天价烟等事件正是通过网络民意不断升温,最终演变为重大的公众舆论事件。于是,网络舆情越来越受到各方重视。

2008年6月,国家主席在人民网“强国论坛”与网友进行在线交流。这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首次在网络上与公众直接沟通。加上一系列网络事件,2008年亦被内地媒体称为中国的“网络问政元年”。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供网络舆情监测服务的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出现。

方正集团是国内较早研发网络舆情监测技术的公司之一,其客户主要是各级政府部门。方正电子政务公司产品总监李崇纲向记者介绍了研发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的过程。

李崇纲说,在政府部门的需求下,方正公司在几年前着手这方面的研究时,国外已有很多成熟的舆情监测分析软件,例如,美国国土安全部就在利用国际知名厂商autonomy公司生产的能概述新闻报道中公众意图表述的软件,分析民众意愿,把握社情民意的走向。

方正最初的想法是与借助这些国外公司的经验共同合作研发,但合作最终未能实现,因为双方对需求的理解存在差异:“对方的技术擅长监测新闻类信息。在国外,对于论坛、贴吧、博客等信息可能没有深入挖掘的潜在需求,所以他们也就不会研发这方面的技术。而我们恰恰要针对这些信息做技术研发,新闻信息并不是我们的监测重点。”

尽管一些外国公司也在大陆设立了分支机构,但因为政府部门对于“安全因素”的顾虑,国外公司基本拿不到国内的生意,它们一般只能给一些外资企业提供服务。

于是,同一类软件的研发,在中外不同的需求之下,沿着不尽相同的方向展开。

另一种“内参”

谷尼国际软件公司作为“定向搜索和网络监测技术提供商”,是这一市场中目前几家主要的产品供应商之_。公司副总裁邹鸿强说,舆情监测服务最初的大量需求“来源于各级政府与新闻宣传主管部门”。几乎每一个舆情软件公司的客户名单上都可以看到一些地市级的市委宣传部,甚至还会有一些区县的宣传部。

目前,在“政府采购”这一市场上,网络舆情监测系统的客户已远不止于宣传部门,不仅有省、市、县、乡等各级政府,许多部委也在向舆情监测服务机构购买相关服务。

据悉,政府部门可以对系统进行不同的监测配置,将监测到的网络舆情进行勾选和摘编,加上软件提供的分析图表形成不同的报告,供不同领导查看,形成另一种形式的“网情内参”。

“从政府和国家舆情监管等业务部门的需求角度来看,他们高度关注的是那些最有可能给社会舆论和国家安全带来灾难性后果的舆情源头、因素和隐患等。”另一家提供舆情监测服务的厂商中科天玑如是说。

河北省衡水市撰写的互联网舆情监管的工作体会称:“我市网络舆情监控系统的应用达到了以下监管的需求:一是完成全网和指定网站互联网信息监测;二是对所监控内容进行敏感词过滤处理;三是发现最新、最热、最重要的网络信息;四是做到实时监控,日日简报,月月专报,要事决报。”

该市利用网络舆情监控系统,实现了“对百度衡水吧及竹个县市区吧进行重点监控;对我市各类网站进行监控;对网上涉及衡水的论坛、博客进行监控;对互联网有关衡水及各县市区的新闻报道进行监控。”在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期间,衡水市通过监控发现,有网友在百度贴吧发了涉及中国奥运圣火在海外传递时海外不法分子阻挠扰乱圣火传递及等不良内容的帖子,“第一时间向市公安局网监支队通报情况,在10分钟内就对不良发帖进行了删除”。

何种网络舆情属“应被关注”之列?“负面新闻事件中,如果被抽样的关于此事件的主帖、博文80%以上的回复浏览比均在8%以上(即网民在论坛匕平均每浏览主贴、博文100次,回复均超过8条),则说明网民对事件关注程度高,相关方需密切关注防止舆情危机发生”,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表示。

替谁办事?

“你们这类公司不就是管控网络使用的吗?”在北京大学的一次交流活动中,一个男生站起来质问邹鸿强。

邹鸿强认为,“监测不等于监控,舆情监测系统是了解网络民意民声的工具”,“我们并不受雇于政府,我们只是一个商业公司,既不代表官方,也不代表网民,只是从第三方的角度从技术上分析评价网络舆情,为客户决策提供分析依据”。

许多机构都在采访中反复向记者表明自己作为“第三方”的身份,艾利艾咨询机构(简称iRi)亦是如此。iRi身兼中国传媒大学网络舆情(口碑)研究所,是属于中国传媒大学校方的独立核算的“创新型科研机构”。为了增强自身作为“第三方”的公信力与权威性,许多公司都有学院背景,比如谷尼公司与南京大学联合成立网络舆情监测与分析实验室,方正集团也和人民大学合作建立舆情监测研究基地。

与上述公司不同的是,尽管iRi提供舆情监测服务,而且拥有自主研发的网络舆情监测软件,却并不直接出售该类软件。研究所副所长李未柠认为,网络舆情监测是一项高度人机合一的工作,计算机只帮你抓取很多信息,但更多的工作诸如网民的态度分析、倾向性分析全部都是人来完成的,单纯使用软件的效果并不理想。李未柠说iRi的工作不是简单的舆情监测,而是舆情分析――现在已经进入“舆情监测2.0时代”。

面对记者的采访,不管是谷尼国际软件等商业公司,还是iRi这样有高校背景的研究所,都对官方进行网络舆情监测给出相当正面、积极的解释,都表示应用此系统进行敏感词或负面信息搜索并非官方的主要目的,其主要目的还是为了了解网络民意。

作为中国传媒大学的研究所,iRi接受的各大部委的“订单”更多。李未柠说:“这些部委在推行一项新的政策时,愿意倾听民众的心声,我们则通过对网络舆情的分析研判将网络民意进行量化。”在其网站介绍中记者看到,iRi称其“服务于14部委和若干地方政府部门”,“成为10余个重要决策部委的网络舆情信息来源的主渠道”。

在“裸官”(配偶子女均移居境外、独自―人留守境内的官员)问题比较受社会关注的那段时期,某部委曾委托iRi进行舆情监测和分析,经过网络舆情参与度、波及度、评价度的加权综合计算,iRi测定“裸官”问题在一段时期内的舆情指数―直在六七十分徘徊,“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因为像邓玉娇案等一些社会热点事件的舆情指数往往会达到90分”。

“某一个人骂某一个人,其实是希望对方听到的。如果没有这类软件,可能听不到,可能听得不及时,那么网民与政府之间的矛盾会越来越激烈。所以我们是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突出贡献的组织。”邹鸿强笑称。

面对网民的质疑,李崇纲介绍说,方正集团正在开发一套留言督察系统,此系统可以为那些“投诉无门”的网友提供方便――如果你的留言希望被领导看到。留言督察系统可以迅速发现、分类、整理网友留言,并将其发给相应部门,对方在一定时间内必须进行答复,督察部门还要进一步考察事件的解决效果以及网民的满意程度。“我想这套系统应该不会遭到网民的反对。”

公开的“情报”

除政府部门和行业主管单位,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在企业中同样获得广泛应用。

据业内人士透露,不少大型国企也在使用网络舆情监测软件。根据以往媒体的有关调查,“像石油、电信、电力等大型垄断企业对一般的负面信息容忍度相对较高,负面信息再多也无法撼动其垄断地位,就连网管部门也很少维护垄断企业利益的删新闻指令”。那么,这些企业的需求又从何而来呢?

当能源领域的某大型企业向谷尼国际软件咨询并准备购买舆情监测系统的时候,邹鸿强也曾经好奇:“一个能源领域的公司用这个软件做什么?”与对方沟通之后他们才明白,需求来自于企业内部员工:这类庞大的公司人员众多,上下沟通不畅,有时会有员工在网络上以匿名的身份发帖指责某个领导或者反映公司的某个问题。这些企业的领导人往往对个人形象非常关注。也就是说,他们一方面关注外界对公司的负面评价,另一方面很在意内部人士对公司,特别是对管理层的批评。其内网系统本身就非常庞大,再加上无数的外网,就必须借助软件来完成这一工作。“当然,他们对于跟自己相关的社会热点、整个产业链的上游和下游信息也比较关注。”

另外,邹鸿强介绍,企业应用这套网络舆情监测系统,并非如大家所想象的就是监控负面信息,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以通过此系统获取竞争对手的“情报”。

公众与学界一般将“舆情”理解为“舆论情况”,邹鸿强认为解释为“舆论和情报”更确切。当然,此“情报”仅指在互联网上公开的各种信息。“同样的信息,在你看来可能没什么用,但在别人看来可能就是非常重要的情报。”

邹鸿强说,他们能够通过对竞争对手的舆情监测,调整自己的部署:“比如,自己的竞争对手最近一段时间受公众关注度上升,而且形象非常正面,是因为他们搞了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本公司负面评价上升,又有什么原因?这些信息综合起来,本身就是商业情报。”

更有趣的是,不只是企业,甚至政府部门也在搜集这样的“情报”。邹鸿强说他们为几个省部级政府进行舆情监测服务,这类舆情报告只有省部级领导才能查看,报告的内容是其他兄弟省份最近的动态,“比如某省省长接见了美国通用的总裁,启动某个汽车项目,这就是情报。看到的领导会想,我是不是也可以做这个事情?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如果要全面了解兄弟省份的动态,不做专门的舆情监测,很多事情你是发现不了的”。另一方面,省长也可以对自己省内各市、县级官员的行程、动向进行监测,毕竟不可能每个官员都随时向省长汇报自己的行踪和工作。

舆情监测产业链

尽管网络舆情监测服务在大陆兴起的时间并不算长,但其创造的利润却相当可观。李崇纲说,方正智思互联网舆情分析系统已经成为方正电子政务产品中的一个亮点,产值不断增加。随着产品和服务的多元化,谷尼公司称其每年新增客户量也高达80%。

根据记者了解,一套舆情监控软件的价格从几万到几十万元价格不等,针对一些财政有困难的区县或者欠发达地区,一些公司开展“租用”的方式,即无须购买,每年交纳一定使用费用即可。

除直接提供监测软件之外,很多公司还提供一些更为详细和专业的舆情监测服务,可针对特定问题、突发事件进行舆情专报分析,这类服务的费用一般以年费或项目形式计算,弹性较大,一年年费或一个项目的费用可达几十万甚至成百上千万元。

李崇纲介绍说,软件要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相当于构建一个单位内部的搜索引擎,如果要求高的话,可以无限扩大配置。比如一些安全部门,要构建更为专业的系统,就需要更大投入,“但对于维稳、对于重大敏感事件的预警所产生的社会效益,是不能用支出来衡量的”。

网络舆情监测的产业链已经形成:上游是政府部门及众多企业等客户,中游是众多的舆情监测服务机构与市场咨询公司,同时亦催生了下游产业――网络删帖公司以及危机公关公司。甚至有一些舆情监测公司就在自己的网页上明确写着可以替客户“删除负面信息”。据邹鸿强的估计,这种同时兼营网络删帖业务的舆情监测公司在行业内大概占到20%。“我们不建议客户这样做,但还是有些客户坚持要这样做,那么他们就会去找一些外面的公司。”

在南京大学网络传播研究中心主任杜骏飞教授看来,互联网时代的政府治理,如果不重视从网络中收集民意,绝对是政府不明智、治理不清明的标志,但在收集民意之后政府部门采取什么样的应对方式,那就千差万别了。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7

2011年以来,中国网络舆情服务领域构成了以软件开发商、媒体、政府以及科研机构等为代表的多元格局,基本上形成了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具体来说,诸如各地党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这些舆情服务对象,他们开始购买舆情监测软件,接受一些较为专业的舆情分析服务,以此形成内含预警、监测、分析、报告、等要素在内的网络舆情应对模式。国内市场对于网络舆情服务的需求仍在日益扩大,这条产业链如燃烧着的荆棘,渐渐向纵深蔓延。

然而在这一行业如火如荼的背后,无论是各地政府部门,还是一些注重网络品牌形象的大型企业,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在某种意义上,如何有效化解这一舆情研判领域内的失衡现象,无疑是网络舆情应对模式顺利实现升级,以适应当今舆情传播路径渐趋复杂化的关键。

何谓“冷”与“热”

当今网络新媒体应用日益深入渗透到社会各领域,政府作为社会管理的主体,不仅仅要正确认识到网络舆情研判的重要性,更要以一种积极的态度、主动融入到网络舆情的科学运用中来,把形成科学有效的舆情监测与研判机制和确保网络舆情安全作为推进网络问政工作的第一要务。

纵观各地政府部门的舆情研判实践,可以得出一个“比较流行的趋势”:这些政府机构纷纷与舆情监测软件开发商合作,引进网络舆情监测分析系统,节省了大量人力,摆脱了以“人海浏览法”为主的传统模式,向实现“黄金四小时”法则靠近,及时充分、全面准确地收集各类舆情信息,迅速形成网络舆情分析报告或简报。另外,面对网络信息的纷繁复杂与舆论传播的畸形多变,政府部门也与一些网络舆情研究性机构接触,参与相关的舆情应对培训班,试图全方位地掌握提炼舆情信息的策略方法,提升舆情应对水平。

应该说,围绕着网络舆论热点、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等而展开的舆情研判,无论是改进硬件设施,还是通过学习提升应对技巧、规避应对误区,这些都是相当必要的,而且是建立健全网络舆情研判体系的重点。市场上各舆情服务主体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将大量资本聚合投入这一产业。在此,为理清网络舆情研判脉络,不妨将这些舆论场上各方位的投入、博弈都归为网络舆情研判中的“热表现”。

那么,所谓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则是“反思性研判”、“事后研究”,从舆情事件的生发根源或本质上进行专题性或综合性研究等。网络舆情研判的“本地化”策略即是其中一种。实际上,通过这种“冷”性研判可以更为清晰地识别社会的各种变化,反映深度的社情民意,从根源上了解民众利益诉求或社会不公现象的形成过程,及时发现隐藏着的社会矛盾,以寻找到最为有效的化解之策。这也是舆情分析的题中应有之义。

具体而言,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主要体现在,各地党政部门或企业单位平安无事时,从易引发社会舆论危机的话题入手,进行系统性研究。也就是说,将这些引发网络或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源头,以不同标准进行重点分类,如按社会热点可分为收入分配问题、社会保障问题、医疗教育问题、房价问题、金融投资问题、三农问题等。每一类形成综合性数据库矩阵,包括问题或事件的历史根源、发展过程、信息对比、媒体传播路径等。在占有这一社会问题所有相关信息的基础上,进行专题性研究或透视,并做出合乎事态发展逻辑且基本准确的预测。

“冷热”失衡

对于科学合理的网络舆情研判,“冷”与“热”都不可缺位,否则既不能有效应对舆论危机,化解社会压力,更会造成网络舆情研判体系内乱象丛生。当前网络舆情研判中,过于重视“热”而淡化“冷”。这种“冷热失衡”是当前网络舆情研判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仅仅依靠漫天散网式舆情巡视,实际上这未必真正能有效且快速地发现、提取最有价值的舆情信息。更有甚者,编排不合理的舆情简报或过于报喜不报忧,而让决策者信息认知失真,这又何以有效合理地舆论引导?

舆情应对之“热”的背后却是积重难返。日常的舆情信息渠道严重堵塞,事后深度研判的机制远未形成,这些舆情研判的“冷操作”继续被淡化。

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即表现在即时研判与深度研判的脱节,过于注重机械化监测,却完全忽视无“功利”可言的纵深研究。

“冷热”辩证法

如果这种网络舆情研判中的“冷热失衡”再不改观,各地政府或企事业单位的网络公关无疑会继续深陷于这一不可逾越的困境。为规避或改观“冷热失衡”,我们就不得不重新审视网络舆情研判中“冷”与“热”的辩证关系,即以“即时研判”为绝对主导和以“深度研判”为主要支撑的两种舆情应对模式之间对立统一的关系。

正确处理“冷”与“热”的关系,一方面网络舆情研判不能不“热”,必须大力投入,全面提升舆论危机处理技能,以适应信息量之大、涉及面之广、传播之迅疾等为特征的新媒体传播环境,在“黄金四小时”甚至“黄金两小时”内“先声夺人”,第一时间扼杀引发舆论危机的“苗头”,实现“灭火”功能。

另一方面也不得不“冷”,惟有冷静时思考才有立足全局的底气,从而针对性地化解相关舆情事件。因为日常监测分析,通常运用传播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理论领域的一些基本常识进行。依此路径推进,自然会得出一套舆情应对策略。先不管这些技术层面上的努力能否取得预期效果,而要在消除舆论负面因素的同时转害为利,“借鸡生蛋”扩大正面影响,这须依赖舆情工作者或分析师对相关事件的深度分析能力。这就要求舆情工作者或舆情分析师在舆论危机出现前后,对相关问题有深入研究,全面准确地掌握事件演变的内在路径。

因为只有通过深度且综合性研判,增加全局把控能力,掌握事态发展本质,抓住应对危机的关键不放,才不会走弯路或以免在应对过程中再生变数。一些地方政府在未出现舆论危机时,无视官方与民间两个舆论场的对接融合,无视官方网站上的民意诉求且平台处于瘫痪状态,而一旦舆论危机袭来,就手忙脚忙应对失当,甚至进一步激化网民情绪。

事实上,辨证认识与对待舆情研判中的“冷”与“热”,我们不难发现网络或舆论危机突发性背后的必然因素。一言概之,只有“冷热有度”,或掌握即时研判与深度研判之间的辩证关系,并以此作为一条重要的舆情工作准则,才能真正地形成有效且科学的网络舆情研判体系。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8

关键词网络舆论危机;生成机制;组织;利益;应对

中图分类号G20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1)37-0254-02

这是一个参与型的社会,个体成员都能通过网络参与决定自身的命运;这是一个人人掌握麦克风的时代,每个人都能在网络中平等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互联网作为一种新兴的传播媒介,在经济、政治、社会等各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网络舆论所具有的巨大能量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意识到。但网络舆论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影响表现之一就是网络舆论危机。网络舆论危机作为一种全新的危机模式,它有可能给政府制造巨大的舆论压力,对政府体系造成无法预测的的伤害,但也可能为政府公信力和形象的提升带来新的契机。网络时代下,如何应对网络舆论危机,化网络舆论危机的破坏性力量为促进社会和谐文明进步的建设性力量,成为了新时期下推动政府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

1网络舆论危机的基本内涵

网络舆论危机如“史上最牛钉子户事件”、“躲猫猫事件”等,是一种新型社会安全隐患,是随着互联网交互功能的充分使用和网络公共舆论的价值变异而产生的,其加剧了个体问题的公众化、简单问题的复杂化、一般问题的热点化、局部问题的全局化。在新形势下,网络舆论危机被赋予了新的内涵。

从网络舆论危机的结果来看,网络舆论危机是官方舆论和民间网络舆论相分离甚至相冲突的状态,这种状态引起社会心理混乱和人们非理性的行为。因此,笔者将网络舆论危机定义为:在互联网上,网民以网络聚集的方式制造的社会舆论与官方舆论相分离,给政府部门以及相关职能机构带来巨大的舆论压力,引起社会心理混乱和人们的非理,使社会正常秩序面临潜在风险的状态。

2网络舆论危机的生成机制

笔者结合近几年我国发生的网络舆论危机的实际情况,借鉴童星、张海波在研究的治理时提出的分类标准,提出网络舆论危机的4种生成机制:有组织―有直接利益、无组织―有直接利益、有组织―无直接利益、无组织―无直接利益。

2.1有组织―有直接利益型

社会公共领域出现结构性转型的同时,公众舆论的价值也出现异化现象。商业化的大众传媒把公众批判意识演变为消费观念,批判具有了商品的性质。[1]批判的商品化,使得谋利者握住了攫取利益的利器,给政府舆论管理和引导带来了巨大压力,这个过程笔者简述如下:

在某一问题发生后,网民开始自发的在一些话题上聚合,这是网民话题的聚合步骤;然

后在谋利者(组织者)的组织下,网民批判的目光逐渐聚焦在了组织者设置的“靶子”上,这是组织者为了获得相同或相似的利益而进行的议程设置步骤;当大量的网络公众在组织者安排的某一话题上聚集时,形成民间网络舆论,而随着官方网络舆论与民间网络舆论相左程度不断加深,大众媒体的跟进报道,隐形的舆论压力转变为显性的躁动或者行动时,标志着网络舆论危机的形成。

2.2无组织―有直接利益型

目前,社会运行机制的转变、社会组织结构的变化、社会利益群体的调整等问题,使社会张力、底层社会潜隐的结构性压力正在增大,且容易被激活、表面化。而民众的维权意识现实社会利益诉求的渠道不畅,人们的心态长期处于压抑状态,而网络言论的自由性为公众利益诉求表达提供了平台,由此引发的无组织―有直接利益型的网络舆论危机时有发生,发生过程笔者简述如下:

某一问题发生后,网民们自发地、积极地针对自身的利益发表观点和意见,这是发表个人意见,形成社会舆论的过程;然后,拥有相同或相似利益的网民参与舆论,形成小的网络议论圈;再次,利益相对方(一般为官方)与民间舆论体展开利益的博弈,若不能达成一致,隐形舆论压力有转变为显性躁动或者行动的可能。

2.3有组织―无直接利益型

此类危机多表现为境内外不法分子的恶意操纵、国外敌对势力渗透性入侵。他们建立专门的网站和机构,雇用网络,制造和利用网络谣言,对社会敏感问题进行恶意炒作,散布反动言论,蓄意制造事端,挑起矛盾,破坏社会稳定大局。同时,人们的爱国热情高涨,但网络民族主义大多被有心人利用,给社会管理带来了新的社会安全隐患。有组织―无直接利益型的网络舆论危机具有很大的政治破坏性、严重的社会危害性,笔者将此类危机的发生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利用社会的已有矛盾或者制造新的矛盾营造声势,吸引公民的注意尤其招引“志同道合”的分子;其次,雇佣网络,进行舆论宣传,形成煽动性网络舆论;再次,组织者网上进行组织串联活动,隐形舆论压力引起社会心理混乱和人们的非理。

2.4无组织―无直接利益型

美国传播学家梅尔为提出的媒介依赖认为,社会发生重大变化,情况不明晰,公众常常希望通过媒体了解事实真相,依赖性非常强。无组织―无直接利益型危机典型表现是自发性、无直接利益,这种情况下网民的媒介依赖感非常强,在官方舆论缺位时,很容易陷入集体无意识状态。在网络上,集体无意识会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积聚起来,结果便是疯狂,这是一种可能导致革命战争或类似事物的“精神瘟疫”,网络舆论危机也很容易在这种情况下生成。笔者将此类危机的发生过程简述如下:

首先,有人爆料出一则新闻,一些网民自发的参与进来,此时是网络话题的“头脑风暴”阶段;然后,对网民有震撼力且存在负面影响的意见成为主流意见,并得到迅速传播;再次,网民不断推动主流意见的升温,而官方舆论处于“信息真空”状态,随着舆论压力的增大,达到引爆点时即影响到网络和社会的正常秩序时,网络舆论危机产生了。

3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策略

同志强调: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互联网新闻宣传工作,努力掌握网上舆论引导的主动权,使互联网站成为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因此,应把网络舆论危机的应对工作放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上抓紧做好。

本文中,笔者结合近几年来我国发生的典型案例,在地方政府成功的实践以及前文不同生成机制概述的基础上,从网络舆论危机的监测期、潜伏期、发生期、恢复期等四个时期谈谈当前网络舆论危机应对的策略。

3.1监测期

监测期是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最长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笔者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3.1.1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监测体系

网络舆论监测是一项耗时长、范围广、费精力却很有价值的工作,网络舆论监测体系由日常监测和突发监测构成。

日常监测就是政府部门要把网络舆论监测作为本部门的一项常规和基础工作全天候地进行,运用智能型软件、舆论分析技术进行关键词的筛选,科学地对网络舆论进行评估,整理出分析报告,并每日递交相关部门,形成网络舆论预警信息。

突发监测就是发生突发事件后,网络舆论监测部门针对围绕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进行监测。在突发监测过程中,监测部门要密切动态跟踪,准确、快速获得突发事件的网络舆论信息并加以科学研判,及时地向决策部门反馈网民的舆论动向。

3.1.2制定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分级预案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的监测需要详细而周密的“阶梯”预案。笔者认为,国家应从国家安全、社会整体稳定的战略高度建立《网络舆论危机应急总预案》,同时借鉴《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按照危机性质、影响范围等将网络舆论危机划分为Ⅰ(特别严重)、Ⅱ(严重)、Ⅲ(较重)、Ⅳ(一般)等4级,根据所确定的危机级别,调动与之对应的人、财、物、技术等资源和力量进行化解。

3.2潜伏期

网络舆论危机的潜伏期是指从危机事件的征兆出现到危机开始造成可感知的损失倾向这段时间,这是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关键时期。网络舆论管理部门要根据所监测舆论情况,对舆论发展进行科学研判后,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

3.2.1重在信息公开

政府的信息公开工作的滞后漏洞,给失真信息、谣言等制造了滋生的空间和环境。在信息高度开放的今天,政府应该抛弃对网络舆论“轻而视之”、“敬而远之”和“居高临下”的姿态,应由管制思维转变为对话思维、服务思维,要变群众苦苦等待为主动为群众解疑释惑,加强信息的公开力度,满足网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3.2.2释放“舆论试探气球”,找准化解危机的切入点

“舆论试探气球”是政治学中“决策气球”的衍生物,就是在对当前网络舆论初步分析后,抛出某个议题来进一步观察网民的舆论倾向。[2]通过倾向性分析可以明确网络传播者所蕴涵的感情、态度、观点、立场、意图等主观反映,进而判断出网络舆论危机的性质和种类,从而找准切入和化解危机的最佳时机和角度。

3.2.3加强议程设置,主导网络舆论方向

面对网民不同的声音,政府部门应第一时间通过有意识的设计主题或话题,把网民的注意力引导到有利于防止危机产生的特定主题上来,从而使网络讨论效率化、层次化、体系化、可控化。

3.3发生期

网络舆论危机发生后,隐形的舆论压力容易转变成为现实社会的现行骚动或行动,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应对策略。

3.3.1坦诚地与网民沟通、对话

如果网络舆论危机发生了,不管是初期还是后期,政府相关部门都要以诚相待,错了就道歉,不必惊慌失措,更不能为了面子将错就错;被网民误解了要以宽容的高姿态,开诚布公。政府相关部门要加强与网民的对话、交流,将公众对事件的泄愤引导到对事件的本质及其解决之道的理性思考上来,将网民的思想态度和行为向有利于化解事件危机的方向发展,尽量减少网络舆论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

3.3.2发挥“意见领袖”的主导作用

政府和网络媒体要充分认识到“意见领袖”在网络舆论传播中的推动与主导作用,从普通网民、有影响力的网站和论坛版主中挑选业务能力强与政治素质过硬的人才,对其进行政治化、专业化、系统化培训,组建政府“意见领袖正规军”。当网络舆论危机爆发时,官方网络舆论“正规军”通过分析焦点、冲淡焦点、引导焦点,积极瓦解危机产生的群众基础。

3.3.3加强与传统媒体的合作

传统媒体(电视、广播、报纸)凭借着政治优势、多年积累的社会生命和媒体公信力仍然是人们获取信息的最信赖渠道。因此,网络舆论危机发生后,政府要以开放、诚恳、平等的态度,积极地加强同传统媒体的合作,努力争取传统媒体的支持,通过官方网络媒体和传统媒体的协调配合、优势互补形成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合力。

3.4恢复期

网络舆论危机一方面使政府面临极大的舆论压力,严重挑战政府合法性,甚至是政府执政能力体系受到严重削弱;另一方面他又给政府与公众对话和政府自身反省创造了机会。[3]当网络舆论危机的热度减弱或者影响淡化时,政府应该做好“二省”工作。

3.4.1反省危机,总结经验教训

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暴露了我国政府现阶段应对机制的弊端和不足,相关部门要从危机发生过程中总结出新情况、新特点,并把新规律补充到全国统一的网络舆论监测体系中去,加强“敏感点”发现、“热点”预警、“爆发点”的掌控,以防类似危机在以后、在其他地方再次发生。

3.4.2反省政府,加强自身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在反省危机,总结经验教训的同时,更要反省政府自身,加强党性、道德、法律等各方面素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切实加强自身建设,更加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政府只有真正地做到以民为本、约束权力、规范政府行为,切实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或者杜绝网络舆论危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艳辉.公众舆论:沟通国家与市民社会关系的桥梁[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6(5).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9

[关键词]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舆论监测

[中图分类号]F264.9[文献标识码]B

微博、微信等新媒体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带来前所未有的冲击,中国社科院的数据指出,中国已超过2.06亿网民用互联网来获取最新资讯。网络提供了一个人人都有话语权的平台,人们可以在这里自由的发表自己的意见与看法,这导致很多社会舆论的源头来自于网络。我国经济虽然高速发展,然而社会已经步入风险高发期,在此阶段,突发公共事件在我国频发。社会舆论的形成往往体现的是公众的民意,因此舆论的监管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团结,突发事件相关网络舆情的管控也变得至关重要。

一、关于网络舆论的界定

李普曼最早在《公众舆论》中对舆论进行界定,“他人脑海中的图像――关于自身、别人、他们的需求、意图和人际关系的图像,就是他们的舆论。”

而随着网络媒体的发展,网络舆论与传统舆论的界定上产生了新的变化,在网络时代舆论的表达更多体现出自由性、互动性、多样性特征,其形成的推动群体也更为复杂,包含网民、社会民众、传统媒体以及网络媒体以及相关机构等多方面力量。综合分析,网络舆论可界定为:“在网络领域中,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现象进行公开或者匿名表达其意见、情绪和态度等,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对外在的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直至出现相对稳定的意见分布格局”。

舆论表达的自由化、互动的思想交流以及由于信息自由共享等特征所带来的网络公众意见表达的自由化、广域化和多样化,以及在舆论的形成的过程之中网民、网络媒体以及传统媒体、社会公众和社会机构等方面各种合力的互动博弈。综合分析,笔者将网络舆论定义为:“在网络领域中,公众对于社会问题现象进行公开或者匿名表达其意见、情绪和态度等,并在相互交流过程中不断对外在的现实社会产生影响,直至出现相对稳定的意见分布格局”。

二、网络舆论主体的特征

1.普遍性

网络舆论的产生来自于互联网的传播,互联网传播的特点是受众面广,因此造成参与网络舆论的主体也具有普遍性。网络媒体各式各样,微博、论坛、贴吧等各种媒体都有大量的参与者与受众,他们不受年龄、职业、性别等各种条件的限制。

2.匿名性

由于网民的数量之多,加上网络参与的自由,在大多数主流网络媒体上,网名并不需要提供自己真实的身份信息,他们的身份具有匿名性。因此,基于这种特性,网名在网上进行任何活动时,都不需要担心一些所谓的道德的约束或者是来自群体的压力。

3.自由性

网络是一种可以拥有无数主体的媒体,在网络平台上,人人都有几乎相等的表达权使来自各地的人听到自己的声音,每个人都可以不受条件限制和约束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一点就突出了网络舆论主体的自由性。

4.随意性

先前提到了网络舆论的匿名性,这就直接造成了主体表达的随意性,他们无需考虑言论所带来的后果与责任,所以可以随心所欲的发表观点,甚至是故意发表一些可以引起关注和争论的话题,他们不需要理智的思考或公正的态度,因为没有人会知道他是谁,网络舆论主体的随意性就得到了充分的表现。

三、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监测问题

1.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的重要性

突发公共事件因其具有突发性、破坏性、持续性等特点,人们难以判断其发展趋势,对其进行控制。因突发公共事件在社会影响范围逐年扩大,有关部门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危机处理,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有效进行舆情分析、对舆情进行有效引导、全面掌控各种相关信息,对有关部门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同时,从世界格局来看,一些国家如果对骚乱、游行甚至暴动事件处理不好将会造成严重后果,而我国目前的社会发展尤其在互联网快速的发展的媒体环境下,突发事件所引发的网络舆论的监管变得至关重要。由于网络舆论的各种特性,以及具有双重效应的特点,可以知道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的形成,如果向良性发展,会起到一个非常好的引导作用,对事情的解决将会有很大的帮助。但如果网络舆论形成错误的态势,或被一些居心叵测的人利用则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对社会稳定对国家建设带来危害。因此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网络舆论的监测与管理自然成为了必须解决与完善的一个问题。

2.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的原则

网络舆论虽存在不可回避的问题,但舆论大部分代表的还是公众的意愿,所以政府对舆论的监测需要讲究方法与艺术。首先应以引导为基础,而引导必须要适时,太早的介入,会影响互联网的开放性,而太晚,则会使一些认识不正确的舆论快速扩散,影响加大。另外,监测需要针对性,对于不同的问题需要不同的方式与手段,不能采取“一棒子打死”政策,我们应当要在相信公众的理性程度上进行监测。简而言之,监测需要进行,但必须适量适时,在做好监测的同时,不影响公众的基本的话语权和开放的语言环境。

四、对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监测的策略

1.建设政府官方网站,掌握舆论主动权

曾指出:“对信息网络化问题,我们的基本方针是: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努力在全球信息网络化的发展中占据主动地位”。在网媒成为人们接收信息的主要来源的今天,政府想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迅速及时的相关信息,了解民众思想,引导舆论,掌握舆论主动权,最好的方法就是建立被、信任的网站,建立了官方网站,公众才能更好的选择消息的源头,避免被一些其它的消息源误导。而同时,只有信息及时透明的公开传播,大众才能更清楚的了解事情真相,作出更为理性的判断。通过调查可以得知,民众也更愿意相信主流媒体所公布的信息。所以建立政府官方网站,及时让信息透明公开,才能掌握舆论主动权,从根本上做好舆论监测。

2.建立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有效引导舆论良性运行

舆论的监测或是引导虽然重要,但仍是单方面的努力,而最有效的还是双方的沟通交流,新闻发言人则能达到这个效果。如2009年7月,云南省宣传部比较早地建立了网络发言人制度;2012年,浙江宁波市政府宣布定期每月召开一次正式的新闻会;国新办今年10月召开的会议部署进一步改进新闻工作。但是这里的新闻发言人绝不只是传统意义上的现场的交流,更是利用网络与网民的一种交流与互动。通过更为完善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政府与公众的关系会更加密切,信息的流通度会更高,舆论的形成也会更良性。

3.倡导网络伦理道德,提高媒体素养

倡导网络伦理道德,是从根本上解决网络不理智行为的方法之一,它能让网民意识到在网络上和在现实生活中的责任是同等重要的,让网民在享受自己在网络上自由发言的同时,变得更为理智。只有这样,整个网络才能远离低俗,变得更文明,更能代表公众意愿,发挥更好的效应。

而媒体作为舆论的引导者和信息的者,也是公众获取信息和参考意见的一个重要来源,所以必须要提高媒体素养,培养媒体责任感,杜绝媒体自身散布虚假新闻,防止媒体丢失职业道德,来治理有害信息的源头。

[参考文献]

[1]李普曼.公众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网络舆情监测问题篇10

关键词:监狱;网络舆情;科学技术

监狱是我国重要的刑罚执行机关,是我国司法体系中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对于监狱网络舆情的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十分不完善。我国对网络舆情分析的研究始于2005年,之后相关的研究逐年递增。截至2014年11月,在CnKi中国学术期刊网上以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5782篇,以涉警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共有78篇,以监狱(网络)舆情为主题的研究成果只有5篇。初步统计数据显示,我国近阶段对于公安、司法等涉警行业的网络舆情的分析和研究才刚刚起步,文献成果较少。

1国内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应对的现状

1.1网络舆情的特点网络舆情是广大公众,充分利用互联网,自由表达自己的态度、意见、观点和情绪等。网络舆情的主体是网民,网民虽然具有很大的参考性,但是不代表所有的民意。网络舆情的主要载体是网络上的各种社交软件、新闻网站等。网络舆情经过网络的传播,与一般的现实舆情不同,有许多独特的特点。第一是具有丰富性和多元性,由于互联网的普及,人们的网络交流十分简单而且方便,能够广泛地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第二是网络舆情具有情绪化和非理性化的特点。公众由于心理上对社会现实的不满,或者受其他公众的影响,常常出现不理性化的舆情。再加上网民的责任意识不高,没有网络文明的意识,出现了不少相互谩骂、恶意攻击的问题,情绪化和非理性化严重。第三是从众化和群体极化。在网络舆论中,存在着故意夸大事实,歪曲事实的问题。一些志同道合的网民在网络上交流沟通后,出现群体极化,甚至更加极端的情况,听不到不同的意见,渐渐脱离现实情况。而且网民的从众心理比较严重,常常不顾及事实,只听别人的一面之词。1.2监狱网络舆情监狱网络舆情由于其特殊性,具有自己的特点,监狱网络舆情具有敏感性、突发性、负面性、可控性差的特点。监狱是司法机关的重要部分,既有教育改造的职责,也承担着刑罚的执行责任。监狱工作具有保密性,成为人们挖掘的重点,随着我国依法治国的观念深入人心,监狱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公众的关注。尤其是涉及到执法不严、执法不公等的问题,如果没有及时处理,非常容易引发网络舆论危机。其后续的连锁反应,也十分严重,对于司法机关的公信力是一个严重的考验。监狱在公众心中的正义形象将会受到影响,甚至带来社会恐慌。1.3应对现状近年来,监狱网络舆情的负面舆情不断上升,并且舆情的发生点分布不均,有网络暴力向现实演变的趋向。随着媒体结构越来越多元化,监狱网络舆情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多,舆情的受众越来越多。但是传播主体大多判断能力不高,没有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很容易受到舆论的影响,出现盲从的现象。目前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监狱相关机关处于消极被动的地位。前期没有危机预警,在后期恢复阶段,处理能力有限。监狱管理部门的日常管理不规范,没有危机意识,并且在工作中出现了违法违纪的行为,造成了舆论危机。在案件曝光前,已经发现并进行了处理,但没有向社会公布,造成了曝光后的被动局面,没有把握控制舆情危机的最佳时期。而且与媒体缺乏沟通交流,造成舆情反复,降低了监狱执法的公信力。

2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问题

2.1决策层不重视,没有应对的长效机制决策层不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没有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造成对网络舆情危机可控性差的局面,影响执法机关的公信力。网络舆情危机应急处理,应该是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的一部分,但是目前并没有纳入其中。监狱不能准确地评估网络舆情危机,缺乏长效的预警机制以及管理机制,往往造成危机进一步爆发。2.2缺乏监狱信息化建设人才目前,监狱缺乏信息化建设人才,监测舆情缺乏及时性和有效性,仅靠一些检测人员的主观判断,往往使涉警舆情在第一时间错过了处理和应对。相关工作人员缺乏网络舆情危机意识,不能准确地分析和判读网络舆情危机,便不能及时控制危机,对网络舆论进行引导,不能及时消除公众的质疑。2.3经费紧张当前,各级监狱机关正在建立网络舆情的应对体系,在工作中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部分监狱的机关,尤其是中西部地区,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不能进一步完善网络舆情危机的应对机制[5]。许多地区的信息化建设,都是通过自筹的资金进行的,对于全区的网络舆情危机应对系统的建设,很难实施。资金不足,经费紧张,不能加强对现有技术人员的的培训工作,覆盖全区或者全省的网络系统不能建立,缺乏必要的网络监控和处理机制。2.4后备人才严重不足监狱现有人员信息化水平较低,后备人才严重不足。不重视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没有后备人才,往往造成网络舆情危机进一步扩大。当前工作人员的信息化水平有限,技术手段比较简单,没有良好的危机检测系统和预警系统,无法保证对于网络舆情危机,能够有效地进行控制和处理。

3监狱处理网络舆情危机的对策

3.1重视网络舆情危机处理领导决策层要重视网络舆情危机的处理,建立长效的预警机制和管理机制,完善应对处置预案。可以设置网络舆论危机管理小组,负责网络监控和信息的,及时判断舆论的导向、性质和可能的后果等,在最短的时间内,消除公众的质疑,避免舆论进一步扩散[6]。要及时整理和收集网络上各种信息资料,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分析,预测潜在的危机。可以联合专家学者和司法人员,建立完善的应急处理方案,提高应对网络舆论危机的能力。3.2加强信息化人才建设,充实后备人才要重视人才的培养,对现有工作人员的要定时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制定完善的人才计划,充实后备人才。要注重人才综合素质的培养,既能够掌握监狱管理的工作,又了解信息化假设,了解网络舆情的特点和传播规律,相互配合,形成一支高素质的危机管理团队。3.3增加资金投入,改进网络技术网络舆情危机处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加强信息化建设,需要有足够的资金投入,需要有政府财政的支持,加大对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通过改进网络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对网络舆情危机的管理。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对相关的网站信息进行分类,从中挑选出与监狱网络舆情相关的内容,判断舆情的结果,并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有效的监测。

4监狱与网络舆情突发问题对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启示

要培养高素质的监狱信息化专业人才,既要重视网络技术的培养,也要重视对刑事执行机关管理的培养。要完善专业课程设置,合理设置专业课程的权重,使学生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关注网络舆情的内容和趋势,及时收集整理相关信息,进行分析、预估和判断。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时俱进,及时更新技术,使教学更有实效性和针对性,培养具有实用性的人才。

5加强校局合作,努力为司法行业系统培养更多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要加强相关院校和监狱机关的合作,在高职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政法警察类院校要充分发挥办学的优势,使学生参与到实践问题的处理中,积极与行业相关部门合作,完善监狱网络舆情危机处理系统和应急方案。对监狱网络舆情进行合理划分,采取相应的措施,培养学生应对不同情况的处理问题的能力,注重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要继续丰富校局合作的内容和方式。学校应当紧密跟随行业技术发展趋势,继续加强与行业有关的应用研究,力争为实务部门解决具体问题。总之,当前我国监狱在处理舆情危机方面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没有建立长效的应急机制,资金和人才投入不足。要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合理措施,促进监狱部门更好地处理网络舆情危机,提高执法部门的公信力。

参考文献:

[1]王治荃.新媒体背景下监狱应对突发事件的危机与对策——以“讷河监狱囚犯猎艳案”为视角[J].河南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学报,2015,13(2):107-111.

[2]许林,于瑮.地方政府网络舆情危机管理及应对[J].学术论坛,2014,37(9):23-27.